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建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5:45:21

红砖建筑

红砖建筑范文篇1

2红砖简介

红砖是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等为原料,经粉碎,混合捏练后以人工或机械压制成型,经干燥后在900摄氏左右的温度下以氧化焰烧制而成的烧结型建筑砖块。烧结普通砖的外形为直角六面体,其公称尺寸为:长240mm、宽115mm、高53mm。我国传统的青砖制作工艺是在烧成高温阶段后期将全窑封闭从而使窑内供氧不足,砖坯内的铁离子被从呈红色的三价铁还原成青色的低价铁而成青砖。据有关专家的研究,青砖在抗氧化,水化,大气侵蚀等方面性能明显优于红砖,中国古代的“秦砖汉瓦”,能历经上千年仍保存完好可见青砖性能优良。但是因为青砖的烧成工艺复杂,能耗高,产量小,成本高,难以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生产,所以轮窑及挤砖机械等大规模工业化制砖设备问世后,红砖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青砖除个别仿古建筑仍使用外,已基本退出历史的舞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不断有新的各种免烧砖问世,但是专家们认为,迄今为止红砖依然是性能最优良,舒适感最好的建筑墙材。在农村和中小城市,由于其经济性,方便性以及诸如透气性等建筑性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红砖的地位,其他产品仍难以取代。

3粉化原理

红砖成分主要为硅酸盐,铁的氧化物和有机酸盐和无机酸盐,其中有机酸盐是红砖原料中的有机物经过不完全燃烧和其他物质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有两个原因导致红砖的粉化失效,共同的条件是红砖中要有水分:红砖中有很多弱酸盐,可以析出,而有机酸盐呈弱酸性,容易与发生反应,导致红砖本身结构成分发生变化,砖体体积发生变化,从而崩碎粉化,这属于化学腐蚀;溶解在水分中的部分可以结晶的盐类,如,等,在水分充足的时候,完全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当水分从红砖体表蒸发,这些盐类先生成结晶水合物,如,,,,结晶的过程中,体积会膨胀,将红砖破坏,这属于物理腐蚀,其效果比化学腐蚀更为严重。这就是红砖容易被碱性物质腐蚀的原因。讲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制造红砖用的泥土要在露天堆放很久了。红砖原料粘土堆在露天,经由日晒、雨淋,经过长久的时间才能使用,因为粘土中含有水溶性的碱、盐类或有机物及杂物等,这些成分在红砖的制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利用红砖的寿命,因此粘土最好经由日晒、雨淋。雨水可溶解粘土中之碱、盐类,日晒可风化、分解有机物及其他杂物,经长期之作用才可以供制造红砖之用。但是由于红砖制造周期短,生产粗放,量大占地多,故堆放过程只有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相对于一些极品陶瓷的原料需要堆放几十年的时间来说,前者只是很短的时间,所以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作用,并不能解决红砖的弱酸怕碱特点,换一种说法就是,原料堆放过的红砖,只是比原料没有堆放过的红砖,质量好些而已。

4粉化带现象

这时候有人就说了,红砖容易粉化失效的原因都弄明白了,大不了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就是了,给所有的红砖加上防护措施。这样认为的话,难免有些鲁莽,要想延长红砖的使用寿命,不仅要明白红砖本身的性能和缺陷,还要熟悉红砖的具体使用情况,否则,会造成浪费,因为并非给所有的红砖加上防护措施,才有最大的经济价值。

我们不妨在农村做一个观察,不难发现,年久的红砖建筑,确实出现了红砖粉化现象,以碱性土壤为地基的红砖建筑发生粉化现象相对更早更严重。而且,细心观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红砖粉化带既不位于环境最为复杂的地表,也不位于接受日光暴晒,风吹雨打最为严重的房檐附近,而是位于距离地表0.5m-1.5m的范围内(如图1)。任何一个整体的失效,取决于关键部分的最先失效。在红砖建筑其他部位,甚至木质房梁,檩条等尚且完好的情况下,粉化带的失效严重缩短了整个建筑的使用寿命,造成了建筑材料的浪费,甚至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红砖粉化带过早形成且粉化严重,极易在还未引起人们注意的时候引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所以说,粉化带的红砖,要给与特别处理,而其他部位的红砖若要同等待遇的话,显然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研究红砖粉化失效现象,对合理利用建筑材料,提升建筑质量,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1)

接下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粉化带处于一个距离地表0.5m-1.5m左右的范围内以及其具体的粉化过程。

假如一个红砖建筑是空中楼阁,因为雨水的冲刷作用,其体内的可以导致粉化的成分只会越来越少,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粉化带,红砖普遍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出现粉化带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红砖建筑建在了地面上。因为红砖的毛细作用,水分沿着红砖的气孔上升,一直达到毛管力(一种牵引水分在毛细管道内上升的力)与水分本身重力平衡的高度,即毛细上升高度。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学者研究的成果粗略计算下这个高度。

4.1计算法

H=2σcosθ/rρg

式中:r——毛管半径,m。

ρ----液体的密度,kg/m

g-----重力加速度m/s

σ----液体的表面张力牛顿/m

θ――为弯月面与毛管之间的夹角

当毛管完全湿润时,θ=0o,常温下σ=72.8×10-牛顿/m,ρ=1,g=9.8m/s

则H=15×10-/r(m)

其中,H为毛细上升高度,r为毛细管道半径,参考粘土颗粒大小为0.5mm-0.005mm,取红砖毛细管道直径0.05mm,即半径r=0.025mm,计算得H=0.6m。

4.2实验法

砂土的毛细上升高度的测定

(卡明斯基管观测法)

粒粗(毫米)

毛细上升高度(厘米)

达到最大高度的时间(昼夜)

5—2

3.5

3

2—1

6.5

4

1—0.5

13

6

0.5—0.1

25

8

0.1—0.05

105

72

0.05—0.025

266

300

这两种方法的计算成果,大体符合0.5m-2.0m的范围,当然,由于红砖实际微小结构的复杂性,红砖建筑周围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水分的蒸发等原因,现有的计算理论部足以得出一个精确的高度。

通过毛细作用到达粉化带的水分,有两个作用,一是溶解了各种可溶性的盐类,产生了各种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加快化学腐蚀,二是这些水分中本身就有各种可溶性盐类,其中不乏能发生结晶反应的盐类,这些外来的盐类和红砖砖体本身含有(相对少量)盐类,被因为水分在红砖体表的蒸发形成的微小水流运至表面,随着水分的减少,先发生结晶反应,结晶水合物膨胀,使红砖体表粉化,此时物理腐蚀完毕。水分继续蒸发,结晶水和盐类分离,即风化,当结晶水也风化完毕的时候,红砖墙体上会留下一层白色的粉末,俗称“泛碱”,单纯的“泛碱”过程对红砖没有腐蚀作用。当然,在粉化失效的过程中,水分结冰膨胀,风吹,雨淋等作用,会起到加速红砖粉化的效果。

5.实验模拟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模拟一下红砖的粉化过程:

1.取一干净的矿泉水瓶A,按照一勺碱面兑一碗水的比例,配置溶液,然后倒入矿泉水瓶,溶液深度约为2cm。取两块红砖碎块,体积约为1cm,洗净,放入矿泉水瓶中,拧上盖子,密封,然后使碎块完全浸湿。此时溶液呈清澈状(如图2)。取一干净的矿泉水瓶B,然后倒入纯净水,深度约为2cm。取两块红砖碎块,体积约为1cm,洗净,放入矿泉水瓶中,拧上盖子,密封,然后使碎块完全浸湿。此时溶液呈清澈状。

(图2)

2将矿泉水瓶A和B平放,盖子一端稍微向下倾斜,使底部的碎块完全与溶液分离,置于阳光下,从8:10维持至20:00,这样做的作用是促进结晶膨胀。将矿泉水瓶A和B正放,使碎块完全浸湿,置于冰箱中,温度为零下10摄氏度,从20:10维持至8:00,这样做的作用是通过结冰膨胀使效果更明显,迅速。观察。

3.重复第2步骤,维持20天。如图3所示,从左到右分别为第5天和第15天的情况。

(图3)

4.对比矿泉水瓶A和B,得出观察结论。如图4所示,为第20天的情况。(其中左边为矿泉水瓶A,右边为矿泉水瓶B)

(图4)

结果很明显,矿泉水瓶A中红砖碎块的粉化情况比矿泉水瓶B中红砖碎块的粉化情况严重。这说明了化学腐蚀和物理腐蚀导致红砖粉化的结论,是正确的。当然,粉化现象并不是在浸没的时候发生的,让碎块浸没在溶液中拍照,是为了让红砖粉末悬浮在溶液中,能更清楚的看到两者粉化程度的对比。

6.总结及防护措施

明白了红砖粉化现象的原理,要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关键是阻止毛细作用和结晶膨胀,可以从材料和建筑结构下手。广大的农民群众和土木工程师,在实践生产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几套比较有效的防护措施。

1.粉化带以及以下的墙体,使用抗粉化性能好的建材,如石材。石材,本身也具有孔隙,因此也会发生毛细现象,但是其抗粉化性能比红砖强很多,因此,尽管一系列的腐蚀作用也会发生,但是粉化现象比红砖墙体轻很多。这一措施没有彻底解决该问题的原因在于石材等的成本比红砖高很多,而且石材不能就地取材,尤其影响了其在平原地区的应用。

2.利用水泥,石灰等建材,做红砖墙体的墙裙,高度至少覆盖粉化带,这一措施的优点是可以避免风吹雨淋对红砖墙体的冲击,减缓风化作用,进而减缓粉化作用,缺点是不能避免粉化现象,只不过看不到罢了,日积月累,红砖粉末在夹层中积累,导致红砖墙体和墙裙之间断开粘结,墙裙脱落,这个时候观察红砖墙体,可以发现仍然会有粉化带存在,粉化带的失效依然早于墙体的其他部分。

3.地基注浆法。地基注浆是用液压,气压或者或者电化学原理,通过注浆管把浆液(如净水泥浆)均匀的注入土层中,填充,渗透和挤密土层,驱走土颗粒间的水分和气体,硬化后将土颗粒粘结成一个强度大,压缩性低,抗渗透性高和稳定性良好的整体。这种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止毛细现象的发生,还可以使地基得到加固,防止沉降。但是对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成本也较高,目前在农村没有推广开。

4.红砖建筑物开始建造的时候,在墙体与地表之间,铺一层防水材料,如塑料薄膜,油毡等,可以再一定程度上隔绝水分,但是由于防水材料不可能恰好位于地表与墙体的交界处,因此日久仍会有毛细现象,继而引发粉化现象。

由此可见,迄今为止并没有任何一种完全有效的防护措施被广泛应用,因此,对成本低,易操作,可以普遍采用并且切实有效的红砖建筑防粉化措施的探索,仍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泉.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ppt.2008.7.7

[2]赵柱刚.地基注浆加固.春报./zhaozhuagang/blog/item/d2aec244db84184b500ffe45.html,2008.10.30

[3]佚名./ebook/2007/B10014391/4.html,2009.8.6

[4]佚名.红砖./view/1312274.htm,2009.8.5

[5]佚名.随说陶土./blog/static/2568521520071029115220423/.2009.8.7

[6]佚名.毛细水的运动./jpkch/2006/swyszyx/433.html.2008.8.7

红砖建筑范文篇2

论文摘要:处于碱性环境(矿物质,无机盐类成分相对多,有机物成分相对少)中的红砖建筑,由于毛细作用,将地表的水分往上吸收,溶解在水中的盐类同时上升,沉积在离地面0.5m-1.5m的范围内,形成一个盐类富集区域,其中的红砖受到物理和化学腐蚀作用,再结合水分结冰膨胀,风化,雨淋等作用,日久会形成一个红砖粉化带,早于其他部位的失效。

1.引言

5.12四川大地震引起了我们对建筑物安全质量的关注,在8.0级地震面前,大部分的建筑物不堪一击,尤其是农村,医疗、交通等条件的落后,导致一旦出现大规模的地震,农村的死伤就会比城市惨重。在中国的农村,建筑物普遍采用红砖,其本身强度就比混凝土结构弱,导致农村的建筑更容易在地震中垮塌,但仅仅是因为红砖不如混凝土就可以导致这一切吗,其实不然,红砖本身的性能并没有发挥到极限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换一种说法就是,少量的红砖拖了整个建筑的后腿,这部分红砖早早失去了它们在整个建筑中应该起到的作用。这篇论文中,我们从物理,化学等方面阐述红砖建筑粉化带的成因,并用实验模拟红砖粉化现象,以验证其成因,最后,找出解决这一现象的办法。

2红砖简介

红砖是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等为原料,经粉碎,混合捏练后以人工或机械压制成型,经干燥后在900摄氏左右的温度下以氧化焰烧制而成的烧结型建筑砖块。烧结普通砖的外形为直角六面体,其公称尺寸为:长240mm、宽115mm、高53mm。我国传统的青砖制作工艺是在烧成高温阶段后期将全窑封闭从而使窑内供氧不足,砖坯内的铁离子被从呈红色的三价铁还原成青色的低价铁而成青砖。据有关专家的研究,青砖在抗氧化,水化,大气侵蚀等方面性能明显优于红砖,中国古代的“秦砖汉瓦”,能历经上千年仍保存完好可见青砖性能优良。但是因为青砖的烧成工艺复杂,能耗高,产量小,成本高,难以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生产,所以轮窑及挤砖机械等大规模工业化制砖设备问世后,红砖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青砖除个别仿古建筑仍使用外,已基本退出历史的舞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不断有新的各种免烧砖问世,但是专家们认为,迄今为止红砖依然是性能最优良,舒适感最好的建筑墙材。在农村和中小城市,由于其经济性,方便性以及诸如透气性等建筑性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红砖的地位,其他产品仍难以取代。

3粉化原理

红砖成分主要为硅酸盐,铁的氧化物和有机酸盐和无机酸盐,其中有机酸盐是红砖原料中的有机物经过不完全燃烧和其他物质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有两个原因导致红砖的粉化失效,共同的条件是红砖中要有水分:红砖中有很多弱酸盐,可以析出,而有机酸盐呈弱酸性,容易与发生反应,导致红砖本身结构成分发生变化,砖体体积发生变化,从而崩碎粉化,这属于化学腐蚀;溶解在水分中的部分可以结晶的盐类,如,等,在水分充足的时候,完全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当水分从红砖体表蒸发,这些盐类先生成结晶水合物,如,,,,结晶的过程中,体积会膨胀,将红砖破坏,这属于物理腐蚀,其效果比化学腐蚀更为严重。这就是红砖容易被碱性物质腐蚀的原因。讲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制造红砖用的泥土要在露天堆放很久了。红砖原料粘土堆在露天,经由日晒、雨淋,经过长久的时间才能使用,因为粘土中含有水溶性的碱、盐类或有机物及杂物等,这些成分在红砖的制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利用红砖的寿命,因此粘土最好经由日晒、雨淋。雨水可溶解粘土中之碱、盐类,日晒可风化、分解有机物及其他杂物,经长期之作用才可以供制造红砖之用。但是由于红砖制造周期短,生产粗放,量大占地多,故堆放过程只有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相对于一些极品陶瓷的原料需要堆放几十年的时间来说,前者只是很短的时间,所以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作用,并不能解决红砖的弱酸怕碱特点,换一种说法就是,原料堆放过的红砖,只是比原料没有堆放过的红砖,质量好些而已。

4粉化带现象

这时候有人就说了,红砖容易粉化失效的原因都弄明白了,大不了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就是了,给所有的红砖加上防护措施。这样认为的话,难免有些鲁莽,要想延长红砖的使用寿命,不仅要明白红砖本身的性能和缺陷,还要熟悉红砖的具体使用情况,否则,会造成浪费,因为并非给所有的红砖加上防护措施,才有最大的经济价值。

我们不妨在农村做一个观察,不难发现,年久的红砖建筑,确实出现了红砖粉化现象,以碱性土壤为地基的红砖建筑发生粉化现象相对更早更严重。而且,细心观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红砖粉化带既不位于环境最为复杂的地表,也不位于接受日光暴晒,风吹雨打最为严重的房檐附近,而是位于距离地表0.5m-1.5m的范围内(如图1)。任何一个整体的失效,取决于关键部分的最先失效。在红砖建筑其他部位,甚至木质房梁,檩条等尚且完好的情况下,粉化带的失效严重缩短了整个建筑的使用寿命,造成了建筑材料的浪费,甚至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红砖粉化带过早形成且粉化严重,极易在还未引起人们注意的时候引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所以说,粉化带的红砖,要给与特别处理,而其他部位的红砖若要同等待遇的话,显然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研究红砖粉化失效现象,对合理利用建筑材料,提升建筑质量,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解释一下,为什么粉化带处于一个距离地表0.5m-1.5m左右的范围内以及其具体的粉化过程。

假如一个红砖建筑是空中楼阁,因为雨水的冲刷作用,其体内的可以导致粉化的成分只会越来越少,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粉化带,红砖普遍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出现粉化带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红砖建筑建在了地面上。因为红砖的毛细作用,水分沿着红砖的气孔上升,一直达到毛管力(一种牵引水分在毛细管道内上升的力)与水分本身重力平衡的高度,即毛细上升高度。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学者研究的成果粗略计算下这个高度。

4.1计算法

H=2σcosθ/rρg

式中:r——毛管半径,m。

ρ----液体的密度,kg/m

g-----重力加速度m/s

σ----液体的表面张力牛顿/m

θ――为弯月面与毛管之间的夹角

当毛管完全湿润时,θ=0o,常温下σ=72.8×10-牛顿/m,ρ=1,g=9.8m/s

则H=15×10-/r(m)

其中,H为毛细上升高度,r为毛细管道半径,参考粘土颗粒大小为0.5mm-0.005mm,取红砖毛细管道直径0.05mm,即半径r=0.025mm,计算得H=0.6m。

这两种方法的计算成果,大体符合0.5m-2.0m的范围,当然,由于红砖实际微小结构的复杂性,红砖建筑周围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水分的蒸发等原因,现有的计算理论部足以得出一个精确的高度。

通过毛细作用到达粉化带的水分,有两个作用,一是溶解了各种可溶性的盐类,产生了各种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加快化学腐蚀,二是这些水分中本身就有各种可溶性盐类,其中不乏能发生结晶反应的盐类,这些外来的盐类和红砖砖体本身含有(相对少量)盐类,被因为水分在红砖体表的蒸发形成的微小水流运至表面,随着水分的减少,先发生结晶反应,结晶水合物膨胀,使红砖体表粉化,此时物理腐蚀完毕。水分继续蒸发,结晶水和盐类分离,即风化,当结晶水也风化完毕的时候,红砖墙体上会留下一层白色的粉末,俗称“泛碱”,单纯的“泛碱”过程对红砖没有腐蚀作用。当然,在粉化失效的过程中,水分结冰膨胀,风吹,雨淋等作用,会起到加速红砖粉化的效果。5.实验模拟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模拟一下红砖的粉化过程:

1.取一干净的矿泉水瓶A,按照一勺碱面兑一碗水的比例,配置溶液,然后倒入矿泉水瓶,溶液深度约为2cm。取两块红砖碎块,体积约为1cm,洗净,放入矿泉水瓶中,拧上盖子,密封,然后使碎块完全浸湿。此时溶液呈清澈状(如图2)。取一干净的矿泉水瓶B,然后倒入纯净水,深度约为2cm。取两块红砖碎块,体积约为1cm,洗净,放入矿泉水瓶中,拧上盖子,密封,然后使碎块完全浸湿。此时溶液呈清澈状。

结果很明显,矿泉水瓶A中红砖碎块的粉化情况比矿泉水瓶B中红砖碎块的粉化情况严重。这说明了化学腐蚀和物理腐蚀导致红砖粉化的结论,是正确的。当然,粉化现象并不是在浸没的时候发生的,让碎块浸没在溶液中拍照,是为了让红砖粉末悬浮在溶液中,能更清楚的看到两者粉化程度的对比。

6.总结及防护措施

明白了红砖粉化现象的原理,要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关键是阻止毛细作用和结晶膨胀,可以从材料和建筑结构下手。广大的农民群众和土木工程师,在实践生产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几套比较有效的防护措施。

1.粉化带以及以下的墙体,使用抗粉化性能好的建材,如石材。石材,本身也具有孔隙,因此也会发生毛细现象,但是其抗粉化性能比红砖强很多,因此,尽管一系列的腐蚀作用也会发生,但是粉化现象比红砖墙体轻很多。这一措施没有彻底解决该问题的原因在于石材等的成本比红砖高很多,而且石材不能就地取材,尤其影响了其在平原地区的应用。

2.利用水泥,石灰等建材,做红砖墙体的墙裙,高度至少覆盖粉化带,这一措施的优点是可以避免风吹雨淋对红砖墙体的冲击,减缓风化作用,进而减缓粉化作用,缺点是不能避免粉化现象,只不过看不到罢了,日积月累,红砖粉末在夹层中积累,导致红砖墙体和墙裙之间断开粘结,墙裙脱落,这个时候观察红砖墙体,可以发现仍然会有粉化带存在,粉化带的失效依然早于墙体的其他部分。

3.地基注浆法。地基注浆是用液压,气压或者或者电化学原理,通过注浆管把浆液(如净水泥浆)均匀的注入土层中,填充,渗透和挤密土层,驱走土颗粒间的水分和气体,硬化后将土颗粒粘结成一个强度大,压缩性低,抗渗透性高和稳定性良好的整体。这种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止毛细现象的发生,还可以使地基得到加固,防止沉降。但是对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成本也较高,目前在农村没有推广开。

4.红砖建筑物开始建造的时候,在墙体与地表之间,铺一层防水材料,如塑料薄膜,油毡等,可以再一定程度上隔绝水分,但是由于防水材料不可能恰好位于地表与墙体的交界处,因此日久仍会有毛细现象,继而引发粉化现象。

由此可见,迄今为止并没有任何一种完全有效的防护措施被广泛应用,因此,对成本低,易操作,可以普遍采用并且切实有效的红砖建筑防粉化措施的探索,仍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泉.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ppt.2008.7.7

[2]赵柱刚.地基注浆加固.春报./zhaozhuagang/blog/item/d2aec244db84184b500ffe45.html,2008.10.30

[3]佚名./ebook/2007/B10014391/4.html,2009.8.6

[4]佚名.红砖./view/1312274.htm,2009.8.5

红砖建筑范文篇3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民居是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中提炼创造的,在此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民居建筑。如何传承这些民居建筑中的优秀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是设计师应注重研究的领域和课题。本文以闽南民居的研究为着眼点,阐述学习传承传统民居的意义。

0引言

在当今国际经济、文化日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趋同化的趋势。如何在规划中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本土传统民居优秀的特色,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设计体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景观显得特别重要。做为一个环境艺术的学习和研究者,在本土传统民居面对现代化的冲击显得日渐式微而感到遗憾的同时,深感有责任就此课题进行探讨。

1闽南红砖传统民居的解读

单德启在他的《人与环境一一中国传统民居聚落基本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一文中,用英文中的“本土的”(vernacular),“传统住宅”(traditionalrcsidcnce),“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etecturewithoutarchtect),对“传统乡土民居”的含义进行l}释。n]现仅以笔者当下生于斯长于斯的闽南民居为例,就其内部空间形态、外观特征、色彩特征、装饰符号、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探讨其对于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重要性。[z]闽南红砖民居通常指的是用本地特制的红砖结合本地石材和工艺、融合了中原文化及闽南海洋文化的精神而建造的大膺a"詹”是闽南方言,就是通常所说的“房屋”。

1.1闽南红砖民居的空间构成形式

闽南红砖民居一般为单层,其布局以中轴线分布;呈“向心围合式“;左右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正中间有天井,中设厅堂,一般摆放祖宗神位,前设石煌,两边为厢房,左为大。在闽南方言里,几进一般也称作“几落”,如“三落大膺”的说法,指的即是三进的大詹。

1.2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分析

1.2.1主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以红色为主色调。究其心理及传统因素,红色是中国传统象征意义文化中举足轻重的色彩,红色在几千年的中原传统文化中,象征喜庆、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闽南红”呈现的便是一种带有喜庆的红色,它代表了闽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乐观向上,奋发图强的生活态度,使闽南人对传统文化中代表喜庆、吉祥和朝气的红色情有独钟,并将红色作为建筑主色调延用至今。

1.2.2辅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中的白石、青石、原木色及饰作的辅助色,与砖红主色调相辅相成。可以说,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搭配无论从建筑本身,还是置于在自然的大环境中,都显得既端庄典雅又活泼灵动。

总之,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间那一栋栋具有典型的闽南特色的红砖民居,犹如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画中一枚枚朱砂色的印鉴,它与环境显得统一而又有变化。

1.2.3闽南红砖民居的装饰符号

闽南红砖民居不仅远观起来赏心悦目,近看局部装饰的符号设计亦别具一格。

a、装饰符号的位置:屋脊、墙面、悬梁、柱子、门窗、斗拱等;b、装饰符号的制作方式为: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剪贴、拼凑等;c、装饰符号的题材:吉祥纹样、神话教化、诗词楹联等。这些装饰符号的灵活运用结合民居建筑的材料与工艺,使之无不充分显示营造者的匠心和艺术造诣及文化品位,亦成就了闽南民居独特的魅力。

1.2.4闽南红砖民居的文化

闽南上承古闽越的积淀、下启汉族及西域的交流、再融合东南亚、伊斯兰和西方建筑的影响,在文化面貌上呈多元化的状态。今天,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独特的外观是在闽南地域文化的浸染下逐渐形成的,她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在造型式样上处处以装饰视觉元素体现建筑与文化不可分割的关联性。

2传统民居传承之意义

2.1传统民居传承之重要性

弗.赖特曾说:“唯一真正的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文化”由此可见,其对于本土建筑文化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传统民居是本民族人民智慧浓缩的结晶,它必然有着我们能够“古为今用”的有益成份。但是,令人深感遗憾的是,今天现代化的民居建筑的大量涌现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各地的民居逐步被所谓异彩纷呈的各色建筑、貌似多元的审美追求的建筑所代替。这表面看是“现代化”的体现,但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亦反映出民族自信心的缺失;从另一个侧面看何尝不是现代对传统的蚕食与否定,或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让位?如果说房子塌了,可以重建,但一个民族的精神垮了,要重铸又谈何容易?建筑是表现民族精神的一种主要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说亦是民族精神的外化。因此,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传统民居的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尊重。公务员之家

2.2传统民居传承之紧迫性

2.2.1外来因素导致传统民居加速消逝

当今,大量优秀的传统民居,正由干经济加速度增长、生活习俗的变革而快速消失。所以,民居的保护与传承已刻不容缓。早在建国初期,梁思成、林徽音夫妇就曾为了老北京的旧城保护问题竭尽全力、四处奔走。他们的方案是保留老城,将现代化的建设计划移到旁边的城市去;保留城墙,并在上面做出一些景观、休闲娱乐区域,这样人们既可以边饮茶,边徜徉在古城墙上,看老北京、看众生相,试想那是何等的享受!当梁氏夫妇看到古城墙被拆时,不禁痛哭涕零道:“每拆一块砖,都是在剥我的皮啊!”据说苏州郊区著名的水乡一一周庄之所以今天能够留存下来,也多亏已故艺术家陈逸飞先生当时四处呼吁奔走,今天才能依然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内。公务员之家

2.2.2内在因素造成传统民居传承的紧迫性

古民居本身因年代久远及建筑材料的限制,导致古民居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刻不容缓。我国古民居多为砖、土、木结构,因年代久远、凤吹日晒,老化程度加剧及资金匾乏,更加深了这种紧迫性的程度。

红砖建筑范文篇4

闽南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文化传统及审美情趣,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闽南的建筑风格,闽南传统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等极具闽南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其中,泉州地区的红砖古厝已经成为闽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风格。

(一)红砖建筑文化的起源

红砖建筑文化起源并发展于泉州。泉州地区盛产含有三氧化二铁的土壤,经过烧制加工就能得到颜色绚烂的红砖,产量高成本较低,且该红砖耐久性,耐腐蚀性强,非常适合闽南地区潮湿、温差大及台风多的气候条件,因此在闽南地区得到极其广泛的使用[1]。厦门、漳州,台湾地区都有大量的红砖建筑。在泉州古街古巷中还保存着大量具有西洋风格的闽南红砖古建筑,俗称“洋楼”,把闽南民居古建筑的文化元素和西洋建筑的文化元素融为一体,成为泉州闽南民居古建筑的又一特点。

(二)泉州红砖建筑的传承

泉州的红砖建筑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传承与发展。位于泉州清源山风景区内的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整个民间艺术园完全按照闽南传统红砖建筑文化风格建设。锦绣庄采用闽南独有的官式大厝形制,闽南人称之为“皇宫起”,即按皇宫式样建造的大厝。建筑的屋顶脊饰则采用燕尾脊,建筑正脊两端线脚向外延伸并分叉,按照民间流行的说法,只有举人以上的官宅方可使用,但泉州地区的居民对于燕尾脊的使用十分普遍[2]。锦绣庄的部分外墙装饰则采用闽南的烟炙砖,拼接出各式各样的造型,其中以“万字封壁”最具代表性。这些图样寓意吉祥,内容讲究虚实平衡,形成了独具韵味的墙体艺术[3]。泉州市政府在旧城区的改造中也体现出了对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涂门街、北门街、东街等民居的整体改造就传承了闽南红砖建筑风格,这样的改造既让旧城区居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城区街道焕然一新,又不失老泉州的韵味,可谓一举两得。

二、提高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一)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呈逐渐消亡趋势

虽然泉州的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传承和保护,但整体上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元素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很多具有闽南传统文化特点的古建筑的现状令人堪忧。由于年久失修,很多红砖古建筑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很多屋主由于常年居住在外,没有对红砖古建筑进行修缮,导致这一部分红砖古建筑被长期废弃。而有的红砖古建筑虽然进行了修缮,但是采用的却是现代化的修缮手段,使得很多红砖古建筑原有的文化内涵、文化特色被现代气息所覆盖,失去了其应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现象在闽南地区还较为普遍。传统建筑文化元素保护意识的缺乏,是导致传统建筑文化呈逐渐消亡趋势的重要原因。

(二)现代建筑缺失地域特色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钢筋混凝土高楼大厦已经成为城市的新面孔,城市正在失去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失去了地域的建筑文化特色。泉州地区新的建筑已经很难找到闽南文化的特点,取而代之的则是设计风格日趋雷同的钢筋混凝土现代建筑。现今大部分的工程和建筑项目都采用招投标的方式,但最终选择方案时,很少考虑建筑与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融合与协调,更多的是盲目地追求建筑物外观的新潮,最终导致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的消失。主要原因首先是决策者以及设计师们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如今国内的建筑市场,决策者和开发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设计师的设计,对于设计师一些关于传统建筑文化的设计观点并不认同,一味追求建筑的现代化,扼杀了不少包含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方案。其次,土建行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设计师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设计师直接借鉴国外的建筑设计方案,而忽视了城市的传统建筑文化元素,设计时很少考虑建筑方案与城市环境的融合,导致了城市传统风格的缺失,泉州也不例外。

三、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素养提升的对策

(一)政府应为土建人才的传统建筑文化素养的提升创造条件

政府可建立土建从业人员的考察实践基地。可定期组织土建从业人员,特别是设计人员参观具有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和含有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现代建筑。泉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红砖建筑就是位于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蔡氏古民居于清同治六年(1867)至宣统三年(1911)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是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主体建筑均为硬山燕尾脊五开间大厝,左右为卷棚式厢屋,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因此,蔡氏古民居可以作为一个亲临体验学习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实践基地,让土建从业人员对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有更直观的认识。政府应加大对于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素养提升的投入。展示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博物馆可作为土建人才的传统建筑文化素养提升的教育平台。泉州最具代表性的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博物馆是闽台缘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主体建筑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运用闽南传统建筑“出砖入石”的特色工艺,红白相间,浑然天成。博物馆内展示了闽南传统建筑样式、闽南传统文化生活内容、闽南传统工艺品等闽南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博物馆可以作为土建人才培养的教育平台,来提升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素养。还可以在即将进行改造的旧城区中规划一些展厅、小型博物馆来展示闽南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生产施工工艺、建筑设计的独到之处、建筑文化与民俗风情的关系,例如红砖的烧制过程、墙体出砖入石的砌筑方法、泉州红砖古厝“皇宫起”的建筑特色和产生原因等。这些博物馆、展厅不仅可以作为土建人才重要的教育平台,又可以成为新泉州人了解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窗口。当然,教育平台的建设、教育展厅的布展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经费的投入,并作为闽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土建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土建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行业协会可为会员单位提供各种市场信息、咨询与服务,为会员的信息交流、业务交流和业务培训提供机会和搭建平台。因此,土建协会要在每年的培训计划中,有意识地设计闽南传统建筑方面的培训内容,包括泉州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闽南建筑文化与泉州当地民俗的关系;泉州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交融的文化成就;闽南传统建筑艺术欣赏、建筑技术学习、建筑人文思想介绍、建筑案例点评等等,渐进式持续地对土建人才进行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教育渗透,不断提高土建人才的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素养和建筑技艺。而且行业协会在本行业中具有一定的权威,一般能够参与制订本行业政策、法规,具有一定的法规制定与管理权限,并成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因此,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土建行业协会要充分重视发挥这一桥梁和纽带作用,把传承和发扬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责任与政府的城市规划的科学理念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使之成为政府城市规划的参考依据。

(三)土建人才继续教育要重视传统建筑文化元素

红砖建筑范文篇5

关键词:闽南;建筑特色;现代建筑

随着国内外文化的不断交融发展,在西方建筑技术标准与构型逐步趋于统一的背景下,各类现代建筑的实用性优势抵消了传统建筑的文化优势。而为积极弘扬传统建筑的文化特点,设计人员需在传统建筑的内涵方面融入现代建筑技术的工艺优势,从而在保全传统建筑文化方面找到折中方案。由此可见,针对闽南等传统文化建筑与现代建筑技术的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对于推动地域性建筑文化的传承发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闽南传统建筑的核心特征

1.1多样化的色彩构思

多样化的色彩构思的离不开当地独居特色的民俗民风与生活习惯,闽南传统建筑在色彩构型方面独居特色,其中中西部地区多以建材本色作为主体色调,而东部地区民居则更倾向于冷色调。多数的闽南传统建筑强调红色为主,“红砖文化”则是其地域性的典型代表。由于闽南位于我国南部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了闽南传统建筑的特性文化特征与色彩基调,因而在多数建筑中呈现出了红色,这一色调的大量运用也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红色主色调是该地区多数建筑的基础色调,但涂刷冷色调外墙的建筑数量也占据一定比例,从而形成鲜明的视觉差异。如以红色砖作为主体,并引入白色花岗岩石作为佩饰建材,通过冷色调的局部应用,使得建筑各部门出现视觉缓冲区域,进一步突出主体。在多样化的色彩构思下,闽南传统建筑同时配以不同类型的装饰,通过外部彩色壁画突出文化氛围。闽南地区的壁画独居特色,因此在传统建筑文化中壁画是其文化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代建筑的外立面装饰差异也是体现本地文化习俗的一个窗口。闽南地区在壁画的周边装饰形式方面不拘一格。这类装饰的核心特征是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或将住宅主人独特的喜好事物印于其上,这其中的色彩运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1]。

1.2丰富的构型设计

燕尾脊、红砖、“砖石混合”等丰富的构型设计方案均是文化特征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其文化传承的特性内容如下:①燕尾脊。水系充沛的气候条件使得闽南地区的建筑方案必须倾向于排水以及建筑的内部防潮,因此构思新颖的燕尾脊是本地人民开发的一种特色建筑形式,通过两端的高角度上扬,可形成独立排水渠,进而降低水分的渗漏,快速排出顶部积水,避免滞留降水侵蚀顶部建筑。为进一步提高通风效果,闽南传统建筑的整体开间幅度较大,同时屋檐外延较长。独特文化背景催生了差异化的屋檐与顶部设计方案,且此类设计方案同时融合了地域民俗习惯。②红砖。该地区建筑设计多以红砖为主建材,并配以浅色系辅助建材,红砖的大量使用使得闽南建筑逐渐将红色作为文化代表色,进而基于红色衍生出了大量的附属文化,例如“红砖文化”即是其中的文化代表。③“砖石混合”构型。是现阶段闽南传统建筑构型的主体思路,“砖石混合”是一类利用红砖与浅色花岗岩的有序排列而形成的多样化结构。这类构型方案在承载本地文化特征的同时,也展现出良好的使用价值[2]。④山墙。也被称为外横墙。横墙主要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通常称建筑物两端横向外墙为山墙。对于古代建筑物而言,一般情况下都有山墙,主要作用是隔开邻居住宅,又兼具防火功能。与其他地区不同,闽南传统建筑中山墙顶部形式对应传统意义上五行。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变化。以五行为根据对应山墙顶端的形式极具特色。

2闽南传统建筑特征与现代建筑规划的融合思路

2.1基本路径

①引入“红砖文化”。要妥善实现闽南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设计规划的有机融合,设计人员应对红砖这一常用建材进行深度设计,将其作为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载体。由于闽南地区在红砖的使用方面十分强调文化内涵的传承,因此设计师在规划设计方案应保留主体部分的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配饰部分融入红砖设计理念,实现主体与配饰、现代建筑技术与传统建筑文化的有机融合。此外,闽南传统建筑中多样化的结构设计思路也可辅助设计师进行整体设计,如对配饰以及主体部分进行文化升级等。由此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嫁接,保证在满足基本设计要求的前体下达到预期目的。②燕尾脊的创新使用构思。燕尾脊以其实用美观的造型、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独具匠心的建材设计成为闽南建筑文化的代表之一。结合上述燕尾脊的自身优势特点,设计人员应在现代建筑中充分参考其色彩与构型的基本思路。在具体的现代项目初设中,设计师应充分把握燕尾脊特征,积极推动不同文化与技术的融合。在少数闽南文化的现代建筑中,设计人员的将燕尾脊造型与现代主体进行融合,其中金属铝与玻璃构成的穹顶设计方案既是出自燕尾脊元素,进而实现了文化优势与技术优势的双重叠加,创新性与实用性兼具[3]。③“砖石混合”构型。作为闽南传统建筑的代表符号之一,“砖石混合”的基本思路也需引入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之中。在部分闽南地区的文化馆设计方案中,设计人员通过“砖石混合”的理念创新性地规划出多个文化功能区域,并结合在各区域的墙壁上配以石雕工艺,进而突出该区域的文化特征,从而完美实现了闽南传统建筑根植于西方设计主体的基本建筑思路。④多样化融合思路。闽南地区还具有功能性与文化性兼具的生态设计理念,例如“冷巷”。“冷巷”主要指代传统闽南建筑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使得房与房之间的通道形成自然的遮阳效果,进而在建筑之间形成气候缓冲区,从而在设计角度融入了生态环保理念。通常情况下,“冷巷”在设计方面要求的宽度需介与0.8~2m之间,以此通过空气对流带走砖石建筑的表面热量。另外,在建筑外立面设计方面,墙面贴饰通常是闽南传统建筑通过人工雕刻或黏贴的具有独特意义的装饰壁画与装饰品,现代建筑外立面也可引入此列装饰,并在辅助设施表面进行装饰;剪粘工艺则是本地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的独特建筑技术。其对建筑框架进行外部装饰与整形,并将小石块、碎瓷片以及其他颜色各异的小型配件通过粘贴、嵌入等工艺进行装饰。因而,设计人员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需合理使用此类施工工艺,将其设计理念与现代技术融合,如在花坛设计中融入这一技术,丰富配饰建筑的色调、主旨可由此实现较好衬托。

2.2具体项目应用

在实践研究部分,文章选取某市的商业住宅项目作为实践研究对象。该项目主体工程设计部分尝试引入了大量的闽南建筑特征,并实现了现代与传统的完美融合。该商业住宅项目建设于人工湖畔,周边水系较为丰沛,优秀的人工湖景观设计与住宅区交相辉映,同时在色调方面于住宅主体形成了良好搭配,例如该商业住宅的高层住宅部分在顶部装饰面选用了红砖,将砖石混合设计理念发挥到机制,进而将闽南地区的建筑文化特性充分融合在现代设计方案中[4]。该商业住宅项目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常规高层商业住宅主体部分,其顶部采用红砖配饰;第二部分是多层洋房住宅部分,在顶部使用了燕尾脊;第三部分则是综合多种闽南建筑风格设计的商业别墅部分,突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有机融合;第四部分则是基础商业配套建筑;在这四部分中,商业别墅以及部分配套建筑全部使用闽南建筑风格进行搭配,将大量的传统闽南建筑文化元素应用到辅助建筑设计中,例如斜屋顶(传统板瓦)、新式燕尾脊,实现了主体于辅助建设的完美融合,并通过设计思路进一步展现了闽南文化的独特性,形成了以该住宅项目为中心的闽南文化商业街,并在周边地区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对本地的闽南文化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该建设规划的高层住宅面积为133256m2,多层洋房建筑面积31255.02m2,商业别墅建筑面积为15025.2m2,配套建筑面积为11000m2。就实际而言,该商业住宅项目的优势是充分发扬了闽南建筑的“红砖”文化,同时引入了传统的大厝形式、斜屋顶、新式燕尾脊等,从而使得该处住宅项目展现出别具一格的闽南文化风格,具有闽南风格特色的商业内街打造由此获得了有力支持,闽南传统建筑特点的应用价值也同时得到了证明[5-6]。

3结语

综上所述,独具匠心的闽南传统建筑风格以及设计理念具有较广的应用价值。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中,技术人员应积极将“红砖文化”、燕尾脊造型以及砖石混合结构的特异性与文化性融入到基础设计中,在实现文化传承的同时推动现代建筑理念的多样化发展,进而位闽南建筑文化的应用提供创新发展空间,为更好发扬闽南的文化传统,实现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进而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辟新的渠道与思路。

参考文献

[1]郑慧铭.传承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基因的永春县岭头新农居[J].中国艺术,2020(5):37-42.

[2]陈倩茹,张静.闽南传统燕尾脊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研究[J].居业,2020(2):33-34.

[3]楚家麟.闽南官式大厝传统民居建筑中的智慧在现代生态建筑学的应用与传承[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745.

[4]李静.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家,2019(12):46.

[5]林华秋.情感化设计与家具创新研究——以闽南古厝建筑文化为例[J].名家名作,2019(6):98-99.

红砖建筑范文篇6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民居是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中提炼创造的,在此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民居建筑。如何传承这些民居建筑中的优秀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是设计师应注重研究的领域和课题。本文以闽南民居的研究为着眼点,阐述学习传承传统民居的意义。

0引言

在当今国际经济、文化日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趋同化的趋势。如何在规划中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本土传统民居优秀的特色,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设计体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景观显得特别重要。做为一个环境艺术的学习和研究者,在本土传统民居面对现代化的冲击显得日渐式微而感到遗憾的同时,深感有责任就此课题进行探讨。

1闽南红砖传统民居的解读

单德启在他的《人与环境一一中国传统民居聚落基本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一文中,用英文中的“本土的”(vernacular),“传统住宅”(traditionalrcsidcnce),“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etecturewithoutarchtect),对“传统乡土民居”的含义进行l}释。n]现仅以笔者当下生于斯长于斯的闽南民居为例,就其内部空间形态、外观特征、色彩特征、装饰符号、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探讨其对于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重要性。[z]闽南红砖民居通常指的是用本地特制的红砖结合本地石材和工艺、融合了中原文化及闽南海洋文化的精神而建造的大膺a"詹”是闽南方言,就是通常所说的“房屋”。

1.1闽南红砖民居的空间构成形式

闽南红砖民居一般为单层,其布局以中轴线分布;呈“向心围合式“;左右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正中间有天井,中设厅堂,一般摆放祖宗神位,前设石煌,两边为厢房,左为大。在闽南方言里,几进一般也称作“几落”,如“三落大膺”的说法,指的即是三进的大詹。

1.2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分析

1.2.1主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以红色为主色调。究其心理及传统因素,红色是中国传统象征意义文化中举足轻重的色彩,红色在几千年的中原传统文化中,象征喜庆、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闽南红”呈现的便是一种带有喜庆的红色,它代表了闽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乐观向上,奋发图强的生活态度,使闽南人对传统文化中代表喜庆、吉祥和朝气的红色情有独钟,并将红色作为建筑主色调延用至今。

1.2.2辅色调

闽南红砖民居中的白石、青石、原木色及饰作的辅助色,与砖红主色调相辅相成。可以说,闽南红砖民居的色彩搭配无论从建筑本身,还是置于在自然的大环境中,都显得既端庄典雅又活泼灵动。

总之,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间那一栋栋具有典型的闽南特色的红砖民居,犹如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画中一枚枚朱砂色的印鉴,它与环境显得统一而又有变化。

1.2.3闽南红砖民居的装饰符号

闽南红砖民居不仅远观起来赏心悦目,近看局部装饰的符号设计亦别具一格。

a、装饰符号的位置:屋脊、墙面、悬梁、柱子、门窗、斗拱等;b、装饰符号的制作方式为: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剪贴、拼凑等;c、装饰符号的题材:吉祥纹样、神话教化、诗词楹联等。这些装饰符号的灵活运用结合民居建筑的材料与工艺,使之无不充分显示营造者的匠心和艺术造诣及文化品位,亦成就了闽南民居独特的魅力。

1.2.4闽南红砖民居的文化

闽南上承古闽越的积淀、下启汉族及西域的交流、再融合东南亚、伊斯兰和西方建筑的影响,在文化面貌上呈多元化的状态。今天,闽南传统红砖民居独特的外观是在闽南地域文化的浸染下逐渐形成的,她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在造型式样上处处以装饰视觉元素体现建筑与文化不可分割的关联性。

2传统民居传承之意义

2.1传统民居传承之重要性

弗.赖特曾说:“唯一真正的文化是土生土长的文化”由此可见,其对于本土建筑文化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传统民居是本民族人民智慧浓缩的结晶,它必然有着我们能够“古为今用”的有益成份。但是,令人深感遗憾的是,今天现代化的民居建筑的大量涌现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各地的民居逐步被所谓异彩纷呈的各色建筑、貌似多元的审美追求的建筑所代替。这表面看是“现代化”的体现,但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亦反映出民族自信心的缺失;从另一个侧面看何尝不是现代对传统的蚕食与否定,或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让位?如果说房子塌了,可以重建,但一个民族的精神垮了,要重铸又谈何容易?建筑是表现民族精神的一种主要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可以说亦是民族精神的外化。因此,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传统民居的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民族对历史的尊重。公务员之家

2.2传统民居传承之紧迫性

2.2.1外来因素导致传统民居加速消逝

当今,大量优秀的传统民居,正由干经济加速度增长、生活习俗的变革而快速消失。所以,民居的保护与传承已刻不容缓。早在建国初期,梁思成、林徽音夫妇就曾为了老北京的旧城保护问题竭尽全力、四处奔走。他们的方案是保留老城,将现代化的建设计划移到旁边的城市去;保留城墙,并在上面做出一些景观、休闲娱乐区域,这样人们既可以边饮茶,边徜徉在古城墙上,看老北京、看众生相,试想那是何等的享受!当梁氏夫妇看到古城墙被拆时,不禁痛哭涕零道:“每拆一块砖,都是在剥我的皮啊!”据说苏州郊区著名的水乡一一周庄之所以今天能够留存下来,也多亏已故艺术家陈逸飞先生当时四处呼吁奔走,今天才能依然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内。

2.2.2内在因素造成传统民居传承的紧迫性

古民居本身因年代久远及建筑材料的限制,导致古民居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刻不容缓。我国古民居多为砖、土、木结构,因年代久远、凤吹日晒,老化程度加剧及资金匾乏,更加深了这种紧迫性的程度。

红砖建筑范文篇7

关键词:民居;小洋楼;风格

Abstract:ThehouseoftheSoong''''sFamilyfromthearchitecturalform,bothhasthefull-bodiedMinnantraditionalcharacteristicofRed-brickcivilbuiding,andtheWesternclassicalarchitecturestyle,displaystheuniqueartisticcharm.ProtectingandstudingthehouseoftheSoong''''sFamilyhastheimportantsignificancefortheexcavatingofregionalcultureandthefiguringofregionalbrand.

Keywords:CivilianHouse;Western-stylebuilding;Style

1历史背景

泉州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阿拉伯、波斯、印度诸国异邦来此经商、传教,购地建房的人数以万计,他们建造的宅第、店铺、教堂等,形式多样,随处可见,有的外国人与当地人通婚,定居泉州,于是民居建筑中就出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

洋式的民居建筑,造型独特、平面布局灵活多变、功能分区合理,门窗、外廊其装饰洋味尤为突出。多数做法是以当地的传统形式为主,与外来的风格相结合,或并置相连营造。此类住宅适应当时从海外带回的最新建筑材料,有水泥(洋灰)、钢筋、水泥花砖、花玻璃等。这类建筑泉州大都称为“洋楼”、“蕃仔楼”,它们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代表着中西文化初期接触的杰出成就。

泉州西街116号的宋宅共分为两大部分,宋宅前面部分是清末所建,为泉州本地民居风格;后面部分,及宋氏小洋楼,为1915年辛亥革命以后所建成的欧式小洋楼。该建筑属宋氏家族所有。1915年,宋氏主要成员宋文普先生从印尼回到泉州,并从南洋地区(今东南亚)带回该建筑的设计施工图纸,并带回部分该建筑所用原材料,例如门、窗等。整个建筑由福建本地经验丰富的工匠施工,并于1915年完工。经历92年风雨的宋氏小洋楼,期间略加以修复,但92年风雨和战火的洗礼,使该建筑目前只留下主体和破损的外廊部分,还有那历经风雨的历史痕迹。(图1)

2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

宋氏小洋楼位于福建泉州的西街,该建筑可作为福建沿海侨乡民居的一种典型代表。

2.1拱廊式平面

整个建筑由原来传统的单层院落演变成为两层的合院,二楼正面用欧式拱廊围合,使得整个建筑内部空间更加完整。所谓拱廊实为单片拱架,使整个建筑内外空间形象大为增色,这也是其特有的处理手法。

拱廊式平面是小洋楼常用的平面形式,与西方所流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其形体多为方正,柱廊形式有单面或者多面等形式,宋宅所采用的就是三面环绕柱廊的形式,能够起到空间过渡的作用,并且通过柱廊形式的变化可以使建筑物的形体产生虚实繁简对比以及丰富的光影变换等形式美的效果。小洋楼平面的面积仅有数百平方米,平面外形简洁明了,在变化上无强烈的大进大出,较为平缓。外形与内部功能紧密结合而又不互相矛盾,使之具有较强的整体性。

宋氏小洋楼的总体布局大致为中国传统古民居的“四房看厅”式,有主客厅,两边偏厅和护厝房组成,主客厅后的后轩被作为楼梯间,这点与传统民居又有所不同。平面布置沿主客厅中轴线对称,平面简单实用,主次分明,宽敞的客厅、廊贯穿全宅,组成各种不同情趣的院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居住生活环境,周围布置水井两口,一为提供饮用水,一为提供消防等用水,方便实用。(图2)

2.2外廊拱架

宋宅中最优雅的部分可以说是外廊拱架,整个拱架围绕着主体洋楼,周围立柱使用红砖砌成,配有独特的柱顶石,整体色调分明,错落有致,层次感强烈。

整个拱廊属于西式风格,券型拱廊,细致的券顶雕花,绿色的欧式圆柱栏杆,建造工艺细致,红白绿色调和谐的搭配,经历近百年的风雨沧桑仍显其优雅。拱廊在二层处与建筑楼板相连,整个拱廊内外联系着整个建筑,使得建筑显得完整而不封闭,开放而不暴露,很好地起到内外空间联系的作用。第二层西洋古典式拱廊和瓶式栏杆使得立面通透而又增加了层次,富有地方特色的雕花和山墙处理则丰富了天际线。中西形式的巧妙结合,使得整个建筑活泼而有生气。(图3、图4)

2.3入口

整个宋宅采用双层多柱廊作为建筑的入口,使得整个宋宅十分典雅,有着强烈的体积感,通过柱式平面和立面构成的变化产生了丰富的柱廊单元。(图4)

2.4门窗

宋宅内部大多为木质结构,整个宋宅的门窗,楼梯等木质构建均是从南洋定制运回国内组装完成,做工较为精细,门窗雕花,刻线均是西式风格,又兼有闽南地区的特色。

2.4.1双开门

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双开门,这在国内民居中的运用并不多见,使用双开门不仅起到分隔房间的作用。它使被分隔的两个房间既相对独立,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图5)

2.4.2大门

独特的大门设计,宋宅的入口大门较有特色,在大门上又单开一小门,可供一人自由进出,据考证可能是用于夜间晚归人员的进出,方便而且美观,独特的外形可以看出其独具匠心的设计。(图6)

2.4.3窗户

窗户的形式作为建筑的重要元素,在宋宅中也体现了其特有的风格,木窗大多设两层窗扇,内为木质细方格窗,玻璃窗,窗套形式丰富,给人以一种厚重感,窗花的形式多样,雕刻细腻,装饰性很强。

泉州民居户外的窗户都用石板砌成窗框和隔条,内层加配可以开关的木板窗。宋宅的窗户与泉州本地民居相似,除此之外还在窗外采用铁条栏杆,这个设计在当时可以说是较为时髦的西式风格,而且假窗与真窗的结合较为和谐,较好地丰富了建筑的立面造型又兼顾采光通风,一举多得。(图7)

2.5楼地板

内部楼板和梁同样均为木质,木质地板冬暖夏凉,利于通风透气,木质大梁下面采用木质面板吊顶,配合技术精湛的木刻雕花,整个吊顶美轮美奂。(图8)

2.6屋顶

宋宅在屋顶的处理上采用西式小洋楼常用的多坡屋顶,其屋顶设计也相当考究,从高处俯视,红砖红瓦,使建筑产生高低错落的形体变化并呈现出优美的建筑轮廓线,在屋檐下还设有多个通气窗口,小巧玲珑,不仅利于建筑内部通气,也丰富了造型需要。

2.7墙体材料与形式

2.7.1红砖外墙

这是宋宅中西合壁的最佳写照,红砖墙是泉州民居较为普遍的墙体形式。红砖材料的名称、规格和用途,一般都有规范。墙面嵌砖,用松枝烧制的红色“雁只砖”(又称胭脂砖)质地坚硬,色彩艳丽,尤其是堆码烧制而成的砖面斜纹,使砖墙更富有自然美。在正立面和侧立面上,整垣墙用几种规格的红砖,经过泥水工横、竖、倒砌筑,拼叠出优美的图案花纹,其色泽古雅,光洁可爱。

2.7.2出砖入石

宋氏小洋楼利用建筑材料本身的物理属性、材料的质地,运用砖石混砌,即“出砖入石”技术,构成了特殊的天然“点”状美感。

“出砖入石”手法,常在建筑的北立面所采用,它是利用碎砖石混筑的墙体是泉州民居建筑中墙体砌筑最有特色的一种。据记载:“泉州在明万历年间,有一次发生八级大地震,市区民房倒塌许多,人们就利用倒塌的残砖碎石,进行有规则的混合砌筑”。石为竖砌,砖为横叠。砌筑到一定高度后,石块与砖互相对调,使其受力状态平衡,墙厚40cm左右前后砖石对搭,用土浆水泥粘合,其大块白色条石与小块红色清水条砖穿插组成变化多样的不规则构图。这种“出砖入石”的建筑材料搭配,很好地利用了石材表面与砖表面所形成的绝妙色彩与质感对比,从而造成了一种独特的装饰美感。同时,这种石块与砖缝所形成的点、面、线相结合,在民居墙面上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美感。白色花岗岩与红色清水砖的结合,无论是石、砖的明暗度对比,还是两者色彩上的和谐共融,以其中所表达的缓和与冲突的意境,都是红砖厝的别具风格之处。(图9)

2.7.3精美的雕饰艺术

由于福建闽南地区的石雕技术闻名全国,因而雕刻在该建筑中也被广泛的运用。在建筑的立面上,尤其是正立面的砖花,用红砖组砌拼贴成各种图案,和使用红砖墙雕刻壁画,这也是闽南一种特有的装饰手法,其门洞口的雕花均表现出中国闽南传统的石雕工艺,其技术精湛,造型优美,很好地体现了地方的特色,也表现了闽南居民对石头与雕刻所特有的感情。(图10)

2.8朝向

在古代,建筑朝向的确定,除气候日照和环境景观外,还涉及到政治文化方面的因素,南面意味着皇位官爵与权利的象征。因此泉州民居不得朝向四正方向。而是多取以24分位罗盘定向的除朝四正方向外的其他方向作为房屋和大门的朝向,否则认为煞气太重。泉州民居一般以向南微偏西为多,这一取向夏天可得凉爽的东南风,是最理想的朝向。

宋宅在朝向上也并非正南正北,而是南偏西5O,这和当地建筑朝向一致。

3结语

以上乃宋氏小洋楼与泉州本地民居的联系和区别。深藏在小巷中这座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小洋楼,已不再如当年那般“鹤立鸡群”,但它作为泉州古城现存为数不多的具有闽南侨乡特色的近代标志性建筑物,仍然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它所折射出的时代信息,不仅包含了人文历史和建筑历史,更多地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积淀。

宋氏小洋楼在建筑学中具有独特的建筑样式、风格特征和装饰语言,集红砖建筑以及西方建筑各种独特的风格样式于一身,它体现了区域的文脉和风貌特色,延续着当地生活的传统风俗,既是传统民居中的瑰宝,又是值得现代建筑设计借鉴的宝贵财富。对于延续城市文脉,创造富有地域文化韵味的现代建筑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金良.泉州民居.海风出版社.1990.1

[2]张千秋.泉州市建筑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12.

红砖建筑范文篇8

关键词:文化建筑;外环境;景观塑造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人群对具备自然气息、景观优美的居住环境的需求更加迫切。一般而言,城区的景观主体为建筑主体的衍生,其建设目的是为了给市民创造和谐一致的公共活动场所。优质的景观塑造不但能美化居住环境,还能满足群众的精神需要,体现地区的人文元素和文化特征,因此,要重点掌握建筑外环境的景观塑造要点,了解为市民打造优美居住环境的方法与路径。

一、闽南传统建筑的文化背景

闽南地区的建筑文化以红砖文化最为知名,闽南语中将传统建筑称之为“红砖古厝”,“厝”即是房屋之意。闽南地区的古建筑有非常强烈的暖色元素,由于大量使用红砖建筑材料,闽南地区的建筑色彩非常明亮,空间层次也十分明确。之所以闽南地区的红砖文化如此突出,和闽南地区的地域环境有很大联系。闽南地区的粘土中含有较高的三氧化二铁成分,这使得闽南黏土在烧制成砖块后,砖块颜色多呈现为红色或者橘红色。闽南的传统建筑以这些当地烧制的红砖为主要材料,红砖厝也由此成为闽南传统建筑的知名文化符号。闽南的红砖厝以“出砖入石”为主要特点,在建造过程中将红色清水砖和白色花岗岩以混合堆砌方式聚合在一起,这使得闽南传统建筑色彩会被赋予一种变化程度高且色彩搭配十分和谐的新奇视觉效果。闽南红砖厝常使用清水墙勾缝作为处理外墙的办法,这种办法可以让外墙的线条和色彩被进一步放大,也使闽南红砖厝的暖色调风格更为统一,如燕尾檐和水车堵等,便是闽南传统建筑“出砖入石”技艺的集大成者,很好体现了闽南古建筑的文化特征和技艺特点。

二、文化建筑外环境景观塑造原则

1.文化性原则

在设计外环境景观时,需要注意景观设计是否能够彰显闽南地区的特色文化。在设计过程中,要以“运用外环境景观更好衬托出文化建筑的本土文化特色”为目的,利用外环境景观提升建筑的文化价值,起到巩固文化内涵、润色文化符号、宣传文化品牌的作用[1]。

2.人本性原则

因为文化建筑本身的特殊性,其服务的人群也变得多种多样,这就需要兼顾到不同的社会组成、不同职业、身体状况、年龄段等存在差异人群本身的实际需求,然后进行多角度、综合化的人性化设计,这样就可以让人们在建筑外环境之中获取多样的、便捷的、愉悦的、舒适的体验。

3.系统性原则

景观的设计需要贴合闽南的文化特征,与文化建筑互相搭配,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符号。故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从文化建筑整体的文化意义表达角度出发,基于文化建筑所传递的文化含义,文化建筑具备的文化价值来系统性设计景观,让景观能在风格、色彩和文化主题上和文化建筑保持一致性。

三、南安市市民中心公共建筑室外工程设计

1.项目概况

项目公园场地南北长约440m,东西宽约465m,规划用地面积约为13.7万m2。该项目在上位规划中为文化设施用地和公园绿地,是市民中心项目片区的核心,旨在为市民打造一个休憩、娱乐的场所。

2.景观设计理念

设计主题以“海上丝绸之路”和“生态健康之路”为纽带,串联“源远流长”“昭如日星”“文娱主题”“春风化雨”“薪尽火传”“苍翠福山”,共同展示南安市的发展历程,四大主题区相对应博物馆与城乡规划服务中心、科技馆、工人文化宫、图书馆,作为其功能的“延伸”,以不同的形式体现相应内容,起到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形象气质之作用,努力打造市民中心的中心名片。并且赋予了休闲娱乐、康体运动、科普教育等文化活动职能,以此来调动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努力打造集文化传承、生态涵养、人性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建筑外环境。

3.总体规划与设计

在设计市民中心室外景观的过程中,对建筑外环境所处的场地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完成建筑外环境的总体设计布局[2]。具体设计时,主要采用以形式多样的绿地形式构造景观,一方面是为了让景观空间环境更加丰富,另外一方面,可为生物提供集田园、林地、滨水、湿地等多样性功能于一身的生态环境,可有效保障建筑外环境的生态平衡性、多样性;为了能够塑造建筑外环境的形象以及突出文化建筑的特色,场地还设计了文化桥、文化广场等活动空间,可以为广大民众提供多类活动的承载空间[3]。

4.景观设计策略

(1)兼容并包的整体规划市民中心室外景观的设计以兼容并包的整体规划为策略之一,将主体建筑与地形结合,采取公园化、景观化的场所营造构思,以呈现绿色、开放、灵动为建筑姿态的主要设计理念,依据主体建筑与环境形成统一整体的“相互渗透”设计思路,通过延续与重塑建筑文脉的手法,实现“商业活动”、“公共服务”、“自然山水”的三元融合,达成兼容并包的景观营造,具体内容包括:①建筑形态的延续与重塑。主体建筑平面形态为环形,室外景观的设计延续“环形”平面形式,形成“内庭环—建筑环—广场环—水系环—步道环”的五环总体平面形态,并在局部边线与景观节点的设计中进行形态的强化与重塑;②建筑色彩的延续与重塑。建筑的主要色彩为砖红色系,在景观的色彩设计中,延续了砖红色系作为主要色彩,并搭配灰色系共同组成为景观主题色彩。在建筑广场的铺装设计中,主要使用灰色系的搭配为主要色彩,在内庭的铺装设计中,则大量运用了砖红色系作为主要色彩,搭配少量灰色系,与广场的铺装色系形成呼应;③建筑文化符号的延续与重塑。建筑以闽南古民居为文化符号,采用了红砖作为外观形式,并通过屋顶的起翘,形式古厝燕尾脊的屋顶文化。红砖元素通过浮雕景墙的材质等方面得到延续与重塑,古厝燕尾脊的元素则在科普景观小品节点处表达,平面形式相连且错落,犹如起翘的古厝燕尾脊。(2)延续在地文化的场所营造通过对闽南在地文化的分析归纳,主要提取出4类设计元素,分别为历史文化元素、海丝之路元素、非遗传统元素、城市特征元素。历史文化元素提取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代表经历,通过浮雕景墙为载体,描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事件,用画面形式展现闽南地区的著名人物事例。海丝之路元素提取“丝绸”为设计元素,设计海丝文化桥,寓意海丝之路作为场地中各类人文元与设计主题融合过程中所起的纽带作用;提取海浪元素设计张拉膜景观构筑,结合夜景灯光的设计,让游客宛若置身海洋,再现古代海丝之路;提取珍珠元素,设计台地读书会节点景观小品,结合夜景与景观水面,形成“海上明珠”的奇特景色,寓意项目建成后能够成为闽南的“明珠珍宝”等。非遗传统元素提取部级闽南蔡氏古民居营造技艺,设计文化景墙,再现闽南地区的古韵风华;提取部级英都拔拔灯元素,设计内庭滨水木栈道的夜景照明,蜿蜒的栈道结合灯带犹如拔拔灯的灯阵长龙;提取竹编元素与锡雕元素等设计景观小品、景观休闲设施等。城市特征元素提取龙眼之乡的龙眼元素、市树的柳树元素,作为绿化种植设计中的重要绿植;提取柳叶元素设计艺术廊架等。(3)人性化的开敞空间设计针对市民中心的建筑特性以及周边环境考虑其受众,以本地市民为主,其中老年人与儿童居多,少量外地游客。项目利用行道树将绿地与道路隔开,对内运用硬质广场与水面形成相对开阔的空间,创造更多的活动场所。通过布置互动性较强的娱乐设施和观景休闲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景观的建筑功能设计上充分利用现场现有高差,设计叠水景观,提升水景的多样性,并设置观景栈道,提供不同赏景视角及自然教育的休闲平台,同时设计台地观景台,并设置艺术廊架、休闲座椅、名人景墙等,打造一个赏、学、憩、游一体多功能观景台,为大众创造更多的活动场所。通过布置互动性较强的娱乐设施和观景休闲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有针对性为其提供人性化开敞空间,供人们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使其能够获得更好的体验,可为建筑外环境注入更多的活力[4]。(4)雨水调节策略利用绿地、花园、植草砖、透水性铺装等“海绵体”配套设施作为雨水调节的主体,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依托雨水管理网络系统,促进建筑外环境内部的雨水实现自然循环以及自发调节的目标,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5]。雨水收集采用屋顶绿化收集雨水模式,建筑外环境内部的广场以及主要道路均采用透水铺装,将雨水快速排走以及汇集,并对地下水进行有效补充,借助生物滞留地将水排到湿地以及中心水体,对活水进行过滤净化。通过屋顶与地表径流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借助浮岛以及生态草沟对水质进行改善,将雨水储备到蓄水池,以备不时之需。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得以稳步提升,大众对文化建筑的功能设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文化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中,设计者要遵循设计主题和设计理念,在保留文化建筑文化价值的同时,提升建筑的人文性。借助景观延伸设计,让文化建筑成为城市名片,为城市的文化宣传提供更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章华立.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1,3(11):1-2.

[2]许艳.建筑景观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J].艺海,2020(04):80-81.

[3]韩贵红,周治成.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与环境塑造研究——以郑州万科美景魅力之城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No.831(01):36-39.

[4]贺喜源.浅析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创新运用—以阜阳岳家湖公园景观设计为例[J].风景名胜,2020(1):0205-0206.

红砖建筑范文篇9

关键词:传统聚落;建筑文化;乡土建筑

1引言

塘溪村传统聚落是闽南地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之一,已列入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塘溪村位于岵山镇西南角,地势西高东低(图1)。塘溪古聚落空间格局完整,有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闻名闽南,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精美石雕、砖雕、木雕、泥雕的李家大院——福兴堂;有至今仍保存完好,全部石砌的清代炮楼;有富丽堂皇千年古佛庙——西陵宫、三清宫;有50多座古色古香的百年古民居;有一百多株百年以上的荔枝树;有元明时期留下的古寨——吴坂寨;是研究闽南地区丰富多样的建筑艺术宝库。此外,塘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丰富,保护完整,反映了居住、祭祀等各方面的人文内涵和地方文化传统。

2塘溪聚落的社会文化表征

2.1耕读传家

塘溪历来就是一个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传统聚落,耕作是当地人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在传统社会中,耕虽可致富,读方可荣身。这点在许多古厝与祠堂现存的对联中就可见一斑(图2):福兴堂:“遵祖宗二字格言曰勤曰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人间千百年世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崇德祖宇:“先代贻谋由德泽,后人继述在书香”;“绵世泽莫如积德,振家声还是读书”;儒林堂:“儒席堪称贤子弟饶诗书气,林峦拱翠佳山水当书图看”;诸如此类的勉励子孙耕读入仕的楹联在聚落内的传统建筑中比比皆是。对联集中反映了古代一些知识分子所倡导的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以“耕读传家”为价值取向,形成了一种“耕读文化”。在耕读文化的熏陶下,岵山镇1909年就已设立了具有第一所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培英小学(现塘溪小学)。

2.2崇宗敬祖

即对宗族祖先的敬仰,崇拜和祭祀,是中国人传统信仰中最重要的内容和形式,更是闽南传统文化的核心。塘溪是全镇人口最多的村,村内生活着淳朴、勤劳、善良的陈姓、李姓、吴姓、邱姓、杨姓、苏姓、颜姓族人,现七姓共聚居于塘溪和睦相处。村中设有崇德祖宇,杨后狮宗祠,每逢重大祭祀,举族同聚,摆宴欢饮。此外村内主要的节庆活动,像岵山镇的荔枝丰收节(图3),连同日常聚会都会在这里举行,这里已经成为塘溪人日常起居的中心,已经迁往外地的人也都会习惯性地回归到此处,以示对祖先的尊崇。

2.3多元共融的宗教信仰

塘溪人既供观音佛祖,又祀道教与民间信仰诸神,还信鬼尚祀求巫,凡事求神拜佛,崇拜灵魂神、自然神、庶物神,从天庭阳界到阴曹地府的各路神明。像西陵宫内主要供奉吴公祖师、清水祖师;三清宫内重奉武安尊王、司马圣候。现在每逢佛诞,节日很多民众和信徒还会到这里祈福和祭祀(图4)。这些信仰中除了基督教外,其余的神灵信仰在村内老百姓的心中是融合在一起的。人们一般不问神灵归属哪个流派,只要灵验即可。

3塘溪聚落布局特征

塘溪聚落处于盆地之中,地势西高东低,山多田少且多为梯田。利用自然环境因素田地、河流、山体、森林等因子作为聚落边缘的识别物。塘溪始建于民国初期,自西往东,热闹非凡的塘溪街位于村中。村民居住地集中在小姑溪上流两溪中间,依山傍水,住宅又多朝向家族田地而建,甚至形成围合关系。这样能保证农耕生活最重要的资源——肥沃的土地,形成背山面田的有利格局,又与水系形成“分而不离”的关系。除了比较繁华的商业街地段建筑密度较大形成枝状,其边缘地方仍以“住宅围田”式的基本组团。村内陈姓人数最多,属小岵南山陈氏一世祖陈优道之裔孙陈崇德,于明初从小岵铺上圳尾迁入塘溪,繁衍至今21世。民国19年(1930年)陈氏族人建成长120m的下街,顶街、下街统称为塘溪街,成为当时岵山最繁华的集市。建国后至90年代,与茂霞街一起合称和塘街,联系和林,茂霞,塘溪。和塘古街成为岵山古镇最重要的交通性道路,其余道路均可由此派生出去,整体街巷体系呈现出一个“枝状”的街道格局。随着经济发展,土地制度改革,当地人拥有更多的田地和发展空间,于是在古厝周围建造新的现代居住房。聚落不断发展又逐渐形成了带状和团状的“散村”式形态(图5)。

4塘溪聚落建筑特色

4.1平面布局特色

塘溪传统建筑种类多样,主要以民居为主,还有宫庙,祠堂,骑楼等公共建筑与商业建筑。其中民居和庙宇宗祠有着相似的布局和型制,而且很多民居和祠堂合一,为本文以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测绘考察,由于地处泉州,属于闽南传统建筑官式大厝平面型制,前埕后厝,其平面讲究中轴对称,以厅堂为核心组织建筑空间,左右对称,主次分明。中轴线上的单体根据开间的大小被分为三间张或五间张,五间张的布局在当地尤为普遍,即通常所说的“一明四暗”的布局(图6)。其原型是三间张双落厝(二落一院,平面为口字型的四合院),在此基础上横向加横屋形成护厝,纵向加多进深的厅堂,还有的在建筑加后包。平面由原来的“日”字型变“目”字型,而中轴线上的主厅堂有祭祖,敬神的功能,一般设有神龛或供奉历代祖先的牌位,家族中有重大的仪式也一般都在此举行。护厝与主厝其余空间在功能上通常为居住起居,主厅堂前的中庭一般是所有天井中最宽敞,铺设也最讲究的。因而以厅堂为核心地位——向心、内聚的空间,在纵向和横向上扩展更大规模。

4.2建筑形象特色

从立面上来看,塘溪传统建筑反映的是泉州地区明显的红砖文化特色。其建筑色彩鲜明,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以塘溪村内崇德祖宇为例,其是当地祠堂建筑的典型代表,该厝正面墙体以青石为基础、白石为墙裙(图7),红砖身堵,水车堵白底彩绘装饰,彩绘以典故,瑞禽,花草为主,较新。屋顶三段式,中间高,两侧低,屋脊由中间向两边平缓起翘,“燕尾脊”做法;屋脊上施以灰塑与彩绘。而民居除了主厝采用分段式的燕尾屋脊外,在护厝的山墙面通常采用“马背山墙”(因形如马背弓起之故)马背形式多种,造型依风水的五行分为:金(形圆)呈线条滑顺的单弧状、木(形直)呈较陡直的单弧状、水(形曲)由三个圆弧构成、火(形锐)由多个反曲面形成、土(形方)顶部呈平头状(图8)。

4.3红砖、青石、白石

从墙体的材料来看,塘溪村内的古民居正面多以红砖(多为赭红色)为主,台基和墙裙一般采用白石和青石,屋顶则用闽南山区的灰瓦。不同于泉州沿海地区的鲜艳红瓦。侧面墙体则分段砌筑,背面墙体根据所在位置的方向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材料,位于醒目位置的大多数使用红砖,而相对于不显眼位置的通常使用分段式砌筑或者夯土白墙。在泉州红砖文化的影响之下,整个塘溪聚落内的红砖色彩偏暗显得沉稳,厚薄和大小尺寸多样。红砖、白石施工工艺做法讲究,在砖墙底部台基之上,用白石加工成的条石勒角,勒角上用整块大白石板经细加工横竖砌筑裙堵。在裙堵顶面用红砖砌筑堵框,镶边线框凸出或凹进墙面,或素平起线均可。分段砌筑的山墙根据地方特色,一般采用卵石,三合土和砖三种材料砌筑:先在勒脚以下部分用卵石砌筑成卵石矮墙,在其上又用三合土夯实为土墙,然后大约在一层楼面上的位置砌筑红砖墙体。这样构成的卵石,三合土,红砖墙体既能够有很好的承重结构,同时又能起到防潮保暖,坚固美观的效果。

4.4建筑细部及装饰

塘溪古民居装饰手法主要有:石雕,木雕,灰塑,泥塑、剪贴等。装饰精美,雕梁画栋。例如厅堂的梁枋、托架、门扇格扇、灯梁都均有雕刻和彩画;雕刻细腻、彩画装饰美轮美奂。其中泥塑、剪粘是中国闽粤台地区传统建筑上特有的装饰构件,其所反映的题材则多是民间喜闻乐见、广为传话的一些内容,比如,吉祥纹样、神话典故、诗词楹联、奇灵异兽等。利用这种富有哲理内涵的图案来寄托美好理想,使得传统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达到统一。塘溪聚落内装饰精华都集中体现在福兴堂——李家大院中。在建筑入口处(图9)两侧石壁雕刻的镂空人物、戏剧人物、人物战车形状生动、雕刻精美。厝内的柱都为石柱,其柱础、柱头,甚至柱身上也都布满雕刻,这些石柱材质坚固,经久耐用,从结构功能上讲不仅是受力抗压的构架还是防潮防水的构件。其中石作窗户雕刻最为精美生动、人物刻画栩栩如生、题材丰富。而木雕主要在厅堂檐廊以及大门凹寿、天井两廊屋顶的梁架上次要承重构件,具体常见于斗拱、狮座、瓜柱、随梁枋、圆光、吊筒、雀替、门楣、门窗、隔扇等地方。在李家大院内,圆光与狮座用樟木等木材制作,雕刻的戏剧人物山水,生动灵活。另有屋脊、防溅墙、水车堵、山尖规尾等施以泥塑装饰,它以灰泥作为主要材料,利用它本身的可塑性,添加其他的蛎壳灰(或石灰)、砂以及棉花(或者麻丝)和一定糯米浆按比例混合而成。可以在屋脊上现场制作,也可以提前预塑。灰泥干硬后质地细腻,光泽亮丽。值得一提的是,在防溅墙的造型处理中,层叠式变化丰富,比例均衡雕刻精湛。闽南传统建筑上独特装饰构件,又称“剪碗”(嵌瓷、剪粘),这种装饰流行于闽南地区和广东的潮汕地区,具有浓厚的粤东闽南装饰特征,塘溪也继承了这种建筑装饰手法(图11)。剪粘是一种铁丝扎成骨架,用糖水或糯米水作为粘凝材料塑成相关坯体,然后民间匠师用彩色碎瓷片粘结各种形状的小片,组成了相关神话人物、动物、花草在灰泥上形成的一种艺术品,在阳光的照射下富有光泽。这些建筑细部装饰与建筑构件功能相统一,反射出当时当地的社会伦理教化对人们生活与心理的影响,体现了塘溪居民祈求吉祥平安的社会心理,也体现了聚落较高的建筑水平。

5结语

塘溪聚落内的传统建筑保存完整,布局独特,结构精巧,装饰工艺精湛,融合了闽南地区建筑文化特征,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亟待保护与传承。其蕴含的地域文化和内涵也值得今后的借鉴。

作者:赵晓樱 唐颢磊 单位: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邹德秀.中国的“耕读文化”[J].北京:中国农史,1996.第61页.

[2]戴志坚.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M].福州:福州人民出版社,2002.第100页.

[3]李华珍.湖头古镇聚落空间形态初探[D].福州:福州建筑工程学院,2008.第190页.

[4]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红砖建筑范文篇10

关键词:非承重砌块

1、小砌块应用回顾

广东省早在七十年代就对普通砼小型砌块结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且从生产到应用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广州市建委在1979年颁发了《小型砼主心砌块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规定》,1981年广东省建委组织编写了《小型砌块建筑设计及施工技术规程》(试行),至1982年广东省建委与四川省建筑科研所合编了《砼空心小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JGJI4-82.推动了全国小砌块砌体结构发展。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广东地区的住宅以六层以下于制楼板砖混结构为主,结构自重大且抗震性能差。硷小砌块由于轻质高强,加设芯柱灵活并可提高抗震性能等优点而成为取代红砖的砌体结构的好墙村。一大批七层小砌块结构住宅在广州拔地而起,我们经过对小砌块墙体的开裂调研,受力性能和抗震试验研究[1],采取了适当的构造措施及天面植被等隔热措施,解决了墙体的裂漏问题,使小砌块结构应用技术日趋成熟。广东面临港澳并处于开放的前沿地带。开放改革后,随着住宅商品化,人们对住宅功能、环境、装修等条件要求多变并越来越高,大开间灵活间隔的住宅更为人们所乐道。常规的砖混结构对此有较大的限制,我们又及时研制了附柱砌块的墙在体系。通过加设附柱而增大承重砌块墙的问距,解决九层以下大空间灵活间隔的住宅建筑结构问题[2]。随着开放改革深入发展,房地产业兴旺,吸取香港现浇硷结构技术,广州市建筑市场现浇框架结构取代了混合结构,子制楼板由于裂漏问题己无人问津,承重砼小型砌块生产大减,砼予制厂场己成商品房开发用地。广州市从1985年后确定现浇砼框架为住宅的主要结构体系后,普通砼小砌块由于块体较重,施工操作强度偏大而受限制、再加上与框架连结较差等缺点渐被人们打入冷宫,来源于农村毁田侥制的红砖因价格便宜,施工方便又成为墙体主要材料,广东墙村革新工作陷入低潮。

八十年代未,广州引进了丹麦史密斯公司的技术和设备建成了轻粘士陶粒及陶粒砼砌块生产线,轻骨料硷砌块作为轻质高强材料成为框架填充墙的热门墙村。为了使陶粒砼砌块能顺利推广应用,广州市建委组织专门小组进行研究,编制了《轻粘土陶粒及轻粘土陶粒砌块应用设计与施工暂行规定》5J01-90,对设计施工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九十年代两部两局墙改办关于加快墙村革新通知下达后,广州积极响应,采取了征收保证金等一系列行政措施控制使用红砖,积极扶持新墙材的生产。广州地区除了陶粒砼砌块外.各种轻骨料硷,蒸压加气砼等小型砌块大量涌现。大量使用轻质砼砌块后,由于对砌块生产监管力度不够,设计与施工措施不当,致仁建成墙体开裂渗漏问题较多、工程质量投诉很多、建设主管部问亦深感头痛。设计单位无规范可依,施工单位也不知所措,把责任推给墙材革新工作。很多建设单位宁可罚款也使用红砖,墙革工作出现了波折。为此广州布建委利用广州市建设科技发展基金,组织了高校、科研、设计、施工、质监等单位的专家对非承重砼砌块的应用技术进行研究,编制技术规程进行技术立法以确保工程质量,使墙村革新工作顺利进展。经过两年的艰苦研究,制定了广东省标准《非承重砼小型砌块砌体工程技术规程》DB/T15-18-97,及广东省通用建筑标准设计《非承重砼小型砌块砌构造》GJ005一1998。颁发实施后非承重硷砌块应用走上了正轨。广州市1998年新墙村的使用率达41%,而小型砼块则占新墙材的80%以上,又重新走上墙村革新的先进行列。

2.非承重砌块墙体裂漏问题研究

针对近年非承重硷砌块大量应用中出现的墙体开裂问题,广州市建委、墙革办利用广州市建设科技发展基金资助设立研究项目,对砌块生产和设计施工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对己建成楼房墙体开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裂缝产生原因,找出改善墙体抗裂漏性能的途径和措施[4]。

2.1砌块材质问题

非承重硷小砌块主要是轻骨料(如陶粒、膨胀珍珠岩、煤渣等)砼,和蒸压加气砼(或泡沫砼)。由于轻质砌块容重轻,用作非承重墙体时较红砖有较大优越性。但片面追求客重轻时,其他的材料性能则又较红砖差,如强度一般较低为2.5~5Mpa,吸水率较大为10~20%,干缩率较大达0.1%,且砼干缩时间较长,砌块上地后还在不断收缩。从调查情况发现有些墙体出现沿砌块本身或沿灰缝走向开裂,有些还出现发霉现象。有些墙体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也出现裂缝,这些主要是村质问题所致,必须加强砌块生产管理,严格质量认证,不准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砌块进入建筑市场。

2.2设计构造问题

非承重砼砌块墙是后砌填充围护结构。当墙体的尺寸与砌块规格不配时,难以用砌块完全填满,造成砌体与硷框架结构的梁板柱连接部位孔隙过大容易开裂。

门窗洞及预留洞边等部位是应力集中区,无采取有效的拉结加强措施时,会由于撞击振动容易开裂。

墙厚过小及砌筑砂浆强度过低,会使墙体刚度不足也容易开裂。

墙面开侗安装管线或吊挂重物均引起墙体变形开裂。

与水接触墙面未考虑防排水及泛水和滴水等构造措施使墙体渗漏。

以上种种由于设计考虑不周而致,必须针对建筑使用功能,及各种材料的特性扬氏避短,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精心设计方可避免墙体开裂渗漏。

2.3砌筑施工问题

非承重砌块与红砖不同,随意砍凿砌筑,用不同材料混殉,使用龄期不足的砌块等,墙体容易开裂。

砌块与砼柱连接处及施工留洞后填塞部位无加拉结钢筋,墙顶300m高的砌体无隔日顶紧砌筑,均容易引起接台部位开裂。

砌块上墙时含水牢过大或雨期施工淋湿砌块,墙体亦会因收缩开裂。

砌块无错缝对孔搭砌,灰缝砂浆不饱满,日砌筑高度过大等均容易引起墙体开裂。

墙体孔洞预留及开槽等处理不当,削弱了墙体强度,填补不好时亦会引起局部开裂。

总之,按常规红砖的施工方法砌筑砌块,往往容易造成墙体开裂。因此对各种材质的轻质砼砌块需有专用施工方法与专门处理措施,精心施工才能确保墙体不开裂渗漏。

2.4墙面抹灰问题

砌块墙体与红砖墙一样,一般均加抹灰装饰层,外墙更要粘贴饰面砖。当砌块墙面特别是蒸压加气硷砌块墙面基层处理不当,饰面砖粘贴方法不对时抹灰饰面层易起鼓开裂甚至脱落而造成修漏。

厨卫问墙体既要吊挂也要防水,抹灰层处理不当也易造成渗漏。

开洞槽埋管线后,填塞及抹灰面层处理不当往往引起局部开裂。

在不同材料的接台部、新旧砌体连接处及开槽位置、抹灰层钉上钢丝网或加防裂网布可减小抹灰层的开裂。

综上所述,非承重触墙体开裂原因较多,要从各方面考虑采取控制措施,加强砌块主产管理保证材料质量。针对裂漏原因精心设什、精心施工才能建造出优质墙体让住户放心满意。

3.编制技术规程和标准图集

为了在生产。设计、施工、监理、质监、验收有法可依,加强对非承重砼小型砌块砌体的质量控制,广州市建委利用广州市建设科技基金资助组织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及有关科研设计、施工、质监等单位编制技术规程及设什图集。

3.1编制技术规程

从1995年编制技术规程立项开始,参考了全国及北京、上海、沈阳等地有关小砌块的标准,结合广东地区炎热潮湿,多风雨的气候条件,地方习俗,以及本地区的三大类砌块产品,针对墙体裂漏问题,经过两年时间研究编制了有广东特色的地方标准。

规程分为总则、材料、建筑设计要点、结构构造要求、砌体工程施工、抹灰工程和验收等七个章节。

综合了国内普通砼砌块、轻骨料砼砌块及蒸压加气馊砌块三大类砌块的有关标准,结合本地产品现状列出对各类砌块的技术要求,适当提高对轻质砌块的强度要求,强调不得使用掺粘土砂浆,在村质上严格控制。

以建筑设计为龙头,对容易裂漏部位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附录C提供了砌体防裂、防渗漏措施供参考。对砌体与硷梁柱的连接均有专门拉结加固措施及防水、隔热、隔声等措施,对外墙建议用加挂防裂钢网,增设防水层等以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

施工章分为九节,重点在砌块的砌筑及洞口处理。严格按不同砌块控制上墙时含水率,强调锚固钢筋要展平砌人水平灰缝,对不同材料控制不同的日砌高度,对洞边空心砌块填实及加设边框等处理以确保墙体整体性。

抹灰工程作为独立一章参照现行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对外墙抹灰特别是高层外墙抹灰要加挂钢网,结合广东省关于消除建安工程质量通病的若干规定,做好抹灰防水处理。

3.2编制标准图集

为了使省标准技术规程具体化,市建委组织了广州市民用建筑科研设计院及华南建设学院西院,根据规程的要求结合实际工程设计经验及习惯做法编制构造图集。包括有建筑构造与结构构造说明,砌块墙体排列图示、门窗侗构造、墙柱连接详图、过梁构造柱大样、安放空调机构件、管线安装构造以及墙面抹灰用料及做法选用表等,以方便设计与施工单位选用。

经过编写单位不断收集有关单位对规程及图集的编制意见,多次修改后送审完成该两项工作,再经多次组织向有关设计、施工、建设、监理等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宣贯,并以试验示范工程进行推广应用,开现场经验交流会议,非承重硷小型砌块应用趋向成熟,建筑墙体的裂漏情况得到控制。

4.今后的展望

按墙村革新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墙体使用毁田侥制的红砖是要取消的。目前以砼小砌块替代红砖作墙体是切实可行的。非承重砼小砌块,特别是轻质砌块由于村性不及烧结红砖,往往容易开裂渗漏,使用时要采取足够措施去控制。尽管制定了技术标准,但仍未能完成避免裂漏的出现,去年冬季广州地区连日干旱的天气令有些已使用的住宅砌块墙体收缩开裂。新型墙体的推广应用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建设管理、生产、设计、施工、监理和质监等各方面配合,层层把关,全过程控制。针对出现问题及时研究,切实解决,通过不断总结经验,相信在广东地区今后会出现一个新的砌块应用高潮。

参考文献

[1]八度区砼主心小型砌块建筑抗震性能研究成果鉴定资料集19868

[2]李坚权等:小砌块墙柱组合结构在竖向和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工作特征《第四届砌体口际会议论文集》1986.6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