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研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00:51:19

陶研范文篇1

(一)确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新目标

针对行知实验校“建设模式雷同,办学特色不够突出”这一问题,建议各类行知实验校确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新目标,以此强化校园文化的办学特色,打破定式的格局。具体说来,就是要求尽量多的行知实验校能结合地区优势,发展特长之处,创造其他行知实验校无法实现的条件,以此保障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性。例如宁德市柘荣县柘荣中学的“百草园”,就成为了其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发展起来的特色校园文化。而对于大部分行知实验校都具有的共同特色,要求各类行知实验校能不断深入,挖掘独特亮点,形成特色传统,追求“特中特”,实现“新中新”。例如在大多数学校都举办类似的学陶活动时,能找到突破创新之处,将相同的活动办出不同的风味,以此形成独有的校园文化特色。

(二)开辟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两手抓的新途径

针对行知实验校“倾向物质建设,精神内涵渗透不足”这一弊端,建议各类行知实验校开辟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两手抓的新途径,以此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内涵。具体说来,就是要让校园文化建设植根于学校的优良传统中,立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融合区域文化的发展,真正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一是要求各行知实验校做到不片面重视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单纯关注学校的环境设施,而忽略在校师生实际师陶学陶能力的培养,同时各校需要经常对师生进行学陶思想的教育,并定期做好师生交流工作,保障师陶学陶实质性工作的开展。二是要求各行知实验校的考察单位不以外在的物质文化建设作为评价的首要标准,而是关注真正的精神世界,注重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涵所在。不仅看行知实验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绿化建设,更看校园师生师陶学陶的实际水平,通过与校园师生的深入交流了解其对陶行知教育理念的认识,知晓其真实的师陶学陶感悟,以监督行知实验校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校园文化建设。

(三)设计多角度全方位深入交流的新模式

针对行知实验校“亟待专家指导,家校、校际交流欠缺”这一不足,建议各类行知实验校设计多角度全方位深入交流的新模式,以此打造强大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的平台。具体说来,就是要求各行知实验校能拓宽交流渠道,将交流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更好的指导实践教学,推动陶研理论的完善。一方面,学校可设置家长座谈会等交流模式,以家庭区域为单位组建家长小组,由家长小组组长牵头,定期举办座谈会,给予家长彼此交流经验的机会。同时在学校内开展家校会谈,定期邀请家长到校与老师交流,及时沟通,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例如福州市屏西小学的“家长开放周”活动。另一方面,可由行知实验校的指导单位组织,成立校长论坛,建立校际关系网络,并进一步分为现场会议与网络交流两种形式,不仅可以定期组织会议共同探讨问题,也可以通过建立校长论坛网站,令校长们可以及时快速地针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借鉴成功经验,以此为各行知实验校的主要校领导提供分享经验的平台,避免行知实验校由于发展水平不一导致走弯路的现象,实现福建省各类行知实验校整体水平的提高。

陶研范文篇2

一、“持久敬业有热度”,这是陶教授认为作为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维度

“敬业”,这是我们通常思考的问题,但“教师如何才能保持持久敬业的热度”?我们却没有认真思量。陶教授从“利己”和“利他”两个角度解读了保持敬业热度的必要性,让我们直面正确对待教师目前在待遇、地位上遇到的不公问题,重新审视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悟身为“党校人”的责任:要把党校教育教学工作搞好,就必须做安心于党校,乐于党校事业有心人。我们认为,保持强烈持久的敬业精神,是值得每个“党校人”深省的一个深度话题。

二、“积累功底有厚度”,是陶教授讲授的第二个维度

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第七章第四十五条第(二)项的规定,要增强党校教学实效性,党校教研人员不能“以已昏昏使人昭昭”。陶教授以自己的经验启发我们:一要放低身段,虚心学习;二要正视不足,经常反思,才能保证“积累功底有厚度”。为此,我们应该重新调整和正确对待学员对我们的教学评估,重新调整自我学习的态度,在打造学习型组织活动中,让自己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扎实,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专业知识丰富,勇于理论创新,具有探索、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唯有“积累功底有厚度”,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才成为可能。

三、联系实际授课,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必要因子,是提高党校干部培训质量的重要原则

如何联系实际?怎样联系实际才有效?我们在教学中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往往未能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效果,陶教授在讲授“联系实际有密度”这个维度文秘杂烩网时,以自身教学经验引导大家把握联系实际的“密度”,启发大家捕捉身边的亮点。多角度、多层面、多途径地获得第一手材料充实自己的教案,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陶研范文篇3

一、“持久敬业有热度”,这是陶教授认为作为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维度

“敬业”,这是我们通常思考的问题,但“教师如何才能保持持久敬业的热度”?我们却没有认真思量。陶教授从“利己”和“利他”两个角度解读了保持敬业热度的必要性,让我们直面正确对待教师目前在待遇、地位上遇到的不公问题,重新审视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悟身为“党校人”的责任:要把党校教育教学工作搞好,就必须做安心于党校,乐于党校事业有心人。我们认为,保持强烈持久的敬业精神,是值得每个“党校人”深省的一个深度话题。

二、“积累功底有厚度”,是陶教授讲授的第二个维度

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第七章第四十五条第(二)项的规定,要增强党校教学实效性,党校教研人员不能“以已昏昏使人昭昭”。陶教授以自己的经验启发我们:一要放低身段,虚心学习;二要正视不足,经常反思,才能保证“积累功底有厚度”。为此,我们应该重新调整和正确对待学员对我们的教学评估,重新调整自我学习的态度,在打造学习型组织活动中,让自己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扎实,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专业知识丰富,勇于理论创新,具有探索、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唯有“积累功底有厚度”,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才成为可能。

三、联系实际授课,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必要因子,是提高党校干部培训质量的重要原则

如何联系实际?怎样联系实际才有效?我们在教学中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往往未能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效果,陶教授在讲授“联系实际有密度”这个维度文秘杂烩网时,以自身教学经验引导大家把握联系实际的“密度”,启发大家捕捉身边的亮点。多角度、多层面、多途径地获得第一手材料充实自己的教案,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陶研范文篇4

依据xx区教育局颁布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从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现状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出发,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改革,优化组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致力于培养和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爱校敬业、真诚奉献、严谨治学、业务精湛、教风优良、团结协作、廉洁从教”的师资队伍,为创建“教育生活化”特色学校,实现办学品位的再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跨越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培训力争使我校教师具有以下素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进一步拓宽文化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使之成为学科骨干,为教师的成长和成功铺设方便之路。培训以抓师德、抓教改、抓科研为主要途径,树立典型,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逐步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形成校本培训体系,建立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三、工作要点:

1、抓师德教育,树立师表形象。“教育生活化”创始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着重要的师德建设理论,陶行知先生本人又是实践师德理论的“万世师表”。学校将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将组织教师阅读《教师的师德修养》《陶行知生活教育丛书》、《陶行知论著百篇》等,使全体教师深刻了解“师爱”的真谛和生活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同时开展以“爱的奉献”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征文撰写等富有教育性的活动来发扬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来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崇高师德风范,自觉转变教育观念,不断促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

2、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即充分发挥我校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讲座和示范课向其他教师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3、继续进行“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学校要求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4、做好“请进来”工作。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学科教研员、校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5、围绕不同主题深入开展“同研一节课”活动。9月份,青年教师汇报课--寻找教育的遗憾,10月份骨干教师示范课--抓住教育的契机,11月份全员参与提高课--享受教育的幸福。着重进行案例研究,使教师从中获得启迪,开拓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式。

6、以学科为单位开展“交流日”活动,通过案例交流、经验交流、论文交流、教育教学日记交流等,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逐渐形成我校民主、开放、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格局。

7、组织任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业务技能大赛,如教学设计竞赛、课堂教学大赛、优秀论文或优秀案例评比、课后反思交流、课件大赛等活动,着力打造名师,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

8、立足年级组教研活动,大力开展校本教研。除“同研一节课”之外,各教研组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要围绕课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结合课堂实践,把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筛选,确定一个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使教师沿着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求得问题的解决。真正“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陶研范文篇5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依据区教育局颁布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从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现状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出发。深化改革,优化组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致力于培养和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爱校敬业、真诚奉献、严谨治学、业务精湛、教风优良、团结协作、廉洁从教”师资队伍,为创建“教育生活化”特色学校,实现办学品位的再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跨越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工作目标:

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通过培训力争使我校教师具有以下素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进一步拓宽文化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使之成为学科骨干,为教师的成长和成功铺设方便之路。培训以抓师德、抓教改、抓科研为主要途径,树立典型,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逐步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形成校本培训体系,建立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三、工作要点:

树立师表形象。教育生活化”创始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着重要的师德建设理论,1抓师德教育。陶行知先生本人又是实践师德理论的万世师表”学校将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将组织教师阅读《教师的师德修养》陶行知生活教育丛书》陶行知论著百篇》等,使全体教师深刻了解“师爱”真谛和生活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同时开展以“爱的奉献”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征文撰写等富有教育性的活动来发扬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奉献精神,来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崇高师德风范,自觉转变教育观念,不断促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

择本校之能人,2内部挖潜。训本校之教师。即充分发挥我校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讲座和示范课向其他教师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众人受益”式培训。学校要求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3继续进行“一人学习。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尽可能地邀请学科教研员、校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4做好“请进来”工作。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青年教师汇报课--寻找教育的遗憾,5围绕不同主题深入开展“同研一节课”活动。9月份。10月份骨干教师示范课--抓住教育的契机,11月份全员参与提高课--享受教育的幸福。着重进行案例研究,使教师从中获得启迪,开拓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式。

通过案例交流、经验交流、论文交流、教育教学日记交流等,6以学科为单位开展“交流日”活动。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逐渐形成我校民主、开放、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格局。

如教学设计竞赛、课堂教学大赛、优秀论文或优秀案例评比、课后反思交流、课件大赛等活动,7组织任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业务技能大赛。着力打造名师,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

大力开展校本教研。除“同研一节课”之外,8立足年级组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要围绕课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结合课堂实践,把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筛选,确定一个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使教师沿着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求得问题的解决。真正“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陶研范文篇6

一、“持久敬业有热度”,这是陶教授认为作为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维度

“敬业”,这是我们通常思考的问题,但“教师如何才能保持持久敬业的热度”?我们却没有认真思量。陶教授从“利己”和“利他”两个角度解读了保持敬业热度的必要性,让我们直面正确对待教师目前在待遇、地位上遇到的不公问题,重新审视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悟身为“党校人”的责任:要把党校教育教学工作搞好,就必须做安心于党校,乐于党校事业有心人。我们认为,保持强烈持久的敬业精神,是值得每个“党校人”深省的一个深度话题。

二、“积累功底有厚度”,是陶教授讲授的第二个维度

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第七章第四十五条第(二)项的规定,要增强党校教学实效性,党校教研人员不能“以已昏昏使人昭昭”。陶教授以自己的经验启发我们:一要放低身段,虚心学习;二要正视不足,经常反思,才能保证“积累功底有厚度”。为此,我们应该重新调整和正确对待学员对我们的教学评估,重新调整自我学习的态度,在打造学习型组织活动中,让自己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扎实,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专业知识丰富,勇于理论创新,具有探索、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唯有“积累功底有厚度”,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才成为可能。

三、联系实际授课,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必要因子,是提高党校干部培训质量的重要原则

陶研范文篇7

增强教学实效性是教学培训工作恒古不变的话题,总之。也是党校教研人员的共同追求。陶教授《九个维度:增强教学实效性的教员角度》一课,精辟透彻,有理有据。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很强的培训党校教师的现实意义。将在陶教授的引领下,坚持耐久的敬业热度,解脱原有的思想桎梏,放低身段,虚心求学,不时积累教学功底的厚度,完成党校在新时期的培训任务。将在教学改革中,把教授在九个维度”中贯穿的教学理念,融会到新时期市、县(市、区)和乡(镇)党校的教学实践中去,使党校的教学效果得到更厚实的增强。

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为第五期师资班(法学专业)学员量身定做的精品课—九个维度:增强教学实效性的教员角度》吸引着来自全区各地市、县级党校的教师。随着陶教授“九个维度”层层递进分解,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研讨课在区党校教学中心301号教室进行。随着解惑、答疑、沟通式课堂研讨及互动展开,不只饱餐了一顿教学经验的营养大餐,同时也让我观念受到一次强烈的冲击,下面谈下自已的心得体会:

一、耐久敬业有热度”这是陶教授认为作为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维度

但“教师如何才干坚持耐久敬业的热度”?却没有认真思量。陶教授从“利己”和“利他两个角度解读了坚持敬业热度的必要性,敬业”这是通常思考的问题。让我直面正确对待教师目前在待遇、地位上遇到不公问题,重新审视我人生观和价值观,感悟身为“党校人”责任:要把党校教育教学工作搞好,就必需做安心于党校,乐于党校事业有心人。认为,坚持强烈耐久的敬业精神,值得每个“党校人”深省的一个深度话题。

二、积累功底有厚度”陶教授讲授的第二个维度

要增强党校教学实效性,依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第七章第四十五条第(二)项的规定。党校教研人员不能“以已昏昏使人昭昭”陶教授以自己的经验启发我一要放低身段,虚心学习;二要正视不足,经常反思,才干保证“积累功底有厚度”为此,应该重新调整和正确对待学员对我教学评估,重新调整自我学习的态度,打造学习型组织活动中,让自己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扎实,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专业知识丰富,勇于理论创新,具有探索、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唯有“积累功底有厚度”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才成为可能。

三、联系实际授课。提高党校干部培训质量的重要原则

陶教授在讲授“联系实际有密度”这个维度文秘杂烩网时,如何联系实际?怎样联系实际才有效?教学中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往往未能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效果。以自身教学经验引导大家掌握联系实际的密度”启发大家捕捉身边的亮点。多角度、多层面、多途径地获得第一手资料空虚自己的教案,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珍贵的经验。

针对教师现实中存在挖掘问题不深、提炼观点不精、激发学员参与教学不够等问题,此外。陶教授又从挖掘问题有深度,提炼观点有精度,架构层次有硬度,征引论据有广度,驾驶过程有高度,激发参与有强度等六个维度循循善诱,让大家茅塞顿开。如,广征博引所需论据,陶教授在课堂上特别强调的党校教师在授课时,为了防止空口无凭、孤证无援”以达到增强教学实效性的目的要求党校教研人员广征博引一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有关资料,切实做到厚积薄发。让古今中外各家各派的思想精华为自己所用,帮自己说话,增强自己所讲授专题课的可信度。

党课学习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我学习了党课,通过这次党课的学习,让我对我们的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学习之后我陷入了沉思,回忆起汶川大地震期间,国家领导人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指挥若定,各级政府,民间组织援助有序。不论是自发的,还是自助的,或是援助的以各种形式演奏了一首爱的和谐交响曲,同时包括正在崛起的第三方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团结归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气势和魄力,同时也感受到了我们敢于面对挑战,正视困难,不屈不挠的坚强斗志。向全世界展示了我们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性。

在举世瞩目的奥运会期间,我们又把中国人民的热情和活力,把中国的繁荣和昌盛通过奥林匹克平台传播给了全世界。让来自全球几十个国家的人都感受到了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团结的中国人民,优秀的中国共产党。

其实,刚开始我提交入党申请书的时候,对党并没有这么深刻的认识。但自从后来不断对党的认识,学习,我发现,只有利用入党这个机会好好的发展自己,加强自己在社会各方面的实践能力,才能更好的为党组织服务,才能为党的建设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前总以为国家的方针政策对自己并没有很大的关系,以前也曾从大人的口中得知哪个省又出了一名贪官或其他腐败分子,就像武汉大学党委书记贪污事件,我认为那都是国家治理不得力的问题。可是,我却没有看到党正在千方百计地改善政策,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

陶研范文篇8

--课改信息交流会主持词

一、近阶段学校教科研活动概况。

在期中测试以来的一个多月里,北校区教学科研方面大事不断、喜事连连,根据校长室的要求,今天,召集全体老师进行一次小结和交流。

公开教学方面。共进行了四项活动:

一是参加市级“思品与生活”新课标研讨活动,赵淑明主任执教的《小马虎旅行记》,一举夺魁。

二是向盐师实习生进行示范教学,赵淑明、项朝霞、何灿、葛磊、石万钧、杨晓刚、刘艳、王红叶、张尊昕等老师的课在盐师师生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三是承办市体育教学新课标研讨活动,艺体部的体育教研组何灿、孟寅、陈洁梅、王军、蒯建军、朱建国等老师在俞向阳主任的带领下,向全市的代表们展示了我校体育教学的风采,赢得了专家们的高度赞誉。

四是葛国兴、杨海峰等今年新分配的教师近二十位,进行了“走进课堂来,一睹我风采”第三阶段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各年级部、教研组的精心组织下,师徒携手,共同研究,新教师们找到了业务上的自信、找到了发展的空间、找到了前进的动力,为下学期的新教师基本功比赛做了有益的热身。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展示活动的评比是以各教研组为单位的,由于各教研组都进行了集体备课,执教老师又都很认真,所以,有些时候,一等奖与二等奖真的很难分出彼此。所谓的奖次之分,只是为了体现评比活动的严肃性,为了激发新老师提高业务水平的热情。望老师们放眼下学期甚至更远,胜不骄,败不馁。自找差距,自加压力,不断前进。

业务培训方面。本学期,学校不惜人力、物力、财力,积极促成教师们的各项业务培训、教研考察活动。近一个月来,仅北校区就有十多位骨干教师走出校门,走向市外、省外,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较为系统的、较为深入的新课程理论学习和信息收集。大家深切地感受到,学习的机会,是学校领导关心的结果,更是全校老师支持的结果。在这些老师外出期间,是你们维持着学校的正常运转,是你们在默默无闻地奉献。在这里,我想代表所有外出学习的老师,向全校留守的领导、老师们真诚地说一句:“感谢你们。”

参加过学习的老师还有个感觉,那就是,在课改大潮汹涌的今天,经过十来年的教学实践后,在教育教学理论上产生了强烈的饥渴感。这时,能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考察,洗洗脑,充充电,那真是,“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小苗儿挂满了露水珠。”据我观察,老师们学成归来后,眼睛更明亮了,脸色更红润了,精力更充沛了,教改的信心更足了。下面,我想把更多时间留给他们,请他们的代表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

二、外出学习的教师代表介绍学习心得

根据女士优先的原则,首先有请六年级语文教研组长王秀珍老师谈谈接受系统培训的体会。王老师是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她在南通接受了两期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目前已经结业。王老师,请--

接下来请三年级部主任周海燕老师介绍她杭州之行的收获。周老师的论文这次荣获师陶杯一等奖,让我们向她,以及在各项论文评比中获奖的所有教师表示祝贺!周老师,请--

再下来,有请音乐教研组长杨晓刚老师谈谈他的学习心得。杨老师是市音乐学科教学能手。让我们用掌声来期待他精彩的发言。

最后有请教导处王建荣主任介绍今年“师陶杯”“教海探航”论文颁奖活动传达的教改信息。王主任是个教科研高手,他在教海探航、师陶杯论文比赛中花开并蒂,硕果喜人,让我们送上掌声,以示祝贺。

陶研范文篇9

一、五育并重

20世纪30年代,罗辀重将教育的内容分为“性行”、“学业”、“身体”三大方面,实施的是“德育”、“智育”、“体育”“三育并重”。到了40年代,他则把教育内容重新细分为“群性的修养”、“道德的修养”、“身体的修养”、“知识的修养”、“艺术的修养”五大方面,实施“群育”、“德育”、“体育”、“智育”、“美育”“五育并重”的教学方针。“五育并重”思想,是罗辀重一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精华。

他指出,当时的学校教育,直观地讲,多囿于文凭、证书。学生入学,不是为学识之增长、能力之培育、人格之锻造;而是为获得一纸文凭、证书。这种所谓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人、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活动,无益于个人成长,有害于社会发展。他说:“文凭何足凭?证书何足证?文凭之谜不穿,教育之路不通;证书资格之束缚不解,学术思想之发展无望”。从中观层次上讲,“恐怕是没有把握好学校教育的三大任务(教学知识、训练技能和培养创造力)和三大目标(升学、就业和培养完全人格的人)”。人们往往在各自三者之间矫枉过正,不能自拔;而培养创造力和培养完全人格,尤其为人们所忽视甚而被忽略、勾销。从深层次上讲,当时学校的“根本错误,在把教育‘狭义化’到知识贩卖。学校的全部工作,几限于上课、应付考试”。他抨击当时的所谓“新教育”,表面上似乎是理论方法,应有尽有。实际上“只是盲从、粉饰、凌乱、空泛、元计划、无目的的教育。教出来的一般学生,大部分都不知道怎样做人,亦没有立志要做怎样的一个人,更不知道做人的道理。”他认为,“国的教育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罗辀重指出,学生到学校不是为了“文凭”;而是求学做人,求学“处世处群的知识、技能”和“处世处群的方法”。他革除旧教育制度的弊端,立足当时,面向未来,推出“五育”教育,实施“群、德、体、智、美”五育并重的“素养教育”。他的“素养教育”从一开始就把打好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培养创造力有机结合起来,把升学、就业的目标融合在培养完全人格的人的目标之中。在“五育并重”的办学方针指导下,陶龛学校的各科课程也是并重的,没有什么“主课”、“副课”和“主科”、“随意科”之分。“五育”之间关系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不可。值得说明的是,罗辀重虽不看重文凭,但陶龛学校的文凭却十分为人敬重。据记述,当时只要有陶龛的毕业证,上中学可以免试;一些没有在陶龛毕业的学生,只要在陶龛求过学,人们也会另眼相看。可见,罗辀重在一个局部范围内成功实现了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近现代“教育革命”,无怪乎人们谓之“教育之神”,他的教育改革实践被誉为“值得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家们借鉴”。

二、群育为先

罗辅重主张“五育并重”,意即“五育”之中无轻重之分,务期在教育教学中全面执行,不可偏废。但是,“五育”并非杂乱无序,针对国民群体意识差,强化群体意识尤为迫切的社会现实,罗辀重提出将“群育”摆在第一位。

“群育为先”的教育思想,是罗辀重沉痛反思国家灾难的悲愤叹息。罗辀重常常讲起一件事:有一年他去武汉访友,碰上官府处决两位反清志士,不少旁观者对慷慨赴难的反清志士不但不抱一点同情心,反而津津有味地议论刽子手的“刀技”如何好。这使罗辀重的心情非常沉重,也催他猛省:国家积贫积弱,实与国民散漫而无群心,浅薄而无血性大有干系。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从改革教育人手,“革命必先革心,救国必先救人”;要使贫弱的中国强大起来,首先就要把每个中国人培育成为有群性、有血性的人。

“群育为先”的教育思想,也是罗辀重深刻揭示社会丑恶的理性结论。罗辅重在《不敢做好人》一文中深刻揭露了社会上偷扒抢劫、贪污贿赂、坏人坏事盛行和好人被勾陷、好人做不得的种种事实。对黑白颠倒的社会现实的形成原因,他作了两个方面的分析。一方面,缘于“好些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没有操守,见钱眼开”;另一方面,也缘于“大家怕得罪坏人,不敢打击坏人,让坏人成功”。根源有二,以后者为显。而总合言之,“不敢做好人”缘出于教育的失误。片面的、不健全的教育没有教会人们“站在大众的立场”,社会黑恶势力由是孳生、漫延;人们“缺乏素养(平日的群体意识修养)”又进一步助长了黑恶势力,致使是非颠倒,善恶倒错。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置“群育”于首位,教育人们“事关大家,就要大家来,见义恐后,当仁不让”。

**年1月,罗辀重在《五育价值重估》一文中郑重提出:“本来学校的重心应该在群育——即处群的教育——其余实施的德、智、体、美四育,都是为着处群而有。”并进一步指出,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灌输书本知识,而是“改造人心,亦就是树立国民的精神,改良社会的心理,”使其具有“‘有国无己’、‘有公无私’的精神。”

罗辀重群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在陶龛学校得到了贯彻执行。从目前找到的陶龛学校20世纪30-40年代的8份“学生在校成绩报告单”中可以看出,罗辀重对群育是认真和用心的。这些“学生在校成绩报告单”,不同年代、不同学期,都有所修订。如**年上学期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群育”顺序设项,而下学期则改为按“群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顺序设项。这说明陶龛学校切实执行了“五育并重”的办学方针,罗辀重对“群育为先”的执行情况给予了高度关注和严格督导。

三、处群而教

学生为什么要来到学校?学校应当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对教育的一系列基本范畴,罗辀重有着自己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在《本校实施生活教育的方法公开答复儿童的父母们》一文中,罗轿重说:“学校之重要性,在于养成儿童之群性。倘专为识字读书,则尽可买些教科书在家学,请家师教,又何必入校。”先前之教育重在培养清心自在的圣人君子,故而私塾成为教育通例。而今日之教育重在“造就人类生长价值,应为社会服务,为国民经济服务”,培养现代化集团生活之“社会能员”。这种“社会能员”不仅需要懂得社交、道德、文化、身体、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有群性的意识和合群的素养。因此,要特别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同一性以及通过教育使人明了社会的真相和处群的方法。罗辀重说,有些人步入社会后,不知所措,就是因为在其成长过程中所受的教育并非社会陶冶的结果。他还进一步指出:“人在儿童时期,必须有多方面的接触,使养成多方面之应付才干。今日是群的世界,局促于家小环境,大了决不能为社会所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罗辀重主张人校学习,处群而教。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细研罗辀重处群而教的思想,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首先,要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的可处之群。罗辀重从不否认学校、团体、政府、社会、同学和邻里都是对发展群性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因素,认为“教育之范围应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但在诸因素中,他更推崇学校教育,因为“在家庭教育中,群育的范围太狭;在社会教育中,群育的范围太泛;惟有学校,聚各阶层、各姓族于一堂,尚能确实善为领导,毕业后加入社群,应能知道人性,应付裕如”。在罗辀重看来,“学校一以贯之的群性教育,才是最主要的”。

其次,贯通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融“生活教育”、“职业教育”、“生产教育”、“自给教育”于一体,使学生身在学校,亦能感知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为此,罗辀重瘦身办校,毁家兴学,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添置新式教学设施。作为20世纪前期的偏僻乡村小学,陶龛求学的设备应用尽有。它的农场、工厂、运动场、实验室、博物馆,都是大规模的;它有3个图书馆,并实行开架借阅,以满足教师、少年和幼儿的不同需求;它有当时城市学校都罕见的钢琴和电话。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学校还别出心裁在校内办起了“爱迪生院”,罗辀重亲自撰写了《学习爱迪生》歌。

再次,开阔教育视野,打开处群而教通达社会生活的途径。**年,罗辀重曾发表一篇文章,纠正前清时流传下来的一种不合理的习惯说法,那就是把学生去学校“求学”喊作“读书”。他告诫大家:“以后千万不要说或写‘在某某学校读书’。记着,我们在学校是求学呀!”罗辅重变“读书”为“求学”,强调“寻求真实的学向”,强调求学不能偏于学校一隅。不单学校是求学的场所,学生还应当“向有学问的人求,向实验室求。向大自然求,向工厂农场求”。为畅通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路径,增强和提高学校群性教育的真实感和有效性,陶龛学校创办特科班,下设农业科、养殖科、纺织科、应化科、木工科、文书科、社会科、地方自治人员训练科、人民团体书记训练科、图书管理训练科等紧密结合社会需要的新专业。寒、暑假,学生回家则把在学校“所学的,向比学校广大千万倍的社会中,各个地去实地试做一下看”。籍此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中体悟群性,以造就现代化的“健全”国民。

四、自主修研

罗辅重留学归来,带回了欧美全新的教育理念:“儿童是主人,教师是公仆”。在学生的群性培育上,罗辀重主张自主修研。他说:“把学生视为海绵、印泥,把教育视为一般知识的累积”,是“不懂教学的教师”,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学生自发的能力,不晓得教育是生长的历程。只把自己尚未溶化的书本知识,灌注给学生,植入学生的心,至于知识之实践与求知之方法,何谓辅导,何谓启发,则置之不问。他们不肯修养这种技术,而且不把这种知道认为必要,单凭注入与考试为唯一的方法”。

陶龛学校于20世纪30年代正式实施“无分数教学”,直到50年代初罗辀重逝世为止。该校对学生的考试、考核形式,有开卷、闭卷和实践操作等。考试、考核成绩一般均不打分,教师阅卷、评议,只肯定正确,指出错误,指明努力方向。

罗辅重认为,懂得教学的教师,重在“教给受教育者以求智的方法,指点求智之途径,给以开‘知识宝库’之钥,至于知识本体,应让他自己各自去求自己所需要的”;“重思考,不重记忆,重知识的应用,不重知识的本身”;重“亲身经验”、“野外观察”,让学生“养成自动研究的习惯”,主张“各种小组研究会,愈多愈好,各就兴趣组合”,“对死读书死用功,不加注重”。

陶龛学校实行“导生制”,设教师与学生交流思想感情,为学生解疑释难。罗辀重告诫全体教师:实施训育的“最好机会,是就儿童的偶发事件中,加以亲切的指导。教师应尽量地与儿童共生活,于其言行举止中,发现其个性,才好个别加以诊断,对症下药,才有效果可言”。

在罗辀重自主修研的教育思想指导下,陶龛学校制订了一套完整、系统的群育实施方案。在陶龛,学校设立了多种不同的社团,仅课外专业活动小组就有30余种。学生社团打破班界,自由报名参加,各自发挥爱好与专长,合作共事。学校辟有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音乐室;办有农场,工艺园地,还成立“陶龛学生服务团”,“陶龛生产合作社”,“陶龛乡公所”等准社会组织,让学生学习、实践,增长才干。凡是学生能做的事,都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做。学生“在校一切起居饮食”,都“随团体而自发自动”;“教学室寝室清洁,完全归学生轮流负责扫除,不假手校工”;学校食堂、合作社、阅览室、花圃、竹林等,都是学生服务员自己管理;节日、纪念日、旬会、演讲会等,也都是学生自己担任主席。学校本着“律己”、“利群”的培养目标,从合群、交际、同情心、公德心、组织力、领袖力、服务力、劳动服务、劳动生产等9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群育测评;测评结论写入学生成绩报告单,每学期向学生和学生家长报告一次。

五、环境熏育

罗辀重指出:环境,与学校教育“有莫大之关系”。“教育效率之大小,常与环境之良否成正比例”。罗辀重所称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既包括学校及其周边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

陶龛学校有着优美的校园环境,前有涟水,后有青山:“白云满坞”,“红树当门”,处“幽邃烟村”中,青砖乌瓦,簧舍雅饰。国民政府教育部督学周邦道赞誉:“风景天然……实在不容易得到。”罗辀重还营造了一个优良的校园周边环境。村中的“罗氏进德会”,对烟、酒、牌赌、奢侈和迷信等,订有禁条;校外“杂货药材”三五片,都能帮助学校不卖烟酒给学生;门外渡船一艘,渡夫对学生之在河边玩水,涉及危险之事,能加以注意;乡民对学校,不但无恶感,而且颇具敬仰。

罗辀重延师以德,他拟订的“聘师之条件”和为陶龛学校制订的教师“聘约”条款中,条条蕴含着“为人师表”之意,诸如:教员“必须注重人格”;“应具有‘学不厌诲不倦’之热情”,“循循善诱之态度”;“负有纠正社会恶习之责”;“施教不限于校内,教学不限于上课中”;“对同事要能推诚合作,一切以大局为重”;“应有远大眼光”“不受物质诱惑”等。

罗辀重重视人文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主张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人格典范。他说:“以‘身’教比以‘言’教,收效何止万倍?故我们要学生劳动,我们就得自己先劳动;我们要学生早起,我们自己就不得晏起;我们禁止学生吸烟,我们自己就不得吸烟;我们自己不穿长衣,才能禁止学生穿长衣。换句话说,我们自己穿起长衣来,就不能禁止学生穿长衣了;我们同桌吃饭时总得谈谈笑笑,我们就不去禁止学生吃饭时谈笑。‘以教人者先教已’,是我们的唯一信条。”

更为重要的是,罗辀重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内部营造了一个民主的,公正、公平的教育教学氛围。在陶龛学校,师生在人格上都是对等的“朋友”关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听不“听话”,而是讲不“讲理”。“师生间之一道高墙”,在陶龛是“有历史以来就未曾筑过”。罗辀重说:“民主不仅是一种政府形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民主生活,一种态度——民主态度。”陶龛学校充盈着师生关爱,学生“自由生长于乐园之中”,生活在“爱”与“被爱”之中,高高兴兴在做人中学习做“人”。

陶研范文篇10

今天,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向大家述职,请予审议。

过去的一年,在县教育局和异龙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十七大会议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的全局,坚持“欣赏每一个学生、呵护每一颗童心、尊重每一个教师”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提升教育质量,构建和谐陶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贡献。现就我校领导班子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2010学年,我校班子按照学校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认真履职,勤奋工作,圆满完成了教代会通过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年里,在县教育局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齐心努力下,我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廉洁奉公,较为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年来,我们班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陶村中学章程》,在不断探索办学、育人之道的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优秀传统,初步构建起具有一定特色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教育发展中,取得了明显成绩。

现将我们班子一年来的工作,向各位领导作如下述职:

一、班子的基本情况

本届班子,平均年龄45岁,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9人,专科学历的2人,中师学历的1人,都有着较为丰富的学校管理工作的经历,正属年富力强的最佳时期。

——团结协作,服务大局。在一年的工作中,我们班子的每一位成员,都能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重,以坚持《陶村中学章程》为重,以学校发展的大局为重,有着强烈的敬业心与责任感。

——作风严谨,态度端正。我们班子每一位成员,都能勇于承担工作责任,以严谨的工作作风,以端正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认真实现任期的工作目标,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忠于职守,清正廉洁。我们班子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忠于职守,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办事公道,正确行使职权,自觉地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

二、坚持高定位的办学理念

本届新班子组建以来,我们所确定的办学理念是:“欣赏每一个学生、呵护每一颗童心、尊重每一个教师”。即以人为本,以师生为本,关心爱护学生,尊重教职工,员工第一,学生第二,要求从管理、教学的精细化着手,办出学校的高品位、高规格、高水平。

2009年7月13日,我校召开了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陶村中学章程》,确立了“欣赏每一个学生、呵护每一颗童心、尊重每一个教师”的办学理念。欣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进取性,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发展能力,体验成功,使学生在品德、知识、技能、智力、特长和身体诸方面获得获得充分发展,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而教,努力培养创新型的合格人才。一年来,我们在全校开展了“安静校园”、“风气正新校园”等系列活动,以此达到办人民满意学校的办学宗旨。

如今,“欣赏每一个学生、呵护每一颗童心、尊重每一个教师”这一办学理念,已经开始逐渐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决策民主,校务透明,关系和谐,个性张扬,校园处处洋溢着一种暖暖的温情。我们期待这一办学理念成为陶中凝聚人心的旗帜,成为形成学校凝聚力、亲和力和战斗力的灵魂。

三、构建高品位的管理模式

我们班子从2009年9月开始,就着手对办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在学校管理上,我们坚持把三年的初中作为一个完整的学段,充分发挥城郊学校的办学优势。经过一年的努力,已构建起“整体规划,分线管理,分层落实,全员负责”的整分结合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城郊学校的管理特色。

我们班子紧紧抓住管理效率这个核心,以“整分结合”管理模式为依托,细化责任目标,增强责任意识,规范管理,坚持“德育巡查、教学巡查、后勤巡查”的三巡查制度,形成精细化管理模式。

我们班子积极探索“整分结合管理模式”中,各个模块之间职能的相互协调规律,明确各年级组的职责,提出年级组、教研组具体的管理目标,赋予年级组和教研组相应的管理权限,发挥“城郊学校”的优势,在文化课、体育、艺术等方面从基础做起,常年坚持,有效实现管理目标。

班子一贯重视依法治校、依法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年来,我校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与建设,创立并准备试行“学校教育咨询会”制度。这种制度的建立,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的互动形式,将使得学校民主建设更加和谐、学校管理更加科学与规范,营造一种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氛围,进一步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的民主意识和民主参与能力,达到推动陶中依法治校的民主进程。

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诸葛亮说过:“非才无以为贵,非学无以成才。”因此,建设起一支敬业爱岗、教艺过硬、开拓创新、素质全面的教师队伍,是陶中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树立“教师发展第一”的观念,是我们班子坚定不移的理念。

目前,我校正在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期待通过几年的时间,逐步建设一支师德良好、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希望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培养出校、县、州、乃至省级以上骨干教师若干名,10—20名以上教师获省、州、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期待着他们能在教学能力比赛、辅导学生竞赛及论文评比中获得奖励;期待这些年富力强、实力超群的各科人才荟萃陶中,组成学校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优秀教师队伍,并为陶中的稳健发展而默默耕耘。

我们班子非常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坚持立足课堂,练就教学真功夫;坚持挑战自我,开创教育新经验;坚持大胆实验,造就“科研型”教师队伍;坚持校本研修,倡导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以促进教师整体素养与技能的提高。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如专题报告培训、观摩教学培训、案例教学培训、参与式培训、课题研究式培训、学习反思式培训等。组织教师基本功竞赛、课堂教学观摩等活动,通过组织各种业务技能竞赛活动,一支“讲科学、讲协作、讲奉献”的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建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氛围逐渐形成,部分教师逐步向高品位、高素质、高水平方向发展。

抓思想、促道德、建文明校园,是陶中班子一直以来的治校原则。学校高度重视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培养教师爱校、爱教、爱生的敬业精神,提高以德施教的意识。我们期待通过几年的时间,建设一支有现代教育理念、作风民主、充满爱心的教师队伍。

五、实施高水平的品牌战略

陶中的办学目标是“创特色、树品牌、建强校”,班子一直重视学校的特色建设与品牌建设工作。

——创设发展型的德育工程。我校依靠城郊学校的办学优势,坚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生活,营造人性化的育人环境。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整体育人的功能,实行全员、全程和全面育人(“三全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德育的时空得到延伸,为陶中赢得了一定的社会信誉。

我们在学生管理上,强调以“规”育人,追求规范的学生、规范的班级、规范的学校的建设。学校制定有一整套的礼仪要求、管理条例和文明规定,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美德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公共道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发展,让他们尽可能接受个性化的教育。期待走进陶中校园的人都自信,走出陶中校园的人都成功;期待“优等生”出色发展,“中等生”超常发展,“学困生”自信发展。

——创设“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班子坚持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抓实课堂教学常规,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构建了“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转变教学方式,改变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树立新的教材观,大胆创生教材,重组思品课程。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观察、主动探索、主动建构。

坚持打造精品学科。以中考的6个文化学科为基础,创建并准备全力推行“小步训练”、“分层教学”、“自学辅导”、“悦读乐写”等学科特色。

坚持聚焦课堂、研究课堂,向45分钟要质量,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率。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结构要素,探索“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树立校本教研思想,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反思性研究,形成“骨干教师示范引领,同伴模仿跟进,集体反思提高”的校本教研模式。

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倡“兵”教“兵”(学生教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练习,在“做”中学,在“练”中悟,尽可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2009年中考,我校取得了较好成绩,在全县同类别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创设校本型的教学研究。我校科研工作走校本型、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在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方法的改革、学习方式的指导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本学年,我校继续承担了省级科研课题2项。目前,学校正在研究和实验的总课题数有4项,其中有省级课题《构建地理乐学教学模式促进地理创新能力培养》、《普九乡镇中学生活观教育教法探索》研究、学校校本课题《普通初中实施自主性教学的策略研究》等。

针对城郊学校的办学特点,学校正准备开展“城郊学校全程衔接办学模式”的研究,拟与县教研室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建设一个民间的全县科研兴校示范(实验)基地。学校正在着手准备,积极研发校本课程,并积极准备尽快在初一、初二年级的部分班级,开设一定量的校本课程,如文学、书法、绘画、乒乓球、象棋等课程。

——开展多方位的交流合作。我们班子积极开展多元的校际交流活动,传播学校文化,同时也吸收先进学校的教育思想。为尽快把陶中办成一所有质量、有特色、现代化、在全县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一流学校,使之成为教育改革、科学研究的实验性学校,一年里学校先后选派39名教师赴省、州、县进行业务培训,并在2009年与冒合中学、坝心中学、宝秀中学等缔结姊妹学校。县教育局思政股安排来自北京的心理专家到校进行演讲1次。

积极开展校际间的结对互助工作。目前,已与新城中学结成结对互助学校。我校已派出部分领导和5个学科的骨干教师一行13人,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交流活动,内容涉及学校管理、德育工作、课堂教学、团队活动、校园文化、学生互动等6个方面,讲、说、评课10余节。通过这些活动,有力促进了受援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另外,我们期盼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在我校建立若干个学科基地,以帮助我校薄弱学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我校本学年还接纳丽江教育学院、红河学院等院校的毕业生共计3人来校实习与培训。

——开展多样性的体艺活动。一年来,班子始终把体育和艺术定为学校的特色创建项目,既抓普及,也抓提高,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精心设计和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本学年举行了两次全校性的体育活动,在县上和校内举行了2次文艺演出活动,这些活动为开发学生潜能提供了个性化知识,提高了学生们学习、实践、创新的能力。

——开展多层面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我校注重用先进文化占领学校文化阵地,让自然环境展现美,并积极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努力把学校建成设施完善的“家园”,学风扎实的“学园”,团结和谐的“乐园”,精神文明的“花园”。

这些年来,学校班子经过艰苦的努力,已经初步将校园扮靓为溢满生命意蕴的文化氛围:这里有沐浴田园风光的“综合楼”,这里有洋溢生态气息的“草皮运动场”,这里有曲径通幽的“绿色花园”……虽然简陋,但我们相信,这一切都能让学生在学业进步的同时,享受着多姿多彩生命,构建起自信阳光的人生殿堂。

六、一年来取得的成绩

一学年来,我校取得的主要业绩有:

——争取到上级资金达共计37.3万元。

——偿还了历年建设欠债27.30万元,其中偿还教师的欠款10.80万元。

——多方筹资,投入7.87万元,硬化了学校门口通往40米大街、全长275米的道路,结束了20多年来我校师生一直走土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历史,完成了学生宿舍旁的花区改造、硬化。

——投资4.70万元,新建硬化了550.20平方米的学校停车场地,解决了教师和外来车辆停车难的问题。

——投资5.39万元,全面粉刷了老教学楼的教室及外墙、两栋学生宿舍内外墙,彻底更换了遭学生损坏的教室门窗、玻璃,新安装了遭学生严重损坏的综合楼的两道楼梯扶手,更换了部分遭学生严重破坏的电灯开关,重新粉刷了局部遭学生严重污染了墙面等。

——投资0.52万元,新更换购置了学生课桌椅20套、床凳套。

——投资0.77万元,重新加高了老校区东面及球场边上的局部围墙,杜绝学生夜晚攀越,造成安全事故。

——投资10.80万元,一共建成了多媒体教室5个。

——投资4.95万元,率先在学校安装了拥有九个探头的校园监控设施,对校园安全情况实施24小时监控。——投资8.78万元,在全校各班教室及室外相关位置,安装了先进的校园广播系统。

——投资0.29万元,配备了学校保卫、门卫服装器材、报警装备、增添了部分计算机设备等。

——支付教学综合楼层面封盖费5万元。

——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校园文化特色初步彰显。《陶村中学章程》、《教师手册》、《学生手册》、《安静校园制度》、《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风清气正新校园行动计划》等制度成果,均以文本形式呈现,并已经发至师生和班子成员遵照实施。

——学校实行人性化、扁平化管理,按计划分口考评,在注重实绩的同时,关心员工的疾苦,增加幸福指数。一学年来,看望生病教职工11人次,共计投入资金2360元;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共投入资金12547元,加强教职工的各种学习培训,提升教职工的业务素质;组织全校教职工到县人民医院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提升教师健康福利待遇,尽力增加各种福利,共计投入资金97825元,比上一年增加23875元。

——进一步理清了办学的思路,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上一学年我校独立编撰的《聚焦课堂》一书(红新出【2009】准印字第014号)的基础上,正式出版了《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一书,“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继续推进。

——石屏县2010年“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研讨现场会,在我校举行,县教育局、县教研室和来自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领导、专家、教师共计130多人参加了会议。

——实施安静校园活动和校风月活动,继续规范了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和课堂教学常规。

——继续推行星级学生评选、星级班级评比活动。

——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风清气正新校园计划、创新争优和送教下乡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校园文化机制,分步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分步整合学校核心文化。

——坚定不移地坚持开展“科研兴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教”、“文化强校”活动。

——按计划分步实施云南省现代示范学校建设,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稳健提升学校管理效能。这些举措,继续打造了学校品牌,锻炼和培养了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研究能力,为一批教师成为陶中引以为豪的“名师”创造了条件,也为下一年和今后一段时间,学校的进一步振兴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在各级刊物发表的论文4篇;各级获奖论文50篇;申报并正在实施的省级课题1项;有5位教师因2009年中考成绩突出受到县教育局表彰奖励;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各级获奖17人次。今年,县教育局对我校进行了2009年教育目标考评,被评为2等奖。

——学校被确定为首批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

——2009年中考,我校600分以上考生一共11人,500分以上考生一共75人,被普通高中正式录取的学生达97人,中考全科及格率达14.70%,语文、英语、数学、政治、物理等学科成绩优秀,王丽波、杨红杰、陈志周、马艳兰、李正清等教师受县级表彰奖励。2010学年我校所获荣誉的数量和级别又有新的提升。

——本学年末抽样问卷测评,教职工代表对学校领导班子的满意率达93%,比上一年提高了9.28个百分点;学生家长代表对学校的总满意率达83%;年投诉率为零起;教职工代表对学校常规管理行为的测评分为120.6分,比上一年提高了18.16分,在上一学年良好等级的基础上,达到了优秀等级。

……

这些无不倾注着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关怀,无不倾注着我们班子每一位成员的汗水,同时也无不倾注着广大教职工的辛勤劳动。公务员之家:

七、存在的问题

——班子成员学习新东西及论著显少。

——由于班额多、管理战线较长,因而联系群众显少。

——学校管理的精细化问题尚需进一步加强。

八、下一学年的工作

——提高员工团队的生产率,包括课堂教学效率、学科教学质量、教育论文和出版物、管理服务效率等。

——提高骨干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科研的影响力,用好的教

师去引领其他教师的专业发展。

——提高师生各级获奖的层次和数量,严格教学和研究过程评估。

——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继续推行教学模式改革,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积极推进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和自我激励的习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