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3:54:01

技巧性

技巧性范文篇1

关键词:钢琴弹唱;协调性;技巧性;综合弹唱能力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不管是艺术类院校开辟的专业课程还是家长对孩子的音乐启蒙教育课程,钢琴课程明显提升了教育比例。钢琴的专业技能的具备逐渐脱离了单纯的弹奏趋向于弹唱结合,因此加强钢琴的弹唱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钢琴弹唱技能概述

(一)钢琴弹唱的类型。钢琴弹奏是现代教育中各大艺术类院校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而钢琴的弹唱教学更是乐器教学中的重点。钢琴弹唱一般分为“正谱弹唱”和“即兴弹唱”两个类型。“正谱弹唱”是指弹唱按照歌曲的原有乐谱进行钢琴弹奏,并在伴奏下进行歌曲演唱;“即兴弹唱”是在原创音乐基础上的音乐弹唱形式,一般不具备固定模式的音乐乐谱,是钢琴弹唱的创新行为,值得提倡。钢琴弹唱的这两种类型都是建立在音乐演奏者钢琴弹唱技巧娴熟的基础上的,对协调性和技巧性有着硬性要求。(二)钢琴弹唱的意义。在传统的艺术学习中,我们所说的钢琴弹唱中的“弹”和“唱”的教学是分别进行的,但是随着人们对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音乐教学逐渐将“弹”与“唱”进行了有机融合。钢琴弹唱的新型教学模式,虽然增加了教学难度,但是在音乐人才的培养上也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学生奠定了良好的音乐基础。在当前的音乐环境中,教师在钢琴的弹唱教学中向学生传递的“协调性”与“技巧性”弹唱特点对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减轻了学生将钢琴的“弹”与“唱”自主融合的难度,促进了原创音乐人的产生。(三)钢琴弹唱的综合实践。钢琴弹唱技能的具备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单一传授,要想彻底掌握该专业技能,学生应该积极地进行钢琴弹唱的实践练习。在钢琴弹唱实践练习中应充分考虑综合条件,以便进一步提升弹唱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钢琴弹唱练习应精确掌握歌唱与钢琴伴奏的音量比例控,避免由于伴奏声音过大掩盖声乐演唱效果,或因为声乐演唱声音过大,导致演奏者难以把控伴奏的节奏点的情况出现[1]。除此之外,在钢琴弹唱的综合实践中还应考虑到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音色之间的协调。一般来说钢琴伴奏的音色烘托了声乐演唱的氛围,影响了音乐情感的表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钢琴弹唱时应充分考虑音色因素对现场带来的影响。

二、钢琴弹唱技能的协调性探讨

(一)协调钢琴的“弹”与“唱”。在钢琴的弹唱技能学习中,学生要分清“弹”与“唱”的主次关系,有针对性的调整钢琴的“弹”与“唱”。教师进行钢琴弹唱教学的主要难点是学生只具备钢琴弹唱中的单一技能,难以将二者良好的结合。以下将对这种现象具体介绍:第一,解决学生会“弹”不会“唱”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加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控力。学生可以在弹奏钢琴乐谱时按照乐谱节奏说话,在渐渐熟悉音乐节奏后将说话内容替换为声乐演唱内容,打破手口限制;第二,解决学生会“唱”不会“弹”的问题。该问题的出现说明学生具备的声乐演唱水平超过弹奏水平,教师可以针对此现象增加学生钢琴弹奏练习的强度,在练习中以钢琴弹奏为主,将声乐演唱改为哼唱、默唱和模糊唱词等形式,将练习重心放在钢琴弹奏上,帮助学生掌握钢琴弹唱的协调性。(二)训练弹唱控制力。要想帮助学生提升钢琴弹唱能力,“弹”与“唱”之间的协调是不可或缺的,钢琴弹唱的协调能力的具备除了天分的支持以外,还需要进行充分地练习[2]。训练学生的弹唱控制力是帮助学生良好掌握弹唱的协调性的重要措施,可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提升:第一,分析歌曲节奏。众所周知,伴奏能够烘托音乐气氛,提升音乐的感染力,在钢琴弹奏中音调的起伏,节奏速度的快慢,演奏的力度都能对音乐的表达产生不同的影响。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音乐演奏也是如此。学生根据个人对音乐情感的理解深入分析音乐弹奏的特点,在演奏的过程中逐渐实现对钢琴弹唱控制力的掌握;第二,轻柔型弹唱练习。在练习歌曲弹唱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进行钢琴弹奏时,轻唱歌词以感受钢琴的节奏变化,加强声乐演唱节奏与钢琴弹奏的节奏之间的融合。通过以上两种方式能够训练学生的弹唱控制力,在弹唱过程中感受节奏的变化,加强钢琴弹奏与声乐演唱之间的协调性,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钢琴弹唱技巧。

三、钢琴弹唱技能的技巧性探讨

(一)钢琴弹奏技巧训练。要想具备娴熟的钢琴弹唱技能,钢琴弹奏技巧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钢琴的弹奏技巧决定了音乐环境,是完美钢琴弹唱现场的呈现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同时良好的钢琴弹奏技能的具备是进行即兴弹唱和创作个人音乐的基础。从以下几点提出练习钢琴弹奏技巧的要点:第一,踏板的处理。在现场的音乐演奏中,伴奏声音会影响整体的音乐氛围,钢琴踏板的过度使用会降低声乐演唱的效果,形成过度吵嚷的不良情况,因此在进行弹奏技巧训练时要掌握好踏板的使用度;第二,钢琴触键练习。钢琴弹奏是通过弹奏者双手接触触键带动钢琴部件发出的音乐声音,钢琴弹唱中歌曲的类型和风格不尽相同,因此需要钢琴弹奏者根据歌曲情况调节触键的速度、轻重及节奏,为声乐歌曲演唱营造良好的氛围;第三,钢琴弹奏在声乐演唱的前后的修饰。这种钢琴技巧主要在声乐演唱之前和声乐演唱结束后发挥作用:在声乐演唱之前的钢琴弹奏能帮助演唱者掌握音乐节奏,为演唱做好准备,在声乐演唱结束后进行的钢琴弹奏则可将演唱者的感情进一步抒发,起到余音绕梁的效果。(二)声乐演唱技巧训练。声乐演唱是钢琴弹唱中的主要部分,演唱者的声乐演唱水平决定了整个钢琴弹唱的质量。在钢琴弹唱中的声乐演唱技巧练习与单纯的声乐练习有所不同,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声乐练习,需要演唱者具备更高的声乐演唱技巧,增加了练习难度[3]。通过以下几点介绍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第一,掌握音乐节奏,合理调整呼吸。在声乐的演唱中,气息是演唱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钢琴弹唱时钢琴演奏的歌曲前奏能帮助演唱者熟悉歌曲节奏,同时为演唱者提供了准备时间,演唱者应根据节奏调整呼吸,提升声乐演唱质量;第二,歌词和音色的把握。音乐歌曲的种类和风格多样,钢琴弹奏为声乐演唱烘托了氛围,因此在声乐演唱中要求演唱者综合考虑音乐特点,调整个人音色,以达到更好的演唱效果。(三)“弹”与“唱”配合训练。为具备更好的钢琴弹唱技能,在钢琴的弹唱技巧练习中学生还应进行“弹”与“唱”的融合技巧练习。通过以下几点探讨“弹”与“唱”技巧的融合训练:第一,节奏技巧练习。在钢琴的弹唱中掌握“弹”和“唱”的节奏十分重要,在进行技巧练习时,应精准把握弹唱节奏,掌握“手”与“口”的同步操作,提升音乐弹唱的效果;第二,融合“弹唱”技巧。对弹唱的曲目多加练习,提升演奏者对歌曲的熟练度,并根据歌曲情况调整钢琴弹奏的节奏变化,能进一步抒发歌曲传达的情感,达到“钢琴弹唱+声乐演唱+情感抒发>钢琴弹唱”的现场效果;第三,提升心理素质。钢琴弹唱技能需要演奏者“一心二用”,这种技能的具备不仅需要演奏者长时间联系,还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以支配肢体进行其他操作。钢琴弹唱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在学生长期坚持下熟练声乐演唱技巧和钢琴弹奏技巧并将二者进行良好的融合,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钢琴弹唱时还应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练习意识,培养学生长期坚持的良好习惯,为学生铺就宽阔的艺术道路。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钢琴的弹唱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在具有超高的技术水平和对艺术具有超前眼光的音乐教师的指导下,我国的钢琴弹唱教学必将取得显著成效。艺术道路是漫长的,学生应坚持个人的艺术追求,充分展示个人艺术特点,以完成个人的艺术梦想。

[参考文献]

[1]张宇.钢琴弹唱实践教学的应用研究[J].当代音乐,2018,02:35-37.

[2]贾义红.钢琴弹唱教学方法探析与应用[J].大众文艺,2017,21:200.

技巧性范文篇2

关键词:声乐教学;非技巧性;抽象;形象具体

声乐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对于它的学习主要是对声乐技巧的运用和掌握。声乐技巧它是摸不着、看不到的,比如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咬字吐字、歌唱的腔体打开、歌唱的腔体共鸣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抽象不具体的,导致传统的声乐教学也都只是以感性思维为主,学生完全凭自己的感觉及理解去实践,教学成果缓慢,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吸纳不易达成共识,常常使学生感到无助和迷茫。师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辛苦,可大多数学生还是受其困扰步入误区,难以回转。对此我们经过长期对声乐教学实践的摸索和总结,得出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可以大量使用非技巧性声乐教学手段来达到对声乐技巧的学习和掌握,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平衡适度原则

平衡是世间万物生存运动的基本准则。“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凡事都要有度,做事不拘泥,不偏激,寻求适度,遵循平衡原则,避免两个极端,天地万物就可以自得其所。所以声乐技巧的学习如能遵循“平衡适度”原则(从声乐角度来讲“平衡适度”可以理解为自然舒服、美观和协之感。),即一切技巧的学习都能以舒服,美观,自然和协为前提,并在实践中能让自己拥有歌唱的轻松感、表演的自如感。这样你的歌声才是自然通畅、美妙动听的;表演起来才是自信大方、美观和谐的,此时你的演唱过程便达到了一种无意识的状态,进入演唱的自由王国,实现了声乐演唱的最高境界。可见平衡适度原则它会引导你思维转变,拓宽思路,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以歌唱的呼吸为例,歌唱的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所在,也是歌唱的根基所在,歌唱呼吸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体歌唱状态的正确与否。气吸的多少、深浅;呼气时速度的快慢,力量的大小等等都需很好的调控。但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做到很好调控的学生并不多,绝大多数学生的呼吸练习都是极易走极端的,如吸气时一味膨胀小腹,人为撑开肋骨;呼气时用力收小腹,为保持吸气状态继续撑开肋骨,撑开喉咙,最后不但导致各呼吸器官僵硬,气息越吸越浅,而且就连咬字器官、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也都受到严重的影响,表现为咬字不清、表情做作、肢体动作生硬,整个人痛苦不堪。此时若能“遵循平衡适度原则”即根据我们所听到的音高去做呼吸,前提不论是高音、低音、上行、下行、延长音都以“舒服自然”为主,也就是气吸到能在那个音高上舒服的说话,此时喉部和共鸣腔体便根据音高自然打开,因为是以舒服自然为前提的,所以它们的开度与这个音高所要求的开度完全吻合,不撑不捏,自然形成了歌唱呼吸所需要的管道,无论音的高低、长短歌唱时声柱一定是建立在管道的中心位置上,不偏不倚,不自觉的情况下声音便进入了轨道,通畅自如好多,此时你再折返回来仔细感受身体各器官的运作状态,之后再加深记忆此感觉下不同音高的呼吸、喉咙打开、腔体打开等等的状态,并与理论上的声乐技巧进行对比验证,最后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确做到了技巧性所要求的肋骨、胸廓都打开,膈肌平铺在低端,做到了半打哈欠的状态,在这个“舒服自然”的前提下同样也保证了气口间的换气能够做到从容、自如。所以练习气息要以自然舒服、美观和谐为前提,这样你的呼吸系统的各器官才会协调运作,不紧不僵,并都保持在最佳的平衡点上———使吸与呼在控制与流动中平衡,失衡不舒服的状态必然被排除或被纠正,即达到自然舒服、美观和谐之感。可实际上大部分的师生都舍本逐末,忽视这一简单的原则,不顾一切地去追求深呼吸、状态保持这一技巧理论,练习中从不考虑舒服与否就是要拼尽全力做到深吸气及状态的保持,导致呼吸系统极其过分用力、僵硬,教学效果缓慢,事倍功半。

二、以情带声

情是人们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喜怒哀乐的外在表象,也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一个人真挚情感的流露,是这个人真正自我的完美体现,不伪装、不做作,放松平和,为身体所具潜能的最大释放提供了有利保障。一首声乐作品也是如此,把它静静地放在那是没有任何灵动的,即使用声音加以表达使其具有了生命的迹象,但也越发的死板、呆滞。可一旦赋予其相应丰富的情感,那这首声乐作品的生命便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其灵魂的深处才会被碰撞、激活,其应有的魅力才会被完美的展现。无论是演唱者还是听者都会被它的歌词所吸引,被它的旋律所陶醉,更被它的情感所感染。歌声、情感、作品此时浑然天成,融为一体,达到声乐演唱的最佳状态。情感在声乐作品中有着不可或缺地位的同时,对其声音的影响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人的情感能使他的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是他最真最原始状态的尽情展现,不伪装、不做作,或是激动,或是喜悦,或是痛苦,或是悲伤,使整个人的机体都处于一种极其和谐的状态之中即身体放松、自然,各个器官都彼此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相互平衡,达到极其忘我的运动状态,此时所发出的声音必然是最大化地接近正确歌唱时所需要的声音,我们得出这一结论不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而且从生理学角度讲也是有据可寻的。因为人无论在哭泣或是在微笑的时候,他的肌体所有动作都是下意识的、放松的,不受歌唱技巧的影响:如一味地强调喉咙打开,肋骨打开,寻找面罩共鸣等等,乃至参与歌唱的各个器官就会被多余、额外的力量所控制,导致身体僵硬,面部扭曲。相反肌体若在下意识放轻松的状态下,各器官必然会彼此协调工作,为声乐的正确演唱提供了有力保障。以喉咙打开为例,歌唱时要求喉咙要充分打开,以实现气息的流动、声音的通畅。从生理学角度讲,微笑和哭泣运动都可以带动悬雍垂———小舌的运动。悬雍垂属于随意肌,它是不能直接受人的神经自由支配运动的肌肉,它的运动是通过其他肌肉群的牵引、带动下进行的,而我们通过微笑和哭泣运动所带动的肌肉群(这组肌肉群是可直接受人神经支配的)正是可牵引、带动悬雍垂运动的肌肉群,所以一旦有不带任何负担和功利的微笑或是哭泣动作时,那悬雍垂必然抬起,气息上下通畅,获得高位置,实现喉咙的充分打开。可见当一个人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专注情感的时候,那他的表情和动作就是自然的、无意识的,也是符合人的自然生理规律的,其僵硬、紧卡的现象必然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确是结实、圆润、通畅,并带有金属色彩的音色,这也就实现了以情带声,用真挚的情感引导出正确的歌唱声音,达到声情的互依互利。声致情溢,情致引声,极大地提高了声乐的教学效果。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任性等等,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让人坦然面对一切事物,不被周围的环境及事物所干扰,时刻都处于一种十分从容、冷静、平和状态之中,这对声乐演唱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演唱者的呼吸才能保证通畅,腔体才能统一打开,吐字才能清晰准确,演唱水准才能正常发挥。反之演唱者在台上若是极度恐慌,极度焦虑,那么他此时的歌唱气息、共鸣、情绪都统统不覆存在,现场的发挥与应有的演唱水准大相径庭,令人惋惜不已。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每一位优秀演唱者必备的条件。心理素质在声乐演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平时要抓紧一切时间刻苦练习声乐技巧,努力学习相关学科的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多参加舞台实践,声乐比赛,并在不断的演出和学习中进行总结和积累经验,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此良性循环,良好的心理素质必然在你的身体机能当中有所体现。他会在你学习歌唱技巧时保持头脑清醒,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进而做出正确的判定,得出正确的结论。为快速掌握声乐技巧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肢体动作

在传统声乐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教与学是抽象不具体的,多以感性思维为主,导致这一环节困难重重,学生对声乐技巧的攻破与掌握没有实质性的媒介和依托,教学效果极其缓慢,为解决这一教学难题我们采用了非技巧性教学手段即用肢体动作来充当教与学间的媒介和依托,变声乐教学的抽象化趋于具体化、形象化。肢体动作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肢体的不同动作来实现对声乐技巧的学习和掌握。如歌唱呼吸的练习,可采用狗喘气的方法使气息自然下沉到隔肌处,或是体会跑步后的吸气状态,这些都是有利于帮助演唱者找到正确呼吸感觉的。再如声区统一问题,歌唱家詹姆斯•麦克拉肯在练习声区统一时,他的声乐老师便让他模仿做投球手的动作或是做挥棍打高尔夫球的动作,这是让他保持在运动中分散各器官的过度极端用力,用边运动边歌唱的方式来摆脱僵硬死板的工作状态;意大利歌唱家庞那尔多•贾伊奥蒂也是如此,他为使自己的各发声器官活跃起来,气息吸到下腹部,从而降低喉头和舌根,最终使喉部成打开状态,每天都坚持做10-30分钟的跳起来站着这个动作,他还经常利用平躺再做起的动作来瞬间感受呼吸应用的肌肉部位。可见通过运用肌体间协调运动的这种非技巧性声乐教学手段,使我们的声乐教学环节具有了可操作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我们的声乐教学又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于声乐技巧的学习它是一个漫长艰苦的历程,而非技巧性声乐教学手段的应用较好地缩短了这一历程,使各个知识点由抽象变得更加地直观、形象、生动、具体,使学生学习技巧时不再是不知所措,反之是有的放矢,有据可依,弥补了原有声乐教学体系的不足和缺陷,丰富了其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使声乐教学体系更趋于完善,以更加简便、快速、准确的教学方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夏海蕾.如何在声乐课中以情带声[J].艺术教育,2006(1).

技巧性范文篇3

关键词:公路设计;灵活性;创造性

公路设计是决定公路建设项目工程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设计质量对工程的总体质量和安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公路是带状构造物,对于每一个公路项目而言,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气象、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公路使用者的审美特点等都是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公路的新建还是改造,都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对于每一个公路建设项目,设计者均面临着在保证公路行车安全与将所设计公路充分融入周围环境之间寻求一种协调和统一的任务,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灵活、创造性地进行公路设计。笔者结合多年来从事公路设计的实践经验,对一般公路中路基路面工程的设计理念和安全评价进行了认真探索。

一、路基路面的安全评价

(一)路基的安全评价。路基的安全评价包含:路基强度评价、边坡稳定评价、排水结构物评价与支档结构评价。路基强度影响路基的稳定性、承载力、路面使用功能,进而影响行车安全。路基的原始地面承载力强度小于150kPa要进行处理,存在软基、岩溶等不良地质要采用换填、袋装砂井、碎石桩、灌浆等方法进行治理。路基填料要通过试验后选用,不能土石混填以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对于膨胀土作为路基填料应进行掺石灰、固化材料处理,同时进行防水处治。

路基边坡安全评价主要考虑边坡的稳定性。近几年因路基边坡失稳造成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因此路基的高填深切边坡均应经过稳定性验算,不满足稳定性要求的需采用防护及加固措施;边坡存在崩塌、滑坡的可能要采用卸载、挡墙、抗滑桩、综合排水等措施一次处理到位,不留隐患。对于山区山体横坡较陡地段的高填深切应与桥隧构造物进行比较,填方大于20m宜改填为桥梁,切方大于30m宜改切为隧道。对于高大边坡要加强施工观测,确保安全。

排水结构物评价:路基的排水不畅影响路基的稳定性。边沟、排水沟、渗沟、暗沟的设置位置、断面尺寸、防冲刷能力影响排水的使用功能,每条路都应进行计算,不能照搬照抄。渗沟、暗沟本身应有足够的强度,不能影响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支档结构物评价:挡墙本身强度、抗滑移能力、抗倾覆能力、抗剪能力、地基承载力都是安全评价的重要指标,应满足规范要求。从安全、经济的角度考虑重力式挡墙的高度宜控制在12m以内,超过12m,则可采用板桩墙、锚杆式挡墙、加筋挡墙等形式。挡墙的基底埋置深度应经计算确定,一般在可能的滑动面或冲刷以下至少1m,板桩墙桩的埋置深度对于岩石地基宜嵌岩1/3桩长,对于土质地基应嵌岩1/2桩长。

(二)公路路面的安全评价。路面强度的安全评价:因路面承受的轴载吨位以及轴载通行次数高,行车速度快,故对路面的强度要求就高;而路面强度低,产生安全隐患的机率就高。影响沥青路面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沥青质量、石料的性质、粒料的级配等。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和汽车超载,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路面的抗滑安全评价:抗滑性能是保证雨天高速行车安全的重要技术指标,摩擦系数是直接影响抗滑安全的控制指标,摩擦系数越高,抗滑性能就越好。石料磨光值是保证路面防滑的基本指标,磨光值高才能获得高的摩擦系数。路面的排水安全评价:高速公路因其路幅宽,降到路面上的雨水量较多,排水不畅,形成积水,高速行车会使积水雾化,迷雾遮挡驾驶员视线,增加行车事故。同时积水会降低路面的抗滑性能,使车轮产生液面滑移,增加行车的危险性。在我省某段二级公路发生16起交通事故中,因路面积水造成事故11起,占总事故的68.7%。因此公路路面要采用系统排水的方法进行设计,确保路面水的流畅。路面的平整度评价:路面不平整易使汽车产生颠簸,容易造成事故。平整度的影响除了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外,摊铺机的性能及操作对摊铺平整度影响很大,另外面层摊铺材料的质量、碾压质量对平整度有影响,接缝处理不好容易产生缺陷以及由于接缝压实度不够和结合强度不足而产生裂纹。

二、挡土墙的灵活运用

公路挡土墙的形式,可借鉴国内一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范例,积极探索坡面防护新技术,配合路段自然环境,灵活进行设计。如目前湖南省部分高速公路采用的花池墙、阶梯栅栏挡土墙等新型防护结构形式,既起到了防护作用,又丰富了路容景观。鉴于目前多数公路沿线的挡土墙人工痕迹较重,严重影响了公路景观。因此在一般公路设计中应灵活性设计,根据沿线地质条件和边坡高度,尽量减小防护工程体积,如挡土墙的高度和长度,并结合地形起伏特点,适当变化挡土墙高度,提高结构物自身景观效果。

在材料上,挡土墙可根据公路所在地区条件,灵活就地取材,如采用当地的块石、碎石干砌挡土墙,尽量避免采用光面混凝土挡土墙,以使挡土墙构造物表面贴近自然。另外,还可结合路域特有的文化和建筑风格,通过设置文化符号以赋予公路文化内涵,对挡土墙进行特殊设计,使司乘人员在行驶过程中感受到特有的公路民俗文化。

三、安全护栏设计

按照我国设计标准,要求护栏在中央分隔带连续设置,在路侧的最小段落为70m,不必要路段可以不设,它与主体工程的关系与其所处的路段有关。

石方区护栏:石方区护栏基础应与路基同步施工,路基开挖时,预留护栏混凝土基础的槽孔,或者直接在槽孔内现浇护栏基础,以避免2次开挖石方。

路肩挡墙区路侧护栏:护栏基础落在连续路肩挡墙区时,当挡墙施工至护栏基础底标高时,应预留护栏基础槽孔,也可现浇护栏基础,以避免后期护栏安装时开拆挡墙,对于连续护面墙区段,当护面墙施工至护栏基础底标高时,应预留护栏基础槽孔,也可现浇护栏基础,以避免后期护栏无法生根。

构造物护栏:对于特大、大、中桥护栏一般由主体工程设计单位设计。通常为砼刚性护栏,并由交通工程设计单位负责护栏过渡段设计。

四、路基边坡处理与环保

路基边坡形式是影响公路景观的主要因素。路基边坡坡率及形式的选择不仅影响边坡的稳定,同时也影响环境保护和景观效果。边坡坡率应灵活自然、因地制宜,尽量使边坡外形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看不出明显的人工痕迹。在设计中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边坡高度及周围环境特点对每个边坡逐个研究确定适宜的边坡形式和坡率。对于挖方边坡坡脚、坡顶取消人工痕迹过重的折角,而采用贴近自然的圆弧过渡,以达到与路线所经自然地带的地形地貌相适应。对于部分低填或隧道进出口填方路段,放缓边坡或直接填平进行植草绿化处理。这既有利于路堤与原地貌融为一体,使填筑痕迹得以遮掩;同时也增加路侧净区,形成一定的行车缓冲带,使过往车辆驶离路面后有一个安全的感觉。

公路设计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理念并不是试图去创建一个新的标准,而是建立在灵活应用现有的规范、标准、规章制度的基础之上,公路设计人员应在严格遵循项目规划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想象力、独创性及灵活性,以规范为依据,在标准范围内灵活应用设计指标,切实设计出既能满足使用功能,又能确保安全运营,同时还能很好地融于自然及人文环境的公路。

参考文献:

[1]龙宁、李建忠、何峻岭、刘国强,《关于城市交通规划编制体系的思考》[J].城市交通,2007,(02)

技巧性范文篇4

造成怯场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往往也因人而异。但下面几点原因却带有极大的普遍性:

1、评价忧虑。

这是造成怯场心理的最主要的因素。现代心理学认为,在任何存在评价的场合,人们一般很难发挥自己原有的水平。大多数人对自己在初次约会中的表现不十分满意。在演讲中,由于评价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听众在“裁判”演讲人,所以演讲者的忧虑更多,心理负担更重。

2、听众的地位。

如果我们面对的听众比我们的地位高,或者我们认为比我们重要,我们讲话时便感到特别紧张。求职者在评估小组面前的表现往往很不自然,这一方面是因为评价忧虑,另一方面也无疑是因为评估小组“大权在握”。

3、听众人数。

一般人都愿意在“小范围”内讲话。如果听众人数很多,演讲者便会倍加谨慎。因为他们觉得一旦出错或表现不佳,“那么多人”一下子都知道了。过分的小心谨慎加大了怯场的可能性和程度。

4、对听众的熟悉程度。

大多数人在“熟人”面前讲话比较自然。面对陌生的听众我们之所以紧张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几乎一无所知,而他们在几十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内便会对我们作出评价。

5、听众的观点。

如果你知道听众或大多数听众所持观点和你的观点一致,那你便会信心十足。反之,你便会有很多担心。

6、准备是否充分。

若演讲者自己心里觉得自己对演讲准备得不充分,觉得有“出丑”的可能,那他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可能出卖他。

上面我们分析了造成怯场心理的主要原因,下面是几种“药剂”。

1、充分准备。

对付怯场心理最有力的武器是诚心实意地告诉自己你对本次演讲准备得十分充分:你的选题不仅对自己而且对听众很有吸引力;你对该题目已深思熟虑,而且收集到了所有所需资料;你的演讲稿紧扣主题,安排有序;经过反复演练,你已能恰到好处地把握演讲时间;你对自己的仪表和临场表现有充分信心;你有能力很好地对付讲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公务员之家

2、适应变化。

如果你原计划给二三十人作演讲,到场后发现听众有二三百人,你会怎么办?你准备了一份非常正式的演讲稿,走上演讲台你却发现大家都穿着牛仔服和T恤衫之类的衣服,你将如何想?你准备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内容,可上场前主持人告诉你你只有十五分钟的演讲时间,你又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演讲中绝非偶然事情。所以,如果你被邀去演讲,不要忘了事先收集如下信息:

1有无固定论题?论题范围?

2听众成分(包括人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工作性质以及参加演讲的原因等);

3演讲地点(包括其地理位置、场地大小、有无话筒等内部设施),如果有可能,最好亲自去演讲地点看一看,作到心中有数;

4演讲时间;

5有无听众提问。

3、练习放松。

演讲前,如果你仍感到紧张,下面几种方法有助于你放松:

(1)深呼吸。

作深呼吸的目的是供给你充分的氧气,帮助你在演讲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这里所讲的“呼吸”当然指的是腹呼吸而不是肺呼吸。歌唱家和演员们都知道腹呼吸在控制声音方面的重要性。

(2)肌力均衡运动。

肌力均衡运动是指有意识地让身体某一部分肌肉有规律地紧张和放松。比如你可以先握紧拳头,然后松开;你也可以固定脚掌,作压腿,然后放松。作肌力均衡运动的目的在于让你某部分肌肉紧张一段时间,然后你便不仅能更好地放松那部分肌肉,而且能更好地放松整个身心。

(3)转移注意力。

演讲前要积极听取主办人和听众意见,这样你便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更好地放松身体和思想。

4、带点幽默感。

技巧性范文篇5

造成怯场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往往也因人而异。但下面几点原因却带有极大的普遍性:

1、评价忧虑。

这是造成怯场心理的最主要的因素。现代心理学认为,在任何存在评价的场合,人们一般很难发挥自己原有的水平。大多数人对自己在初次约会中的表现不十分满意。在演讲中,由于评价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听众在“裁判”演讲人,所以演讲者的忧虑更多,心理负担更重。

2、听众的地位。

如果我们面对的听众比我们的地位高,或者我们认为比我们重要,我们讲话时便感到特别紧张。求职者在评估小组面前的表现往往很不自然,这一方面是因为评价忧虑,另一方面也无疑是因为评估小组“大权在握”。

3、听众人数。

一般人都愿意在“小范围”内讲话。如果听众人数很多,演讲者便会倍加谨慎。因为他们觉得一旦出错或表现不佳,“那么多人”一下子都知道了。过分的小心谨慎加大了怯场的可能性和程度。

4、对听众的熟悉程度。

大多数人在“熟人”面前讲话比较自然。面对陌生的听众我们之所以紧张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几乎一无所知,而他们在几十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内便会对我们作出评价。

5、听众的观点。

如果你知道听众或大多数听众所持观点和你的观点一致,那你便会信心十足。反之,你便会有很多担心。

6、准备是否充分。

若演讲者自己心里觉得自己对演讲准备得不充分,觉得有“出丑”的可能,那他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可能出卖他。

上面我们分析了造成怯场心理的主要原因,下面是几种“药剂”。

1、充分准备。

对付怯场心理最有力的武器是诚心实意地告诉自己你对本次演讲准备得十分充分:你的选题不仅对自己而且对听众很有吸引力;你对该题目已深思熟虑,而且收集到了所有所需资料;你的演讲稿紧扣主题,安排有序;经过反复演练,你已能恰到好处地把握演讲时间;你对自己的仪表和临场表现有充分信心;你有能力很好地对付讲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

2、适应变化。

如果你原计划给二三十人作演讲,到场后发现听众有二三百人,你会怎么办?你准备了一份非常正式的演讲稿,走上演讲台你却发现大家都穿着牛仔服和t恤衫之类的衣服,你将如何想?你准备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内容,可上场前主持人告诉你你只有十五分钟的演讲时间,你又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演讲中绝非偶然事情。所以,如果你被邀去演讲,不要忘了事先收集如下信息:

1有无固定论题?论题范围?

2听众成分(包括人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工作性质以及参加演讲的原因等);

3演讲地点(包括其地理位置、场地大小、有无话筒等内部设施),如果有可能,最好亲自去演讲地点看一看,作到心中有数;

4演讲时间;

5有无听众提问。

3、练习放松。

演讲前,如果你仍感到紧张,下面几种方法有助于你放松:

(1)深呼吸。

作深呼吸的目的是供给你充分的氧气,帮助你在演讲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这里所讲的“呼吸”当然指的是腹呼吸而不是肺呼吸。歌唱家和演员们都知道腹呼吸在控制声音方面的重要性。

(2)肌力均衡运动。

肌力均衡运动是指有意识地让身体某一部分肌肉有规律地紧张和放松。比如你可以先握紧拳头,然后松开;你也可以固定脚掌,作压腿,然后放松。作肌力均衡运动的目的在于让你某部分肌肉紧张一段时间,然后你便不仅能更好地放松那部分肌肉,而且能更好地放松整个身心。

(3)转移注意力。

演讲前要积极听取主办人和听众意见,这样你便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更好地放松身体和思想。

4、带点幽默感。

技巧性范文篇6

关键词:体育舞蹈;教学;体育院校;非技巧性

技巧性即体育舞蹈教学中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动作,学生舞蹈的能力等,而非技巧性顾名思义,就是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与技巧无关的学生其他素质,品德道德、气质审美、修养等内容的培养,通过分析体育院校体育舞蹈课程现状,提出课程存在的问题,可以解决问题,明确非技巧性培养措施,提升体育舞蹈教学中体育院校学生非技巧性培养水平。

一、体育院校体育舞蹈教学现状

体育院校体育舞蹈需要从教学任务与教学安排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教学目的任务主要体现在基本技术技巧,即理论知识的讲解,学习的舞蹈种类多且系统,理论教学较好,也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在非技巧性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忽视了学生气质修养、审美情趣、道德品质以及社交能力的培养,无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教学安排,目前大部分体育院校的体育舞蹈课时安排较小,在有限的学时内,很难完成教学的计划,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二、体育舞蹈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制与学时的差异,各大体育院校针对体育舞蹈课程安排的学时与学制不同,大部分学制是四年制,但是也有部分院校是三年制,大部分学校从大一就开设体育舞蹈课程,也有的学校会从大二开始讲解课程,可见,学制与学时存在较大差异是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问题。第二,高校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将社交舞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体育舞蹈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为社交舞,社交舞作为一种竞技体育舞蹈,与国际标准交谊舞并未较好的结合,致使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够全面,影响了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第三,课程任务、生源以及课程目标存在的差异,各高校将体育舞蹈作为主修课程,主要是由于对舞蹈的热爱以及对舞蹈浅表的认识,因此,在课程目标制定、课程任务设定,生源情况、教学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三、体育舞蹈教学中体育院校学生非技巧性培养措施

(一)确定教学目的

体育舞蹈教学的主要非技巧性培养措施就是确定教学目的,一般情况下,体育舞蹈教学课程的内容集中在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巧,忽视了非技巧培养的重要性,只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技术基础,未注重学生道德、审美、气质的培养,因此,培养非技巧性素质尤为重要,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势在必行[2]。确定教学目的任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学生身体素质与技术基础,体育舞蹈的核心就是身体素质与技术基础,在进行非技巧培养时也不能忽视对身体素质与技术的训练,需要提升训练水平,为学生审美、气质修养的提升创造有利的条件。第二,注重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育舞蹈的表演与技术技巧存在较大的关系,同时也离不开舞者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等,通过实战,能够较好的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降低舞者表演时的紧张感与焦虑感,使学生在不小心出现失误时能够合理的应变,实现学生非技巧性素质培养。例如,在体育舞蹈表演过程中,会有许多人观看,表演者很难不紧张不焦虑,但是,经过多次的实战练习,表演者能够,慢慢克服这种紧张焦虑,从而发挥出更佳的水平。

(二)人才培养目标

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可以体现学校认为素质要求与目标,培养高素质,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达到理想的人才培养效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非技巧性素质的培养,加大培养力度,有效进行人才培养。加大培养力度,可以重视学生非技巧性素质培养,增加课时,安排专门的课程讲解舞者应具备的气质与修养,培养高素质人才。第二,转变观念,使学生意识到非技巧性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以免学生过分注重技术与身体素质,只是进行基本功及技巧性练习,过分重视高难度动作,忽视了自身的修养与气质,影响了学生整体气质的提升。

(三)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完善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体育舞蹈教学也是如此,需要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需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艺术气质的提升在于艺术的熏陶,因此,需要体育舞蹈学生在进行训练的同时也进行体育舞蹈鉴赏,通过鉴赏舞蹈,感悟舞蹈者需要具备的非技巧素质,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提升自身的舞蹈素养。第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需要意识到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天分、努力、气质都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达到提升学生气质的目的。

(四)合理的教学安排

体育舞蹈教学难度大,内容较多,难以掌握,需要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保证课程安排的合理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合理安排教学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理论课程的安排,理论课程所占比例较小,需要注重理论课程的比重,不能安排过多理论课程,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第二,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非技巧素质,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体育舞蹈人才。

四、总结

体育舞蹈教学逐渐成为体育院校的重要课程,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非技巧性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提升体育舞蹈能力与水平,进而促进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不断的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

作者:赵斯文 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技巧性范文篇7

关键词:温室栽培;温度;光照;湿度;气体;肥力;调控技术

温室包括各类玻璃温室、PC板温室、膜温室等。国内外温室栽培技术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其中以荷兰、以色列、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发展最快,我国温室栽培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特别是近10多年来发展迅速,但由于许多栽培者在生产过程中对温室内环境因子调控技术掌握不到位,造成温室栽培没有发挥出应有效益,甚至亏本。因此,掌握温室内环境因子的调控技术是决定温室栽培成败的关键。

一、温室内温度调控技术

温度与植物生长发育、花芽分化、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以及同化产物的运输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极端的高温与低温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严重时甚至使植株死亡。土壤温度对作物生育也有很大影响,因为地温的高低直接影响作物根系吸收营养和水分,而且还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采用温室的主要目的是在植物不适于露地栽培的季节进行栽培,因此温度就成为温室环境调控中的一个重要因子[4-6]。目前,对温度的控制主要有保温、加温和降温几个方面。

1.1保温技术

一是减少贯流放热和通风换气量。温室的散热有3种途径,即:经过覆盖材料的维护结构传热即贯流传热;通过缝隙露风的换气传热;与土壤热交换的地中传热。3种传热量分别占总散热量的70%~80%、10%~20%、10%以下。为了提高温室的保温能力,近年来主要采用外盖膜、内铺膜、起垄种植再加盖草席、草毡子、纸被或棉被以及建挡风墙等方法来保温。在选用覆盖物时,要注意尽量选用导热率低的材料。其保温原理为:减少向温室内表面的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减少覆盖材料自身的传导散热;减少温室外表面向大气的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减少覆盖面的露风而引起的对流传热。二是增大保温比。适当降低设施的高度,缩小夜间保护设施的散热面积,有利于提高设施内昼夜的气温和地温。三是增大地表热流量。通过增大保护设施的透光率、减少土壤蒸发以及设置防寒沟等,增加地表热流量。

1.2加温技术

加温的方法有酿热加温、电热加温、水暖加温、汽暖加温、暖风加温、太阳能储存系统加温等,根据作物种类和设施规模和类型选用。其中酿热加温利用的是酿热物(比如牲口粪便、稻草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太阳能加温系统是将棚内上部日照时出现的高温空气所截获的热能储存于地下以提高地温,当夜间气温低于地温时,储存于土壤中的能量可散发到空气中。通过太阳能储存系统的运用,温室内地温可提高1~2℃。

1.3降温技术

当外界气温升高时,为缓和温室内气温的继续升高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需采取降温措施,目前温室的降温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换气降温。打开通风换气口或开启换气扇进行排气降温,在降低室温的同时,还可以排出湿气,补充二氧化碳。二是遮光降温。夏天光照太强时,可以用旧薄膜或旧薄膜加草帘、遮荫网等遮盖降温。三是屋面洒水降温。在设备顶部设有有孔管道,水分通过管道小孔喷于屋面,使得室内降温。四是屋内喷雾降温。一种是由温室侧底部向上喷雾,另一种是由大棚上部向下喷雾,应根据植物的种类来选用。

二、温室内光照调控技术

植物的生命活动都与光照密不可分,因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目前,温室内的光照仍以自然光照为主,但光照强度一般较弱,这是因为自然光要透过透明屋面覆盖材料才能进入温室内,这个过程中会由于覆盖材料吸收、反射、覆盖材料内表面结露的水珠折射、吸收等而降低透光率。如果透明材料不清洁,使用时间长而染尘、老化等因素,其透光率甚至不足自然光的50%。因此,要尽量提高大棚内的光照,使之满足蔬菜花卉等设施栽培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

2.1合理设计温室结构,提高透光率

一是合理设计。施工前选择好光照充足的建造场地;设计合理的建造方位和屋面坡(弧)度;尽量减少温室棚面龙骨的数量和表面积;选用透光率高的覆盖材料。二是保持覆盖材料表面干净。经常清扫覆盖物表面,减少灰尘污染,以增加透光率,提高棚内光照强度。三是减少覆盖物内表面结露。通过通风等措施减少覆盖膜内表面结露,防止光的折射,提高透光率。目前,我国已经研制出不易产生结露的无滴膜,生产时应作为首选材料。四是延长棚面光照时间。在保温前提下,尽可能早揭晚盖外保温和内保温覆盖物,增加光照时间。双层膜温室,可将内层改为能拉开的活动膜,以利光照。五是合理密植。合理安排种植行向,以减少作物间的遮荫,密度不可过大;否则,作物在设施内会因高温、弱光发生徒长。作物行向以南北行向为好,没有“死阴影”。若是东西行,则行距要加大。单屋面温室的高栽培床要南低北高,防止前后遮荫。六是选用耐弱光品种。温室栽培时应选用耐弱光品种,同时加强植株管理,对于高秧作物通过及时整枝、打杈、插架等措施以防止上下叶片互相遮荫。七是采用地膜覆盖或挂反光幕(板)。地膜覆盖有利地下反光以增加植株下层光照。在温室内悬挂反光幕可使反光幕前光照增加40%~50%,有效范围达3m。八是利用有色膜改变光质。在光照充足的前提下,采用有色薄膜,人为创造某种光质,例满足某种作物或某个发育时期对该光质的需求,获得高产优质。例如紫色薄膜对菠菜有提高产量、推迟抽薹、延长上市时间的作用;黄色薄膜对黄瓜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蓝色薄膜能提高香莱的维生素丙的含量。

2.2遮光技术

温室遮光20%~40%能使室内温度下降2~4℃。初夏中午前后,光照过强,温度过高,超过作物光饱和点,对生育有影响时应进行遮光。遮光材料要求有一定的透光率、较高的反射率和较低的吸收率。一是覆盖各种遮荫物。覆盖物有遮阳网、苇帘、竹帘等。二是玻璃面涂白。将玻璃面涂成白色可遮光50%~55%,降低室温3.5~5.0℃。三是屋面流水。使屋面安装的管道保持有水流,可遮光25%,遮光对夏季炎热地区蔬菜及花卉栽培尤为重要。

2.3人工补光技术

补光有调节开花期的日长补光和栽培补光,日长补光是为了抑制和促进作物花芽分化,调节开花期。而栽培补光主要是促进作物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据研究,当温室内床面上光照日总量小于100W/m2时,或光照时数不足4.5h/d时,就应进行人工补光。因此,在北方冬季很需要这种补光,但因成本高,国内主要用于育种、引种和育苗。人工补光的光源是电光源。对电光源有3点要求:一是要求有一定的强度。使墙面上光强在光补偿点以上和光饱和点以下。不同作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不同,所以应用时要因作物而定。二是要求光照强度具有一定的可调性。三是要求有一定的光谱能量分布和太阳光的连续光谱。可以模拟自然光照或采用类似作物生理辐射的光谱。公务员之家

技巧性范文篇8

关键词:结构;成分;时态;语态

单词拼写题是考察学生“基础加能力”的一道高考题,而动词则是考察的重点。对动词“基础”的考察是指考察动词的记忆和对动词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变化规则的掌握;对动词“能力”考察是指考察通过对句子结构、成分的分析而确定其在一个句子里的正确形式的能力。一个实意动词在一个句子里不作谓语就是作非谓语,而高考单词拼写对动词的考察也主要体现在作谓语、非谓语两方面,因此我们可以从分析句子结构、成分入手来做此题。

一、谓语如果确定该题考察动词,首先分析该词是否在句子中作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如果是,下一步就需要确定谓语动词的时态,方法如下:

(一)寻找时间状语,确定时态

1.Fiftyyearsago,ChairmanMao————(宣布)thefounding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1999NMET)

2.Thetwofriends————(分享)allthattheyhadwhentheywerestudyingabroad.(2005全国卷二)

分析:题1中时间状语fiftyyearsago确定该句用一般过去时态,答案为announced.题2中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用了过去时态weresthdying,而主句、从句谓语又同时发生,因此主句为一般过去时态,答案为shared。

(二)如果没有时间状语,则通过并列连词and,but,or或从属连词because,so等来确定时态

3.Theygotlostinthedesertand————(挨饿)todeath.(2006陕西)

4.Therainc————fordays,sowecouldnotgoouttoplay.(2005浙江)

分析:题3中and连接两个并列的谓语动词,时态应一致,前一个谓语动got用了一般过去时态,因此后一个谓语动词也应用一般过去时态,答案为starved。题4中主句时态应和so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谓语could时态一致,因而答案为一般过去时态continued。

(三)时间状语、并列连词、从属连词都没有的,具体分析

5.Thesebooksb————toSarah-----Imustgivethembacktoher.(2008全国统一浙江)

6.Iamveryhungry-----I——(错过)lunch.(2006全国卷二云南)

7.I’mpleasedthathegladly——(接受)ourinvitation.(1997NMET)

分析:题5依据Imustgivethembacktoher,书归Sarah是目前的事实,谓语该用一般现在时态,且主语thesebooks为复数,因此谓语动词为belong.题6中现在饿是因为过去没吃午饭,因此谓语用一般过去时态,答案为missed.题7中现在高兴是因为他已接受邀请,而接受邀请发生在过去,则谓语用一般过去时态,答案为accepted.

(四)作谓语动词一部分时,注意时态和语态

8.Lisa,Ididn’t————(认出)you----you’vehadyourhaircut!(2008全国卷二)

9.Canyou————(想象)standingupthereandgivingaspeech?(2006全国卷二云南)

10.Theymanagedto————(测量)thedepthoftheriverintheend.

11.TheideastartedinStandlakeandhas————(传开)throughoutthecountry.(2008全国统一陕西)

12.ThestorywasfirstwritteninEnglishandlater————(翻译)intoChinese.(2008全国卷二)

分析:8、9、10三题考察的动词均在句子中作谓语的一部分,且分别位于didn’t,can,to的后面,因此都应用原形,答案分别为recognise,imagine,measure.11题“传开”在句子中作谓语一部分,且前面有助动词has,够成现在完成时,因而答案为spread.12题中and连接两个并列的谓语,前一个是waswritten,后一个则省略了was,因而“翻译”应为过去分词translated。

二、非谓语经过分析,如果考察的动词在句子中不作谓语,则只能作非谓语,下一步则要判断其具体形式(主要是doing,done两种形式)

(一)熟记固定搭配短语和句式

13.Thevillagechildrenliketogo————(游泳)inthenearbyriver.(2008全国卷二)

14.Wehadgreatdifficultyin———(呼吸),fortheairwasthin.(2006陕西)

15.Thankyoufor————(提供)tohelp,butIcanmanageitmyself.(2001全国统一)

16.I’veneverseenaShakespeare’splay————(表演。(2000春季高考).

分析:13,14,15,16题中分别含有固定搭配godoing,havedifficultyindoing,thank……fordoing,seesb/sthdone,因此答案分别为swimming,breathing,offering,performed。

(二)分析句子成分,确定非谓语具体形式

17.Theboyspokeinaverylowvoice————(承认)hehadbrokentheglass.(2000春季高考)

18.Twohundred————(被盗的)bicycleswerereturnedtotheirownerslastmonth.(2001全国统一)

分析:17题句子谓语是spoke,“承认”在句中作状语,句子主语boy为“承认”的逻辑主语,因此用主动形式答案为admitting。8题从所给汉语“被盗的”就能确定为定语,中心词“bicycles”与“盗”为被动关系,答案为过去分词“stolen”。

技巧性范文篇9

关键词:即兴伴奏;技巧;和弦;音型;视奏能力;

劳动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音乐。晟初人们所使用的音乐是没有规定好的曲谱,而是即兴的说唱、乐舞、演奏。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音乐由最初的随心所欲,发展到为了使其更加悦耳产生理论上、技术上的规定和约束。即兴伴奏就是建立在乐器演奏技巧、和声基础和演奏者创造力三者之上的。它是根据即定的歌曲旋律,在键盘上即兴弹奏出包括一定的和声与织体的伴奏声部。

歌曲手风琴即兴伴奏是手风琴伴奏形式中一种最实际、最常用、最快捷的演奏技能。它要求伴奏者将手风琴演奏技巧、键盘和声手法、作曲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在旋律的限制下,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瞬间的艺术再创作。它是一门集技艺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基础课。因此演奏者对键盘技能与作曲技法应用的高低好坏,对演奏水平能达到何种程度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一、歌曲手风琴即兴伴奏特征

歌曲手风琴即必伴奏由于事先毫无准备,好象“即兴发言”或“即兴演讲”。所以一般说来,歌曲手风琴即兴伴奏不大可能完全采用歌曲的伴奏谱所采用的那样复杂的表现手法与技巧,而更具有实用性、即时性、灵活性等特点。这就需要伴奏者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较好的键盘弹奏能力。

歌曲手风琴即兴伴奏,这不仅仅只是一个技术手法的处理问题,还应从作品的内容和整体结构出发,经过精心的艺术构思。激情地将它表现出来。所以必须具备敏捷的创作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歌曲手风琴即兴伴奏,是音乐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虽以“伴”为主,但它与其伴奏对象共同塑造了一个完美的音乐形象。但是毕竟是“伴”,所以必须要注意以“伴”为主,不能“喧宾夺主”。

综上所述,歌曲手风琴即兴伴奏是手风琴艺术综合能力的反应。它不仅需要伴奏者具有敏捷的思维、灵活的手指能力、熟练掌握和声编配的理论知识,也将丰富的伴奏音型、织体及各种表现手法储存在大脑中。在键盘上正确的弹奏方法、设计合适的指法、在各常用调上移调弹奏等综合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

二、歌曲手风琴伴奏的技能、技巧

手风琴既是一件和声性很强的乐器,同时也是一件富于歌唱性的乐器,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使其歌唱。你除了要有一双聪明灵巧的手和一个优秀的头脑,还要拥有坚实的基本练习基础。手型非常重要,它不但利于完成乐曲,而且利于表演和谐统一。手型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乐曲的本身也是高低起伏、强弱变化的。手型的原则应是尽力发挥手的积极性,培养指尖弹奏的准确性。要编配好的伴奏,首先要对这首乐曲进行全方面准确的分析研究,然后才能将各种技法使用得恰到好处。

(一)分析歌曲的内容,体裁、调式、调性以及曲式结构的特点

任何歌曲都有自己的音乐内容,它不仅仅体现在旋律中也体现在歌词当中。因此。在为歌曲编配伴奏时,应要先熟悉乐谱,通过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来确定歌曲的题材、体裁以及调式调性、速度力度等诸多因素,从而来设计伴奏的手法与和声的织体。

(二)配置和弦

和弦的配置是重要的环节之一。不同的和弦连接可以表现不同的思想内容,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在开始时,可以先学用I、IV、V级三个正三和弦,慢慢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可以逐步扩大和弦的选择。编配和弦最重要的一点是强调歌曲的调式调性。开头和结尾和弦大多数是主和弦,这样才能够明显地体现出歌曲是大调、小调或民族调式。结尾部分往往是正格、变格等终止形式。歌曲的中间部分或一个乐段结尾处常常有半终止的出现,这时往往落在属和弦、下属和弦等。和弦确定下来后,接下来就是琴上实际弹奏,根据弹奏的效果改变部分不协和的和弦。为旋律配置和弦时更换和弦的频率要由歌曲的性质来决定,比如:活泼的、节奏轻快的歌曲和声较疏,几个小节配一个和弦。慢速抒情的歌曲,可以一个小节配一个或两个和弦。总的来说,和弦的使用要以“少而精”为主要原则。

(三)确定伴奏音型

伴奏音型是即兴伴奏中和声进行的具体形态。音型是和弦的形态,和弦是音型的灵魂。所以,必须从和弦的角度去归纳音型的基本型态。柱式和弦的音型使用无论是在传统艺术歌曲,还是在现代通俗歌曲中都广为应用,在不同的类型、速度的歌曲中所造成的意境也迥然不同。如《掌声响起》的第一乐段仅用几个柱式和弦便造成一种轻静抒怀的味道。同样是柱式和弦如果用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国际歌》等歌曲中,就会使这些进行曲式的歌曲更为有力度,共产党的光辉形象就生动地树立起来,也有了震撼人心的内在力量。

因此,在选用音型时,一定要从充分表现音乐内容的前提出发,充分发挥每种伴奏手法的内涵表现力量。

(四)歌曲的前奏、间奏与尾声

许多歌曲都有前奏、间奏和尾声,用以补充、发展或是烘托歌曲的内容与感情,成为整个歌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效果也非常显著。

那么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处理歌曲的前奏、间奏与尾声呢?

1、前奏是乐曲的序幕、开场白,它应该造成听众的期待心理。前奏一般应该是短小精练、个性鲜明的。

1提示主旋律材料的前奏

以歌曲的末一句作为前奏的较为多见。由于首尾相通,可以自然地引进主旋律。乐曲结束句的和声进行大多都有终止式进行,用在前奏中能充分地揭示出调式的和声功能,肯定调性。同时,还可以将主旋律中节奏型、音调等最有个性的句子或片段抽出来作为前奏。这种手法可以使一首乐曲的精华部分更加醒目、难忘。

2用新旋律材料写成的前奏

用不同于主旋律的曲调做为前奏可以增加变化。它受主旋律的限制比较少,创造性想象的余地就更广阔。不过也不能随心所欲,可以是旋律型节奏型和主旋律类似,也可以是风格意境与主旋律融合。比如《我们的明天比蜜甜》,就是用主旋律的片段加装饰变化和紧缩的反复手法写成的,左手与右形成二声部模仿。

2、间奏与乐曲高潮的处理

间奏是指歌曲中长音或休止符以及乐段之间的伴奏处理。它的作用是为了更鲜明地衬托出音乐的情绪发展,伴奏可根据歌曲或乐曲的性质采用一些适当的手法来使音乐更加流畅、完整。

1节奏性的填补;当主旋律声部是长音或休止时,伴奏中持续着特性的节奏律动。

2音型性填补:将乐曲的主要旋律音调与和弦音进行有机的组合,写成具有一定规律的音型进行填补。比如《军港之夜》。

3尾声的处理

尾声是指在歌曲主体部分结尾以后,或是在最后的结束音上弹奏的那一部分旋律。它可以使歌曲的主体更加突出、集中,并达到更高的境界。同时也使演唱者的情绪随着尾声的进行推向高潮或渐渐平息。手风琴可以奏出持续且渐强的音响,因此当歌曲的结尾是在激情中结束时。用震音式最恰当,特别是在震音后再用和弦做结束更显得整齐有力。

三、嘉庆视奏能力的训练,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

手风琴是一种技艺性很强的乐器。正确良好的弹奏方法、富于层次感的触键方式、较好的音阶、和弦技术,都是弹好歌曲手风琴伴奏的基础。

从弹奏技巧来说,技巧不等于伴奏技巧,二者有本质区别。前者是以机械练习为主来再现乐谱的,而后者是以创造性的劳动完成歌曲伴奏的伴奏任务,使之成为与歌曲相辅相成的整体。因此不必作大量的机械性技巧练习。但要练习脑的反应,不论何时何地,反复思考弹配方案,在内心视觉的“键盘”上配弹,用心听觉感觉、感受配弹的音响,最后上琴检验配弹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要坚持做移调练习,熟练掌握常用调的基本和弦配置,建立起键盘上的牢固的调性思维。所谓“台上有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掌握正确的弹奏技巧是需要长期艰苦、坚持不懈的努力方能巩固和完善。

四、丰富的想象力合创造力思维是关键

技巧性范文篇10

关键词:兴趣,求知欲,巧妙

一、引言

教学艺术的精髓是一个“趣”字,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得知识的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一个学生一旦对学习英语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把学习看成是他自己的愿望和需要,他学起来就会精神愉快,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二、英语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与学生心理的调适,能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其兴趣。

教学是门独特的教学艺术。独特就独特在他是师与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最根本的就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建立真正的师生感情,使师生能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教和学。

(1)高尚的真情

教师高尚的真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全身心的融入到学生中去,用自身的真情唤醒学生的真情,使学生轻松的掌握思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锻炼能力,启迪学生的创造能力。

(2)流利的英语口语,敏捷的应变能力和饱满的激情

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敏捷的应变能力和饱满的激情是搞活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就能使学生对老师信服,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音语调差,口齿不清,语病连犯,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中还经常遇到学生不敢发言,不敢回答问题而出现冷场。这时教师的临时应变能力和激情就可发挥作用,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假如是一个老师面对新的学生上课,学生和他都是相对陌生的,他那饱满的激情,流利的口语会使所有的学生都情不自禁被感染,脸上都会带着会心的微笑,这就是教师激情的力量。

(3)幽默感

教师的幽默性能提高教学艺术的娱乐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的幽默能力越来越受到教师学生的重视,尤其是中国教育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候,一个有幽默感的教师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创造欢快,愉悦的课堂气氛,可使学生兴趣盎然,轻松活泼,教学幽默是”运用各种技巧的,出入意料的,引人发笑的语言,动作,表情,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直接或间接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经验。”

2、运用灵活有效地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语教学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的越娴熟,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学生表现出的态度越积极,教学效果当然也就显著。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点,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的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1)用各种有趣的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中的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有鉴于此,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升温。如,Double的长短音,编“三字经”如下:煮毛木,看了书,脚送[u],立后屋。除之外,读长u:前面7个单词是:cook,wool,word,look,good,book,foot;接着是2个动词过去式:took(take),stood(stand)并带出另两个过去式mistook,understood;然后是一些“后屋”,classroom,bedroom,meetingroom等等。教师只要常收纳,多积累,勤总结,有趣口诀就会源源不断,教学也会趣味横生。

(2)教学中穿插多种多样的竞赛,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在教学中穿插单词拼写比赛;课文复述比赛;自编短剧表演赛;课文朗读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竞赛。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样最大限度的将学生潜意识和显意识协调起来,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理解运用知识,发挥,更鼓励创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3)自编短剧,调动学习积极性。

把课文内容改写成短剧,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最后再让同学们评选出最佳演员。这种方式既让学生们掌握了课本上的语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我们要让学生学了英语后,要会开口说英语。为此,每节课,作为教师都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之所以这样做,为了复习旧课,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自编自演课本剧,让学生在笑声中复习,巩固旧知识,避免了让学生紧张得窒息的提问复习法,而收效却远远超过后者,这点我深有体会,一些学生毕业后,仍恋恋不忘他们英语课上的五分钟表演。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创造语言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离不开听说读写,说话人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图,说话人及时适应表达者的语言习惯,准确理会,种种情况都受某一情景的限制。由于受母语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影响,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表达时会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中国式的英语误区。因此创设一个相对宽松、和谐的英语环境,让学生置身于语言表达的氛围中,而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语言环境的设计要以外语知识为目标,以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教师通过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及地理环境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语言的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教育者所要达到的目标。

我们要了解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提高交际的准确性,在课堂上,教师教授语言的同时,要渗透文化,把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中,抓住文化障碍,误解和冲突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英美人士的宗教信仰、行动去向、年龄、婚恋状况等方面的个人隐私,要采取回避态度,教学时正逢西方节日,应该为学生讲述有关节日的故事及风俗.如愚人节、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等等。

4、注意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

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跟老师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如果整天绷着脸走进教室,俨然一副法官的面孔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这节课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一位教育家曾提出过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其中有两点:1.教师语言是否幽默;2.学生是否喜欢你的课。因此,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是优化英语教学的必要条件,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良好开端,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兴趣,能使他们有高昂的情绪。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无论做什么事,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英语的学习也不例外。教师和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都应该要扮演着主角的角色,使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的课堂实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