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系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9:31:38

科技系统

科技系统范文篇1

一、依托项目带动,推动老区科学发展

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为促进老区建设,2010年省科技厅立项重点星火计划17项,获得经费215万元;申报《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星火产业带乡土人才培训》项目,获得经费12万元;《福建省特色产业农民工创业培训》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市农业学校、市工业学校获得经费6万元;申报国家星火《高产优质水稻新组合配套技术集成应用》项目(中央苏区-建阳市)获得经费40万元;申报国家星火《顺昌竹荪产业升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获得经费40万元;由省农科院组织申报国家星火《福建省星火科技“12396”综合服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8万元。综上所述,全年争取省科技厅经费227万元,国家星火94万元,共计:321万元。

二、依托星火培训,提高老区农民素质

我市星火科技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中心强区的目标,面向“三农”,立足于提高老区农民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多渠道、多形式星火科技培训工作。培养了一批农业实用技术管理人才和一支高素质农业技术带头人,为闽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年组织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14期,培训学员31787人次,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农民工人数达3472人,有效提高老区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

(1)开展远程科技培训。利用市科技局农村远程视频科技培训系统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专家远程授课、答疑培训,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部门的业务培训。一年来共举办远程科技培训122期,受训人员23500人次。

(2)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发挥部级星火示范学校:建瓯技工学校、省级星火学校市工校在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农民工培训方面重要作用。一年来共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87期,培训农民工6120人次,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农民工人数达3472人。建瓯市技工学校举办了计算机应用、服装工艺、工艺美术、食品加工、竹木加工、餐饮服务等专业培训。市工校进行非农产业就业技能培训,举办电工、车工、焊工等工种培训,促进工农互动,城乡互动,实现老区农村劳动力转移。

(3)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市农校、延平区农函大是我市部级星火学校。一年来根据不同生产季节的特点组织生产大户开展培训,做到基础理论与实际技术相结合,使农民学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共组织举办果树、食用菌、畜牧、烤烟、水稻、水果、蔬菜、毛竹、水产等培训班84期,培训人员4950人次。

(4)开展企业员工技术培训。建瓯技工学校为适应现代企业用工需要主动服务建瓯打造中国笋竹城建设,充分利用双休日和晚上,为在岗职工培训,一年来共培训员工25期,2320人次。有效地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5)开展实用技术联合培训。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设学习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有文化、懂科技、善管理的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市科技局、市组织部联合举办农村乡土人才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受训人员120名。

(6)开展科技项目培训。结合闽北星火特色产业农民创业科技培训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840人次。其中:市农校270人次,市工业技术学校250人次,建瓯市技工学校320人次;结合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项目,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灾后重建恢复生产技术培训700人次;组织12396信息服务专家开展6·18灾后自救、恢复生产现场培训507人次。

三、开展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工作

我市农村科技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以开展全国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试点为契机,不断加强部门协作,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讯网络和IPTV等各种服务手段,扎实抓好老区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市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平台工作系统运行良好,每天都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全面、快捷、实用的农业科技信息,深受农民朋友的好评。据统计,自2010年4月15日正式开通星火科技12396服务热线以来,至今已接到各类咨询电话13622个;收集星火科技信息服务用户2.12万个,各类服务短信2.8万多条;举办农村科技远程视频培训38期,受训人数达7500多人次;利用党员电教系统(IPTV)建立了星火科技专栏,上传农村各种实用技术科教片40部;同时,对原有的“闽北农村科技信息网”进行改版升级,并更名为“星火网”;着力抓好“八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即:科技信息检索系统、病虫害数据库系统、农业生产专家系统、农业电子答疑系统、农业远程诊断系统、远程视频科技培训系统、农资物流配送系统、星火科技12396信息系统;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了10个不同类型的农业气象信息应用示范点。

四、2011年促进老区科技进步的主要思路

为了进一步推动老区建设科学发展,围绕我市星火产业带建设,培育农村优势和特色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开展农业“五新”示范、推广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市科技局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星火计划工作

(1)按照省科技厅项目申报指南,做好2011年省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拟推荐重大项目2项。

(2)积极争取国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和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拟在浦城县和延平区组织实施。

2、星火培训工作

2011年培训目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00人次以上,2000人以上实现劳动就业;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0000人次以上。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根据省上及市里有关要求和部署,制定好2011年的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计划,将培训工作纳入全局工作管理目标,加强平时检查,坚持年终考核的制度。

(2)继续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拓宽培训经费的融资渠道,多办、办好较高层次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努力使老区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以加快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的建设步伐。

(3)认真抓好培训网络、基地建设。继续开展部级、省级星火学校的申报推荐,推进市级星火培训机构的培育和建设。

(4)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在2011年的星火科技培训工作中,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继续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5)加强农村实用科技人才的培训。把培养农村实用科技人才作为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点,以提高农民自主增收能力为目标,以培训平台建设为基础,综合运用现场培训、远程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乡土科技人才和农村劳动者。

3、12396信息服务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农村科技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抓好“星火网”建设,持续抓好“市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抓好“市农村科技星火频道栏目”建设,形成具有特色的农村科技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星火网”建设,要着力抓好“八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即:科技信息检索系统、病虫害数据库系统、农业生产专家系统、农业电子答疑系统、农业远程诊断系统、远程视频科技培训系统、农资物流配送系统、星火科技12396信息系统。“市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要立足服务“三农”,努力打响品牌,扎扎实实地把呼叫中心建设好,把专家团队打造好,把信息服务开展好。“市农村科技星火频道栏目”建设,要充分利用星火项目资源,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要求,努力开拓“星火频道栏目”的片源,不断丰富该栏目的信息服务内容。

二是积极开展个性化的农业信息服务。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的农业气象资源,对各类农业灾害性天气开展预报预警信息服务,针对不同农业产业生产特点,分门别类地建立气象信息数据库,把农业灾害性信息及应对措施及时发送到用户,2011年在以往四个农业气象信息应用示范点建设的基础上。将重点抓好六个不同类型的农业气象信息应用示范点建设。实现全市建设十个不同类型的农业气象信息应用示范点,为老区农业生产服务。发挥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专家的作用,继续做好热线咨询服务,组织开展远程视频科技培训,持续推进远程电子答疑,通过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展现我市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的鲜明特点。

三是充分发挥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的中介作用。把星火科技信息化服务的着力点放在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上,想方设法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善于把有限的专家服务力量,通过专业合作组织的载体作用,使之有效地放大,以便更好地拓展技术与信息服务。

科技系统范文篇2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科技系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市科技系统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推进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促进了全市科技工作的持续发展。但是,一些科研单位,特别是转制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在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与新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加强和改进科技系统党的建设,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努力形成责任明晰、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对于大力推进科技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于推进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和谐重庆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正确把握加强和改进科技系统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促进科技事业发展为主线,将党建工作与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相结合,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发挥科技系统各级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全市科技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工作原则。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原则;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原则;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原则。

(三)主要任务。着力抓好以下几项主要任务:(1)建设一个能够总揽全局,党政关系协调,锐意改革,廉洁奉公,得到群众拥护的领导班子。(2)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强、模范作用好、工作业绩优的党员队伍。(3)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能够熟练掌握相关领域科技知识、掌握劳动技能的人才队伍。(4)建立一套适应科技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要求,能保证科技系统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工作机制。

三、建立健全党组织参与本单位重大问题决策的体制和机制

(一)坚持党组织参与本单位重大问题决策。决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单位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科研和生产经营方针,重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方案,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中的重大问题,单位重要改革方案和重要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中层以上管理干部的选拔、任用和奖惩,重要人事安排及内部机构的设置调整,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需要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的重大问题。

(二)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设立董事会的转制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党委(总支、支部)、纪检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成员,要通过法定程序分别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符合条件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中的党员,要按照党章及有关规定进入党的基层委员会。党组织书记和董事长可由一人担任。书记和董事长由一人担任的,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一名副书记。书记和董事长分设的,党员董事长可任副书记,书记可任副董事长,切实做到行使两种职权,承担两个责任。

(三)完善党组织参与本单位重大问题决策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党组织对本单位重大问题决策的意见和建议要集体研究。设立董事会的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应充分发挥董事会对重大问题统一决策、监事会有效监督的作用;未设董事会的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应采取联席会议方式,由党组织成员和经营管理班子成员共同研究决定重大问题。重大问题决策后,党组织要发动全体党员,团结带领广大职工,推动决策的实施。党组织发现重大问题决策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或脱离实际时,应及时提出意见,如得不到纠正,应当及时如实向上级党组织反映。把党组织是否充分参与本单位重大问题决策作为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建设

(一)组织机构和班子成员设置。凡党员100人以上的单位,应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9人,其中设书记、副书记各1人。党员50人以上不足100人的单位,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7人,其中设书记、副书记各1人。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单位,设立党的支部,其中党员人数不足7人的,不设支部委员会,只设书记1人;党员在7人以上不足50人的单位,设党的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3-5人,其中设书记1人,必要时可增设副书记1人。党员人数不足100人或50人的单位,因特殊情况和工作需要,经市委科技工委批准,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可以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党组织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设置组织、宣传、纪检、办公室等工作部门,或设一个党的综合工作部门,也可与职能相近的行政机构合署办公。设立党委的单位,应设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不设纪委的单位,党的基层组织中应设立纪律检查委员。

新建的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凡从业人员100人以上或从业人员50至99人且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的,都应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并配备相应的班子成员。不符合条件建立党组织的,可以报请市委科技工委批准,采取挂靠或上级指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形式,增强党的工作的覆盖面。

(二)明确班子成员选举和任期。党的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者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均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4年,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任期届满应及时换届。市科委各直属单位党组织在进行换届选举前,须请示市委科技工委同意后,方可组织换届选举;党组织成员出现缺额,需进行增补时,须事前请示市委科技工委同意后,按照有关程序实施,并将结果报市委科技工委审批。市科委系统以外的市属科研单位和各区县(自治县)科委党组织换届,须将换届选举结果报送市委科技工委备案。党组织关系由市委科技工委管理的中央在**科研单位党组织在进行换届选举前,须请示市委科技工委同意后,方可组织换届选举,并将选举结果报市委科技工委审批。党组织关系由其他市级部门管理,但由市委科技工委协助主管部门考察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的中央在**科研单位的党组织换届,须将换届选举结果报市委科技工委备案。

(三)推进领导班子的民主集中制建设。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证领导班子协调高效运转,增强班子整体合力。坚持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领导班子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党组织关系由市委科技工委管理的单位民主生活会,市委科技工委要派人参加。民主生活会结束后,各级党组织要向市委科技工委写出书面报告,有关整改措施要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接受监督。

(四)抓好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党支部建设工程,坚持好“”、党支部目标管理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党支部各项工作制度,实现党支部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强党支部阵地建设,继续推行“党员之家”建设和“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为党支部开展活动创造条件。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章,提高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党支部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为党员讲一次党课,行政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为党员和职工作一次形势报告。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和党员目标管理等活动,搭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加强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做好离退休职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注意吸收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生产、经营、管理一线优秀职工特别是优秀青年职工入党。探索基层党务公开的形式、方法和内容,逐步推行党支部“两推一选”制度。对软弱涣散、不起作用的党组织要及时整顿。

(五)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都应结合各自分工,建立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特别要注意在党组织力量比较薄弱、开展党的工作比较困难的单位建立联系点。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到联系点检查指导工作不少于两次,要努力把联系点办成示范点,以点上经验推动面上工作。

(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根据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定期评比、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七)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党员组织关系一般应与人事管理工作关系相一致。党员因工作单位发生变化,外出学习或工作时间较长(六个月以上),离退休后回原籍居住的,应按规定转移党员组织关系。转入本单位的党员要及时编入一个支部,参加党的活动。

(八)保证党建工作经费。各级党组织日常工作经费,特别是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从管理费中列支部分必须得到保证,原则上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纳入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全年财务预算,在财务单列,由党组织掌握使用。大型活动、专项工作要单独划拨经费。

(九)搞好舆论宣传。要把宣传党的先进性及先进性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深入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和新形势下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及时推广、介绍基层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浓厚氛围。

五、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努力提高领导班子五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提高战略决策的能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二是提高科技管理、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能力,把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的管理从科研生产管理延伸到决策、市场、研发、销售等各个环节;三是提高市场竞争的能力,科学分析形势,捕捉发展机遇,不断增强本单位市场竞争力;四是提高推动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五是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研究解决科技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把影响发展稳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领导班子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机制,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构建和谐科研环境和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实绩作为考核单位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党组织要加强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干部考察工作内容和方法,没有经过考察的,不能上会研究;多数人不同意的,应暂缓决定任免。市科委系统以外的市属科研单位和各区县(自治县)科委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调整,须事前征求市委科技工委意见;党组织其它班子成员变动结果应报送市委科技工委备案。市委科技工委要加强与中央在**科研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协助主管部门考察中央在**科研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并回复调整意见。市委科技工委要协助市委组织部管理市科委系统厅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并负责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副院级领导干部的管理工作。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使用工作。

(三)加强干部挂职锻炼。探索后备干部多岗位动态培养制度,加强对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通过每年选派50至10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高等院校深造,到各级行政机关、科研院所、企业、国家重点工程挂职锻炼,形成全市科技系统行政机关之间、行政机关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科研院所(企业)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科研院所(企业)内部的人员和岗位互动交流机制,着力培养复合型管理干部。

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一)坚持党对科技人才工作的领导。市委科技工委成立科技系统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科技工委书记、科委主任担任组长,工委专职副书记、科委副主任、工委委员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有关处室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组织人事处,工委专职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由组织人事处处长兼任,成员由以上相关处室工作人员组成。人才工作办公室负责全市科技人才工作的日常事务和协调工作。各区县(自治县)科委是当地科技人才工作的牵头部门,要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抓好当地的科技人才工作。

(二)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按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实施“巴**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力争到2010年,在我市优势学科、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优势领域,培养造就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1000名,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学术和工程研发前沿水平的科技拔尖人才30名,培育以巴**科技创新人才为核心、在国内乃至国际有重大影响的创新团队20个,从中产生10名具备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实力的高级科技专家。根据《重庆市高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组织实施重庆市高技术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在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和现代管理五个重点领域,培训紧跟科学发展前沿、创新能力强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定期举办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科技系统分论坛活动,以发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三)加强人才队伍管理。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科技副区县长、科技特派员和“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的选派、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好全市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评选表彰。建立工委委员与科技系统“市委联系专家”的结对服务制度。做好全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中高级职称的评审工作。加强对全市“两院”院士的遴选、培养、管理和服务。

七、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要求,健全和落实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市科技纪工委《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科技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落实领导人员诫勉谈话、领导班子廉洁自律专题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学述廉等制度,增强各单位领导人员的自律意识、他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遵守《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试行)》,规范领导人员从业行为。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发挥职工民主监督作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整合监督资源,增强监督的整体效能。

八、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载体,把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同学习贯彻党章、社会主义荣辱观、“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理念结合起来,引导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根据工作实际,丰富学习内容。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在职学习与脱产培训相结合,抓好理论学习。建立健全中心组学习制度。

(二)推进文化建设。制定并实施文化建设战略,总结提炼为广大职工所认同的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精神、管理理念、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增强单位的凝聚力、激发职工的创造力。积极打造品牌,提升信誉,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核心竞争力。建设学习型科技机关、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加强机关、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内容丰富、文明健康、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三)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做好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工作,指导科技系统团委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指导科技系统各级工会开展创建“模范职工之家”活动。支持职工代表大会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形成党委牵头、党政共同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九、加强对全市科技系统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一)理顺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在市委统一领导下,市委组织部对全市党建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协调;市委科技工委作为市委的派出机构,负责市科委直属单位、党组织关系由科技工委管理的中央和外地科研院所党建工作的领导,负责对市科委系统以外的市属科研单位和区县(自治县)科技工作系统党的工作的指导。

(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制定党建工作的规划、目标、措施,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所属单位领导人员的管理,督促检查所属单位建立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要健全党组织抓党建、书记带头抓党建、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科技党建工作格局。在转制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中深入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增强领导班子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市科委系统以外的市属科研单位和各区县(自治县)科委党组织每年要向市委科技工委书面报告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的情况。

科技系统范文篇3

廉政工作是业务工作的保障,加强科技管理系统廉政工作,就是为推进全省科技工作注入动力、提供保障。长期以来,我省科技管理系统都将廉政建设作为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全省科技管理系统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深化改革,创新廉政工作的体制机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推动全省科技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领导重视,切实加强廉政工作的领导

廉政建设,领导是关键。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切实加强了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领导,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抓反腐倡廉建设的新局面。省科技厅党组切实加强了对厅机关、省知识产权局和厅直属单位反腐倡廉建设的领导,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统筹安排、部署、协调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州市科技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企业也结合各自实际,切实加强对本单位本部门反腐倡廉建设的领导。红河州加强了对重大科技工作的领导,对国家和省的项目推荐、州级项目安排、科技进步奖评定等科技重大工作事项,都坚持咨询相关部门意见,专家评审和咨询,班子集体讨论,报州政府审定。

(二)完善制度,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

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发挥制度的保证作用,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工作。省科技厅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财、用制度管物、用制度管事,制定了《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评估评审行为准则与督察办法》、《科技计划经费配置方式实施办法》、《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后补助实施办法(试行)》、《云南省科技厅特邀监察员参加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过程监督检查试行办法》、《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监理办法》和《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监理实施细则》、《省科技厅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逐步形成了对人、财、物有效管理的制度体系。

州市科技局在规章制度的建设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玉溪市科技局先后出台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科技局财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大部分州市科技局建立完善了信息公开的管理制度,确保监督渠道的畅通。昆明市科技局在推行“阳光政务”中,运用网络公开科技管理的内容和流程;德宏州科技局通过“德宏科技信息网”和《德宏团结报》等媒体公开科技项目管理的内容、程序和州科学技术奖等。

(三)深化改革,强化源头治理

不断深化改革,加大源头治理工作的力度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性选择。省科技厅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科技计划管理是省科技厅一项重要的管理职权,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科技人员关心。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工作,是“十一五”科技计划和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省科技厅以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为重点,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省科技厅及时研究制定了《“十一五”科技计划体系及管理改革方案》,把“明确权责划分、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作为三个重要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在管理过程中,努力做到权责挂钩、规范用权、提高效率。项目立项过程实行“专家咨询、中介评价、处室建议、会议决定”的立项决策机制,项目实施过程中委托中介机构评估,委托州市科技局交叉检查。通过改革,科技项目管理得到加强,促进了项目实施质量的提高,2008年,对70个项目进行了检查评估,优良率达92%,同比增加了21%,而且未出现评估为差的项目。

各州市科技局,结合实际,创新机制,加大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如:玉溪市科技局对科技计划项目实行业务科初审、局长办公会联审、局党组会审定的“二审一决策”的机制;昆明市2007年成立了“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心”,2008年建立“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实现了科技计划项目“一站式”网络受理申报,并将省科技计划(备案)项目与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同步进行中期评估与检查。

二是推进科技经费管理改革。针对社会上流传的科技经费“难申请、好使用”的反映,省科技厅对科技经费管理进行了改革,实行全额预算、过程控制和全成本核算的项目经费管理方式,并对项目经费的安排与使用、申报与核批、预算执行与评估、决算与问效等作出了具体规定,项目经费实行预算评审制,重大项目实行先审计后验收制度,加强了对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2008年,省科技厅委托5个会计师事务所和大理、楚雄等两个州(市)科技局,对60个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对9个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进行了经费交叉专项检查。共涉及预算经费73395万元,其中:省科技拨款12206万元,国家科技拨款3317万元,单位自筹58082万元。通过审计,发现违规提取管理费27万多元,挤占项目经费8万多元。省科技厅对违规资金进行了收缴,对经费管理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通过经费管理改革,加强了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管理。

三是改革科技奖励评审。科技奖励是省科技厅的一项重要工作,科技人员关心,社会影响面大。每年都有400—500项科技项目申请奖励,而能够获得省政府奖励的项目只有200多项。为了保证科技奖励的公正性,省科技厅严格执行《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并积极探索方式方法的改革,在评审前,将申报项目向社会公示一个月,接受社会监督;在评审中,驻厅监察室的同志参与工作,进行监督;在评审后,将结果在云南日报上公示,接受监督。2008年,省科技厅还推行专家网上评审,由小同行专家通过局域网对申报的400多个项目进行评审,做到专家对项目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减少专家之间互相干扰,切实维护客观公正。

四是改革干部任用制度。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结合省科技厅的实际,制定了《省科技厅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暂行规定》,对选拔任用的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考察、任用、公示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近3年,省科技厅选拔任用了30多名处级干部,都经过自愿报名、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组票决等程序。特别是在驻厅纪检组的积极建议下,将党组织书记的选拔任用和其他行政干部的选拔任用有机结合起来,实行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决定任用等,改变了过去党组织书记的选拔任用缺乏民主推荐等环节的情况。2007年、2008年,省科技厅有4名党组织书记的选拔任用,都严格执行了《省科技厅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暂行规定》。

(四)创新机制,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省科技厅在创新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工作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得到有关方面的肯定。

一是建立了厅党组与驻厅纪检组之间互相监督机制。制定了《省科技厅党组与省纪委驻省科技厅纪检组工作通报实施办法》,明确了省科技厅党组要对维护党的政治纪律、落实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勤政廉政等11种情况向驻厅纪检组通报;驻厅纪检组要对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要求、信访举报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驻厅纪检监察干部的勤政廉政等12种情况向省科技厅党组通报;特别是要求厅党组成员出国出境和到省外出差要在向厅党组报告的同时,向驻厅纪检组报告。这一制度的贯彻落实,为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后加强厅党组与驻厅纪检组之间互相监督提供了制度保证。

二是建立了厅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成员互相监督机制。制定了《省科技厅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沟通办法》,明确了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对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洁自律等八种情况进行沟通。其中强调厅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执行《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对必须报告的事项必须以书面形式报告厅党组和驻厅纪检组,需要事前请示的,应当事前请示。现在沟通工作已经逐步开展,有利于从制度上加强厅党组成员和行政领导班子成员间的互相监督。

三是建立了以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干部监督机制。制定了《省科技厅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对处级干部的选拔管理,做好选拔环节的监督。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党组会讨论之前,要征求驻厅纪检组监察室的意见并填写《干部选拔任用监督表》,驻厅纪检组监察室对考察对象遵守纪律和廉洁自律等情况提出意见,对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遵守廉洁自律规定做得不好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制定了《云南省科技厅实行党风廉政谈话制度的暂行规定》,将谈话分为例行谈话、任前廉政谈话、提醒谈话、诫勉谈话等不同的谈话形式。3年来,省科技厅对提拔任用的33名处级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其中纪检组长与11名提拔为正处级的领导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对群众意见多或其他有苗头性问题的处级领导干部进行提醒谈话。

四是建立和完善审计监督机制。近几年省科技厅探索了委托中介机构对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厅直属单位财务和资产等进行“第三方审计”的机制。2007年,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厅直属单位2006年财务收支和资产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资产总额达8775.35万元,并根据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出了整改通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2名省科技厅直属单位法定代表人,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12个计划、专项共计30个项目进行了预算执行情况专项审计,涉及项目经费总额55849万元(其中:省科技经费6785万元)。2008年,委托5家会计师事务所对2006年立项的部分科技计划项目进行了审计;委托2家会计师事务所对8个直属单位2007年财务收支和资产进行了全面审计;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原省高创中心负责人进行了离任审计。

五是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反腐倡廉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单位(部门)的协同联动。为了使省科技厅的反腐倡廉建设形成协同联动的格局,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省科技厅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工作规则》,由厅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督促检查各单位、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研究部署新的工作,提出工作要求等。2008年,由计划处、条财处、各专业处、驻厅监察室、中介机构协同联动,组织开展了科技项目的中期检查评估工作;由人事处、驻厅监察室、机关党委协同联动,完成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推荐、考察等工作;由条财处、人事处、驻厅监察室、机关党委等协同联动,对原省高创中心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清理,并提出处理意见。省科技厅反腐倡廉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六是建立了特邀监察员制度。省科技厅建立了特邀监察员制度,从政府部门、派、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中聘请了25名特邀监察员。特邀监察员通过参与相关工作和活动,对科技项目的立项、中期检查、验收等环节的工作进行监督。2008年,驻厅监察室组织18名特邀监察员对33个项目的中期检查评估进行现场监督,填写了33份监察报告表,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促进了我们的工作。特邀监察员的监督,对拓宽监督渠道,加强行政监察,维护廉洁高效,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特邀监察员制度,充分发挥特邀监察员的民主监督、桥梁纽带、参谋咨询作用。

(五)落实责任制,切实履行“一岗双责”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制度。科技管理系统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龙头”工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抓好本单位、本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各单位、各部门根据实际,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紧密结合科技管理工作的实际,抓住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的工作,年初研究制定反腐倡廉的重点工作任务,抓好责任分解,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责任分解到责任人,把任务落实到部门;年底进行责任制检查考核,对认真落实责任制,并取得显著成效的给予表彰奖励,对落实责任制不力,并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责任追究。在反腐倡廉建设中领导班子正职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班子其他成员协助正职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并对分管部门和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基本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反腐倡廉融入科技管理业务工作之中,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实现反腐倡廉与科技发展相互促进。通过责任制的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效果,昆明市科技局2006年、2007年分别获得了昆明市级机关作风评议行政管理部门类第二名和第一名;昭通市科技局2007年机关作风建设被评为优秀,并得到奖励。

二、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深刻理解加强科技管理系统廉政工作的重要意义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深刻变革的国内形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科技创新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显得尤为迫切,云南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同时也给科技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科技管理系统在任务加重、条件改善、经费增加、权力增大的同时,风险和责任也相应增加。反腐倡廉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1月13日,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毫不动摇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科技管理系统要结合实际,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深对反腐倡廉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一)改革越深入,越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一时期,由于制度和机制还不完善,监督体系还不健全,监管工作还不得力,利益分配还不合理,思想教育还不深入,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科技管理系统不是一块净土,科技管理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同样面对各种诱惑,发生腐败的危险依然存在。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审批,科技项目经费的配置安排,科技奖励的评审等,容易产生不廉洁行为。在这方面我们是有深刻教训的,省科技厅两名处级干部犯错误、被判刑就是典型的例子。科技管理系统的同志,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反腐倡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在经费增加、权力增大、诱惑增多的情况下,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切实用好手中的权力,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任务越艰巨,越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位置,为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云南省委、省政府要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并于2008年8月,作出了关于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决定,这是省委、省政府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对科技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组织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科技管理系统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科技管理系统只有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为科技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保证,用反腐倡廉的成效取信于民、凝聚人心,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才能实现科技工作的任务目标。

(三)资源配置权越大,越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科技管理系统具有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权和科技经费的配置权。2006—2008年的3年间,省级科技计划共立项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900多项,配置科技项目经费10.8亿元。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推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决定5年筹集500亿元资金,为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有力资金保障,从2008年起省级财政每年安排省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5亿元,州市县财政每年配套5亿元,设立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财政专项资金。科技管理系统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本着为党和人民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研究提出资金高效利用的办法,切实加强对科技经费的监管,使有限的资金切实用在刀刃上,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解决存在问题,需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科技管理系统的廉政情况总体比较好,但是,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认识上有差距。有的科技管理部门和人员认为,千道理万道理,搞好业务工作才是硬道理,这成绩那成绩,争取到项目经费才是好成绩。于是,千方百计为本地、本部门争取项目和经费,有些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某些单位领导对这种现象默许、甚至鼓励,省科技厅的干部曾经接到过“你给我…经费,我给你…回报”的短信。个别单位不在提高项目质量和水平、不在凝练好项目上下功夫,热衷于“拉关系”、“攒人情”,逢年过节这种情况尤其突出,说轻点是对自己、对自己的项目没有信心、或不相信我们立项的公正性,说重点是腐蚀我们的干部。今后,对这种情况,一经查实,对所报项目一律否决。这些现象都足以说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势在必行。二是工作针对性有差距。科技管理系统,在探索适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反腐倡廉新思路,开辟反腐倡廉的新途径,提出反腐倡廉新措施方面还有差距。导致科技管理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特色不鲜明,重点不突出,亮点不显著。三是监督工作有差距。科技管理系统还存在怕得罪人,不愿监督;怕“穿小鞋”,不敢监督;不了解监督工作,不会监督等现象。省科技厅收到的信访举报件中,有的举报泛泛而谈作风问题、态度问题、服务问题,无具体线索,无法核实;有的署名举报,举报人留下真单位、假姓名,损害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四是项目经费监管有差距。对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和经费监管的探索不够。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后,特别是国家和省的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直接拨到项目承担单位,州市科技局普遍感到没有监管和调控的手段,致使一些项目不能按既定的目标任务实施,经费出现挤占和挪用现象,一定要研究有效的应对办法和措施,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和经费的监管。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科技管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从科技管理的特点出发,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努力探索反腐倡廉教育机制,增强教育的针对性、说服力、感染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提高自身免疫力;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规范权力运行行为,筑牢制度防线,增强制度的约束力;不断完善监督体系,整合监督力量,增强监督的制衡力。为科技支撑云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三、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为促进全省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在昨天召开的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明确了2009年全省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今年全省科技工作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依靠科技扩大内需,加快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这既是当前全省科技管理部门所面临的重大任务,也对党风廉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9年科技管理系统廉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和省纪委八届四次全会的要求和部署,围绕全省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服务科技发展大局,以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省委《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结合全省科技管理系统的实际,围绕建立“一个机制”、搭建“两个平台”、抓好“三项工作”、落实“四项措施”,全面推进全省科技管理系统的廉政建设,为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提高全省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全省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建立“一个机制”:建立全省科技管理系统廉政工作联动机制,科技工作落实到哪里,廉政工作就保障到哪里,科技项目实施到哪里,廉政工作就服务到哪里,加强对科技管理系统廉政工作的指导,形成科技管理系统廉政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召开全省科技管理系统廉政工作会就是联动机制的重要内容,今后每年初都要召开这个会,要和全省科技工作会套开,廉政工作与业务工作一并考虑、一起部署。此外,在年度的中期,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召开科技管理系统廉政工作的座谈会、研讨会等,把联动机制落到实处。

搭建“两个平台”:一是搭建工作交流平台。以工作会、研讨会、委托检查项目等方式,加强互动,研究探索科技管理系统廉政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新举措。建立廉政信息员制度,定期交流经验、做法,共同推进科技管理系统廉政建设;二是搭建监督平台。健全完善各项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完善监督体系,整合监督力量,增强监督的制衡力。以厅领导接待日、开通信访监督电话、厅长信箱等方式,加强对科技项目、经费、评审等的监督,增强科技管理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监督检查工作,二是推进治本抓源头工作,三是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工作。

落实“四项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构建责任体系,三是健全法规制度,四是加大惩治力度。

(一)抓好“三项工作”,全面推进年度廉政工作

1.切实加强监督检查,推动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一是组织开展对云南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及其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等实施情况的专项检查,选择部分州(市)和重点行业,开展对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评估,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各科技管理部门也要对有关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自主创新政策的贯彻落实,提升区域、单位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组织开展对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省政府将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列入了“2009年全省重点督查的20项重要工作”,昨天和段琪副省长代表省政府与有关州市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签订了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年度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有关州市、有关部门2009年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年度工作目标。根据《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督查制度和奖惩办法》,省科技厅将组织开展对州市党政一把手和各部门及责任人的绩效考核,各科技管理部门也要制定相关措施,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年度工作目标的完成。

三是加大查处力度。根据专项检查情况,省科技厅将进一步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确保政令畅通,确保2009年全省科技工作任务的完成。

2.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治本抓源头工作

今年,省科技厅将重点开展以下治本抓源头工作: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宏观管理。按照省机构改革的总体部署和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抓紧制定《云南省科技厅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进一步深化省科技厅内设机构和职能调整工作,合理划分、科学配置职责和权限,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进一步健全组织体制和程序规则,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科技行政管理体制,把权力运行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创新管理方式,综合运用科技计划、政策法规、技术预测、评估监督等管理手段,提高宏观管理能力和效率。加强科技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建立科技工作重大问题会商与沟通机制,建立省科技厅与相关部门沟通工作机制,建立省科技厅与州(市)的科技工作会商机制,建立州(市)科技进步工作统计监测评价制度,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二是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完善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科技计划管理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体系设置,加强各类科技计划的衔接,建立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加快科技计划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网上申报、立项、评审。统一科技计划数据资源,建立完善省科技专家库。引入第三方评估监理机制,从2009年起,对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经费200万元以上的、云南省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委托科技中介机构,对在研项目实施情况及经费落实使用情况进行监理。建立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制度,2009年省科技厅将组织或委托有关科技中介机构,对科技项目的既定目标实现程度、科技项目的完成结果、投入产出效益、资金投入与使用情况等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价,绩效评价结果作为确定以后年度科技计划经费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三是稳步推进科技经费管理改革。建立相关部门间科技计划实施、科技资源配置与综合协调管理的会商、沟通与协调机制,推动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提高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调整科技经费配置思路,调整优化投入结构,探索多种科技经费配置方式,加大后补助、贷款贴息、风险投资等方式,不断提高科技经费配置效益。继续推进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申报、执行、决算制度,建立全额预算、过程控制和成本核算的经费管理体系,项目经费的使用实行承担单位法定代表人及项目负责人双重负责制。

四是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科技计划管理、科技项目管理、预算管理相互衔接又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省科技计划项目库,加快预算执行进度。逐步建立省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管理数据库,完善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将科技项目预算安排情况、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承担单位承诺的科研条件等内容纳入数据库进行管理,对非保密信息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五是进一步抓好科技评价管理改革。贯彻落实国家《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以科技计划、成果、奖励、信用管理为重点,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改革完善科技成果管理制度,研究制定科技成果评价管理体系。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修订《云南省科技奖励办法》,调整科技奖励奖项设置、奖励力度、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云南省科技奖励推荐、评审、监督程序,健全评审专家遴选和信誉评价机制以及科技奖励公示、回避、监督和保密制度。加强云南省社会力量设奖的规范化管理和政策支持。

3.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保证权力正确行使

一是发挥行政监察部门的作用。省科技厅在科技项目的立项评审、检查评估,科技奖励评审,人才评审,职称评审等重点环节工作中,要自觉接受驻厅监察室的监督。州市科技局在进行相关工作时,也应邀请监察分局参加,并接受监督。各部门(单位)在实施科技项目过程中,也要主动接受本部门(单位)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实施质量。

二是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全过程的监督。从今年起凡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经费200万元以上的,在签订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的同时,签订廉政责任书,规范科技项目实施各方的行为。强化项目中后期管理,继续开展项目中期检查评估,完善科技计划项目检查评估方式,扩大州市科技局交叉检查项目力度,探索委托相关部门监管科技项目工作。加强对《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评估评审行为与督查办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科技管理部门、中介机构、专家、承担单位在项目评审评估中的行为。

三是强化科技经费及资产的监管。加强对科技经费使用的全程监督,坚持科技项目经费预算评审制,实行科技计划项目结题财务验收制,凡未通过财务验收的项目不能通过结题验收,实行一票否决;凡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经费200万元以上的,实行先审计后验收制度,结题时须由中介机构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后方可验收。加强对全厅科技资产的管理,修改完善《省科技厅资产管理办法》,建立全厅科技资产管理数据库。加强对直属单位资产财务的审计工作,规范直属单位对外投资、兴办实体等行为。

四是发挥省科技厅特邀监察员的监督作用。认真落实《省科技厅特邀监察员管理办法》和《省科技厅特邀监察员参加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过程监督检查试行办法》,继续实行特邀监察员参加科技项目立项、中期检查、验收鉴定等工作。启动特邀监察员对重大科技项目的全程监督工作,今年选择3—5个重大项目由特邀监察员全程监督,监督项目的立项程序、督促项目的实施、检查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以及项目产生的绩效。

五是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和程序规范。办好省科技厅门户网站,健全信息制度。完善信访举报和反映问题的督查督办机制,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坚持厅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加强与省级有关部门、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与联系,定期进行工作通报和听取意见。配合省人大开展有关科技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调研。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提案。

(二)落实“四项措施”,确保廉政工作取得新成效

1.切实加强和改进组织领导,为廉政建设提供保障

各科技管理部门领导要更加自觉地把廉政建设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工作全局中去谋划和部署,要紧紧围绕科技项目立项、科技经费配置、科技奖励评审等容易产生不廉洁行为的关键环节和科技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研究确定加强廉政工作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要把廉政建设要求体现在本单位的各项改革任务和具体工作中,切实做到廉政工作与科技管理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考核、一同协调发展。同时,要大力支持本单位纪检监察机构依纪履行职责,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条件支持,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构建责任体系,狠抓工作落实

反腐倡廉重在建设,贵在落实。各单位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要求,根据本地、本部门反腐倡廉工作的实际,结合年度科技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工作,并落实到每位领导及相关责任部门,形成科学合理、协调有效的反腐倡廉建设责任体系。各单位要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目标考评机制,把责任制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和评先表彰的重要依据。要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对没有完成目标责任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反腐倡廉建设方面的失职行为,要严肃处理。

3.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保证作用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的议事规则。科技管理系统要制定重大事项的议事规则,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把专家咨询、集体研究、民主集中、依法决策等方面的重大原则体现到规则中,凡涉及重大科技立法项目、重大科技发展和改革措施,应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切实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省科技厅将实行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厅党组审定制,建立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的票决制。

二是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签订、检查、考评、奖惩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进一步建立完善全厅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实行厅机关领导干部廉政承诺制度。修改完善省科技厅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三是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省科技厅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省科技厅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定期分析研究科技管理系统反腐倡廉形势,及时指导科技管理系统的廉政工作。完善省科技厅反腐倡廉工作的协调机制,坚持省科技厅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教育、监督、制度、改革、纠风、惩处等工作的组织协调。

四是认真落实四项制度。认真执行《云南省科技厅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实施细则》、《云南省科技厅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和《云南省科技厅督查督办工作办法》,加强各级科技管理系统作风建设,开展民主评议政风活动,加强监督检查,改进会风和文风,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提高科技工作效率和质量。

4.加大对违纪行为的惩治力度,促进依纪依法行事

一是加大对科技管理过程中违纪行为的惩治力度。对科技管理人员在项目评估评审中存在干预评估评审活动,聘请不具备条件的中介机构或专家承担评估评审活动,违反规定擅自泄露评审资料、评估人员、评审专家名单、评估评审意见,在评估评审活动中谋取不正当利益以及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行为的,省科技厅将予以行政问责。对评估人员、评审专家在项目评估评审中存在利用特殊身份为利益关系者获得项目立项,通过项目检查验收,泄露项目评审资料和评估评审对象商业秘密,接受评估评审对象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行为的,省科技厅将予以责令改正、记录不良信用、警告、通报批评、宣布评估评审意见无效及取消其参加评估评审活动资格等处理。

二是加大对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违纪行为的惩治力度。对在科技项目立项、评估评审、检查验收、科技奖励评审、科技人才评审等环节中的违纪行为予以惩处,对项目实施中提供虚假信息、资料和数据,承诺的项目自筹及配套经费未落实到位,项目经费使用严重违规,不配合项目检查评估工作,项目超过任务书原定完成时间1年以上不申请验收并不按规定申请延期,擅自变更项目任务书内容,为使项目通过验收,有弄虚作假行为等,省科技厅将视情况采取限期整改、终止项目、追缴科技经费、取消单位和项目负责人3年项目申报资格等处理措施,并公布处理结果。

三是加强对不诚信行为的惩治力度。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和《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承担单位不诚信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对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过程中有不诚信行为的中介机构、专家,在项目实施中有不诚信行为的项目承担单位和个人,省科技厅将建立不诚信单位和个人信息库,实行公示制度,加强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理,营造尊重科学、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

科技系统范文篇4

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不同学者对区域创新能力建立了多种评价指标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如邵云飞、谭劲松(2006)把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分为技术创新潜力、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以及技术创新的环境支持。谢玲等(2010)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中注意到了知识能力这个因素,但是对于知识创造能力和知识流动能力的二级指标项目还略显不足,不能完全反映一级指标的内涵。朱海就(2004)对创新能力评价的时候,注意到了伦德瓦尔所提出的“网络能力”的重要性,把企业创新能力、网络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作为三个一级指标。但该指标体系仅作了理论研究,并未进行实证。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从2002年开始持续对中国30个省域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估,并《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该报告建立了包含100多个评价指标的体系,分为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的环境以及创新效绩五个要素。纵观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的指标体系尚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所有指标体系中,都缺少创新文化的指标。如创新意识,对失败的容忍度等。事实上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对创新实力的作用非常大;(2)现有指标体系对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不做区分,一概而论。这样无法区分某一区域是科学发现主导还是技术创新主导;(3)虽然看上去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层出不穷,但可以发现大部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不同指标的线性组合;(4)在指标的选取上,过度重视R&D投入、专利产出等硬指标。

二、科技创新实力的内涵

科技创新实力是指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总体力量,它是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综合表现。用函数形式表示就是:科技创新实力=F(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创新环境,创新文化),其中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硬实力的表现,而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则是科技创新软实力的表现。科技创新实力的内涵远比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更广泛,它包含了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使科技创新能力得以发挥的各种外在条件,它还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内容。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更多的是均量指标和增量指标,而科技创新实力要突出总量指标和存量指标。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是硬指标,如R&D投入、专利数等,而科技创新实力突出区域创新的软指标,如创新氛围、创新文化等。这些软指标虽然难以测量,但是却是决定区域创新实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区域(或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指标。硬实力提升容易,软实力的改进则需时间的累积,未来区域创新实力的竞争可能更多地依赖于软实力的提升。科技创新硬实力包含了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两大支柱,但是两者有很大的不同。科学发现的主体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在区域科技创新的实践中,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未必一体化。如北京是典型的科学发现为主的城市,科研机构和高校集聚,科学发现的成果突出并服务于全国;而深圳是典型的技术创新为主的城市,企业申请专利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例全国最高。如果科技创新实力指标体系中不做区分,就无法发现二者的差异,无法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创新政策。科技创新软实力主要包含了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两大支柱。“创新文化是一种粘合剂,是整个创新组织团结一致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可以激发创新主体创新的灵感。创新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辐射到每一个人,形成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气氛”。不同地区,创新文化有很强的差异性。比如上海典型的“白领文化”,江浙的创业文化,深圳的“移民文化”,北京的“中关村文化”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创新精神和斗志。由于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是鼓励人们创新的一种精神状态和物质的总和,因而难以用数据进行度量。本研究试图将创新文化的内涵分解,并逐一找到可获得的相关指标和替代指标。

三、科技创新实力测度的指标体系

科技创新实力的指标体系把科技创新硬实力和软实力作为一级指标,然后通过综合分析法,把度量目标划分为四个子系统: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创新环境、创新文化。并逐步细分这四个子系统,直到每个子系统都可以用相应的统计指标来描述。在参考了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指标的可获得性,初步选择了若干指标作为基础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全国各省科技创新实力的数据,进行指标的相关分析。如果两个指标的相关系数非常高(本文设定高于0.90),说明可以用其中一个指标的信息量可以高度替代另一个指标,因此删除其中一个。根据皮尔逊相关系数遴选过的科技创新实力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反映科学发现的指标。(1)科学发现的人才指标:两院院士(A1)是我国科学发现最高级别的人力投入。专业技术人员数量(A2)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员,能够反映一个区域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力投入。万人专业技术人员(A3)数量是均量概念,能够平衡区域大小的差异。(2)科学发现的财力指标。自然科学基金(A4)是主要用于科学发现的研究经费,科技活动经费支出(A5)、地方财政科技经济经费支出(A6)能够反映区域科学发现的财力投入情况。(3)科学发现的产出。部级科技成果奖(A8)是我国科学发现的最高奖项,国际三大主要检索工具(SCI、EI、ISTP)收录我国科技论文数(A7)是科学发现成果的体现。

2.反映技术创新的指标。技术创新的三级指标包括了人力、财力和技术创新成果的指标。技术创新的人力投入主要是R&D人员(B1),财力投入包括全社会R&D投入比例(B2)和企业R&D支出(B3)。在以往研究中,多数研究者采用专利的申请数和授权数衡量科技创新产出水平。但是由于我国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相对容易,授权量也远远大于发明专利的授权量。Schankerman(1989)也认为技术含量高的专利会带来较高收益,也具备较长的寿命,比一般专利申请和授权指标更能衡量科技创新水平。本文采用B4(万名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授权量)和B5(三种专利授权量)两个指标,既能兼顾总量和均量,又能突出发明专利的重要性。技术创新成果还体现在新产品和高技术产业上。因此用B6反映新产品产值,用B7、B8反映高技术产品产值和出口情况。

3.反映创新环境的指标。(1)开放度:Chesbrough(2003)教授提出的开放式创新为创新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开放的本质是外部创新资源的获取和利用,通过内外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减少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提高创新绩效”。本文用C1(外商投资金额)和C2(外籍常驻人口)两项指标衡量区域的创新开放度,无论是吸引外资还是吸引外国人在本土工作都能带来知识溢出效应。但是各省统计年鉴中没有统计外籍常驻人口数量。目前这一指标在各地统计年鉴中没有作为常规统计,数据缺失。(2)知识溢出:“知识溢出是指地区或行业之间由于知识存量差异而导致的经济、业务交往活动中知识和技术转移过程”“大部分创新思想源于外部而并非自己的发明成果”“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C3(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包括了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四类技术合同金额,能够反映地区技术转移带来的知识溢出。C4(大中型工业企业国外技术引进金额)能够反映地区购买国外技术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国外技术引进对于我国二次创新具有关键作用。

4.反映创新文化的指标。(1)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经济学家熊彼特早就说过:“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创新”,考察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可以用D1(中小板上市公司数目)和D2(创业版上市公司数目)作为替代指标。如果某地区企业家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必将引导企业上市,获得更大的创新资源和创新资金。(2)包容度:创新文化应该具有宽容、平等、自由的氛围,应该最大程度的容忍失败。但是文化难以用定量指标进行衡量,本文拟采用三个替代指标度量文化的包容度。D3(非户籍人口比重):非户籍人口能够反映该区域文化对外来人口的包容程度。D4(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数量):风险投资可以反映区域对创新鼓励、激励创新的程度,同时风险投资的成功率可以反映区域对失败的包容程度。风险投资的成功率越低,则表明对失败的包容度越高。鼓励创新和容忍失败是对创新文化最好的诠释。《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在金融市场稳定性这一指数中把风险投资的可获得性作为问卷调研的软数据。本研究拟用风险投资额作为评价指标。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对于风险投资的统计还处于离散状态,风险投资的实际数据还很难获得,故采用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数量作为替代指标。D5(离婚率):离婚率作为替代指标能从侧面反映某区域文化对于“离婚”这一事件的接受程度和包容程度,从而体现文化的包容性。(3)创新文化的活力:民营企业是整个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D6(民营经济的比重)能够反映出某区域创新文化的活力。本文采用各地工业生产总值中民营部分的比重数据。(4)创业意识:创新与创业密切相关,很多创新成果都是通过创业实现的。创业意识用D7(商标核准注册数)以及D8(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进行评估。

四、区域科技创新实力的实证研究

本文采用我国各省2007年、2008年数据,对上述指标体系进行实证,以检测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数据来源于科技部《各地科技进步监测》《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年鉴》以及深圳交易所网站。运用SPSS软件,以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数据分别进行科技创新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统计处理。先对样本的充分性进行检验,通过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后,再计算因子综合得分。求得各省科技创新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排序(见表2)。指数大于0的,说明实力位于各省平均水平之上;小于0,说明位于各省平均水平之下。

科技系统范文篇5

所谓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支撑科技组织运作、决策以及管理,且依靠计算机管理的由一个或者是多个运算系统而构成的人机系统。在对信息数据实行收集、储存、查找以及传送等,向有关部门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依据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以及系统分析的原则办法,科学管理信息系统在科技管理部门的自身业务特点与职能的基础上,必须具备高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利用先进的技术,对功能进行高效的设计。可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是构建在网络平台的基础上的,是包含了各个业务的管理模块、数据库、系统监控、维护以及外联等作用的一种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进而达到科技管理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以及信息化。

2、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2.1科技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

系统在启动的过程中,必须对身份进行验证,因此在应用程序初始化的过程中,设定一个登录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包含对整体布尔变量值的变化,按照这个变量值,确定应用程序能否进入系统。按照对用户需要进行的分析,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为:系统维护、基本信息管理、查询、数据的输出以及统计等。

2.2科技管理系统的功能

(1)系统维护,在这一功能中包含四个模块,分别是用户管理、数据的备份、密码修改以及日志文件。其中用户管理是对用户的增加进行管理;而数据的备份是对系统中的各种信息数据加以备份处理,预防系统数据信息的丢失;密码修改是对系统用户的密码修改权限进行控制,进而避免密码的丢失或泄露[2];日志文件,是对系统内数据库中的数据用户加以登记,并且用户的使用情况登记在数据库的日志文件内,一旦系统出现问题可以使数据复原。(2)基本信息管理,该功能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录入、删除以及修改。(3)查询,该功能是实现用户对数据库的查找,其中包含工作量的查找、综合查找以及随机查找。其中工作量的查找主要是提供给科技工作人员工作量的查找;综合查找通常是对常用的信息实行综合的查找;而随机查找是针对用户的需要进行有选择性的查找[3]。(4)数据的输出,该功能含有三个部分,即数据表的打印、成果表的输出以及项目表的输出。其中数据表的打印主要是对所搜集到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打印处理。成果表的输出,即针对成果库内的各种记录,给予迅速的查找与阅览。项目表的输出,是对项目库内的所有记录,提供浏览的功能。

2.3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结构的设计

信息系统是为人们提供信息数据,并且协助人们对信息数据加以有效的控制,进而做出决策的一个系统。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关键构成部分,依据一定的模型,数据库将大量的信息数据组织在一起,进而给予存储、检索以及维护等功能,进而让信息系统能够更加便捷、更加准确的由数据库中获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与上述的信息系统一样,其基础也是数据库,并且对其结构进行研发与设计。要想研究并开发出一个健全且有效的信息系统,首先就必须对数据库的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对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进行设计时,一般采取由顶至下的数据分析对策。数据分析抽象指的就是通过现实的人、事、物以及概念,实行人工的处理,对人们所关注的、相同的特性加以抽取,而将并非本质的细节给忽视,之后再对这些特性进行准确、真实的描述,针对需求分析阶段所获得的信息数据加以处理,进行分析与组织,并且构成实体,标注出实体的编码,明确实体与实体间相连的种类,例如一对一、一对多等等。进行所有数据的抽象分析,就能获得各种实体,并且了解实体的特性,具体的实体如下:(1)科研项目,该实体的特性含有:项目的编号、名称、种类、担任的部门、任务的来源、起始时间与结束时间、研究的内容、参与的人员、负责人、费用来源等等。(2)项目年度,该实体的特性包有:项目的编号、年度、进度要求、年度费用以及总结等。(3)成果奖励,该实体的特性包有:项目的编号、奖励的编号、项目、年度、授奖部门、获奖人等等。(4)科研成果,该实体的特性包有:项目的编号、成果编号、重要参与人员、成果等级、成果申报时间、鉴定时间等等。(5)成果专利,该实体的特性包有:项目的编号、专利的编号、专利的名称、类别、专利权人等等。E-R图是数据库结构设计中最佳的工具,通过对抽象的分析能够获得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E-R图,具体见下图1。在对其E-R图进行设计时,采取标准化的理论去除数据库中所存在的冲突,并且去除其中不需要的冗余,进而对数据库的结构进行优化升级,最终获得科学合理、有效的数据库。

3、结束语

科技系统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为主题,以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为目标,全面加强干部思想、工作、生活作风建设,坚持强化组织措施,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责任追究,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庸、懒、散”行为,为发挥科技对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提供坚强的组织和纪律保证。

二、时间安排

干部作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时间自2011年2月份开始至年底结束。

三、目标任务

达到六新”目标: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党员干部创新实践、破解难题的能力有新提高;二是凝心聚力、促进发展的环境有新优化;三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有新成效;四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本色有新彰显;五是遵纪守法、廉洁从政的意识有新增强;六是人民群众对机关作风建设的满意率有新提高。

四、主要内容

重点解决以下问题: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重点解决理想信念淡薄,一治庸。克服平庸作风。缺乏事业心、责任感;工作作风漂浮,被动应付;领导干部不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管理混乱,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不完善,导致干部碌碌无为;干部业务素质差,不讲标准、不讲效率,对部门和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敷衍塞责,工作质量达不到标准;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因循守旧等问题。

重点解决没有工作激情,二治懒。克服懒惰作风。精神状态差;不积极履行职责,只讲待遇、不讲奉献,缺乏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服从组织分配,不认真履行职责,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工作敷衍塞责,效率低下;思想僵化,缺乏改革创新意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提出有效解决措施等问题。

重点解决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三治散。克服散漫作风。漠视规章制度,损害集体荣誉;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淡薄,作风粗暴,服务态度差,群众满意度低等问题。

五、方法步骤

分三个步骤进行: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一宣传发动2月底以前主要抓好三项工作:

传达学习全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精神,一是动员部署。2月底前召开市科技系统“治庸、治懒、治散”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部署全市科技系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工作。

组织干部职工对照“创先争优”标准和自身岗位职责进行讨论,二是制定方案。局属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要求。

提高认识。各单位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书记在中纪委第十七届第六次全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贺国强同志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以及中央、省、市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三是组织学习。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开展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组织实施9月底以前主要分两个阶段展开。

多渠道、多层次查找是否存在庸、懒、散”等纪律作风方面的思想倾向和行为表现。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查找问题,一是深入自查。通过采取召开民主生活会、服务对象代表座谈会深入基层调研、设立意见箱等形式。同时,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使每名干部端正态度、消除顾虑,通过自己找、别人提、领导点、社会评等方式,找准存在问题,为集中整改做好准备。

进行专题研究,二是集中整改。针对查找出的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整改意见和措施,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包括对这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存在问题、整改措施等,1撰写整改报告。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方案。并形成专题报告,对克服和避免出现“庸、懒、散”等纪律作风问题作出承诺,形成有效开展自我监督、群众监督和组织监督的良好局面。

提高制度执行力,2开展检查。各单位要重点对建立管理制度情况、相关制度落实情况、工作纪律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实现以制度治庸、治懒、治散,促使各级干部职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

做到违规行为处理到位,3整改提高。逐级明确整改责任。存在问题整改到位。对于干部以前存在一般纪律作风问题,要以教育为主,能够认识到位和改进明显的不予追究;对个别给单位形象和工作效能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影响的问题,要做出深刻反省和适当处理;对边整边犯、顶风违纪的问题,要视情节轻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组织处理;对干部、职工年度考核中民主测评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数合计超过50%或者不称职票数超过30%等问题,要调整工作岗位,并进行相应的组织纪律处分。

建立健全各项配套规章制度,三建章立制12月底以前各单位要针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作风建设和班子建设的长效机制。

六、有关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一提高认识。全市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对于凝聚党心民心,进一步振奋精神,从而加快实现经济跨路式发展重大意义的迫切要求,着力解决干部管理不严问题的重要举措。为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努力在全市科技系统上下营造坚决整治“庸、懒、散”等不良风气的良好氛围,保证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市科技局成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志坚同志任组长,局党组副书记杜剑玲同志任常务副组长,局副局长谭小雅同志、纪检组长郑慧琴同志任副组长,成员为官国保、吴春斌、斯继武、万谷辉、舒晓虹、段惠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王小林为办公室主任,成员为孔晖、项新和、倪佑珍、吴美珍、李国华、龚宁佳、万长燕。局属各单位也要成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的组织协调工作。

营造氛围。要采取活动、简报、网络等各种形式,二广泛宣传。宣传开展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各级干部职工参加活动的自觉性。要充分发挥电视、电台、报纸、科技在线》科技动态》等媒体和在办公区内设立宣传专栏,及时宣传活动进展情况,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以及先进典型,形成强大声势,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加强监督检查。要明确责任,三明确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注重加强各个环节的指导、监督和检查,要使每名干部都参与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来做到人人都要受到教育,人人都要作出承诺,确保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将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对各单位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情况和干部转变作风以及遵守纪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对在实践活动中,继续违规违纪的将依据《市科技局工作人员问责办法》等文件,从重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科技系统范文篇7

所谓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支撑科技组织运作、决策以及管理,且依靠计算机管理的由一个或者是多个运算系统而构成的人机系统。在对信息数据实行收集、储存、查找以及传送等,向有关部门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依据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态势以及系统分析的原则办法,科学管理信息系统在科技管理部门的自身业务特点与职能的基础上,必须具备高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利用先进的技术,对功能进行高效的设计。可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是构建在网络平台的基础上的,是包含了各个业务的管理模块、数据库、系统监控、维护以及外联等作用的一种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进而达到科技管理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以及信息化。

2、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2.1科技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

系统在启动的过程中,必须对身份进行验证,因此在应用程序初始化的过程中,设定一个登录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包含对整体布尔变量值的变化,按照这个变量值,确定应用程序能否进入系统。按照对用户需要进行的分析,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为:系统维护、基本信息管理、查询、数据的输出以及统计等。

2.2科技管理系统的功能

(1)系统维护,在这一功能中包含四个模块,分别是用户管理、数据的备份、密码修改以及日志文件。其中用户管理是对用户的增加进行管理;而数据的备份是对系统中的各种信息数据加以备份处理,预防系统数据信息的丢失;密码修改是对系统用户的密码修改权限进行控制,进而避免密码的丢失或泄露[2];日志文件,是对系统内数据库中的数据用户加以登记,并且用户的使用情况登记在数据库的日志文件内,一旦系统出现问题可以使数据复原。(2)基本信息管理,该功能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录入、删除以及修改。(3)查询,该功能是实现用户对数据库的查找,其中包含工作量的查找、综合查找以及随机查找。其中工作量的查找主要是提供给科技工作人员工作量的查找;综合查找通常是对常用的信息实行综合的查找;而随机查找是针对用户的需要进行有选择性的查找[3]。(4)数据的输出,该功能含有三个部分,即数据表的打印、成果表的输出以及项目表的输出。其中数据表的打印主要是对所搜集到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打印处理。成果表的输出,即针对成果库内的各种记录,给予迅速的查找与阅览。项目表的输出,是对项目库内的所有记录,提供浏览的功能。

2.3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结构的设计

信息系统是为人们提供信息数据,并且协助人们对信息数据加以有效的控制,进而做出决策的一个系统。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关键构成部分,依据一定的模型,数据库将大量的信息数据组织在一起,进而给予存储、检索以及维护等功能,进而让信息系统能够更加便捷、更加准确的由数据库中获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与上述的信息系统一样,其基础也是数据库,并且对其结构进行研发与设计。要想研究并开发出一个健全且有效的信息系统,首先就必须对数据库的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对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进行设计时,一般采取由顶至下的数据分析对策。数据分析抽象指的就是通过现实的人、事、物以及概念,实行人工的处理,对人们所关注的、相同的特性加以抽取,而将并非本质的细节给忽视,之后再对这些特性进行准确、真实的描述,针对需求分析阶段所获得的信息数据加以处理,进行分析与组织,并且构成实体,标注出实体的编码,明确实体与实体间相连的种类,例如一对一、一对多等等。进行所有数据的抽象分析,就能获得各种实体,并且了解实体的特性,具体的实体如下:(1)科研项目,该实体的特性含有:项目的编号、名称、种类、担任的部门、任务的来源、起始时间与结束时间、研究的内容、参与的人员、负责人、费用来源等等。(2)项目年度,该实体的特性包有:项目的编号、年度、进度要求、年度费用以及总结等。(3)成果奖励,该实体的特性包有:项目的编号、奖励的编号、项目、年度、授奖部门、获奖人等等。(4)科研成果,该实体的特性包有:项目的编号、成果编号、重要参与人员、成果等级、成果申报时间、鉴定时间等等。(5)成果专利,该实体的特性包有:项目的编号、专利的编号、专利的名称、类别、专利权人等等。E-R图是数据库结构设计中最佳的工具,通过对抽象的分析能够获得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E-R图,具体见下图1。在对其E-R图进行设计时,采取标准化的理论去除数据库中所存在的冲突,并且去除其中不需要的冗余,进而对数据库的结构进行优化升级,最终获得科学合理、有效的数据库。

3、结束语

科技系统范文篇8

在成都市“十二五”规划中,依靠科技创新来把成都市建成“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已提上议事日程。加快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已是未来成都的发展方向。加快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是全市今后科技经济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这一建设必将要求推动科技与金融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当前,成都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既需要系统总结多年来在实践中已经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也要加强跨部门的协作,在推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积极探索。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国外的科技创新得到金融的大力支持。国外金融业发达,有完整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它们的风险投资经验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做法对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有一些参考价值。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此也有了初步研究。从国内理论界来看,江世银(2005)也进行了存在风险条件下的资本市场投资预期收益模型研究,获得了一些初步认识;王磊、王淼(2009)进行了高新区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张云(2011)进行了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研究;郭庆平(2011)提出了金融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研究对策建议。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很值得参考借鉴这些研究成果,但必须要在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上深入研究、实现突破。从实践来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是一个新问题,国内外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比如,符合科技企业创新特点的信贷模式相继涌现,服务于科技企业创新的各种金融机构方兴未艾。特别是诸如一大批适合科技企业创新特点的股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金融产品创新相继出现。可以说,为科技金融创新服务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正在形成,这些对于支持科技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北京、广东、江西和四川都进行了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北京市科委通过深化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借助金融服务创新,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于科技创新,以满足企业多层次的融资需求,使资金要素在北京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东在财政科技投入与银行科技信贷结合、科技金融与科技资本市场结合等方面作了很多尝试和创新,省科技厅分别与珠海、中山、东莞市人民政府签订了科技金融综合试点市项目合同书,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道路。江西通过的《关于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意见》就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措施。四川也在不断地进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成都市进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参考这些做法,如广东大力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探索科技金融合作新机制,北京市从多方面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联姻等,但成都市不可照搬。这需要各界共同研究并提出很有针对性的、可供操作性的对策。

三、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历程

近年来,根据科技和金融发展基础,成都市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作为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抓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成都高新区在科技金融的理论与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为四川仍至西部地区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国内,成都市从理论上率先提出了具有创新探索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梯形融资模式,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从实践方面来看,成都市不仅初步搭建了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而且不断健全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和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一)初步构建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成都市积极探索各区域的金融资源共享模式,旨在提升各区域企业在担保贷款、风险投资、上市融资等方面利用金融服务于科技创新的能力。可以说,成都市初步构建了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例如2010年3月,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与县区签署了合作共建的框架协议,如《关于彭州工业开发区合作共建的框架协议》、《成都高新区—郫县合作发展框架协议》等。事实上,这些协议就是在为科技创新而构建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成都高新区与彭州工业开发区管委会、成都现代工业港管委会签署的《推进区域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将彭州市和郫县作为金融服务的拓展试点区域,以推进双方金融服务体系合作的方式来促进科技创新。成都市还通过资金支持和技术转移服务公司构建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2011年,成都市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增设了成都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首期投入2亿元,今后逐年增加。成都市还成立了成都技术转移服务(集团)公司,构建涵盖技术成果转化全过程的“发现、筛选、撮合、投入”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并提供项目中介和投融资等综合配套服务。

(二)建立和完善中小创新企业创业投资体系

成都市设立了创业投资服务中心,为创业投资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成都市还率先在国内设立了创业投资风险补助基金,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的股权资金支持力度,改变了政府单一的投入格局,推动形成了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主体的多元化创业投融资新格局。作为成都高新区的政策性担保公司的成都高新科技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还与四川鑫和实业有限公司等签署了《中小企业担保融资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这一框架协议,成都市充分发挥了高新科技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的融资担保和市场化运作优势,通过对园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担保融资,大大促进了中小创新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使中小创新企业投融资服务体系逐步得到完善。中小创新企业创业投资体系的完善带动了成都市各市县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三)不断完善中小创新企业的梯形融资体系

自2005年以来,成都市政府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科技金融体系建设。针对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所对应的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融资需求,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纽带功能,初步构建了由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组成的梯形融资体系。成都市不仅整合了以成都银行科技支行为代表的科技银行资源,而且也实现了它与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的对接。2009年,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成功首发。到2011年底,成都高新区不仅协助1600多家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上百亿元,而且还帮助上百家企业获得风险投资贷款30多亿元。获得了融资和风险投资贷款的中小创新企业因此加快了创新步伐。此外,成都市还为科技创新型企业设立了15亿元的政府引导基金,帮助96家企业完成股改。其中,已有23家科技型创新企业成功发行上市,约占成都市上市企业的一半。与此同时,成都市还依托高新区全资公司——高投集团,对30个初创期项目进行创业投资3亿元,对15个重大产业化项目进行产业投资54.5亿元。梯形融资体系较好地解决了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问题。

(四)着力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成都市非常重视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全力打造的西部一流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集政策、产品、中介和信息服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于一体,为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针对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和条件,成都市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发挥科技综合服务优势,努力整合银行、担保、保险和创投等资源。通过搭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了多层次的科技银行体系、科技担保体系、科技保险体系、科技创投体系。通过集合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和集成创新金融产品,为成都市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提供了一站式、个性化的融资服务。作为成都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盈创动力”在金融服务企业、金融服务产业、金融服务发展方式的各个环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高新区打造的“盈创动力”一站式投融资服务平台,与200余家投融资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吸引60余家专业机构入驻,注册资本超过150亿元,管理资金规模超过330亿元,完成了上百个投融资项目的成功对接,成为国内领先的科技金融应用示范基地。成都市科技金融的服务机制、服务体系特别是服务平台方面的积极创新是一种较好的探索。(五)建立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了建立市场机制为主、政府支持为辅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成都市加大了财政投入,有效引导了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开展科技金融创新。成都市设立了创新创业种子基金,为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而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为了打造金融总部商务区、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等产业载体而加快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成都高新区通过制定出台金融产业优惠政策以此建立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强化金融服务平台职能和金融服务体系功能,建立了对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它为扶持全市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发展、推动成都市自主创新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保障。总之,成都市的科技金融创新实践和科技金融体系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创新创业和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的发展,对其他地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具有较大的示范效应。

四、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成都市加大了科技、金融改革力度,在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如组建了成都科技银行,建立了成都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了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引导创业投资等。可以说,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科技金融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二者结合的体制机制亟待创新,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体系尚需完善等。目前,成都市所引进的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总规模还不大,专利权质押贷款、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金融产品创新发展步伐缓慢,适应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直接融资渠道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

(一)缺乏多元化的资本参与体系

由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大,仅靠单一的投资主体和渠道是难以解决的。特别是由于科技创新的投入风险较大,政府由于支出有限不能加大投入,各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信贷投入积极性不高。国有资本投入科技创新的比例较低,特别是上市融资的企业较少,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

(二)缺乏有效的收益风险机制

科技创新既有机遇也有风险,特别是企业的科技创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迄今为止,成都市还没有找到解决这种创新不确定性与金融安全性之间矛盾的有效办法。如何让金融资本分散企业创新的风险和分享创新成果还需要建立相配套的收益风险机制。成都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仅缺乏考核评价和政策支持体系,而且也缺乏风险补偿机制和良好的服务环境。正是如此,目前由于各种金融资本还难以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所以大量科技创新企业没有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撑而缺少创新的积极性。如果有了这方面的激励约束机制特别是收益风险机制,成都市的科技创新必将获得更大发展。

(三)缺乏高效的科技金融人才服务体系

由于科技创新和为科技创新服务的融资都是较为高深的经济管理活动,所以就需要具备这些知识和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复合人才。对于地处内陆的成都市来说,许多科技领域的经营管理者不懂金融语言,而金融领域的经营管理者又不懂科技创新,他们没有很好地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各自在自我的系统中运行。目前成都市十分缺乏科技金融服务人才,更没有形成科技金融人才服务体系。

(四)缺乏全面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投资者创办科技创新企业的流程不熟悉,对相关政策掌握不够,科技创新创业企业不知申办各类金融服务的条件、类型、内容和承办的机构,缺乏科技金融企业的跟踪服务,也没有相应的信用体系和中介服务机构,这些都制约了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正是缺乏多元化的资本参与体系,缺乏有效的收益风险机制,缺乏高效的科技金融人才服务体系,缺乏全面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尚处于建立和完善中。如果从现在起就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那么成都市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和自主创新必将获得飞跃发展。

五、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下一步,成都市如何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和更好地利用科技产业园区等重要平台,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如何有效整合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发展的产业、财政、税收、金融政策资源,切实解决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融资难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一)建立吸引各类资本广泛参与科技创新的融资体系

第一,积极发挥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开拓科技金融服务公司化发展新路。成都市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和发展潜力,有计划地推动成长性好的企业获得国有资本的支持是促进成都市科技创新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第二,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成长期科技企业实现向成熟期顺利过渡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服务。拓展以股权投资为基础的债权融资渠道,有计划地推进成都市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企业到国内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海外上市。推动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及高增长的科技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政府尽量为它们多融资搞好服务。第三,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科技创新企业的信贷投入,努力推进科技金融服务创新。政府既要引导各类股权投资、科技小额贷款、银行、保险、信托和科技担保等机构的广泛合作,又要鼓励并支持商业银行、担保公司、创投公司、科技金融服务公司等开展“投贷联动”、“投贷保联动”、“保投联动”等创新服务。第四,积极扶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型企业投入。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引导私募股权基金规范发展,制定和实施鼓励风险资本直接投资于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政策。通过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的提高而努力把成都市建设成为创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企业和私募股权基金的重要集聚区。有了各类资本广泛参与科技创新的融资体系,成都市的自主创新就会获得较快发展。总之,通过完善各项融资服务体系,包括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和搭建企业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创新企业获得多样化的资金提供金融支持。

(二)加快完善科技金融配套政策体系

第一,建立政府考核评价和政策支持体系。通过协商决策机制统筹协调科技金融资源,优选优育科技企业资源,政府重点围绕金融服务于科技创新的目标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政府考核评价和政策支持引导,奖励科技金融创新企业,补偿科技金融创新企业的信贷风险。建议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设立财政专项资金,负责对高新科技企业提供直接性资金投入、财政性资金补贴、政策性风险担保、优惠税收政策等科技金融辅助工作。第二,发挥财税对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继续加强财税部门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政策扶持,充分发挥财税优惠政策的作用。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研究制定贷款贴息办法,设立成都市科技计划成果转化引导资金。对处于探索阶段的科技信贷银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直接服务于科技创新的金融机构给予适当的财税政策扶持。建议制订《鼓励科技金融发展的奖励政策》,重点对新设立的科技贷款机构给予重奖;对新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给予一定奖励;对创投企业投资于中小科技企业项目给予适当奖励。第三,完善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提高金融机构新增科技贷款风险补贴比例。建议制订《开展科技信贷风险补偿的有关政策》,对成都市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发放小额科技贷款的各类金融机构和组织,按照其经认定的信贷投放损失额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大力支持和积极指导服务于科技创新的金融机构依法及时核销科技创新类贷款损失。第四,成立专门为科技创新融资服务的担保机构。建议市政府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局,提供担保贷款,直接贷款,协调贷款,解决科技企业从银行获得低息贷款难的困难。适当放宽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条件并不断提高其补贴比例,鼓励和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参保投保。第五,创造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体系的良好环境。强化创投项目的专业评审,控制投资额度。信贷投放要更多依托投资机构的风险评估体系,在股权投资的基础上跟进;要强化信用体系的应用,培育良好的科技金融发展环境。

(三)建立有利于创业创新的科技金融人才服务体系

成都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科技金融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科技金融人才服务体系既要培养又要引进。第一,加快培养成都市急需的科技金融服务人才。增加财政投入,加大与人才培训机构合作,对经认可的股权投资人才培训机构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努力造就一批科技金融服务人才。成都市属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尽快培养相关的科技金融服务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切实加强各商业银行专业化科技信贷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既熟悉科技创新又懂信贷管理和服务的人才。中小科技企业成立高端的金融专家顾问组,培养这方面的经营管理者,开拓投资者眼界。第二,大大引进成都市急需的科技金融服务人才。在积极落实市人才引进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科技金融服务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股权投资领域的管理人才,着力壮大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和投资管理队伍。

科技系统范文篇9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战*、跨越发展”暨加强作风建设动员大会和市直机关工委作风建设动员大会精神,动员科技系统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开展“转变机关作风,创建‘作风好、形象好、效率高(两好一高)’机关”活动。为了把这项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创建‘两好一高’机关”活动的重要性。

目前,全市上下掀起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决战*、跨越发展”暨加强作风建设动员大会的精神和市直机关工委召开的作风建设动员大会精神的新高潮。特别是朱书记的重要讲话,分析透彻、高屋建瓴、催人奋进,给人一种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乘势而上、大干快上的紧迫感和压力感。科技部门作为市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决战*、跨越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中承接着重要职责和任务,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加大措施、奋力赶超,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向上的精神迅速投入到“决战*、跨越发展”活动中来。

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面临着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鲁南经济带加快开发、孔子文化节升格举办等一系列历史性机遇,孔子文化会展中心、新大成桥、新汽车站的建设、大型游客服务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加紧推进,我们加快发展的优势前所未有,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诸多条件正逐步集聚,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因此,我们科技系统的干部职工要以这次“转变干部作风、创建‘两好一高’机关”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全国科技奖励大会的精神、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精神和济宁市2月19日召开的科技工作大会的精神。特别是宋局长的讲话,指导思想明确、工作任务清楚、工作措施具体,为我们做好20*年的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树立了信心。我们要认清形势、迎接挑战,把科技工作放到曲阜的发展大局下谋划、研究和推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紧迫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二、决战*、跨越发展,全面提升科技工作整体水平。

20*年,全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与时俱进,突出工作创新,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全民创新活动、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防震减灾、自身建设等项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增添了一些科技工作亮点,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圆满完成,顺利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考核验收,共争取国家、省、济宁市科技项目21项,无偿资金270万,新增部级高新技术企业一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省级专利明星企业6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家,新增一家济宁市级科技示范园,我市被省列为知识产权试点市,市地震局被评为山东省地震预报先进单位,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顺利通过了部级绩效验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现在,更不能代表将来。因此,对成绩也不能估计过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学习上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对科技知识、科技政策法规的学习还不深、不细、不透。二是科技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今天我们在座的都是工作在科技战线上的管理人员,科技意识与新的时代要求不相适应,更应该具备更高的科技意识。三是深入基层调查还存在着欠缺,待在机关的时间多、深入基层调查少。四是工作标准不高,对自己要求不严,还存在着个别人迟到早退、上班时间聊天打游戏的现象,工作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拨一拨、动一动,不拨不动。这些问题与现象虽然是个别的,但严重影响科技部门的形象。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以这次全面加强作风建设活动为契机,认真反思,认真查摆,认真整改,该有的程序一个不能少,该有的内容一个不能丢,切实保障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同志们,“决战*、跨越发展”、加强作风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历史赋与了曲阜重大的机遇,时代同时给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科技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按照我们确定的“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重点抓好几下几个方面:一是抓好全市全民创新总结表彰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今年六月,历时两年的开展全民创新活动即将结束,我们将对我市评比出来的科技功臣、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在全民创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并展示我市科技创新的成果和成效。二是抓好工业科技和农业科技。工业方面: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抓好重点高新技术项目,以好的项目带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年,将再申报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使我市部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家,新增一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新增一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6家,新增一家;力争济宁市级以上计划项目达到10个以上。农业方面: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与推广,尤其要抓好农作物秸秆利用,促进我市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争取上级农业项目立项10个以上,新品种引进150个以上。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达到15家,科技示范村达到30个,科技示范户达到200户。三是抓好知识产权、防震减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市政府出台专利奖励政策,并争取市财政设立专利发展专项资金,力争曲阜市经济开发区创建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曲阜市创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市;加强地震监测预报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加快我市信息化进程,充分发挥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的实效。四是抓好科技活动周和人大视察的各项工作。我们将在5月份和有关部门联合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科技、科普宣传活动,做好人大视察前期准备工作。五是抓好第九届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的各项准备工作,虽然离博览会还有一段时间,但是我们要早做规划、早做打算,力争今年的博览会超过任何一年。可以说今年的科技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希望我们在座的,切实以作风的大转变促进工作的大提高,全面提升我市科技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加强学习、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树立科技干部新形象。

(一)加强学习,增强素质,建设学习型机关

按照政治上高标准、思想上高境界、业务上高水平、工作上高成效的目标,大力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的学习教育,建设充满活力的学习型机关。科技系统机关干部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端正学习态度,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成才、学以致用、努力成为精通本职业务的模范。拓宽学习内容,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理论的学习,加强对科技法规、科技政策、科技知识的学习,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的学风,把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标准,努力实现机关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坚持集体学习与自身学习相结合,本地学习与外出参观相结合,学习与活动相结合。坚持寓学习于工作、寓学习于活动、寓学习于娱乐,增强学习成效。要保证学习时间,集中学习每周不少于1次,自学时间每月不少于30小时。每人每年至少撰写2篇心得体会。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把学习收获转化为指导、改进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二)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建设干事型机关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增强公仆意识,切实转变作风,认真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要按照科技局20*年度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即“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三)完善制度,树好形象,建设服务型机关

通过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转变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每年要为新农村建设、企业发展办几件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四)勇于进取,不断开拓,建设创新型机关

科技系统全体人员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围绕我们的工作任务目标,创新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每名机关工作人员围绕机关业务工作和规范化建设每年提出3条以上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五)改进作风,加强管理,建设廉洁型机关

深入学习党风廉政各项规定,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每年开展的“千名代表评机关”和“民主评议”活动采取发入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上门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科技系统范文篇10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着力解决科技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塑造科技局“热情服务,求实创新,廉洁高效,团结和谐”的良好形象。

二、目标任务

通过落实“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整改措施,使机关作风明显改进,机关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干部素质明显增强,群众满意率明显上升。

三、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根据“机关效能提升年”活动的内容及目标要求,深入查找我局及局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实行“对号入座”结合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疏理,认真落实整改。

(一)关于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政治性的问题

制定具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加强对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对重要的政治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学习科技知识,学习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政策,法律法规。这项工作责任领导为,责任科室为办公室,责任人为、,落实期限为7—10月。

(二)关于加速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问题

1、切实做好科技计划管理工作。一是搞好调研、筛选和储备项目工作,建立健全全县科技档案,充实和完善科技项目库,精心组织项目向国家、省、市科技部门申报,不断提升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二是突出重点,加强对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提高科技计划项目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三是加大跑部跑省力度,对已定的项目紧密跟踪问效,争取上级科技投入对我县的支持较大的提高。

2、强化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一是继续加强对县民营科技园的管理,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市级民营科技企业,指导和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提高科技企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新能力;二是把招商引资与引技引智相结合,为工业园区引进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的项目;三是将各类科技计划进行有效集成,集中财力为工业园区开发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四是开展科技入园活动,一方面在局机关开展“工业企业服务年”活动,要求机关干部深入企业开展项目申报,信息咨询,法律宣传等全方位科技服务、同时把科技中介引入科技园区、为工业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3、认真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一是继续实施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让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宣传实用技术,推广良法,并以资金技术入股等形式参加创业,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发展壮大优质粮油、花卉苗木、林果油茶、食草畜禽、特种水产和反季节蔬菜等六大产业,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和农产品深加工、储藏保鲜等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二是着力实施好国家粮食丰产工程——县实施中低产田“五双一水”平衡增产技术示范项目。我局将根据项目要求组织人员深入各项目区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实现科技项目效益最大化,确实提高项目区群众收入。这个问题的整改责任领导为,科室为业务股,责任人为谢志勇、曾卫军,落实期限为7—10月。

(三)关于科技宣传与普及工作的问题

以全国“科技活动周”为契机,加大宣传投入,克服一切困难,进一步加强科技宣传与普及工作,使科技宣传和普及工作长期化。

1、继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向群众宣传科技知识、实用技术和科学观念,使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2、做好科技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反映我县在科技工作中取得的新成就和出现的新人新事,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技典型。

3、利用科技图片、资料等进行科普展览,每年组织科技人员到街头开展一至二次科技咨询活动,集中解答群众的疑难问题。

4、建立县科技宣传长廊,组织编写《科技》等内部刊物,并把它们建设成科技宣传与普及的主要阵地。这个问题的整改责任领导为,科室为办公室,责任人为、陈海根,落实期限为7—11月。

(四)关于廉洁自律的问题

1、加强自身修养、强化自我约束,认真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严格按规定进行正常公务接待,杜绝大吃大喝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