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圈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5:58:50

经济圈

经济圈范文篇1

一、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海港和空港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使这一区域逐步形成了连接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国际物流中心

2001年11月天津港率先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后,大连港货物吞吐量也超过亿吨,秦皇岛港又成为中国第一个亿吨煤炭输出港。2002年12月20日,青岛港吞吐量突破1.2亿吨,跃升至世界集装箱大港15强。环渤海地区正在出现一个集装箱集散中心,年吞吐量超过300万标箱。与此同时,中国的四大集装箱码头,有三个正在这一地区加紧扩建。据不完全统计,渤海湾地区从事集装箱运输的公司就有30多家。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亿吨大港最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海运中心。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机场实现了中国民航跨区域的机场首次联合后,2001年10月,北京与天津港口岸开始直通,两市实现了港口功能一体化。天津港保税区建立了中国首家空港国际物流区,目前这里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国际物流大进大出的绿色通道。天津港保税区内的国际商品展销中心,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免税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在此地区投资最大的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副总裁称之为,“基础设施发达、人力资源充沛及工业配套能力强等优势,环渤海区域成为外资青睐的核心区域和进入中国北方市场的最便捷的通道”。由于拥有中国最密集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跨国公司渐渐开始把环渤海地区作为整体投资区域。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和运营总部,把生产基地建在天津、山东等地。

(二)行政区划限制开始打破,经济区内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逐渐形成

目前环渤海经济区内各省市行政区划的限制开始打破,各自为政现象逐渐消除,经济区内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行业开始形成主导,产业群落渐渐形成。

北京有全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天津开发区已成长为环渤海沿海经济活跃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2004年1至9月,天津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013.25亿元,同比增长40.2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左右,继续保持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93.98亿元,同比增长48.55%;实现利润总额89.22亿元,同比增长240.04%,居全国第一。统计数字表明,国内5部手机中有1部、4台录像机中有1部、3根电焊条中至少有1根均来自天津开发区,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生产基地。而山东半岛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电子生产基地。

环渤海区域同时是中国汽车工业比较发达和集中的区域,京津辽鲁汽车产业各具特色,同时,毗邻中国汽车综合性生产基地吉林,积极开展了相关配套协作。2002年6月,中国最大的微型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天津汽车集团与一汽集团联合,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重组,成为带动环渤海区域汽车及配套产业发展联合的动力。

(三)文化底蕴深厚,人力资本充足,日渐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

环渤海地区是全国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对外交往中心,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强、人口和劳动者受教育程度高,信息基础设施相对发达、数字化程度高,科学家和工程师密集、研究开发投入高、创新能力强,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具有明显优势。据北大中国区域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地区新经济指数》,环渤海地区在全国知识经济发展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北京的知识密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6倍,天津是2.83倍。环渤海经济圈拥有200多所院校和40多万科研人员,占了全国的1/4。这一地区不仅聚集了全国第一流的科研、教学、规划等机构,而且是全国最大的科技信息和图书资料中心,这无疑为发展知识密集型经济和技术密集型经济提供了雄厚的智力保证。

二、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

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相继迸发活力之后,在环渤海地区蓄势待发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比如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中小企业不够发达、体制改革滞后、产业创新乏力、产业结构雷同、港口竞争无序、市场意识淡薄等障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一)传统资源依托型工业仍占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壮大

根据36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区位商计算,环渤海地区在全国具有一定专业化优势(区位商大于5)的产品为15种,其中多为传统资源依托型,如原盐、原油、“两碱”(纯碱和烧碱)、钢铁、玻璃等。虽然这些工业产品仍有市场需求,但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受资源约束强;有的产品生产工艺落后,并严重污染环境。近些年,环渤海地区在加大对传统工业改造的同时,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材料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但迄今这些产业仍处于幼小阶段。

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实力比较强的北京市,2003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4.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8.57%(2003年北京市的生产总值为3663.1亿元),而且今年1月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9%。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科技投入不足和自主开发能力弱是重要因素。近几年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尤其是联想、清华紫光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了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但科技投入的相对比重仍偏低。2002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2.54%;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2.27%,远远低于发

达国家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为5%—10%)。

(二)国有经济比重仍很大,体制创新上处于落后地位

环渤海地区国有工业比重不仅远高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2002年统计,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7.53%,而环渤海地区则为39.36%,最高的辽宁省达58.11%,远远高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国国有经济的比重为25.83%,高于该地区整个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24.64%)。另据北京市最新统计,2003年北京市国有经济比重为53.85%,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70.16%。在全社会固定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的比重,天津高达86.74%,北京和辽宁也都在40%以上。

由于环渤海地区工业结构偏“重”(重工业比重超过全国近6个百分点),因而从企业规模结构看,大型企业比重略高,中小企业相对较小。正是因为环渤海经济区内的国有经济比重最高,行政干预经济发展的力量比较强,市场力量决定资源配置还相对较弱,中小企业没有形成气候,致使在体制创新上,环渤海地区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

(三)产品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相对较弱

东南沿海5省市与环渤海地区5省市面积都是51万平方公里,而东南沿海的出口份额占全国70%多,环渤海地区的份额仅占20%,仅广东一省的出口额就是整个环渤海地区出口的近2倍。

环渤海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全国进出口依存度高达60.2%,环渤海地区平均为46.7%,低13.5个百分点;出口依存度与全国的差距还有所扩大,由1996年的2.49个百分点扩大到2003年的13.5个百分点。5省市间外贸依存度也有很大差距,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依存度较大,河北和山东相对较小。

利用外资的情形与外贸相类似。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环渤海地区的FDI占全国的份额较小,近些年还略有下降。2003年为25.29%,较之1999年的20.04%,增长幅度不大。环渤海地区外资区位引力(外资区位商)平均小于1,而且近些年也在下降,即由1996年的0.9443下降到2003年的0.8912。5省市中,天津和北京的外资引力较大,河北和辽宁较小;虽然从近几年的变动趋势看,北京的外资引力在不断增强,河北在波动中略有上升,而天津、辽宁和山东均在波动中有所下降。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较弱,对环渤海地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是十分不利的因素。

(四)区内产业趋同化,缺乏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

由于长期条块体制的分割,环渤海地区在项目安排上呈现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除了大部分省市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外,目前又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最为明显的是钢铁工业,各省市都自称体系,但是设备陈旧,而且往往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产品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区域内各省市大多已形成自我循环的“都市经济圈”。区域联合的意向多于实质性行动,争当“龙头”的倾向依然存在。在要素合理流动特别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项目开发和区内跨省市资产重组或共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方面,进展并不大。各自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甚至大于区内联系,在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上存在着相互竞争这一客观现实。

[NextPage]

二、加快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突破行政限制,城市合理分工

环渤海经济区要全面展现其经济发展的实力,必须突破行政区限制,城市之间合理分工,形成完整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公共设施体系,既与世界经济和全国市场有开放的联系,又有相当的区域特色,这是实现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思路。对于突破行政限制,首先要反对地方封锁,全面清除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让各类企业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实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其次,核心区、各大城市要做好合理分工,比如环渤海的三大核心区(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中,京畿圈是首都所在地,所以这个区域应该注重全国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的作用,知识经济发展潜力大、优势明显,而且应该注重地缘政治。山东半岛在石油、石化与海洋化工、机械制造、电子、轻纺等领域有较好的产业整合机会,通过调整重组、企业搬迁和产业调整,促进传统产业优势整合。同时这个区域旅游资源丰富,统筹规划旅游路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辽东半岛是以重型机械、造船、化工等为主体的重型工业基地。对于这个核心区,在原油工业的基础上,应该积极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益,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区域中的城市来说,合理的定位也非常重要。作为全国的首都,北京应该强化商务、金融、信息、科技创新功能,疏解部分生产和服务功能。天津则要进一步发挥港口和滨海新区的作用,增强生产和制造基地功能,增强物流功能和制造基地功能,发挥已有优势的通信产业。河北要加强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出口型创汇农业,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医药和纺织等行业。在辽中地区的沈阳要增强现代服务业功能,发展现代制造基地功能;大连要发展物流功能、国际交流功能;其他中小城市要发展制造基地,加强与两大都市的产业配套。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济南要增强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青岛、烟台加强物流功能和外向型制造基地功能,其他中小城市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功能互补关系,现阶段特别要加强港口间的合理分工和物流发展的合理配置。(二)京津协同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往往要靠一两个城市的带动,珠三角要靠广州、深圳的带动。长三角要靠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的带动。环渤海湾的经济建设,与北京和天津的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关系密切。天津要努力建成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北京要继续发挥政治文化中心的作用,同时建成为金融中心,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天津要进一步发挥港口和通信业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为主的私营经济。京津经济

整合机制一旦理顺,环渤海地区就有了核心和龙头,就有了推进与辽中南地区和山东半岛经济整合的条件。

最近几年,天津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GDP已经连续多年增长12%—13%,比全国的增幅高。天津是环渤海湾地区工业竞争力最强的城市,是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的前十位,工业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天津的科技竞争力也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三,海关出口总值在4个直辖市中增速第一,完全有能力和有条件发挥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因此,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天津城市的竞争力,如进一步解放土地、劳动、资本、管理和科技,转变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等等。天津正在全力实施五大战略举措,即重点发展海河经济、海洋经济、优势产业、区县经济、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这些都是天津的优势所在,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优势产业,天津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今后将重点发展和扶植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制药与现代医药、无缝钢管和高档金属制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新能源6大支柱产业和12大产品制造及加工基地。预测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2400亿元。围绕区县经济发展,重点建设5个卫星城、13个中心镇和100个建制镇。天津约有账面净资产500亿元的中小国有企业可供境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兼并收购。为了促进境内外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必须在建立完善的一系列中介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发展产权交易市场。

在天津和北京的协同发展上,有关方面也已经有了思路。两市已在酝酿策划京津塘城际铁路专线,增建2条京津高速公路,接通京津塘轻轨交通等建设方案。随着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必然加强,环渤海地区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2003年上半年,京津地区召开京津塘科技新干线论坛,京津政府宣布了八条战略合作措施,来促进京津协同发展。这八条措施是:共同构造、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链,增创产业新优势;共同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增创竞争新优势;共同打造一体化流通市场,增创市场新优势;共同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增创科研新优势;共同促进环境协调发展,增创生态新优势;共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增创交通新优势;共同创新区域利益分配机制,增创财政新优势;共同建立各园区政府间合作、协调机制,增创合作新优势。

[NextPage]

(三)积极推动产业整合,建成世界制造业基地

环渤海地区不仅要进一步发展制造业,而且还要发展成为以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为支撑的世界重要的制造基地之一。世界制造业正在经历从欧美日韩向中国大陆的转移,中国已经进入新的重工业化阶段,正在迅速成长为世界制造基地。环渤海地区,特别是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是中国与世界的结合部,近邻日本、韩国,同时又都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制造业集中地区之一,建设世界制造基地,既面临重大机遇又具备优越条件。

环渤海地区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从许多方面努力。比如,要加快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依靠技术创新抢占产业技术的制高点;要通过制度创新,尽快建立起机制灵活的、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体制;推动区域内产业的跨省市重组,实现环渤海地区的产业整合,以此形成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推动环渤海区域产业整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要调整不利于跨地区重组的体制和政策尤其是税制和金融体制,如改变按隶属关系纳税的办法,企业所得税全部改为属地征税;改变按行政区划贷款,银行存款不能异地贷款使用的原则,对不同地区注册的企业一视同仁,根据企业还贷能力发放贷款。二是在产业整合过程中,要加快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依托科技力量来加速产业的整合。三是要强化政府对跨地区重组企业的支持手段,如充分利用区域联合协作贷款、允许企业发行股票上市、企业兼并破产中给予呆坏帐核销及债务清偿时免息等优惠政策。四是要培育和建立跨地区产权交易市场。

(四)统筹决策,促进环渤海一体化

一个区域的发展,往往不能光就某个行政区划为出发点来考虑,要通过区域内各省市的协调统筹。环渤海地区在协调发展方面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区域统筹管理的机构。要加强区域的统筹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区域统筹管理的机构,例如长江三角洲有市长联席会议,就整个长三角的重大事项进行协商讨论,长三角的学术会议也是年年召开;珠三角也有这样类似的机构。所以环渤海要建立这样的协调和仲裁机构,重点研究制定区内产业发展战略以及协调解决区内跨省市协作、联合、重组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减少经济活动的摩擦。

(2)制定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推进环渤海的一体化,必须要制定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以避免重复建设和内部恶性竞争。尤其是面对不同的行政主体,不同的区域定位,要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复合体,规划制定和学术研究要走在前面。

(3)构建京津冀交通的网络化体系。实现区域一体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交通体系的完善。京津冀北、辽中南和山东半岛等地区,可尽快形成以通勤为轴线的交通通道,将中心城市的一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扩散到近郊、远郊以及周边城市。反过来,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可以借此承担一部分中心城市的功能,强化空间、功能上的互补。环渤海地区受传统重化工业的影响,运输对象过分偏重能源、原材料等大宗货物,铁路运输依然是长距离运输的主力,下一步要加快公路运输和城市间轨道交通发展,发挥人流、物流运输的主渠道作用。

(4)完善区域内部合作机制,比如,建立异地银行间的结算体系,企业异地注册等。

(5)消除各种关卡,建立环渤海地区统一大市场,使资源、人才、资金、企业资产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顺畅流动。

(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积极引进外资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是实现经济起飞的必备条件,要实现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绝对不能忽视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

要放宽民营企业投资领域,根据民营经济的综合投资能力,即包括经济实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等,引导他们进入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运输等现代产业。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改造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甚至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

行股份制改造以后,可适当参股。

为促进环渤海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1999年以来,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内蒙等6省市区的工商联已经举行了4次环渤海地区非公经济发展研讨会,希望以此推动这一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在环渤海地区投资的民营企业家,要扬长避短,突出主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还要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提高他们对市场的敏感、决策的艺术、吸引人才的魅力和诚信的品格。

经济圈范文篇2

一、“三大合作”理立珠三角深感经济.

(一)以环大亚湾为重点,加强石化工业的分工和协作

中海壳牌石化项目是深圳与惠州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契机。该项目,总投资43亿美元,规划年生产乙烯80万吨,年产值17亿美元,每年实现利润2亿多美元。按照行内专家的估计,中海壳牌石化项目对下游产品产值的带动非常大,将产生1:50的拉动效应。此外,中海壳牌石化项目不仅仅有巨大的本产业效应,还会产生带动房地产、商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综合效应。

中海壳牌石化项目作为目前我国最大的合资项目.特别是有世界著名企业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的背景,该项目虽然落户在惠州,但面向的是全球。即在全球招聘人才、在全球采购原材料、在全球招投标项目、在全球销售产品。受部分化工产品易燃易爆和运输条件的限制,中海壳牌石化项目虽然有“隔墙销售”的产品,但总的来说是面向全球。因此,深圳、惠州受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并不一定“近水楼台先得月”。

深圳、惠州作为互补性非常强的两个城市,作为距离中海壳牌石化项目最近的两个城市,应联手发展石化工业,特别是幸散田化工业。

一是打破行政区划,建立跨区域的石化工业园。深圳与惠州可以将各自资金、土地的优势结合起来,在惠州大亚湾石化区与深圳龙岗交界处,合作建立石化工业园。二是进行产业链条的分工。石化工业是产业链条较长的工业,包括上、中、下游产品,如果按1:50的产业链条效应,中、下游的发展空间非常大。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深圳和惠州可以各有侧重,相互配合。惠州生产中游和下游产品,深圳生产下游和再下游产品;惠州生产中海壳牌石化项目“隔墙销售”的产品,深圳生产“隔墙销售,,以外的产品。

三是石化服务领域的合作。中海壳牌石化项目除石化主体的巨大投资外,还将带动房地产业、旅游业、金融业、商业、建材业、酒店业等等多产业的发展。因此,深圳与惠州除石化工业的合作外,还可以围绕石化工业进行相关产业的合作。

(二)以珠江东岸为依托,全面加强互补性产业的合作

深圳与惠州区域经济合作的潜力大,主要是两地产业的互补性强。根据深圳和惠州两地发展需要,并根据两地优势互补的原则,以下方面可以加强合作:

1、旅游。惠州有良好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如西湖、罗浮山、南昆山及优质的海滨沙滩、众多的海岛等;深圳有经营旅游项目的经验和人才,有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深惠两方面资源的结合,可以使深圳的旅游创新有更大的空间挥发,可以使惠州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

2、农副产品。惠州广阔的土地、良好的气候适合发展农副产品;深圳具有经营农副产品的市场、品牌和人才,如布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全国的影响大、知名度高,已形成全国性市场网络。深圳和惠州可以共同建立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可以利用深圳的品牌在惠州建立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或将深圳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延伸到惠州。

3、外贫出口。惠州既有TCL集团这样年产值近4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又有众多的一般加工贸易企业。深圳2003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在全国率先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外贸企业多、人才集中。同时,深圳还有名列全球第4位的集装箱港口,有90多条海上国际航线,机场有11条国际航线,具有出口的便利条件。深圳的外贸企业可与惠州的工业企业形成一体化,扩大外贸出口;深圳港可与惠州生产基地建立畅通、快捷、方便的货运通道,使深圳港成为‘。惠州港,’。

4、会展。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惠州非常重视会展业,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惠州国际数码节’,。深圳是会展业发展较快的城市,每年有几十个国际会展在深圳举行,其中‘中国国际高新技术产品交易会,,成为国内影响较大的国际性会展。深圳和惠州可以统一规划会展业,将深惠两地建成国内外知名的会展中心。

5、交通网络。随着深惠两地经济贸易的发展,交通流量明显增大,但是,目前连接两地的交通网络存在较多问题,如干线公路布局不完善、公路密度不高、技术水平总体较低、部分干线公路交通拥挤、缺乏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等。为配合中海壳牌石化项目建设,可建设惠州稳山至深圳白沙沿海公路,建设惠州港至深圳盐田港铁路,建设城际轨道交通。

(三)以东江为纽带,治理环境切实保护水资源

深圳与惠州在水资源方面有共同的利益。惠州水资源十分丰富,东江、西枝江横贯境内,是惠州、深圳、东莞、香港等地的主要水源;惠州与深圳共享大亚湾。因此,惠州的水资源保护是珠三角共同的责任。深圳淡水资源稀缺、淡水需求量不断增大,水资源的保护尤为重要。但是,东江及支流污染严重,水位逐年下降,惠州水资源现状令人担优。作为东江上中游城市,惠州放弃了一些有污染的工业项目,并已投入大量资金治理水污染,惠州为保护东江水资源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关系到几个城市的东江水资源保护,不能长期由惠州一地承担。

两地政府应协调有关政策,严禁在水资源保护区进行工业开发,对河流两岸污染严重的化工、皮革等工厂坚决搬迁或取缔。并着手建立跨区域的生态保护区,切实维护生态平衡和安全。

二、理立深感经济.是珠三角总体发展韶奥和大抽势

(一)建立深惠经济圈,有利于使珠三角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首先,两地装备制造业合作前景广阔。深惠两地都有进一步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强烈欲望。深圳的产业结构显得比较“轻”,深圳要想继续领先珠三角各城市,必然要实现工业的“适度重型化’,。惠州也有发展重工业的设想,并已走在深圳前面。深圳要成为汽车生产基地,分得汽车生产这杯羹,必然要加强与惠州的合作。

其次,两地JT制造业联手,有利于构建珠三角东部电子信息产业龙头。目前,珠三角东部地区电子工业在生产、销售、出口、效益等各项指标上已占全省的8既以上,深圳已经形成强大的电子产业市场和IT制造业基地,连续成功举办四届高交会,推出中小企业板,建立投资风险机制。惠州有大批企业集团,正在打造“数码石化名城’,,深惠两地的电子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合作,有利于强化两地在全国IT制造业中的地位。

(二)中海壳牌石化项目给深惠带来进一步合作的双烹机遇

中海壳牌石化项目不仅奠定了惠州百年发展格局.而且还为周边地区尤其是深圳提供了发展重化工业的平台。深圳与惠州海陆相连,尤其是深圳龙岗区,正处在该项目的核心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是,目前深圳的发展空间有限,特区内已无成片的土地可供重化工业项目落户。中海壳牌石化项目落户近邻惠州后,显然有助于深圳改善工业结构,促进深圳竞争力的提升。

惠州在实施“石化名城’,战略中,遇到百年难求的机遇,同时也遇到资金、人才、技术等高高的门槛。而深圳具有资金优势,也有从事幸散田化工的技术和人才。深惠两地合作,将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三)深惠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是两地合作的重要前提

珠三角城市群重整,要打破过去的“以邻为壑,防范对手’,的心理,建立“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新思路。深惠两地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各自的优势都很突出。相对来说,惠州方面的比较优势主要有:

l、资源优势。惠州水资源丰富,广东省三大水系之一的东江、西枝江横贯境内,是供给深圳、香港等地的主要水源。同时拥有大量的土地储备,全市陆地面积占珠三角地区的1/4,是深圳的5倍。海域辽阔,拥有海域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223.6公里,是广东省的海洋大市之一惠州旅游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粤东重镇”和“岭南名郡”之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集湖、海、山、泉、瀑布之大全。有足以与杭州媲美的惠州西湖,中国十大道教名山之一罗浮山,有“北回归线上的绿洲’,部级森林公园南昆山,海滨旅游胜地大亚湾等。

2、大项目优势。惠州发展和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如TCL、德赛、华阳、LG四家企业集团入选广东工业企业50强。去年,TCL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93亿元,成为广东最大的工业制造业企业。中海壳牌石化项目总投资达43亿美元,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再加上总投资160亿元的中海1200万吨炼油项目,总投资为36亿元的华德石化160万立方储油罐项目,总投资达85亿元的大亚湾石化项目,共同构成了大亚湾石化区基地。

3、交通优势。惠州市已形成由深水港、航空港、高速公路、铁路、内河航运以及发达通信系统构成的立体交通和通信网络。惠州港已成为国家一级口岸,年吞吐量近千万吨;两条高速公路从惠州过境,还有两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京九、广梅汕、惠澳铁路在惠州形成枢纽。

相对来说,深圳的优势也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

一是大城市优势。如果从城市的经济规模看,深圳是一个大城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城市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珠三角9个城市中,深圳市GDP仅次于广州,名列第二,居于第一梯队,在全国城市中位居第4位。深圳将在二十年之后建成为国际化城市,成为国际化的高科技城市、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美丽海滨旅游城市和高品位的文化一一生态城市。到时深圳将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是资金、人才和制度创新优势。深圳资金、人才优势明显。2004年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6069.24亿元,显示了较强的资金实力。同时,深圳的企业也有很强的投资意愿。

三是产业优势。深圳以高科技和服务业为主,为惠州的基础工业提供物流、研发、金融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惠州市紧邻深圳、东莞和f.‘州,但距离广州市153公里,几乎是惠州距深圳的2倍,与广州的高速公路也才开通.使得广州的产业转移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较少辐射到惠州,惠州目前重点承接来自深圳、东莞的产业转移。相比之下,深圳的劣势也十分明显,如工业轻型化、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相对较少等,严重制约了深圳的发展。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深圳的优势恰恰是惠州的弱势;惠州的优势恰恰又是深圳的弱势。惠州土地资源、淡水资源丰富,而深圳最紧缺的就是土地和水资源;惠州人才相对缺乏,特别是企业所需要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严重缺乏,而深圳企业引进人才就相对要容易,仅2003年上半年就引进博士100多人。因此,深惠两地的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两地目前经济合作的错位发展,在差异中找互补.在互补中寻合作,深惠两地合作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果。

(四)深惠两地民间资本早已相互渗透

深惠两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圳原名宝安县,在成立特区前是惠州的一部分。成立特区后,深圳才从惠州划出,惠州不仅为深圳输送了大量干部,而且还为特区建设提供大量物资支持。同时,两地山水相连、交通便利,有着共同的客家文化背景。特别是近几年来,两地民间资本互相渗透。近两年仅惠州新墟镇就从深圳引进了数亿元资金,正在新墟建厂房的香港上市企业恒昌涂料厂就是刚从深圳迁出的,预计投资过亿元。

在商业方面,深圳人人乐、华润万佳、丽日等3家大型零售商先后在惠州开办大型连锁商场。由于其经营模式先进、服务到位、管理完善、品种齐全,迅速获得惠州市民的认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华润、民润等超市,金海马家具、国美电器城、铭可达电器商场等专卖店也已立足惠州。深圳零售企业入驻惠州,带动了惠州零售业的调整升级,形成了零售业相互竞争、共同繁荣的局面‘在旅游业方面,惠州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要将惠州打造为滨海生态丽城、文化旅游名城,成为粤港澳地区旅游度假胜地,必须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改善旅游环境。惠州旅游项目计划投资总额48.4亿元,目前已投人约8亿元,其中,来自深圳的旅游投资资金占了相当部分。

三、政府引导,规划先行,强力推动更紧密深慈经济.的形成

市场经济主要由“看不见的手’,引导,同时,市场经济也特别强调“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目前深惠区域经济合作,企业行为多于政府行为,民间合作多于政府合作。在深惠自发行为日趋突出时,迫切需要政府加强引导,有意识的引导形成深惠经济圈。但是遗憾的是,两地区域经济合作还存在种种问题和障碍。一是两地都有“老大’,思想,惠州曾管辖过深圳,是深圳的“老上级’,,而深圳目前经济实力较强,容易以老大自居;二是两地政府合作意识不够强,都把眼光放在外面,导致重外轻内、舍近求远;三是两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难求互惠互利的平衡点。

(一)形成政府引导、民间为主体的合作机制

两地政府应从战略高度、全局视角,全方位开展合作:并充分重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和民间合作的意愿。

第一,两地政府可以仿照粤港、深港及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模式,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常设合作机构,定期召开协商会议。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两地合作论坛,经常进行信息沟通,形成信息交流平台。两地政府的各个部门也可以设立相应的合作机制,具体协调解决规划、产业、环保等方面的问题。

第二,两地政府应联手治理市场秩序,如打击跨区域的生猪非法屠宰和贩卖,跨区域的制假贩假等违法行为。目前由于两地没有联手行动,往往是一地打击,违法分子就藏匿另一地。同时,由于两地市场容量、市场价格的差异,地下工厂往往是在一边生产,在另一边出售。

第三,在政府的主导下,加强两地媒体、中介机构、民间团体等机构的联系,加强相互间的宣传推介,引导企业合作、投资。

第四,加强教育合作,共享两地教育资源,扩大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在惠州的招生名额,为两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二)错位发展,合理布局,做好两地产业发展规划

两地产业的过“轻”问题已经引起两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着手解决。惠州近几年正在借中海壳牌石化项目着重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链,同时,在已有西门子汽车音响、普利斯通轮胎等汽车产业的基础上,正在商谈引进汽车发动机项目;深圳近期也想寻求发展精细化工业和汽车制造业。对即将形成的新的产业结构,两地政府应特别强调规划先行,有意识形成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避免产业同构和恶性竞争,使两地在发展中共赢。

一是根据产业互补原则,统一安排两地的产业布局,如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等。

经济圈范文篇3

(一)海港和空港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使这一区域逐步形成了连接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国际物流中心

2001年11月天津港率先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后,大连港货物吞吐量也超过亿吨,秦皇岛港又成为中国第一个亿吨煤炭输出港。2002年12月20日,青岛港吞吐量突破1.2亿吨,跃升至世界集装箱大港15强。环渤海地区正在出现一个集装箱集散中心,年吞吐量超过300万标箱。与此同时,中国的四大集装箱码头,有三个正在这一地区加紧扩建。据不完全统计,渤海湾地区从事集装箱运输的公司就有30多家。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亿吨大港最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海运中心。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机场实现了中国民航跨区域的机场首次联合后,2001年10月,北京与天津港口岸开始直通,两市实现了港口功能一体化。天津港保税区建立了中国首家空港国际物流区,目前这里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国际物流大进大出的绿色通道。天津港保税区内的国际商品展销中心,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免税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在此地区投资最大的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副总裁称之为,“基础设施发达、人力资源充沛及工业配套能力强等优势,环渤海区域成为外资青睐的核心区域和进入中国北方市场的最便捷的通道”。由于拥有中国最密集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跨国公司渐渐开始把环渤海地区作为整体投资区域。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和运营总部,把生产基地建在天津、山东等地。

(二)行政区划限制开始打破,经济区内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逐渐形成

目前环渤海经济区内各省市行政区划的限制开始打破,各自为政现象逐渐消除,经济区内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行业开始形成主导,产业群落渐渐形成。

北京有全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天津开发区已成长为环渤海沿海经济活跃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2004年1至9月,天津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013.25亿元,同比增长40.2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左右,继续保持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93.98亿元,同比增长48.55%;实现利润总额89.22亿元,同比增长240.04%,居全国第一。统计数字表明,国内5部手机中有1部、4台录像机中有1部、3根电焊条中至少有1根均来自天津开发区,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生产基地。而山东半岛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电子生产基地。

环渤海区域同时是中国汽车工业比较发达和集中的区域,京津辽鲁汽车产业各具特色,同时,毗邻中国汽车综合性生产基地吉林,积极开展了相关配套协作。2002年6月,中国最大的微型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天津汽车集团与一汽集团联合,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重组,成为带动环渤海区域汽车及配套产业发展联合的动力。

(三)文化底蕴深厚,人力资本充足,日渐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

环渤海地区是全国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对外交往中心,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强、人口和劳动者受教育程度高,信息基础设施相对发达、数字化程度高,科学家和工程师密集、研究开发投入高、创新能力强,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具有明显优势。据北大中国区域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地区新经济指数》,环渤海地区在全国知识经济发展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北京的知识密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6倍,天津是2.83倍。环渤海经济圈拥有200多所院校和40多万科研人员,占了全国的1/4。这一地区不仅聚集了全国第一流的科研、教学、规划等机构,而且是全国最大的科技信息和图书资料中心,这无疑为发展知识密集型经济和技术密集型经济提供了雄厚的智力保证。

二、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

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相继迸发活力之后,在环渤海地区蓄势待发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比如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中小企业不够发达、体制改革滞后、产业创新乏力、产业结构雷同、港口竞争无序、市场意识淡薄等障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一)传统资源依托型工业仍占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壮大

根据36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区位商计算,环渤海地区在全国具有一定专业化优势(区位商大于5)的产品为15种,其中多为传统资源依托型,如原盐、原油、“两碱”(纯碱和烧碱)、钢铁、玻璃等。虽然这些工业产品仍有市场需求,但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受资源约束强;有的产品生产工艺落后,并严重污染环境。近些年,环渤海地区在加大对传统工业改造的同时,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材料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但迄今这些产业仍处于幼小阶段。

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实力比较强的北京市,2003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4.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8.57%(2003年北京市的生产总值为3663.1亿元),而且今年1月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9%。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科技投入不足和自主开发能力弱是重要因素。近几年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尤其是联想、清华紫光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了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但科技投入的相对比重仍偏低。2002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2.54%;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2.2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为5%—10%)。

(二)国有经济比重仍很大,体制创新上处于落后地位

环渤海地区国有工业比重不仅远高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2002年统计,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7.53%,而环渤海地区则为39.36%,最高的辽宁省达58.11%,远远高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国国有经济的比重为25.83%,高于该地区整个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24.64%)。另据北京市最新统计,2003年北京市国有经济比重为53.85%,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70.16%。在全社会固定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的比重,天津高达86.74%,北京和辽宁也都在40%以上。

由于环渤海地区工业结构偏“重”(重工业比重超过全国近6个百分点),因而从企业规模结构看,大型企业比重略高,中小企业相对较小。正是因为环渤海经济区内的国有经济比重最高,行政干预经济发展的力量比较强,市场力量决定资源配置还相对较弱,中小企业没有形成气候,致使在体制创新上,环渤海地区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

(三)产品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相对较弱

东南沿海5省市与环渤海地区5省市面积都是51万平方公里,而东南沿海的出口份额占全国70%多,环渤海地区的份额仅占20%,仅广东一省的出口额就是整个环渤海地区出口的近2倍。

环渤海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全国进出口依存度高达60.2%,环渤海地区平均为46.7%,低13.5个百分点;出口依存度与全国的差距还有所扩大,由1996年的2.49个百分点扩大到2003年的13.5个百分点。5省市间外贸依存度也有很大差距,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依存度较大,河北和山东相对较小。

利用外资的情形与外贸相类似。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环渤海地区的FDI占全国的份额较小,近些年还略有下降。2003年为25.29%,较之1999年的20.04%,增长幅度不大。环渤海地区外资区位引力(外资区位商)平均小于1,而且近些年也在下降,即由1996年的0.9443下降到2003年的0.8912。5省市中,天津和北京的外资引力较大,河北和辽宁较小;虽然从近几年的变动趋势看,北京的外资引力在不断增强,河北在波动中略有上升,而天津、辽宁和山东均在波动中有所下降。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较弱,对环渤海地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是十分不利的因素。

(四)区内产业趋同化,缺乏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

由于长期条块体制的分割,环渤海地区在项目安排上呈现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除了大部分省市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外,目前又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最为明显的是钢铁工业,各省市都自称体系,但是设备陈旧,而且往往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产品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区域内各省市大多已形成自我循环的“都市经济圈”。区域联合的意向多于实质性行动,争当“龙头”的倾向依然存在。在要素合理流动特别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项目开发和区内跨省市资产重组或共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方面,进展并不大。各自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甚至大于区内联系,在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上存在着相互竞争这一客观现实。

二、加快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突破行政限制,城市合理分工

环渤海经济区要全面展现其经济发展的实力,必须突破行政区限制,城市之间合理分工,形成完整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公共设施体系,既与世界经济和全国市场有开放的联系,又有相当的区域特色,这是实现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思路。对于突破行政限制,首先要反对地方封锁,全面清除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让各类企业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实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其次,核心区、各大城市要做好合理分工,比如环渤海的三大核心区(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中,京畿圈是首都所在地,所以这个区域应该注重全国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的作用,知识经济发展潜力大、优势明显,而且应该注重地缘政治。山东半岛在石油、石化与海洋化工、机械制造、电子、轻纺等领域有较好的产业整合机会,通过调整重组、企业搬迁和产业调整,促进传统产业优势整合。同时这个区域旅游资源丰富,统筹规划旅游路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辽东半岛是以重型机械、造船、化工等为主体的重型工业基地。对于这个核心区,在原油工业的基础上,应该积极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益,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区域中的城市来说,合理的定位也非常重要。作为全国的首都,北京应该强化商务、金融、信息、科技创新功能,疏解部分生产和服务功能。天津则要进一步发挥港口和滨海新区的作用,增强生产和制造基地功能,增强物流功能和制造基地功能,发挥已有优势的通信产业。河北要加强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出口型创汇农业,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医药和纺织等行业。在辽中地区的沈阳要增强现代服务业功能,发展现代制造基地功能;大连要发展物流功能、国际交流功能;其他中小城市要发展制造基地,加强与两大都市的产业配套。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济南要增强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青岛、烟台加强物流功能和外向型制造基地功能,其他中小城市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功能互补关系,现阶段特别要加强港口间的合理分工和物流发展的合理配置。

一、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海港和空港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使这一区域逐步形成了连接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国际物流中心

2001年11月天津港率先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后,大连港货物吞吐量也超过亿吨,秦皇岛港又成为中国第一个亿吨煤炭输出港。2002年12月20日,青岛港吞吐量突破1.2亿吨,跃升至世界集装箱大港15强。环渤海地区正在出现一个集装箱集散中心,年吞吐量超过300万标箱。与此同时,中国的四大集装箱码头,有三个正在这一地区加紧扩建。据不完全统计,渤海湾地区从事集装箱运输的公司就有30多家。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亿吨大港最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海运中心。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机场实现了中国民航跨区域的机场首次联合后,2001年10月,北京与天津港口岸开始直通,两市实现了港口功能一体化。天津港保税区建立了中国首家空港国际物流区,目前这里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国际物流大进大出的绿色通道。天津港保税区内的国际商品展销中心,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免税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在此地区投资最大的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副总裁称之为,“基础设施发达、人力资源充沛及工业配套能力强等优势,环渤海区域成为外资青睐的核心区域和进入中国北方市场的最便捷的通道”。由于拥有中国最密集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跨国公司渐渐开始把环渤海地区作为整体投资区域。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和运营总部,把生产基地建在天津、山东等地。

(二)行政区划限制开始打破,经济区内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逐渐形成

目前环渤海经济区内各省市行政区划的限制开始打破,各自为政现象逐渐消除,经济区内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行业开始形成主导,产业群落渐渐形成。

北京有全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天津开发区已成长为环渤海沿海经济活跃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2004年1至9月,天津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013.25亿元,同比增长40.2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左右,继续保持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93.98亿元,同比增长48.55%;实现利润总额89.22亿元,同比增长240.04%,居全国第一。统计数字表明,国内5部手机中有1部、4台录像机中有1部、3根电焊条中至少有1根均来自天津开发区,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生产基地。而山东半岛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电子生产基地。

环渤海区域同时是中国汽车工业比较发达和集中的区域,京津辽鲁汽车产业各具特色,同时,毗邻中国汽车综合性生产基地吉林,积极开展了相关配套协作。2002年6月,中国最大的微型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天津汽车集团与一汽集团联合,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重组,成为带动环渤海区域汽车及配套产业发展联合的动力。

(三)文化底蕴深厚,人力资本充足,日渐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

环渤海地区是全国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对外交往中心,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强、人口和劳动者受教育程度高,信息基础设施相对发达、数字化程度高,科学家和工程师密集、研究开发投入高、创新能力强,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具有明显优势。据北大中国区域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地区新经济指数》,环渤海地区在全国知识经济发展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北京的知识密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6倍,天津是2.83倍。环渤海经济圈拥有200多所院校和40多万科研人员,占了全国的1/4。这一地区不仅聚集了全国第一流的科研、教学、规划等机构,而且是全国最大的科技信息和图书资料中心,这无疑为发展知识密集型经济和技术密集型经济提供了雄厚的智力保证。

二、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

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相继迸发活力之后,在环渤海地区蓄势待发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比如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中小企业不够发达、体制改革滞后、产业创新乏力、产业结构雷同、港口竞争无序、市场意识淡薄等障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一)传统资源依托型工业仍占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壮大

根据36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区位商计算,环渤海地区在全国具有一定专业化优势(区位商大于5)的产品为15种,其中多为传统资源依托型,如原盐、原油、“两碱”(纯碱和烧碱)、钢铁、玻璃等。虽然这些工业产品仍有市场需求,但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受资源约束强;有的产品生产工艺落后,并严重污染环境。近些年,环渤海地区在加大对传统工业改造的同时,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材料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但迄今这些产业仍处于幼小阶段。

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实力比较强的北京市,2003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14.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8.57%(2003年北京市的生产总值为3663.1亿元),而且今年1月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9%。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科技投入不足和自主开发能力弱是重要因素。近几年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尤其是联想、清华紫光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了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但科技投入的相对比重仍偏低。2002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2.54%;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2.27%,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为5%—10%)。

(二)国有经济比重仍很大,体制创新上处于落后地位

环渤海地区国有工业比重不仅远高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2002年统计,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7.53%,而环渤海地区则为39.36%,最高的辽宁省达58.11%,远远高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占全国国有经济的比重为25.83%,高于该地区整个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24.64%)。另据北京市最新统计,2003年北京市国有经济比重为53.85%,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70.16%。在全社会固定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的比重,天津高达86.74%,北京和辽宁也都在40%以上。

由于环渤海地区工业结构偏“重”(重工业比重超过全国近6个百分点),因而从企业规模结构看,大型企业比重略高,中小企业相对较小。正是因为环渤海经济区内的国有经济比重最高,行政干预经济发展的力量比较强,市场力量决定资源配置还相对较弱,中小企业没有形成气候,致使在体制创新上,环渤海地区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

(三)产品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相对较弱

东南沿海5省市与环渤海地区5省市面积都是51万平方公里,而东南沿海的出口份额占全国70%多,环渤海地区的份额仅占20%,仅广东一省的出口额就是整个环渤海地区出口的近2倍。

环渤海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全国进出口依存度高达60.2%,环渤海地区平均为46.7%,低13.5个百分点;出口依存度与全国的差距还有所扩大,由1996年的2.49个百分点扩大到2003年的13.5个百分点。5省市间外贸依存度也有很大差距,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依存度较大,河北和山东相对较小。

利用外资的情形与外贸相类似。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环渤海地区的FDI占全国的份额较小,近些年还略有下降。2003年为25.29%,较之1999年的20.04%,增长幅度不大。环渤海地区外资区位引力(外资区位商)平均小于1,而且近些年也在下降,即由1996年的0.9443下降到2003年的0.8912。5省市中,天津和北京的外资引力较大,河北和辽宁较小;虽然从近几年的变动趋势看,北京的外资引力在不断增强,河北在波动中略有上升,而天津、辽宁和山东均在波动中有所下降。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较弱,对环渤海地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是十分不利的因素。

(四)区内产业趋同化,缺乏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

由于长期条块体制的分割,环渤海地区在项目安排上呈现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除了大部分省市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外,目前又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都要求有自己的出海口。最为明显的是钢铁工业,各省市都自称体系,但是设备陈旧,而且往往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产品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区域内各省市大多已形成自我循环的“都市经济圈”。区域联合的意向多于实质性行动,争当“龙头”的倾向依然存在。在要素合理流动特别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项目开发和区内跨省市资产重组或共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方面,进展并不大。各自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甚至大于区内联系,在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上存在着相互竞争这一客观现实。

[NextPage]

二、加快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突破行政限制,城市合理分工

环渤海经济区要全面展现其经济发展的实力,必须突破行政区限制,城市之间合理分工,形成完整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公共设施体系,既与世界经济和全国市场有开放的联系,又有相当的区域特色,这是实现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思路。对于突破行政限制,首先要反对地方封锁,全面清除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让各类企业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体,实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其次,核心区、各大城市要做好合理分工,比如环渤海的三大核心区(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中,京畿圈是首都所在地,所以这个区域应该注重全国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的作用,知识经济发展潜力大、优势明显,而且应该注重地缘政治。山东半岛在石油、石化与海洋化工、机械制造、电子、轻纺等领域有较好的产业整合机会,通过调整重组、企业搬迁和产业调整,促进传统产业优势整合。同时这个区域旅游资源丰富,统筹规划旅游路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辽东半岛是以重型机械、造船、化工等为主体的重型工业基地。对于这个核心区,在原油工业的基础上,应该积极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益,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区域中的城市来说,合理的定位也非常重要。作为全国的首都,北京应该强化商务、金融、信息、科技创新功能,疏解部分生产和服务功能。天津则要进一步发挥港口和滨海新区的作用,增强生产和制造基地功能,增强物流功能和制造基地功能,发挥已有优势的通信产业。河北要加强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出口型创汇农业,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医药和纺织等行业。在辽中地区的沈阳要增强现代服务业功能,发展现代制造基地功能;大连要发展物流功能、国际交流功能;其他中小城市要发展制造基地,加强与两大都市的产业配套。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济南要增强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青岛、烟台加强物流功能和外向型制造基地功能,其他中小城市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功能互补关系,现阶段特别要加强港口间的合理分工和物流发展的合理配置。

(二)京津协同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往往要靠一两个城市的带动,珠三角要靠广州、深圳的带动。长三角要靠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的带动。环渤海湾的经济建设,与北京和天津的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关系密切。天津要努力建成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北京要继续发挥政治文化中心的作用,同时建成为金融中心,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天津要进一步发挥港口和通信业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为主的私营经济。京津经济整合机制一旦理顺,环渤海地区就有了核心和龙头,就有了推进与辽中南地区和山东半岛经济整合的条件。

最近几年,天津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GDP已经连续多年增长12%—13%,比全国的增幅高。天津是环渤海湾地区工业竞争力最强的城市,是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的前十位,工业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天津的科技竞争力也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三,海关出口总值在4个直辖市中增速第一,完全有能力和有条件发挥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因此,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天津城市的竞争力,如进一步解放土地、劳动、资本、管理和科技,转变企业的所有制结构等等。天津正在全力实施五大战略举措,即重点发展海河经济、海洋经济、优势产业、区县经济、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这些都是天津的优势所在,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优势产业,天津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今后将重点发展和扶植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制药与现代医药、无缝钢管和高档金属制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细化工、新能源6大支柱产业和12大产品制造及加工基地。预测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2400亿元。围绕区县经济发展,重点建设5个卫星城、13个中心镇和100个建制镇。天津约有账面净资产500亿元的中小国有企业可供境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兼并收购。为了促进境内外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必须在建立完善的一系列中介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发展产权交易市场。

在天津和北京的协同发展上,有关方面也已经有了思路。两市已在酝酿策划京津塘城际铁路专线,增建2条京津高速公路,接通京津塘轻轨交通等建设方案。随着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必然加强,环渤海地区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2003年上半年,京津地区召开京津塘科技新干线论坛,京津政府宣布了八条战略合作措施,来促进京津协同发展。这八条措施是:共同构造、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链,增创产业新优势;共同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增创竞争新优势;共同打造一体化流通市场,增创市场新优势;共同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增创科研新优势;共同促进环境协调发展,增创生态新优势;共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增创交通新优势;共同创新区域利益分配机制,增创财政新优势;共同建立各园区政府间合作、协调机制,增创合作新优势。

[NextPage]

(三)积极推动产业整合,建成世界制造业基地

环渤海地区不仅要进一步发展制造业,而且还要发展成为以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为支撑的世界重要的制造基地之一。世界制造业正在经历从欧美日韩向中国大陆的转移,中国已经进入新的重工业化阶段,正在迅速成长为世界制造基地。环渤海地区,特别是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是中国与世界的结合部,近邻日本、韩国,同时又都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制造业集中地区之一,建设世界制造基地,既面临重大机遇又具备优越条件。

环渤海地区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从许多方面努力。比如,要加快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依靠技术创新抢占产业技术的制高点;要通过制度创新,尽快建立起机制灵活的、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体制;推动区域内产业的跨省市重组,实现环渤海地区的产业整合,以此形成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推动环渤海区域产业整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要调整不利于跨地区重组的体制和政策尤其是税制和金融体制,如改变按隶属关系纳税的办法,企业所得税全部改为属地征税;改变按行政区划贷款,银行存款不能异地贷款使用的原则,对不同地区注册的企业一视同仁,根据企业还贷能力发放贷款。二是在产业整合过程中,要加快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依托科技力量来加速产业的整合。三是要强化政府对跨地区重组企业的支持手段,如充分利用区域联合协作贷款、允许企业发行股票上市、企业兼并破产中给予呆坏帐核销及债务清偿时免息等优惠政策。四是要培育和建立跨地区产权交易市场。

(四)统筹决策,促进环渤海一体化

一个区域的发展,往往不能光就某个行政区划为出发点来考虑,要通过区域内各省市的协调统筹。环渤海地区在协调发展方面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区域统筹管理的机构。要加强区域的统筹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区域统筹管理的机构,例如长江三角洲有市长联席会议,就整个长三角的重大事项进行协商讨论,长三角的学术会议也是年年召开;珠三角也有这样类似的机构。所以环渤海要建立这样的协调和仲裁机构,重点研究制定区内产业发展战略以及协调解决区内跨省市协作、联合、重组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减少经济活动的摩擦。

(2)制定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要推进环渤海的一体化,必须要制定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以避免重复建设和内部恶性竞争。尤其是面对不同的行政主体,不同的区域定位,要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复合体,规划制定和学术研究要走在前面。

(3)构建京津冀交通的网络化体系。实现区域一体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交通体系的完善。京津冀北、辽中南和山东半岛等地区,可尽快形成以通勤为轴线的交通通道,将中心城市的一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扩散到近郊、远郊以及周边城市。反过来,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可以借此承担一部分中心城市的功能,强化空间、功能上的互补。环渤海地区受传统重化工业的影响,运输对象过分偏重能源、原材料等大宗货物,铁路运输依然是长距离运输的主力,下一步要加快公路运输和城市间轨道交通发展,发挥人流、物流运输的主渠道作用。

(4)完善区域内部合作机制,比如,建立异地银行间的结算体系,企业异地注册等。

(5)消除各种关卡,建立环渤海地区统一大市场,使资源、人才、资金、企业资产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顺畅流动。

(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积极引进外资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是实现经济起飞的必备条件,要实现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绝对不能忽视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

要放宽民营企业投资领域,根据民营经济的综合投资能力,即包括经济实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等,引导他们进入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运输等现代产业。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允许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改造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甚至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以后,可适当参股。

为促进环渤海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1999年以来,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内蒙等6省市区的工商联已经举行了4次环渤海地区非公经济发展研讨会,希望以此推动这一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在环渤海地区投资的民营企业家,要扬长避短,突出主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还要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提高他们对市场的敏感、决策的艺术、吸引人才的魅力和诚信的品格。

各级政府要建设要素市场,实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让各类企业发挥区域经济活动主体作用,促进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在这一区域的跨越式发展。

加入WTO后,由于我国的外经贸政策将会加快与国际接轨,外商的顾虑将会逐步消除,加上环渤海经济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是外商投资的热土,又具备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和医药、新材料与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基础,将可能出现外商纷至沓来的局面和外商投资倾向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趋势。环渤海经济区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大吸引以世界500强为主体的著名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公司前来投资各类前导产业项目;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基地;加快发展具有高科技含量和一定市场规模的特色产业;带动培育风险投资业、高新技术商贸业、中介服务业、教育培训业、文体业和传媒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应该提高服务意识,畅通服务通道,积极为吸引外资做铺垫。

参考文献:

①杨开忠:《振兴环渤海地区:破解21世纪中国发展的新密码》,《领导之友》2004年第2期。

②李卫玲:《环渤海经济圈全力搭建区域平台》,《国际金融报》2004年第6期。

③陈立杰:《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经济圈发展比较》,《河北经济》2004年第8期。

经济圈范文篇4

一、经济圈建设情况分析

1、区域影响力显著提升。一是巢湖区划调整提高了市在省内的首位度。随着原巢湖市部分区域的加入,面积扩大了40%,从6000多平方公里变成1万多平方公里,中国特大城市基本都是1万多平方公里,这为建成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经济圈总体实力在不断提升。随着长三角辐射作用的增强、东部产业转移趋势的加快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推进,省与长三角经济发展日趋紧密,经济圈已经成为长江三角洲面向中西部的重要门户。三是经济圈吸引力与日俱增。随着经济圈影响力的增强,全椒、定远正积极争取加入经济圈,据了解,定远县已向省提出加入经济圈的申请,在召开的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三次会商会议上,已邀请定远县作为观察员出席会议。

2、合作共识不断深化。一是经济圈城市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奠定了合作基础。2010年11月30日,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一次会商会议在巢湖市召开,会议围绕“共建·共享·同城化”主题,签署了《经济圈城市合作框架协议》,提出要围绕“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的要求,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要素市场、环境保护等方面一体化发展,逐步实现规划同筹、交通同网、科教同兴、环境同治和产业联动、市场联体、旅游联线、信息联通,明确了经济圈合作的重点和目标。二是《淮南宣言》进一步凝聚了合作动力。2011年5月18日,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二次会商会议在淮南市举行,会议以“互动·互融·一体化”为主题,就加强经济圈各市整体联动,加速融合,达成广泛共识,会上发表了《淮南宣言》,提出以推进重大专题为抓手,以实施区域性重大项目为载体,本着宏观建设与微观建设并举、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并举、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并举,分工与合作、互利和共赢的原则,分步骤、有计划地推动一批重大专项,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经济圈一体化进程。三是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以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为统领,深化区域合作,加快推进合淮同城化,优化资源配置,聚合发展能量,形成整体优势,把经济圈建成接轨长三角、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城市圈品牌,并提出了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市场体系”四个一体化。

3、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一是产业合作日趋紧密。经济圈各市依托自身产业发展优势,在支柱产业配套、旅游资源开发、商贸流通、优势农产品布局等方面,合作步伐不断加快。如:的江汽、安凯、熔安动力等大型企业与、桐城等地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合作密切;经济圈建立了“经济圈旅游一卡通”,开展经济圈旅游大篷车巡游活动,开通了—天堂寨、—寿县等旅游直通车;农超对接广泛开展,在等地共建蔬菜基地总规模达4.22万亩。二是基础设施对接加快。新桥机场及机场高速连接线建设进展顺利,淮南、等异地航站楼启用;合淮阜、合六叶高速建成通车,合马路改造全面完成,环巢湖公路积极推进。随着一批交通、通信、水利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完成,至圈内城市“一小时生活圈”初步形成。三是生态保护合力加大。经济圈在巢湖流域治理、采煤沉陷区治理等方面积极开展区域环保合作,积极促进环保规划对接、生态市共创、环保项目同建、循环经济圈共连、环境污染同治、信息资源共享、应急处置互帮,对进一步改善经济圈区域环境状况,提高区域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四是合作专题稳步推进。根据淮南会签署的《经济圈轨道交通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经济圈区号统一合作框架协议》、《经济圈开展直购电试点工作框架协议》和《经济圈引大别山优质水源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等协议内容要求,经济圈城市轨道交通、统一区号、直购电试点和引大别山优质水源工程等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4、合作机制逐步常态化。一是各市党政领导会商制度确立。建立了《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会商会议制度》,为经济圈各市党政领导高层互动奠定了基础,目前几届会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已经对经济圈的合作起到了许多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二是部门会商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圈内各市发改、招商、旅游等部门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重大项目合作、联合招商、旅游合作等方面已经开展了许多积极合作,成效十分明显,为经济圈的进一步深入合作,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三是民间交流日益频繁。经济圈各市民间组织积极组织开展圈内城市之间的文化、体育等交流活动。如:11月19日至20日,由、淮南、、桐城市乒乓球协会主办,市乒乓球协会承办的“客运杯”经济圈乒乓球友谊赛在市举行。通过经济圈的内部交流和合作,进一步密切了经济圈的联系,增强了经济圈融合力和凝聚力。

同时,经济圈建设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充分认识,积极应对。一是在全国区域竞争中尚处较为弱势地位。在经济圈周围,有南京都市圈、武汉经济圈、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挤压,虽然在县级巢湖市与庐江县划归所辖后,的人口与经济总量已达到特大城市规模,但仅凭自身体量,还不足以比肩宁汉。正如有关人士分析的那样,东西方向上,南京都市圈已把的马鞍山、芜湖、滁州接纳为正式成员,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圈造成挤压;西边的武汉城市圈从1+8结构扩展为湖北长江经济带。南北方向上,江西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5万多平方公里,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扩展为3+5城市群结构后,面积是经济圈的数倍;北边的河南中原城市群在2011年正式变身为中原经济区,其范围确定为跨省性的。通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比较分析可见,在区域经济新的竞争格局下,经济圈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近年来,市在经济建设上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速度”,但与省外其他经济圈中心城市相比,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对整个经济圈的辐射带动能力有限。二是省内区域一体化竞争更加激烈。7月28日,铜池一体化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铜陵市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铜池一体化工作协调会章程》、《铜池一体化高层会商会议制度》、《铜池一体化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近期六项重点工作,标志着铜池一体化从战略构想正式迈入操作实施阶段。11月13日,芜湖市、马鞍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在马鞍山市会议中心举行。根据合作框架协议,马鞍山、芜湖两市重点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科技创新、市场环境、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和公共事务八个方面展开合作。当前铜池一体化、芜马同城化发展加快,经济圈的发展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三是发展的融合力依然不够。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供水、供电、供气以及信息通信通道不对接、功能不完善等问题。经济圈内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和各自优势也没有得到充分整合。在经济发展水平上,2010年人均GDP为4.8万元,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淮南人均为2.6万元,处于工业化起飞阶段;、桐城人均GDP为1.2、1.8万元,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经济圈各市工业化发展水平梯度差距较大。四是一体化政策支撑体系尚未形成。各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准入、质量技术标准、行政事业性收费、户籍制度等形式的地方“行政篱笆”。受行政区划分割等因素影响,经济圈各市政府间缺乏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各级地方政府过度关注本地税源和利益分配,不利于企业流动,使产业趋同问题加剧,并进一步影响到今后经济圈建设中企业间的整合重组问题。

二、我市加快经济圈建设建议

在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下,经济圈建设,只有坚持开放、合作、共建,才能实现共赢。我市要抢抓经济圈建设机遇,积极主动,全面推进,加快合六一体化进程,加快融入经济圈发展。

1、突出高层互动,提高合作对接效率。进一步加强与经济圈内各市党政领导高层互访,特别是我市党政领导要与市党政领导形成定期互动机制,积极开展高层交流活动,及时沟通情况,研究合作事项,推动重点领域合作,不断提高合作成效。进一步加快建立经济圈各城市跨地域对口部门专题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各市发改、经信、农业、交通、规划、旅游、招商等部门联席会议,贯彻落实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合作的具体事宜,形成各市对口部门之间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

2、突出专题对接,深化重点领域合作。要立足我市融入经济圈合作的重点,围绕已经签订合作协议的轨道交通建设、区号统一、引大别山优质水源、开展直购电试点4个专题和即将签订合作协议的交通1小时通勤圈、合六产业走廊、大别山生态保护、旅游联合开发和对外开放联合招商5个专题,推进实施步骤,加快合作进度。要进一步围绕《经济圈城市合作共建框架协议》,积极推动在市场建设、企业准入、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开展专题合作,推进跨区域电子货币支付系统和即时兑付系统的互联互通,构建区域共享的金融服务公共平台;探索建立同类企业实现税收“原坐落地”与“现坐落地”按比例分成机制,推进区域特色产业整合置换,提高各地政府推进产业集聚的积极性;对于跨地区重大产业发展项目,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调节资源供给地与资源加工地之间在统计、收益等方面的利益关系;进一步消除圈内各市行政审批层面的壁垒,推进工商登记、质量检验、环保评审、卫生检疫、消防安全、外资审批等互通互认,以及加强户籍统一管理。

3、突出项目支撑,做实合作共建载体。围绕合作共建领域,认真谋划遴选重大项目,积极推进。在产业分工协作方面,加快合六产业走廊合作步伐,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家电、装备制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产业与市配套发展。旅游联合开发方面,支持天堂寨、白马尖、万佛湖、寿州古城等一批旅游景点重点项目建设,把大别山打造成经济圈旅游基地。在交通枢纽建设方面,加快开工建设312国道段升级改造、206国道舒城段升级改造工程;进一步做好合六城际铁路、合六南通道项目前期工作,积极谋划通往新桥机场快速连接线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加强对淠河、史河等跨地区流域治理,积极实施一批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推进城市防洪和县城、重要城镇防洪工程建设。

经济圈范文篇5

一、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中地方政府作用分析

按照经济学家戈特曼(JeanGottmann)的“城市经济圈”理论,城市经济圈是由一到两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作为一定行政区域的核心,辐射并带动周边范围内一批中小城市,连接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竞争力的区域城市群或城市经济圈。政府行为即是政府依法行使行政管理的职能,保证政府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和行使,达到作用于社会的目的。政府的对内职能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职能,党的十六大把政府职能归结为四项内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西部铜仁这种落后地区,发展经济仍应是政府首要职能,城市化能有力助推经济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引擎。

(一)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现状

铜仁市地处贵州东北部,武陵山脉由西向东横贯全区,管辖十县市区,以武陵山主峰梵净山为界,以西为石阡、印江、思南、德江、沿河五县,习惯称西五县;以东为玉屏、万山区、碧江区、江口、松桃五县市区,习惯称东五县。铜仁市东连湖南怀化市和湘西自治州,北接渝东南地区(主要包括秀山、酉阳、彭水等地),西接本省遵义市,南部与黔东南自治州相连。铜仁市与渝东南地区、湖北恩施自治州、湖南怀化市、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同属中国武陵山区。武陵山区是一个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人口2000多万人,其中聚集着30多个少数民族,总人口约计1100多万,是典型的跨省界老少边穷连片区,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区和全国最不发达的区域之一,是西部开发最前沿、西部中部结合部。在武陵山区各地州市中,铜仁市深处武陵腹地,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交通相对闭塞,自然禀赋相对较差,是贵州乃至整个武陵山区“欠发达、欠开发”程度最深的地区。首先就交通来看,铜仁市区位优势不明显。在2000年之前,整个铜仁市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和铁路横穿全境,也没有空运,几乎是一个三不通的地方,出行极不方便;其次就铜仁自然禀赋来看,铜仁全境喀斯特地貌非常明显,万山林立,土地贫瘠,大多不可开发,利用价值不高,山高路陡,尤其是西五县,地势险要,偏僻闭塞。截至2010年,铜仁市城镇化率为30.1%,还处在城镇化的起始阶段,全区95%的人口分布在农村。[2]贵州2010年的GDP是4500多亿元,而广东2010年GDP超过4.5万亿元,贵州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及广东一个零头,所占比例还不到全国总产值的2%,与贵州省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铜仁的情况更加不好。再看产业结构,2009年,铜仁第一产业占32.8%,第二产业占26%,第三产业占41%,第一产业明显高于第二产业;黔东南第一产业占24.2%,第二产业占30.3%,第三产业占45.6%;遵义第一产业占15.8%,第二产业占40%,第三产业占44.2%。湘西自治州第一产业占16.5%,第二产业占40%,第三产业占43.5%。[3]从经济结构来看,铜仁市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最重要的是这种贫穷落后、偏僻闭塞、尤其是恶劣的自然条件带来了人的观念的落后,而这些又进一步成为其他一切落后的根源。铜仁全市是山的王国,尤以巍巍武陵大山绵延起伏,横亘其中,又以不可开发的喀斯特地貌居多。在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大山的生存环境与平原、丘陵、江河湖海等环境都有明显不同,山更容易成为区域交往的一种阻隔,带来交通不便的自然状况。当然,铜仁的发展也有一些后发和比较优势,相对来说,铜仁确实是一块未开发的净土,一块处女地,因此,自然生态优势明显,有梵净山、九龙洞、苗王城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推进铜仁市城市化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尤其是政府行为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和尊重地方实情,结合铜仁市的实际进行发展战略选择。

(二)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中政府作用分析

政府在城市化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宏观调控、合理规划、招商引资、产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速工业化进程,深入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为城市化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城市化建设尤其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利益协调作用和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城市圈的形成和发展主要靠市场驱动,而在我国,尤其是在西部铜仁这种落后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市场仍不是推动城市圈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圈域的形成和发展更多地还是依赖于政府作为,以促进圈域经济形成。城市经济圈(带)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打破区划壁垒,由地方分割走向整合。因此,政府协调在城市经济圈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政府间的协调是区域公共管理一个永久性且极其复杂的难题,在城市经济圈建设中,政府间的协调主要通过制定城市圈政策和制度创新等来解决,这主要依靠政府的战略规划来实现。在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在全市发展功能分布和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的宏观规划和战略引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铜仁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找准定位,做好规划,绘好蓝图。城市化建设关涉到各城际间的协调、合作与竞争,市场在城市经济圈建设中发挥自发调节作用,促进城市各要素自由流动,但城际之间的政府协调更多地需要政府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到政府行为在中国城市化建设尤其是西部城市经济圈建设中弥补市场缺陷的一面。铜仁市委、市政府基于深刻调研和理性分析,就铜仁市经济功能布局划分,在“十一五”末提出了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的思路,并作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发展战略,这是符合铜仁实情和铜仁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规划和发展战略。乌江流经铜仁西部五县,在铜仁市辖区共计240余公里流程,经沿河流入涪陵注入长江,乌江流域资源丰富,是工农业富集区,具有航运、旅游、水电等巨大开发潜力,因此,在西五县提出以乌江为依托,构建“乌江特色产业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必将加快乌江沿岸的石阡、印江、思南、德江、沿河城市化建设,辐射带动全流域发展。铜仁东五县,处在武陵山向湘西丘陵地带过渡段,地势趋于缓和,基础相对较好,从玉屏县城出发,到大龙,经铜仁市区,到松桃,是一条湘黔边界地带,宜构建玉铜松工业经济带。铜仁市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宜以铜仁市区为中心,建设铜仁城市经济圈。梵净山旅游资源丰富,适宜建设梵净山旅游文化经济圈。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正是政府在铜仁市城市经济圈建设中战略规划和引导作用的充分体现,必将极大推动铜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

二、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难以理清,政府定位存在不准确

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存在一定的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且存在定位不准的情况。政府作用机制这把双刃剑的负面效应有时候会在铜仁城市经济圈的建设中表现出来,违背市场规律、简单行政命令叠加的情况曾有发生。圈域共同市场和利益分配都没有得到很好整合和发挥;城市的聚集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没有形成聚集效益;城市经济圈的发展存在盲目性,各自为政,规模效益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不顾铜仁特殊的区域实情,盲目照搬发达地方城市经济圈建设模式。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难以形成,城市市场的功能力量不足,城市有序和良性发展还没有形成。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能在铜仁城市经济圈中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包括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市容美化、社会福利的提供等。政策与制度的保障是城市圈建设的重要软环境,政府在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的软环境方面存在制度和政策供给不足和缺陷。在铜仁城市经济圈的建设中,区域协作机制、城市圈共赢合作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二)政府协调难以发挥最佳效应

政府协调是城市经济圈建设中一个很难解决又至关重要的行政管理问题。尤其是在西部落后地区的城市经济圈建设中,行政唯上理念、计划经济理念、地方利益理念更加严重,为经济圈建设地方协调带来更大难度。铜仁的城市经济圈建设,圈内城际利益协调就存在一些问题。铜仁全市交通闭塞,高山林立,喀斯特地貌明显,石漠化和荒漠化成片存在,在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下,进行铜仁城市化建设,面临诸多难题。铜仁市区从地理位置来看并不太好,没有处在全市辖区的中心,而是偏安一隅,在整个辖区的东南角。但铜仁市区作为市政府所在地,在铜仁市委和市政府提出的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战略中,铜仁市区无疑是建设铜仁城市圈的首选中心城市。但随之而来,玉屏虽然是铜仁市下辖的一个县,但交通优势比铜仁市区更明显,长昆高铁、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都过境玉屏,因此玉屏也有要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愿望;而思南作为铜仁市下辖的一个县,虽然没有交通优势,却是曾经的思州府所在地,而且正处于整个铜仁市版图的中心位置,思南提出建立铜仁市次中心的发展战略;江口县是梵净山主峰所在地,山体主要分布在江口,建设梵净山旅游文化经济圈,江口无疑是这一圈域的中心;处于黔东北的德江县,因国家和省的“十二五”规划有杭州过德江到瑞丽国家高速公路、榕江过德江到酉阳省级高速公路、德江到习水省级高速公路,郑州至河口高铁、昭通至吉首铁路、重庆经德江到广州快速铁路、都匀至黔江铁路过境,德江正着力打造黔东北交通枢纽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因此,铜仁市因为特殊的区情,在城市化建设中存在一定的冲突,定位存在摩擦等。必须在铜仁主城区、玉屏县、思南县、江口县和德江县这些城市发展中找准各自的定位,即全区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旅游文化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工业中心的定位,强化政府城市引导职能角色,形成整个铜仁市城市经济圈建设分布合理、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骨架,避免城镇化发展中产业雷同和城市雷同,互相冲突,最后难以形成辐射和带动效应。

三、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中地方政府行为选择

(一)理清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协调效应,建成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

政府找准定位,这是实现城市化健康有序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更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也就更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的定位主要体现在宏观指导上,理清政府职能,使政府的职能得到理性而充分发挥,做到职责清晰,权责明确。政府的调控和协调应树立城市圈城际间共赢理念和确立“协同发展”的哲学思维,以建立区域一体化作为政府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寻求“共赢”,这是城市经济圈建设中的科学发展理念,是实现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功能分布齐全、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的需要。[4]各城市间要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理功能分工,避免产业结构雷同,进行跨行政区划的整合和各种要素的整合,以取得区域整体发展的最大效益。[5]尤其在西部落后地区建设城市经济圈,要强力打破“行政区经济”,促进各城市间的协调,促进城市圈内各功能区之间的协调。铜仁城市经济圈建设,因其区域和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属于政府引导下的培育型城市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聚集和规模效应较难形成和难以发挥带动优势,城市的辐射和拉力都非常脆弱,这就更需要政府找准定位,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和协调效应,促进城市经济圈发展。

(二)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的具体策略探讨

铜仁全市的城镇化发展正当其时:一是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全省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二是铜仁在跨入新世纪的十年,正好是西部开发的第一个十年,随着铜仁交通、旅游等一批基础设施的完善,铜仁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三是西部开发新十年带来的发展机遇,在这十年里,国家将武陵山老少边穷地区连片开发,成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进行重点扶贫开发。

1.铜仁“两带两圈”战略构想分析铜仁全市的城镇化发展应以“十一五”末铜仁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两带两圈”发展战略为指导,实现新跨越,促进全市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具体来说,铜仁西五县应以构建“乌江特色产业经济带”作为发展引擎,重点发展思南和德江两个次中心城市,积极推进印江、石阡、沿河城市化发展。乌江产业经济带建设应引入网络治理模式,实现乌江流域综合管理。同时应加强乌江旅游、水电、航运、农业等开发,做到开发和保护相结合。引入流域公共治理理念,突破传统“行政区行政”模式,实现跨地区合作开发乌江,积极同重庆的酉阳、彭水、涪陵等地合作,协作开发乌江旅游、水电资源,打造乌江百里画廊和乌江中下游梯级电站开发。铜仁市东五县应构建玉铜松工业经济带,以“玉屏——大龙——万山区——谢桥——碧江区——川硐——大兴——松桃”为产业带,这是一条处于湘黔边界的狭长地带,有一定工业基础,经济基础较好。这条经济带由各具特色的节点城市串联起来,重点是要把各节点城市发展功能定位找准,形成合理的层级和分工体系,互相补充和共享。玉屏是铜仁主城区去省会贵阳的出口,交通优势明显,应发展成为商业物流中心;大龙是省级工业园区,处于湘黔二省要道,是铜仁东出和西进的必经之地;万山是老工业区,处于转型期;谢桥新区是承接万山城市转移的铜仁重要发展新区;铜仁市碧江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应作为商贸中心发展;川硐是铜仁地区的教育园区,应作为全区中高等教育聚集区发展;大兴是铜仁地区规划的重点工业新区,是引领全区工业发展的重镇,是铜仁工业化的核心区;松桃北接秀山县,东连湖南花垣县,这个三省交界地带是中国的锰三角,锰矿资源丰富,应重点发展锰矿业。再看“两圈”,一是铜仁城市经济圈,铜仁市碧江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应重点发展铜仁主城区的经济辐射力。二是梵净山旅游文化经济圈,要重点发展梵净山的旅游文化产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梵净山为龙头的铜仁地区旅游文化经济圈。

经济圈范文篇6

关键词:环渤海经济圈;面板数据;技术创新;FDI

1引言

当前,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结构还是以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为主,缺乏较短时间内能赶上发达国家所需的财力和更先进的技术。所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并举的道路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通过环渤海经济圈中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找出差距,为其今后的创新之路提出一些建议。笔者主要通过研究FDI这一关键因素对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来进行面板数据分析。

2FDI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2.1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尽管本文考察的是技术创新能力与之间的相关关系,但由于理论模型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推导得来的。因此在做实证分析时,其他经济变量不满足模型的隐含前提或重要的解释变量被遗漏,估计的结论就会大受影响。因此,笔者把R&D内部支出和人员全时当量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模型中进行探讨。

笔者选取环渤海经济圈(北京,辽宁,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2004-2009年共6年的数据来估计FDI对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各地区专利申请受理数,R&D内部支出和人员全时当量,取自2004-2009各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模型的核心变量FDI取自《中国统计年鉴》各地年末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额。

研究FDI对专利申请数量的影响效应要构造一个与生产函数类似的创新产出函数。再将其取对数,构造得出模型的基本形式表述为:

1ny=c+a1nfdi+β1nrdi+γ1nrdp。

其中,因变量Y分别用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总专利申请受理数,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数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受理数来表示,作为衡量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的替代指标。RDI用于表示R&D内部支出,RDP用于表示R&D人员全时当量。

2.2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

经过EVIEWS5.0面板数据模型的操作,模型中F2的估计值32大于显著水平1%下的临界值水平3.78模型中F1的估计值3.52小于临界值水平3.86可见这个模型形式设定检验是拒绝H2,接受H1。并且,经过Hausman检验,伴随概率1.00,模型无法拒绝个体影响与解释变量不相关的影响。综上,需要建立技术创新能力的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同理,三种类型专利申请受理的模型也按这种分析方法进行。

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与FDI的关系模型形式为:

效应随机随机随机随机

2.3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四个模型总体的估计效果较好。对专利申请数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FDI,这种影响的回归结果都显著为正。从表中还可看出,这三个变量中,FDI对专利申请受理数的影响最大,弹性系数高达0.399。R&D内部支出的影响次之,弹性系数位0.164。R&D人员全时当量的影响不显著,未通过t检验,说明研发人员数量的增加对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专利申请数量提高的作用并不明显。综上可得,专利申请数量的提高,更多的是依赖于来自外资企业的溢出效应。

虽然FDI对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一定的促发效应,但是FDI的进入并不能带来其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质性提升。从计量分析结果可以看出,FDI对外观设计专利影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FDI每增加1%,外观设计专利数就增加0.817%。外观设计是三种专利中最为简单的创新,体现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示范效应和模仿效应,说明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总体上的技术创新还只处在简单模仿产品的外观设计及包装的程度上。FDI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影响与之差距很大。以上这些说明,环渤海经济圈的各省市往往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只是进行加工生产,难以获得核心技术。

另外,R&D内部支出的增加对发明专利的影响最大,每增加1%,发明专利数增加0.351%。其次为对实用新型专利数的影响,每增加1%,实用新型专利数增加0.142%。

而其对外观设计专利数的影响并不显著。R&D人员全时当量对这三种专利申请数的影响都不显著。

模型中,随机影响截距表示的是排除掉FDI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的状况,可以理解成封闭环境下的基础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发现基础技术创新能力最高的是山东,远远高于其他省市;最低的是内蒙古。由此看出,环渤海经济圈各省市创新能力差距很大。

3关于环渤海经济圈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几点建议

第一,通过FDI对专利申请受理的影响模型,二者之间的弹性系数较高。这说明,FDI的进入对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存在着一定的促发效应。它对本土人才的培养,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知识技术的传播和扩散发挥积极的影响。因此,应进一步发挥FDI的积极作用,通过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与外资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深层次合作,进行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发挥其溢出和扩散效应,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二,从FDI对三种类型专利的影响程度,发现其对外观设计专利数的影响最大。这说明FDI不能带来其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质提升。因此,不要一味地认为FDI引入越多越好,应把重点转向国际研发型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走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是大势所趋。

经济圈范文篇7

1.车站经济圈加快城市化进程铁路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车站这个节点来体现的。正是因为有了车站,才加速了这一地区人流和物流的聚集。由于既有线车站能力已经饱和,在综合考虑征地、拆迁以及其他成本的基础上,目前我国铁路新线车站规划基本上定位于市郊,这与当地政府城市建设规划是吻合的,因此调动了地方政府参与铁路建设的积极性。车站经济圈的形成一方面使城市的范围得到了快速延伸,城市的规模在短期内能得到有效扩大。比如,处在京沪高铁线上的杭州火车东站站房设计一亮相,就“俘获”了很多杭州市民的心。目前,火车东站广场综合体的设计方案延续了简约大气的“钱江潮”风格,也将带动周围总面积约为9.3平方公里城东新城的开发建设。城东新城引导着杭州新城的建设,打造上海-杭州的40分钟生活圈、工作圈和经济圈。另一方面车站经济圈给周边农村提供了很多商业机会和就业渠道,加快了农村生产要素向城市的转移。就北京南站经济圈而言,北京南站通车后,其自身规模和输送客流的能力均大大超过了北京站和北京西站,已成为南城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北京南站的改扩建为南城建设创造了机遇,一个以南站为中心而蕴育的新商圈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北京南站周边将会形成以中档写字楼、酒店为主的商业地产的聚集区,而这一趋势在其周边商务写字楼开发上已经表现较明显。目前在南站周边区域已聚集了包括搜宝商务中心、立业大厦、正旗大厦、未来假日大厦、玺萌中心、富力摩根中心等一批商务写字楼,区域商务写字楼项目总量已经超过了70万平方米。酒店、写字楼等商务设施的进驻,在提升南站周边整体商务氛围的同时还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大量从业人员的到来反过来又会带动周边零售业和商业的崛起。商业、酒店服务、写字楼整体的发展态势就会形成,相应地就会有大量的从业人员选择在离南站较近的南城居住、购房。如此良性循环下去,南城整体房地产的发展将得到迅速提升。对于未来南城的发展,很多业内人士寄希望于依托南站所带来的附带效应。再如,湖北十堰火车站经济圈。该经济圈已规划了五大功能区,其中之一的建陶板材批发区,初步规划分四期进行整体建设,计划投入2.4亿元,开发门面50000平方米、居住房屋150000平方米,新市场建成后可吸纳入驻陶瓷经营商500多家,年销售额达到5亿元。湖北另一个车站经济圈“襄樊经济圈”的建成也拉动了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成为襄樊市的黄金地段。目前,以襄樊站为中心,逐步衍生出小商品批发商贸圈、餐饮服务商圈、房地产商圈等,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近3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车站经济圈催生城市副中心围绕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的车站建设,很多城市纷纷借势打造城市副中心。在武广专线的沿线,以高铁火车站为中心的现代化商圈逐渐涌现,成为中国经济中的一个新动力。作为武汉“1+8”城市经济圈的龙头,武汉制定了发展轨道交通、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和纺织业等产业的规划。按照规划,武汉火车站周边的杨春湖地区,将被打造成城市副中心,形成副中心核心区、高速铁路站区、中央景观休闲带、文化旅游服务区和综合居住区等5大功能区。长沙市在长沙南站周边制定了“武广新城”战略规划,计划总投资295.5亿元,规划居住人口约40万。武广新城规划开发340公顷左右,主要开发建设商业地产、住宅、旅游及文化娱乐设施。长沙将变成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城市。长沙南站所在的这个城市副中心,是长株潭城市群共同的城市副中心。武广新城之于长沙,将如同浦东之于上海、中环之于香港。除武汉、长沙外,岳阳、郴州、韶关等二、三线城市也有类似的规划。在新郴州火车站的周边,当地政府专门以此为中心,新开发了“福城新区”。

3.车站经济圈促进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现代交通运输规划理念强调的是综合交通运输的配套发展。作为交通枢纽的铁路车站,尤其需要其他交通方式如公交、地铁等配套发展,形成客流的快速聚集和分散功能,有效解决铁路“两头交通问题”。相对于一般铁路,高速铁路由于速度快、密度大等特征,更需要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与之配套。因此,围绕着高速铁路车站而形成的经济圈首先需要加快市内公交以及轨道交通的发展。以北京南站经济圈为例。当初为了配合南站经济圈的建设,南站周边的站前街路、永定门车站路、马家堡路北段、凉水河南侧路、万芳亭公园东侧路、京山铁路南侧路和四路通中路等7条道路都已在奥运前完成建设。这些道路与其他主要道路之间,还设立7处立交节点,以减少拥堵。通过立交,北可以直接上南二环,南可以直接上南三环,这将使得南站周边的交通非常便利。而作为中国铁路车站建设突出功能性的标杆,北京南站集铁路、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市政交通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大型的综合交通枢纽。在这个大型建筑内部共分为五层,且按照运营的要求划分出每层应有的功能,包括有能容纳一万多人的候车区域、铁路公共综合区域、地下换乘大厅、地下汽车库、两条地铁换乘车站等设施。再如,杭州东站广场综合体位于城东新城的核心区域,东站枢纽集中了除飞机之外的所有的交通工具。杭州东站广场综合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以车站为核心的“东站交通枢纽综合体”;二是以运河公园为核心的“运河文化商旅综合体”。由于东站广场综合体的换乘交通组织是围绕站前架空层广场的两个换乘核心进行,因此无论是国铁与地铁、公交、市域短途、旅游大巴和出租车及社会车之间的换乘都在室内进行。同时,公交、市域短途和大巴车场均有上盖,其上下客也均在室内进行。建成之后,站场规模将从现在的4台7线扩建至15台30线,再建设磁悬浮3台4线,连接沪杭、宁杭、杭甬、杭长等方向,成为全国最大的客运中心之一。

二、车站经济圈成为城市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节点

事实上,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需要通过彼此之间相邻的关键节点直接对接,进而延伸至区域内部而实现的。交通的便利使得车站经济圈迅速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节点,承担着生产要素交换及将影响力向周边地区辐射的功能。北京南站的修建不仅使北京市重要交通枢纽南移,也将使丰台区成为北京参与京津冀经济圈和更大范围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关键节点。北京南站的修建能进一步促进京、津两地之间的互动,从而实现京津冀经济圈的快速发展。北京南站经济圈的建设是以北京南站改扩建为契机,着眼于扩大对外交流和经济合作,筹划的经济圈,以便形成与其他重点区域优势互补、功能衔接、联动发展的新区域。目前,丰台区正抓紧编制“北京南站周边地区建设规划”。这一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北京南站经济圈的区域范围、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都将明确,将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产业规划与南站改造并举。

经济圈范文篇8

今年上半年,中央在宏观经济问题上启动和推进的两件大事意义深远:其一,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相继出台,这一举措被誉为意味深长的“60天部署”直指地方政府行政主导的投资热。其二,中央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也进入紧锣密鼓编制之时。

两件大事则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中长期被忽略而又没有很好解决的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将成为深化新一轮改革的切入点。

遏制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地方政府经济圈”现象,加速建设“市场主体型经济圈”,是计划经济真正转型到市场经济的重要步骤。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异化

长期以来,中国的地方政府在其施政范围的行政区划内的经济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是事实上的资源配置主体、投资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地方政府的这一作用使其经济行为有着强烈的行政导向性。云南省委、省政府2003年联合发出《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凭借“行政力”硬性规定,对企业或企业家的财产进行扣押和查封要按企业规模分别向各级政法委报批,不同级别的企业家享受不同档次的特殊照顾。而在距昆明仅一个多小时车程的云南省贫困县——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2002年12月新一届县领导班子走马上任后,视“玉溪市上马一个年产百万吨级的大型钢铁项目”于不见,短短一年时间内新上炼铁、焦化等大大小小近30个工业项目,这些美其名曰“招商成果”的小冶炼企业的生命周期却只有3年至5年。在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城市,甚至制定“政府招商人人有责”的死命令,把招商目标分解到每一位公务员头上,完不成就扣发一个月工资。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还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这表现在生产力布局上,或追求短期内见效快的项目,或盲目追求优先产业;在制度供给上,地方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规则和政策则凸显行政区本位特征。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只有个别省份出产烟草,但有30个省市自治区分别拥有自己的卷烟厂。

再以“各地优惠政策大赛”为例,福建南平市去年在引进一个外商投资的电解铝项目时,给出电价0.4元的优惠,但江西一个市给出更低的电价,结果这家企业选择在江西落户。

国家的税收规定被架空,许多地方政府早已突破“两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底线,私下竞相降低门槛,行“十免、二十减半”之实。上海某园区为吸引一家台资企业入园,就曾开出“所得税10年全免,免税期后税率优惠15%”等优惠条件。

行政区划是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在处理区际关系上,地方政府经济行为表现出明显的排他性。

在江苏省常州市,当地政府为了保护本地的摩托车生产企业,规定只有购买本地品牌的摩托车,挂牌上户才给予优惠,一路“绿灯”。苏北个别地方为了保护本地啤酒产业,一到夏天,地方政府就以印发“红头文件”或通过行政手段的方式,在交通要道设卡检查,限制外地啤酒入境。而在山西省壶关县,县人民政府2001年竟以壶政发[2001]10号发文,成立壶关县矿业公司,并授权该公司在本县交通要塞设立关卡、栏杆进行检查收费,强制要求本县采矿经营户只能将矿石销售给该县常平集团,不准销往外地。在地方政府作为地区经济发展主导力量和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异化的情况下,我国形成了一个个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地方政府经济圈”。按行政层级划分,这一个个“地方政府经济圈”又可分为省级政府经济圈、地市级政府经济圈、县级政府经济圈三大类。大量的多层次的“地方政府经济圈”各自独立运行,构成我国独特的分割的地区经济运行格局。

宏观经济领域的异化

“政府、企业、市场”是现代经济社会中最基本的三角关系。我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基本任务就是理顺这一三角关系。但在“地方政府经济圈”格局下,我国“政府、企业、市场”三角关系至今仍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异化状态。记者近年进行国企、民企专题调研时发现,地方政府成为企业组织的“影子主管部门”现象普遍存在,大大限制企业独立经济主体地位的形成。

在改革国企方面,中央已确定股份化、市场化方向,但一些地方政府倾向于把企业做大,再把权抓到自己手中,想当“红顶商人”,使国企产权问题一直陷入“明晰困境”。而在民企发展方面,诞生于市场经济土壤的许多民营企业却主动回到地方政府的“保护伞”之下,并积极向地方政府“寻租”,甚至拿钱在政府部门谋一官位头衔,弄个“商人红顶”,以便使自己在不规范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综观1999年以来的政府官员腐败大案,几乎没有哪个案件中没有私营企业主的身影,也没有哪个腐败官员能够躲避私营企业主的“银弹”攻击。“地方政府经济圈”的排他性特征造成全国市场处于分割状态,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受阻,市场机制在更大的区域内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失效。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各省之间的贸易壁垒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增加;消费者购买本省生产的商品数量是其他省的21倍。据调查,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旅游资源丰富,但三省区各自从局部利益出发规划,互相分割市场,客流资源不能共享,“西南大旅游”概念提了多年一直未能实现。即使在云南省境内,丽江与西双版纳两地旅游资源也仍处于“分治”状态。“地方政府经济圈”造成的宏观经济领域另一种异化现象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关系失衡。“无大局观的功利性投资热”是“地方政府经济圈”的内在顽疾。说它“无大局观”,是因为很多投资并没有与国家产业政策有效结合,并没有着眼国民经济结构大局,有些甚至是在国家喊“停”情况下“大干快上”的。这种地方政府行政主导的投资无序增长与一定的消费需求、出口需求矛盾,宏观经济不稳定风险加剧。以电解铝为例,投资增长与消费需求矛盾已经达到惊人程度,全国现有生产能力546万吨,已经产大于销,截至宏观调控前,仍有20个省区市正在热投电解铝,在建项目达47个,在建拟建能力有500万吨,与2002年全国形成的产能相当。

不仅仅像电解铝行业这样的低水平过度投资大量存在,高新技术领域的高水平过度投资也很严重,去年以来,杭州、无锡、湖北葛店等地分别提出,将斥资100亿、200亿、41亿元巨额投资建设“药谷”。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80多个地区或城市先后宣布要建设生物科技园或“药谷”,但许多“药谷”名不符实,许多技术是对别人的“克隆”,甚至靠简单引进生产线。在“地方政府经济圈”格局下,各地的国际化道路也是各自为政,外向性经济同构性严重,由于缺乏统一的谈判协商机制,在外贸出口上过度或恶性竞争,使中国企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成为一个“致命伤”。从长三角三省市近几年主要出口行业的产值看,名列前几项的主要行业中就有三项至四项是完全相同的。

内耗损失令人痛惜

“地方政府经济圈”格局所造成的大量“显性”、“隐性”经济损失长期被忽视。在我国资源、资金均不富裕的今天,这种耗费令人痛惜。耗资69亿元的珠海机场,因珠三角区域内机场过剩竞争,使用率一直只有6%左右。宁波港的货物吞吐量为全国第二,并一直呈现“吃不饱”的现状,但在上海,却正在投巨资建设洋山港。

法国巴黎国际研究和发展中心经济学家庞塞特曾专门对中国国内地区垄断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专题研究,他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各省之间的关税在1997年大约相当于46%,而在此10年前大约相当于35%;中国国内地区贸易壁垒大约相当于欧盟各国之间,或是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水平。

行政区边缘经济耗费也很大。这种耗费一方面表现在行政区交界地带共有资源内耗性竞争开发上。山西临汾市吉县与陕西延安市宜川县分居黄河壶口两岸,壶口瀑布是共有资源。为了开发壶口旅游资源,1989年,宜川县由西安冶金学院编制了《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而吉县由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在对外宣传口径上,吉县的宣传是“中国·吉县·壶口”;而宜川的宣传则是“千里黄河一壶收,黄河壶口在延安”。同一风景名胜区由两个不同的规划方案指导开发,人为地割裂了壶口作为一个风景名胜区的完整性,形成各自为政的内耗性竞争。另一方面行政区交界地带成为地方政府不愿管的“真空地带”,造成位于区域交界地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处在互相分割状态,如大量断头路的存在,相对增加了区际经济运行交易成本。

在“地方政府经济圈”格局下,跨区域生态环境整治矛盾调和难,由此引起的环境破坏带来的经济损失长期未进入地方政府决策层视野。淀山湖在江浙沪二省一市交界处,作为黄浦江上游,上海为了保持其水源不受污染,要求环淀山湖及黄浦江上游的上海各区县在周边不再发展工业。然而在昆山的淀山湖镇,却是昆山的一个工业重镇,工业污水源源不断流入淀山湖。这一矛盾至今仍无法调处。据统计,珠江70%的水量来自上游西江,但上中下游治理脱节,上游西江至今尚未建成防洪控制性工程,水土流失严重,每遇流域性大洪水,均给下游珠三角地区带来严重威胁。据不完全统计,1988年至1998年接连发生多场大洪水,广西、广东两省区受洪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837亿元,年均损失167亿元。

根源在于阶段性制度安排

表面看,政府的职能错位催生了“地方政府经济圈”现象。而实质上,“地方政府经济圈”现象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初期的必然现象,在我国这一现象得以持续强化,则是在“阶段性制度安排”下地方刚性利益格局趋强,中央宏观调控相对弱化的结果。福建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严正分析说。严正说,我国1978年开始的市场化取向改革,是在计划经济基础上起步,在市场经济“制度空白”的条件下启动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建设现代工业体系,本来由市场发挥的资源配置作用,只能实行“政府替代”,即由政府凭借强大的行政力量进行制度供给,在所有权关系、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制定最有助于经济增长的制度规则,直接组织和调控市场运行。这决定了在改革初期地方政府以行政方式在地区经济中发挥中心作用是必然的。在改革初期实行“政府替代市场”模式,对开启和推动市场化进程起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了使“政府替代”功能顺利实现,提高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如实行向地方政府“放权让利”的改革,扩大各级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地方政府在财政、税收、资源配置、投融资等方面获得相当的决策权和调控权,导致了以行政区域为界限的“行政区利益格局”形成。同时,中央也相应地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分担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不仅要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短缺性矛盾,还要解决市场化带来的大量社会矛盾,从而激发了地方政府对本行政辖区范围内经济发展的责任意识。

地方政府获得的这一权力与义务重组,导致地方政府在作为其施政范围的行政区划内形成“集权”。加上上级政府考核下级政府的政绩优劣以其所辖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为主要标准,地方政府追求行政区域经济增长最大化的内在动机必然高涨。

寻求区域经济的突破性变化

经济圈范文篇9

规划范围包括**、六安、巢湖市。国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247%。20**年户籍人口1603万人,占全省243%;地区生产总值1775亿元,约占全省289%。构建省会经济圈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随着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及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周边地区会逐步融入省会经济圈,省会经济圈覆盖和影响的范围将扩大至北到淮南、蚌埠,东到滁州、马鞍山,南到安庆、芜湖、铜陵的更大区域。

本规划纲要以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分析构建省会经济圈的基础和环境条件,提出加快省会经济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开发时序,重点围绕规划区三市共同关注的区域城镇体系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基础设施建设、要素市场构建、推进环境保护、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主要任务和相关政策措施。

第一篇发展基础和规划目标

第一章发展条件

第一节发展基础

区位优势显著。省会经济圈地处江淮之间,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合六巢三市空间距离近,交通快速便利,六安、巢湖两市城区及其县域地区分别在**市的1小时和2小时经济圈范围内。随着宁西铁路、合武高速铁路和合铜黄、合六叶、合淮阜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及新桥机场的迁建,省会经济圈区位交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三市间交通也将更加迅速便捷。

经济基础较好。20**年,**市GDP超过了100亿美元,达到了辐射1小时经济圈的国际通行标准,省会经济圈三市GDP合计200亿美元以上,也超过了构建城市群(圈)经济总量的理论门槛。三市目前正处于相互间吸引力、辐射力上升的阶段,具备形成紧密型城市经济圈的基本条件。

相互联系紧密。历史上,**、六安、巢湖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产业互补,经济相通。近年来,**的向心力不断增强,与六安、巢湖之间经济合作日益紧密,人流、物流、信息流流动加快,产业逐步融合,投资逐年增加,基础设施加快对接,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合作共赢已成为三市共识。

资源环境优良。水资源十分充沛,长江、淮河、巢湖和大别山五大水库可为生产、生活提供大量水源。矿产资源多样,已发现矿藏40余种,其中霍邱铁矿已探明储量168亿吨,远景储量20亿吨,位居全国第五。农业资源充足,六安是全国最大的羽绒集散地,是全省最大的林业基地。巢湖水产品产量位居全省第二,特种水产品产量全省第一。生态环境良好,宜居性较强。六安市境内大别山生态系统保护完好,**是部级园林城市,巢湖市拥湖临江,环境容量较大。

创新潜力较大。**科教资源比较集中,是除北京以外国家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多的城市,拥有中科院**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70多个,中国科技大学等各类高等学校50多所,拥有博士授权点138个,部级重点学科22个和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2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6%。

第二节发展环境

国际和国内经济增长拉动。当前,国内工业化步伐加快,自主创新日趋活跃,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经济增长处于上升周期。世界经济也处在稳定增长时期。内外需的持续扩大,为省会经济圈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加快实施。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定位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省会经济圈承担着引领**崛起的重任,能够获得国家政策支持。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加速升级,面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省会经济圈地处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方向,具备科技、土地、劳动力、农副产品和矿产品等资源优势及较高的环境容量,具有融入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并以此为平台向国内国际更大范围开放,推进经济国际化,实现更快发展。

但同时,省会经济圈建设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不高;区域对外开放度较低;南京、武汉等都市圈实力雄厚,区域竞争激烈;省会经济圈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受到资源环境约束,特别是巢湖生态环境压力很大;跨区域构建省会经济圈,还面临现行体制、机制等改革难题。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六安、巢湖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推动**、六安、巢湖一体化发展,走共建共享的发展道路,形成辐射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省会经济圈,使之成为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促进**奋力崛起。

构建省会经济圈重点把握以下要点:

——把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放在首位。在区域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类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增创区域竞争新优势。

——建立区域产业体系。按照集聚、集群要求,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

——增强**带动作用。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优势,以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为目标,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完善服务功能,促进**从集聚发展转向带动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围绕一体化进程,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消除要素流动壁垒,构建区域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利益共享、合作共赢。

第二节发展目标

努力把省会经济圈建设成为国内优势明显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生态型旅游度假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融入长三角,成为新欧亚大陆桥和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节点;成为联动沿江、沿淮城市群,引领**乃至中部崛起的战略增长极;建成全省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商贸、物流、金融、旅游、会展、信息中心;建成倚山临江抱湖、宜居宜业、创新型、生态型的和谐区域。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力争到**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占全省经济的比重由20**年的289%提高到4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万元,在2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其中,**城市人口接近4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0**年的175%提高到26%左右。

——联动发展新机制基本形成。联动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要素资源跨市配置、生态环境共同保护等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产业分工体系基本建立。区域产业发展壮大,分工科学合理,基本形成比较优势充分发挥、专业化协作、集群化布局的产业体系。

——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交通、水利、信息化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以**为中心的100公里范围内,基本形成覆盖主要城镇、产业集聚区、重要枢纽的“1小时通勤圈”。

——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密集区及一批功能组团加快建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合理。到**年,省会经济圈的城镇化水平达到55%。城乡协调互动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区域增长方式更加集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循环经济初具规模,绿色消费观念进一步树立,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巢湖污染治理取得实质性突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建成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生态示范区。

——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文化卫生和信息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第三节区域协调

加强省会经济圈与沿江城市群、沿淮城市群的分工与合作,促进**“一圈两群”三大板块之间互动发展。支持沿江城市群形成以长江及重要交通干线为主轴、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密集带和城市群,支持沿淮城市群成为亿吨煤炭基地、双千万千瓦火电基地、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地。

加强省会经济圈与南京都市圈、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等外部区域的竞争融合,成为接轨沪宁,融入长三角的先发区域,以及承东启西和长三角向西辐射的门户。

第二篇推进经济圈一体化进程

第三章推进区域城镇

体系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第一节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按照强化核心、发展两翼、带动纵深的思路,以城镇密集区、城镇密集带和城镇组团作为主体形态,构建省会经济圈“一核、两翼、七带、多组团”的区域空间总体布局。

形成城镇密集区。建设以**为核心,六安、巢湖为两翼的城镇密集区,使之成为经济圈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和一体化建设的先行区域。加强城镇密集区重大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与共建,加快区内重点城镇和产业园区建设,实现区域空间一体化发展。

拓展城镇产业密集带。以合巢芜、合六叶、合安、沿江城镇带及环巢湖生态经济带为主轴,以交通干线为依托,加强沿线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人口向城镇集聚、产业向园区集聚。以合淮蚌、合宁辅轴为纽带,联系、辐射沿线地区,形成产业密集带和集聚区。

推动功能组团建设。以强化城镇组团联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城镇功能提升、形成精品城镇为目标,大力推进三河—杭埠—同大、寿春—正阳、梅山—叶集—姚李、长丰水湖、含山、庐江等城镇组团建设。以支撑快速交通系统为目标,推动建设新桥机场、**高铁站、三市轻轨换乘站、**新港综合码头、派河港区、巢湖港巢城港区、郑蒲港区、六安港周集港区、临淮岗港区等交通枢纽性组团。以提升泛巢湖旅游品牌、增强旅游功能为目标,加强四顶山、紫蓬山、岱山湖、中庙、姥山岛、半汤、汤池、香泉、银屏山、天堂寨、石笋、皖西大裂谷、万佛湖等旅游组团建设。

第二节完善城镇功能结构

中心城市——**城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创新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

副中心城市——六安、巢湖城区。作为省会经济圈与皖江城镇带联系的重要节点,巢湖市建成省会经济圈的化学工业、建材及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供应、旅游休闲度假、劳务输出基地及**东向发展、水上交通的门户。作为省会经济圈西部重要门户,六安市建成省会经济圈的加工制造配套,冶金工业转移承接,农特产品生产供应,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劳务输出、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卫星城镇——店埠、寿县、庐江等14个县城和撮镇、三十铺、忠庙等33个重点小城镇,建成当地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

第三节加强城镇建设引导

**城区建设。大力推进“141”城市空间拓展战略(在**城镇密集区范围内构建一个主城、四个城市组团、一个滨湖新区的总体空间框架),加快形成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空间格局。加快推进现代化生态滨湖新区建设,打造省会经济圈的中央商务区。联手巢湖共同开发和保护滨湖地区。继续强化中心城区与肥东城区、肥西城区、长丰双墩地区以及周边其他乡镇的联系和分工协作,优化用地布局,加强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衔接,引导**各项功能向周边地区扩散和辐射。

六安城区建设。城镇空间向南、向东拓展,密切与**市的联系,拉近与**市的距离。积极利用区域交通设施带动城市建设拓展。加快城南、三十铺等沿交通线的城镇和产业园区建设步伐,促进312城镇密集带尽快形成。

巢湖城区建设。按照滨湖山水城市的基本定位和“一腹两翼、拥湖发展”的思路,建成现代中等城市,积极跨越合巢芜高速公路向东向北发展,建设巢湖新城。加强滨湖组团建设,打造巢湖新的城市亮点,建成知名的旅游度假中心。规划建设一批环湖人居、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组团,支撑和带动滨湖地区开发。

卫星城镇建设。加强与中心城区的协作关系,引导城镇沿轴线组团式发展,注重绿化景观、基础设施及生态廊道的保护协调。

合六巢一体化发展。协调**、六安、巢湖规划的空间布局,重点培育合芜高速公路、合六叶高速公路、宁西铁路、合芜铁路成为城镇密集带,推动合六巢一体化发展,实现省会经济圈与沿江、沿淮城市群的对接。鼓励三市利用结合部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试点进行多层次的对接。

第四节统筹城乡发展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挥地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构建城乡一体的市域空间体系、综合交通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社区服务体系、城乡管理体系等,促进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全省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示范。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认真抓好村庄布点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村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健全文化服务网络。加快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基层工作机制。

第四章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第一节促进工业集聚升级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以部级、省级开发区为重点,协调各类园区功能,明确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和招商引资重点,引导错位发展。鼓励开发区合作共建,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跨区域设立“共建园”,逐步形成层次递进、产业互补、特色各具的新格局。在合巢芜、合六叶、合安铜经济密集带和巢湖临江工业带、滨湖综合开发带,依托重点镇、交通干道,布局建设一批优势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

壮大区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乘用车、家用电器、电子信息、食品、精细化工及其他消费类的高中端产品,加快发展商用车、工程机械、电器设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新能源、新环保、新型材料及其他投资类的高中端产品。努力将汽车工业、机械装备制造工业、家用电器工业、化学及橡塑工业、食品工业、建材工业和冶金工业培育为省会经济圈的优势支柱工业。

专栏1:优势支柱工业发展重点

汽车及其零部件工业。支持**江汽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乘用车、商用车,积极开发节能环保和新型燃料汽车;鼓励六安、巢湖相关企业与整车厂加强协作配套,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提高整车本地配套率。

家用电器工业。大力发展大屏幕、多制式、画中画、高质量音质的各类彩色电视机及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功能全、容量大、无霜、无污染的电冰箱,全自动、滚筒式、自动烘干洗衣机,具有模糊逻辑、电脑遥控等功能的绿色空调器,功能新、装饰化、组合化的各类小家电。

机械装备制造工业。加快发展输变电设备、挖掘机、叉车、大型液压机、大型潜水泵和石化成套设备等优势产品,开发城市垃圾焚烧发电、粉尘及污水处理等环保设备和数控机床等精密设备,支持发展船舶、航天航空等大型制造企业的配套装备产品。

化学及橡塑工业。加快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精细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积极发展子午胎、工程塑料、型材、管材、薄膜、车用橡塑制品等产品,鼓励发展塑料合金材料等新型功能产品。

食品工业。大力发展各类有机酸、氨基酸、淀粉糖以及各类功能食品、方便食品,积极开展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冷鲜肉、熟肉精制品、乳制品等畜牧加工业。推广应用果蔬保鲜技术和“汁化”技术,大力发展果蔬深加工制品等。

建材工业。推动水泥企业跨部门、跨地区重组联合,建成一批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继续淘汰一批落后的小水泥企业。重点发展碳酸钙超细粉、硬性石膏、金刚石等新材料。着力提高膨胀剂、速凝剂等混凝土添加剂的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空心砌块、粉煤灰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逐步淘汰空心粘土砖等。

冶金工业。发挥庐江、霍邱的铁矿石资源优势和马钢**钢厂的生产优势,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发展低品位矿、深井矿采选技术,提高选矿回收率。积极延伸产业链,发展钢铁制品,提高附加值。

努力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充分利用区域科技资源优势,促进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技术及新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积极参与创新型产业市场分工,有选择地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环保产业等。同时,大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快纺织服装、建材、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步伐。

专栏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

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建设**部级软件产业基地。加快信息家电、软件和终端产品、汽车电子等产业基地建设,争取在数字化音视频、网络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等电子产品的发展上实现重点突破。

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大力发展有机酸、氨基酸和酶制剂、新型发酵技术、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基因工程多肽药物、生物技术疫苗及诊断试剂等生物质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生物燃料、生物乙烯、聚乳酸等产业。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低成本金属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新型催化剂,重量轻、强度高的特种纤维复合材料,陶瓷基、金属基、碳—碳复合材料,以及纳米材料等。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节能型建筑材料及其绿色制造技术。

加强产业分工合作。**市,重点发展汽车、机械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家电城、汽车城及国内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六安市,重点发展钢铁、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电力、医药化工等产业,建立工业立市的支撑体系。巢湖市,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建材及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做强高沟电线电缆、庐江磁性材料、富煌钢结构等产业集群,培育医药、生物质、电子信息等潜在优势产业。三市协作,以资本为纽带,坚持市场导向和互惠互利原则,鼓励**不具竞争优势的产业向周边转移,引导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和营销功能向中心城市集中。围绕产业链合作,充分发挥中心城市、骨干企业在构建产业链中的导向作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跨市、跨地区积极延伸产业链,重点在钢铁、汽车、机械、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加大**与六安、巢湖联合开发及上下游产业间协作的力度。

第二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发展都市型农业。依托中心城市经济、科技、信息和人才优势,优化整合区域内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特色精品农业、高科技设施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强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加快促进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力争到**年,基本建成多功能、都市型现代农业格局。

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优质弱筋小麦、优质水稻、高档棉、高油“双低”油菜、优质蚕茧、优质茶叶、城郊蔬菜、高山反季节蔬菜、安全肉奶蛋、特色水产品、皖西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提升生产加工水平,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农民收入。在**、六安、巢湖城郊地区建设蔬菜、肉禽蛋生产基地,保证满足**等省内大中城市的供应,着力开拓长三角地区大市场,不断推进生产的标准化、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专业化,力争每年建设1万亩的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到**年,在合六、合巢交通走廊沿线地区建立精品蔬菜、食用菌等生产基地。

专栏3:优质农产品基地

在六安市、长丰县等地建设优质弱筋小麦主产区;在庐江、无为、和县、居巢、含山5个县(区),建设优质水稻主产区;在无为、含山等地建设沿江高档棉主产区;在肥东、肥西、长丰、无为、庐江、和县、居巢区、含山、金安区、裕安区、霍邱、寿县、舒城县,建设“双低”油菜主产区;在金寨、霍山、舒城县,建设高山反季节蔬菜主产区;在金寨、霍山、肥西、裕安区、金安区等县(区),建设优质蚕茧主产区;在金寨、霍山、裕安区、金安区,建设优质茶叶主产区;在肥东北部,建设低油花生主产区;在无为、和县、肥东、长丰、肥西县,建设出口及棚室反季节蔬菜主产区;在肥西、长丰、肥东、金安区、裕安区、霍邱、寿县、舒城、居巢区、无为、庐江、和县、含山等地,建设优质安全猪禽肉主产区;在沿江、沿淮区域,建设优质水产品主产区。在霍山、金寨等地,建设皖西中药材主产区。

建立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在**、六安、巢湖建设一批交易规范、功能强大的现代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支持六安、巢湖优质农副产品进入**市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销售。建立三市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认证认可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

第三节联动发展服务业

构建商贸流通体系。优化商业布局,在**滨湖新区建设中央商务区,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到周边市、县和乡镇开设连锁店、加盟店,提高区域商业服务水平。在六安、巢湖市区建设精品化的市级商业中心、特色化的区级商业中心和功能化的居住区商业中心。在**东部、西南部、北部和西部(空港)建立四大物流园区,搭建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商贸物流三大平台,在六安和巢湖设立建材、农产品、工业消费品等分中心,完善圈内物流空间布局。

联合发展旅游业。发挥区域历史文化遗产丰富、重点文物景点众多的文化资源优势,建设“以**为中心,以巢湖、大别山为两翼”的泛巢湖部级旅游区,着力发展旅游业,延伸产业链,完善配套,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区域新的支柱产业。把**市的休闲度假、会展、园林、科教、文化、乡村、工业旅游与六安、巢湖的红色旅游、绿色旅游结合起来,吸收安庆、芜湖、淮南、滁州的主要旅游景点,连点成线,连线成网,把泛巢湖旅游圈打造成华东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和全国有影响的旅游目的地。

以绿色生态旅游为主线,休闲度假和健身游为主题,红色旅游为映衬,重点开发建设具有大别山特色的旅游基地和旅游观光带。以天堂寨为龙头,带动周围资源开发,加快发展大别山生态观光旅游;以万佛湖为重点开发六安水系休闲度假旅游。加强对“寿县古城”资源的保护,深度开发文化旅游产品。

努力提升**旅游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信息中心,突出休闲度假功能,重视乡村旅游在**旅游中的重要作用。依托高速公路和铁路尽快形成六安—**—滁州和**—巢湖—芜湖两条旅游发展轴。

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以三市优势文化资源为依托,加强文化资源整合,创新文化产业机制,重点组建经济圈内报业集团、出版发行集团、印务集团、演艺集团、影视集团,努力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省会经济圈的新兴支柱产业。适应新的需求,培育发展网络服务、数字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为重点,加快发展金融、咨询、会计、资产评估、项目策划、财务顾问、并购重组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商贸、市政公用事业等消费性服务业。

第五章统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构建快速交通体系

建设以**枢纽为中心,联系六安、巢湖主城区和三市重要功能区间的“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城际快速综合交通体系。

公路。加快建设区域高速公路网。建设各市外环线,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影响。加快国省道的改造步伐,提高省会经济圈城市间、城镇间的公路等级。依托**主城区建立“1小时通勤圈”,依托六安、巢湖主城区建立“半小时通勤圈”,实现区域交通网络同城化。

铁路。加快**枢纽为中心的快速铁路建设,增强既有铁路及枢纽运输能力,提升省会经济圈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地位。研究建设连接各市市区、重要交通设施、周边主要县城及工业园区轨道交通系统。近期重点建设**市轻轨系统。

航空。加快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省会干线机场及省内航空运输的枢纽机场。建设新机场与三市便捷的连接通道,充分发挥机场的辐射带动效应。

航运。加快合裕线、派河、杭埠河、兆西河航道的整治步伐,提升航道等级,打造合六巢三市通江“黄金水道”。提升**港、巢湖港、六安港港口功能,提高运输能力。积极推进航道网络化、港口专业化、支持保障高效化、营运船舶标准化进程。

公交。建立快速公交系统,构筑城际间舒适便捷的高速通道,实现公交IC卡区域内城市通用。

专栏4:综合交通规划项目

高速公路。建设徐州—福州、蚌埠—黄山、济宁—祁门、商丘—景德镇高速公路四条纵向道路,及沪陕(合六叶)、扬州—武汉(江北运输通道)两条横向高速公路。同时构建区域性高速公路,使合铜黄、合淮阜、合巢马、合安、合武与已存在的合巢芜构成六条区域性高速公路。

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网。扩容改造、提升312国道合六段、合安路、巢宁、2**国道舒城至**段。改造S1**合马路合撮段、G2**合安路合派段。

快速连接线。在建设环巢湖旅游景观大道、**滨湖新区主干道路网的同时,注重与巢湖外环线实现连接。建设巢湖—**—新桥机场、六安—新桥机场的快速联接线,提升六安城区到合六叶高速的快速连接线等级,完善六安开发区与合六叶高速公路的连接线,建设六安市窑岗嘴大桥,六安市西环线及与阜六高速的连接线。

乡村公路。重点提升一批事关合六巢三市对接的县乡公路等级,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

跨江通道及联接线。建设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贯通**—巢湖—马鞍山—南京禄口机场;建设安庆长江铁路大桥,贯通沿江城际客运铁路,联通合九和铜九铁路;建设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贯通庐江一铜陵铁路,联通**—巢湖—铜陵—黄山高速公路;建设望东长江公路大桥,贯通济南—广州国家高速公路;建设芜湖长江公路二桥,连接无为—繁昌公路。

铁路线。建设**—南京、**—武汉、**—黄山及合淮蚌快速铁路。建设矿产资源输送通道阜阳—六安—庐江—铜陵铁路线。改造合九线,加快淮南铁路电气化改造。建设连接港口的铁路集、疏、运通道。

城际客运轨道系统。适时启动建设**—淮南、**—六安、**—巢湖延伸到芜湖的客运城轨交通线。

铁路站场。建设形成以**东站为编解系统,以**站、**西站为客运系统,以**北站为货运系统的枢纽格局,在**市包河区淝河镇建设高速铁路站场,同时建设好六安站和巢湖站。

航空枢纽建设。以新桥机场为枢纽,建设与三市之间的快速连接线。

航道及港口。加快合裕线航道整治和裕溪口、巢湖复线船闸工程建设。重点建设巢湖港巢城港区、和县郑蒲万吨级深水港区、无为土桥深水港区、**港综合码头、派河港区、六安港周集港区、临淮岗港区。

第二节增强供水节水能力

加快供水水厂建设。**“141”战略范围内的城镇纳入**市统一供水。扩建**市五水厂,新建六水厂和七水厂。六安市扩建二水厂,新建三水厂。巢湖市扩建二水厂,实施长江饮用水源工程。重点城镇设置1个供水水厂,引导城镇自来水系统向周边农村延伸。**与六安共建供水公司,直供**市及沿途乡镇。到**年,三市中心城区和市域重点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水质100%达标。

加强区域水源地保护。三市加强合作,重点保护主要水源地大别山水库、巢湖以及淠河总干渠、大房郢水库、董铺水库等。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治理南淝河、十五里河、塘西河等河湖。加强面源污染控制和点源治理,削减入湖、入河污染负荷。治理内源污染。

实施区域重大供水工程。统筹“引江济巢”和大别山优质水源,优化配置,合理供水。积极推进引江济巢工程,建设巢湖城市第二水源地工程,加快实施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积极研究建设大别山水库到**的输水管道,保障**市用水清洁安全。

建设区域节水型社会。大力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积极推进城镇生活节水,切实转变水资源粗放利用方式。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抑制用水过快增长,实现省会经济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三节加强污水处理

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重点改扩建现有污水处理厂,新建一批污水处理厂及若干座小型污水处理厂,对南淝河、十五里河等河流实施截污处理;市域重点城镇和其他乡镇,逐步完善污水排放和处理系统,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与中心城区邻近地区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在三市相邻地区实现污水处理设施的共建共享。到**年,城市集中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处理深度为二级;工业废水全部达标排放。

加强污水收集排放管理。改造直排式合流系统为截流式分流系统,完善分流不彻底的管网,新开发地区全部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实现生活污水由城市污水系统集中收集处理,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废水。结合污水处理设施和堤防建设,优化整治城市现有取、排水口。

专栏5: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

巢湖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半汤新区污水处理厂、六安市城东污水处理厂、六安城北污水处理厂、十五里河综合治理与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蔡田铺污水处理系统(一期)、肥西县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经济开发区韦郢(龚响塘)污水处理厂、**市望塘污水处理厂(二期)、王小郢污水处理厂出水(再生水)回用、巢湖市城北污水处理厂、庐江县污水处理厂、含山县污水处理厂、和县污水处理厂一期、舒城县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

第四节提高防洪排涝标准

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完成**全国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安全体系建设,加快六安、巢湖防洪工程实施进程,适时修订巢湖流域防洪规划,开展县城防洪工程建设。**城区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六安、巢湖城区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县城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

加强内河及洼地整治。加强对滁河、淠河、史河、得胜河、牛屯河、汲河、丰乐河等主要内河及洼地治理,疏竣河道,加高河堤。加快推进万亩大圩综合达标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排涝泵站,基本完成大型泵站更新改造,提高防洪标准。

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龙河口、梅山、响洪甸等大型水库加固任务,全面开展中型水库加固,加快开展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基本消除病险水库的安全隐患。

开展山洪泥石流防治。在大别山区结合水土保持加强生态建设,通过风险管理、灾害治理和加强预警预报,逐步完善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治体系。

第五节保障能源供给

保障电力供给。加强电网建设,增强电力电量输入输出能力,建成500KV西通道,联接500KV六安、**、巢湖变电站,形成环网。继续建设和完善区域220KV供电网络,实现分层分区供电。建成**电厂五期、华能巢湖电厂,适时扩建区域内发电企业,扩大装机规模。

保障石油、天然气供应。积极争取国家石油管道和石油战略储备在区域内新增布点。延伸天然气管道至区域内主要市县。大力推进天然气利用工程,使天然气向采暖、汽车燃料等领域推广,实现开发利用多样化。

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继续兴建一批热电联产和综合利用项目,积极推进秸秆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示范工程,继续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和规模养殖小区相配套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加强小水电、薪炭林等农村能源工作。

第六节加快信息化建设

率先建成“数字省会经济圈”,构建与长三角对接的信息平台。对三市现有网络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优化网络布局,提高网络覆盖率和传输能力。以**为中心,统筹规划区域内各类基础信息网络,完善区域内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专用信息网络,建成区域性电子政务网络交换主节点,并与六安、巢湖电子政务网络共同构成区域电子政务核心平台,实现域内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的互联互通;加快推动区域内电信网、广电网、计算机网的三网融合。到**年,区域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250万户,城乡宽带接入网覆盖率达80%,取消或者降低漫游费用,积极争取实现固定电话统一区号。

第六章推动要素市场共建共享

第一节建设区域性金融市场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围绕**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引导驻皖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地方金融机构总部在滨湖新区布点聚集,开办和设置营业机构。培育**跨区域的金融服务功能,发挥其对金融资源和其他市场要素的聚集、辐射和服务功能,满足省会经济圈金融服务需求。力争到**年,使**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稳健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鼓励三市地方金融机构通过相互参股、并购等方式加强战略合作,培育区域性金融控股集团和产权交易机构。支持徽商银行加快在三市设立分支机构,发挥省信用担保集团对区域内各类担保机构地资金和信用支持。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积极推动组建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农村新型金融机构。

推动“金融同城”。构建区域金融服务公共平台,推进跨区域电子货币支付系统和即时兑付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三市信贷投放、票据处理、资金清算、外汇买卖等金融业务网上协同办理。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建立三市政府与金融机构信息交流、重点事项协调机制。搭建银企沟通与对接平台。加快经济圈内信用体系建设,依法规范市场主体信用行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加强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加大失信惩戒和逃废债务惩处力度,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加强行业监管和自律。

第二节构建区域技术市场

建设区域技术交易中心。**市牵头组建区域性技术交易中心,积极开展科技成果、技术开发与推广、专利技术推广和转化应用、实用技术和科技知识培训、技术产权交易等活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向六安和巢湖转移,形成跨区域的技术转移协作网络。

发展技术市场中介机构。建立健全常设技术市场、技术交易机构、技术产权交易机构、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开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评估机构等技术市场协作服务体系,促进技术市场规范发展。

第三节建设区域人力资源市场

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改造提升现有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区域人力资源市场合作,建设区域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和高级人才数据库,扩大联网规模,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人力资源区域共享和优化配置。强化劳动人事服务,完善职业介绍、职业技能鉴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保障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主体的合法权益。

优化人力资源流动环境。清除区域人力资源流动中的各种壁垒,畅通人力资源跨部门、跨地区流动渠道,实现专业技术人才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建立科学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对科技人员的股权激励、职称评定、成果奖励、知识产权保护和政府津贴等政策措施,吸引圈外优秀科技人才加盟省会经济圈。

第七章加强区域环境保护及合作

第一节共同加强污染防治

统筹区域水环境保护。制定实施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建立合作机制,开展全流域联合环境治理。共同制定统一的行业排放标准,严格控制重污染行业发展,坚决关停污染严重的小企业,确保工业达标排放并逐步提高其标准。减少生活污染排放,加强巢湖治污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引江济巢工作,改善巢湖水质。在区域主导风向上共建生态走廊,在巢湖沿岸建设环湖生态廊道、湿地公园,发挥巢湖水体景观和旅游价值。加强六安五大水库水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

统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推进天然气利用、集中供热等工程,淘汰燃煤锅炉。在区域内划定煤、重油、渣油、石油焦等高污染燃料的禁燃区,禁止建设使用高污染燃料项目。实行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逐步实现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区域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

控制区域固体废物污染。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完善城市垃圾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强化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综合处置工业固体废物。

第二节优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严格执行环境准入与淘汰制度。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要求。制定皖西生态屏障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重要河流两岸项目落户的环保门槛。严禁布局有污染隐患的工业企业,防止有重大环境风险的项目进入。污染物排放总量未达标地区新上项目,必须通过关停治理污染源置换排污指标。对与环境保护要求不相适应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实行关、停、并、转、迁。对规模不大、污染严重的企业以及落后的生产能力,实行强制淘汰。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抓好冶金、建材、化工、火电、造纸、医药等关键行业清洁生产,培育一批废物综合利用、污染物低排放或零排放的环境友好型企业。新建工业项目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使企业生产过程中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产品生态设计。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推动循环经济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在冶金、煤炭、化工、电力、建材、轻工等工业行业、工业园区及生态农业区域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力争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重点行业、工业和农业园区、企业集群。

专栏6:生态建设重点项目

重大生态环境共保。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大别山生态保育工程、城市饮用水源保护与建设工程、区域重大生态廊道控制工程。

垃圾与废物处理。**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巢湖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厂、**市生活垃圾焚烧热电厂、巢湖市生活垃圾焚烧热电厂、庐江县垃圾卫生填埋场、含山县垃圾卫生填埋场等。

工业污染治理。**海丰精细化工、氯碱集团清洁生产及污染治理,马钢**分公司、**四方化工集团、无为焦化厂、巢湖嘉泰化工清洁生产及污染综合治理,**永顺纸业、巢湖皖维集团污染综合治理,**金钟纸业污水综合治理等一批工业污染治理工程。

第三节加强环境保护合作

协同环境空间管治和监管。对生态敏感区、城市水源涵养地、滞洪区、省级以上重点文物遗址、地质灾害易发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矿产资源埋藏区等实施空间管治,禁止在管治范围内进行有损环境和资源的各种活动。建立三市规划、国土、农林、环保、交通、水利等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加强环境执法合作。统一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坚持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建立环境执法协商、通报机制和环保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篇打造公共服务平台

第八章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抓住**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重大机遇,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不断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型经济圈,使省会经济圈成为全国的创新成果密集区。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带动作用,鼓励六安、巢湖以多种方式互动,开展科技合作与协作,共同组织实施巢湖污染治理等重大科技项目,共享科技资源。重点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与长三角科技公共平台的对接。重点围绕优势行业的关键技术、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应用,建立一批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在区域设立研发中心。

增强**科技辐射能力。共同研究制定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促进**科技成果向六安、巢湖转移。在六安、巢湖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基地,主动承接**技术成果转移。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推广**市“农业专家大院”和六安市“科技特派员”经验,为省会经济圈农业科技发展引进专家、推广技术、培训人才。

第九章优化配置区域教育资源

鼓励高等教育跨市合作和发展。支持在肥高校到六安、巢湖设立分支机构,促进**高校的优秀教师对六安、巢湖进行支教和交流,鼓励三市间教育互助,推动区域教育资源合理分布。采取多种模式,促进中国科技大学、**工业大学、**大学与**学院、皖西学院、巢湖学院等加强合作,形成省会经济圈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高等教育网络。

加快区域人才和劳动力培养。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协调三市人才培养规划,依托区域高等院校,大力开展学历教育。面向经济圈产业特点,着眼服务于区域内企业,以技师、高级技师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加强区域内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培训。

第十章提高区域文化卫生服务水平

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加强对环巢湖文化的研究,编制环巢湖文化发展规划,发掘环巢湖历史、地理、考古、文化、民俗等方面文化内涵,形成文献发掘整理、学术研究专著、文学创作、影视剧、影视专题片等文化产品,打造省会经济圈文化独特的文化品牌,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加强区域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剧院、博物馆、体育馆等文化设施,每个县按统一标准,建设完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每个乡镇建设一个综合文化站,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主干、覆盖全区域的文化设施体系。

建立区域卫生服务体系。以现有大型综合性医院为主体,合理规划医疗机构的功能、层次和布局,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城市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区域卫生保障水平,逐步形成与经济圈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率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鼓励组建跨市的医疗服务集团,支持**知名医疗机构在六安、巢湖设立分支机构,促进大中型综合医院医务人才支援农村县、乡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医院。

第十一章加强区域就业

服务和社会保障进一步强化就业服务职能,促进就业服务的均等化。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建立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做好公益性、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就业培训和信息服务,建立面向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

适应区域内劳动力异地转移就业的需要,推行三市社保信息系统联网,建立统一的区域内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数据库,促进三市间社保制度协调配合和社保关系无缝转移、接续,逐步实现区域参保人员社保关系跨市流动的网上确认和转移。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加快实现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水平,消除进城务工人员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的歧视。逐步统一三市医疗卡。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就业及失业登记制度。逐步建立与三市发展水平相匹配、关系转移较顺畅、便于各类从业人员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与管理服务体系。

第十二章提升区域信息化服务水平

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建设**区域性电子政务核心平台,实现与六安、巢湖电子政务联网,共同构成经济圈电子政务核心平台,实现区域内政府部门及单位横向网、纵向网的互联互通。

提升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加快建设区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提升电子商务在农业、工业、商业等领域的应用水平,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地域辐射能力的电子商务平台,逐步建成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数字化管理物流配送中心。

推进社会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区域社会公共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加大省会经济圈内“城市一卡通”工程的推广力度,在金融、科教、商业、交通、医疗、社保等行业广泛使用IC卡,并在圈内率先联网,向一卡多用方向发展。

专栏7:近期重点实施的八大工程

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大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力度,加强面源污染防治,适时引江济巢,增大湖水稀释自净能力,修复巢湖生态系统,开辟城市第二水源,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做好水资源预警监测,努力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

滨湖地区综合开发工程:以环湖大道建设为契机,加快滨湖观光度假区、生态保育区、城市综合功能区、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努力将滨湖地区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以生态旅游、和谐人居、新型产业、环保城市为特色的综合开发区。

省会经济圈快速交通工程:以城际快速交通系统建设为重点,加强运输组织和管理,全面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增强快捷便利性,尽快形成省会经济圈“1小时通勤圈”。

开发区一体化建设工程。推进区域内各类园区建立全面合作同盟机制、稀缺要素资源共享机制、优势产业分工机制和对外招商引资协作机制,加快圈内开发区的一体化进程。

泛巢湖旅游开发工程:加快区域旅游联动步伐,建成以**为中心,以巢湖、大别山为依托,两小时高速路程为半径,共同构建泛巢湖部级旅游区。

大别山生态保育工程:继续实施封山育林,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皖西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形成有特色的大别山生态经济圈。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力推进引江济淮、引江济巢工程,加快实施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强水资源保护,实现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

区域信息一体化建设工程:合理配置和共享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物流交通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社会信用信息化、公共信息资源建设、“一卡通”和旅游信息化八大工程。

第四篇政策措施

第十三章建立区域合作协调体系

第一节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成立省会经济圈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省政府牵头,三市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参加,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经济圈发展规划,研究、协调经济圈重大政策和建设问题。借鉴长三角“研究决策—确定专题—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在三市充分商讨的基础上,由领导小组确定当年工作重点。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若干专题,组织三市和有关专家进行研究,提出实施方案,并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实施。

建立三市联席会议制度。三市定期举办党政领导联席会议,研究构建省会经济圈的重大问题,协调解决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定期召开三市政府部门专题联席会议,协调区域经济合作中操作层面的问题,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主体”的全方位合作机制。

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区域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专家和企业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区域发展协商与协调。

建立统计考核制度。设立省会经济圈统计指标体系,按年度统计分析报告。在分别考核三市的基础上,对经济圈一体化进程和整体竞争力提升进行年度评价分析,提出评价分析报告。

构建利益共享机制。研究提出区域产值、税收分成和环保容量调剂补偿政策,促进产业的集中和集聚。大型跨区域盈利性项目,鼓励采取联合共建、股份制运作、利益分享的方式建设。大型跨区域公益性项目,可按不同行政区域受益程度的大小确定出资比例建设。

研究主体功能分区。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原则,结合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积极研究省会经济圈主体功能分区。

第二节打造共同对外平台

共建对外招商引资平台。推动省会经济圈整体对外招商。建立招商引资利益分配等协调机制,联合出台招商引资政策。按产业分工和开发区建设导向,协调招商引资工作,避免区域内部恶性竞争。在三市关联度大、协作效应强的领域,联合开展组团招商。

共创“省会经济圈”品牌。加强对外宣传推介,共同宣传省会经济圈政策环境优势,开展以“省会经济圈”为主体的经济文化活动,在文化、旅游、生态、科教等领域,策划一批有省会经济圈特色的标志性项目。建立省会经济圈门户网站。争取国内外对省会经济圈的关注,扩大省会经济圈的影响力。

共建高效政府服务体制。在政府职能转变中加强为经济圈建设的服务意识,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打破行政区划对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障碍。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的透明度,清理政府审批事项,减化审批程序,建立快速审批通道。在用地、税费、劳动、社会保障、行政审批等方面,三市政策协调一致。

第十四章建立健全区域

发展政策体系

第一节产业促进政策

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对投资主体跨行政区的横向经济联合、投资或产业转移等经济活动,相关城市可按投资比例共同分享产值、销售收入和税收。对区域内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名牌企业、高科技企业的重组、联合,财政给予一定的贴息支持。打破银行贷款发放的地域限制,推动各银行开展异地贷款业务。采取财政出资、吸纳社会资本入股等方式,设立各种商业化的产业投资基金,对区域重点产业发展加以扶持和引导。协调、统一三市财政对外来投资的补贴和优惠政策,防止恶性竞争。

统一产业准入政策。凡是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都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都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并放宽股权比例限制等方面的条件;凡是符合区域鼓励的产业门类,不分内资外资和所有制形式,都享受政策优惠。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的落后产能。

促进服务业开放政策。区域内各类服务业企业登记注册时,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的有关规定外,其他前置性审批事项一律取消。鼓励和允许国内外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等方式进入省会经济圈的金融、物流、商贸、文化、教育、信息、会展、旅游等服务领域。允许投资人以商标、品牌、技术、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出资组建文化企业,作价入股占注册资本的比例可达到40%。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发行、体育经营等文化企业,并享受国有企业同等待遇。三市出资设立省会经济圈现代服务业发展基金,支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发展公共平台等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

第二节城镇化促进政策

鼓励人口异地城镇化。改革户籍制度,建立更具弹性、有利于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人口管理制度。尽快实现以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户籍管理。

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对临时进城务工人员,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的政策,在劳动报酬、劳动时间、法定假日和安全保护等方面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努力创造条件使之逐步转为城市居民,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支持转为城市居民,城市政府负责提供相关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和最低生活保障。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

多渠道扩大城镇人口就业。配合重大企业的布局和选址,建设具有综合功能的服务产业,提高城镇化水平。注重对各种类型和层次人才的培养,在区域内形成较完善的劳动力结构。

开展城乡统筹试点。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探索开展城乡统筹试点,深化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及其相关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教育、土地等制度,缩小城乡差别,促进试点地区率先统筹发展。

第三节交通促进政策

统筹区域交通建设。打破行政障碍,消除边界交通瓶颈,统筹规划,加快建设区域快速交通系统。对急需建设而又缺乏投资主体的公路,采取建立统一的融资平台或实行省和区域共建等方式进行建设。减少或外移区域内各市交界处公路、桥梁收费站,推进无障碍交通,实行区域道路、桥梁收费的一体化。采用公司制改革合裕内河航道管理体制,统一管理权限。

实现交通信息系统联网。统一三市交通运输单证、票证和收费卡等系统,促进三市交通运输信息系统标准化、一体化;统一圈内售票系统,实现异地购票本地上车、本地购票异地上车;及时在经济圈内各种交通信息。共同设立客运联系热线电话,相互提供列车、汽车运行班次等信息,互播客运班次。

建设区域公交系统。促进城际快速公交的开通,鼓励城市公交充分向周边其他地区延伸,实现区域公交“一卡通”。制定相互衔接、相互统一的公交运输价格政策和各类规章。

第四节市场统一促进政策

商品市场政策。统一市场监管规则,消除地方保护,促进区域商品市场健康发展。加强区域内知名商标保护,制定三市商品质量互认等政策,推进商品市场对接。完善区域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网络体系,降低商品流动与交易成本,推动商品市场一体化。

金融市场政策。加快区域金融一体化步伐,推进通存通兑和银行卡同城化,逐步开通同城票据交换和清算业务、异地贷款和保险业务。壮大区域内资金同业拆借市场和外汇调剂市场。完善和推广兴泰控股集团金融资产管理新模式,逐步将其建成省会经济圈金融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支持国元证券、徽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区域内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建立由三市政府出资启动、吸纳社会资金参股或控股、具有法人资格的共同担保基金。

技术市场政策。鼓励区域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技术开发、转让、联合与协作。积极推进**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型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试点工作。研究建立区域技术创新扶持基金,支持区域内创新企业发展。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引导孵化器将种子企业、科技成果优先在区域内转移扩散。

人力资源市场政策。开展区域教育培训合作,建立区域内职业培训资格证书互认体系,推行高级人才工作居住证制度。采取调动、聘用、兼职、停薪留职等人才柔性流动形式,鼓励高层次人才异地工作。支持三市互设人力资源市场分支机构,推行互为,开展人力资源中介服务。采取自愿组合、对等互派的方式,推进三市公务员交流。

第五节生态补偿政策

生态基金补偿。依据生态保护的责任关系开辟融资渠道,建立由政府资金、社会资金构成的区域生态补偿基金,对区域内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功能而付出代价的地区、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补偿,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的规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

上下游协议补偿。围绕巢湖治理与保护,采用流域水质水量协议模式,鼓励上下游自由协商,建立上下游之间的环境责任协议制度。上游在没有达标排放或造成污染的情况下要给予下游补偿或赔偿;下游在上游达标排放的情况下,对超额部分予以补偿。

项目投资补偿。在大别山区水库上游水源涵养、巢湖上游面源污染防治、小流域综合治理、城镇污水处理等项目中,生态受益地应配套相当数量的资金,推进区域生态资源共享。

对口帮扶补偿。鼓励区域相对发达地区实施以消除欠发达地区贫困为目标的“扶贫致富”活动,广泛开展对口协作,促进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稳定、加强生态屏障功能。

其他形式补偿。对因开发利用生态资源而损害生态功能、责任清晰明确的单位和个人,直接征收生态补偿费。逐步建立生态受益地、或破坏地向生态施益地或受损地进行财政转移支付补偿、智力补偿等制度。研究建立排污权交易等市场环保机制。

第六节土地利用政策

强化土地资源管理。从严从紧控制耕地占用的总量和速度,严格控制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推广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挂钩制度,强化耕地的占补平衡管理,逐步做到耕地的先补后占。建立耕地储备制度。

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用地定额指标,提高土地的投资强度。加强村镇土地整理,促进农村居民点用地相对集中。按照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保障重大项目用地,推进重大项目用地计划和占补平衡区域统筹,支持三市采取按市场价跨市买复耕指标,对开发区跨区域共建或“飞地”建设,按税收分成、利益共享原则,推动跨市土地合作开发。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多渠道、多途径拓展建设用地来源,用好用活土地整理折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设用地置换等新政策。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容积率和建设高度。鼓励企业建造多层厂房和使用标准工业厂房,节约用地空间。制定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政策,防止土地闲置和浪费。

强化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土地一级市场,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土地保护和合理利用。遵循三市城市总体规划,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控制土地投放量,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实现中心城市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发展重点小城镇,推进迁村并点,逐步减少乡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第十五章规划实施

协调机制。由领导小组牵头,建立三市和省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推进规划实施的协调机制,分解落实规划实施中的任务,推进和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衔接机制。有关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规划要主动与省会经济圈规划进行衔接。有关地区或部门编制的、涉及省会经济圈规划内容的规划,也要进行衔接。

评估制度。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规划编制部门要对规划实施情况适时进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重大事项报省政府。三市及相关部门也要跟踪分析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向规划编制部门反馈意见。

修订制度。经评估或其他原因需对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进行修订时,由规划编制部门组织修订,需要报批、颁布的要履行报批、颁布手续。涉及其他相关规划发展方向等内容有重大变化的,相关规划应做出相应调整。

后续篇推动淮南等周边地区融入省会经济圈

本规划按照省第八次党代会和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规划范围进行编制。在规划编制后期,淮南、桐城等周边地区要求融入省会经济圈的意向十分迫切,并且采取了主动融入的举措。淮南市与**市在20**年底签订了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提出融入省会经济圈,实施合淮同城化发展战略。桐城市经安庆市政府同意,正式提出要求加入省会经济圈。根据经济圈理论,考虑**市的经济总量、与周边地区便捷的时空距离以及密切的经济联系,周边地区具备了融入省会经济圈的基本条件。省会经济圈的形成是一个开放、动态过程,主要依靠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以**为中心,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周边地区主动融入,特别是淮南市的融入有利于省会经济圈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有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有利于省会经济圈的加快形成和发展。目前淮南市融入省会经济圈的思路已经比较清晰,可以在省会经济圈规划实施过程中同时推进。

推进合淮城市整体规划。重点推进合淮工业走廊规划,交通、能源、城乡一体化、生态保护等规划的制定。

加快城际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际公交、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无缝对接,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

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利用淮南煤炭资源和**科技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共同构建充分发挥资源特别是能源优势的产业群。推进两市重点企业直供电、直供煤。充分利用淮南瓦斯气,作为**补充气源。推进**市教育、科技资源为淮南发展提供支持。

推进合淮产业集聚。建设合淮工业走廊,设立两市合作开发的产业集聚区,共同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构建共同资本市场。探索服务制度、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服务产品的创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推进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的构建。加强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区域性资本市场合作。开辟融资新渠道,探索创立区域产业发展基金,为推动两地重点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加快市场和现代物流基地建设。建立无障碍市场流转机制。加强现代物流发展,实现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结合,不断增强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

推动科技和人才合作。加强科研院所之间及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协作。促进技能认证等制度的对接。建立共同的人才市场,共同组织实施人才培训计划。

建设信息平台。整合信息资源,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公共信息平台。积极实施通信同城化。

经济圈范文篇10

一、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

自秦朝置县以来,四川就开始形成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体系。在封建王朝“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大势之下,加上巴蜀地区位于西部边陲,“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交通状况,四川县域经济产业底子单薄、质量不高、数量不多,整体商品交换意识不强,发展不及沿海地区。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县域经济迎来了三次跨越式发展。第一次是1950年土地改革,四川各县乡农民获得土地和农业生产资料。到1952年,四川粮食产量超解放前最高年产粮20%左右。1952~1958年之间,四川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6%左右,县一级经济占据四川经济主体地位。第二次是1978年改革开放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川以农业农村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又一次得到跨越式发展。第三次是近十几年来四川县域经济加速发展。2021年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的县(市、区)有125个,占四川县域地区总数68.3%,比2012年增加40个,其中超千亿元的有11个,比2016年增加8个。此外,西昌和简阳跻身全国县域百强,10个区(包括:成都市武侯区、双流区、龙泉驿区、金牛区、青羊区、锦江区、郫都区、成华区,宜宾市翠屏区,绵阳市涪城区)被评为全国百强区。

二、当前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不科学

四川不少县域地区尝试给县域经济构建一个具有普遍化发展的模式,嫁接一些看起来十分光鲜的“他山之木”,发展规划不科学。这些年,四川部分县域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开发利用好优势和特色资源,一味追求所谓“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大兴“仿古造城”,斥巨资修建豪华酒店,打造地标建筑,所造“古镇”“名城”“景区”千篇一律、毫无特色,既留不住游客,又不足以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二)专业化程度不够高

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其所辖每个县根据自身资源要素优势和特色,都做出各自产业的金字招牌,比如吴桥县“减速机”、青县“红木家具和化妆刷”、海兴县“不锈钢餐具”等。而四川像宜宾“酒都”、泸州“酒城”之类具有产业专业性和区域经济特色性的县域地区还不够多,大多数县(市、区)精准定位不显著,专业化程度不够高,产品缺乏特色,上下游产业链不通畅,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

(三)产业同质化现象较重

四川县域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同质化较为突出。从2010年开始四川花椒种植面积逐年增长,2020年达到500余万亩,居全国首位,其中,300多万亩是青花椒,占总面积66.7%,范围涵盖全省21个市(州)、144个县。然而,从全国来看,花椒种植面积也在大幅增大。比如,四川周边陕甘渝黔滇五省市政府帮扶资金很大部分投入到花椒生产,且花椒收购价格2020年已至保本红线。四川传统花椒种植业大部分种植青花椒,如果没有很好与机械采摘、冷藏保鲜、储存运输、深度加工配套,就是一个低效高风险产业。随着市场饱和度升高,“产大于销、椒贱伤农”的风险逐渐凸显。

(四)发挥“市带县”作用不足

县域地区是我国行政区划的一个基本单元,不但负责经济的组织和发展,还涉及公共管理事务的管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等。这就需要一定的公共财力保障和外部注入“造血”能力的支持,通过优化行政区划以及建立和完善区域性产业政策,加大“市带县”“科研院校人才支县”等机制的杠杆作用,否则不太可能凭借有限资源和条件实施积极产业政策,推进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五)跨地区联合协作有待加强

四川随着改革开放在80年代中期曾一度率先融入“西南四省区五方经济协调会”,牵头组织“川渝黔毗邻11县经济联合协作会”,每年由成员县轮流牵头举办“毗邻地区经济协作年会”,研讨打破毗邻地区贸易封锁,协调主要农产品收购政策和价格无序竞争,共享文化旅游市场资源,交流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教训,促进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现在川渝各地在经济、文化、社会方面仍保留必要交流与合作,但类似“川渝黔毗邻11县经济联合协作会”的组织和相关活动已经减少。

三、推动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路径和对策

(一)谋划上科学长远

第一,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谋划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策略。把握推动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契合点,消除行政体制障碍,加强与重庆毗邻地区联手协同。贯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市带县”的作用,助推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贯彻“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严抓生态环境共同防治。四川长江沿线发展县域经济,务必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特别是攀枝花、宜宾、泸州所辖各县域地区充分利用港口优势,注重挖掘临港经济效能,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港口优势,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第三,根据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加快优化四川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逐渐转变三次产业贡献地区生产总值比例顺序由“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三二一”,这是现代社会产业经济发展演变必然趋势。根据重庆毗邻地区产业发展情况,错位调整结构,增强四川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第四,科学合理规划,研究擘画发展蓝图。四川县域经济发展应从历史沿革入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充分利用好特别是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所辖各县域地区的生态、自然、红色资源,重点做好保护和发掘,切实把三类特色资源转化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增加当地居民收入的优势。

(二)发展上扬长补短

首先,形成“内外合力”推动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对内全面激发内生动力,逐渐实现由“点状聚集”向“面状辐射”演变,促进四川各县域地区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四川县域经济发展较好县(市),比如彭州、南部、三台等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成都平原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南经济区重点培育四川县域经济强县,比如仁寿、大竹、泸县等,围绕都市、服务都市找准定位,把握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主轴的机遇,成为重要节点城市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和攀西经济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对外深入加强与东部地区战略合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东西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充分学习东部地区发展思路、管理模式以及技术,以东西部结对发展为契机,助推“浙江对口帮扶四川68个县”成势见效,把东部地区人才、技术、资本、管理等与四川县域地区土地、劳动力等优势资源综合利用起来。重点推动合作产业园建设,根据市场规律,提升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势能,实现当地居民就近就地就业,以此增加收入、创造更多的财富。其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为指导,通过调整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重点推进川渝高竹新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遂宁潼南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等交通融合发展试点,优化四川县域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都市圈为主体,发展主轴和县域地区相互促进的区域发展模式,推动四川各县域地区集群发展。二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沿主要交通线集聚产业发展乐至、安岳、隆昌等县域地区,形成经济发展主轴线,进而扩大周边辐射范围,促进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后,升级四川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一是成都、绵阳所辖及周边各县域地区抓住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的机遇,借助当下产业集群优势以及现代制造业演进趋势,运用AI、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科学完善产业布局。二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主轴上眉山、乐山、资阳等所辖县域地区立足发挥独特文旅资源,推动文旅产业实现优质提档;达州、广安、遂宁、内江、泸州所辖各县域地区与重庆毗邻地区加强融合发展;四川省内长江重要支流———沱江,沿江包括绵竹、金堂、富顺等县域地区,长江沿江包括攀枝花、宜宾、泸州,以及成都(双流)空铁国际联运港当地和周边各县域地区,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和扩宽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先机,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三是远离成都都市圈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主轴的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所辖各县域地区,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夯实现代农业根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合理布局,提升现代农业功能定位,推动康养、旅游、农业融合发展;位于成都都市圈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主轴农业发展较好的各县域地区依托当地及周边地区丰富的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以食品加工业和种养业为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农村城镇化水平,促进成渝地区城乡融合发展。

(三)政策上保障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