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5:19:41

还原范文篇1

主体思维一般是指,在探讨人与世界、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立足于人的生存需要和生存目的。其中,之所以存在主体和客体的二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立足于主体性思维而言的。崇尚还原主义的西方文化往往都会过分重视人自身的生存目的、自身的生存价值以及人身的独特性,人为地将人与外在自然绝对地分割、对立起来,主张只有“人”才可能具有生命力、思维力、主动索求力以及改造自然的创造力,而除此之外的其他事物则都是一些孤立的、僵化的、被动的存在物。以这样一种认识方式去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则必然无法深刻领会到人与世界万物的普遍而有机的联系,乃至将我们的“人”看做与自然彼此之间分离、彼此之间独立的一种实体性存在。正是基于此,一些持本质主义思维的人声称:世界上万事万物具有恒定不变的内在本质和客观规律,以致我们所看到的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应该属于某种客观、而非主观的机械联系,而世界上的事物的演化律则也应该是一种永恒的律则,这种律则将是永恒不变的,它与人的存在与否毫无关联。持还原思想的人往往将事物的存在看作是一种实体性存在,坚持某种强的实在论立场,同时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看做是一种机械的、固定的、内在的因果联系,而将宇宙看做是一台机器,这台机器遵循某种恒定不变的物理定理或物理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还原主义所对应的世界观是一种机械论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主要关注实体性存在物的内在不变的本质、事物之间的因果必然联系、线性因果规律这三个方面。还原主义思维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加之其机械的世界观,客观上推动了人本主义思潮的发展,并逐渐确立起“人”在物质世界的主体地位。人本主义的价值趋向主要是崇尚人的理性,它力求剔除自古以来自然和社会对“人”的自由的束缚,不断提升我们“人”作为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甚至不断发展我们“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力量,提升人的尊严。然而,伴随着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拥有物质需求的人,其欲望也日益膨胀。以至于,我们在认识上和实践工具的使用上,一些理性和理念逐渐发生了偏转,因此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逐渐取代了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这种取代着重体现在:第一,过分追求某种物质性的需求;第二,无视外在自然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并且否定世界万物本身的内在意义和价值;第三,主张其他事物只有在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时,才具有相对于人的工具性价值。由此看来,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直接助长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和霸占,直接分裂了人自身的思维和肉体。笔者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当前生态环境危机、“人性异化”的思想源头。世界万物是以整体存在的,各种事物都相互联系着,共存共长地向前发展,但还原主义不能如实地认识世界万物真实的状态。这种提倡分割认识的理性方法,所带来的是学科之间的日益分化和细化。相反,学科之间的整合和互动不复存在,学科之间的隔阂日趋坚厚。目前,各门学科知识正日益积累,而这种隔离和分化将阻碍新的学科体系﹙尤其是交叉学科﹚的创立和进步。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越来越变得互不相干;另一方面,即使是在自然科学各领域之内,比如物理学、化学,相互之间也隔阂极深,在协同创新上面难以真正形成有效的交流与合作。事实上,还原主义不仅对现代科技的发展产生极其消极的负面影响,对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了影响。还原主义的思维方式使人们过分强调人自身的生存需要和利益,在发展人的认识理性化和科技理性化上片面化,在人—社会—自然三体之中,导致人的力量出现片面性的增强趋势,这必然会带来生态系统的失衡。除此之外,科学家和技术工程家在还原主义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其建构的科学体系和技术体系,与人的发展日益分离,两者孤立的发展使得科技要适应人的本性的特点与人和谐发展的观念日益淡化。在利益的驱动下科学家往往追求的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忽略人的理性发展,致使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危机。科学技术的这种发展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疏离,摧残了人的主体性,导致人精神的空虚。

科技异化与人类生存危机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人们在享受这些成果的同时,科技异化的现象也愈演愈烈,科技异化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科技与自然生态的分离、科技与伦理的疏离是科技发展的直接后果,因此,研究科学异化与人类生存危机的问题十分重要。2.1科技异化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现象。所谓“科技异化”是指作为现实主体的人类对所创造了客体科技进行某种不恰当的使用,以致最终科技反转过来变成某种异己的、敌对的力量,反过来支配和控制着我们人类自身的发展,并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作为一种改造力量,科技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存在方式,这种改变多是积极和友好的,可是科技的负面性也不得不让我们深刻反思其内在的合理性问题。一方面,发现自然内在的规律是当代科学的目标和使命,可是伴随人类实践的日益拓展,人类对自然的驾驭显得越来越难以招架。由于主观、客观两方面的制约,人的认识也存在着无法剔除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在还原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本主义在现代主要表现为人类过分以自主为中心,无视自然规律,否定自然万物自身的内在价值,认为其他事物只有在能够满足人的基础上才具有价值,这种认识是人类加大了对自然的掠夺与破坏,导致生态环境危机。此外,作为中性的科技如何发挥作用取决于人的有目的和有意识的活动,如果科技工作者具有良好的素质,则就会使科技朝着造福人们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科技工作者动机不纯,则科技所带来的负效应是不堪设想的。另一方面,科学本质是人的科学,发展技术最终指向的是人,但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还原主义作为依据,无限地分解并过分强调人的生存需求和利益,这使得在科技的发展征途中,人们逐渐抛弃了人文价值理念,而唯一地、或不自觉地主张科技的工具理性价值,这最终导致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脱节,以致狭隘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为了谋求私利,而滥用科学和技术,以致酿成严重后果。2.2科技异化与生态环境危机科学技术的异化表现在很多方面,从人和自然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的异化突出表现在对环境的破坏上。科技异化使自然向着不利于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演进,结果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在人类社会早期,科学技术水平相当低,人类主要怀着敬畏之情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尽管科技异化现象在那时已经出现,如狩猎使一些物种稀少乃至灭绝,养殖使一些物种改变习性和状态,种植使土壤成分发生变化等,但自然界的再生和自我调节能力能及时消解﹙即吸收、净化、转换﹚人类借助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不致于出现全球性生态危机。但近代以来,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发生了质的变化,科学技术异化现象日益严重,如大规模的开发和兴修水利等活动、人工合成新的化合物改变着原有的地球化学循环,森林砍伐、建筑业发展、海洋和空气的污染等,科学技术异化所带来的对自然的干涉和破坏力日益超越了自然的再生和自我调节能力。20世纪以后,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人对自然界干涉能力大大提高,科学技术对大自然的负面影响大大超过了其自身的修复极限,从而引起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问题:严重的烟雾、致命的酸雨、肆虐的尘暴、污染的空气、空前的水荒、枯竭的资源、严重的噪音、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日趋灭绝的物种等等,这一切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仔细分析,科技异化所导致的生态环境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科学技术在其发展、应用的过程中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达到对自然界的全面系统的认识。第二,通常我们所说的主体、客体二分法,虽然描述了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但是这里的自然并不是指“自然界整体”,而是将人从自然界绝对地脱离了开来。人的主体能动性采用一种自为的方法去改变了整体的自在,但人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人自为地改造了自在以后,大自然的自在也会约束和限制人的自在。具体而言,大自然这一整体将以其固有存在的自在规律维系着整体的平衡,假如我们人一旦力图以自己的行为去促使自身的自在发生改变,此时,自然界的固有平衡将由于丢失被人掠夺的那一部分而遭到破坏,并进而危及人类的自身[2]。从实践角度讲,人类在发展、应用科学技术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人的能动性和自然界的自在规律这种受动的关系。人们在发挥能动性来发展、应用科学时,没有相应地推进对于自身无法摆脱的受动性认识,使得人类不合理地、片面地、盲目地发展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进行无节制的开发利用,并破坏生态环境[3]。第三,从社会组织、制度来看,在私有制的社会中,科学技术的畸形发展和过度运用是科学异化及其造成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科技异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是严重的,其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科技异化对生态的负效应,科技的发展该何去何从?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2.3科技异化与人的精神危机科技异化不仅对人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使人陷入了精神沦落的困境之中。当近代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继而独领风骚的时候,人的精神生活与科学技术在人生存中的平衡开始遭到破坏。数字技术、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日益商业化、利益化发展使人的精神需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空虚之中,我们面临的不仅是资源危机,生态危机,还面临严重的精神危机、伦理危机。数字技术以综合的、全面的社会服务功能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的、互动的交往空间和生活空间,但是数字技术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其消极的一面也日益显现:第一,数字技术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们沉浸于电子音乐、动画世界造就的电子视听世界,降低了人们对大自然最本质的感受力;第二,数字技术摧残了人的主体性,使人的紧迫感、压抑感、浮躁感上升,对信息消化程度降低,感觉麻木,思维不畅,深层思考受阻;第三,数字技术限制了人的自由,人们对“可能生活”选择范围在缩小,人类个体除了接受数字技术的支配以外别无选择;第四,数字技术使人具有两面性人格,在网络上,人充分展示自我;在网络下,人们沦为电脑、知识、信息、技术的奴隶;第五,数字技术带来了“电子公共牧场的悲哀”,个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损害集体的利益。数字技术的负面影响使人陷入了精神陷阱,并诱发着人的新异化[4]。再如克隆技术问题,克隆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为人类认识自身和生物界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也向人类社会现有的伦理道德及精神生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克隆技术包括以克隆人为目的的生殖性克隆,也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治疗性克隆。对于“克隆人”所引起的伦理问题是毋庸置疑的,克隆人的尊严问题,克隆人是否符合人道,克隆人会否使人伦关系混乱,克隆人会否导致人类基因库单一等问题,都引起了人们的高度争议。但是涉及人类胚胎利用的治疗性克隆在伦理上也是不被接受的,因为以经济或其他医疗之外的科研为目的的胚胎研究是不道德的。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正经历着一场革命,附带了高科技元素的人与自然的新关系已经浮现。由这种新关系所带来的新的科学理性,也已经全面深入到社会文化活动和人类精神活动的各个层面。其中,这种科学的理性精神,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认识上,而且也体现在人们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认识上,科技甚至成为第一生产力,大大提升了人类的生产效率,也促进了生产管理方式中协作精神的发展。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在精神层面上对人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其积极性无容置疑。然而,由于科技存在异化的一面,因此科技在为人类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这种异化的科学致使人与自然产生分裂和对抗,并增加了人性中的贪婪,助长了人的趋利性,物质欲望充斥着人类的心灵,对产品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促进了科技的不断演化和发展,而这种发展使人们偏重于物质生活,成为利益的奴隶,可以这么说,科技推进了人的异化,而这直接影响了人类精神世界的良性发展。

发展和谐科技观

还原范文篇2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高《化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规律,对以后参加实际工作或进一步深造都是很有必要的。在学习许多重要元素以及化合物知识时,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所以本节内容在本章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以及教学大纲要求,参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从电子转移的观点加深对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学会用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学会用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能力目标: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目标: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三、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难点:从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因为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比较容易,但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时学生往往觉得较难。关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只有抓住这一关键,才能揭示氧化——反应的本质,突破难点。四、教学方法

以分析归纳法为主线,抓住化合价变化跟电子得失的关系这一关键,通过氢气跟氧化铜反应,钠在氯气中燃烧等例子,从得氧失氧、化合价升降、电子的转移一环扣一环地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这样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又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讲→练→提问→讨论→归纳总结的程序将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使学生在知情意等整个心理系统的共同参与下完成学习化学的思维活动,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知识有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让学生明白氧化———还原反应是矛盾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借此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五、学法指导

还原范文篇3

关键词:“现象学”之谜|私人语言|现象学描述

有一种观点因颇具说服力而相当流行:自从维特根斯坦提出了私人语言之不可能性问题之后,以笛卡尔式自我反思为特征的“意识哲学”便失去了其合法性基础。这在二十世纪哲学流派中首当其冲的是便是胡塞尔现象学。关于私人语言之不可能性和现象学的关系问题,在国内倪梁康先生与张庆熊先生几年前曾有过一场争论[1],彼此相持不下。而随着国内近来对维特根斯坦在其思想转型期的所谓“现象学阶段”的关注和研究,以上这种观点又再一次地凸显出来[2]。维特根斯坦发现无论我们创造什么样的语言,都无法直接描述、或者说如“现象”本身那样把“现象”复制在语言中,而只能借助于公共性的范畴与普遍性语词来言说现象。所以他认为对现象直接描述的“现象学语言”是不可能的。显然,他后期的私人语言批判,是他这个所谓“现象学阶段”之后的一种自然归宿。

不过,笔者认为,胡塞尔现象学从未试图用一种私人语言来进行现象学描述。作为一门尘世的(Weltliche)学问,它需要能被所有人传达和理解。它从未试图创造一种专属于自己的“现象学语言”,它所使用的语言正是我们每天所言谈与理解的日常语言。然而必须承认,私人语言之不可能性以及维特根斯坦对自己所尝试的“现象学语言”的否弃,向胡塞尔现象学所提出的真正值得反思问题在于:使用一种公共性语言进行现象学描述所必然带来的解释学前设,与现象学还原所要求的彻底性,两者之间不矛盾吗?胡塞尔是否把捉到了这一问题,他又是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的?由此现象学描述、现象学方法还有怎样一种意义?

一、胡塞尔:对语词普遍性之承认与对逻辑范畴之还原

关于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对现象进行描述以及这种语言自身的特点,胡塞尔是有着清醒的方法论认识的。在《观念I》中他曾明确地指出:“属于表达行为本质的普遍性意味着,被表达者的一切特殊性绝不能在表达中被反映。意指层不是,而且必然不可能是一种对底层的复制”[3]。一方面,语言与存在是异质的,表达是普遍性的意指。胡塞尔所说的在现象学还原之后对于现象的直接描述,并不是要对于感觉予料进行直接的描述或者直接复制;他在其现象学工作中从来使用的都是我们的共同语言,如果说他对这种语言有什么要求的话,那只是“表达的忠实与无歧义性”。他说:[4]

在本身只不过是在纯直观中产生的本质理论的现象学中,我们在先验纯粹意识的例示性所与物上实行直接的本质看行为,并以概念或术语将其固定。使用的字词可能取自日常(allgemeinen)语言,这类字词含义分歧,由于意义多变而词义模糊。只要它们在实际表达的方式中“符合”(decken)于直观所与物,它们就具有一种确定的、当下实显的和明晰的意义。

因此,所谓忠实与“符合”、对现象的直接描述,不能误解为寻求与现象的直接同一,而是在“本质看”之后用范畴性的语言将直观到的范畴形式与共相固定下来,形成谓词表述的“事态”,这是一种知性对象性,它表达的是从感性对象中抽出的意义层面,而不是对直观充实的直接再现。现象学的构成不是质料构成,而是意义的构成;现象学描述就是要澄清在一系列意义呈现中那些意向性功能与意向内容方面的细致的本质差异、规则与过程[5]。要做到描述的忠实,只是要排除各种已有的本质理论的影响,对它们实行现象学还原;要做到无歧义性,只是要求术语的严格与明确,而并不是另去创造一套理想的人工语言。

但另一方面,现象学的无“前提性”要求是否也必然涉及对逻辑范畴本身的还原?进而也涉及对一种用来理论描述的公共语言的悬置?对此,保罗·利科在法译本《观念I》的译者导言中总结道:“无庸置疑,自然态度也涉及逻辑,还原与其有关,而且存在着一个逻辑数学学科的构成问题……逻辑本身在一种原初主体性中有一种先验根源。”[6]因此在没有为逻辑规则以及谓词判断、谓词表述给出现象学的明证性描述之前,这些本质之物都是要被“悬置”起来的。

而且,实际上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对以洛克为代表的英国经验论和怀疑论的长篇反驳,以及在《观念I》中对经验论和实证主义的集中批评,都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即他认为经验主义及其怀疑论的根本失误在于它们一方面声称要一切从直观经验出发,但另一方面却没有让自己做出推论时所依据的那些逻辑推理规则本身也从直观中被明证地建构起来。为此,胡塞尔提出应该将实证主义提出的“一切原则之原则”贯彻到底。[7]只有当现象学自身为逻辑奠定基础时,逻辑的有效性才会得到承认,而在此之前必须“排除作为普遍科学的纯粹逻辑”[8]。他声称,只有自己的这种彻底性,才是一种“真正的实证主义”。所以逻辑范畴进而公共语言是要被“悬置”起来的。

一方面要保留公共语言作为现象学描述的媒介,另一方面又声称对所有的逻辑范畴予以排除;与此必然相关的是,一方面“悬置”自然态度及其所有本质科学,另一方面施行理论表述的现象学者又要作为世界中的人格主体来运用公共语言。这难道不会自相矛盾吗?对此在《观念I》中胡塞尔是这样来回答的——在谈及把形式逻辑和一切形式科学“置入括号”的可能性时,他说:[9]

现象学可能有机会去涉及的逻辑命题或许只是诸逻辑公理,如矛盾律等,这些公理的普遍性和绝对正当性,现象学可在自身所与物的例示中加以洞见。因此我们能明确地将排除性的悬置作用扩大到形式逻辑以及一般科学全体。

看起来只要能在自身的纯内在性中为这些本质学科奠定其正当性基础,那么现在暂且在理论表述层面上提前运用一下这些逻辑范畴是没什么不妥的。这样一种观点,他在§64谈及“现象学者的自我排除”时,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他说:[10]

我们排除整个自然界和一切超验—本质的范围……但是我们不是刚说过“我们”在实行排除吗?我们这些也是自然世界成员的现象学家们是否能使自身失去作用呢?

胡塞尔认为这种自我排除并没有什么困难,只要区分好这样两个方面:

作为现象学者,我们不应当不是自然人或在我们说话时设定自己不是自然人。但是,作为一种方法……我们对自己应用了现象学还原的准则……现象学家与任何其它本质科学家,如几何学家,并无不同。几何学家在其科学论著中往往谈到自己和自己的研究;但是进行数学思维的主体并不包括在数学命题本身的本质内容之中。

如果心理学家或逻辑学家在进行心理学或逻辑学研究时,他们自己的心理学自我或逻辑学自我是被排除或者说被“悬置”起来的,而这根本不会引起什么困难和误解,那么现象学家在进行现象学研究时排除他自己的自然态度中的自我,这又有什么困难和值得奇怪的呢?逻辑学、心理学的本质规律只是借助于那个思维的主体而被表述出来,它们在本质上并不涉及这个思维的主体本身。那么现象学的本质洞见不也一样吗?——它只是借助于自然态度中的现象学者及其语言表述而被表达出来而已。

但是,被表述的逻辑学规律与行表述的逻辑学家,它们毕竟都是自然态度中的相关项,逻辑学规律并不否定逻辑学家的自我存在及其表述的有效性,只要逻辑学自身能给出逻辑规则的证明,那么逻辑学家事先非反省地运用同一推理规则就仍然是合理的。然而现象学不只是在同一世界之中悬置与它自身处在同一层次上的一两门本质科学,而是要排除自然态度的“总设定”(Generalthesis),是要将世界设定本身置入括号;同时现象学者却是自然态度中的人,作表述的语言又是充满着超验—本质物的语言。用一种世界态度中的语言来描述一种非世界态度的直观,难道不会带入某种先入之见吗?

对此,在《经验与判断》中再次谈到语词的普遍性问题时,胡塞尔“警觉地”谈到了运用自然态度中的语言就有可能预先带有自然态度的理解。他首先说:[11]

为了达到前谓词经验的真正最终的原始明证性,我们将不得不……回溯到最素朴的经验,并为此建立外部作用的一切表达方式……因此我们纯粹只让感性知觉、然后让一般知觉发挥效用,我们把世界纯粹只作为知觉世界来考察……已经意味着在其中包含有对全部理想化(Idealisierung)的排除……

然后胡塞尔马上就指出,对这种经验的观察和描述本身“已经有某种程度的理想化了”,已经使用了共同体的语言、普遍的名称,其对象也已经被看作“为一切人的对象”了,但是对此他却认为:[12]

我们甚至必须不考虑这一点,并装作好像这些作用并不带有任何已被同时给予的某一共同体的预定轮廓,而每次都是我的完全原始的获得物似的。但这也就带来了诸多困难,即我们的语言表达必然是这样一些具有普遍性、交往性意义的表达,因而在使用任何一种对象标志的同时这种最初的理想化总是至少已被提议了,并且总是一再地需要作出新的努力,才能避开表达的这种强迫人接受的意义。

然而这种“装作”多少带有些自欺欺人的嫌疑,我们凭什么可以这样“装作”?好像只要我们不断保持警惕,不断地进行现象学还原,就可以把自然态度的影响清除出去。但假如我们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避开某种“先入之见”呢?

二、世界视域与本质直观

之所以对公共语言的使用会带入“先入之见”,在胡塞尔自己的理论框架内看来,是因为这种公共语言承载了我们自身的视域(Horizont)。实际上即使是前谓词的知觉场境(Feld)本身也已作为一个先天可能的活动范围和统一性而成为“世界”,它在任何一种行为中都已作为前提。例如连续给予的红色,会使我们产生对下一刻再出现红色或颜色的期待。知觉场境一旦在时间绵延中展开,就会不断把这种期待作为习惯(Habitualität)沉淀下来,哪怕在最原初的状况中也预先规定了我们对下一刻现象之理解的可能类型。于是“世界对于我们总是已经有知识以各种各样方式在其中起过作用的世界……任何本来意义上总是有所经验的经验……必然已经具有预先的共识(Mitwissen)和前识(Vorwissen)”[13]。这构成了我们的世界视域。

那么世界视域究竟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语言视域呢?尽管在胡塞尔那里,不论是意义赋予行为还是被意指的意义本身都可以是前语言的,意义是语言的起源而不是相反。但是当我们对它们进行描述和谓词固定时,却已在使用语言了。在我们以为谈论的就是对象本身时,语言这种透明的介质却已在规约着我们言谈的本质可能性。谓词判断是我思的逻辑机能,所以我们无法越过谓词表述的透明介质而深入到它的背后——这在康德的范畴论中已被反复阐明过了。在这种意义上,世界视域成为了一种语言视域。

这样的话,当运用公共语言描述现象时,在现象那里我们还能看到什么呢?例如在《经验与判断》中胡塞尔通过回溯前谓词经验,发现“具有”(hatUrteil)判断与“是”判断有同样的起源,因为对象自身的组成部分就有独立的块片(Stück)和不独立的因素之间的差别。[14]但我们会问:这是否只是我们语言自身的反照?恰恰是因为我们的语言已做出了这样的两种判断,我们才可能看到这样的谓词判断形式的所谓前谓词的起源、它们在现象中的相应区分?《经验与判断》是运用现象学方法来对具体问题进行描述的典范,在此胡塞尔系统地讨论了谓词判断的各种主要形式,例如主谓词、关系、质以及量词和判断的诸模态在这种前谓词经验中的根源。然而即使我们真能把我思、谓词表述从直接所予中作为明证性的真理发生学地构造出来,也仍然排除不了以下可能的局限性:这种构造或许仅仅只是能够在现象中映证语言自身的可能性——“我思”在现象中看到的总是它自己,它虽然确定了自己的合法性但仅仅是加深了对自我的理解而已。

同样的问题在现象学的本质直观这里也存在。对于本质直观方法,胡塞尔在《经验与判断》中总结道:[15]

我们让事实作为范本来引导我们,以便把它转化为纯粹的形象,这些形象全都是与那个原始形象具体地相似的东西。这样我们就会自由任意地产生各种变体……在对一个原始形象,例如一个物作这种自由变更时,必定有一个不变项(Invariante)作为必然的普遍形式仍在维持着……这种形式……就把自己呈现为一个绝对同一的内涵,一个不可变更的、所有的变体都与之吻合的“什么”:一个普遍本质。

这种本质为所有的自由变更预先规定了界限,“它表明自己是这样的一种东西,没有它,这一类型的对象就不能被设想”。但是,我们要问,这种想象变更之自由到底有多大?难道不正是我们的知觉场境本身预先给出了自由想像中的可能“类型”吗?那对所有的自由变更预先规定界限的不正是前此的世界视域本身吗?所以我们并不是通过想像中的例示性直观来获得全新的本质,而恰恰只是在隐含地预先理解了本质之后,才能对想像变更中产生的各种变体进行选择,最后才能确认那个同一的所谓“不变项”。

不过在此笔者也恰恰看到了调和世界视域与现象学还原之冲突的可能途径,因为作为现象学方法的本质直观,恰恰可以成为对我们世界视域自身的一种自我理解的方法。如果本质直观的说法能成立,那么它恰恰应该是对解释学前设的揭示,它所直观到的正是那从意识开端以来就逐渐积淀下来的并已构成我们先天认识类型与结构的东西。只有这样它才能与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和“视域”学说相协调。这样,世界视域与现象学直观不再是绝然的矛盾,现象学还原之后被“本质直观”到的恰恰是世界视域的“类型与结构本身”,它们彼此就以这种方式融洽起来。

于是回过来再看看现象学描述,这种描述之可能性究竟是源于现象自身所呈现的自明的差异性,还是相反:这种差异只是我们语言结构自己对自己的理解?我们的回答倾向于前者。事实证明,即使某种概念区分(例如“颜色”与“广延”的区分)在一种语言系统中被忽略,而在另一种语言系统中被突出,这也并不意味着这两种世界观的相互不可进入——由于知觉显现物毕竟是一样的,因此它们可以回到知觉的基地上来重新达到对于彼此概念区分的相互理解。由此可见差异是在现象中被自明给予的。而且即使对某种差异的把握的确会以我们前此的语言和世界视域为基础,但这种视域本身作为“智慧”也是一步步从现象中生长和抽离出来的。

并且公共的语言所带来的世界视域也不是绝对的。在现象学的行为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同一个充实直观的基础上是可以产生具有不同意向本质的行为的,从而此时这两个行为也就具有了不同的认识本质[16]。所以即使“现象学描述”最终所把握与展示的,只是自身的语言视域所包含的对于直观的理解,只是以此映证了自身的合法性起源,但对现象本身之言说的不可穷尽,已向我们昭示出:现象学描述并不排除其它的可能性、其他的理解;而且恰恰是通过现象学对事情本身的回溯才可能揭示出对现象的理解“本来可以不是这样!”。这是现象学方法的一种重要意义与后果。

我们处在尘世中,也只能用自然态度中的语言在向尘世中的人们描述与表达。无论何时我们不可能没有任何“叙述的模式”,不可能没有任何借以出发的梯子。想让现象本身没有遮蔽地呈现出来,那么我们只能保持沉默,然而在沉默的寂静中是既谈不上遮蔽,也更谈不上揭示的。事实上,“logos”本源的意思是“说出”,也就是说出“话语”以“把言谈之时话题所及的东西公开出来”,“把某种东西展示出来让我们看”[17]。它既不是要在和现象直接同一的基础上把现象复制给我们,也更不应是对现象的一种独断论——如果我们采取一种时刻谦逊的态度的话。因此,语言虽不是和现象的直接同一,并且总会带来语言自身视域的局限,但它却可以引领我们去看。私人语言之不可能性恰恰说明,语言只能起引导作用,而不能起完全的名实相应的指称作用。

现象学描述首先也只是在引领我们去看。在此,它不仅是的一种艰苦的自我理解,同时也是一种不断试图昭示出别样的可能性的努力,和一种促进“视域融合”的契机。

参考文献:

[1]Husserl:LogicalInvestigations,translatedbyJ.N.Findlay,Routledge&KeganPaul:LondonandHenley,HumanitiesPressINC.:NewJersey.

[2]Husserl:HusserlianaBandIII/1,MartinusNijhoff,theHague,1976.

[3]RobertSokolowski:TheFormationofHusserl’sConceptofConstitution,MartinusNijhoff,TheHague,1970.

[4]胡塞尔:《笛卡尔式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1月版。

[6]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12月版。

[7]倪梁康:《现象学的始基:对<逻辑研究>的理解与思考》,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Keywords:puzzlesofphenomenology,privatelanguage,phenomenologicaldescription

[1]参阅倪梁康:《胡塞尔与维特根斯坦》,《开放时代》2000年11月,第22-28页;张庆熊:《自我、主体际性与文化交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第25-53页。

[2]参阅R·艾姬蒂:《维特根斯坦对于经验的现象学再现》,《世界哲学》2004年第1期,第48-56页;徐英谨:《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之谜》,《复旦学报》2004年第1期,第78-86页。

[3]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07页。

[4]同上,第166页。在此胡塞尔对一种直观的科学提出了两个条件,首要的条件即是表达的忠实与无歧义性。

[5]同上,参阅第363-370页,即§151,152,153。

[6]同上,第P476-477页。

[7]同上,第84页;并可参阅第75-79页,即§19,20。另见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一卷,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7月,第72-74页,即§26的增补:关于经验主义的几个原则性缺陷。

[8]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53-155页,即§59:本质事物的超验性,排除作为普遍科学的纯粹逻辑。

[9]同上,第155页。

[10]同上,第164页。

[11]胡塞尔:《经验与判断》,邓晓芒、张廷国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6月,第74页。

[12]同上,第75-76页。

[13]同上,第47页。

[14]同上,第258-261页,即§52。

[15]同上,第395页。

还原范文篇4

成本还原是指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下,将最后一个步骤计算出的产成品成本中耗用前步骤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始的真实成本项目构成的一项成本计算工作。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法结转各步骤半成品成本,是以“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来综合反映的,这样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不能真实反映产品的原始成本构成,不是产品成本的实际结构,因而不能据以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构成与水平,不利于成本对比分析和考核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也不利于成本预测、决策。为了满足成本管理上的需要,必须进行成本还原。成本还原,必须确认两个要素:一是还原对象——完工产品成本中所含上步骤转入半成品成本;二是还原基数或标准——上步骤所产半成品总成本或单位成本及其各成本项目的成本。有了这两个指标,就能进行成本还原了。传统成本还原方法是:从最后一个步骤向前推算,将其耗用上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项目的构成比例(或用成本项目比重法,或用还原率法),逐步分解还原为原始成本项目,然后将各步骤中相同成本项目的金额相加,得到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这种成本还原的基数一律定为上步骤本期所产完工半成品成本,没有考虑期初在产品和本期从仓库领用半成品的成本结构与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的差异因素,所以还原结果不够准确,有必要对传统的成本还原方法进行改进。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是适应大量大批多步骤连续式生产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是陆续投产陆续完工,各步骤月末常存在在产品,因而要求月末进行在产品成本计算。这样,各步骤月初一般都有在产品,相应也记有月初在产品成本。由于各月份具体生产情况不同,发生的生产费用亦存在差异,相应月初在产品成本构成与本期上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构成也不一样。此外,这类企业根据管理上的需要,完工半成本可以入库,也可以直接转入下步骤继续加工,当从仓库领用半成品时,其计价方式可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按这些方法计算的领用半成品成本及构成与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及构成完全不等。可见,本期完工产品成本中“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客观上由期初在产品成本中的“半成品”或“直接材料”、本期直接领用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本期领用自制半成品库的半成品成本等三部分构成,一律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还原,肯定结果不准确,故需要予以改进。那么,怎样才能使成本还原资料真实可靠呢?笔者认为应根据产成品成本中“半成品”或“直接材料”项目所包含的三个内容分别进行还原,即期初在产品成本部分,按企业成本计算规程,以期初在产品成本为基础,推算出上步骤上期完工半成品单位成本结构,予以还原;直接领用的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部分,按上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还原;领用半成品库的半成品成本部分,按规定的计价方法所结转的成本结构进行还原(在此情况下,“自制半成品”账户必须按品种设明细账,并按成本项目设专栏,登记收发半成品的实际成本及项目数额)。现举一特殊实例来说明如下: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该产品经三个工序加工完成,即第一步骤投入原材料加工成A半成品入库,第二步骤从库存领用A半成品继续加工成B半成品转入第三步骤,第三步骤对B半成品再继续加工成甲产品。该企业规定:领用半成品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当期完工产品(或半成品)数量≥期初在产品数量,月初在产品成本全部由本期完工产品(或半成品)负担,若<期初在产品数量,则按比例负担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在各步骤的完工产品(或半成品)与在产品之间按约当产量法分配,原材料于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三个步骤分别为50%、60%、80%。某月的产量记录和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1.产量记录

表1单位:件

项目一步骤二步骤三步骤

月初在产品100150120

本月投产400200300

本月完工350300350

月末在产品1505070

2.费用资料

表2单位:元

项目直接材料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第一步骤月初在产品650074910158264

本月费用26400119851513053515

第二步骤月初在产品210903600648031170

本月费用140581762231680

第三步骤月初在产品322005950238040530

本月费用255782233047908

根据上述资料,按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如下:

表3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A半成品19××年×月完工产量:350件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

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

合计

约当产量单位成本分配金额

直接材料650026400329006500400①66.0016500230009900

直接人工7491198512734749425②28.209870106192115

制造费用10151513016145101542535.6012460134752670

合计826453515617798264388304709414685

①本月发生的材料费用,只有本月投产的产品才耗用,故期初在产品不负担;

②425=350150×50%

表4自制半成品明细账

产品名称:A半成品19××年×月单位:元

月份

项目数量

(件)实际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余额1006677.505248.004255.0016180.50

本月增加35023000.0010619.0013475.0047094.00

合计45029677.5015867.0017730.0063274.50

单位成本65.9535.2639.40140.61

生产领用20013190.007052.007880.0028122.00

月末余额25016487.508815.009850.0035152.50

表5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B半成品19××年×月完工产量:300件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

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

合计

约当产量单位成本分配金额

半成品21090281224921221090200140.6121091.5042181.507030.50

直接人工36001405817658360033042.6012780.0016380.001278.00

制造费用64801762224102648033053.4016020.0022500.001602.00

合计3117059802909723117049891.5081061.509910.50

表6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甲产品19××年×月完工产量:350件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

费用

生产费用

合计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

合计

约当产量单位成本分配金额

半成品3220081061.50113261.5032200300270.20562147.1594347.1518914.35

直接人工595025578.0031528.00595040663.0022050.0028000.003528.00

制造费用238022330.0024710.00238040655.0019250.0021630.003080.00

合计40530128969.50169499.5040530103447.15143977.1525522.35

表六中完工产品成本的“半成品”项目为94347.15元,是综合费用,需要进行成本还原。其还原程序如下:

1.确定还原对象。本例还原对象为94347.15元,其中月初半成品成本部分为32200元、本月耗用上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部分为62147.15元。

2.按上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分别进行成本还原。(1)月初在产品成本部分还原。根据企业成本计算规程规定,以第二步骤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推算出第二步骤上期完工半成品单位成本结构,借以进行成本还原;对按第二步骤上期完工半成品成本还原后仍存在的“半成品”部分,再按“自制半成品——A半成品”期初单位成本结构还原(因为期初单位成本与第二步骤上期领用的半成品单位成本相同)。本例成本还原如下:

表7成本还原计算表

项目直接材料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第一步骤上期完工半成品单位成本金额140.60①40.00②72.00252.60

比例%55.661115.835328.5036100

第一次成本还原17922.875098.979178.1632200.00

第一步骤A半成品库月初单位成本金额66.775③52.4842.55161.805

比例%41.268832.434126.2971100

第二次成本还原7396.555813.124713.2017922.87

①140.60=21090÷150

②40.00=3600÷(150×60%)

③66.775=6677.50÷100

(2)本月直接耗用半成品成本部分还原。首先按第二步骤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还原,然后对第一次还原后的综合成本,再按本期从仓库领用半成品的成本结构还原。本例还原结果如下:表8成本还原计算表

项目直接材料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第一步骤上期完工半成品单位成本金额42181.5016380.0022500.0081061.50①

比例%52.036420.206927.7567100

第一次成本还原32339.15②12558.0017250.0062147.15

第二次成本还原A半成品月初单位成本金额41.268832.434126.2971100

比例%6672.755244.274251.9816169.00

A半成品月初发出成本金额46.902825.076528.0207100

比例%7584.254054.904531.0016170.15

合计14257.009299.178782.9832339.15

①从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中取得;

②本部分的综合成本是由第二步骤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期领用半成品成本两者共同结转构成,故应分解成两部分,分别按A半成品库月初成本和本月发出成本结构还原。其中,期初半成品转移成本16169元[32339.15÷(2109021091.50)×21090],本期领用半成品转移成本16170.15元[32339.15÷(2109021091.50)×21091.50]

(3)汇总成本还资料,计算出本期完工产品成本的真料成本结构。本例成本还原的最终结果为:

表9成本还原汇总表

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还原前成本28000.0021630.0049630.00

月初半成品成本部分还原第一次还原5098.979178.1614277.13

第二次还原7396.555813.124713.2017922.87

本期耗用半成品成本还原第一次还原12558.0017250.0029808.00

第二次还原14257.009299.178782.9832339.15

合计21653.5560769.2661554.34143977.15

为了检验上述成本还原结果是否正确,现仍以上例资料,按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第一步骤成本计算与综合结转分步法下相同,第二、第三步骤成本计算如下:表10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B半成品19××年×月完工产量:300件

成本项目月初在产品本月费用生产费用合计月末在产品①本月完工半成品②

上步转入本步发生上步转入本步发生上步转入本步发生上步转入本步发生上步转入本步发生合计

直接材料8703.591319021893.593297.5018596.0918596.09

直接人工6840.35360070521405813892.35176581763.00127812129.351638028509.35

制造费用5546.06648078801762213426.06241021970.00160211456.062250033956.06

合计21090③10080281223168049212.00417607030.50288042181.503888081061.50

①根据企业成本计算规定,月初在产品成本应由完工产品负担,因此,月末在产品只负担本月发生的费用,其中“上步转入”应按100%完工程度负担,“本步发生”按60%完工程度负担;②为了简化计算,直接用“生产费用合计-月末在产品”进行计算;③按A半成品库月初单位成本还原。

表11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甲产品19××年×月完工产量:350件

成本项目月初

在产品本月

费用生产费用

合计月末

在产品本月完工

半成品

上步转入本步发生上步转入本步

发生上步

转入本步

发生上步

转入本步发生上步

转入本步

发生合计

直接材料7396.5518596.0925992.644339.0921653.5521653.55

直接人工10912.09595028509.352557839421.44315286652.18352832769.262800060769.26

制造费用13891.36238033956.062233047847.42247107923.08308039924.342163061554.34

合计32200.00①833081061.5047908113261.505623818914.35660894347.1549630143977.15

①按第二步骤上月完工半成品成本结构和A半成品库上月发出成本结构还原。

还原范文篇5

当下广告的现状及其问题

商业广告最早出现在美国,在我国虽属于年轻的行业,但它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凝结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包含着前人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现在社会上大多数的广告都属于商业广告,它促进了消费,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也使国家人均GDP不断的攀升。可是但凡属于商业广告性质的,都只有一个目的,即营利。这样就造成了诸多不公平、不合理的社会混乱现象。现在的社会中,虚假广告随处可见,比比皆是。不论是大街还是小巷里的电线杆、墙角都可以看到牛皮鲜、减肥,找兼职等各类的虚假小广告,为什么说他们虚假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作为一则为大众所接受的广告,传播的信息不真实,内容不符合产品所能给予的功效,造成很多消费者现在都不相信广告的真实性,相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对各类广告,如电视广告,网络广告,海报当做了一种艺术去欣赏,而不是去相信它真的会有广告中所讲的功用与效果。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因为现在网络上频繁的出现了许多诸如此类的虚假广告,暂且不说它的内容是否真实,看看它的设计也让人不堪入目,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在其中暗箱操作着一些非法广告。

更有甚者现在出现了许多“犀利哥”、“芙蓉姐姐”、“凤姐”、“小月月”、“马洛”等等一些哗众取宠的网络人物,他们都是通过炒作,恶搞之类的手段将一些不良信息或者恶意搞笑、搞怪的信息传递给人们,在当今这种文明达到一定程度社会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对社会造成了诸多坏的影响,这些都是当今广告的现状及虚假现象。

这种虚假广告的泛滥无疑对我们的社会健康是不利的,我们需要建立的是一个和谐自然的环境,而不是一个到处都充斥着虚假的社会,这样我们自己都是不真实的。我们需要顺应自然,需要和谐,不仅是社会的和谐,更是我们自身身心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道法自然还原广告的本真

树立形象,塑造品牌,企业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塑造名牌产品,离不开广告。但是前提是不能功利性、目的性太强,这样就会给受众造成一种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商业广告的发展。广告的本与真,实质上就是一种道法自然的体现。做广告需要的是一种真实的,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这样才容易让受众去接受。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包括政府政机关对广告的监管(国家工商局)、广告行业自律、消费者权益及广告监管法律、法规和制度等四方面在内的广告监管机制。但仍百有一疏,一些虚假广告大打政策的“擦球”,钻法律的空子,所以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势在必行:完善立法;监管部门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媒体自律的同时要严格把关;要多做公益广告。

还原范文篇6

一、启蒙与审美相交织的文化背景

“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1]36因此可以说“世界”的存在为文学提供了最原始的创作资料,整个文学运动亦由此开始。曹禺前期作品均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恰逢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在此阶段,由于社会的变革以及时代进程的变化,导致五四以来所开启的思想自由之风渐渐消弱,取而代之的是文学主流的政治化、革命化。因此,许多延续着“为艺术而艺术”理念的自由主义作者便在此时进行着另一种文学理想的探索。于是,这样的文学环境决定了曹禺前期作品重要艺术特色,即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彼此交织。在过往研究中,随着社会意识形态与学术主流的更迭、演变,对于曹禺前期作品中现代性的启蒙特质与审美特质的研究往往处于分离状态。时而重视启蒙意义、时而拔高审美表现,这在无形中便忽视了审美与启蒙并存、理性思考与主体表达共生这一重要特征,而这特征恰恰体现了当时具体的创作环境,也是对作品进行还原性解读最重要的依据。因此,要对作品进行正确的分析,首先要回到曹禺前期创作的具体国情之中。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多灾多难的特殊时段,古老的中华民族正遭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自食着几千年封建残余的恶果,中华民族已经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样的社会背景也就决定了曹禺前期作品中具有较为浓重的启蒙性因素。这种启蒙性表现在其作品中,便是对传统封建文化的猛烈批判以及对社会现状无情的鞭挞。虽然曹禺本人曾经多次声称,创作《雷雨》并不是为了批判什么或者匡正什么,而主要是对生存状态的一种表达;但不可否认,其作品中依然隐含着强烈的批判性因素,这已然成为整部作品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

究竟是什么让蘩漪在郁热的环境中喘不过气来?究竟是什么让周萍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而痛不欲生?究竟是什么让鲁侍萍勤劳善良却一生坎坷,命途多舛?又是什么让周冲怀揣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却终究空梦一场?这一系列尖锐的问题都指向那个代表着封建父权的“周公馆”以及父权的代言人“周朴园”。这样的批判和反思是呼之欲出、歇斯底里的。又如现实主义代表作《日出》,此时的曹禺已将创作视角从封建大家庭转向了广阔的现实社会,通过一系列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残酷社会。是什么让小书记黄省三毒死自己的亲生孩子?是什么让小东西不堪凌辱上吊自杀?又是什么让陈白露看不到日出的光芒,死于黑暗?答案就是那个不公的、冷酷的社会,是那个无情的社会让人们无法生存,让人们看不到希望之光。就这样作者通过那个小小的舞台,为我们呈现了当时最真实的社会图景,对封建传统、社会现实发出严厉的指责和高声的控诉。然而“启蒙”并非曹禺话剧的唯一特色。透过曹禺前期作品表层的启蒙特色,我们还可以在其中发现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而正是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让曹禺话剧经历历史大浪淘沙,成为不朽的经典,同时也是曹禺领先于同时代其他戏剧家的重要砝码。在这里,我要借用张辉对审美现代性的定义:“审美现代性,指称的是这样一种思想特性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文化效应:它通过强调与科学、伦理相对的审美之维(或与之相关的艺术价值),以生命与感性的原则在现代知识谱系中为主体性立法,从而达到反对理性绝对权威与传统道德的目的。其极端形式,就是审美主义,即以审美的原则来代替一切其他的精神与社会原则,以审美为中心、将审美视为最高价值。”[2]8因此,如果说启蒙现代性更多强调的是文学与社会、时代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审美现代性则往往从人的主观体验出发,挖掘人类心理活动,是一种非理性的情感表达。这种审美特色在曹禺前期作品中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发现、人性的洞察以及人的生存困境的解读。透过蘩漪歇斯底里地呼喊与反叛,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为满足内心欲望而大胆突破传统伦理束缚的新人形象;透过花金子“通奸”、“养汉”的表面情节,我们看到了一个敢于追求真爱和新生活的人性表达;透过陈白露所处社会中的种种不公、残酷的具体事件,我们看到的是陈白露在理想与现实间苦苦挣扎的生存现状;透过仇虎复仇的表面故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自我谴责与伦理道德相悖的灵魂在痛苦地挣扎。就这样,一个个真正的人的形象赤裸裸的呈现在我们面前。此时的人物形象已经不再具有某种特定的社会启示意义,而是一种人性的表达、一种灵魂的挣扎、一种生存密码的紊乱。于是表面的启蒙转化成对于人的形而上的思考,时代精神的启蒙意义转化成可以跨越时空界限的审美体验,一个个具体环境中的人物形象转化成具有普遍意义的抽象代码。在曹禺前期作品中,透过尖锐的批判,我们看到了对于人的发现、对于原始生命力的颂扬;透过残酷的社会现实,我们看到了对于人类生存困境的反思。这种对于人性的洞察和反思又是以具体的社会环境为依托,于是启蒙与现代相互连结,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在西方,宣扬理性精神的启蒙与倡导非理性的审美往往是以对立的形式呈现的,然而在曹禺前期话剧中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却呈现为一种相伴相生的有机整体。正是这样的交织状态构成了曹禺前期作品的重要特色———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的交织。

二、西化与传统相杂糅的创作心理

正所谓“: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3]960文学活动提供了最原始的创作材料,有心之人将其发现,并通过艺术加工的手段形成文学作品。这便是“作者”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1910年,曹禺生于天津一个生活优裕的封建家庭,从小受到严格的传统教育,从三岁起便开始认真读书,写字,通晓《论语》《孟子》《诗经》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1920年结束私塾学习,进入天津银号“汉英译学馆”学习英语,而后又曾在南开中学、清华大学这两个资本主义气氛最浓重的学校受过时间较长的现代化教育,并亲身参与各种学生运动。从曹禺的成长经历来看,在曹禺的文化构成中,既有欧美先进的资产阶级文化又同时具备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作者这样的隐性文化特质,充分地体现在其前期戏剧创作之中。首先,从作品所表达的文化心理来看,作品中既具有西方现代人的主体性表达,同时又隐含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影响。曹禺的作品中创造了许多这样的人物,他们既具有现代人的意识,同时又背负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雷雨》中,周萍便是这样一个典型形象。他受过新式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也具有摆脱封建大家庭的主观意愿。由于年轻人的性本能冲动与自己的继母发生了超越人伦的,假如从人的角度出发,继母与他年龄相仿,年轻人是出于本能,发生,似乎并无可厚非之处;然而周萍却在整部剧中扮演者“负罪者”的形象。他想逃避现实,却始终不能逃开自己内心的罪恶,于是在与鲁大海的对话中,他袒露了自己的绝望的心声:“那是我太糊涂,以后我越过越害怕,越恨,越厌恶。我恨这种不自然的关系……”[4]156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年轻人始终无法摆脱年轻时的一场噩梦,让他始终活在一种生不如死的痛苦之中?答案就是潜藏在人物内心的传统文化理念。又如在《原野》中,仇虎原本是一个受害者,“焦阎王”霸占了他家的土地,活埋了他的父亲,拐卖了他的妹妹。于是故事以仇虎的复仇故事开始,但是“焦阎王”已死,此时焦家只剩下了善良老实的焦大星、瞎了双眼的焦母以及襁褓之中的小黑子。假如按照旧的伦理道德中父债子还的道理,仇虎杀死焦大星甚至小黑子本是合情合理、天经地义。然而正是在这种传统伦理推动下的复仇,却让仇虎陷入了极端痛苦之中,复仇的责任和内心的善良形成了巨大的冲突,他的心灵陷入了极度的矛盾与痛苦之中。第三幕中,他狂喊:“小黑子不是我害的,小黑子不是我害的。(跳到井石上,举起双手)啊,天哪!我只杀了孩子的父亲,那是报我仇门两代的冤仇!我并没有害死孩子,叫孩子那样死,我没有!天哪!(跪下,恳求地)黑子死的惨,是他奶奶动的手,不怪我,真的不怪我!”[5]138此时恐惧、内疚、恐怖交替袭击着他的内心与灵魂。其次,从哲学内涵来看,曹禺前期作品中将西方人神二元对立与东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有机结合。纵观曹禺前期的三部作品,可以在其中看到尖锐的人神二元对立模式。“人”在这个模式中扮演着抗争者的角色,而具有超力量的“神”则布下了天罗地网,让人的抗争以悲剧收场。在《雷雨》,八个主要人物均成为命运捉弄的对象,无论他们怎么挣扎,命运终究是“一口残酷的井,落到里面,怎样呼号也难以逃脱这黑暗的坑”。[4]183蘩漪遵循内心冲动,追求爱情,却终无所得;鲁侍萍历尽坎坷,却依然在三十年后看到女儿重复自己曾经的旧梦;周冲追求理想,却意外惨死;四凤想和情人逃出封建大家庭,却逃脱不了命运的捉弄;周萍整日活在内心的谴责与痛苦之中,终究将枪口对准了自己;而周朴园则孑然而绝望地承担着这个悲剧……这是何等残忍,何等可叹!正如曹禺在《雷雨?序言》中所言:“《雷雨》所显现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

而这残忍的主宰便是那个上帝,那个命运,那个所谓的“自然的法则”。在《日出》中那个象征绝对权威的金八,虽然在整个作品都没有出场,然而却时时刻刻地掌握着戏剧里面每一个人的命运,小东西的惨死、潘月亭的破产、李石清的失业、陈白露的自杀,这一个个悲剧无一不是这个隐藏于背后的金八所一手掌控。而这个“金八”不也同样是一种命运的象征么?于是作者通过这样的描述,为我们展现了一种尖锐的人神对立模式。另一方面,我们同样在作品中看到了具有东方化气息的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而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具体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在《雷雨》中,虽然人们进行着竭力的反抗与争取,然而却终究在电闪雷鸣中失去了生命,将生命与“雷雨”溶为一体;又如《日出》中的陈白露虽然如此热爱自然,并说:“我喜欢太阳,我喜欢春天,我喜欢年青,我喜欢我自己。”[4]235然而终究在黎明到来之前死于黑暗,此时“露水”短暂的生命瞬间结束在阳光出来的刹那;再看《原野》,作者有意将仇虎的“逃亡”之行安排在“黑林子”里面,而终究没有逃出那个阴森恐怖的树林,将自己的生命埋葬在那个广袤的原野之上。曹禺在作品中将主要人物形象的死亡都与某种自然情境相结合,这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抗争之后的一种回归。在人神二元对立的战争结束之后,一切化为“天地合一”的悲剧表达。就这样,西方与中国的哲学思想得到了某种联合,而这也是隐藏在曹禺前期作品之中的内在张力。

三、进取与回归的探索模式

作者从“世界”中选材,再经过一系列的艺术加工,文学作品便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此时的文学作品已经在整个文学活动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从作品本身角度分析,曹禺前期作品具有一种共同的主题内涵———进取和回归的探索模式。而这种复杂的主题内涵也是明显区别于西方现代性中与传统彻底“割裂”的性质。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五四时代高扬激情的理想主义光辉已经渐渐淡去,人们才在现实的黑暗中体会到了未来的渺茫,困惑悄然而至并且袭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未来的路究竟在哪里?寻路,已经鲜明地摆在每个人的面前。人们开始寻找新生的道路,然后不断质疑并否定先前的选择,就这样,进与退、去与留、赞扬与批判、进取与回归等多重矛盾构成了此时文学最鲜明的主题表达,也成就了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色。第一,对新思想的赞美以及赞美背后的反思。五四以来,各种先进思想席卷了中国大地,并直接影响到此时的文学创作。伴随着对封建传统的猛烈批判,对新思想的歌颂与赞美也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而到了三十年代,那种凤凰涅槃式的理想气息渐渐淡化,一种对于新思想本身的怀疑态度悄然走到了文学作品之中,从而构成了曹禺前期作品的第一个悖论主题。如《日出》中的方达生,他从一出场便扮演了一个“拯救者”的角色,他渴求感化陈白露,让如今的陈白露变回那个曾经天真烂漫的“竹均”,然而这一切努力、渴望、追求,却在陈白露的一声冷笑下变成了泡影。他同样是一个有理想、有希望的年轻人,他感叹“: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这么残忍呢?为什么允许金八这么一群禽兽活着?”[4]340在那个无望的社会,他与别人总是格格不入,而被人认为是“疯子”。但是作者笔下的这个理想新人却最终也没有能力挽救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小东西依然惨死,陈白露依然绝望而亡,翠喜依然过着自己动物般的生活,而“金八”这样的恶霸依然在幕后掌握着小人物的命运。因此就连曹禺本人也曾将方达生这样定义“:空抱着一腔同情与理想,而实际无补于事的”[4]386好心人。就这样,在肯定新思想的前提下,曹禺已经开始对这样的理想主义进行反思,从而在并在反思中思考着新的道路。第二,对生命的热情歌颂以及悲剧的收场。蘩漪是《雷雨》中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她为了满足内心欲望以及原始生命的呼唤与养子发生了超越伦理的爱恋。与周萍的悔恨、痛苦不同,“她不悔改,她如一匹执拗的马,毫不犹豫地踏着艰难的老道”[4]183。在这样的坚决和执着中,我们看到了原始生命力的彰显,看到了源自人类本真的坦诚与炽热。为了得到周萍的爱,她宁愿放弃了一个做母亲的资格;为了得到周萍的爱,她竟然可以忍受和四凤分享一个人的爱情。这一切几近“畸形”的选择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极端缺少爱的女人对于爱的追求与向往。在蘩漪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团炽热的火焰,看到了一缕刺眼的阳光,普照着我们已经遗失的原始生命。曹禺在《雷雨?序》中曾经这样评价蘩漪:“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破一切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斗。虽然依旧落在火坑里,情热烧疯了她的心,然而不是更值得人的怜悯与尊敬么?这总比阉鸡似的男子们为着凡庸的生活怯弱地度着一天一天的日子更值得人佩服吧。”[4]186可见,曹禺对她的喜爱与赞美是溢于言表的。然而这样的赞美与歌颂却以一个悲剧作为收场———她倾其所有守护的爱情,终究没有得到平等的对待,最终周萍自杀,导致她瞬间跌入了绝望的深谷,一场生命的抗争也在悲剧中结束。赞美人性之美,歌颂生命之贵似乎是作者前期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然而却偏偏都以悲剧结局,而这样的矛盾构成了曹禺前期戏剧的又一内在张力,也构成了他对生命意义的又一次询问与探索。第三,对新生的渴望以及无路可走的尴尬处境。

还原范文篇7

关键词:成本还原;成本核算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城中需要不断进行生产与购买,但是目前大多企业在成本方面的管理都存在缺陷,不能够意识到成本与产品之间的关系。成本还原法在成本核算环节进行应用,通过分解各个步骤的资源消耗,更加精细的计算出产品的成本,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因此提高企业的成本还原的应用是当务之急。

一、成本还原法简析

成本还原就是在成品的基础上将各个步骤半成品的综合和成本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但是要记住成本还原是从最后的步骤开始,这样才更准确。在企业进行生产时,成本核算过程

中使用的是综合结转法。在这个方法中企业将生产环节中的上半步骤的半成品转下半步骤时会以“自制半成品”或是“原材料”的方式进行记录,而该步骤的综合成本则是包括上半步骤的“自制半成品”或是“原材料”的成本,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简单易懂,但是却忽略了上半步骤的原始成本,不能够有效反映出原始成本与完工产品之间的矛盾,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必须进行成本还原。

二、成本还原在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现状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现代企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们不再只关注产品的制造,而是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提高企业的产品创新和人力资源的管理,同时对企业的存货管理也提出了一定要求。面对这种情况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发挥了很大作用,它是企业进行监督考核的重要标准。这时候作用于企业的存货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和生产能力管理的成本还原法起到了辅助成本核算的作用,但是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企业对成本还原认识不清

目前我国的很多企业仍是沿用过去的体制在进行生产与发展,多数存在管理制度落后,成本核算混乱的情况。而成本还原是一个系统的成本核算管理工具,它可以通过对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控制来保证产品的质量以及资源的利用,但是在实行成本还原时需要各个部门的统一支持,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损害到某些职员的个人利益,因此成本还原的实施具有一定阻碍。

(二)企业缺乏专业实施成本还原的人才

国内企业的发展流程较多,有时一个企业会存在多项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原的实施具有一定困难。它需要重新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构造,还要细心记录每一个生产环节产生的成本消耗,工作量较大。这不仅需要成本还原管理人员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还要有高水平的工作素养,但是目前国内缺少这种综合人才,所以成本还原的实施不能有效执行。

(三)企业领导人的管理能力以及信息系统的管理能力不足

成本还原的实施需要了解企业的具体生产流程,并且需要管理者的准确指挥。但是目前大多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成本还原的意识,而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又不完善,在进行成本还原时无法了解到完整的生产信息和其他的相关信息,因此成本还原的实施也无法有效执行。

三、成本还原与传统成本核算的方法差异

成本还原通过将各个部分的半成品的成本进行计算并且以“半成品”或是“直接材料”的方式记录,可以有效区分出成本与产品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将成本还原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差异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成本的计算方法有一定不同

成本还原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会考虑到企业的成本动因,并且计算出适合的分配率,这样统计出来的成本更加准确。而传统的成本核算只是按照工时和机时等数量来计算各个部门所产生的费用,然后将费用分配都各个部门,最后在按照规定的分配率将费用分配到各个生产线上。二者在成本的性质和动因上具有一定差别。

(二)成本计算的对象不同

相对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成本还原的计算对象范围更加广泛,它包括企业的制造流程、产品的生产以及一系列的项目计划,而传统的成本计算则较为单一。

(三)费用分配标准不同

传统成本核算在进行费用分配和间接成本分配时主要是以工时作为分配标准,而作业成本法则是以完成的产品数量作为标准。这种方法要求要了解企业的作业流程和具体的生产消耗,全程监控产品的成本消耗和企业生产过程中因为多元化需求产生的成本消耗,这样可以使得企业的成本核算更加透明化。

(四)成本内涵不同

传统成本和算法认为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所有资源和资金为企业的成本,比较宽泛。而成本还原则是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并且将二者联系起来,意义更加深刻。

(五)成本范围不同

传统的成本核算主要是以产品本身为核算对象,而成本还原则不同。它针对生产动因、生产过程以及成本的还原三方面进行研究,比较具体化。

四、提高企业成本还原的管理

(一)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前面提到过信息系统对成本还原管理的重要性。随着当前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需要逐步完善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使信息的分享更具有时效性。同时企业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一套简单易操作的成本还原软件,提高企业成本还原的使用效率。

(二)加大成本还原的宣传力度

由于当前国内企业不能意识到成本还原的重要性,所以在成本还原的实施受到一定阻碍。只有加大了成本还原的宣传,企业才会重视对企业成本还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成本还原管理。

五、总结

企业的成本关系着企业的盈利,因此对成本的控制与管理需要得到关注。成本还原的应用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有效的区分出生产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作者:苗永 单位:重庆探矿机械厂

参考文献:

还原范文篇8

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

情感目标

通过对各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绍,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和步骤。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侧重理科学生所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本节介绍的“化便谷升降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教材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引入,说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但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不太方便,进而引出用“化合价升降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本节教材通过三个典型的例题,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细致分析;介绍了三种不同的配平方法,培养了学生灵活看待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教材还通过问题讨论,将学生易出错误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配平时应遵循的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进行分析判断,强化了配平的关键步骤—使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的原则,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学生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接触的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本节内容。教学中应采用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不能使学生一步到位,随意拓宽知识内容。

1.通过复习,总结配平原则

教师通过以学生学习过的某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电子转移及化合价的变化,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2.配平步骤

[例1]、[例2]师生共同分析归纳配平基本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分别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得出升降数目。

(2)使化合价升高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相等(求最小公倍数法)

(3)用观察的方法配平其它物质的化学计算数(包括部分未被氧化或还原的原子(原子团)数通过观察法增加到有关还原剂或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数上),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该基本步骤可简记作:划好价、列变化、求总数、配化学计量数。

[例3]在一般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逆向配平的方法。属于经验之谈,是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配平技能,建议在分析完每个例题后,补充针对性问题,强化技能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另外,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组织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讨论”、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配平要满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练习加以巩固。通过设置该“讨论”内容,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知识,强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补充配平的另一种方法—离子一电子法,以及不同化合价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确定方法:氧化产物中的被氧化元素的价态不能高于还原产物中被还原元素的价态。

如:(浓)—氧化产物是而不是或,还原产物是而不是。氧化产物的还原产物。

典型例题

例1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请配平方程式。

选题目的: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般配平方法,当使用一般配平方法有困难时可用其它方法配平。拓宽视野,达到简化配平方法的目的。此题适于任何学生。

解析:一般可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关系

5NH4NO3====2HNO3+4N2↑+9H2O

升高3×5

降低5×3

为了简化配平过程,也可通过反应物中氮元素的平均化合价及变化关系

5/2NH4NO3——HNO3+2N2↑+9/2H2O===>5NH4NO3===2HNO3+4N2↑+9H2O

N:+1——→+5升高4×1

2N:(+1—→0)×2降低2×2

注:在配平此题时一定要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不能出现交叉现象

解答:5、2、4、9。

启示:对于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价态不清或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价态不同时,只需根据化合价法则,找出元素的相应化合价,抓住质量守恒、电子守恒,就可正确配平。

例2已知在下列反应中失去7mol电子,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选题目的:加强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依据是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总数相等。”的理解。此题作为提高能力可介绍给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

思路分析:观察反应前后的化合价的变化:。CuSCN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十分清楚,则化合价的变化更不易一一找出,另外氧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该题不宜使用一般方法配平,因SCN-和HCN中元素化合价较复杂,做起来较麻烦,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地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根据题中已知条件设未知系数求算。

设计量数为,计量数为,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有7x=5y。

所以x:y=5:7,代入后用观察法确定其它物质计量数,最后使各项计量数变为整数,得:10、14、21、10、10、14、7、16。

注:解本题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本题若用确定元素化合价变化进行配平,需确定中为+1价,S为-2价,1个应当失去,可得相同结果,但做起来较麻烦。

启示:因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化学反应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个反应都了解的很透彻,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依据,即可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例3在强碱性的热溶液中加入足量硫粉,发生反应生成-和。生成物继续跟硫作用生成和。过滤后除去过量的硫,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强碱液后再通入足量的,跟反应也完全转化为。

(1)写出以上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有amol硫经上述转化后,最终完全变为,至少需和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3)若原热碱液中含6mol,则上述amol硫的转化过程里生成的中的值为多少?

选题目的:该题以信息的形式给出已知条件,是培养学生学会提炼题中信息作为解题依据的能力;锻炼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学习方法;复习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等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

解析:

(1)①②③

(2)从氧化还原电子得失关系看,电子得失均在硫元素之间进行。

从,失电子;从,得电子。

所以完全转化为所失电子数与转化为所得电子数相等,即:

amolamol

由守恒,完全转化为需和。

(3)原热碱液中含,则反应①中消耗。根据反应①、②、③,有,所以。

还原范文篇9

1.1高氧化还原电位溶液的准备将重铬酸钾配成5%的溶液,按体积比的10%加入98%浓硫酸或36%浓盐酸,配成高氧化还原电位溶液待用。配制5%重铬酸钾溶液、稀硫酸溶液(蒸馏水按体积比的10%加入98%浓硫酸)、稀盐酸溶液(蒸馏水按体积比的10%加入36%浓盐酸)备用。

1.2大肠杆菌菌悬液的制备将第3代大肠菌杆菌8099接种琼脂斜面,于37℃培养24h,以5.0ml稀释液洗下菌苔,将洗液移至一无菌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制成菌悬液,置4℃冰箱中备用。

1.3中和剂鉴定试验试验菌为大肠菌杆菌8099,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2.1.1.5中和剂鉴定试验的要求分组进行试验和评价。

1.4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试验时,将1.0ml菌悬液加到试管中,加入4.0ml消毒液(或待试液),混匀并启动秒表开始计时,作用至规定时间,吸0.5ml至装有4.5ml中和剂的试管中,混匀。中和10min后,吸1.0ml以营养琼脂为培养基按平板倾注法计数,试验重复3次。

2结果

2.1中和剂试验结果中和剂试验结果,以试验用高氧化还原电位溶液作用10min,第1组仅有少菌生长,第2组生长的菌较第1组多,第3、4、5组有相似量的试验菌生长,表明含10g/L硫代硫酸钠+1g/L氢氧化钠的PBS可有效中和试验高氧化还原电位溶液对大肠杆菌的残余作用,中和剂及产物对受试菌没有影响。

2.2试验用溶液的ORP值、pH值试验用的几种溶液,以上海三信仪表厂L200+型笔式pH/ORP计,测定其ORP值和pH值,结果见表1,表2。

2.3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试验结果,重铬酸钾溶液杀菌作用甚微,作用12min的杀菌率在10.69%。稀硫酸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作用2~12min,杀菌率达99.47%。以硫酸酸化的重铬酸钾溶液(5%重铬酸钾溶液50ml+98%浓硫酸5ml)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1084mV),作用12min,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达100.0%,见表3。表1硫酸组试验溶液ORP值与pH值表2盐酸组试验溶液ORP值与pH值表3硫酸组几种试验溶液的杀菌效果表4几种试验溶液的ORP值、pH值及作用12min时的杀菌率时的杀菌率进行了比较,在pH值相近的溶液中,ORP值越高,杀菌率越高。ORP值相近的溶液,则pH值越低杀菌率越高,见表4。

3讨论

3.1高氧化还原电位在杀菌上有重要作用,主要原理在于微生物赖以生存的ORP范围在-400mV~+900mV,超出这一范围,改变了细胞膜内外电位差,膜的通透性增加,引起膜的破裂,细胞内物质外流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2]。ChyerKim等通过试验,也认为高氧化还原电位为主要的杀菌因素[3]。

3.2本次试验也支持高氧化还原电位在杀菌上的作用。硫酸酸化的重铬酸钾溶液有非常高的ORP值(1048mV),在几种试验溶液中杀菌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作用12min杀灭率达100%。分别以硫酸和盐酸稀释成pH值相近的两种溶液,不含其他杀菌因子,前者ORP值高

ORP值高的溶液杀菌效果明显好于ORP值低的溶液,也证明了ORP在杀菌上的作用。

单纯的5%的重铬酸钾溶液pH值为5.05,对细菌作用12min,回收菌数与对照相比,只减少了10.69%,说明它的杀菌作用甚微。

低pH值溶液也有较好的杀菌效果,如pH值为0.03的稀硫酸对大肠杆菌作用12min,杀灭率达99.47%。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从2min延长至12min),杀菌效果并明显没有增加,可能是稀硫酸杀灭的是不能耐受低pH的菌,剩下的菌对酸耐受力较强,导致时间效应不明显,即杀灭率不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摘要】目的观察氧化还原电位在杀菌上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方法模拟高氧化还原电位,以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测试杀菌效果。结果5%重铬酸钾溶液对大肠杆菌作用12min的杀灭率为10.69%。低pH的硫酸稀释液和盐酸稀释液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杀菌效果没有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含相同浓度的重铬酸钾和硫酸或盐酸模拟出的高氧化还原电位溶液杀菌作用较强,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杀菌率增加,氧化还原电位越高,杀菌效果越好。结论溶液的高氧化还原电位,在杀菌上起明显作用。

【关键词】氧化还原电位;硫酸;大肠杆菌;重铬酸钾

【参考文献】

1孙薇,任清明,李东力.酸性氧化电位水杀菌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中国消毒学杂志,2004,21(4):371-373.

还原范文篇10

1、使学生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

2、初步掌握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的判断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及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能力。

(三)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激发创造意识,培养严谨求实的优良品质。

重点与难点: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的判断

教学方法:设疑、讨论、讲解、练习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特征是什么?

2.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出化合价变化,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①PCl3+Cl2=PCl5②Ca(ClO)2+CO2+H2O=CaCO3↓+2HClO

③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④AgNO3+HCl=AgCl↓+HNO3

3.用双线桥标出电子得失,指出氧化剂、还原剂;哪种物质被氧化,哪种物质被还原?①2Na+Cl2=2NaCl②MnO2+4HCl=MnCl2+Cl2↑+2H2O

③Cl2+H2O=HCl+HclO④2H2S+SO2=3S↓+2H2O

[板书]四、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建议稍作拓展)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Cl2、Br2等;

(2)含高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Cl3、CuCl2等

(3)含某些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浓H2SO4、HNO3、KMnO4、MnO2等。

2、常见的还原剂:

(1)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K、Ca、Na、Al、Mg、Zn等;

(2)含低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Cl2等;

(3)某些非金属单质:C、H2等;

(4)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HCl、H2S、KI等。

3、在可变元素的化合价的化合物中,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如:Cl2、S、SO2、H2SO3等;学习中应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要以实际反应为依据,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作还原剂,也可以作氧化剂。因此对规律性的知识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死记硬背,灵活掌握知识,以辩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4、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的判断

(1)依据元素化合价判断

最高价——只有氧化性

最低价——只有还原性

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练习]具有还原的离子是()

A、MnO4-B、NO3-C、Br-D、Fe3+

(2)根据金属活泼性判断,

K、Ca、Na、Mg、Al、Zn、Fe、Sn、Pb、Cu、Hg、Ag、At、Au

单质的还原性(失电子能力)减弱

对应的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得电子能力)增强

注意:氧化性Cu2+〈Fe3+〈Ag=

[讨论]将少量铁置于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先析出什么物质?

(3)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结论]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练习]: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Fe+CuSO4=Cu+FeSO4

2FeCl2+Cl2=2FeCl3

2FeCl3+2HI=2FeCl2+2HCl+I2

[讨论]如何用实验证明氧化性:Ag+>Cu2+

(4)一般而言,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越强;价态越低,其氧化性越弱。(注:同一元素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氧化还原反应越容易进行,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6)一般溶液的酸性越强或温度越高或浓度越大,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注意: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

[练习]1、下列变化需加入还原剂的是()

A.HCO3-→CO2B.MnO4-→Mn2+C.FeO→Fe3O4D.H3AlO3→HAlO2

2、已知有如下反应:①2BrO3-+Cl2==Br2+2ClO3-,②ClO3-+5Cl-+6H+==3Cl2+3H2O,

③2FeCl3+2KI==2FeCl2+2KCl+I2,④2FeCl2+Cl2==2FeCl3。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ClO3->BrO3->Cl2>Fe3+>I2B.BrO3->Cl2>ClO3->I2>Fe3+

C.BrO3->ClO3->Cl2>Fe3+>I2D.BrO3->ClO3->Fe3+>Cl2>I2

3、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若某溶液中有Fe2+和I-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又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