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21:51:38

十五范文篇1

一、基本情况

通过“十五”期间的不懈努力,全县林业基础得到全面加强,特别是资源培育与积累,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日益丰富的森林资源及较高的木材利用率,带动了整个林业的发展,我县的林业建设进入了较好时期,林业在富民兴县新跨越,促进全县小康社会建设中作出了较大贡献。但是由于经营理念落后,长期处于粗放状态,林业在做出贡献的同时,自身的发展也积累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总量仍显不足,生态体系脆弱,特色产业泛力,加上管理问题、体制问题等,目前全县的林业发展总体上正处于“治理与破坏相对峙”的阶段。随着党的十六大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林业的地位作用愈加重要,林业工作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社会对林业的作用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林业发展在各个建设领域的地位,自治区、市、县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都赋予了林业重要任务,明确了未来几十年内加快林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建设重点、政策措施,林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全县的林业发展步入了关键时期。

二、“十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五”期间,是我县林业发展较快的时期。全县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林业方针政策,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调整林业结构,林业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林业各项工作有了质的飞跃,“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基本实现。

一是造林绿化快速推进。五年来,全县人工造林24.6万亩,义务植树200万株,封山育林60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17万亩,珠江防护林国债造林0.5万亩,板栗低改6960亩。至2004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56.7%。

二是资源保护得到加强。坚持以天然林资源保护为主线,完善资源保护网络,创新资源保护机制,严格依法治林,资源保护成效显著。县于1998年组建森林公安分局,通过“十·五”期间的磨合发展,在打击林业犯罪、维护林区治安方面,森林公安取得了显著成绩,已成为保护林业资源的中坚力量。“十·五”期间,全县共查处破坏森林资源案件68起,维护了林区社会的稳定。同时开展了一系列保护资源的专项行动,有力地打击了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活动,极大地震慑了犯罪分子,保护了森林资源。

随着森林资源的日益增长,全县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森林防火制度,森林防火工作的力度逐步得到加强,全县的生态安全得到加强。“十·五”期间,全县区划定界生态公益林124万亩。

三是林业产业已具雏形。至2004年,全县共有各类木材加工企业93家,年创产值5600万元。制定有完整的木材加工管理制度。

四是林农收入稳定增长。全县林农在“十·五”期间,每年以林增收200余元,通过取消林业特产税等税费,人均减负40余元。特别是通过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工程,直接受益林农人均增收230元。五是林业地位全面提升。近年来,国家在我县实施林业项目的不断增多,林业拓宽了农民增收、城乡就业、财政增税的途径,2004年林业产值达1.6亿元,比2001年增长45%,林业的社会作用增强。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正式建立

2001年国家启动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于2004年正式将试点转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并扩大面积。2001年我县开始被纳入国家实施范围,列入试点的部级公益林面积29.25万亩,每年补助资金120多万元。四年来共获得国家补助570多万元,有效地保护了生态区位重要的29.25万亩部级公益林,为南丹生态安全建立了一道长期稳定的森林生态屏障,也取得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成功经验,为全面建立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2、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

我县于2002开始被列入退耕还林工程县,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十五”期间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7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7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0万亩。工程覆盖全县所有乡镇,累计投资5680万元。退耕还林工程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善区域环境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珠江防护林建设工程正式起动

2003年我县被自治区列入珠护林工程县,项目造林5000亩,封山育林10000亩,中央国债投资100万元。全县共实施面积11000亩,其中人工造林10000亩,封山育林1000亩。珠江防护林工程的顺利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生态治理,改善了珠江流域的生态条件,对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4、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工程蓬勃发展

大力开展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穷、脏、乱、差的落后面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

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各级对林业重取轻予。我县属山区贫困地区,整体经济实力薄弱,林业成为地方财政的一条重要财源,各级财政对林业建设的投入却少之又少,多年来,“重取轻予”的结果,导致森林资源被掠夺性开采,林业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2、森林资源赤字,林分质量较差。虽然我县已实现灭荒造林,有林地面积不断扩大,但森林资源却因过伐而出现赤字,森林蓄积量有所下降。同时在现有林分面积中中幼林比重大,且以天然林为主,大部分属于保护的范畴,森林可伐资源出现“青黄不接”,加上营林资金不足,幼林抚育、间伐跟不上,以及长期“拔大毛”式的采伐方式,形成大量的稀疏残次林分,亩均蓄积量较低。

3、林业“三防”形势严峻。由于我县林地广阔,交通四通八达,仅靠林业部门的防治力量,显得很不适应。“十五”期间,森林火灾森林资源损失严重,局部地区盗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活动猖獗,伐区管理也不完善,批少砍多、批东砍西的现象时有发生,山场资源浪费的现象较为严重。

4、林业资金危困,历史债务沉重。贷款造林已进入还款期,但贷款给群众的资金又收不回,加之建林业办公楼欠款也进入还款高峰。现有森林中,中幼林面积比重大,急需投资抚育间伐,低产林改造任务也十分艰巨,但可伐资源锐减,仅靠林业部门从木材中提取“育林金”,已无法满足林业生产建设的需要。林业资金困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县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5、林业技术力量相对较薄弱。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县林业局有专业人员共41人,其中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16人,专业技术人员24人。只能组建丙级林业调查设计队,林业规划工作极不方便。林业基层技术员相当部分人员林业技术缺乏、业务水平不高。

6、林业基础设施落后。虽然2004年林业站合格县建设通过了国家林业局的验收,但全县有13个林业站,现有独立站房的只有3个,其它林业站依靠乡(镇)政府拨给办公用房或租房办公,开展日常工作、生活和办公条件比较艰苦,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十五范文篇2

大家好!

我叫尹兴晓,来自腾冲县第五中学,本着锻炼自己,并期望能在改革大潮中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人生价值的目的,我毅然决定参加今天的竞聘演讲。在此,我首先要对那些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并信任我的领导和同事表示诚挚的感谢,正是有他们的支持和信任,我才倍感自信的站到这里。

我出生于**年2月,现年35岁。**年高中毕业,**年云南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年7月至**年2月在腾六中工作,**年3月调入腾五中,2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学一级教师。

主要工作经历:自工作以来,我一直站在教学第一线,从事生物课教学,特别是在生物学科重新恢复为高考科目后,我带完了20**、20**、20**、20**四届高中毕业班的生物课,在与其他学科教师的通力合作下,所教班级高考成绩良好,其中20**届尹山平同学取得了全县理综第一名。在五中工作10年,我见证了学校的快速发展,这10年也是我从一个教学新手成长为教学骨干的10年。在教学业务不断成长成熟的过程中,我有幸得到了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年3月,经团代会选举成为校团委委员,开始参与学校团队管理工作,20**年3月至20**年7月担任团委书记,20**年8月起担任办公室主任、支部委员,在主持办公室工作的同时负责学校党务工作。

这些工作经历看起来波澜不惊,很单纯,但于我来说,却是促成我转变思维方式的重要基础,也是促成我参加竞聘的动力基础。当我站好三尺讲台又同时兼任不同岗位的管理工作时,我非常清楚自己应该扮演好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我既需要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问题,以确保自己的专业发展不落伍,又需要站在管理层的角度思考问题,思考学校如何发展,思考如何搞好部门工作来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等等,这些思考和实际的实践锻炼使自己在政治素质、政策水平、管理能力、业务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提高,之所以竞聘这个职位,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第一、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教育教学业务。

从教13年来,我始终本着教好书育好人的思想,积极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关注全国各地的最新教改动态,关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进展,以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取得的成绩主要有:在省级刊物发表教研论文两篇,20**年辅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获省级三等奖,20**年4月参加部级重点课题云南子课题研究获二等奖,20**年获县级先进教师表彰,20**年被评为县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四次荣获校级先进教师,20**、20**年分别被局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第二,有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合作。

自成为一名学校管理人员后,不论是在团委书记还是在办公室主任的职位上,我都特别注意做好上下左右等各方面的协调工作,确保学校政令畅通,促进学校各项决策的落实。特别是担任办公室主任的3年中,我始终以顾全大局、维护班子团结、维护好领导形象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办公室主任的职权与身份,搞好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处室部门之间和校内校外的沟通协调工作,避免内部出现互相扯皮、推诿的现象,使各部门、班子成员配合默契,步调一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我还注意不断提高自己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和艺术,不论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还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我都能找到共同话题和他们交流,并与之融洽相处。

第三,熟悉全面的学校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

我虽没有全面负责过学校工作,但在办公室主任的职位上,我有幸参与了几乎所有学校管理决策及其落实的过程,从教学管理、后勤服务、卫生安全到校园规划建设、人事管理,从招生录取、一日常规管理到教学科研等,我都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开展什么工作,怎样开展才能把工作做好,我知道管理层什么时候该授权,向什么人授权,所授权力的边界是什么,授权后如何实施反馈和监督,如何确保所授权力不被滥用或不被充分利用。就管理经验而言,一是来自于亲身参与的实践工作及自我反思,二是来自书本的学习和向别人学习,我一直注重在这两个方面积累经验。此外,就五中而言,我还有一个优势是熟悉学校情况,不论校史校情、发展历程、优势及弱点,还是教职员工,我都比较熟悉和了解,从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到一般教职工,全校现有187人,我能叫出每一个人的姓名,并熟知他担任的工作,也了解他的工作能力及其个性特点。

第四,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遇事冷静,处事理智。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本人是一个为人谦和、诚实守信的人,对领导、同事和朋友都一样,说话不多,性格偏内向,缺乏那种夸夸其谈或者滔滔不绝的雄辩家的口才,也许正是有这样的弱点,促使我养成了善于内省和自我反思的习惯,不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会冷静、理智的思考,不仅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更会思考问题背后的问题,力争透过现象找到本质。

第五,善于学习,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今天,我有勇气站到这里,是与自己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密不可分的。工作13年来,我从未中断过自主学习与提高,我的学习途径如前所述,就是向书本和别人学习,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订阅相关专业杂志、购买有关理论书籍,并潜心研读,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最喜欢而且收获最大的两份杂志是《人民教育》和《教师博览》;二是现代管理科学,近几年因工作的需要我还注意阅读有关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书,这当中,对我个人的管理认识影响最大的是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已故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我曾购买并阅读他所著多本著作,包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的实践》和《旁观者》等,使我获益颇丰。对教育或学校管理而言,我长期关注山东潍坊的李希贵、辽宁盘锦的魏书生和江苏苏州的朱永新等全国著名的中学校长,通过读他们的著作,了解他们的经历,使我跳出了教师狭小的圈子,从教育外部看教育,从一些原来从未思考过的、全新的角度来思考教育,大大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增强了认识;三是信息技术,我于1999年购买个人电脑,从零开始学习,现在能熟练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处理文档和数据,了解并熟悉互联网基本应用。

作为一名理科出身的人担任办公室主任,我还有意识地注意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文字综合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曾参与了学校《教职工年度考核方案》、《履职晋级考核方案》、《考勤方案》、《教学成果奖励方案》和各类专项工作方案的编制与修订工作,独立完成了三年来的学校工作计划、总结和各种汇报材料的撰写任务。值得一提的是20**年9月,在我刚上任之初,就接到了制定《校园一日常规管理》新方案的任务,对新手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我并不惧怕,更不会退缩,经过充分的调查和分析,我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新方案的初稿,方案着重从抓校园卫生、纪律、学生仪容仪表及行为习惯入手,并使之与班级量化考核结合起来,发动教职工参与24小时值班监督管理,后经校务会讨论通过,于当年11月实施,此方案的实施,一举改变了腾五中原有脏、乱、差的面貌,学生养成教育收到成效,校园秩序井然。方案在后来经调整一直沿用至今。

第六,主观上有强烈的做实事,成就自己人生价值的愿望。

我本人出身于一个贫穷而普通的农民家庭,能够从农民身份转变成居民身份,成为一个单位人,我是幸运的,但我知道在农村还有无数的青少年可能就没有我幸运,他们的前途可能是灰暗的,而最有机会改变他们命运的只有教育,所以,我自为人师的第一天起,就想着应该而且能为他们做点什么,这就是我追求的人生价值所在,也许有人会说,上好课教好书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这话的确不错,只是当我能把现在的工作做好后,我觉得自己可以在一个更大更广的空间内去实现自己更大的理想与抱负,所以,今天的竞聘对我来说是一个机会,我期望抓住这次机会。

如能竞聘成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总结和提炼五中的发展经验,并借鉴外地先进学校的经验,形成有五中特色的办学理念或办学思想,以此为指导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或发展目标。

我认为校长的第一要务是思想引领,也就是校长应当做一个思想的领导者,这要求校长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有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而办学理念即可反映校长对教育的理解,作为管理者,校长还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这是实现教育理想的保障。

我这样提不是说五中原来没有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更不是否认五中的成绩,腾五中近年来办学业绩显著,这是众所周知的,只是置身内部,我感到我们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不甚清晰,成绩的取得主要不是目标和思想的引领所至,而是迫于强大的外部压力和内部竞争所至,是被动做出的反应,比如,这两年由于高考、中考成绩还不错,榜一揭开,大家都有一种被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如释重负的感觉,但我认为这是不正常的,可以想像,中、高考只要稍有闪失,紧绷着的弦突然断了,那一刻,我们何来“而后生”、“如释重负”之类的感觉,肯定只有“而后死”的感觉。更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我们的教职工会因此感到无助和无望,即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们也不会有什么轻松,成绩完全是靠拼体力、拼时间拼出来的,这一届好了只意味着下一届更加要拼,考差了更不用说,如此循环何时才是尽头。我个人的理解,导致这种现象,与我们对学校的定位不准确有关,也与我们把衡量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都系于一纸分数有关,同时也反映了学校工作还是寄希望于偶然。现在已经到了非要对学校进行重新定位、确立新的发展方向不可的时候了,否则,学校不但不会再有大的发展,而且必将走向衰退。

我初步的设想是:腾五中不能再过分去追求上线率或升学率等指标,以现实的条件看,这两项指标差不多是到顶了,即使还能上升,空间也是非常有限的,这条路对五中来说只会越走越窄。腾五中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个个成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幸福的成长,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幸福的生活”,学校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引,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一般的生源,一般的师资,办高质量的教育,把腾五中建成一所教师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理想学校”。我想象着那一天到来时的情景是:教师们为能在五中工作而感到快乐和幸福,随时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学生们也为能在五中学习成长而感到愉悦幸福,家长们会因为孩子能到五中上学而感到放心与满意。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认识和理解,还有不成熟的地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不应该也不可能由校长一人说了算,即使真能“说了算”,也只是表面的算,当面算背后不算,最终是不会发挥真正效果的。所以,我会考虑用一段较长的时间,深入到广大教师和学生中,进行广泛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召开不同规模、不同人群的座谈会、个别访谈,充分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心声,引导广大教职工进行思考和讨论,在充分尊重和听取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有本土特色的办学理念及发展目标,这种理念和目标应该是清晰、明确的,是每一个成员都了解认同并能逐渐内化为自觉行为的。

第二,围绕发展目标,以先进的并且适合本校的办学理念或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抓好学校的一日常规管理工作。

校长的第二要务就是做好管理工作,确保学校一日常规顺利运转,领导和管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领导就是做正确的事,即科学决策,管理则是正确地做事,即执行,我认为学校现在的情况是领导不足而管理过度。校长在日常管理中,不应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而是要出好主意用好人,把学校发展的总目标分解成各组织、各部门、各岗位的具体目标。工作切入点应该是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团队的智慧,发动广大教职工参与,有计划地对原有规章制度的梳理和分析,反思这些制度对学校和教育教学的影响,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是否有利于办学目标的实现?是否符合现在的发展形势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并愿意为之而奋斗,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使之更有利于激发每个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挖掘每个人的潜能,提高管理效率。我们常把学校管理分为三个层次:低层次的是靠个人权威和经验,中层次的是靠制度,最高层次是靠组织文化去实现管理。腾五中现阶段的管理介于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之间,与文化管理还有相当的距离,但这应该是学校管理的必然追求。所以,五中现实的管理追求应当是在融入文化管理的思想中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各项规章制度,这种制度既要在一定界限内规范人们的行为,划出行为的底线,但又能给人留有自由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第三,以建立真正的“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大力倡导教师读书、学习和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保障,这里的发展是指群体发展而非个别人的发展。在校长的所有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因为校长有再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必须通过教师的执行才能传播到学生那里,所以校长必须高度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中的教师总体上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的群体,广大教师上进心很强,也有学习的热情,但由于缺乏引导和支持,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在专业发展的路上走得并不顺畅。大家为保住自己的岗位,只好用体力和时间拼下一届算一届,所以,这两年听老师们抱怨最多的就是“太累太苦”。五中教师中也不乏优秀个体,由于同样的原因,他们的经验并不能为群体所共享,他们甚至也加入到了“叫苦叫累”的人群中,这不能怪教师,我认为深层次的原因是评价标准高度集中于平均分、及格率、上线率等分数指标,再加上缺少人文关怀的各项检查使教师们疲于应付,弄得身心俱疲,结果考试成绩是上去了一点,但大家的教育教学水平却没有什么提高,谁也没有什么成就感,更谈不上有多少愉悦和幸福的感受。比如,教师们也常有,只是发表的论文功利性太强而研究性不足,大家都是为了评优晋职而去挣那点可怜的考核分,很少有人思考为什么研究?研究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结果论文倒是发表了几篇,研究能力却没有什么长进。再比如,有些学科我们花了很大的功夫教,学生下了很大的功夫学,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关键是我们还没有找到符合那个学科学习的内在规律,可是没有人去思考这个问题,更没有人去研究它,于是,大家都只能先顾眼前的现实,踏踏实实地实施“题海战”的战术,诸如此类的矛盾和现象在学校里比比皆是。我认为不断的学习研究、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在这个过程中,校长应该做的工作是: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的教师学习与研修的途径方式,搭建丰富多样的专业学习与交流平台,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有机会发展,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发展了,学校才能发展。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校长还必须高度重视领导班子的学习,只有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才能带动教师群体的学习,这里讲的学习最重要的是群体的共同学习,其突出特点是大家能共同关注教育教学的热点、难点事件和新的教育理论理念,并能积极讨论、交流和反思,其目的是成员之间经过共同学习最终达成某种共识,实现共同提高。学习内容一方面是教育教学理论,这跟对教师的要求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是现代管理科学、心理学等,我认为一个卓有成效的学校管理团队是离不开学习的,团队成员只有在共同学习中才能理解团队的奋斗目标并为之而付出努力,称职的校长应该为团队学习提供条件和保障,指出学习的方向并能进行学习指导。

第四,通过积极引导和创建健康的学校文化(或组织文化),让学校内的人、财、物等资源得以整合、积聚和倍增,使之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使学校最终走向成熟。

由于“文化的力量”正日益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动力,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关注“学校文化”,我理解的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化,是精神文化的自然表达。学校文化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每一成员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高品质的文化能成为教育的力量,而低品质的文化则严重地制约学校的发展。所以,学校文化建设,首先应通过对已有的学校文化进行反思与扬弃,凸显出本校富有生命力的、为师生员工引以自豪的核心价值观,进而获得强大的“文化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才谈得上“文化自觉”,也就是自觉地践行本校的核心价值观(即学校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有意识地剔除落后的学校文化,否定旧的价值观,淘汰落后的行为规范,打破原有的管理体制。

我之所以把学校文化建设摆在这样一个重要位置,还因为学校文化与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密切相关,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必须同步更新,观念的更新通过各种形式的“灌输”可能不难实现,行为的转变靠“灌输”就无能为力了。略举一例我们常见的现象:教师们在听了领导的动员报告或专家讲座后,都觉得素质教育、新课程等的观念很新很有意义,也能侃侃而谈要如何如何之类的,他们会为此而心情激动、热情高涨的想大干一翻,可是到教室里一看他的教学,还是老一套,为什么是这样呢?我想原因就是个人的观念虽然变了,可是组织并没有变化,组织文化和制度还原来那一套,所以组织成员的行为也不会变化,因为影响教师行为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师身处的那个组织(即学校),而组织是通过组织文化影响教师行为的,如果仅仅要求教师转变行为,而不关注教师置身的组织,那么课程改革只能寄希望于教师个人的自觉,其成果将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认为校长应该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做,我期待着高品质的学校文化在五中形成,那将是一股改造人的精神、性格、气质、习惯的强大教育力量。

以上是我个人基于对学校的认识和理解而形成的宏观管理思路,在具体的学校领导和管理工作中,肯定会涉及到方方面面微观而细小的细节问题,我想只要能把这些思想理念与具体管理工作整合起来,并坚持不懈的执行下去,学校必将会因此而获得强大的发展动力。

上述内容,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十五范文篇3

一、主要目标和任务实施情况评估

总体上看,“十五”以来,**发展环境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明显加快,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十五”计划制订的主要预期目标将如期完成,多项主要经济指标甚至以高出计划目标1倍的速度快速增长。但“十五”计划原先力图解决的一些问题,进展不够理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尚未到位,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对外开放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国民经济处于一个新的周期性的上升扩展阶段。2003年全省GDP总量达到9395亿元,“十五”前三年GDP年均增长15.9%,远高于规划提出的9%的目标。按2000年价格计算,全省GDP提前达到“十五”规划确定的预期目标已成定局。2003年人均GDP达到20147元,已超过“十五”规划提出的人均GDP达到2万元左右的预期目标。

投资、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推动力进一步增强。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4994亿元,年均增长30.3%是规划目标的2.8倍;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614.23亿元,年均增长30.2%,是规划目标的2.7倍,其中出口总额达到416.03亿美元,年均增长28.9%以上,是规划目标的2.9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一年上一个台阶,2001年突破400亿元,2002年突破500亿元大关,2003年达到706.6亿元,年均增长27.3%,是规划目标的2.7倍。

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200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180元和5431元,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2.9%和7.7%,明显快于5%的目标要求。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已见积极成效,消费结构升级倾向明显,住房、汽车、电子信息产品等已成为重要的消费热点,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前三年分别为99.8、99.1和101.9,基本实现了《纲要》提出的“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要求。

(二)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十五”期间,**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引导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特色农业产业群加快形成,农业产业化和效益进一步提高。2003年农业实现增加值728亿元,占GDP比重进一步下降为7.7%。农业基础设施方面,提前两年完成建设1000万亩标准农田的规划目标,确保了农业的生产能力。全面启动3000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与此同时,粮食安全问题开始引起人们高度关注。

工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十五”以来,在加大对传统工业调整力度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临港重化工业的布局,推动制造业的集聚和优化升级。工业经济效益处于全国前列,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扭转了多年低速增长的局面。重工业增长首次超过轻工业,各类所有制工业呈现全面增长。2003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438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6.6%。但部分行业的投资和产能剧增,存在着潜在风险,要素供给制约正在进一步加大。

服务业发展有新的突破。积极实施《**省第三产业发展纲要》,现代物流业、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2003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726亿元,占GDP比重为39.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总量达到891.4万人。“十五”前三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年均增加约77.4万人,大大超过从业人员每年增加40万的规划目标,有力地缓解了全社会的就业压力。

值得关注的是,产业结构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远未解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服务业的改革相对滞后,特别是区域中心城市,按照当前形势和进展来看,“十五”计划提出的“区域中心城市基本形成‘三二一’的产业比重结构”目标较难实现。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信息化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全省各市加快了城市宽带网络的建设步伐,基本建成了覆盖本地区的高速宽带信息传输骨干网和具有多种接入方式的窄带、宽带接入网。2003年全省互联网用户达到344万户,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165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1980万户,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但有线电视入户率仅为52.55%,按目前的年均递增速度,实现87%的规划目标有较大困难。

信息产业呈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从百亿到超千亿的历史性跨越,2003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完成销售收入突破1400亿元,通信产品制造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移动通信手机已成为全国三大生产基地之一,有60多家企业生产的电子信息产品进入全国同行前3位。软件产业快速发展,2003年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58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三,软件企业数量和软件著作权登记数位居全国第四。但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仍然比较薄弱。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效显著。电子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CAD、CIMS等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推广应用面达90%以上,机械、化工、医药、轻工、纺织、丝绸等主要行业的信息化改造,提高了技术层次,推进了升级换代进程。基于“数字**”的一批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实现了稳步发展,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金盾工程”、“电子报税”、“数字水利”、“**农网”、“电子口岸”、企业信用查询系统、CA认证中心等重点应用项目已相继建成或启动建设。

(四)改革开放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先后进行了两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成为全国省级政府审批项目最少的省份。同时,不断创新审批方式,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积极探索网上审批、并联审批等形式;扩大部分经济强县(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全面建设“四个中心”,全省各类“中心”数量近80个,已经构建新型政府服务平台;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全面推进省级部门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通过一系列改革,政府职能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转换加快,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体制和政策环境。

所有制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多种形式发展公有制和非公经济,目前全省生产总值中,国有经济约占21%,集体经济约占26%,个私经济约占45%。深化产权制度和劳动关系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由改革脱困向提高竞争力转变,国有企业资产平均规模成倍提高。民营经济在量的扩张基础上,出现了企业规模和组织结构、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产业组织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许多新变化。以资产为纽带,积极发展股份制、中外合资等混合所有制经济微观主体,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总数占企业总数的41%,产值约占50%,混合所有制经济已在**占重要地位。

市场经济体系逐步改善。积极推动“信用**”的建设,加快政府、企业、个人信用三大信用体系建设。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标准开始执行,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等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限制性政策。专业市场在整合和创新中不断提升,要素市场逐步发展,技术、人才等市场建设步伐加快,一个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正在逐步确立。但同时应该看到,传统专业市场的优势在减弱,要素市场发展水平偏低的问题远未解决。

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外贸领域以大开放促大发展,主动适应WTO规则,积极应对非关税壁垒,进出口增幅居沿海省市区前列,对外贸易突破600亿美元,出口突破400亿美元大关,对外贸易依存度上升到55.3%。利用外资规模迅速扩大,合同外资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50亿美元,位居全国第六。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达1000多亿元。但应看到,**利用外资仍然相对滞后,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对国外非关税贸易壁垒特别是技术壁垒的能力不足。

(五)科技教育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围绕建设科技强省目标,全省加大科技投入,2003年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到180亿元,占GDP的比例达到2%左右,R&D经费支出达到72亿元,占GDP比例达到0.8%,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与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03年**专利申请受理数、授权数分别为2.1万项和1.4万项,已连续三年列全国前三位。从技术创新看,加强了对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引导、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的攻关,一批重大高新技术攻关项目在全国形成了比较优势。从体制创新看,率先实行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全面推行课题制、合同制和重大科技项目招投标制,建立中国**网上技术市场,深化科技规划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等重大措施,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九年制义务教育继续巩固提高,2003年初中入学率98.49%,发展水平居全国前茅。高中段教育稳步发展,2003年初升高比例达到87.5%,基本实现规划目标,列全国各省区第一,**已成为全国各省区中第一个基本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省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200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5%,提前3年完成规划目标。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吸引民间资本兴办教育,整合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六大高教园区建设工程按规划顺利实施并逐步启用。成人教育稳步推进,“千万农民素质教育”取得较好成效,各类城乡文化技术学校培训职工、农民近500万人,扫除青壮年文盲0.86万人。

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积极推动新世纪人才工程,2003年全省人才总量已达到285万人,平均每年增长5%。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取得显著成效,坚持用人体制市场化取向改革,倡导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异地高层次人才使用制度和机制,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但同时也存在着人才总量相对不足、吸纳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薄弱等问题。尤其是缺乏高新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国际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

(六)城市化和区域发展

城市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城市化综合效应显著,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城乡二元结构调整的“启动点”。2003全省城市化水平44%,接近“十五”规划规定的目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发展。“十五”期间,由于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生态省“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个较快的发展,全省已形成污水处理能力350万吨/日,其中国债项目新增能力190万吨/日。目前全省污水处理率已达到42.3%,其中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到46%,污水处理率在全国各省中位于先列。一大批污水处理工程的上马,极大地提高了我省城市污水处理水平,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城市供水能力达1181万立方米/日,城市用水普及率98.24;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4.85,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能力达18337吨/日;全省正在规划建设一批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1.05,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27.71;城市燃气普及率达96.85。一大批具有先进水平的大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城市功能大大增强、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针对乡镇行政区划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撤镇建街”、“撤村建居”带来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问题,及时制定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指导意见,解决了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一城多府”、体制不顺、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积极探索、推进城市化的政策措施,出台了户籍、土地、投融资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积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从而形成一个有利于人口与产业向城市集聚的政策环境。全省已逐渐进入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文明加速普及、城乡加速融合的城乡一体化的新阶段。“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蓬勃展开。但在不少地方也存在着把推进城市化简单等同于城市建设的偏差,城市拆迁过程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进一步促进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组织编制了《环杭州湾产业带规划》和《**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区域生产力布局更加合理,特色优势进一步凸现。环杭州湾产业带,甬台温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和杭金衢、金丽温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等沿湾、沿路、沿海三大产业带渐见雏形,一批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出口规模居全国前列的全国性制造中心和国内重要的产业基地正在形成。通过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园区),为进一步推动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区域经济竞争力提高。

加快欠发达地区和海洋经济发展。做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组织编制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总体规划,在基础设施先行、资源综合开发、渔业结构调整等政策支持下,促进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走具有**特色的海洋经济与陆域联动发展的路子。推动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有序推进,每年安排的专项资金超过1.5亿元,在全面完成百乡扶贫攻坚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确定了25个欠发达县,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组织实施“百亿帮扶致富工程”和“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推动山区、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使欠发达地区逐步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值得关注的是,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2003年全省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幅差距达4.1个百分点,收入总额差距由2000年的2.13:1扩大到2.43:1,人均GDP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的差别已经达到3.8倍,全省还有欠发达乡镇211个,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还任重道远。

(七)基础设施建设

“十五”前三年,组织编制和全面实施《**省“十五”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基建项目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六个一千”工程全面或超额完成,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新一届政府提出的“五大百亿”重点工程项目启动实施。

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快,全省水利防洪御潮治涝和抗旱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到2003年底,太湖治理六项骨干工程基本完成;珊溪、汤浦、白溪、下岸、水涛庄、舟山大陆引水等6项大中型水利枢纽建成投产,分水江水利、白水坑、永宁江、芙蓉等4项大中型水利枢纽进展顺利;全省70座县以上城市达到防洪标准;千里海塘、千里江堤顺利完成;千库保安已加固203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千万农民饮用水已改善100万人饮水条件;万里清水河道已建设2200公里;每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衬砌渠道5000公里;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平方公里。浙东引水曹娥江大闸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能源建设进一步加快。“十五”前三年,全省新增6000千瓦及以上装机容量180.2万千瓦。2003年底,全省装机容量已达2382.17万千瓦,其中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1947.97万千瓦。温州电厂二期、长兴电厂一期、秦山核电二、三期等项目相继建成,华能玉环电厂、浙能兰溪电厂、温州电厂三期等工程进展顺利,电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与此同时,电网建设也在抓紧实施,建成投产了500千伏瓶窑—南桥Ⅱ回线、瓶窑—武南Ⅱ回线、福建—双龙双回线等一批输变电项目,进一步加强了**电网与华东电网的联系。3年间,**电网新增500千伏线路16条,1054公里;新增220千伏线路1602公里,新建220千伏变电所32座,扩建35座,共新增主变67台,容量1068万千伏安。历时两年的全省一期农网改造圆满完成,二期顺利进行。西气东输工程2003年底实现通气要求。西气东输工程进入我省的杭州-长兴输气管线顺利建成通气,杭州、湖州、长兴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完成相应配套工程建设,并实现商业化供气。与东海气开发建设的配套项目前期工作正抓紧进行。

综合交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框架初步形成。铁路前期和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浙赣电气化改造工程、宣杭复线改造工程已经全面开工,铁道部和省政府提出按照“扩大路网、提升质量、加快建设、促进发展、发展优势、期到必成”的思路,将共同努力,加快我省铁路网建设,提高铁路现代化水平;颁布实施《**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纲要》,公路主骨架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到2003年底,全线建成杭宁、杭金衢、甬台温、乍嘉苏、金华至丽水和杭州绕城高速公路,沪杭甬高速公路拓宽、杭州湾跨海大桥、甬金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公路交通枢纽设施进一步完善;沿海港口和内河航运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建成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100万标准箱,马迹山矿石中转码头,新增吞吐能力1000万吨,乍浦二期,新增吞吐能力80万吨,开工建设宁波北仑国际集装箱四期、宁波港25万吨级原油中转码头;杭甬运河已经逐段开工。航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宁波栎社机场航站区扩建基本完成,温州永强机场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正式启动。

规划实施三年来,尽管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进展也十分顺利,但仍然出现了电力紧张问题。据估计,2003年因此导致的GDP损失达0.6个百分点。尽管这种能源短缺是全国性的,但也暴露出在制定“十五”电力规划时,对能源的需求估计不足,预测不准。同时,随着城市化进一步推进,汽车进入家庭的时代到来,城市交通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也开始显现。

(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取得新的进展。切实加强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连续7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按照“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原则,开展以“禁、撤、整、改、扩”为主要内容的整顿和规范开发区(园区)工作,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以水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的万里河道整治工程全面开展,城乡河网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省地表水主要水系中接近60%的断面达到国家一至三类水标准。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以节水为主要内容的灌区配套改造500万亩;颁布实施《**省滩涂围垦总体规划》,完成围涂面积41万亩。颁布和严格实施《**省矿产资源资源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强了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和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省建设全面推进。围绕“十五”规划提出的全面建设“**秀美山川”,以建设生态省为载体,以建设绿色**为目标,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各项工作。贯彻落实《**省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农村农业污染的摸底工作已经完成,百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全面启动,生态示范区工作深化,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加大了环境违法执行力度,环评制度执行和执行合格率100%。11个市20个主要饮用水源75%的水质良好,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下降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全省经济增长难以摆脱以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为特征的路径依赖,生态环境保护和防治状况不容乐观。

(九)人民生活水平

积极实施就业为先的战略,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强再就业培训以及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2003年末,全省就业人员总数达到2919人。但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0年的3.4%上升到2001年的3.7%,2002年的4.0%,2003年上升到4.2%。确保实现“十五”规划确定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仍有一定压力。

社会保障工作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一是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坚持以扩面征缴为重点,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基础管理,健全服务体系,覆盖面和保障能力稳定提高,截止2003年底,全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80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达到47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96.8万人;二是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求助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全面推进,全省所有市县区均已出台政策性文件,制定了实施方案。“五保三无”集中供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积极倡导社会福利社会办,实施《**省老年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积极促进老年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以低保制度为主体,教育、医疗、住房等专项救助较为配套的救助体系。

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坚持“两手抓”,取得了抗击非典和经济发展双胜利;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逐步推进,卫生资源配置不断加强,目前**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达到2.78张,卫技人员3.8人,医生1.74人,护士0.93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5.45%,卫生厕所普及率73.58%,超过目标要求。医疗卫生改革稳步推进,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城乡同步、协调发展、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规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功能的社区卫生服务,全省共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6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101个。但农村社会公共产品供应不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未得到彻底改变,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缺乏。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2001、2002、2003年分别为3.77‰、3.79‰和3.28‰,明显低于5‰的规划目标。在全国率先建立规划生育公益金制度,部分地区呈现人口负增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4.97岁。但人口结构不合理问题令人关注,人口老龄化趋势显现,到200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618.9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3.6%;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明显高于103-107的正常值。

二、进一步实施“十五”规划的建议

“十五”后两年,继续保持全省良好的发展局面,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是实现“十五”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关键。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要加紧研究,加以解决。与此同时,要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当前,经济社会中出现的诸多偏差和失调,或多或少与对发展的认识偏差有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特点和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在未来的发展改革过程中,要强调切实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区域发展,着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着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进程。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际上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全面实现“十五”规划目标的基本准则,也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各方面转变那些过于看重GDP,简单地把增长当作发展的观念,转变单纯地向自然索取和征服自然的观念,转变把区域协调发展简单地看作为缩少GDP差距的观念,转变把新型工业化等同于工业的观念,转变把城市化单纯看作城市建设的观念。

(二)切实推进“八八战略”,建设“平安**”,实现新一届政府的工作目标和“十五”规划的有机结合

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实施“八八战略”,六次全会提出建设“平安**”,为全省指明了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途径。省委提出的“八八战略”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发展实践中的总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既体现发展工作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又体现了工作的开拓性和创造性。从“十五”计划制定的发展战略到省委提出的“八八战略”,有些体现了发展的新形势而不断深化的,如从推进城市化战略到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从加强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到主动接轨上海,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有些体现了发展的新局面而不断强化的,如从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和山区特色经济到“山海并利”,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从努力再创体制优势到建设信用**、积极推进“五大百亿”、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和机关效能建设等;有些体现了发展新要求而创新的,如从建设**秀美山川到创建生态省等,从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到实施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等。因此,省委提出的“八八战略”和“十五”规划提出的战略任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实践中,要把贯彻落实“八八战略”、“平安**”和《纲要》提出的战略任务和举措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十五”规划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对区域发展的调控

“三农”问题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核心问题,必须跳出“就农民论农民、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僵化思维,统筹城乡发展,把农业的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的繁荣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的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的总体格局中统筹安排。建立完善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有效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加快对农民直接补贴的制度和机制的探索和建设,逐步建立城乡就业者统一、平等、公平的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制定温台、金衢丽产业带规划的编制,全面实施“百亿帮扶致富工程”、“山海协作工程”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使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的合作与发展,全面落实环杭州湾产业带规划,积极推动和参与长三角区域规划的编制,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政策措施,实现长三角市场相通、体制相融、资源共享、交通共连、人才互通和产业互补。

(四)形成有利于加快社会发展的新机制,促进经济社会互促共进

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公共财政制度、投资体制的改革,加强经济法制建设,切实加强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把就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实现全省城乡统一就业制度。要围绕着继续实施科技强省、教育强省战略,按照“十五”确定的目标,加大对教育、科技的投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营造人才强省的体制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搞好文化“四个一批”规划,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要充分利用国家宏观调控和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形成的“倒逼”机制,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由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向内需与外需协调、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转变,由过于依赖工业带动向工业与服务业共同带动转变,由依赖物力资本为主向依靠人力资本为主的转变。要立足当前,抓紧出台电力发展规划,全力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消除能源的瓶颈制约;抓紧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加强各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园区),提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要着眼长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

(六)以继续扩大内需和提高外资利用水平为重点,着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

要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契机,着重研究解决投资与消费的失调,切实改变过分依赖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高度关注和切实解决投资领域中过度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加强调控和引导。要抓住当前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促进投资消费内生性增长机制的形成。大力构筑开发大平台,把扩大利用外资作为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努力建设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等若干个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密集带,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民营经济的新飞跃与利用外资的良性互动。

(三)建立责任明确、行之有效的规划实施机制

必须创新规划实施机制。一是强化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规划和目标责任制的衔接,通过年度规划分解落实规划目标,并将其列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二是强化行政约束性的规划实施,通过空间布局、资源许可等功能等约束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三是强化规划与投资的有机结合,促进政府职能从项目管理向规划管理的转变;四是强化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做好重大项目的筛选;五是加强对规划的宣传,除涉密外,原则上各级各类规划都应及时对外公布。

要进一步突出规划体制改革与投资体制改革的互促并进。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十一五”时期规划工作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要编制“十一五”重大基本建设规划,合理确定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统筹区域布局,为加强和改善投资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在投资审批和核准的各个领域,编制相应领域的专项规划。凡是能编制规划的领域,原则上都应先编规划,后审项目。要编制投资领域的综合规划,在教育、科技、卫生、交通、能源、农业、林业、水利、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战略资源开发等重要领域编制专项规划,突出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和生产力布局,按程序报批后成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三是做实做深发展建设规划,要按照以规划定项目,能为投资决策提供直接依据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发展建设规划,包括政府投资规划、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建设规划和项目规划,强化发展建设规划深度,提高发展建设规划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在“十一五”时期,我省要以省政府和省发展改革委审核审批的规划为基础,建立一个统一、科学、透明的,能为投资审批和核准服务的规划体系。

(四)建立规划的评估制度和调整机制

规划评估是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的必要环节。开展规划的中期评估和后评估,有助于全面总结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偏差和规划实施中的问题,加强规划实施的有效监督与管理,适时进行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要重视规划评估机构建设,赋予其独立的评估职能,保持评估的客观性。要重视规划评估结论,尤其要高度关注评估结论中提到的规划实施问题,切实加以解决。

十五范文篇4

一、结合公司发展实际,选准创建活动的切入点,履行教育职能。

几年年,围绕公司经营管理工作重心,公司工会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按照“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的部署,进一步落实局工会、局劳动人事部、局团委三部门关于开展“素质提升工程”活动的实施意见,结合单位实际,搭建职工学习教育平台,引导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理念,促进了职工队伍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的全面提高。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公司开展的新一轮“”创建活动,各基层工会都能够结合本单位实际,在职工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上大做文章,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技术业务素质。

二、从实际出发,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动了厂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发展。

一是公司工会认真落实职代会职权,畅通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主渠道,始终坚持一年一次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将企业改革、发展等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审议,在职代会上坚持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充分发挥了民主监督作用,激发了广大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热情。二是职代会闭会期间坚持职工代表视察制度,确保了集体合同各项条款的全面落实,对公司超额完成局下达的年度生产经营承包指标起到了促进作用。三是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厂务公开实施方案》和《队务公开实施办法》。形成了基层工会厂务公开情况的月报制度。各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或民主管理大会都能如期召开,并结合本单位实际,不断深入细化,独具特色的开展厂务公开工作。四是保护职工安全利益不受侵害。公司工会按照局工会的安排部署,年组织开展了“百岗千哨”安全生产群众监督活动,制订了活动的实施方案,设立了5个监督岗和40个监督哨,明确了监督岗和监督哨的职责。并会同安全环保部门对监督岗和监督哨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实施,较好地发挥了工会组织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监督作用。

三、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推动了“送温暖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是公司各级工会组织配合党政领导,做好局外施工职工的后勤保障工作,解除参战职工的后顾之忧。继续开展了“爱心互助进百家”活动,采取动态管理、层层负责的办法,重新建立起联系网络机制。二是在生产施工任务重,工期紧的情况下,工会组织多次进行一线服务慰问活动,深入到局内外项目施工现场为职工送去烟酒、绿豆、白糖、水果、月饼、猪肉、电风扇等价值100多万余元的慰问品。并为一线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发生金额17万元。安排先进人物及生产骨干300人次到省外调研学习和康复疗养,把温暖送到了职工身上,确保了一线职工的身心健康,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三是为职工办好事、做实事。五年来,在认真做好储金会的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共支付储金会金额23000元,受益人数为320人,为困难职工补助124人次,支付38000多元,慰问遗属、困难户600多户,发生费用11万余元,慰问伤病职工290人次,发生金额25000元,为名会员办理丧葬补助费元。

四、注重实效,扎实开展劳动竞赛和节约挖潜活动,取得一定成绩。

公司各级工会组织按照勘探局开展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降成本、降费用的群众性增收增效、节能降耗活动”部署。明确群众经济工作重点,在职工中弘扬“四创”精神,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几年来,共提合理化建议115条,采纳25条,创效48多万元;技改成果45项,创效260万元;修旧利废1500台件,节约74万元;节约挖潜900项,节约350万元,累计实现增收节支732多万元。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我们以消夏晚会系列活动为主线,月月开展活动。以活跃职工队伍,丰富离退休人员及有偿解除劳动关系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基点,增强企业凝聚力,从抓基层文化入手,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元宵佳节焰火晚会,职工乒乓球赛、女子排球赛、男子篮球赛等群众喜闻乐见,小型多样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了文艺、体育的能动作用,焕发了职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几年来,两级工会全年共开展活动350余次,近万人参加,投入资金20万余元。

六、以开展“巾帼创优创效、素质提升、特别关爱”活动为契机,切实维护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是公司女工委紧密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在女职工中进一步弘扬“四自”精神,以“巾帼创优创效”活动为载体,积极动员女职工参加“争做知识型、技能型女职工”和“学习型夫妻”、“学习型家庭”活动,充分地调动和发挥了女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她们能够自觉与企业同生存共发展。二是各级女工组织根据女职工不同岗位和职责,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班。通过培训调动和激发广大女职工学技术、练本领的积极性,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使女职工的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充分利用周末学校这个平台,适时开展争做“知识型、技能型”女职工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展“一岗多能、一精三会、一人多技”的教育,鼓励女职工参加学习在学技术、练内功上下功夫。三是各级女工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开展的“姐妹献爱心”、“手拉手”“一帮一,结对子”活动中,能够积极地深入到那些单亲家庭、离异女职工、大龄女青年当中给予她们无私的关爱,积极主动帮助、协调、化解好在家庭、工作中的矛盾,使她们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并结合公司普法月活动,利用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组织女职工学习新《工会法》、《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提高了女职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使“特别关爱行动”落到了实处。

七、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会工作上水平。

一是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坚持发展会员,使会员入会率达到了100%。为局外工程项目部设立了工会组织。为了确保工会组织不挂空档,各基层工会组织及时对基层队工会组织进行调整,补选中队党支部书记兼任工会主席,加强了工会工作。二是公司工会制定了局外施工工会工作机制,建立了对基层工会每半年考核评比一次的制度,在坚持周一例会制度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会工作,认真组织广大工会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新《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局工会组织开展的各项巡视调研和培训活动,有力地增强了工会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三是在开展建设职工之家的“达标、升级、创优”竞赛活动中,几年来,公司工会投入25万元,购买电视机50台、dvd25台,乒乓球台6付,篮球架2付等活动器材,促进建家活动的深入开展。

十五范文篇5

“十五”时期(2001年至2005年),是东兰改革与发展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开拓前进和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的时期。五年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一个目标、三个提升、四个带动”的工作思路和实现富民兴县奔小康的目标,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和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机遇,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励精图治,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切实抓好社会稳定,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据统计,2005年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2000万元,比“九五”期末的2000年增长51.4%,年均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9100万元,比2000年增长4.8%,年均增长0.9%;第二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3880万元,比2000年增长163.2%,年均增长21.4%;第三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9020万元,比2000年增长64.1%,年均增长10.4%;财政收入预计实现9700万元,比2000年增长134.9%,年均增长1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9000万元,比2000年增长201.3%,年均增长24.7%;城镇居民预计人均可支配收入6030元,比2000年增长46.1%,年均增长7.9%;农民人均预计纯收入1545元,比2000年增长50.6%,年均增长8.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9‰。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目标,深化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突出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5年,全县农林牧渔业预计实现总产值46800万元,比2000年增长8.6%,年均增长1.7%。

1、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首位来抓,在退耕还林的全面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使粮食播面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稳定总量,稳定人均有粮。“十五”期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年稳定在27万亩左右,同时通过良种推广和开展各类高效农业示范建设,不断提高粮食亩产量,确保粮食稳产。200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预计达5500万吨,比2000年减少700万公斤,人均预计有粮195.7公斤。

2、特色优势农业快速发展。“十五”期间,以退耕还林工程为重点的林业生产,共完成人工造林11955.7公顷,与“九五”期间相比增长9.8%。2005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5.2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40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为64.9%(含灌木林),比2000年高十五个百分点。具有东兰特色的优质板栗、八角面积由2001年的12.5万亩、1.6万亩增加到2005年的21.5万亩、5.66万亩,“百里板栗”长廊带已形成规模,板栗年产量达8000多吨,2001年国家林业局命名东兰县为“中国板栗之乡”,引进了安徽华泰集团到东兰投资兴建板栗加工企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东兰板栗产业创造了条件。围绕河丰药业公司实施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已建成猫豆生产基地2.5万亩、喜树7.4万亩、肿节风100亩、萝芙木人工栽培200亩,同时与广东中山大学联合投资1800万元进行岩黄连、猫豆、喜树、肿节风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已全面实施,东兰正向桂西北中药材生产基地县的目标迈进。抓住“东桑西移”和浙江花神丝绸集团落户东兰的有利时机,建立起“公司+农户”桑蚕生产联营机制,全县桑园面积达6550亩,养蚕户达4000多户,预计2005年鲜茧产量达150吨以上,产值达270万元以上。

3、水产畜牧业持续稳步增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以增收为目标,突出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全县水产畜牧业持续稳步增长。2005年全县预计畜禽出栏为猪16.21万头、牛1.47万头、羊12.82万只、家禽105.7万只,肉类总产量16300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9.67%、30.1%、40.26%、72%和20.6%;全县预计水产养殖面积1.8万亩,水产品产量达1891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151%、64.43%。2005年全县牧渔业产值预计达21539万元,人均收入650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72.9%、240%。地方特色养殖量和水产名特优产品比重逐年增长,2005年预计全县乌鸡出笼37.5万只,2001年中国特产之乡推荐组委会命名东兰县为“中国三乌鸡之乡”;全县已建成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3个,养鱼面积6800亩。

4、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加强,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得到快速推进。“十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2143万元,先后完成77处133公里水利渠道、65处装机总容量为986.5千瓦的电灌站、6个水库的除险加固和10108个总容量为61万立方米地头水柜的建设任务,极大改善了灌区农田的生产条件。加快小流域治理,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五年来共投入5388.35万元完成兰木、切学、武篆、上圩河堤、东平河小流域治理工程和城区防洪整治一期工程,防洪堤总长达8.9公里,有效地保护了当地3000多亩农田和3万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全面实施13个乡镇供水工程和70处农村人饮工程项目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9万人的饮水难和饮水不卫生问题。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文明新农村为目标的沼气池项目建设得到快速推进,“十五”期间,全县共完成沼气池建设34730座,2005年全县累计共有沼气池37328座,是“九五”期末的1336%,沼气入户普及率达70.52%,排在全国县一级的前列。

三、国有企业改制全面完成,特色资源型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认真落实“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以实现“国有资本和职工身份双退出”为目标,全面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一是用好用足政策,消化企业债务。针对全县11家国有工业企业长期负债经营,大都资不抵债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国家金融政策,由政府出资2540万元,先后处置了制药厂、压力锅厂、机械厂等11家国有企业在工行、农行、华融公司、长城公司的债务共2.2亿多元,赎回这些企业在银行的贷款抵押物土地证和房产证,为处置企业有效存量资产,筹集企业改制资金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规范操作,照顾职工利益,确保改制平稳过渡。在企业改制工作正式启动前,聘请具备资质的河池市华信会计师事务所对每个企业的资产及经营情况进行严格审计评估,全面摸清家底,为企业改制方案的制定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对每个改制的企业,做到调查先行,方案在先,实行一厂一议、一企一策。在对职工身份置换的经济补偿中,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全县国有企业职工平均获得经济补偿1.2万元,最高达3.2万元,全县用于职工身份置换补偿金达2463万元。同时完善社会保障措施,为职工补缴养老保险金391万元,补缴失业保险金67万元,偿还职工集资款及其他欠款203万元,支付退休职工医疗保险181.3万元,支付伤残职工补助金14.7万元。目前,全县11家国有工业企业已全部完成改制工作。

在全面推进企业改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势,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用优势企业和品牌招商引资,共引进项目86项,引进资金4.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4个,到位资金3.8亿元。先后引进安微华泰集团投资兴建华海食品公司、浙江花神丝绸集团兴建缫丝厂、哈尔滨晓声广告集团广西灵峰药业公司整体并购河丰药业公司,为加快发展中药材加工、板栗加工、丝绸加工及建材生产等优势产业,重新构建具有东兰特色的资源型工业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2005年,全县工业预计实现总产值28860万元,比2000年增长260.8%,年均增长2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0060万元,比2000年增长427.4%,年均增长39.5%。

四、努力培植财源,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按照一手抓保基数,一手抓财源建设的思路,把财政增收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全县可用财力大幅增加,2000年全县可用财力为6688万元,2005年预计增加到1.7亿元。“十五”期间,全县预计完成上划中央“两税”收入135135万元,比“九五”期间的4093万元净增131042万元,年均增长17.76%;预计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743元,比“九五”期间的9234万元净增加9500万元,年均增长12.67%;预计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支出77490万元,比“九五”期间的33840万元净增43650万元,年均增长18.00%。

五、交通建设发展迅速,乡村公路网络逐步完善

“十五”期间是我县交通史上从未有过的高投入、高产出时期。按照“构建骨架,延伸村组,完善网络,提高等级”的总体思路,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交通项目为重点,全面推进县、乡、村三级路网建设。一是大会战交通项目如期顺利实施。东九二级公路、东巴二级公路、东兰(弄英)至巴马(练乡)三级公路共完成投资4.4205亿元,新(扩)建177.608公里,其中东九二级公路于2003年6月10日开工,2005年5月竣工,全长59.39公里(东兰段31.844公里);东巴二级公路、东兰(弄英)至巴马(练乡)三级公路于2003年11月27日同时开工,2005年7月全部竣工,全长分别为68.05公里(东兰段38.78公里)、50.168公里(东兰段26.261公里)。二、三级公路的竣工和投入使用,结束了东兰境内无高等级公路的历史,打破了制约东兰经济发展的“瓶颈”。东凤三级油路、东天四级油路两条县际公路,共完成投资1.1168亿元,改扩建163.268公里,其中东凤三级公路于2001年动工,2003年5月竣工,全长54.88公里,总投资3963万元;东天四级油路于2003年9月动工,2005年6月竣工,全长108.388公里(东兰境内83.3公里),总投资7204.9105万元(东兰段投资5537万元)。通乡油路共完成改建6条97.19公里,总投资3401.64万元,工程于2004年6月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在全区同类水平的县中,率先实现乡乡通三级以上柏油路的目标。通村四级砂路共完成改建和新建65条496.1公里,工程于2003年9月动工,2005年初全部竣工,全县87%的行政村通了四级砂石路,提前五年实现自治区提出到2007年70%的村民委所在地通等级公路的目标,并且高出17个百分点。二是以工代赈和扶贫公路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先后实施东里至巴马西山弄索四级公路(红军路)6.58公里、巴英至堂房四级公路23.5公里和村屯级道路716条946公里。“十五”期间,全县通等级公路总里程增加到1929.7公里,成为广西公路网结构最完善的县份之一。乡村公路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农村行路难的问题,而且为沟通城乡物质文化交流、发展农村经济起到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在抓好路网建设的同时,强化公路养护,依法征收交通规费。五年来,共完成管养公路636.796公里,管养率达100%,每年管养线路好路率均超过上级下达的指标。完成征收交通规费2670.71万元,每年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征收任务。

六、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1、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教育目标。全县“两基”人口覆盖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9.3%和119.7%,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9%以上,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率达95%以上,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实现了扫除青少年文盲。特殊教育入学率达67%。15周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5.8年,每万人口中拥有在校大学生103.5人,高中生100人,初中生457人。截止2005年10月底,全县已有11个乡镇通过县、市级“普九”达标验收,占全县乡镇总数的82.14%。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东兰高中跨入了市级普通示范高中行列,被列入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建设。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县接受各种学历提高层次教育和非学历中等职业教育毕(结)业的人数分别达到1600多人和65400多人,均比2000年增3倍以上。

2、紧紧抓住“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育项目工程”、“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教育项目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全县农村中小学新增校舍9.47万m2;中小学校舍危房面积从2000年的31.3%下降到17.6%;普通高中、初中、小学生均安全校舍分别为10.2m2、6.59m2、5.49m2,比2000年提高了4.18m2、2.54m2、2.22m2;生均教育仪器设备值分别为8万元、41万元、63万元,比2000年增加了7万元、14万元、15万元。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均得到明显改善。

3、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顺利完成撤消23个乡镇教育组。2003年顺利完成公开招聘80名中小学教师招考录用工作;2005年,较好地完成293名代课教师的录用和辞退工作。

(二)文化体育事业持续发展。建成了建筑面积为530平方米的文物库房,上级扶持70万元重建的文化馆即将启动,投资160万元的新电影院建设正在施工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把东兰的铜鼓文化推向全国,2004年5月被自治区文化厅授予东兰县“广西铜鼓艺术之乡”称号。东兰县壮族山歌剧团受到、国家文化部的嘉奖。结合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先后完成了全县14个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各种配套设备比较齐全,图书藏量由2002年的5500册增到2005年的12500册。乡镇文化站已经成为农村群众了解科学技术、掌握脱贫致富本领的阵地。

(三)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县共健全计生服务机构164个,其中县服务站1个,乡镇服务所14个,村服务室149个,固定资产为172.1万元,使用面积为7490平方米。育龄妇女生育水平基本稳定,年人口出生率为13.0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9‰,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8‰以内,计划生育率为87.36%左右。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累计为520.9万元。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家庭户在扶贫项目、社会救济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四)医疗卫生工作成绩显著。全县共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8所,个体医疗机构51家,村卫生室73个。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61人,其中副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47人,初级职称305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专业医务人员1.6人。共设病床425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病床1.5张。全县有卫生用房52385m2,其中业务用房30613m2,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扎实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撤销了原县防疫站和县皮肤性病防治站,重新组建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理顺了职能关系。计划免疫追赶工作力度大,计免“脱帽”目标如期实现,成为全区先进典型。继续加强对鼠疫、霍乱、艾滋病、麻疹、结核病、肝炎、伤寒等重大传染病的监督监测、预防控制工作,基本实现妇幼“两纲”中的卫生目标;继续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创建和巩固“爱婴医院”,构建“母亲安全工程”,巩固和完善卫vi项目、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项目。

(五)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共实施村村通项目300多个,解决全县约10万人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从2000年不足40%跃至65%,边远山区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逐步得到的解决。

(六)科技工作卓有成效。共完成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近20项,争取到项目建设资金3000万元以上,项目涉及农业、畜牧、水利等各行业各领域。

七、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

城市低保工作稳步推进,累计保障7910户、17863人次,共发放低保金670万元,低保对象人均差额补助标准由原来的55元提高到63元。为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692本,解决130个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累计下拨救灾救济款580万元,下发棉被4315床、蚊帐8960床。发放特困户救助证8502个,发放医疗救助金13万元,使农村特殊困难户享受医疗救助。全县五保对象2517人,乡镇敬老院12所,五保村15个,县光荣院1所,社会福利院1个,共集中供养各类民政对象380人,提高供养标准,每个五保对象按新标准每月30元发放,基本解决了五保老人的生活问题。累计发放各项优抚经费近1000万元,落实最后一批红军失散人员及110名老复员游击队员的定期生活补助。顺利完成乡镇撒并工作,乡镇村服务农民群众的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每年都保持在4000多人,年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

八、电信邮政事业迅猛发展,综合通信能力不断增强

“十五”期间全县电信部门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电话交换机设备容量由1999年的3072门增至2005年10月的28924门。乡镇程控交换开通由3个乡镇发展到现在的14个乡镇,其中程控接入网点新增16个,总数达36个,无线接入网基站由原来的1个增至现在的4个,无线接入电话信号基本覆盖全县所有村屯,固定电话用户达22320户,是1999年的4倍,无线市话用户数超过5000户,互联网在网用户达2500户,2005年电信业务收入是1999年的190%。全县邮政事业稳步发展。2005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30万元,比1999年增长185.9%,邮政业务收入完成250万元,比1999年增长70.1%,在岗劳动生产率达5万元。

九、加强污染防治,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紧紧围绕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战略,切实找准环境保护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强化环境监督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污染,做到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又能严格依法管理好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全县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城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红水河流域东兰段的水质保持ⅲ类水质标准;城区六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均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并且逐年降低。生态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2001—2005年全县兴建37248座沼气池,减少了生态植被的破坏,全县封山育林面积逐年扩大,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五年多来,全县通过环保行政审批项目354项,“三同时”执行率达95%。

十、城市整体功能不断提高

以实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为契机,以提高城镇化水平,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为目标,加大市政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县城功能,改善了投资环境,城市建设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在城镇规划方面,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委托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完成县城及7个乡镇的总体规划进行调整修编,在县城改造扩建方面,县法院、县检察院、县民族中学、河丰药业公司、县武装部、县光荣院等单位已迁入县城改造三期开发小区办公居住,投资450万元的县公安局整体搬迁重建工程已完成基础工程施工,县公路局整体搬迁重建工程已经启动,县城城区面积由0.8平方公里拓展到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2.2万人,流动人口增加到1.8万人,县城改造第三期工程竣工后,县城城区面积将扩大到1.68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参加市容整治“南珠杯”竞赛活动为契机,结合县城防洪整治工程的施工,投资1700万元完成了旧城区九曲河两岸河堤路的改造工作,投资500万元完成了县城文化广场建设,投资200万元完成了县城路灯改造,县城主街道人行道改造工程正在抓紧进行。

十一、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

我们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成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十五”期间,全县共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87个,合同引进资金4715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7580万元。其中河池境外项目93个,总投资27400万元,实际到位29760万元;河池境内项目147个,总投资19750万元,实际到位27040万元。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9个。

十二、电网结构趋于完善

供电部门固定资产总值达12498316.63元,购电量达1.7亿千瓦时,售电量1.5亿千瓦时,供电销售收入57484341.37元,上交税收3164324.51元。人均创税19777.03元,供电可靠率达98%,电压合格率达95%,设备完好率保持100%。全面完成第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新建花香、兰木等7个35kv变电站,容量为15650kva。全县农网改造总投资额为7675万元,新架设35kv线路110.6公里,新架设10kv线路1118公里,新架设低压线路1536公里,新增(更换)配电变压器18270千伏安,改造台区695个。并完成了河丰药业、花神集团、板栗公司的配电网络建设。在直抄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做到抄表、收费、管理、服务“四到户”,保持电价稳定无反弹,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快了农村的电气化建设步伐。

十三、库区移民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五年来,先后下拨资金125万元,解决内涝区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投资132.78万元,完成人畜饮水工程113处,受益15848人;投资81.45万元,架设输电线路15处,受益4922人;投资101.33万元,改(扩)建道路35条,受益14628人;投资214.13万元,修建(维修)桥梁30座,受益12917人;投资71.26万元,修建生活码头39处,受益16114人;投资48.85万元,修建学校19所,受益2618人;投资16.22万元,维修水利项目9处,受益5862人;完成三石镇拉平、巴纳明渠排涝工程建设,解决了岩滩水电站库水引发的纳合片8195人内涝灾害问题,恢复耕地12496亩。充分利用库区水面资源,组织移民进行生产开发,全县拦网养鱼场发展到18个,面积达5000多亩,库区水面零星网箱养鱼1250多个。

十四、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

(一)人大充分履行监督职责。县人大先后听取和审议30项专题工作报告,作出8项决议、35项决定,共依法任免本级国家机关工作员223名,其中任免人大机关工作人员17人次、政府系统工作人员73人次、法院系统工作人员120人次、检察院系统工作人员17人次。为本级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政协参政议政能力得到加强。五年来,县政协共组织委员开展专题调研活动25次,撰写调研文章和视察报告18篇,其中《关于我县乡镇撤并的调查报告》、《关于我县城区建设及管理情况的视察报告》、《关于我县民族中学教职工住房困难情况的视察报告》,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加强对委员提案的交办督办工作,五年来,共收到提案250件、立案222件,立案率为88·8%,办复222件,办复率达100%,已落实和解决的有204件,占总立案数的91·9%。县政协还充分发挥联系面广的优势,加强与区内外政协、党政部门及社团的联系和交往,先后组织外出参观学习50多次,接待区内外视察团300多人次,进一步增进了友谊,树立了东兰老区的良好形象。

十五、党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扎实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密切干群关系。以“三级联创”和“五村两规范”为载体,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县14个乡镇党委实现“六个好”目标,148个行政村党支部实现“五个好”目标。各级领导班子素质得到增强,五年来,先后对586位领导干部进行考察,其中任前公示153人,任免488人次;向市委组织部推荐副处级后备干部35人,推荐县处级领导后备干部24名。党员队伍不断扩大,五年来,全县共发展新党员1383人。

十六、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

以弘扬诚信和建立学习型社会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创建文明县城、文明行业和文明村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方面,先后有县邮政局等4个单位被命名为自治区文明单位,县地方税务局和县审计局等12个单位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新华书店等29个单位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武篆镇等4个乡镇被命名为市级文明乡镇,大同乡等2个乡镇被命名为县级文明乡镇;三石镇公平村等3个村被命名为自治区级文明村,武篆镇东里村等10个村被命名为市级文明村,东兰镇那亨村等6个村被命名为县级文明村。理论武装和宣传舆论工作成效显著。县委理论中心组成员共撰写心得体会文章800多篇,其中有100多篇在区内外主流媒体上发表。全县共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新闻稿件2500多篇(幅),其中在全国性报刊发表40多篇(幅),在省级报刊发表500多篇(幅),在地市报刊发表1900多篇(幅),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两年被广西日报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县。

十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紧紧围绕反腐败三项工作格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深化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了新的进展。五年来,先后48次组织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人数达10000多人次。着力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好纠风工作,全县共有268个县直和乡直单位、148个行政村(社区)实行政务公开,公开面达100%。强化源头治腐工作,全县共公开挂牌出让经营性土地83宗,面积6308.1平方米,成交额1232.49万元,增值284.53万元。加大案件查办,严惩腐败。五年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各种违纪案件96件,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十八、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按照“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五年来,公安机关共破获刑事案件1090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597人,查获犯罪团伙64个244人;查处违法人员4079人,抓获逃犯56人。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批捕案件355件509人,批准逮捕320件457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332件480人,移送起诉332件480人。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411件,审结405件,判处各类被告562人。司法行政部门开展法制宣传活动125场次,出动宣传车208辆次,印发宣传资料79000多份。全县共调结各类矛盾纠纷2398起,调结率96.5%。全县实现了不发生暴力恐怖事件、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不发生50人以上越级上访和其他进京滋事事件、不发生群死群伤等重大治安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五不发生”。

对全市“十一五”规划的几点建议

(一)建议将东兰县红色旅游纳入《规划纲要》。东兰县是中国早期著名农民运动领袖、人民军队早期将领韦拔群的故乡,是全国最早开展农民武装斗争的地区之一,是红七军的故乡和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邓小平领导右江土地革命的指挥中心。东兰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在革命战争时期,有2259名儿女和6339名群众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在百色起义纪念馆的英烈名录中,有三分之二的烈士属于东兰籍,在该馆陈列的革命文物中,有三分之二出自东兰。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东兰涌现出五位共和国第一代将军(广西共18名),其中有上将韦国清,中将韦杰、覃健,少将韦祖珍、覃士冕。东兰也是广西革命遗址最多、意义最厚重的地方,在自治区确定的40处全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东兰有4处,占了全区的十分之一。此外,东兰境内还有众多重要的革命遗址。因此,建议将东兰县红色旅游纳入《规划纲要》。

(二)建议将东兰县库区生产开发纳入《纲要》。东兰属岩滩电站重点淹没区。1991年岩滩电站封闸蓄水后,全县库区及内涝涉及8个乡镇43个村489个村民小组10608户4.93万人,受淹面积达4.23万亩,受淹耕地达3.38万亩,受淹耕地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8.67%。库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至今仍然十分脆弱,建议把东兰县库区生产开发纳入《规划纲要》。

十五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七一"讲话精神,坚持为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我市实现现代化服务。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充实干部,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履行岗位职责能力、能够担当新世纪历史重任、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工作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坚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领导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

突出培训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发展成果的学习研究;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兼顾新知识新技能的培养。坚持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干部、科学技术干部和其他战线干部一起抓,重点抓好科级以上干部的教育培训,尤其要抓好中青年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

注重培训效果。注重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教育培训计划,优化培训内容、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加强教学管理、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按照省的部署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评估体系,健全考试考核制度。

培训与使用结合。建立健全并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和在职定期进修等各项制度,把学习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干部提拔任用时,不符合培训资格条件或没有呈报参加培训情况的,党委不予讨论。

分级分类管理。根据干部政治业务素质要求,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干部教育培训新机制。

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等观念,树立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的教育思想,按照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创新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方法、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五"期间,我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总目标是: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制度改革,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特点的干部教育培训的新体制和新机制,逐步健全和完善全市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实现全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

加强对干部的政治理论教育。继续把推进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坚持和完善脱产进修、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等制度。通过学习,使广大干部熟悉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坚持不懈地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巩固和扩大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讲"教育成果,提高党性修养。加强反腐倡廉和党的宗旨、党的优良作风的教育,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等,使广大干部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凝聚群众的人格力量。

抓好干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重点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等,还要学习和掌握外语、计算机及其他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把学习各种知识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围绕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和讨论,努力使广大干部精通本职业务,提高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努力改善干部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鼓励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全市45岁以下的县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基本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研究生学历以及硕士、博士学位的达到一定比例;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逐步达到70%以上。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一批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

四、工作重点

(一)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

坚持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每5年累计不少于3个月参加脱产进修学习的制度,坚持党委(党组)中心组每年不少于12天的集中学习研讨制度,坚持经常性在职自学制度,健全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对拟任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逐步推行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认真落实上级下达的培训计划,积极做好选送领导干部到中央党校、省委党校等培训机构进修学习的工作。市委党校不定期举办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五年内计划轮训800人左右。

(二)镇领导干部和市直科级干部

继续举办镇(街道)领导干部培训班,正副书记、镇长(街道办主任)、组织委员,规划期内到市委党校轮训一遍。副镇长(街道办副主任)、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除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参加县(市、区)委党校培训外,按分管工作分期安排参加市有关部门组织的有关业务知识培训。继续举办市直科级干部培训班,五年内不定期轮训1000人左右。

(三)中青年干部

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探索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途径和形式。坚持学员选调与后备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认真贯彻"加强领导、强化培训、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方针,继续办好市、县党校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市委党校每年举办1至2期,五年内培训400人左右;县(市、区)委党校五年内各举办3至5期,共培训1000人左右。

(四)国家公务员和党群机关等工作人员

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管理干部队伍的目标,按照转变职能、依法行政、提高效率的要求以及职位和职业发展需要,依据国家公务员制度和法规,有计划地分级分类对公务员和党的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规范初任培训;加强任职培训,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坚持先培训后任职。对处、科级国家公务员和党的机关工作人员的任职培训,可结合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有关班次进行;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更新知识和专门业务培训;抓好公务员和党的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45岁以下人员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培训;抓好公务员和党的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40岁以下人员的外语培训;在全市公务员和党的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培训。

人大、政协、群众团体和派等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其他政法干部,应根据各自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五)基层干部

以镇、街道为重点,通过在职自学和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及其他各类教育培训基地,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基层干部的培训。培训内容可根据不同类型干部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规定。继续在县(市、区)部门、镇、村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中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坚持经常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群众路线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科技知识和无神论教育,提高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

(六)妇女干部、共青团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

妇联、共青团、统战等部门要积极会同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有计划地抓好妇女、共青团、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五年内在市委党校各举办2至3期相关干部培训班。

(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

开展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培训,市委党校五年内举办2期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培训班,轮训100人左右。开展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程,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坚持报考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年脱产学习时间不少于15天。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根据党校和其它培训机构的职能以及所承担的任务,统一规划,充分发挥现有基地的作用,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培训网络体系。对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实行资格审查制度,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和办学效益。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着力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质量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培养一批既有较高理论造诣、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干部教育专门人才。逐步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有计划地对现职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研骨干进行培训。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实现师资资源共享。聘请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以及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三)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按照提高干部整体素质的要求设置相应的必修课程,适应干部的不同发展需要设置有关的选修课程。采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对策研究等方式以及数字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等开展教学。市、县(市、区)委党校要进行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建立网站,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等手段,加快全市干部教育培训系统远程教学网建设。

(四)加大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

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重要的培训项目,优先安排经费。积极探索改革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管理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不同的经费管理办法,逐步建立根据教育培训任务下拨教育培训经费的管理模式。

各部门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管理,不断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培训干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培训经费由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掌握,专款专用。

(五)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

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通知》(中发〔1995〕4号)和领导干部参加在职学习的有关规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全市干部培训计划落实情况的检查、考评与通报制度,党校主体班次学员学籍管理制度,组织部门了解考察调训干部在学表现制度等。加大调训力度,严肃调训纪律,建立领导干部调训情况通报制度,并列入党政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的考核指标。建立干部培训档案,把干部的培训经历、学习表现和成果纳入干部管理、考核和评议体系之中,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依据。未经党校等干部院校3个月以上培训或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不合格的干部,原则上不能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六)建立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

加强对培训基地的监督和办学质量检查,逐步形成对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学质量的监督机制及评价体系。按照中组部制定的对干部教育管理部门和承担干部教育任务培训基地的质量评估标准,各培训基地每年要组织一次自评,自评情况报各级党委组织部。在此基础上,按照省的部署和具体要求,组织力量,有步骤、分类别、分层次地对全市各类培训基地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培训质量进行评估,进一步促进干部培训基地建设。

(七)加强干部教育管理部门的自身建设

健全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机构,保证有必要的编制,配备专人负责,加强对干部教育管理者的培训。各级干部教育管理部门要不断探索和总结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规律,及时把先进的干部教育理论成果运用到工作中去。鼓励干部教育管理者为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努力工作,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六、领导管理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注意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亲自抓,带头参加学习培训,切实起到表率作用。

十五范文篇7

老北京的民俗节日气氛历来是十分浓厚,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活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花会,在白天举行,地点主要在著名的街道上或大的寺院里,以各种娱乐活动为主,包括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猜谜语及各种小吃的叫卖和民间工艺品的展卖等。其中以耍狮子的场面最热闹,所谓的耍狮子也叫“舞狮”或“狮子舞”,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体育形式,遇有喜庆的日子,艺人们相聚在一起,舞狮、耍狮,表现欢乐喜庆的心理。特别是每逢民间的重大节日,更是热闹。小到由一两个人舞动的狮子,大到由五六个人舞动的狮子,伴着锣鼓,翩翩而舞,气氛异常活跃。

二是灯会,在夜间举行,一般从正月初十开始就行动起来,人人动手,家家户户扎花灯、点花灯,特别是到了元宵节的夜晚时分,更是举烛张灯,结彩为戏,供人观赏,所以元宵节又称“灯节”。在明清时,花灯的样式最为繁多,数不胜数,莲花灯、八宝灯、八角灯、高角灯、龙灯等,特别是在今天的“灯市口”一带,更是花灯荟萃,买卖花灯、放花灯、赏花灯,成了一条灯的河流,“灯市口”的地名便由此而来。

十五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1.“十五”期间,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落实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育干部队伍和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健全培训制度和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以教育行政机关和各级各类学校主要领导干部为培训重点,逐步形成与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符合干部成长规律的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重实效、充满活力的教育干部培训新格局和新机制,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懂教育、善管理,作风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育干部队伍。

2.教育干部培训的工作原则是: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对教育干部培训工作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在全面推进教育干部培训的基础上,着重抓好县级及其以上教育行政机关主要领导干部、高等学校领导及其后备干部、中小学校长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的培训工作。根据各级各类干部的不同情况和需求,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实施分类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注重实效。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不同类别和层次岗位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特别要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理论学习、总结经验、研讨问题与改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干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训和使用结合。逐步建立干部任职资格培训制度和在职定期进修的制度。干部参加培训、学习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情况,要作为干部选拔和使用的重要依据。

--坚持改革创新。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按照新时期干部成长规律和培训工作的特点,改革干部培训模式、内容、方法,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努力提高干部培训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二、主要目标和内容

3.“十五”期间,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按照不同工作岗位对干部在思想政治、职业道德、领导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分类分层施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道德修养和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建设布局合理、分工协作、开放高效的教育干部培训网络,编制符合需要、内容规范实用的教育干部培训教材,逐步建立和完善灵活有效的干部培训制度。

4.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组织和引导各级各类教育干部深入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以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教育,反腐倡廉的教育,艰苦奋斗、自觉奉献的教育,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等等,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强化教育干部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训。要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理论基础上,重视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特别是现代教育管理知识和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还要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及其他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要把学习理论知识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和讨论,努力使广大干部精通本行业务,提高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适应干部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要学习科技、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主要任务

5.加强教育行政领导干部的培训。

要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围绕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教育行政机关和高素质、专业化教育行政干部队伍的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要争取在5年时间内使县级以上(含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干部普遍参加一次专题研修培训。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地(市、州、盟)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含副职)和县教育局局长(教委主任)的培训任务由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承担。上述范围之外的其他教育行政干部的培训,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并组织实施。

6.坚持和落实高校领导干部进修制度。

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按照培养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抓好高校领导干部培训工作。高校领导干部在任期内至少应到中央党校、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或相关的省级培训机构脱产进修一次。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主要招收教育部直属高校和进入“211工程”的普通本科高校现职副校级以上领导干部与普通本科高校现职正校级领导干部。教育部直属高校和进入“211工程”的普通本科高校领导干部由我部实行计划调训。未纳入中央党校和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调训计划的其他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校级领导干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干部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并组织培训。

7.加大对高校中青年干部的培训力度。

高校校级后备干部在上岗前,都应选派到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或相关的省级培训机构参加三个月以上的脱产培训。因特殊原因,经上级干部主管部门批准先上岗的干部,要安排他们参加就近一期的培训。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主要招收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推荐的高校中青年干部和拟在近期上岗的普通本科院校校级后备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干部主管部门对所属高等学校推荐的高校中青年干部要统筹安排进行培训。

8.积极开展高校管理干部分岗专题培训。

根据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需要,各高等学校要按照高校管理干部岗位职责要求,有重点、有计划、多渠道、多形式地对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管理干部培训分为:对拟上岗人员的岗前培训、根据专项工作需要进行的专门业务培训和在职管理人员以更新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

9.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校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认真制定并精心组织实施本地区中小学校长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规划。校长培训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校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要面向实际,分层施训。对新任校长或拟任校长要进行任职资格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对取得“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的校长必须安排参加国家规定学时的提高培训。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对骨干校长的培训。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和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要分别承担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培训任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要利用卫星电视教育频道、VBI数据广播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切实有效地开发、建设远程教育资源,为中小学校长培训提供相应的多种媒体教材、教学信息和学习支持服务。

10.大力支持西部地区教育干部培训。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各地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东部较发达地区要按照对口支援关系,采取代培代训、挂职学习、经验交流、信息共享等多种形式,加强与西部地区干部培训的交流与合作。要组织专家学者在西部举办形势、政策、知识讲座。要为西部地区的教育领导干部和中小学骨干校长到经济较发达地区参加培训、考察提供便利条件。

四、保障措施

11.加强对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制订工作计划和确定重大项目时,要把干部培训作为重要内容,同步考虑,统筹安排。要切实加强领导,管好干部培训工作的方向、政策等重大问题,重视教育培训机构及其领导班子和干部培训工作者队伍建设。主要负责同志要把干部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还要带头参加培训,作学习表率。干部培训工作和干部学习情况,应列为考核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工作业绩的基本内容之一。

12.建立教育领导干部脱产培训考核制度。

根据中组部、《关于建立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的若干意见》(中组发\[2000\]16号)精神,对安排进行脱产培训的干部,学习结束时,都要进行必要的考核,并由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作出写实性的书面鉴定。学习一个月以上的,还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班次和课程内容的要求,相应采取闭卷、开卷考试或撰写论文、学结、工作案例等方式进行考试。干部学习鉴定和考试成绩应记入学员学习登记表,存入本人档案。

13.抓好教育干部培训基地建设和改革工作。

要对干部培训基地实行资格认定制度,采取优胜劣汰机制,建立开放高效的干部培训系统,提高培训质量和办学效益。教育部重点建设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和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干部培训规划确定的任务,建立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教育干部培训基地的网络体系。要确保各级培训机构具备培训所必需的教学基本设施和培训手段,以及能够适应干部培训教学与科研需要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要充分发挥现有干部培训基地的作用,提倡联合办学。同时要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参与教育干部培训。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建设若干具有现代化教学设施,拥有较强教学能力,对其他干部培训基地起辐射作用,适应新世纪干部培训需要的干部培训基地。要选择确定一批办学方向正、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高、改革有特色和成效的学校作为干部培训考察实习基地。

14.加强教育干部培训课程与教材建设。

教育部分类制订全国教育干部培训课程开发指南,组织开发和推荐一批示范性课程及基础性教材。各地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本着“少而精”、“管用”的原则,组织编写有关教材,但要避免重复,确保质量。教育干部培训课程教材建设要反映社会经济和教育改革发展动态,着眼于提高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课程建设要特别注重现实需要,力求关注长远发展,努力体现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做到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教材建设要满足干部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加强电子教材、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教材、网上教材等多种类型教材的开发,树立精品意识,确保质量。

15.建设高素质干训教师队伍。

根据干部培训任务的需要,组建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干训教师队伍。加强对干训专职教师的培养。要创造条件,保证教师继续学习,及时更新知识。同时要引导他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的新鲜经验和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必须特别重视对中青年教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要采取挂职锻炼、进修深造、承担重大科研课题、加强与党政及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还要从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中选聘兼职教师。按照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干部培训师资库,使师资优化配置,发挥更大作用。

16.推进干部培训信息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

要适应信息化的趋势,不断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方式。继续运用电化教育设施和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积极利用互联网拓展培训空间,节约培训成本,改进培训管理,提高培训效率。积极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在干部培训中的作用。

17.建立干部培训质量评估体系。

制订对干部培训管理部门和承担干部培训任务的培训基地的工作评估标准,建立干部培训质量评估制度。要从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培训目标的确定、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的教学设计、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培训师资的选聘、培训过程的管理、培训效果的评估、培训条件的创造等环节上加强对干部培训基地的监督和培训质量的检查。

18.保证干部培训经费投入。

中共中央《**年-**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出,“各级财政部门要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列入预算,保证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完成。对重要培训项目,要给予重点保证。”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根据干部培训任务的需要,设立干部培训专款。要积极探索改革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的拨款方式,使培训经费的使用与培训机构的业绩挂钩。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管理,不断提高干部培训经费的使用效益。培训干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要严格按照加强干部培训管理的规定,坚决制止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的不正之风。

19.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

要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和领导干部在职学习制度的规定,制定学习计划,加大调训力度,保证领导干部参加学习,把经过培训作为选用干部必须具备的资格。对于没有参加过规定培训的人员,原则上不得予以提拔,对于因工作急需而被提拔的,必须安排参加近期培训。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职责分工,分级建立干部学习培训档案,及时掌握干部学习状况和培训需求,为干部使用和有计划地开展培训服务。要通过组织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等多种形式,推动和指导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的开展。

干部参加组织上安排的培训,在学习期间,其职务不受影响,工资、待遇、福利不变。

十五范文篇9

一、中石化集团原油供应及配置现状

(一)原油供应总量及结构

中石化集团原油资源主要包括中石化自产原油、中石油供原油、进口原油各约占30%,中海洋供原油占10%。

1998年集团公司原油资源量为8073万吨,其中石化自产原油供应量2784万吨,占34.5%;中石油供2276万吨,占28.2%;中海洋原油819万吨,占10.1%;进口原油2194万吨(一般贸易1812万吨,来进料382万吨),占27.2%。

(二)原油配置现状及特点

中石化集团石化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及中南地区,在原油配置上主要表现为,中石化自产原油主要供华东及长江中游地区炼厂,中石油原油主要供华北、华东内陆及中南内陆地区炼厂,海洋原油主要供沿海及沿江地区炼厂,进口原油主要供东南沿海炼厂。

从原油供应及配置现状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在原油供应上,以国内陆上资源为主。“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1998年中石化集团原油资源量中,国内陆上原油资源量5060万吨,约占63%,其余为海洋原油和进口原油。

十五范文篇10

认真做好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不断加大民族政策制定工作力度。

我区历来十分重视党和国家民族方针政策的宣传学习。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法》、《黑龙江省民族乡条例》、《黑龙江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条例》、《黑龙江省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条例》和大发[2002]12号文件,将其内容作为2001年——2005年普法的重点内容,利用下乡宣传、会议宣讲、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宣传、讲解民族政策,使人们了解、掌握民族政策知识。多年来,每一次的宣传活动都能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2004年,结合省民委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我局积极响应号召,为迎接大兴安岭地区开发建设40周年迎庆活动,8月14日,开展了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周活动。我们采取在新世纪广场及加格达奇区人民政府门前悬挂标语横幅并设立了宣传台,为了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我们还请来了老年秧歌队,协助宣传。在宣传游行过程中,由身穿民族服装的工作人员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单,广大群众对我们的宣传形式十分关注,纷纷前来索要宣传单,共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宣传手册上百册,还通过电视台和报社等新闻媒体向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

利用好鄂伦春族下山定居50周年纪念活动有利契机,积极开展普及民族政策、民族法规、民族知识的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族工作,关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良好氛围,我局协调行署广播电视局制作了专题片《巨变》连续10天在大兴安岭电视台上播出,还组织了15篇专稿在《大兴安岭日报》上刊发。

我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黑发[2000]11号)文件,于2002年起草并实施了《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关于贯彻落实黑发[2000]11号文件精神的实施意见》(大发[2002]12号)。2005年,会同地委统战部、地区人大、地区政协等有关部门,开展对大发[2002]12号文件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并写出了《关于检查县区贯彻落实大发[2002]12号文件精神情况的报告》上呈地委。同年,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还起草了相应的实施措施。

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各项事业

每年,我局都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及时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困难。做好每一年民族资金项目的申报和落实工作。

我区“十五”期间在两个鄂伦春民族乡的资金投入上加大了力度。2001年---2005年,省、地、县各级部门在民族乡经济建设方面总投入资金达3506万元,其中,省投入资金1300万元,行署投入1227.8万元,县政府投入978.5万元。比“九五”期间(1996年---2000年)资金投入总数增加了近5倍,这些资金分别使用于乡村公路、水电设施、民族教育、文艺科技、卫生、种养植业等项目这些资金的注入对两民族乡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民族乡经济发展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辅助等方式,较“九五”期间有了长足的发展。粮食总播种面积由3018公顷增加到3957公顷,主要农作物大豆总产量由1608吨增长到4280吨,并且较“九五”期间的传统农业生产新增加了绿色作物种植;民族乡畜牧业发展大跨步提高,大牲畜存栏由“九五”末期的1074头,发展到现在的5195头,增长近5倍;农村合作经济收益,由“九五”末期的2613万元增加到现在的4285万元,增长了近2倍;人均收入由2524元(997户)增长到“十五”末期的3134元(1637户),增长了610元。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需求的提高,我区将民族工作重点之一投放在改善民族乡村人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上来,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鄂伦春族生产生活资金和鄂伦春族下山定居50周迎庆活动投入等资金,积极为两个民族乡改善基础设施。2003年,为庆祝鄂伦春族下山定居50周年,省、地、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对迎庆工作十分重视,共为两个民族乡确定迎庆建设项目25个,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693.3万元。“十五”期间,共为两个鄂伦春族乡解决了乡医院门诊楼、乡中心校教学楼、安装了鄂伦春族乡村自来水网、修建了乡村水泥公路、兴建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文化站、新建白银纳鄂伦春族风情园、维修输变电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比较“九五”期间,改善了医院、学校低矮潮湿、危房的状况,分别建起了1600平方米的医院门诊楼和2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结束了人们多年来饮用地表水的状况;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组建了文艺队活跃在乡村文艺舞台上;现在两个鄂伦春民族乡有12个行政村,其中民族村2个,通电村10个,其中通国电村1个,通邮村12个,通路村9个,通自来水村3个,通电话村10个,通有线电视村11个。原创:

我区积极参加历届“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和“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活动,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特别是2005年第四届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我区代表队收获颇丰,共取得声乐类、舞蹈类、词曲创作等类的9个奖项,被评优的舞蹈《快乐的鄂伦春族少女》作为获奖优秀节目参加了汇报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