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维护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0:58:40

民法维护

民法维护范文篇1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在传统的民事权利能力制度中,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而胎儿是一种处于母体受胎之后,自然人出生之前的生物体状态。胎儿尚未出生,没有独立地人格,因此也无法以自己的名义来享受权利。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因对胎儿的侵权行为导致胎儿出生缺陷,或是因侵权导致胎儿的抚养人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都会对胎儿出生之后的自然人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在立法上往往缺少对胎儿权益的保护。

一、胎儿的概念

何谓胎儿?根据医学辞典解释,受孕12周(也有的认为是8周)开始,四肢明显可见,手足已经分化,才是胎儿。S而在此之前则是受精卵和胚胎期,而不是胎儿。若依此定义,那么在12周之前的生命体权益无法得到保护。因此,为了避免保护上出现盲区,法律上的胎儿与医学上的胎儿定义有一定的区别。我国台湾法学家胡长清关于胎儿的观点“胎儿者,乃母体内之儿也。即自受胎时此起,至出生完成之时止,谓之胎儿”。也有学者观点为胎儿是指自受胎时起,至出生完成前,在母体内尚未出生的生命体。在美国的侵权法上,曾经认为“一个未出生的胎儿不能与他母亲分离,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因此,他不会因为不法行为中获得赔偿。”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国侵权法也开始逐渐重新认识胚胎的法律地位。1946年美国哥伦比亚特区法院于Bonbes.Koz一案中最早承认了自然人得就其在胎儿期间所收损害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胎儿尚未出生,不具有权利能力。但是任何人都是经过胎儿期间才可能成为一个民事主体,对于胎儿,“只因其出生时间的纯粹偶然性而否定其权利是不公平的”。在自然人出生之前,也客观地存在某些人身利益,对这些人身利益有予以保护的必要。并且胎儿期间,“不仅未来的利益要保护,某些现实的利益也需要保护。”

二、对胎儿侵权的行为分析

1.对胎儿的直接侵权。即在出生前因不当行为导致胎儿的出生缺陷。如某甲在生产其子某乙时难产,某医院用产钳牵拉助产,在手术中出现困难,导致七分钟后胎儿才分娩出来,并造成新生儿头部严重产伤。后又发现某乙患有继发性脑积水,法医学鉴定为出生时产程时间过长及产伤造成,某乙父母以某乙的名义将该医院诉至法院,要求医院对其在助产过程中损害原告的行为承担责任,并给予经济赔偿。若胎儿出生后为活体但是带有缺陷,这种直接侵权行为将给出生后的自然人造成极大的痛苦。若是按照我国目前的立法,胎儿不能就该种侵害行为提起诉讼,只能由母亲对侵权人对其的行为要求赔偿。这样的规定极为不合理,造成对胎儿权益保护的不周延。但是就此种侵权行为的侵权主体也有较大的争议:

(1)父母之外的第三人造成的侵权。这种侵权行为最为普遍,如上例中的医院医护人员。对于该类人的侵权主体资格并无争议。

(2)胎儿父亲的侵权主体资格。对于胎儿的父亲能否成为侵权的主体,理论上存在较大的争议。一说认为父亲不能够成为对胎儿的侵权主体,如英美法系出现了对出生后的孩子赋予向父亲请求赔偿的判例Z。胎儿的生命为父亲赋予,胎儿出生后也由父母抚养,给予胎儿对父亲的赔偿权似乎无现实意义。一说认为父亲可以成为胎儿的侵权责任人。虽然大多数胎儿出生后由父亲抚养,但是也存在父亲抛弃胎儿或是拒绝抚养的情况,在此种情形下,胎儿对父亲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就变得至关重要。笔者认为父亲可以成为对待胎儿侵权的主体。首先,胎儿出生后无论父亲是否尽到抚养义务,出生后的胎儿和父亲都是两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不能够剥夺胎儿的这种权利;其次,如果不能够对父亲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也将不利于胎儿的保护。父亲可能会在怀孕期间不注意对胎儿的保护。而若父亲可以成为侵权主体,那么这种赔偿请求权可以成为遏制家庭暴力等的一种有效手段。

(3)母亲可否成为侵权主体。对于母亲的侵权主体地位,是理论中争议最大的问题。一般意义而言,伤害胎儿必定会对母体造成不好的影响,大部分的母亲不会刻意侵犯胎儿权益。因此,确立母亲的侵权责任人地位并无意义。但是在母亲选择堕胎时,母亲的生育权和胎儿的生命权就产生了极大地冲突。笔者认为,不应该确立母亲的侵权主体地位。首先,在现实生活中,确立母亲的侵权主体地位并无太大意义;第二,母亲有生育选择权,如若因胎儿的生命权而剥夺母亲的生育选择权,即是为了保护一种不确定的权益而伤害一种既存的权益,这是不可取的。

(4)父母在胎儿出生前,因为故意或过失对胎儿造成侵权的。比如由于父母患有遗传病,因为生育而传染给婴儿的。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下,父母不应该成为侵权的主体。从法律逻辑而言,父母应当承担对胎儿所受损害的过失赔偿责任,然而从自然感情和亲自关系角度而言,做如此规定又不合情理。如果法律要求父母就胎儿利益保护负担过重的义务,势必导致对父母行动自由不适当的限制。

2.对胎儿抚养人的侵权。此种侵权行为是指在母亲怀孕期间,因侵权人的行为导致胎儿的父亲或其他抚养人死亡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导致胎儿出生后在经济上和精神上缺少抚养人的抚养。

三、胎儿的权益保护形式

对于胎儿权益保护的形式,罗马法对胎儿利益保护的原则为:胎儿从现实角度上讲不是人,由于它仍然是一个潜在的(infiei)人,人们为它保存并维护自出生之日起即归其所有的那些权利,而且为对其有利,权利能力从受孕之时而不是从出生之时计算。正如保罗所说:“当涉及胎儿利益时,母体中的胎儿像活人一样被看待,尽管在他出生以前这对他毫无裨益。”\亦即在罗马法上,当涉及胎儿利益保护时,胎儿被视为自母体受孕时具有权利能力。]而近代民法上,世界各国对胎儿利益保护的立法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总括的保护主义(概括保护主义)。即凡涉及胎儿利益之保护时,视为其已经出生。如《瑞士民法典》第31条第2款规定:“子女,只要其出生时尚生存,出生前即具有权利能力。”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7条规定:“胎儿以将来非死产者为限,关于其个人利益之保护,视为既已出生。”

2.个别的保护主义(列举保护主义)。即胎儿原则上无权利能力,但于若干例外情形视为其具有权利能力。法国、德国、日本均采用此种立法例。如《法国民法典》第906条规定:“仅需在生前赠与之时已经受孕的胎儿,即有能力接受赠与。在立遗嘱人死亡时已经受孕的胎儿,有按照遗嘱接受遗产的能力。但是,仅在胎儿出生时生存者,赠与或遗嘱始产生效力。”第1923条在继承制度中规定:“在继承开始时尚未出生,但已怀孕的胎儿,视为在继承开始前出生。”《日本民法典》第721条规定:“胎儿,就损害赔偿请求权,视为已出生。”第886条规定:“胎儿就继承视为已出生;前款规定,不适用于胎儿以死体出生的情形。”

3.绝对主义。即绝对贯彻胎儿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原则。按照该立法模式,胎儿不具有权利能力,不得为民事权利主体。一般认为,1964年《苏俄民法典》和我国《民法通则》采用此种立法模式。

绝对主义立法完全否认胎儿的权利能力,使胎儿的权利保护处于完全空白的状态,导致多数侵犯胎儿权利的案件无法可依,最不可取。

个别保护主义给予胎儿权利一定的保护,最大的优点是保护范围清晰明确,在遇到案件时可以严格地按照法律来办理。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社会关系日新月异,法律仅仅依靠列举的方式,往往会导致法律滞后性凸显。在遇到新的情况时,胎儿的某些特殊利益仍然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这也有悖于对胎儿权利保护予以立法的初衷。

相比较而言,总括保护主义对胎儿权益保护最为完善。概括保护主义在胎儿活着出生的前提下,认为胎儿阶段涉及其利益时,均视为已出生。这就使胎儿的权益受到了全面的保护,避免了权益保护真空状态。

而何谓“出生”,即何时对胎儿的权益保护结束,开始采用一般自然人的保护方法。对于该问题,也存在多种理论。在罗马法上,规定的出生条件包括:(1)胎儿与母体完全分离:“但所谓分离,并不以脐带是否切断为标准”。(2)需为活产;(3)须有生存能力,指婴儿脱离母体后能够继续生存下去的能力;(4)须有一般的人形。而近现代关于出生的标准主要有一部露出说、全部露出说、阵痛说、初啼说、独立呼吸说等:

1.独立呼吸说是指胎儿全部脱离母体,且在分离之际有呼吸行为,为完成出生。胎儿是否继续生存,在所非问。此说为罗马法采取的标准;目前德国法学界也多主张独立呼吸说,英国布罗德里克委员会提出应采用独立呼吸说;_

2.一部露出说是指胎儿一部分脱离母胎即为完成出生。这一学说是日本刑法实务上所确立的标准,但在民法实务上并非通行标准;`

3.全部露出说是指胎儿全部脱离母体之时,为完成出生。德国学者梅迪库斯特持此说,并且此说为日本民法界通说;

4.阵痛说认为孕妇开始阵痛,为完成出生;

5.初啼说认为胎儿降生后,需能发声才是完成出生。

而史尚宽认为出生的条件有二:(1)胎儿需由母体完全脱离,而一部分露出者,不得谓之出生,反之其身体既已脱出,则脐带虽尚与母体联络,不妨谓之出生。(2)胎儿由母体脱离后,有活存之必要。苟已死于胎内或出生前已死亡者,无法律之人格。然出生后无须长时间之生活,即一瞬间之活存为已足。即全部露出时须有呼吸能力。目前通说大致采用了该观点,即胎儿完全脱离母体并开始独立呼吸的时间为出生时间。因此胎儿全部露出并能够独立呼吸,即成为一个自然人,享有权利能力,即使在呼吸后立即死亡,也作为自然人曾经存在。

四、胎儿的权利能力性质

关于胎儿权利能力的性质,亦即胎儿的法律地位,现有的立法例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承认胎儿的民事主体地位,即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根据这种立法例,胎儿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因此具有生命权,那么目前的堕胎行为的合法性就有疑问。若胎儿是一个独立的生命,那么堕胎无异于故意杀人,而这显然不符合当前大多数国家的立法。目前大多数国家承认妇女有堕胎的权利,但是可能会附加一些条件。如法国《韦伊法》允许堕胎,但前提是在受孕后三个月内进行。美国在判例oeSade一案后,孕妇个人可以选择是否堕胎。即使有的国家禁止堕胎,却极少有国家将堕胎作为故意杀人来处理。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旦赋予胎儿以权利能力,则流产无异于杀人,将对妇女保护和中国社会发展极大不利”。胎儿是生命形成的一个过程,但因此即认为胎儿具有权利能力,享有生命权,虽然可以使胎儿权益保护十分周延,但是将动摇传统的民事权利能力制度,并在立法上带来许多困境。第二种是主流的观点,即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胎儿尚未出生,仍然是属于母体的一部分,因此胎儿不具有权利能力。但是基于胎儿的特殊性,即胎儿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顺利发育,最终形成自然人。因此在胎儿孕育过程中其权利必须得到保护。所以该说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活着出生),胎儿可以享有权利能力。由于该说对胎儿权利能力的取得附有条件,即活产。而堕胎等行为导致胎儿无法活产,因此被堕胎的胎儿并不享有权利能力,从而避免了对堕胎合法性的争议。但是关于所附条件的性质,也存在不同的学说:

1.法定停止条件说或人格溯及说。该说认为在怀胎期间胎儿并没有权利能力,当胎儿系活产时再追溯到问题发生的时间(继承开始时或是侵权行为发生时)。即胎儿的权利能力的取得附有停止条件——活着出生。该说实际上在承认保护胎儿利益时,并不承认在胎儿涉及利益的当时具有权利能力,只有在胎儿活着出生时,才能够取得。此种学说,为日本判例所采用。基于该学说,在问题发生当时,该权利主体并不存在,胎儿的赔偿请求权只有在其活着出生时才能取得。但是在问题发生当时,导致了权利主体的“虚位”,从而在问题发生当时无法确认人,胎儿权益保护人不确定。如在继承、受遗赠的情形,当法律关系开始时,胎儿利益由谁保护不明;在赠与(生前赠与)时,无法判定法律关系是否成立;而在胎儿遭受损害时,不能立即行使请求权,有可能使索赔最佳时间丧失。

2.法定解除条件说或限制人格说。该学说认为,即使在怀孕期间,胎儿也被视为具有与出生的人同样的法律地位,具有权利能力。如果以后胎儿为死产时,其已经取得的权利能力才被溯及地取消。亦即胎儿的权利能力之取得附有解除条件。此说为我国台湾地区民法所采用,台湾地区民法典第7条规定:“胎儿以将来非死产者为限,关于其个人利益之保护,视为既已出生。”基于该种学说,当发生涉及胎儿利益之事项时,胎儿视为既已出生,取得权利能力,但由于胎儿的特殊性,其无法行使权利,因此可以将其父母确定为其法定人,从而能够及时地行使自己的权利,避免了权利主体虚位的问题。如若发生了对胎儿健康权的侵害,若侵害结果和因果联系能够即时确定,则可由父母行使侵权损害赔偿权。若之后胎儿为死产时,解除条件生效,胎儿不具有权利能力,该赔偿可依不当得利返还或是对其不生侵权行为,只是母亲的身体健康遭到损害,母亲可作为受害人请求赔偿。因此,法定解除条件说对胎儿利益的保护更为有利。例如《德国民法典》第1912条规定为胎儿将来的利益,特设管理人,其于出生时在亲权以下者,由父母为其管理;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166条第2项规定:“遗产之分割,以其母为人。”发生涉及胎儿利益之事项时,胎儿视为已出生,即承认胎儿在怀孕期间有权利能力,以胎儿的父母为其法定人,显然在制度上更加有效地保护了胎儿利益。

五、我国胎儿权益保护现状及出路

民法维护范文篇2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9条的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根据该条的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存在的期间从其出生到其死亡,当公民死亡后,其民事权利能力也当然消灭。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当公民死亡后,原先归属于其的某些权利并未因为其生命的逝去而消失,仍然存在,受到民法的保护;而有些权利则因为当事人的逝去也一去不复返,这就说明,并非所有死者生前所享有的权利都能够被继承和保护。那么,哪些权利属于前者,哪些权利属于后者,这是我们研究本文所提出问题的前提,因为,只有确定了研究对象的范围,我们才可以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和思考,否则,就会理不清思路,容易产生混淆。

二、关于死者民事权利能力的保护思考

近期实务上的重点问题是已故人的姓名在案件中是否应成为法律保护的对象。这就涉及到所保护的死者人格利益的界定问题,自然人生前享有财产权和人身权,自然人死后,其财产当然可以通过遗嘱,遗赠等各种方式由后人继承,然而对于其人格权,多数是无形的东西,是否需要界定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国《民法通则》在第五章民事权利中专门设立一节规定了人身权,其中包括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诸多权利,当然也包括公民的姓名权,并且规定公民的姓名权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些规定属于公民权利,依照《民法通则》第9条的规定,应当以有生命的自然人为限,而对于自然人死亡,因为丧失了民事权利,不能再作为民事权利主体。若死者仍然具有作为民事权利主体的资格,那么,在诉讼活动中,应当以死人作为民事诉讼的原告,这无疑是十分荒谬的。

虽然,法律在例外的情况下规定了对自然人死亡后的某些利益进行保护,例如著作财产权在作者死后的50年内仍然受到保护。但这里毕竟是少数的特殊规定,是基于法律明文规定予以保护的。在本案件中,其中的姓名权并未有法律明文规定在权利人死后仍予以保护,并且原告的父亲已故,其姓名权自然也就消失,其儿女无继承其姓名权的权利。法院的判决也证明了这一点,认为原告父亲的姓名权因其民事权利能力的消失而消失,其子女无继承该权利的权利,故不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老字号企业不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本案之所以产生争议,主要是对死者的人格利益的保护的界定角度认识的不同,我们应该看到,民法所保护的虽然是平等主体的合法权益,但是并不等于说就是保护平等主体的所有权益,或者是任何时候的权益。其应该是有限制和范围的,而针对死者,这是民法研究中的一个特殊的主体,因为死者已经不具有作为民事主体所应当具备的民事权利能力,因而当然不能作为民事主体,或者参与民事诉讼。但这并不是说死者就没有了权利,民事权利和民事权利能力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民事权利能力是一种资格,是权利享有的基础,其区别在于:(1)作为一种资格,民事权利能力只是法律上的一种可能性,并不意味着主体就实际享有,而民事权利则是主体已经实际享有的利益;(2)民事权利能力,包括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两方面,而民事权利则只涉及到权利,是单方面的;(3)民事权利能力,只有国家才可以直接赋予,和个人或者他人无关,而民事权利是一种具体的权利,都是由个人决定的,只有参与了具体的法律关系才能享有;(4)在存续期间上,公民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而民事权利的存续只决定于特定的法律事实,与民事主体无必然联系。从以上的这些区别,我们可以看到,自然人的死亡并不代表其原先享有的并为民法所保护的权利的消失,自然人死亡,其原先的权利,仍然应当为法律所保护,只要其所参与的民事法律关系在其死后仍然有效,只要这种特定的法律事实仍然存在,这与民事主体和民事权利能力并无必然联系。在我国,由于传统的观念,对于死去的人,人们在心理上和感情上总会认为死者的任何东西都是极其珍贵的,死者的任何尊严都是不能侵犯的,对于死去的人,应当给予更多的宽容,保护和理解以及尊重,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这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对他人的极大尊重。但是客观的说,对于死者——这种特殊主体,我们更多的是出于一种道德理念和社会公德,而对于其在法律上具体该如何对待,我们应当本着对死者最大尊重,而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和法律精神。行为人对死者权利的侵害,我们当然要用一定的手段予以惩戒,但有没有上升到法律管辖的地步,应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这需要本着公平客观的态度认真的去做出判断,当事人不能认为以死者的名义进行民事诉讼,就一定是取胜的保险锁,在一个民事纠纷中,究竟孰是孰非,应当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的对待,这既是对社会公德的维护,也是对已故人的负责和尊重。即便是对死者的权利的侵害已经到达了应当以民法来管辖的层次,也应当与平日里一般的民事诉讼区分开来:有时,法律在一定情况下,特别规定对死者的某种利益加以保护,准许死者的继承人或者其他亲属以某种方式维护死者的利益,这并不是承认死者本人仍享有某种权利,而是赋予死者的继承人或者其他亲属以某种权利,例如某些国家在死者的名誉受到损毁时,准许死者的子女请求民法上的保护措施,这只是赋予子女以保护其死亡父母的权利,而非赋予死者这种权利。例如前文所说的关于著作财产权在作者死后的50年内仍然受到保护,其保护的只是著作财产权。著作权可以延续到作者死后若干年,但这并不是承认死者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著作权包括著作财产权和著作人身权,前者可继承,归属于继承人,而后者,法律不承认其存在,对于死者死后的继承问题,法律只规定了著作人的字号或由死人享有,其亲属或继承人仅仅可为维护死者人格上的利益而行使这些权利。

民法维护范文篇3

网络虚拟财产作为随着网络发展而诞生的新兴事物,我国现行法律对其没有明确的规定。学术界对其含义的观点不一。主要有两种观点:广义的网络虚拟财产说,认为一切存在于特定网络虚拟空间的具有专属性的财产都是虚拟财产。狭义的网络虚拟财产说,认为网络虚拟财产特指在现实生活中可以交易的,具有现实交易价值的虚拟物。笔者认为,综合两种学说,狭义上的网络虚拟财产说更为合理。对网络虚拟财产价值的确定,必须同其在现实生活中所具有的交换价值相联系。

二、侵害网络虚托的民事责任

1、侵犯网络虚拟财产责任的构成要件

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由四个方面组成:侵害事实、违法行为、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第一,存在侵害事实,由于其他网络游戏玩家或者是网络游戏运营商的的行为,对权利人的网络虚拟财产造成了不利后果。在这里,权利人的网络虚拟财产应当具有合法性,对于不是通过不合法的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不予保护。这里的合法性主要是指通过合法途径取得虚拟财产、虚拟财产自身的内容合法等。第二,存在违法行为,侵犯权利人合法权益的侵犯行为必须是违法的。比如:盗取他人游戏账号、游戏装备等。第三,侵害行为和侵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是侵害行为人对损害事实承担民事责任的必备条件之一。第四,存在主观过错,是指行为人通过其实施的侵权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在法律和道德上应受非难的故意和过失。由此可见,当网络游戏运营商侵犯玩家的利益时,因为网络游戏运营商居于统9巾地位,网络游戏运营商仅一般过失就可以认定其主观存在过错。

2、侵犯网络虚拟财产责任的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在侵权法中有着重要地位,因为不同的侵权原则决定了不同的责任构成要件、举证责任有谁承担和损害赔偿方法。我国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有四种过错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网络虚拟财产的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上,笔者认为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并且由于网络游戏玩家和网络游戏运营商之间存在不对等关系,在网络游戏运营者侵犯玩家利益时,应当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由运营商来提供能证明自己无过错的证据。这是因为网络游戏运营商掌握着整个网络游戏资源,而普通的玩家所能了解的信息则非常有限,如果由玩家提供证据,则大大增加了游戏玩家诉讼的难度,不利于维护其合法权益。

3、建立完善我国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民法维护范文篇4

人格尊严是指生存的尊贵庄严,不容侵犯的身份、地位、资格。人格尊严作为一种人格利益应该受到法律保护,已成为共识,但对其采取何种方式保护?民法学界存在争议,经概括基本上有以下三种观点。其一是一般人格权说。认为:“人格尊严已涵盖了人格权的全部内容,应作为一般人格权对待”;‘人格尊严权是一般人格权的代名词”;梁惹星教授也在《民法总论》中认为:“人格权有一般人格权与特别人格权之分。一般人格权,指关于人之存在价值及尊严之权利,其标的包括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自由、姓名、贞操、肖像、隐私等全部人格利益。因此,一般人格权是以主体全部人格利益为标的总括性权利。……特别人格权,指法律就特定人格利益所规定的权利。其二是名誉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明确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相当长的司法实践也是将人格尊严权纳入名誉权中保护的。其三是独立的具体人格权说。认为:“人格尊严的内容不能完全为其它人格权所分化,更不能为哪一种具体人格权所包容,它具有自己的独有内容,应当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予以规定和保护。”谢怀杭先生认为,在今天,人格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以权利人的人身为客体的,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一类是以权利人的其他人格利益(精神上、心理上、作为独立人格者而存在的利益)为客体的,包括姓名权、自由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个人秘密权)、个人尊严权、个人情报知悉权等;栅罗玉中、万其刚和刘松山也曾论述到:‘《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对于这一规定,有的学者将其认定为‘公民的一般人格权’。我们在这里把它作为‘个别人格权’看待。”嗍以上三种观点可以看出,将人格尊严权等同于一般人格权来保护,基本是以我国著名民法学者如王利明、杨立新等为代表,大多数学者关于此的学术论文都追随这一观点。但这种观点没诠释人格尊严权、一般人格权与人格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名誉权说主要原因在于《民法通则》把人格尊严权内容规定在名誉权中,实质上人格尊严与名誉人格利益有许多不同。基于人格尊严权立法历程以及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人格尊严权成为一项独立的具体人格权更具必然性。

二、人格尊严权走向独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独立的人格尊严权是和谐社会应有的内容

从权利产生来看,任何一项权利都根源于社会主体的某种生活需求,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用实验的方式举例说明了人的基本需求的范围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对认识和理解的欲望、对美的需要等等。现代心理学关于人的需要理论成为了现代人格权的立法基础。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对人格利益的需求不断丰富,作为人格权客体的人格利益在法律上表现出多层次性:最低层次的生物形态的人格利益,主要包括人的生命、健康和身体部分机能的安全利益需求,它以权利主体的人身为核心;较高层次的社会形态人格利益,它是公民与他人或社会发生联系的需求,主要包括归属与爱的需求(婚姻自主权、信仰自由等),尊重的需求(姓名权、名誉权、个人隐私权等)等;最高层次的心理形态人格利益,主要包括自我实现的需求和对美的需求等,它以人的精神活动为核心。因此人格权制度的立法基础经历了从纯粹把人作为生物发展到作为社会关系的载体,又发展到对人的精神存在赋予了法律意义的过程。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提倡和保证人的基本人格的要求,重视人的社会化和精神健康。人格尊严,是一个人作为人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应受到他人或社会最起码的尊重,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当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就会产生精神痛苦和疾病,就会破坏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目前我国正处于大量社会形态人格利益法律确认和保护阶段,许多社会性权利要求在未来制定的民法典中被确认为独立权利,如隐私权、婚姻自主权、声音权、信用权等。人格尊严在人格利益的三种形态上属于社会形态上的人格利益,是社会性权利,对人格尊严权保护能使民事主体的自身完善和发展得到了保障,推动社会文明与和谐发展,在现代法律权利本位的思想下,法律赋予它独立地位是社会走向和谐的必然之路。

(二)独立的人格尊严权是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中国古代法律传统中,重刑轻民的特征非常明显,刑法体系非常发达完善,在汗牛充栋的法典中,却找不到一部民法典或具有民事性质的法典,尤其漠视民法中人身权的保护。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人格权的保护,人格权利益中的人格尊严利益的保护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1982年我国通过的《宪法》第一次从法律高度宣示人格尊严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1986年的《民法通则》第一次确认了人身权制度,是我国人权保护的一个巨大的进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在追求利益欲望的膨胀过程中,必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如消费歧视、就业歧视、性骚扰等还大量存在,将人格尊严权包含在名誉权中已达不到保护民事主体人格利益的目的。民法对人格权的保护类型少、范围窄弊病充分暴露出来,尤其是把人格尊严权包含在名誉权保护之中,将不能满足人们对价格利益保护的需求。后来颁布的《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人格尊严权与名誉权分离并加大对人格尊严权保护力度,人格尊严权渐渐形成了一项独立具体的权利,但它适用范围有很大局限性,如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强调内涵和质量,越来越重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渴望地位平等和人格被尊重已成为迫切愿望,人们需求更多的权利和权利类型。2o01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文规定人格尊严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使人格尊严权在司法实践中得以确立,适用到普遍领域。人格尊严权从无到有,从包含在其它权利中到分离,逐渐独立成为一种具体人格权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是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

民法维护范文篇5

网络虚拟财产是数字化、非物化的财产形式,它包括网络游戏、电子邮件、网络寻呼等一系列信息类产品。但由于目前网络游戏的盛行,虚拟财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网络游戏空间存在的财物,包括游戏账号的等级,游戏货币、游戏人物拥有的各种装备等等,这些虚拟财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现实中的财产。他们有虚拟性,同时也体现着其现实的物品属性,是虚拟和现实价值冲突的连接点,同时也是所有对于虚拟财产矛盾的中心所在。

2法律保护的网络虚拟财产的范围

在法律上对网络财产加以限定,排除那些不正当的网络数据影响是必要的,以下即为笔者在借鉴民法中财产权的法律条件之后,对于构成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条件所做的归纳。①须具有合法性。其合法性体现在:第一,主体资格合法。第二,财产内容合法。第三,取得程序合法。②须依法取得,网络虚拟财产须经过法律允许的方式取得。这种财产须产生并存续于网络之中,体现为无形性和虚拟性。网络虚拟财产是一种信息权利,而不是信息化的权利。③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须具有可评估性和确定性。网络虚拟财产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遵循商品的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④须具有现实的财产性即网络虚拟财产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网络虚拟财产的经济价值可以理解为:第一,与现实的金钱发生联系;第二,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第三,对主体有积极意义,能满足某种需要。

3我国民法对网络虚拟财产予以保护的意见

3.1程序方面

民法维护范文篇6

坚持遵守党的纪律,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自觉维护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良好形象党的纪律是实现党的队伍的集中统一,保持党的战斗力,实现党的纲领路线的重要保证,是党的利益的体现。共产党员以党的利益为利益,能够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因而我们党的纪律,是建立在广大党员自觉基础上的纪律。但对于某些缺乏这种自觉性的党员来说,党的纪律又有强制性的一面,所以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党章规定:党组织对违犯纪律的党员,要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还规定违犯政纪国法的党员,必须受到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的政纪或法律处理。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应开除党籍。党的纪律的强制性,还体现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党员,不论资历多老,地位多高,如果违的纪律,都要受到纪律的制裁。既重视通过纪律教育提高党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又坚持执行纪律的严肃性,强制性,把遵守党的纪律的自觉性与执行党的纪律的强制性统一起来,是我们党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发展史证明,党的纪律是党赖以建立、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保证。我党始终非常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党章规定: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一、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十五大党章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和优点。党的纪律是严格的、铁的纪律;同时,又是自觉的纪律,它是建立在自觉基础上、靠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自觉遵守和执行的。这种强制性与自觉性的辩证统一,就是共产党的纪律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同其他政党的纪律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党的纪律具有强制性、严肃性和统一性。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必须服从和执行,违反者就要受到批评教育,甚至纪律的处分。遵守纪律是无条件的,不能以个人认为是否正确作为遵守与否的前提条件。所有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功劳大小,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谁违反了纪律,都要受到相应的处分。共产党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它有着严密的组织和铁的纪律,坚持了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党的纪律不仅仅是靠强制性,而且还依靠党员的高度的自觉性。遵守党的纪律就是服从党和人民的意志,就是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因而党员把遵守纪律看做是自己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同时党的纪律在讨论和制定过程中,党员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党的纪律反映了全体党员的愿望和要求。因此,党员既是纪律的自觉执行者,又是纪律的自觉维护者。切实加强和坚决维护党的纪律,是改革和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的保证。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几十年来的宝贵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以来,我们党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为加强纪律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党的纪律得到改进和加强。但也应该看到,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党的纪律观念在一部分党员、干部包括有些领导干部中淡漠了,从而影响了党的思想统一、组织巩固和战斗力的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要历经数百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要经历若干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而要完成党在每个时期的历史任务,就必须时时有党的纪律作保证,否则党的每个时期的任务就不可能完成,党的千秋伟业迟早会毁于一旦。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必须做到:第一,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每个党员都要加强组织观念,顾全党和国家的大局,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要在政治上光明磊落,讲真话,办实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第二,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自觉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做到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不论何人,何时何地,职务高低,都服从组织的调遣接受组织的监督,不能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坚决反对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决定干部人事任免,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行事,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和规定。第三,严格遵守党的经济工作纪律。党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财政经济活动中的各项财经政策和财经制度。第四,严格遵守党的群众工作纪律。努力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反对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严格执行群众工作纪律,任何党员和干部都不允许与民争利、以权谋私,侵犯人民群众的权益。二、遵循法官职业道德,是树立法官形象的重要途径法官作为特定职业的群体,除了遵循普通人都应当遵循的一般道德规范之外,还应遵循法官职业所要求的特殊的道德规范。也正是这些规范,法官的道德准则才不能等同于普通群众。因此,法官职业道德的提高比普通群众职业道德的提高更为重要。同时,法官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官职业道德与一般社会道德相比,有着更为严格的职责性、强制性和自律性。这是因为,法官行使国家赋予的审判权,法院作为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官承担着维护社会正义的重大职责。因此,对法官职业道德的要求应当高于其他职业道德的要求。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社会多种因素的干扰,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现象并不少见,这其中法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道德品质偏低是重要原因之一,并已成为司法公正高效的一大障碍。因此,法官如果不具备应有的道德品质,做不到秉公执法、廉洁自律、司法为民,司法公正高效的目标就很难实现。法官的职业是高尚的、也是高危的。法官履行司法审判职责,是代表国家进行惩罚犯罪、解决社会矛盾的审判活动,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法律权威性,法官审理案件、做出判决,代表着国家和法律的形象,法官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足够的权威,才能保证司法权威。而法官的权威又离不开法官的公正、独立与高尚的人格魅力。因此,在审判活动中,法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问题,特别是当前社会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金钱至上的干扰,致使一些法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纪律松驰、作风散漫,对当事人态度生硬,乱办案、办假案、办错案、违法违纪,致使人民群众对法院意见很大,社会公信力下降,严重影响了法院和法官在社会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了司法公正。因此,法官必须严格遵守法官职业道德,树立清正廉明的法官形象。法官形象是法官品质和职业道德的自然表现和流露,良好的法官形象应当是文明、公平、公正、规范、廉洁、高效的典范。(一)、自觉遵守法官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法官形象是人民群众对法治的要求。法官作为一个高素质的职业群体,要有良好的作风和形象,要以好的作风取信于民,以好的形象赢得人民的满意和尊重。(二)、法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形象是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体现。从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的高度正确认识和了解法官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法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形象应该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法官应当是公正、公平、高效、廉洁、文明的形象,这种形象深深植根于中国法律历史文化之中,成为人们评判法院和法官的标准。如果法官的行为不检点,有损法官形象,即使案子判得对,也很难让人信服。(三)、自觉遵守职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业道德树立法官的良好形象是司法公正的具体要求。司法公正形象的树立,是通过每一位法官的形象来体现的。法官在执法活动中表现出的素质、修养、文明程度、道德水准乃至仪表举止,都体现着法律的公正、廉洁和威严。法官因为伸张正义而被推崇,因为主持公道而被称道,因为惩恶扬善而被褒扬。在公众的观念和期盼中,法官代表着法律,代表着公正。法官的神圣、庄严和权威,都来自于司法公正。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允许法律有漏洞,但不能允许法官不公正。西方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社会上追求完人的话,那么法官就应该是完人。这就是公众对法官形象的期望。司法公正是社会良知的底线,法院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法官则就是这道防线的守门人,是社会正义的最高守护神。当社会全体成员将自身的生命、自由与财产的终极保护,托付给国家的法官时,法官就是正义之神的化身。他们的职业素质如何,道德素养如何,是否值得公众信赖并依托,就成为了社会正义真正实现的保证。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下,人情、关系的干扰无处不在,金钱、物欲的诱惑日渐增多,腐蚀与反腐蚀斗争更趋激烈。如何做到拒腐防变,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对每一个党员都是严峻的考验。因此,执掌着生杀予夺之权的法官,要加强世界观改造和党性锻炼,经常进行自我解剖、自我反思,不断强化自身内在的道德良知,逐步养成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和很强的道德自制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坚持以德立身、以德励志、以德谋政、以德服人,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自觉抵制吃喝玩乐、酒绿灯红等不良思想行为的侵蚀,时时警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渗透,保持纯洁的交友圈、娱乐圈和生活圈表率,不为名所惑,不为利所诱,不为恶所惧,不为情所累,永保其浩然正气。

民法维护范文篇7

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司法事业重要力量之一的人民法院,是我国人民民主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责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法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刑事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责任更加重大;以人为本,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更加突出;依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提供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与艰巨。因此,人民法院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用什么理论指导、审判职能履行的好坏,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稳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的成败,是关系到能否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原则问题。因此,人民法院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法院工作的正确方向,统一思想,促进法院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和谐社会提供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奠定基础。人民法院围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落实,明确提出了“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和要求,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司法为民理论。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大局意识,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始终坚持把“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和“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落实到人民法院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通过公正高效的司法活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保障人权,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法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法院各项工作,推进民生司法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必须始终坚持“三个至上”

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强调,要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三个至上”是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新时期人民法院正确履行审判职能,紧密围绕大局搞好审判工作的根本保证。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期望,他们要求人民法院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大局,承担起维护稳定、推动发展、保障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更加关注民生,进一步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便民为民,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人民法院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就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组织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把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总书记重要讲话落脚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贯彻落实“三个至上”要求上。从思想上理清“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司法、如何司法”等重大问题,准确把握人民法院在新形势下的历史定位,更加牢固地根植和践行司法为民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着力在司法全过程体现“三个至上”,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从人民法院承办的每一起案件、处理的每一起纠纷、接待的每一次申诉、化解的每一个矛盾中,感受到可靠安全保障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必须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总书记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强调,切实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切实维护人民权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人民法院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要深刻领会和贯彻好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总书记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维护社会稳定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是人民法院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主要切入点,把“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成效落实到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障社会稳定,以及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上,坚持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危害社会安全和侵犯人民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按照打防结合方针,健全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治安问题。在此基础上,按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要求,切实有效解决妨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矛盾纠纷,注重解决那些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必须把司法为民措施落到实处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强调,要维护人民权益,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人民法院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和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关于改善民生、维护民权的精神,牢固确立更加鲜明的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司法保障的司法为民宗旨,把司法为民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第一、把司法为民措施落到实处,就要紧密联系广大法官的思想和人民法院的工作实际,明确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人民法院在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维护民权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明确人民法院公正高效地处理好每一起案件,就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把改善民生落实到审判执行工作的各个方面,牢固树立司法为民思想。

第二、把司法为民措施落到实处,就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办案。人民法官要发扬亲民、爱民、便民的优良司法作风,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办案,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热心为群众办好事,以满腔热情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在法院工作中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做到为人民司法、为人民服务,使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法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感受到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温暖,感受到人民法院、人民法官的亲和力,提高人民法院工作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可度、满意度、公信度,从而能够尽快建立起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把司法为民措施落到实处,就要强化服务民生的司法举措,追求更加和谐的司法效果。关注民生是司法为民的更高要求,建设民生司法,是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人民法院的一项光荣而重大的使命。因此,人民法院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要从强化服务意识,完善利民措施入手,认真落实司法为民要求。要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倾听民声,摸清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他们对法院工作真实的、具体的期待,然后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切实解决问题,实现群众期盼的服务民生举措,如巡回办案、法律进乡村,司法救济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要进一步总结、完善和推广,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得到司法实惠,把司法温暖送到广大人民群众心中。

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实现人民法院工作的与时俱进,是党的十七大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人民法院的工作,关键是要全面把握党的十七大对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作出的战略部署,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紧密联系人民法院工作实际,确保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更好地实施,确保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更好的体现,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增强,确保国家安全更加基础牢固,确保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作为基本要求,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断提高司法能力和审判水平,全面提升工作标准和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审判机关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职能作用。

(一)实现法院工作与时俱进,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工作大局。人民法院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保持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紧紧围绕党的工作大局,及时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更好地承担起人民法院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要牢固树立服务大局观念,充分认识到人民司法主义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发展。法院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开展,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只有这样,我国法制建设才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只有依靠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这一政治优势,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更好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实现法院工作与时俱进,必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新时期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工作全面实现与时俱进的根本保证。人民法院要通过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更加注重保障民生、着力维护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生活方面的切身利益,尊重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在审判工作中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始终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努力实现人民法院工作的与时俱进,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作为改进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扎扎实实地开展审判执行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党和人民司法事业建立新业绩。

民法维护范文篇8

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司法事业重要力量之一的人民法院,是我国人民民主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责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法院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刑事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责任更加重大;以人为本,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更加突出;依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提供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与艰巨。因此,人民法院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用什么理论指导、审判职能履行的好坏,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稳固和执政能力的提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的成败,是关系到能否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原则问题。因此,人民法院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法院工作的正确方向,统一思想,促进法院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和谐社会提供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奠定基础。人民法院围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落实,明确提出了“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和要求,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司法为民理论。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大局意识,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始终坚持把“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和“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落实到人民法院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通过公正高效的司法活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保障人权,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法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法院各项工作,推进民生司法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必须始终坚持“三个至上”

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强调,要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三个至上”是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新时期人民法院正确履行审判职能,紧密围绕大局搞好审判工作的根本保证。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期望,他们要求人民法院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大局,承担起维护稳定、推动发展、保障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更加关注民生,进一步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便民为民,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人民法院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就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组织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把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总书记重要讲话落脚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贯彻落实“三个至上”要求上。从思想上理清“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司法、如何司法”等重大问题,准确把握人民法院在新形势下的历史定位,更加牢固地根植和践行司法为民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着力在司法全过程体现“三个至上”,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从人民法院承办的每一起案件、处理的每一起纠纷、接待的每一次申诉、化解的每一个矛盾中,感受到可靠安全保障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必须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总书记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强调,切实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切实维护人民权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人民法院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要深刻领会和贯彻好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总书记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维护社会稳定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是人民法院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主要切入点,把“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成效落实到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障社会稳定,以及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上,坚持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危害社会安全和侵犯人民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按照打防结合方针,健全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治安问题。在此基础上,按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要求,切实有效解决妨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矛盾纠纷,注重解决那些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必须把司法为民措施落到实处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强调,要维护人民权益,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人民法院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和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关于改善民生、维护民权的精神,牢固确立更加鲜明的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司法保障的司法为民宗旨,把司法为民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第一、把司法为民措施落到实处,就要紧密联系广大法官的思想和人民法院的工作实际,明确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人民法院在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维护民权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明确人民法院公正高效地处理好每一起案件,就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把改善民生落实到审判执行工作的各个方面,牢固树立司法为民思想。

第二、把司法为民措施落到实处,就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办案。人民法官要发扬亲民、爱民、便民的优良司法作风,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办案,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热心为群众办好事,以满腔热情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在法院工作中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做到为人民司法、为人民服务,使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法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感受到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温暖,感受到人民法院、人民法官的亲和力,提高人民法院工作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可度、满意度、公信度,从而能够尽快建立起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把司法为民措施落到实处,就要强化服务民生的司法举措,追求更加和谐的司法效果。关注民生是司法为民的更高要求,建设民生司法,是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人民法院的一项光荣而重大的使命。因此,人民法院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要从强化服务意识,完善利民措施入手,认真落实司法为民要求。要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倾听民声,摸清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他们对法院工作真实的、具体的期待,然后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切实解决问题,实现群众期盼的服务民生举措,如巡回办案、法律进乡村,司法救济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要进一步总结、完善和推广,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得到司法实惠,把司法温暖送到广大人民群众心中。

四、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实现人民法院工作的与时俱进,是党的十七大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人民法院的工作,关键是要全面把握党的十七大对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作出的战略部署,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紧密联系人民法院工作实际,确保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更好地实施,确保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更好的体现,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增强,确保国家安全更加基础牢固,确保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作为基本要求,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断提高司法能力和审判水平,全面提升工作标准和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审判机关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职能作用。

(一)实现法院工作与时俱进,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工作大局。人民法院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就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保持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紧紧围绕党的工作大局,及时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更好地承担起人民法院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要牢固树立服务大局观念,充分认识到人民司法主义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发展。法院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开展,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只有这样,我国法制建设才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只有依靠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这一政治优势,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更好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实现法院工作与时俱进,必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新时期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工作全面实现与时俱进的根本保证。人民法院要通过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更加注重保障民生、着力维护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生活方面的切身利益,尊重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在审判工作中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始终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努力实现人民法院工作的与时俱进,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作为改进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扎扎实实地开展审判执行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党和人民司法事业建立新业绩。

民法维护范文篇9

关键词:私有财产;民法;保护

一、私有财产民法保护的法律依据

财产权作为人权的重要基本权利,不仅是人们良好经济生活的保障,也是实现个体良好发展的基础。不能保障公民的财产权利,公民的其他权利也将成为空谈。公民若想实现真正的自由,就应该具有获取财产的能力,还应该保障其财产权益的稳定性。财产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也是搭建良好生活环境的基础。若不能保障公民私有财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将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将会受到重要影响。人们对私有财产所享有的各项权益,依赖于法律发挥其应有的保障作用。民法对公民财产权益的保护,自公民获得财产性权益时开始,于公民丧失对财产的持有时终止。若不能保障公民私有财产的稳定性,将会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进一步完善财产保护制度,对于保障公民人权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对私有财产进行民法保护的原则

(一)广泛性。民法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具有广泛性,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范围非常宽泛。公民的合法收入以及经营取得的收益都受民法的保护,除此之外,对于公民所享有的发明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相关的财产属性的权利,也都带有私有财产的属性,对于上述财产以及财产性权利都属于民法所保护的范畴。(二)拓展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财产属性的内涵更为丰富,财产属性的类型也更加多样。民法所保护的公民私有财产以及财产性权利的范畴不断扩大。民法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以及财产性权利保护范围的不断扩大,也是公民正常生产生活安定有序开展的前提和保障。(三)平等性。民法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具有平等性,每一位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都能获得民法平等的对待。当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权益受到侵犯时,都享有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合法私有财产权益的权利,可以通过私力救济或者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合法私有财产权益。

三、健全私有财产民法保护体系

民法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作用强大,物权法对此作出明确规定。物权法对公民私有财产保护体系逐步趋于健全。公民财产归属权的保护问题,对于人们生产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财产范围的划分以及归属问题合理与否,将会对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产生重要影响。债权法鼓励在物权权属清晰的情形下进行经济的流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债权概念的发展对于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强民法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完善立法体系。当前民法对公民私有财产保护方面,并未建立完善的立法体系。对于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尤其是对于新型财产性权利的保护方面,仍存在诸多的漏洞。在今后的立法工作中,应该加强对新型财产性权利保护的相关立法。针对性的补充相关法律条文。对于新型财产性权利进行界定,可以尝试通过出台新的法律条文,或者对原有的法条作出扩大解释的方式,来弥补当前民法对新型财产性权利保护不足的漏洞。(二)建立有效的权利救济途径。当公民的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或者面临受到侵害的危险时,如何实现对财产的有效救济是当下立法者需要思考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若是公权力侵犯了公民的私有财产,公民可以通过提起行政诉讼或者行政复议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属于行政法探讨的问题。民法只能解决私人的行为。若公民对他人的私有财产权利进行侵犯,被侵犯的公民可以尝试采用提起诉讼、仲裁或者私力救济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提起诉讼和仲裁所花费的时间成本相对较高,在司法实践中也并不能起到有效保护公民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目的。被侵犯公民可以尝试采用私力救济的方式来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但是当前实践中公民在采用私力救济保护其财产权益时,容易产生冲突,进而引发争执,也不能保障公民人身权益。再加上法院在处理上述由财产纠纷引发的冲突时,也并不能考虑到公民私力救济的必要性,其审判结果往往并不能达到公民采取私力救济时所考虑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立法工作中应该对公民维护财产权益不受侵犯的方式进行明确。

四、结语

对公民私有财产的民法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立法者建立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培养公民依法保护私有财产的意识,采用合法的方式来维护私有财产权益不受侵犯,这对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文浩.浅议私有财产的保护问题———受保护的私有财产必须合法吗?[J].山东政法学院学报,2018(21):75-77.

民法维护范文篇10

关键词:民法;公平原则;构建;作用;法律

在所有的民事活动中遵守公平、自愿、有偿、等价、诚实守信是我国《民法通则》作出明确规定的四个原则。这条规定将民法公理性的原则做了充分说明,即就是交易活动中的公平原则。另外,我国现行实施的《合同法》、《担保法》对这一规定也作出了更加详细、具体的说明,且扩宽了对公平原则的运用。基于此,认真思考和研究公平原则在民法基本原则构建中的作用是十分有意义的。公平原则是一切民事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也是民法在维护民事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基准,其对于我国相关法律的立法、执法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笔者对民法基本原则构建中公平原则的应用以及作用进行以下分析。

一、公平原则在民法基本原则构建中的体现形式

公平原则在民法基本原则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其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公平观念与公平运作。其中,公平观念是指民事观念中的公平对待,且在民法运作中具有很强的表现;公平运作原则则是指一切的民事活动的运作均应该保持公平的状态,这种公平运作的形式是民法基本原则中表现明显且重要的一种形式。(一)公平观念分析。民法基本原则的价值实现过程中,公平观念的应用十分普遍,是将利益合理性构成中,通过点滴累积而成的具有固定模式的评价手段与判断模式。公平观念在民法基本原则中的突出特点表现为:第一,在民事纠纷处理中,能够将民法的公平性进行合理的体现,并具有相对固定的评价和判断方式对其作出合理的判断。社会群体存在的形式较为复杂,但究其本质上来说,对于民事活动中的利益评价方式与标准各不相同,差异性较大,而公平观念的价值体现是在法律保障的基础上定性的,是立法与执法者能够主动选择评判方法的重要因素。所以,公平理念在法律文件中的应用,能够保证法律条文的有效推理,从而构建相对稳定的文件模式,即使公平理念是在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但是其在评价中的非主观评价作用的意义非凡。第二,公平理念与民事活动之间的关联性较强,是从诸多的民事经济活动中诞生,对于经济收益的获取,公平理念作为评判原则也更加合理,在民法中应用公平理念,将使得利益与主体之间平衡关系得到最好的诠释。基于此,民法基本原则中对于继承问题、债务债券、亲属以及物权问题等平衡的维系均少不了公平观念。第三,公平观念在民事活动中的价值实现,也是民法价值的重要体现。民法价值是以解决民事利益纠纷为基础的,只是当前的民法运作中,公平观念的现实意义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明确,那么,可以利用民法的运作,使得民事主体的判断更加明确。(二)公平运作分析。公平运作是在基于公平理念的基础上,针对一些专门的民事利益关系的合理性,并对私法主体与民事主体作出客观评价与自我判断。根据公平运作特点的分析,其在民法基本原则中主要表现为:第一,公平运作能够对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所以,公平运作不仅能充分体现立法者的公平观念,还使得群众的利益维护得到满足。第二,日常民事活动中的民事纠纷,使得公平运作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公平观念对于民事利益关系的调节中较为抽象,而实际的民事活动,是一些民事事实,是将民事主体间的抽象存在的法律关系转变成实实在在的法律关系,从而促进具体法律关系与利益形态的转化,民事利益关系的评价中,公平运作能作出更加充分、有效的判断。第三,公平理念是公平运作的理论基础,所以,民事主体在行驶自身职权时,需要在心理上构建公平的桥梁,从而对立法者与执法者的判断作出正确的认识,满足公平理念的标准,实现法律法规的基本标准和要求。(三)公平理念与公平运作的关系。从上文的分析中不难得出,公平原则分为公平理念与公平运作两个层面,且两者均在民法基本原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是对民事利益作出合理判定的重要准则与方法。公平原则被划分成公平理念与公平原则两个部分,两者在表现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对于民法基本原则构建的作用却不分彼此,是推动民法基本原则有效成立的重要因素,两者在表现形式与作用上的差异与关系可进行以下分析:首先,公平理念与公平运作促进了公平原则所具有的价值得到深入理解和正确的定位,即公平原则是指面包生产者有权利对面包的分配方法作出规定。其次,我们所理解的公平原则属于一种抽象化的存在,难以对其作出明确的分析,而法律的建立则需要具有确定性的准则,因此,必须对公平原则的意义及内容进行具体、详细的分解操作,从而促进人们的理解,利用公平理念与公平运作来全面诠释公平原则,使得其内在价值与意义得到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二、公平原则在民法基本原则构建中的作用

(一)公平理念在民法基本原则构建中的作用。公平理念对立法的整个过程作出有力指导,且对于民事行为与司法处理过程中也充满公平理念的运用。公平理念在我国《民法通则》中的作用可表现为:第一,法律在维护公民在民事行为中的合法利益以及民事行为时,可以对一些不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进行更改、撤销或将其视作无效行为;第二,民事行为中的行为,付过满足法律的规定,其行为也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维护;第三,对于公民以及民事活动中的相关法人的一些行为,如果是法律所规定的合法范围,也应受到法律的维护,且任何个人或集体不得对其进行破坏;第四,对国有财产、集体公共财产、个人财产以及宗教集团的合法财产均具有法律保护的作用;第五,民事活动中签订的相关合同,如果满足法律条文的要求,合同中的相关权益也应受到法律维护;第六,公民的合法的知识产权理应受到法律保护;第七,公民以及法人的人身安全利益受到法律的保护;第八,公民合法继承相关利益的权力受到法律保护;第九,任何公民或法人的民事行为触犯法律规定,其必须对其行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第十,公民与法人的合法的选择权同样受法律维护。由此可知,公平原则在民法基本原则构建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民事利益关系的维护和解决上,立法者需要在保持较高的公平理念的基础上,对民事活动中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判定依据,有效解决民事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二)公平运作在民法基本原则构建中的作用。公平原则在民法基本原则构建中体现的作用,是指公平理念以及公平运作所实现的价值,其中公平理念需要立法者以及公民与法人需要在自己的心中形成一把公平衡量的秤杆,在这把秤杆的精确度以及衡量的维度保持相对统一的情况下,公平运作才能满足民事纠纷处理中每个人心中的公平标准,从而有效化解民事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相对公平理念来说,公平运作的难度更大,需要维系的层面也更加复杂。比如,在民法规定中,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受到法律的维护与公平原则所要求的内容完全相符,可在实际的运作操作中,一件拍卖中的物品应以什么样的价格拍卖才算公平交易,以价格来评价物品的价值,然后又以货币作为物品价值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社会中,大多数人认为,根据被拍卖物品的社会价值来核定其拍卖价格是满足公平原则的标准的,所以签订了相关合同以明确物品的价格和权益,这便将公平原则得以体现。可是,实际的物品拍卖中,常常出现物品价值与价格不等价的情况,但是购买者还是心甘情愿地将高出实际价值许多倍的物品买下,这也是民事活动中常常出现的社会现象,物品价格远远高出价值。在这一现象中,公平原则便难以对其作出准确的评估和衡量,除非考虑到拍卖物品的附加值。由此得出,在民事活动中,司法对其公平运作的分析,必须基于民法所提倡的公平运作行为作为核心。民事活动本来就十分复杂和迥异,在判断民事活动的公平性时,法官需要作出相对公平、合理的判断,也赋予其具有一定的自由裁决权的权力。在民法运作中应如何实现公平运作方式,是公民、法人以及立法者均十分关心和重视的问题,文章采取举例分析的方式对其作出以下解释:首先,根据公民心中对公平的衡量标准形成一种评价形式,在面对民事利益的复杂与差异情况时,每一位司法立法者以及判定者都应对其进行一定权力的自由裁定,从中分析和理解各自公平理念的差异,从而以最公平合理的方式来判定结果。其次,民事利益的运作过程需要在公平理念与公平运作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对于民事利益纠纷的解决,也需要尽可能保证利益各方的相对平衡状态,如果有一方存在较大的偏差,公平运作将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处理利益影响较大的民事事件时,为了保证公平运作的有效性,可采取社会曝光的方式,将该民事事件曝光在社会群众的眼球中,从而使其变得更加透明,展现公平理念与公平运作的力量与价值。民事基本原则的构建中,应对相关重点事件和突出内容进行重点诠释,例如婚姻权、知识产权、物品权等作出全面的分析和明确法律规定,促进各方利益获取的合法、公平。然后,在意思自治的协调下形成公平原则。意思自治是民法基本原则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则之一,意思自治对民法的构建具有独特的作用,它能够合理的保证了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人身自由,并且保证了当事人不受到其他人以及其他国家权力的非法干涉。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