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精神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6:39:23

民法精神

民法精神范文篇1

那么,什么是民法精神呢?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睛里所存的是怎样的一种希冀呢?笔者认为,这种希冀应该是不断追求人类幸福的生活。因此民法的精神,就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和产品交换以及文化发展中形成的、指导相互间民事行为准则的共同意识。这种共同意识所指向的目的幸福的生活,是亘古不变的。基于人类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环境下对这一目的的认识和价值判断标准不同,从而产生了具有不同内容的民法精神。

一、当代中国民事法律模式下的民法精神

1.身份平等。不同民事主体之间民事关系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平等,规定了这一原则,显然要比神圣等概念准确得多。

2.意思自治。真正平等的地位,要求任何人都不能因自己的权力而强制另一方参与一定的民事活动,这是自愿的含义。

3.诚实信用。诚实信用是民法的公理性原则,不仅指民事义务的履行上要诚实守信用,在实施其他法律行为时也必须做到诚实、守信用。

4.公平。社会民事关系是众多而复杂,有些民事关系连适当的名称都很难界定。这种民事关系,法律并没有规定,它是否合法,仅根据法律判断,无从知晓。但只要符合公平原则,就应认为是合法的。

5.禁止权利滥用。此原则不见于民法通则,但却洋溢在整个民法通则的字里行间。在尊重社会公德、相邻权、民事责任等处,尤为明显。

综上,笔者认为我国民法学界对民法基本原则的论述体现了身份平等、诚信自治、公平、公序为内容的民法精神。

二、培育民法精神的途径

构建和谐社会,就应该坚持并弘扬民法的基本精神,逐步推进民法制度的完善,进而培养民众的平等、自由、契约等思想观念。那么怎样培育民众的民法精神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开始做起:

1.推进民法制度的建设。只有民法制度的完善,才能构建出完整的私法轮廓,也才能彰示出完整的民法精神。民法典作为民法制度系统而集中的载体,具有单行法规不可比拟的整体优势,在彰显民法精神的进程中尤为重要。因此,民法典应当在可预见的将来尽快出台。

2.缔造和谐的、诚信友爱的人际关系。英国著名法学家、法官、国会议员威廉布莱克斯东(1723-1780)讲:无可否认,能够懂得我们借以生活的那个社会的各项法律,乃是每一个绅士和学者应有的教养;是自由文明教育中极有用的,甚至可以说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提高人们教养的法律不是刑法或其他公法,而是民法。被民法文化熏陶的人,是具有权利意识、自律精神、契约观念、平等意识、诚信理念的理想人。人既是和谐社会成果的享有者,也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者和实践者,越来越多的理想人的出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保障。

民法文化有助于缔造诚信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民法从来都与优良的社会公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诚实信用原则,最初适用在契约关系中,要求人们不仅恪守各种约定义务,而且对于合同没有约定的先合同义务、附随义务也要认真履行。如今这一原则扩大到民法各个领域,甚至在侵权法领域也引入诚信原则,意味着从过去无害他人的普遍义务,转变为在特定情况下要行为人适当地爱他人。

3.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民法基于平等精神要求为社会主体提供均等的机会。每个人参与社会活动、劳动就业、接受教育、享受社会福利等不得因其年龄、性别、籍贯、户籍、生理条件等非主观因素而受到差别对待。一些带有歧视性规定,如同命不同价的赔偿制度、城乡差别待遇等都应当予以废除。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合法权益都应予以尊重和保护,社会弱势者的利益应该受到特别保护,以平衡与强势者的关系。每一个社会成员包括弱者所享有的社会保障不是出于谁的恩赐,而是他们应有的权利。社会的发展应是经济、文化和社会均衡而全面的发展,每个人都有权享受发展的成果,发展的过程不能以牺牲某些人特别是弱势者的利益为代价,对权利的尊重和对利益的保护应该贯穿在发展的全过程。司法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当公民的和谐关系受到威胁或遭到破坏,利益救济机制就应该启动和运行,从而使失衡的社会关系迅速得以修复,使失和的人际关系重新建立起来。

4.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保障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目前,对矿藏、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的归属、开发和利用,相关法律和政策都存在很多问题,其结果导致自然资源过度开发、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少数人疯狂掠夺、多数人承受生态灾难。甚至越是资源丰富的地方,当地人民的生存条件越恶化,经济上越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一些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的人,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缺乏持续的精神动力和物质条件。民法应该理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收益的关系,保证资源为多数人所用、为多数人所享,保障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市场经济本能地要求民法赋予权利自主、企业自治、契约自由三块法律基石,不赋予市场经济主体以应有的资格和地位,其他法律的作用就会黯然失色。同时,民法通过物权制度和债权制度的调节,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平衡经济生活中动的安全和静的保障,保护市场主体对于市场的信赖利益,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5.运用产权机制,激发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极性。民法保障民事主体的财产及人身权利,要求人们按照诚实信用、平等互利、等价有偿等原则从事社会经济活动,使得社会全体成员能在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中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并按照贡献大小心安理得地、公平地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知识产权制度保障知识产品的创造者能够从其创造成果获得独占的收益,不仅进一步激发人们从事知识产品创造的积极性,而且为创造者提供持续的物质条件。充分体现民法的激励作用,使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资源无障碍地显现其作用,并使每个人的个体积极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6.适度规范主体行为,保证人们意志和思想的畅达。民法通过法律行为制度、民事责任制度以及诚信、公序良俗等原则适度规范人们的行为,对合法行为赋予主体预期的法律效力以鼓励,对于不法行为施以民事责任以惩治,从而形成人们的行为调节机制,避免权利滥用和行为有害他人。

和谐社会是和而不同的社会,各种市场和社会主体持有不同的意志和思想意识不仅是正常的,也是和谐社会充满活力的一种体现。民法应该赋予并保障人们充分表达其意志和思想的自由,国家和社会应创造条件,开辟和疏通各种渠道反映他们的利益需求,并引导各种利益主体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只有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才能体现权为民所授、权为民所用、主权在民的精神。

民法精神范文篇2

【关键词】民法精神;民事精神作用;培养路径

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律的基本保障作用,而民法就是我国最基本的法律制度之一。民法与当今社会主义社会倡导的和谐理念始终保持高度一致,是以有限性的社会资源作为基本的设计前提,其制定目的是保证有限的社会市场资源得以自由流动与合理分配。在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即始终将人的生存价值体系放置首位。

一、民法精神及其内涵

(一)以人为本是民法精神核心。民法自诞生之日就承担着以人为本的责任与价值,具体体现在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之中。以公民利益为出发点,反映人民的意志,在经济社会中真正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民法为人民而生,为民事主体给予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的最基本的保障,为公民在社会生存提供基础的物质与精神条件。人格是民法以人为本的鲜明特点,安全、精神、自由等人格利益本身就是公民人格尊严的体现,是放置经济社会首要位置,是民法“以人为本”精神落实的出发点,更是落脚点[1]。(二)平等是民法精神前提。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民事活动中的活动主体拥有平等地位。平等精神是民法的特性与根基,是民法建立的首要前提。体现在民事主体地位平等,民事主体资格平等,民事主体的民事利益受到法律平等的保护以及民事主体平等地承担义务、享受权利。不仅如此,民法中的平等精神同样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通过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相应的管理与控制,保证经济活动能够平稳运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发展环境相对平等稳定,使我国社会公民良性生活得以顺利进行。(三)公正是民法精神目标。公平与公正是法律价值所体现的基本观点,也是社会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崇高理念,更是民法精神的追逐目标。公正这一民法精神体现在民事行为与公民日常生活之中,其中蕴含三个层面的公正体现。一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公正性,即每个公民的义务履行与权利获得应当是相对的;二为商品经济范围内,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合同原则,该原则是具有法律效益的;三为民事主体在被受理法律案件时应当享有公正的案件处理待遇。只有社会具有公正的民法精神,社会秩序才会得以稳定,和谐发展才会得到保障。(四)诚实信用是民法精神要求。诚实信用作为法律化的道德观念体现在民法精神的诉求之中,覆盖于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对社会正当利益的维护具有深远意义。民法精神中的诚实信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约定俗称的片面诚信,法律中的诚实信用具有强制性,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围墙,更是衡量社会公民素质的杠杆。诚实信用原则主要体现在个人与他人或社会之间的关系:一是要求民事主体行使权力时不欺诈不作假,二是杜绝民事主体滥用权力,三是法律仲裁人员应当实事求是,诚信仲裁,四是民事主体应将权利的行使与义务履行两者并举。

二、民法精神的作用

(一)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法精神中“以人为本”的精神核心、“平等”的法律精神前提、“公平公正”的精神目标诉求以及“诚实守信”的民法精神要求,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观点不谋而合。首先,和谐社会中目标建立之初是为人民求发展,为人民谋幸福,人的主体地位首当其冲置于前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法制民主要求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诉求。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法律的平等精神作为其依据与保障。社会成员的正当利益是否得以保护、享有机会与权利是否能够平等获取、独立人格是否得以尊重都需要政策、制度、法律创建平等环境,需要社会成员依靠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诚实信用原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步骤更是关键步骤[2]。只有经济生活秩序与人际关系能够遵守法律层面的诚实守信要求与生活层面的重承诺、守信用的传统道德,才足以支撑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桥梁。(二)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由”与“平等”是我国市场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贯诉求,这与民法精神所体现的“平等”的法律精神前提、“公平公正”的精神目标诉求具有极高契合度,人格权利的保障与确认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对人的极致关怀,所以,现代化的发展与实现过程是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过程。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以公平竞争为活动前提是其本质要求,因为在经济活动中,无论是国家、社会集体还是个人地位都是平衡均等的,没有先后之分更无优劣之说。这也是“民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事主体交易活动的具体法律保障”这一现实所要求的,只有贯彻民法中的平等、公正原则,市场经济才会得以稳定发展,稳定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才能得以建立,从而才会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三)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民法精神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具有持续性、稳定性的特点,能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集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要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于一身,促进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通过民法去规范民众的行为,促进形成稳定的社会态势,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建的重要环节,是一切民事活动遵循的原则。作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性原则,公平公正植根于政治层面与经济领域之中,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建发挥着积极作用。所以,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是以公平正义为基础的,只有公平公正原则在社会各个角落落地生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三、民法精神培养途径探析

(一)完善民法制度,培养民法精神。俗话说:“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影响整体发展。”民法精神作为民法制度的核心体现,其精神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民法体制的完善基础之上的,所以,只有推动促成民法制度趋于完善,法制轮廓才能够得以呈现,民法精神的作用也会相应的得以发挥、彰显[3]。民法典与其他单行法规相比,具有集中性与系统性,在民法精神的体现与作用发挥的过程中具有整体性优势,民法典的建设与完善在推动民法精神培养的路径中显得极其重要。民法制度的完善是民法精神培养进程中的必经之路,是民法精神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二)规范主体行为,注重民意之声。民法意为人民之法: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建,为人民服务。当代民法的发展与完善应始终围绕人民,自上而下形成真正的“人民的法律”。首先应当注重完善公民的民意传递机制进而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运用,使民意之声奏响民法之章,将“以人为本”的民法核心精神落到实处。其次,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落实是建立在义务的落实之上的,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应当通过不同层次的途径规范公民的行为,从公序良俗、道德习惯到民事行为、法律行为制度,只有形成权力与义务之间的良性循环,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民法为民所用。(三)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拓宽培养体系。教育是促进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民法精神的培养更是离不开教育体系的支撑。而民法精神的完善与发展在民法教育相关专业更应当发挥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应当通过深化民法教学理念来提高学生对民法精神的认识,学生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授课教师以及整个教育系统更应提升自身的知识理念与思想觉悟;其次,应当注重将民法精神与现实生活和民法法律法规相结合,通过具体案件来阐释民法所折射的精神内涵,使抽象变具体、使文字融事实。最后,在法律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实践教育的开展。纸上得来终觉浅,让学生带着知识理论投入社会实践,不仅能够推动民法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更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焦慧君.浅议民法精神及其培育途径[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0(02):65-66.

[2]刘培培.民法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J].河北法学,2008(12):150-152.

民法精神范文篇3

就民法的本质来说,民法精神是其最核心的部分,是以个体为核心,个体以意思自治为原则,独立地创设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具体来说,主体间的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既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也是民法精神的核心。

二、物权法的实施与其在民法精神方面的体现

物权法的制定首次广泛参考了专家学者和普通公民的立法建议,全民参与,物权法的制定和实施为新时期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各种主体的财产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一)私有财产的保护和肯定与民法的私权精神

众所周知,民法属于私法,民法也是权利法,民事权利的本质在于民事主体所要实现的利益,确认和保护私人权利是民法的出发点,也是民法的根本任务和使命。民法的私权精神就是要尊重私权,保护私权,权利至上是民法精神的核心。

在物权法中,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和肯定,使得权属关系清晰明了,公权不再侵犯私权。诸如:《物权法》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最高期限:居住用地为70年,工业用地为50年,商业用地为40年,综合用地为50年。此次,物权法做出了关于70年后自动续期的规定,不仅保障了私有财产,也让广大老百姓倍感安心。

《物权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私人对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享有所有权。第六十八条规定:企业法人对其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企业法人以外的法人,对其不动产和动产的权利,使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的规定。

《物权法》还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的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将阳光权、采光权、通风权等写入物权法,是将公民权利的进一步的细化,使得公民权利的保障范围更加的全面。

物权法明确了国有财产,集体财产的范围,国家的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的行使,加强了对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的保护,明确了私有财产的范围,依法对私有财产给与保护,有利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充分体现民法的私权精神。

(二)平等保护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与民法的平等精神

平等来源于公平竞争、平等保护、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基本法则。平等原则“最集中反映了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本质特征,是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主要标志。我国《民法通则》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以上规定表明,平等是民法精神的基础,是民法的特质。

物权法的核心是平等,它赋予了所有市场主体平等的地位,平等的权利和平等的机会,体现了法律的平等原则,体现了民法的平等精神。

物权法把公私财产的平等保护确立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特别要抛弃因所有制不同而区别对待的陈旧观念,仅着重于财产取得的合法性,公民的合法取得的财产应当收到与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同等的法律保护。

再次,物权法对一切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和财产权利给与平等保护。国有财产权行使主体、集体所有权制度、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拾得遗失物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拾得遗失物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规定,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时代要求和民法的平等精神。

(三)公正、公平地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从广义角度看,平等原则还应该包括其延伸意义上的内涵,那就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公平、正义或者公正。因为,平等必然地要求公平,也必须最终体现于公平,没有公平的平等只能是抽象的;另一方面,平等是公平的逻辑前提,没有平等就不可能实现公平。

物权法能有效地解决纠纷,能有效地防止纠纷的发生及能够保证秩序本身的公正,维护公平。我国由于物权法的缺失引起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征地拆迁纠纷、相邻关系纠纷及物业管理纠纷等,这些问题极大地破坏了社会和谐。物权法的颁布为防止及解决上述就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新物权法克服了原有物权制度的缺陷,对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

(四)民法的诚实信用精神在物权法中的体现

诚实信用原本是道德上的概念,当民法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时,它成为指导实践的关键性因素,诚信原则是民法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原则。

物权法体现在,诸如:明确可供担保财产范围方面的扩大以及登记机构等方面,有利于信贷市场发展,允许借贷人以现有的或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以及应收账款、基金份额等动产或财产性权利作担保贷款,一方面,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扩大信贷市场的覆盖面,促进了信贷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信贷人将其信贷风险过于集中到不动产上的问题,有助于降低信贷机构的金融风险,登记机构的明确,使得非转移占有型动产及财产权利担保可以被实际操作。

民法精神范文篇4

民法精神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法精神强调平等互助、诚实信用、公序良俗,这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两者高度契合。

平等互助。公平的观念和内容因历史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之一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实现这样的公平正义,其基础是社会平等,也就是说社会主体之间具有平等的地位,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和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同样的法律规范约束,并能获得与其劳动和贡献相当的利益。而这些内容,恰恰是民法中平等理念的主要内涵。民法强调主体之间的人格平等和机会平等,人与人之间不能互相压制、歧视和干涉,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实现自我发展。只有实现这样的平等,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社会矛盾才能得到正确处理,从而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关系逐步融洽协调,使整个社会稳定和谐。和谐社会还是一个社会成员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的社会。民法的平等原则决定了民事主体的利益具有平等性,每个人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应当充分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不能损人利己;在权益发生冲突时,应当互谅互让,兼顾各方利益,妥善加以解决。民法还通过监护、收养和抚养等制度,贯彻养老育幼、扶助弱者的宗旨,以帮助一部分社会成员更好地实现自身权益。这种互助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友爱要求也是一致的。

诚实信用。诚信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它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做到坦诚相待、恪守诺言、讲求信用。同时,诚信也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伦理准则,市场经济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参与者的信用基础之上的。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诚信社会。在民法中,诚实信用也是一项基本原则。为了达到社会和谐,民法将诚实信用上升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使诚实信用这一市场经济活动的道德准则法律化,成为人人必守的法律原则。在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属于强行规定。另外,民法还对诸如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显失公平等有违诚实信用的行为加以遏制,使之可撤销,这就从另外一个方面贯彻了诚实信用原则。民法将诚实信用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原则,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而且从法律上保证了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每个人的道德自律,还需要法律形式的他律。只有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

公序良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安定有序的社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团结、秩序良好。民法强调公序良俗,与和谐社会的安定有序要求相一致。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指国家和社会的存在及发展所必要的一般秩序和良好道德。尊重公序良俗,提倡用社会中的善良风俗、道德规则来教化和引导人们的行为,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这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但也必须看到,单纯依靠人们的道德观念来达到社会和谐是不可能的,毕竟人们心中的道德标准高低不一,而且道德的约束属于“软约束”。因此,民法将公序良俗这一道德领域的规范上升到民法基本原则的高度,赋予其强制性规则的效力。按照公序良俗这一原则,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谋求自身利益,但这种自由应以不违背法律及社会普遍认可的秩序与社会道德风俗为限度。民法奉行公序良俗原则,旨在将每个社会主体的利益限制在各自最大的范围内而不损害其他社会主体的利益,以此达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平衡,从而实现社会和谐。

完善民法制度促进社会和谐

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应将完善民法制度作为一个重点。

加强人格保护。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个人享有法律允许范围内广泛的自由,国家和社会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的人格尊严与独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表现在法律上,就是民法对人格权的相关规定。人格权是法律赋予权利主体为维护自己的人格利益所必须具备的权利。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了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等几项具体人格权,《民法通则》颁布后又出台了关于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人身损害赔偿责任以及侵害名誉权的司法解释等来完善人格权立法。但是,关于一般人格权的法律规定还需要完善,一些重要的具体人格权如隐私权等还需要在立法中得到体现。

明确财产归属。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绝大多数纠纷都表现为对财产的归属或使用、收益所发生的争议。物权法通过确定主体的权利,明确财产的归属和利用关系,协调各种权利主体的利益关系,能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从而实现社会安定有序。另一方面,物权法确认和保护企业及个人所得或应得的物质利益,能够激发、保护劳动创造和商业投资的积极性,有利于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因此,依据宪法精神,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物权法,进一步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可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民法精神范文篇5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创造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是由政治理念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政治理念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基石,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保护机制,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实施形式和具体表现。现代政治文明诞生于欧陆国家,其产生的动因是人们对民主政治的诉求,形成的标志也是民主政治的建立。从时间上看,欧陆政治文明从古希腊时期出现萌芽,历经罗马时期的发展,后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中完善,直至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而最终形成。在古希腊时期,以雅典城邦制为代表的政治制度已经形成了后世欧陆政治文明的雏形,在这种制度安排下,雅典公民(即全体20岁以上的合法公民,不包括女性和奴隶)是独立的人,有参与政治的权利,他们召开公民大会,决定城邦内的重大问题。不仅如此,雅典公民有权轮流参加陪审法庭,实行严格的监督制度,这为后来政治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与古希腊相比,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文明发展更为重要。与希腊人不同的是罗马人的政治发展体现在法律层面,“罗马人区别于希腊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他们更注重从政治学和法律学的角度来考察政治生活,而不像希腊人那样更关注伦理学。也就是说,罗马人强调政治生活的法律特性,希腊人则强调政治生活的道德特性”[1]。罗马法分为罗马公法和罗马私法,由于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主要是罗马私法即罗马民法,故罗马法常被直接称为罗马民法。罗马人创造的博大精深的罗马民法主要存在于被后人称为《优士丁尼民法大全》的这一伟大文献中,尤以《法学阶梯》、《学说汇纂》这些传世著作中对法律制度和法律原则的规定为世人所称道,成为今天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法律的样本。罗马民法对世界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各个国家和民族对罗马民法制度的继承和移植上,还在于罗马法所体现的精神与理念,即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个人为法的主体,个人生活是不可干预的,哪怕是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具体而言,它是以个人本位、权利优先、自由平等、私法优位等原则为具体内容的[2]。罗马民法精神里面所显露的正义与公平,表达了人类追求平等、自由以及对财富的保护,其所要求的私权神圣带来了欧陆社会私人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由此得出的必然逻辑是公民要求参与政治的呼声越来越高涨,政治权力上的民主形式成为必然和必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民法精神和理念的普及给欧陆政治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本的社会土壤。欧陆社会以1135年《学说汇纂》手抄本被发现为标志进入所谓罗马法复兴的历史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突然发现这是一现成的完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法律体系,足以满足一般的财产和契约关系。这场运动影响深远,就像19世纪德国法学家耶林在《罗马法的精神》一书中说的那样:“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灭亡,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法复兴带来的个人独立自由、私人权利神圣观念的广泛传播最终导致了17—18世纪席卷欧洲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权力制约”、“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主张用以反对封建专制,为近代欧陆政治文明的最终形成铺平道路,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发展描绘出了蓝图,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可见,在欧陆政治文明的形成过程中,民法传统以及附之于上的民法精神功不可没。民法精神培育了政治文明所需要的土壤并且为其提供了运行的外部环境,正是民法精神、民法传统推动了西方政治文明的形成和进步,罗马民法精神的普及和复兴直接影响促使了西方政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民法制度民法精神在我国的兴起

“民法”一词乃舶来品,我国历史上没有“民法”这个词。因此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缺乏西方那样的民法理念和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我们在经济上几乎照搬苏联的生产资料国有化及相应的生产分配理论与实践,发展到“”时,干脆“狠批私字一闪念”,对私有财产的剥夺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样荒唐的事情大行其道,拥有私有财产被认为有“罪”。这样极端扭曲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与强调私人财产权的民法是背道而驰的,以致在改革开放之前,社会民众对民法所承载的精神知之甚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全面实施改革: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搞活,与世界经济接轨。同时大力恢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到80年代中期,与民法相关的制度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80)、《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1981)、《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198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试行)(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1987)等相继颁布,尤其是1986年颁布的作为民事基本法地位的《民法通则》被外界解读为中国的“权利宣言书”,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法在中国大陆重新得以正名,民法精神和制度伴随思想解放运动和全国性的“普法”教育运动在人们之间快速传播和宣扬。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目标,这为中国民法的大发展铺平新的道路、开辟新的航道,中国的民法建设开始大踏步地和世界民法发展潮流接轨。为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一些重要的民商法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2007)等相继出台。甚至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在立法规划中明确将制定中国民法典作为中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成的标志,而《民法典草案》亦于2002年由立法机关向社会公布。中国的民法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中国社会的个人权利意识、私人财产保护意识空前高涨,民法精神、民法意识在中国社会的普及和传播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三、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呼唤民法精神的传播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可见,建设政治文明实施民主政治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政治理念文明、政治过程文明、政治制度文明等,其核心是政治的法治化。从法治的角度看政治文明,不难发现政治的法治化状况与政治的文明程度成正比;没有法治的政治不可能是民主的政治、文明的政治。所以说,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任务,其实就是将法治推向政治领域,以法治的政治代替任意的政治,以法治的政治代替人治的政治,以实现“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因此,建设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就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向纵深领域。我们希望法治精神弥漫全国,也希望有一个以人权为唯一正当政治目标、以人民意志为唯一权力来源的法治政府,还希望建立一种消除任何权力超出合法限度而不被制止的体制,因为这些都是法治社会所应具备的。因此,建设政治文明必先建设法治,西方的政治文明经验也验证了这一点。而建设法治必先建设民法,建设民法必须大力弘扬和传播民法精神民法文化,使民法理念深入人心,成为人们不可动摇的生活原则。民法不仅是与人们经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个法律部门,而且它是其他部门法得以展开的基础。我国台湾民法大师史尚宽先生在所著的《民法总论》自序中写道:民法乃众法之基,欲知私法者故勿待论,欲知公法者对其也应有一定的了解,而后可得其真谛。英国历史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梅因也在其名著《古代法》一书中指出:一个国家文化的高低,看它的民法和刑法的比例就知道。大凡半开化的国家,民法少而刑法多,进化的国家,则民法多而刑法少[3]。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体平等和私人自治是民法精神的灵魂。张文显教授早在1989年就明确指出,以商品经济为内容的民法是法治的真正法律基础,民法中的人权、所有权和平等权是现代公民权利的原型。民法最充分地体现了法治的价值,民法传统中的权利神圣和契约自由精神,构成了人权保障、有限政府、分权制衡、依法治国等法治原则的文化源泉。宪法则是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对民法原则的确认、转化或升华。法治的历史充分说明,没有民法和民法传统的社会,要实行宪政和法治是极其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而在民法完备、民法原则已经成为公认的社会生活标准的社会,要想彻底废除宪政和法治,实行独裁,也是极其困难、不可能长久的。由此可见,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民法地位,弘扬民法精神,普及民法理念,那么要想实现社会的法治化、政治的民主化无异于缘木求鱼、空中楼阁!提倡和传播民法精神,不仅可以唤醒人们的权利本位、个人自由意识,对建设市场经济大有裨益,而且也能对公权力形成有效制约。当民法精神权利意识形成社会共识,每一个公民都为自己的权利斗争时,公权力自然就会受到来自人民的限制,有效地防止公权力的滥用。因此在制定民法典的基础上大力培育社会的民法精神和民法传统,使民法文化成为最广泛的社会文化,是中国步入法治社会建设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

民法精神范文篇6

民法精神是人们长期从事民法理论和民事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从而指导民事活动的、体现民事行为本质属性的一种意识。一般为人们认可的民法精神有平等、自愿、诚信和公序良俗。平等,所谓人人生而平等,即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平等是民法最根本的精神,是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重要标志之一,反映了民法产生时原始的状态。从法律角度讲,平等可理解为三点:第一,民事主体平等地参与民事活动;第二,民事主体平等地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第三,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受到平等的保护。自愿,也可称为意思自治,即在法律禁止之外,民事主体可自由地基于其意志进行民事活动。自愿的核心在于自由,即当事人意志的自由,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其基本理念是保障和鼓励人们依照自己的意志参与市场交易,强调在经济行为中尊重当事人的自由选择,让当事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形成合理的预期。

私权神圣,即民事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具体地说,指私权应受到法律的充分保障,不受任何人或任何权利的侵犯,非依公正的法律程序,不得被限制或剥夺。私权受到侵犯时,应获得相应的救济,亦即民事主体所拥有的民事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既不受其他民事主体的侵犯,也不受公权力的侵犯。

诚信,即诚实信用,要求当事人以诚待人、恪守诺言、不欺不诈和言而有信。具体到民法上,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意图诚实、善意、行使权利不侵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最终达到所有获取民事利益的活动,不仅应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而且也必须使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得到平衡的基本原则。

公序良俗,即一切民事活动不应当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我国《民法通则》第七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二、大众传媒中民法精神的缺失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众传媒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行业规模。虽然我国大众传媒取得了繁荣的发展,但是诸多媒体侵权案件提醒我们,我国当下的传媒业是不成熟的,行业制度存在许多弊端。在限制传媒业健康发展的根源中,我们认为大众传媒的价值取向和传媒工作者的价值观的偏差是最关键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以权谋私。部分记者凭借采访报道的权利,对受采访者收取红包,对有关单位吃拿卡要,甚至威胁对方来索要不法利益;一些节目打出平等参与免费参与的口号,实则对参与人是否交“报名费”来不同对待;有些领导动用权力干预传媒工作,使得大量新闻事实不得公之于众或者报道不实,混淆了公众的视听。第二,职业素质低下。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部分传媒单位形成了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失去了客观真实公正的职业素质。为了提高其知名度,有关传媒人员通过过分夸大事实或者捏造不存在的情形来报道新闻,使得当事人的名誉权遭受到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第三,缺乏社会责任感。由于我国大众传媒行业长期受到行政干预的影响,很多传媒机构没有脱离原来的行业习惯,工作以领导马首是瞻,报道功绩为主揭露现实为辅,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建议、心声则漠不关心。还有些传媒单位为了吸引广告商和拉高吸引力,不惜刊登、播放一些低级趣味的内容,对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在大众传媒中发挥民法精神的必要性

民法精神范文篇7

关键词:民法教学;理念;民法精神;培养方法

民法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民法教学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这也表明在民法的教学中,重点不是教会学生法律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法律精神,并将法律精神应用到将来的工作中。民法是法律中最贴近生活和人民的一门法学学科,加强对学生民法精神的培养,对学生将来服务人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民法精神的内涵

民法精神主要指的是民法领域中的法律精神的总称。在法律精神的研究中,不同的学者具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认为,法律精神是构成法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法的灵魂和神经中枢。通过法律精神的建立能够更好地反映出法律的原则以及旨意。还有的学者认为,法的精神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客观法权关系中所显示出来的社会共同意志的本质。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法的精神其实就是时代的精神,不单单指法律的阶级精神。而本文在法的精神界定中,认为法的精神本质与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法律精神表现的是法律的价值取向和立法的宗旨,其存在于法律制度中,同时也对立法、司法以及执法起到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是法律规范在社会关系调节中的指导思想,同时法的精神具有稳定性、普遍性、继承性和根本性。

二、民法教学理念与民法精神的培养目的

民法专业的学生是民法教育中主要培养的对象,在民法教育中对学生民法教学理念和民法精神的培养主要就是为了提升学生们的民法素养,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用正确的法治理念去解决民事关系问题。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民法教育不仅要能够传授学生相应的法律知识,同时还要能够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民法精神是民法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民法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民法的教学中,民法精神既是民法规范的立法前提,同时也是民法制定的基本依据,更是民事活动中各种法律应用的原则规范。所以在民法教学中注重民法精神的培养是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民法精神在法学学生行为活动以及将来从事工作中的准则作用。这样才能够使民法的制定初衷与民法的精神保持一致,才能够为民法的司法活动提供公正性的保障,民法中的关系才能够评定,使民法更好的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为民事的正常运行奠定基础。

三、民法教学理念与民法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民法理论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文字以及图片介绍就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以及民法的精神含义,但是从民法精神教学的本质来说,民法精神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形而上的教育,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虽然其中包括法律知识和规范,但是要想真正了解其本质还需要透过这些理论的载体去深入挖掘,这也使得学生在学习民法精神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民法精神的培养中,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和配合来更好的理解法律精神的抽象概念和本质,使学生在形式外在化的条件下更深入的了解民法精神。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辩论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教师可以从民法知识内容中选择与民法精神联系比较密切的内容作为切入点,为学生设置辩论和讨论的话题,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学生利用相关的法律知识和规范对民法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论证。通过这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使学生能够主动和深入地去了解和认识民法精神,并且在辩论和讨论的过程中还能够从对手或其他同学的理念中汲取不同角度的看法,进而进一步加深对民法精神的理解,使民法精神能够内化到学生的思想中,提升学生的民法素养。

(二)加强对民法教学理念和民法精神的认识

要想使民法教育中能够更好地融入民法精神,提升民法的教学理念,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法学知识的培养,同时还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能够对民法教学的理念以及民法精神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首先,学校需要加强对民法精神的培养,并针对学生的水平以及民法教学的内容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从而对民法教学中的培养目标和方向进行明确。同时,在民法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凸显出民法精神的地位,使学生认识到民法精神不仅是民法的基本组成部分和重点的学习内容,同时也是贯穿于整个民法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并能够与法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方式,通过点带线,线带面来培养学生民法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对民法精神有深入的了解,并做好充分的研究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如何培养学生民法精神的对策。在民法精神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民法精神培养的全面性,因此在民法精神的培养内容中,不再仅局限于对民法知识的讲解,还需要注意与生活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民法精神从抽象的领域中引领入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对民法精神的主观重视度。

(三)注重民法精神与民事法律规范的联系

民事法律规范是司法机关在民事案件处理中的主要依据,所以民事法律规范是民法教育中最基本的知识。而民法精神是民事法律规范制定的核心和宗旨,其指导和制约着民事法律的制定以及实施。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民事法律规范是民事法律制定的载体,民事法律规范是民法精神的体现和实践。以《物权法》为例,其中对业主对建筑物的专有部分具有使用、收益以及处分的权利,但是在使用这些权利的过程中不能对建筑物的安全产生威胁,同时不得侵犯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其中不仅规定了业主对建筑物使用的合法权利,同时也对业主不可侵犯他人的权益进行了明确。也就是法律在保护业主的合法权利时,也对其他相关人的私权进行保护。

(四)注重实践教学

民法教育虽然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但是其实践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民法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最终是为了能够加入到民事管理的队伍中,所以在民法教学中教师需要刻意的为学生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经验,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真实的案例,或者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建立审判庭,要求学生根据案例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模拟审判。值得注意的是,在案例的选取中教师需要注重案例的真实性和代表性,这样才能够达到实践的真正目的,同时教师要能够在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后,对学生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正确、合理的处理虚拟的民事案件。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抽象的民法精神融入到民事案件的处理中,对学生理解民法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一些民事法律规范中不明确的案例,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显得特别重要。

(五)加强理论知识教育

民法精神和民法理论体系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民法精神不仅能够成为民法理论体系的核心,同时还是建立民法理论的基础。比如,民法中所涉及到的无过错以及公平责任就与民法精神中的公平精神有关,所以教师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时,就需要为学生明确的阐述二者间的联系性;而物权以及所有权的变动和全能限制中与民法精神的私权保护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因此教师在讲授相应的理论知识时就需要能够从私权保护精神方面入手,将民法精神融入进来。由此可见,在学生的民法精神培养中需要能够与理论知识有效的结合,这不仅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在民法精神的角度去理解民法的理论知识。此外,通过民法精神在民法理论中的融入,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民法精神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论知识了解的同时,还能够认识到民法精神的重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才能够将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探索,使民法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法的教育理念实质是将民法相关知识、法律规定以及民法精神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学生认识到民法精神在民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民法精神在民法教育中的基础性和核心性作用。对民法理念和民法精神的培养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民法专业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以此来指导和规范民事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进而为维持和谐、稳定的社会奠定基础。民法教学理念和民法精神培养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将来进入社会的实践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需要将二者的培养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并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以及理论知识与民法精神的相互渗透来提升学生对二者的认识,此外,还需要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加强学生的具体应用能力。

作者:方勇男 单位:延边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艾岩卿.关于民法教学的理念与民法精神的培养方法[J].南方论刊,2015(1):39-40.

[2]宁清同.民法教学与民法精神的培养[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9(4):138-144.

民法精神范文篇8

1.民法精神的内涵

民法精神的本质就是法律精神在民法领域的简称,不同学者在民法精神研究中都有不同的看法。部分学者说法律精神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律的心脏。法律的原则和宗旨都能通过法律精神得到反应。还有一部分学者则只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法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产物,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精神而不是单独某个阶级。还有一部分学者分为法是一段历史的反应,是对一段时代的物质的精神方面的反应。本文则认为法的精神本质与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在法律的制度中,法的价值取向和立法宗旨是法律精神的重要表现。并且法律精神也约束着立法和司法,对法律规范有制约和引导的作用,法的精神有继承性、根本性、稳定性、普遍性等,也在社会关系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培养民法教学与民法精神的主要目的

为了提高民法专业学生的民法素质,将民法精神内化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中,能够让学生有正确的思维和理念来应对日后遇到的民事纠纷。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日常的民法知识,在生活中能够防止因为无知而犯法。同时,学生还应该提高法律素养,对法律有一颗敬畏之心,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民法精神不仅仅法律系学生学习的核心和实质,更是千千万万的学生应该体会的部分。在民法的教学中,应该了解民法精神的核心地位和位置,明白民法精神是民法规范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民法制定的基本依据,更是民法活动各种法律应用的原则规范。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民法精神对于民法纠纷以及各种案件的引导和制约作用。只有学生有对民法精神的敬畏并且愿意在日后的生活中以民法精神为工作的标准。,才能真正的让民法精神和民法的制定初衷相结合,使民法真正的体现公正公平性。只有这样,民法才能真正的成为人们在社会行事的一把天平,才能真正的制约和引导着人们的行为,才能真正的保障人们的权益。

3.民法精神培养和民法教学的有效统一

在日常的民法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应该使用一定的多媒体作为教学的工具。使用互联网找到相关图片、文献、视频能让学生对民法知识的理解更加高效化,提高学生对民法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更能够让学生了解民法精神的内涵。民法精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隐藏在法律理论的背后,需要学生进行总结概括,透过一条条法律文件的背后看本质,深入挖掘法律文件背后的人文主义的民法精神。但是,由于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对于课业的认真程度也有待提高,挖掘民法精神具有一定的难度。老师是课程的实践者,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老师要摒弃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制性的让学生死记硬背有关的法律条文。老师要用多元的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民法精神具体化,更要引导学生能够将学习内容和生活中的现象相结合,能够用生活化的思维才看待不易懂的法律条文,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法律条文背后抽象的法律精神,并能够用更加生活化丰富化的思维来讲抽象变成相对容易理解的知识具体化老师可以举办一些活动,用辩论赛、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让学生能够透彻的了解民法精神,并能够用多角度的思维来考虑问题,并能够用专业知识和民法精神具体化来进行论证、答辩,培养学生的专业化思维,以及民法精神具体化。在不断的磨合和协作中,民法精神能够真正的内化为学生思维的一部分,提升学生的民法素养。想要让民法教育不断发展,更好的融入民法精神,不仅仅是需要学校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更需要老师有着过硬的专业化的精神,以及成熟的法律思维,能够引导学生教育和民法精神相结合。教师应该有明确的培养方案,摒弃掉单一笼统的教学模式,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情况制定专业化的培养方案。

4.结语

民法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能够熟记民法条例,更应该使民法教育和民法精神相结合,使学生不仅仅有过硬更专业知识,更能够有成熟的法制思维和法治体系。学生应该明白民法精神在民法事业的核心地位和基础性作用,民法精神的培养不仅仅使法律专业的学生能够顺利的进行自己的工作,更能够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能够更加透彻多角度的看待事物。老师应该贯彻民法教学理念和民法精神的统一,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挖掘事物民法条例背后的民法精神。

注释:

[1]方勇男.民法教育教学理念与民法精神培养方法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24):135-136.

[2]艾岩卿.关于民法教学的理念与民法精神的培养方法[J].南方论刊,2015(01):39-40.

民法精神范文篇9

(一)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

人文精神发轫于文艺复兴时代,基点源于对神学和宗教的反抗,其重心在于关心人的需要,弘扬人的理性。人文精神者站在尘世去追求精神,反对宗教用天国生活来限制和压抑尘世生活。人文精神的内蕴应是多层次多角度的。首先体现为人性关怀。人类有追求幸福生活和人格尊严的权利,这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的体现,这种对人之为人的价值追求,其提倡的乃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相互包容,关怀的重点在于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本身的全面价值的体现。其次是对真理理性思考。人类无时无刻不在执著于对真理的追求,这是广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再次,是超越性,人类对生活生存意义的不断追问和寻觅是其重要含义。

(二)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1.“人本观念。”人的存在是衡量社会选择的标尺。从“君本位”到“人本位”可谓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一个巨大拐点,是一种质的飞跃。纵观洛克的学说体系,不难看出,“人本位”就是其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第一个重大发现。科学为人文研究提供了理性的武器,而人文则告知科学要以恩泽人类为圭臬。

2.“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也就是认可和尊重个人的思维理念,其是以“君本位”为靶标的。古今中外的君主无不是以“天下”“国家”为名,行专制之实。“个人观念”的反面即是专制。“个人观念”是以保护个人权利为目的,有反对任何形式的专制主义的倾向和行为。在这个语境下,个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政府的权力是后天产生的人民授予的,假如人民认为必要,有权随时收回赋予政府的权力。“个人观念”就是民本思想,个人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能否得到合法合理的保护是衡量包括组织、社会,乃至政府一切行为的标尺。

3.“自由观念。”政府的合法性的基础在于选民的认可和承认,其宗旨或者说归宿是保护个人的自由。当政府无力保护人民自由的社会,人民有权用脚投票。在人的权利体系中,自由是最为宝贵的。而只有民主的政府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是保护人民自由的政府。虽然服从法律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但“对于法律的缺点或优点,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全社会的福利”。[1]58治理社会靠的是人民能够与政府之间相互制约的制度,这种制度仰赖于人类的理性。而人类的理性创造了规则,创造了法律,一切规则以保护人的自由为标尺,这是现代法制和法治的基本理念,规则的作用在于保护人的自由。规则意识应该也必须成为现代文明国家国民的基本素质。但“如果把自由理解成绝对排除人与人之间的任何关系的一种完全的独立,这种自由就会成为完全放任自流的状态。真正的自由主义,绝非恣意妄为,无法无天。

二、民法的人文精神与市场经济的碰撞

(一)何为民法的人文精神

民法精神是民法文明内在、深层的精髓与内核,是民法文明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是民法的最高原则。个人本位是市民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在民法上的具体写照。正因为个人本位思想的支撑,民法才因其私人性、个人性,被喻为“权利法”;市民据此拥有了和强大的国家相对抗的力量,得以追求个人财富、享受个人自由。而意思自治则是民法精神的另一个层面。民法抑或私法的实现过程正是人文精神逐步实现和矫正发展的过程。

1.私权神圣。私权神圣也就是(1)民事权利是自然和当然的权利;(2)民事权利系统是开放的;(3)私权神圣的重点在于人格权神圣和所有权神圣。[2]“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3]追求利益可谓是人类的一种本性,将这种利益给予法律的确认就是权利。民法就是要为人们确定缔结市民社会财产关系与人身权利的权利预期,通过对权利的设置与保护而达到维护市民社会关系的顺畅与有序的目的。所以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以权利为出发点和归宿。可以说,民法对权利的肯定,凝结了民法对于个人价值的高扬,对于市场制度的信念,同时也隐含了对与权力、特权的冷静界定与警惕的意蕴。如前文所述,人文精神最关心的也就是个人观念与自由观念,所以,权利意识,权利概念成为民法的核心概念,这也是民法之所以呈现为一个庞大的权利体系的原因所在。这也就是先哲的“权利本位”意识的体现。

2.私法自治。私法自治指的是“各个主体根据他的意志自主形成的法律关系的原则”。[4]在现代民法体系中,私法自治已然是无可撼动的准则和基础。这一理念保障和支持个人依照自己的本意参与市场交易,使得当事人在交易中能够形成合理预期,尊重每个人的自由选择,这一点在契约法中尤显突出。但“一旦当‘私法自治’原则的行使使社会正义遭受严重损害时,国家就必须经常有规则地干预。保护经济上的弱者的任务对法律来说不断增加”[5]。20世纪,理论界将社会控制理论引入民法体系,这是对于私法自治的约束和矫正。当然,现代民法强调的是社会控制下的自律与他律有机统一的私法自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性的认识当是更多注意传统的私法自治与我国民法上的自愿原则的共性的法律底蕴,而不应该执拗于二者在历史上存在的法学观念或语言上的些许差异,这有益于我国民法及民法文化的成熟和进步。

民法精神范文篇10

一、精神文明建设总体状况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年月,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文明单位”。

年月,作为全市基层法院的代表,院长××同志出席在××召开的“全省法院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

年月,被命名为“××市文明单位标兵”。

年月,按照市区文指委届满通知,经重新申报接受复查,再度获“××市文明单位”、“××市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年月,被评为“××市窗口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年月,按照市区文指委届满通知,经重新申报接受复查,再度被命名为“××市文明单位”。

近年来,我院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市区文指办和上级法院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服务这一工作重心,以文明建设总揽全局,一手抓审判,一手抓队伍,公正司法,文明办案,不断提高广大干警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各项审判和其他各项工作开展,从实际出发抓好物质基础建设,不断赋予文明建设新的内容,取得了可喜成绩。

我院近年来把争创省级文明单位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目标,做了一定努力,但由于经费缺乏等原因造成的审判法庭建设不达标,硬件建设有差距等原因,未能实现既定目标。

二、精神文明创建方面的主要做法、经验和体会

近年来,我们按照各级党委和上级法院关于“一手抓审判、一手抓队伍”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服务”这一工作重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干警严格执法、廉洁自律,树立良好的法官形象当做抓队伍的基本内容。领导班子始终围绕“保持荣誉,巩固提高,争创一流,再上台阶”的主导思想考虑问题、部署工作,在各级文指委、办的指导下,不断加强了文明建设,充实了创建内容,尤其近年来更加大了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干警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讲理想、顾大局、比贡献、脚踏实地努力工作蔚成风气。近五年来,个中层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名同志先后荣立二等功,名同志先后次荣立三等功,名同志先后被评为本区优秀共产党员,位同志被评为省、市、区政法系统“双争”活动先进个人。政治处被评为全省法院先进政工部门,立案庭被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其二,审判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整体工作创一流,单项工作争第一”成为全体同志的共识并在逐步实现。各类案件结案从年的件上升到××年的件;结案率从年的提高到××年的。上诉率、发回及改判率逐年下降。在上级法院组织的法律知识竞赛和开庭观摩、案卷评比中,我院均获较好名次,法制宣传调研工作自年连续年获全省法院系统先进单位称号。

其三,文明单位创建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程度不断提高。年,我院被省高院荣记集体二等功;年,省委、省政府命名我院为全省政法系统“一双学争”先进单位;年,我院被评为全市政法系统“争先创优”先进单位;年、年,我院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并出席全省法院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年被评为全市窗口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年月,被评为全省优秀法院。

(一)、抓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人民法院司法文明的核心是司法公正,而司法公正来源于具有高素质的法官和高质量的审判。我院党组始终把不断加强干警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当作根本来抓。坚持学习制度,把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作为增强队伍素质、提高司法水平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我院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和上级法院的安排部署,在加强自身思想建设的同时,注重努力抓好全院干警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上级党委、人大、上级法院对司法工作的新指示、新要求,每当重要文件下发后,都能及时组织学习,让大家掌握领会上级精神,了解时事动向。其次是组织落实好各项系列教育活动,××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落实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公正司法树形象”“向任长霞、王玉清学习”“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开展了“红旗渠”杯办案竞赛活动。为培养全体干警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团队精神,扩大教育效果,我们采取走出去的教育形式,利用星期六时间,组织全体干警到南街村参观学习。这些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警公正司法、做好工作的自觉性。

在抓好政治学习的同时,我院注重在提高广大干警业务素质方面下工夫,积极组织同志们参加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业务课等多种形式的在职业务学习,副院长郭中兴和当过电大老师的书记员李松为大家讲的业务课深入浅出、联系实际,使大家印象深刻。截止目前,我院名审判人员,已有名达到法律大专(含专业证书)文化层次,已有名获得本科学历或经过专项培训。

(二)、抓管理监督,提升队伍形象

有一套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付诸实施,是实现法院各项工作规范化,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重要保证之一。为把队伍建设和审判管理的各项目标落到实处,切实树立人民法院良好的内外形象,我院不断加强了队伍管理,我院在“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在认真抓好思想教育、积极进行整改的同时,结合实际,有的放矢,本着务实、管用和“横到边、竖到底”无缝隙管理的原则,以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监督和制约力度为目标,从制约司法效力、司法公正的具体行为和审判工作的基础环节、基本要求抓起,对原有的余项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修改和补充完善,出台一套涵盖全部工作的规章制度体系,共五章项,为规范司法行为的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让大家深入了解各项制度,我院组织了全院干警参加的规章制度考试。落实各项制度的实践证明,这一套规章制度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已经较好地促进和保障了院队伍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使我院的面貌涣然一新。我院还开展了院长带头办案的活动,在全体干警中开展了争当办案能手、办案标兵的活动。在机构改革后审判人员比过去相对减少的情况下,去年人均办案数量超过以往任何一年。如两个民事审判庭名审判员,结案数都超了百件。

(三)、抓案件执行,保障司法效率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我们按照十六大提出“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要求,着力探索解决执行难的新方法、新路子,推出了多项执行工作新举措。一是开通执行“”绿色通道,即执行部门及其负责人的电话,全天候接听申请人提供的线索,只要执行人员接到申请人或执行部门值班电话,就会立即赶到执行现场,采取相关强制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申请人的权益。二是开展执行大会战,在短时间内迅速清理了大量存案,改变了我院执行工作的被动局面。据统计,大会战期间全院共执结案件起。促使执行工作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三是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时准确地将执行工作的动态、典型事例予以宣传,举行了由辖区党政领导和企事业单位参加的执行工作座谈会,共商破解执行难的新方法;在大案、难案的执行过程中,积极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现场监督,制定切实有效的执行方案,防止了意外事件及抗法事件的发生。这一系列措施的施行,赢得了社会各界对执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开创了执行工作的新局面。

(四)、抓涉诉信访,维护社会稳定

为切实做好信访工作,我院首推院领导集体接访日活动,实行了院长领导下由立案庭统一组织、协调、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制度和主管院长、庭长、承办人包案制度,规定每月召开一次信访例会,院领导轮流值周,亲自接待来访群众,当面听取群众意见,亲自办理信访案件,确保人民群众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及时正确解决涉诉信访案件,真正做到来访有接待、来信有回音、申诉有结果。我们还通过设置专职信访接待员,成立涉法信访领导小组和涉法信访问题应急分队,保障了我院涉法信访工作的有序开展,未发生信访事故。我院立案大厅实行的柜台式“一条龙”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告状难、投诉无门问题。我院信访接待人员热心为群众的好作风也受到了群众的称赞。

(五)、抓文体活动,活跃干警业余生活

近年来,我们把如何建设法院文化当作深入研究和实践的课题,在建设健康向上的法院文化上做文章、下功夫,举办过演讲会、文艺演唱会和各类比赛,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今年,我院开展职工文化活动力度大、投资多、收效好,可以说红红火火。两年的七一前后,我们都举办了趣味运动会,并与市热电厂联欢举办了庆祝“七一”文艺晚会;国庆前夕,我院组队参加了全区庆祝国庆周年系列活动中的拔河、羽毛球、乒乓球、书法、演讲、宣传版面等各项竞赛活动,获得了全区的组织奖。以我院执行局、法警大队干警为主组成的拔河队在比赛中一路拼杀,勇夺第二名;我院篮球队能征善战三次与友邻单位比赛。这些活动生动地体现了我院干警团结一致、奋勇争先的团队精神,也启发着我们更好地建设法院文化的思路和勇气。院党组领导对开展职工文化活动十分重视和支持,党组书记、院长××同志亲自选择运动会项目,亲自举旗执哨,担任本院拔河比赛的裁判员;常务副院长××同志亲自担任篮球队长和主力队员,他的矫健身影经常出现在训练和比赛场上。

我院抓好文明单位建设的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上级机关的要求,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如:创建意识还不够强,创建气氛不够浓厚,创建措施还不够扎实有力,文明建设档案不够规范,硬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使这些差距在短时间内得到改进。

三、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创建面临的特点、困难和问题,如何加以解决

一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应该是总揽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努力提高全体法院工作人员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民法院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审判公正与效率,靠业务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广大法院工作人员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因此,不断提高全体广大干警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作好法院各项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抓好人民法院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各级领导、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人员乃至全体同志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排除一些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打扫卫生、整理环境、应付检查的消极观念。

(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在形式和内容上进一步搞活。法院是窗口行业,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形象。要把法院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看作是提高广大法院干警文明素质和本单位文明程度的有效载体,把精神文明建设与法院各项业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协调推进。必须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完善活动载体、提高创建水平,充分运用好这一载体,把广大干警进一步组织和动员起来,共同营造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通过卓有成效的创建工作,努力形成廉洁高效的司法环境。不能满足于一般号召,推一推动一动,检查时候才整一整。

(三)要加大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领导和在人力、财力方面的投入。应该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当作关乎法院全局的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有分管领导专门抓,要有专门部门或专职人员具体抓。分工不清晰、责任不明确的状况要改变。结合,形成持之以恒抓创建的机制。创建文明单位是一个复杂、艰苦的过程,而保持文明单位荣誉、巩固文明建设成果的任务更重。要改变重创建轻管理的问题,创建中工作具体扎实,荣誉得到后放松管理,工作一落千丈;还要克服不重视平时基础性工作,热衷于搞突击式、运动式创建的倾向,建立科学管理、长效管理的创建工作机制,使文明创建工作逐步实现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推动创建工作健康发展。

四、精神文明建设在提高法官队伍素质,为审判工作服务方面,应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是虚与实相结合,紧扣本单位业务工作开展创建。使文明创建工作由虚变实,紧扣单位本职业务工作来进行,着力解决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之间关系的问题。通过创建工作,促使广大干警转变作风,提高素质、爱岗敬业,树立形象、规范行为,提高作水平。

二是专与群相结合,充分依靠广大干警抓创建。首先,要全员参与抓创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大到规划决策,小到计划、安排的制订、实施、监督、反馈都要动员广大干警参与,努力把精神文明建设变成广大干警的自觉实践。其次,要在提高不断提高广大干警的思想、文化、道德、文明素质上下功夫,通过创建使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第三,要突出服务抓创建。在创建中抓好服务,在服务中抓好创建。|

三是扬与弃相结合,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创建载体。创建工作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依据形势的变化,结合单位实情,改变过去单一枯燥的方式方法,保持创建工作鲜活的生活力。要采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创建形式,吸引广大干警参加,增强活动的吸引力;要紧密结合本单位的人员状况和工作实际,设计自己的创建形式,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