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方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20:27:18

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范文篇1

一、生产方式的演进过程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但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生产方式内的统一不是平静的,而是处于不断的矛盾运动之中,二者的矛盾运动使生产方式不断的新陈代谢,在每一个时代都表现出不同的历史特点。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三种形态生产方式的依次更替,正向信息社会迈进。

渔猎社会的生产方式。渔猎社会是人类刚刚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时期,大约一万年以前的所有历史都属于这个时期。当时,科学技术尚处于萌芽状态,人们制造和使用工具受到极大的限制,使用的大多是打磨粗糙的石器工具,以利用自然为主,通过采集果实、捕鱼、打猎等生产活动获取维持生存的食物。在这种生产力水平相当落后的情况下,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在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很难存活下去,人们不得不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并以群体活动的方式进行生产实践。

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农业文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次转折。科学技术开始产生并逐渐形成,定居的村庄渐渐星罗棋布蔓延开来,人们使用畜拉的耕犁、铁锹、金属镰刀、木耙等工具在土地上劳作,开始了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其特有的标志就是动物的驯养,繁殖和植物的种植。在农业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从事这种田间劳作的农民,“他们的生活仅是以糊口、苟延生命和供他们的主人寻欢作乐而已。没有长期储备粮食的设备,没有把产品运往远处市场必不可少的道路。”[1](p36)因此,农业社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和消费融为一体的社会。

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建立起了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度,形成了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体系,煤、石油、天然气等不能再生的化石燃料成为社会的主要能源,动力逐步代替人力和畜力,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时代。在这个时期,人们的生产不再仅仅是为了自己享用,更多的是为了出售,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大规模的销售系统和大规模的商业体系,从而打破了农业社会生产与消费的统一,实现了生产和消费的分裂。

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文明为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换奠定了基础。20多年以前,未来学家们曾预测工业社会将向信息社会转换,现在,这一预测正在成为现实,社会信息化正在以人们预料不到的范围、规模和速度向前推进,引起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其中包括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信息化进程中生产方式的变革

不同时代生产方式的变化和特点主要表现在它的各构成要素上。要了解信息化进程中生产方式的变革,我们就应从现代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和和生产关系的各环节入手。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

1、信息化进程中生产力的变革

(1)以脑力劳动为主、从事信息活动的人是社会的主要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劳动者既要支出体力,也要支出智力。在不同时代,因为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人们体力和智力支出的比例是不同的。在农业社会乃至以前的时间段里,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主要是体力型的,人们的劳动支出以体力为主;工业社会科学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人们先后发明了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等动力机械,进入机械化大生产阶段,在这一阶段,生产力所要求的劳动者素质是脑体并用型的;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大加强,信息产业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需要有大量的劳动者从事与信息有关的工作,这就使工业社会延续下来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们的劳动支出逐渐转向以脑力支出为主。

(2)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化、网络化的智能机器体系成为人们的主要生产工具。人类使用的劳动资料,已经经历了简单工具和机器体系为标志的两个阶段,其中,简单工具在工业革命以后被机器所代替。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后,人们将会逐步用智能机代替工业时代的机器体系。智能机是具有人的部分智能的工具系统,它的使用不仅扩展了人们的体力,而且也扩展了人们的部分脑力,使劳动者更轻松、更准确地完成工作。

(3)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的信息成为人们的主要劳动对象之一。资源是人类生产的劳动对象,人们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范围是伴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在渔猎社会中,可再生的野生动植物是最重要的资源;到了农业社会,土地成为为人类提供生存资料的第一资源;发展到工业社会,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利用的资源的范围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煤、石油、天然气得到了广泛开发,但这些资源都是非再生性资源,过度开采会造成生态失衡等恶劣后果;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空中到地下,从宇宙到海洋,从无机到有机,无所不及,这些资源中就包括信息资源。在信息时代,它虽然不是唯一的资源,但却是最重要的资源,将会引起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信息事业。

(4)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标志和核心的信息科学技术成为核心技术。在人类历史上,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是空前发达和最为辉煌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科技群体不断涌现。在这些高科技群体中,任何高科技的发展不能不依赖于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特别是以网络为标志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因此,信息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它广泛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诸要素中,促进经济增长。

2、信息化进程中生产方式的变革

(1)生产上。使用机械化设备在流水线上进行的大规模集中化生产将逐步转变为使用智能化工具的适度规模的个性化生产。工业社会生产中利用的机器体系是依照决定性原理进行机械动作的装置,它们不会自动控制和调节,缺乏灵活性,这样的特点需要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监控和操作,以弥补机器体系的不足,这就决定了工业社会的生产必须把成千上万的工人集中到工厂里,在生产流水线上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子大规模生产出单一品种的产品。这种生产虽然成本低,但却满足不了人们的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信息时代人们在生产中广泛利用计算机这种智能工具,它“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和调节随时改变机器的行为模式,从而改变产品的款式”[2](p234),同样一套制造系统可以灵活的生产各种产品。这种生产所生产的产品批量小,品种多,更适合多样化的需求。

(2)分配上。信息将越来越多的介入到未来的产品分配之中,并将逐步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财富分配的依据。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的价值骤然上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决定性的先导作用。因此,未来财富的分配方式将趋向于注重信息要素,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所有者将取代资本家成为社会阶层的最富有者。

(3)交换上。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技术产生之后在商业领域很快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并开始逐渐进入家庭,为改变传统的交换方式奠定了技术基础,使新型的市场交换的方式和手段呈现出信息化的特征。尤其是在信息高速公路建成之后,商店销售系统、银行电子转帐系统和家庭中的计算机终端、电视、电话就可以连成一个互动的网络,人们坐在家里就可以自由选购商品。

(4)消费上。信息时代将开始弥补有史以来生产者和消费者相分裂的状况,出现生产者和消费者合二为一的趋势。农业社会里绝大多数人消费的只是他们自己所生产的东西,他们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生产者,也不是一般所认为的消费者。他们可以称之为“产消者”。工业革命把社会一分为二,导致了我们现在所谓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出现。到了信息时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广使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消费者与企业、与商场发生了一种互动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消费者通过网络把自己喜欢的商品信息输送给厂商。结果就是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消费者实际上是参与了商品的设计和制作。

三、信息化进程中生产方式的变革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生产方式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相互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反过来也会给信息化进程中社会的发展带来的一定的影响。

1、信息化进程中生产方式的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1)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人力物力。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生产方式的各实体要素中,使现代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通信、控制、显示系统等信息技术把自己的要求自动、准确、快速地作用于劳动对象,不仅解放了劳动者的体力,加快了生产产品的速度,而且提高了加工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

(2)人类劳动的彻底解放提供了手段,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现实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3](p168)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广泛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是给人类实现劳动解放提供了“现实的手段”,机器人已经不再仅仅做险活、脏活,而且开始进入技术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的劳动市场,扩大了人的体力,使人类摆脱了又脏又累的体力劳动;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又把一些繁重的脑力工作交给智能机去处理,扩大了人的脑力,使人们从那些繁重又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迈出了劳动解放道路上的第一步。

(3)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新的生产方式使生产从注重物质投入转向注重知识、信息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开了工业社会对物质和能量的大量消耗,缓解了社会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环境保护。

2、信息化进程中生产方式的变革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⑴失业问题较难解决。信息化进程中崛起的信息产业,给劳动者造就了很多就业机会。但是信息化设备的自动处理功能取代了部分人力,这也导致从传统产业部门释放出来的低文化素质的人力资源在一定时期内会相对过剩。

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智能化、网络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虽然使人们的生产活动突破物理时空限制的同时,使以前因为这些限制无法建立的关系得以形成,但它也让人们为之付出了代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当前,在一些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发达的国家,利用互联网在家办公成为兼顾工作和家庭、保持工作柔性和节约办公成本的方法,但是仅仅使用电子联系难以构筑足够的达到默契合作的信任,所以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来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关系。

⑶人性堕落。生产方式的变革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全新的手段,然而,它也为那些物质膨胀者获取暴利,进行违法犯罪提供了科学手段。这些人利用高科技手段制造假币、窃取各种技术资料……,变成庸俗的经济动物。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进程中生产方式的变化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正负两方面的。其负面影响我们要想完全消除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信息化进程中,我们可以充分树立信息意识,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以迎接信息化浪潮的冲击,适应未来社会。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不断变革,在每一个历史时代都有不同的表现和特点;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生产方式会表现出信息化的特征,同时给社会造成一定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生产方式;演进过程;变革;影响

参考文献:

[1]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生产方式范文篇2

1环境分析

山西省吕梁市地处山西省中部西侧,是全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吕梁自古以山西杏花汾酒闻名天下,故有着深奥的酒文化底蕴。利用当地丰富的高粱、玉米等作为原料酿造中低挡白酒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充分利用酿酒工业的下脚料酒糟发展养殖事业,尤其以肉牛生产为主线,供应本市及周边地区大型牛肉加工企业如文水贤美牛肉、胡兰牛肉、平遥牛肉等企业的需求,再利用养牛所产生的牛粪进行双孢菇生产,大力发展新农村“菜篮子工程”,满足周边市、县居民对新鲜双孢菇的需求,既可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了一部分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可节能减排,实现良性生态循环,发展了地方经济。

2工艺流程

2.1白酒生产工艺及操作要点

高粱粉→粉碎→热水润料→装甑蒸料→出甑加水、扬冷→加曲粉→入缸发酵→出缸拌糠→装甑蒸馏→原酒→勾兑、贮存→成品酒↓酒糟白酒生产结合当地传统的烧酒工艺生产中低档白酒,满足普通老百姓的饮用需求,依托当地中小企业以薄利经营为目的,获取大量白酒生产下脚料酒糟。

2.2肉牛养殖工艺及操作要点

酒糟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等营养物质和少量的酒精,经过高温消毒与秸秆饲料掺在一起,可做很好的牛饲料,不仅合理利用了资源,变废为宝,还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牛上膘快,长得既壮又快,而且肉质鲜嫩,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益运转。牛在饲养时需注意:

2.2.1牛舍的建造北方地区牛棚纵轴通常为南北方向,气温较高地区可以东西向。三面墙的单列牛舍通常纵轴也为东西或偏东方向,背墙向北,以阻挡冬、春季的北风或西北风。牛舍建造时还要考虑安全事宜,包括防疫、防火、防止夜晚跑牛等。

2.2.2喂养方式采用散栏式饲养便于实行工厂化生产,可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且内部设备简单、造价低。此外,牛在散栏式牛舍可在采食区与休息区内自由活动,较舒适,并可减少牛体受损伤的机率。不过由于散栏式牛舍共同使用饲槽和饮水设备,传染疾病的机会较多,须定时对牛做安全检查。

2.3双孢菇栽培技术及操作要点

2.3.1建造菇棚本项目采用标准式菇棚,即建设框架式温室大棚或者房屋式菇棚。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实行二次发酵技术;9月份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2.3.2培养料(牛粪)的准备种植双孢菇用的牛粪以干牛粪为好,牛舍建设的时候后墙面都留有出粪口,堆放粪便的地方做成水泥地面,向外倾斜,外侧开沟,以便清理牛舍的时候使牛粪和牛尿初步分离,牛粪成堆,牛尿流向沼气池。牛粪堆放沥水后及时拉到晒粪场晾晒,根据场地大小将湿牛粪摊开,厚度适当,让其自然晒干,牛粪晒干成饼状后用编织袋包装储存备用。

2.3.3培养料的配方与堆制以牛粪、稻草为主要原料,常见配方为:干牛粪2500kg、稻草5000kg、磷肥200kg、石膏粉150kg、尿素10kg、石灰150kg、饼肥200kg。堆制发酵:堆制时间一般吕梁地区掌握在8月上旬为宜。(1)预堆:先将稻草用清水充分浸湿,堆成1个宽2~2.5m、高1.3~1.5m、长度不限的大堆,预堆2~3d。同时,将牛粪碾碎、加水调湿后堆起。(2)建堆:先在料场上铺1层厚15~20cm的稻草,宽1.8~2m,长度不限,然后撒上1层3~4cm厚的牛粪,再按比例撒入磷肥和尿素,依次堆高1.3~1.5m。从第2层开始加适量的水,每层稻草铺上后均要踏实。(3)翻堆:翻堆一般应进行4次。在建堆后6~7d进行第1次翻堆,同时加入石膏粉和石灰粉。此后间隔5~6d、4~5d、3~4d各翻堆1次。每次翻堆应注意上下、里外对调位置,堆起后要加盖草帘或塑料膜,防止料堆直接日晒、雨淋。发酵标准:堆制全过程约需25d左右。应达到如下标准:培养料的水分控制在65%~70%,外观呈深咖啡色,无粪臭和氨气味,草粪混合均匀、松散、细碎、无结块。

2.3.4进棚播种先在棚内菇床上铺1层3cm厚的新鲜麦秸,再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地铺到菇床上,料层厚15~20cm为宜。然后按每1m3空间用高锰酸钾10g加甲醛20ml熏蒸消毒,24h后打开门窗难通风换气。当料温降到28℃以下时即可播种,每1m2用500ml瓶装的菌种1~1.5瓶。先将菌种量的1/2均匀撒播在料面上,然后用中指插入料中稍加振动,使菌种均匀落入料内3~5cm处,再把余下的菌种均匀撒在料面上。

2.3.5播后覆土播种后3d内适当关闭门窗,保持空气湿度80%左右,以促使菌种萌发。注意棚内温度不能超过30℃,否则应在夜间适当通风降温。播种后15d左右,当菌丝基本长满料层时进行覆土。覆土方法:选择吸水性好、具有团粒结构、孔隙多、湿不粘、干不散的土壤为佳,每100m2菇床约需2.5m3的土。先拌入1.5%~2%的石灰粉,再用5%的甲醛水溶液将土渗透,待手抓不粘、抓起成团、撒下就散时进行覆盖,覆土厚度2.5~3.5cm。

2.3.6覆土后的管理覆土后调节水分,使土层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覆土后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90%、温度13~20℃。应视土层干湿状况适时喷水,严格控制温、湿度是双孢菇优质高产的关键。

2.3.7适时采收当蘑菇长到直径2~4cm时应及时采收,若采收过晚会使品质变劣,并且抑制下批小菇的生长。采摘时用手指捏住菇盖,轻轻转动采下,用小刀切去带泥根部,注意切口要平整。采收后在空穴处及时补上土填平,并喷施1次1%的葡萄糖、200倍的太阳花丰产王,以促进小菇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3经济效益分析

3.1酿酒投资估算

黄河以北地区主要以高粱、玉米为原料酿酒,当地高粱价格为0.8~1元/kg,50°散装酒批发价为3.6~6元/kg,每1kg高粱可产50°酒0.75~0.85kg。现用高产酒曲以生料法每1d酿4锅酒,每锅500kg粮,以最高高粱价格、最低酒价率初步计算如下。每天成本:4锅×(500kg粮/锅×1元/kg粮+32元酒曲/锅+10元煤/锅)+酿酒人工工资30元+卖酒人工工资30元=2228元。每天收入:4锅×500kg粮/锅×0.75kg酒/kg粮×3.6元/kg酒=5400元。每天利润:收入-成本=5400-2228=3172元。每年利润(按330d计):3172×330≈105万元,除去厂房设备租赁折旧30万,年利润可达近75万。

3.2用酒糟养牛投资估算

每头牛每1d喂0.25kg玉米面、精料0.8kg、酒糟10kg、苞米秆10kg,每天4锅酒共消耗2000kg粮,每25kg粮的酒糟加部分青饲料可养1头牛,则利用本项目酿酒酒糟可养80头牛,每头牛每1d产牛粪估算5kg,利用酒糟作饲料养牛,牛每天增重平均1.25kg,牛肉按14元/kg计算,1年下来每头牛的净利润为(按300d计):1.25kg×14元/kg×300d-350元青饲料及其他费用/头=4900元,每年养80头牛可获利润:80头×4900元/头≈40万元。

生产方式范文篇3

2、奴隶制说。这种观点认为“亚细亚的、古代的”都是指奴隶制,是先后两种奴隶制或不同类型的奴隶制。著名史学家、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吴泽先生认为:“‘亚细亚的’和‘古典的’是并列词语,二者本质相同,均为古代奴隶制社会,仅由于各自的具体的地理条件和历史条件的不同,两者所表现的具体特点有所不同,我们把它分为两种类型而已。”[5]这同“演进的几个时代”构成矛盾。马克思强调的是不同社会形态,而不是同一社会经济形态的差异。宋敏先生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摩尔根《古代社会》发表以前,并不了解有一个原始社会,故只能是奴隶社会的初级阶段”。[6]这种说法证据不足。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说:“原来,摩尔根在美国,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40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且以此为指导,在把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加以对比的时候,在主要观点上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果。”[7]可见,马克思不仅知道有原始社会,而且其理论得到摩尔根研究成功的印证。“奴隶制说”把“亚细亚的”与“古代的”纳入同一个社会经济形态,就从根本上抹杀了它们之间的差异,置马克思对早期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认识于混乱中,难以令人信服。

3、封建制说。这种观点认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都可以看成是同一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的不同类型。[8]这更加远离马克思的本意。从马克思行文上就可以看到它们三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是三个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他的着眼点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所发生的几次革命性变革,决不只是指封建和资产阶级两个时代。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中就讲到:“古代的起点是城市及狭小的领地,而中世纪的起点是乡村。”[9]由此可见,“古代”和“中世纪”不是一个时代,而中世纪普遍认为是封建制时代。“封建制说”硬把三者纳入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显然是错误的。

4、东方特有说。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就是指以亚洲为基础的东方特有的生产方式。谢霖先生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实质上是亚细亚农村公社生产方式,是公有制到私有制、从原生形态到次生形态的过渡时期的生产方式。它既不是纯粹的原始社会,也不是完全的阶级社会,而是一种复杂的、过渡的、二重的社会形态。[10]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对“亚细亚的”作了狭隘的理解,忘记了马克思使用这一概念时是站在研究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更迭这样一个高度。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人类必经的一个时代,只是各地经历的时间早晚、长短不一,因而其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公社土地所有制,而“土地公社所有制这种制度,我们在从印度到爱尔兰的一切印欧族人民的低级发展阶段上……,都可以看到。在印度,直到今天还存在着许多种公社所有制形式”。[11]显然,马克思使用“亚细亚的”来表述,仅仅是因为亚洲具有典型性而已。我们决不能由此得出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东方特有的结论。

此外,庞卓恒先生认为,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实际上有双重含义,其一是指从历史上出现的早晚和从原始社会公有制转变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逻辑顺序上看,它是第一种生产方式或所有制形式,着重点在于阐明西方那种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和逻辑的起源;其二是强调东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历史特点,即从远古到19世纪都在不同程度上保存着亚细亚生产方式或亚细亚公有制的特征,忽视其中任何一层含义都会陷入困境。[12]庞先生的观点似乎比较接近马克思使用“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概念的本意。

马克思对亚细亚社会的基本认识

长期以来学术界形成的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争论,其根本原因是对马克思提出这一概念的背景了解上的偏差。所以,我们要准确理解马克思为什么使用“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概念,还必须从马克思的思想脉络中探寻,从而找到解开长期困扰人们的历史之谜的钥匙。

马克思毕生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解放自己。他从研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殖民地及无产阶级革命等问题时,就开始关注亚洲(东方)社会。1848年欧洲革命使马克思进一步认识到,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只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欧洲各国人民下一次的起义,他们下阶段争取共和和自由和争取比较廉洁的政体的斗争,在更大程度上恐怕要取决于天朝帝国目前所发生的事件,而不是取决于现时的其他任何政治原因,甚至不是取决于俄国的威胁及其后果——可能发生的欧洲的战争。”[13]由于马克思曾寄希望于中国的太平天国革命,因而引发了他对整个东方社会的关切。他在不长的时间内写下了《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俄国的对华贸易》、《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鸦片贸易史》、《中国和英国的条约》、《新的对华战争》、《对华贸易》、《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恩格斯也写了《波斯与中国》、《俄国在远东的成功》。这些文章一方面谴责了殖民主义,另一方面谈了对亚洲社会的看法。马克思认为,中国是一个“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14]国家。针对鸦片贸易,他写到:“半野蛮人维护道德原则,而文明人却以发财的原则来对抗。”[15]恩格斯也持同样的看法:“在波斯,欧洲式的军事制度被移植到亚洲式的野蛮制度上;在中国,正用自己的方法与欧洲人进行斗争,”[16]“英国的干涉……这就破坏了这种小小的半野蛮半文明的公社,……就在亚洲造成了一场最大的、老实说也是亚洲历来仅有的一次社会革命。”[17]

我们从上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印度、波斯、中国的评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观念中亚洲社会的生产方式直到19世纪中叶,仍然是半野蛮半文明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入侵,才“在亚洲造成了一场最大的,老实说也是亚洲历来仅有的一次社会革命”。也就是说,我们长期以来所自认的几千年文明历程是没有的,没有发生过社会更迭。东方的许多学者自然对这个结论很难接受,但又不能否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于是把自己的研究结果硬套在马恩的理论上,从而违背了他们的本意。由于马克思认为亚细亚社会是半野蛮半文明的,因此,亚细亚生产方式自然就放在了文明的古代和封建生产方式之前。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点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是确定概念的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未到过亚洲,对亚洲或东方的研究主要是依据殖民官员的报告或报道,通过这些资料,对亚洲或东方的生产方式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并深刻地阐明了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农村公社和专制。

关于农村公社,马克思引述了乔-坎伯尔《现代印度:民政管理制度概述》一书的资料,马克思写道:“从地理上看,一个村社就是一片占有几百到几千英亩耕地和荒地的地方;从政治上看,它很象一个地方自治体或市镇自治区。村社的边界很少变动。虽然村社本身有时候受到战争、饥荒或疾病的严重损害,甚至变得一片荒凉,可是同一个村社的名字、同一条边界、同一种利益、甚至同一个家族却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保持下来。居民对各个王国的崩溃和分裂毫不关心,只要他们的村社完整无损,他们并不在乎村社受哪一个国家或君主统治,因为他们内部的经济生活是仍旧没有改变的。”[18]“这些家族式的公社是建立在家庭工业上面的,靠着手织业、手纺业和手力农业的特殊结合而自给自足。”[19]“福建的农民不单单是一个农民,他是庄稼汉又兼工业生产者。”[20]马克思所了解的这些特点,实际上到现在仍或多或少在东方的农村存在。比如村社的边界,王朝可以更迭,但边界依旧,几百年上千年没有触动。历史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都发生在土地兼并严重、村社的边界遭到破坏的时候,而每次起义的结果,又都是以恢复村社原有边界而告终,周而复始。马克思痛陈这种生产方式的弊端:“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初看起来怎样无害于人,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历史首创精神。”[21]“这种小小的半野蛮半文明的公社”严重地束缚社会进步,直到英国的殖民入侵才给这种公社以破坏,并造成“亚洲历来仅有的一次社会革命”。

至于专制,马克思认为农村公社是“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由于农村公社的自我封闭性,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因而从专制国家建立起,只要这种制度不触动农村公社的利益,不去破坏它,它就会驯服地接受专制体制。结果是,农村公社得到专制制度的维护,而专制制度又依赖它而长期存在,两者相辅相成。不管专制的形式如何变化,农村公社都依其固有的体制存在下去,并成为专制的基础。

因为农村公社对专制制度具有如此的重要性,专制政府甚至从来不考虑去改变它。一旦无意中触犯了农村公社的利益,就会遭到意想不到的反抗,以致政权被推翻。鉴于上代王朝的教训,重新建立的王朝,总是小心谨慎地确立自己的管理,而且必须具有两种职能:一是管理再生产和抵御外敌入侵;二是保护农村公社的樊篱。这样,政府越是专制、强大,越得到农村公社成员的支持,而农村公社本身也越是可以长期存在。所以,从中国历史上看,凡是以官僚为核心的私有土地得到发展的时期,总会引发大规模的起义;反之,凡是名义上土地国有而实质上为农村公社式的土地所有制时,则社会安定,而此时的社会集权程度也最高。由此看来,农村公社与专制是政治经济的牢固结合,专制的形式可以看作是奴隶制和封建制,但农村公社却总是一如既往。农村公社是原始社会末期的野蛮时代的产物,而专制制度是阶级社会的文明时代的上层建筑。马克思和恩格斯眼中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正好兼备这两个特征,所以,在对亚细亚社会使用了“半野蛮半文明”的表述后,把“亚细亚的生产方式”放在了“古代的、封建的”文明的生产方式之前,这完全是马克思思想的合乎逻辑的认识结果。

综上所述,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阶段认识的产物,我们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只能遵循一个原则,即完整地准确地体现马克思的思想内涵,不能脱离马克思的思想轨迹,更不能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强加给马克思。事实上,马克思不仅对以亚洲为主的东方社会有比较透彻的了解,而且对它在未来欧洲社会变革及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总变革寄以厚望。因此,对马克思所讲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所处的历史阶段,既不要高估,也不要降低。农村公社这一野蛮时代社会形态是个常量,而官僚统治阶层这一文明社会形态是个变量。这样,在同一社会内部存在着两种不同时代的社会形态,所以,半野蛮半文明确好反映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实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3

[2]陈启能主编.建国以来世界史研究概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124—129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3

[5]吴泽.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42

[6][8]陈启能主编.建国以来世界史研究概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127[7]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9]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

生产方式范文篇4

[关键词]丰田生产方式;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模式

1美国企业与丰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比

1954年美国学者PeterF.Drucker提出了“人力资源”的定义,在随后的数十年中,美国的管理学者与企业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碰撞中逐渐形成了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美国企业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价值为导向,围绕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运用一系列方法和工具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控、合理配置的过程。并根据企业需求,将人力资源管理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如选聘、培养、激励、考核等),实行模块化管理。从雇用关系上来分析,美国企业采用的是市场化的雇用关系,即当员工认为企业支付的薪酬与其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不相匹配时,员工通常会要求加薪或跳槽,员工和企业之间以绩效考核为基础,以价值为尺度,相互博弈,最终实现雇用与被雇用。丰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并没有对“人力资源”有明确的界定,也没有像美国企业一样分模块实行管理,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选聘、培养与激励等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并且与丰田生产方式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它更强调企业与员工之间责任的相互性与价值观的认同性。基于日本企业的特色人事制度和丰田独特的生产经营模式,丰田采用的是长期的、基于承诺的雇用关系。美国企业与丰田的人力资源管理间存在显著差异。以招聘为例,美国企业在选聘员工时注重的是个人能力与专项技能等内容,以补充岗位空缺为目的;丰田在选聘员工时注重的是对丰田价值观的认同,从一开始就从精益角度出发选拔高度认可丰田价值观的人,并注重其全面发展,培养其超越岗位需求的能力。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与日本的社会文化差异。美国文化突出个人的能力与贡献,有较强的个人英雄主义,并且注重每个人的个性;而日本是单民族国家,更注重忠诚度与集体利益。因此,文化上的差异产生了二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差异。基于日本的社会文化和丰田独特的生产方式,也形成了与美国企业存在显著差异并支撑其生产方式不断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丰田生产方式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2.1以人为核心

丰田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人为核心,团队是由人组成的,机器设备是由人来使用和维护的,丰田正是以人为核心,进而依靠团队成员间的有效合作实现技术创新、传承和积累。丰田生产方式注重效率提高、消灭浪费,提高效率需要从人为操作单元的工位以及由工位、工序等衔接起来的生产线开始,进而从共产全局入手,只有每一个环节都提高、每一个环节都杜绝浪费,机器不可能主动消除浪费,只有以人为核心,每个人都有彻底消除浪费的思想,才能实现彻底的消除浪费,进而更好地支撑丰田生产方式。

2.2以规章制度为首位

在丰田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中,始终以规章制度为首位,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人力资源管理者从一开始制定规章制度时就以人为核心,从员工的视角出发,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使得员工能够充分理解并支持规章制度,并使得规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进而树立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权威。

2.3模糊管理

与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针对每一个岗位细致全面的制定岗位说明书不同,丰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模糊管理。所谓模糊管理并不意味着职责模糊,而是以人为核心,根据每个员工的特点、能力,逐步增加工作的内容,不仅仅将员工限制在某一岗位和领域,让其到不同的岗位,熟悉不同的工作内容,培养其超越岗位需求的能力,使员工能够随时为整个企业而工作。

3丰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丰田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选聘、培养与激励等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与丰田生产方式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通过其独特的教育培养将丰田生产方式的理念和价值观输送给员工,并通过各种机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员工。

3.1招聘机制与特征

丰田从一开始招聘就遵循丰田生产方式少人化的理念,要招聘新员工必须有实质业务的增加,并且严格遵循招聘的规章制度。且从一开始招聘就寻求与丰田价值观的相符应聘者,而不是在招聘结束后,通过再培训让新员工来认可其价值观。丰田的招聘有以下特征:一是丰田的招聘活动基于丰田生产方式出发,选拔适合其生产方式的人,特别是对产品质量和学习能力的关注;二是在选拔应聘者时不以其能否胜任某一岗位为尺度,而是选拔与其价值观相同并愿意为企业奉献的人;三是整个选聘使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全方位地进行考察并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四是每一个参加应聘的人都能有很好的参与度,并且更全面地认识丰田,做到企业与应聘者的双向选择。

3.2培训的工具和方法

主业教育。公司对新员工开展全面、细致、分阶段展开的学习活动,从而使每个员工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各项能力,并且依靠团队合作展开,不仅实现技术、能力的培养与传承,而且加强了团队合作与建设。非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是丰田深入员工生活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通过人际关系的建设、企业价值观的持续输送,实现了对员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活动通常是由工会组织以小团体的形式展开的,企业为员工的活动提供场所,在活动中每个小团体的成员都轮换着担任不同的角色。这些团体活动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也体现了模糊管理轮流担任不同角色、丰田生产方式依靠团队合作等丰田的价值观。此外,“故乡通信”等活动,还通过精神上的影响不断提升着丰田员工的积极性。QC小组。丰田通过科学有效的激励、评价体系,使得每一个员工都投身到持续改善活动中,参与QC小组。员工提出的改善活动得到采纳后会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这些奖励使得员工的创新和知识产权得到尊重,从而激发所有员工参与到改善活动中。每一个员工都有彻底消除浪费的思想,开展改善活动,使得每个工序、每个环节、每个员工、每个团队都有改善活动。这些小改善长期坚持下去,并得到有效落实,会使生产工艺不断完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安全隐患持续降低,作为丰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中调动员工参与质量改进的一种工具,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丰田生产方式如此独特,其他企业均难以复制的原因。

3.3激励机制

丰田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包括合理的薪酬设计、稳定的工作环境、从管理者开始的考核体系、科学的晋升途径等。以员工晋升为例,在丰田,相当部分的管理者都是由基层员工提拔而来,自下而上的晋升,使得管理者能够准确了解普通员工的工作状况,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管理,而且这种晋升途径,给整个企业员工形成了有效的激励,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使职工和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

4结论

丰田生产方式是丰田取得成功的根基,丰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则是支撑其生产方式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保障。本文首先将丰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相对比,然后详细介绍了丰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理念和机制。丰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基于日本独特文化背景并紧密围绕其独特的生产方式服务于整个企业的发展,这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供了一定参考。

作者:陈立涛 闫红彩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美]劳伦斯克雷蔓.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生产方式范文篇5

论文内容提要: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学术界长期争论而未果的重要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未能认清马克思使用这一概念的来龙去脉。马克思是在为欧洲无产阶级探寻解放的道路,把希望的目光转向东方时,发现了在欧亚大陆历史上存在过的社会形态在亚细亚依然不同程度地保存着,其特点就是半野蛮半文明,是野蛮时代的农村公社与文明时代的专制统治的结合。自然而然,半野蛮半文明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就放在了文明的古代生产方式之前,并成为社会经济形态演进中的第一个时代。

1859年1月,马克思在为他即将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写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1]“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由此产生,并在半个世纪后,成为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至今未有定论。目前,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原始社会说、奴隶制说、封建制说和东方特有说等几种。[2]那么,它到底属于那一种呢?笔者认为,马恩对“亚细亚生产方式”有他们自己的基本认识:半野蛮半文明。本文试对这一难题做些许论述,以就教于学界。

对亚细亚生产方式诸观点的简要评述

1、原始社会说。它的主要依据是五种类型社会形态说,自然而然,亚细亚生产方式就是第一种形态,即原始社会。但是,马克思在上述“序言”那段话后接着有一句:“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3]那就是说,亚细亚生产方式是第一个对抗形式,而且,正是由于这种对抗形式的出现,“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4]可见,亚细亚生产方式是指原始社会的观点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

2、奴隶制说。这种观点认为“亚细亚的、古代的”都是指奴隶制,是先后两种奴隶制或不同类型的奴隶制。著名史学家、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吴泽先生认为:“‘亚细亚的’和‘古典的’是并列词语,二者本质相同,均为古代奴隶制社会,仅由于各自的具体的地理条件和历史条件的不同,两者所表现的具体特点有所不同,我们把它分为两种类型而已。”[5]这同“演进的几个时代”构成矛盾。马克思强调的是不同社会形态,而不是同一社会经济形态的差异。宋敏先生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摩尔根《古代社会》发表以前,并不了解有一个原始社会,故只能是奴隶社会的初级阶段”。[6]这种说法证据不足。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说:“原来,摩尔根在美国,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40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且以此为指导,在把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加以对比的时候,在主要观点上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果。”[7]可见,马克思不仅知道有原始社会,而且其理论得到摩尔根研究成功的印证。“奴隶制说”把“亚细亚的”与“古代的”纳入同一个社会经济形态,就从根本上抹杀了它们之间的差异,置马克思对早期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认识于混乱中,难以令人信服。

3、封建制说。这种观点认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都可以看成是同一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的不同类型。[8]这更加远离马克思的本意。从马克思行文上就可以看到它们三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是三个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他的着眼点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所发生的几次革命性变革,决不只是指封建和资产阶级两个时代。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中就讲到:“古代的起点是城市及狭小的领地,而中世纪的起点是乡村。”[9]由此可见,“古代”和“中世纪”不是一个时代,而中世纪普遍认为是封建制时代。“封建制说”硬把三者纳入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显然是错误的。

4、东方特有说。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就是指以亚洲为基础的东方特有的生产方式。谢霖先生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实质上是亚细亚农村公社生产方式,是公有制到私有制、从原生形态到次生形态的过渡时期的生产方式。它既不是纯粹的原始社会,也不是完全的阶级社会,而是一种复杂的、过渡的、二重的社会形态。[10]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对“亚细亚的”作了狭隘的理解,忘记了马克思使用这一概念时是站在研究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更迭这样一个高度。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人类必经的一个时代,只是各地经历的时间早晚、长短不一,因而其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公社土地所有制,而“土地公社所有制这种制度,我们在从印度到爱尔兰的一切印欧族人民的低级发展阶段上……,都可以看到。在印度,直到今天还存在着许多种公社所有制形式”。[11]显然,马克思使用“亚细亚的”来表述,仅仅是因为亚洲具有典型性而已。我们决不能由此得出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东方特有的结论。

此外,庞卓恒先生认为,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实际上有双重含义,其一是指从历史上出现的早晚和从原始社会公有制转变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逻辑顺序上看,它是第一种生产方式或所有制形式,着重点在于阐明西方那种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和逻辑的起源;其二是强调东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历史特点,即从远古到19世纪都在不同程度上保存着亚细亚生产方式或亚细亚公有制的特征,忽视其中任何一层含义都会陷入困境。[12]庞先生的观点似乎比较接近马克思使用“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概念的本意。

马克思对亚细亚社会的基本认识

长期以来学术界形成的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争论,其根本原因是对马克思提出这一概念的背景了解上的偏差。所以,我们要准确理解马克思为什么使用“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概念,还必须从马克思的思想脉络中探寻,从而找到解开长期困扰人们的历史之谜的钥匙。

马克思毕生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解放自己。他从研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殖民地及无产阶级革命等问题时,就开始关注亚洲(东方)社会。1848年欧洲革命使马克思进一步认识到,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只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欧洲各国人民下一次的起义,他们下阶段争取共和和自由和争取比较廉洁的政体的斗争,在更大程度上恐怕要取决于天朝帝国目前所发生的事件,而不是取决于现时的其他任何政治原因,甚至不是取决于俄国的威胁及其后果——可能发生的欧洲的战争。”[13]由于马克思曾寄希望于中国的太平天国革命,因而引发了他对整个东方社会的关切。他在不长的时间内写下了《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俄国的对华贸易》、《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鸦片贸易史》、《中国和英国的条约》、《新的对华战争》、《对华贸易》、《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恩格斯也写了《波斯与中国》、《俄国在远东的成功》。这些文章一方面谴责了殖民主义,另一方面谈了对亚洲社会的看法。马克思认为,中国是一个“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14]国家。针对鸦片贸易,他写到:“半野蛮人维护道德原则,而文明人却以发财的原则来对抗。”[15]恩格斯也持同样的看法:“在波斯,欧洲式的军事制度被移植到亚洲式的野蛮制度上;在中国,正用自己的方法与欧洲人进行斗争,”[16]“英国的干涉……这就破坏了这种小小的半野蛮半文明的公社,……就在亚洲造成了一场最大的、老实说也是亚洲历来仅有的一次社会革命。”[17]

我们从上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印度、波斯、中国的评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观念中亚洲社会的生产方式直到19世纪中叶,仍然是半野蛮半文明的,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入侵,才“在亚洲造成了一场最大的,老实说也是亚洲历来仅有的一次社会革命”。也就是说,我们长期以来所自认的几千年文明历程是没有的,没有发生过社会更迭。东方的许多学者自然对这个结论很难接受,但又不能否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于是把自己的研究结果硬套在马恩的理论上,从而违背了他们的本意。由于马克思认为亚细亚社会是半野蛮半文明的,因此,亚细亚生产方式自然就放在了文明的古代和封建生产方式之前。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点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是确定概念的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未到过亚洲,对亚洲或东方的研究主要是依据殖民官员的报告或报道,通过这些资料,对亚洲或东方的生产方式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并深刻地阐明了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农村公社和专制。

关于农村公社,马克思引述了乔-坎伯尔《现代印度:民政管理制度概述》一书的资料,马克思写道:“从地理上看,一个村社就是一片占有几百到几千英亩耕地和荒地的地方;从政治上看,它很象一个地方自治体或市镇自治区。村社的边界很少变动。虽然村社本身有时候受到战争、饥荒或疾病的严重损害,甚至变得一片荒凉,可是同一个村社的名字、同一条边界、同一种利益、甚至同一个家族却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保持下来。居民对各个王国的崩溃和分裂毫不关心,只要他们的村社完整无损,他们并不在乎村社受哪一个国家或君主统治,因为他们内部的经济生活是仍旧没有改变的。”[18]“这些家族式的公社是建立在家庭工业上面的,靠着手织业、手纺业和手力农业的特殊结合而自给自足。”[19]“福建的农民不单单是一个农民,他是庄稼汉又兼工业生产者。”[20]马克思所了解的这些特点,实际上到现在仍或多或少在东方的农村存在。比如村社的边界,王朝可以更迭,但边界依旧,几百年上千年没有触动。历史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都发生在土地兼并严重、村社的边界遭到破坏的时候,而每次起义的结果,又都是以恢复村社原有边界而告终,周而复始。马克思痛陈这种生产方式的弊端:“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初看起来怎样无害于人,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历史首创精神。”[21]“这种小小的半野蛮半文明的公社”严重地束缚社会进步,直到英国的殖民入侵才给这种公社以破坏,并造成“亚洲历来仅有的一次社会革命”。至于专制,马克思认为农村公社是“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由于农村公社的自我封闭性,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因而从专制国家建立起,只要这种制度不触动农村公社的利益,不去破坏它,它就会驯服地接受专制体制。结果是,农村公社得到专制制度的维护,而专制制度又依赖它而长期存在,两者相辅相成。不管专制的形式如何变化,农村公社都依其固有的体制存在下去,并成为专制的基础。

因为农村公社对专制制度具有如此的重要性,专制政府甚至从来不考虑去改变它。一旦无意中触犯了农村公社的利益,就会遭到意想不到的反抗,以致政权被推翻。鉴于上代王朝的教训,重新建立的王朝,总是小心谨慎地确立自己的管理,而且必须具有两种职能:一是管理再生产和抵御外敌入侵;二是保护农村公社的樊篱。这样,政府越是专制、强大,越得到农村公社成员的支持,而农村公社本身也越是可以长期存在。所以,从中国历史上看,凡是以官僚为核心的私有土地得到发展的时期,总会引发大规模的起义;反之,凡是名义上土地国有而实质上为农村公社式的土地所有制时,则社会安定,而此时的社会集权程度也最高。由此看来,农村公社与专制是政治经济的牢固结合,专制的形式可以看作是奴隶制和封建制,但农村公社却总是一如既往。农村公社是原始社会末期的野蛮时代的产物,而专制制度是阶级社会的文明时代的上层建筑。马克思和恩格斯眼中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正好兼备这两个特征,所以,在对亚细亚社会使用了“半野蛮半文明”的表述后,把“亚细亚的生产方式”放在了“古代的、封建的”文明的生产方式之前,这完全是马克思思想的合乎逻辑的认识结果。

综上所述,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阶段认识的产物,我们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只能遵循一个原则,即完整地准确地体现马克思的思想内涵,不能脱离马克思的思想轨迹,更不能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强加给马克思。事实上,马克思不仅对以亚洲为主的东方社会有比较透彻的了解,而且对它在未来欧洲社会变革及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总变革寄以厚望。因此,对马克思所讲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所处的历史阶段,既不要高估,也不要降低。农村公社这一野蛮时代社会形态是个常量,而官僚统治阶层这一文明社会形态是个变量。这样,在同一社会内部存在着两种不同时代的社会形态,所以,半野蛮半文明确好反映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实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3

[2]陈启能主编.建国以来世界史研究概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124—129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3

[5]吴泽.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42

[6][8]陈启能主编.建国以来世界史研究概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127[7]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9]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

生产方式范文篇6

本文从急需“改善”的企业现场出发,较系统的介绍了精益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及其意义,并具体从上海索广映像有限公司(日本索尼与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运用精益生产进行制造现场“改善”的案例,论证了运用精益生产进行现场“改善”,是在当前多品种小批量短交货期的买方市场中迅速应对市场需求、彻底杜绝浪费、获得最大利益的有效方法。学习借鉴上海索广映像有限公司运用精益生产进行现场“改善”的成功经验,必将对我国其他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获得更大利益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实现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梦想。

关键词:精益生产改善浪费现场利益

Abstract:Topursuethemaximalprofitisthebasicpurposeofcorporationexisting,themethodofacquiringtheactualmaximalprofittoadapttoChinesecorporationis“improvement”anditisundoubtedthatLeanproductionisthestrongestweaponwhichChinesecorporationcanstudyanduseforreferencetoimprovethespot.

生产方式范文篇7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一、拨乱反正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学术界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主要是拨乱反正,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打破斯大林关于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教条,恢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相应的生产关系的科学理论观点;二是否定了斯大林关于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的传统观点,科学阐述了马克思的生产方式范畴的基本涵义与具体内容。在这两方面的探讨中首当其冲的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家驹先生。1980—1981年,马家驹先生先后在《经济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了题为《生产方式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重要论文,最先提出了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新见解。他十分明确地提出,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规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各个阶段上特定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根据这一规定,生产方式是政治经济学的首要研究对象。不仅如此,马家驹先生还根据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否定了斯大林关于生产方式定义的错误观点,系统地、科学地阐明了生产方式的涵义。

首先,马家驹提出生产方式是有别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一个独立范畴。他指出:“马克思所讲的生产方式并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把这两者包括在自身之内,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从而把它们联系起来的一个范畴。”其次,马家驹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生产方式的具体含义。他写道:“马克思所讲的生产方式有两个含义。第一,它是指劳动的方式;第二,它又是指生产的社会形式。”“作为劳动方式的生产方式,马克思通常不加任何限定地简单称之为‘生产方式’,指的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相互结合的方式以及使用劳动资料的方式。生产方式的这样一个含义是同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的这一面联系着的。”“生产方式的第二个含义即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的生产方式,是同任何生产过程都不单纯是劳动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具有特殊的社会规定性的过程这一方面相联系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的一定的历史形态或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完全是同义语。”“劳动的社会形式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依以结合的形式分不开,它并且和后者一样直接表现出一种社会生产方式的性质。”最后,马家驹阐述了生产方式这两个方面含义之间的相互关系。他写道:“一定的劳动方式和生产的一定社会形式之间确实又存在着一种历史必然的统一关系,并且归根到底还是作为劳动方式的生产方式决定着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的生产方式,而劳动方式的根本变革又总要以生严资料或劳动资料的变革为前提。”这样,马家驹先生一方面明确指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充分肯定了生产方式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首要对象,另一方面科学地分析了生产方式的涵义。

与此同时,我国学术界其他许多学者在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中也提出了一些相似的观点。如吴斌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应研究生产方式》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与其相应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是在两种含义上使用生产方式这一术语的:一是生产方式本身,一是生产方式的社会性质。陈招顺在《从生产方式的含义论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文中提出,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中间阶段和中间环节。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是一定的生产方式得以建立的基础,而一定的生产方式又是一定的生产关系得以产生的依据。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是,如果不研究生产力,也就不能说明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变化。这是一个矛盾。而生产方武概念的出现意味着这个矛盾的解决。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学术界对于生产方式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这一重要问题进行探讨,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主要标志是郭树清等在《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5期上发表的《生产方式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的专题系列论文。其中,郭树清在《生产的自然形态和生产的社会形式的辨证统一——马克思的生产方武概念》一文中不仅具体地指出了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生产的自然形态,即生产的自然物质条件和形式,劳动的技术组合方式;其二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即生产的社会条件和形式,人们的活动发生社会联系和关系的形式。”“生产方式就是通过生产的社会形式表现出来的生产的自然形态;或者说,生产方式就是反映了生产的自然形态的生产的社会形式。”袁绪程在《从<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提法看生产方式的含义》一文中也指出:作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生产方式既不是生产力,也不是生产关系,而是“生产要素的组织结合的方式。”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从劳动的自然过程来看就是生产要素的“技术组合方式”,从劳动过程的社会属性来看就是“生产要素组合的社会形式。”彭新政在《生产方式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含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所讲的《资本论》研究对象中的生产方式是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作为劳动者和生严资料的结合方式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变化发展的重要依据,而生产关系则是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有什么样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这三篇重要论文一方面从总体上继续肯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另一方面分析了生产方式的具体内容并由此概括出了生产方式的基本涵义。这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在该时期有了新的进展。

二、全面推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后,我国学术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全面展开,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探讨的主要特点是对生产方武的含义的探讨全面展开,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研究,并逐步形成普遍共识。

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术界许多学者在以往探讨的基础上,对生产方式的含义继续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新见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吴易风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发表的《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论文中所提出的见解,即认为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胡钧在《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再认识》提出,生产方式是生产的技术方式或具体的劳动方式,是劳动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其他学者不同意上述三种关于生产方式单一含义论观点,奚兆永在《究竟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生产方式》一文中认为生产方式有多种含义,生产方式是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生产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等:于金富在《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一般的基本原理》一文中提出,生产方式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以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社会生产的特殊的社会形式、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和方法和人们进行生产的技术与社会条件等。

这一时期我国学术界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研究继续推进的突出标志,是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的观点同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的观点联系起来考察,从而摈弃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的传统做法,科学探讨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和密切联系。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区别,其代表性观点是吴易风先生在《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所提出的:“在研究对象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分歧不在于要不要研究资源配置,而在于:(一)要不要研究生产方式;(二)要不要研究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三)要不要区分抽象的生产一般的资源配置和具体的特定生产方式的资源配置。以及要不要研究具体的特定生产方式的资源配置。在所有这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而西方经济学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在这里,吴易风先生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间的主要区别的基础上,指出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即它们都研究资源配置,所不同的是如何研究资源配置。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间的联系,其代表性观点是王生礼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新论》一文中所提出的见解。王生礼提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资本经济方式,作为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市场经济方式。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主要在于:资源配置方式实际上是社会运用稀缺资源进行生产的方式,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资源配置方式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组织生产的方式问题。因此,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引申为:它研究一个社会组织生产的方式和方法,亦即社会生产方式。进一步说,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即资本经济,同作为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资源配置方式即市场经济之间是同一的、不可分割的:资本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实质和灵魂,市场经济是资本经济的外在表现。资本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资本经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相近、相通、相同之处就在于此。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既有本质的分析,又有表象的分析,而西方经济学只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表面现象,只研究市场经济,只研究市场上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与资源配置之间的表面联系,只在表面的联系中兜圈子。从而在肯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相通性的基础上指出了二者之间的对立性,从而使我国学术界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公务员之家

三、继续深化阶段(2000年以来)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特别是生产方式问题的研究出现了进一步深入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生产方式涵义的继续深入研究

许兴亚提出,“商品生产”只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种“形式”、“方面”或“侧面”,并不是这个生产方式的全部。除此之外,它还有其物质和技术方面的特征,亦即协作、分工和机器大工业。即使从生产的形式方面来看,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的也不是商品生产,而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于金富等在《从<资本论>结构重新认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一文中对生产方式的基本涵义和具体内容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他们认为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大量的科学论述,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是指生产过程的条件与形式。生产过程的条件包括生产的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生产过程的形式包括生产形式与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具体说来,生产的技术条件指生产资料的规模、效能与生产方法或生产工艺水平;生产的社会条件指生产过程的分工、协作程度及相应的生产组织。生产形式指一定社会的生产是自发的商品生产还是自觉调节的产品生产;生产的社会形式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即生产的社会性质。因此,《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条件与形式,其内容包括: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以及它的生产形式与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

2对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之间关系的深入探讨

2000年以来,有学者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之间关系进行了一些深入探讨。孟捷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武的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但这不仅并排除对资源配置方式的研究,而且还可以把对资源配置方式的研究包含在对生产方武的研究之中。事实上,马克思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名研究了资本主义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方式与生产方式在下述意义上可以作为同义词来使用:在微观层面,它们是指直接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结合以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在宏观层面生产方式或资源配置方式是指经济资源以何种方式分布于生产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分工各部门。这样,就把作为劳动方式和生产形式的生产方式,同资源配置方式在两个层面上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了。

3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的探讨

李铁映同志在《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的重要论文中明确提出:“我们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要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生产方式和基本生产关系,使其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刘烈龙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定位》一文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总体对象,不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即超越阶段的社会主义,而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亦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应当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自身的生产方式与制度安排。

上述观点一方面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仍然是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从而保持了同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研究对象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明确提出现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当研究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从而明确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这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政治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有了进一步深入。

根据我国学术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探讨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总体对象,既不只是生产关系,也不是生产力或资源配置(经济体制)等,应当而且只能是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其中。生产方式既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首要对象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所谓“生产方式”,既不是指生产力或生产关系,也不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而是指生产的条件与形式,即生产的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社会的生产形式与生产的社会形式。

生产方式范文篇8

与工业化生产方式相比,新的生产方式对生产活动、消费活动以及生产关系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特征[3-5]。

(1)对生产活动基本要求不同工业化生产是通过市场竞争和市场调节来实现的一种商品生产活动,生产企业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往往最大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结果是很多企业只追求如何便捷、低廉获得优质生产原料,并未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再生能力。同时,为降低成本而逃避所排放污染物的处理,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新的生产方式要求对以持续供给能力为限度利用自然资源,并有效重复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同时,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或满足生态环境有效净化的要求。

(2)对科技发展、应用的要求不同传统工业化生产中,受生产目的制约,技术开发和应用常以满足生产当前需要和带来即时利润为目标,并未考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人类对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片面发展造成了技术“双刃剑”的结果。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文明生产方式的形成将对技术开发和应用提出更高要求。既需要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科学揭示,以便为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整体规划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又需要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中,遵循人及其社会的需要原则,遵循生态价值的原则,充分考虑对自然的负面影响[5]。

(3)对产品及其消费的基本要求不同工业生产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奢侈消费和依赖于各种非降解性的塑料制品、化学制品、电子制品等人工合成产品的消费。消费人工产品所产生的各种废物未进行有效无害化处理,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或阻断其正常的物质、能量循环,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尽管,生态文明下的物质生活同样依赖于各种人工产品,但在生产时要求考虑对人、对自然的双重作用,以及对消费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控制产品非自身用途的资源消耗以及奢侈品的生产,提倡节约、适度的消费方式,抑制消费中的各种浪费现象。

(4)对生产关系的基本要求不同传统的工业生产,往往仅以追求生产效率和利润为目标,主要关注产品质量和数量,而忽视了“人”这一要素。人变成了技术的附属物,生产技术流程和生产管理关系基本上决定人与人在生产中的关系,导致生产活动与人的发展相背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背离。也造成了生产活动中人与人关系的对立,这种对抗性也必然会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对立。新的生产方式文明,强调生产活动与自然进化和人的发展的统一。这种统一性既表现在物质生产领域,又表现在精神生产领域。物质性生产活动总是要受到生态环境制约的,因此具有一定有限性,不可能无限增长。精神生产及其服务却具无限性,不仅体现人的生存与发展目的,并且凸显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在有限物质性生产基础上追求精神性生产的无限发展[6、7]。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以人为本”,正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综上,生产方式文明的内涵就是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始终以尊重生态环境的规律为前提的,以获取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果为目的;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促进自然、社会与人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生产方式文明的实现途径

(1)科技进步的生态化科技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为解决环境污染进行着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但这仅仅是解燃眉之急。欲彻底解决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生态破坏性,必须对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进行生态化改造。开发和广泛应用先进生态技术,从生产的源头入手,解决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利用生物质能和废物资源替代矿物资源,缓解资源危机,实质上是通过科技进步促进资源的演替。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以及技术创新活动,削弱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和技术垄断效应,促进新技术的自由传播。

(2)建立有效社会调控机制人类对地球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知水平和深度有限,尚且无法全面具体的计划管理一切社会生产活动,因此只能通过市场来进行生产资源的配置,借助市场竞争的经济运行模式为科技和生产的发展提供动力。事实说明,市场有时也会“失效”,市场也无法调节生态环境的优劣。因此,建立一种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根据社会总体需求和生态环境、资源实际,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调控,以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和“失效”是十分必要的。社会管理机构有义务为生产企业提供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社会需求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有责任对产品及生产过程进行资源消耗、环境影响、技术要求等方面的评估,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严禁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潜危害的产品进入市场;有必要消除因市场过度竞争所带来的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使得经济发展既符合人与社会的发展要求,又符合生态环境的发展要求。

生产方式范文篇9

摘要:企业既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也是环境质量的损害者,所以企业必须负担必要的环境责任。环境责任既有将其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更应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本文从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是获得持续经营能力的战略选择、获得持续盈利能力、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战略举措、是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战略选择等方面论述,供企业发展参考。

关键词:发展循环经济战略意义自我调适持续经营能力持续盈利能力绿色贸易壁垒

企业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环境质量的损害者,因此企业除承担起经济角色外还必须负担必要的环境责任。企业的环境责任不应仅仅是将其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更应该构筑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循环经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加深的结果。然而,企业并未普遍、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循环经济至今还没有成为企业行为的自觉选择。企业循环经济行为要由被迫走向自觉,有赖于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的正确认识。循环经济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

企业是环境的产物。现代企业是人类社会技术变革和制度变迁的结果,而这些变化也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所谓适者生存,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责任。按照传统的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企业几乎只有经济责任,而且主要是为产权所有者谋取利益。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而且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只有同时承担起这三方面责任的企业,才算得上是优秀企业。

不同产业虽然资源消耗量和废物排放量差别很大,但毫无例外都要承担环境责任。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都从末端治理逐渐向天人循环范式转变。现在的环保工作,已经从一般性管理工作,变为企业核心业务和战略决策的一部分。

我国采取“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措施,实行了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损失赔偿制度。企业在强大的环保约束面前,大都采取末端治理方式处理三废问题,虽然取得一定的环保效果,但也产生以下问题:一是环境监管部门监督成本过高;二是环保设施初始投资大,治理成本高;三是治理技术难度大,“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产生,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治本措施。

2.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获得持续经营能力的战略选择

企业是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又是污染物的直接排放者。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造成和加深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威胁着企业自身的生存,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只有树立循环经济观念,进行制度和技术创新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缓解上述矛盾,获得持续经营能力。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三个基本层次;一是企业内部循环。企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延长产业链条,减少物料使用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循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价值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藕合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三是企业与社会之间循环。通过建立废物回收再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这三个层次的典型代表分别是美国杜邦化学公司、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和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三个层次的物质循环,可以达到既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凸显成本领先优势,使企业在取得巨大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同时,获得持续经营能力。

3.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获得持续盈利能力、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战略举措

企业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被视为生产函数,企业必须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原材料和能源是企业投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在生产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成本不仅取决于投入要素的数量,而且取决于投入要素的价格。随着资源尤其是非再生资源日益短缺,资源价格不断攀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日益受制于资源投入产出率。

我国经济虽然保持了多年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我国自然资源支持体系也已经无法持续地发挥有效作用。

近几年,南方多个省市拉闸限电,石油、铜等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进口大幅度增长,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很低,浪费严重。迅速膨胀的资源需求,拉动了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我国自03年起经历了粮食、煤炭等的涨价,使企业产品成本不断增加,企业盈利空间日益缩小。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不得不增加其出口产品的定价权。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若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经济模式,就会逐渐失去持续盈利能力并逐渐丧失自身的竞争优势。

事实上,在强大的资源约束面前,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并非仅有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无经济效益,并非仅有成本支出而无利润贡献。据统计,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1%,就能取得1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盈利能力和提升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战略选择

随着世界环保运动的深入开展,人们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在“禽流感”疫情发生之后,人们选择产品的标准正由传统的“物美价廉”向“环保、无污染、无公害”方面转化。与此同时,发达国家还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设置了目前难以达到的技术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以节能为主要目的能效标准、标识已成为新的非关税壁垒。这对我国出口产品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数百个品种、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4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主要贸易对象国实施环境标志而面临市场准入问题。我国每年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因“绿色壁垒”被禁止。这些情形表明,自觉实践循环经济,塑造绿色企业形象,已成为我国企业跨越“绿色壁垒”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张新芝、刘凯.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2)

[2]崔铁宁、刘双喜.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趋势[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3)

[3]汪怀建、周跃龙、黄锦.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循环经济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

[4]孙彦泉.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农业[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2,4(1)

生产方式范文篇10

摘要:企业既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也是环境质量的损害者,所以企业必须负担必要的环境责任。环境责任既有将其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更应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本文从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是获得持续经营能力的战略选择、获得持续盈利能力、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战略举措、是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战略选择等方面论述,供企业发展参考。

关键词:发展循环经济战略意义自我调适持续经营能力持续盈利能力绿色贸易壁垒

企业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环境质量的损害者,因此企业除承担起经济角色外还必须负担必要的环境责任。企业的环境责任不应仅仅是将其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更应该构筑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循环经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加深的结果。然而,企业并未普遍、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循环经济至今还没有成为企业行为的自觉选择。企业循环经济行为要由被迫走向自觉,有赖于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的正确认识。循环经济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

企业是环境的产物。现代企业是人类社会技术变革和制度变迁的结果,而这些变化也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所谓适者生存,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责任。按照传统的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企业几乎只有经济责任,而且主要是为产权所有者谋取利益。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而且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只有同时承担起这三方面责任的企业,才算得上是优秀企业。

不同产业虽然资源消耗量和废物排放量差别很大,但毫无例外都要承担环境责任。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都从末端治理逐渐向天人循环范式转变。现在的环保工作,已经从一般性管理工作,变为企业核心业务和战略决策的一部分。

我国采取“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措施,实行了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损失赔偿制度。企业在强大的环保约束面前,大都采取末端治理方式处理三废问题,虽然取得一定的环保效果,但也产生以下问题:一是环境监管部门监督成本过高;二是环保设施初始投资大,治理成本高;三是治理技术难度大,“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产生,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治本措施。

2.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获得持续经营能力的战略选择

企业是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又是污染物的直接排放者。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造成和加深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威胁着企业自身的生存,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只有树立循环经济观念,进行制度和技术创新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缓解上述矛盾,获得持续经营能力。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三个基本层次;一是企业内部循环。企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延长产业链条,减少物料使用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循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价值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藕合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三是企业与社会之间循环。通过建立废物回收再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这三个层次的典型代表分别是美国杜邦化学公司、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和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三个层次的物质循环,可以达到既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凸显成本领先优势,使企业在取得巨大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同时,获得持续经营能力。

3.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获得持续盈利能力、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战略举措

企业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被视为生产函数,企业必须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原材料和能源是企业投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在生产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成本不仅取决于投入要素的数量,而且取决于投入要素的价格。随着资源尤其是非再生资源日益短缺,资源价格不断攀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日益受制于资源投入产出率。

我国经济虽然保持了多年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我国自然资源支持体系也已经无法持续地发挥有效作用。

近几年,南方多个省市拉闸限电,石油、铜等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进口大幅度增长,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很低,浪费严重。迅速膨胀的资源需求,拉动了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我国自03年起经历了粮食、煤炭等的涨价,使企业产品成本不断增加,企业盈利空间日益缩小。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不得不增加其出口产品的定价权。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若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经济模式,就会逐渐失去持续盈利能力并逐渐丧失自身的竞争优势。

事实上,在强大的资源约束面前,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并非仅有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无经济效益,并非仅有成本支出而无利润贡献。据统计,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1%,就能取得1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盈利能力和提升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企业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战略选择

随着世界环保运动的深入开展,人们对产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在“禽流感”疫情发生之后,人们选择产品的标准正由传统的“物美价廉”向“环保、无污染、无公害”方面转化。与此同时,发达国家还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设置了目前难以达到的技术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以节能为主要目的能效标准、标识已成为新的非关税壁垒。这对我国出口产品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数百个品种、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4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因主要贸易对象国实施环境标志而面临市场准入问题。我国每年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因“绿色壁垒”被禁止。这些情形表明,自觉实践循环经济,塑造绿色企业形象,已成为我国企业跨越“绿色壁垒”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张新芝、刘凯.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3(2)

[2]崔铁宁、刘双喜.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趋势[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3)

[3]汪怀建、周跃龙、黄锦.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循环经济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

[4]孙彦泉.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农业[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