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管办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5:06:51

审管办范文篇1

1、国务院、省政府已取消的行政审批和行政收费项目的清理检查。

2、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项目审批流程的规范。

3、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

4、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进行“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试点。

二、继续完善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体系

1、部门联合踏勘、联合会商、并联审批形成常态。

2、探索建立重点项目专人全程跟踪和代办服务制度。

3、建立投资项目每月审批进度分析报告制度。

4、强化审批服务监督,实施执法环节监督、审批流程监督、服务效能监督三位一体的全社会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建设。

三、有效提升审批电子平台应用水平

1、整合行政网络资源,进行系统升级,使行政审批网与其他部门网络系统快速联通和交换数据。

2、开发系统网上并联审批功能,逐步推行工商注册登记、工程立项、初步设计方案会审等流程的网上并联审批。

3、大力推行网上预审功能和远程审批功能的应用,尽量让群众少跑冤枉路,提高审批效能。

4、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逐步实现项目全覆盖、流程全覆盖,功能全覆盖。在数据实时上传省电子监察系统的同时,自己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实时监察之外,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对比统计、动态分析、绩效评估和其他方面的详尽利用,充分发挥电子监察系统的强大功能。

四、积极开展中心文明创建和规范化建设

审管办范文篇2

一、2012年主要工作:

(一)、“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活动扎实推进。

按照区委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狠抓审批服务优化和行政效能提升,推进中心规范化建设。今年着重以“树形象、优服务、破难题、促发展”为主题,形成“人人参与、责任落实、窗口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创建氛围。审管办制定了《深入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并组织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通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开展“服务创业、再增感情、推动创新、再破难题”专项行动,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阳光行动”,积极深入园区、乡镇和企业开展“谋两创、促发展”专题调研,多次组织民主恳谈和意见征询会,全力推进“政企联动,克难攻坚”企业服务年系列活动。按照“五新”要求,进一步转变作风,规范审批,优化服务,提升效能。

依法办理人大、政协议案、提案。针对朱彩霞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在轻工产业园区设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建议》,我办多次通过面商与沟通,并深入园区调研,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性建议。

(二)、上下齐心协力,市级考核目标任务出色完成。

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办牵头全区38个职能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共计377项,根据《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精神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经专门工作组审查核准,第一批共取消223项,保留154项,并报区政府批准发文公布(温鹿政发〔2012〕92号文件)。

今年我办积极依托我区公务网和审批网系统建设领先优势,进一步完善网络审批系统建设,使该系统具有实时监控、预警纠错、投诉处理、绩效评估和信息服务等五大功能,成为全省第一批率先建成电子监察系统的几个县区之一,在全省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受到常务副省长陈敏尔的点名表扬。

我办在深入调研和多次征询乡镇与职能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意见》政策草案,上报区政府同意后发文。作为全市34强镇的双屿、南郊,已于11月按期完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

(三)、推出四大举措,提升审批高效优质服务。

实行审批中心下移,审批窗口前移。组织窗口业务骨干分片区深入企业、园区、乡镇开展业务培训,现场答疑解惑。重点抓好工业性投入、村二三产供地、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工作的前期审批服务。推行“告知承诺制”、“部门会商制”、“审管、部门、业主三方联审制”等新措施、新办法,针对26个工业性投入项目在审批网站开设审批专题,采取“时间倒逼”、“问题倒查”、“责任倒推”等措施,快速推进审批进度。对重点攻坚项目审批进行流程再造,完善网上审批综合系统监督功能,进行全程实时电子监察。会同法制办、监察局开展全区行政审批工作监督检查,出台《联合审批管理暂行办法》、《行政审批超时默许暂行办法》等配套政策,建立“服务专线”,对重点项目如德嘉木业、海特克等企业实行24小时贴身服务。

审管办范文篇3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落实“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为目标,以开展“三先两评”即“双强争先、示范率先、惠民在先、闪光言行展示评先、党员民主评议”为主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进当前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激发中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真正把创先争优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二、具体内容

1、坚持争先进位,在中心开展“双强争先”活动

继续深化“转作风优环境”专项活动,以“治庸治懒、提能增效、狠抓落实”为工作主线,深入开展“效能强、党建强”为主要内容的“双强争先”活动;一是加强重点培育。采取领导联系、窗口争先、城乡共建等多种形式,积极培育中心窗口的“双强”先进单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活动深入开展。二是务求实效。按照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的要求,以“双强争先”活动为契机推动解决审批改革与服务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多为群众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2、立足辐射带动,深化“示范率先”活动。

坚持以“百个支部结对千名党员牵手”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要以推进“示范率先”活动为契机,加强示范点培育,特别要把“四三二一”工作法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四三二一”工作法即要求联系领导带头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上好一次主题党课、组织一次民主生活会、搞一次调查研究、开展一次民情恳谈;落实“三指导”,即指导联系点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导联系点有针对性地确定创先争优的主题、目标和争创标准,指导联系点形成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措施;做好“两测评”,即每季度对联系点工作进行一次点评,每半年对联系点工作进行一次群众评议;破解“一难题”,针对联系点实际,在工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至少破解一个有影响的发展难题,确保活动不走过场。

3、突出服务主题,开展“惠民在先”送温暖活动。

要把关注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扎实开展“惠民在先”送温暖活动,积极引导中心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扶贫济困中创先争优,切实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基层群众中去。要结合实际,通过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员志愿者服务、审批便民服务下基层等多种形式开展送温暖、送服务活动。重点要在帮助生活困难党员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注重典型宣传,开展“创先争优闪光言行”展示评选活动。“创先争优闪光言行”是指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方面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做法。开展“创先争优闪光言行”展示评选活动,是全面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提高活动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总体要按照申报推荐、展示宣传、组织评选三个步骤进行。一是申报推荐。每月党员向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向上一级党组织主动申报闪光言行。中心窗口负责人每月15日以前将窗口党员“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以图片和文字形式向审管办推荐。二是展示宣传。中心对梳理汇总出来的闪光言行,通过会议、文件、公开栏、电子显示屏、内网等形式,每月进行公开展示,及时宣传报道。三是组织评选。在申报推荐和展示宣传的基础上,中心党组织以开展“党员之星”、“服务之星”评选等形式,对党员的闪光言行进行集中评选。

5、围绕履诺践诺,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中心党组织要结合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公开承诺情况,在年底开展一次党员民主评议,组织广大党员在认真撰写自我总结的基础上,按照党员自述、党员评议、群众评议、领导点评、组织审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评议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优秀的比例一般掌握在10%左右。对被评定为优秀等次的党员,要经支部讨论通过,报区直机关工委审核批准,可授予优秀党员称号;对被认定为不合格的党员,要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妥善作出处理;对被认定为合格但存在一定问题的党员,应由所在党支部负责作一次谈话提醒。

三、组织领导

1、落实责任。中心各窗口要把“三先两评”工作作为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结合本窗口服务实际,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举措,不断把活动推向深入,确保“三先两评”工作取得实效。

审管办范文篇4

一、进一步减少、规范审批事项

(一)根据统一部署取消和调整审批事项。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审批事项的取消和调整工作。凡是上级部门公布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我区一律予以取消和调整。

(二)结合我区实际清理和减少审批事项。本着依法合规、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我区实际深入清理和减少审批事项,能减则减,能并则并,能改为备案管理的改为备案管理。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行政审批、行政备案事项一律取消。

(三)承接好市里下放的审批事项。市级部门将本着权责一致、促进发展、便民高效的原则,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各审批部门要积极和科学地承接好市级部门下放的审批事项,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进驻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许可中心)办理。

(四)规范和统一实施的审批事项。在承接市里下放审批事项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我区实施的审批事项。要统一事项名称、统一申报条件、统一申请材料、统一承诺时限、统一办理程序,编制审批事项目录并向社会公布。

(审管办、法制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二、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

各审批部门要改变部门内部对一件事情多头审批、多层次审批、多环节审批的状况。所有审批事项都要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减少申请材料,本着能减则减,能并则并的原则,对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的,属于事后监管内容而变为前置材料的,向一个部门重复提交的审批材料,要坚决予以取消。各类审批事项的申请要件总量原则上减少30%以上。对需要申请人出具中介机构或第三方提供的材料,凡无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的均予以取消。除涉密事项外,对依法设定的申请材料都要向社会公布,严禁超范围擅自增加索要申请材料。(审管办、法制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三、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限

(一)实行审批服务再提速。在巩固我区年审批服务大提速成效的基础上,各审批部门要通过优化、简化程序,进一步缩短承诺办结时限,再扩展一批“立等可取”的审批服务事项。要严格执行限期办理制度,在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管理与行政效能监察应用系统上规范办件,禁止变相延长审批办结时限,防止规避行政效能监督。各审批部门审批承诺办理时限总体上再提速20%。(审管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二)拓展网上审批办理。对行政审批服务网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完善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功能,在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管理与行政效能监察应用系统”上规范办件,进一步扩大网上办理比例。在许可中心门户网站建立在线互动平台,开辟网上办事窗口,实现门户网站由“信息窗口”向“在线办事窗口”转变,打造网上综合服务平台。(审管办牵头,科信委、财政局配合)

四、承接落实好市里下放的审批权限

市发改委将进一步扩大区县相关部门的项目核准或备案权限。区县发展改革部门对区域内的内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权限由总投资万元扩大到亿元;对区域内的内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权限由总投资1亿元扩大到7亿元。内资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由15万平方米扩大到万平方米。以市发改部门下放区县的项目审批权限为准,所涉及的环评、能评、规划、人防、消防、开工许可证事项的审批权限,一律匹配下放到区县实施,防止审批层级不一致。各审批部门要承接好并规范用好市级部门下放的审批权限。(发改委牵头组织,经委、建管委、规划分局、房管局、环保局、人防办、消防支队落实)

五、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

(一)归并部门内部审批职能。各审批部门要推进部门内部审批职能整合,将审批职能归并整合到一个审批科室并将该科室整建制进驻许可中心,强化集中审批服务。要履行法定程序,向派驻许可中心的审批事务的首席代表充分授权,强化落实在许可中心实行“一审一核、现场审批”的规定。做到进许可中心全部可以审批。各部门的现场审批落实率要达到95%以上。审批部门的审批事项发生量小的,由许可中心实行制,统一接件,内部运转,限时办结。(政府办、编制办、审管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二)扩大告知承诺制审批范围。企业设立类及一些正在筹建施工的招商引资、投资项目等可采取告知承诺制审批方式,以实现整体提速。(审管办、法制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三)提高全程服务质量。以企业设立联审平台为依托,继续做好企业信息采集、属地服务、部门衔接、重点帮扶等审批后期全程服务(照后服务)工作。对拟外迁企业提前介入,及时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减少企业外迁因素,做好外迁企业挽留工作。(审管办会同有关部门牵头组织推动,各街道办事处落实)

(四)试建街道行政服务中心。推进行政审批与便民服务向街道社区延伸,在具备条件的街道办事处试建行政服务中心并接通行政审批服务网络,构建区、街两级行政服务体系。(审管办会同有关部门牵头组织推动,各街道办事处落实)

(五)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各审批部门要进一步改进审批方式,变“坐等审批”为主动服务,坚持上门服务、超前服务、跟踪服务,追着项目审批,围着企业服务。对企业在审批方面遇到的疑难问题,决不能“推、拖、绕、等”。要坚持迎难而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实实在在地为企业解决一批审批难题,真正让企业满意,让群众满意。(审管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六、创新联合审批高效办理机制

(一)强化投资项目联合审批。按照依法合规、便捷高效的原则,严格执行联合审批规程,在企业投资项目已基本进入联审程序办理的基础上,将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全部纳入联审程序,在许可中心规范办理。进一步规范管理政府投资项目,4月8日起逐步进入联审程序办理。(审管办、发改委、监察局牵头组织,经委、建管委、规划分局、房管局、环保局、人防办、消防支队落实)

(二)明确项目办结时限。实行审批时间和自然时间“双限时”,在确保项目全程审批时间控制在核准类项目31个工作日、备案类项目25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将全程办理的自然时间限定在140天以内。其中:项目核准、备案阶段控制在15天内(其中备案类项目控制在4天内);规划阶段控制在90天内;开工许可阶段控制在35天内。各阶段牵头部门都要超前服务,及时进件,努力达到无缝对接。(项目核准、备案阶段由发改委牵头组织落实,工业技改类项目核准、备案阶段由区经委会同发改委牵头组织落实,规划阶段由规划分局牵头组织落实,开工许可阶段由建管委牵头组织落实,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三)试行一窗受理、接办分离。投资项目各类审批在许可中心联合审批综合服务窗口一窗接件,落实效能监察登记制,部门并行办理,按时完成审批,对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实行全过程勤政廉政监督。(审管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发改委、经委、建管委、规划分局、房管局、环保局、人防办、消防支队落实)

(四)建立帮办领办服务机制。对进入联合审批程序办理的投资项目,由发改委、主管部门或项目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指派得力干部(两人一组),兼职负责为项目全程审批提供无偿帮办服务,并与许可中心联合审批综合服务窗口专人领办服务机制和联审效能监察登记制互为衔接,为申请人提供全面咨询服务、全程导办服务和多部门间的协调服务。(审管办牵头组织,发改委和有关部门落实)

(五)扩展联合审批服务范固。将企业变更事项中的适宜类型纳入企业设立联合审批流程办理。(审管办、工商分局牵头组织,质监局、公安局、国税局、地税局配合落实)

七、建立落实便民服务制度

(一)建立健全24小时开门服务制度。建立专人现场接待服务制度,落实机关干部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在线值班制,在许可中心设立“24小时开门服务接待处”,指派专人现场值守接待来访人员,随时受理企业和群众诉求,全天候为公众、企业提供业务咨询服务。(审管办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二)建立解难题登记记录和月报制。各审批部门对企业咨询和反映的问题以及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的情况,要全面及时做好记录。对工作中发现的典型事例和好的经验做法,及时以简报等形式进行报道、宣传和推广。(审管办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八、创新审批质量监督检查机制

(一)确保审批质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要求,所有项目都要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防止“两高一低”(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上马,防止项目违法违规建设。各类行政审批都要依法依规,确保审批质量,禁止不具有审批职能和业务素质不高的人员从事审批工作。(审管办、法制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审管办范文篇5

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行政审批管理方式,营造最优投资发展环境,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市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审批服务再提速的实施意见》(津政发[*]5号)精神,现就深化我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审批服务再提速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减少、规范审批事项

(一)根据统一部署取消和调整审批事项。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审批事项的取消和调整工作。凡是上级部门公布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我区一律予以取消和调整。

(二)结合我区实际清理和减少审批事项。本着依法合规、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我区实际深入清理和减少审批事项,能减则减,能并则并,能改为备案管理的改为备案管理。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行政审批、行政备案事项一律取消。

(三)承接好市里下放的审批事项。市级部门将本着权责一致、促进发展、便民高效的原则,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各审批部门要积极和科学地承接好市级部门下放的审批事项,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进驻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许可中心)办理。

(四)规范和统一实施的审批事项。在承接市里下放审批事项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我区实施的审批事项。要统一事项名称、统一申报条件、统一申请材料、统一承诺时限、统一办理程序,编制审批事项目录并向社会公布。

(审管办、法制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二、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

各审批部门要改变部门内部对一件事情多头审批、多层次审批、多环节审批的状况。所有审批事项都要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减少申请材料,本着能减则减,能并则并的原则,对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的,属于事后监管内容而变为前置材料的,向一个部门重复提交的审批材料,要坚决予以取消。各类审批事项的申请要件总量原则上减少30%以上。对需要申请人出具中介机构或第三方提供的材料,凡无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的均予以取消。除涉密事项外,对依法设定的申请材料都要向社会公布,严禁超范围擅自增加索要申请材料。(审管办、法制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三、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限

(一)实行审批服务再提速。在巩固我区*年审批服务大提速成效的基础上,各审批部门要通过优化、简化程序,进一步缩短承诺办结时限,再扩展一批“立等可取”的审批服务事项。要严格执行限期办理制度,在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管理与行政效能监察应用系统上规范办件,禁止变相延长审批办结时限,防止规避行政效能监督。各审批部门审批承诺办理时限总体上再提速20%。(审管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二)拓展网上审批办理。对行政审批服务网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完善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功能,在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管理与行政效能监察应用系统”上规范办件,进一步扩大网上办理比例。在许可中心门户网站建立在线互动平台,开辟网上办事窗口,实现门户网站由“信息窗口”向“在线办事窗口”转变,打造网上综合服务平台。(审管办牵头,科信委、财政局配合)

四、承接落实好市里下放的审批权限

市发改委将进一步扩大区县相关部门的项目核准或备案权限。区县发展改革部门对区域内的内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权限由总投资*万元扩大到*亿元;对区域内的内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权限由总投资1亿元扩大到7亿元。内资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由15万平方米扩大到*万平方米。以市发改部门下放区县的项目审批权限为准,所涉及的环评、能评、规划、人防、消防、开工许可证事项的审批权限,一律匹配下放到区县实施,防止审批层级不一致。各审批部门要承接好并规范用好市级部门下放的审批权限。(发改委牵头组织,经委、建管委、规划分局、房管局、环保局、人防办、消防支队落实)

五、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

(一)归并部门内部审批职能。各审批部门要推进部门内部审批职能整合,将审批职能归并整合到一个审批科室并将该科室整建制进驻许可中心,强化集中审批服务。要履行法定程序,向派驻许可中心的审批事务的首席代表充分授权,强化落实在许可中心实行“一审一核、现场审批”的规定。做到进许可中心全部可以审批。各部门的现场审批落实率要达到95%以上。审批部门的审批事项发生量小的,由许可中心实行制,统一接件,内部运转,限时办结。(政府办、编制办、审管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二)扩大告知承诺制审批范围。企业设立类及一些正在筹建施工的招商引资、投资项目等可采取告知承诺制审批方式,以实现整体提速。(审管办、法制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三)提高全程服务质量。以企业设立联审平台为依托,继续做好企业信息采集、属地服务、部门衔接、重点帮扶等审批后期全程服务(照后服务)工作。对拟外迁企业提前介入,及时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减少企业外迁因素,做好外迁企业挽留工作。(审管办会同有关部门牵头组织推动,各街道办事处落实)

(四)试建街道行政服务中心。推进行政审批与便民服务向街道社区延伸,在具备条件的街道办事处试建行政服务中心并接通行政审批服务网络,构建区、街两级行政服务体系。(审管办会同有关部门牵头组织推动,各街道办事处落实)

(五)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各审批部门要进一步改进审批方式,变“坐等审批”为主动服务,坚持上门服务、超前服务、跟踪服务,追着项目审批,围着企业服务。对企业在审批方面遇到的疑难问题,决不能“推、拖、绕、等”。要坚持迎难而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实实在在地为企业解决一批审批难题,真正让企业满意,让群众满意。(审管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六、创新联合审批高效办理机制

(一)强化投资项目联合审批。按照依法合规、便捷高效的原则,严格执行联合审批规程,在企业投资项目已基本进入联审程序办理的基础上,将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全部纳入联审程序,在许可中心规范办理。进一步规范管理政府投资项目,4月8日起逐步进入联审程序办理。(审管办、发改委、监察局牵头组织,经委、建管委、规划分局、房管局、环保局、人防办、消防支队落实)

(二)明确项目办结时限。实行审批时间和自然时间“双限时”,在确保项目全程审批时间控制在核准类项目31个工作日、备案类项目25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将全程办理的自然时间限定在140天以内。其中:项目核准、备案阶段控制在15天内(其中备案类项目控制在4天内);规划阶段控制在90天内;开工许可阶段控制在35天内。各阶段牵头部门都要超前服务,及时进件,努力达到无缝对接。(项目核准、备案阶段由发改委牵头组织落实,工业技改类项目核准、备案阶段由区经委会同发改委牵头组织落实,规划阶段由规划分局牵头组织落实,开工许可阶段由建管委牵头组织落实,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三)试行一窗受理、接办分离。投资项目各类审批在许可中心联合审批综合服务窗口一窗接件,落实效能监察登记制,部门并行办理,按时完成审批,对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实行全过程勤政廉政监督。(审管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发改委、经委、建管委、规划分局、房管局、环保局、人防办、消防支队落实)

(四)建立帮办领办服务机制。对进入联合审批程序办理的投资项目,由发改委、主管部门或项目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指派得力干部(两人一组),兼职负责为项目全程审批提供无偿帮办服务,并与许可中心联合审批综合服务窗口专人领办服务机制和联审效能监察登记制互为衔接,为申请人提供全面咨询服务、全程导办服务和多部门间的协调服务。(审管办牵头组织,发改委和有关部门落实)

(五)扩展联合审批服务范固。将企业变更事项中的适宜类型纳入企业设立联合审批流程办理。(审管办、工商分局牵头组织,质监局、公安局、国税局、地税局配合落实)

七、建立落实便民服务制度

(一)建立健全24小时开门服务制度。建立专人现场接待服务制度,落实机关干部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在线值班制,在许可中心设立“24小时开门服务接待处”,指派专人现场值守接待来访人员,随时受理企业和群众诉求,全天候为公众、企业提供业务咨询服务。(审管办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二)建立解难题登记记录和月报制。各审批部门对企业咨询和反映的问题以及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的情况,要全面及时做好记录。对工作中发现的典型事例和好的经验做法,及时以简报等形式进行报道、宣传和推广。(审管办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八、创新审批质量监督检查机制

(一)确保审批质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要求,所有项目都要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防止“两高一低”(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上马,防止项目违法违规建设。各类行政审批都要依法依规,确保审批质量,禁止不具有审批职能和业务素质不高的人员从事审批工作。(审管办、法制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审管办范文篇6

一、进一步减少、规范审批事项

(一)根据统一部署取消和调整审批事项。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审批事项的取消和调整工作。凡是上级部门公布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我区一律予以取消和调整。

(二)结合我区实际清理和减少审批事项。本着依法合规、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我区实际深入清理和减少审批事项,能减则减,能并则并,能改为备案管理的改为备案管理。区人民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行政审批、行政备案事项一律取消。

(三)承接好市里下放的审批事项。市级部门将本着权责一致、促进发展、便民高效的原则,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各审批部门要积极和科学地承接好市级部门下放的审批事项,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进驻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许可中心)办理。

(四)规范和统一实施的审批事项。在承接市里下放审批事项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我区实施的审批事项。要统一事项名称、统一申报条件、统一申请材料、统一承诺时限、统一办理程序,编制审批事项目录并向社会公布。

(审管办、法制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二、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

各审批部门要改变部门内部对一件事情多头审批、多层次审批、多环节审批的状况。所有审批事项都要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减少申请材料,本着能减则减,能并则并的原则,对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的,属于事后监管内容而变为前置材料的,向一个部门重复提交的审批材料,要坚决予以取消。各类审批事项的申请要件总量原则上减少30%以上。对需要申请人出具中介机构或第三方提供的材料,凡无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的均予以取消。除涉密事项外,对依法设定的申请材料都要向社会公布,严禁超范围擅自增加索要申请材料。(审管办、法制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三、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限

(一)实行审批服务再提速。在巩固我区年审批服务大提速成效的基础上,各审批部门要通过优化、简化程序,进一步缩短承诺办结时限,再扩展一批“立等可取”的审批服务事项。要严格执行限期办理制度,在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管理与行政效能监察应用系统上规范办件,禁止变相延长审批办结时限,防止规避行政效能监督。各审批部门审批承诺办理时限总体上再提速20%。(审管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二)拓展网上审批办理。对行政审批服务网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完善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功能,在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管理与行政效能监察应用系统”上规范办件,进一步扩大网上办理比例。在许可中心门户网站建立在线互动平台,开辟网上办事窗口,实现门户网站由“信息窗口”向“在线办事窗口”转变,打造网上综合服务平台。(审管办牵头,科信委、财政局配合)

四、承接落实好市里下放的审批权限

市发改委将进一步扩大区县相关部门的项目核准或备案权限。区县发展改革部门对区域内的内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权限由总投资万元扩大到亿元;对区域内的内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权限由总投资1亿元扩大到7亿元。内资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由15万平方米扩大到万平方米。以市发改部门下放区县的项目审批权限为准,所涉及的环评、能评、规划、人防、消防、开工许可证事项的审批权限,一律匹配下放到区县实施,防止审批层级不一致。各审批部门要承接好并规范用好市级部门下放的审批权限。(发改委牵头组织,经委、建管委、规划分局、房管局、环保局、人防办、消防支队落实)

五、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

(一)归并部门内部审批职能。各审批部门要推进部门内部审批职能整合,将审批职能归并整合到一个审批科室并将该科室整建制进驻许可中心,强化集中审批服务。要履行法定程序,向派驻许可中心的审批事务的首席代表充分授权,强化落实在许可中心实行“一审一核、现场审批”的规定。做到进许可中心全部可以审批。各部门的现场审批落实率要达到95%以上。审批部门的审批事项发生量小的,由许可中心实行制,统一接件,内部运转,限时办结。(政府办、编制办、审管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二)扩大告知承诺制审批范围。企业设立类及一些正在筹建施工的招商引资、投资项目等可采取告知承诺制审批方式,以实现整体提速。(审管办、法制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三)提高全程服务质量。以企业设立联审平台为依托,继续做好企业信息采集、属地服务、部门衔接、重点帮扶等审批后期全程服务(照后服务)工作。对拟外迁企业提前介入,及时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减少企业外迁因素,做好外迁企业挽留工作。(审管办会同有关部门牵头组织推动,各街道办事处落实)

(四)试建街道行政服务中心。推进行政审批与便民服务向街道社区延伸,在具备条件的街道办事处试建行政服务中心并接通行政审批服务网络,构建区、街两级行政服务体系。(审管办会同有关部门牵头组织推动,各街道办事处落实)

(五)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各审批部门要进一步改进审批方式,变“坐等审批”为主动服务,坚持上门服务、超前服务、跟踪服务,追着项目审批,围着企业服务。对企业在审批方面遇到的疑难问题,决不能“推、拖、绕、等”。要坚持迎难而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实实在在地为企业解决一批审批难题,真正让企业满意,让群众满意。(审管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六、创新联合审批高效办理机制

(一)强化投资项目联合审批。按照依法合规、便捷高效的原则,严格执行联合审批规程,在企业投资项目已基本进入联审程序办理的基础上,将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全部纳入联审程序,在许可中心规范办理。进一步规范管理政府投资项目,4月8日起逐步进入联审程序办理。(审管办、发改委、监察局牵头组织,经委、建管委、规划分局、房管局、环保局、人防办、消防支队落实)

(二)明确项目办结时限。实行审批时间和自然时间“双限时”,在确保项目全程审批时间控制在核准类项目31个工作日、备案类项目25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将全程办理的自然时间限定在140天以内。其中:项目核准、备案阶段控制在15天内(其中备案类项目控制在4天内);规划阶段控制在90天内;开工许可阶段控制在35天内。各阶段牵头部门都要超前服务,及时进件,努力达到无缝对接。(项目核准、备案阶段由发改委牵头组织落实,工业技改类项目核准、备案阶段由区经委会同发改委牵头组织落实,规划阶段由规划分局牵头组织落实,开工许可阶段由建管委牵头组织落实,相关部门配合落实)

(三)试行一窗受理、接办分离。投资项目各类审批在许可中心联合审批综合服务窗口一窗接件,落实效能监察登记制,部门并行办理,按时完成审批,对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实行全过程勤政廉政监督。(审管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发改委、经委、建管委、规划分局、房管局、环保局、人防办、消防支队落实)

(四)建立帮办领办服务机制。对进入联合审批程序办理的投资项目,由发改委、主管部门或项目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指派得力干部(两人一组),兼职负责为项目全程审批提供无偿帮办服务,并与许可中心联合审批综合服务窗口专人领办服务机制和联审效能监察登记制互为衔接,为申请人提供全面咨询服务、全程导办服务和多部门间的协调服务。(审管办牵头组织,发改委和有关部门落实)

(五)扩展联合审批服务范固。将企业变更事项中的适宜类型纳入企业设立联合审批流程办理。(审管办、工商分局牵头组织,质监局、公安局、国税局、地税局配合落实)

七、建立落实便民服务制度

(一)建立健全24小时开门服务制度。建立专人现场接待服务制度,落实机关干部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在线值班制,在许可中心设立“24小时开门服务接待处”,指派专人现场值守接待来访人员,随时受理企业和群众诉求,全天候为公众、企业提供业务咨询服务。(审管办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二)建立解难题登记记录和月报制。各审批部门对企业咨询和反映的问题以及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的情况,要全面及时做好记录。对工作中发现的典型事例和好的经验做法,及时以简报等形式进行报道、宣传和推广。(审管办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八、创新审批质量监督检查机制

(一)确保审批质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要求,所有项目都要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防止“两高一低”(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上马,防止项目违法违规建设。各类行政审批都要依法依规,确保审批质量,禁止不具有审批职能和业务素质不高的人员从事审批工作。(审管办、法制办、监察局牵头组织,各审批部门落实)

审管办范文篇7

为了加强本市地图编制出版及其相关活动的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含义)

本规定所称地图,包括纸质地图、电子地图或者以其他形式表现的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地图编制、出版及其相关管理活动。

第四条(管理机关职责)

*市测绘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测管办)负责本市地图编制的管理,业务上受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的领导。

本市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测管办,负责本市地图出版的管理。

本市保密、工商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规定。

第五条(地图名称)

地图名称应当与地图所表现的内容相一致。

地图名称不得含有“新”、“最新”等用语。

第六条(界线绘制)

绘制本市行政区域界线,应当按照*市行政区域界线标准样图绘制。

第七条(地图内容)

编制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选用最新地图资料作为编制基础,并及时补充和修改现势变化内容;

(二)注明地图资料的截止时间;

(三)具备规定的基础地理要素;

(四)准确反映各要素的地理位置、形态、名称以及相互关系;

(五)具备符合地图使用目的的有关数据和专业内容;

(六)比例尺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七)具备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八条(测绘成果目录和基础地理要素)

市测管办应当定期编制并公布本市测绘成果目录。

市测管办负责确定、调整并公布作为本市地图资料的测绘成果的使用周期、本市行政区域内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基础地理要素。

第九条(地图广告和广告标名)

在普通地图上不得广告或者进行广告标名。

在专题地图上广告或者进行广告标名的,者应当具有相应的广告资格,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广告登记手续。

在公开出版的专题地图上广告的,地图图体内不得广告;在公开出版的专题地图上进行广告标名的,标名内容不得覆盖基础地理要素。

第十条(审核范围)

市测管办负责审核下列地图(含图书、报刊的插图和示意图)的试制样图:

(一)本市出版单位出版的绘有本市市级行政区域界线的本市

地方性地图(以下简称本市地方性地图);

(二)本市单位发行的未经审核的本市地方性地图;

(三)在广告、标牌等中使用或者在重要公共场所展示的未经审核的本市地方性地图;

(四)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管理部门转送本市审核的地图。

前款规定的地图,在送市测管办审核前,应当按照出版物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为中、小学教学目的使用的本市地方性地图,由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测管办组织审定。

第十一条(试制样图送审人以及送审时间)

试制样图送审人以及送审时间,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本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地图,由出版单位在地图印刷前送审;

(二)本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地图,由发行单位在发行前送审;

(三)本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地图,由使用者或者展示者在使用或者展示前送审。

第十二条(送审材料)

送审本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地图,以及需报送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或者转送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管理部门协审的地图,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审核申请表;

(二)试制样图或者样品一式两份;

(三)按照市测管办规定的内容和格式编制的底图资料说明;

(四)测绘、出版等资格文件。

送审本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地图,应当提供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材料。

送审材料应当真实、清晰。

第十三条(受理期限)

市测管办受理审核本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地图,应当在收到全部送审材料之日起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审核期限)

市测管办审核试制样图的期限,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本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地图,审核期限为受理之日起25日;

(二)按照规定应当向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审核或者向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管理部门转送协审的地图,应当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报送或者转送。

因审核地图集册、电子地图或者申请审核的地图数量过多的,市测管办可以分批受理,或者一次受理并适当延长审核期限,但延长期不得超过30日。

第十五条(审核修改)

试制样图经审核需要修改的,市测管办应当提出明确的修改要求,送审单位应当根据市测管办的修改要求进行修改。

修改后复审的期限为市测管办收到修改试制样图之日起15日。

第十六条(审核结果)

试制样图经审核批准的,市测管办应当出具审批书、编发审图号并通知送审单位;经审核不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审图号有效期)

本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地图,其审图号有效期为2年;本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地图,其审图号有效期分别限于本次发行、本次使用或者本次展示。

第十八条(正式样图备案)

本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地图,送审单位应当在地图发行前将正式样图或者样品一式两份报市测管办备案。

第十九条(重印和再版)

重印或者再版本规定第十条第(一)项规定的地图,其审核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在审图号有效期内且未改变界线画法的,应当在印刷前将试制样图一式两份报市测管办备案;

(二)超过审图号有效期或者改变界线画法的,应当按照本规定重新送审。

第二十条(违法行为的处理)

违反本规定,实施下列行为的,市测管办应当责令停止印刷、发行、使用或者展示,并可处以3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本规定第十一条和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送审试制样图;

(二)界线画法不符合国家规定或者内容表示不符合国家规定,且造成严重错误。

有前款第(二)项规定的行为的,还应当没收全部地图以及违法所得。

违反本规定,实施下列行为的,市测管办应当责令补正材料并重新办理送审手续,或者责令将样图报送备案,并可处以3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故意提供虚假的送审材料;

(二)未按照本规定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将样图报送备案。

有前款第(一)项规定的行为,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违反出版、广告管理以及其他有关管理规定的行为,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一条(处罚程序)

市测管办作出行政处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没款应当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财物收据。

罚没收入按规定上缴国库。

第二十二条(复议和诉讼)

当事人对市测管办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的,市测管办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第二十三条(妨碍职务处理)

拒绝、阻碍行政管理人员执行职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执法者违法行为的追究)

市测管办的行政管理人员应当遵纪守法,秉公执法。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枉法执行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五条(应用解释)

审管办范文篇8

一、集中办证、年审时间、地点、对象

时间:20*年8月15日至9月18日(其中9月10日至9月18日为单位办理)。

地点:各街道具体实施时间、地点见附件〈一〉

对象:办理养犬注册登记已满一年的犬只以及需要办理《免疫准养证》的犬只。

二、费用及所需资料

年审费用:个人为300元/只(含犬只免疫费),单位为500元/只;新办证费用:个人为600元/只(含犬只免疫费),单位为1000元/只。资料:年审犬只,需携带《免疫准养证》和对应犬只到指定地点办理年审手续。新办证犬只,领取申请表并根据表格要求提供相关的资料。

三、逾期未进行年审的及违规犬只处理规定

对逾期一个月未年审或超过本通告规定年审期限的犬只,一律按无证犬只处理,并在档案中注销其电子芯片号,被捕捉犬只在规定的收容期限内(5天)需重新办证,超过收容期限的由犬管办予以处置。

在一年内,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将取消其养犬资格,注销《免疫准养证》,该犬只一律按无证犬处理。

1.犬只伤人,经所在社区或派出所提请,要求注销其养犬资格的;

2.异地圈养一个月以上,不到犬管办办理变更手续的;

3.犬只扰民严重,犬主不采取有效措施,经劝告三次,仍然扰民的;

4.大型犬、烈性犬不遵守必须圈养规定,经劝告二次不予改正的;

5.其它违反《嘉兴市区犬类管理暂行办法》及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行为的。

四、年审中犬只的免疫规定

根据《嘉兴市区犬类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所有注册登记犬只必须由犬只登记处审核后统一进行免疫。

五、犬只集中办证、年审优惠措施

1.犬管办今年将统一为每只办证、年审犬只购买《犬类宠物饲养人责任保险》。

2.赠送养犬指南宣传册、犬只拾便器及其它物品。

3.以今年年审为基数,连续二年以上(含二年)按时年审免疫的犬只,年审费用将逐年递减。

六、公示及举报

审管办范文篇9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的统一部署和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审管办)关于组织各区县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许可中心)开展“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继续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再提速的精神,结合区行政审批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安排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区委九届全会精神,围绕“建设科技南开、实现科学发展”和“抢抓新机遇、构筑新优势、实现新发展”的主题,按照市、区深入开展“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的要求,“围绕一大目标,抢抓两大机遇,取得三大进展”,即围绕“强化新举措、创造新速度、树立新形象”的目标,抢抓全市统一规范区县审批事项和部门内部审批职能归并的机遇,在推进联合审批高效办理、强化现场审批和扩大网上办理、构建区街两级行政审批服务体系三个方面取得新的进展,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再提速。

二、主要任务

各行政审批主体部门(以下简称部门)、街道办事处行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街道中心)要紧紧围绕全区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西区开发建设的目标任务,把握项目、企业和楼宇经济发展的需要,打造洼地调结构,解决疑难增活力,科学发展上水平。要在“提速、降槛、服务”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举措、力求取得实质性突破。

(一)大力推出帮扶新举措。以创新服务举措、减免各项收费、取消前置条件、出台优惠政策、扩大网上办理和深化告知承诺为重点,降低审批门槛,宣传和落实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注册审批难题,使更多的企业和项目落户在南开。

(二)努力创造审批新速度。以强化首席代表充分授权、实现现场审批,优化联审平台运行、提高联审效率,增加审批通道、推出更多立等可取即办件为重点,减要件、压时限、简环节,创造更快、更新的审批速度。

(三)全面树立窗口新形象。以开展审批窗口标准化建设、规范化服务、建设街道中心为重点,强化双重管理,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效能,优化服务环境,树立我区审批窗口和审批队伍的良好形象。

三、活动安排

“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从1月14日开始至8月31日,为期近8个月。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继续实行24小时开门服务,主动上门现场服务,建立健全24小时开门服务制度,扎扎实实为公众、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确保24小时开门服务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建立专人现场接待服务制度。在许可中心A101、B101设立“24小时开门服务接待处”,指派专人现场值守接待来访人员,随时受理企业和群众诉求。

(二)实行24小时在线值班制。将许可中心的专线服务电话、网址,各部门进驻许可中心首席代表、各街道中心负责人名单及手机号码向社会公开,全天候为公众、企业提供业务咨询服务。确定1名同志作为24小时在线总值班。

(三)落实机关干部值班制度。严格按照要求,安排机关干部公休日、节假日和工作日夜间现场值班,保证公众、企业咨询和反映问题时,随时有人接待和办理。

(四)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期办理制。对公众、企业咨询和反映的问题,实行“首问负责制”。能立即解决的,当场答复办理;不能立即解决需要研究的,办理时限原则上不得超过3天;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3天内要向反映问题的企业和群众作出解释,说明答复具体时限。

(五)建立解难题登记记录和月报制。各部门对企业咨询和反映的问题以及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的情况,要全面及时做好记录并汇总分析有关工作情况,于每月23日前反馈至区审管办协调科。

四、领导机构

成立深入开展“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继续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再提速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统一组织和协调推动。

领导小组组长:副区长*

副组长:区审管*

领导小组成员由:区审管办、区监察局、区社区办、区法制办和区各部门负责行政审批工作及各街道办事处负责街道中心的分管领导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审管办,负责与市、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沟通联系。落实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定期召开例会,及时汇总情况,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办公室主任由区审管办副主任闫景昕担任。

按照工作职能,成立深入开展“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继续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再提速工作组(名单见附件1)和企业设立联合审批、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市场准入前置审批、照后服务暨企业信用评估、行政效能督察考核五个职能工作组(名单见附件2),以确保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再提速工作的有效组织和顺利实施。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要求。各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要按照“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沟通机制,协调解决审批服务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切实将活动安排摆上议程,分管领导要亲自抓、具体抓,坚持一线服务,靠前指挥,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政策措施“三到位”。进驻许可中心的首席代表作为各部门在许可中心的第一责任人,要具体落实好活动的各项要求。各部门要牢牢把握“三个一”的工作目标(即一个服务业改革项目,争取一项服务业改革政策,确保在一个方面取得改革突破或取得成果),在行政审批改革特别是政策举措上,取得1~2项实质性突破。

审管办范文篇10

一、当前全省三级法院审判管理组织机构应采取以审判管理为中心的机构设置模式

我院座谈认为,法院审判管理机构的设置,首先要把审判管理的概念加以定位,无论从法院的职能上还是从法院所肩负的使命上,法院都是一个集审判、执行业务性较强的国家司法机关,因此宏观上必须定位于以调整审判策略为落脚点,其次从法院审判工作的职业特点上,是要紧紧围绕独立行使审判权这一法定职能来构建保障机制,这里的审判权管理与法官的职业化管理是等同的,因此从微观上定位于协调各业务庭之间的审判业务,提出合理化的资源配置,科学评价法官的审判业绩,为院党组、审委会当好参谋,提供直接的决策依据。人数较少的法院可改革业务庭为几个法官办公室,明确各个法官办公室处理一类或几类案件,隶属于审管部门来协调管理。针对我院一年来的实践,通过对管理机构的重新整合,确立了以审判管理机构为中心的三大部门的职能(政工监察、审判管理、行政管理),条块之间的分工更加简洁明确,审判管理的范围越来越大,权威性越来越加显现,法官的质效意识、质量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已初步形成了以审管为中心,其他部门紧紧围绕审务保障和审判服务的职业化管理模式。

二、审判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审判管理的内容要综合案件审理的各个要素加以分类,什么是法官和书记员的审判业务范围,什么是思想意识形态政治范畴,什么是行政服务和行政保障范围,必须加以明确区别,职能上各负其职,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要彻底改变政治决定化的通管色彩,行政业务化的模糊色彩,可大至分为三大类,一是法官队伍的业务管理,可称为静态的管理,包括法官的业务管理和培训、书记员队伍的业务管理、审判资源的配置建议、提出审判方式的改革方案、审判调研;二是案件审理业务,可称之为动态的管理,包括案件流程跟踪的节点管理、、司法统计、庭审考评、效率指标考评、案件质量考评、优秀法律文书考评、疑难复杂案件和化解重大矛盾能力评定、法庭指导及审判委员会的日常事务等。

三、审判管理的目标和价值应定位于下列几点

目标和价值定位的前提,主要是把审判管理放在法院整体工作什么位置上。我院研讨认为,审判工作是法院各项工作的核心,一是通过制定规范,统一裁判尺度,规范执法行为,保持高效的审判运行,其公正性才得以体现,二是要定位于抓审判质量的稳步提高上,只有好的审判质量才能体现司法公正,否则司法公正也是句空话,法律的严肃性和法院、法官的权威性才能得以体现,法院的公信力也才能得以提升,三是把落脚点立足于司法为民的效果上,只有审判与执行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司法为民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其司法的公正性才更具有广乏的群众基础。

四、与案件管理、审判权行使直接相关的审判管理事项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审判管理必须以制度管理为落脚点。制度的制定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度的实施要防止学用脱节,要作为工作的流程融入到每个管理的节点,作为管理法官的理论工具,作为考评法官的依据,切实用制度去管人、管事、管物、管案件,把管理的结果直接作为法官奖惩和用人的依据,记入法官的个人业绩档案;二是突出案件流程节点的关口管理。通过案件送评加大对个案从立案到案卷归档每个流程节点的程序合法性考评,不断发现问题、通报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审判人员的程序关口意识,更能有效地减少程序上的不合法,提高审判效率;三是强化案件的质效考评管理。采取规则面前人人平等,采用同岗同位比较考评,实施权利义务均等、机会均等的动态分案,细化效率、效果、技能各项指标分值,让法官各尽其能,发挥内在的潜力,形成多办案多得分,少办案少得分的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质效指标考核;四是实施难案申报,注重法官的庭审小结考评。要从综合考评法官的审判业务能力入手,调动法官审理重大疑难案件和化解重大矛盾纠纷能力的积极性,在办案机会均等的前提下,采取审理重大疑难案件和化解重大矛盾纠纷能力申报制度,通过申报评定,肯定其价有所值的业绩加分,以此激励法官在难案面前不推诿;五是强化案件信息的录入管理,运用科学的手段管理案件的流程节点,使之更加客观、真实、全面;六是正确处理好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与行使审判监督权的关系,在不干预审判权独立行使的前提下,有效地行审判监督职能和案件管理职能,通过审判管理中的案件流程管理、质效评查与分析、奖惩落实与错案责任的追究,强化法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当前全省三级法院审判管理组织机构至少应承担六个方面的具体职责和其他四个方面的职责。

具体应承担的职责:一是统一案件的考评尺度,杜绝虚假数据的发生;二是数据指标的设定要结合办案的社会效果,不要为数据而盲目追求和攀比。如,结案率指标的设定,要的是案件的审判进入正常流程,效率指标中有超审限指标、法定正常审限指标、案件审理天数和四项未结案等多项指标的控制,有的法院为了一味追求结案率年指标,在每年进入十一月就不再算当年的收案,甚至有的法院干脆停止收案,这既不符合案件审理流程规律,也不符合司法为民的落实;三是实施案件流程联网的跟踪管理,通过网络信息的输入,结案的扎口管理,加强对个案流程节点的提醒和督办,以及通过个案评查发现和通报,直至追究责任,防止程序违法和超审执限;四是各级审管办在对案件效率指标加强网络管理的同时,加强对案件的质量评查和分析,通过管理和评查分析提高法官的效率意识、质量意识,评查的结果记入法官的个人业绩档案,为院领导及时提供审判信息的决策依据;五是审管办要作为审委会的日常办事机构,把审委会的日常事务的办理落到实处;六是负责对法官庭审能力的考评,通过庭审观摩考评、书面庭审小结的考评、优秀法律文书的评选、疑难复杂案件的评定,提高法官的综合审判水平。

应负有的其他四个方面职责:一是负责审判调研,通过审管所发现的题材加强研究,并积极引导法官完成好调研工作任务,通过调研促进审判理论水平的提升;二是为院领导当好审管参谋,及时提出合理化的审判资源配置;三是提出对法官审判业务的培训计划;四是加强对全院各业务部门的业务协调,统一执法口径。

六、在人民法院内部应当构建一套相对完整、较为系统的审判管理体系

人民法院的主要职能是公正审判各类纠纷案件。因此,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审判管理体系,是人民法院审判职能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要跳出行政化的管理模式,要用法院人的眼光去审视法院过去的行政化管理弊端,用法官职业化的思维去构建职业化的管理体系,才能符合审判规律。

研讨认为:原有的管理职能过于分散,条块多,政出多门,看起来谁都在管,越往基层执行的多头就越多,很大程度上上面的许多指令下面也只能疲于应付,实际形成了谁也管不好,因此必须构建一套突出由上而下的专业的审判管理部门,专门从事与审判有关的专业化对口管理,真正用业内体制、业内人去管理业内事,其他部门为审判工作做好政治保障、纪律保障和后勤保障。我院已对原有的管理部门和职能于××年底加以重新整合归类,将原有的行政装备科、办公室撤并为行政管理办公室,专司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将原有的调研、法庭指导、案件质评、指标的统计与分析重新整合为审判管理办公室,为审判管理的职能部门,专司效率指标的统计与分析、案件质效考评、法官审判业绩考评、审判调研、审务协调、法庭指导及审委会的日常事务等;将监察室、纪检组、政治处意向性的归并为政工纪检监察办公室,专司法官的思想品德、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执法执纪、廉政守纪考评,负责法官业绩扎口管理。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已初步显现出以审管为中心的管理体系,上下条块清析,职责分工更加具体明确。

七审判管理与案件审判、司法政务管理、司法人事管理应充分加强协调配合

人民法院这一名词,包含政治理念和职业概念,从政治的角度离不开思想的熏陶、队伍的人事管理;从政务的角度离不开行政化的后勤保障;从专业的角度应以审判为核心。因此无论从案件审判、司法政务管理、还是司法人事管理,三者之间均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要形成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讨论认为,属于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归政工部门管理和协调,属于行政事务类的归行政部门管理,属于审判业务方面归审管部门管理,各部门之间在各自的职能上各负其责,归口管理,各自为法官的业绩扎口提供考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