铁矿石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1:56:15

铁矿石

铁矿石范文篇1

近来,中国和巴西之间的贸易摩擦持续升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在巴西关于铁矿石的进口,使中国的国际铁矿石进口渠道进一步变窄,从而影响了中国这个资源消耗大国的经济稳定与发展。巴西采取变相措施限制中国从淡水河谷进口铁矿石,是事出有因的。自2000年以来,巴西从中国进口的工业制成品额度占其从中国进口商品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另一方面,中国加大力度从巴西进口以铁矿石为主的大量资源性商品,所进口的工业制成品额度在进口总额中占的比重已经达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因此,关于两国之间贸易互补性的论调逐渐变得软弱无力,因为这种所谓的贸易互补性是以巴西这个已经具有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的国家沦为资源性商品输出国的悲剧性后果为代价的。这是巴西这个已经成为全球第十大经济体的发展中大国所无法容忍的。巴西和中国一样,有着自己的大国梦,它不甘心在经济上沦为中国的附庸。巴西承认是中国这个经济始终保持较快发展的国家在经济危机的寒冬中拯救了它。但短短三年之后,巴西开始审视和衡量自己和中国之间的贸易结构,统计出来的数字开始让巴西感到不安。

巴西的生物能源技术和支线飞机制造世界瞩目,可巴西向中国的出口中,以铁矿石为主的资源性产品在2010年竟达到了83%。于是巴西不惜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限制从中国进口工业制成品,限制中国在巴西投资矿业。巴西此举目的十分明显,它要改变自己和中国之间的贸易结构。所以,中国如果继续从巴西进口大量铁矿石的话,则意味着中国也要从巴西进口大量的贴着所谓“MADEINBRAZIL”标签的工业品。可是,当今“世界工厂”可以在巴西进口的工业品确实少得可怜。巴西作为中国第二大铁矿石进口国,其采取的一系列变相措施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中国的钢铁制造业。目前,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以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为铁矿石重点进口国。但是,这三大进口渠道都是不稳定的。巴西就不必再说了,让我们分析一下中澳、中印之间的铁矿石贸易现状。首先,澳大利亚一直警惕来自中国的投资,目的就是要限制向中国出口铁矿石,借以提高铁矿石出口价格。并且就目前形势来看,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收购其较为强劲的竞争对手力拓的可能性很大。一旦收购成功,那么澳大利亚在国际铁矿石定价问题上将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这必将对未来中国的钢铁业产生较大冲击。再者,印度矿石在中国市场所占有的份额已经下降到约15%。印度的理由是,它要首先满足国内对铁矿石的需求,然后再考虑向中国出口铁矿石。印度作为新兴经济体,未来对铁矿石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它很有可能在未来加大力度限制向中国出口铁矿石甚至干脆不出口。并且,如果我们从长远的角度审视中印两国的关系,就不难发现,印度和中国主要是一种竞争的关系,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印度都在暗中制定对策同中国展开较量。因此,印度在今后不会把铁矿石这么重要的战略资源轻易出口到中国。虽说今年3月份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已初步运行,但三大矿能否加入此平台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事实已经摆在了中国面前,现在的世界前三大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均企图在向中国出口铁矿石的贸易中获得超常规的丰厚利润。本文认为,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始终是由经济利益这个核心点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大国,都不想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任何一个国家都想在国际经济力量排名重新洗牌之前变得足够强大。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中国这个国际铁矿石最大买家的自身情况。中国铁矿资源丰而不富,且分布十分不均衡。全国铁矿石平均品位仅为33%,低于世界铁矿石平均品位11个百分点,并且其中97.2%为贫矿,富铁矿石仅占2.8%。此外,中国的铁矿开采企业大多是低层次开采,规模小,普遍缺乏先进的开采技术。但目前中国铁矿石缺口基本维持在6亿吨左右,未来对铁矿石的需求十分旺盛,对外铁矿石依存度将进一步加大,铁矿石有效使用效率的提高短时间内解决不了问题。因此,中国必须及早加大力度调整中国的铁矿石进口渠道,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国际铁矿石涨价,制定相关政策维护中国钢铁行业的长远利益。

二、解决中国铁矿石供应和进口问题的政策建议

第一,中国应切实拓宽铁矿石进口渠道,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降低铁矿石进口依存度,以防止国际铁矿石供应巨头集体操纵国际铁矿石价格。不过,实现铁矿石进口多元化要有个前提,那就是要严格保证铁矿石的质量。失去了质量,所谓的贸易多元化也就失去了意义。首先,中国应积极深化和俄罗斯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大在俄罗斯的铁矿石进口量。目前的严峻形势必将促使中国选择俄罗斯成为其新的铁矿石核心进口源之一。目前,中国从俄进口铁矿石基本上是通过铁路运输完成的,运输成本比海运要低。不过,随着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陡增,俄铁矿石市场被国内几大冶金公司垄断的趋势日趋明显。事实上,满足本国消费之后,俄罗斯用于出口的铁矿石不到其总产量的20%。所以中国不能指望仅仅以直接进口的方式使俄罗斯成为中国相对稳定的铁矿石进口国。关于中国应采取何种措施,本文会在下一点中提到。其次,中国应积极深化和南非的经济关系,扩大两国经济共识,积极推动南非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贸易,使南非成为中国铁矿石进口的较为稳定的来源地。南非作为世界第四大铁矿石出口国,铁矿石储量居世界第九位,持续开采能力较强。据悉,到2020年,南非铁矿石产量预计将增至1.2~1.24亿吨。因此,南非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前景相对较好。最近,中国积极吸纳南非成为“金砖国家”成员,有利于两国扩大在经济领域的深入交往与合作,从而为中国的铁矿石进口奠定一个较为有利的基础。此外,中国还应积极扩大在伊朗、秘鲁、加拿大、乌克兰等国的铁矿石进口。

第二,中国要加大境外开矿力度,实施矿产资源全球化战略,赋予铁矿石作为战略物资定位的真正含义,这将是中国铁矿石进口战略的着力点和基本点。也就是说,中国不仅要加大从海外的直接进口,还要更多地参与到铁矿石生产大国的本土铁矿石生产企业的运营上来,以各种方式(参股、企业合资、双方签订可行性浮动价格协议等等)促使当地企业加大铁矿石开采量和向中国的出口量。钢铁行业的这种向后一体化,可以使中国的钢铁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原材料短缺、成本受制于供应商的风险,获得相对稳定的铁矿石资源,灵活调整矿石供给,尝试打破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三大矿的行业垄断,提高中国在国际铁矿石定价问题上的话语权。比如,最近四川汉龙矿业已于去年9月份成功收购澳大利亚铁矿石勘探及发展公司(简称SDL)。由此,中国企业成功入主世界第三大未开发铁矿区。SDL拥有非洲喀麦隆境内的世界第三大未开发铁矿石项目——穆巴拉铁矿90%的股权。同年7月15日,汉龙矿业向SDL提出了全资要约收购。目前,穆巴拉铁矿已探明储量28亿吨,潜在资源过百亿吨,可供开发约50年。该项目预计2014年开始生产,产量高达每年5000万吨,排名世界第五。而最具吸引力的是,穆巴拉铁矿的预期运营成本仅有21美元/吨,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同时,中国应该在这方面加强向日本学习。资源贫乏而且铁矿石完全依赖进口的日本,为什么能够在屡次谈判中接受铁矿石生产商不公平的协议,而且处变不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钢企早已深入到了上游产业的腹地,并形成了一种高效的资源互补机制。根据AME提供的资料,在澳大利亚24个主要的铁矿中,8个有日本公司直接参股,至于其余的16个铁矿,日本企业也间接参股;在巴西的22个铁矿中,日本公司同样有参股,其中在巴西淡水河谷中日本钢铁企业持股比例高达15%。所以,日本钢铁企业固然要为矿石的涨价痛苦埋单,但转身又可以从投资的矿山中大笔获利。

第三,积极制定相关对策应对“长协价”的崩溃,提高“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的国际认可程度,减弱中钢协在国际铁矿石议价等方面的政府主导色彩,加强市场化程度。继必和必拓、淡水河谷选择短期协议之后,力拓也宣布正与客户谈判就铁矿石供应价采取季度协议一事。换言之,40多年来执行的“长协基准价格谈判机制”被打破,三大矿将执行新规则,“季度价”将取代“长协价”。所谓“季度价”,即每隔三个月根据现货市场行情调整价格。显然,这一决定遭到了中国钢企的强烈反对。因为一旦采取盯住现货市场行情的定价机制,将大幅推高铁矿石价格,增加原材料采购成本。如此困境之下,中钢协不得不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应对,“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但是,行政色彩浓厚的中钢协推出的价格指数能否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依旧充满变数。然而,本文认为这毕竟是中国应对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的一个积极举措,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值得肯定。铁矿石的金融化是一个趋势,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的推出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并且相对来说,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能够更科学地反映铁矿石价格变化情况,更好为中国钢铁企业和贸易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不过,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的推出只是应对困局的措施之一,中国钢企要彻底摆脱这种被动局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绝非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就能完成的,要想改变国内钢铁企业利润微小的不利局面,需要多管齐下。本文在此需要强调的是,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制定和运行过程中的去行政化很重要,这将是消除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隐忧的重点。

铁矿石范文篇2

1.1世界主要供应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情况

世界铁矿石供应主要来自拉丁美洲的巴西和智利、澳大利亚、印度和南非,2004年,世界铁矿石海上贸易量达到5.83亿吨。比2003年增加12.12%,2005年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量达到6.45亿吨,比上年增加6200万吨,增长10.6%,2006年增长为11.9%,达到7.22亿吨。其中,澳大利亚自2002年起,超过巴西居第一位,2005年出口量增加2900万吨,达2.4亿吨,2006年增至2.74亿吨,占国际铁矿石出口总量1/3以上。巴西居第二位,2005年铁矿石出口量增长8%,增加1900万吨,达2.19亿吨,2006年增长8.7%,达2.43亿吨,占国际铁矿石出口总量近1/3。再次是印度,年出口铁矿石4800万吨,占印度铁矿石产量的54%。南非主要有库博(Kumba)和阿斯芒(Assmang)两家铁矿生产企业.Kumba(2003年12月AngloAmerican控股66.7%)所属锡兴铁矿年产2700吨,计划开发锡兴南矿区年产1000万吨,Assmang年产500万吨.通过大规模兼并与收购以及资本运作,铁矿石生产日益向少数企业集中,铁矿石逐渐被少数人控制。全球铁矿石生产已形成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力拓矿业公司(RioTinto)和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BILLITON)的“三分天下”之势。这三大矿业集团铁矿石年产量占全球的2/3,居于垄断地位。以2005年为例,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铁矿石总出口量合计为4.6亿吨,约占全球海运贸易量的70%以上。

1.2世界主要需求国家和地区的进口现状

国际铁矿石进口贸易中,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量占全球贸易的80%左右。其中,中国2003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2005年中国进口铁矿石2.7亿吨,占铁矿石国际海运贸易量的43%,同比增加6100万吨以上,增长幅度为30%左右。日本是铁矿石净进口国,总进口量为1.35亿吨。德国进口量为4500万吨,法国进口量为1670—2000万吨.英国进口量为1580—1760万吨,意大利进口量为1580万一1760万吨,均为铁矿石净进口国,但是近年来这些国家的进口量增幅相对稳定。此外,比利时、卢森堡钢铁联合体、韩国等,每年的铁矿石需求较大,构成了需求量巨大的买方市场。在世界钢铁产量持续增长过程中,我国钢铁行业是增长主导力量。同时,我国还是钢铁消费量最大和增长最快的国家,1993年我国粗钢产量为9578.3万吨.占全球产量的13.21%;2002年以来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在以平均46.74%的高速度增长,2006年中国的进口量为3.26亿吨.占铁矿石全球海运贸易量的46%,我国铁矿石进口市场成为国际海运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2铁矿石上涨的原因

(1)供需结构是铁矿石上涨的决定性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世界经济的较快增长,特别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新一轮钢铁产能急剧释放,带动铁矿石需求迅速膨胀,拉动铁矿石价格连续上涨。近年来,我国对国际铁矿石进口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2003年,中国开始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铁矿石进口国。2005年,进口量为2.75亿吨,占国内铁矿石供应量的57%,占全球铁矿石国际海运贸易量43%,国际矿业巨头们纷纷扩产,并把新增加的产量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

(2)国际铁矿石市场处于卖方垄断市场。2000年以来国际铁矿业进行一系列重大兼并重组,形成了了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力拓三分天下的格局,三大巨头掌握着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70%-75%,具有较强的垄断能力,通过控制产量达到提高铁矿石价格的目的。

(3)中国钢铁产业组织现状减少了价格谈判的筹码。自从1996年中国钢铁产量突破1亿大关,中国已经连续十多年粗钢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中国仅仅是钢铁大国,而不是钢铁强国,伴随着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作为提供重要基础原材料的钢铁工业必然有一个较快增长。但近年我国对国际铁矿石需求的过快增长,从而导致铁矿石价格的连续大幅上涨,根本原因是我国钢铁产业投资过度、产能严重过剩、产业集中度过低。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00亿元,是2000年之前中国钢铁工业48年(1953—2000年)总投资的1.3倍。近几年国家钢铁产业政策提出控制严重过剩的长材、发展相对短缺的板材,在此政策下,不少地方一窝蜂上马板材项目,结果造成从低端产品的过剩到高端产品也过剩的怪圈。从2000年到2006年,我国钢铁工业前4厂商集中度(CR4)从32%下降到了16.8%;前八家厂商集中度(CR8)从44%降至25.3%。与国际比较,我国钢铁工业产业集中度远远低于世界其他主要产钢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的CR4,日本为74.9%,美国为52.2%,俄罗斯为78.1%,而我国只有16.8%;在世界钢铁企业产量的前10名中,我国仅有宝钢和唐钢入围,这与我国占世界1/3的钢铁产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国际钢铁市场几乎都是寡占市场,有的甚至达到极高寡头垄断.同国际钢铁规模相比,中国钢铁集中度相当低。中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低使得寡占力量微弱,行业规模分散,不仅使行业内的企业之间竞争激烈,更是导致了行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受到上下游企业的威胁;市场集中度低,钢铁市场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削弱了钢铁行业作为买方在购买原材料、能源等资源时的谈判能力,在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加剧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局势;市场集中度太低,企业无法有效地实现规模经济,导致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低。在国际市场出现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卖什么,什么就跌的尴尬局面。

3中国钢铁企业应对铁矿石上涨的政策建议

铁矿石范文篇3

1.三大矿山对铁矿石的垄断。

目前国际铁矿石供给市场被澳大利亚的力拓、必和必拓和巴西的淡水河谷垄断,三家企业的出口量占国际海运量的比重超过70%,而2008年国际钢铁企业前10家的集中度仅为28%。在这种高度垄断的供给方与近乎完全竞争的需求方的博弈过程中处于弱势的必然是需求方。而这也是中国铁矿石贸易谈判最根本、最致命的原因。

2.中国自身问题对矿石贸易谈判的不利影响。

(1)钢铁的巨量需求,使得过度依赖进口。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市场对钢铁需求旺盛,拉动了铁矿石需求量的快速上升。2000年我国铁矿石消费量为2.09亿吨,2008年增加到8.56亿吨。2009年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全年粗钢5.678亿吨,同比增长13.5%,比2008年多生产约6700多万吨;全年生铁5.44亿吨,同比增长15.9%。这一数据远超过年初所有人的预期,更是超过中钢协在年初所预算的全年产量4.6亿吨水平。但是国产铁矿石供给量增长较为缓慢、矿石平均品位较低,无法满足钢铁工业发展的需求。国内钢企开始寻求海外货源,进口量呈现出逐年大幅增长的趋势,对进口矿石的依赖与日俱增。从2003年起,我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铁矿石第一进口国和最大消费国,被称为“全球吸铁石”。到2010年,中国铁矿石需求中70%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过度依赖进口,达到“非买不可”的地步,这大大削弱了中国讨价还价的底气。

(2)价格双轨制。价格双轨制———国内具有进口资质的大型钢企执行长协价,不具有进口资质的中小型钢企执行现货价。我国有112家大型央属单位有进口资质,中间有许多公司,这些公司加价30%到50%将铁矿石出售给没有进口资质的中小钢企,公司获得收入,大型钢企因为倒卖多进口的长协矿而大获其利。现货和长协的价差使这些国企倒卖铁矿石存在了可能,国内铁矿石价格的“双轨制”,一方面为国内铁矿石价格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造成三大巨头中国现货价格高的口实,也成为他们提高铁矿石的定价的依据。另一个方面价格双轨制造成我国钢铁企业利益之间的对立。所以在关键时刻利益冲突,只能导致分裂,产生不了凝聚力。获得长协价的大型钢企可以通过价格双轨制,倒卖铁矿石给中小钢企,降低经营风险,有时还可获得利润。而中小钢企明显是这种不健康制度的受害者,他们既得不到长协价的好处,又要受到大型刚企的剥削。所以2009年的铁矿石谈判中,中小钢企的集体倒戈,其实也是一种必然。这种制度催生下的倒戈,带来谈判的失败和整个中国钢企利益的损失。

二、我国发展铁矿石贸易的对策建议

1.加快国内钢企整合。中国钢铁行业松散的组织结构一直弱化和稀释中国谈判博弈力量。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排名前5名的钢铁企业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21%,而俄罗斯是79%,日本是64%,欧盟是74%,韩国仅浦项一个企业就占据了韩国65%的份额,而法国的阿赛洛钢铁公司几乎囊括了法国的钢铁生产。但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年产量也只有2200万吨左右,占全国总量的比例仅为7.8%。中国钢企布局的乱象恶化了铁矿石进口的供需矛盾。据工业与信息产业部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显示,目前中国钢铁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其中仅粗钢产能就达6.1亿吨,考虑在建的5000万吨产能,总产能将达到6.6亿吨,但这其中有1.6亿吨左右的炼铁产能不符合产业准入标准,炼钢则有1.9亿吨左右不符标准庞大的产能无疑刺激了对铁矿石的巨大需求。然而,进口到中国的铁矿石有很大一部分被用来制造钢坯、钢锭等粗钢产品,而生产这些钢铁初级产品的用户都是高耗能、高污染、面临淘汰的小企业。当作为初级产品的钢坯如果大量出口,铁矿石供需的矛盾就势必被进一步放大。

铁矿石范文篇4

关键词:铁矿石价格谈判机制

国际市场上的大宗商品贸易定价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作为全球定价中心的国际期货市场的期货合约价格为基准价格来确定国际贸易价格;另一种是由国际市场上的主要供需方进行商业谈判以确定价格。国际铁矿石贸易定价方式采用的是后一种。

一、现行国际铁矿石谈判机制的特点

(一)全球性多边谈判

现行的国际铁矿石谈判机制始于1981年。每年的交易从4月1日开始,到来年的3月31日止,为一个财政年度。论文百事通在前一年的四季度里,亚洲以日本铁矿石用户为代表,欧洲以德国用户为代表,与世界铁矿石三大主要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矿业公司(VALE)、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BHPBilliton)、力拓集团(RioTinto),进行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进口铁矿石离岸价格的谈判。谈判一般会进行若干轮,以确定当年的交易价格。一般的程序是,任何一家矿山与钢企达成矿价协议,则其他各家谈判均接受此结果。由于一家钢企同时采购几家矿业公司的产品,他将同时与这几家矿山谈判;而一家矿山产品供应给多家钢企,他也同时在与多家钢企谈判,因此各钢企与各矿山谈判虽然是各自进行的,但谈判实际上是以多边的交叉捉对形式进行,如新日铁与BHP、RIO、CVRD谈判的同时,CVRD也在与JFE、阿塞洛和宝钢谈判。近年铁矿石基准价变动情况。

表1中的65%是日韩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首先敲定的,按照铁矿石谈判的惯例,无论哪家钢铁企业率先确定铁矿石协议价,全球钢企与主要矿业巨头都将遵循这个价格。但是,2008年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公司打破了这个惯例,2008年度澳洲铁矿石协议价格是:力拓的PB粉矿、杨迪粉矿和PB块矿将在2007年基础上分别上涨79.88%、79.88%和96.5%。

从1981年到2008年的28年间,其中涨价年份为17年,降价年份为10年,持平为1年。进入21世纪以后,2002年是国际铁矿石价格惟一一次下跌的年份。

(二)年度定价体制

长期合同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年度定价,一旦矿价被确定,整个财年都将执行该价格,并采用离岸价原则。但是2008年,这一规则被破坏。日韩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首先敲定在2007年价格的基础上上涨65%;宝钢与力拓公司就2008年度粉矿、块矿基准价格达成了一个新价格,将在2007年基础上分别上涨79.88%和96.5%。这打破了沿袭多年的价格跟随规则,使铁矿石谈判机制的破裂成为各方的共识。虽然名义上这次的谈判结果保留了合同价,即长协价的条款,但本质上是部分满足了力拓海运费补偿的要求,并改变了离岸价原则。

二、2009年铁矿石价格谈判预测

矿价谈判本质上可以说是钢铁企业和矿山企业分配行业利润的谈判,在前几年钢铁行业处于繁荣周期、钢价上涨的情况下,铁矿石价格上涨是无可厚非的。不仅如此,更加之铁矿石行业的高度垄断,把钢铁行业的利润空间大大缩小。

(一)2008年我国进口铁矿石状况

由于2008年8月以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侵蚀,影响了钢铁产业链,导致全球各钢铁生产商大幅削减钢铁生产,铁矿石需求骤降,全球铁矿石供需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供过于求非常明显。就国内而言,铁矿石市场受钢材价格下跌的影响,2008年第四季度铁矿石现货价格更是瀑布式下跌。现货进口铁矿石的到岸价,2008年9月初印度矿到岸价格为136-137美元/吨,10月中旬下跌至85美元/吨以下,比2008年3月最高点下跌近60%之多,7年来国际铁矿石现货价格首次低于长期合同价格水平。2008年12月均价是64.78美元/吨,而全年均价是147.41美元/吨。现货市场价格下跌对铁矿石长期合同价格的下降有牵引作用,铁矿石价格应该做较大幅度下调,但是谈判时机非常重要。

(二)铁矿石的供需状况分析

从供给角度看,BHP2007年铁矿石产量增长8%,增速在2008年继续提升,2008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3%,第四季度铁矿石产量将增长15%;RIO在2007年底全球战略规划中,将其铁矿石年产量由2007年底的1.79亿吨增至6亿吨以上,2008年二季度其铁矿石产量创了历史新高,同比增加13%,RIO将向巴西库伦巴铁矿石产区投资21.5亿美元进行扩建,使其新产能在2010年第四季度实现6倍以上的增长,由目前年产量200万吨增至1280万吨;CVRD计划将增加52%的铁矿石产量,由2007年的2.96亿吨增加到2013年的4.5亿吨,其位于巴西帕拉州的铁矿石和氧化铝的产量提高一倍,预计铁矿石和氧化铝的年生产量分别增至3.25亿公吨和530万公吨;澳大利亚新生的矿石企业FMG一期工程于2008年上半年投产后,2010年目标产量达到1亿吨,且95%将提供给中国市场。在钢铁产业景气周期下,持续的旺盛需求,使得矿业投资大大增加,产能不断释放。

从需求角度看,钢铁行业是强周期行业,与宏观经济正相关。GDP增长率被认为是钢铁产业健康发展的预报器。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全球钢铁的生产和消费受到严重拖累。2008年世界钢铁产量同比下降1.2%,如果不包括中国在内的话,同比下降达3.3%,2008年12月世界钢铁产量同比下降24.3%。欧洲、北美的钢铁企业大幅减产,亚洲情况稍好,但日本下降1.2%、韩国和中国分别增长了3.8%和2.6%。可以说钢铁行业的发展步入倒退状态。

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于2008年11月表示,公司已撤回向中国铁矿砂进口商提价12%的要求(2008年9月巴西淡水河谷宣布要求亚洲钢铁生产商接受其12%的涨价要求,使价格与欧洲钢厂的价格一致)。印度政府也于2008年12月7日宣布取消铁矿石粉矿出口税和削减块矿出口税至5%,这将进一步拉低铁矿砂的现货价格。澳大利亚新生的矿石企业FMG的出现使铁矿石行业的格局面临微妙变化。中国铝业公司向力拓集团投资195亿美元进行战略合作。

种种迹象表明,国际铁矿石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2008年全球铁矿石产量约22亿吨,中国的进口量达4.4亿吨,加上国内生产的8亿吨,中国消费了世界铁矿石产量的一半以上。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钢铁产业的旺盛需求繁荣了国外矿山企业,双方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尽管谈判的砝码更多地在钢铁企业一边,谈判困难程度并不低,因为矿山停产成本低,而钢企停产的成本则要高些,所以国外矿山仍有一定的心理优势。因此,主要矿业巨头已经宣布了减产计划。公务员之家

铁矿石范文篇5

1.1世界主要供应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情况

世界铁矿石供应主要来自拉丁美洲的巴西和智利、澳大利亚、印度和南非,2004年,世界铁矿石海上贸易量达到5.83亿吨。比2003年增加12.12%,2005年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量达到6.45亿吨,比上年增加6200万吨,增长10.6%,2006年增长为11.9%,达到7.22亿吨。其中,澳大利亚自2002年起,超过巴西居第一位,2005年出口量增加2900万吨,达2.4亿吨,2006年增至2.74亿吨,占国际铁矿石出口总量1/3以上。巴西居第二位,2005年铁矿石出口量增长8%,增加1900万吨,达2.19亿吨,2006年增长8.7%,达2.43亿吨,占国际铁矿石出口总量近1/3。再次是印度,年出口铁矿石4800万吨,占印度铁矿石产量的54%。南非主要有库博(Kumba)和阿斯芒(Assmang)两家铁矿生产企业.Kumba(2003年12月AngloAmerican控股66.7%)所属锡兴铁矿年产2700吨,计划开发锡兴南矿区年产1000万吨,Assmang年产500万吨.通过大规模兼并与收购以及资本运作,铁矿石生产日益向少数企业集中,铁矿石逐渐被少数人控制。全球铁矿石生产已形成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力拓矿业公司(RioTinto)和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BILLITON)的“三分天下”之势。这三大矿业集团铁矿石年产量占全球的2/3,居于垄断地位。以2005年为例,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铁矿石总出口量合计为4.6亿吨,约占全球海运贸易量的70%以上。

1.2世界主要需求国家和地区的进口现状

国际铁矿石进口贸易中,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量占全球贸易的80%左右。其中,中国2003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2005年中国进口铁矿石2.7亿吨,占铁矿石国际海运贸易量的43%,同比增加6100万吨以上,增长幅度为30%左右。日本是铁矿石净进口国,总进口量为1.35亿吨。德国进口量为4500万吨,法国进口量为1670—2000万吨.英国进口量为1580—1760万吨,意大利进口量为1580万一1760万吨,均为铁矿石净进口国,但是近年来这些国家的进口量增幅相对稳定。此外,比利时、卢森堡钢铁联合体、韩国等,每年的铁矿石需求较大,构成了需求量巨大的买方市场。在世界钢铁产量持续增长过程中,我国钢铁行业是增长主导力量。同时,我国还是钢铁消费量最大和增长最快的国家,1993年我国粗钢产量为9578.3万吨.占全球产量的13.21%;2002年以来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在以平均46.74%的高速度增长,2006年中国的进口量为3.26亿吨.占铁矿石全球海运贸易量的46%,我国铁矿石进口市场成为国际海运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2铁矿石上涨的原因

(1)供需结构是铁矿石上涨的决定性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世界经济的较快增长,特别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新一轮钢铁产能急剧释放,带动铁矿石需求迅速膨胀,拉动铁矿石价格连续上涨。近年来,我国对国际铁矿石进口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2003年,中国开始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铁矿石进口国。2005年,进口量为2.75亿吨,占国内铁矿石供应量的57%,占全球铁矿石国际海运贸易量43%,国际矿业巨头们纷纷扩产,并把新增加的产量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2)国际铁矿石市场处于卖方垄断市场。2000年以来国际铁矿业进行一系列重大兼并重组,形成了了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力拓三分天下的格局,三大巨头掌握着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70%-75%,具有较强的垄断能力,通过控制产量达到提高铁矿石价格的目的。(3)中国钢铁产业组织现状减少了价格谈判的筹码。自从1996年中国钢铁产量突破1亿大关,中国已经连续十多年粗钢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中国仅仅是钢铁大国,而不是钢铁强国,伴随着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作为提供重要基础原材料的钢铁工业必然有一个较快增长。但近年我国对国际铁矿石需求的过快增长,从而导致铁矿石价格的连续大幅上涨,根本原因是我国钢铁产业投资过度、产能严重过剩、产业集中度过低。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00亿元,是2000年之前中国钢铁工业48年(1953—2000年)总投资的1.3倍。近几年国家钢铁产业政策提出控制严重过剩的长材、发展相对短缺的板材,在此政策下,不少地方一窝蜂上马板材项目,结果造成从低端产品的过剩到高端产品也过剩的怪圈。从2000年到2006年,我国钢铁工业前4厂商集中度(CR4)从32%下降到了16.8%;前八家厂商集中度(CR8)从44%降至25.3%。与国际比较,我国钢铁工业产业集中度远远低于世界其他主要产钢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的CR4,日本为74.9%,美国为52.2%,俄罗斯为78.1%,而我国只有16.8%;在世界钢铁企业产量的前10名中,我国仅有宝钢和唐钢入围,这与我国占世界1/3的钢铁产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国际钢铁市场几乎都是寡占市场,有的甚至达到极高寡头垄断.同国际钢铁规模相比,中国钢铁集中度相当低。中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低使得寡占力量微弱,行业规模分散,不仅使行业内的企业之间竞争激烈,更是导致了行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受到上下游企业的威胁;市场集中度低,钢铁市场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削弱了钢铁行业作为买方在购买原材料、能源等资源时的谈判能力,在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加剧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局势;市场集中度太低,企业无法有效地实现规模经济,导致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低。在国际市场出现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卖什么,什么就跌的尴尬局面。

3中国钢铁企业应对铁矿石上涨的政策建议

(1)加快产业政策调整,调高产业集中度。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并购等方式,解决分散的产业组织结构、过度而无序的市场竞争局面,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优化产业布局,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竞争力。取消阻挡钢铁企业兼并中的各种壁垒,破除各种阻碍市场要素流动的因素。协调并购后企业的整合、利益分配问题。进一步提高准入壁垒。钢铁行业属于基础工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只有准入的门槛提高,才能保证行业内的高水平竞争。由于钢铁行业利润较高,当需求旺盛时,就会有资金流入,政府应对最小进入规模进行限制,提高进入壁垒,尽量减少中小企业的数量,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都会有好处。

(2)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开拓海外上游市场。铁矿石不足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长期性问题。而且缺口越来越大,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因此,作为世界铁矿石最大需求方,我国钢铁有着向上游产业扩张的市场优势。我国目前进口的铁矿石中,海外采矿占21%,现货占50%以上,长期合同不到30%。按目前国际上的普遍看法,对资源性产品的海外投资应占到进口量的40%,长期合同占40%,现货交易只需占20%。因此,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矿山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购买等方式,加大到境外投资开发矿山的力度,建立长期稳固的国外铁矿石生产供应基地。

铁矿石范文篇6

一个正确的取样方案的基本要求是交货批中所有铁矿石部分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采取成为副样或大样的一部分。在机械取样过程中,影响这个要求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铁矿石本身,一个是设备的稳定性。当然,这都是基于机械取样设备是经过有效地鉴定和校核。

1.1铁矿石的水分和粒度

机械取样设备的使用范围往往不能适用所有粒度范围和水分含量的铁矿石。在机械取样设备建设和校核阶段,我们就要了解这个设备可适用的铁矿石粒度范围和水分含量,在每批进口铁矿石的取样前,就要及时预先掌握粒度和水分,以便准备判断该批铁矿石是否能适用机械取样。通常,水分大粒度小的精粉往往因为容易堵料而不适用于机械取样。以福建华电储运有限公司码头为例,设备适用的铁矿物料水份要≤10%,粒度要≤50mm。

1.2设备的稳定性

一套机械化取样器的主要组成部分,除了控制系统外,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初级取样器、给料机、破碎机、筛分机、样品收集器和皮带运输机。取样设备关系到贸易双方的利益,取样设备若出现故障就会对样品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取样设备虽然机械结构简单而且自动化程度较高,但设备本身可能出现问题,所以不仅要严格按照通常设备管理如正常的巡视、小修、大修等按部就班的维护好设备,而且还必须根据取样设备的特点来维护,有预见性的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以防止在取样过程中发生故障,以免设备的稳定性影响取样的可靠性。

2有效地风险控制是机械取样工作正常运行的保证

2.1准确判断铁矿石的水分和粒度

进口铁矿石在抽样检测前我们只能根据国外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来判断其水分和粒度。因此,外方的检测结果将决定我们判断的准确性。我们在接到进口铁矿石资料时就要判断进口铁矿石机械取样风险控制的研究韩骏奇黄斌陈翔宇陈堃(福建省福州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福州350015)其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权威性和检测结果的合理性。还要在机械取样开始前登轮开舱检视每个船舱的货物,初步判断其粒度和水分与外方结果有无大的出入,并与船方和确认铁矿石与其资料的一致性。最终要结合外方的粒度和水分检测结果和我们现场的判断来决定是否使用机械取样设备来进行样品的取得。

2.2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设备只有建立完善的维护和保养制度并认真贯彻实施才能使其保持设计要求的稳定性。1)在机械取样过程要全天候设立专门的巡查人员,定时巡视机械取样设备的运行状况。2)巡查人员要熟悉设备的操作,准确地发现问题。3)巡查人员主要查看初级采样头是否正常工作,取样的各个流程是否有堵料情况,检查各个流程的设备是否正常运转。4)巡查人员要及时了解卸货进度,实时确保取到样品的数量和质量满足标准的要求。5)在发现机械取样发生故障或者取得的样品数量和质量达不到要求时,要第一时间通知码头停止卸货,并向上级汇报。

2.3取样设备的机械结构特点及其维护

1)初级采样头是机械取样设施的最主要的设备,必须定期检查其运行速度,并对其运行速度作准确测量和记录。还要检查其开口是否受到矿石的冲击而变形,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2)检查整个皮带系统的皮带罩有无漏点,防止外来水分污染样品,也防止样品水分的损失。还要检查皮带是否跑偏。3)定时检查各缩分机和破碎机是否运行良好,保证样品无损失和样品的粒度等级。4)样品收集器要密封良好,防止样品受到污染和水分流失。

2.4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操作和巡查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机械取样设备正常有效运作的保证。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取得上岗证。每年还要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工作,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继续上岗工作。考核工作主要包括理论和现场操作两个部分。

3结语

铁矿石范文篇7

关键词:铁矿石;产业集中度;应对策略

1国际铁矿石贸易结构现状

1.1世界主要供应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情况

世界铁矿石供应主要来自拉丁美洲的巴西和智利、澳大利亚、印度和南非,2004年,世界铁矿石海上贸易量达到5.83亿吨。比2003年增加12.12%,2005年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量达到6.45亿吨,比上年增加6200万吨,增长10.6%,2006年增长为11.9%,达到7.22亿吨。其中,澳大利亚自2002年起,超过巴西居第一位,2005年出口量增加2900万吨,达2.4亿吨,2006年增至2.74亿吨,占国际铁矿石出口总量1/3以上。巴西居第二位,2005年铁矿石出口量增长8%,增加1900万吨,达2.19亿吨,2006年增长8.7%,达2.43亿吨,占国际铁矿石出口总量近1/3。再次是印度,年出口铁矿石4800万吨,占印度铁矿石产量的54%。南非主要有库博(Kumba)和阿斯芒(Assmang)两家铁矿生产企业.Kumba(2003年12月AngloAmerican控股66.7%)所属锡兴铁矿年产2700吨,计划开发锡兴南矿区年产1000万吨,Assmang年产500万吨.通过大规模兼并与收购以及资本运作,铁矿石生产日益向少数企业集中,铁矿石逐渐被少数人控制。全球铁矿石生产已形成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力拓矿业公司(RioTinto)和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BILLITON)的“三分天下”之势。这三大矿业集团铁矿石年产量占全球的2/3,居于垄断地位。以2005年为例,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铁矿石总出口量合计为4.6亿吨,约占全球海运贸易量的70%以上。

1.2世界主要需求国家和地区的进口现状

国际铁矿石进口贸易中,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量占全球贸易的80%左右。其中,中国2003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2005年中国进口铁矿石2.7亿吨,占铁矿石国际海运贸易量的43%,同比增加6100万吨以上,增长幅度为30%左右。日本是铁矿石净进口国,总进口量为1.35亿吨。德国进口量为4500万吨,法国进口量为1670—2000万吨.英国进口量为1580—1760万吨,意大利进口量为1580万一1760万吨,均为铁矿石净进口国,但是近年来这些国家的进口量增幅相对稳定。此外,比利时、卢森堡钢铁联合体、韩国等,每年的铁矿石需求较大,构成了需求量巨大的买方市场。在世界钢铁产量持续增长过程中,我国钢铁行业是增长主导力量。同时,我国还是钢铁消费量最大和增长最快的国家,1993年我国粗钢产量为9578.3万吨.占全球产量的13.21%;2002年以来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在以平均46.74%的高速度增长,2006年中国的进口量为3.26亿吨.占铁矿石全球海运贸易量的46%,我国铁矿石进口市场成为国际海运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2铁矿石上涨的原因

(1)供需结构是铁矿石上涨的决定性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世界经济的较快增长,特别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新一轮钢铁产能急剧释放,带动铁矿石需求迅速膨胀,拉动铁矿石价格连续上涨。近年来,我国对国际铁矿石进口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2003年,中国开始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铁矿石进口国。2005年,进口量为2.75亿吨,占国内铁矿石供应量的57%,占全球铁矿石国际海运贸易量43%,国际矿业巨头们纷纷扩产,并把新增加的产量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

(2)国际铁矿石市场处于卖方垄断市场。2000年以来国际铁矿业进行一系列重大兼并重组,形成了了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力拓三分天下的格局,三大巨头掌握着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70%-75%,具有较强的垄断能力,通过控制产量达到提高铁矿石价格的目的。

(3)中国钢铁产业组织现状减少了价格谈判的筹码。自从1996年中国钢铁产量突破1亿大关,中国已经连续十多年粗钢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中国仅仅是钢铁大国,而不是钢铁强国,伴随着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作为提供重要基础原材料的钢铁工业必然有一个较快增长。但近年我国对国际铁矿石需求的过快增长,从而导致铁矿石价格的连续大幅上涨,根本原因是我国钢铁产业投资过度、产能严重过剩、产业集中度过低。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00亿元,是2000年之前中国钢铁工业48年(1953—2000年)总投资的1.3倍。近几年国家钢铁产业政策提出控制严重过剩的长材、发展相对短缺的板材,在此政策下,不少地方一窝蜂上马板材项目,结果造成从低端产品的过剩到高端产品也过剩的怪圈。从2000年到2006年,我国钢铁工业前4厂商集中度(CR4)从32%下降到了16.8%;前八家厂商集中度(CR8)从44%降至25.3%。与国际比较,我国钢铁工业产业集中度远远低于世界其他主要产钢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的CR4,日本为74.9%,美国为52.2%,俄罗斯为78.1%,而我国只有16.8%;在世界钢铁企业产量的前10名中,我国仅有宝钢和唐钢入围,这与我国占世界1/3的钢铁产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国际钢铁市场几乎都是寡占市场,有的甚至达到极高寡头垄断.同国际钢铁规模相比,中国钢铁集中度相当低。中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低使得寡占力量微弱,行业规模分散,不仅使行业内的企业之间竞争激烈,更是导致了行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受到上下游企业的威胁;市场集中度低,钢铁市场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削弱了钢铁行业作为买方在购买原材料、能源等资源时的谈判能力,在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加剧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局势;市场集中度太低,企业无法有效地实现规模经济,导致我国钢铁行业国际竞争力低。在国际市场出现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卖什么,什么就跌的尴尬局面。

3中国钢铁企业应对铁矿石上涨的政策建议

(1)加快产业政策调整,调高产业集中度。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并购等方式,解决分散的产业组织结构、过度而无序的市场竞争局面,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优化产业布局,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竞争力。取消阻挡钢铁企业兼并中的各种壁垒,破除各种阻碍市场要素流动的因素。协调并购后企业的整合、利益分配问题。进一步提高准入壁垒。钢铁行业属于基础工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只有准入的门槛提高,才能保证行业内的高水平竞争。由于钢铁行业利润较高,当需求旺盛时,就会有资金流入,政府应对最小进入规模进行限制,提高进入壁垒,尽量减少中小企业的数量,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都会有好处。

(2)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开拓海外上游市场。铁矿石不足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长期性问题。而且缺口越来越大,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因此,作为世界铁矿石最大需求方,我国钢铁有着向上游产业扩张的市场优势。我国目前进口的铁矿石中,海外采矿占21%,现货占50%以上,长期合同不到30%。按目前国际上的普遍看法,对资源性产品的海外投资应占到进口量的40%,长期合同占40%,现货交易只需占20%。因此,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矿山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购买等方式,加大到境外投资开发矿山的力度,建立长期稳固的国外铁矿石生产供应基地。

参考文献

[1]发改委外资司.世界油气及主要矿产品统计资料[R].内部资料,2007,3.

[2]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3]焦玉书,周伟.世界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和我国进口铁矿石的发展态势[J].中国冶金,2004.

铁矿石范文篇8

关键词铁矿石物流优化

1引言

随着中国钢铁行业的飞速发展,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量迅速攀升,对国外铁矿石资源的依赖程度也日益提高。自2001年以来,我国进口铁矿石正以每年20%以上的幅度在增长。对铁矿石的巨大需求导致了铁矿石的价格水涨船高,从而给中国的钢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国际三大矿业巨头--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和力拓公司掌握着世界铁矿石交易量的近80%,铁矿石价格的主导权还掌握在这三大巨头手中。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钢铁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除加大力度掌握更多国外矿山资源,加强自身实力以增加铁矿石定价的主导权外,更应注重从内部结构下手,降低成本,赢得优势。

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显示,各种商品的物流费用百分比最低占10%,而最高可达32%。对生产大宗物品的钢铁企业而言,原料、产品的运输成本占总成本比重更高,因此钢铁企业竞争的优势中很特殊的一个方面是降低运输成本。在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商品生产总体过剩的大环境下,物流管理水平将成为影响企业产品成本和市场竞争力重要的直接因素。满足区域市场需求,减少运费支出是钢铁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法宝。因此,对进口铁矿石物流进行优化,进一步降低进口矿物流成本,挖掘企业第三利润源泉,对于我国钢铁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相当有效的途径。

2我国进口铁矿石物流现状

目前,我国的进口矿物流还很不完善,物流运输还是钢铁工业发展的限制环节,在进口铁矿石采购成本中,江海运输、仓储中转等环节物流成本已超过了50%。大量进口铁矿因卸矿能力不足,压港严重,到港铁矿卸港后,由于铁路运力不足,有的港口不得不靠汽车长途转运,增加了运输成本。使我国钢铁企业在得到低成本原料的基础上,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

国内港口和铁路运输仍然紧张。专业化的大型铁矿石码头严重不足,长江区域内的港口装卸能力的增长主要靠南通港的10万t级码头建设和沙钢工业港口的建设,增长能力有限。而北仑、青岛、日照、天津以及大连港口虽在扩大产能,但其外部铁路运输已经超负荷,成为铁矿进口的瓶颈。2004年一季度以来,由于铁路动力不足,加上重点确保电煤、粮食、石油、化肥等物资运输,导致铁矿石等原材料压船、压港增多,钢铁行业受到极大的影响,铁路装车满足率只有50%左右。

另外,我国铁矿石专业运输船型偏小。目前承运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最大船型在16万t左右,有的还用7万t的巴拿马船型承运,这对于从巴西和西澳进口的铁矿石航线来说,绝对不是经济型船型。随着铁矿石装卸港口大型专业化泊位改造的完成,发展与之配套的铁矿石运输的大型专业化船型势在必行。

3进口铁矿石物流优化方法

3.1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西方国家的物流业实证分析证明,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至少占社会的50%。所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提高物资流通速度、节省仓储费用和资金的有效手段,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对大型的钢铁企业而言,与运输企业签订长期合约,有利于在运输价格上给予优惠,从总体上降低运价。以国际海运行情为决策面,与国际、国内航运业联手,进行船型的动态优化选择、通过现货与COA承租等方式,锁定运输成本,是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有效途径。尤其对于大型钢铁企业而言,进口铁矿石量大而且稳定,适时与大型船公司签订长期合同,有利于锁定成本与降低风险。我国许多钢铁企业早就与航运企业签订COA运输合同,锁定了运输费用,在合同期内不受当前市场运费变化的影响,保障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如2004年3月22日,宝钢与中远正式签订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中远在宝钢新一轮的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将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运价和一流服务。同时,宝钢还与日本商船三井签订长期运输协议,采用30万t级大型矿船承运巴西进口矿。这些措施均有效地降低了运输费用,为稳定宝钢原料供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联合采购

联合采购是指对同一产品或服务有需求的许多买方在相互合作的条件下合并各自需求以一个购买商的形式向供应商统一订货,用以扩大采购批量,达到降低采购价格或者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联合采购能将多个不同企业的分散订单集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体向外界采购产品,积小单为大单,使采购方拥有更大发言权。这种方式在欧美等国已被广泛采用。其体现的是一种规模效益,一方面通过标准化降低产品品种,提高采购批量来取得价格的折扣,另一方面通过联合采购小组共同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和管理使得分摊到每个买方的费用减少,降低了采购系统成本,各合作伙伴也相应获得收益。

物流成本与装运的规模、距离直接相关。一般而言,运输规模越大、距离越长,则单位成本越低。因此,应该尽可能把进口矿石集中起来以实现整合运输。当进口铁矿石达到一定规模后,可采取大吨位的运输工具,从整体上降低运输费用。在海运市场上,充分利用批量优势,联合租拼船舶,降低海运成本。如在国外采购矿石后,若采购数量增大,可租用10万t级以上运矿船,使海运费比5万t级运矿船每吨单程运费节省4美元以上。当企业一次不需如此吨位时,可几家企业协作运输。

由于产业集中度不高,中国各钢铁企业原材料采购体系相当分散,致使整个铁矿石进口、谈判与运输等处于无序和被动状态。中国企业应该及时地转变国际采购模式,以整体力量加重在国际市场的谈判砝码,同时提高采购透明度,保持供求匹配,这样才能在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形成最佳的获利结构。尽管矿产市场处在卖方垄断条件下,但只要形成能共同进退的采购联合,还是有和国际供应商讨价还价余地的。

3.3物流信息化

在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中贯穿物流和信息流两个运动过程。物流是企业的基本流,它的运动进程产生各种运动信息,而企业管理者针对这些信息做出决策,以决策信息再控制物流运动,规划调节物流数量、方向、速度、目标,使之按一定目的和规划运动。企业信息化工程应充分考虑物流系统的特点,满足物流系统的基本要求,为物流系统搭建一个技术平台。借助企业计算机信息网,实现物流信息电子化。

物流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就是将人力成本降低到难以想象程度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物流系统的灵魂,更是主要的发展趋势。企业物流信息化的任务就是要根据企业当前物流过程和可预见的发展,对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流通的要求,选购和构筑由信息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库和支持软件等组成的环境,充分利用企业物流系统内部、外部的物流数据资源,促进物流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市场化,改进现存的物流管理,选取、分析和发现新的机会,做出更好的物流决策。

由于企业的物资管理一般较为规范,有章可循,建立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对企业信息化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新的管理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物流过程,为物流信息化提供了条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业务中的物流信息加工、存储、汇总、传送、反馈,能够大大加快物流信息处理的时间,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大为提高。

在物流信息化的研究方面,日本的钢铁企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神户炼铁厂开发了原料运输船运行计划系统,该系统采用最优化方法,考虑与船只相关的条件,编制原料运输船运行计划,确定每只船运输货物种类、数量及各船在港口内装卸顺序,从而提高原料运输船的工作效率,降低运输费用,更有效地利用原料场地。3.4运输方式与运输路线的优化

运输是物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运费成本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最大,一般综合分析计算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用在其中占接近50%的比例,有些产品运费高于产品的生产费,所以节约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选择最优的运输方式与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数量,缩短运输距离,避免交叉迂回运输等浪费,对于减少物流成本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对来说铁矿石的价值本身不是很高,客观上造成了运费在铁矿石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更大,运输环节在整个物流系统中的重要性益发明显。再加上进口铁矿石的量非常巨大,比一般原材料要大很多,而且涉及到海运、铁路、公路、内河航运等多种运输方式,这些特殊性导致在进口铁矿石物流中,对其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进行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在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的选择上,首先要尽可能的减少铁矿石的周转次数。因为每周转一次,将增加装卸费用和相关的仓储管理费用,同时也会增加铁矿石的损耗。目前新建钢铁企业选择海边城市就有这方面的考虑。对于老的钢铁企业,可采取江海联运的方式,将原燃料运到离企业最近的堆场后再转运到厂内。另外,选择合适的装卸和减载地点,最高限度的利用现有运输能力,将铁矿石迅速及时地送达企业,避免压港、压仓现象,也是需要仔细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资源配置形成一定板块的条件下,尽可能在现有的运输环境下,有效把握和配置好运力和运量,以实现物流运作畅通,才能达到经济效果最佳的目的。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全球经济调整及产业不断升级,这都必然引起现代钢铁企业物流技术地位和作用发生深刻变化,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动钢铁企业工艺技术、总体布局的技术进步。物流技术必然成为现代钢铁企业蓬勃发展的重要载体。现代钢铁企业管理者清醒地看到物流技术可提升管理水平,作为挖掘"第三利润源泉"的有效途径。如何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立长期、稳定、可靠的铁矿石资源供应基地,以及最优的运输、装卸、配送体系,最大限度地确保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是值得我国钢铁企业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究的一个更大课题。

参考文献

1苏雄义.企业物流总论--新竞争力源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韩乐.钢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4(11)

3彭前元.几种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方法[J].管理工程师,1997(4)

铁矿石范文篇9

供应商看高市场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古德伊尔近日称,××年,该公司未能实现旨在

弥补运费差价的提价措施,但仍设法提高××年向亚洲钢厂出口铁矿石的合同价格。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财务主管巴尔沃萨最近也表示“你可以从我们的发货情况中看到,我们没有足够的产能。在市场如此强劲的情况下,我们对于自己在谈判中的地位很有信心。”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而上周在中国进行访问的全球最大资源开采和矿产品供应商之一力拓矿业集团首席执行官克利福德也持有相同的看法,认为市场需求依然“极端强劲”。

同样,作为全球最大矿业集团之一的必和必拓公司也对市场非常乐观。必和必拓表示,尽管去年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未及预期标准,但亚洲、南美洲、非洲和俄国等经济仍呈良好发展势头,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对原材料的需求都位居世界前列,矿产品和能源市场受中国需求的推动表现非常强劲。

而一些著名的投资银行最近也调高了对铁矿石未来价格的预测。摩根士丹利预测明年铁矿市价格将在××年上涨的基础上小幅上升。瑞士银行则更进一步预测会上升,虽然此前该机构曾预测铁矿砂会下跌。

瑞士银行表示,钢铁生产的不断增长将保持铁矿石市场在未来个月内依然紧张,使得铁矿石生产商有追求进一步价格上涨的空间。

钢厂有意联手迫使铁矿石降价

虽然铁矿石供应商和投资银行家们都纷纷看好未来的铁矿石市场,但是也有消息说,全球钢厂有意联手迫使铁矿石供应商降价。若钢材价格继续低迷,明年铁矿石价格下跌的可能性相当大。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今年年初铁矿石价格谈判时,恰逢高炉钢厂处于获利丰厚期,因此很难抵制铁矿石厂商们的大幅提价。然而,随着国际钢价大跌,单季跌幅超过,众多钢厂也纷纷向上游原料供应商施压,要求铁矿石降价。

来自商务部的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铁矿石进口亿吨,同比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个百分点。由于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以及海运费大幅下跌,上半年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为美元吨,同比仅上涨。因此商务部预测,全年全国进口铁矿石亿吨左右,增长左右,增幅回落个百分点,预计未来几个月铁矿石进口不会有较大增加。

一位研究钢铁行业的专家告诉记者,由于铁矿石新价格才实行个多月,目前要求铁矿石供应商降价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四季度钢价仍然没有起色,那么铁矿石价格下调可能性将会增大。

专家认为将会小幅波动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戚向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讨论这个问题可能还为时尚早。具体情况还要看未来的市场供求关系和经济发展的情况。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双方的一个协商。

但是戚向东认为,明年的铁矿石供应不会很紧张,价格有可能小幅度波动,在今年的水平上向上向下都有可能。

铁矿石范文篇10

关键词:定价权议价能力铁矿石钢铁产业

2005年以来,铁矿石进口价格的飙升冲击着中国钢铁业的神经,让国内钢铁公司头痛;更让人不解的是:中国作为世界钢铁大国(产能居世界第一),却没有铁矿石的自主定价权,只能接受日本钢铁公司签定的合同价格。2005年2月22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与日本新日铁公司达成协议,自4月1日起铁矿石国际合约价格将比上一年度上涨71.5%。鉴于日本钢铁企业在亚洲铁矿石进口定价中的垄断地位,世界第五大钢铁公司韩国浦项公司和中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宝钢相继接受了这一天价涨幅。随后,世界第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P)趁火打劫,强硬要求其铁矿石离岸价上涨103%——114%。铁矿石价格的爆涨势必增加我国钢铁业的成本,虽然钢铁业可以将成本转移,但最终还是由下游制造业买单。这种不利的局面暴露了中国钢铁产业大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问题:身为世界钢铁巨人的中国为什么只是铁矿石价格的接受者,而没有多大的议价能力?如何才能提高我国钢铁产业的议价能力?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或产业)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取决于双方侃价能力的强弱对比。侃价能力首先体现在产业的集中化程度上,如果供方产业的集中化程度比买方产业高,其在产品定价上将占优势地位。供应商在向零散的买主销售产品时,往往能够在价格、质量及交货期上施加相当的影响。另外,侃价能力也体现在有无替代品上。如果供方在向某产业销售中不必与替代品竞争,则可增强其侃价能力。

从产业集中度方面来看,钢铁业处于劣势。世界铁矿石采矿业处于寡头垄断状态,前三大铁矿石生产企业垄断了目前世界铁矿石可贸易量的70%多,而世界钢铁业集中度则低得多。这就从总体上决定了钢铁业的弱侃价能力。从钢铁业内部情况来看,中国的钢铁业的侃价能力也与其地位不相匹配。自1996年中国钢铁产量首次突破亿吨以来,一直居于世界首位。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04年中国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了2.67亿吨,是世界上唯一年产钢超过两亿吨的国家,2004年进口铁矿石2.08亿吨,比2003年猛增了6000万吨左右。预计2005年铁矿石的进口量将再增加4000万吨,达到2.48亿吨,进口依存度达到50%,中国消费了世界铁矿石增量的绝大部分。这么大的钢铁产量、这么大的进口量为何没有赋予中国钢铁业的强议价能力,甚至也没有获得亚洲铁矿石的定价权?主要原因是中国钢铁业太过分散。我国目前大小钢厂有几百家之多,分散程度很高,最大的宝钢产量接近2000万吨,但是其在国内市场当中占据的份额仍然不足10%。这种集中度不高的局面使中国钢铁行业很难形成统一的认识,用同一个声音说话,谈判能力自然很弱。有进出口权的钢厂、贸易商各自为政,分散地向供应商报价,甚至主动哄抬价格,这就大大削弱了买方的议价能力。相反,日本钢铁业近年来发展走下坡路,在世界钢铁业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但却仍然主导着亚洲铁矿石的定价权,主要原因是日本钢铁业集中度高,只有几家竞争能力很强的大型钢厂,他们很容易形成联盟,增加谈判的能力,所以国外铁矿石企业也更愿意同他们进行谈判。

铁矿石没有替代品。铁、钢是资源转化型产品,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必须依赖铁矿石资源,没有别的可以取代铁矿石,这也就加强了供方的议价能力。

在铁矿石供方议价能力强及世界铁矿石供不应求的背景下,铁矿石涨价是必然的,但凭借我国钢铁业在世界钢铁业中的地位,也不应该只是被动的价格接受者的角色,如果采取一些恰当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钢铁业的议价能力,近期BHP公司的让步就是很好的证明。

首先,形成统一的矿石采购联盟可以提高我国钢铁业的议价能力。我国一年2亿多吨的钢铁产能,合在一起就能形成一个巨大的买方力量。全球铁矿石贸易有两个市场:一是通过长期供应合约建立的市场,主要的交易方是巴西淡水河谷等矿业巨头和各国一些规模较大的钢铁企业;另一个是现货市场,较小的铁矿石供应商和较小的钢铁企业以现货方式交易铁矿石,价格随行就市。现货市场更能反映供求关系,在铁矿石供应紧张的情况下,现货价格大大高于长期合约的价格。享受长期合约供应的钢铁企业可以获得优惠的价格,而我国钢铁公司只有宝钢等几家大钢铁企业纳入了长期合约市场,占绝大部分产能的众多小钢铁企业只能去现货市场抢夺铁矿石,一些中小贸易商看到有利可图,也纷纷挤入铁矿石贸易市场,造成我国铁矿石进口的猛增。2004年我国至少有1500万吨的铁矿石进口以后没有消耗掉。目前,全国积港铁矿石已经突破3700万吨,这些矿石有很大一部分是贸易商从印度进口的,囤积以待涨价,这就人为地加大了铁矿石供求紧张的状况。同时也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品位和质量比巴西、澳大利亚矿石低的印度矿石的进口价格居然高于前两者,这自然会刺激前者提价。目前我国政府也注意到了我国铁矿石进口的无序状况,开始整顿进口,如出台了新的铁矿石进口许可制度。同时,我国钢铁工业协会也出面协调国内钢铁企业,形成联盟,以宝钢为代表出面与必和必拓公司谈判,在国内钢铁企业空前的团结面前,必和必拓公司最终让步,放弃了加价的要求。我国钢铁工业的议价潜力得到初步体现。如果能更好地协调,形成一股力量,我国钢铁工业的议价能力还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其次,进行后向整合、打入上游供应链也是提高我国钢铁工业议价能力的有效途径。日本钢铁企业只所以能至今主导亚洲铁矿石进口定价权,与他们较早介入上游铁矿石资源、与供应商形成密切合作关系分不开的。我国钢铁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前些年已开始寻求参股国外铁矿石资源,目前更加大了向上游渗透的力度。宝钢集团几年前就在秘鲁买断了当地的铁矿资源;去年又在巴西与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之一的淡水河谷共同建立钢厂,以利用当地的铁矿资源;2004年3月武钢、唐钢、马钢和沙钢,与世界最大的矿产企业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联合宣布成立合营企业,联合经营Jimblebar铁矿山,中国四大钢铁企业各持有Jimblebar矿山10%的股份。这一系列的海外采矿行动,已经使中国铁矿石进口量中,有21%来自于中国钢铁企业在海外参股的矿山。但总的来讲,这种后向整合的力度还不够,无法对供应商产生足够的威慑,难以获得真正的控制力。目前,国内钢铁企业已开始谋求对海外铁矿资源的控制权。如2004年4月2日,中钢集团联合国内几家大型企业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拟以20亿美元投资澳大利亚铁矿,并拥有控股权。虽然目前投资铁矿比以前贵了许多,但这有利于稳定海外矿石资源供应,对进口依存度已达50%的我国钢铁工业而言,也是一种必然的战略选择。

最后,我国钢铁工业需要加快整合,以提高集中度,提升议价能力。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数量众多,但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大钢铁企业很少,而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小钢铁企业众多,它们产品档次低,效率低,浪费资源,环境污染严重,仅靠市场自身的力量进行产业整合将比较漫长,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去调控。新钢铁产业政策的出台将会抬高钢铁业的进入门槛,推动钢铁企业的优胜劣汰,加速钢铁行业的整合,从而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地位和议价能力。

参考文献:

1.闫鹏飞,熊靓.中日争夺铁矿石定价主导权.中国科技财富,2005(4)

2.姚峰.铁矿石价格暴涨探源:恶性循环链.21世纪经济报道,2005-4-11

3.姚峰等.铁矿石谈判获得两大胜利.21世纪经济报道,200-4-18

4.许凯.铁矿石涨价:盲目与悲情.国际金融报,2005-3-24

5.贾南.铁矿石涨价引发变局.国际金融报,200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