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3:13:00

经济文化

经济文化范文篇1

[关键词]文化;文化经济;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的兴起,文化的力量日益凸显,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全球化进程的最终决定力量将是文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文化对经济已不单纯是影响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作用,文化经济时代已临近家门。

一、经济文化一体化是挡不住的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世纪之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普及,文化与经济共生互动,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经济日益文化化,文化日益经济化。

伴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不断地向经济活动渗透,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文化决定着资源的开发、组合,决定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检验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合理性,推动着先进价值体系的形成,协调着市场和环境的结合与互动,以及人才素质的提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文化的内在驱动力比经济力、政治力具有更强大的牵引力。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影响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被接受程度和价格的高低。美国、西欧、日本等国,经济发展中观念的、科技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等文化要素大量进入,使其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文化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成了经济的重心。与之相呼应的是,脑力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到1970年,美国“白领”职工与“蓝领”工人的就业结构比已为5∶4,到1980年,美国第一产业即农业和矿业中的从业人员仅占总比例的2.9%,第二产业即各种制造业降到31.6%,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百分比已上升到65.5%。而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的科技管理人员也超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1](P3)。

伴随着文化经济化,文化日益进入市场,进入产业,其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对企业的兴衰、产品的销售及品牌的流行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文化本身也成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文化还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商品属性日渐显现,从而增加了文化的造血功能,使文化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这一点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尤其明显。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以音乐磁带、激光唱盘、MTV、电影、电视、录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拳王争霸赛、世界杯足球赛为代表的娱乐文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新兴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今,新经济已占据美国GDP的70%,加拿大GDP的60%。迪斯尼公司产业规模及赢利均进入世界前十强,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全球1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等等,都充分证明了文化的经济价值[1](P18)。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经济文化的一体化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兴起。文化与经济互动,将构成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打造文化经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转变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合理选择。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改革开放初期靠政策优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靠环境优势,21世纪靠的是文化优势。知识、智慧、价值观念、精神动力,以及文化所创造的人文环境,文化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最终将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竞争力。21世纪,各地区经济的赛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

目前,很多学者把世纪之交产生的与文化高度融合的经济形态称为“知识经济”。笔者认为,不如称为“文化经济”更合适。文化经济比知识经济概括性更强、涵盖面更广。文化,根据其与行为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知识、观念和技术。人的行为,首先要明白根据什么干,其次要明白干什么,最后还要明白怎样干。知识,解决的是根据什么干的问题,它是反映和解释事物的,使人知道周围事物及人自身的状况。观念,解决的是干什么的问题,使人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事和想要什么东西。技术,解决的是怎样干的问题,使人知道怎样干成要干的事和怎样获得想要的东西。文化中,哲学、宗教、道德、法律及政策等属于观念文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等属于知识文化,而各种工程技术、技艺、技巧等,则属于技术文化。知识、观念和技术,皆为人的行为所必需,缺一不可。缺乏知识,人就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外界信息,不能认清自身,不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使人不能知己知彼而进退失宜。观念错误,就不能正确的选择行为方向,即便拥有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术,也不能持久、持续地利人利己。技术低下,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陷于妄想和空谈,不能实现既定目标。在知识、观念和技术三者之中,观念是目的,知识和技术是手段,是为观念服务的。三类文化,应相互协调,平衡发展,不能畸轻畸重,厚此薄彼[1](P46)。由此可见,“知识”只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包括知识,但又不仅仅是知识。“知识经济”的提法有些偏狭,也不太确切。“文化经济”的提法比“知识经济”全面、确切。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使用和分配基础上的经济,核心是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而“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展和深化。

二、“文化经济”的涵义、内容及特征

在我国,“文化经济”这个范畴,首见于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2002年5月13日发表的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进一步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讲话。张德江在讲话中首先精辟地概括了新世纪经济的显著特征:“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源动力,在新世纪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文化和经济出现加快融合乃至一体化的趋势。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然后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新世纪的经济,就是‘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文化含量十分丰富。概括地讲,文化经济就是建立在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新型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之后的又一种经济形式。文化经济的出现,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的现象,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文化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提升,其内容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精神因素。“文化经济”的要点是:(1)精神生产上升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导性系统。(2)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物质产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而且经济借助文化的力量急剧扩张,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原发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3)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文化以其人文格调和高科技含量,对社会全面发展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越来越强。文化的精神要素和技术要素高度统一,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高度统一,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人类的存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表现为一种文化精神。(4)文化产业作为精神生产的当代形态,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日益具有经济功能和市场效益,范围不断拓展,包括了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健康产业、体育产业、休闲产业等诸多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原来在知识、技术之外的文化要素作为生产力要素进入社会生产领域的过程,其势头迅猛,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发新的产业群,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5)文化在政治运行和治理中的作用也日渐突出。政治运行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的形式来表现。政治理念融入大众文化之中,政治内容通过文化形式生动表达[2]。

文化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构想,是对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的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深刻反映,它从本质、地位、功能和作用等方面准确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即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及一体化。它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经济发展以文化内容为主导。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等阶段,文化经济的迅猛崛起,标志着人类社会新阶段的来临。在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起核心作用的生产力要素是不一样的:农业经济阶段是自然力,工业经济阶段是资本和大机器,文化经济阶段则是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的有机结合。因此,文化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甚至知识经济不同的新型经济,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文明发展阶段。此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个性,精神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使得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人类社会发展正步入一个文化经济时代。

二是社会生产方式以人文精神为主导。如果说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核心是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的话;那么,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大和深化。文化经济内在包含了知识经济,并在经济系统中充满了文化因素。其内容构成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还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这就使: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精神、智力因素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一样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信用文化、经济伦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效能越来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为物质产品价值中的重要部分;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影响[3]。

三、如何发展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一种文化和经济融为一体的经济。因此,发展文化经济的基本思路就是全力推进经济文化一体化。为此,要努力实现从“以物质生产为主导”向“以精神生产为主导”的战略转移,着力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1、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进“经济文化化”

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存发展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中西部的经济基础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东部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和水平偏低的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经济的国际合作力度,加强省际、市际、县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形成大开放的战略新格局。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经济“文化化”,总的来说,要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牢固确立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思想观念,突出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工业化水平,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依靠专门科技人才和高智力资源上来,走集约化的新路子。(3)加强新型工业化资源的科学规划、协调整合和综合利用,科学统筹生产力布局。(4)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控制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建立科学有效的调控机制,使工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率最大,污染最小。

2、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由于其生产规模大,市场运作灵活,具有不断再生和扩张的功能。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是合理选择。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国家在保持对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投入不断加大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长期积累的资源,从人才和物质技术基础等方面培育和支持文化产业的成长。(2)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动力;另一方面,用产业化方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盘活其存量,增加其增量。此外,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提供产业化运作示范,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使文化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兼具事业性和公益性。(3)确立文化产业在整个文化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和经济这两个长期分离而相对独立的领域高度融合起来,建造全国文化经济的强大体系。(4)对文化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和战略调整。首先,确立“精神产业”战略新理念。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机制,在全社会倡导精神产业的战略新理念。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其次,规划和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的支柱产业门类。根据我国的实际,应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休闲产业等产业,并加大文化产业向其他产业的扩张和渗透力,建立起完整系统的文化产业体系。再次,科学规划和调整全国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布局。根据我国精神生产力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和发展的多层次性,按照开展竞争和“适度垄断”的原则,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品布局。在东部发达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产业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企业集团,发展优势明显的文化支柱产业。在中西部和山区要集合力量嫁接国内外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发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一批文化名牌产品、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支柱产业,借以形成特色鲜明、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文化产业门类[4]。

[参考文献]

[1]杨英法.文化图强正相宜——兼论邯郸市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径[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2]张玉玲.迎接“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访谢名家[EB].南方网.[2006-05-23]./nflr/llzhuanti/whjj/tt/200605230350.htm.

经济文化范文篇2

文化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构想,是对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的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深刻反映,它从本质、地位、功能和作用等方面准确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即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及一体化。它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经济发展以文化内容为主导。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等阶段,文化经济的迅猛崛起,标志着人类社会新阶段的来临。在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起核心作用的生产力要素是不一样的:农业经济阶段是自然力,工业经济阶段是资本和大机器,文化经济阶段则是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的有机结合。因此,文化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甚至知识经济不同的新型经济,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代表了一个全新的文明发展阶段。此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个性,精神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使得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经济形态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人类社会发展正步入一个文化经济时代。

二是社会生产方式以人文精神为主导。如果说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核心是突出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价值的话;那么,文化经济则是对知识经济内涵的扩大和深化。文化经济内在包含了知识经济,并在经济系统中充满了文化因素。其内容构成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还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这就使: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精神、智力因素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一样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信用文化、经济伦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效能越来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为物质产品价值中的重要部分;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影响[3]。

三、如何发展文化经济?

文化经济是一种文化和经济融为一体的经济。因此,发展文化经济的基本思路就是全力推进经济文化一体化。为此,要努力实现从“以物质生产为主导”向“以精神生产为主导”的战略转移,着力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1、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进“经济文化化”

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生存发展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中西部的经济基础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东部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和水平偏低的问题;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经济的国际合作力度,加强省际、市际、县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形成大开放的战略新格局。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经济“文化化”,总的来说,要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牢固确立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思想观念,突出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工业化水平,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依靠专门科技人才和高智力资源上来,走集约化的新路子。(3)加强新型工业化资源的科学规划、协调整合和综合利用,科学统筹生产力布局。(4)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控制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建立科学有效的调控机制,使工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率最大,污染最小。

2、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由于其生产规模大,市场运作灵活,具有不断再生和扩张的功能。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枢纽,推进“文化经济化”是合理选择。为此,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国家在保持对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投入不断加大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长期积累的资源,从人才和物质技术基础等方面培育和支持文化产业的成长。(2)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动力;另一方面,用产业化方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盘活其存量,增加其增量。此外,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公益事业提供产业化运作示范,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使文化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兼具事业性和公益性。(3)确立文化产业在整个文化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和经济这两个长期分离而相对独立的领域高度融合起来,建造全国文化经济的强大体系。(4)对文化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和战略调整。首先,确立“精神产业”战略新理念。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机制,在全社会倡导精神产业的战略新理念。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努力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其次,规划和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的支柱产业门类。根据我国的实际,应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休闲产业等产业,并加大文化产业向其他产业的扩张和渗透力,建立起完整系统的文化产业体系。再次,科学规划和调整全国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布局。根据我国精神生产力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和发展的多层次性,按照开展竞争和“适度垄断”的原则,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品布局。在东部发达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产业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企业集团,发展优势明显的文化支柱产业。在中西部和山区要集合力量嫁接国内外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发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一批文化名牌产品、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支柱产业,借以形成特色鲜明、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文化产业门类[4]。

经济文化范文篇3

【关键词】生态经济伦理;藏族;传统文化

近年来,关于人类的另一种伦理——生态经济伦理受到广泛关注。这种伦理既是对传统伦理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一种被时代赋予新内涵的伦理观。这种伦理有其产生的行为根源,是人类对自身行为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对人口、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渴望。藏族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态经济伦理,对保护青藏高原藏民族的繁衍、生存具有一定导向意义,从藏族传统文化的视野剖析生态经济伦理,对于更深刻理解生态经济伦理及其内涵有一定的意义。

一、生态经济伦理及内涵

自美国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寂静的春天》一经问世,便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关于发展观念上的争论。而其后的《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著作,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经济发展的反思,是对“理性经济人”、“帕雷托最优”、传统发展观的挑战和革命。

针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频频发生,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始终处于对自然的“主宰”地位,而无视自然的生存权利,直到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的环境意识才被唤醒,生态运动由此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生态经济伦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生态经济伦理。

早在1923年A.施韦兹曾提出尊重生物的伦理学(《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在他的伦理学中,道德的基本原则:“善就是保护生命和发展生命,恶就是毁灭生命和妨碍生命”;人对其周围的所有生物负有个人责任。后来,A.莱奥波尔德从生物伦理学发展并提出《大地伦理学》(1993),提出了两个决定性概念:

第一,伦理学正当行为概念,应扩大到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

第二,道德权利概念,应扩大到生命和整个自然界,赋予它永续存在的权利。

生态经济伦理是适应当代人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新时代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伦理。这种新经济伦理熔铸了生态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环境学、生态学、环境文学、环境社会学等诸多人文社会—社会科学学科的丰硕成果,代表了当代人类从道德视角审视和关注人—社会—环境关系所达到的一种新的道德视角境界:它立足于追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三重价值的有机统一、协调和平衡,把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它的终极道德关怀,体现了人类在生态危机咄咄逼人的形势下不断追求道德文明的执著和智慧。生态经济伦理基本特征是:生态经济伦理意识的特殊性,生态经济伦理关系的独特性,生态经济伦理实践的特别性。生态经济伦理具有导向、调节、效率、教育、激励的功能。生态经济伦理的深刻内涵是:

第一,生态经济伦理强调环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第二,生态经济伦理追求平衡、和谐的道德境界

生态经济伦理的平衡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处于协调、统一的状态。具体来说,首先,生态经济伦理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尊重和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其次,生态经济伦理呼吁人类在经济活动中自觉维护人类经济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平衡;最后,生态经济伦理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中有效地平衡各种经济协调手段。

第三,生态经济伦理的根本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

从这种意义上说,生态经济伦理对传统农业经济伦理思想和工业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可以归结到一点上,这就是它崇尚一种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德理想。其实,生态经济伦理所关注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作为一种经济伦理,生态经济伦理既具有一切社会道德现象共有的一般本质、特征和功能,也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道德现象的特殊本质、特征和功能。

二、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经济伦理思想

藏族传统文化的体现主要是表现在藏传佛教文化上。文化的功能在于保持社会正常运转的功能,知识传承的功能,对人教化的功能,及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的功能,以上这些功能都集中体现于藏传佛教文化中。

佛教十善法规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话、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基本囊括了人类的美德。松赞干布根据佛教十善法,制定了第一个法典,即二十法规,二十法规对规范、提高藏民族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藏传佛教文化看世界的视角是在普度众生的前提下,世间万物在无贵贱、高低、优劣中平等生存、发展,根据你在前世的修行进入轮回。藏传佛教的核心在于“善”,这种信念遏止了部分人的贪欲与非理性行为,缓解了社会冲突和阶级矛盾,追求一种社会和协、稳定的发展。正是佛教文化的精髓与传统文化的相溶性,构成独特的以精神世界为依托的藏族传统文化。这种藏族传统文化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是通过经济主体内在的价值理性认同过程和外在行为习惯重复过程实现的,是自觉自愿的无形过程。

如在藏族传统文化中,“三因说”作为认识论与思维方式的基础,奠定了藏族认识世界的方法论。“三因说”体现在藏族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但最根本的是指自然、神(佛)与人的三因相统一。藏传佛教认识论强调的是:“自然生存环境与生命主体依正不二,相依相融;宇宙万物诸法无我,自他不二;自然万物依据各自业力,互为轮回转生,同为一体生命链上的环节;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互为融合,心色不二。”突出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同一性和整体性。在藏族传统文化中,人与其他生物是同生共存的,人与环境是共同发展的。古代藏族人反对对自然的损害,反对挖掘草山,污染泉水,侵犯野生动物。在藏族人眼里,没有任何动物是绝对坏的,由此出现“羊要放生、狼也可怜”家畜与野生动物共生存的景观。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生共存的现象不胜枚举,但本质是人类要尊重自然。

从藏族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层面上看,藏族传统文化已经原生性的含有生态经济伦理思想,并且这种伦理并非由于外力所致,藏族先民也从未曾经历过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而是藏族传统文化代代传递和积淀的结果,这种传统文化中含有原生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正是这种思想的引导,使以藏族为主体的青藏高原千百年来能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

法国社会学家佛·佩鲁指出:“经济体系总是沉浸在文化环境的大海之中。在此文化环境中,每个人都遵守自己所属共同体文化的规则、习俗和行为模式,尽管未必完全为这些东西所决定”。藏族在青藏高原创造了一种适应自然环境的生存文化,这种生存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适应,其生活方式都是这种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藏族传统文化中存在一些禁忌以示人类对自然的尊重。这种对自然的禁忌,构成藏族文化中的生态经济伦理理念,如对神山的禁忌:禁忌在神山上挖掘;禁忌采集砍伐神山上的草木花树;禁忌在神山上打猎,禁忌将神山的任何物种带回家去……对神湖的禁忌:禁忌将污秽之物扔到湖(泉、河)里;禁忌在湖(泉)边堆放脏物和大小便;禁忌捕捞水中动物(鱼、青蛙等)。还有对土地、对家畜、对鸟类、兽类的禁忌,及打猎的禁忌。这一切禁忌是建立在人类在追求自身的生存时,也必须考虑到对自然权利的维护;其核心是不能触动自然界,保护自然的完整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平稳发展。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决定了其生活方式不是纯粹为牟利的经济活动方式,而是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基础之上的节俭、适度的生活方式。

正是藏族传统文化中的节制、适度、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能使生活在生态脆弱、地质复杂的高原民族繁衍至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从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禁忌和生产方式中可以看出,藏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经济伦理思想在于: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保护自然,爱惜环境,保护生态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经济伦理思想是追求人与自然协调生存,和谐共处的一种境界,藏族的祖先千百年来依据其生存环境,形成青藏高原藏民族独具特色的游牧文化及农耕文化,但这两种文化的表现方式却统一在藏族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中,即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爱护它们。这种境界早已超越了人类的生存需要,是一种万物皆有平等生存权利的境界。藏族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珍视自然生命的内涵,是人类尊重自然的结果,在此人类只充当适应自然的角色,而不是“主宰”自然的主人。当然,这种境界并不是我们今天所关注的生态经济伦理,但其中包含这种元素的存在,并且影响着每一个藏族人的生存、生活方式,尽管从这点上来看,这种思想对于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从产生作用的面上来看,却是关乎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刘成武,黄利民,等.资源科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经济文化范文篇4

关键词:崖州文化;文化生态;旅游经济;旅游开发

一、概述

人类在悠久的历史活动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等,通常因地理的特殊性、时代的保留性、文化精神的传承性而成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基于历史文化环境的人文资料之所以得以保存,往往与其保存的环境息息相关。相对而言,社会发展相对迟缓、文化聚落相对闭塞或强势的地区,保留的历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而在社会发展快速、多元文化交汇的地区,如果没有强力的文化保护措施和物质资源的投入,其历史文化形式是难以保留的。这就形成了一种悖论,文化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往往是冲突的,尤其是在将历史文化用于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原有文化生态急剧商业化转型,势必造成其文化生态的破坏。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往往趋于相对立的两种态度。一种认为,历史文化遗产必须维持原有的生态模式,拒绝与现代商业活动进行有效的衔接;另一种态度则认为,历史文化只有与现代商业活动有效的契合,才有保护其存在的经济基础与驱动机制,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事实上,历史文化遗产往往是文化旅游活动的重要资源,是让人们了解与接触跨时空文化资源游憩活动的重要载体。历史文化遗产与保留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在经历长期的自然与人为的冲击与影响之后,其存在的生态环境已经荡然无存或者极为微弱,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强有力的修复与生态环境重建,是难以继续维持的。保护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文化遗产的修复与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包括对破损的文化遗产进行恢复性修复,让文化遗传恢复生机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第二,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存在需要有其存在的生态环境,而这一环境的核心是经济关系。只有其在新的社会关系中承担了相应的经济角色,其才能获得存续下去的依靠。由上述可见,文化旅游资源是否能够存续下去,关键在于是否有其维系的生态环境,而经济环境是其关键。反之,由于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文化性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违背其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契入,以文化生态保护的视角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吸引物的修复,才能实现历史文化与原生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

二、崖州文化的源流及主要特征

海南地区是我国历史上各王朝最南的边陲疆土之一。由于其孤悬于海岛之中,在交通等条件极为落后的情况下,其历代政局嬗变与开发的进程也较为复杂,并形成了极为独特的文化形态。海南岛中南部为高山与丛林密布的热带雨林地区,也构成了岛北文化向南次第传递的重要障碍。天然的自然屏障使得琼南地区也成了各少数民族、原生居民的主要栖身地区。因此,琼南文化具有异于其他地区的独特性,崖州作为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其文化特性更为显著。崖州最早建制于公元前111年,后因当地居民反抗而被西汉朝廷所弃。公元六世纪前后,岭南俚人首领冼夫人冯宝家族率部进入海南,并将其重新纳入王朝统治之下。隋唐时期,朝廷加强了对海南的治理与开发,中原文化不断进入海南,促进了大陆文明与岛屿文化的不断融合。崖州的文化有如下特征。第一,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与共生相存。崖州是黎、苗、回、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黎族原为岭南骆越族一支,为最早移居海南的居民之一,受古代各王朝的挤压,其逐步向南迁移至琼南地区,成为这里最主要的居民。苗族为明代迁移至海南的驻防苗兵后裔,而回民则主要来源于古占城的流亡居民。汉民主要由大陆迁徙而来,他们或是驻军官员的后裔,或是商人,或是因为经济原因逐次迁移过来的农人渔民。崖州汉人因来源的途径不同,主要包括闽系、军话系、民等,并拥有不同的文化特质及民俗。第二,岛屿与大陆文化的相互呈现。由于崖州多为山地地形,仅沿海有狭长平原,当地居民多沿海居住,具有显著的岛屿特征与滨海性。崖州常被指为天涯之地,古代极为僻远,因此也成为著名的流放之地。唐宋时期许多贬官流放于此,他们除了带来中原的文化之外,贬官入崖,其本身亦是一种文化现象。他们在本地的周游、诗词创作和历史典故等,都是凝刻于崖州文化中不可抹去的重要部分。第三,海上丝路与中外文化的交融。崖州也是自来海上丝路的船队最早可见的中国城市。由于多种原因,崖州诸港并不是海上商船主要的停留地,但也有不少船只因风暴灾害、海盗袭击、临时的补给需要等原因而驻留崖州。一些来自海外的流民落难而来,也最终定居于崖州。

三、基于崖州文化的主要旅游资源类型

旅游业是当今最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崖州文化为其所在的三亚地区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对崖州文化的有效开发,使得三亚不仅仅是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旅游目的地,也会因为丰富的文化要素的内涵而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城市。基于崖州文化的主要旅游资源如下:历史文化遗址资源。崖州主要的历史文化遗址有崖州学宫、崖州骑楼街、水南村卢多逊故居等,也包括保平村等古村落建筑群。这些古建筑遗存是基于历史某个时代的文化存续,有的依旧有居民居住,保留着古老的民风民俗,有的仅为建筑遗存,只是透过破旧的石墙残砖传递着远古的气息。历史文化遗存是极具魅力的文化旅游资源,随着游客的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资源更加吸引游客,旅游者可以在此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历史时期的文化魅力。历史人物活动及文化传承。崖州虽然地处偏远,但历代文化名人来此却十分频繁,并形成经典的诗文、书画刻字、故事或传说等形式流传下来。唐代鉴真在古振州登陆、元代黄道婆流落崖州学习纺织技艺,历代流贬官员在此留下的诗作和传说,南山附近的天涯海角石刻等,都构成了古崖州的文化内涵。崖州还有基于各族人们传统生活习俗的非物质遗产的传承。崖州民歌、黎族打柴舞均已被列入部级非物质遗产名录,此外,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海螺姑娘传说、歌、苗族盘皇舞、回族传统婚礼等9项也已被列入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崖州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益模式

崖州文化的主要内容大多是保存在民间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活动中,是文化的真实存留,但是在漫长的岁月演进中,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化冲击下,这些文化所依存的社会生态已经十分孱弱了,有的已经基本丧失了。文化现象是其文化生态所呈现的结果,因此其依存的文化生态就极为重要。如崖州民歌是过去三亚、乐东一带民间所流行的娱乐形式,是基于古代词句、格律、方言、韵律的艺术产品,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而黎族人民的打柴舞也已经存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上述可见,崖州文化的保护与维护,必须以构建其存在的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社会环境的整体变化,维护过去的社会生态环境是不可能的,而只能从经济的、文化的角度来重建其生态,如让这些文化形式获得经济上的价值。传统工艺生产者可以将他们的手工产品作为工艺品销售给旅游者,使其具有经济价值,从而维系它的存在和传承。对于非直接应用于经济活动的传统文化形式,如崖州民歌、歌等,则需要重建一个较大的生态环境,如建设文化生态区,从经济、文化、社会等角度构建其生态环境。从生态构建的角度出发,崖州文化与旅游开发的经济契合路径如下。第一,从经济的视角修复文化生态。将传统的工艺品转化成旅游产品,如黎锦、蜡染制品、雕刻与木制品、绘画作品等。在经济价值的支持下,使得传统工艺得以存留下来。传统工艺品转换为旅游商品是一种便捷的方式,只需在旅游者活动的区域直接销售,便可能形成交易,产生经济价值,这种交易活动属于现代商业活动的范畴,在逐利与迎合顾客嗜好的驱动下,生产者经常会改变传统工艺的生产方式,从而背离保护传统工艺文化的初衷。第二,构建文化生态区,以整体的文化生态区为旅游吸引物,将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形式纳入到文化生态区里,并成为其核心吸引物。文化生态区强调整体的生态环境构建,各类群众性传统文化可以以政府或社区的组织成为区域内经常性的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这些传统的文化活动则可以吸引旅游者,体验到更真实的文化遗产,强化其文化魅力。如崖州古城所在的崖城镇,应建立文化生态区,以修复骑楼老街恢复其清末民初时期的历史风貌,以崖城学宫展现明清崖州作为琼南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以社区组织与文化弘扬等方式,提升社区居民对崖州民歌的认识水平及喜爱,从而将其转换成为社会居民的文艺生活的娱乐形式,为居民所喜爱,也因其文化特色更加吸引旅游者。第三,将文化活动元素切入到旅游者活动中。如在一些餐饮、海上游览活动,将崖州文化的一些项目;又如歌、黎族舞蹈等进行表演,使得文化的传承者获得经济收益,也是实现其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结语文化形式是社会生态演绎发展的结果。在现代社会不断转型与发展的今天,维系过去的社会生态是不现实的。在旅游开发活动中,将传统文化纳入旅游经济循环中,使其从经济获得支持,是保护其存在与传承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牛志平.海南文化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2]张朔人.明代海南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经济文化范文篇5

关健词: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经济文化现状消防工作对策

黔东南州地处××省东南部,是我国三十个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在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和谐生活着33个少数民族和两个待识别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47.68万,其中:苗族人口178.4万人,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19.96%,侗族135.9万人,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45.91%,是全国苗族侗族原生文化的中心。长期以来,由于经济文化和历史原因,黔东南州农村地区一直是全国出名的火灾高发区。

黔东南州的苗族侗族人口居住在山区、半山区,因此,没有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火灾的稳定,就没有农村火灾的稳定;没有农村火灾的稳定,就没有全州火灾形势的基本稳定。做好苗族侗族聚居区的消防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黔东南州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每一名消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面对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聚居区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缓慢,人口素质偏低,消防工作长期滞后的问题,笔者结合十多年来在黔东南州工作的实际,在调查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经济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对改进和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提出一点浅见。

一、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现状对消防工作影响

苗族侗族作为山地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济、文化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因此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火灾多发有其民族、历史、文化、经济的根源。正确认识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区的特点和现状,对于制定和实施符合民族地区特点的消防工作方针和政策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推动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的根本途径。

(一)苗族侗族用火习俗对消防工作的影响

众所周知,苗族侗族是一个火的民族,黔东南州的苗族侗族老百姓对火的认识和态度应当说是矛盾的。他们认为火给他们带来光明温暖并驱赶黑暗猛兽,赋予他们更强的生存能力,但火又能烧毁一切甚至他们自己,这种敬畏与恐惧导致对火强烈的依赖感。用柴草生火取暖、做饭、烘烤东西,一直从古至今没有任何的变化。在黔东南部分苗族侗族地区至今还有经常有烧荒、烧地埂等耕作习俗。总之,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对火的态度可以概括爱与恨的博弈之中,对火灾的防范处于消极,一些不文明的用火风俗也是导致火灾多发的原因之一。

(二)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建筑特点与建筑防火

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一般分布于半山腰或高岭地区,在与自然环境的适应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自己一整套富于特色的建筑文化系统的建筑观念,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建筑文化。在××的黔东南农村,木结构民房占91.9%,少数民族聚集居住,木结构民房鳞次栉比,几十户、几百户、上千户的大村寨不少。据调查统计,全州50户以上的村寨3922个,占全省的66.85%。这些村寨85%以上为木质结构房屋,耐火等级低,不但失火频率高,且发生火灾后,蔓延迅速,一烧就是几十户、上百户。黔东南州农村村寨像一处处大“火堆”,加强消防建设刻不容缓。在黔东南苗族侗族建筑中,火坑(火塘)是整个建筑的中心,在建筑中占据重要的空间位置,它是家庭中心与生活空间秩序的组织者。苗族侗族火塘于木质结构吊角楼一楼的正屋楼板中心修建一圆形或方形坑而成,坑边砌以石块,坑内立三块锅桩石或三角铁架,塘内火种一般终年不熄。火坑是日常生活、起居、议事、饮食、待客中心。出于对火的恐惧感与不同的利用,黔东南苗族侗族村落大都呈集中式布局。几乎所有的村落建筑多呈集中式成片布置,形成集中式村落。近年来,虽然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但居住习惯的原因,苗族侗族建筑主要还是以年代久远、耐火等级低的木板建筑为主,容易引发大面积火灾。

(三)苗族侗族聚居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消防工作影响

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有90%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一直滞后于坝区。第一,由于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多数不通公路,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产业单一,经济收入主要靠农产品出售,人均纯收入不到坝区的三分之一;第二,苗族侗族聚地区由于人口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发展速度,造成目前人多耕地少,苗族侗族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无法得到有效改善;第三,由于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多属于干旱地区,水利设施基础差,加之长期过度垦殖,水土流失严重。由于以上几个原因,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对火灾的自防自救能力十分弱,许多村寨根本不具备基本的消防水源条件,村民对消防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加之住宅用地紧张,村民住房连片,不能满足建筑防火间距的要求,导致火灾发生后小火酿成大火,村民无法自救;公安消防队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畅不能及时施救,出现望火兴叹的无奈局面。因此,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和经济发展水平低,成为该地区消防工作开展的主要障碍,在短时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四)苗族侗族人口素质对消防工作的影响

建国以来,黔东南

州苗族侗族人口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苗族侗族人口文盲率大幅下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但应当看到的是,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人口各阶段受教育比例较汉族仍然是显得较低,受教育程度低,文盲比例大,影响了苗族侗族地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一些苗族侗族群众缺乏基本的用火、用电知识,不文明的封建迷信活动还十分严重,笔者在对苗族侗族地区的火灾事故中接触到,因用火不慎而引发的火灾所占比例为38.17%。另外,由于苗族侗族人口文化素质不高,相应的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十分淡薄,用火随意、违章建筑、违章操作等现象比较突出,火灾隐患严重,纵火案件屡见不鲜(部分苗族侗族群众在道德上认为烧自己家或家族内的住房不是犯罪)。因此,苗族侗族中根深蒂固的用火陋习,固然有历史和文化的根源,但人口素质不高有很大关系,只有通过提高苗族侗族人口受教育程度,因势利导做好消防工作,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引火烧身”的现象才会逐渐减少。

二、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开展的思考

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综合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推进消防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消防工作的发展也不可能脱离当地经济文化条件,在正视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社会经济落后现状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边疆民族工作,在解决“三农”问题和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下,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消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当前消防工作必须抓住有利契机,始终围绕苗族侗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坚持把消防工作贯穿于苗族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坚持党委和政府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群众路线,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根本方向,因地制宜推进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实现全州消防工作的协调发展。

(一)以尊重苗族侗族文化特点为基础开展消防工作

具有浓郁苗族侗族特色的用火习俗,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又在为黔东南州的经济建设“搭台唱戏”。苗族侗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为宣传黔东南州,加强文化交流和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不能片面的强调苗族侗族火文化对消防工作带来的不利因素,要克服以消防工作统揽其他工作的主观认识,树立消防工作服务苗族侗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发展的思想,杜绝“堵”,做好“疏”和“导”。对苗族侗族群众一些不文明的用火习惯,要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牢固树立做好民族地区消防工作既是保护物质文明建设,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按照“尊重民族习惯,贴近苗族侗族群众;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工作原则,通过苗族侗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重点抓好消防知识进村寨、入农户、得人心的宣传效果,切实把消防工作融入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中,引导苗族侗族群众移风易俗、革除陋习,传播科学思想、倡导文明用火习惯,增强黔东南苗族侗族群众抵御火灾和自防自救的能力。

(二)以教育带动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素质低是苗族侗族人口发展的“瓶颈”,也是消防工作在苗族侗族聚居地区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的消防工作,要特别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口素质的提高,从消防资金扶贫转移到消防教育“扶贫”上来,实现民族地区消防工作从帮扶式发展到自我发展的过程。通过对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的农村普法教育、文化下乡和文化扶贫等活动,以送消防书籍、消防挂历进村、进寨、进校,编演有消防教育内容的苗族侗族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消防知识,达到贴近苗族侗族群众、深入人心的效果。同时,抓好苗族侗族聚居地区中、小学“二进”(即消防知识进校门、进家门)教育,将消防知识纳入中、小学校教学内容,起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连带效应。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全面提高苗族侗族聚居地区人口素质,带动消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当前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问题的几个突破重点

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的开展,有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既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又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当前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应抓好以下几个问题的解决。

(一)全面推进农村消防试点建设工作

2007年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黔东南州委书记廖少华提出了从消防安全方面保护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村寨的建议。公安部、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家民委四部委就黔东南农村消防工作于去年7月专题进行调研。××省政府于2007年4月在凯里召开了农村消防工作研讨会,协助黔东南州政府和省公安厅编制了《黔东南州农村消防建设试点方案》。《方案》决定从去年起,省财政用5年时间,投入6000万元资金支持黔东南州50户以上的150个无间距的连片木质结构房屋的自然村寨消防建设。同时,采取省、州、县按比例匹配资金,捆绑各相关部门项目资金,争取国家新农村消防建设立项等措施,全力抓好消防建设试点工作。试点方案主要实施的内容和项目是:编制消防规划。由黔东南州政府组织编制试点村寨消防规划,将农村消防安全布局、消防力量等纳入规划,明确农村消防安全改造、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进度、经费保障和政策措施,确保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与城镇和乡村建设同步实施。实施“厨改”。“厨改”是将厨房建筑材料改为不燃或难燃材料,形成相对独立安全的用火区域,将“老虎灶”改为节柴灶、沼气灶。改楼上用火为楼下用火。实施“水改”。“水改”是引水进寨,按照标准修建消防水池,铺设消防管网,安装消火栓,保证消防用水,提高村寨自防自救能力。实施“电改”。“电改”是对试点村寨户内老化、裸露和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电气线路进行改造。实施“路改”。“路改”是按照国家通村公路建设计划,修建进村入寨道路,满足消防车辆通行需要;配备消防设施、装备及聘请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2008年3月起,黔东南州的20个民族旅游文化村以“厨改”等五改专项工作为主体的农村消防建设试点工作开始全面启动,今后参与消防建设试点的村寨比例将会逐年增多。全面推进农村消防试点建设工作,将会从根本上解决苗族侗族群众村落建筑耐火等级低的问题。

(二)加强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水源和消防供水设施建设

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大部分属于干旱地区,因此要以全州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为契机,配套做好消防水源和消防供水设施建设。条件好的地区在做好农村规划的基础上,要做好消防基础设施的配套规划,在村寨设立消防水池及消火栓系统。条件差的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充分利用沟渠、河道、水湾、鱼塘、自来水管、农业灌溉机井等条件,建立消防水源地,平时可用于农田灌溉,遇有火灾发生时又可作为消防水源,做到既能应急自救,又能及时与消防车对接,提高灭火效率。在消防供水设施的建设中,要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采取各级政府项目支持、村民自筹、动员群众投工投劳等办法,逐年、逐项解决村寨消防设施的问题。

(三)充分发挥苗族侗族聚居地区义务消防队等基层村民组织的消防工作职能

目前黔东南州在全州50户以上的大村寨基本建立了群众义务消防队,但从工作实践来看,由于火灾对某一村寨来说是一小概率事故,长期无火发生导致群众义务消防队组织松散,一些地区义务消防队名存实亡。在实践中,黔东南州结合在农村中长期存在、群众基础好的各种团体、组织开展消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更富于生命力。因此在抓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校徊匠浞址⒒优┐逡逦裣蓝釉谙拦ぷ髦械闹鞯甲饔茫盟强瓜婪伞⒎ü娼逃?开展防火巡查、火灾隐患排查。另外,还可以利用他们和村“两委”一起开展家庭、邻里纠纷调解,防止因纠纷引发纵火案件;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做好老弱病残的帮困工作;做好村民住宅区山林的防火工作,防止引发山林火灾殃及村民住宅;做好消防宣传教育,筹集公益消防基金;推动村民提高建筑耐火等级,改善居住条件,规范用火、用电行为。进而,依靠义务消防队等基层村民组织,构筑起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动静结合的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火灾“防、控、灭”一体化格局。

(四)切实运用消防法制推进黔东南地区的消防工作

目前消防法制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快黔东南农村地区消防工作的进程,使农村消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就必须从立法上加以解决。2002年××省出台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消防条例》,2005年7月,黔东南州召开了苗族侗族自治州消防条例起草论证会,其中对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作了有益的探索。这充分说明,利用黔东南民族自治州的优势,将民族地区消防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是十分可行的。在对农村消防法制建设的探索中,其它省份也有一些突破,如,2005年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农村消防管理办法》。因此,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行政、依法治火将对农村消防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做好苗族侗族消防干部的培养工作

笔者认为,要做好民族地区的消防工作,首先就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真正融入到民族群众中。在黔东南州公安消防部队中,目前苗族侗族干部的比例较少,能通晓苗族或侗族语言和文字的人则更少,在消防宣传教育、火灾事故调查、防火检查中受到很多限制,很难得到不懂汉化苗族侗族群众的认同。同时,由于消防部队干部来自全国各地,口音各异,出现当地群众不愿意与语言难以沟通的消防干部打交道的情况。因此,在政策上鼓励和培养土生土长的苗族侗族消防干部、特别是大队消防监督干部,对丰富消防宣传教育形式,使消防工作贴近苗族侗族群众将起到促进作用。

(六)完善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火灾社会保障机制

农村地区的火灾灾害社会保障制度是消防工作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多数属于贫困山区,苗族侗族群众因火灾致贫、返贫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乡镇一级民政救灾能力又十分有限,只能给受灾户提供部分粮食和衣物,一些农户受灾后几年内都不能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因火灾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的问题比较突出。在黔东南州近年来的实践中,部分县市已经开展了以政府为主的农村居民住房火灾保险制度,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使火灾灾害救济实现了制度化、大众化。例如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实施的县、乡、个人三级投保农村住房火灾保险的实践中,每户每年保险费用5元,县政府、乡政府、个人按1.5:1.5:2投保,每个火灾受灾户可得到5000元的赔保金,2004年全县共有55722户村民投保,投保金额为27.86万元,共有31户火灾受灾户得到15.5万元的赔保金。通过农村村民住房火灾保险制度,提高了农村群众对消防工作的认识,减少了因火灾引发的社会矛盾。因此,在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应推动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农村居民住房火灾保险制度,使消防工作在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的开展赢得群众支持,从而进一步带动苗族侗族群众自愿、自发的做好各项消防工作。

经济文化范文篇6

一、活动主题:人才的需求与培养

二、活动时间:11月6日(星期二)晚18:30-20:00

三、活动地点:东北财经大学梅园A座

四、活动形式:座谈会

五、活动对象:东北财经大学在校生

六、主办单位:东北财经大学校团委

承办单位:东北财经大学校经济学会

七、邀请嘉宾: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李品媛教授

招商银行大连支行人力资源部于文娣经理

八、活动流程:

1、主持人简单介绍“经济文化沙龙”系列活动并且宣布活动开始-3分钟

2、介绍嘉宾,邀请嘉宾入席(播放视频或PPT)-2分钟

3、主持人与嘉宾们就话题进行讨论-45分钟(细节见附件1)

4、互动环节:同学可以自由提问-40分钟(细节见附件2)

5、总结本场活动-3分钟

6、宣布活动结束,介绍“经济论坛活动月”系列活动第三场-2分钟

附件1:

(标记部分)教授—嘉宾:

1、据我们了解,您们都是东财的学生,您能和我们谈谈这一路走来您所经历的事吗?您现在成就与您的理想相差多少?

2、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对于人才的标准都有所不同,请问您又是如何对人才定义是的呢?

3、经历了这么多事,您最终成为了一位让我们都很羡慕的成功女性。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想了解一下。以前在进论坛时会发现这样的帖子,最适合女性的职业是什么,最适合男性的职业是什么。那么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在您看来,对于不同的部门,性别是否也会成为一个选择人才的标准?

4、对于学历,能力,经历(也就是经验),抑或其他方面,请问您最看重哪一点?那么创新力是不是您筛选人才的一个要素呢?

于经理,您曾说过招商银行在招聘人才时,更看重人才的亲和力,更在乎能力与职位的匹配性,能否具体谈谈原因?

对于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有些比较开朗,但可能有点浮躁,有些比较踏实,但也有点沉闷寡言,在构建一个团队时,您是倾向与将不同性格的人组建在一起,还是让同种性格的人共同谋事呢?

5、您认为人才培养主要依靠学校,企业,社会还是个人?您认为学校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6、对于企业来说,人才的选择需要很强的职业能力,那贵公司对这个人的人文特征,对于他自身的道德修养又有什么要求呢?

7、现在很流行一个词——企业文化,李品媛教授,您能跟我们解释一下这个词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吗?

8、在人才的培养上,招商银行是怎样让企业的文化发生作用的?你们是怎样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企业文化凝聚和激励人才的?

9、你们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发掘员工的潜能的?公司对于人才的培养,除了要提高他的业务素质,还有什么其他目标吗?

17、您是怎样做到让人才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很好的共存的?

18、在培训乃至工作中,贵公司又是怎样留住人才,并让他们不断进步努力前进的呢?

19、教授,我们知道您专攻的是企业管理,那么当人才对于企业的责任和张显自身价值产生利益冲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解决?如果站在企业的角度,您会做出什么对策呢?对于现在的大学生,你又有什么建议?(关于现在毕业生的跳槽问题)

20、学校和社会总是存在着差距。现在,大学生的就业率普遍偏低,到底是哪个环节除了问题?该怎么解决?

21、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您能帮我们做一下SWOT分析吗?我们对于未来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有哪些呢?

22、现在许多大学生在面临人生规划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一筹莫展,我们都知道,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可是该如何去做,您能给我们一些建议吗?

附件2:互动环节具体流程

经济文化范文篇7

1具备旅游资源特征的达斡尔民俗风情

达斡尔民族有着上百年的历史,这里的民俗风情非常有特殊,当地的居民能歌善舞,舞蹈有着较强的观赏性,很多艺术家还对达斡尔族舞蹈进行了研究。这里的交通工具也比较有特色,比如大轮车,虽然尺寸比较大,但是却非常灵活,可以载运重量较大的物体,行走在沟壑草泽中非常敏捷,而且载运非常稳,不会产生较大的颠簸,这里的人民还给它起了非常形象的名字叫“早上飞”。达斡尔族的人民非常热爱运动,这里也经常举办体育活动,很多体育项目都具有趣味性,其中“贝阔”是人民最喜爱的户外运动之一,其属于球类运行,打法类似与国外的曲棍球,有着较强的观赏性,这种比赛可以在夜间进行,在空心木球中塞满松明,并将其点燃,在打球的过程中,会在赛场上画出红色的线条,在比赛中红色的火线仿佛划过了整个天空,场面非常壮观。达斡尔族的民歌比较高亢,其中扎恩达勒是当地人民比较喜爱的民歌类型,这种民歌的歌词内容比较丰富,主要是对劳动场景的描述,是当地居民在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出来的唱歌形式,表达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也表达了人民对美化生活的向外。达斡尔族人在狩猎、务农时都可以随意填词歌唱,这种方式不仅能娱乐大众,还能借此传授生产知识。思亲歌、摇篮曲、四季歌、打趣歌等歌唱美好生活的歌曲也被一代代人传唱至今,而情歌的内容更是曲折生动,引人入迷。达斡尔族的面食也是极具特色的。早些时候,达斡尔族虽是以糜子、荞麦为主要食粮,却能在做法上创出许多新的花样来。被达斡尔族称为“敖斯莫”,的樱子米是将糜子坪熟,炕干后再碾制而成的,粒大、色黄。在蒸饭时还要放上许多芸豆,然后泡鲜奶、酸奶或娜鱼汤食用。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有时还直接用牛奶熬樱子米粥吃,唇齿留香。糜子也可以直接碾成颜色发白的子米,达斡尔称之为“西吉莫”。“西吉莫”有种特殊的吃法,是在下犊乳牛头三天产奶时,用其奶水拌“西吉莫”,做成“互热勒拉勒”食用,吃这种奶粥时,还要请左邻右舍前来品尝,共同享用。腊月初八这一天,达斡尔族有吃“互热勒拉勒”的风俗。达斡尔族民俗风情,是良好的人文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文化底蕴,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些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

2对现有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进行利用和开发,促进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疆域辽阔,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民风自然淳朴、风景独特的黄花岛;号称龙江达族第一村的哈拉新村和达族历史文化展览馆;青年林场——部级森林公园;敖包会、达斡尔族传统民居等等,这些在开发利用之下都可以变成旅游产品。经过统一规划,有序开发之后,这将成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人们带去财富。198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哈拉古城(宋代金兀术点将台),如果可以利用相关技术将遗址修复原貌,再借此建成梅里斯区最大的商贸中心,同时与哈拉新村一起进行统筹规划,就可以形成一个大的旅游市场。

3要确定五项原则,促进达斡尔族文化旅游带动经济发展

(1)在发展达斡尔文化旅游项目时,要坚持民族特色旅游。不管是哪一种旅游资源,如果没有了自己的特色,就会缺乏活力。没有了文化做底蕴,就会缺乏生命力,因此,在开发景点这个问题上,必须首先考虑到这一点。(2)在开发与发展时,要坚持市场原则。旅游产品开发需要面向市场,只有得到旅游者的认可的产品,才算得上是合格产品。开发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以,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要掌握人们对旅游资源的需要以及旅游环境的要求,这样才能促进旅游资源的发展。(3)要做到保护与开发并举,合理利用各类的资源,保持生态平衡,为子孙后代造福。达斡尔族有着丰富的物质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不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样才能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共同发展。(4)还要坚持科技进步的原则。要搞好旅游设施建设。尽量选择方便快捷的高科技产品,增强创新能力,自主创造精品,占领优势,开拓市场。应用先进的科技技术,可以提高旅游开发项目的质量。(5)开发旅游项目要坚持依法管理的原则。在发展旅游行业时,要遵循旅游管理的法规与制度,这样可以保证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旅游文化是旅游行业的主要竞争力,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努力提升当地的旅游生产力,还要体现出当地特色文化,这样才能使旅游产品更加有生命力。

4结语

经济文化范文篇8

星星之火团队对这次暑期实践的小结。我们调查的对象是市镇村。希望能过真实的反应村的红色经济、文化的状况。能给当地带来一些积极的建议。

二、对村的简介

村是镇的中心村,位于镇区以南2公里处,总面积6.6平方公里。气候宜人,民风淳朴,风景秀丽。是等六个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农户897户,总人口2821人,现有耕地1546亩,山林5316亩,有35个村民小组。

它是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市“四型”先进村党组织、市“五好”党组织和市文明村。以村为中心的市,抗日根据地旧址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部门联合命名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村有许多文化建筑,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抗日战争时期,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是全国着名的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根据地领导机关“中共区委员会”的所在地就位于此。现在区党委旧址是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区委旧址及其周围的银行旧址、新报旧址、行政公署旧址、教导大队旧址、谭、何住处、鲁迅学院旧址等革命旧址构成了一个以区党委旧址为核心的包括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金融、新闻各方面情况的革命史迹网,完整的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在政治、军事、文化及政权建设等方面的历史足迹。

当地生态农业发达,其中以樱桃、杨梅采摘等为主。工业以制造室外灯具为支撑性产业,另有一些塑料加工等产业。都是一些污染较轻的产业。由此决定,工业在当地并非是中心产业,发展缓慢。

如今的村,是一个整洁和美丽山村:一条条水泥路穿村而过,一幢幢两层小楼随地势起伏分布,一座座水库、一条条大溪清澈照人,一片片绿色果园生机盎然……在这个面积6.6平方公里的山区小村上,传统风貌、红色风姿、古典韵味和现代气息、开放意识,都和谐地交织在一起,焕发出红村的特有魅力。

三、村的红色文化

1.红色文化资源

(1)行政公署和抗日军政干校旧址。

这个旧址位于村家族的一座民居大院内,是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初,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投入800万元资金和大量人力,整体搬迁住户27户,总建筑面积2167平方米,拆除面积1592平方米,完成了该旧址的居民搬迁、房屋整修、文物资料收集,以及陈列布展等大量工作,最近已对外开放。陈列品的主要内容是“抗日民主政权史迹”。旧址的墙上还保留了抗战时期的一些宣传画,其中一幅“打到去”的宣传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展览的图片资料比较丰富,但实物资料比较缺乏,多为复制品,影响了展出效果。

(2)中共区党委旧址。

已开辟为一个抗日根据地革命遗迹博物馆。博物馆内陈列了大量书画、照片、文献及有关抗战时的实物,有数千件。一个村级博物馆能拥有这么多藏品是难能可贵的。藏品不足之处仍是复制品较多,种类不够齐全。

(3)银行旧址。

房屋比较破败,但墙壁上仍残留着当年抗战时期的一些文字遗迹,还有一个很大的五角星。屋梁上的一些木雕砖刻虽然破旧,但也透出古色古香的韵味。

(4)旧居。

也在一所居民住宅内,是一排独立瓦房中的一个小间,比较阴暗破旧,只在门口竖了一块“谭启龙旧居”的牌子。

中共区委旧址及其周围的银行旧址、新报旧址、行政公署旧址、教导大队旧址、谭、何住处、鲁迅学院旧址等革命旧址构成了一个以区党委旧址为核心的包括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金融、新闻各方面情况的革命史迹网,完整的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在政治、军事、文化及政权建设等方面的历史足迹。

2.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以及修缮、扩建

当地政府在09年下拨了房屋易地安置补助款,这些农户的安置房抽签工作才得以进行。村有中共区党委、行政公署、报社、银行等革命旧址,享有“红村”之称。近几年来,该村党总支紧紧抓住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坚持“农业立村、工业强村、旅游兴村、民主治村”的发展思路,立足本地产业特色,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年初,在四明山抗日根据地被列为全国100个重点建设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后,该村编制了《红村——村旅游规划》,由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投入3000万元,实施村“红色旅游”一期工程——行政公署的开发,完成了居民搬迁、房屋整修、文物资料收集以及陈列布展等一系列工作。目前,二期工程——银行和报社旧址开发建设基本已经完成,但未对外开放,原因是遗址太小,容纳量不够。

四、村的红色经济

1.红色旅游状况

该村以红色旅游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它作为抗战时期中共区党委所在地,是“红村”。自年省委书记视察村里以来,村着眼丰富的“红色资源”,委托规划设计公司专门编制了《村红色旅游规划》,对游击区的中心,中共区委、新四军游击队司令部教导队、行政公署、银行、报社等都曾驻村的革命遗迹以及四明山、道士山、白水冲景区等进行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和保护,使村逐步成为集历史文化、革命圣迹、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型村落。

并且在当地政府部门帮助下,村实施了红村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对区党委旧址和原属行政公署、抗日军政干校的上新屋自然村进行保护性修缮,使之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据了解,每天人次接待2000到3000人次,旺季时也有近3000人次参观,总计每年大约有50万到60万的游客。4月到10月是客流量较为集中的月份,主要是5、6、7、8月,11月冬季淡季;参观群体以学生、党员、退休干部以及单位团队居多,主要是参观学习,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还是学生实践爱国教育基地;因今年是建党90周年,客流量也明显增多,迎来了一股新的红色旅游热潮。可以看出,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开发前景广阔,“红色旅游”越来越成为村新兴的支柱产业,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又一个亮点。

2.红色文化对经济的巨大贡献

今年,红色旅游景点已是免费对外开放。那么其直接价值,即通过门票的收入的经济效益是微乎其微的。都是这并不能说红色经济对当地经济作用无足轻重。相反,它的作用是巨大的。

第一:镇村以“红色”旅游为依托,积极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业。目前全村共有农家乐饭店3家,每年平均共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餐饮收入一百多万元。我村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咨询交流和培训学习等活动,进一步推进农家乐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建设,提高农家乐经营管理水平。此外,我村积极做好品牌宣传工作,编制农家乐及农副产品的宣传资料,开发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及大礼包制作,推介各类名特优农副产品。这也是一笔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周边老百姓也可借此做生意,例如旅社,街头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旅社。在对开旅社的居民那里了解到,每当旅游旺季,客房总是满的,他们从中获益颇多。还有旅游社等诸如此类的第三产业。

第二:红色经济与当地生态农业的完美结合。简单的说,以游客为例,一般在4、5、6、7月份,樱桃、杨梅等农产品相继成熟,旅客们会选择体验一下采摘的乐趣,或者漂流等,然后去红色景点游览。这很好的体现了红色经济与当地生态农业的完美结合。一般的传统农业具有很大局限性,附加值低,农民增产增收困难,同时也严重限制了劳动力的开发和转移。针对农业发展落后的状况,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立足山区特色优势,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目前,启动了1500亩生态示范园区建设,建有市长樱桃园112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00亩,花卉苗木250亩及果桑和名优水果基地等。实现土地流转820亩,带动了全村24户农户创新业,推动了等养殖业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并成立村级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加快“公司+农户”产销一体化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主导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建设,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村级经济更加稳固,村民对产业化经营和参与技能培训等期待也空前高涨。可以说,生态农业与红色经济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任何一方面的薄弱,都会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五、在文化及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旅游旺季交通堵塞,交通不便利

据了解,当地无专门从镇到村的交通设备,一般是旅游团包车以及单位班车。旺季时也会交通阻塞。需交通大队疏通。而且,停车场也不够多,满足不了需求。建议开通直达景区的大巴车。有条件的话,拓宽道路,尽量做到旺季交通舒畅。

2.旅店的规模小、不规范而零散

据了解,当地旅店的开办不够规范,监管力度不够。且当地的旅店越开越多,客源却相对固定,导致了有些店的生意相当惨淡,并且在防火设施的检验中越来越放松。希望当地政府能对登记在案的旅社,进行规范,定时的组织检查。在防火设施、及安全卫生方面严格把关。

3.红色旅游对当地的普通居民及一些商户的影响力不够

据了解,虽说当地的特色旅游点是红色遗址以及水果采摘,但当地的商户和居民对这些却感觉浅浅,除清明五一前后,游客会有所增加,其他的时候平平。希望旅游社能够弄个两天一夜游,这样可以更好带给当地商铺直接受益。

4.旅游带动的配套设施不过齐全

虽说,当地的农家乐和旅社不缺,是规模偏小,分布零散。没有做好游客的一条龙服务,从居住到交通出行到餐饮到旅游,有些环节还有待提高。(对此,当地政府已经对此作出努力,例如政府正在在投资建设四明湖生态旅游工程,正在修建环湖的生态游客道,其中有一个规模庞大,工程浩大的度假村,配有五星级酒店,健身房,娱乐设施等相信会受到不少游客的青睐,还有187亩农家乐工程等)

5.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文化事业有待发展

目前的情况是政府在包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广大村民对此知之甚少,而且没有多大发言权,只是被动地接受,或被土地征用,或被拆迁安置,而得到的补偿金又非常有限。因此,他们有一种抵触情绪,就不满政府的安排,对前途感到迷茫,对搞得轰轰烈烈的“红色旅游”业缺乏关心,觉得事不关己,“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6.社会风气不佳

现在一些农村比较重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建设,对乡风文明建设往往雷声重、雨点轻,重视不够,实施不力。而在对普通居民的采访中,就“这里社会风气如何”一问题,居民们普遍有些担忧。他们说社会风气不好也是一些村民的谈论话题。虽然妇女主任否认村里有打麻将、的现象。村是文明村,情况可能比其他村要好。据另一个村的熟人介绍,农村里盛行,玩“牌九”和“冲击麻将”的人很多,原因是农民没有事情干;一些身为独生子女的年轻人,读书不好又不愿辛苦劳动,无所事事就参与;家庭经济条件尚可的妇女也把打牌作为消遣。希望当地政府狠刹歪风。定期的组织民间突击,围剿据点。

7.警防形象及豆腐渣工程

六、对于将来的发展,政府的努力

政府在政策上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一是市政府的完全财政补贴,二是对于景区部门下的旅游公司来说允许政策性的亏损。政府部门在大力宣传红素旅游的同时还会开展各种各样旅游项目。例如白水冲瀑布以及漂流,宋朝的古墓群,还有地区第二大的长橱楼,五桂楼。而且现在正在投资建设四明湖生态旅游工程,正在修建环湖的生态游客道。政府部门也正在招商引资,例如CS野战等,适应于镇的生态旅游项目。而且政府部门还会做好旅游推广以及游客的接待等工作。我们同时业看见了当地政府的直接惠民活动,爱心超市和污水下水道建设,居民对这些感觉非常好。以及全部的居民对待红色景区的建设都持很支持的态度,希望政府在这一块加大力度,用红色经济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经济文化范文篇9

[关键词]“自利人”假设;价值取向;科学精神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腐败不断孳生蔓延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反腐败已经成为我国当代社会本身的权利和要求,它真正是社会理性和人民的心声。从执政的合法性来说,执政党只有为了社会的普遍权利和要求才有可能获得人民的支持和认同,才有可能持续执政。因此,研究探讨廉政文化建设遏制腐败对于优化执政环境,提高我党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前提

廉政的对立面是腐败。长期以来我们一说腐败的根本原因总是认为,之所以腐败是受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这种从体制外寻找原因的思维方式违背了马克思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也不符合事实。因为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凡是有作为的政权都搞廉政建设,都在反对腐败。而且,资本主义在很久以前就有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等有关廉政的重要思想。另外,只要粗通中国历史的人也都知道,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类似康熙朝“天下第一清官”张清恪为杜绝送礼者,自撰《禁止馈送檄》悬于堂上的故事甚多,反映了封建社会不仅有清正廉洁的官,而且有廉政文化传统。即便是当今世界反腐败或廉政也是全球化的共同课题。正因为我们搞错了理论前提,把腐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受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使我们长期以来的反腐败教育或廉政教育失去了基本立足点,导致教育收效不理想甚至流于形式。所以,我们探讨廉政文化建设首要问题是必须正确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前提。

廉政文化建设说到底是“人”的建设。因为,文化是通过人类互动而产生的。就廉政而言,公共权力是由掌权的人来行使,廉洁还是腐败的关键在于掌权的“人”。而且,被公共权力套住的相关者和寻租者也是“人”。可见,廉政文化本质源于人,实践也归于人。所以分析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前提应当从人性假设出发。

人性是人的共同属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它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长期以来,我们对人性的认识过于片面,把马克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当做教条,忽视人的自然属性,过分强调人的社会属性。而且,还把社会属性狭隘地理解为政治性或阶级性,从根本上否认了人是社会动物这个基本事实。其实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②在同一篇文章中又指出:在未来社会“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③综观恩格斯的论述,笔者认为人的社会属性(人性)与自然属性(兽性)是不能分离的,即社会属性不能独立于自然属性而存在。而且,只要人的生存斗争不停止,人就无法脱离动物界,人的兽性即动物自利的本能就必定存在。美国人道主义社会哲学家费洛姆认为:占有方式出自人渴望生存的本能。毫无疑问,渴望生存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在我国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生存斗争没有停止,“自利人”必然存在。其实社会的内在逻辑是统一的,市场经济行为的理论前提是“经济人”假设,这必然反映在社会行为上。正如鼻孔朝下是人的自然属性,利已是人的动物本能,这就是“自利人”假设。应该说“自利人”是“经济人”假设的反映,这种假设起源于亚当•斯密的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它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是为了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报酬。现阶段国家公职人员并不因为有公务员的身份而改变其“自利人”的自然属性,执政党党员同样如此——反腐的实践表明共产党员并不全部都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利益的诱惑、面对社会阶层分化的冲击、面对社会转型期不正常的生存斗争,上至高官下至普通公务员都出现了腐败分子,特别是其中长期接受党的教育的“59”现象者更能证明“自利人”的客观实在性。因此,腐败的根本原因从社会角度看是生存斗争的存在;从腐败分子自身看则是“自利人”本性的膨胀。国家公职人员为了不断满足自己的需要——生存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利用公权谋私便成了腐败。

然而,人毕竟是社会动物,人性是以社会性为主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其实质仍是社会性。也就是说,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组成社会,每个人都必须以社会成员的角色,参加社会活动。正是这种活动规定了“人性”的圆周,而语言、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科学、习俗等等,则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因此,仅仅讨论“自利人”的基本假设是不完全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皆可为圣人”和“为仁由已”思想的提出,是以他们对人性“道德人”假设即“性本善”为理论前提的。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些善良的本性,乃是人与生俱来的。从这种假设出发,在我国古代便有了以德治国的基本理念,即社会统治者与老百姓本来就有天赋的善良本性,凭借普遍的道德觉悟便可建立符合正义的政治秩序。就连也有“六亿神州尽舜尧”的浪漫情怀。

在西方人性观的发展,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之后经历两百多年逐步趋向合理,主要有“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等。西方人性假设的发展变化是与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相联系的,反映了对人性认识深化发展的特点,但都是以“经济人”假设为立足点。斯密的良师益友——同样是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休谟甚至主张对权势者持人性恶的假定,即无赖推定。

正是基于“经济人”假设,西方廉政文化建设的取向偏重于监督文化的法治设计,于是形成了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权力制衡的制度体系;基于“道德人”假设,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建设取向则侧重于德治文化的人治设计,于是形成圣人政治和清官典型引导社会的人治体系。包括运动治腐的群众斗争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做法也或多或少带有“为仁由已”的“道德人”文化痕迹。

从上述分析可见,人性假设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模式。如果说廉政文化可分为核心层、价值层和行为层,那么其核心层便应当是对人性假设的认识。我们应当务实地承认“自利人”的人性假设,同时借鉴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科学地而不是教条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坚持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结合实际情况正确探讨和研究我国乃至不同地方的廉政文化建设对策。

二、转型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廉政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任何社会的政治文化中总有某些方面特别地关系到公权的运用和公民的参与,这部分文化便是廉政文化。我们可以说,廉政文化是国家公职人员使用公权的行为模式和公民参与方式,是一种公民对公权的知觉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廉政自我知觉。如果我们把廉政定位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那么廉政文化实际上就是公权的价值取向和情感的总和。这样在现时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笔者认为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考量。思考之一: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目标和内容的价值取向。要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要求,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的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四中全会的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过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要真正认识到文化建设不仅是“台”,而且是全面小康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戏”。进而,我们应当认识到廉政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反腐防腐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需要,还应当是提高人们的廉政生活质量和廉政情感的培养,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就廉政文化对整个社会意义而言,它有可能也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建构的力量。于是,廉政文化建设对于提高我党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我们在廉政文化建设目标和内容设计上,价值取向不能仅仅停留在防腐倡廉上,要扩大到对人们廉政知觉的培育、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和谐社会的要求。

思考之二:在制度上要坚持监督与激励并重的价值取向。从“自利人”假设出发,廉政文化的制度建设重点应体现在监督和处罚上。而从人的本质——社会性出发,廉政文化的制度建设重点则应体现在激励上,即重视创造人们公平、公正竞争的制度环境,形成自尊、自重、自主、利他、创造等自我实现的成长平台和社会活动平台,从而激励人们通过廉政的渠道实现人生的目标,促进人们自觉地、规范地追求高层次的需要。因此,从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辩证统一出发,廉政文化在制度建设上的重点就不仅仅在于监督人、控制人,而且还在于如何保证人们能自主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能,成就自己的希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预防腐败的目的。即廉政文化建设在制度层面上应当坚持监督与激励并重的价值取向,才能收到既坚决惩治腐败又注重预防腐败的制度性效果。

近年以来,我党连续推出《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五部法规性文件,所涵盖的内容就涉及到监督处罚和激励等方方面面。这表明我们党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努力形成制度配套体系,建立结构完整、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反腐败机制。

思考之三:在精神上要在坚持人文精神的同时注重培育科学精神。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是其精神建设。笔者认为廉政文化精神应包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也应包括以理性为内核的科学精神。廉政文化的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民的权利、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情感,这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同时人文精神也是对一种廉政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廉政文化的科学精神则是以理性为核心的思维方法,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便是人类具有思维属性。

经济文化范文篇10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工作。去年十月,同志在北京视察工作时强调,广大基层干部要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文件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极大地振奋了基层农民群众和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精神,将使农村文化建设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在向城市经济侧重近20年之后,正进入向县域经济侧重的阶段转换,中央重新审视“重城轻乡”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态势,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两个趋向”重要论断,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成为新时期中国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单单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看,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走上健康文明的发展道路,必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这些年来,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基层文化设施状况有所改善,但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落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文化工作还远远没有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当下,阻碍和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现象有三:

1、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而精神文明建设又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支柱,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央早就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英明决策,然而,在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中,许多负责农村工作的领导干部都急于想把经济搞上去,只抓看得见、摸得着,能创造经济效益的项目,对能创造社会效益的文化工作缺少认识,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在这种背景和心理环境中,很容易产生追求短期目标效益的倾向,致使有些农村经济上富裕了,却出现了精神上的贫困,、酗酒、打架斗殴,搞封建迷信的不良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沿海地区富起来的农村甚至出现、吸毒等丑恶行为,刺激犯罪率上升,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严重阻碍和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2、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制约着文化活动开展。近几年,国家在许多文件上一再强调,文化事业经费要随国民经济的增长而有所提高,但地方财政对基层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一直过低,文化事业经费恰恰是农村文化建设和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一切都化为空谈,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基层文化工作者就是有天大的本领,也无法开展正常工作。目前,大多数基层文化站都程度不同地面临着经费困难问题,设备陈旧、站舍简陋,文化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致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文化站显得格外萧条和冷落。长此以往,政府作为主导的地位体现不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和社会教育功能缺失,广大农民群众对先进的思想、先进的观念、先进的科技、先进的文化就犹如隔山望海。随着农村社会的急剧变革,种种社会文化思潮包括各种外来文化形态接踵而来,文化冲突此起彼伏,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受到消解,致使农村文化生态严重失衡和倾斜。

3、文化人才队伍青黄不接,部分人员思想不稳,素质较差,影响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专业人才队伍问题是困扰农村文化建设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专业人才问题面临着比文化设施滞后还更为严重的现实。随着县、乡机构的改革,文化站队伍受到极大冲击,一部分老人员相继离开,专业人员青黄不接。几十年来,一批热爱农村文化的基层工作者投身于农村文化事业,在艰苦条件下辛勤工作,对传播先进文化、培养农村文化骨干、辅导、组织文化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做出了较大贡献,但这部分人员数量毕竟较少,相当一部分文化站缺编少人,人员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大多得不到根本改善,甚至有的文化站工作人员几年拿不到工资,人员思想不稳。由于这些同志长期在基层奔波,忙于具体事务,很少有学习、深造机会,影响了素质的提高,有的已难以适应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需要,这种状况使人力本来就不足的这支队伍的工作能量不能充分释放出来,导致一些地区的农村文化工作水平低下效率不高。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的欠账太多,相对城市来说,农村的文化建设任务更重,意义也更为深远。为了贯彻落实科学观,按照党的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下大气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今后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在对《意见》的深入学习中,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1、把农村文化建设切实纳入政府发展规划。中办、国办《意见》的出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它的出台,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是关注民生的英明决策。当前,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进一步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意见》的出台非常及时,他将便于各级党委、政府在作“十一五”规划时,将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纳入规划。过去在工作中常常遇到虽然制定了种种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举措,落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原因就在于这些举措都是文化部门自己在实施,是没有被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的部门行为。《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这样具有长远性、战略性、权威性的文件下发以后,肯定能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性,使农村文化建设真正上升为政府行为,制定有利于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相关规划和政策法规,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硬,推进农村文化工作和经济工作协调发展。

2、深入探索农村文化经费投入和效益的科学机制。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明确政府是农村文化工作的责任主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强对农村文化的投入。《意见》指出“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中央和省、市三级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切实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公益文化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根据意见精神,探索农村文化投入的科学机制,建立起国家与集体、社会、农民个体相结合的投资体系。改进政府投入方式,对农村文化设施的运行管理,可通过“目标管理责任制”、“股份合作制”、“公有民营制”三种模式,搞活机制,按照确保文化站公益性的基本属性,引入竞争和进行市场化运作,切实提高投入效率和效益,从而有利于发挥政府和公共财政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中的主导和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