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3:14:56

陌生化范文篇1

一、陌生化概念

(一)文学领域中的陌生化

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书中指出,文学性是文学有别于非文学的基本特征,而表现文学性的最重要手段就是陌生化。陌生化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指作者通过重复、颠倒、错位、浓缩等方式将日常语言符号重新排列成巧妙奇特的表达,从而有意识地“增加读者感知的难度和感知所造成的困难形式”,使感知过程变得艰涩,延长整个审美体验过程,从而增强客体的可感知性。[2]作家或诗人会无意识地将这种艺术手法用于文学创作,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刺激读者的感知,故意颠倒黑白或指鹿为马,避免人云亦云,以使其所表现的客体具有新奇、美妙、不同寻常之感。如“柳絮飞来片片红”“坚硬的稀粥”“绿色的太阳”等这些看似情理不通、不合逻辑判断的表达却被视为佳句。正是因为它们打破惯常思维,修改了人们有关事物的文化记忆,让人们跳出审美疲劳的漩涡,从而在凸显的陌生意义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二)翻译领域中的陌生化

再现原作中的陌生化不仅是由文学翻译的任务和特性所决定的,也是翻译伦理的需求。这样可以保留原作异常的写作手法,益于保存文化的差异性和异域性,使读者尽可能体味到接近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其实,陌生化一词早在1988年就已出现在翻译领域。爱尔兰诗人希尼最早指出:“翻译过程中译者适当抛弃译语语言的一般表达方式,将目的语的表达世界变得‘陌生’,以更新译者和读者已丧失了的对语言新鲜感的接受能力。”[2]他认为翻译中的陌生化即异化,其表现形式就是追求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性。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根茨勒曾说过,译文应保留原作品的陌生化表现手法,如现有表现手法可用第二种语言翻译出来,译者需进行二度创造寻求新的手法。[3]80目前,国内译界对陌生化和文学翻译之间关系的探讨还不多。孙艺风指出在译文中应保留原文中陌生化这种有意识地违背规范的特征。[4]郑海凌认为陌生化是文学翻译应遵守的一种翻译原则,无论采用归化或异化只要带给读者陌生感就好,实际上他却把重心放在异化的重要性上。[5]王东风认识到陌生化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应该“以变异对变异”来处理陌生化手法,但他却把陌生化简单归结为语言的差异性。[6]综观国内外有关陌生化在翻译领域中的研究,学者们对陌生化概念的界定并未达成一致,大致可分为两大倾向。一种是视陌生化为翻译的对象,研究重心为译者如何处理这些陌生化手法;另一种是将陌生化视为一种等同或类似于异化的翻译策略。这两种研究倾向中的陌生化并不属于同一范畴和层面。前者是文学作品中创造新奇之感的一种表现手法,只涉及一个文本,“以艺术价值为目的”;而后者是指保持原作品异域性和差异性的一种翻译策略,涉及原语和译语两个文本,“以信息传真为宗旨”。

(三)陌生化概念的界定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给读者带来陌生感的元素有三种:一是由于语言体系不同所导致的,二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三是原作者刻意安排语言符号而创造的。本文所探讨的陌生化依然沿用形式主义文化领域的概念,是第三种元素所造成的效果,且不同于异化,是译者为了追求文化异质性时所保留的其中一种表现特征。译者是否能捕捉到原作中的陌生化以及对其如何处理,关乎译作的文学性可否得到体现。译者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理论知识关系到是否能理解原作的“奇”中奥妙;再者,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译性,译者很难在原语和译语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理论上,英汉两种语言虽存在很大差异,但还是存在一定共性,语言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容纳另一种语言作品中的陌生化。实践上,文学作品的英汉互译中已有很多实例都成功再现了原作的陌生化。

二、陌生化再现的翻译策略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认真体会其文学性,准确把握作者刻意创造的在语言、语音、句法、篇章等各方面的陌生化,并进行二度创造尽量将其再现。通过分析翻译实例,可将再现陌生化的情况分为三种:一是原作中的陌生化手法在译语中可找到对应的手法,一般采取直译策略再现其艺术效果;二是原作中的陌生化在译语中找不到对应的手法或无法直接保留,译者应采取意译策略,将其替换为译语中另一种陌生化手法;三是由于源语和译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原作中陌生化在译语中无法再现,译者应采取补偿策略。下面就这三种情况来看陌生化在翻译实践中是如何再现的。

(一)直译法

原作中的陌生化手法属可译范围的陌生化,汉英两种语言里都有对应的表现手法,一般在语义上做文章,为再现原文艺术效果应尽可能采取直译。例1Hisbrotherisadisturberofthepianokeys.(=pianist)他哥哥是一个跟钢琴键找麻烦的人。(=钢琴家)[8]156例2根据报纸上官方介绍,他是天底下头等大好人,浑身上下毫无缺点,连肚脐眼都没有。(宗福先《于无声处》)Accordingtotheofficialwrite-upsinthepapers,he’sthebestmanintheworld.Hedoesn’tevenhaveasin-gledefectinhiswholebody.Why,hedoesn’tevenhaveabelly-button![8]160例1有话不直说,却故意绕弯子,用迂回曲折的话来替代,使话语达到一种新奇幽默的艺术效果,这就是运用了陌生化的折绕periphrasis手法。此处采用直译的策略取得了异曲同工之妙,使译文和原文一样生动形象。例2使用同本意完全相反的词句来表达本意,明显含有嘲弄讽刺的意思,从而使本意更加突出。人们夸赞某人完美无缺时总是会罗列出很多优点,按照常理没有肚脐眼实际上是一种缺陷,而此处却将其认为是浑身上下没有缺陷的表现,恰恰达到了标新立异之效。对这一陌生化采用直译能保留原文嘲弄的用意,让译语读者觉察到原文的陌生化效果。

(二)意译法

汉英两种语言里,很多陌生化的表现手法利用了各自语言的特点,要把它们译成另一种语言并非易事,因为各自的语法、语音、语言形式以及文化背景对译文读者来说是陌生的。但是,难译并非不可译,也能找到类似的表达方式,只要经过认真加工,这类难译的陌生化也可采用意译的方法得到解决。例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Thesilkwormtillitsdeathspinssilkfromlove-sickheart,Thecandleburnedtoasheshasnotearstoshed.[9]例4Somefishingboatswerebecalmedjustinfrontofus.Theirshadowsslept,oralmostslept,uponthewa-ter,agentlequiveringaloneshowingthatitwasnotcom-pletesleep,orifsleep,thatitwassleepwithdreams.(MarkRutherford)眼前不远,渔舟三五,凝滞不前,樯影斜映在水上,仿佛睡去,偶尔微见颤动,似又未尝熟睡,恍若惊梦。[10](高健译)例3中的“丝”与“思”同音,既表示蚕丝又表达诗人的相思之意如蚕丝般悠悠无尽到死方可终结,这里运用了陌生化的双关手法达到了焕然一新的效果。虽然英语中也有双关这种修辞格,却无法找到一个词同时表达这两种含义,许老便采取意译法将其分译成两个词silk和love-sick,但我们也可体会到该译文的妙处,silk和sick不但形近而且在发音上极为相似,在很大程度上再现了原语的陌生化。例4这段话采用拟人和重复的陌生化手法描述了一幅风景画,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国读者来说,由于语言外壳不同,原语所表达的风景感似乎不够鲜明,若采取直译的方法便毫无美感可言。该译文采取意译法将原文中的风景画绝妙地展现出来,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同时给人一种凸显的画面感,使得译语读者清晰地领悟并强烈地感受到原作语言的艺术效果。

(三)补偿法

陌生化范文篇2

[关键词]陌生化偏离广告词

文学语言陌生化理论是本世纪初俄国文学评论家、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和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其中最重要的文学主张之一便是文学语言的“陌生化”,这些主张最初是从语言尤其是诗歌语言的研究开始,并始终是建立在语言结构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按照什氏的解释,“诗歌的目的就是颠倒习惯化的过程,使我们熟悉的东西“陌生化”,“创造性地损坏”习以为常的、标准的东西,以便把一种新的、童稚的、生气盎然的前景灌输给我们。他说,艺术的程序就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更复杂,从而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知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强化。至于如何“损坏”普通语言,主要是运用文学语言的新奇词语及反常组合,对诗歌而言则是运用诗歌所特有的韵脚、节奏、格律等手段从整体上打乱、变换普通语言的常规,使普通语言变形、扭曲、缩短、拉长、颠倒,从而造成与日常生活语言不同的“陌生化”效果。

从广告语言中,人们也发现了“陌生化”的踪迹。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广告使用“陌生化”技巧,有意识地打破一般语法、构词规则的手法,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兴趣,在一定范围内造成轰动效应,从而强化人们的记忆,大大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这种陌生化手法在广告的设计中应用面很广泛,本文着重在四个语言层面进行探讨,即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体。

一、语音上的陌生化

语音是语言的外在形式。为了更有效地利用人的听觉感知来传递信息,不少广告巧妙地利用语音特征造成变异,这种陌生化手段的运用使语音要素在广告语言中发挥着超越自身的表现力。

这种语音陌生化通常是用同音字或音近字对固有词语或成语进行谐音换字而形成的,其形式、音节与某个词语相似,意义却完全改变了。例如一则销售鸡蛋的广告。

WeKnowEggsactlyHowtoSellEggs.

这里的Eggsactly是Exactly的谐音拼法变体。这样的变体会因为离奇、反常而吸引顾客;另外Eggsactly中的Egg又与广告的主题SellEggs相一致。

二、词形上的陌生化

唐祥金指出,词形上的偏离在英语中大量存在,广为使用。其构成方法多种多样,既可重复词素、单词和符号,也可借助大小写法、错误法、偷换法、删除法、添加法和误用法等手段,突破常规,达到陌生化的效果。他还说,英语广告中的词形变异主要凭借“偷换法”得以实现。它其实是以“近似达到一种似是而非、由是而非,再由非而是,形成一个循环”。

下面是一则番茄汁的广告。

Youwillenjoydifferenttomatojuicemadefromaristocrattomatoes.

本例中的“aristocrat”原意为“贵族”,这里用来修饰tomatoes显然是一种歪曲搭配,但这种歪曲的目的则是强调该公司制作的番茄汁是最高贵的,选择它的人一定是高品位的,具有“贵族”般的鉴赏力。

如果不采用这种歪曲的形式aristocrattomatoes,而是用正常的搭配,比如说excellenttomatoes,可以想象这两种广告效果会对受众有什么不同。

三、语法上的陌生化

一般来说,作者和读者之间往往彼此默契地遵守着一个共同规则:作者按“三位一体”的语言模式,即“语义—形式—体现”这一模式运用语言,而读者则也按照这个过程来理解语言。然而,为了引起受众的关注,广告设计者常常打破英语语法的常规规则,通过颠倒次序、混乱语法、残缺句子或重叠句子成分等偏离方式来表现其独特性。

有的广告词利用“逆序”的陌生化手法。如一家饮料厂的广告“清凉一夏,一夏清凉”,一家空调销售中心的广告“辽西空调,空调辽西”,这两例前后分句互为逆序,既形成了语音上的回环之美,又能对主要信息进行又变化的反复,从而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使之加深了对产品的印象。

英语广告中也有类似的语法偏离。

下列是一则意大利饮品的广告:

Romantic,Mysterious,Italian.(浪漫和神秘来自意大利),这句广告语没有主谓结构,只用了三个形容词,而且前两个与后一个不是平行关系,是一种语法层面上的“扭曲”,但效果却给人一种简洁明快、富有内涵的感觉,能瞬间抓住人们的注意力。

四、语体上的陌生化

语体是指适应特定的语言环境而形成的不同的语文体式。它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书面语体根据其交际功能划分为科技语体、法律语体和文学语体等。有的广告人故意偏离了某一单一的语体,或使用混合语体,以达到吸引受众注意的目的。

下面这则广告是贵格公司速溶燕麦粥的广告:

Formomswhohavealotoflove,butnotalotoftime.

这则广告运用了口语体的词汇moms来替代mothers,使广告更加生动活泼、易懂易记,同时使广告更加亲切,缩短了与受众的距离,尤其会打动儿童。

以上例子证明,运用“陌生化”(偏离)手法使语言文字别出心裁,能极大地激发受众的兴趣,以造成“语不惊人誓不休”之势,最终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2]Shklovsy,Victor.ArtasTechnique.SelectedReadingsinthe20thCenturyWesternCriticalTheory,2002.

陌生化范文篇3

一、陌生化语言模式解析

陌生化理论是由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陌生化”这个词语最早是1914年什克洛夫斯基在其纲领性的宣言《词的复活》中提出的。“陌生化”能够使人打破“自动化”的束缚,摆脱日常感受的惯常化,它会刺激人们已经麻木的神经,重新唤起人对事物、对世界的新奇感受。例如:蒙蒂科夫的诗歌《放逐?角落》其中的语言“一个人要亲手埋葬多少痛苦,绝望,无奈。隐忍的吞噬多少的无知的毒。才能坚决的长大。成熟,是伴着多少不愿碰触随时会复发的毒。毅然决然的存在这一个宇宙。”这种能够引起与作者同样心理感受,但是并不符合语法运用的语言形式就可以视同为“陌生化”语言。陌生化语言的特点包括这样几方面:

1.总体疏离陌生化语言模式的陌生化不是独立体现的,在文学作品之中,往往在与其他语言形式相对立而产生的陌生模式。尤其是在小说之中,陌生化语言所展现的语言力量与小说的整体风格产生疏离感觉,而这种疏离感觉是小说形成优势化特征的关键所在。总体疏离的特征,使得陌生化语言模式形成了现实与虚幻的完整统一,现实与虚幻是一组对立的词语,在后现代者的眼中他们已经打破对立的局面,站在“统一”的语境下。这类的文学作品,其文本中跳动的意象,语言的俏皮与幽默,意蕴的缥缈悠远却又难以隔离现实[1]。

2.陌生用度陌生化语言模式要体现出适当地“陌生化用度”,这一特点重点体现的是“度”,应该保证其运用有一定的范围,不主张通篇运用。因为,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无疑可以实现语言陌生化,增强语言表现力,令人耳目一新,并在进一步的联想想象中获得美感。但不恰当地使用,甚至滥用,则非但于增强文章美感无益,反而会极大地损坏其美感。当然,对于后现代文学作品而言,多数小说都整篇体现出陌生化的感受,与传统小说叙述模式相比更为特立独行,但是就横向对比来讲,陌生化语言的运用体现出更为明确的形式,不是一味地强调通篇地陌生化。

二、英美文学中的陌生化发展分析

1.发展过程从时间来划分,英美文学的陌生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之前。这段时期内,英美文学以现实主义文学为主,但是在文学表达方面,除了重视对人物内心刻画之外,也会对田园生活等进行陌生化语言的初步运用。当然,这段时期的陌生化语言运用以简单化的风景描绘为主,语言形式以衬托主体故事风格为主,没有形成独立化的作品形式。第二阶段: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这段时间是英美陌生化文学作品的形成阶段,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英美文学创作家更深刻地认识到精神世界的空虚和无助,在面对战后的混乱情况,他们再也无法树立生活信心,也无法用语言描绘美好生活和田园景色。因此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只有通过更为虚幻的语言形式来表现内心的空虚和迷乱。因此,这个阶段的陌生化文学作品重点描述人物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外部的客观现实。它犹如多棱镜一般折射人的意识领域,使其不断形象化和立体化。它又好象是X光射线,使读者通过人物的意识屏幕去透视其瞬间的神智活动。同时,这个阶段,陌生化文学理论形成,英美意识流小说家认为:只有把内心世界混乱无序,朦胧的潜意识活动直接显示出来,才能真正揭示其内在的真实。这种创作观点,不可避免地破坏叙述的逻辑性,使叙述更为自由。第三阶段:20世纪40年代之后。这段时间是英美陌生化文学作品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形成,这段时期陌生化语言受到了广泛地认可,英美作家成功地发挥了语言文字的巨大潜力和特殊功能,大胆地运用了与之相适应的生动、鲜明的语言手段如松散无序、残缺不全、长短不一的句法结构,缺乏连贯、不合逻辑、超越语法常规的语言形式,采用时空跳跃、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视角的频繁转换等手法来反映人物意识的跳跃性和随意性[2]。

2.现实特征英美陌生化文学作品的发展虽然以跳跃的语言,极度自由化的叙述模式为主,但是其主体内容仍然是反应现实问题。首先,陌生化文学反映了心理现实。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说,可以把它看作是上一世纪传统的继承;从心理描写的手法看,则是创作上的新发展。英美陌生化文学作品擅长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方法描绘动荡的社会现实和小镇的风土人情,又能吸收包括意识流技巧在内的现代派手法,细腻地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对政治与经济冲击下的大城市市民的生活迅速地作出敏感的反应。其次,英美陌生化文学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英美文学陌生化的特征其实表现出了对对现状的不满,而这也正是改革者的动机,也正是反映了人们对生活抱着更加美好的希望和要求。

三、英美文学中的陌生化语言特征

陌生化范文篇4

一、陌生化语言的发展及特征分析

其实“陌生化”这个概念最早是亚里士多德想到的,但当时他没有具体去定义这个概念,而是用“不平常”“惊奇”等词来形容这种形式给人们带来的触动。而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语言”这个概念,实质是不断改变我们对旧事物的观念、看法,从旧事物中发现创新点,从而对生活、人生有新的不一样的感受。这些都是在黑格尔的哲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且自从陌生化语言的理论被接受并传播开后,这种新奇的语言运用方式被很多作家用于小说作品的创作中,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它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让作者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一种惊奇又陌生的感觉。在陌生化语言的特征的小说作品中,平凡无奇的生活场景都被作者用诗情画意的语言展示出来,并用一反传统的多重叙事模式和非线性的叙事技巧介绍故事的发展、高潮及结局,充分显示了陌生化的审美效果。这种陌生化语言的运用手法是为了让读者对已熟识的事物再次产生的新奇感,其目的却不是仅仅局限于所产生的新奇感,而是为了吸引读者,通过新奇感来使读者重新认识生活、认识人生,脱离以前的麻木状态,重新拾回对生活的激情,找到真正的生活的意义,重新界定自己的人生。因此,陌生化语言的运用是为了唤起读者对生活的新鲜感。

二、英美文学中陌生化语言的运用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手法虽然起源于俄国的形式主义理论,但其却被非常明显广泛地运用在了英美文学的意识流作品中,通过研究这些作品中陌生化语言的特征,能够清楚地看到陌生化语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英美文学的快速发展。“意识流”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来的,该概念一经提出就直接影响到了文学界,被很多文学大家借鉴并运用于各种作品中。英国作家瑞恰生最早在他的小说《旅程》中运用意识流方式写作,之后在文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后来纷纷出现意识流派、意识流作家等。意识流小说是指整个小说的发展都是根据作者的意识流动来完成的,充分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没有逻辑纯属想象,意识流派作家注重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他们对人内心的观察和描摹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而来的。我们看到的很多意识流小说虽然大都风格迥异、手法不同,但作者都会注意在语言措辞上的揣摩,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来充分揭露人物的内心活动。小说中的很多语言看似是杂乱无章、毫无逻辑的,而且不易看懂,但正是这种看似凌乱的无序的写作才显示出了陌生化语言的特征。意识流作家认为这种无序杂乱的语言恰好是最好的表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凸显小说主角混乱的思维及矛盾的内心世界,根据意识飞快地流动,主角的内心世界更加混乱,潜意识的活动充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正是要用这种方式把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这种写作形式表面上看毫无逻辑,语言晦涩且重复混乱,甚至打破了正常的语序结构,但正是这种难以理解的内心独白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作家们的深层意识,也突出了陌生化语言的特征。英、美有代表性的意识流作品非常多,较典型的有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托马斯•曼的《魔山》、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小说,其中都运用了陌生化语言来加深作品的新奇别致感。比如小说《尤利西斯》中最后一章是完全无标点的连续到底,描写医科学生穆利根昏昏欲睡时的心理变化。整段文字像天马行空,思绪所到之处尽显纸上,所以也有人说意识流小说根本上是对思想的描摹,因此阅读意识流小说也可以从作品中窥探到自己的思想和心理,达到与作品的共鸣。

三、典型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分析

本文以《尤利西斯》为例,来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中陌生化语言的特征,具体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小说的意象、语言的运用及小说的表现手法。

(一)小说意象的可感性看过《尤利西斯》这部作品的人都知道,作品里大量的爱尔兰式英语中还混杂着部分标准英语,在一些语法方面更是与中文译本里的句型截然不同。这样便可以想象得出,读者读起来便会有许多惊喜,更会感觉到一种陌生。更重要的是,这部经典著作中的人物独白根本看不出乔伊斯创作的迹象,让人感觉纯粹是小说中人物自己的真实意识流露。口语化的对白既显得是那么陌生,又让人感觉到是那么的真实、可感知。例如,小说中有一段描述布卢姆的妻子回忆起他们在青春时坠入爱河的场景,当时布卢姆的妻子的思绪可以说是混乱无章,但是却又给读者带来了一定的思考与想象的空间。所以,运用陌生化的手法并不是说语言天马行空,不着边际,而是在带有一定想象成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和意识去判断小说中每个人物的情感和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二)高超的语言描述方式乔伊斯对语言的驾驭力是鲜有人能比的,小说《尤利西斯》更是把他的熟稔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卓越的才华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这部小说分别从三个主人公的内心活动、思绪联想、象征等方面来组织语言,相当真实地再现了柏林小市民平庸的精神世界。并通过写他们变态的心理和扭曲的人性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精神崩溃、人生价值观歪曲的现实。但整个小说的语言偏离了传统的语序,显得异常混乱无序。第七章中有段描述布卢姆去参加葬礼时碰到妻子的情人博伊兰时的内心活动,作者用高超的语言描述了他痛苦悲愤的情绪起伏,虽然没点明博伊兰的名字,但通过对其一系列的外貌描写和形态描写以及布卢姆此时的心理,读者自然猜得到出场人物是谁。文中说布卢姆心烦意乱,甚至不敢看博伊兰,当时他心理不断起伏变化想到很多,而作者就用很多残缺、短促的句子来描述,句子的节奏也正好和他的心理相映衬,把布卢姆当时心神不定、敢怒不敢言的状态充分地表现出来了。当布卢姆参加完葬礼往回走时,看见印刷工人排字,无意中想到自己的父亲,看到无赖的犹太人,他的思绪又飘向了耶稣、教会、教堂以及葬礼上的歌曲等。这段描述中也没用标点,恰好是他联想到歌曲的节奏时,一气呵成地叙述让语言有了音乐的美感。等到布卢姆回到现实中,又看到排字工飞快地排字时,作者用大段无逻辑的独白,非常细腻地刻画了布卢姆细微的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加深了读者的印象。乔伊斯在他的意识流小说中最常用的就是这种以眼前景物来引发所想所感的方式,这也充分体现了语言陌生化带来的效果。

(三)语言表现的体验性语言是理性的映像,而语言的体验是以身体经验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在这部作品中,对于语言所表现出来的体验性有许多落笔,甚至一些经典的段落让许多专著研究的学者都很难准确地分辨出文章语体色彩中的真正内涵。人的意识是多变的,流动的,不定向的,不受时空的限制,而语言陌生化的运用正是突破了时空限制的,符合了意识发展的规律。之所以会产生陌生化,主要在于当时的社会背景错综复杂,社会上的各种现象都存在于其中,这些表象便使得现代的作家更难看清社会现象的真实面目。作家们有自己的独特思想,作品即是他们的思想的写照,他们并不愿意自己的作品像现实生活那样杂乱无章、糟糕透顶,因此,当他们一方面在如实地描写这个五彩的世界的同时,另一方面又往往会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思想给这个世界故意加上一个良好的秩序结构。小说《尤利西斯》便是用这种自由的“神话的方式”来描绘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这样既恰当地丰富了现代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又对20世纪的世界文学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陌生化范文篇5

关键词:陌生化;《流浪地球》;“家园”情结;天人合一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它作为一种文学手法,讲求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事物进行一种复杂化、困难化的艺术手法来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然后读者在阅读这些文学作品时,使自己的知觉模式与作者通过“陌生化”手法所引导读者运用的知觉模式进行沟通,拉开读者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使人们摆脱机械化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麻木感、功利和物化的束缚,恢复对事物的原初感受。“使事物再生,把对世界的感受归还给人。”①而科幻小说这种文学类型与“陌生化”理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几乎每一部科幻小说都脱离不了这一文学表现手法,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也不例外。而且这部科幻小说与“陌生化”理论的联系还不局限于此,《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的科幻小说,还走出了中国科幻小说一直以来执着于言说的民族自身的文化衰落和复兴潜力的焦虑主题,突破了英美科幻小说视角中的“他者”形象,从而激起了全世界读者对于地球未来的共同想象。本文将从《流浪地球》的“陌生化”叙事角度,分析这部小说所呈现出的民族特性和世界特性。

1.民族性:“陌生化”的形式架构与内容选择

科幻小说更多的是找到一个新的角度去看旧的世界,立足于未来、科技的想象世界,提供给我们更好地审视我们现在生活的角度。但这种基于想象的科幻文学的形式架构,并不是完全脱离我们现实生活的,只是将故事抽离现实世界,放置到一个全新的、未来的环境中,去想象环境的变化会给我们人类及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变化,从而引起人们对于在此过程中变与不变的思考。因此,科幻小说中的现实是一种“熟悉的非现实”,最后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现实。而《流浪地球》中对于这种“熟悉的非现实”的呈现,无不透露出中国独特的民族特性。1.1带着整个地球“出逃”———中国的“家园”情结。中国人自古与土地、家园有着紧密的情感联结。我国古代主导的小农经济体系决定了以土地为本的乡土社会人口流动率极低,“安土重迁”思想在非常长的一段时间主导着中国人对于人口迁移的看法。直至今天,这种对于故乡的情结仍然将我们与自己的故土相连。刘慈欣在《流浪地球》中,也着重体现出了中国人对我们生活的家园的留恋与难以割舍。于是,《流浪地球》中面对太阳爆炸可能给全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危急关头,刘慈欣选择将故事设定为人类带着整个地球从太阳系“出逃”,带着地球共同寻找新的“家园”。在全书的人物呈现方面,刘慈欣将这种中国独特的“家园”情结集中投射到了“爷爷”这一人物的身上。文中的“我”出生在地球停止自转的那天,所以决定了自己一辈子都没办法亲身体会到地球正常运转时候的生活。但是“爷爷”不同,“爷爷”对“前太阳时代”的生活有着深深的眷恋。面对刹车时代的酷热,“爷爷”在一场大雨中兴奋地冲出家门,以为大雨会像从前那样为人类带来清凉,可是却被已经被地球发动机热量烤热的雨水烫伤。而“爷爷”在最后的弥留之际,也反复念叨着:“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啊......”。在“爷爷”的身上,有着以往正常生活给他留下的深深的烙印,在弥留之际仍然牵挂自己家园的未来,最后在担忧中去世。而西方在同样涉及太空的科幻小说中,描述的更多是外太空的其他生命与地球生命之间的斗争,含有浓重的侵略与战争意味。在这些故事中飞船是往来穿梭于太空的重要交通工具,也很少流露出像《流浪地球》中的对故土的留恋之情。就像是刘慈欣在美国的一场读者见面会上表达的那样:如果西方科幻小说在面对《流浪地球》中太阳发生灾变,人类将要逃生这种情况的时候,肯定是倾向于人类坐着飞船去逃生。《流浪地球》或多或少的体现出了中国对于自己生活的大地的无法割舍的感情。1.2对自然环境的留恋———中国的“天人合一”。在《流浪地球》中,人类与自然的接触变得非常困难,而原本亲和的大自然也在那样的一个世界中变得极端而可惧。刘慈欣在《流浪地球》中对于大自然的“陌生化”处理,也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而不是对抗,这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不无联系。中国的传统思想“天人合一”,主张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自然不仅提供给小农经济下的中国人生命得以不断延续的物质能量,而且也是中国人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的精神能量。古代的国人也在与自然的充分互动中,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气节,如梅之傲骨,如竹之清丽……这种国人对自然无法割舍的眷恋,在《流浪地球》中那样极端的环境下,也仍有体现。首先体现在“我”对于在自然中重新生活的向往之情上。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对“我”对自然的看法进行了展现。在小说的一开始,作者就以“我”的口吻说道:“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这里表现的“我”对于自己的这一遗憾的遭遇是麻木而冷静的。而在小说的结尾,“我”在听到有着“……当东方再次出现霞光……当人类又看到了蓝天……当鲜花重新挂上枝头……”歌词的歌曲的时候,“我”的情绪是激动的。我幻想当地球完成迁移后,人类再次拥有了阳光、蓝天、草地、河流……为什么小说中的“我”对于自己失去幸福生活的遗憾和对未来子孙幸福生活的幻想,都是与这些人类以往的自然生活记忆相关,大概与刘慈欣深受中华文化中对自然的独特感情影响不无关系。其次,在小说的叙述过程中,也多次提到了人对自然生活的眷恋。在“我”的儿童时期,“父亲”从小星老师那里重新回归家庭的时候,“母亲”看了看全家在地下城家中天花板上的全息星空和四壁的全息森林,让“父亲”顺便将这些图像换一下。在这里,作者通过对当时家庭生活环境的想象,为读者营造了一种“陌生化”的场景,而这一场景也恰好体现了即使生活到了地下,人们也要尽力与从前的自然景象有亲密的接触,体现出对自然的眷恋之情。这是中国科幻小说中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也是在西方科幻小说有关机器人、星际大战等内容中间是极少有所体现的。1.3家庭与老师对儿童的教护———爱与知识的传承。家庭和老师的教化在一个中国人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对发生在家庭内部的传承关系和知识的传承是怀有一种敬畏之情的。这从刘慈欣的其他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中国的这种观念对他的影响,如《乡村教师》。而西方科幻小说对于这种家庭观念和知识的传承,表现的则并不是那么突出。《流浪地球》中,在“我”的儿童时期,自己的老师“小星老师”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耐心解答我们的疑惑,而且还在“我们”产生对死亡的恐惧的时候,安慰“我”,给“我”以关怀。对于家庭内部传承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首先表现在“爷爷”这个人物对“我”的影响上。在《流浪地球》第一章中提到,“爷爷”弥留之际,嘴里反复念叨“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啊……”从作者的叙述口吻中可以得知,“我”此时对于这句话是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并没有对地球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一切有非常深刻的感受。而当“我”也到了与“爷爷”差不多的年纪,这句话同样也出现在我的口中、小说的最后。此时,在作者笔下,最后这句话出现在“我”的咏叹中的时候,显然有了更为复杂的情感,这其中就包含有对“爷爷”当时这种感受的理解与再升华,表现出中国家庭内部的连接与传承。其次表现在“我”童年的家庭生活中,父母对“我”在这样一个极端的环境中有关希望的教育,同样也对“我”今后的一些观念和选择产生了影响。在“我”的儿童时期,第五次近日点即将来临的时候,母亲向父亲表达自己的担忧,害怕地球末日的到来。父亲安慰母亲:我们必须要怀有希望,并不是因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这是这个时代一种高贵的品质,不管活多长时间都要拥有它,而且还在最后说明天也要将这样的话说给自己的孩子听。在成年后的“我”与加代子结婚后共同回家的飞机上,从一对老夫妇的对话中听到有关希望的表述的时候,让“我”在这里想起了“父亲”之前有关希望的嘱咐。最终,“父亲”对“我”关于怀有希望的嘱咐影响了“我”。在最后回忆起自己经历的这一切,并想象自己子孙后代拥有的生活的时候,是饱含希望的。而且小说最后还提到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同样快要拥有自己的孩子,也从侧面表明,“我”也非常有可能将这种希望传递给了下一代。有了一代代的传承,子孙们将来可以拥有与自然亲近的生活就永远有希望实现。

2.世界性:走出中国科幻小说自我的“陌生化”设定

2.1中国科幻小说自我“陌生化”设定的历史缘由。由于我国科幻小说自身发展的一些历史缘由,使我国的科幻小说除了天马行空的想象,还带有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担忧。首先,中国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出现在晚清时期,较早在中国引入科幻小说的便是梁启超。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幻小说囿于当时国内的历史环境,面对的是家园的失去与重建问题。在这一时期,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科幻小说作家书写的更多是对中国未来政治蓝图的美好想象。梁启超在当时对小说进行分类的时候,是将科幻小说与哲理小说并成一类,统称为哲理科幻小说,意为科幻小说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对未来技术生活的幻想,还要在科幻文学的创作中进行形而上的思考,以关照社会现实状况。因此,在科幻小说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初期,就被奠定了为面对民族存亡危急时刻的中国找到一个可替代性发展方案的基调。但到了后,科幻文学又短暂的消沉了下去。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中并对国家的整体发展有着热切的期盼,于是,科幻小说再次出现在中国的书写历史中,并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色彩。如肖亨建的《蔬菜工厂》,展现了一副自动化农业的景象,设备的运作全靠太阳能,作物产量巨大,需要的人工劳动力极少。热衷于想象科学将给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带来哪些光明前景。之后在的影响下,科幻文学的发展再次出现停滞。到了八十年代,复兴后的科幻文学仍然继承了先前一个关于未来技术主导下的中国蓬勃发展的想象性建构传统。正如刘慈欣在《消逝的溪流———八十年代中国科幻》中说到的那样:“那时,对新时代的思考还没开始,人们坚信,创造未来的奋斗虽是艰难的,但也是简单的,他们立刻投入了这种简单的奋斗,希望在所剩不多的时间里,为国家和自己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②仍然带有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体现出对中国复兴之路的担忧。从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之路来看,中国科幻的题材始终与对国家、民族发展的焦虑、担忧相联系。这与西方科幻小说中的自由想象不同,中国科幻作家的写作始终被一种民族国家发展的使命感所笼罩。显然,中国科幻作家也注意到了这点不同,他们清楚的知道“对于西方读者而言,中国科幻小说从一开始就带一种陌生化,是英美选择性传统的他者”③。对自己在西方科幻小说世界中的“陌生化”处境有着清醒的认识。2.2《流浪地球》将世界包含到。中国科幻小说关于未来的想象图景中我们讨论的中国科幻小说作家们这种自我的“陌生化”设定并不是带有捧高西方而指踩我国的意思,这显然是西方中心主义的论调。我们尊重中国科幻小说发展的历史,也非常敬佩我国科幻小说家们一直以来在作品中折射出的对民族复兴与发展的担忧。我们讨论的是中国科幻小说的这种自我“陌生化”认定,会使自己缺失一种世界传播语境,将自身主动放置到世界科幻小说的边缘位置,最终失去在世界科幻界共同交流探讨的“入场资格”。国外的读者没有充分理解中国这些科幻小说的现实需求,也不关心中国科幻中对国家发展的担忧,因而使得这些中国科幻小说的传播范围只能局限在中国。雷德里克•詹姆逊曾认为,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都可以作为“民族寓言”来解读,因为第三世界的文本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我国之前,包括现在的很多科幻文学仍然具有这一“民族寓言”的特征。而刘慈欣的《流浪地球》显然走出了这一民族寓言的特性,将中国科幻小说对本民族国家发展的焦虑扩展为关注全球文明延续的问题上。在小说中,面对全人类生死存亡的时刻,民族国家不再是全球政治中的重要单位,联合政府、东西半球、亚洲等更为广阔的地理范畴取代了民族国家之间的认定界限,有利于将其融入世界科幻小说的传播语境中,是改善中国科幻小说只能在国内“自说自话”境地的有益尝试。这部小说的电影版在中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后,版权被美国的视频播放网站网飞Netflix正式购买,并被翻译成28种语言,面向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播放。从一些评语来看,不乏有海外观众的支持与称赞。尽管电影的改编与原小说有些出入,但是基本的背景设定:人类在预测到太阳将要发生爆炸而使地球毁灭的时候,做出将地球整个迁移出太阳系的这一行动并没有改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流浪地球》小说的这一为整个人类文明延续的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设定是能融入国外的传播语境中的。

参考文献

[1]华枫.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解读[J].大众文艺,2019(23):42-43.

[2]维罗妮卡•霍林格,陈广兴.“长城星球”:中国科幻小说的陌生化[J].中国比较文学,2015(03):27-37.

[3]罗雅琳.新颖的刘慈欣文学:科幻与第三世界经验[J].现代中文学刊,2016(05):82-88.

[4]任梦莹.技术漫游中的异乡者—刘慈欣科幻文学中的文化乡愁[D].暨南大学,2015.

陌生化范文篇6

关键词:大学语文;陌生化;教师;学生;学校

一.陌生化定义及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1.陌生化的定义。陌生化理论的构建是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于1916年开始的,他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书中提出“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间,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它就理应延长。”[1]什克洛夫斯基关于陌生化的看法是文学性的,认为艺术要达到创作的目的需要采用反常化的手法,对原本熟悉的事物进行改造,设置欣赏的障碍,增加读者感受的时间,让读者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创新对世界的看法,摆脱固式思维的束缚,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1936年,德国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发展了这一理论,并将陌生化定义为:“对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人物进行陌生化,首先很简单,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2]可见,陌生化不是为了让理解和感受陌生而陌生,而是采用一个可以产生欣赏障碍的手段,从表面上制造隔阂,使原本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从更高层次上突破思维的局限,获得新奇的感受和体验。2.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纵观当前大学语文教育,其在整个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劣势,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师自身知识储备和教学研究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大学语文所涉及的内容丰富,但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往往不是安排的最有资历和学识渊博的老师,有的甚至是跨专业的老师。由于在教学设计上没有精心安排,课后没有及时组织教师进行研究,导致教学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第二,学生对该课程不够重视,课前预习欠缺,课上参与度不高,课后复习延伸较少。进入大学学习之后,学生多注重专业课程和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的学习,如计算机或英语考级会成为学生毕业和找工作的限制,大学语文对于学生没有硬性要求,因而学生对待大学语文仅以通过期末考试作为标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体性未得到充分发挥。第三,学校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导致学习氛围不好。学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与学的环境,学校对课程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目前高校没有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安排的课时较少,没有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导致教师和学生都不够重视,课程目标难以实现。

二.陌生化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1.陌生化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教师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陌生化思维,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一方面,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如果能有意识地用陌生化思维来设计课堂,突破传统的刺激—反应式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定向思维着手,对熟悉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对于学生来说陌生的问题,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从新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那么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运用陌生化的思维,也是提升自我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陌生化思维,首先需要教师不断突破自身的思维定势,教师面对熟悉的教学内容要设计陌生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收集资料并进行消化。其次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与学生互动,在鼓励学生陌生化思考的基础上还要跟上学生思维的节奏,这些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多方面的课堂问题处理能力。2.陌生化是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创造性学习的关键。学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又一主体,应该在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学生在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运用陌生化思维能突破思维定势,是创造性学习的关键。一方面,语文学习一直伴随着学生,学生很熟悉以教师为主的被动学习方式。大学语文不是高中语文的延伸,面对熟悉的语文课程,学生在学习中会发现与之前诸多陌生的地方。学生运用陌生化思维来进行课前预习时,将原本熟悉的语文学习方法陌生化,主动突破思维定势,多发现学习内容中的疑惑并做好课上交流讨论的准备,这就有利于学生改变常规思维,进行发现性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学生在大学语文课前预习、课上参与和课后复习中都培养陌生化思维,能够在熟悉的课程学习中,发现陌生的问题,并从陌生处入手,设置障碍并积极跨越学习中的障碍,主动参与课堂,这有利于实现创造性学习,能够更好地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全面人才。3.陌生化是学校更新观念,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础。学校为大学语文教学提供教学环境保障,学校用陌生化思维审视大学语文课程,是学校更新观念,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础。“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在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并在专业人员—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学校为教学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3]一方面,如果学校用陌生化思维来定义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摆脱熟悉的对语文的认知,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重新定义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就有利于及时更新和完善观念,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大学语文。另一方面,大学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将定型的阶段,学生在大学期间形成面对社会竞争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各种能力。学校用陌生化思维审视大学语文,多提供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各种活动和竞赛,为大学语文课程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也更有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三.陌生化思维指导下的大学语文教学路径

1.教师主动在陌生化指导下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陌生化思维指导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教学:首先,课前运用陌生化思维做好各类教学设计,多设计问题吸引学生注意。教师要摆脱以往教学设计的定势思维,面对熟悉的教学内容,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设计一些学生熟悉但又有理解障碍的教学环节,多设想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应对方案。其次,课中运用陌生化思维思维创新教学方法,师生协作形成开放式课堂。教师在课上要突破以往的“一言堂”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将学生设计到教师的教学方法中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师生协作形成开放式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下收获知识并提升自我。最后,课后运用陌生化思维主动反思教学,积极交流成为研究型教师。大学语文教师不应仅仅只是完成课时,而应在陌生化思维的指导下在课后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打破熟悉的教学反思方式,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反思中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同时,教师应加强对教学实践和理论的研究,积极交流成为研究型教师。2.学生自觉在陌生化指导下积极参与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学习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4]因此,学生应该在陌生化思维指导下积极参与课堂,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并提高自身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首先,课前运用陌生化思维自主学习并带着问题进课堂。面对熟悉的语文学习,学生要改变熟悉的对文章字词句和主题解读的基本预习内容,多搜集资料并设置疑问,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带着问题进课堂。其次,课上运用陌生化思维打破老师权威并生发学习内容。学生要摆脱熟悉的以教师为权威的灌输式学习,面对老师的讲解可以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并在交流讨论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不要一味循着老师的线索去获取知识,而要在学习过程中增加获取知识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运用陌生化的思维来生发学习内容,努力实现创造性学习。最后,课后运用陌生化思维完成课程测评并积极反思总结。学生要改变熟悉的以考试为主的课程测评方式,自觉运用陌生化思维在课后进行课程的自我测评和反思总结,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3.学校配合师生在陌生化指导下提供教学环境保障。学校应该为大学语文教学提供有利的环境保障,促成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在陌生化思维的指导下,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首先,学校运用陌生化思维定义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引起全校师生的重视。学校要从整体上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重新定义,在陌生化思维指导下改变既定的边缘化课程定位,大学语文对社会和时展、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及集体主义精神的宣传和弘扬都至关重要。其次,学校应在陌生化思维的指导下及时更新观念,将大学语文课程与时代和社会相结合,及时更新观念。应在全校范围内多开展相关的活动、竞赛和知识讲座,让师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教学。最后,学校运用陌生化思维为师生发展提供环境保障,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学校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的要求,如:将大学语文教学和学生未来的工作相结合,与一些企业合作,促进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升。为师生提供数字化教学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课堂延伸的需要,课内课外相结合,线上线下互动。

四.结语

教师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环境条件。当前大学语文教学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在陌生化思维的指导下共同努力。教师主动在陌生化指导下创新教学方法,学生自觉在陌生化指导下积极参与课堂,学校配合师生在陌生化指导下提供更有利的教学环境保障。三者共同努力以一个全新的环境和崭新的思维来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更好地培养为社会所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什克洛夫斯基等著.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北京:三联书店,1989:6.

[2]布莱希特著.丁扬忠译.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62.

[3]庞守兴,广少奎.教育学新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08:164.

陌生化范文篇7

[论文摘要]“陌生化”本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该理论为戏剧、美学、文学等艺术领域所运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讲求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以陌生化理论作借鉴,能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带来新的教学效果,促使教师坚持对教与学进行研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之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自觉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人才培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的德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两课”理论学习,还是在专业课学习、社会实践中都无不强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却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一名学生从小学接受教育开始一直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十多年来不断强化于心,虽然在内容上不断地深化,但在根本上并没有多大差异,诸如遵纪守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热爱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再熟悉不过了,然而有时又感到宏大、抽象,为了考试穷于应付。在课堂上,教师把思想政治的内容讲清楚,学生对着书本、笔记准确、全面地反复背诵最后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这样,形成学生对教师越来越重的依赖心理,他们关注的对象是教师的讲解,而思想政治内容本身则是他们被动地接受,学生的创造性、对思想政治的兴趣被严重压抑。本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给人以新奇的魅力,不断地激发人的激情,引导他的人生追求,而传统的那种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和学生变得越来越沉闷。因此,在教学艺术上,教师不妨借助陌生化的文学理论,把它当成介入思想政治教学的一种手段,使学生能够满怀信心地进入思想政治所创设的情境,愉悦地去学习和体会思想政治内容,激发他们对思想政治的真正热爱。

“陌生化”是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代表人物是什克洛夫斯基。这一理论认为艺术应当陌生化,“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象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1〕这也就是以一种新颖、独特的信息来引起人们无意识注意的高度集中,不断打破或修正人们的心理定势,使人们的感受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产生去仔细观察了解的强烈愿望,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去感受对象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这种“陌生化”理论的提出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司空见惯的东西不能给人新鲜感,熟悉而单调的刺激,容易使人疲劳,分散注意力,可以使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产生排斥的心理反应,处于一种麻木状态,在惯性思维中失去了对事物的感知。相反,陌生而新奇的东西容易引起注意,激发人感知的兴趣。这一理论为文学、美学、广告、戏剧等其它艺术领域所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讲求教学艺术,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适当地利用陌生化效应,通过创新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在注意和期待的心理驱动下,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主动地思考、探究,不断产生新的感悟,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教学情境陌生化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正是那一扇从外部世界进入到人的心灵之中的东西所要通过的大门。”〔2〕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营造出一种既与教学内容相吻合,又不同于日常教学的陌生化的教学情境,就能迅速唤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打开通向学生心灵的那扇大门,使学生进入理想的思想境界。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时,在讲述内容之前,通过多媒体播放记录片《南京梦魇》再结合幻灯片做的图片、数据,真实的画面、详实的数据所展示的血腥的杀戮,残酷的暴行,给全体学生以震撼。此时教室里气氛凝重,教师神情庄重严肃,全体学生的情绪立刻被感染。有的学生悲痛的泪水夺眶而出,有的学生义愤填膺。这样一种通过陌生化营造的教学情境,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相吻合,改变传统的那种“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根教鞭一杯水”的教学老样子,使学生的情思很快穿越时空进入到历史的境界之中,体会到中国近代以来人民所遭受到的创伤与痛苦,从而产生坚强的历史使命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要求。当然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要使用得当。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幻灯片一张接一张地翻,内容从头念到尾,“请看大屏幕”成为口头禅,这样时间久了学生也会疲惫、反感。教学情景的陌生化就是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新奇点、兴奋点,并将注意焦点集中到内容的学习上来。

二、教学内容陌生化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谈到,对于熟悉的事物,我们的感觉趋于麻木,“当感知变成习惯性的动作时,它就是机械的了。”〔3〕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场面:教师在讲台上大道理讲得口若悬河、谆谆告诫直至口干舌燥,学生听起来“说的无非就是那点事”、“讲的无非就是那点理”,昏昏欲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不顾学生的心理状态,不善于从教学内容中挖掘新奇点。比如,在《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讲授中,学生对于这些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内涵等基本内容,从书本上、从电视新闻上以及各种途径的政治学习,早已知道大概了,如果教师仅是老调重弹,照本宣科,学生疲倦甚至厌烦也就在所难免。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要尽量避免这种感知的机械性,摆脱习以为常的自动化,赋予内容的新奇点,把熟悉的内容讲陌生。如有的教师讲授“邓小平理论”时,并没有像大多数那样简单地从讲述我国现代历史社会以来的背景开始作为理论内容的铺垫,而是以邓小平个人的生平开始,通过邓小平政治经历的“三落三起”来作为理论的引子,通过邓小平的个人传记引导学生对理论的把握。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发现: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个人的形象是鲜活的,对邓小平理论的把握也就具有亲切感。这样在教学内容中挖掘新奇点,也就使教学内容具有了陌生化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陌生化

陌生化理论强调,“日常生活中的和周围的事物、人物,在我们的眼里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对它已习以为常,对它们陌生化就意味着把它们放到一定距离之外。”〔4〕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比较熟悉的,千人一法的教法,只能令学生疲惫、生厌,而通过不断更新教法,才能有效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学时根据所制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也就是使教学方法具有陌生化的特点,使已有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变得陌生,学生与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距离感,就会因为陌生而产生兴趣,集中注意力,从而有助于对内容的学习和把握。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第一章如何看待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时,教师可以先从反面入手,针对社会、网络上的一些观点如认为侵略有功、侵略有理或认为殖民侵略开启中国现代化等观点让学生先开展讨论,教师然后通过大量事实进行批驳,最后从理论上阐明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造成的深重灾难和危害,指出中国近代落伍的原因正是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经过启发诱导,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又比如在讲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从以前历史学习中对国民党的认识谈起,最后再从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总结。这样在教学中也就产生了陌生化的效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教学语言陌生化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陌生化“是重新唤醒人的感受力,激发人对周围世界的兴趣,丰富和更新人对各种人和事物的感受的方法……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受去和世界万物对话,于是原来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东西便变得异乎寻常,新颖突出,从而引起人的新奇感。”〔5〕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了无新意或是毫无波澜的平庸单调的用语,教师一言堂,自然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政治思想热情。作为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教师,还必须具有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能,使教学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感染力,能够以饱满的政治激情去讲授,从而影响每一个学生。学生大都有这样一个深切的感受,对那种滔滔不绝、喋喋不休、平铺直叙、严肃的政治说教已经听得多了,时间长了就会厌烦。相反,如果教师在每次讲授时都充满饱满的政治激情,或者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富有激情和号召力,就往往会使学生被这种政治激情所感染,受到极强的鼓动与震撼,对学生的心灵也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因此,在不妨碍正常语言交际功能实现的前提下,适当地提倡教学语言的陌生化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适时的运用大量的书面语言,不仅不影响交流,反而会产生陌生化的效果。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一些文质兼美的极具感染力的政治演讲文章。如在讲授新民主主义开端时,对于爆发时的场景,教师可以激情澎湃地朗诵当时《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宣言不长,只有180字,特别是最后几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宣言写得大气磅礴,教师读得极富号召力,学生听得激情澎湃,仿佛重新回到了那个动荡与希望、启蒙与救亡并存的年代。学生通过触摸和感知这些陌生化的政治宣言,教学的实效性立刻就显现出来了。

五、结语

陌生化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启示,但它也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凡是能大胆创新并赋予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以创造性、新鲜感的,无疑都是符合陌生化标准的。它决不是为了陌生而陌生,而是在教学中换一个角度,用另一种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教师在运用陌生化效应教学时必须要把握好度,运用得合理,要善于调控学生的心态,使学生能够从教学陌生化魅力中激发学习欲望,形成一种思想政治培养的基本思维,进而能够自觉地运用这种方式,实现能力的获得和道德情操的提升。同时,教师必须坚持对教与学进行研究,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把对理论本质的体会、理解和精神传授给学生,唤醒学生内心,让学生从课堂上培养的思想政治理想信仰和崇高目标能够伴随他今后的人生。这也正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要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立元.西方文艺理论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5.

〔2〕〔俄〕乌申斯基.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郑文樾,编选,张佩珍,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G〕//费多益.创造的“模板”.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0.

〔3〕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M〕.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90.

陌生化范文篇8

模式,在当前中国电视节目创新中备受关注,却又极易引发争论。近几年来,荷兰Endemol,Talpa、英国BBCW、FremantleMedia等欧洲节目公司的模式产品源源不断地登陆中国电视荧屏,接连创造收视热点,“模式引进”已然成为中国电视开展收视竞争最为重要的“砝码”,带动着中国电视进入到一个模式制胜的时代。模式景观不仅引发了学界对克隆抄袭、模式雷同、原创不足等电视节目创新问题的普遍关注和激烈探讨;而且也让业界陷入了一种模式焦虑中,一方面为已有节目模式的生命力而忧心忡忡,另一方面又为如何寻找到新的、富有竞争力的节目模式而殚精竭虑。对比近两年省级卫视的模式引进类节目开播与常规播出三个月后的收视效果,除了少数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收视提升,如《中国达人秀》的第一季、第二季,大多数收视持平或呈下降趋势,持续增长的后劲不足,生存质量与收视效果并不乐观。模式焦虑之所以成为弥漫于中国电视节目创新实践的一种普遍情绪与心理状态,其症结主要在于各级电视机构期待通过新的节目模式赢得收视竞争、扭转收视劣势的迫切愿望。模式引发的种种焦虑催生了相应的模式困惑,形态各异的节目模式有无组合变化的规律可言?换言之,如何超越节目模式的外在形式、把握其内在的核心竞争力?不论是模式引进,还是自创模式,电视节目创新都需要付出相当大的资金与人力投入,并且可能会面临着失败的风险。模式困惑进而强化了选择性恐惧,对失败的恐惧进一步压制了自主创新的勇气和信心,助长了模式复制与克隆的行为,从而形成了一个“焦虑———迷惑———恐惧———复制”的创新怪圈。因此,电视节目创新路径与模式成为当前亟需关注、值得思考的敏感话题。电视节目创新的目标是突破与改造僵化、雷同的节目模式,确立有生命活力的新模式。在模式焦虑与困惑的纠结中,所有的注意力都指向了“如何创新电视节目的模式”,其实,反而忽略了一个更为关键与根本的问题———“节目创新模式的建立与创新”。电视节目创新模式是在不断探索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创意组合过程中固化下来的模型与方式,与节目模式创新并非一回事,节目创新模式是在遵循节目创新规律的基础上,覆盖多种节目类型的创新方法论。相比于某一种节目类型创新产生的效用,节目创新模式在更深的层面概括与呈现了如何实施节目创新的方向、路径与效果控制。电视节目创新模式是电视节目类型化创新与受众类型化体验互动的产物。一方面,电视生产是天然追求规模化传播效应的,类型化的生产方式是电视生产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节目的类型化传播也促成了受众收视经验的分类聚合与类型化构成,形成不同的收视期待。“这样的期待是由我们对每一文类的那些规范的熟悉程度而产生这些规范体现了一组规则和符码、能指和符号以及那些加在一起构成文类的符号的潜在组合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①正是在类型化生产与类型化体验的互动中,电视节目创新得以通过不同的节目类型寻找到一系列有规律的构形手段,并且历经创新实践的筛选后凝结为相对稳定、普遍适用的创新方法———节目创新模式。“对于传媒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而言,根据新的发展形势的要求,将相关产业要素和市场资源加以有效的整合,实现模式创新,已成为媒介竞争至为重要的战略目标”。②模式创造价值,节目创新模式的价值直接体现为可重复性———电视节目创新效果的可重复体验,以标准化的重复满足受众对于电视内容的套路、发展轨迹与结局的期待与想象。在这层意义上来说,电视节目创新模式的存在使得节目创新更加符合电视传播规律,更加有序有效,减少盲目创新的无谓耗损。

二、日常化还是陌生化:电视节目创新的路径选择

笔者曾经提出,日常化与陌生化效果的创意处理是电视节目创新的本质所在。其实日常化与陌生化不仅是电视节目内容的基本属性,也是受众收视体验的类型与效果。对应于此,电视节目创新可以相应地区分为日常化的创新效果与陌生化的创新效果两条基本路径。

(一)路径之一:追求日常化效果的节目创新

从创新效果看,日常化是以逼真性为主要特性,通过真实还原生活的本真状态,回归日常生活,追求不事雕琢、不着痕迹的“自然”之感。节目创新中,追求日常化效果的核心,是缩短或拉近节目内容与形式与受众之间的时空距离与心理距离。采取的主要原则是相关性原则,建立节目内容与受众的心理需求、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形成日常生活经验和收视体验、当下收视体验和以往收视经验的同一和贴合,由此产生熟悉感和亲近性。从具体构成看,日常化效果的相关性体现为地域上的接近性、时间上的当下性、规模上的普遍性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就是相关性原则的充分体现与高度概括。从生活中来,意味着节目创新要注重从生活中发现、选取与普通大众的日常现实生活关联密切、受到广泛关注的题材内容;到生活中去,意味着即使那些与日常生活关联松散的题材内容,也可以通过“贴近生活,回到生活”的处理方式,在内容组合与形式设计上去除疏离感,实现生活化、通俗化。当然,日常化效果并不意味着只有原生态纪录才能实现,再现与表现,主观与客观,方法可以不拘一格,只要以“生活真实感”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具体来说,追求日常化效果的节目创新主要有两种方式。

1.还原与同构。作为电视的基本特性,逼真性通过真实地呈现生活,营造生活真实感,赋予了日常化效果令人信服的真实力量。还原和同构是体现逼真性的重要方法:还原强调节目创新对于现实的直接呈现,通过非虚构的手段,以纪实为主要方法,形成了电视屏幕现实对于生活的高度逼真,忠实于生活原貌,还原原生态,实现了一种生活情态的真实。同构则是按照日常生活的逻辑来实施同质同构,或异质同构。尽管是主观表现的,但是依然真实地传达生活的场景与氛围,真实地展现生活中人的生存、人与人的关系,实现了一种生活逻辑的真实。还原与同构虽然都是电视节目创新过程中对于生活的一种假定,但是一种不事雕琢、不着痕迹的“自然而然”。

2.简化和稀释。简化和稀释是根据传播对象的已有知识水平、已有收视经验,对传播内容进行删繁就简的处理,使得受众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收视经验,便于认知和接受。“有效传播的一个秘密是把语言保持在听众能够适应的抽象程度上的能力,……使读者或听众能够不感困难地从简单熟悉的形象转到抽象的主题或概括上来。”③换言之,节目创新的简化和稀释,就是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枯燥内容生动化,借助常识、常理来引导受众接受较为复杂与专业程度高的内容。

(二)路径之二:追求陌生化效果的节目创新

与日常化效果不同,追求陌生化效果的节目创新,关注的是对生活进行提纯和变形,超越、疏离日常生活,从而改变已有的惯性认识,创造新的收视体验和经验。就其效果观之,陌生化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与受众已有心理预知与期待形成落差,也就是所谓揭秘,去熟悉化,将平常的外衣剥去,露出不为人知的新质,形成新鲜、震撼、意外、惊诧之感。陌生化效果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差异性。规模与数量的差异并不能产生真正的陌生化效果,差异性的本质是追求独特性,独特意味着唯一、稀有、不可替代。差异性有三种含义,一是独特的节目题材、资源。独家新闻、独家材料,意味着节目资源的稀缺性和极致性。二是独特的开发加工能力,指的是对材料进行处理加工时的独特视角和方式。在媒体触角如此发达的今天,要想拥有独家资源难度很大,最终引领创新获得竞争优势的,往往是独家开发加工的能力,包括选取、呈现与表达事实的角度、深度、高度、力度、锐度。三是独特的个性。个性既是节目创新塑造的独特品质、品味,也是节目创新所致力于塑造的媒介形象、社会形象。比如主持人,像孟非从《南京零距离》到《非诚勿扰》,跨越新闻与综艺,一以贯之的是其难以替代的语言个性、主持特点。虽然模仿者可以克隆他的服饰,甚至光头形象,但是内在的独特个性是难以复制的。时空情境的陌生化、人物形象的陌生化、故事情节的陌生化、表现手法的陌生化等,都可以形成电视节目创新的陌生化效果。概括来看,主要有两种基本方式:删减与添加、反差与逆转。

1.删减与添加。删减与添加是一种较为保守的陌生化策略,即所谓的增减,对于节目内容、形式进行简化或丰富,使之比原生态更加单纯或集中。无论是删繁就简,突出湮没在众多内容与繁冗形式中的细节、亮点与重点,还是嫁接不同类型的节目模式,交融渗透,叠加组合,都是适当增加受众对于原有模式进行识别的难度,从而产生新鲜感。

2.反差与逆转。反差与逆转是一种先锋的陌生化策略,主要是对人们熟视无睹,已经习以为常的题材、经验、传统进行有意识的修正、偏离、倒置,对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收视经验进行较大幅度地修正改写,产生新的刺激,刷新惯性认识,形成陌生化效果。比如历史题材进行现实化处理,国家话语采取民间立场,精英话语予以大众表达等,都会产生陌生化的新鲜感。最极致的反差和逆转是颠覆,反其道而行之,强烈撼动了经典权威的地位、已有认知与经验。所以,反差与逆转的程度与创新风险呈正相关,程度越高,风险越大。追求日常化效果与陌生化效果的电视节目创新,并无高下优劣之分,可谓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如果从电视节目“采集—加工—呈现”的生产与传播流程来看,并不一定都是熟悉的、生活化的内容才能让受众体会到日常化效果,陌生化的内容经过生活化处理,同样能够达到日常化效果;产生陌生化体验的也不一定就是闻所未闻的事件,来自生活的原生态常常也有新鲜感。这表明,从生产一端的日常化与陌生化内容,到接受一端的日常化与陌生化收视体验,日常化与陌生化在电视内容属性与收视效果之间存在着正向或反向差异,从而形成了电视节目创新的四种主要模式,即日常化内容———日常化效果、日常化内容———陌生化效果、陌生化内容———陌生化效果、陌生化内容———日常化效果。

三、日常化内容的节目创新模式

日常化内容指的是为受众所熟悉的、或直接来自现实生活的选题和内容,具有普遍性与浓郁的生活气息。就节目创新的具体方向而言,它既可以顺向处理成日常化效果,也可以逆向形成陌生化效果。

(一)模式一:日常化内容———日常化效果

表面看来,日常化内容实现日常化效果,似乎无须加工,直接呈现就可以。但事实并非如此,第一、从电视的媒介特性来说,先进的技术和手段都不能使得电视节目的生产与传播完全实现“原生态”,经屏幕呈现的原生态其实已经经过多重假定和加工,是一种“拟态”的日常。如何淡化媒介的人为痕迹,并非容易。第二、就受众接受心理而言,面对着现实生活中看似司空见惯的内容,如何焕发出新鲜生动之感,令人心生贴近与熟悉,考验着节目创新主体发现生活的眼力和智慧。这一模式的难点在于如何保有题材原先的材质、风格、特质,淡化加工痕迹,却又能在平淡中显出不凡,显示出吸引力与可视性。受众所认可的“像生活一样、像真的一般”的日常化效果,离不开创新主体面对生活的真诚心态、节目的真实质感。纪实主义的兴起,改变了宣教意味浓厚的纪录片对日常生活的高度提纯,“摄像机从来没有如此直接和真实地反映生活。纪录片语言本身在那个年代对我们的好奇心是一种满足”。④如今,纪实的观念已经渗透在各类节目中,纪录将镜头对准平凡的小人物,选取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时光片段,尽量完整地呈现给观众,不以情节取胜,而是以生活中的原生态产生力量,产生新鲜感。民生新闻的成功也为这一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案例。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模式,突破了传统社会新闻重集体、轻个体,重题材、轻时效的模式,通过大城小事的第一现场,直接呈现市民身边正在发生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事件,在面向群体、普遍存在的公共服务性话题中聚焦民生个体生存,与受众个体建立起了相关性,与日常生活经验形成了对接,满足了受众即时知晓“身边事”的知情权。“新闻利用它们的形式把新鲜或新奇的事件置入熟悉的框架之中;新闻故事的熟悉性是新闻限制策略的关键”。⑤民生新闻正是成功运用了这一策略,没有将奇闻逸事作为最主要的内容,地域接近性、内容相关性、主题趣味性、形式单一性的诸多特点,不断匡正着民生新闻的创新方向,使之在展现生活景观的“日常化”中获得充分生长的空间。

(二)模式二:日常化内容———陌生化效果

从平常之处发掘出非凡的意蕴,创造出出人意料的惊奇,日常化内容———陌生化效果这一模式显示了电视节目创新思维中的“求异”取向。这一模式的创新要义不在于日常生活的表象,而是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独特视角和观点,从现实生活的突发事件与生活细节入手,通过独特的创意手段与方法,对看似平常的内容、大家已经熟知的内容进行陌生化处理。

1.讲述故事?探秘悬疑。本质上来说,讲故事的目的与功能是要讲述出被表面现象所遮蔽的事物真相,所谓“特别的东西”,就是值得说、可说而又能说的故事内核。故事的讲述离不开悬疑的支撑,某种程度上,悬疑的存在本身就是故事内核的构成。“所谓的悬疑(suspense),其实不过是拖延一下满足期待的时间。就像它的表面字义,悬疑就是将期待‘悬’在那儿———拖延即将出现的剧情,以及我们对‘完整’(completion)的渴望。”⑥,不论故事与悬疑引发的期待最终被证明是正确还是错误,如来如此的释然与出乎意料的惊奇都会使得节目波澜丛生、意趣盎然。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是全球最大的娱乐纪录片的提供商,它之所以获得全球行销的巨大成功,正是因为将纪实元素与娱乐元素嫁接,形成了“故事+悬疑”的叙事策略,通过“探秘”的发现过程让陌生化效果充分释放,成功打造了“娱乐化的科学纪录片”类型。发现类的科学纪录片没有像传统的科教专题片,排斥人和事的主体介入,不再满足于呈现科学与自然的知识本身,不再执着由表及里进入知识的原理和系统,而是注重讲故事,设计悬念,对于浩瀚历史的构想再现,交织成了探秘之旅的曲折历程,悬疑不断,惊奇丛生,破解未解之秘的探索历程被表述为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这种创新理念不仅启示了央视的《发现之旅》《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等一批纪实类、科教类节目;也带动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创新,对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抽象科学知识进行形象化表述,赋予了生活服务类节目既熟悉又陌生的传播效果。在制作手段上,采用新的制作技术手法,打造视听盛宴,也是让日常化的内容获得陌生化效果的重要方式。比如在前期摄制阶段,应用超常规视角摄影技术,比如逐格、延时、水下、针孔、红外摄影等特殊手段,形成了现实常规视角无法替代的视听体验。再比如在后期制作时,应用3D数字编辑手段,设计动画与实景合成,制造亦真亦幻的视听奇观。好莱坞灾难大片就大量运用了这些制作手段,营造了难以想象的灾难时刻。近年来的纪录大片也愈发注意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达到了更精致、更震撼、更有冲击力的收视效果。

2.设计情境?创制规则。对于电视节目而言,情境是推动情节发展、促使人物行动、引发矛盾冲突的重要手段,实现传播效果的重要环节,自然也是节目创新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拟态环境,既有极力模仿现实环境的情境,也有戏剧化、梦幻化、带有鲜明电视媒介特征的情境。情境的效应需要规则的支撑,更准确地说,是规则创造了电视节目的情境。选秀节目通过独特的情境设计与规则创制,形成了与以往综艺娱乐节目截然不同的创新效果。表面看来,选秀节目与游戏节目很相似,“游戏是我们心灵生活的戏剧模式,给各种具体的紧张情绪提供发泄的机会。它们是集体的通俗艺术形式,具有严格的程式”。⑦实际上,解闷、宣泄、自娱自乐的游戏娱乐功能,只是选秀节目的表面文章,选秀节目的情境与规则深层对应着现实社会的生存法则。不论唱歌、跳舞、滑冰还是厨艺,都是通过竞争实现自我价值、展示自我的竞技场,不论是明星,还是凡夫俗子,都是真实个体在特定情境与严格规则面前的一次真实出演。与《快乐女声》(《超级女声》)极力打造一个非日常的游戏情境不同,《中国达人秀》更加注意展现日常生活中平凡小人物的梦想与神奇表现。通过赛制、评委等元素,选秀节目建构了一个可以超越生活限制的特定陌生情境,“游戏只是游戏,而且存在于某个由目的的严肃所规定的世界之中”。⑧规则的设立突出了选秀情境中所具有的非日常的神圣感、仪式感、严肃感。因此,节目创新可以利用规则与情境的变化来加强节目的陌生化效果。比如,现场与幕后的交织呈现,就是选秀的一种特殊的情境设计。幕后花絮、成长故事、家庭抒情等纪实性内容的引入有力塑造了“超级女声”们的形象;《加油?好男儿》则突破演播室空间,让选手进入到现实时空去行动,参与公益慈善活动;《龙的传人》将拓展训练与动作片中常见的特殊任务场景作为竞赛内容;《绝对唱响》推出配对赛,男女歌手互相配对,形成组合;《梦想合唱团》则是将名人与凡人对接在一起;《变形记》与《花样年华》则真实呈现了情境交换后人物心理的强烈落差。这样随着赛制的推进,压力的增大,台上台下、台前幕后,才艺、情感、悬念、故事,为节目增加了很多戏剧性因素,节目的情境更加具有丰富性、生动性。

四、陌生化内容的节目创新模式

所谓陌生化内容,一类是时空上和现实生活有距离的,受众不熟悉的、稀有的、闻所未闻的题材内容。比如自然中的神秘现象、历史之谜、文化经典等方面的题材;还有一类是专业性较强,大众不了解和掌握的,比如法律、财经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传播知识、传承文明,这是电视责无旁贷的媒介功能和社会职责。就题材本身的价值而言,积极传播科学、法律、历史、文化等领域的知识和信息,有利于树立国家形象、弘扬民族文化、传播科学理念、普及法律知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传播价值和认知意义。然而,就题材本身的传播难度来说,这些题材之所以陌生,主要是与受众日常生活经验存在着较大的时空差距、认知差距,存在着知识鸿沟、专业门槛、认知障碍。

(一)模式三:陌生化内容———陌生化效果

陌生化内容处理成陌生化效果,应该是顺势而为,突出与强调的是题材本身的新奇神秘。比如,青歌赛中的“原生态”唱法,少数民族歌手们大多身着民族服饰,与以往舞台化呈现的民族歌曲不一样,他们演唱的歌曲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之歌、相恋之歌、喜悦之歌、悲怆之歌。这种原生态,本来就为世人所不知,就这样本真登台,不曾听过的乐符,没有审美化的艺术加工,这种原汁原味自然创造了一种陌生感。需要注意的是,陌生化内容处理成陌生化效果应该被理解为是一种新奇感的追求,所以在内容处理上也需要适当运用探秘与悬念。“方法可以是‘戏剧式’的,即以‘冲突’为中心,使用‘悬念’、‘陡转’、‘延宕’等戏剧手法,造成‘期待’、‘惊奇’、‘意外’等效果。”⑨由于是广大受众未知的内容,必然存在着诸多未解之谜,那么,以揭秘的方式带动叙事线索,以悬念引导受众的收视兴趣,容易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二)模式四:陌生化内容———日常化效果

“对新鲜事物具有敏感性或者以令人惊讶的手法再现另一世界是不够的;需要另外加上一个并存的因素,这就是打开通向重新发现被湮没的经验的大门,追回失去的时光。”⑩这说明,陌生化内容进行大众传播,不仅需要遵循电视传播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准确定位受众的接受水平线,处理好抽象和具象的关系、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对大众不熟悉的内容进行贴近性处理,以熟悉的形式来引导观众产生兴趣;对专业性强的内容进行稀释与简化,转换为生活经验可以感知、常识可以解释的内容。

1.建立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拉近内容与受众的时空距离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孕育了悠久的灿烂文明,尤其是中国,历史和文化赋予了现代传媒电视取之不尽的丰厚资源。随着媒介的发展,地域空间的差异被大大压缩了;与此同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类向过去与未来探求的目光拉大了时间的差距。这两种时空的变形产生的陌生感、神秘感构成了吸引力,对于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这些在时空维度上不断变换距离的资源是一个陌生领域,常常是知其皮毛与轮廓,而不知其详。如何改变受众关于历史和文化的“集体无意识”,激发探索欲与求知欲?建立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拉近内容与受众的时空距离是必不可少的有效方式。对于中国人来说,三皇五帝,唐宋元明清,大的历史脉络已是常识,历史的遗迹渗透在当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个民谚、俗语、掌故都承载着历史的基因,追根溯源,都有可能撑开一片历史的天空。在历史的时代风云中找寻细节,将大时代、大事件、大人物的细节呈现出来,这种“细说体”,使得空茫的历史具体化,与久远历史中的未知建立起相关性,容易引导受众感知、认知历史与文化。在经典历史文化的陌生内容如何形成日常化效果方面,电视讲座类节目提供了有益的创新经验。走上电视讲坛的学者、专家,扮演的是经典文化解读者、传播者的角色,电视屏幕虽不是课堂,但是他们同样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之责,必须面对的是如何处理好经典的文化精义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正如丹尼斯?贝尔所概括的:“在文化中始终有一种回跃〔ricorso〕,即不断地回到人类生存痛苦的老问题上去。”瑏瑡这些关于人类生命思索的元命题构成了历史与文化的问题史,恰恰就是历史和现实产生联系的结合点,也是讲座类节目解释经典的创新策略。在历史与现实、经典与生活的结合点上注入了生命个体的日常生活体验,将中华文化经典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讲故事,讲体验,从而使观众觉得自己与传统文化息息相通。正是在这一创新策略的指引下,《百家讲坛》从2004年阎崇年的《清二十帝疑云》开始,通过刘心武的《红楼梦》、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心得》,迅速成为了电视传播历史文化经典的标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获得空前的关注,并孕育了“舌尖体”,同样源自这一策略。该片巧妙地将中国悠长丰厚的饮食文化之“大”细化到舌尖之“小”,从自然的馈赠到厨房的秘密,以精致精美的细说,将感官味蕾的细腻体味延展到到文化味蕾的伦理气质,融化到一日三餐的家常情怀中,让人们在食品安全的时代隐忧中实现了一次精神的盛宴。

陌生化范文篇9

关键词:陌生化;情景喜剧;热播剧

一、引言

2007年9月美国CBS电视台新推出一部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TheBigBangTheory),该剧从开播之初的默默无闻的边缘题材到如今的黄金档王牌剧集,其收视率居高不下,并通过卫星电视和网络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培养了大量的影迷,得到评论界和观众们的一致认可。它不仅获得第61届艾美奖3项提名,还荣获2009年美国电视评论委员协会“喜剧突出成就奖”、“喜剧个人成就奖”等两项大奖。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剧市场,该剧为何能够脱颖而出,广受好评?下面本文将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中关于艺术创新的手法——陌生化对其原因进行探讨。

二、生活大爆炸简介

《生活大爆炸》讲述了一个美女和四个科学家宅男的故事。主人公Sheldon和Leonard是一对好朋友兼同事,共同租住在一间公寓。作为加州理工学院的量子物理学家,他们有着超高的智商,对于工作上面的事情游刃有余,但是对于日常生活,这两个大男人就显得比较笨拙了。直到有一天隔壁帮来了一位性感貌美的女孩Penny,他们两人的生活渐渐不同往昔。在Sheldon和Leonard的两位好朋友兼同事,也同为科学家的Howard和Raj的加盟下,四个科学宅男和一位美女共同演绎了一幕幕滑稽搞笑的剧集。

三、陌生化理论

“陌生化”作为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最早于1916年由什克洛夫斯基(下面简称什氏)提出,用于分析诗歌和文学作品,作为概括复杂感受和表现现象的方法。在他们看来,艺术的过程就是事物“陌生化”的过程,就是设法增加感受的难度,延长感受的时间。诗歌或文学作品的一切表现形式都不是对现实的严格模仿、正确反映或再现,相反,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背反甚至变形、异化。陌生化是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让表现客体“陌生”。作为一条有着坚固而广泛心理学基础的普遍的艺术原则,陌生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具备深刻的审美价值。

俄国形式主义者用这一理论对诗语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把它运用于对叙事文体、文学史的分析。自从陌生化被引入我国以后也被学者们运用于文学文本的分析,出现了许多运用陌生化理论分析文学作品的文章。邓建英(2003)在《“陌生化”与小说叙事视角》这篇文章中对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康德拉的《黑暗的中心》和王朔的《看上去很美》这三部小说的叙事视角的陌生化进行阐释,对读者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小说起来很好的推动作用。罗娜(2010)在《以陌生化理论析<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一文中从陌生化的角度对诗歌的结构和意象做了新的阐释,对该诗的主题做了更深入的揭示。董鸣鹤(2010)在文章《视觉的狂欢—语言陌生化在小说和诗歌中的一种体现》中探究了张爱玲、岑参和李贺作品中语言的陌生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变化及带给读者的震撼。总之,目前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运用陌生化手法分析文学文本,即诗歌和小说的文章已经不胜枚举。

情景喜剧,虽然不像诗歌小说有固定的文本可以反复仔细的研究,但它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所以对于关注艺术创作手法的陌生化思想,作者试图将其运用到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的研究,运用这一理论分析该剧之所以能够热播并受到评论界和观众广泛好评的原因。

四、人物刻画陌生化—以“天才”作为喜剧人物形象

剧中除了活泼开朗平凡普通的邻家女孩Penny外,其他四个主角均是智商一流的天才。

以往的情景喜剧主要关注平凡人的普通生活,而该剧则反其道而行之,讲述了四个科学的故事,他们的生活绝对的与众不同。

Sheldon,智商187,11岁就进入大学学习,15岁就在德国海德堡学院做客座教授,拥有一个硕士学位和两个博士学位,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家。作为一个高智商的人,Sheldon显然对自己的聪明感到十分满意,以至于常常显得有些自大。按常理这样一个自大的人应该会很让人受不了,难以接受甚至有些厌恶,但相反,通过观看剧集,观众会发现他是如此的可爱,在他身上无时无刻不透露这一股率真,令人油然而生一种保护和爱怜之情。

他直言老板只不过“是个没什么实际成就的高中科学教师”,他因为妹妹向别人介绍他是火箭科学家而感到万分耻辱和愤怒;他给研究生上课时说:你们之间一两个人即使成为理论物理学家,也可能只是用来教五年级的小学生。但就是这样一个高智商并自大的人,却深受观众的喜爱,因为他的自大和自负并没有丝毫的恶意,相反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在第一季第一集中,他看到Penny的房间十分杂乱,于是半夜溜进她的房间为她整理。面对Leonard的不解和无可奈何,他坚定的认为自己是对的并说:“想到我们对面的房间是这个样子,我睡不着。”而他率真的一个表现便是孩子气。他感冒的时候要求Penny像妈妈一样照顾他,边擦药边唱歌给他听。

总体而言,这个人物的智商和情商,自负和善良,自大和率真,以及高大修长的身材和无时无刻不透露着得一股孩子气令这个人物与众不同,充满了喜感,令观众印象深刻,过目难忘。

Leonard,智商173,出生于科学世家,拥有两个博士学位,加州理工学院实验物理学家,一直梦想有一天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相比Sheldon,他似乎暗淡了许多,然而憨厚老实却是他真正的闪光点。他性格温和,情商也趋于正常,而且他不像Sheldon那样以自己为中心并沾沾自喜,他向往正常人多姿多彩的社交生活。他如同沟通天才世界和平凡人世界的桥梁,他的憨厚温柔融化了天才和凡人的隔阂,使全剧的人物关系更加和谐完整。

Howard是一位犹太人,在加州理工学院应用物理学工作,是一位空间工程师。他自称掌握六国语言,并有过人的语言模仿能力。就是这样一位身材瘦小的犹太空间工程师,作为剧中唯一没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在工作中,他常常受到Sheldon等人的嘲笑;在生活中,对爱情充满了渴望,屡屡和姑娘们搭讪却屡屡失败。但就是这样一个个子小小、爱穿紧身衣、留时尚bobo头,爱展示他那可怜的六国语言和充满磁性嗓音并被Penny评价为“又恶心又可悲”的人物同样令观众难以忘怀。他虽然有些滑稽,也从另一个方面让观众感受到他的率真,正如他自己所说“像我这样一个人,如果再不积极一点的话还能有什么机会呢?”。他的形象也许有些猥琐,但他也不乏纯真,也正是他的这种猥琐和大胆,从反面表现了科学家们内心的七情六欲。

Raj是一位来自印度的粒子天体物理物理学家,同样在加州理工学院工作。以往的情景喜剧都讲述同一个社会团体内的故事,而在《生活大爆炸》中,不仅有犹太人的参与,还有印度人即Raj的加盟。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害羞,不过这源于一种疾病——选择性语言障碍,该疾病表现在他身上即为在女性面前说不出话。但当他发现酒精可以帮他克服这个问题时,他就经常和Howard一起跑酒吧,拿着酒瓶子和女性搭讪,这时他的闷骚便显现出来了。Raj的出现改变了以往情景喜剧单一文化氛围的旧况,为单调的美国文化增添了异域风情,而由此带来的文化冲突也较好的制造了喜剧效果,是该剧的笑点之一。

总之,该剧的四个主要人物形象均丰富饱满,各具特色且十分另类。他们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科学家在人们心中严肃刻板的印象,转而成为受人欢迎、单纯且又可爱的形象。每个人物都因其鲜明的个性而让人过目不忘,而这显然又与编剧们独辟蹊径,运用陌生化的视角创造剧本是分不开的。

五、总结

陌生化范文篇10

关键词:影像作品;艺术美;美的规律;陌生化;生命化

“美的规律”这一概念由马克思提出,他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里,把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某种特殊的形式感觉上升到“美的规律”的高度,提出和阐述了“人按美的规律建构”的著名观点,将美的规律融入到当今世界的创作与实践中。他认为艺术之所以具有美的规律,是因为现代艺术是人为创造的,与自然美景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书籍《艺术美学导论》中,艺术美的规律被定义为“艺术美形成过程中的必要条件规律,即具备了什么条件就一定会产生艺术美这个结果,反之在艺术美产生后一定能找到相应的条件”。抛开客观论美学所强调的对象的客观存在等这类非研究重点,在简化处理后,我们认为,艺术美的规律就是作为人为性的艺术对象在获得审美价值时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在此将其初步定义为陌生化与生命化,艺术美的规律就是陌生化与生命化的统一。

一、影像作品的陌生化

马克思认为,人类在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形成了“美的规律”———“人离开动物越远(其实就是离人类的原始兽性越远),其越能够形成对美的认识,掌握美的规律,以固有的‘美的规律’来控制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从而掌控和改造整个世界”。这一点与“艺术美的规律”中的陌生化是契合的。艺术美的规律“陌生化”是对艺术形象与生活形象、艺术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差异性及产生这些差异性的过程的概括。俄国形式主义美学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①陌生化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引起欣赏者的注意。人们面对日常生活事物的态度往往会变得机械化,其典型特点是节约体力或精力,因此那些被机械化看待的对象不再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即使注意到也是停留在表面认知,不会进一步深入思考。二是帮助欣赏者摆脱日常生活的“自动化”认识而形成审美态度。看到陌生化的形象,我们的知觉会不自觉地在它上面长时间停留,情不自禁地调动想象和经验,加深对其解读的欲望。相比肖像照,海报能创造出更多形式和风格的美感。比如优秀的中国电影海报设计师黄海为电影《黄金时代》设计的不同风格的海报,海报中真实存在的对象其实只有演员,如果删去海报上除演员外的其他元素,那只不过是一张剧照或者肖像,可当水墨、刀锋等元素出现在海报里,便增加了观众对其解读的兴趣。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思考海报上人物和其他元素的关联,从而对这部电影再进行扩充和联想。这样引导观众思考的一个过程,就是艺术陌生化所产生的效果。艺术的陌生化有利于帮助我们摆脱日常生活中的困扰而形成审美态度,我们的知觉在对象上停留的时间越长,越能够暗示我们这个对象不是一个生活化的对象。科幻电影被美国学者约翰•巴克斯特称作“原子能时代的诗”,在科技和奇幻的绚丽包装下,电影能产生诗歌般的体验美感。科幻电影承载着人类天马行空的想象,各种奇异、夸张的形象和符号都存在于其中,特技手段的加持使得影片中的场景更加梦幻且具有冲击力,时空穿梭、生物变异、超能力、机器人等题材满足了人们的想象,吸引了大批观众。不论是漫威电影中如钢铁侠、蜘蛛侠、绿巨人、雷神等拥有特异功能的IP系列电影,还是《头号玩家》《人工智能》《阿凡达》等独立篇章式的科幻电影,都满足和弥补了人们对过去、未来、科技和外星文明的幻想,“平凡人拥有特异功能”或“外星人如何与地球人共处”,在大部分科幻电影里都能看到这些如何“实现”。虽然已经超越现实,但电影总能以传达普遍的人性与价值为核心将它与我们的生活建立微妙的联系,这种非生活化的艺术形象既具备陌生化特点也拥有生命力。

二、影像作品的生命化

生命是艺术的本质属性。中国现代美学家宗白华认为,生命是艺术的本体,也是美的本体。艺术和美都是有生命的,“生命化”是艺术作品美的体现,是艺术审美主体感性的呈现。席勒认为美是活的形象,活的生命。《艺术美学导论》书中所谈及的艺术美的规律中的生命化是指艺术形象和形式摆脱了自身材质所固有的物理属性而具有了有机生命体的特质的过程,是生命的各个层次在对象上的鲜活呈现。成功的艺术美离不开生命化,人自身是有生命的,人们所存活的世界经过理解和移情也是有生命的,人善于将自己的生命本质投射到对象上去。艺术作为人为性对象,无论是在创作还是在欣赏中,都是生命投射的结果,即使那些表面上看来与生命没有直接关系的艺术形象,在向审美形象的发展中,也会逐渐获得生命的内涵。影像作品的生命化表现为影像本体和内容的生命化。内容的生命化通常表现为影像作品中颇具生命力的角色或形象,比如《阿甘正传》里主角对生命的追求和思考、《肖申克的救赎》中对生命和自由的探讨等,电影中体现人物遭遇重大挫折后对生存和生活的态度,令观众可以直接感受到。影像本体的生命化则表现为影像承载的内涵和创作者倾注于艺术作品中的生命力。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体现了影片本体的生命化。这部电影画面、色彩、构图可以称得上是美轮美奂,影片中各种动物的形象会让人在初次鉴赏时不禁认为这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美如幻境般的画面将观众从现实世界中剥离,影片完成了陌生化的表达。实际上,在童话般的奇妙糖衣之下,它讲述的是一个人的苦难与重生,也是印度人因宗教冲突而导致的悲欢离合。现实很残酷,但是生存和人性的关系,不仅是对立面,还有无限可能。就像派明明可以用他的智慧杀死老虎,但是他不能,不仅是因为老虎代表着他内心的兽性,还因为自己孤身一人面对未来更可怕,他选择驯服老虎,一人一虎从对立面到相互依赖,所以派说即使老虎在最后连告别都没有就离开,但仍然感谢他的陪伴。到这里,影片不仅实现了电影的“叙事”功能,还完成了影像生命化的表达。李安导演将自己对于宗教、信仰的思考注入电影中,导演的内心哲学也成为影像本体生命力的一部分。

三、影像艺术陌生化与生命化的统一

从字面上看,“陌生”是与生命或生活有距离的关系,而生命化反过来要求充分体现生命的存在。然而,生命的形式并不是生命的简单再现,而是对生命内在本质的揭示,情感和人性是那些最高级的艺术所传达的意义。具象艺术之美,以陌生化为前提;抽象艺术之美,以生命化为旨归。在生活和艺术之间,是需要做明显区分的。生活的缺陷,需要艺术世界的调剂,从而使人获得短时间的心灵净化与轻松,这个理想的艺术世界只有在与生活世界拉开差距时,才能显现出其存在的意义。具象艺术,是以具象的、高度生活化的形象为中介进行抒情、说理、叙事的艺术,要使之产生艺术美感,就要充分运用好使其陌生化的手法。抽象艺术,其直观形态本就是非具象的,许多现代抽象艺术在客观上无法产生审美效应,获得受众认同,正是因为在艺术美生成的环节中,它只有陌生化而没有生命化。远离具象艺术的特点为抽象艺术的陌生化创造了条件,因此如何创造出生命化的形象世界再次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获得观众的理解是抽象艺术创作者应注重去创作和表达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形象越夸张、奇特并远离日常生活,达到的陌生化效应就越明显,作品的审美境界展开的空间就越宽阔;而艺术作品对生命、人性价值观探讨得越彻底越有深度,那么它就越容易实现艺术的生命化。艺术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如何找到夸张形式和深度内容衔接的那个关键点,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张黔,吕静平.艺术美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