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权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20:50:40

扩权改革

扩权改革范文篇1

为贯彻落实《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扩大县(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通知》(以及《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扩大县(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现结合我市实际,就落实做好该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切实增强对扩权强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实施扩权强县改革,将部分省、市政府部门的管理权限下放给县级政府部门行使,是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深入实施“两创”总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扩权强县改革,有利于调整理顺省、市、县三级政府的权责关系,减少行政层级,加快推进县级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增强县级政府的自主决策和统筹协调能力,特别是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能力,增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有利于减少行政审批层级和环节,加快投资项目审批,更好的推动项目建设;有利于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从一定程度缓解当前企业发展资金压力和增加群众收入,对服务企业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确保管理权限尽快落实到位

此次扩权强县改革,共涉及省、市49个部门下放我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443项(具体见附件),其中省级30个部门311项、市级19个部门132项,并要求在4月底前下放到位并顺利运作。作为权限承接方的市级各相关职能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确定分管领导和具体人员,及早准备、密切配合、积极主动地做好与上级对口部门的衔接工作,确保管理权限尽快落实到位。涉及省、市个别部门的部分权限,鉴于我市没有完全对应的工作部门,应按市里确定的工作职能,由有关部门负责具体做好对口衔接工作,不得相互推诿。市发改局除与上级发改部门做好本部门相关权限下放衔接工作的同时,还要牵头加强与省市发改部门关于扩权事项工作开展情况的联系与沟通。

三、确保管理权限下放后规范有序运转

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权限下放情况,在现有人员编制范围内,调整内设机构,充实审批科室力量。要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研究制定有关确保下放权限规范有序运转的配套政策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具体承担新扩权事项业务人员的培训。对下放的权限,能进审批中心办理的一律进中心统一集中办理,能由市政府部门派驻在乡镇(街道)机构办理的一律由派驻机构办理,并力求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要自觉接受上级部门对下放权限运转情况的监督指导,并根据权责一致原则,建立健全相关责任追究机制。

四、确保按时完成扩权强县改革工作任务

一要加强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扩权强县改革协调小组。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由市发改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市发改局、法制办和行政审批中心等部门人员组成,具体负责牵头协调、督促指导和上下联系沟通等工作。市级各相关职能部门也要确定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并在4月25日前将扩权强县工作落实情况形成书面总结材料报市扩权强县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

扩权改革范文篇2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区县扩权改革工作的通知》(**办发〔**〕24号)精神,赋予我县188项行政权(见附件)。为切实推进我县扩权改革工作,增强统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经县政府研究,现就进一步推进我县扩权改革工作贯彻实施意见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我县扩权改革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扩权改革是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我县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全国5A景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直辖市的“窗口”和“门户”。实施扩权改革,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县体制优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动政府管理创新,进一步减少管理层次,简化办事程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扩权改革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客观要求。实施扩权改革,能够克服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上下层级之间权限不清、管理权限过分集中等问题,有利于正确处理合理分权与适度放权的关系,进一步扩大县级管理权限,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着重履行实施市场监管、搞好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等职能,切实把政府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广大民众服务、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进一步规范政务管理,方便人民群众办事。

(三)扩权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实施扩权改革,赋予我县更大的许可审批权、税费征收权和人事编制权等行政权项,能够进一步增强我县统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充分激发我县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改善我县发展环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狠抓落实,分类抓好扩权改革的相关工作

(一)迅速分类对接。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市政府令第209号要求,行使好市政府确定赋予我县的行政权项,不得推诿和拖延。按照权责统一原则,迅速对接工作,划分和界定相互间的权力与责任,确保不出现管理的脱节和真空。对依法界定的行政权项,要明确行政管理主体;对依法授权的行政权项,要明确行政管理程序;对依法委托的行政权项,要自**年1月1日起30个工作日内签订行政委托书,载明委托当事人名称、委托事项、委托依据、委托范围、委托权限和委托责任等内容,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自行政委托书签订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报县政府存档备案。

(二)制定配套制度。县府有关部门要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程序,保证扩权改革工作的有序运行。一是要结合本部门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按步骤地认真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二是要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特别是权力接收的具体实施办法,务必做到权责统一,尤其要明确责任,保证在职权、职责调整后依法有序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防止有权无责或有责无权的现象发生,保证行政权力的正确行使。三是要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加以制度化,建立扩权改革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三)加强工作指导。县政府法制机构要加强对扩权改革工作的调查研究,跟踪改革进度,研究改革问题,总结改革经验。要主动配合市级有关部门对我县实施的依法界定、依法授权和依法委托所涉行政权项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搞好宣传,营造扩权改革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一)抓好学习培训。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区县扩权改革的培训工作,把学习市政府有关区县扩权改革的文件和有关业务知识列入重要日程,统筹安排,利用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抓好我县扩权改革的培训工作,使有关工作人员全面领会区县扩权改革工作的精神和内涵,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二)实施政务公开。要按照国务院、市政府及我县关于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大扩权改革工作的政务公开力度。县府有关部门要对本部门实施扩权改革工作后的行政权项进行梳理,并按规定予以公开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办事程序、附带收费以及监督检查等内容依法予以公开。

(三)搞好宣传工作。要通过新闻媒体报道、现场集中宣传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媒体,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使广大公务人员和人民群众广泛知晓,为我县扩权改革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加强领导,确保我县扩权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扩权改革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从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发展的“314”总体部署、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将贯彻实施扩权改革工作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单位,建立工作班子,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务求实效。同时,要结合实际,及时发现并解决扩权改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深入推进扩权改革工作,重要问题要及时向县政府报告。

扩权改革范文篇3

一、强县扩权应是

省直管县前的有序过渡

从*年起,*、*、*、*、*、*等省先后开始了“强县扩权”的改革,把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一些重点县,在经济管理方面形成了近似于“省管县”的格局,海南省出于土地面积和人口较少的因素,已经完全实行了“县市分治”,市只管理城市本身,县则由省直接管理。重庆直辖后,也完全过渡到直管区、县,这为进一步推广省直管县积累了经验。

从各地实际情况来看,省直管县可以从财政方面入手,由省直接统管县财政,逐步地让地级市恢复到城市管理的职能上去。目前各地实施的扩权强县,目的是在行政区划不变的情况下,把部分权限下放给县,以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推动扩权县(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尽快形成一批经济活力强、发展速度快、综合素质高、带动作用大的县(市),促进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既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制度创新的客观需要,也是增强县(市)自主发展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环节。

县域经济落后是广东的弱项,全省68个县(市),面积占全省总量的83.8%,人口占62.8%,但财政收入仅占6.5%。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现状,被广东快速工业化取得的经济成就掩盖了。权威部门调查表明,目前阻碍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是县级政府权力小、财力弱、负担重,缺乏经济发展的自主权和积极性。同时,由于管理层次过多,导致运行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广东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一大战略来抓,出台了激励型的财政机制,下放经济管理权限,已下放给地级市的审批权,除另有规定外,一律下放到县(市)。下放的权力主要涉及市场准入、企业投资、外商投资、资金分配和管理、税收优惠,认定个人的技术资格及部分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还出台了加强县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有关文件,真正从人、财、物入手,加强省管县及激发县域经济的发展潜力。

在强县扩权上,河北出台的政策是:第一,坚持能放都放。扩大管理权限的基本原则是:“责权统一、重心下移、能放都放、依法合规”,逐步做到除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以外,原需经设区市审批或管理的,变为由扩权县(市)自行审批、管理,报市备案;原需经设区市审核、报省审批的,原则上变为由扩权县(市)直接报省审批,报市备案。对国务院有关部门文件规定须经设区市审核、审批的事项,采取省、市政府委托、授权等办法放权。扩权县(市)取得相应的管理权限后,同时承担与管理权限对等的责任。第二,逐步全面推开。扩大管理权限首先在部分县(市)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搞第二批。首批试点县的选择,注重把握四个方面:县(市)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合理布局,发展潜力,城区统筹兼顾。

“省直管县”和“强县扩权”,在目前国情条件下对于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最现实的选择。不少地方总结经验时,注意到了浙江经济大发展的经验,也认为有“省直管县”和“强县扩权”的功效。强县扩权无异给条件好的县(市)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使之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为最后省完全管县做好准备,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市管县的体制下,市级机构,实际上多是起上传下达的作用;县里要解决实际问题,往往要直接找到省里的厅局。而省里的一些决定、措施,也要经过市级,才能贯彻到县里。这样多了一个环节,不利于政令的畅通。有人甚至说,在省和县之间,加进一个市级机构,只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多安排一批干部。这样的说法可能有些极端,但这其中的利弊究竟如何,确实是可以讨论的。然而,在推进强县扩权过程中,新的矛盾显现出来。

一是省辖市对扩权县市的支持力度减弱。比如,在财政配套资金问题上,对于一些已经审批的项目,省里资金下来了,要求省辖市配套的部分没有到位,而省里又没有直补的政策,这样就给县(市)发展带来很大资金制约。

二是省直部门在扩权政策中定位模糊。这些部门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他们各自都有自上而下的一套行政体制和管理体制,扩权政策在这种既成的事实面前显得无能为力。

三是扩权带来的这部分县(市)事实上与原来隶属的省辖市管理脱钩,催生了与原来省辖市的矛盾。扩权县既要主动维护使用对省一级部门的话语权,还要维护与市的领导关系,这就大大增加了这些县(市)主要领导进行协调的工作量。

二、省直管县改革的

步骤、方向和政策建议

理论界对改革市管县体制提出了许多政策建议,出发点是使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行政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更好地统筹城乡,解决“三农”问题。但行政区划事关中央与地方关系、条块关系、各级政府职能的合理设定以及未来民主体制、民主成本等重要问题,既要积极探索,有所创新,又要保持稳定,谨慎从事。实行省直管县的改革,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必须按照中央的精神,遵循一定的原则,理顺各种关系。同时,也要考虑后续的巩固和进一步的改革。

省直管县的改革,总体上可以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步骤是目前各省的改革试点,即省主要对试点县的财政进行直管,并适当下放经济管理权,但仍维持市对县的行政领导地位。第二个步骤是市和县分治,相互不再是上下级关系,各自均由省直管,重新定位市和县的功能,市的职能要有增有减,县的职能要合理扩充。第三个步骤是市的改革,合理扩大市辖区,调整精简机构和人员。总的方向应当是,撤消传统意义的管县的地级市(级别可保留),省真正直管县。

第一,按照总理的讲话精神,在“具备条件的地方”进行改革的尝试,不够条件的可以再等一等。切不可一轰而起,搞一刀切。这里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具备条件的地方”主要包括: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省域面积处于中小程度,且改革呼声比较强烈,干群认识比较一致。二是对层级不要刻意划一,要考虑到地区的特殊性。

第二,在改革推进中,发展县域经济是十六大提出的今后国家改革建设非常重要的战略布局。解决“三农问题”,县级政府责任重大。省级政府应把大量的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到县级行政单位,使得大量的具体事务由县级行政单位解决,减小省县发生关系的工作量,这是目前县级行政单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县级行政单位功能完善,成为真正的一级权力主体,其发展经济和社会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将会大幅度提高。

第三,目前省直管县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表面是扩权县(市)与省里、市里对接不好,沟通不好,对扩权政策不熟知,用得不足,不活,但实际上是缺乏相关实施细则,一些应该下放到县(市)的管理审批权限没有下放,仍需到市里办理,扩权政策执行不彻底。这就需要中央、省出台一些文件,以保证强县扩权的推进力度。

第四,在强县扩权基础上的省直管县,这种体制上的大手术,牵涉到数以万计官员的利益,其影响之巨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说,我们以往的所有改革都要考虑到群众的承受度,那么,这项改革所要进行的机构和人员调整,将主要考验地级市及官员的承受度,从改革试点的情况来看,这一层级还有不少疑问和困惑需要解决,在面上对改革不好提出反对的意见,但心里还有抵触和某种失落感。此方面还应做大量艰苦的工作,要考虑比较稳妥的渐进式改革方案。

第五,在条件成熟后改乡镇政府为县级单位的派出机构,合理确定乡镇行政机构的管理幅度。目前,镇乡财政风险日益显现,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受损严重,国家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也会使乡财政收入减少,如果不采取改革措施,乡镇为保运转,就可能转嫁压力,继续违规克扣农民,农民负担也难根治。为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明确乡镇一级政府在今后改革中的定位,可考虑把乡镇一级政府改成为政府的派出机构,财政由县政府掌控和统筹,这样也可防止新的“三农”政策落实出现反弹。从服务于强县扩权和省直管县的高度出发,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撤小乡并大乡工作。

扩权改革范文篇4

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区县扩权改革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4号)精神,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乡镇执法监管强化公共服务试点工作的决定》渝府令第198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实施区县扩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决定》渝府令第209号)总体要求。现就切实做好我区镇级执法监管工作,增强统揽镇域经济发展能力有关事项交流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3.14总体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政府管理创新,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能,切实理顺合理分权和适当放权的关系,加快形成权责一致、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为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进一步明确镇级执法职责,通过开展镇级执法监管工作。依法界定协助义务,规范委托执法权限,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镇级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真正实现镇政府由传统的全能型、管制型向法治型、服务型的转变,切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工作任务

切实担负起对当地受委托执法监管的职责,1依法行使法定执法职能。各镇要依法行使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执法职能。统一领导和协调本辖区的执法监管工作。

2认真落实委托执法职权

1委托执法领域。区行政执法机关和市级行政执法机关在区设置的具有独立执法权的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区级行政执法机关)委托镇政府实施行政执法限定于以下三个领域:一是公共安全监管领域。主要涉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销售与燃放烟花爆竹管理、乡村道路交通安全、内河交通运输安全、非煤矿山安全、农业机械安全的执法职权;二是市场秩序监管领域。主要涉及食品卫生、药品监管的执法职权;三是人口资源环境监管领域。主要涉及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殡葬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环境保护管理、森林管理的执法职权。区级行政执法机关委托执法范围主要包括12个部门51项权项

2受托执法主体。本次限定受托执法的主体为各镇人民政府。各镇政府要以区行政执法机关的名义在委托范围内行使行政执法职权。

3委托执法权限。区行政执法机关委托各镇政府行使行政执法职权。各镇政府的职权只限定于行政检查权、违法行为制止权、部分行政处罚权。

就达成一致协议的具体委托事项和权限签订书面委托协议,4委托执法方式。区行政执法机关与各镇政府在合法、自愿的前提下。并向社会公示。各镇政府应严格按照法定执法程序,使用委托行政执法机关的法律文书,从事受委托执法事项的执法活动。

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受托镇政府行政执法行为有过错的区行政执法机关承担法律责任后,5受托执法责任。区行政执法机关对受托镇政府的行政执法行为应负责指导。可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和追偿损失;情节严重的区行政执法机关可以解除行政执法委托协议。受托镇政府超越委托权限和范围行使行政执法职权,或将委托的行政执法职权再委托给其他组织或个人行使而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受托镇政府自行承担。

执法过程中收取的行政罚款收入,6罚款收入管理。镇政府接受区行政执法机关的委托。必须严格执行“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统一上缴国库。

积极履行好行政执法协助义务不得推诿拒绝或消极对待。3积极履行协助执法义务。各镇政府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工作要求

扩权改革范文篇5

一、强街扩权以来的经验和成效

1、确保街道职责归位

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上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职能职责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执法谁负责”等原则,科学界定上级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在街道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权责关系,将上级部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和责任下沉到街道,确保街道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不缺位、不越位、能归位,真正负起本区域改革、发展、稳定的责任。同时以“增强统筹发展能力,培育壮大街道区域经济,促进街道社会和谐”为出发点,上级的直管部门设置应实行“一街一所”,并坚持“依法下放、能放则放”原则,将上级部门派驻街道的机构一律下放给街道管理。

2、双重管理到位

通过细化“双重管理”办法,凡直管部门的党团关系实行属地管理,其负责人的任免、交流应征得街道党工委同意,主管部门对派驻机构及其负责人考核应征求街道意见,赋予街道对直管部门及其负责人履职情况评议权。

3、简化行政审批,提高工作效率

城镇规划区外的小型项目建设涉及的规划定点、建设许可、质量监督等审批事项,相关主管部门下放或委托街道负责。不需财政补助投资额在50万元以内的建设项目,下放给街道会审。物业公司年审、社区医疗服务站(室、点)的审批及年审,占道开挖、停(洗)车场及广告牌(栏)设置的审批,街道办事处签署审核意见。

4、行政执法:“看得见”与“管得着”结合

按照依法行政、权责一致原则,适当下放执法权,实现行政执法权与行政执法责任有机统一,向街道下放或委托规划、建设等违章处罚权和安全监督处罚权,矿山和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处罚权,道路交通安全处罚权,文化监管执法权,劳动监督执法权等。

二、强街扩权存在的问题

1、街道角色定位不明

涉及街道权力“强化”与“弱化”改革取向的不确定性,由此而成的上级政府和街道权责不清、职能错位,使强街扩权面临艰难选择。

2、“条块”分割,体制坚冰难打破

政府职能行使的前提和基础是权力。不同的“条块”权限划分必然产生不同的动力机制。目前,在依法行政的大背景下,从立法体制到执法体制,从执政理念到执政行为,权力分配的天平总是倾斜于“条条”。在“条条”主导下的“条块”分割,其结果是部门上划、权限上收、责任下放。上级职能部门派驻街道的机构,不断切割着街道办事处的行政权力。街道面对现行的人、事、财“谁主管谁负责”,做事担责“属地管理”原则的管理体制,充满了苦恼与无奈。

3、权责错位,行政能力难保证

“条块”分割,必然形成“人、事、财”不匹配,“权、责、利”不对等状况。目前,街道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责任人”、众多“责任书”和“一票否决”的责任压力,却在行政管理方面缺少行政处罚权,在国土资源管理和城乡建设方面缺少规划权和建设管理权,在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上缺少融资贷款权,在安全稳定方面缺少监管执法权,在分配方面缺少激励调控权,等等。在压力型管理体制下,街道不得不无条件地承担着太多上级政府压下来的任务。权力缺位、责任越位,街道缺乏应有的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三、强街扩权的建议

1、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在强街扩权上,要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应重点解决街道职能是强化还是弱化,有无必要增强街道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问题;县和街道两级管理层面,如何实现“人、事、财”,“权、责、利”相统一,如何正确处理“主管负责”与“属地管理”关系,以及“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等问题。

2、明确目的,锁定走向

强街扩权,目的是增强街道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区域科学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能。受权力配置制约,街道在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能力上基本不具备,真正能够履行的职能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因此,强街扩权,上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应在有利于街道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两个方面下功夫,街道也应围绕加强社会管理和搞好公共服务切实转变职能。

3、遵循原则,理性扩权

强街扩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依法行政原则。强街扩权应与法律、法规、规章相衔接,按法定程序运作。二是开拓创新原则。强街扩权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向,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柜架下有所突破。三是权责统一原则。按照“人、事、财”匹配,“权、责、利”统一的要求,尽可能理顺上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与街道的关系。四是循序渐进原则。强街扩权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现行法律法规和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气候等诸多因素制约,只能依条件成熟度作决策,不可一步到位。

扩权改革范文篇6

强县扩权的浙江实践

县域经济发达是浙江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浙江全国百强县数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县域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超过60%。县域经济的繁荣不仅得益于浙江长期坚持和积极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而且与不断实施强县扩权政策、理顺市县政府间关系密不可分。200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总结推广县级政府扩权改革试点经验”。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先后四次出台政策,扩大部分经济发达县(市)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出台扩大萧山、余杭、鄞县、慈溪等13个县(市)部分经济管理权限的政策,主要内容有扩大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审批权、扩大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权、简化相应的审批手续等四项。1997年,在萧山、余杭试行享受市地一级部分经济管理权限,主要内容有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审批管理权限、对外经贸审批管理权限、金融审批管理权限、计划管理权限、土地管理权限等11项。同年,又授予萧山、余杭两市市地一级出国(境)审批管理权限。2002年,实行新一轮的强县扩权政策,按照“能放都放”的总体原则,将313项原属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17个县(市)和萧山、余杭、鄞州三个区,这次放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主要涵盖计划、经贸、外经贸、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等12大类。

然而,随着2002年以来经济强县(市)快速发展,过去几轮的扩权已不适应经济强县(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出现了许多新的体制矛盾和机制障碍: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明显不足,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全面履行;发展所需的市场监管服务机构缺乏、编制受限,制约了强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强县扩权政策的执行与现行体制和法律法规不相适应,许多权力难以真正下放。并且,除经济强县(市)以外的其它县发展也很快,普遍出现了县市一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升。

因此,扩大经济强县(市)的管理权限已势在必行。2006年11月14日,《关于开展扩大义乌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下发,确定将义乌市作为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改革试点,并且逐步予以推广,这标志着浙江省的第四轮强县扩权正式启动。文件规定,除规划管理、重要资源配置、重大社会事务管理等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外,赋予义乌市与设区市同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允许义乌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和完善有关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支持和帮助义乌市设立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外汇管理、股份制商业银行等相关分支机构,并协调赋予这些分支机构设区市或相当于设区市的职能,完善义乌市经济管理服务网络,并且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激励机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配套下达了《关于义乌市扩权试点实施方案的复函》、《关于扩大义乌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通知》和《关于省级有关会议和文件发放范围扩大到义乌市的通知》三个政策文件。根据依法放权的原则,文件明确将金华市16项管理权限以延伸机构方式、115项管理权限以委托或交办方式下放给义乌市;扩大义乌市472项省级部门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省级部门制定和下达的各类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计划和指标,凡是安排到设区市的,扩大安排到义乌市,并对省级有关会议和文件发放、业务性工作和责任制考核、统计报表上报,以及与管理权限下放相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问题作了规定。

到2007年底,文件中明确下放的603项扩权事项已全部完成权限移交,有572项事项和权限已得到落实;其中,省政府下放的事项共计443项,金华市下放事项129项。通过近一年的试点实践,扩权事项和权限运行较为顺利规范,配套制度和衔接机制正在逐步完善,改革试点成效正在逐步显现。一是政府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下放,扩大了义乌市政府管理的自主权,增强了政府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能力,尤其是省级部门制定和下达的各类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计划和指标直接安排到义乌市,如国土部门下达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劳动保障部门下达的社会保障工作目标任务等,减少了市县政府间在要素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和冲突,调动了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使县级政府能因地制宜履行职能,其决策和管理更贴近基层实际。二是政府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在本次扩权的603项管理事项中,绝大部分属于省略中间环节的事项,即原须经金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审核报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批准和管理的事项,改由义乌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审核并直接报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审批。扩权政策的实施,在一定范围内减少了行政管理的层次,减少了审批环节,简化了审批程序,提高了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使得政府能更加直接、近距离地为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有效服务,实现了政府工作的提速、提质。三是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委托、交办、机构延伸等多种形式,部分原须到金华市办理的事项,可在义乌市直接办理。而且义乌市以扩权改革试点为契机,顺势而为,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和扩大365便民服务中心功能,把包括新扩权事项在内的直接面向市场和社会的审批、审核事项受理纳入办事服务中心,同时设立交通、金融、税务等四个分中心,实行“一窗受理、一站审批、承诺办结”,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既方便了群众办事,也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

改革面临多重困境

义乌扩权改革试点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市管县体制的束缚,省、市、县政府间关系进一步趋向于市县分治和省管县体制的格局。但应该看到,这次扩权改革试点没有从根本上瓦解市管县体制,具体管理权限的下放应该说远没有达到《意见》所决定的“除规划管理、重要资源配置、重大社会事务管理等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外,赋予义乌市与设区市同等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程度,义乌县域发展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这既有省级政府对这次扩权改革试点力度的把握问题,更有深层次的体制原因。中国现行的行政层级体制和资源配置模式已经将地级市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制度化甚至法律化,省级政府已经很难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对市县政府的权力和利益重新调整,地方政府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着动力不足、权限不足,甚至是合法性不足的多重困境。

长期以来,我国是按照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行政体制来建立各种相关制度的,在许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中,地级市的管理权限得到了明确的承认和体现。早在1983年,国务院有关行政区划批复中就正式使用“地级市”这一名称,1985年民政部在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沿革(1949-1983)》一书时,也对原来设置的市逐个予以认定,统一将市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尤其是行政许可法实施以来,地级市政府部门的相关管理权限进一步得到相关法律的明确,权力下放反而是对现行法律秩序的破坏。

在义乌扩权改革试点过程中,许多亟需下放的管理权限由于部门的有关法规和政策而无法实现下放,特别是实行垂直管理的质监、国土、海关、金融、检验检疫等部门尤其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扩权改革对现行的行政复议/诉讼救济机制也造成一定的挑战和影响。就行政诉讼而言,最突出的是被告问题。当下,义乌扩权的方式主要是授权、委托、交办和机构延伸,而从行政法上的“授权-委托”理论出发,如果是授权,原则上被授权组织具有独立的法律主体资格,可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如果是委托,被委托组织并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主体资格,责任承担者应是委托者。在这轮扩权事项中,涉及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权限基本上是通过委托形式下放给义乌市行使,金华市有关部门也统一刻制了B章交义乌市。但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只能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方可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因此,这些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权的下放尚缺乏充足的法律依据。如此一来,大量以“委托”方式下放的权力都将遭受“权责不统一”的尴尬,即权力已下放给县级政府或职能部门,但一旦引发诉讼,仍以原机关为行政诉讼的被告(行政复议中也存在这个问题)。因此,下一步应抓紧研究制定扩权改革的政府规章,提出《关于省政府扩大县(市)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暂行办法》,规范扩权方式和扩权程序,明确职责权限,解决扩权改革中遇到的一些法律障碍,进一步增强扩权改革的合法性。

理顺省市县政府间关系的基本思路

在市场化进程中,由于“市管县”体制失去了原有的制度支撑条件和相适应的制度环境,其体制绩效越来越不明显,暴露出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问题。而“强县扩权”本身是一种依靠行政力量破除阻碍市场经济发展体制性因素的行为,是一种通过重新分配公共权力资源推进城市-区域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行的重要举措,是将本来属于县市的行政权力归还县(市),促进省域内形成扁平化的政区与行政管理结构,从而节省行政成本,使县(市)经济更具活力,加强县(市)横向经济联系的重要决策。可以说,“强县扩权”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增强了县级政府的自主性,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能力,优化了发展的制度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从体制改革的取向来看,“强县扩权”只是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框架下对市县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的调整,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扩权改革范文篇7

为了贯彻落实全省三次扩权强县座谈会精神,按照冀政办传[2005]94号文件要求,由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人事厅、省卫生厅等十一个省直部门组成的五个扩权强县工作督查组,于2005年8月16日—26日,对扩权强县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这是继今年3月和7月面上和系统督查之后进行的第三次督查。从各设区市及扩权县(市)反映的情况看,经过全省上下半年多的努力工作,扩权强县的主要政策基本到位,上下关系基本理顺,放权效应开始显现,扩权强县工作取得了阶段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各设区市加强协调,及时调度,扩权政策基本到位

按照省政府三次扩权强县工作座谈会的要求,省进一步完善了扩权政策,对扩权县(市)反映的问题作了明确答复。各设区市及其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放权工作推进力度,对70项扩权政策逐项进行了认真研究,有的转发了省直部门的实施意见,有的制定了本部门具体的操作办法,各项放权措施基本得到落实。石家庄市近期召开了全市扩权强县工作汇报会,听取33个市直部门和两个扩权县(市)的工作汇报,并对梳理出的项目配套资金比例、证照发放等9个方面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市长和分管副市长还分别到辛集市和平山县调研,帮助协调解决放权中的具体问题。唐山市再次召开了全市贯彻落实扩权强县政策调度会,听取了11个放权任务相对较大的市直部门工作汇报,对扩权强县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协调,同时,对于该由设区市统筹规划和统筹管理的交通、社会保险等事项,继续加强了统一规划管理,做到有序放权、放而不乱。秦皇岛市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扩权强县为契机,参照省对扩权县的放权政策,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将凡是能够下放给县(区)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区),凡是县(区)能做的事情全部交给县(区),让各县(区)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他各设区市也都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进扩权强县工作。

从督查的总体情况看,各设区市把扩权强县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领导重视,工作主动,措施得力,各项扩权政策已基本落实到位。

二、各扩权县(市)抓住机遇,用好政策,扩权效应开始显现

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增强了扩权县(市)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工作效率,带来了一系列的积极变化。

1、促进了项目建设。由于省里向扩权县(市)直接项目信息,扩权县(市)获得项目的机会、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增加,加上直接向省申报,减少了审批环节,加快了项目进度。上半年各扩权县(市)项目建设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平山县半年来直接办理审批、核准、备案类项目80多个,比往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丰宁县京津风沙源治理资金比往年提前4-5个月到位,为项目实施奠定了较好基础。宁晋县1-7月份在建、完工千万元以上项目98个,是年计划的1.63倍。黄骅市运作和落实超千万元项目167个,总投资达100.26亿元。

2、加快了经济发展。扩权后,各扩权县(市)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财政收入普遍保持较快增长。辛集市1-7月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9.14%,丰宁县财政收入同比增幅达107.1%。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定州市1-7月份,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4.1亿元,入统工业增加值7.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和162.8%。扩权强县政策,增强了扩权县(市)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

3、调整了发展目标。各扩权县(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新审视县(市)情,加强了发展战略研究和谋划。辛集市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中等城市两大目标,制定了工业强市、对外开放、龙头带动、商贸兴市、环境品牌五大战略。大名县提出了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打造食品工业城,建设河北、河南、山东三省结合部中心城市的新目标,并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组成课题组开展战略研究,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环境兴县的若干规定》等三个文件。承德、张北、怀来、安国市等扩权县(市)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对专业规划、年度计划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力争使县域经济在“十一五”期间有一个新的飞跃。

4、拓宽了发展空间。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增进了社会各界对扩权县(市)的了解和关注,提高了扩权县(市)的知名度,对引进项目、技术和人才、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扩权县(市)不仅能够得到设区市、也能够得到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发展环境更加宽松。

5、提高了机关工作效能。通过省、市有关部门的业务培训和“传、帮、带”,扩权县(市)的同志初步掌握了新的办事规则和运行程序,业务开始熟练,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扩权县(市)对各部门机构职能进行了调整理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行“一站式”办公和首办负责制,工作效率有很大提高。冀州市以扩权为契机,加快了市政务中心建设,服务质量、水平、效率大大提高。迁安市围绕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提速工作过程、提高工作质量,全市上下形成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问题和建议

在督查过程中,各设区市、扩权县(市)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这些问题,大部分已在《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扩权强县工作有关问题解决情况的通报》(办字[2005]94号)文中加以明确。需要重视和进一步研究的有:(一)对符合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扩权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先列入全省发展规划。(二)尽快协调解决项目融资难问题。在申请金融机构贷款时,金融部门要求提供设区市以上发展改革部门的立项文件。扩权后,扩权县(市)审批、核准、备案项目,金融机构还不予认同。(三)部分扩权县(市)扩权后建设用地指标偏紧。扩权前,设区市对扩权县(市)用地指标根据其需要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剂;扩权后,扩权县(市)的用地指标虽然给予了单列,但扩权县(市)建设项目增多,土地需求增加,不能在设区市范围内调剂用地指标,发现有的扩权县(市)的用地指标较扩权前反而减少。如三河市、辛集、武安等市都存在类似问题。(四)部分扩权县(市)对机构改革有观望态度,机构不改,体制不顺,有些工作难以开展。

扩权改革范文篇8

一、我省扩权强县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今年月日全省扩权强县改革工作会议后,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冀政号文件精神,统一了思想认识,工作上注重衔接,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月日、月日和月日,省政府又连续三次召开扩权强县工作座谈会,充分听取了各扩权县(市)的意见,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加大了推进力度,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⒈省直各部门的实施办法都已出台。冀政号文件中直涉及个省直部门,均已制订了实施办法,此外,省民族事务厅等个部门根据冀政号文件“能放都放”的原则,主动制订了实施办法。省发展改革委已辑印成《河北省扩权强县文件汇编》并印发。

⒉省政府有关部门的对扩权县(市)的初次培训基本完成。目前,出台实施办法的个省直部门中个都完成了初次培训。省国土资源厅、农业厅、水利厅、卫生厅、国税局等部门在初次培训的基础上又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再次培训。同时,扩权县(市)也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对有关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⒊完善了有关扩权政策。针对部分扩权县(市)反映的、在冀政号文件中未明确的扩权事项,以及虽明确但仍需向设区市申报等一些问题,省发改委与省直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协调。对天然气销售价格的制定、医药企业的登记注册等项管理权限,省发改委已起草了《关于扩大部分县(市)管理权限的补充通知》,待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⒋与扩权县(市)的财政关系进一步明确。设区市与扩权县(市)在利益划分上双方都已认可,确定设区市、扩权县(市)财政体制基数的文件已下发。设区市与扩权县(市)专款配套基数的核定工作已经完成,并已经省政府批准生效。对非税收入政策问题,省财政厅与有关部门进行了研究,已将意见上报省政府,待批准后下发。

⒌与扩权县(市)的工作衔接取得新进展。省有关部门都积极与扩权县(市)进行进一步的衔接。省水利厅在应急度汛工程项目、应急抗旱工程项目等方面实现了由扩权县(市)直接申报并在汛前直接向个扩权县(市)发放了防汛特别通行证,同时向有关扩权县(市)下达了大中型水库××年汛期调度运用计划。省公安厅消防、交管、网络信息安全监察等厅属单位结合部门实际和业务特点,出台了具体实施办法。扩权县(市)也通过加强工作调度、调整机构人员、细化扩权政策等多种形式,主动与省有关部门进行了衔接。任丘市等个扩权县(市)按照扩权工作要求,调整和理顺了相关部门工作职能和内设机构,实现了与省直部门的合理对接大名县等个扩权县(市)正在研究制定政府机构改革方案。

⒍信息平台正在建设。目前已有省地税局、财政厅、公安厅、统计局、农业厅等个部门与扩权县(市)联网。省信息化办将在今年月底前在全省建立起电子政务网(包括视频系统),这个网络将一直延伸到各县(市)。届时,扩权县(市)的部门即可以电子政务网为平台,实现与省直部门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二、推进扩权强县工作需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是市、县财力格局问题。从几次扩权强县工作座谈会上反映的问题来看,提出问题最多的是市、县财力格局问题。在这一点上,原则很明确,市、县财力格局不挤不占,也就是说原来给县里的,不能往回抽,不管是配套的,还是独立扶持的,这一部分不能减少。今后的配套,省市两级的配套资金由由省里承担,省里扶持的,各设区市也要一视同仁。省财政厅和有关部门正在加大力度,抓紧研究解决设区市与扩权县(市)专款配套资金问题。

二是关于部分扩权政策的落实问题。扩权县在经济发展上享受设区市的权限,号文件上讲的是项,是扩权县(市)在经济发展上享受设区市的权限。项扩权政策,该落实的要落实。有些权限放下去,反而有可能破坏一个区域的综合平衡,比如交通体系,不能一个县自搞一套,还有产业布局、海岸规划等,这类的事情要区别对待,将来这一部分肯定要试验,有些事现在已明确,如交通规划还由市里统一负责。有些事项,可以试一试,如产业布局等,要征求扩权县的意见,防止向另相反的方向倾斜。有些放下去反而不好,一个县不好办,如社会保障统筹金的问题。这些问题,希望设区市要综合考虑。

三是提高扩权县的执政能力问题。执政能力要适应扩权的需要,现在要求各科级局要有相当于县处级局的办事能力和政策水平,确实有一个提高的问题。省直的培训任务已基本完成,各设区市也要采取多种方式,区分不同层次,加强对扩权县(市)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其高综合素质。

四是要积极稳妥地解决好土地问题。大家非常关注的土地问题,必须在中央政策前提之下去把握。感到紧、感到不好办,这是正常的,因为这是宏观调控、控制经济过热的闸门。中央政策的目的就是要让你感到紧,这正是宏观调控的目的,因此,必须在中央土地政策前提下去解决土地问题。设区市要积极配合省国土资源厅,对扩权县给以大力支持。要帮助扩权县在挖掘土地潜力上做文章,积极利用现在政策所允许的条件,调整好扩权县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五是解决好采矿探矿和资源税问题。为了资源的集约和合理的开采,控制采权、探矿权是必要的,不然,小煤矿等乱采,确实严重破坏资源和环境。各设区市要配合省国土资源厅,在审批采矿权探矿权的问题上,征求扩权县的意见,要听基层的意见,有道理的一定要采纳。

三、做好扩权强县工作的几点要求

下面就我省扩权强县工作专门对各设区市讲几点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搞好扩权强县改革的主动性

扩权强县改革主要是在设区市和扩权县(市)之间进行的权限调整,这项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设区市。各设区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这一重大决策上来,要站在全省全局的战略高度,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以积极负责的态度,自觉地支持这项改革。

实行扩权强县的目的一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环境,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二是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创造条件;三是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试验。各设区市要充分认识到,扩权不是行政区域的分割,而是在维持设区市统一行政管理的前提下的扩权,不是分家,也不是并立。各设区市要立足长远服从大局,积极支持,按照“能放都放、放彻底、放到位”的原则,坚持能放的权限坚决放,该放的权限不滞留,一步到位,不留尾巴。在这里,给大家讲两个外省扩权强县改革的例子。浙江是是最早推出这一改革的省份,扩权改革有效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的总量占到了全省经济总量的以上。在扩权改革中,宁波和杭州索性让未进入扩权县名单的其他县区全部享受“扩权县”的待遇。就连经济欠发达的衢州、丽水也参照省里的扩权政策,宣布给部分县区放权。讲这个案例,不是说让各设区市学浙江宁波、杭州、衢州、丽水的做法,我省扩权强县改革还是要统一按省政府的部署和步骤来进行,要学的是他们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意识、对改革的主动意识。××年,湖北对大冶等个县(市)实行“扩权”,但由于市、州各部门没有具体实施方案,下放给县市的很多权悬在半空,不能“落地”。扩权事项有项未能落实,项则尚未启动或没实际意义,项操作性不强,真正落实的仅项。媒体报导说大冶扩权改革遭遇“肠梗阻”。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也绝对不能在我们河北发生。

(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扩权强县工作的顺利进行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扩权强县工作,克明书记、允石省长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这件事办好、办实。省政府在天内连续召开三次扩权强县工作座谈会,就是为了推动扩权强县工作能够真正落实到位。

扩权强县工作涉及部门多,政策性强,给各省直各部门、各设区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务。省、设区市及扩权县(市)要统一思想,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各级各部门都要将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强领导,认真研究部署,很抓落实。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目前,扩权强县工作省里已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允石省长亲自抓;省直有关部门一把手主要抓;省发改委总牵头,具体业务各部门各司其职。层层重视,环环落实。

各设区市也要象省里一样,市长要亲自抓,市直有关部门的一把主要抓,市发展和改革部门总牵头、总协调。市直各部门也要在省直各部门实施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落实各项政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新情况,提出市里的意见,与各扩权县(市)充分沟通、协商,与省直有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协商,把省政府的扩权政策落实到实处,切实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强化政策的严肃性,提高执行效力,对于出现的问题,要采取相应措施。省政府将把贯彻落实扩权强县改革情况列入对各设区市的考核内容,哪个设区市做的不好,要在全省通报批评。

(三)抓好政策落实,一如既往地支持扩权县市的发展

各设区市在落实省委、省政府扩权强县这一重大决策中,态度是好的,动作是迅速的。重点要做的是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衔接,避免出现工作的上脱节和管理上的漏洞。各设区市不仅要自觉地落实扩权政策,而且要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扩权县(市)的发展,确保各项措施不削弱、各项工作不脱节,为做好扩权强县工作提供保障。要实施好“双提”工程,提速工作过程,提高服务质量,要改进管理方式方法,切实打造服务型政府。各市要深入扩权县(市),加强业务指导,认真研究和解决政策执行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扩权改革范文篇9

一、大力推进扩权强县改革

扩权强县改革是今年允石省长亲自主抓的一项重点工作,我委是这项工作的总牵头部门。围绕落实省政府和委党组的安排部署,我们主要做了六个方面工作:

(一)完善政策措施。一是研究起草省政府关于扩权改革的重要文件4个。包括:《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扩大部分县(市)管理权限的意见》(冀政[2005]8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扩大部分县(市)管理权限的补充通知》(冀政函[2005]83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扩权强县工作有关问题解决情况的通报》(办字[2005]94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扩权县(市)参加省有关会议的通知》(办字[2005]115号)。二是组织省有关部门制订了36个贯彻落实冀政[2005]8号文件的实施办法,并经逐一认真核评后下发。三是辑印了《河北省扩权强县文件汇编》和《河北省扩权强县资料汇编》,分送各扩权县(市)和省、市有关部门。

(二)筹备重要会议。今年省政府先后召开了7次有关会议对扩权强县工作进行部署、调度和推动。我们为这些会议的召开起草了省长讲话6个,委主任汇报材料3个,会议安排意见4个。包括:2月4日全省扩权强县工作会议上允石省长和庚茂常务副省长的讲话;6月1日、7月5日省长办公会上小平主任关于扩权强县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6月2日、27日、7月11日扩权强县工作座谈会上允石省长、庚茂常务副省长的讲话;7月12日庚茂常务副省长在全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上关于做好扩权强县改革工作的讲话等。同时,还负责了这些会议的有关会务工作。

(三)组织督导检查。以省政府名义组织省有关部门进行了4次督导和调研。包括:3月和8月组织的面上督查,7月组织的系统督查,10月深入扩权县(市)采用“一县一策”的办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期间,共举办督查培训2次,起草省长助理讲话2个,起草督查、调研意见4个,起草省政府明传电报3个。督查调研结束后,都对督查调研情况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下步工作建议,起草了4个督查调研报告报省政府,省委、省政府领导都作了重要批示。

(四)解决现实问题。一是针对各扩权县(市)反映的扩权改革实施过程中提出的256个问题和建议,与省有关部门逐一研究、沟通,并进行了梳理和答复。二是会同人教处等11个委内处室就如何落实小平主任在《关于面向扩权县(市)进行发展改革业务培训的总结报告》上的批示,解决扩权县(市)发展改革局反映的扩权强县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了解决意见。三是在委“调研周”活动中,对基层反映的关于扩权强县改革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答复。

(五)抓紧业务培训。一是针对扩权县(市)有关人员素质偏低的状况,督促各级各部门加大培训力度。冀政8号文件涉及的30多个有关部门进行了培训,部分完成了第二次培训。各扩权县(市)也采取到上挂职、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加强了业务学习。二是积极参与我委扩权强县培训工作,为两期培训班就扩权强县有关内容作了讲授。三是与委培训中心共同辑印了《河北省扩权强县发展和改革业务指南》,并及时发送各扩权县(市)发展改革部门。

(六)及时传递信息。创办并编发《扩权强县工作简报》44期,及时将扩权强县改革的有关政策文件、领导讲话、先进经验等,下发各设区市、扩权县(市),有力地推动了扩权强县改革顺利进行。

同时,还起草了其他有关扩权强县改革的重要材料20余件。包括:针对《每日重要动态》110期反映的四个方面问题,起草了扩权强县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上报克明书记、允石省长;起草了《关于扩大管理权限县(市)范围的报告》报省政府审定;起草了《关于扩权强县工作有关情况的报告》报中央巡视组等。

我省扩权强县改革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肯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通讯》和《经济体制改革信息》先后刊登了我省扩权强县的做法。《中国改革报》作了长篇报道。内蒙古、江西、陕西等省区来我省进行了学习考察。

二、统筹推进全省总体改革

统筹推进全省总体改革是我委的一项重要职能,作为职能处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五项工作:

1、制定方案。为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河北省2005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指导意见》,经省政府研究同意后,以冀政[2005]35号文件下发。该《意见》从“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九个方面提出了2005年全省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任务,成为指导和推动全省2005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重要文件。

2、分解任务。根据省直各部门的职能分工,起草了《2005年全省改革工作任务分解》,将全省2005年改革工作任务逐项分解,落实责任部门,经省政府同意后,以冀政办函[2005]29号文件下发。

3、掌握进度。对全省2004年改革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起草了《2004年全省重点改革任务完成情况》报省政府,允石省长和庚茂常务副省长都作了批示。对今年的改革及时掌握进展,将有关情况报省政府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材料3个,包括:贯彻落实全国体改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全省上半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发展改革部门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的情况等。

4、推动落实。一是全国体改工作会议召开后,起草了《关于2005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及贯彻意见的报告》报省政府,对我省如何贯彻落实全国体改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建议和意见。起草了允石省长在省政府5月27日第46次常务会议上的讲话和委主任在会上的汇报材料。二是组织召开了4次全省体改工作座谈会和2次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分析改革形势,通报改革进展,督促任务落实,提出下一步改革工作措施。三是召开有关业务协调会议4次,研究解决推进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5、加强研究。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的指导下承担了在扩权强县改革中进行县、乡镇公共服务改革的研究课题,确定了工作大纲和该项研究工作的主要安排,将选择3-5个有代表性的县(市)作为研究试点。组织举办了改革高层论坛和扩权强县与公共服务部门改革研讨会。

此外,还起草其他有关总体改革的重要材料10余件。包括:起草的《关于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汇报会安排意见的报告》等4个报告报省政府;为省委常委暑期扩大学习会起草的《我省经济体制改革进展情况》等2个参阅文件;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有关会议提供的我省改革有关情况的汇报2个等。

我省抓总体改革的做法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充分肯定。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改革信息》2005年第41期和第98期分别专题刊登了我省推进总体改革的情况。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暨“十一五”规划座谈会会议文件通报了我省的做法。

三、加强改革信息沟通和宣传

建立了改革信息沟通机制。一是对上,及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报改革信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共采纳我处上报的信息4篇。二是对下,与设区市、扩权县(市)发展改革委(局)建立了信息沟通机制,共编发《河北体改工作简报》13期,各地也积极上报信息,及时沟通工作情况。三是横向,与各兄弟省、市建立了联系机制,互相发送工作简报,沟通信息和交流改革经验;与省直有关部门建立了联络员机制,及时交流有关情况。四是对内,及时与委内各处室沟通改革情况,上报我委《河北发展信息》20余篇,被采纳16篇,上报我委内网改革信息83条,在委务网上创建了体制改革专栏。

加强改革的宣传工作。一是在各类报刊上发表宣传改革的文章20篇。二是先后两次参加了委监察室组织的河北电台“阳光热线”节目。三是为河北年鉴2005年卷、河北经济年鉴2005年卷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鉴2005年卷提供了有关改革的稿件。

四、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1、切实抓好行风建设。努力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实施“双提”工程,热心为基层服务。抓好行风建设联系点,建立经常联系,及时下去督导,听取有关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2、承办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4件。包括:冀纯堂等《关于吁请国家将衡水市设立为京九铁路沿线综合开发试验市的建议》,贾永新《狠抓项目建设的同时,也要下力量研究改革中的问题》,民盟河北省委《关于促进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回宝柱《关于扩大县域经济管理权限的建议》等。

3、指导省供销总社直属企业的改制工作。对其解决直属企业改制中原全民所有制固定工调整劳动关系所需费用问题研究提出了意见。

4、为省有关部门、委内各处提供了改革资料。按省政府督查室要求提供了工作进展情况5次。

5、协助中央“倾注三农”摄制组完成了我省行政区域内的摄制工作等。

五、认真扎实地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按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领导小组要求,认真制定学习计划,下功夫研读规定学习内容,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坚持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研究确定了本支部党员先进标准,积极开展谈心活动,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和制订整改措施,增强了宗旨观念和责任意识。我处支部得到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领导小组肯定,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简报先后两期刊登了我处的做法和学习体会文章。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全处党员努力把保持党员的先进性落实在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上,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六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和相关业务知识,对所负责的工作坚持早谋划,快节奏,高效率,各项工作主动往前赶;对急活、重活坚持打总体战,打协作战,集中每个人的优势合力攻关;对全新的改革任务,肯下功夫,敢于创新,力求取得工作实效。这些有力地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扩权改革范文篇10

为了贯彻落实全省三次扩权强县座谈会精神,按照冀政办传[2005]94号文件要求,由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人事厅、省卫生厅等十一个省直部门组成的五个扩权强县工作督查组,于2005年8月16日—26日,对扩权强县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这是继今年3月和7月面上和系统督查之后进行的第三次督查。从各设区市及扩权县(市)反映的情况看,经过全省上下半年多的努力工作,扩权强县的主要政策基本到位,上下关系基本理顺,放权效应开始显现,扩权强县工作取得了阶段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各设区市加强协调,及时调度,扩权政策基本到位

按照省政府三次扩权强县工作座谈会的要求,省进一步完善了扩权政策,对扩权县(市)反映的问题作了明确答复。各设区市及其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放权工作推进力度,对70项扩权政策逐项进行了认真研究,有的转发了省直部门的实施意见,有的制定了本部门具体的操作办法,各项放权措施基本得到落实。石家庄市近期召开了全市扩权强县工作汇报会,听取33个市直部门和两个扩权县(市)的工作汇报,并对梳理出的项目配套资金比例、证照发放等9个方面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市长和分管副市长还分别到辛集市和平山县调研,帮助协调解决放权中的具体问题。唐山市再次召开了全市贯彻落实扩权强县政策调度会,听取了11个放权任务相对较大的市直部门工作汇报,对扩权强县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协调,同时,对于该由设区市统筹规划和统筹管理的交通、社会保险等事项,继续加强了统一规划管理,做到有序放权、放而不乱。秦皇岛市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扩权强县为契机,参照省对扩权县的放权政策,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将凡是能够下放给县(区)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区),凡是县(区)能做的事情全部交给兀ㄇ酶飨兀ㄇ┯懈蟮目占浯丛煨缘乜构ぷ鳎俳芯煤颓蚓眯鞣⒄埂F渌魃枨幸捕疾扇』胧罅ν平┤ㄇ肯毓ぷ鳌?o:p>

从督查的总体情况看,各设区市把扩权强县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领导重视,工作主动,措施得力,各项扩权政策已基本落实到位。

二、各扩权县(市)抓住机遇,用好政策,扩权效应开始显现

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增强了扩权县(市)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减少了管理层次,提高了工作效率,带来了一系列的积极变化。

1、促进了项目建设。由于省里向扩权县(市)直接项目信息,扩权县(市)获得项目的机会、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增加,加上直接向省申报,减少了审批环节,加快了项目进度。上半年各扩权县(市)项目建设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平山县半年来直接办理审批、核准、备案类项目80多个,比往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丰宁县京津风沙源治理资金比往年提前4-5个月到位,为项目实施奠定了较好基础。宁晋县1-7月份在建、完工千万元以上项目98个,是年计划的1.63倍。黄骅市运作和落实超千万元项目167个,总投资达100.26亿元。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加快了经济发展。扩权后,各扩权县(市)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财政收入普遍保持较快增长。辛集市1-7月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9.14%,丰宁县财政收入同比增幅达107.1%。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定州市1-7月份,全市完成生产总值64.1亿元,入统工业增加值7.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和162.8%。扩权强县政策,增强了扩权县(市)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

3、调整了发展目标。各扩权县(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重新审视县(市)情,加强了发展战略研究和谋划。辛集市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中等城市两大目标,制定了工业强市、对外开放、龙头带动、商贸兴市、环境品牌五大战略。大名县提出了发展特色县域经济,打造食品工业城,建设河北、河南、山东三省结合部中心城市的新目标,并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组成课题组开展战略研究,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环境兴县的若干规定》等三个文件。承德、张北、怀来、安国市等扩权县(市)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对专业规划、年度计划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力争使县域经济在“十一五”期间有一个新的飞跃。

4、拓宽了发展空间。扩权强县政策的实施,增进了社会各界对扩权县(市)的了解和关注,提高了扩权县(市)的知名度,对引进项目、技术和人才、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扩权县(市)不仅能够得到设区市、也能够得到省直部门的大力支持,发展环境更加宽松。

5、提高了机关工作效能。通过省、市有关部门的业务培训和“传、帮、带”,扩权县(市)的同志初步掌握了新的办事规则和运行程序,业务开始熟练,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扩权县(市)对各部门机构职能进行了调整理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行“一站式”办公和首办负责制,工作效率有很大提高。冀州市以扩权为契机,加快了市政务中心建设,服务质量、水平、效率大大提高。迁安市围绕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提速工作过程、提高工作质量,全市上下形成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问题和建议

在督查过程中,各设区市、扩权县(市)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这些问题,大部分已在《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扩权强县工作有关问题解决情况的通报》(办字[2005]94号)文中加以明确。需要重视和进一步研究的有:(一)对符合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扩权县(市)的特色主导产业、重点项目优先列入全省发展规划。(二)尽快协调解决项目融资难问题。在申请金融机构贷款时,金融部门要求提供设区市以上发展改革部门的立项文件。扩权后,扩权县(市)审批、核准、备案项目,金融机构还不予认同。(三)部分扩权县(市)扩权后建设用地指标偏紧。扩权前,设区市对扩权县(市)用地指标根据其需要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剂;扩权后,扩权县(市)的用地指标虽然给予了单列,但扩权县(市)建设项目增多,土地需求增加,不能在设区市范围内调剂用地指标,发现有的扩权县(市)的用地指标较扩权前反而减少。如三河市、辛集、武安等市都存在类似问题。(四)部分扩权县(市)对机构改革有观望态度,机构不改,体制不顺,有些工作难以开展。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