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4:08:59

溺水范文篇1

根据各地提供的统计信息,20*年我省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下同)非正常死亡学生中,因溺水死亡的人数约占死亡总人数的42.3%,死亡学生主要为农村中小学生,充分表明了溺水是造成我省中小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学校预防溺水教育形势非常严峻。为强化中小学校预防溺水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减少乃至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经研究决定建立全省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教育活动周制度,将每年4月份的第1周作为全省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教育活动周。现就做好20*年全省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教育活动周的组织实施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全省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教育活动周的组织实施工作,将其作为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做好中小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切实抓紧抓好。要深入研究、分析当地中小学校预防溺水教育的工作现状与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的特点,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制定20*年预防溺水教育活动周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预防溺水事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全省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教育活动周活动期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制作宣传展板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班会、集体活动等,教育中小学生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活动周期间,各地要确保每所中小学校至少开展一次集中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都能够接受教育。各地、各校开展活动周宣传教育活动,必须坚持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生的积极性,努力使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树立预防溺水的安全理念,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同时,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向家长广泛宣传做好中小学校预防溺水教育工作的意义,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要通过召开家长会、给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切实负起监护人的责任,经常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注意游泳安全。

溺水范文篇2

一是强化职责,落实防范制度。学校成立防溺水安全领导小组,制定防溺水安全预案。同时落实好岗位责任制,以制度明确职责,为学校防溺水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是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为了提高师生防溺水的安全意识,各班进行了专题讲座。改变了以往枯燥呆板的说教形式,充分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参与其中,说出自己的心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想法来告诫其他同学,使其乐于接受;对于学生“爱玩水”的现象,不是一味地堵塞而是正确引导。

三是班级签订防溺水安全责任书。要求学生做到“四不”,即不私自下水游泳、玩耍;不擅自与同学结伴下水游泳、玩耍;不到无安全措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玩耍;无成年人监护下,不到不熟悉的水域玩耍。

四是多形式,加强学生日常安全教育。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栏、晨检晚点教育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防溺水等安全宣传教育,用典型的事例警示学生,切实提高学生的防溺水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溺水范文篇3

今年上半年以来,全县连续发生几起青少年溺水死亡的惨痛事故,其中一起溺水事故导致3名青少年同时死亡。为此,县政府于近日召开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专题会议,动员全县上下采取更有力的举措保障广大青少年生命安全。为进一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溺水事故的发生,经县政府同意,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增强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县水库、河流、池塘、水堰众多,近年来青少年学生因游泳、嬉水而引发的溺水事故时有发生。这类事故主要发生在校外,发生在脱离家长监护的周末和节假日。各街镇、各部门要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按照防范措施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监护谁担责的原则,把防范青少年溺水事故作为当前的一项很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快速行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青少年的生命安全。

二、明确职责、齐抓共管,构建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联动联防机制

要做好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宣传是重点,教育是基础,监管是关键。各镇街、各部门要将此项工作作为近期安全重点内容之一,认真落实政府综治牵头责任,职能部门防范责任,教育新闻媒体宣传教育责任,突出家庭监护责任、社会团体关爱责任,构建组织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协同、有效监护的联防联动机制。

县综治部门:负责督促检查相关部门、街镇、村居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情况,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未按规定落实管理责任、管理措施、安全标识和防护设施各成员单位要限期整改。充分发挥公安部门治安管理的优势,确保在第一时间迅速开展青少年溺水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负责牵头处置辖区内青少年学生溺水事故,落实辖区内各水域相关经营者、所有权者、承包人安全管理责任,督促设置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及时提醒或制止无成人带领下水游泳的青少年。充分发挥村、社区组织作用,向居民群众宣传预防青少年溺水的重要性,安排村、社区干部利用开会、走访等形式,告知未成年人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切实承担起监护职责,教育未成年人远离危险水域,不在无救护措施、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活动。聘请当地住户、家长志愿者为义务巡查员和监管员,及时提醒或制止无成人带领下水游泳的青少年。

水域主管职能部门:负责防范各类水库、河流、渡口、桥梁、闸坝、蓄水池等场所发生青少年溺水事故,在重点地段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落实专门管理人员认真开展巡查,及时提醒或制止无成人带领下水游泳的青少年。

群团组织:配合有关部门,通过读书征文、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预防青少年溺水的主题教育活动。特别是农村妇女组织、关心下一代组织要利用各种形式教育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切实担负起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

宣传教育部门:负责预防青少年溺水的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广播、宣传专栏、黑板报等载体,通过热点栏目、滚动字幕、醒目标语等形式,通过开展防溺水安全案例分析讲座、专题教育课、应急演练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青少年远离危险水域并掌握基本自护、自救和逃生方法,提醒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引导社会关爱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在全县营造重视青少年溺水安全的浓厚氛围。

溺水范文篇4

一、提高认识,精心安排

学校召开行政会议,认真学习教育主管部门关于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充分认识溺水造成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扎实抓好学校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抓好预防溺水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学校安全工作领导组积极落实会议精神,认真分析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学校长期开展预防溺水工作的有效经验,精心安排今年预防溺水教育活动的各项工作,形成工作方案,发至全校各年级、各班。

二、人人参与,落实到位

溺水范文篇5

一、组织领导

为强化对防溺水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经研究,成立“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二、工作目标

以预防溺水教育为目标,以全镇水域为重点,全面清查并彻底消除暑期游泳等安全隐患,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领导。各中小学校、村(居)委会、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负起统筹、协调、动员、组织、管理等责任,采取综合措施,抓好贯彻落实。各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分工协作,切实增强全社会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形成党政领导、部门联动、依法监督、社会关爱的联防联动机制。

(二)落实监护责任。青少年儿童监护人要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切实负起监护责任,教育青少年儿童不在水边嬉戏玩耍、不在无监护陪伴情况下游泳,预防溺水事故发生,未成年人监护人要对履行法律规定的监护责任作出承诺。

(三)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宣传有关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提醒家长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监护和教育。学校要在每年四月至九月集中开展系列教育宣传活动,做到平日天天讲,上、下午最后一节课利用1-2分钟时间开展一次安全教育;节假日前反复讲,放假前上一堂预防溺水专题教育讲座;开好防溺水主题班会;为每个班级配备宣传挂图;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开展预防溺水工作全覆盖的大家访活动;布置预防溺水教育作业;制作知识展板、宣传栏,印发游泳安全宣传册页。广泛、深入地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得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树立预防溺水的安全理念,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

(四)建立长效机制。各村(社区)要在其管辖范围内的各水域权属主体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加强日常巡查。村(居)委会要在暑期会同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进行关于青少年儿童安全教育监护责任的家访。建立假期安全对接机制。建立安全家访机制。学校要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在每学期和每年暑期开展安全家访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将安全教育宣传工作覆盖到每一位家长。要突出抓好各类考试毕业离校后及暑期等节假日学生脱离学校教育、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监管等薄弱环节,落实监管责任。要认真落实青少年儿童安全包保责任制度,特别是节假日的值班包保责任制度,各村(社区)、各校、各单位要坚持领导带班,加强值班力量,值班电话要保证24小时畅通。要实行重大安全事故信息的报告制度,及时如实上报相关信息,不得瞒报、迟报、漏报。如遇突发事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妥善处理。各校、各村、各单位上报信息要及时、真实、准确。

四、溺水事故发生时的应急预案

1.如果青少年儿童因游泳而发生溺水事故,第一个发现者应立即呼救并设法营救,但应当注意保护自己,同时要报告学校和当地村(居)委会或主管单位。

2.学校、村(社区)或镇直单位接到少年儿童溺水的报告后,应立即赶往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并立即向镇政府报告,必要时拨打110、120求救。

3.动用一切器材对溺水者进行营救,给溺水者做人工呼吸,尽快救醒溺水者,减少伤亡程度。

4.第一时间通知溺水少年儿童家长。

5.尽快将溺水者转移到附近的医院去治疗。

6.如果发现溺水者死亡,必须马上如实地向镇政府报告,镇政府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死亡情况,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后的处理工作。

五、实施步骤

溺水范文篇6

随着夏季和暑期的来临,我市民办学校及周边县市区相继发生学生溺水事故。为了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有效制止中小学生到河流、水库、坑塘等蓄水地游泳、玩耍,现就加强对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工作提出以下要求,望各单位严格抓好落实。

一、加强对学生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

各学校要立即对学生开展一次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题活动,大力宣传不当游泳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危害性。要结合各种案例,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通过校(班、队)会、板报墙报、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防溺水安全警示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和防溺水个人防护能力。要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安全意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看护和监督,及时制止不当游泳行为。

二、加强对学生的游泳安全管理

各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学生游泳安全管理,明确要求中小学生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要教育学生不在上下学路上和节假日私自或结伴到水库、池塘等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非游泳水域游泳。发生溺水事故时,未成年人不贸然救助落水同伴,要就近向成年人呼救,防止因盲目施救而导致群死事件。

三、加强与家长、社区的沟通合作

各学校要认真分析本地本校特点,切实建立预防溺水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社区、村委会和家长的密切联系,积极创造条件,在学校周边非游泳水域插挂警示标示;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切实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学校要与家长做好时空上的衔接,杜绝学生防溺水管理上的空白点;要建立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定向联系学生,密切关注周末、暑假等节假日期间的学生动态,加强学生假期安全管理。各学校要在近日以家长会、致家长一封公开信等形式,提醒防溺水安全注意事项,明确提出近期及暑假期间防溺水安全的有关要求。

溺水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切实增强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责任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按照分级负责制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切实保障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维护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实现“平安”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

宣传教育全覆盖,警示标志全覆盖,隐患排查全覆盖,监管监控全覆盖,全方位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网,实现“零溺水”的目标,全面防控,强化工作措施,重点水域有警示标志,重点人群有人监护或监管,坚决遏制青少年儿童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责任单位

镇综治办、镇基础设施管理办、镇精神文明办、各村社区、镇派出所(、建新、坪湖)、丰矿总医院、中小学校及幼儿园。

四、工作职责

各村社区、相关部门和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要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明确职责分工,形成齐抓共管、多方联动、配合密切、落实有力的工作局面,共同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

镇派出所:配合有关部门对管理辖区开展水域排查;研究制定事故稳妥处置预案,及时组织对溺水事故的救援,调查事故原因,鉴定事故性质,处置或协助处置事故善后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对非法取土以及对塘坝任意改造等现象进行严厉打击,对因此而遗留的水坑、围堰等,要责令责任人限期修缮,确保不留隐患。

基础设施管理办:加强对道路、桥梁及建筑工地等施工过程的监管,在工程建设期间,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坑、洼等隐患及时排查整改,督促施工单位设置警示标牌;将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列入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检查、督查,并将此项工作成效作为对单位和负责人的考核评比内容之一。

镇精神文明办:要充分利用广播、标语横幅、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安全防护工作的宣传报道。重点宣传玩水的

危害性及相关自救知识,提醒家长关注孩子人身安全,引导青少年学生不擅自或与同学结伴到东江河、溪潭、池塘、建设工地残留水坑等处玩耍、洗澡、摸鱼。

丰矿总医院:及时组织对溺水事故的救援,配合学校做好预防溺水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救人自救常识。

各村社区:按照“属地管理、地方负责”的原则,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要协调落实,在本辖区内实行村、组包保责任制。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营造防溺水工作的宣传氛围,各村挂设宣传标语;有条件的村建立应急分队,配备必需设备,进行培训演练,确保危急时刻能及时应对,有效处置;要建立辖区内所有水域登记、巡查制度,认真填报重点水域排查情况登记表及水域巡查记录表,分村对重点水域进行地毯式摸排,危险程度预测、有无永久性安全警示标识等;将辖区内所有沟河、池塘等水域都设立醒目的永久性警示标识,重点水域、沟塘等要明确安全信息员,责任到人,分片负责;进行青少年儿童安全教育监护责任的家访,充分发挥村干部对人员熟、地形熟的优势,加强协调配合,突出抓好学生脱离学校教育。加强对居(村)民群众的教育,督促家长切实担负起对中小学生的法定监护责任。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等监管薄弱环节,落实监管责任。

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要成立学校“防溺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召开家长会,强化家长的安全意识,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学校与家长签订《责任书》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管,共同做好防溺水工作。各学校通过班队会、宣传手册、微信、《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防溺水安全警示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各学校要加强值班工作,安排专人对学校及周边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完善信息报送制度,一旦发生学生溺水事件,要在第一时间按照规定程序报告,并协助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工作。

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是预防学生溺水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对孩子的监管职责,加强对预防中小学生溺水的安全监管。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是各村各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各村各单位要站在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高度,切实把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各村、各单位要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领导组织,认真部署、强力推进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确保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强化措施,加强督查

各社区、村(居)委会、各单位要围绕努力确保青少年儿童安全的目标,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机制健全、任务明确、措施到位。要健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细化工作措施,认真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对发现的各类隐患逐一进行整改,确保警示标识、隐患整改、监管监控全覆盖。

溺水范文篇8

一、职责分工

(一)公路部门:加强对道路、桥梁施工过程的监管,在工程建设期间,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坑、洼等溺水安全隐患及时排查整改,树立警示标牌。

(二)海事部门:落实辖区内客渡船舶交通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加大巡查工作力度和密度;加大对不符合条件的渡船开展渡运的查处力度;加大对客渡船舶船员管理、考核,培训客渡船舶交通安全管理人员,指导其正确履行交通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对乡(镇)客渡船舶、船员和通航安全环境的监督检查,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乡(镇)客渡船舶交通安全隐患。

(三)有渡乡(镇)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和乡(镇)客渡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的船舶交通安全责任制,落实乡(镇)渡口船舶、船员、旅客定额的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要督促村民委员会和渡口经营人、渡工在渡口两岸、渡船上设置醒目警示标识;加强对乡管员的管理和考核,督促乡管员履职尽责;督促乡(镇)客渡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和船员遵守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渡口经营人严格按规定载客、载货和载车,确保船舶不超载运输。

(四)县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好乡(镇)分管负责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培训,督促乡(镇)落实乡(镇)客渡船舶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组织开展乡(镇)渡口和乡(镇)客渡船舶交通安全管理检查,防止事故发生;监督地方海事管理机构依法履行乡(镇)客渡船舶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二、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5月31日前)

各有关单位召开防溺水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本单位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成立相关组织,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加强对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县交通运输系统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丁桢(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副组长:章效武(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成员:左忠慰(县交通运输局安办主任)、王光宏(县公路分局副局长)、王家祥(县海事处处长)、卫思平(县乡公路所副所长)、各有渡乡镇分管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左忠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地点设在县交通运输局安全法制股。

(二)排查整治阶段(2012年6月1日—6月30日)

各有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全面开展自查自改工作,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对发现的各类隐患逐一整改,确保警示标志和隐患整改全覆盖。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7月1日—7月30日)

县局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各有关单位的职责落实、自查和整改情况进行督查。

(四)督查阶段(2012年5月-10月)

县局定期、不定期对防溺水工作进行全程督查

三、工作要求

(一)认真开展水上交通安全检查,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要充分认识保障广大学生生命安全,维护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切实把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做深、做实、做细。要立即组织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生产检查,特别是针对暑期等特殊时段,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二)强化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严厉打击船舶非法营运等行为。要加强源头治理,严把渡工、运输船舶、渡口经营人关,对违法营运船舶及其从业人员、经营人实行告诫制。对水上交通密集区域、事故多发水域和学生上下学比较集中的渡口以及客渡船要安排乡管员加强安全巡查和现场监督,确保管理到位。

溺水范文篇9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预防溺水工作的领导,教育局成立了利辛县教育系统预防学生溺水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名单如下:

二、目标要求

一要落实“一个深入”。各校要深入开展与学生、家长、社会联系活动,主动与学生、家长、村组(社区)联系,结合学校安全工作特点,要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发放到每一个学生家长手里。提高安全意识,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识,明确安全重点,联系社会参与,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管理网络。

二要突出“两个重点”。要结合各类安全隐患特征,由学校牵头,在学生上下学途中的河、塘、沟等重点地段设立警示标牌,加大重点地段的安全教育与监管力度;要结合备考、迎考等工作安排,加强因人员变动、时间调整的上下学等重点时段的安全防范,切实做好重点时段的安全管理和轮流看管,确保不出疏漏。

三要做到“三个延伸”。要坚持将防溺水安全工作向校外延伸。综观近年来发生的溺水安全事故,多是发生在校外。各校要根据这一特点,切实抓好防溺水安全教育与管理向校外延伸工作,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要坚持将防溺水安全工作向假期延伸。假期是溺水事故的易发时段。各校要切实抓好暑假防溺水安全工作,切实做到早部署、早防范;要坚持将防溺水安全工作向社会延伸。学校的防范力量是有限的,学校要将有限的防范力量与社会的立体网络相结合,主动与家长沟通,主动与社会联系,学校要与家庭做好时空上的衔接,强化家长对子女节假日、上学前、放学后的监管,杜绝管理上出现空白点。进一步营造全社会讲防溺水安全、重防溺水安全的工作氛围。

四要强化“四个防范”。一是教育防范。以防溺水安全知识普及与技能提高为目标,形式多样、持之以恒的将防溺水安全知识宣教工作抓牢、抓实;二是避险防范。要将特殊时段、地段的安全防范作为重点,切实做到防溺水安全天天讲、防溺水警示处处有,切实将安全避险意识渗透到日常教育管理中;三是警示防范。要继续开展“安全知识与技能进万家”活动,要主动牵头在学校及社会活动场地周边设立防溺水安全警示标语,切实抓好学生防溺水安全管理工作;四是施救防范。要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强化演练,在应急需要时,能有效开展施救工作,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三、切实加强防溺水专题安全教育工作

1、各学校要继续加强预防溺水事故安全教育活动,要通过班(队)会、黑板报、校园网、专题报告等形式,以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让学生明白“伤害事故”就在我们身边,教育学生时时牢记安全,事事注意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珍爱生命,学会生存。

2、各学校要加强管理,明确责任,严格纪律,教育学生要做到“六不”:不到水边玩耍;不擅自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措施的地方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下水救落水同伴(要采取呼叫、树枝、绳索等在岸上的救援)。

3、紧紧围绕“珍爱生命、防止溺水”这一主题,深入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全校性的安全教育报告会;出一期防溺水为主题内容的黑板报;挂一条“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横幅。举行一次主题班会活动;根据本校实际举办一项竞赛活动(如手抄报、征文、演讲等);印发致家长一封信,通报到每个学生家长。

四、进一步严明责任,严格信息报送制度

溺水范文篇10

1.1研究对象。对近五年四川农村地区发生的20起典型少儿溺水事件进行分析。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1.2.2调查法。制定调查问卷对农村地区游泳安全、游泳知识、游泳技能推广等方面情况进行广泛了解。1.2.3实证研究法。选取少部分农村地区学校作为实验基地,进行游泳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推广,探索在四川农村地区推广游泳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实施路径。

2.分析与讨论

2.1近5年四川农村地区典型溺水事故统计分析。以官方(电视、新闻、网络)报道的2014-2018年四川发生的20起典型溺水事故为研究对象,共造成37人死亡,平均每场事故死亡人数1.85人。通过分析发现20起溺水安全事故有18起是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公共水域,一起发生在人工游泳池,一起发生在水上乐园,农村溺水事故占到事故率的90%;对溺水者的年龄及性别分析,发现男生28人女生9人,男生发生溺水事故的概率明显高于女生;年龄主要集中在小学生和初中生群体[2],年龄分布如图1所示;造成农村少儿溺水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私自到公共水域玩耍、失足落水和盲目施救等因素,具体原因如图2所示:2.2影响四川农村地区溺水事故的主要因素。导致农村地区的少儿是溺水事故多发的主要因素有政策层面的问题、有监管层面的问题、有技术层面的问题,分析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1政策及安全教育落实不到位。政策和安全教育是预防少儿溺水事故的首道屏障,只有出台相关政策并要求各级政府、行政单位、学校安排专人落实,才能从源头解决溺水危害[3]。海南、广东、浙江、长沙等省市已经出台了关于游泳安全和推广游泳技能的相关文件,值得进行推广。目前四川还没有出台关于预防少儿溺水和推广游泳技能的指导性文件,政策引导还需加强。同时,社会、学校、家长对预防农村少儿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还不够。其主要表现为:水上安全教育的意识淡薄;水上安全教育的形式单一,缺乏专业的施教内容;水上安全教育的效果不佳,青少年没有形成安全意识。2.2.2重点人员缺乏监护。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同时也说明农村地区将有大量的留守儿童产生。留守儿童一般又是由隔代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监管,但是因为祖辈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也较低,很难起到对孙辈的教育和监管作用,留守儿童大多处于无监管的状态,所以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观性很大。同时因为农村学校的场地、师资等条件有限,特别是在放学和假期间,学校对学生的监管和教育也处于真空阶段,也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安全隐患。第三,农村地区青少年假期生活单调,大都没有机会参加课外培训,特别是暑假期间。而暑假期间天气炎热,是与水亲近的最好时机,农村少儿也同样有下水游泳的需求,由于监管不严他们也会选择私自下水,这也是导致事故的原因之一。从季节分布看,因天气炎热与暑假两大因素叠加,6-8月是溺水事故的高发季节(74.53%),学生下水游泳消暑纳凉,往往发生溺水事故,而在其它季节的发生率不高。在日间时段方面,13:00-17:00为事溺水的高发时间段,从近四年的情况看,60%以上的溺水事故发生在这一时段,成为农村溺水事故发生的“死亡时段”,其次为上午[4]。因此,针对这些溺水高发时段做好监管是预防减少溺水发生的关键。2.2.3重点场所缺乏监管。四川的河流湖泊遍布全市,不仅如此,城市化的推进使得许多建筑工地的洼地在雨天积水后成为新的危险水源。许多属于危险水源河流、池塘警示标识不全;即使有警示标识,由于大部分儿童对警示标示的认知有限,儿童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往往选择在家附近的河涌、运河、水库游泳戏水。亲水成了儿童溺水的诱因。在统计溺水事发地时,我们发现许多溺水事故的事发地都是同一地点;许多禁止游泳、屡次发生溺水事故的水源处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乏力。梳理近5年四川农村地区所发生的溺水案例,我们发现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即农村村落周边只要存在自然水域,一般都发生过溺水事故,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规律。四川水域类型丰富多样,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相互交织,范围广泛,村落周围普遍存在鱼塘、水坑,在很大程度上为溺水事故的发生隐埋了条件。因此,除了做好预防溺水的主观安全意识及应急教育以外,还需对危险水域进行排查、清除、警示、隔离及监控,从溺水发生的主体条件方面严加防控。从统计情况看,近5年溺亡人数最多的事故点为江河,其次为池塘。2.2.4游泳技能情况分析。少儿急救、自救能力差,施救不当也是导致少儿溺亡的原因之一。在历年的溺水事故中,有多例为一人先溺水,同伴去救,最后多人溺亡的教训。四川溺亡农村少儿的游泳技术如何,我们在这里是无法统计。但公开报道文字描述中和溺亡地点的水情判断,我们仍能感受到大部分少儿是不会游泳“旱鸭子”。根据我们调查四川农村各学校游泳普及结果显示:小学80.5%、中学75.8%的学生根本不会游泳;已会游泳但对自己游泳技术没有信心的学生占60.5%;83.5%的学生是在游泳池里学会的游泳,几乎很少在公开水域游泳。这组数据足可以反映学生野外涉水的危险程度。

3.预防四川农村少儿溺水的措施及路径研究

溺水是可被认知、预防和控制的。家长作为中小学生的主要监护人和家庭教育者,在预防学生溺水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1加强对儿童的监管。调查显示,溺亡儿童多为农村留守儿童,所以家长在监护方面存在缺失。留守儿童的监管人多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样的隔代监护人或者亲戚朋友等,长辈由于精力不足、忙于农活等原因都会对儿童缺乏安全监管。为了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家长首先要在暑期加强对儿童进行安全监管和安全教育,时时提醒儿童不要去水边游玩;其次,加强对农村家庭的安全知道,对儿童监护人进行安全指导和救护培训,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最后相关单位应该在当地多创造就业机会,力求使家长减少外出务工,从而减少留守儿童数量。3.2学校要加强日常管理。各学校要严格要求学生不得在没有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之下去水边玩耍;学校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引导家长加强安全意识,加强学生上下学及节假日时段的监护工作;多举办一些安全教育活动,如预防溺水活动周、安全事故座谈会、发放防范溺水安全手册等[5],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将已发生的溺水事故作为案例或者进行情景演示、救赎实验,让学生全面认识溺水,牢固安全意识。3.3明确管理责任,设立巡防小组。各级政府、学校及村委会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对学生上下学、假期中经常活动的区域进行综合评估,确认危险区域,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可处理的水域要进行填埋;对事故多发点或者潜在溺水点要设立警示标志、隔离区,长期进行公布宣传;在事故高发季节要设立寻访小组定时开展巡防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3.4培养学生游泳技能。培养学生掌握游泳、自救技能是当务之急。学校和主管教育机构应该将“人人学会游泳”纳入学校章程,列为学生必备技能。农村学校虽然条件较为艰苦,但是要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学会游泳创造条件,如地方自建简易游泳池、或和第三方体育培训机构合作,在有条件的农村城镇修建游泳池,作为当地推广游泳技能的基地;政府组织暑期游泳公益课程,聘请有条件的游泳教学志愿者团队到农村进行游泳技能推广,教导学生掌握一些游泳技能。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安全意识培养,基本技能学习,施救、自救技能等等,简单实用,让学生容易掌握、容易上手。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