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系统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4:18:30

后勤系统

后勤系统范文篇1

1后勤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

1.1创建系统功能体系的架构。通过对疾控机构后勤管理工作的需求进行分析,疾控机构中的后勤管理工作系统的设计需要以技术性和实用性为基础思想。创建系统功能的主要框架包括用户登录和物资申请、申请获取、出入库登记以及系统管理等等一些系统,对于一些菜单和功能以及界面的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体现出一定的视觉效果,更要重视用户的使用的舒适度,在后勤管理功能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以专业的角度为出发点,创建出多种类型的物资申请表和流程多样化调整以及自定义等等一些功能,以此来保障疾控机构后勤工作的开展。1.2统一信息化标准创建系统整个平台。后勤管理体系的建立是有固定资产和资料管理以及查询统计等一同组成的。其中固定资产有报废和验收以及申请的功能。申请资产的过程中需要有多个部门进行审批,审批通过之后才可以进行一些采购,这样可以将申请流程变得科学化,并且还可以让管理者及时的了解固定资产的情况。其中资料管理就是一些试剂耗材和一些办公用品的领用和采购,如果此想要使用和领用,需要经过负责人同意后才可以进行物品的发放,如果没有库存,那么就需要申请计划,然后进行采购。查询统计就是对以上两个内容的数量进行统计,依照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查询权限。在这些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与财务系统进行整合的形式,这也是疾控机构中后勤部门西药改进的,财务系统可以与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对接,不论是申请还是报销以及采购,都可以有效的实现信息化模式,可以使得工作人员不再岗位上也能用客户端了解实施情况,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工作中的延误,还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2疾控机构的后勤工作及后勤管理系统应用

2.1后勤管理系统应用。疾控机构的后勤管理工作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其中后勤保障、物资的流通以及财务管理等很多方面都需要后勤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所以,我们能需要充分的利用信息化的模式和渠道来强化疾控机构中的后勤管理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在我国的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中,很多企业和单位都有区域网和因特网相连,在企业单位中运用计算机模式来进行工作已经成为现实,互联网的普及积极的创建疾控机构中的网络建设,可以为后勤管理工作提供全新的平台,运用网络信息的模式,可以高效的实现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双向流通,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说服疾控中心的工作可以得到人们的支持。比如疫苗的管理工作运用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提升后勤工作人员对生物制品的管理能力,在过程中不仅可以保障疫苗的质量,还可以减少人力的支出。2.2系统功能逻辑架构的应用。在疾控机构中的后勤管理系统可以运用B/S三层架构形式,同B/S中的客户层和Web层以及数据层这单中体系相互对应,机构机构中的后勤管理体系平台的形式可以建立为3个层次,依次为界面层和应用层及数据层,界面的功能设计可以是可视化图像模式,应用层可以反映出客户的需求,有效的实现资料修改和流程内容的形式。数据层的建立是后勤管理系统中的中点内容,可以显示出一些数据内容的储存和管理及上传,可以用在用户的档案管理和物资资源库或者是数据资源库等等一些信息数据的建立,每个层级的建立有一定的独立性和通用性,另外还有易操作的优点。2.3ASP技术应用。APS是一种简单容易操作的高级计划系统的编程模式,是一种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的形式,在疾控机构后勤管理体系中运用APS模式可以有效的实现数据库和其它程序的互相转换,在过程中可以建立和进行Web的应用程序,这种程序可以有效的连接数据库,同时还可以对系统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汇总分析,通过APS技术模式,可以迅速开发出动态和高效率的Web服务器中的应用程序,因为APS动态编程模式可以有效的开发出疾控机构后勤管理中的信息系统,其具备较强的扩展性,系统也特别容易维护,另外程序的开发也比较简单,这些优点都很大程度的满足了后勤管理工作在疾控机构管理中的需求。

3结束语

结合全文,在疾控机构中的后勤管理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服务行业,在我国迅速发现的过程中,疾控机构中的后勤管理工作需要创建出一套完善的经营制度和服务制度,以便适应当下疾控工作的特征。针对信息化管理的运用和应急处理能力的提升以及人事制度的整改等等一些方面对疾控机构中的后勤管理工作进行强化,使得疾控机构中的后勤管理工作可以更加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参考文献

[1]杨顺生.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疾控机构后勤管理工作探讨[J].财讯,2017(05):82-83.

后勤系统范文篇2

一、建制度、明职责,精心营造开放有序的办公环境

创建高效率的新型机关,首先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运行机制作为重要基础和前提。为解决这一重要课题,局办公室结合实际,集思广益、力求实效,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会议制度》、《有关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政务值班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编印了《沧州市卫生局机关管理制度汇编》,使局机关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为机关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经过反复研究及工作实践,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机关三位一体岗位目标责任制运行机制,以全员目标岗位责任制为核心,以四级责任、三大目标、两条主线、一个保障为主要内容,以综合考评、奖优惩劣为激励手段,实施制度化管理和规范化运行,形成了机关全体争先创优、争创一流的工作格局。四级责任是指党组书记、局长为一级责任人,党组成员、副局长为二级责任人,支部成员、党小组长、工青妇负责人、各科科长为三级责任人,党员及一般工作人员为四级责任人,按各自岗位职责负相应责任,形成一个全封闭的责任链条。三大目标即思想政治工作、业务工作、机关管理三项工作目标,涵盖了全局工作的方方面面,将三大目标逐级分解,每个岗位、每个人都承担一定责任。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机关管理工作,变一个科室抓为全员共同抓,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的局面。两条主线即一条主线是发挥党组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四级责任人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这篇大文章;一条主线是行政层级隶属关系,四级责任人共同完成机关管理和业务工作两大目标。一个保障即建立直接隶属于一级责任人,由人事科、纪检组、党委办、办公室共同组成的考核督导组,通过对二、三、四级责任人定期考核督导,督促完成三大目标。并将考评结果与各级责任人的利益相关联,真正调动各级责任人的积极性。

二、抓服务、讲奉献,扎实做好机关后勤保障工作

机关后勤管理工作繁杂琐碎、头绪众多。作为机关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稍有闪失就会牵涉全局,因此责任重大。与其他业务工作的轰轰烈烈、众人瞩目相比,机关后勤保障工作显得默默无闻、少人问津。因此,从事机关后勤管理工作,一定要能忍得住寂寞、吃得下清苦、挨得下劳累。局办公室全体人员正是深深体会到了这项工作的艰辛,也更感受了自己肩上的千钧重任。他们毅然担负起了这项艰巨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昂扬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每一件细微的工作之中,切实发挥了服务员和炊事员的应有作用,为机关工作的高效运转做出了重要贡献。20*年,防治非典斗争紧急打响后,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局机关整体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指示精神,严防疫情在我市暴发流行,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连续数日坚守岗位、彻夜不眠。在此情况下,切实做好局机关后勤保障工作,具有了更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前,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不怕苦,不言累,为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精心安排了尽可能舒适的办公、休息环境和安全、放心的饮食,保证了局机关整体在超负荷运转下的旺盛战斗力,为局机关经受住防非斗争的严峻考验提供了强大支持。20*年下半年,因工作需要,局机关整体乔迁新办公楼。局机关办公室再次承担起了树立局机关新面貌、新形象的艰巨任务。在办公室全体人员的辛勤劳动和各科室的协助配合下,从设立业务宣传栏和宣传标牌到购置办公桌椅、办公用品,每一项具体工作都有条不紊的顺利完成,在很短时间内局机关整体形象焕然一新。为长久保持机关环境卫生清洁,建立了定期卫生大扫除和检查制度,使局机关整体卫生意识有了极大提升。机关后勤工作的扎实高效开展,使机关整体形象有了极大改善,倍受上级主管部门关注。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有多位上级领导莅临单位指导机关建设工作,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适应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满足信息社会的高效率要求,局办公室积极推进机关网上办公的应用和普及,多次组织全体工作人员,通过专门制发文件、组织培训等方式对网络应用和维护等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学习,提高了全体人员的电脑网络操作技能。在不懈的努力下,目前,局机关全部实现了宽带上网。绝大部分的文件传递、修改、写作和查询等都已经通过电脑和网络来完成,使办公效率成倍提高,最大限度节约了行政资源。

后勤系统范文篇3

一、建制度、明职责,精心营造开放有序的办公环境

创建高效率的新型机关,首先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运行机制作为重要基础和前提。为解决这一重要课题,局办公室结合实际,集思广益、力求实效,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会议制度》、《有关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政务值班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编印了《沧州市卫生局机关管理制度汇编》,使局机关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为机关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经过反复研究及工作实践,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机关三位一体岗位目标责任制运行机制,以全员目标岗位责任制为核心,以四级责任、三大目标、两条主线、一个保障为主要内容,以综合考评、奖优惩劣为激励手段,实施制度化管理和规范化运行,形成了机关全体争先创优、争创一流的工作格局。四级责任是指党组书记、局长为一级责任人,党组成员、副局长为二级责任人,支部成员、党小组长、工青妇负责人、各科科长为三级责任人,党员及一般工作人员为四级责任人,按各自岗位职责负相应责任,形成一个全封闭的责任链条。三大目标即思想政治工作、业务工作、机关管理三项工作目标,涵盖了全局工作的方方面面,将三大目标逐级分解,每个岗位、每个人都承担一定责任。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机关管理工作,变一个科室抓为全员共同抓,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的局面。两条主线即一条主线是发挥党组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四级责任人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这篇大文章;一条主线是行政层级隶属关系,四级责任人共同完成机关管理和业务工作两大目标。一个保障即建立直接隶属于一级责任人,由人事科、纪检组、党委办、办公室共同组成的考核督导组,通过对二、三、四级责任人定期考核督导,督促完成三大目标。并将考评结果与各级责任人的利益相关联,真正调动各级责任人的积极性。

二、抓服务、讲奉献,扎实做好机关后勤保障工作

机关后勤管理工作繁杂琐碎、头绪众多。作为机关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稍有闪失就会牵涉全局,因此责任重大。与其他业务工作的轰轰烈烈、众人瞩目相比,机关后勤保障工作显得默默无闻、少人问津。因此,从事机关后勤管理工作,一定要能忍得住寂寞、吃得下清苦、挨得下劳累。局办公室全体人员正是深深体会到了这项工作的艰辛,也更感受了自己肩上的千钧重任。他们毅然担负起了这项艰巨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昂扬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每一件细微的工作之中,切实发挥了服务员和炊事员的应有作用,为机关工作的高效运转做出了重要贡献。20*年,防治非典斗争紧急打响后,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局机关整体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指示精神,严防疫情在我市暴发流行,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连续数日坚守岗位、彻夜不眠。在此情况下,切实做好局机关后勤保障工作,具有了更为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前,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不怕苦,不言累,为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精心安排了尽可能舒适的办公、休息环境和安全、放心的饮食,保证了局机关整体在超负荷运转下的旺盛战斗力,为局机关经受住防非斗争的严峻考验提供了强大支持。20*年下半年,因工作需要,局机关整体乔迁新办公楼。局机关办公室再次承担起了树立局机关新面貌、新形象的艰巨任务。在办公室全体人员的辛勤劳动和各科室的协助配合下,从设立业务宣传栏和宣传标牌到购置办公桌椅、办公用品,每一项具体工作都有条不紊的顺利完成,在很短时间内局机关整体形象焕然一新。为长久保持机关环境卫生清洁,建立了定期卫生大扫除和检查制度,使局机关整体卫生意识有了极大提升。机关后勤工作的扎实高效开展,使机关整体形象有了极大改善,倍受上级主管部门关注。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有多位上级领导莅临单位指导机关建设工作,并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适应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满足信息社会的高效率要求,局办公室积极推进机关网上办公的应用和普及,多次组织全体工作人员,通过专门制发文件、组织培训等方式对网络应用和维护等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学习,提高了全体人员的电脑网络操作技能。在不懈的努力下,目前,局机关全部实现了宽带上网。绝大部分的文件传递、修改、写作和查询等都已经通过电脑和网络来完成,使办公效率成倍提高,最大限度节约了行政资源。

后勤系统范文篇4

关键词:后勤服务;系统;计算机;技术;应用

引言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管理体制的完善使计算机技术应用不仅停留于技术管理层面,在后勤服务方面也充分的展现出多样化管理优势,让信息化发展环境下的后勤服务工作得以科学开展,为后勤服务的信息化体制建设夯实技术基础。

一、后勤服务系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特征

(一)信息管理服务性

后勤服务系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服务性特征主要指系统使用的功能性指标,通过后勤服务系统信息数据的完善,将后勤服务系统的信息获取及信息分析等模块资源做深度整合,面向不同的服务对象及业务内容进行优化,实现软件信息与后勤服务数据的实时互通,使后勤服务各项内容均可符合系统使用操作需求,为计算机技术的后勤服务系统更好的兼容多种使用环境提供服务帮助。

(二)数据管理协调性

现代后勤服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一的资源管理控制,而是将后勤物资数量信息、物流动态信息等项目做一体化集成,所以保障各项内容资源调配的协调性至关重要。例如后勤物流管理是后勤服务的第二环节,需要根据前期后勤资源调配需求量对相关后勤物资进行配送,若物资配送速度与后勤补给速率不一致,则难以发挥计算机技术支持下的后勤服务优势,因此数据管理的协调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技术在后勤服务方面的应用有效性。

(三)技术管理先进性

技术管理先进性多体现于信息技术数据信息管理层面,信息数据管理需要通过对往期阶段后勤服务配给内容分析,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分析模拟库,并对不同种类的后勤服务资源内容进行匹配,在后勤物资配给前便可以为后勤服务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支持,使计算机后勤服务系统的应用可以为专业后勤服务人员创建多个信息服务有利条件,进而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后勤服务的综合水平,

二、后勤服务系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途径

(一)加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

后勤服务系统计算机技术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主要方向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对软件系统做进一步优化,采取多端口设备进行计算机设备连接,确保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后勤服务软件系统可以在多种环境下发挥实际的信息化服务作用。其次要重视对应硬件设施的完善,根据后勤服务工作量不断提高硬件系统参数,同时在关键的数据服务节点设置多个固定端或移动段网络接口,使后勤服务系统的技术应用通过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强化可以具备良好的多系统协同操作能力。

(二)重视专业化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后勤服务人才培养

专业化技术人员培养始终是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计算机技术运用条件的后勤服务工作同样需要重视对专业化技术人才的培养,积极做好专业技术考核,保障技术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操作可靠性,提高后勤服务的技术操控能力,为其更好的使用多种计算机后勤服务系统及提高自身专业化技术能力奠定良好技术根基。专业化技术人才培养必须注重岗位技能培训与专业化教育两个方面问题,严格制定计算机技术操作服务标准,充分实现系统化服务衔接,使后勤服务专业计算机人才培养可以符合信息化后勤服务的岗位需求。

(三)建立多元化计算机后勤服务体制

多元化计算机后勤服务体制的建立目的在于提高后勤服务工作的科学效益,利用技术手段解决部分后勤服务核心问题,使后勤服务系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不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与干扰,尽可能的提高信息化建设条件下的后勤服务工作效率,保障后勤服务工作可以与业务内容及服务服务等工作目标保持一致,从服务与技术角度上确立信息化服务建设方向,让计算机技术成为后勤服务迈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渠道。

(四)强化信息服务控制,提升信息化服务规范性

后勤服务的信息化应用虽然经历历史演变周期较长,但仍有诸多的服务规范性问题有待解决,第一要破除传统意义上计算机技术应用壁垒,提高计算机技术应用普及度,确保技术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全面性。第二要创设和谐的计算机技术后勤服务操作环境,采用奖罚服务双向标准提升后勤服务执行力,使计算机技术在后勤服务方面做到有的放矢。

结语

后勤服务系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可有效提升后勤服务效率,解决传统后勤服务信息延迟较高及服务规范性不足问题,使后勤服务工作质量得以切实保障,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信息化水平,在后勤服务的现代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通过计算机技术途径为后勤服务的信息化发展创设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阿丽娅•努尔德汉,姚刚.访问控制技术及其在高校后勤管理系统中的研究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4).

后勤系统范文篇5

关键词:医院;信息技术;在线报修;管理系统

1医院后勤设施在线报修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医院后勤设施是确保医院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是医院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后勤保障,因此医院后勤的工作对于医院来说意义重大。后勤设施在线报修管理决定着后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医院后勤的日常工作繁重且量大,所要联系的部门更是类型庞杂,在日常管理中稍有差池就会带给医院极大的麻烦和困难。如何做好医院后勤设施报修管理工作,在管理中又如何处理和衔接各种信息,这是当前医院后勤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和难点。医院后勤设施在线报修管理系统,可以简单理解为医院后勤工程报修维护管理系统,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医院实际需求三者相互整合,实现医院内部各种维修工作。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医院后勤部门从报修、审批、派单、成本核算、维修、评价以及各种数据的汇总等等全部依托互联网信息化的管理,大幅提升了后勤设施报修管理的时效性,同时正式告别了过去电话报修或者是纸面传递报修信息的低效率时代,并且这种报修方式不方便查找,无据可依的现象时有发生,数据混乱更是造成报修的时效性有所延长。总体来说,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医院后勤设施在线报修管理体系,从节约成本和提高实效两方面来说,促使医院的报修业务管理效率、管理成本以及后勤服务水平等方面发生了质的转变。一个方便快捷的报修管理体系,有利于保障医院各科室业务正常运营,尤其是一些机电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均处于低风险局面。通过医院后勤系统,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查询工程报修和维护以及巡检的信息,这些信息保持实时更新状态和跟踪状态,系统内还明确划分责任制,报修数据以及相关人员均可一一查询。

2医院后勤设施在线报修管理系统的市场需求

2.1有效规范后勤管理体系

基于信息技术大背景下,医院在管理体制上处于不断改革中,从医院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要从严优化管理体制,实现医院各部门的资源合理配置,在节约资金的基础上,医院后勤设施在报修期间,需要提高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的速度,有效提升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为管理人员减轻负担。为了快速推动医院后勤管理体系的完善,以求最短时间实现现代化医院的工作性质和要求,医院后勤报修管理系统必须有所改进,以更快速、更高效的特点为医院日常工作保驾护航。这是医院后勤设施在线报修管理系统的市场基本需求,也是医院提高办公效率的一把利剑。

2.2快速推动信息现代化后勤管理需求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医患关系出现了实质性的改善。虚拟技术在医院中应用十分广泛,国内各大医院更是相继建立了医疗核心信息系统,在医院内部确立内网,便于医院的日常查询和信息处理。这是医院后勤设施在线报修管理体系的桥梁,在医院内网中,可以开展在线报修管理系统的确立,医院各种报修维修管理工作主要通过后勤管理系统进行信息传递和跟踪记录,基于信息技术,后勤部门在收到有效信息时,可以根据相关流程进行报修工作。通过在线报修管理系统,能够确保报修信息的准确性,在维修过程中还可以有效进行实时监控和问题反馈,医院相关部门还能及时掌握维修费用的细则和维修实效的控制。

2.3在线报修管理系统提升医院信息化管理

医院后勤部门依托信息技术条件,确立网络化的在线报修管理系统,不仅大大提升了医院后勤部门工作的实效,同时对医院的正常运作提高重要支撑。在线报修管理系统彻底摒弃了传统的保修方式,实现了现代化的无纸办公,一方面为医院节约了管理成本,另一方面,还有效提升了后勤部门报修维修的服务水平。在现代化医疗体系改革的浪潮下,医院后勤部门与时俱进,紧跟医院改革的脚步,对陈出新开始一种新的报修管理,让医院和患者享受在线报修带来的便利,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信息共享时代的变化催促医院的创新和变革。

3医院后勤设施在线报修管理系统的特点

3.1在线报修信息的准确性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医院后勤设施在线报修管理系统的首要特点是信息的准确性。在报修管理期间,任何一个中转环节出现细微的错误都有可能导致维修的延迟,从而造成重大的医疗事故发生或者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进度和行政效率。在在线报修管理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以及后期正式投入使用期间,都要严格把控相关的容错系统,并且实现计算机内部系统的相互备份,并且系统还要使用性能优越的数据库系统,确保系统内的信息能够长久储存、随时可供调阅等。此外,系统在使用期间,还要保证大量的设施吞吐时效,使医院后勤内部系统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细致化。医院后勤工作纷乱复杂,随着维护和报修数量的增加,尤其是进行长时间的操作运行时,需要确定在线系统能够执行备份操作,尤其是系统故障或者停电期间,能够自动保存或者恢复数据库信息,使医院维修和报修指令及时有效地进行传递、记录、跟踪以及衔接等。

3.2在线报修管理系统的灵活性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各行各业中,医院更是需要信息技术来提升工作效率和改善医疗关系。后勤部门可谓是医院的后厨房,需要建立一个灵活的在线报修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医院的现代信息化管理,医院可以通过在线系统查询,了解设备的报修情况,为后续工作做好相应准备。在线系统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可以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的动态过程,系统确立使用后,在操作中可以总结经验,也能够及时发现弊端,在线报修管理系统功能处于不断扩展和创新的状态下,有效促进系统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3.3在线报修管理系统的信息全覆盖

医院后勤设施在线报修管理系统在登记时,相关部门或者人员通过相应的工作岗位使用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中,根据报修的分类进行项目中输入相关信息,提交报修后数据库将第一时间进行信息的记录和传递。报修指令发出后,维修人员通过接收的信息进行相关维修工作,维修结束后,同样通过账号和密码找到属于自己的信息处理页面,输入维修情况和结果,包括维修的状态(维修中或已修复),信息后,系统第一时间将维修信息传递给报修人员,方便报修人员及时了解维修的情况。从报修信息的到维修结果的反馈,均可以在系统内进行在线操作,为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设备报修完成后,报修人还可以对维修的进度和质量作出相应评价,以便提升维修工作的质量,同时,在两者相互的沟通中还能够对系统提出实质性的改进建议和综合评价。

4医院后勤设施在线报修管理系统的模块分类

4.1基础性设置

管理系统的基础性设置包含医院各部门科室的分类,这项分类主要是为了方便维修人员区分医院科室信息。维修人员根据系统提供的信息可以有进行定向维修服务工作,确保维修工作的时效。

4.2系统配备登录者账号管理

系统内每一个登录者,都详细记录登录者的详细信息,例如,科室、职务等。方便维修人员能够联系报修人员进行相应沟通和联系。另外,在系统内还设置了权限管理,一些高精尖设备的维修信息,只有相应级别的医院工作者才能够有权查阅,提高了在线维修系统的安全性。

4.3系统管理

由于在线报修管理系统是医院后勤的重要枢纽,每天登陆系统的人员较多,包括保修人员、维修人员、医院管理人员等等,系统对登陆用户在进行分类设置和权限设置后,还需要对系统进行日常的跟踪维护,对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进行更新检测,并且定期对登录人员进行系统身份验证,确保登陆人员是医院工作者。

5结语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医院后勤设施确立了在线报修管理系统,真正实现了报修管理全方位、多角度的传递和查阅。在线系统还实现了信息的及时查询、日常积累和及时调阅,大幅度简化了报修与维修之间的操作流程,还缩短了维修的时效,把维修的进度及时反馈给报修人员,为医院的正常运营提供坚实有力的后勤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韬,杨涵淋,陈泽宇,李敏.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现状及应用趋势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5):188-189.

[2]李韬,陈泽宇,李敏,杨涵淋.浅析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后勤运维节能中的作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0(18):39-40.

[3]王道雄.浅析数字化医院的现状及发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01):1-2.

[4]邹佩琳,王道雄,吕家高,涂宣成,王勇,陈安民.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院后勤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6,11(07):91-93+110.

[5]邹佩琳,王道雄,涂宣成,肖万超,王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全流程报修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8,25(01):6-8.

后勤系统范文篇6

一、高校后勤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概念

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的新技术,涵盖档案信息数字化、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数字档案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传输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被广泛应用。作为高校后勤系统,与学校档案部门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相衔接,做好本部门的传统档案资料和电子档案的收集、立卷、归档等工作,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构建高校后勤系统档案信息化模式的必要性

(一)保证档案的完整性

在高校后勤系统的档案管理中,以传统纸质档案居多,存在着易破损、老化和变质的特性,需要利用特殊的档案保护技术进行保管,防止档案破损、褪色、霉变和散失。在做好人工防护的同时,可以利用先进的扫描和复印等技术手段,完成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并以电子格式对纸质档案进行保存和备份,从而实现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共同归档、传统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的目标,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二)提升档案的归档率

传统档案归档根据不同文件类型有不同时间要求。涉及到后勤系统的文件归档时间为:一般党群类、行政类、财务类和人事类的文件归档期为一学年,基建类的归档期为基建项目完成后三个月。由于后勤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繁杂琐碎,文件收集存在不及时或遗漏问题。实行电子文件归档,就可以实现随时归档或按周期归档,并可随时通过学校的档案管理系统直接将文件传输到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及时完成电子档案归档工作,避免出现文件漏归,便于快速查找和利用,从而提升档案的归档率。

(三)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从档案的管理方式上看,传统档案的分类、编目和查阅与电子档案有着显著的差别。传统档案从分类、编目到查阅都需要手工操作,而电子档案可以实现文件一级的管理,也就是说,后勤档案管理员在完成电子档案收集工作的同时,对每一份归档电子文件进行文件号、分类号的编制,完成主题词标引、著录,编制的文件号和分类号都具有唯一性,可快速找出生成文件的部门和相关上下级行文及附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传统纸质档案具有易损性,多次查找、翻阅必定会造成档案的破损甚至丢失,而电子档案在编制了必要的检索工具后,提供开放的档案目录、全宗指南、档案馆指南等,为查阅人提供便利条件,在局域网通过登录档案管理系统,实现远程档案查阅,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

(五)高校进入法制治校的时代要求

在1996年、2016年和2020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分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进行了修正,“电子档案与传统载体档案具有同等效力,可以以电子形式作为凭证使用”明确出现在《档案法》中,为高校“依法治校”提供了依据,其中后勤系统的管理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广泛,有关对外合同、劳动用工、安全生产、餐饮安全、招投标、校园环境、水电安全等方面,都相应的用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因此,可做凭证使用的电子档案尤为重要,高校后勤系统构建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也是势在必行。

三、目前高校后勤系统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高校后勤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一般都附属于办公室的事务性工作之中,没有独立的专门机构,存在着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低,部分领导和管理人员的档案归档意识弱,从而造成归档率低的现状。档案管理以传统纸质档案为主,电子文件整理归档的办公系统不能有效使用,造成档案利用率低的现状。后勤系统设置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般在办公室身兼数职,档案管理工作只是其工作中的一部分,有的后勤部门由临时工来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受专业、学历、年龄、工作繁杂和思想意识等因素影响,存在着档案管理专业性差、档案信息化意识弱、计算机管理水平低的现象,造成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的现状。

四、构建高校后勤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策略

(一)规范电子文件的收集手段和方法

后勤系统档案信息化模式的首要途径就是对后勤系统各部门生成的大量电子文件进行虚拟的全宗收集。首先对这些电子文件按照归档门类进行分类,然后确定电子文件的属性,完成相关辅助和认证工作,最后与相关的纸质文件合并归档。归档要求如下:1.伴随着办公自动化(例如OA办公系统等)的普及利用,高校后勤系统在行政管理和业务活动中形成了大量需要归档的凭证类文件。档案管理人员应按照学校档案管理条例,对这类文件进行是否归档的准确认定,既不漏归,也不将不需要归档的文件掺杂进去,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2.电子文件中,文书类档案应以年度分类法及时归档,同时,遵循归档电子文件不能在同一个存储器上保存的原则,将电子文件从计算机存储器上拷贝到脱机存储器上(如超大存储量的移动硬盘),也可以刻录到光盘上,既便于档案的反复查阅,又便于今后的档案利用。3.对于网络环境下生成的业务电子文件,应当采取备份的方法在网上进行(如存储到云盘等)。需要注意的是,电子文件的原件与备份文件应分别存放在不同的服务器或存储介质上。4.根据电子文件归档的数量,对同一版本的电子文件保存两套,分别交由后勤系统的相关部门和学校档案部门保管。5.对生成电子文件的计算机运行环境、操作平台和文件格式进行统一标准,例如:WORD文档的文件选用“TXT”格式或“DOC”格式,数据文件选用“DBF”文件格式,图像文件选用“JPG”格式等,这样,统一标准产生的电子归档文件与学校的档案管理系统相匹配,实现电子档案的接收、保管和利用的统一。

(二)对传统纸质档案进行电子化处理

由于后勤系统的工作特性,涉及到图纸、图片、台账类的文件较多,需经过系统化、规范化的电子扫描、数据处理等工作,对纸质文件以电子化形式进行存储,并挂接到学校的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网上立卷归档和档案信息查询等。

(三)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高校后勤系统档案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才。针对档案管理专业性差、档案信息化意识弱、计算机管理水平低的现状,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管理专题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1.发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导向作用,营造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环境,引导部门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完成认识与思想上的转变,打破传统档案管理理念,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的新管理模式构建的进程,实现后勤系统档案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从而全面推进和实现后勤系统档案信息化。2.加强与学校档案部门的联系,邀请档案管理专业人员对后勤相关人员进行档案专业业务培训,规范后勤系统的档案归档工作,准确理解和掌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实质。3.档案信息化需要掌握信息技术、数据分析和文本操作的基本能力,有针对性地对相关管理人员开展网络技术、Office办公技能、Word文档和Excel文档操作、高清复印机的使用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与运用,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四)完善硬件设施,提升工作质量

高校的后勤部门担负着为高校教学、科研正常运行和营造师生良好学习生活秩序提供后勤服务保障的职责,其工作内容和服务范围繁杂且精细,对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要求很高。在计算机与网络应用快速发展的今天,后勤部门产生的档案数量逐步增加,依靠过去的人工手段进行档案管理显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因此,采取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势在必行。这就需要高校和后勤部门从上到下、从思想观念上对新技术给予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保持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引进并使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超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使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可实现对档案资料进行复制、扫描、取样、立档、归档和查阅等功能,大大提高储存空间的容量和使用速度,从而实现档案信息化,提高高校后勤系统的工作效率。总之,高校后勤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高校发展壮大的需求,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也是时展对档案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高校后勤系统的档案工作作为高校的基础部门,应与学校的发展同频共振,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积极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把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洁嫣.新形势下做好高校院系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档案工作,2020.(01):135-136.

[2]徐琴.高校后勤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探析[J].智谋方略,2019.(09):71-72.

[3]王雅楠.高校档案人员队伍建设探讨[J].科技视界,2017:100-201.

[4]复旦大学档案馆[EBLOL].[2021-04-08].

后勤系统范文篇7

关键词:节能改造;供热系统;后勤管理;医院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加剧了医疗市场的竞争,为医院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医院增长业务量的同时,成本也在逐渐上升,而医院作为用能的重点单位,日常管理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为了确保医院供暖质量,实现经济长期运行是后勤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因此,合理利用并节约能源,降低医院能源消耗是医院后勤管理部门在目前能耗情势下面临的首要问题。

1分析医院后勤管理中供热系统的能源消耗

目前医院的主要能源消耗是汽柴油、天然气、电力。通过对某医院近三年的能源消耗比分析来看,2012年能源消耗中天然气占68.4%,电力占31%,汽柴油占0.6%;2013年医院能源消耗中天然气占65.2%,电力占34%,汽柴油占0.8%;2014年能源消耗中天然气占64.4%,电力占35%,汽柴油占0.6%。从中可以看出,医院能源消耗中天然气所占比例最高,而天然气主要应用在医院的供热系统,为医院的冬季采暖、蒸汽消毒、生活热水等提供所需热能。医院在生活热水用量方面所需的热能较少,主要是在食堂炊事、洗衣房消毒干燥、供应室消毒等方面使用蒸汽,在冬季供暖的时候,需要提前对医院工作区进行15-25分钟的供暖,次年停止供暖时需要延后15-25分钟,这种供热方式直接造成天然气的使用量迅速增长,从而使医院能源消耗严重[1]。

2医院后勤管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工作

2.1医院供热系统节能改造的重要性

锅炉房不仅是产能中心,它还是能源消耗最多的场所,在冬季供暖中天然气的消耗量最多,如图1所示是锅炉房蒸汽的运行系统。图1锅炉房蒸汽运行系统由此可以看出对医院的锅炉房供热系统进行针对行的节能改造工作,使天然气的使用量大大降低,将对医院的整体节能降耗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医院供热系统节能改造之前存在许多问题,如司炉工人拥有较大的工作量,需要手工调节温度;在实际需求变化时无法对热源进行及时调整,使能源造成了损失;缺少供热系统的自动监控装置,对供热设备无法实时监控等。针对医院供热系统存在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节能改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另外天然气能量消耗的减少还可以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如某医院近三年的天然气消耗量数据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天然气的消耗量逐年减少,不仅改善了医院的能源消耗恶劣趋势,还为医院的能源使用节约了经济成本。

2.2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工作中气候补偿调控系统的应用

医院在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工作中应用气候补偿调控系统主要是用来对锅炉房的整个供热系统进行控制,根据外部环境中温度的改变,有效的、自动的调整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从而控制室外温度和出水温度,保证散热器的放热量、锅炉房的供热量适应建筑物的需热量,避免室内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若室外出现温度下降的情况,应提高二次供水温度保证室内的温度不变,使用气候补偿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增加热水供应量的需求,从而使二次供水温度得到提高。若室外出现温度上升的情况,可以适当降低二次供水的温度,使用气候补偿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减少热水供应量的需求,达到二次供水温度的有效降低,从而实现供热系统的节能目标[3]。

2.3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工作中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应用

医院对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应用主要是采用分散控制、现场总线型集中管理的模式,通过中央计算机对整个供热系统的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集中监控。自动化控制系统利用总线实时监控每台锅炉的运行情况,并具有故障报警装置,通过自动记录的实时数据对每台锅炉的状态、运行时间、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有效的控制锅炉的运行台数、开启顺序等。打破传统供热系统管理中的人工操作局限,实现供热系统的自动化操作。在医院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工作中使用自动化监控系统有利于管理人员全面了解供热系统的运行状况,提前做出供热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实现实时调节供给热源的目标[4]。

3医院后勤管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的建议

3.1对供热系统中的耗能设备和系统进行优化

首先采用先进技术,对整体耗能设备和系统进行优化,定期开展分析、统计、计量医院能源的工作,为医院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提供及时的数据保障。同时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改变传统节能管理工作手段和模式,以环保为目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设备,将供热系统中高污染、高耗能的设备仪器及时淘汰,不断改造优化医院的耗能系统,推动节能改造工作发展[5]。其次,建立健全医院能源消耗的台账,为提高医院节能改造工作的可塑性。医院在能源消耗管理工作中应当建立健全能耗统计台账,做到能源消耗方面的统计报表能够全面、准确、及时的填报,并按时将统计资料上报给相应的管理部门,同时在填报的过程中明确要求上报方式和报表的填写事宜,及时建立统计台账、能源统计原始记录,为能源数据的准确。完整提供保障,为节能改造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医院后勤管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工作的开展。最后,对能源消耗的统计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有效的利用能源消耗数据。在医院能源消耗管理工作中开展针对能源消耗动态的统计分析工作,统计和分析医院各部门及整体的每月、每季度、每年的能源消耗情况,并对医院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在节能改造工作中以预防为主,有效的利用医院能源消耗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能源消耗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出现的问题,避免医院能源使用中产生的浪费,促进医院后勤管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的有效开展,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进程[6]。

3.2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

医院的节能改造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医院节能管理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微信、报刊、宣传栏、门户网站等宣传媒介,举办节能学习、教育和宣传等活动,营造医院内部良好的节能改造氛围,提高医院节能文化建设水平。其次,加强对医院节能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对节能的认识,医院能源管理部门应定期开展关于能源方面的培训,如能源只会死讲座、节能专题讲座、能源法律法规讲座等,培养能源管理人员的专业节能和知识水平,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将节能管理工作做到精细化,能够规范操作供热系统设备,实现最大化能源效率,促进医院后勤管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的开展[7]。

3.3健全医院能源管理机制,加强考核

首先应建立医院能源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根据国家有关能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并结合医院实际发展情况,建立科学的医院能源管理机制,对医院的能源进行科学化管理,同时建立操纵性、考核性、执行力较强的节约奖励制度,以及对浪费能源行为的处罚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一旦出现问题做到有人负责。其次加大节能管理的监督和考核,医院可成立专门的机构监督检查节能管理工作,对节能管理部门出现的能源浪费、能源消耗超过定额、能耗指标不达标、工作开展不力、岗位责任不清、制度未落实、管理岗位不健全等情况,进行责令整改,并实行严格的考核,给予批评。最后接受各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合理化建议,根据各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并鼓励工作人员提出对节能管理工作的合理化建议,并研究探讨采纳优秀的节能建议,另外对节能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和部门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推动医院后勤管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的有效开展[8]。

4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医院后勤管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的深入研究,从中可以发现对供热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工作,有利于减少医院的能源消耗,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从而推动医院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优势。

作者:刘峰 单位:海军总医院

参考文献

[1]魏建军,朱永松,张建忠,王伟,陈梅.绿色医院高效后勤评价指标的探讨[J].中国卫生资源,2012,02:116-118.

[2]朱永松,魏建军,甘宁,张建忠,陈梅,王伟.合同能源管理在绿色医院节能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资源,2012,03:208-210.

[3]米跃生,马军.创新后勤管理模式建设节约型医院[J].现代医药卫生,2012,15:2393-2395.

[4]肖伟清.改进大型三甲医院后勤管理的几点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92-193.

[5]曹原.节能引领医院新风尚[J].中国医院院长,2015,14:60-66.

[6]曹原.双管齐下助医院节能[J].中国医院院长,2015,14:67-69.

后勤系统范文篇8

[关键词]后勤管理;信息化;信息系统

1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后勤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无线终端、数字通讯等技术和产品,构建数字化平台,保证后勤管理信息采集的高效性、汇总的全面性及资源的共享性[1]。在满足后勤工作具体需求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各行业在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均投入了较多精力,在尽快实现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和系统化的征途上不断探索。实现后勤管理信息化的整个进程中,信息系统的搭建首当其冲。首先,后勤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例如高校中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可以辅助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完成食堂的管理工作、校园的绿化和医疗工作以及教学设备的维护工作[2];医院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则涉及医疗设备、物资流通、医患服务、财务管理等方面及环节[3]。其次,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能够有效地为各部门间的信息互通提供便捷通道。各部门工作人员在处理具体事务时,无需等待相关数据文件的人工传送,进入统一的信息系统进行相关资料查阅,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最后,信息系统的搭建将改良现有工作模式。信息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高效整合,查询数据时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指令操作,既可以缓解后勤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可以提高管理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度。信息系统的搭建在后勤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若轻、必不可少的地位,其运转及管理直接关系到行业整体发展。

2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

2.1建设标准的缺失。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搭建源于行业发展以及信息化的普及。从现状来看,各行业在建设过程中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目前信息系统的建设存在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一步到位,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投资大、风险大,且配套所需的模式更换、人员疏理及专业知识培养难以同步,所以这种模式的选择率较低。第二种模式是先分后总分步走。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都会选择第二种模式,这一模式是目前信息系统建设的主流选择,它能够避免前一模式中的各项弊端,但是也存在准缺失的不足。建设标准的缺失使得各个子系统的建设开发立足于自身需求,容易发展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各个子系统虽能够满足当下管理需求、维持自给自足,终归不是长久之法,当后期发展遭遇天花板、面临整改融合时,又各成体系,难以兼容。此时,信息系统的建设基本面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状态,而且是对各种投入资源的极大浪费。建设标准的缺失,一方面使得各个子系统之间互联互通互用的性能极差,直接导致信息共享不及时,信息系统统筹规划的功效难以发挥到位;另一方面,当各个独立的子系统发展到综合集成过程时,必然出现无法兼容的现象,无形中增加了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工作量,无法达到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高效率运作。2.2对信息化认识不足。后勤信息化的普及必然使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发生改变。在日常后勤管理工作中,部分后勤管理人员习惯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来开展工作,对信息化的新模式接受度不高。在这里还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信息系统的搭建会取缔人力,对信息系统建设乃至信息化发展存在抵触心理;二是部分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简单地把信息化办公与计算机办公划等号,使得在实现后勤信息化过程中搭建的信息系统形同虚设,无法发挥最大使用效果。2.3维护管理手段落后。后勤管理信息系统搭建完成之后,硬件和软件的维护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保障信息系统的顺利运行。有些企事业单位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性人才,后勤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略显不足。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面临失灵[4]或暂停运行等状况时,需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来解决问题。实现信息共享是建设信息系统的优势,大量信息数据需要储存和保护,无纸化储存可以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但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网络病毒会对信息系统及其数据产生极大的威胁。可见,信息系统的后期维护与管理直接影响着信息系统功效的发挥。

3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建议

通过分析后勤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现状可以发现,阻碍其完善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自身建设规划不足带来的综合集成难题;二是人员队伍建设不充分,一方面是现有管理人员对后勤信息化的认识不足和对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不彻底,另一方面是信息化专业技术型人才队伍的缺乏。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以下两点建议。3.1建立统一准则,避免集成混乱。信息系统的平台是计算机,外在表现则是各种应用软件。从构成来看,一般可以分为辅助决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数据库等,各部分相辅相成,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5]。各单位在建设过程中立足自身求发展,开发符合各自特色的信息系统。如果没有统一准则的限定,在信息系统建设先“分”后“总”的模式中,“分”阶段的开发结果往往是五花八门的,“总”阶段的综合集成过程则会停滞不前。统一准则的建立使得信息系统在“分”阶段单独开发建设时有法可依,在一个大框架内建立起满足自身应用需求的独立系统。各个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化、标准化,使“总”阶段综合集成过程简便、快捷。3.2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首先,后勤管理工作人员要建立关于后勤信息化的全新观念,树立正确的认知;其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应以专业培训为主。要学习后勤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包括信息系统的维护检修和故障处理。增强信息系统管理团队的素质,可以有效提高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保证后勤管理工作顺序进行。随着后勤信息化大规模发展,组建体系化人才队伍迫在眉睫。一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障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进一步实现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二是要承担起信息系统中数据库的信息存储和保护工作;三是要建立后勤信息系统中的应急恢复机制,加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好相关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发生事故时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备份并完成恢复,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4结语

在后勤信息系统的建设进程中,首先要建立统一的准则,使资源共享的范围更广、协同合作的力度更强、管理决策的能力更准,同时避免综合集成过程中混乱情况的发生;其次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为后勤信息系统的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郑建锋.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2):50-51.

[2]王满山.浅议高校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9(14):73,94.

[3]万云.信息技术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J].广州医药,2015(5):103-104.

[4]蓝远平.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13):41,43.

后勤系统范文篇9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移动应用

1引言

在高校后勤管理方式中,传统的基于PC端的后勤管理系统将后勤服务搬到了网络上,通过工作流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办事流程的规范化;以数据集中存储管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数据冗余;借助计算机的演算能力,能够快速获取如设备损坏率等统计分析结果,从而有效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拉近了师生与后勤管理人员的距离。然而仍存在时效性低、信息交互不及时、访问方式受限等问题。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移动智能终端因其实用性、多样性和低成本等特点,已基本实现了全范围覆盖[1]。因此,借助移动互联网强大、便捷的信息交互特点,建立一个应用于高校后勤管理的移动应用系统显得非常重要且切实可行。本文结合校园后勤经营服务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设计高校后勤管理移动应用系统,将传统的桌面终端后勤服务提升为“掌上后勤”服务,通过移动终端实现校园设施故障报修、通知公告信息推送,能够有效解决传统PC端后勤管理系统的时空受限问题,进一步拉近师生与后勤部门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后勤服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2系统架构

本文设计的高校后勤管理移动应用系统采用B/S架构,系统的服务器端采用Java语言来实现,数据库选用MySQL,用户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和PC访问系统,通过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方式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总体架构图如图1所示。系统的低耦合性能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2],本文将系统划分为接口层、数据转换层、数据存储层、应用层和表现层五个层次。接口层实现与高校其他应用系统的数据共享,如从学籍管理系统或职工管理系统中获取师生用户数据,提供后勤服务人员的评价数据接口供职工管理系统调用等;数据转换层负责对接口数据进行清理、更新与转换,实现数据共享;数据存储层负责保存系统的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包含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两类;应用层提供如故障报修、通知公告等系统所包含的功能;展示层为用户提供数据查询和操作的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和PC电脑等设备访问系统。

3系统设计

3.1系统功能设计。基于高校后勤服务原则与要求,结合后勤服务的应用场景,本文所设计的高校后勤管理移动应用系统包含一套基于B/S架构的服务器端管理系统与能够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访问的移动应用端APP系统,系统功能分为系统管理、业务管理和统计分析三个类别,细分为系统管理、故障报修、通知公告、失物寻物、办事指南和统计分析六个模块。系统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系统管理包含用户管理、角色管理和权限管理三个子模块,系统用户包括高校学生、教师和后勤服务群体,用户管理模块与学籍管理系统和职工管理系统实现对接,学生的信息直接从学籍管理系统中获取,教师与后勤人员的信息直接从职工管理系统中获取,从而有效促进信息共享,避免数据孤岛的形成,系统管理模块为系统中的其他功能提供支撑。故障报修功能包括故障报修单管理、维修工单管理、服务评价管理三个子模块,实现故障报修全流程管理,师生可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快速便捷地上报校园设施故障。通知公告管理实现后勤相关通知信息的,通过消息推送,使高校师生及时掌握校园后勤服务动态。失物寻物包括失物招领和寻物启事两个子模块,构建失物寻物信息平台,提高用户寻回失物的可能性。办事指南管理对后勤办事步骤和详情进行说明,使师生了解后勤服务流程和后勤服务事项,提升后勤服务效率与水平。统计分析包括服务人员评价统计和设施故障率统计两个子模块,为决策人员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3.2系统用例。依据对系统功能架构的分析,高校后勤管理移动应用系统中的用户有教师、学生、后勤人员三类,根据不同的系统功能,参与人员的角色各不相同,可依据不同的角色来划分系统模型。高校后勤管理移动应用系统的角色分为报修员、维修员、审核员、公告录入员、失主、拾主、决策人员和系统管理员,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用户可以具有多个角色,如学生可以是报修人员,也可以是失主或者拾主,审核员可以审核通知公告,也可以审核失主的信息等。系统用例图如图3所示。以故障报修功能为例,参与的角色为报修员、审核员和维修员,报修员可以为高校师生群体,审核员为后勤管理人员,维修员为后勤服务人员。当师生在校园内发现某设施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维修时,借助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登录后勤管理系统移动APP,进入故障报修模块,填写如设施类型、问题描述等故障基本信息,支持拍照上传图片,提交故障信息后,由后勤审核人员对所提交的信息进行审核确认,根据故障描述内容以确定是否受理,对于不受理的维修申请,必须填写不予受理的理由,对于受理的维修申请,应根据描述指派适合的维修人员,维修人员接收到维修单信息后,即可前往故障所在地进行处置,待维修完成后,反馈维修结果,最后由报修人员对该次故障维修工单处置结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后勤人员考核标准中。3.3数据库设计。本文所设计的后勤管理移动应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如用户信息、功能菜单等基础数据提供支撑,同时,会产生如故障报修单、失物招领信息等大量业务数据,因此,需要使用数据库进行集中管理。数据库设计应结合应用场景,从现实场景抽象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秉承原子性、原始性和稳定性等要求,确保数据库设计的高度结构化[3]。图4为故障报修实体关系图。在本文设计的高校后勤管理移动应用系统中,由于一个故障问题可能需要多个后勤维修人员多次参与,因此,一个故障报修单可以创建多个维修工单,而一个维修工单只能对应一个故障报修单,故障报修单与维修工单之间的关系为一对多。一条服务评价对应一个维修工单,一个维修工单对应一个服务评价,服务评价与维修工单之间的关系为一对一。

4结语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高校后勤管理移动应用系统的设计。通过系统架构层次划分,降低系统耦合度,接口层的设计能够推动高校内信息共享,提升资源利用率;结合高校后勤服务场景,设计了系统应具有的功能模块;通过角色与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描述了系统用例设计,并借助实体关系模型描述了部分数据库的设计。本文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了一个具有移动性和高效性的高校后勤移动应用解决方案,在传统的基于PC端的后勤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丰富了服务手段,进一步降低了后勤沟通成本,提高了高校后勤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礼云.高校校园“微信平台”的舆情监控与引导[J].赢未来,2017(12):0011.

[2]聂常红,张屹,李宝智.基于Struts2的MVC模式在高校科研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95-97.

后勤系统范文篇10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之下,信息技术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计算机软件与信息资源逐渐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大大提升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从我国医院后勤管理现状来看,管理模式还相对落后,且因受到传统粗放管理模式的影响,常存在报修率低下、资产流失严重、材料损耗不清、考核机制不明的现象,使得医院的后勤管理成本增大,管理效率低下,阻碍了医院的良性发展,并为医院增加财务上的负担。基于此,医院就需要将信息系统积极运用于后勤管理中来,以减轻管理难度、提升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节约成本,来提升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2医院后勤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医院的后勤管理工作,包括了医院的所有物资及业务经营等方面的内容,其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运营效率。从工作性质上看,医院后勤管理工作,一般可分为财务管理、业务经营管理[1]。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之下,科学技术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更加关注身体的健康与生活质量,而这也就对医院的后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从我国医院后勤管理现状看,管理模式还相对滞后,使得医院的正常业务开展受到严重的阻碍。(1)后勤管理模式滞后。管理模式为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依据,是医院相关业务得以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而由于医院后勤部门不能针对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管理模式的制定,并做出相应的措施调整,对于日常业务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未进行合理、精准、及时的保存,进而大大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难度,也使后勤管理模式不符合医院的发展要求,极不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2]。(2)后勤监管力度不足。医院后勤工作能否得到有效监管,直接决定着该工作的规范性、有效性。由于医院的后勤管理工作相对繁杂,且事务杂小,因此,若是没有对该工作进行规范化的监管,就极容易导致医院的后勤管理出现严重的问题,并对医院的长足发展起到较大的制约作用。而从医院的后勤工作监管力度上看,显然还存在较大的缺陷,例如:因监管不足而致使指导医院信息资料的相关记录混乱、财务管理效率低下,材料损耗不明、资金流失严重,甚至存在徇私舞弊现象,严重降低了医院的经济运营效率。(3)信息化程度较低。由于很多医院没有深刻的认识到信息系统对于医院后勤管理的重要性,数字化程度较低,依然沿用以往的管理模式,使得后勤管理的工作成效不能得到检验,也无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有效收集与分析,材料损耗无法得到遏制,阻碍了医院的良性发展[3]。

3医院后勤管理运用信息系统的分析

医院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需从医院后勤管理全局模型着手,对现有的管理业务流程进行详尽分析,再结合各层级的组织目标及用户需求,建立系统逻辑模型.(1)需求分析。医院后勤管理的业务需求,主要是通过业务场景与规约,来对真实业务需求进行描述,再由系统开发人员向一般业务人员获取相关信息,来确定业务;另外,用户需求分析主要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确定系统的设计目标,并由医院后勤管理人员,即用户,对医院的后勤管理系统进行基础信息的记录、收集,包括物资设备的管理信息,供应商管理信息分析,在此过程中要求分析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安全性、便捷性;而功能需求中,系统需要具有完成用户指定任务的功能,包括后勤资料、财务资料的查询与记录功能。(2)功能模块分析。医院的后勤管理系统,通常可划分为五个模块。其中,资产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了后勤设备管理、库房信息管理、房屋信息管理等内容,该模块能够向使用者提供最基本的信息登记、供应商信息查询、设备使用状态分析、物资管理现状等功能;而后勤材料管理,主要包括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办公用品管理、生活百货用品管理、五金材料管理、印刷材料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车辆信息管理需用对医院的常驻车辆、车辆费用、使用记录、保险等方面进行管理;节能信息管理则是根据相关的定量信息管理系统,来对医院日常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用量标准检测,并提供相应的节能方案,对医院相关能源的使用状况进行记录与调整;系统管理一般是对医院后勤管理信息系统使用者进行权限的设置、基础数据的管理、系统日志的管理等[4]。(3)功能数据流。结合功能模块分析,功能数据流能够准确地描述信息流及数据在移动过程所交换的数据。医院后勤信息管理系统相关的功能数据流,一般可包括:①后勤材料管理,该系统上,通过管理员对百货材料、办公材料、五金材料、印刷品信息的设置,以便工作人员在利用该类材料时,能够通过信息系统来查询到各项物品的实际信息,方便物资管理,也极大地控制了材料的损耗;②节能信息管理,同样也需要管理人员对系统进行定量设置,而定量设置便是医院日常能源节约使用的标准,当然,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节能方案的调整,以调整节能管理系统设置,而医院的工作人员则可以结合节能方案来填写节能信息,并使用相应的资源材料;③车辆信息中,首先需要管理人员在系统内登记医院常驻车辆的信息、保险、花费等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能够通过信息系统来查询到车辆的进出情况、使用情况。(4)系统安全性分析。将信息系统运用于医院后勤管理,也需要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有效分析。医院的后勤管理系统,相对封闭,只可对医院的内部人员开发。因此,在使用者权限上,有着严格地控制。通过不同权限的设置,来规范管理操作,确保医院后勤管理的安全性。在后勤信息管理系统中,还设置有错误操作提示,该功能能够有效减少用户错误操作率,即提升了工作效率,又确保了系统的安全。同时,在相关数据保存中,信息系统会自动过滤一些信息,以确保安全性,且一般使用ASP.NET编程语言,并运用SQLServer来对用户服务器方位进行控制,采取相应的加密措施,设置局域网IP权限,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5)网络拓扑。医院后勤信息管理系统的客户端,通常由微机构成,并通过局域网服务器来将全部微机连接为一个局域网,以对后勤信息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管理。通常来说,局域网跟广域网之间,需由网关隔离,并通过IP地址访问权限限制,来强化后勤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具体如图2所示。

4信息系统下医院后勤管理发展

在信息技术下,医院首先要完善后勤管理制度,并结合信息系统的使用现状,设置针对性的系统管理制度,以实现统一数据管理、记录、分析,通过完善后勤管理制度,来有效降低后勤信息管理难度,解决信息量庞大、信息收集困难、信息分析不到位的难题,避免工作效率低下、材料耗损严重、徇私舞弊现象的出现。在医院信息系统的构建中,要涉及多个子系统的建设,包括行政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库存物资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协作办公系统等。同时,医院还要对后勤部门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对于涉及后勤财务、资金损耗、材料损耗等方面更是要进行着重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对医院的物资使用情况进行完整性地记录与分析,来减小财务成本,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率。

5结束语

医院后勤管理具有一定的技术性、管理性、系统性、科学性,其管理效率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运营效率。当前,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之下,信息系统开始逐渐的完善,使用范围也得到了不断扩大。在这种环境下,医院要想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还要提升后勤管理效率,并将信息系统有效运用到后勤信息管理中来,解决后勤信息管理中实际遇到的难题,优化资源配置,节约成本,推动医院的良性发展。

作者:刘艳 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后勤管理部

参考文献:

[1]张燕.基于信息系统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6,09(12):47.

[2]林琳,丁晶宏.医院评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09):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