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整顿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5:17:22

奶业整顿范文篇1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务院《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交流发展合作社、促进奶业整顿和振兴的经验,安排部署下一步的工作。

昨天下午,我们参观了市发展合作社、促进奶业整顿和振兴的典型;今天上午,听了等市、县与典型合作社、企业的发言。会议现场、典型发言都很好,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

下面,我讲两方面的意见。

一、奶业整顿和振兴

9月下旬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根据全国奶站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我省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奶站专项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在,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转入贯彻落实《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进一步搞好奶站专项整治、促进奶业振兴。

(一)强化奶站管理。

1.奶站专项整治进展情况和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奶站专项整治开始后,我省迅速行动,成立了由贾万志副省长为组长,各有关单位参加的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奶站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各市、县也都成立了相应机构。按照“三个目标、五项任务、四个阶段”的要求,迅速开展了奶站专项整治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建立了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推进了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深入工作,摸清情况。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畜牧兽医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联合开展整治行动的要求,培训专门人员,深入开展摸底工作。基本摸清了奶站基本情况,按要求进行了登记造册,实现了一站一表。现在,全省共有奶站1240个,其中乳品企业自建165个;规模养殖场自建286个;养殖小区建设289个;个体私营投资建设211个;流动收奶点282个。集中机械挤奶的580个,占总数的46.8%,日收奶量占收奶总量的58.6%。

三是督导检查,促进整治。省政府派出了9个督导组,各地派出了监督检查组和技术指导组,对奶站的具体规范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全省各级政府组织奶站专项整治检查指导4000多人次,畜牧系统累计派出检查指导人员66000多人次,累计检查指导监管养殖场户26000多个、奶站1240个。加强驻场监管,全省共派驻人员2500多人,采取盯站、盯人、盯车、盯运的“四盯”方式,对生鲜乳生产经营进行全程监督。突出质量抽查,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抽查检测生鲜乳样品近2000批次,总体质量安全状况良好。

四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全省奶站推行了五个统一,即统一登记、挂牌、办证、协议、责任,使奶站生产经营行为统一到国家规定上来。目前,全省有750多个奶站已经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占总量的60%。同时,加强了奶站经营记录档案和质量控制管理。

五是加强服务,搞好运营。《条例》和《纲要》出台后,各市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积极制定出台了一些扶持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专项消费活动,引导乳制品消费市场的恢复。各级畜牧部门努力协调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履行生鲜乳收购合同,督促当地乳品企业开足马力,扩大生鲜乳收购,减少奶农损失。目前,全省日收购经营生鲜乳6630吨,倒奶现象基本克服。奶站管理逐步规范,生鲜乳质量安全明显提高,奶业生产基本恢复正常。

当前,奶站专项整治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奶站建设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奶站建设没有进行科学布局。数量多、规模小,奶站建设与奶牛饲养、乳品加工不配套;二是奶站建设不规范。标准各行其是、设备参差不齐、管理五花八门;三是奶站检验监督能力弱。检验设施不配套,检验监督人员缺乏,机构队伍不健全,经费不落实。

2.下一步工作重点。下一阶段的奶站整顿工作,要以贯彻落实《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以及国家其它法律法规为主线,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范奶站经营主体。《条例》明确规定,只有“取得工商登记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畜养殖场、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三类经营主体可以开办收奶站。三类经营主体的根本特点是,奶牛饲养与奶站经营是一个利益主体,甚至奶牛饲养、奶站经营、乳品加工是一个经营主体。除此以外,《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开办生鲜乳收购站。禁止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收购生鲜乳”。

要下大气力对奶站经营主体进行规范。对乳品生产企业、奶牛养殖场和奶农专业合作社开办的奶站,设施设备、人员环境、记录制度等达到规定条件的,要尽快组织颁发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对布局不合理、奶站规模较小、设施条件较差、奶牛发展困难、整改后仍达不到《条例》要求、乳品加工企业不予签订合同的奶站,要引导农民从事其它畜禽经营。

搞好奶牛养殖场登记。针对多数奶牛养殖场尚未取得工商登记的情况,我局已与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了协商,由奶牛养殖场开办者向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备案后,工商部门本着方便从简的原则给予登记。奶牛养殖场符合条件的,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尽快颁发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与工商部门加强配合,做好生鲜乳生产收购经营的行政审批工作。

规范奶牛养殖小区经营主体。目前,奶牛养殖小区是个人、几个人、或者是村集体等投资者开办的,饲养者主要是从社会招来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是两个利益主体,投资者要尽量多的收回投资,使用者要尽量少的支付费用,二者是矛盾的。进行奶站整治,克服生鲜乳掺杂使假现象,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使奶牛饲养者与奶站经营者统一起来,成为一个经营主体。要改变饲养小区这种状况,规范小区经营主体,需要朝两个方向引导,一是引导成立奶农专业合作社,二是引导成立个人或者股份合作的奶牛饲养场,从而,使奶牛饲养和奶站设置达到《条例》的要求。

在规范奶牛饲养小区经营主体问题上,大家要认真研究的经验。经验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处理好饲养小区投资者与饲养者的利益关系,不要影响二者的积极性,特别是投资者的积极性。另一个是,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成立合作社。这项工作比较复杂,请各市认真对待,希望像这样,先抓典型,再面上推广。

规范奶牛散养户。对散养奶牛的农户,一方面,要积极引导进入奶牛养殖场或养殖小区;另一方面,要组织奶农合作社,实行统一经营。

乳品加工企业要参与奶源基地建设。鼓励和扶持乳品加工企业自建、收购、租赁、托管奶牛饲养场和奶站,多种形式参与奶源基地建设。

二是规范奶站建设标准。奶站建设要符合规划布局,有符合环保和卫生要求的收购场所,有与收奶量相适应的冷却、冷藏、保鲜设施和低温运输设备,有与检测项目相适应的化验、计量、检测仪器设备,有合格的检验监督人员,有卫生管理和质量安全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奶站的收奶规模。奶站建设要调动奶农的积极性,鼓励企业给予支持,争取政府扶持。

三是规范奶站经营管理。奶站要逐步完善环境、卫生、人员、记录、规章制度等基本条件,规范生鲜乳收购、贮存、销售操作程序和日常管理。按照《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规定,加强对挤奶设施和生鲜乳贮存设施的净化消毒。生鲜乳收购站要按照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对收购的生鲜乳进行感官、酸度、密度、含碱等常规检测,检测费用由生鲜乳收购站承担。生鲜乳收购站对经检测不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的生鲜乳,进行集中销毁或者实行其他无害化处理。奶站要做好生鲜乳生产、销售和检测记录。奶站要杜绝收购《条例》第二十四条所列禁止收购的生鲜乳。根据《条例》规定,奶站要加强对生鲜乳运输的管理,对生鲜乳运输车辆实行准运许可。严格执行生鲜乳交接单制度,加强运输环节监管。畜牧部门要建立巡查制度,加强对生鲜乳收购站日常营运状况和生鲜乳运输的管理,做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四是规范奶站执法监管。今后,加强奶站监管的重点是严格准入条件、规范许可证发放、抽样监测生鲜乳质量和不定期驻场监管,坚决防范和打击人为添加有害化学物质危害生鲜乳质量安全的行为。要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抓紧将监管工作和责任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环节和具体人员。对不履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对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处理责任人。要加强省、市、县三级生鲜乳和饲料等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尽快健全检测和执法机构。

五是搞好奶站发展规划。省里正在起草《省生鲜乳收购站发展布局规划》,请各市提出意见。各市、以及奶业大县,要根据当地奶畜养殖、奶站分布、乳品加工、生鲜乳销售流向,按照方便奶农、避免交叉、有利于发展、有利于监管服务的原则,制定奶站布局规划。奶站建设规划,要逐级报省畜牧兽医局批准后实施。

(二)提高养殖水平。

1.搞好奶牛饲养规划。乳品是普惠食品,在发达国家,乳品几乎涉及食品的各个方面。目前,我国和我省人均占有奶量很少。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乳品生产是我省、我国发展潜力最大、市场空间最大的畜产品。根据《纲要》精神,按照有利于奶农、有利于加工企业、有利于奶业发展的原则,我们要抓紧制定奶业振兴规划。

确定奶业发展目标。我省粮多、草多、水果、蔬菜下脚料多、市场潜力大,应该积极发展奶牛饲养,积极发展乳品产业。2007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285万公顷,按60%的玉米秸秆进行青贮、饲养奶牛,每公顷饲养2头奶牛,奶牛群按60%产奶牛,每头奶牛年产奶5吨,全省年牛奶产量可以达到1000多万吨。2007年奶类产量242万吨,发展潜力是很大的。

划分奶源基地范围。要参照乳品加工企业现在的收奶范围,根据长远发展目标,划分乳品加工企业的奶源基地范围。鼓励乳品加工企业加强能源基地建设。乳品加工企业与奶源基地要有合理的运输半径,蒙牛、伊利的目标是先压缩200公里以外的奶站,再逐步调整。乳品加工企业要与收奶站签订原料奶收购合同,严格按合同办事。

2.全省奶牛饲养布局重点。奶牛饲养要布局在粮食优势产区。我省奶业布局要搞好一线、一带、若干片。一线,济青北线高速公路两侧;一带,沿黄畜牧产业带。东营、滨州、、、菏泽沿黄五市,是粮食优势产业带,应该发展成奶业优势产业带。2007年,五市玉米种植面积114.4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40%。按前面的公式计算,可以生产牛奶412万吨。2007年五市奶产量48.5万吨,占全省的20%。黄河三角洲要建成优质乳肉生产基地。2007年,东营、滨州玉米播种面积23.6万公顷,按前面公式计算,可以产奶85万吨。2007年两市奶产量23.4万吨;若干片,、、、等粮食主产市县,特别是过去所说的泰莱肥宁、临郯苍,改碱著名的齐(河)陵(县)禹(城),以及周村、桓台、邹平等粮食集中产区,可以划分大小不等的若干片。以上地区应该把奶业发展摆到重要位置,建成优势乳肉产业区。

3.完善奶牛饲养主体。奶牛饲养主体,主要包括奶牛养殖场、奶牛养殖专业户、奶农专业合作社。要从饲草饲料资源、疫病防治、管理成本等方面考虑,合理确定奶牛饲养规模。

奶牛养殖专业户是奶牛养殖的基本形式。当前,从的情况看,一户养殖10头、20头左右的奶牛是比较适宜的,劳动力、饲草饲料的解决都不是太困难。发展奶牛养殖专业户,有利于发挥农村饲草饲料资源、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作用,有利于广大农民增加收入。奶牛养殖专业户可以通过合作社组织起来。

奶牛饲养场是建设优势奶业区域的骨干。要引导农民和城乡其他方面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外资,大力发展奶牛规模饲养场。畜牧部门要积极参与省内外、国内外招商引资。

4.规范奶牛饲养技术。积极推广奶牛品种改良,这两年,国家和省搞了奶牛人工授精补助,效果很好,这项工作还应该加大力度。要围绕产奶牛、备用牛,高产奶牛、一般产奶牛,奶牛、乳肉兼用牛等方面,建设科学合理的牛群结构。

要提高饲草饲料质量。推广玉米全株青贮,种植饲料玉米、优质牧草,多方面解决饲料中植物蛋白的供给。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推广防病治病、饲喂、挤奶、牛场管理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实现奶牛科学饲养。

5.争取奶牛扶持政策。建设优势奶业产业区,要政府、农民、企业相结合。在优势区域内,要积极争取政府对奶牛饲养、加工、销售等方面进行扶持;在水电路等硬件建设方面提供服务;在金融、税收、财政、土地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奶业整顿振兴的机遇,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加大对奶业发展的投入。

要在作物秸秆利用、饲草饲料开发、奶站建设等方面重点争取政府扶持。建玉米青贮池,每立方150—200元。玉米黄贮,每立方500—600公斤,全株青贮,每立方700-800公斤。亩产1000斤的玉米,黄贮1.5吨,每亩青贮池需要投资450—600元。全株青贮2吨,每亩青贮池需要投资也是450—600元。在玉米种植和奶牛饲养集中区域,应该努力争取政府在玉米青贮和干草库建设方面给予扶持。

(三)发展乳品加工。

1.搞好乳品加工规划。

一要养加销大体平衡。乳品生产要养加销同时抓,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省大体适宜饲养多少奶牛,能产多少奶,可以建多少乳品加工厂,年消费多少奶,要有计划。加工能力太大,奶源不足,不利于加工企业发展。要正确分析消费市场,饮料奶是市场消费主体,饮料奶运输半径不宜太长。乳品加工要扶优扶强,形成几个国内外著名企业。

二要大中小企业并举。大中小规模的企业并举、不同风格的产品并举。大企业、大品牌要有,大企业要合理设置加工点,要到国内外发展。中小企业要在省内积极发展。大中小企业都要努力形成自己的产品风格、形成自己的特点。现代社会,乳及乳制品是最普通、最广泛的食品,应该有当地的乳品企业。饮料奶,特别是巴氏杀菌奶,适应当地饲养,当地加工,当地销售。

2.规范奶源生产。根据《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在奶源生产和供应方面,我们要突出抓好两个方面。

一方面,乳品加工企业要支持奶源基地发展。鼓励乳制品生产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奶农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地发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另一方面,规范生鲜乳交易行为。畜牧部门要配合工商部门,指导监督生鲜乳购销双方执行农业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生鲜乳购销合同示范文本》。要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乳制品生产企业、生鲜乳收购者、奶畜养殖者代表等参加的生鲜乳价格协调机制。协商确定生鲜乳交易参考价格并定期公布,作为生鲜乳购销双方签订合同时的参考。要依托现有机构和设施,逐步发展第三方检测体系,维护奶农和乳品加工企业利益。

3.开拓城乡市场。要搞好市场定位,能出口的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大部分企业要下决心启动农村消费潜力,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积极开拓国内大中城市市场。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以后,济南佳宝的销售量增长了30%,其中,接受三鹿的销售点扩大10%、原来的市场扩大10%、开拓农村市场扩大10%。开拓农村畜产品市场,要坚持面广量大、微利多销的原则。要引导乳品加工企业以乡镇为重点,建立经销网络,以低价产品打开农村市场,争取在销量上有所突破。农村消费市场一旦启动、一旦培养起来,就会不断发展。

4.加强奶业宏观调控。全省、各市、各县,适宜养多少奶牛,可以建多少乳品加工厂,政府要有规划。要从饲草饲料资源、省内外市场容量考虑,要留有余地,要大体平衡。既要积极发展,又不要打得太紧。市和几个县正在做这项工作,他们通过县奶业协会、或者兽医站搞“二个协议、一个合同”。协会与奶牛饲养厂户签几年的饲养协议,与乳品加工企业签几年的加工协议;指导加工厂与奶站签牛奶收购合同。政府通过协议和合同了解情况,协调饲养和加工,调控生产和供应。介绍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请各市对此事重视起来,研究一下。

二、加快发展合作社

(一)我省畜牧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在畜牧合作社发展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了很多探讨,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合作社进一步重视,截至10月底,我省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939家,其中,畜牧合作社2534家,占1/3。

我省畜牧系统干部职工发展合作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亲自动手办合作社的同志越来越多。

市畜牧兽医局在发展合作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规范奶牛饲养小区和散养户收奶站建设,在市和有关县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市畜牧兽医局组织平原、、临邑畜牧兽医局的同志,从9月下旬开始,对如何引导饲养小区、散养户成立奶业合作社进行了积极探索,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促进了奶业合作社的发展。市畜牧兽医局、、,市畜牧兽医局袁西训、李纯福,平原县畜牧兽医局刘建国、郑汝臣,临邑县畜牧兽医局刘纯峰等同志,深入饲养场户,调查情况、研究问题,为合作社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畜牧局在发展合作社中做了积极工作。对发展合作社非常重视。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抓,并且,日照市委、市政府领导、日照市畜牧局尹永向局长多次到合作社检查指导。县畜牧局刘庆贺局长直接参与了发展合作社工作。对畜牧系统的干部职工、对合作社理事长进行了专题培训;对乡镇兽医站牵头发展合作社与履行执法和服务职能的关系进行了界定;对合作社登记注册问题,主动与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协商;对发展合作社的工作情况及时进行检查调度;对发展合作社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积极进行调查研究,予以解决。县畜牧局积极主动的工作,有力推动了畜牧合作社的发展。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0个,其中,种植业合作社22个,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48个。县畜牧局的工作得到了农民的肯定,得到了县领导的表扬。

市河洛奶牛合作社在三鹿奶粉事件中经受了新的考验。市河洛奶牛养殖销售服务合作社1995年成立,80名成员,220头奶牛,4.2万元股金。现在,478名成员,20万元股金,3630头奶牛。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合作社立即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继续按合同足量收购成员鲜奶,滞销的鲜奶损失合作社承担;二是根据鲜奶供应合同,与乳制品企业交涉,要求企业按合同足量收购鲜奶;三是合作社以自身财产作鲜奶质量担保,签订了先收奶后定价协议,打消了乳制品企业顾虑。现在,合作社每天收购生鲜奶由奶粉事件前的18吨增加到22吨,为市稳定奶业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县磁窑镇大磨庄村两委干部带头发展合作社。2007年8月份,大磨庄党支部书记张云良带头成立了生猪产销合作社,成员216户,股金2.1万元。现在,成员308户,股金3.6万元,投资股18万元,流动资金20万元。2008年3月份,成立了粮食合作社,成员216户,股金7.69万元,入社土地1200亩。今年,合作社回收小麦种子76.9万斤,为成员代存小麦23万斤,收购商品小麦23.6万斤。小麦合作社又投资7万元,成立了农村超市;投资10万元,成立了饭店,目前,饭店餐桌已经预订到腊月28日。今年,村干部牵头,还成立了农机合作社、沼气合作社、核桃合作社、用工培训合作社、种鸡饲养合作社。合作社运转规范,发挥作用突出,得到了群众的积极拥护。

(二)深刻认识发展畜牧合作社的重大意义。

1.发展合作社是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改革创新。《决定》指出: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调整不适应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

改革创新必须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实行土地合理流转是当前农村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逐步实现了分田到户、稳定土地承包制度几十年不变,以调动农民的经营积极性。分田到户、以家庭经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特点。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合理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特点。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土地政策,完全符合当前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

二是合作社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基本组织形式。《决定》指出双层经营体制的改革创新方向。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发展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这是统一经营层次的发展方向。

在完善土地制度上,合作社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决定》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在几种经营主体中,合作社能够起到基本作用。

《决定》指出:“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在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方面,合作社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决定》指出:“培育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完善社会自治功能。”发挥互助合作组织在农村社会生活方面的作用,这是极其必要的。

2.发展畜牧合作社是加快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发展畜牧业,必须实行产销基本平衡。2006—2007年的生猪产销波动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今年的问题奶粉事件再次证明,畜牧业发展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多了和少了都将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损失。合作社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收集和研究市场信息;可以根据市场信息,确定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组织成员进行生产。这是合作社能够为成员解决的第一难题。政府要对畜产品加强宏观调控,必须以合作社为抓手,将农民在生产经营上组织起来。面对千家万户的农民,政府无法进行有效调控。

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需要合作社。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是开放的。农民和城乡其他个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合作社,就可以成立什么样的合作社。在一、二、三产业方面,合作社都可以经营。

(三)大力发展畜牧合作社。

畜牧系统要依法做好畜牧合作社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工作,加快畜牧合作社发展。

1.发展合作社的重点方面。

一是奶业合作社。发展奶业合作社,促进奶业整顿和振兴,这是国家法规的要求,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首先要办好。

二是生猪合作社。围绕生猪产销调控,发展生猪合作社,将分散饲养的农民组织起来,避免生猪生产出现大的波动。

三是家禽合作社。围绕家禽出口,发展家禽合作社,指导农户发展标准化饲养,提高家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家禽产品出口创汇。

四是为畜牧业提供服务的合作社。在饲草饲料种植和青贮加工、人工授精、疫病防控、资金服务、信息和培训等方面,可以发展很多合作社。

2.依靠多种力量发展合作社。发展畜牧合作社,当前,仍要调动四个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加快发展。

一是村两委干部。要把面广量大、分散经营的农民在经营上组织起来,必须依靠农村广大基层干部。村两委干部领头发展合作社,农民信任,能够办起来。

二是规模饲养场户。规模饲养场、专业饲养大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经营能力、信息技术、组织领导能力和社会联系,要鼓励他们带领散养农户成立合作社,实现共同富裕。

三是乡镇畜牧兽医站。乡镇畜牧兽医站办合作社,可以将技术服务和物流服务结合起来。乡镇畜牧兽医站要通过参与发展合作社,促进农民组织起来,促进本单位的发展,增加农民和自身收入。

四是加工销售企业。积极引导国家和省级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以及市、县级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以合作社的形式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

3.积极兴办合作社企业。合作社可以依靠自己的股本金、吸纳成员和社会投资股,兴办股份制合作社企业;也可以参股社会办的龙头企业。

今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3月9日,总书记参加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胡总书记指出:“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让农民更多分享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果。”总书记对合作社办企业研究得这样透彻,指示得这样明确,我们确实要认真学习、很好地落实。

4.加强对合作社的指导、扶持和服务。

一是加强宣传培训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合作社发展的精神,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配套法规制度。要对合作社负责人和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增强他们依法办社、依法维权意识,全面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

二是培育典型。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示范合作社,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办合作社的典范。通过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指导面上合作社的发展。

三是争取政策扶持。积极争取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争取金融单位对合作社的信贷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可以优先安排畜牧业项目。要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合作社的发展,促进合作社的壮大。

四是提高指导合作社的能力。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合作理论和合作社典型经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一定要多看几遍。在发展合作社上,我们要做到理论上搞明白,实践上弄清楚,工作上会操作。

奶业整顿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36号)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国办发[2008]122号),围绕生鲜牛奶生产、收购和运输三个关键环节,积极落实《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15号)、《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试行)》(农办牧[2008]68号)等,推行标准化养殖,提高奶牛生产水平,坚持市场准入制度建设,规范生鲜牛奶收购经营秩序,加强生鲜牛奶质量安全监测检查和执法监管,确保生鲜牛奶质量安全。

二、工作目标

依法规范生鲜牛奶生产、收购和运输行为,力争实现生鲜牛奶生产标准化,收购站管理规范化,持证收购和运输,严厉打击生鲜牛奶生产、收购和运输环节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奶站检查率达到100%,违规案件查处率达到100%,生鲜牛奶中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100%。

三、整治重点

1、重点产品:生鲜牛奶。

2、重点单位:以奶站为重点,兼顾生鲜牛奶运输车辆和奶畜养殖场。

3、重点区域:以东台、亭湖2个主产区为重点,兼顾其他地区。

四、整治任务

1、奶站清理整顿与规范。深入开展奶站清理整顿,科学规划设置奶站,严格《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发放标准和程序,加强对奶站的指导,推行《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推进奶站的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4月1日起,全市奶站必须持证经营。

2、生鲜牛奶质量安全监测与监督执法。配合部、省做好飞行抽检,重点在东台、亭湖、盐都等地,主要检测三聚氰胺。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部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督监测工作规范》,加强监测与执法的衔接,依法严厉查处在生鲜乳中添加非食用化学物质的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单位和个人。

3、生鲜乳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与推广。按照《奶业整顿与振兴规划纲要》要求,结合开展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加强对奶牛养殖者的技术培训,引导奶农按照《奶牛场卫生规范》、《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试行)》的要求,从事奶牛养殖和生鲜乳生产,提高奶牛养殖场户的饲养管理水平,推进全市奶牛标准化养殖进程。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在部、省的要求和部署下,市农业局负责行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各县(市、区)畜牧部门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明确整治目标,细化任务分工,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环节和具体人员。

2、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充分调动畜牧行政、执法、检测、科研、教育、技术推广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现有资源,加快构建检验检测、行政执法和技术服务体系。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各尽其职、密切协作、相互支持、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

奶业整顿范文篇3

乳制品工业是重要民生产业,在带动农业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乳制品工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两位数,年规模以上乳制品工业总产值达1556亿元,占全国食品制造业总产值的20%。

乳制品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也开始显现,主要表现在原料与加工业发展不协调、企业缺乏系统的科学管理、行业自律和企业诚信基础薄弱、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等。年月份“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果断决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坚决贯彻、迅速行动,从参与应急处置、开展行业整顿、研究扶持措施,到组织对受伤害的患儿赔偿金筹集和发放、建立患儿到18周岁前的医疗保险和加强舆论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奶业恢复和重振发挥了一定作用。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的行业整顿规范工作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组织开展企业整顿。奶粉事件发生后,工业和信息化部部会同有关部门实施了事件应急处置,组织开展了为期个月的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围绕整顿目标,重点抓了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严格乳制品生产用原辅料管理和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督促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年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乳制品行业整顿规范工作总结的报告》。二是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组织修订了《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针对行业特点,重点在产业布局、生产准入、奶源基地建设、质量安全、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做了补充完善,今年月,新的产业政策实施;配合卫生部开展清理了乳制品质量安全相关标准工作,健全乳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与国家发改委共同组织制订的《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乳制品质量安全建设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规划正在贯彻实施中。

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部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提出扶持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年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扶持乳制品行业发展有关问题的报告》,提出了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恢复消费者信心,实施原料奶收购贷款贴息、奶粉临时储备、加强奶粉进出口管理等政策措施建议。月27日,国务院领导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后,原则同意上述措施和建议。

二、积极推动政策措施落实

一是实施原料奶收购贷款贴息政策。去年月,国务院出台原料奶收购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此后又两次调整并延长政策实施期,从去年月底延长至今年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已会同财政部两批共320家享受贴息贷款企业名单。近期,拟第三批贴息企业名单。二是实施乳粉临时储备。共安排两批万吨临时乳粉储备计划,涉及17省市30家企业。目前补助资金已下达地方。三是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联合会审了一批乳制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对符合规划方向和产业政策的乳制品企业技术改造给予重点支持。目前,技改中央补助资金金额已下达地方,各地正在抓紧组织项目实施。另外,为加强奶粉进出口管理,从今年月1日起,我国已开始对鲜奶、奶粉和乳清实施自动进口许可管理。

三、加大宣传,提振消费者信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配合开展了“保食品安全、保经济增长、提振消费信心”主题宣传活动。去年底,组织了专题新闻会,向社会通报了乳制品行业生产形势和整规情况;年月、月,利用世界牛奶日和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次年会的契机,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了行业整规和国产乳制品质量情况,提升消费者信心,促进国产乳制品消费。为全面启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底前将印发《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正在组织制订《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标准》,确定在省作为先行开展乳制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组织制订了省食品工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计划,开设了“诚信”乳制品企业诚信专题网页。今年月,组织《中国工业报》等媒体记者采访了省乳制品企业,并开辟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系列报道”专栏。

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通过开展整顿规范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年以来,受奶粉事件重创的乳制品行业整体状况明显好转。一是生产止跌企稳。从今年3月开始,乳制品生产经营逐步恢复。月,乳制品产量52万吨,同比基本持平。其中8月份172万吨,同比增长.4%;乳粉产量66万吨,同比增长.5%。市场信心逐渐增强。据行业协会调查,截至月份,乳制品市场消费量已由去年50%恢复到0%。目前,原料奶收购数量和价格基本稳定,奶农利益得到了保护。二是乳制品质量明显提高。据统计,去年月日至今年月日,国家质检部门在全国范围对国产乳粉、液态奶组织了0次三聚氰胺跟踪监测,累计检测了4586个批次的乳粉、液态奶产品。检测结果显示,所有产品均符合三聚氰胺临时限量值的规定。三是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各地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兼并重组步伐,淘汰了一批奶源没有保障、产品档次偏低和生产技术落后的加工企业。生产企业更加重视奶源基地建设,龙头企业纷纷投巨资兴建自有牧场。

对于下一步拟开展的重点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职责,并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是加强和规范行业管理。认真落实《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指导各地严格按照乳制品行业准入条件,对新建和改扩建乳制品加工项目实施核准制,规范投资管理,加快推进行业结构调整。

二是加大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大乳制品质量安全检验系统改造力度,支持企业对质量安全保障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支持乳制品加工企业加强自有奶源基地建设;鼓励国内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强强联合等方式,加快集团化、集约化进程,整合加工资源,提升产业水平,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三是落实质量安全责任。督促企业建立严格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实现企业生产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四是推动乳制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拟于今年底在乳制品和肉制品行业先行开展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试点工作。

奶业整顿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严格规范奶牛养殖用地管理,清理整顿圈而不建、建而不养、占大养少、私自转让、改变用途、私搭乱建等行为,建立健全奶牛养殖用地长效监管机制,促进奶牛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保障工作顺利推进,成立全规范奶牛养殖用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奶业办,主任:,工作人员从相关单位抽调,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成员单位推进奶牛养殖用地规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工作小组:

(一)宣传动员组。组长:工作人员从相关单位抽调。由奶业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拟订清理规范奶牛养殖用地通告,经法制办审核把关后向全奶牛养殖户,各街道办事处协助做好入户宣传工作

(二)调查规范组。组长:革命,副组长:工作人员从相关单位抽调。由国土、规划部门的主要领导具体负责,整合两部门的执法力量,逐户调查奶牛养殖用地、建设及使用情况,依法规范管理奶牛养殖用地。

三、工作措施

(一)对于未与奶业办(原奶牛养殖管理办公室、奶牛产业化开发服务中心)签订《饲养奶牛住宅和棚舍用地合同》,未与沃原奶牛场签订《饲养奶牛场棚圈房舍建设合同》的,由职能部门依法注销养殖业主的相应证件,收回土地使用权,拆除违章建筑。

(二)对于与奶业办(原奶牛养殖管理办公室、奶牛产业化开发服务中心)已签订《饲养奶牛住宅和棚舍用地合同》,与沃原奶牛场已签订《饲养奶牛场棚圈房舍建设合同》,但存在违约现象的,由合同发包方依法解除合同并追究违约责任;由职能部门依法注销养殖业主的相应证件,收回土地使用权。

(三)在注销证件、收回土地、恢复地貌的基础上,针对私搭乱建、圈而不建、建而不养、占大养少、私自转让、改变用途等行为,由职能部门依法予以相应处罚。

四、工作步骤

(一)宣传动员(8月1日—8月15日)。由奶业办牵头,采取广播、电视、报刊和现场通告等方式,宣传规范奶牛养殖用地管理的政策措施、目的意义,使奶牛养殖业主充分理解并支持配合开展此项工作

(二)调查核实(8月10日—9月10日)。在通告之后,由调查规范组对省道307线周边、奶牛新村、柴达木、万亩基地、南郊、欣康村等区域逐户调查核实。包括奶牛养殖用地单位和个人的基本情况(法人代码证或身份证、准入所属)、合同、规划证、土地证、房产证)和养殖现状(合同批准面积、实际占用面积、合同规定养殖数量、现养殖数量、现土地实际用途)等有关情况。

(三)规范整顿(8月20日—11月30日)。经调查核实存在私搭乱建、圈而不建、建而不养、占大养少、私自转让、改变用途等行为的,由调查规范组提出处理意见并送达用地单位和个人,要求限期15日解除合同、注销证件、交回土地、拆除建筑。对拒不解除合同的,由合同发包方申请法院解除合同。依法解除合同后,由有关部门注销养殖业主的相应证件,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拆除违章建筑并予处罚。

五、有关要求

(一)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注重深入宣传政策措施,严格依法规范奶牛养殖用地管理工作。

奶业整顿范文篇5

切实保证乳制品质量平安,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部署。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推动我区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工作深入开展,建立健全促进乳制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根据《乳制品监督管理条例》乳制品监督管理细则》市关于做大做强奶业的指导意见》市整顿规范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促进乳产业健康发展工作方案》管理区乳品行业整顿和规范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乳制品行业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和管理区关于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有关精神,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汲取“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惨痛教训,针对我区乳制品生产加工环节存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整顿,严格规范,全面提升我区乳制品质量平安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区乳制品企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整治目标

区全部乳制品生产企业整改到位,通过开展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区域内存在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产环境得到有效净化、生产秩序得到有效规范,乳制品企业质量控制能力明显增强,质量平安水平显著提高,乳制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100%。

三、进度布置

区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整顿规范工作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依照《市整顿规范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促进乳产业健康发展工作方案》进度布置。

一)自查自纠阶段(月日—月日)

质量平安责任制是否健全;三是否存在使用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可能危害健康的物质的违法行为,企业自查自纠重点:一是否严格执行《乳品质量平安监督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二是否具备产品质量平安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规定的各项管理制度。所使用的各种添加物质是否符合有关要求;四是否具备合理的生产设备和产品质量平安必备的检测手段;五是生产加工的产品是否符合各项质量规范;六是否建立健全了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产品信息管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体系,做到不合格产品全部下架、召回、销毁。

二)集中整治阶段(年月日—月日)

制定相应的整治措施,集中整治的重点:一是对整改前和整改过程中存在问题逐一梳理。并付诸实施;二是立即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配备必需的检测仪器设备,兑现向社会所作的各项许诺;三是建立健全产品信息管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社会责任和诚信体系。

使全市乳制品生产企业符合以下条件:通过集中整治。

1企业生产经营证照齐全(有效期内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建立了产品质量演讲和问题产品召回制度;建立了产品信息管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体系。2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

并消除隐患,3整改前企业生产环节存在问题已逐一纠正。做到逐项整改归零。

建立了食品平安管理体系(gb/t2XX-XX或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4企业已依照良好规范(gmp要求组织生产。其中,生产婴幼儿乳粉企业必需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具有完善的质量检测手段,5依照有关规定配备了必要检测仪器和熟练掌握检测方法的检验人员。原辅资料进厂和产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健全并能够严格执行。

三)巩固提高阶段(年月日至月日)

区乳制品生产企业恢复到以往正常水平,通过一进步规范整顿工作。乳制品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和质量平安保证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从原奶供应、企业加工、市场需求整个产业链呈现良性运转状态。

四、整治措施

奶业整顿范文篇6

关键词: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1认真开展奶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工作

2016年的《中国奶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报告》称:我国奶产品质量正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即便如此,我们也应当居安思危,认真做好奶业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近年来,无论是奶牛养殖场还是生鲜乳收购站,其现代化、机械化程度都得到显著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生鲜乳制品的安全和卫生。但我们也应看到,仍然有部分奶农和奶业工作者对相关的工作规范、卫生条件不够熟悉,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不文明、不安全的问题,影响生鲜乳的质量安全。因此,有必要通过开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件》、《奶业整顿与振兴规划纲要》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活动,让每一位奶农和奶业工作中提高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重视,并明确触犯法律法规所承担的严重后果,进而以实际行动保证生鲜乳质量。

2落实监管责任,定期进行抽检

通过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并且全面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可以形成一种约束力,督促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切实履行相关的职责。例如,要求奶牛养殖场的负责人、奶站负责人以及生鲜乳运输车的司机,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生鲜乳质量安全责任状。这样一来,各个人员各司其职,整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管。即便是生鲜乳出现了质量问题,也能够追根溯源,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上述措施能够以外部约束力的形式,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接下来还要借助于内部手段,做好生鲜乳质量的监督工作。第一是要对各个生鲜乳收购站进行检查,包括必备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卫生条件是否达标、检测手段是否齐全等,通过严密的检查,查找出生鲜乳收购站所存在的安全漏洞,从而通过整顿,进一步优化生鲜乳的生产流程。第二是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依法取缔无证经营的奶站、奶牛养殖场,对于存在恶意掺加、不正当竞争的奶站、奶牛养殖场,要给予严厉打击,并责令其定期整改。第三是要不定期的对各个奶站、生鲜乳运输车辆以及广大的奶牛养殖场,进行随机抽样监测,确保获取真实的信息资料,使各方都形成较强的质量监管意识,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3加强疫病防控和饲料监管

奶业整顿范文篇7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2008年全市畜牧水产工作,对各项业务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全面分析全市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并就贯彻落实省农业工作、畜牧兽医和水产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我市2009年畜牧水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刚才,徐水、涿州分别就奶业整治和动物防疫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做了典型发言,会议还印发了高碑店、容城、涞水等9个县(市、区)的典型书面材料;贾局长、刘局长、李局长、赵总分别就各自分管工作讲了具体意见;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2008年全市畜牧水产工作简要回顾

2008年对于全市畜牧水产系统来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各级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和要求,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我们较好地完成了奥运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任务,共同应对了“三鹿奶粉事件”对奶业乃至养殖业造成的冲击,有效阻击了来势汹汹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和A型口蹄疫疫情,积极应对了国际金融海啸对养殖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畜牧水产业保持了稳定、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畜牧水产业平稳较快发展。据业务统计,2008年全市肉、蛋、奶总产分别为56.8万吨、35.59万吨和57.5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5%和10%;牛存栏40.82万头,同比增长35%,其中奶牛存栏22.79万头,同比增长44%,牛出栏26.27万头,同比增长14%。猪存栏372.07万头、出栏561.96万头,同比分别增长31%和26%,羊存栏194.46万只、出栏208.02万只,同比增长15%和7%。禽存栏3949.06万只、出栏4422.12万只,同比增长25%和3%,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全市畜牧水产总产值161.2亿元,同比增长33%,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7.73%,比2007年提高4.84个百分点。

二是扎实开展奶业专项整治工作,奶业发展迅速恢复。自去年9月份以来,全市畜牧水产系统紧紧围绕省、市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积极落实“两整顿、一集中、一补贴”等具体措施。通过整治,全市取缔奶站144个,新建奶站55个,运营的奶站199个,其中经整顿符合“五有一符合”条件的合格奶站99个,正在整顿和验收的奶站100个,奶站经营实现了许可证制度,发放生鲜乳收购证99个,乳品加工企业自建奶站和托管奶站数量达到58个。我市奶业整治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国务院、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主要领导以及省委书记张云川、代省长多次到我市调研。省政府、省农业厅先后3次在我市召开现场会、调度会,推广我市的经验和做法。我们代政府起草了《关于规范奶业发展促进奶业振兴的意见》等文件,在水、电、资金、土地、补贴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扶持政策。这些具体政策的出台和补贴资金的落实,对奶牛向规模养殖小区集中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目前,全市奶牛存栏达到22.79万头,比三鹿奶粉事件前增加了3万头。全市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奶牛规模养殖场(区)55个,在建奶牛规模养殖场(区)78个,改扩建的奶牛规模养殖场(区)100个。全市奶牛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总数达到385个,进入小区和规模养殖场的奶牛15.6万头,占全市奶牛存栏总量的68%。

三是加强奥运期间动物及其产品监管,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按照省、市政府“助奥运、保安全”的要求,全市各级畜牧水产部门把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和供京、供奥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奥运安保的重要内容,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全市2个动物产品批发市场、10家兽药生产企业、73家饲料生产企业、569家兽药经营单位、338家饲料经营单位、3982家养殖场全部纳入监管,建立了质量保障制度。对其中26个供京(含1个供奥)企业,实行驻场监管、批批检测。动物产品安全工作实行日报告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开展,实现了供京、供奥产品安全供应。

四是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生产方式转变。以猪、牛、羊、鸡四大品种为发展重点,推广杂交改良、冷配和胚胎移植技术,全市新建改良站点120个,移植高产奶牛胚胎260枚,良种覆盖率明显提高。积极推广全株玉米青贮,青贮专用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47万亩。完成玉米青贮240多万吨,其中全株玉米青贮47.22万吨,氨化4.6万多吨,微贮6.5万吨,打包、压块3万多吨,秸秆利用率达35%。通过培育和扶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逐步提高深加工率和附加值。全市规模较大、辐射作用较强的加工龙头企业29家,龙头企业年产值达20亿元。加快无公害动物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全市申报产地认定企业78家,通过验收54家,19家通过产品认证验收,全市通过省级认定、认证的企业分别达到194家和30家。积极做好全市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工作,对全市2万多个畜禽及水产污染源普查对象全部进行了入户调查。我市承担并完成了农业部畜禽养殖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的测算工作任务。我市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录入、审核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五是动物防疫体系逐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继续强化。结合“3341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防疫网络,在全市选拔培训了6361名村级防疫协助员。22个县通过了全省GSP达标验收,超额完成了省局确定的年度任务。农业部在我市开展了动物防疫法律、知识进村入户活动。组织了基层动物防疫员防疫技术及操作大比武活动,带动了全市基层防疫人员学技术、比业务的热潮,兽医工作水平明显提升,为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持全市全年无大疫奠定了基础。全市畜禽重点疫病强制免疫率100%,合格率全部达到规范标准,耳标佩带率达100%。全市落实防疫经费1500余万元,其中,市本级动物防疫专项经费593万元,保证了防疫物资储备及重点动物疫病防控需要。

六是着力优化投资环境,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今年以来,我们把优化环境,争取项目作为为民办事,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来抓,积极伏下身子搞服务,内引外联争项目,取得了预期效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并受到了市政府通报表彰,全年争取资金共计18290.21万元。此外,民间资本也增加了养殖业投入。满城县昊宇万头优质奶牛养殖场,采取集资入股的方式,已统一从新西兰进口2000头优质奶牛;望都旺盛敏达建设年出栏10万头猪场,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兴建;徐水大午与新希望合资2.25亿元建设年出栏10万头商品猪猪场项目已签约,项目预计年内动工兴建。

七是抓好白洋淀及其上游水域增殖放流,特色渔业发展迅猛。争取省政府增殖放流资金及*市政府赔偿资金共85.2万元,在白洋淀放流河蟹537.5公斤,约7500万只;鲢、鳙、鲤、草大规格鱼种38000公斤,约42.5万尾,对渔业资源的恢复和渔业生态环境的修复起到了良好作用,促进了城市水源地的水域环境的保护及净化。“中华鳖优势产业带”、“西北部山区冷水资源产业带”两大产业带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市温棚中华鳖养殖面积达1900余亩,新增300余亩,中华鳖年产量可达1900余吨。全市冷水鱼养殖企业发展到32个,流水养殖面积300余亩特色渔业发展到22个村、803户,养殖面积6045亩,产量近3000吨。全市有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2个,省级3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1个,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6个。

二、2009年畜牧水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养殖业发展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供给敏感性增强,市场波动性加剧,质量安全风险增大,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加之去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农业领域的冲击没有结束,今年全市畜牧水产业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一是畜牧业带动农民增收难度增大。我市是养殖业大市,但养殖方式比较落后,增长质量不高,加工企业规模偏小,知名品牌不多,养殖户与加工企业利益链接机制不健全,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受到一定限制。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以来,消费市场受到冲击,产品价格总体下降,养殖效益下滑,形势不容乐观。

二是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增大。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检测体系尚不完善,人员、队伍不能满足监管工作需要,某些监管环节存在漏洞,技术人员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养殖业投入品来源广泛,环节复杂,不法分子掺杂使假的手段和方式不断翻新,兽药残留把关不严,一旦出现质量安全事故,难以溯源,成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巨大隐患。

三是奶业整顿和恢复难度增大。质量安全问题对乳品消费心理的影响还没有结束,我市新建的奶牛小区又出现了卖奶难的问题。要实现在年底前奶牛规模养殖率100%的目标,还有许多艰苦工作要做。

四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增大。境外疫情不断发生,国内疫情散毒面广,病毒适应性变异速度加快,我市动物疫病也存在点状散发的情况,健康畜禽带毒情况也较多,原有措施和手段亟待改进。防疫队伍、机构不健全,个别地方工作经费、人员经费不落实,对防疫工作造成很大影响。个别养殖场消毒、管理等综合防疫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死角、死面。

在充分估计困难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养殖业发展也存在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中央连续6年出台有关“三农”的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资金补贴力度大,惠及面广。我市也把“一牧二菜三林果”作为调整农业产业机构的基本思路,畜牧业作为农业第一主导产业,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养殖业发展,投入力度加大,为加快养殖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是养殖业的平衡发展,为有效应对市场波动打下了良好基础。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产品的消费数量越来越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对养殖业发展产生了持续拉动力。养殖科技发展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涌现,为养殖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是规模化养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潜力。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分散饲养比重逐年下降,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方式逐步成为养殖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养殖行业,大型动物产品加工企业纷纷将产业链条延伸至养殖环节。全社会防疫意识和健康愿望明显增强,动物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意识进一步强化。

四是我们拥有一支敢打、能打硬仗的干部职工队伍。全市畜牧水产系统干部职工讲团结、讲政治、讲大局,团结向上,勤奋敬业,默默奉献,整体素质较高,敬业精神较强。经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迎奥运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及三鹿奶粉事件等应急处置工作的考验,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险阻,创造新的辉煌。

三、2009年全市畜牧水产工作目标和重点

2009年,全市畜牧水产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重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基础、扩内需、保增长,促进畜牧水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争取和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对畜牧水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支持,健全完善良种繁育、疫病防控、饲料保障、动物产品质量监管四大体系,积极推进规模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不断加快传统畜牧水产业向现代畜牧水产业转变,进一步巩固、提升畜牧水产业在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2009年全市畜牧水产工作的任务目标和重点工作是:

(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为畜牧水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也连续制定出台了若干含金量很高的具体政策,对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之大、惠及面之广前所未有。要把这些政策用好用活,做好有关政策措施的对接和落实,不断拓展政策的实施空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国务院《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省政府91号、市政府156号等文件精神作为中心任务和重要工作来抓。要认真学习,吃透精神、全面理解、深刻掌握这些政策的内容和具体要求。认真兑现扶持畜牧水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优惠措施。加强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乡镇基层站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监管。同时,要利用国家大幅度增加投入,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时机,积极争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支持。一是研究国家资金投资重点,积极跑部进厅。努力争取十七届三中全会重点支持的“规模化饲养、品种改良、疫病防控、肉食品安全”等基础建设项目,以全市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体系、基层畜牧兽医站、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产业化经营等建设项目为重点,加大引进市外项目及资金的力度,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服务保障项目。二是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和市外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吸纳和动员社会资金投入畜牧业,特别是奶业发展项目。支持奶业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取国家、省对奶业产业化项目支持。三是抓好已签约和开工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满城昊宇优质奶牛繁育场、望都旺盛敏达顺平万头良种猪原种场、徐水大午30万头商品猪场、徐水万丰万头奶牛牧场等在全市有重要影响的大项目建设和2004年以来所有畜牧项目的监管、督导、检查、验收工作。四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争取民营资本、信贷资金、社会资本和外商资本,参与养殖业基地、开发和建设。积极建议各级政府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通过小额信贷、养殖户联户担保贷款、龙头企业担保贷款、奶牛抵押贷款等多种形式,帮助养殖户(场)解决生产资金需要。此外,搞好在建项目管理,使全市畜牧水产业项目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发挥项目的最大效益。

(二)规范奶业秩序,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市政府156号文件明确了奶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思路。今年是集中精力,抓好贯彻落实的攻坚年。要把奶业整顿作为提高我市奶业发展素质,促进奶业由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契机,以规模养殖、奶站整顿、饲料治理为重点,全面实现奶业振兴,进而促进全市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的全面提升。一是积极推进规模化养殖,促进生产方式转变。目前,我市农民小规模、庭院养殖业的比例仍然很高,人畜混居,效率低下,特别是饲养、用药、防疫不规范,成为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隐患和薄弱环节,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必须积极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奶牛规模化养殖要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省政府《关于大力整顿奶业秩序促进奶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市政府《关于规范奶业发展促进奶业振兴的意见》要求,把目前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尽快使奶业发展走出低谷。落实省、市财政对现有规模养殖场(区)扩建、新建规模养殖场(区)给予支持的具体政策,加快建设速度,积极引导散养奶牛入区养殖。2009年,全市要新建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120个,增容65000头,现有散养奶牛全部进入规模养殖场小区集中饲养,奶牛规模养殖比例达到100%;二是加强养殖环节监管,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在养殖环节,全面掌握规模养殖场(区)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情况,对规模养殖场(区)要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实现100%备案、100%建立健全养殖档案、100%落实监管责任人、100%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四个100%”目标;三是规范奶站经营,强化乳品质量监管。2009年,要按照市政府制定的《*市2008—2009年奶牛规模养殖场(区)、奶站建设规划》,把奶站全部纳入监管范围,支持加工企业、规模养殖场(区)和奶农合作社按照市政府的规划新建奶站和改造规范原有奶站,防止出现新的卖奶难问题。要加快创新经营机制,引导乳品加工企业通过托管、收购、入股、租赁等形式经营管理奶站,实现乳品加工企业、奶站、规模养殖场(区)有效衔接,一体化管理。完善奶农与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以奶农为基础、基地为依托、企业为龙头的奶业产业化经营方式。2009年新建奶站120个,年底前,全部奶站实现乳品加工企业经营管理,奶站运行全部落实行政许可制度,奶站实现常态化监督管理。四是组建奶农协会。按照市政府165号文件要求,组织奶牛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奶牛养殖户和奶站代表组建“*市奶农协会”,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以及在价格协调机制中的话语权。五是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宣传贯彻。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舆论媒体和其他渠道,把《条例》的主要内容向全社会进行宣传,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和防范意识,营造全民参与质量监管的良好氛围。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强化奶牛养殖、投入品使用、奶站运营等环节的监管,确保乳品质量安全,恢复消费信心和乳品市场。

(三)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为畜牧业发展及人民身体健康提供保障。坚持预防为主方针,统筹考虑,精心安排,周密部署,统一行动,有力有序有效地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扎实做好春秋两季重点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一是强化集中免疫,构筑免疫屏障。要结合实际,制定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点疫病免疫工作方案。组织力量开展集中免疫,规范免疫操作,提高免疫质量,做好免疫效果监测,建立免疫档案。二是强化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要充分发挥动物疫情测报网络体系和村级动物防疫协助员的作用,重点加强对种畜禽场、养殖小区、活畜禽交易市场和边远地区的畜禽疫情监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强化疫情报告责任。三是强化防堵,防止境外疫情传入。发挥省际公路防疫检查站的作用和功能,强化动物检疫监督和疫情监测,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四是强化防疫条件审核,提高防控水平。要指导养殖场(户)、养殖小区做好防疫工作,加强疫病防治技术培训,加强防疫条件检查,提高动物疫病防治水平。09年,启动规模养殖场(小区)动物疫病科学防控与依法监管工程。力争3年内我市规模养殖场(区)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其他动物疫病得到基本控制,个别动物疫病稳定控制;较大规模场(小区)达到严格规范、中型场(区)基本规范、小型场(区)接近规范;继续做好规范养犬及其它宠物的管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严查严管,常抓不懈,坚决杜绝反弹。力争重大疫病不发生,其他疫病少发生,不出现重大社会兽医公共卫生事件。五是强化监督执法,保证监管措施落实。要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依法加强对动物饲养、运输、交易等活动及场所督查。加强屠宰检疫和市场监督基础建设,完善检疫、监督手段,改善检疫、监督条件,推行快速检疫技术。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要求,切实加强活畜禽交易市场监管。启动和强化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今年在涿州开展试点工作,力争3年内,全市所有牲畜全部佩戴二维码标识,配齐识读、出票打印等相关设备,建立起完善的养殖档案,实现数据传输与检索利用网络化,建立起系统完整、运转有序、符合国家要求的动物标识和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六是强化应急准备,提高突发疫情处置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应急体系,及时协调落实应急物资储备。积极争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库”项目,适时组织开展应急预备队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七是强化水生动物防疫和水产品检疫工作,防止水生动物疫情发生。

(四)加强兽药饲料和产品质量监管,全面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落实省、市政府关于成立监管机构,建立监管队伍的要求,按照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建立工作机制的原则,在政府协调领导下,争取编制、充实人员,建立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机构;积极争取市动物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完善市动物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软硬件建设;13个奶牛养殖大县建立区域动物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其他12个县(市、区)争取和创造条件,尽快建立本地动物产品检测中心,扎实开展动物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一要强化违禁药品治理。要抓好源头监控,深入开展饲料和养殖环节监管,切实加强屠宰环节检验,改善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检验条件。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瘦肉精速测技术,扩大三聚氰胺试剂盒筛选工作面。提高动物产品及投入品检验检的密度和频率,市动物产品检验检测中心要确保完成省局下达的材料送检任务和自定的检测任务。二要加大执法力度。要依法行政,加强监测检验,严格处罚制度,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形成对违法添加使用违禁品的高压态势;三要严格饲料市场管理。加强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要全面开展饲料安全监督监测,重点对饲料生产企业、饲料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指导企业完善饲料质量控制制度,提高全市饲料质量安全水平。积极推进饲料企业质量认证工作,实施饲料产品名牌战略,努力提高饲料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能力,保障合格、安全的饲料供应。四要加强制度建设。要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制定动物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加强饲料、兽药安全监管和检测体系建设,严格执行禁用兽药和休药期规定,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五要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继续扩大标准化生产面,2009年新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企业20家,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企业5家,全市通过产地认定企业总数达到160家,产品认证企业达到20家,绿色食品认证力争实现零的突破。

(五)突出*特色,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继续贯彻落实《中国水生野生动物养护行动纲要》,进一步恢复大水域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及净化城市水源地的水域环境。做好白洋淀及各大水库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在白洋淀及西大洋、王快、安格庄等水库投放河蟹幼体550公斤,池沼公鱼卵2亿粒,鲢鱼、鳙鱼、鲤鱼、草鱼等大规格鱼种15万公斤。二是配合省水产局做好“白洋淀渔业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规范淀区的渔业生产。三是抓好中华鳖优势产业带、西部山区冷水资源带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渔业生产及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年新增中华鳖养殖面积200亩,鲟鱼等冷水鱼养殖面积100亩,全市分别达到2000亩和500亩。

四、做好2009年畜牧水产工作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做好2009年畜牧水产各项工作,重在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全市各级畜牧水产部门要健全三个责任体系,完善三个工作体系,强化两项基础工作,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健全责任体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草原防火工作是畜牧水产部门承担的三大政治任务,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畜牧水产业健康发展和农业农村经济增长,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我们必须把这三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健全责任体系,逐级分解落实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和具体要求,确保各项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一要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体系。按照“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动物防疫活动中各级政府、畜牧兽医及相关部门的责任。落实各级动物卫生监督、疫病防控机构和基层动物防疫监督站、村级动物防疫员和养殖场户的责任。各级责任主体之间分别签定动物防疫责任状,形成纵向连接、横向联系的责任体系,确保各项防疫措施落到实处。二要健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县级畜牧水产部门增设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基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明确专人从事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运行机制,整合执法力量,搞好工作衔接.落实各级畜牧水产部门及各职能部门、各养殖场(户)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各责任主体之间逐级签定责任状,形成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体系。加强工作督导,强化绩效考核,构建合力推进的监管机制。三要健全草原防火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部门、单位领导负责制,按照《草原防火条例》和《河北省草原防火责任制实施意见》,市与有草原防火任务的县,层层签定责任书,县级草原防火部门与村镇或农户要落实好责任制。

二是完善工作体系。投入品检测、动物产品质量监测预警、畜牧水产市场预测预报是全市畜牧水产部门及时把握生产动态,了解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掌握工作主动权的重要手段,我们要着力加以完善。一要完善畜禽及其投入品检测体系。加快检测机构建设,逐步建立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运行高效的市、县二级检测体系。市级检测中心要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尽快通过计量认证。13个县级动物产品质检站基本建成并开展检测工作。实施畜禽养殖场(区、户)、奶站、畜产品生产企业和各类投入品生产、经销企业全覆盖的检测行动,健全以面上监测为主、点上抽检为辅的检测网络,综合运用检测结果、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整治,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二要完善动物产品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坚持定期监测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在主要动物产品生产大县确立监测点,针对不同动物种类,确定检测重点,实行定量不定点、随机抽检制度,及时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发现某项指标超标可能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和综合分析,并向当地政府报告。对发生安全事故风险较高的动物产品,要进行风险性检测预报,并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重大事故发生。三要完善动物产品市场预测预报体系。对生猪、奶牛、禽蛋等大宗畜产品生产情况实行定点调查跟踪,定期分析预警,建立畜牧生产长效预测预报机制。

奶业整顿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和管理区关于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有关精神,深刻汲取“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惨痛教训,针对我区乳制品生产加工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整顿,严格规范,全面提升我区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区乳制品企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整治目标

通过开展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我区全部乳制品生产企业整改到位,区域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产环境得到有效净化、生产秩序得到有效规范,乳制品企业质量控制能力明显增强,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乳制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100%。

三、进度安排

按照《市整顿规范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促进乳产业健康发展工作方案》的进度安排,我区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整顿规范工作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自查自纠阶段(3月1日—3月20日)

企业自查自纠重点:一是是否严格执行《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二是是否具备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规定的各项管理制度,质量安全责任制是否健全;三是是否存在使用非食品用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可能危害健康的物质的违法行为,所使用的各种添加物质是否符合有关要求;四是是否具备合理的生产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必备的检测手段;五是生产加工的产品是否符合各项质量标准;六是是否建立健全了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产品信息管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体系,做到不合格产品全部下架、召回、销毁。

(二)集中整治阶段(2010年3月21日—4月20日)

集中整治的重点:一是对整改前和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梳理,制定相应的整治措施,并付诸实施;二是立即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配备必须的检测仪器设备,兑现向社会所作的各项承诺;三是建立健全产品信息管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社会责任和诚信体系。

通过集中整治,使全市乳制品生产企业符合以下条件:

1、企业生产经营证照齐全(在有效期内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2、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建立了产品质量报告和问题产品召回制度;建立了产品信息管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企业社会责任和诚信体系。

3、整改前企业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已逐一纠正,并消除隐患,做到逐项整改归零。

4、企业已按照良好规范(gmp)要求组

织生产,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gb/t2XX-XX)或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其中,生产婴幼儿乳粉企业必须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5、按照有关规定配备了必要检测仪器和熟练掌握检测方法的检验人员,具有完善的质量检测手段,原辅材料进厂和产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健全并能够严格执行。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0年4月21日至10月10日)

通过一进步规范整顿工作,我区乳制品生产企业恢复到以往正常水平,乳制品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和质量安全保证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从原奶供应、企业加工、市场需求整个产业链呈现良性运转状态。

四、整治措施

(一)进一步坚持分类整治,突出重点。根据分类,我区共有3家a类生产企业,1家b类生产企业。对于a类生产企业,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整顿规范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特别是建立针对新出现问题的质保体系动态修正机制,确保其始终科学、合理、有效;二是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省局下发的《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细则》有关规定,尽快完善检验检测设备,增添检验项目,满足检验需要,把牢产品质量关;三是加快推进奶源基地建设,将奶源基地作为企业的第一车间,实现乳品质量关口的前移,从而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对于b类生产企业,一是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并确保其有效运行;二是积极筹措资金,按照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进行环境、车间等基础设施的改造;三是尽快配齐检验检测设备,提高检验能力;四是采用托管、驻站监管等方式,加快推进奶源基地建设;五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提高员工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奶业整顿范文篇9

一、整治行动范围

城镇居民生活区、奶牛养殖场(小区、户)、奶站。

二、整治行动内容

(一)坚决取缔散养奶牛。《条例》规定:“设立奶牛养殖场应当符合所在地人民政府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奶牛养殖规模。”按照省政府[2008]91号文件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生鲜乳生产收购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石政发〔2008〕63号)文件要求,奶牛养殖规模栏位要达到300头以上,实际存栏要达到150头以上。石家庄市于2009年6月底前全部实现了奶牛入区饲养,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奶牛规模化养殖。针对目前个别地区存在的“回流”散养奶牛,各乡、镇(区)要对本辖区认真进行排查,务必于7月30日前引导所有散养奶牛(无论产奶还是不产奶的),全部进入和奶站一体化建设的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进行饲养。

(二)联合执法,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收购销售生鲜乳行为。目前在居民生活区存在流动摊点零售生鲜乳的现象,经初步调查了解,这些流动摊点零售的生鲜乳存在较大的质量安全隐患,属于非法经营。一是零售生鲜乳的经营者没有人员健康证明和《营业执照》等有效证照,由卫生部门和工商部门予以依法查处。二是其所售生鲜乳多为散养奶牛所生产的未经检疫检测的质量没有保证或是奶站被乳品企业拒收的有质量问题的生鲜乳。三是所售生鲜乳为常温出售。运载车辆无准运证明,储存容器不符合冷藏要求等均违反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畜牧、卫生、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各自权限,全面清理居民生活区内销售生鲜乳的违法流动摊点,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收购销售生鲜乳的行为。

(三)强化奶站监管,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畜牧部门要加强对本辖区内现有奶站的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奶站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方面的“八项要求”、完善奶站的“三项记录”、做好乳品企业检测不合格生鲜乳的处置工作,严格执行休药期的有关规定,严禁超范围收购生鲜乳,奶牛养殖场和奶牛养殖小区内的奶农不得向未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销售生鲜乳,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

三、整治行动步骤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自2010年7月5日始,至7月30日结束,为期一个月左右,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摸底阶段(2010年7月5日-10日):各乡、镇(区)及街道办事处要对辖区内所有城镇居民生活区进行拉网式排查,详细掌握散养奶牛以及零售生鲜乳流动摊贩的有关情况,并做好登记。

(二)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7月10日-15日):一是以市政府名义通告,在居民生活区、奶牛养殖场(小区、户)和奶站等场所进行张贴,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二是向广大居民群众发放“明白纸”,宣传零售生鲜乳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乳品消费观念。

(三)清理整顿阶段(2010年7月16日-30日):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多措并举,坚决引导散养奶牛(无论产奶还是不产奶的),进入奶牛养殖小区饲养;联合执法,依法清理在居民生活区零售生鲜乳的流动摊贩,严厉打击非法收购销售生鲜乳的违法行为;深化奶站监管工作,严格落实奶站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有关要求,对不合格奶站要限期整改,整改无望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公务员之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畜牧、工商、卫生、质检、城管、公安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居民生活区销售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畜牧局。各乡、镇(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责任落实到人。

(二)明确工作责任,搞好协调配合。各乡、镇(区)负责本辖区内城镇居民生活区销售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实施工作。畜牧、工商、卫生、质检、城管、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大对违法收购销售生鲜乳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处一批违法案件,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奶业整顿范文篇10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条例》的认真贯彻落实,在全区建立起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监管有力的乳制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体系,全区乳品企业、奶畜养殖场、奶农合作社开办的生鲜乳收购站办证率达到100%;地产乳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上市销售的乳品索证索票率达到100%;乳品安全投诉事件处理率达到100%,乳品生产经营行为得到全面规范,乳制品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净化,群众的消费信心进一步增强,全市乳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生鲜乳质量监控。

1、加大生鲜乳生产质量管理。农业畜牧兽医部门要对奶畜养殖场、养殖小区、逐个登记备案并加强管理,指导奶畜养殖场按照《条例》的规定,切实做好饲料、兽药等养殖投入品的管理和使用,建立规范的养殖档案。加强奶畜饲养管理和养殖技术培训、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等服务,引导奶农参照有关规程进行奶畜的科学饲养,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生鲜乳。要继续强化质量监督抽检工作,重点加强对蛋白饲料原料、奶牛饲料、奶牛场自配料、奶牛饲料添加剂和饲料市场监管,加大检查力度、抽检频率和查处力度。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对奶畜实施强制免疫,不符合健康标准的奶畜所生产的生鲜乳禁止出售。

2、规范奶站建设和管理。农业畜牧兽医部门要根据我区的奶源分布情况,遵循方便奶畜养殖者、促进规模化养殖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规划设置生鲜乳收购站,依据《条例》要求,对现有生鲜乳收购站逐个进行登记、清理,符合《条例》要求的要按照规定条件和程序及时发放许可证,保证生鲜乳的正常收购,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予以关闭。要监督奶站建立生鲜乳收购、销售和检测记录,严厉打击未取得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非法收购生鲜乳以及收购未经检验合格、检测不符合标准的生鲜乳的违法行为。

3、加强生鲜乳收购运输质量管理。要强化监管和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对生鲜乳运输环节,要严格执行营运证明发放和营运单填写等相关规定。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制订并组织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落实检测经费,加强检测能力建设,确保生鲜乳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的顺利完成。逐步建立第三方生鲜乳质量检测制度,实行优质优价收购。引导生鲜乳购销双方签署购销合同,完善奶业利益联结机制,保护奶农利益,稳定奶业发展的基础。

(二)加强乳品生产环节监控。

质监部门要严格按照《条例》要求,把好乳品生产企业资格准入关;加强对乳品原辅料进厂、生产流程、产品出厂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监督企业按照生产许可相关要求配备检验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监督企业对进厂原料和出厂产品实行批批检验;监督企业配备必需的检验检测仪器和掌握检测方法的人员或建立合法、固定的乳制品检测渠道,防止未经检验的乳制品流入市场,杜绝不合格乳制品出厂;监督企业建立并实施乳制品追溯和召回制度,对流通环节的问题乳制品按规定全面召回。要加大对生产环节乳品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无证生产加工、非法添加辅料、添加剂以及包装标示不符合规定等违法行为,建立企业违法行为记录制度,做好案件移送工作。

(三)加强乳品流通环节监管。

工商部门要加大乳制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清理和规范力度,严把乳制品市场主体准入关;监督乳制品经营者严格履行索证索票制度、进货台账制度、质量管理员制度、质量自检制度、不合格乳制品退市制度、质量承诺制度等自律制度,严把乳制品市场准入关;加大乳制品市场日常规范管理和市场巡查力度;加强案件排查和大案要案查处力度,依法查处销售含有毒有害物质和不合格乳制品、无证无照生产经营乳制品等违法行为,净化乳品流通市场秩序。

(四)加强餐饮消费环节监管。

卫生部门要加大对餐饮业的监督检查力度,监督餐饮单位落实乳制品购进使用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制度,杜绝餐饮单位使用不合格乳制品。要加强医疗机构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切实加强技术力量,全力应对乳制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确保准确诊断,科学救治。

三、工作要求

按照省政府要求,从即日起至月底在全区开展乳品质量安全专项整顿活动。专项整顿活动由区政府负责统一组织,农业、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部门负责实施。农业(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奶畜饲养以及生鲜乳生产、收购环节的整顿;质监部门负责乳制品生产环节整顿;工商部门负责乳制品流通环节的整顿;卫生部门负责乳制品餐饮消费环节的整顿;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奶业健康发展,是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各乡镇、街道办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迫切性,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完善地方政府对乳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各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各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量投入,切实解决监管力量不足等监管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为监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各乡镇、街道办要切实负起责任,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努力做好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项工作。

(二)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各乡镇、街道办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细化监管内容,分解监管任务,全面深入地开展乳品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工作。要严格履行责任,紧密配合,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采取定期不定期的形式对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指导企业进行规范生产。对生产、经营、销售问题乳品的企业,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保证执法监督不留盲区。区政府将不定期对《条例》各项规定内容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各项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奖惩、有反馈、有评价。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对监管工作中失职渎职、包庇纵容制假售假活动导致发生乳品安全事故的有关责任人,将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