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费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7:30:06

年费范文篇1

市粮食局:

过去一年里,在市粮食局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我库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企业改革严峻的情况下,我库职工端正态度,正视现实存在的困难,发扬我库的优良传统,支持企业进行改革。工作中,我们发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优良作风,全体职工战烈日、冒酷暑、顶严寒,做好各项粮情检测、管理工作,保证了储备粮的安全。在做好储备粮管理工作的同时,我们按照中储粮广西联络处的粮食轮换计划,顺利的完成了吨国储小麦的轮换任务及吨市级储备粮的接收。

为了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工作同时,也为了让职工欢欢喜喜、愉愉快快地过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好春节,经库领导班子研究,我们拟按基数元给予职工发放××年过年费,所需资金约万元,由我库自筹解决。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年费范文篇2

省级卫视的覆盖费用已经成为其每年极大的支出项目,覆盖费用的年年递增让领导们头疼不已,也让他们逐渐感觉到要扩大地盘、搞好覆盖工作,不仅是一项专业的工作,同时也是富人们玩的游戏,如果资金不足,肯定没有条件和筹码上得了谈判桌;即便是有费用的情况下,在和网络协商的时候,又有多少胜算,站在卫视频道的角度而言,心中总是没有太大的把握。

其实,站在传播的链条上,电视台是内容供应方,也就是提供不同的内容满足收视大众的收看需要,而网络公司就是提供传输渠道,负责将内容传递入户。当然,无论电视台或是网络公司各自都站在市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发展,盈利是必然的目的和原则,但关键在于,两者是互补共存、缺一不可,而不是互相抵触和冲突的角色;因为内容供给和传递入户原本就是上下游的关系,两者必须紧密结合,才能印证媒体的传播价值,缔造媒体自身的品牌;但是基于卫视要缴纳一定的入网费用,也导致媒体在自身经营上很容易陷入左支右绌的困境。

困境纾解需专业覆盖公司的协力

网络公司对于入网费用的提价本身是否存在某种依据,一时之间也很难立论明诉,但是网络既然收费,提价每年势在必行,而且在网络开始整合后,网络公司更是“地大气粗”,面对卫视频道摆出一种“爱进不进、不进拉倒”的姿态,这不能不让卫视频道负责落地的人员忧心忡忡。然而,频道的传播价值被广告主认定的第一要素就是覆盖人数的规模,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其次,传统广电网络的传输覆盖也和收视数据紧紧挂钩,这仿佛就成了电视台的紧箍咒,始终无法挣脱,万一某个城市中选成了“监测点”的话,身价也肯定暴涨,此番情景都是卫视频道的领导们最不愿见到的现况,毕竟领导们都在思考这笔庞大的费用支出后,可否换回收视表现或广告收入的双R(Raring&RMB),甚至思考哪些点必须覆盖?哪些城市可忽略不计?否则,实在负担不起这项巨大的。

从“覆盖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中心城市绝对是不能避免的“覆盖重镇”,这是竞争35个中心城市收视份额的主要战场,更是一线品牌和大型广告公司必然看重的市场,如果中心城市的覆盖就耗尽50%以上的覆盖费用,剩余落地费就得面对海量的城市群,这就需要精打细算挑选覆盖点,好支撑2R的表现,就需要小心计算非中心城市群的覆盖价值,这个复杂的计算过程需仰赖专业的覆盖研究机构和执行覆盖公司。

套用国际4A公司对广告主常讲的一句名言,这个计算过程就是“如何花最少的钱买到同样的价值”,或是“用同样的费用可以买到更多的价值”;换言之,如果与专业的覆盖研究和执行单位深度配合的话,也就能优化覆盖的市场结构和费用结构;否则,费用使用不当,自然成了浪费的深渊;因为科学评估任何一个市场的覆盖价值就得从人口总量、消费实力、经济规模、收视表现等数个指标做综合考量,才能客观估算覆盖后的经济价值。

不可不察的覆盖新通路

网络整合、模数平移、三网融合等都是必然的趋势,这些客观的因素都将导致卫视在覆盖上产生新一轮的竞争格局,但不变的是大家可否各凭本事,各显身手囊括最多的人群,这是恒久不变的目标。在覆盖费年年涨价的同时,卫视频道在看待覆盖的问题上,就要从另外的角度来衡量自己如何做好覆盖,毕竟收视人数是不变的数额,但是传输信号的方式却每天不断推陈出新,这就让我们认清一个事实,如何选择传播渠道,可促使收看总人数不减反加,这是现今覆盖功夫的最高境界。

现代人离群性和移动性越加明显,随着网络整合和三网合一的脚步逐渐加快,也意味着要满足大众的收视需要就要开始洞察个别收视环境的变化。所以,除了传统的广电网络是必修课题外,诸如别的传递渠道也要开始认真对待和谨慎考虑。毕竟,任何一种载体都掌握各自不同的收视人群,而这些收视人群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依赖这样的传输渠道所给予的信息内容,不论这个传递的载体是锁定大众或是分众的眼球,只要有机会接触到收视人群的渠道,我们都要判断这个通路对自我卫视频道有无扩大影响力的机会。当然在追求覆盖人群的同时,卫视频道在覆盖上不见得非要在排名上一争长短,关键是在各个市场(或是环境)上是否有“露脸”的机会,有露脸才有被看到的可能,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单一在传统的广电网络内角逐可收看到的人群,终究有到极限的一天,而且支付成本更是不敢想象,反倒是在非传统的传播渠道上找到自己露脸发声的机会,倒可能突破重围。公务员之家:

多覆盖模式并举

“覆盖”历经快10年的光阴,已走到非常专业的地步,也是让省级卫视感到非常头痛的问题。笔者不妨将覆盖整体大盘分为“主流型覆盖”、“辅助型覆盖”、“支援型覆盖”和“搭配型覆盖”四种类型。主流型覆盖肯定是传统广电网的势力范围,也是投入最多经费的市场,当然,再往下细分就要依照自己节目特点和频道属性,看是在全国范围内撒网,还是在区域市场内做深做精。对大多数卫视频道而言,在覆盖投入上不能小驴拉大车,否则将在庞大的市场内找不到自己立身的定位。同时,借助其他的传输通路和个别环境下的渠道,分别给主流型覆盖渠道予以多样协助,以弥补主流型覆盖的不足,甚至采取新媒体的传播通路作为“支援型覆盖”或“搭配型覆盖”,在确保整体收视人数不走低的情况下,保持覆盖上的绝对优势地位,这是针对传统覆盖以外可以利用的传输渠道,是目前覆盖工作的一个可借鉴的思路。公务员之家:

年费范文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卡盈利模式;改善措施

区别于中央银行和投资银行,商业银行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主要集中在存款和贷款方面,以低利率借入存款,以高利率放出贷款,存贷款之间的利差即为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而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迅猛发展,信用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新的盈利增长点。信用卡是由商业按照客户的信用度发给持卡人,使用信用卡消费时无须支付现金,可按照客户的信用额度透支相应金额,等到每月固定的日时还款。持卡人在信用额度内可以先消费后还款。

一、信用卡的发展历史

信用卡的出现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在国际上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支付手段。在我国,信用卡的起步较晚,最早的信用卡是1995年由广东发展银行发行的,至今仅有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在信用卡业务发展初期,商业银行为了尽早抢占市场,采取免年费、增加附加服务等方式来争抢客户,导致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在国际上普遍高盈利的信用卡业务在我国市场上并未给银行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如何优化信用卡的盈利模式,增强信用卡的盈利能力成为我国各大银行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盈利模式现状分析

按照国外的发展状况,信用卡业务在金融行业中利润较高。信用卡业务为持卡人提供消费信贷,其盈利主要来源于为客户提供消费贷款而取得的高额透支贷款利息和其他中间业务收入;银行开办信用卡业务的前期阶段,通常都是大量发卡,扩大持卡人数量,获得稳定可观的年费收入;此外,银行会定期推出消费激励措施引导持卡人刷卡消费,以获得结算手续费收入。当前中国信用卡的收入来源与国外信用卡的利润来源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在年费方面,中国用户长期银行借记卡使用中往往不必支付年费,所以在开始阶段不接受为信用卡支付年费的方式。各大银行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前期往往会免掉客户的年费,使得这部分收入几乎没有盈利。同时,信用卡的前期投入很大,其运营成本包括资金成本、运营成本、营销成本、风险成本和手续费支出等几大部分,且前几年的持续投入很难还没有相应的产出。其次,贷款利息收入方面,国际上信用卡的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2/3左右,而我国信用卡的利息收入仅在1/3左右。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居民往往注重"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与国外消费者心理和习惯的差异,使得用户对透支、循环授信的使用意愿难以接受,很难为银行带来高额利息。最后,商户交易手续费收入方面,这是目前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主要利润来源。由于我国现阶段信用卡业务的竞争异常激烈,在对商户的争夺中,各银行为了更多抢占市场份额,不惜放弃最大利润,降低手续费,给商户更多的优惠,使得商户同银行的议价能力不断增高,导致信用卡在消费手续费的收入能力上有所限制。此外,在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下,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电话支付等创新支付业务相继出现,银行在支付上面逐步失去了以往的主导权,这无疑给银行信用卡业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数据显示,从支付方式上来分析,在2015年全年,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网络支付等已经成为民众重要的支付方式,而银行信用卡则主要依靠商场特约商务的支付来盈利,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推动下,第三方支付将进一步影响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的盈利能力。

三、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盈利体系的改革

针对当前中国用户使用信用卡的方式和消费习惯,收取年费的方式往往会流失掉一些客户,所以各大银行除非是在服务不可替代的情况下,往往不敢贸然收取年费。贷款利息方面,虽然年轻一代已经慢慢习惯“花明天的钱”,但往往由于年轻人的收入有限,会很注重在指定日之前完成还款,避免支付利息。很多年轻一代往往手中有多家银行的信用卡,通过在不同的银行间短时间借款还款,不必支付利息。而实际操作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客户恶意透支和信用卡欺诈损失的现象,对银行存在一定的风险。现阶段,银行所能够争取的更多利润来源主要来自于商户的手续费收入。短期看,信用卡与借记卡的功能类似。目前,各大银行的信用卡仍然存在激活率低和大量睡眠卡的现实状况。原因一是用户可能根本不需要使用信用卡;二是现有信用卡提供的服务并不能有效满足用户的需求。针对上述情况,首先要对信用卡用户群体细分,找出具有用卡需求、能够为银行带来收入的潜在用户群和没有使用信用卡意愿的用户群,对于不具备使用信用卡意愿的用户群,通过设置一定的收费门槛,减少睡眠卡,降低无效卡的运营成本;二要对有使用意愿的用户,挖掘其使用偏好和对信用卡的深层次需求,提供各种针对性的服务。目前很多银行通过与商户之间的合作,如“10元洗车”、“10元观影”等活动,积极引导和培养消费者使用信用卡的习惯。

四、结语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其他国家的盈利模式还存在较大的差异,长远来看,商业银行应避免同质化的低层次竞争,创新全方位、深层次、不可替代的服务,全面培养消费者的信贷消费习惯,为将来信用卡的合理收费、提高收入做好准备。

作者:苏州洲 单位: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

参考文献:

[1]曹童心,黄晓娟.浅析我国信用卡的营销策略———以中信“魔力女性卡”为例[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07).

[2]付东.信用卡盈利模式分析及对信用卡产业发展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

年费范文篇4

我国信用卡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1979年中国银行广东分行与香港东亚银行签订协议,开始国外信用卡业务,信用卡从此开始进入中国内地。1985年6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首次发行了国内第一张准贷记卡——中银卡,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准贷记卡年代,随后农行,工行,建行,交行纷纷加入了VISA和MasterCard国际组织,1995年广东发展银行首次发行了国内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时代。进入21世纪后我国信用卡产业开始了实质性的发展,各家银行纷纷开展信用卡业务,2002年中国银联公司成立,同年工商银行率先成立了自己的信用卡结算中心——牡丹卡中心,随后各家银行纷纷效仿,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我国信用卡产业开始了公司化运营阶段。2003年和2004年是我国信用卡产业取得重大进展的年份。2003年被国内银行卡界称为“中国信用卡元年”,从此整个信用卡市场进入了全面竞争的时代。据中国银联总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银联标准信用卡增长了1021万张,同比增长近20倍,已经超额完成了发卡1000万的指标。

2信用卡盈利模式分析

信用卡发行机构作为一种商业组织,其经营管理的核心目标同其他营利他组织一样即利润最大化,这就要求发卡机构提高收入、降低成本。其收入主要有:利息收入、年费、商家折扣及其它收入;成本主要有:资金成本、运营成本、营销成本、坏账成本及欺诈损失等。

(1)利息收入。信用卡的设计理念就是依靠收取未付款利息来获得收入,所以利息收入应是信用卡收入的主要来源。现实中使用信用卡的客户虽分为两类:工具使用者和信贷周转者。但实际上只有后者才能为银行带来这部分收入。因此信用卡利息收入的多少与这两部分客户的比例有很大关系。而这两部分客户的比例又取决于消费习惯。以中国人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来看,短期内国内银行的这部分利息收入应该不会很大,但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医疗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年轻一代消费观念的转变,利息收入也必将成为我国信用卡产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影响信用卡利息收入的另一个因素是利息率。目前国内信用卡的透支年利息率为18.25%,但这只是名义的年利率(APRannualpercentagerate),由于信用卡按月计复利,实际年利率(EAReffectiveannualrate)可达到19.86%左右,远远高于其它任何贷款利率,而且政府对此利率进行控制,几乎不存在浮动的可能。在如此高的利率下,持卡人不会轻易地进行透支,这样就直接影响信用卡利息收入的增长。从国外经验来看,个性化的透支利率将是发展的必然。在国内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对信用卡的透支利率也应逐步放松管制,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浮动,并制定更具有弹性的利率政策。

(2)年费。美国信用卡年费收取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早期各银行为了抢占市场,采取的都是免年费的政策。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政府取消了对银行储蓄利率的限制,使银行的利息收入变得更加艰难。于是1976年花旗银行向那些在免息期限内还款的持卡人收取每月50分的费用,这一举动震惊了整个行业。年费的收取标志着美国信用卡产业粗放式扩张阶段的结束,也开始了美国信用卡产业的盈利年代。后来随着资金成本的下降以及消费信贷的增多,发卡机构开始能够获取大量的利息收入,这样美国各发卡行在激烈的竞争中开始逐渐减少年费,AT&T在1990发行了“终身免费的信用卡”,给整个行业造成很大影响,自此以后收取年费的信用卡开始逐渐减少。目前国内的信用卡整体还处于亏损状态,但各发卡行为了抢占市场,追求发卡规模,竞相采取了免年费的价格战。在利息收入尚不能成为信用卡收入的支撑时,这样的为了完成发卡任务而采取的免年费政策无疑给信用卡产业的盈利蒙上了一层更为严重的阴影,同时也造成了许多消费者办卡不使用,睡眠卡,死卡大量存在,动卡率低等问题。根据央行的统计,我国目前的4000万张信用卡中,已经有八成左右称为睡眠卡。所以目前阶段,为了摆脱整体的亏损局面,商业银行应适时地考虑进入信用卡收取年费的阶段。

(3)商家折扣。目前国内的商家折扣一般在0.5%~2%之间,与国外相比处于偏低水平。尽管国内已经对不同行业实行了不同的折扣率,但总体看来还缺乏灵活性。即使在同一行业内,由于各商家经营规模和经营状况不同,对同一折扣率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参照国外经验,按市场规则来改善利益分配机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也就是由银行和各商家协商确定折扣率,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同时,还可以采取一些鼓励措施如根据不同的交易额来确定折扣率,使折扣率与交易额相挂钩,尽量采取基于多标准的差别定价方式。

(4)其他收入。

①越界销售。银行在每个月向客户寄送的帐单中推销其它商品和服务,这种做法的边际成本很低,因为邮资已经付过了,客户又是经过筛选,具有一定消费能力和信用等级的优质客户。如果客户的数量能过达到一定的规模,那么银行的这笔间接收入也将是相当可观的。

②信用卡资产证券化。1986年所罗门兄弟公司将不动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方法应用于无实物担保的信用卡资产证券化上,成功地将信用卡应收帐款转化为证券销售给投资人,从此信用卡资产证券化就成了增加信用卡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并且拓宽了发卡机构的融资渠道,降低了发卡机构的资金压力。

(5)降低成本的业务外包。从国外信用卡发展来看,信用卡市场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各发卡行为了降低成本,均采取了外包的方式,将自己不擅长的业务(劳务,技术等)委托给第三者处理。据数据显示,美国商业银行70%左右的银行卡业务处理工作由外包的专业金融服务公司承担,这种运作模式产生的直接效益是节省了20%的经营成本,提高了40%的处理效率。通过外包,银行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发挥比较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大降低成本和风险。

3提高信用卡业盈利能力的政策建议

3.1进一步拓展客户市场

拓展客户市场关键一点就是要做好消费者市场调查,合理的定位客户群。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着“高端客户争佣金,低端客户争利息”的做法,而国内,由于银行对风险防控能力不强,对信用卡盈利特征把握不够,往往将目标客户定位于中等阶层,但是这部分客户并不是优质客户,银行既不能从他们身上赚取高额的年费收入,也不会取得利息透支收入,而那些收入不高的阶层,特别是年轻一代,他们有很强的使用信用卡透支意愿,但银行一般不予受理,这样就造成了“低端客户争利息”难的局面。目前对信用卡客户定位的“平民化”已成为一种需要,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对风险防控力度的加强。

3.2进一步发展受理市场

(1)特约商户。信用卡客户的拓展离不开特约商户的支持。特约商户是信用卡交易的场所,是实现信用卡功能和服务的媒介,特约商户的市场覆盖率直接关系着信用卡市场能否良性发展。我国特约商户覆盖率低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中小商户数量太少,中小商户受理信用卡的收益不能弥补其折扣成本,因此受理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受理市场和信用卡整体交易规模有限,刷卡交易暂时不能给中小商户带来销售额的显著增长。所以全面改善信用卡受理环境,使刷卡消费能够给中小商户带来收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2)受单行。2004年《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修改了跨行交易收益分配比例的规定,将发卡行,银联,受单行的利润分配比例由8:1:1调整为7:1:X,X表示受单行的收益由其和商户以谈判的方式确定。可见,在利润分配中倾向的始终是发卡行,而受单行的收益太低并且无法受到保障,这样根本无法调动银行开展收单业务的积极性。各家商业银行也只是将重心放在发卡市场上,而无意于受理市场的开拓。要扭转我国发卡市场和受理市场这种不平衡的局面,就必须利用市场化的方式去解决,根据消费者市场和受理市场的具体情况,选用收益浮动杠杆,灵活调节,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

3.3细分化的市场营销策略

信用卡营销的对象是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而不同的消费者由于自身的收入、需求及偏好等差异,对信用卡的特性和性能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成功的信用卡营销策略,要求把目标客户进行细分,针对每种目标客户的具体要求,设计出适销对路的产品。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面对客户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美国的各发卡行将竞争转入了细分市场的方向,针对各个细分市场设计了不同的产品,目前,向客户提供更多新产品和更精致服务的观念逐渐取代了开发更多新客户的想法,比如美国信用卡市场上客户的类型就由10年前的3~5种增至现在的100多种。近几年,我国在信用卡的销售上也开始采取了市场细分化的策略,各家银行根据不同客户群需求和消费习惯,设计个性化卡种,同时在联名卡的发行上也做了许多尝试,如中行与联想的“中银联想visa奥运卡”,招商行与中国航空的“国航知音卡”等。

3.4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

信用体系是否基本形成是衡量一个地区信用卡产业是否具备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的重要指标。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始建于1997年,当时上海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个人征信机构——上海资信公司,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征信管理局,使得征信工作有了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2005年1月,实现了个人征信全国联网运行。虽然我国在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方面迈出了很大步伐,但是在信用数据收集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个人征信数据掌握在央行,公安,法院,工商,税务,劳动保障,人事,保险等多个机构手中,处于相当分散的状态,而且彼此间不能共享,不同的行业和部门之间还没有有效的信息共享渠道,处于相对的封闭状态。因此打破行业部门的限制,建立真正的跨行业跨部门的个人征信系统,提高数据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林功实,林键武.信用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董罡平.银行卡业务的机制缺陷及监管策略[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7,(7).

[3]李菁,黄煜斌.信用卡产业的扭亏为盈:基于收益成本分析[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

年费范文篇5

关键词:信用卡;盈利性;持卡人;特约商户

1我国信用卡的发展历程

我国信用卡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1979年中国银行广东分行与香港东亚银行签订协议,开始国外信用卡业务,信用卡从此开始进入中国内地。1985年6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首次发行了国内第一张准贷记卡——中银卡,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准贷记卡年代,随后农行,工行,建行,交行纷纷加入了VISA和MasterCard国际组织,1995年广东发展银行首次发行了国内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时代。进入21世纪后我国信用卡产业开始了实质性的发展,各家银行纷纷开展信用卡业务,2002年中国银联公司成立,同年工商银行率先成立了自己的信用卡结算中心——牡丹卡中心,随后各家银行纷纷效仿,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我国信用卡产业开始了公司化运营阶段。2003年和2004年是我国信用卡产业取得重大进展的年份。2003年被国内银行卡界称为“中国信用卡元年”,从此整个信用卡市场进入了全面竞争的时代。据中国银联总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银联标准信用卡增长了1021万张,同比增长近20倍,已经超额完成了发卡1000万的指标。

2信用卡盈利模式分析

信用卡发行机构作为一种商业组织,其经营管理的核心目标同其他营利他组织一样即利润最大化,这就要求发卡机构提高收入、降低成本。其收入主要有:利息收入、年费、商家折扣及其它收入;成本主要有:资金成本、运营成本、营销成本、坏账成本及欺诈损失等。

(1)利息收入。信用卡的设计理念就是依靠收取未付款利息来获得收入,所以利息收入应是信用卡收入的主要来源。现实中使用信用卡的客户虽分为两类:工具使用者和信贷周转者。但实际上只有后者才能为银行带来这部分收入。因此信用卡利息收入的多少与这两部分客户的比例有很大关系。而这两部分客户的比例又取决于消费习惯。以中国人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来看,短期内国内银行的这部分利息收入应该不会很大,但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医疗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年轻一代消费观念的转变,利息收入也必将成为我国信用卡产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影响信用卡利息收入的另一个因素是利息率。目前国内信用卡的透支年利息率为18.25%,但这只是名义的年利率(APRannualpercentagerate),由于信用卡按月计复利,实际年利率(EAReffectiveannualrate)可达到19.86%左右,远远高于其它任何贷款利率,而且政府对此利率进行控制,几乎不存在浮动的可能。在如此高的利率下,持卡人不会轻易地进行透支,这样就直接影响信用卡利息收入的增长。从国外经验来看,个性化的透支利率将是发展的必然。在国内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对信用卡的透支利率也应逐步放松管制,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浮动,并制定更具有弹性的利率政策。

(2)年费。美国信用卡年费收取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早期各银行为了抢占市场,采取的都是免年费的政策。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政府取消了对银行储蓄利率的限制,使银行的利息收入变得更加艰难。于是1976年花旗银行向那些在免息期限内还款的持卡人收取每月50分的费用,这一举动震惊了整个行业。年费的收取标志着美国信用卡产业粗放式扩张阶段的结束,也开始了美国信用卡产业的盈利年代。后来随着资金成本的下降以及消费信贷的增多,发卡机构开始能够获取大量的利息收入,这样美国各发卡行在激烈的竞争中开始逐渐减少年费,AT&T在1990发行了“终身免费的信用卡”,给整个行业造成很大影响,自此以后收取年费的信用卡开始逐渐减少。目前国内的信用卡整体还处于亏损状态,但各发卡行为了抢占市场,追求发卡规模,竞相采取了免年费的价格战。在利息收入尚不能成为信用卡收入的支撑时,这样的为了完成发卡任务而采取的免年费政策无疑给信用卡产业的盈利蒙上了一层更为严重的阴影,同时也造成了许多消费者办卡不使用,睡眠卡,死卡大量存在,动卡率低等问题。根据央行的统计,我国目前的4000万张信用卡中,已经有八成左右称为睡眠卡。所以目前阶段,为了摆脱整体的亏损局面,商业银行应适时地考虑进入信用卡收取年费的阶段。

(3)商家折扣。目前国内的商家折扣一般在0.5%~2%之间,与国外相比处于偏低水平。尽管国内已经对不同行业实行了不同的折扣率,但总体看来还缺乏灵活性。即使在同一行业内,由于各商家经营规模和经营状况不同,对同一折扣率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参照国外经验,按市场规则来改善利益分配机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也就是由银行和各商家协商确定折扣率,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同时,还可以采取一些鼓励措施如根据不同的交易额来确定折扣率,使折扣率与交易额相挂钩,尽量采取基于多标准的差别定价方式。

(4)其他收入。

①越界销售。银行在每个月向客户寄送的帐单中推销其它商品和服务,这种做法的边际成本很低,因为邮资已经付过了,客户又是经过筛选,具有一定消费能力和信用等级的优质客户。如果客户的数量能过达到一定的规模,那么银行的这笔间接收入也将是相当可观的。

②信用卡资产证券化。1986年所罗门兄弟公司将不动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方法应用于无实物担保的信用卡资产证券化上,成功地将信用卡应收帐款转化为证券销售给投资人,从此信用卡资产证券化就成了增加信用卡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并且拓宽了发卡机构的融资渠道,降低了发卡机构的资金压力。

(5)降低成本的业务外包。从国外信用卡发展来看,信用卡市场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各发卡行为了降低成本,均采取了外包的方式,将自己不擅长的业务(劳务,技术等)委托给第三者处理。据数据显示,美国商业银行70%左右的银行卡业务处理工作由外包的专业金融服务公司承担,这种运作模式产生的直接效益是节省了20%的经营成本,提高了40%的处理效率。通过外包,银行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发挥比较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大降低成本和风险。

3提高信用卡业盈利能力的政策建议

3.1进一步拓展客户市场

拓展客户市场关键一点就是要做好消费者市场调查,合理的定位客户群。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着“高端客户争佣金,低端客户争利息”的做法,而国内,由于银行对风险防控能力不强,对信用卡盈利特征把握不够,往往将目标客户定位于中等阶层,但是这部分客户并不是优质客户,银行既不能从他们身上赚取高额的年费收入,也不会取得利息透支收入,而那些收入不高的阶层,特别是年轻一代,他们有很强的使用信用卡透支意愿,但银行一般不予受理,这样就造成了“低端客户争利息”难的局面。目前对信用卡客户定位的“平民化”已成为一种需要,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对风险防控力度的加强。

3.2进一步发展受理市场(1)特约商户。信用卡客户的拓展离不开特约商户的支持。特约商户是信用卡交易的场所,是实现信用卡功能和服务的媒介,特约商户的市场覆盖率直接关系着信用卡市场能否良性发展。我国特约商户覆盖率低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中小商户数量太少,中小商户受理信用卡的收益不能弥补其折扣成本,因此受理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受理市场和信用卡整体交易规模有限,刷卡交易暂时不能给中小商户带来销售额的显著增长。所以全面改善信用卡受理环境,使刷卡消费能够给中小商户带来收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2)受单行。2004年《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修改了跨行交易收益分配比例的规定,将发卡行,银联,受单行的利润分配比例由8:1:1调整为7:1:X,X表示受单行的收益由其和商户以谈判的方式确定。可见,在利润分配中倾向的始终是发卡行,而受单行的收益太低并且无法受到保障,这样根本无法调动银行开展收单业务的积极性。各家商业银行也只是将重心放在发卡市场上,而无意于受理市场的开拓。要扭转我国发卡市场和受理市场这种不平衡的局面,就必须利用市场化的方式去解决,根据消费者市场和受理市场的具体情况,选用收益浮动杠杆,灵活调节,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

3.3细分化的市场营销策略

信用卡营销的对象是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而不同的消费者由于自身的收入、需求及偏好等差异,对信用卡的特性和性能需求是不同的,因此成功的信用卡营销策略,要求把目标客户进行细分,针对每种目标客户的具体要求,设计出适销对路的产品。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面对客户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美国的各发卡行将竞争转入了细分市场的方向,针对各个细分市场设计了不同的产品,目前,向客户提供更多新产品和更精致服务的观念逐渐取代了开发更多新客户的想法,比如美国信用卡市场上客户的类型就由10年前的3~5种增至现在的100多种。近几年,我国在信用卡的销售上也开始采取了市场细分化的策略,各家银行根据不同客户群需求和消费习惯,设计个性化卡种,同时在联名卡的发行上也做了许多尝试,如中行与联想的“中银联想visa奥运卡”,招商行与中国航空的“国航知音卡”等。

3.4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

信用体系是否基本形成是衡量一个地区信用卡产业是否具备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的重要指标。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始建于1997年,当时上海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个人征信机构——上海资信公司,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征信管理局,使得征信工作有了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2005年1月,实现了个人征信全国联网运行。虽然我国在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方面迈出了很大步伐,但是在信用数据收集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个人征信数据掌握在央行,公安,法院,工商,税务,劳动保障,人事,保险等多个机构手中,处于相当分散的状态,而且彼此间不能共享,不同的行业和部门之间还没有有效的信息共享渠道,处于相对的封闭状态。因此打破行业部门的限制,建立真正的跨行业跨部门的个人征信系统,提高数据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林功实,林键武.信用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费范文篇6

第二条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缴纳有关专利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依照本办法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以下简称“专利局”)减缓缴纳有关费用。

第三条经专利局批准,下列专利费用可以减缓:

一、申请费(其中公布印刷费、申请附加费不予减缓);

二、发明专利申请审查费;

三、年费(自授予专利权当年起三年内的年费);

四、发明专利申请维持费;

五、复审费。

第四条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为个人的,可以请求减缓缴纳85%的申请费、发明专利申请审查费和年费及80%的发明专利申请维持费和复审费。

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为单位的,可以请求减缓缴纳70%的申请费、发明专利申请审查费和年费及60%的发明专利申请维持费和复审费。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人或者个人与单位共同申请专利的,可以请求减缓缴纳70%的申请费、发明专利申请审查费和年费及60%的发明专利申请维持费和复审费。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单位共同申请专利的,不予减缓专利费用。

第五条专利申请人可以在提出专利申请的同时一并请求减缓缴纳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五种费用。在专利局受理专利申请后,申请费不再减缓。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只能就尚未到期的费用请求减缓缴纳,并且应当在有关费用缴纳期限届满日的二个半月之前提出费用减缓请求。

第六条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请求专利费用减缓的,应当提交费用减缓请求书,必要时还应附具有关证明文件。

费用减缓请求书应当由全体申请人或专利权人签字或者盖章。

第七条个人请求专利费用减缓的,应当在费用减缓请求书中如实填写本人的年收入情况,必要时应当根据专利局的要求,提供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出具的关于其经济困难情况的证明。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请求专利费用减缓的,应当在费用减缓请求书中如实填写每个人的年收入情况,必要时应当根据专利局的要求,提供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出具的关于其经济困难情况的证明。

单位请求专利费用减缓的,应当在费用减缓请求书中,如实填写经济困难情况,并附具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出具的证明。

个人与单位共同请求专利费用减缓的,个人应当在费用减缓请求书中如实填写本人的年收入情况,单位应当如实填写经济困难情况,并附具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出具的证明。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出具的证明应当说明请求专利费用减缓的单位的性质是企业、事业单位还是机关团体,并说明其经济困难情况。

第八条专利局收到费用减缓请求书后,应当进行审查,作出是否批准费用减缓请求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

第九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专利费用减缓请求不予批准:

(一)未使用专利局制定的费用减缓请求书的;

(二)全体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未在费用减缓请求书中签字或者盖章的;

(三)提出费用减缓请求的单位或者个人未提供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证明的;

(四)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的个人年收入超过二万五千元人民币的;

(五)费用减缓请求书中未注明全体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的个人年收入的;

(六)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为两个以上单位的;

(七)费用减缓请求书中的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名称或者发明创造名称与专利请求书中的相应内容不一致的。

第十条请求人应当在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期限内,按照全额缴纳有关费用。专利费用减缓请求经专利局批准的,缴纳数额为批准减缓后的剩余部分。

第十一条批准专利费用减缓请求的决定作出后,专利局发现该决定存在错误的,可以自行更正,并将更正结果通知申请人或者专利权人。

年费范文篇7

最近,有关改革基金管理费提取模式的话题,不时被业内人士提起。笔者认为,可效仿券商佣金浮动的办法,对基金管理费的提取也实行浮动制。

目前,基金管理人的报酬主要指的是基金管理费,通常以基金资产净值的1.5%年费率计提。但是,基金的盈利能力却与基金管理人效益无直接影响,甚至由于基金起点净值高低的不一,收益高的基金所提管理费反而可能低于收益低的基金。在基金半年报告中就可找到这样的例子:20亿份额的封闭式基金中,基金兴华上半年表现最佳,净值增长率达到7.57%;相对应的是基金汉盛表现最差,净值增长率为-1.2%。但就管理费而言,汉盛基金管理人上半年提取了约1420万元,兴华基金管理人却只提取了约1384万元。

不但赚钱赔钱与管理人报酬高低相对无关,就是分红多少也与之基本无关。以基金兴华为例,该基金所提管理费之所以低于基金汉盛是由于其净值相对较低。当然,这个低并不是说基金兴华历史净值增长率低于基金汉盛,而是由于基金兴华历史上分红较多,影响了基金管理人提取的基数。

由此可见,基金管理费的提取,已经不是简单的干好干坏都一样,旱涝保收的“大锅饭”问题,甚至出现了“倒挂”的现象。干得好、净值增长多、给投资人分红多的,管理费的提取反而不如净值下降的、给予投资人分红少的。这种怪现象不仅影响基金经理人的积极性,也会直接影响投资人的利益。想一想,某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2%,却仍然提取1420万元管理费,岂不是和投资人开玩笑!

年费范文篇8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国内信用卡业务现状,分析了信用卡业务的高速扩张对我们传统的消费模式及消费观念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防范恶意套现行为等系列风险产生的对策。

一、中国的信用卡业务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的连续降息,存贷款利差缩小,各家商业银行都将信用卡业务作为拓展业务的重点。据不完全统计,工商银行2008年信用卡的发卡量达到了3905万张,比2007年增加了67%。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累计发卡量也都超过了1000万张。在银行卡发卡总量中,信用卡占比进一步提高。

与当前较高的持卡量相对的,迄今国内仅有招商银行等少数发卡银行对外宣称,信用卡业务实现了盈利。而用业内一位专业人士的话来说,“哪家银行如果说自已的信用卡业务是盈利的,那他确实很需要勇气”!按照国际规则,信用卡业务6年内很难实现盈利。

然而,信用卡的盈利预期却相当诱人。据麦肯锡的报告预测,到2013年中国信用卡行业的整体利润将达到130亿元人民币。中国信用卡市场依然是中国个人金融服务市场中成长最快的产品线之一。根据央行的统计,在日常生活消费费用中,大约20%是通过银行卡支付。其中,信用卡的透支消费又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虽然行业经济效益充满挑战,但受规模效益以及消费者支出增长的推动,各家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由于信用卡在中国的渗透率依然偏低,因此,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问内,中国信用卡的竞争还会继续将重心放在卡量的增长上。

二、恶意套现行为及其获利方式

随着信用卡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及其快速增长的趋势,一些不法分子开始盯上了信用卡套现这个生财之道。

所谓信用卡套现,是指信用卡持卡人不通过ATM机和柜台等正规渠道提取现金。而是通过一些非法中介机构以刷卡消费的名义取现。通过正规渠道在银行的ATM机上取现时,持卡人往往只能取出信用额度一半左右的现金。此外,银行还要收取1%至3%不等的手续费和每天万分之五的利息。如果逾期没有还款,银行还要收取欠款的利息。而去所谓的信用卡套现公司取现,则相当于在POS机上刷卡消费,不但不用支付利息。一般还能够获得最长56天的免息期。持卡人所需支付的仅仅是给这些套现公司刷卡额2%至3%的手续费。在取现超出信用额度后,这些信用卡套现公司还可以为持卡人办理名为分期付款,实为取现的业务。在轻松获利方式的推动下,套现公司业务不断发展壮大,每天的营业金额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在套现之外还产生了一个新的业务,即套现公司专门提供为持卡人还款的“养卡业务”。所谓养卡,就是由套现公司先替持卡人把欠银行的钱还上,然后持卡人通过设在这家公司的)s机进行无实物刷卡消费,并缴纳一定的手续费。这样持卡人的还款日期就可以顺延一个月。

套现公司拥有大量的POS机,他们主要赚取的就是手续费,服务的内容包括养卡、套现、快速融资等所有跟信用卡相关的业务。套现公司往往以商店或超市的名义向中国银联或商业银行申请POS机。而事实上,他们既没有经营场所,也没有任何商品,唯一的业务就是刷卡套现。按照中国银联的相关规定,商户在协助持卡人完成刷卡支付后只需返给发卡行及银联0.5%至2%不等的费用。而持专人在套现时需要支付给这些公司刷卡额2%至3%的手续费。这之间的差价,就是这些套现公司的收入。高额的收入使这些从事信用卡套现的公司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

除了这种通过POS套现之外,还有在互联网上通过一些常用的网络支付工具,利用网店的交易平台进行虚假交易的套现。

三、信用卡恶意套现的根源及影响

(一)信用卡盈利模式的变化催生恶意套现行为

信用卡套现现象的存在源于各大银行在信用卡方面的无序竞争。现在出现的一些问题,跟前期的发展速度过快有着莫大的关系。

目前信用卡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予三个方面:第一,来自于年费;第二,循环利息收入;第三,来自于扣率,也就是从商户刷卡后获得的返点收入。

银行信用卡业务过高的扩张速度,导致中国信用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最明显的反映在于信用卡业务的收入构成。

1.无序竞争下的信用卡业务导致年费收入比重降低

年费本应是信用卡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然而,由于目前国内银行业在信用卡业务方面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近几年以来,商业银行一直以一种跑马圈地抢占市场份额的方式来发展信用卡,各大银行纷纷推出刷卡免年费甚至是直接免年费的活动。信用卡免年费成了最基本的促销手段,而银行目前也不把收取年费当成信用卡的赢利点。银行放弃年费已经不新鲜,甚至出现了倒贴的情况,民生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就出了“信用卡年费120%增值返还”的策略。

国外信用卡的盈利模式中,信用卡发展初期的主体收入来源在于年费收入。而国内的竞争状况显然导致了信用卡年费收入的缺失,年费收入在信用卡整体收入中所占比重不可避免地呈现下降趋势。

2.中国的传统消费观念使信用卡循环利息收入偏低

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即讲究一种“量入为出”,也就是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对于大多数只想过踏实日子的中国老百姓,做好资本的储蓄远比各种各样明目花俏的投资和过度消费要显得重要得多。老百姓无论是买车还是买房,都会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存款总额,再三思量之后才会行动。即使是贷款买房的人,也会想方设法开源节流。尽快还钱。因此,在世界各国之中,中国家庭的储蓄率一直是居高不下。

而据国际知名的管理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青少年消费者在看重品牌和时尚产品的同时,也坚守传统价值观,这使他们与国外的同龄人明显不同。调查还表明,虽然中国的年轻人认为追赶时尚很有必要,但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有更多的十几岁的青少年认为,省钱是一种“美德”。调查报告说明,当代青少年不仅比上一代青少年更为传统,而且也更为现代,他们实际上对自身在世界中的地位更为自信。

这种传统的消费观念支配下的消费者并不热衷于超前消费。即便是通过信用卡发生了透支消费,据调查,国内消费者大多习惯于在免息期到期之前一次性全部还清全部透支款,银行较难赚取持卡人的透支息。这直接导致了银行信用卡循环利息收入在总的信用卡收入中所占比例降低。在中国,银行在循环利息上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0%至40%,而在国外,银行在信用卡循环利息上的收入往往可以占到70%至80%的水平,可见其悬殊差距。

3.“扣率收入”成为信用卡业务的重要收入来源并催生恶意套现行为

所谓扣率,是指特约商户在受理信用卡消费结算后,根据不同行业分别按交易额的一定比例向发卡行支付的手续费。基于国内信用卡年费收入比重的持续下降及传统消费观念对信用卡循环利息收入的限制性。商户刷卡消费所产生的返点就构成了发卡行信用卡业务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信用卡业务收人的增长不得不依赖于商户返点收益的提高。为了不断扩大自身在商户返点方面所获得的利益,各发卡银行放松对POS机控制,POs的安装管理混乱、审核不严、无序竞争。甚至是默许这样一种情况的存在。最终导致POS机泛滥,为恶意套现公司提供了工具,从而催生了信用卡恶意套现行为。

(二)信用卡利益格局为恶意套现行为提供温床

参与交易的金融机构在获取商户返点后进行利润分成。其中,信用卡发卡行、POS机提供者和中国银联的分成比例分别为70%、20%和10%信用卡每成功交易一笔,相关利益方都能从中获得不同比例的收益,从而使各金融机构都希望消费终端尽可能多地装自己的POS机。

在我国,POS机分为直连POS和间联POS,分别由中国银联和各商业银行提供。银联和各大银行为了扩大自家POS机的覆盖范围,都逐渐降低了POS的安装门槛,这样无形中为各种刷卡套现和养卡现象提供了温床。

某些金融机构定位混乱,客观上也对恶意套现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银联本质上是一个服务机构,但银联直接安装POS机。实质上是将自身变成各家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这就使得其角色发生错位。在信用卡迅速膨胀扩张的同时,相应的监管又过于宽松,使得恶意套现的行为得以出现更多的机会。

(三)被浸润的传统消费观念与恶意套现行为

由于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信用卡所倡导的提前消费理念,给中国老百姓传统的消费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超前消费浸润了到中国传统消费观念的时候。它的面目会变得愈发的缺乏理性、越发的狰狞。于是,我们不但要时刻关注着超前消费在道德、伦理上的负面意义,更应及早挖掘出这个被浸润了的中国传统消费观念在这个经济大环境中产生的意义和负作用。

超前消费,从本质上来说是超越了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消费水平,超出了在一定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可以承受的界限。从经济学上讲,超前消费违背了经济规律。然后,投资进程是经济增长的源泉,适度消费又是社会再生产的保证,因此,从这方面上看,消费超前或滞后都会防碍经济的正常发展。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普通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也由此让部分特殊群体的消费欲望急速膨胀,并且,这种膨胀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其经济源头本身的增长速度。当不受控制的消费欲望演变成消费观念的变化,从而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时,就必然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如今,原本传统的消费观念正暴发式的向超前消费观念突变,而这种突变并未经历渐近式的变迁过程,在当前甚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只会是一种不成熟、不理性的过程。

超前消费思想的非理性发展过程,会导致持卡人趋向于更多的信用卡透支消费行为,这在当前国内的“卡族”们身上充分体现。而更严重的是,这种被超前消费观念侵蚀的传统消费观念变异,往往激发了消费者更大的非理性消费欲望。这一消费群体即恶意套现行为的主要行为主体,他们会通过恶意套现行为获取现金后,实现其它的消费行为,以满足自己不断扩张的消费欲望。于是,为这种消费行为提供有效实现途径的恶意套现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及保险体系的不健全,这种超前消费的风险一旦暴露出来,持卡人无力承担超前消费所形成的债务时,就会对银行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银行已发放的信用卡当中,不良贷款率的平均水平高达3%以上,而这一比例远远高于个人贷款。

四、信用卡风险防范

恶意套现的行为无形中增加了信用卡套现资金的使用成本,同时也是增加了套现者偿还银行资金违约的风险。这一系列的风险最终会叠加到各个银行的身上。再者,信用卡套现所产生的虚拟交易,也会对持卡人的信用记录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使得银行对持卡人的信用评估失真,当出现持卡人无法偿付时,成为最终受害者的也是银行本身。

更加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信用卡业务面对的是一种被超前消费所浸润的传统消费观念。当这种超前消费观念浸润了中国的传统消费观念,它会变得更加缺乏理性。

因此,要打击恶意套现行为,笔者以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完善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堵牢政策的漏洞。如果出现的是非法商户或者虚假交易审查等方面的漏洞,银行与银联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另外,发卡机构也要将加强风险防范的意识与拓展信用卡业务同时进行。

年费范文篇9

优点:

(1)直接在官方网站上申请即可免费开通,收款容易,成功率在85%左右;

(2)手续费随着交易量的增加可以申请降低;

(3)有中文客服,支持信件以及电话答疑。

缺点:(1)外国公司研发的,在中国很多种原因容易限制帐户;

(2)不保护非BY卖家,客户争议总是保护买家的利益;

(3)结算受外汇管制,个人每年最多提现5万美金。

二、GSPAY主要面向公司开放(进入大陆市场不到一年)

优点:

(1)无开户费和年服务费。直接在官方网站上申请即可开通;

(2)可以设定结算金额,最低为2000美元,并且按一个礼拜的交易额结算;

(3)账户提供每个礼拜的交易报表,清晰记录账户交易情况;

(4)有3名中文客服答疑解惑,也可以在账户后台咨询GSPAY各个部门;

(5)成功支付率达到70%;

缺点:(1)手续费偏高:8%1美元,退款不返还手续费;

(2)不受理拒付申诉,拒付罚35美金。拒付率过高将收取100美元/笔的罚金;

(3)据说GSPAY服务器不稳定,去年有1个月的时间账户登陆不了,客服不见踪迹;

(4)外国通道,资金不安全;

(5)结算的手续费很高,GSPAY收取40美元的电汇费后,中转行还另外收取79美元的费用。

三、IPS环迅

年费7200开通费2500,10%的交易保障金,手续费:每笔交易的3.5%,另外限额的10倍保证金比较吓人,比如说最大单笔交易额度是500美金,那么这个保障金就是5000美金,非3D不对个人开放,个人申请开通比较麻烦,不过支持JCB卡,拒付不罚款,拒付达到限额会关闭帐户。

目前环迅主要业务是国内服务

开通必须以公司名义签约,在前3个月有考核期,并且在申请对私人结算之前只能对公结算,即卖家还要承担税费;

四、收汇宝主要是针对个人或小型企业开放

年费范文篇10

首先是“为什么要培训”,即确定培训所要达到的目标。培训目标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①可以结合受训者、管理者等方面的需要∶上述两方面的需要总是有差异的,但是培训目标必须妥善地加以揉合,以达到整体的满意效果;

②管理方面的需要∶利用培训以改善管理、提高销量及利润;

③受训人员方面的需要∶利用培训来获得以下收益,如较优越的感觉、较多的工资收入、较高的工作技能、较大的工作满足感、较强的自信、晋升机会等等。关于目标设定,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即要协调培训所需达成的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培训目标必须服从于企业目标,这在理论上是勿庸置疑的,但在实践中常常被遗忘。

此外,培训目标要用来指导培训政策及其程序的发展。实施培训活动常常有许多选择,选择的依据是依照该活动对培训目标的贡献大小,然后做出决策,才是正确的方法。

一般来说,在目前的企业内部培训中,培训对象的确定常常是比较容易和明确的,较难的是确定培训的内容,我们下周会专题讨论。

年度培训计划还要规定主持培训的人员必须完成的任务,培训目标是规定主持人员必须完成的任务,来作为他履行职责的导向。仅仅抓好培训过程是不够的,常常会导致与初衷的偏离。

最后一环是培训预算的确定。培训费用预算的主要考虑指标是:讲课费、教室费、教材费、课程设计费等。当然,培训费用预算应根据培训师来源的不同,确定具体不同的费用预算。如果培训师是企业内部员工,则不必考虑费用;如果培训课程(如管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等等)是外派培训或请专业公司做内训,则还要根据当地市场价做出预算。然后是对年费用按比例进行分配。每个企业一般都有一定的培训费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教育经费占工资总额的1%),培训计划制定者应该结合企业规划、各类培训需求,根据问题的重要性,对年费用按比例分配。从而既满足了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所必需进行的培训,又突出了当前的培训重点。比如,当年主要解决等级培训方面的中基层管理人员培训问题和专业培训方面的营销人员的能力提升,则相应费用上就会有所倾斜,在年费用比例中突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