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能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1:37:24

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范文篇1

制约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主要因素耕地资源数量减少,质量持续下降一是耕地资源紧缺,面积不断减少。1998-2004年我国耕地净减少1.*亿亩,全国有14个省(自治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666个县(区)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6亩警戒线。二是耕地质量不高,且持续下降。我国现有的耕地中,高产田占28%、中产田40%、低产田32%。全国优质耕地只占21%,土壤有机质低于0.5%的耕地约占10%。水资源短缺瓶颈约束日益凸现一是水资源高度短缺,区域分布不均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每年农业生产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全国81%的水资源集中在仅占全国耕地36%的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占总耕地面积64%的淮河及其以北地区只占有19%的水资源,南涝北旱现象十分突出,水早灾害频繁。二是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我国灌溉用水的使用量有4000亿方,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我国生产1公斤粮食要用1立方水,而发达国家只需要0.5立方水。科技进步较慢,服务能力不强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近年来审定推广的高产、超高产作物品种多适宜在高水肥条件下种植,在中低产生产条件下不能发挥高产潜力。高产地区小麦品种数量和类型较多,而在大多数中低产粮食主产区,适宜种植的小麦品种数量和类型偏少。二是农业技术推广能力下降。县、乡两级农技人员由1999年的125.7万人,下降到2003年的100.5万人。三是农民科技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的能力较差。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农村劳动力的38.2%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粮食物流业发展滞后,抑制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发挥一是部分粮食产销区之间的交通运输存在季节性瓶颈制约。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北粮南运”的粮食中,玉米的比重就已经达到70%。特别是东北的玉米和大豆在收获季节主要依靠铁路运输,车皮紧张限制了东北粮食外运,部分东北玉米退出南方一些地区市场。二是低效率的粮食物流业不利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扩张。东北玉米和大豆运到广东省的物流费用比美国运到广东还高,以致于部分南方省区的玉米和大豆主要依靠进口满足需求。土地承包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够深入,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成体制性约束一是土地流转不畅,影响粮食稳步增产。如果土地能够稳定地流入种粮大户,则会增强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然而现行土地流转方式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抑制了土地向种田能手和大户集中,不利于提高粮食单产和稳定产量。二是不合理的粮食行政管理体制削弱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前由多个部门分头管理的粮食管理体制存在两大突出障碍:第一,农田用水产权体制改革不到位。第二,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放大了粮食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思路面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探索新形势下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新思路。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指导方针粮食是弱质产业,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必须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支持,通过政策调整干预社会资源的配置,引导生产要素向粮食生产领域流动,调动多方面力量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政府干预必须建立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绝不能做出违背市场机制的“逆调节”。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在耕地面积减少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要靠提高单产水平。因此,要坚持科技兴粮的战略指向,增强科技支撑和储备能力,提高农民素质,切实把粮食生产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用科技进步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活”的因素,突破土地、水资源等“死”的因素制约。良好的制度设计,能够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各要素更好地发挥作用。要树立向制度要能力的观念,进一步深化粮食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各项改革,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各种要素投入的长效机制。坚持向主产区和主要品种倾斜相结合的调整方向调整粮食生产区域布局,使粮食生产向主产区集中,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配置粮食生产资源,发挥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因此,应实施差别政策,集中力量,加大对粮食主产省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的倾斜,切实保护和调动主产区政府和农户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优化品种结构,抓好主要粮食品种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具体思路是:按照数量优先、统筹兼顾的原则,显著加强玉米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按照稳定数量、重视质量的原则,稳定提高稻谷综合生产能力;按照统筹兼顾、质量优先的原则,适度加强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坚持走集约化和产业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基于农户小规模经营的国情,我国粮食生产的规模经营,只能走产业化的道路,即用工业化的思维组织粮食生产,按照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要求,构建新型粮食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粮食产业的整体效益。在推进粮食产业化的同时,要始终坚持集约经营,充分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弥补耕地资源总量不足的缺陷。坚持资源节余利用与理储备相结合的可持续增长方式通过强化耕地、水资源等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使粮食生产的各种投入要素在不断增长过程中得到涵养、储存和蓄集,并在需要之时能够及时释放出来。这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粮食发展方式,能够实现从“藏粮于库”向“藏粮于地”、“藏粮于水”和“藏粮于科技”有机结合的转变。

生产能力范文篇2

**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加强农业基础,繁荣农村经济,必须继续采取综合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这既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又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既是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又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既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又是实现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抓住了这个重点,就抓住了农业发展的关键;把握了这个环节,就把握了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做好了这项工作,就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要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基础,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健全服务体系为保障,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农业的物质技术条件明显改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一、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一)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实施力度。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采取的重大措施,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意义重大。这些行之有效的政策不能改变,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少,支农的力度要不断加大。进一步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年,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在其他地区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在牧区开展取消牧业税试点。国有农垦企业执行与所在地同等的农业税减免政策。因减免农(牧)业税而减少的地方财政收入,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转移支付给予适当补助。有条件的地方,可自主决定进行农业税免征试点。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可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中央财政继续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地方财政也要根据当地财力和农业发展实际安排一定的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继续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制度和机制。搞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市场管理,继续实行化肥出厂限价政策,通过税收等手段合理调节化肥进出口,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等各种坑农害农行为。

(二)切实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为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缓解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县乡的财政困难,中央财政要采取有效措施,根据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商品量等因素,对粮食主产县通过转移支付给予奖励和补助。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调整中央财政对粮食风险基金的补助比例,并通过其他经济手段筹集一定资金,支持粮食主产区加强生产能力建设,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三)建立稳定增长的支农资金渠道。要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切实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针对当前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亟待加强的状况,从**年起,要在继续搞好大中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在整合有关专项资金的基础上,从预算内新增财政收入中安排一部分资金,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予以支持。预算内经常性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债资金要增加安排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要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市、县两级政府也要切实增加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要尽快立法,把国家的重大支农政策制度化、规范化。

二、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耕地质量

(四)严格保护耕地。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并落实到地块和农户。严禁占用基本农田挖塘养鱼、种树造林或进行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活动。修订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严格控制减免。搞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引导农户和农村集约用地。加强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宅基地管理,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推动新办乡村工业向镇区集中,提高农村各类用地的利用率。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制度改革。

(五)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随意收回农户承包地、强迫农户流转承包地等问题,各地要对土地二轮承包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违反法律和政策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并追究责任。要妥善处理土地承包纠纷,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尊重和保障农户拥有承包地和从事农业生产的权利,尊重和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自主权。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在农户自愿、有偿的前提下依法进行,防止片面追求土地集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尽快制定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

(六)努力培肥地力。中央和省级财政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新增资金主要安排在粮食主产区集中用于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搞好“沃土工程”建设,增加投入,加大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工作力度,尽快建立全国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为农民科学种田提供指导和服务。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引导农民多施农家肥,增加土壤有机质。

三、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七)加快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要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作为重点,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搞好田间工程建设,更新改造老化机电设备,完善灌排体系。开展续建配套灌区的末级渠系建设试点。继续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在粮食主产区进行规模化建设试点。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农村水利现代化步伐。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要结合重点水利枢纽建设,扩大灌溉面积。干旱缺水地区要积极发展节水旱作农业,继续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各地要加强灌溉用水计量,积极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从**年起,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对农民购买节水设备实行补助的试点。继续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抓好地方中型水源、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建设。

(八)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建设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加大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盐碱和渍害治理力度。加快丘陵山区和其他干旱缺水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在坚决按时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制度的同时,各地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要严格区分加重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界限,发扬农民自力更生的好传统,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本着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的原则,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国家对农民兴建小微型水利设施所需材料给予适当补助,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办法。

(九)坚持不懈搞好生态重点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完善相关政策。退耕还林工作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稳步推进。要采取有效措施,在退耕还林地区建设好基本口粮田,培育后续产业,切实解决农民的长期生计问题,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抓好防护林体系和农田林网建设,为建设高标准农田营造良好的生态屏障。切实搞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防沙治沙工程。继续推进山区综合开发。进一步加强草原建设和保护,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搞好牧区水利建设,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继续搞好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采取淤地坝等多种措施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南方丘陵红土区、东北黑土漫岗区和西南石漠化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切实防治耕地和水污染。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要不断提高国家科技投入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的规模。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国家基地的创新能力建设,搞好农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根据全国农业综合区划,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依托具有明显优势的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建设区域性的农业科研中心,负责推进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开展重大应用技术攻关和试验研究。加强农业领域的国家实验室、改良中心、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改善农业科研机构设施条件和装备水平,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研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十一)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继续实施“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搞好大宗农作物、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从**年起,国家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优先扶持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组装集成与配套技术开发。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扶持科技示范户,提高他们的辐射带动能力。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

(十二)加快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力度。国家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主要承担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职能。对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各级财政要在经费上予以保证。同时,积极稳妥地将一般性技术推广和经营性服务分离出去,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积极培育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业科技型企业。探索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机制和新办法,对农技推广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鼓励各类农技推广组织、人员及有关企业公平参与申报。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有关部门要抓紧提出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

(十三)加大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继续增加农村“六小工程”的投资规模,扩大建设范围,提高工程质量。在巩固人畜饮水解困成果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解决好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血吸虫病等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规划。调整公路建设投资结构,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统筹考虑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质量管理和养护等问题,合理确定农村公路投资补助标准。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规模和实施范围,搞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后续建设和经营管理。增加扶贫开发投入,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治水改土修路,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规划,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十四)加快农产品流通和检验检测设施建设。在继续搞好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的同时,注重发挥期货市场的引导作用,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改造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经纪人、农产品拍卖、网上交易等方式,增强交易功能。加快建设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对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用地按工业用地对待。重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和生产资料供应等方面的作用。鼓励邮政系统开展直接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连锁配送业务。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气象工作要加强对农业的服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加快开通整车运输鲜活农产品的绿色通道,抓紧落实降低或免交车辆通行费的有关规定,并尽快实现省际互通。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要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进出境检验检疫装备和检测技术水平,增强防范和处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农产品认证认可,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

(十五)加强农业发展的综合配套体系建设。搞好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七大体系”建设。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建设规划,加强政策引导,明确职责分工,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建设步伐。

六、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

(十六)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要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善品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提高单产,努力保持粮食供求总量大体平衡。稳定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改革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带建设。加强粮食生产技术、农机、信息和产销等服务,搞好良种培育和供应,促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完善和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也要认真抓好粮食生产,保证必要的粮食储备,维护粮食市场的稳定。

(十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各地要立足资源优势,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各地和有关部门要专门制定规划,明确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十八)加快发展畜牧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培育发达的畜牧业。牧区要加快推行围栏放牧、轮牧休牧等生产方式,搞好饲草料地建设,改良牲畜品种,进一步减轻草场过牧的压力。农区要充分发挥作物秸秆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通过小额信贷、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养殖小区。要增加投入,支持养殖小区建设畜禽粪便和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从**年起,实施奶牛良种繁育项目补贴。加快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体系。搞好动物防疫是确保畜牧业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公共安全,要下决心增加投入,加强建设,完善制度,健全体系。要抓紧制定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加快建设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兽药质量监察和残留监控、动物防疫技术支撑、动物防疫物质保障等系统。加快重点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尽快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治队伍,动物检疫监督机构的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全额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十九)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扶持食品加工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粮食主产区要立足本地优势,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地区经济发展。采取财政贴息等方式,支持粮食主产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建设仓储设施。尽快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增值税政策。按照增值税转型改革的统一部署,加快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业增值税转型的步伐。

(二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大对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农业银行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快改进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服务,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资金紧张的问题。农业发展银行对符合条件的以粮棉油生产、流通或加工转化为主业的龙头企业,可以提供贷款。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户承贷承还、提供贷款担保等有效办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对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所办加工、流通实体适当减免有关税费。集体经济组织要增强实力,搞好服务,同其他专业合作组织一起发挥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乡镇企业要加快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七、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健全农业投入机制

(二十一)完善农业投资管理体制。进一步放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采取贴息、补助、税收等措施,发挥国家农业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开发农业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逐步降低中西部地区对涉农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配套比例,不得采取加重农民负担的方式进行资金配套。继续加大国家农业资金投入的整合力度,鼓励以县为单位,通过规划引导、统筹安排、明确职责、项目带动等方式整合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国家投资和补助的乡村建设项目,要加快实行公示制度,通过招投标、资金跟踪监督和项目后评估等办法,确保管好用好资金,保证项目质量。

(二十二)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明晰产权,明确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投资建设和管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农户自建或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工程,产权归个人所有,由乡镇人民政府核发产权证。对受益户较多的工程,可组建合作管理组织,国家补助形成的资产归合作组织所有。对经营性的工程,可组建法人实体,实行企业化运作,也可拍卖给个人经营。对业主开发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地方人民政府要给予扶持,并规范其收费标准和服务行为。加快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工程原受益者的合法权益。

(二十三)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抓紧研究制定农村金融总体改革方案。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在完善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支农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成效,进一步发挥其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抓紧制定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承担支持“三农”义务的政策措施,明确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比例。采取有效办法,引导县及县以下吸收的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在完善运行机制基础上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拓宽业务范围。农业银行要继续发挥支持农业、服务农村的作用。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农村新办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和监管办法,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尽快启动试点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加快落实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实行多种抵押担保形式的有关规定。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八、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民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

(二十四)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生产实际的需要,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农村中学也要加强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教育。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竞争力的需要,进一步搞好农民转业转岗培训工作,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各级财政要大幅度增加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采取补助、培训券、报账制等方式,努力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二十五)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要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到2007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到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要加快实施步伐。坚持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实施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艾滋病、血吸虫病等重点疾病的防治工作,推动改水改厕等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抓好“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农村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实施力度,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巩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切实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水平,做好送书下乡、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作。

九、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二十六)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重大方针。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三农”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当前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好形势下,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对农业和农村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要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和政策趋向的变化,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放到国民经济全局中统筹安排,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更加主动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力度。

生产能力范文篇3

一、成立了专项检查小组:

为确保检查活动顺利进行,市煤炭局成立了局长为组长,为副组长,安全、生产、财务等科室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专项检查小组,由生产科具体负责组织生产能力考核工作。

二、检查总体情况:

1、各煤矿都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煤炭局有关加强生产能力管理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依法生产。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生产能力考核小组,由生产矿长和总工程师具体负责日常考核工作,生产能力管理工作都很正规。

2、各煤矿都能够严格按照核定能力及市煤炭局月度审查意见组织生产,没有超能力、超头面生产行为,矿井三个煤量均符合要求,生产接续安排合理,采掘接续正常。

3、各矿2013年月度、年度都没有超核定生产能力情况,2011年也没有发现超能力安排计划和利润情况。

4、各煤矿均有依法领取的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延续、年检等手续正常。

5、各矿原煤产量上报数字与上报市统计局数字一致,没有瞒报现象。

三、工作经验:

1、领导重视。市煤炭局非常重视对煤矿按核定能力组织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每月都要组织人员对各矿井上月产量完成情况及下月的生产作业计划认真审查,并进行严格的生产许可动态考核,确保各矿都能够按照核定能力均衡组织生产。

生产能力范文篇4

一、当前我国粮食生产总体形势及*粮食生产现状

粮食安全历来是各国经济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此十分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粮食安全问题更加引人注目。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获得丰收,但是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仍然处于紧平衡的状态。即我国仍然有几百亿公斤的粮食缺口,这个缺口是需要通过进口和挖库存来弥补的。而粮食生产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并且还要靠天气,因此,这样一个紧平衡的状况,在今后几年还会保持,同时,供需的紧平衡和缺口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粮食价格始终处在比较合理的价位。为扭转粮食播种面积、产量连续几年下滑的趋势,今年,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更有力、更直接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这是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强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由于国家政策驱动、市场价格拉动和各项工作推动的综合作用,加上较为有利的气候条件,今年粮食生产出现了重要转机,粮食播种面积明显恢复,扭转了5年减产的局面,全年粮食总产有望超过9100亿斤的预期目标。但目前出现的粮食增产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当年粮食供需还存在一定缺口,发展粮食生产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是农业所占比重较大的省份,农业人口3237万,占总人口的75%。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8%以上,稻谷产量占粮食产量的93%以上,占全国稻谷总产的8.3%,水稻生产面积在全国居第二位,水稻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粮食产值占农业产值的20%左右,粮食加工产值约占整个食品工业产值的25%,粮食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多年来,*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350亿斤以上的水平,粮食产量300亿斤以上,1997年粮食总产量最高达到353亿斤。粮食商品率为40-47%,商品量约120-150亿斤。国有粮食企业收购80一100亿斤,占商品量的70%左右。*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商品率较高,每年调出粮食80亿斤左右,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不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的省份,即使在三年困难时期*也没有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今年,在国家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利好政策的作用下,我省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全省粮食生产迅速提高,达到创历史记录的363亿斤水平,比增长25.2%。但亩产水平只有340公斤左右,与南方同类型省份相比,如湖南、湖北、四川等省,我省粮食单产仍处于全国中低下水平,粮食生产发展空间很大,关键是如何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二、*粮食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建国后的前30年(*-*年)。*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大力推行粮食生产“四改”(旱粮改水稻、单季稻改双季稻、高秆改矮秆、稀植改密植),粮食生产得到较大发展。播种面积从*年的3931万亩扩大到*年的5731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由3381万亩扩大到5071万亩;粮食单产由每亩98公斤提高到196公斤;粮食总产由77.5亿斤增加到225.1亿斤,主要粮食品种稻谷总产由72.3亿斤增加到215.9亿斤,其中,1952年115亿斤,1965年160.4亿斤,*年211.4亿斤,粮食总产突破了100亿斤、150亿斤、200亿斤三个台阶,人均占有粮食由1952年的258.7公斤提高到*年的339公斤。

(二)改革开放后20年(*-*年)。由于实行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大力推广科学技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我省粮食生产经历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期间又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快速发展阶段(*-1984年)。由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粮食购销政策的调整,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粮食生产持续快速增长。*-1984年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5600万亩左右,其中水稻面积稳定在5000万亩左右;单产从*年的每亩225公斤提高到1984年的278公斤;总产由259.3亿斤增加到309.8亿斤,跨越了250亿斤、300亿斤两个台阶;人均占有粮食由*年的339公斤提高到1984年的431.8公斤。

2、稳步发展阶段(1985-1991年)。经历了前几年粮食生产快速发展,粮食仓储能力明显不足,难以满足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需要,影响了农民进一步扩大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粮食发展速度放慢。期间,粮食播种面积由1984年的5571万亩减少到1991年的5401万亩,其中水稻面积由1984年的4990万亩减少到1991年的4731万亩;但由于杂交稻等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粮食单产由1984年的每亩278公斤提高到1991年的每亩308公斤,首次突破300公斤,粮食总产除1986年290.7亿斤外,基本上稳定在300亿斤以上。

3、调整与恢复阶段(1992-*年)。经历1984-1985年和1989-1991年两次粮食“卖难”之后,我省粮食生产进入了调整与恢复阶段。期间:粮食播种面积调减到5040一5340万亩,比1990年减少了200-500万亩,其中水稻面积调减到4300-4580万亩,比1990年减少了360-640万亩,早稻面积调减到196O-2040万亩,比1990年减少了300-380万亩;由于大面积推广杂交稻和旱床育秧、抛秧、平衡施肥等新品种、新技术,粮食单产和总产仍达到较高水平,其中:1994年、1996年、1997年粮食单产三超历史,分别达到每亩317公斤、331公斤、336公斤,i996年、1997年粮食总产两超历史,分别达到353.3亿斤和353.5亿斤。其中,1993年、1998年虽然遭遇较大的自然灾害,粮食总产也在300亿斤以上。

(三)近几年粮食发展情况(2000年以来)。进入新世纪,在全国范围内,以粮食为代表的主要农产品出现结构性相对过剩,卖粮难和种粮减收成为困扰粮食主产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我省按照市场供求变化的情况,在基本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的前提下,积极调整粮食内部结构,大力推广优质稻和加工专用稻,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大米生产。

2000-2002年我省粮食播种面积分别为4983万亩、4898万亩、4782万亩,年均4888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分别为4248万亩、4213万亩、4180万亩,年均4214万亩;早稻播种面积分别为1760万亩、1691万亩、1666万亩,年均1706万亩;一季稻播种面积分别为469万亩、570万亩、616万亩,年均552万亩;二晚播种面积分别为2020万亩、1952万亩、1899万亩,年均1957万亩。2000-2002年粮食单产分别为每亩324公斤、327公斤、324公斤,年均325公斤。其中,水稻单产分别为每亩336公斤、336公斤、321公斤,年均331公斤。粮食总产分别为322.9亿斤、320亿斤、310亿斤,年均317.6亿斤。其中,稻谷总产分别为298.4亿斤、298.3亿斤、290.3亿斤,年均295.7亿斤。

2003年,由于全省遭受特大旱灾和部分地区洪涝灾害等影响,我省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全面下降。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576.7万亩,比上年减少205.3万亩,减幅4.3%。单产316.9公斤,下降7.1公斤,减幅2.2%;总产1450.3万吨,减产99.2万吨,减幅6.4%。

2004年,中央和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据统计,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预计5300万亩,比2003年增加720万亩。预计全年粮食产量363亿斤,增长25.2%,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三、*粮食生产发展的潜力

*耕地资源较多,水田比重较大,旱涝保收耕地比重较高,气候适宜种植水稻,现有的粮食生产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这些生产能力和潜力,只要国家高度重视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与改造,稳定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与队伍,调动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其潜力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

(一)目前具有的粮食生产能力。据统计,2003年末全省耕地面积为315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4576.6万亩。历史上我省粮食总播种面积最高年份(1958年)达6140多万亩,水稻播种面积最高年份(1977年)达到5160万亩。目前,我省在确保其他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的情况下,仍可调度2300万亩水田种双季稻、500万亩水田种一季稻、100O万亩旱地(含复种)种旱杂粮。按照目前不少年份达到过的单产水平(早稻亩产330公斤、一季稻450公斤、二晚380公斤、旱粮150公斤)测算,具有400亿斤以上的粮食生产能力。

(二)可挖掘的粮食生产潜力

(1)中低产田改造增产潜力较大。目前,我省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比重较大,约占三分之二左右,这些中、低产田通过农田基本建设改造及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可提高单产15-30%。据测算,每改造100万亩中、低产田,可新增1.5-3亿斤的粮食生产能力。

(2)“三荒”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现有宜农、宜林的“三荒”面积达700多万亩,可开发利用种植粮食等作物。据测算,每开发10O万亩宜农“三荒”耕地,可新增4一5亿斤的粮食生产能力。

(3)单产潜力较大。*水稻单产水平较低,常年比全国水稻单产平均水平低16%,即每亩低60公斤以上;比湖南低16.5%,即每亩低66公斤左右;比湖北、四川等粮食主产省水稻单产低30%左右,每亩低150公斤以上。由此可见,我省水稻单产提高的空间很大,只要增加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通过进一步提高良种良法覆盖率,增加化肥等物质投入,增强抗灾防灾能力和病虫害防治水平,全省水稻单产与全国平均水平缩小差距2-3个百分点,单产提高5-10公斤左右完全可能,即可新增粮食产量10-20亿斤。

四、*现阶段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粮食生产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楚的看到现阶段我省粮食生产的主要问题是:

(一)粮食生产发展缺乏长效机制。多年来,我国的粮食政策一直反反复复,粮食多了没人管,粮食少了就全社会、各部门都来抓,粮食发展缺乏长效机制,影响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影响了主产区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作为粮食主产省,农民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种粮收入的影响,国家粮食政策好时,粮价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增长,农民收入增加;政策不好时,粮价下跌,粮食产量逐年下降,农民增收缓慢。国家对发展粮食生产包括对农业的政策缺乏延续性和稳定性,是现阶段影响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农户种植规模偏小、比较效益偏低是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粮食生产还是以农民千家万户为主,单位面积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不如经济作物,有限的耕地资源又限制了粮食规模生产,这样就使粮食生产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从而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省农民人均耕地0.99亩,户均不到4亩,,并且每家每户都基本平等地搭配了好、中、差地,土地的条块分割严重,经营规模过小,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粮食主产区经济欠发达,财政状况不是很好。前几年,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是大江大河的治理及退耕还林,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少,在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更显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由于粮食主产区经济欠发达,财政状况较为困难,难以拿出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提高。

(四)农业和农村金融服务不完善,金融资本、民间资本投入不足。由于农业生产分散,农村金融服务点多面广,金融服务成本高,国家商业银行从农村大量吸储,转投到城镇建设和非农产业。同时,贷款难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制约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五)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经过十多年来的建设,已初步建成“上下成线、左右成网”的体系。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一方面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经费难以足额到位,农业技术人员工资待遇没有保障,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滞后,人才流失严重,造成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另一方面,在县乡机构改革过程中,部分地方采取撤并、分流、“断奶’等简单做法,极大地冲击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部门,形成“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尤其是动植物保护等公益性服务机构不完善,造成农业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功能弱化,农业技术和信息进村入户率低,粮食生产潜力不能充分挖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难以提高。

(六)粮食产业化程度不高。当前,粮食生产不仅规模小,而且粮食加工、储藏能力薄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健全,产业化组织程度低,龙头企业少,农户与加工收购等龙头企业联系不够紧密,缺乏有效的利益联接机制,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七)自然灾害频繁,防灾减灾能力较弱。*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业灾害频繁,洪涝、干旱及农业生物灾害可以说是“小灾年年有,大灾三六九”,我省用于农业防灾减灾的资金短缺,调控手段有限,农业灾害保险也未建立,粮食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靠天吃饭。我省现有各类病险水库3488座,其中大型水库11座、中型153座、重点小型287座、一般小(一)488座、小二型2549座。病险水库严重影响水库防洪、发电、灌溉、多种经营等综合效益的发挥,也是我省防洪安全的心腹之患,水库一旦垮坝失事,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毁灭性的灾害,还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2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1.1%,占山地总面积的35%。全省大、中、小型灌区,长期失修,工程老化损坏严重,导致灌溉系数大大降低,导致农田干旱缺水,供水能力下降,影响粮食产量。

四、*粮食生产发展的目标与对策措施

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关键是要立足于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构建起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按照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基本定位和我省“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目标,我省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面兴特色养殖”的战略构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区域性布局的原则,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继续大力调整优化内部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地力,增强防灾抗灾能力;以节本增效农业技术为重点,加快科技创新和品种更新,提高科技含量;依托优质化和绿色化两大优势,提高粮食产品外销率;加快产业化进程,努力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力争粮食播种总面积稳定在500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360亿斤,早稻优质品率达到80%以上,优质晚稻达到50%以上,绿色大米达到20%以上。具体措施为:

(一)积极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努力扩大优势产区发展粮食生产。

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努力扩大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根据我省现有的自然条件和各地比较优势,全省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在环鄱阳湖、赣抚平原、吉泰盆地和赣西粮食高产片。这“三区一片”共46个县(市、区),生产规模占全省70%以上。要集中商品粮基地、优质粮食工程、良种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农业开发、农田水利、粮储库建设等项目资金,加大对粮食优势产区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强这些地区良种引育、农技、农机、土肥、植保、检测、信息等服务体系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粮食增产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46个县(市、区)粮食播种面积力争达到3300万亩,单产达348公斤/亩,总产达到1150万吨。粮食面积、总产预计分别占全省72%和74%以上,单产预计提高10公斤/亩以上。

(二)主攻单产,稳定增加粮食总产。

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和条件。在稳定基本粮田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科技兴粮战略,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粮食生产方式,通过改善水肥条件和推广良种良法等技术性措施,努大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五年内,全省粮食单产水平力争每年提高5公斤/亩,总产每年提高1O亿斤。同时,大力调整粮食生产结构,积极推进粮食向优质化、专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粮食质量。

(三)抓紧组织对粮食良种培育、良法栽培和防灾减灾技术的科研攻关。

科技兴粮,良种先行。为了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改善品质,增强稻米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要充分利用省内外科研院所的力量,积极开展水稻优质、高产、育种研究的攻关,要以提高粮食品质和产量为目标,把常规育种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挖潜品种的增产潜力,争取培育超级稻、特优稻、专用稻和多年生稻等新品种。加强农田地力和栽培技术研究,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地力;加大病虫害生物防治、生态控制和安全高效用药技术研究,提高科技防灾减灾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全面提高病虫害防治及时性、准确性和高效性。

(四)加大优良品种和种粮技术的推广,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

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是今后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长期以来,农业科技为粮食增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近些年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较少、科研投入和推广经费不足、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科技发展及应用难以满足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的需求。因此,应该把科技因素作为增产粮食的重中之重,努力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建立起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最终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好中国的粮食问题。从粮食生产的长期实践看,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需要紧紧扭住四个环节:一是用激励机制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二是用市场机制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是用体制改革来整合农技推广的资源和力量。四是用政策扶持来引导农户应用农业科技。技术推广和示范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途径。要在继续推广已筛选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粮食科研和生产实际,推广一批品质优、单产高、适应性强的主导品种和优质高产、节本增效、防灾减灾、标准绿色四个方面的粮食生产实用技术。在优质高产方面,重点推广旱育稀植、抛秧、施肥等技术。在节本增效方面,重点推广旱育秧、机械化耕耘收获、水稻免耕抛秧、直播免耕栽培技术。在防灾减灾方面,重点实施水稻重大病虫害联防联治、综合防治,选择避洪防渍和抗病虫粮食品种,推广无公害水稻防治技术。在标准化、绿色化方面,重点推广以稻鸭共栖为主要模式的标准化绿色大米生产技术。

(五)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增强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增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中国粮食生产连续几年减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造成的。因此,要尽快建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关键是要加大对连接田间地头的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粮食稳定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四个环节上下功夫:一是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机制。二是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三是强化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全程管理和监督。四是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对龙头企业、农村社区、农民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投资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应给予必要的扶持。同时,鼓励和引导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类资本参与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1、加大对灌区配套及病库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国家水利建设资金应更多的投向与粮食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主要排灌设施的更新改造和水毁工程的修复。同时要加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力度,搞好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及农业供水末级渠系改造。宁可少上几个大型水利项目,也要下决心解决好基本农田水利的配套建设问题。只有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已建成的大中型水利设施的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发挥。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我省现有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滨湖地区机电排灌设施更新改造,同时,加快水管体制改革的步伐,逐步建立用水收费制度,形成水利工程建、管、用循环互动、良性发展的机制。

2、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农田改造的力度。农业基础设施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条件,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探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路子,认真搞好我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多方筹集资金,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增强粮食生产的能力。我省现有低产农田较多,要争取在五年内使所有的低产田粮食产量提高到全省平均水平。自今年开始,我省每年将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的15一20%用于支持农业土地的综合治理和开发,要用好这笔资金,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建设一批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确保粮食稳产高产奠定扎实基础。

(六)严格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发展粮食生产,关键是建立起耕地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耕地是极为宝贵、难以替代的稀缺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必须有必要的耕地面积作保障。目前,中国的耕地资源及其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耕地资源少,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仅为1.43亩,200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91亿亩,占农作物耕种面积的65.2%;另一方面,耕地质量下降,据资料反映,国家农业部对10个省土地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土壤有机质比1990年下降了0.35个百分点。从*的情况看,人均耕地0.8亩,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地质量也呈下降趋势。因此,只有建立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长效机制,才能把耕地减少控制在最低限度,协调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矛盾,不断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为提高粮食产出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耕地是粮食生产发展的前提和条件。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贯彻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基本农田保护区要切实加以保护,对确需占用基本农田要严格依法审批;严格控制各类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严禁在基本农田里挖鱼塘、种树木。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切实解决土地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违规征用、占用土地,以及被征土地农民安置补偿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维护农民利益。

(七)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的长效机制。

粮食生产面临着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与世界多数国家相比,中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农民既缺乏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也难以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为防止粮食生产大起大落,应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的机制,提高种粮农民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1、要通过制度创新,建立风险规避和损失补偿机制。加快大宗农产品包括粮食作物的政策性保险试点,在良种生产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逐步开展农业灾害保险。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支持作用,建立粮食生产保险制度,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农民投保、企业参与、合作保险、市场运作的新机制。

2、要健全粮食期货市场,在完善现有粮食期货交易品种运行规则的基础上,逐步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作用。在粮食期货市场建立的过程中,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促进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微观调控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调控机制,使之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这对于完善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和国家储备粮的吞吐都有着重要作用。

生产能力范文篇5

200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虽然重要,但农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必须加大政府财政支农的力度,建立长效的财政支农机制。

一是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为此,必须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具体说:一是提高农业财政资金投入比重。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法》,确保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提高农业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各级财政每年应从新增财力中拿出一定份额用于农业。同时,谋划一批农业项目,加大国债资金的投入力度,每年至少从发行的国债数量中拿出25%投资于农业,扩大农业利用国债资金的规模。二是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加大“绿箱”支出,农业财政投资要重点支持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骨干品种及优势产业带(区)发展、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科研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特别是要加大财政对农业科研费用支出,支持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要把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目前的0.17%~0.25%提高到0.5%以上,以后逐渐达到1%以上。要在科学划分农业事业单位类型的基础上,对应由国家必保的农业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央级农口事业单位和项目给以经费上的切实保证。应重点支持一批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生物工程基础项目的研究,组织联合攻关。要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把农村公共领域的事业建设纳入政府支持范畴,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文体设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设施的支持力度,建立有效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是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关键是要提高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这就内在要求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针对传统的农产品间接补贴的主要弊端,2003年以来,我国进行了农业生产补贴制度的改革,由向流通领域补贴转向直接向农民补贴。这种直接补贴方式是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现在的问题是补贴的水平还比较低,补贴的结构还不合理,补贴还没有完全落实到农户手里。因此,要提高对农业补贴的效果,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抓住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机遇,调整农业补贴方向,将农业补贴的重点从保障农产品生产供给型转向增加农民收入型以完善直接补贴。对农民和农业生产实行直接补贴,这是使目前属于“黄箱”性质的补贴转为“绿箱”政策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要体现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农民收入的政策目标,补贴的重点是粮食主产区,补贴的范围是种植粮食、对社会提供商品粮的农户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贴,补贴的依据是种粮面积和粮食商品量,补贴的渠道是通过财政部门一次性核算到农户,可直接抵扣应上交的税费。对农业生产的直接补贴,应逐步实施大宗农产品良种推广补贴制度,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直接补贴真正到位,要建立完善补贴发放监督和惩罚制度,加强对补贴金发放的监管,对于挪用、套用、贪污补贴金的当事人,要追究法律责任。

三是建立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税收制度。必须按照建立现代税制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取消农业税,逐步减少以至完全取消不应当由农民负担的各种税费项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政府已经明确宣布2004年取消农业特产税,从2004年开始每年降低农业税一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最终要建立城乡统一的税制。现在有20多个省市宣布2005年取消农业税,今后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实施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业产业化部级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加工业取得的所得,可以实行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将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抵扣率提高到13%,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农产品加工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对利用荒山、荒滩、荒地、荒水等“四荒”资源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给予财政补贴;对于面向国际市场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性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户实行税收优惠;国家应对照世贸组织《农业协议》的要求,尽快调整农产品出口税费政策,适当提高出口农产品退税率,并且及时退税,对农产品出口企业进口的生产、加工设备和种子等生产资料实行减免税政策,免征出口农产品税费;减免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检验检疫等费用。

生产能力范文篇6

一、当前我国粮食生产总体形势及*粮食生产现状

粮食安全历来是各国经济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此十分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粮食安全问题更加引人注目。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获得丰收,但是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仍然处于紧平衡的状态。即我国仍然有几百亿公斤的粮食缺口,这个缺口是需要通过进口和挖库存来弥补的。而粮食生产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并且还要靠天气,因此,这样一个紧平衡的状况,在今后几年还会保持,同时,供需的紧平衡和缺口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粮食价格始终处在比较合理的价位。为扭转粮食播种面积、产量连续几年下滑的趋势,今年,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更有力、更直接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这是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强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由于国家政策驱动、市场价格拉动和各项工作推动的综合作用,加上较为有利的气候条件,今年粮食生产出现了重要转机,粮食播种面积明显恢复,扭转了5年减产的局面,全年粮食总产有望超过9100亿斤的预期目标。但目前出现的粮食增产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当年粮食供需还存在一定缺口,发展粮食生产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是农业所占比重较大的省份,农业人口3237万,占总人口的75%。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8%以上,稻谷产量占粮食产量的93%以上,占全国稻谷总产的8.3%,水稻生产面积在全国居第二位,水稻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粮食产值占农业产值的20%左右,粮食加工产值约占整个食品工业产值的25%,粮食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多年来,*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350亿斤以上的水平,粮食产量300亿斤以上,*年粮食总产量最高达到353亿斤。粮食商品率为40-47%,商品量约120-150亿斤。国有粮食企业收购80一100亿斤,占商品量的70%左右。*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商品率较高,每年调出粮食80亿斤左右,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不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的省份,即使在三年困难时期*也没有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今年,在国家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利好政策的作用下,我省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全省粮食生产迅速提高,达到创历史记录的363亿斤水平,比增长25.2%。但亩产水平只有340公斤左右,与南方同类型省份相比,如湖南、湖北、四川等省,我省粮食单产仍处于全国中低下水平,粮食生产发展空间很大,关键是如何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二、*粮食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建国后的前30年(*-*年)。*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大力推行粮食生产“四改”(旱粮改水稻、单季稻改双季稻、高秆改矮秆、稀植改密植),粮食生产得到较大发展。播种面积从*年的3931万亩扩大到1978年的5731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由3381万亩扩大到5071万亩;粮食单产由每亩98公斤提高到196公斤;粮食总产由77.5亿斤增加到225.1亿斤,主要粮食品种稻谷总产由72.3亿斤增加到215.9亿斤,其中,*年115亿斤,1965年160.4亿斤,1975年211.4亿斤,粮食总产突破了100亿斤、150亿斤、200亿斤三个台阶,人均占有粮食由*年的258.7公斤提高到1978年的339公斤。

(二)改革开放后20年(*-*年)。由于实行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大力推广科学技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我省粮食生产经历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这期间又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快速发展阶段(*-1984年)。由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粮食购销政策的调整,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粮食生产持续快速增长。*-1984年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5600万亩左右,其中水稻面积稳定在5000万亩左右;单产从*年的每亩225公斤提高到1984年的278公斤;总产由259.3亿斤增加到309.8亿斤,跨越了250亿斤、300亿斤两个台阶;人均占有粮食由1978年的339公斤提高到1984年的431.8公斤。

2、稳步发展阶段(1985-*年)。经历了前几年粮食生产快速发展,粮食仓储能力明显不足,难以满足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需要,影响了农民进一步扩大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粮食发展速度放慢。期间,粮食播种面积由1984年的5571万亩减少到*年的5401万亩,其中水稻面积由1984年的4990万亩减少到*年的4731万亩;但由于杂交稻等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粮食单产由1984年的每亩278公斤提高到*年的每亩308公斤,首次突破300公斤,粮食总产除1986年290.7亿斤外,基本上稳定在300亿斤以上。

3、调整与恢复阶段(*-*年)。经历1984-1985年和1989-*年两次粮食“卖难”之后,我省粮食生产进入了调整与恢复阶段。期间:粮食播种面积调减到5040一5340万亩,比1990年减少了200-500万亩,其中水稻面积调减到4300-4580万亩,比1990年减少了360-640万亩,早稻面积调减到196O-2040万亩,比1990年减少了300-380万亩;由于大面积推广杂交稻和旱床育秧、抛秧、平衡施肥等新品种、新技术,粮食单产和总产仍达到较高水平,其中:*年、*年、*年粮食单产三超历史,分别达到每亩317公斤、331公斤、336公斤,i996年、*年粮食总产两超历史,分别达到353.3亿斤和353.5亿斤。其中,*年、*年虽然遭遇较大的自然灾害,粮食总产也在300亿斤以上。

(三)近几年粮食发展情况(*年以来)。进入新世纪,在全国范围内,以粮食为代表的主要农产品出现结构性相对过剩,卖粮难和种粮减收成为困扰粮食主产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我省按照市场供求变化的情况,在基本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的前提下,积极调整粮食内部结构,大力推广优质稻和加工专用稻,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大米生产。

*-*年我省粮食播种面积分别为4983万亩、4898万亩、4782万亩,年均4888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分别为4248万亩、4213万亩、4180万亩,年均4214万亩;早稻播种面积分别为1760万亩、1691万亩、1666万亩,年均1706万亩;一季稻播种面积分别为469万亩、570万亩、616万亩,年均552万亩;二晚播种面积分别为2020万亩、*万亩、1899万亩,年均1957万亩。*-*年粮食单产分别为每亩324公斤、327公斤、324公斤,年均325公斤。其中,水稻单产分别为每亩336公斤、336公斤、321公斤,年均331公斤。粮食总产分别为322.9亿斤、320亿斤、310亿斤,年均317.6亿斤。其中,稻谷总产分别为298.4亿斤、298.3亿斤、290.3亿斤,年均295.7亿斤。

*年,由于全省遭受特大旱灾和部分地区洪涝灾害等影响,我省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全面下降。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576.7万亩,比上年减少205.3万亩,减幅4.3%。单产316.9公斤,下降7.1公斤,减幅2.2%;总产1450.3万吨,减产99.2万吨,减幅6.4%。

*年,中央和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据统计,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预计5300万亩,比*年增加720万亩。预计全年粮食产量363亿斤,增长25.2%,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三、*粮食生产发展的潜力

*耕地资源较多,水田比重较大,旱涝保收耕地比重较高,气候适宜种植水稻,现有的粮食生产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这些生产能力和潜力,只要国家高度重视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与改造,稳定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与队伍,调动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其潜力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

(一)目前具有的粮食生产能力。据统计,*年末全省耕地面积为315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4576.6万亩。历史上我省粮食总播种面积最高年份(1958年)达6140多万亩,水稻播种面积最高年份(1977年)达到5160万亩。目前,我省在确保其他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的情况下,仍可调度2300万亩水田种双季稻、500万亩水田种一季稻、100O万亩旱地(含复种)种旱杂粮。按照目前不少年份达到过的单产水平(早稻亩产330公斤、一季稻450公斤、二晚380公斤、旱粮150公斤)测算,具有400亿斤以上的粮食生产能力。

(二)可挖掘的粮食生产潜力

(1)中低产田改造增产潜力较大。目前,我省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比重较大,约占三分之二左右,这些中、低产田通过农田基本建设改造及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可提高单产15-30%。据测算,每改造100万亩中、低产田,可新增1.5-3亿斤的粮食生产能力。

(2)“三荒”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现有宜农、宜林的“三荒”面积达700多万亩,可开发利用种植粮食等作物。据测算,每开发10O万亩宜农“三荒”耕地,可新增4一5亿斤的粮食生产能力。

(3)单产潜力较大。*水稻单产水平较低,常年比全国水稻单产平均水平低16%,即每亩低60公斤以上;比湖南低16.5%,即每亩低66公斤左右;比湖北、四川等粮食主产省水稻单产低30%左右,每亩低150公斤以上。由此可见,我省水稻单产提高的空间很大,只要增加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通过进一步提高良种良法覆盖率,增加化肥等物质投入,增强抗灾防灾能力和病虫害防治水平,全省水稻单产与全国平均水平缩小差距2-3个百分点,单产提高5-10公斤左右完全可能,即可新增粮食产量10-20亿斤。

四、*现阶段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粮食生产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楚的看到现阶段我省粮食生产的主要问题是:

(一)粮食生产发展缺乏长效机制。多年来,我国的粮食政策一直反反复复,粮食多了没人管,粮食少了就全社会、各部门都来抓,粮食发展缺乏长效机制,影响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影响了主产区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作为粮食主产省,农民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种粮收入的影响,国家粮食政策好时,粮价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增长,农民收入增加;政策不好时,粮价下跌,粮食产量逐年下降,农民增收缓慢。国家对发展粮食生产包括对农业的政策缺乏延续性和稳定性,是现阶段影响粮食生产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农户种植规模偏小、比较效益偏低是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粮食生产还是以农民千家万户为主,单位面积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不如经济作物,有限的耕地资源又限制了粮食规模生产,这样就使粮食生产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从而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省农民人均耕地0.99亩,户均不到4亩,,并且每家每户都基本平等地搭配了好、中、差地,土地的条块分割严重,经营规模过小,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粮食主产区经济欠发达,财政状况不是很好。前几年,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是大江大河的治理及退耕还林,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少,在粮食主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更显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由于粮食主产区经济欠发达,财政状况较为困难,难以拿出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提高。

(四)农业和农村金融服务不完善,金融资本、民间资本投入不足。由于农业生产分散,农村金融服务点多面广,金融服务成本高,国家商业银行从农村大量吸储,转投到城镇建设和非农产业。同时,贷款难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制约了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五)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经过十多年来的建设,已初步建成“上下成线、左右成网”的体系。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一方面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经费难以足额到位,农业技术人员工资待遇没有保障,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滞后,人才流失严重,造成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另一方面,在县乡机构改革过程中,部分地方采取撤并、分流、“断奶’等简单做法,极大地冲击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部门,形成“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尤其是动植物保护等公益性服务机构不完善,造成农业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功能弱化,农业技术和信息进村入户率低,粮食生产潜力不能充分挖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难以提高。

(六)粮食产业化程度不高。当前,粮食生产不仅规模小,而且粮食加工、储藏能力薄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健全,产业化组织程度低,龙头企业少,农户与加工收购等龙头企业联系不够紧密,缺乏有效的利益联接机制,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七)自然灾害频繁,防灾减灾能力较弱。*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业灾害频繁,洪涝、干旱及农业生物灾害可以说是“小灾年年有,大灾三六九”,我省用于农业防灾减灾的资金短缺,调控手段有限,农业灾害保险也未建立,粮食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靠天吃饭。我省现有各类病险水库3488座,其中大型水库11座、中型153座、重点小型287座、一般小(一)488座、小二型2549座。病险水库严重影响水库防洪、发电、灌溉、多种经营等综合效益的发挥,也是我省防洪安全的心腹之患,水库一旦垮坝失事,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毁灭性的灾害,还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2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1.1%,占山地总面积的35%。全省大、中、小型灌区,长期失修,工程老化损坏严重,导致灌溉系数大大降低,导致农田干旱缺水,供水能力下降,影响粮食产量。

四、*粮食生产发展的目标与对策措施

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关键是要立足于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构建起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按照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基本定位和我省“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目标,我省粮食生产的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山上办绿色银行、山下建优质粮仓、水面兴特色养殖”的战略构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区域性布局的原则,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继续大力调整优化内部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地力,增强防灾抗灾能力;以节本增效农业技术为重点,加快科技创新和品种更新,提高科技含量;依托优质化和绿色化两大优势,提高粮食产品外销率;加快产业化进程,努力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力争粮食播种总面积稳定在500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360亿斤,早稻优质品率达到80%以上,优质晚稻达到50%以上,绿色大米达到20%以上。具体措施为:

(一)积极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努力扩大优势产区发展粮食生产。

调整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努力扩大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根据我省现有的自然条件和各地比较优势,全省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在环鄱阳湖、赣抚平原、吉泰盆地和赣西粮食高产片。这“三区一片”共46个县(市、区),生产规模占全省70%以上。要集中商品粮基地、优质粮食工程、良种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农业开发、农田水利、粮储库建设等项目资金,加大对粮食优势产区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强这些地区良种引育、农技、农机、土肥、植保、检测、信息等服务体系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粮食增产奠定牢固的物质基础。46个县(市、区)粮食播种面积力争达到3300万亩,单产达348公斤/亩,总产达到1150万吨。粮食面积、总产预计分别占全省72%和74%以上,单产预计提高10公斤/亩以上。

(二)主攻单产,稳定增加粮食总产。

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和条件。在稳定基本粮田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科技兴粮战略,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粮食生产方式,通过改善水肥条件和推广良种良法等技术性措施,努大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五年内,全省粮食单产水平力争每年提高5公斤/亩,总产每年提高1O亿斤。同时,大力调整粮食生产结构,积极推进粮食向优质化、专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粮食质量。

(三)抓紧组织对粮食良种培育、良法栽培和防灾减灾技术的科研攻关。

科技兴粮,良种先行。为了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改善品质,增强稻米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要充分利用省内外科研院所的力量,积极开展水稻优质、高产、育种研究的攻关,要以提高粮食品质和产量为目标,把常规育种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挖潜品种的增产潜力,争取培育超级稻、特优稻、专用稻和多年生稻等新品种。加强农田地力和栽培技术研究,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地力;加大病虫害生物防治、生态控制和安全高效用药技术研究,提高科技防灾减灾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全面提高病虫害防治及时性、准确性和高效性。

(四)加大优良品种和种粮技术的推广,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

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是今后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长期以来,农业科技为粮食增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近些年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较少、科研投入和推广经费不足、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业科技发展及应用难以满足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发展的需求。因此,应该把科技因素作为增产粮食的重中之重,努力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建立起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最终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好中国的粮食问题。从粮食生产的长期实践看,建立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需要紧紧扭住四个环节:一是用激励机制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二是用市场机制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是用体制改革来整合农技推广的资源和力量。四是用政策扶持来引导农户应用农业科技。技术推广和示范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途径。要在继续推广已筛选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粮食科研和生产实际,推广一批品质优、单产高、适应性强的主导品种和优质高产、节本增效、防灾减灾、标准绿色四个方面的粮食生产实用技术。在优质高产方面,重点推广旱育稀植、抛秧、施肥等技术。在节本增效方面,重点推广旱育秧、机械化耕耘收获、水稻免耕抛秧、直播免耕栽培技术。在防灾减灾方面,重点实施水稻重大病虫害联防联治、综合防治,选择避洪防渍和抗病虫粮食品种,推广无公害水稻防治技术。在标准化、绿色化方面,重点推广以稻鸭共栖为主要模式的标准化绿色大米生产技术。

(五)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增强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增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中国粮食生产连续几年减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造成的。因此,要尽快建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的长效机制,关键是要加大对连接田间地头的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粮食稳定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四个环节上下功夫:一是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机制。二是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三是强化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全程管理和监督。四是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对龙头企业、农村社区、农民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投资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应给予必要的扶持。同时,鼓励和引导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类资本参与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1、加大对灌区配套及病库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国家水利建设资金应更多的投向与粮食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主要排灌设施的更新改造和水毁工程的修复。同时要加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力度,搞好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及农业供水末级渠系改造。宁可少上几个大型水利项目,也要下决心解决好基本农田水利的配套建设问题。只有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已建成的大中型水利设施的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发挥。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我省现有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滨湖地区机电排灌设施更新改造,同时,加快水管体制改革的步伐,逐步建立用水收费制度,形成水利工程建、管、用循环互动、良性发展的机制。

2、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农田改造的力度。农业基础设施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条件,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探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路子,认真搞好我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多方筹集资金,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增强粮食生产的能力。我省现有低产农田较多,要争取在五年内使所有的低产田粮食产量提高到全省平均水平。自今年开始,我省每年将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的15一20%用于支持农业土地的综合治理和开发,要用好这笔资金,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建设一批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确保粮食稳产高产奠定扎实基础。

(六)严格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发展粮食生产,关键是建立起耕地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耕地是极为宝贵、难以替代的稀缺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必须有必要的耕地面积作保障。目前,中国的耕地资源及其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耕地资源少,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仅为1.43亩,*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91亿亩,占农作物耕种面积的65.2%;另一方面,耕地质量下降,据资料反映,国家农业部对10个省土地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土壤有机质比1990年下降了0.35个百分点。从*的情况看,人均耕地0.8亩,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地质量也呈下降趋势。因此,只有建立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长效机制,才能把耕地减少控制在最低限度,协调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矛盾,不断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为提高粮食产出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耕地是粮食生产发展的前提和条件。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贯彻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基本农田保护区要切实加以保护,对确需占用基本农田要严格依法审批;严格控制各类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严禁在基本农田里挖鱼塘、种树木。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切实解决土地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违规征用、占用土地,以及被征土地农民安置补偿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维护农民利益。

(七)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的长效机制。

粮食生产面临着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与世界多数国家相比,中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农民既缺乏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也难以规避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为防止粮食生产大起大落,应建立粮食生产抗风险的机制,提高种粮农民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1、要通过制度创新,建立风险规避和损失补偿机制。加快大宗农产品包括粮食作物的政策性保险试点,在良种生产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逐步开展农业灾害保险。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支持作用,建立粮食生产保险制度,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农民投保、企业参与、合作保险、市场运作的新机制。

2、要健全粮食期货市场,在完善现有粮食期货交易品种运行规则的基础上,逐步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作用。在粮食期货市场建立的过程中,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促进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微观调控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调控机制,使之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这对于完善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和国家储备粮的吞吐都有着重要作用。

生产能力范文篇7

根据国家八部委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发改运行〔2006〕609号),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引导水泥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加快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的若干工作措施通知如下:

一、加大工作目标考核力度。到2009底,全市淘汰拆除全部水泥中空窑、中空余热发电窑(不含特种水泥)和直径2.2米及以下水泥磨机。由市拆窑办负责淘汰水泥落后生产能力工作的协调、督促、检查、考核。各县区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经市拆窑办确认,年底考核验收后,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节能降耗目标考核内容。**年的工作安排已列入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年度推进计划及考核办法(详见湖政办发〔**〕22号、23号)。

二、严格水泥生产许可证管理。生产许可证到期换证中,有水泥中空窑、中空余热发电窑、直径2.2米及以下水泥磨机的企业,须作出淘汰拆除承诺;对不作承诺的,生产许可证到期时一律不再给予换发。

三、引导鼓励水泥企业转产。对在限期内拆除水泥中空窑、中空余热发电窑、直径2.2米及以上水泥磨机并退出水泥行业,从事符合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导向目录鼓励类产品生产的企业,从其获利年度起、两年内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市得部分全部以专项补助形式返还企业。对在限期内拆除二台以上直径2.2米及以上水泥磨机的企业,按水泥项目管理程序,可立项建设3米以上加辊压机的水泥粉磨生产线改造项目。对**年拆除水泥中空窑、中空余热发电窑,改造为粉磨站的企业,优先项目审批。

生产能力范文篇8

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以来,始终坚持以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根本任务,通过综合运用工程、生物和技术措施,实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努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这是农业综合开发与其他开发方式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与其他财政支农建设资金最明显的区别,也是单独设置农业综合开发机构的重要原因。在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执行这个根本任务。

——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实行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和外资等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是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证。同时,为减轻地方配套压力,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投入的配套比例,由2001年的1∶0.98,降低到了2004年的1∶0.66,降幅达33%。中央反复强调各级财政要逐步加大支农力度,并明确要求中央和省级财政要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地方各级财政尤其是省级财政要按照现行政策规定的比例,及时足额地落实农业综合开发配套资金。

——加强和规范开发范围。切实遵循总量控制、适度进出、奖优罚劣、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和规范开发县管理,严格控制开发范围。这是避免资金分散,突出开发重点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国家农发办核定的各省(区、市)开发县总数,一律不得突破。申请新增开发县的省(区、市),必须相应先退出等量开发县。对申请的新增开发县要按规定程序和要求严格组织评估。因严重违规违纪问题被取消开发县的,开发县总数相应减少。对于退出农场的省(区、市),今后原则上不增加开发县数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开发县轮换、末位暂停等措施,加大各开发县的投入规模。

——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重点在粮食主产区。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进一步加大对主产区的投入,不仅新增资金安排用于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部分要达到80%以上,存量资金也要通过调整结构提高用于主产区的比重。各粮食主产省(区),都要确定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支持的粮食主产县(市),增加对粮食主产县(市)的投入。非粮食主产省(区)的农业综合开发,也要切实加大对本地区粮食主产县(市)的支持力度。

——集中用于中低产田改造。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粮食主产省(区)的新增资金,主要集中用于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安排粮食主产省(区)的存量资金中用于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资金,也要比去年有所增加。要坚持按区域或灌区统筹规划,集中投入、连片开发,减少项目数量,扩大项目规模,提高中低产田改造的规模效益。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逐步提高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投入标准和建设标准,注重提高项目建设的科技含量,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努力把中低产田改造成为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同时,要把中低产田改造与建设优势农产品特别是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紧密结合起来。对位于农产品优势产区内申报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特别是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在同等情况下予以优先安排,努力把项目区建成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尤其是优质粮食生产的基地。粮食主产省(区)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要重点支持《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中的标准粮田建设。对该《规划》中确定的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484个县(农场),其中属于农业综合开发范围的县,要作为粮食主产省(区)的重中之重,进行重点倾斜,着力支持其中低产田改造,建设标准粮田。

——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要继续积极扶持辐射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业,增强对优质农产品基地特别是优质粮食基地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定扶持的龙头企业,要着重看其带动基地发展尤其是带动农民增收的效果。同时,完善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适当加大扶持力度。小陈老师工作室版权所有

生产能力范文篇9

××年中央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虽然重要,但农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比较效益低,必须加大政府财政支农的力度,建立长效的财政支农机制。

一是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为此,必须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具体说:一是提高农业财政资金投入比重。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法》,确保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提高农业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各级财政每年应从新增财力中拿出一定份额用于农业。同时,谋划一批农业项目,加大国债资金的投入力度,每年至少从发行的国债数量中拿出投资于农业,扩大农业利用国债资金的规模。二是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加大“绿箱”支出,农业财政投资要重点支持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骨干品种及优势产业带区发展、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科研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特别是要加大财政对农业科研费用支出,支持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要把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目前的%~%提高到%以上,以后逐渐达到%以上。要在科学划分农业事业单位类型的基础上,对应由国家必保的农业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央级农口事业单位和项目给以经费上的切实保证。应重点支持一批农业基础科学研究、生物工程基础项目的研究,组织联合攻关。要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把农村公共领域的事业建设纳入政府支持范畴,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文体设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设施的支持力度,建立有效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

二是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关键是要提高农业可持续生产能力,这就内在要求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针对传统的农产品间接补贴的主要弊端,××年以来,我国进行了农业生产补贴制度的改革,由向流通领域补贴转向直接向农民补贴。这种直接补贴方式是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现在的问题是补贴的水平还比较低,补贴的结构还不合理,补贴还没有完全落实到农户手里。因此,要提高对农业补贴的效果,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抓住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机遇,调整农业补贴方向,将农业补贴的重点从保障农产品生产供给型转向增加农民收入型以完善直接补贴。对农民和农业生产实行直接补贴,这是使目前属于“黄箱”性质的补贴转为“绿箱”政策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要体现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农民收入的政策目标,补贴的重点是粮食主产区,补贴的范围是种植粮食、对社会提供商品粮的农户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贴,补贴的依据是种粮面积和粮食商品量,补贴的渠道是通过财政部门一次性核算到农户,可直接抵扣应上交的税费。对农业生产的直接补贴,应逐步实施大宗农产品良种推广补贴制度,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直接补贴真正到位,要建立完善补贴发放监督和惩罚制度,加强对补贴金发放的监管,对于挪用、套用、贪污补贴金的当事人,要追究法律责任。

三是建立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税收制度。必须按照建立现代税制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取消农业税,逐步减少以至完全取消不应当由农民负担的各种税费项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政府已经明确宣布××年取消农业特产税,从××年开始每年降低农业税一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最终要建立城乡统一的税制。现在有多个省市宣布××年取消农业税,今后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实施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业产业化部级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加工业取得的所得,可以实行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将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抵扣率提高到%,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农产品加工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对利用荒山、荒滩、荒地、荒水等“四荒”资源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给予财政补贴;对于面向国际市场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性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户实行税收优惠;国家应对照世贸组织《农业协议》的要求,尽快调整农产品出口税费政策,适当提高出口农产品退税率,并且及时退税,对农产品出口企业进口的生产、加工设备和种子等生产资料实行减免税政策,免征出口农产品税费;减免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检验检疫等费用。

生产能力范文篇10

一、土地

1、可耕地面积减少。我国土地资源紧缺,新增可耕地潜力有限。如下两个因素导致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一是退耕还林,但这个因素只会在短期内存在,而且,退耕还林地多数不适合种粮食,所以退耕还林对粮食有影响,但影响不大;第二大因素是国家建设用地,这个因素会长期存在,尽管坚持“占一还一”的政策,但占用的多是良田,补充的多是旱地,主要原因是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城建设、小城镇建设及城市基础建设的需要,此外还有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个因素直接导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它虽然不会导致永久性的耕地面积减少,不会降低潜在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却会导致当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

3、土地撂荒。尽管农民对土地有很深的感情,而且留下来种田的农民除了种田外,没有别的选择,所以土地撂荒并不严重。但是由于外出打工多、农转非、粮价低、水源不好、生产资料价格高,土地撂荒在不同的地方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样导致当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

4、土壤肥力逐年下降。近年来土壤肥力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特别是有机质含量下降甚为严重,造成土壤板结、团粒结构差,耕作层浅薄,蓄水保肥能力差、不耐旱、不耐寒,病虫害发生频繁,亩产量难以提高。原因在于,一是缺乏绿肥,自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至今,绿肥种植逐年减少,尤其是近十年来,绿肥生产几乎是空白状态。二是有机肥积造严重不足。目前农户除施用自家有限的猪牛羊粪外,几乎不再积造其它的有机肥,但自家养的猪牛羊有限;塘泥这种最好的有机肥全都被遗忘。三是看重施用化肥,种卫生田,造成对土壤掠夺性生产。

二、资本

1、原有水利设施维护不足、老化严重,有效灌溉面积减少。现有水利设施大部分是在50—60年代修建的,经过40多年的运行,特别是承包制以来,由于维护不足,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水库淤积,库容和蓄水量减小。表现为病险水库数量增加,水库蓄水下降,现有水库实际可蓄水量远远低于设计有效灌溉面积。其主要原因是库区水土流失严重,人为地开荒种地等破坏植被。二是渠系老化、不配套、年久失修。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家和地方对小型水利设施的投资少,同时各中型水库征收水费困难,对渠系维修资金极少,渠道清淤不彻底,渠系淤塞,许多渠道渗漏严重,下游渠系无衬砌,年久清淤不彻底,对渠系下游灌溉影响大。三是机井利用率低,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逐年降低以及管理等存在问题。

2、政府投资不足。近年来政府启动的水利设施建设主要有:渠道硬化、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治理水土流失、兴建供水水库、引提水、灌区配套与改造、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优质稻米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受益乡镇农户普遍反映这些水利设施真正体现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作用,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但总的来说,家庭承包制以来政府投资不足,水利基础设施比以前变差,已有设施维护困难,新增投入不足,建设速度赶不上折旧速度,有效灌溉面积逐年减少。

此外,许多地方反映,水利工程水费征收现状是”一少两低”。“一少”是水费计收面积逐年减少;“两低”是水费征收标准低和征收到位率低。而且,水费一般交由水库管理委员会使用。而水库管理委员会实行自收自支,在人员臃肿,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很难保证资金用于水库维护。

3、集体和农户建设动力不足。实行承包制以来,农村集体与农户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积极性不高,难以组织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人使用但无人管理,出现“公共地悲剧”。即使组织开展这项工作,因为年轻力壮的农民都外出打工,也是劳力不足。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村内实行“一事一议”后,矛盾更加突出。

三、技术

1、生物、化学技术及其推广应用有利于提高亩产量。生物化学技术有的能直接提高单产,有的能增强抗旱、抗涝、抗虫害、抗倒伏,从而间接提高单产,如高产、优质粮食品种,化学除草技术,叶面施肥技术推广,病虫综防技术推广,等等。近年来的技术推广对粮食增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机械、物理技术推广应用对粮食生产影响不大。尽管农用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粮食生产单位时间的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作业成本,有利于稻草还田,特别是有利于种田大户。但只要不存在土地撂荒,不存在因天气而需要抢收抢播,机械技术对粮食总产出能力影响不大。此外,机械技术的推广应用所要求新建的机耕道、板车道,占用了部分耕地。

3、复种指数提高空间有限。大多数地方土地利用比较充分,尽管复种指数有提高的余地,但上升空间有限。

四、劳动力

劳动力问题涉及到三个方面:劳动者数量、劳动者素质、劳动者积极性。与粮食生产直接相关的利益主体(劳动者)可分为两类:地方政府和农户。粮食主产区的地方政府和农户实际上都是“经济人”,二者的种粮积极性都取决于种粮收益和成本的比较。

1、如果不考虑政治和社会因素,纯粹从经济角度考虑,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不高

(1)本级地方政府从粮食生产中汲取的财政收入减少。原因有二:其一、经常性的农业税减免政策,引起的农业税收入短收。主要包括三项,a、鼓励发展生产减免。b、灾歉减免。c、社会减免。其二、农村税费改革,尽管有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但低于农业税减免额,农业税收入净减少。

(2)发展粮食生产增大地方政府本级财政支出压力。表现在:一是本级农口系统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人头费和办公费。二是本级发展粮食生产的水利建设等支出。三是上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配套资金。四是上级扶贫项目的配套资金。五是上级粮食风险资金项目的配套资金。六是“三补”的配套资金。

(3)发展农业不如发展工商业。无论是从财政收支的角度考虑,还是从GDP增长的考虑,抑或是从政绩考虑,地方政府发展工商业的积极性高于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2、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但后劲不足

(1)从不同的时期纵向比较,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机补贴。二是农村税费改革。三是粮食价格上涨,并实行最低限价收购制度。

(2)从不同产业的横向比较,农民种粮积极性后劲不足。原因有二,一是务农种粮不如打工、不如种经济作物。二是化肥、农药、燃油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食涨价收入被抵消。

(3)种粮劳动者的数量减少,但对粮食生产影响不大。由于务农不如打工,大量劳动力外出,但农业人口大量过剩,种粮人数减少不会影响粮食生产。

(4)种粮劳动者的素质下降,给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外出打工增加导致“老人”农业、“妇女”农业,种粮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受到影响,大多数农民是凭经验种田,别人怎么种田,自己就怎么种田。

五、制度

1、财政制度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1)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尽合理。支农支出中,直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过高,用于建设性的支出比重不高、用于农民可以直接收益的中小型基础建设的比重较小,一些关系农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如农业品质改良、重大病虫害控制、社会化服务体系等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

(2)支农资金管理体系不完善。一是财政支农投入高度依赖上级政府,地方财政连“吃饭”都不能保证,很难再向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农业追加投入;二是支农支出实行分块管理,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条块分割、相互之间不协调、重复投入,力量分散,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三是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2、金融制度使资金投入不足。主要表现为,(1)邮政储蓄系统只存不贷,取走了农村本已有限的资金,实际是在“抽血”。(2)商业银行在农村没有分支机构,不可能为农村粮食生产“输血”。(3)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投向受到严格限制,也不可能为直接粮食生产提供很多资金支持。(4)农业保险在农村基本是空白,粮食生产风险基本由农户自己承担。(5)现在真正为粮食生产提供直接金融服务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但信用社同样存在严重的“离农”倾向。其结果是农户特别是种田大户资金短缺。

3、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1)生产领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加强。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①农技推广网络不完善,具体表现为村级没有农技推广网络,县、乡级农技部门技术设备落后,农技部门之间的配合,联系较少。②农技人员自身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专业知识陈旧、老化,多年来一直未得到过培训。③农技推广经费不足,目前的经费只能维持农技人员的基本工、根本没有资金用来进行农技推广,导致许多试验、示范无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