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4:11:14

套期范文篇1

另外,在MV套期比的研究中,隐含地假定了期货价格变动服从正态分布或投资者的效用函数是二次曲线,而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期货价格变动并不服从正态分布,二次效用曲线的假定又过于苛刻,这时如果继续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参数估计值将会出现偏差,不再有效。为克服上述缺陷,Cheung、Kwan和Yip(1990)等提出用增广的均值基尼系数(ExtendedMean-GiniCoefficient)Γ[,λ](R[,t])=-λCOV(R[,t],(1-F(R[,t]))[λ-1])作为风险的度量方法,其中λ是风险厌恶系数,F(R[,t])表示收益R[,t]的分布函数。用增广的均值基尼系数作为风险度量方法的优点在于均值基尼系数具有二阶随机优势(second-orderstochasticdominant),不需要期货价格变动服从正态分布或投资者的效用函数是二次曲线的假设。在F[,λ](R[,t])最小化的条件下确定最佳套期比h简称为MEG套期比(Mean-Extended-Ginihedgeratios)。

DeJong(1997)等提出用半方差(GeneralizedSemi-variance)V[,δ],λ(R[,t])=作为风险的度量工具,其中参数δ、λ分别表示目标收益和风险厌恶系数,F(R[,t])表示收益R[,t]的分布函数。采用这种方式定义的风险实际上是将收益低于目标收益δ的看作风险,而高于目标收益δ的并不认为是风险,在V[,δ],λ(R[,h])最小化条件下计算得出的最佳套期比利为GSV套期比。

Shalit(1995)证明了如果期货价格变动服从正态分布,则MEG套期比收敛于MV套期比,Lien和Tse(1998)证明了如果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服从联合正态分布,且期货价格服从鞅过程(MartingaleProcess),即期货价格是最后交割日现货价的无偏估计量,则GSV套期比与MV套期比一致。

另外,研究者还从其他多种不同的角度对最佳套期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Malliaris和Urrutia(1991)等讨论了套期保值持续时间长短对最佳期比的影响(持有期效应)以及套期保值结束时距交割日时间长短对最佳套期比的影响(到期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在套期结束距交割日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套期比随着套期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套期持续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套期比随着套期结束距交割日的接近而增大。

(二)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研究期货市场最佳套期保值比

从组合收益风险最小化的角度研究期货市场最佳套期比,仅仅考虑了收益风险最小化问题,没有考虑收益,而在效用函数最大化的条件下研究期货市场最佳套期保值比,则统筹考虑了组合收益和组合收益的风险,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Howard和D''''Antonio(1984)借鉴Sharpe证券市场线的做法,在效用函数

附图

最大化的条件下,给出了最佳套期比(简称为Sharpe套期比)的计算公式以及度量套期保值有效性的量化指标HE=θ[,H]/θ[,S],其中E(R[,t]),σ(R[,t])分别表示收益R[,t]的期望收益和标准差,i表示无风险利率。θ[,H]=(R[,t]-i)/σ(R[,t])表示组合投资单位风险下的超额收益,θ[,S]=(△S[,t]-i)/σ(△S[,t])为现货价格波动单位风险下的超额收益。

Kolb和Okunev(1993)利用增广的基尼系数Γλ(R[,t])作为风险度量方法,给出了在效用函数U(R[,t])=E(R[,t])-Γ[,λ](R[,t])最大化的条件下,最佳套期比的计算方法,由此计算得出的套期比称为M-MEG套期比。他们的研究发现,当风险厌恶系数λ较低时(介于2和5之间时),M-MEG套期比与最小方差套期比(MV)比较接近,而当风险厌恶系数λ较高时,M-MEG套期比与最小方差套期比有较大的差异,但收敛于最小方差套期比。

Hsin、Kou和Lee(1994)在效用函数U=E(R[,t])-0.5λσ[2](R[,t])最大化的条件下,研究了最佳套期比(称为HKL套期比)。在期货价格服从鞅过程的条件下,Sharpe套期比和HKL套期比与MV最小风险套期比一致。

Chen、Lee和Shrestha(2001)在DeJong(1997)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利用效用函数U(R[,t])=E(R[,1])-V[,δ],λ(R[,t])确定最佳套期比(简称为M-GSV套期比)的方法,并利用SP500指数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显示,对较低的风险厌恶系数,M-GSV套期比低于GSV套期比;而对较高的风险厌恶系数,M-GSV套期比收敛到一个比MV套期比高的数值。

四、对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理论的评价

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理论的演变过程中不难看出,套期保值的内涵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现代意义上的套期保值不再是在期货市场建立一个与现货市场方向相反、数量相等的交易部位,而是将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交易作为一个组合投资,在风险最小化或效用函数最大化的条件下,考虑现货市场头寸与期货市场头寸比例的优化问题。由于套期保值者对风险认识的差异以及不同的保值动机和保值目的,故产生了各种不同条件下的最佳套期比。

目前对套期保值理论的研究集中在不同效用函数下的最佳套期比以及套期保值有效性问题的研究上,自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最佳套期比以来,研究者们一直在探寻合适的风险度量工具和统计分析方法,以达到最佳的保值效果。尽管针对具体的期货品种对各种最佳套期比进行了比较,但一般意义下各种最佳套期比之间的关系、优劣的比较,特别是适用场合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可以预见这方面问题的研究将是未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理论研究的重点。另外对套期保值时机选择、套期保值时间跨度选择,以及对多阶段套期保值问题、多市场套期保值问题的研究也将是未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问题研究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Cecchetti,S.G.,Cumby,R.E.,andFiglewski,S.(1988):”Estim-ationoftheOptimalFuturesHedge”,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70:623-630.

[2]Chen,S.,Lee,C.,andShrestha,K.(2001):”OnAMean-General-

传统套期保值是指投资者在期货交易中建立一个与现货交易方向相反、数量相等的交易部位。由于在某一特定的社会经济系统内,商品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受大体相同的因素影响,两种价格的走势基本一致,在期货合约到期时由于套利行为将使商品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趋于一致,这样就可以用一个市场的利润来弥补另外一个市场的损失。凯恩斯、希克斯最早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传统的套期保值理论进行了阐述,认为套期保值者参与期货交易的目的不在于从期货交易中获取高额利润,而是要用期货交易中的获利来补偿在现货市场上可能发生的损失。

二、基差逐利型套期保值理论

在完美的市场条件下,即如果期货市场价格和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完全一致,不存在交易费用和税收,则可实现完全型的套期保值,即可用一个市场的利润来完全弥补另外一个市场的损失。但在现实的期货交易中,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变动不完全一致,存在基差风险(Basisrisk),从而期货市场的获利不一定能完全弥补现货市场上的损失。为克服基差风险,Working(1960)提出了用基差逐利型套期保值来回避基差风险,所谓基差逐利型套期保值是指买卖双方通过协商,由套期保值者确定协议基差的幅度和确定选择期货价格的期限,由现货市场的交易者在这个时期内选择某日的商品期货价格为计价基础,在所确定的计价基础上加上协议基差得到双方交易现货商品的协议价格,双方以协议价格交割现货,而不考虑现货市场上该商品在交割时的实际价格。基差交易的实质,是套期保值者通过基差交易,将套期保值者面临的基差风险通过协议基差的方式转移给现货交易中的对手,套期保值者通过基差交易可以达到完全的或盈利的保值目的。

Working认为,套期保值的核心不在于能否消除价格风险,而在于能否通过寻找基差方面的变化或预期基差的变化来谋取利润,或者说通过发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变动来寻找套期保值的机会。在这种意义上,套期保值是一种套期图利(Spreading)行为。套期保值者只有在他认为有获利机会时,才会去进行套期保值,因此,套期保值是投机的一种,但它不是投机于价格,而是投机于基差。

三、现代套期保值理念

Johnson(1960),Ederington(1979)等较早提出用Markowitz的组合投资理论来解释套期保值,组合投资理论认为,交易者进行套期保值实际上是对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资产进行组合投资,套期保值者根据组合投资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收益的方差,确定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交易头寸,以使收益风险最小化或者效用函数最大化。组合投资理论认为,套期保值者在期货市场上保值的比例是可以选择的,最佳套期保值的比例取决于套期保值的交易目的以及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价格的相关性,而在传统套期保值交易中,套期保值的比例恒等于一。

自引入组合投资理论研究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问题后,最佳套期保值比例以及套期保值有效性问题成为期货市场研究的热门话题,由于风险度量方法和效用函数选择的不一样,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模型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对期货市场最佳套期保值比例的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组合收益风险最小化的角度,研究最小风险套期保值比例(risk-minimizinghedgeratios),另一类是统筹考虑组合收益和组合收益的方差,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研究均值—风险套期保值比例(meanriskhedgeratios)。

(一)从组合收益风险最小化的角度研究期货市场最佳套期比

从组合收益风险最小化的角度,研究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问题,是将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所做交易当作一个投资组合,在组合收益风险最小化的条件下,确定最佳套期保值比例。我们考虑一个套期保值组合,这个组合中包括一个单位的现货部位和h个单位的期货部位,用S[,t]、F[,t]分别表示t时刻的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则该组合的收益为R[,t]=△S[,t]+h△F[,t],其中△S[,t]=S[,t]-S[,t-1],△F[,t]=F[,t]-F[,t-1],R[,t]为组合投资的收益。

Johnson(1960)在收益R[,t]方差最小化的条件下,最早提出了商品期货最佳套期保值比例的概念,并给出了最佳套期保值比例h的计算公式,即,简称为MV套期比(Minimizingvariancehedgeratios),该数值可以看成是回归方程△S[,t]=α+h△F[,t]+ε[,t]中系数h的最小二乘估计量。Ederington(1979)将上述方法应用到了金融期货,并设计出了测量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有效程度的量化指标e,即

附图

该指标反映了进行套期保值交易相对于不进行套期保值交易的风险回避程度。

套期范文篇2

套期保值的英文hedging可意译为“互抵”或“对冲”,例如著名的美国对冲基金就是hedging。“对冲”的现实表现是企业在金融市场签订一项或多项名义远期合约或者是将来交割的金融收付条款,并使该收付条款的公允价值或未来的现金流变动方向与被套期项目的金额相等且方向相反,即实现对冲,从而有效地抵销远期风险导致的被套期项目价值变动带来的潜在风险。

套期会计就是使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相互冲抵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能够同时计入会计盈余的会计处理方法,并以公允价值计量将资产负债表中用于套期的衍生金融工具确认为资产或负债。

套期会计之所以能够反映风险敞口的“对冲”,原因是在运用衍生工具套期避险情况下,会计期间同时确认套期工具和相关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动所形成的净损益的互抵。

套期会计最适合有效地反映具有风险敞口企业的资产、负债及确定承诺的套期活动业务的完整过程,套期活动会计还能够有效地反映套期交易中套期工具与被套期项目在计量和确认上的相关性,并有利于揭示企业管理者应对风险的有效措施,以增强企业信息公开透明。原因有:一是现代企业基本实现了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并且是以契约形式约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投资者要求企业管理者及时地披露会计期间的经营状况及其风险受控程度,以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双方获取信息的对称,套期会计的产生恰好能够满足企业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套期活动的信息需求。二是套期会计是以锁定交易发生时日资金成本为目的经济业务的会计记录和反映,是明显区别于用于投机目的的衍生金融工具中的一种特殊工具,因此实现有效的计量价值“对冲”避险是套期会计的显著优点。三是套期会计能够避免由于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在时间上的脱节,并且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套期活动,同时将这种“对冲”恰当地反映在会计期间的记录中。四是套期会计递延套期工具损益直至被套期项目发生,并将损益调整在被套期项目的初始价值或者分期计入套期项目的整个合同履行期间。这样,可以避免对持有到期的金融工具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的金融工具则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双重计量标准所带来的脱节。

二、套期关系及其有效性分析

套期关系是由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共同构成的对立统一关系,套期关系成立的必要条件是:有正式指定的关系;预期的未来交易很可能发生;风险管理高度有效;有效性可以可靠地计量;并且它们的公允价值变动所形成的净损益在会计期间互抵。

套期的有效性,是指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的变动能够抵销被套期风险引起的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的变动程度。很多情况下,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不可能完全抵销,会出现仅有部分套期对冲的非高度有效现象,甚至出现套期无效。套期无效的形成原因很多:首先是期套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货币表示不一致;其次是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到期时间不一致;再次是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内含利率或权益指数不一致;其他诸如套期工具在套期开始时的公允价值不等于零;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所使用商品价格的标价属于两个不同的市场;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对应的交易对手不同等等。

期汇合同套期会计由于是反映企业与外汇经纪银行签订远期交割合约,远期合约详细约定了将来需要交收的收付条款,并使该收付条款的公允价值或未来的现金流变动方向与被套期项目的金额相等且方向相反即实现对冲,从而有效地抵销远期风险导致的被套期项目价值变动带来的潜在的损失。而套期会计则是按公允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将所签订的远期合约中的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即权利和义务以货币形式相互对冲并在资产负债表中按资产和负债予以确认。因此套期是高度有效的。

一般而言,只要符合一定的有效性标准,即可对套期有效部分实施套期会计。例如套期项目与套期工具的主要条款相同:金额相同、货币币种相同、交割时间相同,就可以合理地预期二者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变动在套期活动有效期间将全部抵销,套期确实有效。

套期会计准则需要对套期有效性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如国际会计准则(IAS39)要求,对有效的套期关系,可预期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变动应几乎全部为套期工具的相应变动所抵销,且实际结果应在80%—125%的范围内。

套期有效性的评价可以采用绝对值指标衡量法的金额对冲法,也可以采用相对值指标衡量法的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就是通过比较套期风险引起的期套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金额或比率,来确定套期是否有效的方法。运用金额对冲法通过累计比较累积金额变动,如果累积金额变动所实现的对冲比率没有超过基准的±20%范围,可以认定套期高度有效。例如:应对汇率风险,常用的方法是签订远期期汇合同“套期保值”。在合同履行期间,会计权益在反映收益的同时也反映损失并且总是此消彼涨,该套期预期会高度有效地抵销套期指定期间被套期风险引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的变动,其实际抵销程度接近100%,因此可以被视为是高度有效的套期。

三、套期会计适用于高度有效套期的原因分析

套期工具的有效性必须是在持续的基础上进行,以确切地肯定在整个报告期内都是有效的,而套期的无效部分则不适用于套期会计。例如当套期活动失效时:即套期工具被中止、被出售或逾期时,必须按常规的会计程序处理。如果按常规程序处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相互冲抵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变动是不计入同一会计期间的,而是按期货价值的波动来确认各个会计分期的损益,直至平仓了结为止。按常规的会计处理程序,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无论在计量上、确认上都是脱节的,所以常规的会计处理程序不可能在会计记录中反映套期的对冲效应。

从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相互冲抵的公允价值套期会计处理来看,套期以后,它们的账面价值均调整为期末公允价值。只要不发生单向合同取消,合同履约后的结果总是高度有效的。原因是对这类已确认的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套期,均是采用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以其会计结果必然是反映套期的对冲效应。

出于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同时在当期损益中确认和显示对冲效应,套期会计提前确认了被套期项目的未实现损益,使得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逆向变动;同时,通过递延套期工具有效部分的未实现损益,将被套期项目的价值锁定在交易开始时点的基础上,以实现套期工具与被套期项目在确认上的一致。因此能够更加明显地显现套期会计的对冲效应。

四、全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套期保值会计

采用提前确认被套期项目的未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的特殊会计处理,会影响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列报基础,所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将它看成是有别于其他可用于投机的衍生工具的特殊工具,用会计准则对套期活动会计严格规范。

2000年12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了由多国金融工具准则制定者联合工作小组(JWG)制定的《准则草案和结论依据—金融工具及类似项目的会计处理》征求意见稿。认为:公允价值是一个脱手价值,对所有金融资产和负债来说都是最合适的计量基础,相应地废止LAS39允许的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实行单一的全面公允价值计量,取消套期会计是大势所趋。

笔者认为,采用全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避免了诸如影响列报基础、管理层操纵、操作复杂等等不足,也对套期保值会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套期会计的产生能够及时披露风险敞口及企业管理当局套期保值活动的效果。取消套期会计并没有取消企业避免风险敞口套期保值活动,也不等于忽视企业管理当局为避免风险敞口的努力和成绩,取消的是对财务报表列报基础的一致性的背离,只是将套期保值活动掩埋于会计期间的日常会计之中,而不是单独反映套期保值的避险效果,这是全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不足之处。建议可行的弥补方法是实施表外披露。

【主要参考文献】

[1]常勋.套期活动会计与公允价值计量[J].财会通讯,2004(2).

[2]吴水澎.中国会计理论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套期范文篇3

[关键词]套期保值 套期会计准则 会计处理

企业对于经营过程中所面临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价格风险等特定风险形成的风险敞口,可以选择通过利用金融工具产生反向的风险敞口,即开展套期业务来进行风险管理。套期是企业为管理汇率、利率等特定风险引起的风险敞口,指定金融工具为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销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风险管理活动。

一、套期保值交易和套期会计准则

比如中国某企业,记账本位币是人民币,发行了一起5年期美元浮动利率债券。为规避该长期负债的外汇风险和利率风险,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交易。该企业和银行签订货币互换(CCS)衍生合同。所谓货币互换协议(CCS)是指在约定的期限内,银行和企业交换约定数量的两种货币本金,同时定期交换两种货币利息的交易。企业执行货币互换合同后,从银行定期收到浮动利率计算的美元浮动利息,支付债券持有人;同时按固定利率支付人民币利息给银行。这样企业通过该笔套期保值交易,将浮动美元利息转化为固定人民币利息,从而规避了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风险和美元利率风险。对于开展套期保值交易的企业,为减少会计错配和损益波动,企业可以选择运用套期会计的方法。套期会计方法基于企业风险管理活动,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在相同会计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2006年财政部首次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以下简称“套期会计准则”),该准则的实施对开展套期业务的企业选择运用套期会计时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规范企业套期会计的会计处理,对企业进行风险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国内外衍生品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风险管理需求不断增加,为了充分发挥套期会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强化套期会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融合,财政部于2017年3月31日颁布了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准则。该版准则扩大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范围,放宽了企业应用套期会计的认定条件,扩大了套期会计的适用范围,取消了套期有效性的定量标准,使得套期会计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企业可以更多地将用于风险管理的套期交易策略运用套期会计准则。

二、套期会计应具备的条件和分类

使用套期会计应具备的条件是,符合条件的“被套期项目”和“套期工具”,按照套期会计准则规定进行“套期关系”的评估,准备“套期关系”的评估文档,符合套期有效性要求。(一)企业应用套期会计应具备的条件。企业开展套期交易开始时,应正式指定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套期关系中仅由符合条件的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组成。企业为实现套期保值的目的,通常与银行签订衍生合约。衍生金融工具通常作为套期工具,常见的套期工具有期货类、远期类、期权类和其他类,其中期货类主要有商品、股指、国债期货等,远期类有外汇远期、商品远期等,期权类有外汇、利率、商品期权等,其他类主要有利率互换、外币货币型工具等。某企业出口美国原材料,合同约定6个月后美国进口商以美元支付货款。企业为避免该笔美元应收账款在6个月后换回人民币数量下降,企业与银行签订远期结汇协议,约定未来结汇的外币币种、金额、期限及汇率,6个月后按照协议约定的金额和汇率结汇。企业将远期结汇协议指定为套期工具,将该笔应收账款指定为被套期项目。除了以上指定的符合条件的套期工具和套期项目,在套期关系指定日,企业为证明以上套期关系符合套期有效性要求,还需要准备从事套期的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管理目标的书面文件,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能够抵销被套期风险引起的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二)套期的分类和主要会计处理。套期会计通常分为三类,分别是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其中公允价值和现金流量套期在企业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以下做较为详细的介绍。公允价值套期是对公允价值变动风险敞口进行套期,如企业一笔固定利率的长期借款,为应对其承担的固定利率风险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进行套期,企业同时与银行签订利率互换(IRS)合约,所谓利率互换是以固定利率换浮动利率的衍生合约。利率互换合约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长期借款中因被套期风险敞口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也计入当期损益。企业运用公允价值套期,消除了两笔方向相反的损益波动。现金流量套期是对现金流量变动风险敞口进行套期,银行的一笔浮动贷款利率的人民币贷款,在浮动利率贷款存续期间,对于LPR一年期利率波动所引起的现金流的波动进行风险管理。套期工具为一笔利率掉期(SWAP),利率掉期合约为付出浮动利息,收取固定利息。作为套期工具的利率掉期(SWAP)业务,属于有效套期部分的估值损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下的现金流量套期储备,从而减少了利润表的波动。

三、企业运用套期会计中应关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应具有明确的套期保值目标。套期保值和投机两者本质不同。企业管理层应当明确进行套期保值的目标不是以投机性为目标而获取风险收益,而是用来对冲风险,减少未来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成本损失。企业应制定长远的套期保值策略,减少市场和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二)选择合适的套期保值工具。目前金融市场上的衍生产品,特别是衍生产品的嵌套组合,结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理解。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业务时,首先应当充分、全面地了解金融市场中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选择与企业战略和发展方向一致的衍生产品作为套期工具。避免选择风险大、投机性交易为目标的套期工具,从而背离了套期保值的目标。(三)建立并完善企业套期保值的制度建设。套期会计准则第十五条“企业指定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并准备关于套期关系和企业从事套期的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管理目标的书面文件。”企业应积极对套期组合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提高套期保值活动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企业的业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应结合企业实际,在经营管理中研究确定需要采用的套期策略种类,制订套期管理办法;财务会计部门应根据套期会计准则确定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账务处理的流程体系;风险管理部门与内审监督部门共同设计并建立与套期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四)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套期会计准则第十七条要求“套期关系不但需要在套期开始时和持续评估中保持高度有效,而且需要受到定性或定量的、具有前瞻性的有效性评估。”按照该准则要求,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套期保值风险评定工作组,全面负责套期保值活动开展前的风险评估和防范、开展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以及结束后的风险评价。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估值及后续的估值变动,需要具备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才能确保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和数据的可靠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员工的主观判断,增加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可能。企业应当针对公允价值应用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内控制度,指派熟悉金融业务风险管控且具有一定实操经验的专业人员(必要时可以委托中介机构的专业人员),负责公允价值选择权的指定、应用、会计处理及书面记录。由风险管控和内审监督部门负责对公允价值选择权的应用进行全方位的控制。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对的外汇、利率、价格和信用等风险,符合运用套期会计条件且选取套期会计的,应按照套期会计准则要求进行会计处理。企业应有明确的套期保值目标,选择适合的套期保值工具,通过建立套期保值业务的全流程管控和规范化体系,使得套期会计处理反映套期保值的业务实质,最终促进业务经营、风险控制和会计政策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24号——套期会计》的通知(财会〔2017〕9号)[S].2017-03-31.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编著.《企业会计准则24号——套期会计》应用指南2018[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

套期范文篇4

一、套期保值与企业保值

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风险,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销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企业保值包括资产保值和资本保值,并且资产保值是资本保值的基础。企业保值的层次取决于国家宏观管理和企业微观管理的需要以及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有关规制的配套情况。

二、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

套期保值准则将企业套期分为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三种。同时规定,上述套期只有符合该套期预期高度有效,且符合企业最初为该套期关系所确定的风险管理策略时,才能运用相关会计方法进行处理。关于套期有效性的认定,企业会计准则给出了两个具体条件:一是在套期开始及以后期间,该套期会有效地抵消套期指定期间被套期风险引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二是该套期的实际抵消结果在80%-125%的范围内。

1.套期保值会计处理主要涉及科目

(1)“套期工具”科目用来核算套期保值业务中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产或负债。

(2)“被套期项目”科目用来核算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产或负债。衍生工具通常可以作为套期工具,除非衍生工具无法有效地降低被套期项目的风险,非衍生金融资产或非衍生金融负债不能作为套期工具,除非被套期风险为外汇风险。

2.三类套期保值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1)公允价值套期:套期工具为衍生工具的,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套期工具为非衍生工具的,套期工具账面价值因汇率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被套期项目的账面价值。被套期项目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后续计量的存货、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也应当按此规定处理。

(2)现金流量套期: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应当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该有效套期部分的金额,按照套期工具自套期开始的累积利得或损失和被套期项目自套期开始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累积变动额两者的绝对额中较低者确定。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无效套期的部分(即扣除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后的其他利得活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如果被套期项目为预期交易,且该预期交易使企业随后确认一项非金融资产或一项非金融负债的,企业可以选择下列两种方法中一种处理。

①原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应当在该非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负债影响企业损益的相同期间转出,计入当期损益。但是,企业预期原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净损失全部或部分在未来会计期间不能弥补时,应当将不能弥补的部分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②将原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相关利得或损失转出,计入该非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非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负债的预期交易形成了一项确定承诺时,该确定承诺满足运用本准则规定的套期会计方法条件的,也应当选择以上两种方式之一处理。需要说明的是,企业选择了以上两种处理方法之一作为会计政策后,应当一致地运用于相关的所有预期交易套期,不得随意变更。对于其他的现金流量套期,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应当在被套期预期交易影响损益的相同期间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3)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套期,应当按照类似于现金流量套期会计的规定处理,即套期工具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应当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

三、套期保值与会计理论发展

1.保值与会计的产生

会计与保值之间有着历史的渊源关系,会计几乎从产生起就与保值联系在一起。决定保值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是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会计从会计萌芽阶段向高一级阶段发展的动因是私有制下保值的客观要求。

2.保值与重要会计方法的形成

现今的会计方法经历了一个不断产生、完善和丰富的过程,这些方法有些是阶段性的或技术性的,如记账符号的演进、账簿的设置等;而有些则是历史性的或革命性的,如复式簿记的产生、成本计算的出现、长期资本的形成、计提折旧等。后者无不与保值有着直接的联系,会计的每一重大进步,其动因首先是当时特定条件下保值的需要。

3.成本核算程序的形成

早期简单的成本计算及使用成本数据的动机只是为了期末实地盘点时计算存货的价值,然后按照“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利润”这一公式计算盈亏。期末净资产等于期初净资产的部分被在观念上用来补偿原来可供耗用的资产,是保本资产。

长期资本的形成是为了确保航海冒险所需资金的稳定性。1657年英国颁布的《新公司成立的特许条例》从法律上确立了永久性资本的原则;1855年颁布的《有限责任法》将股东的无限责任改为有限责任;1862年颁布的《股份公司法》标志着股份公司制度的正式确立。这意味着法律上禁止公司的债权人对股东的个人财产享有追索权,但允许他们保持对企业资产的追索权。而要做到这一点,起抵押作用的资本的完整性就必须得到保证,也就是说长期资本的保值不仅是法律对企业的具体要求,也是会计上持续经营的要求。

4.保值与会计理论体系的形成

会计理论是指对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概念、会计原则以及会计实务的指导关系所作的系统说明。从现代会计理论的这些内容看,保值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在目前流行的两种会计目标观点中,受托责任学派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实践上看,都远远早于决策有用学派。

会计主体假设产生的原因在于恰当维护业主投入到企业的资本的需要。权责发生制以权利或责任是否发生为依据来判定、安排经济业务是否进入会计信息系统以及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后的位置,它高于其他的会计确认原则,应该将其作为会计假设看待。持续经营、会计分期、权责发生制、货币计量等为各项会计原则的运用,为正确计算利润创造了条件。谨慎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直接决定着保值的范围和程度,其他会计原则也对保值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5.保值与会计理论的未来发展

如何真正实现资产保值和资本保值是形成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两个基本动因。保值是贯穿整个财务会计系统的一条主线,是指导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思想。保值的精神体现在与会计有关的各个方面。从保值的角度重新审视会计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我们理顺会计理论发展的脉络,明晰会计理论未来的发展思路应该是会有所帮助的。

四、我国套期保值会计发展滞后的原因及改善建议

(一)发展滞后的原因

1.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对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业务认识不足,在“慎贷”的指导思想下,将期货市场视为信贷业务的禁区。在市场经济中的生产经营企业不懂得或因缺少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而无法参与套期保值交易进行风险管理。

2.法规限制

我国期货市场尚处发展初期,期货市场法制不健全,监管经验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市场过度投机情况严重。

3.套期会计实务规范不完善

利用远期外汇合同对已确认事项汇率波动套期保值作为公允价值套期类型处理时,套期保值活动确认起初即期汇率与远期外汇合同汇率之差应该如何处理,新会计准则尚未明确。

(二)改善建议

1.严格规范,加强监督

对套期保值会计准则的实施要严格贯彻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坚持原则性指导与规则性指导并进。既要严格规范准则实施细则,另外,对套期保值活动要着重核实其套期业务的真实性,以及套期会计处理方法变更的依据,减少其随意性。

2.取消预期交易的基差调整

在预期交易执行确认为一项资产或负债时,统一将原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利得或损失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3.增设有关会计科目

建议通过增设“递延升水损益”和“递延贴水损益”两个科目来解决。这种处理将套期保值损益与套期保值期间和套期保值活动相配比,同样适用于存在类似问题的其他套期工具。

套期范文篇5

一、外汇期权及其对会计的意义

外汇期权是金融期权的一种,也称为货币期权或外币期权,是一种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是否拥有按照规定汇率买进或者卖出一定数量外汇资产的选择权。购买外汇期权者可以根据当时市场价格波动的趋势,选择自己认为最适当的方式来处理已签订的外汇期权合同,不必承担必须买入或卖出外汇的义务。由于外汇期权比外汇远期更为灵活,能够满足企业的多种需求,因此它已被越来越多的银行和公司用于外汇风险管理。

由于外汇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在会计处理上的特殊性和必要性,自外汇期权产生以来,对其的会计处理研究也一直持续不断地发展,针对这些衍生品的会计准则也在不断的修订和改进中。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从1989年开始与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合作,致力于国际会计一体化中有关金融工具(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披露与列报标准的研究。美国作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发祥地和最大的交易国,从1985年起,其会计准则委员会先后发表了有关提供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特定项目风险的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计量及套期保值会计中的损益配比问题等具体准则。

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幅度扩大,各类涉外经济主体面临的外汇风险敞口日益明显,迫切需要外汇市场提供有效的外汇衍生产品来规避外汇风险。外汇期权作为一种规避外汇风险的有效工具在我国逐步得到应用和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不成熟,相应的会计处理更是没有统一的做法。投资者和企业都迫切需要较为合理的外汇期权会计处理方法,以真实有效地反映和评价对它们的运用效果。本着与国际接轨、顺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提出的新要求的原则,我国于2006年2月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24号-套期保值》、《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具体准则,对“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科目的使用说明,比较系统地规定了包括期权在内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的原则和方法。但对于外汇期权这种特定的金融工具如何进行具体的会计处理却几乎没有涉及,我国学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少。

二、外汇期权会计实务问题分析

期权的价值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内在价值,即现在执行期权所能获得的收益,表现为期权合约中标的物的市场价格与合约约定的价格(执行价格)之差;二是时间价值,即由于在规定的期限内执行期权可能比现在执行期权具有更高价值而给予卖方的补偿,一般表现为期权费与内在价值的差额。由于期权的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的影响因素不同,且可以单独核算,分别核算又有利于形成动态的套期策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第六条中指出:“对于期权,企业可以将期权的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分开,只就内在价值变动将期权指定为套期工具”。所以,根据期权的不同作用,对于期权的确认和计量,其核心问题就是期权的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的确认与计量。在合约持有期间期权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应分别计算其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的变动数额,并按其公允价值的变动数额进行后续确认和计量。

对外汇期权的应用主要有套期保值业务和投机业务两种,套期保值又分为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三种。由于会计准则规定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会计处理方法一致,我们只需探讨前两种套期和投机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公允价值套期

例1:ABC公司于2008年11月28日向美国一家公司销售商品,双方约定以美元结算货款,共计USD100000,付款期限为60天,当日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为1:6.83.为了规避美元贬值的风险,ABC公司在外汇市场上购入一份1月份到期的USD100000的看跌期权合约,合约的履约价格是1:6.83,支付期权费1000元人民币。该公司在2009年1月27日取得货款后执行了期权合约。有关日期的汇率和外汇期权的市场价格见表1:

表1汇率和外汇期权的市场价格(单位:人民币元)

日期

(1)即期汇率

(2)期权的市场价格

(3)内在价值

(4)=100000*[6.83-(2)]时间价值

(5)=(3)-(4)

2008年11月28日1:6.83100001000

2008年12月31日1:6.8216001000600

2009年1月27日1:6.81200020000

在此例中,ABC公司即为外汇期权的买方,而且由于该公司是对已确定能在60天后收回的应收账款进行套期保值,故该公司对该项期权的会计处理应属于公允价值套期,准则规定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具体处理如下:

1、初始确认

(1)按实现的收入确认一笔应收账款,外汇期权就是对这笔应收账款进行公允价值套期:

借:应收账款(USD100000)68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683,000

(2)由于期权合同有一个初始投资额——实际支付的期权费,所以在2008年11月28日签约日已经形成了一笔现实的交易而不是未来生效的合同,需要按交纳的期权费确认一项衍生工具:

借:衍生工具——外汇期权(内在价值)0

——外汇期权(时间价值)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3)将外汇期权的内在价值确认为套期工具,对于时间价值因属于无效套期部分,仍然留在衍生工具,同时将这笔应收账款确认被套期项目:

①借:套期工具——外汇期权(内在价值)0

贷:衍生工具——外汇期权(内在价值)0

②借:被套期项目——应收账款(USD100000)683,000

贷:应收账款(USD100000)683,000

2、后续计量

(1)在资产负债表日即2008年12月31日,根据当天的即期汇率调整“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差额USD100000*(6.82-6.83)=-1000元人民币计入汇兑损益:

借:汇兑损益1,000

贷:被套期项目——应收账款1,000

(2)汇率的变化以及时间的推进导致外汇期权的公允价值增加了RMB600,其中内在价值增加RMB1000,时间价值减少RMB400,应分别调整外汇期权的账面余额;同时,为了区分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的不同变动损益且由于时间价值是随着期权到期日的临近不断减少实质上形成企业为获得内在价值而付出的一种损失,我们把时间价值变动的部分直接计入“投资收益”,内在价值变动的部分则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套期工具——外汇期权(内在价值)1,000

投资收益400

贷:衍生工具——外汇期权(时间价值)4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

3、终止确认

2009年1月27日,外汇期权到期,由于执行合约对ABC公司有利,所以ABC公司会选择行权,相关的会计处理如下:

(1)以公允价值调整外汇期权的账面余额,同时调整当期损益:

借:套期工具——外汇期权(内在价值)1,000

投资收益600

贷:衍生工具——外汇期权(时间价值)6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

(2)收到货款,冲销被套期项目:

借:银行存款(USD100000)681,000

汇兑损益1,000

贷:被套期项目——应收账款(USD100000)682,000

(3)执行合约,结转套期工具和衍生工具,同时将原来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部分转入“投资收益”:

①借:银行存款683,000

贷:银行存款(USD100000)681,000

套期工具——外汇期权(内在价值)2,000

衍生工具——外汇期权(时间价值)0

②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0

贷:投资收益2,000

(二)现金流量套期

例2:以例1为基础,即购买外汇期权合约的价格以及各期的即期汇率均与例1相同,若ABC公司在2008年11月28日只与美国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并未发货,到2009年1月27日公司才按合同发货并收款。

在此例中,ABC公司买入看跌期权只是对确定承诺以及由此承诺形成的交易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套期,准则规定“对确定承诺的外汇风险进行的套期企业可以作为现金流量套期或公允价值套期处理”,在此为区分前例我们把它作为现金流量套期来做,其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应当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其他处理则与公允价值套期基本相同,其相同的分录将不再赘述:

1、初始确认

由于买入期权时收入没有形成,故不用确认应收账款,也没有被套期项目,其他分录同公允价值套期。

2、后续计量

没有在公允价值套期中这一部分的(1)的分录,只需将其(2)分录中内在价值变动的部分由原先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改为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终止确认

(1)以公允价值调整外汇期权的账面余额,分录也只需将在公允价值套期中原先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部分改为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收到货款并确认一笔收入:

借:银行存款(USD100000)68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681,000

(3)执行合约,结转套期工具和衍生工具的分录同公允价值套期,同时将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部分转入“投资收益”。

(三)利用外汇期权进行投机

例3:仍然以例1为基础,若ABC公司并没有与美国公司发生购销业务,只是预测美元的汇率将下跌,因此买入美元汇率的看跌期权,以获取汇差收益。

在此例中ABC公司买入看跌期权只是利用外汇期权进行投机,不涉及套期项目,不属于套期会计核算的内容,所以在核算时不用把外汇期权的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分开核算,只需比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相应的会计处理如下:

1、初始确认

买入外汇期权,交纳期权费1000元,确认一项衍生工具:

借:衍生工具——外汇期权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2、后续计量

在资产负债表日即2008年12月31日,以当日期权的公允价值调整“外汇期权”的账面余额,共计1600-1000=600元,计入当期损益:

借:衍生工具——外汇期权6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00

3、终止确认

由于期权到期日的汇率有利于期权买方,ABC公司会选择行权,以6.81的汇率用RMB681000从市场上买回USD100000用于交割期权,得到RMB683000,差额2000元转销外汇期权并确认当期损益:

①借:银行存款683,000

贷:银行存款(USD100000)681,000

衍生工具——外汇期权1,600

投资收益400

②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00

贷:投资收益600

三、外汇期权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分析

对这三种业务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后,我们可以看到,在套期保值中,由于汇率变动,该公司的货款遭受到2000元的汇兑损失,但由于公司买入了看跌期权,期权的内在价值增加的2000元正好抵偿了货款损失,而期权的时间价值减少了1000元,使得公司实际承担了1000元的净损失,利用外汇期权套期使该公司减少损失1000元。而投机业务则使该公司获得了400+600=1000元的净收益。买入看跌期权后,这三种业务对ABC公司08、09年报表相关项目的影响见表2、3:

表2外汇期权对08年报表的影响单位:元

业务类型资产资本公积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利润总额

公允价值套期+600不变-400+1000+600

现金流量套期+600+1000-400不变-400

投机+600不变不变+600+600

表3外汇期权对09年报表的影响单位:元

业务类型资产资本公积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利润总额

公允价值套期+400不变+1400-1000+400

现金流量套期+400-1000+1400不变+1400

投机+400不变+1000-600+400

四、小结

套期范文篇6

一、远期外汇合同及套期保值概念

远期合同(forwardcontract)是一个在确定的将来时刻按确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某项资产的协议。远期外汇合同是远期合同的一个子类别,是在将来某一特定时刻按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特定种类外币的协议。从会计学角度来看远期外汇合同具有以下特殊的性质:首先,它是一种外币业务。

目前会计理论中关于外币的定义有传统法和“功能货币”法两种。

传统观念认为外币是公司总部或集团母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功能货币”指的是某一级别的企业主体从事经营活动的主要环境中的货币。本文并不试图讨论采用何种外币概念的会计方法能更好的实现会计目标,而是假设在给定外币概念的条件下研究远期外汇合同的会计问题。远期外汇合同的会计处理经常涉及不同货币之间的即期、远期汇率问题。

其次,远期外汇合同是一种金融衍生业务。金融衍生合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该类合同不需要初始投资或者初始净投资,与那些预期对市场条件具有类似反映的其他合同相比要少。企业在签订远期外汇合同时并不发生现金的流入或流出,但是这一合同却代表了符合资产或负债的权利或义务,应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反映。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而且是惟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指的是建立在合理可靠假设和推测上最佳估计的未来现金净流量的折现值。远期外汇合同的公允价值应该由合同规定的到期日的远期汇率决定。

最后,签订外汇远期合同的一个重要目的(尽管不是惟一目的),是对外汇业务进行套期保值。所谓套期保值指的是通过购销套期工具使其公允价值或未来现金流的变动方向与被套期项目相反,从而有效地抵消特定风险导致的被套期项目价值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套期会计的目的是要通过合理的方法和程序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通过对衍生工具的使用规避包括外汇风险在内的各种财务风险的效果以及准确公正地评价管理当局运用这些工具进行避险活动的策略及其业绩。

二。远期外汇合同的划分及其会计处理

(一)投机与套期合同可以将远期外汇合同划分为两类:一类远期外汇合同的目的是投机于外汇价格走势,另一类对基础合同(被套期合同)进行套期保值。做出这种划分的目的是对两类性质不同的远期外汇合同进行符合各自经济实质的会计处理。如果远期外汇合同用于投机,持有期间发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在各期加以确认,如果远期外汇合同被用作套期目的,则应当采用一些特殊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以反映套期业务的经济实质。

划分一项远期外汇合同是用于投机还是套期的标准是评估衍生工具预期能否有效抵消被套期项目在套期期间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风险。当且仅当远期外汇合同的签署有效降低了报告主体范围内的外汇风险,该合同才适合套期会计。合同类型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的意图。这为管理当局提供了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和途径。

因此有必要要求管理当局制定一份详细的包括套期工具的辨别、套期项目和被套期风险的性质以及如何评估套期工具在抵消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有效性等方面的正式文档。这种备案性质的文档不仅可以防止管理当局通过任意选择远期外汇合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而实现期望的会计结果,还有助于外部审计人员的对远期外汇合同处理的公允性进行职业判断。同时管理当局还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有关远期外汇合同的信息,文章第三部分将专门讨论披露方面的问题。

(二)FASB133号公告关于远期外汇合同的套期会计处理规定根据FASB133号《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可以将用于套期的远期外汇合同进一步划分为四类,即对外币受险净资产或净负债套期保值、对可辨认承诺套期保值、对预期交易(现金流量)套期保值和对国外实体净投资套期保值。所谓对净资产或净负债套期保值,就是签订远期外汇合同以对冲某项已被确认的资产或负债的外汇风险。通常的情况是通过签订远期外汇合同,进口商套期保值其以外币标价的应付账款,或者是出口商套期以外币标价的应收账款。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同时确认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基本合同与衍生合同的汇兑损失并相互冲减。其中远期合同以远期汇率记录,而基本的资产或负债以即期汇率记录。套期期间,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间差异产生的汇兑损益被认为是套期的成本计入当期净损益。

远期外汇合同不仅可以是基于已确认的受险净资产或净负债,还可能基于一项可辨认的外币承诺。所谓外币承诺指的是一项将在远期成交的按外币结算的合同。可辨认承诺与受险净资产和净负债不同,该承诺并不符合资产和负债的人账条件,但与其相关的外汇风险仍然可以通过签订远期外汇合同而得以套期保值。FASB目前的规定是尽管基本承诺不作为资产和负债入账,但汇率变动对外币承诺以及远期外汇合同产生的影响均应作为损失或利得加以确认(均基于远期汇率),并相互抵消。

如果远期外汇合同是基于一项预期的而不是承诺的交易,此时称作对预期的现金流量套期。

套期范文篇7

一、远期外汇合同及套期保值概念

远期合同(forwardcontract)是一个在确定的将来时刻按确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某项资产的协议。远期外汇合同是远期合同的一个子类别,是在将来某一特定时刻按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特定种类外币的协议。从会计学角度来看远期外汇合同具有以下特殊的性质:首先,它是一种外币业务。

目前会计理论中关于外币的定义有传统法和“功能货币”法两种。

传统观念认为外币是公司总部或集团母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功能货币”指的是某一级别的企业主体从事经营活动的主要环境中的货币。本文并不试图讨论采用何种外币概念的会计方法能更好的实现会计目标,而是假设在给定外币概念的条件下研究远期外汇合同的会计问题。远期外汇合同的会计处理经常涉及不同货币之间的即期、远期汇率问题。

其次,远期外汇合同是一种金融衍生业务。金融衍生合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该类合同不需要初始投资或者初始净投资,与那些预期对市场条件具有类似反映的其他合同相比要少。企业在签订远期外汇合同时并不发生现金的流入或流出,但是这一合同却代表了符合资产或负债的权利或义务,应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反映。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而且是惟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指的是建立在合理可靠假设和推测上最佳估计的未来现金净流量的折现值。远期外汇合同的公允价值应该由合同规定的到期日的远期汇率决定。

最后,签订外汇远期合同的一个重要目的(尽管不是惟一目的),是对外汇业务进行套期保值。所谓套期保值指的是通过购销套期工具使其公允价值或未来现金流的变动方向与被套期项目相反,从而有效地抵消特定风险导致的被套期项目价值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套期会计的目的是要通过合理的方法和程序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通过对衍生工具的使用规避包括外汇风险在内的各种财务风险的效果以及准确公正地评价管理当局运用这些工具进行避险活动的策略及其业绩。

二。远期外汇合同的划分及其会计处理

(一)投机与套期合同可以将远期外汇合同划分为两类:一类远期外汇合同的目的是投机于外汇价格走势,另一类对基础合同(被套期合同)进行套期保值。做出这种划分的目的是对两类性质不同的远期外汇合同进行符合各自经济实质的会计处理。如果远期外汇合同用于投机,持有期间发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在各期加以确认,如果远期外汇合同被用作套期目的,则应当采用一些特殊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以反映套期业务的经济实质。

划分一项远期外汇合同是用于投机还是套期的标准是评估衍生工具预期能否有效抵消被套期项目在套期期间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风险。当且仅当远期外汇合同的签署有效降低了报告主体范围内的外汇风险,该合同才适合套期会计。合同类型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的意图。这为管理当局提供了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和途径。

因此有必要要求管理当局制定一份详细的包括套期工具的辨别、套期项目和被套期风险的性质以及如何评估套期工具在抵消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有效性等方面的正式文档。这种备案性质的文档不仅可以防止管理当局通过任意选择远期外汇合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而实现期望的会计结果,还有助于外部审计人员的对远期外汇合同处理的公允性进行职业判断。同时管理当局还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有关远期外汇合同的信息,文章第三部分将专门讨论披露方面的问题。

(二)FASB133号公告关于远期外汇合同的套期会计处理规定根据FASB133号《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可以将用于套期的远期外汇合同进一步划分为四类,即对外币受险净资产或净负债套期保值、对可辨认承诺套期保值、对预期交易(现金流量)套期保值和对国外实体净投资套期保值。所谓对净资产或净负债套期保值,就是签订远期外汇合同以对冲某项已被确认的资产或负债的外汇风险。通常的情况是通过签订远期外汇合同,进口商套期保值其以外币标价的应付账款,或者是出口商套期以外币标价的应收账款。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同时确认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基本合同与衍生合同的汇兑损失并相互冲减。其中远期合同以远期汇率记录,而基本的资产或负债以即期汇率记录。套期期间,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间差异产生的汇兑损益被认为是套期的成本计入当期净损益。

远期外汇合同不仅可以是基于已确认的受险净资产或净负债,还可能基于一项可辨认的外币承诺。所谓外币承诺指的是一项将在远期成交的按外币结算的合同。可辨认承诺与受险净资产和净负债不同,该承诺并不符合资产和负债的人账条件,但与其相关的外汇风险仍然可以通过签订远期外汇合同而得以套期保值。FASB目前的规定是尽管基本承诺不作为资产和负债入账,但汇率变动对外币承诺以及远期外汇合同产生的影响均应作为损失或利得加以确认(均基于远期汇率),并相互抵消。

如果远期外汇合同是基于一项预期的而不是承诺的交易,此时称作对预期的现金流量套期。

套期范文篇8

一、远期外汇合同及套期保值概念

远期合同(forwardcontract)是一个在确定的将来时刻按确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某项资产的协议。远期外汇合同是远期合同的一个子类别,是在将来某一特定时刻按事先确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特定种类外币的协议。从会计学角度来看远期外汇合同具有以下特殊的性质:首先,它是一种外币业务。

目前会计理论中关于外币的定义有传统法和“功能货币”法两种。

传统观念认为外币是公司总部或集团母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功能货币”指的是某一级别的企业主体从事经营活动的主要环境中的货币。本文并不试图讨论采用何种外币概念的会计方法能更好的实现会计目标,而是假设在给定外币概念的条件下研究远期外汇合同的会计问题。远期外汇合同的会计处理经常涉及不同货币之间的即期、远期汇率问题。

其次,远期外汇合同是一种金融衍生业务。金融衍生合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该类合同不需要初始投资或者初始净投资,与那些预期对市场条件具有类似反映的其他合同相比要少。企业在签订远期外汇合同时并不发生现金的流入或流出,但是这一合同却代表了符合资产或负债的权利或义务,应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反映。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而且是惟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指的是建立在合理可靠假设和推测上最佳估计的未来现金净流量的折现值。远期外汇合同的公允价值应该由合同规定的到期日的远期汇率决定。

最后,签订外汇远期合同的一个重要目的(尽管不是惟一目的),是对外汇业务进行套期保值。所谓套期保值指的是通过购销套期工具使其公允价值或未来现金流的变动方向与被套期项目相反,从而有效地抵消特定风险导致的被套期项目价值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套期会计的目的是要通过合理的方法和程序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通过对衍生工具的使用规避包括外汇风险在内的各种财务风险的效果以及准确公正地评价管理当局运用这些工具进行避险活动的策略及其业绩。

二。远期外汇合同的划分及其会计处理

(一)投机与套期合同可以将远期外汇合同划分为两类:一类远期外汇合同的目的是投机于外汇价格走势,另一类对基础合同(被套期合同)进行套期保值。做出这种划分的目的是对两类性质不同的远期外汇合同进行符合各自经济实质的会计处理。如果远期外汇合同用于投机,持有期间发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在各期加以确认,如果远期外汇合同被用作套期目的,则应当采用一些特殊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以反映套期业务的经济实质。

划分一项远期外汇合同是用于投机还是套期的标准是评估衍生工具预期能否有效抵消被套期项目在套期期间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风险。当且仅当远期外汇合同的签署有效降低了报告主体范围内的外汇风险,该合同才适合套期会计。合同类型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的意图。这为管理当局提供了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和途径。

因此有必要要求管理当局制定一份详细的包括套期工具的辨别、套期项目和被套期风险的性质以及如何评估套期工具在抵消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有效性等方面的正式文档。这种备案性质的文档不仅可以防止管理当局通过任意选择远期外汇合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而实现期望的会计结果,还有助于外部审计人员的对远期外汇合同处理的公允性进行职业判断。同时管理当局还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有关远期外汇合同的信息,文章第三部分将专门讨论披露方面的问题。

(二)FASB133号公告关于远期外汇合同的套期会计处理规定根据FASB133号《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可以将用于套期的远期外汇合同进一步划分为四类,即对外币受险净资产或净负债套期保值、对可辨认承诺套期保值、对预期交易(现金流量)套期保值和对国外实体净投资套期保值。所谓对净资产或净负债套期保值,就是签订远期外汇合同以对冲某项已被确认的资产或负债的外汇风险。通常的情况是通过签订远期外汇合同,进口商套期保值其以外币标价的应付账款,或者是出口商套期以外币标价的应收账款。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同时确认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基本合同与衍生合同的汇兑损失并相互冲减。其中远期合同以远期汇率记录,而基本的资产或负债以即期汇率记录。套期期间,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间差异产生的汇兑损益被认为是套期的成本计入当期净损益。

远期外汇合同不仅可以是基于已确认的受险净资产或净负债,还可能基于一项可辨认的外币承诺。所谓外币承诺指的是一项将在远期成交的按外币结算的合同。可辨认承诺与受险净资产和净负债不同,该承诺并不符合资产和负债的人账条件,但与其相关的外汇风险仍然可以通过签订远期外汇合同而得以套期保值。FASB目前的规定是尽管基本承诺不作为资产和负债入账,但汇率变动对外币承诺以及远期外汇合同产生的影响均应作为损失或利得加以确认(均基于远期汇率),并相互抵消。

如果远期外汇合同是基于一项预期的而不是承诺的交易,此时称作对预期的现金流量套期。

套期范文篇9

由于稻套麦播期较早,且分蘖节多数位于土层表面,易受冻害,稻套麦必须选用抗寒性好的半冬性品种,而不宜选用偏春类型品种。另外,所选用品种应具有植株较矮、株行紧凑、根系发达、中后期生活力旺盛、抽穗后单株绿叶较多、后期熟相好等特性,可选用淮麦20、烟农19、济麦21等。

2种子处理

小麦在播种前应晒种2~3d,以增加后熟和提高发芽率,并做好发芽试验。稻套麦纹枯病发生偏重,可使用药剂拌种,药剂为5%井冈霉素水剂500g或500万单位井冈霉素粉剂50g,对水4kg拌50kg麦种,堆闷3~4h后晾干备用。

稻套麦前期与水稻共生,容易窜高。因此,为培育壮苗,促进低位分蘖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强植株防冻抗倒能力,可用15%多效唑拌种,一般每10kg麦种用15%多效唑有效成分0.6~0.8g,对水1kg稀释后均匀拌麦种,堆闷2~3h后晾干备用。

3适时播种

一般应在水稻收获前7~10d播种,最长不超过15d,其原则是保证麦苗三叶期以前收获结束。播种太早,因其共生期延长,小麦极易形成瘦弱苗,收割时易受伤害;过迟,因其共生期短,一会因水稻收割早田间湿度不够,而影响早出苗、出全苗;二会生长量不足,收稻后易死苗难以达到稻套麦增产的目的。据调查,共生期延长到25d,越冬始期总茎蘖数、3叶以上的大分蘖数、单株次生根数分别减少372万个/hm2、262.5万个/hm2、54万条/hm2,苗高增加5cm,最后成穗数减少约1/3,穗粒数和千粒重也相应下降,减产1500kg/hm2以上。具体播种时间为:杂交稻田块9月23日左右,粳稻田块9月28日左右。

4合理播量

根据稻套麦田易早发的特点,以及小麦走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栽培技术要求,套播小麦播量以187.5~225.0kg/hm2为宜,基本苗控制在300~375万株/hm2之间。稻套麦由于前期与水稻共生,低位分蘖发生少,分蘖成穗率偏低,因此,为获高产,基本苗应适当增加。若共生期延长,播种量也应适当增加。据试验总结,375万株/hm2基本苗的产量最高,为7329kg/hm2;基本苗为300万株/hm2和450万株/hm2的产量均超过6750kg/hm2;600万株/hm2基本苗的产量最低,比基本苗为375万株/hm2的减产17.5%。

5均匀撒播

为确保播种均匀,可将麦种分2~3次撒播,撒播的方法是先顺稻行撒播40%~50%的种子,然后再垂直于稻行撒播40%~45%的种子,最后将剩余的种子撒播在田边四周。目的是为了防漏播、重播,出现缺苗、断垅、丛籽、疙瘩苗。

6沟系配套

在小麦套种前要挖好烤田沟,要求每隔3~4m挖1条沟,沟深15~20cm,保证小麦播后遇雨能及时排水,遇旱能及时灌水,提高田间出苗率。另外,还必须增加沟系密度,以提高田间覆土量。一般采用机开沟,每隔2m开1道竖沟,并使沟土均匀覆盖畦面;每隔20~30m再开1道腰沟,并开好田头沟,真正做到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

7适时灌水

套播前选择晴天,水稻灌跑马水。漏水田、保水性能差的田块在小麦播种前1~2d为宜;耐水田、保水性能好的田块一般在小麦播种前3~5d为宜,水稻自然落干后播种,如遇天气干旱,也可留薄层水,带水播种。

8平衡施肥

套播麦的发育特点是早发苗、易早衰。因此,肥料运筹应掌握前狠、中巧、后重。因为套播麦肥料利用率低,所以全生育期总施肥量应加大。一般产量6750kg/hm2的麦田,需肥为:尿素675kg/hm2、过磷酸钙675kg/hm2、钾肥150.0~187.5kg/hm2、锌肥22.5~30.0kg/hm2。具体施肥措施:水稻收获前3~5d,结合水稻灌最后1次跑马水,施复合肥150~225kg/hm2和尿素105~150kg/hm2。既可防止肥料烧芽,又可促壮苗,满足小麦离乳期肥料供应。套肥严禁用碳铵,以防水稻后期吸肥贪青、迟熟和小麦烧芽死苗现象发生。水稻收获后及早重施壮苗肥,施复合肥525~600kg/hm2、尿素150~225kg/hm2,并均匀撒施优质有机肥30~45t/hm2,盖籽防冻。小麦越冬期或返青期施尿素75~150kg/hm2促平衡、保稳长。根据苗情及时施好拔节肥,拔节孕穗肥是套播麦一生中极其重要的1次肥料,套播麦穗肥分2次施用效果好。第1次拔节肥在叶龄余数2.5叶左右,施尿素75.0~112.5kg/hm2,第2次剑叶肥在叶龄余数1.0~1.5叶左右,施尿素60~75kg/hm2,以提高分蘖成穗率,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攻大穗。抽穗前后结合防病治虫进行2~3次药肥混喷,进行养根、保叶防早衰,提高千粒重。

9化学除草

稻套麦田间杂草种类与一般稻麦连作田相似,以禾本科杂草看麦娘为主。但出草规律不同,共有2个出草高峰,第1个出草高峰是在小麦播后到水稻收获前,出草量约占总出草量的1/3;第2个出草高峰是在水稻收获后到11月上旬,出草量约占总出草量的2/3以上。由于稻套麦根系完全裸露,为减轻药害,除草剂应选用骠马,而不宜使用双磺隆复配剂。化学除草以秋季11月上中旬为主,春季2月底3月初为辅,用6.9%骠马1500~1800mL/hm2加450mL/hm2的使它隆进行防治。

套期范文篇10

套期保值交易之所以能有助于回避价格风险,达到保值的目的,是因为期货市场上存在一些可遵循的经济规律:一是同种商品的期货价格走势与现货价格走势基本一致;二是期货交易的交割制度使现货市场价格与期货市场价格随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而逐渐接近,存在两者合二为一的趋势。

一、铁塔生产企业的成本控制与新企业会计准则

电力铁塔是电网建设所需的主要物资之一,目前国内多数铁塔生产企业受到了来自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亏损。究其原因,一是铁塔行业本身产品成本中原材料所占比重较大;二是企业承接大订单的生产周期和交货周期长,生产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三是铁塔单价涨幅不足以弥补成本增长。面对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对成本的巨大影响,铁塔行业必须认真面对原材料价格风险的规避问题。

2006年财政部颁发的38项具体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是我国自1998年2月至今首次对企业应用套期保值进行的定义和规范。其中规定会计意义上的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销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分为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铁塔生产企业为控制成本,规避原材料价格风险,以抵销预期采购原材料与实际采购原材料时的现金流量变动为目的,采用特定的套期工具如期权进行的活动,符合新准则的规定,是有财务管理和会计处理依据的可行的方法。

二、铁塔行业参与套期保值的方法和风险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期权和远期合同均可以被指定为企业用作套期保值的套期工具,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远期合同更多的用在大型联合钢铁生产企业向国际铁矿石巨头采购矿石等交易中,一般的企业由于定价话语权有限,几乎不可能签下远期合同。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和即将推出的期货品种进行套期保值并进行必要的风险管理是目前铁塔行业参与套期保值的首要任务。

(一)上海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制度与套期保值准入制度

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和《上海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上海期货交易所将对锌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涨跌停板制度、投机头寸限仓制度、大户报告制度、强行平仓制度、风险警示制度等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防范和化解风险的目的。保证金是会员在交易所账户中确保合约履行的资金,交易所根据某一期货合约上市运行的不同阶段和持仓的不同数量制定不同的交易保证金收取标准,并可在交易过程中根据市场风险调整其交易保证金水平。强行平仓是指当会员、投资者违规时,交易所对其有关持仓实行平仓的一种强制措施。

铁塔生产企业参与套期保值,应遵守《上海期货交易所套期保值交易管理办法(2008年1月9日起实施)》。按照《办法》规定,铁塔生产企业作为原材料加工企业,可参与买入套期保值交易进行锌的套期保值,不能参加卖出套期保值,并需履行相应的开户和申请批准手续。

(二)铁塔生产企业使用期货交易进行锌套期保值的基本流程

1.在确定有锌的需求后,根据企业套期保值交易方案,做出是否参与套期保值的决定,并明确期限,做好风险控制措施,指定专人负责交易;

2.检查并保证保证金账户资金充足,向开户经纪公司下订单,有经纪公司买进指定数量、品种的锌期货合约;

3.由被指定人员负责期货走势的跟踪分析,进行日常结算,防止突发因素造成的期货价格剧烈波动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同时注意保证金是否充足;

4.当期货价格变动触及企业套期保值交易方案规定的条件或到预定日期,进行平仓或期货改现货交易,结算盈亏;

5.将交易数据、凭证随时交财务进行核算。

(三)企业参与期货交易的风险管理

利用锌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流程简单,但其中潜在的风险巨大,企业必须制定缜密的套期保值交易方案和风险控制措施并严格执行。

1.成立由最高管理层负责的决策机构,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明晰企业原材料风险的来源

铁塔生产企业由于生产组织、资金调拨以及采购渠道等原因不能及时进行锌原材料的采购往往是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

(2)正视锌价波动的机会风险

企业一方面要注重防范和控制风险,一方面要把机会风险视为企业的特殊资源,通过对其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

(3)明确企业自身的风险偏好

期货市场在发挥回避风险功能的同时也会存在着市场风险、交割风险等。企业要根据自身的长期发展策略来确定套期保值过程中的风险偏好,即企业愿意承担哪些风险,不愿意承担哪些风险,明确承担风险的最低限度和不能超过的最高限度,并据此确定风险的预警线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2.一支专业的操作队伍。虽然《上海期货交易所套期保值交易管理办法(2008年1月9日起实施)》中保留了对国有企业参与期货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总量方面的限制严格,但2007年颁布的《期货管理条例》中已去除了相关规定,赋予了国有企业更大的自主权。随着市场参与者风险意识的增长,上期所也必然会逐渐放松要求,“灵活套保”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开展套期保值、规避市场风险的重要策略,套期保值业务对市场分析以及操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一套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制度。在开展套期保值过程中,铁塔生产企业的参与初衷往往是美好的,在开始的时候也容易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企业能否真正做到有效开展套期保值并不是看一朝一夕的成败,而是要看长期效果。具体而言,可行的风险管理制度应坚持以下原则和策略:

(1)只做套期保值,不做投机。期货市场是一个充满投机风险的市场,套期保值参与者一旦在价格变动中放弃了本来的参与目的,变成风险投资者,其结果就可能完全不再是锁定成本,而是血本无归。

(2)坚持“均等”的原则,就是进行期货交易的商品必须和现货市场上将要交易的商品在种类上相同或相关数量上相一致。

(3)应选择有一定风险的现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如果市场价格较为稳定,那就不需进行套期保值,以节省交易费用。

(4)比较净冒险额与保值费用,最终确定是否要进行套期保值。(5)根据价格短期走势预测,计算出基差(即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差额)预期变动额,并据此作出进入和离开期货市场的时机规划,并予以执行。

三、套期保值对生产成本的影响与套期会计处理

(一)套期保值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目前铁塔的生产成本中,原材料锌约占15%左右,钢材约占60%左右,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严重影响着铁塔的生产成本。近来锌和钢材的价格走势可以参考图1、图2。

对于原材料锌,由于有期货市场可以进行套期保值,其价格波动造成的成本压力可以得以化解。由于各企业成本因素不同,试算如下:

按铁塔生产成本7500元/吨(含税,下同),锌耗6%即锌占(1×0.06×18720)/7500=15%的成本比例,以2008年5月16日上海期货交易所6月份交货的锌期货zn0806的收盘价格18720元/吨为基准,不计交易手续费、税费等的影响,套期保值每化解1%的价格波动,相应可以化解成本变动:

18720×1%=187.20元/吨

占成本比例:187.20/7500×100%=2.5%

同样道理,如果未来钢材期货推出,其价格变动造成的成本压力也可以得以化解。

(二)套期保值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的规定,铁塔生产企业买入锌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以避免将来购买锌时现金流量的变动,规避原材料价格风险,进行生产成本控制,符合套期会计方法处理的条件:

1.在套期开始时,企业对套期关系(即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之间的关系)有正式指定,并准备了关于套期关系、风险管理目标和套期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该文件至少载明了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被套期风险的性质以及套期有效性评价方法等内容。套期必须与具体可辨认并被指定的风险有关,且最终影响企业的损益。

2.该套期预期高度有效,且符合企业最初为该套期关系所确定的风险管理策略。

3.对预期交易的现金流量套期,预期交易应当很可能发生,且必须使企业面临最终将影响损益的现金流量变动风险。

4.套期有效性能够可靠地计量。

5.企业应当持续地对套期有效性进行评价,并确保该套期在套期关系被指定的会计期间内高度有效。

这种现金流量套期的套期会计处理方法用例1说明。

【例1】2007年12月1日,某铁塔制造厂由于业务需要预计在3个月后购买150吨0#锌,现在3个月的锌期货(以2008年2月最后交易的zn0802为例)为每吨19235元,若在2008年2月底可以该价格购到150吨锌,该厂将能保证预算利润。该厂为了规避价格风险,现购进150吨价格为每吨19235元的3个月锌期货zn0802进行现金流量套期,初始保证金为144262.50元。其后需根据期货价格调整期货保证金,为简便起见,调整期货准备金及相关手续费、税费等分录忽略不列。

2007年12月初开盘价格期货价格19235元/吨

2007年12月末收盘价格期货价格19195元/吨

2008年1月末收盘价格期货价格19525元/吨

2007年2月末收盘价格期货价格19350元/吨

该例中,套期工具为买进锌的期货合同,被套期项目是预计购买锌的交易。2007年12月1日买进期货合约时进行初始确认,此时套期工具价值为0,不做分录;对预期交易也无需做任何分录。

(1)2007年12月1日,开仓:

借:结算备付金144262.50

贷:银行存款144262.50

(2)2007年12月31日,根据期货公司单据调整套期工具价值: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000.00

贷:套期工具——期货合约6000.00

(3)2008年1月31日:

借:套期工具——期货合约495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9500.00

(4)2008年2月29日: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6250.00

贷:套期工具——期货合约26250.00

(5)期货平仓,收回结算保证金及套期利得:

借:银行存款144262.50

贷:结算备付金144262.50

借:银行存款17250.00

贷:套期工具——期货合约17250.00

(6)预期交易发生,购进锌原材料现货:

借:原材料——锌2902500.00

贷:银行存款2902500.00

相关套期利得或损失转入当期损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725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7250.00

或计入买进现货的初始确认成本: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7250.00

贷:原材料——锌1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