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水和谐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9:56:37

人水和谐

人水和谐范文篇1

关键词:社会和谐;人水和谐;措施;水文化;节水型社会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水不断和谐的过程

1.1水孕育了人类的文明

水孕育了人类的文明,从原始人类的进化到人类文明社会的产生都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整个自然进化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约300万年的人类历史中,人类选择自然所迈出的第一步是逐水草而居,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要城市都偎依着一条河流。回顾中国的历史,水正是中国文化产生的渊源。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提,而人类的生存又需要人与水的和谐关系作为支撑,因此,人水和谐是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水孕育了人类的文明。

1.2人类治水的四个阶段

人类治水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人类利用河流并听命于河流的自然阶段,大致相当于原始社会时期,虽有保护居民区的护村堤埂,但人们对水的自然状态无力加以明显的改变,不得不听命于大自然的主宰。

二是人类利用河流并抗御河流的阶段,大约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人们有能力一定程度地控制洪水的威胁,也有条件兴建较大型的灌溉和航运工程,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有限,严重的旱灾或水灾还常常成为改朝换代或重大社会动荡的直接原因。

三是改选河流为人类服务的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和生产力的迅速提前,人类支配河流的能力远远超过历史水平,但也带来对河流健康的伤害。

四是人类与河流和谐发展的阶段,当主要依靠工程技术措施治水出现困境时,人们重新认识到,人类与河流的关系应该是既要改造和利用,又能主动适应和保护,人类要由河流的征服者,转变为河流的朋友和保护者,把人类的治水实践推进到人与河流和谐发展的阶段,即人水和谐。

1.3人水不和谐问题

一是洪涝灾害,我国季节性,地区性洪涝灾害十分严重,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和快速的发展。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曾先后发生过近40次特大洪涝灾害,洪涝发生频次与灾害损失都在逐年增加,每次都导致上万人的死亡和千百万人的流离失所。

二是地下水超采与地质灾害。对地下淡水资源采取掠夺式开发,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形成大面积的降落漏斗,从而引起地面沉降,危害地下管线和建筑物。如西安市地下水的超采,致使地面连续沉降。现有大的地裂缝9条。天津、上海、北京等城市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其中上海、天津市累计沉降幅度己超过2m。

三是水土流失,据遥感普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不包括冻融侵蚀面积就达355.5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42%。由于水土流失,每年损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t之多,水土流失危害严重,在许多地方造成耕地减少、肥力下降、江河泥沙淤积、水源涵养缺乏、自然气候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不良后果。

四是不安全饮水,2008年11月21日,卫生部监督局局长赵同刚在第三届国家环境与健康论坛上透露,中国有3.2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其中有5000多万人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

五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目前,全国有超过一半的城市缺水,而水污染又使缺水形势更为严峻,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地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二、促进人水和谐的对策及措施

2.1改变传统治水思路

“98洪水”之后,水利部与时俱进,创新理念,提出了现代治水新思路,并不断补充完善,成为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资源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治水新思路的核心。概括地说,就是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积极发展水文化

人与水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取决于人们对水的认识,而人们对水的认识属于水文化内容。水文化是人类水观念的外化。反映了人类对水的认识程度,水文化的重要内涵是人与自然的相处哲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水的和谐相处,保持生物多样性及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是水文化概念提出的初衷。水文化意识有助于人类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种意识是人类长期以来和自然共存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它是基于人类对于水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水与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理解之上的。此外。还应大力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知道、了解、熟悉水法规,形成依法治水、管水、爱水、节水的意识,努力实现从人类向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随意开发利用水资源,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调配水资源。

2.3建设节水型社会,建立健全和谐的用水体系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最根本,最有效有战略举措,也是一项长期任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一要搞好节水宣传,要以媒体为手段、以活动为载体。向领导和群众宣传水危机、节水知识、节水典型,唤起全社会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强烈意识。二要抓好制度建设,要建立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编制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提出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制定工业、农业、生活等各项用水的定额标准,对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实行年度用水问题控制。三要逐步建立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增长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公务员之家

2.4加强依法治水

建立健全和谐的管水体系,构建人水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上承各级政府,下连千家万户,牵动社会各界,涉及各方面。因此。只有动员全市人民的共同参与,才能使人水和谐的目标变成现实,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人水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享受人水和谐的快乐。

人水和谐范文篇2

水利关系民生,水利惠及民生。市水务局确定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主题—实践治水兴巴,构建人水和谐。水务局党组提出,高举一面旗帜、紧扣一个主题、围绕一个总要求、明确五个着力点,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此次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为契机,实践治水为民,构建人水和谐。紧紧抓住提升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切实保障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改善城乡水生态环境和农田水利建设等一批社会普遍关注的突出水问题,树立人水和谐理念,以创建最佳旅游城市为契机,以水利的优化发展、建设生态水利为目标取向,以水利的创新发展为根本路径,以民生水利为重点,统筹做好水旱灾害防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城乡水环境改善、水资源节约保护、农田水利等各项工作,把创新、发展、保护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水利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良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保障,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双赢,让水利更多惠及民生。

一、积极探索水务一体化管理。水务一体化管理就是在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对涉水行政事务统一管理,打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水管理界限,建立起城市和农村、水源和供水、供水和排水、用水和节水、治污和回用一体化管理的城乡水务统一管理体制。在省水利厅、市委、市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水利局于4月16日正式更名为**市水务局。**市水务局的成立标志全市水务体制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为我市构建和谐水利奠定了组织机构基础。

二是狠抓民生工程建设。以通江县建设全国饮水安全示范县为重点,探索“三为主、五到村”的经验,着力构建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科学的水质监测体系,规范的工程管理体系,大力开展以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为主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逐步实现农村供水标准化,工程管理规范化。以庭院水保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大力开展水保生态治理。

三、大力整顿治理河道“三乱”。构建和谐水利和生态水利,整顿治理河道“三乱”是重中之中。为此,巴州区针对巴河禁采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和思路,加大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力度,通过宣传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考核到位和加强部门联动的“四到位、一加强”,狠抓禁采区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已取缔无证采砂12家。南江县结合“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河道禁采宣传,出动宣传车两台,印发宣传资料1万份,在南江电视台河道禁采公告15天30次。同时,该县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局长郑琼亲自带领防洪、水政执法人员对流坝乡河段进行了全面停采。拆除在河滩地内建设碎石加工厂1处,责令1未到期(4月30日到期)砂场停止开采河道砂石。对县城河段耕种河滩地的行为进行了制止,铲除了所种蔬菜,种上了三叶草。平昌县3月10日—17日在县电视台了禁采区和禁采期公告,对全县河道非法采砂进行清理,组织综合执法大队,对全县河道进行整治,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河道管理的通知》,对白衣禁采区的四位采砂业主发出《责令停止水事违法通知书》及《处罚告知书》。通江县做到对照批示强化认识、对照职能切实履职、对照差距突出整改、对照机制建立长效的“四个对照”,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该县水利局投资27万元,出动4台(套)机械,清运垃圾41吨,完成了3公里县城河段整治工作,对全县75处采砂场进行了清理整顿,处罚22处,强制拆除10处,平整采砂坑凼22处,强制拆除侵占河道建筑物8处,门前“五包”及机关卫生责任得到了有效落实。

人水和谐范文篇3

陈兴茹(2006)认为“人水和谐”内涵包括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建设安全、舒适的水边空间;生态环境良好的滋润的国土;建成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7]乔聚玲,刘芳(2007)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了人水和谐体系框架,指出需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现代化水网体系、水资源节约保护体系和水生态景观体系。[8]左其亭(2008)认为“人水和谐”是人文系统与水系统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状态,即在不断改善水系统自我维持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使水资源能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和保障。[9]随后进一步指出它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水系统自身的健康得到不断改善;(2)人文系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水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保障,人类主动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水系统,健康协调人水关系(左其亭,毛翠翠,2012)。[10]人水和谐是水文化组成部分,[11]是生态水利的核心,[12]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13]人类必须将自己的自由限制在生态伦理权限范围之内,才能保证人与自然乃至人与水的和谐。[14]目前国内外水文化研究单纯地停留在景观的营造、水环境治理及保护的层面,而对于水文化如何应用于城市规划及资源开发的研究较缺乏。本文主要基于人水和谐理念,探讨在人水关系日益紧张的今日,如何在“水文化”资源开发与规划之中贯穿这一理念,并将其融合进《陕西省水文化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的实践之中。

二、“人水和谐”理念在资源开发与规划中的挖掘与实现

从“人水和谐”内容上可将“人水和谐”理念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健康、发展与协调。健康主要从水系统的角度考虑,是指水资源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和更新能力,以及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发展主要从人文系统特别是社会经济水平的角度考虑,指在不破坏水资源及生态环境资源的支撑系统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协调主要从人文系统和水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角度考虑,人类遵循水系统的生态规律,在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不断采取主动改善的措施,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促进人水关系进入不断改善的良性循环,达到人水和谐的协调状态。基于这一理念的指导,本研究构建了水文化建设规划框架(见图1),首先需对水系统的健康度进行判断,即对于水资源现状及其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然后对人文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即对水文化在社会经济中的发展趋势进行预判,随后才可以对二者展开协调性工作,在尊重本地自然环境的生态空间格局前提下对总体布局进行优化,在关注环境约束条件下进行项目规划选址和功能结构完善,在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实现与外部的和谐发展。

三、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陕西水文化建设规划

陕西有着灿烂的水文化历史,早在夏商时期,就有了查勘水源、引泉灌田的活动。秦国有郑国渠、汉代有成国渠,三国、南北朝和隋代先后有沅澄渠、富平堰、六门堰等,唐代有延化渠、广运潭等水利工程。宋元明清时期虽无大的工程举措,但仍有小的发展。民国时期李仪祉修建的“关中八惠”,开创了陕西现代水利建设的先河。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修建了一批以冯家山、榆林王圪堵等为代表的大型水库。而正在开展或将要开展的引汉济渭、渭河全线综合整治等一批大型重点水利工程,开创了陕西水利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如今陕西省水文化事业取得了初步成果,已建成33个水利风景区,渭河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主题公园、遗址公园及博物馆相继落成。

(一)资源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陕西省水文化资源单体总量为365个,其中,物质资源单体247个,涵盖江河、湖泊、瀑布、峡谷、溪、泉、潭、池、溶洞、水库、古渡、古代渠堰、纪念馆、大型水利工程、碑石、科研单位、水产单位、管理单位等18个亚类。非物质资源单体118个,包含诗词、水利法规、水利技术、碑文、传说、民俗等6个亚类。具有水量丰沛、流域广泛,底蕴深厚、历史深远,品质优良、等级较高,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等特点。其中,河流、湖泊、泉、溪、瀑布、峡谷、溶洞等自然类资源品质优良、等级较高。诗词、碑刻、水利法规、民俗等人文类资源存世量大、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对陕西水利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还有水库、庙宇、渡口、古渠堰等自然和人文相结合的水资源,反映了陕西人民悠久的治水历史以及水资源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上述资源现状中可对陕西水文化内涵和价值进行总结。水文化内涵主要是以祭祀与治理为内容的兴利除害的黄河水文化、作为陕西水文化发展摇篮与殿堂的源远流长的渭河水文化、在交融与转换之中孕育的温婉绵泽的汉江水文化以及通过改造与恢复展现沧桑巨变的无定河水文化。四大水系,四种特色鲜明的水文化,互相交融,共同构成了内涵丰富、地域性特征明显的陕西水文化。陕西水文化价值则体现在弘扬天人合一、人水和谐思想,倡导开拓进取、爱国忧民精神和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强本固国的社会价值;发展灌溉农业,造就盛世王朝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价值;水利工程遗迹、水利诗词歌赋和水神庙雕塑壁画等历史、文学、艺术相综合的文化价值;以郑国渠的“横绝”技术、山河堰的“侧向溢流堰”技术和“关中八惠”所蕴含的近代科学水利技术为代表的水利科技价值以及环境综合治理、调节水资源分布和景观优化美化的环境价值。虽然陕西省水文化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开发潜力巨大,但也存在如下问题:(1)资源丰富,开发不足。因历史原因,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导致资源闲置率较高,未充分发挥自身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2)文脉深远,亮点较少。由于现实和体制等多重原因的制约,尚未形成能够代表陕西水文化的典型产品,无法将陕西水文化的历史和内涵完美呈现。(3)市场广阔,产品单一。由于开发不足,水文化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为水利工程设施,但多数产品缺少文化内涵,参与性、娱乐性较差。(4)成效显著,差距不小。陕西省水文化建设起步较晚,与沿海发达省份比较尚有一定差距。

(二)发展趋势

如今人们对于水的认识已经出现一系列转变:首先是从物质到精神的转变。时代的变迁造就了人们对水的认知不断提高,江河、湖泊、水利工程、水利遗迹等不仅作为物质形态存在,其中包含的精神和文化价值更为人们所关注。如黄河所体现的华夏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郑国渠所代表的古代陕西先进的治水技术;其次是从有形到无形的转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从最基本的生活生产所需转变为对水资源所蕴涵的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石刻碑文以及所赋予的时代精神和社会法规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一转变代表了社会的进步,也预示着水文化发展的巨大市场潜力;最后是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变。长期以来陕西水利仅发挥着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本体功能,而今,水利风景区、水文化主题公园的相继建成,说明了陕西水利在发挥其自身功能的同时也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从而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三)空间布局优化

依托陕西深厚的水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以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前提,充分挖掘陕西水文化资源的文化特质,形成多元化的水文化产品体系。按照布局科学化、资源特色化、功能差异化、文化主题化等原则,根据陕西省水文化资源空间关系及行政区域空间关系,从弘扬水文化、发展大旅游、大产业出发,以不同类型、特色鲜明的水文化产品为依托,通过对“点、线、面”三个结构要素的有效控制,构筑陕西省水文化发展总体空间架构为:一个龙头、四大水文化发展廊道、五大特色水文化灌区、九大文化主题板块、二十个核心水文化节点。一个龙头,即以西安作为陕西水文化建设的重点区域,凸显“汉唐文化、八水长安”的独特魅力,真正成为引领和带动陕西省水文化建设的龙头。四大水文化发展廊道,即“三横一纵”水文化发展廊道。“三横”指陕北的无定河、关中的渭河与陕南的汉江;“一纵”指作为山陕两省分界线的南北流向的黄河。因此四大廊道为:沿黄水文化发展廊道、渭河水文化发展廊道、无定河水文化发展廊道及汉江水文化发展廊道。五大特色水文化灌区,即以农业灌溉为基础将其分为宝鸡峡灌区、石头河水库灌区、交口抽渭灌区、桃曲坡水库灌区、泾惠渠灌区。九大文化主题板块,即以陕西省行政区划为依托,从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对水文化资源进行分区。各区文化主题定位见图2。二十个核心水文化节点,即通过西安市昆明池、西安市李家河水库、西安市汉城湖水利风景区、灞柳生态综合开发园风景区、延安市南沟门水库、榆林市王圪堵水库、榆林市红碱淖、咸阳市亭口水库、宝鸡市千湖水利风景区、宝鸡市渭水之央水利风景区、铜川龙潭水库、安康市瀛湖风景区、旬邑柏岭寺水库、汉中石门水利风景区、黄河魂生态游览区、商洛市丹江公园水利风景区、郑国渠水利风景区、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凤县嘉陵江源水利风景区、商南县金丝大峡谷水利风景区二十核心布点,实现以点带面的建设目的。

(四)功能结构完善

供需匹配关系是实现系统功能的基础,对于水文化的规划建设,一方面需重视市场对于水文化的消费需求,完善文化休闲产品供给。另一方面需重视信息服务与营销环节的引导,从市场营销上予以完善。通过二者“推”“拉”作用可促使人文系统与水系统的协调工作有效运行,在规划中,通过重点工程与项目的建设将系统功能结构的完善予以落实(见表1),其中19从文化产品供给角度加以完善,1013从市场营销上加以拉动。

(五)与外部系统的和谐发展

将“水文化”建设嵌入更大的系统框架去分析,还受到诸多外部环境系统的影响,如服务业、交通业、社区等。为保障上述规划的进行与实施,可从以下方面构筑保障体系,以促进与外部系统的和谐发展。

(1)完善设施,环境保育。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系统中,实现外部交通的通达性和智能化,建造生态式停车场,可开通城际绿色公交路线,在重要的景观节点设置公交站点及开设电动观光车和自行车的租赁。在给排水系统中,增加节水设施,对污水进行深层次的净化进而循环利用。在防灾系统中,建立水文化景区安保机构、安全救助应急系统以及旅游安全预警系统。完善防火系统,并构建地质灾害信息系统,提高防灾救灾能力。在环卫系统中,可推广节能环保的生态厕所,并设置醒目的引导牌;其次,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进行住宿设施规划,可重建也可改造利用,突出自然生态特色,餐饮设施上以体验景区特色饮食和当地民俗文化为目的。标识解说系统应遵循以人为本、服务为主的原则,注意其与景观的协调性;再者,加强环境保护与优化。加大水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力度,开展水文化遗产普查,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研究制订水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加强水文化氛围的营造,提升文化景观,以该风景区的文化特色为主题,形成亲水景观小品、治水景观小品及民俗景观小品等,景区的道路照明、景观照明与广播音响,应采用新型太阳能、风能蓄电及节能发光材料,以节约能源,减少运营成本。

(2)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在建设水文化景区的过程中,着力强调政府和市场全力推动的发展战略。加强引导,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创新旅游投融资体制,可建立陕西省水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库,认真落实优化水景区旅游投融资环境的相关政策。

(3)体制创新,模式多样。可实行政府享有所有权、水文化景区管委会享有管理权、企业、运营公司掌握经营权的三权分立体制,构建政府主导,广泛参与即“政—企—学—民”四位一体的水文化建设体制,健全监督检查、质量评定机制,制定并实施相关奖惩、扶持、标准化政策等。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开发,着眼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引导水文化旅游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实现区域内的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利益共享。

四、结语

人水和谐范文篇4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特殊的地位,应该也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多方面的作用。我认为这主要表现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和政治基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我国现行的制度基础上进行。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在这个基础上宪法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如果没有这些适应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作为基点,构建和谐社会只能是空中楼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居于根本政治制度的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人民执掌政权的根本途径和最好形式,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我们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得越好,就越有利于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就越有利于动员人民群众踊跃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宏伟事业。在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能,从根本政治制度上保障、推动和实现社会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人民代表大会始终以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最广泛和最牢固的群众基础。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要始终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立足于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50多年来的历程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好实现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载体,是群众政治参与、表达民意的重要渠道。在现实中,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许多是由各个国家机关受权行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国家机关协调运转、国家权力正确行使的政治保证。国家机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它们的协调运转本身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正确行使国家权力,表现在对国家权力合宪、合法、符合实际情况的设置、分配和制约,其理论和宪法基础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样对国家权力的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地运行,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了国家权力的和谐行使。

——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这决定了人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的社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和最有效的手段。构建和谐社会,讲到底就是要依法处理和解决好各方面的矛盾,管理好国家的各项事务,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管理国家和社会的规范有很多种,但法律具有最高效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法律保障;有利于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有利于深入开展普法教育,营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环境。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地方建设中的重要力量。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同时需要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在事关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上,人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及时作出符合地区特点、发挥比较优势、体现统筹协调发展的科学的立法决策和重大事项决定,保证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责无旁贷,应该大有作为。为此,首先需要调整工作思路,在全面履行各项法定职责,做好各项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多做工作。“和谐社会”以及“和谐海南”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社会风险、社会冲突以及社会分化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中的突出问题。这类问题的出现,既是许多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而无法绕开的一道“坎”,同时也反映我们过去的发展模式中存在着相当的偏颇、扭曲和遗漏。过去一段时间中,每每引起广泛讨论的那些问题,例如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收入和利益分配不公、三农问题、教育和卫生等社会事业欠帐、流动人口以及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环境生态危机、国企改制、干部腐败,以及就业困难等等,归根到底,都是在呼唤一个和谐发展的“良心”问题。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就是不和谐的突出表现,解决好这些不和谐的问题,就能够直接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和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是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领全局,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发展硬道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以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谐相处。发展是硬道理,为人民发展更是硬道理中的硬道理。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中如果连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权力都不能保证,这样的发展还有什么意义?要抓住经济社会中带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督促“一府两院”统筹兼顾,在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时,既要重视经济建设,又要重视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共同进步,促进人的自由发展。

二、大力推进民主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安定有序。民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机制,法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要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提高营造法治环境的能力,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善于发现和解决本行政区域内法律法规实施中涉及构建和谐社会全局的、带普遍性、倾向性的矛盾和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要维护社会公平,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精神文化等活动提供公平的机制、公平的环境、公正的条件和公平的发展机会。社会和谐,根本上取决于社会利益的相对平衡,社会利益的失调是社会稳定的最大威胁,社会利益的和谐是最大的和谐,而平衡利益的关键在于民主化的社会利益调节机制。人大是这个机制的基本环节。当前我国社会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向多极化、利益差别显性化、利益冲突尖锐化的新格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通过机制构建形成大体平衡的利益格局。人大必须充分运用利益整合与协调功能,把合理调整和确定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作为立法、监督等各项工作的出发点,特别注意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解决好“制度性贫困”、“结构性贫困”的问题。

三、坚持以人为本,激发群众的创造热情,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社会活力是社会生命力和社会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是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是和谐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优势。作为人大工作者,要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广泛联系代表和群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环境。要进一步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依法行使职权,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要始终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人大工作的准则,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大力倡导和促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良好风尚,形成诚实守法、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和谐人际环境。要尊重和保护好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整个社会充满创造活力。

四、强化对权力运行的规范制约,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公共权力在宪法、法律的规范和控制下,正当、合法、有序地产生、分配、行使。对权力监督与制约,是现代宪法与民主政治建设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督,已成为几乎所有不和谐因素产生和存在的一大根源。在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体系中,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最具民主性和广泛性的依法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监督“一府两院”的方式和方法,保障和促进其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善于发现和解决本行政区域内法律法规实施中,涉及构建和谐社会全局的、带普遍性、倾向性的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意见。应进一步改进监督方式,完善监督程序,增强监督实效,尤其是对执法检查、社会调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要加强跟踪监督,督促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整改。要注重从法律和制度上解决好权力制约问题,及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正确处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建立起对公共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机制,运用法律法规规范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保证行政、司法权力合法、合理地调整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

五、不断提高把民意诉求转化为国家意志的能力。和谐社会是公民知情知政的社会。提高人大工作的水平,就是要不断增强人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民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最大限度地重视民意、反映民意、实现民意,是代表机关的应有之义,是人大的本质任务,是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最重要的社会基础。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适时视察和检查,最大限度地把民意诉求汇集起来,通过人代会、人大常委会和主任会议的形式,形成决定、决议。民意一旦融入人大的决策之中,就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意义,实现最广泛的民众的参政议政,实现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最大限度的确认和保护。

人水和谐范文篇5

针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社会各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左其亭等在深入分析和研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理念的基础上,系统地构建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理论体系框架,并探讨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践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3];各试点省份和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办法[4-5];孙宇飞等结合部分流域机构和典型地区的水资源管理部门在调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围绕“三条红线”考核指标的确定和指标的标准、监测、考核等重点问题,对“三条红线”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几点建议[6];孙可可等结合影响“三条红线”分配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三条红线”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三条红线”的量化研究[7];陶洁等在分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内涵的基础上,从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方面构建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及指标确定方法[8];窦明等基于“三条红线”约束,构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以莱州市为例确定了“三条红线”指标,提出了不同分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9];蒋云钟等从制度的实施角度出发,指出了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建立了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功能需求框架,并探讨了支撑“三条红线”管理的具体实施策略[10]。上述成果涉及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理论、方法、保障和应用等多个方面,但是对于“人水和谐”这一基本原则的把握,涉及不多。本文基于和谐论理念、和谐论五要素以及和谐度方程,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有效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途径,为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2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和谐论简介

2.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它是指根据区域水资源潜力,按照水资源利用的底限,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排放标准,并用最严格的行政行为进行管理的制度[3]。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从取水、用水、排水3个方面对水资源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以期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1.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指导思想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水和谐为核心理念,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通过健全责任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等方法,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从而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1]。

2.1.2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的基本原则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a.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急解决当前水资源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b.坚持人水和谐,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c.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关系;d.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e.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1]。

2.1.3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的核心内容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健全“三条红线”,即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通过统一规划和水资源论证,严格控制流域和区域用水总量,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进而实现严格的用水总量控制;通过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强化用水定额管理,推进节水技术的改造,从而全面提高用水效率,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最终实现对入河湖排污总量的控制。

2.2和谐论

和谐是为了达到“协调、一致、平衡、完整、适应”关系而采取的行动[11]。研究和谐行为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称为和谐论[11]。和谐论主要包括和谐论理念、和谐论五要素、和谐度方程等。

2.2.1和谐论理念

(1)和谐论提倡以“以和为贵”的理念,提倡理性认识各种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提倡以和谐的态度来处理各种不和谐因素和问题。和谐的思想是和谐论的基石。(2)和谐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解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3)和谐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关注人和自然界的唯物辩证关系,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认为人和自然协调发展是必要的、可能的;主张人类应主动协调好人与人的关系。(4)和谐论坚持系统的观点,提倡采用系统论的理论方法来研究和谐关系问题[12]。

2.2.2和谐论五要素

(1)和谐参与者:就是参与和谐的各方,也称为“和谐方”。(2)和谐目标:是指和谐参与者为了达到和谐状态必须实现的目标。(3)和谐规则:是指和谐参与者在实现和谐目标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切规则或约束。(4)和谐因素:是指和谐参与者在实现和谐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各种因素。(5)和谐行为:是指和谐参与者考虑各种和谐因素后采取的具体行为。

2.2.3和谐度方程

和谐度方程是定量评估和谐状态的基本方程。某—因素(Fp)和谐度(HarmonyDegree)方程[13]定义为:HDp=ai-bj(1)式中:HDp为某—因素Fp对应的和谐度,是表达和谐度的指标,HDp∈[0,1],HDp值越大,和谐程度越高;a为统—度,b为分歧度。a,b∈[0,1],且a+b=1;i为和谐系数,反映和谐目标的满足程度,由和谐目标计算确定,i∈[0,1];j为不和谐系数,反映和谐方对存在分歧现象的反对程度,由分歧度计算确定,j∈[0,1]。

3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的和谐论理念

(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在理性认识人与人之间矛盾、人与水之间矛盾和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提出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多方参与者之间的矛盾,最终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协调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调整用水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和谐的态度处理人文系统与水资源系统之间的存在的不和谐问题和因素,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因此,人水和谐理念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理念,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顺利实施的基础。

(2)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着力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的水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在实施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和谐的态度处理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关系,这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和谐论理念。

(3)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新时期水利改革形势下的治水方略,是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为了保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系统地提出了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和责任考核制度四项制度,完善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体制。在实施的过程中,考虑到各地区实际情况的不同,在进行三条红线指标分配时,划定不同的指标值,既保障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保证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体现了采用系统论的理论方法解决多方参与问题的和谐论理念。

4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的和谐论五要素解读

4.1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的和谐论五要素

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主要是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取水环节,实现对河流和区域取用水总量的严格控制。在制定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时,对于跨省流域,各省份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都希望获得更大的水资源分配量,但是流域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是有限的,这势必会加剧各省份之间的取水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为了正确处理各省份之间、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可以基于和谐理论,从和谐论五要素的角度来剖析流域水量分配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流域水量分配方案。跨省流域水量分配问题的和谐论五要素见表1。

4.2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的和谐论五要素

对于一个特定地区,为了使该地区总的用水效率小于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的规定值,需要对各个用水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用水定额,实行严格的用水管理。通常情况下,用水部门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四个部门[14]。在制定各部门用水定额的过程中,由于水资源利用水平有限,并且用水效率的提高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因此各部门都希望本部门的用水定额被制定的大一些,这势必会导致各用水部门之间矛盾加剧。为了正确处理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可以基于和谐理论从和谐论五要素的角度剖析各部门用水问题,为各用水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用水定额。

4.3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的和谐论五要素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排水环节,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对于某条具体的河流,首先需要确定该水功能区的水环境容量,然后基于人水和谐理念,考虑水功能区的水环境容量,合理确定各排污点的排污量。在确定各排污点排污量的过程中,各排污单位为了降低污染物处理成本,提高自身经济效益,都希望获得更多的允许排污量,这势必会造成流域上下游之间,各排污单位之间的矛盾。为了满足水体纳污能力的要求,保证河流湖泊生态健康,需要加强流域上下游之间、各排污单位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可以从和谐论五要素的角度出发,分析各排污点的排污量分配问题。

4.4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和谐论五要素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健全“三条红线”。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严格控制取用水总量,避免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对用水过程中的用水效率进行严格控制,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污水排放量,减小水环境污染,创建水生态文明[15]。

5和谐度方程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中的应用

5.1和谐度方程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中的应用

对于某一流域,水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又涉及多个用水部门,各用水部门必须统一思想,协调一致,尽可能地达成共识,合理分配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即做到和谐度方程中的“统一度”(a)较大,“分歧度”(b)较小[16],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该区域总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量满足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的要求。从和谐度方程中还可以看到,为了实现人水和谐的目标,应该提高“和谐系数”(i),减小“不和谐系数”(j)。水资源开发利用涉及到众多影响和谐的因素,例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人民生活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和水资源供需现状等。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为了满足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的要求,必须提高这些因素的和谐系数,尽量在上述因素之间寻求平衡,既能够满足控制红线的要求,又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各用水部门的用水需求。例如在进行流域水量分配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和谐参与方的水资源供需现状、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对于那些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地区可以适当多分配水权;同时,可以完善水权交易市场,通过市场杠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

5.2和谐度方程在用水效率控制红线中的应用

在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实施的过程中,和谐参与者是指该地区的各个用水部门,主要包括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和谐目标是提高该地区总的用水效率,尽快达到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的规定值。为了尽快实现和谐目标,在制定各部门用水定额的过程中,各用水部门必须提高“统一度(a)”,减小“分歧度(b)”。影响用水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经济因素、技术因素、节水器具的推广情况以及人们的节水意识等。为了尽快实现用水效率控制,必须提高“和谐系数(i)”,降低“不和谐系数(j)”,从而使该地区总的用水效率尽快达到国家的规定。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a.大力研发有效的节水器具;b.通过大力的宣传,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c.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和高耗水服务业发展,遏制农业粗放用水等。5.3和谐度方程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中的应用在限制水功能区排污总量的过程中,和谐目标是入河污染物总量小于水体能够承纳的最大污染物量;和谐参与者是指各个污染源,为了实现对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控制。各排污点必须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服从流域管理部门分配的排污量要求,控制污染排放,即提高“统一度(a)”,减小“分歧度(b)”。在分配各个排污点排污总量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区域经济的发展、污水处理技术等。为了实现对排污总量的控制,尽快达到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的要求,必须提高“和谐系数(i)”,减小“不和谐系数(j)”。例如,综合考虑地区经济发展和污水处理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水排放量;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逐步减小污水的排放;加强对各排污点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控制排污量。

6结语

人水和谐范文篇6

党的十六大将“社会更加和谐”确立为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正式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黑龙江省自第九次党代会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和总书记对黑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建设和谐龙江的奋斗目标。因此,认真研究构建和谐龙江的统计指标体系,对和谐社会要求的诸多方面进行定量评价,对于正确测度和谐龙江建设的实际进程,从而科学地规划和推进和谐龙江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和谐社会统计指标体系作出了一些探索,这些研究从涵盖的范围来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就全国范围的和谐社会统计指标体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所做的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在准确理解和谐社会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包括6个层面25个理论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但其中部分指标缺乏可操作性,不能进行测算。另一类是各地区的和谐社会统计指标体系,诸如和谐深圳统计指标体系、南京和谐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和谐广东统计描述和评价方法、浙江台州和谐社会考核指标体系以及湖北省政府、福建统计局对当地和谐社会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的研究,可以说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这些区域性的指标体系都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而黑龙江省具有其区别于其他省份和地区的特殊省情,显然既不能直接采用国家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也不能用其他省区的和谐社会评价体系来评价和谐龙江的建设进程,因此,必须构建和谐龙江的统计指标体系。

二、影响黑龙江省建设和谐社会的因素

(一)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是建设和谐龙江的基础建设和谐龙江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创新发展思路,坚持改革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是选择能够让老百姓富起来的项目。既要建设那些能够富县、富市、富省、富财政的项目,也要建设能够富城、富村、富民、富百姓的项目;既要建设能够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也要建设能够惠及民众的小项目;既要建设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项目,也要建设能够充分吸纳劳动力、就地加工型的项目。二是积极开发黑西北地区,促进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相对的均衡发展,实现区域共富。三是实现粮食大省向食品工业大省的转变。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近些年粮食加工业发展很快,但基本还是粮食的初加工、粗加工,应把粮食大省转变为食品工业大省。这样,黑龙江省农村的富裕进程就会大大加快,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和谐。

(二)解决民生问题、保证安居乐业是构建和谐龙江的核心构建和谐龙江,必须解决好民生问题,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近年来通过开展专项利民行动,加大领导力度,强化财政资金扶持,有效地解决了扩大就业、助学、帮困、解难、助残等民生问题。但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来看,尚有不少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强调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水、路、能、教、医、保问题人手。而就全省而言,要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路,就是交通瓶颈制约问题。目前,黑龙江省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为14.77公里,全国排名第26位,其中,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为0.46公里,全国排名第24位;有铺装路面占23.01%,全国排名第28位;高速公路不足1000公里,全国排名第20位;不通公路的乡镇全国共有70个,黑龙江省占13个,全国排名最后;行政村公路通畅率只有16.3%,全国50.3%,全国排名还是最后。尽快改善黑龙江省交通状况,是构建和谐龙江的必然要求。二是保,就是社会保障能力低的问题。目前,全省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还没有实现完全覆盖,一些困难企业及职工参保缴费比较困难,私营企业、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及农民工尚未纳人,统筹层次低。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等特殊群体社会保障问题比较突出。城市居民低保标准不高,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农村保障能力比较脆弱。这些都是影响龙江和谐的重要因素,建设和谐龙江必须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三是医,就是就医看病难问题。由于卫生资源配置机制不合理、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不完善、“医药不分”和“以药养医”等原因造成看病贵、就医难,特别是农村卫生条件较差,乡镇卫生院中有近一半急需重建和新建,有90%的卫生院满足不了疫情和疾病防治需要,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虽然社会治安问题、安全生产问题、部分居民的住房问题等,在一些地方也很突出,也要解决,但都是局部性的,而上述三个问题,不仅突出而且面大,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全局性、全省性的,也是建设和谐龙江的过程中最需急迫解决的问题。

(三)良好的生态是构建和谐龙江的一大独特优势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良好,大森林、大湿地、大草原、大河流等很多地方仍然保留着古朴、自然、壮美的原始风貌。这样的生态省份,在我国是不多有的,这是黑龙江省的一大亮点,也是和谐龙江的最大特色。但在几十年的开发建设中,黑龙江省也有过并且现在仍然存在着破坏环境、侵害生态、人为地与大自然不和谐的问题。一是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无序和浪费以及对地面环境的破坏。如煤炭,据国土部门统计,全省仅年产3万吨(包括3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就多达805个,占煤矿总数1585个的51%。二是水系污染。伴随着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进人江、河、湖水体,其中,未经处理或未经有效处理的高达80%一90%。三是湿地减少和功能萎缩。黑龙江省虽现有湿地面积434万公顷,占全国的16%,但由于开发建设破坏比较严重,仅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443万公顷下降到巧6万公顷。不少湿地水位下降、水量减少,一些生物、微生物物种灭绝,存在着严重的湿地干化、碱化,生物链断链的危险。四是在耕地保护方面,主要不在于面积的减少,而在于地质的退化。黑龙江省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流失面积占1.7亿亩耕地的55%,黑土地的黑土层已由开垦之初的50、80厘米减少到20、30厘米,如不治理,再过四五十年,将流失殆尽。在未来的发展中,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友好相处是建设和谐龙江的重要构成内容。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龙江的根本构建和谐龙江,建设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本,倡导与人为善是建设内容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非物质、非法律、非制度的因素,如道德的规范、引导、调适、融合、促进作用等十分重要。黑龙江悠久的历史与多民族的聚居形成了黑土地上浑厚的文化底蕴,既有农耕民族诚实厚重,又有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和大度的胸怀,“有血性而不野蛮,性刚烈而不乱来,粗犷而不失细腻,豪爽而不缺柔肠”,这都是龙江人的文化特点。这些优秀品质孕育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和突破高寒禁区精神,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但是,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邻里不相往来”、“不诚信”、“窝里斗”等一些不和谐的文化现象。在黑龙江省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龙江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社会矛盾进人多发期,提倡与人为善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推而广之,人和龙江兴,人和事业兴。

三、和谐龙江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和谐龙江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

1.科学性原则。和谐龙江统计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选择必须以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为指导,要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内涵,充分考虑影响龙江和谐的因素。指标应根据研究系统的结构分出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将指标分类,这样才会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晰,便于使用。并且设置的层次结构,选取的各项指标要具有明确的经济含义,而且数据来源权威可靠,处理方法规范科学。

2.代表性原则。在众多可以用来监测的统计指标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和谐龙江指标体系既要宏观,又要客观,更加直观、有代表性。整个指标体系可以用指数来反映,分类指标也可以用指数或者用特征指标来反映。整个指标体系构成的指标不宜过多,既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要求出发,又要从黑龙江近年来改革发展实际取得的成绩方面去总结,更要从未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去思考、去深化发展。

3.独立性原则。反映和谐龙江进展情况的指标有很多,这些指标间彼此可能存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在挑选一组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注意所选取指标间的相关性问题,所选择的指标间的独立性要强。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在计算综合得分时的多重共线性所带来的计算误差。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指标体系以定量评价指标为主,但由于指标体系所涉及的面广,现象复杂,在综合评价时必然存在一些无法直接定量测评的主观评价指标,对于这些指标可以先用定性指标描述,在综合评价时通过评分法,将其转变为可用数值表达的指标。

5.可操作性原则。符合上述原则的指标最终还必须是在实际中可操作的指标。也就是说在统计上能够搜集得到所选指标的资料,能够根据某一标准进行度量和分析测定。具体来说就是可以利用现有的统计信息资源,经过适当的计算获得数据,或者通过一定的实验设计、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数据。同时选用的计算公式要简单,指标要少而精,应用时要方便、简洁。

(二)和谐龙江统计指标体系的指标构成根据和谐龙江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借鉴国内部分学者关于国家及其他省市和谐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成,结合影响黑龙江省建设和谐社会的因素,我们从经济发展、生活质量、社会稳定、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等五个方面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50项指标,构成一个既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又能体现黑龙江省情特色的比较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见下表)。该指标体系大体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可作为评价和谐龙江建设进程的考评标准。

1.经济发展指标。经济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经济发展达到较高的水平,后劲充足,充满活力,并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我们认为可以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能力、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来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具体指标包括以地区人均GDP、地区GDP增长率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以城市化水平、限额以上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率、绿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速公路里程来体现发展能力;以R&D经费占GDP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反映创新能力。

2.生活质量指标。不断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个人、家庭和政府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实现社会和谐进步与国家繁荣富强不竭的动力源泉。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生活质量的高低可以通过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两个方面加以反映。体现居民生活条件的指标包括人均收人水平、每万人口医生数、人均住房面积、农村饮用自来水人口占农村人口比重;体现生活水平的指标包括人均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平均预期寿命。

3.社会稳定指标。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社会稳定和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衡量社会稳定的标准应该是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社会治安。体现社会公平的指标包括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人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就业公平度、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比、农村学龄儿童人学率等;社会保障指标包括城镇失业率、贫困发生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社会保障综合覆盖率等;社会治安指标包括治安案件发生率、刑事案件立案率、每万人拥有律师数和每ro万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等指标。

4.精神文化指标。精神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和谐社会的精神文化由文化建设、道德规范、诚信友爱构成。反映文化建设可以采用万人文化娱乐场所拥有量、生活消费中文化娱乐消费所占比重、高中教育毛人学率、高等教育毛人学率指标;反映道德规范的指标是道德规范健全程度;反映诚信友爱的指标包括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消费者投诉率、爱心捐款占GDP比重、公民对社会诚信满意度。

5.生态环境指标。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让城乡居民生活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该类指标设计体现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三方面。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包括万元GDP综合能耗、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三废综合利用与工业产值比;环境治理包括环保投人占GDP比重、“三废”排放达标率、“三废”处理率等;生态保护包括受保护地区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森林和植被覆盖率、土地退化率、湿地保持率等指标。这些指标综合在一起,可以较为全面、准确地衡量和谐社会所要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状况。

四、和谐龙江综合指标指数的计算与综合评价

(一)和谐龙江综合指标指数的许算计算和谐龙江综合指数的方法虽有多种,但我们倾向于采用量化值加权函数法对和谐社会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因为只要科学地解决指标权重问题和指标的无量纲处理问题,采用量化值加权函数法更能使评价过程一目了然,且更能发挥指标的导向作用。采用量化值加权函数法进行评价,需要解决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一是要科学确定出各个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二是要科学地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处理,计算各个指标实际数值的“量化值”。

1.指标权重的确定。和谐龙江的各个统计评价指标,其相对重要性是不一样的。为了准确评价和谐龙江的建设进程,必须给予各个评价指标适当的权重,而确定权重有多种方法,如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统计分析法等。我们认为,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提出来的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较为成熟和有效的方法。采用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首先是聘请有关熟悉此方面情况的专家,根据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逐层对各个要素之间,采用九标度法通过专家定性的经验判断分析,确定因素间两两比较相对重要性的比值,建立比较判别矩阵,通过矩阵运算和一致性检验,即可得到比较令人信服的各个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对应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即层次单排序。当计算出各指标的单排序权值后,按照层次结构自上而下逐层与所对应的上层因素权值进行加权,计算出各要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权值,即层次总排序,进而确定出各个指标的权重。

人水和谐范文篇7

“和谐社会”怎么看?“和谐社会”怎么建?两会期间,“和谐社会”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频词。

和谐社会怎么看———

不是无差别的社会,更不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而是各种矛盾和冲突能得到协调、平衡的有序社会……

看待和谐社会需要科学理性

“当前仍然存在着大量不和谐的难题亟待破解,收入分配不平衡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就是其中之一。”安徽黄山市委书记王启敏代表坦言。四川达州市委书记李向志代表也表示,“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正成为困扰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和谐现象。”

全国政协委员文喆说,“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失、经济秩序问题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十分惊人。合同欺诈、假冒伪劣、偷税漏税等恶劣行为正动摇着信用的基石。”全国政协常委陈心昭也认为,这些现象的不断增多,使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受到很大冲击,有些人甚至出现了信仰危机。

“执法不严,看病贵、看病难,环境污染等不和谐因素,等待我们去协调、平衡。”全国政协委员沈悌说,“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不是无差别的社会,更不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而是各种矛盾和冲突能得到协调、平衡的有序的社会”。

和谐社会怎么建———

强化政府服务,加强法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打造和谐企业、和谐社区……建设和谐社会呼唤多管齐下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深化改革。”王启敏认为,“尤其要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树立‘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的理念,政府要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建立较为完整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还要建立正确的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等。”王启敏说,“政府要做的‘功课’还很多。”

“加强法制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江西宜春市委书记宋晨光代表坦言,只有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和谐社会才是稳定的和谐社会。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李向志说,“着力点用在四个方面,即寻求社会所有制关系的和谐、寻求各类市场主体在经济运行中的和谐、寻求经济发展格局的和谐、寻求民生方面重大关系的和谐。”

全国人大代表王祥对记者说,“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个人和企业捐款,让爱心充分涌流,为社会保障提供有力支持。”

“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该建设公平社会”。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邓伟志说,“公平和效率应该同等。竞争能出效率,公平、和谐也能出效率,出水平,出高度。”

人水和谐范文篇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和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大的责任和义务。如何按照六中全会精神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和谐企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自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总书记去年在省部级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后,我们根据集团公司的部署要求,联系企业实际,对建设和谐矿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六中全会召开后,通过深入学习全会精神特别是全会“决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观点、新理念、新要求,我们感到,构建和谐企业,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构建和谐企业,必须确立新的发展方略

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历史性和阶段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一重要论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我们建设和谐企业提出了新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和谐的社会。从这个角度上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企业,应该是产业和谐、管理和谐、文化和谐、人际和谐的统一体,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但从白庄矿的实际看,尽管各方面的基础比较好,无论是安全生产经营,还是党建、企业文化建设等,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近年来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都走在了集团公司前列。但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还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如采场接续日趋紧张、技术装备相对落后、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企业办社会遗留下来的巨大经济包袱等,这都程度不同地给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难度和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建设和谐企业,使企业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稳定、文化更加繁荣、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职工生活更加安康。围绕这一问题,我们先后两次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重点学习了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述和集团公司关于构建和谐矿区的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并专题进行了研讨交流。通过学习和研讨,我们感到,企业所面临的一切困难和问题只有靠发展才能解决,要实现和谐企业的美好愿望,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以公正维护和谐,以道德素质孕育和谐,以党的先进性引领和谐,把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和任务、历史性和阶段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企业发展思路上,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在企业发展投入上,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在企业发展规划上,既要与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又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大力推进文明平安矿井建设,努力形成全体职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此,矿党政领导班子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不断调整和完善企业发展思路,特别是六中全会召开后,我们在层层学习贯彻全会“决定”的基础上,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立足本矿实际,确立了“提升主业,壮大非煤,搞活辅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制定了“57330”的总体发展目标,即用5年的时间,实现产值7亿元,上缴利税3亿元,人均收入过3万元,年年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把白庄矿建设成为和谐文明平安的新型现代化矿井。并对总体目标层层分解,分别确立了两大分项目标:在生产经营上,确立了“六化”目标,即经营市场化、管理精确化、经济循环化、效益最大化,行为军事化,服务标准化;在企业的发展前景上,明确了“四高三园”目标,即实现员工高素质、管理高境界、效益高水平、文化高品位,最终把白庄煤矿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创业成才的乐园、亲情温馨的家园。所有这些措施的出台和实施,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谐企业提供了可靠保证,使全矿各项工作呈现出齐头并进、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今年以来,我矿在继续巩固和保持“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的基础上,又先后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矿”、“全国安全思想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示范矿”。

二、构建和谐企业,必须提高生产经营水平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企业也是一样。企业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最大限度地实现效益最大化。没有经济基础作保证,一切将无从谈起。基于此,我们在建设和谐企业的实践中,注重处理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围绕增盈提效,狠抓“四件大事”,有力地促进了和谐企业建设。

一是狠抓安全管理。安全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安全是企业的“天”字号大事,没有安全,就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企业和谐。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安全发展,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的位置。为此,在建设和谐企业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始终把搞好安全生产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作为一种文化和职业道德来抓,根据构建和谐企业的新要求,结合我矿安全工作实际,确立了“5332”的安全发展思路,即:大力培育管理、质量、制度、行为、环境“五个文化”;实施管理零盲区、质量零缺陷、行为零违章“三零工程”;打造人、物、系统“三个安全可靠性”;塑造本质安全人、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根据这一思路,积极创新安全管理,大力实施了精确化管理、干部走动式管理、编码管理和准军事化管理,实现了安全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管理转变。在此基础上,积极构建并完善了人本管理、岗位作业管理、安全信息管理三个体系,不断深化质量标准化建设,使安全管理逐步实现了由精心、精细向精确、精品转变,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由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由事后查处向强化基础转变,由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工安全工作转变,较好地促进了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截至10月31日,我矿连续安全生产1589天。

二是抓经济效益。生产经营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才能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物质基础,才能妥善处理职工群众的利益关系,才能有效解决企业矛盾,使职工群众和谐相处。为此,我们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生产源头。通过实施开拓延伸、村庄搬迁、改进生产工艺等措施,大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并坚持长年开展“优质、安全、高产、高掘、高效”活动,促进了生产任务的超额完成。一手抓营销龙头。建立了灵敏高效的市场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调整生产营销策略,从计划编制、现场生产、井下运输到产品销售各个方面都严格把关,狠抓煤质管理,真正做到了以质量占市场、增效益。同时狠抓成本管理,坚持树立“紧缩一切开支,堵塞一切漏洞,杜绝一切浪费,挖掘一切潜力”的成本理念,先后制定了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办法、日清日结调度分析制度等,并坚持常年开展群众性“双增双节”活动,较好地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控制了成本上升趋势。尤其是今年以来,采用倒逼成本法,将各种费用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区队、班组、人头,运用市场手段,调节职工自觉地把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费用当作自己的费用来管理,向他们灌输“材料费用支出多,工资就减少;材料费用支出少;工资就增加”的理念,从而在职工中形成了“精打细算、边算边干”的自主管理机制,促进了经济增长,为构建和谐企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是狠抓科技兴企。科技进步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保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构建和谐企业,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产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发展。为此,我们坚持以技术管理为核心,走向技术要产量、要安全、要效益的新路子,积极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的适用技术,先后健全完善了瓦斯、煤尘、矿井防治水、机电运输、供电通风等监测监控系统,做到了“人机互补、人机制约”,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能力。特别是去年以来,针对传统生产工艺落后、效率低下的实际,我们对采掘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改进,先后增上了综采综掘设备,使人均工效提高了15%,保证了生产任务的超额完成。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科技推先工作,重奖科技人才,及时把创新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把企业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型企业。

四是狠抓企业内部改革。改革改制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由之路。构建和谐企业,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有效地处理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化解一些不和谐因素。为此,我们坚持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靠改革创新机制,靠转化机制激发活力,在集团公司率先实施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并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企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较好地解决了制约企业发展和影响企业和谐的“瓶颈”问题,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了改制单位的活力。如,腾达实业公司1~9月份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796.5万元,超计划313.4万元;医院服务态度、医疗质量、医疗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8月份被泰安市卫生局指定为“泰安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信诺公司塑造了“信诺”品牌优势,实现了互促双丰、和谐发展的目标。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构建和谐企业的新要求,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建立以煤炭生产、营销、生产辅助、物资供应、后勤服务、多种经营为主的内部市场体系,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向区队、班组、岗位、全员目标成本、全员目标利润、全面核算管理转变,完善机制,经营岗位,达到“人人都是经营者,岗岗都是利润源”的管理目标,真正实现内部市场化管理。

三、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培育和谐企业文化

培育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把企业建设成为人际关系融洽、充满友爱、精诚团结、蓬勃向上的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具体实践中,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企业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优秀文化成果,在深入挖掘企业内涵、外出学习取经的基础上,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了干部职工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通过反复酝酿提炼和系统整合,确立了“和谐文明,兴矿富我”的共同愿景、“诚信、务实、高效、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诚信凝聚力量,创新成就未来”的核心理念。构建起了具有本矿特色的“25331”文化创建模式,即培育目标、理念两大引领体系,狠抓市场管理、人本管理、走动管理、岗位管理、四工并存五大基本体系,突出安全、廉政和管理流程再造三大延伸体系,强化文明行为、环境刷新、听视觉识别三大支持体系,深化创建学习型企业一大动力体系。安全文化作为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深入挖掘质量标准化底蕴的基础上,构建起了“6+2”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式,即抓好安全理念、安全六预、精确管理、亲情教育、行为规律、安全听视觉六大安全体系以及安全目标愿景和本质安全理论两大引领体系。同时,我们还把文化创建活动与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积极营造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和鼓励人干事、支持人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和工作环境,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在抓好前期举旗、铸魂、导行、塑型工作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把安全管住、把煤矿管好,让职工富裕”的目标要求和“做岗位、做流程、做现场、做管理”的发展思路,通过流程再造,打造数字化本质安全型矿井。深入开展企业文化管理创新年活动,推动企业文化向不断向管理渗透融合,积极搭建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干部走动式管理、编码管理、安全标识等各项工作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工业化建设,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建立“抓细节、严过程、控动态”的安全精细化管理平台,在坚持“4e”精细化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向每一人、每一事、每一处、每一时、每一物的“5e”精确化管理转变,抓好岗位价值的流程再造,深化“四工并存”激励体系和现场看板管理,推动企业文化向无缺陷、无边界、无极限发展。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四、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实现发展成果全员共享

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关键在制度。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根本性,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在政策措施制定上,坚持既符合国家政策,又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既突出重点,又整体配套;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使其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可行性。具体讲要实现发展成果全员共享,应着力抓好“五个机制”的建立。一是民主决策机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领导班子内部意识规则和程序,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搞好矿务公开,推进公开的内容不断向解决企业改革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延伸,公开的层次不断向区务(班务)公开延伸,公开的程序不断向办事的全过程延伸,确保职工群众对企业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二是人才竞争机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构建和谐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实现发展成果全员共享,关键是让每个职工都能真正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为此,我们积极为职工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全面推行公开竞聘用人制度。特别是对有一技之长的职工,通过评选“首席技师”活动,提高其待遇,使技术人员名利双收。三是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载体,着力加强对职工安全基础、专业技能、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形成了“631”的培训模式,即60%的人利用班前班后会进行学习,30%的人在教育培训基地进行培训,10%的人选送到上级单位和科研院校进行深造,实现了教育培训的规范化、制度化、系列化、程序化。四是稳定机制。稳定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前提和基础。和谐企业首先是一个安定有序的企业。我们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积极探索预防和解决矛盾的新路子,变上访为下访,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处理。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机制,定期开展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工作,有效预防并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把各种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五是服务保障机制。保障职工群众基本生活,是发展成果共享的具体体现。我们逐步建立了扶贫解困、特困职工最低生活保障、职工家属安全协助保障等基金,形成了扶贫帮困网络体系,使贫困职工得到了持之以恒的关怀和救助。正是在有效机制的保证下,使企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到了全体职工群众。今年,我们确定的为职工群众办十件实事的承诺已全部落实。最为突出的是职工收入继续在全集团公司保持领先,1~10月份达到2万余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4%;职工住房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通过旧房调整,100余户职工乔迁新居;实施了放心水工程,确保职工群众饮水卫生;社区供水、供电、供暖系统和矿至宿舍区道路全面改造;实行了职工单身宿舍公寓化,新建了职工自助餐厅,使班中餐变成营养餐。同时,提出了“井下工厂化,井上花园化”的创建要求,宿舍区主街道和主要花园的绿化带、临街建筑、楼房进行了修缮改造刷新;对宿舍区南墙外整治好的排水沟进行美化,绿化,建成职工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建成了公司一流的职工区队学习室;建成了井上下安全文化长廊,井下大巷全部刷新,电缆吊挂平直,所有物品定置摆放,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安全、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今年1~10月份,全矿累计生产原煤万吨,超计划吨掘进进尺米,超计划米,均创历史同去最好水平。特别是实现利润万元,超计划万元;如今,广大干部职工在充分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中,切实感受到了:下井有个安全感,在家有个舒适感,出门有个自豪感,全矿呈现出人心思上、人心思干、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

人水和谐范文篇9

一、何为和谐德育

“和谐德育”早在八五期间,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德育学科组专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詹万生教授首次提出。“八五”期间,詹万生教授承担了国家教委重点课题——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现状调查研究。在进行大量调研基础上撰写的总体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和谐德育体系的建议。之后,他又在领衔九五、十五国家重点课题中,围绕着整体构建和谐德育体系进行了历时十年的深化研究与推广经验。逐渐建立起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纵向与学校、家庭、社会横向结合的“和谐德育论”的理论体系。按照詹万生教授的观点,“和谐德育,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这种观点得到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是目前对和谐德育较为统一的看法。

具体到幼儿阶段德育,它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德育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幼儿关系的和谐;2.德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一致;3.认知、情感、意识道德过程的统一;4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德育要素的和谐。、

二、和谐德育的特征及意义

1.和谐德育的特征

和谐德育作为目前被广泛推崇的德育理念,具有不同于以前所有德育思想的本质特征,这是和谐德育的实践者须认识和掌握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人为本,彰显人性化。和谐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以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德育的根本目的在育人,和谐德育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这表现在它改变传统德育以社会为中心的弊端,确立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观念;在德育方法上,以受教育者的内在吸收为根本,转变了外在强加灌输的呆板做法。和谐德育突显了个人价值和个人主体性。

二是理性化、科学化。和谐德育强调遵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活动规律,根据受教育者年龄、心理、阅历、个性特点,选择相适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在幼儿德育方面,和谐德育注重幼儿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克服了传统德育凭个人主观与经验,不顾受者能否接受的非理性冲动,更为理性与科学。

三是协调性。和谐德育是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它强调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匹配、统一和谐。任何只注重单一德育要素发展的都是违背和谐德育宗旨的。

2.和谐德育的意义

和谐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人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因子,决定了和谐的人才有和谐的社会。幼儿教育是人生的起点教育,其德育水平对于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施和谐德育,以提高幼儿思想道德品质为起点,推及全体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这就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来说,和谐德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德育培养的和谐个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动力支持和可靠保障。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个社会是不是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和谐德育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指引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前苏联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蔑视背叛的种子,应该在孩子敏锐的年龄时期撒下去,这时候正是人的精神各个方面都在塑造深刻自我的时候。”所以,幼儿德育是基础。198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领》中规定,“幼儿园的品德教育主要是初步的五爱教育,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品德文明行为和活泼开朗的性格。”1990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加入了情感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和任务。在幼儿品德行为习惯方面增加了“勇敢”、“好问”、“友爱”等具体要求。1995年经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又增加了“爱科学”的情感要求和“自信”的个性品质。2001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增加了与人交往、互相合作、分享、责任感等新要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德育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其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要求。追求和谐德育相当于培养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三、和谐德育视角下幼儿园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和谐德育是一种与和谐社会相匹配的新的德育理念,它彰显人性、注重科学,并且讲求各要素的协调统一,是对历史上德育观念的一种改进与创新。我们讲和谐德育,在现在更多的是一种追求和景仰,现实德育与和谐德育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

近年来,由于我国正处在受教育人口的高峰期,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则相对不足,在激烈的竞争面前,德育受到了轻视,文化与技能的学习做为被关注焦点的地位从来不曾动摇与改变,造成了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局面。德育的实施也被轻描淡写,以致于用和谐德育的视角来看,出现了一系列不和谐。这种德育的不和谐反映在幼儿教育阶段,有以下表现。

1.教师对幼儿的主体性认识不足

虽然理论上教师都懂得,德育是一种最讲求内化的教育,在实施中要尊重幼儿主体性。

但是,具体到实际当中却有不少与理论上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德育的方法上。

一般来讲,德育方法有:1.说明,即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向幼儿讲清一些简单的道理,帮助幼儿分清是非、辨别好坏,使幼儿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并能用这些道德观念来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方法;2.范例、榜样;3.行为练习,指组织幼儿按照正确的行为准则(规则)去反复进行实践;4.行为评价方法(表扬、奖励、批评、惩罚);5.陶冶教育,即自觉地利用环境条件、生活氛围及教育者自身的言行举止等教育因素,对受教育者进行积极影响的方法。陈宪等人于1995年在上海地区调查幼儿德育现状,在德育方法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教师选用较多的方法依次为谈话、表扬、讲故事和树榜样。据高伟(2006)在对幼儿园德育教育低效性问题进行的研究,有幼儿园教师一周内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如下表:

德育方式花费时间(分)所占比例(%)

叮嘱(提醒)7.1760

命令0.86

表扬0.524

批评3.5230

总计12.01100

还有老师一周所采用的德育方式主要有讲述故事内容、课堂提问、批评和总结发言几类,其中,“讲故事”和“课堂提问”两项占了91%。我们不难看出隐于其后的指导思想,即幼儿德育是以教师为主导,而很少考虑幼儿的主体作用,这是一套以外在的价值标准对幼儿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的德育方法。虽然我们在理念上承认德育中幼儿的主体性地位,但是,教师往往是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标和步骤来作用于幼儿,重说教轻内化,幼儿处于形式上被承认而实际上被忽视的境地。

2.德育过程缺乏知情意的统一。

有研究者(王丽,2000)在对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时指出,目前教育最明显的效果就是使幼儿“知道”和能说出“玩具要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就是快乐”这样的话语,而这些话语并没有真正成为孩子观念的一部分,也不能使孩子出现真正的分享行为。这体现出德育过程中知情意的分离。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德”是认知、情感和行为三者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三者分离的德育,致使不少幼儿说起来是一套,而行动中却是另外一套。达不到预定的德育目标。

3.家长德育观失当,与学校德育相背道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幼儿不切实际地进行培养。在日常生活,家长不惜重金送孩子去学音乐、跳舞、画画、唱歌,甚至在孩子母语都说不流利时,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送孩子去学英语,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家长们以为这就是对孩子的教育,而对于德育则不以为然。实际上,德育是幼儿教育的重心,不顾一切地只重智育,不仅使幼儿失去了快乐的童年,更使他们失去了学习做人与养成良好习惯的宝贵时机。还有家长以成人方式来教育幼儿,不加选择地滥用奖罚手段,不恰当地使用物质奖励等。混淆了孩子的道德认识,与学校的德育发生偏差,使孩子产生道德困惑。

四、幼儿园和谐德育的实现

和谐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克服传统德育的缺陷,实现和谐德育,需要学校全面理解和谐德育的实质内涵,并在思想上认识和谐德育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做到以下几点:

1.德育主实施者要建立起和谐德育的理念

幼儿园作为幼儿德育实施的主要力量,是幼儿德育的实施者和引领者。其自身所持的德育理念,不仅决定着园中教师的德育观与行动,而且对家庭和社会也产生辐射作用。所以,幼儿园作为实施主体,一定要首先树立起和谐德育理念。这主要体现在:

倡导建立德育教育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与幼儿双方的和谐。这是因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而且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幼儿的德育主要是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完成,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其与教师关系的亲疏对其教育效果的影响度。越是和谐的师生关系,越能对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

有推动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德育统一的理念。学校与家庭沟通,实现学校、家庭和谐,同时对社会进行辐射引导,最终实现“三教”和谐。学校、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幼儿的品德教育才是事半功倍的。学校要带动家庭与社会,使三者德育目标一致,方法互补,资源共享,产生多渠道、多方位的和谐德育效应。

2.改善幼儿德育目标、内容、方法,践行幼儿和谐德育。

和谐德育的系统性体现在德育内部,就是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等的和谐一致。

德育目标是和谐德育实施的切入点,要实现和谐德育,首先就要使幼儿德育目标生活化、细致化,使德育目标贴近幼儿的发展水平。教师要针对孩子的认知特点,弃除那些空洞、抽象的理论,而要贴近生活,抓住生活中的小事,随机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德育教育与幼儿生活实践相结合,生活化、细致化德育目标。德育目标上还要注意不同幼儿的道德水平差异性,使德育目标与不同幼儿的道德发展相和谐。

德育内容是实现目标的桥梁。我国传统的德育主要包括了思想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和道德教育三部分,长期以来,我们就是以这三项内容为核心进行德育工作,幼儿德育也不例外。有研究者(刘焱,1999年)指出,德育的内容应该由四部分组成,最基础的为亲社会性,其后才为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作为幼儿德育,必须以最基础的亲社会性为目标,若跨越基础层面,直接进入高级层面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甚至是思想教育,则违反了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这是我们需要克服和改变的。

道德方法或者手段是道德目标实现的载体,对于德育效果有很大影响。实现和谐德育,在方法上,要抛弃不适合于幼儿特点的理论说教方法,多选用符合其发展水平的、易于为幼儿接受的游戏等方法。

3.优化环境,为幼儿和谐德育的实现提供保障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尤其是分辨力缺失的幼儿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马克思鉴于环境对于人的作用,曾提出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

幼儿德育的成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学校育人氛围淡溥,对幼儿产生不了教化作用;家庭以及社会的德育环境恶劣,容易使幼儿产生道德困惑,导致学校德育成果低效性。因此,在幼儿园内,要营造和谐环境,老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老师之间彼此相互礼让帮助、友好相处等等,同时,打造一个美丽、洁净的校园环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道德的发展。同时,家庭与社会也要纳入幼儿德育环境,家长提高自身水平,与学校德育形成合力;关注社会风气,注意形成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使幼儿沐浴在和谐社会的春风里,渐渐成长。

参考文献:

1.杨丽珠,邹晓燕,提高幼儿品德教育的有效性[J],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09月

2.郭英,论中国幼儿德育教育的现状,中国校外教育(理论)[J],2007年11月

人水和谐范文篇10

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强烈的针对性,实质上是要通过亿万群众的探索与实践,在告别计划经济体制下低水平的“有限和谐”之后,圆满完成“走向竞争的和谐”这一历史性跨越。

人类具有追求完美与和谐的天性和智慧。实际上中国古代便有“黄金分割法”之说,的数学意义以及在造型艺术上的美学价值随处可见。这些都反映了许多客观存在着的和谐关系。什么是和谐?理论上解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释说:“事物和现象的各个方面的比例均衡与协调”,“多样化或对立面的平衡统一就是和谐”,打破这种状态就是倾斜失衡。不仅自然界、自然科学、文化艺术中存在和谐,人类也需要社会的经济的和谐,即寻求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最佳比例与均衡。

市场竞争与(社会)经济和谐也是一组矛盾。绝对化竞争的结局定无和谐可言,西方自由放任式的市场竞争,曾几乎把它的社会推向崩溃的边缘。因此,都为当代各国的政策所不取。人们普遍追求的是,立足于市场竞争的和谐或以和谐为目标的竞争。正因为如此,中国需要以超前的眼光,从更高的基点上来看待竞争,并赋与它有自己特色的新含义、新内容和新解释。新中国建立之后,在生产力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农村普遍贫困的情况下,中国曾经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抑制竞争、取消市场经济的道路,进行了一场“超越市场经济”的伟大尝试。这种低水平的有限经济和谐是排斥掉市场竞争之后建立起来的,是靠各种指令性计划实现的,其中也包含了许多不公平。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意识的增强,中国原来建立在产品经济基础上的、由直接指令性计划统一控制的经济秩序、条条框框及其人际关系中的那种“有限和谐”已被突破,种种过去我们所不熟悉的或过去表现不很突出的“倾斜”现象大量涌现。比如,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在加剧;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中,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明显滞后;价格—投资—产业—产品结构失调,供给不足和生产能力配置失衡并存,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普遍存在;经济运行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远未达到功能互补、紧密衔接;技术进步与充分就业两大目标的矛盾在加深;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工业化进程与人口非城市化的反差在扩大;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地人们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甚至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的差距在拉开;“劳”与“得”的脱节现象十分突出。收入平均化和少数人收入畸高的双重分配不公同时并存;不同阶层、社会群体在经济改革中受益差别拉大,心理上的不平衡和失落感则更是明显;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矛盾以及人口增长与耕地锐减的反向运动已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等等。

因此,今天面对的种种不和谐现象和许多深层次难题,有的是新产生的,有的则是从旧体制延续下来以后又有所加剧的。

二、发挥商业的天然优势责无旁贷

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来看,商业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媒介,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天然优势。其中,广义商业创造经济和谐。这就是商业所具有的优化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就业容量、增进居民消费、防范市场风险等强大功能,可以显著优化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可以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国民经济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效配置。这些客观存在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而商业在构建和谐社会、走向竞争的和谐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由于中国正处于从排斥市场的体制走向依靠市场的体制的经济转型时期,市场体系缺失,流通产业落后的状况还远未改变,从而导致广义商业促进经济和谐的天然功能和巨大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狭义商业创造人际和谐或社会和谐。商业,特别是零售业,通过广泛的商业媒介,在时间上、空间上几乎同所有的当事人群体都打交道,因而同许许多多制造商、供货商和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者保持着密切的利益关系,并都在有意无意营造着、传播着这样或那样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其中,商业面对的消费者,囊括了全社会从事不同职业、不同阶层所有的当事人以及家庭成员。假定其它条件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既定,则商业服务终端的状况和水平,最终决定着广大消费者和居民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商业道德水准和文化涵养也会潜移默化、影响到社会风气和人们精神面貌的方方面面。

这种人际、社会关系,是以人为本、和气生财、和谐顺畅、亲密无间、相互信任,还是以钱为本、恶意敛财、相互猜疑、纠纷不断、防不胜防,其社会后果截然不同,所导致的物质的、精神的、直接的、间接的、短期的、长远的最终结果也会有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