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规划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26:34

建设规划

建设规划范文篇1

一、城市居民住房现状和需求

(一)规划期内住房现状。我市2007年住房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市各类住房总建筑面积为662.99万平方米。其中,通过基本建设及改造方式建造住房(含政策性福利住房)563.47万平方米,通过房地产开发方式建造商品住房99.2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0.27万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2.29平方米。

(二)规划期内住房需求。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市****住房建设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2年城区居民人口将由2007年底的18.5万增加到22.5万人。按照我市确定的小康住房标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35平方米的要求,以规划期住房供应结构、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结构比例以及土地供应情况,规划期内需建设各类住房220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普通商品房140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中含限价商品房30万平方米)188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和集资建房30万平方米,廉租住房2万平方米。

二、指导思想

全市住房建设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住有所居”为目标,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紧围绕“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加大住宅建设力度,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多渠道、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住房需求,健全完善住房保障制度,重点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加大旧街区改造力度,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促进全市房地产建设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

2008--2012年,全市商品住房开发投资稳步增长,房地产市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规划期末,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规划期内建设各类住房2.2万套,总建设面积220万平方米。

四、结构指引

1、廉租住房用于保障城市双困家庭住房需求,经济适用住房用于保障城市低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于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其他商品住房满足中等以上收入家庭住房需求。

2、规划期内,单套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内的商品住房总建筑面积达到新建商品住房总建筑面积70%以上;政策性住房的单套建筑面积应控制在90平方米以内,其中经济适用房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内,廉租住房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

3、规划期,各类住房建设新供应用地125万平方米,盘活存量住宅土地20万平方米。

五、区域指引

规划期内,住房建设主要以南市区讨赖河两岸新区开发和旧街区改造为主。其中:南市区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含集资建房、合作建房)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旧街区改造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含集资建房、合作建房)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建筑面积0.5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其他区域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含集资建房、合作建房)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廉租住房建筑面积0.5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

六、年度指引

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及《****市****住房建设规划》的相关要求,规划期住房建设年度目标为:

(一)2008年,建设各类住宅70万平方米。其中,建设商品住房60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35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中含限价商品房6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和集资建房10万平方米,廉租住房0.75万平方米。

(二)2009年,建设各类住宅45万平方米。其中,建设商品住房38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30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中含限价商品房8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和集资建房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0.5万平方米。

(三)2010年,建设各类住宅35万平方米。其中,建设商品住房30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25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中含限价商品房6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和集资建房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0.25万平方米。

(四)2011年,建设各类住宅35万平方米。其中,建设商品住房30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25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中含限价商品房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和集资建房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0.25万平方米。

(五)2012年,建设各类住宅35万平方米,其中,建设商品住房30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25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中含限价商品房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和集资建房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0.25万平方米。

七、用地供应计划

规划期内,土地供应在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前提下,重点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等用地供应。坚持新增地供应与存量挖潜相结合,积极促进闲置土地盘活。坚持区域住房发展合理布局,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开发建设重心向城市新开发区转移。规划期新建住房用地总量按容积率1:1.5计算,需要供地145万平方米。其中,新增住宅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25万平方米,盘活存量土地20万平方米。新增住房用地供应总量中,商品住房用地为11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和集资建房用地为18万平方米,廉租住房用地为1万平方米。存量土地总量中,商品住房用地为18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和集资建房用地为2万平方米,廉租住房用地为0.3万平方米。

区域布局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连片开发”的原则,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目标,合理规划住房建设开发区域,实现对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城市功能的优化配置。新增房地产开发用地,以讨赖河两岸新区开发建设为重点,加大新建街区房地产开发建设力度。同时以启动文化、富民、志强等旧街区平房改造为契机,加快北市区旧街区平房改造步伐。

具体用地供应规划为城市新开发区125万平方米。旧城区改造20万平方米,其中:文化街区10万平方米,志强街区3万平方米,惠民街区2万平方米,育才街区2万平方米,铁路地区3万平方米。

八、政策与措施

(一)扩大住房的有效需求,保持住房建设持续稳定增长。规划期把发展住宅建设与扩大住房有效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入手,加大住宅建设投资,增加住房消费,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住宅与房地产业持续稳定的增长。积极倡导住房梯度消费新模式,分步骤、分阶段地逐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继续鼓励具有自有土地的企业,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采取职工集资、合作建房的方式,解决企业职工住房问题,确保住房建设投资规模的持续增长。

(二)加大宏观调控能力,加强用地管理。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大政府对房地产开发用地的管理力度,在严格执行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规模,优先保证普通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的土地供应。严格全市房地产开发用地规模,加强对已批房地产开发用地使用的监管。加大文化、育才等旧街区改造力度,盘活城市存量土地。

(三)加大住宅建设力度,增加住房有效供给。继续加大住宅建设力度,重点发展满足广大居民基本住房需求的普通商品住房,合理调整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规模,多渠道增加住房供给,提高住房保障能力。利用南市区、讨赖河两岸新区开发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发建设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增加居民住房的有效需求。进一步规范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与管理,落实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各项政策。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状况及居民住房消费需求,适时、适度地建设经济适用住房,以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四)适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充分发挥住房保障作用。进一步完善廉租住房供应体系、管理体系,落实廉租住房建设资金、土地供应等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通过配建、改造、收购等措施,多渠道筹措廉租住房房源。规划期内,廉租住房建设,按全市纳入保障范围家庭户数60%实物配租来确定规模。规划、国土部门要明确和保障廉租住房年度建设用地,优先安排。建立和完善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渠道的廉租住房资金保障制度,争取国拨省补资金,切实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问题。

(五)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大力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完善房地产市场监管制度,强化对房地产各类经营主体资质的动态管理,加强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管理。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严格执行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项目资本金管理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依法严肃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虚构销售合同,违规销售房屋,不实价格和销售进度信息,恶意哄抬房价,投机炒作等违规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秩序的规范运作和健康有序的发展。

(六)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进一步促进住房二级市场发展,以存量带动增量,促进住房梯度消费,优化住房资源配置。进一步促进房屋租赁市场发展,建立全市统一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信息资源库,健全房屋租赁市场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相关部门要加强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的管理,完善房地产市场的中介服务体系。

(七)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系统和信息制度。切实贯彻落实国家、省上关于建立房地产预警预报及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工作的法规制度,加快建立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运行动态监测和与相关部门房地产市场信息情况的沟通,适时披露土地供应、住宅市场供求以及市场价格变动等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宣传的正确舆论引导,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健康发展。

九、保障措施

(一)建立住房建设规划实施的对口负责制,充分发挥市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增强政策的执行效率,强化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住房建设管理责任。

(二)加大对年度计划落实的监管力度,以年度实施计划作为落实本规划的重要手段。把年度住房实施计划确定的住房目标和住房建设用地的调控指标,确定为规划许可和用地审批的具体依据。各房地产开发企业每年十一月份前要编制上报下一年度开发建设计划,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房管等部门对上报的计划进行预审,对不符合或未上报年度住房实施计划的住房项目,规划、土地部门不予核准规划选址和用地供应。

(三)加强规划实施的技术管理。在住房建设规划编制体系、目标、内容、方法及标准上与上层次规划紧密协调,建立住房资源的动态检测系统与长效监测管理机制。

建设规划范文篇2

第一条为实现建设“和谐遂昌”和“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总体目标,加强对近期我县住房建设的指导和统筹,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以《遂昌县城市总体规划》、《遂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为依据,按照国办发[2006]37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建设部建住房[2006]165号《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浙江省建房发[2006]183号《转发建设部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并结合本县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第三条本规划是指导《遂昌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确定的城市建设区范围内近期城市住房建设项目安排的依据。在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内进行的住房土地使用与工程项目建设必须符合本规划。

第四条规划原则

第五条规划范围与期限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遂昌县县城规划区内,规划期限为2008年至2012年。

第六条本规划包括规划文本、附表以及图件。

第二章住房现状和需求

第七条规划区内住房现状。

第八条规划期内住房需求。

根据城市居民现状居住条件、居住需求意愿及近几年住房开发市场等调查分析结论,结合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规划期内,我县县城住房建设总量为58.75万平方米,其中建设政策性保障住房建筑面积25.14万平方米;建设普通商品住房建筑面积33.61万平方米;总共需要供应住房建设用地56.07万平方米。

第三章住房建设规划目标和方针

第九条住房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十条住房建设的总体目标。

1、住房建设目标:建立完善的住宅建设和供应体系,着重开发建设一批规划合理、质量优良、配套完善、环境优美、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居住小区;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按照国家关于对住房调控的宏观政策,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行为的引导,重点推进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宅,以及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合理进行旧城居住区改造,逐步实现其综合环境改善。

2、住房建设总量目标是:建设各类住房总建筑面积58.75万平方米(其中套型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建筑面积占住房总建筑面积的70.52%)。

第十一条住房建设结构指引。

1、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本县低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满足本县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其他商品住房满足中等以上收入家庭住房需求。

2、规划期内,套型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住房(含政策性住房)总建筑面积应达到开发建设住房总建筑面积的70%以上;新建经济适用房套型建筑面积一般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

第十二条住房建设年度指引。根据《遂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相关要求,规划期内,住房建设年度目标为:

2008年,建设各类住房总建筑面积4.955万平方米。其中建设普通商品住房4.830万平方米,建设政策保障性住房0.125万平方米。

2009年,建设各类住房总建筑面积14.815万平方米。其中建设普通商品住房6.040万平方米,建设政策保障性住房8.775万平方米。

2010年,建设各类住房总建筑面积15.697万平方米。其中建设普通商品住房8.340万平方米,建设政策保障性住房7.357万平方米。

2011年,建设普通商品住房建筑面积12.085万平方米。其中建设普通商品住房8.520万平方米,建设政策保障性住房3.565万平方米。

2012年,建设普通商品住房建筑面积11.201万平方米。其中建设普通商品住房5.886万平方米,建设政策保障性住房5.315万平方米。

第十三条按照住房建设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相协调的原则,结合我县土地资源特征和人口增长特点,规划期内住房建设还应遵循以下方针:

第四章住房建设用地供应规划

第十四条

第十五条住房用地供应总量。规划期内,全县新增住房用地供应总量为56.07万平方米。

第十六条住房用地供应结构指引。

第十七条住房建设用地供应年度指引。

2008年,各类住房建设土地总供应量3.905万平方米。其中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3.725万平方米,政策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0.180万平方米。

2009年,各类住房建设土地总供应量9.896万平方米。其中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3.160万平方米,政策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6.736万平方米。

2010年,各类住房建设土地总供应量18.528万平方米。其中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10.520万平方米,政策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8.008万平方米。

2011年,各类住房建设土地总供应量9.164万平方米。其中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6.480万平方米,政策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2.684万平方米。

2012年,各类住房建设土地总供应量14.573万平方米。其中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9.055万平方米,政策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5.518万平方米。

第五章政策与策略

第十八条

第十九条

第二十条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使住房保障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1、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使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居者有其屋”,这不但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发展和谐社会的基础。完善住房保障体系,需要实施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与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2、廉租住房保障主要针对城市低保、经济和住房困难的“双困”家庭;主要保障方式是以租金配租为主、实物配租为辅;保障资金筹集主要是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资金为主;同时需要建立公正规范的复核审批与退出监督机制。

建设规划范文篇3

在科技攻关方面按9项配套技术研究、11项专项技术攻关、6项储备技术探索和22项重点现场试验的科技发展规划实施。重点强化钻井技术攻关,全面推进钻井持续提速。其中,在深井继续开展气体、欠平衡钻井提速配套技术研究,调整井重点加快表层施工速度,定向调整井中扩大应用先进的导向钻井上应有突破。面对特高含水期开发难的严峻形势,按照应用一批、攻关一批、储备一批的研发思路,全面开展矿场试验及配套技术攻关,努力将地质储量转化为可采储量,将可采储量转化为原油产量。

二、电力工业重点建设规划

1.重点发展电网以发展特高压电网为核心,推进“一特四大”战略,发挥其在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巨大作用,实现黑龙江省煤电转化能源战略,建设宝清-哈尔滨-吉林-沈阳北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新建两回特高压线路和四座特高压变电站,总长1000千米,形成贯穿东北电网南北的特高压输电通道,以满足龙江宝清煤电基地的电力外送需要,解决辽宁省接受区外电力问题,统筹城乡电网发展,加快中心城市电网建设和改造步伐,推进农网完善工程和电气化县、乡、村建设,争取政策、资金支持,逐步解决大兴安岭等地区“户户通电”问题。到2015年,黑龙江省500千伏电网目标网架基本形成,中部电网形成环形网架,东部电网多余电力由两个送电通道送入中部电网,一个送电通道送入吉林电网。

2.积极发展水电加快正在建设施工的水电站,力争早日建成投产,以便优化电源结构,提高电网调峰能力。预计到2015年,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46.1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0%。

3.优化发展火电重点发展60万千瓦及以上的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压力的火电机组,关停和改造10万千瓦及以下的小机组,不断提高发电效率。同时要积极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以便降低煤电比重及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4.探索发展核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庆和哈尔滨先后对建设低温核供热电站的可行性进行过研究论证,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资料,但由于种种原因,项目搁浅。随着国家对核电政策的转变以及节能减排压力的持续,核电将逐步成为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探索研究核电的安全运行技术,为在条件成熟时发展核电做好前期技术储备。

5.积极推进新能源发电黑龙江省新能源发电近期应以风力发电为重点。充分利用黑龙江省丰富的风能资源,做好木兰、富锦、穆棱及兴凯湖四座风电厂的建设和前期准备工作。预计到2015年,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00万千瓦左右。此外,还应发挥黑龙江省生物质能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秸秆发电、稻壳发电、大型沼气发电等生物质发电技术,以利于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缓解不可再生能源资源逐步枯竭的问题。

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重点建设规划

1.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未来一段时间内,秸秆、薪柴仍将是广大农村的主要燃料。秸秆气化在目前全省37处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开发研究、大力推广,重点解决一氧化碳、焦油及灰尘含量高,热值低等问题,以便早日实现商业化,降低生物质能直接用于燃烧的比例。沼气技术不但可以利用农业有机废物产生沼气,获得优质能源,而且可以利用人畜粪便产生高效有机肥,对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农业生态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通过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将在黑龙江省广大农村地区得到快速发展,城市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等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也将不断加大,生产的沼气既可用于生活也可用于发电。

建设规划范文篇4

关键词: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建筑石料

1引言

绿色矿山建设是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时又是一项全面、科学、系统的工程[1~3]。该工程包括了资源开发、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等众多方面内容。以江西某建筑石料矿山为例,紧跟绿色矿山建设的发展形势,紧密结合水泥灰岩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和基本要求,本着因地制宜、突出优势、科学合理、尽快达标的规划原则,立足于矿山实际状况,对绿色矿山建设目标和重点工程进行规划和部署,为加快本矿山绿色矿山建设进程,争取早日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提供指导。

2矿山简介

矿区处于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本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性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工作区内的地表水系不发育,地表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矿区地形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坡地特征,大气降水可顺坡快速排至工作区外,因此,矿床地表水充水较易通过人工疏干。矿区土壤类型主要岩性为棕褐色-黄褐色粘土夹砾石、碎石。顶部为浅灰色腐殖土层,植物根系较多,粘土呈棕褐色,砾石为复成分砾石,颜色混杂。矿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区,生态环境条件优越,由于生物气候条件的影响,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覆盖率约为70%。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二叠系下统栖霞组、茅口组、二叠系上统乐平组以及第四系,区域构造以近东西向复式褶皱为主,同时发育一系列与褶皱构造相配套的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区域岩浆活动不发育。区域内矿产主要有水泥用灰岩、建筑碎石用灰岩等。其中,建筑石料用灰岩属于海相沉积型矿床,岩性为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成分主要为CaCO3,另有少量SiO2、MgCO3和泥炭质等沉积。该矿山为露天开采,采用垂直边坡走向倾斜分层阶梯式开采方法,从上而下,先剥后采,贫富兼采的原则进行生产。

3绿色矿山建设面临的问题

由于矿区历经多年的开采,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及土地复垦方面均存在一定欠缺。如:①矿区内安全警示及标识标牌有待进一步规范;②矿山道路周边尚有少量零星堆放的废渣有待清理;③矿山公路两侧等周边区域尚有少量裸地有待绿化,导致矿区绿化覆盖率达不到100%;④随着矿山的开采,露采场最终边坡慢慢出现,需要及时按步骤、分阶段采取有效的地质环境保护、治理、监测及土地复垦工作等。矿山开采难免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一定不良影响,因此矿山仍需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改造,加强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工作。提高经济效益。如:①需尽快建立生产全过程能耗核算体系,制定节能减排计划。②凿岩、穿爆、铲装和运输作业而产生的粉尘是矿山影响环境最主要污染源。受自然风流扩散的影响,会造成采场局部环境污染,亟待进一步降尘抑尘。③地表水汇集采场形成含泥沙的水流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局部污染,而且随着矿山长期开采,矿区截排水设施及沉淀池部分陈旧失修,也需进一步修缮和扩建。

4绿色矿山建设基本原则

4.1坚持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原则。结合矿山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总结分析矿山日常生产过程中在矿区环境、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4.2坚持循环经济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是矿山实现绿色矿山发展模式、走集约化道路的必由之路。矿山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加大对废石粘土的综合利用和对高镁、低钙石灰石矿体的高效利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4.3坚持科技创新的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技术革新,降低生产成本,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环境,使得矿山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收获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4.4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绿色矿山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员工积极参与矿山生产建设。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通过不断完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确保工人生产安全。通过合理的激励制度和奖励方式,激励员工积极创新。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带动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做好社区和谐建设工作,建立矿山和群众持续沟通合作的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带动矿区周边经济发展。

5绿色矿山规划目标

绿色矿山建设遵循《水泥灰岩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结合矿山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科学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矿山采矿工艺水平和设备得到进一步改进,“三废”(废水、废石、废渣)得到充分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方式有较大改良。节能减排工作稳步推进,实现生产零排放,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有效控制生产能耗。持续完善矿山安全体系,完成矿山数字化建设。矿山技术科研能力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成果和经济效益突出。继续加大矿山环境建设力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制度和监督管理体系得到完善和发展,矿山生产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风险系数降到最低,绿化美化矿山环境,矿容矿貌明显改观。员工成长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员工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实现企业内部和谐。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创新和谐社区建设模式,支援和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企业竞争力、影响力、知名度得到极大提升,并建设成为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的“花园式”绿色矿山。

6绿色矿山建设规划重点工程

6.1矿区环境类工程。完善矿山管理、安全及环保等标识牌,对矿区内废弃物及废石弃渣及时清理。绿化矿区周边,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员工及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运输环境,减少扬尘。通过植被恢复工程治理边坡,消除地灾隐患。生产区防尘治理,包括生产区建设厂房和在加料口、传送带、以及堆料区安装喷淋设备,有效的降低空中粉尘,同时也能降低噪音污染。6.2资源开发利用类工程。(1)维护矿区专属道路:配备道路养护设备及人员,对矿山专属运矿道路进行维护及修缮,采取必要的地表硬化。(2)监测矿山地质环境:制定环境监测机制,对露采边坡、土地损毁、恢复治理及复垦效果实施监测。(3)矿产资源实施动态管理:通过相关软件制定科学合理、详实精细的矿山中长期规划和年度、月度开采计划。6.3节能减排类工程。(1)建立生产全过程能耗核算体系:统计矿山钻孔、爆破、铲装、运输及破碎等过程的油耗及电耗;制定节能减排计划,及时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工艺及设备。(2)运矿系统及运输设备洒水喷雾降尘:运矿汽车安装洒水喷雾装置,生产期间不间断洒水;沿矿山道路配备洒水喷雾装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洒水喷雾次数,同时新增一辆洒水车,并充分回用沉淀池收集的废水。(3)修缮截排水沟,扩建沉淀池。6.4科技创新和数字化矿山类工程。(1)建立在线视频监控系统:建立采矿区与厂区联动,全方位掌控库房实时信息;建立爆破作业远程监控系统。实现民用爆炸物品实时监控,全方位监管和对爆破作业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完善矿山生产自动化系统。(2)建立环境实时监测系统,全方位掌握建筑石料矿山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各项监测数据。6.5企业管理和企业形象类工程。建立企地和谐管理委员会。由总经理担任委员会主席,副经理担任副主席,并设一名专员,负责日常事务。构建企业与群众的沟通平台,解决群众生活中实际困难,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纠纷;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规范企地沟通机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提高企业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根据地方及矿山建设的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双方的共同利益,适时启动企地共建工程,整合企地双方资源,发挥各自在资金、人员上的优势,争取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建设中要发挥委员会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加强和完善群众监督机制,提高和谐工程服务区域的能力。设立和谐社区建设专项资金,由矿山和社区代表人员共同管理。以此解决群众生活中实际困难,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纠纷;有效整合企地双方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推动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7结语

绿色矿山建设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全过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于保护地方环境及促进地方经济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西某建筑石料矿山建设规划为例,介绍了该矿山的基本概况及面临的问题,并对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坚持循环经济,坚持科技创新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绿色矿山规划目标及绿色矿山建设规划重点工程进行了探析,以期能够为建筑石料类矿山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蒋波,黄敬军,谢卫炜,等.金坛盐矿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研究[J].中国矿业,2013,22(4):42~45.

[2]张文龙,路增祥.绿色矿山建设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与思路[J].中国矿业,2017,26(S1):134~137.

建设规划范文篇5

第一条房地产业是海口市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引导和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住房消费需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当前,要针对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市场引导和调控,保障中低收入家庭和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编制《海口市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

第二条本规划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文)、《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6】165号)等有关文件以及《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为依据,按照国家和本市房地产调控的相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进行编制。

第三条本规划是落实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重要手段,是对城市近期住房建设进行控制和指导的法定依据,与《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共同承担对2006-2010年全市住房建设的综合调控。

第四条本规划的规划区为海口市区,规划期限为2006年至2010年。

第五条在规划期限内,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住房建设活动,应符合本规划及本规划的年度实施计划;与住房建设相关的各项政策、计划,应与本规划协调。

第六条本规划坚持住房梯度消费的原则,以满足不同收入层次居民住房需求为导向,以住房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为原则,促进住房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住房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配套设施的重要作用。

第七条本规划包括规划文本、附表以及图件。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原则

第八条住房规划目标。

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建设部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落实和完善政策,调整住房结构,引导合理消费;坚持深化改革,标本兼治,加强法治,规范秩序;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把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目标责任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第九条住房规划原则。

1、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则。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建设部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和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住房结构,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2、满足城市低收入市民住房的原则。通过调整住房套型结构,保证中低价位和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设量,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切实提高居民的城市生活质量。

3、贯彻总量控制、存量消化的原则。规划期内,控制住房建设的总量,住房土地供给应优先考虑盘活和消化现有存量,特别是停缓建处置项目和政府回收闲置地,保证城市住房建设市场健康发展。

4、贯彻建设节约型社会,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原则。住房开发宜集中成片,形成一定的规模,注重新建居住区与改造现有居住区相结合,节约利用土地,避免住宅无序蔓延,住宅建设要与配套设施建设同步开展。、

第三章住房现状

第十条海口市住房现状水平。2005年海口实有住宅建筑面积2798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约为22平方米;近几年海口市住房施工面积总量、本年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实际销售面积以及销售额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实际销售面积大于竣工面积。

第十一条海口市住房现状特点。

1、海口市现状中低价位房源比较充足,套型结构相对合理,中小套型和中低价位住房所占比例较大。

海口近年来建设大量的经济适用房(包括单位集资建房),较好解决市民的安居问题;政府已出台相应的实施办法来保障廉租住房的供应。

2、商品房均价比较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海口商品房均价处于较低水平。在全国沿海城市中是房价最低的城市之一,甚至低于国内一些沿海城市的经济适用房价格。

3、外来和流动人口住房市场需求比较旺盛。

海口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较高的生活服务水平以及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对居住环境的改善,吸引了大量外来和流动人口购房居住、度假和养老,这部分的商品房市场需求量比较大。

第四章住房需求和建设目标

第十二条规划期内住房需求。根据市场调研和海口本地房地产真实情况的综合分析,本着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预测规划期内住房总需求量为999万平方米。

第十三条住房建设总量目标。规划期内建设各类住房11.58万套,总建设面积为1000万平方米。

1、商品房住房市场

规划期内商品房的建筑面积为852.7万平方米,建设套数约为9.48万套。

2、政策性住房市场

规划期内建设政策性住房建筑面积147.0万平方米,建设套数为2.10万套。

第十四条住房建设结构指引。

1、经济适用房保障本市低收入家庭、旧城(含城中村)改造拆迁户的住房需求;廉租住房保障本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满足本市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其它商品房满足中等以上收入及外来、流动人口市场住房需求。

2、规划期内,套型建筑面积等指标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执行。年度土地供应要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政策性住房的建设。

第十五条住房建设年度导引。

规划期内住房建设年度目标为:

2006年商品住房建设18589套,建筑面积167.3万平方米;政策性住房建设8180套,建筑面积57.26万平方米。

2007年商品住房建设19422套;建筑面积174.8万平方米;政策性住房建设5500套,建筑面积38.5万平方米。

2008年商品住房建设18922套,建筑面积170.3万平方米;政策性住房建设3214套,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

2009年商品住房建设19200套,建筑面积172.8万平方米;政策性住房建设2214套,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

2010年商品住房建设18589套,建筑面积167.3万平方米;政策性住房建设1894套,建筑面积13.26万平方米。

第五章住房用地供应计划

第十六条住房用地供应指导思想。规划期内,优先供应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房、政策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用地,适当兼顾其它住房用地安排。遵循住房用地有序发展、消化存量的原则,合理布局住房用地。

第十七条住房用地供应总量。规划期内全市新增住房用地供应总量为613.34公顷。其中商品住房用地供应量为530.50公顷,政策性住房土地供应量为82.84公顷。

第十八条住房年度用地供应导引。

2006年,商品房供应由当年住房竣工量和空置住房解决,不再新增土地;供应政策性住房用地47.49公顷。

2007年,供应商品住房用地105公顷,另外本着存量消化的原则,从正在处置中的停缓建项目(共26宗,建筑面积约为75万平方米)中消化;供应政策性住房用地16.59公顷。

2008—2010年,供应商品住房用地425.5公顷;供应政策性住房用地18.76公顷。

2008—2010年新增商品住房用地主要从长流组团、金沙湾和江东组团的规划居住用地中来供应。考虑到市场需求可能发生变化,2008—2010年土地供给应在政府的调控下,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土地供应量作出适当的调整。

第六章政策与策略

第十九条积极落实住房发展规划目标,实施高效、集约的住房用地供应政策。

《海口市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经公布后,国土、规划、房产等相关部门应积极按照本规划制定的决策,对2006年到2010年的住房用地的供应、规划进行落实;应本着存量消化的原则供应住房用地,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供应政策。在强调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前提下,重点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和政策性住房用地供应;坚持新增供应与存量挖潜相结合,积极促进闲置土地盘活。

第二十条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和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全过程监管,切实整治房地产交易环节违法违规行为,结合海口市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住房结构,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第二十一条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海口市的实际情况,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引导住房消费,调整房地产的投资结构,保持房地产业的稳步发展。重点发展满足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和政策性住房,明确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规划期内,新审批、新开工的住房总量、套型建筑面积等指标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年度土地供应要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政策性住房的建设,其年度供应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加强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

加强商品房开发建设管理、深化销售制度改革,建立并完善在限套型、限房价基础上的竞地价、竞房价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双限双竞”的开发建设模式和用地招标出让办法,积极推进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招标出让,落实住房开发项目套型结构比例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保障政策性住房建设

政府应优先保证政策性住房的土地和房源供应,近期优先考虑“半拉子”工程的处置利用,同时可通过储备地、回收闲置地等方式来落实政策性住房的安排;多层次、多途径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筹集力度,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落实,同时加强政策性住房的建设管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配套的建设模式进行建设,切实保障政策性住房的落实。

第二十四条加大对闲置地的处置力度。

土地、规划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用地的监管。对超出合同约定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开发者,依法从高征收土地闲置费,并责令限期开工、竣工;满2年未动工开发者,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对虽按照合同约定日期动工建设,但开发建设面积不足1/3或投资额不足1/4,且未经批准终止开发建设连续满一年的,按闲置地处置。

第二十五条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

大力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增强新房市场以外的二级市场及租赁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探索新形势下促进住房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发展的新路子、新方法,合理引导居民通过换购、租赁等方式,合理改善居住条件,多渠道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供应,解决居民住房问题。

第二十六条加快城市廉租住房建设。廉租住房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渠道,确定廉租住房建设规模,落实廉租住房资金筹措渠道。

第二十七条政府合理引导住房消费观念,提倡理性消费,稳定房地产市场。

住房梯度消费模式符合家庭在不同时期的实际支付能力,也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种消费观念值得政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积极推广和提倡。以经济、实用为消费原则,量力而行,引导居民形成适度居住消费的观念;根据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购买或租赁符合家庭实际需要的住房。引导居民从追求住房面积到追求住宅性能质量,培育在适当面积内实现高质量居住生活的消费理念,提倡理性消费,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第七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二十八条建立规划落实的目标责任制。建立规划落实的目标责任制度,发改局、建设局、交通局、规划局、房产局、环保局等各部门要各施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加强政策的传递效率,增强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第二十九条分解实施住房建设年度计划。将五年规划总目标分解为年度供地目标、年度建设目标,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年度计划供应住房建设用地,严格按照规定的住房供应结构、住房类型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对不符合年度住房实施计划的住房建设项目,规划部门不予核准规划选址。

第三十条加强规划实施的技术管理。综合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和工具,建立开放性的计算机管理查询系统,提高数据统计、分析、查询、管理、反馈的效率,完善提高住房建设信息资源的动态监测系统与长效监测管理机制。

第三十一条加强住房建设的监督监测。各级建设部门和监察部门加强规划效能工作,把落实住房建设规划作为监察重点,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动态监测与制约机制,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确保住房建设规划落实到位。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建设规划范文篇6

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充分利用海南发展种子种苗产业的有利条件,发挥国家重点生物实验室优势,进一步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培育优良种子种苗力度,建设一批热带水果、冬季瓜菜、水产、畜禽等良种良苗繁育、繁殖基地。完善良种良苗生产许可证制度,规范种子、种苗市场,壮大海南的种子种苗产业。

加快发展汽车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要加强与国外公司的技术合作,引进性价比高的新车型投放市场,抓住当前良好的发展机遇,加紧扩大产能,形成规模化生产,积极抢占市场。

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和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要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南药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现有的产业基础,积极引入智力和技术,推进现代中药产业化,研究开发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好的海洋中成药和海洋保健品,加快新药从仿制向自主研制的战略转移,形成一批具有强势竞争力的优势品牌,打造海南生态医药业。大力发展光纤光缆、计算机部件、整机组装等制造业和软件开发,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

培育文化教育产业。充分利用海南的生态环境优势和人文资源特色,尽快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和鼓励政策,吸引国内外人才,培育发展以工艺美术产品、广告制作、影视动漫制作等为重点的创意产业。发展以英语培训、旅游培训、高尔夫培训、航空驾驶培训等为重点的职业技术教育产业。发展以足球冬训、帆船训练、潜水培训和全民健身等为重点的体育产业。发挥亚洲论坛的影响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博览、展览、会议等会展产业。进一步扩大三亚“世界小姐选美活动”影响力,积极发展包括各类选美、健美比赛活动的“美丽产业”。

(四)科学发展资源型加工业。

大力发展集约型油气化工业。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油气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大公司进入,实施大项目带动,坚持集中布局和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重复建设的“三不”原则,加大勘探力度,加快开发步伐,扩大油气资源开发生产规模,大力发展炼油和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三大合成材料及下游衍生产业,大力发展天然气合成氨、化肥、甲醇及下游衍生产业,延长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把海南建成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重点建设东方天然气化工城、洋浦石油化工园区。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农产品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明确方向,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加快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化、集约化。重点发展水产品、水果、瓜菜的保鲜与加工,以及橡胶、畜禽、粮油等精加工。

推进林浆纸及纸制品一体化产业。充分利用我省种植速生丰产林的气候、土地等资源优势,坚持高标准,采用新技术培育良种良苗,加快实施350万亩浆纸林工程。依托科技进步,促进木片生产向林桨纸一体化转变,延长产业链,建成浆纸林——木片——纸浆——高档纸——纸制品的林浆纸及纸制品一体化产业体系。

(五)发展壮大环保产业。

扩大环保产品生产。充分利用公众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环保产品日益受欢迎的有利环境,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展具有特色、市场前景好的环保产品。制定政策,淘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为环保产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投融资机制,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培育和组建可降解材料及制品、无氟制冷剂等环保产品的骨干企业,带动全省环保产品的发展。

推广应用新型环保建材。把发展新型建材和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污染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电厂粉煤灰、秸秆、蔗渣等生产市场前景好的新型建材,替代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传统建材。

推动废物资源化利用。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工业“三废”和生活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以“三废”多产企业为中心,集中布局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通过分类、交换、回收、修复、提纯、再加工等技术和方法,把“三废”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和能量资源,实现消减污染、节约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以生活固体废物为重点,推进生活废物资源化利用。建立以废旧物资回收和集中处理为主的生活废物资源化体系,重点对生活垃圾中的金属、塑料、玻璃等进行回收再利用,有机成分制成高效生物肥,不能再生利用的,制成垃圾燃料用于发电。

(六)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建设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水电、风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制定政策,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促进能源结构调整。重点在工业锅炉、城市民用能源和交通、农村热源等领域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建设和完善主要工业开发区的天然气输送管道网络,加大发电、大型锅炉、工业锅炉的煤改气、油改气力度,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减少污染。建设和完善城市天然气输气管网和配套设施,加大推进服务业、居民热源改气、油改气力度,提高天然气使用覆盖率和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燃气化比例。在集镇积极普及以煤气为主的清洁能源。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研究制定海南省实施办法。开展全省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普查评估工作,制定海南省可再生能源总体发展规划。策划、论证重大可再生能源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对海南重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支持,加大地方财政的扶持力度。推进能源产业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投资多元化,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开发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大可再生能源研究和开发力度,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占全省能源的比例。充分利用水资源条件,加快发展水力发电;在大风和多风热带季风气候比较明显的地方,发展风能发电;在有条件的行业和地方,充分利用日照时间长等优势推广应用太阳能;在农村结合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大力推广应用沼气。

六、生态人居与生活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一流的生活质量是建设生态省的根本出发点。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开展文明生态城市、文明生态集镇、文明生态村与文明生态社区三级四类创建,加快建设与完善城乡居住环境与配套基础设施,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构建人口、卫生、教育、就业、公共安全等人口生态体系,提高人口素质,保障人民生产和生活安全,打造有海南特色的居住环境品牌,把海南建成具有全国一流生活质量的省份。

(一)生态人居环境建设。

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是高品质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推进人居环境的三级四类创建工程,把城乡居住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舒适实用、环境质量一流、与自然和谐、具有海南特色的生态型社区,为人们提供健康、方便、舒适的生活、工作、旅行和休闲环境。

1.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科学制定人居环境建设规划。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规划理念和方法,从省情实际出发,统筹协调城乡发展,把城乡建设规划与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有机结合起来,对城镇功能进行科学准确定位,加快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制定村镇建设规划。规划要体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合理利用要求,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力,贯彻低容积率、低建筑密度、低层、高绿化率(“三低一高”)规划建设原则,将人工建筑纳入自然景观中进行整体设计,力求使建筑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突出地方的自然与人文特色。开展城镇自然景观和绿化用地专项规划,严禁不经科学论证和不按程序报批而随意填海、填湖、填河、毁林和削山造地,充分利用山、水、林、海等景观资源,使城镇住区和商业区与城镇周边自然生态环境达到景观和谐。在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的建设中,要统一规划城市的供排水系统、交通系统、能源系统、通信系统、地下管网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

严格实施建设规划。通过地方立法和严格的执行制度确立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城乡人居环境各项建设工程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进行,杜绝乱批、乱建、乱占行为,有序推进人居环境建设。

2.建设文明生态城市。建设具有和谐优美人居环境、市民精神文明程度高、崇尚绿色文明消费的文明生态城市。按照全省城镇体系规划和文明生态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各城市要明确发展功能和方向,加快提升城市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态意识和文明水平。到2010年,海口、三亚、琼海、五指山、儋州5市率先达到文明生态城市的基本要求,到2015年全部城市建成文明生态城市。

文明生态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工商业区、学校、办公区和居住区的建筑,干道和街巷,公园休闲地与绿化带,文体活动场所与设施,供水供电环保基础设施等。

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满足现状要求兼顾发展需求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供电供水排水设施、公共信息系统、文化教育与体育设施等,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便捷的生活条件。

大力实施城市净化工程。研究引进符合海南城市实际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技术方法,实行雨、污水分流管网系统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逐步推行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市场化运行机制,妥善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统筹建设、环卫、城管等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城市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城市卫生达到省级以上卫生城市标准。

加快建设城市绿化工程。城市绿化以热带乡土乔木为主,形成乔、灌、地被多物种结合的绿化格局,城市新区的绿地面积应占总用地的35%以上,旧城区改造要留足绿化用地,重点建设一批园林绿化精品示范工程。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城镇街道绿化率达到95%,城区干道绿化带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30%的城市园林绿化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50%的城市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积极推进城市美化工程。结合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特点,开展城市景观设计,合理布局和建设公用建筑、人居建筑及相关的标志性建筑和城市公园等公益设施,规范户外广告、路灯、停车场等兼具实用和美观功能的公用设施建设,营造美观和谐的热带城市特色景观。

3.建设文明生态集镇。大力推进建设具有和谐优美人居环境、民风淳朴、实行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文明生态集镇。按照全省城镇规划和文明生态集镇的总体要求,从重点集镇开始,明确功能定位和方向,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和特点,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集镇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的精神文明素质和环境意识。到2010年,根本解决集镇“脏、乱、差”问题,镇区常住人口5000人以上的集镇要达到文明生态集镇的基本要求;到2015年,60%的集镇基本建成文明生态集镇;到2020年,80%的集镇建成文明生态集镇。

文明生态集镇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商业、办公、学校和居住区建筑,街巷要道,公园与绿化带,文体活动场所与设施,供水供电和电信设施,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集与处置设施等。

加快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集镇建设资金,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加快建设和完善集镇道路交通、农贸市场、供电供水、中小学校和文体设施等基础设施,为集镇居民创造舒适方便的生活条件。

大力实施集镇净化工程。把治理“脏、乱、差”作为改善集镇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严格清理乱搭、乱建、乱占,使集镇环境整洁有序;建设符合海南集镇实际、低投入高效益的小型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设施,对集镇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对生活垃圾实行定点收集、集中处置,净化集镇环境。

加快推进集镇绿化工程。在镇边、路边和房前屋后大力种植乡土林木,栽花种草。文明生态集镇的绿化率要达到40%以上,逐步建成“林在镇中、镇在林中”的绿色集镇环境。

组织实施集镇美化工程。有条件的集镇要根据本地自然环境特色和人文历史特点进行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居住建筑、公用建筑,建设园林美化和文化体育等设施,美化集镇环境,建设有景观特色的优美集镇人居环境。

4.创建和推广文明生态社区。创建具有美观和谐人居环境、居民具有较高文明素质和生态意识的文明生态社区,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城镇社区要建设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基础设施,满足居民对居住、教育、安全和社交、休闲、娱乐等功能的需求,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大力开展净化、绿化和美化工程,开展户外环境与建筑附着物的整治,倡导庭院绿化、建筑物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为居民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以节庆、社区活动中心、家庭等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区教育、环保科普和文体活动,提倡节约能源、资源,倡导绿色文明消费,为居民营造积极向上的文明风尚和生态文化氛围。

到2010年,海口、三亚、琼海、五指山、儋州五个市60%以上的住宅区达到文明生态社区的基本要求;到2015年,全省城镇70%的住宅区基本建成文明生态社区;到2020年,全省城镇80%的住宅小区建成文明生态社区。

5.加快建设文明生态村。按照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加快推进创建工作。加强计划生育和文明卫生宣传教育,整治“脏、乱、差”,铲除“黄、赌、毒”,改变生活陋习,提高村民整体素质。按照布局实用合理、风格美观多样的要求,全面规划建设农村居民点,建好入村干道和入户巷道,实行净化、绿化和美化工程,逐步使农村居民每户拥有一处实用、卫生、美观的庭院。认真搞好宣传文化室建设,加强对农民进行生态知识教育,鼓励农民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沼气和庭院经济,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增加收入,勤劳致富。整合各项涉农资金,支持村庄进行改水、改厕,推广农村沼气或清洁燃料,提倡家畜和家禽圈养,推行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生活污水定点排放,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加快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积极发展小水电、微水发电等清洁能源,减少薪柴的使用;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采用生物手段治理病虫害,少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到2010年,全省一半以上的村庄建成文明生态村。2015年,全省75%的村庄建成文明生态村。2020年,90%以上的村庄建成文明生态村,实现农村面貌的根本改变。

(二)人口生态体系建设。

推进人口控制体系建设、健康与安全保障、文化体育与教育体系建设、就业与社会保障四项工程,构建完善的人口生态体系,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1.人口控制体系建设。控制人口增长和优化人口结构。加强宣传教育和执法力度,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创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机制,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探索建立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制度和保障体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部分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问题,在农村组织开展“少生快富”扶持工程,把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性别比例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缓解人口增长和老龄化问题。到2015年,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与性别比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2.健康与安全保障。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立健全传染病预警系统,提高对传染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强化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措施。注重加强和改善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满足农村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加大卫生执法监督力度,整顿和规范医疗市场,确保城乡居民用药和就医安全,切实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

加强公共食品安全保障。建立农产品和“菜篮子”基地环境质量状况监测体系,对产地环境质量进行监控。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农产品种养、加工和储运标准,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鼓励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严密的管理机制,对蔬菜、粮油、禽畜肉蛋以及各类加工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进行严格监控,净化百姓“菜篮子”,使人民饮食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完善公共秩序安全保障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全省基层单位建立社会公共秩序安全责任制度,形成由公安、武警、治安联防队、公众组成的高效联动公共安全预警与防治网络。充分发挥先进信息技术和指挥监控系统的支持作用,重点打击黑恶势力、严重暴力犯罪等恶性犯罪,预防和及时处理涉及社会安全的突发事件,把各类刑事案件和其他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及其危害控制在最低水平。到2015年,使海南成为全国公共安全保障最好的省份。

3.文化体育和教育体系建设。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人文资源特色,合理布局、规划建设各类文化主题公园、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弘扬民族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发展全民健身和体育运动。合理规划布局城乡全民健身基础设施,鼓励城乡居民积极参加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充分发挥海南的气候和环境优势,利用海南作为全国帆板、足球等众多体育运动项目冬训基地的有利条件,加快提高海南的体育运动水平。

加强国民教育。进一步加强基础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和职业技能教育,提高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鼓励和大力支持继续教育,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建立丰富多样的人力资源储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4.就业与社会保障。扩大就业。统筹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民工进城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把提高就业率、控制失业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就业和再就业的投入,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加强劳动法规监察力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快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实现城乡人口充分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和完善城镇失业保障体系和最低收入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因失地、病残等原因失业的农民失业保障机制,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对城乡特殊困难群体给予支持和关怀。继续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按照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规范、确保群众受益的原则,在全省农村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为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提供有效资金保障。进一步完善城镇养老保险体系,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省级调剂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全省统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和管理,确保城乡居民老有所养,妥善解决老龄化问题。

七、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既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省建设的前提与保障。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把生态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生态意识和法制意识教育,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法律法规知识,培育和引导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倡导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价值观念,营造促进生态省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实现公众、企业、决策管理者生态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社会树立建设生态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信念。

(一)建立公民生态意识与生态法制教育体系。

加强生态知识和法制意识教育。以青少年、党政干部、企业经营者为主要对象,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环境知识和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把生态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娃娃抓起”,在全省大专院校和中小学全面开设生态环境与生态法制地方教育课程,在大专院校开设生态环保专业或专业课程,组织青少年开展以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夏令营、冬令营等生态体验活动和植绿护绿、保护母亲河等环境公益活动,努力培养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与意识的一代新人。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开设生态环境与生态法律、法规知识等生态省知识教育课程,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任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使党政决策者和行政管理者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制定规划政策和进行决策时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法制知识教育,制定政策,促使企业自觉按照循环经济模式组织生产,实行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到2010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公民生态意识教育体系。

(二)开展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法律、法规知识普及活动。

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条件投资建设一批生态科普和法制教育基地,并有效利用其他文化场馆设施,组织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科普展览和法制普及等活动,免费向公众开放;鼓励、支持各类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和法制宣传活动,实施保护生态环境的示范项目;鼓励企业建设具有集生态科普、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景区,进一步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态意识、法制意识和参与生态省建设的能力。

(三)营造促进生态省建设的社会氛围。

在公共场所设立公益广告牌、宣传栏、展览等形式大力宣传生态省建设,鼓励企业结合产品广告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媒体通过定期宣传专栏和即时报道,宣传生态省建设成效,表彰先进事迹,曝光破坏典型。鼓励各类社会团体或组织建立生态省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网站,编印生态文化普及读物,结合“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土地日”、“世界水日”等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传播活动。创建一批文明生态学校、文明生态企业、文明生态家庭等示范单位,促进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行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省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开展城镇生活垃圾的定点分类堆放示范活动,倡导节水、节能、消费绿色食品、选用环保产品等绿色消费行为,组织义务植树造林、环保义务劳动、志愿者行动和为生态省建设献计献策等活动,拓展公众参与生态省建设的途径。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案件举报系统,开展建设项目环保听证等,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建立行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省建设公众参与机制,使公众成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力量。

八、生态省建设的保障措施

生态省建设具有长期性、综合性、系统性和复杂性,涉及到各市县、各部门和各行业。要积极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科技等手段,加强部门协调,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科技支持,为生态省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行政组织保障。

1.健全领导机制。生态省建设是一项跨市县、跨部门、跨行业的开拓性、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专职和高效的生态省建设领导与协调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生态省建设的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生态省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省生态办要对生态省建设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及时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制订生态省建设年度工作计划,明确部门和市县责任,加强对生态省建设工作的统一部署和监督,逐年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和目标。各市县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协调机构,组织编制《生态市(县)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2.建立落实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高度重视生态省建设工作,抓战略研究,抓工作部署,抓督促检查,形成一届接着一届干,级级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建立和完善生态省建设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机制,把生态省建设重点任务和部门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层层分解目标和任务,落实责任,分工合作,确保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制定行之有效的检查监督制度,掌握建设动态,总结建设典型,布置和督促落实建设工作,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

3.创新考核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创新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奖惩制度,抓紧研究考核指标,把生态省建设任务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将领导干部落实生态省建设发展战略的评估结果和工作责任考核作为定量考核和评估其政绩的主要依据,完善现行的经济社会考核方案,将计划生育和环境资源保护等社会发展指标纳入市县经济社会考核内容,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形成科学的政绩观。

4.加强综合决策。以《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为基础和依据,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规划、区域开发计划。要将生态省的建设目标纳入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体现。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开展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评估和重大决策的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提高生态省综合决策水平。

(二)法制保障。

1.加强立法。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生态省建设的要求,对我省现有法规进行清理复核,抓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等滞后领域的立法。对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的有关内容和不够完善的法规进行修改,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配套完善。抓紧制定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补偿和公共环保工程设施有偿服务等法规,通过政策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平衡发展。

2.加大执法力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加强执法机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严格执法,保障生态省建设相关法规得到全面落实。各有关执法部门和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和考核评议制,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保护行政执法的公正、公平、公开,严格依法行政。强化执法检查,实行定期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推行执法情况定期汇报制、复核制、奖惩制,加大查处破坏生态环境案件力度,逐步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执法效率不高的现象。

3.完善政府内部行政监察制度。加强对决策活动的跟踪监督,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执行生态环境资源法律规章情况的监察监督,督促各有关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时,认真执行审批程序,严格把关。

4.保障公众监督权。设立投诉中心和举报电话,疏通投诉渠道,鼓励广大群众检举揭发各种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报道和表彰生态省建设的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对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曝光。

(三)经济政策保障。

1.建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的经济政策。运用产业政策引导社会生产力要素向有利于生态省建设的方向流动。定期公布鼓励发展的生态产业、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优先项目目录,以及禁止和限制发展的产业与项目目录,对优先发展项目提供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有利于生态型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促进生态型产业的发展。

运用消费政策引导社会消费倾向。运用价格调控手段,引导节水、节能的消费方式;对需要回收集中处理和再利用的商品,实行“押金——回收——退款”制度,运用经济手段逐步减少环境污染类商品消费量。

2.拓宽生态省建设投融资渠道。增加政府投入。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用于发展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置、生态扶贫、清洁能源等与生态省建设相关的公益事业。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引导资金,并逐年有所增加,用于启动发展林下产业、生态人居、生态教育等生态省重点示范项目。市县财政要根据实际情况,切实增加对生态市县建设的投入。统筹安排政府专项、工业发展、科技、林业、水利、城建、扶贫等资金的使用,实行“三集中”,集中资金,集中投向生态省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项目,集中解决生态省建设的重点问题。

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制定有利的政策,引导企业筹集资金发展生态经济。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建设和环保项目。

争取国际合作资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国际合作热点的有利时机,扩大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拓国际援助渠道,争取利用国际资金和技术援助及优惠贷款,支持生态省建设。

3.建立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严格征收各类资源有偿使用费,完善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机制。按照“污染者付费”和“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严格实行排污总量收费,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研究探索建立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要求因开发建设损害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价值的单位与个人缴纳生态恢复保证金。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研究建立受益地区对保护地区补偿的生态补偿机制,设立省级和市县级生态保护补偿基金,基金主要来源于对矿产、土地、水、水电、旅游、森林等开发利用项目征收生态补偿费,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补偿有自然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地区因保护生态环境而导致的财政损失。

4.探索制定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克服现行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不能反映经济活动对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的不足,研究并试行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逐步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有关统计指标能够充分体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价值,较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引导人们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逐步转向注重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

积极做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调查试点工作。按照国家试点方案要求,研究提出“海南省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和“海南省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开展环境资源实物量和价值量的调查与核算,逐步在全省范围内试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四)科技保障。

1.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制定政策,在清洁生产、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生态产业等方面,引导企业、科研机构等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举办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博览会、科技招商会,建立生态环境科技项目交流市场,有效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生态省建设。

2.建立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依托卫星影像、GIS、抽样调查、公众举报等手段,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及时跟踪和掌握环境变化趋势,提高生态环境监测、预测和预警能力,为生态省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3.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激励机制,吸引省外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到海南工作。积极与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在海南设立研究工作站或博士后流动站。充分发挥省政府咨询顾问委员会和科技顾问委员会在重大项目、规划、决策中的咨询参谋作用。加强本地技术骨干队伍的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队伍。

4.制订生态产业和环保产品标准。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借鉴国内外经验,制订符合海南省情的生态产业标准,配合生态产业优惠政策,推动生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生态省的产业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借鉴国内外经验,制订和完善符合海南省情的地方标准,与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套,形成我省产业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按照资源优化配置、政府监督与企业自律相结合的要求,统合全省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推动生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附件1:

生态省建设全面建设阶段重点工程

一、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一)天然林保护工程。

实施热带天然林的封山护林和封山育林工程,使全省天然林覆盖率稳定在19%。

(二)重点生态区域绿化工程。

对沙化土地、水土流失地、西部荒漠化土地、25度以上的山坡地等重点生态区域实施造林绿化和还林。

(三)“三边”防护林工程。

1.加快水边林建设,在海边推广椰树和木麻黄混交林,在江河和湖泊水库周边推广竹林。

2.推进路边林建设,在路边和城镇出口道边推广具有防护和景观功能的防护林带。

3.实施城边林建设,建设城郊环城绿化带、森林公园、风景林区和城市道路、河流林带林网,在集镇边推广具有防护和景观功能的防护林带,在村边推广热带经济果树林。

(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1.新建扩建一批自然保护区,重点建设尖峰岭、五指山、吊罗山、霸王岭等自然保护区,建设一批生态廊道,将海南主要的自然保护区连片成网。

2.划定保护区边界和内部分区,加强自然保护区规范化管理。

3.开展生物多样性系统调查和研究,建设完善尖峰岭、吊罗山生态监测站,建立生物多样性信息和监测网络。

4.建设珍稀濒危物种和种质资源迁地保存与繁衍基地,开展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对引进外来物种、大面积单一品种造林及推广林下产业等进行跟踪监测,制定生物安全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二、环境质量保障体系

(五)工业污染防治工程。

加强对现有工业企业排污的监管,控制新建工业项目的污染,实现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目标。

(六)生活污染控制工程。

1.建设市、县政府所驻城镇和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城镇的污水处理工程。

2.实行焚烧发电、生物堆肥等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

3.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定点集中堆放,推广农村人畜粪便资源化利用。

(七)农业污染削减工程。

1.在城镇、水源保护区和风景旅游区周边划定畜禽规模养殖禁止区,对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和废水进行资源化利用。

2.禁止使用高剧毒农药,推广低残留、低毒、高效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理施用化肥,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3.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和引进养殖废水处理技术,治理高位池养殖污染。

(八)医疗和危险废物处置工程。

1.规划建设海口、三亚和儋州三个医疗垃圾集中处置中心,对全省医疗垃圾实施分区收集、集中处置。

2.执行危险废物产生、交换和转移的联单管理制度,建设全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理中心,处置危险废物。

3.建立放射性废物贮存、转移登记制度,建立放射事故应急反应系统,建设省放射性废物处置库,防止放射性污染。

三、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

(九)土地保护与开发整理工程。

1.严格执行基本农田征用的审批制度,建立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对土地资源实行最严格的保护。

2.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充分利用国家投资、企业投资、银行信贷等有利条件,重点推进琼东滨海平原锆钛矿区土地复垦工程、琼东北生态恢复土地整理与开发重点工程、琼南热带高效农业与南繁基地土地整理工程、琼西大广坝水库灌区土地整理工程、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整理复垦工程等重点土地整理工程。

(十)生物和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工程。

1.开发利用药用、食用和观赏等生物资源。

2.引入市场机制,对钛锆砂矿、石英沙矿、铁矿等优势矿产资源实行生态化开采、精深加工。

(十一)水资源优化配置与水源建设工程。

1.加强水源涵养林保护,切实治理流域水污染源。

2.加快大隆水库、大广坝二期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

3.合理规划建设区域水利工程,开展对文昌等北部以及东方、儋州等西部缺水地区实行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适时开展工程建设,努力满足缺水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

4.按照优水优用,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重点产业、工程、项目用水等原则,有效利用价格杠杆,优化配置水资源。

(十二)清洁能源工程。

1.推进主要工业开发区的发电、大型锅炉、工业锅炉的煤改气、油改气工程。

2.推进服务业、居民热源改气、油改气和城市公交车辆燃气化工程。

3.在集镇普及以液化气为主的清洁能源,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推广利用水力、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四、生态经济体系

(十三)生态优势产业发展工程。

1.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培育发展有机食品,建立高效益、多样化的生态农业体系。

2.加快发展远洋捕捞业,控制和压缩近海捕捞,发展外海和远洋捕捞,调整捕捞作业结构,加快渔船更新改造,开发推广新型渔具渔法。

3.发展有特色的滨海、热带森林、温泉、湖滨等度假休闲和观光旅游。高标准建设南山文化旅游区、兴隆热带花园、兴隆热带植物园、尖峰岭、吊罗山和七仙岭等国家热带森林公园、五指山生态旅游区、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西沙群岛等9个生态旅游示范区。

4.打造具有自然环境优势和有特色的人居环境,发展高档次的生态型房地产业。

(十四)双重效益产业发展工程。

1.发展热带速生丰产林、橡胶林、热带珍贵用材林、热带果木林、热带花卉、竹产业等林产业。

2.大力推广林+藤、林+药、林+观赏植物、林+食用植物、林+禽等立体复合种养经营模式的林下产业(复合农林业)。

3.发展藻类、贝类生态水产品等生态海水养殖业。

(十五)清洁型优势产业发展工程。

1.发展动植物种子种苗产业。

2.发展汽车制造业、生物医药、信息产业。

3.培育创意产业、职业技术教育产业、会展产业等文化教育产业。

(十六)资源加工业发展工程。

1.加大勘探力度,加快开发步伐,扩大油气资源开发生产规模。在东方天然气化工城、洋浦石油化工园区等区域发展集约型油气化工业。

2.发展水产品、水果、瓜菜的保鲜与加工,以及橡胶、畜禽、粮油等农产品精加工业。

3.实施350万亩浆纸林工程,建设林浆纸及纸制品一体化产业。

五、人居生态体系

(十七)文明生态城市创建工程。

1.健全城市的供水、供电、信息、污水管网与处理、垃圾收集与处置、交通、文体教育等基础设施。

2.实施城市净化工程,解决污水排放、垃圾收集的污染问题,建立长效的城市卫生管理机制。

3.实施城市绿化工程,结合城边林、道路绿化等建设工程,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力度,在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中充分考虑和规划绿化用地,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4.推进城市美化工程,加强城市建筑、公园、街道、休闲地和文化体育等景观设施建设,使城市建筑和自然环境和谐一致。

(十八)文明生态集镇创建工程。

1.实施集镇净化工程,因地制宜建设集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置设施,加强集镇市场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订立集镇文明公约,建设文明卫生的集镇环境。

2.推进集镇绿化工程,加强集镇的道路、学校等公用建筑的绿化建设,鼓励居民在房前屋后种植果树等经济林,进一步提高集镇的绿化水平。

3.实施集镇美化工程,合理规划集镇的建筑布局,采用与当地自然景观一致的建筑风格建设民居、公用建筑和文化、休闲等设施,建设具有特色的集镇人居环境。

(十九)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

1.认真搞好文明生态村宣传文化室建设,加强计划生育和文明卫生宣传教育,提高村民文明素质。

2.规划建设农村居民点,实施净化、绿化、美化工程,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3.鼓励农民学习适用技术,发展农村沼气和庭院经济、绿色农业,增加收入。

(二十)文明生态社区创建工程。

1.推广建设低容积率、低建筑密度、低层、高绿化率的“三低一高”生态型住宅区。

2.开展社区教育、环保科普和文体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生态环境意识。

3.倡导居民节水、节电和节约其他资源、选用环保绿色产品等绿色文明消费,鼓励居民减少垃圾排放量、对垃圾进行分类。

六、人口生态体系

(二十一)人口控制工程。

1.建立城乡计划生育奖励制度和保障体系,切实降低生育水平。

2.在农村组织开展“少生快富”扶持工程,促进少生优生致富。

(二十二)健康与安全保障工程。

1.建立健全城乡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立健全传染病预警系统,整顿和规范医疗市场,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2.建立农产品、禽畜、肉蛋等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监控管理机制,确保食品安全。

3.建立由公安、武警、治安联防队和公众组成的联动公共安全预警与防治网络,稳定社会秩序,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十三)文化体育与教育工程。

1.建设各类文化主题公园、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2.合理规划布局城乡居民健身基础设施,促进全民健身,提高居民身体素质。

3.加强基础义务教育,普及高中和职业技能教育,支持继续教育,鼓励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二十四)就业与社会保障工程。

1.加大对就业和再就业的投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实现城乡居民的充分就业。

2.健全城镇失业保障体系和最低收入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民失业保障机制,确保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

3.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体系,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七、生态文化体系

(二十五)公民生态意识和生态法制教育工程。

1.在全省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开设生态环境与生态法制地方教育课程,在大专院校开设生态环保专业或专业课程,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少年环境公益活动,形成完善的青少年生态教育体系。

2.在党校和行政学院开设生态环境与生态法律、法规知识等生态省知识教育课程,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任职培训和继续教育。

3.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法制知识教育,促使企业实行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

(二十六)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工程。

1.政府投资建设一批生态科普教育和法制基地,向公众开放,普及生态科学和生态法制知识。

2.支持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开展生态科普和法制宣传活动,鼓励企业建设具有普及生态知识功能的旅游景区,促进生态科普活动。

(二十七)生态省建设的社会氛围营造工程。

1.全面动员各类媒体,营造促进生态省建设的社会氛围。

2.创建文明生态学校、文明生态企业、文明生态家庭等示范单位,发挥示范效应。

(二十八)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工程。

1.组织开展各类活动,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省建设。

2.建立公告、举报、听政等制度,保障公众对生态环境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八、能力保障体系

(二十九)组织机构保障工程。

1.建立生态省建设领导与专职协调工作机构,实行生态省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建立生态省建设工作检查监督制度。

2.制订考核指标,把生态省建设目标任务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以及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发挥政府对生态省建设的主导和引导作用。

(三十)法制体系完善工程。

1.修改完善现有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的法规,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等领域的立法,制定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补偿、公共环保工程设施有偿服务等法规。

2.推行执法情况定期汇报制、复核制、奖惩制、部门执法责任制和考核评议制,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三十一)经济政策扶持工程。

1.定期公布生态产业、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优先项目目录,以及禁止和限制发展的产业与项目目录,制定有利于生态型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2.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引导资金,引导企业筹集资金发展生态经济,征收资源有偿使用费,整合各类资金集中投入生态省建设。

3.研究制定“海南省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和“海南省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促进各级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三十二)科技支撑工程。

1.举办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博览会、科技招商会,建立生态环境科技项目交流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制订地方产业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为国内外市场提供高质量的绿色产品。

建设规划范文篇7

一、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京杭大运河和京沪铁路与沧州相望,南经石德铁路和石德高速,与山东德州毗邻,全县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辖10镇6乡,848个行政村,总人口50.2万人,2006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60.9亿元,财政收入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96元。全县现有国办农村中小学校139所,其中小学115所,初中24所,农村中小学在校生54204人,其中初中生22587人,小学生31617人。

2004年,全县小学适龄入学人口达到最低谷,小学一年级适龄儿童入学5008人,2006年开始增长,到20**年一年级新生入学人数达到5976人,根据人口出生预测,到2013年,全县农村中小学适龄人口达到最高峰,中小学在校生达57067人,其中初中生23179人,小学生33888人。

2、学校规模小而多、布局分散

现有的中小学校中,随着部分学校办学规模日趋萎缩,学校规模越来越小,总体看数量很多,分布较零散。全县115所小学中,两轨以下学校有92所,占80.7%;中学四轨以下学校10所,占43%。标准化学校数量少,不能实现规模办学,因此,进一步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实现标准化办学、规模办学已成为我县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

3、教师年龄结构老龄化,补充不足,缺少专业化教师

尽管我县近几年招聘了部分新教师,但就目前看,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仍存在着年龄偏大的问题,4089名农村中小学在职教师中,41周岁以上的占在职教师总数的44%,其中46周岁以上的占在职教师总数的25%。受师生编比、教师编制限制,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着青黄不接、拔高使用、教非所学、学非所教、专业化水平较低的问题,尤其缺乏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专业化人才。

4、乡镇行政区划造成边缘地带的学生入学受限制

受管理权限制约,当前学校招生以乡镇为单位就近入学,客观上造成中小学教育资源的条块分割,不符合“划片就近入学”的招生原则,不利于农村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待于打破乡镇界限进行学区整合。

二、学区调整和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及进度安排

根据我县学龄人口发展趋势、自然村落分布、学校布局情况,并给合新农村建设及当前全县经济发展状况,为确保学区调整既着眼于当前实际,又考虑到将来的可持续发展,经充分讨论,科学论证,我县宜设置学区16个,每学区平均覆盖人口数3.2万。根据目前和今后几年我县的经济文化发展实际状况,本着对中小学建设有利的原则,到2011年,我县学区建设暂不打破乡镇界限,其主要任务是继续抓好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搞好本乡镇学区内的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

从2012年开始,学区建设将打破乡镇界限,对原乡镇的管理范围进行重新调整,对地邻乡镇的小学招生范围进行重新划片,重点解决学生就近入学问题。农村中学按不低于四轨的标准化学校进行布点设置,小学按不低于两轨的标准化学校进行布点设置,县镇小学试行“4138”标准,即办学规模4轨(24个教学班)、在校生1000人(班额40人左右)、占地面积30亩以上、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以上;条件尚不具备的地方,可以采取小学三年级以上实行集中办学,小学一、二年级和小学附设三年幼儿班(规范化幼儿园)实行相对集中、一体化管理;县镇初中试行“1215612”标准,即办学规模12轨(36个教学班)、在校生1500人(班额40-45人)、占地面积60亩以上、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以上。

到2013年,基本完成全县学区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全县农村中学由现在的24所减少到17所,建设农村标准化初中学校14所,初中校均规模达到1363人;小学由现在的115所减少至86所,建设标准化小学72所,其中城镇标准化小学12所,小学校均规模接近400人,建设农村规范化幼儿园70所。学区建设进程如下:

从2008年开始到2011年,进行新的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2008年完成新建搬迁标准化初中一所(景州镇中),撤并初中一所(大车中学),改扩建标准化小学三所(景州联小、梁集完小、杜桥完小),新建小学一所(大端完小),撤并小学四所(连镇南街小学、安陵玉泉庄小学、降河流宋屯初小、温城关河小学)。

2009年完成改扩建初中学校一所(青兰中学),撤并初中学校一所(隆兴中学),撤并小学八所(景安小学、杨庄小学、七里庄小学、里厢屯小学、大杨关小学、十二里小学、大赵庄小学、寨子完小)。

2010年完成改扩初中学校三所(留府中学、王瞳中学、北留智中学),撤并初中学校三所(西路中学、野庄中学、第三中学),改扩建小学十一所(庄头完小、高庄完小、西路联小、第四完小、北留智中心完小、万庄完小、宋门完小、孙温完小、王千寺完小、王高堡完小、龙华实验小学),撤并十七小学所(王上营完小、马村完小、小冯完小、第八小学、杨庄小学、叶园小学、姜高小学、大温城小学、孙村小学、庄村小学、德厢小学、薛村小学、付赵小学、北杨木小学、北江江小学、连镇建辉小学、梁集张茂小学)。

2011年改扩建初中学校两所(庙镇中学、杜桥中学),撤并中学三所(八里庄中学、北屯中学、杨院中学)。

从2012年开始,打破原乡镇中心校的管辖范围,按就近原则,完成地缘乡镇学校的归属工作,完成全县16个学区的布局规划。对其校产、师资、就学、管理重新界定,明确各学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任务,初步形成义务教育管理以县为主,县教育局、学区中心校、学校三级负责的管理格局。

1、将原梁集乡的孙镇完小、大刘完小纳入连镇学区管理。

2、将原刘集乡振华小学纳入安陵学区管理。

3、将原杜桥镇的东孟庄完小、后屯完小纳入北留智学区管理。

三、学区重点建设项目及资金情况

按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布局调整工程要求测算,全县学区建设预算资金为8500万元,重点建设项目如下:

2008年:1、景州学区:景州镇中新建、大车中学撤并,景州镇联小搬迁至原景州镇中的改建;2、连镇学区:撤并南街小学,大端小学新建;3、安陵学区:改扩建前村小学,撤并玉泉庄小学;4、降河流学区:改扩建代庄完小,撤并宋屯初小;5、温城学区:改扩建孙温完小,撤并关河小学。6、改扩建梁集完小。7、改扩建杜桥完小。以上项目约需建设资金2500万元。

2009年:1、青兰学区:改扩建青兰中学,撤并隆兴中学;2、景州学区:改扩建子弟小学,撤并景安小学、杨庄小学、七里庄小学、里厢屯小学;3、刘集学区:改扩建石庄小学,撤并大杨关小学;4、降河流学区:改扩建代庄完小,撤并十二里小学;5、温城学区:改扩建孙温完小和刘八庄完小,撤并大赵庄小学、寨子完小。以上项目约需建设资金1400万元。

2010年:1、留府学区:改扩建留府中学,撤并西路中学,改扩建庄头完小,撤并王上营完小,改扩建高庄完小,撤并马村完小,改扩建西路联小,撤并小冯完小;2、王瞳学区:改扩建王瞳中学,撤并野庄中学;3、北留智学区:改扩建北留智中学,撤并第三中学,改扩建第四完小,撤并第八小学,改扩建北留智中心完小,撤并八里庄完小;4、留智庙学区:改扩建八里庄完小,撤并叶园小学;5、温城学区:改扩建宋门完小,撤并姜高小学,撤并大温城小学;6、王千寺学区:改扩建王千寺完小,撤并孙村小学,改扩建王高堡完小,撤并庄村小学;7、龙华学区:继续改扩建龙华镇中,改扩建龙华实验小学,撤并德厢小学;8、广川学区:改扩建河渠完小,撤并薛村小学、付赵小学、北杨木小学;9、青兰学区:改扩建大周完小,撤并北江江小学;10、连镇学区:撤并建辉小学。11、撤并梁集张茂小学。以上项目约需建设资金3000万元。

2011年:留智庙学区:改扩建庙镇中学,撤并八里庄中学;杜桥学区:改扩建杜桥中学,撤并杨院中学、北屯中学。以上项目约需建设资金1600万元。

四、学区建设保障措施

1、组织保

建立**农村学区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教育副县长刘兰智同志任组长,教育局、财政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各乡镇政府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明确任务,明确职责,从2007年12月起,实施**农村学区建设工程,建立学区建设的长效机制。

县教育局负责学区整体规划、设计,标准中小学布点建设,中小学危旧校舍的排查摸底,中小学布局调整合校并点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做好校舍维修、选址等一系列筹划工作。

财政局、教育局负责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的申请、跑办筹集工作,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建设局、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责,做好相应的职能服务。

各乡镇政府负责学区建设进程中的合校并点协调、学校建设用地、选址等做好协助工作。

2、加强政策宣传

农村学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模式的更新和改革,关系到全县学校的均衡发展。它的主要任务是促使农村学校加快发展步伐,加大合校并点力度,实现规模化办学和标准化办学,实现校校之间的均衡、学区与学区之间的均衡,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县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这项政策的实施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惠及民生、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为使这一政策深入人心,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县电视台、广播、宣传栏、宣传车等有效方式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使群众理解学区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人人关心支持学区建设。

3、要加大资金投入。

为确保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一是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二是县级财政预算资金;三是广开渠道筹措其它资金。

4、建立师资共享体系。

要打破乡镇间教师资源统的过死、交流不畅,城乡教师分布不均衡的师资配置格局,建立教育干部、教师定期调配、轮换机制,县教育局根据各校师资水平的高低和教学质量的好坏,统一调配师资,实行全县范围内的师资共享,根据工作业绩,校长要定期轮换,缩短校际差距,提高总体办学水平,实现师资水平均衡。

五、20**----2010年学区建设具体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以县为主”,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区中心校和学校三级管理的县域教育管理新体制,逐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结合我县农村教育工作实际,本着“长远规划、科学设计、加强重点、分步实施、逐年解决”的原则,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规划期为20**-2010年,展望到2020年。

2、发展目标:

一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逐步打破原乡镇区划界限,对原16个乡镇中心校的管理范围按照方便就学、群众满意的原则,进行重新划分,实行县教育局、学区中心校、学校三级管理模式。以学区为单位,进一步带动农村中小学的整合撤并,推进区域内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建成一批初中不低于6轨、小学不低于2轨的农村标准化中小学,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到2013年,全县标准化小学达到72所,初中14所。

二是实现教师队伍优化整合。通过学区建设,统筹安排使用学区内教师资源,保证农村学校开齐、开全、开足课程,推进学科教师专业化,解决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所需的师资和音体美专任教师缺乏问题,实现学科之间的均衡发展。

三是提升教研培训整体水平。通过建立16个学区研训室,促使教研和培训工作重心下移,增强教研和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县域内以县教研室为主体、学区研训室为平台、校本研训为基础的教研网络,提高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水平。

四是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通过学区建设,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师队伍的优化整合、教育管理的科学规范、教学教研的整体提升,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考虑人口增长和人口密度、学龄人口变化趋势、教育资源布局及交通、环境、地形地貌等因素,以既能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又能适应当地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前提,做到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度。

二是坚持整合资源、协调发展。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以义务教育为重点,进行区域内办学资源整合,并统筹考虑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先进行初中布点,后考虑小学布点,突出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并在规划中体现有利于区域内教师资源统筹调配的要求,确保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4、规划重点

一是将学区建与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紧密结合。以学区为单位,按照由高到低、自上而下,先初中、后小学、再幼儿园的顺序依次调整学校布局。在充分利用现有学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区内原有办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把布局调整后闲置的初中校园校舍优先用于举办小学、闲置的小学校园校舍优先用于举办标准化幼儿园或规范化幼儿园(小学附设三年制幼儿班)。学区内初中办学规模原则上不低于4轨、小学原则上不低于2轨;目前确实有困难的,偏远农村可以保留教学点,或者是单轨。

二是将学区建设与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紧密结合。以学区为单位,按照人口分布、学龄儿童少年分布,建设规模适度的标准化中小学。小学设置原则上应覆盖人口5000人至10000人,县城和中心城镇及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标准化小学建设试行“4138”标准。初中设置原则上应覆盖人口30000人至40000人,县镇和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标准化初中建设试行“1215612”标准;偏远农村的标准化初中办学规模一般应达到8轨(24个教学班)以上,至少不能低于6轨(18个教学班);逐步取消4轨制以下初中。

三是将学区建设与城镇建设规划紧密结合。学校布点坚持“三个集中”,即:初中学校向中心乡镇集中、中心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学校布局向交通便利地带集中,满足适龄人口的入学需要。

建设规划范文篇8

我是x经济开发区**镇农校常务副校长,现在,我向各位专家、评委汇报我镇农校建设、规划方面的工作,恳请批评和指正。

**镇地处x经济开发区的东大门,东与x市x镇接壤,南与x县x镇毗邻,全镇x个行政村,x人。**镇农校自x年创办,近x年的办学历程,为我镇培养了一大批实用性技术人才,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基本情况

**镇农校是由镇人民政府举办、**镇教育联校协办的一所初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占地面积x余亩,其中教学教研用地x多平方米,实习基地x余亩。农校现有两栋教学用房,培训基地一处,并拥有规格较高的现代化常规教学设备。

自创办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校的建设和发展,先后投入x多万元,用于农校的基础建设,科技项目的引进和农民技术培训等,并先后迎来了总理、原政协副主席毛致用、原省委书记杨正午等领导的亲临视察。

**农校在培训上,本着“面向农村、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兼顾全面”的办学理念,开设了以“果树栽培”为主的农民技术课程,前后办班近x次,培训学员x多人,取得了明显的效益。目前,全镇70%以上的农户都有自己的果园,去年全镇共出售优质水果共x多万斤,获纯利x多万元。

二、主要成效

1、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农校成为农民最喜爱的学校

一是办学条件随着领导的重视,资金不断的投入,逐年得到改善。二是师资队伍通过组织外出学习,素质得到提升。每名教师都有自己的主打科目,还集中编写了融地方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乡土教材。办学条件日渐完善的镇农校,已经成为最受农民兄弟欢迎和喜爱的学校。

2、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培训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动力

农业结构调整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依据我镇实际,我镇确定了以“果——苗”为一体的农业结构调整方略,在农校示范基地——“**果场”的引领下,全镇已发展水果种植面积x亩,水果种植已成为农民致富的绿色银行,发展花卉苗木x亩。

同时,还形成了稻田龙虾养殖、肉牛养殖、南瓜种植、棉花种植等x个规模逾千亩的经济板块。

镇农校在推动全镇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培训、示范、推广、服务”等多种职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农民致富增收的“助推器”。

3、农民素质明显提高,学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农校自创办以来,在健全基础设施的同时,着力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实用技术培训,农民群众思富意识增浓,致富本领增强。特别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镇农校和镇劳动保障服务站联动,并借助我区境内的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岳阳财经学校的优质资源,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人口x多人。很多经过培训的农民,成为当地增收致富、建设新农村的领头雁和主力军。

三、农校后段建设、规划:

中期规划:规划期限:x年——x年

主要任务:

围绕“十一五”期间农村发展目标,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普遍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和稳定就业的能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大范围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大面积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

针对以上任务我们打算:

1、2007年计划投入x万元,用于:

①对房屋校舍进行全面的维修,新添图书x册,配套阅览室课桌x套,以确保教学的需要。

②新添电脑两台,初步建成适应性较强的远程教室和网络资源库,并建立我镇农校网页,推广本地资源,收集外地信息。

③引进农村实用技术项目两个——龙虾和菜牛养殖,规模达到精养龙虾500亩,菜牛1000头。

④完成全年培训任务,达到办班11个,培训人数790人。

2、2008年计划投入x万元,用于:

①添置电脑x台,建成一个标准较高的计算机室。

②搞好农村的技术推广和培训,引进科技项目x个。

③改良优化农校基地水果品种,加强科学管理,达到“优质、稳产、高效”的示范作用。

④完成年度培训任务,办班x个,培训人数x人,并初步形成农村经营合作组织。

3、2009年计划投入x万元,用于:

①深化培训成果,完全成立农村经营合作组织,充分发挥组织作用。

②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线x条,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

③完成年度培训任务,办班x个,培训人数x人

通过中期建设规划的实施,在全镇范围内x%以上农户进入项目计划,并接受项目培训,基本掌握该项实用技术,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并根据全镇农民需求,每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10个以上,让有关农户基本掌握所学项目技术,并取得明显的效益。同时让外出务工人员90%以上接受转移前的引导培训,“订单式”转移占外出人员的比重达到x%以上,“订单”转移人员全部接受技能培训。

长期规划:x年—x年

主要工作任务:

根据我镇农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农村农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学校遴选一批实用技术项目,力争通过几年的推广培训和实施,逐步形成优质水果、大棚蔬菜、葡萄、菜牛、鸡、鸭、龙虾养殖等一系列具有较大规模和显著特色的农产业。到2016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逾万元,其中科学技术使用推广的贡献率达x%以上。

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办学管理,突出以人为本,在加强农校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培育和壮大教师队伍,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专业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同时与省市职业院校、农科所等部门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全年请一批专家到农校授课,聘请部分科技示范户为兼职教师,以充实教师队伍,组织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并充分掌握相关专家资源以及新技术、新品种、新标准等信息,并收集、研究相关信息等资源体系,为农村提供综合性的信息服务。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在确保政府每年投入不少于x万元的前提下,多形式、多渠道向外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

①是以政府牵头,农校为主,成立种养协会,建立农村经营合作组织,组建一支高效运作的供销队伍,提供产、销一条龙服务,收取一定的会费和服务费,每年预计创收3万元,以弥补农校建设经费的不足。

②充分利用农校基地资源,发挥农校基地效应,每年从农校基地收入列支3万元用于农校建设。

三是创新办学模式。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探索一条全方位办学模式,从市场需求出发,培训农民,把农民推向市场,走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科研所农校农民市场,

劳动部门

建设规划范文篇9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规划;美丽乡村;洲岛地区

一、前言

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是一脉相承的,2017年10月,报告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是一个新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对美丽乡村事业而言,乡村振兴战略是迄今为止最为重大的利好,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在新的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将带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将为农村振兴、国家复兴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城市洲岛地区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有良好的湿地、植被等生态资源以及独特的洲岛景观,是江河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交错的关键性节点,环境敏感度高、生态功能突出。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化使得洲岛地区的生态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同时洲岛地区因为其交通具有一定的内敛型,缺乏与外界的交流,这加剧了洲岛地区与城市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南京八卦洲地区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洲岛地区,探索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特色乡村规划策略,对解决长江中下游洲岛地区乡村规划现状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二、研究区概况

2012年十八大提出“美丽乡村”后,南京启动“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大大促使乡村的环境得到提升,基础设施初步完善,并积极向旅游型乡村转型。2017年6月,江苏省提出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并积极开展规划建设活动,重点培育特色田园乡村试点。2018年起,南京市八卦洲临江村通过整合村域农业资源和休闲旅游资源,提升整体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村,正在努力打造南京市示范型美丽乡村。南京市八卦洲位于南京市新老城区之间,地处南京“以江为轴、沿江发展”的城市化地带。是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的新型城镇化下典型的乡村地区。在“一江两岸,联动发展”的格局中,八卦洲位于绿色生态带,功能以生态修复,环境保护为主。临江村村属八卦洲下辖行政村之一的外沙村,处于八卦洲农业示范园的核心发展区,毗邻果蔬花卉苗木培育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三、现状分析和问题总结

(一)现状分析。1.人口及土地利用现状。外沙村下辖3个自然村,总人口3485人,总用地面积560hm2。临江村目前共有劳动力人口538人,其中务农245人,占45.5%;其余多为务农与打工结合人员,老龄化趋势还在加剧。目前村庄居民点分布零散,土地资源利用粗放,村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村民住宅建设无序,用地零散,村庄空间格局混乱。2.产业发展现状。八卦洲农业基础好,是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野八仙、芦蒿已成为地区特色农产品;近年来,以高温智能玻璃温室为代表的省级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园区种植花卉、果蔬等,推动区域农业迅速发展。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为果园种植、农田耕种、土地鱼塘租赁及政府财政拨款,缺少本村特色经济,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寻找突破口。3.空间格局现状。临江村位于八卦洲农业示范园的核心发展区,中心路是八卦洲农业园的主轴,交通优势明显。作为嘉年华农创园的重要配套,临江村吸引嘉年华游客到临江村来吃、住、游、购。并计划与中桥村、下坝村联合打造农旅特色小镇,促进区域整体发展。4.景观风貌现状。村庄内建筑以二层建筑为主,多在2001年至2010年修葺,存有部分危房,建筑风格多样,包括中式建筑、现代中式、欧式、简约风格等等,外立面主要高阔混凝土水泥墙、砖墙面,以红、白、灰为主,少量橘色,院落景观缺乏乡土特色。村内小游园、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缺乏休闲娱乐设施,村庄景观绿化水平不高,道路两侧缺乏遮荫绿化,水岸景观缺乏设计,植物配置较为单调,水面存在脏乱差现象,步道上缺乏休息的亭廊和景观座椅。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合理,设施利用率不高,公共服务设施有待完善。(二)问题总结。1.缺乏洲岛特色,千村一面。临江村作为老村,无建筑景观的亮点,在前期多次的规划设计中,由于常为省事而统一整改建筑外观,造成千村一面的现象。乡村旅游的发展无特色,没有形成旅游品牌,难以吸引游客多次前来。2.设计诉求多样,人员技术经验不足。规划设计前需协调领导层、村庄发展、上位规划发展、村民意愿等多方需求,规划设计中由于现场征地资料缺失,地形图不准,施工技术员经验不足,乡村建设经费有限等现象,规划师不能及时协调规划、水电、软装、植物的总体进度和管理,常导致设计改造的实际效果常与规划师景愿相差甚远。3.生态破坏性发展。建设用地较少,农田和生态保护用地较多,存在水源保护地、水库等生态敏感区,在近年来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中,洲岛地区湿地和植被面积的减少导致水陆生态系统的失衡,使得洲岛的生态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相邻城市的生态质量也随之下降。4.村民参与度低,缺乏文化认同感。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人口老龄化加剧,缺乏活力。对于聚集在乡村的原住民而言,世代传承的风土民俗凝结了村民对乡村土地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这种认同感正在逐渐消失。

四、规划成果

(一)总体布局规划。在功能策划上实现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转变。规划功能结构为“一核、两圈、三轴、四片”(图1)。一核:公共服务中心:按美丽乡村示范村指标,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两圈:休闲养生圈和旅游度假圈。三轴:沿环洲路的道路景观轴:临江村主干道绿化升级改造,重点打造红色系列的彩叶植物景观带。沿河廊的生态景观轴:外沙河生态景观升级改造,沿河打造特色游览路线。沿居民区的文化景观轴:弘扬野菜文化、花卉文化等传统文化,打造淳朴居民区。四片:休闲养生体验片区、现代农业产业片区、美丽乡村居住片区、乡村旅游度假片区。(二)产业发展规划。第一产业规划以设施农业为主导,包括果蔬种植、苗圃种植和花卉种植;打造千亩苗圃种植基地:打造特色苗圃基地,重新定位品种和栽培技术,依托现有苗圃种植规模,引进因地制宜的珍贵树种。同时合理扩大水产养殖业面积、提升江鲜捕捞产业,与旅游业结合打造特色长江江鲜美食品牌。(三)基础设施规划。规划扩展临江村现有的两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使之更加完善以满足村民和游客需要,打造公共活动场地,同时增设公厕,小卖部,便民服务中心,汽车站等设施,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新增村史馆、健身步道,丰富了该区域公共服务设施的综合性,构建良好人居环境。优化机动车道,对道路进行修补,在路幅较窄的地段增设回车场;在具备条件的路段增设绿化带。打造游步道,改造原有单一化的水泥混凝土宅间路,丰富人行道路的样式,采用乡土化材料。结合村庄建筑布局及车行道路,设置三处生态停车场,总计35个停车位。(四)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规划重点塑造“三带、一环、多点”的观光旅游格局,体现乡村文化底蕴与滨江景观特色风貌。将花卉苗木和乡村旅游业结合,作为农业嘉年华农创园重要配套,发展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健康农家游。重点打造果蔬采摘体验农家乐、江鲜美食特色街等特色旅游亮点。(五)绿化景观提升。外沙路道路两侧路面整体黑色化处理,梳理杂灌草,道路两侧配置造型植物,丰富外沙路两侧的景观(图3)。滨河步道道路布置游步道、休憩小广场、凉亭等设施。运用海绵城市理念,步道材质选用透水混凝土、透水砖、塑化木等搭配设计。梳理河道的岸线,结合毛石驳岸、嵌草砖驳岸、仿树桩驳岸等做生态驳岸,疏浚水系,清理河道周边垃圾,种植耐水湿植物美化驳岸。采用净水工程(水系沟通、河塘清淤)、绿化工程(驳岸绿化、游园绿化)、亲水工程(桥梁建设、亲水平台建设、亭台建设)进行河道改造。

五、对策建议

(一)保护生产性景观,发展特色农业。乡村发展必然要以农为本、以农固本,农业本身就是农村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美丽乡村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乡村而言,脱离了地域特色和鲜活的农业生命,无法得到长久的发展,往往会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被淘汰,沦为一座缺乏文化内涵的农业主题公园。在洲岛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从洲岛地区的特色农业入手,提升原有农业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村庄独有特色,比如江鲜水产养殖业,果蔬种植业,野菜采摘业,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个季节特色宣传旅游特点,打造特色品牌,切实保证乡村业态多样性与特色性的发展。(二)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洲岛稳定。在洲岛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对于洲岛地区丰富的江滩、江圩、湿地等自然资源。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后,划定核心保育区、生态缓冲区、适宜建设区、优先建设区等。对生态保育区域,减少人为活动的干扰,穿插临水特色风景建设、游赏活动等,确保生态环境在可承载范围内。(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乡村魅力。为满足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通信、照明、排水、垃圾处理、交通设施、公共厕所、游客服务中心、标识系统、小卖部等服务设施。对于主要节点和道路出入口处的建筑,提升景观形象,结合村庄特色风貌设定适宜得体的门户风格。鼓励村民自主进行民居美化和改造,形成多样的村容村貌。(四)创新融合新业态,激发村庄活力。洲岛地区有着吸引城市游客的独特滨水风光,鼓励种植结构的调整,发展多样生态农业,复兴当地传统手工艺及特色美食,可发展民宿、手工艺品体验、农家美食、采摘体验、垂钓体验、商业零售小卖等旅游业态,形成乡村独特品牌的同时为村民提供副业,吸引更多青年人留在乡村就业。(五)社区共建共享,调动村民热情。农户在开展乡村旅游的经营、销售、服务上还需要一个提升的过程,如在农家菜式、服务质量以及食品卫生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指导。如何提供新鲜无污染的农家食品,提供符合品质要求的度假设施,并保证乡村体验的原生态,需加强宣传力度,给村民树立资源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各个村干部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好统筹推进工作。多措并举,采取民意投票选择美化方案,或者政府奖励个人提议的方式,让村民共同参与到村庄建设中,加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史莹,金质佳,曹仁勇,费文君.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特色田园乡村发展分析——以南京市江宁区钱家渡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8,36(10):39-45+59.

[2]魏玉栋.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J].中共党史研究,2018(03):14-18.

[3]熊星,唐晓岚,包文渊,叶海跃,伊贤贵.城市江河洲岛绿色基础设施建构策略——以南京江心洲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5,29(05):146-151.

建设规划范文篇10

一、总体构想

和龙市“图们江千里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工程是全国万里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工程的组成部分。按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计划形成一条以图们江为中心,文化设施配套,文艺活动活跃,民族特色浓郁,社会效益突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长廊。

建设“图们江千里边境文化长廊”,一要实现城镇文化网络完善化和城镇文化繁荣;二要提高各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净化社会风气和育人环境,改善社会治安和卫生面貌;三要优化投资环境、旅游环境,促进地区边贸、外经贸和旅游业发展;四要发挥文化艺术寓教于乐、以文“化”人的积极作用,用高扬社会主义时代主旋律的文化精神产品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增强各民族相互依存的和谐密切关系和整体向心力、凝聚力;五要使享誉世界的朝鲜族民俗文化,在小康进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并在沟通东北亚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规划目标

根据现有基础和经济条件,和龙市“图们江千里边境文化长廊”建设拟计划新建文化馆、站(包括口岸综合文化设施)3个,总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计划新建图书馆1个,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新建博物馆1个,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项目合计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现已进入全市的重点规划项目。并抓好18个边境农村文化室的建设,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图们江风光旅游资源的特点,开辟文化长廊为经贸线、文化线、旅游线、友谊线。使“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点线相连、形成一个整体,步入规范化、整体化发展的新阶段。

三、基本方法

(一)以农村文化室为基点,以边境镇和边境口岸为重点,实行统一规划与分段规划相结合,分步建设,逐渐合拢。从实际出发,加强分类指导,区别难易、突出重点,优先抓好当地积极性高、工作基础较好的地方的建设,以典型引路,带动一般。

(二)突破原有分散的、“星点”型的文化建设路子,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大文化”思想,集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设施和队伍建设、社会文化活动开展、文化经济发展等为一体,包容文化工作和农村文化教育、科技普及推广、体育活动以及旅游景点的综合建设等相关方面,并且与边境贸易和农村奔小康结合起来,全面建设,全面发展。

着重在城区配套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加强对旅游、文物景点和文化市场的建设管理。在乡(镇)村基层,随着乡村经济发展和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逐步搞好文化设施和队伍建设,不断丰富文化生活。

(三)坚持社会文化社会建设的方针。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动员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工、青、妇、军、民、学、厂、商等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建好“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

四、主要措施

(一)建设“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是一项关系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全局和全国万里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大局的社会文化系统工程,要切实加强领导,逐级制定规划、提出措施、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二)要采取各种措施,认真解决边境文化长廊建设资金。在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补助的同时,争取财政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争取国家民委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长廊”建设专项资金。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应有文化建设的项目。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本地区的文化经济政策,扶植文化企事业单位发展文化产业和多种经营,逐步壮大自身经济实力。

(三)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建设规划计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以及中、远期规划,做到有位置、有指标、有项目,狠抓落实。

(四)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文化单位自身造血功能,走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良性发展轨道。

(五)加强对城乡文化市场的培育和管理,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建立必要的管理机构和队伍,制定全市文化市场管理法规,依法管好、管活文化市场,促进文化市场的不断繁荣。

(六)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从实际出发实施分类指导,特别在乡村,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不能搞硬性摊派,不能加重农民牧民的负担。要充分尊重和发扬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重视培养和树立各个方面的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扩大典型的覆盖面。

(七)坚持标准,讲求实效。“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建设要立足长远、着眼发展,从实际出发,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规划和建设。在建设中要以求实务实的精神,办实事,求实效,把各项建设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和龙市文体局

2005年5月17日

附:和龙市“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建设标准

一、文化网络形成

第一条是市、镇、村三级文化网已基本形成。即市有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以及依需要而建立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文管所、博物馆、青少年文化宫等;镇、街道有文化(中心)站;村(社区)有包括“三室一场”(即图书室、活动室、娱乐室、体育场)的文化室。

第二条文化馆馆舍面积基本要求:2,000平方米;馆内设有大型活动室或展览厅、游艺室、排练室等活动地,业务活动用房面积达70%以上。

第三条图书馆馆舍面积基本要求:2,000平方米。馆内阅览室、外借室不少于3个。藏书基本要求:12万册;

第四条镇、街道文化站房舍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镇中心和所有村有文体活动地点或演出场所。

第五条镇、街道普及文化(中心)站,其中,建成文化中心的达100%。村(社区)基本普及文化室。

二、文艺活动普及

第六条广泛发动和组织各族群众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包括文化、艺术、体育等)。经常参加活动的群众达全县人口的15%以上。县文化馆、图书馆加强了对基层的业务辅导,文化馆业务人员每年人均下基层时间不少于60天;图书馆辅导人员每年从事辅导工作时间不少于五分之四。

第七条市文化馆和镇、街道文化(中心)站,分别组织或参与组织全市、乡级的大型文化、体育活动每年不少于5次。图书馆积极开展了各项为读者服务的活动。

第八条市文化馆、镇、街道文化(中心)站,分别建立了一支业余群众文化艺术骨干队伍,经常开展活动。全市群众性文艺创作繁荣,有一支文艺创作骨干队伍,每年都有作品在全国、省、州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参演、参展及获奖。

第九条文化馆、站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普查、收集、整理、开展和研究工作,取得一批成果,并建立了有关档案(如民间零散艺人档案等)。

第十条艺术团面向经济建设、面向基层、面向农民搞好演出服务,每年演出不少于100场,其中80%以上场次为农民演出,做到节目健康,常演常新。有一支创作队伍,每年创排一台新节目。

第十一条边境乡村有线电视普及率要达到100%,搞好农村电影普及放映。加强对电影放映员的培训、管理,不断提高放映服务质量。农村电影放映配合科技兴农,有针对性地大力普及科教片,同时积极推广了幻灯放映宣传。

第十二条认真开展了文物普查、建档、研究、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做到了有专人管理,底数清,建档全,保护措施落实,并积极开发利用文物资源,搞好文物旅游点的开发建设,做到环境卫生、秩序良好、服务文明。

第十三条注重文化艺术活动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生产科研服务。工作落实,成果较多。

第十四条市、镇两级文化设施的各个活动场所坚持常年开放,村文化设施各个活动室农闲时经常开放,内部各种规章制度健全。环境整洁、文明、优雅。

三、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第十五条市文体局建立文化市场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文化市场管理网络,充分发挥镇文化(中心)站在乡村文化市场管理方面的作用。建立文化市场稽查队伍,对辖区内的文化市场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管理,并按照有关管理法规对违法经营单位和个人及时处理,维护文化市场的秩序。健全当地的文化市场管理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