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4:08:36

科技传播

科技传播范文篇1

“共同体”一词较早用于政治和经济领域,科学界使用共同体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40年代。1942年,英国科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波兰尼(M.Polanyi)较早提出并探讨了科学共同体的概念[1-6]。伯纳德•巴伯在《科学与社会秩序》一书与1952年在美国出版[7-9]。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篇幅是对于科学共同体和科学团体的论述。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十分强调科学共同体的作用,认为科学的目的是获取可靠的知识,科学共同体的任务则是建立和发展科学家之间那种为获得可靠知识而必须的最佳关系。他提出科学共同体的准则即规范是:普遍性、公有性、大公无私和有根据的怀疑态度。对“科学共同体”进行深入分析的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学家——美国学者托马斯•库恩,他从科学哲学的范畴进行了深入的论述。1962年,美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提供了科学共同体形成、发展和转变的认识论基础[10-11],科学共同体更加引起科学社会学界的广泛重视。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出现之前,英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J.D.Bernal)就提出了科学传播(ScienceCommunication)概念[12-17],1939年在出版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中ScienceCommunication的中文译法为“科学交流”或“科普”,目前更倾向于翻译为“科学传播”。中国长期使用“科学交流”或“科普”这两个术语,把科学界和大众理解科学截然分隔开来。特别是在中国,很多的科学家一度认为,科学家主要是从事科技研发工作,科学传播主要由科普工作者来完成,甚至长期以来认为科普工作是低端的工作,同时也混淆了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的概念。科学传播是个更为宽更广的概念,不是居高临下和传播基础学科知识的科学普及那么简单,科学传播不仅仅是向公众传播,更重要的是向专业人士及相关学科的学者传播最新的科技重大进展,涵盖了学术期刊、科普读物、科学报告会、学术研讨交流会、科技橱窗、科技馆、博物馆、国家地质公园、科技新闻和网络新媒体的科技报道等等。显然,科学传播对于整个社会的覆盖面要比科技创新广得多,而且科学传播的范围和维度又会影响到科技创新的发展,另外也直接影响到科学素质的教育;有必要从科学传播的角度出发,倡导和推广科学传播共同体的概念,让科学传播成为时尚和独有的社会生态。如前所述,科学传播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很广泛,而在科学传播领域与科技发展脉搏互动最为密切、科学传播范围最广的当属科技期刊。因此,本文重点从科技期刊作为切入点来探讨科学传播并进一步分析科学传播共同体的构建,以增强科学界对于科技期刊乃至大传播、大科普的意识,扩大科学传播的范围和范畴,进而促进科学共同体建设,让科学传播成为助推科技创新的一股强劲的力量,并成为播撒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利器和突破口。

2科学传播的主体地位和科学传播共同体

2.1科学传播蓬勃发展,但主体地位有待树立。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研发和科学传播之间处于分离的状态。科学家大多不从事传播工作,并把科学传播工作看做是科普工作,同时很多人还认为科普工作需要行业顶尖科学家才能胜任,这无形中导致科普这种居高临下的工作只有很少数量的人才能完成。有成就的科学家没有时间,有时间的普通科学家不权威,这样的悖论潜在地制约了科普甚至是科学传播的发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才陆续出现“科学传播”的提法,但是少有专门的研究。1995年开始,由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论断逐渐深入人心,特别是1995年10月9日至12日由清华大学科技传播研究中心等5所高校在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科技传播研讨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科技传播”的概念才逐渐受到重视,清华大学刘建明、孙宝寅等相继发表文章论述了“科技传播”的重要作用[18-22]。此后相关文章开始逐年增加。而“科学传播”这一概念在国内在大量使用,时间节点是2001年,此后10年相关论文由每年几十篇上升到上百篇,目前已经达到200篇以上;两个概念叠加起来每年可以达到400篇左右,且总体上处于上升势头。由此,可以看出,“科学传播”和“科技传播”的概念和理念开始受到科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的力度和群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1世纪以来,中国对于科学传播的研究,大多都是在科学共同体的构架或视域内开展的。换言之,科学传播依附于科技创新,是为科技创新服务的,科学传播一直没有取得主体地位。实际上,虽然科学传播和科技传播的概念开始为科学界和大众所接受,但是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的科普理念,从骨子里仍然认为科学传播就是把科技成果为大众所知晓,对科技创新并没有太大的助推作用。正因如此,科学传播的发展路径受到了或多或少的限制,从业人员的地位和科普工作人员地位基本相当。2016年,科技三会上,把科普工作提到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科学传播的春天也从此到来。如何顺应这一趋势,提升科学传播的主体地位仍然亟待解决,否则,从属于科技创新的属性仍然使得科学传播不能剥茧化蝶,难以实现真正的腾飞。2.2科学传播共同体是时代和科学发展新阶段的自然需求。随着科学传播逐步受到重视,经过近20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科学传播逐渐脱离传统科普的思路,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门类。近10年来,各个大学和科研机构成立科学传播中心,显示出业界专家学者的开阔视野,有识之士开始对科学传播进行实质性探索和强有力的推动。在2008年2月23日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在京举办的一个研讨会上,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提出从根本上解决科技界和新闻界的互动与合作问题,打造科技传播共同体;科学时报专门发文进行了报道[23]。2008年9月在河南郑州召开的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上,新华社李斌再次提出了“科技传播共同体”的概念[24]。2012年,首届科学传播人颁奖盛典确定了加大科学传播共同体影响的宗旨,但是更多地倾向于使公众分享科学。2016年1月,果壳网主办的“科技点亮生活——2016科学之声”活动,进一步落到实处,致力于联合多家科学传播机构及媒体,组建科学传播共同体[25]。2018年9月20日,由科技日报社发起在珠海成立“国际科技传播联盟”(IUSTC),7家首批会员单位共同签署《IUSTC稿件互换协议》,其表述的科技传播联合体就是强调科学传播的主体性[26],也是科学传播组织的壮大和延伸。2.3倡导科学传播共同体研究,助力创新发展腾飞。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虽然近年来对于科学传播主体地位的需求已经在学术界和社会开始出现声音,科技传播共同体或科学传播共同体的提法也在不同场合有提及。但是也应当看到,从理论学术层面还没有对此开展更多的研究,公开发表的论文还非常有限,“科学传播共同体”的理论架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术界还有待对此给予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倡导“科学传播共同体”有助于突出科学传播的主体地位,而不是仅仅把科学传播作为科学共同体上的一个链条。科学传播实际上可以和科技创新并驾齐驱,甚或也可以说科学传播是科技创新的轴心,对于科技创新有着极强的推动力[27]。从这个角度上看,“科学传播共同体”是链接甚至是几乎是可以包含科技创新的科学联盟,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科学氛围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家,倡导“科学传播共同体”对于开启全民智慧、掀起万众创新的浪潮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尽管“科学传播共同体”“科技传播共同体”的概念已经在不同场合出现,但是相关文献很少,与“科学共同体”的研究程度有巨大的差距。因此,需要深入分析科学传播和科技传播的从业者、参与者、受众等方面问题,逐步完善科学传播共同体的概念和架构,形成相应的理论知识体系。事实上,对于科学传播而言,长期以来在中国对科学界和社会产生持续和深远影响的是科技期刊,而且仍然在发挥着重大作用。尽管中国的科技期刊晚于西方国家,但是也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目前数量5000余种科技期刊,涵盖了各个学科和各行各业,从科技期刊入手分析“科学传播共同体”将对现有科学传播从业者和未来科学传播工作的拓展将会产生重要的启示。

3科技期刊在科学传播共同体架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3.1科技期刊在科学传播共同体中的地位。科技期刊作为科技重大成果展示的载体和科技交流的平台,历来最为科学界所重视,如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Science》的主编多是由美国著名大学的校长、美国科学院重量级院士、国际知名的大学者来担任,而且不是挂名,全都是期刊事务的实际操作者。其原因正是由于科技期刊的独特学术地位及其在科技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所决定的。事实上,在科学共同体中,尽管也有提到科技期刊和编辑的作用,但是并未把科技期刊和编辑作为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科技期刊的地位和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国内所理解的科学共同体,主要侧重于科学家和科学团队,局限于科技研发人员和力量,把传播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排斥在外,事实上仍然把科技期刊和编辑当作附属部分来看待。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误差,除了科学精神的土壤尚不肥沃以外,还由于中国的科技期刊编辑大多都是专职,国外多数著名的学术期刊的编辑是由科学家来兼职,国外研究与编辑之间天然的不可分割性、国内事实上的研究与编辑分离,必然导致对科学共同体产生理解上的错位。正因如此,本文倡导科学传播共同体的概念,力图推动科学界强化以科学传播为导向的科学传播共同体作用。3.2基于科技期刊的科学传播共同体构成。科技期刊作为科学传播共同体的重要分支,承担着重要的科学传播重任。以科技期刊为纽带,科技论文的作者,论文的审稿人、专家学者、期刊编委、期刊编辑、读者等等,构成了这一独特的科学传播体系,他们之间彼此交流、沟通甚至讨论争论,转发分享、宣传等等,促使科学传播共同体始终处于勃勃生机的状态。如果进一步拓展,部分科技成果通过科技新闻媒体或社交媒体、自媒体等进行传播,则能实现报纸、电视、网络、移动端等全媒体科学传播,科学传播共同体的外延就大大拓展,当然这属于少数情况。科技期刊和社会科学类期刊有所不同,特别是和人文类期刊差别很大,科技期刊刊发的论文绝大多数都是与本专业学科有关,专业性很强,非专业人士很难很好地理解论文的内容,纯粹的文字编辑难以驾驭和完成论文编辑工作。换句话说,专业语言甚至比外语还难懂,这就对编辑的选择和要求提出了挑战。实际上,很多科技期刊的编辑都是本专业学科的毕业生或者有从事科研或技术工作经历,科学编辑和学术编辑占据了很高的比例,科技期刊的编辑事实上在科学创新和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编委、专家学者和审稿人在科技期刊的科学传播工作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在当今科技信息爆炸的时代,同行评议尽管受到质疑,但是仍然是保证科技论文科学性和严谨性的主要途径。如果科技期刊的论文出现大面积的学术不端、科学严谨性丧失、创新性不在,那就难以对科技创新产生推动,科技期刊原本是科学传播的平台就必将成为伪科学泛滥的渠道。因此,同行专家、审稿人和编委的把关对于保证科技论文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公正性有重要作用,这也对保证科学的权威性和持续性有重要意义。否则,现在很多社交媒体在没有考证和审核的情况下,随意所谓的科学知识和新闻,内容粗制滥造,漏洞百出,对科学的权威性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伪科学和假科学的泛滥是对科学的极大伤害。长期以来,科技期刊受到国内科技评价体系的影响,导致很多期刊追逐影响力和影响因子,反而会弱化或忽视对传播力的关注。对于基础学科而言,这类问题并不显著,但是,对于小众的产业部门的期刊,则影响极大,因为很多读者并不发表文章,不能给期刊影响因子做出贡献,因而其阅读感受和需求经常不能受到关注。实际上科学传播需要面向对象,科技期刊更是这样,科技期刊和科技论文如果不被读者接受,如果忽视读者的阅读感受,最终只能是鸡肋,在市场的淘洗下必然最终被淘汰[28]。因此,科技期刊需要分析研究本学科和本行业的读者群落,细分群落,以读者需求为导向[29]。特别是网络时代和移动互联网繁盛的未来,不关注读者需求和阅读视听习惯,必将会被新媒体所蚕食。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网络平台、移动端、传统发行传播平台等多种媒体渠道的发展,科技期刊的形式不再限于传统的纸质期刊。期刊的概念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电子期刊、微信公众号、百家号、企鹅号等等都可以和传统的期刊对接,更主要的是开始大规模的延伸原有传统期刊的功能,纯粹的纸质期刊作为传播媒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和读者的需要,电子期刊、HTML等多种方式多种格式的电子论文,大大方便了读者,与数据库的对接,极大地提升了学术搜索的效率。电子期刊把科技论文和实验数据、实验室及作者对接,使科研过程的追根溯源变得可信可视化,同时透明的科研过程为学术道德的评估变得容易,压缩了学术造假的空间。而且技术的更新十分快速,未来围绕科技期刊和科技论文将会有更多的传播技术面世,科技期刊的构成也将随之丰富,其读者群落也会随之技术更新和层出不穷构成全新的科学传播网。

4在科学传播共同体架构下办刊是未来发展趋势

传统上,科技期刊出版社或编辑部由于人手不足、受重视程度不够等诸多原因,办刊思路多数是坐等来稿,与科技界和学术圈的联系不够紧密,很多编委会也是走过场为多,与审稿专家多数停留在送审稿层面,与作者的联系也是发论文期间进行沟通,过后就很少联系,而对于读者群落的分析和研究则更为有限。尽管在形式上各个链条都有存在,但是由于彼此的联系非常松散,没有构成一个脉络紧密的科学传播网络系统,更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科学传播共同体。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期刊的重视程度提高,科技期刊开始逐渐加强与学术圈的联系,应用网络新媒体等多种途径来扩大影响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仍然看到,这些期刊的做法大多还是扩大影响力的角度出发,甚至是为了提升影响因子,而忽视了传播力。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科学氛围还不够浓厚、需要借助于科学传播来提升科技创新力的国家来说,传播力的意义要大于影响力。如果科技期刊和科技论文只是停留在本学科甚至本研究方向上很小众的圈子里传播,不利于学科交叉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成果的弘扬和推广,实际上也就减少了很多创新的产生,也弱化了科技成果的生产力转化,最终就削弱了科技对经济的引领和拉动作用。因此,有必要在科学传播共同体的架构下,进行办刊思路的调整。科学传播共同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该体系的每一个成员要素和环节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不能互相割裂,是六位一体的关系。科技期刊在办刊过程中,要始终把握科学传播共同体的理念,加强与学术圈的联系和沟通,扩大读者群落,形成各个环节的反馈机制,保持科学传播共同体的活力,才能形成持续强大的学术影响力和科学传播力。科技期刊是科学传播共同体的纽带,把传统的以作者为中心来提高影响因子的做法,转变为以读者为出发点的面向对象的科学传播理念非常重要。期刊是为读者服务的,深入研究国家产业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读者和受众的需求,开发读者的潜在意愿,对于不同的读者群落进行细分,有意识地提升服务质量,这样就能够逐渐在选题方向、稿件选择、传播方式方面进行不断优化,传播效果就会逐渐显现。作为科学传播的纽带,当然不能忽视和科技界和学术圈的联系。期刊的编委、同行评议的审稿人、优秀作者,绝大多数都在学术圈,也就是科学共同体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科学传播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实际上,他们绝大多数人就是传统上的读者群,以各级学会为主办单位的期刊,充分利用学会的分支机构和学术网络非常重要,和学会联合举办学术会议,以网络新媒体手段和学会会员建立持续长久的紧密联系非常关键。此外,积极面对面,与同行业本学科的专业委员会紧密合作,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并深入研究机构,使上会、下所成为主流,这样才能真切感受到科技研发的脉络和动态,才能敏锐地抓住科技前沿的最新突破和趋势,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科不同研究领域和方向新成果的意义和前景,才能够准确判断优秀稿件源泉之所在,为组稿约稿打下基础。在科学传播共同体架构下办刊,不仅仅是名词和概念的变更,更主要的是办刊理念的变化,也是迎接新时代新技术不断创新的前提。中国科技期刊有100年的历史,世界知名的《Nature》有150年的历史,传统的纸质媒体传播思维根植于人们的头脑和思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繁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但是很多科技期刊仍然被动地守护纸质媒体或纸质传媒的思路,本质上就是把科技期刊按照科学共同体的一部分来理解期刊,仍然觉得是服务角色,只是辅助作用,不能喧宾夺主等等,而不是积极迎接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大变革进行加速转型。事实上,近年来,科学传播的技术、方式及平台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科研的方法技术的更新速度。也就是说,科学传播已经开始深刻影响甚至颠覆科学创新途径的作用。纸质期刊时代,科技论文的检索难度很大,摘要和关键词的作用很大,而且由于资金的原因,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数量受到限制,此后直接影响到创新性成果的发表速度和数量,而且很多有价值的超前性强的论文往往被淹没在库房,需要非常繁琐、费时费力的检索查阅才能找到。在当今网络发达、搜索手段日益更新、科技期刊和科技论文逐渐走向开放获取的时代,科学传播体系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科学传播作为群体性的行为,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对科技创新的作用与日俱增,科学家的智慧碰撞概率已经呈现出加速增长态势,交叉创新的时代已经悄然兴起[30],科学传播共同体的形成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作为最古老的科学传播载体的科技期刊,显然在这个新旧时代更迭的过程中不能缺位,哪个期刊不转换思维和传播理念,哪个期刊就会成为时代的鸡肋。

5结束语

科技传播范文篇2

1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系统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农业是一个大学科、大系统,农业科技传播更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不仅涵涉农学、传播学、科技方法,而且还包括三者之间的相关相联相生的知识,是一个集成学科。研究农业科技传播不仅要掌握大学科的理论,同时还得关注这些学科之间存在那些相关相联相生东西。2003年以来,国家对“三农”的日趋重视,国内政府职能科研院所、高校相继成立了一些农业科技传播研究机构,如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了农业传媒与传播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了乡村传播研究所,主要从事农业科技传播研究,研究领域涉及传播主体、受众、媒介等方面。通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由于社会环境和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现的生产力还相对较少,农民运用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还较弱。

1.1对传播者的研究

1.1.1对传播者涵概内容的研究

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和传播内容的发出者,是位于传播起点的个人、组织、社会的混合体,是整个农业科技传播过程中的核心力量,决定着传播的内容、范围、速度、质量等方面。有学者从广义的角度看传播者,黄家章、李思经(2011)认为农业科技的传播者可以分为大众传媒机构、科研人员、农技推广人员、涉农企业、各类农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农村的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和意见领袖等众多组织和个人。朱倩、黎翠红(2011)认为农业科技传播者主要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大中专院校以及农业气象监测部门。只有政府管理部门的积极参与,才有可能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保障农业科技传播才有实施下去能力和效益。也有学者提出传播者单一论,李昕(2011)指出只有加强提升政府统筹规划意识与主导作用,才能将农业信息传播建成一个集计算机、通信、光电、遥感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信息传播系统,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现代化、网络化、一体化。不管传播者是从广义上还是单一上看,都认为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科技传播者政府是核心,只有政府的全力的参与,农业科技传播才有动力和生命力。

1.1.2对传播者存在问题的研究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仅为48%,而美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80%以上,英、法、德等农业大国都超过60%。国内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扈映(2006)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我国农技推广组织决策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链过长、成本过高以及委托过程的行政化,提出了委托人非政府化的建议。王彰奇(2010)从政府管理上分析,指出影响国内农业传播效果主要是没有建立起以需求为目标、市场为导向、整合所有的涉农资源构建高效、简便、快速、实用的平台。黄家章、李思经(2010)指出从传播能力方面分析了农业科技转化率低是由于传播者能力不强,缺乏捕捉有用的农业科技价值敏感性,对于新技术、新产业及产前产后的专业知识敏感度低。吴德进(2008)指出必须建立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以符合农业科技传播的特点,以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笔者赞同吴德进这个观点。农业科技传播既不能让政府管理部门又当演员又当导演还当经济人承担全责,也不能政府全部放手不管全部商业化,而是政府主导与商业化运作主体的模式来运作农业科技传播。

1.2针对传播媒介的研究

1.2.1针对传播媒介定义的研究传播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传播媒介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向新型媒介的互联网、3G手机等方向发展,成为农业科技传播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多数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多元化是农业传播的主流。程琳(2011)当前科技传播媒介主要有报章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网络、学术会议、成果展览、专利公布、技术转让、产品销售、学校教育等;面对多元化的传播媒介,传播者将会选择方便、快捷、高效、准确的方式将科技信息传达给广大受众,那么多元化传播途径社会发展必然产物。朱倩、黎翠红(2011)认为农业科技传播的方式应当是多样化,既有农技推广员、宣传板、广播、电视,又有计算机网络、手机电话等现代新兴传播媒介。迟凤玲(2008)将农业科技传播分为电视、广播、报刊和杂志等在内的大众传播和农技推广站、农民培训班等在内的人际传播两大类。笔者认为还应将信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等列为第三大类新媒介传播。

1.2.2传播媒介内容的研究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对传播内容进行了研究。贺倩(2008)通过依赖路径以改变习惯,将农业科技传播分为内部路径依赖与外部路径依赖,提出了突破传统路径的快乐路径、时尚路径、媒介路径和多元供给路径。李明德、杨凌裕、张行勇(2009)认为农业科技传播的媒介主要是在政府的公益性条件下,呈现出农业科普期刊特色不鲜明,农村电视节目资源匮乏,广播节目远离农村实际,农村网络普及率较低等特点。提出了建立公益性与商业化相结合的传播集团或合作组织经营运作农业科技传播,做到农户针对性、可操作性吸收科技知识并用以指导农业的生活生产。陈志强、黄鸫(2008)受众与电视传播数量质量的角度进行数据分析(农广播频率10套占全国总广播频率的0.42%,对农电视频道5套占全国总电视频道的0.4%;央视的“致富经”、“金土地”90%以上的农户能收到其中之一,但没看过的高达48.5%),认为当前农民不爱看涉农节目主要原因是全国统一的涉农节目太少质量不高造成的。正因如此,有的学者认为央视农业节目不如地方电视节目好。吕孟涛(2010)指出我国地域广,不同地区的农户对农事的关注点大不同,地方电台本土性、及时性正是满足地区农户最有效的填补。也有学者认为信息化时代已到来,手机、网络将是最好的传播媒介。张绍程(2010)手机短信平台的便捷、经济、实用、及时等优势等解决了多年来一直困扰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彭光芒(2002)提出了整合不同型的大众媒介并调整大众媒介的运作方式后综合性的媒介传播将中克服电子媒介的弱点,弥补传统媒介的不足,成为服务“三农”的有效载体。纵观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会发现,对农业科技传播的方法、途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但对受众的接受信息多少、怎样反馈信息等方面研究较少、关注的力度还不够。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大家将深入研究的内容,重点完善,将农业科技传播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1.3针对传播受众的研究

传播学上对受传者的研究称为受众研究(或称受众分析)。农业科技传播来系统中,受众是指接受农业科技知识和信息的不同个体,是农业科技传播者的服务对象。分析研究推广对象的基本属性是农民自觉树立接受新事物的意识、改进农民行为、增强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环节。因此,了解受众、尊重受众、收集处理受众反馈信息既是农业科技传播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农业科技传播的重要原则。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针对受众信息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从信息渠道与农户自身文化素质方面着手研究的有马赛平、盛晏(2006),认为我国农户获取信息的成本高,缺乏便捷、快速、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从而导致搜索信息行为消极;加之我国当前农户自身文化素质偏低,使用科技信息过程中降低信息的使用价值。从农民掌握信息维度研究的蒋建科、谭英、陈宏(2005)认为农户需求农业科技类信息是从知晓度、理解度、赞同度、信奉度加以理解的,指出了建立农业专业频道将是贫困地区窟信息供求的矛盾,缩小信息鸿沟的差距。同时,认为农业信息专业合作组织协会或信息专业户当前农业科技传播的农民主要接收信息的主要途径。朱倩、黎翠红(2011)认为农业科技的受众整体素质不高,吸收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程度不一,提出了:了解农业科技知识,掌握多方面资源和信息,加强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做好信息反馈通道。从研究受众接收的新型模式的吴务进(2008)认为从构筑现代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分析了农业科技传播投入不足、科技成果供需脱节、农业科技人员素质不高等方面,提出构建现代工业农业科技传播———农业专家大院等五种模式,对农业科技传播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思路、方法和建议。还有从受众的性别方面着手研究的董红、朱秋安(2008)认为劳动分工已由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正向男女统筹兼顾家庭与农活模式转变,新模式要全面推开需漫长的时间过程,也说农业科技传播的内容、媒介、策略必须随着受众的改变与时俱进,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改变。但针对农业科技传播过程中的受众选择行为、受众心理以及传播者与受众间如何互动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还须深入研究。

1.4农业科技传播模式

农业科技传播系统是将农业科技知识跨越时空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不同的传播者对受众的不同认识,所采取的传播模式也不尽相同;同时受众的个体差异对获取信息的能力、途径、方法等方面也不一样,他们就会选择适合自己获取信息的模式。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农业科技传播系统的好坏。目前我国学者对农业科技传播的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也十分丰硕。农业科技传播模式按传播方式可分为交流式和辐射式,按时空关系可分为历时性传播和空间跨越式传播,按受众群体可分为定向传播和非定向传播。创新综合大众传播媒介模式研究的王彰奇(2010)认为农业科技传播的成功经验模式就当集优点整合在一起,提出了构建集媒体宣传、热线咨询、网络传播、实地指导、教育培训、示范开发六位一体的互动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王子齐、刘波(2006)提出了重建农业科技报务体系需整合科技特派员制度、产业化科技服务体系、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农业科技传播工程资源,同时建立公益性与经营性“双轨”运行机制是实现农业科技传播有效途径。李昕(2011)在解决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推行五位一体将是解决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制约因素极佳的对策。深化经验模式的赵庆惠、张雨(2010)提出了以科技特派员为核心提出了七种农业科技传播的新模式,同时认为科技特派员是群众需要与社会发展必然产物,是适应现代农业最为成功的传播范式。笔者认为不管是对所有成功经验模式有效整合还是深化某一种成功经验模式,其目的都是让农业科技传播整个系统有效运转,在受众满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运行成本才是真正的目的。还有学者在其他们方面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蔡培良、翁伯琦(2012)指出因农业科技传播受地域性的限制,大规模过培养新型农民和职业农民必须采取区域需求,满足农户多样性的学习,采取精准传播,为避免大而无用。贺倩(2008)通过搭建绿色通道、建立绿色标准、实施绿色处理、跨越绿色壁垒四个方面,提出了农业科技绿色传播的构建方式。董红、朱秋安(2008)认为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活动效率低下,主要是没有反馈的信息系统,不知道对象需求,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对象的已转向女性,提出了具有社会性别敏感性的参与式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模式。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农业科技传播模式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变调整已有的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受众认同的模式才是最佳的、最好的模式。

2研究评述与展望

科技传播范文篇3

关键词:农业科技;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效果

一、合肥市大圩乡农技传播的现状分析

为更加科学全面地分析大圩乡的农技传播现状,本文运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按农业科技传播的流程,从传播内容、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五个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一)传播者

不同传播者各尽其职。现代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者主要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大中专院校以及农业气象监测部门。作为主要的传播者,合肥市政府积极予以资金支持并且出台了相关政策。此外,合肥市气象局承担着雷电预警、预报业务和对突发性、关键性、灾害性天气组织市民及相关单位进行预警。

传播工作的落实制约农业发展。必要的资金支持是科技传播的经济保障,但就大圩乡而言农技推广资金在农业投入中占的比例还很小,也没有农技推广的常设性基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农业经济的后续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信息的拥有者并不是现阶段我国农技新性传播的主力军,研发与生产相脱节致使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二)传播受众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总体上来看,大圩乡乡民的受教育水平较为落后。在大圩乡的种植户中,文盲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6.12%,具有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的占绝大部分,为77.55%,而对科技知识接受度较大的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数仅占16.33%。这种普遍较低的知识结构决定了农户对科技需求极为迫切,但本身却阻碍了所传播技术层次的提升,同时给传播效果也带来不利的影响。

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对于农技信息的需求程度不一。相对于种植规模大、经济收入高的农户,小规模、收入低的农户往往依靠检验进行种植,对科技信息的利用度普遍较低。

(三)传播内容

传播内容丰富多样。据悉,大圩乡农户从各方面了解到的农技信息主要包括常规的及突发的气象灾害,新型病虫害,农业种植技术,以及当前市场需求等。多样性的农技信息满足了不同农户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信息接收增强了农技传播的效果。

技术性信息有待增加。目前,大部分农技信息所涉及到的可利用的技术性信息却较为缺乏,或者是推广的技术不适用,对农户的生产实质上影响很小。

(四)传播媒介

传播方式多样化。农技信息传播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恰当的传播方式。大圩乡的广大农户还是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农技推广员、宣传板,广播、电视,此类传播媒介由于其历史性、时效性、互动性深受农户青睐。作为现代新兴的传播媒介,由于当地农户经济水平和自身素质的限制,计算机网络、手机电话的利用程度不高。

各媒介针对性不强。调查发现,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接收农技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有所差别。低收入水平的农户更加信任通过电视来了解部分农技信息,农技需求小。相比较而言,相对富裕的农户获取农技信息的渠道较多,信息的有效性更强,除一般掌握农技的方式,他们会主动上网查询或向有关部门咨询。

(五)传播效果

各种推广方式传播效果明显,农户对于各种渠道所获技术信息的理解程度不一。在各种传播渠道中,科技员直接指导是所有信息传播中最受农户欢迎的方式,此类方式多是农户对其理解度和信奉度最高的,与此类似的还有与种植大户请教和亲戚朋友之间的交流等。相反,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的娱乐效用远远超过了科技传播的价值。

推广内容农户评价高。农技推广工作的落实程度政府说了不算,其考察依据主要还应源自于农民自身。在大圩乡,对于乡政府组织的农技推广培训和农家书屋等活动,农户的参与热情日益高涨,主动掌握科技信息的人数比率不断攀升。由此可见,近年来的农技推广取得了初步胜利。

二、合肥市大圩乡农技传播的问题分析

(一)传播者的主体作用缺位

政府的主导作用不足。一方面,缺乏了解农民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需求的主动性。例如,如何面对新虫害,如何识别假农药等,相关政府部门却缺乏此类问题对农户的指导和培训。

其他农技传播者内容定位偏差。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户获取新技术的信息渠道除了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传播外,主要还是依靠电视传媒、现代化的通讯手段、计算机网络等这些传播主体的推广作用。在调查中了解到,电视农业节目提供的农技信息与农户的需求错位,使用信息少;农村地区计算机普及率低,缺少对网络信息的充分使用;作为新兴的农家书屋建设完备,但难以吸引农户的关注,因而利用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传播受众文化素质与所接受信息的程度不匹配

信息利用率受农户自身素质影响较大。首先,农户未能对科技信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获取科技信息的意识较为淡薄,影响了农户对科技信息的需求。其次,素质不高也降低了农户对有效科技信息的使用价值。

(三)传播内容缺乏现实应用性

脱离市场,技术实效性受影响。农技推广不能盲目跟风,市场上什么价格高就推广什么,其他村种什么我们就跟着种什么。大圩乡也曾举办多次培训会议,包括一些产品的推广,但由于不符合市场需要,对技术要求高,未能被农户所接受。

(四)各传播媒介未能有效整合

大圩乡农技推广主体和手段众多,主体如政府、农业协会、科技示范园等;传播手段如传统的农技推广员、宣传板,广播、电视等,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手机电话等。但在农业科技传播的过程中,推广服务的各类主体和各种资源缺乏有效地整合,未形成整体优势。传播主体各行其是,很少有理论和实际上的交叉行为。

(五)农技传播传播效果有待加强

此次对政府农技推广工作效果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9.17%的农户认为政府工作开展的很好。单从农户对科技传播的态度层面上来看,农技传播效果效果并不明显。此外,我们在对农户的访谈中发现,真正运用所接收到的农技知识进行生产种植的农户少之又少,绝大部分还是以经验为主。由此可见,不仅从态度上,对于农业技术的实际运用行为层面的改变也微乎其微。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体的沟通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培训会、技术员等可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效果较好,却由于与农户实际接触次数的限制实际效果也受到限制,十来个村民组的村庄往往只有一两名技术员。而农户也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未能及时将接受情况反馈给相关传播主体。

四、促进合肥市大圩乡农技传播的对策和建议

(一)做好统筹规划,发挥政府在农技推广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要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因地制宜”、“利农为本”的指导思想。要依据各村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对策进行技术推广,宣传农户迫切需要的技术信息。其次,在满足农户需求的基础上,还要制定农技信息服务体系的总体规划,做到以农户需求为基,兼顾政府和市场需求。除此之外,发挥服务型政府优势,做好农技传播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工作。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在农技推广过程中,政府可以综合各方面资源,建立一个多渠道、多交流、重反馈的双向沟通体制。

同时,各种传播媒介需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利用多种先进传媒,进行综合宣传,改变以往的各行其是作风,共同协作,合理配置,实现农技信息科学有效的传播。

(二)提高技术信息的科普度和成果转化率

要增强农技传播效果,亟需提高目前各类媒体传播的技术信息的科普度。一方面,掌握市场需求和农户的实际需要,播放相应的科技知识节目,从而增加节目的收视率,并增加互动。另一方面,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增加技术信息的可读性和理解性,可以用地方性、趣味性的表达方式对技术信息进行包装。

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不能闭门造车,而应走进农村、走向农户,切实了解农户信息需求,将农技的理论研究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只有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和新技能,才能够为农户所采用,从而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三)重点发挥基层农技传播者的作用

一般的农技推广站设在乡镇府,由几个技术和宣传人员组成。虽然队伍没有其他组织强大,但是它在传播过程中担任着最主要的角色,与技术员交流是农技推广工作中最受农户信任和青睐的获取技术知识的方式。科技员可以增加走访次数,深入农田,及时解决困难;也可帮助农户选择合适而优秀的种子并帮助农户做好田间种植服务,预防和治理各种病虫害;同时,可以为有意向搞项目的农户作参谋,推荐相关的书籍、电视节目和网站,传递快捷的致富信息和必要的技术知识。

(四)农户要增强信息关注度和理解度,提高农技知识接受率

对于农民来讲,大多数正在传播的农业科技是一种新事物,而接受新生事物往往要经历一个从认识到理解再到接受的过程。美国传播学者罗杰斯和休梅克曾经提出信息的“创新-扩散”理论,认为人们接受新事物要经历知晓、说服、决策、证实等四个步骤。为实现信息的畅通有效传播,农户也要学会从自身做起。首先,主动了解农技知识,并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主动掌握多方面的资源和信息。其次,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培养使用技术信息的意识,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再次,增强信息反馈意识,及时反馈自身的信息需求、信息接收效果等,推动农技传播的双向沟通。最后,进一步发挥村能人和信息专业户在农技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以农户带动农户。

(五)增强农技信息反馈沟通,注重传播效果

农技传播工程应当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运行机制。既需要政府的信息引导,也需要农民的信息反馈,在互动中推进工作开展,提高传播效果。一方面,农户可以采取定期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反映当前大家的信息需求,然后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培训会和解疑活动。另一方面,政府根据农户的需求开展相关活动,在活动结束后仍需要农民将自己的接受情况反馈给政府,进而促使政府活动的改善,为以后的活动积累经验和教训。

科技传播范文篇4

[关键词]《乡约科普》;实施成效;科技传播;对策

一、开办《乡约科普》电视栏目的必要性

根据“乡约科普,提升科学素质;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栏目定位,在栏目框架设计与组织实施计划中,主办单位一方面围绕福建乡村十大千亿特色产业,邀请专家或做客演播厅,或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知识传播与农技培训;另一方面因时因势因需制播防疫抗疫、乡村文化、医疗卫生健康、气象灾害防御、农业金融信贷、美丽乡村建设等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科普,力求以科技服务与知识传播的方式引导农民创业增收致富,以保障服务与科普宣传为抓手助力乡村振兴,让农业科技走进田间地头,让科学知识渗入百姓生活,让更多农民了解政策导向,让科普教育丰富农家生活。

(一)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优化农业生产模式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海资源丰富,但后备耕地资源有限,加之受季风气候及地形等多种因素影响,农、林、牧、渔多种病虫害频繁发生,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再加之局部地区依旧靠天吃饭,要改变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必须从科学普及入手,《乡约科普》作为“科普之窗”媒介平台之一,可以很好宣传推广福建省农作物优良品种、先进生产模式、新型栽培技术,从而优化农业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高质量现代化建设。

(二)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助力美丽农村振兴发展

现代农业经济的关键是农民科学素质的广泛提高。《福建省“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要求,到2025年,福建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6%,高于全国“超过15%”的发展目标[3]。科学素质提升的重点科普群体依然是农民,因此要充分激发农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让“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这是巩固脱贫攻坚和提升农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举措。《乡约科普》制播内容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方面展开,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技术成果、思想理念通过电视媒介传播给农民,帮助农民转变固旧思想认识,助力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为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供科普支撑。

二、《乡约科普》的传播成效与存在的不足

(一)成效分析

1.新农技术在农村得以有效推广应用。《乡约科普》高度重视内容安排和宣传推广,坚持两手抓。一方面,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福建农业农村现展重大需求,邀请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淡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科研工作者,或做客演播厅,或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通过专家通俗易懂地讲授,展示福建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等7个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种植培育概况及智慧农业大棚、优良瓜果蔬菜等先进栽培技术和品种,为福建发展特色农作物、食(药)用菌、特色园艺(林)植物、特色林木等提供技术支持[4]。另一方面,栏目视频借力“互联网+”新媒体宣传平台,探索以农民为重点宣传群体,通过多平台、多方式、多联动的渠道和形式推广福建先进农业栽培技术,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群体的阅读需求,让更多农民朋友对新品种、新技术产生浓厚兴趣,推动新农技术在农村落地应用。专家授课之后,留下联系方式并建立互动网络,无形之中构建了科技传播与技术辅导平台,促进了科技与农业结合,促进了专家与农民联系,打破了原本科技资源与受众主体相互隔离的格局,形成了开放性、连续性的乡村科普讲坛及远程科普服务网络。2.助力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再上新台阶。《乡约科普》每期视频在“福建科普”微信微博、科普大屏、科普中国等平台进行内容定制化,各平台的影响力逐渐增大,也收获了一定数量的科普“粉丝”。目前,已有“福建科普”“福建教育电视台”等40家公众微信号推送《乡约科普》栏目相关视频;南平一套台、莆田一套台等10多家电视台开设“科普之窗”播放栏目视频;全省科普e站、科普大屏也能实时观看每期视频,全省近5万名科普信息员随时接收、转发。多渠道、多平台的媒体传播,解决了农民朋友农业信息获取难、获取不及时等问题,提升了农村科技传播效果。第11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到2020年底,福建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1.51%,居全国第7位,超过10.56%的平均水平[5]。《乡约科普》为助力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3.成为福建省科协农村科技传播有力抓手。福建省科协开展农村科普工作主要以开办、设立线下农村科技教育培训班、科普画廊、科普e站、科普大屏、科普大篷车等方式或平台传播科技知识。受疫情影响,进村入户的科普方式不适宜当下,农民信息的获取大部分通过电视媒体、手机、广播等社交软件工具。《乡约科普》作为福建省科协全新推出的一档惠农科普电视栏目,为进一步开展农村科技传播注入新鲜血液,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收看防疫知识和农技生产要点,不仅助力疫情防控也服务了春耕生产。《乡约科普》主题选择、录制形式、播出时间等都紧扣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搭建起农业科技与科普的桥梁,打通科技成果转换“最后一公里”。

(二)存在的不足

1.基层组织对栏目宣传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口整体科学素质偏低,先进科学技术接受程度相对较弱,基层科协对农村科技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缺乏面向农村开展科技传播的专(兼)职人员。《乡约科普》甫经推出,虽获得很好关注度,但由于缺乏系统性、专业性科普引导,时常出现农民收听收看栏目时提出的需求未能及时反馈到栏目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栏目组的选题组织与优化调整,同时也制约了供需对接,有效性有所减弱。2.栏目专职科普人才不足。主要表现有:一是栏目制作团队专业性不足。目前,《乡约科普》栏目固定班底(视频编导5人,栏目主持3人)虽然都是播音主持或影视编辑专业出身,但对农村科技传播工作未有深刻了解和认识,也缺乏田间管理操作等经验,在录制过程中台词解说空洞抽象、照本宣科;二是受邀参加栏目录制的专家大部分是科研单位的工作者。这些人员日常需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只能通过远程视频、栏目录制及网络直播等方式进行讲座教学,走进实地场地的技术指导较少。3.栏目供需对接及时性不足。栏目定位是在农忙时传播农技知识,农闲时传播节目节气科普。每年4—6月是春耕农忙时节,《乡约科普》推出水稻春耕、蔬菜育苗、棚栽番茄、春茶采制等关键栽培和种植技术。栏目制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时需求,但对敏锐性农业信息提取较慢、数量不足,供需及时性有待提高。比如,对恶劣性天气导致农田瓜果大面积受灾未提前预判,收到农户反馈后才推出相关内容。4.栏目制作推广经费不足。《乡约科普》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经费从科学技术普及专项资金列支,来源单一,投入较少。经费缺乏导致栏目形式受限,大部分制播工作在演播厅完成,各类专家在田间地头指导录制的画面较少。同时,科学技术传播还需配套相应现代技术装备,因经费有限,现代技术设备进村入户不易,推进困难。

三、进一步办好《乡约科普》的对策

(一)多方联合,营造良好氛围

农业兴方能百业兴。《乡约科普》不仅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宣传支持,而且为帮助农户学习新技术、使用新品种、实施新模式提供学习平台。对此,需有效融合政府农业部门和农业推广单位、各级农业学会、农业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该栏目在农村科技传播工作的开展。

(二)协同合作,形成合力

一方面,提升《乡约科普》制作团队科学素养,夯实制作基础,提升科普知识,让这档乡村科普节目,更加贴近农民生活,更接地气;另一方面,建立科普专家库,组建一支涵盖各级农林牧副渔部门、各类院校及科研院所等,能充分了解本省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掌握农业基本理论和方法,又对农村发展有很深情怀的高水平科普传播队伍。

(三)供需匹配,下沉乡村一线

坚持内容导向,注重农村科技传播的科普语境,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首先,制播内容紧扣春耕备耕、防灾减灾等与农时农事农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其次,加强信息时效性传递,加强各部门联动,快速收集、积极响应农民需求。再次,着重关注农业生产生活、中医药健康等科普,力求覆盖民众生活、工作及学习的方方面面。

(四)加大投入,拓展传播渠道

办好《乡约科普》栏目需要多部门的支持。可考虑在扩大主办单位队伍的同时,共同为栏目增加投入经费。邀请相关龙头企业与公益组织参与栏目的协办,形成合力,使其从农业延伸到家园、农村,从生产拓展到生活、生态,从单一性走向综合性,承载更多的内容,构建更大的平台,实现做强做大。另外,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科普基础设施投入,保障农村科普资源的供给,充分利用科研单位人才资源,全力推进科学普及工作。

四、结束语

科技传播范文篇5

一、新媒体科技传播效果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一)评价指标。关于新媒体科技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以往进行了一些研究,但现在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学者构建的评估体系包括用户认知、情感和态度、用户行为、社会影响和政务微信公众号平台等五个方面;􀁕也有学者构建的评估体系包括传播形式、传播速度、传播规模、科技新闻价值、科技传播价值等主要维度;􀁖构建的微信群讲座传播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平台、讲座、内容三个方面。􀁗设计新媒体科技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关于传播效果的界定观点较多,本文采用赛佛林的界定: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而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变化的程度。􀁘这个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传播活动实现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程度;二是传播活动对受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向与幅度。具体来说包括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四个层面。本文对科技传播效果的界定是科技传播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本文对新媒体科技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借鉴的另一个理论是科技传播的结构系统论,其将科技传播的结构扩展为传统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公众反思科学、公众参与科学、公共科学服务五个阶段。本文把经典的传播效果理论与科技传播的结构系统论结合起来,提出新媒体科技传播效果评价的四大类指标:“公众普及度”“公众理解度”“公众反思度”和“公众行为科学度”。经典传播效果分析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分别对应科技传播的结构系统论的传统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公众反思科学,经典传播效果分析的“行为”则对应科技传播的结构系统论的公众参与科学、公共科学服务。(二)评价方法。关于新媒体科技传播效果评价的方法当前也有一些研究,这些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BP神经网络,对政务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的评价;􀁛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微博信息舆情传播效果的评估;􀁒因子分析方法,对微信群讲座传播效果的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评价。􀁔虽然这些评价方法本身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但各有侧重和优劣势,用在新媒体科技传播效果评价上也处在探索阶段。因此,未来需要尝试使用更多不同的定量评价方法对新媒体科技传播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在进行新媒体科技传播效果评价时,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就方法本身而言并没有好坏和高低之分,关键在于选择的方法是否适合所评价的对象。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如果数据量足够大,能够从数据中搜集到相应的信息,这时用定量研究方法确定权重更为科学;如果数据量不太大,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定权重更为合适;如果数据量很小,相对来说不太适合采用定量评价确定权重的方法。从本文的评价对象看,可以搜集到一定量的数据,因此采用定量评价方法相对更为合适。关于定量评价的方法很多,本文尝试采用熵值法作为新媒体科技传播效果定量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以往还没有应用在传播效果评价领域。熵值法是一种根据评价对象各项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量大小,来确定该项指标权重的一种定量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能够避免专家主观意见的影响,相对更具有客观性。指标的无量纲化采用的是均值法。

二、新媒体科技传播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搜集。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北京、上海和广东具有代表性的科技类微信公众号,选择这三个省市的原因在于其科技实力强、受众科学素质高、新媒体也较为发达。本文评价的具体对象是科技媒体类微信公众号选取对象为科学画报、科技日报等;科技企业类微信公众号选取对象为隆平高科、雷科技、上海旭宇科技等;科技自媒体人选取对象为罗辑思维、科坛春秋等;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类选取对象为上海科技、广东科技等;门户网站科技频道类选取对象为腾讯科技、新浪科技、网易科技等;民间传媒公司类选取对象为果壳网、36氪、虎嗅网等。对于公众的调研采用5分李克特量表。围绕的主要科技传播问题是“人工智能科技传播”。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04份。公众的基本信息为:在年龄结构上,18岁以下占2%,18岁-25岁占59%,26岁-30岁占31%,31岁-40岁占6%,41岁以上占2%;在学历结构上,高中及以下占10%,大专及专科占16%,本科占44%,硕士占28%,博士占2%;在地域结构上,42%现居华东地区、24%居华中地区、16%居华南地区、12%居华北地区、3%居西南地区、2%居东北地区、1%居西北地区。这些公众信息也基本能够反映总体上使用科技类微信公众号获取相关科技信息的公众的结构,所以非随机抽样具有一定代表性。(二)结果分析。通过对调研的数据进行熵值法计算,得出科技类微信公众号科技传播效果各指标的权重(见表1)。从结果可以看出,“公众普及度”在科技类微信公众号科技传播效果中所占权重最高,其次为“公众行为科学度”。从科技传播效果的层级来看,科技类微信公众号的科技传播效果重点在“两端”。如果把各指标映射在一个图中,权重作为纵坐标,层级指标作为横坐标,可以看出科技类微信公众号的科技传播效果呈“U”字形曲线。这与公众了解和学习科技知识的习惯或偏好相关。在新媒体时代,公众每天能够接收到的信息或知识是原来传统媒体的数百倍,大量的信息使公众养成了“略读”习惯,而略读情况下就不可能对所有接收到的科技知识都进行深入理解,因此理解度对公众来说相对就不那么重要了。在略读情况下,低理解度必然会导致低反思度,所以,公众反思度的评价权重更低。反而在公众行为科学度方面,由于对理解度和反思度的重视相对较弱,公众对于一些科技知识,特别是权威的、专业的知识较少去怀疑,而把它作为一种相对科学或真理的东西,甚至按照这些科技知识去行动,这导致了“公众行为科学度”权重的提高。同时,也由于一些不良媒体的虚假宣传,使理解度和反思度不高的群体受到欺骗。所以,对于我国来说,一定要对各类科技传播的主体进行规范和严格管理,保证其传播的科技知识具有科学依据,防止有些组织或个人为了骗取流量、金钱和吸引受众关注而传播虚假或误导性的科技信息,造成不良后果。现阶段我国新媒体科技传播的这种“U”字形曲线除了与新媒体时代科学知识量丰富以及科学技术层出不穷有关外,也与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有关。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飞速发展,国民素质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但由于社会发展太快,以及原来粗放式、要素驱动式发展模式的影响,国民的思维定式有一定的惯性,思维习惯相对落后于社会发展。新时代我国需要通过创新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创新意识和文化的形成需要国民不断提高对于科学理解和反思方面的能力,需要追求更高的自我价值实现。因此这种“U”字形新媒体科技传播曲线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我国急需创新转型的需求,更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各类型科技微信公众号科技传播效果的评价结果(见表2),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在综合传播效果方面,根据得分情况,我们把各科技类微信公众号分为三个梯队。“科技企业”类、“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类微信公众号的科技传播效果排在第一梯队。其中,“科技企业”类(隆平高科、雷科技、上海旭宇科技等)微信公众号科技传播效果最好,“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类(上海科技、广东科技等)次之。形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科技企业拥有自己核心的科技成果,所以它的“行为科学度”得分最高,其次为“公众反思度”。我国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拥有更高的权威性和广泛性,并且也需要承担一定的科学普及职能,因此,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在“行为科学度”得分与“公众普及度”得分两项上相对较高。“门户网站”类(腾讯科技、新浪科技、网易科技等)、“科技媒体”类(科学画报、《科技日报》等)和“民间传媒公司”类(果壳网、36氪、虎嗅网等)科技传播效果排在第二梯队。第二梯队中,门户网站类和民间传媒公司类在“公众理解度”方面得分最高,因为他们有更多与受众互动的手段和方法;科技媒体类在“公众普及度”方面得分更高,这是由科技媒体的定位和目标所决定的。“科技自媒体人”类(罗辑思维、科坛春秋等)微信公众号的科技传播效果排在最末,它在“公众理解度”方面得分较高,但在“公众普及度”和“公众反思度”方面得分较低。这种结果也在意料之中,科技自媒体人进行科技传播时其形式、方法和手段更“平易近人”,粉丝更多,使得“公众理解度”得分较高;但因其专业领域和范围较窄、权威性不足,使得“公众普及度”和“公众反思度”得分较低。在科技传播效果的“公众普及度”方面,“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类(上海科技、广东科技等)和“科技企业”类(隆平高科、雷科技、上海旭宇科技等)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最好,“科技自媒体人”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排在最后。在科技传播效果的“公众理解度”方面,科技传播效果最好的是“民间传媒公司”类(果壳网、36氪、虎嗅网等),科技传播效果排名最低的是“科技媒体”类(科学画报、《科技日报》等),但两者差距很小,得分只差5%左右。在科技传播效果的“公众反思度”方面,科技传播效果最好的微信公众号分别是“科技企业”类(隆平高科、雷科技、上海旭宇科技等)和“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类(上海科技、广东科技等),而“民间传媒公司”类(果壳网、36氪、虎嗅网等)的科技传播效果排在最后。在科技传播对“公众行为科学度”方面,同样是“科技企业”类(隆平高科、雷科技、上海旭宇科技等)和“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类(上海科技、广东科技等)微信公众号排前两位,与科技的综合传播效果排位相同。

三、结论和建议

科技传播范文篇6

1科技期刊传播的历史变革

在漫长的科技发展史上,纸质印刷出版物曾经是人类获取科技信息和知识的唯一途径。从17世纪60年代开始,纸质科技期刊就承担起了传播科技知识的重任,直到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传播的兴起,纸媒传播逐渐式微。从纸媒传播路径来看,期刊编辑部通过作者获取信息,再进行编辑、加工输出科技期刊,经过印刷、发行等程序后,读者可以直接订购获得期刊,或者在图书馆查阅相关期刊。从这一传播特征看,纸质化的科技期刊在传播过程中占据中心地位,作者、编辑、读者的诉求均通过纸质刊物实现。在纸媒时代,科技期刊的传播路径较为单一,以纸质刊物的发行和流转为主。在这一模式下,科技期刊的管理者重点关注读者订阅量、广告投放量等数据,由于目标用户较为集中,期刊传播的收益与效率也较为稳定。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信息科技快速发展,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线上传播逐渐成为大众便捷获取信息的主流模式。在国家知识网络传播基础工程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加入网络出版数据库,线上检索、线上阅读、网络下载等互联网传播模式日趋普及。在网络化传播初期,科技期刊在内容定稿出版后,会与期刊数据库进行数据对接,将期刊内的电子化内容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在这一阶段,网络作为期刊线上传播的平台,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因而大大提升了科技期刊的传播力。从内容看,网络化的期刊内容与纸质期刊并无差别,两者所针对的用户群体也较为一致。但是,用户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即其已经从传统的内容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信息检索者,在科技知识传播过程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加。在知识数据库商业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商业出版机构企图对期刊资源进行垄断,但是更为开放的网络环境催生了OA(openaccess,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能够通过公开免费的渠道,享受论文评审、发表、下载、交流等相关服务,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知识传播成本,提升了科技创新效率。由于出版形式的多样化和用户习惯的个性化,科技期刊在数字时代的传播持续发生深刻变革。虽然以学术为主的内容评审、编辑、出版等流程大体未变,但是对用户需求的把控和融媒体化传播手段的创新,正成为科技期刊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方向[2]。

2媒介融合时代科技期刊传播问题

2.1媒介融合不深入

在媒介融合时代,多元化的网络平台和技术工具为科技期刊的传播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媒介融合不深入,传播模式过于僵化的问题。在互联网环境中,科技期刊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大多科技期刊通过网络传播的模式还停留在“线上+线下”同质化内容分发的阶段。由于纸质刊物出版需要经历论文的评审、编辑、排版、发行等诸多程序,为了保障内容的准确性和网络传播的内部合规性,众多期刊会在纸质刊物完全出版后再将数据上传至网络平台。以笔者所属单位主办的科技期刊《工程爆破》为例,亦是在纸质清样传至印刷厂之后,才会将数据发送至网络平台。在这种模式下,网络平台仅作为一个线上获取内容的工具性平台,尚未发挥其高效传播、多元互动的优势[3]。也有部分期刊上线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但相关平台的传播内容仍然与正式出版物没有差别。可以看出,目前科技期刊的媒介融合实践,还停留在“纸媒+网络平台+新媒体”的同质化内容传播阶段,即信息传播仅仅为多种渠道的简单组合,尚未考虑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未充分发挥不同媒体平台的优势,形成融合性的传播合力。

2.2传播内容不精准

在媒介融合时代,不同的传播平台适用于不同的用户场景。网页端的传播,更适应于办公化、集中化的工作场景,用户会通过网页、客户端等获取完整的学术内容,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移动端的传播,更适用于碎片化的场景,用户更偏向于利用较短的时间获取精华性内容,且对内容的视觉冲击力要求较高。在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移动新媒体终端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科技期刊在此类平台传播的过程中,学术性的原版内容显然不太符合用户的需求场景。从内容本身看,科技性文献的篇幅较长,且以文字为主,这与碎片化的应用场景不相吻合,将其在移动端平台进行投放,容易产生用户的视觉疲劳,传播效率较低;从传播环境看,在流量经济时代,多元化的新媒体均在通过内容的优化、热点的营销来提升自身影响力,科技期刊运营者如果仅以学术原文作为传播内容,将难以提升用户的粘性,从而在传播竞争中逐渐失去竞争力。由此可见,目前科技期刊尚未针对多元媒体平台制定精准的传播策略,在内容上缺乏差异化创新,融媒体传播力较差。

2.3传播过程缺互动

在媒介融合时代,用户已经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的主动检索者和市场的参与者,只有牢牢把握用户的核心诉求,开展广泛的多维互动,提供多元化服务,才能够提升传播效益。但是从目前科技期刊的传播情况看,其单一化、被动化的传播模式尚未关注用户需求,传播过程流于形式,缺乏有效互动和增值服务。例如,在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中,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新媒体运营流程不规范,平台的内容传播往往局限在每几日更新一篇文章,每月一次期刊目录的层面。在平台相关页面中,缺乏对内容的精准分类,也缺乏相应的图片、引导关注图标等,整体的传播界面较为僵化、单一。由于人力、技术等相关条件的限制,用户在平台的留言往往难以得到回复,双方之间互动的频次极低。此外,大多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更新频率较低,部分账号由于长时间未更新被平台“销号”,或者成为无人问津的“僵尸号”。

3媒介融合时代科技期刊传播策略

3.1版权思维:网络超前首发

在媒介融合时代,信息快速传播需要更高效的科技期刊内部编审流程,也需要期刊管理者更强的版权意识。科技期刊应当树立版权思维,对于自身所掌握的优质内容,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首发进行认定,从而不断聚集高质量科技信息,提升自身的内容竞争力。从科技期刊运营流程而言,应当建立起涵盖内部编辑、网络首发、整合传播等为一体的高效管理流程[4]。第一,在内部编辑层面,应当提升内部的编审效率,明确文章的质量要求和评审规则,对于符合条件的过审文章,在确定其内容之后就纳入到网络首发的流程之中,从而减少了等待纸质出版的时间。第二,在网络首发层面,应当加强与相关网络数据库的合作,通过设置相关账号,自主进行内容的上传和输出,从而提升网络首发的主动性。第三,在整合传播层面,应当进一步提升网络首发的内容传播力,通过网络数据库、新媒体平台等多渠道进行宣传,从而使网络首发成为科技期刊传播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切实提升版权实力的有效途径。

3.2用户思维:全媒体多元传播

用户已经逐渐在媒体传播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科技期刊应当进一步挖掘用户需求,结合自身的内容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加高品质的内容,并根据不同的媒体类型确定差异化的传播策略,形成“网页端做品质,新媒体端做流量,移动端做生态”的传播策略。第一,在网页端,用户更关注内容的精准性和权威性,应当进一步加强官方网页的建设,将相关期刊数据、文章导入,从而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内容和信息。此外,在专业化数据库中,增加相关的专题页面,增强科技期刊的曝光率,从而树立起专业、权威的期刊形象。第二,在新媒体端,用户往往通过碎片化时间获取信息,应当深入研究用户的阅读习惯和传播环境,将科技期刊的部分内容以更加简洁、生动的形式呈现,并配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信息感知,通过多媒体传播优化用户体验[5]。第三,在移动端,用户日常生活均与智能化设备相联系,应当进一步完善科技期刊传播生态,搭建“知识+故事+社群”的传播矩阵,使用户在多元平台中获取权威知识,并从科技故事、科研故事中感受期刊所传播的人文魅力,最终以社群的形式不断提升期刊影响力,从而使用户粘性进一步增强。

3.3服务思维:智能化知识服务

科技期刊的主要用户是科技工作者、创新者,应当进一步强化服务思维,搭建涵盖检索服务、定制服务、常态化服务等为一体的服务体系。第一,在检索服务上,科技期刊应当对其所对应的领域进行深耕,建立起涵盖主要数据、信息、期刊等为一体的综合数据库,使用户能够在科研过程中充分利用其数据库获取基础资料,从而进一步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力。第二,在定制服务上,针对用户所提出的个性化、专业化诉求,科技期刊应当组建一支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对用户进行“一对一”的精准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自身为用户服务的能力。第三,在常态化服务上,科技期刊应当在技术方面加强创新,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尖端科技,以智能化服务为目标,推出智能客服、知识助理、问答机器人等在线智能化服务工具,从而为用户提供全天候、高效率的综合服务[6]。此外,在数据算法的支持下,还可以针对用户的浏览习惯、关注领域等,为用户进行精准的内容推送,使用户能够在智能化精准服务中感知科技期刊的人性化关怀。

科技传播范文篇7

一、收集科技新知识成果

有效的科技新知识成果包括各种新的理论观点、发现创造、技术应用、实践方法、工艺改革、成果实例等,而这些科技新知识成果均由作者(或权利者等)通过科技期刊予以记录、公开和分享,这是科技期刊最大的社会功能。因此作为科技期刊社会功能的具体执行者,科技编辑无论是处理作者的投稿,还是对作者进行组稿,其工作过程本身就是收集科技新知识成果、继而审查科技新知识成果、处理科技新知识成果、传播科技新知识成果的过程,而其中最为首要的作用就是收集科技新知识成果,因为没有开始的收集,就谈不上后续的处理工序,也就更无法达到科技期刊承担传播科技新知识成果的平台作用和社会进步的功能。科技编辑的职责之一,如同战场上的情报员,必须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动态世界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敏锐的感觉去时时发现科技更新和技术进步的发展及现状,不断捕捉和收集到日新月异的科技新知识成果来源,以便可以连续不断地运营科技期刊这个传播平台,完成社会赋予的科技新知识成果传播功能,造福于社会,并以此不断促使科技知识的更新换代,形成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共振互励。这不仅需要科技编辑具有收集科技新知识成果或动态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在处理投稿和主动组稿的过程中去伪存真,发现真正的科技新知识成果,更需要其具备行业科技知识的专业素养,在浩瀚的各种科技新知识来源中,找到符合自身科技期刊所需要的科技新知识成果,以保证自身科技期刊有效运营的社会性和经济性。

二、判断科技新知识成果的新颖性

科技编辑完成科技新知识成果(稿件)的收集(投稿和约稿)作用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收集到的科技稿件进行新颖性判断[5~7]。面对繁复的各种专业技术内容和晦涩的图表公式数据,科技编辑要发挥的作用就是透过这些表象去发现和挖掘其中的科学技术新颖点,即对这些科技稿件进行创新性审核(科技编辑对稿件的选题审核、作者审核、文体审核、基金审核、参考文献审核等其他形式审查不在本文论述之中)。所谓科技新颖点(新颖性),意其科技稿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科技创新性,才是体现其具备学术价值的重要标杆,包括新理论、新见解、新方法、新工艺及新进展等方面。科技编辑必须对这些科技稿件的学术价值以及可能会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作出有效判断,进而才可以做到采用有效的科技稿件来源进行有效的深度质量加工,编发最为有效的科技稿件文体,传播有效的科技新知识成果内容,达到最有效的社会和经济目的。这种创新性审核具体包括:该科技稿件内容是否真的新颖;稿件作者是否有新的独特见解,研究所用的技术、使用的方法是否新颖;研究结论是否与他人同类文献雷同;作者的稿件是否存在侵犯他人著作权等方面的行为;作者的稿件是否存在一稿多投、一稿多登的情况。科技期刊编辑综合以上情况就可大致判断出这些稿件是否具备创新性。判断稿件是否具备科技新颖性的过程,是检验科技期刊编辑自身科技知识素养的过程,这不是简单的以学历就可胜任、称职的过程。对于科技新知识新颖性的判断,要求科技期刊编辑具备非常宽广的本行业跨学科专业知识概念、多年积累的本行业科技发展概况和现状信息、深厚的涉及到本行业各个学科的专家人脉关系。对于科技稿件是否真正具备新颖性的判断结论,决定了该稿件是否可以被采用,决定了其是否具有被传播的意义,自然也会对作者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必须谨慎使用自己采编科技稿件的权利,既不能错过有新颖性的科技稿件来源,也不能放任已经失去再传播意义的科技旧闻稿件或根本就是伪科技知识稿件进入到科技期刊的传播渠道中。

三、发现科技新知识成果的价值

科技知识成果的新颖性,不一定具有实用价值。新颖性的知识点,可能具有学术讨论意义,但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新知识成果,才具有更多的推广价值和分享借鉴的传播意义。在判断、确定科技稿件的新颖性并初步决定采用后,科技编辑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发现该稿件的科技实用价值性。所谓科技知识成果的实用价值,是指经过科学研究或技术创新所得到的成果,必须符合“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的一致性要求。在确定科技知识成果的实用性方面,又必须同时满足“可检验性、具备实施条件、被社会或行业所需要”这3个条件。因此为了所传播的科技新知识成果具有可以优先推广的意义,为了保证科技稿件具有科技价值性,就需要对稿件进行科学性审核。对科技稿件的科学性审核,是确定其材料来源确凿、方法使用科学、观点见解正确、结构层次合理、逻辑叙述严密,以及实验数据真实可靠,过程结论能够经得起推敲。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该材料来源是否真实可靠。(2)其引用的资料和数据是否真实可靠。(3)其所得结论和评论是否能够反映客观真实及其规律。(4)不同主体使用同一技术或方法后是否能够获得一致或类似的结果和结论。(5)该研究结果能否与他人同类研究结果进行比较。(6)该科技稿件本身是否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论证透彻并推导合理等。在上述各种方法中,判断稿件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最根本途径是看其是否具备可检验性。因此科技编辑对任何新知识成果的科学性判断均必须以此为硬性指标和原则,这就要求科技编辑除了运用上述方法对稿件进行综合判断以外,还必须广泛征询听取行业专家和相关学科技术权威的评价和意见,并尽可能结合专家意见对作者进行多角度的质疑式沟通交流,以获得愈发清晰的技术性概念并最终形成判断结论。实用性的另一个要求是被社会或行业所需求,这一点要求科技编辑必须对自身科技期刊所处行业的科学和技术现状非常熟悉,清晰了解行业内各种专业技术领域的科技动态,并可以借助行业专家群体及时获得多方面的技术论证和答疑。同时对稿件进行科学性审核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是将不同的科技稿件进行质量归类,以便科技编辑将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能够对不同质量类型的稿件处理进行有效合理的资源分配,达到科技编辑个人最佳的工作效率和科技期刊运营最优的传播目的。稿件的科学性审核是科技期刊进行内部审核的重点部分,科技编辑在对稿件进行初步审查时,需要对那些资料来源可靠、引用数据可靠、成果可靠、但实验条件表述不清、研究方法表述不全面、分析表述含糊笼统、结论不能充分表达研究目的的科技稿件予以特别注意。只要该稿件材料来源、数据、成果及可检验性真实有效,并且编辑经综合分析认为其具有推广价值,则该稿件就基本具备通过科学性审核的资格;而那些表述不清、不全面、含糊笼统、结论无力的不足部分,则可以依靠编辑在后续工作流程中去发挥校正、改造和完善稿件内容的作用。

四、校正和规范科技新知识成果传播的内容

科技编辑所面对的各种科技稿件,都充满了五花八门的技术术语、图形、表格、公式、数据、计量单位和图标等。科技编辑在处理科技稿件时,要使之达到科技期刊的规范性标准要求,稿件中的术语表达要准确符合规范,文字要清晰明了;图表格式、公式单位、计量图标等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其中的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图题、表题以及参考文献需要符合国际检索系统要求等。另外还有很多的科技稿件在表达方面出现重大瑕疵,主要反映在其主题和内容对应出现歧义、整体文章结构布置缺乏重心、表述层次含糊笼统、论证逻辑不清晰、结论不能回应过程等,这就要求科技编辑在丝毫不影响作者意图和稿件本意的前提下,对稿件整体的主题、结构、段落、层次等内容要求作者或协助其重新进行编排处理,对表述、论证和结论进行通顺的语言修饰和逻辑梳理,行使科技编辑协助作者对稿件的改造和完善作用。这些都属于科技期刊编辑对进入编发流程的稿件进行规范性审核的内容,其结果与否反映出科技编辑的专业知识水准和业务水平高低。这就要求科技编辑首先具备筛选基本符合传播要求有潜质科技稿件的眼光,其次具有挑剔的编辑专业态度和扎实的职业技巧,然后具有对科技稿件进行技术型读者角度审阅的视角,以及见多识广掌握科技论文通篇布局的能力。

五、帮助提升科技新知识成果的质量

科技编辑在对科技稿件进行校正和规范性处理时,往往会发现稿件整体内容似乎还没有完全令人满意,还未充分达到“先进性”的要求,还具有提升科技成果质量的空间。此时科技编辑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帮助作者提升稿件质量。首先,科技编辑要厘清外审专家对该稿件的评审要点,确认影响稿件质量的缺陷所在,然后与作者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联系,促使专家意见和作者自身的认知尽最大可能形成统一,要求作者有针对性的补充最新、全面、有效的观点、论述、论证、论据、实例和数据等,充实丰满稿件的科学和技术内涵。然后对稿件整体再次进行规范性的处理和校正,将稿件整体提升到作者和科技编辑都比较满意的质量高度。科技编辑这种可以帮助作者共同提升稿件质量水平的能力,取决于其自身具备评审行业科技论文方面的专业知识厚度和广度、与行业各专业领域技术人员进行深度技术沟通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讨论能力,以及善于处理不同学识、不同个性、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的本事。

六、加快科技新知识成果传播的时效

科技期刊对任何科技新知识成果的传播,必须同时具备新颖、科学、时效等要素才可以说达到了其自身的社会功能定位。一个有效的科技知识成果,具备了新颖性和价值性,但如果不能快速传播出去进行社会化验证和实用推广,那这个知识成果至少就失去了一部分的传播意义。在当今这个新观念新科技新应用呈爆发式扩散的时代,科技新知识成果的快速传播就是科技期刊社会生命力的体现,也是科技期刊同业竞争力的保证,更是科技期刊达到经济目的的内在动力。因此,科技编辑在完成本身既定的审、编职责时,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按照科技稿件的质量和实用性分类,优先处理最具传播时效要求即被社会和行业急迫需求的稿件,如在2020年初的全球性传染性疾病爆发初期,世界顶级科技期刊从接稿到发表的处理周期可以快到令专业科技编辑吃惊的速度,从而及时对社会大众和卫健行业提供了病毒分析成果和药物诊治策略(2)根据不同传播时效要求和不同技术质量等级的稿件分类,主动及时调整科技期刊的版期计划和版面安排,优先刊发技术成果质量上乘、社会传播需求空间广大、行业经济效益明显的科技成果稿件。(3)主动加快自身对科技稿件的处理进度,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尽最大可能缩短处理周期。(4)主动协调或协助所有环节,共同缩短审稿、编辑、排版、校对、刊印、发行等一系列流程周期。科技期刊编辑作为科技期刊传播功能的具体执行者,想方设法主动为作者和社会之间提供快速高效的科技成果传播服务,充分体现了科技期刊编辑对科技期刊必须满足传播时效要求的主动促进作用,体现了科技期刊编辑对科技期刊的主人公理念和对作者及社会服务的贡献精神,具有强烈的“以效率抢市场,以市场促效益,以效益保生存,以生存赢发展”的社会竞争力。

科技传播范文篇8

在20世纪即将翻过最后一页之际,“近代科技传播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8月15~20日在绿树如云的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世界各国的40余位学者集聚一堂。分别从不同侧面,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哲学等多种方法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1近代科技传播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科技传播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之一。如何评价近代科技传播过程中中方地位的问题引起众多与会者的关注。美国学者认为,近代科技传播主要是由西方传人中国,但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是由东方传向西方。有的学者提出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既有被动,也有较主动的时候,中方不是完全的被动,传统的东西也不是一下子被改变的。许多改变是中方主动选择、适应的结果。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踏上特殊的近代化道路的,而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则是这种演变的缩影。另有学者强调,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看待传统,分析传统中缺少哪些现代成分,并指出缺少科学精神是传统的一重大缺陷。时至今日,仍面临从缺少科学的文化向科学文化转型的任务,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合流是一个必然趋势。关于近代科学在中国传播与中国反应的阶段问题,有学者从总体上作了如下划分:从1582年利玛窦来华至1757年乾隆禁教为第一阶段,从近代史开端的1840年至1900年为第二阶段,本世纪前20年和“五四”时期是为近代科学的全面移植奠定思想和物质基础的第三阶段。有的学者提出在这3个阶段之前应还有一个阶段,即鸦片战争前后,世界史地知识的引进和更合理的世界历史观念的输人以及中国有识之士对这些知识和观念的吸收采纳的独特阶段。近代科技在中国传播的途径是多样的。有的学者认为在19世纪,传教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一环,且因组织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体系,如广学会体系、内地会体系等。有的学者则以近代博览会事业在中国的发展为透视点,从一个新的侧面研究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史。认为中国官方和民间对博览会的认识经历了从玄奇到邦交再到商利和文明交流的若干阶段,随着对博览会社会功能认识的逐步加深,开始以博览会作为传播科技和文明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无可置疑,近代科技传播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些与会代表从纵的方面对不同历史时段进行了考察。有的学者分析了洋务运动时期的科技传播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关系,认为这一时期的科技传播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政治产生了变革性的历史影响。有些学者则分别分析了西方现代化和近代西方科技译著对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人士的影响。对于“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效应的评价,有的学者认为“赛先生”二仁要体现在思想方法上而不在科技上,后来则走上整理国故与国史辩之途.另一些代表从横的社会层面对近代科技传播的影响予以分析。有学者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能忽视科学技术给生活方式带来的负面效应。在经济方面,有的学者认为民国时期科学技术的大量应用与发展促进了发明创造,推动了产业结构的改善,创造了一批名牌产品,增强了民族工业对外资企业的竞争力,是民国时期经济获得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民国时期科技及其应用水平仍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及其在华企业。另有学者从文化学的角度认为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是近代中国文化递进媲变的关键因素之一。还有些代表细致分析了某些具体学科技术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的学者认为近代西方矿冶技术知识的传播不但促进了中国矿冶业本身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亦是长期以来对封建势力所固守的封闭、僵化的思想文化藩篱造成的有力冲击。有的学者认为西方实验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推动了农业教育的改革,引进了大量的优良物种、农业机械,并指出西方近代农学的传人的观念层面冲击了中国知识分子“士不习农”的旧观念,引人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2西学东渐与各学科技术引进

从各学科技术发展史的角度对西学东渐的影响加以具体考察是本次会议呈现出的一个鲜明特色。在物理学方面,有学者认为近代物理学并非古代物理学的直接继承,而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在整个过程中,我国对科学知识的探讨胜于对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追求。作者进一步阐述近代物理学是近代科学中的先驱学科,它所引起的思想方法上的变革尤其是对哲学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化学方面,有学者分析了近代化学发展轨迹并对中西化学思想作了比较。认为中国化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经验性和近代科学意义上的理论系统阶段。理论系统阶段的理论基础、方法、科学规范基本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在这个意义上,近代中国化学与西方缺少可比性。作者转而将中国古代炼丹术与西方炼金术予以比较,对中国炼丹范式未能走向近代化学的原因作了剖析。在近代造船业方面,有学者认为引进西方技术建厂造船,创办翻译馆出版科技译作,创建船政学堂及派遣留学生是中国学习西方造船技术的3条有效途径。在近代海军教育方面,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近代海军教育是随洋务运动而兴起的,是“师夷长技”的一项重要内容。作者还通过对福州船政学堂的具体考察,指出近代海军教育不但培养了各种专业人才,促进了海军的发展,且对我国近代的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技传播范文篇9

传统的图书、期刊、电台等在传播科技知识方面,则相对较弱,无论是哪一类比例都不高。3.不同的群体对科技知识内容的选择侧重点有所不同年龄越低,兴趣爱好越广泛,选择面越宽,而年龄越大,则越倾向于民生科技。如50%的中学生认为学习科技知识的主要原因是对科技知识感兴趣。大学生认为学习科技知识的主要原因中,63.4%是有益于生产、生活,58.5%是丰富生活、保持身体健康。普通市民组,80%的认为学习科技知识主要原因是有益于生产、生活,65.8%是丰富生活、保持身体健康。4.市民普遍认识到科技知识的传播对城市建设很有好处市民们普遍认为大众科技知识的传播对城市建设的主要好处,应是让市民参与到关于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决策过程中来。5.对市民学习科技知识的态度满意度总体不高如,中学生组中有50%的比较满意;大学生组中有31.7%的比较满意;普通市民组中有50%的比较满意。同时,市民参与科技宣传的积极性也不高,如在中学生组中,有时间就参加和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各占50%的比例;大学生组有68.5%的是参加自己感兴趣的,29%的是有时间就参加;普通市民组有65%的是有时间就参加。

通过对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在目前成都城市建设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大众传媒设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较大作用。但大众传媒在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上,其作用还远未充分发挥,还有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1.成都市政府应重视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的重要作用,为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地方媒体大力传播科技知识,并给予政策支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借助这股强劲的东风,成都市政府应着力打造地方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平台。据笔者了解,成都市的市级、县区级电视台都没有专门的科技频道,也极少有与科技相关的栏目;而报纸、电台也没有专门的版面、栏目。主要原因当然有科技传播人才的匮乏和资金的短缺,但笔者认为,更多的是对科技传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政府应积极采取行动,引导媒体发挥科技传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科学传播氛围。在这方面,应向武汉市学习,同样是市级电视台,武汉电视台在政府的支持下,倾全台之力,努力打造一流的大型科普栏目《科技之光》。如今《科技之光》已成为武汉市在“科教兴国”战略中亮出的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2.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要全面创新,立足本土、贴近民生,充分利用不同媒体的特点成都不同种类的大众传媒,在科技传播上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本地报纸尤其是都市报与电视媒体,在科技传播上成绩相对突出。虽然这些媒体没有专门的科技版面和电视栏目,但每一次重大的科技事件、科技活动,报纸均在头版浓墨重彩地进行宣传报道;电视则在新闻节目的重要时段进行重点报道。尤其是都市报,有些版面,如健康版,常常介绍与人们健康相关的科技知识,而房产、汽车、家居等专刊,也不时介绍与房产、汽车、居家相关的科学知识;与之相比,广播、杂志在科技传播上的成绩则明显不足。成都有着丰富的科技资源,如成都有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的故乡;另外,国内外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校、机构都落户成都。这些都为科技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本地大众传媒在科技传播方面,就应首先打好本土化战略,传播与百姓利益、与城市建设相关的民生科技。3.媒体、科技界和市民三方有效互动,增强大众传媒科技传播的效果从大众传播学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在传播过程中,从来就不是媒体的单方面行动,它必然涉及到与受众的联系。然而事实上,电台和电视中科普节目往往是题材雷同、节目制作较粗糙,节目播出时段不当,很少考虑公众的真实需求。报纸很多限于新闻报道,以消息的形式出现,形式呆板,内容枯燥。科普杂志和小说缺少内容新颖、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之作。

大众媒体要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寻找大众关注的热点题材,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科技传播的重任。另一方面,媒体也应与科技界密切合作。媒体不能及时传播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甚至误读、误解科技。而大众传媒超强的传播功能,或许稍不注意,就会带来事与愿违的效果,导致科学界缺乏对媒体的信任。正如王大明所说:“科技传播并不是大众传媒的天然职责,需要科学技术的主体力量——科学共同体与媒体携手合作,来推动社会公众的科技传播工作。”①大众媒体是科技界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大众媒体要及时与科技界联系,及时传播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同时也要及时搜集公众的反馈信息,了解公众的关注点。公众也应积极参与到科技传播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以适应现代化的都市生活。

本文作者:许建华工作单位:成都大学

科技传播范文篇10

农业科技传播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科技传播最早的起源之一。农业科技传播的目的是将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传递给受众,基于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将“私有知识冶转化为“社会共享知识冶的方法,最终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农业科技传播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最主要的桥梁和纽带,能够推动农业科技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务工,农业科技更新速度加快,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农业科技需要。因此,要从我国农业、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可行地推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自十一五以来,国家建立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体系,覆盖了60多种农作物,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汾阳综合试验站自2008年加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承担了谷子轻简高效生产技术与示范、丘陵旱薄区谷子糜子增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谷子糜子大众化食品加工技术研发、谷子糜子特异资源创新和育种创新能力提升、谷子糜子主要病虫害动态及防控技术研发示范、谷子糜子抗旱耐瘠薄栽培生理研究、谷子糜子产业信息与政策研究等多项任务。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团队成员及示范县技术骨干,结合各示范县农业局的培训活动,根据农民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特点,采取集中会议培训、田间现场观摩会、专题讲座、座谈会、田间巡回指导、现场指导、入户培训、科技下乡、印发宣传资料、出版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宣传、网络电话沟通等多种形式,共同对试验站的服务区内对象进行培训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业法律法规、谷子糜子新品种介绍、轻简化栽培、抗旱播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病虫害防”、加工贮藏等。农业科技传播的对象主要是农户、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企业、基地负责人、技术骨干、乡村干部、部分农业主管部门。

2农业科技传播的机制创新

农业科技推广是关系农业、农村、农民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国家对农业科技推广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已经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运行正常、能够基本满足需求的农业科技推广技术体系,对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另外,全国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也进行了很多探索与实践,创新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方式和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南平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冶、宝鸡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冶、河北的“农业科技传播站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传播模式。在适应当前形势、满足农民需求、促进农业发展的前提下,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在农、科、教统筹,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培育了一批典型,如各种类型的技术经济服务组织建设、行业学会渊协会冤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等。总之,这些农业技术推广的创新不但满足农民的需要,促进了农业发展,也丰富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农业科技传播学科建设奠定了实践基础。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非公益性的农业科技传播方式也逐渐出现,并发展壮大。先后涌现出了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模式等成功事例,对国家公益性农业科技传播体系进行了很好的补充。近几年,吕梁市着手绿色谷子生产基地建设,进行绿色认证,提升吕梁以谷子为首的绿色杂粮产业,汾阳试验站本着为地方谷子产业提供技术支持的思路,以市政府和各县农委的农业技术推广站搭建的基地建设和农技推广平台,做一些具体的农业科技传播指导工作,重点在基地内示范推广“谷子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冶,负责技术培训和谷子生长阶段的跟踪技术指导。借助各示范县农委的行政优势,布置“绿色谷子冶及“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冶示范基地,配合试验站的品种和技术优势,完成农业科技传播和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汾阳试验站在各县的绿色谷子基地集中搞26.7hm2的“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冶示范,通过技术培训,向全部基地辐射推广。各县通过行政指导基地农户与当地的合作社和杂粮加工企业签订优质优价收购协议,吕梁市政府和各县政府给予谷地1500元/hm2的种植补贴,鼓励农户参与绿色谷子的种植曰构建质量追踪体系,使“绿色谷子冶从生产、运输、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实现质量安全。在推广过程中,其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院一是汾阳试验站各示范县的技术骨干都是各县农业局局长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土肥站或植保站人员,技术示范与当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以及农民需求紧密结合,与各示范县农委协作,按当地需求规划基地,具体落实到进村入户,适当集中连片。二是以试验站站长为技术总指导,以团队成员、示范县技术骨干为主成立技术指导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开展优良品种引进、配方肥配置、耕种机具选型及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全过程技术培训和指导。三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将整地播种、肥水管理、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收获等环节统一,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农业科技传播方式及应用情况

3.1现场传播方式主要包括技术培训会、现场观摩会、新闻会、广场宣传与咨询

、田间地头现场指导以及各种农业节庆、农业成就展示等大型现场活动等方式。现场传播的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获得较好的现场展示效果,直观生动,辐射和带动能力非常强。但现场传播的方式对资金、技术、组织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多用于重大技术的推广。汾阳综合试验站将谷子新品种、轻简化栽培技术、无公害、绿色谷子种植技术传授于示范点、示范村,然后辐射到其他村,周边人群十分羡慕并学习项目示范村农民的种植技术,周边村民反应项目村村民的种植技术和收益要比其他村子高的多。媒体的报道在当地周边起到了很大的宣传和推动作用。

3.1.1集中会议传播。在专业合作社、涉农公司、家庭农场、企业、基地负责人、技术骨干、乡村干部、部分农业主管部门技术人员、种植大户、农民等群体内开展农业科技传播工作。汾阳综合试验站每年冬、春农闲季节协同吕梁市、汾阳市、孝义市、交口县、柳林县、石楼县、临县、兴县等地方农业委员会组织大型培训、专题讲座、座谈会等,传播内容涉及谷子无公害生产技术、病虫害防”、轻简化栽培技术及加工储运等,这种依托当地农业生产单位合作组织的农业科技传播能最大限度地组织种植户,使原本分散、不易组织的农民坐到一起,在这种规模较大的培训会上,能把农业科技知识更广泛地普及,并能接收整合大量来自基层农户的信息,有利于农业科研工作者和广大一线种植户间进行面对面交流,使科技直接落实到田间、农户,也使农业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直接反馈给科研人员。这种大信息量、集中式的交流互动,为农业科技的实际推广应用提供了一条有利的途径。

3.1.2现场指导传播。在春种、夏管、秋收季节,根据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等需求对除草剂的应用、播种机的调试、免间苗栽培技术、绿色谷子栽培技术、小米加工贮藏等科技,直接到现场指导,并通过电话、网络、邮件等方式进行技术跟踪服务,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3.1.3针对特性问题传播。在生育期发现有病害、虫害、倒伏等实际问题,利用岗位人员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针对性传播。

3.1.4针对特殊阶段传播。遇特殊阶段或极端气候条件,如苗期干旱谷子不扎根,后期雨水多、低温等,及时指导农户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3.2媒体传播方式

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多媒体、电话、网络、邮件等多种媒体传播方式,为确保农业科技能快速进村、入户、到田,汾阳综合试验站人员多次利用媒体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传授给当地农技人员及广大农民,有针对性地展示新品种与先进农业技术,处理解决眼前的切实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地区村委会采用喇叭传播、逐户通知的方式,解决好农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保证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农户。自体系成立以来,在吕梁市举办集中会议培训和现场观摩等传播活动时,应用了广播、电视、多媒体、互联网等多种媒体传播,主要有吕梁市各示范点轻简化栽培技术、绿色谷子栽培技术等技术培训会曰汾阳坡头示范点农民素质培训会曰柳林西垣示范点技术培训会曰汾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日培训活动曰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日观摩活动曰院推广处及吕梁市种子现场观摩会曰柳林西垣示范基地现场观摩会曰吕梁市各示范点组织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加工企业等现场观摩会。

3.3书面传播方式

书面传播方式主要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印发的小册子和宣传资料,是在乡镇农民中传播农业技术等信息的材料。成本低廉,传播的信息针对性强,适应性、可操作性强,能进行深度介绍讲解,效果显著,相比其他传播媒体,此种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能反复传播。如山西省谷子区划及新品种介绍、谷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谷子的营养与食品、糜米苦荞黄酒、谷子主要病虫害及防”技术、谷子杂交种及栽培技术要点等宣传资料,内容精炼,方便实用,印刷成本低,发放效果快。还有针对特殊阶段、特殊问题编发的应对措施与方案,如院抗旱播种应急方案、谷子病虫害防”方案、汾阳市示范基地大风冰雹灾害调查和应急补救方案、秋旱的预防及田间管理指导等,都及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