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7:33:53

祛痰范文篇1

1.动物。清洁级昆明种小鼠,体重(22.0±2.0)g,雌雄兼用,由吉林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2.木瓜籽提取液的制备。宣木瓜购自湖北宣城水果批发市场,经吉林大学药学院张静敏教授鉴定为宣木瓜。去果肉,取木瓜籽1kg,用7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除去乙醇以后制成1L的溶液(简称原液),取原液100ml,稀释成500ml(简称稀释液)。

3.仪器和试剂。盐酸依普拉酮片,上海衡山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70510;氨水,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070102;氯化铵,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060520;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山东高密彩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梅特勒AB135-S十万分之一天平,德国;HH-42快速恒温数显水箱,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其它试剂购于北京化工。

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实验结果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及T检验。

二、方法

1.镇咳作用研究。为研究木瓜籽提取物对小鼠镇咳作用的影响,选取昆明种小鼠雌雄各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用药组分别灌胃原液和稀释液20ml/kg,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阳性组直接用盐酸依普拉酮(20mg/kg)灌胃给药。连续给药3d,末次给药1h后,将每只小鼠分别置于引咳笼中,使小鼠接受饱和氨水的喷雾刺激5s,从喷雾氨水开始计时,以腹肌收缩,张嘴为准,观察和记录小鼠的刺激潜伏期及2min内咳嗽次数。

2.祛痰作用研究。为研究木瓜籽提取物的祛痰作用,采用酚红气管排泌法。

(1)酚红标准曲线的绘制。用天平精确城区酚红0.100g,加5%NaHCO3溶液至1000ml容量瓶中。分别吸取此酚红溶液0.25,0.5,0.75,1.00,1.25,1.50,1.75,2.00ml于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满刻度,用722分光光度计于546nm波长下测其吸光度,得回归方程x=0.2257+5.3268y,r=0.9990,并绘制标准曲线。

(2)选取昆明种小鼠雌雄各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用药组分别灌胃原液和稀释液20ml/kg,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阳性组氯化铵组(2.0g/kg)灌胃给药。每只小鼠灌胃给药30min后,腹腔注射5%酚红生理盐水溶液10ml/kg,30min后脱臼处死,剥离气管周围组织,剪下自甲状软骨至气管分支处的一段气管,放入盛有1ml蒸馏水的试管中,再加入1mol/LNaOH溶液0.1ml,以1ml蒸馏水/0.1mlNaOH溶液为空白,546nm处测量溶液的吸光度(A)。

三、结果

1.镇咳作用

结果见表1。原液组、稀释组能显著抑制氨水诱发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显示其具有镇咳作用,且呈现量效关系。

2.祛痰实验

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原液组及稀释液组的木瓜籽的乙醇提取物均能增加小鼠气管的酚红排泌量,呈现量效关系,原液组效果优于氯化铵阳性对照组,提示木瓜籽具有祛痰作用。

四、讨论

采用抑制氨水诱咳的方法,研究了木瓜籽乙醇提取物的镇咳作用。本实验首次发现了木瓜籽乙醇提取物的镇咳作用,这可能与提取物中的酚苷类成分有关;采用酚红气管排泌法研究了木瓜籽乙醇提取物的祛痰作用,实验表明木瓜籽有祛痰作用,但作用不如镇咳那样显著。可能与提取部位有关,需要进一步活性筛选。

本文从镇咳祛痰两方面对木瓜籽润肺化痰的功效进行了初步药理研究。结果表明,高剂量组效果明显高于低剂量组,显示出了镇咳祛痰活性,但其量效关系及镇咳祛痰有效成分还需进一步研究。由于木瓜籽多被扔倒,甚为可惜,经过研究可发现,一方面利于变废为宝,一方面又促进开发其新的药理活性。本实验为最终阐明木瓜籽润肺化痰作用物质基础提供了药理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文平,郭祀远,李琳,等.野木瓜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测定[J].食品科技,2007,10(2):84-86.

[2]郑智敏,王寿源,周迪秀,等.木瓜冲剂对急性病毒性黄疸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福建中医药,1987,18(2):24-25.

[3]吴一福.中药镇痛新药—精制野木瓜注射液[J].世界药品信息,2002,3(1):50.

[4]周帼萍,汪芳安,等.木瓜复合果醋的酿制[J].食品科学,2005,26(10):274-276.

[5]刘淑霞,刘淑琴,等.木瓜籽提取物抗感染镇痛活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13-15.

[6]徐如云,卞如濂,陈修,等.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82-900.

祛痰范文篇2

安普索(Ambrohexal)是由德国赫素大药厂生产的祛痰药物。我院在2005年11月~2007年1月应用安普索祛痰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选择对象,各种急慢性伴有粘稠痰液症状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其中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并感染30例;支气管扩张症2例;肺感染5例;急性支气管炎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对照组25例。

治疗组:男,9例,女,6例;年龄为40~75岁,平均病程20年。

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为37~78岁,平均病程23年。

1.2研究方法治疗组加用安普索30mg止咳片3片,一日三次口服;对照组单用止咳片3片一日三次口服。二组均同时配合抗生素、茶碱片、博利康尼及吸氧等治疗。两组平均治疗时间为21天。

1.3疗效判定显效:用药3天痰液得到稀释,7天后痰液明显减少,肺部痰鸣音减少;有效:7天后达到显效标准;无效:用药7天后各项指标仍无明显变化。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0.005<P<0.01。

2.2两组治疗前后均检验血、尿常规、肝功、肾功,检验结果除血白细胞总数降至正常范围外,余检验值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治疗期间没有发现患者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3讨论

祛痰范文篇3

1.1动物SPF级KM小鼠,体质量18~22g;SPF级豚鼠,体质量250~300g,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粤20030001。

1.2受试药物牛大力水提物由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提供,浓缩液浓度为1g/mL,使用时用蒸馏水稀释成不同的浓度。

1.3药品、试剂与仪器美沙芬由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727008;氨茶碱由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784136;氨水由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70806;酚红由上海三爱思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040309;枸橼酸由广州化学试剂厂生产,批号:00605032;醋酸由广州化学试剂厂生产,批号:06040204;氢氧化钠由天津市百世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06730;UNICO7200型光栅分光光度计由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提供;YLS6B智能热板仪由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设备站生产;超声雾化器由江苏鱼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1.4牛大力对小鼠酚红祛痰的影响[2]取KM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阳性对照组,牛大力水提物高(20g·kg-1·d-1)、中(10g·kg-1·d-1)、低(5g·kg-1·d-1)剂量给药组。阳性对照组以沐舒坦30mg·kg-1·d-1灌胃,空白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连续5d。于末次给药后30min,腹腔注射50g/L酚红生理盐水溶液0.5mL/只,30min后小鼠脱颈椎处死,剥离气管周围组织,剪下自甲状软骨下至气管分支处一段气管放入盛有2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剪开浸泡10min后,加1mol/LNaOH溶液0.1mL,离心取上清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波长546nm处测定吸光度D值。

1.5牛大力对家鸽气管纤毛运动的影响[3]取家鸽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牛大力水提物高(16g·kg-1·d-1)、中(8g·kg-1·d-1)、低(4g·kg-1·d-1)剂量给药组。阳性对照组以20mg·kg-1·d-1剂量的沐舒坦灌胃,空白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连续3d。末次给药后手持家鸽颈部拉直与水平面平行,拔除颈部毛,不麻醉,背位固定,沿颈中线切开,剥离气管,将周围软组织分离清楚,使气管自甲状软骨至胸骨段充分暴露,并小心将气管表面外膜剥离干净,于末次给药后0.5、1、2h以5号针头从靠心脏端插入气管,使针头靠近气管内壁推入0.05mL中华墨汁,观察1min内墨汁沿气管向前运动的距离。

1.6牛大力对小鼠氨水引咳的镇咳作用[4-5]分组和给药方法同1.4项下。阳性对照组按美沙芬10mg·kg-1·d-1灌胃,空白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连续5d。末次给药1h后将小鼠放入玻璃钟罩内,用超声雾化器将浓氨水均匀地喷入玻璃钟罩内,喷雾10s,立即取出小鼠,观察和记录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和4min内的咳嗽次数。

1.7牛大力对豚鼠枸橼酸引咳的镇咳作用[6]采用豚鼠枸橼酸引咳法(序贯法),以175mg/L枸橼酸在玻璃钟罩内连续喷雾90s,观察5min内咳嗽次数进行筛选,咳嗽次数小于10次者弃除。将筛选合格的豚鼠分为5个组,分别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牛大力水提物高(16g·kg-1·d-1)、中(8g·kg-1·d-1)、低(4g·kg-1·d-1)剂量给药组。阳性对照组以8mg·kg-1·d-1美沙芬灌胃,空白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连续5d。于末次给药后1h(美沙芬0.5h),按预选方法,用枸橼酸引咳,观察豚鼠自喷雾开始至出现咳嗽的潜伏期及喷雾停止后5min内的咳嗽次数。

1.8牛大力对豚鼠的平喘作用[7-8]取250~300g豚鼠,按整体喷雾致喘法,用4g/L磷酸组胺与20g/L氯化乙酰胆碱以体积比1:2混合液超声雾化器喷雾25s致喘,挑选潜伏期在150s内出现哮喘的豚鼠为合格的敏感动物。将合格豚鼠分为5个组,分别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牛大力水提物高(16g·kg-1·d-1)、中(8g·kg-1·d-1)、低(4g·kg-1·d-1)剂量给药组。阳性对照组以氨茶碱1.2g·kg-1·d-1剂量灌胃,空白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连续7d。于末次给药后1h(氨茶碱0.5h),按预选方法记录各组动物出现哮喘的潜伏期。

1.9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

2结果

2.1牛大力对小鼠酚红祛痰的影响表1结果表明,牛大力水提物能显著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剂量的增加,祛痰作用增强,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提示牛大力水提物具有较好的祛痰作用。

2.2牛大力对家鸽气管纤毛运动的影响表2结果表明,牛大力水提物高剂量组药后1h炭末推进距离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其对家鸽气管纤毛运动有明显的影响。

2.3牛大力对小鼠氨水引咳的镇咳作用表3结果表明,牛大力水提物能显著延长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提示牛大力水提物对氨水诱导的小鼠咳嗽有较好的镇咳作用。

2.4牛大力对豚鼠枸橼酸引咳的镇咳作用表4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牛大力水提物均能延长枸橼酸引咳豚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豚鼠5min内的咳表1各组对小鼠酚红祛痰的影响表2各组对家鸽气管纤毛运动的影响表3各组对小鼠氨水引咳的镇咳作用比较嗽次数,以高剂量组效果显著,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牛大力水提物对枸橼酸引咳的豚鼠有一定的镇咳作用。

2.5牛大力对豚鼠的平喘作用表5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牛大力水提物对组胺-乙酰胆碱诱发的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使引喘潜伏期显著延长,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牛大力水提物有较好的平喘作用。表4各组对豚鼠枸橼酸引咳的镇咳作用表5各组对豚鼠的平喘作用比较

3讨论

到目前为止,有关牛大力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理研究尚未见报道,临床证明其对慢性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本实验从镇咳、袪痰和平喘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目的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药理学依据。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喘、痰症状,因而镇咳、祛痰和平喘在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控制中起重要的作用。文献报道[9]化学物质氨水、枸橼酸可通过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兴奋引发神经冲动,激活脑内咳嗽中枢从而引起咳嗽反射。本实验结果表明牛大力水提取物能显著抑制氨水引发小鼠咳嗽反应次数及枸橼酸引起豚鼠咳嗽反应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说明该药可作用于有关的化学感受器,保护支气管黏膜免受刺激,达到镇咳效果。痰是由气管、支气管的腺体和杯状细胞所分泌,它的存在是引起咳嗽以致喘息的重要原因。痰液的清除有赖于黏液胶的物理特性和黏液、气道及纤毛之间的相互作用。本实验结果表明牛大力水提取物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出量,加速家鸽气管黏膜的黏液纤毛运动,表明其可促进腺体分泌,使分泌量增加,稀释痰液从而达到化痰祛痰作用。中医认为哮喘是宿痰内伏于肺,遇诱因而引发,使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文献报道[10]组胺可通过兴奋体内H1和H2组胺受体产生广泛而复杂的生理和病理作用。本实验采用磷酸组胺和氯化乙酰胆碱混合液复制豚鼠哮喘模型,主要是由于在哮喘急性发作时,这两种物质是导致气管痉挛收缩的主要介质,结果表明,牛大力水提取物对组胺-乙酰胆碱诱发的哮喘有保护作用,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等过敏介质引起的气管、支气管收缩,明显延长哮喘潜伏期。综上所述,牛大力水提取物具有止咳、祛痰及平喘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牛大力的祛痰、镇咳及平喘作用。[方法]通过小鼠气管酚红法、家鸽纤毛运动实验、小鼠浓氨水引咳法、豚鼠枸橼酸引咳法及豚鼠组胺-乙酰胆碱超声雾化法观察牛大力的祛痰镇咳平喘作用。[结果]牛大力能显著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促进家鸽气管内墨汁运动,减少氨水引发小鼠和枸橼酸引发豚鼠咳嗽反应的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支气管哮喘(均P<0.05或P<0.01)。[结论]牛大力具有一定的祛痰、镇咳及平喘作用。

【关键词】牛大力/药理学慢性支气管炎/中药疗法疾病模型动物小鼠豚鼠家鸽

【参考文献】

[1]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00.

[2]唐汝愚.桔梗远志半夏的祛痰作用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52,38:4.

[3]刘威.臭冷杉精油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J].中草药,1990,21(6):28.

[4]温文川,冯泳虹,谭毓治.泰镇咳浸膏的镇咳、祛痰、抗炎和平喘作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0,16(2):114.

[5]王国杰,李群,肖洪斌,等.射干麻黄冲剂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实验报告[J].中医药学报,1990,3:1990.

[6]黄庆彰.中药的镇咳作用:半夏与贝母[J].中华医学杂志,1954,40(5):325.

[7]方泰惠,许崽琴,金胜娥,等.麝香定喘膏平喘作用实验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1(2):2.

[8]许惠琴,方泰惠,张培祥,等.寒喘平、热喘平口服液平喘作用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5(5):297.

祛痰范文篇4

慢性咳嗽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用药治疗效果不明显,近年来,虽然诊断措施不断完善,但治疗效果仍不明显,最终导致肺气肿、呼吸衰竭,现就在临床工作中对慢性咳嗽的治疗加以总结,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1慢性咳嗽的治疗

1.1非特异性治疗停止吸烟。对于积液较多的咳嗽病人应以祛痰、排痰治疗为主,慎用主动镇痰药,以防止痰液滞留加重感染。

1.2特异性治疗对于感染引起的咳嗽,予以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因肿瘤引起的解除呼吸道压迫,进行全身式局部放、化疗。

1.3镇咳药物的选择确定慢性咳嗽的病因有困难或针对病因治疗效果较差时可应用止咳药物、中枢性镇咳药,对所有病因引起的咳嗽都有一定的镇咳作用。其中成瘾性镇咳药有吗啡、可待因等,其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应慎重使用。非成瘾性药多为人工合成药,如咳必清。凡是能抑制咳嗽反射弧中其他环节的止咳药物为外周性止咳药。镇咳药用于干咳无痰者,若有痰者与祛痰药合用。

1.4祛痰药的选择祛痰药分为三类:(1)黏痰溶解剂,如痰易净、必嗽平。它们能分解痰中的黏多糖、黏蛋白等黏性物质,使黏度降低而易于咳出。(2)刺激性祛痰药,如氯化铵、中药远志等。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黏膜和刺激胃黏膜而反射性地促进支气管分泌增加。(3)黏膜润滑剂,可刺激支气管黏液腺,增加中性黏多糖的分泌,减少酸性黏多糖的合成,使呼吸道黏液的理化性质趋于正常。

1.5非药物祛痰方法(1)体位引流:慢性咳嗽痰多者如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病人需行体位引流。(2)超声雾化式气管内滴入法促进排痰。(3)翻身拍背:适用于病情较重、长期卧床病人。

1.6甲硝唑治疗对于慢性咳嗽、尤其是有慢性支气管炎及肺部疾病经过抗炎、止咳等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咳嗽有较好的效果[1]。

2常见慢性咳嗽治疗要点

2.1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原则是抗感染、止咳、祛痰、戒烟及避免油烟刺激。

2.2嗜酸粒细胞支气管炎对糖皮质激素敏感,给予患者吸入治疗后咳嗽明显减轻[2]。

2.3支气管扩张治疗原则是促进痰液引流,控制感染及必要时手术治疗。

2.4肺结核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结核病的基础。抗结核原则是早期、联合、规则、足量、全程使用抗结核药物。

2.5支原体肺炎红霉素、四环素治疗有效:治疗必须持续2~3周,避免复发,咳嗽激烈时可酌情使用可待因[3]。

2.6咳嗽变异型哮喘用皮质醇和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若治疗无效者,可加用氨茶碱和短效氢化可的松。一般不用祛痰剂。中枢性止咳药和抗生素治疗,促咳嗽由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可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综合治疗[4]。

2.7慢性肺脓肿治疗原则与支气管扩张相同。

2.8成人百日咳治疗首选红霉素或磺胺类。

2.9胃食管反流处理以抗反流治疗为主。

2.10精神性咳嗽治疗措施主要以语言疗法、呼吸训练、心理治疗及松弛技巧训练等。

2.11后鼻道分泌物下滴综合征慢性鼻炎需口服长效抗组胺药,局部用血管收缩剂或脱敏治疗。鼻窦炎需用抗生素和血管收缩剂。

对肺癌、限制性胸肺疾病、肺气肿、矽肺、咽喉部炎症、结核式肿瘤、延髓性麻痹等引起的慢性咳嗽应采取相应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唐从发.慢性咳嗽的临床进展.临床荟萃,1998,13(11):492-493.

2邱栋发.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国外医学·呼吸分册,2000,20(3):168-169.

祛痰范文篇5

1祖国医学对痰瘀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多为中老年人肝肾亏虚,筋骨得不到濡养;脾失健运,湿邪内停,外湿易侵,久生痰浊,痰湿聚结,流注关节;加之外伤、长期慢性劳损致筋脉受损,瘀血积聚,或更兼风寒湿邪乘虚侵入,阻滞关节经络而成痹。在该病的病变过程中,无论是正虚还是外邪,最终必导致痰浊、瘀血。而痰饮和瘀血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子,能共同致病,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瘀血内阻久必生痰湿,痰浊停滞更致血瘀。痰瘀同病,单祛其痰则瘀化,专攻其瘀则痰难消,唯痰瘀兼驱方可奏效,祛痰可助化瘀,化瘀有助于祛痰。痰瘀同病须痰瘀同治,化痰祛瘀,即活血行瘀、化痰通络。因此,本病以正气不足为本,痰瘀互结为标,其中心病机为痰湿内阻,所以“化痰湿消瘀血”为治痹之关键。但临证须辨痰瘀轻重,痰重瘀轻则祛痰兼行瘀;瘀重痰轻者,行瘀兼祛痰。

2化瘀祛湿法对骨性关节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众所周知,血瘀与血液流变性有密切关系。以骨内静脉瘀滞为特征的骨内血流动力异常及由此所致的骨内高压的变化,从而影响骨性关节炎微循环的灌注而加重病情。通过对骨性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电泳指数上升,聚集能力减弱,变形能力增强,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下降,血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1]。采用活血化瘀药治疗早期骨性关节炎,能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红细胞凝集性,溶解血栓、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从而改善微循环,降低骨内压,恢复骨关节供血,有利于骨关节的修复[2]。

痰证也出现血液流变性变化,呈现高“粘”、“聚”的理化特性。痰证、痰瘀相兼证共同表现为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还原全血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硬化指数等血液流变指标的异常,反映血液黏滞性、浓稠性、凝固性及聚集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而痰证更突出地表现在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的异常升高,反映血液的高凝、高黏状态[3]。

因此,从痰瘀治疗骨性关节炎,更有利于改变骨性关节炎血液的高凝、高黏状态。同时,也从侧面论证,以化瘀祛湿法治疗骨性关节炎,可改善静脉瘀滞状态,是治疗早中期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3痰瘀与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

本病针对气血、痰湿瘀阻是重要的病理因素,采用化瘀祛湿法及类似治法治疗骨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雷波等[4]从瘀血痰湿论治,内服祛瘀化痰汤治疗48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结果总有效率为91.7%。严培军等[5]以活血化瘀、祛痰利水立法,药用:川芎15g,丹参10g,红花10g,鸡血藤15g,半夏10g,白芥子6g,茯苓10g,陈皮10g,白术10g,牛膝12g。疼痛甚者加制川乌6g,制草乌6g;肿胀甚者加泽兰10g,泽泻10g;偏气虚者加黄芪30g,党参15g;偏血虚者加当归10g,白芍10g;寒盛者加威灵仙15g,桑寄生10g;湿盛者加薏苡仁10g,虎杖10g。治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76例,临床治愈62例,好转106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率95.45%。对痰、瘀、水互阻而致的膝关节骨关节炎,能起较好的治疗作用。金兑炫[6]用化痰祛瘀法,使用基本方药:制半夏10~20g,制南星20~30g,透骨草10g,伸筋草10g,独活10g,防己10g,生薏苡仁15g,地鳖虫10g,虎杖10g,甘草5g。随症加减,经l~4个疗程治疗(4周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2%。对病程短者效果佳,如一侧膝关节退变,疼痛半年之内患者,仅服药1周即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而年龄超过65岁,病程多年者,取效则较慢较差。焦建锋等[7]以化瘀燥湿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96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2.3%。惠礽华等[8]从化痰祛湿,燥湿化痰入手,评价化痰除湿祛瘀剂膝痹康(小活络丹化裁)治疗痰、湿、瘀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口服美洛昔康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可有效改善症状,且无显著毒副作用。研究结果证实,本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证属脾肾两虚,湿注关节或肝肾亏虚,痰湿交阻者有显著疗效。

祛痰范文篇6

脂肪肝是由于脂肪代谢紊乱导致肝实质细胞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现代医学对脂肪肝的认识已经有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在治疗方面尚缺乏较为理想的药物,同时,现代化学药物潜在的肝毒性亦限制了临床的广泛应用,而中医药的治疗优势已得到临床认可。现将中医药论治脂肪肝的思路探讨如下。

1肝脾失调是脂肪肝形成的病理基础

现代医学认为,脂肪肝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遗传、环境、代谢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其中游离脂肪酸增高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肝脏合成甘油三酯升高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对不足,脂肪分解代谢降低及输出障碍所致[1]。脂肪肝属中医学肝积范畴。《灵枢·百病始生篇》中说:“肝之积,曰肥气。”肥气即膏脂积蓄之意,是引起脂肪肝直接的致病因素。膏脂乃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其生成及输布均有赖于肝脾正常的气化功能,且尤以脾胃的运化输布功能最为重要,诚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张志聪亦说:“中焦之气,蒸津化液,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脂,余于内则膏脂半满。”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津液输布之枢纽,脾气充足则散精之职充沛,津液运化正常,膏脂四布入内溢外发挥濡养作用。若因饮食所伤,脾失健运则散精之职无能,水谷精微不归正化,水津输化失常,膏脂转运输布不利,滞留营中而形成高脂血症。尽管膏脂的生成与转化有赖于脾的健运,但肝脏在其中的作用亦不可忽视,诚如《血证论》所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达之,而水谷乃化。”盖肝属木,为厥阴之脏,主疏泄,既协调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又调控气血津液的动态变化,肝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经络通利,津液精微得以正常输布和代谢,反之肝失疏泄则气机紊乱,膏脂之类不能随气输布全身,转运代谢障碍,郁滞于中,也是形成高脂血症的因素之一。肝脾不仅在生理上互相依从,而且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肝失疏泄则木不疏土,而致脾气运化失司,脾失健运则困遏气机而致肝之疏泄失用,共同成为脂肪肝形成的病理基础。

2痰瘀胶结是脂肪肝形成的重要病理关键

现代医学已揭示脂肪肝的病理特征是脂质过氧化作用损害肝细胞膜引起肝脂肪变性、坏死、炎症浸润及纤维化等改变,就中医病理角度而言,与痰浊血瘀密切相关。盖肝脾失调,气血津液分布调控失司,一则血行不畅而为瘀,再则津液不行而为痰。生理上肝脾相关,津血同源,病理上痰瘀胶结,相互影响,痰瘀一经形成则相互渗透为患,痰凝不化,必然造成血行不畅而加重血瘀,血瘀不行,又势必影响津液输布而加重痰浊,诚如《诸病源候论》中说:“诸痰者,此因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景岳全书》中亦说:“痰涎皆本气血,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痰是机体物质代谢失调生成并积累的各种病理性生化物质,瘀则是病理生化物质发生变化或同时伴有细胞形态结构改变的结果,同时指出脂质过氧化产物是痰浊血瘀形成的物质基础,而细胞损伤则是痰浊血瘀形成的病理特征[2]。更有学者研究表明,痰瘀证在血液流变学、微循环、自由基及有关血液生化改变方面具有相近似的结果,具有致病的同一性[3]。因此,痰瘀既是肝脾失调的病理产物,又相互胶结,聚滞为积,构成脂肪肝形成的重要病理关键。早在《灵枢·百病始生》中就有“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的论述,明确指出积乃痰瘀交夹为患。金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提出“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的见解,更是一语中的。

3健脾疏肝、祛痰化瘀是脂肪肝的治疗大法

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在于肝脾失调,浊脂生痰生瘀,滞留肝内为害,因而其治疗大法不外乎健脾疏肝与祛痰化瘀2个方面。其中,健脾疏肝重在针对脂肪肝形成之病理基础,脾健则尽其分清泌浊之职,化精微为气血,化水湿为津液,以绝浊脂代谢再生之源,肝调则尽其疏泄气机之用,协调脏腑气化,调控气血津液,以除浊脂转运紊乱之虞。祛痰化瘀重在针对脂肪肝形成之病理关键,具体治法当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结者散之”、“疏其血气,令其条达,以平为期”之旨,祛痰与化瘀兼顾,痰瘀同治不可偏颇。对于痰浊凝滞为主者,以化痰为主,酌加化瘀之品;对于血瘀阻滞明显者,以化瘀为主,酌加化痰之品;痰瘀均明显者,则化痰与活血祛瘀并重。如此既可除已成之痰瘀,又可截断其互结之势。笔者根据以上治疗思路,自拟丹楂逍遥饮随证化裁治疗脂肪肝,效果满意。药物组成:丹参、山楂、决明子、泽泻、山豆根、柴胡、当归、白芍药、茯苓、焦白术、荷叶、郁金。方中当归、白芍药、茯苓、焦白术、柴胡、荷叶取逍遥散之意,针对土虚木郁之病理变化,健脾疏肝,以复脾土运化之职及肝木条达之性;取荷叶易薄荷,重在清轻外发醒脾化浊;丹参、郁金解郁活血,散瘀软坚;泽泻利湿化痰,导浊下行;山楂消食导滞,化瘀散结;决明子清肝化痰,泄浊通便;山豆根祛痰化湿,软坚散结。诸药合用,肝脾并调,痰瘀同治,使脾土健运,肝木条达,痰消瘀祛,津液输布正常,膏脂调控有序,肝积自复有望。据现代药理研究,其作用机制在于干扰脂质合成,影响脂肪分布、运转和消除,降低肝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抑制脂质在肝细胞沉积,减轻肝内脂肪变性,逆转肝纤维化,恢复肝功能等[4,5]。

小结

肝脾失调是脂肪肝形成的病理基础,痰瘀胶结是脂肪肝形成的重要病理关键,因此健脾疏肝、祛痰化瘀是脂肪肝的治疗大法。笔者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及现代医学和药理研究成果,自拟丹楂逍遥饮随证化载治疗脂肪肝,疗效满意,以冀为今后研发疗效更加确切的药物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晓威.脂肪肝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杂志,2002,43(12):943

[2]宋剑南.气在痰瘀相关过程中的物质基础[J].中医杂志,2001,42(4):242-243

[3]陈银玲.从现代研究论“痰瘀同源”[J].内蒙古中医药,1994,(2):33-34

[4]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226

祛痰范文篇7

【关键词】苍术麻黄汤;血脂异常;痰浊内阻证;临床研究;许公岩

血脂异常(dyslipidemia)是指由于血脂代谢或转运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过高或过低,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血脂异常是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1]。近年来我国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戴璟等[4]调查中国9省市成年人血脂异常流行特点研究提示,成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水平较高且增长速度快,预示未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及相关疾病负担将继续加重。“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及“血脂异常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提出临床调脂达标、高胆固醇血症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4-5]。他汀类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然而其在肌病、肝脏、新发糖尿病、神经系统病变等方面仍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发生[6-7]。中医对于血脂异常的治疗具有其独特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优势。近年来一些中药制剂的研究在治疗血脂异常方面显示明显的疗效,为患者治疗方案提供更多选择,也为中医治疗血脂异常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5]。苍术麻黄汤(苍麻汤)为国家名老中医许公岩(1903—1994年)根据“湿家理脾为要”的思想指导创制而成,许公岩精于湿证辨治,并创制“苍麻丸”作为治疗湿证的代表方剂,主要治疗湿证,疗效确切[8]。研究提示苍术麻黄汤中药物组成成分对血脂异常也有一定的疗效[9-12]。现将苍术麻黄汤及其组成成分在血脂异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挖掘传统中医药干预血脂异常的治疗价值。

1中医对血脂异常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中并无“血脂异常”症候,多依据疾病不同阶段,按照其临床表现将血脂异常辨证为“痰浊”“血浊”“脾虚”“血瘀”“脉痹”“脱疽”“健忘”“眩晕”及“胸痹”等,散于历代医学典籍中[13]。《灵枢•五癃津液别》云:“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中医认为:膏,为人食入五谷杂粮,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产生,也可称之为津液。随津液的流行及输布,有注骨空、补脑髓、润泽肌肤的作用。《辞源》中:“脂者,凝者曰脂,释者为膏”。故膏脂二者性质相同。由此可间接推出,膏脂类似于津液。张志聪《灵枢集注》中云:“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脂丰满。”生理条件下,脾位于中焦,可运化津液。肺有通调水道功能,两者均对于体内的水液代谢起疏通和调节作用。病理条件下,因脏腑功能失调或嗜食肥甘厚腻等,脂质不能正常输布全身,多余脂质停于皮下及血脉内。《景岳全书》曰:“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生。盖脾主湿,湿动则生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但尤以脾脏为主,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脾无留湿不成痰”。同时在其他脏腑功能的调节下,如肝输泄、肾气化功能等,津液对人体各组织器官,起到滋润和濡养作用。在多种致病因素影响下,如嗜食肥甘厚腻、劳倦内伤、情志失调、年迈体衰等,均可致使脏腑功能失调,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进一步导致津液输布异常,产生病理产物痰浊、淤血等,形成一系列病证。“血脂异常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5]中将血脂异常采用复合证型和单证型进行辨证。复合证型主要为痰浊内阻证、脾虚湿盛证等。单证型分为实证(血瘀证、痰浊证等)及虚证(气虚证、阴虚证等)。尹湘君等[14]在研究近40年血脂异常中医证候动态演变规律中发现,血脂异常实证逐渐增多,近10年证候以痰浊阻滞(21.75%)、气滞血瘀(12.67%)为主,证候要素以痰浊(30.40%)、血瘀(25.35%)为主,证候要素靶位以脾(58.69%)为多。

2苍术麻黄汤组方及临床应用

中医认为痰饮水湿的形成多归于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脾居于中焦,为后天之本,脾失健运的根本原因为痰饮水湿停聚。苍术麻黄丸(苍麻丸)为国家已故名老中医许公岩结合《金匮要略》创制而成。其药物组成为苍术、麻黄、桔梗、莱菔子。苍术麻黄汤与苍麻丸药物组成相同,汤剂具有制备简单易行,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可根据个体辨证施治,用药加减。许公岩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张仲景《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治篇》第二十条“湿家身烦痛,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张仲景以麻黄发表去其寒,白术健脾利湿,湿寒同治,表里同治,为湿家理脾之重要方药。本方组成以苍术代替白术以苦温燥湿,健脾化湿;麻黄以通肺气、利小便以通阳;莱菔子宽中下气,引气机下行以通脾气;桔梗宣肺化痰。方中选用苍术与麻黄相配,取苍术苦温以温燥健脾宣化水湿,取麻黄辛温以宣达肺气,两药合用具有健脾宣肺化湿之功效。诸药合用,为理脾化痰之要方,共奏健脾祛湿化痰之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的咳、痰、喘症,祛湿邪效果良好[8,15]。在一项关于小剂量苍麻丸对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的研究中,将5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口服盐酸氨溴索,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小剂量苍麻丸。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减少痰量,降低急性发作次数明显[16]。中医学认为血脂异常多因脾失健运等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痰浊,异病同治,苍麻丸具有祛痰饮之功效,对治疗血脂异常可采取同种方法。张立[17]通过动物实验证明,运用健脾祛痰化瘀法可改善高脂雄性巴马小型猪的胆固醇。郑英宇等[18]运用健脾祛痰化瘀法可改善高脂雄性巴马小型猪血清TC、TG、HDL-C、LDL-C、脑组织ABCA1、ApoE及ApoAβ。由此证明运用健脾祛痰化瘀的方法可改善血脂异常。苍术麻黄汤中的桔梗、莱菔子、苍术均包括在单味降脂中药分类中[15,19]。在目前的药理研究中,各味中药均在机体代谢中产生独特的作用。

3苍术麻黄汤中各味单药的调脂研究

3.1苍术在调脂治疗中的作用。苍术味辛、苦,性温,入脾、胃经。具有芳香化浊、燥湿健脾作用,用于治疗脾为湿困、运化失司。《本草崇原》云:“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神农本草经》云:“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由此可见,苍术辛香燥烈,祛肌表之风寒表邪,长于胜湿健脾。颜德馨在治疗血脂异常时,强调调理患者血气,令其条达,气血平和。同时重视调补脾胃,补脾重在“健”字。其用药首推苍术和白术并重视苍术的运用,他认为苍术有良好的发汗、运脾、解郁的功效,运脾则首推苍术。苍术性味辛苦温,有燥湿健脾之功,苍术不仅入脾胃经,而且还归入肝经,既燥湿运脾,也能行气解郁,还可制约纠偏、化阴解凝、治肝取脾,可作为调脂基本药[20]。蒋梅香等[21]在对苍术-玄参降糖作用的有效部位筛选中发现,其中多糖组和正丁醇组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张明发等[22]认为,苍术具有降低高血糖、高血尿酸、高血压及保护心肌的作用,其降低心房收缩频率的作用被临床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速。3.2麻黄在调脂治疗中的作用。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风寒表实证,咳喘实证等。入肺经辛开苦降,可宣降肺气,散邪宣肺以止咳平喘。《本草纲目》云:“麻黄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凡肺气壅遏所致的咳嗽气喘,无论寒、热、痰、饮及有无表证,均可应用。王建军[23]等研究发现,麻黄中麻黄生物碱类、非生物碱小分子类物质可降低血脂异常模型小鼠血清TG、TC,升高HDL-C,进而可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还能逆转肝脏脂肪变性,防止脂肪肝形成及减轻肝功能障碍,麻黄及其组成成分在单方应用时能改善血脂及脂肪肝等形成,在肝脏保护上相较于他汀具有一定的优势。周云云等[24]研究发现,麻黄非生物碱组小鼠血清TC、TG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说明麻黄非生物碱类成分具有降血脂作用;研究还发现麻黄可升高SOD活性,降低MDA水平,提示麻黄非生物碱类可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起保护肝脏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麻黄中的主要成分麻黄非生物碱可通过降低TC、TG,升高HDL-C,而达到有效降血脂的作用,与他汀类药物相比还可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3.3桔梗在调脂治疗中的作用。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之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肺痈吐脓。张仲景《金匮要略》云:“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本品能宣肺泄邪以祛痰利咽,开宣肺气。徐丽萍[25]通过动物实验提出,桔梗总皂苷显著降低血脂异常大鼠的TG、TC水平,同时升高血脂异常大鼠HDL-C水平,对LDL-C水平也有降低作用。栾海艳等[26]研究发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剂量桔梗总皂苷可降低糖尿病肝病大鼠的TG、TC水平,升高HDL-C,且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说明桔梗总皂苷用于降血脂较为安全有效,且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辛丹丹等[27]通过动物实验对黄芪多糖、桔梗多糖、玉竹多糖和甘草多糖的降血脂作用研究表明,桔梗多糖具有显著降低血清TC和TG的作用。杨桂英等[28]研究表明,桔梗皂苷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是通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转运胆固醇来实现的。高云芳等[29]等研究表明,桔梗总皂苷具有明显降低TC的作用。3.4莱菔子在调脂治疗中的作用。莱菔子,甘,平。归肺、脾、胃经。具有降气化痰、消食除胀作用。用于咳喘痰多,胸闷食少。《医林纂要》云:“生用,吐风痰,宽胸膈,托疮疹;熟用,下气消痰,攻坚积,疗后重。”可见本药降气化痰之疗效上佳。张国侠等[30-31]研究证实,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能够提高HDL-C水平,并可有效降低小鼠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保护动脉内皮细胞,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他研究表明,莱菔子含有芥子碱成分,以及甲硫醇为首的挥发油及脂肪酸,均具有降低血压、调节血脂、平喘祛痰等作用[32]。王怀生等[33]研究发现,以莱菔子为原料药的单药制剂清眩降压片对血脂异常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以上研究可提示,苍术、麻黄、桔梗、莱菔子四味药物可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调节实验动物血脂水平,降低可溶性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发挥延缓动脉硬化发生和进展的作用。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且安全性较好。

4小结与展望

祛痰范文篇8

关键词:羊支原体肺炎;中药治疗;方法

羊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患病的羊只会表现出明显呼吸道感染以及肺炎症状,就中兽医看来,该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风温之邪乘虚侵袭羊只,从而对羊只的心脏、肝脏、脾脏等器官造成影响,因此在治疗上应该以清热解毒、宣肺祛痰和消食理气为主要治疗原则。而且中药方剂中所使用的天然中草药也不会产生药物残留或者毒副作用,安全性较好,在治疗羊支原体肺炎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羊支原体肺炎

羊支原体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丝状支原体在自然条件下只能感染山羊,病羊和隐性带毒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病原大多会隐藏在病死羊的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组织病灶等部位,带毒羊只会通过咳嗽、喘气、打喷嚏等行为将病原带出体外,从而感染健康羊只。患病的羊只在临床中会表现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等三种症状,其中最急性型主要表现在体温突然升高(达41℃以上),且采食基本废绝,呼吸困难,每次呼吸都伴随全身肌肉颤动,持续三天左右就会死亡;急性型也伴随着体温升高,同时还会不断的咳嗽,并从湿咳转变为干咳,并伴随有浆液性鼻漏,治疗不及时大多数情况下会在15~30d后死亡;慢性型的症状比较轻微,大多数病羊身体虚弱,营养不良,虽然死亡率并不高,但是有可能会因为继发感染出现死亡[1]。

2羊支原体肺炎的中药治疗策略

在中医临床中针对羊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主要是以清热解毒、宣肺祛痰和消食理气为主,因此可以选择以下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2.1中药方剂一

取贝母45g,金银花、黄连、杏仁、连翘、桔梗、赤芍、黄芩、瓜蒌各30g,炙甘草20g,将以上药物研磨成粉,加入开水冲调,待温后灌服给病羊即可。该药量可以治疗10只成年病羊,每天一剂,连用5d即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上述药物组成中,贝母具有清热润肺的作用,可以起到化痰止咳的功效,再配合瓜蒌、黄连、金银花、连翘等清热、泻火的药物可以有效的起到良好的清热化痰的效果,从而清除病羊肺内的瘀热,抑制肺炎支原体,而且赤芍、杏仁、桔梗的化痰效果较好,在治疗支原体肺炎上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2.2中药方剂二

取黄芪25g,山豆根、大青叶、板蓝根各20g,茯苓、半枝莲各18g,党参16g,川穹15g,甘草、贝母、黄芩各10g,将以上药物加水清水进行煎煮,待温后灌服给病羊即可。该药量可以治疗20只成年病羊,每天早晚各一剂,连续用药5d即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上述药物的组成中,黄芪可以补气固表,大青叶、板蓝根、山豆根、半枝莲等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茯苓可以渗湿、健脾,党参可以补气生津、扶正祛邪,再配合甘草、贝母、黄芩等清热润肺的药物能够有效的抑制支原体肺炎,缓解其呼吸道症状,从而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3中药方剂三

取石膏(打碎)50g,麻黄、炙甘草、杏仁各30g,连翘、黄芩、栀子、银花各25g,贝母、桔梗各20g,将以上药物研磨成粉,加入开水冲调,待温后灌服给病羊即可。该药量可以治疗10只成年病羊,每天早晚各一剂,连用5d即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上述药物的组成中,石膏主治中风寒热,是祛瘟解热的良药,麻黄能够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杏仁也可以镇咳、平喘,连翘可以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黄芩、栀子、银花等药物可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桔梗可以宣肺、利咽、祛痰,上述药物在治疗羊支原体肺炎上具有较好的效果。

2.4中药方剂四

取麦芽、神曲、山楂各50g,板蓝根40g,黄芩、前胡、瓜蒌、麦冬、黄柏、栀子、白芍、柴胡、荆芥、杏仁、金银花、枳壳各30g,甘草10g,将以上药物加水清水进行煎煮,待温后灌服给病羊即可。该药量可以治疗4只成年病羊,每天一剂,连续用药3~4d即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上述药物中,麦芽、神曲可以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理气化湿,板蓝根可以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前胡、瓜蒌、麦冬、栀子、白芍等药物可以解热、祛痰,再配合枳壳、甘草等药物可以有效的抑制支原体肺炎,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3预防措施

3.1加强饲养管理

羊支原体肺炎的发生会受到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该病的预防工作中首先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工作,一是要为羊群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羊舍的通风、透光、保暖等条件,有条件的羊舍还可以通过电子信息设备维持舍内的温度、湿度恒定等;二是要做好日常消毒工作,一般舍饲羊群每周不低于3次带动物消毒,游牧羊群消毒每周不低于2次,除此以外,也要做好养殖场内外的消毒工作,尤其是针对外来人员、车辆等需要来回做好消毒,避免病原的传播;三是要做好分群饲养,养殖户要根据日龄阶段、生长情况,适时进行分群,并按照实际情况控制好饲养的密度,避免羊群过密导致疫病的发生;四是要做好饲喂工作,时坚持“少喂勤添”的原则,以粗料为主,精料为辅,其中在粗料方面可以多使用青贮饲料,其具有适口性好、粗纤维易于消化等优点,可以帮助羊只进行消化,且有效的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通过上述措施能够有效的为羊群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应激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力,从而降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概率[2]。

3.2严把检疫关

做好检疫工作也能够有效的防止病原的传播,因此要求养殖户能够严把检疫关。一是在引种的时候做好调查,确保引种地区不是疫区,引种后的羊群还需要进行隔离饲养一段时间以后,并做好相关的疫苗免疫工作才能够混入健康的羊群;二是要加强对羊群的巡视,如果发现有一场的羊群要及时进行隔离,并全面进行消毒,还需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做好全面的检疫,避免疫病的大范围传播。

3.3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疫苗接种是预防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措施,因此需要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一般每年定期预防注射菌苗,6月龄以下的羔羊皮下或肌肉注射3mL,6月龄以上的注射5mL,免疫后半个月之内可产生有效滴度的血清抗体。除此以外,商品羊预防1次至出栏即可,而种羊需每年预防1次[3]。

3.4加强康复羊的隔离

羊支原体肺炎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康复后的羊只也会长期带毒,且病菌会长时间的存在于呼吸系统中,因此针对康复羊也需要进行隔离饲养直至出栏。

4结语

综上所述,羊支原体肺炎的发生严重影响着羊群的健康生长,养殖户要提高重视,加强巡视,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应该及时进行隔离并采取合适的治疗办法。采用中药治疗主要就是使用一些天然的中草药,其治疗效果好且无药物残留,因此在该病的治疗上可以重视中药治疗办法的使用。除此以外,还需要养殖户能够重视预防工作,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检疫工作,做好疫苗免疫等等,从而有效的降低羊支原体肺炎的发生概率,保障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增印.羊支原体肺炎的防治[J].兽医导刊,2021(13):54-55.

[2]杨成.羊支原体肺炎的中药治疗方法[J].吉林畜牧兽医,2020(9):73.

祛痰范文篇9

1.1动物清洁级昆明种小鼠,体重(20±2)g,雌雄兼用,由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沪2003-0003)。

1.2药物加拿大一枝黄花,200409采于上海,由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李晓波教授鉴定。干燥全草粉碎过40目筛,95%乙醇渗漉提取,回收乙醇后得提取物,干燥备用。

1.3试剂吲哚美辛片,上海辛帕斯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50601;阿司匹林片,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554010;盐酸依普拉酮片,上海衡山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40201;氨水,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050120;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4仪器YLS-6A智能热板仪,山东省医学科学研究院设备站;754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5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One-WayANOVA检验。

2方法

2.1镇痛作用研究[6]

2.1.1对热刺激小鼠痛阈值的影响将健康雌性小鼠置于(55±0.5)℃热板仪上,以小鼠舔后足反应的潜伏期为痛阈指标,记录小鼠痛阈值,剔除痛阈值小于5s或大于30s或跳跃的小鼠,取预选合格的小鼠间隔5min再重新测定痛阈值一次,取两次痛阈值的平均值作为该鼠给药前的平均痛阈值。将符合标准的40只小鼠随机分为蒸馏水组、吲哚美辛组(50mg/kg)、加拿大一枝黄花低剂量组(相当于生药2g/kg)、加拿大一枝黄花高剂量组(相当于生药6g/kg)4组。灌胃给药,观察并记录给药后30,60,90,120min的痛阈值,痛阈值大于60s的以60s计。

2.1.2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健康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蒸馏水组、阿司匹林组(200mg/kg)、加拿大一枝黄花低剂量组(相当于生药2g/kg)、加拿大一枝黄花高剂量组(相当于生药6g/kg)4组。灌胃给药30min后,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ml/只,观察并记录小鼠首次扭体时间和15min内小鼠的扭体次数。按下式计算镇痛率:

镇痛率(%)=蒸馏水组扭体次数-试药组扭体次数蒸馏水组扭体次数×100%

2.2镇咳作用研究[6]40只健康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蒸馏水组、盐酸依普拉酮组(20mg/kg)、加拿大一枝黄花低剂量组(相当于生药2g/kg)、加拿大一枝黄花高剂量组(相当于生药6g/kg)4组。灌胃给药30min后,将每只小鼠置于自制的引咳装置中,使小鼠接受饱和氨水的喷雾刺激5s,从喷雾氨水开始计时,以腹肌收缩,张大嘴为准,观察和记录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和2min内咳嗽次数。

2.3祛痰作用研究[7]健康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蒸馏水组、氯化铵组(2g/kg)、加拿大一枝黄花低剂量组(相当于生药2g/kg)、加拿大一枝黄花高剂量组(相当于生药6g/kg)4组。。每只小鼠灌胃给药30min后,腹腔注射5%酚红生理盐水溶液10ml/kg,30min后脱臼处死,剥离气管周围组织,剪下自甲状软骨至气管分支处的一段气管,放入盛有1ml蒸馏水的试管中,再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液0.1ml,以1ml蒸馏水/0.1ml氢氧化钠溶液为空白,546nm处测量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A作为评价指标。

2.4急性毒性实验[6]LD50的测定:健康小鼠3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实验前禁食12h,可自由饮水;灌胃给药,剂量分别为:0.1,0.5,2.5,12.5,62.5g/kg,连续观察7d,每天记录小鼠体重及死亡数目,并观察小鼠反应情况。最大耐受量实验:健康小鼠2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蒸馏水组、加拿大一枝黄花组(81.0g/kg),实验前禁食12h,可自由饮水;灌胃给药,连续观察7d,每天记录小鼠体重及死亡数目,并观察小鼠反应情况。7d后处死全部小鼠,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等脏器的变化。

3结果

3.1镇痛作用

3.1.1对热刺激小鼠痛阈值的影响

结果见表1。与蒸馏水组比较,加拿大一枝黄花高、低剂量组小鼠的痛阈值均无明显提高。表1加拿大一枝黄花对热刺激小鼠痛阈值的影响(略)

3.1.2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加拿大一枝黄花明显延长了醋酸致小鼠扭体的出现时间,抑制其扭体次数,高剂量组的镇痛率与阳性药效果相近,说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表2加拿大一枝黄花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略)

3.2镇咳作用

结果见表3。与对照组相比,高、低剂量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均能显著抑制氨水诱发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提示其具有镇咳作用。表3加拿大一枝黄花对氨水致小鼠咳嗽反应的影响(略)

3.3祛痰作用

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高、低剂量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均能显著增加小鼠气管的酚红排泌量,效果优于氯化铵,且呈量-效依赖关系,提示本品能提高小鼠的气管分泌功能,具有祛痰作用。表4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祛痰作用(略)

急性毒性实验在较大剂量(62.5g/kg)下小鼠无死亡,未能得出LD50,故改做最大给药量实验评价其急性毒性,结果实验给药至81.0g/kg也未引起小鼠死亡;除自发活动轻度减少外,未观察到其他急性毒性反应,即最大耐受量可达81.0g/kg(相当于人体常用药量的324倍)。同时与蒸馏水组相比对小鼠体重增加无明显影响(见表5),说明不影响小鼠的正常生长,可认为加拿大一枝黄花无明显急性毒性。表5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小鼠体重的影响(略)

4讨论

一枝黄花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我国原产4种,其中一枝黄花SolidagodecurrensL.和毛果一枝黄花SolidagovirgaureaL.在我国均以全草入药,有退热行血、疏风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加拿大一枝黄花为生物入侵种,近年在我国部分地区迅速蔓延,我国规定其为林业上的检疫性有害植物,国内未见有药用报道。但本种也是欧美著名植物药,已被欧洲药典收录,国外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国内有关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研究相对较少,体内药理作用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对其进行药理作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药理作用研究,首次发现国产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明显的镇痛、镇咳和祛痰作用,且无明显毒性,与国产同属植物一枝黄花SolidagodecurrensL.具有相类似的功效,为合理对待这一入侵物种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作为一种庭院装饰植物于18世纪首次从美洲东北部引入欧洲。在1850年左右从中欧开始传播,在19世纪50年代遍布欧洲。据报道,欧美产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广泛的药用前景,地上部分具有杀菌消炎,增强肾脏功能的作用,用于治疗外伤、慢性肾炎、膀胱炎、尿结石、风湿等疾病,并可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8];其挥发油具有促进循环,消除疲劳的作用。近年的研究还发现在其提取物中具有多种能抑制DNA聚合酶和蛋白质合成酶活性的物质[9]。国产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否具有相同功效,值得深入研究。国产加拿大一枝黄花如能在我国药用,一方面可以变废为宝,另一方面还可有效控制其蔓延,因此加强国产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药理作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YarnellE.Botanicalmedicinesfortheurinarytract[J].WorldJUrol,2002,20(5):285.

[2]ApátiPál,Houghton,PeterJ,etal.HPLCinvestigationofantioxidantcomponentsinSolidagoherba[J].ActaPharmHung,2004,74(4):223.

[3]李振宇,解炎.中国外来入侵种[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70.

[4]张劲松,李博,陈家宽,等.加拿大一枝黄花挥发油成分及其抗菌活性[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5(3):412.

[5]王开金,陈列忠,李宁,等.加拿大一枝黄花黄酮类成分及抗氧化与自由基消除活性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7):493.

[6]徐叔云,卞如濂,陈修,等.药理实验方法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82,1362,227.

[7]陈奇,沈映君,孙学蕙,等.中药药理实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158.

祛痰范文篇10

关键词:药物化学;教学改革;整合课程

近年来,国内医药行业正经历着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在当前国家先后政策鼓励医药创新的背景下,国内医药产业纷纷转型,无论是创仿结合还是自主创新,发展创新医药已是大势所趋。基于此,苏州大学药学院对药学专业实施了整合药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以做好药、用好药为核心,以培养具备创新药物研发思维和研发能力的专业人才、满足当前创新医药的迫切需求为主旨。本次教学改革通过打破既有的药学学科界限和知识体系,整合多学科教学资源,遵循从基础到专业、从简单到复杂、从机制到药物、从疾病到治疗的原则,围绕器官系统疾病重构既有教学内容,按照系统疾病总论(医学)-病理生理学-药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生物制药学-中药学的顺序,开展九大课程模块教学,包括药物学总论、心血管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循环与运动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泌尿与内分泌系统药物、抗感染药物和抗肿瘤药物等[1]。药物化学是关于药物的发现、发展和确证,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作用方式的一门学科[2],其作为药学类和制药工程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是整合药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教学改革中,药物化学教学内容按人体器官系统疾病重新整合,从具体的系统疾病出发,重点介绍疾病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发现以及代表性药物的设计与合成,培养具备药物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新药分子设计、先导化合物发现与优化、化学药物合成工艺研究与优化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本文将以呼吸系统药物化学整合教学为例,介绍我们在基于系统疾病的整合药学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探索。呼吸系统疾病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和残疾原因之一,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在我国达6.94%,主要以咳嗽、咳痰、喘息为常见症状[3]。在前30种常见死因中,呼吸系统疾病共占5位,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第3位)、下呼吸道感染(第4位)、支气管-肺癌(第6位)、结核病(第12位)、哮喘(第28位)[4]。然而,既有的药物化学课程缺少系统的呼吸系统药物化学内容,这与目前呼吸系统药物的应用现状和迫切需求严重不匹配。因此,我们在整合药学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中,将呼吸系统药物化学的授课提高到与其他系统相同的地位并重新整合教学内容,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从镇咳药、祛痰药和平喘药三部分开展理论教学。而本系统涉及的抗结核病和抗支气管-肺癌药物等,考虑到药物的广谱性,将安排在后续专门的抗感染药物和抗肿瘤药物两大模块中进行教学。此外,为了配合呼吸系统药物化学的理论教学,我们还设置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和翻转课堂补充教学,从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呼吸系统药物化学课程体系。

1呼吸系统药物化学整合教学的总体设计

在认真研究学院整合药学课程体系的特点后,由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生物制药、中药系等多个学科、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的呼吸系统药物整合教学改革团队,围绕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共同商议、制定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团队从呼吸系统疾病介绍入手,依次讲授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发现、呼吸系统代表性药物的设计与合成、呼吸系统疾病模型的构建与药物活性评价、呼吸系统代表药物的药理与毒理机制、呼吸系统代表药物的成药性分析与评价、呼吸系统代表药物的剂型设计与评价、呼吸系统代表药物的质量标准研究、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用生物药的研究与发现、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用中药的研究与发现等专业知识,为培养创新应用人才做好准备工作。其中,呼吸系统药物化学整合教学的设计主要分3个部分。

1.1讲授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物

呼吸系统药物化学授课时间安排在呼吸系统疾病病理生理学之后。学生通过药理教研室的前期教学,已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掌握了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特征,为学生思考如何干预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如何开展其治疗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5]。针对喘息、咳嗽、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三者往往同时存在,互为因果,现临床上常将平喘药、镇咳药、祛痰药配合应用以对症治疗,同时采用相应的对因治疗药物(如抗炎、抗过敏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药物)以防止并发症,从而发挥药物协同作用,提高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效果[3,6]。基于此,呼吸系统药物化学整合教学为了适应培养创新药物开发人才的需要,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干预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如何开展其治疗药物的研究:①镇咳药的研究与发现;②祛痰剂的研究与发现;③平喘药的研究与发现,其中兼具平喘和抗炎或抗过敏的药物也将涉及其中。在授课过程中,师生双方应重点掌握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发现,尤其是代表性药物的设计、发现和发展过程,掌握代表性药物的结构类型、构效关系、变化规律和主要合成路线,以及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药物发现方法和原理等。

1.2开设呼吸系统药物全套实验课程,其中呼吸系统药物化学实验作为重要组成部分

呼吸系统药物整合教学改革团队在认真研究整合药学教学的特点后,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选取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和其相应的代表性治疗药物,开展实验课程整合。按照新药研发路线,师生将完成一套完整的药学综合实验,包括化合物合成、祛痰活性评价、剂型制备和评价、原料药中残留溶剂测定等,从而实现药学多学科授课内容的有机衔接,让学生在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将具备娴熟的实验动手能力,既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3开设呼吸系统药物翻转课堂

在完成所有的呼吸系统药物的理论和实验授课后,整合教学改革团队将引导学生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呼吸系统重要疾病的其他治疗药物的发现案例学习。这一翻转课堂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头脑风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呼吸系统药物化学整合理论教学的实施

学生在第1-4学期学习化学、生物学和临床基础知识后,第5-6学期开始整合药学课程体系的学习[1],其中呼吸系统药物安排在第6学期。教学形式与传统授课方式没有明显变化,即采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在授课前,呼吸系统药物整合教学改革团队组织开展多次的集体备课,以实现多学科授课内容的有机衔接。在呼吸系统药物化学授课准备过程中,如何设计教学内容成为关键点。由于目前药学专业常采用的由中国药科大学尤启东教授主编的第三版《药物化学》教材没有独立系统的呼吸系统药物章节[2],而中国医科大学孟繁浩教授和福建医科大学李柱来教授主编的针对医学院校药学专业学生使用的《药物化学》教材虽有呼吸系统药物独立章节(第十四章)[6],但内容有所精简,均不能完全适用于我们培养创新药物开发人才的需要。因此在设计呼吸系统药物化学教学内容时,我们以孟繁浩教授等主编的教材中第十四章呼吸系统疾病药物作为框架,将尤启东教授主编的教材内容打散,分别整合到以下三部分重要内容中:①镇咳药的研究与发现,包括以右美沙芬为代表的镇咳药(第七章:镇痛药,第一节吗啡及其衍生物[7]);②祛痰剂的研究与发现,包括以氨溴索为代表的祛痰剂,由于两个教材此部分信息均较少,因而从文献等网络资源进行了补充;③平喘药的研究与发现,包括以孟鲁司特钠为代表的影响白三烯药物(第十章:抗变态反应药物,第二节过敏介质与抗变态反应药物[8])、以沙丁胺醇为代表的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第十三章: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第一节拟肾上腺素药物[8])、以布地奈德为代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第十六章:甾体激素药物,第四节肾上腺素皮质激素[9])以及以噻托溴铵为代表的胆碱M受体拮抗剂(第九章:拟胆碱和抗胆碱药物,第二节抗胆碱药[8])。同时对原有的教学课时安排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最终呼吸系统药物化学整合教学总计10个课时。虽然利用这两本教材足已建立较为完整的理论教学内容,但为了植入创新药物的设计理念,我们在此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适当增加了呼吸系统药物治疗中的相关热点内容。在整合教学过程中,我们先概括介绍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镇咳药、祛痰药和平喘药的新药研发思路及代表药的设计和合成方法,围绕以下问题依次开展了引导式教学:首创治疗药物最初是如何被发现的?采用了何种药物设计方法和原理?这一药物有何优缺点?如何开展针对性的结构改造从而发展新一代药物?如何开展药物的构效关系研究?针对设计的药物,如何进行逆合成分析从而设计切实可行的高效合成路线?目前的新药研究发展趋势在哪?从而让学生对于新药研究产生理性的认识,培养其新药研发思维。例如:以沙丁胺醇为代表的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类药物这一章节,在讲授时,我们首先简要介绍肾上腺素受体这一呼吸系统疾病作用靶点的分类、结构及功能,让学生明确为何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用于平喘;重点介绍肾上腺素受体的配体,即去甲肾上腺素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生物合成和体内代谢途径,为学生理解后续的药物设计与优化打下基础;重点介绍代表性药物沙丁胺醇的设计、化学结构、合成、体内代谢以及这类苯乙醇胺类药物的构效关系研究;最后简要介绍目前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发展新趋势,即开发长效选择性β2受体激动药和复方/双功能支气管扩张剂。此外,我们还安排了课后习题,以引导并督促学生平时学习,并及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整个呼吸系统整合教学结束后,学生可通过自主复习,最终完成呼吸系统综合性考核。

3呼吸系统药物化学整合实验教学的开展

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必须具备熟练的实验动手能力。在设置实验课程内容时,我们尤其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呼吸系统药物化学实验是呼吸系统药物整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关于呼吸系统药物的实验是空白。于是,呼吸系统药物整合教学改革团队通过组织开展多次的集体备课,最终选取围绕理论教学中的祛痰药盐酸氨溴索,整合全套实验课程。我们开展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药学综合实验,包括盐酸氨溴索的合成研究、盐酸氨溴索祛痰实验、盐酸氨溴索溶液型的制备和评价、盐酸氨溴索原料药中残留溶剂测定(气相色谱)等。整合药学呼吸系统药物化学实验负责祛痰药盐酸氨溴索的合成,教学时间安排在理论课完成后,实验操作课和后续讨论课总计16课时。①在理论课上,师生共同分析了文献报道的多条盐酸氨溴索的合成路线,了解了各条合成路线的优缺点,经讨论已经选定了一条在本科生药物化学实验室安全可行的合成路线。②在实验课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先讲授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注意事项,演示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流程,并在实验过程中全程指导,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此外,通过增设了以往药物化学实验所没有的化合物结构核磁鉴定环节,增强了呼吸系统药物化学实验的综合性,加强了学生药物化学专业技能的培养。③实验课后,采用多媒体讨论式教学方式,学生先对实验结果和课后习题进行展示和回答,教师再带领学生讨论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分享实验心得等,例如实验原料的当量比如何设置?按照何种顺序加料?为何有同学制备的粗品氨溴索收率较低?为何有同学在制备盐酸氨溴索时无固体析出?之后又是如何解决的?为何有同学粗品盐酸氨溴索在重结晶后,制备的精品盐酸氨溴索收率较低?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药物化学实验的严谨和周密性。

4整合药学呼吸系统药物翻转课堂的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