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团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4:55:41

剧团范文篇1

一、柳洲村花鼓剧团的历史发展轨迹

柳洲村业余花鼓剧团始建于1953年,当时全部由男好者组成,以流传于天门、潜江、沔阳一带的地方唱腔曲调为主,俗称“天沔花鼓”、“花鼓戏”或“地花鼓子”。整个活动开始仅仅出于爱好,没有盈利倾向。1958年冬,浩口出于对文化工作的重视,成立了专门的文教卫生科,由黄明启任科长,组建了公社文化馆。文化馆下设5个文化站、1个文工团和1个电影队。按照公社安排,每个中队(一个中队下辖7至10个大队,也就是后来的小公社建制)设俱乐部,每个连排及机关团体、学校都建立歌咏队,要求做到“到处是歌声,月月有戏看”。在这种环境下,全社村一级剧团有了较大发展,50%左右的大队都建起了剧团。后来由于接踵而至的三年自然灾害,人民生活跌入低谷,刚刚建立起来的各种文化机构和村级剧团也随之烟消云散,柳洲村花鼓剧团概莫例外。进入70年代,受当时政治环境影响,村村建剧团(宣传队),小组搞文化室,唱革命歌曲、编文艺节目、演出样板戏风靡一时,于是柳洲村花鼓剧团又得到了恢复。这一时期,工作上有人爱好,经费上有集体的公益金予以报销,个人待遇可以从误工记工得到解决。各种文艺活动的辅导培训能够得到文化馆和县剧团的全力支持,文化馆专门派老师到各乡镇巡回辅导,村剧团也经常派人到县剧团学习提高,全镇几乎80%以上的村都建起了剧团,并频繁地开展活动。到70年代后期,镇村开始减少乃至放弃支持,大部分剧团开始解体,出于对文化艺术的挚爱,柳洲村花鼓剧团一直坚持了下来。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由于体制转轨,中断了一段时间。90年代中期,在几个老同志的串联组织之下,柳洲村花鼓剧团又重新聚集起来。他们以每人捐资300至500元的额度筹集资金添置了部分急需品,1998年市财政局的领导从村级剧团的活动中看到了他们钟爱文化的精神,了解到他们处境十分困难,从农税减免的渠道给他们拨款5000元购置了一点设备,于是柳洲村花鼓剧团又开始活跃起来。

二、柳洲村花鼓剧团的现状

目前为止,柳洲村花鼓剧团共有演职人员20人,其中男13人,女7人;演员14人,器乐5人,电工、灯光、音响1人。在演员、器乐人员中,很多都可以互相置换。现有可供演出剧目28个,主要是大型历史剧。因为属于地方业余剧团,每年演出场次一般在30场左右,演出时间一般都集中在春节等大型节假日,外出时以演出地包揽食宿为主,演出收入每场在500至700元之间,演出地域除潜江部分乡镇以外,主要在荆门、江陵、当阳等地,剧团不外出联系演出业务,主要靠外地上门约请,因而演出流动区域不大。

剧团现有服装、道具、灯光、音响等设施设备价值5万多元。扩音设备更新已迫在眉睫,服装大多已破烂不堪,剧照灯、反射灯一直处于匮缺状态。

从演职人员年龄结构看,团长、副团长(蒋兴莲、陈少英)均已40开外,一直热心于剧团工作的陈明禄老人现已70多岁,负责主胡、生、丑角色的蒋兴才、蒋兴知、蒋万庭均已年近古稀,剧团中20岁左右的青年人为数甚少。从发展的角度看,骨干成员已趋于青黄不接。

三、剧团发展的艰难历程和危机

柳洲村花鼓剧团从1953年建团至今,应该说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除了各级领导从道义上的“重视”之外,主要还是得益于剧团一班人对文化艺术的挚爱和钟情。建团初期,全体成员利用业余时间开荒种地、扳砖烧窑,牺牲了大量休息时间,做了很多义务性劳动。建团后,他们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背台词、练唱腔,想方设法积极筹资请老师进来教,派人出去学,好不容易能够排出几个剧目,结果是娱乐了群众,辛苦了自己,收获的仅仅是社会效益,经济上没有任何享受。在一大二公的体制环境下,上级领导重视宣传文化工作的时候,还可以在人财物方面给予适当地支持,自从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一切都没有了。资金靠自己三百五百的筹,排戏演出靠自己挤出时间干,付出的是心血、是汗水,得到的是微不足道的收入,且还要从这些收入中挤出一点钱来用于零星开支和发展。当笔者向一直热心于剧团工作的陈明禄老人讨教经验的时候,陈老一声长叹,苦涩地说道:“难哪!有生以来,自己一直钟爱文化艺术,为了活跃地方文化生活,我们想尽了办法。当前,剧团面临的困难实在是太多了,生存十分艰难,放弃吧又于心不忍,我们真是进退两难。”

在农村乡镇一级,从9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要考虑经济效益,县市一级以上的戏剧演出团体基本不再下乡。乡镇一级呢,又没有、也养不起剧团,像柳洲村这样的花鼓剧团虽然只是民间的一种草根艺术,但它却代表了农村的一种非物质文化传统,它贴近大众,适合农民口味。对于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然而,现在却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危机,主要表现在:

1、同其它的现行文化形式相比较,它是一个靠团体配合的有机整体,生、旦、净、末、丑,器乐、后勤、灯光、音响、服装、道具浑为一体,具有不可拆分的性质。因而其经济效益相对低下。比如一个电声乐队,只需要电子琴、架子鼓、吉他等3至5名器乐手,再找几个历届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奖歌手一组合,或者有的干脆就是器乐手、歌手双重身份,总体上要不了几个人,而效益则十分可观。笔者一个亲友的儿子结婚,同乐队商定,1200元保底,亲友点歌如超出1200元的部分,对半分成。结果在一天加一个晚上的时间里,亲友的点歌收入达到2850元,扣除保底资金1200元,还有1650元,按对半分成,乐队又分得800元,当天乐队实得资金2000元。乐队、歌手共5人,每人就可分得400元。这是乐队收入的一般情况,有的甚至还更高,即使再低,乐队商定的保底资金1200元是必须保证的,按照最低价每人也可分得200多元。而剧团就不行了,一个团队20人,按每场600元计算,人平只有30元,且还必须在演出收入里面留下部分资金用于零星开支、购置和发展之用。所以,当前在乡镇一级,剧团生存艰难,而乐队的发展则很快,生意也较好。

2、剧团排练一个大型剧目,要花费很多很长的时间,它不如流行歌曲来得快。在排练新的剧目这个阶段,不仅没有经济效益,而且还要花费大量的组织精力,甚至还要购置相关的配套服装和道具,这些开支是必须的,而来源没有相应渠道。

3、在组织结构上,它不比一个单位,是一种松散型的。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门路,有的要办产业,有的要外出打工,有的则承包了附近的大片农田或者什么企业项目,在人员的组织集聚方面,难度越来越大。

4、受经济利益方面的影响,即使做一天小工,也可挣个五十、八十块钱,有的甚至更多。把从事自己爱好的文化艺术活动同普通零工的经济效益一比较,更多的年轻人则愿意把价值取向的天平倾向于更加实惠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农村业余剧团中,青年人越来越少。

综上所述,一言以蔽之,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对于民营花鼓剧团有着很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长此以往,剧团将难以为继,这对于生活在农村中的广大农民群众本身就少有的精神文化生活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失。

四、地方民营剧团的作用

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古往今来,地方民营剧团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层面看,它都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同现在流行的高雅艺术京、汉、楚等戏剧相比较,它没有被拔高提炼了的精品艺术质地,没有适合一省乃至一国的广大群体性受众。然而,它却随着全国地域位置的差别,从地方传统习俗出发,以地方的方言俚语、地方的声腔体系、地方的审美观念融合着一个地方全体人民群众的文化情趣,从一个合适的层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障了人民大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

其次,它虽然是一种草根艺术,但却体现了中华文化不同地域的传统属性,反映了一个地方独有的文化传承关系。这种文化传承是一个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延续的唯一可靠途径。这种草根艺术的沿袭,从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我国各个民族、各个地理区域的原生态文化形式,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为中华文化的向前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我们永远都不可以忘记草根文化是精品文化的寄宿主,精品文化是草根文化的衍生物这个十分浅显的道理,任何精品文化都是从草根文化发展提升而来的,没有草根文化,就不可能有精品文化,就不可能有全国文化的百花斗妍和繁荣昌盛。

第三,从演出剧目上看,它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主要依靠移植在社会上流行的能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的戏剧作为演出内容。尽管如此,戏剧中所表现的因果报应、劝人向善、善恶有报等情节,远比现实社会来得更快捷,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道德说教,这与我们当今建设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深入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全民思想道德建设有着殊途同归的宣传效果。它远比我们组织群众坐下来开会学习更容易被接受。它在给群众以适当的文化享受的同时,也悄然无声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灵,以这种贴近大众的文化形式去陶冶人、慰籍人、激励人,从而营造出人们精神上的安宁感和幸福感,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是功不可没的。

第四、在党中央十分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今天,公共文化服务本应是政府的责任,应该由政府部门提供或主导提供。作为村一级的民营花鼓剧团,在政府还没有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时候,就已经在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这种服务,即使是政府已经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后,他们照样还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要补充和骨干力量。

五、关于地方民营剧团生存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根据地方民营剧团在农村基层文化活动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当前面临的生存危机,笔者认为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省份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与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对地方民营剧团的生存问题不管不顾。根据地方民营剧团当前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给民营剧团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保障广大农民能够公平、普遍享有文化服务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应组织专班深入农村,对农村基层包括业余剧团在内的所有民营文化团体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摸清家底,掌握真实情况,并把所有民营文化团体纳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范畴,来通盘考虑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

2、由政府组织召集有县市文化主管部门、乡镇分管宣传文化的领导、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所有民营文化团体负责人参加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研讨会。广泛听取和征求来自基层文化站所、民营文化团体的相关意见,制定出台一系列农村文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有利于民营文化团体巩固和发展的鼓励性经济政策和具体措施,并把它落到实处。

3、县市级文化馆(群艺馆)、剧团等单位,要在文化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制定出对农村乡镇和民营文化团体的具体辅导培训计划,采取包镇驻村、定点培训、下乡辅导、跟班学习、免费教学等形式,解决农村乡镇及民营剧团制作简陋、演技平庸的问题,在充分保证农村传统性大众文化传承沿袭的基础上,通过培训提高和文化工作实践活动,提高演职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演艺水平,提升地方文化活动品位。

剧团范文篇2

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全会精神的热潮中,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建湖县淮剧团建团50周年暨淮剧进上海100周年,“文生光彩,艺展新容,名家荟萃,其乐融融”。在这喜庆时刻,我谨代表中共建湖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建湖县淮剧团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全团新老艺术工作者表示最亲切的问候!并向在百忙之中亲临庆典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淮剧界的表演艺术家们以及热爱淮剧事业的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建湖是淮剧的故乡,是淮剧的发源地。建湖淮剧已有近200年历史,这支艺术奇葩是从“香火戏”、“门叹词”逐步发展起来的,建湖方言是淮剧舞台的标准用语,建湖淮剧老艺人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淮剧艺术团体,建湖为淮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植根于“淮剧之乡”肥沃的艺术土壤,沐浴着党和人民政府的阳光雨露,五十年来,建湖县淮剧团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在各级政府的关怀重视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创作排演了150多台大型古装戏和现代戏,特别是近年来,该团积极投身“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活动,为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在喜庆建湖县淮剧团建团50周年的难忘时刻,我们十分感谢上级领导和部门多年来对建湖淮剧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建湖县委、县政府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关心淮剧事业的发展,全县各镇(区)、各部门也要形成关心淮剧事业、支持淮剧事业的浓烈氛围,努力使淮剧这朵地方艺术奇葩在建湖青春永葆、越开越艳!我们更希望建湖淮剧团全体艺术工作者要以团庆为动力,再谱新篇章,再绘新宏图。一是要进一步抓好淮剧的普及与提高。进一步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先进文化,积极推进淮剧进校园、进社区,从娃娃抓起,造浓热爱淮剧,爱看、爱听、爱唱淮剧的浓烈氛围,努力打造文艺精品,切实把建湖淮剧的品牌做大做强,不断扩大建湖的知名度,树立建湖对外新形象。二是进一步增进兄弟剧团之间的友谊。今年又逢淮剧进上海100周年,上海淮剧团的艺术家们专程来湖献艺,这既是一次淮剧盛会,又是一次艺术交流。希望建湖淮剧团通过这次庆典活动,虚心向上海淮剧团、省淮剧团及各家兄弟团学习,切磋技艺,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准,努力多出戏、出好戏、出精品、出人才。三是要进一步加大节目创新。在旧社会,淮剧抒发了穷苦农民的质朴情感;在新时代,广大淮剧艺术工作者要在继承淮剧艺术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新剧目,新作品,为焕发淮剧青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弘扬民族文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建湖淮剧团建团50周年庆典圆满成功!

祝淮剧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剧团范文篇3

×同志自××××年月份接任×市高甲戏剧团团长以来,能够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一个原来入不敷出的穷剧团改变成为生机勃勃、被观众夸为“最受欢迎的剧团”,花费他的不少心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同志上任伊始,怀着一颗热爱社会主义的红心,坚持“两为”方向,积极地投身于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中。坚持思想教育,带领全团演职员,迅速占领市场。剧团历史上每年演出不超过场,为了让剧团工作有起色,×同志聘请好导演,制订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让全团上下统一认识,排练出高质量的好戏。剧团的面貌焕然一新,刚与观众见面,便受到一致好评。演出一炮打响,观众满意了,订戏的越来越多:演职员工满意了,个个尝到甜头,感到在他的带领下剧团更有奔头了,,更加端正态度更加积极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年下半年,演出场次达到场,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好多观众都夸说×高甲是他们看过的“最好的剧团”。兄弟剧团开始参考如何赶超×高甲。××××年剧团在市场上开始抢占先机,×同志却没有松一口气。在演出中他热爱本职工作,怀着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刻苦钻研、埋头苦干。他认真对待演出,首先让观众觉得他无愧于“柯派丑角表演艺术”的真传弟子之一。演出之余,身为团长,诸事缠身,不但要忙于总结,还要纠正演出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经常看到他两眼通红发涩,要艰苦创业就得无私奉献,少睡眠少休息是家常便饭。在这期间更得考虑如何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这就得找差距、抓机遇、树信心,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做到实践“三个代表”。在取得上级领导支持的同时,坚持党的领导,发展党组织,让新老党员充分发挥基层领导的先锋模范作用。他经常提醒大家明确目标,对自己施加压力,寻求有新的突破。结果,全团上下没有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反而演出质量不断提高,观众对剧团印象不断加深。在与其他兄弟剧团同一地点的“演出”时,常以绝对的优势让剧团牢牢地站稳在市场中。××××年度演出场次达到了空前的场。

脚跟站稳了,受到的称赞也多起来了,面对观众所给的荣誉,不能固步自封。如何勇于开拓进取,坚持改革创新,让剧团的文化建设事业蒸蒸日上,又摆在了×面前。为了做出更多成绩,他积极主动地承接了市计生委、市文明办和市纪委的三台专场的宣传晚会,特别是《文明之窗》和《廉政之声》,更是在业务演出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利用白天加紧排练,利用业务演出之余,深入到全市各个社区,每年演出几十场,让剧团发挥文明窗口的宣传作用,创造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曾文杰同志还清楚地认识到,一方面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必须加强抓质量、抓剧目生产,另一方面还得加强宣传,加强“广告”效应,只有提高剧团的知名度,才能更好地为实践“三个代表”出成绩。2003年,他亲自带领二名丑角演员和自己一起参加在陕西西安举办的2003年“天下名丑闹长安”中秋文艺晚会,让“×丑角表演艺术”更加发扬光大,让全国电视观众目睹高甲戏的风采,受到同行和观众喜爱。为了让全国乃至海外人士更多地了解剧团,他让剧团加入《×艺术》成为理事单位,精心组织五篇稿件刊发于对国内和对外发行的《×艺术》上,全面地介绍×高甲的现状和十多位年轻演员,他依靠科技、看重人才,抢“先”追“新”,聘请×音乐学院院长前来为演员上声乐课,让演员在科学发声上尝到甜头;聘请多次荣获“文华导演奖”的名导演和北京专家多次前来指导演员的表演,提高他们的艺术表演水平,支持和鼓励演员参加各种比赛。2004年夏两名演员参加中国文联举办的全国“推新人”比赛,各获全国金奖和银奖。2004年秋冬,二名演员获福建省第五届中青年演员比赛银奖,一名获铜奖;四名演员获×市第六届中青年演员比赛金奖,三名获银奖,二名获铜奖。三名演员获×省“水仙花”优秀演员奖,四名演员获“水仙花”演员奖。曾文杰同志在这些比赛前就作出精心安排,为演员的参加做了无私的、积极的、长时间的准备,让×市和×省的领导和专家一看就知道这是通过认真组织的。于是剧团也荣获全国“推新人奖”省中青年演员比赛和省“水仙花”演员比赛的三个优秀“组织奖”。2005年春节前应×电视台的邀请,×同志又积极地招募创作人员和演员准备节目,参加×、×、×三省电视台春节特别节目,在合肥录相时得到三省电视导演和同行唯一的一次鼓掌欢迎。曾文杰同志自己虽然没有得到什么,但是想到了并付出了,让剧团得到了荣誉,比自己得到荣誉还开心。因为集体和不少人得到荣誉的同时,集体内部的凝聚力也加强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这也让他在贯彻执行党的文化方针,决心为文化事业再做贡献的信念更坚定和自信。

正是因为自己没有得到什么,而在自己领导下的集体和个人得到荣誉,也才能证明自己有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的工作精神。剧团的工作哪里有问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曾文杰同志。演出前有时车误点迟到,或者有人请假,他马上顶替上去,连演出也顶替。尤其是灯光,音响,跑台等后勤的繁琐工作,经常看到他到处帮忙的身影。以身作则也带动许多人加入解决困难的行动中。他不拘私情,也不惜吃亏,不惜得罪人,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人,埋头苦干,艰苦创业,以自己的无私奉献和领导才能带领全团成为真正的党的宣传窗口。“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可他自己不但没有多赚一分钱,而且从不报销车费(省以上除外),应酬的香烟也是自己掏钱买。有时需要别人为集体做事,他也自己掏钱出伙食费。自己遵纪守法,也时常告戒别人遵纪守法。在他的带领下,老同志发挥余热帮助年轻的同志。剧团副团长×同志兼任导演工作,在他的团结和支持下也迅速成长起来,不断积累经验,能够独出一面,成了自己的帮手。

现在全体演职员工紧紧地团结在×同志的周围,准备让剧团在创造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让“团结、奉献、务实、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更好地服务观众。

剧团范文篇4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以弘扬主旋律为己任

作为基层艺术团体,我们始终把剧团作为党的喉舌,以弘扬主旋律、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为目标。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编排了一系列专题节目深入全县城乡演出,为全县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十六大闭幕后,剧团精心编排了一场宣传党的十六大文艺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全县各乡镇巡回演出20多场。在全市开展学习“南辰精神”的活动中,剧团编排了一场《南辰精神赞》专题节目,在全县各乡镇巡回演出,使南辰精神家喻户晓。今年初,县政府在北京承办中国水晶工艺品“百花奖”评比颁奖活动,我们又精心编排一场节目进京在全国政协礼堂演出,为宣传****资源优势和投资环境发挥了较好作用。我团还多次代表县委、县政府和一百多万****人民外出慰问,曾远赴广东顺德、山东北海舰队等地演出。另外,我们每年还配合全县各部门的工作,编排一些专题文艺节目,在社会上进行广泛宣传,受到了各机关单位的好评。近年来,先后编排了《清风颂》、《计划生育是国策》、《有线电视进万家》、《生命之光》、《合作医疗》、《向你宣传交通法》、《税法就在你身边》、《水法宣传》等几十个专场文艺节目。为配合创建部级生态示范县,剧团编排的一场专题节目,受到了来我县验收的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文化部门今年因此还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创建部级生态县有功单位”。

二、打造精品,培养人才,不断提高剧团的影响力

多年来,****吕剧团重抓创作、重抓人才,不断推陈出新,全力打造精品,编排了一大批剧目,并多次在省市调演中获得大奖。一是打造精品剧目。现代吕剧《红丝带》获江苏省第二届“五个一工程”奖;《春打六九头》被中央电视台拍摄成4集电视戏曲片在央视八套和十一套播放;吕剧《山乡情》获市“五个一工程”奖;现代吕剧《草莓扣》获连云港市第六届专业剧团新剧(节)目调演优秀演出奖。二是培养优秀人才。剧团把提高演员的演技当作重要环节来抓,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先后派员到省外的一些剧团及艺校学习,同时请一些名师到本团教戏。剧团一直与山东省吕剧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很多演员都得到过著名表演艺术家郎咸芬的口传身授,这是****县吕剧团不可多得的艺术财富。在课程安排上,剧团特别注重演员基本功的训练,从功夫、形体、表演、语言、乐理、打击乐和声乐7个方面对全体演职员进行培训。平时送戏下乡,团里就安排早晚时间授课;每逢农村大忙或阴雨天不能出演,就安排白天授课,由于剧团演职员个个都在基本功上下功夫,全团整体演技水平不断提高,演出剧目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也得到了提升,许多演员在国家、省、市调演和大奖赛中获奖。三是彰显剧团特色。****吕剧团始终坚持特色取胜,努力挖掘地方文化,不断创作具有时代特色和****特点的优秀剧作。上个世纪60年代排演了吕剧《姊妹易嫁》、《逼婚记》,鼓励农村青年挣脱封建思想束缚,走上自由恋爱的道路;70年代编排了《稻花朝阳》、《石梁河畔》等现代戏和小品,塑造了敢于同自然灾害做斗争的农民典型形象。曾荣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的《红丝带》,教育农民更新观念,发展农村经济,早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大型现代吕剧《草莓扣》,充分展现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一代新人和谐共处、艰苦创业的时代风貌。

三、适应形势,开拓市场,不断拓展剧团的生存空间

****县吕剧团始终踩着农村发展的时代节拍,把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剧团发展的永恒主题,把适应形势、开拓市场作为剧团发展的不懈追求。近些年,全国的演出市场处于较低迷状态,特别是县级剧团在艺术生产和经营上更是举步为艰。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进行了认真地分析,感到演出市场不景气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艺术表形式的多样化、信息化、现代化,人们在选择观赏、娱乐的方式上有了越来越多的空间;另一方面,关键在于我们的艺术生产没有真正与演出市场接轨,艺术产品经受不住市场的考验,无法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就吕剧而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往往“老戏老演、老演老戏”,拉大了同观众的距离。剧团要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开拓市场多演出、多创收,抢占演出市场份额。为此,我们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剧团内部矛盾专门设立市场营销机构。我们成立了三个中心,即市场营销中心、演出排练中心和后勤服务中心。市场营销中心主任由一名副团长兼任,并在团里挑选善于营销的人员担任此项工作。在演出运作上,剧团内部专门设立市场营销机构,由一名副团长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另外,剧团还要求每位演职人员都做兼职经纪人,并制定了一套奖励措施,调动全团人员的积极性,大力开拓演出市场。二是与省内外演出公司和经纪人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我们通过一些演出渠道,先后与全国各地几十家演出公司和多名经纪人广泛联系,向他们推介****吕剧团(艺术团),并多次邀请他们来****实地考察,征求他们的意见,获取他们的信任。三是提高自身的演出质量。为了适应新形势,我们着力推进剧目题材、表现形式、艺术手法上的创新,根据观众需求,既演吕剧曲目,也演歌舞类节目,实行两条腿走路,力求演出的剧目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适应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新期望和新需求,逐渐形成“老戏新演、老演新戏”的艺术生产方式,不断赢得市场、赢得观众。为了提高演出质量,我们近年来还专门到山东、安徽等艺术学校招聘了一批年青演出,为剧团增添了活力。由于措施得力,剧团的演出范围扩大到了安微、河南、山东、浙江及本省苏南等地。剧团的演出场次逐年递增,由过去的每年几十场增加到去年的186场,今年头五个月演出已达80多场,全年可望突破200场,剧团的收入也逐年增加,演员06年首次发上了全工资,并且拿到了较高的奖金和演出补助。

四、创新管理、强化运作,不断增强剧团的发展活力

剧团范文篇5

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全会精神的热潮中,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建湖县淮剧团建团周年暨淮剧进上海周年,“文生光彩,艺展新容,名家荟萃,其乐融融”。在这喜庆时刻,我谨代表中共建湖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建湖县淮剧团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全团新老艺术工作者表示最亲切的问候!并向在百忙之中亲临庆典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淮剧界的表演艺术家们以及热爱淮剧事业的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该!原创:

建湖是淮剧的故乡,是淮剧的发源地。建湖淮剧已有近年历史,这支艺术奇葩是从“香火戏”、“门叹词”逐步发展起来的,建湖方言是淮剧舞台的标准用语,建湖淮剧老艺人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淮剧艺术团体,建湖为淮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植根于“淮剧之乡”肥沃的艺术土壤,沐浴着党和人民政府的阳光雨露,五十年来,建湖县淮剧团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在各级政府的关怀重视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创作排演了多台大型古装戏和现代戏,特别是近年来,该团积极投身“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活动,为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在喜庆建湖县淮剧团建团周年的难忘时刻,我们十分感该上级领导和部门多年来对建湖淮剧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建湖县委、县政府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关心淮剧事业的发展,全县各镇(区)、各部门也要形成关心淮剧事业、支持淮剧事业的浓烈氛围,努力使淮剧这朵地方艺术奇葩在建湖青春永葆、越开越艳!原创:我们更希望建湖淮剧团全体艺术工作者要以团庆为动力,再谱新篇章,再绘新宏图。一是要进一步抓好淮剧的普及与提高。进一步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先进文化,积极推进淮剧进校园、进社区,从娃娃抓起,造浓热爱淮剧,爱看、爱听、爱唱淮剧的浓烈氛围,努力打造文艺精品,切实把建湖淮剧的品牌做大做强,不断扩大建湖的知名度,树立建湖对外新形象。二是进一步增进兄弟剧团之间的友谊。今年又逢淮剧进上海周年,上海淮剧团的艺术家们专程来湖献艺,这既是一次淮剧盛会,又是一次艺术交流。希望建湖淮剧团通过这次庆典活动,虚心向上海淮剧团、省淮剧团及各家兄弟团学习,切磋技艺,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准,努力多出戏、出好戏、出精品、出人才。三是要进一步加大节目创新。在旧社会,淮剧抒发了穷苦农民的质朴情感;在新时代,广大淮剧艺术工作者要在继承淮剧艺术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新剧目,新作品,为焕发淮剧青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弘扬民族文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建湖淮剧团建团周年庆典圆满成功!

剧团范文篇6

以市文化体育局批复的民间职业剧团为准。

二、年检时间

2014年5月至7月。

三、年检方式

1、报送纸质材料。民间职业剧团年检材料(见第五条年检报送材料)报送市场科(社会文化服务中心)。

2、上报年检演出地点。民间职业剧团申请年检时,应上报年检演出地,市场科将组织人员到演出地点实地考察剧团是否具备年检资质。

四、年检标准

1、遵守下列之规定的民间职业剧团,予以年检:

①依照《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开展演出活动;

②依法取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以及法律法规要求办理的相关证件;

③自觉遵守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做好剧团演职人员保险,演出设备应喷印与证件相一致的名称;

④按规定时间报送年检材料;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间职业剧团,不予以年检:

①违反《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无正常营业、未经许可私自将剧团承包、转让、转租、出借行为的不予以年检;

②没有依法办理《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以及法律法规要求办理的相关证件的不予年检;

③报送年检材料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年检;

五、年检应提供材料和要求

1、年检应提供材料

①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正、副本;

②工商营业执照正、副本及复印件,看原件留复印件;

③民间职业剧团延续申请表;

④最近2年的营业情况报告1份(纳税发票复印件);

2、年检要求

①参加年检的民间职业剧团设备,如道具箱、大幕等必须喷印剧团的法定名称;

②必须提供准确的年检演出地点;

剧团范文篇7

县庐剧团在管理机制和艺术生产运行机制改革方面不时探索,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总体上看,还未解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模式制约。为进一步繁荣我县文艺事业,不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根据《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十二项重点工作的意见》长发[]44号)精神,现对县庐剧团改制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相一致、与文化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相符合的管理体制和艺术生产运行机制。理顺主管部门与剧团、剧团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为我县加快跻身全省十强县,构建和谐提供精神力量支撑。

二、目标任务

(一)更改单位名称

下同)工作内容由单一的艺术生产服务形式,将县庐剧团更名为县文艺工作团(简称县文工团。转变为综艺型生产,服务于社会。新组建的文工团仍为事业单位。

(二)明确职能定位

用健康向上的作品引导人民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围绕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新组建的县文工团职能定位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开展文艺宣传。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坚持改革创新,积极组织公益性演出和经营性演出,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艺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建立以任期目标责任制为中心的管理机制

每届任期三年。团长在任职期间与县文广新局签定任期目标责任书,县文工团领导班子实行任期制。明确本单位领导班子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艺术生产、产品经营、人才培训等工作的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

根据考核情况给予奖惩(奖惩方法在任期目标责任书中明确)县文广新局对县文工团实行任期届满综合考核和年度考核。

扩大文工团的管理自主权。文工团领导班子对本单位的岗位设置、人员使用(含中层管理人员的任用)经费支出、艺术生产等事项拥有自主决定权。根据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四)建立以聘用制为中心的用人机制

副团长由团长提名,1领导班子的聘任。县文工团管理人员采用聘任制。团长由县文广新局聘任。县文广新局考核聘任。

面向原剧团和社会招聘艺术人才,2艺术人才的聘用。县文工团在确定工作岗位和建立健全考绩、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全员聘用和岗位管理。新进人员从取得相应专业资质的艺术人员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竞争择优录用,签订聘用合同。新进人员一律委托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实行人事,管理人事档案。县文工团要加强聘用管理,对录聘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奖励、晋升、续聘、辞聘的依据。

双向选择。鼓励未录聘人员兴办文化企业、面向社会开展艺术辅导等有偿服务。未录聘人员待岗期间可继续进行业务进修、深造,3原剧团人员的分流。原剧团人员可参与文工团的公开竞聘。一年后可重新竞聘上岗;待岗期间按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证规范发给基本生活费;待岗两年后仍不能重新竞聘上岗者,不再发放基本生活费。对于原剧团未录聘人员,如自愿,可按有关规定有偿买断工龄,置换身份。

对现已不适应继续从事艺术扮演工作的人员,鉴于艺术扮演工作的特殊性。艺术扮演团体从艺30年或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且在艺术扮演团体从艺20年以上的根据自己自愿并经组织批准,可提前料理退养手续。

(五)建立以岗位工资制为中心的分配机制

依据不同工作岗位确定不同的工资待遇。确定待遇时向重要岗位和关键岗位倾斜。对优秀拔尖人才,县文工团根据自身需要设置工作岗位并制定岗位职责。可根据岗位需要高薪聘用。

直接与工作任务和绩效挂钩。确定的岗位工资待遇可分解为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两个部分。文工团可根据工作需要对部分岗位的工资待遇实行浮动制。

享受改制前政策,原剧团工作人员由于国家出台工资政策形成的工资变化按档案工资计算;料理调出手续或退休手续时。按档案工资计算。新聘人员工资待遇以岗位确定。文工团依照有关规定,为新聘人员料理养老和医疗保险。

(六)转变财政供给方式

实现“以钱养人”向“以钱养事”转变。具体方法是转变财政供给方式。

改变财政投入方式,1根据文工团实际工作需要。变过去的按人头预算投入为定额补贴。文工团依照40人规模设岗,以每个岗位每月一千五百元为基数,核定财政对文工团每年的定额补贴。离退休人员经费按原渠道供给。改制时符合条件料理退养手续人员,经费供给渠道对比退休人员执行。

按财政预算外收入管理方法,2文工团的经营性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全部用于文工团支出。

摸清剧团国有资产、锁定债权债务,3通过审计和清产核资。报国资办备案并进行产权登记。原剧团遗留债务,由县文广新局分年度提报县政府解决,新组建的县文工团不得举债经营。

并与文工团签定演出合同。县文工团的公益性演出每年保证10场,4县文广新局负责对县文工团艺术产品的思想性审查把关。经营性演出必需服从和服务于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

(七)探索建立新的艺术生产、服务机制

形成多元化的艺术生产、服务机制。积极探索试行股份合作制、项目招标制、经营经纪人制等多种新的艺术生产、服务方式。

三、实施方法

(一)方案讨论酝酿阶段。县文广新局召开庐剧团职工大会。并分别召开庐剧团党员、老同志、职工代表座谈会对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征求意见,将修改后的改革方案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二)宣传动员阶段。县庐剧团改革实施方案先后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委常委会议审定后。分析县庐剧团发展面临的形势,存在体制机制弊端,说明改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认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为改制顺利推动奠定思想基础。

(三)文工团领导班子形成阶段。县文工团团长人选由县文广新局党组在征得县委主管部门以及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同意后聘任;由团长提名2名副团长人选。报县文广新局备案。

(四)艺术人才招聘阶段。由文广新局会同县监察、人事部门。

(五)职工竞争上岗阶段。县文广新局召开新招聘的艺术人员和原剧团全体职工大会。供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县文工团根据应聘人员个人自愿,结合二级机构负责人的选择,做好人员的定岗定位,签订人员聘用合同。

剧团范文篇8

在常年的送戏下乡活动中,淮北市豫剧团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紧紧围绕农村的特点,牢牢把握农民群众的需求,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节目编排上,除了有优秀的传统剧目外,他们还结合农村移风易俗、计划生育、税费改革等工作,创作编排了大量的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戏、小品十多个。如《养子不孝》、《顶灯》、《自讨苦吃》等深受农民群众的喜爱,久演不衰,成为他们的优秀保留剧目。为解决部分农民群众看戏难的问题,他们还经常组织文艺小分队,深入到偏远的村庄、五保户家中为行动不便的农民群众演出。在常年的演出中,也激发了许多农民自娱自乐的热情,涌现出许多业余文艺“尖子”,该团同志们就利用演出间隙,热情辅导他们,十年来,共辅导农村业余文艺团队50个(次),文艺“尖子”200多人次。十年的文化下乡,使得广大农村基层文化活动增多了,生活娱乐方式更加健康,一个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正在形成。

送戏下乡有三难,一是临时搭台难,二是演员吃住难,三是转点运输更难,这三难也给农民增添了很大的负担。为解决这些困难,市豫剧团着实费了不少脑筋。他们反复摸索,群策群力,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年在全省首创了流动演出“大篷车”。用一辆旧东风办挂汽车改装成既可以运送演员及演出设备器材与炊具,又能展开形成五道幕布、面积达80平方米的流动舞台,还可以安排部分演职员住宿。流动“大篷车”不仅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而且也提高了演出的质量和机动性,不但可以在乡镇集市上演,还可以深入到条件较差的偏远乡村演出,同时还可以运送图书、科技资料到乡村,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大篷车”所到之处,农民群众纷纷携家带口,赶着毛驴车前来观看,纷纷要求增加节目,有时下着雨,就打着伞站着看。多年来,流动“大篷车”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市所有的乡镇村庄,活跃于苏鲁豫皖交界的农村基层,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力推动了文化下乡的蓬勃发展。为此,《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安徽日报》、《文化周报》等新闻媒体多次刊文介绍了该团的先进经验,并很快在全省得到了推广。

二、发扬艰苦奋斗,坚持服务群众

送戏下乡,非凡是到偏远的农村去演出,条件差、困难大,生活也很艰苦。市豫剧团的广大演职员工坚定传播先进文化的信念,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能看上戏,看好戏,演职员们经常是吃方便面,睡地铺,有时一天连演出三、四场,十多个小时不卸妆。生了病也不休息,打完点滴就上场,“轻伤不下火线”已是他们的口头禅。许多演员是双职工,孩子、老人就托付给邻居,家中有急事,也不能回去照料。春节期间,也是送戏下乡的高潮期,该团年年都肩负重责,深入到乡村送戏下乡,十多年来,大多数演职员没有在家过一个团圆年。20**年在双堆集演出时,司鼓屈品忠的母亲病危,打电报催他回去。可此时还有两场演出,他离不开呀!屈品忠把眼泪咽进肚子里,坚持演完。等赶回家时,老母亲已与世长辞。演员袁雷春在表演《武大郎入洞房》时施展矮子功,每场演出都近三十分钟,有时一天三、四场,膝盖红肿变形,下场后都站不起来,仍然咬牙坚持。他主演的《顶灯》节目深受群众喜爱,剧情需要赤膊上身,在冬季下乡演出时,为保证演出质量,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他坚持光着脊梁登台表演。下场后,常有老百姓端来白酒,心疼地对他说说:“喝口酒,暖暖身子吧!”这一幕幕、一景景深深感动了农民群众,经常有农民群众挎着鸡蛋,煨了鸡汤来看望演员们,把他们拉回自己家过个年……20**年,市领导视察文化下乡工作时,看到剧团同志们忘我的工作精神和艰苦的工作条件深有感慨地说:有这样一支过硬的队伍,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十多年的文化下乡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增强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坚持送戏下乡,锻炼过硬队伍

剧团范文篇9

一、领导重视,统筹安排

话剧团班子对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度重视,结合我团工作实际,制订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计划》,《话剧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话剧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考勤制度》和《话剧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补课制度》等,对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并于3月19日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

二、机构健全,责任明确

全团把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了抓落实,求实效,话剧团成立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团长朱理虎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付团长罗梦春,马步峰担任。办公室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和团业务骨干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都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学以致用,推进工作

在学习阶段,我们结合实际,制定阶段活动的具体安排和课程表,下发了有关通知,对每个环节的工作提出要求。一是采取个人自学、集体讨论交流、团领导讲座辅导等形式,迅速掀起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二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党员集中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有关书籍,文件。干部和全体党员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通过发放学习计划、学习资料、投递简报等形式,积极宣传引导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及时反映本支部的活动情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话剧团始终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贯穿于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真正做到了学习与工作相互促进。

四、监督指导,推进落实

为了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对党员干部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会议记录和学习笔记,并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对照活动方案及时自查。话剧团党员干部都能按照各支部的活动方案有序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查摆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总的来看,话剧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现阶段的各项任务正在扎实有序的进行中,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学习风气更加浓厚,促进了团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党员通过开展学习讨论,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所增强,阻碍发展创新的各种思想观念在逐步破除,工作热情高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这为深入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剧团范文篇10

剧团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是我走出校门后的人生第一站,一些不尽人意甚至有些残酷的现实让我自己深刻地了解了自食其力的意义。面对洪涌竞流的压力,我努力学习充电相关专业,自我强化工作意识,注意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塌实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力求周全、准确、适度,避免疏漏和差错,至今基本做到了事事有着落。

1、服从领导分配给我的任务安排,在下乡慰问演出时协助道具的整理与摆放,认真向同事请教学习并做好场记与报幕工作。

2、认真做好团里的文字工作。草拟综合性文件和报告等文字,对剧团所有的文件、通知、等各类材料整理归档入册,做好资料归档工作。配合领导在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传达贯彻上级有关文件与批示。。

3、认真负责团里的外宣工作。及时收集捕捉剧团的演出动态和与其相关的资料,并整理成文字以稿件的形式面向社会不同层次的各大媒体刊物发表。如期完成上级制订的外宣任务。扩大了我团在外界的声誉与知名度,为剧团再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团结同事,将心比心。我认为宽容是一种美德,可被纵容的宽容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懦弱。我能够以微笑真心面对身边每一位同事,相信就能得到同样的回报,将心比心是最唯美的意境。也是我们融洽和谐的最基本的因素。

5、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由于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而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与其任职都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总不敢掉以轻心,总在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这样下来感觉自己一年来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已具备了一定的舞台经验与办公文字经验,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和文字言语表达能力等方面,经过一年的锻炼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本岗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提高自身各项业务素质,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具备较强的专业心,责任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