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22:14:58

颅内血肿范文篇1

一般资料:41例脑出血患者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14~82岁,平均60岁;高血压脑出血31例,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10例。

临床表现及意识状态:按照GCS(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评分及主要临床表现分为:3~5分12例,6~8分9例,9~12分11例,一侧肢体偏瘫33例,一侧瞳孔散大6例,双侧瞳孔散大5例,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不平稳5例,脑实质内血肿患者血压都在高血压范围。

头颅CT检查:基底节区出血19例,脑叶出血2例,小脑出血1例,丘脑出血6例,原发性脑室出血3例,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10例,出血破入脑室15例;血肿量按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20~30ml4例,31~50ml18例,≥51ml18例,小脑出血13ml1例。中线移位26例。

手术时间:出血至手术时间6~24小时29例,24~72小时12例。

手术方法:根据头颅CT结果,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穿刺点定位及方法:颅内血肿穿刺点定位:根据头颅CT确定血肿最大层面、距OM线的实际高度,再用直角尺表测出前额正中距血肿中心的距离,该距离与血肿最大层面的交点即为头皮穿刺点,穿刺点与血肿中心的垂直距离即为穿刺针长度。注意穿刺点避开重要血管及皮层重要功能区。脑室穿刺定位:眉弓上8cm,旁开头皮正中矢状线1.5~2.5cm为头皮穿刺点,针体与矢状面平行,穿刺针对准双耳假想连线,针尾部钻轴夹持在手用电钻的钻具头上。穿刺点常规备皮、消毒、铺巾,利多卡因局麻,电钻顺时针按所需方向锥透颅骨,针体固定在颅骨之内,拔除穿刺针钻头,插入塑料针芯,将针体缓慢送入血肿中心或侧脑室额角(深度5~7cm),拔出塑料针芯,见血性脑脊液流出,拧上帽盖,接通侧管,将血肿的液态部分从侧管抽出,用血肿粉碎针反复冲洗血肿腔,待冲洗液清亮后注入溶有尿激酶3万单位的生理盐水2~3ml,夹管4小时后开放引流管,持续引流,每日冲洗2~3次,一般引流3~5天,最长7~9天,根据引流情况复查头颅CT。

结果

疗效评价:治疗1个月后,功能恢复程度按日常生活ADL评判。ADL1:日常生活独立完成,归为恢复良好;ADL2:日常生活大部分恢复,归为轻残;ADL3:日常生活需帮助下才能完成,归为中残;ADL4:意识清楚,基本卧床,归为重残;ADL5:植物生存。

41例微创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8例,占43.90%,好转(轻残和中残)10例,占24.39%,无效(重残)3例,占7.31%,死亡10例,占24.39%。术前GCS<5分者1~3天内死亡4例,其中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10例均恢复良好。1例小脑出血患者因引流时间长而发生颅内感染,气脑2例,因碎吸针血肿冲洗所致,低颅压2例,均为硬膜外、下血肿引流过度所致。

讨论

在我国脑出血发病率高,每年为50~80/10万,死亡率高,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达50%~70%,外科开颅手术治疗死亡率25%~30%[1],致残率高,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脑出血常在发病40分钟内形成血肿,但部分出血6小时内出血未停止,特别是血压较高或经脱水降颅压治疗血压波动较大者,发病6小时内大量使用甘露醇者,而8~24小时为水肿加重期,故微创术宜在发病6~48小时内进行为宜。有研究证明,高血压脑出血在最初数小时内血肿迅速增大,8~24小时脑水肿进行性加重,出现周围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使颅内压不断增高。致病的主要原因为神经损伤,其机制主要为血肿的占位效应引起颅内高压和周围缺血半暗带形成,以及血肿在吸收过程中产生凝血酶等有害物质而致神经损伤[2]。故尽快有效降低颅内压,尽早清除血肿,是降低脑出血致残、致死的关键。内科治疗中重型颅内血肿疗效有限,而开颅手术需全身麻醉,对患者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手术适应证受限制较多。因微创治疗中重型颅内血肿采用局麻,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适应证广泛;手术指征较宽,幕上血肿>30ml,丘脑出血>20ml,幕下血肿>10ml,血肿破入脑室,包括高龄、体弱、脑疝早期、进展较快、血压较高、全身合并症较多者,脑出血若无继续出血或合并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如家属同意,均可采用。从而为颅内血肿提供了较好的治疗手段。因微创治疗能持续进行血肿清除,边冲洗边引流,颅内压降低平稳,减少了因颅内压波动过大、过快引发再出血的危险,安全快速进入血肿腔,及时抽吸血肿,迅速解除或缓解血肿对脑干等重要神经功能区的致命性压迫,防止不可逆继发性、病理性改变的出现,术后不用或少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防止了因此而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有资料显示,中重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近期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能挽救重型脑出血患者的生命,降低死亡率[3],本组脑出血死亡率24.39%,明显低于内科保守治疗微创术中、术后影响预后的因素诸多。我们总结颅内血肿患者微创术中、术后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防止再出血:术后再出血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组再出血5例,术后均血压大幅升高,口服降压药效果不佳,因此术后保持血压稳定是手术成败的关键。②保持颅内压平稳过渡:穿刺针偏离血肿中心致使颅内压缓解受限,同时尿激酶分散受限,血肿溶解缓慢,不利于引流,再次继发颅内血管损伤,导致颅内继发出血,而不能止血,仍需开颅止血清除血肿。首次血肿抽吸应保持在出血总量的30%~50%,以免引起血肿抽吸过度导致诱发出血。本组3例患者微创术后复查头颅CT见穿刺针位于血肿中心,腔内注射尿激酶也顺利,但侧管回抽抽不出任何液体,究其原因可能为血肿腔与附近的蛛网膜下腔形成活瓣样交通,遇此情况需选择开颅手术。其次,血肿冲洗时应采取等量置换原则,即碎吸针血肿腔注射的生理盐水要在侧管中等量抽出,3天内甘露醇等脱水剂使用量不宜过大。③预防中枢性高热:主要采用物理降温,头戴冰帽,酒精擦浴,鼻饲溴隐亭。④预防应激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及早给予鼻饲,同时应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⑤预防感染,特别是肺部及颅内感染:因意识障碍及卧床,易出现肺部感染,应入院时常规给予预防感染治疗。⑥防止血糖过高:血糖过高可引起脑组织的进一步损害,主张将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⑦血肿尽快引流是治疗的关键,穿刺针能否达到靶点中心,是尽快清除血肿减少再出血的关键,术前应认真阅片,确定穿刺点及血肿中心。特别是出血量相对较少的血肿,对穿刺点进行金属物标记,复查头颅CT,进一步确定穿刺点标记是否准确,并进行穿刺点微调,对形态不规则及血肿量较大者,我们认为以双针穿刺引流为佳。⑧对硬膜外、硬膜下血肿应避免引流过度,出现低颅压性头痛,不宜采用碎吸针血肿冲洗,以免因血肿腔压力过低,在碎吸针冲洗过程中气体进入血肿腔,而形成气脑。⑨穿刺针孔处理,拔除穿刺针后常规消毒,针孔处皮肤缝合,纱布加压包扎,防止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发生。

死亡原因分析:本组死亡10例,死亡率24.39%。急性期3天内死亡原因为脑疝形成,1周内常合并脑疝及其他并发症死亡。死亡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入院时意识障碍比较重,本组GCS评分3~5分12例,死亡4例,死亡率33.33%。②术后血肿液化引流差。③血压很高且难以控制,导致再出血或血肿扩大。④肿量大并破入脑室,形成脑室铸形和梗阻,本组血肿量≥50ml18例,死亡6例,死亡率33.33%。⑤头颅CT显示中线结构移位,本组26例,死亡9例,死亡率34.16%。⑥术前已有脑疝形成,本组5例,死亡3例,死亡率60%。

综上所述,微创清除术因简便易行、疗效肯定,能提高中重型颅内血肿患者抢救成功率,特别对于亚急性或慢性硬膜外、下血肿疗效显著,微创清除术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微创清除术定位准确,仅需局部麻醉,手术时间短,对患者创伤轻,全身耐受性好,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康复快,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优越性[4]。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值得在配备了CT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论文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治疗

论文摘要目的:总结颅内血肿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技术的发展。方法:回顾2005年10月~2007年10月采用微创治疗的颅内血肿41例,在头颅CT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侧脑室+单针或双针血肿引流的方法,进行血肿液化冲洗的治疗经过。结果:恢复良好18例(43.90%),好转10例(24.39%),无效3例(7.31%),死亡10例(24.39%)。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治疗操作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适应证宽,手术并发症少,能显著提高中重型颅内血肿患者抢救成功率,是亚急性或慢性硬膜外、下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适宜在具有CT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长林,吕涌涛,李志超,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规范化治疗指南.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3.

2何效兵,姜亚军,何勇声.脑出血后脑水肿病理机制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0,8(2):95-97.

颅内血肿范文篇2

【关键词】颅内血肿诊治

我院自2003年1月~2007年8月共收治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elayecltraumaticintracerebralhematoma,DTIH)16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52岁,>50岁以上6例。道路交通伤10例,坠落伤4例,其他外伤2例。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3~15分3例,9~12分7例,6~9分2例,3~6分4例。首次CT时间:伤后0.5~3小时8例,3~12小时4例,12~24小时4例。首次CT扫描正常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挫裂伤伴点状出血4例,颅骨骨折5例。伤后24小时内复查CT发现血肿12例,72小时3例,超过3天1例。其中2例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后24小时内对侧又出现血肿。复查CT出现DTIH而病情无明显变化3例;意识清楚,诉头痛加重,伴恶心、呕吐4例;GCS评分下降8例;其中一侧瞳孔散大4例,双侧瞳孔散大2例。

2治疗与结果

本组手术治疗13例,保守治疗6例。其中行开颅血肿清除术8例,清除血肿并去骨瓣减压5例。经治疗,患者恢复良好7例,中残5例,重残2例,死亡2例。

讨论

发生机制(1)脑挫裂伤后局部脑血管痉挛、缺血、缺氧,血管壁继发性受损破裂出血,形成DTIH[1]。本组4例首次CT仅发现脑挫裂伤伴点状出血,后复查CT发现DTIH。(2)颅骨骨折时,由于颅内压高及颅骨与硬脑膜黏连不易分开等原因,首次CT未发现血肿,但由于过早大剂量使用脱水剂甘露醇,或由于开颅手术处理欠妥,导致颅内压迅速下降,压力填塞效应减轻或消除,可能致已破损的血管和板障出血引起DTIH。本组2例首次CT仅见颅骨骨折,在使用甘露醇2~6小时后很快形成巨大硬膜外血肿。2例开颅术后颅压降低明显,24小时内对侧出现血肿。(3)凝血功能障碍:对因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而致全身凝血功能障碍者,外伤后易加重或继发出血,形成新的血肿。本组2例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均于伤后72小时内出现迟发性血肿。

注意事项(1)观察意识状态。意识变化是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变化之一,正确识别意识障碍的程度,对患者的治疗、预后都有较大参考价值。意识障碍加重,提示颅内病变加重,本组7例意识障碍加重,复查CT发现迟发血肿。(2)观察瞳孔。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意识障碍加重,提示颅内压增高,本组4例病人瞳孔散大,复查CT均证实颅内迟发出血。(3)生命体征、四肢活动的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即病情变化。如血压升高,脉搏慢,呼吸深慢,提示颅内高压。肢体活动障碍,局灶性体征和偏瘫出现,均示病情改变,都应及时复查CT,注意并发DTIH。为了更好地防治DTIH,在常规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基础上我们建议:(1)要详细了解患者受伤部位及下一步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除脑疝征象外,对轻、中度高危患者需脱水治疗,在12小时内采用小剂量甘露醇脱水,避免强力脱水,同时使用止血药物。(2)对外伤后或颅脑术后患者忌头低位,以免增加颅内出血。(3)患者翻身时动作轻柔、缓慢,头部转动幅度不宜太大,以免头造成脑组织移位,过度牵拉血管致撕裂出血。

治疗体会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对症状轻、血肿小的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包括氧疗、止血、降颅压、激素、预防感染、脑保护剂的应用。对幕上血肿>30ml,中线结构移位>1cm,后颅窝血肿量>10~15ml,出现脑疝或脑疝的早期表现患者,应及早采取颅内血肿清除术和(或)去骨瓣减压术。DTIH患者的预后差,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25%~55%[2]。降低迟发性颅内血肿病死率和致残率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对占位效应明显者应尽早手术,及时清除血肿,以解除脑受压。

参考文献

颅内血肿范文篇3

颅脑外伤,在平时发生率均很高。头部外伤后,颅骨板障出血,硬脑膜血管以及脑表面或脑实质内血管出血均可形成颅内血肿,压迫脑组织。随着血肿不断扩大可导致脑移位,形成脑疝而累及生命中枢。因此,其致死率或致残率均很高,应引起人们普遍重视。以往大多数颅内血肿均采取手术治疗,随着CT在脑外伤临床诊断中的普遍应用以及对颅内血肿认识的加深,对部分颅内血肿采取非手术治疗的问题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从而对如何观察病情的演变等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1月~2005年2月对78例颅内血肿采取了非手术治疗,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男50例,女28例。年龄1~82岁,平均31岁,其中35岁以下62例占79.49%。

1.2受伤方式及临床表现打击伤5例占6.41%,坠落伤18例占23.08%,车祸伤55例占70.51%。主要症状:伤后无昏迷者40例占51.28%,嗜睡7例占8.97%,有原发性昏迷31例占39.74%;昏迷时间5~10min。有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者64例82.05%,有偏瘫者5例6.41%。CT提示22例儿童颅内血肿量为1~7ml,成人血肿量为7~15ml。

1.3结果治愈72例占92.31%,好转(轻残)6例占7.69%。

2讨论

2.1颅内血肿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1)在观察过程中,意识一直清醒或原来的意识障碍无进一步加重,在观察中,意识平稳或逐步好转者。(2)头颅CT检查,颅内血肿量20~30ml以内(包括儿童),观察过程中无进一步扩大者,值得注意的是CT扫描只代表当时的血肿量,应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CT检查距外伤的时间越短,CT所示血肿量的可靠程度越低,因此,单靠CT的血肿量取决手术与否,而忽视动态观察,特别是临床症状的观察是很危险的。(3)头颅CT示中线结构移位<0.5cm,环池存在且>4cm。

2.2随时做好应急术前准备颅脑外伤后继发颅内血肿或严重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致脑受压,严重者须急诊手术治疗。由于急性脑受压往往病情变化很突然,随时都有手术的可能,故凡是颅脑外伤急诊住院者均按脑外科常规做好术前准备,如理发、备血、出凝血时间的检查、输血前准备等,以备应急。

2.3密切观察意识改变神志状态是判断脑损伤程度最可靠的标志,也是护理的重点观察项目之一,是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神志障碍的程度观察(除意识清醒外),分为嗜睡、朦胧、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应做好每班床头交接,严密观察,如发现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并伴有一侧瞳孔逐渐散大,光反应迟钝以至消失,以及一侧肢体活动减少,在锥体束征即提示有急性脑受压的出现,需立即报告医生行头颅CT复查,并根据CT提示结果做相应的处理。而对儿童观察更要细致,由于儿童在颅脑损伤后,常有一段很长时间的嗜睡,而且较成人更易发生呕吐、抽搐,对于出现这类症状的患者,更应严密观察意识有无进一步加重,并结合生命体征的变化来区别是原发性脑挫伤所致的反应,还是颅内血肿的症状。不管成人或儿童观察中应结合原发性脑损伤的轻重程度来判断意识的变化。在意识观察的同时,还应注意一些精神症状的变化,有时性格改变,某些精神状态也是颅内压升高的早期表现。观察患者动作情况,包括四肢的自主活动,对疼痛的反应,吞咽动作,饮水有无呛咳,排尿是否从会用便器发展到尿失禁,呕吐从主动转头到不能自我控制等。从上述的这些颅内压增高的早期表现中来判断患者有无颅内血肿继续扩大以免到了晚期脑疝再处理,那时即使手术效果也很差。

2.4观察颅内高压的其他临床症状观察内容主要包括:(1)头痛性质,恶心、呕吐次数及性质;(2)生命体征是否有二慢一高表现(即心跳慢、呼吸慢、血压高)。病例41岁脑外伤患者晚间8∶00生命体征瞳孔均无明显改变,30min后患者出现脉搏从原来84次/min降至40次/min,呼吸从原来24次/min降至20次/min,血压从原来90/60mmHg升高到130/85mmHg,护士发现后及时报告医生,立即给予静滴20%甘露醇,同时急诊头颅CT检查,提示为严重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经以上紧急处理赢得抢救时间,患者转危为安。生命体征观察与判断,把颅内血肿所致呼吸、脉搏、血压的改变规律如下表1所示。在观察中发现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三项中两项或一项的变化比较多见。

表1颅内血肿致呼吸、脉搏、血压改变的规律(略)

颅内血肿范文篇4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随着CT、MRI的普及,慢性颅内血肿的发现有不断升高,以往误认为其他疾病,甚至隐匿性的慢性血肿被发现。过去依靠症状、体征和颈动脉造影才能发现,CT、MRI的检查促使这类疾病发现的较早,从而减低了误诊、误治率。本组1990~2008年共收治50例给予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82岁,平均56岁。有明显头部外伤史38例,另有12例无明显外伤史。

1.2症状与体征仅有头痛,进行性加重的一侧肢体偏瘫45例,首发症状癫痫5例。视乳头水肿38例。

1.3病史发病缓慢,又反复发作,时好时坏的病理体征。有个别病人回忆不起有头部外伤史,有些病人仅是一个生活伤,该类病人多半年龄较大。

1.4CT和MRI检查检查结果均提示有慢性颅内血肿的证据,而CT多伴为等低密度血肿且中线均有移位,等密度血肿在CT上难以分辨时,可行MRI检查,在T1或T2相上信号会有明显改变,对血肿内容物时更加准确和可靠。本组均为硬膜下血肿。

1.5治疗均经钻孔引流不予冲洗,术后引流5~7天拔除引流管,最长不能超过2周,以免发生感染,有1例病人经引流后效果不佳,最后行血肿腹腔分流后治愈。

2结果

本组经引流后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有15例病人偏瘫无恢复,系脑梗死所致,1例病人行血肿腔腹腔分流后治愈,癫痫病人术后给予抗癫痫6个月~1年后停药,未见再发作。

3讨论

关于慢性颅内血肿,有学者认为相对独立于颅脑损伤的疾病,其出血来源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1]。笔者认为慢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机制目前十分清楚,它继发于急性血肿,出血来源多为皮层静脉、桥静脉。当血肿相对静止后局部吸收形成高蛋白状态,包裹后局部形成血肿被膜,由于渗透压的关系,血肿扩大,而血肿扩大的过程有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慢性出血,而血肿进一步扩大,加之局部缓激肽,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等的发生,新生膜产生组织活化剂进入血肿腔,使局部纤维蛋白溶解过高,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升高,后者的抗血凝作用,使血肿腔内失去凝血功能,导致包膜新生血管不断出血及血浆渗出,从而使血肿在扩大。在引流血肿时可见有不凝固或融合血水样流出[1]。周而复始的反复发生的吸收—高渗—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肿进一步扩大,最终形成慢性颅内血肿。

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病人往往没有明显的头部外伤史,而发病过程缓慢,临床经过酷似脑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甚至加重,经进一步CT、MRI检查而确诊。曾遇1例病人乘拉砖的拖拉机,头枕在砖上,第2周出现头痛,一侧肢体偏瘫。

本组病例年龄偏大,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脑室扩大,大脑受到轻微的外伤后,由于位移的作用致皮层血管或桥静脉撕裂,老年人由于脑萎缩,脑组织在颅腔内的移动较大,容易撕破汇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导致血肿的发生,应手术治疗[2]。本组中无幕下慢性血肿的发生,间接证实了这一观点。

由于脑萎缩的原因该类病人出血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只有当血肿发生到一定的体积时才有可能出现慢性高颅压,神经系统局灶症状,所以其发病是一个缓慢过程,给临床医生正确诊断带来了困难。由于年龄偏大,自身的凝血机制差,血管弹性差,加之其他基础病等,其发生率明显增加。所以在积极处理原发病的同时应兼顾其他基础病,如心功能不全、肺部疾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一旦确诊,应立即引流,我们不主张大切口,仅钻孔后硬膜切开后置引流管闭式引流,不主张术中反复冲洗,因反复冲洗将导致出血,术后不给脱颅压及止血药物,使塌陷的脑组织尽快膨起。早期行大骨瓣开颅并切除血肿被膜,反复冲洗,术后恢复慢,创伤反应太重。除合并有颅内其他疾患需同时解决才慎重考虑。

总之,慢性颅内血肿的表现较特殊,往往易和其他病相混淆,易漏诊而误诊、误治,本病易误诊为神经官能症、老年痴呆症、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或脑内肿瘤,当病人有慢性颅内压增高症,局部压迫的症状和体征,脑萎缩,脑供血不足症状时无论有无头部外伤,应考虑到该病的可能。治疗需头颅CT、MRI的确诊,但等密度血肿CT检查时易发生错误,必须结合中线移位脑的情况加以鉴别。治疗过程中应同治疗基础病,术中钻孔硬膜切开放置引流,不予冲洗,术后引流5~7天。术后不脱水治疗,尽快使脑膨起,脑功能得到最大改善。

【参考文献】

颅内血肿范文篇5

颅脑外伤,在平时发生率均很高。头部外伤后,颅骨板障出血,硬脑膜血管以及脑表面或脑实质内血管出血均可形成颅内血肿,压迫脑组织。随着血肿不断扩大可导致脑移位,形成脑疝而累及生命中枢。因此,其致死率或致残率均很高,应引起人们普遍重视。以往大多数颅内血肿均采取手术治疗,随着CT在脑外伤临床诊断中的普遍应用以及对颅内血肿认识的加深,对部分颅内血肿采取非手术治疗的问题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从而对如何观察病情的演变等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1月~2005年2月对78例颅内血肿采取了非手术治疗,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男50例,女28例。年龄1~82岁,平均31岁,其中35岁以下62例占79.49%。

1.2受伤方式及临床表现打击伤5例占6.41%,坠落伤18例占23.08%,车祸伤55例占70.51%。主要症状:伤后无昏迷者40例占51.28%,嗜睡7例占8.97%,有原发性昏迷31例占39.74%;昏迷时间5~10min。有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者64例82.05%,有偏瘫者5例6.41%。CT提示22例儿童颅内血肿量为1~7ml,成人血肿量为7~15ml。

1.3结果治愈72例占92.31%,好转(轻残)6例占7.69%。

2讨论

2.1颅内血肿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1)在观察过程中,意识一直清醒或原来的意识障碍无进一步加重,在观察中,意识平稳或逐步好转者。(2)头颅CT检查,颅内血肿量20~30ml以内(包括儿童),观察过程中无进一步扩大者,值得注意的是CT扫描只代表当时的血肿量,应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CT检查距外伤的时间越短,CT所示血肿量的可靠程度越低,因此,单靠CT的血肿量取决手术与否,而忽视动态观察,特别是临床症状的观察是很危险的。(3)头颅CT示中线结构移位<0.5cm,环池存在且>4cm。

2.2随时做好应急术前准备颅脑外伤后继发颅内血肿或严重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致脑受压,严重者须急诊手术治疗。由于急性脑受压往往病情变化很突然,随时都有手术的可能,故凡是颅脑外伤急诊住院者均按脑外科常规做好术前准备,如理发、备血、出凝血时间的检查、输血前准备等,以备应急。

2.3密切观察意识改变神志状态是判断脑损伤程度最可靠的标志,也是护理的重点观察项目之一,是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神志障碍的程度观察(除意识清醒外),分为嗜睡、朦胧、浅昏迷、昏迷和深昏迷。应做好每班床头交接,严密观察,如发现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并伴有一侧瞳孔逐渐散大,光反应迟钝以至消失,以及一侧肢体活动减少,在锥体束征即提示有急性脑受压的出现,需立即报告医生行头颅CT复查,并根据CT提示结果做相应的处理。而对儿童观察更要细致,由于儿童在颅脑损伤后,常有一段很长时间的嗜睡,而且较成人更易发生呕吐、抽搐,对于出现这类症状的患者,更应严密观察意识有无进一步加重,并结合生命体征的变化来区别是原发性脑挫伤所致的反应,还是颅内血肿的症状。不管成人或儿童观察中应结合原发性脑损伤的轻重程度来判断意识的变化。在意识观察的同时,还应注意一些精神症状的变化,有时性格改变,某些精神状态也是颅内压升高的早期表现。观察患者动作情况,包括四肢的自主活动,对疼痛的反应,吞咽动作,饮水有无呛咳,排尿是否从会用便器发展到尿失禁,呕吐从主动转头到不能自我控制等。从上述的这些颅内压增高的早期表现中来判断患者有无颅内血肿继续扩大以免到了晚期脑疝再处理,那时即使手术效果也很差。

2.4观察颅内高压的其他临床症状观察内容主要包括:(1)头痛性质,恶心、呕吐次数及性质;(2)生命体征是否有二慢一高表现(即心跳慢、呼吸慢、血压高)。病例41岁脑外伤患者晚间8∶00生命体征瞳孔均无明显改变,30min后患者出现脉搏从原来84次/min降至40次/min,呼吸从原来24次/min降至20次/min,血压从原来90/60mmHg升高到130/85mmHg,护士发现后及时报告医生,立即给予静滴20%甘露醇,同时急诊头颅CT检查,提示为严重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经以上紧急处理赢得抢救时间,患者转危为安。生命体征观察与判断,把颅内血肿所致呼吸、脉搏、血压的改变规律如下表1所示。在观察中发现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三项中两项或一项的变化比较多见。

表1颅内血肿致呼吸、脉搏、血压改变的规律(略)

颅内血肿范文篇6

颅内血肿是常见的急危症、重症,发病急,致残率高。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颅内血肿患者50例,其中10例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其余均为外伤性颅内出血,经我科手术治疗40例好转,5例治疗无效死亡,5例因经济问题自动出院。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因患者病情发生急,外伤突然,或一向健康患者突然脑出血,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指导,解释手术的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治疗效果、消除家属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1.2协助医生做好各顶术前准备及时准确地完成术前准备,包括血常规、出凝血功能,术前四项、配血、心电图等,备好头皮,建立静脉通道。

1.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颅内血肿患者一般都伴有意识障碍及颅高压症状,有效地约束患者,及时上好床栏,观察神志、瞳孔变化,如发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可能是脑疝须立即行头颅CT检查,并做好术前准备。

1.4保持吸吸道通畅床旁备吸引装置及抢救物品,予以抬高床头15°~30°,头偏向一侧,当患者呼吸急促,喉头有痰鸣音时及时吸痰,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吸氧,随时准备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选取较粗的血管及时使用降颅内压药,并及时导尿以防排尿不畅,患者躁动而引起颅内压增高。

2术后护理

2.1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观察意识和瞳孔的变化提示病情变化,予以持续心电监护,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测,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瞳孔q1h,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2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量是颅内压高低的重要标志,根据硬膜外或硬膜下引流管适当调节引流袋的高度。术后保持头部相对固定,翻身及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密切观察引流管是否扭曲、受压,保持引流管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要注意观察引流量、颜色、性质、量、准确记录24h引流量,了解颅内压及颅内出血情况。每日更换引流袋严格无菌操作。搬动患者时应夹闭头部引流管,避免引流液回流,防止逆行感染。

2.3保存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气管切开患者每班气管切开护理一次,每2h予以生理盐水+沐舒坦15mg气管内滴药,每天予以生理盐水40ml+沐舒坦15mg+庆大霉素8万u雾化吸入q8h,定时拍背、翻身。

2.4加强基础护理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每日口腔护理一次。褥疮护理:予以垫气垫床(智能)2h翻身,及时清除大便及尿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如有潮湿及时更换,加强营养,如有皮肤发红,加强翻身次数,并予以高分子材料保护局部皮肤。

2.5饮食护理注意加强营养,伤后72h不能自行进食者除静脉输液外给予鼻饲流质,以补充营养,合并颅底骨折者一般暂不予放置胃管。

2.6并发症的预防

2.6.1预防肺部感染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q2h翻身、叩背,保持病室清洁通风,每日开窗通风,昏迷患者及时予以吸痰,吸痰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要轻,以免引起颅内压升高。

2.6.2预防消化道出血根据医嘱用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静滴或口服、鼻饲护胃治疗,鼻饲前回抽胃液,如有咖啡液体及时通知医生,并留胃液送检。暂禁食或鼻饲冷流汁。

2.6.3防泌尿系感染每日会阴擦洗2次,每天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扭曲、受压、折叠,定时夹管训练其膀胱功能。

2.7康复治疗与指导颅内出血患者按其出血部位及对脑组织损害程度,均有不同轻重的肢体功能障碍或语言功能障碍,术后尽可能早进行功能训练尤为重要,借助针灸疗法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同时指导或协助患者进行患侧肢体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及语言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功能,颅内血肿吸收后可辅助高压氧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肌张力高根据医嘱应用抗肌张力高的药物,每日定时进行瘫痪肢体活动和按摩,保持肢体功能位,防足下垂。

颅内血肿范文篇7

本组患者84例,男53例,女31例,年龄23岁-72岁。其中硬膜外血肿19例,硬膜下血肿26例,脑内血肿22例,脑室内出血17例,均行微创清除术,术后存活83例,死亡1例。83例术后随访,根据病人ADL分级,完全恢复生活能力52例,占63%;部分恢复生活能力15例,占18%;扶拐能力12例,占14%;卧床不能自理4例,占5%。

2护理体会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心理护理[2]向病人家属交代病情的严重性及手术的必要性,介绍微创手术的方法、优点,消除家属的心理负担,取得配合;神智尚清的患者,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同时介绍成功手术的例子,给予患者勇气,让患者充满信心。

2.1.2术前护理准备认真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记录;术前平抬患者,头部给予冰袋枕头,适当固定,避免震动;给予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氧,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及瞳孔的变化;术前备皮、导尿、备血、良好的静脉通路;做好CT定位扫描,确定穿刺点,常规消毒。

2.2术后护理

2.2.1保持颅内压稳定颅内压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我院经过多次实践及密切观察采用了以下步骤:首先绝对卧床,头部抬高15~30°,以利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对于躁动患者为严防其手抓引流管,应加床档及保护带约束其双手;其次如果复查CT必须搬动病人时,应采用拆卸式担架,头部与躯体保持一条直线,保持头部固定,并暂时夹闭引流管,防止颅内压波动过大;第三严密监测颅内压动态变化,使颅内压保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最后按医嘱正确使用降压药及脱水剂,使颅内压平稳下降;在血肿液化及冲洗过程中,推注药液或生理盐水要严格剂量,并遵循等量置换原则;平稳控制引流速度,可以适当夹管,控制引流速度,防止颅内压大幅波动,导致患者不适。

2.2.2引流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导管,采用冰枕减少头部活动;用约束带固定双手,防止患者拉扯引流管,翻身及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防止滑脱。(2)严格按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3)单纯血肿引流时应采用低位引流的方式,确保引流通畅,脑室内血肿引流时需将引流管的最高点放在离穿刺点高15cm处,可维持一定的引流速度及量,以避免过高则引流不畅,引起颅内压增高,过低则引流过快,会使颅内压过低造成再出血。(4)防止管腔阻塞,每日行颅内冲洗3次,观察引流管有无受压、堵塞,如果出现血凝块阻塞不可盲目负压抽吸,应用尿激酶2万u加生理盐水5ml注入引流管,夹管2h,使药液充分发挥作用,使之液化,操作过程中需遵循无菌操作,以防感染。(5)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并做好记录,若CT检查血肿基本清除,可以夹管24h,观察颅内压情况、病情平稳后再拔管,拔管后穿刺部位用无菌敷料覆盖,以防感染。

2.2.3引流术后的观察与护理1)瞳孔意识的观察,意识的变化是判断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如发现异常应尽早处理以免发生脑疝。2)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3)生活方面的护理包括口腔护理、会阴护理、鼻饲管(气管插管)的护理,以及肺部的护理,采取擦洗、消毒、体位引流等方式,防止感染以及并发症的产生。3)心理护理:脑出血病人多有不同程度意识及肢体功能障碍,往往容易引起恐惧、悲哀、孤独等心理障碍,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情况采取诱导、开导、解压等方式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并与家属共同努力,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并发症的护理脑出血病人症状往往较重,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发热、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褥疮、泌尿系感染等,针对不同病情做不同的预防及护理,促使病情好转。

2.4术后功能锻炼与出院指导

病情好转后,应及时进行瘫痪肢体按摩和活动,循序渐进,合理饮食,定期复查血压,如有不适及时复查。

3小结

经过对84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引流术护理的学习和体会,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的治疗方案,严密细致的观察、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早期康复训练等,使得治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了院领导、医生、病人家属的好评。看到病人高兴的出院,给我们说谢谢的时候,真的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信任和肯定,也是鞭策我们努力工作的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为了病人的完全康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外科学(全国医学专科学校教材)第三版,叶舜宾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79页.

[2]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外科特需病房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作者,陈燕霞,2005年第2卷,第18期,1690-1691页.

颅内血肿范文篇8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中男15例,女7例,年龄13~78岁,平均43.6岁,多数病人为青壮年。致伤原因:交通事故7例,井下煤石砸伤6例,高处坠落伤5例,钝器击伤4例。

1.2受伤至入院时间2h4例,3~6h7例,7~10h6例,11~24h3例,25~72h2例。

1.3临床表现头部创伤后意识清楚者5例,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者17例,其中意识蒙者3例,轻或中度意识障碍者6例,深昏迷者8例。头痛、头晕者5例,恶心呕吐者4例,视物不清、失语及偏瘫者均为3例,单瘫及癫痫各2例。

1.4ct或mri扫描本组病人伤后头颅ct或mri检查,均未发现血肿,但发现大部分病人有脑挫裂伤或颅骨线型骨折。因病情恶化(出现高颅压或脑疝),再次复查时才发现迟发性血肿。

1.5发现迟发性血肿种类、时间及量(1)硬膜外血肿(12例):发现平均时间5.2(2h~16天)天,血肿量平均41.3(27~85)ml;(2)硬膜下血肿(6例):平均时间6.3(9h~15天)天,血肿量平均51.6(13~89)ml;(3)脑内血肿(4例):平均时间4.3(1~8)天,血肿量平均22(18~65)ml。

1.6治疗方法根据病人病情及各种辅助检查,可选择手术疗法或非手术疗法:(1)手术疗法(18例)。①锥颅置管引流术(7例):按ct或mri所示迟发血肿部位,局麻下锥颅将硅胶管置入颅内血肿腔并抽出液态积血,冲洗后注入尿激酶2万u后夹管4h,再开管道低位无菌引流。每8h重复上述程序1次。隔日复查ct或mri,血肿基本消退后拔管。②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6例):备血后在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面积为5cm×7cm~6cm×11cm。③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5例):此骨瓣面积为12cm×15cm以上,有4例因术中脑肿胀而采用了自体颞肌筋膜减张修补硬脑膜的手术方法。(2)非手术疗法(4例):对于无手术适应证的病人,采用了非手术疗法,包括亚低温、谨慎脱水、止血、抗炎、激素、营养支持疗法及吸氧、高压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对症治疗等。

2结果

经过2~6个月,按gos评定病人治疗结果:全组22例病人中,良好者12例,中残者5例,重残者1例,植物生存者1例,死亡者3例,死亡率为14%。

3讨论

所谓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系指伤后首次头颅ct或mri检查未发现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复查时发现的血肿。而清除血肿又复发或原有血肿增大均不属于本文研究范畴。

3.1发病机制迄今,国内外学者[1~3]对本病发病机制仍有争议。一般认为,本病与下列诸多因素有关:(1)清除血肿和脱水后皆使颅内压骤降;(2)受损脑组织肿胀、缺氧、酸性代谢产物聚积,使脑血管麻痹;(3)受损脑组织血管痉挛,致使脑缺氧、软化、变性、坏死、出血;(4)控制换气使脑静脉压力增高;(5)颅骨线型骨折、脑挫裂伤部位及相邻受损脑组织由于前述因素及压力填塞效应的影响,当骨瓣去除,切开硬脑膜及清除血肿后,原已破损的血管和骨折线部位板障很快渗血,最终引发迟发性颅内血肿。

3.2早期诊断本病的早期诊断[1,2]主要依据头颅外伤史、临床表现、体征及头颅ct或mri复查来确诊。在本病诊治过程中,如病情迟迟不见恢复,反而昏迷加深,并出现颅内压增高、瞳孔改变以及脑疝体征时,即应警惕有发生迟发性血肿之可能性。如在手术最近,国外学者gopinath等[4]采用近红外线光谱仪(nirs)为167例颅脑创伤病人检测伤后脑供氧情况,其中发现27例(od值>0.3)为迟发性颅内血肿。此种检测结果异常先于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也先于ct改变。所以,nirs对早期诊断本病非常敏感,它可以比ct更早期诊断本病。目前,nirs在国内尚未广泛应用,正在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之中。

3.3治疗问题一旦ct或mri复查出迟发性血肿,早期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3.3.1手术疗法[2,5]具体方法有:(1)锥颅置管引流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适用于伤后意识障碍轻或中度,血肿量在20~60ml,且无脑疝者。锥颅置管引流术副损伤小,简单、快速、费用低,适合在基层医院应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需采用手术显微镜及神经内镜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2)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深度昏迷,血肿较深,脑受压及肿胀严重、血肿量大,伴中线移位,有或无脑疝体征者,皆可考虑采用此种术式。本组对合并有单纯急性脑肿胀者,同时施行了自体颞肌筋膜减张修补硬脑膜,它使脑组织向某一方向膨胀,避免受骨窗卡压,缓解了脑肿胀。本组采用此术式4例,均无继发性脑损害,效果较好,值得继续推荐应用。

3.3.2非手术疗法下列病情适合应用非手术疗法[1]:(1)病人意识障碍轻,血肿量小(30ml以内)且无脑疝者;(2)无存活希望的特危重病人。

3.3.3亚低温疗法的应用本组应用亚低温疗法[5,6]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即:在冬眠药和肌松剂的配合下,护士将病人颅脑温度降至34℃左右,并维持24~72h,而后视病情可在12h逐渐复温至37℃左右。亚低温疗法优点颇多,诸如:降低颅内压;减少脑耗氧量及乳酸积聚;减轻脑水肿;抑制内源毒素对脑细胞的损害;增加脑血氧饱和度及脑灌注量;促进脑细胞结构的恢复等。目前,国外marion研究的血管内降温能有效控制头部创伤后高热惊厥和癫痫持续状态,它尚可以减轻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害。值得研究应用。

颅内血肿范文篇9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采用YL一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术后心理护理,加强观察,保持呼吸道及引流管通畅,预防感染,防治并发症,早期康复护理。结果60例住院期间死亡5例,放弃治疗4例,生存病例随访6个月,继续从事原工作且状态良好者23例;生活自理者16例;在他人协助下能进行日常生活者12例。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通过合理的护理,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和病情恢复,减少致残率,提高了治愈率,减少医疗费用。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大块出血,起病急,来势凶猛,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多见于50~60岁的病人,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传统的颅外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时间长,损伤大,术后病死率高。我院自2002年8月开始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满意的疗效,而术后护理在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6~75岁,平均63岁。60例病人均有数年高血压病史,合并糖尿病12例,冠心病14例。入院时血压140~225/90~130mmHg,发病至入院最短时间30min,最长72h,其中嗜睡31例,中度昏迷15例,深度昏迷14例。

1.2出血部位及血肿量出血部位位于外囊14例,内囊23例,脑室内出血13例,脑叶出血10例。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量[1],60例病人血肿量约为30~75ml,平均出血量53ml。

1.3手术方法采用YL一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将头颅CT测量定位点作为靶点,摆好患者体位,避开重要血管及皮层重要的功能区,常规消毒,局部麻醉,选择适当长度穿刺针。在电钻带动下钻透头皮、颅骨和硬脑膜后,去掉电钻,侧管连接引流管,拔掉盖帽,插入钝圆头塑料针芯,然后进行血肿穿刺,用20ml注射器,将液态部分血液抽出,一般首次抽吸50%,然后插入针形血肿粉碎器,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残余的液态血肿和半固态血肿,如遇有新鲜出血可用肾上腺素1mg+生理盐水100ml反复冲洗,待侧管排出液体澄清后注入液化剂。液化剂配制为生理盐水50ml+尿激酶25万U+肝素12500U,破入脑室者液化剂中不用肝素,每次注入液化剂3~5ml,保留4~6h后开放引流,2~3次/d,直到头颅CT复查显示血肿清除90%以上时即可拔针。术中、术后严格无菌操作,注意防止并发症。

2结果

60例住院期间死亡5例,放弃治疗4例,生存病例随访6个月,继续从事原工作且状态良好者23例,生活自理者16例,在他人协助下能进行日常生活者12例。

3术后护理

3.1心理护理[2]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失语、吞咽困难及头晕、头痛等症状,对疾病的预后有恐惧、焦虑心理。护士应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转归有所了解。关心、爱护患者,主动热情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调整患者心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观察生命体征遵医嘱予以吸氧、心电监护,每30min测呼吸、脉搏、血压一次,每4h测体温1次,血压控制在(109~150)/(71~90)mmHg,防止血压过低引起脑血流量灌注不足,而加重脑缺血、脑水肿,常规头部置冰枕以减轻脑水肿。每1h观察意识瞳孔状态并记录,注意有无呕吐、抽搐等情况。3.3微创引流的护理头部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高度不超过床沿,严防躁动患者将引流管自行拔出。搬动患者时,应先暂时夹管,以防逆行感染。更换接管、敷料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畅通,严防引流管受压、成角、折叠。如引流管引流不畅,一般为血凝块堵塞,可用生理盐水、尿激酶冲洗。严密观测引流量及性质。术后引流液一般呈淡红色,如引流管内有新鲜血液流出,要考虑再出血的可能,如血量减少后突然出现无色液体,要考虑有引流出脑脊液的可能,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4预防并发症①防止肺部感染,做好口腔护理,定时翻身叩背,鼓励病人咳嗽排痰,分泌物多时及时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3]。意识障碍者予鼻饲,发生呕吐予侧卧,防误吸。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按气管切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②防止消化道出血,密切观察血压及腹部情况,观察病人大小便颜色、性质,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消化道出血者暂禁食,予持续胃肠减压及冰盐水洗胃或胃内注入冰生理盐水l00ml+去甲肾上腺素4mg。留置胃管者每次注入流质前抽取少许胃液,观察判断有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经口进食者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生冷、过热、粗硬的食物。③颅内感染的预防引流管置管一般为2~5天,不超过7天,以防增加颅内感染的机会。冲洗及更换引流袋时严格无菌操作,限制人员流动,减少探视。④预防泌尿系感染留置尿管病人每日更换引流袋1次,并用0.5%碘伏棉球擦试消毒外阴及尿道口,每日2次。

3.5早期康复护理[4]早期康复是缩短住院日,减少致残率的关键。患者生命体征平稳,48h后即可进行康复护理。昏迷病人应多按摩肢体及被动活动,保持瘫痪侧肢体处于功能位,意识清醒者应进行详细的康复知识宣教,加强主动练习,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促进患者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4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起病凶险、死残率高,给家庭、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应用颅骨钻孔引流术,具有创伤小、对病人内环境干扰小、清除血肿完全、易于引流等优点,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特别适合年老体衰或者合并严重心、肺、肾疾患的患者。术前、术后病人病情的观察、护理,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保证患者早日康复。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娴熟的业务水平、扎实的理论知识、高度的责任心、独到的急救意识及病情观察,评估及心理护理能力,才能有效地完成病人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在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是关键,应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社会地位、接受能力等采取不同的方式,尽量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及如何配合治疗、疾病预后及自己的配合对预后的直接影响等信息。患者对有关信息有了充分的知情认识,在治疗中的自信心、积极性、主动性,自然就会大大增强;为病情好转,病人康复,提供有力的保障,为降低病死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能力、生活质量创造可能,实现临床护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l]赵继宗.神经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302

[2]邱然,罗巧.脑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J].华夏医学,2002,5:657

颅内血肿范文篇10

[摘要]通过对数例颅脑损伤继发颅内血肿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总结有以下并发症较多见: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静脉炎、下肢静脉曲张;针对并发症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助于病人术后的早日康复。[关键词]颅脑损伤;肺炎;泌尿系统感染Preventionandnursingon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ofintracranialhematomasecondarytocraniocerebralinjury[Abstract]Thecommon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ofintracranialhematomasecondarytocraniocerebralinjuryare:pneumonia''''''''urinarysysteminfection''''''''decubitus''''''''phlebitis''''''''deepveinthrombosisoflowerextremity.Takingcorrespondingpreventivemeasuresforthecomplicationsmayhelpthepatientsrecoverearly.[Keywords]craniocerebralinjury;pneumonia;urinarysysteminfection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颅脑损伤仅次于四肢损伤,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第二位。而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严重的继发性病变和重要的死亡原因,可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的发生,死亡和致残率均居首位。颅脑损伤继发颅内血肿的病人,术后恢复期较长,常可产生并发症。因此护理工作是整个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又是病人康复的必要条件。通过对我科数年来收治的颅脑损伤继发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病人病情的观察,发现其并发症以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静脉炎及下肢静脉血栓为多见,下面简要叙述预防和护理。1肺炎肺炎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不仅致脑缺氧和脑水肿加重,也是伤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护理中主要加强口、鼻腔的护理,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及呼吸道异物、呕吐物和分泌物。将病人置于侧卧或侧俯卧位,以利呼吸道积存的液体及异物自动排出,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对呼吸道分泌物多而不能排出者,宜尽早进行气管切开术,并做好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以消毒无菌的吸痰管吸出套管内的痰液,也可将沐舒坦15mg加入生理盐水50ml稀释后以每小时2ml持续泵入气道,以稀释痰液便于吸出。定时翻身拍背,自下而上、由外向内,可有效地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1]。一旦发生肺炎,其治疗上重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大量使用抗生素,同时向家属宣教加强营养,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维生素E的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2泌尿系统感染颅脑损伤的病人因颅脑损伤及昏迷的影响,常有尿潴留、尿失禁,细菌从尿道外口侵入尿路,则发生泌尿系统的感染,其预防措施重在做好护理工作,主要是保持会阴部清洁,对必须使用保留导尿的病人,要严格无菌操作,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保持导尿管无菌,若不慎污染,必须及时更换,切忌将拔除的导尿管重新插入。对于留置尿管的病人应该每周换导尿管1次,每天换尿袋1次,每天必须进行会阴护理两次,在尿道口周围不能有分泌物和血迹。注意多饮水,昏迷病人给予鼻饲温开水,保证每日尿量在1000ml以上,并且尿的pH值在6.5~7.0[2]。发现尿液浑浊,有絮状物或带有血性尿液及时留取标本送检,如有尿路感染及时治疗。避免不必要的冲洗,若导尿管未见梗阻,则不需要冲洗。必须要冲洗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最好不用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的抗生素。引流管和集尿袋应放置在膀胱水平位置以下,保持单向重力引流,防止尿液逆流,留置导尿的病人一定要认真观察和护理,防止尿路感染,一旦发生尿路感染,应及早拔除导尿管,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如口服呋喃坦啶、甲硝唑等。重者可联合用药或静脉滴注抗生素,以使感染迅速得到控制。3褥疮褥疮其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或压疮,颅脑损伤的病人常因昏迷和瘫痪有较长的卧床时间,使骨突出部位受到较长时间的压迫,受压的局部因缺血缺氧而发生组织水肿、变性及坏死,从而形成褥疮。其预防措施主要是保持床铺平软及干燥,定期翻身减压,强调体位及翻身的重要性。骨突出部位及易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或用气圈或用海绵垫保护。一旦发生褥疮,不能卧于患处,局部应架空,使受压局部能悬空。患者可给予翻身,每小时1次,使用气垫、气圈、海绵垫避免疮面继续受压[2]。还可使用接尿内裤、长枕、糜子小枕、糜子垫等护理用具以防创面继续恶化。物理治疗方法:红外线照射至创面干燥,适用于Ⅰ、Ⅱ期褥疮。Ⅲ期褥疮的治疗,目前用高压氧治疗已取得显著疗效。目前研究者提出了一个简便的新方法,即用塑料袋罩住创面,向袋内送入纯氧,几分钟内可见坏死组织液化,活组织变红,达到去腐生肌、清创的目的,可使溃疡面迅速愈合。此外,根据湿性环境更有利于创面愈合的新理论。目前发明了一系列伤口愈合不同阶段的不同敷料,不同程度上有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4静脉炎输液是引起静脉炎的主要原因,输液无菌操作不严,液体浓度过高,长期使用同一静脉的主要分支,使用瘫痪肢体输液,静脉内留置针放置时间过长等都可引起静脉炎发生,在护理中要严格无菌操作,输入高浓度液体应选择较大静脉,对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用药时应先减慢滴速,待血管适应后再加快滴速,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注射肢体周围静脉时,应注意保暖和放置舒适。病人长期静脉输液,药物浓度高,刺激性大,易致静脉炎的药物,如高渗葡萄糖和20%的甘露醇等。这类情况的处理:(1)需采取几条血管轮流使用,使每条血管都有“休息”的机会;(2)可选用大血管、小剂量、间隔缓慢滴液的办法;(3)可对近心端的穿刺血管采取边输液边热敷的办法,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此外,静脉注射前,护士应询问病人注射部位有何不适,血管有无压痛、条索状的表现等。只有护士做到“视病人如亲人”,精心处置,再加上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才能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其次,及时发现和恰当处理。输液中选择静脉原则是:先选远心端,后选近心端,先细后粗,先手后足,保留粗大血管以备抢救时急用[2]。需长期静脉用药病人的注射部位,要做到心中有数,除特殊需要和抢救外,针头选择6~7号为宜。在输液中一旦发生静脉炎,首先停止在病变的肢体输液,局部热敷,病变周围封闭及使用抗菌药物。并将输液肢体抬高,注意交替使用静脉,不在瘫痪肢体输液。5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颅脑损伤病人,因昏迷或肢体瘫痪卧床,致肢体血流缓慢,血黏稠度和凝固性增高。常可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腓肠静脉及左髂静脉为多见。足部、踝周、下肢的肿胀,皮肤黄白或发绀,皮肤温度增高等是诊断本症的重要体征。预防的主要措施是早期被动活动及按摩肢体,注意水电解质的补充,防止脱水过度及适当抬高下肢,如发生本症应及时按医嘱给予抗生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抗凝药物治疗[1],并局部热敷,以防肢体静脉的坏死。病情许可在床上被动屈伸下肢做趾屈和背屈运动,内、外翻运动,足踝的环转运动。同时按摩下肢腿部比目鱼肌和腓肠肌,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膝下垫枕和过度屈髋,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另外,瘫痪者下肢静脉回流缓慢,静脉应用的各种刺激性药物及高渗溶液长期滞留,特别是大隐静脉穿刺,更容易损伤静脉内膜[3]。护士应提高静脉穿刺技能,勿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多采用上肢静脉留置针方式,并减少留置时间。在饮食上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有心力衰竭者应给予低盐饮食。同时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用力致血栓脱落及加重心脏负荷或加重心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肺栓塞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如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恐惧感等症状时,需警惕肺栓塞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支持性护理,如生命体征监护、高流量氧气[1][2]吸入(5L/min)、建立静脉通路等,同时安慰病人,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和翻身,避免剧烈咳嗽。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工作是艰巨复杂的,正确及时的观察和护理,既有助于病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又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参考文献]1李清美,谭兰,韩仲岩.脑血管病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431-433.2吕学正.外科护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12(1):127-133.3张代铭.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断与治疗.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8(1):18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