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划办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2 23:21:31

区划办范文篇1

1、及时更新农业区划数据库。我县农业区划数据库于XX年建成。该数据库是附属于**农业信息网,主要是把我县农业生产的基本概况,农业自然资源特征与评价,农业区划工作情况,各类调查研究等录入到数据库,实现农业资源信息共享。今年上半年,我办及时对其进行更新,新增各类信息17条,较好地宣传了我办的工作情况。

2、首次上报农业资源区划课题研究项目。2010年4月15日,省区划办下发关于上报2010年度农业资源区划研究课题计划的通知。我办接到后,根据文件规定的研究重点与方向,确定了课题《**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研究》。针对**围垦海涂面积大和**耕地总量小的实际情况提出该课题。这次研究的目的是为进一步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地开发利用价值,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资料和技术。研究内容为通过**盐碱地所处地理位置、盐碱成分含量等分析,经过各地考察了解,提出两大方面的思考,一是土地如何继续改良;二是通过种植哪些耐盐碱作物,逐步减少含盐量和碱性。研究时间为2010年5月至2010年4月。4月底,我办将2010年度农业资源区划课题研究项目计划申报表上呈到市区划办和省区划办。目前,正在开展前期调查摸底工作。

3、配合农技推广中心做好万元田相关工作。2010年4月,万元田工作由我办移交到县农技推广中心。今后,我办主要是协助他们工作,了解周边县市区的建设情况,起到沟通、反馈、协调等作用。4月底,我办配合县农技推广中心起草制定了县对镇乡考核的内容。将市办下达的550万元投资额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同时,根据局绿色讲坛的安排,我办于4月27日晚,就万元田建设给全体工作人员进行讲解宣传,讲解题目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万元田建设迎来发展机遇期》,让全局同志更多的了解万元田建设的重要性和工作情况。

4、认真办理人大政协议提案。5月初,我办根据局里分配的议题案,认真进行研究,及时与提案人开展沟通,与农技推广中心一起对黄小祝委员在浙江省**县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建议》进行了答复。把我县农村土地抛荒的现状,出台的各项政策,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经黄小祝委员同志审阅后,对此答复表示满意。同时,协助农技推广中心办理人大133、135号议案,各人大代表对答复给予满意。

5、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今年,我局开展了学习实践发展观活动,该活动要求开展相应的调查研究工作。我们将今年的调查研究工作与该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局党委确定了“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和对策;**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和建议;实施测土配方工程,强化生态农业基础;建设畜牧养殖小区,转变畜牧生产方式;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等调研课题,这些课题由局班子成员领衔,我办会同相关科室站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研,最后形成调研报告6篇,其中《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促进农业规模经营》获县级先进调研文章。在此基础上,相关科室站拟订有关政策意见,努力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农业科学发展的具体措施。目前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有《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若干意见》、《关于**县2010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的意见》、《关于抓好2010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意见》。

6、积极参与省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条例修改讨论。5月21日,我办积极对浙江省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条例的修改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得到省发改委张处的高度肯定。5月底,还邀请我办李斌同志参加全省座谈会。

除此之外,我办还向市农业局综合处积极上报我局去年的优秀调研报告1篇,为经营管理站上报的《创新体制逐步推行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这篇调研文章。上半年,在《农情与调研简报》上编发调研文章6期;与经营管理站开展紧密合作,会同其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流转调研,协助其做好村经社换届选举准备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数据库维护工作。每月对将相应的内容进行上传,确保数据库真正发挥作用。

2、做好农产品减灾避灾工作。为了提高遭遇重大自然灾害,优势农产品布局调整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灾害的损失,11月30日前,出台2010年抗灾减灾调整意见,对近年来的自然灾害状况进行全面调研,分析当前易灾地区优势农产品布局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易灾地区优势农产品布局的调整方向,灾前培训及预警预报,灾后布局调整等合理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农户损失。

区划办范文篇2

市级对口科室的精心指导和我局有关科室站的大力支持下,上半年。办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农业区划数据库维护、专题调查研究、项目申报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为局领导提供科学依据,发挥本科室的职能作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主要是把我县农业生产的基本概况,1及时更新农业区划数据库。县农业区划数据库于年建成。该数据库是附属于农业信息网。农业自然资源特征与评价,农业区划工作情况,各类调查研究等录入到数据库,实现农业资源信息共享。今年上半年,办及时对其进行更新,新增各类信息17条,较好地宣传了办的工作情况。

省区划办下发关于上报年度农业资源区划研究课题计划的通知。办接到后,2首次上报农业资源区划课题研究项目。年4月15日。根据文件规定的研究重点与方向,确定了课题《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研究》针对围垦海涂面积大和耕地总量小的实际情况提出该课题。这次研究的目的为进一步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地开发利用价值,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资料和技术。研究内容为通过盐碱地所处地理位置、盐碱成分含量等分析,经过各地考察了解,提出两大方面的思考,一是土地如何继续改良;二是通过种植哪些耐盐碱作物,逐步减少含盐量和碱性。研究时间为年5月至年4月。4月底,办将年度农业资源区划课题研究项目计划申报表上呈到市区划办和省区划办。目前,正在开展前期调查摸底工作。

万元田工作由我办移交到县农技推广中心。今后,3配合农技推广中心做好万元田相关工作。年4月。办主要是协助他工作,解周边县市区的建设情况,起到沟通、反馈、协调等作用。4月底,办配合县农技推广中心起草制定了县对镇乡考核的内容。将市办下达的550万元投资额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同时,根据局绿色讲坛的布置,办于4月27日晚,就万元田建设给全体工作人员进行讲解宣传,讲解题目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万元田建设迎来发展机遇期》让全局同志更多的解万元田建设的重要性和工作情况。

办根据局里分配的议题案,4认真料理人大政协议提案。5月初。认真进行研究,及时与提案人开展沟通,与农技推广中心一起对黄小祝委员在浙江省县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建议》进行了答复。把我县农村土地抛荒的现状,出台的各项政策,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经黄小祝委员同志审阅后,对此答复表示满意。同时,协助农技推广中心料理人大133135号议案,各人大代表对答复给予满意。

局开展了学习实践发展观活动,5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今年。该活动要求开展相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管此标记。应的调查研究工作。将今年的调查研究工作与该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局党委确定了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和对策;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和建议;实施测土配方工程,强化生态农业基础;建设畜牧养殖小区,转变畜牧生产方式;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农产品质量平安现状及对策”等调研课题,这些课题由局班子成员领衔,办会同相关科室站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研,最后形成调研演讲6篇,其中《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促进农业规模经营》获县级先进调研文章。此基础上,相关科室站拟订有关政策意见,努力将调研效果转化为推动农业科学发展的具体措施。目前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有《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若干意见》关于县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平安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平安执法年活动的意见》关于抓好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意见》

办积极对浙江省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条例的修改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6积极参与省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条例修改讨论。5月21日。得到省发改委张处的高度肯定。5月底,还邀请我办李斌同志参与全省座谈会。

办还向市农业局综合处积极上报我局去年的优秀调研演讲1篇,除此之外。为经营管理站上报的创新体制逐步推行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这篇调研文章。上半年,农情与调研简报》上编发调研文章6期;与经营管理站开展紧密合作,会同其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流转调研,协助其做好村经社换届选举准备工作。

下半年工作打算

确保数据库真正发挥作用。1继续做好数据库维护工作。每月对将相应的内容进行上传。

区划办范文篇3

一、加强区划地名法规建设,争取两个条例出台

(一)抓紧协调沟通国务院法制办,争取《行政区划管理条例》的早日出台。待《行政区划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后,召开贯彻落实《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工作会议,全力做好学习贯彻和培训工作。

(二)研究修订设市设镇标准,草拟制定市辖区标准。召开专家论证会,广泛征求地方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并加以修订完善。

(三)积极促进《地名管理条例》尽早出台。进一步与国务院法制办沟通协调,并就有关重点问题进行调研,争取《地名管理条例》尽快出台。

二、做好行政区划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完善行政区划规划体系。开展《行政区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及设市规划》项目研究。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结合四大功能区的规划,统筹区域城市增长与经济发展、国土开发和土地利用,合理确定设市的规模、布局和步骤。在深入分析主体功能区(国家和省区二级)的实施对我国区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层影响的基础上,提出适应四类主体功能区管理要求的行政区划调整思路与调整途径,明确城市体制改革与设市工作的基本思路,研究制定全国和分省设市规划方案。

(二)加大行政区划调研力度。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的要求,研究行政区划工作如何发挥在促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积极研究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合理调整县区布局和规模,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体制。继续开展县城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和城市内部行政区划体制创新试点。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开展省管县体制的改革研究。召开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创新理论研讨会,探索减少层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协调发展的行政区划新格局的模式和机制。

(三)加强行政区划调整具体指导。积极沟通,争取以国务院办公厅的名义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乡镇撤并中改进乡镇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做好贯彻落实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乡镇撤并工作的具体指导。

(四)完善行政区划调整审核论证制度。加强对重大行政区划调整事项的调研、论证、沟通和协调。按照从严从紧的要求,对确有必要调整的事项,进一步加强对行政区划调整变更方案的审核、论证、报批工作,分级建立行政区划调整变更专家咨询制度,提高行政区划调整的科学性。

三、加强地名管理工作,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

(一)加强工作指导和经验交流。召开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动地名公共服务各专项工作的落实。

(二)继续推进全国县乡镇地名设标工作。总结、推广县乡镇地名设标工作成功经验,力争年底前80%以上的县城完成设标任务。

(三)继续推动全国地名规划工作。制定颁布《地名规划通则》,加强对地名规划工作督促指导。结合地名规划工作,继续做好地名文化保护和清理整顿低级庸俗、不规范地名的工作。

(四)加快国家地名数据库建设,推进全国地名信息化服务工作。建立部级地名数据库。做好国家地名数据库软件的升级完善工作,抓好建库试点,及时总结经验。指导各地地名网站建设,增强地名网站服务功能。积极推动全国地名电话问路服务。适时召开数字地名示范城市经验交流会议,推动地名信息化建设和服务工作。

(五)加强地名文化宣传和历史地名保护工作。积极推动《中国地名故事》系列专题片拍摄制作工作;加强区划地名工作宣传,对中国地名杂志、行政区划网进行升级完善。

(六)启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工作。进一步修改完善《操作规程》等规范性文件。制定海岛地名标志和陆地边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标志部颁标准。适时召开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工作会议,部署启动试点工作。

四、扎实做好界线联检工作,积极推动平安边界建设

(一)如期完成年度联检任务。协调完成冀鲁、晋蒙、蒙黑、辽吉、沪苏、浙赣、皖豫、闽粤、豫陕、鄂渝、湘桂、川藏、黔滇、甘宁等14条、长11979公里省界联检任务。指导各地完成年度县界联检任务。

(二)大力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加强与中央综治办的联系,进一步明确民政部门在平安边界建设中的作用、考核评比等问题,积极参加中央综治办组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关活动。制定下发《民政部门平安边界建设实施方案》,召开全国民政系统平安边界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

区划办范文篇4

一、开展后备农用土地资源调查

农用土地资源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从我市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市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后备农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按照河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的工作部署,2009年,我们将采取逐村普查的方法,组织开展全市后备农用土地资源监测调查。调查内容既包括那些适宜开发但尚未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地、荒滩、荒水和干废坑塘、废弃灌渠、废弃交通占地、废弃窑坑、坟丘占地等闲散废弃土地,也包括土地资源潜力尚未充分发挥的中低产田、低产果园、低产林地、低产水面等。通过调查,全面查清我市后备农用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数量及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并提出相关的调研报告与图件,为各级政府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化解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土地制约瓶颈提供决策依据。调查工作的具体要求见《*市后备农用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实施方案》。

二、开展全市2009年春播作物面积和种植结构现状监测调查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加大力度扶持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就我市而言,已连续四年实现粮食增产,这就为进一步推进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把农业生产切实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也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为及时掌握我市2009年春季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分析研究全市种植业结构现状,全市将在5-6月开展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种植结构现状监测调查。监测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2009年春季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2008年冬季小麦播种面积和农业种植结构现状等。此外,各县(市)、区还要对本地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好的典型进行调查总结。调查拟采取运行“*市农业资源和农业经济信息地面公里网监测系统”的方法,以点联户进行入户调查。监测调查的具体要求见“*市2009年春播作物面积和种植结构现状监测调查方案”。各县(市)、区要认真组织开展好本项调查工作,确保各项成果的高质量、高水平,为市、县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科学指导农业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三、开展农业资源监测与评价

掌握农业资源利用的动态情况,进行农业资源的监测与评价,是农业资源区划系统的基本职能和优势所在。搞好农业资源监测与评价,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和合理利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河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冀农区委字(2008)3号”文件精神,河北省农业区划办公室拟在全省组织开展农业资源监测与评价工作,具体工作内容、方法及时间要求待省部署后我市再另行安排。

四、*市农业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农业资源区划网站运行维护

农业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农业资源区划网站维护,是全市农业资源区划系统的一项大型长期性基本建设项目,它对改进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方法手段、提高为领导宏观决策服务的时效和水平发挥着巨大的支撑作用。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是:(1)加快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完善建设进度,全面完成各类农业资源信息数据的整理、分类工作。(2)完成“*农业资源区划网”的运行与调试,进入正式的运转与服务阶段。各县(市)、区农业区划办公室要配合做好本单位网页的维护与信息更新工作,切实发挥好网站的服务功能。(3)逐步实现农业区划档案的电子文档管理,有条件的县、区着手县级农业资源数据库的建设。(4)完成路北区农业资源监测地面公里网点的布设,完善全市公里网格全覆盖的农业资源监测体系。

五、完成全市2008年度分区农村经济数据年度统计

各县(市)、区要按《*市农业资源区划》的分区范围,于8月底前完成2008年度农村经济数据统计并向市办上报电子文档。

六、继续开展农业资源循环利用试验示范区建设

坚持以“深入探索不同区域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模式,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效益,努力拓展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社会影响”为目标,紧密结合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和循环农业、生态环境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内容,因地制宜的选题建区。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突出重点,注重示范推广的成效和社会影响。对于示范效果不明显、推广价值不大、效益低下的示范区,要及时进行调整,保证示范区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各县(市)、区要在4月底前向市上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区建设工作计划,12月20日前上报本年度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七、开展全市耕地土壤墒情遥感监测

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情,对夏粮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快速准确地监测评价我市耕地土壤墒情,全面及时地了解旱情发生的范围和程度,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农作物的正常播种和生长,今年我们拟在全市范围内,对不同时段的耕地土壤墒情进行遥感监测。市农业区划办公室拟与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区划研究所合作,共同完成5次土壤墒情遥感监测,监测的时间和内容将根据具体情况另行安排。

八、开展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开展30周年纪念活动

从1979年开展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迄今已整整30年。30年来,我市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始终坚持为领导宏观决策服务、为全市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经过几代农业区划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出色地完成了不同阶段的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我市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开展30周年,回顾和总结3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激发我们的工作热情,更加卓有成效地做好今后的工作,不断开创我市农业区划工作的新局面,今年我们将通过不同形式,举办一系列的纪念活动。拟举办1-2次由我市农业区划战线新老同志、相关业务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举办以展示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成就、弘扬“区划人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各县(市)、区在积极踊跃参加国家、省、市纪念活动的同时,要在本县(市)、区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相关的纪念活动。

区划办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确保《词典》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积极推进地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不断拓展地名服务领域,努力体现先进文化的要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编纂出版《词典》工作的组织领导,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市地名词典编纂委员会(以下简称编纂委员会)。成员如下:

编纂委员会职责:研究制定编纂《词典》的政策、措施、具体方案;协调解决编纂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定期检查、指导编纂工作的实施。

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办公室主任由张德中兼任。

办公室职责:负责编纂《词典》的日常工作;掌握编纂《词典》工作进展动态,及时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工作;负责编纂委会各成员单位的协调工作;承办编纂委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职责分工

(一)市民政局除负责《词典》编纂日常工作外,负责培训编纂人员,协调、督促、检查各成员单位的编写工作,指导各区(县)完成行政区划和居民地名称的编写、审定工作,组织各相关单位完成统稿、审改和审定工作。

(二)市旅游局、市文化局负责名胜古迹、纪念地、旅游地名称的编写、审定工作。

(三)市建委、市市政市容局、市交通局负责交通设施名称的编写、审定工作,包括城市道路、公路、桥梁、隧道、车站等。

(四)市国土局、市经委、市煤炭局负责自然实体名称和矿产能源等设施名称的编写、审定工作。

(五)市水务局负责水利设施名称的编写、审定工作。

(六)市林业局负责公园、广场等地片名称的编写、审定工作。

(七)市史志办负责各类行政区划名称中历史演变的审定工作。

(八)市民宗委负责词典中部分名称的翻译和审定工作。

(九)市农牧局负责草原等生态类自然实体名称的编写和审定工作。

(十)市体育局负责体育设施名称的编写和审定工作。

(十一)市人事局、市编办负责具有地名意义的行政、事业单位名称的编写和审定工作。

(十二)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商务局负责本系统内具有地名意义单位名称的编写和审定工作。

(十三)市档案局负责为编纂成员单位提供相关资料的查询、服务和审定工作。

(十四)市统计局负责地名词典中相关数据的审定工作。

(十五)各区(县)和两个开发区负责完成本辖区内行政区划和居民地名称等的编写、审定工作,以及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所交办的各项任务。

四、编纂目的

为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广大读者提供**市行政区划等人文和自然地理实体的标准地名,提供查阅地名的相关内容和信息,促进**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为区内外和国际文化交流服务。

五、收词范围和基本内容

《词典》收词范围为新中国成立后**市范围内主要的现行地名和曾用地名。包括行政区划名称、居民地名称、城市道路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重要交通水利和能源设施名称、革命纪念地、风景旅游地、名胜古迹、旧地名等名称。词典共选收地名5000条左右,约150万字,出版16K精装本,公开发行。

《词典》每条词目的基本内容包括地名的标准汉字书写、规范的罗马字母拼写,地名的语言含义、由来和演变,位置、隶属,相关的自然、人文或其它重要特征。同时,还将编入**市行政区划图和地形图及各区(县)行政区划图和城区街道图。选编全市代表性的地名景观照片100幅左右。后附地名的汉、维吾尔两种文字对照表、行政区划简表和地名首字检索表。地名词典引用的统计资料截至2008年12月31日。

六、编纂步骤

编纂《词典》工作主要分为组织动员、收集资料、编写初稿、讨论统稿、研究审改、审定出版等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组织动员(20**年6月至20**年8月)

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制定《**市地名词典编纂方案》和《**市地名词典编纂方案细则》。各区(县)和编纂成员单位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拟定本单位编纂的实施方案。各区(县)应层层进行动员,将工作落到实处。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举办全市地名词典编纂培训班,以提高地名词典编纂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各区(县)和编纂委员会成员单位都要确定一至两名熟悉地名工作,具备一定编写水平的人员,负责本辖区或本单位有关词条的组稿和编写工作。

第二阶段:收集资料(20**年9月至20**年11月)

各区(县)和编纂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根据《**市地名词典编纂方案细则》的要求,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地名词条的选收工作,同时确定收录的地名名称和数量。

第三阶段:编写初稿(20**年12月至2008年5月)

各区(县)和编纂委员会成员单位开展初稿编纂工作,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人员进行专业条目的初编工作。同时,完成相关各类地图的编绘工作和地名景观照片的拍摄工作。

第四阶段:讨论统稿(2008年6月至2008年11月)

根据地名词典编纂进展情况,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题会议,研究初编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按照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组织讨论统稿,完成初稿的编纂工作。

第五阶段:研究审改(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

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和领导集中研究和解决编纂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地名词典的科学水平和编纂水平,完成专业学术方面的统改工作。

第六阶段:审定出版(2009年6月至2009年11月)

统稿、审稿阶段的工作结束后,地名词典送审稿最后报送编纂委会领导和有关部门,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宣传和保密等高层面进行审定,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召开编纂委员会会议,对《词典》审定通过,同意定稿,《词典》正式发排付印,出版发行。同时,全面总结《词典》编纂工作,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七、编纂要求

区划办范文篇6

一、总体要求及工作原则

(一)总体要求

依照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区区行政区划的批复》(〔〕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盘区区和县行政区划的批复》(〔〕号)等文件规定,遵循科学严谨、实事求是、依法勘界、规范管理的指导方针,采取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的方法,为各行业实施管理提供法定的行政区域界线依据。

(二)工作原则

1.坚持统一领导,密切配合的原则。各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投入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确保勘界任务的圆满完成。

2.坚持科学勘界,依法管界的原则。勘界是一项法定各级行政区域管理范围的严肃工作,必须认真对待,严格依据国家、省及有关部门的政策法规认真组织操作,按照审批的行政区域范围,科学准确的将界线方位、走向、级别、名称等变化情况进行确认。

3.坚持实事求是、顾全大局的原则。要加强沟通、相互支持、因地制宜,切实从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实际出发,共同做好勘界工作。

二、勘界范围及主要任务

(一)勘界范围

和年全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所有行政区域。

(二)主要任务

1.实地勘界测绘。由市民政局组织测绘部门对行政区域界线进行实地勘测,出具勘界测绘技术资料和数据。

2.核定勘界区域。各县(区)政府负责对本区域行政区划调整后重新勘界区域具体落实,并配合测绘部门完成实际测绘任务。做到不漏一点、不少一线、不落一段,确保点、线、位准确无误。对调整范围较大的区域和涉及三交点区域,在界线勘定过程中应将变化情况做好详细记载并备案。

3.界线图标绘。对于整建制调整的行政区域,界线走向无变化的,不需要重新勘定的界线,要由依照原界线图重新标绘新的界线图,更改界线权属单位名称、调整界线等级。

4.界桩埋设。测绘部门根据测定位置进行界桩制作。埋桩后,由市勘界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组织毗邻行政区,按照测绘部门测定的位置核定埋设的界桩拍照,制作登记表。

5.联合签署行政区域界线协议书。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完毕后,由毗邻双方行政区勘界工作领导小组汇总资料,按照测绘部门出具的测绘数据和资料,起草边界协议书、标绘边界线地形图,经双方政府勘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签字后,由区政府联合上报市政府,同时报省政府勘界办备案。

6.整理勘界档案。要对勘界工作所形成的所有文件资料进行装订整理、归档。勘界档案实行多套异地管理制度,对所有勘界形成的资料要形成5套档案,分别上报市民政局3套(其中省民政厅为原件)、毗邻行政区各保存1套。

三、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年3月)

勘界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专业性较强,必须积极稳妥推进。这次行政区划局部调整涉及点多、面广、线长,基本上形成了联动态势。要科学制定勘界工作计划,结合本区域界线变化情况合理安排工作步骤,此阶段主要任务是科学制定勘界工作计划,编制经费预算,成立组织机构并抽调专门力量,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项业务培训,为顺利完成勘界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施勘界阶段(年3-5月)

组织专业测绘部门根据调整的范围对行政区域界线实地测绘、标定行政区域界线方位、测定界桩位置,埋设界桩,填写界桩登记表,编写行政区域界线走向和界桩位置说明。

(三)检查验收阶段(年6月)

勘界工作完成后,由毗邻双方共同向市勘界工作领导小组上报勘界工作总结,并按规定程序联合上报所有勘界工作成果档案。市勘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省民政厅等相关部门,分别对县、区勘界工作成果组织检查验收。

四、有关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县区政府要充分认识这次行政区划局部调整和勘界工作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纳入重要工作日程,认真抓好落实。在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工作中,市、县、区政府要分别成立勘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勘界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注重实际,平稳过渡。要切实按照国家、省及有关部门的政策规定抓好勘界工作的具体落实,以政策规定为依据,以科学测绘为准绳,坚持实事求是的勘界作风。市勘界工作领导小组要从整体上加强对各区勘界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注意听取有关方面对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工作的意见,对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解决措施。正确处理勘界过程中社会关注、百姓关心的敏感问题,不断提高勘界科学化、治界法制化水平,切实维护行政区域界线地区的和谐稳定。

区划办范文篇7

关键词: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财政补贴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表现

(一)我国保险业整体发展迅速,农业保险却渐趋萎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总体发展迅速,但是,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却非常滞后,特别是1993年以后,农业保险出现渐趋萎缩的尴尬局面。在保费收入方面(表1),总保费收入由1992年的378.0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4318.1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2.5%,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却由1992年的8.17亿元逐年下降到2004年的3.96亿元,年均负增长5.9%;在经营主体方面,我国保险市场主体大量增加,商业化保险市场已经形成,截止2005年底,共有保险公司82家,财产保险公司40家,但是,除了2004年后相继成立的数家地区性农业保险公司外,长期只有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原新疆兵团财产保险公司承办农业保险业务,势单力薄;在险种方面,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例,农业保险由原来的60多个险种下降到2004年的不到30个险种(张祖荣,2006)。相对于整个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来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

(二)农业风险损失日益严重,农业风险保障却日趋减少

我国是农业大国,工业化程度较低,人口城市化速度缓慢。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农村总人口仍然超过7.5亿,接近总人口数的60%;2004年农业占GDP的比重仍高达15.2%(美国约为2%)。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额年平均达1747亿元,近年来自然灾害损失更是呈上升趋势,据国务院新闻办2006年1月5日的消息,2005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42.1亿元。在自然灾害损失中农业最为严重、最为广泛,而农业承受灾害损失的能力却最为薄弱,因此,农业更为迫切地需要保险保障。但是,面对日益严重的农业灾害损失,我国农业风险保障却日趋减少,1992年农业保险赔款达8.15亿元,而2004年仅2.87亿元(表1),不到农业灾害损失的1%;农业保险承保面占可保面的比由1992年的约5%下降到2004年的不到2%(庹国柱,李军,2005)。保险保障的不足,给恢复生产与灾后重建带来极大的困难。

对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学术界多归于农业保险的商业性经营方式,即缺乏政府的支持。本文认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既有外在因素,即缺乏必要的法律、经济、行政等政策支持;更有内在因素,即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落后。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一)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落后

农业保险标的大都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农业风险大多来源于人类难以驾驭的大自然,如洪灾、旱灾、虫灾、疫灾等,具有风险单位大、区域性强、发生频率高、损失规模大、可保性差等特点。因此,农业保险经营有其独特的技术要求,普通财产保险经营技术难以奏效。但由于我国开办农业保险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还非常落后。主要包括:

1.农业风险监测。农业风险监测包括农业风险的识别、度量、预测、预警以及信息统计与管理等,是农业保险经营的基础环节。科学监测农业风险不仅有利于直接控制和减少农业风险损失,降低保险经营成本,而且也是其他农业保险技术(如定价、定损、产品开发等技术)有效运用和发挥的前提与基础。我国农业风险监测技术非常落后,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例如,由于没有建立自然灾害全程动态预报警报系统,致使防灾防损变得十分被动;由于没有建立灾害损失信息的统计分析与管理系统,以致农业保险定价所要求的历史风险损失资料难以满足。农业风险监测技术落后,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制约。

2.农业风险区划。由于农业风险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因此,开展农业保险必须进行风险区划。风险区划是以农作物历史产量、气候条件、土壤及地形地貌、农作物种类、水利及其他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等为依据,按照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的原则,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业保险标的所面临的风险划分为若干不同等级的区域,目的是保证同一区域内的风险程度基本相同,使投保人的保费负担与其风险责任保持一致。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都客观存在着风险的区域性差异问题。风险区划是农业保险经营特有的重要技术之一,它不仅是科学厘定保险费率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合理界定保险责任,减少逆选择的主要手段。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农业保险发达国家都曾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全国范围内的风险区划,无论是单一风险责任险还是农作物一切险,都划分了严格的风险等级,从而形成科学的费率分区。但是,风险区划是一项科技含量高、成本大的工作,我国风险区划技术非常落后,进行风险区划的实用指标体系尚未建立。目前除了山东德州对农作物单一责任险和陕西泾阳县对棉花一切险进行过风险区划外,其他地区的风险区划几近空白。

3.农业保险定价。首先,保险定价以科学的精算理论为基础。我国保险精算人才奇缺,现代精算理论及应用研究十分落后,而农业保险领域的精算技术则更为原始。其次,为使保险价格与其风险水平保持一致,农业保险定价必须以风险区划为前提,但我国尚未进行全国范围内的风险区划。再次,由于有关农作物和畜禽生产的原始记录和统计数据很不完整,长时间的、准确可靠的农作物及畜禽的损失数据资料难以搜集,耕地面积资料也很不准确,由此计算的平均保额损失率与真实的损失率偏差很大。因此,农业保险费率的厘定和应用既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又缺乏必要的现实依据,带有很大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保险费率相对较低,管理成本又高,致使农业保险连年亏损。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有关资料,我国1982年恢复农业保险业务以来,一直存在高风险、高赔付的特点,从1985年到2004年的20年里,除了2年微利以外,其余18年都处于亏损状态,综合赔付率高达120%。

4.防灾减损。完善的防灾减损体系是有效的保险体制存在的前提——如果潜在损失过大,保险公司就不得不收取投保人难以接受或无力承担的保险费,并对承保条件加以严格限制,使保险难以成立(孙祈祥,锁凌燕,2004)。由于农业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大、覆盖面广、经济损失严重,因此,农业保险中防灾减损更为重要。农业保险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防灾减损技术的应用。我国农业防灾减损技术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用地管理不科学、防御工程设施落后、灾害预警预报服务体系不健全、气象卫星等高科技的应用水平低。

5.定损理赔。农业保险的标的大多是有生命的植物或动物,在生长期内受到损害后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从而使农业保险的定损变得更为复杂,尤其是农作物保险,往往需要收获时二次定损。对于特定风险保险,定损时还要从产量的损失中扣除约定风险之外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技术难度大。目前,我国不仅对灾害发生频率及强度的测定、灾害损失程度的测算等很不准确,而且没有制定统一赔偿标准,理赔中出现很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引发严重的道德风险。据统计,我国农作物保险中道德风险给保险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占保险赔款的20%以上,牲畜保险中更为严重(庹国柱、李军,2005)。

6.产品开发。农业保险产品开发是指保险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适销对路的新险种或改造老险种,以期达到合理配置农业保险资源、增加有效供给。它不仅涉及保险、精算、金融、法律等理论,还涉及栽培学、畜牧学、气象学、灾害学等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是一项综合性“知识工程”。我国在农险产品开发方面人才匮乏、技术落后,集中表现在产品数量少、质量低,产品单一,缺乏针对性,真正根据农民收入水平、风险状况设计的产品少之又少,难以满足农民的保障需求。

7.再保险。再保险作为“保险的保险”,是一种有效分散和分摊原保险公司风险损失的重要方式,它对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拓展业务领域、提高风险保障能力的风险保障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农业风险单位大、灾害损失关联性强,容易形成巨灾损失,保险公司难以独立承担与消化。因此,农业保险的发展对再保险的依赖更为强烈(张祖荣,2006)。我国保险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再保险市场很不成熟,农业再保险尤为薄弱,无论是技术,还是能力,都远不能满足处理农业巨灾风险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仍主要采用普通财产保险技术来开发与经营,忽视了农业风险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落后,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关键因素。

(二)农业保险经营缺乏政策支持

国内外理论与实践表明,农业保险是准公共物品,带有明显的公益性,它是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业保险的开办,不仅对于管理农业风险、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发挥着保证农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稳定国民经济的宏观作用。因此,农业保险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政府在法律、经济、行政上给予政策支持。但由于我国一直实行以价格补贴为主的农业保护制度,发生农业灾害时由财政拨款救济灾民,而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很少。

1.法律法规建设的缺位。各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表明,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美国、日本、法国等农业保险发达国家都是在开办农业保险前先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以保证农业保险健康有序的发展。我国《保险法》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但是,我国自1982年恢复农业保险业务以来,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至今没有制定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律及相关的行政法规。农业保险经营一直无法可依。法律法规建设的缺位,极大地影响了农业保险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这是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最根本的环境因素。

2.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农业保险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给予农业保险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费用补贴以及再保险支持。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直接的农业补贴和价格补贴为主的农业保护政策,发生自然灾害时由中央财政直接拨款救济灾民,对农业保险的投入很少。除上海等少数地区外,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仅限于免交营业税,没有其他扶持政策,农业保险几乎是纯商业性保险。国内外农业保险实践证明,由于农业保险高风险、高费用、高赔付的特点,没有政府经济上的支持是不可能持续经营的(庹国柱,李车,2005)。

3.缺少必要的行政支持。开展农业保险离不开政府的行政支持。首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农民缺乏风险与保险意识,需要基层干部进行宣传引导;其次,农村广阔,农户分散,农业保险的展业承保、防灾防损、定损理赔等环节都离小开政府特别是乡镇、村政府的支持与协助;同时,基层干部更了解当地农民的生产经营状况及风险损失情况,有利于配合保险公司防范逆选择与道德风险。再次,开展农业保险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如,与防灾减损、灾害救济等有关的政府部门)、保险公司、投保农户之间的关系。由于政府在这些方面支持不力,我国农业保险实践中出现很多混乱与纠纷,有的地方甚至指责农业保险为“乱收费”、“加重农民负担”,阻碍农民投保,或者发生灾害损失后,要求保险公司多予赔付,严重影响了农业保险的公信力,削弱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抑制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三、简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提高农业保险经营技术水平

1.充分利用现达的科学技术,包括气象卫星技术、通讯卫星技术、网络媒体技术等,建立农业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农业风险监测水平,夯实农业保险经营的基础。

2.根据我国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等特点以及灾害发生的历史数据资料,合理划分风险区域;在严格风险区划的基础上,建立公平合理的多档次费率体系,减少逆选择。

3.借鉴国外经验,创新保险产品,特别是开发新型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区域产量指数保险等多功能高新理赔技术产品,减少道德风险,降低理赔成本。

4.健全防灾减损体系,牢固树立“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观念。实行积极的用地管理、建立必要的防御工程、提高农民的风险意识,避免或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加强灾后管理,控制灾害事故蔓延,减少灾害损失;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如人工降雨、人工防雹等为防灾防损服务。

5.建立健全的再保险机制,有效分散农业风险。针对某些特殊的巨灾风险如洪灾、飓风等,建立由政府管理的巨灾基金,条件成熟时成立国家专业的农业再保险公司;建立多层次的农业风险转移机制,逐步完善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

(二)加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

1.积极推动我国农业保险立法,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从各个方面对农业保险的发展予以规范和规定,把农业保险发展纳入法制的轨道。尤其要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性质以及政府的支持作用,以避免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随意性与短期性,保证政府参与和推动农业保险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孙秀清,2005)。

区划办范文篇8

关键词: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财政补贴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表现

(一)我国保险业整体发展迅速,农业保险却渐趋萎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总体发展迅速,但是,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却非常滞后,特别是1993年以后,农业保险出现渐趋萎缩的尴尬局面。在保费收入方面(表1),总保费收入由1992年的378.0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4318.1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2.5%,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却由1992年的8.17亿元逐年下降到2004年的3.96亿元,年均负增长5.9%;在经营主体方面,我国保险市场主体大量增加,商业化保险市场已经形成,截止2005年底,共有保险公司82家,财产保险公司40家,但是,除了2004年后相继成立的数家地区性农业保险公司外,长期只有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原新疆兵团财产保险公司承办农业保险业务,势单力薄;在险种方面,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例,农业保险由原来的60多个险种下降到2004年的不到30个险种(张祖荣,2006)。相对于整个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来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

(二)农业风险损失日益严重,农业风险保障却日趋减少

我国是农业大国,工业化程度较低,人口城市化速度缓慢。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农村总人口仍然超过7.5亿,接近总人口数的60%;2004年农业占GDP的比重仍高达15.2%(美国约为2%)。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额年平均达1747亿元,近年来自然灾害损失更是呈上升趋势,据国务院新闻办2006年1月5日的消息,2005年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42.1亿元。在自然灾害损失中农业最为严重、最为广泛,而农业承受灾害损失的能力却最为薄弱,因此,农业更为迫切地需要保险保障。但是,面对日益严重的农业灾害损失,我国农业风险保障却日趋减少,1992年农业保险赔款达8.15亿元,而2004年仅2.87亿元(表1),不到农业灾害损失的1%;农业保险承保面占可保面的比由1992年的约5%下降到2004年的不到2%(庹国柱,李军,2005)。保险保障的不足,给恢复生产与灾后重建带来极大的困难。

对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学术界多归于农业保险的商业性经营方式,即缺乏政府的支持。本文认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既有外在因素,即缺乏必要的法律、经济、行政等政策支持;更有内在因素,即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落后。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一)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落后

农业保险标的大都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农业风险大多来源于人类难以驾驭的大自然,如洪灾、旱灾、虫灾、疫灾等,具有风险单位大、区域性强、发生频率高、损失规模大、可保性差等特点。因此,农业保险经营有其独特的技术要求,普通财产保险经营技术难以奏效。但由于我国开办农业保险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还非常落后。主要包括:

1.农业风险监测。农业风险监测包括农业风险的识别、度量、预测、预警以及信息统计与管理等,是农业保险经营的基础环节。科学监测农业风险不仅有利于直接控制和减少农业风险损失,降低保险经营成本,而且也是其他农业保险技术(如定价、定损、产品开发等技术)有效运用和发挥的前提与基础。我国农业风险监测技术非常落后,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例如,由于没有建立自然灾害全程动态预报警报系统,致使防灾防损变得十分被动;由于没有建立灾害损失信息的统计分析与管理系统,以致农业保险定价所要求的历史风险损失资料难以满足。农业风险监测技术落后,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制约。

2.农业风险区划。由于农业风险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因此,开展农业保险必须进行风险区划。风险区划是以农作物历史产量、气候条件、土壤及地形地貌、农作物种类、水利及其他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等为依据,按照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的原则,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业保险标的所面临的风险划分为若干不同等级的区域,目的是保证同一区域内的风险程度基本相同,使投保人的保费负担与其风险责任保持一致。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都客观存在着风险的区域性差异问题。风险区划是农业保险经营特有的重要技术之一,它不仅是科学厘定保险费率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合理界定保险责任,减少逆选择的主要手段。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农业保险发达国家都曾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全国范围内的风险区划,无论是单一风险责任险还是农作物一切险,都划分了严格的风险等级,从而形成科学的费率分区。但是,风险区划是一项科技含量高、成本大的工作,我国风险区划技术非常落后,进行风险区划的实用指标体系尚未建立。目前除了山东德州对农作物单一责任险和陕西泾阳县对棉花一切险进行过风险区划外,其他地区的风险区划几近空白。

3.农业保险定价。首先,保险定价以科学的精算理论为基础。我国保险精算人才奇缺,现代精算理论及应用研究十分落后,而农业保险领域的精算技术则更为原始。其次,为使保险价格与其风险水平保持一致,农业保险定价必须以风险区划为前提,但我国尚未进行全国范围内的风险区划。再次,由于有关农作物和畜禽生产的原始记录和统计数据很不完整,长时间的、准确可靠的农作物及畜禽的损失数据资料难以搜集,耕地面积资料也很不准确,由此计算的平均保额损失率与真实的损失率偏差很大。因此,农业保险费率的厘定和应用既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又缺乏必要的现实依据,带有很大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保险费率相对较低,管理成本又高,致使农业保险连年亏损。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有关资料,我国1982年恢复农业保险业务以来,一直存在高风险、高赔付的特点,从1985年到2004年的20年里,除了2年微利以外,其余18年都处于亏损状态,综合赔付率高达120%。

4.防灾减损。完善的防灾减损体系是有效的保险体制存在的前提——如果潜在损失过大,保险公司就不得不收取投保人难以接受或无力承担的保险费,并对承保条件加以严格限制,使保险难以成立(孙祈祥,锁凌燕,2004)。由于农业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大、覆盖面广、经济损失严重,因此,农业保险中防灾减损更为重要。农业保险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防灾减损技术的应用。我国农业防灾减损技术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用地管理不科学、防御工程设施落后、灾害预警预报服务体系不健全、气象卫星等高科技的应用水平低。5.定损理赔。农业保险的标的大多是有生命的植物或动物,在生长期内受到损害后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从而使农业保险的定损变得更为复杂,尤其是农作物保险,往往需要收获时二次定损。对于特定风险保险,定损时还要从产量的损失中扣除约定风险之外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技术难度大。目前,我国不仅对灾害发生频率及强度的测定、灾害损失程度的测算等很不准确,而且没有制定统一赔偿标准,理赔中出现很大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引发严重的道德风险。据统计,我国农作物保险中道德风险给保险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占保险赔款的20%以上,牲畜保险中更为严重(庹国柱、李军,2005)。

6.产品开发。农业保险产品开发是指保险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适销对路的新险种或改造老险种,以期达到合理配置农业保险资源、增加有效供给。它不仅涉及保险、精算、金融、法律等理论,还涉及栽培学、畜牧学、气象学、灾害学等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是一项综合性“知识工程”。我国在农险产品开发方面人才匮乏、技术落后,集中表现在产品数量少、质量低,产品单一,缺乏针对性,真正根据农民收入水平、风险状况设计的产品少之又少,难以满足农民的保障需求。

7.再保险。再保险作为“保险的保险”,是一种有效分散和分摊原保险公司风险损失的重要方式,它对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拓展业务领域、提高风险保障能力的风险保障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农业风险单位大、灾害损失关联性强,容易形成巨灾损失,保险公司难以独立承担与消化。因此,农业保险的发展对再保险的依赖更为强烈(张祖荣,2006)。我国保险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再保险市场很不成熟,农业再保险尤为薄弱,无论是技术,还是能力,都远不能满足处理农业巨灾风险的需要,严重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仍主要采用普通财产保险技术来开发与经营,忽视了农业风险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落后,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关键因素。

(二)农业保险经营缺乏政策支持

国内外理论与实践表明,农业保险是准公共物品,带有明显的公益性,它是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业保险的开办,不仅对于管理农业风险、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发挥着保证农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稳定国民经济的宏观作用。因此,农业保险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政府在法律、经济、行政上给予政策支持。但由于我国一直实行以价格补贴为主的农业保护制度,发生农业灾害时由财政拨款救济灾民,而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很少。

1.法律法规建设的缺位。各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表明,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美国、日本、法国等农业保险发达国家都是在开办农业保险前先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以保证农业保险健康有序的发展。我国《保险法》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但是,我国自1982年恢复农业保险业务以来,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至今没有制定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律及相关的行政法规。农业保险经营一直无法可依。法律法规建设的缺位,极大地影响了农业保险的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这是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最根本的环境因素。

2.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农业保险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给予农业保险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费用补贴以及再保险支持。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直接的农业补贴和价格补贴为主的农业保护政策,发生自然灾害时由中央财政直接拨款救济灾民,对农业保险的投入很少。除上海等少数地区外,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仅限于免交营业税,没有其他扶持政策,农业保险几乎是纯商业性保险。国内外农业保险实践证明,由于农业保险高风险、高费用、高赔付的特点,没有政府经济上的支持是不可能持续经营的(庹国柱,李车,2005)。

3.缺少必要的行政支持。开展农业保险离不开政府的行政支持。首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农民缺乏风险与保险意识,需要基层干部进行宣传引导;其次,农村广阔,农户分散,农业保险的展业承保、防灾防损、定损理赔等环节都离小开政府特别是乡镇、村政府的支持与协助;同时,基层干部更了解当地农民的生产经营状况及风险损失情况,有利于配合保险公司防范逆选择与道德风险。再次,开展农业保险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如,与防灾减损、灾害救济等有关的政府部门)、保险公司、投保农户之间的关系。由于政府在这些方面支持不力,我国农业保险实践中出现很多混乱与纠纷,有的地方甚至指责农业保险为“乱收费”、“加重农民负担”,阻碍农民投保,或者发生灾害损失后,要求保险公司多予赔付,严重影响了农业保险的公信力,削弱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抑制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三、简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提高农业保险经营技术水平

1.充分利用现达的科学技术,包括气象卫星技术、通讯卫星技术、网络媒体技术等,建立农业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农业风险监测水平,夯实农业保险经营的基础。公务员之家

2.根据我国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等特点以及灾害发生的历史数据资料,合理划分风险区域;在严格风险区划的基础上,建立公平合理的多档次费率体系,减少逆选择。

3.借鉴国外经验,创新保险产品,特别是开发新型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区域产量指数保险等多功能高新理赔技术产品,减少道德风险,降低理赔成本。

4.健全防灾减损体系,牢固树立“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观念。实行积极的用地管理、建立必要的防御工程、提高农民的风险意识,避免或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加强灾后管理,控制灾害事故蔓延,减少灾害损失;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如人工降雨、人工防雹等为防灾防损服务。

5.建立健全的再保险机制,有效分散农业风险。针对某些特殊的巨灾风险如洪灾、飓风等,建立由政府管理的巨灾基金,条件成熟时成立国家专业的农业再保险公司;建立多层次的农业风险转移机制,逐步完善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

(二)加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

1.积极推动我国农业保险立法,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从各个方面对农业保险的发展予以规范和规定,把农业保险发展纳入法制的轨道。尤其要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性质以及政府的支持作用,以避免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随意性与短期性,保证政府参与和推动农业保险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区划办范文篇9

刚才,同志就这次镇级机构改革作了全面铺排部署,同志也把省政府对我县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关要求作了传达,同志就这次镇级机构改革涉及人大的有关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过会儿,书记还将作重要发言,但愿大家当真贯彻执行。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服从大局

我县乡镇曾经在1992年、1997年先后进行了两次调整,应该说前两次调整都适应了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跟着市场经济体系体例的逐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和县镇财政治理体系体例改革的实施,乡镇的行政职能和治理方式发生了转变,现行镇级行政区划已不能适应甚至束缚了市场经济前提下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县各镇普遍存在规模偏小、布局不公道、财政负担较重等问题,从而造成镇级财源培植难、债务化解难、职能转换难、社会事务发展难、干部调整优化难的客观现实。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行政区划调整,深化镇级机构改革,降低行政工作本钱,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调整现行镇级行政区划,是顺应改革发展需求,加快郫县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需要。行政区划是一个行政概念,属上层建筑的范畴,必需跟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沿海发达地区乡镇均匀人口一般达到5--10万人,而我县按19个镇计算均匀每个镇仅有2.5万人、非农业人口除郫筒、犀浦、红光、唐昌、安靖镇外,其余镇都在2000人以下。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必需实现城镇人口和出产要素的相对集中,现有各镇不管是人口总数仍是城镇人口规模均不能形成集聚发展效应,难以推动城镇建设和城镇经济的发展,城镇的龙头带动作用不强,城乡一体化推进乏力。因此,我们必需立足推进郫县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行政区划调整。

(二)调整现行镇级行政区划,是优化县域出产力布局,促进出产要素优化配置的需要。行政区划调整的终纵目标是促进出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调整行政区划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公道有效地配置出产要素,统筹考虑出产力布局和基础举措措施建设,整合城乡资源上风,统筹城乡建设和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目前,我县现有的19个镇中,除郫筒镇以外,辖区面积均不足30平方公里,20—30平方公里的镇有12个,占63%。因为高新区整合后,合作镇仅剩下3.5个行政村。从工业结构上看,良多镇工业结构雷同,行政边界相连,既不能形成区域性良性竞争,又不能形成会萃发展效应,而且在行政治理和基础举措措施建设上也不能做到资源共享,从而造成了出产要素和治理本钱的极大铺张,不利于县域经济的优化布局和快速发展。因此,只有通过行政区划调整,统筹城乡规划,构建城镇体系,整合要素资源,推进工业互动,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三)调整现行镇级行政区划,是转变行政职能,降低行政本钱,化解镇村债务,增强发展后劲的需要。全县由19个镇调整为15个镇,精简幅度达21.1%;均匀每镇人口由2.5万人增加到3.2万人;镇行政编制由以前的465人,拟核减为418人,精简幅度达10.11%;镇领导职数168人,拟核减为103人,精简幅度高达38.7%;镇党政办事机构105个,拟核减为68个,精简幅度达35.2%;镇党政办事机构领导职数210人,拟核定为68人,精简67.6%。改革后可减少人头经费和办公用度等支出,并通过盘活资产、置换债务等,还将带来可观的间接效益。同时通过精简机构,可改变职能错位、政事不分、效率低下的现象,真正使各镇工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围着农夫转,带着农夫干,引着农夫富。

(四)调整现行镇级行政区划,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步队,进步行政服务水平的需要。我们常说,只有减少农夫,才能致富农夫。同样,只有精简机构,减少职员,才能改变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在干部步队中形成压力,产生动力,激发活力,从而进步镇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通过治理协调镇内设机构和公益事业机构,促进和增强为农服务,进步镇机构的调控和协调服务能力,从而以“精简”促“精干”,以“简政”促“富民”。

二、精心组织,有序推进

此次镇级机构改革重在使镇布局更加公道、镇机构运转更加高效,其指导思惟是:当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惟,站在“权为民所用”的高度,全面贯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精神,按照凸起建好县城和区域中央镇、培育特色镇的要求,尽快形成以县城片区为龙头,中央镇为重点,特色镇为基础,规划科学、布局公道、重点凸起、有利发展、特色光鲜的发展格式。根据省、市的有关要乞降上述指导思惟,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科学慎重决议计划的基础上,形成了我县行政区划调整方案。从总体上看,全县泛博干部群众对方案的认可度较高,同时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应该说,这次我县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自始至终是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要求进行的,整个决议计划过程是慎重的,调整方案是可行的,操纵程序是合规正当的。特别值得夸大和肯定的是涉及调整的镇领导班子,他们基本做到抓工作人心不散、措施不减、服务不软,表现出了较强的党性原则和大局观念,使镇上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和有序推动,维护了社会不乱。当前,各镇各部分要掌握好着力点,确保改革到位。

(一)有序整合,搞好行政区划调整。配套行政区划调整,我县已对镇级班子作了部份调整,当前最枢纽的问题是调整后的新班子要尽快进入状态,迅速履职尽责,确保镇机构改革和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序推进。一要宣传发动,形成协力。各级各部分必需从大局出发,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争取泛博干部群众对本次改革的理解与支持。新的镇党政领导班子要迅速进入角色,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去,尽快召开各镇干部会,对近期方方面面工作进行铺排部署。二要办好交接,完善手续。目前,镇级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刚刚起步,各相关镇要迅速组织专班收拾整治撤并镇的档案、清理资产、审核财务、公告、划转债务、置换票据、办好交接、完善手续,尽快实现区划整合。

(二)规范运作,抓好镇级事业机构改革。凡是触及到利益关系调整的改革,必定会有阵痛、有风险,必需把阵痛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把风险在可以预见的情况下降到最低。因此镇级事业机构改革要稳步推进。一要调查摸底,核实数据。各相关部分必需落实分管领导,组织专门气力,对下设事业机构进行调查摸底,对职员数目、职员结构、资产状况和资料档案等彻底进行清理核实,分类造册建档,并对镇级事业机构先期组织开展清产核资和财务审计工作。二要科学论证,制定方案。在职员分流上,组织、人事部分要配合相关职能部分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我市乡(镇)机构改革的意见》要求,按照“公然、公平、公正”和“精简效能”的原则,科学制订镇级机构改革和职员分流方案,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和用人导向,确保镇级机构改革平稳过渡。三要有情操纵,稳妥分流。精简镇级机关职员,分流事业单位职员,清退临时职员,我们既要讲够大道理,坚持大原则,同时也要在前提和政策答应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给那些被精简、分流、清退的职员解决难题,有情操纵,把这些工作深入细致、入情入理地做到家了,就会让他们心理上更能接受,便于争取他们对这次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尽力使改革的震惊小一些。要积极探索鼓励富裕职员创办经济协会组织、创办或领办经济实体的新路子,确保分流职员流得出,有事做,充分施展他们丰硕的农村工作经验,带领农夫增收致富。对分流职员要兑现他们的安顿补偿资金,匡助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

(三)搞好配套,深化镇级财政体系体例改革。我县镇级财政体系体例改革,按照市上的同一部署和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体例框架的要求,精心组织,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走在全市前列,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当前必需配合镇级机构改革和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深化改革,进步镇级财政保障能力。一要积极组织收入。按照已经界定的县镇收入范围和超收分成比例,加鼎力度组织税收入库,做到应收尽收,被撤镇的收入计划纳入并入镇一并考核。二要严格财政支出。按照新体系体例界定的镇级财政支出范围,严格执行预算支出,严禁支出的随意性。同时,要当真执行政府采购轨制和国库集中支付轨制,降低政府采购本钱,进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要规范镇级会计核算。充分施展镇会计核算中央的作用,对镇级财务实行集中会计核算,镇会计核算中央要代管村级财务。现在镇级核算机构健全、职员齐备,枢纽要健全轨制,规范运行,县财政局要加强业务指导和监视。四要积极化解镇级债务。被撤并镇原有的资产、债权债务全部划归新的镇。被撤并镇以政府名义或由政府组织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不得随意变更,其权利和义务均由并入镇继续。对镇级债务要弄清底数、锁定基数、整体划转,确保债务有下落,不悬空。按照“资产、职员、债务处置整体考虑,同步进行”的要求,制定债权债务处置办法,各镇不得擅自处置,县上将统筹掌握,分类解决。

三、严厉纪律,增强保障

镇级事业机构改革和行政区划调整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性工作,涉及到班子调整、债权债务划转、职员分流、资产处置和部分业务整合等工作,此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原则性强,涉及利益广,各级各部分必需具备大局意识,通力合作,严厉纪律,保障有力,确保我县镇机构改革和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达到预期目的。

(一)增强工作纪律,确保有序推进。一要严厉财经纪律。财政、审计部分要锁定撤并镇的债权债务,在整合期间,不得新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并入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国有、集体资产的监视治理,防止资产流失,严禁转移隐匿资产,严禁弄虚作假侵占公共财务;严禁突击花钱,私分公款。二要严厉人事纪律。各部分必需听从县委、县政府的同一铺排和指挥,积极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严禁任何部分和单位以任何形式干涉干与机构设置和正常的人事铺排。镇级单位撤并,职员分流,必需坚持公然、公正、公平的原则,在组织、人事部分指导下,在纪检、监察部分的监视下进行,严禁暗箱操纵,确保优秀人才留得住,分流职员流得出,不泛起大的不不乱因素。

(二)理清工作思路,尽快走入工作正轨。区划调整后,各镇、街道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新班子到位后,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整合发展上风,明确发展方向,找准发展路子。按照新的职能对本镇、本街道重新定位,确定工作目标,及早制定出近期和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各新组建镇、街道办事处要站在更高的出发点上,加快工业集聚、人口集聚,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治理,进步城镇发展水平。各相关部分要加强对新组建的镇级事业机构的工作指导,匡助其尽快步入正轨,正常运转。通过各方面的扎实工作,使群众真正从区划调整中得到实惠、看到远景、增强决心信念,实现区划调整的预期效果。

(三)维稳安全不放松,确保社会政治不乱。不乱压倒一切,改革和发展需要不乱的社会环境。要当真落实7月14日,市委书记对我县工作的重要批示,抓好安全不乱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辖区负责制,并入镇要切实负起被撤并镇的安全不乱工作。一要搞好信访工作,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和各种新矛盾。要紧密亲密关注并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构词惑众,果断查处那些别有专心的人,严肃打击干扰、阻碍改革正常进行的行为,千方百计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干部群众工作糊口中的实际难题,要主动关心,提出的公道要求要尽可能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二要狠抓安全出产不放松,维护安全不乱。要抓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重点抓好节前安全、食物卫生、旅游交通、防火、防盗和节假日治安等安全,大家一定要有强烈的安全工作意识,刻不容缓、绝不松懈、倾泻精力,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全力以赴抓好近期安全工作,确保社会不乱。

区划办范文篇10

一、要充分认识行政区划和地名工作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城市化是指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农业人口为城市人口、变乡村居民区为城镇居民区的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非农业人口的比重在不断提高,城镇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城镇建设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城镇人口的地区分布也在不断变化。随着这些变化,城郊村庄不断地融入城镇,成为城镇的组成部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有三个突出的表现:

1、原来的城郊村庄在不断地融入城区,成为城区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城郊村庄变成城区的组成部分是不可避免的。以威海市为例,在19*年以前,威海的城区范围仅限于现在的鲸园、环翠楼两个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以内。现在,威海城区的范围包括10个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区域,将原蒿泊、田村两镇和现孙家疃、张村两镇共95个村庄中的大多数变成城区的组成部分,或成为城郊村庄。文登、荣成、乳山三市城区也融合了许多村庄。

2、随着城郊村庄不断融入城区,与城区相关的行政区划也在不断调整。这些调整包括撤县设市、撤乡设镇、撤镇设办、撤村设居,等等。这些调整也是不可避免的。自19*年以来,文登、荣成、乳山三县先后撤县设市,全市原有的38个乡陆续撤乡设镇,并先后撤销了蒿泊、田村、文城三个镇分设为10个街道办事处,全市共有一百多个村庄已经或正在准备进行撤村设居。

3、随着城区规模在不断扩大,城市的街道也在不断增多。19*年以前,威海城区建成区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仅有城市街道不到100条,现在威海城区的建成区面积已达43.7平方公里,有街道300余条。文登、荣成、乳山三市城区的建成区面积也分别增加到十几或二十多平方公里,城市街道也由几十条增加到一、二百条。自19*年以来,威海市及各市区先后对799条街道,47个住宅小区进行了命名或更名。

从对以上三方面表现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行政区划调整和地名管理工作是城市化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工作,是开展各项城市管理工作的基矗做好了这些工作,可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促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所以,行政区划管理和地名管理工作在城市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必须从促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的角度来认识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工作,来做好行政区划和地名管理工作。

二、推进撤村设居是当前理顺城区行政区划管理体制的一个重点

行政区划工作为城市化服务,主要是理顺城区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城区行政区划调整,从大的方面讲,包括撤县设市、撤县设区,小的方面包括撤镇设办、撤村设居。当前,撤村设居已成为理顺城区行政区划管理特征的一项重点工作。

威海市的撤村设居工作已经启动。做好这项工作是进一步理顺城市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需要。但是,目前的工作主要还是改名称、换牌子,撤村设居后,原来的农村管理体制和管理职能都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还没有从改变管理体制、调整管理职能这个层次,对这项工作进行探讨,并制定具体方案。所以,要使村改居工作能够及时、稳妥、有序地进行,还需要认真地进行一番探讨。

村委会和居委会都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这两个自治组织职责的共同之处是:办理本居住区域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职责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个:一是村委会的职责是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居委会的职责则是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二是村委会依法管理本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它财产;居委会则管理本居委会的财产。这两个不同,决定了村委会与居委会在管理体制和社会职能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同:村委会管理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它财产,与村民有着密切的经济利益关系,居委会只管理居委会自身的财产,与居民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村委会对本村全部村民的生活、生产甚至养老等问题负有直接责任,而居委会对所属居民则没有这种责任;村委会只对本村的村民负责,而居委会则对本区域内的全体居民负责。所以,撤村设居涉及到改变管理体制、调整管理职能等问题,不是单纯地改名称、换牌子的简单工作。如果已经成为城区一部分的村庄全部保留了村委会的管理体制、只履行村委会的管理职能,那么这样的城市根本不具备城市的功能,发挥不了城市的作用,只能称之为“村庄联合体”,谈不上城市和城市化水平的问题。

撤村设居必须妥善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对集体所有制经济实行股份制改造,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股份制经营。财产归集体所有,原村民都应有份。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产权不清、收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已成为基层干群矛盾中的支配性矛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撤村设居的核心之处,难点所在。股份制改造必须将资产量化,确权到人,持股分红,以保障原村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实行股份制改革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在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组建董事会时,要注意公司领导成员(不包括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与居委会成员不能交叉兼职,以实现居企分开,让两个组织各司其职,按照各自的职能独立工作。二在进行股份分配时,要预留一定数额的股份,做为集体股份,用于公益事业和社会福利。

2、调整居委会的职能,对辖区内的各项社会事务实行属地化管理。打破居委会职能的局限性和居民利益的排他性限制,适应由于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社会、政治方面的需求,优化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环境,是实行村改居工作的目的之一。要按照一定的规模要求(主要是居民户数),以街巷或其它明显的地形地物为界,打破原来的村庄界限,重新划定居委会的管辖范围。居委会不仅要管理辖区内的原有村民,而且要管理包括在辖区内居住的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和新迁入人口在内的全部人口。要明确居委会的主要职责是抓好社区建设,搞好行政事务管理及各项服务活动,不再兴办、经营工商企业,直接从事经济活动。

3、妥善解决好三提五统与社会保障、群众优待、兴办公益事业等经费的筹集问题。与民政工作相关的思路是:在费税改革前,原由村民负担的三提五统经费改由集体股份的红利中缴纳,不再由群众负担;费税改革后,原五保对象的供养经费从集体股份的红利中支出,生活贫困的居民要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老优抚对象的优待享受原来的标准,优待经费从集体股份的红利中支出,新优抚对象享受城市优待标准,支出渠道与其他城市居民一样;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办公经费,同其它居委会一样,按同一渠道解决。

撤村设居工作的关键是依法行政、规范程序。要严格掌握撤村设居应具备的条件,成熟一个改一个,不能操之过急;要严格遵守撤村设居的报批程序,必须按照两个组织法的要求履行手续,一定要征求村委会和村民会议的意见,不能简单从事;要先行试点,特别在进行股份制改革时,一定要经过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推开;要在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适时推广。

三、设置标准地名标志是当前地名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

随着城镇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街巷也在不断增多。街巷是城市的交通网络,名称是街巷的识别符号,标志是名称的外观表现。在由许许多多街巷组成的城镇里,没有街巷名称,没有名称标志,对人们社会活动造成的不便是不难设想的。十几年来,威海市先后对799条街巷、47个住宅小区进行了命名或更名。这是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所必须的。但是,光有名称不设标志是不行的。只有既对街巷进行命名,又设置名称标志,才能对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方便。

当前,地名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在城镇设置标准地名标志。*年3月,民政部、交通部、国家工商局、国家质监局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国城市设置标准地名标志的通知》,要求用五年的时间完成在全国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任务。标准化的地名标志是每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之一,有人将其比喻为“当地人的脸,外地人的眼”,被誉为城市的“名片”。在城市街巷、居民小区设置标准地名标志,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促进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为此,省厅在全省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议上要求:市(包括县级市)、市辖区政府驻地建成区的设标工作要在2003年底前完成,县政府驻地建成区要在20*年底前完成,镇政府驻地和其它居民地要在2006年底前完成;1997年底以前县以上政府驻地建成区内设置的各类标志要在20*年底前更换完毕,其它居民地设置的各类标志要在2006年底前更换完毕;1998年以后设置的各类标志也要按照先城市,后农村的顺序,陆续更换成符合国家标准的地名标志。

民政部门是政府地名工作的主管部门,也是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的主管部门。在地名标志管理体制已经理顺的地方,毫无疑问民政部门对这项工作要负责到底;在地名标志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的地方,民政部门作为地名工作主管部门,对这项工作仍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些地方,民政部门主要应做好三项工作:

1、制定城市地名规划方案,提高城市地名标准化水平。制定地名规划,是促进地名管理,克服地名命名、更名的随意性、盲目性,提高地名标准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在设标工作开始前,一定要按照地名命名、更名原则,搞好地名规划。威海市区地名规划制定工作正在进行,大体思路是:将整个市区分为老城区、高技区、经技区、度假区、孙家疃、刘公岛六个区域,对名称的通名分类、专名渊源等作出相应规定,并提出哪些名称应该保留,哪些名称需要更改的具体意见。在编制地名规划时应注意既要保持原有地名的稳定,可改可不改地名一般不改,又要突出区域特征,反映各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和自然地理特征。编制地名规划应广泛征求有关部门特别是城建规划部门的意见,并经省厅审定后,再由市政府公布实施。

2、根据规划方案对各类名称进行清理整顿。地名规划公布后,要按照规划,对城市地名进行清理整顿,该命名的命名,该更名的更名,该注销的注销。威海市区清理整顿的初步打算是:由民政部门牵头,建委、规划、公安、房产、邮政等部门参加,按照规划方案,对各区域分别进行清理整顿;在经过试点的基础上,以街道办事处或镇为单位分头进行;对需要命名、更名的街巷和门牌、楼号的编制,要广泛征求居委会和群众的意见;清理整顿意见形成后,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报市政府审批。清理整顿工作不结束,设标工作不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