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林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19:44:18

经济林

经济林范文篇1

全县经济林的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黔西南州中部,是滇、黔、桂三省结合部的中心县,辖8镇6乡4个街道,134个村9个社区19个居委会,2009年末人口52.8万。有汉、布依、苗、彝、回、仡佬、瑶等16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22%。全县国土面积1785.3平方公里,林业用地面积90984.8万亩,经济林总面积为3.5万亩。以核桃、板栗(百德片区)为主干果经济林历来是我县的传统产业,栽培历史悠久,区域分布广,全县正常年产量(以干果计)每亩650斤左右;在经济林树种分布上,核桃传统种植面积0.45万亩,新增面积2.5万亩;板栗传统种植面积0.3万亩,新增面积1.5万亩,以上面积含水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其他林业工程、石漠化工程的增加面积。

经济林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通过多年的调查,笔者认为,我县经济林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发展盲目。我县所有区域都可以发展经济林,但是不是所有区域都可以发展一个品种,目前一些乡镇大量发展经济林,都以核桃为主,这个是一个特大的错误,一个品种在不同的区域,受小气候和土壤环境的影响,产品质量和挂果率是不一样的。

二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某些乡镇、乡村干部林农市场意识不强,加之林农的自发栽植,当年市场什么好就种什么,未能真正形成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的优势,往往是今年要栽核桃,明年要种板栗,今天栽,明天挖,盲目发展,各自为阵,很难形成优势和支柱产业。

三是种子苗木来源渠道混乱。在经济林树种选择上,不考虑适地适树,在品种选择上不注重优良品种的选育与引种,造成经济林产品的质量差、产值低,因而损害了林农的经济利益,挫伤了林农的积极性。

四是苗木缺乏检验。对林木的采种、育苗及经营,国家严格实行许可证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盲目和自发的引种栽植,特别是一些苗贩子利用实生苗充当嫁接苗,致使经济林发展中出现了“良种”不结果,甚至形成“老头树”而长不大,加之后期管理不到位,重栽不重管,责任不明确,而很难收到预期效果。

五是管理相对滞后。这是一个行政管理机制的问题。根据《森林法》对经济林的定义和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经济林的发展应由林业部门统一管理,并纳入林业统计范围。林业部门把经济林作为用材林,防护林之外的一部份加以发展,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也在各自的项目中规划了部份经济林。表面上看,各部门都在发展经济林,但实际上由于管理主体不明确,责任分散,只注重了苗木的销售,而忽视了最根本的经济效益,因而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地方特色。

效益偏低的原因

经济效益偏低是制约经济林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于盲目发展,管理混乱,就必然形成经济效益偏低。构成经济效益偏低因素主要三方面:一是重栽不重管,单位面积产量低,表现出综合生产能力就低;二是品种不优甚至不纯,产品质量较低,直接造成产品的经济效益差;三是产品潜在效益较低。由于当地无产品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低,资源的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建议及对策

为使经济林真正成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广大农民尽快增收致富的产业,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建议对策:

一是确立总体原则,具体有三个方面:

1、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积极引进市场竞争力强的名、特、优、新、稀品种,同时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品种。如:在县内的大山、田湾、百德片区大力发展核桃和金银花;在新马场海拔低的阿仗、九盘等地发展李子;在回龙、巴铃、民建及县城周边办事处发展梨子、桃子;雨樟可以发展杨梅和其他经济作物。

2、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把资源培育同加工利用紧密结合起来,逐步改变以原料直接进入消费领域状况。建设产品深加工企业,努力增加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3、产业开发与市场开发相结合。经济林的发展要走林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路子,把资源开发、产品开发同市场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培育定向化、生产商品化和经营市场化。

二是具体实施要实现六大统一:

1、统一组织协调。县委、县政府成立“经济林发展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经济林发展的规划设计和资金调度,避免出现各自为阵,盲目发展、重复投资。

2、统一规划设计。为使经济林发展模式符合实际,布局科学合理,做到“适地适树”,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真正形成一乡一品,突出特色,发挥其规模效益。林业部门做出全县的经济林发展规划,未纳入规划的区域,不得盲目发展。

3、统一苗木调运。为确保苗木的质量,要求在本县栽植的苗木必须持有林业主管部门下发的苗木生产经营许可证,种源清晰,“四证一签”齐全,同时积极鼓励果农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自己育苗,不符合条件的苗木一律不许栽植。

4、统一科技服务。为确保项目建设的科技含量,从种苗培育、规划设计、苗木栽植、经营管理到果实的采摘、加工以及优良品种的选育、种质的鉴定、推广、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技术服务工作,全部由专业技术人员具体实施和监督。

经济林范文篇2

关键词:经济林树种;园林绿化;应用;分析

随着现代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已经成为点亮城市生态文明的灯塔。目前针对经济林树种有一套成熟完善的栽培技术,且这类树种拥有非常独特的树形,其叶、花、果都别具一格,在城市园林绿化造景中可形成独特的景观,受到了城市建设者的喜爱。

1经济林树种概念

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品、饮料、工业原料、食用油料、调料、药材等为主要功用的森林。经济林果实数量庞大,花卉种类繁多,花期前后错落有致,且树种的外形美观,寿命长,易于成活和管理,栽种之后可以供常年观赏。经济林树种可以栽种到道路两旁、庭院、公园、室内,也可以当作盆景,适用范围较广[1]。经济林树种由于根系、外形、花、果、叶的独特性,被引入城市绿化建设中,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等,在园林绿化工程中使用频率高。因此,经济林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价值很高。

2经济林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配置模式

2.1单株种植模式

为了进一步彰显经济林树种卓越的观赏效果,在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通常会引入单株种植技术。一般是将形态、花卉、果实、颜色秀美奇特的树种,单独栽种在花坛中心地带及景观门口的两侧。具有代表性的单株经济林树种如海棠树、石榴树等。

2.2列植、丛植模式

经济林树种可应用于道路绿化、湖畔造景中,一般采用列植模式。列植的树种也很丰富,如桃树、柑橘树、枇杷树等。进行列植时要科学规范地设计出树木间的有效距离。此外,为了展现经济林树种独特的风韵,可多引入2种树种或以多种树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丛植,从而形成颇为美观的树丛。丛植在草坪的中心、院落、假山等区域的使用频率较高。

2.3林植、群植模式

园林林植、群植应按照统一规划标准,按一定行距成片栽种。在栽种的时候应选择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面积开阔的场地,如公园、风景区等。

3经济林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价值

3.1丰富园林植物资源

园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众所周知,构成单一的植物族群非常容易发生病虫害,有的植物族群甚至会在病虫害中灭亡。在园林护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引入化学处理方法消除病虫害,但大量化学物质的残留,会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危害生命健康。因此,在园林绿化中可引入多种树种,增加经济林树种种类,使园林资源更加丰富,并防止病虫害的大范围发生。

3.2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经济林树种种类繁多、造型各异,花期、果实丰富多样,因此,要因地制宜,有效配置,合理引入经济林树种到园林绿化中。这样既可以丰富园林景观的植物类型,又可以创造出自然的生态景观,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吸引游客的眼球,为城市经济创收和园林绿化事业做出贡献。

4经济林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观赏价值

4.1花的观赏价值

不同经济林树种的花朵形状各异,大小不一,色彩艳丽多姿,比如梨树开花洁白如雪,杏树开花有粉色、白色、桃色等多种颜色。这些色彩斑斓的花朵,单朵的花可以排聚成大小不同、样式各异的花序,在园林绿化中的观赏价值不可小觑,每到花季能吸引到数以万计游客来游览观光。比如每年初春时节,武汉市“桃花节”的盛况就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赏花。

4.2果的观赏价值

不同经济林树种外形各有千秋,姿态各异,果实也是不尽相同。(1)柿树在入秋之后,果实逐渐变为橙黄或橙红色,观赏价值很高,且果实在短时间内不容易脱落,观赏期较长,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可以吸引到很多游客。(2)葡萄由于不同品种的特性,果实的颜色也是五彩斑斓的,有黄色、白色、紫色等多种颜色,形状包括椭圆形、圆形2种类型,外形优美[2]。(3)枸杞树的果实呈红色,同样适宜入秋后观赏,火红的果实挂满枝头,分外美丽。(4)红枣树的果实在起初的时候是绿色的,入秋后逐渐成熟,开始变红,形状呈椭圆形。红枣树的果实也是人们喜欢观赏的景物,能给人们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

4.3树干的观赏价值

经济林树种的树干比较特殊,其色彩、形态、质感等皆有不同的观赏价值,如枣树枝干呈现出奇形怪状之美,桃树的枝干呈现出端庄秀美的视觉美感,银杏树的枝干,颇具清隽挺拔之风等[3]。

5经济林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

经济林树种还具备实现经济效益的价值和功用,其花、叶、果实、根、茎、种子等基本上都可以用来入药、做膳食,也可作为工业原料,如沙棘树就可用作日化原料、工业原料、食品、保健品等。经济林树种的用途颇广,可以用于城市绿化、乡村绿化、观光果园绿化等。此外,为了发展旅游业,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园林绿化工程开始利用经济林开启“采摘文化”“茶韵文化”等多种文化模式,在这个维度上逐渐打造文化品位效应,进行经济创收,实现园林绿化目标,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5.1公园绿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休闲观光的生活需求也越来越高,公园已经成为市民和游客休憩、观光、娱乐等的重要场地。现有公园绿化设计较为随性,在公园绿化工作开启的过程中,可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特点引入不同种类的经济林树种,并依照其叶和果实的形状和颜色等因素来开启造景设计,观赏性极强,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使无论当地市民还是游客都流连忘返。经济林树种种类繁多,包括杨梅树、苹果树、橘树、白梨树、杏树、枇杷树、海棠树、枣树等。公园绿化栽植的经济林树种要与公园内的设施以及城市文化氛围相契合,树种与栽植方式要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土壤因素等进行选择[4]。如为了烘托氛围,桃树要栽种在桥边或者河畔,周围围绕着稠密茂盛的垂柳,可以营造出“逃之夭夭,灼灼其华”“落花流水”“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等意境;梨树可以在草坪上种植,再引入各种假山、石头、奇珍异草,给人以梦幻般的“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如同置身于仙境的奇妙感觉。在栽种经济林树种时,可以以片植成林的方式栽种,之后可以用具有文化气韵的名字命名,如“桃林”“梅园”等;可在公园一角栽植成片的柿树,秋季串串果实成熟,像是一盏盏红灯笼挂在枝头,呈现出一片丰收的盛况,使人赏心悦目,再附以草坪、花卉等,可以打造出异常闲适、唯美主义风格的田园风光。

5.2乡村美化

经济林树种在乡村美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经济林树种在乡村的种植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其独特、丰厚的果品资源,结合旅游开发项目,为乡村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可以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例如,在我国甘肃省临泽县,当地农民在田间地头广泛栽植枣树,到了秋季红枣成熟的时候,风景格外美丽,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游览观光。游客在采摘鲜枣、品尝绿色果实美味的同时,还可以在农家驻足,领略枣乡的自然风光,其乐无穷。因此,要从地域特点出发,在不同的地域栽种不同类型的经济林树种。这种绿化工程建设既可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为乡村绿化事业做出贡献,实现乡村的经济创收。

5.3庭院绿化

随着我国绿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庭院开始规模化地栽植经济林树种。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庭院多数以垂柳、榆树作为主要绿化植物。随着现代人审美意识的提升,人们对于具有生态性的庭院绿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城市住宅区绿化建筑引入了屋顶绿化、生态围墙绿化建筑模式,经济林树种作为庭院绿化的首选植物,在庭院绿化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比例。

6结语

经济林树种作为我国园林绿化的重要选择对象,在园林绿化方面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域特征和气候特点,掌握不同经济林树种的生态习性、生长规律,以及经济林树种的功能及经济效益,引入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能,为园林绿化建设做出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黄芳,艾浪,刘子勋,等.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9(23):67-69,73.

[2]齐国辉,马文福.园林、廊道绿化建设新思路——因地制宜合理选用经济林[J].河北林果研究,2016,31(4):374-380.

[3]徐迎碧,姚玉敏,王颖,等.经济林树种在秦皇岛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1,27(9):94-95.

经济林范文篇3

关键词:生态经济林;经营模式

建设生态经济林主要是为了实现自然的良性循环,在物质以及能量循环流动的基础上,充分使用太阳能以及物质能,实现良好的经济以及生态效益。生态经济林的经营模式需要调整土地的利用结构,增加经济林的比重,实现综合性治理,集约化经营,充分发挥经济林的经济以及生态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经济林经营模式的标准

生态经济林的发展需要满足自然发展以及经济规律,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的问题,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处理好当前与长远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的全面实现。生态经济林的经营模式,需要根据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定进行,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全面科学地统筹、集中治理、逐步推进。同时有机结合生物、农艺以及工程措施,以技术为指导,实现山林田等的优良规划,保证粮、果、林等全面发展,调整土地产业结构,实现合理地开发与布局[1]。在生态经济林经营发展中,需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保证资源发展与环境建设的有机结合。完善资金投入,强化国家、集体以及个人的投入,保证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保证生态经济林经营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和保障。

2打造生态经济林经营模式的策略

2.1依据生态、经济性实现经济林品种的调整

生态经济林建设需要满足生态以及地域发展的规律,不同的树种有不一样的生态值以及适应能力。比如,油茶是一种适应性比较强的树种,在各种阳光、土壤等条件下都可以生长,但是适应并不代表就一定适宜,盐基饱和度较高,钙元素丰富的微酸土壤对于油茶的高产是极为有利的[2]。微酸性以及中性土壤中,香榧的产量以及品质较好。山核桃喜欢石灰性的土壤,喜光又耐阴。山核桃和杨梅作为生态经济树种,立地条件比较特殊,需要根据树种以及土地的情况,保证树种与环境的和谐,根据地域分布的情况,形成特色化的树种产品。生态经济林是一种商品生产,经营生态经济林时需要考虑经济林自身的效益以及当地的经济条件,根据市场产品的容量、发展前景规划经济林。生态经济林以经济效益为主要发展动力,生态环境的改善主要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生态经济林的经营需要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发展。

2.2强化经济林的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工作不管是对于环境保护,还是对于生态经济林生产都是重要的基础工作。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问题已经对我国的国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水土流失每年会带走大量的肥料,并且会引起石漠化。水土流失的情况与降雨的数量、强度,山坡的坡长、坡度以及土壤的松散度、地表植被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中植被是最为关键性的因素。如果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的程度将极为严重。长久以来,人们对生态经济林下的植被只关注消耗水肥一面,没有认识到水土保持、土壤改善以及营养循环的重要性。地下植被可以增加地表的粗糙程度,保持水土,并在光合作用下,一些豆科和非豆科植物会形成有机物,然后再回到土壤中,实现养分的循环,同时,还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保持生态经济林水土的关键就是减少植被的破坏,不能毫无顾忌地复垦坡地,科学地保护、利用地下植被,提高生态经济林的水肥能力。

2.3混交套种经营模式

生态经济林生态功能不强的原因之一是纯林栽培和除草松土管理模式,增加了经济林的病虫害问题,威胁经济林的健康生长。在生态经济林的经营管理中,需要实现混交林的种植,保证生物多样性,避免病虫害的蔓延。林下套种,实现立体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强化经济效益。

3结语

生态经济林建设符号自然以及经济发展,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生态经济林建设需要有科学的经营理论,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保证生态经济林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能够充分发挥出其经济以及生态效益,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廖谋志 单位:湖北省鹤峰县下坪林业管理站

参考文献:

1马吉海,王刚,陈鹏,王晨.残塬沟壑区生态经济林的经营体系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4(9)

2钱振晗,王远志,曹同群,王以共,田青荣,蒋春.新沂市马陵山生态经济林营建模式与效益评价[J].江苏林业科技,2012(3)

经济林范文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林业;绿色经济

1林业绿色经济的特征

1.1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在物质与文化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并逐渐实现共同富裕。在此过程中,人们虽然可以采取一切手段来发展经济,但是如果不重视对生态环境的维持,就可能承受严重的后果。经济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的,一切都是以人类整体的发展为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达成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以破坏自然为代价来加快经济发展。林业绿色经济也应当做到以人为本,以实现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为目的,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并将可持续发展贯彻到实际工作中。1.2以绿色技术与投资为手段。林业绿色经济的发展也应当以绿色技术与投资为主要的手段。技术是人类改变自然的手段,使其更加符合人类自身的需求,而绿色技术则是在此基础上可以在不造成环境过度破坏的基础上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并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良性发展方式。绿色投资也称环境保护投资,是指将资金投入到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工程上。这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投资,通过将环境保护与产品生产有机结合,科学地利用资源对环境进行维护,实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恢复,达成生态的平衡。如果可以在林业建设中引入绿色投资,就可以实现产业发展的同时,环境也可以被合理的保护与恢复。1.3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理念。林业绿色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因此不能以过度消耗资源为加快发展的条件,应当在使用的同时注意维护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只有保证有着充足的自然基础,才能实现生态与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在林业发展中,应更多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思考,将经济发展的规模控制在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速度。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考虑自身的需求,还需要为子孙后代考虑,不能以剥削的方式使后代失去了适合的环境,即在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还需要注重生态的重要性。

2林业绿色经济的内容

2.1促进林业传统产业改革。产业转型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目前林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绿色经济不仅可以使社会经济稳步增长,也可以促使产业转型,对当前的产业结构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整,使其更加适合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因此,林业开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为了人类发展做出的重要抉择。为了使林业可以健康发展,需要保证高新产业的产值可以继续稳步增长的同时,推动传统产业尽快转型,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最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产业转型后应当注重对经济与生态的综合评估,在发展的同时注意维护,使林业的结构更加符合绿色理念。2.2促进绿色投资和绿色创新。投资是促进林业绿色经济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在实际工作中的难点。绿色投资是投资人在自身理念的支持下,在不考虑实际收益的前提下对环境保护进行的投资,该投资一般用于加强生态建设、开发绿色技术等方面。林业绿色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与资源来实现整体发展,因此必须引入绿色投资来实现,同时投资也可以对技术创新、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林业绿色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为其吸引更多的投资,最终实现良性的循环。虽然绿色投资并不注重效益,而是更多地从环境、社会方面考虑,但是近些年由于林业的发展,使投资的回报变得十分可观,甚至远远高于其他投资项目。因此绿色投资受到了更多关注,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无论投资者是从利益亦或是对社会责任感出发,都能为林业提供了充足的能量。获得了绿色投资,林业产业就有了足够的资源进行绿色创新,使现有的技术可以满足林业对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要求是创新的主要方向。2.3促进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虽然是以市场为导向,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但是其主要是以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为目的的新经济形势,是当前传统产业经济为了满足人类需要而呈现出的发展状态,其本身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也以此为基础,因此将其应用在林业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形成,最终实现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林业产业需要在此基础上,控制经济规模,不以剥削生态为代价来满足一时之需,而是更多地为未来发展考虑,为子孙后代的生存考虑。综上所述,绿色产业发展是实现绿色经济的必要条件,为了达成这一点,应当将绿色经济理念融入到林业部门,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当前黑龙江省林业经营面积为3100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400万公顷,林木蓄积15亿立方米,是主要的国有林区之一。全省的林业资源储量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但是要注意在开发的同时,重视生态平衡的维护,在保证自然资源基础不被过度消耗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开发,这样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结语

绿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未来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林业发展速度缓慢,很多林区的森林继续都出现了负增长,这些都是由于人们没有认识到绿色经济的重要性,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导致林业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是逐年在走下坡路。如果可以推广绿色经济理念,相信林业经济可以在快速地发展的同时,对生态也带来积极的影响。希望在未来林业建设中可以融入绿色经济的概念,并实施与之相关的策略,实现绿色林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秀莲,吴丽云,阚荣飞等.低碳经济背景下林业绿色经济探究[J].北京农业,2015(35):28.

[2]刘亚平.从绿色经济视域探究我国低碳经济发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1):86-87.

经济林范文篇5

近年来,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经济林果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产业开发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林业部门现场检查情况来看,个别乡镇对后期管理管护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严重地影响了全县经济林果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时令已进入冬季,正是经济林果综合管理的有利时机,为了扎实有效的抓好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提高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效益,有效巩固产业开发成果,现开展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的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经济林果栽植苗木管理管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开展经济林果综合木管理工作是有效巩固产业开发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产业开发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此项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着全县林果特色产业开发工作的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关注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经济林果栽植苗木管理管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抓上手、摆上位,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搞好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

为了扎实有效地抓好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工作。一是要全力抓好历年经济林栽植苗木的综合管理工作,要在广泛宣传谁栽、谁有、谁受益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组织动员群众集中时间对历年栽植的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地块全面施一次肥、锄一次草、浇一次水、涂一次白、剪一次枝,开展刨盘、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管理工作,要教育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精心管理,切实达到自管、愿管、管好的目的,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重点区域林业局要派出技术人员精心指导,督促乡镇全面完成任务。新城子、临江、甘江头、官亭、两河口、沙湾、新寨、南阳、韩院、竹院、好梯等重点乡镇要把公路两边管护难度大的经济林作为这次综合管理的重点,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涂白、修剪、施肥、锄草。二是认真抓好新栽苗木的管理管护工作。要全面落实谁栽植、谁管护、谁受益的管理管护责任制。针对近年来苗木管理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生物措施与机械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对新栽苗木整修刨盘,并在周围采用放鼠夹、撒鼠药、刺罩等多种方式,有效防治苗木病虫害、鼠害和人畜活动对苗木的损坏,巩固栽植成果,确保栽一株,成一株,见效一株,最大限度地提高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效益。三是落实管理经费,采取县上有关部门帮一点,乡镇筹一点,农民拿一点的办法,全面落实经费,确保浇水、涂白、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锄草等管护措施落到实处。锄草、涂白、施肥、剪枝、浇水工作,从11月16日开始,12月6日结束。

三、加强培训,规范管理,确保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开展科技培训,培养农民科技队伍是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的关键,为了扎实有效的搞好此项工作,确保冬季经济林果综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县林业部门要及时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业队伍,迅速深入到林果基地建设区,利用办培训班、开群众会、放录像、发放技术资料、亲自做示范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展经济林果综合管理技术培训,详细介绍开展综合管理管护的好处和技术要点,通过培训,使当地群众全面掌握经济林果综合管理技术,真正做到每村有一个科技带头人,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使科技兴林活动更广泛、更深入的开展,从而促使经济林果栽植苗木综合管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经济林范文篇6

1科学做好建园选址在选择经济林果建园园址时,要充分考虑果品是否受到自然环境和周围污染源的影响。因为,园址一旦遭受环境污染,会造成果品的重金属含量超标及有毒物质的危害。所以,经济林果果园的选址要远离一切污染源,包括与果树生长和果品发育息息相关的土壤、水质和空气等污染。有的种植户将园址选在农药生产厂家、化肥厂、发电厂、造纸厂周围,这些工厂不仅会散发出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造成空气污染,还会排放出废液严重污染地下水源危害果树,进而使果品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在选择经济林果园址时,既要考察果园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也要观察和检测一下果园的灌溉用水水质质量,二者缺一不可。

2切实加强土肥管理科学的土肥管理是提高经济林果产量的有效保障。在土肥管理的过程中,要减少化肥的使用,因为过度的使用化肥,会导致果实金属含量超标。其中,施用过多的氮素化肥,会把产生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积留在土壤中,既增加了果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降低了果实品质,又会造成周围水体的污染。因此,在生产中要禁止使用硝酸铵、硝酸磷肥等硝态氮肥。在果实才收前一个月内,要完成最后一次施肥,确保种植的林果绿色、无污染。同时,要把有机肥混合起来使用,以防长期使用造成林果土壤的板结。

3大力防治病虫草害病虫草害对经济林果的品质和产量有着重大的损害作用。具体到农户的种植管理过程中,农药的使用是否得当将直接导致果品的安全与否。因为在为林果施农药后,大约只有10%的药液附着在林果的树体,其余的90%都将以各种形式向周围环境扩散,特别是当前种植户都选用杀灭性强的农药,这些农药性能稳定、残效期长、分解后毒副作用仍比较强,十分容易进入人体,严重的危害人体健康,同时造成环境污染。所以,种植户在加强林果病虫草害管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尽量不选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在种植户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政府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种植管理,使广大农户真正掌握科学种植管理技术,实现对经济林果的科学管理,真正做到向管理要产量,向管理要效益。同时,要加强整个林果市场的信息收集,对市场进行正确的研究和分析,为种植户销售产品提供科学预测,切实稳定林果收入。

二、结语

经济林范文篇7

我县经济林的栽培历史很短.在上世纪6O一7O年代主要发展了一些山杏,国营林场发展了一部分苹果、梨等。经济林作为一项产业大面积发展还是从80年代中后期在“三西、三北”资金的扶持下开始的。9O年代从山西引进一部分枣树实生苗.但是绝大部分失败了。截止2010年底.全县经济林面积发展到2.6万亩.其中枣树1.5万亩、苹果0.6万亩,梨O.1万亩.杏0.5万亩,年产量达到200多万公斤,产值70多万元栽树务果已成为我县广大群众增加经济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按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衡量.我县经济林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构成产业的三大主体环节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首先,在生产环节上表现为:一是布局不合理.适地适树做的不够,许多地方不考虑当地自然条件.盲目发展果树.导致局部区域因树种选择不当而成为低产劣质果园.经济效益低下.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二是区域主栽品种不明确.没有做到规模发展,一些地方发展经济林仍然以小片或零星为主,没有突出区域特色品种,造成品种繁杂或只有品种.没有规模的局面,规模效益和区域优势难以发挥:三是品种老化,名优特新品种栽植率较低.“产量高、效益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大面积经济林急需更新改造.四是技术服务跟不上.经营管理水平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率不高.导致部分群众的经济林推迟挂果或提前老化.产量低而不稳,产品品质不良。其次,在加工环节上几乎还是空白,产品的后续效益流失严重。第三.在销售环节上.基本处于农民自产自贩自销的初级状态,社会化服务跟不上,产、加、销严重脱节.阻碍着该产业的发展进程由于上述三大环节自身功能不足.因而难以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链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2发展布局与存在的问题

总结过去我县经济林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教训.我们认为.实事求是,适地适树,着眼于主要树种的最佳适宜区.做到科学合理布局是加快经济林建设步伐,使其尽快形成产业化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应该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产实践和区域气候特点等.来探讨分析适宜我县大面积发展主要经济林树种的发展布局

2.1苹果

一般认为年平均温度在7.5—14℃之间的地区都可栽培苹果.但年均最适温度应在9℃以上,生长期积温要求在2600—3800℃.绝对低温一25''''E以下即可发生冻害;苹果需要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pH值5.6—6.7的微酸性土壤。按照苹果的上述生物学特性.在我县只有引黄灌区才是苹果的种植适宜区,可大面积发展就栽培品种而言.应以红富士系列品种为主。在年均气温均在8.5qC以下.且极端最低温度多在一25℃以下,可视为生态可能种植区,否则会造成树势衰弱、推迟结果、产量低、品质差等不良后果,我县多年来的生产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2.2梨

梨树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没有苹果严格.在年平均温度5-15%.生长期积温2100—3900~之间的地区就能栽植.而且其抗抽条的能力远远大于苹果,梨树对土地要求不严,喜中性偏酸的土壤,但pH值5.8—8.5之间均可正常生长,沙、壤、粘土都可以栽培。因此,我县的地下水位高的缓坡滩地和灌区都是梨树的种植适宜区.特别是青山以北县城以南缓坡夜潮地应大力发展优质梨基地.关于梨的栽培品种.应以早酥梨、锦丰梨为主.同时还应注意发展苹果梨等优良品种。

2.3枣

枣树适应性强.结果早.寿命长.易管理.在年均温度70c以上的地区,无论是平坦地、山坡地、沙地、塬地等都能栽培,其较耐低温、耐旱并抗盐碱但是,枣树的落花落果现象非常严重.在种植适宜区的正常结果年份.坐果率也只有3-4%,在开花座果期降水多,空气湿度大是枣树高产的主要因子.花期喷水喷肥是提高其产量的主要技术措施,而花期干旱多风.则易造成大量的落花落果.导致产量急剧下降甚至绝收。

2.4杏

杏对管理水平、栽培条件要求低.因而在我县大部分地区均能发展,特别是苹果、梨、枣不易发展的南部山区应大面积发展。我县在发展杏树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在交通方便的城市郊区重点发展优质鲜食杏.而在山区应重点发展优质仁用杏:二是我县大部分山区年降水量均在300ram以下.从科学角度讲.年降水量500ram以下的地区在非灌溉条件下是不能发展乔木林的因此在南部山区发展杏树一定要采取工程集雨措施.山坡地连片栽植杏树.其它地区均应以房前屋后、水旁、路旁以及山区流水线、集雨沟等区域为重点,避免在山坡地大面积成片栽植杏树而造成良种不良.甚至变成“小老头树”的严重后果。如以前在赵记湾山坡栽的山杏生长量低产量低.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3发展方向与措施

3.1走“基地化建没.规模化发展”的路子

按照基地建设规模化的要求.今后经济林的发展.既要大幅度地扩大栽植总量,又要集中连片向大规模、高标准方向发展用统一规划、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栽管标准”的组织形式.把农民分户经营连接成较大的规模化生产.要以村为基本单元.以五百亩以上为规模面积,整村推进,在全县建立一批整村、整乡、整流域统一规划、连片开发的经济林基地,实行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

3.2走“精品种、强管理、高效益”的路子

经济林的发展,始终要坚持“一手抓种植,扩大规模,一手抓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则。抓种植,必须按照既定的发展布局.突出区域主栽品种.突出地方特色,搞名牌战略、精品战略.注重产品的包装增值.努力做到一县一乡一品,切忌只有品种没有规模;抓管理.必须突出科技服务,要鼓励科技人员沉下去。蹲下来。承包经营。有偿服务.跟踪管理,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推广力度,加大低产果园的更新改造力度,该改造的尽快改造.该更新的坚决更新.要强化人才培训.培训一大批对农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农民技术力量,整体提高经济林经营管理水平。

经济林范文篇8

全县经济林的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中部,是滇、黔、桂三省结合部的中心县,辖8镇6乡4个街道,134个村9个社区19个居委会,2009年末人口52.8万。有汉、布依、苗、彝、回、仡佬、瑶等16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22%。全县国土面积1785.3平方公里,林业用地面积90984.8万亩,经济林总面积为3.5万亩。以核桃、板栗(百德片区)为主干果经济林历来是我县的传统产业,栽培历史悠久,区域分布广,全县正常年产量(以干果计)每亩650斤左右;在经济林树种分布上,核桃传统种植面积0.45万亩,新增面积2.5万亩;板栗传统种植面积0.3万亩,新增面积1.5万亩,以上面积含水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其他林业工程、石漠化工程的增加面积。

经济林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通过多年的调查,笔者认为,我县经济林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发展盲目。我县所有区域都可以发展经济林,但是不是所有区域都可以发展一个品种,目前一些乡镇大量发展经济林,都以核桃为主,这个是一个特大的错误,一个品种在不同的区域,受小气候和土壤环境的影响,产品质量和挂果率是不一样的。

二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某些乡镇、乡村干部林农市场意识不强,加之林农的自发栽植,当年市场什么好就种什么,未能真正形成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的优势,往往是今年要栽核桃,明年要种板栗,今天栽,明天挖,盲目发展,各自为阵,很难形成优势和支柱产业。

三是种子苗木来源渠道混乱。在经济林树种选择上,不考虑适地适树,在品种选择上不注重优良品种的选育与引种,造成经济林产品的质量差、产值低,因而损害了林农的经济利益,挫伤了林农的积极性。

四是苗木缺乏检验。对林木的采种、育苗及经营,国家严格实行许可证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盲目和自发的引种栽植,特别是一些苗贩子利用实生苗充当嫁接苗,致使经济林发展中出现了“良种”不结果,甚至形成“老头树”而长不大,加之后期管理不到位,重栽不重管,责任不明确,而很难收到预期效果。

五是管理相对滞后。这是一个行政管理机制的问题。根据《森林法》对经济林的定义和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经济林的发展应由林业部门统一管理,并纳入林业统计范围。林业部门把经济林作为用材林,防护林之外的一部份加以发展,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也在各自的项目中规划了部份经济林。表面上看,各部门都在发展经济林,但实际上由于管理主体不明确,责任分散,只注重了苗木的销售,而忽视了最根本的经济效益,因而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地方特色。

效益偏低的原因

经济效益偏低是制约经济林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于盲目发展,管理混乱,就必然形成经济效益偏低。构成经济效益偏低因素主要三方面:一是重栽不重管,单位面积产量低,表现出综合生产能力就低;二是品种不优甚至不纯,产品质量较低,直接造成产品的经济效益差;三是产品潜在效益较低。由于当地无产品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低,资源的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建议及对策

为使经济林真正成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广大农民尽快增收致富的产业,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建议对策:

一是确立总体原则,具体有三个方面:

1、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积极引进市场竞争力强的名、特、优、新、稀品种,同时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品种。如:在县内的大山、田湾、百德片区大力发展核桃和金银花;在新马场海拔低的、等地发展李子;在、及县城周边办事处发展梨子、桃子;雨樟可以发展杨梅和其他经济作物。

2、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把资源培育同加工利用紧密结合起来,逐步改变以原料直接进入消费领域状况。建设产品深加工企业,努力增加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3、产业开发与市场开发相结合。经济林的发展要走林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路子,把资源开发、产品开发同市场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培育定向化、生产商品化和经营市场化。

二是具体实施要实现六大统一:

1、统一组织协调。县委、县政府成立“经济林发展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经济林发展的规划设计和资金调度,避免出现各自为阵,盲目发展、重复投资。

2、统一规划设计。为使经济林发展模式符合实际,布局科学合理,做到“适地适树”,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真正形成一乡一品,突出特色,发挥其规模效益。林业部门做出全县的经济林发展规划,未纳入规划的区域,不得盲目发展。

3、统一苗木调运。为确保苗木的质量,要求在本县栽植的苗木必须持有林业主管部门下发的苗木生产经营许可证,种源清晰,“四证一签”齐全,同时积极鼓励果农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自己育苗,不符合条件的苗木一律不许栽植。

4、统一科技服务。为确保项目建设的科技含量,从种苗培育、规划设计、苗木栽植、经营管理到果实的采摘、加工以及优良品种的选育、种质的鉴定、推广、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技术服务工作,全部由专业技术人员具体实施和监督。

经济林范文篇9

林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陆地生态系统主体,它主要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在防风固沙、保护环境、保护水土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林业可以提供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木材等产品,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具有很大贡献。我国一直重视林业发展,将发展林业作为发展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碎石沙尘暴、PM2.5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及全社会开始重视环境治理工作,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发展绿色经济成为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离不开林业的建设发展。

2经济林业

林业是生态建设主体,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经济林业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转变人们以往的陈旧思想,克服简单的木材生产理念,根据市场开辟新生产领域的林业,经济林业使林业生产具有多样性、专业性及规模性的特点。经济林产业化是批量化、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实现经济林产业化,必须构建产品绿色化经营体制。经济林产业化主要含有前期栽培产业化与后期加工产业化。经济林产业化能够构建较为发展的果品产业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林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有效提高经济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要实现经济林产业化一定要重视政府的领导作用,构建产业化的建设机制,推广政策性服务,制定有关林业生产的责任制度,在技术、人力、资源方面构建政策扶持体系。

3目前我国经济林业的发展现状

3.1经济林业基础设施很差

经济林业基础设施很差,影响经济林业发展。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的基础建设工作有了较大进步,但从总体方向看,因为起步较晚、建设速度较慢、原有底子薄,现实状况和实际需要存有很大差距。例如: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及技术推广站建设的较少,林业科研、森林资源监测都有待完善,林业信息建设都未形成健全的管理体系。运用林业生产的设备技术较落后,很多林业企业生产技术没有改进,和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相差较大。这和我国一直使用国外设备有关,我国自主设计和生产的林业生产设备科技含量较低,明显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3.2经济林业的产业结构不科学

经济林业的产业结构不科学,对我国经济林业发展具有阻碍性作用。我国绝大多数林业企业的规模都非常小,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这给林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具有严重影响。与此同时,部分城市在森林资源所有制方面存有问题,主要表现为森林资源的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开采森林资源的主体多数是国有性企业,国有型企业也是建设城市经济的主体,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内陆地区差距较大,经济结构发展十分不平衡。多数林业企业还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林业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技术含量较低,导致林业产品生产效率较低,严重影响林业经济发展。

4发展我国经济林业的一些建议

4.1充分利用科技发展经济林业

经济林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林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运用科技推进经济林业创新。林业经济一定要利用科技创新逐渐转变原有经济增长方式,而科技创新是我国林业弱项,发展林业经济并非是简单的开采森林资源,而是要对木材等林业资源进行深加工,充分发挥林业的宝藏作用,林业中有很多重要资源。林业经济可以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持,但这一支持是以创新林业为基基础的,林业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应用离不开科学技术,单纯的增加砍伐树木数量只能短时期维持林业的发展,林业经济需要有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出现。发展林业经济必须加强科学技术的创新,利用科技构建林业产品示范园区,进而提升林业发展水平。

4.2不断优化经济林业的产业结构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对经济林业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我国要推进林业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实行战略改组方案,不断扩大林业产业的规模,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产业,提高林业产品产品科技含量,实现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使木材加工向更深更精方向发展,有效延长林业产业链,提升木材使用效率。合理配置林业方面资源,强化布局调整,将技术落后的产品及与产业政策不符的产品逐渐淘汰掉,重视新产品开发和特色产品的推出,加快林业经济发展步伐。可以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或森林生态旅游业等。

5结束语

经济林范文篇10

关键词:经济林木;栽培种植;技术

在我国整个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林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经济林木的栽植和售卖是我国农村增收的主要途径,然而我国的经济林木种植地形比较崎岖,再加上多变的气候环境,无法有效满足每种经济林木生长的需求,进而降低了经济林木生长的质量与效果。因此,了解并掌握不同栽培种植技术既能确保我国林木健康生长,也是增加经济林木的关键所在。

一、经济林木栽培种植技术分析

(一)栽培种植技术

1.各种花果类经济林木的种植。我国经济林木的种植品种是多样化的,但是最常被种植的是杏、梨、桃等树木,这些树木不需要特别优越的气候环境和土壤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力,可以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然而种植过程却非常繁杂。盛果期要进行疏果、疏花等工作,以确保这些林木的正常生长。比如当桃树和梨树长到一定时期的时候,需要清除部分桃树和梨树,以调整树木之间合理的距离,尽量避免树木生长过程中对彼此造成不利影响。而葡萄种植流程更多,需要安排种植人员在圣果时期去除穗尖以及小果穗,并且在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将其储存在袋中1个月左右,之后进行着色处理。花果类树木在种植过程中,综合考虑品种树林和土壤环境等多种种植因素,从而为其确定一个适当的定果范围,确保生长出高品质的果实。2.无公害经济树林种植。大枣就是无公害果品,在种植这些品种的时候,要了解树种的种植习性,从而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和位置。大枣并不是早熟品种,每年10月下旬是最适宜的种植时间,并且要将其种植在向阳坡的位置。不同种植区域的种植时间和方式会有一定的差异。枣树需要接受阳光的照耀,所以要种植在向阳坡的地带,比如地形比较开阔的沙壤土(如图1所示),并且还要严格把控种植距离,每公顷土地种植株数最多为1500株,否则将会阻碍枣树需要的营养,增加生长周期。与此同时,还要依据枣树的种植流程将枣树芽浸泡足够的时间,并且在种植前还要蘸取适量的生根粉溶液,这是提升植树存活率的有效手段。

(二)管理手段

花果类经济树林种植完之后就要开始对其进行管理,首先要根据瓜果类种植标准制定合理有效的肥水管理计划。如果是在春季播种,那么夏初就要通过施肥为树种提供充足的营养,从而提升幼果的存活率和发育率。在这个过程中,树木种植人员要应用防治手段以避免病虫害对于幼果造成的伤害,从而降低种植人员的经济损失。果实经过长时间的生长,在秋天成熟期时种植人员要开展肥水管理工作,比如在土壤土质疏松的情况下选择为其施鸡粪、人粪等有机肥料。但是要适量,并不是说有机肥料施得越多,树木所获取的营养就越多,而是要综合考虑种植需要和土壤情况进行施肥,更要严格把控速效氮肥与磷钾肥的施加量。植株修剪工作也至关重要,并且还要依据特定树种的生长习性进行科学修剪。比如对于苹果来说,小冠疏层形状更加利于生长;而对于葡萄而言,只有棚架形式才能够生长得更加迅速。修剪的目的是为了促使树木生长,所以一定要依据树木科学的生物学规律。在对无公害经济树林进行种植管理的过程中,要想确保无公害树木品种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必须重视肥料的选择和使用,只有施用无公害肥料才可以确保树种安全。在施肥过程中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首先,不能使用产生致癌或者突变的农药,这些都是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产品;其次,使用农药之前要看是否具有生物源、矿物源,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再次,种植人员要了解各个种类的化肥,使用前要查看化肥的商标是否经过认证,没有经过认证的化肥可能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切记不能使用;最后,要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尽可能地选择生物防治等手段来预防病虫害,也可以选择使用涂抹的杀虫剂喷射,但是无论哪种都不能长期使用。经济林木管理现状如图2所示。

二、加强经济林木栽培种植技术的有效措施

(一)不断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引入力度

在经济林木栽培种植过程中,专业技术一直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对经济林木栽种的专业技术掌握力度不足,则会使林木在后期生长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够促使林木健康茁壮成长,难以有效发挥经济林木的最大经济效益。因此,在林木栽培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提高林木栽培数量,更应该不断加强对专业技术的引入力度,这样才能够真正促使林木的正常生长。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定期组织林木种植人员参加相关技术交流培训会,使得林木栽培工作人员能够对林木种植的相关技术有更加全面的认知,防止林木在后期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为经济林木提供一个相对较好的栽培环境。第二,不断加强对专业林木栽培种植技术的引入力度,促使林木正常成长,防止在后期林木种植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三,在林木种植之前,应该不断引导工作人员对林木种植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进行考察,从中找出相对较好的林木种植环境,这样才能够促使林木在后期健康茁壮的成长,防止林木在后期生长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问题。经济林木生长现状如图3所示。

(二)逐渐引入专业种植技术

在经济林木实际成长过程中,要想促使林木能够更好地成长,专业种植技术一直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只有提高种植技术,才能够促使林木健康茁壮地成长。因此,在经济型林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入专业种植技术:第一,不断加强对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引入力度,有效提高经济型林木的种植效率,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为林木生长提供一个较为完善的生长环境。第二,不断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引入力度。在经济型林木生长过程中,病虫害一直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病虫害会严重影响经济林木的正常生长,也不能促使经济林木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不能为人们营造一个相对绿色安全的生活居住环境。对此,在今后林木实际生长过程中,应该安排相应技术型人才,加强对病虫害问题的防治力度,从各个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入手,进而有效抑制病虫害的严重增长。这样能够为林木生长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生长环境,真正促使林木健康茁壮地成长。

三、结语

总而言之,经济林木在种植过程中有多样化的种植技术和手段。随着经济林木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相关种植人员要采取措施提升自身的种植栽培技术,并且严格贯彻落实科学的种植技术,确保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骆文飞.经济林木栽培种植技术要点与主要问题阐述[J].农技服务,2016,20(04).

[2]张惠兰,彭华贵,梁东成,等.铁皮石斛在粤北高海拔山区高效栽培模式研究[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7,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