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1:17:30

灵活性

灵活性范文篇1

论文摘要:传统的项目评估方法由于忽视了包含在投资项目中的灵活性价值而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本文从期权分析的角度#以可延迟投资的项目为例探讨灵活性价值的性质,估算方法以及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公司投资决策分析的基本目标是设法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正确选择投资方向,以实现企业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为此,企业需要对每一可能的投资项目作出合理评价,因而项目评估成为投资决策分析的主要内容。在现有的各类项目评估办法中,DCF法应用的比较普遍。DCF(discounted-cash-flow)包括净现值法(简称NPW法)和内部收益率法.其中又以DCF法最为常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的前提条件与现实情况差距过大,常常使其在评估真实的项目价值时遇到几乎无法克服的障碍,大量的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是现实经济的本质特征.无论是来自大自然的挑战,如自然灾害,还是来自人类的行为。如竞争对手的加入,都会加剧项目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造成项目现金流价值的随机波动,增加投资分析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依然用事先预计的贴现率估算项目的净现值,十之八九会超出投资人的预期。除了其假设条件不符合充满着不确定因素的现实情况外。由于DCF完全不考虑投资人对不确定性所采取的能动性反映,就必然忽视了由此给项目价值带来的变化。总之,传统的DCF法实际上遗漏了隐含在项目之中。极大地影响着项目投资价值的某类重要因素,后面的分析表明,这一致命的遗漏很可能会在实际的投资决策中酿成大错。以下我们将揭示这类重要因素。

二、灵活性价值的性质及来源

先看一个简单常见的例子:假设一个项目的投资额为667万元,一年后"该项目产生的现金流有两种情况,180万元或者60万元,两种情况的概率各为50%。项目寿命期是1年,无风险利率是8%经风险调整的贴现率为20%该项目是一个好的投资项目吗?

根据NPV法,项目的现值是:V=E(C1)(1+K)=50%*(180+60)(1+20%)=100

项目的净现值是:NPV=(E(C1)(1+K)-Ij=100-1100=-10%按照传统NPV法的评判标准,净现值为负数的项目是不应该被考虑的"所以结论是“不投资”。

但这种评价方法是错误的$因为它隐含地规定了投资人当前只有两个选择,投资或不投资实际上投资人至少还有第三个选择等待一年,再决定是否投资等待,意味着暂停投资观察市场状况,等待环境好转,再决定是否投资。企业现在的每一个选择,都决定了项目当前的一个价值状态在本例中当企业选择投资,时对应的项目价值为-10+当企业选择)不投资时对应的项目价值是0项目没有投资。不发生损益,但当企业选择。等待一年"再做决定时项目的价值为何?

一年以后,如市况好转,即项目达到897万元现金流量"则按原计划投资;如市况恶化,即现金流量为60万元,则放弃投资两种情况必有其一,且出现的概率各为50%考虑上述因素后的净现值应该调整为

NPV=50%*(180/(1+20%)-1100/(1+8%))=2408(万元)>0

这是比较符合实际的项目价值。等待的选择决定了现在项目的净现值为正。结论是:如果等待一年再做投资与否的决定,则该项目是一个好的投资项目。所以,本例中的最优选择不是“不投资”,而是“等待”。它就是被传统!"#法所遗漏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然,现实中投资人拥有的选择权不仅仅限于“等待”。他还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扩大投资规模(当项目前景更加看好时)缩小投资规模(当项目前景看淡但还能勉强维持时)放弃投资(项目亏损时)转移项目用途等等.我们把所有这些投资人根据环境变化采取的机动性措施给项目价值带来的变化,叫做项目投资的“灵活性价值”。公务员之家

灵活性价值来源于投资人面对不确定性拥有的“选择权”其背后的思想是期权理论,所谓期权就是一份合约,该合约使一方。期权拥有者有权选择是否将来按照事先商定的日期,期权有效期,和价格。执行价格,进行一项特定资产的交易,而不需承担必须交易的义务,期权的另一方,期权出售者,只有交易义务,即当期权拥有者行使权利进行交易时"期权销售者必须与之交易,期权拥有者具有是否交易的选择权,但作为得到这一灵活性的代价是,他必须事先向期权销售者支付一笔期权费以弥补后者承担的额外风险。从期权的角度看,前面例子中的项目投资人相当于期权的拥有者,该期权赋予他有权在一段时间内按照期权的执行价格支付一笔货币,来交换一项未来价值随机波动的资产。鉴于拥有期权给他带来了灵活性价值,因此所谓“灵活性价值”本质上就是期权价值的派生物。用期权的思想分析投资,项目的价值至少包含以下两部分:项目价值=净现值+灵活性价值下面我们探讨灵活性价值的估算。

三,灵活性价值的估算

由于灵活性价值由期权价值所决定,所以灵活性价值的估算问题转化为相应期权的定价问题,期权分为金融期权,以标准化的、在金融市场公开交易的金融资产为期权合约的标的资产,和实物期权(以非标准化的,没有公开交易市场的实物资产或项目作为期权合约的标的资产).金融期权的定价模型已经成熟,主要有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和二项式定价模型!根据金融期权定价理论,导出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B-S模型)和二项式定价模型的基础是无套利定价原则。按照该原则,人们可以通过标的金融资产与无风险债券的组合,复制相对应的期权收益、风险特征。由于金融资产一般是上交易的有价证券,所以这一原则至少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是,对于实物期权来讲,由于标的资产是一个投资项目,而项目本身一般不存在公开交易市场,因此就没有套利问题,也就不存在复制问题,这一本质差别的存在,表明实物期权的定价比较复杂,金融期权的定价模型不能简单地套用在实物期权的定价过程。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是用寻找孪生证券的办法,采用金融期权相似的原则,为实物期权类推定价,下面用二叉树期权定价的方法估算前面例子中的期权价值。

假设我们在资本市场上已经找到一个孪生证券:股票S该股票当前市场价格是20元,预期一年后的价格有两种可能,一是上涨到36元,二是下降到20元,即上涨因子u=1.8,下降因子是0.6并且上涨和下降的概率都是50%显然,该股票的收益风险特征与例子中项目的价值特征完全相同,设:E=当前期权价值S=孪生股票价格V=项目的现金流贴现值V+=V上升后的价值(上升的概率是q);V-=V下降后的价值(下降的概率是1-q)由孪生股票的性质,股票价格S的变化同V相同,即或是以概率q变为S+或是以概率1-q变为S-此外,假设无风险利率是r期初投资是I。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根据上面的资料求出E,由于例中已找到孪生证券,所以期权二项式定价过程见图1

根据金融期权一项式定价思路,我们做以下的投资组合:以S的价格购买N股李生股票,同时借入金额为B的无风险债券,组合的价值是NS-B;一年后,组合的价值或者以q的概率变成NS+-(l+r)B,或是以1-q的概率变成NS--(1+r)B;如果要求期权年后的价值与该组合的价值相同,即:

E+=NS+-(l+r)B,

E-=N-(l+r)B,

解该方程组可得出:

N=(E+-E-)/(S+S-),B=(NS-E-)/(1+r)

根据无套利定价原则,期权的当前价值应该等于投资组合的价值,于是:E=NS-B=[pE++(1-p)E-]/(1+r),其中p=[(1+r)S-S-]/(S+-S-).在我们的例子中,拥有该项目相当于拥有一个以项目现金流为标的资产,以投资额为执行价格,到期为一年的看涨期权V=100,V+=180,V-=60,再考虑到等待一年后投资的成本变成(1+r)I.所以,

E+=max[0,V+-(1+r)I]=max[0,180-(1-8%)*110]=612(1)

E-=max[0,V--(1+r)I]=max[0,60-(1+8%)*110]=0(2)

P=[(1+r)S-S-]/(S+-S-)=[(1+8%)*20-12]/(36-12)=0.4(3)

我们最后得到期权的价值:

E=[pE++(1-p)E-]/(1+r)=[0.4*61.2+0.6*0]/(1+8%)=2267(万元)(4)

可以看出,这个结果同前面我们用经过修正的NPV法算出的项目价值2408万元已经相当接近!这就说明,灵活性价值由期权的价值所决定"在很多情况下,它就是期权价值本身。

四、灵活性价值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投资活动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一是投资开支至少是部分不可逆,即沉没成本不可能被收回,二是这些不可逆的投资活动可以被推迟,以便投资人在调拨资源之前,有等待关于价格#成本及其他市场条件的新信息的机会,前面的分析表明,推迟这种不可逆的投资的权利所带来的灵活性价值,已经深深地影响到投资决策,特别是它使得简单的DCF规则(当项目预期现金流的现值至少与其成本一样大时才投资该项目)失效,简单的DCF规则是错误的,因为它放弃了等待的灵活性价值,这就相当于增加了决策时的机会成本,而机会成本必须作为一部分包含在投资的总成本中。对此后面还要详细说明。McdonaldandSiegel(1986)假设投资成本I是已知并且固定,但项目价值V服从几何布朗运动,由于V的未来值不确定,现在仅投资有机会成本。因此,最优投资规则并不是简单的DCF法规定的当V>I就投资,而是当V至少与超过I的某一临界值V*一样大时才投资。

不言而喻,灵活性价值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结合前面的例子,分三个层次加以讨论。

1有助于正确认定项目的真实价值。

如果投资人认识到前面例子项目的真实价值是2267万元而不是传统NPV评估的-10万元,那么他就可以围绕着这个灵活性价值调整他的一系列的决策行为:假如他要转让项目,他的转让价不应低于项目的灵活性价值22.67万元,假如原来的项目不允许延迟投资,他可以通过支付一笔费用获得延迟投资一年的权利,他支付的费用最多不超过22.67万元,假如他想从政府部门通过特别许可的方式争取独占这一项目的投资权,那么他为争取该项目所花费的前期调查,搜寻和有关交易成本的费用总和,不应该超过项目的灵活性价值22.67元,等等。

2能够发现项目的真实成本.

假如把上面例子中的数字稍作改动,把投资额改成90万元,其余的数字不变,那么用传统的DCF法算出的净现值为10万元>0似乎项目现在应该投资。但是,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该投资决策是错误的。因为根据E+=max[0,V+-(1+r)I]=max[0,180-(1+8%)*90]=82.8,E=[pE++(1+p)E-]/(1+r)=[0.4*82.8+0.6*0]/(1+8%)=30.67(万元)>10(万元)显然,正确的决策依然是等待在稍加改动的这个例子中.放弃的灵活性价值30.67万元可以看作是机会成本,项目立即投资的全部投资成本不是90万元,而是90+30.67=120.67>100万元。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应该保持期权有生命力,而不是立即投资。

3形成新的投资规则和投资价值评估理念。

传统的投资决策分析如DCF法把不确定性同风险甚至损失联系在一起,并且企图尽量回避,这种观念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表现的尤其突出,当运用期权理论挖掘出项目中的灵活性价值以后,人们有可能改变对待风险的态度!不确定性越大,期权的价值也随之上升,灵活性价值也就越大,通过适当的项目策划,人们可以对不确定性进行交易,并把由此带来的灵活性价值当作投资价值的组成部分。这就势必改变决策分析中的“经济方程式”,比如,在引入期权理论分析项目时,不能仅仅计算项目的净现值,还应该计算隐含在项目中的各项灵活性价值。

参考文献

1、Brown,J.SeeingDifferently:InsightsonInnovation.Bost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s,1997

2、R.Mcdonald&D.Siegel.TheValueofWaitingtoInvest.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01,1986;No4:707-727

灵活性范文篇2

关键词:农牧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饮食行为

随着城乡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留守儿童群体庞大且不良心理健康状况、不良饮食行为和不良生活习惯日益严重,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1]。所谓进食态度是指进食中表现出的行为、情感及认知方面的倾向,受环境和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较大[2]。研究显示,个体面临心理压力和认知错误等问题时极易产生不良进食行为,如暴饮暴食或节食等行为[3]。认知灵活性、应激障碍及抑郁不良情绪的发生也对进食行为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4]。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普通儿童心理行为与进食态度之间关系,而针对不良行为、环境影响较大的留守儿童群体的调查研究较少。新疆农牧区作为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地区,我们对该地区留守儿童的认知灵活性和抑郁对进食态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为该地区留守儿童保持健康饮食行为和干预提供借鉴。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9年9—11月在新疆伊犁农牧区选取4所中学,按照班级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随机抽取的96个班级的3817名牧区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后按照留守儿童的界定标准,即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6个月且<18岁的学生。调查后收回留守儿童的有效问卷1426份,其中男生680人,女生746人,平均年龄为(15.12±1.87)岁。本调查得到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1.2方法1.2.1基本人口学信息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班级及留守情况。1.2.2认知灵活性采用认知灵活性量表[5]进行调查,该调查量表共20个题目组成,分为2个维度,每个题目为1~7级评分,其中部分题目采用反向计分的方法进行。该调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4[6]。1.2.3抑郁状况采用青少年抑郁简表[7]进行调查,该调查简表共11个题目,分为2个维度,每个题目采用0~3级评分,当被试得分≥9分时认定为存在抑郁症状。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6[8]。1.2.4进食态度采用进食态度问卷[5]进行调查,量表共26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6个等级计分,得分越高说明被试者的进食态度障碍倾向越加明显。被试者的进食态度为正常、厌食、进食障碍的界值评分为0~10、11~19和≥20分。本次调查中将厌食和进食障碍界定为进食障碍者。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2[9]。1.2.5数据收集问卷调查由调查人员带领学生进班调查,调查前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说明调查的要求和目的,问卷当场下发后填写,并当场收回,问卷要求自身匿名独立填写,在收回时存在缺失项等问题的问卷进行及时补全后上交调查人员。1.3统计学分析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利用SPSS25.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x±s描述,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M(P25,P75)描述,采用t检验、U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新疆农牧区留守儿童进食态度得分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有无抑郁的留守儿童进食态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2.2新疆农牧区有无进食障碍留守儿童抑郁、认知灵活性得分有无进食障碍的留守儿童抑郁状况总分、认知灵活性总分、灵活性控制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2。2.3进食态度与认知灵活性和抑郁状况的相关分析被试者进食态度总分与认知灵活性总分、灵活性控制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0.21、-0.24,均P<0.01),与抑郁状况总分呈正相关(r=0.25,P<0.01)。认知灵活性总分与抑郁状况总分呈现负相关(r=-0.27,P<0.01)。见表3。2.4新疆农牧区留守儿童进食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将认知灵活选择性和控制性得分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以均分为分界值)。以是否存在进食障碍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抑郁症状、灵活选择性和控制性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女生(OR=2.42,95%CI=1.86~3.25)、存在抑郁(OR=1.77,95%CI=1.36~2.32)、低灵活控制性(OR=1.95,95%CI=1.49~2.56)均对进食障碍起到显著预测作用(均P<0.01)。

3讨论

灵活性范文篇3

教学目标是预期教学结束时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它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2]理想而科学的教学目标不仅对教学有激励和导向作用,而且也是教师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检验学生学习结果的标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体育教学目标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新的体育课程实施以来,体育教学目标更是显示出科学性和人文性等特征,但为了学生能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把握好教学目标的约束力与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约束力是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它是进行目标教学的前提,可以使教学活动从一开始就处于教者有目的的控制之中,使教学方向始终明确。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严格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技能技巧水平、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学校的场地器材设备等具体情况。[3]教学目标确立首先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向学生展示课程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且指出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教学目标确立后,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影响教学目标完成的多种因素,主要有:(1)通常情况下,对于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来说,确立的教学目标符合实际,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能达到目标管理;相反,身体素质差、运动场能力欠佳、意志薄弱的学生往往是缺乏信心,对所确立的教学大纲目标难以达到。(2)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对于爱好体育运动、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的可能性就较大,反之则较小。(3)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对实现教学大纲目标管理的影响有时很大,如有条件能经常观摩各种赛事活动,无疑会有助于教学目标管理的确立和完成;家长对体育的爱好程度,也直接关系到子女对待体育课的态度;学校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大纲目标的完成。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灵活性是指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可以有一个适宜的调整空间。它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体育能力现状和体育教学及锻炼的相关条件等因素来展开教学工作,提出与中学生基础和教学条件相适应的分类目标,体现出对现实情况的正视和对学生的尊重,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发展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对健康个性的形成具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教学目标的调整不仅有助于实施教学目标,而且有助于即时发现问题,进行纠正,使教学目标趋于合理。充分把握好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约束力与灵活性可以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重要的活动任务上,有助于动员能量,增加体育学习中的努力程度,并主动寻求克服困难的途径与方法,对提高运动成绩可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二、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约束力与灵活性

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教育的载体,它是根据体育课程的目标、体育教学的内在规律以及社会需求确定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是主体直接作用的对象-----客体,客体能否直接引起主体的心理矛盾,激发学习兴趣,是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基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一种现象,酷爱体育运动的学生进入体育课堂,却怕上体育课,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教学方法手段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体育教学内容的约束力与灵活性处理的恰当与否是非常重要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约束力是指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结合自己所具备的教学条件,选出能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内容。中学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以下要求:(1)负荷学生年龄、性别和身心发育特征;(2)体育练习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3)具有鲜明的健身性和知识性;(4)对增进健康,发展体能有较强的效果;(5)动作简单。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如:中学投掷垒球项目的教学,包括助跑、交叉步、最后用力挥臂等技术动作,其中的“交叉步”就带有很强的专业化、竞技化特征。回想我们在课余运动训练中,投掷运动员要掌握此技术动作,也要费很长的时间,更何况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普通学生,而且时间远远不及运动训练,因此教学中学生就很难有成功,缺少成功喜悦滋润的心理,也就很难激发学生为之努力的动力和热情。与其这样,我们不如舍弃其中交叉步动作的教学,由助跑直接过渡到最后用力挥臂,学生学起来容易,其目标就是投掷的远度,而不是精雕细刻的专业化技术动作。这样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也能达到掌握基本技术的目的,并且主动参与、积极进取的精神也能得到培养,还能提高投掷能力;其次,是将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活动兴趣,原体育课程内容中没有的,民间传统的乡土体育游戏引入体育课程内容。如:造洋房、打石砖等乡土游戏引入课堂,操作简便,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能联系日常生活,学生练习自然兴趣浓厚,积极参与。第三,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安排时间空白带,让学生自主选择内容进行活动。学生自己作出选择的决定,肯定是自己需要的内容,学生也将从此活动中得到积极的发展。

三、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的约束力与灵活性

体育课堂教学组织是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特点、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对学生、场地器材进行合理安排时所采用的措施。由于体育教学是一项比较复杂和细致的工作,是具有高度组织艺术的教学过程,其教学组织是否严谨、合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5]体育课堂教学的特殊环境,显得课堂教学组织尤为重要,所以把握好体育教学组织的约束力与灵活性是关键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的约束力是指严格按照体育教学常规和场地、器材的布置。建立体育教学常规,可以使教师把教学的组织环节、教学环节等形成规格化,有助于加强教学组织工作。教学常规是教师进行正常教学所必需的,对保证有秩序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有其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积极地上好体育课,更好的掌握“三基”,防止伤害事故发生以及养成好思想、好作风也有积极作用。[6]场地、器材的布置,是教师按计划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物质保证,充分利用器材,可增加学生练习次数和合理安排密度,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组织的约束力是保证课堂有序、顺利进行的基础,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的灵活性,一方面是指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的形成由学生自主搭配,可以按不同需要选择友伴型、同质型、异质型、兴趣型等不同类型的学习小组,这样可以拓宽中学生的发展空间,松绑学生手脚,使学生自由探索知识与技能的奥秘。如:在游戏:叠罗汉教学中,教师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后,让学生自主选择3—4个学生为合作伙伴组成学习小组分散练习,学生就会根据达成目标的需要,自主寻找合作伙伴,尝试动作,体验动作要领,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是指静听讲解和细看示范时队伍的组织。为解决某一动作的难点和细节问题时,便于学生观察理解、思考讨论、仔细琢磨和自由消化,可以让他们自由放开,无拘无束地在规定的教学场地上,只要保证教学的常规秩序,打破原自然教学小组的界限,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择观察面、方向、角度去听讲解、看示范。如:在技巧:肩肘倒立教学中,为解决两肘关节内夹的细节问题而示范时,为了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清楚该动作,应允许学生,特别是后排和两侧的学生自由移动自己的位置,以选择自己最适合的观察角度。教学组织的灵活性更加发挥创造能力,取到更好的教学目标。

四、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约束力与灵活性

灵活性范文篇4

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是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的一种良好手段,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能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举一反三的本领,在教材安排的例题中,有相当类的题目存在一题多解的情况。例初中数学教材第三册《线段中垂线性质》一节中有一例。

在△ABC中,∠ACB=90°,CD⊥AB,D为垂足,

AE是CF的中垂线交BC于E,求证:∠1=∠2

分析:

方法(1):因为∠1与∠CFA互余,

所以要证∠1=∠2,关键证:∠CFA=∠ACF

要证AC=AF,即有中垂线性质可得。

方法(2):利用全等△进行证明,过点F作FM⊥CB于M,证△CDF≌△CMF,即可。

方法(3):利用中介量,连结EF可得EC=EF=>∠2=∠3

=>∠1=∠2

利用△ACE≌△AFE=>EF⊥AB=>CD//EF=>∠1=∠3

方法(4):利用外角的性质,∠AFC=∠2+∠B∠3=∠B利用条件即可得.

∠ACF=∠1+∠4∠AFC=∠ACF

通过这一例题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还能起到复习巩固旧知识的作用,使学生对证明角相等的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明确,同时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一种钻研精神,使学生在思考问题上具有灵活性、多变性,避免了学生在几何证明中钻死胡同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一题多解的教学,特别在备课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适当地进行教材处理和钻研,要对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这堂课才能做到丰富多彩,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有应变能力,认真听取学生的一些方法,不能局限于自己的思想法,在本人的一次例题教学中,碰到一件令我吸取教训的事,在一节几何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题:

“已知AB//CE,求证∠ABC+∠BCD+∠CDE=360°”。

我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我想好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过点C作AB(CD)的平行线,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是数学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它主要表现在使学生能根据事物的变化,运用已有的经验灵活地进行思维,及时地改变原定的方案,不局限于过时或不妥的假设之中,因为客观世界时时处处在发展变化,所以它要求学生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认识、解决问题,“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思维灵活性的表现。

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是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的一种良好手段,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能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举一反三的本领,在教材安排的例题中,有相当类的题目存在一题多解的情况。例初中数学教材第三册《线段中垂线性质》一节中有一例。

在△ABC中,∠ACB=90°,CD⊥AB,D为垂足,

AE是CF的中垂线交BC于E,求证:∠1=∠2

分析:

方法(1):因为∠1与∠CFA互余,

所以要证∠1=∠2,关键证:∠CFA=∠ACF

要证AC=AF,即有中垂线性质可得。

方法(2):利用全等△进行证明,过点F作FM⊥CB于M,证△CDF≌△CMF,即可。

方法(3):利用中介量,连结EF可得EC=EF=>∠2=∠3

=>∠1=∠2

利用△ACE≌△AFE=>EF⊥AB=>CD//EF=>∠1=∠3

方法(4):利用外角的性质,∠AFC=∠2+∠B∠3=∠B利用条件即可得.

∠ACF=∠1+∠4∠AFC=∠ACF

通过这一例题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还能起到复习巩固旧知识的作用,使学生对证明角相等的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明确,同时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一种钻研精神,使学生在思考问题上具有灵活性、多变性,避免了学生在几何证明中钻死胡同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一题多解的教学,特别在备课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适当地进行教材处理和钻研,要对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这堂课才能做到丰富多彩,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有应变能力,认真听取学生的一些方法,不能局限于自己的思想法,在本人的一次例题教学中,碰到一件令我吸取教训的事,在一节几何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题:

“已知AB//CE,求证∠ABC+∠BCD+∠CDE=360°”。

我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我想好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过点C作AB(CD)的平行线,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是数学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它主要表现在使学生能根据事物的变化,运用已有的经验灵活地进行思维,及时地改变原定的方案,不局限于过时或不妥的假设之中,因为客观世界时时处处在发展变化,所以它要求学生用变化、发展的眼光去认识、解决问题,“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思维灵活性的表现。

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是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的一种良好手段,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能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举一反三的本领,在教材安排的例题中,有相当类的题目存在一题多解的情况。例初中数学教材第三册《线段中垂线性质》一节中有一例。

在△ABC中,∠ACB=90°,CD⊥AB,D为垂足,

AE是CF的中垂线交BC于E,求证:∠1=∠2

分析:

方法(1):因为∠1与∠CFA互余,

所以要证∠1=∠2,关键证:∠CFA=∠ACF

要证AC=AF,即有中垂线性质可得。

方法(2):利用全等△进行证明,过点F作FM⊥CB于M,证△CDF≌△CMF,即可。

方法(3):利用中介量,连结EF可得EC=EF=>∠2=∠3

=>∠1=∠2

利用△ACE≌△AFE=>EF⊥AB=>CD//EF=>∠1=∠3

方法(4):利用外角的性质,∠AFC=∠2+∠B∠3=∠B利用条件即可得.

∠ACF=∠1+∠4∠AFC=∠ACF

通过这一例题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还能起到复习巩固旧知识的作用,使学生对证明角相等的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明确,同时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一种钻研精神,使学生在思考问题上具有灵活性、多变性,避免了学生在几何证明中钻死胡同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一题多解的教学,特别在备课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适当地进行教材处理和钻研,要对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这堂课才能做到丰富多彩,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有应变能力,认真听取学生的一些方法,不能局限于自己的思想法,在本人的一次例题教学中,碰到一件令我吸取教训的事,在一节几何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题:

“已知AB//CE,求证∠ABC+∠BCD+∠CDE=360°”。

我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我想好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过点C作AB(CD)的平行线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第二种是连结BD。

这两种方法比较常见也比较方便,但在这例题教学中,学生并没有按照我的思路上考虑,有一学生举手发言说:在AB上任取一点连结G连结GC,当时我马上指出他的思路不对,之后,我就介绍了上述两种方法,但下课后,学生递上了一份答案:“他原来画的辅助线未动,还在DE上任取一点H连结CH,又作CF//BA,这样很快得出∠1=∠2,∠3=∠4,不难推知△GBC与△HDC之内角总和为360°,到此只须再做两次等量代换此题便得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自己的思路,也不能怕学生问题回答错了而影响自己的教学安排,多听听学生的回答,可能在教学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思维变得宽广、深刻、灵活。

“一题多解”是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充分运用学过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各部分知识间的纵、横方向的内在联系,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挖掘一些行之有效的一题多解例题和习题,使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第二种是连结BD。

这两种方法比较常见也比较方便,但在这例题教学中,学生并没有按照我的思路上考虑,有一学生举手发言说:在AB上任取一点连结G连结GC,当时我马上指出他的思路不对,之后,我就介绍了上述两种方法,但下课后,学生递上了一份答案:“他原来画的辅助线未动,还在DE上任取一点H连结CH,又作CF//BA,这样很快得出∠1=∠2,∠3=∠4,不难推知△GBC与△HDC之内角总和为360°,到此只须再做两次等量代换此题便得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自己的思路,也不能怕学生问题回答错了而影响自己的教学安排,多听听学生的回答,可能在教学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思维变得宽广、深刻、灵活。

“一题多解”是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充分运用学过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各部分知识间的纵、横方向的内在联系,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挖掘一些行之有效的一题多解例题和习题,使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第二种是连结BD。

灵活性范文篇5

所谓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发展来理解的。按这种解释,数学活动教学所关心的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儿童去研究不同水平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

那么,要想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主要应考虑哪几个问题呢?下面谈谈笔者一些想法。

一、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

知识和思维是互相联系的,在进行某种思维活动的教学之前,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

什么是知识结构?一般人们认为:在数学中,包括定义、公理、定理、公式、方法等,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人们从一定角度出发,用某种观点去描述这种联系和作用,总结规律,归纳为一个系统,这就是知识结构。在教学中只有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进一步了解思维水平,考虑教新知识基础是否够用,用什么样的教法来完成数学活动的教学。

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时,讨论它的解,须用到配方法,或因式分解法等等,那么上课前教师要清楚这些方法学生是否掌握,掌握程度如何,这样,活动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二、考虑学生的思维结构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进行数学教学时自然应考虑学生现有的思维活动水平。

心理学早已证明,思维能力及智力品质都随着青少年年龄的递增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是不相同的。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中介绍了儿童在学习几何、代数时的五种不同水平,在这五个阶段上,学生掌握知识,思考方式、方法,思维水平都有明显差异。因此,要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必须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下面谈谈与学生思维水平有关的两个问题。

1.中学生思维能力之特点

我们知道,中学生的运算思维能力处于逻辑抽象思维阶段,尽管思维能力的几个方面的发展有所先后,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初一学生的运算能力与小学四、五年级有类似之处,处于形象抽象思维水平;初二与初三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属于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高一与高二学生的运算能力的抽象思维,处在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的急剧转化的时期。从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命题能力和推理能力四项指标来看,初二年级是逻辑抽象思维的新的起步,是中学阶段运算思维的质变时期,是这个阶段的关键时期。高一年级是逻辑抽象思维阶段中趋于初步定型的时期,高中之后,学生的运算思维走向成熟。总的来说,中学生思维有如下特点。

首先,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但初中学生的思维和高中学生的思维是不同的。初中学生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而高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的,他们已经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也只有在高中学生那里,才开始有可能初步了解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

其次,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一、二年级,这种转化初步完成,这意味着他们的思维趋向成熟。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他们思维发展的飞跃时期来进行适当的思维训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2.学习数学的几种思维形式

(1)逆向思维。与由条件推知结论的思维过程相反,先给出某个结论或答案,要求使之成立各种条件。比如说,给一个浓度问题,我们列出一个方程来;反过来,给一个方程,就能编出一个浓度方面的题目。后者就属于逆向型思维。

(2)造例型思维。某些条件或结论常常要用例子说明它的合理性,也常常要用反例证明其不合理性。根据要求构造例子,往往是由抽象回到具体,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思考过程。例如:试求其反函数等于自身的函数。

(3)归纳型思维。通过观察,试验,在若干个例子中提出一般规律。

(4)开放型思维。即只给出研究问题的对象或某些条件,至于由此可推知的问题或结论,由学生自己去探索。比如让学生观察y=sinx的图象,说出它的主要性质,并逐一加以说明。

了解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数学思维的几种主要形式,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特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思维活动的教学定能收到良好效果。三、考虑教材的逻辑结构

我们现有的中学数学教材内容有的是按直线式排列,有的是按螺旋式排列。

如果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教材的逻辑结构就应有相应的变化。比方说,指数、对数、开方三种不同形式都可表示为:a、b、N之间的关系a的b次幂等于N,是否可以把它们安排在一起学习。再比方说,关于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中学课本里有浓度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积问题,在讲解时,可用一个方程表示不同问题,使他们得到统一,只是问题形式不同而已,其方程形式没有什么本质差异,可一次讲完几个问题。而现有中学教材把它们分开,使学生觉得似乎几种问题毫不相干。因为这些问题具体不同的思维形式,要受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各阶段思维发展不同特点的制约。

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就是要尽量克服这些制约,使学生在短期内高质量获取知识,大幅度提高思维能力,完成学习任务。

在考虑教材逻辑结构时,还应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教材内容的特点,即初等数学有些什么特点,对它应有一个总的认识。

1.初等数学是相对于抽象程度来说的,其内容方法都比较直观具体,研究的对象大多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抽象程度不深,离开现实不远,几乎直接同人们的经验相联系。

2.初等数学是一门综合性数学,它数形并举,内容多种多样,方法应有尽有,自然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又相互渗透,相互为用。

3.初等数学处于基础地位。因为无论数学多么高深,总离不开四则运算,总要应用等式、不等式和基本图形分析。初等数学又是整个数学的土壤和源泉,各专业数学领域几乎都是在这块土壤中发育成长起来的。

4.初等数学的普通教育价值。对中小学生来说,它的智能训练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实用价值。

5.与高等数学相互渗透,相互为用。一方面,由于实践中某些问题的出现,使初等方法被深入研究和发展成专门的数学分支,另一方面是高等数学中许多专题的初等化、通俗化。

初等数学具有这样的特点,不仅为编写教材提供了依据,同时对数学活动教学的模式来说也是恰到好处的。比方说,特点1,对于经验材料的数学化有得天独厚的帮助;特点2、3,对数学标准的逻辑组织化也很适宜;特点4、5,是对理论的应用。由此看来,数学活动教学对于初等数学再合适不过了。

数学活动教学,不仅考虑初等数学之特点、教材的逻辑结构,而且具体的某段知识也要仔细研究,不同性质的内容用不同方法去处理,这就是下面要谈的积极的教学方法问题。

四、考虑积极的教学方法

目前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呈现出一派兴旺的局面,种类之多、提法之广是历史上少见的。如目前使用的自学辅导法、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六单元教学法、五课型教学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启发诱导效果回授教学法、研究法、发现法等等。可以把这些方法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积极的教学法。其宗旨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它们的特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问题,注意能力的培养。从实践效果看,这些方法在某个阶段,对某部分学生,结合某部分内容确实有事半功倍功能,但这些方法哪个都不是万能的,不是教学通法。因为教法要受学生水平的差异,兴趣的不同,教材内容的变化,教师素质不平衡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我们主张,采用积极的教学法,因课、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比方说,对于教材内容多数是逻辑上分散的数学定义和公理等采用自学辅导法较为适宜;对于教材中的一般公式、定理等采用问题探索法较好;对于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难点,一般采用讲解法较好。教师要灵活掌握。

数学活动的教学实质上是积极性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极为重要。一般来说,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方法的直观性、趣味性,教师和家长的良好评价,学习成绩的好坏,都可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提高积极性。另外,如课外活动,参观工厂、机房,介绍数学在各行中的应用,尤其是数学应用在各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时,能够促进青少年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增进技能,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可讲一点数学史方面的知识,比如我国古代科学家的重大贡献及在世界上的影响,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从学习方法上看,随着学科多样化和深刻化,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比小学生更自觉,更具有独立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究竟怎样启发学生去积极思维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方说,创设问题情境,正确提供直观材料让学生从具体转到抽象,也可运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还可以把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从上面几个方面来比较,数学活动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方法,因此教学方法的采用,直接影响活动教学的效果。

为使数学活动教学收到良好效果,目前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具体做法也少见。南通市十二中李庚南在总结过去经验基础上,提出几种有效的方法。

首先,重视结论的探求过程。数学中的结论教师一般不直接给出,而是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练习、归纳等方法发现命题,尔后深入研究探求的过程和论证的方法,进而剖析结论的内容,举实例将结论内容具体化。

其次,是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她认为:数学有着严密的体系,学生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纵横交错的内在联系,是学生主动思维活动的过程,可引导学生按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关系或逻辑关系整理出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的研究方法,进行知识的引申、串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灵活性范文篇6

一、对两种教育均衡观的反思教育均衡主要是指从各个层面对各级各类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以保障每一个受教育者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川根据这一界定,不难看出教育均衡的关键在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换句话说,就是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弱势方与强势方之间)应实现合理流动。在这过程中,又形成了“削峰填谷”和“造峰扬谷”两种观点。

所谓“削峰填谷”,按照一般的理解,就是平等对待,补偿弱者。这种观点认为,教育均衡是“在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实现;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正常的教育全体之间平等地分配公共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在实践层面上就是一方面对重点学校的资源投入进行控制,一方面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这种教育均衡观源自于对改革开放初期大力发展重点中小学这一政策的纠偏。1977年5月,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确立了基本方向:“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自此,我国的教育政策开始以精英教育为主要价值取向,在办学过程中集中建设了一批精英学校。这在当时看来无疑是合理的。

可是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它所导致的教育非均衡化发展成为人们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问题。

从“削峰填谷”论出发,许多地区通常采取的对策是中小学建设的“标准化”。其做法是按照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制订相应的办学标准。政府通过教育资源向弱势方倾斜的方法,使每所中小学拥有大致相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水平,并能依照办学标准办学。例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农村的办学水平;对城市中小学的薄弱校进行改造、撤并或迁建,增加学校的教学人员编制,使其符合普通中小学学校建设的一般标准。

然而,伴随“削峰填谷”论而产生的问题是,“削峰”以后“谷”却不一定能够填满。当有限的教育资源从强势方流向弱势方。有时弱势方不见增强反而更弱,最后产生了强者不强、弱者更弱的现象。在现实中,如果某一地区同时设有一所重点校和一所薄弱校,虽然薄弱校的教育资源在数量上与重点校接近,但好生源往往还是向重点校聚集。如此发展的结果通常是,一方面造成薄弱校的教育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又造成重点校的教育资源过度使用,最后使两所学校教育质量普遍趋向平庸,丧失学校发展的多样性。

所谓“造峰扬谷”,顾名思义,就是缩小落差,共同发展。这种观点认为,要缩小强弱双方的差距,既要以有力的措施扶持基础薄弱的地区、学校,同时又要确保强势地区、学校的发展,通过强势方的发展来带动弱势方的提高,这样“既造了峰,又填了谷”。

“造峰扬谷”实际上是要补救“削峰填谷”的弊端,试图使强弱双方达成共赢局面。

“造峰扬谷”论除了主张把教育资源投向弱势方外,认为还应该重点建设基础较好的示范性学校或示范性学科,把它们做大做强,再反哺弱势地区和学校。同时倡导引入竞争机制,使学校在竞争中达到均衡发展。

不过,“造峰扬谷”论在实践中也同样存在着不少问题。在特定时期的特定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资源一般呈现出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当教育资源配置向弱势地区、学校倾斜时,强势地区、学校的发展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公立基础教育系统的教育资源主要通过政府渠道获得,更加强了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必然性。这时“造峰”(引人竞争,差异发展)不仅不能“扬谷”,反而会导致马太效应,使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学生、家长总是趋向于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这将会造成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于少数强势地区和学校。

二、从量变到质变:优化教育资源教育均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发展是有层次性的。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均衡程度并不一致,甚至差异极大。

根据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可以将教育均衡分为高、低两个层次:

低层次的教育均衡主要是指教育资源在数量上趋于均衡,即数量均衡;高层次的教育均衡是指教育资源除数量外质量上也趋于均衡,即质量均衡。两者都会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在教育均衡的低层次阶段,由于教育资源普遍稀缺,所以应坚持对弱势方的“补偿原则”,这样才不至于使强弱差距越拉越大。要改变强弱双方的差距,需要在教育资源的数量上平等对待不同地区和学校,教育资源在数量上应该向弱势地区和学校倾斜。

这时,“削峰填谷”论有其合理性,因为此论的目的是使教育资源首先在数量上趋向均衡。可是,数量上达到均衡还不够。这是因为,弱势方的教育资源如果无法整合为优质教育资源,那么,当受教育群体不断涌向教育质量更好的地区和学校时,弱势地区和学校仍会出现教育资源齐全而生源短缺的怪现象。

一个水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上最短的木板。如果弱势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提高,就很难跨越教育均衡的低层次阶段。因此,通过资源配置使弱势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在数量上与强势地区和学校趋于相对均衡后,就需要进一步对弱势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三、对立统一:促进教育资源优势互补教育均衡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跃升的过程中,除弱势方通过提升自身教育质量外,促使教育资源在强弱双方间进行合理的流动也是一条重要途径。

从实践层面而言,教育系统内存在强弱是客观现实,通常所说的教育均衡是相对的,是一种蕴涵着对立统一的均衡。对立统一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而且还会相互转化。在教育系统内,无论是强势方还是弱势方,各有长处和不足,如果能适度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双方便能形成一种合理的张力,也能促进双方的均衡发展。这种互补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是促进教育均衡的重要保证。

就公立教育系统而言,强势方与弱势方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对式的优势互补。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弱势地区和学校可以借助强势地区和学校的先进管理理念、师资力量和社会资源进行学校建设;强势地区和学校也可以通过学校共建,通过在弱势地区和学校成立教育实验基地、学校之间的学生交流活动来提升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通过适度的教育资源流动来提升双方的教育资源质量。由对立统一的原则,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强弱是相对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相互转化的可能。某些地区和学校都有可能因为管理不善、生源流失、教育资源被挤占等原因造成教育质量下降,形成教育“返贫”,再次回到原有的不均衡状态。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要重视教育资源质量的提高,更应重视巩固和自我完善,通过运用一定的宏观调控手段,帮助强弱双方在相互促进中提高。扩大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

四、否定之否定:灵活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教育系统总是处在动态的均衡与不均衡之中,其发展方向总是趋向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均衡。这一过程表现为“均衡一不均衡一新的均衡”等不同状况。

教育均衡意味着渐进式的发展,反映了从相对均衡到不均衡,再到新的相对均衡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过程。在此过程中,贯穿始终的则是教育资源质量的逐步提高。

灵活性范文篇7

[摘要]保险业是金融行业,同时也是服务行业,而服务业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在可能的范围内找到让客户满意的方式,理赔服务是保险业各项服务的核心,特别是面对理赔案件愈来愈多的健康保险,就其理赔服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把握好商业医疗保险理赔服务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是做到保险公司与客户双赢的关键。

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商业医疗保险是对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但在目前,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远未发挥出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应有的作用,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被保险人的带病投保,挂床住院,医疗方的不规范诊疗,小病大治,所以各家经营健康险的保险公司为了控制赔付率,在理赔实际操作中,通过严格的调查并充分引用相关的依据把不予赔付的项目和内容一一列明。

其实,许多保险公司都会很好的把握理赔的原则性,对于拒赔的项目和内容也都言之有据,但在一些时候,客户并不能完全接受保险公司的理赔结果,虽然保险公司向客户出示了不予理赔的依据,但客户还是认为保险公司的做法太不尽人情,合理但不合情。所以既要让客户满意,又要对公司负责,这是最困扰理赔工作人员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说到底就是如何做到理赔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原则是灵活的基础,而灵活又要以放弃一部份原则为代价,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对让公司与客户做到双赢是至关重要的。

一、正确认识商业医疗保险的风险

经营商业医疗保险的风险主要是疾病风险和道德风险,前者是正常的风险,是厘订健康险费率的精算基础,通常保险公司在开发保险产品时还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加上一定的系数对该风险做一个前瞻性的技术处理,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发病风险相对稳定,保险公司是能够承受的,对于这样一个风险的防范主要是前期制定条款和厘订费率时需要做的。而道德风险则是不正常的风险,该项风险管控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赔付率,进而决定商业医疗保险是否能健康地发展,所以道德风险才是保险理赔时应重点防范的。

各家保险公司对健康险赔付率的规定大同小异,大多以70%是危险值,50%以下是健康值为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赔付率越低越好,因为正常情况下,赔付率主要是由疾病风险决定的,是一个肯定要存在的数值,如果单纯追求低赔付率,可能会使理赔服务打折,使客户对赔付的满意度下降,对公司的诚信产生怀疑,进而可能影响到公司的新契约保费,所以各家公司都提出一个标准,那就是既不滥赔,也不惜赔。

二、理赔服务的目的是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各家保险公司的健康险条款有许多限制性规定,特别是保险责任部份,其实这样做的初衷并不是保险公司想方设法的要给客户少赔或不赔找理由,而是为了防范有人去钻条款的空子从而引发较大的道德风险。保险公司的健康险条款的所有规定并不能对所有赔案都提供天衣无缝的依据,所以对于一些有争议个案的赔付考虑的出发点应当是首先审查该次医疗行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也就是对其道德风险做一个评定,如果不存在或道德风险极小,那么这个风险就是在保险公司的精算基础之内,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保险公司接下来应当做的就是对条款规定的盲区或有争议的地方做出让客户满意的人性化赔付决定,这样,一个在原则性前提下的灵活性既不会给公司带来风险又会让客户感到理赔服务的满意。

也许有人会担心,过多的强调人性化理赔是不是会给公司带来风险,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第一,对部份客户或部份项目的赔付进行灵活性处理,并不等于放弃原则。第二,条款的很多规定也已对保险公司的风险进行了有效的管控和防范,比如,费用型商业医疗保险分项赔付和分项限额的规定就是对某一个赔付项目的最大风险做了科学的限定,即使有时候灵活性掌握不准,可能就某一个项目的赔付会使公司多付出一些有限的理赔款,但是,保险业属服务行业,在强调诚信服务与追求品质的今天,客户满意是保险公司经营的重要条件,况且一次让客户满意的理赔服务给保险公司带来的社会效益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效益要远远大于公司在一次赔付中所做出的额外的付出,并且这种付出不是要保险公司每例案件都去做的。

实际上对理赔服务中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掌控与把握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一般来讲,投保时间较短就出险者,其逆选择可能性大;津贴型医疗险的经营风险大于费用型医疗险;投保档次高的险种其道德风险也相对要高;低收入阶层可能比高收入阶层发生理赔的频率更高。也就是说对于投保档次不是很高而收入却不错并且从未发生过理赔的老客户这一综合条件,越是符合者其道德风险也越小;反之,才是理赔时重点审查的对象。另外,就某一时期的赔付状况而言,如果赔付率较高,可以对同期的赔案,特别是涉及赔付金额较大的案件严格把关;如果赔付率较低,则应该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理赔环境,特别是对于一些简单明确的小额赔案不应成为这一时期理赔争议的内容。其实这样做并不是没有原则的表现,而恰恰是在原则的基础上很好的体现了灵活性。

其实在理赔实务中,主观恶意的客户毕竟是少数,如果一味僵守原则,结果却可能得不偿失。因为随着法制建设逐渐健全,人们的法制意识也在增强,如果保险公司为了坚持原则、守住一个“理”字,可能要花上很多时间、动用许多员工轮流上阵和客户沟通,最后客户可能还是无法被说服,依然决定要诉诸法庭。这些过程所耗费的成本,仔细算算可能已远远超过实际的理赔金额。所以无论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还是很实际地用成本来计算,对待一件理赔案件,不要只看到表面上的金额,还要想想付出多少代价,这个代价不仅仅是可以计算出的有形的损失,还包括公司的公众形象这样一个无形的资产。如果发觉两者不成比例的话,那就要考虑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问题了。以刻板地固守原则性来缩紧理赔也许在短期会对保险公司有好处,但长期看来,将影响健康险乃至寿险业的发展。

灵活性范文篇8

关键词:教育均衡;教育资源配置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最为人所关注的莫过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尤其在政策制订过程中,究竟如何推进教育均衡,常常是人言人殊。围绕教育均衡,在实践中出现了两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当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中从强势地区、学校向弱势地区、学校流动时,这种情况下的教育均衡观通常被称为“削峰填谷”。与此种观点相反,有人提出了基于“造峰扬谷”的教育均衡观,即认为教育系统中的强势地区、学校与弱势地区、学校能够实现双赢,实现共同发展。这两种教育均衡观及取向均有可取之处,但也各有局限性。本文试图对两者的不同取向加以反思,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教育均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一、对两种教育均衡观的反思教育均衡主要是指从各个层面对各级各类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条件,以保障每一个受教育者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川根据这一界定,不难看出教育均衡的关键在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换句话说,就是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弱势方与强势方之间)应实现合理流动。在这过程中,又形成了“削峰填谷”和“造峰扬谷”两种观点。

所谓“削峰填谷”,按照一般的理解,就是平等对待,补偿弱者。这种观点认为,教育均衡是“在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实现;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正常的教育全体之间平等地分配公共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在实践层面上就是一方面对重点学校的资源投入进行控制,一方面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这种教育均衡观源自于对改革开放初期大力发展重点中小学这一政策的纠偏。1977年5月,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确立了基本方向:“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自此,我国的教育政策开始以精英教育为主要价值取向,在办学过程中集中建设了一批精英学校。这在当时看来无疑是合理的。

可是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它所导致的教育非均衡化发展成为人们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问题。

从“削峰填谷”论出发,许多地区通常采取的对策是中小学建设的“标准化”。其做法是按照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制订相应的办学标准。政府通过教育资源向弱势方倾斜的方法,使每所中小学拥有大致相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水平,并能依照办学标准办学。例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农村的办学水平;对城市中小学的薄弱校进行改造、撤并或迁建,增加学校的教学人员编制,使其符合普通中小学学校建设的一般标准。

然而,伴随“削峰填谷”论而产生的问题是,“削峰”以后“谷”却不一定能够填满。当有限的教育资源从强势方流向弱势方。有时弱势方不见增强反而更弱,最后产生了强者不强、弱者更弱的现象。在现实中,如果某一地区同时设有一所重点校和一所薄弱校,虽然薄弱校的教育资源在数量上与重点校接近,但好生源往往还是向重点校聚集。如此发展的结果通常是,一方面造成薄弱校的教育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又造成重点校的教育资源过度使用,最后使两所学校教育质量普遍趋向平庸,丧失学校发展的多样性。

所谓“造峰扬谷”,顾名思义,就是缩小落差,共同发展。这种观点认为,要缩小强弱双方的差距,既要以有力的措施扶持基础薄弱的地区、学校,同时又要确保强势地区、学校的发展,通过强势方的发展来带动弱势方的提高,这样“既造了峰,又填了谷”。

“造峰扬谷”实际上是要补救“削峰填谷”的弊端,试图使强弱双方达成共赢局面。

“造峰扬谷”论除了主张把教育资源投向弱势方外,认为还应该重点建设基础较好的示范性学校或示范性学科,把它们做大做强,再反哺弱势地区和学校。同时倡导引入竞争机制,使学校在竞争中达到均衡发展。

不过,“造峰扬谷”论在实践中也同样存在着不少问题。在特定时期的特定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资源一般呈现出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当教育资源配置向弱势地区、学校倾斜时,强势地区、学校的发展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公立基础教育系统的教育资源主要通过政府渠道获得,更加强了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必然性。这时“造峰”(引人竞争,差异发展)不仅不能“扬谷”,反而会导致马太效应,使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学生、家长总是趋向于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这将会造成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于少数强势地区和学校。

二、从量变到质变:优化教育资源教育均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发展是有层次性的。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均衡程度并不一致,甚至差异极大。

根据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可以将教育均衡分为高、低两个层次:

低层次的教育均衡主要是指教育资源在数量上趋于均衡,即数量均衡;高层次的教育均衡是指教育资源除数量外质量上也趋于均衡,即质量均衡。两者都会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在教育均衡的低层次阶段,由于教育资源普遍稀缺,所以应坚持对弱势方的“补偿原则”,这样才不至于使强弱差距越拉越大。要改变强弱双方的差距,需要在教育资源的数量上平等对待不同地区和学校,教育资源在数量上应该向弱势地区和学校倾斜。

这时,“削峰填谷”论有其合理性,因为此论的目的是使教育资源首先在数量上趋向均衡。可是,数量上达到均衡还不够。这是因为,弱势方的教育资源如果无法整合为优质教育资源,那么,当受教育群体不断涌向教育质量更好的地区和学校时,弱势地区和学校仍会出现教育资源齐全而生源短缺的怪现象。

一个水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上最短的木板。如果弱势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提高,就很难跨越教育均衡的低层次阶段。因此,通过资源配置使弱势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在数量上与强势地区和学校趋于相对均衡后,就需要进一步对弱势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三、对立统一:促进教育资源优势互补教育均衡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跃升的过程中,除弱势方通过提升自身教育质量外,促使教育资源在强弱双方间进行合理的流动也是一条重要途径。

从实践层面而言,教育系统内存在强弱是客观现实,通常所说的教育均衡是相对的,是一种蕴涵着对立统一的均衡。对立统一的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而且还会相互转化。在教育系统内,无论是强势方还是弱势方,各有长处和不足,如果能适度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双方便能形成一种合理的张力,也能促进双方的均衡发展。这种互补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是促进教育均衡的重要保证。公务员之家

就公立教育系统而言,强势方与弱势方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对式的优势互补。通过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弱势地区和学校可以借助强势地区和学校的先进管理理念、师资力量和社会资源进行学校建设;强势地区和学校也可以通过学校共建,通过在弱势地区和学校成立教育实验基地、学校之间的学生交流活动来提升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通过适度的教育资源流动来提升双方的教育资源质量。由对立统一的原则,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强弱是相对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相互转化的可能。某些地区和学校都有可能因为管理不善、生源流失、教育资源被挤占等原因造成教育质量下降,形成教育“返贫”,再次回到原有的不均衡状态。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要重视教育资源质量的提高,更应重视巩固和自我完善,通过运用一定的宏观调控手段,帮助强弱双方在相互促进中提高。

扩大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

四、否定之否定:灵活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教育系统总是处在动态的均衡与不均衡之中,其发展方向总是趋向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均衡。这一过程表现为“均衡一不均衡一新的均衡”等不同状况。

教育均衡意味着渐进式的发展,反映了从相对均衡到不均衡,再到新的相对均衡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过程。在此过程中,贯穿始终的则是教育资源质量的逐步提高。

灵活性范文篇9

关键词:冲突法;法律选择;概念法学;自由法学;法律确定性;法律灵活性

一、法律确定性与灵活性的法哲学思潮

19世纪初期至中叶,欧洲大陆法学界被“概念法学”之阴影所笼罩。“概念法学”主要源自“德国古典法学”,以萨维尼、普希达和温德夏特等人为代表。“概念法学”认为法院判决是“法律严格之复印”,而法官则“是一部一切按照法律条文含义适用法律之机器”、“宣告法律语言之嘴巴”、“无能力或无意志自行左右自己之生物”。法官判决时,不能加入个人之“利益衡量”、“目的考量”或“价值判断”,仅得纯为逻辑的机械操作。例如,萨维尼主张任何法律问题皆可“依概念而计算”,为形式逻辑演绎之操作。法官的职责在于发现法律、适用法律,绝不容以自己的智慧来创造法律。普希达指出遇到任何法律问题,只需将有关“法律概念”纳入“法律准则”之中,依靠逻辑方法归纳演绎一番即可获得解答。温德夏特宣称法官的职责乃在根据法律所建立的概念,用逻辑推演。法官断案尽往“概念堆里”取之即已足够,无须在“法条”之外另寻他求。

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期,“概念法学”遭到了“自由法学”的激烈抨击。“自由法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德国的耶林和坎托罗维茨、奥地利的埃利希、法国的撒来和叶尼等。耶林认为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实际的动机。“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是指导未来法学的“导引之星”。因此,法官解释法律不能热衷于抽象的概念游戏,而忘却法律对实际社会生活所负的使命。坎托罗维茨认为法官不仅应该将法律条文应用于各个案件,而且应该在成文法有缺陷的情况下创造法律。埃利希认为每一种制定出来的规则从其本质上来说都是不完整的,而且一旦它被制定出来,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很快就变得过时了。因此,应该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自由地去发现法律。撒来认为法律固然应与社会并行进化,但同时亦不能忘却规范之本质,须求安定。故法律解释必须调和法律的进化性与安定性。叶尼指出人类创造之实证私法难以尽善尽美,必有许多法律漏洞,绝非如概念法学般以逻辑的演绎方法来补充,而应从法律之外科学、自由地探求“活的法律”加以补充。

“概念法学”和“自由法学”的根本差异在于:(1)前者独尊国家制定的成文法,以法典为唯一法源;后者强调法律应为“科学之自由探索”,除法典外,实际社会生活中“活的法律”亦为法源,而且为真正的法源。(2)前者强调法律体系具有“逻辑的完足性”;后者认为法律有漏洞存在。(3)前者对于法律的解释偏重于形式逻辑的操作,排除法官对具体案件的利益衡量及目的考量;后者强调活的法律之探求,法官对于具体案件除运用逻辑的演绎方法外,亦应为利益衡量及目的考量。(4)前者否定司法活动的造法功能;后者肯定司法活动的造法作用。(5)前者认为法学是一门纯粹理论的认识活动,法官无须为价值判断;后者认为法学除理论的认识活动外,亦兼具实践的性格,包括评价的因素在内。

“概念法学”和“自由法学”的辩争催生了法律确定性和灵活性这对永恒矛盾。美国当代冲突法学家塞缪尼德斯教授说:“法律确定性与灵活性间的张力关系就像法律本身一样的古老”。法国著名比较法学家勒内·达维指出:“所有国家的法律制度都存在并将永远存在两种正义要求之间的矛盾:法律一方面必须具有确定性和可预见性,另一方面又必须具有灵活性,以适应不同情况的需要。”吼冲突法同样逃脱不了这一矛盾。所有国家的冲突法都受制于这一矛盾,并试图在这两个相互冲突但又必须同时获得的目标之间寻求平衡。欧美冲突法在寻求这种平衡的进程中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轨迹。

二、美国冲突法:僵硬性规则一无规则一灵活性规则

美国曾经拥有一套虽没有得到成文法承认,但却具有成文法效力与影响的冲突法规则。这就是以比尔为报告员所撰成的美国《第一次冲突法重述》(1934年)。该“重述”认为冲突法的作用在于界定每个法律空间适用的范围,即就每一类法律关系决定哪个国家具有立法管辖权。根据法律的属地原则,每一国家对于其境内实行的行为或发生的事实都具有立法管辖权。《重述》第121、122条规定:依婚姻举行地国法有效的婚姻,其他国家都应认为有效;依婚姻举行地国法无效的婚姻,其他国家都应认为无效。377条规定:侵权行为依侵权行为地国法律,但侵权行为地与数个国家存在联系时,则行为人对其侵权行为负责所必要的最后事件发生地为侵权行为地。如,甲在A国将有毒的糖果邮寄给在B国的乙,意图将乙杀死。乙在B国吃了该糖果后乘火车去E国。在火车到达C国时,乙因中毒而患病,结果在E国死亡。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重述,A、B、C、DN国对该侵权行为都具有立法管辖权,但应选择C国的立法管辖权,应适用C国法来决定受害人的亲属对甲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因为C国是有毒糖果发生作用的地方。上述表明,《第一次冲突法重述》所倡导的法律选择标准是立法管辖权或法律秩序,而非相冲突的法律所体现的政策、案件的特殊性以及当事人争议的公平解决。这种法律选择规则带有浓厚的僵硬性和机械性的缺陷,因而成为美国冲突法革命的对象。

20世纪50、60年代爆发的美国冲突法革命是将传统的冲突法体系彻底摧毁,而不是加以改革。激进的革命者柯里教授说:“冲突法规则没有用,也不能用。在试图运用这些规则时,我们遇到了困难。这种困难与其说是来源于这些规则本身不好,倒不如说是来源于我们拥有了这些规则。因此,如果去掉这些法律选择规则,我们岂不更好些。”柯里的观点反映了代表美国冲突法思想特征的强烈的“反规则”情绪。与学界一样,立法者也不愿涉足冲突法的“迷茫沼地”。他们回避冲突法,将法律选择和立法对立起来,并为自己的这种回避态度寻找辩护的机会。法院同样不信任规则,而是推崇所谓的“方法”。这种“方法”并不明确指定准据法,而是规定法院在为具体案件设计临时解决方案时应考虑的因素和指导原则。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冲突法革命中所涌现出的各种新理论、新方法被看作是灵丹妙药,被认为是不需要规则的帮助,甚至不需要司法判例的帮助便能解决所有的冲突法问题。正如美国学者所描述的那样:美国冲突法开始变得像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集,“每一个具体案件的判决或解决方案都是独一无二的。”

20世纪末,天平逐渐发生倾斜。当针对具体案件设计的临时解决方法开始暴露其代价与危险时,对冲突法规则的不信任情绪也开始被驱散。即便是像卡佛斯这样的美国冲突法革命的领军人物,也开始对因革命造成的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而对革命失去了理想主义的幻想,重新认识到确立一定规则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优先原则”。另一位美国冲突法革命的主要人物里斯教授也宣称:“冲突法与其他法律领域一样,规则的确立同样具有客观性。”美国法学会的《第二次冲突法重述》不仅仅是对冲突法规则的判例汇编,而更重要的是对绝对化的临时方法的排除。美国最有影响的法院纽约州上诉法院就“乘客法律冲突”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侵权冲突法规则。1992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通过了一部全面的冲突法法典,波多黎各自由联邦也尝试同样的立法。1993年美国法学会针对侵权与合同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提出了一套全面的冲突法规则,以供国会立法时参考。美国冲突法学者在1999年的冲突法年会上已经认识到编撰美国《第三次冲突法重述》的必要性,当代著名的冲突法学家塞缪尼德斯教授还就此提出了构建新型侵权冲突法规则的建议草案。美国近年来出现的这些新的冲突法规则,其最大特点是克服了传统规则的僵硬性和机械性,在传统规则中增加了不少弹性和灵活性。例如,新规则并不调整冲突法的所有领域,而是只调整已经充分研究的领域,对于未充分研究的领域留给冲突法的一般原则来规范。新规则也不规范案件涉及的所有问题,而是仅规范案件的一个方面的问题,如赔偿数额或损失分配问题。新规则还包含大量的例外条款,即在立法中明确赋予法官修正或回避依据冲突法规则指引应当适用的法律的权力。

三、欧洲冲突法:僵硬性规则——灵活性规则

欧洲冲突法经历了一场稳健的变革。传统的管辖权选择规则并不像美国那样被彻底抛弃,而是在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得到了补充和完善。在欧洲,立法干预冲突法的变革是少见的,即使有也是经过了充分的辩论;司法对冲突法的修正也是谨慎的,并且充分尊重传统规则的存在价值。在“规则”与“方法”之间的选择问题上,欧洲国家压倒性地倾向于“规则”而非“方法”,因为所谓的“方法”与欧洲法律法典化的观念格格不入。但欧洲冲突法并未排斥法院的司法裁量权,相反,司法裁量权在新的冲突法立法中得到了大量的反映。在规则从确定性向灵活性过渡方面,欧洲冲突法采取了“可选择连结点”、“弹性连结点”和“例外条款”等立法工具。

实现灵活性的一种方法是采取“可选择连结点”,即在冲突规则中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结点供法院或当事人选择。这种规则实质上是“结果选择规则”,因为它将法律选择限制在立法预先设定的特定结果之上,从而否定了法院或当事人选择导致立法预先设定结果的法律之外法律的自由。1896年《德国民法施行法》第19条规定,如果子女出生时依据规范母亲婚姻有效性的法律或夫妻任一方的属人法应赋予子女婚生地位,则该子女获得婚生地位。1987年的一项比利时法规定,符合领养夫妇国籍国法和比利时法中任何一个,都足以使与比利时具有稳定联系的当事人的领养行为在比利时境内有效。1987年《瑞士联邦国际私法》第44条规定,如果婚姻符合瑞士法或婚姻一方当事人的住所地国法或其本国法中有关婚姻实质要件的规定,那么该婚姻即为有效。1961年海牙《遗嘱处分方式法律冲突公约》规定,凡遗嘱处分在方式上符合下列各国内法的,应为有效:遗嘱人立遗嘱时的所在地法;遗嘱人立遗嘱时或死亡时的国籍国法;遗嘱人立遗嘱时或死亡时的住所地法;遗嘱人立遗嘱时或死亡时的惯常居所地法;涉及不动产时为财产所在地法。1973年海牙《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公约》第6条规定,在符合某些条件的前提下,原告可以从侵权人主营业地法或侵害地法中择一适用。

实现灵活性的另一种方法是采取“弹性连结点”,即冲突规则允许当事人明示或默示地自主选择法律关系的准据法,或者允许法官运用自由裁量权确定哪个国家的法律是与案件有最紧密、最直接或最合理联系的法律。1980年罗马《关于合同义务法律适用公约》第3条和1985年海牙《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公约》第7条都规定,合同依当事人选择的法律,法律选择必须通过合同条款或具体情况相当明确地加以表示或表明。这就突破了原来“合同依合同订立地法”规则所具有的僵硬性和封闭性的藩篱。1978年《奥地利联邦国际私法》将“最密切联系原则”确立为奥地利联邦国际私法的一般原则,其第1条开宗明义地规定跨国案件“应依与该案件有最强联系的法律裁判”,并明确指出“该法所包括的适用法律的具体规则应认为体现了最强联系原则。”㈣在合同领域,德国、瑞士、匈牙利等国冲突法都规定,在缺乏当事人有效选择法律的情况下,合同受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调整。即便这里所引用的条款与政策选择和结果选择方法具有的弹性相比,被理解为仅仅提供了地理上或空间上的弹性。但应当说它们仍然体现了对传统规则的超越。通常被视为欧洲最具传统色彩的冲突法体系,在保证法律确定性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少灵活性。最值得一提的是1940年的《希腊民法典》。它在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方面走得更远。该法规定,在当事人没有选择法律的情况下,合同争议适用“根据所有情况判断为最合适的国家的法律”。

实现灵活性的第三种方法是采取“例外条款”,即在立法中明确赋予法官根据情况可以排除适用依据冲突规则指引原应适用的法律的权力。1978年《奥地利联邦国际私法》第2条明显暗示该法间接赋予法院排除适用冲突规则的权力。规定“对选择哪一法律有决定性意义的事实与法律上的必要条件,应由法官依职权确定。”1987年《瑞士联邦国际私法》第15条规定:“根据所有情况,如果案件与本法指定的法律联系并不密切,而与另一法律的联系明显更为密切时,则可作为例外,不适用本法所指定的法律。”1995年《英国国际私法(杂项规定)》第12条规定:经比较,在所有情况下,如任何与侵权有最重要联系的国家的法律在实体上更适合于解决案件中的问题,那么该有最重要联系的国家的法律应取代侵权事件发生地国法这一一般规则。1980年罗马《关于合同义务法律适用公约》第6条和1985年海牙《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公约》第8条也规定:从合同的整个情况看,如果合同与另一国法律有更密切的联系时,则原依冲突规则援引的准据法应被该国法律所取代。施尔教授在评述例外条款所具有的灵活性时指出:“该例外条款用新的专门冲突规则替代了过分概括的硬性冲突规则”。

四、结论

确定性和灵活性是法律的一对内在的永恒矛盾。法律作为行为规范,必须要有确定性;有了确定性,才会有一致性和普适性。因此,法律的确定性是第一位的。没有了确定性,也就失去了它作为法律来规范人们行为的本性,任何人都将不会承认它为法律。但是,社会生活关系和人们的行为又十分复杂且瞬息万变,任何高明的立法者都不可能把已经发生和将来可能发生的一切情况在立法中包揽无遗。加之,法律因为它的普遍性或者专一性,适用它的结果可能与制定它的初衷截然相反。“这是制定法律和适用法律之间的差别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因此,在把握法律的确定性时,也必须赋予这种确定性以必要的灵活性,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只有这样,法律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环境。公务员之家

灵活性范文篇10

【关键词】管制;管制灵活性;管制影响分析

【写作年份】2008年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管制的“灵活性”与公平

行政管制强调管制政策及其实施的统一性。从行政法视角看,这也是平等对待、公平行政的要求。但是,对行政过程的观察表明:同一个管制性的规章、政策、标准等,对受其影响的不同对象,将产生不同的影响。换言之,管制所产生的影响在不同的对象间呈现出非均衡的分布。一般来说,大企业、组织和实体具有更强的承受管制成本的能力和资源,而较小的实体则很难承受高昂的管制成本。正因为如此,在有些情况下,大型实体甚至可能利用管制政策,排斥和打击潜在的较小的竞争者。在这种情况下,管制政策应当对较小的实体和组织予以必要的“灵活性”,这不仅是实质性公平的要求,而且也是现代行政管制过程精细化和人性化的体现。

《美国管制灵活性法》[1](RegulatoryFlexibilityAct)正是对管制的统一性和灵活性要求的回应。该法于1980年9月19日颁布,它要求联邦管制机构在管制活动中要特别考虑“管制规则”[2]对小企业等其他小实体(smallentity)的影响,尽可能地减少行政管制政策给他们造成的不适当的、不成比例的负担。这里的“小实体”包括三类主体:小企业(smallbusiness)[3]、小的非营利组织(smallorganization)[4]和小的政府机构(smallgovernmentaljurisdiction)[5]。如果一项管制规则的草案可能会对小实体造成具有实质意义的重大影响,管制机构必须就此进行“管制灵活性分析”并相关报告,以确保管制机构考虑了所有的合理替代方案后,尽可能采取可以减少“小实体”负担或增加其收益的管制措施,以全面、公平地实现管制目标。

《管制灵活性法》所要求的“管制灵活性分析”(RegulatoryFlexibilityAnalysis,RFA),是行政机关制定管制政策和规章时过程中应遵循的一项程序要求。在功能上,RFA类似于“管制影响分析”(RIA)[6],但RFA更集中于要求管制机构考虑管制将对小企业所产生的影响。这里考虑了管制行政领域可能涉及的“管制俘获”问题,体现出行政的“统一性”和“灵活性”、平等对待和差别对待的平衡诉求,也体现了现代公共行政“精细化”和“人性化”理念。

《管制灵活性法》要求在规章、政策制定过程中,制定机关必须制作并公布RFA报告,其中应描述规则草案的目标,阐明其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并解释拟议中管制措施的必要性和相关替代方案。[7]1996年,国会通过《小企业公平管制实施法》(SmallBusinessRegulatoryEnforcementFairnessAct),对《管制灵活性法》做出了修改,扩展了其适用范围,特别是加入了司法审查的内容。

二、《管制灵活性法》的目标诉求

根据美国国会对立法目的表述,该法立法目标在于平衡管制的必要性、统一性与灵活性和公平之间的平衡。[8]

在政府管制活动中,许多引起政府管制的社会问题主要是由大企业和组织而引起的,并非由小实体造成。但是管制规则和相关法律一旦出台,却以统一标准适用于这些小实体,这对资源非常有限的小实体来说,无疑承受了繁重的、不成比例、甚至不必要的负担。例如,对会计、核算和咨询方面管制标准的实施成本,小企业往往难以承受。问题还远不止这样简单。这种不区分管制对象规模、资源与实力的做法,轻则严重伤害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阻碍创新和限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高很多行业的准入门槛,限制很多先进技术和工序的引进;重则使很多小实体无法生存,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或造成管制政策实施中的困境,降低管制资源的效率。而这些都导致实际的管制活动与立法在健康、安全、环保、经济等公共利益方面的初衷相违背。

基于此,改革管制规章和政策的制定程序以考虑小实体的灵活性需求,成为客观而紧迫的需要。其核心是要求管制机构在规则制定过程中考虑小实体的特殊情况,征求小实体的意见,并具体分析管制规则对小实体造成的影响,从而努力做到不给小实体造成不必要和不成比例的负担,以尽可能全面而有效地达成管制目标。同时,对于正在实施的法案,也有必要审查其是否给小实体带来不必要或不成比例的负担,从而决定其是否应继续适用,或者修改、废除。

国会要求将以上的立法目的作为政府管制的原则加以考虑和适用。管制活动也应当与管制规则和法律的目标相一致,努力将恰当的管制要求与标准适用于不同规模的企业、组织和政府机构。

《管制灵活性法》适用于依《行政程序法》(APA)或其他法律要求应通过“公告——评论”程序进行的规则制定活动。1996年的修正案将法案的适用范围扩展到由美国国税局IRS(InternalRevenueService)出台的解释性规则,因为其规则制定过程中涉及到要求小实体提供信息的要求。但是,对于大量非立法性行政活动,不论是行政裁决还是涉及面广的非正式行政活动,该法并不适用。同时,对于无需经过公告——评论程序而制定的规章(比如解释性规则和其他依据APA第553条而免除公告-评议程序的规章)也不适用该法案。但如前所述,由IRS制定的解释性规则应适用该法案,[9]因为它的制定过程中有信息收集程序的要求。

三、保障管制灵活性的基本制度

根据《管制灵活性法》的规定,管制机构必须每半年公布一次管制议程,公布影响到小实体利益的当前或即将制定的管制规则,并对这些规则和其管制领域的情况做出介绍。其后,在公布管制规则草案的同时,要同时公布一个管制灵活性分析草案,对规则的必要性、目标、基本规定、以及规则对小实体的影响和为减小这种影响而准备的替代性方案等予以描述。这些方案应进入公告评论程序,尤其要听取小实体的意见。根据公众和小实体的意见,在公布最终管制规则时,要同时公布管制灵活性分析报告,其中要总结和概括公众和小实体的重要评议意见,以及管制机构的回应意见,并说明据此对管制灵活性分析草案做出的修改。除此,还要对管制机构为达到管制目标而采取的、尽可能减小对小实体经济影响的措施,以及对最终管制规则中选择目前替代性方案的理由做出说明。这是管制灵活性分析的一般程序。

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省略管制灵活性分析草案阶段或评议阶段,而直接做出最终管制灵活性分析报告,也可因特殊情况而延迟或放弃管制灵活性分析。此外,对环保署(EPA)和职业安全与健康署(OSHA)的规则制定,还有一些附加的程序要求。

对于上述程序性要求,任何受不利影响或伤害的小实体都可以提起司法审查请求。另外,该法案要求管制机构将管制灵活性分析用于他们已经颁布的规则,并且每10年对这些规则进行重新评估和定期审查。以下对各程序要求扼要介绍。

1.管制议程的公布和通告

每年的四月和十月,所有管制机构应当在联邦登记簿上公布管制灵活性分析的议程,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介绍管制领域情况。对于管制机构将要制定的管制规则,如果该规则将对数目众多的小企业构成实质意义上的经济影响[10],管制机构应该对该规则涉及的管制领域的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公布该管制机构的名称和电话号码。二是介绍管制规则。要结合该管制规则涉及的领域、该立法目标和依据,以及规则草案中规定的对该管制活动的大体安排等,对管制规则的概况和实质内容做简要介绍。[11]

上述管制议程应专门送交小型企业管理署支持办公室(theOfficeofAdvocacyoftheSmallBusinessAdministration)的首席顾问,听取其评议意见。并且,每一个管制灵活性分析议程都应当尽力提供给小实体及其代表。可通过直接送达或在公共出版物上公开出版方式,以尽可能保障小实体获得告知,并邀请他们就议程上每一个议题发表评论。但是,法案并不禁止管制机构考虑和做出未在管制灵活性分析议程中列入的事项,也不要求管制机构必须考虑和做出该议程中已经列入的事项,这为管制机构流出了必要的灵活性。

2.公布RFA草案

当一个管制机构按照行政程序法或其他法律的要求公布管制规则(或关于国内税收法律的解释性规则)草案时,管制机构应同时提供一个管制灵活性分析报告(RFA)并就此征求公众意见。管制灵活性分析报告用来阐述拟议中规则草案对小实体可能造成的影响,报告草案或其摘要应当与规则草案同时公布在联邦登记上。除此以外,管制机构还应当专门将报告复件送交小企业管理署支持办公室的首席顾问。[12]管制灵活性分析草案内容包括:(1)说明管制机构做出管制活动的理由;(2)简明陈述该项管制规则的目标和法律依据;(3)如果可行,描述该管制规则的适用将影响到的小实体数量和种类;(4)对管制规则草案基本内容作出描述,[13]对遵守管制规则所需的专业技能进行说明。(5)如果可行,应找出所有相关的联邦规章中可能与该管制规则重复的、重叠的或相冲突的规章。

除上述五项内容外,更为重要的是,该分析报告草案还应当做出一个对规制草案“有意义的替代性方案”的介绍,该方案应在可实现管制目标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小对小实体的经济影响。例如对小实体作出不同的要求、规则实施的不同时间表、对小实体强化或简化一般性要求、对小实体免除某些管制要求的适用,或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予以适用等。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替代性方案的阐述是管制灵活性分析报告中的关键部分,因为正是这些替代性方案体现了管制灵活性的实践意义。

3.通告和评论

如果管制规则的颁布将给一定数量小实体带来较大经济影响,管制机构应给予小实体充分的机会参与规则制定过程。可采取的参与途径包括:(1)在规则草案公布中做出陈述,说明该规则草案会给一定数量的小实体造成较大经济影响;(2)公共出版物上公告规则草案及其制定过程,且使该出版物容易为小实体所获得;(3)对利益相关的小实体进行直接通知;(4)针对小实体举行开放会议(openmeeting)和公共听证会,包括通过网络征求和收集评议;(5)降低小实体参与规则制定过程的成本和复杂性。

4.最终RFA的确定

根据《行政程序法》的规定,管制规则草案和管制灵活性分析报告草案公告后,经过公众评议和回应,管制机构最终管制规则。此时,管制机构还应同时公布最终版本的管制灵活性分析报告。该报告最主要的内容有两点:一是要总结和概述公众对“管制灵活性分析草案”提出的重要评议,并概述管制机构对这些评议的看法,并说明据此对管制规则草案做出的修改。二是对管制机构为达到管制目标而采取的、尽可能减小对小实体经济影响的措施进行说明和描述。说明应涉及最终管制规则选择目前方案的理由,包括事实上、政策上和法律上的理由,对未采用其他重要替代性方案的理由作出说明。管制机构应当在联邦登记簿上公布该分析报告或其摘要,方便公众所获取。

5.特殊情况下的放弃与延迟

在特殊情况下,管制机构可放弃或延迟对上述关于RFA草案规定的程序,但必须在最终管制规则公布前,在联邦登记上公布一个附有理由的书面决定,说明为应付紧急状况而直接颁布最终管制规则的理由。紧急状况,通常指因特殊情况而使得遵守或按时遵守以上要求变得不可行的情形。[14]

适用管制灵活性法的所有管制规则的制定,都必须一个最终管制灵活性分析报告。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迟该报告。如果需要延迟,延迟的决定必须于规则公布之日前在联邦登记上,说明为应付紧急状况而延迟的理由。管制机构应在最终管制规则后180内公布管制灵活性分析报告,否则该管制规则将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且在公布最终管制灵活性分析报告前不得再次颁布该规则。

6.排除适用的情形

如果管制机构能够证明一项管制规则不会对小实体造成实质意义上的经济影响,可以不适用《管制灵活性法》。管制机构的上述证明应当在联邦登记簿上公布,并与管制规则草案或最终管制规则同时公布,并阐明证明的事实依据。此外,管制机构还应当将该证明发送给小型企业管理署支持办公室首席顾问。[15]

7.定期审查清理制度

定期审查清理要求管制机构对其制定或颁布的规则进行审查。《管制灵活性法》生效后180天内,所有管制机构应当在联邦登记上公布其定期审查计划,对那些已经存在的影响小实体经济利益的规章进行审查。定期审查计划可以随时修改,但所有的修改必须在联邦登记簿。[16]定期审查的目标诉求,在于评估管制目标管制规则对小实体的经济影响,以此来决定管制规则是否应继续适用、修改、还是废除。对于该法生效时已经存在的管制规则,应当在该法生效日起十年内定期审查。对于该法生效后制定的管制规则,应当在管制规则颁布之日起十年内定期审查。但是,如果管制机构认为对规则的审查难以在所要求的日期前完成审查,可以在联邦登记簿上一个延迟声明,说明延迟的理由。每次延长的期限是一年,但是延长时间总共不得超过5年。

对规则审查的基本原则是“影响最小化”原则。在此原则下,定期审查的内容涉及到以下方面:管制规则对小实体造成的经济影响是否最小化?管制手段与现行有效的法律所设定的管制目标是否一致?是否认真考虑了公众对规则的评议?规则是否与联邦、州或地方政府的其他管制规则重叠、重复或冲突?随着科技、经济条件或其他因素的变化,现行管制规则是否应做出修改或废除?

8.司法审查制度

《管制灵活性法》在最初颁布时,排除了法院对行政机构行为的司法审查。在实践中,多数法院也尊重国会的立法意图,对相关行为的司法审查采取非常克制的态度。[17]1996年,考虑到法案的要求经常被漠视,国会修改了法案,规定如果小实体认为管制活动对其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伤害,可以获得司法审查,申请司法审查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在管制规则生效之日起或延迟最终管制灵活性分析报告后一年内,可以诉诸司法审查。法案的修正案准许根据法案的特定条款对管制机构遵循法案的情况予以司法审查,法院救济手段包括裁定对小实体采取宽限措施、将管制规则发回管制机构、延迟管制规则对小实体的适用等,但并不限于这些。[18]

根据司法审查条款,审查标准主要是APA规定“合理标准”。许多法院已经提出了对管制活动合理性标准的理解,即管制机构必须做出合理、适当的、善意的努力去实施法案的要求。[19]合理性标准要求管制机构在做出最终的RFA时,只需要将“有意义的替代性方案”与管制规则相衡量,而无需穷尽所有的方案和可能性。同样地,法院主张管制机构应当尽适当的努力提醒小实体参与到规则制定过程中,但是参与的途径和方法由管制机构合理裁量。实践中已经有多个案例对管制机构合理性证明的充分性以及最终的RFA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管制机构也被质疑没有考虑规则草案对个别组织的影响。但是,法院似乎也达成一些共识,即:管制机构仅仅需要考虑规则对被管制实体造成的直接影响,而非间接影响。[20]司法审查试图尽可能平衡管制有效性与小实体利益保护之间的平衡。

当法院对管制规则进行司法审查时,小型企业管理署支持办公室的首席顾问可以作为“法官顾问”参与庭审。审查过程中,首席顾问可以陈述其对该法案规定的遵守、规则制定记录中小实体参与的充分性、以及规则对小实体的影响的看法和观点。[21]

四、EPA和OSHA规则制定中的附加程序

对美国环保署(EPA)和职业安全与健康署(OSHA)来说,有关管制灵活性的要求还有一些额外的程序规定。这些额外程序要求EPA和OSHA在公布管制灵活性分析草案之前,应当通知小型企业管理署支持办公室的首席顾问,告知他管制规则草案对小实体的潜在影响,以及何种类型的小实体将受到影响等相关信息。小型企业管理署支持办公室的首席顾问在收到上述信息的15日以内,应选出受影响小实体的代表,从他们那里获取有关该管制规则草案的建议和意见。同时,管制机构还应当就管制规则召集一个“审查小组”(areviewpanel),由全职的联邦雇员构成,包括管制机构中负责实管制规则实施、管理和预算局(OMB)中负责情报和管制事务的人员,以及小型企业管理署支持办公室的首席顾问。审查小组应认真审查管制机构依照法案的一切应准备的相关材料,包括规则草案的草稿,收集各小实体代表的建议和意见,审议管制灵活性分析草案中的内容。[22]经过审议,若存在应改变的情况,管制机构应当适时修改规则草案和管制灵活性分析报告草案。若审议小组认为管制灵活性分析并无必要,则可不制作该分析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完毕后60天内,应将小实体代表的评议和管制灵活性分析草案向公众报告,从而与本文前面所描述的程序相衔接。

如果小型企业管理署支持办公室首席顾问、小实体的代表以及管理和预算局(OMB)部门中负责情报和管制事务的办事处咨询协商一致,也可以放弃上述审查小组的审查程序。但是,在规则制定记录中要加入一个附有理由的书面决定,对放弃的理由进行具体陈述。

五、走向“精细化”的行政管制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制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从经济学视角看,政府管制是对市场调节的限制,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因此,对于行政管制活动的法律调整,不仅需要考虑定性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形式公正等价值,还需考虑定量意义上的管制影响分析。《管制灵活性法》所表达的对不同受管制对象予以灵活对待,对“弱小”实体利益的特别关怀等诉求,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精细化”需求。这种“精细化”的行政管制,关注到了社会资源更为均衡有效的配置,同时也体现了公共行政活动的“人性化”。

行政管制的“精细化”和“人性化”理念,对当代中国行政管制技术水平的提升、管制目标的合理化、管制行为的理性化等,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一方面,在中国的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环境中,数目众多的小企业和小实体处于明显不利的态势。政府管制性政策,例如出口管制、标准管制、金融管制等,对小企业和实体所带来的成本和影响,往往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准入门槛的抬升和管制成本高昂,使市场竞争受到不必要的限制,从而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在中国,大型企业和实体往往与管制机构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甚至利益关系,这可能导致大企业通过政府管制而打击、排斥竞争者的情形,而小企业则称为直接的受害者。因此,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在政府管制过程中引入对弱小企业和实体的法律保护,具有现实而紧迫的必要性。

【注释】

[1]《管制灵活性法》于1980年制定。1996年制定的《小企业管制实施公平法》对《管制灵活性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正。See5U.S.C.601–612.

[2]“管制规则”(regulatoryrule)是指根据《行政程序法》553(b)制定的任何具有普遍适用力的规章、通知、政策等,但不包括有关税率、工资、公司和财务结构、关于服务、设备等的定价,以及有关上述事项的成本核算的规章。5U.S.C.,section601(2),RegulatoryFlexibilityAct。

[3]《管制灵活性法》中的“小企业”与《小企业法》中的“小企业利益”具有相同的立法含义。5U.S.C,section601(3),RegulatoryFlexibilityAct。

[4]“小组织”指任何独立运营的、在其领域内非垄断性的非营利组织。Section601(4),同上。

[5]“小政府机构”指辖区人口在5万以下的市、县、镇、村、学区或特区政府。同上,601(5)。

[6]“管制影响分析”(RegulatoryImpactAnalysis,RIA)指对管制政策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行分析,不仅包括成本——收益分析,而且包括管制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如竞争环境、产业调整等方面的影响。

[7]PaulVerkuil,ACriticalGuidetotheRegulatoryFlexibilityAct,ReporttotheAdministrativeConferenceoftheU.S.,1981ACUS203,reprintedin1982DukeL.J.213.

[8]See“TheCongressionalFindingsandDeclarationofPurpose”,RegulatoryFlexibilityAct,chapter6,5U.S.C.

[9]SeeWilliamF.Funk,JeffreyS.Lubbers,CharlesPou.Jr,FederalAdministrativeProcedureSourcebook,ThirdEdition2000,AmericanBarAssociation,SectionofAdministrativeLawandRegulatoryPractice,964.

[10]“Anyrulewhichtheagencyexpectstoproposeorpromulgatewhichislikelytohaveasignificanteconomicimpactonasubstantialnumberofsmallentities.”section602.(a).(2),RegulatoryFlexibilityAct,5U.S.C.

[11]Seesection602(a).(2).RegulatoryFlexibilityAct,5U.S.C.

[12]如果一个解释性规则涉及到美国税法,那么,该解释性规章必须在《联邦登记》上公布并编入《联邦法规汇编》。但这一要求仅限于解释性规章对小企业施加了信息提供义务的情形。See603(a).RegulatoryFlexibilityAct,5.U.S.C.

[13]See601(8),RegulatoryFlexibilityAct,5U.S.C.

[14]Seesection608,RegulatoryFlexibilityAct,5U.S.C.

[15]同上,section605.

[16]同上,section610。

[17]SeeStateofMichiganv.Thomas,805F.2d176(6thCir.1986);Thompsonv.Clark,741F.2d401(D.C.Cir.1984).

[18]SeeWilliamF.Funk,JeffreyS.Lubbers,CharlesPou.Jr,FederalAdministrativeProcedureSourcebook,ThirdEdition2000,AmericanBarAssociation,SectionofAdministrativeLawandRegulatoryPractice,pp.964-965

[19]AssociateFishermenofMaine,Inc.v.Daley,127F.3d104,114(1stCir.1997);seealsoSouthernOffshoreFishingAssociationv.Daley,995F.Supp.1411(M.D.FI.1998).

[20]SeeMid-TexElectricCooperative,Inc.v.FERC,773F.2d327(D.C..Cir.1985).SeeWilliamF.Funk,JeffreyS.Lubbers,CharlesPou.Jr,FederalAdministrativeProcedureSourcebook,ThirdEdition2000,AmericanBarAssociation,SectionofAdministrativeLawandRegulatoryPractice,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