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坝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4:45:57

水坝范文篇1

一、水坝(水电)建设的水资源意义

水坝建设的作用不是单一的,除了防洪、灌溉、航运、旅游、水产养殖等等之外,最主要是供水和发电。通过建坝蓄水,达到控制洪水并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是现代水坝的重要作用之一。以我国为例,由于季风性气候,暴雨集中,尽管时常有洪涝灾害发生,而从总体上讲,淡水资源十分缺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用水需求的增长,要解决我国的水资源短缺,措施之一就是必须建设一批大型蓄水水库,增加各流域汛期的蓄洪能力,从而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纵观历史,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如果没有特殊环境形成的天然水资源充足保证,几乎无一例外的必须依靠水坝蓄水来解决其水资源供应问题。

例如: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的水资源问题的成功解决,也主要是依靠水坝建设。美国已经建有大小坝82700多座,大都建于上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其中坝高15m至30m之间的坝有6975座,30m以上的大坝有1749座。水库总库容约为135000亿m3,为世界之最。美国水坝按主要功能划分,为供水或灌溉的大坝1890座,防洪的大坝1873座,旅游、娱乐目的大坝870座,以发电为主的大坝629座。〖1〗

相比之下,中国的水坝建设却要落后很多。理论上说我国也有水坝8万多做,但是实际上多为不规则的小型土坝,真正能够全面发挥水坝功能的水坝实际上并不是很多。根据中国大坝委员会的统计,至2003年底30m以上的大坝仅有4694座(其中在建30m以上大坝有132座),在建30m以上大坝的装机容量为56300MW。我国水库总库容仅为5843亿m3(其中在建库容为1405亿m3)。2004年全国水电发电量约为3300亿度。如果以人均水库蓄水量来比较,中、美两国通过人为工程可控制的水资源供应能力,差距在100倍以上。因此,我国的社会、生态环境遭到自然灾害的冲击极大,一方面洪涝灾害频发,另一方面又是干旱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严重。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都离不开建设一定数量的大坝,增加对天然水资源的调控能力。

然而,目前一些国内外的反坝宣传,总是片面地夸大、强调水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而忽视了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今天,天然分布的水资源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不建设一定数量的水坝,具备一定的水资源调控能力,我们根本就无法支撑一个现代化的社会,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国内有人不顾现实的说什么美国已经不建坝,开始拆坝了,世界已经发展进入后大坝时代,质问为什么我们还要建坝。首先应该说明,美国还再建坝,只不过他们的水资源开发程度已经非常高了,现在主要是对现有水坝进行维修、更新。美国已经退役的大坝总数达四百多座,这些坝都比较低,平均高度只有几米高。退役的坝中,除了一些由于年久变得不安全的小水坝之外,有相当一部分是建坝的目的发生了变化,如为纺织、矿业供水的坝,因纺织工业迁移、矿业停工等导致大坝退役。真正对美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水坝不仅一座都不会拆除,而且还要不断地维护、更新。那些盲目宣传美国拆坝的同志,根本不了解我们和美国在水资源的控制能力上的巨大差距,就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解决我国的水资源供应问题,我国经济就无法正常发展。〖2〗

对于发展中国家,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短缺的矛盾都十分突出。由于国力的局限,欠发达国家在江河开发利用上还远不能到位,防洪、灌溉、供水、调水的能力往往都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我国尚有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事实上,我国众多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国民经济发未来发展的影响将会比洪涝灾害更致命。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水资源需求将会大大增加。要解决水资源短缺,最有力的措施之一就是必须建设一批大型蓄水水库,增加各流域汛期的蓄洪能力,从而增加可利用水资源的总量。从这种意义上看,大坝、水电建设,不仅是开发能源资源,也是防洪减灾和开发水资源。

二、水电资源与开发利用情况

根据2003年国际水力发电协会的统计资料,全世界水电发电理论蕴藏量约为40万亿千瓦时(度)、技术可开发约为15万亿度、经济可开发约为8.8万亿度。我国大陆部分水电的理论蕴藏装机容量为6.944亿千瓦(按8760运行小时计),年电量6.0829万亿度,其中技术可开发容量为5.416亿千瓦,年发电量为2.474万亿度,“经济可开发量”(容量为4.48亿千瓦,电量为1.753万亿度),列世界之冠。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国际上很少采用装机容量的概念表示各国的水电资源。因为装机容量是一个不易客观确定的数值。例如,现在电力工业的发展中抽水蓄能水电站的作用极为重要,而很多抽水蓄能电站实际上只有装机容量而没有发电量(甚至是消耗电量),不能作为已开发的水电资源。其次,根据各国水力发电资源的特点不同,各种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可能会有较大的变化。〖3〗

例如我国的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约为847亿度,按照原规划每年运行5000小时计算,计划可装机应该是1600多万千瓦。而在建设中考虑到更好的发挥防洪、调节作用,实际装机增加到1820万千瓦。现在根据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需要,又要增加420万千瓦装机,以便提高三峡电站的调节能力。这样三峡的装机容量已经比原规划提高了近40%,但是,三峡的年发电量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用所谓可装机容量来表述水电资源确实不算很科学,所以国际上基本上都不采用这种表述,而是主要采用年发电量来表示水电资源。我们目前看到的所谓国外水电的开发程度,大都是以年发电量的表示数字,因为,实际上国外根本就没有所谓可装机容量的概念可供比较。由于我国以往比较习惯于用装机容量计算水电开发的程度,实际上这很难正确地反映出水电开发的实际情况。因此,说我国目前水电开发程度达到25%的表述是不准确的。因为,我国水电实际装机中有大约八百万千瓦的抽水蓄能,还有大量像三峡这样为了提高电站的调节能力而额外增加的装机,所以,实际建设装机容量一般都远远超过规划装机,因此,水电的开发程度被人为的提高了。如果以年发电量计算,到2004年底我国的水电资源的(技术)开发程度应该为13.6%。

这个水电开发程度表述不清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引起一些水电工作者的足够注意,很多人经常在用我国装机容量的开发程度与国外的年发电量开发程度进行比较。因而,比较的结果,经常会片面地夸大我国水电开发程度。现在,我们应该逐步推广采用年发电量的水电开发程度的表述方式,因为,这个数字不仅是能够客观反映水电开发程度,而且也可以用来与国外的水电开发程度进行比较。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称为“经济可开发”水电资源的开发程度。有专家认为,由于其经济可开发的范畴取决于很多条件,随着形势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油、气、煤价的不断攀升,必然会有所改变,因此,很多国家建议不宜以此作为衡量标准。

三、世界可持续发展呼唤水电开发

3.1资源情况

整个二十世纪,人类已经消耗了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目前,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仅为1400多亿吨,按目前产量,静态保障年限仅40年;天然气的剩余可采储量为150亿立方米,静态保障年限仅为60年。世界煤炭的储量虽然多一些,但是如果按目前的消费速度,在一百多年以后也将枯竭。所以,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将世界的能源结构尽快的转变到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可再生能源与矿产资源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时间的变量,利用的时间越长资源量越多。反之它也不能保存,不管你是否利用它,它都将随时间消逝。所以优先开发使用可再生能源就是最大的节能和开发资源。尽管风能、太阳能发电技术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按照现有的技术水平,风力和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还不能满足大规模的社会需求。当前,全世界上大约20%的电力是来自水电,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的比重还很小。水电是目前唯一一种技术上比较成熟的、可以进行大规模开发的可再生能源。

3.2水电的可再生能源作用不能替代

可再生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水能和生物质能,此外还有一些像潮汐、地热等,但所占比重较少。生物质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我国目前还主要是简单的直接燃烧,国外虽然已有比较先进的生物质能应用技术,但由于生物质能的原料也必须通过种植产生,使其可再生性还是要受到很大局限。太阳能和风能资源非常丰富,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恐怕只有解决了大规模储能技术之后,才能和水能一样大规模的应用。目前的太阳能、风能与水能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它们是随机的、分散的,且效率不高。太阳能是永恒的但也随时间、气象而变化,黑夜、阴雨不能发电;风力则更是天有不测风云,不能人为控制。在发电效率方面,欧美现今有一些风车规模迅速增大,有的风力发电机比旧机组效率高出10倍,但是其出力还是不能与一个中型水力发电站相比。某些发达国家设想组成风力发电电网,但问题很多,迄今未能实现,其作用还远不能与火电、水电、核电相比。根据以色列一家国际知名的太阳能研究机构的实验研究表明,目前较为成熟的太阳能大规模发电应用,仅仅停留在依靠太阳能对火电厂的循环水进行预加热,减少烧燃料的消耗。由于风能、太阳能的这种缺陷,一般来说太阳能、风能目前还主要是在农业用电上起到辅助的作用,或者通过蓄电池构成小型独立电源为边远地区提供生活用电。联合国一直在帮助第三世界国家推广风力发电技术,但目前大都停留在解决边远分散地区的生活供电,仍难以形成强大的电网。〖4〗

与太阳能、风能不同,水能虽然同样是可再生性的清洁能源,但其性质有较大的区别。水力发电的水量主要靠河流和降雨,虽然具有随机性,但是通过建造水库,水量是可以积聚、储存的,因此水电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阶段内被人为控制。水力发电的这一优点使其除了提供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外,还具有水电机组的启动、停机迅速,可用来调整负荷,在电网中进行调峰、调频和作为事故备用。现代电网的规模正在日益扩大,不仅有全国联网,有的地区甚至具有了统一的跨国电网,虽然自动化、信息化、控制技术日益提高,但因电网运行复杂,情况多元变,及时调节和保障安全困难很多,如果电网中缺少必要的调节备用电源,难免事故频发。现代电网供电的效益、安全不能缺少强大的可快速调节的发电装机容量。目前对电网负荷方便、快速的调节,大都赖于大容量水电站或者专门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因此,世界各国近年来对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非常重视,在一些发达国家,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已经超过常规水电。目前,抽水蓄能电站的研究已成为水电建设中专门的重大学科。可以这样比喻,对于大型电网来说,水电与风能、太阳能发电的区别在于;水电的作用等于风能或者太阳能电站再加上抽水蓄能电站。所以,在目前情况下,随着风能、太阳能发电应用的规模扩大,需要建设更多的水电站补充电网的调节性,对于那些水电资源缺乏的国家和地区,也必须建设足够的蓄能电站。

3.3环境压力

在环境方面,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的生产与消费规模急剧增加,环境排放污染严重。目前,由于煤炭燃烧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粉尘等有害气体,已经可以通过技术得到控制。但是,由于化石燃料和石油衍生能源在燃烧后,产生的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GHG),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法。这些气体吸收太阳辐射并阻止这些辐射由大气层向地外空间发散,能量的长期积聚造成了全球气候不断升温。研究表明,当等效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水循环的加剧,对区域性水资源产生重大影响,对局部农、林业生产也将造成严重后果,引发频繁的自然灾害,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从1979年在日内瓦召开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以来,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加强了对GHG效应的科学研究。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66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1997年12月1日召开的京都缔约方大会上,形成了具有法定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它规定发达国家均要限制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2008年至2012年间要在1990年排放水平上至少减少5%。在这种形势下,利用清洁的水力发电不能不作为一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明智选择。世界上大约有经济可发开的水资源8.8万亿千瓦时/年,如能够充分开发利用可替代燃烧原煤40多亿吨/年,相当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近100亿吨。

3.4水电与扶贫

此外,水电开发具有重要的扶贫作用。据联合国估算,目前全世界还约有20亿人口没有充足的电力供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里,电力供应的短缺,不仅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严重的影响着人民生活的质量。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水力资源是现实中能提供可再生能源的主要途径。在非洲大陆,化石燃料短缺,而水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对大坝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的争论阻碍了许多水电工程的建设也延缓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些观点认为这些国家应该直接去使用像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现代生物质能等的可再生能源来满足他们的能源需求,但是更多的人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认为这类的技术总体上还是处在开发、研制的阶段,尚不具备大规模应用的条件,所以成本相对偏高。大规模地使用这些技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根本就是不现实的。而且在那些工业化国家已经开始享受化石燃料和水电等成熟的技术为他们带来的巨大效益时侯,单单要求这些欠发达国家只能依靠太阳和粪便产生的能源来发展也是非常不公平的。在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水电开发是摆脱贫困的明智选择。总之,从资源、环境和帮助落后地区摆脱贫困的角度上看,开发水电是实现人类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环境问题困扰水坝建设和水电开发

20世纪60年代以来,埃及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引发了美苏之间的一场关于水坝的争论。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为了指责苏联帮助修建的阿斯旺大坝,世界上掀起了一股以污蔑阿斯旺大坝为代表的,无限夸大水坝副作用的风潮。一时间很多学者千方百计的以能够寻找到水坝的副作用为时髦,在政治对立的思想扭曲下,水坝的形象被人为的妖魔化。一些善于投机的反水坝的组织,也就利用这一点大肆炒作。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上就有所谓的世界反坝联盟。1991年在奥地利维也纳的联合国国际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第17届国际大坝会议时,会场外就有反坝联盟示威者宿营的帐篷和示威标语。反对建坝的抗议、示威活动几乎伴随了国际大坝会议的始终。那时的示威者只是机械的喊:反对建坝、让河流自由流淌等口号,并无多大的号召力,也还不足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随着世界各国对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关注,也必然会使人们对水坝的作用进行必要的反思,其结果必然使一些地区的水坝建设面临来自于生态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质疑和挑战。不可否认,与其他人类文明活动一样水坝建设也必然存在副作用,建坝造库确实存在着有:移民安置、泥沙淤积、鱼类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土地文物淹没、温室气体的产生、下游水文、物理现象的改变以及地区一体化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工程决策者和技术人员认真的考虑和慎重的处理。事实上,建坝过程中的这些环境问题,始终是坝工届关注的焦点之一。全世界20世纪初建造的很多水坝上就已经留有鱼道,我国三门峡的泥沙问题,曾经在三门峡修建前就遭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水利工作者的质疑。正因为此,迄今为止可以说国内、外修建的绝大多数的水坝的生态环境作用,都是利大于弊的,包括改造以后的三门峡水库,否则它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当然,因为世界上没有副作用的事情是不存在,无论在任何时候,水坝的建设也必然会面临一个利弊平衡得失的选择。

在反坝和对水坝深刻反思的思想影响下,1997年4月,在瑞士格兰德39名来自不同国家和阶层的人士和绿色和平组织成员,在讨论“世界银行”的一份关于水坝建造问题的报告后,提议成立“世界水坝委员会”简称WCD。1998年5月,WCD在争取到有关国家的组织和部门同意后,开始对世界不同国家的125座进行了调查,建立了水坝数据库。2000年11月正式提出“水坝与发展新的决策框架”的报告。他们准备在征求有关国际组织意见后,将报告提交“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希望能够形成今后水坝建造的决策的国际标准。然而,该报告在有关国际组织讨论中起了极大的反响,尤其是遭到了发展中国家代表的强烈反对。据国际大坝委员会讨论时统计,仅有三个国家表示同意接受WCD提议的决策框架。2001年2月,世界上关于水利、水电和水坝的三个国际组织(国际大坝委员会、国际灌排委员会和国际水力发电协会)的负责人,联名向世界银行的总裁写信强调:尽管WCD的报告可以作为引发建坝问题讨论的有用的资料,但是,作为建坝决策标准,它是极不充分的。同时表示不能接受报告中对现行水坝作用的不公正的评判结论。

在实际中,各国的水坝建设也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反坝运动的影响。如;印度的特理一级水坝由于当地居民受到反坝人士的鼓动,不断的进行反对示威,最后告至最高法院。等待诉讼裁决之后,工程推迟了近20年,造成巨大的损失;印度尼西亚的规划的一座200多米高的混凝土面板坝,由于当地居民的激烈反对,造成大规模动乱,最后政府不得不停止了该项目的实施;意大利建造的一座水库,由于当地居民的抵制,拒绝搬迁,以至于水库建成后十几年仍不能投入使用,当地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最引人注目的反坝风潮应该算是中国的长江三峡水电站。因为水坝建设的各种环境问题都在三峡工程中有所体现,所以三峡工程几乎成为世界各国反坝舆论的焦点。经过充分论证和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中国的水坝建设者正在用现实回答着各种对水坝的疑问,可以说我国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是对反坝宣传的最有力回击。

五、有关水坝、水电的争论和结果

5.1关于对水坝、水电的认识分歧

尽管水电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大规模应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手段。然而,随着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关注,全球环境意识的急剧增长,大坝、水电工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这种情况导致了已经建成和正在规划建造的大坝和水电项目成为了越来越敏感的话题,一些对环境和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的项目,遭遇到公众的强烈抵制以致于最终被迫停止。围绕着水坝的利、弊的争论,在20世纪90年代,以世界水坝委员会的组建和《水坝与发展》报告的提出达到高潮。世界水坝委员会的报告是人们对水坝建设深刻反思的产物,它是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充分利用反坝组织的积极性,委托世界水坝委员会第一次从环境和社会的角度,系统的来总结、归纳水坝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报告通过对一些已建成的水坝的详细的调研,系统的总结了水坝有可能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5〗

然而,应该看到由于《水坝与发展》调查报告,对水坝的作用采用了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的总结方式,所以该调查的结论基本上都是强调水坝负面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误导了公众对水坝的看法。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际舆论对水坝建设的反思,已经产生了矫枉过正的趋势。以至于很多人由于受到片面宣传的误导,仅仅强调水电站、大坝产生的环境、生态问题,早已经忽略了水坝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水电替代火电之后,将产生的巨大环境效益。不少人开始否认,水电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错误的主张将水电排除在绿色能源范围之外。在这一问题上,水电开发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往往与待开发水电资源较多的发展中国家,持不同意见。因为,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大力发展水电的过程中,通过兴修水利,发展水电,社会、生态、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当时世界各国有很多这方面的消息、报道、论述。然而,时至今日,这些正面评价水电效益的文章和观点早已被人们淡化,恐怕也只剩下一些水利水电专业工作者还比较熟悉。反之,我们人类根据发展了的认识,反思我们过去的一些水电工程中,没有能充分注意到的生态环境所产生的问题的行动和观念,却被不断重复、相对放大,而且充满了现在现代人的头脑。以至于人们(甚至包括一些其他专业的专家)已经不知道水电所创造的巨大的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而误认为所有的水电站、大坝只会引发一些环境、生态问题。公众的这种偏见,反过来又影响政治家甚至某些决策人物。特别是在那些,绝大多数水电资源已经开发完毕的发达国家。因为,他们一般不需要再对水坝、水电的作用进行更多的探讨。反之,一些由于江河治理、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经过仔细的研究、认真的比较,往往还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包括建坝、修水电站在内的水利水电开发,仍将是实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5.2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的结论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入,不断发展的世界对水能资源的需求变得一天比一天尖锐。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里,水力资源是现实中能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主要途径。在非洲大陆,化石燃料短缺,而水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对大坝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的争论,阻碍了水电工程的建设和社会进步。为解决这些问题,1996年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上,首先确立了不需要建设大坝的、小型水电的,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地位,鼓励各国的小型水电开发。此后,经过社会各界有关大坝、水电问题的进一步争论,特别是在世界水坝委员会的《水坝与发展》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澄清了一些类似“水电的温室气体排放与火电相当”等错误观念之后。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上,到会的192个国家一致认识到;发展水电与燃烧矿物资源获得电力能源相比较,无论在资源方面,还是在环境方面,都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过讨论,会议认为;在世界各国都在鼓励发展各种可再生能源,来减缓全球变暖的情况下,大型水电也有必要被确认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最终作出决议,采纳《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呼吁全球能源供应多样化和增加包括大型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份额,峰会还承诺加大政府间推动包括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活动。并建议于2004年在中国举行一次水电与可持续发展论坛,通过全球的水电领域的高层论坛,探讨一系列的议题,来进一步的完成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峰会的任务,推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5.3北京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和《北京宣言》

按照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的计划要求,受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委托,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和中国国家改革与发展委员会于2004年10月27日在北京共同召开了水电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研讨会。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非政府组织代表共500多人会聚一堂,围绕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的水电开发技术、已建水电站的管理、水电开发的科学决策、水电开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等水电工程关注的议题进行了研讨,并达成广泛共识。

会议重申了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考虑到20亿人民仍然生活在没有电的世界里,呼吁所有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以可靠、廉价、经济可行、社会和谐和环境友好的方式为社会提供电力。会议一致认为,水电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采用包括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能够显著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更多的、特别是贫困的人口提供电力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技术及经济可行的水电资源都得到了开发,水电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样,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区域开发和工业化进程,水电对减轻贫困、改善经济状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代表们一致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以及经济转型的国家,水电资源需要进一步有效的开发利用。

会议还一致通过了《水电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宣言第12条明确:水坝的环境标准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法律和具体情况,择善而从。这就否定了把WCD的《水坝与发展—决策新框架》作为各国水坝建设必须遵守的统一框架,和任何不顾各国的实际情况,希望建立“国际一致的建坝标准”的尝试。

有关北京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的介绍、发言和最后通过的促进水电开发的《水电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可访问unhsd.icold-。

5.4我国舆论宣传的差距

据了解,对于此次由联合国召开的会议,我国新闻媒体作出正面报道的不算很多,而且,报有不同意见的媒体歪曲报道则不只一家两家。此外,很多中国反坝的NGO组织,都对这个会议持否定态度。实际上,这个会议并不是像有些新闻媒体歪曲报道的那样是由水电系统组织的,它是由联合国组织的。会议的原则、精神包括出席人员和具体发言安排,都是由联合国有关机构确定。会议是按照联合国2002年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的计划召开的,是联合国新千年计划的一部分。一些反坝组织和一些反坝舆论,他们不但反对这次促进水电开发的会议,他们甚至对2002年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的结论,也持否定态度。实际上,有近百名中国反坝的NGO组织的成员(其中大多数都是新闻工作者)都参加过,在南非约翰雷斯堡举行的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他们当时就知道峰会做出的支持发展水电的决议。但是,当时几乎没有一家国内媒体,对此进行过正面报道。相反,从2003年起,我国国内反倒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反水坝高潮。很多片面地强调说什么水电破坏生态环境的反对水坝的宣传,至今还在我国很有市场。

实际上,任何人类活动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水坝的生态影响也是有利有弊的。例如我国的丰满、新安江、二滩等大型水电站的社会生态效益都非常的显著,正面生态环境效益远远超过负面影响。应该说,现在国内流行的一些反坝宣传的很多论据,都是站不住脚的,现在我们争论的这些问题,很多都已经在国际上争论了很长的时间。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上,也已经多次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交锋。直到2002年的峰会,192个国家首脑才达成一致共识,确立大型水电的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地位,并决议鼓励、推进世界范围的水电开发。我相信世界各国的政要们,不会还不如我们的一些小报记者、冒牌专家以及偏激的环保分子了解实际情况,也不会不重视世界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他们最终能够得出支持水电的开发的结论,必定还是有道理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国内的一些人,至今还没有能够认识到,或者说不愿意承认这些。

例如一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门从事环境与发展研究的人员最近写文章,仍然质疑水电不是绿色能源。其文章在说到国际社会对水电的结论时,虽然承认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在1996年肯定小水电,和在2002年通过支持大型水电开发的《约翰雷斯堡计划》的事实,但是,显然还是抱着一种遗憾的和不肯接受态度。文章随后竟然以2004年6月在波恩召开的世界可再生能源会议上,一批反对建水坝组织提出的一个被大会否决了的议案为由,否认国际社会一致肯定水电的结论,强调对水电的认识仍然还存在着巨大争议。实际上,不仅这次波恩会议上想把水电从可再生能源中剔除出去的反坝提案被否决了,而且,随后2004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论坛(该同志亲自参加)和会议一致通过的《北京宣言》,已经再次明确了全世界肯定水电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地位的一致态度。此外,还有一位某电力部门政策研究机构的同志,也曾经作为特邀代表被邀请参加了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并且还在会上了发言。但是,该同志在会议以后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有“国际争议:大坝之利弊”这样一节。文章内容却只字不提2004年10月的北京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会议,反而以2003年底由61国家反坝的NGO召开世界水坝会议的反坝意见,作为评论水电的国际依据。这两篇否定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的文章,都被某个热衷于反坝的NGO组织收录在其网站上,作为反坝、反水电宣传的依据。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的公众(包括一部分专家和领导)对水电的认识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水坝范文篇2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坝;滹沱河;影响

1引言

在我国目前的水力发电事业发展中,建设水坝就是为了能够蓄水并应用水力发电。然而在实际水坝建设中,也应该考虑到水坝建设对当地河流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优化水坝建设及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避免因建设水坝引发河流生态环境破坏问题[1]。建设水坝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也会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是把“双刃剑”。以滹沱河为例,当前水坝建设对于我国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不仅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这一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生态环境保护人士的广泛关注,故而在实际建设水坝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2]。滹沱河是海河西南支子牙河一条比较大的支流,同时也是石家庄市的主要河流之一[3]。滹沱河主要分为南北两岸,其北岸部分从行洪治导线开始,一直到北岸的大堤,为保护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已结合现状建设大量的果林、用材林,形成以种植密林方式为主的生态防护带,面积约319.1公顷。然而,在实际滹沱河大部分流域内,虽然当地政府一直在制订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方法,但基于水坝建设对滹沱河流域大体生态环境的破坏现状,仍需要优化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保护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4-6]。在滹沱河流域的水坝建设中,由于水坝的拦截,使滹沱河流域地下水的水位在不断下降,并形成区域内大漏斗景象,恶化滹沱河流域的地质生态环境,从而对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平衡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不仅是要对滹沱河流域水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治理,同时也应该理顺水系关系,实现对滹沱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达到水坝建设兴利除害的目的。

2建设水坝对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1对滹沱河流域地表水的影响

滹沱河原本是常年性河流,据历史资料中记载[7],在明正德元年间一直到清同治十三年间,滹沱河发生多次水灾。并且,关于昔日的滹沱河,雨季滹沱河的水域就能够达到一望无际的状态,而到了旱季,滹沱河流域的沙洲也呈现出一幅浅滩罗织、轻舟横渡的景象。而如今,国家投资在滹沱河的上游修建岗南水坝和黄壁庄水坝后,基于建成水坝联通石津干渠,导致滹沱河黄壁庄水坝下游段变成不行洪的干河滩,也只有在特大水年,水坝弃水时,该段滹沱河流域的河道才会有水。水坝的建设导致滹沱河部分的河流湿地也渐渐演变成为河滩沙地。并且,由于水坝作用的影响,滹沱河部分河段的河流,也变成一段一段的污水河,河流周围的居民对此是苦不堪言,也对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不良影响;滹沱河河道断流干涸,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并且滹沱河两岸土地也在沙化,植被树木稀疏。由于建设水坝,滹沱河流域的水源受到污染,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滹沱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污染,不仅会影响农村饮用水安全,也会导致河流流域内大面积的耕地减产。在不同时间内遥感检测滹沱河流域的地表水分布情况[8],数据内容如表1所示。在滹沱河流域内建设水坝,减少了滹沱河流域上游水对下游地下水的补给。在滹沱河建水坝之前,一部分滹沱河的河水渗入到地下,少部分的水留在空气带之中,大部分的水则直接补给下游的地下水。在滹沱河流域建设水坝后,不仅截住了上游地表水往下游的流动,也截断了上游地表水补给下游地下水。并且,在有些水坝建设过程中,应用垂直防渗处理,也截断了向地下水渗漏的补给途径,导致滹沱河水坝附近的地下水位下降。针对滹沱河石家庄段,在1960—2014年,其浅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9],如表2所示。

2.2对滹沱河植被分布的影响

在滹沱河流域修建水坝,导致滹沱河流域内植被分布面积不断减少。因为建设水坝会对滹沱河流域的地表水产生影响,导致流域内的地下水位下降,从而使滹沱河流域内的草地、林地退化,植被分布面积也不断减少。大坝的建成搅乱了河流的侵蚀和沉积地质过程。它拦住了上游入海的沉积物,将本不属于海洋的下游沉积物带进了海洋,沉积成为三角洲。由于筑建大坝之后,河流的流速在下游加快,河流的下蚀作用强度增强导致下游河谷加深,河谷的沉积作用平衡被完全破坏。由于河流基本无负载,沉积作用微弱,无法形成心滩等河谷中的沉积作用产物。在下游的末端,松散沉积物沉积,沉积作用加强,但没有上游的沉积物补充,造成了三角洲上游的水土流失,滹沱河流域的河流入海口三角洲衰退,植被被吞噬。并且,在水坝排水时也会产生人为脉冲,致使那些依赖周期性洪水而生存的植物由于种子萌发时间上的错误而不能在特定的时间内发芽,从而导致滹沱河流域植被不断退化。

2.3对水文的影响

在实际中,修建水坝会导致滹沱河河道流态发生变化,使滹沱河河流与上、下游水文特征发生改变。修建水坝,将会彻底改变滹沱河原有的自然季节性流量转变模式,从而消除了水文出现的极端变化。在滹沱河修建水坝,还会引起滹沱河流域内的河水温度、河流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切断滹沱河流域内生态网络间的联系,使滹沱河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在滹沱河上游建筑大坝之后,由于水坝蓄水,水面上升,纵坡降减少,局部侵蚀基准面抬升,河水流速减慢,下切作用减弱,流水侵蚀减少,搬运速度和能力减少减弱,泥沙无法带出,河流的沉积作用增强,导致泥沙在水坝底部形成沉积,形成一个回水的三角洲。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三角洲也会朝着水坝的方向渐渐产生递升,导致泥沙的颗粒逐渐变细,使水坝逐渐淤浅[10]。湿地及沙地面积变化,如表3所示。在下游,由于源头提高以及上游沉积作用增强,河水几乎不带任何负载,下游地区平原的泥沙量减少,造成下游被海岸侵蚀。由于负载少进而导致河流活力增加,下蚀作用增强,河流下切的深度会增加,原下游河床内松散的沉积物会被流水侵蚀而使河谷加深,下游平原可能会变得更加的崎岖不平。

2.4对滹沱河流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在实际中,修建水坝会改变河流流域内上、下游的水体,阻断河流流域内生物运动的天然廊道,因此,建设水坝会使得河流流域内的生态系统紊乱,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降低,不仅会使水坝河流流域内的水生动物种类减少,也会使鸟类生物种类减少。孙砚峰等[11]等人在其研究中,采用样线法于2008年9月~2009年11月对滹沱河中游湿地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217种,隶属于16目52科。其中,候鸟(包括旅鸟、夏候鸟、冬候鸟)169种,留鸟46种,迷鸟2种;优势种26种,常见种69种,偶见种122种;古北种148种,东洋种23种,广布种46种;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鸟类30种。在进一步分析后表明,任何一种生境遭到破坏都会对该地区鸟类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并且,修建水坝的过程中,会改变滹沱河沿河流分布陆地的生态系统结构,转化滹沱河流域生态的传统分布格局,从而会严重影响滹沱河流域内依靠这些生境生存的哺乳动物与鸟类,降低生物多样性。在修建水坝后,也会淹没滹沱河流域原有的河滩,从而会导致滹沱河流域内原有的甲鱼、乌龟等爬行动物失去原有的产卵场所,导致当地的龟鳖数量越少。

3致使水坝建设对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

3.1技术因素

我国水坝建设技术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在实际中,因技术问题的存在,导致水坝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在建国初期,由于我国缺乏建筑材料,并且相关水利建筑技术也比较落后,因此在水坝建设中较少使用建筑机械修建水坝。正是由于技术的制约,不仅没有合理设计河流开发规划方案,也导致我国水电事业发展受到制约。如今,我国早已突破技术制约,技术制约情况早已不复存在。但在实际中,还应该运用科技的方法设计建设水坝,才可降低水坝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3.2资金因素

滹沱河流域的水坝建设还面临资金方面的制约。在水坝建设中,由于水坝发电投入十分巨大,且水坝项目设计、施工及运营方面,还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导致水坝建设工程的效益回报时间也在不断延长。因此,在水坝建成后,获得水坝建设效益资金的时间较为延后,也就不能在水坝建设早期,运用效益资金做水坝河流流域的生态环境恢复工作,导致水坝建成后一直到获益之前,其水坝区域河流的生态环境一直处于恶化状态,不利于水坝区域的河流生态环境安全保护工作。

3.3生态因素

在实际中,基于社会角度分析,修建水坝利国利民;而基于生态角度分析,则百害无一利。建设水坝是发展水利发电事业的前提,纵观当前我国的水电发展事业,不论是“怒江水电开发”,还是“三门峡大坝工程”,这些项目均对当地河流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虽然这些项目建成后得到的水电效益不容忽视,但是,这些项目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应该被忽视。因此,针对滹沱河流域的水坝建设问题,要想更好解决建设水坝对河流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对策,应调整生态限制,优化应用先进的生态保护决策,从生态环境保护视角出发,在建设水坝过程中注重环保,最大限度降低水坝对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4优化制定保护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的措施

4.1合理制定水坝建设规划工作

虽然建设大坝会对河流生态环境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同时也有一些优点,因此针对滹沱河流域,在建设水坝过程中,应该针对这些难以回避的不良影响问题,合理设计水坝建设规划工作,使建设水坝不会影响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大力发展滹沱河水利,使其发挥积极影响。虽然如此,也应该在水坝建设中,权衡利弊,优化转换水坝建设观念,尽量降低水坝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水坝建设会引发较大的河流生态问题,与此同时,水坝建设又可以提升我国对水资源及水电的开发利用率,因此修建水坝依然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建设水坝过程中,为降低水坝建设对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在科学可靠的水坝建设规划下,有效利用建设的水坝,实现防洪、用水调度功能。同样,在水坝建设完成之后,还需要在水坝运行的过程中,分析水坝对滹沱河河流及水坝周边水文环境、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正视生态环境变化问题,找到解决对策,缓解水坝对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水坝也可以改变河流流势,还可以改变水量对河流、河道、河床的冲刷,避免发生水灾。在建设水坝中,合理设计水坝建设施工方案,不仅可以降低诱发水坝周边地质灾害(地震、崩岸、塌陷)几率,也可以降低水坝建设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同时应该注意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进一步加强水坝建设规划工作,科学化、人性化做好水坝建设的前期规划,把建设水坝以及水坝运行对滹沱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尽可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维持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在水坝建设规划前期,可以认真做好生态评估,分析建坝对生态带来的影响。在水坝选址时,可以根据滹沱河不同表3滹沱河湿地及沙地面积变化情况河流、不同河段的实际情况,对河流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估,积极做好生态补偿。制定科学严格的水坝建设操作方案,在滹沱河流域的水坝建设中进行合理、科学、规范的施工,使水坝建设不会对滹沱河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恢复性破坏。

4.2做好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工作

在人们修建水坝、通过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一定要学会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尽可能减少建设水坝对滹沱河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建设水坝,也应该分析水坝对流域内生态价值带来的损失,避免因水坝建设对滹沱河生态环境安全带来得不偿失的负面结果。在实际中,科学合理的规范水坝建设工程,降低水坝对河流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不仅可以保护河流生态环境,也可以改善及维护传统的河流周边生态环境失衡局面,发挥积极影响。水坝使水力成为一种清洁强大的动力和能源。针对滹沱河流域建设水坝中,降低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利用水坝调控滹沱河的河流流量,缓解和预防滹沱河流域发生旱涝灾害。通过建立水坝,还可以改善周边河流生态环境平衡,对干旱地区带来水资源补给,将洪涝地区的水资源转化到干旱地区,在改善水坝周边农田环境中水资源的平衡状态中发挥重要作用。故此,在滹沱河流域内,在水坝修建完成后,也应该及时对滹沱河河流及滹沱河周边的水文、生物、水环境等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分析,并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对滹沱河流域生态进行补偿性恢复,以保证滹沱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安全。具体而言,既可以在滹沱河流域大力建设生态湿地,又可以在滹沱河流域的藁城、无极、晋州、深泽等地,利用现有河漕及水坑,恢复水生植物,完善生态修复措施,以降低水坝建设对当地河流流域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4.3做好滹沱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

在治理水坝给滹沱河流域带来的水污染方面,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可以全面清理排污源。围绕滹沱河下游排水的正定、正定新区、藁城、无极、晋州和深泽进行综合治理,控制排入滹沱河的水质。其中,重点是封堵入河排污口,除污水处理厂排口外,其他排口全部封堵;清理河道内垃圾;新建改造污水处理厂,新建2座、升级改造4座,实现沿途城镇污水全部得到有效处理,处理标准达到一级A。扩建长安、藁城、无极、深泽4个区域的污水收集管网,尽可能减少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生活污水;开展滹沱河下游两岸面源环境综合整治,杜绝污水直排、垃圾随意倾倒等污染隐患;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阻止罐车向滹沱河流域倾倒污染物或偷排污水的行为,保护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其次,可以治理河道底泥和污水。在滹沱河流域的藁城、晋州、无极和深泽入河排污渠,建设预处理设施,投加新型复合高效水处理物化凝聚剂的方法,可以快速凝聚、分离溶存在污泥中的有机或无机类污染物,螯合固定重金属和部分有害盐类,治理河底污泥,通过物化剂再次降低污水处理厂排水浓度,确保入河水质达标。

4.4强化政府部门保护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作用效力

政府部门在保护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中,也应该加强对水坝建设下滹沱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力度,可以合理规范滹沱河流域的水坝开发、利用工作,并强化实施开展关于流域内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活动,促进滹沱河流域能够产生生态修复能力,降低水坝建设对滹沱河流域生态的影响。政府部门可以制定《滹沱河流域忻州段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草案)》,通过立法,采取一些综合性、系统性、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坚持在建设水坝过程中实施节水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以自然修复为主,结合人工措施,通过工程措施对滹沱河流域生态环境进行自然修复,用人工修复促进滹沱河流域自然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使滹沱河流域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的好转。政府部门在每年滹沱河汛期发生强降雨后,当地的水文局应该从降暴雨开始时,加强对滹沱河流域行洪水质监测工作,及时开展降水、滹沱河的洪水以及水质状况等雨水情信息的搜集整理,为滹沱河水坝行洪调度提供参考依据。虽然目前我国的水电事业获得稳步发展,但是仍需不断加大水坝建设力度,才可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水电实力。因此,针对滹沱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为进一步缓解水坝建设产生的不良影响,应该增加国家在水坝建设方面的投资,缓解水坝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资金困难问题,有效克服滹沱河水坝建设中的技术、资金制约,确保水坝建设能够符合河流生态环境保护需求。

5结论

水坝范文篇3

2007世界水日

水利灌溉局总监拿督凯兹鲁指出,如果气候变化,造成每逢3、4月都面对降雨量锐减、导致无水灌溉的干旱季节,当局将再研究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兴建水坝的可行性。

他说,目前稻田都需要依靠从河流引入水源灌溉,一旦雨量减少,就会面对问题,以往因为过于干旱导致无法耕种的事件并不常发生,所以并没有兴建水坝。

“如果气候变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化,导致每2、3年就有一次大干旱,成为长久性的问题,可能就需要考虑兴建水坝,否则15年才出现一次罕有的旱季,则无需动用到水坝。”

水坝范文篇4

生态学告诉我们,河流是生态系统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载体。河流的连续性,不仅包括水流的水文连续性,还包括营养物质输移的连续性、生物群落的连续性和信息流的连续性。大坝将河流拦腰斩断,形成了河流的非连续性特征,改变了连续性河流的规律。国内外一些大坝工程运行监测资料表明,河流筑坝可能导致河流生态系统不同程度的退化。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还要建坝呢?众所周知,我国气候大部分地区受季风与热带气旋的控制,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造成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即夏丰冬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这种分布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分布格局与需求存在着差异。正在开工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目的是部分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而建设大量的水库主要是调节水量丰枯,拦蓄洪水,解决时间分布不均问题。至于以发电为主的水库,是充分利用水能这种可再生能源,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仅以北京潮白河的密云水库为例,自1999年到2003年平均每年向首都供水6.4亿立方米,占北京自来水供水量的73%。如果真的让潮白河“自由奔流”的话,干渴的首都1300万人民只有望洋兴叹了。

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在水资源开发与河流生态保护之间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首先,水利水电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环境影响,高度重视生态保护。水利水电工程要在谋求社会经济利益的同时,要兼顾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建立和开发生态工程的新理念和新技术。另一方面,如果不具体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发展阶段,片面强调生态负效应,笼统反对一切大坝建设,也不是科学的态度。总之,提倡趋利避害,不可因噎废食,寻求科学的解决方略应该是一种务实的态度。

全面开展大坝工程环境评估;开发与生态友好的水利工程技术;建立合理的河流生态补偿机制;都将是今后大坝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水坝范文篇5

(一)大坝的建设的益处

1,就三峡大坝为列,它是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并兼有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和发展库区经济等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对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大坝的建设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以我国为例,由于季风性气候,暴雨集中,尽管时常有洪涝灾害发生,而从总体上讲,淡水资源十分缺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用水需求的增长,要解决我国的水资源短缺,措施之一就是必须建设一批大型蓄水水库,增加各流域汛期的蓄洪能力,从而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纵观历史,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如果没有特殊环境形成的天然水资源充足保证,几乎无一例外的必须依靠水坝蓄水来解决其水资源供应问题。三峡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75米。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对周边省区的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起到了缓解作用。

2,大坝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保障。目前,我国已面临着能源危机。煤,天然气,石油的剩余可采储量正在逐渐降低,如果按目前的消费速度,在一百多年以后将会枯竭。所以,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尽管风能、太阳能发电技术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按照现有的技术水平,风力和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还不能满足大规模的社会需求。当前,全世界上大约20%的电力是来自水电,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的比重还很小。水电是目前唯一一种技术上比较成熟的、可以进行大规模开发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

3,大坝的建设对防洪具有重大的意义。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流域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特别是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城市和人口最为密集、社会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在公元前185年至1911年的2000多年间,长江曾发生大小洪灾214次,平均约十年一次,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防洪是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

工程建成后,将有效地拦蓄长江上游的洪水,使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从而保护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耕地免受洪水威胁。

(二)大坝的建成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1.长江上游影响河床演变作为关键的造床质是砾乱卵石,不是泥沙。三峡一带属石灰岩地貌,这坝得怎么建才能防止滴水穿石?那水的压力如此之大,而三峡地区的脉形纵横交错,是极易发生地震的板块挤压地区,如此多的水聚积在一个狭长的河谷中,危险至极修坝后原来年年逐出夔门的砾卵石将一粒也排不出去,可能十年内就堵塞重庆港,并向上游逐年延伸,汛期淹没江津河川一带

2.水库淹没耕地,移民和城镇迁建,会加剧本来就已十分突出的人地矛盾,并由此而可能加剧植物的破坏、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

3.目前库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年排放量已超过1Gt,沿江城市的局部江段已形成了较严重的污染带。建库后,库区水体流速减缓,复氧和扩散能力下降,将加重局部水域污染。

4.三峡工程将改变库区及长江中下游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条件进一步恶化;对四大家鱼的自然繁殖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5.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下游河道出现冲淤变化;对长江中游平原湖区低洼农田土壤潜育化、沼泽化有一定影响;下游河口的海水入侵危害有可能增加。对上海的影响尤其明显。

6.三峡建坝后,库区水面抬高加宽,沿江部分文物古迹将被淹没,三峡自然景观也会收到影响。

水坝范文篇6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

1.1混凝土施工技术介绍作者:单位:顾名思义,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主要使用材料就是混凝土,在具体的施工中,混凝土与钢筋构架相互结合,构成一种稳定的组合结构,进而投入到具体的建筑工程中。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要根据施工情况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选择,由于混凝土材料的不同,其性能用途也会不同,因此,在具体的施工中还要注意混凝土材料的分配比例,使其具有足够的材料性能,符合施工的条件要求。1.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必要性作者:单位: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是它的主体必须以坚固的水坝为前提,因此,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就需要应用到混凝土施工技术来进行水坝的建设。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混凝土和钢筋结构的有效结合,使这种结构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因此,对于水利水电项目中的水坝建设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水坝的建设面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并且由于其建设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水流对水坝的冲击会造成水坝的损坏,而混凝土技术的使用就满足了水坝建设的条件,保证的水坝建设的安全稳定性[1]。

2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闸中的应用作者:单位:水闸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是水利水电项目后期正常工作的保障,如果水闸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工程使用上的瘫痪,因此,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要对水闸的建设质量具有很高的要求。在水闸的建设中,主要包括漏洞式和敞开式两种,这两种建设方式需要根据实际的建筑环境而定,一般在比较开阔的地带使用敞开式水闸建设,在狭窄的山间通常使用漏洞式水闸建设,但两种水闸建筑方式都需要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支撑,比如,在水闸的建设中,一般水闸底部需要很高的强度来防止水闸的下陷,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对水闸底部进行加固,就解决了上面的问题。2.2水坝建设中分缝分块施工技术作者:单位:在水坝的建设中,需要建设的长度一般比较长以及建设面积比较大,这就需要在建设的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水坝的建设,分缝分块施工技术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建筑方法,它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效率。在水坝的建设中,可以根据水坝的长度将水坝进行分缝分块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分块水坝的建设方向和高度,保证各个分块水坝具有方向和高度的统一性,便于后期的接缝处理。通过分缝分块施工技术的使用,就可以很好的缩短施工时间,从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施工效率[2]。2.3水坝建设中接缝灌浆施工技术作者:单位:通过上文讲述,在水坝的分缝分块施工完成后,就需要进行水坝的接缝灌浆工作,来实现水坝的整体结合。在水坝的建设中,水坝的分缝分块施工占有很大的工作内容,因此,就会一定程度的对接缝灌浆的工作产生不重视,但是它对水坝的整体质量是很重要的,水坝接缝灌浆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水坝后期的使用安全性,这就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在接缝灌浆工作中,要端正施工的态度,规范施工的要求,严格按照接缝的顺序,保证横向和纵向灌浆工作质量,确保水坝质量的完整性提高。

3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

3.1加强施工设计的科学规范性作者:单位:在水利水电施工前,都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设计,在后期的施工中,施工设计是施工的基础性参考,因此,施工设计的科学规范性直接影响后续的施工建设,这就需要加强对施工设计的科学规范性。比如,在施工设计前加强设计人员的水利水电知识的了解,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在施工设计的过程中,还要与施工的周围环境进行分析,避免与环境因素产生冲突,另外,设计人员要进行一定的实地考察,来进行施工设计,避免设计脱离实际情况。3.2重视施工过程的管理作者:单位:施工的质量是水利水电项目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水利水电项目工作量最大的内容,其工作的复杂性会容易造成施工人员的失误,从而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重视施工过程的管理。比如,在施工人员的使用上,要看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达到施工的要求,另外,混凝土材料的管理也需要相关人员进行重视,对材料的标准和比例的控制都要严格监管。3.3提高施工检验人员的工作能力作者:单位:对施工质量的检验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对施工质量的检验合格后,才能让施工项目投入到生产中,因此,施工检验人员的工作能力一定要硬,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来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能力。比如,对检验人员进项定期的知识培训以及技能考核,来加强他们的学习,另外,还可以建立合适的奖罚制度,来促进检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端正质量检验的工作态度。

4结语

水利水电项目对于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水利水电项目的质量就需要得到保证。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先进的技术应用到了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就有效提高了水利水电项目的质量,而如何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建设人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来促进水利水电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书杰.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4(13):89~90.

水坝范文篇7

关键词:坝体工程;溃坝;事故发生率;风险管理;优化措施

1关于溃坝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1)近些年来,我国的水库溃坝事件层出不穷,这充分暴露了我国大坝建设的质量问题。在大坝的建设及运作时期,是发生溃坝的高峰期。在一系列的坝体溃坝事件中,发现发现中小坝的溃坝状况非常常见。一般来说,大型水坝的设计程序比较复杂,其工作标准比较高,施工质量控制也比较严,正是由于运行管理的严谨性,坝体溃坝现象才比较少出现。为了满足现阶段水坝工作的要求,实现坝体除险加固环节及安全管理环节的开展是必要的,从而避免其出现一系列的溃决状况。(2)堆石坝及土石坝比较容易出现溃坝状况。这些坝型的整体施工规模比较小,其工程整体造价水平低,施工比较快捷。我国的诸多中小坝都是当地材料坝,这种类型的水坝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实际上,这种施工不太复杂的水坝工作,对于泄洪能力的要求更高,如果不能解决好泄洪问题,就可能导致坝体的急速溃决状况。在国外的发达国家中,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比较复杂,但是其整体建设体系比较健全,具备比较成熟的建设技术,无论是施工质量管理技术还是风险管理技术都具备比较成熟的技术,通过对定期安全评价及环境评价工作的开展,可以满足大坝质量管理的工作要求.比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大坝风险管理制度,实现了大坝整体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3)目前来说,我国大坝工程的风险管理体系是不健全的,有些人员不能针对大坝建设的不确定因素进行有效的认识,也就难以做好细节性的风险管理工作,从而出现一系列的质量管理问题。我国的水利工程结构技术标准体系也是不健全的,针对病险水坝的除险加固体系并不健全,这就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大坝风险状况,不利于实际大坝质量问题的解决。通过对水利工程维修环节及管理环节的开展,可以降低水利工程的风险性。我国的水利工程风险管理体系依旧不成熟,我国水库工程数量庞大,分布于我国的各个区域,水坝风险管理建设需要进行加强,我国的水坝工作环境,也不利于进行坝体的有效性的风险管理。我国的堤防线路比较长,很多堤防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质量上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在大坝风险管理过程中,跨流域调水的规划建设工作比较复杂,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实现坝体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进行工程风险定级,安全评估监督等工作的开展。在实践工作环境中,我国恰恰欠缺有效的安全监测体系,缺乏完善性的维修计划,难以满足我国现阶段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2大型水利工程风险管理整体方案的优化

(1)为了满足我国水利工程风险管理工作的要求,必须要进行风险管理方案的优化。做好风险识别工作,进行风险来源的确定,做好风险分类的确定工作,进行主次要风险的识别。针对风险状况做好风险评估及分析工作,进行风险发生频率、大小等的分析,做好相关的风险决策及其管理环节。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风险类型及大小,进行综合性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实现管理风险的控制。综合性的管理工程主要包括工程改建、维修、风险管理等,在这里面非工程措施扮演着重要的地位,其提供的风险预报系统、工程保险制度、风险管理方法都能为实际工程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工作环境。这需要实现水利工程风险管理方案的优化,做好泄洪设施、库岸、河岸护坡等的监理、检测工作,保证这些建筑物的良好施工及运行,做好建筑物结构的观测及安全评估工作。目前来说,我国的很多事故风险都是中小风险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进行严格性管理制度的制定,积极做好定期的检查及维修工作,进行绝大数工程风险的减少,做好防御重大工程事故的应急预案工作。从工程风险的分布状况来说,工程的施工期及其运作期,是其事故的主要产生期。产生这些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是水坝缺乏有效的泄洪能力,坝体的整体施工质量欠缺,存在诸多的工程建设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做好工程风险管理实践工作。(2)在实践过程中,设备问题是导致风险管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很多的设备存在老化、故障等问题,这需要进行定期维修计划的制定,做好常见故障的预防工作,从而为工程实践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为了满足现阶段水坝风险管理工作的要求,需要做好水利工程的保险体系的优化工作,为工作人员进行意外损害保险的购买,也要为工程施工、运作进行保险的购买,从而提升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及整体质量,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实现工程整体施工体系的健全,满足现阶段水利工程工作的要求。从工程特点上来说,水利工程具备复杂性的特点,它的整体施工规模比较大,影响其稳定运作的因素诸多,比如气候变化因素、人类活动因素、运行管理因素,为了满足现阶段工作的开展,必须要进行质量及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优化,针对其容易出现的灾难性事故进行解决及预防,满足水利工程的安全运作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国家需要进行水利工程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进行安全监测系统的健全及更新,落实好相关的安全评估及风险排查工作,做好水利工程的定期性维护及加固工作,实现工程风险问题的有效控制,进行系统性风险评估方案的制定,针对薄弱工程展开风险控制,保证工程系统风险得到有效性的控制。

3结束语

为了满足现阶段水坝工作的要求,进行坝体风险管理方案的更新是必要的,进行新型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保证相关管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的提升。

作者:颜铁 单位:黑龙江省水利水电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曹楚生,张丛林.水坝设计和风险分析[J].水力发电,2012,38(1):1-3.

[2]李雷.大坝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水坝范文篇8

关键词:流域开发;龙头水库

在简要介绍了美国的水电评估和水资源立法管理之后,接着介绍美国各大流域水电开发情况。

首先介绍美国的哥伦比亚河流域的水电开发。该河流位于在美国西北三州--华盛顿、俄勒冈、爱达荷州,其流域面积虽仅占美国幅员面积的7%,但水能资源却占据美国全国水能资源的35%。通过对西北地区水电资源进行开发,美国联邦机构修建的水坝提供了灌溉,使得西北地区成为美国的粮仓,成为美国名副其实的“面包篮子”和“菜篮子”。同时,廉价的水电也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以美国铝业公司、美国波音公司为代表的高载能企业也在这里蓬勃发展,从而增进了经济繁荣。

西北地区是美国电力供应最充沛的地区。以华盛顿州为例,全州水电装机容量早在1997年就达到了2183万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2625.3万千瓦的83.2%;水电发电量则达到78162132MWH,占总发电量102765048MWH的85.3%。这些数字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我国的电力专家长期以来认为,一个地区的水电装机不宜超过总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径流式水电不能超过水电总容量的三分之一,否则丰枯矛盾就会比较突出。但是美国华盛顿州的水电装机却占到了83.2%,而且水电装机容量的65%都是径流式水电,丰枯矛盾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严重,非常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一.哥伦比亚河流域概况

哥伦比亚河(COLUMBIA)是北美西部大河之一,以1792年来此探险的波士顿商人罗伯特•葛瑞所乘的船名命名。哥伦比亚河源于加拿大洛矶山西坡的哥伦比亚湖,海拔820米。全长1953公里,流域面积67.1万平方公里,其中在加拿大境内分别为748公里和10.4平方公里。主要支流包括库特内河、庞多瑞河、阿卡诺根河、斯瑞克河、亚克莫河、考利斯河及威拉米河。干流多,瀑布多,总落差达820米,大部分河段河流经深谷,其水流量在北美洲仅次于密西西比、马更歇和圣劳伦斯三大河流。

从源头起,先向西北流,后南下经不列颠哥伦比亚高原南部,再经美国境内的哥伦比亚高原北缘和西缘,接纳其最大支流斯内克河(长1609公里)后,向西穿过喀斯喀特山脉峡谷区,在俄勒冈的阿斯托里亚要塞注入太平洋。

哥伦比亚河流量大,河口年平均流量达7860立方米/秒。水位季节变化小,春季有冰雪融水补给时较高,冬季则较低。河流含沙量小,河谷比降大,基岩抗蚀性强,适宜兴建水利工程。在河口处,海潮可上溯220公里,远洋海轮可直达河口以上179公里处的波特兰港。

二.美国哥伦比亚河流水电开局

美国联邦机构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在哥伦比亚河流上修建了29座主要的水坝。联邦修建的这些水坝,不但提供了洪水控制、灌溉、鱼类洄游、鱼类和野生物种的栖息,而且具有发电、航运和娱乐等综合效益。由于这些大型水电站的修建,客观上促进了纵横交错的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推动了美国西部电网的发展和与其它电网的联网。同时也促进了非联邦机构修建其余的中下型水坝。

美国西北地区的水电系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系统之一,其水电开发、水电布局和水电调度都极为引人瞩目。在联邦修建的29座水坝中,有14座水电站最为关键,详见下表:

表1美国联邦机构在哥伦比亚河流上修建的14座水电站

1汉格瑞豪斯水电站(HungryHorse),位于蒙大拿州福里瑞FLATHEAD河流的SouthFork,由美国垦务局1952年10月29日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28.5万千瓦。主要功能为:发电,娱乐,洪水控制,灌溉和渔业。蓄水型水库。平均泄流量3517CFS,库容为316万ACRE-FOOT。

2力比水电站(Libby),位于蒙大拿州福里瑞FLATHEAD河流KOOTENAL河流上。由工程师兵团修建,1975年8月13日投产.总装机容量52.5万千瓦。主要功能为发电,娱乐,洪水控制,渔业和野生动物栖息。蓄水型水坝。平均年泄流量11350CFS,库容198万ACRE-FOOT。

3奥贝尼水电站(Albeni),位于爱达荷州庞多瑞河(PendOreille)河流上,由工程师兵团修建,1955年4月1日建成投产。装机容量2000千瓦。主要功能为:发电,娱乐,航行洪水控制,渔业及野生动物栖息。蓄水型水坝。平均年泄流量25340CFS,库容116万ACRE-FOOT。

4大古力水电站(Grandcoulee),位于华盛顿州哥伦比亚河流。垦务局修建,1941年9月28日投产,装机容量649.4万千瓦。主要功能为:发电,娱乐,航运,洪水控制,灌溉,渔业及野生动物栖息。蓄水型水坝。平均年泄流量107700CFS。库容519万ACRE-FOOT。

5赤约斯水电站(ChiefJoseph),位于华盛顿州哥伦比亚河流。工程师兵团修建,1955年8月20日投产,装机容量206.9万千瓦。主要功能为:发电,娱乐,航运,灌溉,渔业及野生动物栖息。径流式水电站。平均年泄流量108000CFS。

6德挝莎水电站(Dworshak),位于爱达荷CLEARWATER河流上,工程师兵团修建,1973年3月1日投产,装机容量40万千瓦。主要功能为:发电,娱乐,航运,渔业及野生动物栖息。蓄水型水坝。平均年泄流量5820CFS,库容202万ACRE-FOOT。

7罗哥瑞乃水电站(LowerGranite),位于华盛顿蛇河上,工程师兵团修建,1975年4月3日投产,装机容量81万千瓦。主要功能为:发电,娱乐,航运,灌溉,渔业及野生动物栖息。径流式水电站。平均年泄流量49680CFS。

8力特古斯水电站(LittleGoose),位于华盛顿蛇河上,工程师兵团修建,1970年5月26日投产,装机容量81万千瓦。主要功能为:发电,娱乐,航运,渔业及野生动物栖息,径流式水电站。平均年泄流量47230CFS。

9罗玛门特水电站(LowerMonumental),位于华盛顿州境内哥伦比亚河的支流蛇河上,工程师兵团修建,1969年5月28日投产,装机容量81万千瓦。主要功能为发电,娱乐,航运,灌溉渔业及野生动物栖息。径流式水电站,平均年泄流量47670CFS。

10爱斯哈宝水电站(IceHarbor),位于华盛顿州境内哥伦比亚河的支流蛇河上。工程师兵团修建,1961年12月28日投产,装机容量60.3万千瓦。主要功能为:发电,娱乐,航运,渔业及野生动物栖息。径流式水电站。平均年泄流量47680CFS。

11麦克乃瑞水电站(McNary),位于华盛顿和俄勒冈交界的哥伦比亚河上。工程师兵团修建,1953年11月6日投产,装机容量98万千瓦。主要功能为:发电,娱乐,航运,渔业及野生动物栖息。径流式水电站。平均年泄流量169800CFS。

12约翰戴水电站(JohnDay),位于华盛顿和俄勒冈交界的哥伦比亚河上。工程师兵团修建,1968年7月16日投产,装机容量21.6万千瓦。主要功能为:发电,娱乐,航运,渔业及野生动物栖息。径流式水电站。平均年泄流量172400CFS。

13达拉斯水电站(TheDalles),位于华盛顿和俄勒冈交界的哥伦比亚河上。工程师兵团修建,1957年5月13日投产,装机容量178万千瓦。主要功能为:发电,娱乐,航运,渔业及野生动物栖息。径流式水电站。平均年泄流量177900CFS。

14邦德威尔水电站(Bonneville),位于华盛顿和俄勒冈交界的哥伦比亚河上。工程师兵团修建,1938年6月6日投产,装机容量105万千瓦。主要功能为:发电,娱乐,航运,渔业及野生动物栖息。径流式水电站。平均年泄流量183300CFS。

通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美国建立了准确的预报模型,能够准确预报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降雨量,同时也能准确地预报这些降雨量将在哥伦比亚河流中形成多少流量,同时也由于美国对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循环建立了准确的天气预报系统,所以可以使该地区的河流调度达到最优化的程度,从而使哥伦比亚水电开发产生最佳的综合效益。

美国的若干机构都需要并参与哥伦比亚地区的降雨量和河流流量的预报。这些机构是:美国工程师兵团、美国垦务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水电局、哥伦比亚河流预报中心、美国天气预报河流预报中心、美国地质测量组织、美国自然资源保护中心、哥伦比亚河流管理公司、西北电力库。

美国工程师兵团管理着联邦14座水坝中的12座,同时也承担着与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水电局合作调度哥伦比亚河流的责任。此外,美国工程师兵团也总揽着哥伦比亚河流的洪水控制(既包括哥伦比亚河流上美国的水坝也包括加拿大的水坝),同时,还对哥伦比亚河流上所有的航道的航行安全、娱乐旅游和灌溉等负责。

美国垦务局则负责运行大古力和汉格瑞豪斯水坝,这是美国境内哥伦比亚河上最关键的两座水库。

三.美国哥伦比亚河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特点

水电开发到底应该怎么开发,很多人都知道是“梯级开发”,然而光用四个大字来指导我们的水电开发,虽说完全正确,但总是让人感到太概念化,太笼统。我们需要更为细化的水电开发战略。作为美国水电开发的经典,哥伦比亚流域的水电开发有很多的特点,由于笔者学识有限,现简单总结如下,不当之处还请有关专家多多指正。

(1)美国水电站在开发过程中特别重视调节性水库与径流式水库的协调问题,实践证明,这是非常有远见的。

哥伦比亚河流及其支流所修建的水坝被美国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蓄水型(STORAGE),也称具有调节能力的,另一种叫作径流式(RUN-OF-RIVER)。蓄水型的水坝,目的是对水流进行调节,使其下泄水流贴近用电、用水需求,同时提供洪水控制。其具体原理就是雨水和雪水融化以后被蓄积在水库里,在需要的时候再放流下泄。通常的情况下,蓄水型水坝是将夏季的水蓄积起来到冬季使用,并在来年的汛期到来前,将水库腾空。但蓄水型水库最大的问题是会影响鱼类的生存,因此,往往就需要通过泄水建筑物(如溢流坝、泄水洞,但不包括引水发电建筑物)放一些水,帮助鱼类“通过水坝”游向大海。值得一提的是,在欧洲,按照水库的蓄水特性,可以分为径流式、塘坝式和蓄水型三种模式。所谓塘坝式是指具有一定蓄水能力但比蓄水型水库蓄水量小的水库。

修建蓄水型水坝的优越点是可以提供防洪和枯水期发电功能。在汛期将水蓄满,然后在平水和枯水期,将水慢慢下泄,这样一来下游的一系列水电站都可以发电。因此,蓄水型水坝的调度一天之内,甚至一月之内变化都比较大。美国人认为,一座蓄满水的水库和一座接近死水位的水库,二者的特性变化很大,调度方式也完全不同,因此,蓄水是河流系统综合利用的关键。在哥伦比亚河流蓄积的水量中,总蓄水量是5500万ACRE-FOOT。其中4200万ACRE-FOOT的水量是通过协调调度获得,这仅代表了达拉斯水坝30%的年径流量。与之相比,密苏里河的蓄水量是全年径流量的2到3倍。因此,哥伦比亚河流的特点非常鲜明:年降雨量远远超过蓄水量,哥伦比亚河流水电开发对洪水的控制能力远远不及科罗拉多河和密苏里河。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哥伦比亚河的流动更加接近河流的自然形态。

径流式水坝蓄水能力有限,主要是用来航运和发电,一方面是为发电提供一定的水头,另一方面是为航运提供一定的水深。流进多少水量,几乎就马上下放多少水量,非常贴近河流的实际情况。在正常运行中,径流式水电站的水位变化往往只有3--5英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哥伦比亚河流水电开发并非是座座水电站都是高坝大库,相反是非常重视整个流域的规划和布局,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实现整个流域水电发电量的最佳。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流域水电规划是相当细致的,即便是支流的支流,只要平均流量大于每秒两立方米的溪流,都要进行考虑。而在我国,能够在水电规划中作到这么细致是非常少的。

(2)美国哥伦比亚河流域梯级水电开发,非常重视科学合理及前瞻性,在电站规模、水坝高度等方面都经过精心设计,特别是他们在哥伦比亚的每条主要支流上都修建了库容较大的龙头水库,而在龙头水库下游则修建的是径流式水电站,这种“一拖多”和“树枝树叶”法有效地避免了枯水期水电出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正是下游都修建径流式水电站,才使得哥伦比亚河流域的水电站能够在美国环保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继续运行。

我们可以看出,在美国境内的哥伦比亚的河流上,首先修建的就是具有较大蓄水能力的大古力水电站,在大古力以下的干流上,赤约斯水电站、麦克乃瑞水电站、约翰戴水电站、达拉斯水电站、邦德威尔水电站都是径流式水电站。

而在哥伦比亚河的主要支流--庞多瑞河上,美国修建了蓄水型的奥贝尼水电站;在FLEATHED河上,修建了蓄水型的汉格瑞豪斯水电站;在库特内河流上,修建了蓄水型的力比水电站;在蛇河上游,修建了龙头电站--蓄水型的德挝莎水电站,德挝莎下游则全是径流式水电站,如罗哥瑞乃水电站、力特古斯水电站、罗玛门特水电站、爱斯哈宝水电站。

正是由于把兴建龙头水库作为哥伦比亚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的战略,所以才实现了西北水电资源的科学优化配置,在同样的径流量的河流上,美国同样的水电装机,其发电量是我们国家的水电年发电量的1.2到1.8倍,美国水电在枯水期的发电量也比中国多发110%以上。由于我们国家的水电规划太粗,随意性太大,而且不科学,所以尽管四川建设了很多径流式电站,但这些径流式电站缺少配套的龙头水库,所以在冬天因为无水可发都成了“冬眠电站”

坦率地说,中美在很多问题处理上基本理念都不一样。比如说,美国水电专家认为,同样是蓄水,把水蓄在河流的上游比蓄在下游更有价值。而我们是认为把水蓄在中下游比较安全(如三峡、三门峡)。此外,梯级开发也并非是修建龙头水库那么简单,在美国,我还看到垦务局《工程师设计手册》上面对于水电规划布局的基本招式--如何部署蓄水型水坝和径流式水坝都有非常高超的见解,如平行河流水电怎么布局;一条河流流量大,一条河流流量小怎么布局;一条河流坡度小,一条河流坡度大,又怎么布局,很多见解都非常精辟。目前,在我国,只有四川南桠河梯级水电开发,是四川省电力工业局及成勘院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严格按照龙头水库“一拖六”梯级模式进行开发的。龙头水库冶勒水电站位于最上游,库容为2.98亿立方米,装机容量24万千瓦,下游分别为栗子坪(12万千瓦),姚河坝(13.2万千瓦),南瓜桥(12万千瓦),洗马姑(2万千瓦),大渡河边(6万千瓦)。由于采取“一拖六”模式,可以使下游5座电站在原有装机的基础上,增加保证出力15.2万千瓦,增发电量6.66亿千瓦时。所谓“树枝树叶”法,是指在每条支流上游也修建龙头水库,从而实现全流域“分而治之”的战略。

(3)哥伦比亚河流的水电开发是罕见的数家单位共同开发,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却能彼此之间团结协作,投产运行以后也能够互相配合,为数家单位联合进行水电流域梯级开发提供了典范。

美国哥伦比亚河流的水电资源极为丰富,在开发过程中需要雄厚的实力,因此,实行了联合开发的模式。大型水电站由两家联邦机构(国有企业)开发,在具有战略地位的14座水电站中,12座为美国工程师兵团建设,2座由美国垦务局开发。其余的一些中小型水坝则由一些公用事业公司或民营公司开发。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国家应该负责开发大江大河上的大型水坝和骨干电站,地方企业或民营企业则负责建设“中下型电站”--即把一些战略地位不是那么重要的电站交给地方企业或民营企业进行开发。国家负责开发骨干电站,可以为地方企业或民营企业建设径流式电站创造条件;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建设径流式电站又可以进一步发挥骨干电站的作用,成为骨干电站和水库的有效补充。

(4)哥伦比亚河流的水电开发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尽管水电开发对河流的生态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将在以后的章节进行介绍),但是,美国西北地区设计科学、规划合理的梯级水电工程所发挥的综合效益,却为推动美国西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哥伦比亚河流的水电梯级开发,除了巨大的发电效益以外,还产生了十分明显的综合效益。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进行简单介绍如下:

航运效益。哥伦比亚河和蛇河可以航运到华盛顿的瑞齐兰(RICHLAND),甚至爱达荷州的鲁威斯顿(LEWISTON),从太平洋到这里距离达748公里。四座联邦大坝--邦德威尔、达拉斯、约翰戴、麦克乃瑞都建有船闸供船只过坝。蛇河上的爱斯哈宝、罗玛门特、力特古斯、罗哥瑞乃水坝也建有船闸,可以使船只通行。

灌溉效益。哥伦比亚流域6%的水量被用来进行农业灌溉。华盛顿东部的干旱地区,俄勒冈州东北部的干旱地区,爱达荷的南部地区,依赖着这些灌溉来生产小麦、玉米、土豆、豌豆、苜蓿、苹果、葡萄。正是因为有了灌溉,所以西北地区才成了美国富饶的粮仓。

水坝范文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库堤坝;防渗;施工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水利水电项目众多,且建设环境复杂多样。如果水库大坝在防止泄漏方面的表现较差,会构成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水利项目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受到外部环境的强烈影响。使用先进的防渗透技术对于提高水库防渗漏性能的能力尤为重要。在水利工程中,水库大坝的管理者必须将水坝防泄漏与日常运行中的水利工程相结合,以不断优化水库的防渗技术。减少甚至杜绝水库的渗漏可能性。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水库大坝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使用方法,以促进中国水利工程管理项目的发展。

1水利工程水库堤坝防渗特点

1.1复杂性。由于水利水电项目本身相对复杂,其建设使用过程都需应用到许多专业技术领域,所以水利工程的防渗漏技术工艺也属于复杂的技术项目。它包括以下领域:地质学、水文学、工程设计、建筑施工等多个专业领域,是一项涵盖众多技术领域的综合性技术工程。1.2隐蔽性。水利水电工程的水坝防止渗漏项目的建设是一个隐蔽的项目。一旦水利工程完成施工,大坝和基础受到水压和自身重量的影响,可能出现裂缝,导致水库泄漏问题。在由于渗水多发生于堤坝内部,一般情况下很难察觉,这决定了防渗水工程项目任务的艰巨性。为了避免堤坝的渗透,有必要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1.3突发性。水利水电项目多是在使用的情况下出现渗漏的,通常是由于室外环境,水压和堤坝自重,并且可能由堤坝内部发展到整个堤坝,由于这类情况的发生就有突发性的特点,人为难以加以控制和补救。

2水利工程中水库堤坝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2.1高喷灌浆防渗施工技术应用要点。高喷灌浆防渗水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显着提高水利工程的可靠性,有效防止大型水库大坝渗漏,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安全性能。而在高喷灌浆防渗工程技术的具体施工工程中,可以按照以下工艺流程施工:首先,建造合理的水坝孔洞,沿坝的轴向设置孔,避免孔洞集中的情况;其次,灌浆填充,利用灌浆的压力沿坝的轴线方向填充,提高堤坝结构的稳定性;最后,对堤坝防水工程进行全面检测,若果出现某些孔洞灌浆不足的情况,可以进行二次灌浆作业。在施工作业中,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有效性,要通过测算,选择正确的喷灌角度,使用符合工程项目施工特点的注射设备。上述过程中浆液的成分比例应该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决定。浆液浓度误差不大于1%,以保证施工项目的稳定性要求。当施工地区地质结构比较复杂,施工人员要确保浆液喷射的压力,降低浆液注浆对坝结构的冲击性,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和施工项目的质量。2.2防渗墙施工技术。防渗墙体施工技术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水利水电项目防止渗水的技术。这种技术可显着提高渗水工程的整体性能,从而大大提高水坝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实践应用中,设置槽孔位置后,进行灌浆,而后过渡到混凝土作业,以完成防渗水项目的施工建设。通过防渗透墙壁技术形成的防渗透壁密封性良好,抗渗透能力强,整体结构稳定,确保了水利水电项目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性(1)射水成墙的技术修复墙体,高速注入的水流修复孔壁,而后使用泥浆保护墙壁,注入混凝土,最后形成防渗透壁。该构造技术通常由砂和粘土制成,防止渗漏墙壁的深度通常为30米或更大,厚度大约为30到50米.(2)有些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在降雨较为丰富的地区,雨水会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结构受到腐蚀,引发水坝的渗漏问题,降低项目的安全性能。而多头深层搅拌防渗漏墙技术是解决这些地区堤坝渗漏问题的一剂良方。该技术需要多头搅拌装置进行施工,将施工所需的水泥浆液注入地层中,同时搅拌土壤和水泥浆液使其均匀地融合以形成混凝土桩,而后连接各个混凝土桩。已形成防渗水墙这种技术技术适用于砾石为主的地层,混凝土桩连接成墙,提高了修复工作的整体防渗水性能。

3水利工程中水库堤坝渗水的防治

3.1做好背水侧压工作。良好的背水侧压操作是防止堤坝泄漏的基础和基本原则。在彻底了解施工区域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垂直防渗漏幕墙,以防止管涌情况在施工区域的发生。如果经过计算背水侧亚力后盖的宽度太大,则需要在后盖后部安装减压井以减小后盖的宽度。压盖法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防水渗漏施工领域。由于这种技术具有适用性强,技术较为简易,施工成本较低以及工程质量效果极佳等突出优点,因此在水利工程防渗水项目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3.2采用垂直防渗幕墙。在当前阶段,诸如水射流方法和锯切方法的施工技术在防止水库坝的渗漏工程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垂直防渗幕墙技术的应用中,可以借此使用薄墙技术。在水坝地基隔水层比较浅薄的情况下,建造封闭性较好的防渗幕墙工程,对于控制水坝深水速度,和所受压力,避免其对水坝安全造成威胁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结束语

总之,水利水电项目对于人民和国家都是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工程项目。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质量和稳定运行越来越被人们关心。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渗水对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防止水利项目的渗漏水对于水坝的安全运行意义深远。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和养护过程中,必须加大对堤坝防渗水项目的投入力度,依据水利项目具体的实际条件选择适合的防渗水工程技术,以达到最好的项目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青松.水利工程中水库堤坝防渗施工技术和防治措施分析[J].南方农机,2017,48(23):59+61.

[2]杜海明.水库堤坝防渗施工技术及防止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2):47+49.

水坝范文篇10

1大坝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保障

分析我国的现状,就会发现能源问题日益严重。像是常见的煤炭,天然气以及石油等等的能源正逐步的面临枯竭的状态。照目前的状态发展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能源枯竭。基于这种状况,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能源本身的传统的发展结构,大力的发展可以再生的能源。目前来看,我国在风能以及太阳能等的能源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照现有的科技程度,很难在短时间内就使上述能源有效地满足社会发展。照目前的状况来讲,世界上大约五分之一的电力来自于水利发电,相比较其他能源再发电方面的表现还相对较差。综上所述,我们发现水电是当今应用面较广,技术较为先进的能源,有很好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流域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特别是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城市和人口最为密集、社会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在公元前185年至1911年的2000多年间,长江曾发生大小洪灾214次,平均约十年一次,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防洪是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工程建成后,将有效地拦蓄长江上游的洪水,使长江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从而保护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耕地免受洪水威胁。

2存在的弊端

2.1长江上游影响河床演变作为关键的造床质是砾乱卵石,不是泥沙。三峡地区的地貌属于显著地石灰岩。因此建设时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解决石灰岩问题。那水的压力如此之大,而三峡地区的脉形纵横交错,是极易发生地震的板块挤压地区,如此多的水聚积在一个狭长的河谷中,危险至极修坝后原来年年逐出夔门的砾卵石将一粒也排不出去,可能十年内就堵塞重庆港,并向上游逐年延伸,汛期淹没江津河川一带。2.2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矛盾就是,大坝建设引发的移民以及耕地占用等等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国原本就已经很严重的人地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的恶化,同时由于迁移带来的植被破坏以及水土流失现象等等,使得此地区的生态变得更加的恶化。

2.3目前库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年排放量已超过1Gt,沿江城市的局部江段已形成了较严重的污染带。建库后,库区水体流速减缓,复氧和扩散能力下降,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地区的污染加重。

2.4三峡工程将改变库区及长江中下游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这就会影响到一些很珍稀的面临灭绝的物种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不利于鱼类等的繁殖发展。

2.5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下游河道出现冲淤变化;对长江中游平原湖区低洼农田土壤潜育化、沼泽化有一定影响;下游河口的海水入侵危害有可能增加。对上海的影响尤其明显。

2.6建坝使得原有的水面提升,就会淹没一些历史文物,同时还会影响到原本的自然景观。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任何一个水利项目的发生都会给我们的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效益。其中最为显著地就是移民以及泥沙和生态问题,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经济发展。我们建设水利工程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类能够更好地生存,但是如果在施工前没有做好有效地分析,就直接进行,那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得弊端大于优势。当我们把一个工程真正的做好之前,一定要充分的分析好它存在的优势以及劣势。进我们最大可能的降低给我们带来的负面的影响。纵观历史我们发现,水利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独存在的现象,他是一个关乎社会很多方面的综合的物体。要想做好水利,就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不可否认,对水坝利与弊、是与非的审视,反映了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对于事物多方面的认识。但是,我们应当把这种审视是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水坝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对于每一项具体的工程而言,必须根据水坝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不同进行辨证的分析之后,用科学态度作出决策。对于那些优势多过劣势的工程,我们应该积极的修建,而相对的对于那些劣势比优势要大的工程我们进可能的避免。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破坏生态环境的水坝工程,应坚决反对。只看到水坝的“利”,而忽视了水坝的“弊”,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掠夺行为,同样,过分夸大水坝的“弊”,反对在一切河流上建水坝,反对一切水利工程,决不是对待水坝应有的态度。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