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融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1:21:27

互融范文篇1

以当时中国经济社会的状况,戈特曼的断言更像预言。

而今,几乎没有人会怀疑“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说法,只是它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长三角。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崛起为标志,东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日益显著。

“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央对率先发展的东部提出更高要求。

提升综合实力,参与国际竞争,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责无旁贷,重任在肩。

加速经济融合,阔步迈向一体,东部地区担当起带动区域发展、辐射服务全国的新使命。

集聚与辐射——“三驾马车”引领发展,三大城市群经济能量在集聚,辐射能力在提升

滨海新区距天津市区,近一小时车程。这里,曾是一片望不到边的盐碱地,如今已成希望的热土。

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指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天津滨海新区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是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成为继深圳、浦东开发开放之后,又一项新的国家战略。

如今,环渤海地区开始思考如何抢抓“滨海机遇”。

与滨海新区毗邻的河北省曹妃甸港口和工业区建设,已被列为全省的“一号工程”。到2010年,曹妃甸每年新增工业增加值2000亿元,将成为拉动河北和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增长极。

山东正紧锣密鼓完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黄三角经济区,将成为山东与滨海新区产业对接与合作交流的前沿阵地。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三大城市群被寄予厚望。

在长三角,这几年讲得最多的就是“接轨上海”、“融入上海”。

在浙江,省市都有“接轨办”,一些杭州人开始畅想“白天在上海金茂大厦上班,晚上在西湖边喝茶”的“磁浮生活”;不动声色的江苏人,也早已“在大树下种好碧螺春”,靠上海这棵“大树”,打造出一个个“台资高地”、“日资高地”、“韩资高地”。

最近几年,尤其是2003年浙江台州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后,不断有城市叩击长三角的大门,这其中,包括苏北、浙南乃至安徽的城市。

上海的姿态同样积极:“只有先服务好长三角,才能有条件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才能更好地发挥城市群的倍增效应和集聚、辐射、带动作用。”

如今,谈到珠三角时,更多时候需要加个“泛”。

2004年6月1日至3日,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香港、澳门、广州三地举行,一个“9+2”的区域合作框架诞生。

“泛珠”已经走过4个年头,各方面合作稳步推进。目前,“泛珠”已成功搭建论坛和洽谈会两大合作平台,同时,《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交通、能源、科技、信息化、环保等专项规划也在全面推进。

区划与区域——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强化区域整体意识,在联动发展中共赢

靖江和江阴,长江下游隔江而立的江苏两座县级城市。数百年前,它们也曾是一家;一次次行政区划沿革之后,如今分属泰州和无锡市。

就在一二十年前,两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还难分伯仲。然而,在经历上世纪90年代国际资本转移大潮之后,两个城市的发展差距渐渐拉开。

不过,经过10余年高速发展之后的江阴,遇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发展空间不够了,尤其是作为港口城市,长江岸线资源基本告罄。而对岸的靖江,52公里的长江岸线,刚刚开发了1/3。

跨过江去,联动开发——一个强烈愿望在江阴人脑际萌生!

2003年2月15日,江阴靖江签订协议,合作建设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10年内,江阴不从园区分取投资收益,投资公司收益含税收留成,全部留在园区滚动开发。靖江也承诺,10年内不向园区收取任何规费。

没有改变行政区划,这两座“几百年前是一家”的城市,又一次巧妙融合了。

不打破行政区划,如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这考量着东部地区决策者的智慧和想象力。

2005年,广东省作出决定,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其形式是,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政府划出一定面积的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由珠三角地区政府负责组织规划、投资、开发、建设等,并按商定比例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利益分成。

简而言之,就是在珠三角以外的地区设立“经济飞地”,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并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淡化区划,强化区域”,正成为东部地区的广泛共识。

山东,地处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都市圈之间。这样的区位,既可能接受“双辐射”,但也可能被“边缘化”。

山东人没有坐等,一张新的区域发展蓝图渐次展开:向东,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中部,构建济南省会城市圈;向南,突破鲁南经济带。

“我们不能满足于为长三角、京津冀提供一些原材料和农副产品,而必须在产业、金融、港口等方面与他们对接。”

而处于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的福建,作为两大三角洲经济发展区间的相对腹地,也曾有过“边缘化”的担心。在经历近10年的探索和酝酿之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终于在2004年初出台。

“海西”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西连内陆,涵盖周边。打通“海西”,就可以把福建的对台优势和作为两岸三地、两大三角洲联结点的区位优势合而为一,“腹地”就可以变成“福地”。

如今,“海峡西岸经济区”已写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

政府与市场——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各自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渐入佳境

上海汉口路740号,一幢欧式风格的建筑,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

1982年12月,国务院已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上海经济区。次年3月,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正式成立,办公地点就设在这幢欧式建筑内。

其后的5年多时间,“规划办”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进行了艰辛探索。

然而,1988年6月,国家计委发出文件,通知“撤消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

有趣的是,这个“国”字号的区域协调机构,在其运行的5年多时间中,始终没有正式挂牌。这,或许也反映出“规划办”当时的微妙处境。

有人说,当“经济区”理想遭遇强大的“行政区”壁垒,当年上海经济区的命运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直到今天,“由国家出面成立区域协调机构”的呼声仍不绝于耳。但是,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些年,无论是长三角,还是珠三角、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进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它们的背后,似乎有一种巨大而无形的力量。

这个力量来自市场。

换句话说,没有市场的一体化,单靠政府间的一厢情愿,所谓的城市群只能是“拉郎配”。

以长三角为例。

早在一二十年前,在江浙一带的乡镇企业,常常能看到操上海口音的“星期六工程师”,成为早期长三角合作的一段佳话。如今,江浙的企业家们更是“洗脚进城”,把企业总部搬到大上海。目前,江苏、浙江两省在上海投资的企业数超过7万户。

明确了企业是区域合作的主体,地方政府也渐渐明确自身该做些什么。概括起来,一是清障,二是搭台。

清障,就是打破行政壁垒,让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自由流动。

搭台,内容就更丰富了。长三角形成4个层面的政府间合作机制:苏浙沪两省一市主要领导出席的定期磋商机制;两省一市常务副省(市)长主持的“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机制;长三角16城市市长参加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机制;两省一市职能部门参加的专题合作机制。

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角色,找到共同利益所在,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渐入佳境。

使命与责任——更加关注中西部的发展,“带动”和“服务”成为共同战略取向

今年8月,深圳迎来贵州省党政代表团。他们此行目的,是向深圳和港澳台推介贵州的旅游资源。

“泛珠”“9+2”框架设立后,类似走动明显增加。

泛珠中的“9”,除广东、福建、海南外,其他均为中西部省份,因而“泛珠”的使命与生俱来,那就是:积极推动优势互补、互联互动,促进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

目前,粤港澳正积极推进与中西部省(区)在产业对接、资源开发、现代流通业等方面的合作,促进区域形成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产业格局。仅在第四届“泛珠”洽谈会上,广东就签约产业转移项目233个、投资总额246.55亿元。

天津保税区有家亚洲最大的小包装番茄酱生产企业:中辰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目前的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产品占国际小罐装番茄制品交易量的50%以上,年出口创汇超过1亿美元。

在大企业林立的保税区,这些数字并不耀眼,真正让人刮目相看的是“中辰”的身世,它是天津与新疆经济合作的一个结晶。

“中辰”的母公司,是新疆中基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而番茄则来自天山南北。“中辰”的成立,带动了当地10万农户种植番茄致富。

世居云南哀牢山深处的苦聪人,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被视为“野人”。如今,上海在苦聪人聚居的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建成了7个“白玉兰村”,数千苦聪人住上了瓦房、喝上了自来水、看上了电视,开始过上了好日子。

互融范文篇2

旅游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大、衍生性强、涉及面广、带动性大等特点。2009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而文化产业是当前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上海丰富的旅游和文化资源禀赋,注定了这两大产业的紧密结合、联动发展。研究上海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现状,对于在新形势下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以广泛的辐射效应对上海的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进行全方面整合,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利用现有的一切有利条件,抓住后世博效应,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助推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上海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表现

旅游产业是一种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作为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旅游作为文化表现的载体,两个产业之间的发展有很大的交汇空间。上海市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文化观光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网络服务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影视传媒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节事会展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娱乐演艺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一)文化观光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现代旅游产品以最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为内涵,以民族村落、建筑形式、生活方式、服饰饮食、宗教信仰、音乐歌舞、节庆活动等民族文化资源为表现形式。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将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整合到旅游体系当中,用以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这一点是文化观光与旅游产业融合最基础的部分。文化观光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实质是让旅游者前往异地,消费当地的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它的核心产品就是文化产品,只有实现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的整合,才能吸引旅游者前来游览观光。上海文化观光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形式比较多样。东方明珠、豫园、外滩以及世博园区的一轴四馆等景区景点,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上海的城市名片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目光。为了满足游客的文化观光需求,针对国内高端市场、会议市场以及追求特色旅游的游客,上海还开发了一系列的文化休闲型旅游线路,以适应周边省市周末、假日旅游或者会议考察旅游等。

(二)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关于创意产业的概念,中外学者都曾有过不少探讨。例如:1998年英国首相布莱尔把文字创作、视觉艺术、舞台美术、音乐、摄录、时装、广告、建筑、美术、手工艺、音乐、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列为创意产业。我国学者厉无畏认为,从广义上讲凡是由创意推动的产业均属于创意产业。把创意作为核心增长要素或缺少创意就无法生存的产业称为创意产业。纵观巴黎、纽约、东京、伦敦、上海、北京等国家大都市的创意空间、创意地标,都因为自身的文化、创意、艺术而成为都市主要的旅游吸引物。文化创意产业整合城市的文化科技等要素,提升都市旅游的个性和魅力。创意产业链的延伸也可以为旅游业所用。创意产业无法在单一产业形态下壮大生存,特别是在绘画、摄影、手工艺坊、演艺、节庆、展示、餐饮等“将内容带给观众”的创意产业组织中,创意产业急需当地居民及游客为其提供客源基础,也需要负载着多元文化的游客为其提供丰富的人文创意元素,而旅游产业则急需创意思想的融入以克服发展模式的复制化,并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自我发展需求。上海具有发展创意产业的潜在优势。体现城市发展不同时期风格的老洋房、老仓库等历史建筑,通过改造,注入新的产业元素,与区域功能特色结合,推动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共同发展。

(三)网络服务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旅游与网络结合最紧密的旅游电子商务,它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基于移动通讯技术、GIS技术以及最新的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可以推动旅游景区的数字化管理,可以为旅游者提供详细的网络旅游信息服务。除此之外,在线旅游模式不断创新,继携程旅行网率先推出“酒店和机票的网络分销”的网上旅行预订模式之后,又相继出现了乐途的B2C模式、同程旅游网的B2B模式、去哪儿的垂直搜索模式、真旅网的线上支付模式等新兴模式。

(四)影视传媒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影视旅游的产生是影视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最好体现。影视产业高度发展,旅游形式不断创新丰富,促进了影视旅游的火爆。当今社会,旅游需求多元化、文化创意产业兴起以及产业大融合的背景,为影视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影视旅游围绕影视作品这一核心主题深度开发相关旅游衍生产品,并且整合在一起延伸影视旅游的产业链。另外,通过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及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网络文化服务以及广告服务等向公众传递信息。

(五)节事会展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节事会展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体现在以重要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为平台,与旅游营销相结合。具有国际性影响的高端盛会上海国际艺术节不仅是一张代表上海文化的新名片,更是世界各国人民透过这个窗口看中国的文化窗口。此外,还有全国性、地区性的文化盛会比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旅游节、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海桃花节等。上海F1赛车、大师杯网球赛等体育节事更是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会展旅游方兴未艾,会展设施不断完善,会展企业活力十足,市场发展更加多元。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较高。通过旅游业的开发,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因此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六)娱乐演艺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娱乐演艺业是最传统的艺术行业,也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文化行业。将旅游与娱乐演艺结合,通过文艺形式,打造旅游演艺产品,把握游客需求,开发旅游演艺市场,既满足了游客想要体验当地文化的需求,又增强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保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整个文化观光产业得以不断发展。上海充分利用了世博机遇,推进了旅游与演艺的融合,以旅游演艺创新带动文化产业的突破,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用演艺串联成一个创新的文化产业链。室内立体全景式大型歌舞、超级多媒体梦幻剧、戏曲文艺表演等类型的大型旅游演艺节目正不断涌现。

三、上海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

(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产品开发

产品开发是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基础。上海要充分结合人文景观资源、娱乐演艺、会展节事、文化遗产等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实现旅游产品产业价值链的延伸。上海要根据自身特色都市旅游资源,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需求,开发丰富的都市旅游产品,如观光购物、休闲度假、农家乐、体验游等旅游产品以满足大众居民的旅游需求;红色旅游、求知修学、工业科普、大学园等旅游产品以满足广大学子的旅游需求;生态休闲、深度体验、亲子游、自助行等旅游产品以满足年轻白领的旅游需求;商务会展、养生度假、文化娱乐、邮轮等旅游产品以满足商务人士的旅游需求;休闲观光、保健康体、养生度假等旅游产品以满足老龄人士的旅游需求等。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形象定位

城市形象定位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旅游发展定位。上海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明确旅游发展的目标,基本建设成“国际都市观光旅游目的地”、“国际都市时尚购物旅游目的地”、“国际都市商务会展旅游目的地”、“国际都市文化娱乐旅游目的地”和“国际都市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这五个旅游目的地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从这五个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定位来看,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在文化观光、会展节事、文化遗产等方面都有融合的体现。其中,上海依托具有世界品牌影响力的东方明珠、外滩、豫园以及世博园区的一轴四馆等标志性建筑,将文化观光与旅游产业融合,打造世界级的观光旅游目的地。同时抓住世博会的契机,将商务会展旅游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完善会展设施,努力成为国际都市商务会展旅游目的地。再者依托世博园区的顶级文化设施以及迪斯尼主题文化娱乐区域,充分利用文化节庆活动,推介以京昆、杂技等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建立功能完备、配套完善的国际文化娱乐旅游目的地。旅游与文化共生共进、一体化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潮流,预示着旅游发展的巨大空间和广阔前景。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空间格局

为了充分体现旅游功能集聚,体现区县旅游特色,凸显上海著名旅游城市的形象定位,“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基本形成与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相匹配的“一圈四区三带”旅游业发展新格局,其中不少地方都体现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都市旅游中心圈依托中心城区各类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打造集都市观光、美食购物、娱乐休憩、商务会展等于一体的都市旅游服务功能区。例如:作为都市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浦东新区重点完善陆家嘴都市观光板块;黄浦区整合各类资源,集聚海派经典风貌,海派经典文化、海派经典商业为一体;徐汇区重点构建龙华滨江,衡山路—复兴路历史风貌区等四大文化旅游功能区;虹口区发展带有鲜明文体特色的集都市观光、购物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都市体验式旅游等。市郊“四大旅游区”包括商务会展与主题游乐旅游区、山水游憩与休闲度假旅游区、乡村度假与滨海娱乐旅游区和生态休闲与产业体验旅游区。其中西部旅游区依托青浦、松江丰富的山水、人文、历史风貌等资源优势,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旅游集散功能,顺应旅游消费升级的趋势,打造西部以佘山、环淀山湖为代表的特色鲜明的休闲度假区,拓展上海作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功能空间。北部旅游区依托各区县的优势资源,重点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加快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推动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水上旅游、文化旅游和谐发展,努力形成上海都市旅游新的拓展区域。三带包括黄浦江旅游带、苏州河旅游带和杭州湾北岸滨海旅游带。其中黄浦江流经宝山、杨浦、虹口、黄浦等区,虹口区将加强会展与游轮综合服务功能,建设与旅游休闲活动相适应的旅游休闲空间;黄浦区发展外滩滨江观光旅游与金融商务集聚带,塑造都市休闲、沿岸观光、文化娱乐、商务会展功能;苏州河将建成风貌区旅游带,形成苏州河河口风貌区、十八湾风貌区、蝴蝶湾风貌区等若干个文化景观集聚区域,打造具有浓郁上海特色的水上旅游带;杭州湾北岸滨海旅游带,以浦东滨海森林公园、奉贤海湾旅游度假区、金山滨海休闲旅游区为重点,积极打造金山三岛游等一批水上旅游线路,形成滨海特色旅游带,大力培育融滨海观光、水上运动和康健疗养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是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根本。将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整合,文化通过旅游这个载体,将得到传播和推广,文化产品的经营方式更加灵活,同时旅游的品质也将得到提升。上海旅游要加大营销的力度,将商务旅游和会展旅游作为上海入境旅游最重要的支撑,同时关注休闲度假旅游入境市场的发展。消除行业界限,打破行业壁垒,除了旅游景点外,重大的会展活动、体育赛事、文艺演出、顶级商场、文化娱乐等都应该成为向世界营销上海的载体。同时加强与世界旅游专业机构和著名旅游刊物的联系,使上海组织的各类旅游活动更加符合国际规范,纳入国际网络,进入相应的国际旅游统计渠道,借助世界旅游专业机构和著名旅游刊物的宣传,提高上海的国际美誉度,增加上海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

四、上海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大旅游产业是由满足旅游业要素需求而形成的大旅游主导产业,及与其直接、间接相关的行业部门由于经济、技术联系而共同构成的综合性产业体系,是产业价值链的不断延伸引发旅游产业链不断延长从而形成的由众多产业链组成的产业群体,是一个集开放性、多向互动性和效益综合性于一体的有机整体。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为以服务经济为核心的旅游产业提供有力的支撑力量。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使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丰富,同时也使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不断扩大,并且从融合发展中获取更多的发展资本,很大程度上为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促进上海文化遗产更好地保护与开发

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与文化遗产的融合发展,就是指将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等作为旅游开发的对象。文化遗产不仅蕴含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还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上海民间美术中的“金山农民画”,每年吸引的入境游客就达近10万人次。上海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例如黄浦区豫园、上海外滩建筑群、中共一大会址、徐汇区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徐光启墓、宋庆龄故居、龙华塔、宋庆龄墓、马勒别墅、真如寺大殿等,因为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展,得到了更好的保护,这些地方的文化氛围得以提升。同时对这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旅游开发,丰富了旅游资源的开发类型,提升了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提高了旅游者的体验质量。

(三)推动上海文化节事的深度发掘

文化节事活动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宗教性、文化性和艺术性。它依托当地的文化,给当地的人民和旅游者带来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悦。旅游与文化节事的融合主要以重要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为平台,并与旅游营销相结合,以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上海作为全国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每年举办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旅游节、上海旅游节开幕大狂欢、上海电视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龙华庙会等。各类艺术节具有重要的枢纽集聚功能,不仅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汇集起高密度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也能聚集大量的信息流,包括最新的文化思想理念、信息、实践经验等。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展现文化风采的舞台。

(四)推动上海创意之都的打造

上海提出以世博为契机打造中国创意之都的口号。早在2004年就组织成立了“上海创意产业中心”。2005年4月,上海首批18家创意产业集聚区挂牌。目前,上海创意产业总建筑面积增至260多万平方米。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市场发展的结果,当地居民及游客作为创意产业的客源基础,为其提供丰富的创意元素。同时为了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旅游产业也需要创意思想的融入。上海拥有大量老厂房、老洋房别墅等优秀历史建筑,通过旅游产业的融入,注入新的产业元素,开发这些老的建筑物,使其能够成为以设计创意为特色的新型建筑。这些设计创意包括与文化相关,与工业、建筑相关,与消费相关,与传统相关等。同时不断地建设和改造创意产业园区。

互融范文篇3

关键词:虚拟现实;工业设计;融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出现颠覆了以往产品单一的表现形式,能够带给参与者“真实”的体验,成为现代工业设计领域的强大工具与重要手段。

1虚拟现实技术的概述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VPL公司创始人拉尼尔(JargonLanier)提出;因此,可以说美国是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的发源地。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1]即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2]虚拟现实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包括实时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广角(宽视野)立体显示技术,对观察者头、眼和手的跟踪技术以及触觉/力觉反馈、立体声、网络传输、语音输入输出技术等。其发展史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且拥有三个核心特征:沉浸感(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vity)、构想性(Imagination)。其中,沉浸感是虚拟现实技术最重要的基本特征,参与者能够完全沉浸于虚拟的三维空间中,强调的是虚拟现实境界的逼真性;交互性是虚拟现实的实质特征,通过硬件和软件设备进行人际交互,强调的是虚拟现实系统的可操纵性;构想性是虚拟现实的最终目的之一,强调的是对人类认知范围的扩展。

2我国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及发展情况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3]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长期以来的工业设计发展水平并不高,在与国外企业的比较中,过度模仿抄袭、缺乏创新意识、能力不足、设计水平低等仍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众多企业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工业设计领域中,虽然工业发展和进程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我国的工业设计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许多科研单位已将虚拟现实技术列为攻关项目,不少高校与企业也投入这一技术到开发与研究当中。21世纪将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时代,就工业设计领域而言,其为空客Airbus设计的虚拟座舱,就可以进行虚拟现实的设计;SONY公司TransVision,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增强现实样机系统等;据悉,谷歌公司刚刚成立了虚拟现实技术部门。从整体来看,虚拟现实技术已不再是遥不可及了。

3虚拟现实技术对工业设计的影响与作用

工业设计具有一定专业性和复杂性,且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传统的二维平面设计方式和模式,设计样式单一、老套,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但是,虚拟现实技术却不同,作为运用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的一种可视化操作,它突破了二维平面设计的束缚,以创新的可视化模式让设计师能够轻松构建互动体验,提供直接的图形程序化接口。虚拟现实技术让产品的功能、性能和质量在三维空间中完美地呈现给用户。它颠覆了以往产品单一的表现形式,使设计者在工业设计过程中可以将灵感发挥得淋漓尽致。工业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使设计者在进行工业产品设计时,可以更为直观地观察到产品的效果及表现情况,以便及时发现不足、解决问题,这大大提高了设计者的设计效率;同时,在三维空间中,虚拟现实技术以视觉形式更准确地反映了设计者的思想与理念。总而言之,虚拟现实技术的引用使工业设计在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它的崛起将我国工业设计推向了更远的未来,在工业设计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4虚拟现实技术与工业设计互融的发展未来

对于设计师来讲,作为高集成的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不仅是一个演示媒体,更是一个设计工具。虚拟现实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目前,虚拟现实被写进了“十三五规划”,表明了国家层面对虚拟现实的鼓励和扶持态度,以及肯定了该行业的价值和空间。继小米、乐视、腾讯之后,阿里也表明了对虚拟现实的积极态度,VR阵营又多了一名重量级的参与者。[4]作为专业设计师,以往传统的表现形式很难让客户充分理解设计师的细节处理与良苦用心;但在未来,进入VR虚拟时代之后,我们终于可以采用一种更加直观、有趣的方式来展示产品设计的魅力了。[5]虚拟现实技术正逐渐走向成熟,这一方兴未艾的计算机技术必将产生巨大的生产力。未来我们还会需要更多类似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高新科技,它们的崛起,需要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继续努力。

5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与现代工业设计互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为工业设计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还带来了崭新的设计模式,更推动了现代经济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虚拟现实技术必然能为工业设计创造出新的天地。

作者:张楠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2]贾晶晶.论虚拟现实艺术[J].中国电子商务,2013.

[3]郭睿.产品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的研究[D].工业设计工程,2013.

互融范文篇4

[关键词]互融式教学;民族;文化课程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民族8省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5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和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贵州、云南和青海3省)所占国土面积约为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3;2010年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约有1.13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8.49%[1]684。为了发展民族教育,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办了层次完整、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高等院校,据统计,2013年全国在校少数民族学生176.88万人[1]712,2015年国家民委直属6所高等院校招生总数即达37051人[2]661。在民族地区高校(包括民族类院校)和具有少数民族预科培养任务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民族文化类课程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组织和实施得好,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能增强学生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国家认同。因此,探索高校民族文化类课程的新型教学方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互融式教学及其特点

所谓互融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专业特长的教师、学生、民族文化精英组合为一个教学团队,将课堂讲授、讨论与课外文化考察实践、文化调查和文化研究等多种教学方式融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表现在: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发挥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高校教师的专长。一门课程分成几个甚至更多模块,每位教师所教均为最为擅常、知识积累最为丰富、相关研究最为专业的板块,能够避免传统教学由一位教师教学,虽面面俱到,但知识不丰富、理解不透彻、讲解缺乏激情的弊端;另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在教学中设定在规定的时间由学生针对具体课程内容进行阐述,讲述不同民族、地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内容,并组织探讨。在实践教学环节,将博物馆、文化存列馆、旅游基地的民族文化讲解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利用节假日,组织民族文化调查组深入少数民族村寨进行文化考察,然后申报挑战杯、创新创业计划等科学研究项目。丰富多样、实践性强、对学生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的教学方式能够使激发学生寻找到学习兴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再一方面是能够有效地将民族文化传承与高校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邀请民族文化精英进课堂进行文化展演、技艺传习,组织学生在文化存列馆讲解,利用节假日赴少数民族村寨进行文化考察,能够使少数民族的传统原生态文化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最后,在教学工作中,多种教学手段的配合使用,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互融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我国民族分布状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分布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推动下,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频率加快,民族杂居现象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成份更为复杂,单一的由某一个民族居住在某一区域的情况已极为少见。反映在民族文化上,即某个区域的民族文化存在着多样性。而地方高校在进行民族文化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大致梳理,另一方面要针对高校所属区域内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重点关照。这种教学需求对民族文化类课程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民族文化涉及面广,文化内涵深厚,其学习和理解是一个长期过程,如果理解不到位、泛泛而谈则可能出现偏差,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严重的甚至会引发民族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组织一批具有不同民族背景、学科背景、研究背景的教师进行分工教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二)民族文化多样性在长期适应生存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过程中,我国的少数民族都形成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体现在生产生活、制度规范、行为方式、思想意识等方方面面,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核心要素,也是维系该民族意识的主要纽带。在社会发展中,各民族文化存在着整合的现象,但总体上来看,其独特性依然十分明显。多样性文化的现实情况决定了在进行民族文化课程教学时,必然需要对各民族的优秀或特色文化进行学习。而民族院校以及民族预科的学生以少数民族为主体,师资配备上少数民族教师也有较多的现实情况正好可以满足文化类课程互融式教学的需求。(三)文化类课程自身性质一般情况下,民族文化类课程都被划归于知识拓展类课程,相对于高校其他专业必修课程来说,在教学中具有更大的机动灵活性。同时,由于民族文化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制度规范等密切相关,其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趣味性。这些性质需要有效地将作为民族文化主体的民族文化精英、学生以及专业教师组织起来,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起来,将理论探索与现实体验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三、互融式教学的参与主体与作用发挥

(一)教师教师是课程组织、设计、引导与研究指导的主体。在互融式教学中,需要有一位教师对所开设的课程承担主体责任,再由责任教师将一批具有不同专业背景、民族背景和研究背景的教师组合成一个课程组。在课程内容设计中,课程组成员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别提出拟讲授的一个或数个板块内容,再由课程负责人统一协调整合成完整的课程方案。一般情况下,课程组成员是固定的,并分别承担不同课程的主体责任,这样不仅能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的民族文化课程团队,而且有利于教师课程绩效的核算与分配。基于以上职责,对课程组教师自身素质方面有一定要求,即要求为对某一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某类文化具有一定知识积累,比较熟悉民族学、文化学、人类学、艺术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知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主要负责对所设计板块内容进行概述,引导学生对所设计板块内容进行讨论,用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对文化现象进行解释。教师在授课同时,组织对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学生成立课题组,指导学生深化学习,并分别参与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利用节假日参与文化田野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指导申报实施挑战杯、创新创业计划等各类课题项目。授课教师还要依据学生综合表现对负责所指导课题组学生的课程成绩给予评定,并负责收集学生对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以便随时对课程相关环节进行修正。(二)学生学生是课程教学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还是相关课程内容讲述和实践的重要者参与者。在互融式教学中,教师组织不同民族背景、区域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学生对本民族、本地区的相关文化内容进行讲述;学生围绕授课老师提出的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供其他同学讨论和授课教师释疑。为更好地适应课堂教学需要,学生还要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收集材料,开展对感兴趣问题的研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兴趣组建课题组,课题组负责编制文化存列馆、博物馆、旅游实践基地相关内容的讲解词和具体讲解,每个课题组选择一个课题组织相关方面的学习和研讨。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和学习后,分别由相关教师带队利用节假日前往田野调查点进行田野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找出研究的问题,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为扩大民族文化的传承,以课题组为基础成立校级民族文化社团,为学生自主进行文化学习和研究服务。有意继续从事民族、文化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深造的学生则以教师科研助理的形式继续深化学习。(三)民族文化精英民族文化精英是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参与者。民族文化精英主要承担两方面的工作,其一是将所掌握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展示和传授给学生,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其二是利用所掌握的社会资源辅助为师生进的文化实践,寻找、选择合适的田野基地。因此,对民族文化精英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其民族、文化知识积累、文化技能和社会资源等多项指标。在报酬方面,除颁发荣誉证书外,从课程组中支付一定的课程补助,田野文化实践指导则由带队老师以生活费的方式从各自科研课题中进行结算,以利于其工作的持续性开展。

四、互融式教学的实践效果

长江师范学院毗邻渝东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常年保持在30%左右。自2012年以来,学校“民族文化课程群互融式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组(以下简称“教改组”)在前期摸索和项目实施中,进行了数年的互融式教学实践,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教师综合能力提升明显其一,课堂探讨式教学对于教师理论素养和知识积累要求很高,为了适应教学需要,课程组成员必须不间断地进行集中学习和研讨,该过程也是教师知识积累的过程。其二,在教学手段上,课程组教师必须同时掌握体验学习教学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因此集中观摩学习和探讨是提升课程组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其三,在不断地田野文化考察中,教师和课题组收集大量科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对于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作用显著。互融式教学实施以来,“教改组”教师5人共获得文化类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出版《重庆世居少数民族研究》《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等专著共6部;获得校级以上科研奖励8人次、教学成果奖3人次、教学能手2人次;2人获得博士学位。(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明显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效果显著,学生文化知识积累逐步提高;实践教学使学生所学文化理论、文化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增强;民族文化精英参与课程教学,使学生对文化的理解程度加深,传承文化的意愿和能力提升;学生在田野文化实践中体验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收集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研究,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及整体素质大大提高。2012年来,“教改组”教师共指导学生成功申报立项创新创业项目20余项、挑战杯项目15项,其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指导学生民族文化类学位论文30余篇,其中校级优秀毕业论文4篇;指导14人成功考取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类研究生。(三)学生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意识提升在互融式教学中,学生不仅积累了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更透彻、运用文化理论看待民族文化现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分析文化发展趋势以及更高层面的文化整合更具合理性,而这些能力对于正确的文化认同意识、民族认同意识和国家认同意识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近3年来,“教改组”在授课学生中分层抽样共发放问卷300份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数据显示,受测学生民族认同意识明显增强的在95%以上,国家认同意识明显增强的为100%,中华文化认同意识明显增强的占87%。(四)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来,“教改组”指导学生共承担文化存列馆、实践基地等的讲解任务80余次,受益学生、老师和其他人员在5000人(次)以上;学生组建的社团“乌江文化研究社”组织文化展览、文娱活动、文化讲习班等各类活动合计20余次,参与者3000人(次)以上;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社会调查300人次以上,提交各种社会调查20余份;组织到社会福利院、贫困小学、社区进行义务服务工作10余次。以上活动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2015年“乌江文化研究社”获得校级优秀社团称号。

五、互融式教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互融式教学虽然存在着很多优势,但其实施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在实施过程中也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或者简单化、形式化,应注意以下问题。(一)互融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教学体系,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支持首先,必须要有一支在学科专业、文化背景、研究领域等方面既有区别又能互补的教师队伍,如果不能满足条件勉强上马,其所能达到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其次,必须要建立一批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类型最好多样化,与民族文化有关的文化馆、博物馆、旅游景点、文化公司、文化产业基地等是最好的选择,实践教学是互融式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然后,要有一批可持续发挥作用的田野调查基地。在基地选择上要注意代表性,不同民族、不同特色、交汇共融的文化都应有所体现;最后,课程组教师需要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经费进行支撑,以教学推动科研、以科研支撑教学,最终实现良性循环。(二)互融式教学不是简单的将教学工作分配给教师、民族文化精英或者推给学生有效的互融式教学需要师资力量与资源的整合,从而形成具有优势竞争力的课程群,使学生接受到更丰富和专业的指导;在学生方面主要是尽可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社区方面是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探寻一条校地合作的新路子。因此,互融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需要教师集中学习研讨下的合理分工合作;需要学生及学生社团在教师主导下配合完成相关的教学实践任务,在某些层面甚至需要学生及学生社团围绕教学实践任务创设性地开展实践活动;也需要实践基地和田野调查基地提供一定的学习实践环境。在互融式教学中,一定不能将其简单化、模式化,那种将教学工作简单分工给课程组教师、“一分了之”的做法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将教学任务简单的推给民族文化精英和学生或“一推了之”的做法更不是题中之意,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三)互融式教学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的空间互融式教学是一项全新的探索工作,虽有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定不足:一方面,在课程群进一步建构与融合方面,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课程群值得进一步探索;另一方面,学生融入互融式教学的途径、方式方法和及其评价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此外,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方面也有待完善和提高。在以后工作中,“教改组”将在这些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和总结。

作者:莫代山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互融范文篇5

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责任愈加重大。科技的快速发展、交叉学科的融合、立德树人的职业要求、教师身份多元化决定了教师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需要一种实现终身学习的途径和机制。本文从学习共同体的视角,以思业互融共促为目标,介绍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教师思业互融共促学习共同体建设探索与实践。

二、思业互融共促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1]。兴国必先强师,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机制强调以知识分享反思为核心,在共同愿景的指引下,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而共同发展和促进专业成长。在学习共同体的视角下教师表现为教学团队的组织者、参与者、学习者、合作者,共同体有利于营造信任、创新、和谐的文化氛围,教师成员围绕教育教学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整合资源、协同学习、团队协作并创造性地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最终使所有成员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是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促进终生学习的有效机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自动化专业教师不仅要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国际技术前沿,基于多学科交叉特色课程群、优质教材、金课、名师、创新竞赛等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途径培植自动化类人才;还要坚持德育为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专业育才过程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育才、德才兼备的育人理念,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思业互融共促学习共同体在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同步发展的过程中教书育人、创造价值,教师不只是被动地服务于教育和学生,而是要在育人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自己,思业互融共促学习共同体是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有力保障和助推机制。学科作为大学的基本单元,是大学教育职能的直接承担者。2017年以来新工科建设积极探索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人工智能成为时展潮流,自动化学科面临巨大挑战。思业互融共促学习共同体建设有利于成员在学科的背景下提炼形成学科领域内特有的精神力量和价值导向,鼓励团队教师攻坚克难、提高自主创新意识,推动自动化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和学科跨越式发展。

三、思业互融共促学习共同体建设机制

以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为背景,思业互融共促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旨在打造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意识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育教学研究共同体。本着“以人为本,德才兼备”的原则召集全院关爱学生、潜心教学、甘于奉献的老中青教师成立自动化类新工科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建立“抱团成长,合作共赢”的学习机制,在学习共同体内部开展全方位的学习交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传帮带机制;致力于自动化专业建设,在自动化专业升级、新工科建设、学科评估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工作中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助力学校学院“双一流”建设。探索“目标驱动,成果激励”的发展方式,以学习共同体为依托,提高教师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着力打造一支热爱教学、精心教学、创新教学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四、思业互融共促学习共同体建设目标

以顶层设计为引领构建科学的团队建设机制。首先明确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等问题上的价值观,其次从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给团队成员制定发展愿景,赋予其使命和责任,使团队具有明确的建设规划与研究方向。在基于学习共同体的高水平团队协同发展模式下,团队建立心理契约作为联系团队成员之间以及成员与学校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营造信任、尊重、关怀和互相支持的团队氛围,合理平衡协作与竞争的关系,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①以队伍建设为核心提升教学队伍整体水平。选择和培养优秀的团队领导,吸引出色的团队成员是队伍建设的基础;建立传帮带机制,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是团队建设的关键。②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建设高水平课程教学队伍。教师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素,是课程建设的设计者、执行者。为了保证每门课程都以建成精品为目标,保持高水平和可持续建设,充分借鉴部级自动化专业主干课教学团队、省级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基础,构建“首席教授-责任教授-主讲教师”的师资队伍结构,建立健全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机制,倡导集体智慧来建设每一门课程,打造最优的教学效果。③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平台建设高水平实践教学队伍。双创教育教师团队从资源优化利用与科研成果转化角度,建立科研工作与创新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达到提升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的科技含量,培养本科生科研潜力的目的。④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学习共同体通过规范团队的教学活动,鼓励成员关注学科前沿发展动态,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现并提炼科学问题,再通过科学研究解决问题,反哺教学,提升教学水平,创新的科研成果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内涵和手段。⑤以课程思政为契机打造立德树人的育人平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思业互融共促”使得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在坚持自身学科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注重融入“思政元素”,实现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交给学生打开未来之门的“金钥匙”,让他们能够敏锐地洞悉未来、自信地拥抱并引领未来。

五、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成效

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教师团队以思业互融共促学习共同体为载体,在专业建设、工程认证、教学改革、竞赛活动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自动化专业的建设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团队2018年6月完成了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复评工作,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已经拥有3门部级精品课、1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部部级精品教材、辽宁省精品教材2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5部、英文教材7部,2部教材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团队获得1个部级教学团队、获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团队成员指导科技竞赛获得国际级/部级奖项40余项。但我们将继续探索与完善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机制,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意识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为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互融范文篇6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定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时,还处在瞎子摸象阶段,由于校企之间缺乏真正的合作,学校对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及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缺乏必要的了解,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制定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基本上就是将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还有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地排列在一起,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融通,甚至有的课程已明显落后于实际应用,课程体系既缺少系统性也不科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来自企业实际的案例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实验上机课往往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成果。在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中,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会购买电子商务虚拟实验室教学系统,让学生模拟电子商务模式及过程。但是一套软件往往不能涵盖电子商务的全部环节,受教学经费的限制,大多数院校也不可能购买全套软件。还有就是有很多软件不能及时更新升级,和业务往往滞后于现有电子商务模式和应用。由于商务环境和商务行为本身是复杂多变的,而软件是将所有商业行为流程都固化,因此这种对单一流程的模拟操作既不能真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也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校外顶岗实习难以真正落实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效果,除了校内模拟实验以外,在以往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也曾经采用同产学研合作单位共同承担实训实验任务,让学生在企业现场顶岗实习,这种方式虽然是职业教育大力提倡的,但是可操作性不高,主要原因:一是学生无法全部参与。由于电子商务行业地域分布的特殊性,中西部地区电子商务企业很少,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也很少,因此不能大量接收学生实习,而能真正在电子商务岗位上动手操作的更是稀少;二是实习内容不全面不系统,不能涵盖专业能力需求。学生无法在所有岗位上实习,实习企业一般都会根据业务需要,安排学生在某个单一岗位上实习操作,学生无法领会电子商务的真正内涵;三是学校与实习企业合作不畅,合作机制难以真正建立,造成了企业一方面在抱怨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不愿接纳实习生;四是教学过程难以控制。由于企业分散在不同地区,学生无法相对集中,受师资条件的影响,教师没有能力和精力及时跟进,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碰到综合性、复杂性及非业务事件不能得到及时解答,教学过程无法真正得到控制。因此,在原有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必然会因为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的先天不足造成难以学以致用的缺憾,窄化了就业机会。中国电子商务的领军人物马云就曾说过他不要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因为人家不可能再出一次钱去为你“补课”、教你工作,企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来之能战的人才。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互融”实践教学的意义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服务。这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方向和路径,但具体什么样的合作模式才真正有效,尤其是对经济欠发达、电子商务行业覆盖面低的中西部地区,如何真正实现工学结合还需要积极探索。笔者认为,依托校企共建的开放、真实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承接企业的具体任务,实现校内顶岗实习,带动电子商务专业“校企互融”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实现校企合作的真正“双赢”首先,电子商务专业“校企互融”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了校内实习基地,将企业电子商务的实际运营模式、流程和场景带入学校,极大地方便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足不出户地开展实习工作,提高了学生实习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安全保障性,为学校的学生实习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带来了便利;其次,电子商务企业非常关注控制成本,低成本可以带来更多的竞争优势。电子商务专业“校企互融”实践教学模式将实际的生产任务和运营流程分解部分工作到校内实习基地,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在实习基地表现满意的学生,企业往往直接招聘为自己的员工,减少了新员工入职和岗前培训等环节,同时也会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

2、学生专业的实际动手能力会有大幅度提高学生在操作来自企业的实际任务时,动手操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会明显提高,学生在操作中发现的问题也会主动寻找理论上的解释和帮助,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积极性,遇到自己理解困难而且书本上找不到的东西,指导教师会立即做出解答和辅导,这种方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3、校园文化和行业文化将高度融合学生不仅在能力、知识方面与企业实际岗位“零距离”,更为重要的是在企业价值、文化理念上实现“零距离”,学生就业后能很快地认同和接受先进的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

4、产教研一体化实现电子商务实习指导教师“产教研一体化”,有助力于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实习指导教师带领实习学生承接具体的企业生产任务,能直接接触企业生产运营实际,也能随时跟进电子商务的新模式和新技术,为教学团队建设打下良好的外在环境基础,为教师持续地完善实践教学项目提供了资源的保障。

5、依托校内平台,利用学生承接任务传统企业都已开始涉及互联网业务,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但在很大程度上因缺乏相关电子商务人才,而使互联网业务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利用学生承接任务,依托校内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可以弥补企业人力资源不足的缺陷。

6、打破传统校企合作的地域限制电子商务企业因其具有网络性、远程交互性等特点,其生产运营模式不像传统企业那样固定场所和固定人员。电子商务专业“校企互融”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校内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实习平台,学生可以在网络终端帮助企业完成部分运营流程,如网站宣传、营销推广、组织团购、订单处理和交易数据统计与分析等业务流程,可有效地将部分业务设在校内实习基地,由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来操作完成,这样就可以打破传统校企合作的地域限制,以实现校企业双赢。

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互融”实践教学的构建

1、建立校企合作的约束、互动和双赢的长效运行机制“双赢”原则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互融”实践教学模式的运作基础和动力机制。“双赢”原则内涵针对学校来说是指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有效地解决实习基地联系困难的局面,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对企业而言,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为企业培养成熟的可用之才。建立校企合作的约束、互动和双赢的长效运行机制,首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要建立起与企业生产运营能够衔接的实习环节和场所,要有灵活机动的教学体制,使企业能够参与校内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及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确定;其次,企业要及时向学校提供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状况,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特征描述及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协助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可根据学生在校的不同阶段,在培养方案中嵌入“任务分段式”实践教学模块。校企双方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滚动修订,要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优质核心课程群,积极探索构建适应工学结合的“校企互融”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双方的合作一定要签订合约,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和权利,用制度保障双方合作得以顺利开展,避免校企合作重形式轻实质,长此以往地推动“校企互融”实践教学的良性运转,真正做到校企“互利共赢”。

2、构建“校企互融”的校内实操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构建一个新型的电子商务应用人才技能培训的校内实践基地,它能提供真实、开放的技能培训环境,学生依托这个平台,可以承接企业电子商务战略规划、企业电子商务运营创新模式设计、产品营销等工作任务,这样既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又能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从企业延伸到校内,将通常用来熟悉业务属性、了解业务流程、岗位培训等工作放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同时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可以直接以不同角色参加基地的经营和管理,边干边学。这种校企互融角色化的实践教学,使得学生是以企业员工的身份,接受并努力完成企业下达的任务,既要考虑电子商务风险的问题,也要考虑采用何种创新电子商务盈利模式,既有达到企业预期效益的压力,也有获得网络商机的动力,从简单的信息,到最后整个电子商务项目的策划,学生在真实的商战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实现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互融范文篇7

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仍然作用于当代波普艺术。西方的波普艺术始于利用商业符号的拼凑方式,利用完全没有艺术家情绪倾向的中立方式和绝对客观立场来从事创作。但在中国波普艺术家那里似乎总能找到艺术家的立场,哪怕是模糊的立场。中国波普艺术从一开始就提出要“清理人文热情”,但中国波普艺术作品总让人读出人文热情。这或许正是中国波普艺术不同于西方波普艺术的价值所在吧。在中国当代油画家的艺术实践中,也有一部分艺术家通过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传统文化精神的表现来达到波普艺术与传统文化图像的互融。在一批优秀艺术家的努力下,中国当代油画必将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当代中国的艺术家们以自己特有的文化身份意识,从中国自己的历史经验、生存智慧、美学传统里吸取了营养,以独特的中国文化身份和视觉形象特征融入了全球艺术的潮流之中,给世界艺术界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中国化的视觉效果和审美经验。

一、钟飙的“都市情节”

不同时空下的并置与调侃当代青年油画家钟飙,1968年生于中国重庆,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重庆美术馆副馆长。作为年轻一代的新潮画家,钟飙相继在东京、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迈阿密等地参加展览和艺术活动,他的作品透射出了画家对这个时代机智的观察和体会,有着一种上海情结:时尚和摩登,怀旧与复古,流行和大众……,他的艺术风格独特,尤以刻画都市与都市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见长,他的画中西方文化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图像纠结在一起,给静止的物象赋予了独特的文化色彩。表面上画家是在用画笔完成点线面的某种形制上的结合,其实他是在经营一种文化,在传递着一种思考,画面效果怪诞而又逼真。他总是把不同时空下的人与物并置在同一个波普式的图式中相互调侃,并找到变化中的秩序,安排成作品的情境。这在《龙凤呈祥》《明嘉靖五彩鱼藻罐》等作品中都进行过鲜明的表达。画家通过鲜丽明净的场景铺垫,黑白简明的人物造型、阴阳反差强烈的对比衬托,将自己的生命感悟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和这个时代特有的大众流行元素中去表现,既把观众带进画面想象的空间,又让观众冷静而理智地体味其中的人生哲理。钟飙的很多作品都是用素描打底加上一些淡彩或浓彩,这是他的符号,在任何场合一眼就能辨认出来。素描加彩的做法容易导致简单化和油滑,以往不少画家用这个方法来画草稿和习作。钟飙将这个方法发扬光大,竟然使其登堂入室成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资源,不能不说是他的贡献。其实,仔细观察钟飙的作品,发现他对绘画的基本态度仍然是“传统”的,这体现在他对人物、道具、背景的细微描绘上,他的技巧足够让他随心所欲地放纵自己的绘画快感,造型、笔迹、色块都显得那样协调和统一。

作品《1913年》、《2006年》、《2148年》等随意指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个年份作标题,显得具体而明确,可观看画面,却发现除了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大体印象外,实际上却是相互渗透、相互模糊边界的。钟飙采用了一种类似照相般的笔触,色彩对比强烈,它喻示着一切都已是“某种过去”,留在人们心头的只有被简化了的或被高度提纯的“印象”,所有的色彩在高度凝练后“失色”,生命就这样自顾自走过去。从作品现场到城市的复杂层次构成的幻象,再到包含许多典型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与现在的图像信息,画家想要传达一种超越具体时间和空间的观念,那就是“今天”包含了全部的“昨天”,连同那些被遗忘的事物,而“今天”的一切又将被“明天”所包含。而在另一幅画《两个人的车站》里,黑与白的并置表达着文化、时空的深刻错位:那西洋风的车站、人行道、路灯柱、尖顶教堂、花岗岩的护廊和低矮茂密的灌木,它们在灰蒙蒙的天地里共同营造着浓厚的异域风情,但躲闪在门后的半张西洋男人的脸,充满了窥视和敌对的意味,他的出现打破了风景在雾气笼罩下的暧昧和柔和。而晚清艳妆打扮的女子,她的脸庞依然是黑白色,很典型的中国清代妇女,细细的眉以及清澈的双眼。她的脸成为一个历朝历代中国传统女子的脸的代表性符号,没有颜色,唯一的标志就是具有浓烈色彩的服饰,大红的旗装,阔边的大镶大滚,金面的折扇上古老的篆书以及鲜红的石印等等这些富有浓郁中国传统特色的道具,但是晚清女子的手从金色的香罗帕和艳丽的镶滚中伸出,依然是黑白色的,仿佛是从历史的深处伸出的无生命的物。过去和现在、西方和东方、生命和静止……一系列冲突而不相容的对比,一切都在这突兀出现的鲜艳无比的晚清旗装中体现了出来。清朝旗装、折扇、中国女子的脸、神情等等都是符号,所有的道具都标示了另一种文化和生活背景下历史的怪诞与荒谬。

二、魏光庆的“红墙”

传统文化图式的挪移与重现魏光庆与钟飙一样受到西方波普艺术很深的影响,在利用现成文化形象、社会流行物品,运用非逻辑的拼贴、挪用等技法方面有着很大的共同点。魏光庆,1962年出生于武汉,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他是以1992年的《红墙——朱子治家格言》奠定其艺术风格的。此后魏光庆将红墙画成了系列。他选用传统文化的视觉形象与红墙组成画面的基本结构,以历史和现实相融合的手法,巧妙地消解了传统符号的原有含义,使其变成象征封建道德的抽象符号。所以任何驻足在这些作品之前的观者,会凭借自己的视觉经验察觉它涉及的主题,领悟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性。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魏光庆创作了同样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增广贤文》系列,2004年的《三字经》使魏光庆将红墙系列延续到21世纪,使得红墙不仅成为魏光庆个人的风格标志,也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最具特征的标志性图像之一。在中国古代,红墙具有其特殊性,除了皇宫的宫墙和一些寺院的外墙涂成了红色外,普通的中国百姓是不敢将私人建筑涂成红色的。因此,红墙在中国文化中的寓意是不言自明的,它是与皇权、庙堂紧密相连的。清楚地指出红墙的隐喻和象征,我们才能为传统文化找到权威的根据。从《朱子治家格言》到《增广贤文》再到《三字经》,都是红墙系列,在图式和色彩上变化不大。艺术家在2004年创作的《三字经》中将文字还原为图像,同时把《三字经》里叙述的故事同文字结合起来。题材和图式在这里是很重要的,文字在图式中主要起提示作用。在这些系列作品中,题材十分相近,所选择的都是中国传统蒙学中影响最大的书籍。魏光庆借用了消费时代的术语,把传统文化中的图式进行挪移重现称作是一种“制造”,这里面隐含了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判断评价。魏光庆选取的古代书籍的插图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蒙学读物,一类是古典文学作品。《增广贤文》、《三字经》、《朱子治家格言》是流传很广的传统蒙学读本。为什么要选择蒙学读物,因为童蒙教育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中国文化代表性。蒙书所言比较浅显,并且深入民间,在今天仍不难理解;与中国古代官学的教育读本《四书五经》比起来,蒙书宣扬的思想和内在精神与其是完全一致的,是通俗流行文化,这种通俗性也使它易于理解,而且这种通俗流行和波普又是暗合的。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传统文化是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而当代人对传统却十分无知,这是因为中国文化传统断裂的事实,当代人需要启蒙,因此艺术家想以现代图像的方式提醒当代人关注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意义。作品从反面让人们看到,传统道德的顽固,传统思想的传承设计十分周密,对生活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思想控制是极为严密的,一个人从孩童时代接受启蒙教育时就要被灌输封建文化的伦理道德。每个观者读过画面都可以有自己的心得。魏光庆称作《中国制造——金瓶梅》的系列作品中,之所以选《金瓶梅》为代表,是因为《金瓶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地位的特殊性。魏光庆看重的可能不是其文学上的意义,他看重的是作品中直露地表达出来的性,突出古代文化中的性表现。性在传统的说教中是被极力压制的,总会以其它的方式极端地表现出来,其表现会是大胆得令人吃惊的。魏光庆选择了两种对传统的表达:一种是从小开始的以克己为核心的道德说教,另一种却是直露地表达出来的欲望。他以这样一种方式,让观者自己去思索,究竟什么是我们的传统、什么是我们的文化。“茶和茶壶与中国文化有很深的关联。茶叶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出口产品,茶壶是文人雅士把玩的器皿。但茶壶却是陶瓷的(中国制造的系列作品中有部分是碗型构图的,也是瓷制品),稍不留神则易碎。但陶瓷恰恰又是西方对中国的称谓——China。茶壶虽然易碎,而那内里的茶水似乎是流不尽的,只要你不断地续水。红墙图式和蒙书中的言教,茶壶图式和《金瓶梅》中的性,就这样巧妙地构成了复杂的隐喻关系。”魏光庆以极其冷静的态度,把传统的图式平移到自己的画作中,让人们看到中国文化内在的深刻矛盾。魏光庆在访谈中谈到:“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有一种内在的独特性,应该把它强调出来,这是我的波普和西方波普的区别。”说到红墙的创作背景,魏光庆回忆道:“80年代末进入中国的波普艺术,在西方的文化环境里主要是针对消费文化的,试图消解意义层面。而我们做的波普则是中国特有的,如王广义挪用的是政治符号,我挪用的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说教。这些是中国特色的波普。”许多的中国艺术家都选择传统来进行表达,但是他们的着眼点和表达方式却各不相同。有的直接有的含蓄,魏光庆的方式更细腻更委婉更执着。他讲述的方式不张扬却很中国化,提出的问题似乎更多。

互融范文篇8

1.经济角度。国家的立足之本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强大,这就使得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变得非常必要。改革开放将我们从计划经济带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方针政策的提出,将政治和经济的亲密性提到了明处。政治思想工作要做到为企业提供思想指导和精神寄托,是企业经济工作的依据,具有强烈的指导性。当然,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为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就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培养,立志将企业打造成一个活力四射、具有无惧创新精神的团队。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支柱,就要在政治和企业文化的协调统一上寻求平衡点,如果不能实现,那么国有企业的文化和经济就会出现裂缝和矛盾,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2.政治角度。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开展和范围扩大是二者整合必要性的另一个原因。从现有国情分析,我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很多的政策和方针要适应整个世界的发展,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期间,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国家的生存和长久发展,加强公民和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凝聚力十分必要。国有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大主体存在,其影响力之大不可估量。通过将国有企业和企业文化相结合,不仅增强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信任,使得企业的稳定发展得到了保障,还使得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保证了国家和社会的整体稳定。

3.文化角度。以先进文化引导国有企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向,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更加必要。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精神工作重点,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企业文化关乎企业的整体精神面貌,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国有企业作为一个在功能、文化上具备一定独立性的组织,不仅决定国家经济建设的前景,还在社会领域上担任代表和引导的身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所带来的积极变化减少了社会不同人群的矛盾,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协调统一。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

基层单位政治思想工作是否有为和有位,关键在于是否有效。如果无效有为也是假的,有位也是空的。企业政治思想的根本的是新型的职工队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生产优质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财富而团结奋斗。采取切合实际的科学方法,才能增强政治思想工作的有效性。从目前情况看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文化实践中拓宽思想政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寻求加强扩大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企业文化的管理和实施就是要形成一套被所有人认知和同意的企业文化理论,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加强员工之间的联系,做到思想的协调统一,在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之际,使得个人的利益和精神得到双层面的满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种外来思想的入侵,国有企业员工是否具备坚定、正确的个人政治思想,对企业是否能够实现正常的生产经营具有很大影响。员工复杂的个人思想需要一个正确的企业文化和政治思想去一直引导,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制止员工不良行为的发生具有导向作用,能够使得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加强员工自身的约束力和自制力。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就可以在形式丰富多样的企业文化开展中,慢慢的渗透进去。将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播种到每一个角落,使得员工在享受美好的生活情趣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是非管观念。

2.思想政治优势促进文化建设。利用思想政治优势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是使得二者更好融合的一个重要手段。基层单位政治思想文化的建设对企业文化方向具有把控作用,基层单位的文化一定要具备社会主义性质和影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是国家方针政策、基本路线和国有企业联系的最大纽带,目的就是将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理念深刻地镌刻到每个人的心中。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是国家推行和支持的一大内容,符合国家政治、经济等全方面发展的需求,用其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提升企业文化的层次和内容,督促基层单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要着重于内部的管理和员工之间的和谐,更要将企业文化的基石打牢并带入社会。

3.加强二者的组织保证。国有企业思想政治与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我们仍要注意二者根本性的不同,要建立健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机制,不能随意而做,对于二者联系部分做出的决策,要保证充分考虑领导、运行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基层单位管理团队和党工部团队之间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防止由于团队之间的程序原因拖延时间,影响基层单位工作效率,造成不良影响。为保证工作和办公程序的高效性,基层单位内部要形成良好的企业制度,组织分工要细化明确,干部管理要落实到实处,个人责任制的实施是增强个人荣誉感和责任感的重要规定,员工之间的互帮互助和监督管理更能促进个人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互融范文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青年接受能力强,研习水平高,能够更好地创新与发展中华传统技艺。他们的文化信息传播速度快,效率高,许多年轻人也正在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并在互联网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青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技艺,宣传中国文化,能够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从而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我国201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工作。可见在校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法律的规定,更是教育者的责任与义务。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有助于让受教育者更多的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突显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方向不偏离。当前工匠精神正成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内涵,也成为高职学生的价值追求[2]。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涵的“匠心”“匠艺”“匠道”精神和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高度契合。目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是这些项目较少关注到“非遗”项目对学生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浸染、对高职院校融入地方文化经济的影响等。如何科学设计传承路径,将其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是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的课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政治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深厚的积淀,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一方面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传承中华文化的亲切感,激发高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突显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高校青年群体强大的传播力量,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广泛传播,有利于向世界宣传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认同中国。(二)文化维度。首先,高校通过“非遗”课程的开设、实践平台的搭建、相关学生社团的繁荣等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在校园和大学生群体当中传承,突显地方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单位的作用。其次,能有效拓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与传习人群,从民间学徒到高校学生,广泛性、专业性和创新性得到保障[4]。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的地域特色,有利于相关文化作品的地区推广,能更好地带动高职院校融入地方文化氛围,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地方文化经济繁荣与发展。(三)道德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语言、音乐、舞蹈、礼仪、色彩、手工艺等丰富的形态记录着特定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除了将中华民族千年的家国情怀、传统的诚信礼仪、丰富的人文美学等元素内化于其中之外,其精湛的技艺、淳朴的匠心要求与高职院校的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高度契合。特别是走进校园的民间艺人,他们大多都勤恳善学、严格自律、与人为善,他们的言传身教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观的养成[5]。(四)能力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充满着音乐、美学、手工艺等元素,在学习与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6],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与能力,学生获得了除专业以外的另一项或多项技能,丰富了个人能力;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有更强的动手能力,“非遗”项目恰恰具备这些能力内涵,在研习的过程中,高职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这些又促进了他们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创新[7]。

二、非物质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要素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匠心”精神与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追求相吻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非遗传承人,又被称为“匠人”,他们除了有穷尽一生而习得的高超的传统技艺外,通常还有一流的心性与品行。这种“匠心”精神的内涵就是愿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奉献个人毕生的力量,这是一种个人的理想与追求,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这与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追求与理想信念追求相一致。(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匠艺”精神与新时代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观追求相符合。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就是“匠艺”精神的内涵。在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一种独特技艺的工匠人,他们在技艺的研习过程中就是秉承着一种精益求精、铸就精品的精神,这种精神即“匠艺”精神,是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8],也是新时代培养合格的高职学生的必然要求。(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匠道”精神与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追求相契合。每一件“非遗”作品都代表着一种文化,蕴含着一份智慧,展现了一种创造,这些作品设计独特,内涵深刻,表现力强,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灵感源泉,以此为基础的创新与发展更是为现代设计打开了广阔的天地。高职学生们在学习“非遗”技艺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创新,包括工艺、材料、内容上的创新,这要求高职学生要不断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造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归因检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内涵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高度契合,它的思政教育功能与价值不可忽视。由于项目推广力度无法满足思政教育群体的广泛性需求,在校园推广及思政功能发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发展方向模糊。目前,诸多高职院校开始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主要用于专业教学的补充,如和美术、音乐、舞蹈等专业相关的项目正成为专业教学的辅助力量,但由此也限制了传承群体的广泛性。有一部分高校以学生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但是由于脱离专业教学,缺少投入保障,其发展往往又局限于为一小部分学生的课余爱好;虽然有高校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教育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是受资金、场地、师资等条件限制,未能有效铺开,其作用并不明显,项目的整体发展前景堪忧[9]。2.普及率低,影响力弱,专业度差。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于2017年正式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复州皮影和庄河剪纸,主要以学生社团学习的形式开展校园传承,每两周邀请传承人来校授课一次,所有的学习耗材均由学校提供。每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协会的纳新人数在150人左右,几轮培训下来,坚持学习的人数不足50人,相较于12000人的在校生数量,学习人数显得极少,项目的普及率和影响力均达不到引进的目标[10]。大学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学习的技术水平不高,其中大部分只能达到初级水平,真正能够具备一定的技艺展示能力的仅有几个同学,技艺传承的水平普遍达不到项目传承人的要求。3.传承方式不科学。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主要是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多表现为学校聘请项目传承人担任客座教师,并有目的地召集一部分学生参与到项目技艺的学习过程当中。但是对学习的课时认定、作品的创作奖励等都尚未明确,教学的形式也没有进一步的创新,同时也未能搭建有效的实践平台,在项目开展过程当中,没有发动本校教师参与,未能形成专业的教学力量[11]。4.地方文化融入性差。虽然许多高校都选择了学校所在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是项目的繁荣与发展仅局限在校园内部。在专业能力提升和校园文化繁荣两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也诞生了一些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文化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并未得到广泛推广。高校未将校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反哺地方文化,缺少带动学生融入地方文化发展的主动性,阻碍了项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后期发展动力。(二)原因检视。1.项目小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于“小众化”项目,社会知名度不高,不易引起高职院校的重视,也很难吸引高职学生的兴趣。2.学习难度大。传统技艺学习难度较大,大多数的“非遗”项目传承人都是毕生从事一项技艺的学习与创新,技艺的学习短期内没有取得明显的学习成效,特别是高职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学习难度更大。3.引进费用高。多数“非遗”项目费时耗财,引进费用较高,又没有明显的科研成果,而且民间的技艺缺少系统、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教学管理上需要大量人力投入,高职院校在办学成本有限的现实情况下,往往不会主动在这种项目上做过多投入。此外,部分传承人素质有待增强,文化水平有待提高,教学能力有限,不能保证科学规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效果。

四、路径建议

(一)高度重视“非遗”项目的校园传承工作。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育人价值,立足于引领青年学生思想、繁荣校园文化和提升专业能力,每年投入一定数量的项目建设资金;要建立保障机制,对学习成果予以认定;成立专门的教学团队,辅助项目传承人的教学,保障教学的规范性;培养一批有兴趣有能力的教师团队,保障项目的教学力量,为扩大项目受益范围打好基础;要积极做好对外交流,提升项目的影响力。(二)科学选择“非遗”项目。首先,项目选择要因地制宜。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浓厚的地方历史价值,学校要尽量选择有地方特色的项目,引导学生演绎和参与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并积极向社会推荐,发挥高校繁荣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功能,同时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爱校、爱家乡的情怀。其次,项目选择要符合学生兴趣与特点,要避免选择难度较大的项目,要选择具有形式新颖、易懂、易学、易操作等特点的项目,规避高职学生在校学习周期短的短板,让广大高职学生有精力有信心完成“非遗”项目的学习。再次,项目选择要与专业结合,注重选择与专业教学相关的“非遗”项目,将“非遗”项目融入专业教学,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注重选择有较强思政教育特色的项目,借助“非遗”课程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效。(三)全力打造四大平台。1.打造课上课下互通互认平台。为“非遗”项目设立专业的教学课程是基础。仅仅依靠临时讲座是不能够保证技艺学习效果的,因此要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项目的专业教学。运行过程当中可以采用社团培训课和通识选修课两种主要形式,同时要贯通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非遗”课程,将思政课上到“非遗”课堂上,让“非遗”课堂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同时要做到资源共享、人员共用和学分互认,切实做到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协同育人。2.打造专家学生联合创作平台。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鼓励“非遗”项目创新,在教学过程当中要结合地方历史文化特点、学校校史特色、师生榜样故事等,由传承人带领学生边学习边研究,边学习边创新,积极创作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突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作品,以作品感染、鼓舞和教育学生。3.打造校内校外有效实践平台。一是建设校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为项目的创新创作提供支持;二是积极开展校外社会实践,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特色,除了在创新的作品中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外,还要积极承担繁荣地方文化的社会责任,将“非遗”作品向地方推广,以校园内的学生群体力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地方传承与发展,引导高职学生主动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积极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奉献地方。4.打造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平台。充分重视新媒体的宣传力量,结合“非遗”项目的特色,推出饱含正能量作品,并借助网络进行推广,让师生更为直观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还要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推广线上“非遗”思政作品,鼓励师生以线上“非遗”思政作品为媒介,向世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中华文化的传颂者。要成立“非遗”类学生社团,鼓励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开展“非遗”项目的调查、保护、宣传工作,并引导学生将调查结果应用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让学生在干事创业过程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所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应该重视非遗进校园项目,深挖非遗项目的重要育人功能,科学设计、有效投入,结合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带动传统技艺校园传承传播,推动传统技艺创新,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01).

[2]金文斌.非物质文化资源引入“纲要”课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100-103.

[3]计卫舸.利用“非遗”资源提高爱国主义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4-88.

[4]MardiSchmeichel,StaceyKerr,Chris.SelfiesasPostfeministPedagogy:theProductionofTradition-alFemininityintheUSSouthLinder[J].GenderandEducation,2018(3):363-381.

[5]顾海燕,曹必文,林素琴.非遗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路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20):82-83.

[6]李蓉.在思政课中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7):177-178.

[7]胡芬芬.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中华文化论坛,2013(12):113-118.

[8]王水维,许苏明.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校德育功能[J].江苏高教,2015(5):45-48.

[9]江娟丽,董思言,郭磊.重庆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困境及开发模式[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2-46.

[10]刘仁,高广敏.浅谈剪纸艺术在品牌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9(5):90-91.

互融范文篇10

摘要:产融结合是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通过股权关系相互渗透,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互转化和直接融合。当代西方国家中最具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产融关系模式是英美与日德的银行与企业的模式即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本文主要从两种产融结合模式的运作机制、产生机理、经济效率等三个方面对产融结合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对探索我国的产融结合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国际产融结合的主要模式

产融结合是指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通过股权关系相互渗透,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互转化和直接融合。当代西方国家中最具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产

融关系模式是英美与日德的银行与企业的模式,即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其他国家的银行与企业关系模式均是在借鉴上述两种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而形成的。两种产融结合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点及须具备的条件如表1所示:

表1产融结合模式的特点及具备的条件

模式代表

国家特点具备的条件

市场主导型美英⑴银行与企业是平等的市场主体,信息透明度高;

⑵企业的外源融资主要通过直接融资方式,便于筹集巨额资本;

⑶银行间接持有企业股权,便于分散控制风险;

⑷短期趋利性强。⑴利率的形成机制比较健全;

⑵金融市场的运作是有效率的;

⑶中央银行具有较强的货币控制能力。

银行主导型日德⑴主办银行充当大量贷款人,与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信用交易关系,

⑵主办银行与企业之间相互持股,与企业保持比较稳定的信用合作关系,避免了过度竞争;

⑶存在有效的监督机能;

⑷存在有效的相机控制机能。⑴银行机构的运转效率很高;

⑵较高的国内储蓄水平;

⑶需要一个引导企业投资的经济计划。

下面我们将从运作机制、产生机理、经济效率等三个方面来探讨两种产融结合模式的不同特征。

二、现代产融结合主要模式运作机制的比较

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一般理解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主要是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外部结合,任何金融中介都是市场的积极参与者。从运作机制上来讲其特征主要有:⑴以自由市场为运行基础,银企间产权制约较弱,股权结构更加分散和社会化,形成了以资本市场为主要机制的外部结合。⑵商业银行在产融结合中处于非主导地位,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产融结合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⑶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的治理,而是借助资本市场的证券交易、兼并、接管机制来间接控制产业资本。

而银行主导型的运作机制的特征主要有:⑴以“社团”或“社会”市场经济为运行基础,银企间产权制约较强,企业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在产融结合中处于主导地位,形成了以主银行制为核心的法人相互持股的产权关系,从而抑制了资本市场的作用。⑵银行通过贷款契约、股权占有、人事结合及小股东的表决权等方式对企业经营决策产生影响。

三、现代产融结合主要模式产生机理的比较分析

产融结合模式的国际差异,就其产生机理而言,主要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金融体制、法律法规制约、宏观经济调控能力、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同,使得两种产融结合模式具有不同的特征。具体表现如表2所示:

表2两种产融结合模式国际差异的原因分析

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

融资结构对直接融资的依存度大于银行间接融资以银行间接融资为基础,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并重

法律的约束和规范禁止银行直接持有工商企业的股权,并且不允许银行干预公司的治理结构允许银行持有企业的股权和进行人事渗透

银行与企业及资本市场的关系(1)企业的负债比率较低;

(2)企业有多种可供选择的筹资渠道;

(3)严格限制银行与企业间的单向持股和相互持股;

(4)股权市场发达。(1)企业的负债比率较高;

(2)银行与企业相互持股,银行对企业提供比较全面的支持;

(3)企业与银行之间有大量的人员交流,增加了信息沟通与传递;

(4)证券市场相对不发达。

政府参与程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相对较小,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私人企业自发投资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往往是本国经济现代化的直接设计者、推动者

联系

机制债权联系两种产融结合模式相同两种产融结合模式相同

产权联系银行间接控制企业股权银行直接持有企业的股权

人事参与银行派员作为外部董事,不干预企业的经营和决策银行派员干预企业的经营和决策

四、现代产融结合主要模式经济效率分析

不管是市场主导型还是银行主导型的产融结合模式,都推动了本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下面我们从可持续发展能力、国际竞争能力、风险防范能力等三个层面来分析比较两种模式的经济效率。

(一)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判断,可持续发展是指现期的经济增长不会影响下期乃至以后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方式。黄明博士等认为:对资本这种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来讲,与一国可持续能力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一是资本形成能力;二是结构调整能力;三是技术创新支持能力。两种产融结合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比情况如表3所示:

表3产融结合模式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征

(三)风险防范能力

所谓风险防范能力,是指一国经济系统面临外部不确定性而具有的自我调整、化解、规避、控制风险的能力。不同的产融结合方式在风险和风险防范能力方面也有一些区别。我们主要从债务依存度和融资方式的选择两方面来分析两种产融结合模式的风险防范能力。具体如表6所示:

表6产融结合模式风险防范能力特征

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

债务依存度较低内债依存度高

融资方式债权——股权混合融资为主

扩大了企业的风险,能够有效防范国家的金融风险关系型融资为主

能有效防范企业风险,但是扩大了潜在的金融危机,增大了国家的金融风险

从表6可以看出,在国家经济防范方面,市场主导型通过保持距离关系型融资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对企业或产业来讲,则是银行主导型通过关系型融资占有优势。在债务依存度上,市场主导型国家比银行主导型国家显得更为轻松。因此,从一国的风险防范能力上看,市场主导型要强于银行主导型;但就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对其风险防范能力,则是银行主导型要强于市场主导型。

五、现代产融结合主要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产融结合两种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