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安全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3:20:57

水安全

水安全范文篇1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刻,我们召开全国农村饮水工作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认真贯彻党的**和**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认真总结交流五年来农村饮水解困工作的经验,分析农村饮水工作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五年前,我们在四川召开农村饮水解困工作会议,会后,饮水解困工程全面展开。今天,我们再次在四川召开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会议,明年开始饮水安全工程将正式启动。这两次重要会议都在四川召开,有其特殊的含义。无论是饮水解困,还是饮水安全,西部都是重点。四川是西部人口最多的省份,也是在农村饮水工作方面经验较多的省份之一。四川的做法对其他地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次会议在广安召开,还有一层更深刻的含义。广安是小平同志的家乡。主席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邓小平同志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我们在这里开会,目的是要缅怀小平同志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小平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切实做好新时期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为人民多办实事,办好事。四川省和广安市对这次会议很重视,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会议的召开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四川省政府领导还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广安市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过一会儿,汪恕诚部长还将就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汪部长的讲话精神,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农村饮水工作先讲几点意见。

一、五年来农村饮水解困工作的成效和经验

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短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村供水总体水平不高,许多地方存在饮水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多种措施,到*年初,全国共建成各类农村供水工程*多万处,累计解决了*.*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按*年制定的饮水困难标准,全国农村仍有*万人饮水困难,其中*万人属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剩下的,*万人是由于人口增加、水源枯竭、工程老化等原因新增的。

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工作十分重视,加大了农村饮水解困工作的力度,把农村人畜饮水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六小工程"的重要内容。国务院领导对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努力解决农村饮水困难,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采取多种工程措施,兴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饮水工程。要区分轻重缓急,把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饮水最困难的地方。要认真做好供水水源的勘测调查等前期工作,加强对饮水工程的技术指导,使建成的工程能有稳定可靠的水源,在干旱时保证群众有水喝。

水利部党组认真贯彻党中央治水方针,提出了新的治水思路,把解决饮水问题作为水利工作的第一位任务。*年*月,汪恕诚部长在全国农村水利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处理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关系时,要突出生活用水。我们应下决心在一定时期内,把生活用水困难的问题全部解决"。汪部长提出,水利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饮水保障。如果人们连水都喝不上,还谈什么水利工作?水利工作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要解决人的喝水问题,而且应该是干净的水。饮水安全在世界上都是作为第一位来考虑的"。

根据党中央治水方针和部党组治水思路,水利部编制了《全国解决农村饮水困难**规划》,提出了分阶段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目标,第一阶段解决《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剩余的饮水困难问题;第二阶段解决新出现的饮水困难问题,到**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现存的饮水困难问题,保证群众基本的生活用水要求。

为了做好农村饮水解困工作,五年间,我们在四川、山西、北京、云南、湖南、河北召开了六次工作会和现场会,不断总结各地的好经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饮水解困工程的实施中,针对工程规模小、数量多、分布面广的特点,及时制定了一个管理办法,三个指导意见,三个技术标准。这些办法和制度对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资金安全,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

五年来,国家共安排国债资金*亿元,加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和群众自筹,总投入约*亿多元,共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多万处,使*多万农村人口告别了饮水难。该项目覆盖了*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个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个师*个团场,受益农户达*多万户。

在饮水解困工程实施过程中,各个项目省(区、市)每年都认真组织检查验收。为了科学评价近年来全国农村饮水解困项目的执行情况,全面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今年*月-*月,在各省(区、市)自查的基础上,水利部组织了*多位专家对农村饮水解困项目的前期工作、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程运行管理、工程效益、群众的满意度、可持续性七个方面开展了调查评估。共抽查了*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个项目县和*处工程,入户访问了*户农户。在调查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了总体评估,结果表明,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项目进展顺利,**规划内的任务可提前完成;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程序规范、扎实有效;建设管理制度健全,监管有力,完成了建设目标;项目运行管理良好,农民对饮水解困工程项目的满意度达*%。

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成为近年来水利工作的三大亮点之一,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深受农民的欢迎,被农民群众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三个代表"在农村的具体体现,取得了"小工程,大德政"的政治效果。这是一项伟大的历史性成就,是我国农村水利工作的一个里程碑。

第一,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项目区大多在山区、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欠发达,农民不富裕,有的还很贫穷。特别是一些山区农民为了水,要翻山越岭、肩挑畜驮来回走十几里路。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符合民意,大得人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一是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夯实了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群众自发地为工程立碑或向政府赠送匾牌、锦旗。"饮水解困,施政于民"、"饮水思源,不忘党恩"、"为民送甘泉,恩德大如天"等表达了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贵州省台江县岩脚村党支部书记、**苗族党代表、全国劳模张庭珍,给水利部送了一面绣有"饮水思源"四个大字的锦旗,她说:"我们全村群众喝上自来水,心情无比激动,村民们花了*多天,用千针万线绣成这面锦旗,以表达''''饮水思源念党恩''''的感激之情,感谢水利部门把''''三个代表''''真正落实到基层。"二是减少了民事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过去不少缺水地方的农民常常为争夺水源而发生纠纷,甚至引起械斗。解决了饮水问题后,农民安居乐业。各地优先安排少数民族居住区的饮水解困项目,从而增强了民族团结。三是促进了农村民主管理。有的地方在建好饮水工程后,及时成立农民用水协会进行民主管理,促进了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第二,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首先是减少了疾病。饮水问题的解决,使农村与水有关的疾病发病率大幅度降低,特别是降低了由于水质问题引发传染病的可能性。据调查,吃上洁净水后,可使肠道传染病等发病率降低*%。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双溪乡卫生监测点提供的资料证明,该乡修建集中供水工程后,全乡大骨节病患病率由原来的*%下降到目前的*.*%。其次是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饮水工程,农民有适量的水洗衣服,厨房、厕所、浴室的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从而带动了与水有关的生活习惯的改变。许多农户用上了洗衣机、淋浴电器等,出现了灶台清洁、浴室整洁、厕所干净、庭院绿荫的新景象。据调查,自来水到户的地方,*%的农户购置了洗衣机,*%以上的农户生活用水量增加,农民非常满意。通过促进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的改善,降低了与卫生条件有关的疾病发病率,提高了农民特别是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健康水平提高了,相应减少了医药费支出,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据调查评估,饮水解困项目区户均年节省医药费支出*元。

第三,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饮水困难问题,缩短了取水时间,减轻了农民找水、担水、买水负担,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据调查,全国户均年节省*个挑水工日,其中,*.*%用于外出务工,*.*%的农户增加了收入。饮水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提高了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为适量发展庭院种植业和加工业提供了水源保障,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综合利用饮水解困工程,发展庭院经济、养殖业和加工业,走"井、池、园相配套,种、养、加、运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呈现了"水兴各业旺"的新势头。四川巴州区恩阳镇有一农户过去挑水养猪,最多的只能养*头,实现自来水以后,存栏养猪达*头,年增加出栏肥猪*头。青海、西藏等省(区)的一些项目区也充分利用饮水解困工程发展庭院经济,种植温室暖棚蔬菜,解决了高寒地区牧民吃新鲜蔬菜难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牧民的收入。

第四,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有的地方在建设饮水工程的同时,增加了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这种"三位一体"的综合模式,全方位地改善农村的饮水卫生状况。结合修建畜圈、垃圾池、沼气池;整修乡村道路、排水沟;房前屋后植树种草养花等,改善了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为农村全面小康打下了良好基础。

总之,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产生的效益是非常巨大的。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决策正确。同时也说明,正确的决策一旦与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就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饮水解困工作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靠的是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的顽强奋斗。总结五年来农村饮水解困工作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人为本,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的高度抓好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特别是总书记、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领导同志多次对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做出批示和指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及时制定了具体措施,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投入。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项目区省、市、县都成立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领导小组,由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挂帅,计划、财政、水利、监察、卫生等部门参加。同时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任务和要求,并将其列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实施饮水解困这一得民心、顺民意的德政工程的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都为之倾心尽力,积极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付出了巨大的艰辛。特别是县乡村基层干部更是为这一工程日夜操劳,流血流汗,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山西省陵川县水务局工程科长张国旗同志,大学毕业后选择到基层工作,在饮水解困工程建设中,加班加点,认真负责。在一次井下勘测时,因意外事故牺牲在井下,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重庆市开县温泉镇金霞村村长王汝宝率领村民打通千米绝壁,修建起七公里长的金霞水渠,使全村农民告别了世世代代背水吃的历史,使金霞村成了鱼米之乡。还有许许多多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几年来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上,精心编制规划,深入实地勘察,翻山越岭,徒步跋涉,一干就是十几天、几十天,为饮水解困工程建设做出了无私的奉献。饮水解困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水利报社等新闻媒体多次进行采访报道。许多社会团体和企业家积极主动地为饮水解困工程建设捐款捐物。全国妇联组织地方各级妇联动员社会各界捐款达*亿多元,以支持西部地区建设"母亲水窖"。在革命老区工作过的老干部也主动为老区人民捐款,修建饮水解困工程。

(二)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各项目区都设立了饮水解困资金专户,严格管理。工程建设资金实行报账制,即预付少量启动资金后,按照先干工程后付款的原则,根据工程投资规模等情况分期报账。这方面,不少地方都做了大量工作。比如,陕西省制定了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实行国债资金市级水利部门报账,每一项支出票据要有项目受益村组负责人、实施单位负责人和县区报账负责人签字,每个项目每次报账申请必须经过计划、财政等部门审查签字,还组织有关部门到现场核查工程形象进度和实物凭证,审查工程有无变更,工程规模有无调整,资金是否拨付到位,有无挪用资金现象。陕西省实行的对报账申请进行现场核查的方法,使报账制更加完善,是防止报假账的有效措施。有的地方除了实行报账制外,还实行公示制,对工程规模、建设内容、工程量、工程总投资及各分部投资、材料设备价格、国家补助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及群众自筹资金等进行公示,增加资金管理和使用透明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各级计划、监察、审计和财政主管部门,对工程建设实施过程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了监督检查。国家审计署今年也抽查了部分省的资金使用情况。审计表明,近年来的农村饮水解困资金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三)求真务实,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一是建章立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制度,如《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关于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和《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等,每个实施项目的省(区、市)都制定了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一些地市直至县市也根据国家和省区的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更详细、更具体、更具操作性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二是坚持规划建卡。在规划的基础上,将需要解决饮水困难的人数落实到村组或农户,逐村、逐户建卡片,按卡实施,同时通过报刊等形式予以公示,有效地避免了安排计划和资金时的随意性。三是工程设备材料实行集中统一采购。这样不仅便于管理,确保所购设备材料的质量,还能获得比较优惠的价格,降低工程造价。四是把好工程建设期间的质量监督关。对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严格实行监理制;对小型分散工程,聘请专门的监理单位和人员,根据工程的分布情况,实行分片巡回监理,并请受益农户进行跟班监督。五是严格检查验收。项目建设过程中分阶段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项目建成后,在有关地市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由省级水利部门会同计划等有关部门组织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立即采取措施整改,直到工程合格为止,绝不让一处不合格的工程投入运行。

(四)开拓创新,不断改革和完善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针对不同的工程类型和规模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对水窖、水池、水柜等微型集雨工程,采取国家补助,农户自建、自有、自管、自用的体制;对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元的小型农村饮水工程,采取国家补助,农户自筹,由受益农户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成立用水协会,实行自主管理;对跨村、跨乡的区域集中供水工程,采取专管机构、受益村和用水户协会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实行有偿供水,合理收费,促进工程良性运行。同时,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县水利局和乡镇水利站为主的基层服务体系经常开展技术培训、经验交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有的地方成立农村供水协会,进行行业指导与服务。

在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实践中,积累了一整套经验,概括起来,最有特点的应该是规划建卡、集中采购、报账制、公示制和巡回监理制。这些成功经验,对如何参照基本建设程序管好面广量大的小型基础设施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在为饮水解困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饮水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相当多的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到位,主要靠农民投资投劳;受多年形成的重建轻管思想的影响,尽管各地都采取了不少措施,但工程运行管理仍然是薄弱环节,部分工程尚未形成良性运行机制,在调查的*处工程中,*%没有进行成本核算,也没有按规定提取工程折旧费,*%的工程供水水价偏低;一些地方农民参与程度比较低,主要表现在参与面不够广,参与内容不够全面,在调查的*户农户中,*.*%的农户表示没有参与工程管理,*%的农户对水费、水价和工程管理方式不清楚。这些问题影响饮水解困工程的成效,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切实加以解决,真正把饮水解困这件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让农民群众能够长期得到实惠。

二、目前农村饮水工作面临的形势

党的**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近两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实行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城乡繁荣和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指导方针、政策措施上注重加强薄弱环节,特别要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认真学习党的**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我们一定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关心群众疾苦,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工作重点。农村饮水问题就是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之一。

水对人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是由水组成的。要维持人的健康基本需求,每人每天至少要得到*升安全饮用水。加上其他日常生活用水,每人每天大约需要*升水。目前,全球每六人中有一人不能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发展中国家*%的发病及死亡与水有关。在中国,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就有五十多种。要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条件。

饮水安全在世界各国都被摆在首位。联合国千年宣言提出:在*年年底前,使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降低一半。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已承诺最迟在*年实现上述目标。*年世界水论坛部长级会议首要议题就是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这一主题强调了水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作用。今年召开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国际会议,饮水安全也是主要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分关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把饮水安全普及率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国工程院提出的**重大项目咨询研究报告也建议到*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累计解决了*.*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但是,还有一些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存在高氟、高砷、苦咸、污染及血吸虫等水质问题,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据卫生部门和水利部门的调查,我国农村饮用水符合农村饮水卫生准则的比例为*%,还有*%的人口饮用水达不到准则的要求。初步摸底调查,全国有*亿多人饮水不安全。

一是水型地方病问题。主要是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问题。高氟水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地区。据调查,目前全国农村有*多万人饮用水含氟量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长期饮用高氟水,轻者形成氟斑牙,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因饮用高氟水而引起的这些病症一般使用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往往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致使家庭贫困。在氟病区,由于氟斑牙、"桶圈脚"、驼背病屡屡发生,直接影响青少年入学、参军、就业和婚嫁。有的地方村民身高只有*.*-*.*米,出现了"矮子村",村民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巨大痛苦。近几年内蒙古、山西、新疆、宁夏和吉林等地新发现饮用高砷水致病的问题,受影响人口约*万人。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造成砷中毒,可导致皮肤癌和多种内脏器官癌变。苦咸水主要分布在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农村饮用苦咸水的人口有*多万人。苦咸水主要是口感苦涩,很难直接饮用,长期饮用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

二是水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废水、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许多农村饮用水源受到污染,水中污染物含量严重超标。过去饮用水水质超标大多表现在感观和细菌学指标方面,现在则是越来越多的化学甚至毒理学指标超标。由于水质恶化,直接饮用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和卫生状况难以保障。农村约有*.*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易导致疾病流行,有的地方还因此暴发伤寒、副伤寒以及霍乱等重大传染病,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如安徽省奎濉河上游水污染严重,造成河道两岸*万人饮水困难;坐落于淮河最大的支流--沙颍河畔的河南省沈丘县周营乡黄孟营村,由于长期饮用被严重污染了的水,死亡率明显偏高。

三是血吸虫问题。血吸虫病近几年来呈增长趋势,有些地区与饮用水水源有关。目前血吸虫病尚未得到控制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7省的*个县(市、区),生活在病区的人口约*万。重病区主要是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沿长江的江(湖、洲)滩地区,以及四川、云南的部分山区。血吸虫病区约有*多万人饮水不安全,其中急需新建或改造饮水工程的人口有*多万人。

四是局部地区季节性缺水问题。近几年,中央和地方安排资金建设饮水工程,重点是解决中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农民的吃水困难问题,缺水标准是*年制定的(即居民到取水点的水平距离大于*-*公里,垂直高差超过*米)。还有一些地方虽然饮水不是特别困难,但由于供水设施简陋或根本没有供水设施,直接从河道、坑塘、山泉、浅井取水饮用,水源保证率低,季节性缺水严重,干旱季节缺水时仍需远距离拉水或买水。特别是近年来气候变化大,干旱严重,河水减少甚至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枯竭,再加上工农业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使一些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在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之后,将工作重点转向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提高供水质量,保证饮水安全,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三、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中央领导同志对农村饮水问题十分关心,去年以来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绝不能让群众再喝高氟水";"要增强紧迫感,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提出解决方案,认真加以落实,使群众能喝上''''放心水''''";"关键是抓落实,讲实效,真正为老区人民排忧解难"。最近,回良玉副总理在水利部关于人饮工作的汇报上批示:"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是一项深得民心的''''德政''''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前实现了''''十五''''规划的任务,可喜可贺。但一些地区农村饮水仍相当困难,饮水不安全问题还十分突出,农村饮水解困、饮水安全工作任重道远。望请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突出建设重点,强化工作力度,从而推动农村饮水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汪恕诚部长也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饮水型地方病防治工作,一定要作为水利部的重要工作来抓"。我们一定要从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切实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一)进一步摸清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发展农村供水、保障饮水安全,必须摸清现状,找出问题及其成因和分布,合理分类,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由于农村供水的广泛性、区域性、复杂性,有些问题抽样调查代表性差,尤其水质方面的问题,受许多指标控制,影响因素很多,需要通过水质化验和发病情况调查才能查明,调查难度大。多年来在这方面一直缺乏健全的调查统计系统,标准不统一,不同部门的统计口径和方法不一致,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和代表性较差,各类饮水不安全人口及分布、农村享用自来水的人口及分布以及各类饮水工程的数量、规模和受益人口等情况不明,影响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思路和决策。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摸清各地存在的饮水不安全现状,搞好规划,水利部、卫生部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国内外对饮水安全的基本要求,在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由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以及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就不能定为饮水安全或基本安全。各地要严格按照《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规定,尽快对本地区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进行调查评价,为编制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规划是做好今后工作的基础。各地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根据当地条件、需求和可能,抓紧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规划和到*年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总体规划。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

编制规划时,要注意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选择技术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管理条件和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在保证供水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技术。要考虑水源保护设施和饮水安全监测网络建设等内容。乡镇、村庄、农场,饮水不安全的,都需要纳入规划范围。

规划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农民群众可持续地获得安全饮用水。

规划的总体目标:在**期间,重点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等饮用水水质不达标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供应严重不足问题,到*年,使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饮用水的农村居民比例降低三分之一。到*年,使农村居民饮水达到安全或基本安全。各地应以县为单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明确本地的工作目标任务。

规划水平年及重点:以*年为基准年,*年和*年为规划水平年。**作为规划重点,要求规划目标、任务、措施要详细、具体,有较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期间优先解决饮用水中含氟量重度和中度超标(大于*.*mg/L)、含砷量超标(大于*.*mg/L)、含盐量严重超标(大于*g/L)、饮用水水源严重污染(饮用水源为IV类及超IV类水)、局部地区严重缺乏饮用水(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达不到基本安全标准)等问题。其它饮水不安全问题*年之后逐步解决。

为了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各省(区、市)水利部门要给政府当好参谋,建议各级政府成立由水利、卫生、环保、国土资源、计划、财政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建设领导小组,切实作好领导和协调工作。要从国家和群众利益出发,积极主动工作。对调查人员和规划编制人员要进行培训。调查组、规划编制及咨询专家组要由水利、卫生等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要全面推广从前期工作到建后管理的全过程参与式方法,扩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度,充分听取受益群众的意见。

(三)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力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六小工程",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积极作用,要进一步增加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范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保障农民基本生存条件和农民身体健康的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组成部分,工程量多、分散、规模小、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对较高,农民的负担能力有限,需要政府公共财政给予强有力的扶持,受益农户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部分责任。各地都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要求,研究制订政策,把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列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地方财政支持"三农"投资计划,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投入力度,引导受益群众积极投资投工。对贫困地区的饮水工程建设,应以政府补助为主,农民自筹为辅。对经济发达地区的饮水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由政府、受益群众、市场等多种途径筹集。对饮水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用地、用电、税费等应实行优惠政策。对于兼有向二、三产业供水任务的农村饮水工程,可采用股份制等形式吸纳社会资金或利用贷款进行建设。

(四)统筹兼顾,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作。饮水安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饮水工程建设外,还包括水源保护和监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只有把这几项内容统筹考虑,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第一,要重视水源保护工作。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的要求,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在地下水水源地周围建设灌溉等各类机井,建设之前要进行科学论证,防止乱打井超采地下水或引起不同含水层水质混合,造成饮用水源的氟砷等有害物质超标。要限制发展高污染工业,防止和减轻对农村饮用水水源的污染。

第二,要因地制宜建设饮水工程。根据各地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标准。既要考虑当前的现实可行性,同时要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距县城、集镇自来水厂较近的农村居民点,宜依托已有自来水厂扩建、改建,辐射延伸供水管线发展自来水。具备集中供水条件,但目前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宜新建、改建自来水设施。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施的已有饮水工程,通过改扩建增加水处理设施。对水源遭受严重污染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重新建设水源工程。水源有保证、人口居住较集中的地区,应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尽可能适度规模,供水到户;经济欠发达、农民收入比较低的地区,供水系统可先建到公共给水点,待经济条件具备后,再解决自来水入户问题。在农户居住分散的山丘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设分散式供水工程。严重缺乏淡水资源的地方可建造雨水集蓄工程。有良好地下水源条件的地方,可建集中供水井或分户供水井。对有可能移民的居民点,宜修建临时性供水设施。

第三,要完善饮水安全监测体系。各级水利部门要与发展改革部门、卫生部门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尽快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中心;以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站为依托,分区域设立监测点。对于集中供水工程,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对于分散供水工程,分区域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的完善和运行以及饮水卫生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要落实机构、人员、任务、责任、仪器设备和经费,并实现信息畅通、资料数据准确及时。

(五)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根据水利部颁发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的要求,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管理主体到位、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

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微型饮水工程,要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其产权归个人所有,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制,乡镇人民政府核发产权证。由国家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明确划归农民个人所有。农户自有工程未用完的水,依据各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水价标准,允许农户之间按平等协商、互利互惠、有偿服务的原则,调剂余缺。

受益农户较多的小型饮水工程,实行多种形式的用水合作组织管理体制。要在各级政府的宣传、引导和扶持下,用水户在自愿的基础上,组建用水合作组织。对于联户或自然村兴建的小型饮水工程,成立用水合作小组,协商解决出工、出资及水费计收等事务;对于跨村或跨乡的小型饮水工程,按照受益范围组建用水合作组织。由国家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明确划归用水合作组织所有。

农村供水提倡走集约化、规模化和社会化服务道路。县、乡两级组建由供水单位自愿参加的供水协会。供水协会以服务为宗旨,指导会员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总结推广管理经验,提供信息、技术和维修服务等。

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修建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跨村工程由工程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工程管理委员会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委托乡镇水利管理站负责组建,成员由水利部门和受益乡、村代表组成。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修建的村、组集中供水工程,由工程受益范围内的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经用户协商同意,也可由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行使用水合作组织的职能。

规模较小的联户、村办集中供水工程,按精简高效原则设置管理岗位,管护人员实行聘任制,通过公开竞聘协商推举确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推行管理目标责任制,依法签订合同,规范管理和监督责任。规模较大的供水管理站(所)负责人由工程管理委员会通过竞聘方式选任并定期考核;管理站(所)其他岗位人员参照水利部颁发的《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统一考试,按精简高效原则定岗择优聘用,持证上岗。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减少冗员,降低工程管理和运行成本。

推进专业供水管理站(所)内部改革,建立站(所)内部劳动人事、工资分配、资质培训等方面竞争、奖罚的激励约束机制。按照计量供水、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水价,并根据供水成本、费用及市场供求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实行水价听证会制度和公示制度,由当地政府物价管理部门召集用水户和供水单位协商确定并向社会公告;水价需调整时,由供水单位将原因、用途及财务盈亏报告上报和公布,经政府召开听证会后确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水费开支范围和审批权限,建立严格的工程折旧费、维修养护费、承包费、租赁管理费使用制度,保证资金安全和专款专用。供水站(所)财务收支账目定期公布,接受业主、用水户及社会监督检查。

水安全范文篇2

(一)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普及程度

经**年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统计,**年底**总人口1719.10万人(不含兵团),其中农村人口1115.71万人,占总人口的64.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农[**]547号)的规定,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分“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评价内容为供水水质、生活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四项指标,四项指标中有一项指标低于“基本安全”最低值,视为“不安全”。统计到**年底,全区农村总人口1115.71万人中达到“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为541.2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9%,“饮水不安全”人口574.45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1%。

在“饮水不安全”的574.45万人中,饮用水质不达标的人口398.98万人,占69%(其中:饮用氟超标93.54万人,占16%;砷超标7.75万人,占1%;苦咸水147.92万人,占26%;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的有38.95万人,占7%;细菌学指标超标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的有65.24万人,占11%;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的有18.67万人,占3%;其他饮水水质问题的有26.91万人,占5%);饮用水量不达标的有37.11万人,占6%;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有100.8万人,占17.55%;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有37.56万人,占6.54%。。

(二)农村供水设施情况

1、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

截止到**年底,**已建成并正常运行的集中供水工程有3087处,日供水能力64.41万m3,受益人口694.07万人。其中,供水到户633.96万人,占供水受益人口的91.34%,供水到点受益人口60.11万人,供水受益人口的9%。

2、分散式供水基本情况

**分散式供水工程按供水方式分有设施供水和无设施供水两种。有设施供水是指一户或几户为单元,用井(手压井、筒井、曼苏尔井、大口井)、引泉等设施供水;无设施是指直接取用涝坝水、河水、渠水、坎儿井水、泉水等。**分散式供水总人口421.6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8%,其中有供水设施人口167.12万人,占分散式供水人口的40%;无供水设施饮水人口254.52万人,占分散式供水人口的60%。

二**以来农村饮水工作成就

(一)**期间饮水解困、氟砷改水、饮水安全项目完成情况

截止**年底,**共计完成总投资66858万元,其中:国家专项45800万元,地方配套21058万元。建成水厂579座,铺设供水管道21059公里,解决了1512个村230.47万人的饮水困难及氟砷等超标水问题。其中:一期饮水解困完成总投资34386万元,国家专项22900万元,地方配套11486万元(含抗旱应急500万元,5.09万人),建成水厂296座,铺设供水管道10290公里,解决了120.27万人;二期饮水解困完成总投资14775万元,国家专项9600万元,地方配套5175万元,建成水厂170座,铺设供水管道3397公里,解决了48.21万人;氟砷改水完成总投资17697万元,国家专项13300万元,地方配套4397万元,建成水厂114座,铺设供水管道5418公里,解决了61.99万人的改水问题。还有19.05万人在**年年底已全部完成。

(二)**~**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情况

**~**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要解决遍布全疆14个地州和自治区6个直属农林牧场共50.2万人的饮水问题,其中氟超标31.45万人,砷超标8.98万人,苦咸水3.97万人,缺水5.8万人。共计投资1907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2048万元,地方自筹7028万元。

(三)**期人畜饮水完成的主要工作

饮水解困工程实施的五年是我区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历史上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规模最大、工作最扎实、效果最好的五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使我区的农牧民真正得到了实惠,深受广大农牧民的欢迎,取得了“小工程、大政德”的政治效果,也是我区农村水利工作的一个里程碑。

1、调整领导机构,签订责任状

**年3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又对原改水防病领导小组成员及办事机构进行调整,将“自治区改水防病工作领导小组”改为“自治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2、做好前期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贯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水利部有关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文件精神,水利厅会同计委、卫生厅于2001、2002年初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相继编制完成了《**农村人畜饮水及氟砷改水工程建设**规划》、《**实施地方性氟砷中毒防治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可研报告》,并获得了国家计委、水利部的批准。同时完成了《**农村饮水解困一期工程规划名册》。**年4~5月编制完成了《**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年8~11月编制完成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全部通过了水利部的审查。

3、制定管理办法,指导工程建设

根据国家计委、水利部制定的《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自治区制定了《**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在此基础上,自治区计委、水利厅、财政厅于2002年7月制定下发了《**维吾尔自治区**期间农村人畜饮水项目建设及资金管理办法》,同时组织专家编制完成了《**人畜饮水工程初步设计编制纲要》,用于指导各地、州、市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为进一步指导全区农村的饮水安全工作,自治区计委、水利厅、卫生厅、教育厅于**年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意见》。

4、组织政府采购,确保物资质量

为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改水工程,确保物资价格合理、质量可靠,2002年6月份由水利厅改水办会同区计委、财政厅以及各地、州(市)水利、计委、组成招标委员会,依据《招标投标法》对2000~2002年所需UPVC管材进行了公开招标。对所需的改水机电设备、PE管材等材料,委托各地、州、市进行了公开招标。

5、加快科技成果引进转化与推广工作

引水安全工作多年来一直比较注重科技成果的引进、转化与推广。根据科技成果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结合我区农村改水工作的实际,先后引进:一是利用分层取水凿井工艺技术寻找低氟水;二是采用复配混凝土新工艺技术降氟;三是为取代传统水塔,采用变频调速恒压给水技术;四是引进和改进深井手动泵技术,解决居住分散无电区的人畜饮水问题,利用“牧区自流井技术”发明专利,解决了牧区春秋缺水和无水草场的人畜饮水问题;五是利用聚氨酯材料解决高寒区供水管道冻胀问题。自治区改水办主持研究的课题《**改水技术与综合效益研究》2000年获自治区科技成果三等奖;《牧区自流井技术推广》获2002年自治区科技成果三等奖。

6、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我区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已经形成了20多亿元的固定资产,为了管好已建工程,自治区人民政府要求农村饮水工程均由水利部门管理,县(市)水利局成立农村供水总站(公司),负责全县(市)农村水厂的运行管理,对每个工程的技术资料都要整理归档,专人管理。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水利厅改水办历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狠抓人员培训工作,到目前为止,已举办区级农村水厂管理人员培训班十四期,培训人员1000余人。

7、组织工程验收,检查工程质量

多年来对十三个地、州、市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进行了验收,总体来讲,大部分地、州、市都能按照国家及自治区的规定,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建设任务。

8、认真抓好水厂的运行管理工作

为了加强农村水厂运行管理工作,采取了许多强化管理措施。一是制定了水源管理、供水、水质管理等13项配套制度;二是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促进水厂运行管理工作。**期间多次派出工作组对部分地、州和县(市)农牧区人畜饮水工作进行调研。2001年通过调研确定了伊宁县、托克逊县、疏附县为全疆农村水厂运行管理示范县,并于2002年9月分北、东、南疆三片召开了农村水厂运行管理现场会。大力推广三县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各具特色的管理经验。

9、制定落实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优惠政策

由于人畜饮水工程大部分分布在贫困地区,所以人畜饮水工程实际上也是一项扶贫工程,为此自治区人民政府专门出台了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工程用地实行无偿划拨;工程用电执行农电价格;免收电力增容费;地矿部门对工程所需的有关资料予以免费提供;以及减免工程建设各种税费等。

三**时期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

(一)主要发展目标

本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地形、饮水安全类别,采取合理的工程技术措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农民可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一是要从水量、水质、当前、长远等方面,合理利用水源,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二是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确定工程建设标准,确保工程的可持续性;三是保证工程运行管理和维护的可持续性。

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当地的发展要求、可能的投资能力,对**农村饮水不安全的574.45万人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即考虑十年内解决全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在**期间重点考虑氟、砷超标的问题,主要是饮用水中氟大于2mg/L、砷大于0.05mg/L和苦咸水(溶解性总固体>2/L)的饮水问题。本次**规划中的饮水不安全人口与**已解决人口没有重复,工程处数也与原有的集中供水处数没有重复,即全部为新解决的饮水不安全人口和新增工程处数。

对**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提出并启动的“牧民定居”、“生态移民”和“抗震安居”工程,这三部分农牧民的饮水问题要统筹、协调考虑,由于政府的规划还没有出来,因此,本次规划只把这些作为问题提出来,具体的解决办法需要下一步工作来进行。

本次规划**期间要解决全疆14个地州和自治区6个直属农林牧场的357.10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氟超标70.11万人;砷超标7.75万人;苦咸水90.62万人;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59.55万人;饮用细菌学指标超标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18.90万人;饮用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3.83万人;其他饮水水质问题25.22万人;水量不达标4.79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72.68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3.65万人。

在所解决的357.10万人中,包括2666所学校(其中:中学380所、小学2286所)的师生843770人(其中:教师59024人,学生784746人),覆盖较少民族人数27739人(其中:俄罗斯族4054人、塔吉克族11941人、乌孜别克族8065人、塔塔尔族3679人)。

(二)工程建设任务

**农村饮水工程的特点是点多、面广、线长,工程相对复杂,工程类型与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水资源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条件既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又有相似的共性。综合考虑行政区划、饮水安全问题类型及分布、经济条件、水资源条件、地形条件等因素,按照“以行政区界为主,归纳相似性,区别差异性”的原则提出具有**特色的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按照3大区、6个片进行布局。

在**期间,全疆需解决357.10万人的饮用水不安全问题,其中,解决:氟超标70.11万人,砷超标7.75万人,苦咸水90.62万人,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59.55万人,饮用细菌学指标超标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18.90万人,饮用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3.83万人,其他饮水水质问题25.22万人,水量不达标4.79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72.68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3.65万人。

计划修建各种供水工程2882处,其中:集中式供水工程1171处,分散式供水工程1711处。其中:

除氟砷工程142处,解决人数77.87万人,新增供水能力7.787万m3/d。

除盐工程229处,解决人数90.62万人,新增供水能力9.062万m3/d。

解决其他饮水安全问题(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细菌超标严重、饮用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其他饮水水质、水量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水源保证率不达标)工程800处,解决人数188.61万人,新增供水能力18.86万m3/d。

按照工程类型,修建集中供水工程1171处,解决349.83万人。其中:地表水加压11处,解决3.60万人;地表水自压123处,解决66.27万人;引泉重力式供水179处,解决21.60万人;打井加压405处,解决104.93万人;截潜工程59处,解决23.27万人;管网延伸216处,解决46.49万人;新打机井加管网延伸130处,解决70.79万人;接城市管网20处,解决8.42万人;老水厂联网扩建5处,解决1.16万人;除氟或除盐设备工程23处,解决3.31万人。修建分散式供水工程1711处,解决7.26万人,其中,曼苏尔井551眼,解决2.28万人;大口井183眼,解决2.04万人;手动泵977眼,解决2.94万人。

规划按片区分:

北疆区:解决126.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设集中供水工程456处,解决122.07万人;建设分散式供水工程638处,解决4.42万人。

东疆区:解决23.3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设集中供水工程125处,解决23.02万人;建设分散式供水工程43处,解决0.3万人。

南疆区:解决194.9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设集中供水工程512处,解决192.44万人;建设分散式供水工程1004处,解决2.54万人。

区直农林牧场:解决12.3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设集中供水工程78处和分散式供水工程26处,解决12.30万人。

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规划总投资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共解决357.1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总投资为15.39亿元。其中:

1、北疆区

规划总投资5.85亿元,解决人数126.50万人。修建集中供水工程456处,分散供水工程638处。

2、东疆区

规划总投资1.05亿元,解决人数23.31万人。修建集中供水工程125处,分散供水工程43处。

3、南疆区

规划总投资7.89亿元,解决人数194.98万人。修建集中供水工程512处,分散供水工程1004处。

4、自治区直属农林牧场

规划总投资0.58亿元,解决人数12.30万人。修建集中供水工程78处,分散供水工程26处。

(二)资金筹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35号令〈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第七条:国家安排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民族自治地方承担配套资金的,适当降低配套资金的比例。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扶贫重点县和财政困难县确实无力负担的,免除配套资金。

根据国家的这种政策,按照中央、地方、群众共同负担,困难大的多补、困难小的少补原则,同时充分考虑到国家的资金能力,地方能出资的尽量出资。本次资金筹措方案分为两种:30个贫困县(部级27个,自治区级3个,)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国家投资为80%~100%,地方投资20%~0%(其中和田地区国投100%;克州国投90%,地方配套10%;其余贫困县国投80%,地方配套20%);其余县市国家投资65%,地方配套35%。

根据资金筹措方案,在15.39亿元的总投资中,申请国家投资11.33亿元,我区配套资金4.06亿元。在我区配套的4.06亿元资金中,自治区配套1.2亿元,地(州、市)县配套1.2亿元,群众集资投劳1.66亿元。

五社会经济效益

**地处祖国西北边陲,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外蒙等多个国家接壤,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保持社会稳定是全省首要的政治任务。**是一个农牧业省区,经济欠发达,广大农牧民的生活水平低于国家、自治区平均水平,一些偏远山区的农牧民还处在贫困线上,饮水问题关系到农牧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农牧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总书记在视察**时曾深刻指出,只有边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高于周边国家,才能保持边疆稳定。因此,我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不仅是一项公益事业,更是一件保持全区政治稳定、巩固边防的大事。

农村饮水工程的实施,直接改善了广大农牧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结束了历史以来饮用沟渠、涝坝水的历史,称这是共产党给广大农牧民送来的幸福水。人饮解困工程不仅改善了农牧民的饮水条件,提高农牧民的身体素质,而且对稳定人心、稳定社会、增进边疆民族团结与进步,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和非法宗教活动,巩固边防,促进边疆社会繁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广大农牧民从内心深处感谢党中央的关怀,加深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有利条件,为农村经济建设、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做出贡献。此外,本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农村饮水规划的现状,提高农村供水的规模和标准,对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体现。

六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是当前农村最紧迫、最实际的问题,已成为广大农牧民衡量各级党政领导是否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要确保工程规划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相应的保障系统。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根据规划提出的建设内容、目标和工程分布特点,建立健全自治区、地区(州、市)、县(市)分级监督管理、组织实施的管理体系与运作模式。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投资大、回收期长、收益较低的特点。因此,要从**农村现实情况出发,引入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多元化长效的投入机制。

(三)做好前期工作,加强项目管理

1、充分做好前期工作

2、加强项目管理

水安全范文篇3

(一)编制目的

确保我县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饮水安全应急机制,正确应对和高效处置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县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县范围内饮用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突发性事件包括:

1.发生特大旱情,导致饮用水源取水量严重不足;

2.饮用水源保护区或饮水设施遭受生物、化学、毒剂、病毒、油污、放射性物质等污染,致使水质不达标而引发的水污染事件及重大疫情;

3.地震、洪灾、泥石流、火灾等自然灾害导致饮水水源枢纽工程、净水构筑物、饮水工程构筑物、机电设备或输配水管网遭到破坏;

4.爆破、采矿等生产活动或地质变迁等导致饮水工程水源枯竭;

5.因人为破坏导致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

6.其它原因导致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

(四)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建立健全预防预警机制。加强培训、演练,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鼓励群众报告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及其隐患,及时处置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分级建立饮水安全应急指挥机构,制订当地的应急预案,确定不同等级的安全事件及其对策,落实应急责任机制。

3.统筹安排,分工合作。以乡级政府为主体,整合资源,统筹安排饮水安全应急工作任务,处理好日常业务和应急工作的关系。县政府有关部门视情况给予协调、指导、技术支持并组织力量全力支援。

4.快速反应,有效控制。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发生以后,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应根据应急要求快速作出反应,组织会商,启动相应预案,有效控制事态蔓延。

(五)饮水工程基本情况

*县饮水安全工程于2005年开始实施,现已建成饮水安全工程122处,不但解决了5.4万人的吃水难问题,使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10%以上,而且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二、应急预案体系

(一)应急预案体系划分

全县饮水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分为二级:

1.县饮水安全应急预案: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县级饮水安全应急预案,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乡镇饮水安全应急预案:供水规模在500人以上的集中饮水工程所在乡镇要制定本乡镇饮水安全应急预案,报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应急机构及职责

1.县、乡饮水安全应急机构与职责

县政府成立由县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县长任副总指挥,县发改委、公安局、水利局、财政局、环保局、民政局、卫生局、广电局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技术组,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水利局局长兼办公室主任。各乡镇及有关供水单位要成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的饮水安全应急工作。

(1)指挥部职责:

①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重大饮水安全事件预防和应急救援的规定;

②及时了解掌握乡镇饮水重大安全事件情况,指挥、协调和组织重大饮水安全事件的应急工作,根据需要向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和应急措施;

③审定全县乡镇饮水重大安全事件应急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

④在应急响应时,负责协调公安、水利、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⑤负责指导、督促、检查应急指挥机构的工作。

(2)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其职责是:起草全县饮水重大安全事件应急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负责村镇饮水突发性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协调指导事发地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力量开展抢险排险、应急加固、恢复重建工作;负责协调公安、水利、环保、卫生等部门组织救援工作;负责对潜在隐患工程进行不定期安全检查,及时传达和执行县政府的各项决策和指令,并检查和报告执行情况;负责组织应急响应期间新闻工作。

(3)技术组职责

技术组由县水利、气象、建设、环保、交通、国土资源、卫生、教育、公安等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指挥部的技术支持工作。其职责是:参加指挥部办公室统一组织的活动及专题研究;应急响应时,按照指挥部的要求研究分析事件信息和有关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咨询或建议;参与事件调查,对事件处理提出咨询意见;为全县农村饮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2.指挥部主要成员单位职责

县发改委:负责重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物资储备计划下达。

县财政局: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作经费、恢复重建费用及时安排和下拨;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应急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县公安局:负责维持水事秩序,严厉打击破坏水源工程、污染水源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饮水工程设施安全。

县民政局:负责统计核实遭受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的灾情;负责协助县、乡政府做好遭受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群众的生活救济工作。

县水利局:负责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提供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件信息、预案以及工作方案;负责恢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需经费的申报和计划编制。

县卫生局:负责遭受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村、镇的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及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和卫生保障。

县环保局:负责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制止向河流、水库等水域排放污水和固体废物的行为,应急处理水污染事件。

县广电局:负责农村饮水安全法规、政策的宣传,及时准确报道突发事件处理工作。

其他有关成员单位负责自己相应的工作职责。

3.乡镇饮水安全应急机构及职责

各乡镇成立饮水安全应急指挥机构,负责本乡镇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的处置。主要职责包括:拟定本乡镇饮水安全事件应急工作制度,建立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救援预案;掌握本乡镇饮水安全信息,及时向县政府和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报告事故情况;指挥协调本乡镇饮水安全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4.饮水工程所在村屯应急机构及职责

根据县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饮水安全应急预案,饮水工程所在村屯要结合本工程实际建立饮水应急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抢险应急工作方案,配备必要的抢修设备及应急队伍,并定期组织演练。

三、预防和预警

(一)预防

1.监测机构

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负责全县农村饮水安全事件信息的监测、收集、检查、预警工作,各乡镇要通力协作,多渠道获取本辖区相关饮水安全信息。对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向县政府及上级应急机构报告。

2.信息监测

(1)监测内容

包括旱情信息、水污染信息、水毁信息、水库及水源工程信息、输配水管网运行信息等。

(2)突发事件报告内容

包括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原因、性质、严重程度、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3)监测单位

旱情监测单位由抗旱及气象部门承担,水污染监测由卫生及环保部门承担,水源、供水管网等部位的监测由水利、卫生部门承担。

(4)报告制度

监测报告分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由下级向上级部门逐级报告,以文字和报表的方式上报,每月25日前必须报告。

(二)预警

1.预警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性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1)特别严重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严重饮水安全事件:

①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导致饮水工程水源枯竭造成连续停水48小时以上(含48小时,下同)或严重缺水(指人均日饮水量不到5公斤)72小时以上,影响范围为2万人以上且2公里范围内找不到替代水源。

②因供水水质不达标等原因致使3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集体中毒事件发生。

(2)严重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严重饮水安全事件:

①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导致饮水工程水源枯竭造成连续停水48小时以上或严重缺水(指人均日饮水量不到5公斤)72小时以上,影响范围为1至2万人,且2公里范围内找不到替代水源。

②因供水水质不达标等原因致使2人死亡或30人以上50人以下集体中毒事件发生。

(3)较重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重饮水安全事件:

①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导致饮水工程水源枯竭造成连续停水48小时以上或严重缺水(指人均日饮水量不到5公斤)72小时以上,影响范围为0.5至1万人,且2公里范围内找不到替代水源。

②因供水水质不达标等原因致使1人死亡或5人以上30人以下集体中毒事件发生。

(4)一般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饮水安全事件:

①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导致饮水工程水源枯竭造成连续停水48小时以上或严重缺水(指人均日饮水量不到5公斤)72小时以上,影响范围为0.1至0.5万人,且1公里范围内找不到替代水源。

②因供水水质不达标等原因致使5人以下中毒事件发生。

2.预警

Ⅰ级预警、Ⅱ级预警,由受灾乡镇人民政府报县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统一。Ⅲ级预警由受灾乡镇人民政府研判,经县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批准,以乡镇人民政府名义向本乡镇预警公告。Ⅳ级预警由受灾乡镇人民政府饮水安全指挥机构研判,以乡镇人民政府名义向本乡镇预警公告。

预警公告内容应包括农村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止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机关等。

预警信息的、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

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的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在主流媒体上。

四、应急响应

(一)总体要求

出现饮水安全事件,饮水工程所在乡镇应在半小时内向县政府及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先期进行处理。

对应县饮水安全预防预警等级,应急响应划分为四级。县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县重大饮水安全事件的指挥调度。各乡镇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内饮水安全事件应急、抢险、排险、抢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工作。饮水工程所在乡镇、村屯负责本乡镇饮水安全事件的处置。

凡上一级应急预案启动,下一级预案随之自行启动。

(二)Ⅰ级Ⅱ级应急响应

当发生特别严重饮水安全事件时,应立即I级预警,启动Ⅰ级应急响应预案;当发生严重饮水安全事件时,应立即Ⅱ级预警,启动Ⅱ级应急响应预案。启动以下工作程序:

1.工作会商

响应工作会商由县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召集,参加人员包括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及技术人员;会商方式采用集体会商;会商内容应包括调查、核实工作内容、指导方案、处置方案、救援方式等。

2.工作部署

县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做出工作部署,明确工作责任,在半小时内将突发情况上报县政府,并立即派出现场工作组,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指导乡镇人民政府做好抢险救援、事件调查和处置工作。饮水工程所在乡镇应急指挥机构派出工作组,协助配合县级工作组和当地政府共同做好抢险救援工作。饮水工程所在乡镇必须立即赶赴现场,先期进行处置,并在县工作组抵达事发地后配合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3.部门联动

按照县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协作配合,明确分工,并按照具体任务要求,立即派出工作人员到现场指导工作。

4.预案启动

(1)抢险救灾

当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发生,造成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时,当地政府可采取向受灾区派出送水车,启用应急备用水源、异地调水、组织技术人员对饮水工程设施进行抢修等措施保障受灾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

在县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下,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有效控制事态蔓延,最大程度减小损失。

(2)医疗救护

事件发生地应急指挥机构要配合当地政府加强对水致疾病和传染病的监测、报告,落实各项防病措施,并派出医疗救护队,紧急救护中毒、受伤人员。

(3)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出现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后,应急指挥机构应与当地政府一起发动群众参与饮水工程设施的抢险、修复工作,确保工程及早恢复供水。

5.宣传动员

在发生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后,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应做好宣传发动,稳定群众情绪,防止发生疫情,防止发生恐慌,保持社会秩序稳定。

6.响应结束

当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得到保证时,县应急指挥部可宣布应急结束,并协助当地进一步修复供水基础设施,恢复正常供水秩序。

事件处理完毕后,由县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结束公告,报上级应急机构备案。

(三)Ⅲ级IV级响应

当发生较重饮水安全事件时,应立即Ⅲ级预警,启动Ⅲ级应急响应预案;当发生一般饮水安全事件时,应立即IV级预警,启动IV级应急响应预案。启动以下工作程序:

1.工作会商

响应工作会商由乡镇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人召集,参加人员包括相关乡直部门工作人员及技术人员,会商方式采用集体会商,会商内容应包括调查、核实工作内容、指导方案、处置方案、救援方式等。

2.工作部署

乡镇应急指挥机构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做出工作部署,明确工作责任,在半小时内将突发情况上报县政府。县政府立即派出现场工作组,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指导乡镇人民政府做好抢险救援、事件调查和处置工作。

3.部门联动

按照县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分工职责和工作要求,应急处置由各部门协作配合,明确分工,具体任务要求,立即派出工作人员到现场指导工作。

4.预案启动

(1)抢险救灾

当饮水安全事件发生,造成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时,当地政府可采取向受灾区派出送水车,启用应急备用水源、异地调水、组织技术人员对饮水工程设施进行抢修等措施保证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

有关乡镇和部门应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有效控制事态蔓延,最大程度减小损失。

(2)医疗救护

事件发生地应急指挥机构要配合当地政府加强对水致疾病和传染病的监测、报告,落实各项防病措施,并派出医疗救护队,紧急救护中毒、受伤人员。

(3)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出现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后,应急指挥机构应与当地政府一起发动群众参与饮水工程设施的抢险、修复工作,确保工程及早恢复供水。

5.宣传动员

在发生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后,当地政府及应急指挥机构应做好宣传发动,稳定群众情绪,防止发生疫情,防止发生恐慌,保持社会秩序稳定。

6.响应结束

当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得到保证时,乡镇应急指挥机构可宣布应急结束,并协助当地进一步修复供水基础设施,恢复正常供水秩序。

事件处理完毕后,由县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结束公告,报上级应急机构备案。

五、应急保障

(一)组织保障

各相关部门要尽快成立饮水安全应急指挥机构,明确人员及职责,根据饮水安全事件等级,迅速作出反应,组织会商,从组织上保障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

(二)通信与信息保障

各级饮水安全应急指挥机构要设立专门的报警电话,安排人员轮班值守,保证信息及时、准确、快速传递。

(三)资金保障

县乡要设立乡镇饮水安全应急专项资金,按照事故等级划分,由应急指挥机构报同级政府,申请调用饮水安全应急专项资金。

(四)物资保障

县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制定抢险、救援物资调配方案。发生饮水安全事件时,由县政府统一对物资进行调配,确保物资及时供应。供水规模在2000人以上的村镇集中饮水工程,应当建设适度规模的应急备用水源。

(五)医疗卫生保障

当发生人员伤亡或饮水中毒事件后,应急指挥机构要在县政府协调下立即组织医疗卫生技术队伍,调配医疗卫生专家,根据需要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应急工作,并调集必需的药物、医疗器械等物资,支援现场救治和防疫工作。

(六)交通运输保障

交通部门要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畅通。

(七)治安维护

公安部门要负责做好受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正常社会秩序。

(八)技术保障

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建立乡镇饮水安全应急专家库,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咨询和服务,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调集有关专家和技术队伍,支持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同时要加强对饮水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和应急处置培训,并加强对分散饮水户的技术指导和宣传。

六、后期处置

(一)调查与评估

饮水安全应急终止后一周内,饮水工程所在乡镇和县饮水安全应急指挥部应向上级应急机构提交书面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事故原因、发展过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分析、评价、采取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及其效果、主要经验教训等。

各级应急指挥机构要对事件进行调查评估,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做好应急工作。

(二)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工作由事发地政府负责。需要县政府援助的,由事发地政府提出请求、上报。县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调查评估报告和受灾地区恢复重建计划提出解决建议或意见,按有关规定上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卫生部门要继续加强对水质的监测,指导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后,才能恢复供水。

(三)奖励与责任追究

县政府对在饮水安全突发性事件处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在处置工作中有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迟报、瞒报、漏报重要情况的有关责任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七、附则

(一)预案的管理和更新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修改和完善或应急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应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

(二)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县水利局负责解释。

水安全范文篇4

为认真做好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逐步解决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根据省政府《关于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促进和谐安徽建设的意见》(皖政〔2007〕3号)精神,经县政府研究,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的高度出发,利用国家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入的机遇,结合县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确保在4年内基本解决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二、目标任务

我县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数为18.52万人,2007已解决4.99万人的饮水安全。2008–2011年,利用4年时间,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标准,解决全县剩余的13.53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08年解决2万人,2009解决3万人,2010年解决4万人,2011年解决4.53万人。

三、建设原则

(一)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原则,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乡镇人民政府与群众积极性较高的、配套资金筹措落实到位的饮水安全问题;优先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根据项目村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合理选择饮水安全建设工程类型、规模及供水方式。首先要考虑当前的现实可行性,同时兼顾长远发展的需要。

(三)要统筹兼顾各乡镇任务和投资平衡。

四、供水方式及建设管理

(一)供水方式。因地制宜选择供水方式,合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建立中、小型自来水厂,实行集中供水。在集镇周边的,依托集镇现有自来水厂延伸管网;在人口居住较为集中和地势较为平坦的乡镇,主要以地下水为水源,兴建规模较大、集中连片供水的中心水厂;在有稳定可靠水源的丘陵地区乡镇,利用水库等现有水源工程,建设适度规模的联村或乡镇自来水厂。

(二)建设管理。严格把好前期工作关。根据年度计划编制分年度实施方案,明确供水水源、方式、设备及材料规格尺寸,并建立电子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严格把好建设关。在实施过程中,所有集中供水工程都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制、资金报帐制、竣工验收制等“六制”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模式。工程建设前和建成后都要进行水质化验,保证水质达到农村饮水安全标准。严格把好验收关。项目竣工后进行自验,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验收内容和评分标准》及时整理材料;在自验合格的基础上,向上级申请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要限期整改。严格把好监督关。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当地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程现状、项目计划、责任人名单、实施进展等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三)明晰产权。以国家投资为主、集体和受益群众投资投劳为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行使国有资产管理权;以国家投资为辅、集体和受益群众投资投劳为主建设的单个集中供水工程形成的资产归受益群众集体所有;以国家和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形成的资产按照投资比例,确定股份。在保证企业投资者利益的同时,必须确保受益群众的利益。国家投资形成的资产产权归国家所有;由私有企业投资建设的供水工程形成的资产归投资者所有。

五、资金筹措及使用

(一)资金筹措。要广泛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进市场化运作,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鼓励各方参与,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农村供水市场。同时,要引导和组织好受益群众,筹资投劳兴建农村饮水工程。解决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需投资7222.8万元。按照中央承担45%、省级承担16.5%、市县财政及受益群众承担38.5%(其中受益群众人均承担比例原则上不超过人均资金总额10%)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资金负担比例,我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主体工程投资为人均390元。其中中央补助176元/人,总计3259.52万元;省级财政补助64.2元/人,总计1188.984万元;其余由市、县财政和受益群众配套资金人均149.8元,总计2774.296万元。国家、省级、市县投资主要用于建设水厂和铺设管网;收取的受益群众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入户工程的材料费和安装费。

(二)资金使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资金的使用按照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财会字〔1995〕45号)和安徽省财政厅、水利厅《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资金筹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1255号)及水利基建程序等规章执行。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由县财政专户拨入县农饮办基建专户,县农饮办按水利工程基建程序予以拨付,完工后及时做好工程决算,并由审计部门审核把关后结算。农户配套资金由乡镇负责监督项目行政权向受益户收取,并负责接水到户。收取的农户配套资金要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要张榜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

六、日常运行管理

(一)落实管护主体。县、乡政府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和落实好本辖区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以国家投资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可委托有资质的专业管理单位或通过租赁、承包、产权转让等多种形式进行管理、运行及维护,实行企业管理、独立经营、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形成以水养水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以国家投资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小供水工程,组建乡镇、村用水户协会行使“业主”职能,通过公开竞标等方式,承包给有资质的专业管理单位或具备相应管理能力的个体户经营。

(二)强化行业监管。农村饮水工程具有社会公益性质,要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不得改变工程用途,拍卖、转让要经过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国有资产运营中心、监察局的监督下进行,所得经费汇入县饮水安全专户统一管理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三)合理制定水价。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建立有偿供水制度,形成以水养水的新机制。水利部门要与物价部门、受益群众一起,根据工程运行、维修、养护、折旧、人员工资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制定水价。

(四)规范水费收缴。水费收缴由供水管理机构或由其委托的单位、个人计收,使用水费专用票据。用水单位和个人应按照规定的计量标准和供水价格按时交纳水费。供水单位要定期向群众公布水价、水量、水费收支情况,确保群众吃上“安全水、放心水、明白水”。

(五)实施优惠政策。规模较大的水厂建设用地作为公益性项目建设用地,统一纳入年度建设用地计划;规模较小的水厂用地仍属农业用地性质,由乡镇和村自行调剂解决。供水用电按照农业用电价格收取。免交农村生活用水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其他有关税费一律实行优惠政策。

七、组织与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县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发改委、农委、监察局、财政局、国土局、建设局、水利局、卫生局、审计局、环保局、物价局和广电局等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水利局。同时以县水利局为主体,成立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具体负责项目的建设实施管理。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办事机构,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

县水利局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牵头责任单位,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组织和指导项目的建设及运行管理,对应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相关产品进行监督。县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的编制和报批、项目审批、计划下达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筹措地方配套资金,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县卫生局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监测。县环保局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环境监管及水质监测。县物价局会同水利局和用水户代表核定合理的供水价格。县国土资源局协调解决工程建设用地。县农委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县广电局要加大农村饮水安全知识的宣传和舆论监督。县审计局、监察局要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审计、检查,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乡镇政府是农村饮水安全的具体责任单位,负责确定供水方式、制定实施方案、提供建设用地、筹措地方配套资金、维护良好的施工环境;负责协调支管网及到户工程的实施,建立饮水安全到户台帐。

水安全范文篇5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是水利施工企业的生命,是维持建筑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基础。水利建设施工行业应当高度重视,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安全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建设主管机构和建筑单位应统~思想,始终树立“施工安全无小事”的理念,把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作为最主要的工作来抓。

二、施工生产安全分析

1、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较低部分水利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与安全生产的要求不适应,职责不明、责任不清、粗放经营、管理低效一些企业没有形成…整套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往往采用事后处理方式,对安全生产不能采取预控措施。虽然安全生产投入是生产的必要成本.但是由于不能为企业或者承包者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利益,致使探索与交流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浅析部分施工企业忽视安全生产的投入。另一方面由于安全事故带有偶然性,因此,一些企业对改善现场安全生产条件、更新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提高安全生产技术、加大投入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侥幸心理。

2、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有待提高目前由于用工制度的改革变化,建筑业从业人员80%左右为农民工或临时工。他们都是一些包工头组织进入施工企业,缺乏必要的施工培训和经验。施工企业对员工的教育需要一定的时间,从业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也需~定的时间,而水利工程建设一旦开工往往工期十分紧张,若超工期可能增加汛期施工难度,还面临违约、索赔等情况,因此导致安全教育与生产在时间上相互抵触。另一方面,农民工流动性大,企业不愿意投入过多的成本对其进行教育培训。

3、技术措施存在问题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存在针对性差的问题,缺乏工程具体概况、施工方法、场地环境和施工不利因素的针对性,在技术管理上未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消除危险,保证施工安全。

三、安全生产对策

1、现场安全管理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不断增强施工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安全意识。施工生产过程中,在保证安全与实现施工进度、工程成本及其他各项目标的关系上,要始终把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到首位,绝不能冒生命危险抢工期、抢进度,绝不能靠减安全投入谈效益、谈成本。这是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的核心,具体说,施工企业各级领导、建造师(项目经理)、作业人员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安全,只有牢牢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观念,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化、正规化,规范安全管理和保证体系,不断提高全员安全生产防范意识,才能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从根本上保证安全施工。

(2)强制性原则。安全是生产的法定条件,安全生产不能随意改变。项目的安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安全投入、防护设施用品等都必须采取强制性措施予以落实,否则,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3)系统管理原则。树立整体观和全局观,提高安全管理系统的整体功能。应不断优化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从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直至项目班组、操作岗位,都要明确安全职责,分解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形成系统安全管理的格局,避免上紧下松,层层衰减。

2、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企业必须加强全员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生产工人和管理者素质。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贯彻到每个员工的心中,从而在根本上消除习惯性违章,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企业必须定期、定时、分批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文件,提高生产管理者的素质。同时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使其熟知和遵守本工种和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在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上,不但要强调持证上岗,还应该加强继续教育,关键岗位更不能掉以轻心。只有人人重视安全,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水安全范文篇6

模糊数学是近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崭新的边缘学科,它不仅扩充了经典数学的内容,而且在人工智能、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分析、预测预报和经济管理等科技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用于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作出一个总体评价。

1.1综合评价模型建立当评判中因素较多时,采用多层次综合评价法较佳。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对因素集合X进行划分,将其分成k个子集X={X1,X2,…,Xk},当然它们应当满足Xi=Xi,且XiⅠXj=φ(i=j)

这样,我们得到第二级因素集合Xi(1≤i≤k),并记Xi={xi1,xi2,…,ximi},Xi中含有mi个因素,且mi=m。

第二步,就每个Xi的mi个因素,按模糊六种评价法之一作单因素评价,得Bi={bi1,bi2,…,bin}=Ai·R(i)

其中Ai={ai1,ai2,…,ain}(1≤i≤k)。

第三步,把每个Xi作为一个因素,Bi作为Xi的单因素评价,按第二步中的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按第二步中的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得B={b1,b2,,bn}=A·R

其中A={a1,a2,…,ak},R==(bij)k×n,则可由A于与R求得

二层次综合评价B。若对Xi再作划分,可得三层次以至多层次的综合评价模型。

1.2评价指标的确定水资源除了本身的自然性外,还具有社会性、环境性和经济性。本文选取从水资源量、社会经济、供水、需水、缺水和水环境6类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每一因素都有不同的指标,水资源量包含有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每公顷水资源量、径流系数和干旱指数四项指标,社会经济包含有人口密度、人均GDP、工业产值模数、耕地率、灌溉率和人均灌溉面积六项指标,供水因素含有供水模数、人均供水量、水资源利用率和地下水供水比例四项指标,需水因素包含需水模数、生态用水率、单位GDP需水量、耗水量、春灌引水率五项指标,缺水因素用缺水率指标,水环境因素由水质等级、污径比两个指标来进行评价。

隶属函数的确定有模糊统计实验法、二元对比排序法、逐级估量法和与模糊分布拟和的方法。本文所选取的隶属度是表示水资源安全度,取值在0~1,隶属数值越高说明该项指标对水资源安全影响程度越大。根据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并参照前人所做的文献,将隶属度分为5级1.3安全程度评价标准根据评价指标综合隶属度D的大小划分为非常危险(D≥0.56)、不安全(0.50≤D<0.65)、临界安全(0.35≤D<0.50)及安全(D<0.35)4个级别。根据评价结果,若评价指标中某类指标的隶属度数值较高,说明在该地区该类指标对水资源安全状况的影响较大。据此可对地区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障碍诊断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2应用实例

西安市位于黄土高原渭河二级阶地上,面积9983平方公里,人均地表水资源量约为330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耕地面积477万亩,其中设施灌溉面积330万亩,多年来,西安市的农业灌溉用水一直占大头,达7.58亿立方米,占全市总用水量的42%。跟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及今年西安市水资源数据资料,西安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权重、含义及隶属度值数据显示

注:括号内数字为权重值。

3西安市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结论

根据上述方法,计算得到西安市水资源安全状况综合水平隶属度为0.45,(评价结果见表3),属于临界安全状态。从以上指标的计算中可以看出,人均水资源量、每公顷水资源量、工业产值模数、水资源利用率、春灌引水率、污径比的隶属度均高,达到0.9;生态用水率、地下水供水比例、人均灌溉面积、径流系数、人均GDP的隶属度很低,为0.1。

从我市水资源的安全评价来看,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应对我市大部分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节水设施建设,开展以提高用水效用率,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促使西安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嵘,薛小杰,薛惠锋等.“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9(11):22-24.

[2]夏绍玮,杨家本.《系统工程概率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

[3]曹炳元.《应用模糊数学与系统》[M],科学出版社

[4]张岳.“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许广明,张燕君.“西北地区大型内陆盆地地下水系统演化特征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4(11):701-706.

[6]蒋水心.“水资源价值量的实用计算方法”[J].水利经济.2001(5):43-49.

[7]李晓峰,张宏业等.“天津市不同后备水资源对比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6(1):16-23.

[8]顾圣平,林汝颜,刘红亮.“水资源模糊定价模型”[J].水利发展研究.2002(2):9-12.

[9]贾绍风,张军岩,张士锋.“区域水资源压力指数与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J].地理科学进展.2002(2):538-545.

[10]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21世纪中国水供求[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水安全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近期县镇安全生产一系列安排部署,紧密结合我厂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消除监管盲区,以决战的姿态,超常的力度,抓好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工作目标

全年安全目标:工亡、重伤及多人中毒事故为“零”;重大交通、火灾事故为“零”;重大设备、操作事故为“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零”;轻伤人数为“零”。

三、工作任务

(一)是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着重加强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安全工作规定》、《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开展工作,重点查处违章违纪活动,增强员工遵纪守法和杜绝违章的自觉性,同时,加大对一切不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力度,促进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职责,把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度落实到位;做到安全生产与生产经营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二)是开展安全生产排查治理活动。以煤磨、除尘设备、机械防护装置、高空作业平台、楼梯防护栏、立窑等为重点,加强对重点要害岗位的检查,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按照岗位检查规定项目进行检查;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清除隐患,堵塞漏洞,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重点对照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查找问题开展自查和治理行动,并对存在的问题规定整改时限,落实责任人,确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弘扬安全文化,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检查,落实事故隐患整改,促进我厂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充分利用广播、简讯、厂电视台、黑板报等宣传工具,集中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使企业从上至下,每一级人员都能深刻认识其重要意义。举办“血的教训”事故图片展、启发和教育了员工珍爱生命、遵章守纪、远离事故、保障安全。使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永无止境,安全生产任重道远”等正确的安全理念,建设“以人为本、安全为天”的安全文化,营造和谐的安全氛围,唱响安全生产工作主旋律。同时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安全生产教育力度,力争杜绝违章行为,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

水安全范文篇8

1.外部施工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外部的自然施工环境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水利水电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并且水利水电施工本身也会对自然环境有比较大的影响。如果我们必须在一些自然环境条件差,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那么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就会大幅度提升。另外,在隧道中进行水利水电的施工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人身伤亡事故,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安全问题。到现在为止,任何一项工程都离不开人的参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同样不例外。纵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案例,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安全问题大量存在。可以说,人为因素是造成水利水电施工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上。在我们的水利水电工程队伍中存在着大量安全意识较差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并且做不到对水利水电施工安全制度的遵守,甚至有些人对这些制度并不熟悉。队伍人员的整体应变能力较差,一旦发生突发性的安全事故,许多工作人员会变得“手足无措”,人员的安全知识普遍较差。

3.施工材料和设备中的安全隐患。造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的因素除了人为因素之外,还有施工材料和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缺乏,并且日常的安全检查不到位是现在常见的施工设备安全隐患,给实际的施工人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施工设备操作不当、机械故障等是引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隐患。

二、如何有效改善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1.重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自于环境、人、物。其中百分之七十的安全事故都是因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低等人为因素造成的,这就告诫我们重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授课、实地演练等方式加强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提升其判断事故隐患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一线施工人员安全技术和操作安全技能上的培训,使其自觉养成安全操作的习惯。

2.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项目领导要根据自己所在项目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水利水电施工过程的有效管理。培养相关人员对施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全面落实责任制。因为整个项目工程要想高效竣工,离不开单位领导的指导、项目负责人的指挥、工程技术人员的技能发挥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认真落实,层层落实,层层互相配合,工程的整体施工管理水平才能有效提高。

3.做好事故的处理和总结工作。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很多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同样有许多事故是可以经过人们的努力而避免的,我们需要的是如何更好的避免事故的发生以及在事故发生之后如何有效的及时处理。首先我们应该对事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能盲目的认为事故的发生是某个人的错误,而是要以严肃、认真、科学、积极地态度,做好事故的处理和总结工作,尽可能地减少事故带来的伤害和损失,降低以后同类事故发生几率。

水安全范文篇9

关键词: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饮水工程管理

我国偏远山区经常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的现象,这些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水资源供给不足,人们只能通过收集雨水来维持生活,人畜饮水得不到及时供应。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保证农村人畜饮水安全。

1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面临的困境

1.1饮水安全受到威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的变化也越来越大。但是一些偏远山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问题,导致农村地区人畜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尤其在我国中西部偏远农村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人们没有良好的用水习惯,人畜饮水得不到及时供应,人们只能靠收集雨水来维持生活[1]。1.2水质不达标。农民群众饮用的水多是河水和井水,这些水的安全性是不达标的。井水一般都是铁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超标,水质过硬。经常饮硬水会导致肾结石发病率升高,还会危害人的消化系统,造成肠胃功能紊乱,损伤肾脏和心脑血管。1.3水污染较为严重。农民群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环保意识和水商品意识还比较薄弱,其没有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一是部分农民群众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随地乱扔生活垃圾,这些垃圾有时会漂到水里,导致水资源受到污染。二是部分农民群众在河边洗衣服,将污水直接倒入河内,化学物质污染水资源。三是部分农村地区农业生产时使用较多的化学肥料以及农药,导致化学物质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质超标[2]。

2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管理措施

2.1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受季节性天气的影响,常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因此,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不断改革创新工作,努力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当地政府可借鉴其他水资源改革的成功案例,结合实际情况,找到适宜的水利工程建设地点,保证水资源充足。此外,可以修建水库改善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加大开采地下水,或将雨水收集起来进行净化处理再使用,进而保证水资源的合理使用。2.2加强宣传教育。要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正面引导,让农民群众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让其合理用水、排水,尽量不要污染水资源,使用过的水要经过处理或者直接排放到废水处理区,禁止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同时,要正确处理牲畜粪便,不能让牲畜的排泄物污染到水资源,努力建设农村人畜安全用水。2.3节约用水。水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这些年农村地区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且水质变差,有的河流甚至已经干枯。很多农民灌溉农田的方法不对,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农民群众要提高农田灌溉技术,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从日常小事做起,节约水资源。比如洗过菜的水可以浇花,洗过脸的水可以冲厕所。2.4细化管理职责。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对具体管理职责进行划分,责任到人,每个负责人都要做好监督工作,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并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建立农村用水管理协会,开展本村节水管理、饮水安全、硬件设施维护等工作[3]。在建设工程期间还要多听取当地住户的意见,并予以重视,从中挑选出有价值的部分,进而提高当地的人畜饮水质量。2.5做好水质检测工作,提高饮水工程管理质量。由于农村地区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所以要做好水质检测工作,按时检测农村人畜饮水情况,而且还要检测有关设备,如果某地水质情况没有达到要求,就要马上采取整改措施,直到达到标准为止,进而保证人畜饮水安全。同时,要完善好水源附近的基础设施,决不允许住户扔入垃圾,而且要禁止采用化学药物。

3结束语

农村人畜饮水安全是重大问题,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只有确保人畜饮水安全,才能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综上所述,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实践中要保证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陈洪友.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及饮水工程管理的具体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3,(5).

[2]王恩生.当前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9).

水安全范文篇10

在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过程当中,监理必须要认真审查并且一一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对开工条件进行一一核查,尤其是对原部分的相关内容,比如说是否达到三通一平,五牌一图的工作指标,临时用电、临建设施以及工地现场的排水系统是否达到要求,各项安全生产制度,保障体系的构建是否已经落到实处,特种作业资格的审核、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交底工作是否落实到实处,一旦发现不达标的情况坚决不予以开工。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展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在具体的施工工作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大对施工阶段的安全监理工作力度,定期巡视和检查,重点加大对模板工程、临时用电、爆破作业等方面的安全监理工作。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项目情况和特点制定安全检查例会的工作制度,做到每半个月一小检,每个月一大检,对每次检查的情况都必须要及时汇报和记录,并召开安全检查工地的例会。在每次召开工地例会的时候,必须要让施工单位的安全项目负责人如数参加,并针对监理人员在现场工作过程当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及时的通报,要求相关部门提出相对应的整改措施以及完成期限。与此同时,对于不同的施工阶段、施工部位和方法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要做到全面系统的分析和预控,寻找出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尽早提醒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当中应该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情况特殊的可以召开专题会,解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过程当中的专项问题。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人员安全知识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管理实际上是一件复杂繁琐而又艰辛的工作,需要我们经历相当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结合具体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方案,无论是专业性还是可操作性方面都应该做到无懈可击。比如:对于水利水电建设过程当中的隧道支护、构件的运输工作等等,仅仅依靠工作经验是不够的,需要我们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监理工程师要做好安全监理审核和大方向的调控工作,就必须要对这些施工项目环节的工作内容做到熟记于心。然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发现,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监理从业人员无论是从年龄结构,还是从知识结构的层面来看都不尽合理,与预想的监理任务以及相关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项目监理部要组织相关的监理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素养的提升学习。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其他地方性有关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等文件。只有工作人员及时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培训课程之后,拥有资质凭证才予以上岗。

在设计和招标阶段引入监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