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23:06:36

黑木耳

黑木耳范文篇1

关键词:黑木耳;食用菌;栽培技术

我国食用黑木耳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1],无论在食用价值还是药用价值上均受益匪浅。木耳是世界四大食用菌之一,被众多的营养学家誉为“素中之荤”[2],黑木耳是一种优质的胶质食用菌,口感爽滑,味道鲜美,给人以独特的味觉享受,还有着丰富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的含量堪比肉类,营养价值极高;铁含量是所有食用菌中最高的。黑木耳还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如滋肾养胃、益气强身,还能抗血栓、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1黑木耳的生物学特征

黑木耳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银耳目,木耳科,木耳属,也称木耳、光木耳。黑木耳的生长阶段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菌丝体阶段:由许多无色透明的管状菌丝构成,是黑木耳的营养器官;另一个是子实体,供人食用的部分,胶质,是黑木耳的繁殖器官[3]。子实体在不断地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长成波浪状,并且它的正面凹而光滑,背面凸起,边缘稍微上卷,整个外形很像人的耳朵,颜色又呈黑褐色,所以称之为黑木耳。

2黑木耳栽培技术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黑木耳主产区之一,产量高,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黑木耳生长,主要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黑木耳生长,其中,黑龙江地区的黑木耳产量以及品质占全国首位。我国黑木耳的栽培技术有很多种,最早的是段木栽培技术,段木栽培就是将砍倒的榆树、槐树等树木木段作为培养基,培养黑木耳,这种栽培方法简单,成功率高,但是产量较低,最主要的是破坏生态环境,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我国尽可能不再用段木栽培黑木耳,转变成地栽黑木耳、代料栽培黑木耳等技术,这样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使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使黑木耳在高产发展的道路上向前迈了一大步。我国黑木耳产业历经了30年的快速发展,在将来,传统的段木栽培等技术生产定会被工厂化生产所取代。由于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对产品的安全、健康等要求也变得更高,会更偏向于安全、高品质、有营养的产品。作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的黑木耳,在栽培过程中不会喷洒农药,不使用激素,是典型的无公害纯绿色食品,定会受到人们的青睐。并且,绿色无公害的黑木耳,产后的菌糠中富含有机质,可以饲喂家禽和牲畜等,还可作为有机肥有效改良土质,为环境的改善献一份力。

3东北地区黑木耳的栽培技术

3.1瓶栽黑木耳技术

瓶栽黑木耳技术属于代料栽培,代料栽培就是利用木屑、废弃的秸秆、树林中的废弃物及工业下脚料等物质栽培食用菌的技术方法。选择适合当地的黑木耳菌种,无病虫害、生长温度范围广、食物转化率高、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等优点。确定黑木耳的栽培季节,瓶栽黑木耳技术一年可安排两次,分别在春季和秋季。选择栽培场所,可以选在室内,也可选择在室外。若要室内栽培黑木耳,温度、湿度、通气条件比较容易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光照条件,并且需要给室内通风,以满足黑木耳对氧气的需求。栽培场所附近环境应保持干净,且有方便并干净的水资源。配制培养料,可以选择的培养料有很多,比如棉籽壳、木屑、秸秆、稻草、玉米芯等,这些材料必须保持新鲜、干燥、无霉变,再根据本地的各项条件来选择配方和用量,然后将培养料灭菌,再接入提前选好的菌种发菌。出耳管理及采收过程中,要保持湿度。在菌瓶开口上架后,应在室内地面浇一次大水,以水泥地面稍有积水为宜。一般从开孔至出现耳基3-5d,相对湿度不能低于90%;原基至耳片分化约3-4d,相对湿度不能低于85%;耳片生长至成熟约6-7d,相对湿度不能低于90%,从开孔至采收第一潮木耳约需12h-1d,其中除在采耳前后各停水1-2d外,其他时间均应浇水保湿。控制温度:出耳阶段室温以控制在23-24℃最为适宜,在此条件下出耳整齐、健壮、开片好,最低不能低于20℃,最高不能短过26-27℃,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耳片的生长。室温低于20℃则耳片分化困难,在18-20℃时,虽然湿度保持在正常水平,但已分化的木耳生长不良,其直径只有1-2cm,商品价值低。因此秋栽出耳后期要采取加温措施。通风换气:黑木耳出耳期需要充足的氧气,对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很敏感,会抑制黑木耳的正常生长。因此,室内瓶栽或其他室内栽培要特别注意通风换气,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尤其是夏季出耳,因气温高,室内空气湿度大,要经常保持空气对流,这不仅有利于出耳和耳片生长,也是防止病害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通风还要与喷水、湿度调节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喷水前通风,喷水后1h停止通风;高温季节早晚通风,低温季节只在中午或下午通风,喷水后若耳片较湿,颜色较深,应增加通风时间;阴雨天气一直保持通风、刮风、干燥天气微风。耳场内要保持空气清新流畅,不能有郁闷的感觉。增加光照:黑木耳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充足散射光和一定量的直射光。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耳片肥厚、色深、品质好。因此,室内栽培除要求有充足的散射光外,力求增加室内直接透射光。据观察,在1000lx光照度下,耳片色泽深黑,在500lx光照度下分化的耳片为黄白色。如果把暗光条件下形成的黄白色子实体,移到3000lx以上的地方照射6h后,子实体逐渐由耳片边缘向内转为黄褐色;经过2d的处理,耳片就会全部变为黑色或棕色,故在出耳期,应将出耳架上的耳瓶(袋)经常移位,以调节自然光照的不足,提高出耳品质,耳场保持七阳三阴,以能见到花花太阳为好。适时消毒杀虫:春季气温较高时,耳场内地面、棚体及耳场周围每隔7-10d要全面喷洒消毒剂和杀虫药液各一次,注意防止药液喷到耳片上。采收及加工:瓶栽木耳只能控制原基发生的部位,而不能控制原基发生的数量,耳片常呈丛生状,因此要注意采收的方法。正在生长中的幼耳,呈深褐色,耳片内卷,富有弹性,耳根扁而宽当耳片颜色变浅、耳片舒展变软,耳根由粗变细、基部收缩,腹面略见孢子时,为采收适期。采收阶段要求勤采、细采,确保高产优质。具体采收的方法是用手指将整朵耳片连同基部一起捏住,稍扭动,即可将耳片完整地采下来。采收时要将耳根采摘干净,但是要留下耳芽,采耳后,均保持好温度、湿度和阳光,促使黑木耳菌丝周身生长。黑木耳加工主要是干制,鲜耳含水量约为干制品的10-22倍。晴天采回的黑木耳,立即薄薄地摊放在晒席上,在烈日下2d即可晒干,晒时,湿耳不宜经常翻动,以免耳片卷成拳耳或破碎、影响质量。阴雨天采收的黑木耳可用微火烘干,烘烤的温度从35℃逐渐升到60℃,经常通风换气,排除烘房内湿热空气,使鲜耳的水分很快蒸发掉,当温度升到60℃时,可关闭通气孔,促使黑木耳很快烘干。黑木耳干制后,应拣净杂质,及时装入无毒的塑料袋内密封贮存或出售。

3.2袋栽黑木耳技术

袋栽黑木耳技术也属于代料栽培,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吊袋式栽培黑木耳,二是架上栽培黑木耳。3.2.1吊袋式栽培黑木耳也就是大棚挂袋栽培黑木耳,首先要选择质量好并适合本地栽培的菌种;再确定栽培时间;然后选好场地,场地应选择光照以及通风良好,水源清洁的地方;然后配制培养料,装入菌袋,进行灭菌等步骤;然后接菌,发菌;然后进行挂袋出耳管理;最后进行采收。棚室跨度应该在8-12m,长度则根据场地确定,大棚的高度应在2.8m以上。保证地面平整,并铺上炉灰或者细沙等,过道上铺砖。菌袋养好菌后,要进行开口和封口,开口方式选择“O”或“Y”形较好,当菌丝封住开过的出耳口后,就可以挂袋,进行出耳管理[6]。注意,挂袋前,棚室内要先进行消毒,可在地面上洒少许石灰。挂袋的方式,一般用以下两种:“三线脚扣”挂袋和“单钩双线”挂袋[7]。菌袋在挂上去的2-3d内不要浇水,恢复菌丝生长,避免袋料分离,产生污染。过两三天后早晚浇水,应避免前期菌袋进水产生青苔,发现污染及时剔除,控制棚室相对湿度达到90%,白天进行通风,一直到子实体原基形成,待耳芽长到拇指盖大小时,早晚浇大水,浇水时,放下遮阴网,增加湿度,白天棚内的温度应控制在25°C左右,上午把背向阳一面遮阴网掀起,进行晒袋、通风,中午温度较高,把遮阴放下,下午同样把背向阳光一面遮阴网掀起,进行晒袋、通风,但是,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菌袋上;浇水时,要根据天气情况和耳片吸水的状况对浇水进行调整,若是晴天,早晨少喷水或不喷水;白天不要喷水,防止高温、高湿而产生杂菌,造成污染;晚间气温较低,应多浇水,有利于耳片生长,而且水分蒸发较慢;若是阴天,早晨、白天还有晚上都要喷水,也就是当耳片缺水时,就应该喷水,这样能够使耳片加速生长;若是下雨天,则不用喷水。在耳片形成后,既采收阶段,应保持开放管理,要对木耳的生长进行控制,能采收的木耳应及时采收,浇水则保持干湿交替的原则。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阶段,棚内温度会逐渐升高,所以随着温度的变化,棚膜要卷起至适宜的高度,出耳管理后及时采收及晾晒。在某些地区,黑木耳的栽培已经告别了普通大棚栽培模式,改用智能化管理的模式栽培、生产黑木耳。他们用全自动智能温室吊袋栽培黑木耳,不需要亲自去大棚内,在计算机控制中心就能够准确的操控适于黑木耳各项生长的条件,整个木耳栽培过程中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都能够智能化的监测,使黑木耳在最适合生长的条件下生长,能有效地提高黑木耳的质量和产量。3.2.2架上栽培黑木耳具体步骤与大棚挂袋栽培相似,只是架上栽培是将菌袋放在大棚内的架子上进行出耳管理,同瓶栽黑木耳。

3.3地栽黑木耳技术

地栽黑木耳技术也属于代料栽培,采用塑料袋栽培模式。首先确定栽培季节,一般选择春季栽培。选择栽培场地,要求通风良好的平整场地。选择适合的菌种,性状优良。配制培养料,以木屑、秸秆、玉米芯等为主,然后对培养料进行灭菌。接种已选好的菌种,培养菌丝。长满菌丝后,将菌袋摆在田间大地,在菌床上横放一些木棍,用一层薄的稻草帘子覆盖,几天后可见开口处出现许多小黑点,即黑木耳原基。出耳管理。掌握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等的控制,防病防虫等技术,让耳片生长开片,如果温度超过26°C,则木耳长成块状不开片,湿度超过80%,培养料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菌皮,影响耳芽产生和发育,最后进行采收晾晒。这种地栽黑木耳技术改变了我国依靠木段生产黑木耳的历史,使黑木耳的栽培从林下栽培转变为田间大地栽培。

3.4林下栽培黑木耳技术

林下栽培黑木耳技术属于仿野生栽培。场地选择。选择间距为2-4m五年以上的阔叶林,并且气候要温暖、湿润、透气性强,场地要求接近水源,向阳,地面无凹陷或凸起,若地面不平,应做相应措施,比如凹陷的地面要用沙石垫平,整理好场地后要杀虫除菌,并在场内四周撒上石灰,进行消毒,做好准备。出耳管理。采用悬挂栽培模式进行出耳。催耳后的菌袋要进行固定悬挂,大约每9袋串成一条,悬挂菌袋应该在1-2d内完成,耳基形成时期进行间歇性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始终在90%左右,当耳芽长到黄豆粒大小之后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进入子实体管理阶段,正常情况下每天要喷水3-4次,时间则是在早晚,尽量在袋温与气温一致时进行喷水,每次喷水要喷全、喷足,当空气干燥时,需增加喷水的次数[8]。阴天一般不喷水,耳场风很大时也可喷适量的水,遇高温天气要在空间内喷水已达到降温的目的,避免喷到吊袋上。注意对耳场内的杂草进行清理,确保通风良好。木耳在第一次采收后应停止喷水,等到菌丝恢复后再进行木耳生长的管理[4]。采收及加工。同瓶栽。

3.5段木栽培黑木耳技术

段木栽培是比较传统的黑木耳栽培技术。耳场的选择。同林下栽培。耳树选择及段木准备。黑木耳可选择的树有很多,麻栎、榆树、桑树、悬铃木等。段木准备包括砍树(注意砍树的时期,是从树木进入休眠之后到新芽萌发之前这一段时间)、剔枝、截段、架晒。接种:选择适宜的菌种进行人工接种(分木屑菌种接种法和枝条菌种接种法),接种时注意接种温度。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上堆发菌:上堆场所应选择向阳、通风、干燥的地方,上堆方法通常采用“井”字形或“山”字形。散堆排场:常用平铺式排场,注意温度,通风良好,干湿交替的环境条件。起棚上架:一般多采用“人”字架形。病虫害防治:采用常规方法。采收及加工:出耳采收及越冬管理[5];加工同瓶栽黑木耳。

4东北地区黑木耳的栽培技术存在的优势及问题

按照国家标准示范基地对黑木耳栽培进行规范化管理,通过优质产业化发展,提高黑木耳培育水平,确保黑木耳栽培方式标准化,实现优质高产栽培,确保黑木耳在东北地区的需求量,优质的培育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黑木耳产量,对黑木耳产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比分析采用不同方式培育的黑木耳,研究出更加适合黑木耳培育的优化方案,无论是瓶栽黑木耳技术、袋栽黑木耳技术、地栽黑木耳技术、林下栽培黑木耳技术还是段木栽培黑木耳技术,都存在优势及问题[6],如表1所示。

5东北地区黑木耳栽培的建议

我国东北地区地大物博,物产种类繁多,可以利用东北地区的地理优势,选配专用的木耳栽培原料。而良好的地区培育环境还需要有合理的培育模式,采用不同菌种培育方式对黑木耳栽培状态进行对比分析,有计划地进行不同品种黑木耳的采摘,并分析不同时期采摘的黑木耳的形态、营养成分,根据结论,持续稳定地发展黑木耳栽培的优质原料以及培育模式[7]。生产后的黑木耳,在市场上常见的是晾干的黑木耳。也就是只有粗加工,加工出来的产品单一、价值不高、档次也比较低。我们可以研发新的产品,提高产品的档次,比如研发能够即买即食的产品,这样既能推动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又能带动餐饮业的发展。在当代,人们偏爱有食品保障、对身体有益的食品,而黑木耳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很多人都知道,我国黑木耳的某些产品已经出口,并且出口量逐年上升,这又带动了物流等产业的发展,也使黑木耳产业逐渐壮大,产业壮大,需要的劳动力也会增多,会为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机会,在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注重食用健康食品,黑木耳的保健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从而扩大了黑木耳的发展前景。本文以东北地区黑木耳栽培技术为主,阐述了五种栽培技术,具体应用时要根据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栽培条件等对菌种以及栽培技术进行选择,以达到高产的目的,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彤军,白广利.黑龙江省黑木耳资源价值与开发利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5,43(12):44-47.

〔2〕马民.黑龙江省东宁县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研究[D].吉林大学,2014.

〔3〕许国兴.北方黑木耳栽培实用技术[J].科技向导,2015,23(02):12-13.

〔4〕陈新.食用菌栽培技术-黑木耳种植技术[J].北京农业,2013,34(06):17.

〔5〕冯立健.黑龙江野生黑木耳种质资源的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4.

〔6〕史磊,王廷锋,王金贺.寒地秋耳棚室吊袋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J].中国食用菌,2016,35(06):84-85.

〔7〕朱洪生,杜振和,李子刚.东北大棚挂袋黑木耳栽培管理要点[J].园艺特产,2015,14(17):96.

黑木耳范文篇2

论文摘要介绍了黑木耳的栽培习性、室内接种发菌技术,林地仿野生栽培管理措施,以期为黑木耳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早春在北方三至五年生树林内生产黑木耳,可实现树木与黑木耳间的优势互补,既节约了耕地,又可比传统大田栽培和荫棚栽培具有更高的生物学效率。

1黑木耳的栽培习性

1.1营养

黑木耳生长对养分的要求以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为主,还需要少量的无机盐类。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果树、杨树等阔叶类树木的锯末或其他农作物下脚料,含氮物质主要来自麸皮,另外还要加入少量的石膏、蔗糖和磷酸二氧钾等,以满足黑木耳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要。

1.2温度

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具有耐寒怕热的特性,对温度反应敏感。其菌丝适宜温度22~26℃,子实体最适温度15~25℃。适宜范围内温度越低生长发育越慢,但子实体色深、健壮、肉厚、产量高、质量好;温度越高生长发育越快,但菌丝细弱,子实体颜色淡、肉薄、产量低,并易流耳,感染杂菌。

1.3水分

水分是黑木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黑木耳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生长发育中都需要大量的水分。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5%左右,在子实体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要求保持在90%~95%。

1.4光照

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照,但子实体原基的形成、耳芽的分化需要在一定的散射光下才能展出茁壮的耳片。因此,要做到“3分阳、7分阴”,促使子实体迅速发育成长。

1.5氧气

黑木耳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在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形成、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进行着有氧呼吸。因此,要经常保持培养室的空气流通,以保证黑木耳生长发育对氧气的需要。林地栽培黑木耳,由于树木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因而比大田栽培和荫棚栽培具备充足的新鲜氧气,可以实现稳产高产。

1.6酸碱性

黑木耳菌丝体生长适宜偏酸的环境,但易生长霉菌,导致菌袋污染率上升。为此,在配方中要适当提高pH值,使之达到偏碱的环境,降低污染率。

2黑木耳室内接种发菌技术

2.1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要和消费习惯,北方主要栽培的黑木耳应选颜色深、肉厚、高产、抗逆性强的广温型菌株。

2.2培养基的配置

2.2.1配方。适应黑木耳袋料栽培的原料很多,常见配方有:①阔叶杂木锯末80%,麦麸4%,稻糠10%,玉米面3%,豆饼2%,生石灰1%;②棉子皮90%,麦麸8%,石灰1%,石膏粉1%;③棉子壳78%,锯末20%,生石灰1%,石膏1%。

2.2.2拌料。一般选择在水泥地面上进行拌料与装袋。将料充分拌匀,含水量达60%~65%。拌的料要当天拌当天使用,否则容易变酸发臭。

2.3装袋与灭菌

2.3.1装袋。塑料袋的选择非常重要,高压灭菌应选择聚丙烯塑料袋,常压灭菌要选择聚乙烯塑料袋,我们一般是常压灭菌,所以选择聚乙烯塑料袋,规格17cm×35cm比较适宜,也可以选择17cm×55cm的塑料袋。装袋时要松紧适宜,过多过实,易造成塑料袋破裂;装料过松,菌丝纤弱无力。袋装好后,用直径2cm的圆木棒从中间打眼,打到底,再旋转拔除,然后套上颈圈。

2.3.2灭菌。装好袋后要及时装锅灭菌,防止变酸。装锅时要注意留出蒸汽循环的通道,不能形成死角。常压灭菌时当料温达100℃,开始记时,保持8~9h,焖锅1~2h后开锅,待锅内温度降到60℃以下时趁热出锅。

2.4接种与发菌

2.4.1接种。接种在接种箱内进行,用接种钩(匙、铲)沿瓶壁挖出黄豆粒至花生粒大小的菌种,接入袋内培养基孔内,每棒2~3块,随后扎口。

2.4.2发菌。将接好菌的菌袋及时放入培养室培养,室温控制在25~28℃。一般接种5~7d后,菌丝往下生长,这时检查菌袋内有无杂菌,发现后及时挑出;接菌15d后,菌种已全部覆盖料面,这时将温度降到20℃左右,后期培养温度宁低勿高,低温养菌虽然生长发育慢,培养期长,但菌丝粗壮,生命力强,产量高。在养菌期,培养室要经常开门或用换气扇换气,保证室内有足够的氧气,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

3黑木耳林地仿野生栽培管理措施

3.1选择适宜栽培时间和场所

3.1.1时间。仿野生栽培,需要在10~12月制作菌棒,3月中旬排棒催耳,4~5月出耳。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早春自然环境和气温,实现仿野生栽培。

3.1.2场所。选择光照适度、离水源较近,但不积水、通风好

的林地。北方实行林耳间作,以树龄3~5年为宜。树龄过小,起不到遮荫的作用;树龄过大,套种行内光照不足,不利子实体生长发育。子实体生长阶段常以“3分阳、7分阴”为光照强度界限,确定是否加盖遮阳网。

3.2整地做床

先在栽培场地四周挖好排水沟,清除地面杂物。在3~5年树龄的树林行间进行整地做畦,采取南北或顺坡方向,做宽1.0~1.5m、深20cm、长度不限的浅畦,畦底压实。畦间留0.5m宽的作业道(雨季可作排水沟),畦内棒间行距和间距均为20cm。排15万棒/hm2。摆棒前,顺着畦面铺盖厚约3cm左右的稻草、麦秸或干净沙子,以防畦田内水分蒸发和将来木耳沾上泥土,降低品质。然后,撒1层石灰粉或驱虫剂杀虫,灌1遍透水。

3.3菌棒畦床出耳管理

3.3.1开洞排棒。选择早晚或雨后的晴天开洞。在畦床边开洞,边排棒,边盖湿润草帘。割口刀片用刮脸刀片或手术刀片,17cm×33cm的菌袋,每棒均匀割8~12个洞,“品”字型排列,要割“V”型口,角度45°,边长1cm,深度0.5cm,见浅层菌丝割断,适宜菌丝扭结形成原基。“V”型口如同一个小门帘,防止浇水进入棒内引起污染。划完口的棒立即排于畦床上,棒与棒间隔3cm,盖上湿润草帘(如气温低,可盖塑料膜,但应注意定时通风),进行催耳。

3.3.2催耳。春耳划口后,常因早春气温低、空气干燥,造成原基形成慢、出耳不齐等现象,延长出耳期,影响产量。床内温度15~25℃,温差8~10℃,相对湿度保持80%~90%时,适合原基形成。如温度低,可在草帘上覆盖薄膜或小拱棚来保湿增温催耳;温度高,则加盖1层草帘来降温保湿。早晚通风,每次10~20min。该期管理的关键是增氧、加湿、闭光,达到“9分阴、1分阳”。

黑木耳范文篇3

1季节安排

黑木耳耐寒怕热,属中温型真菌。子实体生长最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15~20℃,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子实体生长速度适中,且产量高质量好。因此,王店镇适宜推广秋冬季栽培黑木耳。即6月开始收购桑枝和粉碎,9月生产制作菌棒,10月中下旬晚稻收获后排放大田,翌年1月初开始出耳,至4月底采收结束。

2品种与配方选择

从外地引种一定要先经过试种,目前在袋料黑木耳栽培上比较好的品种有新科、916等,王店镇单片型黑木耳宜选择新科系列菌株,菊花型选择916。使用的菌种要求菌丝生长健壮,长势强,无杂菌污染,菌丝刚长满袋,掰开成块不散、萌发快、无老化。原料配方1:桑枝屑80%、麸皮13%、棉籽壳5%、木耳专用料2%;原料配方2:桑枝屑70%、麸皮18%、棉籽壳10%、木耳专用料2%。

3拌料与装袋(制棒)

拌料有3个要求,一是均匀(一般干拌3次),二是控制含水率(加水后拌3次),三是pH值适当。拌料时先干拌,后湿拌,一定要拌匀,杀菌不彻底易感染杂菌。含水量以手捏料能成团、手指捻料时有湿润感为宜。将拌均的料装入规格为55cm×15cm的聚乙烯料袋,扎紧封口,制成棒状。每棒重量一般掌握在1.5~1.6kg,含水量55%,pH值6.0~6.5为宜。

4灭菌与接种

将制成的料袋(棒)进行常压灭菌,灭菌时容器内棒与棒不能排列过密,以便蒸气流动畅通,灭菌彻底。当温度至60~65℃时,施放1次冷气,温度达100℃维持恒温15~16h。灭菌时要防止漏气。待料棒冷却至30℃以下时开始接种。袋料黑木耳栽培提倡用接种箱接种,每棒接3~4穴(气温低时适当加大接种量),用整块菌种接入,接种后用薄膜覆盖住接种口,菌棒转入培养室,堆成平行堆、“井字形”或“△”形培养发菌。接种时尽量少损伤菌种,避免用手指强力按压。

5菌丝培养

首先做好培养室的清洁消毒工作,接种后7~10d内室温控制在25~28℃,10d后室内保持20~23℃,湿度保持在70%以下,每隔10~15d进行翻堆检查,若发现棒内出现黄、红、绿、青等颜色的斑块即为杂菌,较轻地用酒精注射患处,移到另室单独培养。对污染严重的菌棒,特别是桔红色链孢霉感染的要立即隔离,在远处深埋或烧毁,以免蔓延和污染环境。同时,严防30℃以上高温影响菌丝生长和成品率,也要防止低于20℃菌丝恢复吃料慢,影响成活率。菌丝体培养期间要求保证培养室黑暗,并根据室内温度和空气状况做好通风换气工作。一般在45~60d后,菌丝进入生理成熟期。

黑木耳范文篇4

论文摘要介绍了黑木耳的栽培习性、室内接种发菌技术,林地仿野生栽培管理措施,以期为黑木耳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早春在北方三至五年生树林内生产黑木耳,可实现树木与黑木耳间的优势互补,既节约了耕地,又可比传统大田栽培和荫棚栽培具有更高的生物学效率。

1黑木耳的栽培习性

1.1营养

黑木耳生长对养分的要求以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为主,还需要少量的无机盐类。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果树、杨树等阔叶类树木的锯末或其他农作物下脚料,含氮物质主要来自麸皮,另外还要加入少量的石膏、蔗糖和磷酸二氧钾等,以满足黑木耳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要。

1.2温度

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具有耐寒怕热的特性,对温度反应敏感。其菌丝适宜温度22~26℃,子实体最适温度15~25℃。适宜范围内温度越低生长发育越慢,但子实体色深、健壮、肉厚、产量高、质量好;温度越高生长发育越快,但菌丝细弱,子实体颜色淡、肉薄、产量低,并易流耳,感染杂菌。

1.3水分

水分是黑木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黑木耳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生长发育中都需要大量的水分。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5%左右,在子实体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要求保持在90%~95%。

1.4光照

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照,但子实体原基的形成、耳芽的分化需要在一定的散射光下才能展出茁壮的耳片。因此,要做到“3分阳、7分阴”,促使子实体迅速发育成长。

1.5氧气

黑木耳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在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形成、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进行着有氧呼吸。因此,要经常保持培养室的空气流通,以保证黑木耳生长发育对氧气的需要。林地栽培黑木耳,由于树木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因而比大田栽培和荫棚栽培具备充足的新鲜氧气,可以实现稳产高产。

1.6酸碱性

黑木耳菌丝体生长适宜偏酸的环境,但易生长霉菌,导致菌袋污染率上升。为此,在配方中要适当提高pH值,使之达到偏碱的环境,降低污染率。

2黑木耳室内接种发菌技术

2.1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要和消费习惯,北方主要栽培的黑木耳应选颜色深、肉厚、高产、抗逆性强的广温型菌株。

2.2培养基的配置

2.2.1配方。适应黑木耳袋料栽培的原料很多,常见配方有:①阔叶杂木锯末80%,麦麸4%,稻糠10%,玉米面3%,豆饼2%,生石灰1%;②棉子皮90%,麦麸8%,石灰1%,石膏粉1%;③棉子壳78%,锯末20%,生石灰1%,石膏1%。

2.2.2拌料。一般选择在水泥地面上进行拌料与装袋。将料充分拌匀,含水量达60%~65%。拌的料要当天拌当天使用,否则容易变酸发臭。

2.3装袋与灭菌

2.3.1装袋。塑料袋的选择非常重要,高压灭菌应选择聚丙烯塑料袋,常压灭菌要选择聚乙烯塑料袋,我们一般是常压灭菌,所以选择聚乙烯塑料袋,规格17cm×35cm比较适宜,也可以选择17cm×55cm的塑料袋。装袋时要松紧适宜,过多过实,易造成塑料袋破裂;装料过松,菌丝纤弱无力。袋装好后,用直径2cm的圆木棒从中间打眼,打到底,再旋转拔除,然后套上颈圈2.3.2灭菌。装好袋后要及时装锅灭菌,防止变酸。装锅时要注意留出蒸汽循环的通道,不能形成死角。常压灭菌时当料温达100℃,开始记时,保持8~9h,焖锅1~2h后开锅,待锅内温度降到60℃以下时趁热出锅。

2.4接种与发菌

2.4.1接种。接种在接种箱内进行,用接种钩(匙、铲)沿瓶壁挖出黄豆粒至花生粒大小的菌种,接入袋内培养基孔内,每棒2~3块,随后扎口。

2.4.2发菌。将接好菌的菌袋及时放入培养室培养,室温控制在25~28℃。一般接种5~7d后,菌丝往下生长,这时检查菌袋内有无杂菌,发现后及时挑出;接菌15d后,菌种已全部覆盖料面,这时将温度降到20℃左右,后期培养温度宁低勿高,低温养菌虽然生长发育慢,培养期长,但菌丝粗壮,生命力强,产量高。在养菌期,培养室要经常开门或用换气扇换气,保证室内有足够的氧气,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

3黑木耳林地仿野生栽培管理措施

3.1选择适宜栽培时间和场所

3.1.1时间。仿野生栽培,需要在10~12月制作菌棒,3月中旬排棒催耳,4~5月出耳。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早春自然环境和气温,实现仿野生栽培。

3.1.2场所。选择光照适度、离水源较近,但不积水、通风好

的林地。北方实行林耳间作,以树龄3~5年为宜。树龄过小,起不到遮荫的作用;树龄过大,套种行内光照不足,不利子实体生长发育。子实体生长阶段常以“3分阳、7分阴”为光照强度界限,确定是否加盖遮阳网。

3.2整地做床

先在栽培场地四周挖好排水沟,清除地面杂物。在3~5年树龄的树林行间进行整地做畦,采取南北或顺坡方向,做宽1.0~1.5m、深20cm、长度不限的浅畦,畦底压实。畦间留0.5m宽的作业道(雨季可作排水沟),畦内棒间行距和间距均为20cm。排15万棒/hm2。摆棒前,顺着畦面铺盖厚约3cm左右的稻草、麦秸或干净沙子,以防畦田内水分蒸发和将来木耳沾上泥土,降低品质。然后,撒1层石灰粉或驱虫剂杀虫,灌1遍透水。

3.3菌棒畦床出耳管理

3.3.1开洞排棒。选择早晚或雨后的晴天开洞。在畦床边开洞,边排棒,边盖湿润草帘。割口刀片用刮脸刀片或手术刀片,17cm×33cm的菌袋,每棒均匀割8~12个洞,“品”字型排列,要割“V”型口,角度45°,边长1cm,深度0.5cm,见浅层菌丝割断,适宜菌丝扭结形成原基。“V”型口如同一个小门帘,防止浇水进入棒内引起污染。划完口的棒立即排于畦床上,棒与棒间隔3cm,盖上湿润草帘(如气温低,可盖塑料膜,但应注意定时通风),进行催耳。

3.3.2催耳。春耳划口后,常因早春气温低、空气干燥,造成原基形成慢、出耳不齐等现象,延长出耳期,影响产量。床内温度15~25℃,温差8~10℃,相对湿度保持80%~90%时,适合原基形成。如温度低,可在草帘上覆盖薄膜或小拱棚来保湿增温催耳;温度高,则加盖1层草帘来降温保湿。早晚通风,每次10~20min。该期管理的关键是增氧、加湿、闭光,达到“9分阴、1分阳”。

黑木耳范文篇5

论文摘要介绍了黑木耳的栽培习性、室内接种发菌技术,林地仿野生栽培管理措施,以期为黑木耳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早春在北方三至五年生树林内生产黑木耳,可实现树木与黑木耳间的优势互补,既节约了耕地,又可比传统大田栽培和荫棚栽培具有更高的生物学效率。

1黑木耳的栽培习性

1.1营养

黑木耳生长对养分的要求以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为主,还需要少量的无机盐类。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果树、杨树等阔叶类树木的锯末或其他农作物下脚料,含氮物质主要来自麸皮,另外还要加入少量的石膏、蔗糖和磷酸二氧钾等,以满足黑木耳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要。

1.2温度

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具有耐寒怕热的特性,对温度反应敏感。其菌丝适宜温度22~26℃,子实体最适温度15~25℃。适宜范围内温度越低生长发育越慢,但子实体色深、健壮、肉厚、产量高、质量好;温度越高生长发育越快,但菌丝细弱,子实体颜色淡、肉薄、产量低,并易流耳,感染杂菌。

1.3水分

水分是黑木耳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黑木耳菌丝体和子实体在生长发育中都需要大量的水分。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5%左右,在子实体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要求保持在90%~95%。

1.4光照

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照,但子实体原基的形成、耳芽的分化需要在一定的散射光下才能展出茁壮的耳片。因此,要做到“3分阳、7分阴”,促使子实体迅速发育成长。

1.5氧气

黑木耳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在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形成、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进行着有氧呼吸。因此,要经常保持培养室的空气流通,以保证黑木耳生长发育对氧气的需要。林地栽培黑木耳,由于树木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因而比大田栽培和荫棚栽培具备充足的新鲜氧气,可以实现稳产高产。

1.6酸碱性

黑木耳菌丝体生长适宜偏酸的环境,但易生长霉菌,导致菌袋污染率上升。为此,在配方中要适当提高pH值,使之达到偏碱的环境,降低污染率。

2黑木耳室内接种发菌技术

2.1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要和消费习惯,北方主要栽培的黑木耳应选颜色深、肉厚、高产、抗逆性强的广温型菌株。

2.2培养基的配置

2.2.1配方。适应黑木耳袋料栽培的原料很多,常见配方有:①阔叶杂木锯末80%,麦麸4%,稻糠10%,玉米面3%,豆饼2%,生石灰1%;②棉子皮90%,麦麸8%,石灰1%,石膏粉1%;③棉子壳78%,锯末20%,生石灰1%,石膏1%。

2.2.2拌料。一般选择在水泥地面上进行拌料与装袋。将料充分拌匀,含水量达60%~65%。拌的料要当天拌当天使用,否则容易变酸发臭。

2.3装袋与灭菌

2.3.1装袋。塑料袋的选择非常重要,高压灭菌应选择聚丙烯塑料袋,常压灭菌要选择聚乙烯塑料袋,我们一般是常压灭菌,所以选择聚乙烯塑料袋,规格17cm×35cm比较适宜,也可以选择17cm×55cm的塑料袋。装袋时要松紧适宜,过多过实,易造成塑料袋破裂;装料过松,菌丝纤弱无力。袋装好后,用直径2cm的圆木棒从中间打眼,打到底,再旋转拔除,然后套上颈圈。

2.3.2灭菌。装好袋后要及时装锅灭菌,防止变酸。装锅时要注意留出蒸汽循环的通道,不能形成死角。常压灭菌时当料温达100℃,开始记时,保持8~9h,焖锅1~2h后开锅,待锅内温度降到60℃以下时趁热出锅。

2.4接种与发菌

2.4.1接种。接种在接种箱内进行,用接种钩(匙、铲)沿瓶壁挖出黄豆粒至花生粒大小的菌种,接入袋内培养基孔内,每棒2~3块,随后扎口。

2.4.2发菌。将接好菌的菌袋及时放入培养室培养,室温控制在25~28℃。一般接种5~7d后,菌丝往下生长,这时检查菌袋内有无杂菌,发现后及时挑出;接菌15d后,菌种已全部覆盖料面,这时将温度降到20℃左右,后期培养温度宁低勿高,低温养菌虽然生长发育慢,培养期长,但菌丝粗壮,生命力强,产量高。在养菌期,培养室要经常开门或用换气扇换气,保证室内有足够的氧气,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

3黑木耳林地仿野生栽培管理措施

3.1选择适宜栽培时间和场所

3.1.1时间。仿野生栽培,需要在10~12月制作菌棒,3月中旬排棒催耳,4~5月出耳。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早春自然环境和气温,实现仿野生栽培。

3.1.2场所。选择光照适度、离水源较近,但不积水、通风好

的林地。北方实行林耳间作,以树龄3~5年为宜。树龄过小,起不到遮荫的作用;树龄过大,套种行内光照不足,不利子实体生长发育。子实体生长阶段常以“3分阳、7分阴”为光照强度界限,确定是否加盖遮阳网。

3.2整地做床

先在栽培场地四周挖好排水沟,清除地面杂物。在3~5年树龄的树林行间进行整地做畦,采取南北或顺坡方向,做宽1.0~1.5m、深20cm、长度不限的浅畦,畦底压实。畦间留0.5m宽的作业道(雨季可作排水沟),畦内棒间行距和间距均为20cm。排15万棒/hm2。摆棒前,顺着畦面铺盖厚约3cm左右的稻草、麦秸或干净沙子,以防畦田内水分蒸发和将来木耳沾上泥土,降低品质。然后,撒1层石灰粉或驱虫剂杀虫,灌1遍透水。

3.3菌棒畦床出耳管理

3.3.1开洞排棒。选择早晚或雨后的晴天开洞。在畦床边开洞,边排棒,边盖湿润草帘。割口刀片用刮脸刀片或手术刀片,17cm×33cm的菌袋,每棒均匀割8~12个洞,“品”字型排列,要割“V”型口,角度45°,边长1cm,深度0.5cm,见浅层菌丝割断,适宜菌丝扭结形成原基。“V”型口如同一个小门帘,防止浇水进入棒内引起污染。划完口的棒立即排于畦床上,棒与棒间隔3cm,盖上湿润草帘(如气温低,可盖塑料膜,但应注意定时通风),进行催耳。

3.3.2催耳。春耳划口后,常因早春气温低、空气干燥,造成原基形成慢、出耳不齐等现象,延长出耳期,影响产量。床内温度15~25℃,温差8~10℃,相对湿度保持80%~90%时,适合原基形成。如温度低,可在草帘上覆盖薄膜或小拱棚来保湿增温催耳;温度高,则加盖1层草帘来降温保湿。早晚通风,每次10~20min。该期管理的关键是增氧、加湿、闭光,达到“9分阴、1分阳”。

黑木耳范文篇6

关键词:黑龙江省;木耳产业;网络营销

木耳产业作为黑龙江省一项特色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该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于网络购物,这也就为黑龙江省木耳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黑龙江省木耳产业经营者在运营过程中不断拓展网络营销模式,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黑龙江省木耳产业网络营销模式开展研究,旨在解决目前木耳产业在网络营销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木耳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黑龙江省木耳产业发展现状

1.黑龙江省木耳产业种植现状受到自然气候、地域等因素的影响,黑龙江省特别适合发展黑木耳产业。就现阶段来看,黑龙江省黑木耳总产量6亿多斤,产值达200亿元以上。预计未来几年,全省黑木耳年产量有望达到10亿斤,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黑木耳产业有望在国内市场成为强势品牌。目前,黑龙江省内一些市县已把黑木耳产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及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并在抓品牌、建市场、优化分销网络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在尚志市苇河镇、海林市山市镇、穆棱市下城子镇等黑木耳生产集中县市,相继启动黑木耳交易市场,打造“市场+企业+基地”的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形成了以“世界黑木耳之都”牡丹江、“中国黑木耳之乡”尚志以及全国最大黑木耳生产基地的东宁县为主产区的产业一体化模式。2.黑龙江省木耳产业加工现状在对木耳进行加工的过程中,木耳生产企业大都选择传统的烘干模式。以前市场出售的木耳大多是散装的,没有包装和品牌,产品的附加价值较低。由于木耳产业链精深加工较差,致使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弱。黑龙江省木耳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对产品形式进行了创新,开始出现了即食类、休闲类、饮料类等木耳产品。但是,这些产品依旧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对木耳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因此,黑龙江省木耳产业还需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深度挖掘产品的附加价值。

二、黑龙江省木耳产业网络营销的模式

1.借助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的模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在产品销售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在电商平台购买所需的商品。因此,在电商平台创建账户,开设店铺出售商品的商家也越来越多。木耳生产者可以在电商平台注册店铺,将其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目前这种模式已经成为木耳经营企业主要运营模式之一。由于网络消费者数量众多,不受地域限制,产品销量不断攀升,木耳生产者通过线上平台与消费者直接进行沟通,省去中间商的环节,节约了运营成本。2.经营企业自建网站销售的模式对于一些经营企业而言,他们已经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形成一定经营规模。这类企业大都会自己建立网站进行销售,从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都可以依靠自身的产业链实现。如黑龙江省和粮农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北味菌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都拥有自己的经营网站,并在网站上对所经营的木耳产品进行展示与介绍,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了解产品详情。这样既能够让消费者感知到产品,又对自身的销售渠道进行拓展,在市场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总体来看,现阶段企业自建销售网站已经成为黑龙江省木耳产业网络营销模式之一,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3.地方政府主导的网站营销模式对于部分不能借助电商平台与自建网站的种植户及小型经营企业而言,要想通过网络进行木耳市场营销活动,就需要借助由地方政府建立的农业信息网站相关信息。这类农业信息网站会集中大量农产品供求信息,这其中就包含了木耳产业商品销售和需求信息,可以为种植户、小型经营企业提供销售渠道。例如,东宁黑木耳网在地方政府与合作社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成为综合性的木耳网络服务平台。该平台汇集了黑木耳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求购、招商信息、企业库、物流、健康资讯、行业信息资讯等,为黑木耳行业经营单位提供有效的产品信息、招商信息、网上展会、企业建站、商机匹配等服务项目,促进了木耳产业网络营销的发展。4.网络直播平台直播销售模式直播销售商品已经是极为常见的一种网络销售模式,通过直播间销售商品这种销售形式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现阶段网络直播平台有很多,可以选择流量高的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带货。通过网络直播,消费者可以了解到木耳的种植、生长、采摘、加工等各个环节的实际情况,再配以主播的讲解,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产品和产业发展情况,这是增加产品销量最快的一种模式,也是现阶段最为流行的一种网络营销模式。

三、黑龙江省木耳产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1.生产经营者网络营销理念淡薄对于大多数的木耳种植户和经营者而言,他们仍旧偏爱传统现货交易的模式。特别对于一些年长的人,网络营销对他们来说还是一种陌生的销售模式。目前黑龙江省仍然有很多木耳生产经营者依旧坚持传统销售模式,对网络营销并不了解,网络营销意识更是薄弱。这类生产经营者往往觉得网络世界过于虚幻,触碰不到,无法取得良好的销售效果。因此,他们不会主动去探索网络销售模式。此外,对于那些已经采用过网络营销的经营者,由于无法全面了解网络营销的优势所在,会出现轻视网络营销,将销售的重心仍旧放在线下实体销售的现象。黑龙江省木耳生产经营者网络营销的理念薄弱,会对木耳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2.木耳产业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对于大多数地区的木耳经营者而言,要想在众多的农产品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重视区域特色和产品质量。从黑龙江省的木耳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各个地区、各个经营企业及各个种植户大都是按照各自的标准进行生产。如东宁县黑木耳、尚志黑木耳、依兰木耳等,这些县市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打造产品特色,互相抢占市场份额。这就造成木耳市场中出现了很多品质、定价并不相同的产品,致使黑龙江木耳产业整体的标准化程度过低,而影响整体的产业发展。3.网络营销人才较为匮乏企业在网络营销实施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获得更多的销量,必须拥有一批网络营销专业人才,这也是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制胜因素之一。就黑龙江省木耳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一些企业虽然重视对网络营销人才的培育,但仅是针对种植户、传统销售人员的相关培训。由于这类人员在自身素养、网络销售理念上的差异较大,甚至大多数的种植户对网络并不了解,他们不会使用电脑和智能设备。网络营销人才的严重匮乏,致使企业无法取得良好的网络营销效果。现阶段在黑龙江省木耳产业网络营销运用过程中,拥有解说能力、专业摄影和摄像能力、网络技术的网络营销人才还是比较匮乏的。例如,在网络直播平台直播销售木耳产品时,主播既需要了解木耳生产、生长相关知识,又能准确说明产品的优势所在,还需要能激发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网络营销人才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为黑龙江省木耳产业的快速发展设置了障碍。4.网络营销缺乏推广策略对于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而言,网络营销模式具有极大的优势,在推广方式上形式灵活多样。在现阶段其实大多数的木耳产业经营者对网络营销的方式也不是特别熟悉,他们认为网络营销就是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站、开设网店、开通网络直播间等,并通过各种平台进行产品销售。这种认知造成大部分的木耳产业经营者不能根据自己的产品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宣传推广方案,造成网站、网店、直播间等平台没有人气和流量,销售效果差。即便一些经营者、企业认识到宣传推广的重要性,但是选择的依旧是单一地在网站、网店对木耳产品信息的介绍,缺乏合适的多元化宣传推广渠道,这对产品宣传效果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5.网络平台营销信誉机制较为薄弱对于大多数的消费者而言,在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商品可能遭遇所收的商品与实际宣传并不相符的情况。纵观国内的诸多网络交易平台,或多或少地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诚信机制尚未建立,如卖家与买家相互之间并不了解彼此的信誉状况,也就无法预料交易中会引发什么样的矛盾。在现阶段黑龙江省木耳产品的网络营销中,主要出现了两种与信誉相关的矛盾。如从木耳销售者的角度来讲,部分卖家获得销售订单以后,以次充好给买家邮寄与宣传不符的木耳产品。从买家的角度来讲,一些不法买家在购买优质木耳以后,收货后依旧选择退款而将残次品邮寄给卖家。所以,当下在木耳网络营销中,网络平台的营销信誉机制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优化黑龙江省木耳产业网络营销的对策

1.转变生产经营者网络营销观念黑龙江省木耳产业网络营销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木耳生产经营者的网络营销观念必须改变。让木耳生产经营者充分认识到网络营销的优势,意识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提高生产经营者对网络营销的运用效率,使其掌握使用电脑、智能设备的网络营销操作能力,并向其介绍相关的成功经验。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木耳生产经营者的扶持,制定更多帮扶政策,借助政策方式引导生产经营者转变自身的经营理念。2.提升木耳产业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从黑龙江省木耳产业长久发展的角度来看,产品生产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标准化的生产既能够保障木耳产品的质量,又能在与其他地区木耳产品的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木耳生产加工过程应严格按照制定的生产经营技术规范、法律法规,将木耳的生产环节、包装加工环节、销售服务环节等重要节点纳入标准化生产和管理,进行市场标准化管理,从产品自身到销售企业全方位做到统一、优化,保障木耳的品质与安全,以优良外观形象、优质的大众口碑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3.加强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针对黑龙江省木耳网络营销人才匮乏的现象,木耳生产经营者应加强对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进行人才培养。第一,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网络营销技能培训。在木耳种植过程中,选取拥有学习能力的人,进行网络营销相关知识的培训,帮助其正确认识网络营销、掌握摄像技巧、学习解说技巧等。第二,与农业院校合作,根据黑龙江省木耳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设计网络营销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既懂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又懂网络技术、了解网络营销特点的综合型人才。第三,面向全国特聘高水平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专家,借助专家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建立黑龙江省木耳产业运营网络,明确黑龙江省木耳产业网络营销发展方向,提高木耳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4.拓宽网络营销的推广渠道任何营销模式都离不开渠道建设,网络营销也需要借助多样化的分销渠道推广产品。黑龙江省木耳产业网络营销要不断拓宽其网络分销渠道,提高产品的渗透速度和市场占有率。首先,木耳生产经营者可以利用消费者的好奇心理,借助短视频平台将木耳的种植和成长过程进行视频录制,到视频传播平台,让消费者了解木耳的生长历程。其次,利用网络直播的方式与消费者进行在线互动,讲解产品的特点。再次,开通木耳销售公众号,以文字、语音的形式向广大消费者介绍木耳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并在评论区对消费者的疑问进行讲解。最后,借助微信朋友圈,对木耳产品信息进行转发。例如,转发朋友圈三天就可以免费领取木耳试吃装,既可以起到宣传的目的,也可以通过消费者直接品尝了解木耳的品质,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5.建立可靠的网络营销诚信体系保障木耳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可靠的网络营销诚信体系。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就网络营销发展现状,构建可靠的网络营销诚信体系,在体系内规范木耳产业经营者的行为规范。这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产品品牌形象、促进木耳产业整体发展非常重要。具体做法如下:第一,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应当对网络营销诚信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定。明确销售企业或个人的诚信责任,认真履行信用认证制度,将木耳产业网络营销可能存在的问题扼杀在萌芽中。第二,如果企业或消费者失信,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如果木耳生产经营者向消费者出售与宣传不符或者以次充好的木耳产品,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同时,如果消费者利用退换货的方式,掉包优质木耳,也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五、结论

网络营销已经成为当代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主流方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在网络中购买所需的商品。黑龙江省木耳产业要抓住网络营销带来的机会,充分利用好网络营销的优势,优化黑龙江省木耳产业网络营销运营模式,促进黑龙江省木耳产业的整体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戚玮妍,逯明宇,李雪.“互联网+农业”营销策略研究——以吉林省绿色农产品网络消费为例[J].当代经济,2020(12):70-72.

黑木耳范文篇7

一、村发展变化情况

村隶属县镇,全村共有户,人口人,其中劳动力人,耕地面积亩。

近年来,该村认真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发展农村特色主导产业的号召,大力发展以为主的特色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农村各项事业得到较好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2004年,实现经济总收入3210.5万元,同比增长185%,是2002年的4倍;农业总收入2894.8万元,同比增长224%,是2002年的7.6倍;农村人均纯收入8301元,同比增长132%,是2002年的3.5倍。

村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经济结构过去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目前粮经比例已经达到4:6,特色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黑木耳产业实现了迅猛发展。2003年,全村产量只有400万袋;2004年,一跃达到了1658万袋,实现了“一年翻两番”,黑木耳销售总收入达到2478万元,纯收入1313万元,仅此一项拉动村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426元,走在了全县乃至全省的前列。烤烟和果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04年,该村发展烤烟面积达到700亩,实现销售收入80万元,村民人均创收300多元;果树面积达到2600亩,瓜菜面积达到500亩。随着特色产业的发展,该村土地市场日益繁荣,土地流转加快,每亩土地的承包费由过去的几十元增长到了500余元;经济人队伍不断壮大,已发展到三、四十人,长年从事各类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购销,有力促进了村民的增收致富,进一步活跃了农村经济。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劳动力转移步伐也逐步加快,2004年全村外出打工人员300多人(其中赴俄罗斯100余人),年创收300多万元。

二是各项事业协调发展。随着该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较好发展,村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商饮服务业初具规模。过去该村只有一处国营供销社。目前,不仅已有9个商店,而且出现了2个饭店、3个肉串店、2个歌舞厅和1个网吧,经营得十分红火。加工业逐步兴起。该村已经发展起3个小木加工厂和1个草帘厂,主要为村民发展黑木耳生产提供锯沫和草帘。医疗体系日益健全。过去村民看病得找“赤脚医生”,如今村里已经有3个卫生所,从业人员达到6人;较大型的医药连锁店也在村里落户,村民不用进城就能买到与县城一样品质、一样价位的各类非处方药品。文体事业十分活跃。村民有了钱,将该村传统的端午节运动会的规模和档次进一步提升,每两年都邀请邻村和当地林场共同举办一次端午节运动会,共同参与、全民健身。社会治安明显好转。过去,特别是冬季,村民成风、喝酒成风。现今,大部分村民都从事黑木耳栽培,的人少了,喝酒的人少了,打架的人少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生产、忙致富,历史上形成的“猫冬”变成了“忙冬”。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过去的“万元户”,现今对村民来说,已不再是荣誉,而是没有能力、没有致富本领的代名词。一般从事黑木耳生产的农户,每年的收入都在4、5万元以上;搞搞其它副业每年也能挣几万;为村里农户打工,每天都能挣30元;就连外地长年在村里打工的人,管吃管住一天还给20元。村民富裕之后,消费水平也大幅提升,2004年全村购买四轮拖拉机110台,摩托车150台,还有10户购买了电脑,实现了家庭上网。

三是一事一议得到较好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后,村集体原来的提统费收入变成了转移支付,“两工(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也全面取消,村集体财力严重不足,出现了筹资难、筹劳难的现象,致使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维护、公共服务等项工作难以开展,小学的经费也出现困难,加之历史上遗留的三角债务等问题,村民和集体之间产生了诸多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村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逐渐富裕起来,为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一事一议奠定了物质基础,一系列的难题已寻求到解决的突破口。针对街道年久失修,车难行,人难走,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四溅的现状,该村采取了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定、群众管的办法,利用2005年初的农闲时间先后组织召开了村两委班子会、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一事一议。村民在议事过程中受到了教育,达成了共识,掀起了文明村建设高潮。在短短的三天半时间内,535户农户参加了文明村建设活动,全村共出劳动力2200多人次,出车1200多台次,清理生产、生活垃圾2500多车,为路面铺垫砂石料1500多立方米,村委会还与村民签定了《村屯环境建管自治责任状》,达到了条条道路有人修的效果。

二、对农村发展的理性思考

村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正是县农村经济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以该村为切入点,通过对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农村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农民的致富热情空前高涨。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一免两补”扶持政策的出台,给农村带来了深刻影响。我县于2004年初,抽调县、镇两级干部300余人入镇包村,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一免两补”政策,并开展百名干部下村促农增收活动,通过积极努力,使“一免两补”政策全部落实到位,2004年累计兑现“两补”资金、免除农业税及附加1712万元,户均受益630元,人均受益169元,人均增收62元,使广大农民真正感觉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与支持,也真正得到了实惠。在减轻了负担,得到了实惠后,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地调动和激发起来,全县农村和广大农民创业致富的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比着干、抢着干的生动局面,这已成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2、农民的致富形式日益丰富。县委、县政府抓住了农民增收致富热情高涨这一有利时机,立足县情,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全县大力发展以黑木耳、烤烟、果菜、特色养殖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通过采取政策扶持、宣传引导、强化服务等有力措施,使农村特色主导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民致富的形式,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2004年,全县农村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5.9亿元,其中黑木耳完成产值4亿元,烤烟、果菜、养殖业分别完成2500万元、7948万元和8732万元,实现纯收入3.6亿元,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43元,仅此一项,就高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3元。2004年,全县发展袋栽木耳总量突破2.4亿袋,占全国黑木耳总产量的六分之一;落实烤烟面积3.72万亩,比上年增长5200亩;稳定发展蔬菜面积5万亩,新建标准化果园110个;马鹿、貂貉、肉牛、绒山羊存栏达2.4万(头)只。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劳务经济,特别是发挥口岸优势,向俄、韩、日等国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2004年,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3.38万人(其中向俄、韩等国输出3586人),实现劳动力转移收入1.56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0%,一些镇村出现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带活一方”的可喜局面。县委、县政府为农民开辟出形式多样的致富渠道,丰富了农民的致富形式,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3、农民的物质需求不断提高。最主要的转变是由过去的“无钱可花、有钱不敢花”变为“能挣钱、会花钱”。其表现为:一是用于购买农用机械,扩大生产的投入迅速增长。农民在增收致富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提高机械化程度,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创收,因此大量购买以四轮拖拉机、播种机为主的农用机械设备。同时,为发展黑木耳等特色产业,还大量购买了黑木耳菌原材料粉碎机、装袋机、搅拌机等专用设备。二是用于购买高档消费品,提高生活质量的投入迅速增长。在大量购买和更新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的基础上,电脑这一高档商品也已进入了农村家庭,摩托车更成为了农村家庭的主要需求。三是用于服务性消费的投入迅速增长。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县已经实现了电话和有线电视的村村通,绝大部分农户已经安装了电话和有线电视,很大一部分农民购买了手机。农村的饭店、歌舞厅、网吧等消费场所也应运而生。

4、农民的精神追求逐步提升。农民已不仅仅满足于收入的增加,而更加追求一种生活环境的舒适和民主权力的发挥。一是在保证家庭生活丰衣足食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身边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环境的改善,主要表现为要求农田水利设施的尽快完善,要求村容村貌的尽快改观,要求各种保障体制的尽快建立,要求农村办学质量的尽快提升等等。二是民主意识明显增强。农民的法制水平、民主意识都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能够有效利用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要求充分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对集体重大事项的民主表决权等等,特别是部分农村人大代表能够切实从实际出发,积极为政府建言献策。

综上所述,充分表明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包括物质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作为政府部门,只有紧紧把握好这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审时度势,及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措施,才能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才能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三、对全省农村经济走向的判断及建议

近年来,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已经挤身全省十强县的行列,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提速,2004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5.38亿元,同比增长37.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16元,同比增长39.2%,比全省平均水平3010元高出1306元。而村的经济综合指标在全县102个行政村中排名第二,村民人均纯收入位居各村之首,该村属于全县经济实力强、发展速度快、发展后劲大的行政村。通过对村以及县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全省农村经济的走向。

1、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当前,在有限的农村耕地面积上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快速增收致富的空间已经十分狭小,因此各地都将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省委、省政府已经提出了“主辅换位”、“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等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路,这也是全省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县发展黑木耳产业的经验,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因地制宜,切实找出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不要盲目地学、机械地学;二是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引导、扶持和服务力度,确保农民在生产过程中能够真正得到实惠,减少风险和损失;三是为农民做好市场衔接工作。就县而言,为发展黑木耳产业,专门辟建了绥阳黑木耳山野菜大市场,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地,较好地解决了产品的销路问题,保证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产业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特色产业的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水平将不断提升。首先,特色产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土地的加快流转,大量土地会集中到少数农户手中,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将加快推进产业化程度。同时,特色产业的做大做强,也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县黑木耳产业就正在由一家一户的小作坊生产向着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生产的产业化模式逐步发展。在推进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关键要解决好进与出两个环节。进,就是要做到各种市场信息、科学技术要进农村、进农户,以此扶持农户进行规模化生产,大力推进产业基地化,生产标准化;出,就是要做到产品与市场顺利对接,关键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利用龙头企业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实现增值,并打向国内外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就要尽快建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模式。

3、劳动力转移将进一步加速。当前,全省各地都已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形式,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将进一步加大,速度也将进一步加快。就我省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看,建议加强区域间合作,特别是各地劳动部门要做好联系和对接工作,组织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省内有序流转,解决省内各区域间劳动力供求的矛盾。以县为例,仅黑木耳产业一项就吸纳周边县市劳动力6000人左右,村发展特色产业后,每年的劳动力缺口都在1000人左右,部分村民已自发到我省江北一带雇佣劳动力,以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但招工规模过小,而且成本支出过高,效果不尽理解。就我省与俄罗斯相接壤这一地缘优势看,建议加大劳动力对俄输出力度,打造龙江劳务经济品牌。利用、等口岸县(市),建设对俄劳务输出中转基地,迅速将对俄劳务输出这块“蛋糕”做大,促进省内富余劳动力成规模、跨国流动就业,促使更多农民走出国门创收致富。公务员之家:

黑木耳范文篇8

一、村发展变化情况

村隶属**县**镇,全村共有**户,人口**人,其中劳动力**人,耕地面积**亩。

近年来,该村认真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发展农村特色主导产业的号召,大力发展以**为主的特色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农村各项事业得到较好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年,实现经济总收入3210.5万元,同比增长185%,是2002年的4倍;农业总收入2894.8万元,同比增长224%,是2002年的7.6倍;农村人均纯收入8301元,同比增长132%,是2002年的3.5倍。

村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经济结构过去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目前粮经比例已经达到4:6,特色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黑木耳产业实现了迅猛发展。2003年,全村产量只有400万袋;**年,一跃达到了1658万袋,实现了“一年翻两番”,黑木耳销售总收入达到2478万元,纯收入1313万元,仅此一项拉动村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426元,走在了全县乃至全省的前列。烤烟和果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年,该村发展烤烟面积达到700亩,实现销售收入80万元,村民人均创收300多元;果树面积达到2600亩,瓜菜面积达到500亩。随着特色产业的发展,该村土地市场日益繁荣,土地流转加快,每亩土地的承包费由过去的几十元增长到了500余元;经济人队伍不断壮大,已发展到三、四十人,长年从事各类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购销,有力促进了村民的增收致富,进一步活跃了农村经济。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劳动力转移步伐也逐步加快,**年全村外出打工人员300多人(其中赴俄罗斯100余人),年创收300多万元。

二是各项事业协调发展。随着该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较好发展,村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商饮服务业初具规模。过去该村只有一处国营供销社。目前,不仅已有9个商店,而且出现了2个饭店、3个肉串店、2个歌舞厅和1个网吧,经营得十分红火。加工业逐步兴起。该村已经发展起3个小木加工厂和1个草帘厂,主要为村民发展黑木耳生产提供锯沫和草帘。医疗体系日益健全。过去村民看病得找“赤脚医生”,如今村里已经有3个卫生所,从业人员达到6人;较大型的医药连锁店也在村里落户,村民不用进城就能买到与县城一样品质、一样价位的各类非处方药品。文体事业十分活跃。村民有了钱,将该村传统的端午节运动会的规模和档次进一步提升,每两年都邀请邻村和当地林场共同举办一次端午节运动会,共同参与、全民健身。社会治安明显好转。过去,特别是冬季,村民成风、喝酒成风。现今,大部分村民都从事黑木耳栽培,的人少了,喝酒的人少了,打架的人少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生产、忙致富,历史上形成的“猫冬”变成了“忙冬”。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过去的“万元户”,现今对村民来说,已不再是荣誉,而是没有能力、没有致富本领的代名词。一般从事黑木耳生产的农户,每年的收入都在4、5万元以上;搞搞其它副业每年也能挣几万;为村里农户打工,每天都能挣30元;就连外地长年在村里打工的人,管吃管住一天还给20元。村民富裕之后,消费水平也大幅提升,**年全村购买四轮拖拉机110台,摩托车150台,还有10户购买了电脑,实现了家庭上网。

三是一事一议得到较好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后,村集体原来的提统费收入变成了转移支付,“两工(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也全面取消,村集体财力严重不足,出现了筹资难、筹劳难的现象,致使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维护、公共服务等项工作难以开展,小学的经费也出现困难,加之历史上遗留的三角债务等问题,村民和集体之间产生了诸多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村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逐渐富裕起来,为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一事一议奠定了物质基础,一系列的难题已寻求到解决的突破口。针对街道年久失修,车难行,人难走,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四溅的现状,该村采取了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定、群众管的办法,利用2005年初的农闲时间先后组织召开了村两委班子会、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一事一议。村民在议事过程中受到了教育,达成了共识,掀起了文明村建设高潮。在短短的三天半时间内,535户农户参加了文明村建设活动,全村共出劳动力2200多人次,出车1200多台次,清理生产、生活垃圾2500多车,为路面铺垫砂石料1500多立方米,村委会还与村民签定了《村屯环境建管自治责任状》,达到了条条道路有人修的效果。

二、对农村发展的理性思考

村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正是县农村经济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以该村为切入点,通过对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农村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农民的致富热情空前高涨。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一免两补”扶持政策的出台,给农村带来了深刻影响。我县于**年初,抽调县、镇两级干部300余人入镇包村,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一免两补”政策,并开展百名干部下村促农增收活动,通过积极努力,使“一免两补”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年累计兑现“两补”资金、免除农业税及附加1712万元,户均受益630元,人均受益169元,人均增收62元,使广大农民真正感觉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与支持,也真正得到了实惠。在减轻了负担,得到了实惠后,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地调动和激发起来,全县农村和广大农民创业致富的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比着干、抢着干的生动局面,这已成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2、农民的致富形式日益丰富。县委、县政府抓住了农民增收致富热情高涨这一有利时机,立足县情,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全县大力发展以黑木耳、烤烟、果菜、特色养殖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通过采取政策扶持、宣传引导、强化服务等有力措施,使农村特色主导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民致富的形式,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年,全县农村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5.9亿元,其中黑木耳完成产值4亿元,烤烟、果菜、养殖业分别完成2500万元、7948万元和8732万元,实现纯收入3.6亿元,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43元,仅此一项,就高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3元。**年,全县发展袋栽木耳总量突破2.4亿袋,占全国黑木耳总产量的六分之一;落实烤烟面积3.72万亩,比上年增长5200亩;稳定发展蔬菜面积5万亩,新建标准化果园110个;马鹿、貂貉、肉牛、绒山羊存栏达2.4万(头)只。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劳务经济,特别是发挥口岸优势,向俄、韩、日等国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年,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3.38万人(其中向俄、韩等国输出3586人),实现劳动力转移收入1.56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0%,一些镇村出现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带活一方”的可喜局面。县委、县政府为农民开辟出形式多样的致富渠道,丰富了农民的致富形式,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3、农民的物质需求不断提高。最主要的转变是由过去的“无钱可花、有钱不敢花”变为“能挣钱、会花钱”。其表现为:一是用于购买农用机械,扩大生产的投入迅速增长。农民在增收致富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提高机械化程度,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创收,因此大量购买以四轮拖拉机、播种机为主的农用机械设备。同时,为发展黑木耳等特色产业,还大量购买了黑木耳菌原材料粉碎机、装袋机、搅拌机等专用设备。二是用于购买高档消费品,提高生活质量的投入迅速增长。在大量购买和更新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的基础上,电脑这一高档商品也已进入了农村家庭,摩托车更成为了农村家庭的主要需求。三是用于服务性消费的投入迅速增长。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县已经实现了电话和有线电视的村村通,绝大部分农户已经安装了电话和有线电视,很大一部分农民购买了手机。农村的饭店、歌舞厅、网吧等消费场所也应运而生。

4、农民的精神追求逐步提升。农民已不仅仅满足于收入的增加,而更加追求一种生活环境的舒适和民主权力的发挥。一是在保证家庭生活丰衣足食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身边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环境的改善,主要表现为要求农田水利设施的尽快完善,要求村容村貌的尽快改观,要求各种保障体制的尽快建立,要求农村办学质量的尽快提升等等。二是民主意识明显增强。农民的法制水平、民主意识都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能够有效利用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要求充分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对集体重大事项的民主表决权等等,特别是部分农村人大代表能够切实从实际出发,积极为政府建言献策。

综上所述,充分表明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包括物质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作为政府部门,只有紧紧把握好这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审时度势,及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措施,才能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才能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三、对全省农村经济走向的判断及建议

近年来,**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已经挤身全省十强县的行列,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提速,**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5.38亿元,同比增长37.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16元,同比增长39.2%,比全省平均水平3010元高出1306元。而**村的经济综合指标在全县102个行政村中排名第二,村民人均纯收入位居各村之首,该村属于全县经济实力强、发展速度快、发展后劲大的行政村。通过对**村以及**县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全省农村经济的走向。

1、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当前,在有限的农村耕地面积上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快速增收致富的空间已经十分狭小,因此各地都将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省委、省政府已经提出了“主辅换位”、“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等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路,这也是全省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县发展黑木耳产业的经验,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因地制宜,切实找出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不要盲目地学、机械地学;二是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引导、扶持和服务力度,确保农民在生产过程中能够真正得到实惠,减少风险和损失;三是为农民做好市场衔接工作。就县而言,为发展黑木耳产业,专门辟建了绥阳黑木耳山野菜大市场,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地,较好地解决了产品的销路问题,保证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产业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特色产业的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水平将不断提升。首先,特色产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土地的加快流转,大量土地会集中到少数农户手中,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将加快推进产业化程度。同时,特色产业的做大做强,也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县黑木耳产业就正在由一家一户的小作坊生产向着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生产的产业化模式逐步发展。在推进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关键要解决好进与出两个环节。进,就是要做到各种市场信息、科学技术要进农村、进农户,以此扶持农户进行规模化生产,大力推进产业基地化,生产标准化;出,就是要做到产品与市场顺利对接,关键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利用龙头企业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实现增值,并打向国内外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就要尽快建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模式。

3、劳动力转移将进一步加速。当前,全省各地都已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形式,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将进一步加大,速度也将进一步加快。就我省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看,建议加强区域间合作,特别是各地劳动部门要做好联系和对接工作,组织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省内有序流转,解决省内各区域间劳动力供求的矛盾。以县为例,仅黑木耳产业一项就吸纳周边县市劳动力6000人左右,村发展特色产业后,每年的劳动力缺口都在1000人左右,部分村民已自发到我省江北一带雇佣劳动力,以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但招工规模过小,而且成本支出过高,效果不尽理解。就我省与俄罗斯相接壤这一地缘优势看,建议加大劳动力对俄输出力度,打造龙江劳务经济品牌。利用**、**等口岸县(市),建设对俄劳务输出中转基地,迅速将对俄劳务输出这块“蛋糕”做大,促进省内富余劳动力成规模、跨国流动就业,促使更多农民走出国门创收致富。公务员之家:

黑木耳范文篇9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会后各地及时向当地主要领导汇报了会议精神,引起高度重视。*县组建了由县级领导挂帅的黑木耳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建立县、镇、村三级责任网络,实施“一把手”工程,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强化宣传,加强引导,推进黑木耳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培育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龙头企业。铁力市成立了发展食用菌领导小组,制定了食用菌生产方案和工作目标,拟于近期召开食用菌生产工作会议落实生产任务,建立市、乡、村三级食用菌服务网络,开展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工作。上甘岭区把发展食用菌生产作为今冬明春的重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常抓不放。专题研究部署新技术、新经验的推广应用,分解量化指标,落实到各基层单位。该区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升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林场所主管农业多种经营的副场所长为专职联络员。要求各单位对食用菌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典型、新经验要随时上报。金山屯局召开了局长办公会,结合本局实际,制定了工作方案,落实各成员单位工作责任。确定丰丽林场、丰沟经营所为黑木耳示范林场(所),对食用菌产业素质提升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并于11月14日组织召开了多种经营工作汇报会,听取了各单位多种经营工作发展情况,针对食用菌产业素质提升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确定了稳定生产规模,选用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拓宽营销渠道,培育龙头企业,增加职工收益的发展思路。*区将食用菌工作与基层领导干部奖惩挂钩,提高了基层领导做好新技术、新经验推广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目前,团结经营林场、守虎山林场食用菌栽培户把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正制作二级菌。

二是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便利条件。为鼓励和扶持食用菌生产,各地积极创造条件,制定优惠政策,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五营区制定出台了《发展黑木耳经济12条优惠政策》,采取推大户、帮联户、扶持困难户的办法,鼓励养殖户扩大规模,为养殖大户无偿提供闲置场房、闲置教室作菌室,提供常压锅炉用于菌室取暖。对以黑木耳加工为主的丰林山特产品、华诚、林城等龙头企业,在厂房和资金上给予了优惠和扶持;双丰局为木耳户无偿提供一部分伐区剩余物用作生产原料,从农业小额贷款中为木耳户解决贷款100余万元;*区委、区政府对各单位木耳种植户每购进和改造1台高效灭菌锅炉奖励扶持资金500元,目前已累计投入扶持资金9万余元;友好区永青林场对发展黑木耳栽培户免费粉碎枝丫材,降低生产成本;*县出台扶持政策,对建设生产厂户每平方米给予10元补助,并对木耳种植区给予打井、架电扶持;金山屯丰丽林场出车组织40多名职工群众到鹤岗及朗乡等地考察香菇、滑子蘑项目;为到吉林通化考察人工种植榛蘑和猪苓的职工核销旅差费4600多元。

三是典型示范引路,交流成功经验。各地按照市农委“在大面积接菌前开展典型示范现场会”的要求,组织典型宣传活动,扩大新技术、新经验在种植户中产生的社会效应。*区组织白桦河林场节能减排示范户崔忠伟、石林林场小孔无根木耳示范户黄国祥、二青河林场“食用菌生产联合体”带头人陈金梅组成巡回宣讲团,先后深入到全区各基层单位宣讲,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用他们的生动经历和鲜活经验让职工群众耳濡目染,通过典型带动,一些食用菌先进技术得到推广,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和技术革新也互相得到交流。黄国祥借鉴外地经验,研制了木耳无根开口器和小型滚板开口器,了开口效率、木耳品质和售价;罗景权等种植户改进接菌流程,采用开放式凉菌和隔离式接菌法;一些食用菌种植户改进装袋工艺,将人力接料革新为卧式开闭套筒接料,将平板筛改进成滚筒筛;泉石林场研制了机械化拧棍儿机,守护山林场李哲、周美山,峻岭林场党支部书记李士华等在崔忠伟节能锅炉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通过技术创新,制作出更加节能的高效灭菌锅炉,每锅平均装袋6000袋,用时8小时,耗材仅0.6立方米。截至目前,*区已完成“崔忠伟高效节能灭菌法”锅炉95台,普及率达到76%;推广“黄国祥小孔无根木耳”开口器368个。金山屯局也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小窍门,并在群众中传播普及。比如,用木棍取代原来的塑料盖,既加快了接菌速度又能减少杂菌的污染;用厚塑料围成的蒸锅取代了原来不安全的高压锅,不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蒸锅连着工作间的“地龙”,坐在地上干活就跟坐在热炕头上一样舒服。乌伊岭区计划在12月中下旬召开现场会,把各林场所的主管领导、种植大户统一组织起来,由区食用菌典型示范户、黑木耳协会会长刘立波同志和典型示范户吕继索做新技术推广经验介绍和现场示范。目前全市已举办各层次典型示范现场会13次,每个县(市)、区、局至少都有1-2个典型示范村或示范林场,每个村或林场所都有1-2个典型示范户。据统计,全市有典型示范村或林场所59个,典型示范户130户,木耳袋最高单产1.2两。

四是加强科普培训力度,推广普及先进适用新技术。市农研中心正积极开展内部轮训,对“袋用黑木耳机械化技术”、“猴头栽培技术”、“平菇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试讲,现场讨论充实完善讲稿内容。与相关科研院所紧密结合,今冬明春突出抓好60个新农村、新林区试点村(场)的培训,重点传授食用菌菌种法规标准与生产检测技术、黑木耳标准化栽培技术、香菇、金针菇、白灵菇等菇类栽培技术,印发《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市无公害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等,力争使科普培训收到预期理想效果。继续抓好“无公害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项目的推广,启动实施“有机木耳设施配套生产模式研究”。针对生产过程中常压灭菌、喷灌、制孔、缩水进行配套技术研究与集成,达到优化栽培模式,提升产业素质的目的。围绕装袋、灭菌、接菌、养菌、开口等环节的先进技术开展科技入户服务。通过12316服务热线和伊农网平台,为广大农民群众和务农职工解难答疑,实用技术信息、致富信息和工作动态信息。各局也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友好局积极推广长袋仿生黑木耳和小眼打孔技术,提高了生产技术含量;金山屯局*年引进了黑龙江大学的“879Ⅱ”新菌种,今年还将继续推广。该菌种的特点是:菌丝生命力强,适应性强,萌发率高,抗逆性好,出耳齐,单片簇生,抗杂力强,增重率高,袋单产均在一两以上,该场已成为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黑木耳种植实验基地,*青青实业有限公司丰丽黑木耳生产基地。

五是加强菌种管理,开展专项检查。市农委加强了《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的宣传,积极组织菌种生产单位和各级农委管理人员参加省菌种法规标准与生产检测技术培训班,全市共有36人参加培训。为保证菌种使用安全,市农委全面安排和部署了菌种专项检查工作。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门工作组,分别于10月和11月开展了专项检查和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单位及时要求整改。积极组织各地以县、区为单位对本行政区内的菌种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自检自查,重点检查持证生产、档案建立、品种引进推广等情况。从全市检查情况看:*市林业科学院食用菌开发中心和*市雪林菌业有限公司作为*市菌种生产的龙头单位能按《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地生产和经营菌种。生产档案和经营档案建立健全详实细致,生产技术人员和检测人员齐备合理,菌种来源清晰、销售去向清楚,标签标识较为规范,菌种留样完备齐全,无擅自扩大生产经营许可证品种范围的现象。*市宏达北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没有建立生产和经营档案,已要求其限期整改。除以上三家菌种生产经营单位已持有母种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外,绝大多数食用菌种植户的母、原种菌种都从各级食用菌研究所购买,自繁自育自用原种和栽培种。这些生产厂点较多、规模大小不等,都没有办理生产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档案也没有建立。对这部分菌种生产厂、点将尽快进行规范,使之达到菌种生产的技术要求。还有一少部分生产单位基本具备办证条件,已督促健全仪器设备,改善生产经营场所、生产场地环境卫生等生产条件,尽快达标。

黑木耳范文篇10

一、森林经营所承担的工作特殊

近10年来。无发生任何火险、火灾和偷盗林木现象。这10年来,除东山出现火险外。森林经营所在森林防火和森林管护上形成了自己的经验,对突发性事件有着自己的科学处置方法。其它单位对施业区只进行单一地设卡管理无法相比的有职工1953人,森林经营所有施业区面积41960公顷。其中干部40人、工人307人、知青1246人、退休360人,每年承担着林业局下达的局部营林任务、管护任务和木材生产任务。同其它单位相比,显现施业区小、职工少、生产任务少,继撤并苍山、雄关林场之后的小林场,林业局一直想撤并或想改制的单位。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森林经营所将何去何从呢?自己经过专题调研后认为,森林经营所只能改制不能撤并。

森林经营所施业区普及镇、局址周边。施业区普及镇局址周边,承担着森林防火、森林资源管护等工作任务。镇居民出行最密集的地方、森林防火隐患最大的地方、森林资源最易丢失的地方,林业局局长今年到单位调研时曾经说过:森林经营所如果把森林防火搞好了把资源管住了那就是替区做了一半的工作。

近10年来。虽然在开展工作上相对其它单位有很大的难度,森林经营所历届班子都把森林防火和森林资源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尤其是区实施“以煤代木”工程后,镇居民对镇周边资源管理工作几乎到挑战的地步。这样的情况下,森林经营所及时出台了政策和措施,即实行了管防结合、管罚结合“管理方法,积极宣传维护森林资源,造福子孙万代的同时,对入山居民进行正确引导,对偷拉私运现象给予制止和处罚。防火紧要时期,森林经营所对镇周边实行每200米安置1名管护员,全镇周边无空白点的24小时轮流管护,根源上杜绝火种入山。每年进入春季和秋季防火期时,森林经营所依照区防指文件精神要求,积极部置,迅速行动,加大防火工作力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对准备作业入山及各专业户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利用板报、宣传标语大造防火声势,工作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加强各检查站的管理力度,要求各检查站人员严格执行防火制度,对入山人员严格检查,没有防火证一律不准入山。加大镇周边巡护力度,派出管护人员对镇周边各支叉线进行巡护,控制私自入山人员。同施业区内单位和个人签订防火责任状,同东山念佛堂和红果山庄签订了防火合同,积极组织扑火队伍,并进行扑火训练。平安防火上实现新突破,有效地防止出现家火上山,山火进城的现象发生,资金紧张和生产准备作业繁忙的情况下,投入了两台推土机和大量人力,镇周边共开设防火隔离带15公顷,全面清理了城镇周边住户可燃物38车。对城镇周边派出了50多名巡护人员,增加了防火的密度和力度,有效地防止火源和火种入山。

二、森林经营所职工构成特殊

使这个比较富裕的企业,自年原建工处归属到森林经营所后。呈现了老职工多、工伤多、女职工多、困难职工多现象,这是任何单位都无法相比的前些年,只要有上访的无论是局、区上访,还是地区、省里、北京越级上访,都会有森林经营所的为此,区里主要领导曾在这个单位召开过信访工作现场会,专门研究制止上访事宜。主要的上访理由,找活干、找知青待遇、找工伤待遇、看病借款核销、困难求助等。

森林经营所党政班子没有后退,面对如此大的信访压力。采取了抓教育、求理解、常走访、解难题“工作思路,维护企业稳定和解决职工信访事项上实现力求新突破。变上访为下访、变主动输血为主动造血,主管领导对不稳定人员及困难家庭实行定期,并建立民情地图,指定专人结成帮扶对子。针对企业内老职工多、工伤多、女职工多、困难职工多的实际,采取了多业并举、合理分流的工作方法,通过引导和扶持广大职工实施家庭致富工程中来,大力发展养殖黑木耳、森林鸡和从事个体经济,解决职工就业难,收入低的难题,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几年来,经过他同上级有关部门协调,解决21项信访事项,自己主动解决12项,使解决的信访事项达到90%以上。

三、森林经营所发展劲头十足

正气回升、干劲十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管此标记。足,现在森林经营所企业稳定、发展快速。职工实现了有活干、有钱挣。尤其是森林经营所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总体要求,围绕”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总体目标,解决影响和制约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实现了四个新突破“

推行”三创一争优“工作理念。即创建思想转变的班子、创建团结协作的班子、创建科学发展的班子,班子中强化创新意识。争创同等企业协调发展优胜的班子。舵手“自身建设,实现了思想上的大改造,为企业走出困境、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提供了坚实的保证。人们常说:能哭的孩子有奶吃“虽然有道理但他没有那样去做,因为那样做就失去了公仆的责任。困难是暂时的发展是必定的面对企业经营性质单一、人多活少的复杂工作局面,实现了两个创新“即工作思路创新、解决职工就业创新。摒弃等、靠、要思想,抓住全面推进”六大接续产业“时机,适时调整工作格局,努力做好木材生产、营林生产和森林管护等主要工作的前提下,发挥企业优势,挖掘企业潜力,把眼光投放到强化替代产业上来。为了铸造不等、不靠思想,形成积极向上的合力,保证企业重心的转变,班子中开展了公仆责任“大讨论,旨在强化班子成员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党员中开展”让党员站在先锋岗上“活动,激励党员充分发挥作用;职工中开展”所兴我荣,居安思危“活动,让职工树立正确的集体荣誉感。

突破了惯例,解决职工就业问题上。采取”合理分流、重点扶持“创新工作方法。一是出台六项扶持政策,推动以黑木耳养殖为龙头的职工自营经济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为减少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和破坏,镇北成功建立了节约型地栽黑木耳养殖基地“使不用小杆搭架子养殖黑木耳技术得到普遍推广。目前,单位有310户职工从事黑木耳养殖,年产300万袋,产值达300万元。有3户职工实现了规模化养鸡,鸡存栏数达到3万多只。二是提高施工队伍资质,承建基本建设工程。利用原建工处职工建筑施工的一技之长,成立施工队伍,争取林业局政策,先后承建了南北黑木耳基地、慧园文化长廊等20多项工程,发明产值500万元,不但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问题,提高了职工收入,还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今年,施工淡季,将施工队伍改建成12个维修队,承包居民家庭装修任务,使其逐步向家政服务行业转变。创新工作的同时,坚持在提高班子的号召力上下功夫,一是坚持班子形象在群众中检验的规范,让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始终与职工坚持零距离、带领职工致富的班子得到职工最好的评价。二是坚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心系干部职工,提高职工收入,改善职工工作条件,增强职工参与企业创新工作的信心和决心。