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条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23:32:47

经济条件

经济条件范文篇1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呈现出增长较快、质量效益提高、结构协调性增强、群众实惠增多的良好发展态势。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也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外贸顺差过大和外汇积累过多等可能使国民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问题。这些问题从**年以来重复出现,必然有其结构性、制度性的根源。这些宏观经济问题与国民经济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如收入分配差距和城乡差距扩大、资源环境问题严峻等密切相关。我们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发挥政府在宏观治理上的积极作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当前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投资过热,消费相对不足。**年以来,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都在25%左右,资本形成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而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则从**年的59.8%逐年下降到**年的50.0%。这几年,我国政府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控制银根和地根,对投资实行有保有压,并强调扩大内需,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投资增长一再反弹,内需扩大相对乏力,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投资持续过快增长,将来又会变成生产能力,有可能使得**年开始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重复出现。

投资集中于某些产业。近几年,我国不仅投资增长过快,而且经常在一段时间集中在少数几个产业。**年、**年、**年投资集中在房地产、汽车和建材等产业,**年投资集中在化工产业,出现了一波波的投资“潮涌现象”。这使得这些产业的众多投资项目完成后,产能出现严重过剩,竞争激烈,价格下降,不少企业难于收回投资成本,还会使银行呆坏账增加,加大金融和经济风险。

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双盈余”。从**年以来,我国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年年出现盈余。贸易顺差从**年的54亿美元增加到**年的1775亿美元,今年上半年达1125亿美元,大大超过去年同期614亿美元的规模。实际使用的外资额则从**年的432.1亿美元增加到**年的735.2亿美元。“双盈余”使得外汇储备从**年的516.2亿美元快速增加到今年6月底的13326亿美元。外汇储备大量积累,增加了货币升值的压力,导致对人民币升值的投机。尽管我国资本账户仍有管制,但在经常账户开放的情况下,投机人民币的途径很多。投机资金进来后,不会仅仅满足于赚取银行利息,还会想方设法寻找其他高回报的出路,如投机房地产、股市等,这就推动了资产价格上涨。

城乡差距扩大。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到**年达到3.3∶1。尽管我国政府近年来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并在想办法加以解决,但城乡差距仍在扩大。按照目前的情形来看,未来1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如果能以平均每年7%的速度增长就是相当不易的成绩,而城镇居民收入的年均增速很难低于9%。城乡差距继续扩大,这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问题。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近年来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改革开放后每个人的收入都有很大提高,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也引发或潜伏着不少社会问题。如果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不到遏制,即使未来经济增长很快,也会影响社会和谐。

资源和环境压力巨大。我国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代价很大。**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的5.5%,但能源消耗占世界总量的15%、钢材消耗占30%、水泥消耗占54%。电力和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分别从90年代初的0.5和0.8左右升高到**年和**的1.5左右。**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未达到“十一五”规划设定的年均目标。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好转。

宏观经济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有些是改革不到位的问题,有些是发展中的问题,有些则是激励机制和法制的问题。

(一)改革不到位的问题

城乡和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症结在于改革不到位,包括金融结构失衡、资源税费不合理以及行政垄断问题。其中,金融结构是最关键和最核心的问题。

金融结构。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运用的人民币资金,占到整个金融体系人民币资金运用总量的75%。这种以大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使得中小企业很难得到贷款。在缺乏金融服务的情况下,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相对不足,其结果是:第一,减少大量就业机会,不仅使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到非农产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难以消除,而且不利于城市扩大就业,造成城乡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均。第二,在其他像我国这样发展程度的国家,银行贷款利息至少是10%,而我国只有6%左右。一般国家存贷利差只有1%左右,而我国储蓄的利率较低,存贷利差超过3%。这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能借到钱的企业,由于资金价格低,会提高其投资项目的资本密集程度,使单位资本创造的就业减少。同时,能从大银行借到钱的企业相对富有,其借得的资金又得到相对较穷的储蓄者的补贴,于是城乡差距和收入不均现象更加恶化。

资源税费。改革开放前,我国采用资源产品低价政策来补贴重工业发展,政府免费将开矿权给予国有矿山企业。改革开放后,引进市场竞争,允许民营和三资企业进入资源开采业。为了补贴背负着退休人员和冗员等社会负担的国有矿山企业,国家只征收极少的资源税和资源开发补偿费,资源价格仍人为压低。到90年代初,矿产资源价格开始放开并与国际接轨,但资源税费仍然维持原来水平。于是,对没有沉重社会负担的民营和三资企业来说,开矿变成一个暴利行业,使得收入分配恶化,而且为取得矿山开采权还出现了寻租等行为。

行政垄断。改革开放后,市场竞争被逐渐引进各种行业,但金融、电力、电信等行业仍然维持国有垄断。垄断性国有企业在上交所得税后,剩下的利润全归企业自己支配,使得这些企业的职工工资远高于其他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二)发展中的问题

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以及投资“潮涌现象”和“双盈余”问题的产生,除了改革不到位的原因,主要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属性有关。

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的原因。首先,我国作为一个刚刚跨过低中等收入国家门槛的发展中国家,即使国内很多产业已经产能过剩,但产业升级空间仍非常大,投资机会非常多。其次,收入分配不均,财富越来越向经营大企业的富者集中,而富者消费倾向低,又容易从银行取得投资的配套资金,因而投资冲动大。低收入者消费倾向虽然较高,但收入水平低,消费意愿难于实现。所以,整个社会就表现为消费不足。第三,由于市场规模巨大、劳动力相对便宜、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等原因,外商直接投资大量进入,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吸引国。

投资“潮涌现象”的原因。一般来说,在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基本上是沿着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逐阶而上,企业对下一阶段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很容易形成共识,导致过多的企业同时进入某个产业,进而形成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甚至导致通货紧缩。经过一番厮杀后,不少企业倒闭,银行呆坏账增加,情况严重时还可能诱发金融和经济危机。这种现象在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出现。另外,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比较突出,银行为赚取存贷利差,有积极性去支持企业投资。由于我国银行结构以大银行为主,银行间对投资项目也容易英雄所见略同,使“潮涌现象”更为严重。

“双盈余”的原因。资本账户盈余同外商以我国为加工出口基地和为进入我国市场而到我国投资有关,还与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既缺资金也缺外汇的情况下制定的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有关,这种情况直到今年才有所改变。由于投资过热和“潮涌现象”形成产能过剩,国内消费相对不足,必然要增加出口,这就使得经常账户出现盈余。同时,改革开放初期为克服外汇短缺的瓶颈制约,我国制定了鼓励出口的各种退税政策,这些政策一直延续使用。经常账户盈余除了内因,也与美国财政赤字和居民储蓄率低,国内需求大于国内供给,只能靠国外供给来平衡,从而导致经常账户赤字的外因有关。**年以来我国经常账户盈余的大量增加,还与投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活动有关。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开放,投机者仅能利用高报出口价值、低报进口价值或假技术转让等方式将外汇汇入我国换成人民币,这些手段都会加大我国经常账户盈余。日本和台湾地区在80年代中期面临货币升值压力时,也出现过同样现象。

(三)激励机制和法制问题

激励机制和法制问题突出表现在资源、环境问题上。

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我国处于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能源资源使用的增加和环境的压力,这同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超过70%的发达国家有所不同;金融结构不利于劳动力密集的中小企业发展,也限制了我国服务业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发展中资源和环境压力更大。其次,我国能源资源价格不合理,使用节约能源资源的技术措施所增加的成本往往远高于能源资源节约所带来的好处,企业缺乏节约能源资源的内在动力。同样道理,污染减排设备的安装和运转会增加企业成本,但对没有达标企业的惩罚力度又不够,这就使得有些企业即使已安装了减排设备也不愿意运转。第三,地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长期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主要指标,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质量改善在考核中不占重要地位。而且,我国财政税收以生产型增值税为主,发展制造业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地方财政税收。能源资源和环境指标的督导实施会给企业增加成本,有些地方就对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治理宏观经济问题的思路

针对当前国民经济存在的问题,应适时利用货币和财政政策手段,对信贷、投资、物价、贸易进行必要的管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同时,应利用当前国民经济环境比较宽松的有利时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结构性、体制性问题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于金融结构问题。应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所提出的改善金融结构的精神,多发展一些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劳动密集型中小型企业和农户,多创造就业机会,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发展现代农业,缩小城乡差距。逐步放开利率,让贷款和储蓄利率达到应有的水平,消除储蓄者补贴富有的大企业的问题。储蓄者能从其储蓄中获得应有的回报,也可以减少目前大量民众进入股市的现象。

关于资源税费问题。资源税费应该调高到合理水平。美国陆上石油开采的权益金是12%,海上石油开采是15%,而且当石油价格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还要交暴利税。在发达国家,通常自然资源开采中超过50%的收益是交给国家的。

关于行政垄断问题。垄断行业应该放开的就要放开;如果确实不能放开,则要加强对其价格、成本和收益分配的监管。

关于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问题。如果经由中小企业的发展,多创造就业机会,改善收入分配,应当能够提高消费倾向,使投资的比例降低到比较合理的水平。另外,也应相机修改外资优惠政策,不再以资金的量作为实行优惠政策的依据,改为根据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区域发展的需要来制定鼓励投资的政策。

关于投资“潮涌现象”问题。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应包括如何避免投资周期性地向某些产业过度集中的情形。政府对产业升级应该有指导,比如规定准入的技术和自有资金条件等,避免企业过度依靠银行贷款投资和许多条件不足的企业进入;适时产业投资状况和未来供需状况的信息,作为企业投资的参考。

经济条件范文篇2

在新的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经济工作是全社会的中心。如何搞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报道?笔者结合在地方电视台的工作实践,谈些粗浅看法。经济报道应有高屋建瓴的全局意识。这个全局意识应是立足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这就要求记者要学习、理解并吃透党的经济工作的各项政策,尤其是要掌握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论述,正确分析和判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把经济报道置于全局的统率之下,并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全局。在采访报道中,记者要做到对经济问题有真知灼见、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经济运行规律,切中要害,不能人云亦云。例如:你报道一个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情况,你就必须对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搞清楚,明白这项改革对整个国有企业有什么意义,对每一个企业有何切身利益,分析得透彻,言之有物,观众和读者才爱看、爱读,切忌只报道一些现象,或将别人成功的经验简单介绍一下,然后照本宣科地发出去,或用电视同期声让他们讲一下,回来甚至连记者都不懂,一古脑地播出去,这样的报道要想产生较大影响是不可能的。纵观我们目前的经济报道,可大致分为六类。

一是新产品、新项目;二是科技成果及应用;三是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四是农业生产经验;五是经济管理部门围绕经济开展的活动;六是产品质量及相关经营的法规。这几项报道内容,在新的条件下,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重要大变化。有些过去被视为重点的报道内容,如企业经营生产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将不再是经济报道的重点或报道对象。企业生产将由政府行为而变为企业自身的行为。除了个别关系社会民生的企业,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济都不与民众发生直接关系,也经不起大众的关注,因而不再是报道对象。这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最大区别,也对新闻提出新的问题。事实上,现在一部分企业就认识到这一现象,出现不欢迎报道的现象。在笔者工作当中,有时与一些大型企业联系,报道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却屡次遭到婉拒,究其原因,有的是觉得企业经营办法是企业在市场上取胜的法宝,有的企业家,对自己的致胜之道讳莫如深,不置可否;有的则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经济效益不错,无需报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项目、新产品的开发,只是企业自身的行为,除个别有关社会的公益(如产品在某一方面突破性进展对环境的作用等),标志着科技水平和国家的荣誉外,都不再成为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因而不是新闻关注的对象。继续播出这类稿子,不仅引不起观众的兴趣,降低收视率,而且违反有关经济法规。如不许诱导消费者的广告法;不许利用不正当手段开展竞争的公平竞争法。长期以来,新闻界一直不停地反对有偿新闻,却苦于没有真正解决的办法。根本原因是存在有偿新闻滋生的土壤。有偿新闻是新闻在走向市场经济时,新闻改革落后于经济改革而造成的。不是记者要拍有偿新闻,而是我们的编辑方针,为有偿新闻提供了场地。现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媒体,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其主要任务之一,是为市场经济服务,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体,无一不是这样。而有些人,就片面的把服务市场经济,服务经济建设简单地理解成为企业服务。新闻不是作为新政策的阐述载体,分析市场趋势,政策信息,引导各个经济实体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产业和产品结构方向。而是把电视频道变成企业自我标榜,压低别人,捞取名利的工具。新闻把公正平等的为大众服务的宗旨抛在一边,去与少数企业进行利益交换,造成目前常见的报道中嫌贫爱富现象。这种交换的结果,媒介尽管得到了短期的实惠,却失去了观众,助长了投机取巧、见利忘义的歪风。

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从根本上着手。报道内容、服务对象的改变,有偿新闻就无生存的土壤。不正源而去治流,无异隔靴搔痒。只有从根本上改革新闻报道,根除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才能杜绝这类问题的发生。如:前段时间某电视台在经济新闻栏目报道了一名在校大学生,通过网上理财,月挣多少钱,不知这个记者是想通过新闻报道宣扬大学生在校可以一心二用,边上学边挣钱还是提倡网上理财?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个人认为,这条新闻给人们带来的负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关于科技开发与推广。应该说在科技走向市场情况下,除了经过实践检验成功的,政策性扶持推广的科技和农业基础建设技术外,都应在市场中通过竞争、比较,让用户自己选择。新闻部门没有义务,也不应该对某一项技术加以宣传,尤其是在对于这一技术缺乏了解情况下。关于农业种植经济报道。宣传成功的科学技术和农业管理经验,是我们长期的任务。农业生产因受土地级差、区域气候和种植水平的影响,有很大区别。受土地的限制,共同提高种植水平,增加产量,不仅不会危及其他,相反会促进农业生产加工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整个社会。但是在具体地宣传农民丰收经验,致富门路时,我们的一些报道,往往忽视报道对象的局限性、地区性和临时性,把个别经济当作普遍经验来推广。在观众把媒介信息的看法当作政策性宣传的情况下,就会给许多地区和农民带来危害。如一些地区一哄而起的养兔热、养甲鱼热和平原果树种植,造成盲目种养,频频转产,给经济带来损害。新闻报道在此应该承担责任并总结经验教训。如何引导农民种植养殖,帮助他们认识市场规律,介绍市场行情,这本是新闻应该做的,却没有做,同时却在不适当地介绍片面的致富经验。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从法律意义上讲,农民可以因为一篇养殖、种植致富的消息来起诉我们误导并要求赔偿损失。这就如市场条件下股市的报道一样,媒介对股市行情的分析必须注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风险自负”。新闻服务于经济是指服务于国家的经济政策(有宣传、推动和纠正调整作用)和广大群众,不是也不能服务于某一部门。关于经济管理部门围绕经济开展的活动,属于宏观管理范畴,今后仍是报道的重点,应受到更多的关注。新闻报道某个企业效益高低,仅仅是排列进度表,没有一点实际意义;而企业的经营经验,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有不同类型、门类、产权、规模的企业中,是无法照搬挪用的。正像经济领域由加工、产值向效益、市场转化一样,经济报道内容也应遵循这一轨迹进行调整、改革。现在我们仅仅是从加工生产、产值报道转向效益报道,这远远不够。要想发挥报道的服务引导作用,就要尽快转移到市场动态、趋势和发展方向上。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过去我们认为是起指导作用的经验报道(主要在经济领域),反而会造成误导或侵犯消费者利益和企业权益。

改革为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开拓了更大的空间,也使新闻机构承担着更大的责任。新闻宣传不仅要在政治上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在国家法律和市场法规制约下,对社会团体和公民权益负责外,在经济上也担负着生存与发展的压力。自主权力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使转变服务观念,转换管理机制,而向市场经济体制重新定位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成为摆在新闻机构和新闻报道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又不容延缓的课题

作者:孙晓慧 单位:商丘广播电视台

经济条件范文篇3

(一)保护职能。所谓保护职能,就是发展中国家运用政府的力量,保护本国的产业安全,防止产业主导权转移;保护本国经济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防止外部势力的掠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它是由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落后性所决定的重要职能,它不是一种封闭的、排斥外部经济联系的保护职能,而是在与世界各国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发生广泛联系的全球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正当保护职能。

1.保护产业安全。WTO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组织形式之—,目前有144个成员,其中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在WTO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原则下,发展中国家从商品市场到投资领域全面开放,民族产业安全问题因此变得十分突出。首先表现在发展中国家不少产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与发达国家相差较大,在规模经济方面也落后于它们,外国商品的涌入将极大地冲击这些比较劣势产业,威胁其生存和发展。其次是外资可能控制发展中国家部分产业与市场。和发达国家的企业特别是跨国集团相比,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机制、品牌、信息、营销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外资进入国内,有可能导致一些产业主导权转移,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再次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将加剧。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加速把传统产业、夕阳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外商投资大都集中于资金回收期短、见效快、能够保证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的加工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低度化、趋同化问题严重,加工工业存在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妨碍其产业的升级换代。最后是国家对产业宏观调控能力下降。外资企业一般从自身利益出发制订其发展规划,而不以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重,其活动往往与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产业政策不相符合,而且由于外资(主要指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一般都有强大的政治背景,发展中国家不能完全控制其活动,导致产业政策的效力减弱。

为了确保本国的产业安全,发展中国家政府应该建立一套综合的产业安全保障体系。一是按照国际惯例、WTO有关协议和各国实践,建立科学的产业保护机制。包括严格的保护程序,客观的判断标准,完善的法律依据和健全的执行组织。二是采取切实的产业保护措施。根据WTO对发展中成员的优惠条款,在遵守WTO协议的前提下,通过完善关税制度,建立不违背WTO规则的非关税壁垒,实行特定商品的数量限制,提高货物出入境监管水平与效率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本国产业。三是提升本国民族产业的竞争力。即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运用市场力量加快企业间的购并联合,改善民族企业组织状况,提高产业整合度;加大对企业的技术支持力度,提高民族产业技术水平。通过这些政策行为提高民族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竞争力,增加安全系数。四是制定科学的引进外资的策略,合理引导外资的地区和产业流向,将引进外资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适时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2.保护经济资源。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逐渐摆脱殖民统治,纷纷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被帝国主义通过公开手段全面掠夺经济资源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发达国家(尤其是超级大国)变相掠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资源的现象依然存在。它们或者通过附加条件的“援助”方式迫使发展中国家接受各种不平等条件,或者利用价格“剪刀差”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遭受损失。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的今天,这种变相掠夺愈演愈烈。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既要学会利用外国资本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争取更多外援,也要防止外国资本的掠夺性资源开发行为,通过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切断经济剩余的外流;既要善于利用发达国家已经拥有的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管理手段,也要增强民族经济的自主性,依靠挖掘本国经济资源来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防止和避免由于外国势力的“经济制裁”带来灾难性的经济损失。

3.保护生态环境。在发展中国家中,除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外,大多仍然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工业化早期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严重困扰这些国家,尤其是今天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国际分工使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技术水平较低资源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污染环境的企业向这些国家转移,加剧了这些国家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的程度,影响它们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政府要积极履行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职能,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关系,在国内通过环境立法和环保教育,强化国民的环保意识,提倡一种有利于生态稳定的消费方式,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尽可能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要更加重视环境安全问题,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技术标准,限制国外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进入,并通过国际组织督促发达国家停止无休止地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材料用以大肆挥霍的做法,共同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实现本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育职能。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培育职能,包括三个方面:—是培育市场职能,即促进市场发育,加速市场体系形成,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培养人才职能,即大力发展教育,重视人才培训,造就千百万现代化建设人才。三是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职能,即努力培育和扶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三大培育职能都是由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决定的。

1.培育市场。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的全球化就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各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着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程度都比较低,突出表现为:人为垄断严重;市场主体缺乏或错位,即企业没有成为市场主体;国家缺乏真正的企业家;各生产要素市场欠缺或发展不成熟,导致市场机能长期处于无法运作的状态;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中介组织力量薄弱;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窄;市场规则不完善等。这种较低水平的市场发育状况很难支持和保证本国经济的高效和快速发展,也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利益分配和成本分担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达到赶超目标,就必须加速市场发育进程。为此,政府要充分发挥培育市场的职能,包括明确市场主体,划定市场边界,通过构建市场主体立法体系,保持对市场主体待遇的公平性,这是公平竞争的首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强化市场秩序法的功能,特别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政策法规,制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长期固定的市场支配力的形成和市场支配力的滥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市场信息、纠正经济行为的外溢性、补充不完全市场、扩大竞争范围即在公共部门和政府管制行业引入竞争机制等措施维护竞争的公平性。

2.培育人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国的经济竞争力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该国的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教育还是科技,都存在较大差距,人才不足是发展中国家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因素,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批善于经营的企业家队伍,没有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没有成千上万的掌握现代技术的熟练劳动力,没有一批善于宏观管理和献身于现代化事业的政府管理人才,就不能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政府应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大力发展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积极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根本保障。

3.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往往依托于传统产业的发展,因为传统产业(如初级产品)生产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可实现静态比较利益。但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有限,要实现赶超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新兴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一些比较成功的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也证明:政府只有重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现代支柱产业,才能形成稳定的增长基础,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学习职能。经济全球化扩大与深化了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能夜郎自大、自我封闭,而要在日益扩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加强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长处,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点。对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学习又具有特殊的涵义,这就是向先进的国家学习现代化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管理经验、经商本领、社会文化和经济制度等。这是—个向先进国家全方位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国民(个人)自发的学习,一是有组织的学习。发展中国家的后进性和实现赶超目标的任务决定了它们不能单纯采取个人自发学习的方式,而要采取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方式,即要求政府履行特殊的组织人民向先进国家学习的职能。与个人自发的学习相比,政府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和推动向发达国家学习的活动,目标明确,阻力小,影响大,能够减少向先进国家学习的时间和成本,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理想的效果。政府的学习职能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派员。即有计划地选派一些素质好的官员、技术人员、学生及工人到国外参观访问、留学、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等,使他们较快地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推动本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先驱力量,并通过这些人回国后发挥扩散效应,加速学习进程。

2.技术引进。即通过大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聘请外国专家等,把外国的先进技术移植到国内,使更多国民不出国门就能学习到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3.制度借鉴。即政府依靠其自身优势和整体功能,将先进国家实践证明有效的经验和管理制度吸收进来,为我所用,从而加速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促进管理的科学化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4.信息传播。即通过各种知识和信息传播手段(包括书籍、广播、影视、通讯、学术交流等),介绍先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生产手段、信息网络、文化观念等,使众多的人了解国外的技术、体制和文化,了解本国与他国的差距,从而引起观念的更新,增强加速本国经济发展的紧迫感。

5.鼓励个人自发学习行为。即政府在采取有组织的学习行为的同时,鼓励个人自发学习行为,通过各种优惠措施鼓励个人自费出国深造和鼓励他们学成后回国工作。

(四)创新职能。创新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保证。人类历史的近展特别是当今世界的竞争表明,哪个民族和国家善于创新,它发展就快,就强大,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谁因循守旧,谁就落后,在世界上就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哪个民族和国家在历史上某个时期善于创新,这个时期它就发展迅速,就强大,什么时候它创新少了,它就开始落伍。发达国家无一不是通过创新才取得今天的成果的。发达国家走前人未走过的路,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创新。发达国家的政府通常是创新的最大保护者,甚至是创新的诱导者和推动者。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政府如果不重视创新的作用,过分强调仿效发达国家已走过的发展道路,把着眼点放在营造发达国家当时发展经济所需要的条件上,充其量只能做一个“好学生”,只能沿着他人的足迹缓慢前进,不可能实现跳跃式的经济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在较短时间内用较小的代价赶超发达国家,同样离不开创新。

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有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和体制上的创新。即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上把握有利的发展机会,把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二是战略上的创新。即在吸收先进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具有创新性的经济发展战略。三是技术上的创新。即在技术选择上跳过发达国家经历的某些环节,直接选择最新技术,并转化为适用技术。发展中国家政府在保护、诱导、推动创新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通过政府才能有效地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政府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要任务是:逐渐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社会大环境,形成尊重知识、重视教育的良好社会风气,树立创新观念,建立创新机制,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提高科学研究的针对性,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提高科技在整个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科技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盾。政府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政策行为包括:成立管理创新的专门机构,制定适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并围绕这一规划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通过财政金融政策,增加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改变教育模式,推进知识创新与传播;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鼓励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协调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政府为主导,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科研体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国际间的创新合作,等等。

当然,发展中国家政府也要履行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必要职能。如通过履行宏观调控职能,来维持经济总量的平衡,确保金融的稳定,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与收入分配的公平化;提供基础教育、基础科学和新兴科学研究、交通与通讯事业等公共产品和服务;控制人口增长,保持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等等。只不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于发展中国家政府来说,履行上述四大经济职能显得尤为紧迫,具有突出的意义。

[收稿日期]2002-03-29

【参考文献】

[1]李宗.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发展中国家[J].世界经济,1997,(5).

[2]袁秀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2).

[3]江时学.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中的五大关系[J].世界经济,1999,(12).

经济条件范文篇4

第一,深刻变化的国内外条件和环境必然提出形成新优势的迫切要求。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超过*美元。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积累,我国的要素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同领域中的比较优势有消有长,在全球分工格局中的位置也在发生相应调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外资流入在全球的比重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商品和要素全面双向流动的新阶段,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内外影响不断加深,经济利益互相交织。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层次和特点也将随之进行调整、拓展和提升。这些新的情况和变化,要求我们在继续发挥好传统优势的同时,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努力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

第二,新优势是相对于传统优势而言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就是要不断完善我国市场开放法律体系,实现政府管理行为的法制化,增加政府行为透明度,这是形成新优势的根本保证。用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标准严格管理输出商品质量、国际技术转让的合同签订、对外投资的资本运作、海外企业的资产评估及信用评级等,这是形成新优势的前提。提升我国传统产业水平,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技术升级,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形成新优势的基础。增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我国企业坚持技术创新,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这是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展望今后*~*年,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力资源优势。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人力资本是保持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动力。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工资等要素价格将不断上升,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在此压力下,提升人力素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核心就是要通过加大教育培训等培育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并与其他生产要素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创新优势。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形成创新优势,就是通过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进一步激发经济成长的活力,使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品牌优势。知名品牌的多少,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升至世界第四,但在世界名牌之林中,我国产品的名牌却寥寥无几。缺乏品牌竞争力,已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今后,打造品牌优势的重点就是要加强企业的自主品牌意识,以品牌资源整合企业的技术、管理、营销等优势,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经济条件范文篇5

关键词:经济;科技力量;机械化;战争与文明;文化矛盾与种族冲突

现代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力量。在西方文明中的科技水平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机械制造、流水化生产都对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是开启了世界第一次、第二次的工业革命浪潮。这对于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对于现代经济的发展与形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各个国家的现代经济的发展,仍旧离不开政治与历史的影响。

一、政治历史背景分析

从1949年中国建国以来,到现在为止是现代经济的发展时期,而中国每一个历史上的转型都促成了现在的经济形成。一是统一的国家背景。经过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除了极个别的国家靠着战争大发横财以外,绝大多数的国家都饱受着战争的迫害,中国更是先经历了外民族的入侵,后在反法西斯战争结束之后进行了几年之久的内乱,中国经济一度低迷。而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整个国家成了一统的态势,社会环境的平衡与稳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二是人口基数多,劳动力资源丰厚。中国一直都是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占世界的比例重大。新中国以后全面投入到经济的生产过程中,劳动力优厚,经济发展水平较快。不论是时期,还是重工业发展为重点的时代,甚至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劳动力都一直在急速的飙升,这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三是思想的一致性,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作用。在现代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中国上下民众一心,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刚刚结束战争的时期,百废待兴,人民一心发展经济,提高个人与集体的生活水平,这对于现代经济的发展有着最直接的作用。在这样团结一致的情况下,面对生产中的诸多困难都能够迎面之上,使得经济水平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四是领导人正确的领导方向。时期,在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中国经济满目疮痍,并且在国际上欠了巨款,这个时候急需经济的大力发展来还国际债务,重工业便被提到了日程上。邓小平时,则在一定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与世界接轨,开始了经济领域的改革与创新,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为整个现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政治历史环境,是战争之后统一的社会背景给予了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而经济发展的基础劳动力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并且,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人们有着十分浓重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保障。而领导人的正确领导,则是现代经济发展道路形成的重要推动力。

二、科技力量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水平

现代经济与中国古代的传统小农经济不同,不论是经济生产的方式还是主要构成部分,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几次的世界大战明确的展示出了科技力量的巨大威力,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与文明,提高本国的科技实力,在国际上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这在客观上要求中国的经济依赖于科技力量。前苏联在经济、技术、人才和设备这几个方面对于中国进行了援助与支持,这使得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水平的基础,并奠定了与前苏联一样的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但是随着前苏联的瓦解、赫鲁晓夫的上台,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开始僵化,在经济领域方面得不到有力的支援,现代经济水平一度低迷。直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缓解了中国与世界的外交关系,开始让中国和平的走上了世界舞台,并且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的开放政策,改变了原有的经济结构与发展动力,使得现代经济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直到现在为止,改革开放的这一政策仍旧影响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正确的发展道路。科技力量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国际话语权,小的方面则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而这每一个方面,无论是生活用品、吃穿住用行,还是国防力量都有着科技的影子。经济则是渗透到各个层面的,每一个产业的变化都会给经济的变动造成一场巨大的蝴蝶效应,科技这一涉及到生活中各个方面的要素,更是直接影响着现代经济水平的发展。而今,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重工业与轻工业的舞台,第三产业正在迅速的崛起,这与原有的经济基础有着重大的关系。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高,社会相对稳定和谐,并且随着科技力量的不断发展,经济形态也在慢慢的转变,这使得第三产业呈迅猛发展的态势。其中第三产业更加包含着科技力量的影子,由此可见科技力量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甚至直到现在还发挥着它巨大的作用。现代经济水平的发展,其初始条件包含着政治上的统一、文化的凝聚力,为整个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稳定的环境,而科技力量则是现代经济转变与促成的重大的因素。科技力量的影响,使得现代经济有别于历史上其他时期的经济态势,也赋予了经济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是因为科技力量的影响,现代经济的发展呈着多样化、多元化、多变化的特点,它与时代和科技紧密相连,这是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三、结束语

现代经济水平发展的初始条件包含着两大类别,一是特定时期的客观政治历史背景,二是主观的社会需求。政治历史背景则包含着政治上国家的统一、文化上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庞大的人口基数丰富的劳动力以及领导人正确的领导方向。而主观的社会需求则是要求现代经济与科技相结合,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提升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实力。而这两方面的内容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作者:王浩欢 单位:北票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胡鞍钢.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J].开发研究,2006,03:1-10.

[2]郑鼎文.试论政府对初始条件的有限干预[J].政治学研究,2006,01:123-126.

经济条件范文篇6

关键词:新经济;财务管理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新经济条件下,提高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是当前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给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我国企业要想在新环境下健康长远地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与创新财务管理内容,才能在新环境中立足。本文将从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入手来分析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在新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趋势。

一、财务管理环境变化分析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宏观上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知识经济、通信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微观上看,企业内部重组、并购以及虚拟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充分体现了当前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到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也就成了公司的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最朴素的理解,就是一个公司所特有的而其他公司尚不具备的能力,包括公司经营管理中的资金、技术、人才、商誉、服务、激励机制和团队精神等方面的实力和优势。从实践和发展趋势看,实施财务战略,可以提升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且往往可能是非常有效的。故财务管理必须提升。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互联网逐渐深入我国各类公司。经济全球化带动了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跨国公司不断涌进。我国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对财务管理的要求日益增多[1]。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推动着我国企业的发展进程,一方面影响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传统的产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俗话说:“知识成就未来。”我国传统的产业在知识经济的冲击下不断地进行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改变了以往落后的管理方式,不断地引进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最大限度降低管理成本,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发展趋势分析

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未来。当前企业的关系主要有员工和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经理和股东、消费者和公司等多种关系。新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需要根据公司的发展实况,灵活运用财务管理制度,以更具创新性、人性化的财务管理制度,推动公司更快更好地发展。作为现代企业,需要在扎实基础性条件的同时,结合新的环境实况不断地更新、创新财务管理组织。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实现普及,大部分企业已经将传统地手工的办公方式丢弃[2]。各企业逐渐加强对互联网的应用,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相关财务管理知识,还能建立起专属于公司的企业信息系统,形成了一种扁平化的财务管理机构。新的财务管理机构建立后,企业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将向下层释放权利,将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起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此外,一个优秀的企业必定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的队伍,无论是哪一类企业都应该建立其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队伍,精心挑选财务人才,定期强化各财务人员的基础财务知识,提高他们的财务技能,打造一个高素质的财务团队,不断地根据企业发展实况结合新经济条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创新出适合公司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将网络信息技术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企业事务处理,包括远程审核、处理等,节省信息传递时间以及资源整合时间,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由于企业每天的管理任务十分繁重,需要耗费的时间较多,企业可通过在线管理,对下层分配任务,反馈意见,促进各部门间、上级与下级及时有效沟通,实现合理分配资源,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3]。实现了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是办公室.此外,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涉及到货币流通及使用,可通过电子货币的使用,对电子单据进行存贮及货币结算。网络支付的使用,不仅加快了资金的流通速度,还提高了结算效率。新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得以迅速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体制已逐渐被新兴的财务管理制度所取代。企业应与时俱进,将以人为本作为财务管理理念的核心,定期让公司员工学习新的财务管理理念,树立最新的财务管理观念,积极地强化自身财务管理知识,同时提高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创造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4]。此刻,我们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沉下去,走出办公室,下到基层,对公司的业务要有一个全面了解,只有利用专业的财务知识和公司的业务结合起来,才能制订出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制度也才能有效执行。

三、结束语

从当前的新经济条件下各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上看,我国的企业需要学会审时度势,结合自身发展实况,创建一个最新的、合适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推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光辉.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变革探讨[J].港澳经济,2015(32):61-62.

[2]江道书.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16(5):84-85.

[3]尹芳,尹怡.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管理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17(33):123-124.

经济条件范文篇7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矛盾;经济学流派;理论评述

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经济矛盾是一个庞大的矛盾统一体,各种矛盾混杂,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经济矛盾的基本架构。经济矛盾的运行和释放,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这就是经济矛盾的作用。在不同的经济时代,由于体制和客观条件的差异性,经济学研究的制度背景差异很大,经济矛盾的发展和演变也具有不同的运行轨迹,这些都会与不同时代的经济学相互交汇,决定不同时代的国家经济战略和政策。同时要注意的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矛盾问题,实际上是与社会主要矛盾、政府宏观决策、国家政策体系、公民的市场意愿、国家的未来发展等密切相关。在新时代,总结和探讨自古典经济学到当代经济学各个流派之间对于经济矛盾问题的研究特点和观点差异,对我们科学认识和判断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特点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经济矛盾的基础理论

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矛盾的内在联系和变动规律,必须首先了解矛盾和经济矛盾的基本内涵。严格说来,矛盾学属于哲学范畴,不属于经济学范畴。但是,哲学是所有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论,所以,运用哲学关于矛盾的论述研究矛盾经济学问题也不为过。(一)矛盾的基本定义。矛盾是哲学的基本概念,甚至是哲学基本问题研究的出发点。矛盾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矛盾不是事物,也不是实体,它在本质上属于事物的属性关系。这种属性关系是事物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对立”和“存在”,正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这种“对立”和“存在”的关系,所以它们才能够构成矛盾。从广义上讲,如果两件事物在一件不存在时另一件一定不存在,那么这两件事物就有矛盾。用数学公式来解释就是Y=10000-X,因为X和Y的和始终是10000,所以当X减小时,Y一定增大;X增大时,Y一定减小。这个式子就可以用X和Y表示两件事物的矛盾。(二)主要矛盾理论。在复杂事物自身包含的多种矛盾中,每种矛盾所处的地位、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总有主次、重要非重要之分,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与其他诸矛盾相比较而言的,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种矛盾就叫作主要矛盾。正是由于矛盾有主次之分,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方法论上也应当相应地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017年10月18日,习在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外,关于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内涵界定,在的《矛盾论》中论述得非常清楚[1]287-326,主要矛盾是所有经济矛盾的核心问题。(三)经济矛盾。经济矛盾是指经济发展经济运行过程中已经表现出来或者潜在的结构不对称因素,这种因素的极端发作就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经济矛盾表现、作用和化解的重要途径。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经济矛盾的积累过程,各种经济矛盾从萌芽、产生、成熟、激化到化解,大概需要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这就是经济周期,所以经济周期就是经济矛盾的变化规律。我们过去经常讲,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在资源配置效率上的不协调,是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所在。其具体表现在消费上就是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表现在生产上就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市场的无序竞争;表现在阶级关系上就是雇佣者与被雇佣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矛盾是什么?应该说,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目前还处在成长期,所以主要经济矛盾仍然很多,比如,市场与政府、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供给与需求、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富裕与贫困等。这些矛盾都是主要矛盾,都对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影响很大。(四)结构性矛盾。结构性矛盾指的是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不协调所带来的各种经济矛盾。例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之间差距扩大,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等。结构性矛盾涉及多个领域。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矛盾,例如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快速,但是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确实存在的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还未根本解决。这就是一种结构性矛盾。二是经济结构内部的矛盾。投资、消费、出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内需严重不足也是一种结构性矛盾。这些结构性矛盾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和市场机制发育的不足。中国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产能过剩上,如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煤化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1/4~1/3存在过剩,甚至蔓延至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库存过剩也成为中国结构性问题,连续多年房地产的高投资带来库存的不断增加,加大了经济的系统性风险。过剩产能、过剩库存、过高杠杆的形成是中国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集中反映,既是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也是消费与投资的结构性矛盾,更是政策与体制的结构性矛盾,但主要矛盾已经成为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五)中西方差异。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一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喜欢从矛盾、阶级、差异性甚至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抗性上去理解经济和利益的概念,主张资本团体与工人团体之间存在两个不同的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只有通过革命的途径才能解决这个矛盾。马克思主义自形成和推出之后,就受到列宁、斯大林、等共产党人的推崇和赞赏。西方经济学的侧重点首先是“学问”和“理性”,也就是所谓的社会科学。既然是科学的范畴,就不能只从所谓矛盾这种哲学问题去理解经济这个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没有所谓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经济学家看待经济问题,不是从具体的经济矛盾着手,而是从具体的经济理论、观点和统计数据入手,结合经济理论,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进而推导出具体的经济政策实行办法。而中国的经济学家看待经济问题,首先考虑的不是“学问”和“理性”,而是合法合局,在一定意义上缺乏规范性分析,也就是理性理念分析。

二、马克思的经济矛盾理论

马克思对经济矛盾影响力的研究是服从于他的革命理论的,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的基石部分。也就是说,马克思对经济矛盾问题的研究从研究的出发点上实际带有革命和阶级的理念。这在马克思著作中有几个明显的思想导向:一是1837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提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变革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本动力机制。马克思说道:“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志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82二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和最终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三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多处阐述了他的革命思想和理念,比如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对资本积累一般规律的论述就谈到“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的观点,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又论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整体性矛盾和对抗问题,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起来组成一个有组织、有精神、有思想、有目标的团队,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才有可能胜利。由此可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矛盾问题的研究,明显存在经济利益决定政治利益的思想。纵观马克思的大部分经济著作和思想观点,一方面,马克思有着非常丰富的经济矛盾研究内容,另一方面,马克思对经济矛盾的研究又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马克思研究经济矛盾的目的是解决政治革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因此,马克思的经济矛盾理论具有与西方国家经济学完全不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观。俗话讲,任何矛盾都是“成双成对”的,所谓结构就是指矛盾对立面的状态。马克思在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对经济结构的分析入木三分,形式非常多,主要包括商品与产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货币与资本、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物质循环与价值循环、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生活资料部类与生产资料部类、剩余价值与平均利润等①。通过对这些经济结构关系的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结构做了最为深刻的分析,主要得出了这样一些结论:商品经济是由多个经济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之间基本都是结构关系,这就必然存在矛盾性;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以剩余价值为核心的经济运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大量结构性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是研究经济问题的切入点;资本主义经济就是经济矛盾表现的特殊形式,或者说是矛盾经济的载体,资本矛盾的客观存在主要源自结构性和非均衡的结构关系。(2)危机观。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存在大量不可调和的经济矛盾,当这些不可调和的经济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完全有可能变化成另外的表现形式,最为常见的就是经济危机的发生。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大表现,一方面是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劳动人民的收入和消费不足,由此便决定了经济危机分为两大种,即生产比例失调性危机和消费不足性危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虽然是分散的,但比例失调性危机比较集中地在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理论中分析,其中的两大前提理论和有名的八大图式理论清晰地分析了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结构比例及交换。对于消费需求不足性经济危机主要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趋势理论予以证明,消费不足性危机更带有资本主义制度特性,而生产比例失调性危机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都可能发生[3]。这两种类型的经济危机理论对当前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解说力极强。经济危机发生后必然激化各种社会矛盾、区域关系和国家关系。经济危机是矛盾激化的产物,反过来它又促进经济在起伏波动中继续向前发展,它是世界动乱的重要经济根源之一。(3)革命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所做的分析,大量的理论和结论与他《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等著作中所阐述的观点相关联,与他的哲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成为世界所有国家共产党人学习和实践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说过:“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4]350“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切革命者都应该学习的科学,文艺工作者不能是例外。”[5]852的这些重要论述证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做的大部分研究和价格分析,其目的是为他们的革命论创造理论依据。几十年以来,中外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们以高度概括的立场,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两大精髓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理论其实就是马克思革命论最基本的理论依据。(4)发展观。当然了,我们也不能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只是革命论,而没有发展论或者说是建设论。马克思经济学中有大量关于经济发展的科学学说和观点,甚至包括大量的数量经济学和现代模型分析的内容,比如在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章节中就是如此。从发展观的角度看,马克思经济矛盾理论中有大量科学的经济学观点,比如,关于经济运行的四个环节的理论、关于生产方式与社会发展的理论、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关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的理论、关于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有机构成理论、关于资本积累与资本扩展的理论等,都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主要矛盾的深度研究。由此可见,马克思的革命观经济思想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运行规律细致分析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也由此得出了大量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概括,比如,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的关系、资本积累与资本变异的关系、劳动集团与资本集团的关系、实业资本家与奢侈地主的关系,等等,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现在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都有着重要启示。(5)决定观。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之所以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权利的不公平,资本家掌握着社会大部分资本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产业工人则基本上是“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这种经济权利格局必然导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很大差异性。马克思说道:“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2]82在这里,马克思阐述了他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观点。马克思又说道,生产关系如果与生产力不适应,必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强大阻力,“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了”[2]82-83。更进一步来看,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思想,也是经济矛盾的决定和形成思想。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2]83,这种对抗性来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不协调和矛盾的尖锐化,“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2]83。

三、西方国家的经济矛盾理论

总体来说,西方国家对经济学的研究比较规范和客观,很少带有政治色彩,经济学家们的自主意识比较强,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是保证经济学研究和观点科学性的重要条件。从古典经济学到现在,西方国家经济学对于经济矛盾问题的研究也有许多重要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矛盾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直接相关。不仅仅是中国的社会科学家能够认识到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问题,就西方国家来说,他们对主要矛盾的认识也许比我们更加深刻和具体,许多时候甚至直接与国家战略挂钩,这种模式与西方国家是处在自由竞争阶段还是垄断阶段没有关系。比如,在英国革命之后,那个时候虽然西欧陆续有了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就其产业和经济支柱来说仍然是以农业为主,西欧的整体工业化是在1880年前后。因此,在这个时候就产生了重农主义经济学流派。而自英国建成“世界工厂”之后,西欧的工业化速度加快,生产和跨国贸易成为主要产业化经济支柱,因而自然产生了重商经济学流派。以后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边际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以及货币主义等,实际上都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为当时的政府服务的经济学,这些经济学流派既是经济理论,又是政府政策和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对当时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解决路径的一种积极探索。可以说,西方经济学发展历史就是对社会主要矛盾研究和破解的历史。(2)经济矛盾产生于关系相近的两个概念之上。这在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中都有表述。比如,在斯密和李嘉图的经济思想中就是如此。他们二位研究的许多问题都具有矛盾的二重性。比如关于使用价值与价值、劳动量与价值量、劳动时间与价值量、资本与货币、生产与流通、投资与税收等。这些大量的经济学基本概念在早期经济学家的理论逻辑中都是“成双成对”的,也就是经济矛盾,这些经济矛盾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也许我们现在对经济学的研究导向和概念有一定变化,但是最基本的概念仍然是这些,基本变化并不是很大,变化的只是对概念内涵的规定。而在数量经济学那里,经济矛盾一般不是两个,可能参数更多,但是都在两个参数以上。也就是说,在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的思想中,对基本经济问题的概括不会只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是经常变化和发展的。比如,在希克斯那里,技术创新不是越高越好,而是“中性技术”概念[6]283,哈罗德和索洛也是如此。(3)经济矛盾会经常变化。经济矛盾是不可能固定不变化的,因为事物总是处在矛盾和运动当中,任何科学的理论都认为事物是发展和运动的,经济学的发展也是如此。比如,在斯密那里,就提出了著名的绝对比较成本学说,而在李嘉图那里则提出了相对比较成本学说,用于对抗斯密的观点。其实,李嘉图的观点是比较科学的,他的观点的主要长处在于注重大多数国家对外开放的可行性。到了凯恩斯时代,既有凯恩斯主义,又有后凯恩斯主义,既有剑桥学派,又有新剑桥学派。经济矛盾的发展变化最典型的是瑞士洛桑学派的边际理论。边际经济学的边际效应概念将投资与效益的矛盾关系阐述到了极致,边际概念可以用于解释多种经济决策和现象。美国经济学家拉佛提出的“拉佛曲线”就是用边际效应解释政府税收政策与税收量变化的著名观点。另外,新剑桥学派提出的“停滞膨胀”理论则认为,通货膨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调[6]49,他们显然忽视了政府在一个国家货币发行之间、政府抵押贷款以及政府担保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因果链条作用。(4)经济矛盾存在主要与次要之区别。在西方经济学那里,经济学有两大分支,即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这二者之间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有学生问笔者,是宏观经济学重要还是微观经济学重要,笔者无言以对。经济学的研究发展到了现代社会,概念非常多,体系非常庞大,仅西方国家公认的代表性经济学流派就有二十多个。但是,从矛盾论的角度来看,总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学流派总是比较明确的。比如,20世纪20年代的凯恩斯学派极力主张政府要发挥好财政投资和刺激的功能,以调动市场和私人投资的胃口。而到了三四十年代弗里德曼的新货币主义出现,认为政府应该使用货币政策更有效。到了50和60年代,制度经济学派和产权经济学又开始盛行,而到了21世纪,信息经济学又产生了。(5)经济矛盾会升华为国家战略。经济学的价值市场,一方面是培育人才和繁荣学术,发展经济学本身;另一方面,就是为国家、为政府、为人民和发展服务,献计献策,将经济学研究成果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是经济学研究的最高境界之一。从早期经济学到当代都是如此的发展格局。比如,中世纪的欧洲国家就比较崇拜重商学派,经商赚钱,养家糊口,重商靠的是头脑。斯密和李嘉图经济学中带有非常浓厚的重商学派的味道。但是,到了中世纪后期,反对商业而崇拜农业的重农学派就产生了,认为农业是真正的产业、创造价值的产业,商业是糊弄人的。所以,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期,西欧国家的农业非常发达,政府也非常重视。但是到了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中期,商业和农业显然已经不能支撑整个资本主义经济斗争的“大厦”,必须靠资本、科技和人才,两次世界大战其实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资本投资场所和控制人才科技而进行的。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里根经济学和供给学派产生,政府主导经济学又开始占据主流地位。(6)西方经济学研究经济矛盾问题的基本原则。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要对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进行科学准确划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是因为“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都有自己独立判断。他们往往对某一个问题持某种观点,使我们认为他属于某一个学派,但是,在别的问题上,他又会持另一个学派的观点。始终坚持某一个学派观点和主张的经济学家,实际上是很少的”[6]6。所以,研究和把握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观点的判断标准,要以基本观点和主张为主,不可能面面俱到。胡代光、厉以宁教授也认为,对于西方经济学家的思想观点的判断,要坚持“三个一致”的正确方法,即“理论观点上基本一致,分析方法上基本一致,政策主张上基本一致”[7]10-16。纵观从古典经济学到当代西方经济学,总体来看,这些众多的著名经济学家,对经济矛盾问题的研究有这样几个原则:一是主流优先原则。不论是在经济学界,还是在政府决策界,或者教学和科研机构中,大多数经济学家比较倾向于主流经济学家的思想和观点。二是服务政府决策原则。不仅仅是中国的经济学家,即便是西方的经济学家,研究经济矛盾和问题的出发点基本上是一致的,即要对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有利,要为政府和社会成员服务,不能添乱。三是创新驱动原则。经济学也要发展,这就必须坚持创新的原则,否则,经济学就会成为“古董”。

四、中国传统的经济矛盾理论

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形成有两个主要通道:一方面是土生土长的经济学,即中国经济学,中国人的经济学,要有中国范式和风格。在这一方面,20世纪50到80年代,和陈云的经济思想中多有关于经济矛盾的论述。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外开放引进的经济学,主要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的现代经济学影响比较大。但是,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说哪个发展中的经济学比西方国家的经济学要强,从17世纪60年代英国建立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到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始终占据者“MVP”或者“CEO”的地位。中国特色经济学的研究也是比较重视经济矛盾问题的,这种研究思路和方法与经济体制的状态基本没有多大关系,在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都是如此。在计划经济时期,特别是在1956年2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在后来写的《论十大关系》中,都涉及基本经济矛盾或者主要经济矛盾的问题。而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在每个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党中央的文件中都有关于主要矛盾的论述和解决主要矛盾的政策要求。比如,在20世纪的80和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主要经济矛盾是解决体制转型和短缺经济问题,在2000年前后,中国的主要经济矛盾则是中国经济国际化、科技化和信息化问题,而在2012年之后,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要解决“结构、效率、质量”问题。关于经济发展主要矛盾的问题,也有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要求。比如,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主要矛盾观点,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8]。其实,对于这个主要矛盾的思考和表述,2017年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国当前的主要经济矛盾是“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9]。这“八个更加”,既是对主要经济矛盾的科学表述,也是对当前我国民生问题升级版的战略思考。总之,概括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关于经济主要矛盾的研究和政策要点具有以下鲜明特点。(1)注重政治要求,而比较忽视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和独立性。在中国,在任何时候特别是关键时期,永远是经济服从政治,而不是政治服从经济,所以说,中国的现代经济学主要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纯粹的经济学。换句话说,中国特色的经济学首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而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国经济学的研究不论其具体概念是什么,在具体内涵的界定上,既要考虑经济学原理的“通理性”,更要充分考虑经济学为谁服务、如何服务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多的是必须坚持政治体制的特殊性,虽然经济体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但是这个体制必须符合政治体制的要求。许多专家认为中国特色还指中国国情,笔者认为这个理由不充分。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殊的国情,但是,多么特殊的国情也只能决定经济学研究的环境差异,不能决定经济学研究的制度差异。现代经济学重在研究市场经济的国际化规范化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从比较形象的角度来看,其实就是“制度全球化”“机制全球化”“市场全球化”和各种发展要素的全球化。(2)注重供给,而一般比较忽视对需求的研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其研究方向和重点比较集中于供给方面,形成了大量比较固定的关键词和语句。比如,加快经济发展、加快资源开发、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扩大投资、刺激投资、增加收入、扩大经济总量、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赶超战略、跨越战略,等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实际上也提出了大量脱离可行性的发展目标、战略思路和战略口号。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总量实力、人均水平等,已经成为大多数地方政府评价领导业绩的主要指标。2015年开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这种发展思路和模式不可避免的选择,投资越来越热,供给越来越多,资源和能源越来越紧张,市场空间越来越小,增加出口越来越困难。许多地方的传统产业和产品明显已经严重过剩了,却仍然在继续做,仍然是某些地方发展规划中的投资和项目建设重点。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投资与市场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称现象”,即每个地区政府不管有没有条件,都争着上项目比速度,不管国内外市场有没有空间;而市场是开放的大市场,地方又不能限制和控制。也就是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问题是投资以政府为主,而产品实现是开放的市场。(3)注重经济发展的直观因素,而一般比较忽视根本因素制度。长期以来,中国特色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似乎永远是发展、投资、结构、收入、消费等比较具体的范畴。笔者感觉到,我国有一部分经济学家对当前中国特色的市场体制成熟程度的判断存在严重偏差,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认为中国目前的市场体制基本已经建成,剩下的就是发展问题;另一种认为中国城乡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是均衡的和协调的,不存在差异性。这些人似乎对制度和体制不是太感兴趣。其实,制度是经济学最应该深入研究的范畴,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难题实际上都与制度有关。比如,发达国家作为市场经济国家最主要的指标是私有经济比重在95%以上,我国到2018年才是63%左右,这是改革开放40年的结果,说明制度改革没有到位。再比如,改革开放40年了,许多党政部门的工作思路、方法和模式与1978年之前没有多大区别,政府效率低下,说明计划体制还在运行。城乡差别和农村贫困那么严重,我们搞精准扶贫把大量精力放在“扶发展”上,而不太考虑“制度扶贫”问题,如农村市场建设、农村企业培育、集体经营公司建设、农民身份改造等。(4)注重感情反映,而一般比较忽视理性和理智选择。虽然改革开放40年了,中国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经济运行和经济调节等,与发达国家已经差异不大了,在许多方面也已经与国际惯例接轨。但是,毕竟有很大的文化和国情背景差别,许多经济矛盾的影响力与西方国家是相反的。比如,中国人普遍存在“买涨不买落”、随大流、跟着感觉走等。1987年到1988年的抢购潮、这些年以来的买房炒房热以及美容和保健品的泛滥就是最好的证据。在市场经济体制面前,在经济规律面前,在市场运行机制面前,在投资与储蓄和消费面前,中国人更多的不是按照经济规律思考和抉择,而是按照人情和世故来抉择。不仅如此,相当数量的中国人中投机心理偏重,当人们面临抉择矛盾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个体利益,而不是考虑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在理论上人们讲高调,而在行动上却多数是“小为”。(5)注重当前,而一般比较忽视长远发展和潜在风险。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任何发展要素都有可能转变性质和状态,这就是经济学中的风险问题。经济风险是经济矛盾发作的必然结果。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形式比较多,如投资风险、经营风险、信贷风险、契约风险等。但是,笔者认为中国当前由经济矛盾所决定的最重要的风险主要来自政府方面。比如,许多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导向存在盲目性,项目盘子越做越大,远远超出实际和可能。另外,中国目前的许多经济矛盾影响力是潜在状态的,不是显性的,将来肯定要爆发,比如政府号召农民“多种多养”,但是,未来的市场需求是不确定的。同时,中国大多数信贷风险是由特殊的政府体制决定的,政府官员代表政府到银行签字贷款、签字抵押、签字付息等,其中许多官员不一定很关注将来的“贴息”“担保”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实际上,由于中国特殊的体制环境,大部分行政领导干部在银行签字的时候,也许就根本没有想着以后的事情,这样一来,使许多投资和项目建设从一开始就存在很大的风险。

五、综合评述

经济条件范文篇8

关键词: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环境条件;保障对策

区域旅游的经济发展是要从宏观和空间的角度对旅游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却很快,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但包括旅游经济总量的扩张,还包括经济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等。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本着“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阿尔山景区依托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加快旅游产业的转型至关重要。因此,研究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和保障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根据不同的物质特性能够分为物质环境、非物质环境以及人力资源条件三个方面。(一)物质环境条件。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物质环境条件还可以具体分为自然环境、旅游资源、公共设施环境以及区域旅游市场环境。所谓自然环境,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由于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现象,在这个空间进行的社会活动不同,因此对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不同的旅游资源会给旅游经济发展的内容、形式和效果带来不同的影响,除此之外,自然地理的环境要素也直接决定了当地是否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良好的自然环境承载能力,这些都关系到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物质环境条件对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起着明显的制约性关系。除此之外,区域的物质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的数量多少、质量如何,是否有吸引游客的特色等等,都关系到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除了自然环境、旅游资源,一个地区区域的公共设施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西药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展区域旅游经济;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整个区域旅游市场环境是影响旅游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企业是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无论是旅游市场结构和行业的分布,还是旅游生产要素的供给,都会影响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1]。(二)非物质环境条件。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政府、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构成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非物质环境条件因素。所谓政府环境就是由政府行为的各因素所构成的环境氛围,包括法律、制度、政策、政府的管理和服务等等,政府一般情况下都会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目标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从而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公共产品,并解决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引起的问题,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一个地区的经济环境,就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包括经济发达与否、商业道德如何、诚信状况是否良好等等,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旅游行业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达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影响着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区域旅游经济开发的供应能力也与区域经济是否发达有关,在商业中,诚信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区域的信用环境良好,那么对于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势必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旅游经营活动中,有很多无法用契约表明的责任,这个时候就需要商业道德的约束,因此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商业道德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是指一个地区社会、传统和文化因素所构成的环境氛围,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一个地区是否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行为和良好的风俗习惯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形象,因此加强社会文明建设,提高旅游地的形象能够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三)人力资源条件。人力资源条件就是某个地域范围内人口总体的劳动能力,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人力资源条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关系到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成败,如果没有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会给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在社会生产力的三要素中,人力资源是最活跃的因素,尤其是高素质的人对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2]。如果缺乏人力与技术资源开发,那么旅游发展就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进而导致一系列的旅游市场混乱、旅游资源破坏和旅游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如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又是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因素,所以人力资源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生产力中,人是最为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学技术却要通过人,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进行研究和使用,所以说人力资源决定了旅游经济发展的速度。

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中,市场机制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因此必须要发挥出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要建立完善的旅游市场体系,根据旅游经济的发展,建立能够与之相适应的主体,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其二,政府要明确认识旅游市场运行的状况,对于不足之处,要采取有效的弥补措施,通过政府的干预,规范市场行为;其三,政府要确保具备充分的公共设施,保障旅游市场的基本需要,这样对于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市场、企业是无法完成的;最后要建立相应的市场规则,维持市场的交易秩序,规范市场的交易行为[3]。(二)旅游市场的能动作用。旅游市场的能动作用对于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从人、财、物各个方面,逐渐的进行优化,从而发挥出旅游资源的最大优势,并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整,能够显著的提升区域旅游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旅游市场的能动作用还体现在旅游产品和旅游信息的交换上,能够将供需双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进而推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三)旅游企业的主体作用。作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旅游企业是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必须要发挥出旅游企业的主体作用。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推动旅游企业的跨国经营,逐渐走向国际化,积极推动入境旅游的发展,这样能够实现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其次要推动旅游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发展,沿着产业链的防线,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实现经济规模的壮大,能够有效的节约交易费用,稳定交易关系,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最后要推动企业的横向一体化,也就是要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多元化的经营[4]。(四)知识的促进作用。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中,知识具有生产性的作用,对于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能够投入更多的知识和技术在旅游产品中,不但能够节省有形资源,还能够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知识的利用和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除此之外,知识还有消费性的作用,知识消费与精神消费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消费在人们的消费构成中比例逐渐增大,旅游产品的知识含量决定了产品的附加值,进而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五)环境的优化作用。要想吸引游客,离不开环境的优化,因此必须提高对旅游环境的审美,对物质景观、背景景观和旅游区景观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游客对区域整体形象印象,在景观的布置上要保留地方特色,同时完善服务水平。除此之外,旅游布局合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选择旅游产业地区、旅游线路和设施的空间配置等,都要实现最优化,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旅游经济效益,才能够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旅游行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经济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发展水平都有关系,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问题上,环境条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要详细的了解当地的实际水平,并通过有效的保障措施,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永文.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与保障措施[J].焦作大学学报,2016,30(1):61-65,72.

[2]毛润泽.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2(8):48-53.

[3]胡文海,孙建平,余菲菲,等.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J].地理研究,2015,34(9):1795-1806

经济条件范文篇9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党员教育工作带来的双重影响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后来又写进了党章和宪法。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个转变,可以说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们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把市场经济分为姓“社”和姓“资”,而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简称。所谓市场经济,指的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它是一切商品发达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所客观必须的资源分配方法。从历史上看,市场经济有资源配置较为合理,经济效益较高,竞争性强,可以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等诸多优点。但是,市场经济并没有改变商品经济的本质,所以它也有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这首先表现在企业行为和经济秩序上。拥有自主权的企业在竞争机制的引导下,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如果缺乏必要的规范约束,很可能出现欺诈、违约等现象,使经济秩序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市场经济的运作成本,甚至可能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其次表现在社会风气上。市场经济由于利益分配机制的转变,以及商品交换原则的通行,一方面大大刺激了人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极易诱发人们的私欲和拜金主义泛滥,从而导致权钱交易、假公济私、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滋长,损害社会风气。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所带来的正负效应,给新时期党员教育工作带来了以下双重影响:

(一)积极方面

首先,市场经济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一方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另一方面社会协作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紧密。个人越来越离不开群体,整个社会围绕着商品生产和交换而被联结成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这就客观上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强化党员的群体意识、整体意识和服务意识。其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从而给党员和党风廉政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消除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

第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助于人们不断更新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竞争意识,奋力开拓进取,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进步,为端正党风和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带来新的活力。

第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法制建设,增强法制观念,进一步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和严密的监督体制,从而为党员干部防腐倡廉提供有效的制约机制。

(二)消极方面

其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要以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这就容易使一些党员产生对货币的神秘感,以为“金钱万能”,有了金钱就有了一切,从而诱发拜金主义思想。

其二,等价交换原则又容易使一些党员的人生价值观念出现功利化倾向,从而导致党员价值观念的扭曲,造成党内政治生活的商品化。随之,拿原则作交易,向党讨价还价,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庸俗作风就会滋长蔓延。

其三,市场经济的求利性有着极大的诱惑力,诱惑着一些意志不坚定、党性观念淡薄的党员和干部,把理想和信念转变为对物质和金钱的追求,使自己的党性、人格和灵魂统统商品化,只讲钱财实惠,不讲党性原则;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甚至违法乱纪,严重败坏党的声誉。其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不断扩大开放,加强与不同意识形态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客观上把我们党的建设置于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由于国门的打开和国际间来往的日益频繁,国外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文化以及价值观念和生活作风必然会乘隙而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党员和干部,导致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和生活作风发生变化,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综上所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员教育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和更为艰巨的任务。因此,抓紧抓好新时期的党员教育工作,必须把握市场经济特征,正确认识双重效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自觉抵制其消极影响。

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是要加强“三基本”教育。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问题、思想的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加强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的理解,学会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在当前,尤其是要着力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只有广大党员真正理解和掌握了邓小平理论,才能真正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从根本上弄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运作义理和基本特点,从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发展而产生的新旧观念的冲撞,以及某些社会不良现象和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使得一些党员的思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感到社会主义道路艰难,共产主义理想遥远。认为讲理想、信念不如讲眼前实惠。也有的党员片面地认为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特别是看到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越来越少,对社会主义信心不足,甚至对党的信念产生了动摇。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对党员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讲明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这并不是某些人的善良愿望,而是一个科学的结论,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尽管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会有曲折和反复,但是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进一步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坚贞不渝的共产主义信念,做到在顺利时能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在遇到挫折甚至出现低潮时,同样能够坚定不移,并且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气为着既定的目标顽强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三是要加强宗旨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外国朋友曾经提出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是什么?邓小平回答:“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他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57页)可见,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仅是做个合格党员的基本条件,而且更是党员应尽的义务。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充分反映体现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协调。脱离了现阶段的政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去倡导和推行为人民服务精神,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实践中既要坚持引导、教育党员讲理想、讲奉献,又要肯定人们正当、合理的物质利益要求;既要教育引导党员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多作贡献,又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承认并鼓励党员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来获取相应报酬;既要教育人们把国家和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又要充分尊重个人利益,引导党员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四是要加强党性教育。党性作为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特性,它不仅体现在党的整体机制中,体现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上,而且还体现在每一个党员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中。共产党员必须讲党性,立身行事必须坚持党性原则,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尤其是等价交换的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生活,使得我们有些党员在坚持党性原则这个基本问题上产生了认识的混乱,有的甚至把党性原则等同于商品交换原则,致使一些党员在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上产生了偏差,只讲个人要求,不愿履行义务,只要组织照顾,不愿接受约束,甚至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由此可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要通过开展“一树”(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两学”(学理论、学党章)、“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四教育”(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社会主义的义利观)的活动,把党性教育引向深入。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做到:(1)正确处理好商品交换原则与党性原则的关系,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倾向的侵蚀和影响,不与世俗观念和不良风气同流合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自己的言行来维护共产党员称号的纯洁性;(2)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不搞本位主义、分散主义;(3)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以自已的先锋模范作用去宣传、组织、引导群众,唤起民心跟党走,同心同德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五是要加强党纪国法教育。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都拥有较充分的自主权,各种制约和运行层次明显减少,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大大加强。这种自主性,对于增强党员的自强、自主精神,有着积极的影响。但这种自主性也会出现一些负效应,主要表现为组织纪律涣散,甚至会否定党的纪律和必要的集中,导致无政府主义、小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泛滥。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十分重视对党员进行党纪国法教育,强化依法治国的意识。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对党和国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规定的方针、政策、制度能够严格遵守,对伴随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纪律、法律行为能够坚决反对和抵制,进而促使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健康运行,保证它的功能和效益正常发挥。

六是要加强廉洁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必然会侵蚀到党内来,使得我们一些意志薄弱,思想品位不高的党员在物欲横流的浊浪中发生迷误,理想和道德观念出现严重倾斜,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日渐淡化,有的甚至违法乱纪,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上述问题与市场经济负效应有关,如不及时制止和纠正,就会败坏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损害政府机关的声誉,动摇党对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领导地位,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党员进行廉洁教育。通过教育,解决好党员价值观、义利观、竞争观、道德观、法纪观、功名观等问题。做到参加竞争而不狡诈,讲求金钱而不贪婪,追求价值而不越轨。引导党员以党章为准则,以共产主义思想信仰为精神主干,把共产党员的行为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奋斗实践统一起来。

三、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教育的基本方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党员的教育活动通常是按部就班,以政治学习和集中活动为主,工作布置也主要是指令性要求。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激烈的竞争性,使得信息、机遇、时间显得尤为重要,“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这种情况下,党员教育必须从以往那种从上到下一个主题、一个调子、一个模式的传统习惯中跳出来,走灵活、多样、简便、有效的新路子,积极探索既有实效、生动活泼又为广大党员乐于接受的好形式好方法。具体的应着力做到“四性”:

一是注重教育的针对性。首先是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和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而使广大党员的思想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其次是要根据各行各业各自的特点,开展具有本单位特色的教育活动,如党员自我教育活动,党员参政议事、献计献策活动,党员模范岗、党员责任区活动,党员目标管理、达标升格活动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党员认清形势,明确责任,争当表率,建功立业。

二是注重教育的层次性。所谓党员教育的层次性,就是根据教育对象在年龄、职业、文化、理解能力、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采取因“层”施教的方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党员之间的各种差异日趋明显,如果我们仍沿袭过去那种“白菜萝卜一锅煮”,“长的短的一刀切”的教育方法,必定收效甚微。所以,要抓好党员教育,首先应认真了解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在把握其共性的同时把握其个性,因人施教,以期增强党员教育的力度和效果。

三是注重教育的效益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中心工作是搞好经济建设,因此,新时期党员教育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要把其着眼点放在把党员干部的精力引导到研究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心上来,要围绕服务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选准党员教育工作的主攻点和突破点,做到想经济建设之所想,急经济建设之所急,扎实有效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彻底从过去那种规模越大越好、参加人数越多越好、造成的声势越大越好的务虚框框中摆脱出来,紧扣改革和建设的主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广大党员推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战场建功立业,为改革开放事业多作贡献。

经济条件范文篇10

我国经济在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外贸顺差过大和外汇积累过多等问题。这些宏观经济问题与收入分配差距和城乡差距扩大、资源环境问题严峻等密切相关。针对国民经济存在的问题,应适时利用货币和财政政策手段,对信贷、投资、物价、贸易进行必要的管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同时,应利用当前国民经济环境比较宽松的有利时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结构性、体制性问题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呈现出增长较快、质量效益提高、结构协调性增强、群众实惠增多的良好发展态势。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也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外贸顺差过大和外汇积累过多等可能使国民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问题。这些问题从**年以来重复出现,必然有其结构性、制度性的根源。这些宏观经济问题与国民经济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如收入分配差距和城乡差距扩大、资源环境问题严峻等密切相关。我们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发挥政府在宏观治理上的积极作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当前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投资过热,消费相对不足。**年以来,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都在25%左右,资本形成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而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则从2001年的59.8%逐年下降到**年的50.0%。这几年,我国政府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控制银根和地根,对投资实行有保有压,并强调扩大内需,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投资增长一再反弹,内需扩大相对乏力,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投资持续过快增长,将来又会变成生产能力,有可能使得**年开始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重复出现。

投资集中于某些产业。近几年,我国不仅投资增长过快,而且经常在一段时间集中在少数几个产业。**年、**年、**年投资集中在房地产、汽车和建材等产业,**年投资集中在化工产业,出现了一波波的投资“潮涌现象”。这使得这些产业的众多投资项目完成后,产能出现严重过剩,竞争激烈,价格下降,不少企业难于收回投资成本,还会使银行呆坏账增加,加大金融和经济风险。

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双盈余”。从1994年以来,我国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年年出现盈余。贸易顺差从1994年的54亿美元增加到**年的1775亿美元,今年上半年达1125亿美元,大大超过去年同期614亿美元的规模。实际使用的外资额则从1994年的432.1亿美元增加到**年的735.2亿美元。“双盈余”使得外汇储备从1994年的516.2亿美元快速增加到今年6月底的13326亿美元。外汇储备大量积累,增加了货币升值的压力,导致对人民币升值的投机。尽管我国资本账户仍有管制,但在经常账户开放的情况下,投机人民币的途径很多。投机资金进来后,不会仅仅满足于赚取银行利息,还会想方设法寻找其他高回报的出路,如投机房地产、股市等,这就推动了资产价格上涨。

城乡差距扩大。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到**年达到3.3∶1。尽管我国政府近年来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并在想办法加以解决,但城乡差距仍在扩大。按照目前的情形来看,未来1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如果能以平均每年7%的速度增长就是相当不易的成绩,而城镇居民收入的年均增速很难低于9%。城乡差距继续扩大,这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问题。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近年来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改革开放后每个人的收入都有很大提高,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也引发或潜伏着不少社会问题。如果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不到遏制,即使未来经济增长很快,也会影响社会和谐。

资源和环境压力巨大。我国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代价很大。**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的5.5%,但能源消耗占世界总量的15%、钢材消耗占30%、水泥消耗占54%。电力和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分别从90年代初的0.5和0.8左右升高到**年和**的1.5左右。**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未达到“十一五”规划设定的年均目标。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好转。

宏观经济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有些是改革不到位的问题,有些是发展中的问题,有些则是激励机制和法制的问题。

(一)改革不到位的问题

城乡和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症结在于改革不到位,包括金融结构失衡、资源税费不合理以及行政垄断问题。其中,金融结构是最关键和最核心的问题。

金融结构。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运用的人民币资金,占到整个金融体系人民币资金运用总量的75%。这种以大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使得中小企业很难得到贷款。在缺乏金融服务的情况下,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相对不足,其结果是:第一,减少大量就业机会,不仅使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到非农产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难以消除,而且不利于城市扩大就业,造成城乡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均。第二,在其他像我国这样发展程度的国家,银行贷款利息至少是10%,而我国只有6%左右。一般国家存贷利差只有1%左右,而我国储蓄的利率较低,存贷利差超过3%。这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能借到钱的企业,由于资金价格低,会提高其投资项目的资本密集程度,使单位资本创造的就业减少。同时,能从大银行借到钱的企业相对富有,其借得的资金又得到相对较穷的储蓄者的补贴,于是城乡差距和收入不均现象更加恶化。

资源税费。改革开放前,我国采用资源产品低价政策来补贴重工业发展,政府免费将开矿权给予国有矿山企业。改革开放后,引进市场竞争,允许民营和三资企业进入资源开采业。为了补贴背负着退休人员和冗员等社会负担的国有矿山企业,国家只征收极少的资源税和资源开发补偿费,资源价格仍人为压低。到90年代初,矿产资源价格开始放开并与国际接轨,但资源税费仍然维持原来水平。于是,对没有沉重社会负担的民营和三资企业来说,开矿变成一个暴利行业,使得收入分配恶化,而且为取得矿山开采权还出现了寻租等行为。

行政垄断。改革开放后,市场竞争被逐渐引进各种行业,但金融、电力、电信等行业仍然维持国有垄断。垄断性国有企业在上交所得税后,剩下的利润全归企业自己支配,使得这些企业的职工工资远高于其他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二)发展中的问题

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以及投资“潮涌现象”和“双盈余”问题的产生,除了改革不到位的原因,主要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属性有关。

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的原因。首先,我国作为一个刚刚跨过低中等收入国家门槛的发展中国家,即使国内很多产业已经产能过剩,但产业升级空间仍非常大,投资机会非常多。其次,收入分配不均,财富越来越向经营大企业的富者集中,而富者消费倾向低,又容易从银行取得投资的配套资金,因而投资冲动大。低收入者消费倾向虽然较高,但收入水平低,消费意愿难于实现。所以,整个社会就表现为消费不足。第三,由于市场规模巨大、劳动力相对便宜、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等原因,外商直接投资大量进入,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吸引国。

投资“潮涌现象”的原因。一般来说,在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基本上是沿着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逐阶而上,企业对下一阶段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很容易形成共识,导致过多的企业同时进入某个产业,进而形成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甚至导致通货紧缩。经过一番厮杀后,不少企业倒闭,银行呆坏账增加,情况严重时还可能诱发金融和经济危机。这种现象在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出现。另外,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比较突出,银行为赚取存贷利差,有积极性去支持企业投资。由于我国银行结构以大银行为主,银行间对投资项目也容易英雄所见略同,使“潮涌现象”更为严重。

“双盈余”的原因。资本账户盈余同外商以我国为加工出口基地和为进入我国市场而到我国投资有关,还与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既缺资金也缺外汇的情况下制定的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有关,这种情况直到今年才有所改变。由于投资过热和“潮涌现象”形成产能过剩,国内消费相对不足,必然要增加出口,这就使得经常账户出现盈余。同时,改革开放初期为克服外汇短缺的瓶颈制约,我国制定了鼓励出口的各种退税政策,这些政策一直延续使用。经常账户盈余除了内因,也与美国财政赤字和居民储蓄率低,国内需求大于国内供给,只能靠国外供给来平衡,从而导致经常账户赤字的外因有关。**年以来我国经常账户盈余的大量增加,还与投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活动有关。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开放,投机者仅能利用高报出口价值、低报进口价值或假技术转让等方式将外汇汇入我国换成人民币,这些手段都会加大我国经常账户盈余。日本和台湾地区在80年代中期面临货币升值压力时,也出现过同样现象。

(三)激励机制和法制问题

激励机制和法制问题突出表现在资源、环境问题上。

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我国处于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能源资源使用的增加和环境的压力,这同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超过70%的发达国家有所不同;金融结构不利于劳动力密集的中小企业发展,也限制了我国服务业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发展中资源和环境压力更大。其次,我国能源资源价格不合理,使用节约能源资源的技术措施所增加的成本往往远高于能源资源节约所带来的好处,企业缺乏节约能源资源的内在动力。同样道理,污染减排设备的安装和运转会增加企业成本,但对没有达标企业的惩罚力度又不够,这就使得有些企业即使已安装了减排设备也不愿意运转。第三,地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长期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主要指标,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质量改善在考核中不占重要地位。而且,我国财政税收以生产型增值税为主,发展制造业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地方财政税收。能源资源和环境指标的督导实施会给企业增加成本,有些地方就对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治理宏观经济问题的思路

针对当前国民经济存在的问题,应适时利用货币和财政政策手段,对信贷、投资、物价、贸易进行必要的管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同时,应利用当前国民经济环境比较宽松的有利时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结构性、体制性问题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于金融结构问题。应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所提出的改善金融结构的精神,多发展一些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劳动密集型中小型企业和农户,多创造就业机会,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发展现代农业,缩小城乡差距。逐步放开利率,让贷款和储蓄利率达到应有的水平,消除储蓄者补贴富有的大企业的问题。储蓄者能从其储蓄中获得应有的回报,也可以减少目前大量民众进入股市的现象。

关于资源税费问题。资源税费应该调高到合理水平。美国陆上石油开采的权益金是12%,海上石油开采是15%,而且当石油价格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还要交暴利税。在发达国家,通常自然资源开采中超过50%的收益是交给国家的。

关于行政垄断问题。垄断行业应该放开的就要放开;如果确实不能放开,则要加强对其价格、成本和收益分配的监管。

关于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问题。如果经由中小企业的发展,多创造就业机会,改善收入分配,应当能够提高消费倾向,使投资的比例降低到比较合理的水平。另外,也应相机修改外资优惠政策,不再以资金的量作为实行优惠政策的依据,改为根据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区域发展的需要来制定鼓励投资的政策。

关于投资“潮涌现象”问题。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应包括如何避免投资周期性地向某些产业过度集中的情形。政府对产业升级应该有指导,比如规定准入的技术和自有资金条件等,避免企业过度依靠银行贷款投资和许多条件不足的企业进入;适时产业投资状况和未来供需状况的信息,作为企业投资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