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0:18:45

随意性范文篇1

本文作者:王玲工作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小儿外科

结果显示平均83%的护理管理者和高年资带教老师普遍认为当代新护士随意性过大,不能很好的按照指示办事,自己的想法很多、个性很强,不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喜欢单独行动。而平均85%的新护士则认为只要能完成任务,只要不违法乱纪、不触碰道德底线,不需要循规蹈矩做事、不需要通过强制性手段去督促业务学习。

新护士在经过3一5年护理院校正规的理论学习后,走上盼望已久的工作岗位,工作热情高涨。她们憧憬美好未来,对工作充满信心。但她们崇尚发展自我、展现自我、成就自我的信念使她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适当收敛锋芒以便更好地融入集体、为整个集体的目标和荣誉而奋斗。因此工作中过多的表现自己,做事情不能瞻前顾后,不能按照常规做操作,经常性凭感觉、想当然做事情,表现出了很大的随意性。首先新护士是新时代的青年,具备新时代的特征,她们热情奔放,个性鲜明,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也与医院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和特殊的对象群体不相适应,新护士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个性必然会在工作中遭遇挫折,所以这种随意性也必将很快的显现出来。当今新护士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优越的生活环境让她们养成了很多不好的性格。她们大多爱表现却缺乏倾听的耐心,所以在工作中不愿意倾听领导的教导,喜欢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处理问题。她们不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我行我素,因此不经意间往往会伤害到别人,不被年长同事和领导所理解。同时她们有着十足的行动力,想做就做,不假思索,喜欢挑战。在她们看来,只要不违法乱纪、不触碰道德底线,自己能够决定的事情可以想做就做,不必看他人眼色。但这种随意性恰恰有时候正与我们的职业特点相悖!从事护理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多数是60后和70后,她们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造就了那一代人的思想理念和行为准则,因此时代的反差也必然导致领导者的要求不能在新护士身上得到完好的体现,这也就造成了管理者对新护士的期望值下降,同时也造成了新护士对管理者的不理解。虽然管理者的出发点是让新护士能更快的成长,而新护士的出发点也是希望自己能更快的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二者在处理方法中出现了偏差,使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甚至激化。护理管理者要正视新护士的优缺点,在看到缺点的同时要充分肯定优点,她们是喜欢展现自我,容易出现自以为是、夸大其词的现象,但她们还未经世事,不懂得团队的合作精神,我们要多为新护士提供集体活动的机会,让她们更快的融人集体,感受集体的关怀和力量,使她们不再感觉孤独,不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使她们在做每件事情时都要考虑周全,考虑他人的感受,不再那么任性和随意,使其能在温暖的大家庭中茁壮健康成长!年资较长的老护士要爱护新护士,因为老护士也是从新护士这个阶段过渡而来,相对而言,她们会有更深的体会能更好的理解这个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和迷茫,能更有针对性的对新护士实施引导,通过老护士的耐心带教和以身作则使新护士切身感受到真诚、温暖和关爱。一个道德高尚,技术过硬,亲和力强的老护士必然能影响一个新护士的成长,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树立正面典型来鞭策新护士的行为。医院和科室要加强对新护士思想的教育,加强实例教育来说明不按操作程序和规章制度办事出现的各种不良后果,在思想上不时的为她们敲响警钟。同时注重对她们的人文关怀,及时掌握她们的思想动向,使有可能出现的随意性和不良后果及时得到制止。

各级人员要多与新护士沟通,对新护士出现的问题要认真对待,不能一概否定,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使新护士在深刻认识到错误的同时,能自己分析出原因,以便以后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尽量为新护士提供一个轻松的工作环境以便更好的进步,以更好的状态和心态迎接新的生活和挑战!综上所述,新护士在刚刚步人陌生的工作岗位之初,虽然有着极大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自信,但由于本身的个性和实际工作的性质产生的这种不适应必然使新护士的随意性在工作中体现的更加突出。因此不论是护理管理者还是年资长的老护士都应在实际工作中要明其所思,解其所惑,采用科学快捷的方法,因材施教,强化培训,严格管理,给予充分信任、适时奖励,减轻她们心理压力,同时多引导,多沟通,多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则,慢慢的影响甚至改变新护士这种随意性,使其能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使这些注人科室的新鲜血液能为科室的建设起到更大更好的作用!

随意性范文篇2

关键词:避免;调解;随意性

行政调解通常指的是由行政机关出面,通过说服、教育方式,协助民事纠纷或轻微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在自愿平等原则上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调解制度。调解制度是我国“和为贵”传统观念的延伸,具有灵活、高效、便捷、成本低等特点,能够有效、及时化解纠纷,尤其是当前社会矛盾凸显的时代,建立和完善行政调解制度将大大有利于缓解法院压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近些年来,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一直致力于行政调解制度的研究,尤其是201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明确将行政调解作为民事纠纷解决三大举措之一后,各省纷纷开展了行政调解工作。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2016年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共受理行政调解184752件,其中区(市)县受理34283件,调解成功32964件,成功率96.15%;市级部门共受理150469件,调解成功146927件,成功率97.64%。但目前,行政调解工作尚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了行政调解随意性之弊端,影响了行政调解作用的发挥,本文重在分析行政调解随意性之原因,探讨如何避免行政调解的随意性,从而真正发挥行政调解息诉止争作用。

一、行政调解的随意性之原因分析

随意性是指对待人和事随随便便、随心所欲、不依规矩、缺乏自我约束的一种态度。笔者认为导致行政调解的随意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行政调解组织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当前的行政调解组织基本都是普通的行政机关,既要担负其日常业务工作,又要调处纠纷,且实际调处的人员也是来自所属机关,其独立性和专业性大大受到限制,必然导致行政调解过程中的随意性。(二)行政调解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行政调解工作是近几年新开展的一项工作,部分工作人员还存在一个角色转变的过程,一些同志在调解方法、态度等方面一时还难以适应,调解时存在简单、生硬和缺乏大局意识、不能严格按照调解工作的原则、程序来调解等现象,造成调解的随意性。(三)行政调解的范围有待统一。我国一直没有出台《行政调解法》或《行政调解条例》,都是散见于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零星条文规定,导致行政调解范围不统一、不明晰,学术界关于行政调解的范围也是众说纷坛,有的认为行政调解的范围包括一般民事纠纷、轻微刑事纠纷、经济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纠纷、行政纠纷、对外经济贸易纠纷和海事纠纷;有的认为行政调解的范围包括一般民事纠纷、轻微刑事纠纷、劳动争议纠纷和行政纠纷;还有的认为行政调解的范围仅包括一般民事纠纷和行政纠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莫于川建议,立法时可以借鉴《北京市行政调解办法》的规定,把调解对象范围确定为以民事纠纷为主、行政争议为辅,并强化对行政调解的理论与制度支撑。即使行政调解中的行政纠纷范围,也有争议,有的认为包括所有的行政纠纷,有的认为要排除对公共政策、公共利益、第三人利益和重大社会事项有关的纠纷、不适宜用行政调解程序的行政纠纷、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的合法性有争议的纠纷等。行政调解的范围不统一,使得行政调解人员在做具体调解工作时,认为某些纠纷没有明文规定必须调解或者不调解,因此出现反复调解、拒绝调解、越权调解等,也导致了调解工作的随意性。(四)行政调解缺乏明确的程序规定。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虽然近几年,各省自己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中都有行政调解程序的规定,但关于行政调解的法律法规规章,实体方面居多,仅有国务院颁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有关于调解的程序性规定。司法部的《民间纠纷处理办法》中虽然规定了民间纠纷处理程序,但是,该程序只是将调解作为一种前置裁决程序,不是调解程序。总之,行政调解程序缺乏调解方法、时限、当事人怎样申请、如何保证双方当事人参与等相应规定,行政化色彩较强,极不规范,导致调解随意性很强。(五)行政调解结果大多没有法律效力。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行政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除了部分治安案件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协议等具有法律效力外,其他行政调解协议书基本上不具有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行政机关也无权强制执行。这大大降低了行政机关调解的主动性、积极性与权威性,有些行政调解人员认为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和经历,达成的调解协议书当事人却可以随意不执行,完全忽略调解协议书而发动诉讼程序,使调解成为费时费力的无用功,因此他们在做调解工作时不愿意认真对待,敷衍了事,或仅仅走个形式,这也导致了行政调解工作的随意性。

二、避免行政调解随意性的对策思考

(一)设置专门的行政调解机构。纵观世界各国,法国有行政调解专员制度,瑞典、德国等有申诉专员制度,美国及日本有ADR制度,这些多数都有独立的行政调解机构,以法国的行政调解专员制度为例,在法国,调解专员被称为共和国调解员,是一个具有独立地位的行政机关,他们在执行任务时,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无需接受任何行政机关的命令。建议我国适当借鉴法国行政调解专员制度,设置专门的行政调解机构,同时配置专门的行政调解人员,使其独立于行政机关和当事人之外,确保调解的公正性、独立性和专业性。(二)提高行政调解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第一,定期对行政调解人员进行专门的业务知识培训,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大局意识和业务水平,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第二,引进具有相关资质和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来担任行政调解员,培养“专家型”行政调解员。第三,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推行“优秀行政调解员”等评优活动的开展,并通过新闻媒体将他们的工作成绩向社会宣传。第四,要保证行政调解经费,这是增加行政调解员服务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条件。(三)明确行政调解的范围。建议按照以下原则:第一,从近几年的趋势及国外的经验来看,调解发展速度非常快,调解范围也不断扩大,因此,建议扩大行政调解范围,民事纠纷、轻微刑事纠纷、劳动争议、行政纠纷等纠纷均可以纳入到调解范围中。第二,对于法律有专门规定的某些刑事争议和法律明确规定由政府各职能部门与授权组织处理的行政事项,不纳入行政调解范围,按照相应法律程序解决。第三,涉及几个部门或者跨区域的纠纷,需要由政府协调解决的,可以纳入行政调解范围。第四,如果纠纷涉及全局性的工作,或在当地产生重大影响,应纳入行政调解范围。一旦行政调解的范围界定明晰,将会有效防止行政调解的随意性。(四)健全行政调解程序。要避免随意性,就要求行政调解不但要符合实体法规定,还要严格遵循法律程序。行政调解程序一般遵循如下步骤:当事人申请-受理-调查-拟定调解方案-实施调解-达成协议-制作调解协议书。在具体设计时,要注意对行政机关调解的过程、时限、职权以及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详细规定,既要发挥当事人的主动性,又要发挥行政机关依职权调查的优势,避免行政调解程序流于形式。(五)增强行政调解结果的法律效力。尽管我国法律对行政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没有明确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行政调解协议书不具有法律效力,主要靠双方当事人的信用、社会舆论等道德力量来执行。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合同争议行政调解办法》中规定:“调解不成立或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告知当事人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二种观点认为:部分行政调解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如江苏省高院2001年全省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议纪要第七部分第九条规定:“就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或者一般人身损害赔偿,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在公安机关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反悔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保护其诉权,但其不能证明在订立协议时具有无效或者可撤销情形的,应认定协议有效”;第三种观点认为,行政调解协议书具有民事合同的法律效力。持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法律效力,而行政调解的本质与人民调解一样,甚至比人们调解更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因此应赋予行政调解协议书与生效的民事合同相同的法律效力。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行政调解协议书应该与民事合同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提不出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或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违法情形,就应当自觉履行。当事人不履行的,应承担违约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行政调解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避免行政调解的随意性。(六)建立行政调解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行政调解责任追究制度,可以有效避免行政调解人员片面追求结果、随意调解、侵犯当事人权益情况的存在。若一方当事人能证明调解协议违反自愿原则,是采取欺诈、胁迫等违法手段达成的,应允许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向上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诉或复议,而一旦查明调解人员确实违反了相应的调解制度,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可以减少调解的随意性,保证调解的相对公正。

三、结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美好生活,行政调解作为一种柔性的行政模式,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而如何避免行政调解的随意性、保证调解的公平公正是行政调解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相信,行政调解定能发挥其真正的纠纷“过滤网”作用,在节约司法资源、树立政府的民主形象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左卫民.中国司法制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2]王新元.关于行政调解的几个问题.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0(4).

[3]郭玺.关于制定我国《行政调解法》的构想.甘肃科技纵横.2009(1).

[4]张蕾.论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价值优势.科教文汇.2006(8).

[5]金艳.行政调解的制度设计.行政法学研究.2005(2).

[6]买尔哈巴•买买提.浅析行政调解制度.法制与社会.2009(4).

[7]王名扬.法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

随意性范文篇3

一、“随意”及其表现

随意,即凭自己的意愿来教,来做,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的境界。过去,我们认识评价教学工作一贯只注重了教学的常规性特点。领导检查备课,要看教学步骤的设计是否齐全,听教师讲课,要看是否紧扣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只看重了教材各方面的知识点(字词、结构、主题、特点等),面面俱到;在练习、考试中,只注重了题目的标准答案。总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太强调了条条框框,而忽略了最能体现教师智慧和能力以及最能考查学生智力水平的“随意性”问题。这是对语文教学的片面理解,是不符合语文学科的独特教学规律的。

其实,认真分析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就不难看出,他们在注意教学常规要求的同时,都有很多“随意性”的闪光处。每个语文教师的阅历、知识水平以及对教材的认识不同,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学过程多具有“随意性”的特点。

首先,教学语言的“随意性”。有的教师沉着老练,四平八稳;有的教师富于激情,豪爽正直;有的教师处事圆满,兼及各个方面。他们选择的教学语言,当然也就风格边异。上海的于漪老师阅历丰富,知识面广,教学语言风趣幽默,有力度;原泰安一中宋遂良老师,教学语言极富感染力,听他讲《出师表》,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流泪;魏书生老师上课紧扣教材,语言简洁明快,极为凝炼。

他们在“传道、授业、解惑”时,所运用的教学语言随意而为,各有机智,令人赞叹不已。

其次,处理教材的“随意性”。因为每个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不同,面对的学生情况不同,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不同,在处理教材时,也就各有侧重。同样讲朱自清的《春》,有的老师侧重于思想内容的分析,有的老师侧重于艺术特点的探讨,有的老师注重通过字词的分析带动课文的讲析,各自都具有极强的“随意性”。因此,每个教师尽可根据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和自身特长,对教材作出“随意”的处理。但有一个要求,这种“随意”,必须有利于传授知识。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课堂教学过程的“随意性”。我们强调教学过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其中有个怎么学和怎么导的问题。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对事物的认识,对教材的理解也是“活”的。任何一个教师不可能在一堂课前,就考虑到学生会提出的所有问题,会产生怎样的情绪,这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产生的。因此,整个教学过程是“活”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只能在学生的“随意而为”中发挥出来。说到底,对于教师而言,每一堂课都是“随意而教”的过程。

二、“随意”并非任意

强调语文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并不是语文教师就可以没有拘束,不加限制,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实施教学过程。“随意”只是相对“有意”而言,它有自己的特点。

“随意”有目的性。教授一篇文章或一堂课,总要有教学的过程和目标,“随意”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适应于教学过程的流动性。如果将“随意”误认为任意,一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老师讲了些什么,甚至连教师本人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教了些什么,那就谈不上“随意”而教,且有百害而无一利了。

“随意”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学校与学校不同,班级与班级不同,学生与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同,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使“随意”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基础较好的班级,学生自读能力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多教学内容,增加教学难度;反之,基础较差的班级,如果用同样的内容和难度教学,那就适得其反了。另外,一段时间内这种“随意”有效,而另一段时间内,另一种“随意”或许行之有效,只有充分注意“随意”的时效性,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随意”有思想性。“随意”的“意”,即指思想,意愿,“随意”而教不是爱怎么就怎么,想当然教学。“随意”应当有思想性,要紧跟时代步伐,对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教育。甚至教学过程的每个细节都要蕴含积极向上的思想性。有一位老师上课时,一只小燕子飞进了教室,东碰西撞飞不出去,部分同学的注意力跟着小燕子飞来飞去,不能专心听讲。老师停下课问:“‘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出自哪篇文章?”同学们回答:“《匆匆》。”老师又问:“《匆匆》告诉我们什么?”同学们答:“时间一去不回。”老师马上肯定,并说有去无回就应倍加珍惜时间。学生明白了老师的用意,打开窗子放走了小燕子,又专心地听课了。看似“随意”的问答,其实蕴含了强烈的思想内容,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同时,也表现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抗敏性。

“随意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之一,是一种崭新的境界,它区别于任意,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目的性和思想性的特点。所以说,“随意”是有限制的,不是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没有一点约束的教学行为和过程。

三、“随意”的必要条件

语文课堂教学可以“随意”而教,能否达到“随意”的境界,标志着一个语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但不是可以随便“随意”的。要想达到“随意”的境界,首先要正确处理“有意’与“随意”的关系。“随意”和“有意”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是“随意”的先决条件。做好了这些“有意”的工作,才能“随意”处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随意”而教,也就不枉为人师了。

随意性范文篇4

随意,即凭自己的意愿来教,来做,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的境界。过去,我们认识评价教学工作一贯只注重了教学的常规性特点。领导检查备课,要看教学步骤的设计是否齐全,听教师讲课,要看是否紧扣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只看重了教材各方面的知识点(字词、结构、主题、特点等),面面俱到;在练习、考试中,只注重了题目的标准答案。总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太强调了条条框框,而忽略了最能体现教师智慧和能力以及最能考查学生智力水平的“随意性”问题。这是对语文教学的片面理解,是不符合语文学科的独特教学规律的。

其实,认真分析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就不难看出,他们在注意教学常规要求的同时,都有很多“随意性”的闪光处。每个语文教师的阅历、知识水平以及对教材的认识不同,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教学过程多具有“随意性”的特点。

首先,教学语言的“随意性”。有的教师沉着老练,四平八稳;有的教师富于激情,豪爽正直;有的教师处事圆满,兼及各个方面。他们选择的教学语言,当然也就风格边异。上海的于漪老师阅历丰富,知识面广,教学语言风趣幽默,有力度;原泰安一中宋遂良老师,教学语言极富感染力,听他讲《出师表》,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流泪;魏书生老师上课紧扣教材,语言简洁明快,极为凝炼。

他们在“传道、授业、解惑”时,所运用的教学语言随意而为,各有机智,令人赞叹不已。

其次,处理教材的“随意性”。因为每个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不同,面对的学生情况不同,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不同,在处理教材时,也就各有侧重。同样讲朱自清的《春》,有的老师侧重于思想内容的分析,有的老师侧重于艺术特点的探讨,有的老师注重通过字词的分析带动课文的讲析,各自都具有极强的“随意性”。因此,每个教师尽可根据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和自身特长,对教材作出“随意”的处理。但有一个要求,这种“随意”,必须有利于传授知识。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课堂教学过程的“随意性”。我们强调教学过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其中有个怎么学和怎么导的问题。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对事物的认识,对教材的理解也是“活”的。任何一个教师不可能在一堂课前,就考虑到学生会提出的所有问题,会产生怎样的情绪,这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产生的。因此,整个教学过程是“活”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只能在学生的“随意而为”中发挥出来。说到底,对于教师而言,每一堂课都是“随意而教”的过程。

二、“随意”并非任意

强调语文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并不是语文教师就可以没有拘束,不加限制,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实施教学过程。“随意”只是相对“有意”而言,它有自己的特点。

“随意”有目的性。教授一篇文章或一堂课,总要有教学的过程和目标,“随意”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适应于教学过程的流动性。如果将“随意”误认为任意,一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老师讲了些什么,甚至连教师本人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教了些什么,那就谈不上“随意”而教,且有百害而无一利了。

“随意”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学校与学校不同,班级与班级不同,学生与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同,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使“随意”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基础较好的班级,学生自读能力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多教学内容,增加教学难度;反之,基础较差的班级,如果用同样的内容和难度教学,那就适得其反了。另外,一段时间内这种“随意”有效,而另一段时间内,另一种“随意”或许行之有效,只有充分注意“随意”的时效性,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随意”有思想性。“随意”的“意”,即指思想,意愿,“随意”而教不是爱怎么就怎么,想当然教学。“随意”应当有思想性,要紧跟时代步伐,对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教育。甚至教学过程的每个细节都要蕴含积极向上的思想性。有一位老师上课时,一只小燕子飞进了教室,东碰西撞飞不出去,部分同学的注意力跟着小燕子飞来飞去,不能专心听讲。老师停下课问:“‘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出自哪篇文章?”同学们回答:“《匆匆》。”老师又问:“《匆匆》告诉我们什么?”同学们答:“时间一去不回。”老师马上肯定,并说有去无回就应倍加珍惜时间。学生明白了老师的用意,打开窗子放走了小燕子,又专心地听课了。看似“随意”的问答,其实蕴含了强烈的思想内容,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同时,也表现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抗敏性。

“随意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之一,是一种崭新的境界,它区别于任意,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目的性和思想性的特点。所以说,“随意”是有限制的,不是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没有一点约束的教学行为和过程。

三、“随意”的必要条件

语文课堂教学可以“随意”而教,能否达到“随意”的境界,标志着一个语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但不是可以随便“随意”的。要想达到“随意”的境界,首先要正确处理“有意’与“随意”的关系。“随意”和“有意”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是“随意”的先决条件。做好了这些“有意”的工作,才能“随意”处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随意”而教,也就不枉为人师了。

随意性范文篇5

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表现在:人们在发挥主体的各方面认识功能时,也有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主观性、武断性、片面性。

认识的主体性意味着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即认识是主体有目的的能动创造的过程。但是,这一有目的的创造过程同时也潜伏着脱离客观性原则的可能。如果这里的目的缺乏客观基础,那么这样的目的就有可能把认识引向主观性的误区;另一方面,认识是主体能动的创造过程,但是如果这里的创造不是建立在尊重客观现实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而是不切实际的凭空创造,那么这样的创造也会使认识脱离客观性。具体地说,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即由此带来的主观随意性至少有以下表现:

第一,随意性选择。如果选择不是建立在对对象的全面理解、对主客体关系的全面把握的基础上,而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愿望作出的,这样的选择就是随意性选择。其结果是或者把错误的逻辑起点、思想材料引入认识过程,或者把不合适的方法加以运用,由此造成认识的主观性。

第二,随意性约定。不考虑命题、原理等是否具有客观有效性,不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而只根据权力等方面的需要便把这些命题、原理等约定为真,这样的约定便是随意性约定。

第三,随意性抽象。不是从对象的全面的客观的关系出发来抽取出它们的必然本质和共同属性,而只是从主观因素出发,抽取对象的偶然特征,这样的抽象就是随意性抽象。

第四,随意性综合。只看到事物、要素的个别共同点,不考虑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便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如“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81页。)这样的综合便是随意性综合。

第五,随意性建构。不使用可靠的思想材料,不运用具有客观有效性的方法,想当然地建立各种认识上的结构,这样的建构便是属于随意性建构。

总之,认识主体在发挥各项功能时,既有可能增强认识的客观性,也有可能导致认识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便是认识的主体性在认识活动中的负面效应。

二、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产生的原因

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同各种差异性密切相关。具体地说,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主要由下列三种差异性的不良影响造成:

第一,认识主体的自然差异性的不良影响。主体的自然差异性与造成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是有关的,尽管它的作用十分有限和十分间接。主体的自然差异包括遗传上的差异性、身体素质上的差异性、年龄上的差异性、性别上的差异性和由地理环境造成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虽不能直接造成认识的主观性,但它们会造成人们在个性、气质上的差异,造成人们在理解力、想象力、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从而间接地影响人们看问题的方式,并由此影响人们在看待特定问题时所能达到的客观性的程度。主体在发挥各方面认识功能时,情绪、性格、思维速度等都会影响当时发挥的效果,其中有的产生了积极作用,有的则间接造成了负面效应。

第二,认识主体的社会差异性的不良影响。认识主体的社会差异性更多地妨碍着人们达到认识上的一致性,因此它所造成的负面效应比自然差异性造成的要大得多。而且,由于自然科学认识主体间更多地掌握着共同的逻辑思维工具,因此认识主体的社会差异性在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中造成的主观性比起自然科学来又要大得多。由于人们所在的社会群体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所属的民族和国家不同,所在的历史年代不同,所处的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不同,因此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各不相同。这样当他们作为认识主体发挥各方面认识功能时,也往往按照他们个人的风格、方式、特点各行其是,按照各自的方式去创造,其结果是把各种各样的主观随意性、武断性、片面性带入认识过程。以个别代一般,以特殊代普遍,以主观有效性代替客观有效性,由此造成了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

第三,实践发展的差异性的不良影响。这是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产生的终极根源。实践发展的差异性不仅表现为横向的差异性,即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实践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而且更重要的表现为实践发展的历史性,即以往的实践发展水平较之现在的实践发展水平、现在的实践发展水平较之未来的实践发展水平,总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实践发展的差异性造成不良影响也即是实践发展的相对不完善性。实践发展的这种相对不完善性决定了人们只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发展水平上去从事认识活动,因此认识主体性也只能在有限的水平上加以发挥,总是带有不完善性。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这种不完善性会越来越小,认识会越来越客观,因此相对于未来的发展阶段来说,现在的认识总是带有某种程度的主观性,现有水平的认识主体性总是会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而这正是由现在的实践发展水平与未来的实践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决定的。

三、承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并不否定知识的客观性

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意味着认识主体在发挥各方面功能时也会把各种各样的主观性带入认识过程,那么这对于知识的客观性有何影响?是否意味着人们再也不可能达到知识的客观性了呢?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对于知识客观性的达到确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就在于:它造成了知识客观性的相对性,这种相对性表现在知识的客观性只能是相对于一定的历史时期而言的。知识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客观化的过程。从总体上看,我们现在说知识的客观性,只是相对于以往历史时期和现在而言的,随着实践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将更加客观化,无论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还是自然科学知识都是如此,因此知识客观性的这种纵向的相对性在所有知识中都存在。知识的客观性同事物的其他性质一样,也有程度上的强弱之分,即知识的客观性也有自己量的规定性。否定这一点,会导致把知识的客观性绝对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客观性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例如波普就曾提出“逼真度”这一概念;皮亚杰则认为:思维和存在的一致是一个过程,“客观性是作为一种过程不是作为一种状态开始的;客观性是通过逐步接近而困难地达到的”。(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第92页,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罗蒂也认为,主观性向客观性转化的过程永远不会完结。尽管他们对客观性的理解存在各种偏差,但他们看到知识的客观性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点还是有某种程度的合理性的。

知识客观性的相对性并不否定知识客观性本身,正如事物存在的相对性并不否定事物本身的存在一样。知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因此知识不断达到客观性,其客观性越来越强,这一点是绝对的。

因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造成了知识客观性的相对性,这一点不应看作是对知识客观性的否定。相反,正是由于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存在,才提供了知识发展的必要性,开放了知识客观性发展的可能性空间,使知识的发展能够在不断超越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过程中走向新的客观性。因此知识的客观性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这种统一是知识的客观性在发展过程中的动态的统一。

四、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消除

知识可以在不断超越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中走向新的客观性,这说明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是可以消除的。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还得靠认识主体性本身,即依靠认识主体性的正确的、有效的发挥。认识的主体性虽然造成了负面效应,但认识主体性积极的、正确的发挥又有能力不断地打破和消除这些负面效应。不过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消除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因此它归根到底要依赖于实践的发展。实践前进一步,人的认识能力也提高一步,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也有可能消除一步。因此在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这一任务上,我们既要看到它的必然性又要看到它的阶段性,既要积极地发挥自觉能动性又不能陷入盲目性。

通过发挥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来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有许多途径,其中包括:

第一,正确运用认识主体的各项认识功能,力避主观性、片面性和盲目性。认识主体的选择功能、约定功能、抽象功能、组织功能和建构功能等等都潜伏着陷入主观性的可能,因此,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的统一,把主体的各项认识功能尽可能地建立在客观性的基础上,如坚持观察的客观性,从事客观的调查研究,运用客观的实践检验标准,进行客观的比较分析等等。要达到客观性的要求,必须坚持全面性的原则。如坚持分析和综合的统一、抽象和具体的统一等等。

第二,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正确的方法对于自觉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认识主体掌握的方法数量上越多,质量上越可靠,看问题也越客观,认识主体性带来的负面效应也越小。认识主体各项认识功能的发挥本身也要使用各种方法,如选择材料要有选择的方法,进行综合要有综合的方法,进行建构要有建构的方法,这些所用的方法是否可靠和是否得当,对于是否造成负面效应及负面效应的大小有着重要影响。

认识主体使用的思维方式是否可靠,往往制约着认识是否客观。使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只能得出主观性的认识,造成巨大的负面效应。而先进的思维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这些负面效应。许多在科学上卓有建树的人,都得益于先进的思维方式的运用,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是不自觉地运用了它们。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兴起,冲击着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证明并丰富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式,为人们进一步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第三,扩大认识交往。认识交往对于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认识主体接受的背景知识中的错误成分,以及错误的思维方式、方法等,是造成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重要原因。而这些因素,往往可以在认识交往中得以消除或更新,通过认识交往的不断进行,人们可以获得一大批新见解、新方法、新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着内化在头脑中的认识工具,形成看问题的新角度,使认识不断趋于客观,尤其是在知识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知识产品更新换代的不断加速,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步伐的日益加快,认识交往的意义也越来越大。认识主体性造成的许多负面效应都必须通过认识交往才能消除。在这种情况下,扩大认识交往就越来越成为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达到知识客观性的必要条件和迫切要求。

随意性范文篇6

【关键词】主观性/客观性/认识的主体性

【正文】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认识的主体性也是如此。人们在发扬认识的主体性去努力达到知识客观性的同时,却发现它也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也着知识的客观性。

认识的主体性之所以会带来负面效应,是因为认识的主体性本身就包含着主观性这一环节,这样,当人们发扬认识主体性时,其中的主观性也往往随之进入了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中,并由此造成了知识客观性的相对性。

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造成了许多人的困惑。有些人认为,既然认识的主体性会带来主观性,那么知识就再无客观性可言,有些人则由于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而否定认识主体性本身,进而视认识的主体性为大敌,认为既然要坚持知识的客观性原则,就应当限制、少谈甚至取消认识的主体性。因此,怎样看待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产生的原因何在?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是否意味着知识客观性原则的破产?所有这些都成为不可回避的。我们在此也做一些探讨。

一、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表现

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表现在:人们在发挥主体的各方面认识功能时,也有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主观性、武断性、片面性。

认识的主体性意味着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即认识是主体有目的的能动创造的过程。但是,这一有目的的创造过程同时也潜伏着脱离客观性原则的可能。如果这里的目的缺乏客观基础,那么这样的目的就有可能把认识引向主观性的误区;另一方面,认识是主体能动的创造过程,但是如果这里的创造不是建立在尊重客观现实和客观的基础上,而是不切实际的凭空创造,那么这样的创造也会使认识脱离客观性。具体地说,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即由此带来的主观随意性至少有以下表现:

第一,随意性选择。如果选择不是建立在对对象的全面理解、对主客体关系的全面把握的基础上,而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愿望作出的,这样的选择就是随意性选择。其结果是或者把错误的逻辑起点、思想材料引入认识过程,或者把不合适的加以运用,由此造成认识的主观性。

第二,随意性约定。不考虑命题、原理等是否具有客观有效性,不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而只根据权力等方面的需要便把这些命题、原理等约定为真,这样的约定便是随意性约定。

第三,随意性抽象。不是从对象的全面的客观的关系出发来抽取出它们的必然本质和共同属性,而只是从主观因素出发,抽取对象的偶然特征,这样的抽象就是随意性抽象。

第四,随意性综合。只看到事物、要素的个别共同点,不考虑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便把它们综合在一起,如“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81页。)这样的综合便是随意性综合。

第五,随意性建构。不使用可靠的思想材料,不运用具有客观有效性的方法,想当然地建立各种认识上的结构,这样的建构便是属于随意性建构。

总之,认识主体在发挥各项功能时,既有可能增强认识的客观性,也有可能导致认识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便是认识的主体性在认识活动中的负面效应。

二、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产生的原因

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同各种差异性密切相关。具体地说,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主要由下列三种差异性的不良影响造成:

第一,认识主体的差异性的不良影响。主体的自然差异性与造成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是有关的,尽管它的作用十分有限和十分间接。主体的自然差异包括遗传上的差异性、身体素质上的差异性、年龄上的差异性、性别上的差异性和由地理环境造成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虽不能直接造成认识的主观性,但它们会造成人们在个性、气质上的差异,造成人们在理解力、想象力、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从而间接地影响人们看问题的方式,并由此影响人们在看待特定问题时所能达到的客观性的程度。主体在发挥各方面认识功能时,情绪、性格、思维速度等都会影响当时发挥的效果,其中有的产生了积极作用,有的则间接造成了负面效应。

第二,认识主体的差异性的不良影响。认识主体的社会差异性更多地妨碍着人们达到认识上的一致性,因此它所造成的负面效应比自然差异性造成的要大得多。而且,由于自然认识主体间更多地掌握着共同的逻辑思维工具,因此认识主体的社会差异性在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中造成的主观性比起自然科学来又要大得多。由于人们所在的社会群体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所属的民族和国家不同,所在的年代不同,所处的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不同,因此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各不相同。这样当他们作为认识主体发挥各方面认识功能时,也往往按照他们个人的风格、方式、特点各行其是,按照各自的方式去创造,其结果是把各种各样的主观随意性、武断性、片面性带入认识过程。以个别代一般,以特殊代普遍,以主观有效性代替客观有效性,由此造成了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

第三,实践发展的差异性的不良影响。这是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产生的终极根源。实践发展的差异性不仅表现为横向的差异性,即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实践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而且更重要的表现为实践发展的历史性,即以往的实践发展水平较之现在的实践发展水平、现在的实践发展水平较之未来的实践发展水平,总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实践发展的差异性造成不良影响也即是实践发展的相对不完善性。实践发展的这种相对不完善性决定了人们只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发展水平上去从事认识活动,因此认识主体性也只能在有限的水平上加以发挥,总是带有不完善性。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这种不完善性会越来越小,认识会越来越客观,因此相对于未来的发展阶段来说,现在的认识总是带有某种程度的主观性,现有水平的认识主体性总是会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而这正是由现在的实践发展水平与未来的实践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决定的。

三、承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并不否定知识的客观性

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意味着认识主体在发挥各方面功能时也会把各种各样的主观性带入认识过程,那么这对于知识的客观性有何影响?是否意味着人们再也不可能达到知识的客观性了呢?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对于知识客观性的达到确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就在于:它造成了知识客观性的相对性,这种相对性表现在知识的客观性只能是相对于一定的历史时期而言的。知识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客观化的过程。从总体上看,我们现在说知识的客观性,只是相对于以往历史时期和现在而言的,随着实践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将更加客观化,无论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还是自然科学知识都是如此,因此知识客观性的这种纵向的相对性在所有知识中都存在。知识的客观性同事物的其他性质一样,也有程度上的强弱之分,即知识的客观性也有自己量的规定性。否定这一点,会导致把知识的客观性绝对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客观性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例如波普就曾提出“逼真度”这一概念;皮亚杰则认为:思维和存在的一致是一个过程,“客观性是作为一种过程不是作为一种状态开始的;客观性是通过逐步接近而困难地达到的”。(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第92页,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罗蒂也认为,主观性向客观性转化的过程永远不会完结。尽管他们对客观性的理解存在各种偏差,但他们看到知识的客观性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点还是有某种程度的合理性的。

知识客观性的相对性并不否定知识客观性本身,正如事物存在的相对性并不否定事物本身的存在一样。知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因此知识不断达到客观性,其客观性越来越强,这一点是绝对的。

因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造成了知识客观性的相对性,这一点不应看作是对知识客观性的否定。相反,正是由于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存在,才提供了知识发展的必要性,开放了知识客观性发展的可能性空间,使知识的发展能够在不断超越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过程中走向新的客观性。因此知识的客观性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这种统一是知识的客观性在发展过程中的动态的统一。四、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消除

知识可以在不断超越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中走向新的客观性,这说明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是可以消除的。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还得靠认识主体性本身,即依靠认识主体性的正确的、有效的发挥。认识的主体性虽然造成了负面效应,但认识主体性积极的、正确的发挥又有能力不断地打破和消除这些负面效应。不过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消除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因此它归根到底要依赖于实践的。实践前进一步,人的认识能力也提高一步,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也有可能消除一步。因此在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这一任务上,我们既要看到它的必然性又要看到它的阶段性,既要积极地发挥自觉能动性又不能陷入盲目性。

通过发挥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来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有许多途径,其中包括:

第一,正确运用认识主体的各项认识功能,力避主观性、片面性和盲目性。认识主体的选择功能、约定功能、抽象功能、组织功能和建构功能等等都潜伏着陷入主观性的可能,因此,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的统一,把主体的各项认识功能尽可能地建立在客观性的基础上,如坚持观察的客观性,从事客观的调查,运用客观的实践检验标准,进行客观的比较等等。要达到客观性的要求,必须坚持全面性的原则。如坚持分析和综合的统一、抽象和具体的统一等等。

第二,掌握行之有效的和思维方式。正确的方法对于自觉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认识主体掌握的方法数量上越多,质量上越可靠,看也越客观,认识主体性带来的负面效应也越小。认识主体各项认识功能的发挥本身也要使用各种方法,如选择材料要有选择的方法,进行综合要有综合的方法,进行建构要有建构的方法,这些所用的方法是否可靠和是否得当,对于是否造成负面效应及负面效应的大小有着重要。

认识主体使用的思维方式是否可靠,往往制约着认识是否客观。使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只能得出主观性的认识,造成巨大的负面效应。而先进的思维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这些负面效应。许多在上卓有建树的人,都得益于先进的思维方式的运用,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是不自觉地运用了它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兴起,冲击着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证明并丰富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式,为人们进一步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随意性范文篇7

首先,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操作脱节。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工作中的最明显的缺陷就是理论与实践不挂钩,重理论而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注重翻译原则、翻译理论、翻译方法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的应用,事实上,实践出真知,没有翻译的实践,学生如何真正掌握教师传授的理论呢。除了教学内容轻实践外,在高职老师的教学评估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教师一味地依赖笔试,而忽视了英语口语和表达能力。其次,翻译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高需求让从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的老师也日益吃香,但是他们的水平良莠不齐,高职的老师水平明显较弱。优秀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师要求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重,然而,当前我国高职学院中的商务英语翻译老师总是二缺一,要么就是理论基础雄厚,但是多为纸上谈兵,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要么是有足够的实践经验,缺乏理论基础,无法将经验很好地传授给学生,其专业知识素养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另外,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方式落后。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突出表现为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沿用传统填鸭式教学,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管学生是否有效地接收到教师传递的学习信息,也不管学生是否有兴趣。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用于任何学科的教学,特别是商务英语翻译这种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中。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成为提高学习效率的绊脚石,使高职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专业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足。最后,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活动存在随意性。在具体教学中表现为,教材选择的随意性和教学组织的随意性。首先是教材选择的随意性,由于当前市场上有关商务英语翻译的教材名目繁多,质量参差不齐,而高职教师决定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因此,要求教师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决定教学教材,然而,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教师对于教材的选择过于随意,从不注重教材的质量和内容。随后是教学组织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具体表现为教师对于教学安排的盲目性和无计划性,还有教学目标的不确定和教学内容的无序性。

2.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我国高职翻译教学工作的不足,笔者提出了重视学生的翻译实践、完善师资力量的引进与培训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规范翻译教学活动等四项改革措施。

2.1重视学生的翻译实践

针对我国高职翻译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本文要求要注重基础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结合,这一结合着重表现为鼓励学生参与校外的翻译实践,增加翻译实践操作。与此同时,教师也被要求要以身作则,利用教学以外的时间多多参与翻译实践操作,为实践教学奠定基础。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课程中,有一门名为“商务外贸术语翻译”的课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准确地传授相关商务术语。除此之外,校企合作也是增加学生翻译实践机会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在学校接受老师传授的理论课程的同时,在企业中践行理论知识,寓理论于实践之中。

2.2完善师资力量的引进与培训工作

由于当前高职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匮乏,因此,要着重培养高水准从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工作的教师,引进同时具备专业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人才。为此,学校可以从引进和培养两方面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在引进教师时,切记宁缺毋滥,一定要引进同时具备充足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人才。另外,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以不断提高教师水平,让教师时刻了解市场需求以灵活改变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为教师提供长期的培训期,学校也可以邀请一些专家进行专业讲座,例如,专家以“商务名片的英文撰写和格式”为主题和教师进行交流,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最新的市场需求和变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3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在改革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创精神,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教学中更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想方设法增加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老师在教学中可以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形式,从学生兴趣点出发,寓教于乐。例如,选择优秀的商务型英文电影进行商务电影的翻译训练,让学生欣赏电影的同时,学习相关知识和翻译技巧。除了电影之外,还可以选择商务广告和视频。另外,教师也可以突破传统的课堂形式,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商务谈判的实战演练。将小组分为甲方和乙方,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商务谈判,并签下合同,并以专业的角度和标准评判哪一组表现得更好,在模拟演练的同时也要追求翻译的准确度和及时性。

2.4规范翻译教学活动

随意性范文篇8

一、教材编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数量多,精品少。

随着旅游学科30年的发展,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建设也经历了从无教材或仅有几本教材(20世纪80年代)到专业系列教材出版(20世纪90年代)再到多种系列教材并存(21世纪以来)的发展阶段。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发展到今天,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品种上,都有了相当大的规模。从数量上讲,旅游管理专业一般课程都能找到数十本教材,至于其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教材基本上都突破了百本大关。从品种上讲,各种规划教材、新视野教材、创新性教材等等,也开始越来越多,层出不穷。在旅游教材日趋繁荣的背后,纵观30年来旅游教材的质量,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像李天元《旅游学概论》、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等高质量的精品教材并不多见。有些教材一出来就无人问津,有些教材用不到一年就要修订,甚至有些质量不高的教材还以不同的名称在多家出版社出版。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水平。

(二)重复多、协调少。

一个学科专业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而这种系统知识又是通过系列教材有序传承的。一套系列教材编多少本、编哪几本,哪本在先、哪本在后,甚至哪一部教材应该编什么,都应该有一个明晰的范畴界定与序位安排,这样才能保证专业教学循序渐进与有效传承。可惜的是,目前出版的许多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系列教材,虽然表面上都属于旅游管理专业范畴,但实质内容上并没有按照专业的知识系统在“系统”上做好文章,总给人以想编几本就编几本、想怎么编就怎么编的感觉,从而导致所谓“系列教材”中教材重叠、知识重复的无序与混乱。如旅游资源学与旅游地理学、旅游开发与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开发、旅游市场营销与旅游服务营销、旅游心理学与旅游服务心理等,都存在着体系混乱、内容重叠和知识重复的现象,极不利于教学的科学实施与知识的系统传授。

(三)随意多、分析少。

随意性恐怕是目前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许多教材编写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突出特点。这种随意性不仅表现在不讲系统的体例随意性和不讲逻辑的谋篇随意性,而且还表现在仅有描述的概念随意性和不讲论证的观点随意性。许多教材完全是根据作者的好恶与臆想来编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编多少章就编多少章。尤其是对一些基本概念,既不讲论证,也不讲提炼,常常以顾名思义或直观描述进行界定。对于一些基本问题,经常表现出只有空洞的观点,没有深刻的论证。就拿旅游学科最基本的概念———“旅游”来讲,几乎每一本教材都会给一个定义,但又常常以“至今尚无定论”来敷衍。再如对旅游本质的讨论,许多教材只是简单地将其界定为“经济性活动”、“文化性活动”或“新的生活方式”等,并没有就“为什么”进行系统分析。太多的如此操作,导致旅游学科许多基本概念至今只能各持一说,难于定论,许多基本问题至今也只有结论性观点而无令人信服的分析与论证,从而直接影响着旅游学科的体系构建与快速发展。同时,在这种随意性教材的引领下,学生所接受的只能是大量不确定的杂乱知识和尚未印证的空洞原理。许多学生学了四年,还不能准确说出几个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的学生甚至在看了某些教材后又回到了知识的原点,实在令人心痛。

(四)案例多、经典少。

案例作为一种经验和示范性的素材得到了许多教材编写者的青睐与推崇,以至于目前许多旅游专业教材编到“非案例不成其为教材”的境地。有些系列教材策划者甚至提出每一部教材都得有案例或不得少于一定数量的案例,结果导致许多教材被大量案例所充斥,只见案例,不见原理,影响了知识的累积与应用。尤其是一些教材恨不得每章每节每个观点都配上案例,更是让教材的内容急剧膨胀和让案例遮蔽了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在这里,笔者并不否认旅游专业教材对案例的吸收与运用,笔者所要说明的是,对于旅游专业系列教材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教材都需要案例,也并不是案例越多越好,而是需要者则纳之,纳入者必是经典之案例,就像博弈理论当中“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等经典案例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案例对基本理论的阐述与印证作用。

二、面对新形势教材编写的主要改进对策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材编写到今天,又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种新形势、新背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实践教学、教学质量的高度关注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二是教育部即将颁布的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对旅游学科的重新定位和专业调整,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课题。三是旅游学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也积累了相当规模的研究成果,这一方面为旅游管理专业教材的编写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些成果也需要通过高水平、高质量教材的编辑出版得到有效的展示与传承。面对这种新形势,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旅游专业教材建设,加快编写既符合时展要求,又反映旅游学科发展水平的高质量教材,不仅显得尤为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强化教材的权威性。

权威性本是教材所具有的内在特质,因为它一方面是人类优秀成果的重要承载者,另一方面又是学生吸取先进知识的重要平台。教材的权威与否直接影响着知识传承的方向与水平,直接影响着学习者获取知识的结构与效果。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材编写到今天,似乎已步入“人人都在编教材、人人都可以编教材”的“列国时代”。这种过于功利、随意、重复和复制的行为、显然是对教材权威性特质的严重挑战。因此在新时期,应当重拾教材的权威大旗,强化教材的权威性组织与编写。一是要强化教材编写者的权威性与专业性。大力提倡和鼓励旅游学科专业的“大家”或在某一课程教学方面学有所成、累积深厚的专业人士来从事专业教材的编写,从而避免初学者、不熟知者或急功近利者的胡乱编写,以保证教材的质量与水平。二是强化教材编写组织单位的权威性。一方面,教育部旅游学科教学指导机构应当勇敢地承担起全国旅游管理专业规划教材的组织与出版,并通过专门的教材审定机构对规划教材实行严格的审定。另一方面,有关教学和出版单位在组织教材编写和出版过程中,也应聘请专家组成教材审查委员会对教材质量进行严格审查,并报教育主管部门核准。第三,积极鼓励权威出版机构重点出版“规划教材”或“重点教材”,全面提升旅游专业教材的权威性与品牌影响。

(二)强化教材的共识性。

教材是共识性知识的重要载体,其内容应该是相应学科知识与成果的深刻总结与集成表达。好的教材扮演着知识领航和成果集成的重要角色,既是达成共识性知识的大熔炉,也是构建知识高地的大平台。按照学科研究从论文到专著再到教材的基本范式,教材本该比“成一家之言”的论文、专著更难编写,因为它需要更多的综合创新与学识集成。然而,在许多人心目中、在许多科研评价体系中,论著的分量要远远高于教材。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许多学者在教材编写中,一方面并没有注重知识的综合、创新与集成,而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和复制性。另一方面更没有把握教材本是承载共识性知识的内在特质,把教材写成了更多的所谓“创新之见”或所谓“一家之言”,从而人为地搅乱了学科的基本概念体系和基本原理。因此,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材尤其要在共识性上下工夫。一是要求教材编写者必须沉下心来,博览群书,对已有成果和现有教材进行认真梳理、综合,寻找更多共识性的东西,并将其纳入到教材的编写内容中。二是建议广大学者围绕旅游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多召开专题性学术争鸣与学术会议,以达成更多的共识,从而促进高质量旅游教材的编写与出版。

随意性范文篇9

一、村小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开支随意性大,私分公款现象严重。村小组干部在各项开支决策时随意性大,没有约束,特别是用餐招待方面。如紫阳镇某小组2007年招待费8万余元,2009年招待费达9万余元,每月平均7千余元,平均每天200余元;另外该小组干部还私分集资款6万余元。

(三)财务管理混乱,首先,开支审批程序不严、手续不全。大部分票据没有经手人签名、也没有审核人签名,大多为白条开支;其次,财务凭证和帐册管理混乱。有些村小组数年都不建帐。

(四)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下。村小组财务人员选任随意性大,且绝大多数村小组报帐员未参加过任何培训学习,业务素质低,不懂帐务的基本处理方法和基本规则,不懂原始凭证所应具备的要素,甚至不懂原始凭证与记帐凭证的区别。无法起到对村小组干部的财务监督作用。

二、村小组财务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

(一)乡镇、村委会、村小组各级干部对村小组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认识上存在几个误区:一是认为村小组财务范围有限,规模较小,用不着花大量的精力去管理,乡镇党委政府一般对村委会帐目监督管理较多,但村小组的帐目没有纳入监管范围,认为没必要。二是认为村小组财务在农村最基层,不在各级纪检审计部门监督范围内,来村小组检查看帐的可能性不大。存在侥幸心理。

(二)乡镇、村委会没有重视对村小组报帐员的选拔工作,村小组报帐员文化水平不高,加上财会业务管理培训少,所以素质普遍较差。

(三)村小组干部和报帐员党纪法规和财经纪律观念淡薄。加上监督不力,所以容易滋生腐败。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教育、提高认识。要教育乡、村、组各级干部:村小组的财务管理直接与农村群众利益攸关,是密切群众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最前沿阵地。是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工作重点,是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范围,必须克服“没必要”的思想和侥幸心理,予以高度重视,应作为经常性及当前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常抓不懈。

(二)健全制度,民主理财。

随意性范文篇10

关键词:公共关系符号输出符号阈限

企业总是像一个结系在复杂交叉的社会网络上,从生产链来说,上游有原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下游有包装供应商、广告服务商、铺货渠道中的商、批发商、零售商、物流服务等;企业资金运作,需要跟银行建立关系;企业上市,需要跟证券市场、金融系统建立关系;企业升级、规范运作、获取荣誉等,需要跟认证机构、政府、协会、商会等建立关系;企业产品的宣传与销售,需要跟媒体、广告公司、消费者、经销商建立关系;企业树立良好形象,还需处理好社会公众关系;对内协调员工、管理层、董事会关系,对外协调各种社会组织、政府、公众、个人关系,企业品牌形象是企业公共关系处理的综合结果,而品牌是企业产品的精神内核。因此,作为传播领域专家的奥美环球集团,提出企业品牌是一个360°品牌传播管理的过程,强调管理好每一个接触点的品牌信息传播。

其实每一个接触点的品牌信息传播控制,只是符号控制的过程,控制好每一个传播符号,从而达到企业生存发展、建构品牌形象的最终目的。

符号,按照皮尔士的观点,是指在某些方面或某种能力上相对于某人而代表某物的东西,包含符号、客体及其解释因素,符号和客体相当于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企业在符号互动中处理与消费者、政府、公众、他者、媒体、各种组织乃至竞争市场的公共关系,进行品牌建构。企业符号包括企业自身符号和媒体阐释符号;企业自身符号又可分为稳定符号生产与随意符号生产,稳定符号生产如VI视觉识别系统、企业理念、宗旨、口号等MI理念识别系统以及企业工作制度、员工行为等BI行为识别系统;随意符号生产包括企业日常对外接触传播,如接受记者随机采访时的言语、接待消费者投诉的售后服务、处理客户关系的日常言行、与消费者、公众、政府、其他机构接触的每一个机会点等,言语符号如一两句话、几个词语,即能对企业品牌形象带来影响;非言语符号(又叫“副语言学现象”)如语气、眼神、表情、肢体语言、服饰等,也能对企业形象带来相关影响。

企业在使用符号时,并非任何符号都可以自由使用,而必须根据企业品牌建构理想,进行有效的符号控制。企业想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符号使用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符号阈限。所谓企业公共关系的符号阈限,是指企业在建立良好公共关系时需要坚守的符号界限,在符号阈限范围内,企业能够有效建立良好关系,超越符号阈限,便会对公共关系造成损害。

例如王老吉,其稳定符号——广告语“怕上火,喝王老吉”,基于中国中草药配方的传统工艺,具有深厚的民族认同文化底蕴,而他们在四川地震时,一举捐赠1亿元的行为,信息被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以题为《加多宝亿元捐款感动消费者王老吉两天卖断货》、《王老吉捐款1亿赈灾加多宝集团一夜为国人所知》报道后,收到消费者及网民极度追捧,在网络微信息中,有称“断肠人在啊呀”者回应说,“俺不管,它捐1亿,俺就买王老吉。要是娃哈哈也捐这么多,俺也买!”甚至出现以买断货来“封杀”王老吉的狂潮。

而同样捐1亿元的万科房产,在相同的企业行为中,收到的效果却是截然两样。

万科领航人在万科捐200万元时,抛出“万科捐出的200万是合适的”;“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应成为负担”;“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来辩解,这种从事实上看不无道理的随意性符号输出,在中国当时民众高关心度高热情的特定时期,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显然,这种随意性言论已经超越企业在特定社会语境下的符号阈限,引发一片批评声。最终导致其高成本捐赠,低美誉回报,即使其最终捐出1亿元,也未能完全扭转公众既有态度,更无法跟付出成本相近的王老吉企业“多加宝”集团相提并论。

上述王老吉和万科案例,属于企业符号输出与公众符号认同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概括为:

企业公众形象=(企业符号输出∩公众符号认同)

上文已经指出,企业符号输出,包括媒体阐释符号和企业自身符号,而其自身符号又包括稳定性符号输出与随意性符号输出。其中,稳定性符号输出在其“言效”方面,属于最安全稳定的部分,也是企业控制得最好考虑最周到的部分。而随意性符号输出与媒体阐释符号相比,属于最难控制的部分,也常常是企业360度品牌管理中最复杂的“每一个接触点”部分。

针对个别消费者的符号输出,最容易被企业公关部门所忽视,而且,现在企业公关部一般单独设立,其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人员,公关意识和品牌意识常常单薄,使得企业公关部门也被迫无意中处于一种“危机公关”的被动状态而不是“危机防范”的主动公关状态。

例如伊利集团,在稳定性符号生产上控制较好,而在其针对个别消费者的随意性符号生产上,则不够理想。

事件起因于其金典牛奶两盒在保质期内打开,全部变质。面对这一情况,伊利公司的客服人员调解时,解释了三点:

1.牛奶变质可以退换;

2.喝出病来住院,凭住院医疗费用单据,伊利公司可以支付医疗费用;

3.牛奶少部分有质量问题是正常的。

当双方第一次调解没有达成一致后,出现了媒体介入式的阐释性符号传播,当记者就此写成一篇报道:《伊利“金典”奶:劣质产品岂能一换了之!》文章在一家正式杂志网站上后,有些顾客在文章后发表评论如下:

1.奥运有这样的合作伙伴让人捏把汗。

2.伊利不厚道,有错就要改嘛!

3.出现这样的问题怎么能让经销商来负责此事呢?应该是由伊利集团来负责此事件……像这样的大企业现在这个时候还在耍大牌,真的是害人害己呀……

而伊利集团总部的客服是这样处理这一负面事件的:

“几家小网站转载形成不了什么影响力,伊利是奥运合作伙伴!”

很明显,此例中企业符号使用越出阈限,没有达到投诉者认同,这种认同可界定为“他者认同”。企业在处理个体性他者时,符号输出不当,包括“喝出病来”“有质量问题是正常的”、“是奥运合作伙伴”等言辞,或许换一个语境,属于正常言语行为,但在消费者投诉这种特定情境中,显然变为越出阈限的符号输出,与投诉者或消费者认同背道而驰,牛奶作为营养品,功能首先为“强身健体”,而不是等待“喝出病来”,跨越阈限的言语符号输出,得到相应破坏公共关系的符号输入,如“劣质产品”、“不厚道”、“害人害己”等,建立良好公共关系,在此类随意性符号生产上,以他者认同为目标,使用诸如“抱歉”、“尽快联系”等符号,上述负面符号输入就不会出现。

这种针对消费者个人或他者的企业公关形象,可以概括为:

消费者心中品牌形象=(企业符号输出∩消费者符号认同)

企业符号输出还需考虑群体认同,包括企业内部自我认同与其他组织认同,如广州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原先计时工资制改为计件工资制度,相应生产员工的基本工资降至原来四成,公司100多名一线员工以停工抗议。此为企业制度符号得不到内部自我认同的案例。同样,台湾中华电信工会不满董事长贺陈旦“指示各分公司、营运处主管分配逼退员额,务必要完成逼退一千六百名员工的任务。”导致“中华电信”上百名工会人员手举“公司逼死员工”标语牌,在南区分公司新旧任副总经理交接场内外抗议”,声援工会主张的立委管碧玲表示,“枉费中华电信花大笔的经费在媒体上做企业营销”,如果资方对待员工的态度不改善,再怎么营销也是没用的。”亦属企业随意符号生产越出阈限,得不到自身群体认同的公关失败案例。

此外,企业符号生产,无论稳定符号生产还是随意符号生产,都必须考虑公众认同。无论企业产品如何定位,消费者及潜在消费者总是分布在公众之中。所有企业符号生产与使用,在建立良好公共关系标尺下,必须遵循符号阈限,在人际传播层面,则需得到他者认同;在群体传播层面,则需得到组织内、外认同;在大众传播层面,则需得到公众认同。集中为一点,即社会认同。其关系如图2所示:

综上所述,企业在处理公共关系过程中,符号阈限尤为重要,这种阈限的本质,在于得到社会认同。

参考文献:

①【意】乌蒙勃托?艾柯著.卢德平译.符号学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②【法】罗兰?巴尔特著.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8年11月第1版

③【美】莫里斯著.罗兰周易译.指号语言和行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

④伍静妍.王老吉捐款1亿赈灾加多宝集团一夜为国人所知.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5月19日

⑤毕诗成.同捐一个亿,不同的王石和王老吉.华商报.2008年5月25日A6版.

⑥东南置业杂志社网:伊利“金典”奶:劣质产品岂能一换了之!/ReadNews.asp?NewsID=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