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9:38:29

拟态范文篇1

【论文摘要】:2000年真人秀节目正式登陆中国,经历了从单纯模仿、改进到与国情相结合的道路。文章通过对"真人秀"节目的实质、构成要素及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的研究,试图揭开"真人秀"的面纱,全面解读其节目构成并分析未来的走向。

前一阵无意中听到那句"天涯共此时"的经典名句,还在和舍友讨论这只不过是古人美好的愿望,同时就在想,今天是什么消解了我们的文化空间的异质性和时间上的非共时性,最直接的我认为就是电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我们会发现其实电视在通过一种符号化的途径建构一种"影像现实",在这样的一种现实中,个体经验和媒介经验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种"真实感"。当人们看电视节目时候,再也无法像看报纸阅读文字时所经历的那样将那些异质的存在用一种整体的理性的思维组织起来,而是心甘情愿地被电视"牵着鼻子走",游走于过去与现在,这里与那里,虚构与真实,很难停留驻足于一个固定的时空中,同时也就很难构建一个由理性主宰的整体的世界,而是被一个不断漂移和变化的符号世界所主宰,"而更多的时候,这也是一个消解了符号的深度意义的世界"。

一、关于"真人秀"

"真人秀"节目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游戏节目形式。它将游戏规则设置的人为性和参与者表现的真实性以及场外观众参与的互动性结合起来,将游戏节目的智力竞赛和体能竞赛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符合美国观众口味的崭新节目形式。我很同意老师的观点,即"从大的类别来讲,"真人秀"属于游戏节目,而"真实电视"应该归入记录类,当然两者的功能取向是一致的,那就是娱乐。"现在我们常见的"真实电视"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叫"真人秀"。而对于"真人秀"的理解其实并不容易。有的人认为它是建构性的纪录片,有的人认为它与游戏节目的有着天然的联系,也有人认为它是故事,归结起来,我觉得可以说,电视真人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综合性的节目,这样的一个定义似乎更确切一些:"电视真人秀作为一种电视节目,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下,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真实记录和艺术加工"。

二、选题的原因及对"真人秀"的初步解读

很早就看过电影《楚门的世界》,当时觉得这样的一种生存状态是很搞笑的,但又是很不真实的。但是当学习到真实电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再回过头来重温这部影片,会发现这部影片在悲喜交加中,隐喻了今天的人们被媒介包围、甚至生存在媒介建构的虚拟空间中。而在上个世纪末,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已经开始兴起并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逐渐形成了一种电视文化的奇观。

更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来,真人秀的节目在我国迅速发展,从《生存大挑战》到《超级女声》,再到《梦想中国》……很多的电视文本都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也开创了中国电视节目的一个新领域,我也在一直关注的这这些节目,因此我想尝试着研究一下"真人秀"之所以能够广泛开展的原因以及其未来的走向。

1922年美国学者李普曼提出:有必要将人头脑中的景象和外部世界区别开。人的脑海中的景象是建立在媒体选择性"提示"的基础上的,是依据现实环境的客观变动而结构出的一个符号化的环境,李普曼将其称为"假环境"。"真人"的异化将是不可避免的,在"拟态环境"中,"真人"只是拥有真实姓名和真实身份的符号,他们是媒体挑选出的目标受众的代表,是被格式化和媒介化了的"真人",是形形色色的性格符号。在这里,"人"的真实没有任何意义,"秀"的真实才为媒体所关注。所以,从本质上说,"真人秀"是一种综合性电视娱乐节目,是对"拟态环境"的真实展现。

"’真人秀’可以带给观众的满足和快感是完全虚拟的艺术作品和力求完全真实的纪录片所无法企及的。数字化时代的现代人可以在紧张疲劳之余,躲在虚拟的背后寻找安全感和自信心,又可以在对虚拟事物的半信半疑中渴求被自己认同的真实的力量。"

三、"真人秀"节目构成的"方程式"

"真人秀"节目的可以分为生存挑战型、身份置换型、表演选秀型等九类之多,但是无论哪种类型的"真人秀"都有着一些共同的构成要素。

(一)故事的主体人物元素--参与者

"真人秀"的主体是人,而且是所谓的"真实的人"。一般来说,这些参与者都是一些普通的人群中选出来的人(如《美国偶像》、《超级女声》等),而即使是有些节目中有名人,这些名人也将从他原来的社会角色中脱离出来,作为普通的一员参加节目,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如湖南卫视的《名声大震》,上海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等)。这样一来,就降低了节目的成本,而且这些普通人就如我们身边的朋友、邻居一样,让观众有种天然的亲切感和真实感,一举两得。除此之外,我注意到参与者的选择上也不是毫无标准的。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点:参与者要有代表性,要能挖掘出参与者的能力,要塑造平民偶像。在这一点上,我还有一个想法,觉得其实这个诉求是借鉴了偶像剧的元素,因为其实无论是偶像也好,英雄也罢,实际上每个观众都在寻找自己,寻找归属感。

(二)"真人"的命运变化--淘汰与晋级

既然是竞赛就一定会有输赢,如所有的竞赛一样,"真人秀"必然有残酷的淘汰与晋级。在"真人秀"节目的设置中,几乎每一期节目都会有淘汰和晋级,而这样的淘汰设置更大的目的在于给观众以情感上的巨大的冲击。失败者在众目睽睽之下离开比赛,参赛者之间、参赛者与支持者之间、观众与参赛者之间在情感上都有不同程度上的认同,那么这样的一个场面,必然会牵动电视机前观众的心。这样的话,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由谁来决定胜负,怎样判定?在众多的"真人秀"中,越来越通过让观众参与评判的方式,在表面上更大程度上达到参与性和公正性。

(三)既定的时空安排

如果如前面定义中所说的"真人秀"是要在规定的情景内完成的,那么就必然要有时间和空间的安排设置,才能让这样的节目在掌控之中,而且我觉得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时空界定,是"真人秀"真正的达到了"秀"的条件。

(四)实:用摄像机真实的记录

这个因素是"真人秀"之所以能够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相信其真实性最重要的手段。"真人秀"一般会采取多机位同时拍摄,当然必要的场面调度是要有的,但是要尽量减少认为控制的痕迹,这也是"真人秀"与电视剧的制作最不同的地方,要让观众尽量刚收不到摆拍的痕迹,要追求自然、随意、出乎意料……(五)虚:巧妙的艺术创作

"真人秀"必须要以参与者的真实的表现和事件自由发展的脉络来记录"真实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艺术穿作何修饰。这种艺术加工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1.对参与者的包装

一般情况下,都会对参与者进行包装,如形象、周围人的评价等,以展现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和性格,使观众能够区分开每个参与者,并和他们达到一种内在的共识。

2.蒙太奇手段的应用

在"真人秀"中,蒙太奇手法得到了充分的应用。通过平行蒙太奇、对比蒙太奇、交叉蒙太奇等守法的运用,增加了节目的视觉冲击力,吸引了观众关注每一个参与者每个时刻的状况,增强戏剧性和矛盾的冲突性。

3.对比赛环节的干预

即使比赛是名义上打着公平、公正、公开的旗号,但是有的时候还是会为了吸引观众挥着下一步情节的需要而采取修改规则、暗示等方式达到干预的目的。当然一般是不会发生的,因为很容易引起非议。

四、"真人秀"的本土化改造--"真人秀"的衍生品

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真实节目《观点点播》和《这是你的生活》,而真正兴起是在90年代一批著名的收拾路极高的真人秀节目的新鲜出炉:《老大哥》、《生存者》、《阁楼故事》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等真实电视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而由于其发展的时间较长相关的研究也较多,我就不做太多的赘述,在此我更多的想谈一谈真人秀在中国的产生、发展和现状。

近些年来,真人秀在国内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着非常严重的模仿欧美国家的影子。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这样的一种单纯的模仿带来的不仅仅是缺乏创新性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原封不动的照搬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因为在中国,文化和经济各个方面的差距都很悬殊,而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要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这样就意味着必须能够兼顾各个层面的人群的感受和接受能力。所以我认为国内的"真人秀"实际上是"真人秀"的衍生品,必然面临着本土化的伦理选择。这里有两个例证。其一是《生存大挑战·重走长征路》,可以说是经济与政治,或者说商业力量与国家意识形态博弈的产物。爱国主义与情感相结合的模式,或者是集体主义与男女情感相结合的范式屡试不爽。其二就是2006年的《超级女声》10进8的比赛中,开头"超女们"集体用陕西话唱"八荣八耻"的宣传歌曲。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超女们"对歌曲并不熟识,可见节目是仓促上阵的,再联想《超级女声》主题的变化,从05年的快乐到06年的励志,我们不难发现湖南卫视在给节目贴标签,让大众、市场和政治诉求寻找到平衡点,而在公益性和市场性的博弈中,我们也可窥见在中国的电视市场上,"真人秀"节目的生存状态。

当然,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真人秀"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有天然的优势:低成本高收益的经营优势,记录的真实性与艺术的虚构性相结合的叙事优势等。而且目前国内很多的"真人秀"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我认为在未来,只要能够符合中国的伦理观念基础上,努力的开拓创新,必然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给观众真正提供一场场娱乐的饕餮盛宴,也将推动中国电视观念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张建珍,吴海清.《谁比谁真实--电视》,云南人民出版社.

[2]布尔迪厄.《关于电视》.

[3]李普曼.《舆论学》.

[4]波兹曼.《娱乐至死》.

[5]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

[6]《"真人秀"的拟态真实数字化时代"真实电视"的文化解读》.

[7]《虚构的真实--对"真实电视"的文化解读》.

[8]《中国电视娱乐步入"真人秀"衍生品时代》.经济参考报.2005,022版.

拟态范文篇2

关键词:广告传播拟态环境

一、关于对拟态环境的阐述

拟态环境是由美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李普曼提出,来源于柏拉图“洞穴理论”,“那些缺乏哲学的人可以比作是关在洞穴的囚徒,他们只能朝着一个方向看,因为他们是被锁着的;他们的背后燃烧着一堆火,他们的前面是一座墙。在他们与墙之问什么也没有,他们所看见的只有他们自己和他们背后的东西的影子,这些都是由火光投射到墙上来的,而对于造成这些影子的东西却毫无观念。最后有一个人逃出了洞穴来到光天化日之下,他第一次看到了实在的事物,才察觉到他此前一直是被影像所欺骗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拟态环境的生成以及它于现实环境的关系。拟态环境来源于现实环境,但是拟态环境又不同于现实的环境,与现实环境又存在着差距。我们现在所处的一个媒介环境,就是一个由大众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这个环境与我们现实的环境有很大的区别,并不是真正的客观的环境。

实际上,我们生活的世界存在三种不同的现实:第一种现实是客观现实,指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这个现实太大,太复杂。第二种现实是媒介现实,是指大众传播媒介所呈现出的文本情景。第三种现实是受众现实,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得的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媒介呈现,一是受众解读。由于受众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使的受众在解读媒介现实时表现出不同的差异。

二、广告传播的拟态形态的表现

我们知道,按照我们国家现行的广告法的规定,广告必须具有真实性,真实就是广告的生命。而所谓的真实,就是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的面目,即不假。广告传播的真实性主要是指广告传播过程中所宣传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商品或服务的有关特征,不能欺骗或令受众产生误会。《广告法》规定:“广告应该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从根本上说,真实性是广告赖以生存的基础。假如广告所传播的信息失去真实性的话,广告就不能客观反映商品或服务的性质与功能,它在引导市场和刺激消费方面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广告的社会效益就会出现负值,广告就会陷入诚信危机,进而影响广告的生存。

广告传播中的真实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主观上来看的话,广告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全面的,信息一般是不能全面反映商品的实际的面貌,广告主展现给受众的是正面的形象,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广告主做广告的目的也就是宣传自己的商品或服务。进而提高自己的品牌效应,提高自己的价值内涵,比如现在的方便面的广告,广告一般是夸大了作料的丰富性,排骨面的广告就夸大了排骨的成分,在广告的宣传是和实际不对等的,当我们吃排骨面的时候发现排骨不见了,可能是几片小的肉末,甚至肉末都不见。

信息的不对称具有客观必然性,因为消费者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商品的一切,也没有必要去把握商品的销售和生产的环节。所以,广告主和受众在信息的占有上出现了不平衡性,实际上影响了广告的真实性。

2.从客观方面来看,由于版面的有限性,广告就不可能把企业和商品的全部的事实材料包含进来,这样的话,广告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是突出产品的或商品的一个重点信息,力求简洁明了便于记忆,这样也就不可能做到与客观对象的一一对应。

3.从传播的效果来看,广告真实的相对性还表现在,一般的情况下,广告表现的是一种虚拟的真实,不是真正的真实,广告在塑造商品品牌形象时通常强调商品的意义和抽象的价值。比如万宝路香烟,即使不抽,就是拿在手里也显示男子汉的气概,等等。尽管这些商品本来没有这些特征,后来由广告传播添加上的,但在人们的心理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这是一种感觉真实。

在这里,广告的真实与否的标准发生了改变,预计的真实、虚拟的真实、心理体验的真实代替了事实的真实、实在的真实、客观的真实。因此,可以说广告传播赋予了真实性一个全新的意义。

三、广告传播的拟态环境原理的评述

大众传播媒介给我们提供的拟态环境是具有力所不能及的无奈之举的话,那么广告传播所塑造的拟态环境就具有刻意为之的痕迹,是一种被美化了_的现实生活。

广告来制造的拟态环境一般有以下的三种方式:

1.广告传播往往采用各种媒介策略,来造成强大的舆论导向,进而形成消费上的舆论导向。广告用尽一切的手段来造成拟态环境,并且精心地维护这种拟态环境。人们并不是因为广告本身的原因才去购买某种商品,而是因为他们把这一商品与某种特殊的形象联系起来了。

2.广告的使命就在于通过大量的媒介手段,努力构建商品意象的拟态环境。“广告的花样尽管不同,目的则并无二致,就是把足以代表货物的意念和公众早已公认为有趣的事物的其它意念,例如两性之爱、色相之美……经由感情之路,打开欲望之门。”不同的符号蕴含不同的意义,符号消费的不同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可以说,正是对拟态环境的成功运用成就了广告的经典。

拟态范文篇3

[论文关键词]广告;传播;拟态环境

一、关于对拟态环境的阐述

拟态环境是由美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李普曼提出,来源于柏拉图“洞穴理论”,“那些缺乏哲学的人可以比作是关在洞穴的囚徒,他们只能朝着一个方向看,因为他们是被锁着的;他们的背后燃烧着一堆火,他们的前面是一座墙。在他们与墙之问什么也没有,他们所看见的只有他们自己和他们背后的东西的影子,这些都是由火光投射到墙上来的,而对于造成这些影子的东西却毫无观念。最后有一个人逃出了洞穴来到光天化日之下,他第一次看到了实在的事物,才察觉到他此前一直是被影像所欺骗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拟态环境的生成以及它于现实环境的关系。拟态环境来源于现实环境,但是拟态环境又不同于现实的环境,与现实环境又存在着差距。我们现在所处的一个媒介环境,就是一个由大众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这个环境与我们现实的环境有很大的区别,并不是真正的客观的环境。

实际上,我们生活的世界存在三种不同的现实:第一种现实是客观现实,指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这个现实太大,太复杂。第二种现实是媒介现实,是指大众传播媒介所呈现出的文本情景。第三种现实是受众现实,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得的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媒介呈现,一是受众解读。由于受众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使的受众在解读媒介现实时表现出不同的差异。

二、广告传播的拟态形态的表现

我们知道,按照我们国家现行的广告法的规定,广告必须具有真实性,真实就是广告的生命。而所谓的真实,就是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的面目,即不假。广告传播的真实性主要是指广告传播过程中所宣传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商品或服务的有关特征,不能欺骗或令受众产生误会。《广告法》规定:“广告应该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从根本上说,真实性是广告赖以生存的基础。假如广告所传播的信息失去真实性的话,广告就不能客观反映商品或服务的性质与功能,它在引导市场和刺激消费方面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广告的社会效益就会出现负值,广告就会陷入诚信危机,进而影响广告的生存。

广告传播中的真实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主观上来看的话,广告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全面的,信息一般是不能全面反映商品的实际的面貌,广告主展现给受众的是正面的形象,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广告主做广告的目的也就是宣传自己的商品或服务。进而提高自己的品牌效应,提高自己的价值内涵,比如现在的方便面的广告,广告一般是夸大了作料的丰富性,排骨面的广告就夸大了排骨的成分,在广告的宣传是和实际不对等的,当我们吃排骨面的时候发现排骨不见了,可能是几片小的肉末,甚至肉末都不见。

信息的不对称具有客观必然性,因为消费者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商品的一切,也没有必要去把握商品的销售和生产的环节。所以,广告主和受众在信息的占有上出现了不平衡性,实际上影响了广告的真实性。

2.从客观方面来看,由于版面的有限性,广告就不可能把企业和商品的全部的事实材料包含进来,这样的话,广告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是突出产品的或商品的一个重点信息,力求简洁明了便于记忆,这样也就不可能做到与客观对象的一一对应。

3.从传播的效果来看,广告真实的相对性还表现在,一般的情况下,广告表现的是一种虚拟的真实,不是真正的真实,广告在塑造商品品牌形象时通常强调商品的意义和抽象的价值。比如万宝路香烟,即使不抽,就是拿在手里也显示男子汉的气概,等等。尽管这些商品本来没有这些特征,后来由广告传播添加上的,但在人们的心理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这是一种感觉真实。

在这里,广告的真实与否的标准发生了改变,预计的真实、虚拟的真实、心理体验的真实代替了事实的真实、实在的真实、客观的真实。因此,可以说广告传播赋予了真实性一个全新的意义。

三、广告传播的拟态环境原理的评述

大众传播媒介给我们提供的拟态环境是具有力所不能及的无奈之举的话,那么广告传播所塑造的拟态环境就具有刻意为之的痕迹,是一种被美化了_的现实生活。公务员之家

广告来制造的拟态环境一般有以下的三种方式

1.广告传播往往采用各种媒介策略,来造成强大的舆论导向,进而形成消费上的舆论导向。广告用尽一切的手段来造成拟态环境,并且精心地维护这种拟态环境。人们并不是因为广告本身的原因才去购买某种商品,而是因为他们把这一商品与某种特殊的形象联系起来了。

2.广告的使命就在于通过大量的媒介手段,努力构建商品意象的拟态环境。“广告的花样尽管不同,目的则并无二致,就是把足以代表货物的意念和公众早已公认为有趣的事物的其它意念,例如两性之爱、色相之美……经由感情之路,打开欲望之门。”不同的符号蕴含不同的意义,符号消费的不同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可以说,正是对拟态环境的成功运用成就了广告的经典。

拟态范文篇4

[论文提要]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经由两个方面实现:一是作为广告传播主体的意识形态灌输,二是广告传播客体的“睡眠效应”与“沉默的螺旋”的共同作用。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揭示了广告发生效用的奥秘,并就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正确认知提出了看法。

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方式,广告传播必然遵循大众传播的一般规律并受其制约。大众传播的一般理论和原理也同样适用于广告传播。从拟态环境及其作用机制的角度来探讨广告传播,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深入理解广告传播的本质特征。

一、广告传播的拟态呈现

所谓“拟态环境”,是非真实的、虚拟的环境,是相对于现实环境而言的。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现实环境的折射和反映,它是超真实的、仿真的。

现代社会环境越来越纷繁复杂,人们不可能对整个现实环境保持经验性的接触,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面面俱到,只能依据大众传播所提供的拟态环境做出判断,采取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拟态环境越接近现实,就越有利于人们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判断和反应。

拟态环境的存在,对广告传播提出了挑战。我们知道,广告应该具有真实性,真实是广告的生命。广告传播的真实性主要是指在广告传播过程中所宣传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商品或服务的有关特征,不能欺骗或者使受众产生误解。

然而,在广告传播中,对真实性的理解和界定却是复杂的。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分析,真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对的真实是不存在的。那么,隶属于大众传播的广告传播,其真实性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一种拟态的真实。广告传播中的真实相对性表现在:

首先,从主观上来看,广告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全面的。信息不对称性是广告的固有特点,一般不能全面反映商品的实际全貌。我们知道,广告主出资做广告是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和企业形象,所展现给受众的往往是最动人的正面形象。实际上,如果在广告中如实说出不足的话,其效果往往不利于产品推销。比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艾维斯汽车租赁公司著名广告:“我们是第二,所以我们更努力”,虽然广告赢得了一片好评和赞誉,却叫好不叫座,其广告效果并不理想。

广告的这种片面诉求使得受众不可能从中得到有关商品和企业的全面真实的信息。事实上,信息不对称具有客观必然性,广告主和受众在信息的占有上便表现出不平衡,从而实际影响到广告的真实性。

其次,从客观方面来看,刊播广告的时间和版面是受到经济能力和媒体规定限制的,广告中往往只是突出和强调商品或企业的某些重点信息,力求简洁明了以便于记忆,常常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面面俱到是广告传播力求避免的。

再次,从传播效果来看,广告所表达的不是一种事实真实,而是一种感觉真实、虚拟真实。如广告在塑造商品品牌形象时,通常强调商品的意义和抽象价值,而这些意义和价值往往是广告人在精心揣摩消费者的心理和进行老谋深算的市场定位后刻意赋予商品的。比如利珠得乐胃药不只是治病,还是让许多男人感动的“关怀”;万宝路香烟,即使不抽,就是拿在手里也显示男子汉的气概,等等。尽管这些商品本来没有这些特征,是后来由广告传播给添加上去的,但是人们心理上却仍然对之产生认同。这是一种感觉真实。正像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所说:“广告既不让人去理解,也不让人去学习,而是让人去希望,在此意义上,它是一种预言性话语。它所说的并不代表先天的真相(物品使用价值的真相),由它表明的预言性符号所代表的现实推动人们在日后加以证实。这才是其效率模式。它使物品成为一种伪事件,后者将通过消费者对其话语的认同而变成日常生活的真实事件。”

在这里,广告预设的真实、虚拟的真实、心理体验的真实代替了事实的真实、实在的真实、客观的真实。因此,可以说广告传播赋予了真实性一个全新的意义。

二、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呈现出主、客体两个方面的特征,即作为主体的广告主的意识形态灌输与作为客体的受众的沉默效应,二者交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广告拟态环境的传播过程。

1、广告传播主体的意识形态灌输

意识形态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德·特拉吕在19世纪初首先使用,其含义指的是观念、思想、概念、看法、幻想等。意识形态不是指一般的思想观念,不是指零散的、个体的

观点和思想,而是“一群拥有共同利益的人的观点,如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政府、一个社会或者经济阶层、一个职业群体、一个产业等等”。它反映或体现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

一般来说,价值抉择、生活哲学、观点信仰等精神因素本身并不构成意识形态,而只是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一旦意识形态与权力相结合,使得某群体的思想观点在某个范围内取得了凌驾于其他不同观点之上的地位,就形成了特殊的话语霸权。这样一来,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就成为一种支配型的话语,并使之普泛化,成为一种话语强权。

现代广告正着力于这样一种对意识形态的营造和呈现:广告总是把广告主选定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通过大众传播霸权,向毫无防备的受众进行天长日久的轰炸和渗透,最终将属于广告主的世界观和价值选择普泛化,成为广大受众的价值取向。

我们知道,借助于传播霸权进行强行灌输的广告,实际上并不是信息和观点的自由均衡的流通,而是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某种倾斜性与垄断陸。在包罗万象的表象下,广告在骨子里提供的是一个被修饰的世界,一个从生产者利益出发、以倡导消费为中心的世界,以此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广告总是通过竭力美化和放大产品的效能,“消解了虚幻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受众“被广告所组构,且将自身认作为一个消费主体”。广告总是以受众主导的面目出现,但众所周知,广告主才是真正的主导,受众只是目标。这种巧妙的主体置换——表面上温情地以“我们”来代替“我”,骨子里渴望的是“我”即“我们”——造成了广告主与消费者的普遍利益之间的虚假统一,从而在思想上形成消费者的认同,蒙蔽受众的思维和视线。这是典型的双重意识形态言说,如查尔斯,威尔逊的那句名言:“对通用公司有益的,对这个国家也是有益的”,凝缩了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则。

广告有意迷醉人们思想意识,使人们失去对客观现实的清醒认识。它被形象地称为“梦幻加工厂”。广告“主要不是作用于现实,而是作用于幻想”,它构造了一个“超现实”和“幻觉”的理想社会,使得“看得见的世界不再是真实,看不见的世界不再是梦想”。广告所精心营造的虚拟现实成为现实生活中人们真实的追求。广告传播所惯用并擅长的品牌形象塑造正是成功运用拟态环境的典范。比如,买金利来服装,不是为了遮身保暖,而是要进入“男人的世界”,喝可乐不是为了解渴,而成了“新一代的选择”(百事可乐);买房子也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兑现你的生活梦想”(北京京贸国际公寓);汽车不是为了代步,而是为了“成就未来”(现代汽车),等等。受众就在广告这声声催眠当中逐渐模糊了自身意识。

2、广告传播客体的“睡眠”与“螺旋”

作为传播客体的广告受众,在广告持续不断的压力下,会产生传播学上的两种理论现象,即睡眠效应和沉默的螺旋。

睡眠效应,是指信源可信性影响下的传播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的现象。即传播结束一段时间后,高可信性信源带来的正效果在下降,而低可信性信源带来的负效果却向正效果转化。有人也称此现象为信息振幅效果定理。卡尔·霍夫兰认为,时间的间隔使人们容易忘记传播的来源,而只保留了对内容的模糊记忆。换句话说,就是从长期效果来看,受众对信源的关注度会下降,而在人们的脑海里会更多地留下信息内容的印迹。这样,信息内容的作用就被突出出来,而信源的重要性就大大降低,睡眠效应产生。

广告传播往往采用各种媒介策略,力求造成强大的媒介声势,形成消费上的舆论导向,加之广告的单向传播及其信息不对称的特性,使受众变得被动无奈,在广告的狂轰滥炸下无处躲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告所灌输的信息内容却悄然地在受众的脑海里沉淀下来,睡眠效应由此产生。比如脑白金,其广告泛滥荧屏、为人厌恶,然而生产厂家的财富却籍此直线上升。

德国学者诺伊曼发现,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气候”来影响和制约舆论。在现代信息社会,由于传播媒介报道内容的类似性产生的“共鸣效果”,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的“累积效果”,以及媒介信息抵达范围的广泛性产生的“遍在效果”,使得大众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大众传播的广告传播正体现了这一理论模式。

广告是广告传播方精心策划的、大规模集中轰炸的、喋喋不休的和不屈不挠的,而广告的受众方则是被动的、无奈的,甚至是无

处躲藏的。在广告的强势传播下,传受双方“一方表述而另一方沉默的倾向便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显然,广告主的意见就经由经济权力而变成了媒介霸权,成为主导性的支配语言。这样,广告所宣扬的需求逐渐内化为消费者的需求,而消费者个人真实的需求受到抑制,产生消费意愿上的“沉默的螺旋”,广告目的趁机得逞。这就是为什么尽管“脑白金”广告虽令人心烦,但是商品却销量不凡的事实。难道真如厂家所言:“脑白金与克隆技术并称为20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两大突破”。所谓脑白金,其实就是褪黑素(Mdatonin,美乐通宁),在美国作为催眠药销售,其功效和副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然而,在热闹的媒介信息里,科学的声音早已湮没在广告的阵阵喧嚣之中。

三、广告传播拟态环境评述

如果说大众传播媒介所反映的拟态环境带有一定的客观性,是现实环境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广告传播所建构的拟态环境则属于精心营造并刻意为之,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广告追求的目标获得成功的手段。

广告里到处都是俊男靓女和精致、悠闲的幸福生活,它通常是通过创造一个理想生活的美好图景,唤起消费者内心深处的迷恋和向往,从而诱导人们通过购买商品来靠近或达到广告所表现的美好世界。这里,那个“美好图景”就是广告传播的拟态环境。广告创造拟态环境的目的就是要激起消费者内心的消费欲望。如广告大师奥格威所言,人们并不是因为产品本身的原因才去购买某种商品,而是因为他们把这一商品与某种特殊的形象联系起来了。

拟态范文篇5

【论文提要】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经由两个方面实现:一是作为广告传播主体的意识形态灌输,二是广告传播客体的“睡眠效应”与“沉默的螺旋”的共同作用。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揭示了广告发生效用的奥秘,并就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正确认知提出了看法。

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方式,广告传播必然遵循大众传播的一般规律并受其制约。大众传播的一般理论和原理也同样适用于广告传播。从拟态环境及其作用机制的角度来探讨广告传播,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深入理解广告传播的本质特征。

一、广告传播的拟态呈现

所谓“拟态环境”,是非真实的、虚拟的环境,是相对于现实环境而言的。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现实环境的折射和反映,它是超真实的、仿真的。

现代社会环境越来越纷繁复杂,人们不可能对整个现实环境保持经验性的接触,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面面俱到,只能依据大众传播所提供的拟态环境做出判断,采取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拟态环境越接近现实,就越有利于人们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判断和反应。

拟态环境的存在,对广告传播提出了挑战。我们知道,广告应该具有真实性,真实是广告的生命。广告传播的真实性主要是指在广告传播过程中所宣传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商品或服务的有关特征,不能欺骗或者使受众产生误解。

然而,在广告传播中,对真实性的理解和界定却是复杂的。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分析,真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对的真实是不存在的。那么,隶属于大众传播的广告传播,其真实性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一种拟态的真实。广告传播中的真实相对性表现在:

首先,从主观上来看,广告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全面的。信息不对称性是广告的固有特点,一般不能全面反映商品的实际全貌。我们知道,广告主出资做广告是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和企业形象,所展现给受众的往往是最动人的正面形象。实际上,如果在广告中如实说出不足的话,其效果往往不利于产品推销。比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艾维斯汽车租赁公司著名广告:“我们是第二,所以我们更努力”,虽然广告赢得了一片好评和赞誉,却叫好不叫座,其广告效果并不理想。

广告的这种片面诉求使得受众不可能从中得到有关商品和企业的全面真实的信息。事实上,信息不对称具有客观必然性,广告主和受众在信息的占有上便表现出不平衡,从而实际影响到广告的真实性。

其次,从客观方面来看,刊播广告的时间和版面是受到经济能力和媒体规定限制的,广告中往往只是突出和强调商品或企业的某些重点信息,力求简洁明了以便于记忆,常常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面面俱到是广告传播力求避免的。

再次,从传播效果来看,广告所表达的不是一种事实真实,而是一种感觉真实、虚拟真实。如广告在塑造商品品牌形象时,通常强调商品的意义和抽象价值,而这些意义和价值往往是广告人在精心揣摩消费者的心理和进行老谋深算的市场定位后刻意赋予商品的。比如利珠得乐胃药不只是治病,还是让许多男人感动的“关怀”;万宝路香烟,即使不抽,就是拿在手里也显示男子汉的气概,等等。尽管这些商品本来没有这些特征,是后来由广告传播给添加上去的,但是人们心理上却仍然对之产生认同。这是一种感觉真实。正像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所说:“广告既不让人去理解,也不让人去学习,而是让人去希望,在此意义上,它是一种预言性话语。它所说的并不代表先天的真相(物品使用价值的真相),由它表明的预言性符号所代表的现实推动人们在日后加以证实。这才是其效率模式。它使物品成为一种伪事件,后者将通过消费者对其话语的认同而变成日常生活的真实事件。”

在这里,广告预设的真实、虚拟的真实、心理体验的真实代替了事实的真实、实在的真实、客观的真实。因此,可以说广告传播赋予了真实性一个全新的意义。

二、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呈现出主、客体两个方面的特征,即作为主体的广告主的意识形态灌输与作为客体的受众的沉默效应,二者交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广告拟态环境的传播过程。

1、广告传播主体的意识形态灌输

意识形态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德·特拉吕在19世纪初首先使用,其含义指的是观念、思想、概念、看法、幻想等。意识形态不是指一般的思想观念,不是指零散的、个体的观点和思想,而是“一群拥有共同利益的人的观点,如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政府、一个社会或者经济阶层、一个职业群体、一个产业等等”。它反映或体现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

一般来说,价值抉择、生活哲学、观点信仰等精神因素本身并不构成意识形态,而只是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一旦意识形态与权力相结合,使得某群体的思想观点在某个范围内取得了凌驾于其他不同观点之上的地位,就形成了特殊的话语霸权。这样一来,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就成为一种支配型的话语,并使之普泛化,成为一种话语强权。

现代广告正着力于这样一种对意识形态的营造和呈现:广告总是把广告主选定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通过大众传播霸权,向毫无防备的受众进行天长日久的轰炸和渗透,最终将属于广告主的世界观和价值选择普泛化,成为广大受众的价值取向。

我们知道,借助于传播霸权进行强行灌输的广告,实际上并不是信息和观点的自由均衡的流通,而是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某种倾斜性与垄断陸。在包罗万象的表象下,广告在骨子里提供的是一个被修饰的世界,一个从生产者利益出发、以倡导消费为中心的世界,以此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广告总是通过竭力美化和放大产品的效能,“消解了虚幻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受众“被广告所组构,且将自身认作为一个消费主体”。广告总是以受众主导的面目出现,但众所周知,广告主才是真正的主导,受众只是目标。这种巧妙的主体置换——表面上温情地以“我们”来代替“我”,骨子里渴望的是“我”即“我们”——造成了广告主与消费者的普遍利益之间的虚假统一,从而在思想上形成消费者的认同,蒙蔽受众的思维和视线。这是典型的双重意识形态言说,如查尔斯,威尔逊的那句名言:“对通用公司有益的,对这个国家也是有益的”,凝缩了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则。

广告有意迷醉人们思想意识,使人们失去对客观现实的清醒认识。它被形象地称为“梦幻加工厂”。广告“主要不是作用于现实,而是作用于幻想”,它构造了一个“超现实”和“幻觉”的理想社会,使得“看得见的世界不再是真实,看不见的世界不再是梦想”。广告所精心营造的虚拟现实成为现实生活中人们真实的追求。广告传播所惯用并擅长的品牌形象塑造正是成功运用拟态环境的典范。比如,买金利来服装,不是为了遮身保暖,而是要进入“男人的世界”,喝可乐不是为了解渴,而成了“新一代的选择”(百事可乐);买房子也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兑现你的生活梦想”(北京京贸国际公寓);汽车不是为了代步,而是为了“成就未来”(现代汽车),等等。受众就在广告这声声催眠当中逐渐模糊了自身意识。

2、广告传播客体的“睡眠”与“螺旋”

作为传播客体的广告受众,在广告持续不断的压力下,会产生传播学上的两种理论现象,即睡眠效应和沉默的螺旋。

睡眠效应,是指信源可信性影响下的传播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的现象。即传播结束一段时间后,高可信性信源带来的正效果在下降,而低可信性信源带来的负效果却向正效果转化。有人也称此现象为信息振幅效果定理。卡尔·霍夫兰认为,时间的间隔使人们容易忘记传播的来源,而只保留了对内容的模糊记忆。换句话说,就是从长期效果来看,受众对信源的关注度会下降,而在人们的脑海里会更多地留下信息内容的印迹。这样,信息内容的作用就被突出出来,而信源的重要性就大大降低,睡眠效应产生。

广告传播往往采用各种媒介策略,力求造成强大的媒介声势,形成消费上的舆论导向,加之广告的单向传播及其信息不对称的特性,使受众变得被动无奈,在广告的狂轰滥炸下无处躲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告所灌输的信息内容却悄然地在受众的脑海里沉淀下来,睡眠效应由此产生。比如脑白金,其广告泛滥荧屏、为人厌恶,然而生产厂家的财富却籍此直线上升。

德国学者诺伊曼发现,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气候”来影响和制约舆论。在现代信息社会,由于传播媒介报道内容的类似性产生的“共鸣效果”,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的“累积效果”,以及媒介信息抵达范围的广泛性产生的“遍在效果”,使得大众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大众传播的广告传播正体现了这一理论模式。

广告是广告传播方精心策划的、大规模集中轰炸的、喋喋不休的和不屈不挠的,而广告的受众方则是被动的、无奈的,甚至是无处躲藏的。在广告的强势传播下,传受双方“一方表述而另一方沉默的倾向便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显然,广告主的意见就经由经济权力而变成了媒介霸权,成为主导性的支配语言。这样,广告所宣扬的需求逐渐内化为消费者的需求,而消费者个人真实的需求受到抑制,产生消费意愿上的“沉默的螺旋”,广告目的趁机得逞。这就是为什么尽管“脑白金”广告虽令人心烦,但是商品却销量不凡的事实。难道真如厂家所言:“脑白金与克隆技术并称为20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两大突破”。所谓脑白金,其实就是褪黑素(Mdatonin,美乐通宁),在美国作为催眠药销售,其功效和副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然而,在热闹的媒介信息里,科学的声音早已湮没在广告的阵阵喧嚣之中。

三、广告传播拟态环境评述

如果说大众传播媒介所反映的拟态环境带有一定的客观性,是现实环境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广告传播所建构的拟态环境则属于精心营造并刻意为之,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广告追求的目标获得成功的手段。

广告里到处都是俊男靓女和精致、悠闲的幸福生活,它通常是通过创造一个理想生活的美好图景,唤起消费者内心深处的迷恋和向往,从而诱导人们通过购买商品来靠近或达到广告所表现的美好世界。这里,那个“美好图景”就是广告传播的拟态环境。广告创造拟态环境的目的就是要激起消费者内心的消费欲望。如广告大师奥格威所言,人们并不是因为产品本身的原因才去购买某种商品,而是因为他们把这一商品与某种特殊的形象联系起来了。

拟态范文篇6

[摘要]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经由两个方面实现:一是作为广告传播主体的意识形态灌输,二是广告传播客体的“睡眠效应”与“沉默的螺旋”的共同作用。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揭示了广告发生效用的奥秘,并就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正确认知提出了看法。

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方式,广告传播必然遵循大众传播的一般规律并受其制约。大众传播的一般理论和原理也同样适用于广告传播。从拟态环境及其作用机制的角度来探讨广告传播,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深入理解广告传播的本质特征。

一、广告传播的拟态呈现

所谓“拟态环境”,是非真实的、虚拟的环境,是相对于现实环境而言的。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现实环境的折射和反映,它是超真实的、仿真的。

现代社会环境越来越纷繁复杂,人们不可能对整个现实环境保持经验性的接触,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面面俱到,只能依据大众传播所提供的拟态环境做出判断,采取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拟态环境越接近现实,就越有利于人们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判断和反应。

拟态环境的存在,对广告传播提出了挑战。我们知道,广告应该具有真实性,真实是广告的生命。广告传播的真实性主要是指在广告传播过程中所宣传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商品或服务的有关特征,不能欺骗或者使受众产生误解。

然而,在广告传播中,对真实性的理解和界定却是复杂的。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分析,真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对的真实是不存在的。那么,隶属于大众传播的广告传播,其真实性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一种拟态的真实。广告传播中的真实相对性表现在:

首先,从主观上来看,广告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全面的。信息不对称性是广告的固有特点,一般不能全面反映商品的实际全貌。我们知道,广告主出资做广告是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和企业形象,所展现给受众的往往是最动人的正面形象。实际上,如果在广告中如实说出不足的话,其效果往往不利于产品推销。比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艾维斯汽车租赁公司著名广告:“我们是第二,所以我们更努力”,虽然广告赢得了一片好评和赞誉,却叫好不叫座,其广告效果并不理想。

广告的这种片面诉求使得受众不可能从中得到有关商品和企业的全面真实的信息。事实上,信息不对称具有客观必然性,广告主和受众在信息的占有上便表现出不平衡,从而实际影响到广告的真实性。

其次,从客观方面来看,刊播广告的时间和版面是受到经济能力和媒体规定限制的,广告中往往只是突出和强调商品或企业的某些重点信息,力求简洁明了以便于记忆,常常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面面俱到是广告传播力求避免的。

再次,从传播效果来看,广告所表达的不是一种事实真实,而是一种感觉真实、虚拟真实。如广告在塑造商品品牌形象时,通常强调商品的意义和抽象价值,而这些意义和价值往往是广告人在精心揣摩消费者的心理和进行老谋深算的市场定位后刻意赋予商品的。比如利珠得乐胃药不只是治病,还是让许多男人感动的“关怀”;万宝路香烟,即使不抽,就是拿在手里也显示男子汉的气概,等等。尽管这些商品本来没有这些特征,是后来由广告传播给添加上去的,但是人们心理上却仍然对之产生认同。这是一种感觉真实。正像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所说:“广告既不让人去理解,也不让人去学习,而是让人去希望,在此意义上,它是一种预言性话语。它所说的并不代表先天的真相(物品使用价值的真相),由它表明的预言性符号所代表的现实推动人们在日后加以证实。这才是其效率模式。它使物品成为一种伪事件,后者将通过消费者对其话语的认同而变成日常生活的真实事件。”

在这里,广告预设的真实、虚拟的真实、心理体验的真实代替了事实的真实、实在的真实、客观的真实。因此,可以说广告传播赋予了真实性一个全新的意义。

二、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呈现出主、客体两个方面的特征,即作为主体的广告主的意识形态灌输与作为客体的受众的沉默效应,二者交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广告拟态环境的传播过程。

1、广告传播主体的意识形态灌输

意识形态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德·特拉吕在19世纪初首先使用,其含义指的是观念、思想、概念、看法、幻想等。意识形态不是指一般的思想观念,不是指零散的、个体的观点和思想,而是“一群拥有共同利益的人的观点,如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政府、一个社会或者经济阶层、一个职业群体、一个产业等等”。它反映或体现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

一般来说,价值抉择、生活哲学、观点信仰等精神因素本身并不构成意识形态,而只是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一旦意识形态与权力相结合,使得某群体的思想观点在某个范围内取得了凌驾于其他不同观点之上的地位,就形成了特殊的话语霸权。这样一来,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就成为一种支配型的话语,并使之普泛化,成为一种话语强权。

现代广告正着力于这样一种对意识形态的营造和呈现:广告总是把广告主选定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通过大众传播霸权,向毫无防备的受众进行天长日久的轰炸和渗透,最终将属于广告主的世界观和价值选择普泛化,成为广大受众的价值取向。

我们知道,借助于传播霸权进行强行灌输的广告,实际上并不是信息和观点的自由均衡的流通,而是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某种倾斜性与垄断陸。在包罗万象的表象下,广告在骨子里提供的是一个被修饰的世界,一个从生产者利益出发、以倡导消费为中心的世界,以此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广告总是通过竭力美化和放大产品的效能,“消解了虚幻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受众“被广告所组构,且将自身认作为一个消费主体”。广告总是以受众主导的面目出现,但众所周知,广告主才是真正的主导,受众只是目标。这种巧妙的主体置换——表面上温情地以“我们”来代替“我”,骨子里渴望的是“我”即“我们”——造成了广告主与消费者的普遍利益之间的虚假统一,从而在思想上形成消费者的认同,蒙蔽受众的思维和视线。这是典型的双重意识形态言说,如查尔斯,威尔逊的那句名言:“对通用公司有益的,对这个国家也是有益的”,凝缩了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则。

广告有意迷醉人们思想意识,使人们失去对客观现实的清醒认识。它被形象地称为“梦幻加工厂”。广告“主要不是作用于现实,而是作用于幻想”,它构造了一个“超现实”和“幻觉”的理想社会,使得“看得见的世界不再是真实,看不见的世界不再是梦想”。广告所精心营造的虚拟现实成为现实生活中人们真实的追求。广告传播所惯用并擅长的品牌形象塑造正是成功运用拟态环境的典范。比如,买金利来服装,不是为了遮身保暖,而是要进入“男人的世界”,喝可乐不是为了解渴,而成了“新一代的选择”(百事可乐);买房子也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兑现你的生活梦想”(北京京贸国际公寓);汽车不是为了代步,而是为了“成就未来”(现代汽车),等等。受众就在广告这声声催眠当中逐渐模糊了自身意识。

2、广告传播客体的“睡眠”与“螺旋”

作为传播客体的广告受众,在广告持续不断的压力下,会产生传播学上的两种理论现象,即睡眠效应和沉默的螺旋。

睡眠效应,是指信源可信性影响下的传播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的现象。即传播结束一段时间后,高可信性信源带来的正效果在下降,而低可信性信源带来的负效果却向正效果转化。有人也称此现象为信息振幅效果定理。卡尔·霍夫兰认为,时间的间隔使人们容易忘记传播的来源,而只保留了对内容的模糊记忆。换句话说,就是从长期效果来看,受众对信源的关注度会下降,而在人们的脑海里会更多地留下信息内容的印迹。这样,信息内容的作用就被突出出来,而信源的重要性就大大降低,睡眠效应产生。

广告传播往往采用各种媒介策略,力求造成强大的媒介声势,形成消费上的舆论导向,加之广告的单向传播及其信息不对称的特性,使受众变得被动无奈,在广告的狂轰滥炸下无处躲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告所灌输的信息内容却悄然地在受众的脑海里沉淀下来,睡眠效应由此产生。比如脑白金,其广告泛滥荧屏、为人厌恶,然而生产厂家的财富却籍此直线上升。

德国学者诺伊曼发现,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气候”来影响和制约舆论。在现代信息社会,由于传播媒介报道内容的类似性产生的“共鸣效果”,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的“累积效果”,以及媒介信息抵达范围的广泛性产生的“遍在效果”,使得大众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大众传播的广告传播正体现了这一理论模式。

广告是广告传播方精心策划的、大规模集中轰炸的、喋喋不休的和不屈不挠的,而广告的受众方则是被动的、无奈的,甚至是无处躲藏的。在广告的强势传播下,传受双方“一方表述而另一方沉默的倾向便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显然,广告主的意见就经由经济权力而变成了媒介霸权,成为主导性的支配语言。这样,广告所宣扬的需求逐渐内化为消费者的需求,而消费者个人真实的需求受到抑制,产生消费意愿上的“沉默的螺旋”,广告目的趁机得逞。这就是为什么尽管“脑白金”广告虽令人心烦,但是商品却销量不凡的事实。难道真如厂家所言:“脑白金与克隆技术并称为20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两大突破”。所谓脑白金,其实就是褪黑素(Mdatonin,美乐通宁),在美国作为催眠药销售,其功效和副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然而,在热闹的媒介信息里,科学的声音早已湮没在广告的阵阵喧嚣之中。

三、广告传播拟态环境评述

如果说大众传播媒介所反映的拟态环境带有一定的客观性,是现实环境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广告传播所建构的拟态环境则属于精心营造并刻意为之,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广告追求的目标获得成功的手段。

广告里到处都是俊男靓女和精致、悠闲的幸福生活,它通常是通过创造一个理想生活的美好图景,唤起消费者内心深处的迷恋和向往,从而诱导人们通过购买商品来靠近或达到广告所表现的美好世界。这里,那个“美好图景”就是广告传播的拟态环境。广告创造拟态环境的目的就是要激起消费者内心的消费欲望。如广告大师奥格威所言,人们并不是因为产品本身的原因才去购买某种商品,而是因为他们把这一商品与某种特殊的形象联系起来了。

拟态范文篇7

[论文提要]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经由两个方面实现:一是作为广告传播主体的意识形态灌输,二是广告传播客体的“睡眠效应”与“沉默的螺旋”的共同作用。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揭示了广告发生效用的奥秘,并就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正确认知提出了看法。

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方式,广告传播必然遵循大众传播的一般规律并受其制约。大众传播的一般理论和原理也同样适用于广告传播。从拟态环境及其作用机制的角度来探讨广告传播,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来深入理解广告传播的本质特征。

一、广告传播的拟态呈现

所谓“拟态环境”,是非真实的、虚拟的环境,是相对于现实环境而言的。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现实环境的折射和反映,它是超真实的、仿真的。

现代社会环境越来越纷繁复杂,人们不可能对整个现实环境保持经验性的接触,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面面俱到,只能依据大众传播所提供的拟态环境做出判断,采取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拟态环境越接近现实,就越有利于人们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判断和反应。

拟态环境的存在,对广告传播提出了挑战。我们知道,广告应该具有真实性,真实是广告的生命。广告传播的真实性主要是指在广告传播过程中所宣传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商品或服务的有关特征,不能欺骗或者使受众产生误解。

然而,在广告传播中,对真实性的理解和界定却是复杂的。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分析,真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对的真实是不存在的。那么,隶属于大众传播的广告传播,其真实性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一种拟态的真实。广告传播中的真实相对性表现在:

首先,从主观上来看,广告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全面的。信息不对称性是广告的固有特点,一般不能全面反映商品的实际全貌。我们知道,广告主出资做广告是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和企业形象,所展现给受众的往往是最动人的正面形象。实际上,如果在广告中如实说出不足的话,其效果往往不利于产品推销。比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艾维斯汽车租赁公司著名广告:“我们是第二,所以我们更努力”,虽然广告赢得了一片好评和赞誉,却叫好不叫座,其广告效果并不理想。

广告的这种片面诉求使得受众不可能从中得到有关商品和企业的全面真实的信息。事实上,信息不对称具有客观必然性,广告主和受众在信息的占有上便表现出不平衡,从而实际影响到广告的真实性。

其次,从客观方面来看,刊播广告的时间和版面是受到经济能力和媒体规定限制的,广告中往往只是突出和强调商品或企业的某些重点信息,力求简洁明了以便于记忆,常常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面面俱到是广告传播力求避免的。

再次,从传播效果来看,广告所表达的不是一种事实真实,而是一种感觉真实、虚拟真实。如广告在塑造商品品牌形象时,通常强调商品的意义和抽象价值,而这些意义和价值往往是广告人在精心揣摩消费者的心理和进行老谋深算的市场定位后刻意赋予商品的。比如利珠得乐胃药不只是治病,还是让许多男人感动的“关怀”;万宝路香烟,即使不抽,就是拿在手里也显示男子汉的气概,等等。尽管这些商品本来没有这些特征,是后来由广告传播给添加上去的,但是人们心理上却仍然对之产生认同。这是一种感觉真实。正像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所说:“广告既不让人去理解,也不让人去学习,而是让人去希望,在此意义上,它是一种预言性话语。它所说的并不代表先天的真相(物品使用价值的真相),由它表明的预言性符号所代表的现实推动人们在日后加以证实。这才是其效率模式。它使物品成为一种伪事件,后者将通过消费者对其话语的认同而变成日常生活的真实事件。”

在这里,广告预设的真实、虚拟的真实、心理体验的真实代替了事实的真实、实在的真实、客观的真实。因此,可以说广告传播赋予了真实性一个全新的意义。

二、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呈现出主、客体两个方面的特征,即作为主体的广告主的意识形态灌输与作为客体的受众的沉默效应,二者交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广告拟态环境的传播过程。

1、广告传播主体的意识形态灌输

意识形态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德·特拉吕在19世纪初首先使用,其含义指的是观念、思想、概念、看法、幻想等。意识形态不是指一般的思想观念,不是指零散的、个体的观点和思想,而是“一群拥有共同利益的人的观点,如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政府、一个社会或者经济阶层、一个职业群体、一个产业等等”。它反映或体现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

一般来说,价值抉择、生活哲学、观点信仰等精神因素本身并不构成意识形态,而只是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一旦意识形态与权力相结合,使得某群体的思想观点在某个范围内取得了凌驾于其他不同观点之上的地位,就形成了特殊的话语霸权。这样一来,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就成为一种支配型的话语,并使之普泛化,成为一种话语强权。

现代广告正着力于这样一种对意识形态的营造和呈现:广告总是把广告主选定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通过大众传播霸权,向毫无防备的受众进行天长日久的轰炸和渗透,最终将属于广告主的世界观和价值选择普泛化,成为广大受众的价值取向。

我们知道,借助于传播霸权进行强行灌输的广告,实际上并不是信息和观点的自由均衡的流通,而是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某种倾斜性与垄断陸。在包罗万象的表象下,广告在骨子里提供的是一个被修饰的世界,一个从生产者利益出发、以倡导消费为中心的世界,以此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广告总是通过竭力美化和放大产品的效能,“消解了虚幻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受众“被广告所组构,且将自身认作为一个消费主体”。广告总是以受众主导的面目出现,但众所周知,广告主才是真正的主导,受众只是目标。这种巧妙的主体置换——表面上温情地以“我们”来代替“我”,骨子里渴望的是“我”即“我们”——造成了广告主与消费者的普遍利益之间的虚假统一,从而在思想上形成消费者的认同,蒙蔽受众的思维和视线。这是典型的双重意识形态言说,如查尔斯,威尔逊的那句名言:“对通用公司有益的,对这个国家也是有益的”,凝缩了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则。

广告有意迷醉人们思想意识,使人们失去对客观现实的清醒认识。它被形象地称为“梦幻加工厂”。广告“主要不是作用于现实,而是作用于幻想”,它构造了一个“超现实”和“幻觉”的理想社会,使得“看得见的世界不再是真实,看不见的世界不再是梦想”。广告所精心营造的虚拟现实成为现实生活中人们真实的追求。广告传播所惯用并擅长的品牌形象塑造正是成功运用拟态环境的典范。比如,买金利来服装,不是为了遮身保暖,而是要进入“男人的世界”,喝可乐不是为了解渴,而成了“新一代的选择”(百事可乐);买房子也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兑现你的生活梦想”(北京京贸国际公寓);汽车不是为了代步,而是为了“成就未来”(现代汽车),等等。受众就在广告这声声催眠当中逐渐模糊了自身意识。2、广告传播客体的“睡眠”与“螺旋”

作为传播客体的广告受众,在广告持续不断的压力下,会产生传播学上的两种理论现象,即睡眠效应和沉默的螺旋。

睡眠效应,是指信源可信性影响下的传播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的现象。即传播结束一段时间后,高可信性信源带来的正效果在下降,而低可信性信源带来的负效果却向正效果转化。有人也称此现象为信息振幅效果定理。卡尔·霍夫兰认为,时间的间隔使人们容易忘记传播的来源,而只保留了对内容的模糊记忆。换句话说,就是从长期效果来看,受众对信源的关注度会下降,而在人们的脑海里会更多地留下信息内容的印迹。这样,信息内容的作用就被突出出来,而信源的重要性就大大降低,睡眠效应产生。

广告传播往往采用各种媒介策略,力求造成强大的媒介声势,形成消费上的舆论导向,加之广告的单向传播及其信息不对称的特性,使受众变得被动无奈,在广告的狂轰滥炸下无处躲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告所灌输的信息内容却悄然地在受众的脑海里沉淀下来,睡眠效应由此产生。比如脑白金,其广告泛滥荧屏、为人厌恶,然而生产厂家的财富却籍此直线上升。

德国学者诺伊曼发现,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气候”来影响和制约舆论。在现代信息社会,由于传播媒介报道内容的类似性产生的“共鸣效果”,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的“累积效果”,以及媒介信息抵达范围的广泛性产生的“遍在效果”,使得大众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大众传播的广告传播正体现了这一理论模式。

广告是广告传播方精心策划的、大规模集中轰炸的、喋喋不休的和不屈不挠的,而广告的受众方则是被动的、无奈的,甚至是无处躲藏的。在广告的强势传播下,传受双方“一方表述而另一方沉默的倾向便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显然,广告主的意见就经由经济权力而变成了媒介霸权,成为主导性的支配语言。这样,广告所宣扬的需求逐渐内化为消费者的需求,而消费者个人真实的需求受到抑制,产生消费意愿上的“沉默的螺旋”,广告目的趁机得逞。这就是为什么尽管“脑白金”广告虽令人心烦,但是商品却销量不凡的事实。难道真如厂家所言:“脑白金与克隆技术并称为20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两大突破”。所谓脑白金,其实就是褪黑素(Mdatonin,美乐通宁),在美国作为催眠药销售,其功效和副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然而,在热闹的媒介信息里,科学的声音早已湮没在广告的阵阵喧嚣之中。

三、广告传播拟态环境评述

如果说大众传播媒介所反映的拟态环境带有一定的客观性,是现实环境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广告传播所建构的拟态环境则属于精心营造并刻意为之,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广告追求的目标获得成功的手段。

广告里到处都是俊男靓女和精致、悠闲的幸福生活,它通常是通过创造一个理想生活的美好图景,唤起消费者内心深处的迷恋和向往,从而诱导人们通过购买商品来靠近或达到广告所表现的美好世界。这里,那个“美好图景”就是广告传播的拟态环境。广告创造拟态环境的目的就是要激起消费者内心的消费欲望。如广告大师奥格威所言,人们并不是因为产品本身的原因才去购买某种商品,而是因为他们把这一商品与某种特殊的形象联系起来了。

拟态范文篇8

所谓“拟态环境”,是非真实的、虚拟的环境,是相对于现实环境而言的。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现实环境的折射和反映,它是超真实的、仿真的。

现代社会环境越来越纷繁复杂,人们不可能对整个现实环境保持经验性的接触,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面面俱到,只能依据大众传播所提供的拟态环境做出判断,采取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拟态环境越接近现实,就越有利于人们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判断和反应。

拟态环境的存在,对广告传播提出了挑战。我们知道,广告应该具有真实性,真实是广告的生命。广告传播的真实性主要是指在广告传播过程中所宣传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商品或服务的有关特征,不能欺骗或者使受众产生误解。

然而,在广告传播中,对真实性的理解和界定却是复杂的。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分析,真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对的真实是不存在的。那么,隶属于大众传播的广告传播,其真实性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一种拟态的真实。广告传播中的真实相对性表现在:

首先,从主观上来看,广告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全面的。信息不对称性是广告的固有特点,一般不能全面反映商品的实际全貌。我们知道,广告主出资做广告是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和企业形象,所展现给受众的往往是最动人的正面形象。实际上,如果在广告中如实说出不足的话,其效果往往不利于产品推销。比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艾维斯汽车租赁公司著名广告:“我们是第二,所以我们更努力”,虽然广告赢得了一片好评和赞誉,却叫好不叫座,其广告效果并不理想。

广告的这种片面诉求使得受众不可能从中得到有关商品和企业的全面真实的信息。事实上,信息不对称具有客观必然性,广告主和受众在信息的占有上便表现出不平衡,从而实际影响到广告的真实性。

其次,从客观方面来看,刊播广告的时间和版面是受到经济能力和媒体规定限制的,广告中往往只是突出和强调商品或企业的某些重点信息,力求简洁明了以便于记忆,常常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面面俱到是广告传播力求避免的。

再次,从传播效果来看,广告所表达的不是一种事实真实,而是一种感觉真实、虚拟真实。如广告在塑造商品品牌形象时,通常强调商品的意义和抽象价值,而这些意义和价值往往是广告人在精心揣摩消费者的心理和进行老谋深算的市场定位后刻意赋予商品的。比如利珠得乐胃药不只是治病,还是让许多男人感动的“关怀”;万宝路香烟,即使不抽,就是拿在手里也显示男子汉的气概,等等。尽管这些商品本来没有这些特征,是后来由广告传播给添加上去的,但是人们心理上却仍然对之产生认同。这是一种感觉真实。正像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所说:“广告既不让人去理解,也不让人去学习,而是让人去希望,在此意义上,它是一种预言性话语。它所说的并不代表先天的真相(物品使用价值的真相),由它表明的预言性符号所代表的现实推动人们在日后加以证实。这才是其效率模式。它使物品成为一种伪事件,后者将通过消费者对其话语的认同而变成日常生活的真实事件。”

在这里,广告预设的真实、虚拟的真实、心理体验的真实代替了事实的真实、实在的真实、客观的真实。因此,可以说广告传播赋予了真实性一个全新的意义。

二、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

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呈现出主、客体两个方面的特征,即作为主体的广告主的意识形态灌输与作为客体的受众的沉默效应,二者交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广告拟态环境的传播过程。

1、广告传播主体的意识形态灌输

意识形态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德·特拉吕在19世纪初首先使用,其含义指的是观念、思想、概念、看法、幻想等。意识形态不是指一般的思想观念,不是指零散的、个体的观点和思想,而是“一群拥有共同利益的人的观点,如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政府、一个社会或者经济阶层、一个职业群体、一个产业等等”。它反映或体现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

一般来说,价值抉择、生活哲学、观点信仰等精神因素本身并不构成意识形态,而只是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一旦意识形态与权力相结合,使得某群体的思想观点在某个范围内取得了凌驾于其他不同观点之上的地位,就形成了特殊的话语霸权。这样一来,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就成为一种支配型的话语,并使之普泛化,成为一种话语强权。

现代广告正着力于这样一种对意识形态的营造和呈现:广告总是把广告主选定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通过大众传播霸权,向毫无防备的受众进行天长日久的轰炸和渗透,最终将属于广告主的世界观和价值选择普泛化,成为广大受众的价值取向。

我们知道,借助于传播霸权进行强行灌输的广告,实际上并不是信息和观点的自由均衡的流通,而是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某种倾斜性与垄断陸。在包罗万象的表象下,广告在骨子里提供的是一个被修饰的世界,一个从生产者利益出发、以倡导消费为中心的世界,以此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广告总是通过竭力美化和放大产品的效能,“消解了虚幻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受众“被广告所组构,且将自身认作为一个消费主体”。广告总是以受众主导的面目出现,但众所周知,广告主才是真正的主导,受众只是目标。这种巧妙的主体置换——表面上温情地以“我们”来代替“我”,骨子里渴望的是“我”即“我们”——造成了广告主与消费者的普遍利益之间的虚假统一,从而在思想上形成消费者的认同,蒙蔽受众的思维和视线。这是典型的双重意识形态言说,如查尔斯,威尔逊的那句名言:“对通用公司有益的,对这个国家也是有益的”,凝缩了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则。

广告有意迷醉人们思想意识,使人们失去对客观现实的清醒认识。它被形象地称为“梦幻加工厂”。广告“主要不是作用于现实,而是作用于幻想”,它构造了一个“超现实”和“幻觉”的理想社会,使得“看得见的世界不再是真实,看不见的世界不再是梦想”。广告所精心营造的虚拟现实成为现实生活中人们真实的追求。广告传播所惯用并擅长的品牌形象塑造正是成功运用拟态环境的典范。比如,买金利来服装,不是为了遮身保暖,而是要进入“男人的世界”,喝可乐不是为了解渴,而成了“新一代的选择”(百事可乐);买房子也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兑现你的生活梦想”(北京京贸国际公寓);汽车不是为了代步,而是为了“成就未来”(现代汽车),等等。受众就在广告这声声催眠当中逐渐模糊了自身意识。

2、广告传播客体的“睡眠”与“螺旋”

作为传播客体的广告受众,在广告持续不断的压力下,会产生传播学上的两种理论现象,即睡眠效应和沉默的螺旋。

睡眠效应,是指信源可信性影响下的传播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的现象。即传播结束一段时间后,高可信性信源带来的正效果在下降,而低可信性信源带来的负效果却向正效果转化。有人也称此现象为信息振幅效果定理。卡尔·霍夫兰认为,时间的间隔使人们容易忘记传播的来源,而只保留了对内容的模糊记忆。换句话说,就是从长期效果来看,受众对信源的关注度会下降,而在人们的脑海里会更多地留下信息内容的印迹。这样,信息内容的作用就被突出出来,而信源的重要性就大大降低,睡眠效应产生。

广告传播往往采用各种媒介策略,力求造成强大的媒介声势,形成消费上的舆论导向,加之广告的单向传播及其信息不对称的特性,使受众变得被动无奈,在广告的狂轰滥炸下无处躲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告所灌输的信息内容却悄然地在受众的脑海里沉淀下来,睡眠效应由此产生。比如脑白金,其广告泛滥荧屏、为人厌恶,然而生产厂家的财富却籍此直线上升。

德国学者诺伊曼发现,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气候”来影响和制约舆论。在现代信息社会,由于传播媒介报道内容的类似性产生的“共鸣效果”,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的“累积效果”,以及媒介信息抵达范围的广泛性产生的“遍在效果”,使得大众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大众传播的广告传播正体现了这一理论模式。

广告是广告传播方精心策划的、大规模集中轰炸的、喋喋不休的和不屈不挠的,而广告的受众方则是被动的、无奈的,甚至是无处躲藏的。在广告的强势传播下,传受双方“一方表述而另一方沉默的倾向便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显然,广告主的意见就经由经济权力而变成了媒介霸权,成为主导性的支配语言。这样,广告所宣扬的需求逐渐内化为消费者的需求,而消费者个人真实的需求受到抑制,产生消费意愿上的“沉默的螺旋”,广告目的趁机得逞。这就是为什么尽管“脑白金”广告虽令人心烦,但是商品却销量不凡的事实。难道真如厂家所言:“脑白金与克隆技术并称为20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两大突破”。所谓脑白金,其实就是褪黑素(Mdatonin,美乐通宁),在美国作为催眠药销售,其功效和副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然而,在热闹的媒介信息里,科学的声音早已湮没在广告的阵阵喧嚣之中。

三、广告传播拟态环境评述

如果说大众传播媒介所反映的拟态环境带有一定的客观性,是现实环境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广告传播所建构的拟态环境则属于精心营造并刻意为之,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广告追求的目标获得成功的手段。

广告里到处都是俊男靓女和精致、悠闲的幸福生活,它通常是通过创造一个理想生活的美好图景,唤起消费者内心深处的迷恋和向往,从而诱导人们通过购买商品来靠近或达到广告所表现的美好世界。这里,那个“美好图景”就是广告传播的拟态环境。广告创造拟态环境的目的就是要激起消费者内心的消费欲望。如广告大师奥格威所言,人们并不是因为产品本身的原因才去购买某种商品,而是因为他们把这一商品与某种特殊的形象联系起来了。

广告的使命就在于通过大量的媒介手段和多元化的传播通道。努力构建商品意象的拟态环境,着力阐发并赋予作为符号的商品所代表的各种意义。比如,买房子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兑现你的生活梦想”(北京京贸国际公寓)等。“广告的花样尽管不同,目的则并无二致,就是把足以代表货物的意念和公众早已公认为有趣的事物的其他意念,例如两性之爱、色相之美、燕居之侈、势位之高等等联系起来……经由感情之路,打开物欲之门。”消费社会里人们消费的不是物,而是符号;消费的真相不在于物品的使用价值,而在于通过消费获得物品背后符号的意义。不同的符号蕴含不同的意义。符号消费的不同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生活风格是不同的,社会地位也是不同的。总之,广告所表现出来的并不是真实的生活,而是真实生活的替代品。现代广告是“技术设计构成的现代梦幻,是综合了真实与制造影像、煽情与灭情的美丽的技术圈套。……广告不过是把传媒文化制造影像的‘造梦’表现的淋漓尽致。广告制造出虚拟现实,已经使商品的虚拟价值大大超出了商品的物质功能价值”。

广告传播中的拟态环境机制是综合起作用于受众的。应该说,在广告传播中合理使用这些机制和手段是被允许的,也是合情合法的。不过,广告传播拟态环境的塑造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原则,必须要在社会规范和法律允许的合理的框架内运行。如果广告对于拟态环境进行毫无制约的恣意滥用、刻意渲染就会造成拟态环境的扭曲并失衡,那样就会给现实社会以及广大受众带来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广告内容不健康,广告所宣传的商品和服务本身与传统的道德习俗和法律法规不相容,如色情服务、迷信活动、、以及受到特别限制的烟、酒广告等;二是广告手段和方式违法或不道德,在商品或服务的宣传中所采用的广告表现手法违反既定规范,应该受到道德谴责和法律法规的惩处。

拟态范文篇9

关键词:手机媒体;信息污染;消极影响;治理对策

手机媒体为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日益突出的手机媒体信息污染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手机媒体信息污染对大学生受众的影响比较明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防范措施,把信息污染对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一、手机媒体信息污染的表现

手机媒体具有方便快捷、隐蔽性强、到达率高等特点,为广大公众所青睐。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截止2010年5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7.96亿户,普及率达到59.6%。此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显示,截止2010年6月底,我国手机上网用户达到2.77亿,占网民总数的65.9%。可见,作为通讯工具和传播载体,手机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过,手机媒体带来的信息污染现象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冗余信息

冗余信息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不是熵或不成为信息的那部分信息。冗余是一种对确定性或可测性的测量。消息中冗余越多,它所携带的信息量就越少。。手机媒体冗余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手机广告。比起其它大众媒体,手机媒体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即到达率很高,有助于实现精准营销。一般的手机用户每周收到的垃圾短信超过10条,这些垃圾短息对用户没有什么实际作用,既打扰了手机用户的生活,又让手机用户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不少信息是误导性的,对手机受众造成不良影响。

2.色情信息

手机媒体传播色情信息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手机淫秽短信、淫秽图片、淫秽色情手机网站等。一些运营商利用手机网站提供色情信息,以此招徕受众。如今,手机网站的注册用户数量巨大,访问量达到数百万至上千万人次,传播范围广泛,其不良信息的大量传播对手机媒体信息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

3.虚假信息

手机媒体传播的虚假信息主要是指那些故意或者过失传播的未经核实、与客观事实不符的信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手机媒体不实广告。二是虚假中奖、酬宾之类的信息。三是通过虚假欠费和不存在的消费等信息诱骗手机用户的银行账号及密码,诈取上当者的钱财。四是通过向特定对象的家人、朋友及同事等发送手机短信或者打电话,谎称该对象生病住院、情况危急等,以此诈骗。五是利用手机传播子虚乌有的信息。通过多级传播之后,虚假信息变成谣言,危害极大。这些虚假信息者利用手机媒体信息不对称这一特点,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4.非法信息

由于手机受众基数大,具有隐匿性、分散性等特点,极易为一些具有不良意图的人所利用。少数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编造、传播有害信息如各种谣言。这类信息的传播范围广,影响恶劣,需要加强整治力度。

5.破坏性信息

在手机用户获得更多便利的同时,也需要警惕破坏性信息带来的危害。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及其与互联网的融合,手机病毒简直无孔不入,可以通过存储卡、网络下载、短信发送、邮件传输等多种途径植入手机之中。一旦手机中了毒,手机用户的私密信息就可能被泄露,甚至机主的行踪,谈话等信息可能为他人所知晓。其后果是,手机话费被盗取,造成经济损失;机主的相关信息泄露之后,一些营销公司获得机主信息,大量垃圾短信排山倒海般地涌人手机;更为严重的是,病毒直接导致手机软件瘫痪,手机里的信息消失,给手机用户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手机媒体信息污染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是手机媒体的重要消费群体。根据调查显示,经常使用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大学生比例占8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手机媒体的信息污染现象给大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较为明显。笔者从认知、态度和行为等三个方面来分析手机媒体信息污染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1、从认知角度来看,手机媒体所传播的虚假信息、非法信息等容易误导大学生,使其出现错误的认知与价值判断。

按照传播学理论,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的效果。手机媒体信息污染对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表现在虚假信息、非法信息等对大学生的误导,造成大学生出现错误认知和价值判断。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较少,对一些迷惑性较强的信息缺乏提防意识,容易上当受骗。所以,部分大学生受到手机媒体虚假信息、错误信息和非法信息误导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对社会的认知主要来源于自身的社会活动以及他人的社会经验,其中大众传媒的所传播的信息就属于后者。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随着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的不断增加,手机媒体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认知方面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与此相对应,手机媒体信息污染越严重,对大学生的社会认知所带来的危害就越大。手机媒体传播的信息对于大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评价客观世界,做出价值判断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手机媒体传播的虚假信息、错误信息和非法信息过多,就容易导致大学生做出错误价值判断。

2、从态度方面来看,手机媒体信息污染所建构的拟态环境使大学生价值观发生扭曲,产生消极的人生态度。

手机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对大学生观念或价值体系产生影响之后,就会引起大学生情绪或者情感的变化,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这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的效果。过去,手机媒体的传播模式基本上属于单向线性的。如今,在媒介融合的推动下,手机媒介已经具备大众传播的一些功能,其信息传播不仅仅局限于单向线性传播模式。而是多元化的传播模式。不同来源、不同观点、不同方式的信息从四面八方涌人手机用户,对其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大学生受众最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于手机媒体的各种新功能,总愿意积极体验。媒介的信息传播无疑会建构一种拟态环境,即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手机媒体传播的不良信息所建构的拟态环境对大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偏离。过多地接触虚假信息、色情信息和破坏性信息等,会让大学生用消极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世界,对社会产生更多的否定性认识。按照传播学观点,传媒所建构的舆论环境对受众起到一种“培养”作用,使受众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态度发生转变。手机是当今大学生接触较多的媒介之一,日益强大的传播功能为泥沙俱下的信息提供了传播途径,对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从行为的角度来看,手机媒体信息污染容易导致大学生成为被动的受害者,甚至成为新的污染源和不良信息的二传手。

传媒对受众的认知和态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就构成了行为上的传播效果。大学生置身于手机媒体的信息环境中,其认知和态度必然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如果受到的影响较深,就可能在其行为上表现出来。按照日本学者藤竹晓的观点,包括语言、观念、价值以及行为方式等拟态事件虽然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但是由于人们总是根据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信息来认知环境和采取行动的,所以人们的行为越来越具有拟态环境的特点,这就出现了拟态环境环境化现象。。由此可见,手机媒体所塑造的拟态环境极有可能通过受众的行为影响到客观环境本身。美国学者李普曼认为,从一定程度上讲,人们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并不是作用于拟态环境本身,而是作用于现实环境。手机媒体所建构的拟态环境是对客观环境的一种反应,但这种反应不是纯客观的,而是传播者通过主观选择、剪切与编辑之后进行的传播。不良信息所构成的拟态环境往往扭曲了客观环境,而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这一点。而且,大学生是比较活跃的群体,当他们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时,常常拿出来与同学、朋友共同分享。如果他们对不良信息的本质缺乏认识,就会成为新的污染源,充当不良信息的二传手,将其传播给自己认识的人,不良影响就会扩大。

三、治理手机媒体信息污染的三个视角及其对策

手机媒体信息污染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以及信息安全问题,为了趋利避害,建构和谐健康的手机媒体信息环境,必须对手机媒体信息污染进行综合治理。本文主要从法律、技术和受众这三个视角来探讨治理手机媒体信息污染的对策。

1、法律视角:完善手机媒体管理法规,提供信息传播制度保障。

虽然我国现有法律对手机媒体信息传播有一定的管理作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电信服务规范》、《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规在管理手机媒体过程中,存在针对性不强的弊端。因此。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加紧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手机媒体管理法规。不少省市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了手机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对手机短信传播加以规范,但是由于各地区域差异明显,标准不尽一致,在实施中也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我国还没有严格地实行手机实名制管理,这为治理手机媒体信息污染带来较大困难,也为一些人传播不良信息提供了方便。2008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了垃圾短信息整治专项行动,不少省市也先后开展了垃圾短信整治行动。但是,仅仅靠不定期的整治行动难以根治手机媒体信息污染现象。为了对手机媒体信息传播进行更加规范的管理,必须加紧制定具有针对性和统一性的法律法规。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透露,力争在2010年底前出台《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只有制定较为完善的手机媒体管理法规,才能有力地推动手机实名制管理,为治理手机媒体信息污染提供法律依据。公务员之家

2、技术视角:提升技术水平,实施有效监控。

手机媒体的超高速发展与手机技术的飞速提高密切相关,而对于手机媒体信息污染问题,也可以从媒介技术角度找到解决办法。比如,提高手机媒体信息过滤技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治理手机媒体信息污染现象。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基于用户设置规则的消息过滤业务技术要求》、《基于用户设置规则的短消息过滤系统技术要求》和《移动终端垃圾短消息过滤技术要求》等手机短信技术标准,这些标准规定了手机垃圾短信过滤软件的系统架构、过滤流程及性能指标等,对当前垃圾短信过滤进行规范,成为限制垃圾短信传播、净化短信内容的重要利器。当然,仅仅靠为数不多的几个技术标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手机媒体信息污染问题。我们认为,当前的技术标准还有待完善。同时,还应该制定更加详细、科学的手机媒体信息传播技术标准,为治理手机媒体信息污染提供更加合理的技术规范。

3、受众视角:提高大学生受众的责任意识与媒介素养,建构和谐健康的手机媒体信息环境。

拟态范文篇10

历史价值观属于历史观和价值观两个概念的结合,即在关注历史的时候所采用的价值观念。抗战剧的历史价值观即使用正确的观念、态度来看待与评价与抗战历史相关的人物与事件的一种行为。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具备一个体系的历史价值观是必不可少的。在最近几年中,电视上陆续出现了抗日神剧,这些“神剧”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叙述与评价存在巨大的偏差,原因就在于历史价值观混乱。因此,影视剧对于抗战史首先必须具备一个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否则,大众对于抗战史的认识就会出现一系列错误认知。

2荧幕“拟态环境”下的历史价值观表达

近年来,抗日剧在数量上增长迅速,据CSM媒介研究,2012年的抗日题材电视剧为30部,所占电视剧总发行的5.9%。在抗日剧蓬勃发展的同时,一系列问题也展现出来,如人物形象脸谱化、故事情节戏谑化、伦理道德扭曲化。由于影视制作方对抗战历史缺乏基本认知与尊重,一味迎合受众,将武侠、暴力、时尚、情色等具有话题性的元素植入剧中,从而逐渐演变成一部部抗日神剧,如“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裸女敬礼”等,其雷人情节令观众咋舌。美国著名学者李普曼曾在《公众舆论》中提出“拟态环境”概念。认为“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由大众媒介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1]。大众传播时代,受众因自身的局限性,越来越多地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来了解和认知身边的世界。这造成受众了解到的现实,往往是经过大众媒介所构建的现实。在一些抗战剧中,电视荧幕通过塑造一系列“象征性现实”,如英勇的八路军游击队员毫不费力的干掉几十个鬼子,轻易地躲避日军子弹和炮弹的袭击,把日本军人当猴耍,在普通大众面前潜移默化地营造出抗战是很轻松的一件事,甚至一些娱乐化的情节让公众觉得抗战是一件好玩的事,从而扭曲了公众对抗战的认知。抗战剧将残酷的战争叙事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实则是对历史的亵渎和不负责任,因为真实的抗战比荧幕上残酷得多。淞沪会战唯一健在的川军老兵、96岁的张文治回忆:“与鬼子对战,一旦有丝毫的疏忽,都是致命的,鬼子的战斗力实在比国军强太多”[2]。

3影响受众的认知

大众媒介每时每刻都在建构着拟态环境,使受众将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混淆,并对受众的认知、心理和生活等方方面面产生影响。格伯纳认为,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象征性现实”,对受众认知和理解现实世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介传播内容通常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对人们的现实观和社会观会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涵化的过程[1]。影视剧作为营造荧幕“拟态环境”重要的媒介手段,既发挥了教育传承的功能,也在进行“一场持续的文化重构”,它通过影像符号引领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深刻影响并塑造着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行为认知、审美情趣、知识结构等。公众沉浸在粗制滥造的抗日剧中,难免会受到抗日剧所构筑的拟态环境的影响。抗日神剧中大量出现的虚假情节,如手撕鬼子、石头炸飞机、蔬菜手雷等,掺杂了编剧个人的想象力,歪曲了真实的抗日历史。现实生活中,受众往往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与了解抗战史。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群体,本身对历史了解就有限,又缺乏相应的媒介素养和理性判断,打开电视,接触到各种奇葩抗日剧,就会认为电视中呈现的是真实的历史。大量的抗日神剧呈现在荧幕中,使得长期观看此类神剧的受众群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荧幕拟态环境下的历史价值观就被扭曲化了,使观众形成了错误的历史观、价值观。

4历史价值观表达失范的对策

作为影视节目创作者,要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创作水平。必须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历史环境来塑造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不能为了市场收视率和经济效益而不顾道德底线,以娱乐化、庸俗化的手段对历史进行建构和编码,要以公共利益、社会效益为导向,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建构和对抗战史的真实表现。对于受众而言,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意识。美国学者鲁宾认为,媒介素养就是指公众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3]。因此,观众要积极吸取抗战剧所传播的正确价值观念,过滤不利因素,实行理性审美与消费,成为一个高水平的电视消费群体,进而促进抗日剧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以广电总局为代表的管理部门作为电视剧进入荧幕市场的“把关人”,应充分发挥“把关人”的角色,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建立一个科学健康的电视剧评价体系。例如,可以通过设立优秀抗日剧影视基金,鼓励优秀抗日剧的制作,改进抗日剧的传播质量,坚持大众娱乐和社会文化价值的统一,保证其社会效益,为社会传递文化正能量。

5结语

美国学者斯坦利•J•巴伦曾言:“文化限制并约束我们,也给予我们自由。文化使我们分离,也使我们团结。它界定我们的现实,从而塑造出我们的思维、感受和行动的方式。”[4]抗日剧作为民族抗战记忆的重要承载方式,应该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社会价值与文明进步、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的态度,生产出高品质的影视剧,以此提升国产电视剧的艺术水准。

参考文献:

[1]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杨力.99岁川军老兵:抗战剧都是瞎编日军冲锋不怕死[N].华西都市报,2015-08-15.

[3]邵培仁.媒介生态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