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失调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9:46:43

情志失调范文篇1

【关键词】糖尿病情志失调从肝论治

糖尿病,中医称消渴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关于本病的病机,历代医家大多认为与肺、脾(胃)、肾相关,治疗多从润肺、清胃、滋肾入手。笔者认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失衡,社会压力的增大,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常伴有情志失调,应从新的切入点来认识糖尿病,以适应现代人群疾病特点。糖尿病与情志失调关系密切,糖尿病从肝论治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1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1.1病因病机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生活方式、社会压力、情志失调密切相关,古代医籍中早有记载。《灵枢·五变》篇中说:“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河间六书·三消论》说:“消渴者……耗乱精神,过违其度,而燥热郁盛之所成也。此乃五志过极,皆从火化,热盛伤阴,致令消渴。”《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四盛心源·消渴》中说:“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为表里,……凡木之性专欲疏泄,……疏泄不遂……则相火失其蛰藏。”以上均说明了情志失调,五志过极,化热伤津的病理过程。肝主疏泄,对情志因素影响最大。中医认为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喜条达恶抑郁。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输布代谢。气机升降出入的调畅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基础。若情志失调,肝气抑郁,郁久化火,耗伤阴津,则出现一系列病变。肝火犯肺,灼伤肺津,肺失治节,水津不布,则口渴多饮。木郁克土,肝火内灼,脾失健运,津液不行,胃失濡养,虚火化食,则消谷善饥。肝肾同源,肝火旺盛,损耗肾阴,肾阴不足,统摄无权,气化失常,开阖失司,则尿多而甜。故肝失条达,五志过极化火,耗伤肺、胃、肾阴津,均可发为消渴。病程日久,患者忧郁焦虑,气郁日甚,血行不畅,气滞血瘀,变证丛生。同时血气瘀阻,郁久化热,热灼津液,更加耗伤阴津。可见,情志失调,肝失条达,气滞血瘀是糖尿病的重要病因病机。

1.2糖尿病从肝入手的中医治疗

历代医家也认识到情志失调对消渴的影响,故提出调节情志,行气解郁的治则。《古今医统》说:“凡初觉燥渴,便当清心寡欲,薄滋味,减思虑,则治可廖,若有一毫不谨,纵有名医良剂,必不能有生矣。”《丹溪心法·消渴》中有用顺气散(川楝子、枳壳、赤芍、大黄)治疗消渴的记载。近年来,也有医家采用疏肝解郁之法治疗糖尿病,收效理想。倪海洋等[1]以丹栀逍遥散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优于常规药物对照组。李瑾等[2]治疗糖尿病从调肝活血入手,适当配合润肺、理脾、滋肾之法,取得较好的疗效。邹如政等[3]提出糖尿病从肝论治,以疏肝、清肝、活肝、养肝、滋肝为法辨证治疗糖尿病。张延群等[4]对20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消渴病不仅与肺、脾胃、肾病变有关,而且与肝的病理变化关系密切。中医学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糖尿病,调畅气机,扶正祛邪,活血通络,不仅使患者躯体症状得到缓解,还可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2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的研究

2.1糖尿病与精神抑郁的关系精神神经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数十年来已被公认。现代医学认为伴随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心理的压力及突然的创伤等,可引起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而使血糖升高。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控制不良易产生脑、心、肾、眼、神经、血管等多方面的慢性并发症。长期的饮食控制、监测血糖和每日用药给患者生活造成种种不便,长期治疗带来的经济压力,以及对疗效的不满和对可能的结局的担忧,使患者普遍存在精神、思维、情感、性格方面的心理障碍和情志活动异常,表现为急躁易怒、紧张恐惧、多愁善感、悲观绝望,还可伴有躯体症状,如倦怠乏力、周身不适、头晕、失眠等。患者对治疗缺乏耐心、信心和恒心,依从性降低,因而造成血糖波动。血糖控制不良,一方面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另一方面又加重情志躯体障碍,形成恶性循环。

情志不畅,肝失疏泄与现代医学的抑郁症相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成年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何玉玲等[5]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较高,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发生与病程的长短、血糖的控制情况及并发症的多少相关。刘彦君等[6]调查表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认为糖尿病无法根治、糖尿病复杂的治疗方法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越长、控制越差、并发症越多,抑郁症越重。刘蕴玲等[7]发现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增加,抗抑郁治疗有助于血糖的控制。李勇等[8]研究发现伴抑郁障碍的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较其他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群高,可能成为血管并发症的因素之一。黄雪芳等[9]临床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抑郁症状,社会支持可改善抑郁症状及糖脂代谢。

2.2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患者,首先进行基础治疗,尤其重视糖尿病教育,辅以心理干预,使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了解糖尿病治疗过程及病情变化特点,“知己知彼”,树立信心,消除急躁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如果患者症状较重,心理治疗无效,则加用抗抑郁药。李丰雪等[10]将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77例随机分组,在降糖治疗同时,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前、后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及糖脂代谢水平检测,通过对照治疗发现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可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糖脂代谢。梁志清等[11]探讨氟西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HPA轴功能紊乱,加重了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氟西汀干预治疗抑郁症可改善抑郁症和糖脂代谢。

3讨论

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疗工作的重点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以人为本”是我们医疗工作的要求。糖尿病作为一种发病率迅速增长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社会压力、情志失调关系密切。临床工作中关注不良情绪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重要因素。糖尿病从肝论治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特点,也是传统理论在临床实践中与时俱进的表现。西医的抗抑郁药虽能改善症状,但有禁忌症,不良反应较多,长期服用甚至出现认知障碍。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较全面地处理了身心同治的问题。笔者认为糖尿病合并肝郁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手段,取长补短,在基础治疗和西药降糖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疏导,中医药疏肝解郁治疗,可以达到控制血糖,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倪海洋,刘刚,罗苏生,等.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8):577.

[2]李瑾,王思明,史秀珍.调肝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8):451.

[3]邹如政,周水平,安峻青.糖尿病从肝辨治五法[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10):21.

[4]张延群,韩清.2080例糖尿病患者证候与血糖关系分析[J].中医杂志,1996,37(10):617.

[5]何玉玲,张治坤,肖常青,等.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症的相关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2):210.

[6]刘彦君,宋晓菲,王爱红,等.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患病情况的调查[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2):123.

[7]刘蕴玲,陈少华,杨华杰.抑郁情绪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J].山东精神医学,2005,18(1):14.

[8]李勇,吴爱勤,贺丹军,等.伴抑郁障碍的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变化[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6):8222.

[9]黄雪芳,宋磊,李铁军,等.社会支持对伴有抑郁的2型糖尿病的影响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3):187.

情志失调范文篇2

【关键词】糖尿病情志失调从肝论治

糖尿病,中医称消渴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关于本病的病机,历代医家大多认为与肺、脾(胃)、肾相关,治疗多从润肺、清胃、滋肾入手。笔者认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失衡,社会压力的增大,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常伴有情志失调,应从新的切入点来认识糖尿病,以适应现代人群疾病特点。糖尿病与情志失调关系密切,糖尿病从肝论治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1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1.1病因病机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生活方式、社会压力、情志失调密切相关,古代医籍中早有记载。《灵枢·五变》篇中说:“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河间六书·三消论》说:“消渴者……耗乱精神,过违其度,而燥热郁盛之所成也。此乃五志过极,皆从火化,热盛伤阴,致令消渴。”《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四盛心源·消渴》中说:“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为表里,……凡木之性专欲疏泄,……疏泄不遂……则相火失其蛰藏。”以上均说明了情志失调,五志过极,化热伤津的病理过程。肝主疏泄,对情志因素影响最大。中医认为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喜条达恶抑郁。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输布代谢。气机升降出入的调畅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基础。若情志失调,肝气抑郁,郁久化火,耗伤阴津,则出现一系列病变。肝火犯肺,灼伤肺津,肺失治节,水津不布,则口渴多饮。木郁克土,肝火内灼,脾失健运,津液不行,胃失濡养,虚火化食,则消谷善饥。肝肾同源,肝火旺盛,损耗肾阴,肾阴不足,统摄无权,气化失常,开阖失司,则尿多而甜。故肝失条达,五志过极化火,耗伤肺、胃、肾阴津,均可发为消渴。病程日久,患者忧郁焦虑,气郁日甚,血行不畅,气滞血瘀,变证丛生。同时血气瘀阻,郁久化热,热灼津液,更加耗伤阴津。可见,情志失调,肝失条达,气滞血瘀是糖尿病的重要病因病机。

1.2糖尿病从肝入手的中医治疗

历代医家也认识到情志失调对消渴的影响,故提出调节情志,行气解郁的治则。《古今医统》说:“凡初觉燥渴,便当清心寡欲,薄滋味,减思虑,则治可廖,若有一毫不谨,纵有名医良剂,必不能有生矣。”《丹溪心法·消渴》中有用顺气散(川楝子、枳壳、赤芍、大黄)治疗消渴的记载。近年来,也有医家采用疏肝解郁之法治疗糖尿病,收效理想。倪海洋等[1]以丹栀逍遥散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优于常规药物对照组。李瑾等[2]治疗糖尿病从调肝活血入手,适当配合润肺、理脾、滋肾之法,取得较好的疗效。邹如政等[3]提出糖尿病从肝论治,以疏肝、清肝、活肝、养肝、滋肝为法辨证治疗糖尿病。张延群等[4]对20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消渴病不仅与肺、脾胃、肾病变有关,而且与肝的病理变化关系密切。中医学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糖尿病,调畅气机,扶正祛邪,活血通络,不仅使患者躯体症状得到缓解,还可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2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的研究

2.1糖尿病与精神抑郁的关系精神神经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数十年来已被公认。现代医学认为伴随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心理的压力及突然的创伤等,可引起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而使血糖升高。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控制不良易产生脑、心、肾、眼、神经、血管等多方面的慢性并发症。长期的饮食控制、监测血糖和每日用药给患者生活造成种种不便,长期治疗带来的经济压力,以及对疗效的不满和对可能的结局的担忧,使患者普遍存在精神、思维、情感、性格方面的心理障碍和情志活动异常,表现为急躁易怒、紧张恐惧、多愁善感、悲观绝望,还可伴有躯体症状,如倦怠乏力、周身不适、头晕、失眠等。患者对治疗缺乏耐心、信心和恒心,依从性降低,因而造成血糖波动。血糖控制不良,一方面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另一方面又加重情志躯体障碍,形成恶性循环。

情志不畅,肝失疏泄与现代医学的抑郁症相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成年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何玉玲等[5]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较高,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发生与病程的长短、血糖的控制情况及并发症的多少相关。刘彦君等[6]调查表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认为糖尿病无法根治、糖尿病复杂的治疗方法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越长、控制越差、并发症越多,抑郁症越重。刘蕴玲等[7]发现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增加,抗抑郁治疗有助于血糖的控制。李勇等[8]研究发现伴抑郁障碍的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较其他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群高,可能成为血管并发症的因素之一。黄雪芳等[9]临床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抑郁症状,社会支持可改善抑郁症状及糖脂代谢。

2.2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患者,首先进行基础治疗,尤其重视糖尿病教育,辅以心理干预,使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了解糖尿病治疗过程及病情变化特点,“知己知彼”,树立信心,消除急躁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如果患者症状较重,心理治疗无效,则加用抗抑郁药。李丰雪等[10]将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77例随机分组,在降糖治疗同时,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前、后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及糖脂代谢水平检测,通过对照治疗发现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可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糖脂代谢。梁志清等[11]探讨氟西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HPA轴功能紊乱,加重了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氟西汀干预治疗抑郁症可改善抑郁症和糖脂代谢。

3讨论

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疗工作的重点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以人为本”是我们医疗工作的要求。糖尿病作为一种发病率迅速增长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社会压力、情志失调关系密切。临床工作中关注不良情绪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重要因素。糖尿病从肝论治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特点,也是传统理论在临床实践中与时俱进的表现。西医的抗抑郁药虽能改善症状,但有禁忌症,不良反应较多,长期服用甚至出现认知障碍。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较全面地处理了身心同治的问题。笔者认为糖尿病合并肝郁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手段,取长补短,在基础治疗和西药降糖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疏导,中医药疏肝解郁治疗,可以达到控制血糖,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倪海洋,刘刚,罗苏生,等.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8):577.

[2]李瑾,王思明,史秀珍.调肝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8):451.

[3]邹如政,周水平,安峻青.糖尿病从肝辨治五法[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10):21.

[4]张延群,韩清.2080例糖尿病患者证候与血糖关系分析[J].中医杂志,1996,37(10):617.

[5]何玉玲,张治坤,肖常青,等.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症的相关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2):210.

[6]刘彦君,宋晓菲,王爱红,等.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患病情况的调查[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2):123.

[7]刘蕴玲,陈少华,杨华杰.抑郁情绪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J].山东精神医学,2005,18(1):14.

[8]李勇,吴爱勤,贺丹军,等.伴抑郁障碍的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变化[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6):8222.

[9]黄雪芳,宋磊,李铁军,等.社会支持对伴有抑郁的2型糖尿病的影响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3):187.

情志失调范文篇3

【关键词】损美性疾病;肝脾;辨证治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美容意识越来越强,中医理论以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为特点,在皮肤美容方面受到更多关注。中医美容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传统的药物、食膳、针灸等多种手段治疗损美性疾病,对人体皮肤进行养护、调理,从而达到防病、治病、抗衰、驻颜的目的。但从整体来看,“有诸内必形于诸外”,容颜的荣衰与人体五脏六腑、气血经络密切相关,若脏腑功能正常,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则肌肤健康、美丽,才能青春常驻;若脏腑功能失调,则肌肤出现晦暗、粗糙、皱纹、痤疮、黧黑斑等。在五脏之中肝、脾与皮肤美容关系非常密切,肝、脾的功能失调,是导致损美性皮肤病及容颜早衰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医美容以及对损美性疾病的治疗,有必要重视调理肝脾。笔者就此探讨如下。

1肝、脾与皮肤美容关系的理论基础

1.1脾主升清,为气血生化之源,是皮肤美容的基础中医美容观是以脏腑精神气血充盈为基础的整体健美观。美的不一定健康,但健康的就会给人以美感。《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气血盛则髯美”,并可“美眉以长、耳色美”、“气血和则美色”。脾位居中焦,脾主升清,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正常,则饮食水谷得以化生精微,精微得以升散,营养五脏六腑、五脏精气充沛则两目炯炯有神,面色红润光泽;营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则筋骨强健,肌肉满壮,肤如凝脂[1]。所以脾胃功能正常是皮肤美容的基础。

1.2肝藏血,主疏泄,是皮肤美容的保障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之功。《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肝主血海也。”肝血充盈,则面色、爪甲红润,双目明亮,关节活动灵活,体态健壮。肝主疏泄,主要关系到情志和人体气机的调畅,人的情志活动除心所主之外,还与肝密切相关,肝气调达,则心情舒畅,气血平和,肌肤细腻、光泽[1]。肝主疏泄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脾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均依赖于肝的疏泄。肝的功能正常则能调畅人体全身的气机,使气机畅达,又可协调气血运行和水液代谢;促进消化吸收;调节精神情志从而维持整个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协调平衡,对美容极为有益,是皮肤美容的保障。

2肝脾功能失调与损美性疾病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肌肤的健康与否可直接反映脏腑功能的盛衰。特别是当肝、脾的功能失调时,就会出现一系列体表的反应。

2.1脾的功能失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在五行属土,主黄色。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均可导致脾的功能失调,生化输布障碍。若脾的功能失调,运化失常,水谷不能化生精微,气血化生不足,营养物质缺乏,则脏腑、肌肤失于濡养,使人面色枯黄无泽,皮肤粗糙,肌肉瘦削,精神萎靡或形成黄褐斑[1]。《外科证治全书·面尘》认为黄褐斑乃“忧思抑郁,血弱不化”而成;脾运化水湿功能失调,导致水湿停滞,出现颜面浮肿,皮肤肿胀,或湿淫肌肤生疮,如面部湿疹;如果水湿停聚化热上冲,熏于颜面可致粉刺、酒渣鼻等疾患;如水湿凝而为痰饮,溢于肌肤,则可化生肥胖症;素体阳虚,或过用寒凉,损伤脾阳,阳不达表,或寒凝气滞,阳气郁结于表,导致面色黧黑,形成粉刺、黄褐斑等疾患。

2.2肝的功能失调肝藏血,主疏泄,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在五行属木,主青色。疏泄正常,可以协调全身气血的运行,也保证了颜面气血的畅通运行。如果长期情志过极或情志不畅,导致肝失疏泄,气滞血淤,则皮肤失养,会变得晦暗无光;若进一步导致脾失健运,气血生化、输布障碍,则皮肤颜色会失其濡润而弹性减弱或出现皱纹;肝气郁结,“暴怒伤肝”,气机逆乱,气血不能上荣于面,则生黧黑斑[2];肝郁血气不和,气滞血凝,阻于肌肤,则生疣疮;《眼科集成》云:“气郁血滞,伏火邪风,挟淤血而透于眼胞眼堂,隐隐现青黑之色气”(即目胞黑);郁怒伤肝,气血凝滞,阻涩络脉,体肤失养,则生白斑;情志失调,肝郁横犯脾胃,脾胃运化水谷及水湿障碍,或影响胆汁功用,则膏脂痰浊内蓄而肥胖;肝郁化火,气火上逆,则青风内障、绿风内障;气阻血淤,则口唇紫暗。肝血不足,则双目无神、干涩不舒,爪甲苍白无华,上胞下垂;血不养脏,肝火内动,或血枯生燥,风邪热毒内侵,传于肌肤,则生扁瘊;血虚阴伤,肌肤失养,则生面游风(即胞轮振跳);血虚不能上滋于唇,则唇色苍白;血不足,毛发失于濡养,则头发花白或早白;血虚毛根空虚,风邪入侵,则成油风(即成片秃发);阴血不足,肌肤不荣或血虚生风,则肌肤甲错,干燥脱屑;肝虚血燥,血不养筋,则生疵目;血亏四末不得荣,则生皲裂疮;血虚失养,则牙跟淡白,复感风邪,则龈肉缩露;血虚不能荣发,则发变黄,毛发稀疏,干燥易折。“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互化生,肝肾不足是使人衰老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可导致面生黧黑斑、目胞黑、目偏视、唇睑相邀、油风等损美性疾病。

3调理肝脾,美容皮肤

肝为刚脏,主疏泄而藏血,性喜条达,体阴而用阳,故要保证肝的功能正常,首先是疏肝,使肝气条达而不抑郁;其次养肝血因肝体阴而用阳,肝血足,肝体得养,肝之疏泄才能正常。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故治疗上要健脾益气为主,其次可健脾利湿,温阳健脾。概括而言,根据不同疾病,针对不同病因,采用不同方法,辨证治疗。

3.1健脾益气主要用于治疗因饮食失节、劳倦过度,导致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不能荣于皮肤、毛发、唇、齿、爪甲所致之证。如黄褐斑,症见面斑淡褐,倦怠乏力;油风,多在病后、疮后、产后和久病气血亏虚而作,脱发渐进加重,范围由小到大,头晕唇白;上胞下垂,症见上胞提举无力,掩及瞳神,晨起或休息后较轻,午后或劳累后加重;胞虚如球,症见胞肿喜按,喜热熨,食少神疲;毛发干燥易断,或萎软纤细;肌肤枯瘪无泽,荣华颓落,弹性降低,干燥粗糙,皱纹增多等等。常用方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加减。

3.2健脾利湿主要用于饮食、劳倦、久病缠绵,导致脾胃虚弱,脾虚不行津液,痰湿内停所致之证。如面游风,症见发病缓慢,皮损淡红或黄,有灰白色鳞屑,便溏;目胞黑,症见胞睑周围皮肤黯黑,胸痞,纳呆;肥胖症,症见肥胖,水肿,四肢困重,疲乏无力等。常用方剂:参苓白术散、防己黄芪汤、苓桂术甘汤等加减。

3.3温阳健脾、通阳发表主要用于素体阳虚,或过用寒凉,损伤脾阳,阳不达表,或寒凝气滞,阳气郁结于表所致之证。如粉刺、黄褐斑等疾患,伴面色黧黑,或无华,手足畏寒,易感风寒,女性常伴月经推迟,舌淡苔白,脉沉细等。常用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理中汤等加减。

3.4疏肝理气、活血化淤常用于肝郁日久,气滞血淤所致之证。如黧黑斑肝郁气滞型:证见胸胁胀痛,急躁易怒,口苦,纳差,斑色黄褐,形状似地图或蝴蝶,女性常伴月经不调、痛经,经前斑色加深,乳房作胀,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淤。常用方剂: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加减。

3.5疏肝健脾,养血活血主要用于长期情志过极或情志不畅,导致肝失疏泄,气滞血淤,进一步横逆犯脾导致脾失健运,气血化生、输布障碍之证。如黄褐斑,主要表现在面颊或面部其他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黄褐色斑疹,无明显的瘙痒,但严重影响美观。中医传统认为与肝肾功能失调有关,但通过临床观察,本病的发生与肝脾二脏关系密切。肝郁失其疏泄,横逆犯脾,日久脾失健运不能生化精微,气血两亏,不能升清降浊,浊气上泛,不能运湿,湿郁化热,湿热浊气熏蒸,发生黄褐斑。采用疏肝健脾,养血活血的方法,用逍遥散加减,有较好的疗效。

总之,多种损美性疾病的发生或人的早衰,多与人体肝脾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因此,中医美容以及对损美性疾病的治疗,有必要重视调理肝脾。

【参考文献】

情志失调范文篇4

七情指人具有的基本情绪,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其原本是人的正常情绪,是人类对外界刺激因素在精神情志反映的信息交流和脏腑功能的表现形式之一。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只要是适度的七情,能抒发情感有益健康,属生理性的七情。若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变化,超过了机体的自我调节范围,从而导致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失常。女性以血为用,血常不足,气偏有余,且生性偏于情感,情绪易于波动,加之紧张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极易导致气血失调,发生经、带、胎、产等诸病。

1妇女的心理生理特征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中云:“妇人从人不转主,病多忧忿郁伤情”。《景岳全书·妇人规》亦云:“盖以妇人幽居多郁,常无所伸,阴性偏拗,每不可解。加之慈恋爱憎,嫉妒忧恚,罔知义命,每多怨尤,或有怀不能畅随,……,此其情之使然也。”《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女子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子,加以慈恋爱憎,嫉妒忧恚,染着坚牢,情不自抑。”从上述记载不难理解,女子性格偏于内向,多思善虑,重于情感,易受到不良情绪的侵扰,故妇科疾病的发生多与七情致病有关,在临床妇女七情致病比例明显高于男子,如王米渠[1]统计《续名医类案》等670例七情医案中,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8倍;在《中医心理治疗》100例医案中,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2倍[2]。另外在女性中不同的个性特征对情志刺激可产生不同的反应,个性内向抑郁者易产生持久的不良的情绪反应,而个性外向、遇事达观者,能在短时间内将不良情绪转移,产生的不良情绪持续时间短。

2妇科七情致病以肝郁为特点

对于七情致病自古就有许多记载,如《三因极—病证方论》载:“忧思伤肝”;《景岳全书》云:“悲哀伤肝”;《普济本事方·惊病抑肝补脾论证》说:“因惊恐,肝脏为邪。”可知七情过激虽然可对各脏有不同的影响,但皆可伤肝。现代众学者也认为思虑过度可能引起情绪抑郁,即肝郁证。情志为病的主要病机是气机失常,但首当其冲是肝之气机运行失常。[3]肝为刚脏,其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其生理作用之一就是调理冲任。冲任二脉与女性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其与足厥阴肝经相通,而隶属于肝,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足厥阴肝经之气调畅,则经脉通利,太冲脉盛,月经应时而下,带下分泌正常,妊娠孕育和分娩顺利。若肝失疏泄,则可致冲任二脉失调,气血不和,从而引发月经、带下、胎产之疾,以及性功能异常和不孕等。故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

近年来对于肝郁证辨证标准的研究如赵氏等[4]在查阅大量古籍及现代文献、咨询专家基础上拟定初步标准,然后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肝郁脾虚证辨证标准加以研究得出结论:认为精神抑郁,烦躁,胸胁胀痛,或乳房、少腹胀痛,咽有梗阻感为肝郁症状。肝郁证表现在妇科证候方面由于肝气郁结不畅,疏泄不及,气血运行不畅,冲任阻滞,可发生月经先后不定期、痛经、闭经、经行乳房胀痛、妊娠腹痛、缺乳、不孕症等;若气郁日久,久而化火,热伏冲任,迫血妄行,可致月经先期量多,崩漏或经断复来。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以致脾气受损,运化失职,致化源不足,可见月经后期、月经量少、闭经;或水湿内停,可见经行泄泻、浮肿;若湿热互结,流注下焦,伤及任带,而成带下。

3妇科七情致病的广泛性

曲氏[5]分析肝郁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发病情况,发现在经、带、胎、产、杂五方面,肝郁直接导致的妇科病种有13个,间接所致病种14个,共有27种之多。柴氏[6]抽样调查了222名月经病患者,发现其中属于肝郁型或兼有肝郁者121名,约占54.5%。这些临床资料就可以反映出七情内伤是导致妇科病的重要因素,也说明在妇科疾病发病中情志因素致病的广泛性。在古医籍有关方面的记载也很多,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素问·痿论》说:“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为心下崩”。最早指出七情内伤导致闭经和崩漏,如女子有难言苦衷,思虑伤及心脾,导致化源不足,进而闭经;如七情过激,肝火内炽,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则发崩漏。关于痛经的病因,《济生方·妇人门》中载:“妇人室女,七情感伤,血与气并,上下攻刺”为病,奠定了七情内伤导致痛经的病因学基础。《妇人秘传》指出了七情内伤导致带下病:“七情过极,肝气横逆,木强土弱,脾失健运,因而带下绵绵,色黄或赤”。患者思虑过度,情绪忧郁,伤于心脾,思则气结,胞脉不畅,可成为女子不孕的原因,正如《妇人秘科》中说:“种子者,女贵平心定气,稍不如意即忧思怨怒也,思则气结,怒则气上,怨则气阻,血随气行,气逆血亦逆,此平心定气为女子第一紧要也”。妇女产后情绪不稳定,使肝气郁结而气机不畅,肝经郁滞则不能疏泄乳络,乳络不通而缺乳。因此《儒门事亲》说:“可因啼、哭、悲、怒、郁、结,以致乳脉不行,而成缺乳”。《傅青主女科》更全面地论述了情志内伤可直接导致经、孕、产、乳、杂病,该书中列有“郁经血崩”“多怒堕胎”“大怒小产”“气逆难产”“郁结乳汁不通”“嫉妒不孕”等证治。徐氏[7]对临床资料分析发现情志因素在子宫肌瘤各种可能的发病因素中出现的频率为100%。现代医学也证明内分泌功能紊乱是子宫肌瘤形成的危险因素[8]。情志因素能影响人体内分泌功能,不良的情志活动,使内分泌功能紊乱,卵巢功能失调,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或活性增强,孕激素水平降低,雌、孕激素比例失调,长时间反复作用下,最终导致子宫肌瘤的形成。

4妇科七情致病的治疗特点

4.1治疗原则《内经》提出了治疗肝郁证的治则为:“木郁达之”,即是肝气畅通、条达之意。临床应根据肝的生理特性及肝郁证的病理特点,以疏、散、清、柔为治疗法则。疏即疏肝理气,因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烈,喜条达而恶抑郁,情志所伤,气机郁滞,升降失常而形成血、痰、火、湿、食等病理产物,宜用行气利气、活血消淤之品;散即辛散,宜用辛味之品,“以散为补”;清即清解,因肝郁日久化火,火热之邪扰动冲任,宜在疏通肝气的基础上,应用寒凉之品清泻肝火;柔即柔肝开郁,因肝体阴而用阳,非阴柔涵濡之,则暴戾恣睢,一发不可制。宜用补肝血、养肝阴之品,使肝体柔而郁自开。

现代研究表明,肝的功能失调的病机主要是肝郁和肝血不足两大方面。肝郁病理变化较为复杂,与妇产科关系较大的是肝郁与高级神经活动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还与内分泌失调尤以高催乳素有关,与血液流变性变化有关。通过疏肝解郁为主的治疗,可以治疗并改善上述各种失调的病理[9]。

4.2用药特点在临床常用的疏肝解郁药有香附、乌药、青皮、郁金、柴胡、苏梗、枳壳、木香、佛手、川楝子、合欢皮、白蒺藜;平肝药有生石决明、生牡蛎、珍珠母、代赭石;养阴柔肝药有生地、阿胶、白芍、旱莲草、北沙参、女贞子、玉竹、枸杞子;清肝可用栀子、丹皮、夏枯草。总结前人经验,肝气郁结者,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味乌药散等加减;肝郁化火者,可用丹栀逍遥散、龙胆泻肝汤加减;气滞血淤者可用膈下逐淤汤。

4.3心理调摄女性由于有经、带、胎、产等特殊生理过程,日常生活中又肩负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往往比其他人群更易受到外邪的侵害,导致气机失调。加之女性较敏感,情绪不稳定,易因忧郁、急躁、怒气、思虑过度等内在因素的影响扰乱气血运行,从而导致内分泌失调出现月经失调、不孕、癥瘕等多种妇科疾病。临床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以外应辅以积极的心理调摄。如《临证指南医案·郁证》曰:“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肘后救卒方》亦言:“凡妇人诸病,兼治忧喜,令宽其思虑,则病无不愈”。如月经病患者,经期阴血骤虚,肝气偏旺,情绪容易波动,要充分注意患者的体质与精神状态,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注意精神调养,首先应悦心畅神,安定情志,保持心情舒畅,摒除不良的心理变化,特别对初潮痛经的青春期少女,要介绍月经的生理知识,消除顾虑、恐惧及羞涩等不良心理因素。其次应避免精神刺激。还要告诫患者有关经期卫生,忌食生冷,起居有常等。

【参考文献】

[1]王米渠.中国古代心理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1.

[2]王米渠.中医心理治疗[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23.

[3]张燕梅.“思伤脾”与“脑啡呔”[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6.

[4]赵玉秋,陈过林,陈泽,等.肝郁脾虚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88,8(12):35.

[5]曲秀芬.肝郁在妇产科病因学中的地位[J].中医药学报,1987,(2):22.

[6]柴丽娜.肝郁型月经病发病因素——心理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新中医,1990,(3):12.

[7]徐全香.情志因素在子宫肌瘤发病中的作用[J].河北中医,2006,28(7):506.

情志失调范文篇5

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但突然、强烈或长期的情志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适应时,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时的七情就成为致病因素。从七情与脏腑的关系及其致病原因以及对治疗的影响论述了七情与疾病的关系。

1七情与脏腑的关系及致病原因

《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情志活动必须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外界的刺激作用于相应的内脏,才能表现出特定的情志变化,故说七情分属于五脏。

1.1一种情志可以伤及多脏七情通于五脏,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忧思通脾、恐通肾、惊通心肝。故七情太过则伤五脏。另外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又有不同的影响。如暴怒伤肝,亦可横逆,乘脾犯胃,出现臌胀、飧泄、呃逆、呕吐等症;思虑太过,不但损伤脾胃,亦能耗伤心血,神失所养,出现心悸、失眠多梦等症;过恐伤肾,精伤不能上奉,则水火失济,可出现心中烦、不得卧,或心神不安、心虚胆怯等症。

1.2多种情志可以同伤一脏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精神之所舍,主宰精神情志活动,因而七情伤脏,均先影响心神,心神受损必涉及其他脏腑产生种种病变。

此外,由于肝的疏泄功能能够调畅情志,关系到机体全身气机的运转,因而,七情致病导致脏腑气机紊乱,必然影响到肝的疏泄功能发生太过或不及,所以肝失疏泄也是情志致病发病的关键。又由于脾胃为人体脏腑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各种情志伤脏,常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纳运升降失常。

当人体患病后,不论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都可导致精神情志的变化,而情志变动反过来又可导致脏腑功能进一步紊乱。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可见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喜则气缓,包括缓解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解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素问》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另外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又如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酸痿厥,遗精等症。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可导致气机郁结。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思虑过度,则伤心脾,暗耗阴血,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所以说,情志所伤,又以心、肝、脾(胃)和气血的功能失调为多见。

2七情对疾病的作用和影响

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属于正常的精神变化,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而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比如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会诱发高血压。喜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机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如《淮南子·原道训》曰:“大喜坠慢”。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痴呆等。《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年老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过喜伤心的病例。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乏力、郁闷不舒等。忧和悲是与肺有密切关连的情志,人在强烈悲哀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咳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消化功能严重干扰之症。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眩、阳痿,其可致人死亡。在生活中,通过惊恐的语言暗示,而把人真的吓死的报道,已屡见不鲜。可见,恐则气下的危险性。七情致病的原因:它包括神伤和脏虚,还有精亏。

神来源于父母之精媾合。当胚胎形成,生命之神也就开始孕育,藏于脑中,靠后天饮食营养物质不断地滋养,因而保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状态。《黄帝内经》将神分属5类。《中医学概论·神》说:“所谓神,魂、魄、意、志,在名称上有所不同,实际上都是神的类属,所以五脏亦名五神脏。”若脏、精、气、血、阴、阳亏虚,不能上营于脑,供神明之用则神虚,神虚则病发情志病变。《医方类聚·诸虚门》说:“神虚则心志颠倒。”《素问·调经论》说:“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又如情志刺激,亦首伤神府,发生病变。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五脏的大小直接关系着精气的储藏和情志变化。如《灵枢·本神》说:“五脏皆小者,少病,若遶心,大愁忧;五脏皆大者,缓于事,难使以忧。”又说:“心高则满于肺中,忄免而善忘,心下则脏外,易伤于寒,易恐以言。”从生理上指出了情志由五脏精气化生,五脏大小高低与情志病变密切相关。

人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都是人体神志生成和情志变化的重要物质。如《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平人绝气》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指出精是神志的生成物质,神是由精气反映出来的。

“气虚”的影响也是重要的方面之一,气是神的生成物质,直接关系着情志生成和情志变化。如《医方类聚·诸虚门》说:“气乃脏腑之大经,为动静之主,故曰神机。”气盛气衰都直接反映在情志变化上,如心气不足,心神失藏,多表现神志恍惚、悲伤;心气实则神气内动,多表现无故喜笑等。若肝气不足,肝魂失藏多表现疲乏无力,善惊易恐;若肝气实则肝气内动,肝魂不宁,多表现急躁易怒等。

3七情对疾病治疗的作用

我们知道,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而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中医认为情志生于五脏,而五脏之间有着相生相克的关系,情志疗法主要根据“五行相胜”之法,巧妙地运用心理作用,用一种情志去纠正相应的过激情志,有效地调节这种情志所产生的疾病,从而达到“以情胜情”的治疗目的,故又称为“情志相胜法”。

中医认为,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康复的全过程均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以情胜情指的是情志失调可以致病,而得病之后又可以应用精神疗法予以治疗,即以情胜情的方法治疗。在治疗时,重点应放在对原发病的治疗上,审证求因,属气机不畅者,调畅气机,属痰瘀实邪停积者,攻逐邪实,往往气机一畅,邪实一去,情志症状必除。七情伤脏,情无所主,最多见气机紊乱之变,故当依脏腑气机的升降、顺逆而加以调之。负性情绪致病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激素可以控制症状,长期使用会有副作用。而中医的心身同治、个体化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随证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对更年期综合征等需要一定治疗过程的慢性病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广东省中医院的四步疗法:了解症结所在,由医生做心理治疗,然后诱导宣泄,让患者观看经过精心选择的录像片,利用喜胜悲忧的道理,放映一些国外家庭滑稽录像或国产喜剧、小品、相声等,引导患者发自内心地笑出来;组织同类患者定期座谈交流治疗的心得体会,防止反弹。辨证服用中药治疗,同时定期监测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应用国际通用生存质量量表以及中医证候量表进行监测和追踪观察。

中药侧重了症状的改善,心理治疗侧重情绪的改善,中药和情志对两大系统症状均具有改善作用,并且疗效最佳。

【参考文献】

[1]正坤.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17-26.

情志失调范文篇6

【关键词】黄帝内经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而且是一部重要的养生学著作。它全面地反映、吸取了秦汉以前的养生学成就,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现就《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探讨如下。

1四时养生思想

《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外界环境不可分割。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的生理功能随着天地四时之气的运动变化而进行着自身调节,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因此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以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即要顺四时、适环境、调阴阳,以增强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能力。另有《灵枢·本神》篇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说明人体要认识和掌握自然界的规律,顺应四时的变化,根据四时变化规律以避害趋利,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内论》同时提出了四时养生的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并详细论述了四时养生的方法:“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顺应四时来调整起居活动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2情志养生思想

情志养生历来是养生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中包含了丰富的情志养生思想。《内经》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的精神活动状态。但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则导致疾病发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该篇还指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情志变化能够使气机发生变化,表现为气机紊乱,升降失调。故《素问·举痛论篇》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同时还认识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藏神”),因此,七情虽各有脏腑所属,然总统于心,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心伤则导致其他脏腑功能的失调。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认为保持良好心境,没有过多过重的欲望才能调节安定人的性情,使人们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若不能很好地调养精神,顺调意志,违反正常的生活规律,任性放纵,过分激动,则导致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引起许多内伤疾病。故《灵枢·本神》提出情志养生的原则“智老之养生也,和喜怒而安居处”。

3运动养生思想

运动养生是采用运动的方式达到养生防病目的的理论与方法。《黄帝内经》中记载通过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运动方法,达到养生防病目的。充分体现了运动养生的内容,同时运动养生也是《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变化是宇宙万物遵循的一条丛本规律。《黄帝内经》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始终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并且将这种运动规律的表现形式概括为“升降出入”。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又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它首先肯定了物质世界具有不断运动变化的本领和特性,运动的方式是“升降出入”。凡是存在于这个物质世界中的事物,无一不在“升降出入”运动之中生生化化;无论是动物界的“生长壮老已”,还是植物界的“生长化收藏”都存在着“升降出入”运动,“升降出入”运动为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内经》虽然主运动,但是也重视静。提倡四季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反对“久坐、久卧。”强调要“形老而不倦”“和于术数”。运动养生的原则是动静结合,“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内经》中记载的运动养生方法有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如《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导引可以预防和治疗疫病。在进入传染病室之前,先想象:“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次想白气自肺而出……次想赤气自心而出……次想黑气自肾而出……次想黄气自脾而出……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除此之外,还可以做头部按摩和漱咽运动:“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再把舌下的津液咽下去,甚有补益之效。

4饮食养生思想

饮食养生在《内经》中有多篇专题论述,占有很大篇幅,是《内经》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人们的健康养生密不可分,对于饮食的调摄在养生中至关重要。《内经》中注意到饮食养生的重要性和饮食不节的危害,如《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并提倡膳食结构的平衡,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指出饮食养生的原则:“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谨和五味,以食(味)养生。《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认识到饮食是气血生化之源。在整体观的指导下,五味和五脏有对应关系。五谷、五畜、五果、五菜具有不同的五味,其对五脏的营养各有其相应的作用:“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肺色白,宜食苦……脾色黄,宜食咸……肾色黑,宜食辛”(见《素问·藏气法时论》《素问·五常政大论》和《灵枢·五味》)若做到“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长有天命”。

饮食养生思想还体现在以食养疾方面,《内经》认为,病后饮食调养亦很重要。《灵枢·师传》云:“食饮者……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如此正气能维持正常,阻止疾病进一步传变和恶变。

5房室养生思想

情志失调范文篇7

【关键词】黄帝内经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而且是一部重要的养生学著作。它全面地反映、吸取了秦汉以前的养生学成就,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现就《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探讨如下。

1四时养生思想

《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外界环境不可分割。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的生理功能随着天地四时之气的运动变化而进行着自身调节,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因此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以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即要顺四时、适环境、调阴阳,以增强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能力。另有《灵枢·本神》篇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说明人体要认识和掌握自然界的规律,顺应四时的变化,根据四时变化规律以避害趋利,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内论》同时提出了四时养生的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并详细论述了四时养生的方法:“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顺应四时来调整起居活动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2情志养生思想

情志养生历来是养生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中包含了丰富的情志养生思想。《内经》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的精神活动状态。但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则导致疾病发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该篇还指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情志变化能够使气机发生变化,表现为气机紊乱,升降失调。故《素问·举痛论篇》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同时还认识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藏神”),因此,七情虽各有脏腑所属,然总统于心,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心伤则导致其他脏腑功能的失调。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认为保持良好心境,没有过多过重的欲望才能调节安定人的性情,使人们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若不能很好地调养精神,顺调意志,违反正常的生活规律,任性放纵,过分激动,则导致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引起许多内伤疾病。故《灵枢·本神》提出情志养生的原则“智老之养生也,和喜怒而安居处”。

3运动养生思想

运动养生是采用运动的方式达到养生防病目的的理论与方法。《黄帝内经》中记载通过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运动方法,达到养生防病目的。充分体现了运动养生的内容,同时运动养生也是《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变化是宇宙万物遵循的一条丛本规律。《黄帝内经》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始终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并且将这种运动规律的表现形式概括为“升降出入”。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又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它首先肯定了物质世界具有不断运动变化的本领和特性,运动的方式是“升降出入”。凡是存在于这个物质世界中的事物,无一不在“升降出入”运动之中生生化化;无论是动物界的“生长壮老已”,还是植物界的“生长化收藏”都存在着“升降出入”运动,“升降出入”运动为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内经》虽然主运动,但是也重视静。提倡四季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反对“久坐、久卧。”强调要“形老而不倦”“和于术数”。运动养生的原则是动静结合,“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内经》中记载的运动养生方法有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如《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导引可以预防和治疗疫病。在进入传染病室之前,先想象:“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次想白气自肺而出……次想赤气自心而出……次想黑气自肾而出……次想黄气自脾而出……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除此之外,还可以做头部按摩和漱咽运动:“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再把舌下的津液咽下去,甚有补益之效。

4饮食养生思想

饮食养生在《内经》中有多篇专题论述,占有很大篇幅,是《内经》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人们的健康养生密不可分,对于饮食的调摄在养生中至关重要。《内经》中注意到饮食养生的重要性和饮食不节的危害,如《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并提倡膳食结构的平衡,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指出饮食养生的原则:“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谨和五味,以食(味)养生。《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认识到饮食是气血生化之源。在整体观的指导下,五味和五脏有对应关系。五谷、五畜、五果、五菜具有不同的五味,其对五脏的营养各有其相应的作用:“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肺色白,宜食苦……脾色黄,宜食咸……肾色黑,宜食辛”(见《素问·藏气法时论》《素问·五常政大论》和《灵枢·五味》)若做到“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长有天命”。

饮食养生思想还体现在以食养疾方面,《内经》认为,病后饮食调养亦很重要。《灵枢·师传》云:“食饮者……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如此正气能维持正常,阻止疾病进一步传变和恶变。

5房室养生思想

情志失调范文篇8

【关键词】黄帝内经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而且是一部重要的养生学著作。它全面地反映、吸取了秦汉以前的养生学成就,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现就《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探讨如下。

1四时养生思想

《内经》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外界环境不可分割。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的生理功能随着天地四时之气的运动变化而进行着自身调节,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因此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以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即要顺四时、适环境、调阴阳,以增强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能力。另有《灵枢·本神》篇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说明人体要认识和掌握自然界的规律,顺应四时的变化,根据四时变化规律以避害趋利,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内论》同时提出了四时养生的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并详细论述了四时养生的方法:“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顺应四时来调整起居活动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2情志养生思想

情志养生历来是养生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中包含了丰富的情志养生思想。《内经》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的精神活动状态。但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则导致疾病发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该篇还指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情志变化能够使气机发生变化,表现为气机紊乱,升降失调。故《素问·举痛论篇》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同时还认识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藏神”),因此,七情虽各有脏腑所属,然总统于心,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心伤则导致其他脏腑功能的失调。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认为保持良好心境,没有过多过重的欲望才能调节安定人的性情,使人们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若不能很好地调养精神,顺调意志,违反正常的生活规律,任性放纵,过分激动,则导致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引起许多内伤疾病。故《灵枢·本神》提出情志养生的原则“智老之养生也,和喜怒而安居处”。

3运动养生思想

运动养生是采用运动的方式达到养生防病目的的理论与方法。《黄帝内经》中记载通过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运动方法,达到养生防病目的。充分体现了运动养生的内容,同时运动养生也是《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变化是宇宙万物遵循的一条丛本规律。《黄帝内经》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始终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并且将这种运动规律的表现形式概括为“升降出入”。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又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它首先肯定了物质世界具有不断运动变化的本领和特性,运动的方式是“升降出入”。凡是存在于这个物质世界中的事物,无一不在“升降出入”运动之中生生化化;无论是动物界的“生长壮老已”,还是植物界的“生长化收藏”都存在着“升降出入”运动,“升降出入”运动为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内经》虽然主运动,但是也重视静。提倡四季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反对“久坐、久卧。”强调要“形老而不倦”“和于术数”。运动养生的原则是动静结合,“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内经》中记载的运动养生方法有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如《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导引可以预防和治疗疫病。在进入传染病室之前,先想象:“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次想白气自肺而出……次想赤气自心而出……次想黑气自肾而出……次想黄气自脾而出……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除此之外,还可以做头部按摩和漱咽运动:“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再把舌下的津液咽下去,甚有补益之效。

4饮食养生思想

饮食养生在《内经》中有多篇专题论述,占有很大篇幅,是《内经》养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人们的健康养生密不可分,对于饮食的调摄在养生中至关重要。《内经》中注意到饮食养生的重要性和饮食不节的危害,如《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并提倡膳食结构的平衡,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指出饮食养生的原则:“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谨和五味,以食(味)养生。《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认识到饮食是气血生化之源。在整体观的指导下,五味和五脏有对应关系。五谷、五畜、五果、五菜具有不同的五味,其对五脏的营养各有其相应的作用:“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肺色白,宜食苦……脾色黄,宜食咸……肾色黑,宜食辛”(见《素问·藏气法时论》《素问·五常政大论》和《灵枢·五味》)若做到“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长有天命”。

饮食养生思想还体现在以食养疾方面,《内经》认为,病后饮食调养亦很重要。《灵枢·师传》云:“食饮者……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如此正气能维持正常,阻止疾病进一步传变和恶变。

5房室养生思想

情志失调范文篇9

【关键词】劳务工;失眠;辨证论治;心理治疗

失眠是劳务工常见病症之一,它影响着劳务工的休息、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功能,带来身心健康的困扰、生理节奏混乱、活动能力降低,严重影响机体的修复。现就2007年7月-2008年6月,某厂468例劳务工失眠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该厂有20000多名劳务工,他们的年龄在18~42岁之间,18~25岁青年人占95%,女性占总人数的63%,男性占总人数的3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85%,未婚占91%,来自全国各地。就诊的468例中,女性316例,占67.52%;男性152例,占32.48%。24岁以下187例,25~34岁的25例,其他年龄段4例,平均发病年龄(21.3±1.96)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3年。

1.2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1]中失眠的诊断标准。

1.3失眠类型其中轻度失眠186例,占30.69%;中等失眠172例,占28.38%;偏重失眠62例,占10.23%;严重失眠48例,占7.93%。具体情况见表1。

1.4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表现进行辨证分型,采用相应的方药配合心理调节综合治疗。常见的证型、治疗方法、方药见表2。

1.5统计方法采用SPSS11.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检验。

2结果

2.1疗效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2.2疗效劳务工失眠与肝经失调关系密切,经辨证论治配合心理治疗,总有效率达89.49%,见表2。

3讨论

3.1病因病机

导致失眠的病因常见于七情所伤、饮食失节和劳倦过度等,其病机为脏腑气机失调,阴阳失衡,阴虚于内,阳胜于外,阳不入阴,阴阳失交,神浮于外,则为失眠。其病位以心、肝、胆、脾、胃为主。

从收集的病例分析,劳务工失眠的表现中难以入睡,占82.91%,女性占病例的92.52%;影响失眠的因素主要是精神情志因素所伤,与肝经失调有关的证型(肝郁化火、肝郁食积、肝气郁滞)共265例,占56.62%,明显高于其它组证型病例(心火炽盛、痰热内扰、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胆气虚)之和(P<0.001);可能与该厂的劳务工特点有关:①工作区间小、人员密度大等工作条件较差,时间较长、任务重、压力大,形成长期的精神压抑。②部分管理人员缺乏人性化管理,与劳务工缺乏交流,批评教育方式不当,易造成劳务工强烈的精神刺激。③劳务工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心理承受能力弱,沟通能力差,易出现情绪激怒、紧张、恐惧、悲痛、焦虑而易发生失眠症[3]。情志的活动属心主神明的功能,但与肝主疏泄,疏通气机、调畅情志的功能密切相关;恼怒忧思、多疑善虑、抑郁不遂、惊恐不安等情志的异常刺激易引起肝脏的疏泄功能失司而发病。

3.2治疗

失眠治宜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为辨证用药总则。该厂劳务工失眠,多因情志不悦,过怒、过恐、过喜、过思、过悲等情志活动耗伤五脏精气而诱发,常人失眠重在治心,但劳务工当注重从肝论治,治疗的关键在于调理气机,疏肝解郁的方剂有较明显的疗效[4],要根据不同证型使用方药,灵活变通治之。“心病还得心药治”,各种证型均应配合心理疗法,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消除或减轻心理问题。劳务工本身应从思想观念、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拓宽胸怀,放开眼界,治疗可起事半功倍的效果[5]。厂方要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品德休养,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及时了解劳务工的所思、所为、所急,主动与劳务工进行感情交流,从各方面关心和爱护劳务工,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劳务工受到尊重、理解、信任、关怀,保证劳务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社会要保护劳务工的合法权益,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解决医疗、养老保险和其他问题,以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城市的环境中,从而减少心理应激因素,消除或减少失眠症的发生。从多方面着手,采用综合治疗,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S〕.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3〕罗玉梅,郭洪波,温菊芬.216例劳务工晕厥病例的辨证论治〔J〕.中国中医急诊,2008,17(2):195

情志失调范文篇10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病因病机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主要累及大、中动脉的疾病(或致病因素)。

其基本病变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膜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引起管壁变硬,管腔狭窄,继而引起一系列继发性病变,尤其易在心脑血管等处引起缺血性疾病[1]。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感染性疾病致死率已明显下降,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病率和致死率却不断提高,已引起社会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病理基础是心脑AS。为此,研究中医对AS的认识能更好地指导本病的辨证论治,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性疾病,涉及基因、环境、代谢等多种因素。目前,普遍认为高血脂症、高血压病、遗传因素、吸烟、年龄、糖尿病和肥胖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AS多发生在中老年阶段,与我们饮食、情志、生活习惯等有关。下面浅谈中医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

一、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仅是一种疾病的名称更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变基础,祖国医学中无“动脉粥样硬化”之称,但根据AS的临床表现可以将其归属于“胸痹”“中风”“眩晕”“偏枯”等病范畴。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为君主之官”,心有推动血液循环的作用。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主要是年老体虚或先天禀赋不足,心主血脉功能失调,血脉不充,心脉失养。血脉瘀阻,痰瘀互结,心脉通行受阻等引起,并且复又饮食失调、情志内伤、嗜烟喜酒等均可诱发或加重本病。我们认为AS以虚为主,为本虚标实证。归纳其主要病因病机不外乎内、外二因致虚两条途径。

1.1内因致虚AS患病者多为年龄偏大,素体不足,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虚,脏腑功能失调,而致心气虚。心主血脉,心气是维持血液正常运行的主要动力。《内经》云:“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气血运行不畅,痰、瘀互结于脉络。《灵枢卫气失常论》说:“人有脂,有膏,有肉”,而若脂膏过多,则形体有变,少则“体无膏泽”。膏脂与津液同源,是津液的稠浊者,其能化入血中。若其摄入过多,利用、排泄功能失常,可使血脂升高发为痰浊,痰阻于脉络而产生瘀,痰和瘀相互影响,共同导致本病。脾为生痰之源,年老脾胃虚弱,如《景岳全书》云:“血者水谷之精气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和主升清降浊,《医宗必读》云“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瘀而成痰。”二者相互影响,导致本病的发生。再者,人年老体虚,肾精亏虚,肾阴虚则脉道涩滞,肾阳虚则无以温煦,血行不畅,瘀血内生,阻滞络脉。如有肝虚者,则会有疏泄功能失常,病理产物堆积影响血脉等功能。此外,肝气乘脾亦可加重脾虚,引发或加重本病。

1.2外因致虚饮食失调,情志内伤。《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且有“膏人”“脂人”之称。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脂质食入过多,损伤脾胃,脾胃虚弱以致运化失司,水湿津液停滞,聚而生痰,痰阻脉络,可致本病。再者,情志内伤可致肝气郁滞,气郁化火,郁火上炎,火灼络脉,久而蕴毒,瘀积脉道日久,产生病理产物——痰、瘀等,阻滞脉道。而毒邪也可作为另一种致病因素,且有外来之毒、内生之毒之分。内生之毒常因有内伤杂病且进一步发展而为本病,其多由诸邪蓄积,交结凝滞而成。而在病程演化过程中,内、外因致心、肝、肾、脾虚等多脏腑产生病理产物,如痰浊、瘀血、毒邪等,在进一步发展中,二者或三者相互影响,又推进了整体病程的发展,在多方面的相互影响下,病程多历经本虚致实和标实致虚这两个主要病理阶段。

1.3本虚致实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虚,肝、肾、脾不足。五脏之虚,再加之嗜食肥甘厚味,久之则损伤脾胃。脾气虚则运化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以致痰浊中阻。肝肾阴亏,水不涵木,阴不维阳,阳亢于上,则风阳夹痰。肾阴虚无以滋养五脏,心脉失养,心气虚无力推动血循环,瘀血内生,阻遏脉道。此阶段临床表现以标实为主,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豁痰宣痹为主。

1.4标实致虚在上一阶段产生了病理产物——痰浊、瘀血、毒邪,三者不仅是病理产物,在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中还起着推动病情发展的作用。《东医随笔》“血不流则成瘀,滞积血”痰浊内聚,注入血脉,瘀滞脉络,日久营血瘀滞,痰瘀互结,沉积血府,脉道失柔,气血不畅,(毒)邪愈盛而正愈虚。此阶段临床表现以本虚为主,治疗上应以补心益肾,疏肝健脾为主。如使病情反复循环,则会引起虚实夹杂,日久则病灶形成,并累积所属器官。

本病病因病机不外乎五脏之虚,加之痰浊、瘀血、毒邪等实邪所致本虚标实之证。其无论内外之因,引发实邪之病理产物,导致五脏虚损,发为本病。故治疗上,先补五脏之虚,再祛其病理产物;再除其内外之因,这与西医学纠正或改变性格和饮食不良生活习惯等是类似的。

二、中医的AS分型及治法的研究

目前中医学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各家辨证分型方法不同,而分型治疗更是仁者见仁。一些学者[5]根据病症特点将本病分:①肝肾阴虚:以头晕、头痛、健忘、腰膝酸软等为主症;治疗上以补益肝肾治其本。②心脾两虚:以头晕目眩、神疲乏力、体重减轻等为主症;治疗上以健脾益气为本。③肝郁气滞:以胸闷胁胀、喜太息为特点;治疗上以疏肝理气治其本。④痰瘀痹阻:以眩晕头痛、痰多气短、胸闷作恶为特点;治疗上以通脉化痰治其本。而我们在总结各家观点的同时,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和大量临床观察认为AS的病因病机与虚、瘀、痰、毒有关,并据此理论进行辨证分型。①虚证:以益气养阴为治则;②瘀证:以活血化瘀为治则;③痰证:以活血豁痰为治则;④毒证:以清热解毒为治则。wWw.gWyoO

三、AS问题与展望

中西医建立了不同的理论体系,治疗上也各有特色。西医以针对高血脂症治疗为主,临床上以应用他汀类药物降血脂为主,如引起各器官疾病时配合各种对症药物治疗。中医以调整机体为主,进行辨证治疗。临床上,针对本虚标实的特点,遣方用药。中西医治疗均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西医擅治其标,可以迅速降脂;中医擅治其本,调养身心,但是两者的联合治疗仍然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如建立一个中西医治疗本病的治疗方案等。AS提倡以预防为主,在日常生活中健康饮食,少食高脂食物,降低高脂血症发病率,同时调节情志增强体质,改善脏腑功能,更好地治疗AS,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建军.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8,36(3):193.

[2]张红霞,刘剑刚.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和炎症反应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5,10(5):385.

[3]朱明,陆曙.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病机探讨[J].陕西中医,2007,28(12):1055.

[4]王东生,袁肇凯.动脉粥样硬化“痰瘀”病理的理论探讨[J].湖南中医药学报,2004,2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