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就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22:34:39

农民就业

农民就业范文篇1

农民就业,是我国21世纪的头号难题。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我们面临着许多重要的不利因素。

从农村内部情况来看。

第一,我国农村耕地少,积聚的人口过多,就业压力巨大。按照国家统计的劳动年龄人口计算,中国农村劳动力目前的总数是5亿多。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18岁以下、60岁以上的人都是要劳动的,如果再把这部分人按"半劳动力"计算的话,那么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总数就是6亿多。以今天农村生产力的水平,按农业生产资料现有科技含量,现有机械化、现代化水平,我国现有的19.5亿亩耕地只需要1亿多劳动力就可以解决问题,其余的5亿劳动力都需要在农业之外寻找出路。

而且,这个基数还将进一步扩大。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它必将越来越多地排挤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小农生产方式的人口规律,无论计划生育措施有多严格,每年都有1500万低水平的人口再生产来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后备力量,这使农民就业雪上加霜。

第二,农民素质低,知识因素在劳动力中的比例小影响农民的就业。由于缺乏教育和科技投资,文盲、半文盲比重很大,非文盲中85%以上只有小学或初中水平,约5%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生产技术、市场经济知识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社会进步的需要。知识因素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例之小,显示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低,预示着农民就业的难度。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显然对农民就业不可能起拉动作用。

从农村外部情况来看。

第一,以行政区划为主推进城镇化的方式没能带动农民就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水平与前30年比较,有了显著提高。我国城镇化得以较快推进的重要方式是"县改市"、"乡改镇"等行政区划变动,促使农民变市民。但本来意义上的城镇化进程并不快,主要表现为:一是城市数量的增加,主要是行政区划的变动结果;二是市镇人口增幅大大低于城镇增幅。城市数量增加近2倍,建制镇增加7倍,而城镇化水平仅提高到了不到13个百分点;三是行政区划变动带来的市镇人口增加在市镇人口中占较大比例;四是中小城市平均规模趋于缩小。20年以来,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人口增加88%,5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人口增加2.2倍,其平均规模只有17.8万人,反比1979年少1万人。这种不以农民变市民为主的城镇化推进方式,造成我国城镇水平的严重滞后,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形成了畸形的就业结构。

第二,培育能大容量吸纳劳动密集型就业的载体缺乏中长期投资机制的支撑和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的有力配合。能大量吸纳劳动密集型就业的载体主要是多元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其突出特点是投入集中,规模大,回收期长。我们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许多项目资金使用期限过短,长期性项目用短期性资金来运作,存在短期融资与一些经济建设长效性不相对称的矛盾。由于缺少长期的投资融资手段和机制,阻碍了资金要素的组合利用,不适应持续大容量培育就业载体建设的阶段性需要。二是我国实行的积极的成功的财政政策没能与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相配合,表现为积极稳妥的货币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启动,直接影响了大容量劳动密集型就业载体的培育;税收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互协调乏力,影响调动社会各方面支持大容量就业载体的生存。

第三,国际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竞争加剧,造成向外就业困难。随着劳务输入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国际劳务市场对外籍劳工人员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要求他们懂得一些当地语言,精通专业,掌握先进的技术知识;国际劳务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一方面是一些劳工合同期满滞留不返,世界上非法移民的数量增加,争夺市场;另一方面是大量中介机构之间竟相压价,再加上低素质劳工一直供大于求,造成国际劳务市场价格趋跌。这些都增加了到国外就业的难度。二

改善和解决农民就业,消除影响和制约农民就业的因素,可依据农村的不同情况,从农村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入手,采取不同的措施来进行。

从农村内部入手,进一步深化改革,挖掘农村内部的就业潜力,培育农民就业的后劲。

第一,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创新,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较多,第三产业发展严重落后,第二产业产权改革滞后,夕阳产业比重过大等等。但是,最突出的表现在农业产业结构上。粮食产业,在我国是一种劣势产业,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民一直以生产粮食为主,粮食占播种面积的74%。这在加入WTO后更加处于劣势地位。我国农业的优势产业是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如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品等。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入世对于它们的生产者或潜在生产者意味着新的机遇。如果能大量出口这些产品就意味着大量出口了劳动力。我们应以优化品种结构、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特色品种,加快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努力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

第二,建立多种稳固的符合农村实际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进入市场难,保护自身难的问题。根据我国农业的特殊性和家庭经营的局限性,它应具备如下作用:一是指导事业。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指导农民科学地确定自己的种养品种;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指导。二是经济事业。组织农产品的运输与销售,农民生产出的农产品主要通过合作社组织进入市场,避免千军万马闯市场的风险;帮助农民采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既便宜又可避免假冒伪劣产品坑害农民。三是信用事业。为农民提供资金调剂服务,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如对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进行贷款,组织农户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四是保护事业。代表农民向行政部门反映意见,保护农民利益;向社会呼吁,增强农业保护意识。这种社会化服务组织有利于克服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的劣势,吸纳部分农民就业。国家应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制定合作经济法规,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第三,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育农民竞争就业的后劲。无论是立足当前还是着眼未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民就业的根本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一是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增加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文化投资。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要多方出资,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造就一支数量庞大的、素质过硬的、适应现代农业大生产要求的农民队伍。还要增加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投资,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和手段,通过利益机制和市场经济机制,把城市所有可发挥的科技能量和科学观念,注入到广大农村去。在农村广泛深入地普及科学技术教育,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这不仅可以帮助农民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的能力,也有利于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根本上铲除愚昧迷信赖以存在和蔓延的社会土壤。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三是实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从长远上看,提高农民素质最重要、最直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实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要继续认真执行农村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在优生优育上,要逐步从单纯的优生咨询、优生宣传教育、普及优生知识进入依靠科学技术促进优生;从形态优生进入分子优生;从局部优生扩展到全社会优生以及重点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的优生。通过优生科技促进出生人口质量提高。

从农业外部看,正确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民非农就业的问题,这主要是培育大容量吸纳劳动密集型就业的载体。

第一,城镇化,是农民就业的主渠道,是大容量吸纳劳动密集型就业的首要载体。尽管我国目前城镇化的水平较低,但多元化城镇,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经的阶段,是解决目前以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难题的关键,是农民就业的主渠道。城镇已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场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1979年,设有建制镇2581个,1991年为11882个,到1999年底,我国的城市达668个,建制镇达19216个。按国际标准统计,我国城镇的人口比重目前只有37.8%,比通常标准低7.2个百分点,就是说少吸纳了3235万人。如果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率达到45%,现在小城镇能够上档次、上规模,那么,未来城镇可吸纳2.89亿人口,吸纳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40-50%。农村城镇化不仅仅是一个投资的问题,而是牵涉到方方面面的改革和一系列部门利益的问题,诸如土地权属问题,户籍制度问题,统一规划调整集中的问题,投资体制、金融体制、公共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相关政策问题,政府管理体制改进的问题等等,这都需要我们妥善解决。

第二,乡镇企业,是农民在农外就业的另一条出路,是大容量吸纳劳动密集型就业的重要载体。乡镇企业曾为农民农外就业立过汗马功劳,最多的时候吸纳了1.3-1.4亿农民就业。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困难,未能进一步大量吸收农民就业,甚至还排斥就业,但这并不等于乡镇企业不能再吸纳农民就业。我国乡镇企业与世界一些国家的确认标准相比,它的实际人数规模相对偏高,资产、资本和经营额规模相对偏低,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这类企业就业投资较低,就业制度灵活,对就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具有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优势,只要注意引导乡镇企业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鼓励多种形式、多种所有制的发展,就能努力扩大乡镇企业就业的容量。经测算,2000-2005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增长预计为14%,劳动力增长速度为1.5%,乡镇企业每年可容纳新的就业人数为200万人左右,到2005年达1.37亿人。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城镇建设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劳动力的年均增长速度为4%左右,每年新增就业400万人,2005年将达1.49亿人,2010年预计达1.6亿人。因此,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推动农民就业的主要途径。国家政策、财政政策、金融货币政策都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

第三,西部,是农民就业的"希望的田野",是大容量吸纳劳动密集型就业的巨大容器。解决西部5亿亩耕地的开发问题,必须一是上水,二是上人,大力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这样,大批的过剩劳动力可以动员到西线的水利工程上。国家出台了加快西部发展的政策,西部地区大规模开发的全面启动,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空间。农村劳动力走向地广人稀的西部,一方面,可以为开发西部提供大量的廉价工程建设和后勤供应劳动力,降低投资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转移到西部农村,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为大批工程建设人员提供价廉物美的新鲜的农副产品,促进西部经济和建设的发展。现在我国很多农民已奔向西部腹地,西部将成为我国农民就业的"希望的田野"。大规模的人口西移,既能解决中国严重的人与资源的不平衡矛盾,缓解东部的人口压力,又开发了西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民就业的难题。这对于只有劳动力的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来说是最现实的。西部转移,农民自身无力解决,而取决于国家的宏观调控。

此外,走出国门,向国外输出劳动力。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需要国际劳动力市场。现在国际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造成向外就业困难,但这并不是等于没有潜力可挖。我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公平地参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中国国家计委的一份资料曾分析认为,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劳务输出收入占到本国进出口贸易的10%-15%,而中国仅占到1%。这表明,中国在这方面的余地还很大。现在农村中的一部分能人,已走出国门到外出种田致富,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民自己闯出的新路,值得总结推广。

改善和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既具有紧迫性,又具有有利条件。当前,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受到城市化滞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制约,迫切要求加强建设,组织和调配农民群众,发挥其劳动主力军的作用,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国民经济告别短缺,买方市场逐步形成,经济运行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由商品供不应求,逐渐变为增加有效需求,这为国家大容量地培育劳动密集型就业载体提供了物质条件。我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之一,这最重要的就是要代表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改善和解决中国农民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张继华主编《中国面临的紧要问题》/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温铁军:《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战略与管理/1999.6.1。

农民就业范文篇2

然而,受危机影响,出口加工业、建筑业、制造业等传统的农民工工作行业,短期内很难再有大量的新岗位。因此,开辟新的就业机会显得格外重要。

一,家政业还能容纳大量的农民工就业

在众多的领域中,家政服务业,即保姆业,还有很大的吸纳新就业的潜力。以北京为例,现在一般家政服务员的工资达到了1000元左右,整体水平达到了1600元,高于餐馆服务员、建筑工人的平均工资。而且吃住都不花钱,实际收入更高。目前全国家政行业已经吸纳了1500万人,大部分是女性农民工,是仅次于建筑业的农民工第二大职业选择。

这一行业不但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城市家庭生活中的困难。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对家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沙、**等四个城市1600户居民的调查显示,有家政服务需求的家庭高达40%。全国城镇家庭现有1.9亿多户,即使是平均有15%的需求率,也可提供2900万个就业岗位,也就是说还有一千多万个潜在工作机会有待开发。以平均每100个家政服务员需要一个管理人员计算,这一行业还能吸纳上百万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家政管理人员。

二,家政就业市场亟待再开发

尽管家政业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由于对这一行业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政策与措施,不但就业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现有的市场还有萎缩的可能性。

首先是培训不足。经过正规培训的人员,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中也不足两成。很多家政服务员没有经过基本培训,导致不仅在保洁、烹饪等方面缺乏水准,在使用电器、应付突发事件方面能力也严重不足,留下很多隐患。

二是缺乏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家政服务员24小时在家庭中工作与生活,有可能出现煤气、电器、火灾、高空坠落等意外事故;雇主也有财产丢失、人员意外伤害等风险;市场上又十分缺乏适合家政服务的保险产品,即使在有些城市推出了一些家政服务保险,但也因缺乏强制性,基本推行不下去。这就使雇主与家政服务员双方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成为阻碍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三是对家政公司没有规范管理。大多数家政公司都是一张桌子、一台电话的小中介,形不成规范化、专业化的规模。企业外部竞争环境很差,违法的成本很低,但守法的成本却很高。越是正规的企业风险越大,形成了“劣币驱良币”的局面。新《劳动合同法》使农民工的权益在制度上得以保证,但是,同为农民工的家政服务员却在劳动合同法覆盖范围之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也惠及不到家政服务员,这就大大削弱了这一行业对农民工的吸引力。

最后是政府介入不够。这一有上千万人就业的大行业,基本上处于无人规范与管理的状态。仅有的一个全国性的家政服务业协会属于国资委管理,但国资委没有能力与意愿来规范与管理这个行业。各地的家政服务协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大多难以承担政策设计与协调的重任。

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使得很多本来可以雇用家政服务员的家庭不得不采取观望的态度,很多的农民工因各种权益得不到保障,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这就致使一个还能再容纳上千万农民工、上百万大学生在内的就业市场,没能得到充分的开发。

三,加强政府引导,加快家政行业发展

家政行业具有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受金融危机冲击小,是在短期内大规模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最佳选择之一。

发展家政行业,不应该只是权宜之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家庭需要形式多样、质量满意的家政服务。要做到老有所养,不仅要做到解决养老金的问题,还要建立一个为老年人服务的体系。不管是办老年公寓还是居家养老,都需要家政行业的支持。

其他国家与地区发展家政行业的经验值得借鉴。例如,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对家政行业就有严格的规定与监管,香港劳工处制定了专门的聘用家庭佣工的标准合同与执行指南;对最低工资、强制性保险、医疗与疾病津贴、休假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并要求严格执行。新加坡政府对家政行业也有类似的管理与监督。

扩大家政行业的就业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只有政府在保险、培训、税收等这些市场缺失与不足的方面给予行业一定力度的扶持,才能使有需求的家庭放心选择家政服务,大量农民工才愿意加入这个行业。

为此,我们建议有关部门迅速组织一次调研,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扩大家政行业就业问题提出实施方案,并挑选一些城市进行试点。尽管要很快达到增加一千万就业的目标还有困难,但如果各级领导重视、政策落实、措施得力,在短期内,该行业多吸纳二百万至四百万农民工就业是完全可能的。具体建议如下:

1.建立家政服务的强制性保险,减少供需双方的风险。当务之急是对于家政服务员的意外伤害以及工作中给雇主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予以强制性保险,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费用,减少雇主、家政服务员、家政公司以及政府的风险。另外,可以参照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模式,通盘考虑对家政服务员的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提升家政服务员的待遇与社会地位。

2.支持并补贴家政从业人员参加培训。目前,家政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这些从业人员又没有能力全部承担培训的成本。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扶持力度;还应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培训的质量,对培训机构给予认证与监督。建立家政从业人员的认证体系,为他们提供不断升级的培训通道。

农民就业范文篇3

一、基本情况

1、全市劳动力资源情况。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有农村劳动力万人,其中富余劳力万人,外出务工经商万人,就地从事二、三产业的万人。

2、返乡农民工人情况。截至2010年2月12日,全市外出务工人员总数万人,累计返乡农民工万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

3、返乡农民工春节以后外出务工情况。春节后,截止2月25日,我市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已达万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万人,本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农民工万人;滞留农民工数万人,其中自愿创业农民工万人,等待外出就业万人。

二、我市引导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监控点,加强动态管理。为了帮助返乡民工多渠道就业和就近就业,在全市18个乡镇和3个涉农街道设立监控点,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设立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联络员,采取实名制管理,对村里返乡民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台账,实行返乡民工周报制。同时,在月

日至月日,我局组织全市各乡镇(街道)、村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开展了返乡农民工调查摸底活动,建立健全了各类基础台账,准确掌握了各类劳动者的培训需求、就业情况和创业意向等。

(二)收集用工信息,努力拓宽转移就业渠道。一是深入市各类用工单位广泛收集用工信息,重点加强对工业园区新建项目跟踪服务,全面摸清全市用工需求情况,分门别类建立台账。二是成立了3个劳务信息对接考察组,分别到上海、苏州、昆山、浙江、温州、青岛、烟台、北京、天津等长三角、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圈进行收集岗位信息。经过仔细筛选,共收集到适合农民工的就业岗位43608个。三是举办劳务协作洽谈会,携手打造“劳务合作联盟”。为拓宽就业渠道,密切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地的联系,2月22日下午,我局与烟台市、南通市就业服务部门及30多家用工单位和淮北煤电技师学院、烈山区职教中心、淮北市新科技学校等13个教育培训机构举行了劳务合作洽谈会,共同研究如何对我市劳动力进行订单式培养和转移就业,促进我市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在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活动中实现跨地区转移就业。四是及时互通信息,在“淮北就业网”、《淮北就业报》设立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信息专版,及时转移就业岗位信息,协调淮北日报、淮北晨刊及电视台跟踪报道农民工转移情况及各地采取的帮扶措施经验。

(三)注重政策宣传,欢迎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一是将中央、省、市近出台的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编成宣传单,免费向农民工发放;二是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返乡农民工从电视里了解到当前的各项优惠帮扶政策;三是深入汽车站、火车站、街道(乡镇)和社区(村)举办政策现场咨询活动,现场解答农民工提出的各类问题;四是制作《热烈欢迎淮北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等宣传横幅,分别悬挂在火车站、汽车站和全市各街道(乡镇),营造政策宣传声势,让政策宣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截止2月25日,全市共发放最新政策宣传单份,深入乡镇举办现场咨询活动场,悬挂横幅标语21条,有效地确保了各项优惠政策深入农村,深得民心。

(四)围绕农民工需求,强化就业服务。一是分别市、县区人力资源市场设立了农民工创业就业服务专门窗口,为每位前来求职、创业的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就业失业登记、创业扶持等公共就业服务。二是在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返乡农民工与就业岗位对接活动周”活动,一周期间全市共举办促进返乡工就业招聘会场次,提供就业岗位个,入场求职达万人,达成就业意向

人,签订劳务协议份。同时,我局还创新服务模式,联合区县政府及市有关部门,分别在濉溪县南坪镇、烈山区古铙镇、相山区仁和小区、杜集区石台镇举办了促进返乡农民工、失地农民就业等不同主题的“就业服务大逢车下乡”活动,将就业信息、就业岗位、创业就业政策送到农民工家门口。共提供就业岗位个,发放宣传资料万份,达成就业意向人,签订劳务协议份。三是组织技能培训,提升转移就业能力。在新闻媒体公布全市农民工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名单、培训工种和联系方式,引导农民工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专业工种;建立了农民工技能培训登记台账,引导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定单、定向培训,做好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有效衔接。截止2月25日,全市已培训农民工人次,其中开展技能培训人,培训后就业率达%。

(五)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针对不少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意愿,我市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

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对有一定资金、技术和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广泛开展创业意识教育,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引导其走创业之路。同时,在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优惠政策方面,我市将适合于返乡农民工企业的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免费提供给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同时在税收优惠、金融信贷、就业扶持、创业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另外我市有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对入园企业落实场地、租金、税费减免等相关扶持政策。目前,全市开办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班2班,共培训返乡农民工近60人,有16人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我市就业人数仍呈刚性增长态势,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人群就业问题突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就业形势更严峻。

2、对农民工培训能力较弱。一方面虽然我市建立了覆盖全市农村的三级培训基地,但这些培训机构未能充分发挥现有培训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培训机构师资弱、条件差、手段较为落后,个别培训机构存在流于形势的现象。

3、农民工返乡创业困难较多。一是缺乏农民工返乡创业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措施;二是创业融资难。一部分返乡创业者手头资金不足,还有些创业成功者想扩大生产规模,他们想从银行获取贷款支持,但却十分困难。特别是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农民工创业的扶持力度不够,甚至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现象,融资难已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最大障碍。三是部分创业者难寻创业场所。。

四、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贯彻文件精神,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要认真贯彻省委皖发〔2009〕7号《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就业工作的意见》,特别是促进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各级组织要将文件上的措施及优惠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尤其是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更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以及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的作用,要细化扶持农民工就业的政策,组织督查组一项一项加以落实。对领导不重视、抓得不力,要进行批评;对抓得好的,要给予表扬,确保农民工就业落到实处。

(二)为返乡农民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一是以我市为部级创业型城市试点城市为契机,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争取全年发放万元。二是加强对创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市、县区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市、县两级要分别设立创业扶持基金,重点扶持返乡农民工和困难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给予一定的创业补助和贴息。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返乡农民工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服务业,创办农村经济实体。三是继续实施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计划,落实“三缓、四降、两补贴”困难企业帮扶政策,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协商薪酬等办法,实施特别培训计划,引导困难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稳定现有岗位。

农民就业范文篇4

一、基本情况

1、全市劳动力资源情况。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有农村劳动力万人,其中富余劳力万人,外出务工经商万人,就地从事二、三产业的万人。

2、返乡农民工人情况。截至2010年2月12日,全市外出务工人员总数万人,累计返乡农民工万人,占外出务工总人数的%。

3、返乡农民工春节以后外出务工情况。春节后,截止2月25日,我市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已达万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万人,本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农民工万人;滞留农民工数万人,其中自愿创业农民工万人,等待外出就业万人。

二、我市引导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监控点,加强动态管理。为了帮助返乡民工多渠道就业和就近就业,在全市18个乡镇和3个涉农街道设立监控点,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设立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联络员,采取实名制管理,对村里返乡民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台账,实行返乡民工周报制。同时,在月

日至月日,我局组织全市各乡镇(街道)、村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开展了返乡农民工调查摸底活动,建立健全了各类基础台账,准确掌握了各类劳动者的培训需求、就业情况和创业意向等。

(二)收集用工信息,努力拓宽转移就业渠道。一是深入市各类用工单位广泛收集用工信息,重点加强对工业园区新建项目跟踪服务,全面摸清全市用工需求情况,分门别类建立台账。二是成立了3个劳务信息对接考察组,分别到上海、苏州、昆山、浙江、温州、青岛、烟台、北京、天津等长三角、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圈进行收集岗位信息。经过仔细筛选,共收集到适合农民工的就业岗位43608个。三是举办劳务协作洽谈会,携手打造“劳务合作联盟”。为拓宽就业渠道,密切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地的联系,2月22日下午,我局与烟台市、南通市就业服务部门及30多家用工单位和淮北煤电技师学院、烈山区职教中心、淮北市新科技学校等13个教育培训机构举行了劳务合作洽谈会,共同研究如何对我市劳动力进行订单式培养和转移就业,促进我市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在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活动中实现跨地区转移就业。四是及时互通信息,在“淮北就业网”、《淮北就业报》设立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信息专版,及时转移就业岗位信息,协调淮北日报、淮北晨刊及电视台跟踪报道农民工转移情况及各地采取的帮扶措施经验。

(三)注重政策宣传,欢迎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一是将中央、省、市近出台的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编成宣传单,免费向农民工发放;二是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返乡农民工从电视里了解到当前的各项优惠帮扶政策;三是深入汽车站、火车站、街道(乡镇)和社区(村)举办政策现场咨询活动,现场解答农民工提出的各类问题;四是制作《热烈欢迎淮北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等宣传横幅,分别悬挂在火车站、汽车站和全市各街道(乡镇),营造政策宣传声势,让政策宣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截止2月25日,全市共发放最新政策宣传单份,深入乡镇举办现场咨询活动场,悬挂横幅标语21条,有效地确保了各项优惠政策深入农村,深得民心。

(四)围绕农民工需求,强化就业服务。一是分别市、县区人力资源市场设立了农民工创业就业服务专门窗口,为每位前来求职、创业的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就业失业登记、创业扶持等公共就业服务。二是在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返乡农民工与就业岗位对接活动周”活动,一周期间全市共举办促进返乡工就业招聘会场次,提供就业岗位个,入场求职达万人,达成就业意向

人,签订劳务协议份。同时,我局还创新服务模式,联合区县政府及市有关部门,分别在濉溪县南坪镇、烈山区古铙镇、相山区仁和小区、杜集区石台镇举办了促进返乡农民工、失地农民就业等不同主题的“就业服务大逢车下乡”活动,将就业信息、就业岗位、创业就业政策送到农民工家门口。共提供就业岗位个,发放宣传资料万份,达成就业意向人,签订劳务协议份。三是组织技能培训,提升转移就业能力。在新闻媒体公布全市农民工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名单、培训工种和联系方式,引导农民工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专业工种;建立了农民工技能培训登记台账,引导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定单、定向培训,做好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有效衔接。截止2月25日,全市已培训农民工人次,其中开展技能培训人,培训后就业率达%。

(五)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针对不少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意愿,我市将返乡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

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对有一定资金、技术和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广泛开展创业意识教育,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引导其走创业之路。同时,在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优惠政策方面,我市将适合于返乡农民工企业的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免费提供给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同时在税收优惠、金融信贷、就业扶持、创业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另外我市有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对入园企业落实场地、租金、税费减免等相关扶持政策。目前,全市开办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班2班,共培训返乡农民工近60人,有16人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我市就业人数仍呈刚性增长态势,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人群就业问题突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就业形势更严峻。

2、对农民工培训能力较弱。一方面虽然我市建立了覆盖全市农村的三级培训基地,但这些培训机构未能充分发挥现有培训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培训机构师资弱、条件差、手段较为落后,个别培训机构存在流于形势的现象。

3、农民工返乡创业困难较多。一是缺乏农民工返乡创业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措施;二是创业融资难。一部分返乡创业者手头资金不足,还有些创业成功者想扩大生产规模,他们想从银行获取贷款支持,但却十分困难。特别是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农民工创业的扶持力度不够,甚至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现象,融资难已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最大障碍。三是部分创业者难寻创业场所。。

四、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贯彻文件精神,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要认真贯彻省委皖发〔2009〕7号《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就业工作的意见》,特别是促进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各级组织要将文件上的措施及优惠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尤其是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更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以及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的作用,要细化扶持农民工就业的政策,组织督查组一项一项加以落实。对领导不重视、抓得不力,要进行批评;对抓得好的,要给予表扬,确保农民工就业落到实处。

(二)为返乡农民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一是以我市为部级创业型城市试点城市为契机,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争取全年发放万元。二是加强对创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市、县区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市、县两级要分别设立创业扶持基金,重点扶持返乡农民工和困难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给予一定的创业补助和贴息。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返乡农民工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服务业,创办农村经济实体。三是继续实施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计划,落实“三缓、四降、两补贴”困难企业帮扶政策,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协商薪酬等办法,实施特别培训计划,引导困难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稳定现有岗位。

农民就业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省、市、县有关农村和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服务创业、富民兴赣的主题,紧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机遇,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为动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制与机制创新,激发农技人员活力;以农民培训阳光工程为载体,激活农业创业主体;以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为突破口,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对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能力、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和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引领能力,为农民创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服务对象

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返乡农民工,农业科技示范户,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三、工作机制

按照全局科技促进年重点工作任务分工,为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加强对外协调、保障活动成效,全局各单位将通过领导联系点制度、反馈跟踪制度和定期督导制度,建立创业服务的长效机制。局下属各单位要明确分工,安排专人负责,落实责任。

四、工作重点

全局各单位将全面开展创业服务活动,即在全县培训100名创业能手,培育20名创业指导员,培植10名创业典型,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为农业创业搭建科技服务平台。

(一)培训100名创业能手。结合我县农民培训工作,以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巩固退耕还林农业技能培训为主抓手,积极鼓励创业意愿强烈,具有与创业项目相适应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基础,并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种养大户、农机大户、沼气服务人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和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农业创业培训;积极开展农机驾驶和维修人员、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人员、农资生产和营销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开展农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落实优惠政策等措施,力争全县培训100名农业创业能手,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

(二)培育20名创业指导员。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进一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依托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继续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农技指导员队伍体系,重点培育20名农业创业指导员,提高服务指导农民创业能力,为农民创业提供政策、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指导服务。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农民的科技需求,加强我县示范乡镇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筛选与推广,制定分区域、分品种、分季节的农技推广计划,将推广任务明确到各实施单位和农技人员。

(三)培植10名创业典型。充分挖掘农民创业优秀典型,重点培植10名农业创业典型,充分发挥创业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农民创业提供成功案例和现实榜样。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集中宣传他们创业过程中的观念转变、曲折道路、成功经验和切身体会,积极推荐参与“全省农业创业明星”的评选活动。

(四)搭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一是开展农业送科技下乡活动。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建立农业科技“常下乡”、“下长乡”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农民在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二是继续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建立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公益性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为农业创业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智力保障。三是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入户。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围绕优势农产品和“一村一品”,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水产等领域培育100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000户农户,为全民创业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工作要求

1、要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局属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全县农业系统机关效能年活动总结暨创业服务年活动动员大会精神,深入领会中央和省、市、县有关支持创业方面的文件精神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2、要通力配合,明确责任。局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创业服务年活动,积极配合全局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开展工作。按照任务分工,进行分解,明确每项任务具体责任人,认真履行职责,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坚决防止推诿扯皮现象发生,把创业服务年活动落到实处。

3、要注重交流,定期督导。创新交流方式,充分运用发征求意见函和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服务对象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不定期派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走访和征求意见,督查培训和项目监管工作,发现并解决创业服务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工作不力的,要督促其及时纠正;对发现的问题,要责令其认真整改,确保创业服务年活动顺利推进。

农民就业范文篇6

(一)人员情况

经调查,目前**市**新区共有被征地农民5775人,其中劳动力4177人,按照性别分:男2220人,女1957人;按照年龄状况分:16—40岁1947人,41--60岁2230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需求量加大,被征地农民将会越来越多。

(二)就业情况

在劳动年龄范围内的被征地农民共有4177名,其中已就业3070人,仍有1107人没有实现就业,在已就业的3070人中,自主创业的181人;受聘于人的1723人,其中从事瓦工、木工、油漆、水电工作等459人;企业聘用318人;外出务工62人;临时就业786人(帮人看店、勤杂、保安、保洁、保姆等)。从上述就业情况来看,就业人员中绝大多数人工作随意性大、稳定性差,自身无技能,很容易再次失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三)技能情况

根据调查,4177名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3611人,高中文化程度464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的102人;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574人,其中持相关技能证书262人,未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3603人,其中有培训意向的89人。劳动力受教育普遍较少,职业技能低,就业竞争力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被征地农民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培训任务繁重。培训的覆盖面小。因培训能力不足,只有部分的被征地农民有机会参加培训。部分被征地农民因需要交纳培训费用而不愿参加培训,即使参加培训,也是培训费用低廉的技术含量低的专业。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被征地农民的快速转移。

(二)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严重影响着转移就业选择和求职成功率。男性就业多从事建筑、水利工程等重体力的技术要求相对不高的行业,而女性则多从事餐饮、保洁保绿等行业。

(三)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不健全,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低。一是被征地农民市场和中介组织发育迟缓,信息服务网络和基础设施薄弱。二是劳务信息不畅,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被征地农民向外转移以自发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较大,“马路市场”现象普遍。

(四)资金保障乏力,投入明显不足。尽管各级政府积极筹措资金,但相对于这一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投入明显不足。专项经费落实较困难。

三、被征地农民现状

(一)被征地农民角色转换难

在政府提出建设新工业园区的计划后,迅速进入论证实施阶段,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全面提速,园区建设和城市建设进入了超常规发展时期。城市加速扩张和工业园区等建设项目的大力实施,使得农民在短期内失去土地,无论政府还是农民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致使被征地农民在由农民意识转化为市民意识,由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转化为市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等方面出现了“无所适从”的现象。

(二)被征地农民就业难

由于农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普遍较低。失去土地后,他们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也较差,就业成为被征地农民的突出问题。

(三)被征地农民进入城市难

一是集体资产的处理难。村改居后,原集体经济组织性质发生了变化,对原始集体资产的处理由于主体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债权、债务及合同变更等问题。另外还存在社会保障、就业政策上,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权利的问题等。

(四)被征地农民收入来源减少

部分农民依靠地方企业优势,从事苦力,如窑厂等,收入高;部分近郊农民从事经济效益较高的种养业;部分农民依赖于产权归属自己的房屋从事房屋租赁、仓储、批发零售、餐饮等经营活动,且房屋的增值效益明显。由于征地拆迁,农民的收入来源直接受到影响。

四、目前已开展工作

(一)深入调查摸底,科学制定配套文件

为了摸清我区农村劳动力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我们对辖区内的农民进行了三次地毯式调查摸底。对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类汇总、装订成册,并录入计算机动态管理,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情况档案。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区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

(二)加强阵地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在涉及的两个办事处设立劳动保障所的基础上,所属七个自然村各设立劳动保障工作站一个,做到职能、人员、编制和经费“四落实”。

(三)加大宣传引导,转变农民就业观念

从被征地农民思想观念入手,通过宣传教育转变小农意识和就业观念,促进尽快就业致富。一方面以免费培训、保证就业等一系列承诺,充分调动农民就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采用多种宣传形式相结合,长期不间断地深入农户宣传。

(四)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就业能力

一是积极开展岗前培训。以思想观念、法制和安全生产、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三大重点开展就业前培训,促进被征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二是积极开展“四免”培训。根据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意向,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开展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所有培训实行“四免”,即:免培训费、免交通费、免午餐费、免技能证费。培训科目主要有电动缝纫、保结保绿、机械加工、汽车驾驶等。

(五)广开就业渠道,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

坚持以采取举办专场专场招聘会、支书送工、中介输送、企校联盟、挂钩帮扶、以工带工、引凤还巢、企业用工座谈会等10多种送工方式,扎实推进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将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指标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对办事处和村实行一票否决。

五、下一步对策和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

被征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进厂务工难,从而在城区形成劳动就业结构性矛盾。要让素质较低的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让农民转变为市民,就应该“给其面包不如给其猎枪”,以培训为切入点,让他们转变小农意识,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及市民观念,让其在思想观念、劳动技能上适应和跟上城市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农村社区化”。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农民进行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在城市中的赚钱本领。

拥有一技之长后进厂务工,这不仅是农民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企业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培训,让被征地农民能在“洗脚上田”后在城镇中立足,让更多的农民在城镇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以加强就业培训为主,增强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措施,既解除他们眼前的“生存之忧”,也解决今后的“就业之忧”。

政府加大培训投入,解决被征地农民缺乏就业技能之忧。征对被征地农民缺乏就业技能现状,政府加大培训资金投入,继续实行“四免”职业技能培训,即免费培训、免费就餐、免费接送,培训合格后免费办理技能证书。并推介就业不少于3次。对被征地农民培训的重点主要放在转变就业观念、规范职业行为和增强劳动技能三个方面。把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以保证培训后的就业率。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服务

(1)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发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尽可能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并通过各种渠道向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为用人单位和被征地农民创造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2)鼓励、引导和支持被征地农民走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之路。农民自主创办企业或开办个体工商业,享受城镇居民创办民营企业和城镇下岗失业职工自主创业同等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促进农民就业。

努力争取被征地农民就业再就业社保补贴、小额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被征地农民《再就业优惠证》应发尽发。通过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被征地农民打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3)鼓励愿意从事种养业的农民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做贡献。在征地和拆迁的过程中为被征地农民规划留用地,或者采取转包、出租、转让等方式,在周边土地富足的乡镇划出部分“四荒地”、“河滩地”或耕地给被征地农民从事种养业。

(4)组织劳务输出,实施“走出去”战略,采取多种渠道和措施,建立比较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同时,通过“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与企业签订协议,将培训合格后的被征地农民直接输送到该企业就业。

农民就业范文篇7

(一)人员情况

经调查,目前**市**新区共有被征地农民5775人,其中劳动力4177人,按照性别分:男2220人,女1957人;按照年龄状况分:16—40岁1947人,41--60岁2230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需求量加大,被征地农民将会越来越多。

(二)就业情况

在劳动年龄范围内的被征地农民共有4177名,其中已就业3070人,仍有1107人没有实现就业,在已就业的3070人中,自主创业的181人;受聘于人的1723人,其中从事瓦工、木工、油漆、水电工作等459人;企业聘用318人;外出务工62人;临时就业786人(帮人看店、勤杂、保安、保洁、保姆等)。从上述就业情况来看,就业人员中绝大多数人工作随意性大、稳定性差,自身无技能,很容易再次失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三)技能情况

根据调查,4177名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3611人,高中文化程度464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的102人;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574人,其中持相关技能证书262人,未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3603人,其中有培训意向的89人。劳动力受教育普遍较少,职业技能低,就业竞争力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被征地农民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培训任务繁重。培训的覆盖面小。因培训能力不足,只有部分的被征地农民有机会参加培训。部分被征地农民因需要交纳培训费用而不愿参加培训,即使参加培训,也是培训费用低廉的技术含量低的专业。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被征地农民的快速转移。

(二)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严重影响着转移就业选择和求职成功率。男性就业多从事建筑、水利工程等重体力的技术要求相对不高的行业,而女性则多从事餐饮、保洁保绿等行业。

(三)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不健全,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低。一是被征地农民市场和中介组织发育迟缓,信息服务网络和基础设施薄弱。二是劳务信息不畅,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被征地农民向外转移以自发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较大,“马路市场”现象普遍。

(四)资金保障乏力,投入明显不足。尽管各级政府积极筹措资金,但相对于这一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投入明显不足。专项经费落实较困难。

三、被征地农民现状

(一)被征地农民角色转换难

在政府提出建设新工业园区的计划后,迅速进入论证实施阶段,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全面提速,园区建设和城市建设进入了超常规发展时期。城市加速扩张和工业园区等建设项目的大力实施,使得农民在短期内失去土地,无论政府还是农民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致使被征地农民在由农民意识转化为市民意识,由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转化为市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等方面出现了“无所适从”的现象。

(二)被征地农民就业难

由于农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普遍较低。失去土地后,他们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也较差,就业成为被征地农民的突出问题。

(三)被征地农民进入城市难

一是集体资产的处理难。村改居后,原集体经济组织性质发生了变化,对原始集体资产的处理由于主体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债权、债务及合同变更等问题。另外还存在社会保障、就业政策上,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权利的问题等。

(四)被征地农民收入来源减少

部分农民依靠地方企业优势,从事苦力,如窑厂等,收入高;部分近郊农民从事经济效益较高的种养业;部分农民依赖于产权归属自己的房屋从事房屋租赁、仓储、批发零售、餐饮等经营活动,且房屋的增值效益明显。由于征地拆迁,农民的收入来源直接受到影响。

四、目前已开展工作

(一)深入调查摸底,科学制定配套文件

为了摸清我区农村劳动力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我们对辖区内的农民进行了三次地毯式调查摸底。对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类汇总、装订成册,并录入计算机动态管理,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情况档案。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区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

(二)加强阵地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在涉及的两个办事处设立劳动保障所的基础上,所属七个自然村各设立劳动保障工作站一个,做到职能、人员、编制和经费“四落实”。

(三)加大宣传引导,转变农民就业观念

从被征地农民思想观念入手,通过宣传教育转变小农意识和就业观念,促进尽快就业致富。一方面以免费培训、保证就业等一系列承诺,充分调动农民就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采用多种宣传形式相结合,长期不间断地深入农户宣传。

(四)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就业能力

一是积极开展岗前培训。以思想观念、法制和安全生产、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三大重点开展就业前培训,促进被征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二是积极开展“四免”培训。根据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意向,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开展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所有培训实行“四免”,即:免培训费、免交通费、免午餐费、免技能证费。培训科目主要有电动缝纫、保结保绿、机械加工、汽车驾驶等。

(五)广开就业渠道,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

坚持以采取举办专场专场招聘会、支书送工、中介输送、企校联盟、挂钩帮扶、以工带工、引凤还巢、企业用工座谈会等10多种送工方式,扎实推进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将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指标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对办事处和村实行一票否决。

五、下一步对策和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

被征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进厂务工难,从而在城区形成劳动就业结构性矛盾。要让素质较低的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让农民转变为市民,就应该“给其面包不如给其猎枪”,以培训为切入点,让他们转变小农意识,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及市民观念,让其在思想观念、劳动技能上适应和跟上城市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农村社区化”。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农民进行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在城市中的赚钱本领。

拥有一技之长后进厂务工,这不仅是农民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企业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培训,让被征地农民能在“洗脚上田”后在城镇中立足,让更多的农民在城镇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以加强就业培训为主,增强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措施,既解除他们眼前的“生存之忧”,也解决今后的“就业之忧”。

政府加大培训投入,解决被征地农民缺乏就业技能之忧。征对被征地农民缺乏就业技能现状,政府加大培训资金投入,继续实行“四免”职业技能培训,即免费培训、免费就餐、免费接送,培训合格后免费办理技能证书。并推介就业不少于3次。对被征地农民培训的重点主要放在转变就业观念、规范职业行为和增强劳动技能三个方面。把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以保证培训后的就业率。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服务

(1)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发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尽可能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并通过各种渠道向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为用人单位和被征地农民创造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2)鼓励、引导和支持被征地农民走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之路。农民自主创办企业或开办个体工商业,享受城镇居民创办民营企业和城镇下岗失业职工自主创业同等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促进农民就业。

努力争取被征地农民就业再就业社保补贴、小额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被征地农民《再就业优惠证》应发尽发。通过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被征地农民打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3)鼓励愿意从事种养业的农民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做贡献。在征地和拆迁的过程中为被征地农民规划留用地,或者采取转包、出租、转让等方式,在周边土地富足的乡镇划出部分“四荒地”、“河滩地”或耕地给被征地农民从事种养业。

(4)组织劳务输出,实施“走出去”战略,采取多种渠道和措施,建立比较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同时,通过“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与企业签订协议,将培训合格后的被征地农民直接输送到该企业就业。

农民就业范文篇8

一、农民工就业的五大亮点

(一)农民转移务工总量呈持续增势。一方面受到各级政府出台的稳定农民工就业的各项措施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新一代农民工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外出务工、创业打拼、技能谋职的意识也较强烈,务工人数呈持续上涨态势。通过12个村120户农民家庭的抽样调查显示,调查农户共有人口419人,整半劳动力325人,转移务工的有161人,较2009年最多时期的第二季度159人增1.26%。

(二)重庆市内就业的农民工快速增多。重庆的企业和工业园区为农民工实现就近就业提供了现实平台,现有企业扩产和更多入驻企业建成投产提供了更多的农民工可选岗位,农民工家门口就业前景广阔。天城镇茅谷村和双河口街道石梁村由于紧邻工业园区,村里有85%的农民工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2月21日万州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送岗位,返乡民工专场招聘会”中,周家坝工业园区、卢家坝工业园区、双河口工业园区96家企业定向招聘春节期间由区外回来的农民工,为15000名本地农民工提供了相应的就业岗位。120户农户调查显示,161个农民工中有38个在乡镇域内就业,占23.6%;有32个在乡外区内就业,占19.9%;有16个在区外市内就业,占9.9%。即在市内就业人员已占农民工总数的53.4%,较上年提高了9.4个百分点。

(三)农民工就业岗位首选震灾恢复重建项目、国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白羊镇紫金村和高峰镇大寨村等反映,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农民工辗转成都方向的震灾恢复重建项目和中西部的大型道路、桥梁隧道、城建等国债投资项目,这些建设工程普遍工期长、打工效益高,是农民工目前的首选。调查中进入震灾恢复重建项目、国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筑农民工增加了三成以上。

(四)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也渐成农民工外出热点。分水镇郎家村、九池乡九池村和高梁镇大碑村三村调查反映,新年后村里农民工前往就业环境较好、工资待遇较高的上海、北京、山东方向的农民工增多,目前已有570人前往上述省市务工就业,比上年增加43人,增长8.4%。

(五)劳动报酬持续上涨。郭村镇桐林村、长岭镇凉水村、新田镇谭绍村等调查农户纷纷反映,无论本地打工的工资标准,还是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东北、川西打工的工资标准,从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陆续上涨,上涨势头强劲。如东北沈阳中小型餐馆,熟练工月薪在1900元以上,一般服务员底薪1200元另加开瓶等计件报酬通常可保持1500元左右,较上年同期工价提高了约250元,提高幅度近15%。重庆主城和万州城内餐饮服务业,农民工月工资也上涨150至200元,由上年的800元不等增加到目前的960元左右,提高幅度近20%。上海、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进厂农民工月工资通常在2200元以上,增加200多元,增幅近10%。广州、东莞等珠三角地区进厂农民工月工资通常在1700元左右,约增加300元,增幅22%以上。建筑行业技工、普工工资增长较多,通常以日工资计酬,泥瓦工、钢筋工、水电工等技工日工价由120元涨到了150元左右,普工日工价由70元涨到了90元左右,加上每月务工天数增多影响,建筑农民工月增收超过25%。部分建筑技工年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高的达到6万多元。

二、农民工就业存在的两个问题

农民就业范文篇9

一、失地农民就业状况

农民失去土地之后,不再依靠土地休养生息,要想生存下去,获得生活的保障,必须要有其他工作支持。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外界原因和农民自身存在的局限,在失去土地之后,失地农民并不能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失地农民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第一,失地农民从农村进入城镇,给城镇的就业带来问题。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意味着失去了工作,大量的失地农民进入城镇寻找工作。失地农民的大量涌入,补充了城镇岗位空缺的同时,给城镇的就业带来了压力和挑战。第二,失地农民身份的彻底改变给自身就业带来困难。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们需要时间融入城镇生活,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城乡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碰撞和磨合,给失地农民的就业增加了困难。第三,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城市中下岗待业人员、往届和应届高校毕业生相比,失地农民受到的学校教育、劳动培训更少,加上没有工作经验,对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不清楚,使得失地农民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就业弱势地位。当失地农民选择就业岗位时,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多从事低收入、低劳动技能、低文化素质的岗位,如保姆、环卫工人、建筑小工、手工业流水线等工作。第四,失地农民的就业层次低,就业的高流动性、低稳定性的特点决定了享受到的社会保障权益差,权利难以实现。第五,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代替人工,使得低脑力劳动者、流水化工作者容易被岗位淘汰,机械化生产带来的企业岗位缩减,工人失业的风险变大,失地农民在这一趋势中无能为力。

二、失地农民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政府重视度不够。政府应该承担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主体责任,然而政府重视度不够,使得失地农民的就业更加困难。对失地农民而言,政府在就业保障中负有主体责任,责任缺失会妨碍失地农民与政府就业权利保障和被保障关系,政府没有尽到就业保障的义务,失地农民的就业权利没有得到保障致使失地农民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和盲目性,造成自主创业和自主择业双重受阻。对社会而言,政府和社会存在的交互式服务关系出现问题,政府的职能定位存在偏差,不能有效利用社会反馈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信息,对劳动力的市场供给和需求偏差进行矫正。(二)失地农民自身能力不足。失地农民由于个人能力不足造成就业择业的困难,而造成失地农民个人能力不足的原因包括失地农民的劳动技能欠缺、失地农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低、维权意识不强等。受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当失地农民的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维权意识弱,法律观念不强,处于劳动维权的被动局面。另外,失地农民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有限,方式有限,渠道单一,通过血缘和地缘就业关系网是主要的就业渠道,本村在外劳动者的介绍是一大途径,对现今通过网络找工作的接受程度低。失地农民的个人能力是决定其就业自由选择的重要因素,个人能力不强,束缚了失地农民的就业自由,同时制约了就业权利。(三)失地农民的政府购买就业培训体系不完善。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重要方法,但目前我国政府购买公共就业培训服务体系仍不完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政策不到位、政府经费的投入有限制、就业培训机构的安排自由度大、组织间沟通不协调。所以,政府购买就业培训体系的不完善影响了政府、社会和失地农民直接的交互关系。培训体系的不完善,失地农民真正的培训效果难以保障,对失地农民的个人技能、就业效果也难以提升。

三、政府购买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服务的准市场机制分析框架

政府购买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服务的准市场机制参与主体包括政府、培训机构和培训对象,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是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服务的资金提供者、培训项目组织者和监管者,但区别以往,政府是具体培训项目的购买者而非提供者,政府直接向就业培训机构购买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服务,或者直接发送培训券给失地农民,失地农民自由选择就业培训项目学习。各类公共就业培训中心、技术学校、私人培训机构等资质认定合格即可成为可供选择的提供者。作为培训对象的失地农民,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政府指派的就业培训服务,可以在众多就业培训机构提供的就业培训项目中选择自己合适的项目参加培训,参与政府指定的培训补贴范围内的项目不需要直接支付培训费用,费用主要在购买者和提供者———政府和培训机构中流动。按照准市场运作的准市场模式或凭单式模式,费用给付也可以是相应的模式。在准市场机制中,政府认定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机构购买服务,并向市场开放招标,培训机构向失地农民免费提供就业培训服务,政府根据失地农民的学习情况拨付给培训机构相应款项;在凭单式模式中,政府发送就业培训券给失地农民,将购买权交给失地农民,失地农民拥有自主购买权,可以直接向政府招标认定的培训机构选择性购买就业培训服务,政府根据就业培训机构获得的培训券拨付款项。政府购买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服务的优点可以从提供者、生产者(委托者)、服务购买者、培训经费来源、服务提供战略、公共培训机构角色、培训机构间竞争性、(准)合同关系、消费者的选择权、市场化程度、相对服务质量11个方面体现(表1)。在准市场模式和凭单式模式中,提供者和生产者分离,政府采取公告招标、合同签订的方式,培训机构承担生产者的角色,政府只需扮演购买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服务的委托购买者和监管者角色。各类公共就业培训中心、技术学校、私人培训机构等通过竞争,资质合格,政府认定可以成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服务的提供者,和政府一起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培训服务。培训对象即失地农民,在准市场机制中,尤其是凭单式机制中,失地农民拥有较大的选择权,可以拿着培训券自由选择就业培训机构,具有一定的购买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培训服务的购买者。由失地农民作为就业培训项目的购买者会给就业培训市场一定的压力,促使就业培训机构改善服务,提供高质量的就业培训服务。在准市场机制中,政府首先进行公开招标,只要是满足条件的培训机构都可参与到竞争中来,政府最终选定一家培训机构与其签订合同,政府成为就业培训服务的委托者,培训机构成为者,合同成为政府购买就业培训服务的新工具。

四、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的保障机制

农民就业范文篇10

一、基本思路和原则要求

(一)将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征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加强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纳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尽快建立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与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资金,促进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和融入城镇社会,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二)明确范围,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因政府统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导致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且在征地时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在册农业人口,具体对象由各地确定。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要以新被征地农民为重点人群,以劳动年龄段内的被征地农民为就业培训重点对象,以大龄和老龄人群为社会保障重点对象。在实施过程中,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充分考虑地方政府财政、村集体和农民承受能力,统筹考虑同一地区新老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问题。对符合条件的新被征地农民,政府应在征地的同时即做出就业培训安排并落实相应的社会保障政策。对原已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问题,也要统筹考虑需要与可能、新老政策相互衔接等因素,予以妥善解决。

(三)根据城市规划区内外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问题。在城市规划区内,当地人民政府应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城市规划区外,应保证在本行政区域内为被征地农民留有必要的耕地或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并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地区的被征地农民,要异地移民安置,并纳入安置地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努力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

(四)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坚持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统筹城乡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鼓励引导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区吸纳被征地农民就业,支持被征地农民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在城市规划区内,要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统一的失业登记制度和城镇就业服务体系。未就业的被征地农民可到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及时办理,并积极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咨询、就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促进在劳动年龄段内有就业愿望的被征地农民尽快实现就业。在劳动年龄段内尚未就业且有就业愿望的,可按规定享受促进就业再就业的相关扶持政策。

(五)落实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责任。政府要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的被征地农民就业,督促指导用地单位优先安置被征地农民就业。就业安置可以采取用地单位直接提供就业岗位并与符合就业条件的安置对象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用地单位、就业服务机构和被征地农民三方签订合同委托安置的方式。

(六)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培训工作。在城市规划区内,各地要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的职业培训计划,通过订单式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在城市规划区外,各地要针对被征地农民的特点积极开展职业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积极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七)明确保障对象。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对象的确定,要严格按规定程序核准并予以公告后,报县(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备案。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八)保障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各地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方式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对城市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被征地农民不同年龄段,制定保持基本生活水平不下降的办法和养老保障办法。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应按规定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已开展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的地区,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要按规定纳入救助范围。有条件的地区可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参保范围,通过现行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其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对城市规划区外的被征地农民,凡已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和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要按有关规定将其纳入相应的保障范围。没有建立上述制度的地区,可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提供必要的养老和医疗服务,并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当地的社会救助范围。

(九)合理确定保障水平。各地要按照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要求,根据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策可衔接、政府财力能承受、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简便易行等原则,合理确定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和养老保障水平,应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四、落实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资金

(十)落实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资金。开展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所需资金从当地财政列支;社会保障所需资金从当地政府批准提高的安置补助费和用于被征地农户的土地补偿费中统一安排,两项费用尚不足以支付的,由当地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有条件的地区,地方财政和集体经济要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和引导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社会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十一)严格资金管理。政府承担的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由当地有关部门在征地过程中统一划拨。各地政府要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规定,加强资金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增值,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或挪用。

五、加强领导,精心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