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8:25:12

课业范文篇1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为我校的2017级护理中专班6个班总共202人,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对班级进行分组:案例式课业组、传统案例教学组,两组学生入学时候的成绩没有什么差别。(二)所用教材:高凤,张宝琴主编《儿科护理》“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立项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三)教学内容,选取适合案例教学的章节:小二肺炎、小儿腹泻、急性肾小球炎以及高热惊厥共计14个学时。(四)研究方法。1.案例式课业组。每组6人有组长。秘书和成员。(1)课业设计:开课前两个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以及相关内容的要求,与儿科医生设计教学临床案例并提供相关任务。请BTEC相关专家组对其进行审查和修订。(2)任务分领:将案例课业发给各个小组在授课前两周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根据案例相关问题分别领取1-2个任务,确保每个成员领取到不同的任务。(3)课前准备,小组成员讨论:学生围绕各自任务收集相关资料,查阅文献、调查。课前三天组长组织小组进行讨论,对有争议的问题继续查找答案,根据不同的项目任务选取不同形式进行课堂汇报。(4)班级汇报,小组展示:对每组成员进行选派代表,将讨论的内容以幻灯片、视频、角色扮演、调查报告等形式进行演示,最后做出总结,对有异议的地方小组成员进行组间的讨论。(5)总结评价:教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归纳与总结,对重点、难点做出了相应的讲解。2.传统案例教学组。课堂教学中将案例直接向学生呈现,流出时间给学生思考,并逐一进行讲解,最后一周上交病例作业。(五)教学效果评价。对成绩进行评判:(1)阶段性考评,对课业/作业进行评价,考评等级作为依据,同时还要结合通用能力评价表对学生通用能力进行评价;(2)终末考评:对理论考核成绩进行考评。(六)统计学分析。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教学效果进行比较。

二、结果

比较成绩:两组干预之前,评判性思维测量表各维度和总分没有什么差别。干预之后,实验组的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和总分较对照组有一定的提高(P<0.01);通用能力结果,实验组学生在和他人相处和配合的能力、任务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和创新能力以及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前者较高(P<0.01),实验组对该教学方式有97.2%的学生都很满意。

三、结论

我国医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注重提高医学生的创造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实践中的各项专业素质。作为新的教学方法———案例式课业设计,能够对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有一定的提高,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通用能力,为培养护理的专业人才,提高职业素养以及综合竞争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课业范文篇2

一、必须痛下决心抓这项工作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孩子读书学习不快乐,是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反映,由来已久。学习当然会有压力,适当的负担对学习也是必需的,但现实的问题是这种负担和压力过大。过大的负担和压力,越是在城市,越是在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表现得更突出,社会反映也越强烈。有不少学生及家长给我们写信,反映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有的甚至算得上是“血泪控诉”。一些学生或家长把课程表寄给我们,反映学生学习时间超过10小时、12小时,许多学生和家长都向我们呼吁,现在学生很累、家长很累。许多学生告诉我们,他们学习不快乐。媒体也经常报道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对教育系统提出严厉批评。领导层也不满意,认为现在的教育死记硬背、机械性训练太多,培养不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老师们也在抱怨,加班加点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对此,我们教育系统和学校也不满意。

全社会都在批评,但这个问题就是解决不了。在50年代就批评了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曾两次写信给教育部长,提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60年代中期,又提出“课程多,压得太紧,是很摧残人的,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学生要有娱乐、游泳、打球、课外自由阅读的时间。现在的考试办法是用对付敌人的办法,实行突然袭击。这种做法是摧残人才,摧残青年,我很不赞成,要完全改变。”几代党的中央领导人都强调要减负。但时至今日,减负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为此发了很多文件、做过很多次部署,不能说这些文件和部署没有一点作用,但总是好景不长。一些学校、一些地方也作了许多积极探索。但问题仍在继续,在有些地方、学校甚至愈演愈烈。

深入分析,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我们的人才观有偏差,“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这些延续了千年的人才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社会,状元热历经千年经久不衰,每到高考,炒状元一浪高过一浪。我们的用人制度有偏差,招工用人过于看重学历文凭,甚至演绎到看重学生所毕业的学校。我们的评价标准有偏差,人们评价教育、评价学校、评价学生往往看重的就是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只要考试成绩好和升学率高就是好教育、就是好学校、就是好学生。这种认识,充斥社会。

这些偏差影响是全方位的,渗透到各行各业,影响到每一个人。其中又以教育系统为甚,表现在教育领域的就是激烈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绑架了教育、绑架了学校、绑架了学生和家长。许许多多的教育行为都变成了应试行为。而过重的课业负担则是激烈应试教育的衍生物。为了应试,学生的作业越做越多,学校的考试越考越多,各类补课也越补越多。在过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在呻吟,老师也在呻吟!

做这样的分析,不是推卸教育部门及学校的责任,只是想说明解决这一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毫无疑问,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社会上关于教育的种种偏差,也都和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直接关系。

问题的严重性是迄今为止,我们不少地方和学校并没有认识到课业负担过重对中小学生的危害性,反而认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的将来。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一些地方和学校才乐此不疲地变着法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也增加负担,他也增加负担,大家互相竞争地增加学生负担,增加了作业、增加了考试还不够,还要搞各种形式的快慢班。殊不知,这样搞下去,我们的孩子怎么受得了?孩子没有了休息时间,没有了学习选择权,没有了快乐。结果是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学习兴趣和愿望受到严重影响,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受伤害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我们的老师。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在不少学校和地方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受伤害的还有我们整个教育系统,党的教育方针无法得到深入落实,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无法得到深入落实,素质教育主题地位无法得到深入落实,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培养创业创新人才无法得到深入落实。在一些地方和学校,教育教学严重偏离了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的成长成才规律,争生源、比成绩、论升学,竞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这样的教育、这样的办学对孩子不利、对社会不利、对教育不利,这绝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教育。

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首先应该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办教育,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应该多想想孩子的喜怒哀乐,多想想孩子的承受能力,多想想孩子的未来发展,从孩子出发,进一步深化对课业负担过重危害性的认识,自觉地坚决地与一切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作斗争,下决心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尽管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我们每个人,每所学校力量都十分有限,尽管单凭教育系统的力量不足以根本解决这个问题,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有所作为,能够有所作为,我们应该向孩子、向社会、向历史负起我们自己的责任,真正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潜下心来教书育人。

二、首先解决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对社会、对教育系统来说,都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考虑到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这次我们确定从管理入手,先解决教育系统内部的一些突出管理问题。结合贯彻新修订的《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现阶段我们把减负重点放在初中和小学。相比初中和小学,高中负担更重,但考虑到思想和行动统一难度很大,这次暂不将高中纳入。这并不意味着高中减负可以放松,相反,高中更应该抓减负。希望各地从实际出发,参照初中、小学有关减负的要求,对高中学校采取更有针对性、更有强度的减负措施。

这次我们从管理上开展减负,概括起来就是要求全省各地各类初中和小学必须切实做到“六个严格”。一是严格开设课程。关键是强化课程开设的法定性。所有中小学都必须依法依规开设课程,不得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尤其是坚决防止和杜绝搞两张课程表等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这样的弄虚作假,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不仅会影响到教学,还会把孩子带坏。二是严格控制作业量。这本身是个行政管理很难量化的问题,做这样的量化规定,我们也费了一番思量,但考虑到现实问题的严重性,我们还是提出了时间性量化限定要求。总结一些地方这些年的有益做法,这次更突出强调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做到精选、先做、全批并及时反馈。今后教师布置作业,自己首先要做,自己没有做过的作业不能布置给学生做。做这样的规定,绝非为了难为教师,而是希望教师们更慎重地对待留作业,减少作业量,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不能再无休无止、无节无制地布置作业了,更不能布置惩罚性作业。三是严格控制补课。诚然这方面社会上违规问题比较严重,但我们首先要抓好自身。四是严格规范考试管理。对小学、初中的每学期考试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重申,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不得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为标准对学校、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这一条不仅是对学校的要求,也是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至政府的要求。五是严格确保学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规定小学生、初中生在校上课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住校生晚自修每天不得超过2课时,学生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六是严格规范招生秩序。再次强调义务教育阶段任何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考试、测试。

这“六个严格”不是什么新要求,基本上都是过去规定的重申,许多规定长期以来我们执行得不好。执行这“六个严格”关系到减负的成败,也是对各地减负态度的真正检验。谁能认真执行好这“六个严格”,谁的减负就能落到实处。

毋庸讳言,这“六个严格”都属于治表范畴。抓减负既要治表,更要治本。关于治本,我们正在酝酿一些新举措。正在研究课程改革完善方案,总的想法是降低课程难度,减少必修课,增加学生的选课机会,把职业教育的一些课程适当引入普通教育,增加能力性的学习,从结构上改造普通中小学教育,突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强化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正在研究深化高考制度改革,在考试上切实减少死记硬背、机械性训练的内容,逐步增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统一高考招生录取中的作用,逐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正在研究制定中小学校教师专业培训制度,全面构建五年一个周期的中小学校教师专业轮训制度,增加教师对培训课程的选择权,强化培训机构参与培训的竞争性,帮助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同时,继续抓好“轻负担高质量”试点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要通过治表与治本相结合,切实把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真正减下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锻炼,去选择性地读课外书,去了解社会,去接触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建立健全有力有效的制度保障

在应试教育尚不能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减负无疑是一种博弈。谁都在幻想别人减负,自己不减负;谁都在担心,自己减负了,别人会不会减负。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制度,从制度上切实保证减负要求的实现。这次推进减负,我们特别强调制度建设,这也是这次减负与以往相比的最大特点。

我们提出要建立六大制度保障。一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质量评估制度,重点是规范命题,控制命题难度;二是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通报制度,各地每年都必须向社会公布辖区内各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三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制度,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学年都要与学校校长签署规范办学责任书;四是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各个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征求意见会议,听取学生和学生家长意见;五是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每所学校在每学期开学一周内要向师生公布课程安排等情况;六是家校联动制度,不断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责任。推进减负,家长是重要方面,我们要向家长多宣传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此来减少家长的疑虑和担心,增进家长对减负的理解和支持。这些制度,各地各中小学校都必须按要求一一建立起来,毫不走样地建立,毫无保留地执行,充分发挥制度对推进减负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为了确保减负各项要求和相关规章制度落实,我们要切实加强督导、督查工作。今天我们之所以把市、县(市、区)教育局分管督导工作的领导都请到主会场,同时还召开了督导专门会议,就是为了进一步强调和强化督导机构在减负中的作用。各级督导机构要把减负作为突出任务来抓,充分运用“督学”和“督政”这两手,督促和检查减负措施的落实,不仅要督促学校,还要督促各级政府。各地责任督学每月都要对减负情况开展明察暗访,并提交书面督查报告。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都要建立减负巡查制度。省教育厅将不定期组织市、县级督学开展经常性的异地减负督查活动,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组织学校开展经常性的校际间互查。

进一步完善与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相关联的奖惩措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中小学校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对违反“六个严格”规定,性质严重、负面影响大,或不愿立即纠正,或屡查屡犯,超过三次者,属学校整体行为的,追究学校校长和分管负责人的直接责任,属个人行为的,追究个人责任。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对教师和学校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作为对各地教育科学和谐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且查处不力的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年度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优秀资格。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且状况长期得不到扭转的地方,已评为教育强县的,进行年度黄牌警告,连续两年黄牌警告且“减负”工作仍没有明显改进加强的,将建议省政府取消其教育强县称号。

课业范文篇3

一,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使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生活知识,侧重基础性的生活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本次听课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去理解知识,收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如老师在导入的时候引用了日本大地震的搜救行动,根据气象图来判断是否有利于搜救行动,以此让学生学会读卫星云图,紧接着通过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来判断所需要的物资,这样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能够更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样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知识开始,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最后再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发言热烈,思考积极,甚至能对不理解的问题,也敢于向老师提出疑问,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无味,课堂的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以问题为起点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倡导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这次听课活动,老师在设计问题方面做得比较好.如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在讲山脉作为地理事物的界线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他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相。关问题,然后让其他组的同学回答,充分利用了学生好胜的心理.这样,以问题为起点学习方式,使学生变成了主体,由原来被动听变成主动学习探究,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积极性比较高,学习的效率也自然就高.

三,以学生为中心,把教材,教师,学生,课件融为一体,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

在地理教学中要用到大量的地图,然而单纯的手绘地图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所以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次听课给我的启发也颇为深刻,刘伟老师的课件制作的非常实用,它不是我们平常所用的PPT格式,它的课件可以随时地圈点,既简单又很直观,让我和宋老师讨论了好半天,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更应该积极钻研,充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充分运用学案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在复习课中,学案免去了教师口述或者板书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这样能够提高复习效率,此外,学案上的知识网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梳理本届课的知识,强化各知识点的关联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复习效果更佳.

课业范文篇4

近年来,我市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学生负担过重现象至今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止,有的学校甚至还相当严重,已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严重障碍,也直接影响教育系统的形象。为了严格执行教育部新形势下“减负”工作的五项要求,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护青少年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结合我市具体情况,现就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紧急通知如下:

一、小学学生每天早晨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50,初中学生不得早于7:30;小学和初中学生每天下午到校时间,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不得早于14:00,每年5—6月和9月不得早于14:30;下午放学时间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不得迟于17:30,每年5—6月和9月不得迟于18:00。(下午上课时间,中午在校就餐的学校除外)

二、严格学生上课时间管理,严禁小学和初中开设晚自习,不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集体上课。有住校生的初级中学开设晚自习时间不得超过两课时,晚自习时间不得进行学科教学。各校要对教师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杜绝有偿家教。

三、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任何竞赛活动和读书活动,一律不准组织学生参加。各校不得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以学科竞赛、提高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学科性辅导。各校经教育部门批准举办的艺术学校不能开设学科科目,必须以学生自愿为主,不得以原教学班整班上课。

四、严格按教学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做到开足、开齐、开好各门课程,不准随意增加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

五、学校不得征订未经省教育厅审定批准使用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任何单位和部门,一律不准组织学生统一订阅各种名目的报刊和杂志。

六、学生的书面作业要精选而适量。各中小学教师要综合安排学生的作业,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课外作业。小学低年级要提倡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初中一、二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以内,初中毕业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应不超过两小时,要保证中小学生的充足睡眠时间。

七、各校要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强化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富有个性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既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

八、各校不得以学生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对教师的考核奖惩必须体现轻负担、高效益、强能力的素质教育的导向性。坚持以学业测试成绩和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全面评价每位学生,不准按考试成绩排位。

九、各校不得将校舍和场地租赁给社会力量办学的单位举办以在校学生为对象,以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材为主要内容的补习班和培训班。

课业范文篇5

近几年来,在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校长、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并没有根本上改变。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义务教育条例》、《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浙教基〔2007〕150号)的要求,结合市实际,现就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各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不断增强做好“减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县(市、区)教育局和中小学校要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到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严重危害性,自觉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以对学生、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各项规定,坚决反对和制止造成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各类办学行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把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通过机关干部学习会、校长会、教师会等形式,组织学习浙教基文件精神,力求深入、完整、准确地理解其精神实质,不断增强做好“减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市教育局成立“减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各县(市、区)也要成立“减负”工作领导小组,抓好各项规定、制度、措施的落实工作。

二、认真贯彻落实“六个严格”规定,严格执行“减负”工作的各项规定。在全面贯彻执行省教育厅浙教基文件“六个严格”规定的基础上,我局从实际出发,重申以下意见:

(一)要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规定的课程。不得擅自调整教育部或省定课程计划,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严禁占用、挪用思想品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与健康(体育)、音乐、美术、历史与社会、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上文化课或补习文化课。学生军训活动(少年军校活动)纳入课程计划,军训活动(少年军校活动)须安排在学期中完成。

(二)要科学安排学生在校时间,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早于8:00组织统一的教学活动,不得组织集体早自修,不得组织通校学生参加在学校的晚自修,下课不得拖堂。严格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集体体育锻炼制度,确保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确保小学生有10小时、初中生有9小时的睡眠时间。清校前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艺术、科技、体育、团队等活动。

(三)要规范学科作业管理,严格控制作业量与作业难度。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平均水平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学生平均水平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不得超过2小时。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课后作业在形式、难度、题量上要考虑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应按适当比例设置必做题、选做题和附加题等题类,使课后作业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学校为学生代购教材、教辅资料要实行申报制度,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职能处室要给予审核确定。严格禁止教师擅自为学生购买资料或要求家长与学生购买指定的练习资料作为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要做到五个必须:凡布置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精选,凡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凡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全批,凡学生做错的作业教师必须督促学生订正,凡学生订正的典型错题教师必须面批。按省厅各科作业的时间规定,学校以周为单位要做好各科的平衡工作,要建立学生作业量监控制度,定期对学生作业负担情况进行分析、检查、调控和评价。

(四)要严格控制补课,建立学业指导教师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者变相组织中小学生进行补课,不得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严禁利用晨间、午间和放学后集体补课,严禁住校生晚自修上新课或集体补课。要重视和帮助学困生,提倡建立学业指导教师制度,对学困生开展帮扶指导活动。

(五)要探索建立科学的跟踪调控机制,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严格按照省厅规定控制考试次数,小学只在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全校或全年级性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初中每学期只进行期中、期末两次全校或全年级性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继续完善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监测体系,注重监测的诊断功能和指导效果,形成定点定生的发展状况跟踪分析制度。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不得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学校、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

(六)要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切实规范招生秩序。义务教育阶段任何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考试、测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依据。公办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就近入学的规定,不得跨学区组织招生,不得提前招生,不得超计划招生,不得有偿招生,不得违规进行招生宣传。

三、建立健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各项机制。

(一)建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质量评估制度。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要以省教育厅文件和《考试说明》作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命题的基本依据,切实规范命题程序,控制命题难度,提高命题水平。市教育局每年组织学业考试试卷质量评估,评估结果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牵头单位:市教研室)

(二)建立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通报制度。各县(市、区)要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监控,每年向社会公布辖区内各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并根据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性对策、措施,指导学校、社区改进体育卫生工作,有针对性地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牵头处室:基教处)

(三)建立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制。各县(市、区)教育局每学年都要与学校校长签署规范办学责任书,并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重要内容,严格进行检查考核,实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一票否决制。(牵头处室:督导处)

(四)建立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各校要建立有各个层面学生和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学生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每学期举行一次征求意见会议,听取学生和学生家长意见,并建立备查记录,保证学生课业负担符合学生实际。各县(市、区)教育局应不定期地对辖区内学校学生课业负担情况向学生及家长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牵头处室:基教处)

(五)建立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学校要在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将本学期的课程安排、作息、作业量、课外文体活动等教学活动安排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在学校宣传栏、教室等醒目位置公示,接受师生和家长监督。(牵头处室:督导处)

(六)建立家校联动制度。各中小学要着力改进家长会,打造“家校进步共同体”,努力形成“减负”的共识和合力,不断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责任。(牵头处室:基教处)

(七)建立校内“减负”工作的督查自纠制度。学校应当建立学习和“减负”工作督查队伍和机制,由学校领导、教师(退休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以及社区人士组成督查队伍,开展定期不定期的督查,责令违规的教师立即纠正违规行为,并对违规的教师进行批评和处理。(牵头处室:基教处)

四、强化督查考核,严肃查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行为。

(一)强化督学责任区责任。责任区督学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明察暗访督导活动,并做好随访记录,每月向所属教育督导机构上交书面督查报告。我局将建立辖区内规范办学行为巡查制度,每学期不定期对学校办学行为进行检查,各县(市、区)教育局也要建立巡查制度。

(二)建立督导检查通报制度。各县(市、区)教育局每学期要分期中、期末两次对辖区内中小学校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

(三)加强社会监督,落实好“减负”工作的各项制度。为加强社会对“减负”工作的监督,我局设立中小学“减负”工作的举报电话

(四)严格执行“三查”制度,严肃查处“减负”违规行为。

市、县(市、区)、校要建立健全自查自纠、明查暗访、举报必查等“三查”制度。

各中小学校要根据省、市、县(市、区)“减负”要求,实事求是地组织开展自查自纠专项工作,制定整改措施。

每学期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力量分赴各地各校就“减负”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反规定的,一经查实,市教育局将给予通报并按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凡接到实名投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督导机构,都必须及时受理并进行核实。凡查实确有违反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规定的,一方面要责成行为方立即纠正,另一方面要根据行为性质和造成的后果影响,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性质严重、负面影响大,或不愿立即纠正,或屡查屡犯,超过三次者,属学校整体行为的,追究学校校长和分管负责人的直接责任,属个人行为的,追究个人责任。

(五)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对教师和学校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凡查实违背“六个严格”规定,且又不自觉及时纠正的,具有这样行为的教师或学校以及校长,取消其参加评先评优的资格。性质严重的,经一定程序审查批准,取消其原有的评先评优称号。

(六)进一步加强对各县(市、区)教育局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考核。市教育局每年将分年中、年底两次对全市各地控制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通报。我局组织的评先评优中,将把各地学生课业负担情况作为重要条件进行考核。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且查处不力的县(市、区)教育局,取消其年度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优秀资格。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且状况长期得不到扭转的地方,已评为教育强县的,进行年度黄牌警告,连续两年黄牌警告且“减负”工作仍没有明显改进加强的,建议省教育厅报省政府取消其教育强县称号。

五、广泛发动,努力营造“减负”的良好氛围。学期初,市教育局将组织开展开学工作检(督)查,重点检(督)查贯彻落实《通知》情况。各县(市、区)教育督导、基教(教育)、纪检监察、人事、教研等科室、单位要密切配合,加强对当地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督导检查,不断完善奖惩措施,严肃查处各种违规办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共同做好“减负”工作。各地各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校报、宣传栏等宣传媒体,组织有深度的宣传活动,让广大学生家长了解“减负”内容,理解支持“减负”工作,逐步在全社会营造“减负”的良好氛围。

课业范文篇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陕政办发〔2009〕126号),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经市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建立规范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督机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建立规范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督机制的必要性

规范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依法治教、建设和谐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基础教育科学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我省《实施意见》都明确提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

近年来,我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办学条件大为改善,中小学管理逐步加强,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但总体上看,一些地方和学校还存在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违规补课等办学行为不规范的现象,不同程度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因此,全市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一定要从实践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建立规范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举报、督查、监测、报告制度,不断促进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

二、主要内容

(一)课程管理。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严格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不得擅自调整国家或省定课程计划,随意增加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切实保障体育、音乐、美术、小学科学、小学英语和综合类、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切实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时间。

(二)在校学习时间。严格执行中小学生在校上课和课外自习时间的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含课间休息、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小学生不宜超过6小时,初中生不宜超过7小时,高中生不宜超过8小时。住校生每天晚自习时间不得超过2课时,走读生原则上不安排晚自习。严禁学校利用晚自习补习文化课,或组织学科教学活动。

(三)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学生(以中等水平学生完成作业时间计算)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学生平均水平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不得超过2小时。布置作业必须坚持“精选、先做、全批、讲评”原则,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学生和家长有权拒绝完成超过规定时间以上的作业量,不允许学校和教师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四)补课。严禁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者变相组织非毕业年级学生大面积补课。不得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对社会上非法举办的各类“奥数班”等培训机构进行集中整治,公办中小学在职教师一律不得组织或者参与学生的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活动,不得在“奥数班”等校外社会办学机构兼职、兼课。

(五)考试管理。严禁随意组织学校参加各种统考、联考,严禁随意增加考试频度和考试次数。小学只在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全校或全年级性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初中每学期只进行期中、期末两次全校或全年级性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不得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学校、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

(六)休息和锻炼时间。科学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时间的规定,严格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集体体育锻炼制度,确保学生在校园内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切实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日有9小时以上睡眠时间。

(七)招生秩序。坚决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法律规定。要按照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科学划定学校服务范围,公平分配优质教育资源。招生期间必须公布招生范围、招生时间、招生计划、招生程序等重要信息。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考试、测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依据;不得通过“奥数班”等校外培训机构招收学生;不得跨学区招生。

普通高中招生坚持全面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坚持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逐步实行将省级标准化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政策。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严禁高中段任何学校招收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入学。

(八)教材和教辅材料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选用中小学教材,严禁选用省上颁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之外的教材。严格按照要求从省教辅材料评议公告中,择优向学生推荐教辅材料供学生选用,严禁公告外的其他教辅材料进入中小学校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校或学生购买任何教辅材料,不得进入学校宣传、推荐和推销任何教辅材料;若学生自愿购买本地区推荐的教辅材料并申请学校代购,学校可以统一代购,做好服务,不得从中牟利。

三、组织实施

规范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举报、督查、监测和报告工作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协调、组织实施。

(一)举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信箱,指定专门机构,落实专门人员,受理、查处群众对于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方面的投诉和举报。对群众咨询情况的,要做好政策解释和宣传工作;对实名举报的,要做到凡报必查,有错必究,严肃处理。

(二)监测。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工作责任,扎实做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工作,监测结果要逐级上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监测中发现的倾向性问题,组织力量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地方和学校进行专项督查。

(三)督查。各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把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列为督导检查工作重点内容,积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随机检查督导。督促全市各县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履行管理职责,督促中小学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教育法规,落实中小学规范办学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各项要求。

(四)报告。每次组织的专项督查、集中监测,其结果要及时向社会通报,并向当地政府、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作为各级政府表彰奖励、行风评议、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发现的倾向性问题和典型案例,要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四、有关要求

(一)落实管理责任。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管理工作的统筹领导。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坚决纠正截留、挤占、挪用教育经费和学校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坚持以科学的标准和机制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发展,严禁向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严禁单纯用升学率指标评价教育工作,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负起指导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主要责任。认真分析辖区中小学办学行为、学生课业负担及体质健康状况,强化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机制;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经常性开展辖区中小学管理督导检查。

各中小学要把规范办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贯彻于每项工作环节中。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不断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促进学校按照教育规律科学发展;要按照“减负增效”的要求,深化校本教研,改进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明确处罚措施。对违反规定的县区政府,市政府将予以通报批评;对违反规定的教育行政部门,由同级政府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通报批评,年度工作考核中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对违反规定的学校,根据情节轻重,由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撤销先进称号、取消评优资格、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对于多次出现违规办学行为的县区,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已经颁发的各种荣誉称号。在对违规办学行为进行查处时,还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课业范文篇7

近年来,随着我省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以下简称“减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个别地方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仍然存在,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做好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抓好“减负”工作

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素质,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积极做好“减负”工作,是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这不仅是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各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充分认识“减负”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减负”工作的措施及要求

(一)加强对课程的管理。各中小学必须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国家、省课程计划组织教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增删课程和增减课时,不得任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

(二)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等落后的教学方法,倡导主动参与、启发式的学习方式。尊重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认真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做到精讲精练,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加强对学生用书的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学生购买或向学校摊派教辅资料。开展各类专题教育要以国家课程的学科教学渗透、地方课程教学和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为主,原则上不编写活动用书。确需发行专题教育活动用书,应以活动组织单位赠送和学校购买为主,不得要求学生购买。

(四)切实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乱收费。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办法,不得在“一费制”规定的收费项目外收取其他课本费或教辅资料费。按照“一费制”收费标准收取的课本和作业本费要保证全额用于学生购买课本和作业本,不得挪作他用,也不得用于购买教辅资料。

(五)控制学生家庭作业的分量和难度。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总量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5小时,高中各年级不超过2小时。书面家庭作业应分必作和选作,以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基本完成,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家庭作业。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或变相惩罚学生。

(六)认真加强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管理。学校和老师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学生在校的时间。走读生每天在校时间(包括自习),小学6小时,中学8小时。寄宿生晚自习不超过1.5小时,要保证小学生每天9小时以上睡眠时间,初中生每天9小时睡眠时间,高中生每天8小时睡眠时间。

学校、教师在法定节假日、星期日(义务教育阶段包括星期六)和寒暑假不得组织学生到校上课或进行其他形式的集体补课,更不得收费上课和有偿补课。任何学校和教师不得参与、动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面向小学、初中在校学生的各类复习班和培训班。

(七)认真落实“两课(体育、艺术课)两操(广播操、眼保健操)两活动(课外文体活动)”。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和美育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八)严格考试管理。要控制义务教育学段的考试方式、科目和次数。小学除语文、数学、英语每学期期末举行一次考试外,其他课程不得组织考试,学业成绩评定应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初中除毕业升学考试外,其他考试均由学校自行组织。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挂钩的选拔性考试。

未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部门、团体、机构和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类竞赛活动。

(九)积极推进评价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教育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操作过程应科学规范。改变仅凭学业成绩给学生下结论的状况,注重过程评价,实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特长发展的全面评价。

义务教育阶段要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一律实行划片招生。高中阶段招生要积极推进初中毕业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和学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综合改革。继续完善和推广公办普通高中招生名额按比例分配给初中的办法。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教育资源招收高中毕业生复读。深化高考改革,改革考试内容,加强对高考命题的研究和试验,通过命题思想和理念的转变,减轻学生的负担。

(十)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要全面加强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班子要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坚持德育为先,因材施教,学校老师拿出更多时间与学生家长和社区(村委)取得联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入学生头脑,促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和环境。

(十一)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和课余生活。各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要积极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图书馆、文化馆(站)、体育场(馆)、科技馆、影剧院等场所也要发挥教育阵地的作用,积极主动地为中小学生开展活动创造条件。学校要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教育教学活动场所,为学生创造良好宽松的学习氛围。

三、“减负”工作的保障和监督

(一)各级政府要依法保证和提高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逐步建立和完善保障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要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努力提高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得下达升学指标。

(二)建立和完善“减负”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在个别学生负担较重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与所辖学校签订“减负”工作责任书,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中学校要公开设立“减负”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学生课业负担备案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各地、各学校设立“减负”督察员,受理群众举报,检查本地、本学校“减负”工作的落实情况。

各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把“减负”作为教育督导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对“减负”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并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考核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表彰奖励的依据。

课业范文篇8

二是改革。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质量评价标准。减轻课业负担,首先要减轻课程难度,减少课外作业,减少考试次数。义务教育实行免试就近入学。

三是提高。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水平,使他们能够在轻松的状态下给学生传授知识,这样学生才能学得生动活泼。并且通过老师的教学,使学生喜欢学习,而且学会学习。课业负担重,花的时间多,不仅是量的问题,还有质的问题,如果喜欢就觉得负担不重,不喜欢的话就会觉得很烦很重。

四是扩大。要扩大教育规模,现在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十七大报告提出来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现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入学率是59.8%,争取到2010年达到80%。十七大报告还提出来,我们要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使每个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使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使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成功。

课业范文篇9

关键词:BTEC教学模式高职教育考核评价改革

目前,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中,广大教学工作者在专业培养目标设立、课程体系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获得了大量的成果;但多数院校在学生考核和评价方式方面,仍然沿用传统教育的方式,脱离了高职教育以能力本位的本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革的深入发展。天津职业大学在引进英国Edexcel(爱德思)国家学历及职业资格考试委员会的BTEC证书课程的教学模式实践中,在建立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高职教学考核评估制度,促进高职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方面做了初步的尝试,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BTEC教学模式简介

英国BTEC教学模式是一种国际上较有影响的职业教育证书课程。由英国爱德思国家学历及职业资格考试委员会颁发证书,分初、中、高3个层次9大类,上千种专业证书。其中BTEC国家高级文凭(HND)课程,即相当于英国大学前两年的课程。同时,还相当于达到了相应专业的英国国家职业资格NVQ四级水平。学生毕业后,既可继续升入英国大学的学士学位学习,又可直接就业,无须再经过岗前职业资格培训考试。

我校于2001年5月获准建立BTEC教学中心,同年9月开始在宾馆管理专业开设BTEC(HND)证书课程。BTEC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很大不同。

1.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BTEC教学模式的核心。在BTEC模式中,学生始终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则处于辅助地位。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存在是BTEC模式的主要特征。

2.知识体系不同传统教学的知识体系一般为纵向式的,强调课程体系的衔接。学生学习可以由浅入深、逐步深入。BTEC模式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不要求有一本针对性很强的教材,鼓励学生去查找资料,锻炼自学能力。

3.学习方法不同传统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BTEC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包括问答、讨论、演练、案例、演讲等,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学生在带着问题找答案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己学习。

4.突出通用能力培养把通用能力列入教学目标,明确界定通用能力的内涵,把发展通用能力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并对学生通用能力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

5.考核评估方法独特BTEC模式的评估目的是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课业的完成过程全面评估学生学习到了什么专业能力,并测量通用能力的发展水平。所有这些都以成果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

二、BTEC考核方法与传统考核方法的区别

BTEC教学模式的考核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分散为主、以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法。BTEC的成绩考核采用等级制。成绩分为“优秀”、“良好”、“通过”、“不通过”四等。学生成绩的确定是以课业为主要形式,重点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

1.BTEC模式考核以课业为形式,以证据为依据,以成果为标准传统的考核方式以分数为标准,以卷面成绩为依据。笔试作为主要形式,不仅难以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而且还助长了学生“上课抄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的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错误学习方法的蔓延。BTEC教学模式的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实际成果为标准。成果包括专业能力成果和通用能力成果两方面。专业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师交给的课业和其他任务时,掌握、运用和创新专业知识的能力。为保证考核的准确性,要求教师对每次课业和每次课内外活动都要给出明确的等级评判标准。并且要求标准内容十分清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用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课业和社会调研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管理、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运算和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和创新等的能力。无论哪方面成果,都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都是教师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

BTEC模式对学生的每一项成果都要给出成绩等级,而等级的评定要有可靠的证据。证据既是学生用来证实成果的手段,又必须与专业学习紧密联系。一般来说,证据可通过以下渠道获得:①学习过程的表现;②来自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反映;③学结、自我评价、笔记等。证据汇编由学生自己收集整理。内容包括:个人总结、学习心得、测验单、教师和指导教师的书面反馈意见、课堂笔记、实验或实习报告、问卷调查、工作记录、图表、照片、计划、流程图、日程表、草稿、数据库、计算机文档及软件等。建立汇编的意义在于为学生申报成果提供基础证据,为教师评估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等级提供基础证据。此外,还可以向用人单位展示学生的成就及潜能。对证据的重视,从另一方面进一步反映了BTEC教学检查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注重过程的特点。

2.考核以课业为主、多种形式并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要形式,虽然题型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终考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BTEC教学模式的考核是以课业作为最主要的形式。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辅之以其他多种考核方式。如“课业+笔记+活动”、“课业+笔记”、“课业+案例分析”、“课业+口试”,等等。

课业与传统意义上的作业的区别主要在于:一是训练目的不同。传统的作业,其训练目的只是掌握该门课程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应试能力,BTEC模式的课业,其训练目的是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和锻炼通用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并通过课业了解自己在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两方面的潜力以及需要发展的领域,以促进其自我提高的需要;二是完成的过程不同。传统的作业体现的是教师如何教,要求教师围绕讲课或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思考题和练习题,学生只要对照教材或课上例题或者再参考少量参考书就可以完成。而课业体现的是学生如何学、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选题真实,真题真做。课业一般都有选题背景,有课业目标,有明确的任务和考核标准。学生需要使用多种交流手段(如社会调查、上网、去图书馆、走访、实验等)收集大量的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才能完成课业;三是效果不同。传统的作业是对一章或一节内容的重复和模仿,其作用是巩固课堂讲授效果。课业是对一门课程的阶段性训练,一般一门课程要安排3个以上的课业,其作用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

3.以成果定等级,重视资料积累传统的考试方式以笔记或作业定平时成绩,以试卷定期末分数,按一定的权数将两者相加即为一门课的最终成绩,而试卷往往就成为了惟一的成果。BTEC教学模式以课业形式为学生提供在活动中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成果主要在完成课业的过程中展示。

课业由一项或一系列有实际应用背景的任务所组成,每次课业规定了学生必须锻炼和展示通用能力的内容,一般应取得3~5项成果,课业学习的成绩最终以成果定等级。学生在完成课业的过程中要做好记录,收集并保存证据,并用证据来申报自己的学习成果。证据有多种形式,如笔记、工作日志、报告、总结等资料。也可以是声像资料、图表模型、计算机文本、设计方案、作品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证据。证据除了可以用来申报学习成果、评定学习成绩等级外,还可以在求职时用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4.尊重学生,重视投诉传统教学的考试试卷由教师出,分数由教师定,而且一旦分数确定就是一锤定音,即使学生有疑异,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查卷和变动的。BTEC教学模式的考核也同样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投诉是BTEC班学生的基本权利。当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教师的评价一致时,学生可以在有充分证据的前提下,对教师的评价结果提出质疑,甚至逐级投诉。教师应把接受投诉当作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持鼓励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并作好充分的解释和说明。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相长,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

三、借鉴BTEC模式,改革高职考核评价方法的设想

高职院校考核评估方法的改革,应当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能力考核为中心,考核方法力求全面、真实。对于专业课和大部分专业基础课应当以完成课业为主要考核评价形式,同时可以辅之以其他考核形式。在具体的实施上,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规定课业数量根据每门课程课时的多少确定课业数量。一般应以15~20学时设计一次课业为宜。同时要求课业要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单一向综合逐步过渡。最后一个课业一般要求是综合性较强的大课业。

2.对课业的要求课业设计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所设计的每一次课业都应包括:①课业题目。②课业背景。③学生应完成的任务(包括个人独立完成或小组共同完成的任务)。一次课业至少应有3项任务,综合性课业应为5项以上。④培养的能力。即通过本次课业要培养和考察学生哪些具体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一般一次课业所要培养和考察的能力应在4项左右。⑤课业评价标准。结合本课业任务和能力要求,明确规定出学生获得优、良、合格。重做、不合格5个等级的标准,便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估。⑥课业完成时间。一般一次课业的完成期限规定为2~3周,综合性大课业可以更长一些。两次课业的间隔至少为3周。明确规定学生必须按时完成课业,缓交课业必须事先向任课教师说明原因,经允许可后延1周完成,对无故延迟1周完成的,成绩降1个等级,延迟1周以上完成视为无效,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3.对课业成绩的评定课业按等级给出成绩,一般分为优、良、及格、重做和不及格5等。

优:课业的各主要部分均表现出色。

良:课业所有主要部分均明显优于合格或课业某些方面出色,其他部分基本达标。

合格:课业所有主要部分均基本符合标准。

重做:课业基本没达到标准。

不合格:课业经过重做仍未达到标准。

一般规定重做的课业成绩等级最高为合格。

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每次课业都要给出评语,指出该课业的优缺点,包括对通用能力水平的评价,以利于学生的进步。每门课程的最终成绩,应根据每次课业成绩和平时成绩及表现,按一定比例确定。

4.对作弊的认定学生课业不要求集体完成的,学生应独立完成自己的课业。对于串通答案或抄袭他人课业,或让他人抄袭课业者,均按作弊论处。

四、用课业代替考试行之有效、益处多多

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中重要的测量方法和手段,也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传统的考试方式无法真实、全面地考核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此外,高职教学中所指的能力培养主要是指一般专业能力,通过考试,也只是考核对某一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但随着我国入世后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在现代社会的职业生活中,新知识的老化和周转越来越快,与产品的生命周期相似,专业知识和能力也有一个生命周期。随着社会的进步,目前采用的许多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被淘汰。因此,加工知识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学习能力的提高比吸收知识的数量更为重要,通用能力的发展比专业技能的掌握更为重要。只有具备通用能力的人,才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把握新的挑战机遇。因此,高职教育中的能力培养应在培养学生一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这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提出的必然要求。用课业替代考试正是符合和适应了这一需要。课业最大的长处,就是可以培养和锻炼通用能力,使学生在实际中得到锻炼,并通过课业的完成过程和最终结果真实全面地考察出学生在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两方面的实际水平和有待发展的潜力,以利于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课业范文篇10

关键词:BTEC教学模式高职教育考核评价改革

目前,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中,广大教学工作者在专业培养目标设立、课程体系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获得了大量的成果;但多数院校在学生考核和评价方式方面,仍然沿用传统教育的方式,脱离了高职教育以能力本位的本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革的深入发展。天津职业大学在引进英国Edexcel(爱德思)国家学历及职业资格考试委员会的BTEC证书课程的教学模式实践中,在建立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高职教学考核评估制度,促进高职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方面做了初步的尝试,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BTEC教学模式简介

英国BTEC教学模式是一种国际上较有影响的职业教育证书课程。由英国爱德思国家学历及职业资格考试委员会颁发证书,分初、中、高3个层次9大类,上千种专业证书。其中BTEC国家高级文凭(HND)课程,即相当于英国大学前两年的课程。同时,还相当于达到了相应专业的英国国家职业资格NVQ四级水平。学生毕业后,既可继续升入英国大学的学士学位学习,又可直接就业,无须再经过岗前职业资格培训考试。

我校于2001年5月获准建立BTEC教学中心,同年9月开始在宾馆管理专业开设BTEC(HND)证书课程。BTEC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很大不同。

1.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BTEC教学模式的核心。在BTEC模式中,学生始终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则处于辅助地位。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存在是BTEC模式的主要特征。

2.知识体系不同传统教学的知识体系一般为纵向式的,强调课程体系的衔接。学生学习可以由浅入深、逐步深入。BTEC模式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不要求有一本针对性很强的教材,鼓励学生去查找资料,锻炼自学能力。

3.学习方法不同传统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BTEC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包括问答、讨论、演练、案例、演讲等,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学生在带着问题找答案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己学习。

4.突出通用能力培养把通用能力列入教学目标,明确界定通用能力的内涵,把发展通用能力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并对学生通用能力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

5.考核评估方法独特BTEC模式的评估目的是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课业的完成过程全面评估学生学习到了什么专业能力,并测量通用能力的发展水平。所有这些都以成果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

二、BTEC考核方法与传统考核方法的区别

BTEC教学模式的考核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分散为主、以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法。BTEC的成绩考核采用等级制。成绩分为“优秀”、“良好”、“通过”、“不通过”四等。学生成绩的确定是以课业为主要形式,重点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

1.BTEC模式考核以课业为形式,以证据为依据,以成果为标准传统的考核方式以分数为标准,以卷面成绩为依据。笔试作为主要形式,不仅难以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而且还助长了学生“上课抄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的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错误学习方法的蔓延。BTEC教学模式的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实际成果为标准。成果包括专业能力成果和通用能力成果两方面。专业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师交给的课业和其他任务时,掌握、运用和创新专业知识的能力。为保证考核的准确性,要求教师对每次课业和每次课内外活动都要给出明确的等级评判标准。并且要求标准内容十分清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用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课业和社会调研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管理、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运算和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和创新等的能力。无论哪方面成果,都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都是教师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

BTEC模式对学生的每一项成果都要给出成绩等级,而等级的评定要有可靠的证据。证据既是学生用来证实成果的手段,又必须与专业学习紧密联系。一般来说,证据可通过以下渠道获得:①学习过程的表现;②来自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反映;③学结、自我评价、笔记等。证据汇编由学生自己收集整理。内容包括:个人总结、学习心得、测验单、教师和指导教师的书面反馈意见、课堂笔记、实验或实习报告、问卷调查、工作记录、图表、照片、计划、流程图、日程表、草稿、数据库、计算机文档及软件等。建立汇编的意义在于为学生申报成果提供基础证据,为教师评估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等级提供基础证据。此外,还可以向用人单位展示学生的成就及潜能。对证据的重视,从另一方面进一步反映了BTEC教学检查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注重过程的特点。

2.考核以课业为主、多种形式并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要形式,虽然题型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终考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BTEC教学模式的考核是以课业作为最主要的形式。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辅之以其他多种考核方式。如“课业+笔记+活动”、“课业+笔记”、“课业+案例分析”、“课业+口试”,等等。

课业与传统意义上的作业的区别主要在于:一是训练目的不同。传统的作业,其训练目的只是掌握该门课程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应试能力,BTEC模式的课业,其训练目的是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和锻炼通用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并通过课业了解自己在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两方面的潜力以及需要发展的领域,以促进其自我提高的需要;二是完成的过程不同。传统的作业体现的是教师如何教,要求教师围绕讲课或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思考题和练习题,学生只要对照教材或课上例题或者再参考少量参考书就可以完成。而课业体现的是学生如何学、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选题真实,真题真做。课业一般都有选题背景,有课业目标,有明确的任务和考核标准。学生需要使用多种交流手段(如社会调查、上网、去图书馆、走访、实验等)收集大量的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才能完成课业;三是效果不同。传统的作业是对一章或一节内容的重复和模仿,其作用是巩固课堂讲授效果。课业是对一门课程的阶段性训练,一般一门课程要安排3个以上的课业,其作用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

3.以成果定等级,重视资料积累传统的考试方式以笔记或作业定平时成绩,以试卷定期末分数,按一定的权数将两者相加即为一门课的最终成绩,而试卷往往就成为了惟一的成果。BTEC教学模式以课业形式为学生提供在活动中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成果主要在完成课业的过程中展示。

课业由一项或一系列有实际应用背景的任务所组成,每次课业规定了学生必须锻炼和展示通用能力的内容,一般应取得3~5项成果,课业学习的成绩最终以成果定等级。学生在完成课业的过程中要做好记录,收集并保存证据,并用证据来申报自己的学习成果。证据有多种形式,如笔记、工作日志、报告、总结等资料。也可以是声像资料、图表模型、计算机文本、设计方案、作品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证据。证据除了可以用来申报学习成果、评定学习成绩等级外,还可以在求职时用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4.尊重学生,重视投诉传统教学的考试试卷由教师出,分数由教师定,而且一旦分数确定就是一锤定音,即使学生有疑异,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查卷和变动的。BTEC教学模式的考核也同样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投诉是BTEC班学生的基本权利。当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教师的评价一致时,学生可以在有充分证据的前提下,对教师的评价结果提出质疑,甚至逐级投诉。教师应把接受投诉当作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持鼓励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并作好充分的解释和说明。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相长,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

三、借鉴BTEC模式,改革高职考核评价方法的设想

高职院校考核评估方法的改革,应当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能力考核为中心,考核方法力求全面、真实。对于专业课和大部分专业基础课应当以完成课业为主要考核评价形式,同时可以辅之以其他考核形式。在具体的实施上,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规定课业数量根据每门课程课时的多少确定课业数量。一般应以15~20学时设计一次课业为宜。同时要求课业要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单一向综合逐步过渡。最后一个课业一般要求是综合性较强的大课业。

2.对课业的要求课业设计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所设计的每一次课业都应包括:①课业题目。②课业背景。③学生应完成的任务(包括个人独立完成或小组共同完成的任务)。一次课业至少应有3项任务,综合性课业应为5项以上。④培养的能力。即通过本次课业要培养和考察学生哪些具体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一般一次课业所要培养和考察的能力应在4项左右。⑤课业评价标准。结合本课业任务和能力要求,明确规定出学生获得优、良、合格。重做、不合格5个等级的标准,便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估。⑥课业完成时间。一般一次课业的完成期限规定为2~3周,综合性大课业可以更长一些。两次课业的间隔至少为3周。明确规定学生必须按时完成课业,缓交课业必须事先向任课教师说明原因,经允许可后延1周完成,对无故延迟1周完成的,成绩降1个等级,延迟1周以上完成视为无效,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3.对课业成绩的评定课业按等级给出成绩,一般分为优、良、及格、重做和不及格5等。

优:课业的各主要部分均表现出色。

良:课业所有主要部分均明显优于合格或课业某些方面出色,其他部分基本达标。

合格:课业所有主要部分均基本符合标准。

重做:课业基本没达到标准。

不合格:课业经过重做仍未达到标准。

一般规定重做的课业成绩等级最高为合格。

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每次课业都要给出评语,指出该课业的优缺点,包括对通用能力水平的评价,以利于学生的进步。每门课程的最终成绩,应根据每次课业成绩和平时成绩及表现,按一定比例确定。

4.对作弊的认定学生课业不要求集体完成的,学生应独立完成自己的课业。对于串通答案或抄袭他人课业,或让他人抄袭课业者,均按作弊论处。

四、用课业代替考试行之有效、益处多多

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中重要的测量方法和手段,也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传统的考试方式无法真实、全面地考核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此外,高职教学中所指的能力培养主要是指一般专业能力,通过考试,也只是考核对某一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但随着我国入世后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在现代社会的职业生活中,新知识的老化和周转越来越快,与产品的生命周期相似,专业知识和能力也有一个生命周期。随着社会的进步,目前采用的许多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被淘汰。因此,加工知识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学习能力的提高比吸收知识的数量更为重要,通用能力的发展比专业技能的掌握更为重要。只有具备通用能力的人,才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把握新的挑战机遇。因此,高职教育中的能力培养应在培养学生一般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这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提出的必然要求。用课业替代考试正是符合和适应了这一需要。课业最大的长处,就是可以培养和锻炼通用能力,使学生在实际中得到锻炼,并通过课业的完成过程和最终结果真实全面地考察出学生在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两方面的实际水平和有待发展的潜力,以利于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