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6:23:10

省长范文篇1

主任、副主任、各位代表: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选举我做××省人民政府的省长。我深知这个选举的分量,因为在你们的身后,是××省4200万人民群众的重托。

××这块土地,浸透着我们前辈的热血和新中国几代建设者的汗水。当年,我们的党中央在这里揭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原创:五十年代,又在这里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石。几十年来,××人民在历任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勤奋工作,不懈追求,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留下了浓重的笔墨。今天,我当选为××省的省长,感到无上光荣,并愿在今后的工作中尽职尽责,不辱使命,以回报××人民的信任。

在感到光荣的同时,说心里话,我更感到巨大的压力,而且大家的掌声越响,我的压力就越大。我现在听到的是同志们的鼓励,想到的却是几年以后怎么向××的父老乡亲交账。我省长期积累的结构性、机制性的矛盾,以及尚存的众多困难企业,决定了振兴××的大事业必将是持久战,不会是速决战。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有大刀阔斧,只争朝夕的锐气,更需要卧薪尝胆,长期坚持的韧性。对我来说,今天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会扎扎实实、尽职尽责地去做,做好每一天的工作,直到卸任的那一天。我的能力有限,水平不高,但我相信勤能补拙,愿意“笨鸟先飞”。我想,只要像愚公移山那样,每天挖山不止,就一定会有成效。更重要的是,我们××省人才济济,只要能够把大家组织好,调动起千军万马,××的事业就一定大有希望。

我在中学念书的时候,特别喜欢的一句话,“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今天,我就是要在××当这样一个“好同志”。

尽管我刚刚到省里工作,但已深深感受到全省上下振兴××的强烈愿望。正月初一展开的全省扶贫帮困的大行动,原创:使我亲身体会到,××的班子是团结的,××的干部是肯干的,××的人民群众是很有觉悟的。阜新市七十多岁的离休干部乔德龙同志,他的五个孩子相继下岗,家里十分困难,但在这次扶贫帮困活动中,还主动捐出了二百多元钱,献上了一份爱心。我相信,在××省委的领导下,有人大、政协的通力支持,有这么好的干部和群众,省政府一定可以挑起这副担子,把本次大会通过的报告落到实处。

××有4200多万人,但我看,振兴的关键是16万政府公务员的精神状态和业务水平。各级政府的作风与形象直接影响着群众的情绪,引导着社会的风气。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省委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努力建设一个勇于创新的政府、勤政务实的政府、廉洁为民的政府,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信于民,使我们的政府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信赖的政府。

时间过得很快,我还记得16年前到××省委组织部报到时的情景,当时我35岁,虽然对××知之不多,但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成为××的一个干部,在大连工作了16年,和××人民共同耕耘这块土地。人在一个地方呆长了,自然会有更多的感情,而人生有限,我想今后不论在其他任何地方工作,也不会再干16年了,××已经实实在在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刚在大连做市长的时候,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叫我“大大”,一晃8年过去了,小朋友叫我爷爷了。我今年夏天就满52岁,已经是“知天命”之年,我理解,我的使命就是和全省人民、和在座的各位一道,共同奋斗,把××的事情办好。

在此,我也诚恳地希望各位人大代表支持、监督、帮助政府的工作。没有大家的支持,我们将一事无成。

各位代表,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已经保持了全国经济连续11年健康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这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史上还是第一次。我们生逢盛世,更当努力,让我们大家在中共××省委的领导下,以问心无愧的工作来最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省长范文篇2

这次全省粮食工作会议,是在党的*刚刚闭幕,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粮食生产和流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省政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粮食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秋粮收购等工作。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洪虎省长、儒林副省长专门听取汇报,对如何开好这次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天,儒林副省长亲自主持会议,并将就粮食工作有关重大问题强调几点意见。下午,洪虎省长还将召开座谈会并做重要讲话。下面,根据省委、省政府研究确定的原则意见,我讲五个问题。

一、要正确分析全省粮食工作面临的形势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对粮食工作一直特别重视、抓的很紧,粮食、财政、农发行、计委、工商、物价等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19*年粮改以来,我们认真贯彻“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坚持敞开收购、顺价销售、资金封闭运行,逐步深化国有粮食企业内部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19*年以来,在库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全省各级粮食部门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农发行认真贯彻资金封闭运行政策,确保收购资金足额供应,杜绝了给农民“打白条”的现象。四年来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累计收购粮食1182亿斤,占商品量的90%以上,基本上把农民要卖的余粮都收了上来。2001生产年度,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共收购粮食344.4亿斤,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非常满意。

(二)千方百计促销泻库。近几年来,在市场需求不旺、粮价低位徘徊的情况下,全省上下认真执行顺价销售政策,分解任务,落实责任,调整补贴办法,建立促销机制,加大了促销泻库力度。四年来,共销售粮食899亿斤(出口166亿斤),年均销售225亿斤。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粮食销售工作,明确相关政策。省粮食局、财政厅、农发行等有关部门针对市场粮价低迷、顺价销售困难的实际,采取减少储存补贴,增加销售补贴;先销低价位粮,处理陈化粮和老储备粮;举办粮食竞价交易会;实行“现价销售,后补价差”;抓住有利时机,开拓国际市场,扩大粮食出口等措施,粮食销售和出口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止10月末,全省共销售和出口粮食210.7亿斤,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全年销售200亿斤的工作任务。

(三)切实加强粮食减亏工作。通过不断扩大销售、实行费用定额管理、完善管理制度、调整风险基金使用办法,调动企业少储多销的积极性,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粮食亏损逐年呈下降趋势。今年在粮食销售困难,毛利减少,费用补贴不到位的情况下,虽然亏损比上年有所增加,但各地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把亏损降到了最低限度。

(四)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加工转化。粮改以来,为了缓解粮食收储矛盾,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我们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农民调减普通玉米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优质高效作物,订单农业实现了新的突破,加快了畜牧业的发展步伐,在粮食加工转化上加大了力度。近年来,在国家支持下新建、扩建了一批玉米深加工项目,现在玉米年加工转化能力已达到80亿斤以上。目前,还有一批新的加工转化项目正在筹划当中。

(五)积极探索深化粮改的新路子。今年4月初,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专题讨论下发了《关于当前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吉政明电[20*]5号),明确发出“适当缩小保护价范围、调低秋粮收购价格水平”信号。7月份,省粮食局组织有离退休老同志参加的九个调研组,分别深入九个市州,就如何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查研究。8月份,按照洪虎省长的意见,省政府组织农委、粮食、财政、农发行、物价、工商和省委农办等部门的负责同志,深入德惠、扶余、农安、公主岭、梨树等重点产粮大县,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群众意见。9月份以来,洪虎省长、儒林副省长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反复研究粮改问题。云坤书记和洪虎省长就粮改问题亲自给?基总理和家宝副总理写信。儒林副省长先后三次进京向国家计委、财政部、农发总行等有关部委汇报涉及粮改的问题。特别是10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年秋粮收购政策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20*]23号)下发后,洪虎省长、儒林副省长又多次召集有关部门集中研究如何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深化粮改、搞好秋粮收购等问题。省委财经领导小组专门听取粮改有关问题的汇报,云坤书记提出了明确要求。*期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又把拖欠粮食企业补贴资金等问题向家宝副总理做了汇报,得到了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的理解和支持,国务院已经原则同意我省通过借款形式解决风险基金不足问题。粮食、财政、农发行、物价、工商等部门反复就有关问题进行协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经过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了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原则性意见。

在前段粮食工作中,尽管我们做了很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目前的特殊情况,粮食工作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有些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粮食库存严重积压。截止10月末,全省粮食库存685.8亿斤,同比增加143.4亿斤。其中,商品库存583.8亿斤,占总库存的85.1%。去年清仓查库鉴定的陈化粮86亿斤,占商品库存的14.7%。二是历史包袱沉重。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财务挂帐和不合理资金占用居高不下。三是企业富余人员过多。19*年以前,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共有在岗职工12.7万人,粮改时分离出5.2万人,由于种种原因,到2001年12月末,职工人数又增加到14.7万人。按年人均经营量1000吨测算,仅需6.6万人,富余8.1万人。四是粮食亏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粮改以来,尽管粮食亏损逐年下降,但由于顺价销售难于实现,风险基金又不能及时拨补到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亏损额仍然很大。五是企业经营十分困难。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思想认识和工作上的因素,也有客观形势变化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国内粮食供大于求;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不尽合理;我省财力不堪重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滞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等、靠、要思想严重,经营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缺少应有的活力;部分县(市)政府没有把粮食企业视为地方自己的企业,在粮食问题上,考虑农民利益比较多,考虑企业利益比较少;一些部门还经常巧立名目向粮食企业收费、摊派和罚款。

上述问题说明,下决心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积极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调控作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的省级粮食储备体系和粮食市场体系;从调整政策、创新机制入手,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改组、改造步伐,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一)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粮食购销市场化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从我省实际出发,要相应缩小保护价范围,适当控制保护价收购总量,合理确定保护价水平,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

1、适当缩小保护价范围。保护价品种为玉米、水稻。保护价收购范围:玉米三等(含三等)以上,水稻二等(含二等)以上。按“九五”期间玉米和水稻综合年均商品量的70%确定保护价收购范围,全省保护价粮收购数量210亿斤,其中玉米190亿斤,水稻20亿斤。收购数量逐级下达到市州、县(市、区)、乡(镇),由乡(镇)政府按农户种粮面积(扣除大豆振兴工程计划、玉米―大豆轮作面积)和今年玉米、水稻商品量情况落实到农户并发放售粮证,农民凭证售粮。对列入保护价范围的粮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不准限收、拒收、停收,不得压级压价和超标准扣水扣杂。

2、合理确定保护价水平。今年的保护价水平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经东北四省区协调确定为:玉米标准品(二等、14个水)每市斤0.43元,水稻标准品(三等、14.5个水)每市斤0.53元。确定这样的价格水平,主要是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保护价略高于市场价,符合国办发明电[20*]23号文件精神。国办发明电[20*]23号文件明确规定:“保护价水平不能低于或仅相当于市场价”。目前玉米市场价每市斤0.45元左右,扣除收购、集并、中转运输费用,市场收购价估测每市斤在0.407元左右。确定玉米保护价每市斤0.43元,高于市场价。这样,既可以使农民基本利益得到保护,又有利于减少粮食风险基金的补贴。

二是农民种粮收益没有下降。今年我省粮食增产50多亿斤,而生产成本较去年明显下降(主要是抗旱投入减少),适当降低保护价水平,农民种粮收益不会减少。以玉米为例,虽然今年的保护价比上年的0.465元降低了0.035元,但由于斤粮成本(0.32元)比上年(0.376元)降低了0.056元,农民今年的成本收益率(按0.43元的保护价计算)为34.4%,比上年的23.7%提高了10.7个百分点。如果加上今年畜牧业、多种经营、外出打工增加的收入,农民的收入还会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三是粮食订单面积的扩大,相应增加了农民种粮收入。今年我省农业订单面积3226万亩,比上年增加了22.3%。粮食订单对增加农民种粮收入起到了有力的保证作用。

四是全省实行税费改革,也相应增加了农民收入。今年,我省全面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经测算,仅此一项,农民人均负担比上年下降了19.3%。减负也等于增收。

五是适当缩小保护价范围、合理确定保护价水平,有利于促进农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有利于促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搞活经营,有利于减轻财政负担。

3、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对保护范围以外的粮食,实行多渠道经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随行就市收购。原则上先收保护价粮,后收市场粮。

(二)继续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划小核算单位,把政策性经营与市场性经营分开。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划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现有粮库,负责国有资产监管;承担老的债权、债务;管理和销售库存中的政策性粮食;按政府要求收购保护价粮,继续享受国家政策性补贴;负责按规定缴纳原企业所有员工的养老保险。

二是组建经营部,模拟公司运转,单独核算,单独经营,不再享受国家政策性补贴,随行就市购销农民手中余粮。

三是有条件的地方,可成立多种经营公司。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兴办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食品业和第三产业,也可以挂靠省内外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与农民新型合作组织进行合作与联合,开展产业化经营。公司与原企业脱钩,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或国有民营,独立法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要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内部改革,适当调整企业布局,建立新的运行机制,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要按工作量、经营量、业务量定岗、定员、定责、定效。粮库主任、经营部主任及多种经营公司经理、企业员工一律竞争上岗,减员分流。落聘人员由粮库负责,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费,鼓励其自谋职业。主产区可结合撤乡并镇,从提高效益、便于管理、精简机构、精简人员出发,适当调整粮库布局,撤库并点,有条件的可打破区域界限,组建跨地区的粮食购销企业集团。

(三)积极筹措、管好、用好粮食风险基金。根据国发[2001]28号文件精神,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后,实行粮食省长负责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筹措和使用粮食风险基金,将粮食风险基金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同时用好、用活补贴政策,构建企业促销、搞活经营的机制。2001年,全省储存费用补贴平均每市斤0.*5元。今年由于竞价销售、处理陈化粮等补贴增多,考虑粮食库存大幅度增加,固定费用下降,风险基金严重不足等因素,要适当降低补贴标准,具体实施办法由省财政厅、省粮食局在不突破风险基金总规模38.3亿元的前提下研究落实。要进一步完善风险基金管理办法。按照财建[2001]691号文件有关规定,粮食风险基金拨付,“由粮食购销企业向粮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粮食主管部门根据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补贴政策进行审核,审核后报送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复核后,开具对购销企业的拨款通知书,农业发展银行依据财政部门的拨款通知书直接将资金拨付到粮食购销企业帐户。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由粮食购销企业直接向主管财政部门申请,同时报粮食主管部门审核。”要建立粮食促销机制。实行老粮老办法、新粮新办法。对老库存定购粮和保护价粮继续给予费用和利息补贴,逐步处理,发生的价差损失,用风险基金弥补。对新收购的粮食,采取费用和利息一次性包干政策,鼓励企业早销、快销。最近一段时间,省委、省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向上反映我省粮食风险基金严重不足问题,得到了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的理解和支持,国务院已原则同意我省在现行风险基金包干盘子内向农发行借款,用于弥补风险基金不足,借款到位后要抓紧下拨,以解企业的燃眉之急。

(四)完善省级储备粮管理体系。省级储备粮,是省政府粮食调控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我省的省级储备粮已经实现了集中储存、统一管理,初步建立了省级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下一步的重点是结合我省实际,调整规模、品种、布局,完善规章制度,实现规范管理。省级储备规模确定为15亿斤(玉米12亿斤、水稻2亿斤、小麦1亿斤),其中实储10亿斤,另外5亿斤作为动态规模,即市场粮价平稳、粮食供大于求时,5亿斤省级储备粮呈虚储状态,以减轻财政负担;市场粮价较高、粮食供应紧张时,适时增加储备规模,以保证省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要合理调整省级储备粮布局。目前,省级储备粮储存库点主要集中在产区,下一步将在保证全省大中城市供应的基础上,适当考虑东部销区和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地区的需要。要加强省级储备粮库建设。通过争取国家粮库建设投资,力争三年时间内建成一批仓容占85%以上、设施先进、储粮条件好、管理科学的现代化大型省级储备库,基本消灭储存费用高、安全隐患多的露天储存方式。要规范省级储备粮管理。参照中央储备粮管理有关规定,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省级储备粮管理制度和办法,实现省级储备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五)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重点培育和发展大型粮食批发市场,发挥大连期货市场*交易厅和*粮食中心批发市场的作用。吸引省内外粮食厂商进场交易,大批量玉米购销要在批发市场公开竞买竞卖,促进粮食购销市场化。通过期货交易发现价格,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加快区域性的粮食现货批发市场建设。着重完善梅河大米、太平川油脂油料批发市场,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专业化、辐射能力强的粮食现货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开展粮食电子商务,拓展市场发展空间,研究制定粮食市场交易地方性法规,规范粮食市场,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实现市场有序竞争。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市场体系的延伸。鼓励多种成份、多种形式具有实力的流通组织参与粮食购销。充分发挥吉粮集团、德大、大成等大型龙头企业的作用,组建大型生产基地,实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强化产销对接,稳定产销关系,提高综合效益。

(六)严格控制企业人员调入。鉴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特殊情况,为防止企业人员失控,减少费用支出,促进扭亏增盈,省政府决定赋予省粮食局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人员调入监管权。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增加新职工,须经市、县粮食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省粮食局审批。对未经审批增加的人员,一律退回。以此作为粮改攻坚时期的阶段性管理办法,待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到位、企业真正走向市场后再取消。具体实施办法由省粮食局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共同制定。各地复转军人安置部门,要根据本地复转军人总量和国有企业在岗职工比例,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分配复转军人,并实行“考试录用,择优上岗”。

(七)逐级落实粮改工作责任制。深化粮改是粮食省长负责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粮改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因此,必须把粮改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各级政府,实行市州、县(市)长负责制,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各级政府要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日程,抓在手上。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主管领导要及时协调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计委、财政、农发行、工商、物价、税务、土地等部门都要尽可能地为企业改革创造宽松环境。特别是粮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领导班子要集中主要精力,抓好改革。

三、要集中力量抓好秋粮收购

年初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措施得力,加之气候条件较好,粮食生产全面丰收。据统计、农业、粮食、气象等部门综合分析预测,全省粮食产量在445亿斤左右,商品量在320亿斤以上。7月中旬以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呈波浪式攀升,省内车板交货价由年初的每吨900元上升到7月份的960―970元,个别地方达*0元。大连、秦皇岛等港口平仓价1030―1050元,福建、广东、浙江等主销区市场价1100―1130元。水稻价格始终在1060元左右低价位徘徊。从7月下旬开始,受粮食主产区竞价交易、补贴销售等因素影响,市场低价位粮源增加,玉米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目前省内玉米车板交货价格每吨900元左右,较前期下降了80元左右。今年全国仍是平年偏欠,但由于库存较大,明年粮食供大于求的格局还将继续,粮食市场形势不容乐观。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粮食市场总的趋势:玉米价格将有小幅波动、稳中有降,水稻价格随着新粮上市将进一步回落。

省委、省政府在反复研究粮食生产和购销形势的前提下,确定今年粮食收购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国办发明电[20*]23号文件精神,从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搞活经营、减轻财政负担出发,综合考虑农民、企业和财政的承受能力,在坚持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政策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粮食收购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

要严格执行保护价收购范围和收购价格。与此同时,还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缩小玉米等级差价、适当拉开地区差价。缩小玉米等级差价,主要是解决同质品种的玉米优等优价收购与混等销售的矛盾。从今年几次粮食竞价销售情况看,玉米销售等级之间的价差每吨大体在20元左右。按此确定收购等级差,有利于促进粮食销售。为此,将玉米等级差价由原来每市斤2分钱调整到1分钱(一等价格下调、三等价格上调);水稻等级差价仍然执行2分钱。同时,按照“递远递减”的原则,根据粮食流向,将区域之间、铁路沿线和非沿线之间的差价适当拉开,实行省内地区差价,使差价水平能够补偿运输成本,促进粮食有序流通。玉米收购划分三个价区,长春以南为基准价区,依此将全省划分为长春以南、以北和边远县三个价区,每个价区每市斤差价5厘钱。具体价区划分:长春以南包括四平和辽源地区各县(市)、梅河口市、辉南县、柳河县;长春以北包括长春市、双阳区、农安县、九台市、德惠市、松原市、扶余县、前郭县、宁江区、乾安县、长岭县、*市、永吉县、磐石市;边远地区包括白城地区、白山地区、延边州、榆树市、舒兰市、桦甸市、蛟河市、通化市、通化县、集安市。水稻收购划分两个价区,即长春以南和长春以北(包括边远县),每个价区差价每市斤1分钱。价区内铁路沿线和非沿线之间的差价适当拉开,距沿线库20公里以内(含20公里)执行沿线库收购价格;20公里以远的执行非沿线库收购价格,差价为每市斤5厘钱。各县(市)要把铁路沿线和非沿线的收购价格确定情况报省粮食局、物价局、财政厅和农发行备案。

(二)执行国家新的质量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今年保护价粮食收购一律执行国家新的粮食质量标准。同时,对保护价收购的粮食实行限水、限质收购。玉米水分限定在23%以内,容重在660克以上;水稻水分限定在15.5%以内,整精米率大于或等于60%,出糙率大于或等于79%。实行限水、限质收购保护价粮食,有利于促进农民增强商品质量意识,引导农民通过降水、筛选、整理等措施,向国家交售低水分高质量的粮食,进而达到防止越区种植,农民增收的目的。按每市斤标准品玉米0.43元测算,每百斤玉米从28个水分降至23个水分,农民可增收0.93元。

(三)保证资金供应。按国办发明电[20*]23号文件规定,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收购的粮食,农发行要及时足额发放收购资金贷款;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社会多渠道经营企业按照“购得进、销得出、不亏损”的原则,随行就市收购的保护价范围以外的粮食,银信部门要按照“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原则,积极提供贷款支持,确保农民生产的粮食及时变现。粮食部门要加强收购资金管理,不得挤占挪用,销货款要及时归还贷款,保证资金封闭运行,严禁资金体外循环。对农民销售保护价粮时出现的零头,由粮库与当地农发行共同确定最高收购限价,农发行据此给予贷款支持。

(四)坚持户交户结现金结算。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认真执行户交户结政策,及时兑付农民售粮款,不准“打白条”;坚持现金结算,不得以实物或其他方式抵冲售粮款;不准代扣除农业税及附加以外的任何款项,不准截留、挪用税款和附加;对因灾实行“春借秋还”救灾粮的农户,必须先还救灾粮,后卖商品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在粮食收购环节收缴任何费用和贷款。

(五)认真抓好粮食订单的兑现工作。今年我省订单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粮食订单面积的增加,为有效解决我省大宗农产品卖难问题创造了必要条件。当前的关键问题是抓好订单合同的兑现和履约工作。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农产品订单合同的兑现率和履约率。一方面要教育基地农民切实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履约的自觉性,按订单合同要求组织农民按时保质保量兑现合同;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订单企业的监督管理,督促企业认真履行合同,对履约率不好或单方面撕毁合同的企业,除追究其法律责任外,取消其明年的订单资格。订单企业要保证信誉,按照市场准则和法律规则,自觉履行合同,及时兑现订单,杜绝打白条、压等压价和签而不收或多签少收现象的发生。农业部门要加强对订单合同兑现情况的调度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司法部门要为订单双方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及时调解和处理合同纠纷;农发行和其它商业银行要创造条件加大资金投入规模,确保订单企业收购资金的需要。要重点抓好玉米―大豆轮作和大豆振兴工程计划合同兑现工作。我省已连续三年实施了玉米―大豆轮作工程,总的效果很好,但去年发现部分地方存在买卖合同的问题,影响很坏。针对这一问题,今年省里对8家承担轮作任务的企业签订的合同进行了抽查,重新核实了种植面积。对有名无实、有合同但没种大豆的,必须一律剔除;任何部门、任何人,都不允许参与倒卖合同,一经发现,要从严处理。省农委、省财政厅、省粮食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合同兑现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合同兑现。

(六)加强市场管理。放开粮食收购市场,逐步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今年,凡具有《法人营业执照》、且经营范围中包含粮食经营项目的企业和个人,均可入市收购粮食。考虑到今年保护价收购范围缩小、入市收购主体增加、农民余粮进入市场份额增大的实际,必须加强市场管理,使粮食市场放而不乱,实现有序流通。今年粮食市场管理的重点是:严厉查处无照经营、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压等压价、掺杂使假和倒买倒卖售粮凭证等违法违规行为。

按照调整后的政策要求,在秋粮收购工作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秋粮收购工作。切实把秋粮收购纳入重要日程,周密安排,精心组织,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及时解决粮食收购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严格执行政策,不得强行要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提等、让水收购,确保粮食收购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必须把保护价收购指标全部落实到农户。今年的粮食收购工作比较特殊,保护价收购量减少,这对农民利益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做好今年的收购工作,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把省政府确定的保护价收购数量公平合理地分解落实到每个种粮农户,这是省委、省政府领导最担心、广大种粮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研究粮食收购政策时一再强调,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结合实际,把保护价收购计划落实到户。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一定要从贯彻*精神、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高度,切实增强为农民服务的责任意识,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截留、倒买倒卖收购指标,必须把保护价收购指标全部落到农户。要将每个农户销售保护价粮数量张榜公布,增强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各级粮食部门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必须按当地政府的统一安排,严格按照计划收购。对截留、倒买倒卖收购指标、弄虚作假、违反收购政策的行为,一经发现,要从严惩处。为防止造假制假,《农户售粮证》、《20*年度保护价粮收购台帐》由省粮食局统一印发,各地设专人管理。粮食入库时,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逐笔登记《20*年度保护价粮收购台帐》和《农户售粮证》,在农户售完保护价粮时,将《农户售粮证》收回,并与《20*年度保护粮收购台帐》一同保存备查。

三是粮食部门要切实搞好优质服务。全省各级粮食主管部门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针对今年秋粮收购的复杂情况,主动转变经营观念,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思想,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不仅要认真组织好保护价粮收购,对农民手中的其它余粮要本着随行就市的原则,积极工作,尽可能帮助农民把粮食销售出去,卖上好价钱。要加强行风建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继续实行“六公开、三保证”,即收购政策公开、价格公开、等级标准公开、入库检斤公开、服务措施公开、监督措施公开,保证验质检斤公平合理、保证入库粮油数量等级帐实相符、保证服务措施落实到位。坚决防止和杜绝伤农、卡农、坑农和“人情粮”等不正之风。要实行化验员异地交流、持证上岗、挂牌服务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继续推行封闭式验粮法,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粮食质量检测仪器,力求科学、准确地验质定等。各级粮食主管部门要组成粮食质量监督小组,巡回检查,抽查复检,及时解决粮食质量争议和纠纷。要积极开展“满意在粮库、服务到农户”活动,让售粮农民满意,让政府放心。

四是各有关方面要密切配合。农业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基层和农户,把玉米降水作为粮食产后增收的重要环节来抓,继续帮助农民搞好庭院降水。财政部门要抓紧筹集、按规定下拨费用补贴。农业发展银行要继续改善金融服务,搞好收购资金供应,并按保护价收购数量提前垫付一部分收购费用,对省里已经确定的由财政贴息的农发行简易建仓贷款要抓紧下拨到位。各级粮食主管部门和农发行要加强收购资金管理,对挤占挪用收购资金的违纪行为从严查处。工商、物价、质量技术监督、税务、监察和公安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在粮食收购期间加强对粮食收购市场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加大对粮食收购各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力度,积极做好体现职能特点的各项服务工作。鉴于目前的粮食市场形势和企业经营状况,有关部门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粮食,继续享受既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同时,省政府决定从今年秋粮收购开始,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使用的土地暂缓征收土地租金;对粮食烘干用电收费一律执行工业用电标准。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宣传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粮食收购政策,宣传粮食收购工作中好的典型,宣传相关部门优质服务的措施。同时还要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违反粮食收购政策的企业和个人予以曝光,确保粮食收购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四、要统筹兼顾做好当前几项重点工作

秋粮收购即将开始,工作千头万绪,任务十分繁重。同时,今年还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下步要做的工作仍然很多。就粮食工作来说,按照省政府19次全体会议洪虎省长讲话精神,各地在安排好粮食收购事宜的同时,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千方百计加大促销泻库力度。根据目前情况,必保全年销售及出口粮食230亿斤,力争再多销一些。一是要加大“现价销售、后补价差”销售工作力度,力争完成预定的销售任务。要大力开辟省外市场,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抓住大客户,稳定老客户,发展新客户,讲信誉、讲质量,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积极推行产销直接见面,减少中间环节,多销粮、快销粮。二是要继续抓好粮食出口工作。今年8月份以来,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走出了低谷,并有逐步攀升的态势,9月份我国玉米对外签约价最高达110多美元,东南亚客商表现出强烈的购买欲望。吉粮集团进出口公司和*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再接再励,主动联系客户,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多签约,快履约。三是要做好陈化粮邀标竞价销售处理工作。国家决定四季度处理陈化粮72亿斤,给我省安排20亿斤。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五部委文件要求,抓紧向酒精、饲料企业定向邀标竞价销售陈化粮。要严格操作程序,加强全程监管,防止倒买倒卖和流入口粮市场。

(二)保质保量做好新库压仓装新粮工作。国家已经决定,目前中央储备粮不再增加规模,除国家上收的粮库外,其余新建的仓容全部用于装地方商品粮。我省新建仓容82.*亿斤,装中央储备粮54.64亿斤,国家还准备从我省上收几个库点,预计还有20亿斤左右的仓容需要装商品粮。对这部分库要按国储粮储存标准,于明年3月末以前装好新粮,待国家下达储备指标时,一次性转入中央储备。各地要认真贯彻国家的这一部署,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新库装新粮工作。

(三)扎扎实实抓好减亏增盈工作。年初以来,由于受市场粮价低迷、库存大量积压、销售毛利减少、超储费用补贴标准未明确以及费用补贴不到位等因素影响,1―10月份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亏损比去年同期明显上升,减亏工作面临非常大的压力。各地必须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减亏力度,力争把亏损降到最低限度。一是严格执行粮食收购政策,切实做到以质论价,不准让水抬价收购。二是要压缩各项费用支出。粮食收购期间是粮食工作的旺季,也是费用支出较大的季节,各级粮食部门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加强管理,强化监督,压缩各项费用支出。要大力开展利旧利废活动,严格控制资材购置,控制临时用工,把费用降到最低限度。三是要积极主动地开拓市场,努力搞好粮食经营,特别是要搞好退出保护价范围的市场粮经营。

(四)确保库存粮食“四防”安全。目前我省粮食库存严重超储,不仅给新粮入库带来困难,同时也给安全保粮增加了难度。前段时间长春地区连续发生火灾事故,警示我们安全保粮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疏忽大意。最近,省政府就如何做好安全保粮工作,下发了紧急通知,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各地一定要把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新粮入库有序进行和储粮安全。一是要不折不扣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层层建立安全防火责任制,对重点部位指定专人死看死守,24小时不间断监护,坚决杜绝责任火灾事故的发生。二是在粮食收购期间,要加强对收购资金的管理,公安部门要主动参与,切实做好保卫工作,严防不法分子作案,确保收购资金安全。三是要边入库边烘晒,尽快把入库玉米降到安全水分。要加强粮情检测,严格执行“一三七”粮情检查制度,做到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逐步使仓储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五)积极稳妥抓好粮油管理信息网络建设。*粮油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全新的电子化管理方式。这套管理系统,可以将省、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基层粮食购销企业的购销、库存、资材、财务、劳动用工等经营管理活动,实现网络化管理,从而克服各环节管理上的主观随意性。可以说,这是我省粮食企业管理方式上的一场革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明确要求加快推广应用。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应用软件开发工作顺利完成。各级财政、农发行要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粮食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克服困难,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管理网络在*和松原地区安装工作。力争明年在全省推广,逐步实现省、市、县、粮库四级联网,提高全省粮食经营管理现代化水平。

五、要及早谋划明年的粮食工作

现在,距年底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了,各地要在认真总结今年粮食工作的基础上,及早谋划明年的粮食工作。初步考虑明年全省粮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为目标,加大改革力度,搞活粮食经营,强化企业管理,确保粮食安全,努力把粮食亏损降到最低限度。这里我想就几项重点工作和大家说一下。

一是要搞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试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粮库内部经营机制转换、粮食系统实行减员分流,是明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三项重点工作,也是我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须完成的阶段性任务。考虑到三项重点改革将对现行企业制度、职工利益作较大范围调整,因此要先行试点,慎重操作,稳步推进。省粮食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好试点方案,待秋粮收购基本结束后,即全面展开工作。

二是认真核实粮食库存。粮食库存帐实是否相符,影响政府宏观调控,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主产区的粮食库存管理,始终是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关注的重大问题。继去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后,国务院领导又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主产区粮食库存是不是帐实相符的问题,并多次派调查组到*、黑龙江、辽宁等省实地抽查、复查。从我省近年来的粮食收购、销售情况看,不少地方粮食库存管理中确实存在粮食销售不作统计处理、虚报粮食入库数量、粮食库存帐实不符的现象,有的还相当严重。如不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将来暴露出的问题会更多、更严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粮改的进一步深化。比如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新老划断、卸掉历史包袱、内部经营机制转换,包括风险基金对超储费用据实补贴都需要我们查实库存,摸清家底。这既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改革的前提条件。为此,省里决定从明年4月份开始,开展一次全省核实粮食库存活动。具体核实工作,由省粮食局牵头,会同省财政厅、农发行、监察厅共同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是组织开展粮食减亏攻坚战。粮食企业亏损能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遏制并实现大幅度减亏,这是下步粮改能否真正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标志。应该说,明年实现粮食企业总体减亏的有利条件增多,特别是市场粮收购数量较大,为企业搞活经营、增加收入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只要抓住机遇,措施着实,合力攻坚,大幅度减少粮食亏损是完全有可能的。这项工作,省粮食局、省财政厅要提出指导意见,下达控亏指标,市、县要认真组织实施,打一场全省粮食减亏攻坚战。通过上下努力,力争实现大幅度减亏目标。

四是积极探索实行新的粮食促销办法。加大销售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库存,仍然是明年粮食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粮食企业能不能摆脱困境、粮改这盘棋能不能走活,促销泻库非常重要。省粮食、财政、农发行等部门要搞好调研、测算,抓紧拿出新的促销办法,尽快组织实施。

五是围绕发展玉米经济,大力调整明年种植业结构。各地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好洪虎省长提出的发展玉米经济的总体思路,立足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依托我省畜牧业、绿色食品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和优势,加快种植结构调整步伐,使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更加合理,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进而推动玉米经济有一个突破性地进展。省农委和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全省发展玉米经济的实施方案、大豆产业发展规划及明年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经省政府审定后在全省全面实施。各级政府要把预测到的粮食市场形势、产品供求信息,提早反馈给农民,帮助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六是切实加强粮食系统自身建设。全省粮食系统的职工干部队伍是一支肯吃苦、能打硬仗的队伍。多年来,为粮食的改革与发展,为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近几年在企业连续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不开支的情况下,广大职工干部仍然能够以大局为重,坚守工作岗位,表现出很高的政治觉悟。在当前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级粮食部门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适应新形势,坚持不懈地抓好领导班子建设、职工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多做点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干部,万众一心,共渡难关,更好地完成粮食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

省长范文篇3

代表说,同志的报告旗帜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报告有两个最鲜明的特点:一是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历史必然性,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二是深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天津市长戴相龙:把天津建成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戴相龙在讨论时说,我完全赞同和拥护同志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这个报告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文献,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完全赞同和拥护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并决心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者。

河北省长郭庚茂:开创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新局面

郭庚茂代表在讨论时说,同志的报告高屋建瓴、博大精深,是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报告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和阶段性特征,明确提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报告承前启后,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报告完善了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任务,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山西代省长孟学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

孟学农: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按照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的总体要求,着力打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攻坚战,确保“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实现,努力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杨晶:进一步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杨晶说,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刻,论述精辟,求真务实,是集全党智慧、人民意愿和时代要求,融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于一体的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辽宁省长张文岳:辽宁老工业基地已经进入全面振兴的新阶段

张文岳代表在发言中说,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充分表达了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心愿,主题鲜明、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实事求是,报告凝聚人心、振奋人心。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篇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长远规划与当前工作的结合,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

吉林省长韩长赋:报告是一篇指导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

韩长赋代表说,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同志的报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是一篇指导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纲领性文件。听后深受鼓舞,深受教育,深受启发。

黑龙江省长张左己: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黑龙江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张左己在发言时,围绕报告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阐述,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经过进一步的实践检验,经过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一定会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上海市长韩正:报告强调改善民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韩正说,《报告》进一步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最为深入人心的主题,从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阐述,是对我们党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关于发展问题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江苏省长梁保华:把最新要求与江苏实际结合让科学发展走在前面

十七大代表、江苏省省长梁保华昨天在参加江苏代表团讨论时说,同志的报告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我们要把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最新要求与江苏的实际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做到科学发展走在前面,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浙江省长吕祖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15日下午在浙江代表团讨论党的十七大报告时指出,同志的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改革开放29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一部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反映党心民心的政治宣言。我们

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在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认真真、脚踏实地把大会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安徽省长王金山:安徽已形成了以企业占主导地位的科技创新体制

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金山代表回答他说,安徽地处中部地区,近年来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安徽已形成了以企业占主导地位的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环境的不断改善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高新技术企业。

福建省长黄小晶: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黄小晶代表说,报告给人以方向,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报告给人以信心,这就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一片光明。

江西省长吴新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在五个方面更有作为

吴新雄说,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感受尤深的是:坚持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奠定了基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深刻变化;执政为民、建设和谐社会越来越成为各级干部工作的共同价值标准和自觉行动;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党的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组织保证等。听后精神振奋、催人奋进。

山东代省长姜大明:深刻领会报告精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姜大明在发言中说,聆听了同志作的报告,感到精神振奋,很受教育,倍受鼓舞。报告有七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主题确定得好;二是对十六大以来5年工作总结得好;三是对改革开放29年历史回顾得好;四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论阐述得好;五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新要求概括得好;六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各项任务部署得好;七是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论述得好。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做到理论上弄懂、实践上会用,切实把十七大精神落实到每一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河南省长李成玉: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报告精神奋力实现中原崛起

李成玉代表表示,完全拥护十七大报告。他说,报告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奋勇前进的行动纲领。一是鲜明地提出了一面旗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向世人昭示:在改革开放关键时期,我们要走的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的历程,明确指出改革开放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用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湖北省长罗清泉:湖北财力大增节能减排现拐点

“总书记作的大会报告主题鲜明、立意深远、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大气磅礴,使人听了振聋发聩。”这是湖北代表团小组讨论上,省长罗清泉的开场白。

罗清泉说: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充分证明中央各项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充分证明了以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省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绩,其中财政收入四年来翻了一番,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也显著增强。

湖南省长:近5年是湖南全省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5年

省委副书记、省长说,同志的报告承前启后、高瞻远瞩、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他在介绍了近年来全省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后说,5年来,我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在改善民生、坚持依法行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这5年,是全省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5年,生活水平提高幅度最大的5年。

广东省长黄华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

广东今年上半年的GDP,相当于2000年的全年;今年财政收入估计起码增加1500亿元以上;去年广东的进出口贸易,比俄罗斯还多800亿美元……16日,在讨论党的十七大报告时,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代表用实实在在的数字,介绍了十六大以来,广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陆兵: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意愿

陆兵说,对党章作适当修改,是总结和肯定十六大以来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的需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需要,也是适应时展的需要,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特别是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意愿。同时,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自觉服从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不断在改革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注重制度建设,注重源头预防。中纪委报告主题鲜明、措施有力。

海南省长罗保铭:把海南发展成开放之岛

罗保铭:海南是一个岛屿省份,建省办经济特区近2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没有开放就没有海南今天的发展,没有进一步的扩大开放,就没有海南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以海航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它今天的大发展。海航从原来的启动资金1000万元,短短十几年间,发展到现在的总资产700多亿元,飞机130多架,国内航线600多条,国际航线80多条,是我国第四大航空公司,而且是我国第一家有外资参股的股份制航空公司。改革开放成就了海航,也成就了海南由一个陆地小省,一跃而为一个让世人瞩目的航空大省。

重庆市长王鸿举: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激动人心

王鸿举说,十七大报告行文平实无华,但却气势恢宏、立旨高远。报告以十六大以来五年的发展成就和改革开放29年的显著成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和进一步发展,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

四川省长蒋巨峰:将四川建设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蒋巨峰在发言中说,同志所作的报告全面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工作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和新鲜经验,使我们深受教育、倍受鼓舞。报告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使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报告以战略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完善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规划了我国改革发展的蓝图,让我们欢欣鼓舞、精神振奋,决心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贵州省长林树森:加快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林树森代表阐释道,生态文明是人类正在建立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先后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三个大的文明形态,在农业文明阶段,人依附于自然求得生存,在生产过程中虽然会对自然造成一定的破坏,但这种破坏总体上能够被自然界自我消解。

云南省长秦光荣:云南的发展和全国一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云南代表团副团长秦光荣发言时说,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充分认清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全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对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对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新的明确要求,对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新要求。

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西藏人民正充分享受着民主自由的权利

党的十七大代表、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18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西藏人民正充分享受着民主自由的权利。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比以前大大增加,特别是青藏铁路通车后,人员往来比以前更加频繁。但这些人很多是到西藏来经商、打工或旅游的,而不是在西藏定居或生活的。”向巴平措说。

陕西省长袁纯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陕西建设成为西部强省

袁纯清说,党的十七大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宏伟的发展蓝图,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认真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报告,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根本指南,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体现到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

甘肃省长徐守盛: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徐守盛指出,十六大以来的实践证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是坚强的领导集体,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同志的报告“高”、“新”、“实”,有四个鲜明特点:高举旗帜、主题鲜明,思想深刻、气势恢宏,求真务实、科学严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青海省长宋秀岩:加快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

宋秀岩说,报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和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纲领性文件。

宁夏回族自治区代主席王正伟:报告体现了新一代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王正伟说,同志作的报告旗帜鲜明,主题突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高屋建瓴,气势恢弘,集中反映了全党意志和全国人民的心愿。是一个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报告。十七大报告通篇贯穿着科学发展观这条主线,体现了新一代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一篇承前启后、开创未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文献,是新时期29年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科学总结,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宣言,是指导我们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的行动纲领。

省长范文篇4

【韩长赋】: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

“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建设标准农田450多万亩

[主持人]:我们知道吉林省日前启动了一个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请您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并且给大家介绍一下它最新的进展情况?

【韩长赋】:吉林省最近启动实施了“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可以说这个工程是吉林省在土地开发整理,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一个历史上的最大的工程。我们觉得,它现在也是我们国家这个方面一项重大工程。吉林省省委省政府决策实施这项工程,主要是国家需要粮食,农民需要脱贫,吉林西部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需要改善。这项工程,现在已经完成了全面的工程实施规划,而且,在西部我们又一共规划了几片,其中镇赉县50万亩已经开始开工建设。我刚才讲,国家需要粮食,我想保证粮食安全,提升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这一方面适合各个方面,包括广大网友都是非常关注的,我想不必更多的解释。

说农民需要脱贫,我们工程规划的重点地区,4个县区有三个县是国家贫困县,有一个县是民族自治县,所以吉林过去有句话叫“困难在西部,潜力在西部,希望也在西部”,西部在吉林相对中部和东部来讲,贫困面大一些,农民的收入偏低,所以通过实施这项工程,为农民的脱贫致富创造了基本条件。

另外,就是我刚才讲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市场条件。西部地区过去讲“十年九旱”,现在是“十年十旱”。今年像西部的松原和白城两个市,这两个市一共是八个县市,春旱连夏旱,所以今年我们吉林的粮食生产,由于历史上多年少见的重大旱灾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是影响最大的一次。

通过实施这个工程,第一,可以为国家增加粮食,第二,可以改变西部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第三,可以,改变西部的生态环境。刚才我讲了西部那么多困难,但是西部在土地开发上也具有潜力,也具备条件。潜力方面,一个是它有土,西部有2千多万亩的低产田,还有一千多万亩可开垦的后备耕地资源。过去为什么没有开垦呢?过去主要是因为缺水。由于缺少水利工程,所以水土不匹配,再加上西部的土地偏盐碱,种水田是可以的,因为水可以压碱,但是种旱田,收成就很低。

今年起,我们在国务院支持下,我们实施了两项重大的水利工程,一个是嫩江的饮水工程,还有一个是松花江水利枢纽工程。通过实施两项工程之后,把水能够引到吉林西部,这样水土匹配了。所以,应该说条件成熟了,开发条件具备了。因此,我们也根据国家粮食生产的形势需要,根据吉林自身的条件,也根据我们与土地开发整理直接相关的水利工程的建设进程,我们实施了这项西部土地整理工程,这项工程要建设标准农田450多万亩,其中新开垦的耕地250万亩。

土地开发整理基金取之于地,用之于地

[主持人]:这个项目投资达到了62亿元,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个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请问一下您,资金的落实情况怎么样?

【韩长赋】:我刚才讲了,规划450多万亩,总资金量需要62亿,我们大体上整理开发好一亩耕地需要1500元左右,资金应该说是可以很快落实的,因为我们整个工程规划要和水利工程相匹配的进行,所以我们规划用四年时间完成这个任务。大体上每一年15亿左右的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省里的资金;一个是国家支持的资金。省里的资金和国家支持的资金主要是中央和地方的土地复垦整理开发的资金,这个资金从哪来?主要是城市工业以及各方面建设用地占地收取的土地开发整理基金,实际上是取之于地,用之于地,应该说资金是有保证的。

[主持人]:这么资金巨大的项目,在启动前,经过了哪些论证和审查?

【韩长赋】:经过了层层论证,我们吉林同志知道,而且经过多年的研究论证。我刚才讲了,实施这么大的一个工程,要有科学依据。比如说,土地条件的依据,比如说水利支持的依据,比如气候条件支持的依据,我们西部地区,别的生产生活条件差,但是光照条件非常好,水利情况,吉林的过境水430亿立方米,国家经过研究和平衡,允许吉林用水102亿立方米,现在我们大量的水资源都没用。土地资源情况刚才我讲了。

实验条件方面,现在我们西部地区近些年小打小闹地搞了一些土地整理项目,包括把盐碱地开垦出来之后再打个井,用井水,吉林叫小井道,用当地可怜有限的水,农民种点稻子。种稻子都很成功。我亲自到西部地区农村里去考察,去访问农民,所以,很多地区土地开垦的试点是成功的。

另外更重要的论证就是农民期盼多年,农民跟我们讲,说我们希望把水引过来,把土地整理开发出来,然后把地改造,种上水稻,我们都想疯了。应该说,这些考察科研,我们省国土资源部门从今年春天开始,特别是下半年派了100多人在项目区搞具体地块勘察、规划,应该说,整个研究还是很到位的。

比如说,一亩地开发整理出来1500块钱,一般水平就是8—900立方米水生产1千斤水稻,一亩水稻扣除成本,大体纯收益在600块钱。这样的效益,无论是粮食生产效益,还是收益的经济效益都是可观的。所以我们相信这项工程能够在科学规划指导下,顺利地实施。

田、水、林、路统一规划改善生态环境

[主持人]:土地开发整理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紧密相连的,会不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呢?

【韩长赋】:这问到了一个核心问题。因为一般大家说,开垦地会不会影响生态。这个问题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慎重的考虑。吉林西部本身过去生态条件不太好,但是搞了这项工程以后,对它的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只有好处,所以我把这项工程比作“粮食工程”,是一个“脱贫工程”,同时也是“生态工程”。为什么这么讲呢?稻田本身就是人工湿地,因为西部,风比较大,盐碱地一干了以后,地面就是白的,核心的问题就是没有水。第二,我们采取了土地开发整理和保护西部的草原湿地同步建设的方针,因为原来人均土地少,现在一开发以后,项目区一个农民平均5、6亩的水田,多的地方人均10亩水田,当然土地的权属是农民承包的、集体管理的,还有国有的,但是总体土地资源丰富了。

然后,我们把西部的湿地,这个湿地一千多万亩,核心区有1500多万人口,我们把他移出来,移到开垦土地的地方,这样的话,他就不在这里开荒了,不在里面打鸟了,这样的话,等于把湿地更好地封闭和保护起来了。

第三方面,我们在土地开发建设的同时,同步建设田水林路。过去没有水,只能长一些草,很难长乔木,灌木生长都很困难,现在是同步生产,是田、水、林、路统一规划。所以我相信项目建成以后,可能有同志到西部去过,再去看看,湿地保护和林木建设应该是很好的。所以你说的问题很重要,我们已经注意到了,我相信,这个工程建成以后,生态效益会综合的发展。

.

用工业化的思维抓农业

[主持人]:建设吉林的西部新粮仓,是不是意味着轻工业、重农业,您觉得农业能强省吗?

【韩长赋】:我觉得不存在这个问题。现在一个地方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发展,工业、农业都要协调推进,所以这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讲到“三农”问题中,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统筹城乡发展。所以我觉得,我们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也就是粮食工程、富民工程、生态工程,从根本上讲,有利于吉林经济、社会、工业、农业协调发展。而且我们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我们用工业化的思维抓农业,抓好农业保障和促进工业。这个问题,我们整个国家过去都有经验教训。我们在50年代后期,都是大办工业、大炼钢铁,那时候农民进城是没有限制的,那时候户口没有实行城乡二元分割的户口制度,但是最后很多工业下马了,农村大量的下岗户,就是城里的工人下岗。现在他们在企业下岗了,我们有失业救济、低保,他不会到农村去了。你是农村来的到农村,不是农村来的,下乡到农村。那时候的口号是“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当时什么原因?很重要的就是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农产品的供给、农村购买力和农村市场,不足以支撑快速发展的大规模的工业建设,现在工业化这么好了,工业化速度加快,重要的原因是农业增长了,这就是过去同志讲的论十大关系,真想还是假想,真想工业了,就把农业抓好。我想这并不矛盾。

另外我觉得现在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的历史阶段,越是加快工业化,越是加快城市化,就越是要加快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的发展。我想我们吉林现在三个产业的比重,是农业10.1%,工业44.4%,三产服务业是39.5%,现在看我们工业比重逐步增加,吉林作为老工业基地,加快工业振兴,逐步提高我们工业化的比重,提高工业对经济财政的,对农民收入的份额。

所以我们省里面在老工业基地振兴方面,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工业提速、增效。所以我们也是城乡两手抓,通过实施这样的工程,把农业基础打得实一点,工业促进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我想,不但不会发生矛盾,不但不会厚此薄彼,而且会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四年以后吉林西部项目区的四个县会成为“鱼米之乡”

[主持人]:在建设西部新粮仓的过程当中,是不是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能够坚持下去吗?

【韩长赋】:困难应该是有的。早期的困难,主要是水利条件支撑的困难,现在,随着我们水利工程建设,这方面的困难在同步的克服。运行起来以后,筹集资金当然也是困难,现在因为国家有政策,我们省里下决心,另外,你们都知道,现在征用、占用土地的补偿金增加了,用于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也增多了,所以这个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应该说,目前技术上的问题我们经过论证有关部门的探讨,我们有一批专家在支持,包括我们水压碱,把PH值降到合理的水平,包括培育适应西部生长的新的水稻品种,因为现在已经有几个品种,西部的几个县市生产这些优良的粮食品种都已经有大量的成功案例,应该说没有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

当然因为项目好,老百姓欢迎,所以我们想加快项目建设,现在,东北的冬季时间长,夏天的时候,希望老乡尽量轮作,利用秋收后整地,现在你去东北,可以看到老百姓在大规模的整地。这可能是东北的一个实际困难,当然这个困难也是可以克服的。因为我们现在指导思想原则很明确,统筹规划来分布建设。这是原则。另外水土匹配,这是原则。另外保护生态、协调发展,这是原则。另外一条是统筹兼顾、惠及农民。所以现在政府的积极性、农民的积极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还有很多看好这个项目的外面投资人的积极性都很高。我们有信心能够按照规划如期的推进,用四年时间把这个项目干完,而且我相信四年以后,你们再去看,吉林西部项目区的四个县会成为“鱼米之乡”。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是带着感情在研究解决“三农”问题

[网友hyty]:省长您这么重视土地开发整理,是不是发挥您曾长期在农业领域工作的优势?

【韩长赋】: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但是我还愿意回答,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我觉得,总书记高屋建瓴,深刻地把握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的问题是我们党要认真处理好的一个核心问题。农村的发展繁荣稳定,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最艰巨的任务,所以我觉得,一个地方的领导干部,当然也包括中央领导干部,都会高度重视,也会关心农业和农村问题。

当然,说到我个人,我确实是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研究农村工作,而且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有与生俱来的“三农”情结,确实是带着感情在研究解决“三农”问题。还有这种自觉性。包括刚才你说的重视农业,当然我还不敢说我现在已经重视农业了,我觉得还重视不够。包括刚才网友们提的西部土地开发整理,我确实是很用心,我也几次到现场去调研、去考察,多次具体的讨论研究解决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问题,包括你刚才说的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确实是带有感情,有自觉性。

我觉得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吉林是农业大省,也是粮食大省,我想不管谁来吉林当省长,都会重视农业,都会重视解决农村问题,都会支持和推动农村发展。我不知道我这个回答,网友们满意不满意?但是我说的是心里话。

新增耕地和复垦既保证工业化和城市化需要,又保证我们的饭碗

[网友mztyhao]:有报道称,投资62亿元,吉林省将新垦良田250万亩,如何处理新开垦良田与工业用地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

【韩长赋】:我觉得这项工程——开垦新良田,正是缓解工业用地需求增加的矛盾。开垦新良田和耕地,问题是前者正好支持后者。刚才我讲了,我们国家要加快工业化,要推进城市化,这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次胡总书记报告里面讲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又加了一个信息化。我想这是现代化核心的几个问题,工业化、城市化,必然需要占用一部分土地,这是没办法的事,但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两方面,第一要严格控制占地,该给的要给,该解决的要解决,要大力的集约用地,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复垦,要开发一部分耕地,复垦耕地包括灾毁的、工矿用地,包括村落村庄的合理整合的土地等等。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像我们吉林的地方,有后垦资源,开垦一部分资源,新增耕地,就是为国家的耕地平衡,守住温总理讲的18亿亩的红线,为保住这18亿亩的红线作出贡献。吉林可以增加250万亩的新增耕地,而且都是标准农田,很多领导同志包括土地管理部门,都很高兴,大家都说,这是好事。所以我觉得,通过新增耕地,通过复垦,既保证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需要,同时又保证了我们的饭碗,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得益彰的事情。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关注,谢谢!

【韩长赋】:谢谢人民网,谢谢网友关注吉林、介绍吉林。谢谢大家!

嘉宾简介

韩长赋,男,1954年10月生,历任团中央青工部部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国务院研究室党组副书记兼常务副主任等职务,长期致力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及农村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工作,在国民经济宏观运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土地制度、农民工问题、小城镇建设等方面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系统的观点和思路。

其专著《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是一部破解三农、推动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学术专著。多年来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求是》、《农业经济问题》等期刊杂志发表了大量的相关学术论文,在理论界与政府决策部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省长范文篇5

也是配置资源、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十一五”以来,财政既是发展经济的物质基础。省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各级财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证作用。五年来,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5887亿元,十五”3.4倍,2010年达到1800亿元,全国的位次由“十五”末的第21位上升到第18位;财政支出7366亿元,十五”3.2倍,去年达到2217亿元,2005年的3.5倍。同时,争取国家支持的力度也很大,共获得中央各类补助4206亿元,相当于五年全省财政总收入的71.5%还争取到生态弥补、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资源枯竭乡村转移支付补助等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支持政策。由于财力不时增强,用于改善民生、支持发展的投入也不断加大,五年民生支出达到5532亿元,十五”3.5倍,占全省支出比重的77.6%三农”支出1847亿元,十五”3.4倍;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筹集资金1439亿元,减免各种税收760亿元。取得这样的成果,既是陕西多年发展成果的积累,更凝聚着全省上下特别是财政系统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此,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向全省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

“十二五”是我省建设西部强省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和阔步迈向中等发达省份的重要时期,省委、省政府提出,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巩固和延续我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实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建设“三个上台阶”的奋斗目标,到2015年使我省进入全国发达省份行列。“三个上台阶”具体体现在“三个大幅提升”:经济总量要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到2015年达到两万亿元。目前我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在全国的位次还属于中等偏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第18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26位,“十二五”末都要翻一番。财政收入也要翻一番,因为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财政总收入必须达到四千亿以上,才能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最近中央媒体开展了一系列采访活动,对我们提出的“三个上台阶”给予了高度关注,我们有条件、有基础也有信心实现这样的目标,但同时也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自我加压并付出艰苦努力,因为“十二五”期间我们还面临着很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由于国家为抑制通胀已开始收缩信贷规模,去年以来连续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19.5%的历史新高,今年又2次加息,加大了筹措资金的难度。今年1月份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28%,但信贷规模下降了14%,估计上半年还会更加严重。最近副总理在我省调研,主要是研究货币政策如何做到有保有压,为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新的形势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增强大局观念,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坚持开源节流并举,不断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切实提高财政实力和保障能力,为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围绕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积极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今后五年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公共财政来提供支撑和保障。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研讨班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我们必须着眼长远,从现在起就着手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基本框架,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大幅度增加民生投入。年初我们提出省级新增财力的80%要用于民生,从实际情况看已经超过了这个比例。这不是权宜之计,而要长期坚持下去。市、县必须统一思想,把民生资金列入中长期公共预算并逐步增加基数,宁可少干一些其他事情,也要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落到实处。今后凡是国家法律政策有规定,省委、省政府有要求,群众有需要的民生项目,都要尽可能列入预算予以保障。教育方面,今年省财政增加教育支出24.8亿元,占新增投入的20%,比上年提高48.2%。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都要不断提高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特别要重点支持标准化幼儿园建设、统一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生均经费、实施以取暖为主的生活设施改造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医疗卫生方面,要围绕中、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进一步扩大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孕产妇免费检查和分娩等项目的覆盖面,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保障性住房方面,“十二五”期间全省要解决210万户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按照以往的常规安排,每年投入10多亿元,到2020年也不一定能完成。为解决这个问题,今年省财政新增支出30多亿元,执行中还将通过地方债券资金安排等方式加大投入。同时省政府决定拿出10亿元,由延长石油集团组建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管理公司再注资、贷款90亿元,共100多亿元作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启动资金,与各市、县签订保障性住房建设协议,建成后由各级政府根据协议收购,这样又回笼了资金,以后可以继续滚动发展。各市都要按照省上的统一部署,足额落实好配套资金,加快推进这项工作。

二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这是缓解困难地区财政状况、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省财政把中央转移支付的增量全部用于市县,极大增强了基层财政保障发展的能力,去年省对市县转移支付950亿元,占全省支出比重的42.8%。当前,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省与市县镇三级的财政分配关系。一方面,要做强县级财政,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税70%的分成要留到市县,其中给市级留40%,主要用于发展循环经济和改善民生。另一方面,要结合重点镇建设,把镇级财政尽快建立起来。当前,要在继续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优化转移支付结构,特别要继续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和规模。各地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管好用好转移支付资金,优先安排民生工程配套,重点保障教育、医疗卫生、“三农”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三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通过财政手段加大收入分配特别是二次分配的调整力度,是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职能。完善这一职能,就要按照注重公平的原则,从制度上建立再分配调节的税收机制,从资金上提前予以安排和准备。国家正在研究开征物业税等税种,将从个人收入的存量、增量等方面对收入分配进行全方位调节,我们要认真研究这些方面的政策措施,合理调整税率级距和水平,通过收入分配改革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加快缩小贫富差距。不久前省政府研究决定,用退税、减税等办法提高国有纺织、森工、食品等3个行业职工的工资,最近副总理强调要通过税收改革增加群众收入,说明这种做法既是客观需要,也与国家的要求相一致。各级政府都要结合实际,积极利用财税手段提高本地困难企业职工的收入。需要强调的是,省政府针对困难企业职工、乡镇“八大员”、农村代课教师等不同利益群体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各级各部门必须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当前物价还在高位运行,我们建立了城乡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费用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省财政也安排了这方面资金,各市也都要做好预算,提前预留出资金,确保困难群众生活不因物价上涨受到太大影响。

第三,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要求,加大各类专项资金的整合力度。

近年来我省财政情况有了显著改善,但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收支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办好一些大事、实事,是当前财政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运用灵活、作用直接、引导性强的优势,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使用的力度,带动和汇聚社会资本投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原则上除了法律有规定、国家有要求的专项预算资金以外,都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计其功、捆绑使用”的原则,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机制统筹安排使用各类资金。

一是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整合资金。这是资金整合的首要原则。30个重点镇建设、扶贫和避灾搬迁、渭河全线治理、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西咸新区等,是今年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全省的重点工作,也是资金整合的首选方向,各级各部门都要紧紧围绕这些重点工作来保障投入、整合资源。对分配到省级部门的各类专项资金,原则上都要在系统内部整合使用,今年起省上将对部门资金整合情况进行考核奖惩。市县要敢于打破条块界限和部门分割,按照板块和项目,大胆进行整合使用。比如重点镇建设,就要进一步加大各类资源的倾斜和统筹力度,集中各方面的资金,建设好农村社区和学校、医院、敬老院、文化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及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

二是通过规划整合资金。这样做,有利于从源头上进行资金整合。近年来,省上在振兴产业、改善民生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专项规划,有效促进了资金整合。特别是科学编制民生八大工程规划,用中长期预算作保障,形成了财政资金跟着信贷资金走、信贷资金跟着项目资金走的良性循环,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突出问题。近期省政府又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在原来基础上把民生工程扩大到十个领域,原有的项目要继续按原定规划抓好资金保障,新实施的“扩面、提标、新增”项目都要事先制定好资金整合方案。今后我们在编制各种规划时,都要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筹资金,以资金整合促进规划的实施。比如移民搬迁,原来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发改、住建、扶贫等部门都有任务和安排,资金各自使用,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下一步,要按照“建设小城镇、发展现代农业和避灾扶贫搬迁”三位一体的思路科学编制规划,有效整合资金,彻底解决环境恶劣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三是依托投资平台整合资金。利用投资平台整合资金,有利于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按照政府的意向进行投资,促进财政与信贷、社会资本的融合发展,增加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我省已组建的几家投资公司都是很好的投资平台,下一步要在用好现有平台、创新运行机制、更多聚集资金的同时,积极搭建新的投资平台。今后财政投入都要尽可能走市场化的路子,通过投资平台运作,逐步建立以担保、参股和风险投资为主的投入机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无论是科技产业化项目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都可以向社会公开招标,以项目为纽带、以投资公司为平台聚合资源、筹措资金。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仅靠财政资金是远远满足不了建设发展需求的,“十二五”期间我省有2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和3500公里的铁路需要建设,如果全部用财政资金来建,那么民生的资金就没有保障了。所以,我们把铁路投资公司一百多亿的总资产交由煤化集团控股,由煤化集团代表省政府去投资铁路建设。高速公路也一样,今后省财政每年通过各种渠道筹集20亿元,其余资金由高速集团贷款解决。

四是在省政府领导分管范围内整合资金。资金整合涉及部门利益,操作难度较大,所以省政府决定,各位副省长分管范围内的资金首先要进行整合,不仅部门内部的资金要整合,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跨部门资金也要归并整合、集中使用。比如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省政府提出要建设5个示范基地和50个示范园,涉及到农、林、水等各方面的资金,我们将按照领导分管范围跨部门整合,统筹安排使用。各市县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广这一做法,如产苹果的市县就要集中使用有关方面的资金,在苹果大县建设好冷调库,加快提高苹果产业的整体效益。

第四,积极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理财用财的整体水平。

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既是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城市管理要实现精细化,在省政府办公厅强调要推进机关管理精细化,国务院要求地方财政工作也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因为这是现代公共管理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大势所趋,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把精细化管理作为财政工作的基本准则,积极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保障水平和服务效能。

要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等各项工作合法有序进行。要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在积极培养税源、依法加强征管的同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不断强化预算约束,严肃财经纪律,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今年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公车购置及运行维护等三项经费要继续实现零增长。老百姓对公车使用的意见很大,国家正在一些地方开展试点,我们要抓紧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公车改革的方案。要积极推进部门预算公开,特别要提高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以及“三农”等方面支出的透明度。当前要扎实推进10个省级部门预算公开试点工作,省财政厅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经验,使部门预算公开尽快步入规范化轨道。要强化资金监管,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把好征收、分配、执行、监督等各个关口,真正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当前党政机关经营性资产管理的漏洞很大,要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目前我省文化类事业单位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也已经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包括我们正在研究的广播电视系统事业单位改革,都将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加快推进。从今年开始,所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都要改革,将宾馆、饭店、培训中心、招待所等经营性事业单位尽快改制为企业,同时要把能够管理的资产都管起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同志们,今年的各项任务十分艰巨,省委、省政府对于财政工作寄予厚望。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省发展大局,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娄勤俭常务副省长的讲话

刚才,正永省长的讲话非常全面、系统,目标和任务十分明确,要求也非常具体,希望大家按照正永省长的讲话精神,认真抓好落实。此前我和小燕厅长到财政部拜访,有关领导对我省的财政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重视,认为我省在财政资金管理和服务“三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等方面,有很好的管理经验和模式,为全国提供了借鉴,今天听了七个单位的发言,很受鼓舞。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正永省长的讲话精神,确保完成全年财政工作任务,讲几点意见。

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增强做好财政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十一五”期间,我省财政收入规模实现了大的跨越,财政部门在应对金融危机、支持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管理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十分显著,这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刚才,正永省长全面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经济、财政发展面临的形势,特别对今年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我们要抓住政策机遇,充分认识到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之间及其内部的关系。一是要注意到加快发展与税收的关系。我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三个上台阶、三个大幅提升”,只有加快发展,保证税收,才能有经济实力去做好各项保障。我们不但要把该收的税收上来,而且要考虑培养税源问题,通过税源培养和税收调整进一步支持经济发展。二是要从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分析有保有压的关系。稳健的货币政策关键是做到有保有压。这次副总理到陕西调研,就是了解稳健货币政策出台后是否会影响到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投入问题,也告诉我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更加重视“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对此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差异化政策的支持。三是要处理好收与支的关系。既要保证财政收入,又要保证有效支出,支出合理。总之,大家不但要看到有利条件,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而且要充分认识形势的严峻性,积极应对挑战,做到有措施、有方法、有对策。今年财政工作大事、要事、难事多,任务繁重、艰巨,正永省长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力量,加倍努力,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确保任务完成。

二、狠抓执行管理,确保完成全年预算收支任务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经省人代会审议通过,今年我省财政总收入要增长17%,地方财政总收入要增长18%,确保圆满完成全年收入任务,这是今年的考核指标。目前,全省11个市区都结合实际,制定了各自的增长目标,希望各位市长、各有关部门从年初开始就抓住组织收入工作不放松,层层分解,确保任务落到实处。总的要求是,要处理好增收与减税的关系、税收与非税的关系,既要快,又要稳,应收尽收,防止虚收。国税、地税、财政部门要通力合作,坚持依法治税,加强征管,确保收入目标完成。

从支出管理看,要高度重视加快财政支出进度问题。财政支出进度关系着资金使用效益,关系着党和政府政策的落实,大家要高度重视支出进度,将加快支出进度贯穿于全年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早规划、早预算、早安排,加快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对此财政部对我省也有明确要求。省财政厅要严格落实“四挂钩”要求,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将部门预算执行进度、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作为第二年编制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督促各方面加快支出进度,提高支出的及时性、均衡性和有效性。正永省长提到,今年我省有十个部门推行预算公开,今后还要扩大到所有部门,大家要严格按预算执行,提前做好准备。

三、围绕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十二五”期间,我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发展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破解居民收入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外向度低三大难题。这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这一重大决策部署,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结合各自实际,主动发挥职能,推动财政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正永省长指出,要加大力度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涉及到省级各部门、各市县政府,大家要认真思考和研究,拿出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措施,务必取得实效。从财政部门讲,就是要充分发挥职能,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主动支持,切实保障。在服务经济上,要围绕“保投资”和“促转型”双重任务,努力做到支持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不软、措施不弱、力度不减,巩固和延续我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要重点围绕省上确定的十个领域的民生工程项目,强化资金保障,加强资金和项目对接,促进加快实施。今年尤其要突出抓好学前教育、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医改、农村养老保障、扶贫开发和搬迁、“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等重点事项的落实,确保把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民生实事办实、办好。

四、强化各项措施,精益求精抓管理

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确保今年全省财政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管理措施来保障。

(一)明确责任。责任是抓好落实的基础。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任、人人抓落实的局面,上下齐心协力,形成推动财政发展的强大合力。特别是市县两级,在财政收支上,既要抓好收入,又要抓好支出;在支持经济发展上,既要保投资,又要促转型;在支持民生事业上,既要落实好配套资金,又要实施好项目。

省长范文篇6

一、十一五”期间全省文物工作成绩显著

国家文物局的关心指导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十一五”期间。全省文物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文物保护、展示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十一五”文物工作圆满收官,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文物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6万余处,普查质量、发现文物点数量等走在全国前列,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十一五”期间我省多次荣获全国“田野考古奖”和“十大考古新发现”奖,获奖总次数位居全国前列。二是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省提出的四个结合”五种模式”等大遗址保护理念和做法,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世界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认可。三是博物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目前,省博物馆数量增至178座,免费开放博物馆达48座,位居全国前列。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营博物馆为补充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省民营博物馆发展快,数量多,水平也较高,这在全国文物界也是一大亮点。四是文物安全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安全是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省的文物数量大,年代久远,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分散,保护难度较大。省公安厅、省文物局和各市想了很多办法,打击盗墓、文物走私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省跨国追缴回一批很有价值的文物,这是很不容易的事,但是完成得很出色。五是文物已成为陕西的文化形象和响亮名片。全省,尤其是西安、宝鸡等地不断创新文物展示利用方式,得到各级领导和国内外游客的高度评价。省文物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明显增强,已经成为宣传陕西和提升陕西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六是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是全省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经济总量从全国第21位上升到第17位。这一时期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投资拉动。投资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基本建设。全省文物系统积极主动地配合西安地铁、西气东输、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很好地处理了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之间的关系。工作中,还创造和改进了许多现场文物保护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文物保护水平。

十一五”期间全省文物工作可圈可点之处很多,整体来看。很多工作都走在全国的前列,为陕西赢得了荣誉。全省文物工作所取得的这些成绩,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离不开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全省文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扎实的工作。对此,省政府是满意的充分肯定的此,代表省政府向全省文物系统的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文物事业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今天将要受到表彰的十一五”期间文物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二、创新思路。切实做好“十二五”开局之年全省文物工作

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强省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幅提升综合实力、阔步迈向中等发达省份的重要时期。十二五”期间全省文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文物保护法》以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为主线,以国际化视野谋划发展,以超常规手段推动工作,提升文物保护水平,创新展示利用方式,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积极促进西部强省建设。

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下面几项工作需要大家高度重视,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认真抓好落实。

积极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文物事业发展的需要。省“十二五”期间的发展主题是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创新体制机制,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物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民生的需要。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工作实践,深刻地体会到文物事业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进来,文物事业才能得到全社会的关注、认可和支持,才能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虽然“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对于文物工作十分重视,也给予了大量资金支持。但是如果没有创新体制机制,那么像大明宫、秦始皇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样的大项目就建不成。今年,省上还要启动汉长安城、秦都城等大遗址保护项目。汉长安城遗址面积比大明宫大得多,初步估算项目资金需求约500亿。如果不创新体制机制,实现不了因此,要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看哪种体制机制有利于文物保护工作,有利于文物事业发展,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就采取什么样的体制机制。

全面加强文物基础工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是不能松劲,二是依法有效保护文物。还有很多课题需要研究解决。如何保证普查资料信息的质量?如何保护和管理这些普查成果?如何规范和完善工作标准?要把这些工作做细,做扎实,为我省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不断提高文物保护的科技水平。全国来说,三是加强文物保护重大技术研究。省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工作是有优势的有一些甚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要发挥这种优势,继续组织力量攻关重大文物保护技术。要针对我省田野文物数量多、等级高、保护难度大的特点,积极开展古墓葬和文物现场保护技术研究。争取在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延长文物本体及相关信息的存世时限。加强设在省的国家重点文物科研基地建设,建立与社会科研机构、高校等广泛合作的文物科技保护新机制,提高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科技水平。

加快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建设。这项工作我走在全国的前列。去年,四是以实施大遗址保护项目为重点。国家首批公布了12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省有3个入选,居全国第一。西安、咸阳、宝鸡等市对于大遗址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取得了一定成绩。十二五”期间,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西安、咸阳一体化步伐加快,大遗址保护工作又面临新形势、新要求。这项工作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就要根据当前形势进行系统考虑和总体规划。首先,要树立文物先行意识。加快启动汉长安城和秦都城等大遗址保护项目,实施以茂陵、杜陵、乾陵、昭陵、桥陵等为代表的汉唐帝陵相关大遗址的勘探调查、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和规划编制工作。其次,继续深入探索大遗址保护模式。大遗址保护模式除了遗址公园模式,还要扩展到博物馆模式。既要展现遗址的外在风貌,还要展示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要把遗址反映的那段历史向游客展示清楚。大遗址保护项目不能只有很大,很气派的建筑,这只是手段。做这些项目的目的彰显我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这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有的游客是读了这一段历史来的提前做过功课,走进遗址公园,自然能够感受人文,感受历史。有的游客是慕名而来的可能对遗址背后的故事并不了解,如何让他理解遗址所代表的历史?这就要有博物馆来展示,要有讲解人员和图书、影像等资料来解释阐明。这样,游客对遗址的感受是全面的有收获的回味无穷的值得再来参观的借助这些游客的口碑宣传,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陕西参观旅游,这就形成了裂变效应,也就真正起到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作用。来陕西旅游的人越多,社会消费就越多,必然会对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再次,调动各方面力量,全面系统开展彰显华夏文明工作。文物工作者既包括在文物管理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类协会等机构工作的同志,也包括长期从事文物工作的已经退休的同志。要充分调动他工作积极性,不同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特长。要全面系统开展各项彰显华夏文明的工作。文物考古工作既要在点上深化,还要在面上扩展;文物科技研究工作既要积极开展原始创新,更要吸收借鉴,进行集成创新;历史文物著作编写工作,既要有专业性刊物,也要有普及性书籍。太专业的东西,老百姓不容易看懂。去年,省上组织编写了一套陕西文化旅游丛书,读过的同志都觉得写的很好。这套书就是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在陕西发生的历史,通俗易懂,游客很容易接受,这就起到彰显华夏文明的作用了要继续发挥各方面的作用,深入研究,多出成果,不断开创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建设新局面。

切实抓好文物安全工作。十一五”期间,五是落实责任。省虽然建立了一些保障文物安全方面的体制机制,但是安全形势还是很严峻。各市对此重视程度不一,投入的力量也不足。文物是祖先留给我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切实保护和传承好文物资源,当代人,尤其是广大文物管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全省各级政府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当前文物安全工作存在突出问题,真正落实各级政府是文物保护第一责任人的要求。今年,各市、各文物安全重点地区要参照省上的文物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完善保障文物安全的工作制度,制定和实施好各项保障措施。重点文物、重要部位和文博开放场所,必须制订安全预案,严密防范各种突发事件,确保文物安全和人身安全。此外,还要关注近现代文物的安全问题。以前,主要关注的古代文物、地下文物。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扩大了文物的种类,把一些近现代文物也列在普查范围中。从发展趋势来看,现在一些标志性建筑,未来也可能成为文物。要着眼于长远和未来。从现在起,就保护好有可能成为文物的一些建筑。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搞拆迁,但要注意留下能够代表这一段历史的东西。否则,把历史拆没了人们对城市的记忆就没了和这个城市就没感情了历史不存在好看不好看的问题。从现代眼光来看,有些老建筑物没水平,不好看。不好看也是历史。不好看拆了那拿什么来彰显华夏文明?各市政府、省文物局要高度重视、系统考虑这项工作。要把地下、地上的文物,古代、近现代的文物都保护好。

让民众共享文物保护工作成果。陕西有14个朝代1100多年的建都史,六是不断创新展示方式。这一段历史十分辉煌灿烂。有专家说,一部陕西的古代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国的古代史。近现代我省也有像红色延安这样辉煌的历史。文物保护工作要在确保文物本体安全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积极创新文物展示和合理利用的方式,改进表现手法,让民众更好的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共享文物保护工作成果。

打造人文陕西品牌。要在保证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七是全面提高文物资源利用水平。积极推进合理利用工作。一方面,文物部门要与外事、商务、旅游等部门继续积极互动,共同搭建文化、经济、旅游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我省开放型经济和对外交流发展,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陕西文化影响力,提高陕西在世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确保文物安全和按时返回的前提下,规范和加强对外文物交流工作。省以兵马俑为代表的文物外展工作是成功的几乎每到一地,都引起当地民众的轰动,有效地配合了国、省的一些重大外事活动。外国人眼中,兵马俑就代表中国文化,代表中国的历史。通过兵马俑等文物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扩大了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可以让大家认识到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文明古国、一个大国,现在恢复到以前的历史地位有什么不可以呢?兵马俑等文物走出去,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和陕西省的情况,对于消除反华噪音和中国威胁论的不利影响,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战略机遇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让世界通过兵马俑来了解整个中国是一个很现实、也很有效的途径。但是全世界的人不可能都来到中国,更不可能都来到陕西参观兵马俑。这样,文物走出去很有必要。从具体实践来看,走出去很成功,待遇很高,影响很大。外国展出时,大多有现任或前任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文物相关产业发展。规范文物复制品行业,支持相关仿制和创意产品开发。以打造文物相关产业品牌为着力点,充分挖掘有发展潜力的文物资源或文物服务产品,推出一批有利用潜力的文物相关产业项目,真正做好文物合理利用这篇大文章。

三、夯实基础。开创我省文物工作新局面

一是完善领导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落实工作职责。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升文物工作水平。文物、发展改革、公安、财政、国土、建设等部门要相互配合,积极支持,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文物工作新格局。文物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健全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和保护网络,强化“守土”意识,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二是注重调查研究。全省文物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学习和调研。解情况,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文物事业发展。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强化人才培养在文物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加强能力建设为重点。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工作。培养一批我省文物工作亟需的专业人才,一批高层次的学术带头人,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要积极参与文物人才的培养工作。

省长范文篇7

这次全省粮食工作会议,是在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我国粮食生产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一年来的粮食工作,明确提出明年我省粮食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全面部署秋粮收购工作。洪虎省长、儒林常务副省长一直非常重视粮食工作,儒林副省长今天亲自参加会议,并将对我省今后粮食工作的有关重大问题作重要讲话。下面,根据一年来全省粮食工作情况和省委、省政府讨论的原则意见,我讲三个问题。

一、一年来全省粮食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

一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有关部门紧紧围绕粮食的改革与发展,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粮食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近几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一直围绕加快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积极深入地探索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路子。考虑到我省是国家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生产和流通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种粮农民的收入目前仍主要依赖于粮食生产以及政府保护,加之我省财力较弱,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部分又很难足额到位的实际情况,为了有效保护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合理收益,根据国务院28号文件精神,借鉴兄弟省、市经验,省委、省政府经过反复研究,在连续几年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情况下,去年对秋粮收购政策作了较大调整。一是减少保护价收购总量,按九五期间玉米和水稻平均商品量的70%确定了210亿斤的收购总量。二是适当调低保护价水平,玉米、水稻同比每市斤分别下调了0.*5元、0.08元。三是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实行多渠道经营。截止9月末,全省累计收购新粮270.2亿斤,其中保护价粮收购168.8亿斤,市场粮收购101.4亿斤,而且市场粮价大都高于保护价。通过上述改革措施,保证了种粮农民的合理收益,搞活了企业经营,减轻了财政负担,提高了粮食流通市场化水平。与此同时,我们还在东丰县进行了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把多年来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直接补给农民,使种粮农民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实惠,试点县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非常满意。今年年初,为了让种粮农民早知道秋粮收购政策,在认真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下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20*年秋粮收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吉政明电[20*]4号),并于3月3日及时召开了新闻会,向全社会公布了今年我省秋粮收购政策,明确提出:今年秋粮上市后,放开部分销区、部分城市郊区和产区直补农民试点县保护价粮食收购,放开延边州保护价玉米收购,放开非水稻主产区、无水源保证的老水田区和井灌水稻的保护价收购,从而使我省的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又向前迈了一步。

(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试点进展顺利。为了全面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省政府决定,在去年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在东丰县进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试点。从年初开始,省粮食局和有关部门就着手改革试点的各项准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东丰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及五个配套文件。8月5日,省政府在东丰县召开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试点动员大会,改革试点进入实施阶段。这期间由省粮食局牵头,省直相关部门和辽源市、东丰县有关人员参加,先后两次赴安徽学习考察粮改经验,借鉴安徽做法,调整和完善有关试点政策。对试点工作,辽源市委市政府、东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纳入重要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县委书记、县长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粮食部门精心组织,财政、农发行、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目前,核实粮食库存和清查财务账目已经结束,职工减员分流、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正在进行。总的看,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

(三)粮食销售突破历史最高水平。为了缓解库存压力,减轻企业和财政负担,加大促销泻库力度,对库存中的高价位定购及保护价玉米,采取费用和利息一次性补贴包干销售等措施。粮食部门层层下达指导性计划,分解落实指标,明确责任和奖罚措施。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抓住市场粮价回升的有利时机,积极开拓市场。吉粮集团和*粮油进出口公司积极寻找客户,多签约,快履约,多出口、快出口。全省粮食销售取得了历史性突破。1至10月份,全省共销售粮食344.9亿斤,同比增加134.2亿斤,增幅64%,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国内销售183.1亿斤,同比增加97.4亿斤,增幅114%;出口161.8亿斤,同比增加36.6亿斤,增幅29%。截止10月末,全省粮食库存已下降到602.1亿斤,同比减少83.7亿斤,降幅12%;比去年库存最高时(8*亿斤)下降200.9亿斤,降幅25%。

(四)减亏增盈成效显著。根据省政府减亏增盈工作的总体部署,在全省粮食购销企业中开展了减亏增盈攻坚战。按照同比减亏20%的目标,将减亏目标和措施层层分解落实到企业,签订责任状,落实奖惩措施。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粮食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减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到10月末,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亏损8.7亿元,同比减亏4.1亿元,减幅32%。

(五)核实粮食库存工作扎实有效。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合理安排粮食风险基金,并为深化粮改、锁定老库存做准备,省里决定对全省粮食库存进行核实。省政府先后两次召开会议部署核实粮食库存工作。从4月7日开始,通过企业自查、县(市、区)复查和省里统一组织抽查,坚持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共对全省49个县(市、区)、吉粮集团、中储*分公司和中谷长春分公司的967个储粮库点粮食库存情况进行了核实,经过全省粮食、财政、农发行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各级监察部门的有效监督,较好地完成了核实任务。国家联合抽查组抽查结果,与我们的核实结果一致。

(六)陈化粮处理做到了公开公正竞价销售。我省陈化粮库存数量大,省内外加工企业需求旺盛,陈化粮处理历来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为了防止在陈化粮处理工作上出现暗箱操作、以权谋私,根据国家《陈化粮处理若干规定》,我们出台了《*省陈化粮处理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对陈化粮进行竞价销售。省粮食局、省财政厅、省农发行、省工商局等部门,坚持原则,通力合作,于8月14至15日,成功地举办了20*年*省陈化粮竞价交易会,面向全国,公开向酒精、饲料企业定向销售。共竞价成交陈化粮1*.8万吨。其中:玉米成交51.5万吨,平均每吨900.10元;水稻成交48.1万吨,平均每吨641.50元,竞拍价格比预想的要高出很大幅度,减轻了财政负担。省工商局跟踪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了个别企业倒卖、转让陈化粮问题,有效地防止了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对这次竞价拍卖陈化粮,社会反响较好。

(七)全省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进度加快。洪虎省长十分关注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快实施。儒林常务副省长、正中副省长多次召集有关部门协调解决资金等问题。省财政厅、省农发行、省信息产业厅积极支持,金鹰公司围绕软件开发做了大量工作,省粮食局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加紧工作,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及时调整实施方案,网络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前8个月,在*、松原两市12个县(市、区)粮食局及251个粮库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了县粮食局与粮库联网。网络计算机在东丰县粮食系统进行应用试点。进入9月份,全省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展开。预计到年底,可实现省、市、县、库四级联网,届时,全省粮食管理工作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此外,行风建设、省储备粮管理、粮食工业、粮食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项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好进展和成效。

总的看,今年的粮食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全省粮食工作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显露和潜伏着的问题仍然很多,有些方面还相当突出。主要是,库存仍然超储积压;顺价销售困难;财务挂帐负担沉重;粮食风险基金严重不足;企业经营困难重重;特别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冗员过多、人浮于事的问题非常突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工作不到位和企业管理上的问题,也有客观形势变化较大和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但是不管什么原因,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地加以解决。

这里我想特别指出的是,在放开粮食收购市场、补贴缺口大、企业经营困难多的严峻形势下,全省粮食工作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果,确实来之不易,主要原因: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粮食工作摆在重要日程上。云坤书记多次在省里有关会议上强调做好粮食工作的重要性,并就粮食工作的一些突出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粮食的改革与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洪虎省长多次主持省政府专门会议,研究粮食问题,对粮食的库存管理、搞活经营和深化改革提出重要意见;炎志副书记和儒林副省长也都投放很大精力,研究、分析和解决粮食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对粮食工作也都非常重视。二是全省粮食部门能打硬仗。省粮食局领导班子,在历史包袱沉重,现实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不等不靠,锐意进取,知难而进,工作抓得很实;全省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不能按时开工资,甚至发生活费都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以大局为重,坚守岗位,默默无闻地工作,精神可嘉。如果没有这样一支过硬的队伍,很难取得如此成绩。三是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合力攻关。在现行管理体制下,粮食工作离不开财政、农发行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粮食、财政、农发行各自都有一套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如果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都强调各自的部门利益,工作就很难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省财政、农发行都能从大局出发,全力支持粮食工作。还有省委财经办、计委、经贸委、农委、工商、物价、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公安、技术监督、税务、民政、体改办、国土资源厅、金融、电力、铁路等部门,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对粮食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吉粮集团、中储粮*分公司、中谷长春公司心系粮食事业,共谋发展大计。经过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全省粮食工作才有了今天这个成果。

二、明年全省粮食工作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明年全省粮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为目标,紧紧围绕对农民实行直补,稳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努力搞活粮食经营,切实提高经济效益,强化粮食库存管理,确保储粮安全和社会稳定,把全省粮食工作继续向前推进。

(一)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根据最近国务院召开的省长会议精神,明年国家将对粮食主产区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明确的综合性政策措施,包括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对农民直接补贴方式的改革等措施。我们必须从省情出发,认真谋划,做好各方面准备。明年上半年,要在继续抓好东丰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直补农民改革试点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试点范围,为推进全省粮改探索经验。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制定我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进一步加大促销泻库力度。促销泻库仍然是粮食工作的重中之重。明年全省粮食销售的总体目标确定为:销量大于进量,对今年新收购的保护价粮当年必须销售出去,尽可能多处理老库存。对20*年12月末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定购及保护价老库存粮食进行锁定,由省粮食局、省财政厅、省农发行提出限期处理办法,力争在两三年时间内使我省粮食库存恢复到比较合理的水平。对今年新收购的保护价粮食,能够顺价的,要积极组织销售;不能顺价的,由省粮食局、省财政厅、省农发行根据保护价粮收购价格、市场价格和企业经营情况,研究具体销售办法。

(三)继续抓好减亏增盈工作。由于粮价上涨,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减亏增盈比较有利,但是,增亏因素也有所增加。主要是随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推进,多年积累的历史挂账、资产盘亏、坏账损失等潜亏因素会不同程度地暴露出来。因此,明年要重点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强化企业管理,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搞活市场粮经营,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力争不发生新的经营性亏损。

(四)不断强化粮食库存管理。通过对全省核实粮食库存,可以说,粮食库存管理工作整体上有了加强,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个别县(市、区)企业管理混乱,问题比较突出,甚至有违法乱纪行为。为强化库存管理,堵塞漏洞,明年省里将组织省监察厅、审计厅、粮食局、财政厅、农发行等有关部门重点解剖一个问题比较突出的县(市、区),市(州)、县(市、区)政府也要组织有关部门解剖几个重点库。通过解剖查找库存管理上的漏洞,总结经验教训,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强化管理措施,确保粮食安全。今后,在粮食库存管理上,要采取更严格、更有效的制约措施。粮食收购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依质论价,不准让水让杂收购,不准收“人情粮”。粮食销售必须报县(市、区)粮食局审批,并报农发行备案。要加大资金监管力度,坚决杜绝挤占挪用,违者按《粮食购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从严惩处。要按规定及时处理损耗,不允许发生新的亏库。与此同时,为贯彻落实《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加强省储备粮管理,要抓紧起草《*省储备粮管理条例》,力争年底前颁布实施。

(五)认真搞好粮食仓储设施建设。要在做好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使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在现有基础上有一个大的改进和提高。要加快储粮条件的改善,充分利用国家简易建仓贷款和多渠道筹措资金,在大中型粮库推广使用轻体简易粮仓,逐步取代现在使用的钢筋囤和席穴囤。要加快粮食消防设施建设,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采取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以建设地下消防管网为重点,在有条件的粮库增设监控设施和适当配置消防车,增强粮库的防范措施和扑灭初期火险的能力。要制定粮食消防设施建设规划,争取三年内所有粮库实现消防管网化。

(六)大力发展粮食工业。发展粮食工业,是振兴我省老工业基地的客观要求,在这方面粮食部门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全省粮食系统多数粮食工业企业的经营机制不适应市场化经营,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发展粮食工业必须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对现有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进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各种形式的企业改组、改制、改造,尽快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济成份多元化的粮食工业新体制。要紧紧抓住国家向东北老工业基地倾斜政策、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时机,组织专门人员,积极争取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要打破区域界线、行业界限和所有制界线,按照市场经济运作模式,搞好结构调整,整合有效资源,实施规模经营。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采取订单的方式,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七)努力做好全省粮食管理信息网络应用和管理工作。要把这项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在实现省、市、县、库四级联网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粮食工作实际,对系统和应用软件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使其更加科学,以满足粮食购销市场化实际需要。要进一步加大应用管理力度,确保整个网络畅通和安全。要认真抓好网络应用工作,按照粮食管理信息网络系统流程,合理设置工作岗位人员,加大培训力度,使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网络系统操作规程要求,处理正常业务,进而全面提高粮食经营管理现代化水平。

(八)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要坚持从严治党方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思想,使全省粮食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得到新的提高。要结合实际加强行风建设,坚持标本兼治和纠建并举的方针,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意识,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妥善处理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秋粮收购工作要加强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里有关政策,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要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及粮食购销市场化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化解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和农民直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要从严管理,防止以粮谋私问题的发生。要密切结合粮食重点工作,切实做好查办案件工作,使系统的行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九)切实加大对粮食工作的领导力度。总理在这次省长会议上重申,必须坚持粮食省长负责制。对市、县来说,就是市、县长负责制。特别是明年粮食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能否顺利推进改革与发展,事关全省大局、事关社会稳定。各级政府要逐级落实责任制,切实把粮食的改革与发展纳入重要日程,牢牢抓在手上。要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务必抓出成效。粮食部门要精心谋划改革与发展,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努力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三、当前要突出抓好粮食收购工作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做好当前粮食购销工作的紧急通知》(国粮电[20*]13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20*年秋粮收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吉政明电[20*]4号)精神,结合今年我省粮食生产和购销形势,经省委省政府讨论,确定20*年秋粮收购政策如下:

(一)相应缩小保护价收购范围,合理确定保护价水平。放开部分销区保护价粮食收购。包括:通化市的通化县、集安市,白山市的八道江区、临江市、江源县、抚松县、靖宇县、长白县的保护价粮食收购;放开部分城市郊区保护价粮食收购。包括:辽源市的西安区、龙山区,通化市东昌区、二道江区保护价粮食的收购;放开产区直补农民试点县东丰县的保护价粮食收购;放开延边州保护价玉米收购;放开非水稻主产区、无水源保证的老水田和井灌的水稻保护价粮食收购。包括:四平市(保留辽河农垦管理区)的铁西区、铁东区、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县、双辽县,辽源市的东辽县,白城市的洮北区、洮南市、大安市、通榆县、镇赉县(保留白沙滩灌区),松原市的宁江区、扶余县、长岭县、乾安县、前郭县(保留前郭灌区)。

上述非主产区退出保护价收购后,主产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含吉粮集团企业)对省内玉米实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在没放开水稻的市、县(市、区)水稻保护价收购数量保持2002年水平。吉粮集团20*年3.5亿斤订单水稻纳入保护价范围。各县(市、区)保护价玉米收购数量超过上年省政府下达的保护价玉米收购计划部分,要报省粮食局、省财政厅审批后,方可收购。销区设在产区已取得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资格的粮库或分库收购的玉米纳入保护价范围。保护价水平确定为:玉米标准品(二等,14个水)每市斤0.45元,比上年提高0.02元,上调4.7%;水稻标准品(三等,14.5个水)每市斤0.53元,与上年持平。

这样确定保护价粮收购政策主要考虑:一是符合国家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要求。国粮电[20*]13号文件明确要求,“主产区要按照国家粮食购销和价格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收购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二是农民种粮成本提高。据省物价局测算,今年玉米斤粮生产成本为0.34元,比去年提高了0.027元;水稻斤粮成本为0.40元,比去年提高了0.*元。玉米保护价确定为每市斤0.45元,成本收益率达到32.4%;水稻保护价保持上年水平,每市斤0.53元,成本收益率可达32.5%。这样,既对农民种粮成本给予了适当补偿,保证了农民种粮的合理收益,又解决了多年来旱田与水田种植区农民收益差异较大的问题。三是适应市场形势。预计收购期间,玉米保护价不会高于市场价,按确定的保护价收购的玉米,完全可以实现顺价销售。而水稻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无法顺价销售,且库存大量积压,企业包袱和财政负担越来越重。因此,水稻不宜敞开收购。四是基本体现了“春定秋不变”的原则。《*省人民政府关于20*年秋粮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吉政明电[20*]4号)明确提出:“20*年秋粮收购的保护价水平,按正常年景粮食生产成本加适当收益确定。玉米保护价,原则上根据市场情况,参照上年价格水平确定;水稻保护价,原则上按上年水平略微下调”。这样确定保护价水平总体上符合吉政明电[20*]4号文件精神,农民从心理上是可以接受的。

(二)继续执行等级差价和地区差价,坚持优质优价。2002年保护价收购政策,缩小了等级差价,适当拉开了省内地区差价。在执行过程中,普遍反映缩小等级差价解决了同质品种粮食优等优价收购与混等销售的矛盾,符合销售等级价差水平,有利于企业销售;实行地区差价,符合“递远递减”的原则,补偿了运输成本,促进了粮食销售。因此,今年继续执行上年的政策和价差水平。即,等级差价为玉米每市斤0.01元,水稻每市斤0.02元;地区差价:玉米仍分长春以南、长春以北和边远县(区)三个价区,以长春以南为基准价区,每个价区每市斤差价0.005元;水稻分长春以南、长春以北两个价区,每个价区每市斤差价0.01元。价区内铁路沿线与非沿线每市斤价差0.005元。距沿线库20公里以内(含20公里)执行沿线库收购价格,20公里以远的执行非沿线库价格。对属于专、优、特优质品种的订单粮食,在收购上坚持实行优质优价政策,凡订单明确收购价格的按订单执行;订单没有明确收购价格的,保护价品种按不低于保护价水平收购;其他品种收购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各级粮食部门要坚持定期公布优质粮食品种的市场供求及价格信息,帮助农民正确把握市场形势,引导农民优化种植结构。

今年保护价粮食收购质量要求为:水稻等级限定在三等以上(含三等),整精米率大于或等于60%,出糙率大于或等于77%;玉米等级限定在三等以上(含三等)。玉米全面实行容重定等,高于23个水的玉米,可利用降水仪快速降水后,再用容重器定等。为此,凡有保护价玉米收购任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严格执行《*省秋粮收购质量管理规定》,抓紧配齐降水仪和测水仪,保证收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切实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管理。对保护价水稻收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以2002年保护价水稻收购台帐为基准,坚持逐笔登记农户保护价水稻售粮数量,以保证主产区种植水稻的农户能够享受到保护价政策。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实行多渠道经营。原则上凡是持有《法人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中包含粮食经营项目的企业和个人,均可入市收购。对新入市企业,粮食局、工商局要认真执行《粮食收购条例》有关规定,严格审查。在粮食收购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粮食市场监管,严厉查处无照经营、欺行霸市、压等压价、掺杂使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做好保护价粮收购资金供应,多渠道筹措非保护价粮收购资金。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各级农发行要按粮食性质的不同,区别对待。对保护价粮收购资金和必要收购费用贷款,要保证及时、足额到位;对非保护价粮食收购资金,要按照《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非保护价粮食收购贷款管理办法》规定的“以销定贷、以效定贷,区别对待、择优扶持,执行政策、防范风险”的原则,积极提供贷款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多渠道筹措市场粮收购资金,金融部门要给予支持。

(五)认真做好粮款结算工作。无论是收购保护价粮还是经营市场粮,都要及时兑付农民售粮款,坚持户交户结,现金结算。不准以任何理由向农民“打白条”。对农民交售的保护价粮,除继续为乡镇政府农业税和附加外,不准代扣其他任何款项。“春借秋还”救灾粮的农户,必须先还救灾粮,后卖商品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兑现承诺,积极组织农民还粮。

(六)调整经营策略,加大市场粮食经营力度。各级粮食部门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正确分析今年秋粮收购面临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做好市场粮收购的重要性,转变经营观念,调整经营策略,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利用点多面广、遍布城乡的有利条件,坚持库内收购与上门收购相结合,尽可能多掌握一些粮源,搞活粮食经营。

省长范文篇8

第一,要正确把握我省人口计生工作的形势。

人口多是我国的最大国情,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带有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多年来,我省始终坚持将人口发展和社会发展密切结合,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十一五”期间,全省人口出生率平均为10.49‰,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05‰以内,2010年末全省总人口3790万,比规划少34万人,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去年我省经济总量排在全国第17位,据估算人均经济总量排在第16位,2009年人均财政收入排在第13位,这些都是人口数量、质量给我省带来的优势。一方面是我省“十一五”以来不断完善各项计划生育惠民政策,再加上农村普惠的新农保、新农合、义务教育均等化等多项措施共同推动的结果,一方面也是全省人民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参与落实基本国策,以及人口计生系统干部职工努力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各级组织和人口计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慰问和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人口计生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低生育水平存在反弹风险,“十二五”时期,我省20—29岁妇女人数比“十一五”多了37万,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也陆续进入生育旺盛期,夫妻都是独生子女的允许生二胎,几个因素叠加,未来五年我省人口仍将以年均2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二是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的社会舆论有所抬头,一些地方对人口计生工作有所放松,违法生育现象还时有发生。三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依然偏高,2009年为120.3,尽管比2005年有所回落,但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一个点左右。四是出生人口素质偏低,据统计,每年出生的先天性残疾儿达5000多例,不仅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很大负担,也影响到人口的整体素质。五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近510万,占人口总数13.5%,65岁以上人口343万,占9.1%,社会保障的压力越来越大。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努力实现经济总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三个上台阶,到2015年迈入全国中等发达省份的行列,这对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因素密切相关,资源、环境、发展质量和群众收入等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受制于人口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矛盾的进一步凸显,建设西部强省和全面小康社会不仅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还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控制人口总数,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口计生工作一定要主动顺应新的形势,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贴近群众需求,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改进服务,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坚实可靠的人力资源条件。

第二,要突出“十二五”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在全面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精神的同时,进一步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当前的突出问题。

一是要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这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需要强调的是,只要国家没有调整现行政策,就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做到政策不松动、工作不松劲、措施不松懈。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手段,突出抓好人口大县、重点地区和农村人口、流动人口以及失业人员、人户分离人员、富人名人等特殊人群的计划生育工作,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确保“十二五”时期我省低生育水平不反弹。只要我们的人口总量控制在预期性目标内,加上我省经济快速增长,我们完全有条件到“十二五”末迈入中等发达省份行列,但如果人口总数控制不好,人均指标在全国排位靠后的话,那就不是中等发达省份了。

二是要切实提高人口素质。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与和谐。要继续抓好育龄妇女免费健康检查和孕前筛查,加强出生缺陷干预研究,进一步扩大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力争在农村产妇免费住院分娩的基础上,三年内实现产前免费检查,不断提高我省育龄妇女健康水平和新生儿健康素质。民政、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完善政府补助、新合疗、大病救助等政策,解决好广大农村育龄妇女的住院治疗费用,把这一惠及广大农民的好事真正办好。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是要提高妇女素质,因为健康、高素质的母亲,能孕育出健康的孩子,培养出合格的劳动者。今年省上加大了这方面经费投入,妇联的经费将有相当部分用在对女孩子的关爱上,各级各部门都要制定特殊政策提高适龄女孩的健康水平和文化素质,为她们健康成长和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要下大力气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以经常监管为基础、集中整治为突破,力争“十二五”期间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卫生、公安、药监、人口计生等部门要严肃查处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非法终止妊娠的“两非”案件,依法严惩溺、弃、残害女婴的犯罪行为。要加强宣传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教育和引导群众正确对待出生性别问题,营造有利于女孩生存成长的社会舆论环境。

第三,要创新人口计生工作的管理服务。

人口计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利益,实际上也是一项重要的群众性工作。要按照总书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积极适应农村社区化、农民市民化和工作重点从农村开始转向城镇的新形势,进一步创新管理、改进服务,不断提高人口计生工作的水平。

一是以完善政策为重点健全利益导向机制。不断深化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调查研究,深刻认识其内在联系和基本规律,准确把握人口变动趋势,统筹规划人口布局,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让计划生育家庭得到更多实惠。要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研究和创新计生工作,如大量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后,原有头胎是女孩可生二胎的政策如何与城市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相衔接?总的原则是既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又要推动重点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快建立完善具有陕西特色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围绕群众在优生优育、子女成才、生殖健康、家庭致富等方面的需求,增加奖励扶助项目,提高扶助标准,扩大覆盖范围,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二是以硬件设施为先导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结合农民进城落户、扶贫和避灾搬迁、30个重点示范镇建设,加快标准化妇幼保健院、计生服务站和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引导群众相对集中居住的同时,让他们享受到与城市一样的计划生育服务。要加快全省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全员人口信息核查和统计管理工作,公安、人口计生、统计部门要建立人口信息整合机制,建设好“动态监测、科学预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人口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要创新人口计生工作的服务管理体制,将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纳入社会管理和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探索以社区为单位、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大力推行市民化管理、均等化服务、亲情化关爱的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三是以扩面提标为突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之所以会出现多生、超生现象,除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我们要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广大群众的后顾之忧。重点是在两年内推进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同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养老服务。新型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今年要扩大到70个,省上正在考虑到明年上半年把所有县全部覆盖,各地各部门要创造条件狠抓落实。养老机构、老年活动中心等硬件设施建好后,要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为老人提供优质服务,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要进一步提高60岁以上老人门诊医疗或住院报销比例,在大病救助、老年慢性病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加强政府保障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逐步建立以家庭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第四,要完善保障措施。

一是要夯实工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要的议事日程,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人口计生部门与有关部门要加强配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人口计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要完善目标管理。“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全省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实行严格的一票否决制度。今天会上省上还要和各市及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这是一项硬任务,各市各部门必须确保完成。同时,还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把人口质量作为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建立人口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完善党政、部门、业务“三线”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

省长范文篇9

对进一步贯彻中央和省委有关农业和粮食工作的有关部署,总体要求就是“四句话、八个字”:

一是认识。对“三农”问题要特别重视,在目前形势下,怎么重视“三农”问题都不过分。在认识上要把握好以下几条:一是我们在讲任何工作的时候,包括我们在突出强调农业问题、粮食问题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要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安全的粮食保障,没有实力、没有财力是不行的,而财力的增强就要靠发展。二是福建一定要有一定的粮食自给能力。三是要有相应的粮食调度、调控、储备、管理的能力。

二是目标。粮食问题对福建省来讲至关重要。各级党委、政府要有清醒的认识。省里明确提出了粮食自给率、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储备、粮食风险基金、社会稳定、粮食安全机制等六方面的目标要求。##市和各县市、区也要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在保护粮食生产方面要有相应的举措,包括水利、路网等发展项目建设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并保持其稳定性、长期性。同时要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对中央和省里的相关政策要广为宣传,公之于众,在工作上要加强领导,抓紧抓早,求真务实,尊重科学,正确引导,确保粮食安全,确保全局稳定,确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三是举措。要加强对农资的价格管理和市场秩序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服务体系,将售粮直补、种粮免税、良种补贴、最低收购价、农资限价管理等与农民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落实到位。

四是工作。要落实责任,讲究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工作思路和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有效性和长效性。

另外,借此机会再强调几个观点: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要始终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问题。工作为谁干,决策为谁服务,政策为谁制定,这是我们首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检验工作标准,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来考虑这个问题把握的好,我们的工作就不会出大的问题,而且工作的效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显现出来,会得到老百姓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这个问题把握不好,很容易出问题。老百姓不高兴的事不要去干,违背老百姓意愿的事不要去做。当领导干部,最重要的就是为老百姓服务。当领导也就是为人民当保姆,干部要增强保姆意识,摆正位置,老老实实为人民做事。干部当好保姆,人民才会满意。

二是在发展观念上,要始终注意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首先就要讲发展,就是不争论、管一切,发展是绝对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必须坚持。我们在考虑问题时,千万不要把这个最本质的东西丢了。发展是首要的,是基础,是前提,没有发展,什么都没有,什么都谈不上。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就是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包括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公正和社会的民主。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全面提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还包括人的价值实现和人格尊严。协调就是物质文化的协调发展,就是在社会的各个方面、系统之间各种要素的平衡、协调、同步。可持续就是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生态、资源、人口相适应,质量、效益、速度相统一。所以,我们在讲农业和农村工作时要全面地理解,种粮要保护农民长期的积极性,但只靠种粮农民增收就很有限,还要拓展其它的增收渠道。

三是在工作布局上,要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重中之重”就是要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中。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耕地才能搞规模经营,农民收入才会增加,同时转移出去的农民,通过打工也会增加收入。农民问题重中之重是增收,农业问题重中之重是粮食,农村工作重中之重是服务。对“三农”工作,不光要讲,更关键的是做;如果讲多了,做不到,群众的心理落差就越大。我们应该量力而行,把有限的财力集中起来,重点解决农民所关注的、我们认为很重要的问题,如农村税费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低保。解决多少问题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农民群众看到党委和政府在诚心为他们服务,这样他们气就会比较顺,就很高兴。

四是在工作举措上,要始终注意解决稳定、连续、有效问题。思路要注意稳定性,不要今天这样,明天那样。政策要注意连续性,农民最担心的是政策会变。政策还要注意有效性。要做到这点,关键是遵循规律,从实际出发。只要是实践证明有效的,思路也好,政策也好,举措也好,就要一届接着一届干,不要因为换了领导就换思路,但可以不断补充完善。出台的政策就是要说到做到,说好做好。要研究政策的有效性,工作要抓到关键环节上,花钱要花在关键环节上,改革也要改在关键环节上。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五是在工作方法上要始终注意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统筹协调、形成合力问题。我们的工作千头万绪,在强调一件事情时不能否定其它的工作,一定要给其它事情留有余地。没有重点就没有一般,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重点。要不断抓住重点、难点,通过难点的突破,带动和推动其它工作的开展,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同时要注意统筹协调,围绕发展,围绕工作的重点难点,围绕项目带动形成合力,方方面面都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相互服务、相互呼应,营造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氛围。

省长范文篇10

20**年对全体体育工作者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百年奥运在中国成功举办,这是我们每个体育人所期盼的。我省体育系统以奥运为契机,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在改革发展中取得了新的业绩。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群众性的体育健身活动丰富多彩,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体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特别是在以下这些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任务圆满成功。省体育局、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及**、**、**、**、**等市密切配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组织准备工作。其中**市由于组织工作出色,传递现场氛围热烈、井然有序,被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中心赞誉为境内传递最成功的城市之一;**市克服种种困难,及时应变,确保火炬传递活动临时停止期间奥运火种的安全,非常不容易;其他几个市的传递活动也可圈可点,火炬途经的台州市为运行团队转场休整作了精心安排。

群众体育事业不断繁荣。特别是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以创建体育强县、体育强镇为主要抓手,大力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基层群众体育组织,丰富活动形式和载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竞技体育保持了较好成绩。在北京奥运会上,**有26名运动员参赛,共获得了2金4银1铜打破一项世界纪录的成绩,保持了自我国恢复参加奥运会以来届届有金牌的光荣传统。去年,我省运动员还获得**项世界杯站赛冠军,7项亚锦赛冠军,82项全国冠军。

体育产业稳健发展。竞赛表演市场更加活跃,体育产品制造业在金融危机中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体育销售突破40亿元,连续3年列全国第二。

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凝聚了全省体育系统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广大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政府,向广大体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客观地分析体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仍然很大,发展不平衡问题短期内还难以解决;群众体育工作有待加强,一些地区片面强调设施建设,忽视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体育人口增长缓慢,全民健身效果不明显;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足,业余训练滑坡,部分传统优势项目逐渐失去优势,新的优势项目不明显。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20**年是全运年,也是20**年省运会筹备工作的关键一年,还是20**年伦敦奥运会周期的起始年,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做好20**年的体育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

(一)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群众体育工作的水平。群众体育除了抓好常规的场地设施建设、体育活动组织开展外,这么几件事能不能再推进一下:第一件是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问题。体育设施共享已提了多年,但进展很不理想。今年能不能在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方面取得些实质性进展,请省体育局与教育厅抓紧研究有关措施。第二件是国民体质监测站(点)的建设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强规划管理和统筹协调,合理整合资源,可考虑利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现有的房屋、人员和部分设备,设立国民体质监测站(点);还可以探索国民体质监测与农民健康体检的有机结合,提高政府投入的效益。第三件是要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通过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比赛,在校园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自觉参加体育运动,不断改善青少年体质。

(二)认真备战全运会,努力增强竞技体育的实力。备战全运会是今年竞技体育的头等大事,省体育局要周密组织部署,加强对**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和管理,建立竞技体育目标考核责任制;省级有关部门和各级体育部门要积极配合支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要全力以赴,加强对教练员、运动员的管理,认真做好备战和参赛工作,坚决抵制弄虚作假和有违体育道德的不正之风,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力争取得预期成绩。

要不断建立健全业余训练机制,完善业余训练网络。加大力度,积极培育我省优势体育运动项目,引进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建成竞技体育强省打下基础。

要切实关注运动员的保障问题。目前,我省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无论是在训时的待遇还是退役后的安置,都有了较好的保障。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毕竟少数,绝大多数运动员默默无闻。他们从小放弃学业,远离父母亲人,艰苦训练,把人生最好的时光献给了体育事业,但退役后的就业就学却成了难题。他们更需要政府的关心和爱护,政府也理应关心、帮助这些为体育事业作出牺牲的运动员。各有关部门及相关市政府要落实好已有保障政策的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为退役运动员就学、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拓展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重点是梳理整合现有的相关政策,包括中央和省里已出台的文化、服务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再研究探索一些特殊的政策,促进体育产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