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9:26:20

民意范文篇1

深圳南山区麻岭社区居委会选区33名选民,最近联名要求罢免该选区新当选的人大代表、麻岭社区居委会主任陈慧斌。这一鲜见的选民主动提出的“罢免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它如同大海里的一滴水,映射出随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公民的民主权利意识正在逐步增强,同时推动我们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从而充分保障他们权利的行使,其意义超出了事件本身。从这件事情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值得欣喜的社会现象,即:选民意识的觉醒。

由这起选民罢免人大代表事件,自然就引出我们对什么是选民意识、研究提高选民意识的意义何在、如何提高选民意识等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本文在探讨选民意识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应当搞清选民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对选民的解释为:有选举权的公民。笔者认为这一解释不够完整、准确。完整的解释应当是:所谓选民是指在我国,具有我国国籍的年满18岁的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能成为选民。据此,笔者认为所谓选民意识,就是指选民对法律赋予其权利的能动反映及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观能动性。它包括了选民对法定权力、义务的认识、遵守和履行。基于此,笔者认为,选民意识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选民意识是一种主人翁责任意识。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只有具备法定资格的公民(选民)才具有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权力的政治条件。换言之,不具备选民资格,就没有资格享有法定的政治权利,就不具备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最基本的政治条件,也就无权行使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内的一切政治权力。选民在享有法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力的同时,也必须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此,每一位选民要行使好法律赋予的权力,首先应当具有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政治责任感。只有具备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政治责任感,才能具有强烈的选民意识,才能倍加珍惜和认真、主动、自觉地行使好法律赋予的权力,从而更好地享有法定的权利。而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政治责任感,源于选民对法定权利的感知和深刻认识。正是这种可贵的主人翁意识才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动力。

二、选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民主意识。选举制度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选民意识实际上是民主意识的重要体现,它是伴随着选举制度和选举实践产生的,并随着选举制度和选举实践的完善而日益得到增强。

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尽管在封建社会里就萌发了“民本思想”,但是封建专制思想始终占据统治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只能仗仰着“青天老爷”为民作主也就不足为奇了。与封建专制制度相对立的现代民主制度,其核心是以民为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由人民来实现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社会的一大文明进步。虽然选举制度引入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真正建立起选举制度并实行由人民选举出自己的代表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是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开始的。其间,由于封建社会的“牧民”思想根深蒂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不够深刻,法制建设不够完善,加上受“左”的思想严重干扰和影响,一段时期,人们的民主意识还比较差,选举制度一度遭到破坏,选举实践一度出现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恢复了民主选举制度,并完善了相关的选举法律法规,从而使我国的民主选举活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也使民主选举制度焕发出蓬勃生机。但是应当看到,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思想中的现代民主意识还十分淡薄,一部分选民对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不够珍惜,对法律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比较冷漠,参与选举的热情不够高。少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和工作中还自觉不自觉地存在着“替民作主”的想法,把自己定位于“救世主”的角色。这些正是目前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思想障碍。

三、选民意识是一种监督制约意识。选民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理所当然地应对选举出来的代言人进行监督,以促使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选举法》第九章第四十三条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者选举单位都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这就为选民对各级人大代表实施监督提供了充足的法律依据。同时《选举法》的第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和四十七条还分别规定了监督的相应程序。应当说选民对人大代表的监督是有法律依据的。而目前选民对各级人大代表的监督不力,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监督意识的缺失是其主要原因。

研究选民意识这一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广大选民有序地参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不断提高广大选民参政议政的能力,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各级人大代表更好地依法履行职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因此,笔者认为,要增强选民意识,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继续加以努力。

一要加强民主政治的宣传教育,大力提高全民的经济文化和法律知识水平。民主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换言之,民主的发展是以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为基础的,并随着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超越特定社会条件的民主是不存在的。选民意识的强弱依赖于民主发展的程度。一个社会民主化程度越高,选民意识就越强。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比较快,人民群众的观念更新也比较快。与此同时,人大工作创新出许多新鲜经验和做法,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广东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实践证明,要强化选民意识,首要的任务还是要把发展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放在重要位置,要把提高全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和法律知识水平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这是根本,是基础。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随着民主政治的开展,民主教育比任何时候还要迫切,无论在党内或在群众中,过去这点都是极其不够的。”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述,今天看来,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在下大力气发展经济、文化的同时,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普及法律知识,使人民当家作主的现代民主政治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只有这样,提高选民意识才有广泛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二要完善民主选举制度,让广大选民从民主选举的生动实践中不断强化选民意识。笔者认为,当前选民意识不强的重要原因是与我国的选举制度还还够完善有着一定的关系。由于目前选举制度上的缺陷,导致了选举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领导定调子,选民画圈子”的不正常现象,甚至极少数地区还出现了一些违法选举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少数人大代表不能正确处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不能忠实地代表人民的意志,关心群众的疾苦,为人民群众仗义执言;另一方面也使一些地区的选民对待选举工作有应付了事的想法,甚至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厌烦情绪。加之目前我国县以上(不含县级)的人大代表是间接选举,选民与被选举对象之间互不了解,选举的透明度不够高,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选民行使民主权利的积极性。因此,要提高选民的意识,应当从进一步完善选举制度入手,使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真正体现选民的意志和愿望,使广大选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说话是管用的,每个选民的一票确实是神圣的。

三要构建代表联系选民的机制和代表工作公示制,为选民履行监督职责提供必要的条件。各级人大代表是选民经过法定程序选举出来的,因此,对代表履行职责的情况应有充分的知情权。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各级人大代表的职能作用越来越得到充分的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与选民和选举单位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在一些地方,人民群众有困难需要解决就向人大代表反映,有什么冤屈就向人大代表诉说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令人遗憾的是,这还没有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诸多原因,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渠道还是不十分畅通。许多选民对自己选举的代表在干什么?关心什么问题?人大代表究竟有什么作用等等问题,知之甚少。在一些地方,尽管建立了代表联系选民的一些制度,但由于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检查机制,仅仅流于形式。代表联系选民尚未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少数代表对选民反映的问题关心重视不够,有时还出现能推则推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群众的不满。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各级人大必须研究构建代表联系选民的机制和代表工作公示制度,使代表工作经常地处于选民和选举单位的监督和支持之中。同时,各级人大代表应当树立起自觉地接受选民和选举单位监督的意识,做到经常深入选民和选举单位听取意见和建议,以促使自己更好地改进工作、履行职责,更好地为选民和选举单位服务。

民意范文篇2

一、充分认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重要意义

1、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社情民意,反映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反映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解决好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现实问题,从而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2、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逐渐增多,社会进入了“矛盾凸现期”。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人民政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做得好,就能够把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诉求,如实准确地反映给党委、政府,从而有利于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

3、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履行职能一项经常性工作。人民政协履行职能与反映社情民意密切相关,社情民意是开展协商讨论的基础,是民主监督的基本素材,是参政议政的重要内容。与政协提案、建议案、调研视察报告相比,社情民意有着更直接、快捷、灵活的优势。各级政协、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必须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使之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全过程。

二、健全反映社情民意队伍网络

4、做好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必须整合政协系统力量,形成合力,逐步构建以委员、信息员为主体,以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县(区)政协为拓展的“一体两翼”格局和社情民意工作网络。

5、切实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也是反映社情民意的主体。政协委员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自觉地把自身的社会荣誉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密切联系群众特别是本界别群众,敢于反映、善于反映社情民意。市政协办公室要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定期向委员寄发反映社情民意用笺,印发征集社情民意参考要目。

6、切实发挥信息员的骨干作用。信息员是政协反映社情民意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为拓宽社情民意信息渠道和来源,市政协决定从各派、工商联、市政协委员、市县(区)政协机关聘请一批政治素质高、参政议政能力强、热心社情民意工作、写作水平较高的同志为市政协信息员,作为反映社情民意的骨干力量。信息员要切实履行职责,县(区)的信息员每年至少要向市政协报送6条以上社情民意,且有2篇以上被市政协《社情民意》刊物采用;市直信息员每年要报送4篇以上社情民意,且有1篇以上被采用。市政协办公室要认真做好信息员工作的记录,定期通报情况,并以此作为信息员年终评优评先的依据,以调动信息员反映社情民意的积极性。市政协信息员要注重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了解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熟悉涉及群众利益的相关政策,不断提高采集、挖掘、整理、提炼社情民意信息的能力。市政协办公室要加强与信息员的联系和指导,通过业务知识培训、召开座谈会、寄发政协刊物等途径,不断增强信息员业务技能,提高反映社情民意质量和水平。

7、切实发挥党派团体和专委会的支撑作用。各派、工商联体现着政协的界别性,专委会反映了政协的专业性,在反映社情民意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各派特别是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要充分发挥党派成员层次高、专业性强、参政议政水平高的优势,进一步密切联系本党派成员,侧重于了解党派团体和社会相关阶层的呼声、愿望和诉求,及时通过政协这个渠道多报送一些有份量、高质量的社情民意。市政协专门委员会要把反映社情民意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自觉把专委会的调研、视察、走访、座谈等活动与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收集各自所联系的界别、行业、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使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贯穿于专委会履行职能的全过程。

8、切实发挥县(区)政协的联动作用。县(区)政协处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了解的社情民意信息更加直接、真实。各县(区)政协要正确处理好信息平报与上报的关系,在为同级党政做好服务的同时,高度重视社情民意上报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健全各项制度,落实具体人员,准确、及时地反映本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确保上报社情民意数量有明显的增长。

三、广辟社情民意渠道和来源

9、通过政协专刊和政协网站反映社情民意。要利用《社情民意》、《委员议政》等刊物,及时、如实地向党委、政府和上级政协机关反映社情民意。通过*政协网站*和市政协专用电子邮箱(cppccfz@),高效、快捷地报送社情民意信息。

10、从政协提案中筛选社情民意。在政协提案中选择有较强针对性的提案,整理成社情民意,报送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重点反映群众的利益诉求,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

11、从调研、视察中捕捉社情民意。通过政协调研和视察,将党政重视、群众关心的国计民生和深层次的问题,加工成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可操作性的社情民意,供党委、政府决策时参考。

12、从政协会议中摘编社情民意。政协的全委会、常委会、主席会等例会是政协参政议政的主要阵地。要善于从政协例会的大会发言、小组讨论中,摘编一般渠道不易掌握的民情民意、不易听到的呼声和愿望、难以得到的建议和批评,加工整理成社情民意,促进参政议政成果的转化。加强政协领导与委员的联系,通过委员约谈会、委员来信来访等形式,直接听取和反映委员及各界人士的愿望和要求。

四、努力提升社情民意的质量

13、选题求“准”。把握大局,突出反映事关我市赶超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以及带有倾向性、苗头性、警示性的问题;把握民生,注重反映人民群众关注的生产、生活等热点难点问题;把握基调,着眼于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推动有关发展和民生问题的解决。

14、内容求“真”。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原汁原味地反映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意见。要善于从大量繁杂的信息中捕捉和筛选具有反映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对一些重要社情民意信息,要深入调查研究,进行深度挖掘,着力打造社情民意精品。

15、反映求“深”。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注重调研,讲求质量,避免反映社情民意的一般性,多谋一些能够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多献一些能够破解难题的新办法。

16、报送求“快”。讲究时效性和一定的超前性,做到早发现、早收集、早反映。建立快捷高效的反映机制,重要信息一事一报,急事急报,以利于党政领导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最新的社情民意信息,推动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17、角度求“特”。“特”是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区别于党政部门信息的显著标志,也是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的价值所在。要侧重反映其它渠道不易掌握、不易反映、难以得到的社会情况和群众诉求,突出统一战线的特色,及时反映社会各界人士、各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政协界别的意见和建议,使政协的社情民意更具有代表性和界别基础,体现出政协的特色。

五、完善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机制

18、建立领导重视、各方合力的工作机制。市、县(区)政协和政协参加单位,都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要求列入年度工作目标,经常研究分析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年终进行考核。要建立主席亲自过问、分管副主席负责、秘书长或办公室主任主抓、各专委会主任积极配合的工作机制。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职能部门是办公室宣传调研科,各县(区)政协应明确领导、指定干部负责做好这项工作。

民意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层政情及时地向群众公布,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不断释疑解惑,沟通情况,改进工作,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管理民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二、主要形式和互动内容

政情民意互动以镇、村定期召开会议为主要形式,同时通过党务和政(村)务公开栏、举行听政会和干部进村入户等形式开展互动活动,活动要力求生动活泼,注重实效。镇、村一般每季度首月召开一次会议,遇到重要事项可随时召开。具体参会对象包括镇、村干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和党员代表、各类协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能人大户等,其中村民要占50%以上。要鼓励和引导参会人员在会前广泛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努力提高互动实效。

开展镇政情民意互动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传达宣传上级党委、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和下达的工作任务、要求;本级党委、政府工作目标任务以及工作完成情况;年度财政预算及执行情况;上级下拨专项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债权债务;集体企业及其他集体资产处置;工程项目招投标及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征用土地及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发放、使用情况;宅基地计划安排及审批使用情况;救灾救济款物发放、优待抚恤情况;农业生产排灌水电费情况;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情况;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情况等。

开展村情民意互动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传达宣传上级党委、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和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要求;村党组织、村委会工作安排及开展情况;财务收支情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情况;粮补资金、良种补贴及救灾救济款物发放情况;宅基地使用、村集体资产处置情况;村干部报酬、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四荒”承包拍卖、村机动地发包情况;村集体债权债务;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等。

三、工作程序和基本要求

开展农村政情民意互动机制工作的基本程序为:调查研究、公开政情、沟通互动、归纳梳理、落实办理、督查督办、通报反馈。在工作中要把握以下几个重点环节:一要深入调研。镇、村要设置举报电话、监督信箱,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全面掌握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二要注重实效。镇、村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反映的问题,认真进行梳理研究。对能够解决的,明确专人负责办理,公布责任人,接受群众监督;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要说明情况,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案,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解决;对于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帮助解决的,主动及时进行汇报,争取早日解决;对于不能解决的,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做到事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提高互动质量。三要健全档案。镇、村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建立政情民意互动台帐,做到“四有”,即有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活动记录、有规范的档案。

民意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保护山区生态环境,促进边远山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生态扶贫移民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政府引导、部门联动、乡镇为主、群众自愿、政策帮扶。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帮扶,充分调动农户搬迁的积极性,妥善处理好安置地迁入群众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户的意愿,不搞行政命令。

生态扶贫移民搬迁的基本原则是:自愿搬迁,科学安置,整合资源,有序推进。对需要实施生态扶贫移民的地方,坚持以自然村或聚居点为单位,引导整体搬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安置方式采用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有条件的乡镇规划建设移民新村或移民公寓,实施集中安置;鼓励有条件的山区农民自行购房或投靠亲友,向城镇转移;“三无人员”可由乡镇安排到敬老院。

三、范围和对象

生态扶贫移民实施范围包括北山、福临、开慧、白沙、金井、双江、高桥等7个乡镇。主要对象是:自然环境恶劣、生产资源贫乏、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生活水平低和易受地质灾害影响的群众。

(一)水库周边地区,生产资料匮乏或发展生产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不利于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及水源涵养的农户;

(二)居住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子女就学难,通讯、供电等基本生活条件恶劣的农户;

(三)政府列入自然生态保护(无人)区规划范围内的农户。

具体对象由县人民政府审定。

四、资金补助

县人民政府对生态扶贫移民按5万元/人的标准进行补助,各乡镇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当地农民生活水平等具体情况确定不同安置方式,可集中用于移民新村或移民公寓建设,也可根据移民意愿补助到户。对于建房特困户,可由民政部门另外给予扶助。

五、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县生态扶贫移民工作领导小组,主管全县生态扶贫移民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办,具体负责全县生态扶贫移民工程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扶贫移民工作;根据任务大小,或设立专门机构;乡镇人民政府是生态扶贫移民工作的实施主体,要根据全县生态扶贫移民规划制定本区域生态扶贫移民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确保生态扶贫移民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六、有关要求

(1)规范操作程序。要切实做好生态扶贫移民的宣传发动工作,严格把好移民对象的申报关、审核关,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科学选定安置点。实施生态扶贫移民的农户,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申请表,并提供全户的户籍证明和户主身份证复印件,经所在村村委会、乡镇政府和县农办逐级审核,张榜公示后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县政府批准后,农户再与乡镇签订退宅还耕(还林)、经济补助等有关协议。生态扶贫农户搬迁后户口可以迁入安置地,也可办理农转非;不再保留原有房屋和宅基地,实施退宅还耕(还林)。

民意范文篇5

一、提高认识,把反映社情民意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形式,关系到履行职能的方向性问题。反映社情民意包括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要真正做到群众的呼声先于一切,群众的疾苦急于一切,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就必须体察民情,善解民意,乐解民忧。政协工作必须深入了解群众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群众想些什么、希望什么,正确反映各界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呼声,把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代表好,从而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反映社情民意是广泛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关系到政协工作“两大主题”的有效发挥。促进团结与民主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主题,团结和民主的基础是民心、民意,只有真正了解民情、尊重民意、顺乎民心,才能实现团结和民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更深厚的社会基础,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提供更广泛的政治动力。反映社情民意是集中群众智慧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政协联系着社会各个阶层,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各界别人士联系着各自的群众,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想问题、提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要充分运用反映社情民意这种形式,准确地反映社会现实,从中了解到其他渠道不易掌握的信息和情况,听到不易反映上来的呼声和意愿,获得难以得到的建议和批评,为实现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参考。反映社情民意是发挥政协优势的重要途径,关系到政协工作的开拓创新。政协代表性强、人才荟萃,反映的社情民意层次较高、针对性较强;政协联系面广、位置超脱,较少受到部门或地方利益的局限,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各种情况和问题,所提意见建议更加接近实际;政协渠道畅通、上通下达,能够将来自各方面的意见直接反映到决策层,实现基层同高层决策部门的互相沟通。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做实做好、做出成效,政协的优势就能得到发挥,政协的工作就会活跃深入、增添活力。

二、拓宽渠道,不断扩大信息来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信息来源,要做好信息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多层次、多渠道地收集社情民意,扩大信息来源,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1、充分发挥委员在反映社情民意和信息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我们从二届市政协开始,要求每位政协委员每年至少提供一条社情民意信息,提出一条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并把反映社情民意的情况作为评选优秀政协委员的一个重要依据。每年全会前印发“社情民意用笺”给每位委员,及时收集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同时,市政协领导每年定期或不定期走访约谈委员,直接听取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委员对社情民意的反映。这样,既扩大了信息来源,又丰富了反映社情民意的内容。

2、开辟政协例会反映社情民意的新形式。政协例会是委员参政议政最郑重的形式,同时也是委员反映社情民意最集中的场合。我们充分利用政协的各种例会,广泛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每年政协全会前,我们都专门通过政协专委会、联络组活动,要求委员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全会期间,专门安排各组联络员收集各界别委员反映的社情民意,会后及时将委员们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分类整理成信息,报送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通过这一渠道,我们收集和反映了一些重要的社情民意信息。如《建议加快信息服务进村入户步伐》、《关注残疾人康复事业》、《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等信息,都引起了高度重视,得到妥善解决。

3、在政协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提炼社情民意信息。一是在调研视察和委组活动中捕捉社情民意信息。委员调研视察和委组活动,直接接触基层,面向百姓,容易收集到来自基层的社情民意信息。如我市行政中心工程是我市最大的市政工程,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的部分委员在视察过程中,针对群众议论颇多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我们及时整理成信息并报送市政府领导,得到了领导的批示,社会反响较好。二是在委员提案和大会发言中挖掘社情民意信息。我们针对委员提案和大会发言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先后整理了十几条信息,其中,《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及时报送省政协后,得到了省政府分管领导的批示,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三是通过召开各种座谈会收集社情民意。党委、政府有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活动及重要情况通报时,我们就主动出击,有的放矢地收集有关社情民意,使党政领导及时了解决策部署后群众的心态和呼声。

三、理清思路,切实加强和深化反映社情民意工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不同阶层、不同群众、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的人对某件事情往往有不同的看法,一个政策、一项措施的出台也常常是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种种客观或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复杂多变的情况说明,切实加强、认真做好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切实体察群众情绪,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对党政领导研究情况、科学决策就显得更加迫切、尤为重要。一是把握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在一定数量的基础上必须把质量放在首位,也就是说,要多出“精品”,创政协的“品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握这样几点:首先要突出重要性。要站在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紧紧围绕党委的工作中心、政府的工作重点,使我们反映的社情民意具有更大的份量和价值,或给党政决策提供依据,或给领导以启迪。其次,要突出建议性。不仅要反映问题,同时要出谋献策,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针对问题的症结,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使每一条信息都具有参考价值。第三,要突出警示性。抓住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中带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提出有前瞻性、预示性的意见和建议。要坚持宁少匆滥、多中选优、优中选精的原则,使政协信息具有“权威性”。二是把握好求深与求真的关系。“民意”不是指个别人的意见,存在的问题也有一个共性和个性的问题。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关键是要在“深入”和“真实”四个字上下功夫。几年来,我们从来不走过场搞形式,把道听途说、不加核实的信息当成社情民意。而且对社情民意原汁原味地反映,不是“加工、润色”。三是把握好报喜与报忧的关系。各级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在反映社情民意的时候,一方面要做到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另一方面要有喜听喜、有忧听忧。既要反对报喜不报忧,又要反对听喜不听忧。报喜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报忧要“敢”字当头,抓住要害。只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忧”,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忧”,愿意听的要反映,不愿意听的也要反映,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基层的真实情况和民众的意愿就不能如实地反映上来,就达不到我们反映社情民意的目的,就体现不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的特色。各级政协在把社情民意和信息反映到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后,要继续抓好反馈工作,抓好反映问题的跟踪,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协助党委、政府抓好落实,努力使委员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这样做,既可以促使反映的问题尽快解决,又能使委员从中了解自己所反映问题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反映社情民意的积极性。

四、与时俱进,不断开拓信息工作新局面

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领导重视是关键,只有领导亲自抓,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才能上水平、上层次、出成果;政协委员是基础,只有充分发挥委员的积极性,政协社情民意工作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政协机关是纽带,只有机关热心服务,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时效,才能渠道畅通;党政部门吸纳政协谏言是检验标准,只有党政领导认真采纳委员建议,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才能富有成效。尽管我们作出一定努力,取得了点滴成绩,但站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切实履行政协职能的时代高度,我们的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还任重道远。1、进一步增强对社情民意和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随着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不断拓展,人们的认识也逐步提高,但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主要是对这项工作在履行政协职能中的重要作用,还缺乏认识的高度和深度。回顾我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和信息工作,我们感到,领导重视,抓一抓,社情民意和信息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明显的增多和提高;但工作松一松,数量就减少,质量就下降。因此,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形式,关系到履行职能的方向性问题;反映社情民意和信息是广泛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关系到“两大主题”的有效发挥。

民意范文篇6

第二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服务。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应抓住重点,体现特色,真实准确,讲求时效。

第三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个界别、各专门委员会、政协委员、各派和工商联成员及无党派人士,围绕国家大政方针,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办公厅内部刊物,向全国政协、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以及省直单位、省辖市党政机关有关部门反映重要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四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重要方式。政协委员要密切联系群众,重点联系本界别群众,深入了解民情,充分体察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

第五条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办公厅和各专门委员会的重要职责。办公厅和各专门委员会要在组织会议、委员视察、专题调研、委员提案等项工作中,收集、整理政协委员反映的重要情况和意见、建议。建立信息特邀委员制度。聘请若干委员为信息特邀委员。同时聘请若干名热爱信息工作的人士为信息员。

第六条积极为各派和工商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参加政协的各派、工商联组织和无党派人士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中的作用。

第七条加强与各市、县(市、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联系,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根据需要在市、县(市、区)政协设立若干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联系点。

第八条维护政协委员、各派和工商联成员及无党派人士依照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民主权利。同时支持特邀信息员的工作。

第九条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办公厅主办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内部刊物。

第十条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办公厅信息联络处是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专门工作机构,负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收集、编辑、报送、反馈,以及有关组织、协调、服务工作。

第十一条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办公厅与参加政协的各派省委会、省工商联,政协各市、县(市、区)委员会,以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联系点建立专门的信息网络,以保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传递渠道畅通、安全、快捷。

第十二条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办公厅要重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队伍建设,配备必需的人员和设备,同时加强信息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培训,为开展信息工作创造条件。

政协安徽省委员会办公厅重视并支持党派、工商联、市、县(市、区)政协信息工作。

民意范文篇7

然而,由于工作过程的复杂性和情况的多样性,民主推荐这一重要环节从实际运行和具体结果看,仍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种不尽人意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有时民主推荐中出现民意失真的现象。这种现象虽不普遍,但危害极大。它不仅仅是影响少数干部的准确提拔和使用,更重要的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和障碍,影响到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一、民意失真的表现形式

这里所说的民意失真,从民主推荐过程来讲,是指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推荐人对被推荐人做出的一种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和判断;从民主推荐结果来讲,是指推荐票反映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距。从大量案例和调查情况看,选任领导干部民主推荐工作中的民意失真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表现之一:被推荐人的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的任职条件相差较大。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人认为这是民意失真的一种普遍表现形式。民主推荐的目的就在于扩大干部群众对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体现人民群众选择“人民公仆”、“人民公仆”向人民负责的社会主义原则。然而,在推荐工作中,有时却恰好违背了这一原则。一些工作能力强、素质好、作风务实、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政绩突出的干部,在民主推荐中得票较少;而一些作风飘浮、能力一般、政绩平平,不思工作、日常生活中吃吃喝喝、拉拉扯扯的干部,在推荐中的得票率却很高。这样的结果反映了民意的扭曲,背离了民主推荐的宗旨。

表现之二:被推荐者虽综合素质较强,但不具备岗位所要求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特长。有些职位不但要求人的综合素质强,同时还要求被推荐者具备相应的特殊技能和专长。而在推荐工作中,本来缺额单位就有与所缺岗位要求条件十分吻合的人选,但这些人选的得票率却上不去,推荐得票率高的却不是最佳人选。

表现之三:被推荐者虽综合素质较强,但有违法违纪行为,不具备任职基本条件。在民主推荐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违反计划生育,面虽不大,但影响不小。《条例》第六条明确规定选拔任用的干部要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但在推荐过程中有些违反计划生育或其它违纪现象的干部得票率还相当高。并且由于个别超生对象和违纪人员具有隐蔽性,使他们有可能穿过道道关口被考察入围。这种现象严重干扰了干部选任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民意失真的原因探析

民主推荐过程中产生民意失真的原因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既有来自推荐方的,也有来自被推荐方的,也有由于我们干部工作和推荐过程把握不好造成的。

(一)从推荐方来看

参加选任领导干部民主推荐会的对象,一般是本单位的工作人员及下属单位的主要领导。从参会主体与被推荐人的关系及参会主体的素质等方面分析,造成民意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1、受利益驱使,丧失原则。一些推荐人不负责任,不坚持原则,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只考虑局部、部门和个人利益,在民主推荐时打个人的“小九九”。如果是本单位补缺推荐,则不管被推荐对象符合不符合任职资格和条件,只要谁过去为自己办过事或上任后能为自己办事、对自己有利就投谁的票;如果是到外单位任职,也不管被推荐人的条件如何,调走后对本单位工作有无负面影响,只要谁不是“自己人”,就投谁的票,推荐出门,排除异己。

2、受感情困扰,放弃原则。一些推荐人由于受亲情、感情、人情的困扰,在投票时考虑关系多、考虑工作少,考虑情感多、考虑原则少,在感情与原则的取舍上,选择了感情,放弃了原则。一方面谁和自己关系铁投谁的票,谁是老乡、同学投谁的票;另一方面,碍于情面,推荐前谁给自己打招呼就投谁的票,或者领导暗示谁就投谁的票。这些“关系票”、“感情票”、“人情票”,严重影响了推荐结果的公正性。

3、受素质制约,丢掉原则。少数推荐人由于认识事物的水平较低,判断是非的能力不强,对被推荐者在政治业务素质方面只看到部分,看不到全面;在政绩上只看到“显绩”,看不到“潜绩”;在人格上只看到现象,看不到本质,因此做不出正确的判断,无的放矢,投下了“盲目票”、“糊涂票”、“无原则票”,无意中对干部选任工作形成了干扰。

(二)、从被推荐方来看

一些被推荐者一方面受“官本位”思想的束缚,认为只有当上“官”,才能显示自己的“价值”,而且“官位”越高,自己的“价值”也越大;另一方面受扭曲的价值观的羁绊,受待遇差别的诱惑,物欲膨胀,丧失理智和党性原则,把当官看作是为自己谋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在这种思想和价值观的支配下,他们把民主推荐的高得票率当作加官晋爵的“门票”和“入场券”,不择手段地拉“选票”,甚至不惜干出违法违纪的事情。这是产生民意失真的主要原因。

其一是不择手段地为自己拉“选票”。一些被推荐者把“票数”看成自己能否得到提拔和升迁的唯一凭据,认为没有好的民意,就谈不上提拔,甚至领导会对自己有了“群众基础不好”的看法,不仅影响一时的提拔,还会影响将来的发展。因此,为了把“票数”搞上去,达到自己升迁的目的,在民主推荐前打招呼,请客送礼,甚至“金兰结义”,“海誓山盟”,搞非组织活动。

其二是想方设法拆竞争对手的台。一些被推荐者为了达到提高自己得票率的目的,在极力为自己拉票的同时,绞尽脑汁地压制别人,拆竞争对手的台。一是到处游说,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把别人说得一无是处,故意混淆是非;二是背地里搞小动作、贴小字报、投匿名信,损害竞争对手的形象;三是投票时如是推荐一人,则投“亲自票”,如是推荐多人,则除了投“亲自票”外,要么不投别人,要么就是选择认为对自己没有威胁的人,刻意制造“分散票”,有意识地压制自己的竞争对手。

(三)、从推荐的操作过程来看

民主推荐的操作过程直接影响着推荐结果的民意成份。

一是推荐方案制定的不科学、不合理,影响推荐结果的准确性。推荐方案对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等解释不清楚、不准确,公布不及时,规定不合理等,使推荐对象无的放矢,无所适从,直接影响着推荐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二是群众参与的范围不合理,影响民意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由于参加民主推荐会的人员范围不科学、不合理,造成参加推荐会的群众不了解干部,应该参加、并且十分了解的群众又参加不进来。或者,推荐同样的职务,有时参加的群众范围有时大,有时小,表现出明显的随意性,致使推荐结果缺乏广泛性、代表性和准确性。

三是会议组织不合理,座次安排不科学,影响推荐结果的客观性。有些推荐会把会场设置在有利于被推荐人“沟通群众”的地方,让被推荐人安排食宿、娱乐,甚至“馈赠礼品”,使参会人员“吃了的嘴软,拿了的手软”,填了“违心票”。还有的推荐会由于座位拥挤,座次不当,尤其是少数人专门安插“心腹”,使得一些不能正确掌握党的干部政策的参会人,有的怕打击报复,有的信奉好人主义,不敢坚持原则,投下了“身边票”、“软弱票”。

四是主持人的明提暗示,影响推荐结果的真实性。有极少数领导干部,出于自己小团体或部门利益的考虑,不顾违犯《条例》精神和党的组织原则,为了提高个别人的得票率,事前谈话、开会,统一思想,在主持民主推荐会时又,对推荐人明提暗示。而少数推荐人也丧失原则,对领导提示“心领神会”,利用手中的“民主权力”,为建造“利益共同体”添砖加瓦,做出自己的贡献。这种现象虽不普遍,但却严重影响和干扰了民主推荐工作。

(四)、从干部管理工作来看

民主推荐作为我们选拔任用干部的第一道和必经的程序固然很重要,但它毕竟只是其中一道程序,与组织考察等程序互相联系着,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我们的干部管理工作、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反过来又对民主推荐或多或少地产生着影响。

首先,对干部平时的宣传教育不够得力,会导致推荐中的民意失真。由于我们平时在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方面存在“两多两少”,即抓干部使用多,抓培养教育少;抓业务培训多,抓政治思想教育少,使一些干部对于掌权为什么的问题,认识不正确,把作为责任和为人民服务工具的职务,当成了为“小团体”或个人谋私利的手段。由于观念上的错误,导致了权力的部门化、个人化、商品化,产生了拉帮结派、收买人心、拉“选票”等不正常现象。

其次,干部选任过程的机械、教条,对推荐中的民意失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条例》颁布初期,由于对精神吃得不透,在推荐过程中确实存在过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无论单位大小,按一个范围确定参会人员;二是无论参会人员多少,按一个得票率确定考察对象。这种机械的教条的做法,使得考察对象的确定缺乏准确性和民意性,同时也使那些符合推荐条件的干部热衷于提高推荐票,不择手段地去钻推荐工作的空子,直接导致和强化了民主推荐的不合理性,造成了推荐结果的失真。

再次,对干部平时的民意情况了解不够全面,也是民意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确定考察对象依据的只是提拔任用前的民主推荐结果。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带来的后果是“一次推荐定终身”,难怪我们少数不思工作的干部,由过去拉领导向现在拉群众转移。同时,“一次推荐定终身”本身也存在对干部了解不全面、反映民意不够的问题。

三、民意失真的综治对策

民意失真问题作为干部选任工作的主要“病症”,已经严重影响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健康发展,对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造成了严重障碍。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理解,准确把握《条例》和党的干部政策,采取综合治理的对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主推荐过程中民意失真的问题。

1、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使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客观公正地对待民主推荐。干部世界观的扭曲和价值观的移位,是民主推荐产生民意失真的根本原因。世界观的问题不解决或者解决不好,解决民意失真的问题就无从谈起。在现阶段,各级党组织要把对广大干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并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干部的头脑,使他们牢固地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真正把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根本宗旨,事事想着人民,处处为着人民。同时加强干部制度改革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进一步了解党的干部政策。通过以上工作,在广大干部中树立三种观念:一是被推荐者树立群众观念,把自己置身于群众面前,让群众能够毫无顾忌地评判、打分,真正展示自己在群众中的形象;二是广大参会人员进一步确立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和唯才是举的观念,正确对待,积极参与,抱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投下自己神圣的一票;三是广大组织人事干部要树立创新意识和新的选人用人观念,更多地把自己由“伯乐”的角色变成比赛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判员的角色,用新的干部政策武装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识别人才的本领,以新的思维和改革的精神搞好民主推荐工作,从而减少或消除民意失真成份。

2、制定严密可行的推荐方案,确保民主推荐的严肃性。实施方案是民主推荐的操作依据。每搞一次民主推荐,都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容易产生民意失真的因素分析透,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民主推荐的目的意义、推荐岗位、任职条件、推荐范围、参会范围、会议组织等,确保整个推荐过程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把民意失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3、科学合理地界定参会人员范围,确保民主推荐的广泛性。参会人员的范围直接影响着推荐结果的广泛性和合理性。经过实践摸索,我们认为,参加副科级干部民主推荐会的范围:乡镇应该是机关全体干部、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基层站所和县上派出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出席市、县的党代表和人民代表;县直应该是机关全体干部、下属单位的正职、退下来的部分老同志。推荐乡镇和县直的正职及重要部门的副职,参会范围应该适当扩大,采取上下结合、纵横结合的推荐方式,即在上述范围推荐的基础上,专门组织由县上四大班子和乡镇、县直机关一把手参加的推荐会,对不同层面的人员分别计票、加权计分、综合评价。同时要注意,参加推荐会的实到人数必须达到应到人数的2/3以上,民主推荐才能进行。

4、完善和改进推荐方式,确保民主推荐中民意的准确性。传统的民主推荐方式是给参会者每人发一张票进行填写,这种方式很容易产生“身边票”、“人情票”等。要有效防止民意失真,必须改进推荐方式。一是改进投票方式,让推荐人逐一领票,随领随填,或逐一进入秘密写票室单独填写。这样一来,群众就能无所顾虑的凭意愿推荐人选,杜绝“身边票”的现象。二是推荐会议与述职、演讲相结合,这样可以增加推荐人对被推荐人的全面了解,使填票有了依据,增强了推荐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5、充分利用各种推荐机会,实现民主推荐的经常性。为了避免考察前的民主推荐对被推荐者造成的“一次推荐定终身”以及了解不全面、评价不科学等弊端,我们可以把民主推荐、了解民意贯穿于干部管理的全过程,充分利用阶段考评、年终考核等机会,进行民主推荐。即平时推荐和定向推荐相结合,根据不同情况、不同时期、不同推荐主体的推荐结果综合分析、确定权重,加权计分,然后得出民意结果。这样对被推荐者的民意情况既注重了考察前的表现,又考虑到了平时的所作所为,能够全面地、历史地评价干部的民意。

民意范文篇8

县县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年月份以来。按照市委加强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求,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加强党群干群联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新途径,农村实行了以“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为主要内容的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架起了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既转变了乡村干部作风,又宣传和教育了群众,对做好农村工作、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基本动因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党的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小康社会。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社会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稳定和发展成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两大主题。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亲民”思想,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这就为我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协调和处理好农村稳定和发展问题指明了方面。广大乡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构建起与广大农民群众之间机动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与群众保持密切而广泛的联系,保持党的凝聚力、亲和力,保持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县通过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学习教育活动,近年来。逐步建立健全了乡村干部“学习培训日”党员活动日、民主评议干部等制度,有效地提高乡村干部的素质,促进了乡村干部作风转变,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农村村民自治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乡村干部素质作风与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部分乡村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深入地学习,理解不透彻,宣传不到位,落实有偏差,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甚至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有的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主观主义严重,宗旨观念淡薄,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求实效;有的干部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要求做什么,解不深、把握不准,对农民群众的疾苦缺乏同情心,眼睛向上,心思向上。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了党的形象和威信,而且影响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群干群感情纽带弱化与农民群众渴求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存在着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在经济利益上对基层组织的依附关系不复存在组织领导上的依赖关系变得松散,思想感情上依恋关系变得疏远,有吃有喝不找你同时,农民群众又需要基层组织能够建立起一种党群干群关系沟通渠道,有苦有处诉,有冤有处提,有事有处找,有怨有事要找你群众主人翁意识的淡化与基层组织执政手段的弱化使党群干群隔阂加深,双方缺乏基本的信任感,党群干群矛盾比较突出。一些群众对乡村干部有看法,气忿地说干部“不像话”一些干部则对群众不服从管理有情绪,委屈地说群众“不听话”三是农民群众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与乡村基层干部的传统领导方式产生碰撞。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广大群众理性思维活跃,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法治意识迅速提升,不仅要求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且要求更多地参与村里重大事务的决策。但是由于当前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机制还不尽完善,民主化建设力度不大,使一些地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流于形式,民主监督乏力,部分基层干部习惯于搞行政命令,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造成了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之间矛盾冲突,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特别是今年6月份省委书记同志在县乡村调研时发现一些问题之后,县县委进行了深刻反思,认识到七里堡村存在问题,不仅仅是这一个村的问题,带有普遍性,也有复杂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存在工作作风不深入、对群众关心不够等问题,也反映了存在着发现问题渠道不够通畅、解决问题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必须解放思想,县县委认识到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创新工作,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积极探索一种在基层发现问题、掌握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超前化解和处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基于上述考虑,县委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以往党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县推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每月定期由乡镇领导干部分村轮流、一般干部到联系村,组织部分党员、村民代表、普通群众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交真心、听真话、知真情、解难事,架起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知民情中改进作风,办实事中改善关系,帮民富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

二、主要做法

围绕“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这个主题,县在推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过程中。深入宣传,周密安排,严格程序,明确责任,强化督查,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规范,探索出了一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运行机制。

夯实基础。推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伊始,一)精心准备。不少干部不理解,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必要主动去戳“马蜂窝”部分群众也认为,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走形式,提了意见也白提;有的还对这项工作是否能长期坚持开展下去表示怀疑。为此,县委要求乡村基层党组织召开恳谈会前要精心准备:一是排查民情。恳谈会前,乡镇干部要进村入户,党员、村民代表要深入所联系户家中,收集社情民意,广泛征求意见,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并对问题进行梳理汇总。二是制定预案。乡镇党委召开会议,认真分析梳理出来的问题,超前研究具体的处理办法和整改措施,并根据乡镇领导干部分工,对口确定参加村恳谈会的乡镇干部。三是会前预告。村党支部提前将“村情民意恳谈会”内容方法,通过广播、板报等形式通知党员和村民代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做好发言准备,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打消了群众顾虑,让群众都认识到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党委政府、村“两委”真心实意倾听群众反映、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的有效措施,知群众冷暖的温度计,听取群众呼声的传感器,为民办事和帮民致富的信息源。

严格程序。一是明确恳谈内容。主要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规范内容。介绍与农民群众相关的法律法规、农村科技实用技术、市场经济信息、勤劳致富的好路子以及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对村“两委”和党员干部的反映、村民要求向乡镇党委政府反映的其它事项、对上级机关的意见和要求等。二是严格恳谈程序。首先是干部表态。由乡镇主要领导、党支部书记表态发言,讲明“村情民意恳谈会”目的表明乡村两级干部虚心接受群众监督、真心听取意见、热心为民办事的诚意,调动群众发言的积极性。其次是村民说事。让与会村民畅所欲言,向乡镇党委和村“两委”反映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村“两委”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其三是干部承诺。由乡村主要领导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现场解决;一时解决不了向群众说明原因,并公开作出承诺;解决不了整理上报乡镇党委、政府统筹安排,协调解决。三是明确恳谈要求。县委要求乡村干部要坚持做到五不准”即“参加恳谈会不准乘坐小汽车;对群众提出的尖锐问题不准中途打断;对群众的指责抱怨不准顶撞;对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不准推拖不办;召开恳谈会后不准在村里喝酒”有效地打消了群众的疑虑,拉进了干群之间的距离。县委书记赵中生、副书记江文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香芳等领导还多次参加部分村的村情民意恳谈会”进行指导和督查,收到很好的效果。目前,全县共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950余次,累计参加人员达12000人次,收集群众反映问题6大类1200多条。

强化落实。为民办实事是衡量“村情民意恳谈会”效果的唯一标准。为此,三)明确责任。县坚持实行村情民意承诺制度,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开好“村情民意恳谈会”着力点和落脚点。各村“恳谈会”结束后,对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对群众进行承诺,并填写《村情民意恳谈会情况反馈表》由乡镇干部、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签字后报乡镇党委,由乡镇党委就各村排查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实行归口办理,并制定详细的督办意见,对交办问题落实到人,提出时限要求。对不属乡镇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由县集中协调解决,并在10日内给群众回复。10日内不能解决、答复的问题,要及时向当事人解释原因。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要求乡镇派驻工作组,集中精力专门进行解决,确保“村情民意恳谈会”取得实效。目前,全心已协调解决群众反映问题570件,要求限期解决的630件。

取信于民。县各级党组织对于通过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排查出的问题和征求到意见,四)定期反馈。狠抓落实,限时办结,并在下次“村情民意恳谈会”上向群众进行反馈,形成“征求-解决-反馈-再征求-再解决-再反馈”大循环格局,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以实实在成效取信于民,使群众认识到推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是广大干部真心转变作风、虚心听取意见、热心为民办事的务实行动,群众对党和政府多了理解,少了隔阂,多了赞誉,少了怨言,多了支持,少了抵触。群众由原来的怕干部、不信任干部,变为“有苦会上诉、有怨会上讲、想富会上找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三、初步效果

受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欢迎,县推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全县上下出现了干部听民情、顺民意、办实事,群众信党委、信干部、心气顺的喜人局面,极大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架起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过去,一是畅通了民意反映渠道。干部了解民意的渠道比较狭窄、群众向上级反映问题不够畅通,以至于存在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有效控制、迅速解决,致使党员干部与群众间产生隔阂,党群、干群矛盾有所激化。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推行以来,全县广大群众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和支持。各村召开恳谈会,群众参加恳谈会十分踊跃,气氛热烈,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情景非常感人。许多群众感慨:以前和县乡领导说说知心话机会很少,现在好了可以面对面地与各级领导谈谈自己的想法,开通了老百姓敢于说真话、说实话,政府及时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绿色通道’百姓由原来的怕干部、不相信干部,有事对干部采取回避态度,或直接到市县上访,或与党委、政府对着干、煽动群众闹事,变为“有苦会上诉,有怨当面讲,想富找干部”乡村干部都能成为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小跑腿”工作员和贴心人,彻底扭转了昔日群众对干部是个“传话筒”通讯员”片面认识。老百姓称赞说:过去干部是催粮要款、吃百家宴,现在服务上门,工作到家,心暖了气顺了这样的会开得越多越好哇!

工作作风明显转变。通过“村情民意恳谈会”乡村干部面对群众提出的令人脸红心跳的问题,二是乡村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认识到自己与群众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广大干部细心研究群众利益,体察群众情绪,体验到群众的艰辛、疾苦、勤劳和善良,听到群众过去不想说、不愿说、不敢说的意见和建议,解了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什么,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更加明确,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干部与群众接触多了身上的官气少了;与实情接触多了虚假浮夸少了有效地提高了乡村干部决策的科学性,避免了工作了盲目性,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广大干部纷纷要求到群众最困难的地方去,要求到群众意见最大的地方去,要求到工作长期推不动的地方去,开展工作,为民谋利。桥盟乡、西岗乡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领干部住乡入村、包信访案件、联系不稳定村和上访户,从自身做起,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村镇干部在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中坚持“三个一”兴实风,从镇领导到一般镇机关干部每人“一个民心日记本,一支笔,一辆自行车或摩托车”经常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主动和群众谈心,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了小事不出村,一般问题不出区,大事不出乡。

促进了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通过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县、乡、村干部了解了农村存在问题和存在矛盾,三是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积极化解矛盾,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减少了信访量,促进了农村的稳定。朝歌镇西坛村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之后,镇党委针对该村历史遗留问题多、热点难点问题多、班子内部不团结的状况,迅速派驻了由一名党委副书记牵头的工作组,通过认真走访干部、党员和群众,查阅大量有关档案资料,对32条问题全部进行了调查处理。为让群众满意,下次“村情民意恳谈会”上,镇党委领导进村将32条问题处理情况如实向全体党员、群众代表进行了反馈。该村党员黄改兰、村民代表冯二孩拍手称赞说:咱西坛的事也处理了以前的旧事再也不提了以后还一心一意搞经济吧。目前,全县已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570多个。同时,全县还对群众反映需要较长时间解决的农田灌溉及人畜吃水、校舍改造及师资力量薄弱、道路维修等350条问题,分别制定出相应措施,正在着手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个别问题,如西部山区电视无信号或信号弱等向群众作了解释工作,对有些属于政策宣传不到位的如土地调整、退耕还林补偿等问题向群众认真宣传了国家有关政策。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后,广大群众的气顺了劲足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村情民意恳谈会”乡村干部根据了解到情况,四是进一步理清了经济发展思路。结合农村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认真分析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和制约因素,与农民一起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北阳镇卧羊湾村包村干部何彬在恳谈会上了解到群众有利用地处云梦山风景区地理位置优势发展经济的愿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领20余户村民学习蛋壳壁画和剪纸等工艺品制作艺术,发展旅游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西岗乡通过“恳谈会”发现群众想致富但缺乏技术、资金和科技知识等问题,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为群众送去《河南科技报》农家参谋》等农业科技书籍,并邀请省农学院专家来乡传授山药、莲菜等特色农业技术,今年以来,全乡380户农民种植特色农产品780亩,平均每户年增收3000元。

四、几点启示

县实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的做法,实践证明。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转变干部作风、做好农村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必须从现阶段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启示之一: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寻找最佳的途径和载体。建立起健全的联系群众的制度,新形势下实现党的群众工作目标不可缺的要素之一。与群众建立密切关系,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畅通党群干部密切联系的绿色通道,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摩擦,增强亲和力。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拓宽了民主渠道,让群众有苦能诉,有理能讲,有话能说,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愿望,解决了过去有话没地方、没机会说,说了也没人听、不顶用等问题,加强了党群干群之间思想的沟通,交流了感情,消除了隔阂,实现和维护好了群众的利益,因而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民意范文篇9

原为发改委投资处处长的王汉春,最近在竞选发改委副主任岗位中,通过共计90人参加的民意投票和民意调查两个环节,在30余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最终经过综合考察,就任这一岗位。省发改委是中国省级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

“干部在民意的关注下走向领导岗位,这样有利于干群关系的和谐,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胜败都令人服气。这样也能扭转用人上的不好风气。”44岁的王汉春说。

自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干部制度改革进入一个活跃期,地方基层党委通过制度建设愿意把更多的选人权交给群众,逐步改变过去“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做法,开始实行“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

分析人士认为,党决定用人的标准和程序,把选择权、选举权更多地交给公众,这“大大拓宽了中共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视野”,也可以有效防止用人失察。

参与王汉春民意投票和民意调查的代表来自省发改委,厅、局机关以及13个省辖市的发改委部门。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候选人在服务中有无徇私舞弊、态度差、作风差等问题。

负责此次选拔工作的江苏省委组织部青年干部处处长季明说:“增加民意调查的环节,就是要扩大民主,拓展选拔领导干部的参与主体,特别是群众主体。同时引导干部注意力下行,真正去关心群众疾苦,了解民意民情,善于尊重群众的意见。”

实际上,民意调查在中国一些地方的基层领导干部选拔中已得到广泛运用。自去年开始至今年上半年结束的中共省、市、县和乡(镇)四级党委换届中,绝大多数地方对换届人选进行了民意调查。

江苏盐城市委组织部长章大礼说,参与每个县级党委领导班子测评的民意代表都在2000人以上,而且考核权重超过60%。

“一位县委书记即便上级组织部门考察通过,而民意调查不过关,他也不会得到提拔重用。如果民意测评很差,他还面临降职使用的惩罚。”章大礼说。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许耀桐将中共选拔任用干部的这种变化,形象地比成“以前是一个或少数伯乐去相马,现在是更多的伯乐在更大的范围内去相马”。

“通过民意代表征求对所选干部的意见,是中国在干部选拔民主政治道路上迈出的具有突破性的一步,真正加大了民主的要素,使干部选用体制更加开放,更加透明。”这位长期研究民主政治的学者说。

许耀桐认为,中共作为执政党,其党内职务同样应受到全体党员的监督,民意调查等模式对党内民主也会有促进作用。

把反腐败斗争视为关系到自身生死存亡的中国共产党,通过这种扩大民主选拔领导干部的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领导干部的“带病提拔”,而以前相对封闭的选人体制容易导致买官和卖官等腐败现象。据江苏省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潘漫介绍,民意在一些地方的干部去留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全省56个市(县、区)党委换届中,有5个地方的党委主要负责人因民意测评不过关,被从领导干部岗位上调整下来。

民意范文篇10

一、司法要理性的吸纳民意,民众要主动的学习法律,建立对司法的信任

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办案件,在案件审理裁判过程中发生法律与民意激烈冲突,甚至出现司法违背民意的道义相悖现象。如何处理二者间的冲突,甚至解除司法审判中的道义相悖现象,是审理此类难办案件的关键。钱广荣教授认为,逻辑悖论有三个构成要素,即“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严密无误的逻辑推导”、“可以建立矛盾等价式”,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是“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因为它是“严密无误的逻辑推导”“、可以建立矛盾等价式”的逻辑前提。[1]发生司法违背民意的道义相悖现象往往是因为国家法律与社会民意各自“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之间的冲突引起的。因此,法律与民意各自不同的“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是引起司法与民意冲突的根本原因。调整法律和民意“公认正确的知识背景”,缩小两者之间不应有的差距,是排解司法与民意冲突,破解司法违背民意的道义相悖现象的基本理路。

(一)司法要理性的吸纳民意

中国传统法官认为,法律与民众追求的公平正义应当是同构的。正所谓“法不外乎人情”,这句古语的意思是在司法审判中应该兼顾法律与人情,做到法情两全。古语“人情所恶,国法难容”说的也就是人情在判断分析是非对错上比法律具有直接性、权威性,甚至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法律的是非善恶是以人情的好恶作为评判标准的。(在这里,人情实际上是民意的同义语。)而且,传统法官在对事实判断分析时,往往坚持以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民意作为标准,并更多的从道德层面对案件作出裁判。因此在中国古代,民意与法律一样被当做一种正当性资源堂而皇之地进入司法审判,甚至作为判决的理由。由于当时民众的法律知识极度缺乏,他们对司法判决的期待与评价主要是从伦理道德而非法律规范角度。在这样的司法环境里,法官要让自己作出的判决得到社会认可和接受,就必须保持与民众角色期待相一致的角色定位。因此,他们在司法活动中更习惯于运用政治的思维,即更多得从大众的视角,运用大众的是非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来裁判案件,努力做到让裁判结果符合广大民众的意愿。当然,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司法制度与司法环境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法律与道德、民意在解决纠纷中的作用方式也不同,而且在司法审判中,大多数案件也不会发生民意与司法相悖的情形,因为,法律本身就是代表大多数人意志的民意的体现,法官在遇到一般案件时,是不需要考虑民意的,而只需充当法律的自动售货机即可。但是,在遇到法律与民意相悖的难办案件时,传统法官审理案件的思路依然有可借鉴之处。那么,在目前司法制度下,法官如何理性吸纳民意呢?美国1889年的帕尔莫案以及四川泸州的张学英继承案很具有借鉴意义,在帕尔莫案中,祖父立下遗嘱指定帕尔莫为其遗产的继承人,但在看到祖父再婚后与妻子感情甚好,帕尔莫恐其祖父撤销遗嘱而使他一无所获,于是将其祖父毒死,以便及早获得这笔遗产。根据纽约州有关遗嘱方面的法律规定,该遗嘱是有效的,但是法官如果按照遗嘱裁判的话显然不合情理,于是法官依据普通法中的一项原则,即“任何人都不得从他的不当行为中获利”,裁决帕尔莫无权继承其祖父遗产。在张学英案中,主审法官也是考虑到民意,考虑到传统伦理道德,依据具有很强道义色彩的“公序良俗”这一民法基本原则而非更应该适用的继承法规定,智慧的剥夺了二奶张学英的继承权。

这说明法官在司法过程中一味的按照刚性的法律规范从事审判是不行的,法官的“合理化法律分析”一定要渗透着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影响。另外,由于社会关系的纷繁复杂,而立法本身又具有模糊性、滞后性、不周延性等固有缺陷,在司法实践中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民意便成了法官司法的重要依据,其判决不得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相背离。社会生活中与此类似的案件还有很多,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依据民意进行判决也是一种较为合理的选择。再一方面,当严格依照法律规则进行判决会出现明显不公,甚至是司法违背民意的道义相悖现象时,司法者可以依照那些与社会道德相一致的法律原则以及道德习惯等予以审判。在云南昆明就发生这样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一辆中巴车和一辆微型车相撞后,中巴车上的几名旅客赶紧下车救人,但不幸的是,随后疾驰而来的一辆捷达轿车将救助人员撞成二死六伤。交警部门最终对该案的事故认定是:捷达车司机酒后驾车负主要责任,微型车司机进入高速公路未配备警告标志负次要责任,死者不承担责任。责任方对该事故认定结果不服并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争议的焦点是死者违反了《高速公路管理办法》中有关行人不得进入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规定,是否应该承担事故责任,最终法院从道德民意角度出发,认为死者在高速公路上救人不违反法律规定,不应负事故责任。法院的判决获得了学者和民众的认可,学者们也都认为立法的本意、法律的精神应该符合普通民众的道德观念,符合基本的社会道义。当然民意具有非理性、易变性、易受引导等特点,因此民意不一定总是正确的。在马克斯?韦伯看来,依据民意裁判案件的中国古代司法是不理性的。的确,民意有时会被异化成“多数人的暴政”,在佘祥林杀妻冤案中,200人联名上书要求严惩“杀人凶手”,迫于民意的压力,法院最终对证据不足的“杀人凶手”佘祥林定罪量刑了,民意对冤案的结局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如何在具体案件中判断民意正确与否,是司法理性吸纳民意的前提。这就需要各级法院法官恪守公平正义的职业道德,充分运用自身智慧,在伦理学界和法学界讨论中形成共识和相关思路基础上,吸纳那些凝聚了足够社会共识和学术共识的民意,并通过必要的司法程序加以确认。

(二)通过道德教育,培养民众的守法品质以及对司法的信任

缩小法律和民意“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之间的差距,破解司法违背民意的道义相悖问题,不能仅仅依赖于司法对民意的吸纳,作为民意主体的广大民众还要加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养成守法品质,培养对司法的信任。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一切社会的现代化最终都取决于人的现代化,因此“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一堆废纸。”[2]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加快培养民众的法制观念,普及法律知识,养成守法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和对司法的正确心态,从而减少民意对司法的误解,营造依法治国的良好社会环境。首先,民众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知识的多少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法律行为,民众只有掌握了相应的法律知识,才可能以理性的甚至法律的判断标准评价案件,才可能依法做出相应的行为。法律知识也是守法的基础,是养成守法品质的前提。我国自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以来,一直把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为此国家实施了“一五”、“二五”等一系列的普法教育计划,开设“今日说法”、“大家看法”、“法律讲堂”等电视节目,开办专门的“法制报”等报纸,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也在加快发展,国家为普及公民的法律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法制观念与法律意识的人才。广大民众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它是养成守法品质的核心;其次要抓住机遇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养成从法律的视角思考分析案件的习惯。另外,媒体要全面客观报道评价司法工作,协调司法与民意的关系。大众传媒具有普遍性、广泛性以及实效性等特点,它能迅速产生广泛影响,甚至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舆论氛围。长期以来,一些媒体过度报道司法领域的负面新闻,甚至有些媒体通过报道司法领域负面新闻、贬低司法机关形象来提升自己的关注度,这对民众质疑司法权威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一方面,媒体应对司法中渎职、腐败等违法行为进行有力监督,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媒体应又要客观报道司法中的公平正义,引导广大民众建立对司法的信任,对司法权威的尊重,为构建和谐的司法与民意关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要淡化门户之见,避免法条主义

要建立和谐的司法与民意关系,不仅要在司法与民意的学理层面建立二者的认知共同体,还要在操作层面上有限地建立二者的“认知共同体”。在西方国家,司法审判被看作是高度职业化的活动,从事司法活动的律师和法官被认为是社会的贵族。司法活动非常讲究形式和程序,法官对形式正义有着特有的偏好,总是习惯于按照某种固定的、甚至是呆板的程序来审理案件,他们抑制自己的情感,泯灭自己的个性,就像自动售货机那样———一边是输入案件事实和法律条文的入口,一边是输出司法判决的出口,机械运行,不逾雷池半步,当过于偏爱法律论证和推理,把司法变成了纯智力较量之时,这就是一种法条主义。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司法改革,也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主张要向西方国家学习,走司法职业化发展道路。中国传统司法观念与此差异很大,中国古代并没有职业化的法官,他们在司法审判过程中也就不可能形成西方职业法官的职业化思维方式,而是采用大众的、平民化的思维方式来裁判案件,尽可能做到判决符合民意。在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中,古代法官本着一种自然正义的平民理念,经常超出法律条文字面的拘囿,因此,中国历史上既留下了法家式的法律推理,又留下了“经义决狱”的法律传统,这也为司法审判中进行伦理道德评价提供了很大的裁判空间。这种司法传统一直延续到近现代中国,甚至在上世纪80年代,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还写有“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判决理由。中国传统法官在司法审判中,往往能合理处理法律目的与法律条文的关系,他们不是死抠条文的字面含义,而是侧重于司法裁判本身的目的,甚至为此超出条文字面含义的拘囿。在处理条文与目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时,传统法官往往遵循“法本原情”的原则,并依照“衡情度理”的基本断案方法,根据解决纠纷的目的进行裁量。从司法裁判的效果来看,这种“衡情度理”案件审理方法将伦理道德因素引入到司法审判中,使司法审判带有平民色彩,进而保持与民意的一致性。当然,传统法官裁判案件的方法在今天来看似乎有些“和稀泥”的意思,但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司法调解不正是这一传统的延续吗?与今天所倡导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司法理念不正不谋而合吗?不正是解决司法与民意冲突所需要的吗?传统法官裁判案件的方法,虽然不符合司法职业化改革的要求,但是他们充分尊重了人的情感和尊严,体现了宝贵的人文关怀,他们不会以法律理性来排斥民众所认可的道义性。尽管大多数法律人强调“形式正义”或“程序正义”,但一遇到实际问题,和普通民众一样,都更看重“结果公平”或“实质正义”。规范思维真的就一定比普通理性管用吗?分析中国传统司法思维方式特点,对于试图走向职业主义而又面临司法违背民意的道义相悖问题的中国司法也许有很多启示,不囿于诸如法条主义的规范思维,将代表社会道义的普通理性引入司法活动,应该是消解司法违背民意的道义相悖操作层面的一条路径。正如苏永钦教授所提到的,司法“必须跳出专业主义的窠臼,扬弃只有司法者才懂司法问题的傲慢与偏见,学习从人民的角度看司法问题。”[3]人类社会进入现展阶段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趋势愈发明显,这在客观上需要相关领域、相关学科的学人以及从业者打破门户之见,运用宽广的视野,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应对。

三、创新民意进入司法的机制

前面从学理层面以及观念认识层面讨论了如何建立司法与民意的关系,但要真正构建二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必须通过创新机制加以落实。

1.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依据法定程序选举普通民众参加司法审判活动,这是民意的制度性体现方式。这项制度的设计目的是通过陪审员参与司法审判将社会公众的普遍价值观融入法官的司法活动中,维系社会主流价值观与司法的互动关系,起到思维互补的作用,以防止法官过于职业化而导致司法结果脱离民意,从而提高了社会公众对司法裁判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但由于我国的陪审员制度是在司法机关主导之下的一种带有封闭式的公众参与模式,忽略了广大民众对司法公开透明的现实需求,也缺乏与广大民众的良性互动,再加上人民陪审员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其难以发挥维系社会主流价值观与司法的互动功能,人民陪审员制度在一些地方也往往流于形式。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所指出的:目前人民陪审员任职条件还不够明确;人民陪审员的产生不公开、不透明,难以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同;很多人民陪审员不能独立正确行使职责,在案件审理中“陪而不审”;由于人民陪审员的补助标准太低,影响了他们参与陪审的积极性。针对这些问题,应切实采取措施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使其真正发挥维系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民意与司法的互动功能,减少民众对法院判决的误解。第一,改革人民陪审员选任机制,严格规范选任制度。法院在人民陪审员的遴选过程中,应当避嫌,由人大常委会在本辖区内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选拔,在遴选过程中,应结合人民陪审员的知识结构以及专业背景等综合因素,并考虑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民族成分等地方差异,参与具体案件审判的人民陪审员宜从行为发生地中选择能代表当地流行的价值、道德观念的人担任。第二,人民陪审员实行一案一选、一案一任制度,充分调动社会民众参与司法审判的积极性,同时能够避免产生“编外法官”、“专门陪审员”。第三,规范人民陪审员队伍的管理,加强对人民陪审员的奖罚、考核、培训以及监督。各个地方应当制定针对人民陪审员的明确补助形式和数额,由人大常委会责成本级人民政府将陪审员的经费保障纳入政府预算。同时,各级法院要会同人大共同制定监督管理人民陪审员的专门制度,先由法院象考核一般法官那样对他们的陪审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审判纪律和工作作风等考核,并提出书面意见,然后再由陪审员向同级人大常委会进行述职。加强对陪审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消除他们对法官的一种趋从心态,鼓励人民陪审员在依照事实和法律的前提下发表与法官不同的观点,避免“陪而不审”的现象。

2.借鉴美国法庭之友模式,由法院就个案组织专家咨询等形式向法庭提供专家意见法庭之友亦称“法院之友”,是当事人以外的个人或组织针对法院案件审理中有关的事实或法律上有争议的观点提醒法院注意或向法院表达意见的人。就与案件有关的事实问题或法律观点提出书面论证意见,即为“法庭之友陈述”。法庭之友有助于法院掌握尚未知悉的证据以及与法律有关的信息,从而帮助法院作出公正的裁判。现在很多大陆法系国家也已经实施“法庭之友”制度,一些国际仲裁机构也已借鉴。“法庭之友陈述”,一般是由对案件所涉事实有所了解并有专业特长的人提出,但理论上,任何个人或组织均可向法院提交意见书。因此,提供法庭之友意见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法院邀请某些专业人士或组织出具法庭之友陈述;第二,基于对案件的兴趣或重大利益的个人或组织,主动请求法院同意其提交法庭之友陈述;第三,当事人主动联系有关机构,请求允许其向法院出具法庭之友陈述,以支持其立场。

通过这一制度,可以保证法官倾听到民意,实现法官的“兼听则明”,又可通过专家的精湛理论知识与法官的实践思维相结合,为司法过程和裁判结果获得更多支持,增强司法裁判的权威性。结合我国的司法实际,为了增强社会民众对司法的信任,避免审判中民意与法意二者间的冲突,可以借鉴美国的法庭之友模式,在我国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专家咨询制度应适用于在法律适用方面存在争议的复杂案件,专家出具的意见书应当仅就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论证,对案件的事实及证据的认定,专家也不宜发表意见。根据我国相关诉讼法的规定,只有在庭审中经过双方质证之后,法官才能依法对案件事实作出认定,但出具法律意见书的专家一般都未参加庭审活动,更不用谈案件的证据进行质证。因此,在此情况下,专家在法律意见书中如果对案件事实进行裁判将违反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当难办案件出现法律适用上的争议时,法院可以邀请专家就法律适用方面的问题出具专家意见书。专家亦可基于对案件的兴趣或重大利益主动向法官提供自己对案件法律适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专家意见应在法庭上公开宣读,以示公开和透明。如果当事人任何一方对专家意见有异议,还可在庭审中辩论,以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