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诉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20:01:59

恐惧诉求

恐惧诉求范文篇1

恐惧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是对真正或可感知到的威胁做出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是一种企图摆脱危险的逃避情绪,是人失去安全感时的一种基本心理状态。

人本心理学创始人之一,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安全需求是处于第二层次的基础性的本能需求,恐惧实际上是安全需求的一种反面表达。大量事实表明,在人的心理中,恐惧是一种最普遍、最基本、最共性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影响最广、力度最强、传播最快的心理情绪。因此,针对消费人群中普遍存在的担忧、害怕心理,恐惧诉求常常被广告创作人员作为诉求主题来影响和说服消费者。从不使用广告产品的不良后果中,警诫人们防止不良或不幸结果的发生,给人造成一种心理上的震撼。

所以,我们把“恐惧诉求”界定为:展现购买的利益或不购买的危害,描述某些使人不安、担心、恐惧的事件或发生这些事件的可能性,以引起诉求对象对广告信息的特别关注。

二、恐惧诉求——创造广告震撼力的有效方法

广告大师比尔·伯恩巴克创立的DDB广告公司在其制订的广告创作策略中提出了ROI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则好的广告应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关联性、二是原创性、三是震撼性。广告与商品没有关联性,就失去了意义;广告本身没有原创性,就欠缺吸引力和生命力;广告没有震撼性,就不会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ROI广告策略理论中,广告是否具有震撼力或冲击力是衡量广告作品优劣的三大指标之一,即广告创意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作品本身是否具有震慑人心的魅力。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是广告引起消费者注意,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驱动力。有效的广告创意是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心灵,给人以心理上的震撼。而恐惧诉求所营造的震撼力往往是正面诉求所难以达到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难以克服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惯,或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的后果认识不足,比如:酗酒、吸烟、吸毒、疲劳驾驶、酒后开车等等。在这些情况下,从正面诉求来说服受众,效果往往是很有限的,然而,从反面诉求来展示这些不良行为或是不良习惯可能会带来的恶果,却会使人为之一颤,进而接受广告所传播的观念。例如美国的一则防治艾滋病广告:在黑白的画面上,刚熄灭不久的蜡烛余烟袅袅,缕缕轻烟勾勒出幽灵似的人头轮廓,影射着刚刚逝去的人,画面笼罩着一种死亡、恐怖的氛围。在广告画面的上方写着:“紧紧追念逝者是不够的。”暗示着“逝者已去,当务之急是加强研究防治艾滋病,扑灭今日黑死病”的主题。这种以死亡为主题,制造恐惧、制造心理震撼的广告,成为少有的警世佳作。还有一则禁毒的电视广告堪称恐惧诉求的经典:画面中展示一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刚刚学会爬行,独自在家里爬来爬去,对事物的好奇,竟使他扶着桌沿,颤抖着双腿,从桌子上拿起一把锋利的匕首。在不懂世事的孩童眼里,匕首成了他的一个玩具,一会儿用细嫩的小手拿着锋利的刀刃;一会儿轻轻扬起胳膊,匕首从眼际一擦而过;一会又将匕首伸向口中……广告在最后,打出“吸毒,犹如稚嫩的孩童玩刀,会给身体造成伤害”的主题。整则广告没有出现任何血腥、恐怖的画面,但小男孩的一举一动却牵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匕首可能给小男孩造成的伤害,让人将心紧紧地提到嗓子眼。惊恐之余,让人有所领悟,成人吸毒犹如儿童玩刀,都会给自身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广告所给人心理上造成的震撼力不言而喻。

三、运用恐惧诉求要注意的事项

在广告创作中,恐惧诉求的运用也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只有把握适当的“度”,才能发挥其震撼人心的力量。一般来说,在广告中运用恐惧诉求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广告所营造的恐惧程度要适当

恐惧诉求在广告中的运用目的是要引起人们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关注,而不是要引起人们的恐慌,所以恐惧的营造要把握适当的“度”。广告所展示的恐惧程度太低,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恐惧程度太高,又会引起人们的反感、防卫和逃避。比如国内大量医院药品常常过于展示某种病痛的症状或者痛苦表情,如某药品的怪人给胃打气的胃酸,胃涨广告;某治疗头痛的药品广告,卡通人物用头将墙体撞了一个大窟窿等等,由于广告过度的渲染疾病患者痛不欲生的情节,则必然引起部分观众的反感而降低对广告的兴趣。所以,国内大量恐惧诉求的产品广告由于过度的夸大渲染事实,让消费者把广告中的商品,服务与痛苦烦恼联系起来,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2.恐惧诉求要符合消费者的习惯思维

高速驾驶会影响刹车的距离,由此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造成人、财、物的损害。对于驾驶员来讲,高速驾驶的危害已经悉数于心,但是往往由于机会心理的作俑,而放松警惕,在广告中展示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要比展示实际的损害更具有说服力。再比如排铅口服液的广告,广告诉求儿童体内有铅毒,会影响儿童的成长发育,并将汽车尾气、环境污染等产生毒素的原因阐述清楚,排除体内铅毒就很容易被消费者接受,而很多诸如衰老因子、人体环保等恐惧诉求就会让人觉得故弄玄虚而产生排斥心理,或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被消费者接受。

3.广告应能提供消除恐惧的方法或途径

运用恐惧诉求的广告,必须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消除危害或降低恐惧的方法或途径,尤其是要强调广告中的产品所独有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某席梦思床垫曾在报纸上刊登一只全身长满黑毛的大昆虫,并在画面旁写道:“此乃一只温带臭虫。它吸血,最喜欢席梦思里暖融融的温馨。也许您今天夜里就跟它相伴而眠。”广告接着介绍该公司生产的新型席梦思,是用一种让温带臭虫讨厌的材料制成的。读者看了广告后,惊恐之余纷纷解囊抢购,广告效果可想而知。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广告虽然也采用了恐惧诉求,但最终却没有提供有效阻止或消除恐惧的建议,或建议不明确、实施起来太困难、过于费时、代价高昂。比如在一些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中,广告展示了森林被砍伐、土地荒漠化、浪费水资源的严重景象,却没有提出贴切的保护性的行动指示,这就可能会使受众倾向于控制恐惧,或通过不由自主地否定、转移注意、防御性逃避来降低恐惧感,从而使广告的目的性很难达到。

四、恐惧诉求发展前景展望

1994年9月18日晚,山西太原市有线电视台播出一则字幕广告:“据悉‘四不像’已从雁门关进入本地区,不久将进入千家万户,请大家关好门窗,留心观察。金鑫广告策划”。

此则广告播出后在当地引起恐慌,整个太原市乃至由雁门关通往太原的怀州地区都因“四不像”可能吃人而惶恐躁动,直至9月20日晚该台声明“四不像是来自雁门关的系列产品”并致歉,事件才逐渐平息。事后,这一广告被中央电视台在“联播节目”中点名批评,指出山西出现这种恐怖性质的广告是违反广告法的。

1995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正式实施,第七条第七款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淫秽、迷信、恐怖、暴力、丑恶的内容”。

“四不像”事件的发生、法律法规的颁布,曾一度使广告创作者对恐惧诉求望而却步。以恐惧诉求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广告仅仅局限于公益广告领域。

恐惧诉求范文篇2

关键词:恐惧诉求;恐惧驱动模型;唤醒模型

恐惧诉求是最常见的广告形式之一。所谓恐惧是指个体面对某种危险性恐吓时所作出的情感反应,它往往会给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驱使人们试图避开或应对所面临的困境。市场运作者期望借助这一关系,在广告中使用恐吓或危险信息以激起受众的恐惧情感,并进而诱导人们钟情于他们的产品或服务。这类诉求频繁地出现在许多产品或服务(如劝阻吸烟或酒后驾车、保险理赔等)的广告中。

在使用恐惧诉求时,人们往往期望能弄清两个问题:其一,这一诉求方式是通过什么机制起作用的?其二,恐惧诉求的效果如何?这正是本文所关心的主题。我们将对众多有关恐惧诉求的研究进行分析,探讨其传播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以对相关的广告创意提供参考。

一、恐惧诉求的作用机制

恐惧诉求是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有如下代表性的模型对此进行了尝试性解答:

1、恐惧驱动模型

恐惧驱动模型(theFearDriveModel)的倡导者认为人们对恐惧的反应往往包括以下过程:首先,某一特定被感知到的危险刺激会导致情绪反应。接着,情绪反应激发个体的内心紧张,这种紧张状态会驱使人们寻求解决之道直至该恐惧意识的消除。如果广告中推荐的行为能有效减轻恐惧及焦虑情绪,人们会考虑,甚至可能采纳该解决方式。

也就是说,对恐惧诉求的反应依赖于人们对风险的意识程度及其伤害大小的评估。人们感知到潜在危险对其身心的伤害越严重,他们采纳广告建议的可能性便越大。但如果有多种解决方式可供选择,个体将会进行比较以采取最有利的行为。正因为如此,诸多广告会暗示目标受众,其产品或服务是各种备选方案中最为有效的方式。

2唤醒模型

唤醒模型(ArousalModel)由Thayer提出。0该模型特别强调唤醒在情绪产生和思维操作中的关键作用。Thayer认为,唤醒是一个复杂的现象,至少涉及以下两个维度的相互作用过程。一为活力维度,这是指从充满力量到疲乏的感觉连续体,这一维度往往与积极的认知相联系;第二是紧张维度,代表从内心紧张到平静状态的连续体,常与消极认知相关联。两者共同作用决定着广告留给个体的印象(积极的或消极的)。这说明,恐惧诉求的作用不仅依赖于广告的创意内容,也会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当在个体内心唤醒的主要是活力因素时,该恐惧诉求会引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当个体内心的紧张成分起着支配地位时,可能引起消极的态度反应。这提醒实践者,广告中的恐惧强度或内容应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进行设计,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

3认知模型

受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部分研究者在探讨恐惧诉求的作用机制时也将认知因素在说服过程中的重要调节作用纳入到了模型当中,其中较为代表性的有:保护动机模型(ProtectionMotivationModel,简称PM)、有序保护动机模型(theOrderedProtectionMotivationModel,简称OPM)。

根据PM模型,消费者是否会采纳某种应对方式受到四个认知评价过程的调节:恐吓的强度、危险发生的概率、应对方式的效能、自我效能。所谓应对方式的效能是指个体对撤除威胁的应对行为的有效性的察觉,自我效能则指个体对自已是否拥有采取该应对方式的能力的评估。这四个元素均会激发相应的认知评价机制,并通过唤醒、维持所谓的“保护动机”而调节态度的变化,最终达到保护自我免受危险伤害的目的。

Tanner等的OPM模型是PM理论的拓展,该模型强调情感过程在认知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对行为意向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OMP指出。在创意恐惧诉求时至少应该考虑以下两个维度:恐吓评价(包括恐吓强度和发生概率的评价)、应对评价(包括应对效能和自我效能的评价)。总的说来,恐惧诉求会涉及生理性和社会性危险,也包括认知与情感过程,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影响个体保护动机的唤醒程度。

二、恐惧诉求的传播效果

现有研究发现,恐惧诉求的传播效果至少受到以下各因素的制约。

1诉求中恐惧强度的影响

在创意恐惧诉求时,广告人碰到的首个问题可能是,该选择什么强度的恐惧刺激。这无疑也就成了学者们最为热衷的研究对象,他们在实验中,设计高、中、低强度不等的恐惧信息,使用态度、行为测量等多种因变量,对该诉求进行了长期的实证考察。

例如,在Irving和Feshbaeh的研究中,他们使用牙齿保健宣传作为实验材料,低恐惧水平仅呈现牙齿不洁带来的日常烦恼,而高恐惧水平则是因牙齿疾病导致整个上下颚的坏死。结果发现,低恐惧诉求在劝导被试采纳所推荐的牙齿保洁方法上效果最佳。而在类似的另一项有关牙齿保浩的研究中却发现,随着恐惧感的加强,受众采纳所建议的解决行为的可能性也在递增。

LaTour和Rotfeld认为,造成分歧的部分原因可能在于,一些研究者并没有将“恐吓(threats)”与“恐惧(fear)”区分开。一般来说,“恐吓”是指一些令人不快的事件带来的结果,如汽车损坏、人身伤害、不安全驾驶引发的死亡、过度吸烟造成的癌症等;而“恐惧”则是指对“恐吓”事件所作出的情感反应,它往往可能带来态度、意向、甚至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如停止吸烟、小心驾驶等)。不同的个体会恐惧不同的事,同一恐吓情境在不同个体间引发的恐惧情绪强度也可能完全不同。例如,同样是劝导青少年戒烟,对于青少年来说,提供癌症患者肺部糜烂的x照片可能影响不大,他们会认为这种事情离的太过遥远,或许呈现恶臭的呼吸而提醒他们吸烟会严重影响其社会交往要更为有效;而对于父母,可能最大的恐惧莫过于展示孩子们是怎样模仿其父辈而学会抽烟的。正因为如此,高强度的“恐吓”广告并不一定会在所有消费者心中激发完全相同的高“恐惧”情绪,如此说来,各研究间存在差异也就在所难免了。

2受众文化价值系统的影响

Laroche等以戒烟广告为实验材料的研究发现,不同文化价值系统的受众对同一恐惧诉求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

该研究采用三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变量一为恐惧强度,分高、中、低三个等级;自变量二是恐惧类型,含社会性恐惧、生理性恐惧两个水平;第三个自变量为拥有不同文化价值系统的被试,分为中国人和加拿大籍的英国人。该研究者认为,中国人的行为除了在一系列的价值、信念、地域性和经济性因素与西方人存在差异外,最为典型的是,中国人至今深受其儒家哲学的影响,主张生活适度、和谐、保守,也强调社会的有序和稳定。结果发现:(1)两类恐惧诉求对英国人的劝导作用明显强于中国人,即,观看恐惧诉求广告后,英国人比中国人更倾向于承认吸烟的消极性,也表现出更强的戒烟意向。研究者认为,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因受其价值观的影响,中国人往往把烟作为一种增进人际关系的礼物或充当友情的标志。这种信念可能削弱或抵消了社会或生理性恐惧诉求的劝导作用。(2)恐惧强度的不同没有带来传播效果的明显改变。(3)英国人往往受其对应对方式效能评估的影响较大,而中国人则受恐吓强度变化的影响更为明显,这一结果可能与中国人避免伤害的倾向性更强有关。

3广告插播环境的影响

Potter等发现,广告插播环境(context)也是影响恐惧诉求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该研究中的实验为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是广告播放前的电视节目类型。分为积极型和消极型两水平。因变量设有:被试情绪唤醒维度、广告态度、行为意向、皮肤电阻值测量等。实验用广告为一个倡导安全驾驶的公益类恐惧诉求广告。结果显示:(1)当恐惧广告插播在积极的电视节目环境中时,被试的活力唤醒水平明显高于紧张的唤醒度。而当该广告的插播环境为消极时,被试则感受到了更高水平的紧张;(2)同一恐惧诉求广告,在积极环境中呈现时所引发的广告态度和行为意向明显优于消极环境中的;(3)在消极环境中观看广告的被试皮肤电传导力明显高于在积极环境中的。

三、恐惧诉求研究对广告实践的启示

许多商家对使用恐惧诉求进行产品宣传甚感兴趣。那么,该怎样进行广告运作呢?笔者认为,根据现有的研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唤醒活力。避免紧张

依据Thayer的唤醒模型,产品的市场推广者在设计恐惧广告时,应着力选用一些以活力唤醒占支配地位的诉求内容,而避免带来过度紧张的元素。这种选择的好处在于能降低受众可能的抵制情绪或逃避行为,获得较为持久的宣传效果。例如,在人寿保险广告中,可能的诉求内容至少有两类:其一是呈现一个因意外伤害而躺在手术台上的垂死病人;其二是描述某个家庭因正确地选购了保险,尽管其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者遭受意外伤害,但获得保险理赔后全家仍在享受郊游或聚会的欢乐时光。显然,第二种选择表现得更具活力、更能引起受众的积极反应。公务员之家

2尽可能使用中、低强度的恐惧

根据Thayer的观点,使用中、低强度的恐惧也是使活力维度能居于支配地位的先决条件之一。从实践者的角度来看,广告宣传中使用恐惧强度应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反应(如可能的焦虑倾向)及其对行为的影响。中、低强度恐惧的使用能使效益最大化,既能引起受众对安全意识的敏感,也满足了他们的尊严需求。如果天真地使用超强恐惧,可能引发受众的逃避反应,导致对广告的消极看法。

3尽可能提供多种解决手段

当确定使用恐惧诉求进行产品宣传时,广告不仅要让受众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同时,可提供包括本品牌在内的多种备选解决方案。这种诉求方式能使消费者置于毫无压力的选购情景之中,以利于诱导其购买本品牌产品。例如,保险公司可提醒消费者,有必要考虑退休后因收入减少可能带来的不便,接着指出,退休基金通常是一种可行的应对方式,最后提出建议,本公司的产品就是其中一项不错的选择。

恐惧诉求范文篇3

恐惧诉求是最常见的广告形式之一。所谓恐惧是指个体面对某种危险性恐吓时所作出的情感反应,它往往会给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驱使人们试图避开或应对所面临的困境。市场运作者期望借助这一关系,在广告中使用恐吓或危险信息以激起受众的恐惧情感,并进而诱导人们钟情于他们的产品或服务。这类诉求频繁地出现在许多产品或服务(如劝阻吸烟或酒后驾车、保险理赔等)的广告中。

在使用恐惧诉求时,人们往往期望能弄清两个问题:其一,这一诉求方式是通过什么机制起作用的?其二,恐惧诉求的效果如何?这正是本文所关心的主题。我们将对众多有关恐惧诉求的研究进行分析,探讨其传播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以对相关的广告创意提供参考。

一、恐惧诉求的作用机制

恐惧诉求是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有如下代表性的模型对此进行了尝试性解答:

1、恐惧驱动模型

恐惧驱动模型(theFearDriveModel)的倡导者认为人们对恐惧的反应往往包括以下过程:首先,某一特定被感知到的危险刺激会导致情绪反应。接着,情绪反应激发个体的内心紧张,这种紧张状态会驱使人们寻求解决之道直至该恐惧意识的消除。如果广告中推荐的行为能有效减轻恐惧及焦虑情绪,人们会考虑,甚至可能采纳该解决方式。

也就是说,对恐惧诉求的反应依赖于人们对风险的意识程度及其伤害大小的评估。人们感知到潜在危险对其身心的伤害越严重,他们采纳广告建议的可能性便越大。但如果有多种解决方式可供选择,个体将会进行比较以采取最有利的行为。正因为如此,诸多广告会暗示目标受众,其产品或服务是各种备选方案中最为有效的方式。

2唤醒模型

唤醒模型(ArousalModel)由Thayer提出。0该模型特别强调唤醒在情绪产生和思维操作中的关键作用。Thayer认为,唤醒是一个复杂的现象,至少涉及以下两个维度的相互作用过程。一为活力维度,这是指从充满力量到疲乏的感觉连续体,这一维度往往与积极的认知相联系;第二是紧张维度,代表从内心紧张到平静状态的连续体,常与消极认知相关联。两者共同作用决定着广告留给个体的印象(积极的或消极的)。这说明,恐惧诉求的作用不仅依赖于广告的创意内容,也会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当在个体内心唤醒的主要是活力因素时,该恐惧诉求会引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当个体内心的紧张成分起着支配地位时,可能引起消极的态度反应。这提醒实践者,广告中的恐惧强度或内容应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进行设计,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

3认知模型

受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部分研究者在探讨恐惧诉求的作用机制时也将认知因素在说服过程中的重要调节作用纳入到了模型当中,其中较为代表性的有:保护动机模型(ProtectionMotivationModel,简称PM)、有序保护动机模型(theOrderedProtectionMotivationModel,简称OPM)。

根据PM模型,消费者是否会采纳某种应对方式受到四个认知评价过程的调节:恐吓的强度、危险发生的概率、应对方式的效能、自我效能。所谓应对方式的效能是指个体对撤除威胁的应对行为的有效性的察觉,自我效能则指个体对自已是否拥有采取该应对方式的能力的评估。这四个元素均会激发相应的认知评价机制,并通过唤醒、维持所谓的“保护动机”而调节态度的变化,最终达到保护自我免受危险伤害的目的。

Tanner等的OPM模型是PM理论的拓展,该模型强调情感过程在认知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对行为意向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OMP指出。在创意恐惧诉求时至少应该考虑以下两个维度:恐吓评价(包括恐吓强度和发生概率的评价)、应对评价(包括应对效能和自我效能的评价)。总的说来,恐惧诉求会涉及生理性和社会性危险,也包括认知与情感过程,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影响个体保护动机的唤醒程度。

二、恐惧诉求的传播效果

现有研究发现,恐惧诉求的传播效果至少受到以下各因素的制约。

1诉求中恐惧强度的影响

在创意恐惧诉求时,广告人碰到的首个问题可能是,该选择什么强度的恐惧刺激。这无疑也就成了学者们最为热衷的研究对象,他们在实验中,设计高、中、低强度不等的恐惧信息,使用态度、行为测量等多种因变量,对该诉求进行了长期的实证考察。

例如,在Irving和Feshbaeh的研究中,他们使用牙齿保健宣传作为实验材料,低恐惧水平仅呈现牙齿不洁带来的日常烦恼,而高恐惧水平则是因牙齿疾病导致整个上下颚的坏死。结果发现,低恐惧诉求在劝导被试采纳所推荐的牙齿保洁方法上效果最佳。而在类似的另一项有关牙齿保浩的研究中却发现,随着恐惧感的加强,受众采纳所建议的解决行为的可能性也在递增。

LaTour和Rotfeld认为,造成分歧的部分原因可能在于,一些研究者并没有将“恐吓(threats)”与“恐惧(fear)”区分开。一般来说,“恐吓”是指一些令人不快的事件带来的结果,如汽车损坏、人身伤害、不安全驾驶引发的死亡、过度吸烟造成的癌症等;而“恐惧”则是指对“恐吓”事件所作出的情感反应,它往往可能带来态度、意向、甚至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如停止吸烟、小心驾驶等)。不同的个体会恐惧不同的事,同一恐吓情境在不同个体间引发的恐惧情绪强度也可能完全不同。例如,同样是劝导青少年戒烟,对于青少年来说,提供癌症患者肺部糜烂的x照片可能影响不大,他们会认为这种事情离的太过遥远,或许呈现恶臭的呼吸而提醒他们吸烟会严重影响其社会交往要更为有效;而对于父母,可能最大的恐惧莫过于展示孩子们是怎样模仿其父辈而学会抽烟的。正因为如此,高强度的“恐吓”广告并不一定会在所有消费者心中激发完全相同的高“恐惧”情绪,如此说来,各研究间存在差异也就在所难免了。

2受众文化价值系统的影响

Laroche等以戒烟广告为实验材料的研究发现,不同文化价值系统的受众对同一恐惧诉求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

该研究采用三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变量一为恐惧强度,分高、中、低三个等级;自变量二是恐惧类型,含社会性恐惧、生理性恐惧两个水平;第三个自变量为拥有不同文化价值系统的被试,分为中国人和加拿大籍的英国人。该研究者认为,中国人的行为除了在一系列的价值、信念、地域性和经济性因素与西方人存在差异外,最为典型的是,中国人至今深受其儒家哲学的影响,主张生活适度、和谐、保守,也强调社会的有序和稳定。结果发现:(1)两类恐惧诉求对英国人的劝导作用明显强于中国人,即,观看恐惧诉求广告后,英国人比中国人更倾向于承认吸烟的消极性,也表现出更强的戒烟意向。研究者认为,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因受其价值观的影响,中国人往往把烟作为一种增进人际关系的礼物或充当友情的标志。这种信念可能削弱或抵消了社会或生理性恐惧诉求的劝导作用。(2)恐惧强度的不同没有带来传播效果的明显改变。(3)英国人往往受其对应对方式效能评估的影响较大,而中国人则受恐吓强度变化的影响更为明显,这一结果可能与中国人避免伤害的倾向性更强有关。

3广告插播环境的影响

Potter等发现,广告插播环境(context)也是影响恐惧诉求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该研究中的实验为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是广告播放前的电视节目类型。分为积极型和消极型两水平。因变量设有:被试情绪唤醒维度、广告态度、行为意向、皮肤电阻值测量等。实验用广告为一个倡导安全驾驶的公益类恐惧诉求广告。结果显示:(1)当恐惧广告插播在积极的电视节目环境中时,被试的活力唤醒水平明显高于紧张的唤醒度。而当该广告的插播环境为消极时,被试则感受到了更高水平的紧张;(2)同一恐惧诉求广告,在积极环境中呈现时所引发的广告态度和行为意向明显优于消极环境中的;(3)在消极环境中观看广告的被试皮肤电传导力明显高于在积极环境中的。

三、恐惧诉求研究对广告实践的启示

许多商家对使用恐惧诉求进行产品宣传甚感兴趣。那么,该怎样进行广告运作呢?笔者认为,根据现有的研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唤醒活力。避免紧张

依据Thayer的唤醒模型,产品的市场推广者在设计恐惧广告时,应着力选用一些以活力唤醒占支配地位的诉求内容,而避免带来过度紧张的元素。这种选择的好处在于能降低受众可能的抵制情绪或逃避行为,获得较为持久的宣传效果。例如,在人寿保险广告中,可能的诉求内容至少有两类:其一是呈现一个因意外伤害而躺在手术台上的垂死病人;其二是描述某个家庭因正确地选购了保险,尽管其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者遭受意外伤害,但获得保险理赔后全家仍在享受郊游或聚会的欢乐时光。显然,第二种选择表现得更具活力、更能引起受众的积极反应。

2尽可能使用中、低强度的恐惧

根据Thayer的观点,使用中、低强度的恐惧也是使活力维度能居于支配地位的先决条件之一。从实践者的角度来看,广告宣传中使用恐惧强度应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反应(如可能的焦虑倾向)及其对行为的影响。中、低强度恐惧的使用能使效益最大化,既能引起受众对安全意识的敏感,也满足了他们的尊严需求。如果天真地使用超强恐惧,可能引发受众的逃避反应,导致对广告的消极看法。

3尽可能提供多种解决手段

当确定使用恐惧诉求进行产品宣传时,广告不仅要让受众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同时,可提供包括本品牌在内的多种备选解决方案。这种诉求方式能使消费者置于毫无压力的选购情景之中,以利于诱导其购买本品牌产品。例如,保险公司可提醒消费者,有必要考虑退休后因收入减少可能带来的不便,接着指出,退休基金通常是一种可行的应对方式,最后提出建议,本公司的产品就是其中一项不错的选择。

恐惧诉求范文篇4

[关键词]理性诉求恐惧诉求震撼性创意

在广告创作中,往往需要针对不同的产品、不同的诉求对象运用不同的诉求手法。在不断寻求有效的说服途径的过程中,针对消费者认知和情感投入的差异,广告发展出理性、感性和情理结合三种最主要的诉求手法。广告使用的诉求手法应该视消费者在消费购买不同的产品时理性和情感投入程度而定。理性诉求可以以多种方式传达具体信息、进行观念说服。其中,恐惧诉求是理性诉求的常用方法。

一、恐惧诉求的界定

恐惧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是对真正或可感知到的威胁做出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是一种企图摆脱危险的逃避情绪,是人失去安全感时的一种基本心理状态。

人本心理学创始人之一,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安全需求是处于第二层次的基础性的本能需求,恐惧实际上是安全需求的一种反面表达。大量事实表明,在人的心理中,恐惧是一种最普遍、最基本、最共性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影响最广、力度最强、传播最快的心理情绪。因此,针对消费人群中普遍存在的担忧、害怕心理,恐惧诉求常常被广告创作人员作为诉求主题来影响和说服消费者。从不使用广告产品的不良后果中,警诫人们防止不良或不幸结果的发生,给人造成一种心理上的震撼。

所以,我们把“恐惧诉求”界定为:展现购买的利益或不购买的危害,描述某些使人不安、担心、恐惧的事件或发生这些事件的可能性,以引起诉求对象对广告信息的特别关注。

二、恐惧诉求——创造广告震撼力的有效方法

广告大师比尔·伯恩巴克创立的DDB广告公司在其制订的广告创作策略中提出了ROI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则好的广告应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关联性、二是原创性、三是震撼性。广告与商品没有关联性,就失去了意义;广告本身没有原创性,就欠缺吸引力和生命力;广告没有震撼性,就不会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ROI广告策略理论中,广告是否具有震撼力或冲击力是衡量广告作品优劣的三大指标之一,即广告创意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作品本身是否具有震慑人心的魅力。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是广告引起消费者注意,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驱动力。有效的广告创意是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心灵,给人以心理上的震撼。而恐惧诉求所营造的震撼力往往是正面诉求所难以达到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难以克服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惯,或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的后果认识不足,比如:酗酒、吸烟、吸毒、疲劳驾驶、酒后开车等等。在这些情况下,从正面诉求来说服受众,效果往往是很有限的,然而,从反面诉求来展示这些不良行为或是不良习惯可能会带来的恶果,却会使人为之一颤,进而接受广告所传播的观念。例如美国的一则防治艾滋病广告:在黑白的画面上,刚熄灭不久的蜡烛余烟袅袅,缕缕轻烟勾勒出幽灵似的人头轮廓,影射着刚刚逝去的人,画面笼罩着一种死亡、恐怖的氛围。在广告画面的上方写着:“紧紧追念逝者是不够的。”暗示着“逝者已去,当务之急是加强研究防治艾滋病,扑灭今日黑死病”的主题。这种以死亡为主题,制造恐惧、制造心理震撼的广告,成为少有的警世佳作。还有一则禁毒的电视广告堪称恐惧诉求的经典:画面中展示一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刚刚学会爬行,独自在家里爬来爬去,对事物的好奇,竟使他扶着桌沿,颤抖着双腿,从桌子上拿起一把锋利的匕首。在不懂世事的孩童眼里,匕首成了他的一个玩具,一会儿用细嫩的小手拿着锋利的刀刃;一会儿轻轻扬起胳膊,匕首从眼际一擦而过;一会又将匕首伸向口中……广告在最后,打出“吸毒,犹如稚嫩的孩童玩刀,会给身体造成伤害”的主题。整则广告没有出现任何血腥、恐怖的画面,但小男孩的一举一动却牵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匕首可能给小男孩造成的伤害,让人将心紧紧地提到嗓子眼。惊恐之余,让人有所领悟,成人吸毒犹如儿童玩刀,都会给自身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广告所给人心理上造成的震撼力不言而喻。

三、运用恐惧诉求要注意的事项

在广告创作中,恐惧诉求的运用也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只有把握适当的“度”,才能发挥其震撼人心的力量。一般来说,在广告中运用恐惧诉求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广告所营造的恐惧程度要适当

恐惧诉求在广告中的运用目的是要引起人们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关注,而不是要引起人们的恐慌,所以恐惧的营造要把握适当的“度”。广告所展示的恐惧程度太低,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恐惧程度太高,又会引起人们的反感、防卫和逃避。比如国内大量医院药品常常过于展示某种病痛的症状或者痛苦表情,如某药品的怪人给胃打气的胃酸,胃涨广告;某治疗头痛的药品广告,卡通人物用头将墙体撞了一个大窟窿等等,由于广告过度的渲染疾病患者痛不欲生的情节,则必然引起部分观众的反感而降低对广告的兴趣。所以,国内大量恐惧诉求的产品广告由于过度的夸大渲染事实,让消费者把广告中的商品,服务与痛苦烦恼联系起来,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

2.恐惧诉求要符合消费者的习惯思维

高速驾驶会影响刹车的距离,由此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造成人、财、物的损害。对于驾驶员来讲,高速驾驶的危害已经悉数于心,但是往往由于机会心理的作俑,而放松警惕,在广告中展示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要比展示实际的损害更具有说服力。再比如排铅口服液的广告,广告诉求儿童体内有铅毒,会影响儿童的成长发育,并将汽车尾气、环境污染等产生毒素的原因阐述清楚,排除体内铅毒就很容易被消费者接受,而很多诸如衰老因子、人体环保等恐惧诉求就会让人觉得故弄玄虚而产生排斥心理,或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被消费者接受。

3.广告应能提供消除恐惧的方法或途径

运用恐惧诉求的广告,必须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消除危害或降低恐惧的方法或途径,尤其是要强调广告中的产品所独有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某席梦思床垫曾在报纸上刊登一只全身长满黑毛的大昆虫,并在画面旁写道:“此乃一只温带臭虫。它吸血,最喜欢席梦思里暖融融的温馨。也许您今天夜里就跟它相伴而眠。”广告接着介绍该公司生产的新型席梦思,是用一种让温带臭虫讨厌的材料制成的。读者看了广告后,惊恐之余纷纷解囊抢购,广告效果可想而知。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广告虽然也采用了恐惧诉求,但最终却没有提供有效阻止或消除恐惧的建议,或建议不明确、实施起来太困难、过于费时、代价高昂。比如在一些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中,广告展示了森林被砍伐、土地荒漠化、浪费水资源的严重景象,却没有提出贴切的保护性的行动指示,这就可能会使受众倾向于控制恐惧,或通过不由自主地否定、转移注意、防御性逃避来降低恐惧感,从而使广告的目的性很难达到。

四、恐惧诉求发展前景展望

1994年9月18日晚,山西太原市有线电视台播出一则字幕广告:“据悉‘四不像’已从雁门关进入本地区,不久将进入千家万户,请大家关好门窗,留心观察。金鑫广告策划”。

此则广告播出后在当地引起恐慌,整个太原市乃至由雁门关通往太原的怀州地区都因“四不像”可能吃人而惶恐躁动,直至9月20日晚该台声明“四不像是来自雁门关的系列产品”并致歉,事件才逐渐平息。事后,这一广告被中央电视台在“联播节目”中点名批评,指出山西出现这种恐怖性质的广告是违反广告法的。

1995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正式实施,第七条第七款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淫秽、迷信、恐怖、暴力、丑恶的内容”。

“四不像”事件的发生、法律法规的颁布,曾一度使广告创作者对恐惧诉求望而却步。以恐惧诉求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广告仅仅局限于公益广告领域。

恐惧诉求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广告传播;受众心态;案例分析

当今消费社会,广告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当中。广告为了达到它说服和推销产品的终极目的,不断地把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甚至意识形态带给消费者。因此,对于受众心态的正确把握有助于广告工作人员制定正确的广告传播策略,改变消费者的态度,使消费者主动关注广告传播的内容,理解广告传达的意义,并转化为自己价值观的一部分。

1现代广告传播的核心要素:受众

在传播学演进的历史中,人们的研究重点发生了从传者中心到受者中心的转移,受众研究的地位逐步凸现出来,成为传播学研究体系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受众是传播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活跃的因素,是产生传播效果的关键,任何传播活动只有被受众所接受并在受众中产生一定的效果,传播过程才算完整。

广告传播是传播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广告工作者来说,必须确立这样一种观念:为受而传。广告工作人员胸怀受众意识是实现有效传播的前提。一项有效的广告传播活动,核心要素是受众心理,广告工作者要了解受众的心理,进而推测他们的传播期待,以此来选择合适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模式,“适时、适度、适量”地把广告信息传播给消费者,一项有效的广告传播活动的起点与终点都应该是广告受众。广告工作者要使广告传播活动达到既定的目标,必须倾力研究受众的心理,研究广告受众心态。

2广告受众的典型性心态及传播策略分析

广告受众心态是广告受众在接触、接收和阅读广告作品时所具有的特殊心态。受众的受传心态是决定其是否对广告文案所传达的信息产生关注、发生兴趣,是否欣然接受广告信息、产生广告者所期待的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广告受传心态的目的是对应不同的受传心态制定行之有效的传播策略,通过对广告的手段、对策和谋略等的组合达到预期的广告目标。广告传播策略是促销的一种手段,是企业建设品牌形象的一种投资行为,直接影响着广告能够以最少的投人达到最大的效益产出。

2.1广告受传中的认知不调和心态

出现认知不调和心态的主要原因在于受众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广告信息、消极接受刺激,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对广告信息主动进行选择判断。在广告传播中可以运用两面诉求的方式来对应广告受众的认知不调和受传心态。具体做法是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两面诉求由于给对立观点以发言机会,给人一种“公平”感,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两面诉求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广告受众有许多没有经过考验的观点,这些观念在遇到对立观念的挑战时往往是脆弱的,让广告受众接触两个对立面的观点,可以让其自己判断,增强广告传播内容的信息。

例如1991年,苏联报刊大幅度提价,报刊面临失去读者的现实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消息报》做了一则报刊征订广告。目的就是针对消费者购买前的心理活动规律,给予消费者两个方面的提示,一方面向消费者解释《消息报》涨价的原因,另一方面建议消费者可以用订《消息报》的钱做他认为更有用的事情,让消费者自由选择是否订阅《消息报》。建议消费者把订阅《消息报》的22卢布56戈比的订费用在急需的地方。比如“在莫斯科的市场上购买924克猪肉、或者在列宁格勒购买1102克牛肉、或者在车里亚宾斯克购买1500克蜂蜜、或购买一包美国香烟、或购买一瓶好的白兰地酒(五星牌)。”但是以上列举的花费只能享受一次,而订阅《消息报》可以享受一年。

这则广告用充实的证据,表达的逻辑性,消除消费者心理上的疑虑,坚定购买信心,以同等价格不同享受为诉求重点来打动消费者,平实的语言产生令人惊叹的效果。

2.2广告受传中的知觉相差心态

另辟蹊径式再定位诉求传播策略是对应知觉相差心态的最好方式。另辟蹊径式诉求不与人们的知觉相差接受心态相抵触,规避受众心目中的不良品牌印记,采用寻找、发掘和表现品牌的另一优势,并将这一品牌优势作为自己重要的、甚至是唯一优势的诉求方法。

AVIS汽车租赁商在美国汽车租赁市场排行老二,面对排名第一的汽车租赁公司,不和竞争对手正面冲突,而是用“我们是老二,所以我们更努力”为诉求点,创作了这样一则文案。因为AVIS汽车租赁商排行老二,面临强敌,所以他不敢怠慢,“天天清理烟灰盒,在车子租出之前保证油箱里加满油,电池充满电,雨刮器检修完毕。出租的车每辆都不比super—torque福特车差。”

这则广告创造了“老二”理论,规避了老二的劣势,而是突显了作为老二更努力的形象。广告受众面对这样的诉求,忘记了AVIS汽车租赁商只是排行第二的市场地位,取而代之的是被该品牌兢兢业业为消费者服务的态度和行动所感动。

2.3广告受传中的境联效应

广告中恐惧诉求的方法常常能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广告受众的态度和行为受到恐惧事件的影响,构建恐俱氛围。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恐惧诉求有双重功效,一是能够将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广告传播内容的接触;二是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

保德信保险公司的一则平面广告是运用恐惧诉求的成功案例,这则从真实发生的灾难事件中获取灵感,把空难事件提炼成广告受众真实可感的文字,对消费者产生了强大的心理冲击。该广告的题目是“智子,请照顾好我们的孩子!”,这一题目本身就制造了一种悬念。广告内容表达的是这样一个意思:日航123航次波音747班机发生空难,520人死亡。飞机发生爆炸之后,在空中盘旋5分钟之后才坠落。在这5分钟里,有一位父亲写下了一张令人辛酸的纸条“智子,请照顾好我们的孩子。”导出广告主题:人生旅途并非永远一帆风顺,有保德信与你同行,走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没有恐惧,永远安心。这则广告文案具有深刻的感染力,消费者的反应非常强烈。它利用了人类共性中的躲避伤害需求这一特征,进行合理诉求,引发消费者对灾难的恐惧到希望逃避灾难的心理反应。这则广告获台湾第5届时报金像奖的杂志广告金像奖。台湾著名广告人孙大伟先生评价这则广告:“让客户又爱又怕,让消费者心酸心动。”

2.4广告受传中的逆反心态

逆反心态是广告受众对广告传播产生一种抵制心理。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广告受众本身所持的思维定势容易导致对传播内容的怀疑否定;而传播内容如果包含虚假成分,传播失真、失实或者太滥,最容易激起广告受众的反感情绪,造成逆反倾向。

应对广告受众的逆反心理,可以采用反面诉求的传播方式,在诉求的形式和内容上,主动地表现产品的不足之处。有些广告传播者非常熟练地运用反面诉求的传播技巧,在广告文案中适当地告诉消费者产品的缺点,根据具体情况对消费者提出必要的劝告,建议消费者谨慎购买,消费者反而会觉得广告很诚实负责,值得信赖。比如:日本美津浓运动用品为运动内衣所做的广告:“本品牌的运动内衣在日本是用最优秀的染料,最优秀的技术染色的,但遗憾的是茶色的染料还没有完全达到不会褪色的境界,还会稍有褪色。”美国高原苹果的广告:“这批苹果个个带伤,但请看好,这是冰雹打出来的疤痕,是高原地区出产苹果的特有标记,这种苹果果紧肉实,具有真正的果糖味道。”这几则广告都在传播内容的选择上反其道而为之,将产品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实地告诉消费者,看到这个广告的消费者不会因为产品不尽善尽美而放弃购买,相反,他们会被产品的坦率而感动,自动地、无意识的消除对产品的怀疑,消除自我保护的屏障,接受这个稍有瑕疵的产品。

2.5广告受传中顺应性心态

顺应性受传心态与逆反心态截然相反,是一种积极的具有正面意义的受传心态,广告受众顺应广告传播者的意愿,对广告内容产生认同、引起共鸣、甚至偏爱,顺应性心态的发展结果是形成品牌忠诚。

国际知名的大企业、大品牌,公共关系比较好的品牌容易得到受传者的心理认同,比如国际排名第一的日化品牌宝洁拥有最广泛的消费认同,消费者对它的广告内容深信不疑,传播途径非常畅通。顺应性心态为广告传播者提供最优越的传播环境,广告传播者只要维持原有的传播策略就能产生很好的传播效果。著名手机品牌偌基亚十几年来持续传递“高科技”这一理念,消费者依然被深深吸引。

3对受众心态的进一步探讨

广告大师奥格威认为“广告唯一正当的功能就是销售(Tosell)”广告通过劝服让消费者购买广告中的产品或享受这样的服务,广告传播行为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受众,这也正是本文着重探讨受众心态的原因。从大量的广告实务中,我们发现把握受众心态和传播策略的应用不可能界线分明,比如有的受众心态总体是顺应性心态,部分表现知觉相差心态。也就是说,对于受众心态和传播策略的实践应用要因地制宜,要考虑到各方面制约因素的复杂关系,对受众心态及相应的传播策略的分析应与广告整体策略结合。受众心态及传播策略只是企业广告行为相对微观的环节,应服从于广告整体策略的领导。广告策略在对市场深人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及其产品的全面认识,通过广告主题、诉求、创意表现、促销效果、品牌树立、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来完成传播,来达到广告目标。

恐惧诉求范文篇6

齐格是一位多产全能的艺术家,他在许多不同的领域完成了他一生对黑暗的艺术探索,包括绘画、雕塑、音乐、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家具设计、电影艺术、纹身艺术等,至今影响深远。在齐格的艺术作品中毫无传统观念的禁锢,他不加任何掩饰的表达自我内心世界,常把自我幻想并置放在其表现的作品之中,努力挖掘潜藏在表象之下现代人焦虑不安的心里压力,用写实的手法将人类内心的恐惧呈现于画纸之上。他一生迷恋黑色,长期以来,齐格作品的颜色都是单一的黑灰色,作画工具主要是喷笔,他能熟练的使用喷笔画出逼真的金属光泽和锈斑,以假乱真的程度让人惊叹。甚至有一次,荷兰海关认为他那充斥着人体器官的作品就是照片。齐格作品里透出的毁灭感、神秘感以及死亡的气息,激发了许多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并对哥特文化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美国权威摇滚杂志认为,由他设计的两张专辑封面在音乐和视觉上取得的成就,对后来的哥特金属和黑金属乐队深具启发。

齐格的艺术作品包含了浓郁的悲观色彩,神秘、黑暗、颓废。毫无疑问,这与他的家庭、个人经历和遭遇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他的求学经历是我们解读其艺术灵感来源的最好解码器。齐格1940年出生于瑞士小城库尔。他从孩提时代起便对一切黑暗阴森和奇异的事物产生一种强烈的迷恋,这一独特的爱好也贯穿了他整个人生的历程。他回忆到:8岁的时候,在当地库尔瑞特人博物馆中,他惊喜的发现了一具古埃及木乃伊。此后每个周日的早上,他都会来博物馆长久的注视着这具木乃伊,几乎着了魔。正是这次经历引领齐格进入了神秘的想象世界,也使他狂热的迷恋上了古埃及艺术。儿时的经历给他的人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致在后来的艺术展中,木乃伊被作为贵宾请进了展厅。成年后的齐格曾多次去埃及考察,埃及的死亡文化影响了他的创作主题。他说:“如果没有古埃及艺术和埃及的死亡文化给予我灵感,就根本不会有我的作品。”齐格于1962年进入苏黎世的美术学院进修室内设计与工业设计,那时除了专业学习外,他开始着迷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洛夫克拉夫特的科幻恐怖小说,并坚持写记录梦的日记,这些日记成为其艺术作品的源泉和灵感来源。这个有“记录癖好”的人,在他之后所有创作的作品中,每件作品都被编上了序号。大学里工业设计的课程,使他在这一时期的个人创作方面偏向于工业机械,他的画风也受到了当时激进的德国表现主义和达利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迷恋心理学、恐怖小说和达利的绘画,使得日后齐格艺术表现的趋向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阴郁、苦闷的情调。他在探索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并奠定了个人独特的风格,这便是后来著名的黑暗有机机械风格。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种种被压抑的欲念以梦般隐喻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隐藏在黑暗和死亡下的色情、潜伏着的杀戮欲望以及沉重的罪恶感。齐格在1966年开始创作“垂坑道”组画,正式发表了一些作品,并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在这期间他曾想进入出版公司工作,过正常人的生活,但屡屡碰壁,因为一般人看到他的画都会大吃一惊,把他当成疯子。他的画卖不出去,生活很艰难,整天闷在家里。但也有一些精神和心理有问题的人,总是固执的去他家里拜访,和他讨论“艺术”。

当时他的心情和身体都很糟糕,他开始做噩梦,精神恍惚,画的内容全是内心抑郁和苦闷。齐格这一时期的画在若干年后引起了艺术界极大的大反响,艺术馆纷纷收藏,连复制品也买了几十万张,甚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纸也刊登了他的作品。在上世纪末,黑暗恐怖艺术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齐格的艺术也随之迎来了转机。在谈到令人压抑、窒息的“垂坑道”系列绘画作品时,他说到:“当时,我经常陷入梦游状态,被一连串的噩梦追赶着”,“我经常看到很窄的爬行通道,而我被夹在狭窄的大理石板中间,仿佛是在坟墓里,太可怕了”。齐格本人在现实中有过一次类似的经历,那是在他参观埃及胡夫金字塔的时候,正半蹲半爬地过一条极窄的通向墓室的甬道,突然间,空间制造的恐怖袭击了他。这类作品如《垂坑道VI》,该作品多少反映了齐格对自身恐惧本源的认知,在幽回的路径与黑暗静谧的空间中,隐含着一种难以言状的未知感、疏离感与后工业时代的冰冷;空间的压抑、幽冥让人产生莫名绝望的恐怖感。1975年,与其相伴9年的妻子丽(如图)因抑郁症开枪自杀,这给齐格留下了极大的空虚和痛苦,也激化了其作品中的噩梦因素。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以丽为原型创作的,他用独特的黑暗艺术表现手法展现了丽的美。如《丽I》,在这幅画中,丽安详肃穆的神态令人窒息,骨感的面容,空灵的眼神,以及点缀发髻的骷髅头骨与肿瘤,无不透着亡灵的尊严。丽丽I(1974,70x79cm)齐格的作品爱表现毫无生机的人体器官、发着腐臭的工业垃圾和充满罪恶感的死亡,他创造的生物往往具有冰冷的金属质感,他的场景宛如遥远的地层与外星刑场的结合体。如他的代表作《神殿通道之生命》,残缺的人体与机械融为了一体,诡异恐怖的气氛直击人们的内心承受底线。他说:“我塑造的形象与造型是想象的作品”。

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尤其那种将人类改造后的“标本化”是让人窒息的,椎骨、肋骨、盆腔、生殖器、骷髅是他惯用的符号,观看他的画册仿佛是在偷窥来自地狱的摄影。这种对人体器官的偏爱与他的父亲有直接关系,他的父亲是当地著名的医生与药剂专业协会会长,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使齐格自幼便对人体与生化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力。据他回忆说,早在4岁的时候便在父亲的药店里看到了人的头骨,那次经历是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死亡。后来,他常常透过手术室的玻璃窗平淡的看着父亲给别人做手术那血肉模糊的场景。这些经历使得齐格将人体生化的超现实与佛洛依德心理学对梦境阐释的超现实合二为一,成就了他日后作品的独特与不朽。一些艺术批评家们认为,长久以来,人类历史将人的身体视为次序和权力,黑暗恐怖艺术对人体无情的破坏与重构,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将次序和权利的对象进行了彻底的颠覆。1978年他出版了预示成熟的艺术画集《死灵之书》,反响空前强烈。从书名可以看出此时的齐格受到了克苏鲁的文化体系较大的影响,克苏鲁神话是洛夫克拉夫特根据探索神秘外层空间的混沌这一主题所写的大量科幻文学作品的总称。这类充满邪异风采的黑暗神话,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在宇宙中人类的价值毫无意义,平凡的人类的法则、利益和情感在浩瀚的宇宙中都是无效的和没有意义的。洛夫克拉夫特在《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中提到:“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绪,便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便是对未知的恐惧。”很明显,齐格对克苏鲁的文化体系的理念表示认同,进而将该理念付诸于绘画艺术。《死灵之书》是洛夫克拉夫特在其八篇作品里面所提及的一本恐惧之书,书内所描绘的全是噩梦般的场景。根据其叙述,普通人仅仅是略微读到这本书就会导致疯狂甚至死亡。齐格通过画笔释放了自身潜意识中的恐惧和恶,他的画集所极力表现的正是克苏鲁的文化体系中的人类对未知和死亡的恐惧感,他把生动的视觉经验与个人的痛苦体验相互融合赋予了《死灵之书》更为广泛的悲剧效果。作品《魔咒IV》是《死灵之书》一书的封面,画面描绘的是克苏鲁神话世界的黑暗邪神。同年,齐格与好莱坞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合作,将他的黑暗艺术引入电影。齐格为电影《异形》(如图)所作的出色设计为他赢得了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奖。凭借该系列影片在全球的影响力,他的声望达到了顶峰,这也确立了他在黑暗艺术中的大师地位。他无穷的想象力和强大的另类表现力把科幻恐怖电影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齐格而言,绘画服从内心的冲动,任何外在的对象不过是一种表现形式,是内心幻想和情感的象征,他说:“我不知道我画的是什么,我只是感觉应该这样画”。

恐惧诉求范文篇7

关键词:师源性心理障碍;表现;原因;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个人因素。而随着对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因素逐渐凸现出来,大量的教育实践与研究结果均表明,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将产生主导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教育行为会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影响可以表现为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学生人际关系,影响学生乐观情绪的建立,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便揭示了教师的期待、认同、赞许等积极心态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而教师的心理情绪问题及其导致的不适宜的教育行为,常常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自信与自我效能,使学生过度焦虑、压抑或抗拒、逆反,严重影响学生人格、情感、意志的健康发展。因此,揭示教师因素对学生心理影响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很有必要。

一、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的概念

教师因素成为学生心理研究者的关注点,突出表现为师源性心理障碍这一概念的提出与研究。陈远东认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的心理问题或教育行为不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厌学、焦虑、恐惧、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以及抑郁症、恐怖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各种心理疾病;马雪玉认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引起对学生的不当教育行为,如讽刺、挖苦、体罚等,从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于晨在《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一文中指出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困扰,如厌学情绪、学习焦虑、学校恐惧、自卑孤僻、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和学校恐惧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这种由于教师的原因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并引起的问题,称为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顾玲玲认为所谓师源性心理障碍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不当的教育行为——外界环境中的不良刺激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学校恐怖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综合起来,他们都认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对学生不当的教育行为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从主体和客体来说,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教师作出的伤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行为;另一方面指学生在心理健康上所受到的来自教师的伤害。正是由于师源性学生心理伤害的表现经常是隐性的,才使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易被大家忽视,殊不知,它对学生的心理伤害是长期甚至是终生的。

二、师源性因素的表现

对于师源性因素的表现,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见解,刘雪苏按引起学生受到伤害的事件性质把师源性伤害事件分为:适合法律调节的事件:如教师对学生的性侵害、恶意殴打等,这些事故的起因没有基于任何教育目的、教育期望,没有任何属于教育活动的行为特征,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基本权利的侵害。适合道德诉求的事件:如挖苦、讥讽甚至当众羞辱学生而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甚至是自杀的行为。适合专业诉求的事件:如体罚学生,侵犯学生个人隐私权等,这些除了归因于教师法律意识淡薄、道德水平不高,更重要的一个归因是教师在教育手段的选择方面存在着“技术性”问题。在师道尊严的教育价值取向占主导地位时期屡试不爽的教育手段已相去甚远的今天,有些老师在选择教育方法时仍只凭传统型、便利性和功利性,而很少考虑自己的选择有什么价值缺失或者道德冲突。刘雪苏还指出大多数师源性伤害事件都是三者的混合物,师源性伤害的根源在于教师的道德问题,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

程赞红通过对高中生的调查发现,教师会引起师源性伤害的不良行为包括:以自我为中心,不允许学生发表意见、语言不文明,骂人打人、恐吓学生、不信任怀疑学生,侵犯学生的隐私、讽刺贬低学生、以成绩的好坏评定学生、拖课,抢占自修课等。

徐俊华指出师源性因素主要表现在:过度社会化,即从学校秩序和管理角度追求至善至美,苛求学生,挫伤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充满无助感,挫败感和负罪感。冷漠,对学生不闻不问。指责,对做错事情的学生采取指责批评的负强化手段,习惯用“总是”“从来”等过度概括性字眼,可能给学生带来持久的负性情绪,形成习得性无助。威胁,对学生动不动就采取“告诉家长”“把你开除”等威胁性字眼,会造成学生的对抗情绪。体罚和变相体罚,教师这种非人道行为会使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报复性反应,或导致厌学逃学。心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侮辱其人格,伤害其感情,如:谩骂,讽刺,嘲弄,隔离等。心罚比体罚危害更大,更持久,易使学生形成“退缩性人格”或“爆发性人格”,要么不敢与人交流,要么更暴躁,更具攻击性。侵犯隐私,教师对学生的书包、日记、信件,手机电话短信和QQ进行监控,甚至作为谈资,有意无意透漏出来,给学生心理造成沉重负担。

三、师源性因素形成的原因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做相关的实证研究,但是,针对该问题的理论探讨已经日益增多,综合各家之说,形成“师源性心理障碍”原因除了学生个人因素外,可以从“教师本身”和“教育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

l、教师本身因素

(1)错误的教育观念,以体罚为主的教育方法。

传统的“师道尊严”教育观念仍然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师与学生存在等级化,在师生关系中,老师高高在上,学生是弱势群体。“严师出高徒,棒打出孝郎”的观念还在影响着部分教师,他们采取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法或简单粗暴的惩罚方式。据对“中小学生在学校中最害怕什么?”的问题调查表明,“教师批评或体罚”的选中率(30.8%)位居第一,学生经常和偶尔有被教师惩罚的比率在30%以上,况且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有更多地受惩罚的经历,男生比女生更多地受到惩罚。在应试教育中,差生成了教师讽刺的对象,部分好学生在受宠环境下成长,心理也向畸形发展。

(2)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缺乏,重现象轻本质。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为了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严重缺乏心理健康知识。教师缺乏对中小学心理发展知识和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认识上产生偏差,经常把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混淆,注重学生外在行为的控制,如重视学生中打架、偷盗、说谎、性犯罪等为主的品行问题,忽视焦虑、孤独、沮丧、抑郁、自杀等心理异常的行为;重现象轻本质,致使学生的心病无法得到心药医治,心理问题更严重了。

(3)教师心理失衡,职业倦怠等问题

教师职业的特征导致教师独立意识较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参与社会活动较少和交往范围狭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与其他领域的接触,使教师无法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影响了人格的健全发展,造成心理失衡,从而出现心理问题,导致简单、粗暴对待学生,随意训斥、甚至变相体罚学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缺乏自身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和意识,缺乏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在既要管理学生还要应付家长、领导等负面重压下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导致情绪衰竭,性格解体和低价值感,教师的职业倦怠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带给学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恶劣,学生也易形成习得性无助。

2、教育环境因素

(1)教育本身特性使教师承受压力过大,部分教师不堪重负。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期望,家长、学生对教师的高要求,岗位竞争以及多种角色的担当等等,给教师造成了较大的职业压力,还有过于宣扬“蜡烛成灰”“春蚕到死”“文明阶梯”的社会期望忽视了教师的幸福感,都易使他们心理焦虑、情绪不稳、缺乏安全感等,容易做出一些有违师德、给学生造成较大心理伤害的行为。

(2)教师社会经济地位不高,易产生不平衡心理。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可程度和态度以及教师当前的经济地位,使一些教师的自尊需求不能满足,引发严重的内心冲突。一些教师极易在教育教学中寻找自尊和心理平衡,如盲目维护自身的职业权威,妄自尊大,苛求学生百依百顺,导致工作粗暴简单,并表现出过分的“统治欲”,引发学生的反感和厌恶。

(3)教师评价机制不健全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容易导致教师人格异常。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模式较片面,忽视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只重显性指标,大多数评价还停留在“评比、评优”上。简单地鉴定教师的工作,让教师感到被贴上了标签。为此,教师认为工作业绩与学生相关,对学生产生过高的期望,甚至强迫和压制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倾向和恐惧心理。

四、克服和治理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

1、以生为本,改变教育理念。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转变与改善教育观念是从根本上消除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基本前提。教师应自觉摒弃“师本位”思想,树立尊重、理解、接纳的教育观念,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2、提高教师道德素质,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产生师源性心理伤害部分是因为有些教师缺乏师德,但更多教师是打心底爱学生的,只是由于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既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也无法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因此,对在职教师和在校师范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是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重要途径。

恐惧诉求范文篇8

关键词:师源性心理障碍;表现;原因;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个人因素。而随着对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因素逐渐凸现出来,大量的教育实践与研究结果均表明,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将产生主导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教育行为会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影响可以表现为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学生人际关系,影响学生乐观情绪的建立,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便揭示了教师的期待、认同、赞许等积极心态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而教师的心理情绪问题及其导致的不适宜的教育行为,常常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自信与自我效能,使学生过度焦虑、压抑或抗拒、逆反,严重影响学生人格、情感、意志的健康发展。因此,揭示教师因素对学生心理影响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很有必要。

一、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的概念

教师因素成为学生心理研究者的关注点,突出表现为师源性心理障碍这一概念的提出与研究。陈远东认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的心理问题或教育行为不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厌学、焦虑、恐惧、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以及抑郁症、恐怖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各种心理疾病;马雪玉认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引起对学生的不当教育行为,如讽刺、挖苦、体罚等,从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于晨在《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一文中指出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困扰,如厌学情绪、学习焦虑、学校恐惧、自卑孤僻、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和学校恐惧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这种由于教师的原因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并引起的问题,称为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顾玲玲认为所谓师源性心理障碍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不当的教育行为——外界环境中的不良刺激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学校恐怖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综合起来,他们都认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对学生不当的教育行为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从主体和客体来说,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教师作出的伤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行为;另一方面指学生在心理健康上所受到的来自教师的伤害。正是由于师源性学生心理伤害的表现经常是隐性的,才使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易被大家忽视,殊不知,它对学生的心理伤害是长期甚至是终生的。

二、师源性因素的表现

对于师源性因素的表现,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见解,刘雪苏按引起学生受到伤害的事件性质把师源性伤害事件分为:适合法律调节的事件:如教师对学生的性侵害、恶意殴打等,这些事故的起因没有基于任何教育目的、教育期望,没有任何属于教育活动的行为特征,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基本权利的侵害。适合道德诉求的事件:如挖苦、讥讽甚至当众羞辱学生而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甚至是自杀的行为。适合专业诉求的事件:如体罚学生,侵犯学生个人隐私权等,这些除了归因于教师法律意识淡薄、道德水平不高,更重要的一个归因是教师在教育手段的选择方面存在着“技术性”问题。在师道尊严的教育价值取向占主导地位时期屡试不爽的教育手段已相去甚远的今天,有些老师在选择教育方法时仍只凭传统型、便利性和功利性,而很少考虑自己的选择有什么价值缺失或者道德冲突。刘雪苏还指出大多数师源性伤害事件都是三者的混合物,师源性伤害的根源在于教师的道德问题,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

程赞红通过对高中生的调查发现,教师会引起师源性伤害的不良行为包括:以自我为中心,不允许学生发表意见、语言不文明,骂人打人、恐吓学生、不信任怀疑学生,侵犯学生的隐私、讽刺贬低学生、以成绩的好坏评定学生、拖课,抢占自修课等。

徐俊华指出师源性因素主要表现在:过度社会化,即从学校秩序和管理角度追求至善至美,苛求学生,挫伤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充满无助感,挫败感和负罪感。冷漠,对学生不闻不问。指责,对做错事情的学生采取指责批评的负强化手段,习惯用“总是”“从来”等过度概括性字眼,可能给学生带来持久的负性情绪,形成习得性无助。威胁,对学生动不动就采取“告诉家长”“把你开除”等威胁性字眼,会造成学生的对抗情绪。体罚和变相体罚,教师这种非人道行为会使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报复性反应,或导致厌学逃学。心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侮辱其人格,伤害其感情,如:谩骂,讽刺,嘲弄,隔离等。心罚比体罚危害更大,更持久,易使学生形成“退缩性人格”或“爆发性人格”,要么不敢与人交流,要么更暴躁,更具攻击性。侵犯隐私,教师对学生的书包、日记、信件,手机电话短信和QQ进行监控,甚至作为谈资,有意无意透漏出来,给学生心理造成沉重负担。

三、师源性因素形成的原因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做相关的实证研究,但是,针对该问题的理论探讨已经日益增多,综合各家之说,形成“师源性心理障碍”原因除了学生个人因素外,可以从“教师本身”和“教育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

1、教师本身因素

(1)错误的教育观念,以体罚为主的教育方法。

传统的“师道尊严”教育观念仍然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师与学生存在等级化,在师生关系中,老师高高在上,学生是弱势群体。“严师出高徒,棒打出孝郎”的观念还在影响着部分教师,他们采取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法或简单粗暴的惩罚方式。据对“中小学生在学校中最害怕什么?”的问题调查表明,“教师批评或体罚”的选中率(30.8%)位居第一,学生经常和偶尔有被教师惩罚的比率在30%以上,况且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有更多地受惩罚的经历,男生比女生更多地受到惩罚。在应试教育中,差生成了教师讽刺的对象,部分好学生在受宠环境下成长,心理也向畸形发展。

(2)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缺乏,重现象轻本质。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为了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严重缺乏心理健康知识。教师缺乏对中小学心理发展知识和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认识上产生偏差,经常把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混淆,注重学生外在行为的控制,如重视学生中打架、偷盗、说谎、性犯罪等为主的品行问题,忽视焦虑、孤独、沮丧、抑郁、自杀等心理异常的行为;重现象轻本质,致使学生的心病无法得到心药医治,心理问题更严重了。

(3)教师心理失衡,职业倦怠等问题

教师职业的特征导致教师独立意识较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参与社会活动较少和交往范围狭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与其他领域的接触,使教师无法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影响了人格的健全发展,造成心理失衡,从而出现心理问题,导致简单、粗暴对待学生,随意训斥、甚至变相体罚学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缺乏自身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和意识,缺乏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在既要管理学生还要应付家长、领导等负面重压下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导致情绪衰竭,性格解体和低价值感,教师的职业倦怠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带给学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恶劣,学生也易形成习得性无助。

2、教育环境因素

(1)教育本身特性使教师承受压力过大,部分教师不堪重负。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期望,家长、学生对教师的高要求,岗位竞争以及多种角色的担当等等,给教师造成了较大的职业压力,还有过于宣扬“蜡烛成灰”“春蚕到死”“文明阶梯”的社会期望忽视了教师的幸福感,都易使他们心理焦虑、情绪不稳、缺乏安全感等,容易做出一些有违师德、给学生造成较大心理伤害的行为。

(2)教师社会经济地位不高,易产生不平衡心理。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可程度和态度以及教师当前的经济地位,使一些教师的自尊需求不能满足,引发严重的内心冲突。一些教师极易在教育教学中寻找自尊和心理平衡,如盲目维护自身的职业权威,妄自尊大,苛求学生百依百顺,导致工作粗暴简单,并表现出过分的“统治欲”,引发学生的反感和厌恶。

(3)教师评价机制不健全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容易导致教师人格异常。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模式较片面,忽视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只重显性指标,大多数评价还停留在“评比、评优”上。简单地鉴定教师的工作,让教师感到被贴上了标签。为此,教师认为工作业绩与学生相关,对学生产生过高的期望,甚至强迫和压制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倾向和恐惧心理。

四、克服和治理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

1、以生为本,改变教育理念。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转变与改善教育观念是从根本上消除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基本前提。教师应自觉摒弃“师本位”思想,树立尊重、理解、接纳的教育观念,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2、提高教师道德素质,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产生师源性心理伤害部分是因为有些教师缺乏师德,但更多教师是打心底爱学生的,只是由于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既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也无法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因此,对在职教师和在校师范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是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重要途径。

恐惧诉求范文篇9

关键词:师源性心理障碍;表现;原因;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个人因素。而随着对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因素逐渐凸现出来,大量的教育实践与研究结果均表明,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将产生主导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教育行为会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影响可以表现为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学生人际关系,影响学生乐观情绪的建立,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便揭示了教师的期待、认同、赞许等积极心态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而教师的心理情绪问题及其导致的不适宜的教育行为,常常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自信与自我效能,使学生过度焦虑、压抑或抗拒、逆反,严重影响学生人格、情感、意志的健康发展。因此,揭示教师因素对学生心理影响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很有必要。

一、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的概念

教师因素成为学生心理研究者的关注点,突出表现为师源性心理障碍这一概念的提出与研究。陈远东认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的心理问题或教育行为不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厌学、焦虑、恐惧、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以及抑郁症、恐怖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各种心理疾病;马雪玉认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引起对学生的不当教育行为,如讽刺、挖苦、体罚等,从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于晨在《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一文中指出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困扰,如厌学情绪、学习焦虑、学校恐惧、自卑孤僻、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和学校恐惧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这种由于教师的原因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并引起的问题,称为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顾玲玲认为所谓师源性心理障碍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不当的教育行为——外界环境中的不良刺激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学校恐怖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综合起来,他们都认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对学生不当的教育行为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从主体和客体来说,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教师作出的伤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行为;另一方面指学生在心理健康上所受到的来自教师的伤害。正是由于师源性学生心理伤害的表现经常是隐性的,才使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易被大家忽视,殊不知,它对学生的心理伤害是长期甚至是终生的。

二、师源性因素的表现

对于师源性因素的表现,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见解,刘雪苏按引起学生受到伤害的事件性质把师源性伤害事件分为:适合法律调节的事件:如教师对学生的性侵害、恶意殴打等,这些事故的起因没有基于任何教育目的、教育期望,没有任何属于教育活动的行为特征,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基本权利的侵害。适合道德诉求的事件:如挖苦、讥讽甚至当众羞辱学生而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甚至是自杀的行为。适合专业诉求的事件:如体罚学生,侵犯学生个人隐私权等,这些除了归因于教师法律意识淡薄、道德水平不高,更重要的一个归因是教师在教育手段的选择方面存在着“技术性”问题。在师道尊严的教育价值取向占主导地位时期屡试不爽的教育手段已相去甚远的今天,有些老师在选择教育方法时仍只凭传统型、便利性和功利性,而很少考虑自己的选择有什么价值缺失或者道德冲突。刘雪苏还指出大多数师源性伤害事件都是三者的混合物,师源性伤害的根源在于教师的道德问题,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

程赞红通过对高中生的调查发现,教师会引起师源性伤害的不良行为包括:以自我为中心,不允许学生发表意见、语言不文明,骂人打人、恐吓学生、不信任怀疑学生,侵犯学生的隐私、讽刺贬低学生、以成绩的好坏评定学生、拖课,抢占自修课等。

徐俊华指出师源性因素主要表现在:过度社会化,即从学校秩序和管理角度追求至善至美,苛求学生,挫伤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充满无助感,挫败感和负罪感。冷漠,对学生不闻不问。指责,对做错事情的学生采取指责批评的负强化手段,习惯用“总是”“从来”等过度概括性字眼,可能给学生带来持久的负性情绪,形成习得性无助。威胁,对学生动不动就采取“告诉家长”“把你开除”等威胁性字眼,会造成学生的对抗情绪。体罚和变相体罚,教师这种非人道行为会使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报复性反应,或导致厌学逃学。心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侮辱其人格,伤害其感情,如:谩骂,讽刺,嘲弄,隔离等。心罚比体罚危害更大,更持久,易使学生形成“退缩性人格”或“爆发性人格”,要么不敢与人交流,要么更暴躁,更具攻击性。侵犯隐私,教师对学生的书包、日记、信件,手机电话短信和QQ进行监控,甚至作为谈资,有意无意透漏出来,给学生心理造成沉重负担。

三、师源性因素形成的原因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做相关的实证研究,但是,针对该问题的理论探讨已经日益增多,综合各家之说,形成“师源性心理障碍”原因除了学生个人因素外,可以从“教师本身”和“教育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

l、教师本身因素

(1)错误的教育观念,以体罚为主的教育方法。

传统的“师道尊严”教育观念仍然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师与学生存在等级化,在师生关系中,老师高高在上,学生是弱势群体。“严师出高徒,棒打出孝郎”的观念还在影响着部分教师,他们采取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法或简单粗暴的惩罚方式。据对“中小学生在学校中最害怕什么?”的问题调查表明,“教师批评或体罚”的选中率(30.8%)位居第一,学生经常和偶尔有被教师惩罚的比率在30%以上,况且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有更多地受惩罚的经历,男生比女生更多地受到惩罚。在应试教育中,差生成了教师讽刺的对象,部分好学生在受宠环境下成长,心理也向畸形发展。

(2)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缺乏,重现象轻本质。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为了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严重缺乏心理健康知识。教师缺乏对中小学心理发展知识和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认识上产生偏差,经常把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混淆,注重学生外在行为的控制,如重视学生中打架、偷盗、说谎、性犯罪等为主的品行问题,忽视焦虑、孤独、沮丧、抑郁、自杀等心理异常的行为;重现象轻本质,致使学生的心病无法得到心药医治,心理问题更严重了。

(3)教师心理失衡,职业倦怠等问题

教师职业的特征导致教师独立意识较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参与社会活动较少和交往范围狭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与其他领域的接触,使教师无法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影响了人格的健全发展,造成心理失衡,从而出现心理问题,导致简单、粗暴对待学生,随意训斥、甚至变相体罚学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缺乏自身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和意识,缺乏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在既要管理学生还要应付家长、领导等负面重压下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导致情绪衰竭,性格解体和低价值感,教师的职业倦怠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带给学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恶劣,学生也易形成习得性无助。

2、教育环境因素

(1)教育本身特性使教师承受压力过大,部分教师不堪重负。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期望,家长、学生对教师的高要求,岗位竞争以及多种角色的担当等等,给教师造成了较大的职业压力,还有过于宣扬“蜡烛成灰”“春蚕到死”“文明阶梯”的社会期望忽视了教师的幸福感,都易使他们心理焦虑、情绪不稳、缺乏安全感等,容易做出一些有违师德、给学生造成较大心理伤害的行为。

(2)教师社会经济地位不高,易产生不平衡心理。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可程度和态度以及教师当前的经济地位,使一些教师的自尊需求不能满足,引发严重的内心冲突。一些教师极易在教育教学中寻找自尊和心理平衡,如盲目维护自身的职业权威,妄自尊大,苛求学生百依百顺,导致工作粗暴简单,并表现出过分的“统治欲”,引发学生的反感和厌恶。

(3)教师评价机制不健全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容易导致教师人格异常。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模式较片面,忽视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只重显性指标,大多数评价还停留在“评比、评优”上。简单地鉴定教师的工作,让教师感到被贴上了标签。为此,教师认为工作业绩与学生相关,对学生产生过高的期望,甚至强迫和压制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倾向和恐惧心理。

四、克服和治理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

1、以生为本,改变教育理念。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转变与改善教育观念是从根本上消除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基本前提。教师应自觉摒弃“师本位”思想,树立尊重、理解、接纳的教育观念,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2、提高教师道德素质,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产生师源性心理伤害部分是因为有些教师缺乏师德,但更多教师是打心底爱学生的,只是由于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既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也无法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因此,对在职教师和在校师范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是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重要途径。

恐惧诉求范文篇10

关键词:师源性心理障碍;表现;原因;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个人因素。而随着对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因素逐渐凸现出来,大量的教育实践与研究结果均表明,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将产生主导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教育行为会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影响可以表现为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学生人际关系,影响学生乐观情绪的建立,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便揭示了教师的期待、认同、赞许等积极心态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而教师的心理情绪问题及其导致的不适宜的教育行为,常常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自信与自我效能,使学生过度焦虑、压抑或抗拒、逆反,严重影响学生人格、情感、意志的健康发展。因此,揭示教师因素对学生心理影响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很有必要。

一、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的概念

教师因素成为学生心理研究者的关注点,突出表现为师源性心理障碍这一概念的提出与研究。陈远东认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的心理问题或教育行为不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厌学、焦虑、恐惧、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以及抑郁症、恐怖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各种心理疾病;马雪玉认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引起对学生的不当教育行为,如讽刺、挖苦、体罚等,从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于晨在《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一文中指出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困扰,如厌学情绪、学习焦虑、学校恐惧、自卑孤僻、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和学校恐惧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这种由于教师的原因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并引起的问题,称为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顾玲玲认为所谓师源性心理障碍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不当的教育行为——外界环境中的不良刺激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学校恐怖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综合起来,他们都认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对学生不当的教育行为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从主体和客体来说,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教师作出的伤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行为;另一方面指学生在心理健康上所受到的来自教师的伤害。正是由于师源性学生心理伤害的表现经常是隐性的,才使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易被大家忽视,殊不知,它对学生的心理伤害是长期甚至是终生的。

二、师源性因素的表现

对于师源性因素的表现,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见解,刘雪苏按引起学生受到伤害的事件性质把师源性伤害事件分为:适合法律调节的事件:如教师对学生的性侵害、恶意殴打等,这些事故的起因没有基于任何教育目的、教育期望,没有任何属于教育活动的行为特征,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基本权利的侵害。适合道德诉求的事件:如挖苦、讥讽甚至当众羞辱学生而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甚至是自杀的行为。适合专业诉求的事件:如体罚学生,侵犯学生个人隐私权等,这些除了归因于教师法律意识淡薄、道德水平不高,更重要的一个归因是教师在教育手段的选择方面存在着“技术性”问题。在师道尊严的教育价值取向占主导地位时期屡试不爽的教育手段已相去甚远的今天,有些老师在选择教育方法时仍只凭传统型、便利性和功利性,而很少考虑自己的选择有什么价值缺失或者道德冲突。刘雪苏还指出大多数师源性伤害事件都是三者的混合物,师源性伤害的根源在于教师的道德问题,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

程赞红通过对高中生的调查发现,教师会引起师源性伤害的不良行为包括:以自我为中心,不允许学生发表意见、语言不文明,骂人打人、恐吓学生、不信任怀疑学生,侵犯学生的隐私、讽刺贬低学生、以成绩的好坏评定学生、拖课,抢占自修课等。

徐俊华指出师源性因素主要表现在:过度社会化,即从学校秩序和管理角度追求至善至美,苛求学生,挫伤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充满无助感,挫败感和负罪感。冷漠,对学生不闻不问。指责,对做错事情的学生采取指责批评的负强化手段,习惯用“总是”“从来”等过度概括性字眼,可能给学生带来持久的负性情绪,形成习得性无助。威胁,对学生动不动就采取“告诉家长”“把你开除”等威胁性字眼,会造成学生的对抗情绪。体罚和变相体罚,教师这种非人道行为会使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报复性反应,或导致厌学逃学。心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侮辱其人格,伤害其感情,如:谩骂,讽刺,嘲弄,隔离等。心罚比体罚危害更大,更持久,易使学生形成“退缩性人格”或“爆发性人格”,要么不敢与人交流,要么更暴躁,更具攻击性。侵犯隐私,教师对学生的书包、日记、信件,手机电话短信和QQ进行监控,甚至作为谈资,有意无意透漏出来,给学生心理造成沉重负担。

三、师源性因素形成的原因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做相关的实证研究,但是,针对该问题的理论探讨已经日益增多,综合各家之说,形成“师源性心理障碍”原因除了学生个人因素外,可以从“教师本身”和“教育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

l、教师本身因素

(1)错误的教育观念,以体罚为主的教育方法。

传统的“师道尊严”教育观念仍然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师与学生存在等级化,在师生关系中,老师高高在上,学生是弱势群体。“严师出高徒,棒打出孝郎”的观念还在影响着部分教师,他们采取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法或简单粗暴的惩罚方式。据对“中小学生在学校中最害怕什么?”的问题调查表明,“教师批评或体罚”的选中率(30.8%)位居第一,学生经常和偶尔有被教师惩罚的比率在30%以上,况且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有更多地受惩罚的经历,男生比女生更多地受到惩罚。在应试教育中,差生成了教师讽刺的对象,部分好学生在受宠环境下成长,心理也向畸形发展。

(2)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缺乏,重现象轻本质。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为了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严重缺乏心理健康知识。教师缺乏对中小学心理发展知识和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认识上产生偏差,经常把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混淆,注重学生外在行为的控制,如重视学生中打架、偷盗、说谎、性犯罪等为主的品行问题,忽视焦虑、孤独、沮丧、抑郁、自杀等心理异常的行为;重现象轻本质,致使学生的心病无法得到心药医治,心理问题更严重了。

(3)教师心理失衡,

职业倦怠等问题

教师职业的特征导致教师独立意识较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参与社会活动较少和交往范围狭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与其他领域的接触,使教师无法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影响了人格的健全发展,造成心理失衡,从而出现心理问题,导致简单、粗暴对待学生,随意训斥、甚至变相体罚学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缺乏自身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和意识,缺乏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在既要管理学生还要应付家长、领导等负面重压下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导致情绪衰竭,性格解体和低价值感,教师的职业倦怠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带给学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恶劣,学生也易形成习得性无助。

2、教育环境因素

(1)教育本身特性使教师承受压力过大,部分教师不堪重负。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期望,家长、学生对教师的高要求,岗位竞争以及多种角色的担当等等,给教师造成了较大的职业压力,还有过于宣扬“蜡烛成灰”“春蚕到死”“文明阶梯”的社会期望忽视了教师的幸福感,都易使他们心理焦虑、情绪不稳、缺乏安全感等,容易做出一些有违师德、给学生造成较大心理伤害的行为。

(2)教师社会经济地位不高,易产生不平衡心理。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可程度和态度以及教师当前的经济地位,使一些教师的自尊需求不能满足,引发严重的内心冲突。一些教师极易在教育教学中寻找自尊和心理平衡,如盲目维护自身的职业权威,妄自尊大,苛求学生百依百顺,导致工作粗暴简单,并表现出过分的“统治欲”,引发学生的反感和厌恶。

(3)教师评价机制不健全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容易导致教师人格异常。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模式较片面,忽视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只重显性指标,大多数评价还停留在“评比、评优”上。简单地鉴定教师的工作,让教师感到被贴上了标签。为此,教师认为工作业绩与学生相关,对学生产生过高的期望,甚至强迫和压制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倾向和恐惧心理。

四、克服和治理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

1、以生为本,改变教育理念。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转变与改善教育观念是从根本上消除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基本前提。教师应自觉摒弃“师本位”思想,树立尊重、理解、接纳的教育观念,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2、提高教师道德素质,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产生师源性心理伤害部分是因为有些教师缺乏师德,但更多教师是打心底爱学生的,只是由于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既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也无法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因此,对在职教师和在校师范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是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