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视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3:39:19

目视管理

目视管理范文篇1

目视化管理是一种综合的利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生理学等多学科的科学管理方式,它的视觉显示和公开化的特征使得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的时候,让相关的人员看到施工的进展,可以及时的做出相关的判断进而决策。目视化管理从人本身的特点出发,再结合建筑施工现场的危险系数大、危险的难以预见性等特点,发展了一套适合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模式,使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目视化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在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目视化管理意在用最简单易懂、明确和易于辨识的一些标志和手段方法来达到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目的,以保证施工的安全。

3目视化管理的作用

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目视化管理涉及很多方面,如人员的目视化管理,机械设备的目视化管理,脚手架的目视化管理等。无论是哪一方面都切实的关系到相关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对施工人员实行目视化管理要求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位人员都要戴安全帽,安全帽颜色非常的显眼,是一种标志。没有戴安全帽是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的,无论是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或者是参观考察人员都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同样,进行高空作业、高危作业的的施工人员也是如此,必须进行相关的培训,取得一定的资格才能获得相应的标签,贴于安全帽上才能进行施工作业。对机械设备的目视化管理是指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各种机械和设备,如起重设备、发电机、脚手架、梯子、电动工具以及各种仪器设备等进行目视化的管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这些机械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引起比较大的安全隐患,不仅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而且极其容易引起安全事故。除了对施工现场的相关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以确保利施工的相关要求和安全要求,还要对合格的设备贴上相应显眼的标签。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标签,简洁明确的知道这些设备是否可以使用,是否合格,有没有安全保障。特别是对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脚手架,进行目视化管理可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的发生。

4目视化管理的意义

目视化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的安全管理方式。目视化管理进行得好不好,不仅关系着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也关系着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目视化管理能够有效、迅速的传递相关信息,发现异常,迅速的做出判断以及决策,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施工现场的目视化管理使得施工的安全管理变得简单易懂、易行。管理不再是高深莫测的学问,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简洁形象的标志,易懂、显目成了它最显著的特征。这是非常适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一种比较高效率低成本的管理。目视化的管理还有其他管理手段没有的优势,比如目标导向的效果。着实际上是利用了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的一些理论。对相关的人员的激励可以促进目标的实现。提醒作用是目视化管理的另一个优点,所谓的提醒作用是指目视化管理将工作的相关状况揭露出来,醒目的表现出来,能够起到提醒的作用,可以避免因为不小心遗忘了而导致的损失。

5执行目视化管理的措施

5.1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标准

在执行目视化管理之前,应该把目视化管理涉及的相关要求标准化,做好准备工作,否则施工以后执行的难度,安全管理的难度将会加大。目视管理视板的建立是必须要的,准备施工安全管理的信息视板,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加以展示,视板上必须包含相关的必要信息,并且使安全管理的内容一目了然。标准统一了才好管理,对不同的工种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但同一工种又是相同的,安全信息是共通的,同样的安全信号代表一样的意思。而不能杂乱无章,随意的建立或者更高安全信号,给相关施工人员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和歧义。简单易懂、显目明了是目视化管理的优势,如果没有这些特点,那就难以达到安全管理上的目的。目视化管理的系统是一个高效率的管理系统,系统内的标准统一能够使安全管理更有效。

5.2施工现场执行要点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如何执行目视化管理,是有许多要点可循的。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先进行相关的培训,合格之后分发具有辨识度发的标签卡片,以此来区别不同的人员。建筑施工现场的不同工种可以通过服装的不同来区分,一般是颜色的不同,如果分的比较细和杂乱就会不容易区分,造成安全管理上的困难。对相关的设备的目视化管理的要点有:在进入施工使用前要先进行仔细的安全检查,一面发生安全事故。首先由施工单位自行检查,然后再由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的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以后,合格以后再贴上合格的标签,才能够进入施工使用。相关的设备还要有由国家特定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才能够使用,人员也要持证使用,要严格控制和管理。目视化管理使得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信息清晰明了,管理起来十分的容易,对相关施工人员来说也易学易懂。

目视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涉氨冷库;隐患;目视化;安全管理

本文根据对某县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状况统计和相关隐患检测的结果,将目视化管理应用到中小微企业的安全管理中。

1冷库人员基本情况调查及其隐患排查分析

此次共排查冷库263家,人员基本情况调查主要从学历和对安全管理认知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对冷库的隐患排查主要从压力管道及容器、电气、消防设施以及安全管理四个方面进行。

1.1员工基本情况调查

利用调查问卷对员工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如图1、2所示。收回580份问卷中,79%员工教育程度低于高中水平,41%不熟悉安全管理,34%完全不知道何谓安全管理。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是员工来自农村,文化程度本身不高;同时由于冷库的规模小,工作时间有较强季节性,人员流动性大,员工入职培训基本没有,造成对安全管理的无知。

1.2压力管道及容器隐患排查

在263家涉氨冷库中,共排查压力管道及容器类隐患2322条,制冷机房隐患有1382起,占该类隐患的60%左右,冷凝器、恒温库以及厂区广场方面隐患占40%。制冷机房中,隐患分布比例较高的是管道和压力容器表面腐蚀隐患,占隐患的比例62%,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企业的对管道和容器的维修、维护和保养缺乏,日常管理缺失。

1.3电气类隐患排查

电气类隐患共排查出7318条,配电室是隐患最多的单元,占总数的63%。隐患点主要集中在配电柜、配电箱、电缆沟槽等部位,如图4,配电柜和配电箱应作为目视化安全管理的重点。隐患将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研究“如何从源头治理、提前做好预防管控”,是目前涉氨制冷小型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本文从“风险管理[1]、行为管控”理念出发,研究Reggio幼儿教育[2]理论—图像表现是一种比文字简单且清楚的沟通工具,运用图像、色彩等视觉效果,结合安全科学的研究,提出目视化安全管理方案。

1.4消防设施类隐患排查

从厂区规划、制冷机房、控制室、冷库等方面进行消防隐患的排查,共查出隐患5532条,比例如图5。其中制冷机房情况最为严重,包括F扳手不合规、应急装备残缺等;其次为厂区规划隐患,如消防通道不合理、无风向标。

1.5安全管理隐患

用检查表、现场检测等方法调查企业的安全管理,查出隐患2058条,包括:安全组织机构人员不全、安全责任制未建立、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缺失、应急救援预案缺失、场所布置混乱等,如图6。图5消防隐患分布图6管理类隐患分布随意改造,1%焊缝,3%表面腐蚀,62%泄压管,18%泄漏,16%其他,10%违禁电器,12%开关插座,10%线路敷设,9%电缆沟槽,7%配电箱,19%配电柜,33%安全生产责任制缺失,9%其他,21%场所布置混乱,4%应急装备过期,1%组织机构不健全,1%安全标志不规范,27%冷库设计单位资质缺失,5%维修档案缺失,6%应急预案缺失,10%安全操作规程缺失,8%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全,8%F扳手不合规,13%无疏散标志,12%无事故排风机,11%无紧急控制装置,11%无应急照明,11%无风向标,12%消防通道不畅,9%无消防栓,12%个人防护用品不全,9%

2目视化安全管理的理论研究

根据海恩法则(1:29:300:1000),上述17230条2.2.2安全标识内容和布局设计安全标识的内容设计,应考虑到文字和布局。危险源信息应简洁完整,使人们了解风险的性质;可能后果要详细准确,提高受众对风险的感知度;规避危险的方法应具体明确,告知目标受众避免事故的行为。应包含四个信息要素:表明风险等级的警示词;危险源信息;可能的后果;规避危险的方法指导。2.2.3安全标识尺寸和位置安全标识尺寸以看清内容并适宜安放环境为原则。另外,安全标识的位置取决于正在执行任务的性质和所处环境,当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接近危险源时,是最有效的位置[7]。结合实际工作环境,应把安全标识嵌在相应的指示目标上;若尺寸、材质不合适,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将其张贴在附近墙壁1.6~1.8m处的显眼位置。

3涉氨制冷企业目视化安全管理的实施

根据上述隐患排查,及人因失误分析和目视化管理的理论研究,目视化安全管理实施,主要从事前危险告知、事中危险处理及事后人员应急3方面建立。

3.1危险告知牌

危险告知牌的目的是告知员工作业场所的危险类型、隐患点、潜在事故、防控措施等。告知牌尺寸为60x80mm,悬挂在隐患点附近。各项内容以图表的形式展现,色彩选用表示危险的红色、表示警告的黄色和表示提醒的绿色为主。一方面,通过色彩和内容,告知员工在该工作场所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另一方面,由于视觉记忆累积,促进员工安全意识和直觉思维的培养。

3.2设备操作规程

制冷机房隐患多,且易发生人为失误,保障操作工的行为安全是目视化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为避免员工行为差错,在墙壁1.6m高处悬挂规章制度;设备操作板旁张贴简洁易懂的操作规程。

3.3安全标语

安全标语是目视化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部分安全标语内容陈旧,语言严苛,内容太过空泛,为充分发挥安全标语的作用,设计时应从满足员工切实需求出发,用生动形象的图案或艺术文字吸引员工注意,达到避免不安全行为的作用。

3.4消防设施

消防设施是防止事故扩大的有力手段,室内外消火栓、灭火器,标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各类工具和防护设备要划点整齐放置,方便取用和归位。

3.5应急管理

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明确了应急组织与职责、应急组织程序、现场组织措施、注意事项等。“安全出口”指示灯、风向标是人们逃生的方向指引,风向标安置在厂区高处便于观察位置,用荧光色涂刷。

4结论

(1)小型涉氨冷库存在的问题有:企业规模小,安全资金、人力投入有限;厂内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多集中在制冷机房;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有待加强。(2)人脑通过视觉感知信息,既能保留事物的本质特征,又能对其产生思维记忆。目视化安全管理,就是把各类隐患视觉化,以达到管理员工行为,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目的。(3)安全标识是目视化安全管理的信息媒介。设计从颜色、内容和布局、尺寸和位置等方面考虑。(4)针对隐患类型和分布区域的不同,设置系统性的安全标识。成果有规范消防设备设施、设置危险告知牌、张贴设备操作规程、设计安全标语等。

作者:侯捷 程五一 孙文建 钱叶巧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屈定荣,蒋秀,刘小辉.防范灾难性安全事故的新思路[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6,16(1):1-4

[2]刘永凤.瑞吉欧幼儿教育法评述[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钱家渝.视觉心理学——视觉形式的思维与传播[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学林出版社,2006

[4]傅贵,李宣东,李军.事故的共性原因及其行为科学预防策略[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5(1):80-83

[5]牙力坤•牙生.浅谈如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J].安全,2016,(7):50-52

目视管理范文篇3

设备安全运行目视化

设备安全运行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国家和行业有明确规定,设备使用企业必须对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处于良好状态,同时对维护、保养和检测情况须做好记录。因此对生产过程中的运行设备进行目视化管理是一项必要的安全工作。富岛公司在设备安全运行传统安全目视化方面,对运行设备建立包保责任牌并明确相关责任人,对设备检验证书、合格标签、保养记录等在设备附近进行目视化。这样能让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一目了然了解设备基本情况以及目前运行现状。在设备信息目视化方面,富岛公司建立了动设备监测、红外线高温检测、设备档案管理等目视化系统,以便科学、及时地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动设备监测目视化系统是通过无线的监测仪器对动设备的状态进行自动监测、自动采集和自动存储,并通过软件的辅助诊断功能,触发自动报警。这样设备管理人员可实时、准确地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第一时间发现运行设备存在的隐患,做到事前预防、检修预知,保障设备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红外高温检测目视化系统是通过自动采集重要运行高温设备温度,对系统检测到的设备温度异常时的红外热像数据、缺陷告警信息通过列表形式进行目视化呈现,实现对设备的查询、查看、生成报表、实时监测操作等功能。设备档案目视化系统是将设备按照动态数据、静态数据进行管理,建立完整、详细、准确的设备履历信息。静态目视化内容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维护单位、资产信息、技术参数等;动态目视化内容包括设备的检修记录、维护历史记录、设备启停变更历史记录和润滑记录等。通过这些安全目视化信息,能让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清晰了解设备的过去和现状。工艺运行安全目视化工艺流程就像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血液,一旦工艺运行出现故障或错误,将给企业生产带来难以估计的后果,所以对工艺运行情况进行目视化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者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现阶段,富岛公司在工艺运行传统目视化方面主要通过人员定期巡检,发现和记录工艺运行参数并做好报表,当出现参数偏离的时候由控制室人员进行控制和调节,避免发生停产或生产安全事故。而在工艺运行信息目视化方面,公司建立生产管理目视化平台,将巡检数据、工艺运行状况、生产装置DCS及其他控制系统的实时数据通过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采集保存到实时数据库,实现了各级生产工艺管理人员对生产装置的即时目视化,并根据管理需要自动生成各类生产报表,提高了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另外,在生产目视化平台,还实现了开停车过程及重点参数监控目视化功能,监控开停车过程及重要工艺及设备参数。

人员行为安全目视化

人的行为安全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中心,如果管理好人的行为安全,就能防止绝大多数安全事故发生。人的行为安全方面包括作业技能、劳保配备,工具使用、作业监护、应急技能等方面。通过行为安全目视化能及时提示、指令、监督和管理人员的安全行为。富岛公司在行为安全传统目视化应用方面主要是通过标牌标语等方式进行提示。这样的目视化标牌简单、直接而且有一定的效果。比如在装置区入口设置安全提示牌,明确指令进入现场的人员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但是在传统意义的目视化上,人员能否按照标牌内容去遵守却只能依靠员工的安全素质。富岛公司在行为安全信息目视化方面,在区域内设置视频监控网络,能在控制室即时目视化员工现场安全行为状况,各级管理人员可通过监控系统任意一台屏上显示任意一个摄像机的实时监视图像,并对所有的图像进行安全行为分析、画面控制、编组切换、多画面分组巡视、报警提醒等操作。这样全厂安全环境、现场人员安全行为,就能及时目视化在管理人员面前。

安全隐患目视化

安全隐患是指在企业区域内,设备或设施处于某种不安全状态,或者存在某种不安全行为,或者管理上存在某种缺陷,最终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一种潜在风险。因此,对现场隐患目视化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内容。富岛公司在安全隐患传统目视化方面,通过制作隐患警示牌,将装置区存在的某个安全隐患在其附近展示其名称、现状、治理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而在安全隐患信息目视化方面,公司建立隐患管理系统,实现隐患名称、隐患等级、整改时间、治理责任人、到期自动提示、完成自动进入台账等目视化功能,另外还可以通过隐患统计信息对隐患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加以防范。

作业安全目视化

作业过程自始至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安全风险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因此作业安全是现场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难点,所以对作业安全进行目视化管理对作业管理来说是一项重要手段。富岛公司在作业安全传统目视化方面上主要通过标语、作业安全提示标牌等方式,告知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作业安全具体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在作业过程中起到预警、提醒等作用,达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而在作业安全信息目视化方面,公司建立作业许可管理系统,管理者可以通过手持机、手机或电脑端跟踪作业人员基本情况、作业安全风险分析情况、安全措施管控情况、作业票证办理情况、作业安全现状、作业进度、作业监护、监督检查等内容,实现作业动态受控。同时在作业完成后对作业台账、作业档案进行汇总、目视化管理。

消防与应急目视化

目视管理范文篇4

目视管理视觉信号手段

文字、图表、影像、色彩、意义符号等是目视管理的视觉信号,这些目视管理视觉信号通常会与表达它们的各种载体形式(如图板、灯具、表单、多媒体等)组合在一起,构成各种各样的视觉信号手段形式。视觉信号手段具有管理指引、安全警示、教育、宣传、展示、标示等功能作用。“红灯停,绿灯行”就是视觉信号手段运用并发挥作用的典范。道路交通管理运用了“红绿灯”这一视觉信号手段来协助管理,如果所有的车辆、行人都能遵守交通红绿灯的引导,就可以减少交通警察的使用量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说,视觉信号手段是一种可以协助管理的有益手段,借助该手段进行管理是各级各类管理者必须重视的课题,企业包括物业服务企业应重视其在企业管理与服务中的运用。下面结合物业服务领域应用与实施目视管理的情况探讨和研究视觉信号的表征意义。(一)目视管理视觉信号的表征意义1.文字这种信号形式的表征意义由其文字内容涵义表达,如“小心碰头”“禁用明火”等。在物业服务行业,会场座位可以用文字铭牌标注人员姓名、职位、座号等明示加以管理,以防造成混乱而坐错位置;业户手册可以通过文字对手册内容加以阐述让业户了解到相应的小区管理守则。2.图表这种信号形式的表征意义由其图表形象、图表象征涵义、内含文字数据表达,如一支香烟上覆盖一条斜线的图片具有此地禁止吸烟的象征涵义,而物业区域功能分区示意图,就是通过建筑物、道路等平面图型象征意义与相关标注来帮助不熟悉物业区域环境的人自助定位或寻找行走路径的。3.影像这种信号形式的表征意义是通过影像的象征意义与内容描述表达。如小区入伙投影画面与内容讲解等影像可以让刚入伙的小区业户对入伙流程及如何办理手续有更清晰的了解与认识。4.色彩这种信号形式的表征意义是通过各种特定色彩信号的指定涵义表达。特定的色彩有其指定的涵义,如热水器的红灯亮了,表示水正在加热,绿灯亮了则表示热水已开,可以饮用。这些色彩可以通过电光显色、物品着色、粘贴专业色彩胶带或涂抹色彩油漆来实现。目视提示标识的色彩一般常用的有红、黄、绿、蓝、白、黑等6种。(1)红色红色作为目视提示标识色彩,是利用率较高的色彩,它一般常用作为警告、危险、禁止、防火等标识用色,主要用于标识防火的、禁止的、高度危险的环境与场所,作为有危险、告急或须立即采取行动的警示。诸如交通禁行标志、消防设备标志、危险警示灯、防火警示、火灾报警器、紧急停止限动开关等的标识。人们在一些场合或物品上看到红色标识,时常不必仔细看内容,即能得知其警告危险之意。为了衬托红色,使之醒目,一般常以白色作为底色。(2)黄色黄色作为目视提示标识色彩,常用来警告存在潜在危险或提醒注意,预先防备,用于标示有冲撞、坠落、摔倒等危险发生可能的地方,诸如交通黄色显示灯、道路交通路面禁行标志、禁止停车的黄线区域斑马线、防护栏杆、脚手架、吊篮及警告信号旗等。为了衬托黄色,多以黑色为底色,或画成条纹以带给人们更有视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此外,黄橙色表示存在着潜在的较高危险,为警戒色。(3)蓝色蓝色象征清新、宁静、庄重、安祥与洁净,同时也标识为应注意的轻度危险的意义。例如电线的零线一般标示为蓝色。(4)绿色绿色表示环保、安全、卫生、平静、舒适、正常或允许通行、进行的意思。在楼道口,通常会发现紧急出入口的“安全出口”、通行、火警逃生路线指示、安全信号旗等的标志,均标为绿色。(5)白色白色是一种经过个性强化了的“无色彩”,也就是纯色,它是纯洁无瑕的象征,表示为明亮的、凉爽的、高尚的、纯洁、清洁的基本色。在物业服务企业活动中,白色也是比较常见的颜色,它主要用于方向标志的箭头和各种标志文字上,如用于通路方向指示、有必要整顿、清洁的场所。此外,为使红、绿、蓝、黑色彩醒目,一般用它作为辅助色(6)黑色黑色象征死亡、凶兆、灾难,是西方文化中的基本禁忌色,体现了西方人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黑色常用于禁行方向标志的箭头、注意标志的条纹、危险标志的文字等。黑白相间的颜色在地面可以标识为需保持通畅的区域。在色彩运用上,还可以根据需要运用橙色、红紫色、灰色等作为补充色彩来进行色彩的管理。5.意义符号这种信号形式的表征意义是通过意义符号指定的象征意义来传达的。如“WC”符号是洗手间标志,“HR”符号是消防器材标志。为了便于开展管理,以上各种视觉信号形式有时会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而合并使用。如“”是通过意义符号与文字来共同提醒防止触电的。目视管理的视觉信号从扩大意义上来说还可以通过实物活用的场所指定、实物指定、数量指定、包装指定、帐票指定信号与替代目视的音响(听觉)指定、触觉指定、嗅觉指定、味觉指定信号来实现。这一点对物业服务具有特殊、实用的意义,如对物业区域的场所、设施指定一个外观的标准,按此标准进行物业服务标准的检查评价,可以促进物业外观状态的完好如新;而对于物业管理区域的盲人等特殊业户,有相应的音响(听觉)指定、触觉指定信号来替代目视指定信号,可以给这些特殊业户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二)目视管理视觉信号手段的功能分类认识了解目视管理视觉信号手段的功能作用,有助于对它们自觉地加以运用。视觉信号手段一般有以下的功能分类:引导类:用于指示引导人们行为的,告诉人们“物品放在哪”“应该怎样做”。如路标转弯、限速标志、火灾逃生出口、可回收垃圾、工作流程图标识等。确认类:用于确认事物性质、状态的,告诉人们“此人是谁”“物品是什么”“这是什么场所”“这是什么状态”等。如人员胸章、臂章、企业文件文档存放分类标识、洗手间性别标识、电梯运行状态标识等。说明类:用于说明发生情况的,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情况”“出现了什么问题”。如正在清扫、正在施工标识等。劝喻提示(警示)类:用于提示相关事项,警示有安全危险,以引发人们关注的,告诉人们“应留意的事项”“物品、场所有无危险,危险程度如何”“应该注意、禁止什么”。如有电提醒、禁止喧哗提醒、禁止停留、下雨路滑,小心行走、禁止高空抛物等视觉标识等。例如在通透明亮的玻璃门上加上一些颜色彩条加以提示,可以引起过往行人的警觉,防止与门相撞。通告宣传类:用于通告宣传的,告诉人们“政策、法规、条例、事务等事项”。如“小区物业服务费收支帐”公开栏、“小区禁止饲养宠物的规定”公告等。简化类(也即傻瓜化类):用于复杂结构、流程作业操作环境(界面)简化,进行可视化描述(用清晰直观的标识在操作设备上与环境中加以系统地标识提示,使之一看就懂,一目了然)的,告诉人们“如何简化操作”“如何自主操作与管理”。如智能化电子设备操作的可视指引等。视觉形象识别类:用于企业、机构等视觉形象识别,传达指定文化形象意义的。如企业、服务中心的徽志、loge、统一标志与色彩的工服等。

目视管理在物业服务领域应用的分析

(一)物业服务目视管理的特点目视管理的特点是以公开化、透明化、简约化为原则,以视觉信号显示为手段来表达管理者的要求和意图,辅助管理,借以推行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由于视觉信号显示的公开化、透明化和简约化,因此,无论是谁都能根据视觉信号显示的意义指定迅速地做出管理判断,方便快捷,精确有效,发挥良好的管理效能。(二)物业服务目视管理的种类按管理的对象可分为人员管理、物品管理、设备管理、品质管理、环境管理和作业(办公)管理等。按管理的工作领域可分为保安管理、清洁管理、绿化管理、客服管理等。按管理的目的性有安全管理、信息管理、教育管理、制度规程管理等。按管理的性质有流程管理、行为管理、状态管理与成果管理等。(三)目视管理在物业服务领域应用的分析在物业服务领域,应该说,目视管理应用的范围很广、种类很多、具体内容复杂,下面主要是通过列举的方法来谈谈其应用。1.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物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管理搞的好不好,也决定着物业服务的好不好。而环境管理在物业服务中牵涉到诸多方面的内容,仅靠人员直接管理的方式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于目视管理手段来进行,通过目视管理手段提醒、提示人们适应环境,关爱环境,保护环境。目视管理在环境管理中一般有如下的应用。(1)清洁在环境清洁方面,可以通过目视管理手段提高人们的卫生清洁的自觉性,指引清洁活动,减少卫生清洁的工作量,提高环境卫生的水平。如垃圾箱上标注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可减少环境的污染,节省垃圾清理的工作量与费用开支;“勿丢垃圾,保持清洁卫生”,“来也匆匆,去也冲冲”等的提示,都可取到管理规劝无处不在的效果;(2)绿化在环境绿化方面,通过目视管理手段提高人们爱护绿化、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性。“花草娇嫩,脚下留情”“请勿采摘花草”等的提示,就如一个稻草人在尽职地守护着稻田,驱赶来犯的禽鸟一般。2.安全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通过目视管理手段提高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引导人们紧急避险。如物业区域内的车辆路标指示牌,反射镜,“路障雪糕筒”,“小心路滑”的警示牌,安全管理的温馨小提示板、小标语,消火栓、消火器、火灾报警器标识,逃生通道显示灯等,实行警示引导,在物业安全管理中扮演着“无声警察”的作用。3.物品、设备管理对物品、设备,运用目视管理手段进行标识,可以很好地对物品、设备进行分类管理与目视操作管理。如在竖立运转的大风扇外壳加上细小的颜色飘带作为标记,可以减少人们因误判而导致触碰受伤的比例。4.现场标识通过目视管理手段标识现场,可以让人们对物业现场状况有准确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减少行为的失误与无效重复,提高现场工作与活动效率。物业的平面示意图、区域线、提醒牌、告示板、洗手间性别图像显示等都起到这样的功能效果。如上海世博园区实行了园区总体概况的图表化、公开化和地图化,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游览的场馆和路线[1]。5.行为指引在行为管理方面,通过目视管理手段可以发挥行为指引的功能作用。在目视看板上写明物业服务工作的内容、服务的标准、担任者、工作场所、时间要求和具体的方法,可以正确引导工作行为,有利于物业服务更加高效率的进行。如入伙服务流程写在提示板上,可指导人们按照此流程按部就班地开展入伙的手续办理,从而井然有序。又如上海世博园区将售票服务、服务站、餐饮、出入口、停车场、预约机等用标准化、统一化、浅显易懂的信息标识展板显示,使游客一目了然,方便游览。[1]6.宣传通告在宣传通告方面,通过目视管理手段可以起到宣传通告的功能作用。无论是公告板上的规章制度或通知,还是物业收支明细表,都能让业户能够知晓相关信息,得到应有的知识传播与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不应出现的问题和纠纷。目视管理目前在物业服务领域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基础和应用成果,但众多的物业服务企业在应用方面的自觉性还不够强,被动式的模仿多,系统性应用少,应用领域往往局限在一些传统项目领域,如路标路牌、消防设施与逃生标识、宣传通告、建筑物与场所铭牌等,而在物品、设备、服务品质管理、管理引导、沟通感情、业务流程指引等方面的应用薄弱,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不多。目视管理能给物业服务带来良好的服务品质和效益成果是不容质疑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加强对目视管理理论知识的研究,发挥其对实践的促进指导作用,强化目视管理在物业服务中的应用,以求服务上层次,管理出效益,取得更为骄人的成绩。

目视管理范文篇5

一、目视管理的含义

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目的的一种管理方式。它是以视觉信号为基本手段,以公开化为基本原则,尽可能地将管理者的要求和意图让大家都看得见,借以推动自主管理、自我控制。所以目视管理是一种一公开化和视觉显示为特征的管理方式,也可称之为“看得见的管理”。

1、目视管理的优点:一是目视管理形象直观,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现场管理人员组织指挥生产,实质是在各种信息。操作工人有秩序地进行生产作业,就是接收信息后采取行动的过程。其特点是形象直观,容易认读和识别,简单方便。在有条件的岗位,充分利用视觉信号显示手段,可以迅速而准确地传递信息,无需管理人员现场指挥即可有效地组织生产。

二是目视管理透明度高,便于现场人员互相监督,发挥激励作用

实行目视管理,对生产作业的各种要求可以做到公开化。干什么、怎样干、干多少、什么时间干、在何处干等问题一目了然,这就有利于人们默契配合、互相监督,使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不容易隐藏。这样,目视管理就能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激励作用。

三是目视管理有利于产生良好的生理和心理效应。对于改善生产条件和环境,人们往往比较注意从物质技术方面着手,而忽视现场人员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目视管理的长处就在于,它十分重视综合运用管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能够比较科学地改善同现场人员视觉感知有关的各种环境因素,使之既符合现代技术要求,又适应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样,就会产生良好的生理和心理效应,调动并保护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2、目视管理的内容:一是规章制度与工作标准的公开化。为了维护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保持大工业生产所要求的连续性、比例性和节奏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凡是与现场工人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标准、定额等,都需要公布于众;与岗位工人直接有关的,应分别展示在岗位上,如岗位责任制、操作程序图、工艺卡片等,并要始终保持完整、正确和洁净。

二是生产任务与完成情况的图表化。现场是协作劳动的场所,因此,凡是需要大家共同完成的任务都应公布于众。计划指标要定期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并列表张贴在墙上;实际完成情况也要相应地按期公布,并用作图法,是大家看出各项计划指标完成中出现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以促使集体和个人都能按质、按量、按期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是与定置管理相结合,实现视觉显示信息的标准化。在定置管理中,为了消除物品混放和误置,必须有完善而准确的信息显示,包括标志线、标志牌和标志色。因此,目视管理在这里便自然而然地与定置管理融为一体,按定置管理的要求,采用清晰的、标准化的信息显示符号,将各种区域、通道,各种辅助工具(如料架、工具箱、工位器具、生活柜等)均应运用标准颜色,不得任意涂抹。

四是生产作业控制手段的形象直观与使用方便化。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作业控制,使每个生产环节,每道工序能严格按照期量标准进行生产,杜绝过量生产、过量储备,要采用与现场工作状况相适应的、简便实用的信息传导信号,以便在后道工序发生故障或由于其他原因停止生产,不需要前道工序供应在制品时,操作人员看到信号,能及时停止投入。

五是物品的码放和运送的数量标准化。物品码放和运送实行标准化,可以充分发挥目视管理的长处。例如,各种物品实行“五五码放”,各类工位器具,包括箱、盒、盘、小车等,均应按规定的标准数量盛装,这样,操作、搬运和检验人员点数时既方便又准确。

六是现场人员着装的统一化与实行挂牌制度。现场人员的着装不仅起劳动保护的作用,在生产条件下,也是正规化、标准化的内容之一。它可以体现职工队伍的优良素养,显示企业内部不同单位、工种和职务之间的区别,因而还具有一定的心理作用,使人产生归属感、荣誉感、责任心等,对于组织指挥生产,也可创造一定的方便条件。

挂牌制度包括单位挂牌和个人佩戴标志。按照企业内部各种检查评比制度,将那些与实现企业战略任务和目标有重要关系的考评项目的结果,以形象、直观的方式给单位挂牌,能够激励先进单位更上一层楼,鞭策后进单位奋起直追。个人佩戴标志,如胸章、胸标、臂章等,其作用同着装类似。另外,还可同考评相结合,给人以压力和动力,达到催人进取、推动工作的目的。

七是色彩的标准化管理。色彩是现场管理中常用的一种视觉信号,目视管理要求科学、合理、巧妙地运用色彩,并实现统一的标准化管理,不允许随意涂抹。不同色彩有不同的物理指标,如波长、反射系数等。强光照射的设备,多涂成蓝灰色,是因为其反射系数适度,不会过分刺激眼睛。

3、推行目视管理的基本要求:推行目视管理,要防止搞形式主义,一定要从企业实际出发,有重点、有计划地逐步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应做到的基本要求是:统一、简约、鲜明、实用、严格、统一,即目视管理要实行标准化,消除五花八门的杂乱现象。

二、运用目视管理方法管理超市货架空间

超市从本质上说应该是体现廉价、快捷、便利的商业设施,现代化的超市管理经过长期的磨合,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科学含量。最典型的是在货架的管理上,商品的选择与摆布必须以实现对顾客的完美服务为目标。比如货架与顾客目光平行的档位,向来被视为是选购商品的黄金区域,在这里应该摆放的是顾客最需要也最快销的商品,以免去顾客仰头或弯腰的不便,保证顾客可以快捷便利地拿到最想要的商品。美国的沃尔玛超市曾有一句口号:“每个人都在做正确的事情。”其中一点就是要求货场店员要对货架商品的摆布随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因为只有他们才最了解顾客需要什么商品,并及时将这样的商品调换到最便捷的区域。但据说,现在我们的很多超市,并不是从顾客的需求目标出发,而是根据供应商给超市的“好处”多少,来决定谁的商品才有资格占据黄金档位。同时对那些他们认为不够大方的供应商,却故意将他们的商品歧视性地压在天头或地脚,让顾客不好选购。

超市是提供自选式服务的商业组织,货架的管理也应该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快捷、便利的购物需求为根本目标。所以,超市的货架管理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比如国外的成熟超市,店员大都只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不会过多地关注顾客的购物活动,除非你有非要店员解决的问题。但我们很多超市里的店员,却成了某些商品的推销员,令人十分可疑。所以有人戏言:超市这一“舶来品”一到中国就变味了。其实变味的原因恐怕正是目标的迷失。因为很多超市已经把把经营的目标转移到了如何去从供应商那里掠取更多的好处,甚至把超市管理的谋划手段都用来对付供应商,那他们还能想着顾客吗?所以,五部委联合的《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也是对零售商和供应商经营管理目标的归位,因为他们的“公平交易”最终要面对的,只能是市场与消费者。

在超市围绕目视管理方法来管理超市货架空间,能有力的提升超市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工作:

1、空间布局,货架摆放。超市货架主要是指用于超市,商场等场合摆放物品的仓储陈列架等。超市货架摆放的“三二原则”与“垂直原则”

“三二原则”:三组双面货架相连,侧面两组端架,有利于整个展示效果及整个通道一目了然。“垂直原则”:周边为单面背架,中间摆放双面货架,有利于空间充分利用,及选货方便快捷,整体效果最佳。要特别注意货架两端的“堆头”以及迎门等处的货区。“堆头”因为容易对顾客的视觉形成冲击力,所以在规范化超市的惯常管理中,是专门用来销售优惠商品的区域。有些懂得这一“国际惯例”的消费者,往往会直接进超市选购“堆头商品”。但现在很多超市却把“堆头”也当作了一种谋取不当得利的筹码,销售的商品也不再有什么优惠,而成了某些出手大方的供应商的展台。

2、超市设计距离感的应用。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与货架和商品之间存在距离感,并且这种距离感的远与近的塑造对消费者的购物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控制的程度会影响到商家的销售效益。艺术成功的秘密在于距离的微妙调整。布洛说:“在创作和鉴赏中最好的是最大限度的缩短距离,但又始终有距离。”超市的距离感也是有微调的空间的,微调的是否适度是让顾客购物舒适的关键所在。距离是在时间或者是空间上相隔。在空间上的距离感要坚持以下几原则:稳中求变的原则、求质原则、悦目原则、便捷原则、节约原则、清洁原则。此外,富有装饰感的设计,设置与商品相关的说明看板,通过照明、音乐渲染购物氛围,演绎使用商品的实际生活场景,演示实际使用方法促进销售都是我们要注意的。

3、超市出入口的设置。超市出入口的设嚣是超市空间管理的第一要素。一般来说,招牌吸引了顾客的注意力,而入口引导着顾客进入店内。选择一个好的入口是决定着进入超市客流量多寡的关键。超市在选择出入口时应根据行人的流动路线,选择行人经过最多,路径最顺畅、方便进入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作为入口。对于一些开设在楼上或地下室的超市,其入口要设立醒目而有特色的标志,并采取人员促销等方式克服出入口的“先天不足”。超市的出口设置与卖场内部布局存在密切关系,具体设置时应充分考虑顾客在店内的行进路线,避免顾客的迂回行进。同时,出口设置应尽量靠近入口,方便顾客取回存放的物品,也方便购物提篮和推车的循环利用。另外出口应根据客流量的大小设置合理数量的收银机。

目视管理范文篇6

多元的评估指标的建立保证了评估的相对公平,但科学性还有待加强,在这些指标中,对视听率的量化最为困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同时间段、不同类型的节目的视听率无法比较,因为节目的视听率极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也就是说视听率高的节目的实力和水平不一定就比视听率低的节目高。为了能真实地反映节目的实力和水平,我们可以在节目的评估中采用修正法,修正客观因素对视听率的影响。比如,降低黄金时段的节目的视听率的比重,而对于非黄金时段的节目,可以适当地增加视听率的比重。总的来说是,降低新闻、综艺等节目的视听率比重,增加纪录片、专题等节目视听率的比重,这样得到的最终得分才能更真实地反映节目的实力和水平。修正的原则是:1.根据节目的播放时间段,调整节目视听率的比重;2.根据节目所属的类型,调整节目视听率的比重;3.根据电台竞争力排名和节目所属电台在当地接收的电台中的听众份额,调整节目视听率的比重;4.根据电台的覆盖范围,调整节目视听率的比重;5.根据电台的接收效果,调整节目视听率的比重;修正的基本方法是:把黄金时间节目的视听率比重设为最低,然后以黄金时间为临界点逐步提高前后节目的视听率比重;把属于娱乐节目的视听率比重设为最低,科学记录片的比重相应地提高;把当地的电视台的竞争力或听众份额进行排名,名次应和该电台节目的视听率比重成反比;把电台覆盖范围大,接收效果好的的节目试听比重降低。

二、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应用范围及方法

(一)在节目的量化考核中的应用

在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框架下,对节目的视听率、满意度,专家的评议、投入产出比统一采用加权法进行量化,按不同的比重,形成最终的得分。然后根据综合的量化分数对节目的播出时间短、重播次数、栏目的经费投入、播出的频率、节目广告长度等进行调整。有关节目部门要积极配合总编室在每季度对节目的综合评估量化分进行考察,对量化分处于末尾或下滑明显的节目进行警示,并在年终根据全年的综合评价指标,淘汰全年平均综合评价指标最低的节目。

(二)在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评估体系的建立对广播电视台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关于节目、采编人员最终的考核结论,来制定相应的人事任命、培训、激励措施,增大对质量好节目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促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建立优质电台。根据各节目的综合评价指标来考核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使他们成为节目的骨干,担当节目的制片人或重要节目的采编人员。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提高电视台各关键岗位上人员的综合素质,继而提高电视台节目的整体质量。同时,这样还可以对业务较弱的从业人员形成一种激励,使每个愿意努力、有能力的人都有得到提升的机会[3]。

(三)在从业人员业务能力提高中的应用

对节目的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也是对采编人员的业务水平、努力程度和能力特长评估的过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据此进行绩效考核,奖励那些在业务上有突出成就的人员。由于评估体系的运用,使得节目的质和量都能量化,为多劳多得激励机制的运用提供了数据支撑。对那些长期达不到节目要求的采编人员形成一种压力,督促他们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四)在节目质量提高中的应用

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构建能有效地改善节目的实力和水平,通过对节目进行综合的评估和考核,减少雷剧、烂剧出现。并且,广播电视台可以根据最终的评估分数下架实力差水平低的节目,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质量更好、更受人们喜爱、更有意义的节目中去。随着质量差节目的减少,其它节目质量的提升,那么广播电视台节目的整体质量也将会得到稳步的提高。

目视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4+1”设备管理法;降本增效;精益管理

目前,烟草商业企业卷烟物流的设备管理仍处于被动管理阶段,主要依靠少数专业设备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全员管理意识。维修人员在维修时随意性较大,常有重复维修和过剩维修的情况出现,导致设备管理费用得不到有效控制。在设备管理上,更多依据作业人员的自觉性和经验,标准化程度低,没有系统的体系和制度规范加以约束,保全质量波动较大,设备稳定性和综合效率得不到保障,从而也影响到卷烟物流分拣效率等。基于以上现状,构建一套具有精益思想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设备管理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遵义市烟草公司卷烟物流中心结合实践经验,提炼出“4+1”设备管理法,其主要内容包含四项常规基本工作加一项改善提升工作,分别是精细化的现场管理活动、规范化的自主保全活动、标准化的专业保全活动、流程化的快速维修活动、多样化的全员改善活动。

1精细化的现场管理活动

以5S活动为核心的精细化现场管理是推进“4+1”设备管理法的基础。通过精细化的现场管理活动的推进,可以使作业现场更加安全、整洁、明亮,更重要的是员工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为“4+1”设备管理法建立打下坚实人员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在推进5S活动过程中主要分三个步骤。首先,绘制卷烟物流中心5S区域图。通过区域图的绘制,了解整个作业区域的整体布局、设备布置等。更重要的是通过区域图的绘制将整个作业场所划分到具体责任人,做到每块区域有人管,现场责任可追究。其次,编制完整的5S作业规范并对全体人员进行培训,让5S的相关标准成为整个卷烟物流中心现场管理的统一准则,让员工做每件事情时都有法可依,知道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最后,定期组织检查评比活动,不断提高作业现场5S水平。通过定期组织各部门之间的检查评比,营造5S推进的氛围,打造现场改善展示的舞台,促进全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规范化的自主保全活动

为有效开展自主保全活动,需建立制度并规划出专门的时间段用于设备自主保全工作。一般这个时间段设定在正式开机作业前15分钟,主要包括设备表面的清洁、螺栓的紧固和润滑点的润滑等。在保全作业结束后,需对照点检表逐项对设备状态进行点检并确认。对点检过程中发现的微小隐患要及时解决,对不能自行解决的通过发行PM(预防保全)卡,联系专业设备维修人员进行解决。为保证自主保全活动能有效落地,在推进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2.1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自主保全作业指导书》

在编制指导书时,需要组织设备操作人员和专业维修人员共同制定,确保制定的保全项目满足必要性和可操作性。《自主保全作业指导书》需明确不同设备的具体保全要求,规范保全作业的内容、步骤和保全的标准,明确过程中需注意的安全要点。《自主保全作业指导书》要图文并茂,能起到指导设备操作人员进行设备保全的作用。

2.2建立基于PM卡的完善设备管理沟通机制

何为PM卡?区别于设备报修卡,PM卡在设备出现隐患但没有出现停机情况下由设备操作人员填写,用以联系设备维修人员进行隐患整改的联络工具。2.3构建完善的目视化管理体系,清晰展示现场设备管理现状,促进设备管理活动开展一是通过设置TPM管理看板,将物流现场所有设备的保全状态进行目视管理;二是通过对设备《自主保全作业指导书》和《点检表》的目视。能有效指导和监控设备自主保全活动的开展;三是对设备各润滑点的目视。通过对设备具体润滑点位置和使用润滑油类型等润滑信息的目视,简化设备润滑工作的难度,降低润滑错误率。3标准化的专业保全活动专业保全活动执行主体是专职的设备维修人员。其内容包括定期保全和计划保全,是对自主保全的有效补充。通过专业保全和自主保全的有效联动,保障设备长期处在良好的保全状态中。

3.1定期保全定期保全是指通过对所有设备保全工作的统筹安排,编制覆盖所有设备的年度保全计划,并分解到设备维修人员的每天工作当中。通过定期保全计划的制定,让专业保全活动在计划的安排下有序开展,使所有设备都能定期得到检修和维护。通过定期保全实施,改变传统的事后故障修理方式,大幅削减生产中设备故障次数,从而降低故障对生产的影响和维修费用。定期保全推进的过程中需重点注意以下事项。(1)定期保全计划来源于《设备保全台帐》。《设备保全台账》是以设备类型为单位的所有保全项目汇编,是设备保全的基础性文件之一。(2)将所有《设备保全台账》中定期保全项目按照保全周期进行统计汇总,形成年度保全计划,再根据年度计划分解到每个月、每一天。(3)定期保全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定期保全管理看板,通过管理看板展示及定期保全记录,能够对定期保全计划的有效运行进行跟踪。(4)定期保全实施分为定期点检、定期作业两部分,若发现异常问题要通过PM卡反馈。

3.2计划保全

计划保全是指对自主保全、定期保全等活动发现的设备异常进行落实整改的活动。通过计划保全实施,保证设备异常得到及时解决,使设备性能长期处于良好状态,减少设备突发故障发生。落实计划保全活动是保证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状态的重要措施。为保证计划保全的落实,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明确计划保全工作的分配。特别是在不止有一个设备维修人员的情况下,应根据人员技能擅长情况、任务量情况做好合理安排。(2)做好目视化管理工作。建立计划保全管理看板,对计划保全的落实情况进行目视化管理,一目了然的展示计划保全的完成情况。(3)建立计划保全完成情况点检制度。由设备管理负责人每周一次对计划保全看板中完成项目进行点检,对计划保全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4流程化的快速维修活动

在设备发生故障停机后,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一直是设备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在推进流程化的快速维修活动中,我们发现通过提高保全工具管理、强化备品备件管理、完善人员技能培养机制、落实再发防止管理可有效提高设备快速维修效率,降低停机等待时间。(1)提高保全工具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平均维修时间。一是通过对设备保全工具的定置化和可视化管理,以便在故障维修的时候可以迅速找到;二是通过明确每件工具的责任人,加强工具本身的保养和维护,延长工具使用时间,节约成本;三是通过鼓励维修人员对维修工具进行创新改善,设计制造适用于维修现场的特色小工具,达到使用方便、维修效率高的效果。(2)强化备品备件管理可以减少因备件问题造成的停机等待,通过对备件消耗情况的监控合理调整库存,减少因库存占用的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一是设备管理人员根据设备的型号和数量编制每台设备需要准备的备件数量,确定各类备件的安全库存,编制《设备备件管理卡片》;二是仓库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备件库存情况进行更新,对低于安全库存的备件提醒设备管理人员及时采购;三是加强备件仓库管理,备品备件粘贴标识卡、分类摆放,明确型号与数量,做到帐卡一致。(3)完善人员技能培养机制可以提高保全人员的理论素养、操作技能和设备管理能力,为设备管理培养合格的保全人员。一是通过对设备人员技能的测评全面掌握各维修人员技能强弱点,并有针对性制定人员培养计划;二是通过基础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强化设备人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三是通过技能等级测评定期对维修人员技能进行评定。将通过测评结果和绩效挂钩的方式激发设备维修人员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积极性。(4)落实再发防止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设备停机率。一是通过设定平均故障次数等设备指标评价设备管理水平,对未达标的情况组织进行异常原因分析并制定改善措施;二是对每起长时间停机故障召开现场原因分析会,制定对策,并对对策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点检,确保落实到位。

5多样化的全员改善活动

结合合理化建议、QC小组活动等多种改善形式,开展全员参与的多样化的改善活动,通过对设备的改善性改造和维修使设备运行更安全、保全更方便、效率更高效。最大程度的激发员工参与改善的激情,推进现场改善活动的落地,除了良好的氛围营造和宣传外,还要有一整套完善的改善保障体系。一是建立标准化的改善提报流程。员工的改善想法有渠道可以表达并能获得资源的支持,在改善实施取得效果之后,有平台展示自己的成绩,获得他人的尊重。二是确定标准改善案例提报形式。通过改善案例的提报形式标准化,打造全员认同的沟通语言,有利于改善沟通和交流。三是建立统一的改善评价标准,为改善的评比打下基础。从安全、质量、效率、环境、成本等多角度,对改善成果进行评价,客观评价改善的成绩。四是建立明确的改善奖励的标准。让员工能通过自己的智慧获得相应的奖励,提高改善热情,营造良好的改善氛围。

6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烟草商业企业在物流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普遍现象和客观问题,以TPM理论方法为基础,结合遵义市烟草公司卷烟物流中心实践经验,系统阐述了推进“4+1”设备管理法构建的路径,为解决如何提高物流设备运行效率、提升全员设备保全意识、降低设备管理费用等提供了有效借鉴。

作者:唐清清 万泽婧 单位: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明辉,刘汉君,李亚飞.浅谈TPM工作推进方法[J].山东工业科技,2016(08).

[2]徐波,高先富.工厂TPM管理体系推进探索与实践[J].装备维修技术,2016(01).

[3]张志峰.基于TPM的设备管理系统研究[J].科技资讯,2013(07).

目视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六西格玛管理;控制;流程

近年来,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是目前企业界的一种时尚。众多的公司,如联合信号、杜邦、柯达、福特、本田等公司,都纷纷采纳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按照科学的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采取消除这些问题的办法,使产品达到几乎完美无暇的管理理念、程序和方法。通过DMAIC(六西格玛流程改进)和DFSS(六西格玛流程设计)方法对企业进行业务流程改善和流程再造,从而使缺陷率减少到每百万次机会中只有3.4个缺陷。在DMAIC和DFSS中的每个阶段,都有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经过企业成功实践的工具和方法。本文着重谈谈六西格玛流程改进过程中的控制阶段。

1控制阶段的含义、内容和目标

在改进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果之后,项目团队要对取得的成果进行控制,以保证改进成果不是昙花一现。控制活动能够使组织继续保持项目团队的最初改进活动,并确保在项目团队解散之后仍能实现持续改进。控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构筑长期的六西格玛管理活动组织框架和控制体系,实施持续的六西格玛管理活动,建立维持和改进绩效的评估标准与方法,确保对产品、服务流程和工作程序的持续评估、检查和更新,促进绩效的改善。控制的目的就在于加强流程评估、监测和管理,利用准确畅通的顾客反馈系统、市场反馈系统和流程评估系统,跨部门监管业务流程,以确保绩效得到真正有效的改善,并对取得的改善成果进行保持,确保流程不再回复到改善前的状态。

2控制阶段的步骤

2.1对改进绩效进行确认

改进结果可能低于项目团队的预期目标,也可能与预期目标大体一致,甚至可能超过团队的预期,给整个流程带来更好的改进。在控制阶段,团队成员应当从影响解决方案实施的各种要素中,找出那些影响绩效改进的关键因素,并针对这些关键因素要建立长期的流程控制系统,执行控制设计,确认长期流程能力,对流程进行持续改进。对于改进绩效的认定不仅有助于创造一种热情响应和积极参与的氛围,而且分享解决方案所带来的惊喜并营造一种踊跃参加的氛围也是对阶段成果的肯定,是激发员工更大热情的源泉。

2.2加强文件记录和目视管理

找出影响绩效改进的关键因素之后,将这些因素记录在案,并根据改进活动的进展随时更新和修正,可以保证人们不会随时间的流逝或项目团队的解散而慢慢放弃改进活动,使企业能够根据关键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产品、服务和流程。

为了更好地进行控制,我们通常会利用目视管理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目视管理就是运用可见的工具如标识、色彩、标贴或标记等简化工作流程,使工作现场的问题点、异常状况、浪费状态一目了然地显现出来,以便尽早发现不良趋势和采取措施。在控制阶段,通过目视管理,可以有效防止过程变异,维持改进阶段所取得的成果。通过目视管理,可以保持工作现场的整齐有序,使工作过程简洁而有条理,防止缺陷产生,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2.3构建六西格玛管理文化

一个成功的企业除了要有完善的治理结构、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及管理团队,还要有积极和谐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企业来说,构建六西格玛管理文化是保证流程改进活动持续进行的思想基础。团队成员要将六西格玛理念融人到企业文化中,构建支持六西格玛改进的文化。

2.4变革组织系统和结构

建立能够持续推进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机构是控制企业发展以及改进工作的关键,也是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重要环节。高层管理者必须使全体员工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深刻的印象,即质量意识始终是能够继续受聘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在实施六西格玛管理过程中,注意发现并奖励有效的改进活动无疑会鼓励更多人的参与。如在GE公司,杰克•韦尔奇就宣布管理者40%的奖金将按照六西格玛管理的参与度与获得的成就进行计算,由此激励了管理者的积极性。企业也可以建立项目收益分成制度,如将某个团队解决的30万成本中的3%作为项目团队成员的奖金。另外,通过对绩效定期进行正式和非正式评估,可以使整个组织都对改进活动形成一种预期,从而更好的推进改进活动。最后,组织的管理层要经常与项目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对取得成果和经验进行交流,使六西格玛管理成为一种“经营方式”,成为组织的灵魂。

3控制阶段的方法和工具

在DMAIC的开始阶段,团队通过测量来定义问题、统计缺陷、分析变化的原因,并测量改进是否成功。在控制阶段,团队仍然要努力关注测量,必须重新明确地找出需要进行测量的关键点,不仅要包括对响应变量的测量,而且要扩展到对生产条件中关键因子的测量。在六西格玛工具集里,有许多过程控制方法,其中控制图是最为常用的工具。20世纪20年代,贝尔电话实验室成立了以休哈特为首的过程控制研究组和以道奇为首的产品控制研究组。经过研究,休哈特提出了过程控制理论和监控过程的工具——控制图。

控制图的类型很多,具体使用哪一种取决于要监测和控制的特性的本质和数量。运用控制图,可以及时发现流程改进活动中的意外情况并及时做出反应,在流程改进活动实现标准化之前,使整个改进活动尽可能完美,尽可能减少波动的产生。有效的控制要求必须从对某一流程在一定时期内的精确评估开始,然后检测所收集到的数据的变动。有了足够的数据,就可以计算出“控制界限”,包括控制上限(UpperControlLimit,UCL)和控制下限(LowerControlLimit,LCL),然后就可以判定流程是否是在控制之内。以某公司的顾客投诉电话为例,假设公司管理层希望知道公司每小时顾客投诉电话的数量变动情况,通过记录一个月内每小时数量水平的数据,然后就可以计算出控制上限和控制下限,绘制出控制图(见图1)。

目视管理范文篇9

一.目的:提高高层、中层、低层生产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以及各层人员预防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整个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最终使企业得到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生产管理培训项目

1.生产主管实践训练

课程目标:掌握系统、科学的现场管理方法,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成为一流的生产主管

课程受益:

让您提升管理水平;建立起一支高效融洽的团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杜绝安全事故;成为一流的生产现场管理者。

课程特点:

内容:注重实战性。

互动:采用了现场学员积极参与的互动培训方式,包括:游戏启发,案例分析,问卷测试,小组讨论等等,营造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

课程对象:企业管理者、生产现场主管、生产现场员工

课程长度:2天

课程目录

第一讲现场管理者的角色与作用

客户的要求

五个基本问题

管理五大职能

任务-员工平衡

一流现场的员工

现场管理的方法与工具

现场管理者禁忌的行为

成功的现场管理者

第二讲OJT培训职责

经常出现的问题

员工为何不去做

何时需要培训

培训职责研讨

训练计划表

第三讲OJT指导技巧

指导方法研讨

OJT方法

OJT流程

四阶段指导法

指导演练

第四讲SOP标准化作业

在岗培训流程

对象与职责

培训资源

操作培训手册

可视化管理

第五讲现场5S管理

我们是什么样的企业

5S是什么?

实施5S的好处

实施5S的阻力

第六讲现场5S实施

定义

关键

可以避免的问题

如何实施1S

区别“需要和不需要”

易聚集“不需要”物品的地方

红单运动

第七讲现场改善的方法

浪费的概念

寻找浪费的4M方法

改善的概念

改善的七大指标

改善的基本原则

改善的流程

改善实施案例

第八讲快速解决问题

问题讨论

问题在哪里

PDCA问题解决的流程

头脑风暴法实务演练

简单问题处理方法

第九讲现场目试管理

目视管理概念

目视管理目的

目视管理项目

目视管理的效果

目视管理的工具

现场看板的内容

看板放置的位置

目视管理案例

第十讲现场团队管理

案例研讨

团队协作的障碍

雁的启示

第十一讲人际冲突管理

冲突的定义

引发团队冲突的原因

冲突的过程

五种冲突处理模式

冲突处理的五大步骤

冲突处理技巧

人际关系处理原则

第十二讲现场安全管理

事故等级金字塔

安全之河

始终坚持以安全责任为重

为什么会发生事故?

安全的标准化

安全培训和实践

2.生产主管职业化训练

内容简介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生产部门面临更大的挑战。作为生产部门领导者的生产主管只有掌握先进的工作方法,讲究领导艺术,才能提高产品品质、降低产品成本、改善工作环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套课程系统讲授了生产主管应具备的各项技能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包括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目标管理法、5S管理法以及生产主管在工作中必备的组织与授权、传达与沟通、质量与品质控制、生产控制、采购及物料控制、安全管理与劳动管理等技能,是生产主管职业化训练的必备教程公务员之家

课程目标:

了解生产主管应具备的管理能力与技能

掌握目标管理的生产管理中的运用方法

熟悉生产主管的七大管理职能

掌握生产现场管理的内容与5S管理法

掌握生产管理的七大管理方法

掌握质量与品质的控制方法

课程对象:企业高层管理者、生产厂长、生产主管、人力资源部经理及员工

课程长度:3天

课程目录

第一讲管理的基本概念

1.企业需要优秀管理者

2.理想管理者的特点

3.管理者的特质和内涵

第二讲主管的基本要求

1.主管的角色与功能

2.主管具备的能力条件

3.主管具备的涵养职责

第三讲目标设定的能力

1.目标管理的作用

2.设定目标的理由

3.推动目标管理

4.目标管理的原则和运用

第四讲问题分析与改善管理的能力

1.突破困境

2.处理方法

3.改善手法

4.作业改善

第五讲组织与授权的能力

1.组织管理

2.授权管理

第六讲传达与沟通的能力

1.沟通的重要性

2.做好沟通管理

3.沟通的要领

第七讲激励部属的行动能力

1.激励的构成因素

2.如何激发部属的积极性

3.申斥部属的正确方法

4.如何处置表现不良的部属

5.激励理论

第八讲培育部属的能力

1.如何做好训练

2.如何做好工作教导

3.如何培养新进人员

4.如何储备和训练基层干部

第九讲自我革新的能力

1.经常保持九条危机意识

2.在工作方面做自我评鉴

3.主管须拥有的五种勇气

4.做好主管应具备的素质

第十讲日常管理制度与组织结构

1.早晚会制度的建立

2.组织结构的内容与意义

3.组织运用原则

4.制度与绩效

第十一讲安全管理与劳动管理

1.工业安全

2.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3.劳动定额

4.劳动组织与定员

第十二讲5S活动--现场管理的法宝

1.5s的沿革与重要性

2.5s的目的与作用

3.5s与其他活动的关系

第十三讲生产计划、生产准备管理

1.生产管理认识

2.产能负荷分析

3.销售计划与生产计划

4.生产计划的准备工作

第十四讲生产控制、采购及物料控制

1.生产进度的管制

2.生产管理组织

3.采购的时机、计划及原则

4.物料的分类与管理

第十五讲质量与品质控制

1.品质管制概述

2.如何管理品质

3.品质变异来源

4.防止变异要诀

第十六讲全员改善活动的展开

1.全员参与改善

2.目视管理

3.改善建议制度

4.设备管理方法

5.成本管理

6.文件管理

3.问题的解决和预防

课程目标:

理解团队解决问题的益处和方法

增强对工作安全性的认识

更有效、更合理、更规范的快速解决问题

学会使用8-D工具

掌握七个解决问题的辅助工具

课程特色:通过角色的扮演,小组讨论和分析实例,使学院掌握快速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课程的对象:企业管理者、生产现场主管、生产现场员工、

课程长度:2天

课程目录:

1.团队解决问题的益处

2.问题的定义和类型:

问题的定义

问题的四种类型:广义,具体,决定性和计划性

广义问题的解决方法---情景分析

3.8—D的八个步骤:

组建团队

确定测量和趋势图

遏制问题

寻找根本原因

挑选纠正措施

实施和验证措施

预防

关闭

4.七个辅助工具

检查表

直方图

分布图

鱼骨图

趋势图

PARETO图

X—BAR

4.5S实施和应用技巧

课程目标:

1。理解5s的定义以及企业中推行5S的重要性

2.掌握每一个S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有效的工具

3.掌握在企业内系统化推行5S的实施流程和注意事项

4.提高产品品质,获得更高的生产力与安全保障

5.获得更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的归属感

课程对象:部门经理、生产管理人员、生产领班、一线管理者

课程长度:2天

课程目录:

1.破冰船:通过一个热身运动使学员和讲师互相熟悉,消除紧张。

2.5S的概述:5S的基本概念以及发展过程

生产过程与浪费的概念

七大浪费的定义和识别

3.1S—整顿

整顿的三要素

目视管理、整顿的步骤

确定物品摆放地点的方法

标志物品的地点的方法

5S的地图

现场图片分析

5.3S---清扫

清扫的定义与功用

污染源的概念与预防措施

清扫的具体方法

现场图片分析

6.4S---标准化

为什么要实施标准化

如何实施标准化

预防的标准化

标准5S平分表的制作与使用方法

实例讲解

7.5S---系统化

如何通过5S提高人的素质

把5S变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实施系统化的方法

8.5S推行运动

如何推行5S

5S推行工具

5S的利益

9.现场改善活动

10.5S参观活动

5.班组长领导艺术

课程简介:

班组长是企业中最基层的领导者,是直接与企业的产品制造者接触的,班组长的素质及其管理技巧对企业来说相当重要。一个合格的班组长必须掌握三项技能:自我管理、管理团队、现场生产管理。

课程目标:通过培训使学员清楚作为一线班组长在领导小组活动时有哪些必备的管理能力和技巧并能将理论用于实践。

课程特点:每种理论都有实例和练习,能让学员充分掌握

课程对象:一线主管、班组长

课程长度:1天

课程目录:

一.自我管理

1.时间管理2.以身作则3.学习无止尽

二.情境领导

情境领导者应掌握以下三项技能:诊断、弹性、配合

1.诊断2.弹性3.配合

诊断练习

三.管理技巧

1.人际关系与冲突管理2.激励艺术3.难缠的员工

6.一线主管管理技能培训

课程目标:

了解一线主管人员的职责和角色

了解领导工作的基本框架

掌握主管人员必备的领导技能

熟悉现场管理的基本概念

掌握提升现场管理效率的方法

课程对象:生产一线主管

课程长度:2天

课程目录:

1.一线主管的角色与职责

一线主管的作用

一线主管的作用

一线主管的角色

一线主管的职责

一线主管的素质要求

2.领导力与领导风格

领导的定义

领导力与领导风格

领导过程的基本模式

3.一线主管领导过程

决策过程

评价

授权

4.一线主管必备的能力

了解下属的成熟度

激励理论及其实践

有效的沟通方法

5.现场管理概论

生产流程分析

QSP策略

现场管理之屋

6.现场现状分析

现场管理其大指标

浪费的定义和类型

寻找浪费的方法

如何消除浪费

7.现场改善

现场改善的思想方法

CIP-不断改善流程

改善的5大方法

7.如何当好班组长

课程意义

两军对垒,将军们运筹帷幄,谁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浴血奋战?士兵。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家制定的宏伟战略,最终由谁来实现?员工。号称“兵头将尾”的班组长正是一线战斗的直接组织者和指挥者。班组这个企业细胞的生命质量,是企业肌体是否健康的标志。

本课程针对班组的重要地位和班组长的工作特点,详细介绍了班组长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解答了班组长工作中的种种困惑,提供了具有很强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工作方法。

课程目标

1.了解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怎样提升班组长领导和管理水平

3.掌握作为班组长适宜的领导风格

4.了解班组长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及工作压力的应对办法

课程对象:企业中基层管理者、现场员工

课程长度:2天

课程目录

第一讲班组长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引言

2.班组长的地位和使命

3.班组长的重要作用

第二讲班组长的现状和基本标准

1.班组长的管理水平现状

2.角色认知——对自己和环境的分析

3.成就动机

4.技能要求

第三讲如何做计划

1.如何做计划

2.计划的实施

第四讲如何组织生产(上)

1.岗位之间的“接口”处理

2.如何执行规章制度

3.再造生产流程

第五讲如何组织生产(中)

1.如何决断

2.如何用人

第六讲如何组织生产(下)

1.如何协调

2.监督与控制

3.如何对待非正式组织

第七讲班组长的权力和管理原则

1.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方面

2.班组长的管理原则

3.班组长的权力类型

第八讲权变管理理论(上)

1.学会权变管理的意义

2.领导方式和环境的关系

3.领导方式和下级成熟度的关系(一)

第九讲权变管理理论(下)

1.领导方式和下级成熟度的关系(二)

2.管理方格图

第十讲激励理论的运用

1.激励理论的类型

2.满意理论

3.双因素理论

4.期望理论

第十一讲管理者的挫折管理

1.挫折的涵义和原因

2.决定抗挫折能力的因素

3.一般人受挫之后的反应

4.人的性格的类型和特点

第十二讲班组长的心理素质

1.不同类型的人面对压力的反应

2.心理疾病的危害

3.自我心理调整的步骤

8.精益生产之JIT实务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市场竞争的加剧迫切要求企业生产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益型转变,采取有力措施改善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JIT生产方式是精益生产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多采用JIT生产方式的跨国公司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实践证明,JIT是改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课程目标:

1.了解JIT的要点、特点和用途

2.掌握推行JIT的基本方法

3.掌握生产柔性化、同步化和均衡化的推行方式

4.了解JIT采购、JIT品质控制方法

5.了解国内企业推行JIT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

课程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生产车间经理、主任、技术主管

课程长度:2天

课程目录:

第一讲推行JIT的必要性

1.厂里最常见的八大浪费

2.JIT简介

第二讲JIT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1.进式控制系统与拉动式控制系统

2.JIT生产计划

第三讲实现JIT生产的重要手段-看板管理

1.看板的机能和使用规则

2.看板的种类

3.看板组织生产过程

第四讲JIT的要点(一)

1.“一个流”生产概述

2.“一个流”生产的八大要素

3.缩短作业切换时间

第五讲JIT的要点(二)

1.实施柔性化生产所采取的措施

2.弹性的作业人数

第六讲JIT的要点(三)

1.进行生产均衡化的原因

2.生产均衡化的好处

3.生产均衡化在企业里的运用

第七讲JIT生产之准时采购

1.准时制采购的目的

2.准时制采购的特点

3.供应商的选择与评鉴

第八讲JIT生产之品质保证

1.传统品质管理与JIT的品质管理

2.JIT生产的要求

3.关于设备的保养

第九讲国内企业推行JIT实务

1.适合推行JIT生产方式的国内企业

2.推行JIT生产方式的要点

第十讲国内企业推行JIT案例

1.嘉陵股份有限公司JIT生产方式

2.东莞某外资企业推行JIT案例

3.广东某家具企业JIT不完全推行案例

三.培训时间安排:培训时间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协商确定。

目视管理范文篇10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农牧业大省,矿产资源大省,通用航空对区内的工、农、林、牧业发展尤为重要。现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分析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现状。呼和浩特管制区是华北地区通用航空任务比较繁重的地区,目前区内有鄂尔多斯通航、新疆通航、国网通航、冀华、飞龙、鄂尔多斯警航等多家通用航空公司进行作业,使用的机型也主要集中在Y-5、Y-12、直升机等几种机型,主要的通用飞行任务有飞播、护林、防洪、灭虫、物探、航摄、气象探测、高压巡线、人工影响天气等。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内通用航空的飞行架次也在大幅增加。据统计,呼和浩特管制区内通用航空飞行2010年为1075架次,2011年为1338架次,仅仅一年的增长率就将近25%。随着通用航空的飞速发展,现行体制下的通用航空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凸现出来。

1.飞行任务和计划审批程序复杂

通用航空飞行任务的审批因航空器的隶属不同,分别由军、民航有关部门批准,即民用航空器从事通用航空飞行需要获得民航地区管理局及以上单位的批准,涉及军用或军民合用机场的还要获得军航作战部门的批准;军用航空器执行通用航空任务由军航的有关部门批准。飞行任务获得批准后是否能够按时顺利实施飞行还要根据计划申请和审批的情况,民航方面要向空管部门申请,军航方面要向航管部门申请,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通用航空飞行不能顺利实施。

2.军、民航之间通报繁琐、复杂

通用航空飞行实施前要将相关的时间、地点、航线、任务、机型、架次等向军航有关部门报告,实施过程中要及时通报飞行动态,实施后还要通报次日的飞行计划和预计飞行时间。通用航空飞行点多面广、设备落后,通报每天的计划和动态费时、费力,时效性也差,增加了工作量却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最终也会限制通用航空的进一步发展。

3.通用航空飞行服务保障责、权、利不统一

民航空管部门提供空管服务时承担责任,但基本上是义务服务,没有利益分配。通用航空企业在作业飞行时与民航有关的航站、机场签订保障协议,由航站、机场提供相关的保障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但在实际运行中,通用航空企业为了顺利实施飞行,还要与另外部门加强沟通与联系,甚至是利益再分配。因此,只有理顺了通用航空飞行保证中的责、权、利关系,才能克服运行中的不利因素。

4.通用航空企业的“婆家”过多

通用航空在运行过程中,“管理者”有军航部门、民航部门、地方政府、气象部门、农垦部门等,而且军、民航内部还有地区之分,造成“门槛”过多的局面。通用航空企业在实施过程中东一头,西一头,也不清楚哪个“婆家”说的算,反正都得通过才行。

5.低空空域飞行管制方式和手段落后

目前低空空域飞行无监视设备,甚至不能与管制部门建立陆空和平面通信,因而低空空域飞行实行程序化管制,此种管制方式不仅要求足够大的飞行间隔,而且限制了同一地点和同一时间内所作业飞机的架次,发生差错的几率非常大。除雷达覆盖范围,管理部门不能对飞行动态实施监视,只能依靠进程单或记录本上的数据来推测航空器位置,容易出现错、忘、漏。飞行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不规范、不统一,缺少集中的飞行计划管理系统,很多工作不得不人工介入。

6.军、民航飞行冲突制约了通用

航空灵活运行和飞行量的增涨由于历史原因,军用或军民合用机场较多,各军航机场距航路(航线)较近或位于下方,随着通用航空飞行量逐年增多,加之航空兵部队新战法、新课目占用空间范围大、时间长,各单位对空域的需求高,导致空域调配难度大,飞行矛盾非常突出,军航严格控制通用航空飞行。军航各机场隶属关系复杂,通用航空飞行需要与多家军航机场进行协调,时限长、难度大,不利于保证飞行安全。

7.空域管理方式落后

目前的空域管理属程序化管理,按照军、民航有关协议,分别由军、民航各自独立地向相关空中交通活动提供空中交通服务。由于协议本身不可能涵盖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一些协作问题需要依靠管制员或指挥员临场发挥去解决。程序本身为静态,而飞行活动属于动态,因此静态的程序管理在解决实时性空中交通问题时具有模糊性,往往会因为协同资源的不足而导致工作失误。另外为保证程序的可靠性,往往采用很大的间隔裕度,降低了空间利用率。

8.通用航空机场通信、导航系统建设不完善

多数机场没有路基导航设备,完全依靠机载设备或地标。地空通信设备简陋,无法与管制单位取得联系。平面通信以电话和传真为主。通用航空企业航空器老旧,机载设备落后,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安全隐患大。

二、我国空域分类划设分析

空域分类作为空域管理的有效手段已被国际民航界广泛认可和充分实践。国务院、中央军委高度重视空域分类工作,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意见》(国发〔2004〕30号文)中明确要求:“借鉴国际民航组织空域划分标准,不断优化调整空域和航路结构,科学划分空域类别”。总体来看,我国的空域组织是民航使用航路航线、军航使用航路航线之外空域的条块分割结构。空域划分主要是依据任务性质、飞行阶段划分的责任范围。这种组织和管理方式既缺乏公平、灵活的机制,又缺少需求驱动、服务为主的差异化结构,难以适应航空发展的需要。

1.国外经验借鉴

空域分类是民用航空的强制性标准。国际民航组织围绕民用航空飞行规则、所需性能和空管服务3个要素将空中交通服务空域分为A、B、C、D、E、F、G共7个基本类型。从A类到G类空域,逐步放松对目视飞行的限制。总体上看,A、B、C、D4类空域是管制空域,以运输航空仪表飞行为主要服务对象,为所有飞行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E类空域也是管制空域,但以通用航空目视飞行为主要服务对象,为仪表飞行配备间隔,为目视飞行提供飞行情报服务;F、G类空域是非管制空域,需要时向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咨询服务或飞行情报服务,航空器按照飞行规则自主飞行、责任自负。国际民航组织的强制性标准在缔约国得到了广泛应用。据了解,欧洲38个国家中仅有4个国家未进行空域分类;亚太地区35个国家(地区)中仅有13个国家未进行空域分类,其中还有9个已经明确了目标时间;从航空发达国家实践来看,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西班牙、英国等国家空域分类标准与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基本吻合。纵观各国空域分类实践,其目的都是为了建立更安全、有效的国家空域系统,使用户更容易理解不同类型空域对飞行规则、所需性能和空管服务的要求。各国空域分类实践的基本做法:一是综合考虑军、民航空域使用需求,将国家空域系统地划分为空中交通服务空域和特殊使用空域两大类,在国家安全、飞行安全与运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二是采纳国际民航组织空域分类标准,分类划设空中交通服务空域并对社会公众开放,减轻国家领空安全防卫重任,促进航空事业发展;三是结合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引进变通,对管制空域进行选择和完善,采纳G类非管制空域;四是将A类高空绝对管制空域下限明确为5400—6000米之间,在其下方的低空空域根据运输与通用航空飞行需求,划设为其他类型的空域,放松对通用航空目视飞行的运行限制。这些经验是在长期空域分类实践中形成的,经受了安全和效率的考验,反映了各类空域用户的真实需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我国空域分类划设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