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解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4:33:56

困境解读

困境解读范文篇1

[论文摘要]以业务流程再造为理论支撑的政府流程再造改革模式日益受到极大关注,然而当代中国政府在其改革实践中存在的诸多现实困境,如何分析其产生缘由并探寻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策略,便成为我国行政改革诉求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一、政府流程再造的理论检视

最近十几年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的迅速应用以及人的素质的大幅度提高,顾客、竞争、变化的压力促使政府部门都面临着崭新而又严峻的挑战,人们越来越被工业时代形成的那种强调职能分工、层级节制的金字塔形组织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所困扰。与此同时,一些旨在提高管理绩效的企业管理工具渐渐引起了公共管理者的注意,其中就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迈克尔·哈默教授所倡导的“业务流程再造”。它是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的改善。其中“根本性”、“彻底性”、“戏剧性”和“流程”是核心特征。[1]新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都将来自于企业所独有的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的流程变革管理上。流程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企业管理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相继将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引入公共管理领域,实施“政府再造”,从而引发了公共管理革命的新浪潮。顾名思义,政府流程再造要求政府以服务为龙头,以是否直接面对公众提供服务为界限,将政府部门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直接面对外部订单为公众提供服务,后台为前台提供服务。前台一方面是公众服务的供应商,同时又是后台所提供服务的客户,以此类推形成整条服务链。整体来看,在政府内部各岗位之间,以服务为“齿轮”进行相互链结,形成一个全员服务链,最终将政府的服务呈现在公众面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共行政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我国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及时信息交流和沟通的流程管理模式正日益显露出种种弊端:诸如分工过细,导致管理存在层次重叠、冗员多、成本高、对外界反应迟缓;只注重局部环节,缺乏整体协调,导致了本位主义和相互推诿现象;组织内部信息纵向横向沟通不够,导致资源闲置和重复劳动等。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和业务流程使政府部门之间沟通不畅、缺乏协调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只有实现政府流程的有效再造,才能促使我国政府以前瞻的企业经营精神,转变政府职能,整合业务流程。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在探索服务型政府建设时也开始尝试政府流程再造,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如成都市政府以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为导向,结合行政审批制度,对有关部门的办事流程进行优化。[2]上海市徐汇区委、区政府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为了建立面向社会的快速回应机制,在13个街道、镇及委办局,对700多项政府传统工作流程进行再造。[3]

二、政府流程再造的困境解读

政府流程再造确实可以改变过去以任务分工和计划控制为核心的流程设计理念,简化行政程序,压缩政府层级,为民众提供便捷和实惠的服务。然而,如果聚焦于现实操作中政府流程再造的运行过程,政府流程再造工程在我国目前尚属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理论铺垫还是框架设计,都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府系统复杂,流程梳理混乱

(1)职能层面:流程再造要求明确政府部门的职责,明确各自的权力界限,然而政府管理却存在越位、错位、缺位的“三位现象”。(2)结构层面:政府的“金字塔—鸽笼式”科层制结构仍没有得到变革。纵向来看,主要包括即中央、省(市、区)、(地级)市(自治州、盟)、县(市、旗)、乡(镇)五层模式。横向来看,机构设置仍然偏多,分设过细,力量分散,造成组织重叠,职能交叉,容易出现责任不清楚,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面对着这种部门众多,层级复杂的政府系统,如果不能很好地理顺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政府系统的流程再造就无从谈起。

(二)保障制度缺乏,流程实施随意

由于采用“流程”为工作重点,政府流程再造对以官本位为基础的专业职能及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产生了极其猛烈甚至是残酷无情的冲击,分析并量化工作流程将是一项复杂及崭新的挑战,对管理行为的评定将不再是各种行政级别,而要突显以下特点:以流程的结果来衡量工作业绩;鼓励以顾客为中心;倡导协作文化。[4]传统政府部门的绩效考评制度缺乏单一衡量整体绩效的指标,仍然以职能为单位进行评估,评估重点是各部门和部门内各岗位,没有人专职对具体的流程进行评估,而是把流程人为地割裂,使流程成为片断式的任务流,忽视结果与成本,整个绩效评估体系处于既不科学也不规范的尴尬状态。

(三)技术支持不足,流程操作乏力

由于业务的模块化,组织和管理流程的虚拟化特质要求,缺乏信息技术则无法实现其流程化管理方式,“流程”只能停留在概念上的模糊想象,流程再造也就无法落到操作层面。目前中国的政务信息化却不容乐观,政府的信息及时处理能力比较薄弱,政府网络技术利用率不高,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备,政府网络统一性差,网络传输可靠性低,政务在线处理技术未广泛运用,政府网站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等。“根据埃森哲的研究报告,中国政府电子政务的总体成熟度为23%,尚处于正在建设平台的阶段,在24个研究对象中,落后于其他19个被调查者。”[5]

三、政府流程再造的发展策略

基于历史的原因和体制的惯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专制主义政治文化以及全能统制政府模式的影响至今犹存,我国实施政府流程再造从一开始势必就存在着诸多困境。只有对这些问题发生的机理探寻充分的认知并采取对策,才能构建适合我国行政运行模式和行政发展模式的政府流程。

(一)流程锻造:实施政府流程再造的重心举措

政府在流程再造中一般遵循以下基本步骤:构思设想、项目启动、分析诊断、流程设计、流程重建和监测评估。[6]我国政府的流程管理更多集中在流程树立和描述上,而实际上,对政府业务进行现状描述、要素分析、规范优化是重要环节。

1.构思设想:政府流程再造的实施首先要得到高层领导的支持和愿景,同时再造之前要选择好对象,发掘那些可能获得阶段性收益或者是对实现组织战略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流程作为再造对象。

2.项目启动:注重对流程再造团队的构建。根据业务职能的不同,需要建立领导、工作、咨询三支工作队伍。并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和预算;通过设立标准、社会公众的需求分析以及成本效益分析,来确立流程再造的目标结果。

3.分析诊断:对现有流程建立可视化业务模型,描述各个流程因涉及部门、岗位、职责、活动等要素所具有的属性,并通过确定流程的需求和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实现情况,分析流程的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找出进行改造的切入点。

4.流程设计:流程的重新设计包括对多种备选方案的选择,要找出既能满足战略目标,又与人力资源、组织变革相结合的方案,并尽量将岗位和工作流程、信息技术等方面配合起来,产生新流程的原型系统,最终完成新流程的设计。

5.流程重建:根据人力资源结构和所选择的信息技术平台,依靠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的转变,来确保向新流程的平稳过渡。其间可作局部流程或某个低层级流程的试点,之后排定次序,在政府相应部门内分阶段实施。

6.监测评估:关注公众对实施新流程的反应和满意程度,对其业绩作出客观评价,以确定它是否满足预设的目标,不仅可以提供对重新设计的流程的审查,而且也为新流程的转向连续的改善活动提供依据。

(二)配套支撑:实施政府流程再造的有效路径

政府流程再造的实施步骤恰好印证了:将流程再造融入到官僚制行政体制的完善中去,已经不只是一种纯粹的管理工具或者管理战术,它是一种战略管理,是政府改革从组织、制度、技术的全程体系。因此,我们不能期望它会一蹴而就,也不能轻易地任之独立独行。

1.持续政府机构改革,为流程再造提供合理的组织架构

总体来说要整合政府职能,改变过去政府管理中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传统习惯,调整归并业务内容相近的机构、联系紧密的机构或因分工过细导致职责交叉、关系不顺的机构,促使政府公务人员跨越功能界限,将专业职能部门转变为综合职能组合,在彼此行为边界上既职责分明又协同行动,实现无缝隙和协作一致的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努力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结、程序简明、权责适当的行政关系,使传统的垂直职能组织转变为以流程为导向的水平组织模式,突破组织内的壁垒,扩大管理幅度,减少管理的层级,真正建立起一种能够灵活回应顾客需求、具有动态适应性的“扁平化—适应型”政府组织结构。

2.健全政府绩效评估标准,为流程再造提供有力的制度平台

基于流程为中心的绩效评估,是对传统的基于部门职能绩效评估体系的改进,它通过将方向、责任与审核标准清晰准确地从战略决策层传达到每一项具体的行动或任务中来,专注于人、流程、业绩之间的交互作用,使流程成为一种可以真实地观察、控制和调整的过程。不仅使评估更科学、公正、具有说服力,而且体现了“以流程为核心”的全新思路和“横向一体化”的更加广阔的视野,从而形成政府流程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良性运行机制。评估项目主要包括新流程的表现,新人事及政府组织结构的工作效率。流程表现评价指标包括:提供服务的时间、成本、公众的满意度、协调和决策的质量等。

3.完善政务信息化建设,为流程再造提供优化的技术手段

政务信息化建设和政府的流程再造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其本质的内涵是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打破政府机关组织界限,使公众从不同渠道获得政府的信息及服务,使政府机关之间、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同时向公众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因此,必须通过政务信息化这个桥梁对政府流程进行持续的再造,诸如推进机关内部网上办公和政府的广域专网建设,规范和创新行政行为和程序;推进政府公众信息网建设,统一数据标准,促进信息共享,保证网络和信息的安全,在互联网上向公众公共信息并提供在线服务;实行“窗口式”或“一站式”办公,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立法等等。

[参考文献]

(1)HammerM,ChampJ.ReengineeringtheCorporation:AManifestoforBusinessRevolution(M).NewYork:HarperCollins,1993:33-36.

(2)姜晓萍.公共部门服务流程再造的实践探索——以成都市为案例(C)//郭济.绩效政府:理论与实践创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21-234.

(3)袁昭宇,袁玮.扁平化:徐汇再造政府流程(N).新民晚报,2004-11-08.

(4)梅绍祖,JamesT.C.Teng.流程再造:理论、方法与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2.

困境解读范文篇2

自互联网产生以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当前,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当前社会以及人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互联网的普及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机遇。特别是网络的便捷性、互动性以及开放性大大改变了人民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随着网络的普及,也深入渗透到我们的学校教育中,特别是给当前的中学德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调整。现在中学生都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他们善于利用互联网来获取信息,互联网也极大的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当前,互联网对中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对于农村中学来说,由于师资及各类硬件条件的影响,如何做好网络环境下中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网络环境下的农村中学德育管理

进入21世纪,人类已经全面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时代是在传统社会的发展的基础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当前,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中学生来说,在网络环境下,其学习方式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德育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中学的德育工作显得至关重要。中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认识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德育承担着帮助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的责任,承担着帮助中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情操的重要使命。因此,要抓好中学生的德育管理。传统德育主要是以现实社会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那么,在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德育管理与传统的德育管理有所不同,它是以中学生为对象,以网络为依托,德育教育者有针对性的对中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使中学生能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与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对于德育教师来说,必须要牢牢把握住网络环境下德育管理的内涵,才能够有效保障农村中学网络环境下德育管理的效果。

三、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学德育面临的困境

1.德育管理观念比较僵化。网络的普及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网络的出现也给我们的德育教育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和挑战。但是,对于很多农村中学德育教师来说,还没有从自己的观念以及知识上进行及时的更新,没有能够辩证的看待网络给德育所带来的影响。有些德育教师还是拘泥于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德育课,不善于使用网络来进行德育教育。另外,有些中学德育教师还存在对网络的抵触心理,认为网络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只看到了网络让少部分中学生沉迷其中,荒废了学业,却没有认识到网络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获取信息的一种渠道。德育教师在对待网络这一问题上,由于自身在观念上比较陈旧,不善于使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来正面的引导学生,因此,造成了德育管理缺乏生机,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管理的效果。2.德育管理的内容上比较陈旧。网络环境下,信息的获得和传输更加的快速。网上的信息内容比较丰富,对于中学生来说,只要他们轻轻一点就可以在网上获得他们想获得的信息。加上中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他们渴望获得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同时,中学生在网上各种论坛及帖吧,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言论,能够充分体现出他们的独立性。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从德育的内容上来说,相对比较枯燥,与社会的热点问题、中学生关注的话题都相差比较远。有些德育的内容比较陈旧,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的需要以及中学生的心理需要,从德育的内容上来说存在于现实情况脱节的问题。因此,德育的内容没有与时俱进,难以引起中学生的兴趣,德育课自然也难以引起中学生的兴趣。3.德育管理的手段比较单一化。在网络环境下,德育管理的手段方式依然是以传统的方式为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比如教师的讲解和说教,这种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难以从课堂上获得新鲜有趣的信息,其积极主动性不高,德育的效果自然不会理想。当前的中学生基本都是00后,他们更加个性,更加能够善于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因此,对于传统的这种只是单向的灌输的方式,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引起中学生积极思考和情绪体验。4.网络社会存在一定的隐忧。网络的出现,确实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学习的方式,让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的快速和便捷。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大负面的影响。特别是网上的信息量非常大,其中还蕴藏着很多不良的信息,虚假的信息,这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心智不够成熟,社会阅历浅,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够,很容易受到很多不良信息的影响,造成有的中学生会沉迷网络不能自拔或是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学德育管理的策略

网络的出现为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调整。特别是当前网络日益普及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情况下,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应该积极利用网络的特征,不断更新农村中学德育管理的方式方法,改变传统的德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促进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学德育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因此,从当前农村中学在网络环境下的所面临的困境出发,农村中学德育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须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要不断更新德育管理的观念。课堂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传统德育管理的主要形式,教师主要是依托课堂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速度更加快捷,而且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可以获得传递信息。所以,对于农村中学德育工作者来说应该更新德育管理的观念,改变传统的依托课堂开展德育的形式,要顺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善于利用网络来开展德育管理。特别是从观念上不能只看到网络的局限性,对学生带来的消极的影响,不能因为个别的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沉迷于游戏等,就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组织中学生去接触和使用网络,而是要积极的引导中学生能够辩证的认识和使用网络,让网络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作为教师,也要把网络作为一种科学的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开放性来开展德育管理工作。2.要随时更新德育管理的内容。农村中学由于受到软件和硬件条件的限制,在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如果引导不好,很容易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迷失自我,如沉迷网络游戏等。因此,把握好德育管理的内容显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德育教师应该善于利用网络的开放性,针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德育活动,以及针对当前中学生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或是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不仅在课堂上进行这些话题的讨论,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微信群、论坛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网上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阐述各自的观点,彼此进行交流,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教师也可以由教师指定德育内容转向为让学生自主的选择德育内容,这不仅能够让德育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且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使用网络,根据自己的实际想法来自由的选择德育的内容。3.依托网络不断创新德育管理的手段。传统的德育管理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对于德育教师来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的改进德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利用网络的优势,来弥补传统德育管理的不足,丰富德育管理的方式方法。首先,对于农村中学来说,可以通过建立德育网站的形式来开展德育管理。德育网站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充分利用德育网站做好德育的宣传工作,依托德育网站可以开展中学生在线德育工程等活动,开始中学生德育讨论专区,让学生能够在论坛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设立专门的德育网站管理教师,德育教师针对学生的谈论,适时地给予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此外,在德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可以采取多媒体技术等手段,根据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等特点,使用一些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图片、符号以及语言等来开展德育活动,一方面能够引起中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无形中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德育的效果。此外,教师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可以采取启发诱导、案例讨论分析等方法来开展德育教学。4.净化德育管理的网络环境。好的网络环境,对于中学生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因此,针对当前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学德育所面临的困境,首先,应该优化我们的网络环境。特别是要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对于一些垃圾信息、不健康的信息能够进行自我过滤掉,给中学生提供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让他们在纯净的网络社会里接受良好的熏陶与教育。此外,要在校园内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开设一些有价值、有意义、具有一定的知识性的网络文化活动,来丰富中学生的文化生活,同时还能够引导中学生良好的网上行为和习惯,帮助他们养成对信息的甄别能力,自我的管理能力,树立健康的网络意识。网络环境下,作为中学德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给德育管理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认识到网络对于中学生的深刻的影响,在德育管理上不断更新理念,在德育的方法上注重实用新的手段,善于利用互联网与传统的德育管理向结合,积极应对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德育所面临的问题,创造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新高度。

作者:陈丹丹 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巨屿镇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困境解读范文篇3

关键词:“接受论”解读方法;文学阅读;启示

高中语文文学阅读中,阅读鉴赏主要有三种鉴赏方法:(1)以社会历史环境为中心和以作家为中心的鉴赏方法;(2)以作品为中心的鉴赏方法;(3)以读者为主体的鉴赏方法。我们着重以第三种鉴赏方法为主要借鉴方法,即从读者(学生)角度入手,全面分析“接受论”解读方法,从而深刻掌握高中语文文学阅读的方法学规律,为文本解读提供新的视点,使高中语文文学阅读充分展示作品的审美价值,既使学生在审美教育中体现出人文价值,并让学生从发展手段的工具价值逐步转变成以发展为目标的精神。

1理论阐述

“接受论”解读方法是一种接受美学理论,其主体为读者解读活动,对读者能动创造功能进行分析与研究,文本作为解读对象并非由作家独创,而是作家与读者一起创造而成,文本审美现实必须是读者解读接受后方可形成有生命的审美现实。换句话说,在文学创作完成后文学活动并没有结束,而是处在文学活动的中途,需要在读者解读接受后才能实现结束。对上述接受理论来说,任何一部优秀传世的文学作品并非是作家个人所有,读者除了承担解读批评家角色以外,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创作家”,这是由于在解读接受的时候,实现了对文本的再创造,文本审美价值要想得到体现,就需要经历读者的解读接受,因此人们也将美学叫做“读者学”。接受美学认为,解读在读者自身体验与文本表达相碰撞后会有新的生成。解读者向文本敞开自己,在文本和作者实现对话后,能够利用独有的感性与经验模式来把握和构建文本,而在文本的构建过程中,同时也建构自己。解读者在文本中感悟到的是他自己才能感悟到的东西,他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是自我灵魂的写照。在高中语文文学阅读期间,通过对本文进行观照与透视以后,有利于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世界,并对自身产生新的认知。以诗歌《山民》为例,作者采用了客观的叙述口语方法,以此与解读者对话。对山民来说,是代表着封闭、顽固和愚昧,还是指人们所固有的惰性?山民对海的渴望,是灾难的根源,还是觉醒的先兆?这些,无不与解读者(学生)的主观体验密切相连,也提示我们要尊重不同学生的多元解读。

2现实指向

根据“接受论”解读方法,高中语文文学阅读期间,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会把眼光放在本文肌体上,借助自身解读语言能够进入到作者营造的世界里面。这样的解读并非是居高临下的裁断和对象式的凝视,需要参与进去,达到加深对自我与世界认识的目的,这个活动过程也是对自我的理解,因此要将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指向高中语文文学阅读目标———人文关怀具有不同寻常的方法论上的启示。

3高中语文文学阅读要尊重学生的理解、解释与建构

根据接受美学的基本原理,进行高中语文文学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用多种“视点”在不同的角度分析文本,常见的有“人物视点”和“叙述者视点”等。在分析与阐释本文的视点时,主要由文本已有条件与读者选用的角度等决定。对视点的选择和确定来说,并非是固定不变和单一性发展的,要随着本文内容的不断拓展,不断选择新的解读“视点”。以《祝福》为例。学生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若是一直选择“叙述者视点”来解读,在情节发展过程中,祥林嫂经历了打工与改嫁,众生相粉墨登场表演,此时解读的视点必须转变为“人物视点”。祥林嫂选择外逃打工的原因是什么?祥林嫂改嫁后有着怎样的命运?这些都是读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因而是他们的“专设视点”。后来祥林嫂丈夫因病去世,儿子也被狼给叼走,当她进入鲁镇后,精神非常恍惚,捐门槛仍然不能获得人们谅解。随着故事的逐步深入,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震撼,此时又进入了“情节视点”。由此可见,不同的视点相互交替、转换与复合,让读者解读视野不断发生变化,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解文本,并领悟本文最深层次的含义。高中语文文学阅读中读者(学生)在文本中感悟到的是他自己经过建构重新生成的理解行为。在利用本文和作者对话的过程中,将充满了个性化特点,并根据自身独有的感性与经验模式来把握和建构本文。在理解与解释文本的时候,不仅是自我灵魂的写照,更是对世界和人生存方式的关照与透视,能够将主体生命意义投射与招示出来。以《阿Q正传》为例,站在社会学观点来看,阿Q代表了落后的农民,他身上所反映出的“精神胜利法”,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振兴造成了巨大阻碍。而站在人类学观点来说,阿Q是一个“个体生命”,面对着人所有的生存困境,虽然可以选择“精神胜利法”,但是并不能让自己的失败、屈辱生活局面得到改变,而是让人变成当前环境的奴隶,不能真正摆脱自己所面对的生存困境。站在个体经历角度来说,从阿Q滑稽的表现,能够让人感受到人生的绝望底色,不过也仍然不能放弃挣扎与反抗———审视绝望,反抗绝望,本质上看也属于坚持。所以,真正尊重读者(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解释和建构,读者(学生)就可能对文本蕴含的深意进行深层次的开拓、补充与创构。

4高中语文文学阅读的指向———人文关怀

高中语文文学阅读除了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与技能以外,还可以加深对各种人类情感的感悟,从而实现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开始思索人生的意义与道路,保持独有的人生态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关怀。高中语文文学阅读要最终指向语文教育的目标,建构新的价值———人文价值,在语文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重视构建精神世界与人格养成,从而逐步解决了现代社会人们不断加重的精神异化问题,能够沿着正确的发展道路不断前进。高中语文文学阅读中表现的人文关怀,通过对具体文本分析可知,能够集中反映文本和人生之间的关系。文学和人生联系比较密切,虽然文学并非是社会现实,但是其更为深刻、真实与感人,可见文学即人学。如对《诗经》中的《卫风•氓》的阅读,学生可依据当代语境,认为女主人公以精神上的痛苦为主,在自主后变得迷茫,这在每个年代中都大量存在,非常普遍,将爱情发展中人类某些共同弱点进行了反映。由于自由空间较小,人格不能保持独立,因而爱情的追求基本上都是悲剧。这是古代本文在今天为我们带来的启示,对于学生丰富自身精神生活、塑造健全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加深社会感悟等具有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接受论”解读方法强调以读者为主,提出读者在解读文本时属于读者经验与文本结构互为揭示、相互生成的主体间性行为。这两者之间的互相映照提示我们,高中语文文学阅读应摒弃单一僵化的解读模式,尊重学生在文本解读中的理解、解释和建构,重视人精神世界构建与人格养成,力求从多个维度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美学魅力,使学生真正触摸到高中语文文学鉴赏的本质境界,映照出人文学科固有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蔡明,米学军.文学作品鉴赏理论与实践[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3]伊塞尔.阅读行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4]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困境解读范文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困境;对策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广度与深度受历史跨度、学情与老师素养影响,很容易陷入困境。为了提高历史教学深度,彰显教学学术,除了要体现史学研究与历史教学的统一性,还必须结合学生主体性,努力做到辩史、解史的统一,让历史课堂教学更具历史味。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困境

1.历史跨度的深度挑战。从通史往详史,一直是历史学习的安排,从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反馈的信息看:普遍是以“全球史观”为指导,在中外交替的过程中,确保通史,同时融入很多信息。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包含的知识相对较多,时间跨度大,信息间的阻隔明显,因此对历史教学深度的凸显提出很大挑战。鉴于此,很多老师为了赶进度,不敢对知识进行全方位拓展。如:在《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中,老师准备两个课时,事实上教学涉及明清两个时代,横跨四个多世纪,包括政治体制和中外横向演变等多个知识点。教学时间有限,知识庞杂,很多老师都不敢随意拓展,这样直接影响教学深度与跨度。

2.学情影响历史教学深度。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对基础教育改革提出更多要求,课堂教学开始注重学情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角度看:理性与逻辑思维则处在发展状态,这给认知高度与深度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担心学生的理解与吸收能力,老师很少对知识进行内涵与拓展,甚至把浅尝辄止视为关注学情,害怕讲得太深入与学情脱离,以至于课堂教学成了书本知识的归纳与罗列,很难真正体现历史深度与学生主体作用。

3.野史与自传冲淡了历史深度。历史是有趣的,同时是枯燥的,而成功的课堂教学则是活泼、生动的,它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另外,历史是真实的,其深度也是建立在真实性的条件上的。为了做到历史的真实、客观,就必须从史料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出发。但是事实上,很多历史老师都本末倒置,过于注重趣味而忽略了真实性,或者对史料过分加工,甚至将历史作为故事进行解读。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大量虚假信息与野史,不仅影响了历史教学高度与深度,更不益于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4.抹黑历史深度。本来历史的形象是高大上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沉淀让历史充满神圣光环,但是事实上,不管大学还是中学都存在可能抹黑历史的情况。部分老师刻意扭曲、丑化某些历史人物、事件,或者为了引起轰动、博人眼球、凸显个性,直接在课堂上抹黑历史人物,在庸俗化、简单化,以点带面的情况下,极大影响了历史深度。

二、凸显初中历史教学深度的对策

1.凸显学术性,提倡史学与教学的统一。在历史教学中,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有直接关系。因此,在现代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重史学阅读资料,还应提供具有权威性与史学观念的历史资料,尽量使历史教学回归原味,以此凸显学术性。倡导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统一,要求老师端正态度,注重解读深度与范围。在历史教学中,对老师的定位是转化器,主要负责对每个难懂的史料知识进行解读,以达到提高认知能力的目的与要求。同时,老师必须具备研究史学的技能,然后才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另外,老师应具备研究史学的视野,这样才能拥有广阔的历史情怀。

2.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争取辩史与解史的统一。受基础教育影响,学位中心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共识,各地也在努力寻找方案解决问题。在现代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位中心要求正视老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情,而不是刻意限制发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敢于放权,在收集材料、梳理信息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正确解读。从历史教学的角度看:很多历史都应该立足于整体与社会发展需求,在凸显功利价值的过程中,凸显历史意义。因此,在现代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注重史学理念,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与解决问题。

3.注重教学策略,努力做到情境与价值的统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的教学策略对提高教学深度与质量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现代初中历史教学中,必须讲究策略,对繁重的信息,策略不仅体现在材料选取、收集与应用中,还体现在课堂规划与教学理念上。所以历史课堂应尽量做到情境设置和价值导向的统一。如:在《鸦片战争》一文中,先向学生提问:英国人认为中英战争是英国维护商业利益发起的战争,你是否认同?利用班级与小组讨论,带领学生认同资本主义扩张的本质,同时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三、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不仅要从学生角度进行教学安排,还应尊重历史深度与高度,在俯下身的同时,踮脚引导,这样才能保障初中历史教学的广度、高度与深度的有效统一。

作者:高艳 单位:泗洪县洪翔中学

参考文献:

[1]范文娟.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困境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04).

困境解读范文篇5

一、聚焦意见征集,落实重大决策预公开机制

按照专项行动要求,切实推进全过程公开,对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权益的重大事项,除依法应当保密之外,主动向社会公布文件草案、决策依据等,通过网络征集、网上调查、听证座谈等多种形式征集意见。对公布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盖无效章或直接删除。

二、完善基础信息公开和政策解读

完善基础信息公开。一是严格按照信息公开目录公开相关信息,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准确无误。二是认真梳理我局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提高文件公开质量,具体列明文号、成文日期、时间等信息,并完善有效性标注和PDF文本下载功能。确保政务公开全面、及时、准确,为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提高政策解读质量,严格按照七要素解读:制定背景、起草过程、工作目标、主要内容、创新举措、下一步工作考虑和关键词解释。

三、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养老服务质量建设活动,提升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建后管养水平,提高设施使用效益,大力推动养老机构提质增效和医养结合深入发展,创新发展智慧养老,加快建设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老年人养老服务实际需求相匹配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把事实无人抚养及抚养人无抚养能力的儿童(困境儿童)纳入孤儿保障范围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确实保护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合法权益。

四、深化重点领域和基层政务公开

极积主动公开社会公益建设事业及重点民生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政策和相关数据的。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健全公开制度,规范公开内容,编制公开目录,不断改进和完善公开的程序、方式及监督管理等配套措施,利用各种便民方式和渠道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内容。

困境解读范文篇6

一、课前自主收集不可或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我的信念》一文,包蕴着沉甸甸的人文色彩,值得反复品味和探究的话题很多,比如:信念究竟有什么力量?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性格有什么关系?鉴于此,应该让学生去广泛地收集与文章相关的背景性知识,并以此生成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作为整个阅读的出发点和归宿。比如,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前预习:1.收集有关“信念”的名言佳句。有的收集到蒙田的句子:“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有的收集到:“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有的收集到:“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2.搜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在资料展示环节,有的说:“居里夫人是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为了科学的发展而终身在是实验室里埋头工作,一是不求盛名;二是不为金钱。”有的说:“居里夫人淡泊名利、教女有方、简朴生活。”有的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爱因斯坦语)这样的课前搜集充分发挥了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意愿———自然、不做作、不强迫,尽可能朝着原生态的方向鼓励孩子们进行资料的收集与解读,以此滋补于课堂教学,以此为学习增值,为自己的阅读理解增值。这样的个性化阅读和多元的语文实践活动无疑是可贵的,并且是值得大力提倡的。语文教师应当是这种语文活动的发起者、参与者和推进者。

二、课中多元互动不可或缺

都说,语文教学是一场对话教学,一场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文本、师生与作者等之间的广泛意义上的对话。对此,我深以为然。关键就在于,孩子们的思维是否在这场对话中得到最大意义的开拓?孩子们的情感是否被活泼泼地激活和滋养?文本中或教室里重新活出来的文化是否成就了师生最好的自己?仍然以《我的信念》为例,可以请两个学生扮演“玛丽•居里”及其“助手”,模拟“采访流程”进行多元对话:师:首先感谢“您”能给予我们一次对话的机会,我和我的学生们就您的文章《我的信念》,请教您几个问题可以吗?“玛丽•居里”:没问题,尽管提问。师:请问,您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功需要有怎样的精神?“玛丽•居里”:我认为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生:为什么您说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玛丽•居里”:因为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这样的对话“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字里行间既有对原文思想的理解,也有孩子们自己的个性化理解。重要的不是对话的内容,而是对话中孩子们思想的碰撞、个性的展现、经验的建构和情感的交融,才是我们更加需要的境界。为此,我们需要重构教学框架与路径,那就是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自由,让“对话”随时发生,并且不再视某些标准答案为唯一解读要求,尽可能让孩子们会说、善说、敢说,以此打造厚重、多姿、摇曳生姿的语文学习新时空。

三、课末拓展延伸不可或缺

困境解读范文篇7

【论文摘要】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新闻报道在新闻报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本文通过结合大同市经济新闻分析的实践,分析经济性新闻在现代作为一种全面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对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行充分阐述的一种报道形式,是新形势下加强经济报道的一种有效方式。

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历程,大同市的各项事业发展也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的每一点变迁,每一个经济事件的发生都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心理、心态与价值观念,因而,作为新闻报道,一定要正确地引导舆论,应当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在这种新形势下,笔者认为,对经济领域内的新闻采取分析性报道这种形式十分有益。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一场关系到国家和城市命运的极其深刻全面的社会变革。这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平面动态式的报道,已远远反映不出当今改革开放大潮的波澜壮阔和多姿多彩。多出一些有深度、有力度的分析性新闻,这是新时代的需要。

所谓分析性新闻,就是全面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行充分阐述的一种报道形式,其在活跃人们思维、拓宽人们思路方面有着其他新闻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相较于其他新闻表现方式,分析性新闻更侧重于通过运用综合分析、解释、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对事物给以立体性报道,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又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向,使人从总体联系上把握事物。它既有新闻述评的透彻犀利,又兼新闻综述的全景式勾勒,也具思辨性新闻的深度,而又不失其客观性。

一、解读:表达媒体思考

正确解读经济事件是做好分析性新闻报道的基础。

通常每一项经济政策出台,每一个经济事件发生,每一种经济现象流行,媒体就此作些背景或者条文解读,分析一下事情的成因或来龙去脉,以让公众获得更详细、更清晰的信息。但笔者认为,让公众“知道”仅是解读的第一层面,仅仅是一般信息提供层面。真正成功的解读,必须有第二个层面,即在解读中,更多地体现媒体的思考,并表达这种思考,进而让受众自己进行“思考”。通过这种自我思考,提升受众对经济事件、现象、政策的判断和认知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各种经济政策、经济现象,形成共鸣和合力,同时也达到了分析性新闻的初衷。

2006年三四月份,配合税收宣传月活动,大同县国税局联合大同日报共同开展了“农民税负调查新视角”主题策划活动,聚焦大同县农业、农村、农民的减负状况,倾听农民及基层干部对税费改革后有关问题的反映和思索。那段时间,笔者一直在大同县农村进行农民税负调查,了解到了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益处,但同时也得以较长时段地观察税费改革给农村建设带来的挑战及当前农村基层管理所面临的困境。之后,笔者以《农民税负调查新视角——大同县国税局税收宣传月主题策划报道》为题,对大同县自2004年进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的农村变化作了一个初步总结和思考。文章以税费改革对“三农”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层层剖析后指出惠农政策确实让农民受到了实惠,但同时也理性地分析了减税对农民增收影响不大,特别是在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大增的背景下,税费改革政策可以说政治效果大于经济效果。此外,文章详尽分析了当前农村基层管理所面临的诸如农村基层政权濒于瘫痪、教育欠账、乡村公用建设缺乏资源等困境,并在结尾处指出,“无论是为农民减负,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即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发展生产。”

二、理性: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新的形势下,“理性”正在成为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报道的思想方法。坦率地讲,做经济新闻报道时常会面对很多诱惑,坚守理性意味着经常要舍弃浮夸的噱头,远离无聊的炒作,能从纷繁芜杂的新闻事件表象中找到内在脉络,更看重的是长远的社会的利益而不是只顾眼前,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而对新闻的原则态度和客观公正的立场就是坚持理性的基点。

在工作实践中,笔者以为要想使新闻报道充满理性而非凭感性认知,大量占有原始材料和第一手资料至关重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被媒体形容为2008年度经济金融界的一次“海啸”。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势必会对地方经济产生影响,那么其对大同的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一时间关心经济金融的人士众说纷纭,不少企业界尤其是中小企业主看到南方不少厂家破产,心内也充满狐疑。面对这种情况,记者及时采写了《全球金融动荡对我市经济影响有限》一文,文章始终坚持以数字说话、以事实说话的新闻准则,站在理性、客观的角度上层层分析,通过对2008年前3季度大同市主要经济指标、主要行业价格运行指数、外贸进出口总额、金融形势等考核经济的主要数据的举证和剖析,最后指明,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虽然对大同市煤炭、钢材、冶金等行业都受到一定影响,但总的来说影响不大。不过随着金融风暴向实体经济蔓延趋势的进一步加剧,必然会对已全面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内经济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必然会对大同市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面对当前经济波动、投资下滑、外需下降等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央及时提出了以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宏观调控目标逐步转向,下调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通过减免税费等适当宽松的财政政策为企业减负等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将陆续推出,大同市要在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各项政策的同时,未雨绸缪,及早防范,避免金融动荡对我市经济健康有序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这篇报道在《大同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刊发后,引起很大的反响,也显示了分析性报道在经济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各领域的日渐深入,经济报道的外延愈来愈广,超越经济做经济报道正是现时经济报道的内涵所在。现在的经济活动已不再狭隘地局限于工业、商贸或者是农业活动,而已成为一种包含各种经济因素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像文化可称为经济,教育也可称为产业,分析性经济报道已不能只采用纯粹经济的视角,而是要综合运用人文的、法律的、社会学等多种视角加以阐述,需具一种大经济观,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分析性经济报道为区域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服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

困境解读范文篇8

【论文摘要】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新闻报道在新闻报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本文通过结合大同市经济新闻分析的实践,分析经济性新闻在现代作为一种全面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对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行充分阐述的一种报道形式,是新形势下加强经济报道的一种有效方式。

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历程,大同市的各项事业发展也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的每一点变迁,每一个经济事件的发生都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心理、心态与价值观念,因而,作为新闻报道,一定要正确地引导舆论,应当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在这种新形势下,笔者认为,对经济领域内的新闻采取分析性报道这种形式十分有益。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一场关系到国家和城市命运的极其深刻全面的社会变革。这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平面动态式的报道,已远远反映不出当今改革开放大潮的波澜壮阔和多姿多彩。多出一些有深度、有力度的分析性新闻,这是新时代的需要。

所谓分析性新闻,就是全面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行充分阐述的一种报道形式,其在活跃人们思维、拓宽人们思路方面有着其他新闻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相较于其他新闻表现方式,分析性新闻更侧重于通过运用综合分析、解释、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对事物给以立体性报道,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又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向,使人从总体联系上把握事物。它既有新闻述评的透彻犀利,又兼新闻综述的全景式勾勒,也具思辨性新闻的深度,而又不失其客观性。

一、解读:表达媒体思考

正确解读经济事件是做好分析性新闻报道的基础。

通常每一项经济政策出台,每一个经济事件发生,每一种经济现象流行,媒体就此作些背景或者条文解读,分析一下事情的成因或来龙去脉,以让公众获得更详细、更清晰的信息。但笔者认为,让公众“知道”仅是解读的第一层面,仅仅是一般信息提供层面。真正成功的解读,必须有第二个层面,即在解读中,更多地体现媒体的思考,并表达这种思考,进而让受众自己进行“思考”。通过这种自我思考,提升受众对经济事件、现象、政策的判断和认知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各种经济政策、经济现象,形成共鸣和合力,同时也达到了分析性新闻的初衷。

2006年三四月份,配合税收宣传月活动,大同县国税局联合大同日报共同开展了“农民税负调查新视角”主题策划活动,聚焦大同县农业、农村、农民的减负状况,倾听农民及基层干部对税费改革后有关问题的反映和思索。那段时间,笔者一直在大同县农村进行农民税负调查,了解到了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益处,但同时也得以较长时段地观察税费改革给农村建设带来的挑战及当前农村基层管理所面临的困境。之后,笔者以《农民税负调查新视角——大同县国税局税收宣传月主题策划报道》为题,对大同县自2004年进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的农村变化作了一个初步总结和思考。文章以税费改革对“三农”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层层剖析后指出惠农政策确实让农民受到了实惠,但同时也理性地分析了减税对农民增收影响不大,特别是在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大增的背景下,税费改革政策可以说政治效果大于经济效果。此外,文章详尽分析了当前农村基层管理所面临的诸如农村基层政权濒于瘫痪、教育欠账、乡村公用建设缺乏资源等困境,并在结尾处指出,“无论是为农民减负,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即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发展生产。”转

二、理性: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新的形势下,“理性”正在成为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报道的思想方法。坦率地讲,做经济新闻报道时常会面对很多诱惑,坚守理性意味着经常要舍弃浮夸的噱头,远离无聊的炒作,能从纷繁芜杂的新闻事件表象中找到内在脉络,更看重的是长远的社会的利益而不是只顾眼前,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而对新闻的原则态度和客观公正的立场就是坚持理性的基点。

在工作实践中,笔者以为要想使新闻报道充满理性而非凭感性认知,大量占有原始材料和第一手资料至关重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被媒体形容为2008年度经济金融界的一次“海啸”。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势必会对地方经济产生影响,那么其对大同的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一时间关心经济金融的人士众说纷纭,不少企业界尤其是中小企业主看到南方不少厂家破产,心内也充满狐疑。面对这种情况,记者及时采写了《全球金融动荡对我市经济影响有限》一文,文章始终坚持以数字说话、以事实说话的新闻准则,站在理性、客观的角度上层层分析,通过对2008年前3季度大同市主要经济指标、主要行业价格运行指数、外贸进出口总额、金融形势等考核经济的主要数据的举证和剖析,最后指明,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虽然对大同市煤炭、钢材、冶金等行业都受到一定影响,但总的来说影响不大。不过随着金融风暴向实体经济蔓延趋势的进一步加剧,必然会对已全面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内经济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必然会对大同市经济金融产生一定影响。面对当前经济波动、投资下滑、外需下降等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央及时提出了以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宏观调控目标逐步转向,下调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通过减免税费等适当宽松的财政政策为企业减负等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将陆续推出,大同市要在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各项政策的同时,未雨绸缪,及早防范,避免金融动荡对我市经济健康有序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这篇报道在《大同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刊发后,引起很大的反响,也显示了分析性报道在经济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各领域的日渐深入,经济报道的外延愈来愈广,超越经济做经济报道正是现时经济报道的内涵所在。现在的经济活动已不再狭隘地局限于工业、商贸或者是农业活动,而已成为一种包含各种经济因素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像文化可称为经济,教育也可称为产业,分析性经济报道已不能只采用纯粹经济的视角,而是要综合运用人文的、法律的、社会学等多种视角加以阐述,需具一种大经济观,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分析性经济报道为区域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服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

困境解读范文篇9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困境;对策 

一、当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

1.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缺乏重视。很多中学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往往不能从本质上认识阅读教学。他们要么将阅读教学简单定义为阅读、朗诵,要么将阅读认为是学生自发的一种语文学习,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导致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不重视,这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2.语文阅读教学理念与方法陈旧。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语文阅读的自主性,还原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但就当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一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依然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阅读束缚在狭小天地,制约了学生语文阅读综合能力的提升,这成为推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障碍。

3.没能实现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学生阅读积累的多少、阅读知识面的宽广程度直接关系其阅读思维的深度,以及学生的阅读水平,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对课内文本的解读与剖析,忽视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是当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亟需突破的困境。

4.不善于传授学生阅读方法、技巧。教师应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纵观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一些教师忙着营造阅读情境,剖析文本深层内涵,挖掘文本的拓展意义,却忽略了“授之以渔”,导致学生在阅读中困难重重。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走出困境的对策

1.更新教学理念,采用高效阅读教学方法。要想走出语文阅读教学困境,中学语文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或者教学内容上都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并采用科学、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主动阅读,活化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让学生体验语文阅读的无限乐趣。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读写结合教学法等构建高效和谐的语文阅读课堂。例如:《皇帝的新装》是一篇趣味横生的童话故事,教师通过讲授《皇帝的新装》,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作性阅读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表演模拟教学法,让不同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及对策探讨吴晓鹏(会昌县第四中学,江西赣州342600)摘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改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更加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多元化阅读思维与阅读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空间,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个性品质以及审美情趣等。但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并归纳几点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困境;对策酣畅淋漓地体验文本,提高阅读效率。

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在阅读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课外知识的积累。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经常为学生推荐经典阅读篇目。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推荐一些与文本阅读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例如:学习《女娲造人》后,教师可为学生推荐类似的神话故事“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拓展学生的视野。第二,举办读书活动。如名著阅读活动、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读书朗诵会等,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与爱好。第三,专门为学生留出课外阅读的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课外阅读平台。

3.教师要传授给中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科学、正确的语文阅读方法能极大地提高中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的任务不是教会学生解读、剖析一篇范文,而是教会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终身受益。科学的阅读方法除了传统的快读、略读、精读等方法之外,还包括读写结合法、发现式阅读法、研究性学习法、网络阅读法、SQ3R(纵览、发问、阅读、复述、复习)等阅读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使其在阅读实践中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形成自主阅读、高效阅读的阅读习惯。综上所述,阅读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其它学科的重要前提,语文教师有意识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新课改雨露的滋润下,中学语文教师开始尝试新型、科学、动态、活跃的阅读教学方式,使语文阅读教学逐渐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只有多途径迎接挑战,走出困境,才是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的新出路。

作者:吴晓鹏 单位:会昌县第四中学

参考文献:

困境解读范文篇10

面对大众的疑惑,当代艺术冷静的思考是必要的:当代艺术面对公众、大众媒体究竟呈现了什么?是精心设计的视觉盛宴?还是炒作的悬疑迷案?几个拷问之后会发现公众对当代艺术的认知模糊是很普遍的现象,这极大地影响了本土市场的培育。

一、当代艺术与公众之间的“障碍”1.当代艺术在中国发展历程和时间,注定了“解读障碍”的事实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同时,“当代艺术”所体现的不仅有“现代性”,还有艺术家基于今日社会生活感受的“当代性”,艺术家置身的是今天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今天的现实,他们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今天的时代特征。建国后,中国在艺术教育和公众教育方面,限定了学院派的教学模式,苏联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种特定的“西方”风格主导中国现代艺术达三十年之久,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时期被禁止的各种西方美术和美术理论通过翻译和展览被介绍到国内来,短短三十年,我们走过西方美术一个世纪的历程。这个过程中公众刚刚能接受梵高、塞尚、毕加索。艺术家却已经宣布“绘画已经死亡”。无论是架上绘画的顽世现实主义、“”的超语言也好,当代艺术的更多的行为、装置、带给公众更多的是愕然和震惊。公众在“这也叫艺术”中拷问当代的艺术教育和公众教育。而艺术教育者对当代艺术的失语,更是孤立了“当代艺术”。

2.当代艺术的“解读困难”,是与当代艺术自身的艺术形态表达方式分不开的“当代艺术”这个名词在国内具有强烈的前卫意味,常指对传统或正统美术机构、系统和形式进行挑战的各种美术实验。在过去十至十五年中,这些实验绝大部分集中在三个方面:作品内容、美术媒介和展览渠道。”当代艺术在内容上的对废墟和伤痕的迷恋、尤其是艺术家“另类”的血腥、暴力的自虐的行为方式,曾经政治符号的非政治化阐释,也让公众遍生疑窦:这也是艺术?大众媒体在面对当代前卫艺术时,几乎都是失语的。尽管有部分大众媒体曾报道过当代前卫艺术,但大多数时候它们都是用一种猎奇、窥淫癖似的目光去打量前卫艺术。在它们的报道中,当代前卫艺术总与色情、暴力、自虐有关。在大众媒体的轰炸下,公众对当代艺术的认知的偏颇和背离就可想而知了。对传统艺术媒介的颠覆是当代艺术的主题。“一个简单有效的使作品‘当代’的方法是颠覆现存的美术类别和媒介与材料”[1],颠覆的对象可以是绘画、可以是雕塑,可以是任何一种媒介与材料,比如通过绘画来制造奇异的空间效果或体验。这种“颠覆”的结果对公众来说更是茫然:“人们在艺术作品前,得到的不是视觉的享受,而是对行为的思考”[1]。在对待艺术问题上,公众期望得到的恰恰仅仅是视觉的享受而已,一旦视觉享受变成了哲学思考以及其他什么,公众只能选择逃离和漠视。当代艺术在形式表达上更重视展览场地对观者的心理影响。在展览场地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商业空间、画廊、美术馆等等。在展览中,公众的“无所适从”的反应又被当做“观众预期”参与了作品的表达。这是很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公众的参与,另一方面又不期待公众的“解读”。

3.公众对西方后现代文化的解读障碍,影响了对当代艺术的认知西方后现代主义使精英和大众、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处于共时、并存、互动的历史境遇之中。从“85艺术新潮”开始,中国的实验艺术就成为全球当代艺术的分支,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艺术家活跃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哈尔马斯的“交流理性”概念中说:现代主义艺术“虚假”地与生活“交流”,证明了单单从艺术上突破一个缺口是不可能的,必须从整体上加强文化的三个方面,即科学、道德、艺术三者间自然的“交流”,才能解决当代西方现代文化的困境[2],这种“社会的交流”,是对人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强调。了解西方后现代文化,才能从精神的层面解读“当代艺术”。

4.当代艺术家的自身形象与公众期待之间的差距“由于当代艺术没有真正达到在知识、道德精神和语言创造上,高出社会其他行业优秀群体的精神水准,但收入风险和劳动投入却远远低于其他行业。”“而从业人员的增多,平均学术水准下降,以及行业的商业化取向,必定也会降低社会对当代艺术的评价。”[3]在此意义上说,是艺术家的自身形象与素质,一定程度上造成当代艺术与公众之间的“隔阂”。进而,影响了公众对当代艺术的认知。

二、当代艺术与公众对话的“契机”

1.当代艺术发展方向和自身特点期待公众的解读“当代艺术”可以孤立于社会形态之外的假设是不能成立的,当代艺术是基于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对传统价值的回归和对历史的回归,比以往任何一个形式与流派更需要公众的呼与应。“先锋派的极端主义的结束,部分地回归传统,强调与公众交流的核心作用”(詹克斯《后现代建筑的语言》)。我们必须看到:当代艺术创作的空间开放性和媒介互动性,在观念的形式表达上正在实现所谓的理论的转向:(1)艺术史的研究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精英艺术”和“高雅艺术”,而逐渐扩展到“大众艺术”和“通俗文化图像”;(2)艺术史的研究的视野也不再局限于西方艺术,而是扩展到亚、非、拉美等世界范围的艺术图像上;(3)艺术史的研究方法也不局限于本学科的理论方法,而选择和吸收了其他相关学科的一些方法和理论体系,如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社会学、心理学、解构主义、女性主义以及文化研究理论等[4]。其中“大众艺术”和“通俗文化图像”是基于对公众意识研究基础上。无疑“当代艺术的前卫”不同于现代主义和后期现代主义中的“精英的前卫”,是对“精英”话语权诘问。在此意义上说,当代艺术更期待公众的互动与认知。事实上,也从来没有一种艺术形式如此地接近公众,在商业空间里、在很多非公共空间里、街道上、甚至在拆迁的废墟里———没有任何的艺术像当代艺术这样近距离地触手可及。

2.艺术公众教育在逐步适应文化与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完成对“当代艺术”的解读,还需要从公众教育的基础做起。在西方,更多的人和机构致力于艺术的公众教育,而不是在所谓的艺术市场上“推波助澜”,“最基本的东西是停止讲市场在做什么,而是要谈这个作品是关于什么”[5],这也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培育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们看到更多的美术馆在公众教育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例如中国美术馆在拓展方向的多元化改进;上海美术馆长期致力于公众教育的推广;广州美术馆对当代艺术展览与收藏方面的工作。还有更多私人美术馆的建立和艺术品商人在当代美术推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都是应该成为当代艺术走进大众视野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