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4:40:57

扩招范文篇1

据报道,教育部2009年将扩招5万全日制硕士生,同比增长5%,这些扩招的名额主要用于招收参加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集中在MBA、MPA等专业硕士学位。原本只有具备数年工作经验才能报考的MBA、MPA等专业硕士学位,今年将首次向应届本科生敞开大门。

这则消息对于正在准备考研的同学们来说显然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毕竟考研曾经是很艰难的一份“工作”,曾经遥不可及的MPA、MBA等现在门槛低到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人也可以迈进。教育部似乎在为金融危机下难以就业的大学生们找到了出路。然而,这一扩招是否可以达到目的就前景不那么乐观了。首先,研究生上课收费,对于那些家境并不富裕很想尽早找到工作的人的帮助不大,毕竟读出研究生一样是找不到工作,还增加了家庭负担,所以这部分人的就业仍然是一个问题。其次,我国研究生扩招8年,2008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首次下降,这说明大学生逐渐放弃了通过考研回避求职压力的想法。对于大学生来说,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可能短期内好转,工作再难找,迟早是要面对的,早找早安心,晚找更被动。而这一扩招让本想逃避的人找到了靠山,让大学生们习惯于逃避现实似乎不应是我们的教育该引导的方向,一时逃避可以,但终将要面对残酷的现实,那个时候又会有多少人不能接受这些而选择自杀呢?第三,两年或三年后,当这批研究生毕业,和07,08级本科生一起争抢工作时,又会有多少本科生能有工作呢,对于我们来讲,这将是最大的灾难,毕竟学历还是很多企业看重的,到2011年,国家又能有什么办法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呢,尽管那时候金融危机也许已经过去了,难道是博士生扩招吗?最后,让我们假设这样的确可以解决问题,那么,研究生们该上什么内容的课呢?依然是研究性不和市场接轨的,陶醉于我们自己所建桃花源中吗?应该说,这次的扩招应该还是会起到一定作用的,只要教育部不要连续好几年一直大幅度的扩招,像大学生扩招似的。毕竟这是非常时期,当然要有非常手段,与其让大学生们待业,不如让他们在学校多接触知识,以备将来之用。但是问题在于,如果高校还是以目前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那么研究生出来一样没有工作。作为一个本科生,我感觉到现在所谓的专业知识都是相当浅显的,没有任何的深入和专业,老师总是说研究生才可以掌握的更深入,然而现在的研究生和市场也无法接轨,像小语种、生物技术…在当时报名的时候都是热门专业,而这些专业的人却面临着无工作可做或者没有可以接受的工作的窘境,有些专业则是“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国家为了培养所谓“大学生人才”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然而收效甚微,这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体制的问题。当然要想体制一下子完全改善毕竟属于天方夜谭,但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比如让本科生实习。我说的实习不是现在部分学校那样作为一门课程来实习,而是真枪实弹的,到企业、工厂去,不强求,但是给优秀的人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接触未来我们可能会从事的职业,且不一定是现在学习的专业。这首先就要求国家给那些实习企业资金补贴,其次要求学生提高能力,并通过实习真正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将科研和市场结合,做出产品实现盈利,这才应该是我们的目标。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说法太功利性,大学应该是一个陶冶情操的地方,可是当面对越来越多的失业人员或者待业大学生,这些都只是空中楼阁。再者,市场化并不一定真的不能摧毁什么,柳传志日理万机依然坚持读书,并将书本上学来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如此良性循环。只要方法对,我们就可以达到目的。

总之,我们现在没法看到未来会怎样,也会有很多人担忧自己的未来,我想目前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知识,提高能力,增加自己就业的筹码和可能性,其余的,就让未来去说吧。

扩招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扩招;经济学分析

1引言

始于1999年的这次高校扩招,既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增长,更为当时我国拉动内需、刺激消费这一经济政策提供了很好的支撑。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放慢,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也受到影响,国际市场萎缩,国内需求不旺。国家企图通过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国内市场,但这一措施并无多大效果,于是政府将希望寄托于教育消费。高校扩招既有政府扩大内需的目的,也有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目的,既有学生的愿望,也有高校本身的愿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校扩招也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影响,比如招生数目的快速增长给高校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高校师资队伍、基础设施以及管理制度的不配套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严重下滑等。因此高校扩招既有正面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如何权衡其利弊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那么,政府应该进行扩招吗?或者说,政府扩招会增进还是损害社会福利?如果政府有权扩招,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近几年政府对高校扩招?扩招的度又如何把握?现在扩招是否适当?本文拟就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2政府干预高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经济学将社会产品分为私人品和公共品。所谓私人品是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在市场经济中,私人品的生产将是有效率的,政府不需干预。而所谓公共品是指那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例如国防、教育、公路、路灯等产品。由于公共品存在着外部效应,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搭便车行为。如果排除搭便车的成本非常高昂,那么通过市场来生产公共品是缺乏效率的。由于在市场情况下生产者不能将生产产品的收益全部占为己有,产品的提供将比实际需要的要少。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其目标是向接受高等教育的消费者传授进入社会各个职业领域就业或者满足入学者其他需求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表面上来看,高等教育具有私人物品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特征,但同时由于它给受教育人带来了效益之外,还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外部社会效益,因此,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混合物品,具有公共物品的部分性质,也同样因为如此,政府干预高校是有效率的,是应该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物品,存在搭便车问题。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一群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由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如果诱致性创新是新制度安排的唯一来源的话,那么一个社会中制度安排的供给将少于社会最优。国家干预可以补救持续的制度供给不足。理性的统治者必能矫正制度安排的供给不足(林毅夫,1989)。高校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必然也存在着外部性,如果任由其诱致性变迁,会导致供给不足,因此,政府的强制性变迁是必要的,这又为政府干预高校提供了一个理由。

3高校扩招的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是以长期、持续、稳定地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以最大限度地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适应为准则,因此,它的发展道路受社会经济的促进和制约,反过来,教育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特别与国际上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因此需要我国高等教育有一个超常规的补偿性发展,在此背景之下,我国政府决定的扩大招生计划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及时的,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1999年扩招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可见扩招是有其必然原因的。具体说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3.1反经济周期论的支持

反经济周期论是在教育产业化论争中涌现的一种激进的观点。所谓“反经济周期论”就是在经济处于低谷时,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采取“逆经济风向”行事,即经济越处于低谷,越应该发展高等教育,通过发展教育反过来调节经济周期。该理论认为:教育投入纯属于生产性建设投资,而不是消费性支出;教育资源要按照产业化方式进行经营,通过市场进行配置;教育不仅要满足市场或社会的需求,而且要对经济周期进行反向调节。这一观点由于暗合了二十世纪末高校大扩招前的中国经济形势,成为高校扩招的有力理论支持。经济学家也许正是基于以下的假设:到1999年,经济持续低迷已7个年头。应该是处于“谷底”,4年之后,也就是第一次扩招生的毕业期,经济应该彻底走出低谷,导致新一轮经济扩张期的开始。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必然增加对人才资源的需求,而这些扩招生正好派上用场。这样,高校扩招不但拉动了即期消费、延缓就业压力,也为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供给。总之,高校扩招的直接动力源于经济,而反经济周期论为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反过来,高校扩招对一些激进的教育理论主张从实践上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并必将更进一步地推动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因此,高校扩招不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3.2社会发展的需要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经得到很大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这就需要更多的与之相适应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若仍施行低入学率的高等教育模式,在21世纪以人才为核心的科技和经济实力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将会处于劣势,再则,由于高等教育的低入学率,绝大多数适龄青年难圆大学梦,我国又素有倾其家产培养下一代的传统习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家长们千方百计要让子女上大学。我国政府实施扩大招生规模的战略,这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人才的培养和稳定,实现众多家长培养子女的心愿,对广大适龄青少年渴望接受高等教育,提高我国受高等教育人数占人口的比例,缩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起到积极的作用。

3.3产业调整的需要

21世纪是高科技竞争的时代,许多传统企业正迈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经济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升级,随之而来的是就业结构发生变化,结构性调整与就业者知识的矛盾日趋严重,导致许多文化素质低的就业者不能适应企业转型、技术进步的要求,面临着岗位胜任和新就业方面的巨大压力。

3.4扩大内需要求

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商品出口量下降,加上我国历史上遗留的产业结构性问题的不良影响,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的趋势,国内市场许多商品供大于求,消费疲软,出现生产相对过剩的现象,投资减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连年提高,内需不足,企业生产日渐困难,企业的扩张能力明显下降,低层次人员的就业需要量减少。就业难度日趋严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加剧了企业的竞争程度。在这种情形下,我国要想通过出口来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基本上不可能,而我国国内市场广泛,拉动国内需求、扩大内需成为主要的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教育被看作是一项居民的投资以后,理所当然地被作为主要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因此,政府不遗余力地扩大高校招生规模。

4高校扩招的博弈分析

教育可以看作是个人的一项投资,投资决策与此必然依其成本-收益来决定。博弈论分析也许能帮助我们作一些有益的探讨。我们通过计算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人的年均收入与非大学毕业生的人参加工作的年均收入的差额,进而推算出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首先假设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或古典环境下,信息是完全的,交易费用为零。假设高校具体执行政府的决策,政府可以扩招,也可以不扩招。如果政府不扩招,学生个人的收益就是V(X)。当政府决定扩招,由高校来执行,此时,学生有两种选择,即受教育和不受教育。如果学生选择受教育,他的收益是V(X),如果他选择不受教育,那么他的收益是V(Y)。如果政府不扩招,个人收益为V(X),不必讨论。如果政府扩招,学生个人会根据其收益的大小来比较,如果V(X)>V(Y),学生必然会选择受教育;如果V(X)<V(Y),学生则会选择不受教育;如果V(X)=V(Y),则对他来说受不受教育是一样的。因此,不管政府是否决定扩招,都会是有效率的。政府如果扩招过度,学生会以自己选择不受教育来纠正政府的行为。但现实完全竞争环境是不存在的,信息是有成本的也是不完全的,存在交易费用,而且存在不确定性。一个人很难完全了解自己受教育的收益和成本的对比,因此难免做出一些非效率的决定,即使政府扩招过度了,学生由于不知受教育的真实收益,而接受过多的教育。因此,政府在理论上存在扩招过度的可能。那么事实上,政府的扩招是否真的过度了呢?不妨让我们从下面几方面的情况分析。

4.1高等教育扩招的可持续性分析

教育最终是为了服务于经济,也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教育的发展必须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如果教育的扩张速度和经济的增长速度大致平衡,则这种扩张是可以持续的;如果教育的扩张大大快于经济的发展,则教育最终会因经济后盾不足而不可持续。那么高等教育扩招幅度是否“可持续”?我们不妨对1980年以来高校扩招的速度和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作一个比较,这样会对两者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多个年份高等院校扩招幅度达20%以上,招生增长率远远高于经济增长率。此速度是否适当?当前我国高校办学条件能否承受?根据1996年教育部颁布的《核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办学条件标准》来衡量,我国有相当数量的普通高等院校因扩招致使办学基本条件降至此《标准》之下。例如,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图书仅为81册,与标准规定的160册相去甚远;2000年半数本科高校生均教学仪器值在3874元之下,与规定指标4000~5000元也有相当的距离;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从1997年的14平方米下降至2001年的10.9平方米,相当多高校不达标。专科院校的办学条件标准要求较低,但也因扩招过快,有半数院校生均图书量,生均教学仪器值,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等办学基本条件达不到标准。

4.2高校扩招的适应性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是必然的过程,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级人才需求的日益扩大,这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但这一转变过程是一个自然渐进的过程,是以经济实力为后盾,随经济的发展而自然完成的,而并不是由个人意愿就能达成的。高校扩招导致了学费的增长,一定程度上是适合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现实的。而我国二元化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我国城乡结构的二元化是指社会中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在城市和农村中的断层和分化,这种对立和分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过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在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而在0.4以上则意味着进入警戒线。最近10年,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我国的基尼系数计算均超过0.47。我国基尼系数的增长主要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上,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点在农村,只有真正提高农村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大众化的目标才能顺利实施,目前出现的这种城乡收入差距无疑会增加农村适龄青年上大学的难度。据国家统计报告,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2008年最高,然后逐年回落,正呈现差距日益扩大之势。基尼系数的变化说明,我国二元结构社会的特征十分明显,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展势必受制于这种社会结构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点和难点,不在城市适龄人口,而在农村适龄人口。基于这种现实,现行高等学校的收费标准是否超过了我国农村的人均收入,农民对学费的承受力是多少,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总之,二元结构社会中,处于低收入水平群体的经济承受力,会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4.3高校扩招的财政约束分析

高校的扩招必然要求有相应的教育经费的增长,我们来考察一下财政性教育总支出增长速度和财政支出增长速度,见表3。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1998—2012年财政性教育支出增长速度总体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相匹配,意味着高校目前的招生规模如果继续扩大,将受制于财政状况。

4.4高校扩招与就业分析

扩招带来的最大问题还是毕业生就业问题。由于毕业生人数大大超过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数量,再加上高校专业设置不适合经济发展要求,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严重的一般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毕业生就业率明显下降。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受教育人口之间相互竞争已经相当严重,以致出现了所谓的“人才高消费”与“文凭贬值”现象,受教育人口已经“相对过剩”。高校的扩招给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明显的压力,扩招造成的就业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1.加剧一般性就业矛盾。一般性就业矛盾即指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而引起的就业矛盾。按理说,扩大招生能使更多的待业者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从而增强其生存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还能缓解一般性就业压力。然而在超常规发展的情况下,毕业生的总数一下子增加了许多,而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相对来说要慢于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因此在抵消一部分就业压力后往往还会产生新的或积累更多的就业压力;而且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在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多的情况下,高校的快速扩招无疑更加剧了这个一般性的就业矛盾。2.加剧结构性就业问题。所谓结构性就业矛盾是指经济结构和人才结构的不适应以及工作岗位和就业者的文化技术水平之间的不适应引起的就业矛盾。一般而言,结构性就业问题出现往往是在经济发展的上升时期,在这个阶段上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一方面是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则是传统产业的逐渐转移与消失,与此相适应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或综合型的高级人才往往供不应求,而单一型、学习型的高级人才则供过于求。这种结构性失业的根源在于高等教育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高校专业结构和学科发展相对滞后于市场职业岗位变化,高校学生培养规格和社会需求错位等因素,尤其是近几年扩招的学生并没有按产业结构的变动需要或新的模式来培养。因此,通过扩招培养的毕业生不可能在整体上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相反地,还可能加重一般性就业负担,并使原有的结构性就业问题雪上加霜。知识失业是高校扩招之后的另外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知识失业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在大学毕业后的一段时期处于不得其用,从而引起结构性失业的一种经济现象。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失业的过程也是教育深化的过程,由于现代部门(指工资报酬较高和福利待遇较好,工作比较稳定的大公司及政府部门)就业机会有限,致使那些怀才不遇的毕业生只好屈身低就,寻找低一级的工作;另一方面雇主也倾向于雇佣文化程度较高的人从事原来由较低文化程度的人所从事的工作,这样,人才高消费现象便应运而生,相对于国民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而言,出现了教育过度问题,这实际上反映了知识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和有效的配置。其结果,原来由中学毕业生干的事由本科生干,由本科生干的事现由研究生干,最终导致知识的相对失业。在教育的过度发展与知识失业的相互作用下必然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和教育投资低下。随着教育层次的高度提升,国家消耗了大量的物质资源,社会成本上升,社会收益下降。老百姓为此也要倾尽全力,为子女教育费用的层层升级付出昂贵的代价。

5结论

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扩招应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不容置疑,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必然的趋势,但从短期来看,十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是过度了,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是不可持续的。面对已造成的问题,政府可以做的,首先是稳定高校招生数,使扩招的增长速度和经济的发展速度相适应,使社会资源和就业压力有一个缓冲的机会。其次,政府和学校应该完善毕业生就业机制,完善就业信息传播渠道,完善人才市场服务。同时,学校应调整专业结构设置,使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再次,高校要建立扩招能力评估机制,高校必须在能力范围内确定招生数。最后,毕业生应找准定位,不能要求过高,不切实际,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

作者:黄勇 单位: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泽,林莉.关于我国高校扩招与高教质量若干问题的探讨[J].高等教育,2002(1).

[2]李福华.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比较分析[J].高等教育,2002(6).

[3]桂捷.高校扩招的经济学分析[J].市场周刊,2006(10).

[4]韩兆柱,司林波.高校扩招政策的成本—收益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7).

[5]翁媛媛.高校扩招政策的经济分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

扩招范文篇3

关键词:百万扩招;高职教育;质量扩招;精准扶贫;技能培养

扶贫脱贫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其中教育脱贫是“五个一批”脱贫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扶贫重在扶智,扶智重在教育,而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方式,其助力脱贫使命重大,任务艰巨。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同时也是高职院校落实百万扩招政策的第二年。在这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肩负着百万扩招、培养技能型人才、保障社会就业使命的高职教育如何发挥教育脱贫、职教脱贫的关键作用,如何落实扩招、巩固脱贫成果,政府部门如何强化责任、统一部署,高职院校如何凝聚共识、落实保障,市场、社会如何协同发力、互为补充,是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必要之举和有力保障。

一、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释义和现实价值

(一)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释义。2015年10月,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了“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明确了脱贫攻坚的方向和策略,将教育作为脱贫的重要措施。2016年12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资金向职业教育倾斜等举措。由此可见,精准化理念已经注入到教育扶贫之中,细化到职业教育领域。首先要明确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的对象。就国家扶贫攻坚项目而言,精准扶贫的主要对象是建档立卡的社会贫困人口,识别标准为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的贫困标准线,指标为人均年收入。经过多次提升,2019年中国现行贫困标准线为人均年收入3747元。其特点为经济贫困者,解决的主要是生存性需求。而高职教育的扶贫对象则具备双重属性:既是贫困户,又是受教育者,既要解决生存性需求,还要解决发展性需求。例如贫困地区初、高中毕业后的辍学者,这部分对象若得不到有效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很可能面临就业困难,继续成为贫困人口。调查研究显示,高职院校学生中来自农村家庭和城市经济贫困家庭的占了很大比例,在校贫困生比例要高于本科院校。因此,高职教育对象与精准扶贫对象的契合度很高,它不是兜底式的扶贫,是在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帮扶方式精准落实的理念下,对因能力尤其是技能不足造成贫困的受教育者进行帮扶的扶贫方式。其次要认清高职教育在教育扶贫中的定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整个职业教育进行了宏观谋划,“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这表明我国的高职教育已具备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良好工作基础,同时也确定了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实践进程中的战略地位。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稳定和扩大就业”部分再次提到高职教育,并提出百万扩招任务。百万扩招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扩招主体为中职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新型职业农民这几种非传统应届生源,简称为“一主三辅”。这部分群体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占相当大比重,让这些人接受高职教育,接受职业技能再培训,进而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顺利实现就业,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个人命运,实现家庭脱贫。因此,高职扩招切合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体现出了高职教育助推脱贫攻坚的主力军作用。(二)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的现实价值。一是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是提高扶贫质量、摆脱代际传递、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高职教育是基于高等性和职业性的类型教育,是最贴合社会发展、与产业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实现脱贫任务有其自身优势。我国的高职院校办学是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有效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实训,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能掌握一门或以上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和产业需求的实用专业技能,快速上岗,收入尚可,“职教一人,脱贫一家”,因此是“扶贫先扶智”的典范。此外,高职院校在为受教育者提供学历教育的同时,也承担为社会劳动力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职责。据有关统计,全国职业院校每年要开展各类职业技术培训上亿人次,贫困人群是其主要对象[1]。因此,高职教育作为教育脱贫的主抓手,通过造血式帮扶,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就业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从而提高扶贫质量,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精准扶贫。二是进行有质量的扩招是改善当前因技能缺失或不匹配市场需求而造成就业难等贫困现状的有利举措。根据调查,在我国现有贫困人口中,绝大多数人的文化程度是初中及以下,普遍缺乏科技务农或进城就业的劳动技能。因此,让这部分群体重返校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学习,能够改变他们贫困的现状。高职扩招的出发点是国家宏观大局,目的是服务产业、助力行业、促进就业。高职扩招不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招生布局向发展急需、民生紧缺、贫困地区以及下岗工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倾斜,量身打造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实行工学交替、弹性学制等多元模式。考虑到群体的特殊性,政府还不断加大资助力度,扩大奖助学金收益面,提高了高职扩招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极大地缓解了能力贫困群体因经济贫困而无法提升能力造成的贫困复制和流动固化,有效地平衡了产业需求和高素质劳动力供给的不均衡问题。三是高职教育精准扶贫彰显出教育公平、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的底色就是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现实情况是贫困人群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在经济、教育、医疗、交通、住房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体现在教育领域就是人们对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的需求和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贫困地区的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都远低于发达地区,因此在天然弱势条件下,追求机会公平、权利公平、结果公平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大众化阶段大步迈向普及化阶段,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多元化”和“适需性”[2]。高职教育使得高等教育面向的生源群体更为多元,更能适应当前产业升级人力资源短缺的需求,再加上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对职业教育高等性的错误解读以及高职院校自身定位的摇摆不定所造成的高职教育边缘化的特质,将高职教育与精准扶贫聚焦结合在一起,能使更多农民、普通工人家庭的子女获得教育公平的机会,从而体现教育公平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二、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的成果回顾和当前反思

(一)高职精准扶贫的成果回顾。职业教育参与扶贫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60年代,职业教育减贫就被作为世界银行减贫行动的项目之一提出。到了21世纪,职业教育扶贫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书(修订)》中明确提出“应将技术和职业教育视为有助于减轻贫困的一种方法”[3]。这意味着职业教育扶贫减贫在国际范畴内取得实效、获得认可。同时,从职业教育发展进程看,助贫、助学也为职业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功能得到了衍生和扩展。在我国教育扶贫的实践中,高职教育精准扶贫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第一,政策规划是高职扶贫的使命任务。《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县县有帮扶”的脱贫攻坚目标,提出“促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总要求。对此,全国高职院校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和落实教育扶贫思想,提高站位,勇于担责,积极作为,主动服务,努力在脱贫攻坚战中贡献力量。2018年7月,“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由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牵头、与其他64所职业院校共同发起成立,通过搭建这个新的平台,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凝聚合力,同时也把这项工作推向了新的高度。第二,精准招生是高职扶贫的逻辑起点。《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要求高校实施招生倾斜政策,向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家庭倾斜,增加贫困子女接受高职教育的机会。在招生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面向贫困地区招生时,认真科学地遴选合适的招生专业,统筹合理地投放招生计划,做好招生政策的宣传,不少省份还开展了高职精准扶贫专项计划。例如湖北省教育厅遴选部分优质省属高职院校,单列招生计划、单独录取,专门招收省扶贫办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考生(包括普通高中生和中职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升学机会;甘肃省则在本科二批其他类L段后单独设置高职专科批特殊类P段,用于精准扶贫专项专科招生。据统计,近五年来,高职院校共面向贫困地区招生286.5万人,为1100万个家庭培养了第一代大学生[4]。第三,资助政策是高职扶贫的强大援助。高职院校的学费相比本科院校较低,同时还建有完善的“奖、助、贷、勤、补、免”六位一体的资助政策。学生可享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各级校院奖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按规定减免学费、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政策,不让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另一方面,对于各类专项计划,政府和院校都积极落实了配套的资助政策。例如通过高职精准扶贫专项计划录取的考生在享受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的基础上,还可直接享受专项助学金;高职面向社会扩招的考生享受比普通高考学生更高的奖助待遇,奖助面不低于50%,退役军人按规定实行学费减免,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学费依据相关规定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支出,在职职工学费按规定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支出等。与此同时,国家还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2019年7月,财政部、教育部出台政策,调整职业院校奖助学金,增加了1万名高职院校国家奖学金名额,将高职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覆盖面提高10%(即提高到3.3%),同时还将高职学生国家助学金覆盖面提高10%(即3300元/年/生)。第四,精准就业是高职扶贫的内生动力。职业教育直面就业,不少院校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学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和“一对一”的就业服务,除了开设创业的相关课程外,还在就业信息的提供、招聘企业的遴选和就业方向的选择上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分析,做到了不就业不撒手,切实保障了高职扶贫、高质量脱贫目标的实现。(二)高职精准扶贫的当前反思。1.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扶贫对象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高质量就业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职脱贫的直接反映,同时也是高职脱贫最直接的诉求。高职院校通过对学生三年的培养,教授学生技能和知识,提供实习岗位,帮助学生走上就业岗位,从而达到扶贫、脱贫的效果。但事实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前者重知识、重理论、重课堂,后者重技能、重实践、重操作,这种不匹配性容易造成高职扶贫对象的就业续航力不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不少院校把精准扶贫的终点止于校园,把就业率、毕业薪水作为衡量脱贫与否的唯一指标,忽视了扶贫效果的系统性评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会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而发生变化,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文化、技能等综合素养,如以不变应万变,就会被激烈的社会竞争所淘汰,重返贫困队列。2.高职扶贫联动性要求与参与主体担责程度不足的矛盾。目前,高职教育精准扶贫主体参与部门是高职院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会机构、媒体等主体参与的力度还不够。高职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扶贫工作涉及到多环节,专项方案需要政府制定,资金投入需要财政支持,顶岗实习、订单培养需要企业参与,相关政策措施的推广需要多渠道宣传和政、校、企的多方联动。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面临诸多问题:首先,对高职教育存在认知性偏差。长期以来,高职教育被当成是层次教育,认为其低于高等教育,加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信息化程度差,认知偏颇更加严重,往往会让子女在读完高中甚至是初中后,就急忙走向社会打工赚钱,因为他们认为越早进入劳动力市场赚取工资,就越早减轻家庭经济困难。事实上,对于教育扶贫、对于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有学者对福建省高职院校贫困生作了相关调研,结果显示,69.4%的贫困生对国家资助优惠政策为一般了解,43.2%贫困学生是在入学后才了解学校的资助政策,而76.2%的贫困生是通过学校途径了解资助政策。[5]由此可见,高职扶贫应当先行的宣传工作还存在着置后、覆盖面不广、渠道单一等问题。其次,企业参与度不够,鲜少有针对贫困生的订单培养和顶岗实习,校外实训岗位数量少,技能单一,报酬低廉,有些企业甚至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就业环境差,流失率高,实则以顶岗实习的名义解决用工荒的问题。如此的企业参与帮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利于学生技能经验的积累和收入薪金的增加。3.高职扶贫还存在人才脱贫和地区脱贫之间的矛盾。高职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因此,高职脱贫的意义既在于贫困人口的脱贫,还在于地区脱贫,即通过高职培育的人才返乡、服务和带动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但是从目前的调查结果看,高职扶贫的人才脱贫效果优于地区脱贫。贫困学生接受完高职教育后,大多选择留在机会较多的发达城市,只有小部分人选择回到贫困家乡,致力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高职脱贫呈现出不回血的特点,没有真正起到“脱贫一人、脱贫一户、脱贫一区”的作用,高职教育助力贫困地区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而从结果反馈的角度来说,高职扶贫评估重短期、重局部,缺乏长远、全局的评估机制和指标。

三、推动高职教育精准扶贫的积极思考

扶贫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项目,高职教育参与精准扶贫亦是如此,反贫困政策的设计需要前瞻性、实施需要系统性、评估需要长效性。因此,若要积极推进高职教育反贫困工作的进展,利用高职扩招政策巩固并扩大当前阶段的扶贫实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积极思考。(一)以高职百万扩招政策推动精准助贫扶智对象的参与度。2019年起,高职院校开启了百万扩招计划,即“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2019年上半年,各省教育厅纷纷印发了扩招试行办法,遴选、确定了试点学校组织开展首批招生工作,随即下半年启动了第二批扩招,参与学校更多,扩招规模更大。通过一年的努力和实践,高职百万扩招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2020年国家再次启动了“今明两年扩招200万”计划。面向社会的高职扩招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非传统应届生源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生源主力军为中职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等。可见,百万扩招的对象很大程度上就是精准助贫扶智的对象。落实好百万扩招政策,培养好扩招群体,是高职院校巩固扶贫成果的有力措施。因此,要研究把握这部分群体的学情和特点,因材施教,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弹性教学,注重职业素养的提升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二)以终身学习理念关注高职教育扶贫对象的自我持续发展能力。终身学习理念是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构建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方向,要将这一理念贯穿落实于高职教育精准扶贫,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扶贫过程中持续性有限的问题,做好扶贫工作的系统性评估。贫困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就业能力的增长以及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是高职教育精准扶贫成果的检验标准,院校要授渔造血,既要顾及对象的当下需求,也要考量到长远发展之需。从专业建设着手,与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精准对接,产教融合,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培养所需的高技能型人才,同时以高技能型人才带动地区产业的革新,促进经济的发展。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要让学生既掌握职业技能快速上岗的就业竞争力,还具备适应未来产业革新和工作环境变化的终身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除了职前学历教育外,高职院校还要做好职后教育培训工作,重视并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考证工作,合理利用学校人力资源和教学资源,统筹规划,优化内容,创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将培训和就业服务有机衔接起来,发挥高职教育在贫困人口职业转换、就业提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助其脱贫,防其返贫。(三)以多方参与的治理理念构建高职教育治贫体系。高职院校是教育和培训的实施者,但在组织动员、招生录取、就业服务、资助保障等关键环节,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市场乃至行业企业的共同参与,以多方参与的治理理念来构建扶贫体系,形成高职扶贫的合力。首先,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对优秀典型的脱贫案例做好宣传报道、经验总结和推广,加强高职教育扶贫的影响力、吸引力、认同感,改变贫困家庭优先考虑让子女外出打工而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想法,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高职扶贫、知晓高职扶贫、参与高职扶贫的良好氛围。其次,完善激励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提供岗位,提高顶岗实习专业对口率,增加轮岗学习的机会,在实训期间,安排企业高级技能人才担任企业导师,给学生提供技术技能辅导,帮助他们熟练技能操作,积累工作经验,同时保障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按时按规发放实习津贴。有需求、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订单班的方式,将就业前置,参与到精准扶贫的招生工作中来,如可以设立专门的企业奖助学金,吸引更多优秀的贫困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四)以科学、多元、长效的方式评估高职教育精准扶贫。高职教育扶贫要更新思想和理念,同时兼顾贫困人才培养和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从培养过程上看,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上要同乡村振兴战略相对接,贴近地方需求;在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要把返乡创业与择业就业相结合,对毕业生投身家乡基层脱贫工作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政策上的支持。从结果评估上看,科学评估是高职教育扶贫机制持续优化的有力保障,要结合扶贫目标和方式、教育回报长远性、扶贫对象的主观能动性等特征,兼顾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产出、高职教育办学质量的提升、脱贫实际贡献、对贫困地区区域经济的影响等因素,科学合理构建评估体系,同时应当注意评估指标的可操作性和横向比较性,具体评估工作可由第三方机构承担,以增强刚性约束和监管。

总而言之,高职教育精准扶贫是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推进,高职院校要加强内涵式建设的力度,将精准扶贫与办学特色结合起来,创新发展,进一步做好做实高职教育面向社会的扩招工作,提高贫困群体的参与度,扩大高职扶贫的覆盖面,为贫困群体继续学习提供便利,才能更有效发挥高职扶贫的作用,实现高职教育精准扶贫、高质量脱贫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周秀芬.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浅析[J].国际关系,2019(12):17.

[2]匡瑛.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之惑及其当代破解[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12-22.

[3]瞿连贵.从职业教育扶贫到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内容分析、问题反思及前景展望[J].成人教育,2018(11):76-80.

[4]谢俐,彭振宇.高等职业院校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与贡献———首部《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5—2019)》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4):5-8.

扩招范文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教育;百万扩招;教学管理;工作模式

自1999年起,高职院校每年的扩招力度一直在增大,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高职院校扩招100万,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1]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培养方案,运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推动教育教学的高效发展。

一、高职院校百万扩招概述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在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上拥有独特的地位,是人才输出的主要源头之一。百万扩招政策的目的是通过多元化手段逐步解决当前特定群体的就业困难问题,与高职院校“就业优先”的办学目标极为类似,是稳定就业的重要前瞻性政策[2]。在以往的扩招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向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倾斜的趋势,使自身的发展丧失了独特性,高职毕业生的竞争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因而百万扩招政策实际上也是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良好契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社会生源广泛加入到高职院校的教育中,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势必要发生转变,在学生数量与生源结构变化的带动下,高职院校的发展前景将愈发光明。

二、高职院校百万扩招带来的挑战

(一)招生门槛变低,生源基础薄弱。百万扩招之后,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将发生明显的转变,生源多样化造成了生源学习基础的下降[3]。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学生在求学热情上要优于应届高中毕业生,但多数因失业下岗、退伍而重新回到学校学习的学生,或是想要重学技能的农民工学生,在学习基础方面要弱于应届高中毕业生。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要着重关注社会学生的学习基础构建工作,否则将会造成教学的失效。此外,部分来自于社会的学生已处于已婚状态,生活压力也会为其带来心理压力,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中也应加大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二)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下降。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是百万扩招政策的必然结果,而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与学生背景的多样化,高职院校的教师将会面临紧缺的局面,这种紧缺既是教师数量上的不足,也是教师教学能力上的不足[4]。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开展理论或实践教学时,同样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在面临扩招后的教学状况时,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安排都要进行明显的调整。此时,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就需要发挥应有的功能,在教师招聘与教师培训方面加大力度,尽力满足教学需求。(三)教学管理陈旧,模式有待创新。在百万扩招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难以满足实际要求,教学管理的陈旧主要体现在方法简单与缺乏个性两个方面[5]。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依然看重能够量化考核的管理内容,即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等,对于一些难以量化的考核项目较为漠视,如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状况与学习习惯养成等,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教学管理流于表面。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并未落实个性化手段,即面对不同性格或成长背景的学生采取同质化的管理手段,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得到符合自身成长规律的管理,这使得百万扩招后的教学管理风险较大,由于扩招后生源结构更加复杂,单一的管理手段不利于学生的能力提升。

三、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对策

(一)调整组织架构,保障教学管理的流畅运行。在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使用高效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手段,才能够保障学校各项教学工作顺利运转,为全校师生提供可靠、可行、可信的管理[6]。为了推进信息技术的融入,高职院校的组织架构也应进行一定的调整,适当删减调整一些可以用信息技术手段代替的人力工作岗位,精简教学管理人员,进而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获得更高的管理效率。例如,冗员问题在许多高职院校都较为常见,就课程排布这项工作而言,以往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经过多次讨论与协商,才能设计出较为合理的方案,期间会消耗巨大的人力与物力。在百万扩招之后,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的授课需求、课程本身的特征等因素更加复杂,加之学生数量增多后,课程排布的基础工作量也大幅度增加,这时仅仅依靠人力显然更加困难。因此,在融入信息技术后,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电子排课软件进行排课操作,并由少数人员进行审核,以此来解决冗员问题,大幅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二)开发软件功能,提高教学管理的优质运行。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电子软件行业的发展日趋成熟,许多企业在设计教育服务类软件方面十分在行,市场中也出现了许多适合高职院校管理的软件。因此,在百万扩招之后,高职院校可以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将学校内的教育管理需求提供给企业,与企业一同研发相关软件,并根据当下的需求进行调整。除此之外,为了确保软件研发方向的正确性,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深度挖掘学生的需求,尤其是在生源结构发生变化后,教师不可再按照以往的思路推测学生心中所想,而是应多与非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交流,从其成长背景与当前的学习需求中挖掘教学管理的重点方向。(三)加强数据管理,推动教学管理的高效运行。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后,高职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时可以采集到更多方面的信息,并使用信息技术软件附带的功能加以分析。一方面,高职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的数据分析功能对学生的考勤情况、课后学习情况、实习情况等进行监控,并在每学期或每学年使用大数据分析功能,联合兄弟院校一同挖掘百万扩招后学生群体呈现的新特点。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做好数据的安全性管理,将与学校机密或学生隐私相关的数据保护好,聘请专职人员为学校的数据管理保驾护航。只有做好了数据管理工作,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才能高效运行,更快地适应百万扩招后的教学实践。

四、结语

综上所述,百万扩招政策实施之后,高职院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生源、师资与管理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高职院校应使用更加先进的教学管理手段谨慎应对,结合“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在优化教学管理时,高职院校可选择在信息软件的辅助下,将常规的教学管理与信息化手段高度融合,使教学管理工作流畅、优质、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薛峰,王成礼,蔺旭鹏.基于高职扩招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8).

[2]何静.论高职院校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78-79.

[3]黄芳.扩招100万背景下高职院校发展应对的冷思考[J].职教论坛,2019(7).

[4]吴一鸣.高等职业教育扩招的冲击与应对[J].当代职业教育,2019(3).

[5]余祖光.以改革促发展的思路为高职百万扩招做好必要准备[J].教育与职业,2019(16).

扩招范文篇5

【论文摘要】:高校扩招政策出台以来,我国教育在教育质量发面出现了一定滑坡,文章从高校师资力量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谈了高校师资力量匮乏的表现,社会观念,政策,高校,教师四方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

我国自1997年提出高校扩招政策以来,由此产生的扩招数量扩张与师资相对不足和平均质量下降的矛盾日益突出。毫无疑问,高校师资力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师资力量不足,有很大弊端:对学校来说,从长期看降低了它的产品的质量--毕业生的质量。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如此,必然影响人才培养从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一、高校师资不足的表现

扩招政策后高校师资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扩招数量扩张与总体师资相对不足的矛盾。扩招后师生比例的变化明显,1998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与专任教师的比率为8.137%,至2004年生师比已经上升到15.153%,但专任教师数和教职工数的增幅远小于在校生数量增幅。

(二)新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与教学经验相对不足的矛盾。由于近年来学校对教师的招聘普遍重视学历,近年来招聘的教师多是年轻没有经验的教师。而他们面临的却是繁重而专业化的工作要求。

(三)老教师教学与科研无法兼顾的矛盾。现在教师的科研压力普遍较重,他们必须在完成较多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在年年考评的制度下做一些尽可能多的新发现,教师面临双重压力。

(四)非重点大学兼职教师大量聘任与他们的教学技能严重缺乏的矛盾。因为扩招政策下学生大量增加,而专职教师数量难以满足教育需要,在许多非重点大学,尤其是专科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分校,大量聘任兼职教师。

二、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的原因

(一)师资力量不足在扩招政策中凸现和可解决的时间之间有差距。杨崇龙在《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提出和终止》一文中在提及有关师资问题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提高教育人员劳动生产率",国家在成本分担上没有更多的也没有办法更多的迅速加大对师资力量的经济支持。可以看出,关乎教育质量的师资问题的解决也必然滞后到扩招完成,质量问题凸现的现在,因为只有现在我们才有能力一步步改善并最终解决这个问题。

(二)从高校层面来看,高校教师对于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提高效率的使用效率是每个高校都在思考的问题。

(三)从教师培养的滞后性方面来看。要担任大学教师,必须具备那个专业的高深的知识,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思维,对行业的了解等等,因此现在对高校的教师有学历方面明确的要求。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需要时间。加上教学经验方面的要求,一个成熟的教师需要六年的讲课经验,因此学校往往觉得较难找到优秀的或者合适的教师人选。

(四)人们对于高校师资认识的错误观念也是影响师资力量引进的重要因素。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这样的观点,认为高校的老师是太多了而不是太少了。人们对扩招后师生比例认识不足,大家都知道扩招后学生增加了多少,却没有多少人关注同时老师增加了多少,况且我国的高校师生比例比国外本来就高出很多。[三、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增加高校教师是解决高校师资力量紧缺的根本途径

在于扩招学生的同时也增加高校教师,这就需要政策方面的支持。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典型的大陆型模式权利结构,国家政策对教育的指导作用十分重大。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要求和鼓励学校为保证教育质量适当的招聘更多的教师,并保证资金投入力度。

(二)高校在招聘与管理,激励方面应更优更精

应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尤其是学科建设的需要,科学制定出引进人才规划,在对成本方面的考虑一定要结合教师创造的知识价值和培养出更多高质量学生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多考虑长期成本少打眼前算盘。在提高现有师资工作效率的管理方面,要提高教师使用效率。在对学校现有师资的管理方面,要建立科学的教师和教学激励保障制度,把激励制度运用到科学的考评和考核制度中去。

(三)预备教师和教师的自我提升

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和有成为大学教师愿望的其他学生要在学习期间积极的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要学好专业系统知识并学会研究专业的前沿,热点问题,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第拥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好钢笔字,粉笔字,学习制作电子课件和其他的计算机运用知识,要了解相关行业经济发展的状况,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课外实践培养动手能力,要培养推销自我的能力。作为青年教师要迅速提高教学能力成功做到由学生像高校教师的转变。老教师要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潜心治学,发挥教师的学术潜力,保证高水平的论著和高质量的论文的产生,将精力的重心从教学中抽离出来从而实现学术价值的最大化。

(四)政府,社会,高校和教师在高校师资观念进一步的改进

政府要认识到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仅仅地提高高校师资运作效率是不够的。社会上也要正确认识到现在各个层次大学师资的实际情况,要明白足够的高质量的师资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子女受教育质量的问题,在师资方面就必须得到保障。高校要深刻树立教育质量关,在关注教育入口的问题同时要关注教育出口,即毕业生问题。毕业生质量归根结底是由教师的教育质量决定的,只有有充裕的合格,高水平的师资,才能提高学生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崇龙.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提出和终止[J].教育学研究,2007,(2).

[2]李玲递,吴水珍.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8).

[3]戴锦波.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激励机制研究高等教育学硕士[M].论文,2005,(5).

[4]王秉彝,罗曼菲,李志方,李实.广东省普通高校扩招政策对体育课程建设引发的几个突出问题[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04,(8).

扩招范文篇6

技能提升和学历提升的需求是高职扩招生源主动寻求继续学习机会的主要因素,课程的实用性是高职扩招生源应考虑的首要因素,在构建课程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学习者职业发展和个体发展需求,在课程设置比例、教学目标、内容侧重等方面向促进技能习得的方向倾斜。成果导向理念遵循由学习成果决定教学内容的原则,通过对高职扩招生源学情的全面调研,把握扩招生源对于课程学习的具体需求和目标,根据学习者的需要,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发展规划,配合企业专家指导,形成可供学习者选择的、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标准,指导扩招生源课程教学的开展。本研究基于成果导向理念,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外语外贸产业行业发展需求、企业典型岗位需求、商务英语高职扩招生源内在需求等因素,确定商务英语专业扩招生源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扩招生源就业面向岗位群的提炼专业人才培养面向的外语外贸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成果涵盖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再对任务成果相对性的知识、能力、素质分别进行同类合并和归纳,运用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分类分层刻画专业预期学习成果,细化转化为教学标准模块,制定专业课程标准,确保专业课程标准精准对接岗位职业标准,支撑高职扩招生源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二、基于成果导向,分析行业发展需求、企业典型岗位需求,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是行业企业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工艺和规范集合,是从事特定行业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元素应精准对接行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将职业领域范畴的技术、工艺和规范等要素转化为教育领域范畴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要素。成果导向理念聚焦职业能力,强调通过职业教育学习者应掌握是从事特定行业职业技能,学习成果应该细化为具体的可达成的能力指标,每一个能力指标应有明确的要求,每个要求应有详细的课程对应。典型工作任务是职业能力的典型体现,围绕行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提炼高职教育的核心能力,制订每一个核心能力相对应的明确要求,以此为基础“反向设计”课程标准,基于预期成果的需求确定教学标准涵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教学要素,确保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扩招生源专业课程标准精准对接外语外贸行业企业岗位职业标准,支撑高职扩招生源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本研究基于企业人才培养需求调研形成外贸业务员、外贸电商专员、外事文员商务英语专业扩招生源岗位群3个,外贸业务员岗位群涵盖外贸客户开发、核算外贸出口报价和书写发盘函、还盘函操作、缮制和审核签订进出口合同操作、出口托运、报检报关和投保操作等10个典型工作任务;外贸电商专员涵盖外贸电商选品、外贸电商文案写作、外贸电商数据分析、海外社交媒体营销、外贸电商销售策略等8个典型工作任务;外事文员涵盖国际票务预订、国际商务信函撰写、国际商务会展等10个典型工作任务。

三、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预期学习成果

,“反向设计”课程标准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标准制订,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预期学习成果,运用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分类分层刻画专业预期学习成果,即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要求,形成专业课程教学标准。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能有效地将学习成果进行分类,将学习成果进行细化分类成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模块。志与美的情感,基本无差错地在外贸电商平台上“运用”商务英语技能和商务技能“制订”跨境网络营销活动策略,提升产品转化率。这句对学习成果描述的句子运用了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中认知目标范畴的“展示”“运用”“制订”,学习成果描述清晰、准确。布鲁姆将教育目标领域分为认知范畴(CognitiveDomain)、技巧范畴(PsychomotorDomain)及态度范畴(AffectiveDomain),并分为不同的层次。布鲁姆将认知领域划分为记忆(低层次)、理解(低层次)、应用(低层次)、分析(高层次)、评价(高层次)、创造(高层次)六种层次。如能够展示对英语语言技能知识和商务技能基本知识的理解,并能识别和阐述其在国际商务服务和对外贸易中等领域的具体实践和应用。态度领域(AffectiveDomain)划分为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情意发展连续体。如能“展现”对党和国家历史的理解,在从事商务英语、国际商务服务、对外贸易服务领域等领域的相关学习、社会实践、实习与工作过程中能够展现对党、国家、社会、企业、社区、家庭及岗位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展现”在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中态度领域的涵义为“形成品格”,属于态度领域的高级范畴。动作技能领域教育目标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一共七个层次。如能够在用户需求调研和项目开发、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产品改良和新想法,“设计”商务英语专业职场实践的新方案。“设计”在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中动作技能领域的属于高级阶段中“独创”的范畴,适用于描述学习的最终成果。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标准构建运用BLOOM教育目标分类动词,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预期学习成果,使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行为动词+操作对象,分类分层刻画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如掌握各类外贸合同类型的履约流程(知识);能够分析和制定国际营销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分销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能力);遵守国家标准规定,养成严谨求实的精神(素质)。

四、通过矩阵映射明确课程标准对专业培养规格分解指标的支撑度

课程教学成果有效支撑专业教学成果的达成,专业规范是指导各课程标准制订的大纲。因此课程标准中的“知识”“能力”“素质”有效支撑专业规范中的“一级培养规格释义”,在成果导向框架下进一步分解细化为“二级分解指标点释义”及“能力素质”“权重”,确保课程标准指标点精准对接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如广科商英专业一级培养规格释义:能展示对商务英语专业、专业群和广泛的知识、技术、技能、工具的理解,并识别和阐述其具体实践和应用的领域。其对应的“二级分解指标点释义”分别为:能够展示对英语语言技能知识和商务技能基本知识的理解,并能识别和阐述其在国际商务服务和对外贸易中等领域的具体实践和应用;能够描述与商务英语专业业务和问题处理密切相关的专业群中其他专业的核心理论和方式方法,并识别和阐述其具体实践和应用的领域。课程标准通过矩阵映射明确课程教学成果对专业培养规格分解指标的支撑度,使用H(强)、M(中)、L(弱)明确商务英语专业每门专业(技能)课对培养规格达成支撑的强弱程度。从横向看映射矩阵,一门课程的H、M、L能相对聚焦某一项或两项培养规格二级分解指标点涵盖能力的培养,从纵向看映射矩阵,每一项培养规格有两门以上的课程支撑,确保课程标准有力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构建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对专业培养规格支撑的映射矩阵,进一步细化课程教学内容对专业人才培养预期成果的支撑,确保培养目标的达成。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课程矩阵映射明确了课程标准中涵盖的知识能力点对专业培养规格分解指标的支撑度,清楚地展示了课程对专业人才培养预期成果达成的支撑关系,通过课程矩阵映射可以分析课程对专业人才培养成果达成支撑的强弱关系,明确各门课程涵盖的知识能力点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逻辑关系,有利于课程标准的持续优化,突显“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

五、基于成果导向将课程思政、1+X证书有机融入高职扩招生源商务英语课程标准

培养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扩招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因此高职扩招生源的课程标准制订中应首先明确“立德树人”这一核心问题。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基于学习成果设计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实施,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科学路径,能有效将“立德树人、三全育人”融入高职教育的全过程。本研究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结合扩招生源成长成才的需求,对学生的德行培养制定目标,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学习成果,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点,凸显思政元素在教学各个环节的作用,将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有机融入课教学重难点,贯彻教学全过程,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扩招生源培养成又红又专、重情重义、有国际视野、有责任担当、勇于创新的社会主义高素质外语外贸技能型人才。1+X证书制度旨在激励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基础上,积极获得拓展职业技术技能,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基于成果导向理念将“X”证书等级所的行业技能标准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成果,反向设计课程标准,将职业等级标准有机融入教学模块,课程标准做好“X”证书培训内容与教学内容一体化设计,将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能力等级证书、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X”证书培训内容和教学内容融入教学的各个章节中,课程标准突出职业岗位技能等级要求,实现一体化教学。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标准构建,由学习成果决定教学内容,因此必须综合考虑课程思政元素,1+X证书技能等级要求、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高职扩招学情等元素,形成预期需达成的学习成果,指导高职扩招生源的教学实施。

结语

本文基于成果导向分析外语外贸企业行业发展需求、企业典型岗位需求,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预期学习成果,“反向设计”课程标准,将课程思政、1+X证书有机融入课程标准,以期将高职扩招生源培养成为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对地方经济的服务能力,满足产业转型对高素质人才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严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广告策划类课程实训体系的构建[J].当代职业教育,2010(12):48-52.

[2]熊美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的建设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2(17):141-142.

[3]金洁.SAMRModel在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科技资讯,2018,16(23):207-208.

[4]戴春平,刘小园.高职院校基于标准体系建设的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0(4):116-119.

扩招范文篇7

【摘要题】改革与发展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连续三年大幅度扩大招生,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从1998年的643万上升至2001年的1214万,几乎翻了一番。其中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数,2001年为757万,比1998年的361万增长1.1倍。(注:教育部.1999年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报.2000.5.29.)(注:教育部.2000年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报.2002.6.14)三年来的大幅度扩招,一举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偏孝严重供不应求的状况,不仅提高了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也增大了社会高学历专业人才的供给量。但是,近三年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基本条件的改善却相对滞后,如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图书册数等办学条件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为使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就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近三年扩招前后的办学基本条件的变化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改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一、普通高校扩招前后办学条件的变化

学校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四大要素构成的。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和学生、校舍、仪器和图书四个方面,缺一不可。本文着重考察近三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中,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教学用房、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四个办学条件的变化状况。同时,借用教育部于1996年颁布的《核定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标准》(下文简称《标准》)中的“生均”概念,如生均图书册数、生均教学用房面积等作为衡量办学条件变化的指标。

表11998-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生师比的变化

类别1998年生师比2001年生师比增长率(%)

本科院校11.018.669

专科院校11.417.453

注:表中的学生数为“标准生”数,根据教育部规划司于2001年11月虎门“2002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工作”会议上公布的大学标准生测算方法,具体折算办法为:全日制本、专科生为1,研究生为2,留学生为3,进修生为1,成人脱产班生为1,函授生、网络生为0.2,夜大学生为0.3。下表同。

本表是根据教育部有关数据资料编制的,下表同。

表1可见,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连续三年大幅度扩大招生之后,在层次上,全国本科普通高校学生数和专任教师数的比例,即“生师比”从1998年的11飙升至18.6,其中甚至有30所本科高校生师比达25-41,超过2001年小学的生师比21.6。(注: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有关统计数据.教育发展研究.2002.10.)专科学校生师比也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但上升幅度相对较小,出现了本科院校生师比超过专科院校生师比的倒挂现象。在科类上,笔者曾查阅有关数据,发现农、林、医、体育、艺术本科院校的生师比近三年几乎翻了一番;财经、政法两类本科院校的生师比虽然增幅低些,但由于大扩招前的生师比基数较高,所以,这两科类生师比最高,超过了22,高于2001年小学的生师比。

表21998-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的变化

类别1998年生均教学行2001年生均教学行增长率

政用房面积(m[2])政用房面积(m[2])(%)

本科院校13.510.3-24

专科院校18.012.6-30

注: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包括:教室、实验用房、行政用房和图书馆。

表2可见,三年来,本、专科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本科院校校舍拥挤问题较为严重,其中有10所学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竟然不足5平方米,与教育部1996年颁布的《标准》要求相去甚远。

表31998-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变化

类别1998年生均教学2001年生均教学仪器增长率

仪器值(元)值(元)(%)

本科院校59795190-13

专科院校4411570429

表3可见,2001年全国本科院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5190元,虽然与1998年相比略有下降,但在高校规模几乎翻一番的前提下,仍然达到了教育部于1996年颁布的《标准》要求。这说明,在近三年的高等教育发展中,高等院校的仪器设备投入基本上保持了与学生规模同步增长的速度。2001年全国专科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5704元,比扩招前的1998年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4411元增长了29%,而且超过了本科院校的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平均数。若把“短大”、“高职”计入专科层次院校,那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平均数则为10111元。因为有的短大、高职是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一贯制”学校,或是原中专升格的,其教学仪器并非全部为中等后教育阶段学生所用,所以本文暂不将这类学校数据计入。总之,近三年本、专科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提高基本上能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保持同步,而且多数高校达到了1996年的《标准》要求。

表41998-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生均藏书量的变化

类别1998年生均藏书量(册)2001年生均藏书量(册)增长率

(%)

本科院校11570-39

专科院校12682-35

表4可见,本、专科普通高校生均图书册数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综上所述,近三年,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大扩张,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除了教学仪器设备值的提高基本上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保持同步外,师资、校舍和图书资料是日趋紧张,出现总体资源短缺,本专科办学条件倒挂,以及师资、校舍、图书和仪器呈非均衡变化的局面。

二、原因分析

上述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扩招中出现的办学条件变化,究竟原因何在?笔者就总体资源短缺,本专科办学条件倒挂,师资、校舍、图书和仪器的非均衡变化等问题进行分析。

1.办学总体资源短缺的原因

从近三年政府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以及高等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与提高的速度来看,普通高等学校事业经费总收入从1999年545亿上升至2001年的1167亿,扩大2.14倍,年均增长46%。(注:扩招带动高校健康发展.中国教育报.2002.10.5.)师资队伍建设方面,2001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任教师为52万,比1998年的41万增长了27%,年均增长8.2%,是1978年至1998年间我国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年均增长率3.5%的2倍。这个增长速度不可谓不快。校舍方面,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从1998年的5676万平方米上升至2001年的9630万平方米,扩大了1.7倍。馆藏图书从1998年的49826万册上升至2001年的64296万册,扩大了1.3倍。仪器设备方面,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从1998年的251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01年的476亿元人民币,增长了90%,年均增长24%。总之,近三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与提高的速度之快历史少有,也就是说,政府和社会在这三年内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是巨大的。然而,其结果,除了高等学校的仪器设备外,师资、校舍和图书仍然滞后于规模的扩张。从常识上说,师资和校舍的不足,并非有钱就能立刻得到解决的。至于图书,全国年均学术图书出版物仅5-6万种,总供量不足,致使高校,尤其是万人以上的巨型大学生均图书量剧降。因此,笔者认为,目前高等学校办学资源相对短缺,其原因不是高等学校三年来的投入增长速度慢了,而是高等学校扩招的速度过快了,超出了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征地与校舍扩建等办学条件提高所能允许的速度。

2.本专科办学条件倒挂的原因

从生均占有资源来看,不仅本科高校的生师比高于专科高校的生师比,而且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教学仪器值、生均图书册数也低于专科高校。究其原因,一是青年学子在近几年扩招中争先恐后往本科院校挤,甚至提出“非重点大学不读”的口号。这两年不少省份都出现短大、高职招生指标过剩和报到率不足的现象。例如,西部有的省份高职高专学校近两年每年有上万被录取的考生不到校报到,即使是教育强省浙江的高职报到率也不足,每年也有6千多被高职录取的学生不到校报到。(注:高职教育刮日相看数浙江.中国教育报.2002.11.5.)二是扩招前,本科高校教师资源、校舍、图书等相对较丰,尚有潜力可挖,生师比这个国际通用的办学基本条件指标也就不为我国教育理论界所重视。三是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尚未出台保障教学质量的生师比最高限度的条文,学校在这方面无规章可循,又迫于社会广大青年要求上大学的巨大压力,“挖潜”难免就挖过头了。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本专科办学条件的倒挂。

3.师资、校舍、图书和仪器呈非均衡变化的原因

上述表1至表4的数据,从生均增长率的变化幅度来看,大小不一,呈现非均衡的变化。这种变化若按幅度从小到大排列则为:仪器、校舍、图书、师资。细思量,当今的教学仪器设备,包括高校基础实验教学的常规仪器、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机等,只要经费充足,还是较容易添置和建设的。校舍建设则不仅需要经费,而且还要有地皮以及校园整体建设的统筹规划,这问题就较为复杂了。关于学术出版物,现在全国每年的出版物,除去中小学生学习课本、参考资料和一些通俗读物外,满打满算,学术图书出版物不过5-6万种,总供量不足。所以,万人以上的本科大学,即使经费甚丰,也难以购足能达到《标准》要求的学术图书数量。至于合格的高校教师的培养,那就更非易事了。而且,近三年的高等学校扩招,更多的是考虑“拉动经济”、提高青年的升学率、减缓就业压力等高等教育外部的问题,并未充分考虑高等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更未在扩招之前就如何同步提高办学条件进行周密的规划。因此,在三年扩招中,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出现了上述的越难获得的办学资源就越匮乏的非均衡变化也就在所难免。

三、关于改善和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的几点思考

根据上述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笔者力图就如何改善和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略陈管见,以供参考。

1.高教规模扩张要考虑适当的“度”

前面已述,普通高等学校总体资源短缺的原因在于扩招过快。从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增长波动的区间来看,这三年高等学校学生数年均增长28%超越了常规发展波动区间。这短期的一定幅度的非常规扩张是可以允许的,因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规律有一定的“弹性”,但长期保持这种发展速度则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取的。从我国今后经济发展来说,高等教育规模的这一发展速度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专家预测今后20年经济年均增长7-8%)所无法承受的。所以近三年高校学生数的发展速度是不可持续的。国际上,没有任何国家在其高等教育学生数达到几百万时,还能连续三年保持年均增长28%的速度,并在三年内学生数又翻了一番。所以这是世界上一个空前的高等教育大发展的特殊例子。那么,适当的“度”何在?从较长的历史看,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速度会伴随其规模的扩张而逐渐递减,并在一定的增长区间内波动。例如,美国高等教育学生数的年增长率是随着其规模的扩张而逐渐递减,并维持在-5%至+10%区间内的,详见图1。新中国高等教育半个世纪来的发展历史也验证了这一规律性特征。所以,综合考虑上述多种制约因素,今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适当的“度”应控制在年均增长7-13%为妥。另外,在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制约下,估计今后若干年内我国高校学生数增长率会自然减缓,并回落到适度增长区间。办学条件不足的问题也将随之得以逐步解决。

图1美国高等教育学生数的年增长率

附图

2.扭转本、专科学校办学条件的“倒挂”

前面已述,本专科高校办学条件倒挂现象的直接原因是近三年本科高校扩招速度远快于专科,间接原因是社会对人才聘用存在盲目追求高学历的“学历脖的倾向。针对上述本、专科办学条件倒挂问题。我们课题组制作了“本、专科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情况”问卷调查表,在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江西、河北、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的高等学校进行了大量问卷调查(调查详细结果另文发表),并实地考察、访问有关专家、教师和高校教学行政干部。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反馈意见基本是:本科院校教师超负荷工作现象较严重;专科院校通过这几年的扩招,挖掘了师资潜力,目前大多数教师反映教学负担基本合适。所以我们认为,对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监测,必须严把本科学校的办学条件标准,同时相对放宽专科高校办学条件标准,以促使“倒挂”现象的扭转。

3.修订普通高等学校馆藏图书和出版物的监测指标

扩招范文篇8

关键词:高职;百万扩招;教学管理;改革创新

1扩招学生的学情特点

1.1知识结构存在差异。扩招学生由于自身学习方法、家庭条件、地域条件等众多原因而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在文化水平、学习基础上都存在较大差异。由于社会阅历的不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传统的以固定班级为授课形式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法和理论化的教学内容等均不适用于扩招教学安排。1.2学习目的明确。扩招生源社会阅历差异较大,都有过不同时间、不同程度的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对自身的能力水平有充分的认知,而且明确自身需要提高的方向。因此,他们对理论知识学习的渴求度较高,对实践技能的提高也有着确切的追求目标,希望通过高职院校教师的指05导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上均获得提升,拥有一技之长,改变现阶段的生活和工作现状。大多数扩招学生受到过军队或社会的洗礼,纪律性强、心智成熟,对知识实用性的要求较高,高职院校在扩招人才培养计划设置和课程体系设计上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1.3对学习时间和空间有特殊要求。扩招学生具有社会生产者和知识学习者的双重身份。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他们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学业,在工作、学习、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职业院校在教学管理上需要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工作性质、工作时间、生活安排来设置灵活多样的学习进度安排,进行分类管理。应根据学习需求编制适合扩招学生学习水平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的教学模式,制定柔性化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制度,帮助扩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百万扩招学情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提出的挑战

扩招生源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学习目的、学习时间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使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籍管理、教学单位编排、教学课程内容安排、教学评价等方面均面临着新的挑战。扩招生源学习目的明确,具有强烈的学习主动性、能动性,单纯的知识灌输和技能强化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时应以更高、更柔性的理论知识和更强、更实用的技能提升来作为主线贯穿教学始终。在教学安排上,应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突破空间的限制,可结合具体的实践场所来有针对性地提升扩招生的实践技能和知识水平。扩招生源的增加、培养规模的扩大均对高职院校现有师资力量、教学基础设施、课程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3高职院校百万扩招教学管理创新突破路径

3.1合理实施调研,了解学生需求。在启动各项教学活动之前,高职院校应以专业为基础利用网络问卷调查、集体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已接受的教育基础、学习目标、工作性质、工作地点、可利用的学习时间等情况进行具体调研,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后再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活动。对于愿意脱产进行全日制学习的扩招生,可安排其提前入班学习,对于暂时不能参加学习的学生,可灵活进行学籍管理安排。3.2制定适用于扩招生的教学管理制度。①分类型编制具有高职扩招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好课程体系设置的统筹安排。②按照扩招生源的工作安排和学习时间要求,在符合国家学籍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学籍管理制度方法。③针对扩招生源以成人为主的特点,需分类型制定灵活有效的学生管理办法,④探索学分银行管理制度,制定有关课程置换、学分认定及多元评价的考核机制。3.3弹性灵活地安排授课时间和授课内容。根据扩招生源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学习需求,可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了解企业一线对技术技能的需求,并开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不能使用“一刀切”的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时间来进行分时、分段、弹性学制、集中学习、网络资源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安排。扩招生源在基础知识和技能层次上分化较大,应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规划班级设置,同时在教学课程体系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提高扩招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教学成果的有效转化。3.4立德树人,做好柔性化管理。百万扩招背景下,要针对学生不同层次的素质文化水平做好立德树人的思想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扩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将国家规定的思政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等纳入课程体系,同时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根据扩招生源中退伍军人比例较高的情况,可以聘请有一定军事管理经验的转业军人来做思政辅导员,近距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3.5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面对大规模扩招和生源扩容,高职院校应建立科学、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还可探索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建立学分银行,合理制定相应的学分兑换转换机制,进而为扩招生源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提供便利。同时,要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广泛参与,开展前沿且实用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技术技能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周勇.百万扩招:高职类型教育“突围之战”[N].中国教育报,2019-06-28(3).

[2]梁克东.高职百万扩招须同步提升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9-04-02(9).

[3]高永新.“百万扩招”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改革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1):57-58.

[4]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扩招范文篇9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后扩招期困惑

1999年,中国内地普通高校招生160万,比1998年大幅增长52万,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一个规模快速扩张的新时期。在其后的两年,2000年招生220万,2001年招生250万。截至2004年,我国各类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超过2000万,居世界第一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从此进入到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创造了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比《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预期的时间提前了几年。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高校进入了一个后扩招期时代。

一、高校后扩招时期的困惑

1.“扩招一圈地运动一再扩招”的怪圈。高校扩招,必然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如投资不足,校舍、图书、实验设备等基础设施不足,管理体制和师资条件在短时间内跟不上扩招发展的需要等。因此,学校要应对扩招就必须大规模建设新校园,从而为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基本的物质条件。要培养高水平人才,要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就必须拥有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和设施。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扩招以后,高校的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逐年增长。2004年与1998年相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增加了近1000万人。按国家规定的平均每个大学生占有建筑面积30平方米计算,全国增加1000万在校大学生需要增加建筑面积3亿平方米。按平均每平方米造价1000元计算,全国增加1000万大学在校生需要建筑经费3000亿元。但是,由于我国教育经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绝大多数高校的校园建设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少则几亿多则几十亿。这对收入来源单一的我国高校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压力。为缓解压力,高校不得不进一步扩大规模,通过做大来弥补由于建设新校园所引发的资金缺口。由此,便形成了“扩招一圈地运动一再扩招”的怪圈。持续扩招,超负荷运转状况导致了非良性循环,使高等教育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超常发展和连续扩招也正在冲击着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带来高层次人才的供需失衡,引发高智力人才积压。

2.高校负债率过高与还贷压力过大。1999年以来,国家大力倡导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并相应的允许高校向金融机构贷款,很多高校抓住发展机遇,使在校生规模成倍增加,并且一次性征地数干亩,用于建设生态化、智能化、现代化的一流新校区。但高校建设的大举扩张,却遭遇国家教育投资有限的瓶颈。同时,大的资金缺口又不可能完全靠学生学费来填补,于是大规模建设投资的主要渠道便来源于银行的贷款,即所谓的“举债兴教”巨额贷款投资在短期内使高校基本建设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使高校面临着巨额利息的财政风险。高校负债率过高与还贷压力过大,困扰着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3.财务风险导致教育质量下降。面对较高的财务风险,一些高校开始压缩教学科研的投入,特别是教学一线的经费。例如实习经费的严重不足,造成工科专业学生实习次数和周数的减少;实验室的维持费用紧张,使原本1~2人一组的实验被迫改为3~4人一组等,这都直接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一些高校的科研经费一再压缩,许多项目不得不缩减,如取消学术著作出版资助政策,减少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补助费等。个别高校由于一直在压缩其他开支集中财力搞基建,开始限制专职教师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的提高,从而使高校在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方面失去了很多优势,直接导致优秀骨干教师的不断流失和教育质量的下滑;也有一些高校通过扩大高费生的招生规模缓解贷款压力,特别是采取扩大二级学院高学费生和自费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的途径,以便有更多的资金来还贷这在本质上与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十分类似,学校一方面提高学生学费,另一方面又将用于学生教育的支出控制压缩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持较高的收支差。这就使学生的地位类似于商品消费者,而教师如同企业工人,大学俨然是教育产品的生产经营者。

4.“规模效益”向“内涵效益~质量效益”的转变。如果说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扩大规模的话,那么,在扩招的浪潮逐渐过去而进入到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阶段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已经进入到了以提高质量为主要特征的时期。显然,这样一个新的历史任务和发展模式要求有一种新的思路和机制,而且,这也使得高等教育领域中影响质量的若干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出来:(1)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原来的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显然已不适应当前的教育,如何改革旧的传统质量标准模式,重构新的质量标准并评价当前的教育质量,是当前高校要深入研究并保证其沿着“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规律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2)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宽基础与专业化之间的矛盾。大众化教育倡导的是宽基础、淡专业,强调通才教育,有利于全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但是,如果过分强调宽基础的教育而忽视其专业教育,学生就业的现实压力又将迫使高校要重视其规模效益,这使得高校处于两难的境地。(3)教学管理方式与手段的改进问题。高校大规模扩招后,学校校区增多,许多高校的新校区都在近、远郊区与教师住宅相距甚远,这使教师的课外辅导、答疑、质疑甚至与学生的交流逐渐减少,从而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实现“规模效益”向“内涵效益”“质量效益”的转变,便成为一个困惑学校教学管理的问题。

二、高校大规模扩招的深层次原因

是什么原因使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得如此迅速?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1.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牵引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关于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以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长期来看,由于高等教育培养了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因此,高等教育能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从短期来看,由于高等教育的扩展需要增加相关的投入,不论投资是由政府、企业或者是家庭个人来承担,投资的增加都会刺激经济的增长,而且因为“投资乘数”的作用,一定量教育相关投入的增加会带来数倍的产出增长。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由于高等教育的体系比较完善,高等教育往往成为经济的调节器,当经济繁荣、就业较容易时,许多人就会选择先就业,然后再在工作中接受高等教育,这时,高等教育规模就比较小;相反,当经济不景气、就业竞争激烈时,许多人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这时,高等教育的规模就比较大我国从1999年起开始实施高校招生大规模扩张的政策的日的就是,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2.教育的全球化进程,迫使我国高等教育快速扩展。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开展已有很长的历史,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国内高等教育的滞后,出国留学的热潮一直不减。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中国内地是美国高等教育出口的第二大市场,1998年的贸易额超过7亿美元,如果加上台湾省的4.5亿美元,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第一大市场。

据教育部的统计,在1978~1997年的20年间,我国共派遣留学人员近30万人。在中国已加入WTO的今天,国外教育机构正在逐步进入中国教育市场,我们面临着与国外教育机构同台竞争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首先体现在学历方面,不出国门就能取得国外著名高校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这对广大学生来讲确实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其次是体现在外语教学环境上,与国内高校相比,国外高校具备先进的语言教学设施、更加优越的语言环境、更多的外国教师直接授课,乃至从国外直接引进的外语教学资料等,这都会对国内外语教学与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再次,还体现在学科专业的设置上,国外教育机构也具有优势。国外教育机构能提供更优越的学习环境,其结果会导致我们的优秀生源的流失,这最终将影响国内学校的办学质量,进而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1999年的高校扩招,对于迅速将我国的高等教育产业做大做强,并与国际接轨,以应对日益增强的国际高等教育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校解决后扩招期困惑的对策

1.建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竞争机制,在实现“软着陆”的同时,努力实现“硬着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多少大学生,而是尽可能地提高伞体民众的素质;教育资源的应用不是建设多少所大学,而是尽可能地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

因此,要保障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不但要实现政策、财政的“软着陆”,更要努力实现“硬着陆”。当前,应尽快成立具有权威性的社会专门评估机构,通过评估就业确定招生,让高等教育的发展最终走市场,最终实现自我调节、自我约束。改变高等教育的拨款机制,在给予各个高等学校平等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办得越好的学校获得的国家经费支持应越多,同样获得社会投入的资源也越多,并可以考虑由政府减免其部分贷款;而办得不好的学校要考虑允许其倒闭和破产,从而使高校在提供反映市场需求和价值规律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中,获取声誉、地位和资源奖励,激发起应有的活力与效率。只有充分开展市场竞争,激发各高等学校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才能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和有效配置。

2.我国高等教育应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印度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之路,对我国极具借鉴意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印度高等教育进行了较大的规模扩张,并引发了一系列改革的阵痛,最为明显的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难以就业。针对这一状况,当时我国的许多学者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不应走印度的高等教育之路。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印度始终作为反面教材呈现在我国教育界面前。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印度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软件产业的崛起,引起了人们对印度模式的重新反思。人们发现,正是印度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后来的经济腾飞储备了大量人才。尽管当时这些人才由于在国内没有很好的发展空间而纷纷出国,但是,十几年后,他们重返国内,给印度带回了技术和经济的优势。由此看来,高校经过一轮大规模的扩招后,应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所谓“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是指通过挖掘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潜力来扩大高等教育的实力,而不是持续的规模扩张。大学最终要达到做强,仅靠低水平的规模扩张来做大是不够的。因此,在后扩招时代,我们认为要更加注重大学的内涵效益。在中国进入初级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今天,再想通过扩大规模来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高校的教学改革的发展。学校要走品牌发展道路,要有品牌意识,要让社会来决定其发展和破产,要瞄准前沿课题来发展教学成果,从而增强自身实力。

扩招范文篇10

招生并轨以来,高校特困生问题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社会及高校自身也为解决该问题作出了不少努力。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费的不断上扬,特困生在大学生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加大,他们愈来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这个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高校招生并轨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扩招工作的稳步推进。

一、高校特困生因何而“困”?

特困生,就是“在校期间月收入(包括奖学金和各种补贴)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水准线、本人基本的学习生活费用无法支付的学生,称为生活特别困难学生(简称特困生)”。特困生是在高校实行招生并轨和收费制度改革以后才日益凸显出来的一个问题。

现阶段高等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期望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就必须有一个大发展,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但大发展就必须大投入,而面对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缴费上大学就成了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选择。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决定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又明确指出“在非义务教育阶段,要适当增加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财政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1]。

实行缴费上学、扩大招生规模既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标志,又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但伴随而来的必然是特困生的出现及其人数的暂时增加(见表一)。

表一我校96级—99级招生人数及特困生比例

年级

项目

96级

97级

98级

99级

招生人数

1840

2040

2150

2550

特困生

6.4

7.2

9.5

11.3

注:表中所列数据均为96级—99级学生进校时统计数据,所列比例均为百分比例(下同)。

第一,1994年开始试点、1997年才全面推行的高校招生并轨收费制度,使得近几年才把教育储蓄作为投资方向的许多家庭措手不及。如果说每年二三千元的学费多数家庭还可以承受的话,那么现在每年五六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学费,则使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家庭难以承受。据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中国农民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90.10元,减去消费支出1617.20元,仅剩下482.90元。而一个大学生每年的消费(包含学费和生活费)少则三四千元,多则上万元,其间的差距可想而知。

第二,高校扩招,提高了录取比例,降低了大学门槛,更加激起了本来就较为强烈的“上大学”的社会心理需求,当前人们普遍认为“上大学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子女前途的开始”[1]因为在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没有大学学历就很难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尤其是对那些“财力十分有限”、”绝大多数是一些平民小户人家的子女”而又“力图通过参加高考改变命运的人”[2]来说,上大学就更为迫切。这就使得一些原本可以尽早分流、就业解困的经济困难学生也选择了上普高、考大学的道路。这几年的职高冷、普高热现象就足以说明这种心态。在这种心态下的扩招,必然会相应增加特困生人数。

第三,农民增产不增收、城镇下岗职工增多等社会因素使一些家庭收入下降,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在校特困生比例的提高。

以上是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特困生的产生和暂时增加的原因。具体分析来看,特困生贫困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家庭贫困。1996年招生并轨以后,为做好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每年11月份我校都对全体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及其在校月收入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全校特困生进行走访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特困生主要来自下列五种类型的家庭(见表二)。

表二我校96级—99级特困生家庭经济贫困类型

类型

年级

经济落后地区

多子女

父或母下岗

单亲或孤儿

灾害

其他

96级

50.7

22.7

7.2

1.5

2.8

-

97级

55.1

20.1

8.5

1.9

2.1

-

98级

53.4

18.4

10.4

1.8

3.5

-

99级

50.5

17.1

13.7

2.1

2.7

-

1.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家庭。这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不好,乡镇企业不发达或者尚处于空白,当地农民经济收入低下,无力支付孩子的上学费用。这部分学生所占比例较大,约占特困生总数的54%。

2.农村多子女家庭。目前农村两孩以上的家庭仍然比较普遍,造成了子女在就学方面的经济压力。特别是几个子女同时上学,家庭的经济困难就更大。这部分特困生所占比例也不小,约占20%。

调查数据表明,前两种类型家庭的特困生比例虽然目前较大,但在逐年降低,这得益于国家扶贫政策力度的加大和农民生育观念的进步。

3.城镇下岗或单位效益不好的职工家庭。这些家庭仅靠政府的救济金或单位每月百元左右的工资来维持日常生活,根本无法供养孩子上学。这部分学生的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在特困生中约占10%。

4.父母双亡或单亲家庭。亲戚或单方父母无力解决孩子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5.发生天灾人祸的家庭。这些家庭本来经济状况尚可,但由于遇到自然灾害或家庭成员突患重病等,使家庭经济入不敷出,经济状况突然恶化。

二、特困生“困”在哪里?

特困生的困难首先是经济困难,但经济困难又导致了特困生在学习以及心理方面的困难。

1.在校生活状况艰难。特困生经济上的困难直接影响了他们在校期间的生活状况。我校特困生中月收入低于80元以下的占l/3左右(见表三),这点钱使吃饭都捉襟见肘,更无从谈及其他消费了。

表三我校96级—99级特困生月收入状况

月收入(元)

年级

120-110(含100,下岗)

100-80

80-60

60以下

96级

26.8

31.4

28.5

13.3

97级

30.6

32.1

25.7

11.6

98级

30.3

32.8

26.4

10.5

99级

37.7

35.6

22

4.7

这些同学平时也很少花钱买衣服,穿的往往大一时的军训服装或运动服装。他们一学期的生活费用就是开学时从家里带来的二三百元,有时连肚子都填不饱,更不用说拿钱去看电影、郊游和交朋友了。因此,丰富的大学生活对他们来说并不丰富,他们只盼望着早一点毕业、早一点工作、早一点挣钱。

2.学习成绩不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除极少数特困生学习成绩较好外,大多数特困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在我校每年的“三好学生”评比中,特困生获奖比例不到3%;在1998年我校开展的首届朱敬文奖学金评选中,241名获奖者,特困生只有5名;而在首届朱敬文助学金评选中,由于规定学习平均成绩不低于75分,结果有3个班级21名特困生无一获助。造成特困生学习成绩不佳的原因除了学习方法不当外,主要是平时营养不够,致使学习效率不高;经济负担转化成了思想包袱;忙于勤工助学致使学习时间无法保障等。

3.心理问题不少。从整体上讲,特困生有优于其他学生的一些心理品质,如吃苦的精神、坚韧的毅力、独立的自理能力。但从个体分析来看,特困生的心理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自尊心与自卑感的矛盾”[3],这是特困生最为突出的心理特征。这些学生大都是在一种比较艰苦的环境下考上了大学,他们的成功往往能受到家乡父老的赞许和同龄人的敬佩。这种成功、赞许和敬佩使他们赢得了自尊,这种自尊又驱使他们在新同学面前追求一种平等,甚至超过他人的心理需求。为了这种平等,他们有时隐瞒自己的家庭情况,以免引来同学的同情眼光;有时宁愿暗地吃苦,也不愿求助他人,更不愿意接受自认为是施舍性的帮助。而与此同时,由于特困生多数来自农村或家庭条件较差的家庭,上大学前的生活环境或学习条件都比较落后,使他们在知识面、信息量以及实践能力方面与其他同学有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又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加之经济的拮据、学习的困难,自尊心又因此受到极大的冲击,常常陷于极度的自卑之中,表现为内向孤僻、自我封闭。

二是独立性与依附性的矛盾。艰苦的环境使特因生较早地品尝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使他们不得不独立地面对和解决人生历程中的一道又一道难关,因此他们上大学后往往能够很快地适应环境,生活自理能力较强,遇到困难时也习惯于独立地去解决和处理。但同时他们又有很强的依附性。这主要表现在对父母、学校和国家的要求上。如没钱了往往会求助于父母,认为父母供养自己上大学是天经地义的事,至于父母怎么筹钱则很少考虑;总是希望学校多给点困难补助,而没有树立努力学习争取奖学金或参与勤工助学的意识,有时甚至认为国家减免学费也是应该的。

三、特困生如何解“困”?

特困生的出现和增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以及扩招本身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要想更好地解决特困生问题,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继续完善“奖贷勤补减免”的特困生资助体系。首先是建立“双轨制”的奖学金制度。正如上文所述,特困生由于经济压力大、思想负担重,多数学习成绩很难与其他同学相比。因此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用于奖励特困生的专项奖学会,把获奖条件放宽些,尤其是学习成绩降低些,使特困生有更多的获奖机会。因为奖学金不同于助学金,它能使困难学生在经济上得到资助的同时,更得到一种精神的激励。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其次是通过勤工助学补助特困生,将勒工助学和困难补助结合起来。如果说国家提倡勤工助学的初衷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目前高校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资助困难学生。把二者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使特困生有更多的助学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劳动拿到助学金,有利于特困生克服依附性心理的产生,培养自立自强精神。

再次是适当减免部分特困生的学杂费。学杂费减免是高校招生收费制度改革的一个配套措施,但由于学杂费已经越来越成为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这项政策有些学校根本没有执行;有些学校虽然执行了,也只是“蜻蜓点水”。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些特困生即使获得了奖学金或助学金。也仅能解决日常的生活费用,而一年又一年的学杂费却像一座山一样压在他们的心头。因为他们无力支付高昂的学杂费,再加上学校不时催交,不仅学习受到了影响,心理上更增加了压力。减免学杂费,可以解除特困生的思想负担,创造一种有利于他们成才的宽松的育人环境。

2.借鉴国外办学经验,改革高校现行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和完全学分制。即学生在取得入学资格后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分阶段完成自己的学业,只要拿满学分就可毕业。这种“同进不同出”、“宽进严出”的学制和学分制,不仅可以提高办学质量和学生个人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为一些特困生提供了自己解困的条件。他们可以工作一段时间,学习一段时间,以打工挣得的钱支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也可以缩短学习年限,在短时间内拿满学分,降低学习费用。

3.精神解困[4]——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是解困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困生产生种种问题的根源是物质贫困,而由物质贫困引起或诱发的往往是思想或心理上的问题。相当一部分特困生所受的精神困挠往往大于物质困挠”[4],因此解决特困生精神方面的困挠是我们开展解困工作的关键所在。

首先,教育特困生正确认识和看待“贫困”。在校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对个人面临的困难和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尚不能做出完全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有些特因生认为贫穷是一种耻辱,自认为“矮人一等”;也有的特困生把这种贫穷归结于家庭,乃至国家的现行政策而产生埋怨情绪;更有权个别虚荣心强的特困生为了解决暂时的困难而自甘堕落。因此,必须教育特困生正确看待目前自己遇到的困难,要让他们认识到这种困难不是自己的过错,没有必要因此而自卑,更没有理由埋怨父母和家庭;这种困难只是暂时的,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党和政府、学校和社会都在着力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因此萎靡不振,更不能产生抵触情绪或绝望心理;要正确对待他人的帮助,互助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注意勤俭节约,克服攀比心理,要洁身自爱,不卑不亢。

其次,加强特困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上海对某高校500名学生作了一次挫折调查。发现71%的人遭受过挫折,其中学习和生活困难是学生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5]。而当代大学生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少社会磨炼,尤其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抗挫折能力更是令人担忧。要教育特困生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处理眼前困难和一生发展的关系;要利用一些逆境成才的事例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要教育他们辩证地看待经济上的困难,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把压力变成动力;要教育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精神,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等。

再次,开展必要的心理咨询活动,对特困生进行心理疏导。特困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特殊,心理疏导必须具有针对性,如在方法上注意给他们倾诉渲泄的机会,以缓解心中的压力和苦闷;鼓励他们参加正常的班集体活动,开展必要的人际交往;正确对待友谊和爱情问题;引导他们完善自我人格,克服不应有的自卑心理。培养具有内在价值感的自尊,真正成为一个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合格大学生。

四、解“困”对扩招的意义

1.促进高校扩招根本目的的实现

高校扩招,现阶段对正确引导消费、扩大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等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扩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这就要求高校要更多更快地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比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扩招当然要加大教室、宿舍、实验室等硬件建设力度,但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扩招以后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改革教材教法等手段来提高育人质量。另一方面就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来确保在校大学生都能成为“合格品”或“优等品”。这其中包括建立“奖贷勤补减免”资助体系,为特困生提供一个与其他同学平等的成才环境。因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中“有60万人是特困生,特困生比例近15%左右”[6]。而且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学费的增加,特困生的人数增多和程度加深的可能性随时存在。如果这样大比例的特困生因为上述各种困难没有得到解决而未能成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那么就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人才的浪费,高校扩招的根本目的就无从谈起。

2.确保公民在接受高等教育机会面前的公正和公平

高校要继续扩招就必然要提高学费,因为如果收费标准远远低于实际成本,那么招生越多亏损就越大。扩招肯定难以为继。但在国家目前对高等教育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收费标准是必然的事情,而这必然会加剧竞争的不公平性。因为“按1997年高校学费标准,当学费增加10%时,约有ll%的学生会因负担不起学费而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7]。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8]在使个人获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因此,绝不能因为经济的困难而将贫寒子弟拒之于高校门外,否则教育法赋予人们的受教育权利就成了小康和富贵人家子弟的特权。这既违背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初衷,又有悖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基本原则。更何况世界各国都把接受教育机会的平等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的高等教育改革更要遵守效率和公平相统一的原则。重视和解决特困生问题,一方面可以为在校特困生营造一个有利于成才的环境;另一方面而可以使家境贫寒的学生在上学前就可以预测可能得到的资助,不因经济困难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从而同样享受扩招带来的好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个公民在接受高等教育机会面前的公正和公平。而“公平性才是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前提”[8]。

3.消除高校扩招中的主要外部制约因素

高校扩招既有内部制约因素如师资力量,硬件设施,也有外部制约因素加大学生的就业等,但目前主要的外部制约因素就是民众对大学收费标准的承受能力问题因为收费标准如果超过多数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人们就不得不考虑是否上大学或上什么样大学的问题。在1999年招生中,以往很少有人报考的农林医师出奇地热门,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这类学校或专业收费较低且有专业奖学金。这不仅直接影响了高校扩招的生源,而且对“高校学生的社会构成”[9]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按目前的收费水平,各省市虽有差别,但据云南等省的调查情况来看,大体上有20%到30%学生的家庭已经很难承受”[9]。而恰恰是这些国家决定大开发的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一方面为了弥补高校扩招的人才培养成本,必须提高收费标准;但另一方面又不能因为高收费而将优秀的贫寒子弟拒之门外。解决这两难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要在提高收费标准的同时,重视和解决特困生问题,使有经济承受能力的学生家庭多数些学费,而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又能得到资助,从而消除高校扩招中的主要外部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许祖华,厉正宏.有待和谐的扩招“三重唱”[J].半月谈内部版,1999.(10):16-23.

[2]歧喻.作为学生家长的隐忧[J].高校理论战线.1999.(10):12-13.

[3]哀敬伟,董丁戈.高校生活困难学生心理状况分析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1999,(4):84-85.

[4]严峰.精神解困:贫困生工作的难点和重点[J].思想理论教育,1997,(12):53-54.

[5]刘秀兰.加强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1999,(2):56-57.

[6]张慧洁.切实加强高校特困生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1999.(5):66-67.

[7]本报记者.高校学费面面观[N].南方周末.1999-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