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20:53:10

基准范文篇1

一、基准利润率的含义

(一)基准利润率分类

根据基准利润率测定目的和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产品基准利润率、企业基准利润率和行业基准利润率。

1、产品基准利润率根据企业的单个产品品种进行采集计算,产品品种繁多时,可以按产品大类进行采集。

2、企业基准利润率将本企业各种产品的基准利润率进行数学计算形成,主要用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

3、行业基准利润率将属于本行业的企业基准利润率进行数学计算形成,主要用于企业与同行业基准利润率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之间的横向比较。

(二)基准利润率含义

基准利润率是一个正常生产经营企业所具有的理论主营业务利润率。是税务机关进行企业所得税管理的理论参照值,不具备法律效力。

1、产品基准利润是通过采集单一产品的单位销售价格和产品单位消耗所形成的必要生产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计算出的基准利润。单位产品基准利润率是企业的单位产品基准利润占该产品单位销售价格的比例。

2、以各个产品的基准利润率与该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例为权数的系数相乘,将乘积相加得到企业基准利润率。

3、将企业基准利润率进行简单算术平均得到行业基准利润率。

(三)计算公式

1、产品基准利润率

单位产品的基准利润=产品的单位平均销售价格-该产品的单位定耗成本-单位销售税金及附加

单位产品基准利润率=单位产品的基准利润÷该产品的单位平均销售价格×100%

2、企业基准利润率

企业基准利润率=∑[单位产品基准利润率×(该产品的销售收入÷企业总的销售收入)]

3、行业基准利润率

行业基准利润率=∑企业基准利润率÷N(该行业企业的个数)

(四)举例

如某工业企业主要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每件销售单价(不含税)为100元,单位消耗原材料甲1.5公斤(购进平均单价为50元/公斤),消耗燃料1.5公斤(进价0.6元/公斤),消耗电力0.286度(价格0.583元/度),支付工人工资2.8元,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为0.32元。B产品每件销售单价(不含税)为200元,单位消耗原材料甲1.8公斤(购进平均单价为100元/公斤),消耗燃料2公斤(进价0.6元/公斤),消耗电力0.5度(价格0.583元/度),支付工人工资5元,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为0.5元。

则A产品的理论单位主营业务利润应为100-(75+0.9+0.17+2.8+0.32)=20.81元;该产品的基准利润率则为20.81÷100×100%=20.81%。

B产品的理论单位主营业务利润应为200-(180+1.2+0.29+5+0.5)=13.01元;该产品的基准利润率则为13.01÷200×100%=6.51%。

假设企业在2005年度A产品的销售收入为100万元,B产品销售收入为300万元。则该企业的基准利润率为20.81%×(100÷400)+6.51%×(300÷400)=10.08%。

二、基准利润率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基准利润率业务流程

基准利润率测定→基准利润率分析→结果处理

基准利润率的管理主要由测定、分析和处理三步骤形成。测定是基础,分析应用是重点。

基准利润率的测定:采集数据并计算出基准利润率的理论值。

基准利润率的分析:将实际利润与理论利润值进行比较,找出差异。

结果处理:对分析出的结果,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二)基准利润率测定和分析期

由于基准利润率的理论值相对稳定,所以测定期可以是月度、季度或者年度,为了方便数据采集,我们建议选用年度数据。

基准利润率的分析期,原则上按年进行,并且分析期的数据采集必须是在年度汇算清缴后。

如企业出现产品的结构有较大调整、增加新的产品品种以及其他影响基准利润率较大的因素时,应对涉及变动的产品的基准利润率进行重新测定。

(三)基准利润率分析对象的选择

为了提高工作效果,可以选择高风险的企业,作为基准利润率的测定对象。如选择出现“长亏不倒”,尚未盈利就开始大规模投资,尚未盈利就投资办公楼、小汽车等消费型固定资产,有关联企业而利润率畸高畸低,收入成本倒挂,毛利率与同行业均值比较偏低的微利企业,存货的期末余额较大、与其生产销售能力不匹配等情形的企业作为分析对象。

(四)基准利润率管理过程

第一,基准利润率测定

到企业采集产品单位消耗所形成的必要生产成本的数据,形成基准利润率的理论值。

按品种计算出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为计算企业基准利润率作准备。

通过对形成该产品的单位定耗成本组成部分的测定,可形成基准利润率的理论值(注意这里的值都是单位产品的耗用数)。

耗用定额的数值:以企业测算期的实际发生额为基础,结合企业材料理论消耗定额、同行业产品消耗定额、行业产品定额标准等测算采集。该数值的确定是基准利润率测定的关键。

耗用材料的不含增值税的单价。可以取测算期的加权平均单价,公式为:测算期的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金额+本期购进金额)/(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购进数量),这里的期初是指测算期的期初,金额和数量都要按照实际采购成本计算。也可按实际耗用材料的购进价格,或者采用其他方法确定,以方便取数、准确测定为具体原则,具体方法一经确定,应在某一企业某一产品保持相对稳定,以便保持数据一致性、连续性、可比性。

企业单一产品的销售单价一般选用加权平均价格。对刚投入生产的新产品,按测定时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开具价格或市场价格顺序确定。

根据采集的数据,计算出分产品的基准利润率。

根据产品基准利润率和计算出的权数,得到企业的基准利润率。

第二,基准利润率的分析

采集分析年度的企业实际值,并与理论值相比较,分析是否存在差异。也可同时采集期间费用的列支情况,分析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税前扣除条件,对于期间费用的采集和分析过程,这里不再赘述。

分品种采集分析期的收入、成本等项目的金额,也可同时采集主营业务成本各个项目实际耗用金额,其项目应该和基准利润测算采集的组成项目一致。

利润差异等于实际主营业务利润减去基准业务利润,即减去实际主营业务收入乘以基准主营业务利润率,就为实际值与理论值得差异。

可以选择生产产品耗用的主要材料和动力,按照上表的样式比较理论耗用值与实际耗用值的情况,当实际耗用>基准耗用的差异,超出一定值范围,因具体分析是否存在账外经营行为。

用于分析某一产品理论上主营业务成本的成本结构与实际成本结构的差异,以便及时了解企业某种产品成本结构的变化,更有利于分析。各个成本项目结构比是指材料等项目约去最小公约数后数值比,如材料1金额为20元、材料2金额为10元、其他材料金额为5元,则三者的结构比为4:2:1。当某一成本组成项目实际值所占比重、高于理论值所占比重,且差额较大时,应引起关注。

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关注的其他因素:

1、分析期的账面销售额、开票(专用发票、普通发票)销售额和生产能力的最高产值、正常产值的对比;

2、原辅料、包装物、产成品、发出商品等与销售收入的配比情况;

3、注册资本、生产能力、流动资金和发票开具数量、金额、申请退税额等的配比情况;

4、水、电、煤等主要耗用的能耗与生产能力配比情况;

5、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

6、申报及税款缴纳情况。

第三,结果处理

在分析审核工作结束后,应制作《企业所得税分析审核情况及管理建议书》,建议书内容包括:分析审核情况和分析结果、处理情况(包括未发现异常、转稽查、转评估、本部门处理四种情况)、本部门处理的具体情况与管理措施。

1、对分析审核未发现企业异常的,应说明分析未发现问题。

2、对在分析中发现纳税人有明显违法违规行为的,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处理处罚。

3、对通过分析发现企业可能出现的风险环节,应制作管理建议书,移交相关的税收管理员加强关注和管理。

4、对存在明显异常或需要进一步检查的,应移交稽查部门检查。

三、实施企业所得税基准利润率管理的初步成效

**年,我们开始实施企业所得税基准利润率管理,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主要体现在:

1、企业所得税基准利润率的管理,提高了全市的盈利面,促进了不正常的高亏损面逐步回归到正常的合理水平。

2、企业所得税基准利润率管理为税收管理员对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提供了抓手。基准利润率作为企业所得税分析的比照对象,为税收管理员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参照物,使管理员对于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可以有的放矢,不再会有无从下手之感。

3、通过基准利润率管理,可以促进税收管理员强化对企业所得税的管理。测定基准利润率必须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生产经营的动态情况,其测定过程就是了解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基本情况以及利润形成的过程,分析的过程就是整合应用相关涉税信息,履行管理义务,实施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过程,为加强管理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基准范文篇2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计量基准是指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为了定义、实现、保存、复现量的单位或者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有关量的测量标准定值依据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标准物质或者测量系统。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保存、维护、改造、使用以及废除计量基准,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计量基准由国家质检总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统一规划,组织建立。

基础性、通用性的计量基准,建立在国家质检总局设置或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专业性强、仅为个别行业所需要,或工作条件要求特殊的计量基准,可以建立在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所属的计量技术机构。

建立计量基准,可以由相应的计量技术机构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

第五条计量技术机构申报计量基准,必须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

第六条申报计量基准的计量技术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二)具有从事计量基准研究、保存、维护、使用、改造等项工作的专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三)具有保存、维护和改造计量基准装置及正常工作所需实验室环境(包括工作场所、温度、湿度、防尘、防震、防腐蚀、抗干扰等)的条件;

(四)具有保证计量基准量值定期复现和保持计量基准长期可靠稳定运行所需的经费和技术保障能力;

(五)具有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

(六)具备参与国际比对、承担国内比对的主导实验室和进行量值传递工作的技术水平。

第七条计量技术机构申报计量基准,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供以下文件:

(一)申请报告;

(二)研究报告;

(三)省部级以上有关主管部门主持或认可的科学技术鉴定报告和相应证明文件;

(四)试运行期间的考核报告、复现性和年稳定性运行记录;

(五)检定系统表方案;

(六)计量基准操作手册;

(七)主体设备、附属设备一览表及影像资料。

第八条国家质检总局可以委托专家组对计量技术机构申报的计量基准进行文件资料审查和现场评审,并由专家组出具评审报告。

文件资料审查和现场评审的内容应当符合本办法第六条和第七条规定要求。

第九条国家质检总局对专家评审报告进行审核;对审核合格的,批准该项计量基准的建立申报,颁发计量基准证书,并向社会公告。

经批准的计量基准,由提出申报的计量技术机构保存和维护,其负责保存和维护计量基准的实验室为国家计量基准实验室。

第十条保存、维护计量基准的计量技术机构,应当保证持续满足第六条规定的条件。

第十一条保存、维护计量基准的计量技术机构,应当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以下活动:

(一)排除各种事故隐患,以免计量基准失准;

(二)参加国际比对,确保计量基准量值的稳定并与国际上量值的等效一致;

(三)定期进行计量基准单位量值的复现。

对于开展前款规定活动的有关情况,计量技术机构应当及时报告国家质检总局。

第十二条计量技术机构不得擅自改造、拆迁计量基准;需要改造、拆迁的,应当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

第十三条计量基准改造、拆迁完成,并通过稳定性运行实验后,需要恢复该计量基准的,计量技术机构应当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

前款规定事项的申请、批准,按本办法第七、八、九条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对计量基准改值或因相应计量单位改制而改变计量基准的,计量技术机构应当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

第十五条计量技术机构应当定期检查计量基准的技术状况,保证计量基准正常运行,按规范要求使用计量基准进行量值传递。

对因有关原因造成计量基准用于量值传递中断的,计量技术机构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报告。

第十六条国家质检总局以及保存、维护计量基准的计量技术机构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计量基准保存、维护、改造的投入。

第十七条国家质检总局应当及时废除不适应计量工作需要或者技术水平落后的计量基准,撤销原计量基准证书,并向社会公告。

第十八条国家质检总局可以对计量基准进行定期复核和不定期监督检查,复核周期一般为5年。

复核和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计量基准的技术状态、运行状况、量值传递情况、人员状况、环境条件、质量体系、经费保障和技术保障状况等。

国家质检总局可以根据复核和监督检查结果,组织或责令有关计量技术机构对有关计量基准进行整改。

第十九条从事计量基准保存、维护或使用的计量技术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利用计量基准进行不正当活动;

(二)未履行计量基准有关报告、批准制度;

(三)故意损坏计量基准设备,致使计量基准量值失准、停用或报废;

(四)不当操作,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相关职责,致使计量基准失准、停用或报废;

(五)故意篡改、伪造数据、报告、证书或技术档案等资料;

(六)不当处理、计算、记录数据,造成报告和证书错误。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国家质检总局责令计量技术机构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撤销计量基准证书和国家计量基准实验室称号,并对有关责任人予以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基准范文篇3

关键词: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基准统一;基准重合

一、基准的概念和分类

1.基准的概念在零件图、工艺文件或实际零件上,根据一些指定的点、线或面来确定另一些点、线或面的位置,这些作为依据的点、线、面就称为基准。2.基准分类根据基准用途不同基准分为:(1)设计基准。设计基准是确定零件在机器中位置的一些点、线或面。(2)工艺基准。工艺基准是确定零件在加工或测量时的位置的一些点、线或面;工艺基准包括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及装配基准。

二、设计基准的选择与应用

设计基准就是在标注尺寸时所依据的点、线和面,从设计角度标注尺寸应能够反映所设计的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情况;而从工艺基准角度出发标注尺寸要能够把尺寸的标注与零件的加工联系起来反映工艺要求便于零件加工和测量。所以标注尺寸时尽可能把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统一起来,从而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能满足工艺要求。

1.考虑设计要求基准选择必须注意的问题

(1)该联系的尺寸一定要相互联系起来。任何一台机器都是由许多零件装配而成。因此一台机器中各零件之间总有一个或几个表面相联系,常见的联系有轴向联系的直线配合尺寸;径向联系的轴和孔配合尺寸;一般联系的确定零件位置的定位尺寸。(2)零件的主要尺寸要在图样上直接标注。零件上的主要尺寸一定要直接在图样标注出来,这样可以直接提出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的要求,避免加工误差的积累这样来保证设计要求。(3)标注尺寸不能标注成封闭尺寸链。标注尺寸时一定不能标注成封闭尺寸链,尺寸链中任一环的尺寸精度都是各环尺寸误差之和。因此这样标注尺寸不能保证设计要求。

2.考虑工艺要求基准选择必须注意的问题

(1)铸件、鍛件按形体标注尺寸,这样制作模型和鍛模比较方便。(2)毛坯面尺寸与机加工的尺寸按两组尺寸分别标注,但各个方向要有一个尺寸把毛坯面与加工面联系起来。(3)图纸上标注的尺寸应有利于零件加工时的测量。(4)标注的尺寸应按零件加工顺序来标注尺寸,标注的尺寸符合加工过程,同时便于工人看图、加工和测量。(5)如果一个零件用一种加工方法不能够加工完成,这样的零件在标注尺寸时最好将不同加工方法的有关尺寸集中标注。

三、工艺基准的选择与应用

在机加工、测量及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工艺基准选择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与机器的装配质量,因此在加工过程中要正确选择满足工艺要求保证加工精度的工艺基准。

1.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的选择它是用以确定加工表面对刀具切削位置之间相互关系所采用的基准。设计基准已经由零件图给定,而定位基准可以有多种不同方案,一般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合理的一种方案。零件进入加工之前没有任何一个表面被加工过,所以在第一道工序中选用零件的毛坯面作为定位基准的称为粗基准;零件在以后各道工序中,采用已经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1)粗基准的选择所需加工的各表面保证都能够有足够的余量,这样就可以保证不加工表面尺寸和位置符合图纸要求。粗基准的选择原则是:①工件的重要表面必须保证余量均匀,如床身导轨面、机床工作台及钳工平板等这些工件表面要求硬度高且均匀。所以在毛坯制造时重要表面向下,表层金属细致均匀没有气孔、夹砂等缺陷,加工时常只要切除一层较小而均匀的余量,保留组织紧密耐磨的表层,从而延长使用寿命。②零件每个表面都需要加工的,应选择加工余量和公差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这样能够保证不会因某一加工表面余量不够而造成废品。③对于零件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有相对位置要求的,应选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④选择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尽量平整,没有飞刺、浇冒口的残渣,这样不但减小了定位误差,又能保证零件是夹紧的。⑤所选择的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因为粗基准粗糙度高低不均匀,如果重复使用会产生较大的定位误差。(2)精基准的选择主要是从如何保证加工面的位置精度和安装及加工方便出发。选择精基准的原则是:①尽可能采用定位基准、设计基准、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重合的基准重合原则,最容易保证加工表面对设计基准的相对位置精度。如果根据基准重合原则选择定位基准,使定位和装夹不便,并且夹具结构复杂,就必须另外选择定位基准,这样虽然由于基准不重合会产生误差,但夹具简化反而可减小部分误差。②选择定位基准应该注意到定位和装夹方便,夹具结构简单及加工方便等。如果工件几个加工面之间有位置精度要求,应该首先选择加工面积较大、较适合作为精基准的表面,然后以此表面作为精基准加工其他表面。这是因为大表面定位误差较小,并且便于装夹。对于零件没有较大的定位性能好的表面适合作为精基准,可专门作为定位辅助基准。③选择定位基准尽可能采用基准统一原则,所谓基准统一就是在多道工序中采用同一精基准定位,这样可以保证各表面的位置精度。所谓基准统一原则就是在多个工序中采用同一个精基准定位。一般盘类零件都先以外圆定位加工内孔及端面,然后以后工序始终以内孔表面和一个端面为定位基准;箱体零件以装配用的大平面及其上两个距离较远的孔作为精基准。轴类零件加工所有工序都是以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实现基准统一。④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应遵循自为基准原则,工序因为为保证表面加工的质量并且提高生产率,这些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此时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为精基准,该加工表面与其他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则有先行工序保证。如研磨、铰孔及浮动镗孔等都是自为基准。

2.测量基准与注意点

测量基准就是在测量工件时用来确定被测量零件在测量工具上位置的表面。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标注尺寸和加工过程中测量尺寸需注意几点:(1)标注零件尺寸时所标注的尺寸要便于测量,避免标注的尺寸是不容易被量出其尺寸的或量出的尺寸需要进行计算的。这样就会因为测量造成误差,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2)在工件进行测量过程中,首先选择正确的测量基准,其次要保证工件测量工具与测量基准的正确定位,保证测量数值的准确性。

3.装配基准

装配基准就是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机器上的位置的基准。(1)当零件的外形有平面也有曲面时应该选择平面作为装配基准面。(2)在零件上有若干平面的情况下应该选择较大的平面作为装配基准面。(3)根据零件的用途选择最重要的面作为装配基准面。(4)选择的装配基准面要便于其他零件的定位和夹紧。各种基准应尽量使之重合,在设计机械零件时应尽量选用装配基准作为设计基准,在编制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时应尽量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工序基准,在加工及测量工件时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工序基准为定位基准及测量基准,这样就可以消除或减小因为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

作者:赵玉霞 单位:安徽省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基准范文篇4

一、结合部门机构改革,开展自由裁量基准动态调整。

2019年,区原文广新局、原旅游委员会、原体育局经过机构改革,合并为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机构合并,人员调整,权力整合,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动态调整工作尤为必要。

2019年12月31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办法及系列基准,原省文化厅制定的《关于调整〈省文化厅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办法〉及系列基准的通知》、原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印发〈省旅游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及〈省旅游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的通知》同时予以废止。

原文化2019年前适用本级制定基准,现机构改革且原参考依据废止,故此本级制定的自由裁量基准也予以废止。现执行2020年《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省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省文化市场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省文物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省新闻出版(版权)电影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

原旅游未制定本级自由裁量基准,始终使用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裁量基准。现执行2020年《省旅游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原体育无本级自由裁量基准,上级主管部门未制定裁量基准。

二、利用部门网站,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公开工作。

以上自由裁量基准通过政府部门网站进行公开,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规范与监督,公开工作已于9月底完成。

三、严格公正执法,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运用于行政执法案件查处中。

基准范文篇5

行政裁量基准制度来自大陆法系国家普遍适用的法律保留原则,其本源是“限制性授权理论”。但是因社会发展与变迁带来的行政权力急剧扩张与立法机关立法职能的日趋弱化,促使人们通过“功能结构取向方法”对法律保留的依据进行了重新定义,该方法认为国家决定应该交由具备最佳组织架构、功能划分、决策程序的机关做出。法律保留的事项必须制定法律,保留范围之外的则可以依据行政职权制定相应规范。行政机关在保留事项之外制定的裁量基准只是对原有法律法规进行细化或解释,并不违反现有的法律规定,而且由于主观或者客观因素,立法者尚未准备或是尚不具备条件在一定领域内制定更为细致的规则,这促使了行政机关创制相应的细化准则。

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的实证分析

(一)现有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的弊病

1.规范名称缺乏统一标准

名称设定上的乱象不仅妨害执法实践对其的定位,也阻碍了对裁量基准的进一步研究。

2.制定情况受政策影响较大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与国务院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可谓是各地政府部门积极创制本机关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的开端。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二零零六年联合下发了旨在健全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文件,该文件要求将行政机关的裁量权进行细化量化,预防滥用行政裁量权的发生。而明确提出推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是在二零零七年,该年七月国务院主持召开面向全国的法治政府工作会议,一年之后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中央一系列的文件与举措极大的刺激了地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创制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热情,各地制定的基准规范与日剧增。国务院随后于二零零九年下发了规范行政裁量权的指导意见稿,以承认现有裁量基准规范的有效性为基础,将制定主体限定在省级人民政府与国务院各部门,力图控制各地随意出台处罚裁量基准的混乱局面。从这一系列的举措中不难看出,国务院的政策在影响地方行政机关及其部门制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则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对相对人产生实质影响的行政规范,过多的政策因素必将影响裁量基准规范创制的科学性,行政处罚的裁量基准要更加贴近行政执法实践,以实际的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行为为政策制定导向。

3.裁量基准制定主体混乱

在执法实践中,行政部门执法案件的数量与其贴近基层的程度成正比,因而基层行政部门在制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方面存在着强烈的现实需求。然而不仅是在基层,上级行政机关同样在创制裁量标准规范并且指示下级参照执行。而因上级机关已经创制裁量标准,并以此作为借口限制甚至取消下级机关制定的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有违制定裁量基准的本意。制定主体繁多且复杂,使得实践中不同地区的裁量标准缺乏统一性,弱化了裁量基准适用的明确性和预期性。

4.效力存在位阶冲突

任何行政机关制定的裁量基准规范当然地拘束自身,而且上级行政机关制定的裁量标准会实质性的制约下级,尤其是具备执法职能的行政机关及其人员,但是上级通过规范性文件创设的裁量标准无法对拥有做出具体执法行为权限的下级产生法律上的拘束力。这是由于上级通过规范性文件设定的标准实质上是一种内部行政规定,是行政执法机关将其执行的法律规范量化细化的结果,真正能够约束行政执法机关的应该是行政规范自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来源于行政体制的服从义务,另一方面则是行政机关内部的评议考核、激励、责任追究等自我约束机制。

(二)现有行政裁量基准制度弊病的根源

我国的法制进程一直以来为政府所主导,这种模式具体表现在:首先在个别地区试点某项制度改革,待试点成功再将其作为典型案例推广到其他地区,并在推广的过程中对该项制度进行检验和改良。最后,通过立法程序将取得成功的典型经验法律化,将它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金华市公安局二零零三年制定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正是一个成功试点,而从二零零四年国务院制定出台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到全国市县政府法治行政工作会议的召开,再到二零零八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以及二零一零年的《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裁量制度的发展充分全面体现了我国政府主导型的法制进程。虽然这种模式使我国短期内的法制建设进程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它存在着难以掩盖的缺陷,而这些缺陷已必然地渗透到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中去,并且造成了制度自身的诸多弊病。另外,我国目前关于行政裁量基准制度的研究成果仍然不够充实,理论研究的欠缺制约了裁量基准,特别是处罚裁量基准制度的发展。

三、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完善路径的探讨

(一)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制定主体急需明确

目前行政裁量基准依据创制机关可分别为三类:首先是拥有行政立法权的机关制定的裁量基准,其次是拥有行政裁量权的机关创制的基准规范,最后是由一般执法所出台的裁量基准规范。虽然行政机关内部的指导性、解释性规则对外部相对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等重要权利会产生与法律规范相当的适用效力,但是裁量基准作为行政执法机关将贯彻施行的行政法律规范的量化与细化,其内部规则的性质无法被改变,由此可以肯定由未被授予立法权的行政机关所设定的裁量基准的合法性。所以,具备行政裁量权的行政机关均有权制定相应的裁量标准。裁量基准跨越的地域范围是确定裁量基准制定主体时的首要影响因子。裁量基准跨越的地域范围与制定机关的行政层级成正比例。地域越是临近,地方性因素越是趋同,地域内法律适用间的加剧就应该越小,人们对此的容忍度也就越低;与之相反,地方性因素的差异因地域范围的扩大而增加。平衡个案与一般规范的难度伴随着裁量基准适用范围的扩大而增加。此外,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各类案件的发生数量、每个案件包含因素的比重等地域参数与原则化的法律规范难免会发生冲突,这些冲突小至地方性问题的处理,大到构建社会秩序、促进地方发展。由此可见,较高级别行政机关缺乏制定相对统一基准规范的可行性,更难以进一步提炼概括出可以全国适用的普遍性规则。裁量基准附属于行政裁量权,只要行政机关拥有裁量权,无需以法律特别授权为前提即可创制裁量基准。而且制定主体有必要向基层倾斜,贴近基层、贴近执法实践的部门更有必要制定可以适用于本部门的裁量基准规范。具体来说,将最为灵活、细致的裁量标准交由基层执法部门结合自身以往的执法经验与当地情况自行制定,省级行政机关与国务院各部门只是针对原则性问题做出一般性规定,用以指导基层行政裁量基准的制定。

(二)裁量基准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有待加强

制定裁量基准应该将基准规范的规制对象广泛的纳入制定过程中来,这一过程既包含有行政相对人对法律的认识与理解,也促进了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沟通。将公众协商机制引进裁量基准的制定过程,可以加深行政过程中行政机关与相对人的沟通。并且当事人广泛地参与规则制定能够有效地制约行政权力的行使。行政相对人通过与行政机关互相分享信息、明确具体的裁量格次划分依据、罗列必须考量的因素等最终提出具体意见。这一过程一方面通过提升规则制定过程的公众参与程度进而提高规则制定的民主程度;另一方面,公众参与可以有效降低执法成本:行政相对人通过参与到规则的制定程序中来,加深了其关于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理解,从而可以更好地对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及可能受到的处罚程度做出预测和判断,进而规避违法行为,减少违法案件的数量。

(三)裁量基准制定中行政案卷的作用应予强化

作为基层执法信息汇总的行政案卷的作用在创制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时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虽然判例尚不属于我国的法律渊源,但是考虑到将行政裁量的方式和内容在特定的幅度与范围内进行统一,避免出现过分的时间与地域差异,行政机关特别是执法部门可以通过收集、提炼、编写特定的案卷集用来指导行政执法。“比如通过筛选出一定区域、一定时期内的典型违法行为案件,依照具体类别对诸如违法行为要件的构成、违法情节的程度、相应的处罚幅度以及被提起争议或行政救济的概率等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和提炼,以分析案卷样本为基础概括出执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裁量基准形成的准确性,而且可以使其更好地与复杂多样的个案环境以及各具特色的行政领域相适应。

四、结语

基准范文篇6

关键词:地铁;测量基准;控制

网地铁工程的建设具有覆盖面广、建设周期长、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对工程测量水平的要求较高。如今很多城市的地铁工程建设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一套科学、合理的地铁基准体系,将是工程各建设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因此,针对地铁测量基准体系建立和应用维护策略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1地铁工程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现存问题

1.1地铁工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在现代城市地铁的施工当中,测量内容包括地上、地下和联系测量三个重要构成。其中,地面控制测量主要是基于地铁施工实际环境和技术要求,为相应的测绘工作提供起算数据,目的在于为各段工程施工建立相应的标准,降低测量误差,提高整体性。同时,地面控制测量的内容又可以分为高程控制测量和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有两个等级,即加密水准网和城市二等水准精度水准网[1]。平面控制测量也拥有两个等级,包括首级控制网卫星定位控制网、次级网精密导线网。主要是根据地铁工程建设规划中的建设顺序,按照线路的走向,独立布设测量点,实现最终测量体系的构建。另外,联系测量是实现地面、地下测量数据传输、交换的中间站,有助于将地面控制测量的空间三维信息精确地传递至地下,进而提升地下控制测量的精准性。1.2地铁工程测量控制网的现存问题。其一,目前地铁施工建设以及测量基准控制网的构建过程当中,存在不同阶段、区域测量数据不一致的问题。而随着当今各地区地铁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地铁工程线路越来越复杂,施工和测量工作面临的环境干扰因素也越来越多,直接的结果就是测量数据的精确性和一致性会出现问题。其二,测量控制网的构建工作未得到重视。虽然测量控制网的建设对地铁工程施工进度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相关测量工作的难度较高。

2建立地铁测量基准控制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有助于改善多线路连接问题。目前,我国多数地铁工程的测量体基准控制网都是采用的分期建设的模式,在单个线路当中,需要使用前期坐标系,以便让该线路与其他线路进行连接,实现线路的扩展。而通过将工程测量基准网中全部数据纳入统一坐标系,再结合坐标系实际情况,对相关线路进行连接,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坐标转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异问题。也就是说,通过构建完善的地铁测量基准控制网,有助于让不同改线路中坐标的形成有机的整体,降低了多线路连接问题的发生概率,进而有效规避各种干扰因素,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2.2有助于提高控制网管理水平。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覆盖了城市大部分地区,涉及到大量地下工程的建设,对工程管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施工建设当中,需要通过构建系统化的基准控制网,将地铁工程和城市其他相应的市政工程进行衔接,进而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具体来讲,在地铁施工中,施工单位通过对地质结构、城市环境的勘察,进而完成对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在此基础上,建立测量基准控制网。另外,技术人员还可以在工作中对控制测量标志进行保护,并对控制网展开复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显然,测量基准网的建设,将给地铁工程乃至整个城市市政工程体系的管理提供便利。

3地铁测量基准的建立与应用分析

某地铁工程位于北京市,为该市东区重要公共交通工程。因为地铁交通工程建设的不可逆性,所以有必要建设稳定的高精度地铁测量基准网,确保工程施工达到设计要求。地铁测量基准网的建设,需要考虑实用性、稳定性和可拓展性,确定好起算参数,建立合适的专用控制网。为此,该工程施工单位采取的建设及应用策略如下:3.1地铁测量基准控制网的建设。3.1.1平面控制网。该地铁工程施工单位将经过某地的车辆段子午线作为中央子午线(116°55’38’’),投影面高为430m。然后,将既有的两条线路两端GPS点和交叉点中的5个GPS点由现有的C级提升到B级,进而与国家B级网联测。然后,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建立规范的转换关系。以该5个GPS点作为地铁测量基准网络的基本框架,后续建立的所有网都以其中的两个GPS点作为起算点,其他的GPS点则作为检核点。通过这种方式,构建了一套平面控制网,而对于进入相邻地区或是远离北京市的控制网,则根据相应的变形限制情况,采取坐标转换或分带的方式,与周边城市地区的坐标系统进行连接[2]。3.1.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在本工程中,施工单位技术人员采用了现有的2个深层水准点作为起算基准点,同时在另外2条现有线路的两端,以及相应线路的交叉位置增加了深层水准点。其中,标石布设在地下稳固的持力层上,埋深为25~30m。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了一套覆盖面合适、分布均匀、稳定性强的水准点,基于此可以对沉降漏洞、地下裂缝等情况进行监测,进而为地铁工程建设和运营监测打下了可靠的基础。为了确保高程控制网布设质量,技术人员通过环境勘察选择了开阔地,有助于实现GPS联测,为后续的GPS高程测量建立参考。3.2测量基准控制网的使用和维护。3.2.1平面控制网。为了确保控制网的应用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需要在地铁工程开工前6个月左右的时间点建立平面控制网。在建立完成以及工程开工阶段,要使用相同的精度对控制网进行复测,并且在工程建设阶段按照每年一次的频率进行复测,直至工程竣工。考虑到如今很多城市的地铁工程都是多线路同时建设,在对GPS控制网进行复测时,要做好统筹规划和协调,做好控制网稳定性的把控。针对新的地铁工程线路建立GPS平面控制网时,要对已有线路控制网两端的GPS控制点进行联测,提升控制网的可靠性。如果在联测过程中出现超限的问题,应当具体分析原因,有必要时针对实际情况启用新坐标。3.2.2高程控制网。针对高程控制网的使用和维护,同样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策略。比如,在该北京地铁工程中,两个深层水准点启用之后,自启用时间,按照10年1次的频率,将水准点和国家水准网进行联测,并且与相关单位合作,进行维护。在施工过程当中,针对地面水准网的复测,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进行,确保复测方式的规范性和实用性。在地铁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之后,还要按照4年1次的频率进行联测,联测内容包括对深层水准标石、浅层水准标石以及部分稳定的普通水准点的检测。针对重点监控的区段,要将浅层水准点和深层水准点作为起算点。3.2.3沉降监测。在地铁工程的建设施工以及测量控制网的建设应用中,不良地质条件的不利影响较大。为此,要考虑当地特殊的地质条件和环境特点,重点明确特殊情况。在此基础上,做好一般监测、重点监测点的划分,并做好分段管理。为此,本工程案例中施工单位首先对工程本工程覆盖区域乃至整个北京地区的地质条件资料进行收集,对重点区域进行全面勘察,明确沉降漏洞、地裂缝等不良地质条件。针对规划的路线经过不良地质段的区域,使用十字骨架测量网和GPS测量技术,为工程的建设施工提供重要数据依据。其次,针对新的地铁工程施工段,技术人员将首次布网测量和开工复测进行对比,明确沉降区段,再结合前期的监测结果,编写一套完善的监测方案,便于对相关不良地质区段开展重点监测工作。要注意的是,需要将地质自然沉降以及施工局部沉降情况进行有效区分,做好各方面测量的及时汇总,形成完整的数据库。最后,在工程土建施工完成之后,要全面监测地下隧道各位置的情况,在地面则要重点监测不良地质区段。考虑到地铁地下隧道空间有限,加上地铁工程投入运营之后,隧道环境复杂,需要全面配置自动监测仪器,实现对隧道部分的实时监测。

4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工程作为关乎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工程,其建设施工水平至关重要。在地铁工程的施工建设中,需要秉承科学、规范的原则,建立一套成熟的测量基准控制网,为工程施工、后续运营管理乃至整个市政管理工作打下可靠的基础。在地铁测量基准控制网的建设中,要采用现代技术,做好地质勘察和城市环境分析,并做好工程维护管理,进一步发挥测量基准控制网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苏增云.地铁工程GPS控制网建设及数据处理分析[J].城市建筑,2017,(8):411.

基准范文篇7

公服用地因其使用的公益性,一直以来属于划拨用地,2016年年底,国土资源部提出“市、县政府应依据当地土地取得成本、市场供需、产业政策和其他用途基准地价等,制定公共服务项目基准地价,依法评估并合理确定出让底价”的意见,第一次将公服项目用地纳入基准地价体系中。

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内涵

根据基准地价评估流程,首先明确基准地价评估的范围和内涵,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在2017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属于一级地类,包含:机关团体用地、新闻出版用地、教育用地、科研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社会福利用地、文化设施用地、体育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公园与绿地。除此之外,由于公服用地的公益性和划拨性,通常将特殊用地中的部分用地包含其中。

三、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定级

按照《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的要求,城镇土地级别更新工作所需工作底图应采用能覆盖城镇土地定级范围的城镇地籍图、地形图或规划图,并选取对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定级价格产生影响的因素因子,根据相应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各因素因子的功能分和服务半径,公服用地定级根据其不同用地类型的盈利性可参考“工商住”的影响因素因子,见表1。考虑到各定级因素因子对土地质量区位的敏感程度,确定公服用地定级因素因子作用分随服务半径的衰减程度,见表2。

四、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基准地价评估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价格基本由两部分组成:土地平均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根据《城镇土地估价规程》中基准地价评估的方法,市场比较法和收益法需要交易案例的支撑,公共服务项目用地一直以来属于划拨用地目录,市场交易案例极少,因此可以选择成本法进行基准地价的估算。成本逼近法的计算公式为:VE=Ea+T+Ed+R1+R2+R3式中:VE:土地价格;Ea:土地取得费;T:有关税费;Ed:土地开发费;R1:投资利息;R2:投资利润;R3:土地增值。采用成本逼近法评估基准地价具体计算过程如下:1.根据定级结果,参照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确定末级和次一级的土地取得费,若估价区域较大,所定级别较多,应计算末级和次两级的土地取得费。2.参照耕地占用税补偿标准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确定耕地占用税和耕地开垦费。3.根据土地开发标准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土地取得费。4.投资利息率为估价期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固定资产一年期贷款利息率,根据公式计算投资利息:投资利息=(土地取得费+有关税费)×[(1+投资利息率)n-1]+土地开发费×[(1+投资利息率)n/2-1](注:n为开发周期,设定正常开发周期为一年)。5.考虑估价区域土地开发投资收益实际情况设定投资利润率及土地增值收益率,计算得到投资利润及土地增值收益。6.经年期修正得到末级和次一级或次两级的土地价格。建立地价———单元作用分值指数模型,将其他级别的单元作用分均值分别带入公式,得到各级别基准地价。7.结合具体地块情况分析各级别基准地价是否符合实际,建立修正体系。

五、结论

采用成本逼近法测算公服项目用地基准地价,对目前进行的公服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公服用地由于其自身的权属特殊性,在未来宗地估价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价格,公服用地的使用也需要更多相关法律法规来约束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S].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T18507-2014)[S].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3]陶玉厚,栾倩,蔡锷.公共服务项目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探析[J].中国市场,2018(18).

基准范文篇8

一、抓紧布置,及时完成更新工作。对基准地价未及时作更新的,要抓紧布置更新工作,制定时间安排表,争取今年全面完成我市基准地价更新工作,为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底价、土地使用权收购储备价格和与国土管理有关的税收、税费征收标准参考提供依据。

二、选好队伍,确保基准地价更新成果质量。基准地价更新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性高的工作。要求选择的技术承担单位应是在省内注册的具有相应估价资质条件的专业中介机构、并确保技术力量配强、估价业绩好、诚信度高。优先选择在本省范围内有较多成功案例的技术单位,以确保更新成果科学合理、高效准确。要严格按照招投标的程序,认真招标选择技术单位。

三、参照规程,认真落实更新工作有关技术要求。要严格按照《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和《城镇土地估价规程》合理划定土地级别、科学编制城镇基准地价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成果资料要齐全规范。城镇基准地价评价范围要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综合确定,禁止没有依据盲目扩大评价范围。要充分利用上一轮城镇基准地价的成果和真实反映土地市场状况的交易资料,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保证基准地价真实反映地价水平。要完善基准地价修正体系,宗地评估修正因素说明表述要量化、准确、具体,修正系数更科学、更合理。

基准范文篇9

所谓基准利率系指资金市场上公认的具有普遍参考价值的利率。市场利率体系由银行存贷款利率、债券发行市场利率、债券流通市场收益率、同业拆借利率、回购利率、贴现利率、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利率等组成。利率市场化必然要求存在一个合适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它是央行监测和调控的目标,也是央行调节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2比较研究

2.1利率市场性比较

如表1,近11年来债券回购市场交易量都大于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2004和2005年前者甚至达到后者的10多倍,近两年来同业拆借市场发展也较快,但前者仍是后者的3—4倍。因此,从市场规模来说,债券回购市场目前远领先于同业拆借市场,说明市场参与者对债券回购市场相对来说更加认同,更愿意在此市场上交易,那么债券回购市场上产生的利率也就更能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优于同业拆借市场上的利率。

作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首先应该是短期市场利率。因为市场资金供求变动较快,短期利率才能反映即时的市场情况的变化。表2反映了短期品种的交易量占整个交易量的绝大部分,市场中的短期资金拆借最为活跃。因此,市场的交易结果已经反映了交易者的交易倾向以及市场资金量与供求关系,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的1天和7天品种的利率比较适合作为市场利率,下面的分析主要围绕这四种交易品种的利率。

2.2利率稳定性比较

从下面的1天品种利率比较图可以看到,2005年1月——2008年12月,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的1天交易品种的月加权平均利率(设为TY1、HG1,下同)波动明显,经计算TY1、HG1的相关性达到99.35%,说明两种市场的隔夜利率差异极小。从7天品种利率比较图可以看到,2005年1月——2008年12月,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的7天交易品种的月加权平均利率(设为TY7、HG7,下同)同样波动明显,但是2005年初至2006年底两者的分离还是很明显的,经计算TY7与HG7的相关性为??98.22%??,差异也是很小。单纯从图形上看,四种利率的波动都较为明显,但是这恰恰反映了实际的市场情况变化,四种利率的总体变化趋势是相似的。可以利用单位根检验方法对时间序列做平稳性检验,选取的数据为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月加权平均利率,即TY1、HG1和TY7、HG7。先对它们的原序列做单位根检验,发现在三种显著性水平下TY1、HG1和TY7、HG7都是非平稳序列,因此考虑再对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做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3。表3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TY1、HG1和TY7、HG7的一阶差分序列D(HG1)、D(HG7)、D(TY1)、D(TY7)都是平稳序列。

2.3利率基础性比较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TY1、HG1和TY7、HG7的波动性明显,其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序列,但是基准利率的基础性也是极其重要的,比较基础性才能知道是哪个变量影响了另一个变量,导致变量之间出现相关性。格兰杰检验法(Grangertest)是用于检验动态计量经济学中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常用方法。四个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才是平稳序列,需要分别对D(HG1)和D(TY1)以及D(HG7)和D(TY7)进行Grangertest。由于是月度数据,因此选取两个滞后期6和12,格兰杰检验结果见表4及表5,F临界值的显著性水平为5%。

表4显示,当滞后期为6时,可以拒绝零假设:D(HG1)doesnotGrangerCauseD(TY1),因此D(HG1)是D(TY1)的格兰杰成因。其它检验则无法得出结论。

3总结

(1)从市场交易量来看,债券回购市场规模远大于同业拆借市场规模,反映前者更受整个市场参与者的认可,交易者更愿意在国债回购市场上进行短期资金拆借,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国债回购市场利率优于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前者更能反映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从市场交易结构来看,同业拆借市场及债券回购市场的1天、7天品种的交易量占整个市场交易量的绝大部分,因此这两个品种的交易利率更适合作为基准利率,这也印证了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短期性特征。

(2)同业拆借市场及债券回购市场的1天、7天交易品种的利率波动性明显,利率的波动是市场的正常变动规律,1天、7天交易品种的利率一阶差分平稳。然而不同市场的相同交易品种利率几乎完全正相关,从这个方面来看同业拆借利率与债券回购利率并无明显优劣之分。

基准范文篇10

所谓基准利率系指资金市场上公认的具有普遍参考价值的利率。市场利率体系由银行存贷款利率、债券发行市场利率、债券流通市场收益率、同业拆借利率、回购利率、贴现利率、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利率等组成。利率市场化必然要求存在一个合适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它是央行监测和调控的目标,也是央行调节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2比较研究

2.1利率市场性比较

如表1,近11年来债券回购市场交易量都大于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2004和2005年前者甚至达到后者的10多倍,近两年来同业拆借市场发展也较快,但前者仍是后者的3—4倍。因此,从市场规模来说,债券回购市场目前远领先于同业拆借市场,说明市场参与者对债券回购市场相对来说更加认同,更愿意在此市场上交易,那么债券回购市场上产生的利率也就更能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优于同业拆借市场上的利率。

作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首先应该是短期市场利率。因为市场资金供求变动较快,短期利率才能反映即时的市场情况的变化。表2反映了短期品种的交易量占整个交易量的绝大部分,市场中的短期资金拆借最为活跃。因此,市场的交易结果已经反映了交易者的交易倾向以及市场资金量与供求关系,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的1天和7天品种的利率比较适合作为市场利率,下面的分析主要围绕这四种交易品种的利率。

2.2利率稳定性比较

从下面的1天品种利率比较图可以看到,2005年1月——2008年12月,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的1天交易品种的月加权平均利率(设为TY1、HG1,下同)波动明显,经计算TY1、HG1的相关性达到99.35%,说明两种市场的隔夜利率差异极小。从7天品种利率比较图可以看到,2005年1月——2008年12月,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的7天交易品种的月加权平均利率(设为TY7、HG7,下同)同样波动明显,但是2005年初至2006年底两者的分离还是很明显的,经计算TY7与HG7的相关性为??98.22%??,差异也是很小。单纯从图形上看,四种利率的波动都较为明显,但是这恰恰反映了实际的市场情况变化,四种利率的总体变化趋势是相似的。可以利用单位根检验方法对时间序列做平稳性检验,选取的数据为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月加权平均利率,即TY1、HG1和TY7、HG7。先对它们的原序列做单位根检验,发现在三种显著性水平下TY1、HG1和TY7、HG7都是非平稳序列,因此考虑再对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做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3。表3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TY1、HG1和TY7、HG7的一阶差分序列D(HG1)、D(HG7)、D(TY1)、D(TY7)都是平稳序列。

2.3利率基础性比较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TY1、HG1和TY7、HG7的波动性明显,其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序列,但是基准利率的基础性也是极其重要的,比较基础性才能知道是哪个变量影响了另一个变量,导致变量之间出现相关性。格兰杰检验法(Grangertest)是用于检验动态计量经济学中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常用方法。四个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才是平稳序列,需要分别对D(HG1)和D(TY1)以及D(HG7)和D(TY7)进行Grangertest。由于是月度数据,因此选取两个滞后期6和12,格兰杰检验结果见表4及表5,F临界值的显著性水平为5%。

表4显示,当滞后期为6时,可以拒绝零假设:D(HG1)doesnotGrangerCauseD(TY1),因此D(HG1)是D(TY1)的格兰杰成因。其它检验则无法得出结论。

3总结

(1)从市场交易量来看,债券回购市场规模远大于同业拆借市场规模,反映前者更受整个市场参与者的认可,交易者更愿意在国债回购市场上进行短期资金拆借,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国债回购市场利率优于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前者更能反映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从市场交易结构来看,同业拆借市场及债券回购市场的1天、7天品种的交易量占整个市场交易量的绝大部分,因此这两个品种的交易利率更适合作为基准利率,这也印证了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短期性特征。

(2)同业拆借市场及债券回购市场的1天、7天交易品种的利率波动性明显,利率的波动是市场的正常变动规律,1天、7天交易品种的利率一阶差分平稳。然而不同市场的相同交易品种利率几乎完全正相关,从这个方面来看同业拆借利率与债券回购利率并无明显优劣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