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高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2:11:36

农高会范文篇1

1、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我们在接到省政府办公厅陕政办函【2011】105号文件后,积极谋划,向主管县长和县长及时进行了汇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的参展工作,组委会在科技局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筹展参展的各项工作。为了确保这次参展不办成“旅游休闲会”,组委会办公室又成立了综合协调组、筹备组、洽谈组、会务组和新闻宣传组5个工作小组,分工负责,夯实责任,做细、做实各项筹展工作。县政府为参加这次盛会预算了专项经费。这次到会的有县四套班子领导、组委会成员单位领导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共计120人。

2、抓早动快,精心安排

今年我局把参加十八届农高会列为全县科技工作的“重点和靓点工作写入目标责任书,在全县科技工作大会上与各乡镇和各有关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夯实了责任。8月2日县政府办公室向各乡镇(管理区、街道办)、县政府各有关单位发出《关于征集第十八届中国农高会参展项目的通知》之后,我局由4名领导带队分四组赴各乡镇(管理区、街道办)、各相关事企业单位进行督促、指导。10月11日县政府办印发了《县参加第十八届农高会<工作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和要求。10月12日,召开了组委会成员单位工作会议,听取了各单位的汇报,进行了再动员、再安排、再落实。会后,各乡镇、相关单位积极配合,按预期进度完成了各项工作的筹备。

3、精选产品,优化项目。

为了确保这次参会的产品和项目不再以旧代新,在参展产品评奖和项目招商引资方面有所突破,我们对全县各乡镇和相关企业进行了详细的摸底,在《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各成员单位必须有一个代表本乡镇、本部门特色成就的产品参展,包装一个开发前景好的招商引资项目向盛会推荐。在10月12日的动员会上做了进一步的强调。会后,各乡镇、各相关单位都能积极准备,按时报送。永宁、双河、金丁、吴堡等乡镇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督办,报送及时,产品数量充足,富有特色,项目包装精细,论证充分。鹏翔糜子黄酒厂、丰元小杂粮公司等相关企业目标远、认识高,能站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高度上认识参会意义,踊跃报名参展,报送产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进度上都好于往年。这次入编项目册的14个产品和16个项目,是我局在报送的30多个产品25个项目中,好中选优,优中选精,筛选出的精品。这次参会共带来9种20样产品;6类16个招商引资项目。所有产品有特色、项目有创新,保安镇、双河乡等乡镇单位领导带领相关企业会前介入,积极与外商协商,达成意向协议。目前5个产品销售合同和2个引资项目(协议已具备集中签约条件,涉及资金一亿六千多万元。7个产品申请“后稷奖”评审,其中5个申请“后稷特等奖”的评审。目前已通过组委会初审,有望全部获奖。

4、策划宣传,营造氛围

为了充分展示我县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成就,在宣传策划上,我们除要求县新闻媒体全程跟会进行全方位报道外,还加大了广告宣传力度。一是以“红星照耀下的”为主题,设计制作了图文并茂的项目册,项目册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县在构建生态大县、文化名县、经济强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新成就。第二部分是推荐我县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取得的名优特新产品、新成果。第三部分是招商引资项目。印制项目册10000份;二是设计印刷了20000个“魅力”宣传手提袋,准备在大会期间发放;三是在A馆展区正门入口设置“热情好客的人民欢迎您”彩虹拱门,放飞两颗巨型气球,同时在B馆正门正中央制作了38m*5m的彩绘巨幅广告,集中展示宣传我县在实施“工商兴县、产业富民、城镇带动、项目之撑、科教奠基、跨越发展”战略和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过程中取得的新成就,目的就是打响叫亮“将军故里、红都、西部百强、陕西十强”四张名片,展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和“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的风采,用新、新风采吸引四方宾朋投资、建设、发展。

5、科学设计,精心布展

按照“直观、快捷、美观、大方”的原则,我们对小小的9㎡展位进行了精心设计,彩绘装饰,配以大屏幕播放,全方位展示“文明新”的新风采。11月3日我局6位同志就带着产品和项目前往进行布展。所有的布展工作今天下午通过了组委会和市参展团的验收。

农高会范文篇2

一、考察学习时间

年11月1日-11月7日

二、考察学习地点

第十八届中国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展示国际馆;陕西省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及甘肃省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示范基地等。

三、考察学习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参观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科技成果展览展示、农业科技发展信息、项目及技术洽谈与交易、农业技术咨询培训与人才交流、植物新品种信息等。

四、考察学习人员

1、涉农县(区)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

2、市部分优秀科技特派员代表;

3、市科技局分管领导及业务处室负责人等;

五、经费安排

涉农县(区)科技行局负责人的考察学习费用自理。市部分优秀科技特派员代表的考察学习费用由市科技局负责安排,从市科技特派员专项经费中列支。

农高会范文篇3

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杨凌农高会参展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主要目的是总结表彰第十四届杨凌农高会组团参展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完善措施,再鼓干劲,努力推动全市杨凌农高会组织参展和咸杨农业产业一体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提升我市农业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为加快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刚才,大会表彰奖励了我市参加本届农高会组织参展工作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礼泉、武功、旬邑三县作了经验交流,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就今年我市的组团参展工作及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再接再厉,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今年,全市组团参加第十四届杨凌农高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有四个显著特点:

一是组织筹备精心周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上届总结表彰会就进行了专门部署。为了提高今年的参会档次,市政府先后3次召开协调会、汇报会,审定展位设计方案,对接展示的图片和文字,避免了以往的千篇一律,突出了参展的主题思想。市展团办公室加强和组委会各部门联系,从展位预订、设计、招标、制作、参会宣传、精品征集、项目洽谈、签约组织、群众参会等方面,及时拿出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各县市区突出特色,积极筹展,保证了全市筹备参展工作的圆满成功。

二是展览展示主题突出。按照“突出一个主题,展示一个产业,推出一个产品”的思路,设计出的咸阳展团展位总体造型新颖大方,靓丽独特,美丽的蝴蝶造型和展位中的红枫树衬托出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合作的腾飞和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红红火火。灯箱版面宣传与展位展示产业、产品协调一致,主题突出。展品包装精致,特色突出,格调清新,展示效果良好。特别是长武的长旱58小麦新品种、三原的SOD保健苹果、淳化的富硒苹果、兴平的清水莲菜、礼泉的羽毛插花和重达200多斤的子祺月饼,武功的“一村一品”土织布、永寿的手工艺品刺绣画、乾县的大葱新品种、渭城的真草皮、旬邑县的迎奥运新品种苹果造型等产品的视觉冲击强烈,颇受参会各界人士青睐。会议期间,咸阳展位前呈现出“四多”,即参观的中省领导多,采访的新闻记者多,洽谈项目的客商多,参观合影的群众多。全国人大副主任顾秀莲、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省长袁纯清、省委副书记王侠等领导先后专门视察我市展团;中央电视台先后采访了我市6个县,省电视台、陕西日报社、三秦都市报、陕西科技报、华商报等各级新闻媒体争相采集参会亮点。

三是招商引资成果显著。我市以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招商项目为重点,加大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对接和洽谈,当会与北京、河北、河南、广州、深圳、福建、黑龙江、山东、山西、南京一些大中城市和地区的客商、德国沃斯威尔有限公司等国内外20多家知名企业签约合同项目71个,合同金额34亿元,引进资金30亿元,比上届增加了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7个,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7个,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4个。这些项目除了传统产业外,还涉及到欣赏园艺、观光农业、物流、信息、新农村建设等一些新的内容,项目的实施必将对我市今后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产生较强的推动作用。

四是交易洽谈红红火火。由于我市展位特色鲜明,展出的产品视觉冲击力强,各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力度大,大会开幕不到4天,到我市展位前参观洽谈的客商就达5000多人,当会签订产品销售意向4000多万吨。旬邑县在展位上现场达成苹果、洋芋销售意向5个,涉及资金1.2亿元。兴平市与客商签订产品销售订单8个,总资金量500余万元。淳化的富硒苹果当会签订了200万吨的购销协议。长武县在馆内推介谈成苹果、醇古牌系列白酒销售意向10个,意向资金4.6亿元。永寿县与山东华蜂公司初步商定槐花蜜原料供应意向,预计年销售收入在230万元左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科技含量还不高,新产品少,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亟待进一步加强;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不强,农产品的包装、策划、宣传还不到位,市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区域特色产业规模不大,特色优势不够突出;个别县区和部门对农高会参展工作存在松劲厌战情绪,对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力度不大,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对此,各级务必采取针对性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这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县市区、各部门一定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以这次杨凌农高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农高会和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以建设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统揽全局,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实现绿色、高效、富裕、文明。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积极做好当前各项工作

首先,要抓好会上签约项目的落实。各级各部门对这次农高会签约的71个合同项目,要建立项目包抓责任制,督促合作双方尽责履约,确保项目资金足额到位,合同项目提早开工建设。对协议项目,要确定专人,夯实责任,加强沟通交流,积极协商洽淡,促进项目早日签约实施。

二是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要充分发挥杨凌的辐射带动作用,全方位推进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合作,以科技武装农业、提升农业、教育农民,真正把杨凌变成咸阳的“专家大院”,把咸阳建成杨凌的科技试验基地、种植基地、推广基地。要积极推进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吸引杨凌的科研人员在咸阳领办、创办企业,加快新产品的研制推广,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升我市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大力引导支持红星软香酥、富安、神果、天佑果蔬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推进粮食、果品、乳品、蔬菜等农产品的深度开发,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要加快“一村一品”建设,培育特色产品。要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培育特色鲜明的专业乡村,逐步做大规模,形成优势。要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科学规划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四大主导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要切实抓好“西宝高速”、“咸宋”公路沿线咸阳段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开发,重点发展大棚栽培、花卉种植等精品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要快速推进旱腰带酿酒葡萄产业开发,为大面积发展葡萄种植业打好基础。

四是加快龙头企业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要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开发农业,以粮、果、畜、菜等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加快三原、泾阳、礼泉、兴平、武功等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培育壮大百户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五是要统筹兼顾,积极做好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对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完成情况开展督促检查,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同时,要结合贯彻十七大精神,精心谋划好明年各项工作。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促进全市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做好今后杨凌农高会参展工作,加快推进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核心在项目,关键在落实。各县市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要坚持把做好杨凌农高会参展工作和推进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健全机构,保证工作高效有序运转。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两市区党政领导、对口部门、企事业单位及民间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交流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双方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领域。

二要主动协调沟通。市农业产业一体化促进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协调、督促、组织县市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与杨凌的一体化合作。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创造性开展工作,积极主动加强与杨凌示范区的联系和磋商,协调建立对口单位定期会晤制度,研究农业高新技术引进、推广及项目实施等工作的有效措施,确保农业产业一体化工作取得实效,推动两市区在关中地区率先实现跨越发展。

三要重视推介宣传。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的重大意义和工作成效,宣传历届农高会签约项目落实情况,使国内外更多的朋友了解咸阳、关注咸阳,提高我市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调动和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各级要对完成的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合作项目进行挂牌,并在重要交通路段设置醒目标志,强化成果展示效应。

农高会范文篇4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近年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的部署,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步良好。特别是全市各县市区、各涉农部门借助杨凌农高会这一优势平台,集中宣传推介我市新特优农产品,广泛开展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签约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项目,达到了宣传咸阳农业、提高咸阳农产品知名度、提高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促进农村科技进步的目的。仅今年农高会首场集中签约,我市就签定项目80个,签约金额达37.4亿元,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与此同时,各级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主动对接,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推广示范和科技转化,全面推进“市校(院)合作”,推动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累计为咸阳引进农业发展资金9.8亿元,实施产业开发项目172项,先后有12户龙头企业落户咸阳。可以说,积极组团参加杨凌农高会,深入实施咸杨农业产业一体化合作,对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高农业发展效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科技含量还不高,附加值较低,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亟待进一步加强;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不强,农产品的包装、策划、宣传不到位,市场竞争力不强;区域特色产业不够鲜明,规模不大,拳头优势不够突出;个别县区和部门对农高会参展工作存在松劲厌战情绪,对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力度不大,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对此,各级务必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我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经过全市上下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我们正处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袁纯清代省长在我市调研时明确指出,咸阳要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走在前列。因此,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加快建设西部强市和全面小康咸阳,农业和农村工作非常重要,十分关键。作为中国农业科技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的杨凌农高会,是展示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及其产业化项目,广泛开展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交流的重要平台;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是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产业和资源优势,推动两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升我市农业发展效益,增强县域经济实力重要举措。各县市区、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农高会参展和咸阳杨凌农业产业一体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再接再厉,奋力推进,并以此为抓手,壮大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咸阳农业发展的层次,确保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省走在前列,真正使农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依托杨凌,强化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杨凌是闻名中外的“农业硅谷”,具有强大的科技、人才、信息、资金和品牌优势。我市农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土地、劳动力资源和农业产业优势明显。充分发挥两市区优势,做好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文章,对促进两地共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以更加开放、宽广的胸怀,主动对接,加强联系,充分发挥杨凌科技的辐射带动作用,全方位推进一体化合作,以科技武装农业、提升农业、教育农民,真正把杨凌变成咸阳的“专家大院”,把咸阳建成杨凌的科技试验基地、种植基地、推广基地。积极推进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吸引杨凌的科研人员在咸阳领办、创办企业,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想,制定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吸引杨凌的专家学者前来咸阳兼职、任职。切实抓好彬县小章农业科技综合示范、泾阳奶菜、乾县奶畜果三个专家大院建设,使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依托杨凌科技示范基地和现有的农业服务体系网络,培训农业科技骨干和农村致富能手,培育一批懂技术、懂市场、通信息的专业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裕的人才支撑。要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重视消化吸收工作,尽快将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围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储备工作,以充足的项目准备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向我市聚集,形成粮食、果品、蔬菜、乳品以及农产品流通产业化企业集群,把我市逐步建成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物流中心。

三、精心策划,深度开发,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从这次农高会的情况来看,我市大部分县市区和企业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广大农民朋友踊跃参加,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尤其是礼泉、武功、淳化等县区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精心策划包装,把谷米画、土织布等小产品,做成了一篇大文章,收到了积极的效果。这种农业和文化艺术有机结合的典型模式,蕴含着农业与科技联姻的巨大潜力,是提升我市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益探索,更是一篇促进农产品转化、带动农民增收的好文章。因此,引入市场化理念,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学习借鉴“小谷米画”和“苏惠土织布”营销经验,切实增强市场意识,坚持用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用市场化理念包装产品,充分挖掘特色农产品的文化内涵,展示我市农业的特色优势、产品优势和资源优势,增强农产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关县市区要积极鼓励引导,制定行业标准,想方设法把永寿沙棘油、彬县晋枣、乾县锅盔、武功旗花面等小产品做大做强。对市场前景看好、竞争力较强的,要进行必要的资金扶持,邀请专业策划公司来做。要引导支持红星软香酥、富安、神果、天佑果蔬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推进粮食、果品、乳品、蔬菜等农产品的深度开发,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各县市区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抓紧编制绿色农业发展规划,推广果、畜、沼、窖、草生态果园模式,加快绿色果品基地认证,努力打造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农产品品牌。

四、优化结构,扩大规模,加快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各级要认真贯彻落实袁省长指示精神,把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一项大事来抓,精心谋划,突出重点,破解难点,进一步提升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要围绕“粮食做专、果业做优、畜牧做大、蔬菜做强”的目标,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科学规划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四大主导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积极培育谷米画、土织布、食品加工、生猪屠宰、蔬菜种植等专业村,逐步做大规模,形成优势。切实抓好“西宝高速”、“咸宋”公路沿线咸阳段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开发,重点发展大棚栽培、花卉种植等精品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认真做好旱腰带地区5万亩酿酒葡萄种植规划编制工作,为大面积发展葡萄种植业打好基础。

五、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促进全市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农高会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创新•合作与农业现代化”为主题,按照“拓展思路、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提高效果”的要求,充分发挥农高会在农业高新技术、产品及项目展示交易、推广示范和洽谈合作平台的重要作用,积极展示我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成果、新成就,围绕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加快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市场化为目标,积极创新参展形式,突出技术交流与合作、农业招商引资、特色农业和实际展示效果,争创展示水平第一、质量第一、效果第一。

二、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我区筹展参展工作的领导,区政府决定成立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展团,展团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展团的筹展参展工作,办公室设在区农林局。各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和落实筹展参展工作。

三、参展方式、内容和组团责任

(一)参展方式

展团设立在国际展馆(C馆),由3个标准展位组成(每个标准展位3300元),以实物展示和展板宣传为主。主要宣传我区都市农业建设新亮点;展示、交易农业高新技术产品和名、优、特产品;开展农业项目招商引资、项目洽谈,参加农业实用技术服务信息交流和论坛等活动。

(二)组团责任

展团由区农林局牵头,主要负责文字资料、图片、展品收集;后稷奖申报;组织与客商进行农业重点项目洽谈、签约等工作。各街道办事处及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负责组织本辖区企业、院所、农业科技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殖示范户、农民专家等到会交流、参观学习以及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等工作。

(三)展品分配

本次展团展示的实物主要为果品、蔬菜、花卉及畜产品等,展品主要由各街办提供:新合街办提供恒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净菜20箱(每箱20公斤)、观赏菜8类、东方乳品厂生产的系列乳品各5箱;狄寨街办提供灞苑牌葡萄50箱;新筑街办提供花卉、盆景30盆。以上展品务必于中午12时前送至区筹展办公室。

(四)集中签约

区农林局和白鹿原管委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心筛选和包装招商项目,组织集中签约招商项目单位参加市集中签约专场,借助农高会集中签约平台,积极宣传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招商成果。

四、几点要求

(一)大力开展宣传,进一步扩大我区都市农业的影响力

各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尤其是白鹿原管委会要根据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规划、定位和目标,从加快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充分利用农高会的宣传平台进行高密度的集中宣传。要大力宣传我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成果,努力提高我区都市农业及名牌农产品的知名度,使广大涉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农高会对项目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意义。

(二)精心组织,切实鼓励和引导各类涉农企业做好项目参展、招商引资、技术引进和产品交易工作

各街道办事处要积极组织辖区内涉农企业和各专业合作组织等相关单位参加本届农高会,展示我区农业品牌化、规范化、市场化发展成果。白鹿原管委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为目标,精心筛选和包装招商项目参加市集中签约专场,并积极开展参展、引进新技术、扩大招商、促进合作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区农业发展水平。

(三)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筹展参展工作顺利进行

各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尽快成立参会工作机构,尽快落实任务和工作人员,制定工作方案并加强与区筹展办公室联系,确保各项筹展参展工作顺利进行。

农高会范文篇6

区政府决定,组团参加举办的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农高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会单位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区科技局、区招商局、区农林局、区乡镇企业局等单位。

(二)涉农企业、高科技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科研机构、农村基层干部、农民群众。

二、组织机构

区政府组建参加第十七届农高会参展代表团分团。

代表团办公室设在区科技局,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下设会务组、项目洽谈组、评奖组、参会动员组、布展组等5个工作组。

三、大会概况

本届农高会以“科技创新、示范推广、现代农业”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展览展示、国际合作交流、信息、洽谈交易、咨询培训、评奖颁奖等六大板块。

展览展示:本届农高会设置高新技术馆(A馆)、实用技术馆(B馆)、国际馆(C)馆3个室内展馆及农业机械展区(D区)、农业现代示范区展区(E区)2个室外展区。室内展馆举办地理标志产品专题展、“一村一品”产品推广展、西部乡村旅游展和种植业、畜牧业、设施农业、种子种苗、农用物资、农产品及其加工等专业展览活动。室外展区举办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产品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展示等活动。

国际合作交流:继续举办国际农业合作周活动。邀请国内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围绕农业科技转化、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农民创业等问题,举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高端论坛、国际农业科技论坛、中外农民创业论坛等活动。

信息:面向涉农企业、投资商、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农业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举办信息会、技术拍卖和交易活动,集中推介技术领先、市场前景好、具有产业化开发价值的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

洽谈交易:邀请全国各地招商机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经销商、农资连锁经营商、商、进出口商、投资商等,举办农产品购销洽谈会、项目推介会、新成果新技术会、投资洽谈专场、经销商大会、专场推介会以及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促进参展地区和单位的产品贸易、成果转化与项目招商。

咨询培训:组织农业科技专家、农民企业家和致富农户代表,面向农民和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和农民群众,围绕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以及种养新技术,举办现场咨询与技术活动。

评奖颁奖:面向参展单位,继续组织开展“后稷奖”评审和颁奖活动。

四、明确责任

按照代表团分团统一安排,各工作组主要职责如下:

(一)会务组。组长由刘春喜同志兼任,主要负责本届农高会代表团分团的组织、联络、协调工作;做好与市团的联系和衔接工作;做好会议宣传及总结工作。工作人员由区科技局抽调。

(二)项目洽谈组。组长由丁双印同志担任,主要负责推介及签约项目的征集、上报工作,联系准备2个洽谈项目,在会前、会中要加紧对接,组织安排系列投资促进活动、专场项目推介及签约活动等事项,并做好项目洽谈成果统计及上报工作。工作人员由区招商局抽调。

(三)评奖组。组长由刘春喜同志担任,主要负责农高会“后稷奖”参评工作,各部门至少申报参评项目一项。为加快实施名牌战略,不断提高我区涉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要积极组织较多的高新技术成果、高新技术产品和名特优农产品参与评奖,并于25日前报送市科技局成果产业科。工作人员由区科技局抽调。

(四)参会动员组。组长由赵运岗同志担任,副组长由燕金龙同志担任。主要负责组织动员全区涉农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乡镇企业、个体企业、农业科研机构有关人员及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种粮大户、农业科技示范带头人、农民群众参加展览交流,参会学习。共400人:其中黄堡镇200人,王家河镇150人,乡50人。工作人员由乡镇企业局抽调。

(五)布展组。组长由刘春喜同志担任,主要以农业技术、设施农业、畜牧业、节水灌溉、种植、农资、农业机械、种苗林木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要展示领域。展位布展由区科技局牵头负责,区农林局、区招商局、区乡镇企业局及各乡镇要依照分工提供产品、图片资料,全方位、有重点地展示我区农业发展成就、投资环境和科技成果。工作人员由区科技局抽调。

五、工作要求

为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农高会这一重要平台,切实做好参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扎实工作,把各项筹备工作做实做细,确保参会收到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机构。各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照分团的安排,确定一名领导负责,落实工作人员和经费,制定工作方案,抓紧时间,积极组织动员各种力量,迅速启动各项筹备工作。

(二)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各工作组要按照分团要求,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防止推诿扯皮、贻误工作,确保各项筹备工作圆满完成。

农高会范文篇7

一、关于“两项制度”衔接工作

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是当前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两项基本制度,两者相辅相成,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开展农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又是建立贫困瞄准机制、解决贫困人口生存和发展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就是通过调查识别和建档立卡,探索建立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对象的动态识别机制、监测管理机制和针对贫困户和农村低保户分类帮扶机制,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保障收入已过低保线但仍比较低的这部分群众的基本生活,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收入水平,使其尽快摆脱贫困。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可以说既是发展工程,又是民生工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加大力度,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在推进过程中,必须突出三个衔接、抓好三项工作。

三个衔接,就是对象衔接、政策衔接和管理衔接。

对象衔接,是基础、重点和难点。扶贫部门要主动与民政、财政、统计和残联等部门搞好协调沟通,做好各类扶持对象的衔接。尤其在对象识别上,要遵循先严后松的原则,严把群众申报、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等关键环节,吃透摸清情况,不多报、不露报,初定后向群众公布,确保客观公正。

政策衔接,是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的目的所在。在政策衔接上,民政部门要继续完善低保到户政策体系,做到应保尽保,绝不脱档;扶贫部门要以1500元以下收入群体为主要对象,重点从产业开发、能力建设、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到户扶持措施,使其尽快跨过贫困门槛。

管理衔接,是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在管理衔接上,要分类建立低收入人口对象档案,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逐步完善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数据库,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三项工作,就是发动群众、规范程序、加强监督。

发动群众,就是要以群众为重点宣传对象,利用各种手段和媒体,努力将有关政策、操作办法等宣传到群众中去,做到家喻户晓,充分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确保“两项制度”衔接工作有效进行。

规范程序,就是在“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中,严格按照统一制定的工作程序和步骤开展工作,绝不能图简便而减少任何一个环节,尤其是在对象识别的民主评议、村级初定对象和公示这些步骤中,必须熟悉程序,严格实施,环环到位,确保公开透明。要以格式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举报电话统一的规范形式,对村、乡、县三级确认的对象进行三次公示。在对象识别和政策落实等环节上,要坚持集体审核原则,严格程序,严明纪律,严禁优亲厚友。

加强监督,就是要认真做好意见收集、调查核实、纠正偏差、监督检查等工作。要切实搞好投诉处理和信访处置,接到群众举报或投诉,必须派出专门人员深入实地调查情况,并将调查结果向群众公布,确保真正把这件惠及贫困群众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二、关于农高会组团参会工作

农高会是我国唯一的农业高科技成果的博览会,已连续举办多次。今年农高会我市筹备工作和以往不同的是,全市将按照布大展的思路,统一谋划,突出特色,提升层次,力争在本届农高会上取得宣传展示、招商引资和农产品贸易的全面丰收。现在距第十七届农高会开幕仅剩20天时间了,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克服松劲厌战情绪,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责任,重点抓好参展布展、项目招商、大会组织等重点工作,确保按时高标准完成组团参会的各项任务。

一要在布展上突出特色。要按照统一布展的要求,分成几大特色板块精心设计,突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高科技和粮果蓄菜等特色产业。尤其要彰显一年多来我市农业高科技的新成果、新产品,以及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和效果。要建立参展成果征集互动机制,各县市区要全市树立一盘棋思想,按要求积极筛选项目、准备展品,充分体现本县区主导产业和农业科技水平。

二要狠抓农高会项目签约工作。宣传、发改、招商、扶贫等部门要同频共振,紧密配合,切实搞好项目的策划包装、宣传推介、洽谈签约等工作。一是筛选好项目。对外推介的项目要突出我市农业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精益求精,彰显规模效应。宣传、发改、招商、扶贫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切实搞好项目的策划包装、宣传推介工作。二是抓好项目的洽谈。要有效利用大会开幕前这段时间,与客商充分接洽,把项目的洽谈工作抓好、抓细。三是抓好项目的集中签约。各县市区要保证当会有2个5000万元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争取更多项目签约,确保项目质量,以签约项目体现参会成果。

农高会范文篇8

1、紧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年内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企业5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12亿元,争取国投资金50万元。

2、加紧衔接汇丰焦化、龙腾商贸城、农副产品加工项目、5000吨气调库、旱作农业科技园等项目,协助办理立项、环评、土地、工商登记手续,力争早日入驻园区,开工建设,投产达效。

3、加快建设60万吨焦化、光伏玻璃生产线、石英砂厂、光伏装备制造厂、3兆瓦光电建筑一体化光伏电站等项目;年内启动后续7兆瓦光电建筑一体化光伏电站,恢复胡萝卜汁加工项目的工程建设。全年完成各项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

4、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切实做好安商工作,每月25日前完成统计上报在建项目建设情况。

5、建立我县在外工作人员及园区投资者的人力资源档案,捕捉有价值的招商引资信息,力邀来园区参观考察洽谈项目。

6、挖掘园区资源、产业、区位优势,策划包装10个循环产业类项目。

7、精心组织参加第十四届西洽会、杨凌农高会等会展,扩大园区及项目推介力度。

8、年内争取赴外地招商两次以上,积极宣传园区,进行叩门招商。利用园区网站招商信息,推介招商项目,开展招商活动。

9、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活动,认真记写学习笔记,每月完成2篇通讯信息,全年完成2篇调研文章,年内至少在省市县级各类刊物、媒体或网站上分别发表通讯信息1、2、3篇。

农高会范文篇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世界性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形成,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以科技竞争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目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特别是加入WTO后,农业国际化趋势日益加速。但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及其转化能力仍然十分薄弱。同时,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农业技术水平仍比较落后,难以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

*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承担着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科技创新、示范、辐射和带动的历史任务。自示范区成立以来,科技工作围绕经济建设,按照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攻关及成果推广、高新技术产业化三个层次安排部署,突出新产品研制和行业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和条件平台建设。科教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初步形成,科教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以生物医药、环保农资、农产品深加工、农牧良种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科技示范辐射带动效应不断扩大,政府推动下的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正式启动。整体上来看,科技在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有了突破性进展。*目前拥有4个部级重点学科、16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9个国家和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中心。各类科技和管理人员上万人,科技创新人才7000多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双聘院士6人,国家及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69人,博士生指导教师235人,硕士生指导教师659人。“十五”期间,累计取得科研成果805项,其中,获奖成果156项,获部级奖励14项、省部级奖励142项。10多项科研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取得了一批如体细胞克隆山羊、生物农药创制、胚胎干细胞研究、杂交小麦育种、节水农业和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等重要成果。在西部地区16个省(市)建设了150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入区企业在全国16个省市建立示范点和原料基地1400个左右。对外示范辐射效益由每年20亿元左右增加到2006年的60多亿元。先后成立了示范区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一批专业孵化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率由1997年的32%提高到2006年的47%。为示范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发挥科技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自身能力建设,提高综合竞争力,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示范区科学技术发展虽然取得了较显著成绩,但由于受地方经济实力、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科技发展基础等条件限制,科技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出*科技资源的潜在优势。科技发展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确立;二是科技资源集成和整合不够;三是尚未形成有效的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四是地方科技经费投入不足;五是科技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度不够;六是科技成果转化率还较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少。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结合*发展实际,我们必须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创新的新*。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发展”战略,发挥共建优势,整合科教资源,集中力量、重点突破,推进示范、强化带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走出一条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人才为根本、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迅猛发展的创新型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1、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在抓好优势学科基础研究、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同时,加强区域性重点产业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强化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

2、重大集成创新项目研究开发和单项关键技术突破相结合的原则。在抓好单项技术研究开发的同时,重点强化以重大产品和新兴特色产业为重点的集成创新研究,加速产业化开发进程。

3、科研开发与节约资源相结合的原则。在抓好增产技术研发推广的同时,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节约技术和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重视产业间的增环加链,促进示范区经济发展由资源驱动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变。

4、科研开发与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抓好科技创新的同时,注重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研究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实践证明,必须通过国内外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引进、消化、吸收、嫁接改造与自主研究开发的紧密结合,才能造就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现跨跃式发展。

6、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加强科技创新的同时,注重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体制和机制,促进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强化政府宏观引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7、增加人才总量和优化人才结构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提高示范区广大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的同时,加强学科带头人、技能型人才和兼具技术与经营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尽快培植企业家队伍。

三、战略目标

到2020年,在动植物育种、动物疫病防治和人畜共患病防治、农业与资源环境、生态修复、食品精深加工、旱作农业、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研发方面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性成果。建成一批国内一流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掌握一大批重要的知识产权和产业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科技产业和产业群,培养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研发团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新型区域创新体系。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基地,成为干旱半干旱农业高新科技重要的辐射源,中国农业高新技术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成熟农业高新技术的集成推广中心、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信息辐射中心。

四、重点任务

(一)积极推进十大领域的科技创新

紧密围绕干旱半干旱农业发展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高技术研究,不断增强科学研究原始创新和集成能力。重点支持的科技攻关领域为:

1、农作物遗传改良技术研究。以农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研究为突破口,以优质、高产、高效、安全为目标,利用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农作物遗传资源的鉴定、评价以及抗病虫、耐旱、优质亲本的创新,为农作物遗传改良、优异种质资源开发、农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奠定基础;以粮油作物、园艺作物等主要农作物为重点,强化常规育种与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的育种体系建设和新品种选育,培育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新品种,不断优化并规范制种及其中试技术体系。

2、主要农作物病害灾变规律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以农作物主要病害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植物病理学研究相结合的手段,在群体、个体、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系统研究寄主植物与病原物的互作关系、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理、重要病害的发生规律与成灾机理、作物抗病性机制及抗病性合理利用的方法与途径,研究农作物主要病害防治的关键技术,建立病害预警体系和综合防治体系,为持续有效地控制农作物主要病害提供新理论和新技术。

3、畜牧优良新品种选育及疫病防控技术研究。以肉牛、奶牛、奶山羊等为重点,研究优良种质资源发掘与构建技术,种质资源分子评价技术,动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定向杂交育种技术。研究主要畜禽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开展检疫诊断试剂盒、高效疫苗、新型兽药开发及预防技术研究。

4、高效设施农业、精准农业与信息化技术研究。重点进行设施结构优化与配套设备开发、设施农业数字化技术应用、设施农产品无公害贮藏保鲜技术、日光温室低温危害防御技术研究与示范,筛选出新型优化的设施结构类型。研究开发动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信息数字化采集技术,实时土壤水肥光热探测技术,精准作业和管理技术系统,农村远程数字化、可视化信息服务技术及设备,农林生态系统监测技术及虚拟农业技术。

5、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以粮、果、菜、肉、奶等农副产品为主,通过生物技术、膜技术、超微粉碎技术、纳米技术和超临界萃取技术在加工领域的研究应用,重点开发农副产品及农业废弃物的精深及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设备,农产品产后保鲜减损和绿色储运技术。

6、环保型肥料、农药及生态农业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开发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关键技术。开发新型微生物杀虫剂、杀菌剂,加强植物源农药的深层次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研制系列微生物菌剂、生物肥料制作技术及工艺,研制大田农作物以及经济植物专用肥料。发展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土壤污染和水土流失功能恢复为主的生态农业技术。

7、旱作农业技术研究。以农业节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前提,研究大宗农作物生产保墒灌溉技术、果树高效灌溉技术、雨水高效利用调控技术,开发新型节水灌溉设备;在旱作农区,选育适宜品种,开发有效的集雨技术、保水技术和保水新材料,建立农作物现代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和富有旱区特色的高效种植模式,为农作物栽培技术精准化提供强有力的成果支持。以水土保持、节水、循环用水和防治污染为重点,开展水土流失区水土保持综合技术研究;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留住天降水、控制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和科学用水。

8、生态环境修复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研究水土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技术、荒漠化改造技术、天然林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技术、新型生物资源的筛选与开发,突发性灾害预警及防治技术,生态环境长期定位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等。

9、中药新药创制及重大疾病防治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名优中药材良种选育,开发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化学技术创新药物。开展重大疾病防治技术和保健品、化妆品的研究开发。

10、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展农作物秸秆生产饲料、肥料、材料的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禽畜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固体有机垃圾等生物质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秸秆干发酵及其配套技术、组装式沼气发酵装置及配套设备和工艺技术,生物基新材料和化工产品等生产关键技术和装备等。

到2020年,力争建成1-2个国家实验室和5-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取得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100项以上,获得关键性技术专利500项以上。力争旱作农业学科方向达到国际水平;土壤学、农业水土工程、植物病理学、临床兽医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作物遗传育种、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等7个学科在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形成3-5个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创新团队。

(二)强化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开发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是示范区发展的根本出路。根据*的基础和优势,结合国内外的发展趋势,重点围绕示范区产业发展强化技术创新与开发。

1、良种繁育

(1)作物良种

以小麦、玉米、油菜、果树、经济树种、蔬菜等优质高产作物新品种产业化开发为重点,加快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强良种快速繁育技术开发,推动良种产业化。开发良种快速扩繁技术,建立完善良种检测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符合农业发展需要的、丰富多样的良种。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综合生产技术体系,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研究开发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建立适应不同生态区的生产技术模式,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

(2)畜牧良种

实施优质高效畜牧科技行动,加速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进程。建立健全畜禽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推动畜牧产业全面发展,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通过胚胎移植和克隆技术加快畜禽新品种(系)产业化,提高新品种选育及其快速扩繁技术水平,加速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开发规模化饲养疫病监测和控制技术,降低畜禽死亡率;加速高效疫苗、新型兽药、疫病诊断技术的产业化开发。

加速新型饲料技术及其加工设备产业化开发,加快饲料工业技术进步。广辟饲料来源,研究开发蛋白质饲料、农副产品饲料的生产及高效利用技术;应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精细化工等技术,加速研制开发安全、无污染、高效的饲料添加剂;研究开发大型加工设备及成套技术;提高信息技术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水平;建立健全畜禽养殖安全标准体系。

加快建立新型畜牧业规模养殖技术体系,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畜牧业。开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高效低耗畜牧业养殖模式、技术体系和设备设施,促进畜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通过实施良种科技行动,使*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农牧良种技术研发、繁育和集散中心。促进陕西主要品种的良种采用率达到95%,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2、生物制药

重点开展现代中药、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医药及制品、基因工程药物和医药中间体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抓好中药标准提取物和畜禽基因工程疫苗的产业化工作。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完善配套设施,促进生物制药产业的聚集发展;依托秦巴山区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和区内技术优势,开展中药材优良品种繁育、规范化生产、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现代中医诊治技术研究,建立和健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栽培、制药技术和评价体系。支持企业建设符合GAP标准的中药材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医药流通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3、食品加工

加大对农业资源的加工广度和深度开发,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由粗加工、原料型产品向精加工、终端产品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依托*农业科技优势,通过选育和引进加工型新品种,在果品优生区建设优质加工型品种基地,开发加工以苹果、猕猴桃、葡萄为主的果粉、果汁饮料、果酒等系列化产品。

发展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档次产品的规模生产。重点发展果品、乳制品、蜂产品、肉类、保健食品、蔬菜等无公害、有机食品生产。支持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建设食品交易中心,做大食品流通业。

4、环保农资

建设复合肥、饲料和农药的生产基地,加快新型生物农药、农药污染治理用制剂、有机、无公害环保农资新产品产业化进程;继续抓好植物高效液体肥料、有机生物复合肥料、无公害生物农药、节水灌溉装备的开发和产业化工程研究。建设*农资交易市场,带动农资流通业发展,把*建成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生物肥料、饲料和无公害农药科研、生产、集散基地。

在重点支持以上产业技术创新的同时,支持和鼓励其它优势和特色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开发。

(三)推动农村六大产业发展

坚持“强龙头、建基地、带农户、促出口”的发展思路,依靠科技进步,做大做强良种业、畜牧养殖业、无公害绿色瓜菜业、苗木花卉业、特色杂果业及生态观光旅游业等六大主导优势产业,建立六大基地,力争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1、高效良种繁育基地。充分发挥*农牧良种选育的科技和种质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作物良种和畜禽良种繁育产业,将*建设成为各类农作物优良品种、畜禽良种以及种子产业领域高新技术的辐射源和展示中心。作物良种繁育基地面积保持在每年3万亩以上,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益。切实加强奶肉牛、奶山羊、猪、蛋鸡等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动物良种采用率达到95%。

2、高端畜牧养殖基地。通过推广品种改良,普及机械化技术,强化动物防疫,引导奶牛、生猪等养殖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水平和效益,全面提升*在畜牧养殖产业化开发方面的独特地位和示范作用。奶牛入区率达到80%,机械化挤奶率达90%以上,商品猪标准化生产率达85%以上。开发新型乳制品5-6种,支持引进以乳制品、猪牛肉分割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5~10家,产品通过绿色认证或有机认证。

3、无公害绿色瓜菜基地。以调整和优化瓜菜业产品结构为主线,以提高瓜菜业产品的质量和标准化程度为目标,积极引进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全面实施无公害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优质绿色瓜菜品牌,带动周边地区无公害绿色瓜菜的优质安全生产。发展无公害绿色瓜菜基地1万亩,瓜菜总产量达到6000万公斤,95%以上的产品达到无公害质量要求,部分产品达到绿色产品质量要求。

4、特色杂果基地。通过果树新品种的引进和实用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发展特色杂果面积1万亩,使*成为果树新品种和高新技术的辐射源和展示中心。

5、优势苗木花卉基地。合理布局,发挥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建成1万亩苗木花卉繁育示范基地,真正把苗木花卉业办成一项高效致富产业。

6、生态观光旅游基地。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游”、“农业生态产业游”、“*风情游”和“农高会”为代表的会展游,拓展农业功能,丰富产业内涵,展示科技魅力,传播农耕文化,体验乡村风情,达到景观、生态、科技、产业运作上的和谐与统一,形成旅游、休闲、示范、求知、教育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产业。到2020年,形成以农业科技游、农业生态产业游、农业休闲观光游、会展游等为主的生态观光旅游业。

(四)探索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

多渠道筹措资金,设立农业科技推广专项资金,积极探索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实现研究、开发、培训、推广和信息服务一体化,促进*科技优势和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有效对接,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与应用。进一步推广跨区域合作模式,在不同生态区域,与当地政府结合,加快建设好一批种植、养殖、加工示范基地。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示范和推广步伐,推广更新一批适合西部特点的优良品种。加强成套生产技术的推广,着力解决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区域优势产业为切入点,逐步在我省和西北其他省区建立和完善100个左右的农业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相结合的示范推广基地,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推动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的发展,发挥示范区辐射功能。实现年均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40项以上,年均实现推广示范效益100亿元以上。

持续办好一年一度的*农高会,扩大农高会的辐射效应。突出服务“三农”的特色,不断创新展会内容和形式,提高农高会的办会水平,扩大规模和效益;积极探索建立延伸农高会辐射效应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农高会资金、成果、技术、信息交流的平台作用,加快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农业产品技术交易。

(五)全面实施农业科技培训

按照相互配套,各有侧重的原则,整合示范区科教培训资源,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推进新型农业管理干部、技术员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通过实施农业科技培训工程,培养造就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能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管理干部和农民。基本建立一个能够适应需求、服务农民、手段先进、灵活高效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使“*农科”成为国内知名的劳务品牌。

扎实开展农业科技和农村干部培训。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管理干部和农技推广人员的要求,通过有效整合国家星火培训基地、全国妇女培训基地、陕西省农业干部培训中心等培训资源,围绕当地主导产业,面向西部地区农业科技管理干部、农村基层干部和基层农技员等不同培训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广大农业管理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科技素质。年培训农业管理干部1000人、农技推广人员1000人。

切实做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着重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突出实践技能操作,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到2020年,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培养10000名农技员、6000名农技师、4000名高级农技师。

完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加强农民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相对稳定、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善于教学的农业科技培训师资队伍和一支行动快速、反应敏锐,有改革创新意识,有较高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管理与服务队伍。加强农民培训基地建设。建设不同专业的理论培训基地、能满足不同技能要求的实践技能培训基地和农民技术人员运用高新技术、从事专业化生产与产业化经营的创业基地,为农民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搭建平台。

五、保障措施

(一)改革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创新体系建设

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支持两所大学更好更快地建设和发展,努力建成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大学与企业、大学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整合科技资源,努力形成各类科技资源紧密结合和有效互动机制。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与活力,推动企业成为科技投入主体、科技创新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主体,逐步建立起机构布局合理,学科结构科学,团队精神高效,具有国内外比较优势的农业科学研究开发体系,建立起目标明确、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大幅度提升示范区的整体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提升服务功能,建立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

根据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要求,统筹规划,突出共享,建设一批具有优势和特色鲜明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重点围绕良种、医药、环保农资、绿色食品等领域,建设和发展一批部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的科技创新平台。同时,依托两所大学和企业,培训和发展一批产业化的研究服务机构和管理人才队伍,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运作高效、资源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提升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各类企业孵化器的服务功能,重点支持发展一批科技评估、技术咨询、成果推广、技术产权交易、技术经纪等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的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竞争中的服务、监督作用,不断提高科技服务业整体水平。

(三)强化政府投入,增强政府对科技资源配置的调控能力

通过财政直接投入、税收优惠等多种投入方式,增强政府对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调控能力。从“十一五”开始,示范区和杨陵区财政每年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同时,要着力构建多渠道、全社会参与的科技投入体系。运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要强化对科技投入的监督管理,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逐步使投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不断提高示范区综合竞争力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示范区产业发展要求,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力争产生一批对经济、社会和科技等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创造。组织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并在专利申请、标准制定、国际贸易和合作等方面予以支持。引导产、学、研各方面共同推进国家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及优先采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示范区技术标准成为国家和国际标准。

(五)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建立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机制

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制订激励创新的政策,建立奖励创新的制度,从政策、环境、创业条件诸多方面扶持优秀人才创新、创业。推进人才多元化战略,引进一批掌握前沿科技的国内外优秀创新人才来*创业,鼓励大学科技人员携带成果进入市场创业,支持科技人员进入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鼓励企业实行将科技成果、管理智能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机制,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重视吸引一批较高层次的经营、管理和创新人才。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境外引智和人才培训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符合留学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发展的人才引进新机制。逐步搭建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平台,营造人才发挥才智的氛围,加快高技术、新成果的产出。

(六)建立健全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1、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科技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开展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流通的试点工作。逐步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建立健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和其他信用担保制度,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鼓励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

2、优化科技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支持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科技执法监督检查,全面推动科技依法行政工作。加大科技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大学加强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导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农高会范文篇10

这次会议,是一次范围很大、很隆重的会议。会议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2009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对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思路进行了讨论,今天上午又对去年涌现出的优秀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会议开得很成功。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对*示范区全体干部职工和全区人民为*的发展、为陕西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昨天上午,张光强书记、梁宏贤常务副主任都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我昨天晚上看了讲话稿,讲得很全面。宏贤同志对去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对今后一个时期五大任务作了重点论述,对2009年的工作从九个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这些我都同意。光强同志强调要“坚定不移抓项目,集中精力建园区,千方百计促招商,拓宽渠道筹资金”,这四句话抓住了*的要害,是关键中的关键。希望大家结合这次会议精神,结合各单位实际,围绕这个大目标,抓好贯彻落实。

借这个机会,我讲四点意见。

一、对示范区过去11年工作的总体评价

2007年7月,我参加了*示范区建区10周年庆祝大会,那次会议对*10年创业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应该说,过去11年*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宏贤同志对去年的工作总结中,有几个重要的经济指标:一是生产总值达到32亿元,较上年增长15.3%;二是财政总收入达到3.66亿,增长30%,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73亿,增长了22%。32亿元的生产总值,就全省7000多亿的生产总值来讲,微不足道,但对*来讲,从过去一个小乡镇的水平起步,达到32亿元,实现了大跨越。*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处于免税期,财政总收入却占生产总值的11%,这样一个比例关系是合理的,也是比较高的。宝鸡的比例是12%多,咸阳只有百分之八点几,*能达到11%,说明产业结构比较好,要给予肯定。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增长得比较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93元,比全省3400多元高出一大截,走在全省前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5亿元,增长40%,高于全省32%的平均增速。这个数字很重要,今天的投资关乎明天的发展。当然,在总投资里要看两个结构,一方面要看生产性建设项目占总投资的比重,生产性建设项目比重越大,发展后劲就越强;另一方面要看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比例关系,非公经济投资比例越高,经济发展活力越强。

我在这里分析这些数据,主要想说明一点,就是对*过去11年创业形成的基础,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应给予充分肯定。

二、关于全国“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今年的主要任务

最近中央发了一号文件,这是中央连发的第六个一号文件。去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省委又出台了贯彻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省政府以今年一号文件形式出台了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规划纲要。我们要认真贯彻好中央一号文件,贯彻好省委《实施意见》,贯彻好《农民增收规划纲要》。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绝不放松粮食生产,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更加重视民生。简单说,就是“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省委在研究全省今年工作时强调,要重点抓好农民增收问题,因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农民增收。这基本是2009年全国“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

有了明确的任务,还需要清醒认识当前的形势。当前形势比较严峻。

一是旱情严重,粮食增产难度非常大。我国连续五年粮食大丰收,这在过去历史上是没有过的。能不能连续六年丰收呢?所以中央强调,要绝不放松粮食生产,要保证粮食总产,就是这个意思。当然,压力也很大。当前旱情还在继续发展,涉及到十一、二个省。2月7日至8日的降雨,省里组织了一次增雨作业,镇安、渭南澄城等地旱情有所缓解。但全省大部分地区只是不同程度的缓解,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旱情还在发展。如果抓紧抗旱,如果有一场透雨,不至于影响太大。但是,从气象部门的预报来看,今年下第一场透雨的时间可能向后推移,可能会导致冬春连旱。这些为今年进一步稳定粮食产量提出了挑战。

二是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必须确保自己的粮食安全和食用油安全。现在全国18.2亿亩土地,如果说要解决吃油问题,粮食就不够了;要保证吃粮,油就不够了。只能是保住粮食、进口油,只能用18.2亿亩土地来种粮。话说回来,我国13亿人口只有18亿亩土地;印度人口比我国少,土地却比我们多了12多亿亩,人家也是人口大国,但粮食比我们多。因此,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我们千万不能放松农业生产,这是国家战略,是中国“三农”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国家也因此对土地卡得比较紧。除了土地之外,就是我们*要发挥科技的作用,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增加,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这就是我们*人的任务。

三是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冲击对“三农”工作带来了影响,首先是农产品价格降低,去年上半年全球粮价疯涨,当时国际大米价格相当于国内大米的两倍,质量好的要到三倍多;小麦大概是一点五倍到两倍,而去年下半年国际粮价很快就降下来,现在我看最近公布的小麦大概是八毛多钱,而且有行无市,因为有一部分农产品特别是小麦加工企业的加工量在下降。去年年底之前猪肉价格也在下降,这就是所谓的“谷贱伤农”。总之一句话,农产品价格下降,对“三农”工作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其次,由于经济不景气,农民工外出务工人数在减少,工资在降低,预计全国大概是百分之十几,我省春节前返乡的农民工大概有五、六十万。外出务工人员的减少,势必会导致农民收入降低。总的来讲,这些都对“三农”工作形成了一定冲击。我讲这一点,就是讲今年全国“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供与会的同志们参考。

三、关于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情况

春节前,我省召开了“两会”,袁纯清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提出在目前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陕西省要“化危为机”。在这场危机的过程中,不是要停下脚步,而是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所以今年全省生产总值确定的目标是增长13%左右。省上在讨论这个指标时,有一部分同志认为太高,但是省委经过认真讨论,还是认为尽管在当前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是陕西必须做的。我们分析,第一,陕西的外贸依存度8%,全国是60%,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外向型经济,这一块对陕西冲击小。第二,陕西的产业结构比较好,像能源、煤油气、有色金属等都是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空间大。同时我省国防科技工业占全国第一位,经济不景气、金融危机没有影响军工企业生产。第三,我们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陕西已经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去年整个税收已经实现了1100多亿。我记得九八年,我第一次参加省人代会,那时全省税收只有一百多个亿,十年间,一下子达到1100多亿。我省07年的支出是1100多亿,去年的支出是1400亿,一年就增加支出300亿。今年我省围绕一些重大项目在积极筹措资金,省财政在今年困难的情况下,给发改委新增国有资本金30亿;去年全省民生八大工程投资330个亿,超了计划60多亿,而今年在去年330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70个亿,达到400亿。所以说,我们过去几年发展所形成的雄厚物质基础,使我们陕西在这次金融风暴冲击面前因为身强体壮而更有耐力。更重要的是,我们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全省人民有着一种强烈的发展愿望,市、县领导和广大干部抓发展的意识强烈,老百姓也在想搞产业、发大财。想赚钱就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干部想发展要政绩,老百姓想发财要挣钱,两者合一就是强大的发展源动力。所以,省委确定的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财政增长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10%以上,虽比去年、前年低一些,但是在这样一个经济大环境下,应该是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是一个跳起来、努力一把可以实现的目标。因此,我们*人看看全省,看看西边的宝鸡,东边的咸阳,还有西安,再看看我们自己,也要有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也就是*的经济指标,要比省上的平均水平要高。在会前,我跟张书记、梁主任说,*做什么事情能在全省走在前列?比总量,我们不好跟省内各市比,但是比增长速度,要敢于和榆林比拼。大家知道,榆林去年生产总值1000亿,榆林还计划从2009年起,到2012年要达到3000个亿。咸阳现在发展势头也很好,估计今年财政可以达到100多个亿,也是一个很高的水平。比总量,我们估计不行,但是*有个好处,就是基数小,弄个大项目,增长速度一下子就上去了。所以,我们要鼓一把劲,经济增长速度可以是全省最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应该是全省最高,这我们是能够做到的。给大家说一说全省的经济增长指标,就是希望大家把*放在全省来进行前后左右比较,明白*处在什么位置。

除此之外,在这里我想着重讲讲我省的粮食生产情况。去年,全省粮食生产达到1150万吨,增长了7.8%,但是全省的粮食单产水平较低。07年是229公斤,08年230多公斤。按07年的数据算,我们的粮食单产在全国倒数第三,最低是甘肃,比我们低11斤;倒数第二是山西,比我们低1斤。我分析陕西的产量为什么这么低?我想,主要有三条:第一,在总面积中,可灌溉面积占到总面积的比例要大大低于全国的水平,全省现在可灌面积大概2500多万亩,实灌面积1900多万亩,这中间还有近500万亩本来能灌而没有灌,如果我们把本该能灌溉的500万亩一灌,产量就增一截,所以我最近让水利厅拿一个规划,怎么样让我省的粮食总量增加起来。第二,我还看到一个数据,我省化肥的施肥量每亩是18.9公斤,大大低于全国每亩27公斤的平均水平,而河南和山东都是每亩40多公斤,这其中既有农民觉得用化肥来增产成本比较高,还有一部分是旱地因为不能灌溉无法使用化肥。第三,我省的良种还没有像山东、河南那样做到全覆盖。所以,对这些问题我现在压力挺大,一方面粮食单产低,另一方面我还兼了*的主任,全省粮食单产低,*是有责任的。*人可能还会说,农民不好好用农业新技术,不好好用优良品种,我们也没有办法。但是,对我来讲,我两边都要推进,所以我很有压力。

陕西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6%,在全国增长速度最快,但由于2007年的基数只有2645元,所以我省的绝对增加额低于全国的绝对增加额,也就是说增长速度快,而增加额度小。但这已经不错了,已经是全国第一了。赵乐际同志曾约我去谈农村的经济工作,他特别强调,今年一定要继续保持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缩小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也应该为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提高做贡献,因为,我省搞的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中的七大工程没有一件不与*相关,粮食总产量提高、果业增效、百万亩设施蔬菜建设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等,都与*有关系,*要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是我讲的第三个问题。

四、关于*的二次创业和发展问题

我前面已经说到,*是一个农科城,*的使命就是要担当起国家、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历史性责任。国家之所以建部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就是要通过技术的进步、创新、推广、示范来解决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问题。一句话,就是依靠科技进步来发展农业。所以,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里有一句话:“要继续办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所以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还有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同志,以及我们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都对*的发展寄予厚望,这是我们*人应当担当的历史责任。

关于*二次创业的思路、目标和任务,也就是宏贤同志讲话中提到的:用五年时间,在示范区基本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广泛辐射的示范推广新格局,基本确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示范辐射的核心地位,初步培育起与现代农业密切相关的特色工业、科教事业、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局面。到2020年,把*示范区建成现代农业领先、创新能力突出、示范效应显著的全国示范辐射高地和产业集群成熟、经济社会发达、人居环境优美、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现代农科城。我觉得这一段话很对,我们就是要按照这个目标去干。对此,我强调三个问题:

(一)怎样使*更好看,更好学。叫外地人来有所看,有所学,想要拿还能拿走。要做到这一点,第一,我们必须在现代农业方面做出有别于周边不同凡响的地方,要做好,让人走到*眼睛一亮。一句话,就是说“现代农业看*”,现代农业是个啥样子,到*去看。第二,科技创新与示范。我们要把*建成创新的高地、示范的基地、国际国内农业科技成果技术的展示平台、农产品特别是优良品种和农业生产资料交易的市场。像寿光那样,给全国卖菜,卖全国的菜。那么,我们*在优良品种、农业技术这一方面能不能变成一个中心市场?所以,我觉得应该发展好现代农业产业,增强我们的创新能力,不断地出更多更优秀的成果,培育更多的优良品种,使*尽快成为技术创新的高地,科技示范的基地,国内外展示交易的平台和优质农产品、优良品种的交易市场。第三,要抓好载体,就是城市建设。城市要干净,要绿色,要让人看起来漂亮,很耐看,有特色。对此,规划建设部门要好好研究一下,比如说城市绿化,到哪里都一样,种的树基本都一样,我们是个农科城,在城市绿化过程中能不能考虑把农业科技用上去,如果说我们有一条街道,春季鲜花盛开,秋季果实累累,也挺好看,就是不要人家栽个梧桐,咱也栽个梧桐,一定要有农科城的特色。第四,要有体制机制的创新。如何让*不仅出农业科技、出优良产品,还要探索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模式。如何在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方面有所创新?我们能不能搞一个“*模式”,把“*模式”推广到宝鸡,扩散到咸阳,进而在更大范围去推广,*的区情决定了在这些方面应该有所作为。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到*调研时,他就提出了这个观点,包括这次科技部正在起草一个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意见,也提到这一条。我觉得这一条要实现,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和杨陵区委、区政府要发挥作用,要好好研究,把全国各个地方的试点,拿到*做一做、集成集成、完善完善、提高提高,搞出一种模式。

(二)怎么样使*更有名,名气更大。那就是要增加我们的辐射带动,现在农高会办了这么多年,农高会在外边的影响很大,我们要继续办好农高会,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我们要通过农高会,要通过*这种平台、这种示范、这种市场的作用,来增加*对全省、对西部乃至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我们这个带动作用发挥好了,我们的名气自然就大了。如果河南、山东等省的农民种了*的品种,那他们自然就知道*了。所以,我们要扩大示范辐射范围,增加辐射穿透的能力,同时,要办好我们的*农林卫视,办好我们的网络、报纸和媒体,把好的方面、好的技术能够宣传出去,这也是国家希望*所能够发挥的作用。

(三)怎样使*更实惠。前面我说,我非常赞成张书记的那四句话:“坚定不移抓项目,集中精力建园区,千方百计促招商,拓宽渠道筹资金”。这四条就是两个字:“发展”。*人民要得实惠,发展是硬道理。靠中央转移支付,靠省财政转移支付,只能解决温饱稍微好一点,真正要自己吃饱吃好,就要自己挣钱,要发展。过去我们讲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经济发展了,有钱了,老百姓得的实惠就多了。有钱,我们建立农村养老保险,60岁给大家发钱;医疗保障水平提高,给大家多报一点,群众得实惠不就更多吗?有钱家就好当,日子宽裕就和谐。所以,发展是我们*自己的事,包括我们要提高辐射带动能力,要增加对科技的投入,都需要钱来做,要钱总不是个办法。当然,我们还要不停地要,但要是要,干是干。所以,我在前面也提到能不能使*的发展速度在全省始终保持领先?今天我只是提个希望,下去大家再考虑考虑。总之,我想农民收入走到前面去,发展速度走到前面去,尽快做大经济总量,经济总量一上来,城市化和工业化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互相促进。要发展必须走工业化思路,靠工业化来提升城市化的水平,而城市化来为工业化创造平台和条件。所以,在科技部加快*发展的材料里面,我加了一段:就是要鼓励*建立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资料生产、农机具制造等涉农工业体系。加了这么一段话,国家给钱不给钱,这事咱们还得干,因为这事实实在在是咱们自己的事。因此,我们发展快,就要有投入,有投入除了我们争取中央、省上的投入外,主要的还是要靠招商。那么,我兼任*示范区管委会主任,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想尽办法把省里面的资源至少是我掌控的资源尽量多的给*放,但那还是有限的,向中央要钱,也是有限的,真正能够自己有所作为的就是要招大商、招大项目,招商是我们发展的基础。当然我前面也提到环境建设要好看,城市要漂亮,啥意思?你把环境创造好了以后,这个环境包括硬环境,也包括软环境,叫“不用招商商自来”。除此之外,还要支持创业,要通过创业培养和培育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和大企业。这样,一方面我们可以抓住大项目,另一方面才能使*的科技能量得到更快更多的释放。关于这方面问题,我看张书记和梁主任的讲话他们都讲了一段,我在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总之一句话,*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国家往往只要你技术推广示范,技术推广示范也要投入,投入的少了不够。我们拿着成果跑,到多远去推广示范,还得花钱,人家看的是*示范的效果,而不是你能投入多少。对我们来讲,没有实力什么都干不成。希望同志们能够清醒地认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