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0:25:17

回旋范文篇1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循环经济

第一章.引言

在迈向21世纪的时候,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巨大的变化,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已经来临。中国带着二十年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满怀信心地跨入21世纪。根据科学地预测,我国将完全有可能提前20年,即到2030年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到2050年我国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到2050年,我国可以进入当时发达国家的行列,赶上美国,超过日本和德国。20世纪70年代,我们未能及时抓住当时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机遇,在迈向21世纪的今天,我们必须不失时机,抓住时代的经济机遇,选择知识经济作为我国21世纪的新经济形态。这样,我们也就从战略上选择了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选择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及新型的支柱产业;选择了知识创新,从而选择了21世纪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及可持续性发展。

第二章.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特征与环境压力

2.1持续高速增长具有内在的推动力

(1)大众消费时代来临,多层次的消费结构将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从人均收入水平和产业产出结构特征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进入这一时期的标志是人均收入水平已经满足基本食物、住房和穿着的消费,汽车进入大规模生产和家庭消费,家用电器快速普及,消费结构开始升级。在这一阶段,国内需求将会呈现出多层次稳定快速增长的趋势,对经济增长形成稳定的拉动力。

(2)城市化将持续快速发展,生产率快速提高,为内需持续快速增长提供动力。中国已经进入了迅速城市化的阶段。城市化快速发展产生了两个转移: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由低生产率区域向高生产率区域转移。二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由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显然,这两个转移都将会促进生产率提高,而生产率的提高是人均收入提高和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这将会使得国内需求不断增长,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动力。

(3)劳动力供给的“无限性”与来自全世界的新技术持续供给,将使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低成本优势和更强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无限性”与国际化先进的科学技术供给在一种压缩型工业化过程中激烈碰撞,使得我国的生产高速增长与失业率上升并存。一方面,我国需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体系,以提高质量,劳动力的过剩使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可能,从而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大量劳动力需要就业。解决这一尖锐矛盾需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便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保证社会安定。即经济面临国际新技术的推力和国内就业的高度压力,必须快速增长。

2.2经济增长将由重化工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双重主导

未来一个时期内,国内投资和消费都将对重化工产业形成强大的需求拉力。在投资领域,城市化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将对重化工产业形成巨大的需求。在消费领域,居民的需求增量将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汽车、住房等以重化工产品为基础的产品上。重化工产业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同时,高新技术产业也将在竞争中不断加速发展。

(1)投资需求继续高速增长将会拉动重化工产业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将拉动投资快速增长。在执行了50年反城市化的工业化战略以后,进入21世纪,中国加速了其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发展必将引起持续的城市建设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引起巨大的投资需求。近几年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占GDP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1999年为2.0%,2000年为2.1%,2001年为2.6%,2002年为3.1%。在城市建设投资迅速增长的同时,全国性的跨地区、跨流域大型、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不断增长。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将会逐步加快步伐。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化建设的资金是依靠“剪刀差”积累的,而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极为有限、严重不足。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支持三农发展的要求,未来一个时期国家将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将对重工业产生极大的拉动作用,促进重工业快速发展。

(2)城乡差距将会继续扩大,环境因素将成为影响城乡差距的重要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持续扩大的状态。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7倍,到2003年扩大到了3.3倍。而且1997年以后差距在加速拉大。未来农村人居收入增长速度将会继续低于城镇居民,差距还将会继续拉大。总体上看,由于农业生产能力的限制,农民增加收入在很大程度是靠资源开采和初加工。因此,农村的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污染有扩大趋势。与此同时,由于生态环境污染呈现出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城镇和农村转移的趋势,农村人口所具有的“原富”-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将使得农民与城镇居民在生活质量上的差距更加扩大。城镇居民通过更多占有人造的物质财富,通过更多的物质享受和医疗保健,可以补偿环境污染给生活质量带来的损失。低收入人群没有能力选择生活环境,对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健康损害没有谈判能力去争取医疗保健补偿。因此,生态环境的破坏实际上放大了二元结构导致的社会不公平。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只能靠加速城市化。

(3)区域差距将继续扩大且缩小差距的难度加大。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虽然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其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远比不上东部发达地区,长期累加的结果必然使得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继续拉大。西部地区的城市密度小、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例大,东西部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城乡差距在地域上的反映。相对而言,西部地区的城乡差距更大。从历史上看,对西部地区的每一次开发都意味着一次大规模的生态环境破坏,目前西部地区的生态功能已经非常脆弱。西部地区草原因过度放牧而沙漠化、一些地区因过度开垦土地而石漠化、黄河等河流因为上游用水增加而长时间断流、治理沙漠而产生的人进沙进现象、因生态植被下降引起的旱灾与洪灾同时上升,等等,已经说明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和农业开发程度已经超过了自然承载能力。我国的水资源、气候资源、地理地貌等因素都决定了西部地区并不适合高密度地发展经济。在我国总体上生态环境压力日益上升的情况下,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的难度将会加大。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上述三大趋势表明,我国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进入急剧的转型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必须解决过去几十年积累起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矛盾。包括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经济增长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新结构危机,解决这些问题本身都需要经济快速增长。而经济增长又面临巨大生态环境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走出一条新型的经济增长道路。

第三章.经济增长的资源与环境成本分析

3.1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带来的资源与环境压力持续上升

环境承载能力矛盾的激化。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部分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但是,我国环境污染其实依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江河湖海普遍遭受较为严重的污染,大气环境污染严重,酸雨污染有扩大的趋势,固体废弃物污染日益突出,重金属污染日益加重,农业与农村面源污染日趋严重。长期对生态环保护投入不足导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国家环境安全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2003年,我国废水中主要污染物COD的排放量已经超过环境容量的68%;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的80%。目前我国许多污染物的排放在世界上都居于前列,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排放量居第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COD排放量也位居世界前茅。2003年共发生海洋赤潮119次,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4倍。由于农业增产过份地依赖于化学性的手段,导致化肥、农药、化学饲料残留物的排放而造成了面源污染,面源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更为复杂和困难。

3.2经济增长的生态环境成本与损失评价

生态环境要素与经济增长。在生态环境能够净化和容纳人类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染时,人们总是认为生态环境是没有价值的非人类劳动产物,在经济学中是外部条件,而不是经济要素。但生态环境的净化能力或环境容量对污染的承载能力是有限度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环境资源的索取越来越多,环境资源的有限性日益突出。有限性使得生态环境已经变为稀缺资源,对它们的使用就成为经济增长必须付出的成本。过去我们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对环境成本的典型研究成果比较。环境成本通常表现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许多学者研究并计算了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比重。还有一些学者对中国生态破坏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比重进行了研究和计算。过孝民、张慧勤计算的1983年的结果为8.9%,金鉴明计算的1986的结果为8.74%,徐嵩龄计算的1993年的结果为7.52%,国家环保总局用90年代末计算的结果为西部地区13%、东中部地区5%-12%。以上计算结果表明,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大约相当于当年GDP的2.1%-7.7%,生态破坏经济损失大约相当于当年GDP的5%-13%,两者之和大约为GDP的7%-20%。也就是说,每实现1万元GDP,大约需要造成700-2000元的生态和环境损失。尽管在概念内涵、计算内容、技术方法、基础数据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得计算结果存在很大差别,但现有的研究足以说明,中国生态与环境成本是巨大的。而这种成本损失在GDP统计中没有得到反映。

第四章.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源头治理与循环经济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污染物的排放量也急剧增加,比照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我国还处于环境加速恶化阶段。根据顾春林的研究,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正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的左侧,环境污染属于上升趋势。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将继续恶化。

源头治理与循环经济。就人类的生产活动与索取环境资源的关系而言,人类社会经历了三种不同的技术经济范式。(1)传统的线性范式。这种范式处理人类与环境的方式是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进行加工生产产品,将废弃物直接向环境排放。即“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线性开放式过程。(2)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即“先污染后治理”模式。它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3)循环经济范式,其技术特征是源头治理。它是通过生产与环境保护技术体系的融合,强调首先减少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环境友好生产。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但是,在实践中,循环经济模式却遇到了传统经济制度和利益分配关系的严重制约。如果不改变生态环境免费使用为基础的价格体系,不强制对典型的社会共有资源——生态环境实行有偿使用,循环经济无法真正成为现代经济的主流技术经济范式。

第五章.对策思路

通过对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实践的调查,我们发现,推进循环经济模式可以实现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使环境污染总量下降的目标。例如,将分散设立的大量小造纸厂、小水泥厂、小钢铁厂、小化工厂等淘汰掉,重新进行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用现代化的规模型企业取而代之,以循环经济模式进行清洁生产,不仅可以实现经济大幅度增长,而且可以大幅度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但这需要进行新的制度安排,并采取一系列新的政策。

(1)进行适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改变现有利益格局,把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通”,因此,首先要设计一种制度框架,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并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目前中国的生态省(市)、循环经济省(市)的试点建设中,普遍存在对技术的重视远高于对制度的重视的现象。基本操作模式是以政府作为推进主体。靠这种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不可能持久的。

(2).仔细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应有利于增加就业,至少不与就业发生矛盾。目前中国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经常采取限时达标的方法,在某一时间段内关闭大量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是常用的手段。但在实践中,往往是过一段时间被关闭的小企业又重新开工生产,污染依旧。在中国当前存在极大的就业压力的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不能以牺牲大量就业为代价。必须在就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之间寻求平衡。第二,应该以在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比较大,资源消耗多的行业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的领域。第三,针对短缺资源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例如,中国的水资源总体上极为短缺,水的循环利用应优先推进。第四,具有较为成熟的循环利用资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产业领域应优先推进。

(3).必须在生态环境伦理体系和市场经济伦理之间建立一套新的循环经济伦理体系,并使之深入人心,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循环经济涉及生产和生活的所有领域,与全社会的所有人的利益都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发动社会大众,充分认识环境和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循环经济模式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有必要在中国开展一场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动员,鼓励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作用。

(4).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纳入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之中,使之与其他政策相配套。过去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集中于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总量,很少在总量调控的同时对不同部门和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产品进行精细的分类调控。对于循环经济发展,其政策应该充分细化,与财政货币政策相协调配套,防止政府不同部门按照部门利益和业绩需要“有选择地”执行。

(5).技术创新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没有技术上的可行性,或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循环利用资源的成本很高,则循环经济就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创新,并应该将其作为政府职能的一部分。

(6).加强环境和资源监测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循环经济不是目的,而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推进循环经济需要有效率的政策和科学的管理,真实而充分的信息是提高管理水平,制定正确政策的基础。目前中国的环境和资源信息缺乏透明度和适时性,不利于循环经济政策的实施。发展循环经济应该加强环境与资源监测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第六章.结束语

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有优良的文化传统,辽阔的国土和绵长的海岸线,有丰富的矿产和农、林、牧、副渔资源。在开放改革的基础上,中国加入了WTO,经济和法律逐步和国际接轨,在人类走向全球化热潮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根据经济发展规律,中国领导层一定会把准正确航向,引导人民走向经济繁荣、民族振兴、国家统一、富强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李京文。《21世纪中国经济大趋势》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刘秀光。《微观经济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3]刘秀光。《宏观经济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回旋范文篇2

[关键词]“贫困恶性循环”论,县域经济发展,以面促点,点面结合

1、“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研究

美国发展经济法学家纳克斯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长期贫困,主要是因为存在着“贫困恶性循环”,这种“贫困恶性循环”表现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从供给方面看,资本形成存在着一个恶性循环:人均收入水平低导致储蓄水平低,而低储蓄能力又会导致资本稀缺,进而影响生产效率,再次进入低收入水平,从需求方面看,资本形成也存在着一个恶性循环:低收入意味着购买力低下,低购买力又会导致投资引诱不足,产生资本不足影响产生规模扩大的问题,从而又进入低收入水平,综合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恶性循环可用图1表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资本不足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要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就要增加储蓄,扩大投资,促进资本形成。

2、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理论解释

安徽61个县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81.7%,县域范围内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形成一个典型的“块状经济”,但是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却是相对滞后的。根据“贫困恶性循环”理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资本存量不足,导致县域范围内生产率降低。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二者的关系。

首先,农民人均收入明显偏低,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来,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在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是农民收入并没有提高,形成一个庞大的低收入阶段级,巨大的农村市场无法打开,投资引诱力明显降低,资本不足的问题明显凸现。

其次,资本存量不足导致就业空间狭窄,就业空间狭窄又反过来影响资本存量。安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众多,县城经济成为消化这一劳动阶级的主干力量。但是资本存量不足始终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于是众多的劳动力被迫外流。劳动力外流意味着人力资本稀缺,这一状况又会影响企业规模的扩大,影响生产者再投资信心。

最后,县域范围内的国有企业资不抵债,频临破产,而民营企业又不能充分健全发展,在国有企业资本无法带动县城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民间资本无疑是填补这一缺陷的“巨头”。但是,安徽人均收入水平低购买力水平随之下降,加上县城范围的投资环境和政策不具有诱惑性,无法启动巨大的民间资本,这里资本闹置,县城经济无法发展。

3、对安徽县城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安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落后的经济发展环境,决定了安徽县城以济发展的特殊性,因此,发展安徽县城经济不能按部就班地套用其他市县的发展模式,应根据本地区特有的比较优势走出一条特殊的发展模式。我认为可以认以下几个立方做出努力。

(1)县城经济的发展首先要着眼于自力更生,不能盲目地出口求发展,安徽地处中部,且大部分县处于山区,县城经济居于内向型发展模式。通过引进大量外资,扩大出口量来发展县城经济足不切实际的。因为县城范围内的投资环境和出口或本都明显比不上治海地区和中心城市。只有通过自力更生发展好才地经济,才能顺利引进外资。

(2)进行企业改制,有效盘活资本存量,具城范围内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同时能进行破产清算的坚决给予清算,同是能进行民问资本投资?牍傻募峋龈?韪闹啤U庋?焕矗?湍苡行?滔兄米时荆?粲妹窦渥时尽H绻愕孪厥敌小懊窠?谕恕狈秸胧保?妨?澳苁鄄蛔猓?茏獠话??芷圃蚱疲?斯芍乒伞钡乃悸贰R?济裼??米夤彻??76家,盘活资本5.6亿元。

(3)、做强做优白酒产业,推动县城经济发展,白酒产业是安徽的传统产业,且在全国的酒行业中具有很高的地位,涌现出很多全国名牌,如“古井”、“明光”、“口子”。安徽在发展白酒产业中具有先天优势,诺如,悠久的酿酒历史,独有的酿酒水源和农作物,而且白酒业本身是利税的大户,发展好白酒产业,对促进县城经济发展有很大作用。所以,各县应据据本县实际情况。适当发展白酒业,有条件的县是可以确立“以酒立县”的发展思路。

(4)千方百计地增加家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开拓巨大的农村市场。如向增加农民收入,安徽应该走自己的独特通路。对于地处山区的农民,可以实行椐据本作物的多样化、专业化来增加收入;对于处于平厚地区的农民,可以实行集体化规模生产,成立“农立一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发展农业具有先天的比较优势。如果能发展的农业,必然能劳动工作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县城经济的发展

回旋范文篇3

【关键词】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模型实践模式

脆弱的生态环境、欠完善的经济机制、粗放外延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压力不断增大的人口增长、整体文化素质低的人口特征等复合、累积型因素正阻碍着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西部地区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按照自然界的生态循环原则,以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流动为基线,依据要素禀赋结构,发展符合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不断演化升级和信息高效利用的过程中促进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梯次利用。同时,要注意协调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良性互动,通过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构建区域、园区、企业、家庭各个层面的循环经济模式,建立“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循环体系,通过促进人类活动方式和行为模式的生态化转型,使西部地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加协调,为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根基。

一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探讨

循环经济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对其研究的兴趣吸引了众多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目前,研究循环经济的各类学者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现阶段对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研究大致是从以下两个角度展开的:一是自然科学视角,二是社会科学视角。

1.自然科学视角

从自然科学角度对循环经济理论模型进行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循环经济理论模型中3R原则及各实践模式(企业层面、产业层面、社会层面)在技术上实现循环经济模式等问题,即从自然科学技术方面来分析和研究资源(原材料)及能源的减量化,产品的重复利用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及无害化等具体技术能否实现和如何实现的问题,可理解为对能否和如何开发及实践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技术体系范畴的研究。具体来说,如“关于物质及能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的研究”等就属于这个范畴。这个范畴的特点是将物质及能源循环从具体社会环境中抽出,重点从自然科学角度对循环经济在技术方面的可行性和具体途径进行研究,属于实验或实证分析范畴。例如,东北大学的陆钟武院士就“大、中、小”三个层面的物质循环研究就属于此范畴。

2.社会科学视角

从社会科学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研究,则突出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与自然科学家不同,社会科学家们更关心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以及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政策体系、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等问题,在分析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时,社会科学家更注重探讨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及制度变迁的形成机制和循环经济增长模型等方面的内容。属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综合。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曹葵等研究者就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且得出了“在推行循环经济时,生产过程将逐渐减少对耗竭性资源的依赖,否则,总的资源存量将在有限的时间内被消耗完,经济增长也将不可能持续下去。因此,推行循环经济将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的结论。

3.扩展

以上从自然科学角度和社会科学角度对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研究虽然都是初步尝试,但是应该肯定这些尝试给出了我们研究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方向和基本方法。另外,笔者认为对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研究还可以从另外一些方面作补充。如根据总书记提出的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在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研究中引入和谐社会的“和谐度”这个概念就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整合。从外部效应理论出发,就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度而言可初步得出:

和谐度(CM)=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度=

我们知道无论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还是自然活动(自然变化、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都可以划分为正的外部影响(正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影响(负外部效应)两大类。相互之间的正外部效应越大,负外部效应越小说明其和谐度高,反之相互之间的正外部效应越小,负外部效应越大则说明其和谐度低。当前就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关注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负外部效应这一方面,典型的研究是生态环境影响公式:

I=P×A×T

笔者认为还应该对以下三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

1)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正外部效应。典型的研究就是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深入分析在有效配置资源的条件下,如何推行生态环境建设,使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正外部效应不断增大,其结果是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增长;

2)自然活动(自然变化、生态环境变化)给予人类的正外部效应。典型的研究有对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等研究,但更重要的是由生态环境建设的不断提高升级而引起的生态服务和环境资源的增加如何提高人类福利水平的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3)自然活动(自然变化、生态环境变化)给予人类的负外部效应。典型的研究有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对人类的损害方面的研究,如关于大气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结合和谐度概念,还必须就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和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我们研究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模型也需要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加以分析,为构建一个能够使和谐度不断提高的,兼具和谐、循环两大特征的未来社会奠定坚实的理论平台。

以上是从宏观层面对发展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初步探讨。另外,对3R原则中的减量化原则,也可就减量化最适量的理论模型展开分析。目前研究循环经济的文献中提到的减量化原则一般表述为“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笔者认为,该表述是正确的,但是,还有必要从减量化的最适量方面对减量化的理论模型做进一步探讨。这里需要度量要维持当前福利水平,甚至提高福利水平,应该投入多少自然资源为最适?在现在投入的基础上减少多少为最适?过多的减量化与过少的减量化都不能维持当前福利水平,更不能提高福利水平。所以有必要深入探讨:减量化的“最适量模型”。

对“大中小循环”三个层面减量化的最适量,都需要引入计量模型来确定。例如,大循环层面(区域及社会),初步确定被解释变量为减量化的最适量,并用最适环境影响量PI来替代,解释变量有:人口变化量PV,环境意识水平EL,单位GDP的环境影响I;循环经济制度CS(虚拟变量),循环经济技术普及率CT…

PI=f(PV,EL,I,CS,CT…)+E

限制条件:福利水平≥当前福利水平

笔者认为,对减量化的“最适量模型”进行理论探讨,对我们深入分析影响发展循环经济的各类因素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它可促使我们分离出关键性的因素,并以减量化的最适量作为基本前提和假设,寻找到各个层面推进减量化的最优方法和途径。由于对减量化的统计数据还在收集之中,上式仅是减量化最适量的概念模型。

二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模型

我国西部地区社会发展之所以长期落后,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高山大川、恶劣气候所强化的交通落后和信息封闭等导致的社会封闭性。这类因素长期阻碍了国家内外、民族内外和地区内外的沟通与交流,使各族人民的生产力和创造力的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从历史因素看,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起点一般较低,在建国初期不仅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社会发展也极端落后,与沿海地区发展水平相差甚远。发展起点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进程。“—般经济理论认为,仍处于前工业社会的国家或地区,很难像工业国家或地区一样,实现总产值的高增长率和人口平均产值的高增长率。其主要原因是初期的人均产值水平太低及增长率过低而引起的起步过程的持续滞钝。”同时,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一旦选择了某种路径,就意味着将长时期地锁定在这一路径上,即使在路径以外存在其他更有效的路径,因为存在转换成本,要想改变路径也绝非是容易的事。西部地区以社会经济体制落后,人口素质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程缓慢,信息不畅,观念落后等为特征形成了特有的低水平发展路径,要成功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找到并推行一种经济效益好,交易成本(转换成本)低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个地区要获得发展,或者要有自然资源优势,或者要具有资本、人才、技术、品牌等后天获得性资源,而且后者对前者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西部地区没有物资资本、人力资本等优势,且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也正在使西部地区的先天自然资源优势不断下降,具体表现就是生态不断脆弱化。显然,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家在西部地区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对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遏制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经济仍然落后,传统经济模式不能得到根本改变,生态环境即使暂时恢复也还会再一次遭到破坏。所以西部地区必须创新发展战略,必须研究新的发展理论模型。根据前面从外部效应理论出发对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分析结论,我们认为生态环境建设可以理解为通过增加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正外部效应,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增长,使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能够恢复,进而提供充足的生态环境服务,使人类的福利水平不断升级;而循环经济建设则可以理解为通过减少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负外部效应,以维护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三赢”。可见,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两者都是通过改善人类活动模式来影响自然环境状况,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度不断提高升级。

和谐度(CM)=

和谐度提高的过程可以认为是由生态环境建设产生的促进自然环境增长的拉力和由循环经济建设所产生的防止自然环境退化的推力而形成的推拉合力所主导的人与自然关系不断协调的和谐演进升级过程。

基于这一观点我们认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在特殊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区域层面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重建等各个领域。西部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促进该区域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经济活动中一定要切实贯彻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和生态重建并重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改革和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增长之路。构建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模型的总体思路如下:

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加强和完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综合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建立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机制,切实推行生态环境建设,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得到贯彻落实。更重要的是“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发展、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必须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具体来说,就是要依据西部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的特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利用西部地区“巨大的生态资源优势,依靠高科技和实用技术的有力支撑,加大其不可替代的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之形成特色产业。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产业来发展,不仅是为了恢复生态环境,它实质上是要把产业发展理论融入生态环境建设中。这既可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也可以增加当地人民的收入,使当地经济得到发展。”对于西部地区,在发展经济中应该通过循环经济建设来促进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升级,同时通过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形成互动协调发展机制,稳步建立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长效机制,

图1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式概念图

根据上图所示,我们看到传统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不断深化进程中,发生了两大显著变化,一是形状的改变,变得较平坦、光滑,可以理解为自然环境影响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弹性的减小,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很快,而该进程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变化不大;二是曲线本身在改变形状后又发生向下的位移,可以理解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同阶段对应的自然环境影响的显著减少。显然,通过加大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二者互动式协调发展形成的推拉合力使传统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转变为循环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也是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战略的必然变化趋势,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就是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式发展战略与实施机制的建立。我们认为,西部地区推行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战略是依据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结构,实现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人类活动模式生态化转型的具体方略。

同时,要认识到西部地区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我们认为,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在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必须在经济发展模式方面加大调整力度,并加大扶贫力度,加大对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要抓好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区域循环型产业体系的整合几个主要方面。

三总结

历史经验表明,只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只有长期利益,没有短期利益的建设模式都很难推广运用。同样我们认为,只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循环经济建设和只有长期利益,没有短期利益的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也很难持久推广运用。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式是一个大系统工程,同该地区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工业问题、“三农问题”、资源资本化等诸多问题从各个角度都直接或间接相关,应该认识到不可能仅靠单一项目、单一工程、单一方面、单一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就能取得进展。而要有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发展与建设方案,才能取得好的成效。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需要得到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和协助。除了要在认识上统一思想、步骤上配合、行动上协调、措施上配套外,还要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等各种手段和措施,以循环经济建设带动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建设,建立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长效机制,使西部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1、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斯密著,谢组钧等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起因的研究.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3]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史培军,刘学敏.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求是.2003.来源:

[4]冯之浚主编.循环经济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6]张坤主编.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7]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8]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网站./cn/company/Tmxxb1432005.1.20.

[9]辽宁省清洁生产中心网站

[10]内藤正明編著.環境調和型都市.东京:世界文化社,1993.

[11]中岡哲郎.自然と人間のための経済学.东京:朝日新聞社,1977.

[12]玉野井芳郎.エコノミーとエコロジー.东京:みすず書房,1985.

[13]日本環境庁.循環型社会白書.东京:日本産業,2001.

[14]KaspersonRE,KaspersonJX,TurnerⅡBL.Riskandcriticality:Trajectoriesofregionalenvironmental

[15]GoseJR.Ecotonehierarchies.EcologicalApplications.1993.

[16]KolasaJ,ZalewskiM.Notesonecotone:attributesandfunctions.Hydrobiologia,1995.

回旋范文篇4

关键词:循环农业;信息技术;信息平台

农业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已经拥有悠久的历史,根据不同时期农业生产的特征,农业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农业。今天世界农业面临着资源、生态、环境、能源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循环农业已成为生态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中国成功申办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为举办一届“绿色奥运、人文奥运”贡献力量。信息在循环农业中的各个环节,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阶段,以及农业资源的物流循环阶段都在进行着无数次的传输,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何将这些信息快速地搜集、处理,并高效率地运用起来,已经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因此,探讨信息技术在循环农业中的作用,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循环农业的涵义及本质

1.1、循环农业的涵义

目前对于循环农业国内外还没有一个准确定义。周震峰等认为,循环型农业是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宣亚南等认为,循环农业是通过优化农业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因子零排放或零(最小)干扰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2]。尹昌斌等认为循环农业通过农业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

环利用,最大程度地利用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利用生产中每一个物质环节,倡导清洁生产和节约消费,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实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和生活环境优美,使农业生产和生活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3]。高旺盛等认为循环农业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通过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设计和管理,实现物质能量资源的多层次、多级化的循环利用,达到农业系统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购买性资源投入最低化、可再生资源高效循环化、有害生物和污染物可控制化的产业目标[4]。

笔者认为循环农业是伴随着整个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它主要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环境工程学的方法,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内部结构和各种产业结构,提高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寻找到更多的循环接点,延缓末端循环的出现,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污染,把农业生产和生活活动真正融入到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农业农村和谐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将循环农业称为“3R农业”,即实现农业资源的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和废弃物减量化(Reduce)型的农业生产模式。

1.2、循环农业的本质

循环农业本质上是一种低投入、多循环、高效率、高技术、产业化的新型农业。循环农业产业链条是由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农产品消费领域之间[5],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要素耦合和产业连接等方式形成呈网状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农业产业化网络体系,各产业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产业网络,其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水平。

2、循环农业的特征

循环农业主要有系统化,多级(生态链)循环,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高技术,功能效益综合化等特征。

2.1、系统化

循环农业是把农业生产活动纳入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整体考虑,将农业系统真正与工业、服务业等系统统一起来,既强调资源的分配效率,又强调资源利用效率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2.2、低消耗,低污染

循环农业把农业生产资源环境的消耗严格限制在自然生态系统阈值内,并根据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和资源的再生能力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浪费[6]。循环农业通过各种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降低水热等资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2.3、多级(生态链)循环

通过环境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要素耦合等方式,延伸农业生态产业链,推进相关产业组合形成产业网络,优化农业系统结构,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流程[7]组织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农业系统是以提供物质输出为主要目标的开放式循环体系[1],因此农业系统的物质循环不可能采取闭合式的循环模式,而是一种耗散结构所决定的非闭合高效率的循环。

2.4、功能效益的综合化

循环农业强调生产性、生态性和高效性的统一,以综合效益最大化为主线,把农业看成既是一种基础产业,又是一种上层产业,不仅要提供物质产品,还要提供环境效益,使农业由单一经济转向综合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2.5、高技术

循环农业的产生、发展与提高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只有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与新能源材料技术等应用到循环农业中,才能够使农业生产过程得以优化,产业链得以延伸,寻找到更多的循环接点,延缓末端循环的出现。只有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才可以使得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循环高效利用,通过各中生物技术等将农业废弃物进行生物降解,尽力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污染。

农业生产要真正实现循环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现代高新技术与原理作为支撑和引导,主要有新能源材料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生物基因技术等。信息控制技术主要表现在各种资源信息的共享以及减量化利用方面,如对农作物的水喷灌、滴灌,光热的合理化控制;新能源材料技术为循环农业提供新的能源支持体系,减少对传统碳质能源的依赖,优化生态环境。生物基因技术主要表现在对生物生长繁殖机理的控制,合理调节生物生长繁殖的速度,延长生态链,提高生态系统中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各种生物分解技术将循环废弃物进行生物降解,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只有通过这些技术才能够使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扩展。循环农业的各环节都需要信息网络技术作为支撑,各种资源的利用处理都需要进行信息搜集、分析、处理、共享等,不仅能够提高循环农业生产利用效率,而且对于其他产业与农业系统之间的融合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信息技术在循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循环农业特别注重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的最小化,为了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原则,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3.1、提供耕作前资源信息支持

在农作物播种之前,用户可以通过信息数据库和互联网查找获取农作物种子和土壤植物营养成分以及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注意事项等各种相关信息和技术,并根据当地的土地、水源和气候等资源进行分析,为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具体信息,为循环农业生产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为循环农业的资源选择提供了支持。

3.2、分析显示土壤成分及废弃物循环利用

循环农业可以通过传感器技术,红外感应技术等分析土壤的具体信息,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信息传送到信息处理中心。信息经过计算机等相关设备分析处理后,提供土壤所需要的有机物质。同时通过互联网、搜索、分析到的相关信息,并将农业系统内部以及其他产业系统循环链路产生的废弃物(但富含土壤所需要的有机物)加入到土壤中,通过某一循环接口参与到循环生态链中,将原来的末端循环再度扩展,形成具有环链相间结合的循环农业生产新模式,达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在农业系统内部进行自我消化与分解。

3.3、控制温度湿度,节约水热肥资源

通过感应器和传感器分析当前的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通过计算机分析、时时监控空气的温度和土壤的湿度,将具体信息传输到农户或管理员终端,他们通过计算机或者相关终端对环境进行及时控制。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用户根据土壤和空气的湿度情况,通过信息网络将浇水的水量和时间进行控制,以达到农作物生长的最佳效果,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如果某一区域因降水等因素水量超过基本阈值,智能计算机设备能够迅速作出反应,给管理员用户发出信息警报,用户可以通过远程操作进行及时排水,并将多余的水资源储存起来用于其他环节,真正实现水资源的高控制、低流失、多循环的效果。在营养施肥方面,用户根据网络传输的具体信息进行准确施肥控制,实现循环农业减量化、多循环、高控制的原则。另外根据实际需求,用户通过网络进行无人远程光照温度控制,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实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3S”技术的推广,还可以通过信息网对农业生产电子机器人进行控制,实现对光照、水分和热能的综合高效利用、病虫害防治和成熟蔬菜水果的及时采摘。信息技术的这一作用已在精准农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在循环农业生产这一环节,信息技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控制及降低对土地、环境污染和对减量化生产技术的传播推广。

4、信息技术在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作用

4.1、传统与循环型农业资源流通模式比较

农业资源在流通过程中,作用和价值会随着不同的阶段环节而产生变化,在一个环节失去利用价值后,就可能被当作废弃物丢弃掉,传统的流通模式如图1所示:

图1传统农业资源的流通模式

Figure1Traditionalcirculationmodeofagriculturalresource

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因素,提供一个信息管理平台,将农业资源的相关信息存储起来,并跟踪农业资源在各环节流通、利用的情况,将在某一环节没有价值的农产品或废弃物转移到其他地方或环节,将末端循环变成中间循环,同时增加循环接口,使产品参与到更多的循环中,形成多级循环、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利用价值,减少资源的浪费。我们可以通过产品传统流通模式与循环流通模式的对比得出更好的效果。这种循环流通过程模型如图2所示:

图2循环农业资源的流通模式

Figure2Circulationmodeofagriculturalresourceinrecyclingagriculture

由上图可看到,信息管理中心使农业资源在流通中增加了循环接口,由原来的线程流通转变为环型流通,实现多层次循环和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延伸农业生态产业链,推进了农业内部以及农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组合形成产业网络,优化农业系统结构,形成了“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组织生产模式,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

4.2、调控产品流通量

信息管理平台同时也为各地区农产品市场流通量的控制提供合适的信息支撑,例如某地的产品的销售量呈现增长趋势,但产品的进入量不能够满足这一状况,信息交流平台可以根据其他地区供应情况,从合适的地区调配产品,以达到供求平衡的状态。

4.3、产品及废弃物的分配处理

信息技术在循环农业产品分配交换过程中通过搜集农业资源相关信息和各地用户的具体需求,将具有直接联系和隔级循环联系的用户分类组织起来。当他们完成一部分生产后,再将废弃物转入到其他具有联系的循环生产过程。

4.4、建沟通平台,管理产品销售

信息管理平台在生产者、购买者和商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如图3所示:

图3循环农业信息平台

Figure3Informationplatforminrecyclingagriculture

信息网络不仅有利于生产者、商和购买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并从源头上对有污染的资源进入到循环生态链中进行检测、控制。生产者可以通过信息网了解当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并根据自己产品的实际情况提出销售的实际价格,并选择合适的购买者,使得自己的产品物有所值,避免并购买者和商故意压低产品价格,生产者在市场交换中利益受到损害。另外,信息管理平台还可以将商和购买者的需求搜集起来,提醒生产者进行循环农业的生产,平衡供求关系。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广大农户的需求,而且还能减少循环农业生产所需资源的浪费。同样,购买者和商也可以根据互联网上的产品价格寻找适合自己的货源供应商,使得各方面,各环节的利益得到保障。这样既强调农业资源的分配效率,又强调资源利用效率和自然生态系统平衡。

以上作用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中是很难达到的,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也难以得到保障。除在农产品高效循环利用方面,信息技术还在产品的多样化和质量监督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信息技术不仅在农业生产内部循环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还在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资源循环流通、综合利用方面起到了提供共享平台的作用。

总之,信息及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循环农业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解决了许多人工难以解决的问题,加速了循环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在这一过程中,循环农业也将给信息技术提出更多的问题和更新的要求,使得信息技术向更新的领域延伸,可以说循环农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震峰,王军,周燕,等关于发展循环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348-351

[2]宣亚南,欧名豪,曲福田.循环型农业的含义、经济学解读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27-31.

[3]尹昌斌,唐华俊,周颖.循环农业内涵、发展途径与政策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27(1):4-8.

[4]高旺盛,陈源泉,梁龙.论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体系[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11:731-734

[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N].农民日报,2006-07-28.

回旋范文篇5

1.1实验材料使用马鲛鱼为原料,采用去头去内脏后部分,清水洗净,再按下面两种不同的工艺进行处理。

传统工艺:采肉一次漂洗回旋筛脱水二次漂洗回旋筛脱水三次漂洗回旋筛脱水精滤螺旋压榨机压榨脱水。

新工艺:采肉线型混合器漂洗管道式滞留室漂洗倾析式离心机预脱水精滤螺旋压榨机压榨脱水。

1.2测定方法

1.2.1固形物含量的测定称取一定量的鱼糜,采用直接干燥法进行测定。

1.2.2凝胶强度的测定将各种鱼糜解冻,加入3.0%食盐,擂溃30min,灌肠后于90℃加热40min使之凝胶化,将样品切成直径2.6cm、高度1.3cm的圆柱体,于NRM-1002A食品流变仪上测定。

1.2.3白度的测定用ZBD型白度仪测定,将工作白度标准板放在试样座上进行白度校正,然后将样品放在试样室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漂洗工艺的特点将马鲛鱼用二种不同的工艺处理,比较在不同工艺阶段对漂洗液中固形物回收率的影响,见表1。

由表1可见,在传统工艺中,鱼糜经三次漂洗后固形物损失了29.29%,而经精滤和压榨后,又有16.14%的固形物损失掉,也就是说,总共有45.43%的固形物将在加工中流失掉。其中,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固形物是在漂洗中流失掉的,而漂洗中固形物的流失又集中在回旋筛的预脱水过程中。为进行预脱水以便于下一次漂洗的有效进行,在回旋筛的圆筒中分布大量直径为0.4mm的小孔,这是造成固形物流失的

主要原因。而改用新的漂洗和预脱水设备后就能有效地降低固形物的流失,由于这类漂洗设备的内部是一个线型混合器,鱼肉和水可在混合器内得到充分的搅拌混合,然后直接输入由许多弯管所组成的滞留室,在滞留室内,随着水流的快速运动,鱼肉颗粒周围产生了小的湍流,从而使鱼肉与水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换,可有效地使鱼肉中不需要的水溶性蛋白质和色素等成分溶出。由于这一新工艺中不使用回旋筛预脱水的方法,因而固形物的流失就很少,只有4.91%,比相应的三次漂洗中固形物的损失下降了24.38%。此外,在这一新工艺中,用水量上只比传统的漂洗工艺中一次漂洗用水量稍多一些即可,即鱼肉对水的比例根据不同鱼种控制在1∶6~8范围内,基本上能起到传统工艺中三次漂洗的效果,因而大大减少了用水量,节约了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值得一提的是,滞留室的管道还可根据鱼种和漂洗要求的不同而在长度上予以调整,即漂洗白色鱼肉或新鲜鱼可缩短管道,而漂洗血红肉或鲜度稍差的鱼可加长管道,所以这套设备使用方便,尤其适合新鲜原料鱼的加工,因为原料鱼越新鲜,漂洗因素对凝胶强度影响就越小。

2.2倾析式离心机的作用

倾析式离心机的结构如图2所示,用于对漂洗鱼糜进行预脱水,使鱼糜中的固形物与水能有效地分离。

从倾析式离心机的结构来看,它能起到使鱼糜预脱水的作用。固形物在螺杆的转动下被送入狭窄的一端出来,而漂洗水部分则流向相反的一端出来,比较二种不同工艺在精滤后固形物的损失,新工艺中固形物的损失比传统工艺要低22.98%,说明经倾析式离心机预脱水比传统工艺中三次回旋得预脱水对固形物的回收率要高。这主要是因为这类离心机使鱼糜中的固液两相分别从二端出来,其液相中虽能带走一部分固形物,但流失量还是较少,而在回旋筛中,则一部分固形物转出水一起从网孔中流失,所以传统工艺中三次漂洗后的预脱水将使固形物的流失大为增加。从数据结果分析看,用倾析式离心机预脱水其固形物的损失率仅相当于第一次回旋筛预脱水的结果。所以,倾析式离心机在鱼糜生产工艺中的最大作用就是大大降低了固形物的损失,值得推广应用。

2.3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

将传统的经一、三、五次漂洗和新工艺漂洗后的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列于表2。

表2凝胶强度的比较

样品漂洗一次漂洗二次漂洗三次新工艺漂洗

凝胶强度(g.cm)195115230217

由表2可知,采用新工艺漂洗后鱼糜制品凝胶强度与二次漂洗的效果相同,仅比三次漂洗的结果下降5.6%。因此,新工艺对凝胶强度稍有影响。

2.4鱼糜制品的白度传统漂洗和新工艺制备的鱼糜制品的白度如表3。

表3白度的比较

样品漂洗一次漂洗二次漂洗三次新工艺漂洗

白度50.253.355.252.6

由表3可知,新工艺漂洗样品在白度上仅比三次漂洗低4.7%。因此,对白色肉鱼类更合适些。

3结论

回旋范文篇6

从六十年代初日本开始工业化生产冷冻鱼糜以来,冷冻鱼糜技术和生产设备的开发研究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1]。三十多年来,虽然其生产工艺未发生重大的变化,然而在生产方法和使用的设备上还是有了不少的改进和完善,具体表现为对采肉方法、漂洗形式和脱水设备等进行了开发研究。根据漂洗和脱水这两个工艺过程中所使用设备的工作原理改用由一次管道式槽和许多U型管道组成的漂洗装置,再用倾析式离心机使鱼肉和水初步分离,达到预脱水的目的。采用这一工艺后,漂洗水中固形物的损失就比较少,从而提高了鱼糜的产量,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使用马鲛鱼为原料,采用去头去内脏后部分,清水洗净,再按下面两种不同的工艺进行处理。

传统工艺:采肉一次漂洗回旋筛脱水二次漂洗回旋筛脱水三次漂洗回旋筛脱水精滤螺旋压榨机压榨脱水。

新工艺:采肉线型混合器漂洗管道式滞留室漂洗倾析式离心机预脱水精滤螺旋压榨机压榨脱水。

1.2测定方法

1.2.1固形物含量的测定称取一定量的鱼糜,采用直接干燥法进行测定。

1.2.2凝胶强度的测定将各种鱼糜解冻,加入3.0%食盐,擂溃30min,灌肠后于90℃加热40min使之凝胶化,将样品切成直径2.6cm、高度1.3cm的圆柱体,于NRM-1002A食品流变仪上测定。

1.2.3白度的测定用ZBD型白度仪测定,将工作白度标准板放在试样座上进行白度校正,然后将样品放在试样室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漂洗工艺的特点将马鲛鱼用二种不同的工艺处理,比较在不同工艺阶段对漂洗液中固形物回收率的影响,见表1。

由表1可见,在传统工艺中,鱼糜经三次漂洗后固形物损失了29.29%,而经精滤和压榨后,又有16.14%的固形物损失掉,也就是说,总共有45.43%的固形物将在加工中流失掉。其中,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固形物是在漂洗中流失掉的,而漂洗中固形物的流失又集中在回旋筛的预脱水过程中。为进行预脱水以便于下一次漂洗的有效进行,在回旋筛的圆筒中分布大量直径为0.4mm的小孔,这是造成固形物流失的

主要原因。而改用新的漂洗和预脱水设备后就能有效地降低固形物的流失,由于这类漂洗设备的内部是一个线型混合器,鱼肉和水可在混合器内得到充分的搅拌混合,然后直接输入由许多弯管所组成的滞留室,在滞留室内,随着水流的快速运动,鱼肉颗粒周围产生了小的湍流,从而使鱼肉与水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换,可有效地使鱼肉中不需要的水溶性蛋白质和色素等成分溶出。由于这一新工艺中不使用回旋筛预脱水的方法,因而固形物的流失就很少,只有4.91%,比相应的三次漂洗中固形物的损失下降了24.38%。此外,在这一新工艺中,用水量上只比传统的漂洗工艺中一次漂洗用水量稍多一些即可,即鱼肉对水的比例根据不同鱼种控制在1∶6~8范围内,基本上能起到传统工艺中三次漂洗的效果,因而大大减少了用水量,节约了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值得一提的是,滞留室的管道还可根据鱼种和漂洗要求的不同而在长度上予以调整,即漂洗白色鱼肉或新鲜鱼可缩短管道,而漂洗血红肉或鲜度稍差的鱼可加长管道,所以这套设备使用方便,尤其适合新鲜原料鱼的加工,因为原料鱼越新鲜,漂洗因素对凝胶强度影响就越小。

2.2倾析式离心机的作用

倾析式离心机的结构如图2所示,用于对漂洗鱼糜进行预脱水,使鱼糜中的固形物与水能有效地分离。

从倾析式离心机的结构来看,它能起到使鱼糜预脱水的作用。固形物在螺杆的转动下被送入狭窄的一端出来,而漂洗水部分则流向相反的一端出来,比较二种不同工艺在精滤后固形物的损失,新工艺中固形物的损失比传统工艺要低22.98%,说明经倾析式离心机预脱水比传统工艺中三次回旋得预脱水对固形物的回收率要高。这主要是因为这类离心机使鱼糜中的固液两相分别从二端出来,其液相中虽能带走一部分固形物,但流失量还是较少,而在回旋筛中,则一部分固形物转出水一起从网孔中流失,所以传统工艺中三次漂洗后的预脱水将使固形物的流失大为增加。从数据结果分析看,用倾析式离心机预脱水其固形物的损失率仅相当于第一次回旋筛预脱水的结果。所以,倾析式离心机在鱼糜生产工艺中的最大作用就是大大降低了固形物的损失,值得推广应用。

2.3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

将传统的经一、三、五次漂洗和新工艺漂洗后的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列于表2。

表2凝胶强度的比较

样品漂洗一次漂洗二次漂洗三次新工艺漂洗

凝胶强度(g.cm)195115230217

由表2可知,采用新工艺漂洗后鱼糜制品凝胶强度与二次漂洗的效果相同,仅比三次漂洗的结果下降5.6%。因此,新工艺对凝胶强度稍有影响。

2.4鱼糜制品的白度传统漂洗和新工艺制备的鱼糜制品的白度如表3。

表3白度的比较

样品漂洗一次漂洗二次漂洗三次新工艺漂洗

白度50.253.355.252.6

由表3可知,新工艺漂洗样品在白度上仅比三次漂洗低4.7%。因此,对白色肉鱼类更合适些。

回旋范文篇7

从六十年代初日本开始工业化生产冷冻鱼糜以来,冷冻鱼糜技术和生产设备的开发研究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1]。三十多年来,虽然其生产工艺未发生重大的变化,然而在生产方法和使用的设备上还是有了不少的改进和完善,具体表现为对采肉方法、漂洗形式和脱水设备等进行了开发研究。根据漂洗和脱水这两个工艺过程中所使用设备的工作原理改用由一次管道式槽和许多U型管道组成的漂洗装置,再用倾析式离心机使鱼肉和水初步分离,达到预脱水的目的。采用这一工艺后,漂洗水中固形物的损失就比较少,从而提高了鱼糜的产量,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使用马鲛鱼为原料,采用去头去内脏后部分,清水洗净,再按下面两种不同的工艺进行处理。

传统工艺:采肉一次漂洗回旋筛脱水二次漂洗回旋筛脱水三次漂洗回旋筛脱水精滤螺旋压榨机压榨脱水。

新工艺:采肉线型混合器漂洗管道式滞留室漂洗倾析式离心机预脱水精滤螺旋压榨机压榨脱水。

1.2测定方法

1.2.1固形物含量的测定称取一定量的鱼糜,采用直接干燥法进行测定。

1.2.2凝胶强度的测定将各种鱼糜解冻,加入3.0%食盐,擂溃30min,灌肠后于90℃加热40min使之凝胶化,将样品切成直径2.6cm、高度1.3cm的圆柱体,于NRM-1002A食品流变仪上测定。

1.2.3白度的测定用ZBD型白度仪测定,将工作白度标准板放在试样座上进行白度校正,然后将样品放在试样室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漂洗工艺的特点将马鲛鱼用二种不同的工艺处理,比较在不同工艺阶段对漂洗液中固形物回收率的影响,见表1。

由表1可见,在传统工艺中,鱼糜经三次漂洗后固形物损失了29.29%,而经精滤和压榨后,又有16.14%的固形物损失掉,也就是说,总共有45.43%的固形物将在加工中流失掉。其中,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固形物是在漂洗中流失掉的,而漂洗中固形物的流失又集中在回旋筛的预脱水过程中。为进行预脱水以便于下一次漂洗的有效进行,在回旋筛的圆筒中分布大量直径为0.4mm的小孔,这是造成固形物流失的

表1不同工艺对漂洗液中固形物回收率的影响

工艺标准鱼糜重量(kg)固形物重量(kg)固形物含量(%)固形物回收率(%)

传统工艺鱼糜

第一次漂洗

第二次漂洗

第三次漂洗

精滤后

脱水后

鱼糜

50

72.39

72.45

72.02

72.0

33.74

50

8.49

7.65

7.10

6.00

5.33

4.63

8.46

16.97

10.60

9.75

8.33

7.39

13.72

16.92

90.12

83.68

70.71

62.78

54.57

新工艺一次漂洗

精滤后

脱水后

86.52

81.26

36.14

8.04

7.25

6.06

9.30

8.92

16.77

95.09

85.70

71.63

主要原因。而改用新的漂洗和预脱水设备后就能有效地降低固形物的流失,由于这类漂洗设备的内部是一个线型混合器,鱼肉和水可在混合器内得到充分的搅拌混合,然后直接输入由许多弯管所组成的滞留室,在滞留室内,随着水流的快速运动,鱼肉颗粒周围产生了小的湍流,从而使鱼肉与水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换,可有效地使鱼肉中不需要的水溶性蛋白质和色素等成分溶出。由于这一新工艺中不使用回旋筛预脱水的方法,因而固形物的流失就很少,只有4.91%,比相应的三次漂洗中固形物的损失下降了24.38%。此外,在这一新工艺中,用水量上只比传统的漂洗工艺中一次漂洗用水量稍多一些即可,即鱼肉对水的比例根据不同鱼种控制在1∶6~8范围内,基本上能起到传统工艺中三次漂洗的效果,因而大大减少了用水量,节约了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值得一提的是,滞留室的管道还可根据鱼种和漂洗要求的不同而在长度上予以调整,即漂洗白色鱼肉或新鲜鱼可缩短管道,而漂洗血红肉或鲜度稍差的鱼可加长管道,所以这套设备使用方便,尤其适合新鲜原料鱼的加工,因为原料鱼越新鲜,漂洗因素对凝胶强度影响就越小。

2.2倾析式离心机的作用

倾析式离心机的结构如图2所示,用于对漂洗鱼糜进行预脱水,使鱼糜中的固形物与水能有效地分离。

从倾析式离心机的结构来看,它能起到使鱼糜预脱水的作用。固形物在螺杆的转动下被送入狭窄的一端出来,而漂洗水部分则流向相反的一端出来,比较二种不同工艺在精滤后固形物的损失,新工艺中固形物的损失比传统工艺要低22.98%,说明经倾析式离心机预脱水比传统工艺中三次回旋得预脱水对固形物的回收率要高。这主要是因为这类离心机使鱼糜中的固液两相分别从二端出来,其液相中虽能带走一部分固形物,但流失量还是较少,而在回旋筛中,则一部分固形物转出水一起从网孔中流失,所以传统工艺中三次漂洗后的预脱水将使固形物的流失大为增加。从数据结果分析看,用倾析式离心机预脱水其固形物的损失率仅相当于第一次回旋筛预脱水的结果。所以,倾析式离心机在鱼糜生产工艺中的最大作用就是大大降低了固形物的损失,值得推广应用。

2.3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

将传统的经一、三、五次漂洗和新工艺漂洗后的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列于表2。

表2凝胶强度的比较

样品漂洗一次漂洗二次漂洗三次新工艺漂洗

凝胶强度(g.cm)195115230217

由表2可知,采用新工艺漂洗后鱼糜制品凝胶强度与二次漂洗的效果相同,仅比三次漂洗的结果下降5.6%。因此,新工艺对凝胶强度稍有影响。

2.4鱼糜制品的白度传统漂洗和新工艺制备的鱼糜制品的白度如表3。

表3白度的比较

样品漂洗一次漂洗二次漂洗三次新工艺漂洗

白度50.253.355.252.6

由表3可知,新工艺漂洗样品在白度上仅比三次漂洗低4.7%。因此,对白色肉鱼类更合适些。

回旋范文篇8

从六十年代初日本开始工业化生产冷冻鱼糜以来,冷冻鱼糜技术和生产设备的开发研究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1]。三十多年来,虽然其生产工艺未发生重大的变化,然而在生产方法和使用的设备上还是有了不少的改进和完善,具体表现为对采肉方法、漂洗形式和脱水设备等进行了开发研究。根据漂洗和脱水这两个工艺过程中所使用设备的工作原理改用由一次管道式槽和许多U型管道组成的漂洗装置,再用倾析式离心机使鱼肉和水初步分离,达到预脱水的目的。采用这一工艺后,漂洗水中固形物的损失就比较少,从而提高了鱼糜的产量,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使用马鲛鱼为原料,采用去头去内脏后部分,清水洗净,再按下面两种不同的工艺进行处理。

传统工艺:采肉一次漂洗回旋筛脱水二次漂洗回旋筛脱水三次漂洗回旋筛脱水精滤螺旋压榨机压榨脱水。

新工艺:采肉线型混合器漂洗管道式滞留室漂洗倾析式离心机预脱水精滤螺旋压榨机压榨脱水。

1.2测定方法

1.2.1固形物含量的测定称取一定量的鱼糜,采用直接干燥法进行测定。

1.2.2凝胶强度的测定将各种鱼糜解冻,加入3.0%食盐,擂溃30min,灌肠后于90℃加热40min使之凝胶化,将样品切成直径2.6cm、高度1.3cm的圆柱体,于NRM-1002A食品流变仪上测定。

1.2.3白度的测定用ZBD型白度仪测定,将工作白度标准板放在试样座上进行白度校正,然后将样品放在试样室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漂洗工艺的特点将马鲛鱼用二种不同的工艺处理,比较在不同工艺阶段对漂洗液中固形物回收率的影响,见表1。

由表1可见,在传统工艺中,鱼糜经三次漂洗后固形物损失了29.29%,而经精滤和压榨后,又有16.14%的固形物损失掉,也就是说,总共有45.43%的固形物将在加工中流失掉。其中,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固形物是在漂洗中流失掉的,而漂洗中固形物的流失又集中在回旋筛的预脱水过程中。为进行预脱水以便于下一次漂洗的有效进行,在回旋筛的圆筒中分布大量直径为0.4mm的小孔,这是造成固形物流失的

表1不同工艺对漂洗液中固形物回收率的影响

工艺标准鱼糜重量(kg)固形物重量(kg)固形物含量(%)固形物回收率(%)

传统工艺鱼糜

第一次漂洗

第二次漂洗

第三次漂洗

精滤后

脱水后

鱼糜

50

72.39

72.45

72.02

72.0

33.74

50

8.49

7.65

7.10

6.00

5.33

4.63

8.46

16.97

10.60

9.75

8.33

7.39

13.72

16.92

90.12

83.68

70.71

62.78

54.57

新工艺一次漂洗

精滤后

脱水后

86.52

81.26

36.14

8.04

7.25

6.06

9.30

8.92

16.77

95.09

85.70

71.63

主要原因。而改用新的漂洗和预脱水设备后就能有效地降低固形物的流失,由于这类漂洗设备的内部是一个线型混合器,鱼肉和水可在混合器内得到充分的搅拌混合,然后直接输入由许多弯管所组成的滞留室,在滞留室内,随着水流的快速运动,鱼肉颗粒周围产生了小的湍流,从而使鱼肉与水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换,可有效地使鱼肉中不需要的水溶性蛋白质和色素等成分溶出。由于这一新工艺中不使用回旋筛预脱水的方法,因而固形物的流失就很少,只有4.91%,比相应的三次漂洗中固形物的损失下降了24.38%。此外,在这一新工艺中,用水量上只比传统的漂洗工艺中一次漂洗用水量稍多一些即可,即鱼肉对水的比例根据不同鱼种控制在1∶6~8范围内,基本上能起到传统工艺中三次漂洗的效果,因而大大减少了用水量,节约了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值得一提的是,滞留室的管道还可根据鱼种和漂洗要求的不同而在长度上予以调整,即漂洗白色鱼肉或新鲜鱼可缩短管道,而漂洗血红肉或鲜度稍差的鱼可加长管道,所以这套设备使用方便,尤其适合新鲜原料鱼的加工,因为原料鱼越新鲜,漂洗因素对凝胶强度影响就越小。

2.2倾析式离心机的作用

倾析式离心机的结构如图2所示,用于对漂洗鱼糜进行预脱水,使鱼糜中的固形物与水能有效地分离。

从倾析式离心机的结构来看,它能起到使鱼糜预脱水的作用。固形物在螺杆的转动下被送入狭窄的一端出来,而漂洗水部分则流向相反的一端出来,比较二种不同工艺在精滤后固形物的损失,新工艺中固形物的损失比传统工艺要低22.98%,说明经倾析式离心机预脱水比传统工艺中三次回旋得预脱水对固形物的回收率要高。这主要是因为这类离心机使鱼糜中的固液两相分别从二端出来,其液相中虽能带走一部分固形物,但流失量还是较少,而在回旋筛中,则一部分固形物转出水一起从网孔中流失,所以传统工艺中三次漂洗后的预脱水将使固形物的流失大为增加。从数据结果分析看,用倾析式离心机预脱水其固形物的损失率仅相当于第一次回旋筛预脱水的结果。所以,倾析式离心机在鱼糜生产工艺中的最大作用就是大大降低了固形物的损失,值得推广应用。

2.3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

将传统的经一、三、五次漂洗和新工艺漂洗后的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列于表2。

表2凝胶强度的比较

样品漂洗一次漂洗二次漂洗三次新工艺漂洗

凝胶强度(g.cm)195115230217

由表2可知,采用新工艺漂洗后鱼糜制品凝胶强度与二次漂洗的效果相同,仅比三次漂洗的结果下降5.6%。因此,新工艺对凝胶强度稍有影响。

2.4鱼糜制品的白度传统漂洗和新工艺制备的鱼糜制品的白度如表3。

表3白度的比较

样品漂洗一次漂洗二次漂洗三次新工艺漂洗

白度50.253.355.252.6

由表3可知,新工艺漂洗样品在白度上仅比三次漂洗低4.7%。因此,对白色肉鱼类更合适些。

3结论

综上所述,新工艺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尤其适合于一些新鲜度较好的白色肉鱼类鱼糜制品。

参考文献

回旋范文篇9

从六十年代初日本开始工业化生产冷冻鱼糜以来,冷冻鱼糜技术和生产设备的开发研究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1]。三十多年来,虽然其生产工艺未发生重大的变化,然而在生产方法和使用的设备上还是有了不少的改进和完善,具体表现为对采肉方法、漂洗形式和脱水设备等进行了开发研究。根据漂洗和脱水这两个工艺过程中所使用设备的工作原理改用由一次管道式槽和许多U型管道组成的漂洗装置,再用倾析式离心机使鱼肉和水初步分离,达到预脱水的目的。采用这一工艺后,漂洗水中固形物的损失就比较少,从而提高了鱼糜的产量,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使用马鲛鱼为原料,采用去头去内脏后部分,清水洗净,再按下面两种不同的工艺进行处理。

传统工艺:采肉一次漂洗回旋筛脱水二次漂洗回旋筛脱水三次漂洗回旋筛脱水精滤螺旋压榨机压榨脱水。

新工艺:采肉线型混合器漂洗管道式滞留室漂洗倾析式离心机预脱水精滤螺旋压榨机压榨脱水。

1.2测定方法

1.2.1固形物含量的测定称取一定量的鱼糜,采用直接干燥法进行测定。

1.2.2凝胶强度的测定将各种鱼糜解冻,加入3.0%食盐,擂溃30min,灌肠后于90℃加热40min使之凝胶化,将样品切成直径2.6cm、高度1.3cm的圆柱体,于NRM-1002A食品流变仪上测定。

1.2.3白度的测定用ZBD型白度仪测定,将工作白度标准板放在试样座上进行白度校正,然后将样品放在试样室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漂洗工艺的特点将马鲛鱼用二种不同的工艺处理,比较在不同工艺阶段对漂洗液中固形物回收率的影响,见表1。

由表1可见,在传统工艺中,鱼糜经三次漂洗后固形物损失了29.29%,而经精滤和压榨后,又有16.14%的固形物损失掉,也就是说,总共有45.43%的固形物将在加工中流失掉。其中,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固形物是在漂洗中流失掉的,而漂洗中固形物的流失又集中在回旋筛的预脱水过程中。为进行预脱水以便于下一次漂洗的有效进行,在回旋筛的圆筒中分布大量直径为0.4mm的小孔,这是造成固形物流失的

主要原因。而改用新的漂洗和预脱水设备后就能有效地降低固形物的流失,由于这类漂洗设备的内部是一个线型混合器,鱼肉和水可在混合器内得到充分的搅拌混合,然后直接输入由许多弯管所组成的滞留室,在滞留室内,随着水流的快速运动,鱼肉颗粒周围产生了小的湍流,从而使鱼肉与水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换,可有效地使鱼肉中不需要的水溶性蛋白质和色素等成分溶出。由于这一新工艺中不使用回旋筛预脱水的方法,因而固形物的流失就很少,只有4.91%,比相应的三次漂洗中固形物的损失下降了24.38%。此外,在这一新工艺中,用水量上只比传统的漂洗工艺中一次漂洗用水量稍多一些即可,即鱼肉对水的比例根据不同鱼种控制在1∶6~8范围内,基本上能起到传统工艺中三次漂洗的效果,因而大大减少了用水量,节约了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值得一提的是,滞留室的管道还可根据鱼种和漂洗要求的不同而在长度上予以调整,即漂洗白色鱼肉或新鲜鱼可缩短管道,而漂洗血红肉或鲜度稍差的鱼可加长管道,所以这套设备使用方便,尤其适合新鲜原料鱼的加工,因为原料鱼越新鲜,漂洗因素对凝胶强度影响就越小。

2.2倾析式离心机的作用

倾析式离心机的结构如图2所示,用于对漂洗鱼糜进行预脱水,使鱼糜中的固形物与水能有效地分离。

从倾析式离心机的结构来看,它能起到使鱼糜预脱水的作用。固形物在螺杆的转动下被送入狭窄的一端出来,而漂洗水部分则流向相反的一端出来,比较二种不同工艺在精滤后固形物的损失,新工艺中固形物的损失比传统工艺要低22.98%,说明经倾析式离心机预脱水比传统工艺中三次回旋得预脱水对固形物的回收率要高。这主要是因为这类离心机使鱼糜中的固液两相分别从二端出来,其液相中虽能带走一部分固形物,但流失量还是较少,而在回旋筛中,则一部分固形物转出水一起从网孔中流失,所以传统工艺中三次漂洗后的预脱水将使固形物的流失大为增加。从数据结果分析看,用倾析式离心机预脱水其固形物的损失率仅相当于第一次回旋筛预脱水的结果。所以,倾析式离心机在鱼糜生产工艺中的最大作用就是大大降低了固形物的损失,值得推广应用。

2.3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

将传统的经一、三、五次漂洗和新工艺漂洗后的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列于表2。

表2凝胶强度的比较

样品漂洗一次漂洗二次漂洗三次新工艺漂洗

凝胶强度(g.cm)195115230217

由表2可知,采用新工艺漂洗后鱼糜制品凝胶强度与二次漂洗的效果相同,仅比三次漂洗的结果下降5.6%。因此,新工艺对凝胶强度稍有影响。

2.4鱼糜制品的白度传统漂洗和新工艺制备的鱼糜制品的白度如表3。

表3白度的比较

样品漂洗一次漂洗二次漂洗三次新工艺漂洗

白度50.253.355.252.6

由表3可知,新工艺漂洗样品在白度上仅比三次漂洗低4.7%。因此,对白色肉鱼类更合适些。

3结论

综上所述,新工艺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尤其适合于一些新鲜度较好的白色肉鱼类鱼糜制品。

参考文献

回旋范文篇10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使用马鲛鱼为原料,采用去头去内脏后部分,清水洗净,再按下面两种不同的工艺进行处理。

传统工艺:采肉一次漂洗回旋筛脱水二次漂洗回旋筛脱水三次漂洗回旋筛脱水精滤螺旋压榨机压榨脱水。

新工艺:采肉线型混合器漂洗管道式滞留室漂洗倾析式离心机预脱水精滤螺旋压榨机压榨脱水。

1.2测定方法

1.2.1固形物含量的测定称取一定量的鱼糜,采用直接干燥法进行测定。

1.2.2凝胶强度的测定将各种鱼糜解冻,加入3.0%食盐,擂溃30min,灌肠后于90℃加热40min使之凝胶化,将样品切成直径2.6cm、高度1.3cm的圆柱体,于NRM-1002A食品流变仪上测定。

1.2.3白度的测定用ZBD型白度仪测定,将工作白度标准板放在试样座上进行白度校正,然后将样品放在试样室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漂洗工艺的特点将马鲛鱼用二种不同的工艺处理,比较在不同工艺阶段对漂洗液中固形物回收率的影响,见表1。

由表1可见,在传统工艺中,鱼糜经三次漂洗后固形物损失了29.29%,而经精滤和压榨后,又有16.14%的固形物损失掉,也就是说,总共有45.43%的固形物将在加工中流失掉。其中,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固形物是在漂洗中流失掉的,而漂洗中固形物的流失又集中在回旋筛的预脱水过程中。为进行预脱水以便于下一次漂洗的有效进行,在回旋筛的圆筒中分布大量直径为0.4mm的小孔,这是造成固形物流失的

表1不同工艺对漂洗液中固形物回收率的影响(略)

主要原因。而改用新的漂洗和预脱水设备后就能有效地降低固形物的流失,由于这类漂洗设备的内部是一个线型混合器,鱼肉和水可在混合器内得到充分的搅拌混合,然后直接输入由许多弯管所组成的滞留室,在滞留室内,随着水流的快速运动,鱼肉颗粒周围产生了小的湍流,从而使鱼肉与水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换,可有效地使鱼肉中不需要的水溶性蛋白质和色素等成分溶出。由于这一新工艺中不使用回旋筛预脱水的方法,因而固形物的流失就很少,只有4.91%,比相应的三次漂洗中固形物的损失下降了24.38%。此外,在这一新工艺中,用水量上只比传统的漂洗工艺中一次漂洗用水量稍多一些即可,即鱼肉对水的比例根据不同鱼种控制在1∶6~8范围内,基本上能起到传统工艺中三次漂洗的效果,因而大大减少了用水量,节约了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值得一提的是,滞留室的管道还可根据鱼种和漂洗要求的不同而在长度上予以调整,即漂洗白色鱼肉或新鲜鱼可缩短管道,而漂洗血红肉或鲜度稍差的鱼可加长管道,所以这套设备使用方便,尤其适合新鲜原料鱼的加工,因为原料鱼越新鲜,漂洗因素对凝胶强度影响就越小。

2.2倾析式离心机的作用

倾析式离心机的结构如图2所示,用于对漂洗鱼糜进行预脱水,使鱼糜中的固形物与水能有效地分离。

从倾析式离心机的结构来看,它能起到使鱼糜预脱水的作用。固形物在螺杆的转动下被送入狭窄的一端出来,而漂洗水部分则流向相反的一端出来,比较二种不同工艺在精滤后固形物的损失,新工艺中固形物的损失比传统工艺要低22.98%,说明经倾析式离心机预脱水比传统工艺中三次回旋得预脱水对固形物的回收率要高。这主要是因为这类离心机使鱼糜中的固液两相分别从二端出来,其液相中虽能带走一部分固形物,但流失量还是较少,而在回旋筛中,则一部分固形物转出水一起从网孔中流失,所以传统工艺中三次漂洗后的预脱水将使固形物的流失大为增加。从数据结果分析看,用倾析式离心机预脱水其固形物的损失率仅相当于第一次回旋筛预脱水的结果。所以,倾析式离心机在鱼糜生产工艺中的最大作用就是大大降低了固形物的损失,值得推广应用。

2.3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

将传统的经一、三、五次漂洗和新工艺漂洗后的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列于表2。

表2凝胶强度的比较

样品漂洗一次漂洗二次漂洗三次新工艺漂洗

凝胶强度(g.cm)195115230217

由表2可知,采用新工艺漂洗后鱼糜制品凝胶强度与二次漂洗的效果相同,仅比三次漂洗的结果下降5.6%。因此,新工艺对凝胶强度稍有影响。

2.4鱼糜制品的白度传统漂洗和新工艺制备的鱼糜制品的白度如表3。

表3白度的比较

样品漂洗一次漂洗二次漂洗三次新工艺漂洗

白度50.253.355.252.6

由表3可知,新工艺漂洗样品在白度上仅比三次漂洗低4.7%。因此,对白色肉鱼类更合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