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点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7:43:26

闪光点范文篇1

耳边有过这样的评价:哇!机关工作,曾经。旱涝保收,金饭碗啊!也曾在无意中听到过这样的顺口溜:大盖帽,吃了原告吃被告,要想捞钱必感冒!这些话,听起来虽觉偏激刺耳,但仔细回味,却足以引起我所有国家公务员对“权力”二字的深思。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中国共产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伟大的理论更赋予了权力二字以新的诠释。

青春书写在繁忙的注册大厅内,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些人。汗水挥洒在乡间的小路上,经济大潮的岗亭上,用坚定而规范的手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传递着一个又一个准确而明了信号,也传送着他对事业的无限执着和忠诚。

红盾卫士们都精神抖擞,就是汉川大地上一群“心存百姓苦、权为民所用”工商干部们每一天。以火眼金睛守护在市场经济的风口浪尖。

工商部门神圣的职责。作为一名工商干部,监管、服务、维权、促进经济发展。只要凭着对工商工作的一片热情,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始终做到爱岗敬业,不断进取,就一定会让红盾,奉献中闪光。

身边就有这样一名共产党员,想大家不会忘记。一名优秀的基层工商干部。就是汉川市工商局城南分局干部黄卫东同志。正是凭着对工商工作的挚爱,以病残之身,始终战斗在工商执法第一线,谱写了一曲“红盾,奉献中闪光宏伟赞歌。

1989年从省广播电视大学毕业后,黄卫东家世代从医。本可以子承父业,但组织上分配他工商部门工作,从此开始了近20年与个体工商户打交道的生涯。

闪光点范文篇2

关键词:专职讲课教师学生闪光点关怀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

目前中等卫生学校招生门栏低、生源素质低,学生管理难度较大,学习成绩不理想.针对这一现状,作为一名专职讲课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管理学生,如何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从教22年,在教学中感悟到,只有用心爱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1、用心关怀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较缺少关爱,因为他们初中学习成绩较差,教师和学生对他们关心较少.所以到职业学校后,一直也是自卑心理,这就要求中职教师用爱心关心帮助学生,真诚对待学生,设身处地去为他们着想,与班主任老师协调好,共同管理学生笔者认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做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比单纯多答几分要有意义的多,而且只要心理沟通好了,成绩自然就上来了.

在上课或平时交流中,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闪光点入手,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学习的快乐,成功老师要用多视角的眼光看待充满生机活力和个性化的学生,要多角度全方面地评价学生,不能只单纯地看学习成绩,多给学生掌声和喝彩,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美国总统林肯曾说过:关键的一句话有时会影响人的一生.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可能会对学生成长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为此,我想,从学生的成长来看,教师应当坚持以表扬为主,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要在班级大力宣传,发挥其榜样和示范的作用,有问题或者成绩差的同学要尽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肯定他们哪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喜悦,进一步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帮助他们,促其发展.

2、用信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就要求课任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教师要做一个从多角度透视的有心人.不要以为只要上完课,就完成任务,教育学生是学生科的事,与自己无关,要善于从多方面发现每一个学生闪光点,为他们创造施展才能和获得承认的机会.

首先要善于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发现闪光点,比如:我在去年给2005临专1班上第一节课时,问谁当课代表,当时有一个胖乎乎的男孩举手说我当对这种毛遂自荐的做法很赞赏,就决定了,(事后听几位任他们课的老师说他上课爱说话,不学习,怎让他当)但自从他当妇科课课代表后,工作特别积极,主动,原有的爱说话、不学习的毛病在学期的后半程都改掉了,还主动提出问题,特别爱学习,到期末结束时,完全是自己的真实成绩,答了70多分,自己很高兴(原来他有几个科都挂科)我也很满意,让我更为高兴的是,在除夕的上午收到了他祝福的短信感谢老师的信任,不辜负老师的期望看后很感动

往往历届的每一科课代表在这一学科都学的比较好,也充分证实了信任、责任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从她们毕业后考职业护士资格证通过率来看,当过课代表、班干部的基本都能一次过关

谁说中职学校的学生不懂事,你只要真诚的爱他们、欣赏他们、信任他们就是最好的教育.

3、用鼓励成就学生

其实,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优点、长处,当然差生也绝不例外.差生最怕老师对他另眼看待,最怕和同学们一道参加活动,就怕被老师和学生看不起.老师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发现优点,多鼓励表扬他们,将他们融于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从而使他们感受到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努力学习.因为不是班主任所以没有大块的时间同他们在一起,就利用下课的间歇同他们聊天,当我看到有一个男生,身材不胖不瘦,个不高不矮,我就说你长得真标准他很高兴,一下子就自信了许多,原来上课时,偶尔看到他在说话,自从表扬他之后,上课认真听讲,眼神一直跟着老师转,期末的成绩也挺理想.

还有,在上课提问上节课内容时,我有时让学生到前面黑板上写,发现有2个学生字写得好,就及时表扬,他们以后上课明显注意听讲

在批改学生的作业中,用适当的语言表扬她们,用细微的分数调动个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学生树立有用的人就是人才的观念,为其指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他们在失败中振作起来,并根据个人特点的不同,发挥聪明才智,努力学习本领,为今后发展寻求更大的空间.

用同一学校毕业的、成功的师哥、师姐为榜样,激励他们,使他们有信心,有目标,生活有激情.

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用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带动学生,让学生首先尊敬,崇拜教师,然后才能言传身教,有说服力,教会学生做人,教会他们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的行为道德规范,以及悦纳自己、自尊自爱,悦纳他人,与人为善的处事方法.要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灌输先做人后做事.教育他们尊重父母、享受亲情、享受和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的学习过程,学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顾全大局.要不仅从书本上学知识,更要从实际生活中学习,不要攀比,要脚踏实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在某高校考察时,随意从每个班抽了几名学生的名字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些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高智商人才.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学校,发现这些学生的确超过常人,进步很大.再后来,这部分学生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就是着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他证明了3个道理:第一,人的智商和能力是可以通过外力激活的第二,信任和期望是激活人的智商和能力的基本要素第三,人才资源贵在开发.用一句最通俗的话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总之,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专职任课教师,在讲好课的同时,要扮演好多种角色,在当好师长的同时还有当好朋友,还要成为学生人生的领路人,职业生涯的规划者,就业指导的咨询师.在熟练的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用心关怀学生,用信任、鼓励激发学生,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闪光点范文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赏识教育闪光点多元化评价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之一是期望得到赏识,也就是说,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与肯定,尤其渴望得到父母和师长的尊重与赏识。

作为教育者,你也许看不惯懒惰的学生,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他们的聪明;你也许看不惯贪玩的学生,留心注意你会发现他们的纯朴;你也许不喜欢倔强的学生,经常接触你会发现他们的真诚……为什么我们常常看不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为什么我们常常喜欢优秀生讨厌学困生?往往是因为我们用一个标准在衡量学生——学业成绩好不好。

不难发现,素质教育实施发展到今天,依然有一部分教育者“穿新鞋,走老路”,根深蒂固的评价观念不曾改变,总以考试成败论英雄,过分关注书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的道德修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重视,更谈不上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差异。在这样的传统教育观念下,教师所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何以得到全面长足的发展呢?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为目的的,真正的教育应该努力实现每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关注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教育者应尽可能多给予一点精神关怀,试着走近学生,发现他们的潜在能力,指导他们根据自己具体情况,确定期望达到的目标,也只有这种符合个人实际的发展目标,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提倡赏识教育,善于在学生身上发现隐藏在缺点和错误背后的优点,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注重发现学生的特长,寻找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发现,一个没有享受过赏识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赏识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那么,该如何用慧眼发现赏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呢?我认为:

一、赏识教育要有针对性。就是说要因人而异,有些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在学习方面总是处于劣势,有自卑心理。作为教师,就应该在看到他们的长处和成绩时给予及时的口头表扬,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和容誉感,让他们觉得自己也同样很受重视,也有长于他人的地方,从而获得自信,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有些学生比较内向,往往思想感情细腻,善解人意,老师表扬的时候不必高声张扬,报以真诚的示意性的微笑就够了,他们能体会出自己在教师心中的分量,从而更加努力。有些学生过于自信,教师就要在正面赏识的同时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以此激励他们出色地表现自我,同时又避免滋生骄傲情绪。

二、赏识教育要讲时效性。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不经意间你会发现他们身上闪现出令人欣慰的优点,有了素材依托,就要准确、适时地把握教育时机,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的及时赏识所产生的影响,要比事后很久才重提所产生的影响大得多,适时巧妙的赏识,不牵强附会,不生搬硬套,定能让你找准教育的切入点,收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实效。

三、赏识教育需要与批评指正相结合。提倡赏识教育,并非完全摒弃严肃的批评指正。在表扬赏识学生优点和进步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该指正的地方要及时指正,该批评的错误决不能迁就。但运用批评要讲究艺术,要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为前提,比如一位老师是这样批评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的:“像你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你难道不知道你是老师心中的骄傲吗?”面对这么一种春风拂面般的批评,学生会不以感激的心态接受吗?

四、赏识教育需要集体的力量。学生渴望得到赏识,但不仅限于某一位教师的赏识,而是期望得到更多教师甚至所在集体的赏识,因此,要使赏识更有效果,必须营造氛围,借助发挥集体的作用。如在学生中开展“每周之星”“我为集体争光彩”之类的活动,让学生拥有展现自我的舞台,明白自己在集体中位置和重要性,促使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又能让学生发现彼此的闪光点,相互赏识,从而营造出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喜人局面。

闪光点范文篇4

一、后进生的特点

后进生由于不能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挫折,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障碍会越来越严重,与大多数学生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最后慢慢发展到了其他方面的行为不良。他们往往是班主任顺利做好工作的对立面,可以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如果不及时转化他们,这种现象会不断蔓延,人数会不断增多,这样一来就会严重干扰了整个班级的教育教学秩序,严重妨害他人的正常学习;不仅会影响校风、班风、学风,一定程度上还会阻碍学校的整体发展。

二、如何运用赏识教育转化后进生

1.进行情感交流

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中的情感交流原则,以尊重信任的态度对待后进生,取得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从而成为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我班有一位后进生曾经这样说过:“我总觉得您好像有些不重视我,当您与其他同学一起谈话时,您不知道我有多么羡慕他们·一”这个学生的话让我倍感心酸和触动,虽然后进生在某个阶段或某个方面进步比较慢,但是如果我们从人格上多去关注、重视他们一下,并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我相信他们会努力的,并最终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在之后的班级工作中,我尽可能多的了解他的特点、兴趣、爱好,并且在适当的时机与他谈话,进行情感交流,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消除他的自卑感和与老师的隔阂。还有,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都会特意留意那些后进生,平时都会跟他们沟通。比如,我班曾经有个女生,她刚分过来,数学成绩很差。在课堂练习时间,我经常会到她身边轻轻地问:“你听懂了吗?”,不懂,我会很耐心地指导她。就这样时间久了,她对数学的兴趣就越来越好,而成绩直线上升。所以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鼓励,对学生的进步有巨大的推动力。

2.捕捉闪光点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在学生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赏识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他们永远充满自信,则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壮起来。我班一名学生十分调皮,上课经常无故说小话,多次教育后仍然没有改正。刚开始我对他非常不满,但几次交谈下来我发现他的知识很丰富,特别喜欢读历史小说。于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他以为我会狠狠地批评他破坏了课堂纪律,但我却一张嘴就夸奖他头脑活络,课外知识很广,特别是对三国的故事、人物尤为丰富,值得老师和同学们学习。他一听我这样说,紧张的情绪有所缓解。后来在一次班会课上,我让他走上讲台给同学们讲《三国演义》的故事,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在他的影响下,班上还兴起了读“三国”热。从此,他不再打断教师的讲课,而是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同时他本人也受到鼓舞,重新找回了自信心。所以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

3.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育家艾玛逊指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对于已具有一定独立意识的中学生,教师既是学生的老师,又应该是他们的朋友,在人格上要与学生平等相待。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主动蹲下身来,平视学生,尊重学生,乐于并善于和学生交朋友。我曾经遇到一位学生在校学习毫无兴趣,且品行不好,、打架,令老师和同学都十分头疼,通过仔细调查我发现该生的一切不良习惯,均产生于其生活环境,家里无人管教,也无力管教。对于这个学生,我并没有采用训斥的方法,而是在谈心的过程中找到他所具备的优点,并且在课堂上大力肯定,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让他表现自己的优势,在尊重的基础上给予鼓励,通过不懈努力,该学生在成绩逐渐提高的同时,不良习惯也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改正。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且视同至宝,精心呵护与引导。即使是所谓“差生”,也应该相信他们不是天生就无能,而是一群“才能未被开发之人”。陶行知曾经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轻易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意味着扼杀人才;漫不经心的冷眼和讥笑,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短长、潜能和心理状态、家庭状况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教师才能避免工作中出现失误,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

闪光点范文篇5

关键词:素质教育赏识教育闪光点多元化评价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之一是期望得到赏识,也就是说,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与肯定,尤其渴望得到父母和师长的尊重与赏识。

作为教育者,你也许看不惯懒惰的学生,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他们的聪明;你也许看不惯贪玩的学生,留心注意你会发现他们的纯朴;你也许不喜欢倔强的学生,经常接触你会发现他们的真诚……为什么我们常常看不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为什么我们常常喜欢优秀生讨厌学困生?往往是因为我们用一个标准在衡量学生——学业成绩好不好。

不难发现,素质教育实施发展到今天,依然有一部分教育者“穿新鞋,走老路”,根深蒂固的评价观念不曾改变,总以考试成败论英雄,过分关注书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的道德修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重视,更谈不上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差异。在这样的传统教育观念下,教师所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何以得到全面长足的发展呢?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为目的的,真正的教育应该努力实现每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关注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教育者应尽可能多给予一点精神关怀,试着走近学生,发现他们的潜在能力,指导他们根据自己具体情况,确定期望达到的目标,也只有这种符合个人实际的发展目标,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提倡赏识教育,善于在学生身上发现隐藏在缺点和错误背后的优点,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注重发现学生的特长,寻找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发现,一个没有享受过赏识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赏识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那么,该如何用慧眼发现赏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呢?我认为:

一、赏识教育要有针对性

就是说要因人而异,有些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在学习方面总是处于劣势,有自卑心理。作为教师,就应该在看到他们的长处和成绩时给予及时的口头表扬,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和容誉感,让他们觉得自己也同样很受重视,也有长于他人的地方,从而获得自信,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有些学生比较内向,往往思想感情细腻,善解人意,老师表扬的时候不必高声张扬,报以真诚的示意性的微笑就够了,他们能体会出自己在教师心中的分量,从而更加努力。有些学生过于自信,教师就要在正面赏识的同时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以此激励他们出色地表现自我,同时又避免滋生骄傲情绪。

二、赏识教育要讲时效性

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不经意间你会发现他们身上闪现出令人欣慰的优点,有了素材依托,就要准确、适时地把握教育时机,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的及时赏识所产生的影响,要比事后很久才重提所产生的影响大得多,适时巧妙的赏识,不牵强附会,不生搬硬套,定能让你找准教育的切入点,收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实效。

三、赏识教育需要与批评指正相结合

提倡赏识教育,并非完全摒弃严肃的批评指正。在表扬赏识学生优点和进步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该指正的地方要及时指正,该批评的错误决不能迁就。但运用批评要讲究艺术,要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为前提,比如一位老师是这样批评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的:“像你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你难道不知道你是老师心中的骄傲吗?”面对这么一种春风拂面般的批评,学生会不以感激的心态接受吗?

四、赏识教育需要集体的力量

学生渴望得到赏识,但不仅限于某一位教师的赏识,而是期望得到更多教师甚至所在集体的赏识,因此,要使赏识更有效果,必须营造氛围,借助发挥集体的作用。如在学生中开展“每周之星”“我为集体争光彩”之类的活动,让学生拥有展现自我的舞台,明白自己在集体中位置和重要性,促使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又能让学生发现彼此的闪光点,相互赏识,从而营造出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喜人局面。

五、赏识教育需要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闪光点范文篇6

事迹演讲的基本要求

所谓事迹演讲,就是运用演讲的艺术形式和手段,表现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揭示生活的真谛,反映时代的本质,激励人们奋发进取,创造新生活,推动历史前进。事迹演讲的兴起,极大地丰富了演讲的内涵,增强了演讲的社会作用,赢得了更多的听众,使无数人为之鼓舞,为之感动,为之奋发。

事迹演讲的基本要求有:

一、表现真事真人,令人信服事迹演讲具有严格的真实性,首先要求事迹材料真实,不可添枝加叶,更不可捏造事实。事迹材料真实是事迹演讲的必要条件。有了真实的事迹材料,还要用演讲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只有如此,才能造成如临其境的现场氛围,才能使听众沉浸其中,深为信服,深为感动。请看张屹、刘铁宏的演讲《军装是一面旗帜》是如何将军人从地震废墟中抢救幼女的“真事”艺术地表现出来的:

……我睁眼一看,顿时被这凄惨景象吓呆了:闷热的空气夹杂着呛人的尘土,眼前熟悉的高楼早已不见踪影,到处是撕人心肺的呼救声。我被一堆瓦砾紧紧地压着,动弹不了,我惊恐地呼喊着:“妈妈!妈妈!”我慌乱中伸出小手在不停地乱抓,多么希望能抓住妈妈温暖的手……忽然,我的眼前闪现了一簇绿色……“解放军叔叔!”只见那眼熟的军装已被血水、汗水和泥水浸透,两只手已经磨得血肉模糊,眼睛也被扎伤了,可他硬是摸索着,顺着我的呼叫声,一步步地爬了过来,从死神的魔爪里把我夺回到绿色的怀抱中。

演讲者以“我”的视角写出了亲眼所见亲身所感,以景物、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地再现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以衬托的手法,蓄势的结构技巧和控场艺术,扣人心弦地突现了英雄形象,在艺术上达到了事迹演讲的真实性要求。这种极富形象性、暗示性和感染性的演讲,完全避免了报告式的说教和乏味的陈述,使人甘愿投入其中而不是游离其外。

其次,事迹演讲的真实性还要求表现“真人”,即写出真实鲜活的贴近生活贴近人心的“真人”,可敬可亲可信可学,而不是完美无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包霖的演讲《为了共和国大厦永远屹立》写了“我”作为一个共和国税官的高尚行为,但同时也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那位老板娘拽着我的袖子说:“大兄弟,何必那么较真呢,抬抬手让我过去算了。”说着从兜里掏出了300元钱……我心想:这钱来得太容易了,都赶上我一个月的工资了。此时,只要我稍稍那么一点点……我想起了爸爸常告诫我的一句话:“喝凉酒,花赃钱,早晚是病。”……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让这么点炮弹把我撂倒了,多丢人哪!

演讲者并未无来由地宣扬自己的高尚之举,而是坦陈内心动机和复杂的心理,表现那种常人也能达到的并非高不可攀的向崇高攀援的过程。一个常人凡人才是有血有肉的,才能具有令人信服的“真实性”。

二、奏出时代的强音,给人启迪事迹演讲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必须把握现实社会的脉搏,奏出新时代的主旋律,表现出新的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是当代人生及社会的启示录和教育篇。张均的演讲《壮哉,军人的回答》极其敏锐地从现实生活中捕捉了使人无奈又引人深思的现象: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军人从五六十年代的“最可爱的人”变成时代的“弃儿”,劈头提出了一串时代性“问题”:

有朋友街头相遇,打量着我橄榄绿的军装,泛白的解放鞋,他问:都啥时候了,咋不换套便装?有亲友来信打听,得知那几十元的津贴,他问:都啥时代了,够吗?有同学提起我的前程,惊讶于当了“官”照样得站岗放哨,摸爬滚打,他问:都啥社会了,划得来吗?

接着用“百万富翁”宋伟清却要扛枪弄炮的事迹对此作出“壮哉”的回答。因为宋遭劫遇一老兵相救,老兵拒绝了他的重金酬谢,向他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请求:“如果你真要谢我,请你帮我找一位姑娘。我们的指导员是个孤儿,在边防哨所干了10年,都35岁了,还没成家。这次探亲回来,哨所的战友们把省吃俭用留下的津贴一分一分凑起来,交给我一个特殊的任务,必须给咱找个嫂子。”宋伟清满口答应了下来,可就在他回到家不久,那位老兵来信说:指导员已经在巡逻中光荣牺牲了。他说他有一个冒昧的请求,如果“嫂子”找到了,请那位姑娘给指导员写一封信,哪怕一两个字也行,我们好把它敬献在指导员的坟头,以告慰他九泉之下的孤魂。面对这质朴的请求,宋伟清热泪盈眶。他感到这些当兵人的身上,有一种巨大而神奇的魔力。一个人活着不能没有钱,也不能没有轻松自在的生活,但往往缺乏的正是这种催人奋发、震撼灵魂的力量,带着激动,带着疑惑,带着思索,他来到了河西走廊一个荒凉的戈壁滩上。

这段演讲感人至深催人猛醒:在一切向钱看的浊流中,还有金钱买不到的无价之宝,还有物欲享受所无法比拟的精神之美,这就是蕴含于当代人的人情美之中的崇高境界,这就是当代人应有的时代精神。

三、抓住闪光点,催人奋发事迹演讲不可平铺直叙、用力平均地堆砌事件,而要精选、挖掘和细腻入微地表现先进人物的闪光点,即最有意义最能打动人的行为、话语和心理活动等,要对此进行特写式的“放大”,要精细地刻画富于感染力的情景、动作和细节。甚至围绕一个闪光点便可以构思成篇并感人至深。比如周孝平的演讲《我是军人!》浓墨重彩地歌颂了“哥哥”在冰窟中舍身救儿童的壮举,十分酣畅地“放大”了英雄的闪光点。作者从哥哥探家、母亲接站写起,身患心脏病的哥哥毫不犹豫地向落水儿童奔去,并以岸上人的焦急或冷漠、孩子的垂死挣扎、母亲的满面泪水作衬托,然后集中力量正面刻画哥哥的救人动作(闪光点),细腻动人,感人泪下:

五米、三米、一米……哥哥终于抱住了一个小孩,孩子已经只有微弱的一丝气息了。出于求生的本能,孩子死死地抱住哥哥的脖子,勒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努力地挣扎着,一手紧紧地抱着孩子,一手奋力地拨开冰水,艰难地、一步一步地把孩子送回岸边,又哆嗦着却又毫不犹豫地游了回去!江水中还有一条在死亡线上挣扎着的生命啊!可这哪是游啊!哥哥!这分明是一步一倒地向孩子倒去……除了脑海中孩子绝望的神情和微弱的呼吸,哥哥似乎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没看见,他只是无力地却又是坚定地一步一倒地向孩子倒去。

作者情真意切,不露痕迹地运用演讲艺术的手段将英雄的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英雄的闪光点表现得光彩四溢,也很富于层次,从而一点一点地对听众的情感进行了“加温”,直至沸腾起来。这时的叙述恰到好处地出现了高潮,升华了演讲的主题,也升华了听众的灵魂;哪怕是软弱者卑下者也抵挡不了其中情感的力量、悲剧美的陶冶和崇高的感召:

闪光点范文篇7

所谓事迹演讲,就是运用演讲的艺术形式和手段,表现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揭示生活的真谛,反映时代的本质,激励人们奋发进取,创造新生活,推动历史前进。事迹演讲的兴起,极大地丰富了演讲的内涵,增强了演讲的社会作用,赢得了更多的听众,使无数人为之鼓舞,为之感动,为之奋发。

事迹演讲的基本要求有:

一、表现真事真人,令人信服事迹演讲具有严格的真实性,首先要求事迹材料真实,不可添枝加叶,更不可捏造事实。事迹材料真实是事迹演讲的必要条件。有了真实的事迹材料,还要用演讲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只有如此,才能造成如临其境的现场氛围,才能使听众沉浸其中,深为信服,深为感动。请看张屹、刘铁宏的演讲《军装是一面旗帜》是如何将军人从地震废墟中抢救幼女的“真事”艺术地表现出来的:

……我睁眼一看,顿时被这凄惨景象吓呆了:闷热的空气夹杂着呛人的尘土,眼前熟悉的高楼早已不见踪影,到处是撕人心肺的呼救声。我被一堆瓦砾紧紧地压着,动弹不了,我惊恐地呼喊着:“妈妈!妈妈!”我慌乱中伸出小手在不停地乱抓,多么希望能抓住妈妈温暖的手……忽然,我的眼前闪现了一簇绿色……“解放军叔叔!”只见那眼熟的军装已被血水、汗水和泥水浸透,两只手已经磨得血肉模糊,眼睛也被扎伤了,可他硬是摸索着,顺着我的呼叫声,一步步地爬了过来,从死神的魔爪里把我夺回到绿色的怀抱中。

演讲者以“我”的视角写出了亲眼所见亲身所感,以景物、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地再现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以衬托的手法,蓄势的结构技巧和控场艺术,扣人心弦地突现了英雄形象,在艺术上达到了事迹演讲的真实性要求。这种极富形象性、暗示性和感染性的演讲,完全避免了报告式的说教和乏味的陈述,使人甘愿投入其中而不是游离其外。

其次,事迹演讲的真实性还要求表现“真人”,即写出真实鲜活的贴近生活贴近人心的“真人”,可敬可亲可信可学,而不是完美无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包霖的演讲《为了共和国大厦永远屹立》写了“我”作为一个共和国税官的高尚行为,但同时也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那位老板娘拽着我的袖子说:“大兄弟,何必那么较真呢,抬抬手让我过去算了。”说着从兜里掏出了300元钱……我心想:这钱来得太容易了,都赶上我一个月的工资了。此时,只要我稍稍那么一点点……我想起了爸爸常告诫我的一句话:“喝凉酒,花赃钱,早晚是病。”……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让这么点炮弹把我撂倒了,多丢人哪!

演讲者并未无来由地宣扬自己的高尚之举,而是坦陈内心动机和复杂的心理,表现那种常人也能达到的并非高不可攀的向崇高攀援的过程。一个常人凡人才是有血有肉的,才能具有令人信服的“真实性”。

二、奏出时代的强音,给人启迪事迹演讲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必须把握现实社会的脉搏,奏出新时代的主旋律,表现出新的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是当代人生及社会的启示录和教育篇。张均的演讲《壮哉,军人的回答》极其敏锐地从现实生活中捕捉了使人无奈又引人深思的现象: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军人从五六十年代的“最可爱的人”变成时代的“弃儿”,劈头提出了一串时代性“问题”:

有朋友街头相遇,打量着我橄榄绿的军装,泛白的解放鞋,他问:都啥时候了,咋不换套便装?有亲友来信打听,得知那几十元的津贴,他问:都啥时代了,够吗?有同学提起我的前程,惊讶于当了“官”照样得站岗放哨,摸爬滚打,他问:都啥社会了,划得来吗?

接着用“百万富翁”宋伟清却要扛枪弄炮的事迹对此作出“壮哉”的回答。因为宋遭劫遇一老兵相救,老兵拒绝了他的重金酬谢,向他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请求:“如果你真要谢我,请你帮我找一位姑娘。我们的指导员是个孤儿,在边防哨所干了10年,都35岁了,还没成家。这次探亲回来,哨所的战友们把省吃俭用留下的津贴一分一分凑起来,交给我一个特殊的任务,必须给咱找个嫂子。”宋伟清满口答应了下来,可就在他回到家不久,那位老兵来信说:指导员已经在巡逻中光荣牺牲了。他说他有一个冒昧的请求,如果“嫂子”找到了,请那位姑娘给指导员写一封信,哪怕一两个字也行,我们好把它敬献在指导员的坟头,以告慰他九泉之下的孤魂。面对这质朴的请求,宋伟清热泪盈眶。他感到这些当兵人的身上,有一种巨大而神奇的魔力。一个人活着不能没有钱,也不能没有轻松自在的生活,但往往缺乏的正是这种催人奋发、震撼灵魂的力量,带着激动,带着疑惑,带着思索,他来到了河西走廊一个荒凉的戈壁滩上。

这段演讲感人至深催人猛醒:在一切向钱看的浊流中,还有金钱买不到的无价之宝,还有物欲享受所无法比拟的精神之美,这就是蕴含于当代人的人情美之中的崇高境界,这就是当代人应有的时代精神。

三、抓住闪光点,催人奋发事迹演讲不可平铺直叙、用力平均地堆砌事件,而要精选、挖掘和细腻入微地表现先进人物的闪光点,即最有意义最能打动人的行为、话语和心理活动等,要对此进行特写式的“放大”,要精细地刻画富于感染力的情景、动作和细节。甚至围绕一个闪光点便可以构思成篇并感人至深。比如周孝平的演讲《我是军人!》浓墨重彩地歌颂了“哥哥”在冰窟中舍身救儿童的壮举,十分酣畅地“放大”了英雄的闪光点。作者从哥哥探家、母亲接站写起,身患心脏病的哥哥毫不犹豫地向落水儿童奔去,并以岸上人的焦急或冷漠、孩子的垂死挣扎、母亲的满面泪水作衬托,然后集中力量正面刻画哥哥的救人动作(闪光点),细腻动人,感人泪下:五米、三米、一米……哥哥终于抱住了一个小孩,孩子已经只有微弱的一丝气息了。出于求生的本能,孩子死死地抱住哥哥的脖子,勒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努力地挣扎着,一手紧紧地抱着孩子,一手奋力地拨开冰水,艰难地、一步一步地把孩子送回岸边,又哆嗦着却又毫不犹豫地游了回去!江水中还有一条在死亡线上挣扎着的生命啊!可这哪是游啊!哥哥!这分明是一步一倒地向孩子倒去……除了脑海中孩子绝望的神情和微弱的呼吸,哥哥似乎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没看见,他只是无力地却又是坚定地一步一倒地向孩子倒去。公务员之家:

作者情真意切,不露痕迹地运用演讲艺术的手段将英雄的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英雄的闪光点表现得光彩四溢,也很富于层次,从而一点一点地对听众的情感进行了“加温”,直至沸腾起来。这时的叙述恰到好处地出现了高潮,升华了演讲的主题,也升华了听众的灵魂;哪怕是软弱者卑下者也抵挡不了其中情感的力量、悲剧美的陶冶和崇高的感召:

闪光点范文篇8

事迹演讲的基本要求有:

一、表现真事真人,令人信服事迹演讲具有严格的真实性,首先要求事迹材料真实,不可添枝加叶,更不可捏造事实。事迹材料真实是事迹演讲的必要条件。有了真实的事迹材料,还要用演讲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只有如此,才能造成如临其境的现场氛围,才能使听众沉浸其中,深为信服,深为感动。请看张屹、刘铁宏的演讲《军装是一面旗帜》是如何将军人从地震废墟中抢救幼女的“真事”艺术地表现出来的:

……我睁眼一看,顿时被这凄惨景象吓呆了:闷热的空气夹杂着呛人的尘土,眼前熟悉的高楼早已不见踪影,到处是撕人心肺的呼救声。我被一堆瓦砾紧紧地压着,动弹不了,我惊恐地呼喊着:“妈妈!妈妈!”我慌乱中伸出小手在不停地乱抓,多么希望能抓住妈妈温暖的手……忽然,我的眼前闪现了一簇绿色……“解放军叔叔!”只见那眼熟的军装已被血水、汗水和泥水浸透,两只手已经磨得血肉模糊,眼睛也被扎伤了,可他硬是摸索着,顺着我的呼叫声,一步步地爬了过来,从死神的魔爪里把我夺回到绿色的怀抱中。

演讲者以“我”的视角写出了亲眼所见亲身所感,以景物、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地再现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以衬托的手法,蓄势的结构技巧和控场艺术,扣人心弦地突现了英雄形象,在艺术上达到了事迹演讲的真实性要求。这种极富形象性、暗示性和感染性的演讲,完全避免了报告式的说教和乏味的陈述,使人甘愿投入其中而不是游离其外。

其次,事迹演讲的真实性还要求表现“真人”,即写出真实鲜活的贴近生活贴近人心的“真人”,可敬可亲可信可学,而不是完美无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包霖的演讲《为了共和国大厦永远屹立》写了“我”作为一个共和国税官的高尚行为,但同时也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那位老板娘拽着我的袖子说:“大兄弟,何必那么较真呢,抬抬手让我过去算了。”说着从兜里掏出了300元钱……我心想:这钱来得太容易了,都赶上我一个月的工资了。此时,只要我稍稍那么一点点……我想起了爸爸常告诫我的一句话:“喝凉酒,花赃钱,早晚是病。”……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让这么点炮弹把我撂倒了,多丢人哪!

演讲者并未无来由地宣扬自己的高尚之举,而是坦陈内心动机和复杂的心理,表现那种常人也能达到的并非高不可攀的向崇高攀援的过程。一个常人凡人才是有血有肉的,才能具有令人信服的“真实性”。

二、奏出时代的强音,给人启迪事迹演讲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必须把握现实社会的脉搏,奏出新时代的主旋律,表现出新的历史时期的精神风貌,是当代人生及社会的启示录和教育篇。张均的演讲《壮哉,军人的回答》极其敏锐地从现实生活中捕捉了使人无奈又引人深思的现象: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军人从五六十年代的“最可爱的人”变成时代的“弃儿”,劈头提出了一串时代性“问题”:

有朋友街头相遇,打量着我橄榄绿的军装,泛白的解放鞋,他问:都啥时候了,咋不换套便装?有亲友来信打听,得知那几十元的津贴,他问:都啥时代了,够吗?有同学提起我的前程,惊讶于当了“官”照样得站岗放哨,摸爬滚打,他问:都啥社会了,划得来吗?

接着用“百万富翁”宋伟清却要扛枪弄炮的事迹对此作出“壮哉”的回答。因为宋遭劫遇一老兵相救,老兵拒绝了他的重金酬谢,向他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请求:“如果你真要谢我,请你帮我找一位姑娘。我们的指导员是个孤儿,在边防哨所干了10年,都35岁了,还没成家。这次探亲回来,哨所的战友们把省吃俭用留下的津贴一分一分凑起来,交给我一个特殊的任务,必须给咱找个嫂子。”宋伟清满口答应了下来,可就在他回到家不久,那位老兵来信说:指导员已经在巡逻中光荣牺牲了。他说他有一个冒昧的请求,如果“嫂子”找到了,请那位姑娘给指导员写一封信,哪怕一两个字也行,我们好把它敬献在指导员的坟头,以告慰他九泉之下的孤魂。面对这质朴的请求,宋伟清热泪盈眶。他感到这些当兵人的身上,有一种巨大而神奇的魔力。一个人活着不能没有钱,也不能没有轻松自在的生活,但往往缺乏的正是这种催人奋发、震撼灵魂的力量,带着激动,带着疑惑,带着思索,他来到了河西走廊一个荒凉的戈壁滩上。

这段演讲感人至深催人猛醒:在一切向钱看的浊流中,还有金钱买不到的无价之宝,还有物欲享受所无法比拟的精神之美,这就是蕴含于当代人的人情美之中的崇高境界,这就是当代人应有的时代精神。

三、抓住闪光点,催人奋发事迹演讲不可平铺直叙、用力平均地堆砌事件,而要精选、挖掘和细腻入微地表现先进人物的闪光点,即最有意义最能打动人的行为、话语和心理活动等,要对此进行特写式的“放大”,要精细地刻画富于感染力的情景、动作和细节。甚至围绕一个闪光点便可以构思成篇并感人至深。比如周孝平的演讲《我是军人!》浓墨重彩地歌颂了“哥哥”在冰窟中舍身救儿童的壮举,十分酣畅地“放大”了英雄的闪光点。作者从哥哥探家、母亲接站写起,身患心脏病的哥哥毫不犹豫地向落水儿童奔去,并以岸上人的焦急或冷漠、孩子的垂死挣扎、母亲的满面泪水作衬托,然后集中力量正面刻画哥哥的救人动作(闪光点),细腻动人,感人泪下:

五米、三米、一米……哥哥终于抱住了一个小孩,孩子已经只有微弱的一丝气息了。出于求生的本能,孩子死死地抱住哥哥的脖子,勒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努力地挣扎着,一手紧紧地抱着孩子,一手奋力地拨开冰水,艰难地、一步一步地把孩子送回岸边,又哆嗦着却又毫不犹豫地游了回去!江水中还有一条在死亡线上挣扎着的生命啊!可这哪是游啊!哥哥!这分明是一步一倒地向孩子倒去……除了脑海中孩子绝望的神情和微弱的呼吸,哥哥似乎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没看见,他只是无力地却又是坚定地一步一倒地向孩子倒去。

作者情真意切,不露痕迹地运用演讲艺术的手段将英雄的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英雄的闪光点表现得光彩四溢,也很富于层次,从而一点一点地对听众的情感进行了“加温”,直至沸腾起来。这时的叙述恰到好处地出现了高潮,升华了演讲的主题,也升华了听众的灵魂;哪怕是软弱者卑下者也抵挡不了其中情感的力量、悲剧美的陶冶和崇高的感召:

闪光点范文篇9

赏识教育的概念就是教育者站在一个新的角度认识并欣赏受教育者,是教育者在激励的状态下实施的教育。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热爱生命的过程中,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帮助学生实现与外界的健康互动,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对于学校这块阵地而言,教师应该明白,其实所有学生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都希望被认可,人性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方法,是对人本主义理论以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17世纪以来的资产阶级教育家,提出了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无论对什么人,都要尊重他、赏识他。要不断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以此鼓励学生,提高其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也指出,教育的本质是生活的,是人的生活,教育就应在人的生活层面中展开,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感的培养,创造性发展,以及主体性的全面生成会起到积极作用,还能缩短学生和学习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起兴趣,使其热爱学习,主动学习。这与赏识教育所倡导的自然教育、和谐发展相一致。

二、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励学生主动成长,走向成功。一位诗人说: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请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请赞美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请赞叹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也不能使你产生情感的冲动,那么你总该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是的,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赏识教育,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教育。教师应尽力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通过口头或书面的鼓励性评价、肢体爱抚、创设表现机会等方法给予学生及时表扬。赏识教育是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通过教育者的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从而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学习中的一种教育方法,在学校的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正确认识自己,赏识教育是学生个性塑造的有效手段,也为学生的自我教育,终生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学校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体育教学因其学科特点:社会性、竞争性、协作性、差异性,创新性。实施赏识教育就更具紧迫性。

(一)体育教学实施赏识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当有机体出现某一种行为后给予积极的强化,会增加行为的频率。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当一个学生跳过跳箱、投进一个篮、完成长跑任务时,教师的一句鼓励,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大拇指的竖起,对学生而言,那是最好的奖赏,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的动力。

(二)体育教学实施赏识教育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水不流不活,人不激不跃”,体育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可以让每个学生敢于表现自我,由于每个学生身体、生理和心理不尽相同,所以教师要区别对待,从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入手,好学生要鼓励,后进生只要他有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当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他被认可,那么他的自信心就会油然而升。

(三)体育教学实施赏识教育能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实施好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本身,一个好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还要有热爱教育,尊重学生的素养,世上不存在绝对地聪敏,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他的闪光点,对待那些素质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降低要求,比如跳高教学,可以降低高度,让他们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无形中可以克服他的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的途径

闪光点范文篇10

为了进一步了解职校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我们对浙江交通技师学院和金华市其他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分别从家庭、班主任、任课教师、个人等4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有效问卷356份。经过认真统计与分析,发现职校学生存在以下问题:父母对其学习和思想的关注程度不高。“父母对你的学习情况关注程度”一题中,选择“经常过问”的只有29%。亲子关系不是很融洽。“你和父母间的关系”一题中,选择“和谐愉快”只有23%。职校学生虽然对得到父母、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的激励的期望比较高,但事实上真正得到来自父母、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的激励却比较少。“你受班主任的表扬”一题中,有81%的学生选了“偶尔”,还有14.2%选了“从来没有”。职校学生对学习、上课的兴趣不是很浓。“你对上课”一题中,只有33%的学生选了“充满期待”,有64.5%选了“没感觉”,还有2.5%的学生选了“厌恶”。大部分职校学生对自己的职校学习以及今后的就业没有规划。“你对你的职校学习”一题,只有12.9%的学生选择“有明确的规划”,还有29.4%的学生选了“走一步算一步”。“你对你今后的就业”一题,只有6.1%的学生选择“有明确的规划”,还有29.7%的学生选择“走一步算一步”。

二、激励理论在职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为进一步了解职校教师在教学以及管理中对激励理论的应用现状,我们对浙江交通技师学院和金华市其他部分职业学校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5份,回收有效问卷58份。经过统计与分析发现,激励理论在职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1.虽然大部分职校教师认为,在职校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激励很有必要,但职校教师却普遍认为,在职校学生中找闪光点有点难。“您认为在职校教学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激励吗?”一题中,有86.5%的教师选择“很有必要”。“你认为在职校的学生身上寻找闪光点是”一题中,有73.1%的教师选择“有点难”。

2.大部分职校教师都很少表扬学生,师生关系不是很融洽。“最近你在课堂上激励过学生吗?”一题中,只有41%的教师选择“经常”,有4%的教师选择“从未表扬过”。“你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一题中,只有39%的教师选择“和谐愉快”,甚至还有8%的教师选择“时有矛盾冲突”。

3.班主任与家长、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之间针对学生表现的交流较少。“你主动向任课班级的班主任汇报学生优秀表现的机会”一题中,只有12%的教师选择“经常有”。“你(如果是班主任)主动向任课老师了解本班的课堂教学情况的机会”一题中,只有38%的教师选择“经常有”。

4.大部分职校教师对上课的期待程度不高,一节课上真正认真听课的学生较少。“你对上课的态度”一题中,只有28%的教师选择“充满期待”,甚至有8%的教师选择“厌恶”。“一节课当中认真听你课的学生大概有”一题中,选择“一半左右”的教师有40%,选择“少于10个”的教师有24%.

5.大部分职校教师的激励语言较单一,对成绩不同的学生的激励用语基本一样。“您对成绩不同的学生的激励用语一样吗”一题中,有53%的教师选择“基本一样”,还有8%的教师选择“完全一样”。

6.大部分教师很少用心收集学生课外的闪光点。“你平时对学生课堂外的一些闪光点”一题中,只有20%的教师选择“经常会加以关注和收集”,还有16%的教师选择“从未加以关注和收集”。

7.很少有教师会在批改作业时使用激励用语。“你会在批改作业时使用激励用语吗?”一题中,只有16%的教师选择“经常”,还有12%的教师选择“从来没有”。8.很少有教师会对学生进行持续的关注和激励,结果是偶尔的关注和激励对学生的进步发挥不了较大的作用。“您在课堂上对学生做出激励后会在课后与他交流谈心吗?”一题中,只有8%的教师选择“经常”,还有31%的教师选择“几乎没有”。

三、激励理论在职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针对职校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的调查结果,以及职校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对激励理论的应用现状,我们探索了一些激励理论在职校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共同激励

詹姆士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丁点的光亮,也要用放大镜来“看”。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教育教学群体,然而他们却有着共同的教育对象,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但由于教育分工的不同,他们对学生的关注方向和了解程度有着一定的差别,他们眼中学生的闪光点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平时的管理以及教学过程中,两者要加强联系和交流,互通有无,共同激励,形成有效的合力。对于学生来说,能从班主任处得到来自他在其他课堂上良好表现的表扬,无疑是让他期待上这门课的一个小动力。学校某物理教师发现,高级理赔1301班的梁同学虽然很多题目会做,很多问题能回答,但就是不愿意举手发言。课后,该物理教师及时和这个班的班主任交流,发现梁同学在班主任眼中是一个活泼、外向、爱表现的一个学生。此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发现他其实只是缺少一点自信。于是该物理教师很快对症下药,当然也取得了好的成效。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共同激励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必须最大程度地维护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威信;其次班主任要让任课老师知道班级管理的目标和规章制度,任课教师要让班主任了解所任课的课堂管理目标和考核的规章制度;最后彼此信息的反馈要及时。

(二)家校合作共同激励

对于职校学生的家长来说,主动联系班主任了解孩子在校表现的可能性比较少,联系任课教师的可能性就更少了。因为他们在孩子读初中时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口中得到更多的是孩子的负面信息。从小学到初中,学校单一的以学科成绩为标准的评价,已经挫伤了孩子的自尊与自信。这时,对于职校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来说,应该更多地收集学生在校的闪光点,主动与家长联系。正如某位职高校长在开家长会时所说的那样“请把受挫的自信还给学生!”“请尊重、信任、欣赏您的孩子!”加强家校合作,要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组织机构,制定家校合作激励机制的相关制度。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如创建班级群,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短信等方式进行家校联系。另外除了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进行轻松愉快的家访之外,还可以邀请教育专家来校授课,组织开展成功家长经验座谈会等。只有赢得广大家长的积极配合,学校与家长双方更多地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才能真正起到激励学生的效果。

(三)课堂内外互补激励

美国学者贝雷尔森和斯但纳在《人类行为:科学发现成果》一书中所指出:“激励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一个激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需求满足的过程,它以未能得到满足的需求开始,以得到满足的需求而告终。而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无穷无尽的,所以激励的过程也是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正如马斯洛的理论认为,激励的过程是动态的、逐步的、有因果关系的。偶尔的关注和激励对学生的进步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课堂上单一的激励也无法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内外互补激励,在课堂上对学生做出激励后还可以及时地在课后与他交流谈心,寻找他课外的闪光点,并可以在今后的课堂上结合他课堂外的表现对其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激励。比如,教师通过课外对某个学生的了解,知其投篮特别准,而后在她所上的物理课堂上,当这位学生对某个物理问题的分析非常准确时,换“你回答得非常正确”的表扬为“投篮准确,回答问题也是一针见血啊!”当财会班的某个学生在计算某个题又快又对时,可以换“完全正确”的表扬为“不愧是学财会的啊,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就是不一样啊!”

(四)实训教学中的激励

在实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通过肢体、语言、眼神进行的交流,就是一个激励的过程。期间教师要注重自身情感方式的表达,时常用积极、赞许、期望的言行,肯定、欣赏的眼神,与学生进行交流,调动和唤醒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专业技能的实训中去,在轻松愉快中体会来自实训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生练习实训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经常轻轻地拍一下表现较好的同学肩膀,告诉他:“你学得真快,做得很好。如果你愿意,请指导下你边上的同学。”在对学生的实训任务进行评价时,教师不妨说:“小伙子练得不错,进步很快!假如你在这个地方能够再提高一下,我想效果一定会更好。你说呢?”另外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的闪亮点用照片进行记录,在实训成果展示环节中再通过投影的方式展现出来,并告诉同学们:“做得真棒,我们要向他学习。老师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一定是个优秀的技能人才!”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召开轻松愉快的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组织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能激发兴趣。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结合职校学生好奇、好玩、好胜、好表现的特点,适时地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棋类比赛、球类比赛、唱歌比赛、演讲比赛、书法作品展等等,以吸引他们最大限度的参与。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职校的很多学生从单一的学科成绩为标准的评价中得不到自信,但不代表在其他方面也得不到。职校班主任可以精心设计轻松愉快的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夸优点、找自信、秀自信。如主题班会《秀,大家秀》让每一个学生都重新认识、分析自己,寻找自身的闪光点,唤醒沉睡已久的自信。另外职校每年都有许多各种级别、各种领域的技能竞赛,职校教师要对那些有能力参加竞赛的学生进行鼓励,提供各种专业上以及精神上的帮助,让他们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找回自信。我校高级汽营1001班的郑同学,由于先前的不自信,没有主动报名参加学院组织的汽车营销技能比赛。班主任傅老师知道后,找她谈心,给她鼓励,让她重拾自信,参加全国中职院校汽车营销技能大赛的培训。培训期间,傅老师以及其他培训老师在帮助她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不断地在精神上给予她激励,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终于,郑同学在全国中职院校汽车营销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六)批改作业时激励符号以及语言评语的准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